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电化学测氧仪原理

仪器信息网电化学测氧仪原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电化学测氧仪原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电化学测氧仪原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电化学测氧仪原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电化学测氧仪原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电化学测氧仪原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电化学测氧仪原理相关的解决方案。

电化学测氧仪原理相关的论坛

  • 【原创】电化学氧气分析仪工作原理

    一、工作原理: 采用完全密封的燃料池氧传感器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测氧方法之一。燃料池氧传感器是由高活性的氧电极和铅电极构成,浸没在KOH的溶液中。在阴极氧被还原成氢氧根离子,而在阳极铅被氧化。 O2+2H2O+4e4OH 2Pb+4OH 2Pb(OH)2+4e KOH溶液与外界有一层高分子薄膜隔开,样气不直接进入传感器,因而溶液与铅电极不需定期清洗或更换。样气中的氧分子通过高分子薄膜扩散到氧电极中进行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电流决定于扩散到氧电极的氧分子数,而氧的扩散速率又正比于样气中的氧含量,这样,该传感器输出信号大小只与样气中的氧含量相关,而与通过传感器的气体总量无关。通过外部电路的连接,反应中的电荷转移即电流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氧成正比例关系。 采用此方法进行测氧,可以不受被测气体中还原性气体的影响,免去了许多的样气处理系统。它比老式“金网-铅”原电池测氧更快速,不需要漫长的开机吹除过程,“金网-铅”原电池样气直接进入溶液中,导致仪器的维护量很大,而燃料电池法样气不直接进入溶液中,传感器可以非常稳定可靠的工作很长时间。事实上, 燃料电池氧传感器是完全免维护的。仪器性能参数:测量范围:0-20/200/2000ppm测量精度:0.01ppm重复性: ≤1%F.S零点漂移:≤±1%F.S/7d响应时间:30秒到达90%读数工作温度:-5℃-40℃工作电源:220V AC / 9V DC工作压力:进口-0.5kg/cm2 出口-直排大气安全性:仅用电池工作时为本质安全型(便携式)整机重量:2.3kg三、仪器流程图:(略)四、仪器特点:该仪器采用先进的燃料池传感器测量氧含量。它具有测量快速、准确、高精度的特点。由于传感器完全密封,所以传感器是免维护的。通常使用寿命可达三到五年。是老一代微氧仪的更新换代产品。并且与先进的单片机技术,流量控制,温度补偿,压力控制系统想结合,使之具有更好的人机操作平台和广泛的使用性能。仪器采用独特的过压保护装置,当气体流量突然增大的时候,过压保护动作,气体进入传感器的通道被切断,从而很好的保护了传感器避免过压损坏。同时由于该仪器设计时采针阀可将传感器在不使用的条件下密封,防止传感器在空气中消耗并且可以达到对进样管路进行吹扫,以达到清扫进样管路的目的,更使它在快速、大量分析作业众发挥重要作用。如想更详细了解,请下载附件(免费)[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51165]电化学氧气分析仪工作原理[/url]

  • 【分享】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动态展示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标记物的发光原理与一般的化学发光(CL)不同,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包括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二个过程。ECL与CL的差异在于ECL是电启动发光反应,而CL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ECL 不仅可以应用于所有的免疫测定,而且还可用于DNA/RNA探针检测。[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08/200608290841_24973_1636364_3.gif[/img]

  • 电化学传感器测甲醛原理

    各位专家老师好,请问能否请各位老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介绍一下电化学传感器甲醛测定仪的原理?我新入行的小白,最近正在学习这一块内容,希望专家老师们指导一二,谢谢??

  • 《电化学方法:原理和应用》简介

    【篇名】 《电化学方法:原理和应用》简介【刊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5年10期 【摘要】 A. J. Bard教授和L. R. Faulkner教授的《电化学方法: 原理和应用》(第二版)已于2005年5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翻译出版. A. J. Bard教授和L. R. Faulkner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专家. 其中A. J. Bard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2002年度美国化学会最高奖PriestleyMedal得主, 曾任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主编20年. 两位作者在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的诸多领域均有开拓性的建树.该书系统地论述了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电化学技术方法原理, 具有国际一流水平, 本书第一版于1980年出版后, 得到全世界电化学及电分析化学界的广泛好评. 该书的翻译出版对于我国电化学及电分析化学界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适用于大学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作为教材, 同时也是在材料科学、, 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等从事电化学及电分析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专业人员必备的参考书.该书获得化学工业出版社国外优秀科技著作出版专项基金资助, 由北京大学邵元华教授(原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朱果逸研究员、董献堆研究员、张柏林研究员共同翻译. 在翻译的过程中得到了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查全性院士以及董绍俊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关怀, 汪尔康院士在百忙中还为本书题写序言. 该书为16 开本, 571 页, 114 万字, 定价80. 00 元. 详情可登录化学工业出版社网站查询( http://www.cip.com.cn ).

