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肿瘤细胞检测

仪器信息网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相关的仪器

  • CellCelector全自动无损细胞分离系统,为您的研究提供支持CellCelector Flex仪器是一款多功能、全自动细胞克隆分析及分离系统,用于细胞检测、细胞筛选、挑取和分离单细胞、细胞团、球体、类器官、单细胞克隆以及贴壁细胞。CellCelector具有很高的扫描和细胞挑取速度,可以快速分离转移细胞,与单细胞RNA分析应用兼容,完全适用于活细胞的分离。结合纳米孔板技术,CellCelector可作为高通量单细胞克隆筛选及分离,单B细胞分泌物检测,以及分离稀有单细胞(如CTCs)以进一步分析的有力工具。功能基于图像的分析和分离具有高分辨率光学器件的CellCelector倒置荧光显微镜允许基于形态学属性和荧光信号进行目标细胞检测和识别。高效的成像系统提供了广泛的图像处理选项,因此即使是相似的细胞也可以被区分。高度的灵活性CellCelector 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研究领域,如 CTC 循环肿瘤细胞筛选、干细胞研究、细胞系开发和抗体发现,利用三个独特的、可切换的挑取模块实现灵活的多功能性,确保最佳的细胞筛选和分离。温和的挑取技术CellCelector的专利挑取技术的特点是极其温和的细胞转移,从而在挑取后获得高细胞完整性和生长率(包括在单细胞克隆应用中高达95%或更高的存活率)。FlowBox孵育箱:生理条件下的样品处理FlowBox 孵育箱是一种创新设备,将层流细胞培养通风柜与准确的温度、湿度和 CO2 控制相结合,使细胞处于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获得可信任和可重现的实验结果。应用单细胞分离配备单细胞挑取模块,CellCelector可对细胞进行温和、高精度、低体积的抽吸。典型应用领域包括:- 分离循环肿瘤细胞,用于肿瘤应用- 分离单个胎儿细胞,用于基于细胞的无创产前诊断(cbNIPT)- 法医学应用(例如用于遗传分析的精子采集)- 分离精确数量的细胞以作为高质量的参比样品- 分离 100% 纯单个细胞,用于后续单细胞基因分析(单细胞PCR、RNA-seq、NGS)细胞系开发使用CellCelector单细胞克隆技术可加速药物生产的细胞系生成:- 并行分析数千个克隆- 整合了单克隆性证明的一轮单细胞克隆工作流程- 仅选择性分离重要克隆- 靶向选择高产克隆- 超过95%的单细胞生长率,适用于极难生长的细胞系- 节省大量的时间、耗材、培养基和细胞培养容器抗体发现将CellCelector Flex 与独特的纳米孔技术相结合,并将高通量细胞筛选、成像、灵敏的单细胞测定以及精准细胞分离结合,实现了同一天共同处理数千血浆单B 细胞的操作。单细胞分析允许检测具有独特特性的稀有抗体,这些特性在传统筛选方法下很难找到。 单个细胞可立即进行多种测试分析,而不是培养数周以达到测定的最小细胞数量。干细胞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的高度自我更新和分化潜力使它们特别适合于广泛的生物医学和制药研究应用。CellCelector Flex 具有专门为贴壁细胞和克隆设计的挑取模块,能够非常温和且高度特异性地分离靶细胞,因此非常适合分离单个干细胞、干细胞集落并进行传代,并且能够分离干细胞集落的特定部分。CellCelector Flex 支持多个干细胞研究:- 新衍生iPS 群体的克隆挑取- 基因组编辑(CRISPR | Cas9)克隆挑取- 分化干细胞集落的分离- 均分克隆并转移到多个目的板(创建复制板)- 从甲基纤维素中扫描和分离造血干细胞集落- 分离干细胞以进行单细胞克隆或异质性研究- HSC 子细胞分离或“ 双细胞分离”- 去除不需要的细胞(例如干细胞培养物中的分化区域)
    留言咨询
  • 循环肿瘤细胞CTC分选分析系统可从全血中捕获罕见细胞并进行全自动富集、标记、荧光成像,确保样品损失少,结果重复性好。实验操作温和,可收集到活的单细胞,如CTCs 和免疫细胞等。独特的成像技术可对每个罕见细胞进行可视化定量分析,从全血中获取单个活细胞。它是集微流控技术、激光分选和荧光成像为一体的全自动化分析平台,不仅可以直接分析全血样本还能减少细胞损失。循环肿瘤细胞CTC分选分析系统——技术优势:1、 98.6%侦测灵敏度——全世界zui强,1颗稀有细胞也可以找到2、可同时分析高达13种生物标志物——全自动荧光染色影像分析3、回收高活性罕见细胞——强而有力的研究工具,接续二代测序等分析4、可使用全血上机,无需预处理——5分钟手动制备时间,罕见细胞不流失5、世界独创整合系统、可使用自有抗体——高灵敏度、专一性、再现性 循环肿瘤细胞CTC分选分析系统——核心技术——eDAR 技术循环肿瘤细胞CTC分选分析系统采用eDAR 技术,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样本并且仍然可以保留细胞的完整性,该技术通过将样本进行nL(纳升)级等分,收集含有靶细胞的液滴展开进一步研究。直接对全血进行细胞表面标志物标记或多重抗体标记。标记好的血液样本进入入口,通过微流控通道经激发光照射,当检测到荧光信号时,系统自动将该液滴分到筛选芯片上,以备进一步分析,剩余的液体流入废液室。
    留言咨询
  • CTC(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是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因自发或诊疗操作从实体肿瘤病灶(原发灶、转移灶)脱落,大部分CTC在进入外周血后发生凋亡或被吞噬,少数能够逃逸并锚着发展成为转移灶,增加恶性肿瘤患者死亡风险。CTC检测通过捕捉检测外周血中痕量存在的CTC,监测CTC类型和数量变化的趋势,以便实时监测肿瘤动态、评估治疗效果,实现实时个体治疗。如何有效分离鉴定CTC细胞成为了CTC领域研究的关键。由于CTC在外周血中每106-107个单核细胞中才发现1个, 因此对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提出了极高要求;通常的CTC细胞富集技术,如膜过滤技术、免疫磁珠技术、微流体技术等,可以将CTC细胞富集到每103-104 个WBCs中有一个CTC细胞,但是还没办法获得高活率完整的纯单个CTC细胞。纯 CTCs分离的理想技术,一般可以满足一下一些特点: l 自动提供可溯源的图片证据、可实时观测细胞l 提供纯单细胞(一个一个分开)l 很少的细胞损失(5%)l 快速: 每个细胞分离时间短(比如30s),每个工作日的通量在可接受范围内,(如可分析超过5份样品)l 灵活: 兼容不同的上游富集技术 兼容活细胞 (分离后仍保持活性)或固定细胞 兼容荧光标记或非标记细胞 兼容单个细胞 (CTCs) 和细胞团(CTMs) CellCelector技术完全符合上述要求,是纯 CTCs分离的理想技术。Cellcelector可以实现稀有的纯CTC细胞高活率分离,为下游基因扩增测序提供的高质量的单个细胞样品,以便成功获得低丰度基因信息;高活率的细胞也方便研究不同单个细胞之间RNA、蛋白质的表达差异等;同时细胞也可以用于培养、生理功能分析等。分离和鉴定纯CTCs流程
    留言咨询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相关的方案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相关的论坛

  • 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分选进样系统微小正负压精密控制的解决方案

