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有环保三方检测

仪器信息网有环保三方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有环保三方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有环保三方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有环保三方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有环保三方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有环保三方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有环保三方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有环保三方检测相关的资讯

  • 先河环保1000万成立子公司拓展第三方检测业务
    2014年7月18日晚间,先河环保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利息1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开展第三方检测业务,主要检测内容为环境质量检测、污染源检测、辐射检测、油气回收检测等其他检测业务。   据介绍,该子公司成立以后,将着手CMA实验室资质认证,在保证公司运营业务数据合法性及有效性的基础上开展第三方检测服务业务。   先河环保表示,随着公司环境监测设施运营服务业务比重的不断加大,运营服务成为主营业务大势所趋。近年来运营数据的有效性及合法性不断受到质疑,为保证运营数据的合法性及有效性,运营数据必须经过第三方检测认证。为此,公司成立了上述子公司。   目前,先河环保主营高端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研发与生产,目前已成为国内自主创新能力最强、产品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在线环境监测仪器专业生产企业之一。有分析师表示,国家环保政策引领未来大气监测设备产业进入&ldquo 蓝海&rdquo ,2014年国内大气环保监测产业拥有约10亿元的新增市场空间。作为国内大气污染监测产业龙头,按照公司在过去五年大气环保监测设备行业中25%-30%的市场占有率,2014年为公司带来新增营业收入预计在2.5-3亿元。   受国家政策影响,第三方检测业务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从欧美环保产业成熟的国家经验看,环保服务第三方运营占比很高。此前有消息称,随着某地方试点的成功,环境监测服务第三方运营模式未来有望在全国推行。本次先河环保拓展第三方检测业务,也将开辟新的技术服务领域,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var strCode = 'sz300137' loadUrl(strCode,'stock')
  • 先河环保进军第三方检测领域 拟开拓食品检验等
    8月25日讯,先河环保子公司河北先河正态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宣告正式进军第三方检测服务领域。   公司官网发布消息指出,8月15日,由公司独资设立的河北先河正态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在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注册。该子公司成立之初主要是服务于运营服务业务,实现运营服务科学化、规范化,保证运营数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旨在增强公司运营业务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公司方面指出,随着社会化环境检测的进一步放开,公司将拓展第三方检测服务,对外承揽检测业务。以环境检测为主打业务,逐渐开拓其他检测领域,并增加产品检验、食品检验、职业卫生等多方面检测资质。   行业内一位分析师称,长期环保监测系统或将引入第三方运维管理,而不再由企业自行申报数据。&ldquo 脱硫脱硝费用牵涉金额巨大,但引入第三方运维成本较低。&rdquo 该分析师认为,后期第三方运营维护企业的市场需求将逐渐扩大。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闫增序此前也表示,仪器仪表的第三方检测服务业务将会成为行业的一种新的运营思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悉,目前雪迪龙、华测检测等均已开始涉及第三方运营维护服务。
  • 媒体吁环保应尽快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
    &ldquo 由于受现有部门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束缚,以及环境执法不严、信息不透明等因素影响,环境服务仍然非常弱小。&rdquo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巡视员胥树凡日前在出席第七届环境产业大会时表示,&ldquo 要针对现有体制机制中阻碍环境服务发展的问题,消除障碍,建立新的机制。&rdquo   他同时透露,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进一步推动相关试点,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在环境服务的内容、模式、绩效评估、质量控制、信息公开等领域进行创新,总结经验,不断扩大服务市场,提升服务质量。   环境服务为何如此受青睐?   引领技术产品和资本市场,丰富环保产业内容   &ldquo 环保产业市场由技术产品、技术服务以及金融资本三大市场构成。&rdquo 胥树凡对环保产业的内在构成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大市场缺一不可。其中,环境服务市场是其中具有龙头作用的部分。   他解释说,服务市场为技术产品市场提供了真正的推动力,因为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技术才能得到根本的进步,也才有助于建立多元化的环境融资格局。&ldquo 这三个部分相辅相成,环保产业要具备了这些内容,才是完善的市场体系。&rdquo   胥树凡说,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高质量服务的要求,会拉动环保技术的优化和提升,推动环境金融服务业,吸引民间资本进入。&ldquo 从总体上促进环保技术设备制造业和融资的发展。&rdquo   环境服务业的意义不仅限于此。在我国环境管理由总量控制向质量控制转型的过程中,环境服务业的发展为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找到了有效的途径。他在一次调研中了解到,四川省就将某次运动赛事场地中水面的水质控制、管理、维护的工作,交给了专业企业。&ldquo 政府部门可以随时抽查,没有兑现合同中的水质承诺,就可以追究企业的责任或是进行处罚。&rdquo   胥树凡说,对于很多公共环境服务如城市生活污水和污泥、生活垃圾处理,城市公园、湖泊、河道水面,各类自然保护区等公共区域的环境管理养护,地方政府可以考虑通过购买专业化、社会化的环境服务。&ldquo 优质优价、按质论价,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也能更好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社会职责。&rdquo   在他看来,除了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服务,还有很多环保工作领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交给企业去做。   &ldquo 包括污染源、环境质量、环评验收、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等在内的环境监测服务,环境咨询、规划服务,环境工程监理服务,生态环境修复及绩效评估服务,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服务等。&rdquo 胥树凡说,环境服务业大大丰富和扩大了环保产业的内容和疆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市场。   环境监测有望率先成亮点   地方政府把购买监测数据服务列入财政预算,并招标第三方企业对监测服务进行监督   在国外的通讯行业,手机等产品生产不再是中心,而成为运营商提供服务的工具。&ldquo 在环保产业,从单纯的产品生产向产品生产和综合服务相结合发展,也是重要趋势。&rdquo 胥树凡这样认为。   而一些企业的实践似乎已经印证了这样的观点。据悉,原先只生产监测仪器的河北先河环保,已经将业务扩展至提供监测服务。&ldquo 他们利用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手段,为山东提供全省大气、水质量监测和技术管理服务。&rdquo 胥树凡说。   他在对当地的调研中了解到,先河环保负责当地水和大气的监测运营网络管理,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数据,用自己的设备来更新;而地方政府则把购买监测数据服务列入财政预算,&ldquo 化身&rdquo 服务购买者;而为了保证数据的公正性、真实性、科学性,山东省还招标第三方服务公司对监测服务本身进行监督。   &ldquo 地方政府、企业成为环境服务的甲方乙方,之间是合同关系而非利益关系,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还降低了成本。这种探索是有意义的。&rdquo 胥树凡说,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的第三方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全面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减少了管理环节,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显著提高了环境监督管理水平。   而作为环境监测服务购买者的山东并不&ldquo 孤单&rdquo ,四川等地也在进行着相关探索。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履行环境监督管理必须的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以前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在软硬件方面压力很大。现在列为政府购买的环境技术服务,交给更具上述条件的企业去做。这已经不是环保产业界人士的&ldquo 空谈&rdquo ,正在一些地方正在变为现实。   而记者了解到,环境监测引入社会化服务也已经成为环境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被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稳步加以推进。   环境服务业弱小的根源在机制   宏观政策向好,未来空间潜力巨大   根据第四次全国环保产业调查的初步统计,2011年,我国环境服务业规模为1706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但在胥树凡看来,环境服务业才刚刚起步,服务体系、服务模式还非常不完善,未来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   &ldquo 我国环境服务业目前还不能为环境管理向质量改善转型提供足够强大的支撑。&rdquo 胥树凡评价说。而他将这一现状的原因归咎于&ldquo 体制机制的制约&rdquo 。他说,环境服务业发展受到现有部门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束缚,以及环境执法不严、信息不透明、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影响,巨大的市场潜力没有转化成为现实的需求市场。&ldquo 市场化水平低下,缺乏充分的竞争,极大制约了环境服务业的发展。&rdquo   而自去年以来,宏观政策的变化已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创造了&ldquo 绝佳机会&rdquo 。胥树凡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要素,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谁污染谁破坏谁付费原则、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hellip &hellip 这些为环境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扫清了障碍,准备了条件。   在会上,胥树凡透露,相关政府部门正在酝酿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其中有不少推进环境服务业、环保产业发展的内容。&ldquo 企业今后不能仅仅生产产品,而是要把产品当做服务的工具,提供社会服务的工具。&rdquo   相关链接   ●环保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依靠进口   ◆产业结构不合理   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环境服务业比重偏低,全方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市场不规范   地方保护、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尤为严重,污染治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设施运行效率和绩效不高。市场化程度低,市场调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政策机制不完善   优惠政策不配套,现有政策没有执行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执行力;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融资难度大   ●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向产品生产和综合服务相结合发展   ◆向环境治理和生活环境服务相结合发展   ◆无序市场向有序市场发展   ◆向市场和人才竞争相结合发展   ◆向常规和高新技术相结合发展   ◆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展   ◆向政府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发展   ●支持环保产业政策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实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推进诚信体系建立,强化社会监督   ◆推进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环境服务,创新环境服务模式和机制,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和环境合同服务,推进政府和企业购买环境服务   ◆加强行业指导,制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技术规范等   ◆强化环境技术评价筛选,建立信息平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实际应用
  • 苏州又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成立!剑指环保类检测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日, strong 吴江华衍水务成立了一家专业检测机构——苏州衍达检测有限公司,率先迈出了从供水企业到环保类检测专业机构延伸的重要一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7aaf5fea-d964-47b3-942e-4323fb8b60d9.jpg" title=" NEM1_20200331_C0325123992_A2195823.jpg" alt=" NEM1_20200331_C0325123992_A219582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揭牌仪式(图片来源于网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3月22日“世界水日”,苏州衍达检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是隶属于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前身为吴江华衍水务水质检测中心,配备有色谱-质谱联用仪、流动注射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先进大中型仪器设备220余套,拥有江苏省一级实验室、国家认可委CNAS认可资质,是一家高水平的专业水质检测机构。今年1月,苏州衍达检测获得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授予的CMA认证资质,标志着从一家企业的检测点转型成为可以面向社会提供检测服务的专业机构。现在苏州衍达检测可开展水质检测、涉水材料检测、管网检漏服务等多种服务,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报告的第三方环保类检验检测机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6dcc9c67-573f-40aa-9825-ecee45518c80.jpg" title=" NEM1_20200331_C0325123992_A2195812.jpg" alt=" NEM1_20200331_C0325123992_A21958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苏州衍达检测有限公司实验室场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关于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是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中华煤气)在内地第一个水务合资项目,享有吴江行政区域内30年供水特许经营权。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为区域供水模式,以太湖为取水水源,全市1176平方公里全部实现联网供水。供水管网4200公里,服务客户51万户,年供水量超过2.2亿立方米。 /p
  • 山东环保部门将PM2.5监测交与第三方机构
    从8月1日起,山东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正式实施“转让—经营”模式(TO模式),环保部门将监测权移交第三方机构。这也折射了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   以往的环保监测由环保部门负责,监测数据是否准确也由环保部门考核,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其公信力很容易受到舆论的质疑。而且,各级环保部门只是各级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在政绩考核时,节能减排不达标就要摘“乌纱帽”,环保监测很容易受到来自地方行政的干预。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环保部门监测出来的数据很可能公信力不足,比如有时感觉空气污染很重,而环保部门的数据却显示“良”。   山东环保部门此番改革,将具体的大量的基础性维护工作交由运营单位负责,环保部门负责质控和考核监督,这就实现了政府职能从“划船”向“掌舵”转变,也将政府从运动员和裁判员集于一身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第三方监测的发展,不仅能弥补政府部门相关机构承担检测任务能力有限的不足,也能解决政府提高环境监测能力一次性投资过大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降低监测成本,提高数据的公信力。   无论最终效果如何,引进第三方监测空气质量也是政府部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既有利于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化的公共服务,也能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 盘点第三方检测在行业内应用前景
