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土壤污染物检测

仪器信息网土壤污染物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土壤污染物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土壤污染物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土壤污染物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土壤污染物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土壤污染物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土壤污染物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土壤污染物检测相关的论坛

  • PE推出土壤360— 土壤污染物检测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快来看~~~

    PE推出土壤360— 土壤污染物检测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快来看~~~

    [img=,580,23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131110_01_3237657_3.png[/img]PE推出[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boardlist/bbs/homefocus?id=44990]土壤360°[/url] — 土壤污染物检测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详情查看:[url]http://info.perkinelmer.com.cn/Q317-Banner-instrument.com-Soil360-APAC-CN-LP[/url]

  • 如何确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关注污染物

    如何确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关注污染物

    [align=center][b][size=16px][font=宋体]如何确定建设用地[/font][font=宋体]土壤污染状况详查[/font][font=宋体]的关注污染物[/font][/size][/b][/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6px](老兵)[/size][/font][/align][size=16px][b][font=宋体]摘要:[/font][/b][font=宋体]本文针对建设用地[/font][font=宋体]土壤污染状况详查[/font][font=宋体]中存在的问题,从说清土壤环境风险出发,根据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为尽可能获得客观、科学和可比的调查结果,介绍了如何确定建设用地[/font][font=宋体]土壤污染状况详查[/font][font=宋体]关注污染物的量化方法。[/font][font=Calibri] [/font][b][font=宋体]关键词:土壤污染;详查;关注污染物[/font][/b][font=宋体] 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第二阶段调查通常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两步进行。初步采样分析的检测指标是[/font][font=宋体]GB 36600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中的基本项目([/font][font=宋体]45项)+基本项目之外增测的特征污染物。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果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 [/font][/font][font=宋体]GB 36600 [/font][font=宋体]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以及清洁对照点浓度(有土壤环境背景的无机物),并且经过不确定性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须进行详细调查。但各地在开展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实践中,不少调查单位仅将初调超标的项目列为详调的关注污染物(检测项目),由于[/font][font=宋体]那些接近筛选值的指标不再检测,[/font][font=宋体]将导致潜在的环境风险未被发现,笔者现就详调阶段关注污染物的确定谈谈自己的看法。[/font][b][font=宋体]1 对未超标特征污染物采样分析的理由[/font][/b][font=宋体] 首先土壤污染物分布极不均匀,仅凭初调有效的点位和专业判断未必能最大限度地捕捉到地块的特征污染物;其次是建设用地单点法的采样方式未能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再次是[/font][font=宋体]对于接近筛选值的指标来说,由于样品制备和分析测试误差大的原因,可能会导致某些超标污染物被检测为不超标。鉴于初调调查结果的不确定性,[/font][font=宋体]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未超标的特征污染物进行识别,将其中环境风险大的确定为详调必须关注的[/font][font=宋体]污染物。[/font][b][font=宋体]2关注污染物确定的原则[/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 关注污染物是根据地块污染特征、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和地块利益相关方意见,确定需要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污染物。详调阶段关注污染物确定的原则是:[/font]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1) 必须针对地块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来确定,特征污染物即初调超标的污染物,而潜在污染物即初调占标率高和对土壤环境有一定危害的污染物。[/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2)对潜在污染物特性的识别和确认为关注污染物的过程必须量化和规范,鉴于国家对此无具体规定,各地应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3)确定关注污染物要科学合理,即妥善处理好保守与经济可操作性的关系,应在[/font][/font][font=宋体]保证查明超标地块污染范围和[/font][font=宋体]说清环境[/font][font=宋体]风险的前提下,[/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科学合理地优化[/font][font=宋体]“关注污染物”。[/font][/font][font=宋体] 在最近下发的《[/font][font=宋体]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生态环境部公告[/font] 2022年 第17号[/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中有关详查检测项目设置是否全面合理的检查要点是:[/font][font=宋体]“应当包含初步采样分析发现的全部超标污染物,必要时考虑初步采样分析未超标的特征污染物”。[/font][/font][b][font=宋体]3 将未超标的特征污染物识别为关注污染物的方法[/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 什么才算必要?建设用地只要未超标的特征污染物占标率高和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由其是毒性大的污染物和[/font][font=宋体]“6+1”地块的污染物,均有必要将此类未超标的污染物识别为地块的关注污染物。[/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占标率([/font][font=宋体]%)=某指标有检出的[/font][/font][font=宋体]平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值[/font][font=宋体]/该指标对应GB36600的筛选值[/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font][font=宋体]“凡[/font][/font][font=宋体]有检出样品[/font][font=宋体]”是指样本量≥3,小于此数无统计意义;个别点位超标只能启动异常点排查;若有检出的样本量仅为1或2,建议按异常值处理,至多只需在异常点增测对应的指标;均不宜在详调中通测。筛选值可根据规划的用地类型来选取,也可选取GB36600附录A对应的土壤背景值或有关地标规定的筛选值。