    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分选进样系统微小正负压精密控制的解决方案

    [align=center][img=压力驱动分选进样系统,690,37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231002395286_2664_3384_3.png!w690x371.jpg[/img][/align][color=#000099]摘要:在循环肿瘤细胞等细胞分选进样系统中,需要在一个标准大气压附近很小的正负压范围对压力进行精密控制,这就对控制方法、气体流量调节阀、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针对这些技术问题,提出高精度正负压精密控制解决方案,并详细介绍控制方法和其中软硬件的功能和技术指标,由此可实现0.5%的控制精度。[/color][align=center]~~~~~~~~~~~~~~~~~~~~~~~~~~~~~~~~~~~~~~~~~~~~~~~~~~~~~~~~~~~~~~~~~~~~~~~[/align][size=18px][color=#000099]一、问题的提出[/color][/size]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分选已被认为是癌症诊断和预后的有效工具,要求相应的检测装置能够执行所有实验过程而无需任何人工干预的自动、快速且灵敏。对于一些基于压力驱动液体流动原理的进样系统,要求通过精确控制气体的压力, 确保进样过程中流量稳定并实现自动反馈调节,并需要气压供应装置提供正压和负压以使检测装置中的泵及阀门动作。但在目前的CTC检测装置进样系统中,气压的精密控制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1)现有的气压供应装置无法提供微小的气压,常会导致泵的薄膜破损而无法使用,且现有的气压供应装置亦无法提供常压,使泵的薄膜在检测过程中无法回到平坦状态,造成细胞破损,故需要有可以提供微气压及常压至检测装置的气压供应装置。为了解决此问题,给微流道芯片提供正压、负压或常压,专利CN 216499436U“气压供应装置”中提出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概念性解决方案,标称正压气体的压力大小调节至 1~6psi,负压气体的压力大小调节至?1~6psi,正负压微调节阀可以精密至±0 .01psi。但这些指标恰恰是微压力调节阀的关键,如果没有能达到这种技术指标的调节阀,所述方案根本无法实现。(2)上海理工大学王固兵等人在2020年发表的“基于气压驱动的循环肿瘤细胞分选进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德国tecno PS120000 比例电磁阀的技术方案。但这种工业用比例阀主要是用于高压气体的压力控制,口径也较大,控制精度显然不能满足微小正负压的精密控制,而且无法外接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来提升控制精度,根本无法实现文中提出的达到压力输出精度为1mbar(0.015psi)的指标,相对于1bar大气压这相当于达到0.1%的控制精度,这个指标显然不切合实际。从上述报道可以看出,细胞分选进样系统的压力控制需要在一个标准大气压附近很小的正负压范围对真空压力进行精密控制,这就对控制方法、气体流量调节阀、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针对这些技术问题,提出高精度正负压精密控制解决方案,并详细介绍控制方法和其中软硬件的功能和技术指标,由此可实现0.5%的控制精度。[size=18px][color=#000099]二、解决方案[/color][/size]本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实现在一个标准大气压附近±10psi(或±700mbar)范围内的正负压精密控制,控制精度达到0.5%。即提供一个可控气压源解决方案,采用双向控制模式的动态平衡法,结合高精度步进电机和微小流量电动针阀、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双通道PID控制器,气压源可进行高精度的正压、负压和一个大气压的可编程输出。微小正负压精密控制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具体内容为:[align=center][img=气压驱动分选进样系统,690,37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231005336655_4666_3384_3.png!w690x377.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 微小正负压精密控制原理框图[/align](1)控制原理基于密闭空腔进气和出气的动态平衡法。这是一个典型闭环控制回路,2通道PID控制器采集真空压力传感器信号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调节进气和抽气调节阀的开度,最终使传感器测量值与设定值相等而实现真空压力的准确控制。(2)控制回路分别配备了抽气泵(负压源)和气源(正压源),以提供足够的负压和正压能力。(3)为了覆盖负压到正压的所要求的真空压力范围(如-10psi至+10psi),配置一个测试量程覆盖要求范围内的高精度绝对压力传感器,绝对压力传感器对应上述真空压力范围输出数值从小到大的直流模拟信号(如0~10VDC)。此模拟信号输入给PID控制器,由PID控制器调节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度而实现压力精确控制。采用绝对压力传感器的优势是不受当地大气气压变化的影响,无需采取气压修正,更能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4)当控制是从负压到正压进行变化时,一开始的进气调节阀开度(进气流量)要远小于抽气调节阀开度(抽气流量),通过自动调节进出气流量达到不同的平衡状态来实现不同的负压控制,最终进气调节阀开度逐渐要远大于抽气调节阀开度,由此实现负压到正压范围内一系列设定点或斜线的连续精密控制。对于从正压到负压压的变化控制,上述过程正好相反。[size=18px][color=#000099]三、方案具体内容[/color][/size]解决方案中所涉及的微小正负压力发生器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高压气源、电动针阀、密闭空腔、压力传感器、高精度PID控制器和抽气泵。[align=center][img=气压驱动分选进样系统,690,46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231006045409_5247_3384_3.png!w690x465.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2 微小正负压精密控制的压力发生器结构示意图[/align]在图2所示的微小正负压控制系统中,密闭空腔上的工作压力出口连接检测仪器,密闭空腔左右安装两个NCNV系列的步进电机电动针阀,此电动针阀本身就是正负压两用调节阀,其绝对真空压力范围为0.0001mbar~7bar,最大流量为40mL/min,步进电机单步长为12.7微米,完全能满足小空腔的正负压精密控制。