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白天蚊子诱捕器

仪器信息网白天蚊子诱捕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白天蚊子诱捕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白天蚊子诱捕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白天蚊子诱捕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白天蚊子诱捕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白天蚊子诱捕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白天蚊子诱捕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白天蚊子诱捕器相关的资讯

  • 蚊子工厂”成功研发全球首台用于蚊子绝育的射线仪
    自2014年起,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中山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正式合作,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技术支持下建立了“蚊子工厂”,目前雄蚊产能达到300万只/周,同时在雄蚊生产中有关射线去雌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  “蚊子工厂”最近又取得了新的成果。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昆虫不育技术的支持下,该联合研究中心日前自主研发了WOLBAKI X射线仪,对所有雌雄分离后的蚊子进行二次绝育,以达到彻底排除风险的效果。今天,在参观完“蚊子工厂”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杨大助表示,这是核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实践,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在射线绝育室内,记者看到了全球首台用于蚊子绝育的射线设备——WOLBAKI X射线仪。“右边是控制系统,左边是冷却系统。”病原生物学博士生张东京打开左边的阀门,介绍这个类似微波炉构造的装置设备:在高能量光子照射下,将两个盛满成蛹的辐射杯放入其中,进行360度旋转。过程中为保证辐射均匀到位,需进行上下杯调换。在射线仪的作用下,约16分钟后,可使14万~16万个蚊蛹保证不育。“X射线主要影响的是未被完全分离出来的雌蚊,通过破坏它们的生殖腺,即卵巢,让它们绝育。”张东京说。  为什么需要加射线技术?张东京介绍,因为雄蚊生产最大的难题在于雌雄分离。即使通过雌雄分离器进行物理分离,还是会混存0.1%的雌蚊。即使再用人工筛选,仍然会有0.01%的误差。一旦漏网之雌蚊与野外物种交配,则会造成种群替换。  关于对蚊子在生物链底部进行压制,会不会影响到生物链的断裂和生态平衡问题,研究团队带头人奚志勇教授回应,相对于传统的方式,“以蚊治蚊”这种方式更凸显优点。“蚊子的种类很多,我们只是针对传病的蚊种,从危害人群的区域把这类蚊虫给除掉,从而减低危害。其他不吸血的蚊子,吸血不传病的蚊子依然存在。”奚志勇说。  未来10年,该联合研究中心计划向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此项技术,希望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为热带病虫媒控制开发新的研究方法和控制策略。目前,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机构已明确表示了合作意愿。
  • 美国研究首次证实新冠病毒不能通过蚊子传播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一项研究证实,新冠病毒不能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研究人员 17 日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新研究首次提供了确凿的实验数据,支持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蚊子不能传播新冠病毒的论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2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96d4240a-be7e-4d91-aaf4-51bcef20d29f.jpg" title=" 11111.png" alt=" 11111.png" width=" 600" height=" 22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对于新冠病毒是否能通过蚊子进行传播的问题,WHO 明确表示不能,称 & quot 没有信息或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通过蚊子传播 & quot 。该论断是基于其他冠状病毒研究的各种观察结果所做出的推论,并没有确凿的实验数据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为寻找相关科学证据,堪萨斯州立大学生物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进行了针对性实验研究。他们通过病毒胸腔内接种法对新冠病毒在三种常见且分布广泛的蚊子中的感染和复制能力进行了测试,这三种蚊子分别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它们代表了感染人类的两个最重要的虫媒病毒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39120f1d-e2d0-48a0-a54d-c92053c8a302.jpg" title=" 3333333333.png" alt=" 333333333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研究人员称,胸腔内接种是对蚊子进行病毒攻击的最极端方法,如果在胸腔内接种后新冠病毒没有在蚊子体内复制,那么即使蚊子吸食了含有病毒的患者血液,仍可以排除其传播病毒的可能性。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研究人员在接种后两个小时内收集的样品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证实该病毒可以有效地传递给蚊子;但在接种 24 小时之后的所有时间点收集的 277 个样本中均未检测到该病毒。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新冠病毒无法在蚊子中复制,蚊子不会成为该病毒的传播媒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研究人员指出,新研究用科学数据回答了公众关于新冠病毒是否能通过蚊子传播的疑问,表明即使在极端条件下该病毒也无法在蚊子中复制,吸食了含病毒血液的蚊子无法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作为一种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并发生感染的疾病,新冠病毒主要直接从被感染者的飞沫中传播,因此最好的预防措施加强检测,戴口罩,保持距离并经常洗手。 /p p br/ /p
  • 26岁女法医破案455起 凭一只死蚊子揪出砸车惯偷
    吉林娟在做检验  TVB电视剧《鉴证实录》中,女法医的风采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有人也许会说,法医这么“重口味”的职业哪是女人干的,那都是电视剧瞎编的。其实不然。在江苏省滨海县公安局,就有一位女法医,她叫吉林娟,从警不到4年,始终淡然自若地提着法医箱,出现在各类案发现场,寻找蛛丝马迹,让受害人的遗体“说话”,并一次次破解犯罪“密码”,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主角简介  吉林娟,今年26岁,生在“八十年代”尾巴上的她打小就有着一个警察梦。2011年11月,吉林娟从南通医学院毕业后,主动放弃到大城市医院工作的机会,报考了苏北的滨海县公安局,当上了一名法医。  作为法医,现场勘查是吉林娟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犯罪现场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较大的空间,从哪里提取痕迹,需要认真思考、严谨推理、仔细提取,绝不能漏过任何蛛丝马迹,一个细节的成败往往决定着案件能否侦破。  截至目前,她已经勘验各类案发现场800多个,直接比中犯罪嫌疑人145名,破案455起。  抽丝剥茧  蚊子尸体  锁定嫌疑人  去年六七月间,滨海县正红镇、五汛镇,响水县小尖镇等地发生多起车内财物被盗案。接到报案后,吉林娟赶到案发现场进行勘查。“现场很乱,嫌疑人留下的痕迹被破坏得很厉害。”吉林娟回忆,她并没有放弃,几乎是一寸一寸地对现场进行搜索。在勘查即将结束时,被窃车辆挡风玻璃上的一只蚊子尸体进入了吉林娟的视线。  “从蚊子的状态看,被打死时间不长,很可能就是在嫌疑人作案期间。”吉林娟当即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嫌疑人在作案时,这只讨厌的蚊子狠狠地咬了他一口,而他则恼羞成怒地将其拍死在挡风玻璃上。想到此处,吉林娟立即用棉签提取了蚊子体内残留的血液,装入了勘查袋。经过化验,吉林娟找到了蚊子体内血液的主人——曹某某,而他正是8起系列砸车盗窃案的嫌疑人。  认真、细心、不放弃,这些特质帮助吉林娟破解一个又一个案发现场的犯罪“密码”。  苦累不言  哪里有案子  岗位就在哪里  《鉴证实录》中的女法医英姿飒爽,面对尸体淡然自若,操作仪器进行检验,一副“科技派”,但现实中,法医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只有法医自己知道。“我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医院、荒野、丛林、河流,甚至是坟墓,哪里有案件哪里就是工作岗位。”吉林娟说,她日常所面对的就是一位位伤者、一具具尸体、一个个血淋淋的现场、一件件现场检材。  平时工作中,法医接触较多的是非正常死亡案件,比如交通事故、溺水死亡尸体检验等。去年8月的一天下午,有群众报警称,在通榆河内发现一具腐烂的尸体。吉林娟和同事们赶到现场,当时天气炎热,现场周围空气中散发着一阵阵恶臭,戴着防毒面具都不能遮挡,把人熏得喘不过气来。那一刻,她和同事的胃里真是一阵翻江倒海,但为了确认尸体身份,勘验工作马虎不得。  婚礼延迟  2013年领证  婚礼一拖再拖  在滨海县公安局,法医这个岗位人手少,工作忙,吉林娟经常主动放弃节假日和回家探亲的机会,参加值班备勤,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吉林娟有一个警察男友,他叫陈兵,在基层派出所上班。有一天,两人难得一聚,但任务来了,吉林娟没有任何怨言,立即回到单位拿上设备和同事出现场。这一忙就到了第二天清晨5点,犯罪嫌疑人的DNA信息出来了,人抓到了,可吉林娟和男友的约会泡汤了。“其实,吉林娟和男友2013年10月就领证了,可是因为两人都是警察,实在没有时间,婚礼一次次推迟,直到现在还没有举行。”吉林娟的领导、技术中队中队长梁海东说。  什么时候能举行婚礼?对于这个问题,吉林娟笑而不答。不过,多少个深夜,当吉林娟独自在单位刑侦大楼内加班时,男友陈兵只要自己不在派出所值班,便会赶到局里陪着女友加班。吉林娟在里面的工作室忙碌,他就在工作室外默默守候。
  • 贵重仪器闲置“养蚊子” 台湾监察部门痛批浪费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当局监察机构说,“国科会”平均每年补助新台币上亿元购买贵重仪器,有些却闲置成了“蚊子仪器”,应该严格考核,以免资源闲置。   据报道,“监察院”25日通过“监委”周阳山、黄武次所提调查报告指出,2007年至2011年间,“国科会”平均每年补助各贵重仪器中心购置贵重仪器金额是新台币1亿913万元、购置9台仪器 补助大学等其他单位购置贵重仪器金额平均每年1亿1285万元、购置4台仪器。   “监察院”说,部分贵重仪器因零件老旧毁损、缺乏维修经费、使用门槛较高、不当操作仪器等因素,导致贵重仪器设备闲置、低度使用。   调查报告指出,“监察院”召开的谘询会议,与会专家及学者纷纷沉痛直言,仪器汰旧换新速度极快,很快就成“蚊子仪器”,很多仪器可能尚未开封就已不合时宜,当年全台湾都添购奈米仪器,现在已形成浪费。   调查报告表示,这是惨痛经验、各单位仪器闲置情形严重,已成负担,应该由专责单位以专业方式进行跨单位整并。   调查报告指出,“国科会”应切实检讨,在相关研究计划考评,对于贵重仪器购置原则及相关规范专门列出另一域,供专家学者提供意见,并列为是否购置新仪器的参考。   “监委”并建议,对于贵重仪器使用绩效不佳的单位或个人,今后若再申请购置其他仪器,应该严予考核,以杜绝资源闲置。
  • 美国“钓鱼执法” 诱捕天大精仪学院教授(图)
    年轻的天津大学教授张浩没有想到,当他欣然应邀赴美参加一次科技会议时,已经中了美国警方&ldquo 钓鱼执法&rdquo 的圈套:16日他一到洛杉矶国际机场就以&ldquo 经济间谍&rdquo 等罪名被警方逮捕。19日,美国司法部公布了对包括张浩等3名天大教授在内的6名中国人的起诉书,指控他们窃取美国高科技商业机密以帮助&ldquo 中国的大学以及受政府控制的企业&rdquo 。   20日,《环球时报》记者赶赴遭美方起诉的3名教授所在的天大精仪学院,发现学院的工作仍然有条不紊地展开,校方告诉《环球时报》,目前正在就相关情况进行核实,&ldquo 预计未来学校会有一个公开回应&rdquo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对有关事态严重关切,正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中国政府将会确保中国公民在中美人员交往中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ldquo 此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一种对华情绪,&rdquo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达巍20日对《环球时报》说,&ldquo 那就是对于中国经济和技术快速赶超的恐慌。&rdquo   A 张浩出庭表现坦然   美国司法部这份长达32页的起诉书指控张浩等6人涉嫌经济间谍罪等32项罪名。除张浩在洛杉矶被捕外,其他5人目前应在中国,美方已对他们发出国际通缉。   起诉书称,张浩(36岁)和庞慰(35岁)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相遇,专业都是声学技术研究,由美国国防部提供资助。在2006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庞慰被科罗拉多州的安华高科技公司聘为工程师,张浩则去了马萨诸塞州的思佳讯通信技术公司,两人分别从这两个公司窃取商业信息。   据称,他们窃取的是薄膜体声波谐振(FBAR)技术,可以让手机和其他通信器材过滤无线电信号改善通话质量。除商业用途外,FBAR技术还用于军事和国防领域。   起诉书称,早在2006年,庞慰就给中国有关部门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讨论利用盗取的美国商业机密在中国设立FBAR技术生产基地,他在邮件中还称,该技术仅在手机市场每年的价值就达10亿美元。   2009年春天,张浩和庞慰辞去美国的工作,回国成为天津大学的教授,获得中国政府支持在开曼群岛成立一家空壳公司,并&ldquo 利用盗取的美国技术&rdquo 在天津经济开发区成立了诺思微系统有限公司,从商业和军事实体那里获取FBAR的订单。美国安华高科技公司高管2011年去中国开会时,参观了诺思微系统的新实验室,认为&ldquo 技术是从安华盗用的&rdquo ,他当场与庞慰等人对质,但对方否认偷窃任何技术。   与张浩和庞慰同时被指控的还有其他另外4位中国公民,分别为陈津平,41岁,天大教授、诺思微系统董事会成员 张惠穗(音),34岁,庞慰和张浩在南加州大学的校友 周崇(音),26岁,天大研究生、诺思微系统设计工程师 赵刚(音),39岁,诺思微系统总经理。   美媒称,如罪名成立,6人将面临至少15年刑期及高额经济罚款。   张浩18日在洛杉矶首次出庭受审。据当地媒体报道,&ldquo 张浩在法庭上表现坦然,不时向坐在旁听席上的太太传递鼓励的眼神。&rdquo 张浩的律师邓洪表示,此案&ldquo 完全是(双方)的知识产权之争&rdquo 。当《环球时报》记者20日与邓洪联系时,他表示目前不能透露案情,也不作评论。   B 记者探访天大精仪学院   《环球时报》记者20日早上拨通了陈津平教授的办公室电话,他回复称&ldquo 我们正在商量这个事&rdquo 。   当天下午,《环球时报》记者来到位于天津大学东门附近的精仪学院,发现学院的工作仍然有条不紊地展开。记者很快在墙壁上张贴的一张&ldquo 学院师资队伍&rdquo 介绍中发现了张浩和庞慰的名字,他们被列在&ldquo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rdquo 一栏。一位负责行政工作的老师得知记者的身份后,表示此事一切会由学校宣传部来统一回应。当记者问到庞慰的现况时,这名老师透露说,&ldquo 庞慰老师应该还在正常工作。&rdquo   从天大&ldquo 2014年研究生招生宣传导师团&rdquo 材料中,记者找到了庞慰和张浩的名字,两人研究方向均为微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介绍中称,庞慰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获得电子工程系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入选美国名人录,2014年还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已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3项,已公开美国发明专利10项,已公开中国发明专利20项。张浩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在南加州大学获物理学硕士学位和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2009年回国加入天津大学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天大精仪学院在过去几年选聘了好几位年轻博导,张浩、庞慰是其中著名的两位&ldquo 78后&rdquo 博导。天津大学校方领导曾对媒体说,两人尽管没有教学经验,但在以项目为背景的博士生教学中,他们的团队合作经验和合作精神给他们加了分。   C 美国屡炒&ldquo 中国间谍威胁&rdquo   《纽约时报》19日称,这次的起诉是自美国去年正式指控5名中国军方人员实施&ldquo 黑客攻击&rdquo 以来的最大动作。美国方面对这次案件的处理显得很高调。国务院发言人拉特克19日称,美国政府对&ldquo 经济间谍活动&rdquo 非常重视。他告诉《华盛顿邮报》记者,&ldquo 此案显示了美国致力于保护美国公司的商业机密和公司的业务信息不被盗窃。这是美国的重要议题。&rdquo 加州联邦北区检察官哈格称:&ldquo 这起案件显示,美国硅谷开发的敏感技术,仍然易受外国政府支持的有协调的和复杂的技术盗窃。&rdquo 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旧金山分部负责此案调查的特工约翰逊表示,起诉书显示&ldquo 外国机构利用在美国活动的个人,有系统和不遗余力地获取和掠夺敏感及昂贵的美国技术&hellip &hellip FBI将全力根除置美国公司于全球市场不利地位的个人间谍活动。&rdquo   国际舆论对于中美关系的看法随之悲观。路透社称,这是近几年来美国第三次指控中国的经济间谍活动,最近中美外交活动气氛紧张,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中国,&ldquo 而他的行程同样因美国对中国在南海行动的焦虑而黯然失色&rdquo 。《纽约时报》称,在一段时期里,这些指控使得中美之间有关减少网络攻击的讨论处于&ldquo 停滞状态&rdquo ,而美国司法部官员不久前还坚称,这种状态是让中国&ldquo 付出更高代价&rdquo 的最好办法。报道认为,这个案件说明中美关系面对&ldquo 棘手时刻&rdquo 。在本案中,嫌疑人并没和黑客活动挂钩,但却受到&ldquo 密谋从事经济间谍活动&rdquo 的指控,这是一个较为罕见的罪名。   BBC报道说,在奥巴马总统的推动下,美国近年来对间谍案的调查及起诉力度大为加强,美国司法部提出的经济间谍诉讼案件比一年前增加了逾30%。而在2013年以来提出的此类起诉中,&ldquo 有超过一半的案件与中国有关。&rdquo   &ldquo 如今美国普遍认为自己国家只有两种公司:一种是遭到中国黑客攻击的公司,另一种是遭到中国黑客攻击而浑然不觉的公司&rdquo 。英国《金融时报》20日不无调侃地说道,&ldquo 显然经济间谍活动已经触及中美关系的核心&rdquo 。   D &ldquo 谈判时的小筹码&rdquo   美国天津同乡联谊会理事长、洛杉矶华人论坛主席温桂芃20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很多在美国留学和工作过的中国科技人才选择回国创业,这是个人发展的选择,美国媒体动辄就以&ldquo 间谍&rdquo 这个字眼作为话题,是不合适的。   洛杉矶时事评论员袁卓坚对《环球时报》说,出现这类案子本身没什么奇怪。事实上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针对日本某些企业个人以与美国大学合作的方式获取技术信息,美国政府也曾严打,但那时美国媒体的报道并非像现在针对中国这样铺天盖地。不过他表示,在6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即将举行的背景下,这起案件&ldquo 也就是谈判时的小筹码,不会影响中美关系的大局。&rdquo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法专家薛磊2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称,仍在中国的5名被起诉者目前只要不去美国或跟美国签署有引渡协议的第三国,问题就不大。尽管美国给5人发出国际通缉令,但中美都是国际刑警组织的成员国,国际刑警组织只是个协调性组织,没有执法权。   &ldquo 美国的司法权在中国无效,发出刑事指控的目的是吓唬中国人&rdquo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高艳东20日这样对《环球时报》说。不过他表示,对于已经被逮捕的张浩来说,如果他被定罪,将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薛磊对《环球时报》说,美国司法部的指控很模糊,听起来更像是民事商业案件。而被告人在美国公司工作期间获得了个人成长,也为企业提供了价值,如果之后牵涉技术泄密问题,应该是和美国公司之间的事。美国司法部现在大肆造势,单方面霸道提出指控,已经违反了无罪推定原则。
  • 对话韩春雨——“让他们去说吧我又不生活在网络里”
    “我不打算去回应了,让他们去说吧,那些都不会影响我什么。我做我的实验,我又不活在网络里。”面对又一场喧嚣,依旧忙于实验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似乎并不关心外界对他的评价。  今年5月2日,韩春雨课题组的一篇论文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这篇论文中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基因编辑领域的重大突破,甚至有舆论称这项研究成果可折桂诺贝尔。由此,这个被笑称为“三无学者”(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的副教授顿时红了。而由于多所国外著名院校的实验室通过参考韩春雨论文内容却无法复制实验结果,近日来,外界对韩春雨这项成果的质疑和争论也随之而来。  “诺奖级”成果从被认可到被质疑  被喧嚣包围的“三无学者”  自今年5月以来,原本默默无闻的韩春雨开始“红”了——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了他的课题组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  此前媒体报道称,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的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曾评论说,虽然这项新技术还处于初期,但有一些理由相信它与现在普遍使用的 CRISPR-Cas9(目前世界各个实验室最为流行的基因编辑工具)技术相比有多种优势,特别是在更精准的基因编辑方面。由此,韩春雨的这项成果被有些媒体誉为“诺奖级”,也成为了国内外学界试图复制求证的科研方向。  虽然对韩春雨这项成果的质疑从一开始就存在,但近日来,随着国外一些专家相继宣布,在参考韩春雨论文内容基础上,使用这种基因编辑技术未能复制实验成果的结果,更让舆论开始对韩春雨以及他的这项成果表示质疑。  其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法国基因学家Gaetan Burgio,曾在此前凭间接证据宣称重复韩春雨的结果,非常高效。但7月29日,他又发布长文否定了先前的结论,并表示在多种细胞上经过反复尝试后,并未发现证据能真正证明NgAgo发生基因编辑。他认为,“《自然生物技术》期刊应该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的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NgAgo的未来并不明朗。”  此外,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ISTT)代表其前主席Lluis Montoliu也群发邮件,公开质疑韩春雨。然而一切还并未只仅仅停留在这项学术成果本身,此前,将这项争议引入大众视线的方舟子也让这场争议升级——他称韩春雨的论文涉及造假。  回应质疑:对重复实验充满信心  “我做我的实验,又不生活在网络里”  但面对这场无论在学界还是舆论都正日渐而上的喧嚣,韩春雨似乎并不太关心外界对自己以及自己科研成果的质疑,在他看来,在科学界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我不打算去回应了,让他们去说吧,那些都不会影响我什么。我做我的实验,我又不活在网络里。”昨天上午,钱报记者联系上了正在做实验的韩春雨,他的态度也很明确——用事实说话,光打嘴仗没用。  “现在这个事儿被炒得有点热。”韩春雨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他觉得对这项技术表示质疑的学者,在对待这个问题上不够认真,“这是严肃的科研问题。我此前也表示过,对方复制不成功,有可能是跟细胞被污染有关系,另一方面或是实验技巧问题。”  而对于目前有关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杂志介入并公开更多数据的说法,韩春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对实验的可重复性充满信心,但同时称实验的操作确实不那么容易,“最后无非是杂志社派专家组过来监督、指导,我把实验重做一遍,到时候就什么都清楚了”。  “科学问题科学回答,博眼球造声势,不是科学性的。”韩春雨表示。
  • 智能性诱测报系统化身“良田卫士”,助力“虫口夺粮”攻坚战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再夺粮食丰收意义重大。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防控任务艰巨。  为抓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3月3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粮食稳产增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防病虫抗灾害夺丰收”、“监测预警保丰收”等五大行动,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不难看出,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重点解决问题。  病虫害预测预报是开展防治工作的基础,性诱测报技术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绿色防控技术,目前针对病虫害防治的性诱测报工具已开始普及,但市场上现有性诱测报存在重复计数、虚假预警的痛点,仍需人工到现场确认,费时费力。  为顺应绿色植保的发展方向,提高性诱测报的专一性、准确性,托普云农研发了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助力性诱测报工作的科学开展。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是一款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害虫性诱捕器相结合的测报系统,可以在保障环境安全的同时,与其他防治技术兼容,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  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通过利用AI图像识别算法,创新研发了将诱虫照片与AI识别数量相互验证的计数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性诱测报误报、误计数、虚预警的痛点。系统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通过线下数据采集,线上APP可实时远程查看虫情数据和诱虫图像列表,利用AI算法技术自动识别数量并生成虫情数量折线图,可自定义时间范围查看诱虫趋势,有效监测预警重大虫情灾情,通过App远程查看设备运行状态,为解决监测预报zui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保障。  截止目前,系统已支持草地贪夜蛾、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多种害虫识别,其中草地贪夜蛾和二化螟识别率达到90%以上,可以及时监测虫情灾情,有效开展防治工作。例如,针对草地贪夜蛾这一世界性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性诱测报系统采用的草地贪夜蛾诱芯功能突出,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可远程测报草地贪夜蛾的虫情情况,助力实现更高效的虫情灾情防治,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目前,“虫口夺粮”阻击战正在全国各地开展,织密绿色防控网确保粮食安全迫在眉睫。面对病虫害防治的新需求,托普云农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持续开发建设更加完备的农业害虫预测预报体系,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智能解决方案,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 草地贪夜蛾来势汹汹,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助力科学防治
    草地贪夜蛾危害力极强  2019年1月,在云南省普洱市宝藏镇,有一个小小的“外国游客”正在田里享受中国美食。经过专家确认,这就是草地贪夜蛾。仅仅6个月时间,草地贪夜蛾就成为了我国重大害虫,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此后,草地贪夜蛾防治工作就成为我国病虫害防治的重点。  为做好2021年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3月11日,全国农技中心发布《2021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指出2021年草地贪夜蛾发生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及以南地区,全国预计见虫面积约4000万亩。在与人类争夺粮食的“侵略战”中,草地贪夜蛾具体有哪些危害特点呢?  1、寄主广泛。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多食性,可危害80余种植物,最易危害玉米、水稻。  2、产卵量大。一只雌蛾每次可产卵100-200粒,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  3、迁飞扩散性强。草地贪夜蛾成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km。  4、危害严重。草地贪夜蛾是暴食害虫,群体作战,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啃完后列队迁移下一片地。  有没有办法消灭?  针对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作为最传统的方法已经用了几十年了。然而,研究表明,草地贪夜蛾已经通过基因突变,对传统农药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化学防治的方法正在逐渐失去效果。  随着农业科技手段的发展,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也出现新进展,性诱测报作为绿色防控手段之一正在成为草地贪夜蛾防治新趋势。通过性诱剂来诱捕草地贪夜蛾成虫,一方面可以监测草地贪夜蛾的实时动态,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雌虫交配繁殖机会,减少子代幼虫的发生量,有效防治虫害。  目前,传统性诱测报产品往往存在误报、误计数、虚预警等痛点,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的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可以提高性诱测报的专一性和准确性,有效解决这些痛点。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害虫性诱捕器相结合,可以有效开展草地贪夜蛾的性诱测报工作,实现对草地贪夜蛾虫害的可防可控可治。  通过利用深度学习、AI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可将获取的草地贪夜蛾照片与AI识别数量相互验证,有效提高数据准确度。同时,托普云农自主研发了手机端APP,可实现线上远程查看草地贪夜蛾虫情数据和图像列表,利用AI算法技术自动识别草地贪夜蛾数量并生成统计折线图,有效监测预警草地贪夜蛾重大虫情灾情。  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及时监测草地贪夜蛾迁飞入侵动态,为智能预警测报提供基础数据,有效提高草地贪夜蛾的数据监测准确度,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同时系统具有安装方便、安全环保等特点。  托普云农作为一家服务于农的科技企业,致力于探索农业多种场景的数字化技术应用,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只是托普云农在病虫害测报领域的一个产品缩影。未来,托普云农将持续优化升级产品,通过AI核心能力,在病虫害监测预警方面探索更多延展和提升空间,切实解决农业领域更多病虫害痛点!