    居民供水全面实行第三方检测   不只是农村居民,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同样是常德市政府正在关注和回应的课题。近日从常德市住建局获悉,常德市政府正在围绕城镇居民饮水安全实施系统示范工程,即水源地保护设施、备用水源设施、集中供水厂新建改造、供水管网新建改造、水质检测监测中心和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六大项目建设,目的就是确保城乡居民用上&ldquo 放心水&rdquo 。   这项工作总的时间跨度为2014至2016年。其中,相关部门单位今年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即做好备用水源的前期工作,完成黄石水库作为常德市城区主要供水源、第二水源或应急备用水源的方案论证,沅北水厂搬迁与主水源或应急备用水源的对接方案,完善对黄石水库的水源保护 做好城乡水源地保护工作,完成千人以上集中供水水源地调研论证,依法对千人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实施保护,6月底前基本完成向省环保厅申报的工作 抓好二次供水的全面整顿,摸清二次供水的基本情况,对常德市城区二次供水质量全面实行第三方检测,修订完善常德市城区二次供水管理办法 启动沅北水厂迁建前期工作及沅南水厂达标改造,制定沅北水厂迁建工作方案,统筹考虑供水管网贯通问题,9月前组织专家对迁建方案进行论证 加快常德市城区520平方公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推进常德市自来水公司对市城区高速环圈内小水厂的并购,完成丹洲隔堤以南和陬市区域的供水管网规划,确保年内对市委党校、华南厂、河洑镇、白鹤山区域实行自来水全供应 加快市城区自来水供水加压泵站建设。   目前,常德津市市、安乡县、汉寿县、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已启动水厂新建工程,常德市政府相关部门已启动常德供水管网新建改造工程 已对常德市城区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普查,正在建立供水管网数据库 正在开展市城区二次供水设施全面普查工作,已启动城镇二次供水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的前期工作 已启动常德市城区及周边小水厂和自备水源的处置工作,将采取国有供水企业收购、改制成立转供销售公司、强化自备水源许可、逐步强制性关停自备水源措施。   第三方检验服务先行   在美国和日本等地,独立第三方医检机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壮大,到2010年美国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市场规模在200亿美元左右,占据美国医学检验行业超过三成份额。与此相对,中国第三方医检仅有18年历史,但在经济下行时期依然保持逆势走强,行业年复合增长率接近50%,增速为国外同行的5倍以上,显示出惊人的成长性。   行业分析机构的调研显示,2009年我国各类卫生机构的业务收入约为1.03万亿元。而在医疗费用中,大约8%到10%的成本是花在检验上,药费则占40%,由此推断我国医学诊断收入年约为800亿-1000亿元。尤其是近年来,发改委不断打压药价,检验费用已成为一些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于是,有些医院就会将做不了或不赚钱的项目外包,赚取其中的差额。   为何第三方医检如此受欢迎?业内人士认为,对设备简陋的中小医院、诊所和社区门诊而言,第三方医检可以有效规避医院在实验室设备、软件、人员等方面的高额投资,同时又极大地提高对病症的诊断精确度。对于三甲医院,部分高端检验项目对设备、人员要求高,投入大,第三方医检机构可以集中承接和外包这些项目,节省投入,同时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规模效益。   一位资深医疗行业投资人士指出,近年来,第三方检验机构从医院承接的检验业务出现爆发性增长,虽然整个行业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比起医疗产业的其他子行业,其发展速度足以让整个行业都感到震惊。&ldquo 这是政府大力鼓励基层医院将检验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医检机构的信号。预计未来几年,第三方检验将产生数百亿元的市场份额。&rdquo   而自去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来,健康服务业即被预期迎来爆发式的发展,到2020年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其中还明确指出对第三方检验检测等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的支持。   仪器企业聚光在贵阳设环境第三方检测业务   4月14日,高新区科技园标准厂房3号楼二层,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贵州聚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一期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仪器。在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六楼,该公司占地5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和&ldquo 环保云&rdquo 展厅也已装修完毕。   虽然实验室建好不过一个多月,却已陆续接到多个环境检测订单。贵州聚科将依托这个实验室,开展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建设咨询和高端实验室分析仪器销售等业务,仅环境质量第三方检测一项业务,预计一年就有1000万元收入。   然而,聚光科技的目光还不仅仅停留于此,他们看中的,是从监测感知到云端运营的整个&ldquo 环保云&rdquo 产业。   &ldquo 我们来贵州,看中的就是产业氛围。贵州支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力度与决心给了我们信心,贵州在全国第一个提出要将&lsquo 环保云&rsquo 产业化,这与我们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我们去年在贵阳建立子公司,并建设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也是为未来&lsquo 环保云&rsquo 的发展提前布局。&rdquo 贵州聚科总经理李亮说。   作为环境与安全分析检测仪器生产商与系统解决方案国内顶级供应商,在2007年全国启动节能减排工作之时,聚光科技就进入贵州市场。目前,聚光科技占据贵州地表水环境监测仪器市场份额的80%,污染源监测市场的30%,已具备环境质量检测数据收集的硬件条件。&ldquo 在前端感知层方面,我们已拥有一定基础。在数据传输方面,高新区也在积极对接贵安新区三大电信运营商。实现环保云产业化,只差云端运营层面。&rdquo 李亮说。
  • 检测及独立第三方检测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检测行业的产生背景   1、检测行业的产生   检测行业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基于全社会对使用产品的质量、对生活健康水平、对生产生活的安全性、对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并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比如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中的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穿的衣服和室内空气是否含有过量甲醛、工厂排出的废水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或者手机电池是否会爆炸等。各国政府和机构通过不断加强对这些领域的立法、制定各种产品标准以满足社会需求 而检测,即通过对这些领域各种产品的技术验证,告知使用者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或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可以说,社会的上述需求是检测市场形成并发展的基本动因。检测行业基于全社会对于产品及服务的质量(Q)、健康(H)、安全(S)、环境(E)要求而产生,如下图所示(以制造业为例):        从上图可看出,全社会对质量(Q)、健康(H)、安全(S)、环境(E)的要求不断提升是技术检测行业产生的根源,政府等组织关于QHSE 立法的不断加强是推动技术检测行业发展的直接原因,产业专业化分工的不断细化及供应链的不断延伸推动了技术检测业务的快速发展。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产品专业化分工不断细化、供应链不断延长,检测作为鉴定品质的手段,贯穿于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检测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2、检测市场的参与者   检测市场按参与者的不同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政府检验检测、企业内部检测及独立第三方检测。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政府检验检测突出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我国政府检验检测机构的业务来源主要在市场准入、监督检验检测、3C 认证、生产许可证、定检、评优、免检等方面 企业内部检测则服务于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管控需求 而独立第三方检测主要体现所出具检测数据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在贸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基于保护自身利益,对检测数据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越来越重视。   (二)检测行业发展特点   1、商品贸易、专业化分工促进技术检测行业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各种消费品及工业品的生产日益规模化、标准化,检测成为贸易双方鉴定产品品质和相关政府机构评定合格的重要手段,在研发、生产、贸易等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检测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检测从最初的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要求逐渐独立出企业并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行业,以满足区域的、国家的甚至国际的产品或行业标准要求。各国不同的法律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对于要进入该市场的产品和企业有直接的影响。随着贸易非关税壁垒应用越来越广泛和国际贸易持续扩张,检测行业获得快速发展。   2、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促进了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   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作用推动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首先,生产商在商品生产极大丰富、同类商品众多的情况下,为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会公布其产品的性能指标以证明其品质优良,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使其公布的产品性能指标具有客观、公正性,生产商一般会聘请具有市场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其产品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结果。其次,贸易商及零售商为吸引客户或消费者,满足客户或消费者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会要求供应商提供其产品的性能指标。为使产品性能指标具有客观、公正性,零售商一般只接受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供应商产品出具的检测结果。再次,各国政府基于产业结构升级、改善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因素,会对某类产品出台涉及质量、安全、环保等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供应商产品必须达到该标准方可销售。供应商需取得检测机构出具的达到该标准的检测结果,且该检测机构应为该国政府所接受。最后,消费者选购商品时,会通过比较各商品性能,以及出具该检测结果的检测机构的市场公信力而作出选择。   3、各国检测行业市场准入,业务市场化   随着全球检测行业的发展,各国检测体制总体趋势一致,即政府或行业协会通过考核、认可等市场准入规则对检测机构进行行业管理,将检测、合格评定的业务市场化,提升服务品质,促进行业发展。各独立检测机构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按照自身提供的服务进行市场化运作,服务费用由双方协商确定。政府对于检测行业的发展政策影响检测行业的发展。我国政府起初对检测行业严格管制,检测机构均由政府控制。随着市场及贸易的发展,政府逐步放松管制,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及扩大,某些运作比较成功的检测公司逐渐规模化,形成强大品牌。目前,几家全球性公司和更多区域性公司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三)独立第三方检测业务特点   1、客户多、频率高、金额小   一般情况下,各级产品生产商均是按照客户或政府要求选择检测机构,对其产品进行检测,因此产品生产商构成检测机构客户的主要部分。由于某个产品或某类产品的生产商众多,因此检测机构的客户群广泛。由于产品每一次改进或每推出一个新产品、每一次批量出货均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因此客户的检测频率较高。每次检测均为抽样检测,样品价值相对于新产品价值、出货产品价值极小,检测单价相对产品价值较低,客户对检测单价   不敏感。   2、设备一次投入、更新快   专业实验室是检测的基础,不会因为检测量的多少而改变,检测设备均需要一次性投入。由于检测技术、检测方法不断创新,检测标准不断提高,为保证检测质量、提高检测水平,检测机构需要不断投入购买最新检测设备。   不同产业产品检测技术、检测标准不同,检测机构每进入一个新产业或新领域都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建立专业实验室。因此检测机构的资金投入主要在于检测   设备投入及更新。   3、依赖于其他行业发展   技术检测服务于其他行业,受到其他行业发展及其相关法规的影响,比如欧盟2002/96/EC 指令、2002/95/EC 指令、2005/32/EC 指令、美国加州能源法的实施大大促进了检测业务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发展。单一领域的检测机构易受某一行业波动的影响而出现波动,而跨行业的综合性检测机构受到多行业的共同影响而能够避免大的波动,抗风险能力较强。综合性检测机构对其自身能力要求较高,包括多种类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及管理、各行业专业技术的掌握、各行业客户的合作关系维护等。   4、公信力是检测机构大规模发展的关键   公信力是检测机构发展的生命所在,是经过市场长期考验逐渐建立起来的。各检测机构均自觉维护自身的市场公信力,譬如加强研发能力,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多级复核制度,确保检测质量及检测报告质量等。检测机构均制定了严格的内控机制以杜绝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一旦检测机构被发现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多年培育的市场公信力将完全丧失,失去客户的认同,并可能被取消检测资格。只有拥有较高市场公信力的检测机构才能在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实现大规模发展。   (四)独立第三方检测的优势   1、独立第三方检测相对于企业内部检测的优势   公信力强   如果客户自行出具检测报告,相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其公信力有很大差距。在贸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基于保护自身利益和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信任,越来越推崇采用第三方的检测服务。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市场公信力是检测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一些国际知名企业比如微软、沃尔玛、索尼等,要求供应商向其提供的部件、零件、原材料等必须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并对外公布其接受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名单。技术成熟产品检测需要各专业综合的技术能力,比如电子制造业拥有大量的电子电器专业人才,而材料、机械、化学等专业的人才会比较缺乏,但产品质量检测本身除了电子技术外,还包含了材料、机械、化学等专业技术,通过借助配备了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综合的技术服务,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有助于企业更关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企业增值的核心环节。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产品质量技术咨询服务对于企业改善研发生产流程、提高竞争力日益重要。   规模效应、成本低   技术检测服务,对于单个客户来说其需求是零散和不确定的,相对于检测费用,每个客户自行配置全套检测设备、设立检测实验室,其前期投入和长期维护费用均非常高。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的技术检测机构为客户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检测解决方案,如果检测服务方便快捷,客户自行设置实验室的必要性将越来越低。   2、独立第三方检测相对于政府机构检测的优势   市场化运作   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不依附于某一个企业或政府机构的强制性要求,而是依赖于自身服务能力开拓业务。第三方检测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强检测方法研发,提高检测能力,扩大服务范围,主动发掘客户,为客户提供包括技术咨询、一站式检测完整的服务内容。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现代营销服务体系,综合运用网络营销、电话营销等方式,在全国建立服务网络,实现了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增强了整体市场影响力。   跨行业、跨区域经营   政府检测机构受行政区域建制和行业部委建制的影响,其业务主要集中在某一行政区域和某一行业发展,无法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在不同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建立不同行业的专业实验室,通过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实现大规模快速发展。   我国检测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一)全球检测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摩根士丹利2008 年5 月的研究报告,全球技术检测市场规模约为500亿欧元,约合4,400 亿元。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国际分工深化,全球检测行业近年来保持了15%左右的快速增长。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基本上都来自欧洲。近年来,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较大规模的收购兼并,以便于迅速进入新的市场,并在短时间内获得资质、渠道和人才,提高空白领域的检测能力。如美国大部分较具规模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检测公司被欧洲大型检测公司收购兼并,成为其美国分公司。        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增长迅速,技术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本地综合性检测机构成长较快,初步具备了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检测行业发展进程   我国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是在政府逐步放松管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进程如下:   第一阶段:检验检测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实行国家对外贸易的统一管制,不断强化对检验检测市场的管制,建立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对外贸易部下设商品检验总局,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进出口检验机构和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检验得到了初步发展,奠定了今后市场发展的基础。   第二阶段: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负责所有商品检验   1984 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规定国家商检局为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的主管机关,各地商检局及其分支机构负责监督管理本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 规定所有的业务一律由国家检验检测机构实施,还特别规定在中国境内不得设立外国检验机构。   第三阶段: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   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颁布,明确了商检工作的目的是保证进出口商品质量,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各地商检机构负责对规定的商品实施强制性检验检测。确定了多种检验主体的合法性,取消了中国境内不允许设立外国检验机构的条款,同时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根据需要,通过考核,认可符合条件的国内外检验检测机构承担委托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   第四阶段:界定了行政执法性质的强制性检验检测工作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民营检测机构快速发展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修改进一步明确,列入国家规定的进出口商品检验目录的商品,由商检机构实施检验检测 经国家商检部门许可的检验检测机构,可以接受对外贸易关系人或外国检验检测机构的委托,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进一步明确了对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经营活动的民事行为的检验资格,明确界定了行政执法性质的强制性检验检测工作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为检验检测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奠定了法律基础。   第五阶段:允许外资独资检测机构进入中国   2005 年12 月11 日之后,我国政府根据加入WTO承诺,允许外资独资进入中国的服务贸易市场。外资检测机构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全面进入中国检测市场,成为中国检测市场的重要部分。外资检测机构与民营检测机构构成独立第三方检测的主体,国有检测机构利用其传统垄断优势占据了政府强制性检测市场。政府强制性检测市场主要包括各部委的质检、商检、环保、卫生等各种认证要求的强制性认证及各级政府(含省、   市、县、镇等)的各种认证要求的强制性认证,目前该部分市场占全部检测市场的55%左右。独立第三方检测是政府强制性检测之外的全部检测内容,占全部检测市场的45%左右。随着检测行业市场化发展和政府监管体制的变革,政府将会逐步放开强制性检测市场,允许合格社会检测机构进入部分强制性检测市场。   (三)我国检测市场规模   2002 年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和国际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检测行业成为中国发展前景最好、增长速度最快的服务行业之一,其中以民营和外资为主的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全国检测市场规模于2008 年达到450 亿元。     在全国检测市场中,国有检测机构利用传统垄断优势占据了55%以上的市场份额 外资检测机构利用其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及在出口贸易检测业务中的天然优势占据了市场30%以上的市场份额 民营检测机构起步晚,资本实力小,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份额接近10%。     (四)我国检测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   未来几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中国检测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根据CCID 预测,中国检测市场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全国检测市场规模于2010 年将超过700 亿元。其中民营检测机构增长速度最快,超过30% 外资检测机构次之,增长速度在20%以上 国有检测机构增长速度较慢,维持在10%左右。