在图2所示的控制系统中使用了两个电动针阀来实现正负压任意设定点的精确控制,也可以从正压到负压的压力线性变化控制,也可以从负压到正压的压力线性变化控制。对于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仪器进样系统中的微小正负压控制,要求是在标准大气压附近的真空压力精确控制,如控制精度为±0.5%甚至更小,一般都需要采用调节抽气阀的双向动态模式,即通过双通道PID控制器,一个通道用来恒定进气口处电动针阀的开度基本不变,另一个通道根据PID算法来调节排气口处的电动针阀开度。除了上述恒定进气流量调节抽气流量的控制方法之外,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仪器进样系统中的微小正负压的控制精度,主要由压力传感器、PID控制器和电动针阀的精度决定。本方案中的PID控制器采用的是24位AD和16位的DA,电动针阀则是高精度步进电机,因此本解决方案的测试精度主要取决于压力传感器精度,一般至少要选择0.1%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对于进样系统中的微小压力控制,往往会要求密闭容器在正负压范围内进行多次往复变化,因此采用了可存储多个编辑程序的PID控制器,设定程度是一条多个折线段构成的曲线,由此可实现正负压往复变化的自动程序控制。在本文所述的解决方案中,为实现正负压的精密控制,如图2所示,针对负压的形成配置了抽气泵。抽气泵相当于一个负压源,但采用真空发生器同样可以达到负压源的效果,负压源采用真空发生器的优点是整个系统只需配备一个高压气源,减少了整个系统的造价、体积和重量,真空发生器连接高压气源即可达到相同的抽气效果。[size=18px][color=#000099]四、总结[/color][/size]本文所述解决方案,完全可以实现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仪器进样系统中微小正负压的任意设定点和连续程序形式的精密控制,并且可以达到很高的控制精度和速度,全程自动化。本方案除了微小正负压的自动精密控制之外,另外一个特点是系统简单,正负压控制范围也可以比较宽泛,整个系统小巧和集成化,便于形成小型化的检测仪器。本文解决方案的技术成熟度很高,方案中所涉及的电动针阀和PID控制器,都是目前上海依阳实业有限公司特有的标准产品,其他的压力传感器、抽气泵、真空发生器和高压气源等也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标准产品。本文所述解决方案,同样可以适用于各种其他基于气压驱动的微流控进样系统。[align=center]~~~~~~~~~~~~~~~~~~~~~~~~~~~~~~~~~~~~~~~~~~~~~~~~~~~~~~~~~~~~~~~~~~~~~~~[/align]

  • 图文讲座第233期:实时细胞分析技术在肿瘤研究和病毒抗体疫苗检测中的应用

    图文讲座第233期:实时细胞分析技术在肿瘤研究和病毒抗体疫苗检测中的应用

    【线上讲座233期】实时细胞分析技术在肿瘤研究和病毒抗体疫苗检测中的应用 主讲人:周尧 活动时间:2013年10月9日-10月19日 热烈欢迎 周尧 老师光临生命科学仪器版面进行讲座!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975_2685866_3.gif引言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RTCA, Real Time cell Analysis)是艾森生物全球独有的专利核心技术,该技术采用特殊工艺,将微电极列阵整合在细胞培养板的每个细胞生长孔底部,用以构建实时、动态、定量跟踪细胞形态和增殖分化改变的细胞阻抗检测传感系统。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因子测定、细胞增殖检测、大规模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毒性检测等研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975_2685866_3.gif提要一、 实时细胞分析技术原理 1.传统终点检测与实时无标记动态检测 2. 实时细胞分析技术原理 3. 实时细胞分析技术优势二、 实时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产品简介三、 实时细胞分析技术在肿瘤、药物细胞毒性检测领域的应用 1.RTCA实时动态细胞毒性检测 2.肿瘤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RTCA实时动态检测 四、 实时细胞分析技术在病毒、细胞毒素、中和抗体及疫苗检测与评估领域的应用 1.RTCA实时动态检测病毒Cytopathic Eff ect效应 2.RTCA实时定量检测病毒侵染效力及评估中和抗体效价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975_2685866_3.gif提问时间:2013年10月09日--10月19日答疑时间: 2013年10月09日--10月19日特邀佳宾:生命科学仪器版面版主、专家以及同行们参与人员:仪器论坛全体注册用户活动细则:1、请大家就ATR技术知识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直接回复本帖子即可,自即日起提问截至日期2013年10月19日2、凡积极参与且有自己的观点或言论的都有积分奖励(1-50分不等),提问的也有奖励在活动期间我们将评选出20名积极参与奖和5名精彩问答奖。3、提问格式:为了规范大家的提问格式,请按下面的规则来提问 :周尧老师您好!我有以下问题想请教,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975_2685866_3.gif说明:本讲座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请勿用于商业用途,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本人概不负责。虽然讲座的内容主要是对知识与经验的讲解、整理和总结,但是也凝聚着笔者大量心血,版权归tianzhen老师和仪器信息网所有。本讲座是根据笔者对资料的理解写的,理解片面、错误之处肯定是有,欢迎大家指正。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975_2685866_3.gif

  • Sartorius实时活细胞分析系统助力肿瘤及细胞治疗研究

    [size=24px][b]课程详情[/b][/size]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机制是当前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对应的抗肿瘤药物和细胞治疗方法的研发也是行业研究热点。本次讲座将围绕肿瘤细胞和细胞治疗研究方法,介绍赛多利斯提供的活细胞水平检测方法及整体解决方案。[size=18px][b]讲师简介:[/b][/size]黄雯琪:黄雯琪,女,就职于赛多利斯公司生物分析部门,负责细胞检测产品线的应用支持、产品培训等业务,在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及实验方法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size=18px][b]相关领域:[/b][/size](生物产业)-(综合)[size=18px][b]相关仪器:[/b][/size](生命科学仪器及设备)-(细胞生物学仪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点击链接立即报名:[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_13888.html[/url]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相关的耗材