  • 请教荧光法测溶氧会比电化学法更有优越性么

    以前大多数的测溶氧的电极都是电化学电极,是通过氧分子在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来测量的。现在也有很多用光学法测溶氧的探头,从原理来说,可以不用像电化学探头那样更换填充液,测量也不受到流速影响,听起来很不错,感觉比电化学方法要好。但实际应用上不知道怎么样,我想作为光学探头,光源逐渐衰减应该是个问题。不知道各位专家在应用方面有哪些经验,还请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 浅谈电化学式气体检测仪的具体分类情况

    在某些特殊的环境里,周围的空气里有可能含有有毒、可燃等的气体。如果人们进入这样的环境里,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们若想要知道空间范围内空气的气体的种类,那么气体检测仪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目前在市场上气体检测仪的中类非常之多,其中的电化学式气体检测仪人们所常用到的气体检测仪之一,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电化学式气体检测仪的具体分类情况。  一、原电池型气体传感器  也被称为:加伏尼电池型气体传感器,也有称燃料电池型气体传感器,也有称自发电池型气体传感器,他们的原理行同我们用的干电池,只是,电池的碳锰电极被气体电极替代了。以氧气传感器为例,氧在阴极被还原,电子通过电流表流到阳极,在那里铅金属被氧化。电流的大小与氧气的浓度直接相关。这种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检测氧气、二氧化硫、氯气等。  二、恒定电位电解池型气体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用于检测还原性气体非常有效,它的原理与原电池型传感器不一样,它的电化学反应是在电流强制下发生的,是一种真正的库仑分析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已经成功地用于:一氧化碳、硫化氢、氢气、氨气、肼、等气体的检测之中,是目前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的主流传感器。  三、浓差电池型气体传感器  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气体在电化学电池的两侧,会自发形成浓差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与气体的浓度有关,这种传感器的成功实例就是汽车用氧气传感器、固体电解质型二氧化碳传感器。  四、极限电流型气体传感器  有一种测量氧气浓度的传感器利用电化池中的极限电流与载流子浓度相关的原理制备氧(气)浓度传感器,用于汽车的氧气检测,和钢水中氧浓度检测。  以上的内容就是电化学式气体检测仪的具体分类情况,电化学式气体检测仪相当一部分的可燃性的、有毒有害气体都有电化学活性,可以被电化学氧化或者还原。利用这些反应,可以分辨气体成份、检测气体浓度。

  • CO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原理

    电化学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采用密闭结构设计,其结构是由电极、过滤器、透气膜、电解液、电极引出线(管脚)、壳体等部分组成。 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与报警器配套使用,是报警器中的核心检测元件,它是以定电位电解为基本原理。当一氧化碳扩散到气体传感器时,其输出端产生电流输出,提供给报警器中的采样电路,起着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作用。当气体浓度发生变化时,气体传感器的输出电流也随之成正比变化,经报警器的中间电路转换放大输出,以驱动不同的执行装置,完成声、光和电等检测与报警功能,与相应的控制装置一同构成了环境检测或监测报警系统。 当一氧化碳气体通过外壳上的气孔经透气膜扩散到工作电极表面上时,在工作电极的催化作用下,一氧化碳气体在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其化学反应式为: CO+H2O→CO2+2H++2e- 在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H+离子和电子,通过电解液转移到与工作电极保持一定间隔的对电极上,与水中的氧发生还原反应。其化学反应式为: 1/2O2+2H++2e-→H2O 因此,传感器内部就发生了氧化-还原的可逆反应。其化学反应式为: 2CO+2O2 →2CO2 这个氧化-还原的可逆反应在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始终发生着,并在电极间产生电位差。 但是由于在两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都会使电极极化,这使得极间电位难以维持恒定,因而也限制了对一氧化碳浓度可检测的范围。 为了维持极间电位的恒定,我们加入了一个参比电极。在三电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中,其输出端所反应出的是参比电极和工作电极之间的电位变化,由于参比电极不参与氧化或还原反应,因此它可以使极间的电位维持恒定(即恒电位),此时电位的变化就同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直接有关。当气体传感器产生输出电流时,其大小与气体的浓度成正比。通过电极引出线用外部电路测量传感器输出电流的大小,便可检测出一氧化碳的浓度,并且有很宽的线性测量范围。这样,在气体传感器上外接信号采集电路和相应的转换和输出电路,就能够对一氧化碳气体实现检测和监控。

