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仪器信息网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相关的解决方案。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相关的论坛

  • 【转帖】中国《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附标准下载)

    [b][font=黑体]一能源管理体系概念的产生背景[/font][/b][font=宋体]能源管理体系概念的产生源自于对能源问题的关注。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给各个国家带来了能源制约问题,发展需求与能源制约的矛盾唤醒和强化了人们的能源危机意识。而且人们意识到单纯开发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个方面,人们开始关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等系统节能问题,研究采用低成本、无成本的方法,用系统的管理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些思想前瞻的组织还建立了能源管理队伍,有计划地将节能措施和节能技术用于生产实践,使得组织能够持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系统管理能源理念的树立,也因此产生了能源管理体系的思想和概念。[/font][b][font=黑体]二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意义[/font][/b][font=宋体][size=3]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由于我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我国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能源供给矛盾尤为突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size][/font][font=宋体][size=3]在国家宏观能源政策导向下,虽然能源管理工作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组织能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之间尚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乏全面系统地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缺乏全过程系统的科学监控,系统的能源管理思想没有得到具体体现和贯彻实施。为了切实地加强组织的能源管理,促进节约能源并降低组织生产成本,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推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便是一条科学可行的途径。对我国现阶段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目标、建设节约型社会、缓解能源紧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size][/font][font=宋体]在组织内部建立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使能源管理的各项手段和措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系统地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各项能源管理活动,实施全过程管理,以期获得最佳的节能效果。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于:[/font][font=宋体](1)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能够有效地将企业现有的能源管理制度与能源有关的法律法规、能源节约和鼓励政策、能源标准,如能效标准、能耗限额标准、计量和监测标准等,以及其他的能源管理要求有机结合,形成规范合理的一体化推进体系,使组织能够科学的强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font][font=宋体](2)有利于组织能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这是由于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只解决了“谁来做、做什么”的问题,而“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主要由执行者凭个人的经验甚至意愿来决定,导致有些节能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系统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的能源管理体系,便能大大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进而提高节能工作整体效果和效率。[/font][font=宋体](3)有利于及时发现能源管理工作中职责不清问题,为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组织结构提供保障。通过识别节能潜力以及节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实现组织的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font][b][font=黑体] 三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理论基础[/font][/b][font=宋体]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的,针对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使用或能源消耗,利用系统的思想和过程方法,在明确目标、职责、程序和资源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以高效节能产品、实用节能技术和方法以及最佳管理实践为基础,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引入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确保能源管理活动持续进行、能源节约的效果不断得以保持和改进。从而实现能源节约的战略目标。[/font][font=宋体]能源管理体系借鉴ISO9000和ISO14000的理念和思想、强调规范各种能源管理制度和措施、注重识别和利用适宜的节能技术和方法,以及最佳能源管理实践和经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font]

  • 能源管理体系新版本的要点变化

    能源管理体系国标版本为GB/T23331-2012和GB/T29456-2012。并根据上述两个标准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业认证标准和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各省根据自身情况特点制定了各省的能源管理体系评估要求和要点。因为其结果验证可以由主管部门开展的评估和认证机构进行的认证两种。所以目前形成了一个支撑链条??。目前国际标准ISO50001有了2018版本,是不是意味着国内如此众多的标准都需要修定,影响较大。那么,新版本的国标什么时候出来,又如何有效执行呢

  • 【原创】未来的能源管理体系ISO 50001标准已被批准成为国际标准草案(IDS)。

    近期,未来的能源管理体系ISO 50001标准已被批准成为国际标准草案(IDS)。 ISO 50001将为工业厂房、商业设施或全部组织的能源管理制定框架。预计世界上将有60%的能源使用受该标准影响。 该标准主要基于ISO所有管理体系标准的共同元素,确保与ISO 9001(质量管理)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保持最大的兼容性。ISO 50001将有助于:* 将能源效率纳入到管理实践的框架 * 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能源消耗资产 * 制定基准、测量、记录和报告能源强度改进及其预计的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能源资源的透明管理和交流 * 能源管理最佳实践和良好能源管理行为 * 评估新能源效率技术的实施并确定其优先顺序 * 通过供应链促进能效的框架 * 与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计划有关的能源管理改进 ISO 50001正在由ISO/PC 242能源管理委员会进行制定。ISO/PC 242的秘书处由美国(ANSI)和巴西(ABNT)的ISO成员合作伙伴组成。42个ISO成员国参与了改标准的制定,另外10个成员国作为观测者。 现在,ISO 50001正处于国际标准草案(IDS)阶段(见背景资料),ISO邀请各国成员组织在5个月投票期内对该标准文本进行投票和评议。 若DIS投票通过,修订文件将作为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在各ISO成员国运行。若FDIS投票通过,ISO 50001将在2011年初作为国际标准发布。背景资料: 国际标准的新开发(编写新标准)或修改(一般定期约5年要对已经有标准评审,决定继续使用、修改、作废等)是有程序的。它分6个阶段。 1、提案(New Work Item Proposal,NWIP); 2、工作组草案(Work Dfaft,WD); 3、委员会草案(COMMITE DRAFTCD); 4. 国际标准草案(DIS); 5、征求评议意见,有的要通过实际试用,最后作为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 6、把FDIS提交批准,成为国际标准(IS)颁布。