  • 游离DNA样本保存管,品牌:国盛医学,一文读懂液体活检
    肿瘤的液体活检主要包括循环肿瘤DNA(ctDNA)、游离肿瘤细胞(CTC)及外泌体(exosome)。众多研究表明三者与肿瘤的早诊、治疗、预后等均存在相关性。目前在临床应用最多的当属ctDNA检测。正常人的体液内亦存在来自于机体正常细胞的游离DNA,简称循环游离DNA或cfDNA;在肿瘤患者体内,循环游离DNA不仅仅来自于正常细胞,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肿瘤细胞,即ctDNA,也是循环游离DNA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ctDNA相关变异状态作为来自肿瘤细胞的标志物。目前临床肿瘤ctDNA检测最常见的应用领域为治疗方案选择及耐药监测。 由于ctDNA具有片段化程度高、丰度低等特点,其主流检测方法包括Cobas法、Super-ARMS法、高通量二代测序(NGS)及数字PCR。液体活检的运用与优势液体活检最大的优势在于微创、快捷,易于动态监测;一定程度上全面反映肿瘤整体变异状态,不受肿瘤异质性影响;适用人群更广泛,对于难以取得活检肿瘤组织或取得肿瘤组织不够基因检测的患者,液体活检提供了一个了解肿瘤基因变异状态的有效途径。1. 早期诊断肿瘤的早期诊断最大难点是由于肿瘤负荷很低,可能影像学上没有明确的病灶,此时血液中ctDNA的含量亦极低,普通针对ctDNA突变的检测难以满足早诊的要求。但DNA甲基化改变是贯穿整个恶性转化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即使在肿瘤发展的最早期,DNA甲基化模式也已经与正常细胞存在显著差异;其次,甲基化水平的改变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即对甲基化进行检测及比对,能够进行器官溯源,发现到底是哪里可能会发生或已经发生了肿瘤。 因此,对ctDNA的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早期筛查辅助手段。比如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可达74.8%及97.5%[1],现在已经可以作为一种结肠镜前的初筛手段。2. 指导靶向治疗肿瘤的靶向治疗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ctDNA检测应用。根据《非小细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国专家共识》,如果有肿瘤组织,推荐使用肿瘤组织进行驱动基因检测;若无肿瘤组织样本或肿瘤组织样本不足的情况下,液体活检可作为很多患者基因检测的首选。无论何种检测方式,应注意的是若组织活检或者液体活检有任何一个是阳性,患者应当考虑使用靶向药物;当液体活检先行的时候,若液体活检为阴性,应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假阴性,必要时再取活检,以避免错失可能的靶向治疗机会。 3. 耐药监测靶向治疗终归面临耐药的问题,而液体活检由于微创快捷的优势,是理想的耐药监测材料。对于EGFR一代或者二代TKI用药人群,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出现EGFR 20号外显子T790M而耐药,因此对于此类患者的耐药监测可使用敏感度高且成本低的数字PCR法对T790M单点进行监测。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耐药,亟需探索其耐药机制以更换治疗方案,此时推荐使用NGS对基因变异的整体状态进行检测,以便全面寻找耐药原因。4. 预后评估在预后评估方面,微小残留病变(MRD)是目前研究的热点。MRD指的是治疗后传统影像学和实验室方法无法发现,但通过分子诊断可以发现的肿瘤来源的分子异常。多种肿瘤的相关研究表明,ctDNA突变状态可提示接受根治性治疗的患者的预后复发,并且已经在部分临床实验中得到应用。液体活检的样本采集要求血液的规范化处理是保证液体活检结果准确的基本前提。在血液样本的送检方面应注意:1.采血管的选择ctDNA检测的血液需使用EDTA抗凝管或者cfDNA专用采血管。若使用EDTA抗凝管,血液离体后应尽量保存于4℃,2小时内需尽快进行血浆分离;若使用cfDNA专用采血管,血液可在常温保存3-5天。切记严禁使用肝素抗凝管,因为肝素在后续DNA提取过程中难以去除,并且会抑制PCR反应,导致后续ctDNA检测失败。2.采血量及采血注意事项一般而言,ctDNA检测需要采集8-10ml的全血。采血后严禁剧烈震荡血液,或者使用注射器针头对血液进行转移,因为这样的操作均会导致血液中细胞破裂,从而造成基因组DNA的污染,增加ctDNA检测的假阴性。采血后应轻柔将采血管颠倒8-10次进行混匀。3. 患者采血时间的选择一般建议患者空腹进行抽血,特别是血脂较高的患者。这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对荧光有屏蔽和吸收的作用,会干扰后续ctDNA的相关检测;三酰甘油会降低ctDNA的提取率;若使用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技术,血液中的脂质会影响后续微滴的生成。此外,对于正在进行化疗的患者,一般建议患者化疗结束后进行抽血。 国盛医学分子保鲜系列产品血液样本的保存及运输作为液体活检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收集保存全血样品中游离cf-DNA和cf-RNA的呢?游国盛医学研发的游离DNA采血管和游离RNA采血管可以满足液体活检中样本保存和运输的需求。 游离DNA采血管 国盛医学游离DNA采血管含有独特的抗凝剂和保鲜试剂,不含干扰游离DNA提取和抑制PCR成分,能稳定有核细胞,防止释放细胞基因组DNA而污染目标游离DNA;抑制核酸酶降解游离DNA,可在常温下稳定运输保存7天以上。 游离RNA采血管 国盛医学游离RNA保存管能稳定血细胞并防止血液凝固,防止血液有核细胞中基因组DNA和RNA的释放;能够有效抑制血浆中的核酸酶,防止游离RNA在体外降解;适合常温运输,储存样本5天及以上。
  • 海狸TCT表面处理细胞培养板40106六孔板
    TCT细胞培养板 组织培养处理(Tissue Culture Treatment, TCT)表面细胞培养板是传统二维平面细胞培养实验室的常规工具,也是海狸研发的各种具有特殊功能性表面的特种细胞培养板的基础。其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肿瘤研究、病毒检测与诊断,基因工程及疫苗研发生产等领域。产品名称编号规格包装TCT Cell Culture 6-Well Plate401061/pk50/CaseTCT Cell Culture 12-Well Plate401121/Pk50/CaseTCT Cell Culture 24-Well Plate401241/pk50/CaseTCT Cell Culture 48Well Plate401481/pk50/CaseTCT Cell Culture 96-Well Plate401961/pk65/Case产品质量稳定,批次间无差异,同一培养板各孔差异小表面稳定性好,细胞贴附力强,更适合细胞生长γ射线灭菌,无毒性、无热源、无Human DNA、无DNase、无RNase人性化设计,方便易用 细胞培养表面为纯镜面,无明显划痕和瑕疵,为客户获得高质量的细胞培养数据提供坚实的保障 左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D MSC)在BeaverBio™ 细胞培养表面的生长状况 右图: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BeaverBio™ 细胞培养表面的生长状况左图: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T/G HA-VSMC)在BeaverBio™ 细胞培养表面的生长状况
