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地铁监测测斜仪原理

仪器信息网地铁监测测斜仪原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地铁监测测斜仪原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地铁监测测斜仪原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地铁监测测斜仪原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地铁监测测斜仪原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地铁监测测斜仪原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地铁监测测斜仪原理相关的解决方案。

地铁监测测斜仪原理相关的资讯

  • 检测显示地铁站内PM2.5值远高于地面
    三个地铁站不同区域的PM2.5值 (单位:&mu g/立方米)   &ldquo 12月2日,关于&ldquo 地铁雾霾&rdquo 的说法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有报道援引国内一家环境研究所的数据称,地铁内PM2.5是室外的16倍。对此,该机构负责人称,确实测过地铁内PM2.5的数据,但从没提过是室外16倍的说法。专家表示,一日的测量数据得出地铁内空气比较差也是不科学的。&rdquo   网曝   地铁PM2.5值是室外16倍?   12月2日,有媒体发布了一条关于地铁雾霾的报道,报道中提到,国内一家名为达尔问的环境研究所去年1月测量了地铁站台和室外测量数值,对比后发现地下PM2.5数值相当于室外16倍。   原报道中提到&ldquo 测量当日室外的PM2.5值为8,而在地铁鼓楼大街站的站台PM2.5为129,车厢内为72&rdquo ,建议读者今后乘坐地铁时佩戴口罩,并且应站在远离铁轨的站台处。   该报道一经发布便被网友在社交网络上转发扩散,有人提出以后坐地铁一定要戴口罩,更有网友留言道:&ldquo 防毒面具戴起来。&rdquo 有腾讯微博网友认为地下粉尘是任何地铁都会遇到的问题,不必过分夸大,文章中所提及的部分细节也并不准确。   实测   地铁站内PM2.5值高于地面   地铁站内的PM2.5数值真的比站外高出16倍?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2日下午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在1号线的复兴门站、南礼士路站以及2号线的宣武门站进行了实地测量。   通过对三个站点的地铁站口、闸机处、站台和车厢内四处位置的测量,北青报记者发现,PM2.5值的最高值是在复兴门站的站台,峰值达到了120.36g/m3,最低值是复兴门C出口,数值为10.69g/m3,最大的差值达到了12倍。   检测仪显示,地铁站口PM2.5值均在11g/m3左右,站台PM2.5值在50-120g/m3之间,闸机处的PM2.5值则在12-38g/m3之间,车厢内的PM2.5值也仅仅是在24-47g/m3之间。   站与站之间有时也有一定的差别,PM2.5值最高的是复兴门站,站台达到120以上,PM2.5最低的站台是宣武门站台,PM2.5值仅为49.00g/m3。   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在12月2日雾霾指数不高的天气条件下,地铁站内的PM2.5值确实比地面高,但最高也没有超过12倍。   声音   检测机构:未提出16倍的结论   为证实报道中所用数据的准确性,北青报记者12月2日联系到了达尔问环境研究所的负责人赫女士。   赫女士表示,她正在外地出差,尚未看到网上的报道,对方确实联系过自己,她给出的是网站上公布过的数据。对于报纸所用数据与网站公布数据是否匹配,赫女士表示自己对此还不知情,但可以在网站找到原始数据。&ldquo 我不知道他们给的是什么数据,也不知道是怎么给的,但16倍这个结论并不是我说的。&rdquo   北青报记者看到,研究所的网站上确实有几组地铁PM2.5数值的测量数据,但并未发现报道中提到的2号线与8号线换乘站鼓楼大街站的测量数据。与此同时,网站上没有公示去年1月份的PM2.5检测记录,这与报道中所述的数据记录时间也不吻合。   &ldquo 我们的仪器是随身携带的,就想测试不同环境和场所的PM2.5数值,看看是否有明显的区别。印象中有人说过地铁的通风不太好,所以在地铁也进行了测量。&rdquo 赫女士说,研究所并没有对地铁环境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也并非为得出结论而刻意采集地铁的PM2.5数值。   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在去年5月曾对地铁的PM2.5数值进行过检测,是和一所学校的师生一起进行的,&ldquo 学生家长觉得地铁里人杂,各种气味也比较重,怕对孩子身体有害,所以想请我们帮忙检测一下气体成分。&rdquo 由于研究所并不具备符合检测条件的仪器,所以使用了测量PM2.5的设备进行了记录,并随后将数据发布在了网站上。   地铁中的PM2.5数值与室外数值相差如此悬殊,是否为常态?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报道中引用的数据是个例,并不具备借鉴价值。&ldquo 室外PM2.5数值为8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但并非日日如此。若室外PM2.5数值为500,地铁内测量数值也不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受室外空气质量的影响不是很大。