2009 年至2013 年中国检测市场规模预测情况如下图:     (五)推动我国检测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1、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消费品及生命科学检测需求上升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消费者越来越多地注重产品的安全、环保、可靠、耐用等方面要求。消费品制造商为满足市场需求,相应地会对自身产品在诸如安全、环保、可靠、耐用等方面的性能检测指标提供给零售商或消费者,并同时对其上游供应商提出更多的各项指标检测方面的要求,推动了消费品检测需求上升。   2、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及产业升级,推动工业品检测需求上升近年来,全球制造企业向中国转移产能,以及本地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品使用大幅增长。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大量企业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检   测机构为其采购的设备及工业用品提供质量检验和验证服务,导致工业品测试和技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产业升级推动了高品质检测业务的持续上升。   3、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推动贸易保障检测需求上升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大国,2007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1,73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2008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616 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快速增长的贸易量,促进了对外贸易领域检测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另外,海外市场不断提高对产品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性能指标要求,包括QHSE(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规则和标准的增加和加强 控制和检测活动的私有化 审计和检测活动的外部采购 提高对QHSE 风险管理的增长需求 以及市场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等,使检测需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检测行业的竞争情况   (一)国内检测行业涉及的具体领域及竞争格局   检测行业涉及领域众多,包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工业、农业、采矿业、消费品制造业(包括纺织、服装、日用品等)、建筑业、能源和燃料、水电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电子电器行业、汽车业、食品行业、咨询服务业、零售业、医药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卫生管理等行业。我国目前共有近 24,100 家国有、民营和外资检测机构,分别隶属于中国25个行业,遍布全国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可从事的检验检测项目逐年增多。中国的检测机构主要分布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卫生、建设、环境保护、交通、农业等部门,其中质检部门所属的检测机构数量最多,达到3,500 多家,占全部检测机构数量的14.5%。国有事业性检测机构在中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下属市/县级行政区域均设有检测机构和代表处,由不同职能的政府部门投资建设并主管,为事业单位编制,主要针对内销产品从事政府强制性、垄断性的检测任务,如: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下属的计量检测中心,环保局下属的环境检测监测中心(站),卫生、防疫部门下属的检测中心(站)等。绝大多数检测机构的规模较小、检测项目单   一、业务范围限于局部区域及所属行业部委。由于长期的垄断地位造成市场服务意识僵硬、缺乏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自主扩张能力较差,盈利能力不足。民营和外资检测机构主要分布在中国沿海地区,这两类企业的经营体制比较灵活,市场化运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扩大自身的检测范围,扩张能力较强。民营检测机构相对外资检测机构具有本地化优势,决策高效,在全国营销网络扩张更为快捷,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民营和外资检测机构主要服务于出口检测市场。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政府行业监管体制趋向开放,技术检测服务更加市场化   从世界各国政府对检测市场的监管体制发展过程看,市场化变革的趋势是一致的。我国政府从2002 年5 月1 日开始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以来,采取指定检测机构的方式从事强制性认证产品检测,这些指定检测机构一般有政府背景。随着行业监管体制市场化变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化的检测机构的快速成长,社会检测机构将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政府强制性认证产品检测领域。在市场竞争中成长的民营检测机构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2)技术进步促进检测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不断改善的科技研发环境和持续增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产生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检测机构的基础。随着我国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先进的技术工艺不断被应用到检测服务领域,产生了新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提升了检测服务能力,扩大了检测服务领域。另外,由于技术进步的推动、全社会对QHSE 的持续关注,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并促进新产品不断涌现,检测服务领域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3)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公正性日益受到社会重视   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政府监管制度约束和行业自律的情况下,其公正性日益受到社会重视。世界各国政府或行业协会对检验检测市场均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检测机构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后才具备向社会出具公开证明数据的资格,并将定期进行审核。对检测机构设置了违规惩罚措施,检测机构经审核未达到标准将取消其合格检测资格 若检测机构违反规定出具不真实检测结果,检测机构将面临重罚。技术检测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公信力是行业和检测机构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市场公信力的培育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机构坚持行业自律,坚持按市场规则办事,促进行业成长 对于检测机构,为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提高检测服务质量。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公信力,因此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不确定性   检测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滑、多国住宅市场的调整,以及美元贬值对其他国家的不良影响。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减缓将对检测行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2)检测机构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检测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机构众多、单个机构规模较小的竞争格局。整个检测行业市场化程度还较低,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国外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检测机构的品牌效益和规模效益尚未充分发挥。   (3)高端技术人才缺乏   技术检测行业属于人才、技术密集型产业,对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存在较大需求,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具备较强技术  检测作为典型的服务行业,具有明显的次数多、金额小、客户广、持续稳定的特点。生产商开发新产品或与新下游厂商合作均需要检测,因此生产商的产品检测次数多,而生产商成为检测机构客户后由于交流沟通的便利性一般会持续稳定 众多的制造企业构成检测机构广泛的客户基础。   (八)行业产业链关系   检测机构的客户主要是终端的工业品和消费品生产制造商,检测报告的使用者是政府、消费者或生产制造商的下游厂商。检测报告使用者是产业链发展的驱动力,生产制造商和检测机构不断满足报告使用者不断提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产业链的发展。检测机构还根据生产制造商的新产品开发及新市场开拓而产生的检测需求拓展业务,研发新的检测方法 检测机构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生产制造商推广新产品并不断改进。检测伴随着生产制造的发展而兴起,同时检测行业的发展又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制造业的发展。
  • 第三方检测机构排名
    近年来,检测行业成为全球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年增长在15%左右。而我国检测行业已经接近9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年平均增长率在20%左右。目前获得CNAS、CMA认可的实验室已经超过2万余家,现经权威机构综合评估,评选出2013年中国市场第三方检测机构排行榜。1、瑞士通用公证行(SGS)SGS 总部设在瑞士,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业务多元化的大型检测机构之一,其业务范围覆盖了绝大部分的检测检验、合格评定领域,全球员工超过50,000 人。SGS于1991年在国内设立合资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全国设立了40 多家分支机构和50 多家实验室。2、天祥(Intertek)目前 Intertek 已在全球100 个国家拥有1,000 多个办事处及实验室,共有超过27,000 名全职专业人员,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测试、检验、认证及各类产品的其他相关服务。Intertek 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国际商业检验机构,自1989 年以来已在全国建立了20 多个分支机构及具有国际水准的实验室,拥有超过4,000名专业技术人才,业务领域覆盖分析服务、商用及电子电气、消费品、工业服务、矿产品、石油、化工及农产品服务等行业。3、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是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许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资质认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以“检验、鉴定、认证、测试”为主业的独立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即隶属于CCIC。CCIC的服务范围主要涵盖石油、化工、农产品、工业品、消费品、食品、汽车、建筑、物流、零售等行业。目前,CCIC 已在全球拥有约300 家分支机构和200 家合作实验室,员工逾16,000 人,运营网络已覆盖全球20 余个国家和地区。4、谱尼测试(PONY)PONY谱尼测试是国内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检测报告得到美国、英国、德国等70多个国家及地区认可,具有国际公信力。总部位于中国北京,下设天津、青岛、上海、苏州、宁波、武汉、深圳、广州、厦门、香港公司,及健康与环保、贸易符合性、商品质量鉴定、安全保障4个独立事业部,共拥有8个大型实验室基地及几十个联络处。5、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SMQ)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是深圳市人民政府设立并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SMQ现有员工近1300人,是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基地之一,建有龙珠、龙华、西丽三大实验基地,实验室面积6万余平方米,是华南地区最优秀的检测机构之一。6、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BV(BureauVeritas)成立于1828 年,拥有覆盖众多领域的检测技术,在全球设有900 多个办公室和实验室,员工总数超过40,000 人。法利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是BV 在上海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1 年。作为BV 在中国的业务运营平台,法利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为中国及外资客户提供覆盖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与社会责任等领域的符合性评估和技术咨询服务。在中国大陆地区,BV 拥有4,500 名员工,通过遍布全国近40 个地区的50 多个办公室与实验室,为超过7,000 个客户提供检测服务。7、华测检测(CTI)华测检测主要从事工业品、消费品、生命科学以及贸易保障领域的技术检测服务,检测领域包括有害物质、安规、EMC、可靠性、失效分析、材料分析、环境安全、计量校准、纺织品、鞋类、皮革、玩具、汽车、验货、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目前,华测检测在国内已建立了由30 多家分支机构组成的业务服务网络,拥有覆盖化学、生物、物理、机械、电磁等领域的数十家实验室。2009年10 月,华测检测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8、德国莱茵(TüV)TüV德国莱茵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技术服务供应商。自1872年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为解决人类、环境和科技互动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开发安全持续的解决方案。作为一个独立、公正和专业的机构,我们长期致力于营造一个同时符合人类和环境需要的美好未来。9、诺安诺安为香港太平洋恩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渔业产品)控股的检测机构。诺安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是诺安在国内设立的附属公司,成立于2003 年,在青岛和宁波设有实验室。诺安最初为专业的食品安全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覆盖培训、审核和咨询等整个全球化食品链服务的专业机构。10、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简称中广测),于1990年通过省级计量认证,1991年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2001年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广测目前已成为通过国家级资质认定(CMA)和国家认可(CNAS)的第三方检测、校准实验室和A类检查机构,可向社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测试数据和结果。11、中人检测拥有整套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生化培养箱、全套的气体采样设备等。中人检测机构是一家获得国家计量认证资质CMA证书,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政府认可的第三方环境安全检测服务机构,出具的报告具有法律效力。
  • 北京确定5家第三方室温检测机构
    北京11月15日起正式供暖,记者14日从市供热办了解到,经过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室内温度检测能力审核,首批5家第三方室温检测机构名单确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室温评估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市民如果发现自家室温未达18℃,可请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室温。   首批5家第三方室温检测机构是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煤炭节约办公室节能监测站、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所、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四检测所、通州区节能监测站。对于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居民室温检测费乱定价,100平方米甚至达到3000元的情况,市供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第三方检测机构室温检测费尚未确定,仍是市场定价,但本市将进行严格监管,做到合理收费,“是否会出台相关收费标准,将在报上级审批后确定”。
  • 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抢滩中国市场
    中国新能源、环保产业方兴未艾,强劲增长的市场吸引了多家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抢滩。1月12日,国际知名的第三方检测和认证机构CSA宣布,今年将巨资投入拓展中国业务,增设和扩张多个实验室,其中广州实验室将扩建,新增LED照明产品的能效验证测试能力。日前该公司也刚在上海成立新的测试和认证实验室,并拓展原有的产品评估和咨询中心;在浙江昆山今年也将建成一个针对太阳能产品的实验室。据悉,该公司预计今年在华投资总额逾500万美元。   12日,CSA集团亚洲区总裁潘益平告诉记者,近一两年来中国企业对新能源、环保方面的产品检测和认证需求增长强劲,该公司在华新能源检测和认证业务量去年比前一年翻倍增长。“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在快速成长,企业加快研发新品,而新品的功能如何、能否达到北美标准,这就需要我们检测机构为其做功能检测,并为其做认证,以获得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 第三方检测巨资布局半导体