  • 新羿 人BRAF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本试剂盒用于定性检测成人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DNA及血浆样本游离DNA中BRAF基因600氨基酸处的6种点突变(BRAF V600E/K/R/D/M/G)的7种基因型(其中V600E有两个基因型c.1799TA和c.1799_1800TGAA)。BRAF 是人类最重要的原癌基因之一, 研究表明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BRAF突变,BRAF基因突变主要为15号外显子第600位密码子V600E(1799TA)点突变(占BRAF基因突变类型的80-90%),该突变导致BRAF蛋白被异常激活,从而使患者接受EGFR-TKI药物和EGFR单抗类药物治疗失效。其他罕见突变包括V600K/R/D/M/G,占10%左右。对BRAF基因特定位点的突变进行检测,可对分子靶向抗肿瘤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进行疗效预测,进而对肿瘤患者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指导。订购信息产品名称目录号规格 人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试剂盒1223124测试 人BRAF基因V600突变筛查试剂盒1223324测试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相关的资料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相关的资讯

  • 循环肿瘤细胞(CTC)捕获及检测技术进展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过去的一年中,循环肿瘤细胞(CTC)捕获和检测市场飞速增长,多个公司将此类技术推向临床并应用于癌症的诊断,与此同时,一大批新兴公司凭借其独有技术从科研机构中脱颖而出,开启了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和检测的商业化之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80851a5e-ad37-4e21-86db-fe75c5d75d14.jpg" title=" 细胞.jpeg" alt=" 细胞.jpeg" width=" 419" height=" 279" style=" width: 419px height: 279px " / /p p   传统上,临床医生采用组织活检进行癌症诊断。但这种方法对患者具有侵入性,不仅耗时且价格高昂。在过去的十年中,液态活检技术的发展为这些问题带来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并有望为不同患者的疾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个体化信息。 /p p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化学教授Shana Kelley一直致力于CTC捕获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她认为,“ strong 液体活检将有望带来一次彻底的模式转变,因为患者可以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以一种非侵入式的方式进行持续监测 /strong 。这样可以监测肿瘤的动态特征,帮助医生们制定更多治疗方案,而组织活检由于技术的风险和侵入性无法做到这些。”她还表示:“ strong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分析CTCs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 /strong 。考虑到这些细胞的异质性以及追踪患者样本中目标亚群微量水平的重要性,这一点极其重要。” /p p   一般而言,研究人员可以通过CTC的生物或物理特征(如基因表达、大小、密度、变形性或电荷)进行正向富集或负向富集,然后利用免疫、分子或功能性实验对这些细胞进行检测。虽然CTC富集和捕获技术前景广阔,但与利用ctDNA的液体活检技术相比,研究人员却遇到了挑战。 /p p   2017年发表在Cancer Discovery期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德国汉堡大学医学中心的Klaus Pantel及其研究团队对CTCs在液体活检领域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 strong CTCs应用的局限性 /strong : strong 建立癌细胞系或异种移植需要成百上千个CTCs,这使该方法适用于极少数疾病的晚期患者身上 /strong 。作者还指出,对基于CTC生物学发现的新技术研发的关注,常常会延缓CTC检测进入临床诊断的进程。但研究人员也表示,有关CTC生物学的新研究已经开始衍生出“集CTCs富集、检测和定性于一体”的平台。 /p p   美国医疗和生命科学咨询公司Health Advances副总裁Kristen Amanti认为,CTCs临床应用的问题和障碍主要取决于如何使用这些细胞。“ strong 如果公司试图利用CTCs来进行癌症筛查,而不是监测已经被诊断出患有某种特定癌症患者的治疗,那么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strong 。”Kristen Amanti说到,“如果没有针对特定类型癌症的筛查机制,那么在证明临床证据有效方面会很困难。如果你提前了解已有一个筛查机制,那你可能还要去证明你比这种筛查更好,或者能够提供某种经济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商业化进程加速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虽然在临床开展上面临着不少障碍,但是CTC富集和检测的商业前景仍然十分强劲。