  • 中国计量院能源管理体系顺利通过第三方认证

    日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计量院”)能源管理体系通过第三方机构审核,顺利取得认证证书。[align=center][img]http://www.nim.ac.cn/sites/www.nim.ac.cn/files/news2018/07-09/mocihuiyi.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为中国计量院能源管理体系外审末次会议[/align] 外审组专家审阅了中国计量院能源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院能源评审报告等材料,对照标准仔细审核了体系建立的节能监测、能源审计、内部审核、节能技改等各项机制措施和2017年度各项能源管理工作,一致认为中国计量院能源管理方针合理有效,能源管理体系符合认证要求。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是中国计量院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一环。此次认证的顺利通过标志着中国计量院实现了能源管理工作的体系化、规范化,将有效提升和平里、昌平两院区办公、实验、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的能源利用效率,为落实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奠定了基础。(图/文:张仕杰)附:中国计量院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align=center][img]http://www.nim.ac.cn/sites/www.nim.ac.cn/files/news2018/07-09/image003.png[/img][/align]

  • 能源管理体系

    有谁做过能源管理体系啊,有几个问题请教一下,关于能源服务、能源供应商的评价和设备能效的监测如何写到程序文件里面。内审和管理评审怎么做,我第一次接触,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 【转帖】能源管理体系ISO 50001已成为国际标准草案(IDS),可能于2011年初成为国际标准

    近期,未来的能源管理体系ISO 50001标准已被批准成为国际标准草案(IDS)。 ISO 50001将为工业厂房、商业设施或全部组织的能源管理制定框架。预计世界上将有60%的能源使用受该标准影响。 该标准主要基于ISO所有管理体系标准的共同元素,确保与ISO 9001(质量管理)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保持最大的兼容性。ISO 50001将有助于:将能源效率纳入到管理实践的框架 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能源消耗资产 制定基准、测量、记录和报告能源强度改进及其预计的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能源资源的透明管理和交流 能源管理最佳实践和良好能源管理行为 评估新能源效率技术的实施并确定其优先顺序 通过供应链促进能效的框架 与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计划有关的能源管理改进 ISO 50001正在由ISO/PC 242能源管理委员会进行制定。ISO/PC 242的秘书处由美国(ANSI)和巴西(ABNT)的ISO成员合作伙伴组成。42个ISO成员国参与了改标准的制定,另外10个成员国作为观测者。 现在,ISO 50001正处于国际标准草案(IDS)阶段(见背景资料),ISO邀请各国成员组织在5个月投票期内对该标准文本进行投票和评议。 若DIS投票通过,修订文件将作为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在各ISO成员国运行。若FDIS投票通过,ISO 50001将在2011年初作为国际标准发布。背景资料: 国际标准的新开发(编写新标准)或修改(一般定期约5年要对已经有标准评审,决定继续使用、修改、作废等)是有程序的。它分6个阶段。 1、提案(New Work Item Proposal,NWIP); 2、工作组草案(Work Dfaft,WD); 3、委员会草案(COMMITE DRAFTCD); 4. 国际标准草案(DIS); 5、征求评议意见,有的要通过实际试用,最后作为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 6、把FDIS提交批准,成为国际标准(IS)颁布。 新闻原文:[url]http://www.iso.org/iso/pressrelease.htm?refid=Ref1337[/url]

  • 大家有没有熟悉能源管理体系的

    能源管理体系中,能源服务的采购、评价是怎么管理的,大家帮帮忙吧,我实在是想不出来了,我公司是生产钢帘线的,主要能源服务公司是能源合同管理公司和公司工程合同公司

  • 【资料】质量管理体系标准(chm格式)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ebook, chm格式的.包含了 GB/T 19000:2000、GB/T 19001:2000、GB/T 19004:2000。  无私奉献,给点奖励,鼓励士气. :-) [em02]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645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chm格式)[/url]