&rdquo   据了解,北京市朝阳区达尔问环境研究所,是一家经民政局批准正式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致力于环境质量检测与研究。其在官网上发布声明称,颗粒物浓度检测(PM2.5)等仪器为便携式测试仪器,更适合用作现场的快速定性测量。但达尔问自然求知社不具备专业检测资质,检测结果仅供公众参考。如果公众需要权威检测结果,建议并协助公众咨询具备专业检测资质的权威机构。   说法   专家:一日数据得出结论不科学   &ldquo 用一天的数据得出地下空气质量明显比地上差,肯定是不合适的。&rdquo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主任马军告诉北青报记者,PM2.5在室外分布比较均匀,但室内特别是在地下测量,不同的区域数值会有很大差别,&ldquo 人流比较大、保洁情况较差的地方PM2.5的数值会相对高一些。&rdquo   除此之外,数据的测量方法也会对最终数值的呈现产生影响,&ldquo 这一天的数据是瞬时测的,还是一直测量取的均值,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都不太一样。若想得出最终的结论需要做系统的测量研究。&rdquo   近日,北京风力较大,PM2.5非常低,空气质量较好。马主任说,这两天北京的室内外PM2.5基本可以达到持平的状态,甚至室内的数值可能略高于室外,但平日室外PM2.5的平均值为90,会高于室内,与地铁的测量数据相对比也不会达到16倍这么悬殊的数字。就呈现出的单日地铁站台PM2.5数据来看,马主任认为数值确实比较高。   戴口罩是否能解决问题?&ldquo 地铁的PM2.5高出正常范围时戴口罩是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但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找到问题出现的源头,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再对源头进行治理。&rdquo 马主任强调,一切行动的前提是要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如果确实存在地铁PM2.5较高的情况,那么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地铁回应   地铁内各线路均有通风设备   12月2日,北京地铁公司对此表示,地铁内是否有雾霾需要权威机构的检测。北京地铁各条线路都有通风设备,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排风在设计上也是有技术标准的。   京港地铁公司称,其所辖线路各车站都配备有相应的通风设备,包括风机及通风管道等,并且对通风设备采取每日巡查、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对于通风管道系统会定期进行全面清洗,以确保其卫生清洁符合标准。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地铁公司近日还引进了一辆隧道清洁车,该车可以对隧道进行清洁,有效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消除安全隐患。隧道清洁车在走行、制动、电气等性能方面均基本满足北京地铁相关标准的要求,可有效清除附着在隧洞内壁和设备设施上的粉尘,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可靠性。据悉,目前国际上一些轨道交通较发达的城市均配备了地铁隧道清洁专用车辆,从而解决地铁隧道清洁环保问题。
  • 隧道检测仪器保障地铁安全运营
    “从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一号线试运行至今已经历50多年,我国地铁里程不断攀升。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最新统计,2020年我国地铁运营总里程6200多公里,在建5000多公里,总历程达到超过一万公里。当前,我国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处于世界前五的水平。”近日,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王耀东接受采访时说。  而地铁隧道病害与表面状态检测则是保障安全运营的重要内容之一。“否则,地铁隧道一旦发生事故,将会给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4月22日举行的聚焦2021年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报告会上,王耀东说。随着隧道病害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他和团队正在尝试将机器视觉、先进传感等技术引入相关检测,让这一过程变得更加高效、智能。  隧道“体检”,从人工巡检到机器检视  地铁交通极大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但是地铁隧道中出现的各种“病害”,如隧道裂缝、渗漏水、沉降、衬砌剥落、掉块等,给电客车安全运营带来挑战。  以隧道裂缝为例,王耀东表示,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岩层性质、岩土压力、混凝土收缩、结构移位变形、侵蚀破坏、施工遗留等都是潜在诱因。别是南方的过江过河隧道或地下水较丰富区域的隧道,如果产生裂缝产生就会产生渗漏水,影响地铁运行的安全。