2018年,多家公司都在CTC捕获和检测技术的临床转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 br/ /p p   美国Epic Sciences公司的CTC技术在2018年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2018年6月,Epic Sciences公司及合作伙伴发布了一项多机构队列研究,验证了基于CTC的AR-V7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根据该公司的信息, strong 这项研究是首个证实液体活检能够预测治疗效果并显示对患者具有生存受益的研究之一 /strong 。此外,Epic Sciences在2018年初时曾获得5200万美元E轮融资,目前该公司正在将其技术用于研究血液中肿瘤细胞和人类免疫细胞的综合分析,进而用于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伴随诊断中。2018年11月,该公司还与加拿大四家乳腺癌治疗中心合作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以检测其技术是否能预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p p   与此同时,美国液体活检公司Celsee Diagnostics在CTC富集工具商业化方面取得了进展。在与单细胞诊断公司IncellDx达成一项可行性研究合作后,Celsee Diagnostics在2018年1月份签订了一系列产品的 strong 联合商业化协议,包括基于CTC的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其他癌种的筛查产品 /strong 。 /p p   2018年5月,CellMax Life公司启动了一项美国临床试验,用于验证其基于CTC的结直肠癌筛查产品。该公司CMx平台目前只在亚洲销售,采用于一种“混合微流体芯片”,能够从10亿个正常细胞背景中分离出1~10个CTCs。CellMax Life还在2018年4月份与IncellDx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和和销售几种实体瘤的CTC检测产品,用于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和监测。近日,CellMax Life还宣布,作为公司细胞疗法临床试验的一部分,公司已经与台湾Medigen Biotech公司达成合作。Medigen将结合Cellmax Life的CMx平台及其液体活检panel,用于患者的的治疗决策及疗效监测。 /p p   另一家计划进军CTC液体活检领域的公司是Precision for Medicine。2018年9月,Precision for Medicine收购了ApoCell公司及其ApoStream CTC富集技术。 strong 该技术可利用介电电荷差分离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 /strong 。根据Precision for Medicine公司高级副总裁Darren Davis的说法,公司收购ApoCell主要在于其开发的一款基于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成像的新型液体活检技术。 /p p   Vortex Biosciences也在推广基于CTC的VTX-1液体活检平台方面取得了进展。该公司在2018年3月份与BioView合作开发一种整合流程,以识别CTCs的临床生物标志物。2017年11月份,该公司和Stratec Consumables签订了一项供货协议,计划开发一款适用于Vortex平台的微流体芯片。该芯片最初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开发,新版芯片将帮助该平台适用于商业生产规模。此外,在2018年早些时候,Menarini Silicon Biosystems公司宣布已经将最近收购的技术整合到一款细胞型液体活检流程中,其中包含CellSearch CTC纯化工具。该公司表示,CellSearch strong 利用细胞外抗原表位和免疫磁珠,以一种自动化方法从血液样本中提取肿瘤细胞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初创公司潜力巨大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初创公司Akadeum计划通过公司的微气泡平台进入液体活检市场。公司称微气泡平台可以识别和分离CTCs和其他分子分离。目前Akadeum的这款工具只限于研究使用,与微流控芯片不同的是,该平台使用的是低密度的玻璃板和空气泡,气泡表面带有特定抗体,能够与靶细胞结合,然后“浮到表面”。Akadeum公司CEO Brandon McNaughton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在全美国推广产品甚至销往国外。 br/ /p p   来自威斯康星大学的 Capio BioSciences公司也开发了一种类似的技术,名为CapioCyte。该技术整合了细胞滚动和多价结合功能。Capio BioSciences创始人Seungpyo Hong解释道,CapioCyte与其他CTC捕获技术不同之处在于,该技术结合了仿生学和纳米技术。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是一个极大的市场,但Hong指出,每个患者的CTCs所呈现的高度变异数量和表型表明,CTCs的预后价值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探索。 /p p   除此之外,美国堪萨斯大学还在2018年5月公布了一项关于 strong 微流体平台的研究 /strong , strong 该平台可以对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在内的克隆性浆细胞疾病患者的循环浆细胞进行检测 /strong 。在堪萨斯大学大学化学与机械工程专业教授Stephen Soper主导下,研究团队在2016年创建了Biofuidica公司,进一步开发一款使用正弦微流控技术的诊断工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商业进程之外,关于CTC的学术成果在去年同样不断涌现。例如,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便开发了一款 strong CTC富集系统 /strong 。研究团队认为,通过结合生物物理富集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前液体活检技的局限性。在本研究中,课题组通过溶解红细胞从前列腺癌血样中富集CTCs,使用一种特殊的微流体细胞分类方法分离白细胞和CTCs。为了提取单个CTC用于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研究小组通过免固定染色选择肿瘤细胞,将细胞样本嵌入水凝胶基质中,使细胞固定。随后,研究小组然后使用一款短距离散焦UV激光提取包埋的细胞。 br/ /p p   此外,在去年4月份,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布了一项关于 strong mRNA细胞计数法的检测方法 /strong ,将CTC分离和基因表达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人员使用两种磁性颗粒,选择性杂交肿瘤细胞中mRNA的不同区域,帮助分离细胞并评估每个细胞中RNA的含量。研究小组利用免疫荧光法以及mRNA方法或EpCAM捕获法检测到CTCs。研究人员发现mRNA细胞计数方法能够同时提供CTC数量和临床相关mRNA的缺失或存在的准确情况。但研究小组表示,他们还将需要在CTCs含量较少的早期癌症患者中测试这种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结语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肿瘤液态活检的概念起源于CTC,相比ctDNA,发现较早却浮沉多年的CTC在几番打磨后逐渐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借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东风,ctDNA后来者居上占尽风头,但是CTC也完全没有落后。CTC分离和鉴定技术的发展使得相关研究再次成为肿瘤领域的焦点。如今,越来越多新的检测产品正在被使用,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多。随着更多数据的积累与临床证据的支持,液体活检的使用或将变得更加常规化。 br/ /p