    7月1日,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创业板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募集说明书显示,苏试试验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亿元,主要用于扩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失效分析、宇航产品检测实验室、高端制造中小企业产品可靠性综合检测平台三个检测实验室。其中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和安装的投资金额预算近4亿元。投募项目苏试试验于2019年12月收购苏试宜特(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将公司可靠性试验服务的检测范围拓宽至集成电路领域,“面向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全方位可靠度验证与失效分析工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发行人的全资子公司苏州苏试广博环境可靠性实验室有限公司。随着半导体投资金额越来越巨大、对设计失误的容忍度几乎为 0,因此必须在芯片进入量产之前、量产中,需要进行严格的验证测试,主要包括功能测试和物理验证等,通常又称为实验室测试或特性测试,这部分通常由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为芯片设计公司提供服务,具体服务范围涵盖晶圆制造、集成电路(IC)设计、集成电路封装、终端产品等等。第三方半导体检测市场巨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企业放弃测试环节的产能扩充,而将其测试需求委托给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企业,独立的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企业正逐步成为集成电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第三方测试企业可以减少测试设备的重复投资,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测试费用,缩减产品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下的第三方测试企业能够更加快速地跟进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更新,及时为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及封装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测试服务。目前第三提供的检测服务通常包括可靠性分析(RA)、失效分析(FA)、晶圆材料分析(MA)、信号测试、芯片线路修改等,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可靠性分析、失效分析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失效形式有多种类型,如根据电测结果,失效模式有开路、短路或漏电、参数漂移、功能失效等;根据失效原因可以分为电力过应、静电放电导致的失效、制造工艺不良导致的失效等。根据中国赛宝实验室的数据,在分立器件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模式,开路、参数漂移、壳体破碎、短路、漏气的占比分别约为35%、28%、17%、15%、4%,集成电路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模式,短路、开路、功能失效、参数漂移占比分别约为38%、27%、 19%、10%。失效分析主要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服务,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已成为引领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2019年中国半导体产业产值分布来看,IC设计业占比将达40.6%、IC制造占比约28.7%、IC封测占比约30.7%。根据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9年会上发布的数据,2015-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分别为736、1362、1380、1698、1780家,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4.7%,未来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不断崛起,预计国内半导体设计企业数量仍将保持较快速增长。2019年IC设计销售收入达到3084.9亿元,同比2018年的2576.9亿元增长19.7%,在全球集成电路设计市场的比重首次超过10%。随着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上下游半导体企业,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产业链,这些企业对实验室分析存在切实需求,但众多企业的需求量不足以投入百万或千万美元级的资金设立实验室和采购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高端设备。另外,人员成本和技术门槛日益提高,在这种背景下第三方采购相关分析设备建立商业实验室应运而生。根据苏试宜特的预测,国内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行业未来3-5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50亿元人民币,同时加上工业用、车用、医疗、军工电子产业上游晶圆制造到中下游终端产品验证分析的需求,估计2030年市场至少达150-200亿。相关仪器市场将爆发随着第三方半导体检测机构的兴起,IC企业的研发门槛和成本将大幅度降低,整个集成电路市场将持续发展,第三方半导体检测机构将采购大量的相关仪器设备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半导体检测需求。与此同时,芯片制造生产技术快速发展迭代,新的技术对检测仪器设备提出了多样化需求,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不断进行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这将进一步促成相关仪器市场爆发。相关的检测项目如下:广义检测设计前道:晶圆生产中道:晶圆制造后道:晶圆封测切磨抛离子注入扩散镀膜抛光刻蚀曝光清洗第三方检测验证测试(可靠性分析、失效分析、电性测试、电路修改)WAT测试CP测试FT测试缺陷检测surface scan无图形缺陷检测有图形缺陷检测review SEME-Beam掩模版检测残留/沾污检测量测wafer-sites膜厚四探针电阻膜应力掺杂浓度关键尺寸套准精度几何尺寸测量测试有效性验证:对晶圆样品、封装样品有效性验证WAT测试:硅片完成所有制程工艺后的电性测试功能和电参数性能测试:CP测试(封装前)、FT测试(封装后)本次苏试试验集成电路检测的采购清单如下:序号设备/软件名称数量(台/套)总价(万元)1聚焦离子束11,4002双束聚焦离子束11,1003穿透式电子显微镜12,8004双束电浆离子束11,5005X 射线光电子能谱11,1006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11,1007俄歇电子能谱仪17708傅立叶红外光谱仪12409超声波扫描显微镜246010超声波切割系统120011扫描电子显微镜21,60012粒子研磨系统115013立体显微镜428014阻抗测试仪115015奈米探针测试11,20016原子力显微镜1280173D 断层扫瞄11,00018多管脚集成电路耐静电测试22,60019集成电路耐静电测试21,40020多管脚集成电路自身充放电测试228021电压/电流检测仪228022雷射打标机12023离子蚀刻机18024老化系统超大功率21,68025老化系统中大功率21,20026低温老化系统中大功率132027老化系统多电源中大功率240028高加速应力测试系统中小功耗18029快速温变试验箱214030导通电阻评估系统15031老化系统中低功耗130032潮湿敏感度模拟设备回流焊14033高温反偏老练检测系统26034高温反偏老练检测系统25035高温高湿反偏老练检测系统210036间隙寿命老练检测系统216037高温反偏老练检测系统12038分离器件综合老练检测系统12039DC/DC 电源高温老练检测系统15040三端稳压器高温老练检测系统13041电容器高温电老练检测系统12542集成电路高温动态老练检测系统12543继电器都通测试仪11044颗粒碰撞噪声检测仪13545氦质谱检漏仪15046氦气氟油加压检漏装置19047数字电桥1248绝缘电阻测试仪1249漏电流测试仪1250耐电压绝缘测试仪1251温湿度偏压测试系统210052高加速温湿度偏压测试系统222053高低温实验/湿度循环/储存测试系统324054液态高低温冲击测试系统216055翘曲实验系统126056物理尺寸量测设备17057半导体分立器件测试系统(含自检模块)13258继电器综合参数测试仪14559混合信号测试仪11206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系统15561电源模块测试系统15062Tester Handler113463数位模拟混合信号 IC 测试系统15064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 ATE 测试机140065冷却水塔16066空压机14067制水机14068空调系统120069环保设备23070环保设备12071设计软件19072信息管理软件190
  • 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夹缝中求生存
    上个月,国内首个检测资源联盟在东莞成立,面对丰富而分散的检测资源,东莞首次在国内进行联盟式整合的探索。   检测行业步入新世纪才逐步开放,在东莞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东莞坐拥庞大的制造企业群体,检测机构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行业的发展乱象也如影随形。其中,在各方力量的博弈中,不对等的市场竞争令民营检测机构的处境最为尴尬,行业监管的缺失令一些第三方检测机构误入歧途。   塑造行业具有公信力的正面形象,令第三方检测机构真正实现独立与公正,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均必不可少,而东莞也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虽任重道远,但也可期。   高利润的诱惑   由于东莞外向型企业众多,随着欧美等国家对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日渐提高,企业需要出具权威的检测报告才可通关,这催热了东莞的检测行业,检测企业也日渐增多,而且集群效应在一些镇街已经初步显现。   近几年来,东莞的检测行业发展迅猛,除了政府及职能部门下设的检测机构外,外资和民营企业也纷纷抢占东莞市场,业内竞争日益激烈。数据统计,2011年,全国总体检测市场容量达820多亿元,东莞占据其中数十亿元的份额。   在东莞市优越检测技术服务公司的实验室里,几名身着白色大褂的技术人员戴着口罩,正在对重金属进行检测。优越检测公司背后的投资者,是均兴金属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黄日荣。   均兴金属位于道滘镇,是一家以五金饰品为主营产品的传统制造企业。黄日荣对记者介绍称,受金融危机影响,五金行业同样面临着订单锐减的困境,均兴金属也不例外。前几年,订单量的骤降令黄日荣下定决心寻求新的行业盈利点。   均兴金属的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地区,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必须符合欧美标准才可通关,涉及到铅、镍、镉等重金属的检测,以及染料、镀层等多项检测。几年前,黄日荣设立了优越检测这家独资检测中心,致力于行业公共检测。黄日荣的初衷是,创立优越检测,不仅可以令均兴金属避开高昂的检测成本,还可以接收同行的检测订单而获益。   与利润空间一再被摊薄的五金制造行业相比,优越检测的营业额却直线上升,利润率也是一路上涨,从2008年的10%,到2009年增至15%,再到2010年~2011年增至20%。   据了解,近几年来,面对不断增长的检测市场需求,黄日荣正逐步加码优越检测的投资建设,目前一年的检测营业额就可以达到数千万元。他坦言,相对于毛利15%的五金制造业来说,检测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行业利润高达50%~300%。   在高利润的诱惑下,除了本地企业外,一些国外检测机构也开始抢滩东莞检测市场。2009年,松山湖正式与法国皮革与鞋类质量检测中心(CTC)签订投资协议,法国CTC投资四百万元在松山湖建立鞋类质量检测中心,正式进驻东莞。   去年,世界一流的鞋业测评认证机构赛卓也正式落子东莞。据赛卓亚洲业务开发负责人谢慧锦介绍,2004年,赛卓就在东莞设立了代表处,经过多年耕耘,东莞许多制鞋企业都成为了赛卓服务的客户。为了更好地深耕东莞市场,赛卓决定扩充东莞地区的业务,于去年成立了东莞赛卓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东莞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双进对记者介绍,检测业在东莞是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东莞集聚着庞大的制造企业群体,此前,由于缺乏较为权威的行业检测机构,导致东莞企业不得不将检测业务交给深圳、广州等地的检测机构完成,随着东莞本土检测力量的崛起和外来资本的渗透,东莞企业的检测业务正在逐步被本土检测机构分流。   不对等的竞争   从目前来看,东莞的检测机构,民营企业最多,但他们的处境也最为尴尬。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国有检测机构在资源上拥有先天性的优势,而且有些地区或领域因为检测市场未完全放开,市场竞争不对等,国有检测机构形成垄断之势 而外资机构拥有品牌优势,企业产品要做检测,一般都会主动去找有品牌效应的大型检测机构,民营企业则只得“拾人牙慧”,处境尴尬。   以松山湖作为样本来看,目前松山湖的检测机构数量最多的是民营企业,除拥有像东莞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这样的事业性检测机构,以及像法国CTC皮具与鞋类质量检测中心这样的外资龙头企业外,依托东莞工研院和东莞电研院等公共创新平台的技术力量,也孵化出几家检测企业。   这几种类型的检测机构发展状况到底怎样,可以从一组数据中得到直观的体现。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2012年,国有检测机构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共服务企业8000家,营业额7760万元 外资检测机构CTC共服务企业600多家,营业额超过1300万元。   民营企业的数据则相形见绌,并不十分光鲜。松山湖的民营检测企业中,处于龙头地位的是中鼎检测,去年共服务企业500多家,营业额为1200多万元,其他民营企业则业务量有限,营业收入也根本无法和国有检测机构以及外资机构相提并论。   在谈到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时,东莞三鼎产品检测服务公司项目经理马青立对记者介绍,民营检测企业目前规模普遍较小,实力羸弱,与行业发展的历史较短等因素有关。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检测业发展的滥觞可以追溯到15世纪,为了保证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更为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欧美国家开始推动第三方的检测机构介入,到19世纪中叶,成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商品检测已成为一种自觉的商业行为。   马青立对记者介绍,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起步较晚,基本上是步入新世纪以来才开始有意识地去发展,和欧美国家相比,拥有先天性的不足,在市场成熟度上,国内的检测行业还不可与国外的同日而语。   从目前来看,国内现阶段检测现状是,内销产品由国家检测机构负责,出口主要由外资检测机构负责,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则处境尴尬,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东莞的情形也不例外。   东莞市立创华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工研院孵化出的一家民营检测企业,主要从事各个行业的环保检测服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司负责人张庆表示,作为一家民营检测企业,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开拓的乏力,面临重重桎梏。   “实验室建设要投入巨资,现在来看,投入与效益并没有成正比,一些民营企业盈利艰难。”张庆对记者介绍,以环保领域的检测为例,民营企业开拓市场的渠道比较单一,客户此前习惯与有政府背景的检测机构打交道,因此会对民营检测企业存有不信任感,对民营企业出具的检测报告是否权威存有疑虑。   无序的市场   商业化之后,第三方检测机构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检测机构将企业视为收入的重要来源,即使它们认为自己是所谓“独立第三方”。多家检测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各个行业的检测中,一些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了短期盈利,不惜违背诚信而违规操作。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介绍,一些企业在申请质量证书时需要提交产品质量检测报告,面对时间吃紧的情况,往往会要求检测机构在下单之后一两天内就出具检测报告。   上述人士称,一些检测指标根本没有办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具结果,第三方检测机构要么选择不做,要么出具假报告以保证企业能顺利申请到证书。为了维护客户关系,争取到更多客户,许多检测机构会选择直接出具报告,根本就不去检测。   马青立在检测行业浸淫多年,他对行业的潜规则也是十分痛心。他回忆称,几年前,在行业刚刚起步时,业内作弊成风。如今,市场淘汰了一些毫无公信力的检测机构,但潜规则依然横行。   三鼎公司的检测业务领域是产品认证、测试、化学检测等,马青立对记者介绍,“许多检测机构面对的多数是低端客户群体,一些客户在与第三方检测机构谈业务时,有的就直截了当表示要拿到产品达标的质量检测报告,部分检测机构根本就不去做实验,直接出具报告。”   马青立介绍,一些检测机构纯粹是用营销模式来运作的,通过价格战来拉拢客户,“比如,按照正常来讲,一单业务我们的报价是1万元,他们就可以压低到3000元左右,如果我们3000元接下来,就是亏钱的,而他们仅仅就是为了给客户提供‘合格’的报告。”   一些检测机构造假,很容易对客户造成风险。马青立举例介绍,此前,一些客户曾咨询三鼎公司,是否有必要对出口欧盟的电线插头等产品进行CE认证,三鼎公司明确告知这些客户,这部分产品并不需要做CE认证。而有的检测机构,为了利益,则接下了订单,“有的检测机构本身做不了CE认证,仅仅是为了给客户出具认证报告赚钱。”   “实际上欧盟对这部分产品没有要求做CE认证,如果随意认证,反而弄巧成拙,存在乱用标准的风险,给客户产品的出口埋下了隐患。”马青立说。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近几年来,欧盟在多个行业通过技术壁垒发起对中国的贸易争端,对一些行业产品的安全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些不正规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技术水平有限,有时为企业出具的“合格”报告根本就不符合欧盟标准,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扰。   毋庸置疑,对于正规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而言,目前的行业乱象扰乱了市场,造成了不公平竞争,导致正规第三方检测机构失掉很多市场份额,并形成恶性循环。   缺失的监管   检测机构的数量正逐年增多,然而,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力度却滞后于行业的发展步伐,这也成为行业无序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洪双进认为,东莞的检测资源分散,行业的另一个隐忧是,检测机构和企业拿到相关资质后,就可以从事相关的务,但是行业缺乏后续的监管,这样极易造成行业的无序竞争。“行业的无序竞争,会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他说。   目前,在技术上,第三方实验室首先需经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认监委)颁发的CNAS认可。而行政上则需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CMA认证。在进行具体行业务时,还需经过其行业主管部门的授权。例如,建筑行业检测需通过建设部授权,环境行业检测则需通过环保部授权。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有多个部门对实验室进行技术和行政上的授权,但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却并未形成实质性的威慑作用。此外,有助于形成互相监督的行业间组织在这个领域也是基本没有。   一家民营检测企业负责人对记者介绍,颁发认证认可的政府部门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每年都会定期检查,对检测机构的实验室进行现场考核。“但是,企业在检查之前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那一段时间操作很容易,而检查过后,日常的运营还是会违规操作,监管部门也无法进行有效监督。”   根据媒体报道,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三聚氰胺被纳入国家检测标准中。众多第三方开始着手准备申请检测三聚氰胺的执照。然而,它们中的一些正是通过作弊方式通过了检查并获得了执照。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标准样品进行进一步认证时发现,真正靠能力和水平通过检测的第三方机构寥寥无几。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成仁曾在一次报告中介绍,实验室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是一个较好的办法。比对由国家标准实验室或一个已认可的实验室对某一样品出具参考值,并据此对各个参加实验室的测量结果进行评定,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实验室从不参加比对。   业内人士认为,大型企业可以选择放弃可能威胁公信力的客户要求,但许多小型检测机构受利益驱动,很容易禁不住诱惑而违规操作。只有对市场加强监管,企业在各方监督下,无法再通过假报告、假证书获得长期利益,企业自身便会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准确的检测报告。这样,第三方检测才能真正起到公正、权威的作用。   而从目前来看,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基本缺位。张庆就认为,“目前,对检测机构的监管手段比较单一,没有起到实际作用。监管存在重技术轻市场的倾向,在技术上,目前的监督机制很难满足整个行业的发展。”   联盟式的整合   面对行业乱象,东莞市也正在通过自身的方式来进行有益的探索。业内人士认为,东莞检测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需要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拓其他检测领域,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培养差异化竞争意识,逐步培育专、精、尖服务项目,形成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避开低端市场的无序竞争乱象。   洪双进也对记者介绍,东莞的检测机构,应该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以中鼎检测公司为例,洪双进介绍,中鼎检测无论怎样全面发展,会一直将化学检测服务作为自己的主要着力点,并深耕这块市场。   作为制造企业配套服务产业,业内人士认为,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检测服务上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例如,像东莞标检这样的检测认证企业,并不只是单纯为企业产品进行检测,开始纵向挖掘利润点,例如,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研发阶段的咨询、不合格产品的整改方案、国际标准咨询等服务。   另外,虽然历经多年发展,然而目前东莞的检测行业仍然缺乏综合联合服务平台,资源利用率低成为关注的焦点。东莞市制造业发达,检测资源丰富,全市有资质的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有100多家。但是,这些资源基本分散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缺乏有效的整合,资源无法为东莞众多企业最大化利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东莞的行业检测机构分布过于分散,既有大型的综合性的检测机构,又有很多小型的专业型企业检测中心,缺乏一个统一的平台将其串联起来,以实现规模服务效应,有效提高检测资源利用率,提升服务效率及水平。   东莞的检测机构也意识到了抱团发展的必要性,在行政部门的引导下,检测行业希望加强行业自律。上月,国内首个检测资源联盟在东莞成立,联盟由东莞市质监局和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联合15家检测机构、龙头企业等单位发起筹建。据了解,检测资源联盟除了拥有检测机构外,还拥有华为、玖龙纸业、徐记、以纯、欧珀、生益科技等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联盟希冀通过这些优质客户的带动,促进东莞检测资源的整合。   副市长张科表示,检测资源联盟的成立,对东莞意义重大。一是可以壮大检测技术支撑体系,形成政府、企业、院校等检测力量的协同发展 二是推动东莞质量强市建设,促进东莞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三是能助推东莞产业高端化。   市质监局局长罗晓勤介绍,此次检测联盟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产业、共同提升”为原则,整合东莞现有的各类检测资源,就地就近为东莞企业提供全方位质量外包服务。可以减少企业在检测方面的重复投入,降低企业成本,将有效提升东莞地区的整体检测能力和水平。
  •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怎么监管?