因此需要定期巡检,及时养护、维修。  王耀东还记得2012年回国之初跟随地铁巡检人员做现场数据采集的情形。“凌晨1点到4点,夜深人静,地铁停运,才会开始人工巡检,要用肉眼观察、手写记录。”  他表示,尽管传统的超声波检测法、声发检测法、电磁波检测技术等不断提高检测精度,但速度低、效率慢,难以满足现代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维传感、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的使用则为这项检测工作的提速、高效提供了新的契机。  “机器视觉的特点是效率高、可移动、非接触,特别是信息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也是隧道巡检的发展方向。”王耀东说。他和同事在不断尝试把机器视觉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多维感知、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隧道病害检测当中,这些智能巡检技术可以逐步代替人工,完成隧道基础设施的自动检测。  裂缝识别,让机器拥有“人眼”和“大脑”  “裂缝检测智能巡检技术主要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图像裂缝采集,利用高速相机和特制的辅助光源,保证采集到高质量的隧道图像 第二步是裂缝病害图像处理,对所有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匀光处理、连通区域分块化、噪声滤波等,提取纹理目标进行特征判断,最后识别裂缝区域,为后续速调维护提供技术支持。”王耀东介绍。  这些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如何让机器像人眼一样,全面、精细采集图像,并像人脑一样准确地识别裂缝种类呢?每一步做起来都不简单,都需要精细化的算法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攻克。  例如,他们研发了图像采集系统样机引入了线阵相机(进行连续拍摄形成二维图像,避免图像重叠和数据冗余)、面阵相机(针对隧道中照明不佳,进行大面积强光源补光)、定向运动设备(对隧道进行扫描式图像采集降低漏检率),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他们还开发出一套表面裂缝图像的批量识别软件,设计出核心算法进行图像处理。  经过近十年的“磨剑”,王耀东及团队成员克服各种挑战,2018年在发表于《铁道学报》的论文研究中,首次报告了基于局部图像纹理计算的隧道裂缝视觉检测技术。他们研发的一套图像采集系统实验样机,将线状激光光源、高速线阵相机、激光发生器、图像采集卡,安装在可调节移动式视觉检测平台上,可在隧道中进行巡检。然后将高分辨率裂缝图像分成子区域,针对性地进行算法研究,完成最后的检测。  “这种智能巡检技术有助于解放人力,服务地铁运维。”王耀东说。他坦言,从综合指标看,目前这种技术对于背景简单的普通隧道裂缝识别率比较高,可以达到84%以上。但对于比较复杂环境下的裂缝,识别率还有待提高。”。  2018年至今,随着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深入发展,对海量隧道图像的计算性能有了数十倍的提升,识别率也有较大提高。然而,王耀东表示,对于复杂恶劣环境下,肉眼难以观察的微小缺陷仍然很难检测到。  增强自主创新,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王耀东希望,在未来检测算法上,加强对不同类型纹理噪声的识别,提高图像处理的计算效率,进一步提高隧道病害检测效率。  为此,他们建立了隧道病害样本库,基于深度学习,对隧道表面病害图像多分类智能识别。为了更好地采集图像,他们还对采集系统进行了模块化研发,并研制了隧道巡检机器人,对隧道裂缝、三维形变、沉降进行检测。  目前,他们还在研制多种类、移动式隧道检测平台,如低速便携手推式(0-10公里/小时)检测平台,到中速紧凑自主行走式检测平台(0-30公里/小时),再到高速车载式综合检测平台(0-100公里/小时)的,以及路轨两栖式综合平台(0-60公里/小时)。对隧道、轨道多维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智能分析和大数据处理,最后生成区间报表提供给专业人员使用,用于隧道和轨道维护。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智能运维也处于世界前列。”王耀东说,但仍然亟需加强自主创新。他举例说,我国轨道交通智能数据采集设备、高精尖传感器还需要从国外进口,这些设备有的一套系统单一功能,但因为技术被国外垄断,报价却达到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我们科技工作者还要继续努力,推动基础研究创新,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说,2035年我们国家要基本建成交通强国,这将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一步向大数据、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去发展,让老百姓出行更安全、更便利,乘坐舒适性更高。
  • 实地案例|地铁设备的无损检测,内窥镜FLIR VS80颇受好评