  • 电化学参考书目

    电化学参考书目----------------------------------------------------------------1.《 IUPAC电分析化学报告选 》--------[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 ] [1984年 ] 2.《 IUPAC电分析化学报告选.第一辑 》-[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 ] [1984年 ] 3.《 癌症的电化学治疗 》--------[ 辛育龄主编. ] [1995 ] 4.《 半导体光电化学 》--------[ (苏)古列维奇(Гу... ] [] 5.《 半导体与金属氧化膜的电化学 》--------[ (美)莫里森(Mor... ] [] 6.《 超微电极电化学 》--------[ 张祖训著. ] [1998 ] 7.《 地电化学基础及其应用 》--------[ 温佩琳等编著. ] [] 8.《 地电化学勘探法 》--------[ (苏)雷斯(Рысс... ] [1986 ] 9.《 地球电化学勘查及深部找矿 》--------[ 罗先熔著. ] [1996 ] 10.《 电池电化学 》--------[ 文国光主编. ] [1995 ] 11.《 电法勘探中的电化学研究译文集 》--------[ 何继善等译. ] [1987 ] 12.《 电分析化学 》--------[ (美)瓦索斯(Vas... ] [1987年 ] 13.《 电分析化学 》--------[ 李启隆编著. ] [1995年 ] 14.《 电分析化学 》--------[ 蒲国刚等编著. ] [年 ] 15.《 电分析化学导论 》--------[ 高小霞编著. ] [1986年 ] 16.《 电分析化学实验 》--------[ 陆光汉编著. ] [2000年 ] 17.《 电化学 》--------[ (日)小久见善八编著... ] [] 18.《 电化学:适用于电镀专业 》---[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编] [1978 ]19.《 电化学保护在化肥生产中的应用 》--------[ 陈其忠等著. ] [1975 ] 20.《 电化学擦削技术 》--------[ 向显德编著. ] [1994 ] 21.《 电化学测定方法 》--------[ (日)藤〓昭等著;陈... ] [1995 ] 22.《 电化学测量 》--------[ 周伟舫主编. ] [1985 ] 23.《 电化学测试技术 》--------[ 刘永辉编著. ] [1987 ] 24.《 电化学传感器与波谱计算机检索 》--------[ 姚守挫著. ] [] 25.《 电化学的实验方法 》--------[ (英)塞勒(Sell... ] [1985 ] 26.《 电化学动力学 》--------[ 吴浩青,李永舫编. ] [] (点击:171次)27.《 电化学方法:原理及应用 》--------[ (美)巴德(Bord... ] [1986 ] 28.《 电化学方法及其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 于天仁等编著. ] [1980 ] 29.《 电化学分析 》--------[ 方惠群等编著. ] [1984 ] 30.《 电化学分析 》--------[ 化学工业部人事教育司... ] [1997 ] 31.《 电化学分析 》--------[ 阎锋,韩可心编著. ] [年 ] 32.《 电化学分析法实验与习题 》--------[ 张绍衡主编. ] [年 ] 33.《 电化学分析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高小霞著. ] [1982 ] 34.《 电化学分析基础 》--------[ (波)加卢斯(Gal... ] [] 35.《 电化学分析—溶出伏安法 》--------[ 王国顺等译著. ] [] 36.《 电化学分析实验 》--------[ 许国镇编. ] [] 37.《 电化学分析仪器 》--------[ 方建安,夏 权编著. ] [] 38.《 电化学分析原理及技术 》--------[ 谭忠印,周丹红编著. ] [2001 ] 39.《 电化学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论文集 》-[ 咸阳市秦都区城乡建设]40.《 电化学工程基础 》--------[ 何卓立编著. ] [] 41.《 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 》--------[ (美)安森(F.Am... ] [1983 ] 42.《 电化学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 沈慕昭编. ] [1987 ] 43.《 电化学基础 》--------[ 陈永言编著. ] [1999 ] 44.《 电化学基础 》--------[ 杨文治编著. ] [1982 ] 45.《 电化学教程 》--------[ 郭鹤桐,覃奇贤编著. ] [2000 ] 46.《 电化学抛光工艺 》--------[ 李云飞著.2版. ] [1978 ] 47.《 电化学实验方法进展 》--------[ 田昭武等编著. ] [] 48.《 电化学式分析仪器 》--------[ 杨孙楷等著. ] [1983 ]49.《 电化学数据手册 》--------[ 朱元保等编. ] [1985 ] (点击:28次)50.《 电化学析法 》--------[ 钟洪辉主编. ] [] 51.《 电化学研究方法 》--------[ 田昭武著. ] [1984 ] 52.《 电化学原理 》--------[ 李荻主编.