    江苏省环保厅日前公布了第一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名单,这批环境监测机构通过了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这预示着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将正式开始进入环境监测领域。   近些年,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保护工作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在逐年上升。仅仅依靠省、市以及区县一级监测站的人力和物力,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逐步开放环境监测市场,引入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已成为环境监测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然而,尽管第三方监测机构通过了认定,得到了官方的资质认可,但在第三方监测机构的监管上,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在机构的资质认定上。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要获得真实而有效的数据,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质量保证。包括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是否经过计量认证,采集、运送、保存及分析样品是否按照标准进行等。而目前,很多地方尚未出台对第三方监测机构的资质认定标准。   江苏省已率先出台了《江苏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通过此项管理办法对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资质认定,从资金、办公场所、技术力量以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对其资质进行审核。除了对上报书面资料进行审核外,江苏还对监测机构进行实地勘察,保证资料的真实和有效性。   借鉴江苏的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可以从两方面提升资质认定工作:一是开发软件申报系统,让企业通过软件上传需要认定的材料,便于企业的申报和行政审核 二是组织资质认定专家小组。每家企业的资质认定,都由行业主管部门从专家组随机抽出专家,进行现场勘查,核实资料,保证公平和公正性。   其次,在日常运营的监管上。目前,管理部门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对资质认定后的企业进行跟踪管理。这就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如企业采样按标准应采两天却采一天,没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与被测企业进行交易,更改数据等。   要破解这一难题,势必需要各级环保行政部门和环境监测站进行有效配合,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行政部门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和行业规定,从行政的角度,对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监管。加大对其违反规定、出具不真实数据的处罚措施。对相关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行业内的处罚,严重者禁止从事此行业工作。各级环境监测站要在技术上给予支持,不定期协助行政部门对第三方监测机构的日常采样、分析等操作进行抽查,抽查记录作为监管依据。   第三,在从业人员素质的管理上。建议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第三方监测机构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试。通过考核,才可拿到上岗证。以此保证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符合要求。由于环境监测标准不断更新,设置上岗证的期限设置非常必要。每到期限需进行重新考核,考核通过方能取得职业资格。行业主管部门在每年初排出考试计划,安排考试。理论考试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监考,可以以纸面或者机考的形式进行 操作考核由主管部门组织考核专家组进行考核。从严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保证从业人员能够达到从业要求。
  • 夹缝中的第三方检测
    近年来,随着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各种消费品销量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消费纠纷也不断增加,于是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很多时候,消费者甚至弄不清楚问题究竟是出在产品质量上,还是使用不当上?这就决定了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必须要靠第三方的专业检测机构介入,才能走的通,走得稳。   法律意识加强带来的维权新难题   也许所有人看了这个标题都会诧异:法律意识的加强,难道不应该让消费者的维权之路更加通畅吗?恰恰相反,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在加强,商家的法律意识也在加强,消费者法律意识加强是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而不良商家法律意识的加强,却是要为自身谋利。双方的法律意识都在加强,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等,消费者的维权路愈发难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要用手机,手机一旦发生故障时,以前销售商还可能直接退还,现在无论手机出现何种故障,销售商均要求消费者去检测鉴定,出具检测报道后才给予退换。当消费者将损坏手机送修时,也只能去厂家指定的客服维修点儿去检修,这时候,手机究竟有什么问题,是人为损坏还是产品质量问题,全由人家说了算。如果消费者心有不甘的话,想自掏腰包去检测,高昂的检测费用可能比新买一个手机都贵,绝大多数消费者的维权之路,都是在这一环节断掉的。   手机只是该问题的一个缩影,大到汽车,小到微波炉,出了问题时,一旦厂家拿出“没检测报告不赔”的杀手锏,就足以击退99%的消费者。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巡视员李振华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不能奢望每个消费者都是专家,所以我们实在是太需要有资质、有信誉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了。   夹缝中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李振华告诉记者,当前第三方检测机构主要有三个困境,一是总体发育不全,没有形成气候 第二是维权机制不完善,高昂的检测费用,吓退了大多数试图维权的消费者 三是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商品检测在我国尚未常态化,很多行业甚至排斥第三方检测机构,缺乏生存土壤,是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的最大困境。   据悉,欧美等发达国家从15世纪经济开始之初,为了保证产品品质,保证消费者权益,更为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开始推动第三方的检测机构介入,到十九世纪中叶,成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商品检测已成为一种自觉的商业行为。   我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起步较晚,基本是步入新世纪以来才这方面的意识并加以发展,国内现阶段检测现状是:内销产品由国家检测机构负责,如质监局、疾病预防中心等,出口主要由外国检测机构负责,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夹缝中生存。   当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去检测的唯一理由就是:“太贵了”。据新华社报道称,如果消费者想自行送检饮用水,仅检测28项理化指标的价格就在2400元,如果对实验室现在有资质检测的200多个项目都检测一遍的话,花费要4万多元。而且检测机构仅对来样的指标数据负责,不对来样的性质、品牌等负责。试问,有多少消费者会为了喝水而花去自己1年的收入,来获得这样一份很可能还不具法律效应的检测报告?   我区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现状   记者从内蒙古质监局了解到,截止2012年底,我区有2000多家企业取得3493张自愿性认证有效证书,同比2011年增加了237张有效证书,一些盟市局建立了认证企业管理档案,开展了监督巡查。   去年,内蒙古质监局全年受理实验室的各类申请材料289份,受理复评审204份,扩项评审49份、首次评审36份,审批发证231张证书,退回重新申请22个。同时还受理了175家检验机构的首次和复查评审的申请,涉及建材、食品、疾控、医药、消防电气、建筑工程、环保、机动车安检、防雷等十几个行业。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我区的第三方检测虽然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但其发展速度仍然难以与经济发展速度,尤其是消费的发展速度相匹配,这一问题越往旗县越明显。很多盟市、旗县无专门机构、缺少人员,认证基础信息不畅。   此外,检测实验室需进一步规范以及评审员素质不高,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区已建立的资质认定实验室,基层(旗县为主)、企业检测实验室占75%以上,普遍存在技术、质量人员水平不高、不严格执行《准则》,管理体系运行不良等现象。我区现有评审员270人,占80%的评审员是各行业、专业技术领域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由于各有工作岗位,无法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用、用之从严”。   内蒙古质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制约我区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的又一难题是很多消费者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了解不够。有些消费者不知道我们的机构能检测什么,不能检测什么,以及最关键的去哪儿检测,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运行和发展。
  • 2021中国第三方检测机构50强
    顾名思义,第三方检测是指由出于利益之外的第三方,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第三方可以和两个主体有联系,也可以独立于两个主体之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检测技术的持续提升,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快速发展。 四两拨千斤之效 第三方检测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下游涉及众多领域,涵盖工业、农业、日用消费品制造业、采矿业、电子电器行业、医药行业等。当我们购买黄金珠宝时,厂家带有的检测证书帮助消费者能够迅速有效地辨别其真假与属性,珠宝公司也由此证明了产品的真实性。日常生活中,我们买到的很多商品都带有类似的检测报告。此外,检测业具有客户数量多且客户群体广泛的特点,其服务的对象可以是各行各业的参与者,也可以是政府部门或者个人消费者等。 对企业来说,第三方检测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了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商在其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企业在严控自身质量管理工作外,还需要做好供应商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销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第三方检测机构不仅是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帮助政府规避“信任危机”,又能够为企业的升级转型提供强大的服务平台。因此,与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合作,无论是厂家还是单位,都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国家来说,质量检测则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组成部分,也是产业技术基础之一。今年3月,经过推荐遴选,《关于提升检验检测装备技术能力支撑产业升级发展的提案》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4900多件提案中脱颖而出,成为由主席会议确定的76件重点提案之一,足以说明检验检测作为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升级的重要一环,对推动产业升级有“四两拨千斤”之力。 好风凭借,仍需久久为功 欧美国家的检测机构自18世纪萌芽,如今已经形成了规范成熟的市场,以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英国天祥集团(Intertek)等为代表的的机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迅速扩张,逐渐发展成主导全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的跨国集团。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较晚,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正式起步,这一时期以国有机构为主;2003年,检验检测行业向民营检测机构开放;2005年,外资检测机构被允许进入中国市场;2010年后,食品、环保、贸易、医疗行业均发布相关政策推进第三方检测机构建设,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开始实现快速发展;2011年,检测行业被确立为独立的高新技术服务业。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检测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499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3600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国检测机构4.9万家,从业人员超140万人,当年向社会出具检测报告5.67亿份,年度营业收入3586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国检测机构营业收入翻了一番,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78%;出具的检测报告增长72.3%,年均复合增长率11.5%。 但是,伴随着检测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扩大,行业的薄弱点也由此暴露。数据显示,自市场监管总局于2018年正式成立后,联合相关部门共监督检查检测机构4.3万家次,查处违法案件6000多起,撤销、注销检测机构876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21起,行业乱象屡禁不止。此外,尽管我国检测行业的机构数量越来越多,但规模依旧偏小,市场集中度不高,且国内检测市场以国有机构及外资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也使得多家检测机构在夹缝中求生。我国的第三方检测企业做大做强,还需久久为功。 未来大变局 可以看到,我国检测行业的发展与服务质量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从最初的“舶来品”到现在的“重点领域”,时间证明了这一行业的进步与成长。在政策支持与经济的推动下,检测行业依旧处于上升期。 首先是市场的良性汰换。品牌、公信力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生命线,客户需要凭借第三方检测证实自身产品的质量和树立品牌形象,因此会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公信力强的机构,检测企业的公信力壁垒与规模的扩大加固便会通过双向作用得到同步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品牌效应会愈发明显,相应地,缺乏公信力或技术支撑的小型检测机构则会被大量取缔。 其次为技术的加持。伴随着智慧检测、移动医疗等新势力的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互联网转型之路会积极推动数据利用的最大化,从而扩大下游市场需求的增长。如安车检测依托自身的专业经验与技术实力,开发了全栈数字化工具——安车智慧检测系统,帮助检测企业降本增效,用技术+资源赋能检测企业多元化增收。 最后,还需要政策的有力监管和引导,以“看得见的手”为检测机构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旧事物的消亡必将伴随有检测行业积极向好的市场秩序的出现,而这,只是时间问题。 结语 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检测产业对我国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意义,在相关政策的持续完善下,相关企业规划产业布局,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公共服务与平台共享,是第三方检测机构久久为功的长期方向。
  • 环境在线监测可由第三方运营
    围绕“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状况、说清潜在环境风险”这个核心任务,环境监测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为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及环境执法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一些潜在问题也暴露出来。   首先,恶性低价竞争使得在线监测设备价格十分低廉,很多企业在售出监测仪器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后期培训和仪器调试,致使监测数据不可靠,政府在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中也就无法采纳这样的数据 其次,在现行模式下,政府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进行在线监测,这一方面很不合算,另一方面也存在政府职能不清等问题 第三,对于排污企业来说,监测仪器购买及运行维护的高昂费用也是其不能(不愿)承受之重。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监测模式。尽管在线监测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模式来整合整个行业,厘清政府、排污企业以及环保企业的关系,优化机制推进环保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对此,笔者提出了CO-QT模式的理念。   所谓COQT模式,是由社会化的第三方帮助政府处理在线监测任务,包括投资建设(Construction)、运营管理(Operation)、质量控制(Quality)和数据应用(Trade)。COQT模式之下,由第三方来投资建设在线监测系统,并负责其运行管理和质量控制,得出有效的、经过公正认可的数据,从而为政府环境政策制定、环境管理及环境执法提供数据支持。   2010年12月24日,采用COQT模式的无锡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约。这一项目依托物联网络而建设,具有感知、传输、应用等多项功能,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无锡市区范围内的环境空气污染状况、特征、规律和趋势,为空气环境治理和科学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技术依据和保障。   这种由社会化第三方实施的COQT模式,对于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改变环保部门既宏观管理又具体操作的境遇,有利于环保部门从繁杂的监测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更专注于对环境监测的宏观指导和监督 其次,也有助于减轻政府一次性投入环保行业的经济负担,为社会资本进入环保行业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第三,这种由社会化第三方运作、第三方考核、环保部门监督的途径能最大程度上保障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 第三方监控渐成趋势 环保产业发展长路漫漫
    环境信息公开成为今年环保工作的一大亮点,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发展受到政策保驾护航。时下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多发,当安全问题事件发生,由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不但能增加鉴定结果的公平性和中立性,人们也更信服。 浙江平湖治水引入第三方监测   江南水乡,水网密布,在环境监测人员少、设备缺、能力受限的现状下,如何公正、准确、及时地反映河流水质状况,成为基层环保部门面临的一道难题。浙江省嘉兴平湖市创新思路,积极引入第三方监测,开创了“科学治水”的新格局。   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平湖市环保局制定了相关的考核办法,对第三方监测机构的工作效率、工作规范、管理机制等进行考核。在全面推进科学治水的过程中,平湖市环保局委托第三方监测公司定期开展青阳汇、小新村两个出境断面及其周边环境共32个监测点的水质监测工作,分析水环境变化的原因,预测趋势,研究对策。   平湖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入第三方监测,为治水工作节约了大量资源和时间,有利于环保部门集中精力抓重点。同时,有了社会的参与,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客观性、公正性将更有保障。   环境监控第三方运营渐成趋势   环境监测作为“十二五”环保产业的一大板块,所能呈现的绝不仅限于PM2.5监测这一狭小空间。按照环保“十二五”规划,环境监测“十二五”期间总投资需求将达1000亿元。   仪器市场中一向都存在一些众所周知的问题,而在环境监测仪器方面,这些问题似乎尤为突出。和其他行业不同,环境行业有其特殊性,作为甲方的厂商如果不按国家标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让不具备技术和能力的企业作为乙方拿到项目,以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和环保产品充数,污染治理达不到应有效果,本身并不会使该厂商的生产受到损害,但其后果却更加严重,超标排放及环境污染的结果将由社会来承受。   近年来,合同环境服务模式越来越被业界有识之士认为是环保企业商业模式升级的主要着力点。清华大学环境系一位专家表示,这种模式具体到环境监测领域,就表现为引入第三方运营模式。引入独立于被检测企业及环保部门的第三方实体,不仅使得以往环境监测领域存在的业主与监测设备提供商在数据准确性问题上的互相扯皮现象不复存在,更重要的是让环境监测设备商转而升级为环境监测综合服务商,比单纯卖监测产品更具竞争力和盈利空间。   一位长期跟踪环境监测市场的券商分析师也认为,环保“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其中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引入第三方资质企业与地级以下城市政府成立合资公司,来协助政府提升环境监测运营维护的效率。从这一点来讲,第三方运营未来会受到具体政策推动而有望全面推向市场。“在美国,400多个监测站点,政府几乎全部交由专业的第三方商业机构投资运营,这些机构运作都很富有活力,完全值得中国借鉴。”该分析师称。   各方面的案例表明,我国的环境污染监控已显现出转向第三方运营的趋势,随之而来的客户群体由生产企业转向第三方环保企业的变化,非常值得环境监测仪器厂商注意,仪器厂商还存在着更多与环保企业合作的方式和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运营模式需要运营结构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这对于目前现金流普遍不足的环境监测企业来说,无疑仍具有巨大考验。相关专家普遍建言,解决融资问题的良方,一是尽量加大财政补贴的力度,二是加快引入社会资本建立环保产业基金,大规模投向商业模式清晰、盈利前景良好的环保细分领域,环境监测领域就可列为重点投入领域之一。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积极面对解决,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国环境监测商业模式落后,第三方运营模式需要运营结构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目前资金有限,只能说环保行业长路漫漫,人们仍需努力。
  • 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抢滩中国新能源市场
    核心提示:中国新能源、环保产业方兴未艾,强劲增长的市场吸引了多家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抢滩。日前,国际知名的第三方检测和认证机构CSA宣布,今年将巨资投入拓展中国业务,   中国新能源、环保产业方兴未艾,强劲增长的市场吸引了多家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抢滩。昨天,国际知名的第三方检测和认证机构CSA宣布,今年将巨资投入拓展中国业务,增设和扩张多个实验室,其中广州实验室将扩建,新增LED照明产品的能效验证测试能力。日前该公司也刚在上海成立新的测试和认证实验室,并拓展原有的产品评估和咨询中心 在浙江昆山今年也将建成一个针对太阳能产品的实验室。据悉,该公司预计今年在华投资总额逾500万美元。   昨天,CSA集团亚洲区总裁潘益平告诉记者,近一两年来中国企业对新能源、环保方面的产品检测和认证需求增长强劲,该公司在华新能源检测和认证业务量去年比前一年翻倍增长。“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在快速成长,企业加快研发新品,而新品的功能如何、能否达到北美标准,这就需要我们检测机构为其做功能检测,并为其做认证,以获得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相关新闻: CSA中国首个光伏实验室成立 检测认证机构CSA香港设实验室 瞄准大中华市场 CSA在沪成立测试和认证实验室
  • 国环检测中标第三方监测服务外包项目
    近日,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凭借在行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过硬的质量保证,以评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中标苏州工业园区“第三方监测服务外包定点供应商”项目。据悉,在今后一年里,国环检测公司将为园区的企业提供废气、废水、噪声等方面的相关检测服务。   此次招标由苏州工业园区环境监察大队委托苏州市卫康招投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于2009年11月30日在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大厦7楼会议室进行了公开开标。经过业内多家知名企业的激烈竞争,国环检测公司脱颖而出,现已在苏州政府采购网上进行公示。   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是由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国有全资企业,总投资500万元,是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第三方环境检测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水和废水(含大气降水)、空气和废气(含室内空气)、土壤、底泥、固废、噪声以及装饰装修材料等共122项,基本覆盖了环境检测各个领域,公司能提供独立公证的环境检测数据,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2009年,公司为省内外300多家企业提供了700多批次的检测服务,客户中包括了松下、索尼、佳能、飞利浦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   此次以排名第一的成绩中标,进一步奠定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坚定了该公司继续做大做强的决心。目前,公司正在建设3500平方米的现代化环境检测大楼,购置添加国外先进检测仪器装备,招聘高级技术人才,并与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环境科学等工程重点实验室签订了科研、教育方面的合作协议,以满足政府环境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环境监测机构造假”频发,第三方监测机构如何监督?