未超标关注污染物的判定方法如下:[/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1)凡[/font][/font][font=宋体]有机污染[/font][font=宋体]物[/font][font=宋体]有检出,且有检出样品的平均占标率[/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的应关注,这是基于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多个目标化合物来考虑,一般地块不易检出,有检出的则不确定性较大,统一按[/font][font=宋体]占标率[/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来识别较为方便。[/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2)对于污染环境风险较高的[/font][/font][font=宋体]铅、砷、汞、镉、[/font][font=宋体]六价铬、[/font][font=宋体]铊、锑、铍和钴等无机元素[/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毒性[/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分值为[/font][font=宋体]1000或10000),凡[/font][/font][font=宋体]有检出样品的平均占标率[/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20%的[/font][font=宋体]元素应关注。[/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对于污染环境风险中等的铜、[/font][font=宋体]镍、[/font][font=宋体]锰、钒、钼、银、硒[/font][font=宋体]等无机元素[/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毒性[/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分值为[/font][font=宋体]100),凡[/font][/font][font=宋体]有检出样品的平均占标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宋体]3[/font][/font][font=宋体]0%的[/font][font=宋体]元素应关注。[/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4)对于污染环境风险较低的锌、总氟、钡、铬、铋[/font][/font][font=宋体]等无机元素[/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毒性[/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分值为[/font][font=宋体]1或10),凡[/font][/font][font=宋体]有检出样品的平均占标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宋体]4[/font][/font][font=宋体]0%的[/font][font=宋体]元素应关注。[/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5)对于环境风险可忽略的铝、铁、钛、锡、铟、锗[/font][/font][font=宋体]等无机元素[/font][font=宋体](无毒性分值和评价标准),均无需检测。这里说明锡虽有[/font][font=宋体]地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但筛选值高达[/font][font=宋体]10000mg/kg,占标率高的情况极少。[/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6)[/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初调时[/font]100%未检出的[/font][font=宋体]污染物在详查时均无需增[/font][font=宋体]测[/font][font=宋体]。[/font][b][font=宋体]4 [/font][font=宋体]土壤污染状况详查[/font][font=宋体]关注污染物选取案例[/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 某关停铅锌冶炼厂的初调结果表明,[/font][font=Calibri]10[/font][font=宋体]个孔[/font][font=Calibri]60[/font][font=宋体]件土壤样品的超标污染物是铅、砷、镉,除铊未检测外,其它指标的检测结果和占标率统计详见下表。[/font][/font][/size][align=center][b][size=16px][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表[/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企业地块初步采样调查结果及[/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占标率[/font][/font][font=宋体]统计表[/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size][/b][/align][font=宋体][size=16px][/size][/font][align=center][size=16px][font=宋体][font=宋体][img=,690,64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9/202209011325132346_3359_1634717_3.png!w690x641.jpg[/img]注:凡带[/font][font=宋体]“*”者为参考[/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font][font=宋体]DB4403/T 67-2020)。[/font][/font][/size][/align][size=16px][font=宋体][font=宋体] 根据初步采样分析发现的全部超标污染物和上表识别出来的应该关注的未超标污染物,本地块详调的检测指标是铅、砷、镉、镍、锑、铊和苯并([/font][font=宋体]a)芘,其中铊为初调后新发布的《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修改单增加的特征污染物,属初调未测须在详调补测的指标;苯并(a)芘鉴于只是个别点有检出,只需在初调有检出的区域增测,未检出区域无需检测该项指标。[/font][/font][b][font=宋体]5结论和建议[/font][font=宋体]5.1 结论[/font][/b][font=宋体] 不论是第一阶段调查还是初步调查,由于资料收集、访谈和现场踏勘的不确定性和初调的局限性,仅凭有效的点位和专业判断未必能最大限度地捕捉到地块的特征污染物;如果详调只关注超标的污染物,那么对于接近筛选值的指标不测的话,由于样品制备和分析误差的缘故,将导致潜在的超标风险被误判而不再进行详查,因此本着保守、说清风险和科学合理的原则,通过识别增测尚未超标的关注污染物对详调来说是非常必要的。[/font][b][font=宋体]5.2建议[/font][/b][font=宋体] 针对如何考虑初步采样分析未超标的特征污染物,国家尚无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议国家或各省市出台有关详调阶段如何识别和确认未超标关注污染物的技术要求,以确保详调在不遗漏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得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的调查结果。[/font][b][font=宋体]参考资料[/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宋体]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宋体]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宋体]3)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自然资源厅办公厅 关于印发《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的通知(环办土壤〔2019〕63号).[/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宋体]4)《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宋体]5)《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DB4403/T 67-2020).[/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宋体]6)关于发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监督检查工作指南(试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2年 第17号).[/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宋体]7)污染物字典(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文件 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2017).[/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宋体]8)《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生态环境部环固体〔2022〕17号).[/font][/font][/size]