  • 瑞典神研究:GC-MS分析动物气味——活鸡可驱蚊
    关于如何预防疟疾,科学家们可谓是绞尽了脑汁。最近,来自瑞典和埃塞尔比亚的研究人员提出一个预防疟疾的新方法:床头放只鸡,或伪装成一只鸡。  人们早已知道由蚊子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如何有效地驱蚊避蚊是防治疟疾的重要一环。瑞典人Paul Hermann Miller因为发明了为解决疟疾作出卓越贡献的DTT而被授予诺贝尔奖,但后来人们发现DTT对环境有巨大的破坏而放弃了。此后人们一直在寻找安全有效的避蚊方法,灭蚊剂和蚊帐是目前主要的方法。  瑞典农业大学(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的化学生态学家Rickard Ignell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做了一个脑洞大开的实验。研究人员先在疟疾高发的埃塞尔比亚的三个村庄中捉了几千只蚊子,这其中绝大部分(98.5%)都是阿拉伯疟蚊(Anopheles arabiensis)——一种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播疟疾最厉害的蚊子。他们分析了这些蚊子吸食的血液,发现在室内捕捉的蚊子吸食的大部分(69%)是人的血液,接下来是牛(18%)、山羊(3.3%)和绵羊(2%) 室外捕捉的蚊子吸食的则大部分是是牛(63%|)的血液,然后是人(20%)、山羊(5%)和绵羊(2.6%)的血液。奇怪的是,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捕捉的蚊子,都极少发现鸡的血液(在几千只蚊子里仅仅发现了一只室外的蚊子吸食了鸡的血液)。要知道,在这三个村庄捕蚊的地点附近,有大约6700人、10000头牛、3200只鸡、850只山羊和480只绵羊,他们都有可能是蚊子的捕食对象。  蚊子为什么不喜欢鸡呢?这群科学家猜测,蚊子具有极强的嗅觉,鸡的身上也许有什么气味让蚊子避开它们。于是,他们收集了这些动物身体各部位的样本,发现只有鸡的羽毛散发出来的味道有驱蚊的效果(这样看来,在驱蚊这件事上,拿着鸡毛当令箭还是挺靠谱的)。接着研究人员使用气象色谱和质谱仪器分析了牛、羊和鸡散发的气味分子。他们发现有一些气味分子,比如苧烯(limonene)、壬醛(nonanal)和 sulcatone是这些动物共有的,鸡所特有的气味分子有六种,其中已知的分子有四种,分别为hexadecane, naphthalene, isobutyl butanoate 和 trans-limonene oxide,还有两种无法通过气象色谱和质谱仪器分析出来。  接下来,研究人员人工合成了鸡身上所特有的这些化合物,用来测试蚊子的反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蚊子的反应也更强烈——阿拉伯疟蚊确实会逃避这些分子。  那么,这些分子是否真的能让人类免受蚊虫叮咬呢?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志愿者,让志愿者在蚊帐中作为“人肉诱饵”吸引蚊子。研究人员在蚊帐外挂上捕蚊器,捕蚊器旁还有一个散发以上四种气味分子的小瓶子(下图)。作为对照,他们还在一组志愿者的蚊帐外放了一只活鸡。实验的结果显示:无论是鸡的气味分子还是活鸡都能让蚊子远离捕蚊器,而那些散发着其它气味的捕蚊器可以捉到更多的蚊子。  研究者用各种气味分子做捕蚊实验的照片,左图是使用鸡的气味分子,右图是使用一只活鸡。图片来源于该研究的原始论文。  “我们惊讶地发现鸡身上散发的气味可以驱离蚊子。这项研究第一次发现了疟蚊会特异性地避开某种动物,而这种行为是由气味信号介导的。” Ignell教授在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的报道中说。  但是,蚊子为何会排斥鸡的气味呢?  研究者们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有一些猜想。与牛和羊不一样,鸡是捉虫高手,捕食蚊子和其他昆虫,这可能使得蚊虫在进化中获得了躲避鸡的能力。也就是说,鸡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对蚊虫来说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也许我们可以去研究蚊虫的其它天敌是否也有能够驱蚊的气味分子。  有趣的是,在这项研究分析出的鸡特有的气味分子中,有两种曾经被报道过可以在那些不易被蚊子叮咬的人身上检测到,还有两种是已知的天然驱虫分子。  研究者们现在正在考虑把人伪装成鸡——用这些气味分子做成驱蚊剂以预防疟疾,他们也呼吁整个疟疾防治领域考虑类似的思路。毕竟,现在蚊子对杀虫剂的抗药性越来越严重了。  不过,Ignell教授表示他们的化学伪装剂还未最终完成。他在接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采访时不无幽默地说:“最理想的状况是我们把这些气味装在瓶子里然后送出去,你们一分钱也不用给——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过有一个同样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在家里放一只鸡,这样蚊虫就会减少,这恐怕是最便宜的方法了。”
  • 突破!我国科学家用小分子诱导出人干细胞
    4月13日,《自然》杂志刊发干细胞领域重大突破——运用化学小分子实现细胞命运的重编程,即将人成体细胞转变为干细胞。  该成果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团队完成,只需在人皮肤细胞的培养液中滴上几种化学小分子制剂,一个月后皮肤细胞就能转变为多潜能干细胞,具有重新发育成所有已知的人体细胞类型的能力。  2012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颁给了“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当时用于重编程的转录因子是一种基因物质,其重编程效率较低且有致癌风险,而且该技术缺少可控性,成为通往临床的阻碍。  为了让干细胞诱导更安全、更有效率,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邓宏魁团队十几年来持续开展小分子的寻找工作,通过化学小分子将已经分化的人体细胞逆向转变为干细胞。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成功诱导分四步  多潜能干细胞,是可以从早期胚胎里面获得的一种干细胞,它具有无限发育的潜能。在生物技术用于干细胞诱导之前,从胎盘、脐带中获得干细胞是较为原始的方法,且获得的干细胞发育能力有限。  人们希望随时获得干细胞,必须掌握适宜的制备技术,让已经分化的人类成体细胞“走回头路”回转为干细胞。  “人类成体细胞的特性和稳态调控非常复杂,远超过其他试验用物种。”邓宏魁表示,它不太响应化学小分子外源的刺激。  犹如面对一位武装到牙齿的将军,想让他放下武器、卸下盔甲,单纯的小孩子几乎是做不到的。  因此,业内也普遍认为:人类成体细胞的表观遗传限制是极其严格的,通过化学重编程激发人类成体细胞获得多潜能性几乎无可能。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研究团队必须从原创思路出发。  “我们受到低等动物再生过程的启发,发现蝾螈等低等动物在受到外界损伤后实现肢体再生,中间多了一步可塑的中间状态。”邓宏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启发我们干细胞的形成可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步进行的。”  研发团队转变思路,开始中间态的研究,创造出一种特定的“可塑性中间态”,作为细胞逆分化的“跳板”。  沿着这一思路,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化学小分子的筛选和组合,最终发现高度分化的人成体细胞在特定的化学小分子组合的作用下,同样可以发生类似低等动物组织再生中的去细胞分化现象,获得具有一定可塑性的中间状态。  “我们尝试了20多种不同的策略,也进行了上百万种化学小分子组合的筛选。”邓宏魁回忆,找到6个小分子的组合,完成将人的成体细胞重编成为可塑性强的中间态细胞这一半的转变,就花了整整6年的时间。  论文中的示意图显示,从成纤维细胞经两步变化转变为“塑性中间态”细胞,随后干细胞开始次第萌发,最终成果实现人多潜能干细胞的化学小分子诱导。  小分子诱导,更简单而且高可控  “有了这项技术,可控、高效地制备人体干细胞就像吃一片阿司匹林一样。”美国萨尔克研究所教授胡安巴尔蒙蒂用贴切的比喻表明了小分子诱导的极大优势,“没有涉及基因的变化,而是用化学小分子实现,这将大大加快干细胞用于重大疾病的治疗,大大加快其进入临床应用的进程。”  与传统的技术体系相比,化学小分子诱导干细胞更加安全和简单、易于标准化、易于调控,而这些都是原有诱导技术难以进入临床应用无法克服的限制。  在安全性方面,之前在小鼠试验已经证明,化学诱导干细胞携带的遗传突变显著少于传统方法诱导的干细胞,而且产生的嵌合体小鼠在长达6个月的观察期内不产生肿瘤、全部健康存活。同时,制备干细胞分化出来的胰岛细胞移植入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体内,经过长期观察未发现肿瘤。  此外,在个体化制备、细胞标准化制备方面,化学小分子诱导均有优势,且操作简单,时空调控性强,作用可逆,合成储存方便,易于标准化生产。  据介绍,团队用化学诱导干细胞已进一步培养出人体胰岛细胞,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上实验成功,未来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图片来源于网络
  • 科技史上最拉风的5种巨型仪器
    媒体们总是喜欢把科技娱乐化,呈献给大众的印象就是“科学技术是美丽、可爱而欢乐的”但真实情况远非如此,甚至是相反的.其实,科技世界充斥着苦闷、煎熬和恐惧,那些只会写几行漂亮文字的人,大多数会呆在电脑前或明亮的写字楼里YY,他们是永远也想象不出科技工作者们的精神和生活状态。   例如,人们提到克隆的时候,总要投去崇拜的眼光,可事实上,克隆技术研发人员的生活简直可以用“悲催”来形容,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把大量的微型化学物质放到皮氏培养皿中,然后,每天花25个小时盯着细胞慢慢发育、成长…而且,他们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记录细胞的成长过程,事实上,科研人员对待所使用的仪器时,从来不会想着弄几张壁画或者注塑个“心”形来作装饰,他们只关注仪器是否能高效地满足实验需求。还有,一些医学人员,所需要的可能仅仅是一个恶贯满盈的混蛋,只要他符合研究需求…   下面,笔者将介绍科技历史上5款巨型仪器,这些仪器因实验的特殊需求,尺寸与正常仪器相去甚远,看上去竟颇为拉风,当然,这种拉风肯定不是刻意为之,更像是“天然去雕饰”的无心制作吧。   1.离心分离机   正常尺寸:   简单来讲,离心分离器就是一个可旋转的装置。当这个设备高速运转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我们通常称它为离心力。置于装置中的混合物,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会产生向外扩散的趋势,因受本身重速度不同影响,从而达到最终分离的目的。   离心分离器按照用途大概可分为两类,一类用于科技研发,另一类则用于宇航工作。科技研发中,离心分离器用来分离密度不一的混合物,通过离心装置的作用,密度较大的物质会沉淀到底部,而密度较小的物质则会悬于顶部,最终,获取所需要的物质。      宇航工作中的离心分离器,实际上是一种模拟太空环境的装置,宇航员身处其中,感受因失重和双重力不断更替时所产生的眩晕感觉,也因为这个原因,这种离心分离器被称为“呕吐彗星”。   巨型尺寸:   世界上最大的离心分离装置是一款名叫Johnsonville的离心分离器,用于宇航系统的研发工作。Johnsonville的手臂长达50英尺,让它更上去非常庞大,受训宇航员的操作室则是一个巨大的椭圆球,长半轴10英尺,短半轴6英尺,巨大的空间着实让人有种身处太空的感觉。而如此庞大的身躯,让Johnsonville也非常耗电,它配备了一个4000马力的发电机才得以正常运转。      而正是有了这样豪华的配置,让Johnsonville的性能无与伦比,单就加速度一项就无人出其右,据相关测量,由运行开始加速,至旋转速度达到4000公里,仅仅需要1个小时…   2.超级电脑   正常尺寸   一般说来,普通的电脑都是很小的,此刻你正在使用的个人电脑有多大呢?可能最多只有几个平方英尺,它们很袖珍,毫不惹人注意,但它们却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随着时代发展,个人电脑体积越来越小,性能却越来越高。50年前的电脑,每秒仅能运算几次,现在,普通电脑的运行速度已经能达到每秒几千甚至上万次,这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而上网本更加便携,计算速度更高,它再一次地证明了电脑行业里“越小越好”的观点。   但是“越小越好“的定律也只是相对适用,想像一下,当你把大量高性能,小体积的电脑叠加到一起之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毫无疑问,你将得到惊为天人的运算效率,事实上,IBM公司的研发人员正在把这种设想转化为现实,而且已经有相当不错的成果了!      巨型尺寸:   由IBM公司研发的“走鹃”超级电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超级计算机。因为有庞大的身躯,当然,还有强大的操作系统配合,“走鹃”现在每秒的运行速率能达到惊人的1000万亿次。据IBM网站介绍,“走鹃”一天的计算量相当于地球上60亿人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吃不喝用计算机算46年。   那“走鹃”到底有多大呢?只需要看一眼下图就能领略到她的大气了:“走鹃”总共占地6000平方英尺,大概相当于两个中等水平的美国别墅,重量则达到了500,000 pounds,   3.望远镜   正常尺寸:   望远镜是户外人员最喜欢的工具,没有之一。它可以用来观察晚上的浩淼繁星,也能眺望远处的峰峦跌宕起伏。如果你是个性变态的话,望远镜还可以帮你大白天地偷看女人洗澡…简直妙不可言!   望远镜一般都很小,大概也就四英寸左右,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袖珍工具,它可以把人类的视野直接扩展到外太空,不仅银河系里的木星、金星、土星等能够尽收眼底,如果运气足够好,一些河外星系也能有个清晰的轮廓。   其实,不但性变态需要望远镜,天文学家也需要望远镜,使用望远镜能加深其对宇宙的理解。一般说来,天文学家不会太在意望远镜的尺寸,但根据其构造原理,其内部的反射镜面越大,呈像就越清晰,这大大有利于任何研究工作。所以,人们追求大尺寸的望远镜的脚步从来就没停止过,只是受限于反射镜的生产工艺流程的瓶颈,望远镜的尺寸也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因为生产一面硕大而又不容易碎的镜子实在太难了。   巨型尺寸:   如前文所述,望远镜的尺寸因反射镜面的生产工艺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重大突破,直到东加那利群岛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小伙子,他们发誓要制造出世界上最大块的望远镜,看尽宇宙每一个角落。      在这个宏伟愿望的驱动下,小伙子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它的反射镜面横亘在望远镜中,横跨距离长达10.4米,为了把如此巨大的反射镜面放到操作室里,他们又建造了更加宏伟的望远镜机身,远远望去,如同两个霸王龙叠加到一起。如此巨大的反射镜面,让这款望远镜自然成为地球上性能最高,成像最清晰,视野最远的装置之一,而站在这样的巨型装置上,俯瞰一切,视野犹如登上青天般宽阔,宇宙星象尽收眼底。   4. 激光器   正常尺寸:   激光总是给人神秘而可怕的感觉,它是科幻小说家最常用的道具之一,从激光手术刀,CD播放器,到各式各样的激光武器等等。姑且不论科幻小说的激光应用是否可能成为现实,我们现在关注的重点是,小说里的激光型号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如同一根铅笔,有的则跟哈利波特的扫帚差不多粗。   工作中常用的激光笔,算得上最小的激光仪器了,耗电量仅有5毫瓦,发出的光束却特别明亮。据维基百科介绍,一个5毫瓦的激光笔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已然能帮助天文学家找到想要观察的星星了。但是,如果想要更高能量的激光束,则必须要加大激光仪器的尺寸来满足特殊需求。   巨型尺寸:   日趋强烈的需求下,一些人开始思索制作巨型尺寸来获得更高能量的激光束,下图就是这种巨型激光仪器的一部分:      那么,这种巨型的激光仪器用来做什么呢?其实,它最初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重现自然界中的天文现象,并把其绘制到一张缩图上”,能提出如此震撼的构想,相信你不会再认为那些科学家每天都在混吃混喝了吧!   与世界上任何能力输出相比,这种激光仪器释放的能量大得吓人,它最大能输出1000000000000000瓦特的能量(你没看错,是15个零),这种数量级的能量不仅是普通激光笔的200,000,000,000,000,000倍,即便是把地球上所有能量输出的工厂加起来都赶不上,简直是个能量怪兽。   5.粒子加速器   正常尺寸:   粒子加速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根长管,有圆形的和直线型的。加速装置会让里面的粒子高速运转,通过粒子间和粒子与管道壁的碰撞,把原有的粒子撞碎,从而萃取相关物质。这个实验就好像,把一台苹果电脑扔到一堵墙上,然后,看看里面能找到几个CPU一样,残暴而且野蛮。      事实上,粒子加速器没有所谓的正常尺寸,它们只有新旧产品之分,以前实验室还能买到小型的粒子加速器,可以随手把它塞到书桌里,现在小型的粒子加速器已经越来越少,新开发出来的产品,体积都打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加速器的尺寸直接影响到粒子所能达到的速度,管道越长,粒子就能获得越大的速度,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让粒子更深层次的爆破。正因如此,科学家们才无所不用其极地增加加速器的管道长度,他们做梦都想知道夸克内部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巨型尺寸:   下图是一个城市的俯瞰图。围绕在城市周围的东东,不是公路或者地铁什么的,而是一个地下的粒子加速器,毫无疑问,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它还大的粒子加速装置了。      这个粒子加速器长度达到惊人的16.5公里,让其中的粒子可以获得无限的速度,据测量,巅峰速度的粒子在10个小时内,能够在这个装置中环绕4亿次,真可谓整个人类历史上的杰作。   它实在太…太快了!