  • 洪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新技术让癌症检测更快、更准
    在癌症诊断与治疗中,医生通常是利用活组织检查来进行确诊并跟踪治疗效果。这种方法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创伤,而且价格昂贵。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检测打破了这一僵局。CTC是存在于癌症患者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游离癌细胞,被认为是癌症生长、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CTCs引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及商业公司的兴趣。   10月23日,在第三届&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创业大赛决赛上,美国泰勒影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洪斌博士带来了关于CTCs的新项目&mdash &mdash 基于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快速、低成本癌症普查技术。生物探索记者对此进行了专访。 洪斌博士在千人计划大赛上展示自己带来的CTCs检测项目   循环肿瘤细胞,癌症无创检测新工具   对于科研及临床来说,CTC的概念并不陌生,早在1896年,澳大利亚学者Ashworth就首次提出CTC的概念。CTCs目前定义为自发或因诊疗操作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   大量实验已经证实CTCs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判断患者预后、评估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与其他组织学标本如骨髓等相比,外周血标本容易获得,且创伤性小,是临床上常规检测较为理想的标本来源。   但是,CTC在外周血中的数量非常稀少,仅占外周血白细胞的1/106-1/107,并且它是连续产生的,在血液中呈动态分布,会出现滞后现象,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因此CTCs的检测一直受到挑战。   新技术实现CTCs快速检测   洪斌博士带来的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洪博士曾在美国豁达斯派克生物技术公司及美国艾卫迪医学检测公司工作,主导过政府支持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项目。他说,CTCs的少是相对的概念,并不是所有样品中都会少,这是一个误解。以前是因为产品、设备不够好,检测不到,所以才叫&ldquo 少&rdquo 。现在已经证明了,很多样品检测水平是以前平台的30倍到100倍,这样就不能称作&ldquo 少&rdquo 了。   不同于常规的细胞学检测手段,洪博士使用的是专利技术,肿瘤细胞无需分离、无需洗脱特异性染色和高清成像,不会对细胞产生物理损伤,没有样品损失。同时,他们开发了非抗体染色剂,无论染色时间长短对正常细胞都不会产生非特异性染色,不会产生染色背景。整个检测过程只需10分钟,保证了癌症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和方便使用。   既往研究表明,外周血CTCs存在于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膀肌癌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因此洪博士的这项技术几乎可以检测所有癌症&mdash &mdash 只要能产生CTCs。医院、体检中心、诊所、中心实验室进行癌症筛查、诊断和治疗评价时均可使用这项技术。   一年左右进入临床   对一项医学技术来说,大家最为关注的永远都是何时能够进入临床,真正应用到患者身上,尤其是与癌症相关的技术。洪博士表示,这项技术预计一年左右在中国进入临床,经过临床试验、注册证审批等程序,再过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即可推向市场。   洪博士提醒,虽然这项技术很先进,但是它不能完全取代现有的癌症检测技术。放射、影像、病理检查等每项技术都有自己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CTCs快速检测技术能够取代传统检测手段,更多情况下,CTCs快速检测技术希望做到与传统检测手段优势互补,最终实现癌症的准确检测&mdash &mdash 这也是癌症检测的最终目的。   在查看介绍资料时,记者注意到该技术有&ldquo 床边&rdquo 、&ldquo 快捷&rdquo 字样,因此产生疑问,该检测方法有可能给患者在家里使用吗?洪博士说,该检测使用形式多样,可以在专业实验室使用,也可以在病人床边使用,但是建议医生在专业实验室使用,以方便结果确认。   洪博士计划首先将产品推向全国各体检中心。被问及在中国推广这项技术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他说,挑战肯定会有,毕竟这是一个新产品,但它并不是市场上第一个这种类型的产品。经过多年发展,市场已经认可CTCs检测相关产品,他们只要努力证明这项技术好在哪里就行了。   CTCs检测不是一件易事,中国十年前就有公司介入CTCs检测领域,因为难度太大,到现在鲜有成功者。或许接下来十年,这种情况会得到改观。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检测手段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提高,CTCs检测必将在临床肿瘤诊治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CTCs检测也将在人类战胜肿瘤的征途上写下新的篇章。   美国泰勒影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洪斌   洪斌毕业于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美国路易维尔大学。曾在美国豁达斯派克生物技术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项目主管,在美国艾卫迪医学检测公司担任研发主管。洪博士获得了美国普渡大学药政管理与质量监督职业资格认证,美国药监局药政管理培训资格认证,多项中美创新创业大赛大奖,并入选美国大学名人录。他发表第一作者SCI核心期刊文章十余篇,发明专利四篇、知识产权一篇,是生物传感器和医学检测领域著名期刊 Biosensor & Bioelectronics的特邀审稿人。