  • [分享]ISO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ebook》包含了 GB/T 19000:2000、GB/T 19001:2000、GB/T 19004:2000。可以迅速阅读标准内容,查找问题的答案。 利于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整体掌握。 提供了增强学习效率之最佳体验的工具。 谢谢作者杜伟!下载: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12901.shtml

  • 【分享】QC 080000 危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标准

    QC 080000是目前IECQ-HSPM体系认证的唯一实施标准。该标准是IEC在EIA/ECCB-954标准的基础上编写的,因而是IEC体系的国际标准之一。该标准的第二版颁布于2005年10月,一经颁布即成为IECQ-HSPM的实施准则。企业必须满足QC 080000标准的所有要求,并通过IEC授权监察机构(Supervising Inspectorates,SI)的审核,才可以通过IECQ-HSPM体系认证,并获得认证证书。HSPM即Hazardous Substance Process Management, 危害物质过程管理。IECQ-HSPM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开发的危害物质过程管理认证项目的通用名称。该体系是基于过程管理思想建立的危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其主要思想是:强调应用通用的“过程管理”模式来解决不同企业、不同产品应对不同国家与地区危害物质管理要求的多样性,建立统一的国际管理标准与持久有效的管理体系,从而帮助企业跨越种类繁多的绿色贸易壁垒。[color=red]【由于该附件或图片违规,已被版主删除】[/color][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6943]QC080000[/url]

  • 关于“实验室认可”与“实验室管理体系”版面更名通知

    由于之前实验室认可与实验室管理体系有交叉,导致大家不知道将相关话题发表于何处。为了更好明确,特对上述2个版面进行版面名调整。具体如下:实验室认可更名为“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实验室管理体系更名为“管理体系认证”,这2个版面讨论的范围如下: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主要涵盖检测/校准实验室认可、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认可、医学实验室认可、生特安全实验室认可、能源之星实验室认可、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标准物质生产者认可、实验室安全认可;计量认证CMA、审查认可CAL、GLP 等管理体系认证:主要包括ISO9000系列、ISO14001、OHSAS18001、SA8000、ISO22000、HACCP、GMP、ISO27001等体系认证,产品认证、CCC认证等请如果涉及相关版面的话题的帖子,请两个版面的版主转移下,谢谢合作!

  • 【分享】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环境保护

    [size=4][B]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环境保护[/B][/size] 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ISO14001、ISO14004等5个标准,同年,被我国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原国家环境保护局适时组织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试点认证工作,建立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ISO14000系列标准是一套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先进的管理标准,同时也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实施该标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它与贸易的紧密联系,吸引和引导企业自愿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提高企业或组织的环境管理水平,减少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最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ISO14000标准对我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10年来ISO14000标准的推行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管理实践证明,它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有较大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3个方面。   一是促进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ISO14000系列标准强调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促使企业把环境保护纳入其总体管理方针与目标,充分考虑其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所包含的环境因素,找出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控制并降低其环境负面影响。它为促使企业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与能源,保证在最低消耗下来完成其生产或活动过程,为企业降低成本、减少废物产生与污染物排放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管理工具。正确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是推动了清洁生产的发展。清洁生产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都必须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在近期,提高原材料、能源利用率,在生产过程中预防污染的产生,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是实施清洁生产战略的目标。建立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则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ISO14001从管理体系的高度强调了污染预防,在环境方针、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运行控制、纠正与预防措施等体系要素中都贯穿了污染预防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建立起的环境管理系统,推动企业从根本上实现污染预防和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推动了企业开发清洁产品、采用清洁工艺、采用高效设备、综合利用废物的工作。   三是通过深化环境管理,协调政府职能与企业自主管理的关系。ISO14000系列标准要求企业将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承诺纳入其环境方针,作为企业活动的指导思想。这就将环境守法行为变被动执行为主动遵守。   各级环保部门在推进ISO14000系列标准工作中,积极研究我国现行的环保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等与ISO14000标准实施的结合问题,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日常的环境管理工作中予以推行。例如,曾经广泛实施的由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出具环境保护守法证明,设立现场观察员等措施,为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规范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也是认证工作与日常环境保护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有机结合的良好范例。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工作,是国际认证标准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的成功创举   自从1999年启动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活动以来,已经批准的32个示范区,在科学管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质量改善、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工作是ISO14000管理体系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相结合,在区域环境管理方面的一种创新,创建示范区工作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作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条件重要指标之一,示范区在创建过程中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制定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强化了对污染源的控制管理,而且还拨专款用于污染防治项目,各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都达到和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良好的环境质量,给示范区带来了可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创建工作的实施,丰富和充实了开发区环境管理的手段,使开发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管理由单纯强制指令型逐步向强制指令型和指导参与型结合的管理方式发展,做到政府管理、企业参与,变被动治理为主动防治,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新机制,对优化管理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加快开发区及风景名胜区等环境管理国际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紧密围绕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我国环境保护近20多年来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开始显现,土壤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核辐射环境安全存在隐患。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明确要求要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5年减少 10%的约束性指标。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部署,层层分解减排指标,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准入,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加强环境能力建设,环境保护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为了完成“十一五”环保目标,各级环保部门在多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6年,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67万人次,检查企业72万多家,检查工业园区1900多个、园区企业近3万家,立案2.8万件,查处违法企业4000多家。在受到查处的企业中,有一些是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这说明个别企业并未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遵守国家的环境法律、法规。同时也说明,实施ISO14000标准单靠认证认可机制难以保证认证质量。要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利用现行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监督管理渠道加以监督,才能保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可靠的质量,降低环境认证风险。