  • 食药监总局:5月1日起保健食品名称不得含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
    p   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26日发布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保健食品命名有关事项的公告(2016年第43号)》,公告内容如下: /p p   为加强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03.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保健食品 /strong /span /a 命名管理,现就《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命名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5年第168号)实施中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p p   一、各地要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命名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5年第168号)。自2016年5月1日起,保健食品名称中不得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的相关文字,包括不得含有已经批准的如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等特定保健功能的文字,不得含有误导消费者内容的文字。 /p p   二、对已批准的名称中含有与保健功能近似、谐音和暗示功效等内容的命名,另行规定。 /p p   三、产品名称经批准变更后,生产企业可以在新产品名称后标注原产品名称,原产品名称字体不得大于新产品名称所用字体的1/2,字号不得大于5号字。生产产品销售至保质期结束,保质期标识不得超过原产品规定的保质期。2017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不得标注原产品名称。 /p p   四、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公告有关规定加强市场销售保健食品的监管。 /p p   特此公告。 /p p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p p   2016年2月26日 /p
  • 记王振义院士: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
    王振义:   1924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兴化。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您的工作不仅指出应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治疗一种特异的疾病,而且更新了可以应用单一药物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癌症的概念。”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2001届毕业典礼上,校长乔治鲁普这样评价王振义。在这次仪式上,王振义获得该校荣誉科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对于当时已77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来说,他为自己能代表祖国前去大洋彼岸领奖而自豪,但他更愿意看到台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群群朝气蓬勃的毕业生,期待着他们能成长为更成功、更优秀的科学家。   在王老的客厅里挂着一幅《清贫的牡丹》。“我认为这幅画表达的是清静向上的意思,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但又要有一种正确对待荣誉和自我约束的要求和力量,对名利看得很淡,对事业看得很重,这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这位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名噪全球血液学领域的学者对于所获得的荣誉,喜欢用一幅画来简单诠释。   这印证了王振义为学、为人、为医、为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揭示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医学科学家的成功之道。   从医的理想起源于家庭教育和刨根问底的天性   王振义1924年11月30日出生在上海,祖籍江苏兴化。他自幼勤奋好学,刨根问底的天性在孩童时代显露无疑,凡事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在8个孩子中,排行老三的他是个很好学也很会玩的孩子,因此严厉的父亲对他责备甚少,由于学习成绩优秀,父亲的“戒尺”从没落在他手心。溜冰、“造房子”、打“墙球”,这些孩提时代的游戏,他样样喜欢 毽子从来都是他亲手制作的,踢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打乒乓球是他最热衷的,工作后在当时的广慈医院还拿过乒乓球比赛第一名。   在王振义7岁那年,祖母不幸患了伤寒,病势凶险,虽然请到了一位沪上知名的医生前来诊治,但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祖母最终还是未能得到救治。父亲是由祖母一人抚养长大的,自然是悲痛欲绝,从此也寄希望于子女中有一人能够从医,对家人有所照顾。   祖母是王振义最爱的老人,当时只有7岁的王振义已经在思考:“为什么这个病不能治呢?怎么会得这个病呢?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一个接一个的问号,在王振义心中链接成一种对医学知识探求的渴望和从医的萌动。   王振义的幼年及青少年时代也是祖国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只有奋发读书,有了技术才能救国”的思想也在他脑海中形成。父母的家教很严,他们教育子女要做一个正直、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用的人。   殷实的家境允许王振义从小学一直念完大学,1936年他毕业于上海法租界所办的萨坡赛小学(现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1937至1942年在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念完中学,1942年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在“医生是一份崇高职业”的思想及家庭支持的情况下,王振义选择了攻读医科。   挑战疑难疾病屡获佳绩   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优异,被留任广慈医院(瑞金医院的前身)住院医师。1952年,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口腔系就设在广慈医院。1953年广慈医院的内科已分专业,他从事血液病的诊治工作。   王振义发现不少口腔病患者小手术后(如拔牙)出血不止,原因不明,一般止血疗法无效。为此,王振义搜阅大量文献,并了解到国外有同类病案的报道。这种被称为“轻型血友病A”的病人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水平为正常的5%~25%,平时并不出血,小手术后出血不止,一般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此外,鉴别血友病类型(A或B)也只有依靠这种试验。但做该试验时,需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当时国内无此材料。一向喜欢钻研的他用石蜡代替硅胶,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检测方法,并做出血友病A、B的分型及其轻型的诊断,解决了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这一论文先后在1956~1959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中文、外文版)及《中华内科》等杂志上。1956年,鉴于国内缺少一本有关出血性疾病的参考书,他与夫人合译由Stefanini编写的《出血性疾病》一书,1958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是当时国内在这方面唯一可供参阅的书籍。   将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用于临床是王振义孜孜不倦的追求。1979年他与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教授张天仁合作,由邵慧珍等具体操作,在国内首先提纯因子Ⅷ相关抗原(即vW因子),并制成抗血清应用于临床,在国内推动了血管性血友病(vWD)和血友病携带者等的研究,有关论文发表在《中华血液学》杂志上,1982年,这项成果获卫生部科研成果乙等奖(第一完成人)。1986~1988年,他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赵基从中药蒲黄中提纯了4种有效成分,并从出凝血、纤溶、内皮细胞水平,阐明了生蒲黄防治家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基于此项贡献,他于1989年再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王振义的学术成就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1982年,他指导研究生开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研究,以后又开展肝素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刺激作用的研究。1997年,他应邀在Bailliere’s Clinical Hematology(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与沈志祥合写了《巨核细胞与血小板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一章,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受邀在这一国际刊物上撰写有关血液学的论文。他与李家增、阮长耿,以后又有王鸿利、韩忠朝、宋善俊参加主编的《血栓与止血》1988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及2004年第三版,已成为我国在该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   攻克白血病的尝试   国际同行对王振义的研究有3个评价:一是在癌症研究史上第一次发现了如何使用自然物质,而不是有毒的化学物质,将癌细胞改造为正常细胞——这一研究不仅仅停止了在体外和动物身上进行实验,而且在治疗运用中取得了成功 其二,初步弄清了全反式维甲酸在白血病患者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 其三,他治白血病不是用传统的化学、放射疗法,不是用杀灭细胞的方法,而是把癌细胞改造成正常细胞,并且把传统的中国理论与现代医学实践相结合,为治疗癌症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早在1959年,王振义就开始负责白血病的病房工作,希望在短期内攻克这种“可怕”的疾病。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病房工作,可是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数十例急性白血病病人仍然离开人间。这一活生生的事实,使他明白他单有热情而没有过硬的本领是挽救不了病人生命的,这也激发了他攻克白血病的雄心壮志。   王振义经常教育学生:“科学研究最忌讳的就是浮躁,清贫与寂寞常常是科学家最好的朋友。”这也是他自己坚守的信念。1978年,他与血液科孙关林、陈淑容、蔡敬仁等研究白血病的治疗,并进行临床研究。   当时,治疗白血病有两条研究途径可循,一是用化疗的方法杀死白血病细胞,二是诱导分化,将恶性的白血病细胞转变为良性细胞。当时国际科学界曾有过相关报道,但仅停留在研究阶段。1971年,英国的Friend等报道小鼠红白血病细胞能被二甲亚砜诱导分化。1980年及1983年,美国的Breitman等报道人类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U937及新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在13顺维A酸(13顺RA)及全反式维A酸(ATRA)作用下,可以向正常细胞逆转。   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影响下,王振义率领的研究组选择了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途径。他的研究组证明ATRA在体内可使新鲜APL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1980年,ATRA批准在临床上使用,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病。在没有13顺RA的情况下,取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他试用ATRA治疗晚期或化疗无效的APL患者,取得惊人效果。   王振义回忆道:“我到现在还想着1986年一个才5岁的小女孩,是我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第一个病人,晚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当时她出血严重,家人已经绝望了。我用新疗法治了7天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达到完全缓解,20多年过去了,她还活着。在首批治疗的24例病人中,完全缓解率达到九成多。这是我最感欣慰的。”   1988年以他的学生黄萌珥为首总结了24例APL的治疗结果,23例完全缓解(CR)。他很快将该疗法向国内外推广,并提供ATRA(那时只有国内可提供)。1992年,我国544例APL用ATRA治疗的结果,84%获完全缓解。世界各国都先后证实了这种疗法的效果,如法国Fenanx(1993年54例,完全缓解率91%),美国Warrell(1995年79例,完全缓解率86%),日本Kanamaza(1995年109例,完全缓解率89%)。   1989年王振义的硕士研究生陈竺、陈赛娟从法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工作,他们用先进的思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ATRA治疗APL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许多创新性进展。ATRA治疗APL的研究成果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同行对这一治疗方法的评价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用ATRA治疗的病例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5%~90% ,这种方法副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方便(只要口服)、价格低廉。这不仅为过去被认为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急性白血病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且还为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的理论和治疗途径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目前联合应用ATRA、砷剂及化疗,APL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他培养了一批顶级血液学研究俊才   除了医学家和科学家,王振义还是一名成功的老师。学生们评价说,他的学识丰富渊博、逻辑思维缜密、治学态度严谨。无论是基础理论课,还是临床病例讨论分析,他的授课、他的精辟分析都给学生和同道留下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他的为人之道引领了一大批优秀的血液学专家。现在这些弟子均已成长,他们都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学习他的为人,对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精益求精,在各自的医学领域中为人类健康奉献、奋斗。   传世育人,识才用才。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1978年时以专业考分第一名的佳绩成为王振义的硕士研究生,而王振义那年招收的另一名研究生就是后来成为陈竺妻子的陈赛娟。陈竺夫妇不会忘记,是王振义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血液病理生理的实验,耐心为他俩补习专业外语,后来又一起撰写论文。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王振义每一次都坚持把他们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了最后!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是破天荒的惊人之举。   也正因为这样,使当时年仅31岁的陈竺脱颖而出,陈赛娟亦获得了迅速成长的助推力,对白血病发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成为杰出的女科学家,现在她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研究所所长。1984年,王振义力荐陈竺夫妇赴法留学,1989年,夫妇俩学成回国,继续在导师指导下工作,并最终开辟出一块令人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我一直以这两名学生为荣,看到学生超过自己,这是当老师最大的欣慰。”王振义感慨道。   陈竺的研究日臻成熟,王振义的高兴与自豪是难以言表的。此时的他,并没有考虑名利的得失和地位的动摇,1996年,王振义主动把代表中国血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陈竺,他看准了陈竺渊博的学识、大度的气量、出众的才能,一定能将血研所带向新的成功与辉煌。   那一年陈竺42岁。曾有人问王振义当时的想法,他说:“现代医学科技发展非常快,但我却越来越老了,如果我们不看到发展,还是用原来的方式管理这个研究所,用原来的学术水平领导这个研究所,这个所是会走下坡路的。早在1993年,我就有了退下来的想法。陈竺非常有进取心,是世界一流的人才,交班给这样的学生,我放心。我退下来了,可以做些咨询工作,虽然我不是非常高明的理论家,但至少在我一生中累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明智的。”   学生们眼中,王振义是一位谦逊、豁达的长者,是一位严谨求实的学者,是一位爱才惜才的老师。“973”计划项目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上海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陈国强是王振义的另一位得意门生。   “博士研究生我还是要考王振义教授的!”回忆当年报考研究生的情形,陈国强说,“那瞬间的选择,源自于王教授修改我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整个过程。”在写论文还不用电脑的年代,导师一遍遍修改,学生就要根据修改的内容,重新整理、抄写,陈国强的硕士论文给王振义先后改了10遍,陈国强将近2万字的论文也抄了10遍。王振义时任二医大校长,白天工作繁忙,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修改学生论文,他多次把陈国强叫到家里一起吃晚饭,一放下碗筷,师生两人就一头“扎进”了论文。多少个夜晚,多少次交流,长者的谆谆教诲深深地刻在了陈国强心中,这位长者甘为人梯的品格更时时激励着陈国强向更高、更险的医学高峰迈进。   陈国强现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我深深懂得,这些成绩是站在我的导师王振义、陈竺两位院士的肩膀上,在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取得的。今后,我一定继承传统,不断创新,为解除人们的病痛、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大努力!”   黄萌珥、董硕……年轻的学生们只要提到王振义,心中涌出的除了崇敬,更多的是对恩师的感谢。   他是学生心中的领航者   1950年,王振义的老师邝安堃教授在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成功地研究了应激情况下肾上腺皮质的功能,论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王振义体会到的是“热爱科学,不断探索和进取,不计较条件,刻苦钻研”,这也成为他的学生心中的座右铭。在60多年行医的生涯中,王振义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将祖国医学和现代西医理论合二为一,将中国古代哲理思想与当代科学思想融为一体,引领着我国血液学研究冲向一个个巅峰。   王振义能为许多重危病人带来生机和希望,这源于他善于思考,善于提出探索性、创新的治疗思路,这种秉性也体现在他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生说:“他经常和学生探讨学术问题,对学生的教导从来不是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他关注细节,连多媒体制作中颜色是否协调、英文论文中哪个单词用得不确切、英语口语中的语音纠正都是他关心的内容。其他诸如分子生物学的结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X片显影结果,即便是再小的环节遇到难以解释的结果,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再做一次。”   2002年,王振义指导的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有一个抗白血病药物的水溶性差,实验效果很不理想,课题组陷入了实验停滞期。听说郑州大学的教授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于是课题组决定向他们求教。按照常理,可以用电邮或是电话联系,即便是要登门造访请实际操作的年轻人去也无妨。但当时78岁高龄的王振义却执意坚持亲自上门请教,因为他认为在科学研究中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第一,即便是院士,在自己不懂的问题上就是一个学生。郑州大学的接待同志听了随行人员介绍,怎么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朴素和蔼的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振义。他们真的很难相信一位著名的医学家能这么虚心地上门求教。这是一次愉快的合作,王振义的诚意打动了对方所有的专家学者,当然也令学生们领略一位科学家虚怀若谷、诚实谦逊的大家风范和品格。   周光飚是王振义的“关门弟子”,跟随王振义的这几年让他时刻感受着这位长者虚怀若谷、实事求是的大医精神。周光飚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博士毕业时,他正在为留在科研单位还是到临床做医生、是留在国内还是到国外去的抉择徘徊,是导师的一番话为他指明了方向:“科学研究是很清贫的,也很枯燥,但是你正在从事的研究是很有前途的,只要你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在这里作出很好的成绩。”周光飚留下后,王振义又主动关心他的生活条件,住处解决了吗?待遇怎样了?老师的关心让这位只身在上海拼搏的年轻人备感亲切。   毕业后的几个月中,动物实验结果毫无进展,周光飚和同事们陷入了困惑之中,王振义观察到这一情况,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科学研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与结果,不要急躁也不要钻牛角尖,我们所做的一切对临床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能客观反映就会对临床造成误导,我们的病人就将吃足苦头啊!”导师的一席话就像一剂“清醒剂”,年轻人又开始重新整理研究思路。   穿上白大褂让他感觉一生幸福   “我觉得生活的乐趣就在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所以我还坚持每周查房。”现年86岁的王振义说得似乎很轻松,事实上,他把挽救病人的生命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他将查房视为自己不断更新知识、开拓创新和不断进行医学教育的机会和场所。   一年前,瑞金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位从哈尔滨来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经过几个疗程病情仍未得到控制。这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沮丧万分,如果上海也治不好,生存的希望真的就很渺茫了,当病人得知王振义要来参加第二天的病例讨论会,兴奋得一整夜没有睡。“这是罕见的‘带有淋标记的单核细胞白血病’。”根据这样的诊断,医院调整了治疗方案,患者病情终于得以控制了。此刻,学生们在感叹,一个生命的脆弱与重生和科学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联系得如此紧密!   如果说诊断疑难病例凭的是多年经验,那么洞察新事物、掌握新知识,靠的是什么呢?王振义70多岁开始学习计算机、掌握网络技术。曾有一次疑难病例讨论时,王振义的诊断令与会的所有医师诧异,“分泌IgG淋巴浆细胞样白血病”——从没听说过的新名词,他直言是在网上查阅到的,此型白血病仅有英国发表过一篇论文,这个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合起来分析,就是此型白血病。果然,他采用的治疗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今,王振义又自创了“开卷有益”式的查房,每周四上午由学生对他进行提问,他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和答疑,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诊断思路,更为病人带去了福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说瑞金医院和上海血液研究所是一块沃土,他的学生陈竺、陈赛娟这一代年富力强的科学家就是四季苍翠的树枝,陈国强等一批科学新秀则无疑是郁郁葱葱的枝芽。王振义,这位在血液学研究领域不辍追求的老人就是这棵大树的坚强脊梁。
  • 色谱柱柱压又又又不正常了?