  • 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超标率” 全国19.4%耕地污染物超标

    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hf/2014-04-18/1110296891_13977844039171n.JPG ◎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京华时报制图谢瑶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昨天联合发布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更是高达19.4%。 不过这份公众期待已久的公报没能给出全国土壤污染面积的数据,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受客观条件限制,此次调查以点位超标率来描述土壤污染状况,给出准确的土壤污染面积数据有较大困难。 □发布 全国16.1%土壤污染物超标 此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始于2005年4月,2013年12月结束,在我国尚属首次。调查范围为中国境内(未含港、澳、台地区)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 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主要无机污染物包括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等重金属,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 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最高,为19.4%,林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0%,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4%,未利用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1.4%。 本次调查还根据“七五”时期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的点位坐标开展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无机污染物含量增加比较显著,其中镉的含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增幅超过50%,在华北、东北和西部地区增加10%-40%。 重污染企业周边土壤易污染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该负责人表示,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周边土壤。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等,都可导致周边土壤污染。而农业生产活动则造成耕地土壤污染,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都导致耕地土壤污染。此外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 为此,公报对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了统计。这些典型地块包括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采油、采矿区以及干线公路两侧等8种典型地块。超标率最高的三类典型地块依次为重污染企业用地(36.3%)、工业废弃地(34.9%)和采矿区(33.4%)。 □释疑 污染土壤面积尚无具体数据 对于公众关注的全国土壤污染面积,此次调查并没有给出具体数据。对此,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对水体和大气污染而言,土壤污染具有不均匀性的特点,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准确掌握土壤污染的分布情况具有一定的困难。 该负责人表示,本次土壤调查属于初步调查,具有概查的性质,目的是掌握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态势,受客观条件限制,总体点位较疏。以耕地为例,每8km×8km的网格(9.6万亩)布设1个点位,只能从宏观上反映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因此,本次调查以点位超标率来描述土壤污染状况,给出准确的 土壤污染面积的数据有较大困难。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在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础上,环保部将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进一步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目前总体实施方案已初步形成。 □治理 将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和向空气污染宣战一样,国家正在或将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坚决向土壤污染宣战。 根据国务院部署,环保部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将以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为出发点,坚持源头严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发挥市场作用,引导公众参与。与此同时,土壤环境保护立法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据了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土壤环境保护列入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环保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了土壤环境保护法规起草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以及相应的专家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法律草案。 此外,国家将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示范,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该项试点将先期在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开展。 □答问 1 Q:土壤污染具有哪些特点A:重金属污染不可完全逆转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和大气污染、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察觉。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 其次,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与大气和水体相比,污染物更难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累积。 三是土壤污染具有不均匀性。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 四是土壤污染具有难可逆性。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导致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完全逆转的过程。另外,土壤中的许多有机污染物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 五是土壤污染治理具有艰巨性。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很难恢复。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 2 Q:土壤污染存在哪些危害A:农产品质量首先受到影响 上述负责人表示,土壤污染一是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污染会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农作物可能会吸收和富集某种污染物,影响农产品质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二是危害人居环境安全。住宅、商业、工业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还可能通过经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场地未经治理直接开发建设,会给有关人群造成长期的危害。 三是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土壤动物(如蚯蚓)和微生物(如根瘤菌)的生长和繁衍,危及正常的土壤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不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和肥力保持,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土壤中的污染物可能发生转化和迁移,继而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影响其他环境介质,可能会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3 Q:粮食重金属超标啥原因A:长期采矿冶炼致土壤被污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粮食重金属超标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土壤中镉等重金属本底值高。我国西南和中南地区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基础含量高。二是我国有色金属传统的开采地区,迄今已有上百年有色金属的开采历史,长期的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和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废渣排放造成了土壤污染,从而导致粮食重金属超标。三是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导致酸雨增加、土壤酸化,在酸性增强的条件下,土壤中的镉等重金属活性也随之增强,更易被水稻等作物吸收。 4 Q:污染土壤有办法治理吗A:污染土壤有三种方法降害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被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修复降低其风险或危害,恢复其功能,但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土壤修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一般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3类方法。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有时靠单一方法难以修复土壤污染,需要采用多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达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主要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是指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其中,热处理技术适用于受有机污染的土壤修复。 化学修复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通过对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吸附、氧化还原、拮抗或沉淀等作用,以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或毒性。 □污染程度 本次调查土壤污染程度分为5级: 污染物含量未超过评价标准的,为无污染。污染物含量在1倍至2倍(含)之间的,为轻微污染。污染物含量在2倍至3倍(含)之间的,为轻度污染。污染物含量在3倍至5倍(含)之间的,为中度污染。污染物含量在5倍以上的,为重度污染。(记者 王硕)

  • 【我们不一YOUNG】关于“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中监测因子的选择问题

    [font=宋体]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和地下水监测污染因子的选择依据。如果通过自行监测发现土壤或地下水中存在企业特征污染物之外污染物超标情况如何处理、[/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回复[/font][font=宋体]:根据《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的监测指标分为初次监测和后续监测两种情形。初次监测,原则上所有土壤监测点的监测指标至少应包括GB 36600表1基本项目,地下水监测并的监测指标至少应包括GBT14848表1常规指标(微生物、放射性除外)。企业内任何重点单元涉及上述范围外的关注污染物,应根据其土壤或地下水的污染特性,将其纳入企业内所有土壤或地下水监测点的初次监测指标。后续监测,按照重点单元确定监测指标,每个重点单元对应的监测指标至少应包括该重点单元对应的任一监测点/监测井在前期监测中曾超标的污染物,及该重点单元涉及的所有关注污染物。这是因为考虑到初次监测时,企业对其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并不清楚,监测土壤与地下水标准基本项目中与企业工艺无关的污染物因子,可以有助于企业掌握其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防控土污染风险。[/font][/font][font=宋体]如通过自行监测发现土壤或地下水中存在企业特征污染物之外的污染物超标的,可以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开展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font]

  • 【分享】北京要求住宅开建前先监测土壤污染

    居住用地的土壤中究竟含有多少对人体有害的污染成分,今后住宅用地开建前,都将进行监测,只有土壤合格后才能开工。昨天,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本市环保部门正在制定《场地环境风险评估筛选值》地方标准,这是本市首次对居住等用地的土壤污染物进行限量。据介绍,目前正在制定中的统一标准,一旦获得通过实施后,将用于其他住宅用地土壤评估。例如在焦化厂、化工厂以及首钢搬迁后,只要用于建设住宅项目的土地,都将按照此标准进行评估,有问题的必须经过修复处理后才能开建。其中,早在宋家庄住宅项目建设时,由于该项目用地过去有一些化工类企业,因此在开建之前,曾对该项目用地的土壤进行了检测评估,并作了相关处理修复,直到土壤达标后才允许开工建设。记者了解到,《标准》根据不同的土地开发用途,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三类:即公园、居住、工业/商业,并对每种土地类型的土壤污染物含量进行明确限定。比如,无机污染物中的“汞”,居住用地土壤限定值为1mg/kg,公园用地土壤中限量值为3mg/kg,而商业及工业用地土壤中限量值则为5mg/kg;再比如人们熟悉的“甲苯”,居住用地土壤中就不能超过90mg/kg,商业用地不得超过140mg/kg,而公园因为是相对开放环境,限值则为不超过1500mg/kg。

  • 土壤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1)隐蔽性和滞后性,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2)不均匀性,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3)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易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4)难治理性,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size][/font]

  • 【世界环境日】关于“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中监测因子的选择问题的回复

    [size=18px]来信:[/size]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堪和地下水监测污染因子的选择依据。如果通过自行监测发现土壤或地下水中存在企业特征污染物之外污染物超标情况如何处理。[size=18px]生态环境部回复:[/size]根据《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的监测指标分为初次监测和后续监测两种情形。初次监测,原则上所有士壤监测点的监测指标至少应包括GB 36600表1基本项目,地下水监测井的监测指标至少应包括GB/T14848表1常规指标(微生物、放射性除外)。企业内任何重点单元涉及上述范国外的关注污染物,应根据其士壤或地下水的污染特性,将其纳入企业内所有土壤或地下水监测点的初次监测指标。后续监测,按照重点单元确定监测指标,每个重点单元对应的监测指标至少应包括该重点单元对应的任一监测点/监测井在前期监测中曾超标的污染物,及该重点单元涉及的所有关注污染物。这是因为考虑到初次监测时,企业对其用地士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并不清楚,监测土壤与地下水标准基本项目中与企业工艺无关的污染物因子,可以有助于企业掌握其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防控土壤污染风险。如通过自行监测发现土壤或地下水中存在企业特征污染物之外的污染物超标的,可以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开展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