    工业内窥镜作为无损检测的有效工具,一直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其主要用于狭窄空间的检测,比如无需拆卸或破坏组装及设备停止运行的情况下对各个大型设备实现无损检测。今天小菲就来给大家说一个FLIR VS80工业内窥镜在地铁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此次使用的机型是FLIR VS80-KIT2被测物有地铁机车的牵引电机、散热风扇、风缸压缩气气管、避震弹簧内侧、转向架空气簧等具体是如何检测的呢?一起来看看吧~1检测牵引电机,看清内部细节首先检测的是机车的牵引电机,其位于机车下方,因位置的局限性,只能从进风口伸入探头进入检测。探头伸入牵引电机内部本次主要目的是检测牵引电机的转子和定子的状态,查看是否有磨损和破裂、断裂等情况。电机定子上的铜丝清晰可见电机转子上的编码清晰可见铁路检测人员反馈到FLIR VS80内窥镜探头像素非常高,屏幕显示也很清晰,细微之处清晰可见,电机转子上的编号数字都看得非常清楚,这对以后的电机检测将十分有帮助。2散热风扇的无损探伤,轻松实现本次检测项目还有散热风扇的内部状况,检测目的是查看风扇叶片是否有破损和裂痕,轴承是否松动。散热风扇检测项目:FLIR VS80-KIT2内窥镜探头伸入散热风扇内部检测风扇叶片的情况同样的,散热风扇也只能通过出风口伸入探头进行检测,FLIR VS80-KIT2是双向分节式探头,因此可以通过遥控手柄进行遥控探头的转向,最大角度是180°,工作人员只需伸入风扇扇叶背面慢慢调节探头的角度,就可以查看扇叶背面的所有情况。3查看风缸的焊接处和压缩气气管的状况这一步骤主要是检查风缸的焊接是否出现裂缝,以及压缩气气管是否有裂痕或沙眼。如果一个焊接点没接牢,地铁运行过程中就极可能出现意外停机事故,因此要定期检测各处的焊接情况。风缸的焊接状况压缩气气管位于车厢和底座之间,空间十分狭小,一般很难用肉眼检测,借助FLIR VS80-KIT2内窥镜探头伸入检测部位,就可以看到气管的全部状态,管壁情况一览无余,再使用放大功能就可以轻松地观察到气管是否存在裂缝和沙眼。4判断避震弹簧和空气簧是否需要更换最后需要检测的是地铁车辆中避震弹簧和转向架的空气簧是否需要更换或维修。通过FLIR VS80的大屏主机可以看清转向架空气簧的橡胶纹路,在以前没有内窥镜的情况下只能用镜子来检查,既费时又费力还看不清,现在有了FLIR VS80高清视频内窥镜,节约了检测时间,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检测转向架的空气簧内壁(该被测物的材质是橡胶),需要检测内壁是否有破损和划痕。检测弹簧内部,FLIR VS80-KIT2也能应对自如,将探头伸入弹簧缝隙,使用摇杆探头转向观测弹簧内部的磨损情况和状态,以判断其是否需要更换。在本次地铁设备检测的整个过程中,FLIR VS80-KIT2内窥镜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其帮助地铁检测员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探头分辨率、显示屏清晰度、放大功能、光照强度等都满足了客户的检测需求,比之前使用的其他检测工具要更清晰、更便捷!FLIR VS80高性能视频内窥镜套件可搭配7款专业探头不仅可以检测地铁中的狭窄区域还可以应用在工业设备维护暖通空调和制冷(HVAC/R)设备检测 建筑和汽车应用等
  • 地铁安检仪辐射危害引发质疑 专家建议加强管理
    最近,深圳、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地铁站X射线安检仪相继被媒体曝出没有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引起了公众的普遍恐慌,那么在国内地铁站入口处的X射线安检仪,许多乘坐地铁的乘客再熟悉不过了。逢包必检已成为大家日常乘坐地铁时牢记的一个常识。最近,深圳、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地铁站X射线安检仪相继被媒体曝出没有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引起了公众的普遍恐慌,那么,地铁安检仪对人体究竟有没有伤害?它的工作原理究竟是什么?它释放的辐射剂量究竟有多少?生活中我们又会遇到哪些辐射?又该如何科学地去防范辐射的危害?   每年的辐射量相当于乘飞机2小时的辐射量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供应了国内多个城市的地铁安检仪,据该公司的研发人员介绍,X射线是比可见光波长还要短的一种电磁辐射,具有比可见光更强的固体、液体穿透能力,甚至能够穿透一定厚度的钢板。当X射线穿过物品时,不同物质组成、不同密度和不同厚度的物品内部结构能够不同程度地吸收X射线,密度、厚度越大,吸收射线越多 密度、厚度越小,吸收射线越少,所以从物品透射出来的射线强度就能够反映出物品内部结构信息。   地铁X射线安检仪就是采用线扫描工作方式,物品逐层被X射线照射 透射射线信号被探测、处理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就得到了图像,图像上能够表现物品的内部信息。按每年365天、每天通过地铁安检2次计算,地铁乘客每年因地铁安检接受的辐射剂量也不大于0.01mSv(10μSv),该值仅相当于1.5天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或者乘飞机飞行2小时的辐射剂量,因此,不会对乘客造成伤害。   据该公司称,该公司生产的产品获得了北京市环保局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这在北京市环保局处得到了证实。据不久前一位曾独立参与北京市多家地铁站辐射检测的专家透露,按照现有的标准检测显示,北京市多家地铁站所检测到的辐射剂量符合国际国内标准。   