    柱压问题在我们所熟悉的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中,分离度R和柱效(N)、选择因子(a)以及容量因子k' 相关,和柱压无关。 但柱压(P)仍是HPLC方法中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因为柱压反映了色谱柱的内部状况。——色谱分离基本方程 现今能承受400 bar压力的HPLC泵很常见,色谱柱如在远低于上限的压力下正常运行,不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当柱压升高接近上限或者柱压有异常升高,往往意味着色谱柱出状况了,需及时进行维护和补救,严重时色谱柱就已报废了。本节将详细考察柱压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柱压方程不难看出,对填充色谱柱,柱压与黏度 (η)、柱长 (L)和流速 (F)成正比,与填料粒径(d p)以及柱管半径(r)的平方成反比。K0是比渗透性系数,对填充床,其值约为0.001。(通过此公式可近似计算出给定色谱条件下的理论柱压。只有当新柱实际测得的柱压和理论柱压相差很大,才能说柱压存在问题。)黏度 (η)取决于流动相溶剂的选择,为降低柱压,反相色谱中倾向于选择低黏度的乙腈,而不是高黏度的异丙醇。当然选择时还需考虑溶剂强度、极性、分析物的溶解度以及和分析物兼容性等。柱长(L)增加可以提高分离度(R),流速(F)提高能加快分离,但都会导致柱压上升,选择确定这些运行参数时,需综合平衡和折中。填料粒径对柱压影响极大,dp降低一倍,柱压将增加4倍。UHPLC中采用的sub-2 μm填料,柱压超过普通HPLC泵的400Bar上限很多。提高柱温可降低黏度η,相应降低柱压。在梯度洗脱时,黏度随流动相组成的变化而改变,柱压也会处在不断变化中。对水/甲醇流动相体系,在55:45时,黏度和柱压有个极大值。内径的影响同样很大,根据线流速相同柱压相同的原则,4.6mm内径的色谱柱流速为1ml/min,约相当于在2.1mm内径色谱柱上的0.2ml/min流速,在10mm半制备色谱柱上的5ml/min,计算公式为v=1.0ml/min x(内径r/4.6)2。所以在换不同内径色谱柱时,请及时调整流速,以免因高柱压损伤色谱系统。Tips柱压下降的原因一般是仪器系统的连接有泄漏,柱压不稳定一般认为是流路中有气泡或空穴,和色谱柱相关的柱压问题是一般都是柱压上升。色谱柱构造图1 Compress型不锈钢色谱柱的基本构造 图2 Modular Column基本构造通过观察色谱柱基本构造,不难想象,和柱压相关最大的是进口端筛板(inlet frit)以及其后面1-2cm长度的柱头填料。筛板上有比填料粒径小的小孔,筛板上的小孔或柱头填料的间隙被部分堵塞,是柱压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类情况可能导致这种情况:1填料破碎和使用后有填料粉末生成填料破碎一般在装柱过程中发生,装柱压力过大或所选硅胶机械强度过低所至,设定柱压出厂标准可解决。而流动相中高pH值缓冲盐使硅胶溶解并重新形成填料粉末,则会堵塞出口端筛板。这种情况下反冲不起作用,只有更换后筛板,不过打开承压的后筛板,对柱床会有不好影响。2颗粒物堵塞引起柱压上升和对策可能堵塞进口端筛板(前筛板)和柱头填料间隙的颗粒物来源有:样品(制样时灰尘和滤纸等带入);进样阀密封圈磨损;流动相(溶剂本身含有和配制过程进入);液相仪器中泵阀密封圈的磨损;缓冲盐析出(一般在梯度运行和进样时盐的溶剂环境改变导致);水和缓冲盐流动相内生长的细菌,也是颗粒物来源的一种,可堵塞筛板和填料间隙。应避免将这类流动相在室温下久放,可放入冰箱存放。对此,我们能做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有:1) 预防措施过滤:样品(甚至标准品)和流动相过滤,既预防了筛板、柱头和毛细管堵塞,又能减少进样阀、活塞杆和截止阀等仪器关键部件的磨损。普通用0.45um孔径滤膜过滤样品和流动相,对使用2um以下填料的超高压柱的,可用0.20um滤膜。滤膜材质有再生纤维素、聚四氟乙烯、尼龙、硝酸纤维和醋酸纤维等,须根据和样品溶剂及分析物的适应性慎重选择。使用在线过滤器:在线过滤器内装有可更换的滤片,滤片孔径一般有2um和0.5um两种。安装位置有两个可选择:在进样器和色谱柱之间时,对样品和流动相中的颗粒物都有效;在泵和进样器之间,则只对流动相有过滤作用。使用保护柱:保护柱是缩小版的色谱柱,内含带填料的可更换的柱芯,安装在进样阀和色谱柱之间,用于防止色谱柱的化学污染为主,也有过滤颗粒物的作用。2) 故障排除反冲色谱柱:不连接检测器,直接将堵在前筛板上的颗粒物冲出排到废液瓶中。开始时反冲压力可低于正常使用压力,待颗粒物有冲出后,逐步提高冲洗压力。有时颗粒物已非常牢固嵌入到筛板内部,反冲不一定凑效,早反冲、勤反冲相对效果更好。有的厂商为避免堵塞,使用了较大孔径(2-5um)的前筛板,这种情况反冲会将填料冲出。换筛板:一般不建议这样做,因为换筛板会带走粘在筛板上的部分填料,使柱床的均一性受影响,导致柱效下降。不过如果反冲不能解决问题,也只能不得已而为之,要不然就要把色谱柱报废了。如果系统中不接色谱柱,柱压仍然高,说明泵出口到色谱柱之间的其它部位,包括进样器、在线过滤器和保护柱等有堵塞,可逐一排查。为了减少死体积,毛细管都做得尽可能的细,也可能被堵。3化学污染物引起柱压上升和对策来源同样是样品、流动相和系统,不过来源于样品的污染最普遍,特别是对复杂基体样品未经前处理或前处理不够的时候。化学污染物主要有: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盐类、脂质、蜡类、油脂、腐殖酸、蛋白质等其它生物来源的物质。像盐类这样的保留能力极小的污染物会在死体积处很快从柱中洗脱出去,检测器一般对此类物质响应不大,有时表现为干扰峰、基线波动、斑点甚至负峰。保留能力中等的污染物,会被慢慢洗出色谱柱,表现为宽峰、基线馒头形波动和基线缓慢漂移。对强保留的污染物,一般流动相强度不足以将其从柱中洗出,会逐步在柱头累积。有时,累积在柱头的污染物可作为新固定相对分析物起作用,引起保留时间改变、峰拖尾和峰分叉等。污染物在柱头累积到一定程度,如果不采取措施,会堵塞填料间隙,引起柱压上升。最好的办法是选用合适的溶剂冲洗溶解这些物质,同时又不对填料本身有损害。如聚合物柱中累积的蛋白类污染物可用pH13-14的强碱溶液洗掉,但这种方法不适合硅胶基质色谱柱。1) 预防措施2) 故障排除已经累积很多污染物,用甲醇或乙腈简单冲洗不奏效,推荐使用下面方法清洗反相柱100%甲醇---100%乙晴---75%乙晴/25%异丙醇---100%异丙醇---100%二氯甲烷---100%正己烷用每种溶剂冲洗至少10个柱体积,对于250mm×4.6mm的分析柱,合适的冲洗流速是1~2ml/min。最后用10柱体积的异丙醇过渡,然后回到原来的流动相体系。
  • 内毒素信号转导分子诱导性改变的介绍
    (一)TLR4分子表达下调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内毒素预先处理后,再次用内毒素攻击,则此时细胞因子的分泌显著减少,表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特点。在耐受的巨噬细胞中证实,依赖于TLR4-MyD88信号途径的近侧信号转导分子受到影响。用小剂量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后数小时内,TLR4 mRNA表达显著下调,24h后才恢复正常水平,而膜表面上TLR4分子在1h开始表现出渐进式下降,其抑制性状态持续超过24h。此时的细胞因子分泌下降与TLR4表达下调有关,也是内毒素耐受的发生机制之一。在内毒素耐受中,TLR4的基本调控因子PU.1和干扰素基因序列结合蛋白(interferon consensus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ICSBP)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Tlr4基因转录的目前还不清楚。(二)IRAK分子改变IRAK为IL-1受体的信号转导分子,现证实其也参与TLR家族的信号转导。过量表达IRAK的显性失活形式能抑制LPS的信号转导,而且在lRAK基因缺陷的293细胞中转染野生型IRAK能使细胞对LPS发生反应。Li等对THP-1细胞进行内毒素攻击时,发现内源性IRAK能够被快速激活,初次内毒素刺激时,LPS可促使IRAK与MyD88迅速结合;在内毒素耐受的THP-1细胞中发现,IRAK表达数量显著下降,只有正常水平的20%,在再次内毒素攻击时,无法诱导出IRAK的酶学活性;同时,IRAK与MyD88发生分离不能结合,无法转导LPS的跨膜信号。可见,IRAK从量和质的两个方面下调内毒素的激活效应。(三)NF-κB复合物分子组成的改变内毒素耐受细胞若再次受到内毒素刺激,则不能有效激活NF-κB。未激活的巨噬细胞、NF-κB组成异源二聚体(p50和p65)形式,并与抑制性IκB结合,滞留在胞质内。当细胞初次受到内毒素刺激后,IκB迅速被IκB激酶(IKK)磷酸化,并经泛蛋白-蛋白质酶体的途径降解。在内毒素耐受细胞中,NF-κB复合物主要为p50/p50,后者缺乏反式转录活性,并能抑制基因表达。p50的前体蛋白为p105,经过酶切生成。在内毒素耐受细胞中,由于p105合成显著增加,p50与p50形成二聚体,而p65 mRNA无改变,故不能诱导p65蛋白表达增加,所以p50/p50占优势,p65/ p50比例下降,并抑制相关基因表达。(四)IκB激酶的改变内毒素耐受的细胞中IKK不能被激活,结果IκB无法降解,持续与NF-κB结合,而NF-κB复合物不能从胞质转位进入胞核内使其调控基因表达。可见,IκB激酶也参与了内毒素耐受的发生。(五)蛋白激酶C的改变内毒素可以激活不同的致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r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的级联反应,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JNK(c-Jun N-terminal kinase),p38MAPK/反应激酶途径(p38 MAPK/reactivating kinase pathway)。MAPK可以使下游分子的丝氨酸/苏氨酸发生磷酸化。有活性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使下游分子磷酸化并调节其活性,其中包括其他蛋白激酶、细胞骨架、磷脂酶A2和核转录因子(如Elk1/TCF及c-Jun),调节即刻早期基因的表达。内毒素可激活PI-3K,后者分解膜上的脂质后产生DAG和IP3,IPs进一步激活PKC,并发生多种效应。在内毒素耐受细胞中,使用PKC的激活剂如佛波酯,能恢复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可见PKC也参与内毒素耐受效应。(六)G蛋白与内毒素的耐受用百日咳毒素使巨噬细胞G蛋白亚单位Gi的近C端Cys残基发生核糖基化,修饰后的Gi对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无反应而处于持久失活状态,此时用内毒素进行刺激可显著降低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可见G蛋白也参与了机体对内毒素反应的调节。总之,在天然内毒素耐受之外,宿主作为一个整体,其中有多种成分共同参与内毒素耐受的发生,而并非某一个成分单独发挥作用,这也表现出了机体反应的协调性。一旦某个成分逃脱抑制的束缚,则会破坏整个耐受的平衡状态,使耐受现象消失,并摆脱原有的耐受状态,继而下传LPS信号转导,对机体产生效应。
  • 科学家首次揭示诱发性共刺激分子免疫新功能
    科学家首次揭示诱发性共刺激分子免疫新功能 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课题组首次揭示了诱发性共刺激分子(ICOS)的免疫新功能——直接控制免疫细胞T细胞在体内迁移运动,为理解免疫器官产生抗体提供了新线索,从而给保护性疫苗的研制指出了新方向。 人类抵抗长期感染类疾病的过程,其实是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祁海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为了抵抗病原,有两类免疫细胞特别重要:T细胞和B细胞。负责产生抗体的B细胞不单独工作,必须和T细胞的一个亚类——滤泡性辅助T细胞协同工作才能产生抗体。可以说,滤泡性辅助T细胞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抗体的数量和质量。” 为帮助B细胞产生抗体,滤泡辅助T细胞需要移动到B细胞生活的区域。祁海研究组发现,ICOS在体内促进T细胞的持续运动能力,决定它们在B细胞区组织中的迁移与分布。“如果把T细胞比作一辆汽车,那么ICOS就相当于发动机。”祁海作了个形象的比喻。而在此之前,医学界一直认为ICOS所起的作用仅仅是让这类T细胞更好地识别那些“诱惑”因子。 “当前,通过疫苗来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是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而研究清楚诸如ICOS分子调节滤泡性辅助T细胞的运动及功能机制后,医学界在研制疫苗时就可以考虑通过提高滤泡性辅助T细胞的产生来改进抗体疫苗的效率。”祁海说,通过控制滤泡性辅助T细胞的产生,还可能对人类的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YSRIBIO1345 人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ELISA试剂盒 Human Ant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tibody,ASCA ELISA KitYSRIBIO1346 人迟现抗原4(VLA4)ELISA试剂盒 Human very late appearing antigen 4,VLA4 ELISA KitYSRIBIO1347 人吖啶橙(AO)ELISA试剂盒 Human Acrine Orange,AO ELISA KitYSRIBIO1348 人甲胺喋呤(MTX)ELISA试剂盒 Human methotrexate,MTX ELISA KitYSRIBIO1349 人对氨基苯甲酸(PABA)ELISA试剂盒 Human para-aminobenzoic acid,PABA ELISA KitYSRIBIO1350 人苯丙氨酸(LPA)ELISA试剂盒 Human L-phenylalanine,LPA ELISA KitYSRIBIO1351 人免疫核糖核酸(Irna)ELISA试剂盒 Human Immune RNA,Irna ELISA KitYSRIBIO1352 人β内酰胺酶抑制剂(BLI)ELISA试剂盒 Human β-Lactamase inhibitors,BLI ELISA KitYSRIBIO1353 人α半乳糖基抗体(Gal)ELISA试剂盒 Human α-galactoyl,Gal ELISA KitYSRIBIO1354 人αN已酰氨基葡糖苷酶(αNAG)ELISA试剂盒 Human αN-acetylglucosaminidase,αNAG ELISA KitYSRIBIO1355 人α2纤溶酶抑制物(α2-PI)ELISA试剂盒 Human α2-plasmin inhititor,α2-PI ELISA KitYSRIBIO1356 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ELISA试剂盒 人高香草酸(HVA) ELISA KitYSRIBIO1357 人钙粘蛋白相关的神经受体1(CNR-1)ELISA试剂盒 Human cadherln-related neuronal receptor1,CNR-1 ELISA KitYSRIBIO1358 人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ELISA试剂盒 Human 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 ELISA KitYSRIBIO1359 人芳香烃受体(AhR)ELISA试剂盒 Human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 ELISA Kit
  • 转基因技术或成灭蚊利器
    科学家借助转基因技术成功破坏蚊子精子中的X染色体,使蚊子的后代95%都为雄性。    只有母蚊子在吸血的时候传播疟疾。   疟疾仅依靠蚊子传播,尽管捕捉或者喷洒杀虫剂能够减少蚊子数量,但是疟疾每年持续杀死成百上千人,而且大部分都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借助性别缺陷策略控制蚊虫种群的想法在60多年前就已经被科学家提出,但是这事实上是首次进行验证。   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Andrea Crisanti教授和Nikolai Windbichler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将一种黏菌基因移植到非洲疟蚊身上。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名为核酸内切酶的生物酶,当它识别出一种特殊的序列时就会破坏DNA。   研究人员在5个笼子中各准备了50只母蚊子和50只公蚊子,并且引进了150只性别扰乱的雄性新蚊子,四代之内母蚊子的数量就骤然下降。在经历了数代之后,其中4个笼子的蚊子完全灭绝。这是因为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X染色体被破坏,留下很少携带X染色体的精子来形成雌性胚胎。   Crisanti称他的团队借助了一种意外的巧合:核酸内切酶的目标序列在蚊子的X染色体中非常丰富。当蚊子或者人类的精子正常产生时,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各占一半。而在新培育的蚊子种群中,攻击X染色体的核酸内切酶在精子形成的过程中被激活。这样就使雄性几乎不形成含X染色体的精子,它们的后代超过95%都是雄性。   重要的是这种变化是可遗传的,因此雄性蚊子会将它传递给大约半数的雄性后代。这就意味着,如果对一个种群施加人为压力,这种特性就能够传播,直到雄性只产生雄性后代,或许会完全根除蚊子种群。   Crisanti教授解释称,这些效果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只有母蚊子咬人并传播疟疾。因此母蚊子数量的减少或许会延缓疟疾的传播。尽管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进行野外实验,但其它的研究人员称,这项技术标志着我们朝向一种遗传控制策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天美丁素君:选择了就要坚持 做更好的自己——仪器信息网“科学仪器行业女性洞察”活动
    从古至今,女性从来不乏仰望星空的力量与诗意。身影也许柔弱,但是她们刚柔并济;挑战也许更多,但是她们执著坚守。近年来,“她力量”一直闪耀,特别是随着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谷爱凌北京冬奥会两金一银的闪耀成果,女性的柔美与刚毅再一次冲上热搜。在科学仪器及分析检测行业有着广大的女性从业者,她们正在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影响着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她们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在美丽与温柔的外表下蕴含着强大的力量。2022年3.8女神节将至,仪器信息网将以“我们Women in STEM ——科学仪器行业女性洞察”专题,邀请多位行业女性工作者分享他们的点滴故事,解读她们的成长经历与职业历程,洞察科学仪器行业女性从业者的别样魅力。本文的主角是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质量部经理丁素君。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质量部经理丁素君仪器信息网:展开讲述进入行业的时间与契机,为什么选择科学仪器行业?丁素君:大学的时候学的是环境监测专业,一入学就被系主任的介绍吸引,学校60%的固定资产都集中在我们系,其中90%又集中在我们专业。为什么这么高的比例?就是因为主要靠进口,进口的仪器贵。读研之初的就和导师交流过毕业后想进科学仪器行业,一半是对这个专业的热爱,另一半也想着自己能够在中国仪器行业发展中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仪器信息网:分别展开讲述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分别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丁素君:进入天美公司一开始是做色谱仪器的研发,开发了公司气相色谱仪的第6个检测器和第7个检测器。有时为了追寻一个瓶颈的真相可以钻进实验室里一连好几天。后来因公司业务需要转做质量管理,需要与各个环节打交道,有供应商、公司各个部门、审核机构、政府还有各种各样的客户。需要同时具备感性和理性,很多时候都是需要逻辑严密、流程清晰和强烈的科学精神才能解决问题。但是,质量管理不是冷冰冰的,它是有温度的,不管是收集信息、解决问题、汇报总结,都是团队作业。在具体事务上要有工匠精神,但也要有很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几行字、两张图、一张表,就能阐述清楚事情,别人就能明白。同时,也还要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否则无法组织会议、无法向高层和客户汇报。有时甚至要在1分钟内甚至30秒内口头讲清楚一件事,不然无法协调左右部门,无法跟政府、外部机构交流。生活中,我喜欢登山和打羽毛球,还爱逛街购物,同学朋友们想逛街购物时都喜欢拉着我给她们当参谋。同时还有一群同龄孩子的妈妈网友,大家从怀孕时相识到孩子已经上学,大家一起分享育儿经验,交流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大家是永远的好姐妹,我是她们眼中的“百事通“。仪器信息网: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中的角色,及如何解决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丁素君: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到生活中,也不要让生活中的困扰影响到工作。无论白天的工作多忙多累,回到家中自己就是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角色,必须担负起教育子女、关爱丈夫和孝敬父母的责任。天美公司在管理上比较人性化,在我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公司“质量千里行“的活动领导尽量给安排访问短途的客户。生活中我的丈夫比较支持我,承担了很多家务,我母亲从我生孩子后一直帮我带孩子到孩子上幼儿园中班。在天美公司要引进SCION(赛里安)生产线需要出国培训两周时,我丈夫和我父母让我安心工作,包揽了孩子的所有事情,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感谢家人对我工作的支持。仪器信息网:对科学仪器行业女性从业者在职业设计规划上的建议?丁素君:做职业规划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一旦做了选择了就要坚持。仪器信息网:“后浪”逐渐崛起的今天,对于未来发展或人才培养的计划与愿景?丁素君:希望每个人明天都成为“更好的你”。仪器信息网: “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请您为大家推荐一本看过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丁素君:《平凡的世界》,推荐理由: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最普通老百姓的故事。
  • 中智科仪逐光IsCMOS像增强相机拍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羽流
    1、应用背景   等离子体是区别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第四种物质聚集状态。在高能环境下,原子的外层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变成带正电的离子,这个过程叫电离,这种电离气体就是等离子体,通常由带电离子、自由电子、基态/激发态分子原子和自由基等粒子组成。等离子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太阳、恒星、星际物质、闪电等都是等离子体。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Laser-Induced Plasma, LIP)是通过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高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状态物质。当高能量的激光脉冲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使得物质迅速加热并部分或完全电离,形成等离子体。伴随形成的等离子体羽流的演化过程具有超高速、持续时间短(一般几百纳秒)、强自发光背景和小空间尺度的特点,这使得其观测变得具有挑战性。   本次实验采用中智科仪的逐光IsCMOS像增强相机(TRC411),拍摄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羽流的形貌演化过程。基于逐光IsCMOS像增强相机的纳秒级快门门控、高精度的时序同步技术和变延迟序列推扫功能,记录了等离子体羽流的完整演化过程。 2、实验方案   实验设备:   中智科仪逐光IsCMOS像增强相机,型号:TRC411-S-HQB-F F2UV100大通量紫外镜头。   实验室所用激光器为镭宝Dawa-200灯泵浦电光调Q纳秒Nd:YAG激光器,波长1064nm,重复频率1-20Hz。采用激光器Q-out输出触发TRC411相机的方式,对相机Gate通道进行变延迟序列推扫,寻找相机与激光器的同步时刻。   实验流程:   1.实验材料被激发的等离子体羽发光在200nm-500nm左右,因此在镜头前端安装一个430nm的带通滤光片,屏蔽掉1064nm的激发激光和其他杂散光。需要注意观察成像画面中是否有强反射材料,比如样品台的光滑金属反光面或螺丝帽等,为了防止这些强烈反射面的反射光对相机造成损害,需要使用黑色电工胶带将它们遮挡或覆盖。   2. 激光器的Q-out触发输出接到示波器,测得同步输出的TTL信号电平为5V@1MΩ,频率与激光输出频率匹配,均为5Hz。TRC411相机可接受的最大外触发信号电平为5V,保守起见,在触发线末端加入了6dB衰减器,将激光器Q-out输出电平减半。   3. 由于等离子体的发光强度较大,无法确定所使用的滤光片的衰减倍率是否足够,因此首先将镜头光圈调至最小,设置增益为1800,Gate时间13ns(对应光学门宽3ns)。   软件参数设置如下表:   4. 对Gate通道进行变延迟序列扫描,最终找到Gate延时起止时刻在700ns至1100ns之间时,可以捕获到等离子体的发光信号。   软件参数设置界面: 3、实验结果   序列采集SEQ曲线:   根据曲线可以看到实验材料被激发的等离子体发光持续时间约为400ns。   高功率纳秒脉冲激光激发产生的完整等离子体羽形貌演变过程: 4、结论   中智科仪逐光IsCMOS像增强相机具有短至纳秒级的快门,超短的门控可以屏蔽背景噪声,提高信噪比。相机内置的高精度时序控制器可以确保相机与脉冲激光器的同步工作,在确定的延迟捕获等离子体信号。相机的变延迟序列扫描功能可以使相机快速拍摄不同延迟时刻的等离子体信号,获得完整的等离子体演化过程。诸多优势展示了TRC411相机在等离子体诊断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   免责说明:中智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和图片,主要基于授权内容或网络公开资料整理,仅供参考。所有内容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5、解决方案   由中智科仪自主研发生产的逐光IsCMOS像增强相机采用高量子效率低噪声的2代Hi-QE以及第3代GaAs像增强器,光学门宽短至500皮秒 全分辨率帧速高达98幅/秒 内置皮秒精度的多通道同步时序控制器,由SmartCapture软件进行可视化时序设置,完全适合时间分辨快速等离子现象。   1. 500皮秒光学快门   以皮秒精度捕捉瞬态现象,并大幅降低背景噪声。   2.超高采样频率   逐光IsCMOS相机目前全分辨率下可达98帧,提供高速数据采集速率,同时可提供实验效率。此外设置使用其中16行的区域下,可以达到1300帧以上。   3.精准的时序控制   逐光IsCMOS像增强相机具有三路独立输入输出的时序同步控制器,最短延迟时间为10皮秒,内外触发设置可实现与激光器以及其他装置精准同步。   4. 创新“零噪声”技术   得益于单光子信号的准确识别,相机的暗噪声及读出噪声被完全去除。