    据了解,10月16日,新京报刊发了《环境监测机构造假调查:自来水替代废水水样,监测仪留后门改数据》报道。记者调查发现,西安市、太原市存在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的情况。目前,西安市委市政府已成立专班,由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牵头,区市场、环境部门配合,对报道中涉及的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和排污企业开展调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杏花岭生态环境分局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核查了涉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过往出具的监测报告,主要查看“原始记录、实验室”等内容,此事还在调查中。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第三方环境监测。聘请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主要是保证监测的公正和真实性,理论上,第三方机构参与监测,是在环保系统监测机构之外增加了社会化的监测力量,这对于推进政府环保职能的转变,强化监测公正性等,都是有好处的。但正如目前的乱象所反映出的,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包合格”成为一种盛行的行业风气,为了方便监测机构操弄数据,有厂家生产的监测仪器专门留有“后门”,只要输入密码,就能更改其中任意监测数值。这意味着,造假的触角已然延伸到了上游的设备制造环节,产业链的“成熟”程度可见一斑。此番媒体卧底揭露的行业真实一面,只是第三方监测机构弄虚作假的冰山一角。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部门一共查办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案件593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06起,足见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显然,如何监督好第三方监测机构,避免其与违规排污企业形成“合谋”,已成为新的监管课题。近年来,环保力度的升级和治理成效有目共睹,自2015年起,原环保部就曾出台指导意见指出,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完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加强过程监管和信息公开,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质量,公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概况和环境监测服务行为监督检查结果,建立公示制度和退出机制。针对乱象,一方面,生态环境部联合公安部、最高检连续四年开展严厉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另一方面,在今年2月初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被列入生态环境部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中表示,承担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温室气体排放检验检测、排放报告编制或者核查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在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工程、项目中提供虚假的环境影响评价等证明文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十一条规定中表示,重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实施或者参与实施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罚。然而,一些企业因利益原因在违规排放上的侥幸心理,以及由于监管力度加大,而产生新的“作弊”方式。那么,如今是否应建立新的检查和公示机制、退出机制?在第三方的定期监测之外,对于环保设备的运行情况、企业的真实排污状况,职能部门如何能够实现更有效的监督……如何在机制、制度上规范好这个新兴市场,并强化对企业违规排放的有效监督,需要有更系统的审视。这考验着职能部门的智慧,也考验着推进环保治理继续深入的决心。
  • 北京公布首批“第三方供热节能量检测机构名单”
    昨天,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和市财政局联合公布了首批“第三方供热节能量检测机构名单”,六家单位入选。它们将作为北京市指定的“居民室温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将最终认定居民室温是否达标。   按照今年新实施的“北京市供热采暖办法”,今年供暖季,居民如果认为家中温度不达标,可找第三方机构检测,但这个检测机构必须是市容委指定的单位。经指定的第三方机构检测后,一旦认定不达标,供热企业将按规定比例退还居民供暖费。   昨天,首批检测机构公布,6家单位分别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设部供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四检测所、北京市煤炭节约办公室节能监测站、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所。据悉,6家单位将按不同区县来划分,北京市民可以对照居住地所在区县联系检测机构,检测费用将由居民自行承担。   为确保检测机构的公开和公平,此前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北京市财政局在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资格机构中经过公开征集、机构自愿申请、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层层遴选出了第三方节能量检测机构,公布的六家单位将对检测结果负相应法律责任。
  • 天原股份拟设立分析检测子公司 发展第三方检测市场
    天原股份(002386)(002386.SZ)发布公告,宜宾天原科创设计有限公司(“科创设计公司”)是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分析检测等科技服务。其分析检测中心于2023年6月成功获得CNAS资质,目前正在持续开展环保、新能源、矿物检测领域指标方法的扩项工作。对于检测行业来说,具备CMA资质是检测机构进入检测服务市场的强制性核准条件。  为满足集团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及科创设计公司发展需要,抓住第三方检测市场发展新机遇,快速在检测行业培育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公司拟将科创设计公司下设的分析检测中心独立,在宜宾市临港经开区成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公告称,新设公司申请CMA资质不仅可以满足公司各子公司的检测业务(如环境监测、环评等),节省每年向第三方检测单位支付大量检测费用,还可以增强承接外部业务能力,减少业务订单流失。宜宾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但目前宜宾市的CMA单位认证领域主要为机动车安检、环保、建筑类,未涉及新能源领域,市场需求较大,科创设计公司新设公司取得CMA资质可填补市场空缺,增加营收、利润。
  • 第三方运营或成环境监测未来发展方向
    工控摘要: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就少不了会污染环境,如何把环境破坏降到最低是关键,近几年,我国的环境污染在不断地扩大,环境监测作为“十二五”环保的一部分,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在国内兴起,成为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中国完全可以借鉴第三方监测机构,更好的确保环境良性发展。   环境监测引入第三方监测平台   环境监测作为“十二五”环保产业的一大板块,所能呈现的绝不仅限于PM2.5监测这一狭小空间。按照环保“十二五”规划,环境监测“十二五”期间总投资需求将达1000亿元。   不过,记者深入相关公司调研了解到,千亿市场启动只是理想蓝图,目前政策方面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且相关环境监测企业亟待商业模式创新来提升盈利能力。这些问题可能决定了“十二五”时期环境监测的市场需求难现爆发性增长,可能的市场空间预计仅为100亿至200亿元。   环境检测工作原来一直由环保部门各级环境监测站承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近几年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在国内兴起,成为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服务平台。   一位长期跟踪环境监测市场的券商分析师也认为,环保“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其中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引入第三方资质企业与地级以下城市政府成立合资公司,来协助政府提升环境监测运营维护的效率。从这一点来讲,第三方运营未来会受到具体政策推动而有望全面推向市场。“在美国,400多个监测站点,政府几乎全部交由专业的第三方商业机构投资运营,这些机构运作都很富有活力,完全值得中国借鉴。”该分析师称。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运营模式需要运营结构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这对于目前现金流普遍不足的环境监测企业来说,无疑仍具有巨大考验。相关专家普遍建言,解决融资问题的良方,一是尽量加大财政补贴的力度,二是加快引入社会资本建立环保产业基金,大规模投向商业模式清晰、盈利前景良好的环保细分领域,环境监测领域就可列为重点投入领域之一。   环境监测可由第三方运营   恶性低价竞争使得在线监测设备价格十分低廉,很多企业在售出监测仪器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后期培训和仪器调试,致使监测数据不可靠,政府在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中也就无法采纳这样的数据 其次,在现行模式下,政府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进行在线监测,这一方面很不合算,另一方面也存在政府职能不清等问题 第三,对于排污企业来说,监测仪器购买及运行维护的高昂费用也是其不能(不愿)承受之重。   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监测模式。尽管在线监测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模式来整合整个行业,厘清政府、排污企业以及环保企业的关系,优化机制推进环保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对此,笔者提出了CO-QT模式的理念。   所谓COQT模式,是由社会化的第三方帮助政府处理在线监测任务,包括投资建设(Construction)、运营管理(Operation)、质量控制(Quality)和数据应用(Trade)。COQT模式之下,由第三方来投资建设在线监测系统,并负责其运行管理和质量控制,得出有效的、经过公正认可的数据,从而为政府环境政策制定、环境管理及环境执法提供数据支持。   这种由社会化第三方实施的COQT模式,对于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改变环保部门既宏观管理又具体操作的境遇,有利于环保部门从繁杂的监测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更专注于对环境监测的宏观指导和监督。
  • 湖南检测湘军成立 金索坤助力第三方检测
    7月29日,由湖南省环保厅、湖南省卫计委、湖南省质监局指导,湖南省公共卫生环境检测行业协会主办的湖南省检测专家会暨检验检测新技术高级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办。此次研讨会邀请省内多家知名检测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的专家齐聚一堂,探讨检验检测相关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和行业发展态势,共话如何寻求突破与创新,打造创新型检验检测湘军。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应邀出席此次会议并分享新一代原子荧光光谱仪在第三方检测行业的应用。随着第三方检测行业的兴起,彼此间的相互竞争也逐渐加剧,只有得到更多的检测任务才可以得到更多的经济收益,在整个行业中脱颖而出。但是,简单的增加检测人员和检测仪器的数量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增收。只有提高仪器的检测效率同时减少仪器使用耗材成本才能省事高效的完成检测任务。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市面上唯一一家只专注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研发以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的新一代原子荧光光谱仪有着检测效率高,安装省事操作省心节约耗材的特点,是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得力助手。金索坤公司研发生产的新一代原子荧光光谱仪在进样方式上摒除了传统的样品-空白-样品交替进入的断续进样方式,采用拥有金索坤专利技术的连续流动进样方式。检测一个样品3次数据只需要30秒,大大缩短了检测样品时所需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是传统型号仪器检测效率的三倍,真正做到了减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金索坤的研发团队大胆创新,率先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氢化物发生系统和气路传输系统高度集成在具有金索坤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反应模块和集扩式传输室中。极大地缩短管路路径,将近2米长的管路路径缩短至不到0.6米。在节约了管路耗材的同时因为结构简单,使仪器便于安装和维护。为第三方实验室节约了仪器维护的费用和时间湖南省人大环资委监督处处长刘帅在会后表示检测行业成为中国发展前景最好、增长速度最快的服务业之一,金索坤也相信在检测行业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金索坤会一如既往地为原子荧光技术的发展探索乾坤,用省事高效的检测仪器助力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 金索坤sk-乐析原子荧光光谱仪
  • 媒体质问兰州自来水:第三方检测何在
    兰州水污染事件,让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的城市用水安全。   4月10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水苯含量超标。检测显示,4月10日17时,兰州威立雅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此后曾升高至约200微克/升,最高时超出国家标准20倍。国家规定,饮用水苯含量不超过10微克/升。   4月11日12时许,这则很短的消息经新华社发出,迅即传遍了兰州的大街小巷,坊间一片哗然,这座黄河之滨的城市发生了一场不小的抢水风波。   环保部明确指出此次事发与兰州市对自来水监管不力有关,兰州市也承认&ldquo 监管不够到位&rdquo 。 尽管兰州自来水污染事发一周已过,但&ldquo 市民至少饮用8天含苯自来水&rdquo 引发的制度拷问,远远没有停止。   兰州市自来水水质常规检测如何进行,供水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有何分工,常规水质检测是否有第三方机构?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水污染为何是自来水公司自己检出来的?   4月14日16时30分,兰州自来水苯超标发生4天后,兰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此次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的发现和处置过程作了通报。   自来水中严重超标的苯是如何检测出的?供水企业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副总经理闫晓涛表示,该集团在4月2日取样,4月10日得出检测结果,对水质进行的106项检测中测出了苯含量超标。而这并非常规检测,是企业在随机检测中发现的。   闫晓涛说,按规定,对水质的106项检测半年做一次。3月初,有兰州市民反映自来水有异味,3月7日左右,兰州威立雅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测了106项指标,但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也就是说,兰州威立雅3月初对水质检测结束后,下一次检测应是半年后的9月。之所以4月2日又进行了一次检测,闫晓涛解释称,威立雅的实验室承担省上项目,要给全省各市(州)自来水做106项检测,而这检测无论多少样本都会耗费同样的实验耗材。于是,兰州威立雅顺带对自己的管网自来水取样检测,结果检测出了苯含量超标。   他提及,苯无色,有芳香气味,如果没有及时检测出来,兰州市民就是喝了半年也不知道,说不定还会说水有一种香味。   水污染事件发生之前,水质检测数据均来自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作为自来水公共产品的供应方,该集团是自己在检测自己的产品。   自己检测自己,这在供水安全领域是个例还是普遍的现状,企业的自查能否保证供水安全?   北京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教授汪劲告诉记者,现阶段,自来水厂水质通常由企业自行检测,卫生部门负责日常性的监督监测,&ldquo 监督监测有点抽样的性质。或者是每个月的某些时间对其大肠病菌、PH值等这些基本的卫生事项进行监测。&rdquo   汪劲说,环保部门负责水源地选址,卫生部门管理饮用水的卫生,自来水的出厂归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检测生活饮用水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各部门之间监测的方法、标准、项目都不一样。   &ldquo 正常的流程是卫生监督所定方案,取来水样,然后交给我们检测。&rdquo 兰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盛表示,按照相关规定,疾控部门参与对水质的检测,但检测的方案,包括取样都由卫生监督所定,疾控部门只提供技术服务,&ldquo 相当于把血液拿到我们这儿,我们拿来检测,最后出报告。&rdquo   对于如何进行水质检测,兰州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火照宏称,是由该所和疾控中心两家同时参与,共同取样,由疾控中心负责检测。记者问及水质检测的流程、方案、内容等情况,他表示不知情。   此前,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对于&ldquo 自来水苯含量超标由威立雅集团4月10日17时检测出来,兰州市卫生监督所是否也第一时间检测到&rdquo 的问题,火照宏表示&ldquo 不太清楚&rdquo 。   记者随机抽取近年来发生在黑龙江、安徽、江苏、吉林、内蒙古等地的5个水污染事件,发现无一例是由卫生行政部门率先披露。其中,一例出自群众举报,一例是自来水公司发现,三例系居民饮用水后出现不良症状。   内蒙古赤峰市疾控中心水质监测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自来水厂每天都检测自来水,赤峰市疾控中心每月也会检测一次自来水公司的水样。&ldquo 2009年赤峰水污染事件以前,我们没有这种常规检测。