修订版. ] [1999 ] 53.《 电化学原理和方法 》--------[ 张祖训,汪尔康著. ] [2000 ] 54.《 电化学中的光学方法 》--------[ 林仲华等编著. ] [] 55.《 电化学中的仪器方法 》--------[ 英国南安普顿电化学小... ] [年 ] 56.《 电化学阻抗谱导论 》--------[ 曹楚南,张鉴清 ] [2002年 ] 57.《 电世界的奇葩:话说电化学 》--------[ 谢乃贤著. ] [1998 ] 58.《 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电分析化学 》--------[ 彭图治 ] [2001 ] 59.《 腐蚀电化学 》--------[ 胡茂圃主编. ] [] 60.《 腐蚀电化学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主... ] [] 61.《 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 》--------[ 宋诗哲编著. ] [] (点击:24次)62.《 腐蚀电化学原理 》--------[ 曹楚南编著. ] [1985 ] 63.《 光电化学太阳能转换 》--------[ (俄)Ю.В.波利斯... ] [1996 ] 64.《 光谱电化学方法:理论与应用 》--------[ 谢远武,董绍俊著. ] [] 65.《 海船电化学保护 》--------[ (苏)Н.Н.毕毕柯... ] [1975 ] 66.《 合金相电化学 》--------[ 姜晓霞,王景韫编著. ] [1984 ] 67.《 环境监测中的电化学分析法 》--------[ 杜宝中 ] [2003 ] 68.《 辉光放电化学热处理 》--------[ (苏)巴巴得-扎哈亮... ] [1985 ] 69.《 金属电化学保护 》--------[ 李启中主编. ] [1997 ] 70.《 金属电化学和缓蚀剂保护技术 》--------[ 郑家乐编. ] [1984 ] 71.《 金属腐蚀电化学热力学:电位-PH图及其应》-[ 杨熙珍,杨 武编著] 72.《 金属与合金的电化学热处理 》--------[ (苏)基 金(Кид... ] [] 73.《 可变电荷土壤的电化学 》--------[ 于天仁等著. ] [1996 ] 74.《 理论电化学 》--------[ (苏)L.I.安特罗... ] [1982 ] 75.《 理论电化学 》--------[ 郭鹤桐,刘淑兰编著. ] [1984 ] 76.《 理论电化学导论 》--------[ 龚竹青编著. ] [] 77.《 量子电化学 》--------[ (美)博克里斯(Bo... ] [] 78.《 硫化矿物浮选电化学 》--------[ 冯其明,陈 荩编著. ] [] 79.《 硫化矿物颗粒的电化学行为与电位调控浮选技》--[ 覃文庆[著] [2001 ] 80.《 漫谈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 徐伟念编著. ] [] 81.《 煤脱硫浮选电化学 》--------[ 朱红著. ] [1999 ] 82.《 摩擦和切削及润滑中的电物理和电化学现象 》--[ 波斯• 特尼柯夫(S.] [1983 ] 83.《 配合物电分析化学 》--------[ 卢小泉等编著. ] [2000 ] 84.《 生命科学中的电分析化学 》--------[ 彭图治,杨丽菊编著. ] [1999年 ] 85.《 生物电分析化学 》--------[ 金文睿等编著. ] [1994年 ] 86.《 生物电化学.生物氧化还原反应 》-------[ (意)米拉佐(Mil... ] [] 87.《 实验电化学 》--------[ 陈体衔编著. ] [] 88.《 手表零件电化学工艺 》--------[ 《手表零件电化学工艺... ] [1987 ] 89.《 土壤的电化学性质及其研究法 》-----[ 于天仁等编著.2版. ] [1976 ] 90.《 稀土农用与电分析化学 》--------[ 高小霞著. ] [1997年 ] 91.《 现代电化学 》--------[ (日)小泽昭弥主编;... ] [1995 ] 92.《 现代电化学 》--------[ 曾振欧,黄慧民编著. ] [1999 ] 93.《 压电化学与生物传感 》--------[ 姚守拙著. ] [1997 ] 94.《 冶金电化学 》--------[ (德)费希尔(Fis... ] [] 95.《 冶金电化学 》--------[ 蒋汉瀛. ] [1983 ] 96.《 冶金电化学研究方法 》--------[ 舒佘德,陈白珍编著. ] [] 97.《 液━液界面电化学 》--------[ (法)塞 克(Sek... ] [] 98.《 医学生物电化学方法 》--------[ (捷)考利达(J.k... ] [1983 ] 99.《 仪器分析.一,电化学分析 》--------[ 徐培方主编.2版. ] [年 ] 100.《 应用电化学 》--------[ (苏)库特利雅夫采夫... ] [] 101.《 应用电化学 》--------[ 邝生鲁等编著. ] [1994 ] 102.《 应用电化学 》--------[ 覃海错编著. ] [] 103.《 应用电化学 》--------[ 杨辉,卢文庆编著. ] [2001 ] 104.《 应用电化学 》--------[ 杨绮琴等编著. ] [2001 ] 105.《 有机电化学合成与机理研究指南 》---[ 桂伟志,桂彪著.] [1992 ] 106.《 有机电化学及其工业应用 》--------[ 陈松茂编. ] [] 107.《 有机物的电化学分析 》--------[ 王昌益编著. ] [] 108.《 渣金反应的电化学控制研究 》--------[ 鲁雄刚[著]. ] [2001 ]