对地铁安检仪辐射质疑,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放射装置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处理,消除公众对辐射的恐慌,避免“谈辐色变”。   生活中处处有辐射   “说到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朱立教授介绍到,电视塔、微波炉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核辐射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α、β、γ射线,X射线,中子和其他粒子束。“自古以来,人类就在天然的辐射环境中繁衍生息,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受到天然辐射的照射。”   天然辐射有三个来源,来源之一就是人体内部有放射性核素钾—40。天然辐射的第二来源是土壤、岩石中含有的铀、钍、钾—40等天然放射性核素。住的房子、走的路、喝的水、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都有可能含有微量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第三来源是宇宙射线。宇宙射线包括外层空间来的初级宇宙射线,以及它与大气层中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次级宇宙射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要受到这种宇宙射线的照射。这三种天然辐射,构成人们通常所说的“天然本底照射”。   天然辐射随时间的变化较小,但随地域、环境的变化较大,例如纬度高的地区、地势高的地方,或在洞穴中、在地下室里,或居住在花岗岩、煤渣砖房屋中的人们,受到的天然辐射要高一些。据世界权威机构2003年发布的统计。世界天然辐射水平的范围为1—10毫希沃特/年,平均为2.4毫希沃特/年,其中体外40%为体外的受照,60%为食入、吸入后所引起的体内照射。   朱立介绍,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还会接触到各种人为的辐射,如X光检查、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使用微波炉等。住在核电厂周围每年约受到0.0002毫希伏,乘坐飞机每小时约0.005毫希伏,每天看1小时电视则每年约0.001毫希伏,吃食物每年约0.02毫希伏,一次X光检查约0.50—2.0毫希伏。   辐射的生物效应有两大类: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躯体效应是对受照人体本身的效应,如皮肤烧伤、白血病、甲状腺癌、致死等。遗传效应是受到人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影响下一代的健康。一般来说,人体一次受到250毫希沃特以下的照射不会发生损伤。“尽管人体对辐射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但是,辐射会不同程度地损害人体的健康。”朱立强调。   科学防辐射小贴士   五种人特别要注意电磁辐射污染   生活和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 经常使用电脑、电视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 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工作人员 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生活在以上环境里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等。   家用电器摆放不宜过于集中   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冰箱等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尽量避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启用   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注意人体与办公和家用电器距离,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离电器越远,受电磁波侵害越小。如彩电与人的距离应在4至5米,与日光灯管距离应在2至3米,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
  • 地铁变电站除湿机,地铁变电所除湿方案
    地铁变电站除湿机,地铁变电所除湿方案【新闻导读】众所周知,地铁是大型城市公共交通的重点发展方向,而可靠的供电是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功能强大的地铁供电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又是保证供电质量的基础。责任可不轻呢,值班员们像是照顾孩子一样看护着设备,比如要做好“五防”工作:防潮、防热、防小动物、防雨雪、防雷电。热了要降温、潮了要除湿 如今,对于如何解决变电站除湿的问题成为了一个非常受关注的话题,也是大家很多变电站和很多工作人员想要更好的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大家要告诉大家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果要更好的解决调变电站除湿的问题首先要知道的就是这样的问题出现都是如何造成的呢?    