  • 土壤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1)隐蔽性和滞后性,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2)不均匀性,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3)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易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4)难治理性,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size][/font]

  • 今日分享内容:土壤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1)隐蔽性和滞后性,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2)不均匀性,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3)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易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4)难治理性,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size][/font]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中国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如日本的“痛痛病”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 [size=4][b]累积性[/b][/size]  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size=4][b]不可逆转性[/b][/size]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 [size=4][b]难治理[/b][/size]  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   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 鉴于土壤污染难于治理,而土壤污染问题的产生又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因此土壤污染问题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视。 [size=4][b]辐射污染[/b][/size]  大量的辐射污染了土地,使被污染的土地含有了一种毒质。这种毒质会使植物生长不了,停止生长!   焚烧树叶:树叶里含有一种有毒物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散发出来的。但一遇火,就会蒸发毒物。人一呼吸,就会中毒

  • 【资料】土壤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污染

    一、 土壤污染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获得植物收获的疏松表层,是地球上大多数生物生长、发育和繁衍栖息的场所,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工作的对象。同时,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也对土壤本身产生影响,这既包括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和发展,也包括使土壤发退化和污染。(一) 土壤污染源及污染物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归结起来主要包括污水灌溉、工业废料、城市垃圾和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农药和化肥施的不当施用、污染大气沉降物和汽车尾气等。现将主要的土壤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简述如下。1、污水灌溉 2、固体废弃物的农业利用 固体废弃物包括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剩余污泥以及畜禽粪便、农业秸秆等。其中前三者是污染物含量比较高的废弃物,由于这些废弃物中含有较多有机物质和一定的养分,因而有时用来作为肥科。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和城市生活垃圾中除都富含大量植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和土壤需要的有机物质外,还含有较多的有毒有害成分,即使经过高温堆肥的污泥和垃圾肥中,其含量仍很高。这些固体废弃物在土壤表面堆放、处理和填埋过程中,不仅侵占大量耕地,而且可通过大气扩散或降水淋滤,使周围地区的土壤受到污染。因此,固体废弃物农业利用,如果处理不当则会造成重金属、病原菌和某些有毒有害有机物的污染。3、空气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大气被污染后通常通过干、湿沉降作用对土壤环境产生进一步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距城市的远近逐渐由以干沉降为主变为干湿混合沉降。湿沉降是指随降水作用将污染物输入土壤之中;干沉降作用是指固体颗粒物质直接以降尘方式输入土壤。因而公路两侧易被铅污染。4、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农用化学品不当应用会直接污染土壤。化肥、农药和覆盖塑料薄膜等技术措施,能供给植物必须的营养物质,控制病虫草害发生以及调节土壤水分、温度等有利途径,但是这些农用化学品的不合理施用,也会使土壤发生过量营养物质积累,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残留地膜污染等危害。砷被大量用作杀虫剂和除草剂,磷肥中含有镉,某些杀菌剂中可能含有Hg、Cu和Zn等。如杀菌剂氯化乙基汞(C2H5HgCl)中含有Hg,若消毒种子的药剂用量为15~2kg/t,则随拌种进入每公顷土壤的Hg量为3~6g。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是较难彻底清除的,对人类危害严重。污水灌溉(简称污灌)引发土壤污染是我国土壤污染一条重要途径。我国污水主要是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混合类型,且处理率很低,这种未经处理的混合型污水中含有各种各样污染物质,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制药、石油化工等企业废水中的三氯乙醛、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无机污染物主要是酸、碱、盐及重金属类,硫酸盐、氯化物等会使土壤板结、盐渍化等;汞、镉、铅、砷、铬、锌等重金属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使农产品受污染。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是较难彻底清除的,对人类危害严重。 生活和医院污水、制革与屠宰工业废水是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 【实战宝典】土壤会被哪些污染物污染?

    [font=宋体]发帖人:名字长了容易引起注意[/font][font=宋体]链接:[/font]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5010015[font=黑体][b]问题描述:[/b][/font][font=宋体]土壤污染都来自哪些自然或人类活动?土壤会被哪些污染物污染?[/font][font=黑体][b]解答:[/b][/font][font=宋体]土壤污染类型和污染物种类繁多,[back=white]土壤污染物有下列[/back][/font][back=white]4[/back][font=宋体][back=white]类:([/back][/font][back=white]1[/back][font=宋体][back=white])化学污染物。包括[/back][/font][font=宋体][back=white]无机污染物[/back][/font][font=宋体][back=white]和[/back][/font][font=宋体][back=white]有机污染物[/back][/font][font=宋体][back=white]。前者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稀土元素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back][/font][back=white]2[/back][font=宋体][back=white])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back][/font][font=宋体][back=white]固体废弃物[/back][/font][font=宋体][back=white]如尾矿、[/back][/font][font=宋体][back=white]废石[/back][/font][font=宋体][back=white]、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back][/font][back=white]3[/back][font=宋体][back=white])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back][/font][back=white]4[/back][font=宋体][back=white])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back][/font][font=宋体][back=white]核爆炸[/back][/font][font=宋体][back=white]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back][/font][font=宋体][back=white]放射性元素[/back][/font][font=宋体][back=white]为主。[/back][/font][font=宋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font][font=宋体]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土壤→大气→人体”[/font][font=宋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font][align=left][font=宋体]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font][font=宋体]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font]GB 15618-2018[font=宋体])中镉、汞、砷、铅、铬、铜、镍、锌[/font]8[font=宋体]项重金属作为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基本项目,六六六总量、滴滴涕总量、苯并[/font][a][font=宋体]芘作为其他选测项目。[/font][/align][font=宋体][color=black]《土壤环境质量[/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color][/font][color=black]GB 36600-2018 [/color][font=宋体][color=black])中规定了基本项目有[/color][/font][color=black]45[/color][font=宋体][color=black]个,其它选测项目有[/color][/font][color=black]40[/color][font=宋体][color=black]个。[/color][/font]