  • [研究生教学丛书] -- 电化学原理和方法

    [电化学] 研究生教学丛书 -- 电化学原理和方法电化学原理和方法丛书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 著译者: 张祖训,汪尔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标准书号:7-03-007474-2/O1117出版时间:2000页数:694页 本书全面和系统地介绍各种电化学方法及其理论,特别对近30年来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涵盖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可供电化学、电分析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作为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和教师参考。

  • 【讨论】电化学工作站原理【欢迎讨论,参与加分】

    电化学工作站可能是接触比较多的仪器了,在这里简要介绍其原理。同时也欢迎各位谈谈自己对电化学工作站的理解,或者上传或解释数据图。参与加分在电化学工作站的三电极体系 分别是 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一般用饱和甘汞电极) ,工作原理:工作电极是要考察的电极,辅助电极是为了和工作电极形成回路,因为参比电极的电势一定,所以只要测出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也就知道了 工作电极的电势;另一方面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之间的电流可以测定,所以就能做出描述工作电极性质的伏安曲线。 电化学工作站做出的伏安曲线指的是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之间的电势差,WE vs.RE.。外加电压应该是加在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上,站内资料贴:都是chemweb版主的“电化学工作站”专题讨论帖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051114/275132/分享一些“电化学&工作站”资料!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070407/796741/

  • 【分享】电化学工作站原理是什么呢?

    电化学工作站原理是什么呢? 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电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放电来实现,二者统称电化学,后者为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称放电化学。因而电化学往往专指“电池的科学”。 电池由两个电极和电极之间的电解质构成,因而电化学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解质的研究,即电解质学,其中包括电解质的导电性质、离子的传输性质、参与反应离子的平衡性质等,其中电解质溶液的物理化学研究常称作电解质溶液理论;另一方面是电极的研究,即电极学,其中包括电极的平衡性质和通电后的极化性质,也就是电极和电解质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电解质学和电极学的研究都会涉及到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物质结构。[IMG]http://www.sci-bridge.com/Upimages/2009829114012.jpg[/IMG]产品名称: 制冷金属浴ALB6400 产品品牌: 韩国FINEPCR 产品类别: 金属浴 1791年伽伐尼发表了金属能使蛙腿肌肉抽缩的“动物电”现象,一般认为这是电化学的起源。1799年伏打在伽伐尼工作的基础上发明了用不同的金属片夹湿纸组成的“电堆”,即现今所谓“伏打堆”。这是化学电源的雏型。在直流电机发明以前,各种化学电源是唯一能提供恒稳电流的电源。1834年法拉第电解定律的发现为电化学奠定了定量基础。 19世纪下半叶,经过赫尔姆霍兹和吉布斯的工作,赋于电池的“起电力”(今称“电动势”)以明确的热力学含义;1889年能斯特用热力学导出了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浓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即著名的能斯脱公式;1923年德拜和休克尔提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的强电解质稀溶液静电理论,大大促进了电化学在理论探讨和实验方法方面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后,电化学暂态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电化学方法与光学和表面技术的联用,使人们可以研究快速和复杂的电极反应,可提供电极界面上分子的信息。电化学一直是物理化学中比较活跃的分支学科,它的发展与固体物理、催化、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在物理化学的众多分支中,电化学是唯一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应用主要有:电解工业,其中的氯碱工业是仅次于合成氨和硫酸的无机物基础工业;铝、钠等轻金属的冶炼,铜、锌等的精炼也都用的是电解法;机械工业使用电镀、电抛光、电泳涂漆等来完成部件的表面精整;环境保护可用电渗析的方法除去氰离子、铬离子等污染物;化学电源;金属的防腐蚀问题,大部分金属腐蚀是电化学腐蚀问题;许多生命现象如肌肉运动、神经的信息传递都涉及到电化学机理。应用电化学原理发展起来的各种电化学分析法已成为实验室和工业监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 【资料】实验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ebook