  • 空压机合同能源管理分析

    空压机合同能源管理分析 空压机合同能源法治健全的国家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在中国也不算一个新鲜事物。在中国大陆地区,该项目已被政府正式确认,但该项目在中国现阶段实行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它被合同双方认可的可能性非常小,也就是说基本上在现阶段是不可行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来看下面一个案例。 某空压机商家提出一个合同能源的方案:向潜在使用活塞空压机的用户免费提供双螺杆空压机用以替换,活塞机,用户初期投资成本几乎为零,但用户必须用使用活塞机用电基础减去使用螺杆机的用电电费做为给商家的投资回报,等给商家的费用到达合同约定的金额时,商家提供的设备无偿转让给用户。 中国有句古话:买的没有卖的精。商家对合同能源管理条款的设定不可能使自己无利可图,但用户也不是傻瓜。在买卖双方的智力交锋过程中,谁将获得胜利呢?我们开始分析这个案例。 商家在他的合同能源管理方案中可能会设置什么条款?1.依据用户使用活塞机的开机时间要求用户确保使用螺杆机后必须不低于该开机时间。2.若前述条款不能完全做到,则商家向用户要求延长收费的年限,并确定最长收费年限。3.如果前述两项都不能达到,则要求用户在规定的年限内以合同约定的价格买断该设备。4.必须使用商家提供的后续的售后服务。5.高额的违反合同的罚金。 从上面卖方的条款设置来说,如果用户接受了卖方的合同条款,用户的利益肯定是受损的。但用户也不是笨蛋,他们即使愿意接受合同能源管理这个项目,也会在条款上据理力争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中国目前这种商业情况下,现在的用户主管会接受这种长期合同吗?还有如果用户违约,卖方就一定能够收回投资收益吗? 综合以上,所以,空压机行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时机还不成熟,即使谈成了合同,实施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是无法控制的,合同能源管理的初衷是好的,但决不是慈善,这是一种商业的行为。 以上就是对空压机合同能源管理的分析,感谢您的访问,并请持续关注佩恩内官网。