  • Cell Stem Cell公布年度最佳论文 多篇中国学者成果上榜
    p   《Cell Stem Cell》杂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两名新成员之一(另外一个杂志是Cell Host & amp Microbe),这一杂志内容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细胞和发育机制到医疗软件临床应用等整个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特别关注胚胎干细胞、组织特异性和癌症干细胞的最新成果。《Cell Stem Cell》自创刊以来就倍受关注,影响因子一路攀升,近期《Cell Stem Cell》公布了2016年度最佳论文,其中包括两篇综述,九篇研究论文。 /p p   在研究论文中,有多篇关于寨卡病毒,以及CRISPR技术研究成果,比如“CRISPR Interference Efficiently Induces Specific and Reversible Gene Silencing in Human iPSCs”,就是第一次采用CRISPR-Cas9系统的变种技术,改变了读取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基因组的方式。这是在构建遗传病细胞模型上取得的一个重大技术进步。 /p p   另外也有多项中国学者的成果,比如“Zika Virus Disrupts Neural Progenitor Development and Leads to Microcephaly in Mice”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建立了寨卡病毒小头畸形动物模型,并在全球首次证实寨卡病毒感染能够直接导致小头畸形的发生,该成果也为进一步研究寨卡病毒的致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p p   许执恒团队与授秦成峰团队合作在哺乳动物小鼠中发现,寨卡病毒可以在胚胎脑中快速复制并感染神经干细胞,造成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异常,以及神经元的大量死亡,最终导致大脑皮层变薄以及小头畸形。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发现大量与免疫、小头畸形、寨卡病毒的潜在受体及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出现了明显异常。这是科学家首次拿到直接的证据,证明寨卡病毒和小头畸形的关系。研究人员不但采用国际上类似研究将病毒注入怀孕母鼠腹腔的做法,而且进一步选择使用纤维针穿过孕鼠子宫,直接将病毒精确注入胚胎鼠直径不到1毫米的脑腔中。 /p p   “Complete Meiosis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Germ Cells In Vitro”则是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完成,他们首先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产生功能性的精子样细胞(sperm-like cells),然后将这种精子样细胞注入小鼠卵细胞中产生能生育的小鼠后代。 /p p   在体外重现生殖细胞发育一直是生殖生物学和生殖医学领域的一个中心目标。这项研究建立了一种稳健的和循序渐进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在盘碟中重现功能性精子样细胞形成。这一方法完全符合由一个生殖生物学家共识小组最近提出的金标准,所以具有巨大的希望用于治疗男性不育症。 /p p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干细胞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完全重现减数分裂,以及产生功能性的精子样细胞。该方法的第一步就是让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接触一种由GSK3抑制剂、MEK抑制剂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组成的化学混合物,从而将ESCs诱导为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接下来,研究人员模拟这些原始生殖细胞的天然组织环境:让这些细胞接触睾丸细胞和诸如睾酮之类的性激素。 /p p   在这些生物相关的条件下,这些由ESCs产生的原始生殖细胞经历完整的减数分裂,产生具有正确细胞核DNA和染色体含量的精子样细胞。为了进一步提供符合减数分裂金标准的证据,研究人员将这些精子样细胞注射进小鼠卵细胞中,将形成的胚胎植入雌性小鼠体内。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胚胎发育正常,产生健康的有生育力的后代,而且这些后代也能繁殖下一代。 /p p   在“Zika Virus Infects Human Cortical Neural Progenitors and Attenuates Their Growth”中,明国丽等人发现实验室培养的人神经祖细胞能够被寨卡病毒毒株感染和杀死,这首次提示着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如何可能导致她们的婴儿患上头小畸型(microcephaly),即一种大脑和头颅不能按照正常速度生长的神经疾病。 /p p   鉴于人们一般是被蚊子携带的寨卡病毒感染,研究人员将病毒在蚊子细胞中培养几天,然后再用它们感染人类神经细胞。研究显示,大脑皮层的神经前体细胞被感染之后成为了寨卡病毒繁殖的天堂,病毒颗粒在短短三天内就扩散到了整个培养皿的干细胞。而且研究人员没有发现细胞启动抗病毒应答,还不清楚病毒是否会被清除出去。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寨卡病毒可能对大脑皮层的破坏最大。这只是第一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寨卡病毒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答,比如为何成年感染者症状轻微,病毒又是如何进入胎儿神经系统的。 /p
  • 《雾霾的真相》:一个环保部门公务员的万字稽首自白
    p strong 摘要: /strong br/   雾霾肆虐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我们常常听说的那些因素,而是因为环境监管体制存在各式各样的漏洞,企业节省成本,燃煤、工业排放、机动车等废气污染治理设施停止运行(尤其是夜间的偷排、直排!!!),导致大气污染物实际排放量与理论排放量比较,成十倍几十倍的增加,大大超过了环境的自我净化和扩散能力。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正文: /strong br/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第一部分 前言 /strong /span br/   上网搜了一下,浩瀚的网络世界中关于雾霾的文章真不少。认真仔细地看完后,只能叹息,心中更是苦闷。对于一个涉及亿万人切身利益的事情,居然找不到几篇全面透彻、实事求是的文章,满眼都是片面、脱离实际、误导、哗众取宠的文章。 br/   有次去医院,刚好那几天雾霾很重,看着那些咳得小脸通红的孩子,心如刀割!自责不已!有时爬山,站在山顶看着城市上空那一层灰灰的大罩子,好几次眼泪夺眶而出,我们的人民不应该呼吸这种空气,我们的孩子不应该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因为这不仅仅是环境的治理,更涉及民心的凝聚。 br/   雾霾肆虐,民众对环境的满意度会断崖式下降,对政府的掌控力产生怀疑。这真的应该让我们警醒! br/   仔细看网络中雾霾的文章和大家的评论,都不去讲述真相,关系到亿万人切身利益的事情,任凭他人忽悠,被错误的观点左右。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如果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连最起码的主要原因都不清楚,又怎么能对症下药?  br/   正如许三多所说,人啊总是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笔者长期从事环保工作,过了这么多年,我想环保也是我唯一的专长了,要不我也不敢来写雾霾的文章了,毕竟是要接受各方专业人士的审核的。今天认认真真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系统全面真实地讲出来,让大家能拨开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 br/   以前看过《穹顶之下》,讲了一些浅层的原因,可惜不全面,很遗憾没有讲到最真实的原因。如果说它揭露了10%,我这篇文章揭露的就是剩下的90%。 br/   雾霾的成因涉及燃煤、工业排放、机动车、施工扬尘、气象等很多方面,文章有点长,考虑到大家的专业背景和文化程度,不想写得太晦涩,尽量避开专业的讲述方法,通俗易懂。鉴于这涉及到方方面面,讲述会有些唠叨,还请大家耐心地看完。全看完了,你也就明白了,至少在雾霾问题上谁也忽悠不了你了。 br/   写这个文章有很多目的,一是扫盲贴,担心大家被错误的信息所蒙蔽;二是希望政策的制定者能予以借鉴;三是在心灵深处,我可以对自己说,我尽职尽力了。 br/   有很多人问过我雾霾是什么,我马上会说一大堆专业术语,比如说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硫酸盐、铵盐等等各种化学物质。可是一般人往往听不懂,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懂了。 br/   大家知道地球几十亿年前的空气啥样吗?告诉你,就是北京雾霾最重的时候那个样子,空气中充满了硝酸盐等各类化合物,火山喷发、地壳运动,大量的活跃化学分子被排放到空中,就和现在一个样,当然具体成分会不同。地球的生态演变花了多少亿年,才造就如今的山清水秀,我们花了几十年就重温这个星球的初始阶段,一声叹息啊!& nbsp br/   雾霾的来源主要有四个: br/   1、燃煤;(分类属于固定源) br/   2、工业排放(燃煤已单列,不在其中);(分类属于固定源) br/   3、机动车;(分类属于移动源) br/   4、扬尘。(分类属于固定源或移动源皆有) br/   除了上面四个原因,当然还有外部输送的因素,这个也是波动的,跟气象等有关,或大或小。 br/   其它还有一些较小的因素,比如说: br/   1、加油站的油气,就是加油时闻到的汽油味。当你加油时,油箱液位上升,原来油箱中的上层空气排出,含有一些汽油。 br/   2、家庭厨房和餐饮业油烟,占比不多。前几年看过一篇报道,把这个写成主因,网民无尽调侃。确实有叠加影响,但不是重要因素。 br/   3、燃气热水器,快速燃烧时很多天然气没有充分燃烧,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还有一些老式的燃气热水器工艺水平差,更是不行。 br/   4、家庭装修的油漆。其中的稀释剂是用以稀释涂料的挥发性有机液体。是不留在家装表面的,全部挥发到空气中的。 br/   5、农村面源。居然有人老提这个,在排放量上和工业相比,简直是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有的城市工业一天烧几十万吨煤,老百姓那点煤连零头都不到。 br/   6、秋冬季节农村秸秆焚烧产生的烟尘。 br/   7、城市中固定的柴油动力设施。 br/   8、化学原料的跑冒滴漏,这些东西中如果属于挥发性的,就全部到大气中去了。 br/   9、部分天然气品质差,含硫高。这个因素知道的人不多。 br/   小的因素太多太多了,这种光化学反应太复杂,很多因素科学家都还不知道,不过好在上面这些小因素占比很少,也不是本文的重点讨论内容,更不是现有雾霾肆虐的主因。 br/ br/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start_132" style=" display: none line-height: 0px " ?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第二部分 雾霾肆虐的第一大原因 /strong /span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end_133" style=" display: none line-height: 0px " ? /span br/   提到主要原因之前,先讲一些铺垫,以便大家拓宽视野。 br/   说到雾霾的主因,各种报道皆有,主要如下: br/   1、中国消耗了世界极高比率的矿石燃料,雾霾很正常 忽悠指数:★★★★★(五星最高) br/   2、汽车快速发展,私家车排放导致 忽悠指数:★★★★ br/   3、城市餐饮排放 忽悠指数:★★ br/   4、交通拥堵 忽悠指数:★★★ br/   5、油品不佳 忽悠指数:★★★★ br/   6、城市化 忽悠指数:★ br/   7、工业发展 忽悠指数:★★★★ br/   8、房地产 忽悠指数:★ br/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搞笑的报道,大家笑笑就行了,别当回事。 br/   实事求是,上面这些因素中有的看上去确实像是主因,一般人真会弄错,可惜实际中并不是如此。下面让我仔细剖析。 br/   我曾经做过测算,把华北所有公开的大气污染物核准排放总量除以365分配到每天(冬天偏高些)。再和华北的雾霾数据做比较,总是发现存在数量级的差距。考虑到氮氧化物计算的复杂和来源的纷繁,我取了硫氧化物中的硫做指标来衡量,发现依然如此,原因是什么? br/   有人就问你怎么算的,说来听听啊,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 br/   以华北某省的数据为例子,该省2014年环境公报数据二氧化硫 118.99万吨。 br/   平均每天3000多吨,考虑到总量统计不能涵盖所有数据,冬天偏大,将它修正为4000吨。两天理论排放二氧化硫4000*2=8000吨。 br/   然后取该省某天大风之后PM2.5只有几十的基本值。该省两天内PM2.5升到了500甚至更高(全省平均值),减去几十的基本值。 br/   再拿雾霾的区域(十几万平方公里),乘以雾霾的厚度(这个和气象、地形有关,200-500米不等,甚至更高一些),结合环境的自净功能和气象的扩散功能各种因素,乘以一定的系数(转化率、气溶胶中硫酸盐含量、扩散和自净因素等等),计算出其中实际的硫酸盐含量,总是比理论排放多一大截。 br/   上面这种算法有点傻瓜式了(便于大家理解),实际公式要比此繁杂很多,当然数据更精确。 br/   这样写只是直观地告诉大家,那个118.99万吨肯定不对! br/   因为这个涉及环保部门总量口子的工作,下面我就从机制上系统地讲讲不对的原因。 br/   一个省或一个城市环保部门负责总量工作的科室,有的叫污防科(处),有的叫总量科(处)。他们的工作是如何实施的?如何计算总量的呢? br/   刚才说过假设该省两天排放二氧化硫8000吨,经过环境的稀释、沉降、吸收、净化,真正转化为停留在空气中的灰霾也只是部分,即使转化成灰霾,也在沉降、扩散。 br/   为什么我们算来算去实际数据都大大超过理论数据呢?问题就此提出,下面听我详细剖析。 br/   继续查环境公报数据,该省二氧化硫在2002年就是127.9万吨。疑惑的数据出现了,到了2014年,居然少了几万吨,但实际灰霾天数和程度却剧增了。 br/   为什么出现这种数据?原因很简单,总量考核制度。 br/   环保部这些年重点推进总量考核制度,要求每个地区新批项目所排放的总量要在原有企业中平衡(甚至削二增一),每年要削一点。初衷是好的,可是现实中却是两码事。 br/   每个地方都要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就要上项目啊。可是总量哪里来啊?也没那么多老企业啊。一句话,各显神通,于是就会有以下怪现状: br/   1、一个砖瓦厂居然成了香饽饽,因为它原来烧煤,有总量,自然要借点来; br/   2、某个倒闭的企业立即被冠以淘汰关闭的名义,他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立刻满血复活,到处使用; br/   3、翻翻环评,居然有一个企业的总量被好几家新增企业反复使用; br/   4、某个企业原来有100吨二氧化硫总量,只排放10吨,于是马上可以拿出90吨给别人。结果数据上看一样,实际排放却增加了90吨。 br/   不说了,太多太多了,反正有不少的总量来源就是文字游戏和数据游戏罢了。如果有心人去翻翻自己城市的一万本环评,做个调查分析,会发现早些年的总量数据真是禁不住细细探究的,这几年相对好一些了。 br/   在这种制度下,增加一个区域的排放总量是不可能的,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自己想办法了。 br/   那么大家又要问了,这个总量的数据是哪里来的?答案是:大部分是环评中确定的。 br/   下面听我详细说: br/   一个企业如果烧N吨煤,这些煤炭一共产生1000吨二氧化硫,脱硫效率设定为95%,那么最终就应该排放50吨。那么环评中这样写了,环保部门审批通过了,50吨的排放就合法了。那么这个合法的50吨就会计入全区域的总量数据。 br/   大家就要问了,如何从制度上保证企业只排50吨,而不是排1000吨呢?这可是二十倍的巨大差距啊! br/   为此环保系统设置了一系列的防线:环评编制——专家审核——环评审批通过——企业建设期间三同时检查——验收监测——验收并移交环境监察部门(负责现场执法)——通过在线监控予以监控——每年抽查——信访投诉现场检查。 br/   看上去很完备吧,居然有这么多道防线。 br/   其实从“环评编制”到“验收并移交环境监察部门”,其目的只是保证企业具备达标排放的能力而已,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让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最佳,确保验收通过,企业从此可以正常合法生产。 br/   因此这个阶段 只是体现了“设施安装并具备能力”而已。 br/   当然设施装了不代表会天天用啊,毕竟这也是要钱的,电费、药剂费、维护费、人工费等等。 br/   现在假设王老板想上一台锅炉,环评审批通过了,锅炉建好了,除尘、脱硫、脱氮设施全部建好,环境监测站来监测了,排放达标,不错,验收通过了。移交到环境监察部门管理了。 br/   环境监察部门第一步就是查看在线监控设施装没装,已经装了赶紧联网;没装的自然要马上装。 br/   王老板发现,这个负责在线监控安装和维护的居然是个企业在做。 br/   王老板只能心中窃喜,这个监控居然是个企业在管,还用担心吗? br/   假设每天设施运行费用3000元,除尘不能打主意,一关除尘设施烟囱黑乎乎的,立马老百姓投诉了,环保执法人员上门,没事找事做。 br/   王老板盘算了一下,除尘只能继续开,晚上天色昏暗,也可以不开。 br/   剩下就是脱硫和脱硝了,这个太好糊弄了,老百姓又看不出烟囱有没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就那这块省钱,至于在线监控吗,早就篡改好了。 br/   于是除尘达标,老百姓不举报;二氧化硫(脱硫)和氮氧化物设施(脱硝)关闭,每天省了2000元,一年就是几十万啊,都是利润啊。 br/   可是恐怖的是,这个企业的50吨二氧化硫实际成了1000吨,可是我们的统计中还是50吨,统计数据和实际排放产生了巨大的差距!二十倍啊! br/   写到这儿,大家肯定问,这个是你自己编的吧,下面举例说明: br/   6月17日环保部开出史上最大罚单,19家企业因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被罚脱硫电价款或追缴排污费合计4.1亿元。除了罚款,环保部还要求这些企业在30个工作日之内,编制完成烟气脱硫设施整改方案,并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整改任务,逾期没有完成的还将依法从重处罚。 br/   这个是新闻摘录的。大家就要问了,19家企业罚4.1亿,一家平均2000多万,怎么算得啊?我可以告诉你们,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时间段,如果罚这么多,这个企业必须很长时间不开脱硫,才能算出这么多罚款。 br/   假设一年不开,这种大型企业,至少几千吨二氧化硫被排到了空中,触目惊心吧! br/   网上随便一搜,到处是:部分电厂脱硫设施未正常运行 罚款共计5.19亿元& nbsp br/   其实啊,这些企业都是大企业,很多是国企,环保盯得紧,面子上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可怕的是小企业,那简直是一塌糊涂。 br/   环保部、省里一般不会去这些企业,压力自然小,排放自然更是自由。 br/   以前去外地出差,那个地方盛产建材,有上百家企业。那天傍晚去爬边上一座小山,在山顶上,天色刚灰暗一些,远处就腾起一个直通通的黑色烟柱,笔直地冲向云霄,到了几百米高空后就停了下来,平铺扩散,接着一个又一个,一会儿时间居然上百个黑柱。所有的企业一看天黑,居然不约而同全部关闭了污染治理设施,加大煤量,加快建材进窑速度(提升产量)。我后来还去打听了一下,有特例的企业吗?很遗憾,几乎没有。 br/   这一辈子我都忘不了那个场景,永远忘不了。有人告诉我,这个镇肺癌患病率比其它地方高好几倍。心中滴血般的哭泣!& nbsp br/   写到这里,总结一下,灰霾肆虐的主要原因——企业的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有了不用,尤其是在夜间非法偷排,导致实际排放量远远大于总量考核量,甚至十倍二十倍的增加,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br/   还是拿刚才那个省说,一年120万吨左右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理想的排放量,实际偷排后远远大于此。 br/   这些年企业增加很多,工业产值增加很多,总量数据却未增加甚至减少了(在数据上)。 br/   120万吨是一个一个污染源相加的结果,在环评报告上白纸黑字的数据。可是如果污染设施不用,实际排放就远大于此,500万吨、1000万吨甚至更多。这么大的污染量,环境根本稀释不了,净化不了,尤其是在冬天(气象扩散条件差)。 br/   因此,数据可以假,可是老实巴交的老天爷不会跟着作假,假数据在真排放前面,一切都变得苍白无力!& nbsp br/   这么大的偷排量,其它的什么机动车、餐饮、扬尘、农村面源,早就被稀释了,成了百分之几,根本上不了台面。 br/   夜间的直排偷排,白天的部分设施停运,使巨量的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被排放到空气中!让亿万百姓承受这种苦难!& nbsp br/   我私下测算过,如果所有的企业正常达标排放(设施都有,只要打开电源,添加药剂就可以了),华北的PM2.5一般不会超过100,极端恶劣天气不会超过160。 br/   因此灰霾越来越严重的最主要原因不是煤炭烧多了,企业多了,汽车多了,而是很多的污染治理设施被弃用了!& nbsp br/   有人又要说了,怎么样才能像国外那样,每天PM2.5只有10-20。 br/   很遗憾,现有的排放强度,达标排放后,冬天一般情况下,也得50-100多。如果要降到 10-20,那是需要所有的因素全部整治到位,这个至少要10年才能。   br/   说到现在,大家就纳闷了,看来就像我的笔名那样——蓝天白云终可期,不远啊。 br/   确实也是啊,只要肯做,那些治理设施三天就能开起来,三天见效,不用等多久啊! br/   可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也没人在做啊?!& nbsp br/   穹顶之下那个记录片中,老是去找环保部的人。人家环保部怎么会说雾霾根子在自己监管体制上,当然要引到其他的调查方向上了。 br/   这也难怪,那个妈会告诉女儿的男朋友,说自己女儿晚上打呼噜声音吓死人。 br/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还有那些因素增加了我们的排放总量? br/   好多个,挑十个介绍一下吧。 br/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49, 133, 155) " 原因一:大气监管难度大,取证难。 /span /strong br/   大气这东西,除了烟尘(焚烧产生)、粉尘(物理方式产生)肉眼可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看不到,老百姓也不会举报。 br/   即使举报了,等执法部门到了厂门口,人家电机一开,立马运行了。这东西又不像污水生化设施有微生物死活的问题。 br/   即使你到现场了,这个数据使用还是问题,监控数据假的,自己监测设备都没有。这玩意不像水,污水可以拿个瓶,装回家测。大气没那条件。 br/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49, 133, 155) " 原因二:在线监控居然由企业维护,机制设置存在问题。 /span /strong br/   建议如下: br/   政府统一采购,产权在政府; br/   设备、探头严格固定安装,企业仅提供电源,实在不行自己用太阳能板(配电池); br/   可以视频监控; br/   数据不要走数据线(避免干扰),直接在里面装个手机模块,发数据回监控中心; br/   维护由环保部门的监测站实施,其实也没多少人,安装外包给企业,日常数据由环保负责,定期数据核实校验。 br/   数据异常严肃查处。 br/    span style=" color: rgb(49, 133, 155) " strong 原因三:监管人员不足。 /strong /span br/   一般一个省,几千个环保执法人员,企业数则是成百上千倍。 br/   这些执法人员,大部分在忙信访,一年信访十几万件,件件要答复。 br/   还有去收排污费,去开展各种检查,水、总量、气、固废、噪声、辐射、处罚。 br/   真正把精力在大气的,十分之一就不错了,按人头算,1人负责成千上万个企业的大气污染,我估计他就是不睡觉也管不了百分之一。 br/   所以就像红绿灯只能靠自动监控,不能靠交警。大气监控只能靠准确可靠的自动监控系统,不能靠执法人员。 