    实验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电子书,欢迎下载[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8961]实验电化学原理及应用[/url]

  • 【分享】腐蚀电化学原理 电子书

    腐蚀电化学原理 电子书,欢迎下载[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8958]腐蚀电化学原理[/url]

  • 【资料】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及原理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及原理应用 基本原理 化学传感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识别系统;传导或转换系统。 识别系统反待测物的某一化学参数(常常是浓度)与传导系统连结起来。它主要具有两种功能:选择性地与待测物发生作用,反所测得的化学参数转化成传导系统可以产生响应的信号。分子识别系统是决定整个化学传感器的关键因素。因此,化学传感器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分子识别系统的选择以及如何反分子识别系统与合适的传导系统相连续。化学传感器的传导系统接受识别系统响应信号,并通过电极、光纤或质量敏感元件将响应信号以电压、电流或光强度等的变化形式,传送到电子系统进行放大或进行转换输出,最终使识别系统的响应信号转变为人们所能用作分析的信号,检测出样品中待测物的量。

  • 【转帖】大量电化学资料

    基础电化学资料 《电化学原理和方法》《fundamentals of electrochemistry》《现代电化学》《Techniques and Mechanisms in Electrochemistry》《电化学工程导论》电化学原理第二版标准电极电位数据手册《电化学动力学》《与离子导体接界的界面》08年新书,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Marcus的诺贝尔奖讲演稿《电分析化学词典》电化学常见问题问答《electrocrystallization》《Electrochemistry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electrochemistry of organic compounds》《Electrochemistry in light water reactors》《Electrochemistry for Materials Science》《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dynamics》《Digital simulation in electrochemistry》《Conducting Polymers》《Chemical Processes on Solid Surfaces》《配位化学物电化学.pdf》常用液体的电导率voltammetry and polarography (PPT form)electrochemical instruments introduction 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课件化学期刊所属数据库列表电化学方法原理与应用(美注,中译)电化学原理(李荻主编)[已搜无重复] 电化学原理(李荻主编) 续 电导率的测定资料《Electrochemistry in nonaqueous solutions》《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区域课件《电极反应动力学与机理》推荐一个电化学在线词典电化学原理第二版.part2电化学原理第二版仪器分析录像片[7](示波极谱仪)应用电化学-杨绮琴、方北龙、童叶翔著Electrochemical Activation of Catalysis 《Bioinorganic Electrochemistry 》 An Introduction to Aqueous Electrolyte Solutions 电化学基础.ppt参比电极 表面工程 《电镀溶液的现代分析》标准电极电位数据手册《标准电极电势》电镀实用技术培训电镀理论及实务简介电镀手册下册 电源 锂离子电池 Nature上锂离子电池的文献《Template-Directed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Li Batteries》《Nonaqueous Liquid Electrolytes for Li Rechargeable Batteries》《electrocrystallization》《electrochemistry of organic compounds》《Conducting Polymers》《Battery Separators》《review on the separators of liquid electrolyte Li batteries》《标准电极电势》固体电化学手册--CRC handbook of solid state Handbook of Batterieselectrochemistry.pdf研究表征和评价化学电源的传统电化学技术介绍锂离子电池手机上应用的科普性文章 其他电池 标准电极电位数据手册《Surface science studies of model fuel cell electrocatalysts》《标准电极电势》《Fuel Cells - Green Power》Handbook of Batteries 燃料电池 《Fuel cell systems explained》《Electrochemistry in light water reactors》《Build your own Fuel Cells》Fuel cell Handbook 第7版 《经典专著化学电源》《Battery Separators》电池用铝合金阳极材料研究的新进展专著-----------Fuel_Cell_Electronics_PackagingEIS在电池研发中的应用化学与能源一本燃料电池的书籍----教你制做燃料电池 碳材料电化学电容器综述 微生物燃料电池 第一本书(Logan,2008)研究表征和评价化学电源的传统电化学技术 电化学测试技术 《电化学测试技术》《Impedance Spectroscopy, Theory Experiment and Applications》《Techniques and Mechanisms in Electrochemistry》《实验电化学》《电化学阻抗谱导论》标准电极电位数据手册电化学阻抗谱-浙江大字-张鉴清《Electrochemistry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交流阻抗综述》电导率的测定资料专著---------实验电化学原理及应用08年新书,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标准电极电势》electrochemical instruments introduction 电极的维护和保养极化曲线的原理及应用天津大学电化学测试方法PPT Ag/AgCl 参比电极的制备zview阻抗软件极化曲线拟合软件循环伏安法模拟软件电化学测定方法.