  • 实验室管理体系宣贯

    、培训内容(一)ISO/IEC 17025 体系相关准则讲解:1. 2017版本ISO/IEC 17025 前瞻(ISO/IEC 17025 CD版本 ) ,如何解读ISO/IEC 17025标准的内涵(适用对象及与ISO 9001的异同)2. 2016年5月31日最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讲解;3. 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讲解;4.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讲解;5. CNAS-CL52 《CNAS-CL01应用要求》解读;6. 新版准则对《质量手册》编写要求详解;7. 新版准则对《程序文件》编写要求详解;(二)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营中的人员管理: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2、质量职责的分工:最高管理者(实验室主任)、技术主管、质量主管、监督员、内审员、检验/校准员、授权签字人、其他人员;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人员权限和责任);4、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运行机制:实验室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的依据,质量体系文件化要求(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奖惩机制,检查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内审), 综合评价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三)实验室和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中的难点讲解:以标准/准则为依据,以客户为焦点,以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为手段建立质量体系、如何做好质量监督、如何有效(有限)控制偏离、测量仪器的特性及其评定和表示、“六项”技术政策概要、检验/校准报告的一般要求、其它管理要素、内审和管理评审的一般方法。(四)、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讲解: 1、CNAS《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对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考核要求;2.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目的及其与校准/检定的区别 3.检验检测机构如何确定需开展期间核查的设备 4.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量值溯源与常用期间核查方法介绍;仪器设备的内部校准要求;5.期间核查结果数据的判定方法 6.介绍检验检测机构如何选择和使用有证标准物质,以及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的监测和评价 7.案例分析 (包括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及相应的期间核查原始记录的编制案例)全国各地均有班次。有计划及时联系!参加颁发(二合一)内审员证书,设备管理员!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方式有哪些?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为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组织计划的安排,确认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被正确、有效实施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内的各项要求是否有助于达成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适时发掘问题,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为组织被审核部门/人员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以确保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那么,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方式有哪些?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方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文件审核:评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单/记录和其它要求的支持性文件是否涵盖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技术规范)标准。 二、现场审核:审核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的程度及有效性。 1)、每次现场审核,包括初次审核(第一次正式审核)和每年的监督审核,必须包括以下方面和内容的审核: a)、从上一次审核后的新顾客。 b)、顾客抱怨和组织反应的情况。 c)、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和措施。 d)、朝持续改进目标的进展情况。 e)、从上一次审核后,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和验证。 2)、包含第四章的质量管理体系、第五章的管理职责、第七章7.1至7.3的产品实现过程,都必须在每个为期连续12个月的现场审核时,至少进行审核一次。 产品质量和安全是客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任何产品质量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客户的投诉甚至巨额费用的产品召回。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能帮助采购商和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识别出质量问题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 【分享】各种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9001、14000、18001、22000、……) 大集合!

    为便于朋友们学习各种管理体系,故在此汇总各种管理体系(标准)。论坛已有的,提供链接,论坛还没有的提供附件:[size=4][color=#dc143c]【欢迎朋友们在此跟帖,提供本帖中尚没有的其他管理体系(非纯标准)!提供时,先到论坛搜索,如果论坛已有,则提供论坛链接即可,论坛还没有的则提供附件!】[/color][/size]1.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文)[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2247]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url]2. ISO9000:2005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英文原文)[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18222]ISO9000:2005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英文原文)[/url]3. ISO9000:2005与 ISO9000:2000内容比对[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42273[/url]4.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文)[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77463[/url]5.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英文)[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18225]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英文)[/url]6.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DT正式版GB/T19001-2008)[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38165]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url]7.[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63456]ISO9001:2008(E)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英文原文 第四版 2008-11-15发布)[/url]---[color=#dc143c]wjr3000 2009-8-3[/color]

  • 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

    各位大神:检测实验室开始组建管理体系,只需要按照CL01,以及G001,还有在自己领域的说明文件进行建立就可以吗? 对G002~G005的要求也需要满足吗?如果G002-G005发生修订,是不是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也需要修订?G002-G005文件必须作为检测实验室体系文件依据标准吗?还请各位给点建议。