  • 【转帖】科学家发现:蚯蚓能预报土壤污染 或用于监测

    金丝雀对瓦斯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只要有非常淡薄的瓦斯产生,它就会立刻晕倒。17世纪,英国人把金丝雀放入矿井检测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现在,科学家发现,蚯蚓也能像“矿井中的金丝雀”一样预报土壤污染。英国爱丁堡大学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土壤中即使含有少量污染物,也会使蚯蚓的生命周期发生根本改变,影响它们的繁殖能力。对污染敏感科学家对受铜、镉和除草剂等不同污染物影响的蚯蚓分别进行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发现即便少量污染物也会对蚯蚓产生显著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长期积累将会对其产生灾难性后果。英国《泰晤士报》29日援引研究项目负责人马克• 布拉克斯特教授的话报道,除草剂等农药常会渗入土壤,人们却从未考虑这些化学品对土壤产生的长期影响。“土壤里的蚯蚓就像矿井中的金丝雀,有些问题我们尚未察觉,但它们其实已经发出警报。”布拉克斯特介绍说,少量污染产生的影响日积月累将十分严重,这些污染会对植物和粮食作物产生影响,接着再进入我们的食物链。他补充说,重度污染会杀死动物,因此很容易被发现。少量污染物产生的轻微污染虽同样严重,却很难察觉。尽管人们并没有将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直接放入土壤中,但蚯蚓仍受到显著影响。毒物学家认为,这种影响令人担忧。长期遭忽视蚯蚓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疏松土壤、改善土质。进化论的创始人查尔斯• 达尔文非常重视对蚯蚓的研究,但之后这种最常见的生物却长期被人忽略。布拉克斯特说,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把土壤当成试验台或“黑匣子”,认为不需要了解它本身,而他们的项目将会改变这种成见。“这样下去,直到土壤受侵蚀、生态系统彻底崩溃,我们也不会知道是怎么回事,”布拉克斯特说,“我们必须进入到‘黑匣子’内部,分别研究它的每个部分,提出一些具体问题。”科学家重新重视对蚯蚓的研究将有助于尽早发现土壤污染。项目小组的研究已经发现蚯蚓对除草剂和工业副产品等化学物非常敏感。布拉克斯特说:“这些发现为我们打开了视野,让我们认识到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开发副产品利用即便少量污染物也能对蚯蚓构成显著影响的研究结果,科学家认为,可以将蚯蚓用于土壤监测。科学家可以利用从蚯蚓体内提取的基因,检测土壤是否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布拉克斯特说:“这很可能成为环境监测的新手段,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进行检测,而并非利用间接的化学分析。”他补充说,这个项目的所有研究数据将在网上公布,以方便各个国家使用。此外,蚯蚓被生物学家视为生态工程师,它在分解植物残体和动物粪便方面效果显著,因此曾被用来处理生活垃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鼓励员工在办公室里饲养蚯蚓,因为它们不仅能吃掉包括员工的残羹冷炙在内的各色垃圾,更可以变废为宝,制造天然肥料。

  • 【我们不一YOUNG】部长信箱关于“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中监测因子的选择问题的回复

    [font=宋体]来信:[/font][font=Arial][/font][font=宋体]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和地下水监测污染因子的选择依据。如果通过自行监测发现土壤或地下水中存在企业特征污染物之外污染物超标情况如何处理。[/font][font=Arial][/font][font=宋体]回复:[/font][font=Arial][/font][font=Arial][/font][font=宋体]  根据《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的监测指标分为初次监测和后续监测两种情形。初次监测,原则上所有土壤监测点的监测指标至少应包括[/font][font=Arial]GB 36600[/font][font=宋体]表[/font][font=Arial]1[/font][font=宋体]基本项目,地下水监测井的监测指标至少应包括[/font][font=Arial]GB/T 14848[/font][font=宋体]表[/font][font=Arial]1[/font][font=宋体]常规指标(微生物、放射性除外)。企业内任何重点单元涉及上述范围外的关注污染物,应根据其土壤或地下水的污染特性,将其纳入企业内所有土壤或地下水监测点的初次监测指标。后续监测,按照重点单元确定监测指标,每个重点单元对应的监测指标至少应包括该重点单元对应的任一监测点[/font][font=Arial]/[/font][font=宋体]监测井在前期监测中曾超标的污染物,及该重点单元涉及的所有关注污染物。这是因为考虑到初次监测时,企业对其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并不清楚,监测土壤与地下水标准基本项目中与企业工艺无关的污染物因子,可以有助于企业掌握其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防控土壤污染风险。[/font][font=Arial][/font][font=宋体]  如通过自行监测发现土壤或地下水中存在企业特征污染物之外的污染物超标的,可以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开展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font][font=Arial][/font]

  • 今日分享内容:经判断认为地块不涉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地块,是否仍需采集检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样品?

    [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color=#6b6b6b]按照环办土壤函〔[/color][/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color=#6b6b6b]2018〕924号文要求:土壤检测项目原则上应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36600-2018)中的必测项目,基础信息调查阶段确定的特征污染物在必测项目外,且有测试方法的,原则上也需要测定。若不采集检测GB/T36600-2018必测项目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样品,需在布点采样方案中提供详实、充分依据,并应通过专家评审和管理部门认可。[/color][/size][/font]

  • 今日分享内容:经判断认为地块不涉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地块,是否仍需采集检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样品?