腾岛.昭.等著.陈震等译voltammetry and polarography (PPT form)电化学仪器(美国)使用说明(含交流阻抗)不同型号CHI工作站 官方资料电化学阻抗谱EIS简介.电化学暂态研究技1.ppt 电化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溶出伏安法》《电位溶出分析》标准电极电位数据手册电分析化学课程-长春应化所-朱果逸《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电分析化学词典》《electrocrystallization》《伏安分析法》仪器分析录像片[14]电化学系统《Electrochemistry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analytical electrochemistry》电化学分析方法基础教程电极的维护和保养Ag/AgCl 参比电极的制备《标准电极电势》电化学测定方法.腾岛.昭.等著.陈震等译《电分析化学》.蒲国刚袁倬斌吴守国电导率的测定资料清华大学仪器分析精品课程---电化学分析电分析化学仪器PPT电化学分析方法基础教程腐蚀电化学分析 金属腐蚀与防护 《金属腐蚀与防护》标准电极电位数据手册《Electrochemistry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Corrosion Dictionary》《Chemical Processes on Solid Surfaces》电导率的测定资料《标准电极电势》仪器分析录像片[14]电化学系统金属电化学保护参比电极阴极保护简明手册(德—贝克曼)金属腐蚀学原理(高校用书)腐蚀电化学分析实验金属腐蚀电化学测试技术简介Ag/AgCl 参比电极的制备电极的维护和保养材料选择不当造成的腐蚀破坏案例ASTM G5-94(1999)e1 作静电位标记和动电位阳极极化测量的基准测试方法厦门大学金属防腐课件 腐蚀电化学分析网址:http://www.360yiqi.com/bbs/showtopic-6213.html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传感器与通信系统和计算机共同构成现代信息处理系统。传感器相当于人的感官,是计算机与自然界及社会的接口,是为计算机提供信息的工具。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识别)元件、转换元件、电子线路及相应结构附件组成。生物传感器是指用固定化的生物体成分(酶、抗原、抗体、激素等)或生物体本身(细胞、细胞器、组织等)作为感元件的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则是指由生物材料作为敏感元件,电极(固体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气敏电极等)作为转换元件,以电势或电流为特征检测信号的传感器。图1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基本构成示意图。由于使用生物材料作为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所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高度选择性,是快速、直接获取复杂体系组成信息的理想分析工具。一些研究成果已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临床检测、医药工业、生物医学、环境分析等领域获得实际应用。   根据作为敏感元件所用生物材料的不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分为酶电极传感器、微生物电极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组织电极与细胞器电极传感器、电化学DNA传感器等。(1) 酶电极传感器   以葡萄糖氧化酶(GOD)电极为例简述其工作原理。在GOD的催化下,葡萄糖(C6H12O6)被氧氧化生成葡萄糖酸(C6H12O7)和过氧化氢:   根据上述反应,显然可通过氧电极(测氧的消耗)、过氧化氢电极(测H2O2的产生)和pH电极(测酸度变化)来间接测定葡萄糖的含量。因此只要将GOD固定在上述电极表面即可构成测葡萄糖的GOD传感器。这便是所谓的第一代酶电极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由于是间接测定法,故干扰因素较多。第二代酶电极传感器是采用氧化还原电子媒介体在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中心与电极之间传递电子。第二代酶电极传感器可不受测定体系的限制,测量浓度线性范围较宽,干扰少。现在不少研究者又在努力发展第三代酶电极传感器,即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直接和电极表面交换电子的酶电极传感器。  目前已有的商品酶电极传感器包括:GOD电极传感器、L 乳酸单氧化酶电极传感器、尿酸酶电极传感器等。在研究中的酶电极传感器则非常多。(2) 微生物电极传感器    由于离析酶的价格昂贵且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从而使研究者想到直接利用活的微生物来作为分子识别元件的敏感材料。这种将微生物(常用的主要是细菌和酵母菌)作为敏感材料固定在电极表面构成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称为微生物电极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利用微生物体内含有的酶(单一酶或复合酶)系来识别分子,这种类型与酶电极类似 其二,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同化作用,通过检测其呼吸活性(摄氧量)的提高,即通过氧电极测量体系中氧的减少间接测定有机物的浓度 其三,通过测定电极敏感的代谢产物间接测定一些能被厌氧微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   微生物电极传感器在发酵工业、食品检验、医疗卫生等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在食品发酵过程中测定葡萄糖的佛鲁奥森假单胞菌电极 测定甲烷的鞭毛甲基单胞菌电极 测定抗生素头孢菌素的Citrobacterfreudii菌电极等等。