  • 加强贯标工作,让质量管理体系落地

    贯标是指贯彻ISO 9000的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虽然现如今企业都标榜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管理工作,但实际效果不尽相同,有的成效显著,有的却标准形同虚设。因此,加强贯标工作,让质量管理体系落地是一个企业规避质量风险、提高生产质量的基础工作。 一、 企业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之所以有些企业虽然标榜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管理,但毫无成效,从主观上讲,有两个原因:一是对标准的认识不全面、不准确,二是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脱离实际。 1. 关于标准的认识 标准具有绝对的一面,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二元化或多元化。标准在具有绝对性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一面。标准是对不标准而言的,不可能一成不变。标准也需要推陈出新,不能教条地将标准神秘化。贯标建立起来的质量管理体系既应该符合标准要求,但又不能生搬硬套标准,标准应为我所用,而不应被标准所驱使。 ISO 9000标准,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获得高质量所依靠的一套专门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不应该也不可能排斥其它的可能很优秀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质量管理只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还有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本管理等等,不能把执行ISO 9000标准无限推而广之,要十分注意与其它管理体系的整合。 执行 ISO 9000标准的宣传要恰如其分。ISO 9000标准不是手到病除的神医或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绝对不可能解决企业的全部问题。否则,将贯标奉若神明,期望值不切实际,令人瞠目结舌,那么期望一旦变成失望,必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跌入认识误区的泥潭而难以自拔。 2.质量管理体系必须符合实际 用ISO 9000标准来规范我们企业的质量管理,这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了贯标认证,肯定了的是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体系运行是有效的,对运行中存在问题企业具有自我完善或纠正的能力和机制。至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之后的实施、保持、不断改进和持续改进,任重而道远。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具体体现:一是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形成并发布;二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实施。文件指导实施,实施符合文件,二者都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上,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所强调的符合性问题,其实质也是符合实际。个别审核人员生搬硬套标准条文,严重脱离企业质量管理实际的误导,容易诱发"两张皮"现象产生。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这是防止产生"两张皮"现象的关键。 质量文件符合实际,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还应注意两点:一是文件本身符合实际,即"写所做的";二是发现文件有不符合实际的部分,要及时修改或换版,即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符合实际,应特别注意的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和不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有效。建立起来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符合ISO 9000标准要求。仅仅是符合标准要求而难于实施,事实上就是不符合实际。对于普遍反映的贯标和质量管理是两项工作,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烦琐,等等,这绝对不是标准所为,应认真分析研究并结合实际加以解决。 二、 如何加强贯标工作,让质量管理体系落地 针对对标准的认识不准确不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脱离实际的问题,解决的唯一途径是实践。通过贯标实践,提高认识,在实践支持下形成共识,藉以推动贯标工作。实践本身既包括自身实践,同时也包括其他企业的贯标实践;提高认识应循序渐进,一朝一夕奏效的可能几乎没有。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持续有效实施,可以逐渐缩短质量文件与标准要求之间的距离,哪怕是从符合标准的一条要求开始也未尝不可。要注意质量文件,尤其要注意质量记录的及时修改和完善。 加强内外审核,做好管理评审,严格分清职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贯标继续培训,大力开展质量再教育,等等,对加强贯标工作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另外,贯标的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必须发挥领导作用,切实加强机制建设。在 2000版 ISO 9000标准中,领导作用是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领导者在组织的管理活动中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领导层中的最高管理者又在领导层中起着决策核心的作用。因此,首先应该聚精会神看看领导作用这个关键上有没有什么问题。 贯标是一场充满现代气息的深层次变革,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要搞好贯标,特别是要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并持续有效,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贯标执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必须强化监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不能顺其自然,听之任之。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应该并重而不能偏废。既然实施ISO 9000标准可以促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有利益可图,那么依照制度对阻碍贯标的人和事触及一下切身利益,也是入情入理的事情。不少企业这样做了,证明确实有效。 加强贯标工作,让质量管理体系落地是无可争辩的主流,通过贯标执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能够提高绝大多数企业管理水平。

  •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http://www.spmtc.com/ISO9000/19000.htm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undamentals and Vocabulary  前 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本标准是 GB/T 19000族标准之一。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ould)仅起指导作用。  由于两种语言上的差异,术语 3.1.5 capability与 3.9.12 competence 均译为“能力”,但其定义却不同。在GB/T 19000族标准中,术语3.1.5能力(capability)特指组织、体系或过程的“能力”,而3.9.12  能力(competence)则特指人员的“能力”。某些定义下面所加的“注”,是为英文版国际标准的使用者所提供的附加信息(如 3.2.6中的“注”,3.6.l中的“注2”,3.6.13中的“注”和3.7.2中的“注2”),为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本标准仍保留了这些内容。  本标准对GB/T 6583-1994作了技术性修订,故本标准发布时,代替GB/T 6583一1994。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 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七O八研究所、中国船级社、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镜、徐有刚、陆关新、郭瑞霞、顾作甫、李溯、乔悦生、郑燕。ISO 前 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3部分给出的规则起草。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一些专利权问题,这一点应引起注意。ISO不负责识别任何这样的专利权问题。  ISO9000是由ISO/TC176/SC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概念与术语分委员会制定。  本标准代替ISO8402:1994和ISO9000—1:1994。ISO9000—1中构成ISO9000族标准路线图的有关章条(现行的“选择和使用指南”)已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作为小册子另行出版。 本标准的附录A仅是提示的附录,它提供了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特定概念领域中术语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ISO引言0.1 总则 GB/T19000族下述标准可帮助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些标准包括: ——GB/T19000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GB/T19001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组织证实其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 ——GB/T19004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该标准的目的是组织业绩改进和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 ——GB/T19011提供审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指南。 上述标准共同构成了一组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促进相互理解。 0.2 质量管理原则  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使组织获得成功。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已经成为改进组织业绩的框架,其目的在于帮助组织达到持续成功。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b.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c.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 d.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e.管理的系统方法 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f.持续改进 组织总体业绩的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h.互利的供方关系 组织与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这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形成了GB/T1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