    [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color=#6b6b6b]按照环办土壤函〔[/color][/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color=#6b6b6b]2018〕924号文要求:土壤检测项目原则上应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36600-2018)中的必测项目,基础信息调查阶段确定的特征污染物在必测项目外,且有测试方法的,原则上也需要测定。若不采集检测GB/T36600-2018必测项目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样品,需在布点采样方案中提供详实、充分依据,并应通过专家评审和管理部门认可。[/color][/size][/font]

  • 《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解读

    1.《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背景是什么?“十三五”以来,四川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全面推动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四川省工作方案,全面完成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目标任务,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但我省仍处于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的交织期,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局部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仍保持高位,土壤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同时,随着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关停和搬迁改造等发现的污染地块增多,土壤污染历史遗留问题依然突出。?目前,四川省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GB 36600-2018规定了85类土壤污染物的筛选值和管制值,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内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中基础性标准缺失的问题,但其主要针对全国较为普遍的污染物项目,对我省一些污染地块的覆盖面不够。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四川省涉及工业行业650类,工业产品12000多种,污染物类型多样。铊、锰、草甘磷等高检出率污染物未包含在GB 36600-2018之中,制约了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制定《标准》是完善我省土壤环境管理体系的需要,也是重要举措,可为我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2.标准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本标准制定的依据主要有三类:一是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二是国务院、生态环境部和省政府的相关文件,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四川省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等;三是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及其编制说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等。3.本标准制定的原则是什么?一是补充性原则。对于已经列入GB 36600-2018中的污染物项目(共85项),其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按GB 36600-2018中相关规定执行。本标准仅考虑未列入GB 36600-2018中的污染物项目,是对国家标准的重要补充。二是重点覆盖原则。本标准重点筛选四川省重点行业企业调查信息采集中特征污染物涉及地块较多,初步采样地块检出率较高的污染物。三是健康防护原则。本标准重点筛选土壤中易累积、毒性较高、对人体健康影响大的污染物。四是可操作性原则。土壤污染物项目具有毒理数据和检测方法支撑,便于筛选值和管制值的计算和使用。4.本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是什么?本标准制定的具体技术路线如下:首先,通过资料收集和调研等途径掌握全省重点行业企业调查、风险评估、污染物毒性参数和理化性质参数等数据,筛选确定土壤污染物项目,共确定我省出现频率较高、毒性较强、易在土壤中累积的土壤污染物49项。其次,通过资料分析将地块暴露参数本地化,综合国际主流毒性数据库,并根据HJ 25.3等相关技术规范计算获取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的筛选值和管制值。第三,参考重金属和无机物的环境背景值,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饱和浓度限值确定筛选值和管制值的取值。最后,通过咨询相关省级部门、市(州)生态环境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专家和领导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标准文本。5.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本标准规定了保护人体健康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以及监测、实施与监督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查和风险管制。6.本标准中筛选值和管制值确定的依据是什么?本标准涉及的土壤污染物项目主要覆盖四川省重点行业企业信息采集和详查中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累积特征污染物。绝大部分土壤污染物的筛选值和管制值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和国家标准GB 36600编制说明等相关技术规范计算得出,6项挥发性有机物(对氯甲苯、1,2,4-三甲苯、1,3,5-三甲苯、异丙苯、正丁基苯、六氯丁二烯)的筛选值和管制值依据其土壤饱和浓度进行修正,1项重金属类污染物(铊)参考了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了修正。7.本标准中土壤污染物的筛选值和管制值如何使用?标准中所列项目为初步调查阶段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的选测项目。初步调查阶段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的监测项目依据GB 36600、HJ 25.1、HJ 25.2及相关技术规定确定,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表1中所列项目。GB 36600中包含的污染物项目,采用GB 36600规定的筛选值和管制值。GB 36600中不包含的污染物项目,采用表1规定的筛选值和管制值。GB 36600和表1均未列入的污染物项目,可依据HJ 25.3等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开展风险评估,推导特定污染物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建设用地规划用途为第一类用地的,适用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和管制值;规划用途为第二类用地的,适用第二类用地的筛选值和管制值。规划用途不明确的,适用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和管制值。?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风险筛选值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通过初步调查确定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应当依据HJ 25.1、HJ 25.2等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开展详细调查。通过详细调查确定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但等于或者低于风险管制值,应当依据HJ 25.3等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开展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水平,判断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通过详细调查确定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高于风险管制值,对人体健康通常存在不可接受风险,应当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建设用地若需采取修复措施,其修复目标应当依据HJ 25.3、HJ 25.4等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确定,且应当低于风险管制值。?具体地块土壤污染物检测含量超过筛选值,但等于或者低于土壤环境背景值水平的,不纳入污染地块管理。鼓励各市(州)制定符合本地情况的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8.本标准的实施将对我省土壤环境质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本标准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依据相关国家技术规范和我省建设用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标准实施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查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人体健康风险将会得到进一步管控,持续保障人民群众“住得安心”。

  • 【分享】土壤污染知识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广、种类多,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铜、汞、铬、镉、镍、铅等)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同时还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多样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也是土壤污染的来源之一。  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  如我国辽宁沈阳张士灌区由于长期引用工业废水灌溉,导致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人畜不能食用。土壤不能再作为耕地,只能改作他用。  由于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土壤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界和生物界的中心,不仅在本系统内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而且与水域、大气和生物之间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一旦发生污染,三者之间就会有污染物质的相互传递。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和积累的污染物常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影响人体健康。

  • 土壤污染有哪些特点?

    [font=楷体_GB2312][size=21px](一)隐蔽性和滞后性[/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的影响后才能确定。[/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21px](二)累积性[/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易扩散和稀释,容易因不断积累而超标,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21px](三)不可逆转性[/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降解。比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21px](四)难治理[/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消除,有时需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size][/font]

  • 经判断认为地块不涉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地块,是否仍需采集检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样品?