事后,才建立一个月一次的检测体制。&rdquo   确认污染后18个小时,怎么还让市民喝脏水?   4月11日5时接到水污染报告,11时不再供水,16时30分召开新闻发布会,期间经历的11个半小时,让兰州市政府一度被部分媒体批评应急措施启动缓慢。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4月2日,威立雅公司对出厂水质进行了取样。8天之后,4月10日17时,威立雅公司在出厂水样本中检测出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发现异常后,该公司连续3次对水质进行了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检测的速度比8天的时间快了许多。据兰州方面披露的数据,每次检测仅间隔2个多小时。   4月11日凌晨5时,威立雅公司在进行了4次检验后,最终确认4号自流沟第二水厂入水口、第二水厂出水口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随后,公司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兰州市政府。   6小时后的4月11日11时,自来水厂终于开启控制阀,4号自流沟不再供水。   这意味着,在最早检测出水样含苯之后18个小时,兰州市市民还在饮用苯超标水。而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这种水饮用已持续8天。如此应急处理受到舆论批评。   对此,新华社报道援引兰州威立雅一名部门负责人的话称,自来水中的苯从检测出来到最终确认需要一个过程,企业在发现苯超标后第一时间就向城建、环保等部门作了汇报,但不能刚一发现超标就向社会宣布,因为还要进行复核确认。   &ldquo 水厂的检测结果应该一天一公布。取水口发生污染或水质出问题,在出水管之前就要公布并启动应急措施。国家监督饮用水安全,哪一块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公布和预警。&rdquo 北京师范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教授李春晖认为,水厂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对此评价称,水污染的事件危害社会,须马上公布、采取紧急措施。   事实上,在甘肃省、兰州市此前的多份文件中,都已明确&ldquo 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在一小时内上报&rdquo 。   这一规定在2005年8月出台的《甘肃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有所体现。2006年6月,《兰州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颁布,规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其中,初报从发现事故后起一小时内上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   李春晖告诉记者,大多数地方都制定了类似的应急预案,不过,是否严格按制度、流程实施就不一定了。   &ldquo 既然污染了,就不能再继续供水,应该启用备用水源。如果继续用这种污染的水源,是拿公众健康开玩笑。&rdquo 李春晖认为,纸包不住火,社会早晚会知道,这也说明当地政府的应急机制不完善。   他举例说,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时,有关部门在下游进行预警之后马上启用了备用水源,&ldquo 不能确认污染了还让市民喝,那是不行的。&rdquo   根据官方公布的时间表,4月11日8时,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在威立雅公司主持会议,省市环保、卫生、建设、工信和供水企业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研究部署应对工作。   应急预案在这次会议上启动。会议提出,成立市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和六个专项工作组,全力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苯源排查组、事件调查组、供应保障组等专项工作组立即启动工作。   预案明确,要加大水质检测力度,由环保、卫生、疾控部门对受污染的北线自流沟分断面进行检测,尽快找出污染源 增加自来水厂出厂水苯含量检测频次,每两小时向市民公布一次检测结果。   4月13日上午,兰州市政府发布通告称,甘肃省环境检测站、甘肃省疾控中心4月13日7时至14日5时以来的检测数据结果显示,西固区自来水苯指标范围在8.47微克/升至0微克/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至此,在环保、卫生等部门的集中检测下,兰州自来水水质恢复的信息发布,深受水污染之痛的兰州市民的恐慌情绪有所舒缓。   为什么不建立第三方检测机制?   在北京大学教授李春晖看来,除了行政管理部门、自来水厂,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制进行自来水检测,&ldquo 实行第三方监测,对另两方都是公平的。&rdquo   &ldquo 现在好多水厂公布的监测指标都是合格的。但公众可能不相信他们的数据。目前,也有很多专家认为某些数据是不符合饮用水指标的。&rdquo 李春晖认为,国家如果想推广第三方检测机制,应该能够做到,&ldquo 这也是一种监督机制。&rdquo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2007年7月,我国强制实施了生活饮用水新国标,共106项。不过,卫生部后来宣布,到2015年,各省级行政区划和省会城市才能全部实现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   李春晖表示,从技术上看,我国可以实现监测106项指标,不少检测部门都可以满足监测要求。   问题主要出在经济实力方面。李春晖曾到多个地方调研,他发现,不少县级、镇级或者其他比较偏僻、经济发展条件比较差的地方,确实没能力把106项指标都监测完。&ldquo 一些贫困、偏远地区,可能技术力量、人员配置、设备、管理都制约了指标全监测。&rdquo   &ldquo 现在有很多独立的监测机构,能力都很强。&rdquo 李春晖说,比如北京一些著名高校的监测中心,以及一些独立的监测公司,完全有实力进行独立监测。   何兵也认同监测106项指标不存在技术问题。令他担心的是,106项指标至今还没有实现全覆盖,一些地方水监测出的结果不合格,但又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优质水源,这才是问题。   何兵是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的发起人之一,在他看来,社会组织在资源监测、信息发布、污染源的监督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   记者注意到,就目前的监测体系来说,除了卫生系统、自来水厂本身,住建部在全国40余个城市设立了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有媒体曾报道称,其中20多个具备全指标检测能力,检测能力强于卫生系统。   多位受访学者表示,住建部门是水厂的上级监管部门,如果条件允许,水质检测中心可在组织上独立出来。这样,就不需另起炉灶设立新的监测机构。   何兵认为,政府监测、社会监测可以多管齐下,只要愿意实行,难度并不大。&ldquo 我们当初监测大气污染,一开始不也说监测不了、技术不达标吗?&rdquo   何兵说,检测指标应该是全国通用的,而检测机制则需要因地设置。比如,每天发布检测报告,这方面没有什么难度。   记者也注意到,在兰州市政府官方网站,自4月11日兰州水污染事件公布后,当天即有三条&ldquo 自来水实时监测公告&rdquo ,次日有15条,直到4月15日依然保持每日数十条的频率。如今解除应急机制后,公告保持每天一条左右。   还有什么措施能够从根本上避免自来水污染?   记者还注意到,在过去,多个地区发生水污染事故时,&ldquo 供水危机&rdquo 多次发生。例如,超市的矿泉水价格上涨至数十元甚至上百元。种种现象,考验城市的物资储备和后勤能力。   除了前述提及的第三方监测体系、完善信息通报的预案,一些学者还公开表示,另一条监督供水安全之路,是监管那些位于水源周边的可能带来污染的企业。此次事件中,多次有声音称应重新考虑兰州石化搬出水源地的问题。   其实,在水污染应对上,我国并不缺少成文规定,如《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关于行政部门对供水安全的监督,这些规定亦有所涉及。   火照宏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除了水厂水质的检测,卫生监督部门还对兰州市二次供水进行了全面监督。他介绍说,兰州从东到西基本都是二次供水,自来水到居民区后,经过小区水箱加压,再往高层供水,卫生监督人员对二次供水站进行重点检测,对其资质、水质等进行检测。   &ldquo 我们的监督员上天入地。&rdquo 火照宏说,二次供水蓄水池在楼顶和地下均有分布,卫生监督员对此都要摸底排查,定期进行水质和材质等方面的检测。为此,对所有蓄水池还分了a、b、c三级,进行分级检测。   如今,时隔一周,这起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的水污染事件还在处理中。兰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通报称,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省市环境检测机构和疾控中心,每两小时对水厂和城市四区自来水水质抽样检测一次,截至4月15日下午已累计检测公布了44批次190个水样。   让兰州市民稍微放心的可能是,在受污染管线铺设工程未完成之前,对出厂自来水苯物质含量将每天检测一次,并每月向市民公开通报。这一检测由威立雅公司和兰州市环保、疾控中心共同负责。   不过,如何从水安全的制度上破局,兰州以及全国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青岛“破壁商机”激活第三方检测市场
    检验检测行业已成为青岛市增长较快的服务行业之一。去年底,青岛已集中了120余家检验检测机构,其中不乏SGS、天祥、普尼测试、申美、莱茵、捷安信等权威的外资或民营检测企业。  本月初,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瑞士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与国内知名A级资质检测企业烟台华健检测工程有限公司宣布进行战略合并,这一强强联手不仅标志着SGS的本土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也意味着包括青岛在内的山东地区乃至全国的造船、汽车、石化、交通、能源等相关产业,可以享受到更加权威的本土检测保障,有效助力中国工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在当前因受金融危机掣肘全球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这一强强联手的大动作颇具意味,其透露出的潜台词是:作为出口企业进军国际市场重要“推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正在加速步入快速成长期。机遇面前,本土企业如何承接机遇加速成长,这次烟台华健与SGS的强强合作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些许启示。检验检测行业顺势而上  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产品质量检验近年来在国内发展势头较猛。从大环境来看,我国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客观上带动了国内对第三方产品质量认证与检验机构的巨大服务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增多,也拉动了出口企业对第三方检测市场的需求度,进而催生了检测行业高速发展态势。最近几年,一些行业内跨国机构纷纷来到中国开疆拓荒。放眼到青岛,作为山东外贸进出口的重镇,近年来青岛市的检验检测行业同样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已成为增长较快的服务行业之一。去年底,青岛已集中了120余家检验检测机构,其中不乏SGS、天祥、普尼测试、申美、莱茵、捷安信等权威的外资或民营检测企业。这些企业的服务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青岛乃至山东半岛地区,整个中国都纳入他们的视野。国际权威检测机构“抢滩”  得益于青岛独特的对外开放优势,这些检测机构在加快自身业绩提升的同时,也为青岛市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一臂之力:拥有先进设备和技术团队、在发达国家认可度较高的专门检测机构,不仅为企业提供饰品玩具、电子电器等行业检测,还提供了世界性趋势的专业咨询服务,从而有效帮助企业熟悉和应对花样翻新的贸易壁垒,降低了企业遭遇各种贸易壁垒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青岛整体检测行业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从目前行业状况来看,与发达国家和国内一线城市相比,青岛市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还远远未到繁荣阶段。与此同时,在市场中唱主角的,外资或有外资背景的检测机构占到了绝大多数。受技术、设备、人才等诸多因素制约,一些民营检测机构的市场占有率不高,话语权缺失,提升后劲明显不足。  放眼当前贸易环境,传统的关税壁垒正在逐步弱化,国际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正渐渐演变成从以技术性绿色贸易壁垒为主。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出于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美国、欧盟等国外发达国家或经济体纷纷出台了一些更为严厉的法规,加大了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壁垒,这直接引发了出口企业更为旺盛的质量检测服务需求,也给第三方检测机构带来一个全新的市场机遇。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近期以来,一些国际权威机构纷纷加快了本土化战略步伐,由此带动了第三方检测市场步入一个整合与成长期。青岛本土机构如何应对  机遇之下,青岛本土机构如何实现跨越快速成长?据了解,加快发展培育检验检测等鉴证中介行业力争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体系已成为有关部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重点。那么,作为市场主体的本土检测机构,该如何作为?有关专家指出,青岛本土检测机构应抢抓当前跨国企业加速推进本土化这一战略机遇,借梯登高,在国际化、市场化及运营管理方面加大向国外机构学习或联姻力度,通过借鉴其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技术或人才等资源和优势,提高自身的专业服务水平,以谋求更多的市场话语权。本报记者 周建亮  相关链接  第三方检测又称公正检验,指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叫作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和两个主体有联系,也可以是独立于两个主体之外,是由处于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专职监督检验机构),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
  • 云南白药投2000万建第三方检测技术公司
    云南白药21日晚间发布公告,为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在目前分析检测中心资源的基础上同时开展第三方检测经营活动,公司拟与全资子公司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共同出资2000万元设立云南天正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拟设立公司的出资方式:公司以分析检测中心的部分设备进行出资,经评估,拟作为出资的设备的账面价值为574.60万元,评估值为703.90万元,增值率22%,公司作价人民币700万元作为出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35%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以现金方式出资,出资额为人民币1300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65%。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公告   重要提示:本公司及其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 对外投资概述   1、按照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dquo 公司&rdquo )&ldquo 新白药、大健康&rdquo 战略目标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在目前分析检测中心资源的基础上同时开展第三方检测经营活动,公司拟与全资子公司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共同出资 2000 万元设立云南天正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暂定,最终以工商局核准登记的为准,以下简称&ldquo 天正检测&rdquo )。   2、公司第七届董事会2013年第六次会议(以下简称&ldquo 会议&rdquo )于2013年8月20日在本公司办公楼四楼会议室召开,会议以11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会议的召集、召开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会议合法有效,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云南天正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暂名)的议案》,同意设立。   3、公司独立董事已经对本次对外投资发表了独立意见。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有关交易审议程序和审批权限的规定,本次增资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关联交易。   二、 投资协议对方的基本情况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基本情况: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2000年作为云南省第一批转制的科研院所,转制为国有独资企业,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注册住所:昆明市西山区高峣冷水塘24号   注册资本:人民币伍仟肆佰零捌万元正   法定代表人:朱兆云   经营范围:新药研究与开发   注册号:530000000016206   三、 对外投资合同的主要内容   拟设立公司名称:云南天正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暂定,最终以工商局核准登记的为准)   拟设立公司英文名称:T&Z Testing International(Yunnan) Co., Ltd.   拟设立公司注册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月华街 1830 号   拟设立公司经营范围:实验室检测 计量仪器与设备的技术咨询 环保咨询服务 技术咨询(不含国家限制项目)   拟设立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 2000 万元   拟设立公司的出资方式:公司以分析检测中心的部分设备进行出资,经评估,拟作为出资的设备的账面价值为574.60万元,评估值为703.90万元,增值率22%,公司作价人民币700万元作为出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35%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以现金方式出资,出资额为人民币1300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65%。   四、 对外投资的目的和影响   按照公司&ldquo 新白药、大健康&rdquo 战略目标的要求,设立天正检测,以同时开展第三方检测经营活动,提高公司整体产品质量控制水平,贯彻&ldquo 新白药、大健康&rdquo 战略实施。   五、 备查文件1、 董事会决议2、 出资协议书3、 独立董事意见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3年8月20日