br/   最近国家层次提出了“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垂直管理”,说明有人想到了这个——监管体制。 br/   大家就要问有用吗?我预测,有点小用,但用处不大。垂直的部门多了,没见谁一垂直立马工作水平暴涨的。 br/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49, 133, 155) "  原因四:大气污染企业来源广泛。 /span /strong br/   说到工业排放,可不是仅仅指燃煤企业,还有很多其他工业排放。比如:化工、喷漆、油墨、印染等等的废气。 br/   现在假设某个城市,黄河市。参考同类城市,黄河市有燃煤电厂(以及供汽)30家,燃煤量自然惊人。 br/   但是黄河市还有1000台小锅炉,也在烧煤。 br/   此外黄河市还有1000家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企业(当然这里面有重复,有的企业有小锅炉,也有车间排放VOC)。 br/   后面两种就是小苍蝇了,2000家啊,这个废气排放可真是多,有的企业只有一个排气筒,有的企业有100个排气筒。 br/   现在拿出黄河市的一年上万件信访投诉来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很多反映的是后面两种企业。 br/   原因很简单,老百姓也看不出电厂烟囱脱硫没脱硫,老百姓举报废气主要是两类:冒黑烟;有异味。 br/   偷排自然有异味了,现在最扰民的就是夜间异味了,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很多时候夜间都不能开窗,空气中味道太大,这些企业可是源头。 br/   有的城市一到夜里到处是一股怪味,黑夜居然成了污染的护佑。污水偷排只是影响小部分的人,废气偷排通过空气的输送,不论你在城市的那个角落,都无法躲避! br/   1000台小锅炉+1000家VOC排放企业,也是要有废气治理设施的。 br/   这些企业特征如下: br/   1、治理设施简陋,处理效率本来就不高。 br/   2、很多小企业根本不装设施,如果你去看,车间墙上有个两个大风扇,使命往外吹。不吹车间味道太大,工人也受不了。 br/   3、有的企业为了省成本(夜间电价便宜),主要生产在夜间,排放也是不小的;当然不排除有的企业就是为了排污方便,才夜间生产的。 br/   4、烟囱这东西越高越飘得越远,企业边上闻不到,下风向很远才闻到(最大落地浓度),老百姓又不懂,举报只能说有味道,问他味道哪里来的,都说不清楚。 br/   5、以前企业居民混在一起,老百姓义不容辞监督企业排放。可是现在流行工业园区,一个工业园几百家企业,周围居民都没有,排放更是没有顾忌。有举报了,那么多企业,晚上黑灯瞎火,真不容易找。 br/   6、有的企业生产工段好多个,没污染的白天生产,有污染的晚上生产。 br/   7、排气筒多的企业,有的有味道,有的没味道,全部在厂房顶部,一个个找过去,真不容易找。想爬到房顶上去,通道都找不到。 br/   这种检查需要极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对地方每个企业的细致了解。水平不够的,根本找不到异味源头。 br/   找不到咋办?只能回复老百姓说:对不起啊,我们找了很久,没有发现,谢谢你的来电。 br/   举个例子吧,某企业生产晶圆片。大家手机、优盘、电脑,里面都要有这个。 br/   这个东西在生产过程中,要用到几百种化学品,超乎你的现象。 br/   这些东西留在产品中吗,当然一丝一毫都不能留下,全部要到三废中去。 br/   水里有,固体废物中有,当然了,废气中更是有!& nbsp br/   环评考核,有时会把去除率定在99%(我还见过99.9的),如果直排,那是一百倍的排放!& nbsp br/   再说大型造船厂。 br/   有人就要说了,这也和雾霾有关啊。 br/   造船可是一块块钢板啊,要打磨吧,要磨得光溜溜才行,粉尘排放。 br/   要喷漆吧,那个可不是你家的刷漆,那个喷漆车间大的吓人,用的量可是惊人的,废气也是惊人的。 br/   再说制药企业和化工企业。 br/   有的化工企业还好,100吨原料出99吨产品,这种企业对废气收集很认真,好歹收集的废气就是原料,也是银子啊。 br/   有的制药则相反,100吨原料出1吨产品,剩下的99吨全是废物,这东西味道特重,要人命的,自然不少跑到大气中去了。 br/   有的制药厂,一爬上污水处理设施的曝气池,差点能把人熏晕。仔细一探究,居然就靠曝气把水中的化学物质吹脱出来,怪不得这个企业附近每次经过总是一股味,原来在此。 br/   有人就要问了,那么这些工业的排放和燃煤相比,那个是大头呢?每个城市都不同,有的工业排放多,有的燃煤比例大,这个和产业结构等有关,只能说,平均来说,两者对雾霾的贡献差不多。 br/   我研究过全国各城市的源解析数据,一般大致如下: br/   燃煤 15--30% 上海就15%左右,石家庄 30%左右 br/   工业排放(不含燃煤) 15-30% 广州15%左右 上海 30%左右 br/   机动车(船舶、飞机等也在内) 15-30% 石家庄15%左右 北京30%左右 br/   扬尘 10-30% 广州10%左右 天津 30%左右 br/   其它成分一共10-15%(个别城市高点,那是特例,不是普通现象) br/   马上有人说了,你这个数据看上去,和你的结论不符合啊。 br/   原因很简单,这个数据很大程度是参考了总量的理论值,而不是真实的排放值。这些研究数据从来没把偷排考虑进去! br/   在这个数据中,燃煤、工业、机动车都涉及尾气治理,如果这三大类全部偷排直排,那个排放是惊人的。 br/   从这一点看,我们看到的很多数据是不真实的,这个数据体系大厦的基石出问题了。基石出了问题,由此衍生出的很多东西都不真实了。 br/   我们来算一下,假设二氧化硫污染物总量是X,每个企业排放按一样多计算(好计算点),如果10%的企业偷排,设定环评脱硫效率95%,那么这些企业的0.1X就变成了2X。二氧化硫污染物总量就变成了 2X+0.9X=2.9X,接近三倍的排放啊!& nbsp br/   实际中偷排的企业数何止10%啊。如果20%的企业偷排,就成了4.8X了。 br/   如果是前面说的那个镇,晚上集体偷排,按时间段算,50%的偷排比例,就成了10.5X了!十倍啊! br/   冬天更惨,因为黑夜时间长,偷排时间也更长了。 br/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49, 133, 155) " 原因五:未批先建、批建不符。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49, 133, 155) " br/    /span 现实中有些项目未审批。也就是这个项目根本没有环评,在我们的总量统计中根本没有包括它。这个企业天天在排放,居然所有的统计中不算这个排放。 br/   大家肯定要说了,这个估计也是少数吧。不好意思,你错了,这种项目在一个省内,成千上万个!& nbsp br/   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批不下了?原因很简单,环评系统审批门槛极高,重污染项目根本不可能审批。国家的产业政策经常调整,被列入限制类,自然没人敢批。 br/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除了部分企业主是不懂环评所以未报批。剩下的要么是限制审批的项目,要么是有问题的项目。 br/   这些项目污染不小,环评不批,企业又自行建成了,自然很多不符合环保排放要求。 br/   这些企业的污染排放全都被我的数据忽略了。 br/   地方保护主义,为了图点税收,居然也就让建了,既成事实,建完就关不了。这种项目大家网上搜搜,到处都是。 br/   有的大企业,有的项目存在十多年了,居然还是没通过环评审批。这个企业还是全国知名企业。 br/   另外还有很多种情况,关于批建不符,举几个例子: br/   1、整个项目有一个工段不符合产业政策,比如电镀等。其它工段审批通过了,电镀不许建设,但企业建了。 br/   2、环评审批要求企业用电,或者轻柴油,或者天然气,企业居然用了煤炭或重油,污染翻了几十倍。 br/   3、原来批了一个锅炉,企业建了两个,嘴上说我是一用一备,排放还是一个的排放。实际上,两个锅炉天天同时开,排放翻倍。 br/   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每天就在大家身边发生。可惜污染排放总量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总量了。 br/   去年很多省都自己调查了,那么多的项目没通过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没被统计,咋办?& nbsp br/   不管以后咋办,人家可是天天在排放啊,这可是真正的、不可忽略的排放啊! /p p & nbsp & nbs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49, 133, 155) " 原因六:煤炭含硫率造假。 /span /strong br/   好的煤炭,一要热值高,二要含硫率低于0.7%。 br/   不过这种好煤价格不低,如果一个巨无霸企业一天用上万吨煤,一吨便宜几十元,那可是几十万啊。 br/   于是热值高是必须的,含硫率就算了,实际用的甚至大于1%甚至更高。 br/   可是很遗憾的是,我们的环评中可是按照低硫煤算的总量,你用了高硫煤,初始排放量就暴增了。如果偷排,不开脱硫,那简直就是惊人的巨大排放啊。 br/   实际情况中有吗,很多很多。煤炭检测单造假。给执法人员看的煤炭是好煤,实际不用。如果监察人员采样带回去,就能过关。 br/   大家都为了自己企业的效益,谁管环境质量的好坏啊! br/   有的企业脱硫剂不正常添加,举个例子,氢氧化镁脱硫法要用到氢氧化镁Mg(OH)2,这个东西和二氧化硫反应产生硫酸镁。 br/   仔细查账务,就行了,这个企业生产了多少天,应该用多少氢氧化镁,一查就能查到。 br/   如果账务造价,查入厂磅单。再不行查对方企业的出厂磅单。实在不行,你查次生产物——硫酸镁的产量也行啊。只要认真查,绝对有漏洞,就看你怎么查了。 br/   你去厂里转一圈也是查,你蹲财务室三小时也是查。可惜现实中有几个,能如此尽心尽职啊! br/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49, 133, 155) " 原因七:审批后验收率低,很多要求未落实。 /span /strong br/   项目通过审批了,是否就证明这个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br/   当然没有,纸上写的东西谁信谁傻瓜。 br/   实际建成后,环保部门会去核准试生产(现在取消了),并组织监测和验收。 br/   结果一测,根本不能达标,自然验收不下去了。 br/   大家就要问了,这个比率高不高?我只能告诉大家,一般来说一个城市一年成千上万个项目审批后的验收率只有30-45%。当然不排除个别地方管理水平高,验收率高。 br/   有些项目不验收是企业主不晓得,不懂这些流程。还有的则是验不下去啊! br/   麻烦的是我们统计的还是他环评的理论排放量,实际排放未统计。 br/   翻翻这些环评,很多不可思议的审批意见,比如: br/   1、该项目必须使用天然气,结果这个企业门口根本没有燃气管道,无法落实;联系燃气公司,开口就是几百万。企业不愿意,先烧煤再说。 br/   2、新设备投运,老的设备要淘汰,美其名曰“以新带老”。结果这个产品销路好,企业舍不得拆除老设备。我们的统计中早就删除了老设备的总量,人家还是天天排污。 br/   3、项目投运企业边上的老百姓要拆迁。几百户啊,谁出这拆迁费?结果是企业天天排污,老百姓天天吃灰。 br/   4、脱硫要求人家95%,脱硫设备有问题,测来测去才60%。自然没人敢签字验收。 br/   5、VOC要求尾气治理用活性炭吸附装置,一开始效果很好(崭新的活性炭啊)。验收完了那个活性炭一年也不换,早就没有吸附废气的作用了,所有废气只能排放到大气中了。 br/   6、要求企业的化工残渣送到专业企业处置。结果这个企业居然把化工残渣扔在锅炉的煤炭里,那些残渣好多没分解就挥发到大气中去了。 br/   7、要求企业烘干产品用烘干设备,并废气处理。结果这个企业居然就在厂里晒晒,用阳光烘干,自然废气全跑到大气中了。 br/   说了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即使严格审批过的项目也是一大堆问题。可惜我们的统计数据还是盯着环评那些漂亮的总量数据,实际的真实排放早就不是一个数量级了。 br/   每年看到环保部来我省考核总量,为了一点点总量算来算去。我站在边上,心中总是想,你们天天算计这些纸面上的数据有什么用啊!人家一晚的偷排就把一个城市的总量削减全部干掉了。缘木求鱼徒劳无益啊! br/   总量考核制度夸张到了何种地步,告诉你们不可思议的数据,很多企业的排放总量是按公斤计算的,因为根本没有1吨的排放量给企业。 br/   有的企业一年才0.03吨二氧化硫总量,一天不到100克。一个小时只可以排放几克。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nbsp br/   严苛的审批制度,夸张的总量考核,早就超越了真实的需求。结果就是很多企业根本不符合要求。你批我一天100克二氧化硫排放量,我排我的。验收时符合,验收完了,早就没人再去考核了。& nbsp br/   还是那句话,文件、数据可以假,老实巴交的老天爷不会作假,你排放多少,老天爷就给我们多少脸色。 br/   其实啊,老天爷是最公平、最实在、最厚道的了。 br/   现实中,很多企业效益很好,不缺这点钱,照样偷排,因为别人都在夜间偷排,潜规则如此。很多外企刚来还不错,过了几年居然有不少企业也学会了这招,叹息! br/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49, 133, 155) " 原因八:环评编制质量问题。 /span /strong br/   很多人听说过环评,但不了解咋回事,听我慢慢说来。 br/   如果王老板要生产一个产品,先要去走立项,立项好了就得各个部门跑了。 br/   比如国土局批土地。比如规划局,盖车间得规划同意。比如消防、安检等等,一大堆。 br/   这里面有个重要的手续,就是环保审批。 br/   环保审批先要请环评单位做个环评,复杂的做报告书,一般的做报告表,费用几千到几十万不等,甚至超过100万。 br/   其实还有一种环评,叫登记表,是企业自己填写的,不花钱的。可是实际中能享受此待遇的却不多,企业也不懂,还是花钱去做了报告表。 br/   这个钱是王老板给环评单位的,王老板精明,他挑了个好说话的环评单位。 br/   这个环评单位拿人钱财,自然要替人消灾。环评描述时会想法设法,既要看上去合理,又要保证王老板的项目通过审批。 br/   这里面太复杂了,不细说了(光这个里面的东西能写十本书)。 br/   反正就是根据审批的条件一条条套,死的也得说成活的,长的得说成短的。 br/   很多东西估计只能在理论世界存在,现实根本做不到,居然也写进去了。 br/   环评最后总会来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本项目可行。 br/   最后环评审批部门一看,处理效率很好,不错;总量居然这么低,不错。盖个公章,发个批文,这个项目就通过了。 br/   可是遗憾的是,这个环评的结论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啊。 br/   糟糕的是,我的大气理论排放数据就是来源于这本环评。 br/   说到这儿,大家就要问了,这个环评谁写的。 br/   假设这个环评单位总部在北京,名气很大,中华最牛环境保护技术公司。 br/   中华最牛环境保护技术公司老总在黄河市有个大学同学李小二,想借证。 br/   于是李小二在黄河市租了个二手房,请了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br/   这两个大学生啥经验也没有,只能网上东抄一段,西抄一段。 br/   写完了,让中华最牛环境保护技术公司盖个章(费用不低哦),就拿去报批了。 br/   专家评审,自然一堆问题,改来改去、磨来磨去,最后大家都头疼了,算了吧,通过。 br/   于是我们所有的管理依据全是根据这份漏洞百出的环评,又怎么具备实际操作性?& nbsp br/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49, 133, 155) " 原因九:执法依据太弱。 /span /strong br/   首先大家看新环保法六十三条: br/   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br/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br/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br/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br/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br/   其中第三种情况,处理根本没有震慑力度。 br/   一个企业偷排,篡改在线监控数据,居然就罚款,简单处理一下“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br/   一个大企业,不开脱硫,一年排放上千吨二氧化硫,抓到的概率本就很少很少。抓到了就简单处理一下,关上几天。一声叹息! br/   因此,从法律角度,偷排应纳入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 br/   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br/   可是大家一看,根本套不上,这一条很难适用啊! br/   所以说法律还是要完善,法律的层次一定要严厉。 br/   大家买东西,确定品质后,总喜欢花最少的钱买下商品。企业主也是这样,能花一万解决的绝对不会花十万。 br/   讲这些就是告诉大家,如果让全国所有的企业主都明白,大气偷排成本是不仅巨额罚款还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话,估计一般人真不敢了。 br/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提升企业违法的成本,让企业明白花了十万,是为了以后不损失几百上千万甚至人身自由。 br/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start_6" style=" display: none line-height: 0px " ?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49, 133, 155) " strong 原因十:环保治理技术粗放,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strong /span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end_7" style=" display: none line-height: 0px " ? /span br/   这一点涉及整体环保产业工艺水平,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除了借用国外的技术,自己的工艺发展也是关键。这一块内容太多太多了,涉及多个领域,不细说了。 br/   除了这十个原因,自然还有其它因素,不一一说了。 br/   补充一句,如果你能看到这儿,可见你是个认真的人!在这个浮躁的网络世界中,有多少人能认真看到这里?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第三部分:雾霾肆虐的第二大原因 /span /strong br/   下面说机动车的因素,除了燃煤和工业排放,机动车是雾霾的次要因素。 br/   抄一段话:“环境保护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重型车保有量仅占机动车总量的4%,但NOx(氮氧化物)和PM(颗粒物)排放量在机动车总排放量中的分担率分别高达78%和82%。单辆重型柴油车排放的NOx和PM远高于汽油小轿车,一般相差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br/   为什么抄这句话,因为是实话。所以以后不要说私家车是雾霾的主因了。这么说的人是想转移视线! br/   机动车对雾霾的影响原因如下: br/   1、油品质量不佳,这个很多人已经知道了; br/   2、发动机工艺落后,这个涉及国家制造工艺水平了,难以一步到位;& nbsp br/   3、交通拥堵造成的额外排放; br/   4、尾气治理技术的落后(有的根本没有;有的装了也不用) br/   首先从柴油营运车辆说起,这些年增长速度明显小于私家车。私家车增长速度在7-15%之间,每年不同,每个城市不同。私家车的增速大于柴油营运车,且柴油营运车中的黄标车淘汰力度增加,所以说两者的污染占比也在逐步改变。不过,至少在现在看,私家车仍是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一小部分。 br/   我就拿发达国家很多大城市来说,车辆数超过北京,也没见人家有啥雾霾天啊。 br/   最近的低油价对我国是个好事,可以将价格空间用在油品提升上,即使油价多了几毛,也能从国际油价的下跌中找回来。我认为根据现在的国际油价,我们应该可以做到,当然这要涉及国家层面政策的制定了。我认为现在的形势下,提升油品不难。 br/   至于国产发动机燃烧技术的提升,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当然我们的政府应该逐步提高标准。 br/   城市的拥堵也是汽车尾气排放增加的因素,各式人等曾提过很多建议,在此一一列举,这些建议有好有坏,我也不全赞同,写出来,大家自己评判就是: br/   1、错峰下班,这个分好几类,错峰时段可长可短,说白了,就是稀释车流密度 br/   2、行政机关、学校等远离市中心 br/   3、初中普及住宿,减少接送车辆 br/   4、城市外围换乘系统 br/   5、单双号限行或者号段限行(最粗暴的一种,可惜被用的最多) br/   6、运输车辆错峰上路 br/   7、小学落实校车制度 br/   8、鼓励拼车 br/   9、雾霾重的时候公交地铁等打折甚至免费制度 br/   10、城市主干道快速化改造,上天入地均可 br/   11、过境国道无红绿灯快速化改造 br/   12、物流企业合理布局 br/   13、交通指挥系统人工智能化 br/   14、拥堵路段手机提醒,避免大家扎堆 br/   太多太多了,这些都涉及公安、教育、交通、发改、经信、规划,这是个综合工程,充分体现政府的管理智慧。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措施会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br/   关于汽车,前面这些都是一般因素,最最重要的就是尾气治理。 br/   还是那句话,废气排放不怕,就怕未经治理的废气排放!!! br/   有车的朋友以前肯定去验过车,其中有尾气检测。大家就不懂了,这个检测公司到底是咋回事? br/   要想做这个生意,先要租块地,最好的是要挨着公安检验场地,生意更好做。地租好后要买设备,反正全国就那几家提供设备。租完土地,上完设备,就要逐级上报了,这个权限以前是在省一级环保部门的。省里会组织专家看现场,这儿就有点复杂了,涉及城市尾气检测规划、设备运行正常、与公安交通检测点是否配套、交通组织是否合理。 br/   最后方方面面都可以了,省里就会发个证书,那台设备就可以开机挣钱了,比较大的城市,一年几百万还是稳当的很。 br/   这里和大气的在线监控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企业获得行政权力,在这种效益第一的管理模式下,其作用会难以有效发挥。 br/   那么尾气检测点也是如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尾气检测的作用不大了,这道防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br/   这个防线失效了,还有别的防线吗?法律上还真的有——路检。 br/   此路检不是查酒驾的路检,是专门检测尾气的路检。不过环保部门没有公路执法权,所以每次路检要带上交警。让交警拦车,环保检测。 br/   大家就要问了,这道防线在用吗?很遗憾的告诉大家,几乎没有! br/   说到这儿,关于尾气治理,可以说所有的行政防线都效用不大。我们尾气治理的管理政策漏洞太多,可以钻空子的地方太多。 br/   以后汽车可以异地检验,木桶效应会发挥作用。有些有问题的车子会集中到管理最松懈的地方去,这也是异地检验最大的副作用。 br/   很多城市的环保和公安为了治理汽车尾气,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划定年限,2005底前生产的不能转到本城市,本城市也要淘汰,一刀切。一辆车后面是一个家庭,司机作为父亲,老婆孩子的生活费就在这辆车上,所以很多人会上访,这可是生计啊,1万辆车涉及1万个家庭,1万个孩子。结果多出一屁股维稳的事情。 br/   其实这些柴油营运车,那可真是尾气治理的重灾区了,数量只有私家车的十几分之一,排放量远超私家车。想想也简单啊,人家车子重啊;国产发动机又不咋地;好多车子尾气治理设施也是没发挥应有的作用。& nbsp br/   以某城市机动车尾气为例,一天有三个高峰,早上上班、晚上下班、夜间一两点,前两者是小汽车集体出窝活动的原因,夜间是运输车辆活动原因。早高峰、晚高峰的排放量居然没有夜间运输车辆的多。原因很简单,一辆大卡车抵得上几十辆小汽车,个别年代久远的黄标运输车尾气排放一辆抵得上100多辆小汽车。 br/   讲到这儿,可以小结一下,雾霾肆虐的次要原因是因为柴油营运车尾气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有的根本没有),导致污染物排放成数量级(十倍、几十倍)的增加,其排放的污染物积极参与其它污染物质的化学反应,加剧了雾霾的生成。 br/ br/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第四部分:其他因素 /span /strong br/   说完上面这些,再提一个城市排放清单或者叫源解析的话题,听上去很复杂,说白了就是上面说的那些因素谁是老大的问题,每个城市不一样,每个城市的每个季度,每个月,甚至每一天的各个时段都不一样。这里具体不详细说了。 br/   此外,还有扬尘。一个小土块,从渣土车上掉下来,在马路上被汽车反复碾压,变成细微的扬尘,可以污染几百甚至上千平方的区域。这就是扬尘的威力。 br/   其实扬尘的监管很简单,工地固定源扬尘控制,运输车辆移动源控制。这么简单的事情,居然很多城市也管不好,尤其是晚上,那个一路飞舞的扬尘啊!叹息! br/   关于北方冬季供暖,提供下列信息,大家自己分析一下: br/   1、生活条件好了,房子大了,供暖量大了,燃煤量增加,大的城市一天几万吨煤; br/   2、供暖的煤很多是最差的煤炭,原因不想说,大家自然能想到; br/   3、每个城市供暖的几万吨煤也只是工业中的一小部分。某省全省一年消耗煤炭近3亿吨。大的省辖市有几千万吨煤炭一年。每天几十万吨,供暖只是增加一小部分燃煤量。 br/   对于气象的扩散因素,夏天或者风大扩散都好些。不想列举那些繁琐的公式,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设扩散能力为X,PM2.5产生为Y。X是变化的(一般来说,夏天比冬天大),Y相对稳定在一个区域内(和气象因素也有关系。因为偷排,可以肯定的是晚上比白天大)。当X非常大(比如风大),Y都被扩散了。可是如果我们治理雾霾要靠风吹的话,还要环保部门干嘛?直接拜拜雷公风神就行了。 br/   写到这儿,大家往深了去想,会发现上面所有因素集中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诚信操守,不论是企业,还是监管者、从业者,方方面面的缺位才会导致如今污秽龌龊的天空。人心不干净了,天空也干净不到哪里去!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第五部分:总结 /span /strong br/   有时我常想,总书记、总理等肯定都期望着自己任期内雾霾能得到控制,这可是货真价实、人人称道的政绩啊!