    [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color=#6b6b6b]按照环办土壤函〔[/color][/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color=#6b6b6b]2018〕924号文要求:土壤检测项目原则上应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36600-2018)中的必测项目,基础信息调查阶段确定的特征污染物在必测项目外,且有测试方法的,原则上也需要测定。若不采集检测GB/T36600-2018必测项目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样品,需在布点采样方案中提供详实、充分依据,并应通过专家评审和管理部门认可。[/color][/size][/font]

  • 土壤污染分类与修复治理方法

    土壤污染是指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引发了大众广泛关注。海景环保将为您提供一份土壤污染分类与修复治理方法。  土壤污染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物理性污染: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土壤污染。这类污染主要包括土壤硬结、土壤板结、土壤盐碱化等。物理性污染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化学性污染:指由化学因素引起的土壤污染。这类污染主要包括化学农药、重金属、有机废弃物等。化学性污染会使土壤变得有毒,影响作物的生长,甚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生物性污染:指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土壤污染。这类污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性污染会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img=,550,]https://pics1.baidu.com/feed/94cad1c8a786c91773e4bfca7f1951c23ac7570b.jpeg@f_auto?token=6349993c94c1e31c32354e1daccfa034[/img]  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物理性污染的修复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等,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例如,可以采用深耕、施肥等方法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污染的修复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手段来降低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例如,可以采用化学还原、化学氧化等方法来降低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此外,还可以采用植物修复法,即种植对污染物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以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  生物性污染的修复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生物手段来消除土壤中的有害生物。例如,可以采用微生物修复法,即通过繁殖微生物来分解污染物,以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此外,还可以采用植物修复法,即种植对污染物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以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  总之,土壤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治理。海景环保提示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可以采用不同的修复治理方法。同时,还应该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土壤污染的发生

  • 【讨论】什么是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广、种类多,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铜、汞、铬、镉、镍、铅等)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em09508][em09508]

  • 【分享】土壤污染的防治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即从开始污染到导致后果有一个长时间、间接、逐步积累的过程,污染物往往通过农作物吸收、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人们的健康变化,才能被认识和发现。而且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移动速度缓慢,土壤污染和破坏后很难恢复,又往往不易采取大规模的治理措施。所以对于土壤污染,其防止污染比治理污染更具现实意义。土壤污染的防治一般采用以下的措施。1、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是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既控制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和速度,使其在土体中自然降解,不致迅速大量地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主要采取下列措施:(1)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使之符合排放标准;(2)加强灌区的监测和管理,经常了解污染物的成分、含量及动态,控制污水灌溉量,避免滥用污水灌溉引起土壤污染;(3)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对残留量高,毒性大的农药,应控制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大力试制和发展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探索和推广生物防治作物病虫害的途径,尽可能减少有毒农药的使用;对本身含有有毒物质的化肥品种,使用范围和数量要严控。对硝酸盐和磷酸盐类化肥,要合理施肥,经济用肥,避免过多而造成土壤污染。2、生物防治 即通过生物降解或吸收而净化土壤。研究分离和培育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这是提高土壤净化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美国分离出能降解三氯丙酸或三氯丁酸的小球状反硝化菌种,意大利从土壤中分离出的某些菌种,可抽取出酶复合体,能降解2.4.D除草剂,日本研究出土壤中红酵母和蛇皮藓茵,能降解剧毒性聚氯联苯达40%和30%。此外,某些鼠类和蚯蚓对一些农药也有降解作用。羊齿类铁角蕨属的一种植物,有较强的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的能力,对土壤中镉的吸收率可达10%,连种多年,可降低土壤含镉量。应用微生物和其它生物降解各种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尚需进一步探索。3、施加抑制剂 轻度污染的土壤施加某些抑制剂,可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促进某些有毒物质的移动,淋洗或转化为难溶物质,而减少作物吸收。常用的控制剂有石灰、碱性磷酸盐等。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使镉、铜、锌和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施用石灰石,稻谷含镉量可降低30%左右,氢氧化镉的pH值在10以上才能完全沉淀,pH值大于6.5时汞就能形成氢氧化物和磷酸盐沉淀,而钙离子能防止汞离子争夺植物根表面的代换位置,使植物吸收汞明显减少。因此,施用石灰还可以使作物降低对放射性物质的吸收达70~80%。 碱性磷酸盐可与土壤中的镉作用生成磷酸镉沉淀,在不能引起硫化镉沉淀的弱还原条件下,磷酸镉的形成对清除镉污染具有重要意义。4、控制氧化还原条件 水稻田的氧化还原状况,可控制水稻田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水稻田在还原条件下产生S2-与Cd2+形成难溶解的CdS沉淀,故灌水可抑制对镉吸收。而干后土壤是氧化状态,S2-被氧化成SO42-,土壤pH值降低,镉可溶入土壤转化为植物易吸收的形态,而促进了对镉的吸收。铜、锌、铅等重金属元素均能与土壤中的H2S,产生硫化物沉淀,都可进行上述反应变化。因此,加强稻田的灌水管理,可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的危害。5、增施有机肥,改良砂性土壤有机胶体和粘土矿物对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有一定的吸附力。因此,增施有机质,改良砂性土壤,能促进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吸附作用,是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有效措施。6、改变耕作制、换土和深翻 变革耕作制度,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降解速度慢、积累明显、残留量大,改水田后DDT降解加快,仅1年左右土壤中残留的DDT已基本消失。所以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或消除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被重金属与难分解的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在面积不大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换土法,这是目前彻底清除土壤污染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对换出的污染土壤必须妥善处理,防止次生污染。此外进行深翻,将污染土壤翻到下层(掩埋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根系发育特点,以不致污染作物为原则),也是污染土壤实施治理复耕的有效途径之一。

  • 如何整合土壤污染监测资源?