  • 流式新技术|魏勋斌团队:在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IVFC)揭示循环肿瘤细胞昼夜节律
    光域生物医学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自主知识产权的在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点击查看此前报道)光域生物医学宣布已经完成天使轮融资,由专业医疗投资机构苇渡创投独家投资。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和临床技术创新。公开资料显示,光域生物医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其核心技术是国际首创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基于该技术可实现免抽血、实时、动态、连续、无创、定量检测/监测人体或动物循环系统中的细胞、分子、纳米颗粒等目标物质,获取多维度的科研或临床数据,直接反映人或实验动物体内环境真实的分子、生理、代谢、药物等方面的参数和状态,区别于传统离体检测方式。光域生物医学即将上市发布的IVFC-1000系列科研仪器将成为国际上首台基于IVFC技术的商用仪器,开创一项全新的活体细胞学检测方法,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魏勋斌教授开发“体内流式细胞术”(IVFC)癌症是人类生命的巨大威胁,癌症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是肿瘤转移的临床生物标志物之一。目前检测血液样本中ctc的体外方法都是基于ctc在外周血中的分布不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的假设 然而,最近的研究对这种方法的正确性提出了挑战。由于连续抽取患者或实验动物的血液,研究CTC计数的每日振荡是不现实的,理想的方法是在体内长时间监测CTC。在发表于《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中,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x研究所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魏勋斌教授为首的一组科学家,和同事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光学方法来监测异种移植瘤模型中的ctc。他们开发的光学系统被命名为“体内流式细胞术”(IVFC),这与传统的“体外”流式细胞术不同,后者只能在体外检测荧光标记的细胞。在IVFC中,调整激光聚焦于实验小鼠耳的微动脉。当荧光标记的CTC通过光片时,荧光被激发并被光电倍增管(PMT)检测。为了说明这种光学结构的意义,血液循环中的ctc可以无创、反复、连续检测。“我们的IVFC技术不同于目前用于CTC检测的实验室或临床方法。操作系统不需要抽血。由于反复采血不会破坏生物环境,因此我们可以长期定期、无创地监测ctc。”他们说。通过这项技术,他们在前列腺癌原位小鼠模型中监测了24小时内不同癌症进展阶段的gfp表达ctc。在CTC计数方面,他们观察到,在夜间开始时,也就是啮齿动物的活跃阶段,每天都有惊人的振荡。在第6天、第12天、第18天和第24天用IVFC实时检测ctc,结果显示在转移性循环早期出现了明显的爆发活性。结果表明,前期爆发的概率高于后期。“这些发现可能会扩展我们对ctc和时间框架之间关系的理解。ctc并非全天均匀分布于血液中。他们在白天和晚上是不同的。提示昼夜节律可能调节CTC释放。临床检测ctc时应考虑到这一因素。”“ctc似乎比人们预期的更复杂。本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影响临床CTC检测的潜在因素。了解CTC是否昼夜变化和爆发,从而加深对其分布规律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IVFC技术不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采血,重复的采血过程可能会改变生物环境。毫无疑问,我们越来越了解ctc和癌症转移。ctc的检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精确。”生物学家和临床医生说。用血管代替流动室,IVFC和FCM相似在使用这种类型的IVFC检测CTC之前,需要对感兴趣的细胞进行标记。 基于荧光的IVFC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FCM相似,只是使用生物体内的天然血管代替常规流式细胞仪中的流动室。 当荧光标记的细胞通过聚焦在血管上的激光束的狭缝时,可以激发它发射荧光。 然后可以通过PMT检测该信号(结构详见下图)。 因此,可以长时间获得生物信息而无需抽血。参考文献Wei Xunbin,Zhou Jian,Zhu Xi et al. A Noninvasive and Real-Time Method for Circulating Tumor Cell Detection by In Vivo Flow Cytometry.[J] .Methods Mol. Biol., 2017, 1634: 247-262DOI:10.1038/s41377-021-00542-5文献作者:魏勋斌,博士,博士生导师,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SPIE(国际光学工程组织)Fellow(会士)。1993 年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光电子技术专业获学士,1999 年获美国加州大学 Irvine 分校生物物理学博士,1999-2001 年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2006 年任哈佛大学生物医学光学中心研究助理教授。2006 年回国,国内工作期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 973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资助。共发表 NATURE、PNAS、NATURECOMMUNICATIONS 等 100 余篇,总影响因子400,他引 3600 余次。获得国家三类医疗注册证一项,国内外专利20 余项。1)可用于肿瘤光学早期检测的“在体流式图像细胞仪”; 2)在体肿瘤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及近红外纳米光学探针技术; 3)活体光学细胞操纵技术研究; 4)激光医学与老年痴呆症的光治疗技术。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