这样就迫使大家不得不去分析一下变电站潮湿,也就是产生凝露的直接原因,也只有针对原因来做到具体全面的分析,才能够更好的解决调所谓的变电站潮湿问题。  一、也是在四个因素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这也是很多的的方产生潮湿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是因为变电站高压室均设置着门,窗,和通风的风机,这也就避免不论部分的位置密封不严,直接造成对于防潮防湿问题上的直接影响。  二、就是虽然说室内已经安装了空调,可是它能够对室内所起到的除湿效果却不是非常明显的,雨季的话或者说是外界环境的湿度比较高的适合,墙壁透气栅和门窗的缝隙都回使得高压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直接相通,更是直接严重的导致了户外的高湿度的空气直接渗透进入高压室内,使得室内的湿度严重的增大,并且部分潮湿的空气也是容易沿着柜体的缝隙直接    三、是大家比较常见的,那就是由于柜内的湿度比较高,温差比较大的时候,会使得柜体内的环境空气的不饱和水蒸气瞬间变得饱和,在柜内元件上形成严重的凝露现象,这样也直接导致了设备内部的湿度较大,难以直接进行工作,每次开工之前都需要进行除湿的操作。  当前变电所中多采用的防潮除湿设备主要包括工业除湿机和空调两种,空调的功能在于比较方便的控制冷热温度的变化,一些有特殊功能的空调也有些除湿的功能,它利用的是冷却降温原理,室内空气经过蒸发器,其温度会下降到零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将会转化为晶体形式析出,进而起到除湿作用。    而工业除湿机则是利用风扇吸入与空气过滤进而在蒸发器上实现的降温除湿,该除湿机主要由压缩机、风扇、控制器等构成,首先由风扇将室内空气进行吸入,然后经过过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并在蒸发器上实现降温,进而达到除湿的目的。空气中的水将会以结晶的形式析出,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通常,水在冷凝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周围空气的温度也会受到影响有所降低,除此之外,工业除湿机还能够对通过冷凝器的空气进行适当加热,使空气的温度得到提升,除湿机的除湿效果更加明显。    正岛ZD-8168C地铁变电站除湿机及ZD系列全自动湿度控制除湿机是严格采用专业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制造出高效、节能、环保的除湿机产品,具有智能湿度恒定控制系统,用户可根据生产的需要,自动控制除湿机的工作及停机,通过自动控制实现高效的除湿效果,降低整机运行成本。欢迎您查询地铁变电站除湿机,地铁变电所除湿方案的详细信息!  正岛ZD-8168C地铁变电站除湿机及ZD系列全自动湿度控制除湿机技术参数与选型参考:  A 型号:ZD-228LB  除湿量:28(L/D) 适用面积:30-50(㎡) 功率: 420(W)  B 型号:ZD-558LB  除湿量:58(L/D) 适用面积:50-80(㎡) 功率: 670(W)  C 型号:ZD-890C 除湿量:90(L/D) 适用面积:90-120(㎡) 功率:1700(W)  D 型号:ZD-8138C 除湿量:138(L/D)适用面积:130-180(㎡) 功率:2000(W)  E 型号:ZD-8166C  除湿量:166(L/D)适用面积:170-200(㎡) 功率:2200(W)  F 型号:ZD-8168C  除湿量:168(L/D)适用面积:180-230(㎡) 功率:2800(W)  G 型号:ZD-8240C 除湿量:240(L/D)适用面积:240-350(㎡) 功率:4900(W)  H 型号:ZD-8360C 除湿量:360(L/D)适用面积:360-450(㎡) 功率:7000(W)  I 型号:ZD-8480C 除湿量:480(L/D)适用面积:500-700(㎡) 功率:9900(W)  ◎除湿量计算公式:W=V*P*(X2-X1)÷1000*1.2( kg/h)【W=所需除湿量(kg/h)、 P=空气密度(kg/m3)1.2、V=场所体积、X2=除湿前空气含湿量、X1=除湿后空气含湿量、1.2=安全系数(损耗)】 想要了解更多地铁变电站除湿机,地铁变电所除湿方案的详细信息尽在:杭 州 正 岛 电 器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选型注意事项--除湿机的除湿量和型号的选择,主要根据使用环境空间的体积、新风量的大小、空间环境所需的湿度要求等具体数值来科学计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的相对湿度与环境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湿度蒸发越快,反之效果越差,因此在配置除湿机时,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选型,这样才能选到最为适合你的除湿机!  核心提示:四、是对于很多工作人员来说的,这也是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问题,由于开关柜与母线桥架相通,所以柜内大多都安装有加热驱潮装置,这也直接导致了柜内潮湿空气经加热继续向上蒸发,进入开关柜上方的母线桥架,但是对于大家来说,大家是知道母线桥架内无任何加热或驱潮装置,即使是在母线筒开设有不同形式的通风孔,但是却由于其大多设在母线筒两侧,而且相对较小,母线筒内外气压相同,利用自然通风的原理实现通风驱潮的用意基本达不到,不能实现良好的通风驱潮作用,直接导致难以直接除湿和初潮的作用展现出来。    