这可是世上最最宝贵、最最无价的民心啊! br/   不光他们,每个人都期望如此。可是,现存的模式太顽固了,就像一个池塘,每人都在这个池塘边,都要喝水,都想这个池塘清洁,可是看到别人都在吐痰,心想自己扔点脏东西也没事,时间久了,这个池塘早就污秽不堪了,可是大家还得继续皱着眉头喝,总不能渴死啊。 br/   我们的空气也是如此,在这个顽固的模式中,不管是何角色,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nbsp br/   写这篇文章,就是想改变这种模式。诚然,我们已经在治理雾霾。但如果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错误了,没有抓住主要原因,又如何能消除雾霾?治理雾霾找到主因是关键——那就是改革环境监管体制,遏制企业直排偷排。 br/   研究雾霾时间长了,居然也有职业病了。有时总是胡思乱想,总是担心类似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在我国发生。太可怕了,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后果不堪设想。那将是所有环保人一生的耻辱! br/   内行人不站出来说实话,外行人永远是雾里看花。 我上面讲的这些雾霾肆虐的因素,是一个工作多年环保人的经验所谈、肺腑之言,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本人也没有任何私心,我只是想说,作为一个底层的普通公务员,人民养育了我,“为人民服务”真不是一句口号,我要对得起这份工资! br/   我想,如果我能在这种环境监管体制的改变上发挥一些作用,为老百姓做些事情,这辈子也算没白学这个专业了,自己也总算尽到了义务,自己的人生总算有了些许价值,等老了也能和孩子说说自己当年的事了。 br/   我不是什么名人,只是个平凡的小人物。我没有话语权,只能在网络世界中一声声嘶声地呐喊。我在好多论坛上发言,很快就沉了,多发几遍就被封、被删了。我在扣扣群里宣传雾霾治理,被警告,被踢出群。至于报纸、杂志、电视等,更是不敢奢望。有时想想真的好苦,在这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单靠我自己一个人去做这些雾霾公益宣传真的太累太累!& nbsp br/   但是我依然不想放弃!我坚信,在大家的心灵深处,这个社会依然充满正能量。一个人呐喊太累,期待你帮我一起喊。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发出了声音,自然效果非凡。 br/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我渴望你的支持!拜托大家帮个忙,点点你的鼠标或手机,朋友圈、微信、扣扣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你的参与,将会使蓝天白云更加可能! br/   特别说明,此文的目的不是针对任何个人,或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地区,更没有阻碍经济发展的意图,而是为了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想通过大家一起的努力和呼吁,最终导致——大气污染环境监管体制的完善和改变,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消灭偷排直排,大大减少燃煤、工业、机动车的尾气排放,从根本上减轻雾霾的污染!让我们的空气变得更好!让我们的孩子扔掉口罩,可以自由地呼吸! br/   没有你们的帮助,此文将永远沉在网络海洋的深处! br/   如果你转发了此文,请务必告诉我一声,我会衷心地感谢您的携手支持,并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谢谢你! br/   在此稽首跪拜,拜托各位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开心每一天!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蓝天白云终可期 2016年2月16日夜 /p p 来源:天涯社区 /p
  • AFM:整合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和聚集诱导发光的超快光谱研究
    【案例分享】AFM:整合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和聚集诱导发光的超快光谱研究摘要近日,《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刊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蒙教授团队与陕西师范大学房喻院士团队合作研究工作《Integrating 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 and Twiste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via Molecular Engineering》。该研究工作通过分子工程设计合成了同时具有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和聚集诱导发射(AIE)特性的荧光发色团,将看似矛盾的TICT和AIE特性整合在同一分子内,并通过瞬态光谱等手段揭示了上述类型荧光发色团发射机制,提出了调控TICT和AIE特性的分子工程策略,为设计高可调性和强发射的荧光发色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研究背景荧光发色团在生物成像、环境传感、光动力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TICT和AIE是荧光发色团中普遍存在的两种现象,但这两种现象看似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荧光发色团分子内。TICT过程通常伴随着剧烈的构象变化,分子运动剧烈;而AIE过程通常伴随着分子聚集,分子运动受限。在良性溶剂中,TICT会被激活,而AIE会被抑制;在不良溶剂中,AIE会被激活,而TICT会被抑制。具有TICT或AIE性质的荧光发色团可调性极强,能够通过调控分子性质满足不同应用需要。如果能够构建同时兼具TICT和AIE特性的荧光发色团,将极大增强荧光发色团的可调控性,并拓宽荧光发色团的应用场景。因而,构建同时具有TICT和AIE特性的荧光发色团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内容该研究工作通过分子工程设计合成了具有供体受体(D-A)结构的DMA-NAP荧光发色团和MP-NAP荧光发色团。相比DMA-NAP荧光发色团,MP-NAP荧光发色团的给体含有吡咯单元,具有更强的给电子特性和更好的疏水特性。通过比较两种荧光发色团的斯托克斯位移、量子产率、发射峰位,研究人员发现MP-NAP比DMA-NAP具有更强的溶剂极性敏感度。利用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人员研究了两种荧光发色团在正己烷、四氢呋喃、乙腈三种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发射机制。由于极性溶剂中TICT猝灭荧光,而分子聚集可以有效抑制化学键旋转,研究人员推测DMA-NAP和MP-NAP两种荧光发色团会表现出突出的AIE现象。经过不懈努力,研究人员在水-甲醇混合溶剂中观察到了两种荧光发色团的AIE现象,随后又研究了两种荧光发色团在水含量不同的水-甲醇混合溶剂的发射机制。通过以上工作,研究人员证明了可以通过分子工程设计同时具有TICT和AIE特性的荧光发色团,并阐释了两种荧光发色团的发射弛豫机制,为调控设计同时具有TICT和AIE特性的荧光发色团指明了方向。 图文导读图1. (a) LE/ICT到TICT的激发态构象转变示意图。(b) DMA-NAP和MP-NAP的分子结构。 (c) DMA-NAP和(d) MP-NAP在不同极性环境下的稳态吸收(实线)和荧光光谱(虚线)。 (e) DMA-NAP和(f) MP-NAP在不同极性环境下的荧光寿命衰减曲线。图2. 溶剂极性相关的DMA-NAP和MP-NAP的飞秒瞬态吸收光谱二维彩图。图3. 甲醇和水混合溶剂中,不同混合比例下,DMA-NAP和MP-NAP的AIE效应。图4. 水含量不同的水-甲醇混合溶剂中的DMA-NAP和HP-NAP的飞秒瞬态吸收光谱二维彩图。图5. 两个分子在不同环境中的激发态弛豫途径,以及整合TICT与AIE的示意图。仪器推荐该工作中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由武汉东隆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德国PicoQuant高性能稳瞬态一体式荧光光谱仪FluoTime300完成。FluoTime300是一款全自动模块化荧光光谱仪,专注于稳态及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试。该系统采用自研的EasyTau2测试分析软件实现人机交互,向导式操作,方便易用。文章信息Integrating 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 and Twiste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via Molecular EngineeringWei Zhang*#, Jie Kong#, Rong Miao*,Hongwei Song, Yalei Ma, Meng Zhou*, Yu Fang Adv. Func. Mater.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11404
  • 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青年委员会 关于召开第一届学术交流会的征文通知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青年委员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关于召开第一届学术交流会的征文通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二轮) /p p & nbsp & nbsp 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青年委员会定于2016年9月20日召开以“环境与健康”为主题的第一届学术交流年会,此次会议由艾森生物(杭州)有限公司大力支持,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联合举办。会议将邀请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王爱平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毒理室主任张宏伟主任、艾森生物(杭州)有限公司副总王宇博士等领导出席。会议形式分为主题报告及青年学者交流两部分。主题报告在上午进行,将邀请业内优秀青年专家针对目前业内的热门、前沿主题进行交流、探讨。下午进行青年学者报告交流,旨在为青年委员、青年科研人员、研究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与展示的平台。 /p p & nbsp & nbsp 现征集青年委员/青年科研工作者/研究生报告,内容可涉及(不限于)以下方面: /p p 1)环境因素致癌物、致畸物、致突变物的新进展、新方法、新规范。 /p p 2)食品、药品、化学品、农药、辐射物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 /p p 3)实验室建设及有关毒理学方法的实验设计要点、经验和体会。 /p p & nbsp & nbsp 报告时间15分钟/人(包括报告和提问交流时间)。欢迎青年委员积极参与或推荐研究生进行报告。请报名参与青年学者报告的参会者在会议回执中按要求详细标注。 /p p 会议主席:靳洪涛 & nbsp 段链 br/ /p p 会议组织委员会:段链 & nbsp 顾雯 & nbsp 王超 & nbsp 秦丹 & nbsp 燕宇 & nbsp 王璐瑶 & nbsp 范潇予 /p p 王宇 & nbsp 宁钧宇 & nbsp 陈志蓉 & nbsp 高玲 & nbsp 宋乃宁 & nbsp 邢蕊 & nbsp 李万芳 & nbsp 周殿明 & nbsp 黄婧 & nbsp 陈田 /p p 会议学术委员会:靳洪涛 & nbsp 李峰生 & nbsp 高珊 & nbsp 鱼涛 & nbsp 杜丽 & nbsp 邢微微 & nbsp 闫励 & nbsp 李芳 & nbsp 吕建军 & nbsp 曾晓宁 & nbsp 段化伟 & nbsp 龚龑 & nbsp 韩刚 & nbsp 贺玖明 & nbsp 刘洪涛 & nbsp 张乐丰 & nbsp 王三龙 & nbsp 张科峰 & nbsp 苑玉和 & nbsp 程龙 & nbsp 高艾 & nbsp 李国星 & nbsp 李治建 & nbsp 黄婧 & nbsp 吕鹏 & nbsp 陈丽 & nbsp 徐永俊 & nbsp 刘倩 & nbsp 杨霖 & nbsp 赵建 & nbsp 聂志勇 & nbsp 关继涛 & nbsp 顾建军 & nbsp 周殿明 & nbsp 肖汀 & nbsp 赵晓婷 & nbsp 岳文涛 & nbsp 李伟英 & nbsp 滕宇 & nbsp 房中则 & nbsp 何宁 & nbsp 王根辈 & nbsp 吴虓飞 /p p 会议主办单位: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青年委员会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p p 会议支持单位: 艾森生物(杭州)有限公司(ACEC Biosciences Inc.) /p p 会议联系人: & nbsp & nbsp 段链(010)50930184/185,13811615351, lianzi113@sina.com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顾雯(010)50930182/183, 15001358195, guwen@chinacdc.cn & nbsp & nbsp & nbsp /p p & nbsp & nbsp & nbsp /p p 日程安排 /p p 会议时间:2016年9月20日(全天) /p p 会议地点:北京广西大厦(北京市朝阳区华威里26号) /p p 会议日程: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faf8adcc-fd0b-436c-9c71-20fae1b31302.jpg" title=" QQ截图2016090511495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青年委员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6年9月1日 /p p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rc=" http://www.instrument.com.cn/admincms/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609/ueattachment/5e3b368b-7ed6-4388-a3c1-0337317621d8.docx" 青委会学术交流年会第二轮通知.docx /a /p p br/ /p p br/ /p
  • "双碳"产业的成都样本:为我国提供碳中和解决方案
    当前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加剧,不断威胁着全人类发展,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通过长期研究,四川成都为世界提供了“全球首创、改写历史、世界领先”的“双碳”解决方案。  “直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并变废为宝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最直接有效的策略之一。”业内专家表示,这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分别在2019年和2022年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及相关技术列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的原因。在其他国家仍困于科研瓶颈之时,2022年,中国成都青年科学家成功在全球率先研发出从空气中高效循环捕获二氧化碳技术,并率先实现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业化再利用,填补了世界空白。由此诞生出一个新的百万亿级超级绿色生态产业,形成新经济产业赛道。  当前,我国距离“碳达峰”还有不到10年时间,“十四五”时期是关键期、窗口期,同时也是机遇期。“双碳产业的成都样本”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双碳”战略和“双碳”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较大贡献。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2022年10月16日,我们来到该科研团队位于成都双流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的项目实验室,独家揭密这项世界壮举背后的故事。  全球首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应用于绿色生态灭蚊  公共卫生工作一直是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人民大众健康的重大公共事业,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中强调,从体制机制上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显示出重大改革的超强力度。  目前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约35亿人,处于蚊媒疾病的威胁中。据统计,每年全球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蚊媒传播疾病,蚊子是全球范围内对人类致病致死最多的生物。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或病毒主要有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等,每年世界各地都有多个地方暴发大规模的蚊虫传播疾病疫情,对人类健康威胁巨大。2014年,WHO更是将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远离虫媒传播疾病”。蚊子叮咬以及导致的蚊媒疾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  为解决公共卫生和民生问题,成都首次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应用于生态灭蚊领域,开发出了世界上首台“仿生呼吸式捕蚊机系统”,通过仿生技术和新材料的融合,模拟人体呼吸,循环捕获并释放自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分子诱杀蚊子,此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只利用自然空气来引诱并捕杀蚊子,实现健康、高效的革命性捕蚊。从源头上减少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疫情传播,改写了世界灭蚊历史。  2022年7月,成都活水公园率先引进了先进的“仿生呼吸式捕蚊机系统”,推出了全球首个无蚊公园,引起了全国广泛关注。  2022年10月17日,我们走进成都活水公园,看到一个个绿色的“方盒子”伫立于草坪中,单个盒子面积仅20平方厘米,有半人高,“方盒子”名为“猎蚊者仿生呼吸式捕蚊机系统”,几乎听不到机器声音,侧面装有收集蚊虫的收集器,蚊子飞近设备周围会从底部被吸入,人的体感完全感受不到蚊虫叮咬。  据了解,成都活水公园共安装了捕蚊机50台,目前应用3个月,共捕获成蚊超过5万只,公园区域蚊虫密度由最初的3.46只/台小时下降到0.18只/台小时,基本实现园区无蚊环境。  这项先进的“猎蚊者仿生呼吸式捕蚊机系统”正是采用了世界领先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它由我国青年科学家、绿碳未来(四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碳科技”)董事长唐成康博士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也是“十四五”规划“碳达峰”核心基础技术。唐成康曾师从麻省理工学院资深学者并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国际先进的科研项目创新理念和研发经历,其团队是一支汇集了一批博士、硕士的高科技人才队伍,包含海外知名大学教授、“千人计划”学者、国内顶尖学府博士后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科研团队带头人唐成康博士介绍,“蚊子之所以会咬人,是因为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吸引蚊子最主要的引诱源。‘猎蚊者’是通过模仿人体呼吸,循环捕获、富集并释放自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强诱蚊分子,引诱并捕杀蚊子,颠覆了传统灭蚊方法,实现了高效灭蚊和健康灭蚊的革命性捕蚊新方式。”  “猎蚊者仿生呼吸式捕蚊机系统”不仅让成都市市民惊喜,同时也震惊了业界。该系统将二氧化碳释放浓度量提升到30000PPM,从而真正达到高效地仿生诱蚊效果,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只利用自然空气来引诱并捕杀蚊子。实现在公共区域24小时全时段捕蚊、吸血蚊子种类全覆盖捕捉的特殊优势,有望改变全球数千年以来低效、有毒的传统灭蚊方式,打造城市无蚊区域,比如无蚊公园、无蚊学校等。  “猎蚊者仿生呼吸式捕蚊机系统”与人民大众健康、民生改善息息相关,该技术的出现对于打造“健康中国”,有效、健康、可持续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减少世界蚊媒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改写历史 率先实现产业化落地应用  “取于自然、还于自然”是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及再利用的深刻诠释。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19.8亿吨,其中,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98.935亿吨,排名世界第一,占比30.93%。“双碳”战略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如何早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是我国科学家的责任和使命。  此前世界已有的碳捕获技术缺陷明显,化学固碳成本高、耗费资源大、材料不稳定、不容易普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多但浓度低,很难直接捕获、应用和落地推广,这也是过去学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而唐成康科研团队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率先实现了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及再利用的产业化落地。  为揭示其中奥秘,我们跟随唐成康博士来到位于成都双流区的项目实验室。不大的楼层分布着材料研发室、蚊虫培育室、产品试验室、会议室等,每个房间虽然干净但堆满了试验材料、迭代产品、科研资料等,办公环境极度紧凑。科研人员正认真、严谨地进行研发、试验和收集数据等工作。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凭着一股对科研的热情和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唐成康博士带领10多名研发人员坚守了7年,经过一次次地失败,自主研发出新型纳米级二氧化碳捕获材料,终于成功实现在常温常压下,从空气中高效循环捕获并利用二氧化碳,且能产业化落地应用,填补了世界空白。这是我国科研人员不畏艰辛、刻苦钻研的真实写照。  “猎蚊者仿生呼吸式捕蚊机系统”仅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试点的应用产品之一。  据了解,“猎蚊者仿生呼吸式捕蚊机系统”能做到使用24小时不超过1度电,拥有11项专利(8项实用新型、1项外观、2项发明专利)。全球首款“猎蚊者”呼吸式捕蚊机等项目获得多个大奖,包括2016成都创意设计周金熊猫文创设计奖商用及日常用品类金奖、2016第六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金慧奖、2017“虫洞计划—全球找寻未来的独角兽”成都潜在独角兽、2018创交会中以创客大赛中国创业团队冠军、2018“创客中国”大健康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唐成康博士也被评为2018“四川企业技术创新突出贡献人物100强”。  目前,该系统已在成都的公园、酒店、住宅区、赛马场、景区等区域投放,在整个四川地区,还进入了绵阳、青白江、雅安、新津等地,仅成渝地区的需求量就超过100万台。除了基本的防蚊灭蚊功能,该系统还能提供路灯照明、二氧化碳检测站点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学校、医院、社区、景区、家庭等场景。业内人士分析称,未来公共卫生领域的绿色健康灭蚊将形成千亿级的市场。  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从空气中直接捕获并去除二氧化碳,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可行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阻止灾难性气候变化的方案。同时加以二次利用,不仅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还有效解决了公共卫生问题、民生问题,并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世界领先 推动双碳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大考,必须增强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扎实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双碳”经济是我国国家战略,也是大国崛起的战略机遇。  唐成康博士表示,除公共卫生领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双碳”产业的其他方面,如富碳农业、工业碳减排、粮食仓储、新能源等领域,每个领域都将形成至少千亿级的市场。  针对富碳农业,唐成康博士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可安装到农作物温室大棚外,直接捕获并富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根据各农作物丰产的二氧化碳浓度需要,将调节后的二氧化碳泵入大棚内,能够显著促进农作物增收增产。同时,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固化和再利用,实现了标准意义上的碳减排。例如提高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至正常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3-4倍,草莓的亩产可提高40%-50%,黄瓜的亩产可提高60%-70%,葡萄的亩产可提高40%-50%,等等。  针对工业碳减排领域,唐成康博士科研团队正致力于研发“新型工业二氧化碳捕获装置”,有望大幅度降低工厂二氧化碳的排放。根据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数据分析,在细分行业中,2020年碳排放前三的行业分别是燃煤电厂、钢铁和水泥。其中,燃煤电厂排放量高达35.39亿吨,占总量的34.11%,是碳排放最大的行业;其次是钢铁、水泥行业,这两个行业分别排放了15.98亿和11.12亿吨二氧化碳。实现以上工厂的二氧化碳减排对降低中国碳排放总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传统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及装置,唐成康博士团队开发的新型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及装置具有高吸附-脱附速率、良好循环稳定性,运行成本低于目前常规的胺吸附技术捕获成本,所捕获的二氧化碳还可直接再利用,有望真正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低成本捕获——二氧化碳生态再利用的碳生态循环。  在粮食储存领域,唐成康博士科研团队正致力于研发“新型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系统”。粮食安全是国之根本,目前全国共有粮食仓储企业1.9万家,容量超过3.9亿吨。传统粮仓主要通过自然通风储存。两到三年后,储存的粮食变成陈粮,不能再食用,只能用于工业。现今粮食仓储采用的传统“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会加剧温室效应,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将新型二氧化碳捕获技术运用于粮食仓储,通过捕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替代传统的“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中添加的二氧化碳,最终将实现绿色、环保、高效、安全的粮食零碳储存目的。  在“十四五”发展关键时期,“绿碳科技”计划通过点、线、面结合,率先建立国家级碳中和先导示范区、打造“双碳”经济产业园、建设“双碳”经济新产业链、构建“双碳”经济生态圈等,让企业成为“双碳”经济先锋,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的方式,打造绿碳循环生态体系,在世界独创一条“二氧化碳再利用全产业链”发展路径,为地方政府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我国落实“双碳”战略,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全球“双碳”事业提供了“成都样本”和“中国方案”。