    目前开展土壤污染监测调查的有环保、农业和国土部门。三部门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重点都包含有农用地,2005年至2013年,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过程是各干各的,2012年,农业部启动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调查面积16.23亿亩,采样点位远超环保和国土的点位数,但检测的污染指标只有5个。三部门的调查数据都宣称保密,要按国务院的要求共享可能很困难,按“土十条”要求,如何多快好省地整合土壤污染的监测资源?确保在2018年完成全国土壤的详查。

  • 【资料】基础知识普及: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广、种类多,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铜、汞、铬、镉、镍、铅等)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同时还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中国的土壤污染

    中国的土壤污染据报道,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 2000 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 1000 万公顷,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 330 多万公顷。例如:某省曾对 47 个县和郊区的 259 万公顷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进行过调查。其结果表明,75% 的县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威胁,而且污染趋势仍在加重。   污水灌溉等废弃物对农田已造成大面积的土壤污染。如沈阳张士灌区用污水灌溉 20 多年后,污染耕地 2500 多公顷,造成了严重的镉污染,稻田含镉 5-7mg/kg。天津近郊因污水灌溉导致 2.3 万公顷农田受到污染。广州近郊因为污水灌溉而污染农田 2700 公顷,因施用含污染物的底泥造成 1333 公顷的土壤被污染,污染面积占郊区耕地面积的 46%。80 年代中期对北京某污灌区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大约 60% 的土壤和 36% 的糙米存在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全国有 1300~1600 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的污染。除耕地污染之外,我国的工矿区、城市也还存在土壤(或土地)污染问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前后用了3年多的时间对北京市全市的土壤和蔬菜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分析和研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影响到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潘根兴在2002年初做过一个南京市各城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结果同样很严重。超过70%的采样区域存在重金属污染,测出的最高铅含量超过900ppm,超过国家标准3倍以上。    陈同斌在2001年对北京市的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做了一项调查,结果让人吃惊。被公认为城市中环境质量优良的公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而且公园建成的年代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成一个指数关系。土壤污染的危害1. 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农作物的污染、减产。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 1000 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 1200 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 200 亿元。2. 土壤污染导致生物品质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土壤污染除影响食物的卫生品质外,也明显地影响到农作物的其他品质。有些地区污灌已经使得蔬菜的味道变差,易烂,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农产品的储藏品质和加工品质也不能满足深加工的要求。3. 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作)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等。4. 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土壤污染途径当土壤被病原体,有毒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后,便能传播疾病,引起中毒和诱发癌症。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能传播伤寒、副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因土壤污染而传播的寄生虫病有蛔虫病和钩虫病等。人与土壤直接接触,或生吃被污染的蔬菜、瓜果,就容易感染这些寄生虫病。土壤对传播这些寄生虫病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在这些蠕虫的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必须在土壤中度过。例如,蛔虫卵一定要在土壤中发育成熟,钩虫卵一定要在土壤中孵出钩蚴才有感染性等。结核病人的痰液含有大量结核杆菌,如果随地吐痰,就会污染土壤,水分蒸发后,结核杆菌在干燥而细小的土壤颗粒上还能生存很长时间,这些带菌的土壤颗粒随风进入空气,人通过呼吸,就会感染结核病。有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或与动物有关的疾病,也可通过土壤传染给人。例如,患钩端螺旋体病的牛、羊、猪、马等,可通过粪尿中的病原体污染土壤,这些钩端螺旋体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土壤中能存活几个星期,并可通过粘膜、伤口或被浸软的皮肤侵入人体,使人致病。炭疽杆菌芽孢在土壤中能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被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肉毒杆菌等病原体,也能形成芽孢,长期在土壤中生存。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来自感染的动物粪便,特别是马粪。人们受外伤后,伤口被泥土污染,特别是深的穿刺伤口,很容易感染破伤风或气性坏疽病。此外,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是蚊蝇孳生和鼠类繁殖的场所,而蚊、蝇和鼠类又是许多传染病的媒介,因此,被有机废物污染的土壤,在流行病学上被视为是特别危险的物质。土壤被有毒化学物污染后,对人体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主要是通过农作物、地面水或地下水对人体产生影响。在生产过磷酸钙工厂的周围,土壤中砷和氟的含量显著增高。铅、锌冶炼厂周围的土壤,不仅受到铅、锌、镉的严重污染,而且还受到含硫物质所形成的硫酸的严重污染。任意堆放的含毒废渣以及被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土壤,通过雨水的冲刷、携带和下渗,会污染水源。人、畜通过饮水和食物可引起中毒。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后,通过放射性衰变,能产生α、β、γ射线,这些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使机体的一些组织细胞死亡。这些射线对机体既可造成外照射损伤,又可通过饮食或呼吸进入人体,造成内照射损伤,使受害者头昏、疲乏无力、脱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发生癌变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对癌物质的研究,还发现许多工业城市及其近郊的土壤中含有苯并(a)芘等致癌物质。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还容易腐败分解,散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有机废弃物或有毒化学物质又能阻塞土壤孔隙,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自净能力;有时还能使土壤处于潮湿污秽状态,影响居民健康。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如日本的“痛痛病”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   土壤污染的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   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  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鉴于土壤污染难于治理,而土壤污染问题的产生又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因此土壤污染问题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视。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病原体,包括肠道致病菌、肠道寄生虫(蠕虫卵)、破伤风杆菌、霉菌和病毒等。它们主要来自做肥料的人畜粪便和垃圾。或直接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都会使土壤受到病原体的污染。这些病原体能在土壤中生存较长时间,如痢疾杆菌能在土壤中生存22~142天,结核杆菌能生存一年左右,蛔虫卵能生存315~420天,沙门氏菌能生存35~70天。第二类是有毒化学物质,如镉、铅等重金属以及有机氯农药等。它们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农业上大量施用的农药和化肥。第三类是放射性物质,它们主要来自核爆炸的大气散落物,工业、科研和医疗机构产生的液体或固体放射性废弃物,它们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进入土壤,能在土壤中积累,形成潜在的威胁。由核裂变产生的两个重要的长半衰期放射性元素是90锶(半衰期为28年)和137铯(半衰期为30年)。空气中的放射性90锶可被雨水带入土壤中。因此,土壤中含90锶的浓度常与当地降雨量成正比。土壤污染的定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