相信大家了解过这几个问题的原因之后对于变电站除湿的主要原因也不会是盲目的不了解,这样的话大家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更加深入的了解到造成的原因,之后根据这样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更好的解决变电站除湿的主要问题,以此来帮助很多的变电站进行更加有效和安全的工作状态。根据其实际需求给地铁站变电站安装除湿机,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理,都可以即时的进行处理,这样才可以保障整个地铁电力系统能够持久,安全的运行下去。以上关于地铁变电站除湿机,地铁变电所除湿方案的全部新闻资讯报道是正 岛 电 器提供的,仅供大家参考!
  • 扬州大学研制地铁隧道“体检仪”
    来自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消息显示,2020年,我国内地累计有41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线路7141.55公里。地铁已经成为城市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但在地铁隧道中也会出现各种“病害”,威胁着人们的出行安全。  “当前,我国地铁隧道检测主要依赖人工检测和少量进口自动化设备,效率低、成本高,无法满足庞大的里程检测需求。”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徐永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如何高效、准确、经济地检测出地铁隧道“病害”?在“科创导师”制的“牵线搭桥”下,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张雅欣等组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由导师徐永安指导,团队研发了地铁隧道三维激光检测系统。“该系统检测速度可达国外同类设备的5倍以上。”张雅欣说。  将宝贝搬出实验室  在初中时期,受家人的影响,张雅欣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19年,正在上大二的她加入徐永安课题组,并组建了自己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选择了地铁隧道检测研究。  对张雅欣而言,导师不仅是科研路上的护航人,更是自己创业的榜样。记者获悉,在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路上,徐永安已经坚持了20多年。  1997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一个摆放着国外光学测量仪的展台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徐永安也是围观者之一。  从展会回来后,研制光学测量仪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徐永安的脑海里。他随之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历经两年攻关,终于研制出国产光学测量仪。但在当时,他对科研成果转化还没有深刻的意识,便将这一宝贝成果“藏”在自己的实验室里。  “国外的设备那么贵,你有这么好的仪器,为什么不推向市场呢?”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终于说服徐永安将宝贝搬出实验室。2011年,徐永安参与创办了一家公司,并将自主研发的光学测量仪设备推向市场。  当然,教书育人才是徐永安的本职工作。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外,学会创新思考,尝试自主研发技术并推动成果落地转化?20世纪90年代,扬州大学开启了“科创导师”制的探索之路,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技创新工作。  徐永安说:“过去,学生与导师的关系,主要是学生在导师的实验室开展科研,导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现在,导师不但要在科研上指导学生,还要带领学生开展科创工作。”  深入隧道后改变方法  谈及为什么选择地铁隧道检测研究,张雅欣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外地铁隧道自动化检测系统大多采用1个激光点绕隧道旋转的测量技术,检测速度慢。“好比一个电动机带着一个手电筒旋转,手电筒每次照射在物体表面时只能出现一个亮斑。这意味着每次只能采集一个点,效率太低。”  如何实现快速检测呢?经过一年多的攻关,以张雅欣为首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研发出6条激光线扫描技术,360°环形激光线投射在隧道表面,8部每秒500帧高速数码相机实时采集隧道表面的激光线图像,并换算为隧道表面形状坐标。张雅欣解释道:“6条激光线同时工作,地铁隧道检测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然而,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徐永安的指导下,张雅欣带领团队先后前往青岛、兰州、佛山等城市的地铁公司,深入地铁隧道,开展实践调研。