  • 中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之路:创新or模仿
    独立第三方检测企业的存在有着其自己特别的意义,既是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帮助政府摆脱“信任危机”,又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平台等。华测检测董事长万峰将其称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加剧,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现状   2010年,我国检测市场规模在650亿元人民币左右,2012年,我国检测市场规模达到900亿元人民币。检测市场快速增长不仅促进了国内检测机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国外检测机构来华投资建立实验室。现在,国外一些著名检测机构如SGS、BV、ITS等早已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多个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与地方检测机构展开合作 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如华测检测、电科院、迪安诊断也发展迅速,并成功上市,为进一步大规模扩张做了充足的资金准备。   但是,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难掩全球低迷的经济态势,西方国家购买能力减弱致使中国生产企业陡增生存压力,使这些企业很容易把成本及其他压力传递给检测机构。不仅如此,日益苛刻的客户需求、检测机构间的低价竞争、检测行业高端人才的严重匮乏等因素,都成为中国检测机构快速发展的障碍。   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如何发展,向何方向寻求突破,已成了一道摆在众检测机构面前的难题。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第三方检测论坛上,来自国内外著名检测机构的企业家们,就上述问题各自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我国当下检测市场的挑战与应对   据欧陆检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殊涵先生介绍,我国检测市场总体来说还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人们关于环境健康等方面不断提高的要求给检测机构带来了众多的商机,但全球低迷的经济态势等原因使中国生产企把成本及其他压力传递给检测机构,并且检测服务变得日用品化,客户可以像选购商品一样在货架上挑选服务机构的服务,给检测机构带来竞争压力。因此,检测市场的高利时代已经或者正在过去。   秦殊涵先生认为,应对检测市场的挑战,需要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这与企业领导力直接有关。各检测机构的企业家们需要明确机构定位,采用明晰稳健的策略,潜心经营 要提高企业素质,使硬实力与软实力平行发展 不仅要懂市场、懂客户,还要懂员工,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团队的建设。   各类检测机构的发展方向预测   InterTek(天祥)集团中国区总裁柏学礼先生分析了现有中国检测机构的主要类型和特点,中国检测市场政府实验室、国际检测机构、民营检测机构三类并存。政府实验室、有政府背景的检测机构、国营检测机构,通常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传统综合性、专业性的国际检测机构,完全参与市场竞争,业务范围广,国际国内服务网络齐全 中国本地私有检测机构,除了个别检测机构具有一定规模外,通常属小型企业,往往在某一个领域、特定的客户对象中发展业务。   关于中国检测市场未来发展预测,柏学礼先生认为,中国检测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国消费市场从“生产型”消费进入“享受型”消费,对消费产品有更高的要求 (2)产品升级换代,对检测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轨道交通、食品、化妆品、大型工程等) (3)可持续发展给检测机构带来商机(绿色、环保、低碳、新能源) (4)不断发现的有毒有害化学品,需要大量的化学测试去保证质量、安全(REACH、SVHC、ROHS、MSDS、ECOetc)。   关于中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趋势,其预测:(1)现有政府、国营检测机构将进一步改革,将会保留极少数政府实验室,政府实验室将不参与竞争,其他事业、国营检测实验室将逐渐变成真正企业,平等参与竞争,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将逐步杜绝 (2)政府利用、采购第三方实验室服务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3)在市场准入方面,资格认定方面,机构的所有制不再是关键,能力、水平、质量将起决定性因素。(4)随着市场竞争,一部分低价、低质检测机构将被市场淘汰,综合性、专业性的检测机构是主要发展方向 (5)未来的竞争,主要不再是价格的竞争,而集中于技术能力、人才、解决方案、质量与效率、网络布局的竞争 (6)第三方的角色进一步向第二方服务发展。   第三方检测机构如何发展:创新or模仿   创新—第三方检测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SGS-CSTC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裁申屠献忠先生阐述了检测机构为什么要创新?因为新材料不断被研发,产品种类和不断更新换代,各国质量和安全法规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对贸易的影响,都促使检测行业要不断创新。   创新方面包括:检测机构研发中心的能力要创新,要追踪全球最新法令和标准的更新,研发针对新产品和新标准的检测方法 运营模式要开拓创新,对运营体系的精益化改造,着眼于更高的产能和效率,创新薪资激励措施,注重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能力建设,着力培养国内市场 积极开拓新兴服务能力。   而企业创新的两大基石,申屠献忠先生认为:一是员工,一是企业文化。检测机构需要加强校企间的合作,完善内部培训体系,用职业发展吸引人才,用价值观留住人才 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检测机构应发布创新政策,用制度培育创新文化,把每年不低于15%的固定资产用于孵化创新项目,将量化的创新目标纳入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考评。   创新—成立实验室检测联盟   关于创新,申屠献忠先生还呼吁政府管理部门用创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来营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而国务院正好于日前颁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纲要》中明确要求:加快检验检测技术体系建设,构建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专业实验室检测联盟。这将是促进我国检测机构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工业产品检测中心副主任邓瑾女士介绍了刚刚成立不久的、具有自主品牌的专业实验室检测联盟——纺织检测联盟建设与发展情况。该联盟由江苏检验检疫局(无锡)等五家单位发起,目的是通过构建具有自主品牌的专业实验室检测联盟,不断增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和实施能力,加强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建设。   联盟将以开展纺织产品检测、科研和技术服务为基础,以“先行先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以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枢纽,积极开展检测技术、业务合作和科研攻关,努力将联盟建设成为“提供质量技术的服务平台、技术信息的共享平台和科技创新的支撑平台”。   模仿—香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华测检测董事长万峰先生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的发展可借鉴香港检测行业的发展战略和模式。香港检测行业的发展战略如下:2008年10月,香港行政长官成立经济委员会,以监察及评估金融海啸对本地及全球市场的影响,并选定六项具有明显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检测和认证是其中之一 2009年9月,香港政府成立香港检测和认证局,以推动检测和认证产业的发展 检测和认证局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广香港的检测和认证服务 香港政府化验所将更多的定期食品监控测试工作交给私营实验所 香港检测和认证局在特定行业进行重点发展检测和认证服:中药、建筑材料、食品、珠宝。   香港标准及鉴定中心业务发展部总经理曾志刚先生介绍香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据统计,2010年,香港约有610间测试、认证及检测机构,从业人员12390人,2010年为香港经济带来直接贡献约52亿元,有1239亿港元的增加价值。   曾志刚先生认为,除香港特区政府近年对检测行业的支持外,香港检测行业发展成功的经验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分析:从宏观上讲,香港市亚洲的贸易和航运中心,背靠中国市场和“世界工厂”,并且有公正的法制管理和开放的营商环境 从微观上讲,香港检测机构具有国际企业管理水平和高效运作能力,具有多年建立起来的商业公信力,并且香港检测市场相对成熟,专业人才储备雄厚。 会议现场 柏学礼总裁:中国各类检测机构的发展与走向 申屠献忠总裁:创新:第三方检测持续发展的动力 秦殊涵董事长:当下检测市场的挑战与应对 万峰董事长:使检测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曾志刚总经理:香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和走向 邓瑾副主任:着力构建具有自主品牌的专业实验室检测联盟——纺织检测联盟建设与发展 圆桌会议现场
  • 纺织品第三方检测机构建设亟待加强
    纺织行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行业,纺织品出口在我国出口产品中也一直占据重要地位。2007年至今,中国纺织品(包含服装)年出口额均在1700亿美元以上,每年向欧盟、美国出口的纺织品和服装的价值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但近几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却面临着不断出现的欧盟法案如REACH、RSL等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召回通报案例屡次发生。   根据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欧盟共召回565项纺织服装产品,比上年同期增长48%,其中涉及中国大陆纺织服装产品271项,比上年同期增长60%。在召回的纺织服装产品中,中国大陆产品占比重为48%,较2011年上升4个百分点。   不可否认,中国的经济水平与欧洲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还难以完全与欧洲根据自身的发展经验制定的纺织品相关标准相接轨,当产品无法达到欧洲纺织行业的标准时,相关出口产品也自然受到影响。   不过,对于欧盟出口服装召回激增六成的事实,有关研究机构分析认为,除了部分召回案例是因为产品自身存在硬伤以外,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服装企业对出口地安全要求标准不够了解,一些纺织产品设计与法规存在着&ldquo 脱钩&rdquo 现象,如此就导致了纺织品出口频频遇到标准这个&ldquo 贸易壁垒&rdquo 。   那么我国的纺织品企业应如何应对这些法规指令,了解国外对纺织品最新技术的要求和法规变革并及时改进产品质量,并顺利将纺织服装产品推向市场呢?作为纺织品出口中最重要的环节&mdash &mdash 质量检验,又如何提升其作用呢?   据了解,我国的纺织品检测市场还处于不太完善时期,国内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主要垄断的是国内纺织品检测市场,但在出口产品质检方面因为其检测设备、人力、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在国际市场开发和商业化运作方面与国际权威检测机构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同时因为国家检测机构主要执行的是中国的检测标准,所以其权威性和检测力度并不被其他国家认可。在出口的部分服装中,也存在检测报告不规范、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可靠等现象。因此,面对频频发生的召回事件,如何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法规的动态,提升自身的检测能力就成了我国纺织品第三方检测机构必须积极去做的一项功课。   事实上不光中国,国际上所有的纺织品生产大国都不得不去面对欧美市场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严格把关服装的质量、安全、绿色环保及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据了解,目前国际市场的主要参照标准有美国的AATCC和ASTM、欧洲的ISO、EN、DIN、BS等标准,第三方质检机构的首要工作就是对中国的纺织品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欧美等地区关于纺织品最新技术的要求和法规变革持续关注,帮助出口企业及时改进产品质量,在国际贸易中克服技术难关,避免由此所导致的召回事件的发生。
  • 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第三方检测“龙头”动作不断
    检验检测即依据委托方的检验检测需求,运用专业的仪器设备、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委托产品进行检验、测试、鉴定等活动,并向委托方或其检验检测相关方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供委托方或其检验检测相关方依据检验检测结果评定委托检验检测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计量和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国际贸易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全球产业竞争和科技强国的战略大背景下,掌握了检验检测话语权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掌握了质量和标准的定价权,因此国家在“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均提到发展检验检测行业,并据此先后将检验检测服务业定位为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类产业政策。 2018年,检验检测认证、标准化服务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这一举措有助于更好发挥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随着经济的深化发展,社会各界对于食品安全、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问题的关注度逐步上升,各国政府也加大了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制定了多层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经济活动中各类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检验检测需求不断上升,为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48919家,较2019年增长11.1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85.92亿元,较2019年增长11.19%。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量”阶段的企业内在需求、居民消费升级和政府监管标准提升等动力将持续推动检验检测行业繁荣。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众多新兴产业和新兴市场不断涌现,新技术的持续升级催生了新的检验检测服务需求。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我国产业体系新支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未来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检验检测行业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第三方检测企业而言,实验室设备以及人员配备决定了企业的检测技术能力,单个实验室或者单一市场主体存在服务半径受制约、不同地域检验检测需求无法同时满足的弊端。大型检测机构可以充分发挥人员、业务、实验室之间的协同效应,规模效应明显,将具备更强的成长能力。 11月5日,谱尼测试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说明书(申报稿)》(2021年11月)。说明书中显示,拟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3,975.25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谱尼测试集团山东总部大厦暨研发检测中心项目、谱尼西北总部大厦(西安)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谱尼测试在说明书中表示,本次募投项目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公司在生物医药CRO/CDMO、医学医疗检验、新能源汽车检测等新兴及高附加值领域的投入,确保公司能够抓住经济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机遇,发挥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扩充公司实力。 11月15日,占地3.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建设资金约7.3亿元的广电计量总部基地在广州番禺区动工建设。项目计划建设综合科研试验楼、计量试验楼、环境与失效分析试验楼、电磁兼容通信与安规试验楼、大化学(化学、食品、环保)试验楼、电离辐射试验楼、电力试验楼等以及园区配套设施等。 据悉,广电计量总部基地旨在打造成为一流计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为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汽车、通信、轨道交通、新能源、第三代半导体、现代农业、食品、环保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领域提供计量检测综合技术服务。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