微生物电极传感器由于价廉、使用寿命长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它的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抗体对相应抗原具有唯一性识别和结合功能。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就是利用这种识别和结合功能将抗体或抗原和电极组合而成的检测装置。   根据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结构可将其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类。直接型的特点是在抗体与其相应抗原识别结合的同时将其免疫反应的信息直接转变成电信号。这类传感器在结构上可进一步分为结合型和分离型两种。前者是将抗体或抗原直接固定在电极表面上,传感器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发生结合的同时产生电势改变 后者是用抗体或抗原制作抗体膜或抗原膜,当其与相应的配基反应时,膜电势发生变化,测定膜电势的电极与膜是分开的。间接型的特点是将抗原和抗体结合的信息转变成另一种中间信息,然后再把这个中间信息转变成电信号。这类传感器在结构上也可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结合型和分离型。前者是将抗体或抗原固定在电极上 而后者抗体或抗原和电极是完全分开的。间接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通常是采用酶或其他电活性化合物进行标记,将被测抗体或抗原的浓度信息加以化学放大,从而达到极高的灵敏度。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例子有:诊断早期妊娠的hCG免疫传感器 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甲胎蛋白(AFP或αFP)免疫传感器 测定人血清蛋白(HSA)免疫传感器 还有IgG免疫传感器、胰岛素免疫传感器等等。(4) 组织电极与细胞器电极传感器   直接采用动植物组织薄片作为敏感元件的电化学传感器称组织电极传感器,其原理是利用动植物组织中的酶,优点是酶活性及其稳定性均比离析酶高,材料易于获取,制备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但在选择性、灵敏度、响应时间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动物组织电极主要有:肾组织电极、肝组织电极、肠组织电极、肌肉组织电极、胸腺组织电极等。测定对象主要有:谷氨酰胺、葡萄糖胺 6 磷酸盐、D 氨基酸、H2O2、地高辛、胰岛素、腺苷、AMP等。  植物组织电极敏感元件的选材范围很广,包括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植物组织电极制备比动物组织电极更简单,成本更低并易于保存。   细胞器电极传感器是利用动植物细胞器作为敏感元件的传感器。细胞器是指存在于细胞内的被膜包围起来的微小“器官”,如线粒体、微粒体、溶酶体、过氧化氢体、叶绿体、氢化酶颗粒、磁粒体等等。其原理是利用细胞器内所含的酶(往往是多酶体系)。(5) 电化学DNA传感器    电化学DNA传感器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思想的生物传感器。其用途是检测基因及一些能与DNA发生特殊相互作用的物质。电化学DNA传感器是利用单链DNA(ssDNA)或基因探针作为敏感元件固定在固体电极表面,加上识别杂交信息的电活性指示剂(称为杂交指示剂)共同构成的检测特定基因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固定在电极表面的某一特定序列的ssDNA与溶液中的同源序列的特异识别作用(分子杂交)形成双链DNA(dsDNA)(电极表面性质改变),同时借助一能识别ssDNA和dsDNA的杂交指示剂的电流响应信号的改变来达到检测基因的目的。   已有检测灵敏度高达10-13g/mL的电化学DNA传感器的报道,Hashimoto等[8]采用一个20聚体的核苷酸探针修饰在金电极上检测了PVM623的PatⅠ片断上的致癌基因v myc。电化学DNA传感器离实用化还有相当距离,主要是传感器的稳定性、重现性、灵敏度等都还有待于提高。有关DNA修饰电极的研究除对于基因检测有重要意义外,还可将DNA修饰电极用于其它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用于DNA与外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9],如抗癌药物筛选、抗癌药物作用机理研究 以及用于检测DNA结合分子。无疑,它将成为生物电化学的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前沿领域。   生物电化学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内容很丰富。以上介绍的只是该交叉学科一些领域的概况。可以相信,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生物电化学将进一步蓬勃发展。

  • [推荐]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

    [推荐]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 作者 : B.E.康维 ISBN : 7502573755 页数 : 625 开本 : 大32开 封面形式 : 简裝本 出版社 : 化学工业 出版日期 : 2005-9-1 定价 : 58 元 内容简介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是介于传统静电电容器与电池之间的全新的能量贮存器件,由于其容量密度极大,从而适合工作于要求瞬间释放超大电流的场合。本书给出了这种电容器系统及其应用技术的综合描述。其中包括背景科学的基本细节,以及电极动力学和界面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极化理论、多孔电极以及用以提高比率容量的导电聚合物。这样,了解和学习本书提出的资料,将不需要频繁地去参考其他物理化学或电化学的教科书。本书收集资料广泛,内容新颖,并纳入了作者本人多年来的实验成果。对从事电化学及能源领域研究与应用的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07/200607071817_21157_1604910_3.jpg[/img][em17]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