  • 泥石流监测仪器安装映秀红椿沟
    21日,价值近百万元的泥石流监测仪器,由北京空运至双流机场,然后运往映秀,安装在红椿沟,监视泥石流。这样,映秀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首发地红椿沟,就有了人工监测、仪器监测的双重“守望”。   8月14日和8月17日凌晨,红椿沟泥石流两次从山里冲出来,均堵塞岷江,造成重大险情。专家称,映秀红椿沟泥石流有300万方左右。目前仅冲下了100多万方,剩下的泥石流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强降雨而暴发。   沿着红椿沟向上400米,记者在一处农房前找到了一顶小小的军绿色帐篷。两名四川华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监测员马继和邓浩,还有两名映秀特警中队的民兵陈先学和杨怀志,他们就是泥石流监测点的监测员,已经在此驻守了两天了。   监测点帐篷门口的写字板上写着:“8月21日白天,水位略微上升,变浑浊,H1滑坡零星落石,无其它异常”。简单的文字,就是监测员人工监测的内容,然而其中学问可不小。“降雨量达到30毫米,是泥石流发生的一个临界值。”马继说,雨量增大,会让水流变大,监测员就会格外警惕,然而水流突然变小,甚至断流,就要更加警觉,因为此种情况表示有地方被堵塞,水流在被蓄积,很容易形成泥石流。同样,水流变浑浊也要特别留意,因为那表示有松散体正在被水流侵蚀,稳定性被破坏后也会形成泥石流。   除了看水流,还有就是要听声音。在红椿沟两边,不断有石头撞击声传来,时常惹得监测员探出头去看。一旦听到连续的撞击声,监测员也要发出预警。   肉眼观测外,监测点还有一套泥石流次声波报警器。这套仪器大约有微波炉大小,有一个话筒式的接收器,专门接受泥石流产生的次声波。“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只能用仪器来监测。”马继告诉记者,除了次声波监测仪,还有很多科学设备正在被运到红椿沟。届时,除了两台泥石流次声波报警器,在红椿沟两边的山上,将会安装6个雨量自动报警仪,在降雨量达到临界值时立即报警。同时,沟内还将安装一个视频装置,对沟内需要重点监测的物源进行监测,发现异动立即报警。所有这些设备收集的信息都将由一套汇总分析的控制系统来接收。   成都水文地质中心副主任许向宁高级工程师称,尽管设备在技术上较先进了,但仍不能代替监测人员,所以现在监测人员还是24小时值班。
  • 物联网虫情信息采集设备-一款淋过暴雨会更坚强的植物病菌孢子捕捉仪省市县区域/直送2024全+境+派+
    物联网虫情信息采集设备-一款淋过暴雨会更坚强的植物病菌孢子捕捉仪省市县区域/直送2024全+境+派+送解决方案【WX-CQD2】通过对虫情的持续监测,可以在害虫数量还处于较低水平时就发现其踪迹,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虫害大规模爆发造成严重的损失。例如,在农业领域,及时监测到蝗虫幼虫的出现,就能提前进行防治,防止蝗虫大量繁殖吃光农作物。一、产品简介名称:虫情测报仪符合标准:符合GB-T24689.1-2009标准图像式虫情测报工具。主要目的:对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现代农业提供服务,满足虫情预测预报及标本采集的需要。工作原理:利用现代光,电,数控等技术,实现了害虫诱捕虫体高温杀虫,传送带配合运输,整灯自动运行等功能。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可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体分散,拍照,运输,收集,排水等系统作业,然后利用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并实时将环境气象和虫害情况上传到指定农业云平台。二、主体结构主机材质:喷塑底座:底座高度40cm,用于防止雨季雨水倒灌至中控箱中百叶窗:防鸟兽屏幕:7寸触屏整机尺寸:717mm*727mm*1565.7mm。组成部分:诱虫装置、撞击屏、杀虫装置、高清摄像头、主控系统、机械组件、雨雪传感器、光感传感器、专业金属箱体框架三、技术参数操作系统:安卓系统供电方式:标配220VAC,可选配太阳能供电。设备功耗:整机功耗:≤200W;待机功耗≤25W;工作环境:0~70℃,0~85%(相对湿度)、无凝结绝缘电阻:≥2.5MΩ (漏电保护)诱虫装置:默认光学诱虫原理,可选药物诱虫原理。光学诱虫采用主波长为365nm的20W黑光灯管,灯管启动时间≤5S。撞击屏:采用高透玻璃材质,互成120度角,单屏尺寸:长595±2mm,宽213±2mm,厚5mm。杀虫装置:上下两层远红外虫体处理仓,致死率不低于98%,虫体的完成率不小于95%。远红外虫体处理仓工作15分钟后,温度可达85℃±5℃。高清摄像头:本设备支持500W像素摄像头,摄像头采用对插方式,方便现场更换。可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传送带上的虫子情况,所拍摄图像清晰度能够达到人工识别昆虫种类的要求。主控系统:主控系统可提供蓝牙APP配置工具,支持蓝牙非接触式配置。支持更改设备工作模式,单独控制设备的各个组件启动运行。支持远程升级程序、基站定位、自动校时、通过蓝牙配置APP设置参数等功能。通信方式:支持4G通信、可选配以太网RJ45通信。机械组件:箱体内部含虫雨挡板、杀虫挡板、烘干挡板、震动装置、移虫装置、补光灯、摄像头等机械装置及控制执行设备。虫情测报仪震动装置可将诱集到的虫体进行震动,使昆虫冲突均匀洒落平铺在传送带上,避免虫体堆积,确保每个虫体特征都可清楚拍摄,配合平台软件AI分析识别系统,可保证不同时间段诱集到的昆虫不混淆。雨控技术:通过雨雪传感器检测现场天气情况,无雨雪天气正常运行,有雨雪天气停止运行。识别雨雪天气后,控制虫雨挡板开合方向,实现虫雨分离。光控技术:通过光照传感器检测现场光照强度,不受瞬间强光影响。当光照小于程序设定值时,控制设备正常运行;当光照大于程序设定值时,控制设备停止运行。时控技术:可设置工作开始时间、工作时长、单次工作循环时间、诱虫灯开启时长、雨后延迟开启时长等。工作模式:支持自动工作模式、手动工作模式,支持工作模式切换。自动工作模式工作流程:飞虫受诱虫光源吸引→进入百叶窗→撞向撞击版→撞击后掉入杀虫仓→杀虫仓高温杀死虫子后→杀虫挡板翻转→虫子尸体掉进烘干仓→烘干仓进行高温烘干,烘干完成后→烘干挡板翻转→虫子尸体掉落在震动板上→震动板启动→虫子尸平铺至传送带上→传送带将将飞虫尸体运送到摄像头下→拍照→上传照片至服务器。手动工作模式介绍:支持通过蓝牙配置APP、云平台、虫情监测APP控制各机械组件运行。四、安装方式:1.选择好虫情检测柜体安装位置,尽可能提前预制平坦硬质水泥高台,再根据底座固定尺寸进行打孔。2.使用配件里的膨胀螺丝装到打好8个孔位中。3.将设备支撑柱下面的四角抬高焊脚的8个膨胀螺丝孔位对应好,用扳手拧紧固定,即可。五、虫情测报平台:1.虫情测报平台可根据不同权限进行分账号登陆及管理,至少能分配8级以上不同权限的账号。2.虫情测报平台远程查看虫情测报仪的各个部件的当前工作状态,且状态可进行存储,可查看历史记录。3.虫情测报平台用户可增加害虫种类。4.虫情测报平台具有按区域和时间两种方式的害虫种类、数量变化的统计图包含柱状图和折线图。5.虫情测报平台使用第二代虫情数据库进行AI自动分析,同时用户可对AI分析结果自行补录修正。6.虫情测报平台支持二次开发,免费提供专业虫情测报平台及APP客户端,平台可提供API接口。可提供基于java、C#的SDK开发接口。
  • 仪器表征,科学家开发了基于光致发光的可持续辐射冷却气凝胶!
    【科学背景】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时,被动辐射冷却作为一种潜在的可持续热管理策略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石油化学衍生冷却材料往往面临太阳光吸收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四川大学赵海波教授、王玉忠院士等人合作提出了一种内在荧光生物质气凝胶。这种气凝胶通过DNA和明胶在有序分层结构中的聚集,利用荧光和磷光效应实现了在可见光区域超过100%的太阳加权反射率。这一创新不仅使其在高太阳辐照下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温度达16.0°C,还通过水焊接方法实现了高效大规模生产,展现出卓越的修复性、可回收性和生物降解性。这种生物质荧光材料为设计下一代可持续冷却材料提供了新的科学工具和技术路径,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科学图文】图1: 本征光致发光生物质气凝胶板示意图。图2. GE-DNA气凝胶的结构和形貌。图3. GE-DNA 气凝胶的可修复性、可回收性和生物降解性。图4. GE-DNA气凝胶的冷却机理和性能。【科学结论】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荧光诱导的生物质辐射冷却策略,通过利用DNA和明胶(GE)的协同效应,在可见光区域实现超过100%的太阳加权反射率。这一创新通过有序分层的气凝胶结构,不仅有效地抑制了紫外光的吸收,还优化了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反射性能,从而显著提升了材料在白天辐射冷却中的效率。实验结果展示,该生物质气凝胶能够在高太阳辐照下将环境温度降低16.0°C,彰显了其在温控领域的潜力。此外,通过水辅助制备技术的可伸缩生产,使得气凝胶能够大规模制备,且保持了结构的各向异性,确保了光学性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重要的是,这种材料完全由生物质原料制成,具备高修复性、可回收性和生物降解性,能够在整个使用寿命内避免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一科学启迪为未来能效高、环境友好的新型材料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望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文献信息:Jian-Wen Ma et al. ,A photoluminescent hydrogen-bonded biomass aerogel for sustainable radiative cooling.Science385,68-74(2024).DOI:10.1126/science.adn5694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n5694
  • 服用者血液具有毒性,灭杀蚊切断疟疾传染
    p   国际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传染病》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药丸可以使人的血液对蚊子产生毒性并杀死它们,这将有利于防控蚊子传播疟疾等疾病。 /p p   一组由英国主导的研究团队将139名来自肯尼亚的志愿者分成三组。疟疾患者被随机选择三天服用600mcg/kg或300mcg/kg伊维菌素或服用安慰剂。结果显示,两种剂量伊维菌素对蚊子的毒性可达28天之久。吸食伊维菌素摄入量较高患者的血液两周后,97%的蚊子死亡。 /p p   来自肯尼亚医学研究所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科学家们将从志愿者身上采集的血液样本喂给实验蚊子进行测试。研究人员希望这种药物可以用于控制疟疾和其它由蚊子传播的疾病。研究人员认为,考虑到高剂量的副作用,300mcg/kg剂量比较理想。研究发现即使受试者服用伊维菌素一个月后,他们的血液仍能杀死蚊子。 /p p   这一发现对非洲十分重要,仅仅在尼日利亚,数百万人死于由雌性蚊子引起的疟疾。尼日利亚连续几届政府都投入巨资抗击疟疾,但收效甚微,许多尼日利亚人仍在继续受到感染。在肯尼亚,每年有600多万人感染疟疾。这种新型药物的发现,将可能有效防控疟疾等蚊子传播的疾病。 /p
  • 死海古卷有隐形文字?考古学家用多光谱成像,发现2300年前短语
    1946年,几个牧羊人在死海北部的库姆兰洞穴,发现了一批被灰尘覆盖的纸卷。经过一些考古学家的辨认,这些纸卷有2300年历史,撰写于公元前3世纪,大多数纸卷上有古代希伯来文,从此之后,这批古代文献就被称为死海古卷。经过70多年研究,死海古卷的秘密不断被揭开,然而今年英国的一位考古学家,在空白的死海古卷上,又发现了一些隐形文字,似乎预示着过去的很多研究需要推倒重来。死海古卷实际上由900份手稿组成,被认为是古老的犹太教分支艾塞尼(Essenes)派学者撰写的,目前有一部分手稿收藏在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的琼泰勒(Joan Taylor)教授在曼彻斯特大学研究死海古卷时,用放大镜检查几片被当做白纸的手稿,然后她隐隐约约发现了一个希伯来字母“L”。一开始,她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或者出现了幻觉,但后来她注意到羊皮纸上还有其他字母。她说:“通过放大镜,我以为我看见了一个褪色的小字母,希伯来语字母‘L’。”“坦率地说,由于这几片手稿本来都是空白的,所以我也认为我可能出现了幻觉。”“但是后来,我检查了好几片手稿,它们也带有看不清的字母。”“每个手稿碎片上只有几个字母,发现它们就像找拼图碎片一样。”后来,琼教授使用了一种称为多光谱成像的技术,该技术使用不同的波长来捕获难以看见的图像。经过电脑辨认,最终手稿上的文字显示了出来,其中包含可读的单词、字母和格子线。第一个能完全辨认的希伯来短语是“Shabbat”,意思是犹太人的安息日,也就是星期日的意思。琼教授认为,这些褪色的文字,可能是旧约的一部分,破解它们或许可能帮助人们深化了解古代以色列和犹太人社会。自从死海古卷被发现以来,学者们就对其十分着迷,这些古老的羊皮纸包含希伯来圣经、犹太人的社会规则、犹太日历甚至天文观测记录。完好保存2300年的手稿,本就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好奇心的文物,仿佛古人撰写的武功秘籍,人们对其记录的内容特别看重,期望它能够解开很多未解之谜。不过,以前破译的死海古卷,内容无外乎旧约,了无新意,此次琼教授发现的“隐形文字”,重新激起了人们的兴趣。这几片此前被忽视的死海古卷,文字为什么是隐形的?难道说仅仅是褪色了吗?这显然说不通,因为那么多古卷,为什么就它们褪色了?很多人认为,这是艾塞尼学者有意为之的手段。至于说当年这批学者为什么要隐去文字,恐怕他们有自己的难言之隐,现代人想要破解其中的奥秘,只能等待考古学家的新发现了。你认为死海古卷隐去文字是为什么了?
  • 驱蚊手环靠谱吗?实验室仪器检测结果惊人!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 /strong 讯 又到了“蚊子到处嗡嗡飞”的夏天,面对蚊子突如其来的袭击,很多人都会感觉不胜其扰、心烦意乱。为解决这一夏天里的“头号烦恼”,不少人纷纷给家人、特别是孩子选购一些新型驱蚊产品,如驱蚊手环等。然而,这些手环真的靠谱吗?近日,有网友用实验室仪器亲测了一款网购的驱蚊手环,检测结果着实有些惊人...... /p p   原帖地址: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26216/ /span /p p   先来看看网友的实验过程: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儿子看见有的小朋友胳膊上带着个驱蚊手环,觉得很好玩,也想要。拗不过他,给熊孩子买了一个。快递寄过来,打开看看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71dcf5e7-7a75-434b-9cfe-113fe1cf75cf.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外包装的正反面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看样子好像是韩国产的。打开包装袋里面一股的药味。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我顿时觉得这里面含有菊酯类的药物成分,就不想让娃带上,可是娃娃偏要带。于是在衣服上带了半天,后来在隔着衣服的地方皮肤都红了。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我很生气,这帮无良商家,想应该拿去先检测一下。于是果断拆开,准备用QuEChERS方法处理一下再检测。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e7d6ff1-c724-4aaf-8e18-437100fa24c7.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最右侧的小圆饼大概是核心部件,上面有一层油油的东西。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这大概就是要萃取的物质。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540de72-d731-46fd-9b47-56d25a032654.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1.称重(虽然没有打算定量,但是这数据万一有用呢)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内核加外壳 共6.0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b6cd9a47-1753-4db3-8c9a-feccf3086f6b.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2.加乙腈20ml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c95b35f3-f023-4be4-9f20-0505ae9be7e0.jpg" title=" 5.jp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外壳太大放不进离心管里,就用大一点的烧杯加了乙腈震荡浸泡5分钟,然后把烧杯中洗过外壳的乙腈倒入放有内核的离心管,继续震荡3分钟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3.加质控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d2f33c2-3fd9-40aa-9c37-8951de3321aa.jpg"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因为没有用GB方法,所以就选一个代表性的标准物质,加了联苯菊酯100微升。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4.加方便面料包,哦,不是打错了,是Quechers试剂萃取包。我可能是有点饿了...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3486fedc-ecbe-4329-9ddf-6f7c56ce8628.jpg"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上述两个离心管都加哦,震荡3分钟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5.转速6000离心5分钟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144a482-6cbb-44e9-aa82-aace58b7e2ec.jpg"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6.取8mL上清液到净化管内。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ba77db37-adcc-4a61-ae15-1dca90b45949.jpg"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继续转速6000离心5分钟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7. 取上清液 倒入进样小瓶上机。既然辛辛苦苦做了,就干脆连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的也测一下吧。上ECD 、FPD和液相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主要是看ECD的菊酯类和有机氯的检测,其他两个检测器也可以参考一下)。仪器条件按NY/T 761-2008的方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trong 结论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检测结果显示,有机磷类的没有检出,虽然手环的基质复杂,但是没有一个药物前后两个柱子都对上的。氨基甲酸酯类的,也没有检出(样品像基线一样平稳)。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最后的 有机氯和菊酯类厉害了!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中标的有:pp& #39 -DDT上机直接检测的浓度为0.031mg/mL,乘以20mL的体积,所以这个6g手环里含有0.62mg的pp& #39 -DD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含有一个上榜 β-六六六上机直接检测的浓度为0.0017mg/mL,乘以20mL的体积,所以这个6g手环里含有0.034mg的β-六六六。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至于以上两个货的毒性请参考《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总之,很可怕的。怕把小朋友们吓尿了,我就不贴出来了。 /span /p p   以上就是网友对市面上一款驱蚊手环检测的过程和结论。结论中提到的六六六(HCH)、滴滴涕(DDT)都是有机氯农药,化学性质稳定,难易降解,易通过食物链在人体蓄积,具有慢性和潜在性的毒性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末已停止生产或禁止使用。 /p p   有网友表示:“六六六和滴滴涕都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抽检结果证实后可以走法律程序了。” /p p   有专家指出:“驱蚊手环中的成分不得而知。如果是纯天然的,依靠的是驱蚊植物的气味,那么作用自然有限,和驱蚊植物一样基本不靠谱。如果闻起来有刺鼻的味道,更要警惕是否有化学物质,儿童佩戴尤其要谨慎。” /p p   而驱蚊手环属于新型产品,目前并没有针对驱蚊手环的检测标准,因此没有得到农业部农药登记证的这类产品的安全性并没有经过验证,其驱避效果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判定。 /p p    strong 拓展阅读:如何选购驱蚊产品? /strong /p p   家庭防蚊要慎用蚊香、气雾剂等化学品驱蚊。常见的喷雾剂、蚊香和驱蚊液这些产品都含有化学成分,蚊香里面含有菊酯,对婴儿会产生危害。 /p p   最好采用物理方式驱蚊,比如纱窗纱门,电蚊拍以及灭蚊灯。纱门、纱窗必须与其框架匹配、相互吻合,与门窗间的缝隙不可过大,以防蚊子进入。 /p p   家有宝宝的,夏季防蚊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家里挂蚊帐,安全健康。“现在,灭蚊灯种类繁多,家庭首选光触媒吸入式灭蚊器,效果较好。”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