团队在调研中发现,地铁公司对隧道快速检测系统有着迫切的需求。  在精准了解地铁隧道检测痛点后,张雅欣团队开始了与时间“赛跑”的测量工作。“我们只能在夜间12点到凌晨4点进入现场开展检测工作,因为这段时间地铁处于停运状态。另外,每天进入现场前的安检过程就要耗费半个多小时,实际的测量时间非常有限。”  经过近3个月的测量,张雅欣团队发现进展缓慢,于是做出了改变测量方法的决定,希望提高检测效率。经过徐永安的点拨,团队在实验室里自建了模拟隧道。“在模拟隧道里开展实验,不但提高了实验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还解决了后期新冠疫情期间实地检测的困难。”张雅欣介绍说。  在解决了测量环境问题后,团队又遇到了由振动引起的测量误差问题。“测量车在轨道上运行会产生轻微振动,这种振动会带来一些误差。”张雅欣团队成员吴传昊告诉记者。为此,团队采用了基于特征面的方法对隧道测量数据进行纠偏,“这种方法可以大幅降低测量车振动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降低动态测量误差。”  “该系统检测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17.1公里,是国外同类设备的5倍以上,动态精度为±1.6毫米,检测密度小于2毫米,而价格只有国外设备的70%左右。”张雅欣表示,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制定检测速度、密度、精度。  徐永安透露,目前,该系统申请发明专利4项、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通过了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质检,符合CMA中国计量认证标准。  大学生创业还需多磨砺  来自用户的消息显示,张雅欣团队研发的这套系统已在投入运营的地铁隧道进行了实地检测,在检测速度、精度以及密度方面均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目前,已有多家轨道交通公司与团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张雅欣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对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并计划注册成立公司。“地铁里程数较大的城市,可直接购买检测系统 地铁里程数小的城市,可购买检测服务。”  在张雅欣看来,虽然研发过程非常艰辛,但非常有意义。“一方面培养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培养了我们团队建设、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对未来的创业起了铺垫作用。”  她感叹道:“大学生参与科创,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对团队中不同的意见要善于倾听,脚踏实地攻克每一个难关。”  徐永安也指出,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成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认知,可以先进入企业积累几年经验,对市场形成一定认知后再进行创业。  在他看来,高校“孵化器”应该实现良性循环,当政府和高校投入资金等支持后,若能实现良好的产出,投入的积极性也将越来越大,反之则可能陷入不良循环。“政府和高校还应进一步研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 媒体揭“地铁雾霾超地上16倍”之谜
    &ldquo 昨天,关于&ldquo 地铁雾霾&rdquo 的说法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有报道援引国内一家环境研究所的数据称,地铁内PM2.5是室外的16倍。对此,该机构负责人称,确实测过地铁内PM2.5的数据,但从没提过是室外16倍的说法。专家表示,一日的测量数据得出地铁内空气比较差也是不科学的。&rdquo   网曝:地铁PM2.5值是室外16倍?   12月2日,有媒体发布了一条关于地铁雾霾的报道,报道中提到,国内一家名为达尔问的环境研究所去年1月测量了地铁站台和室外测量数值,对比后发现地下PM2.5数值相当于室外16倍。   原报道中提到&ldquo 测量当日室外的PM2.5值为8,而在地铁鼓楼大街站的站台PM2.5为129,车厢内为72&rdquo ,建议读者今后乘坐地铁时佩戴口罩,并且应站在远离铁轨的站台处。   该报道一经发布便被网友在社交网络上转发扩散,有人提出以后坐地铁一定要戴口罩,更有网友留言道:&ldquo 防毒面具戴起来。&rdquo 有腾讯微博网友认为地下粉尘是任何地铁都会遇到的问题,不必过分夸大,文章中所提及的部分细节也并不准确。   实测:地铁站内PM2.5值高于地面   地铁站内的PM2.5数值真的比站外高出16倍?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下午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在1号线的复兴门站、南礼士路站以及2号线的宣武门站进行了实地测量。   通过对三个站点的地铁站口、闸机处、站台和车厢内四处位置的测量,北青报记者发现,PM2.5值的最高值是在复兴门站的站台,峰值达到了120.36&mu g/m3,最低值是复兴门C出口,数值为10.69&mu g/m3,最大的差值达到了12倍。   检测仪显示,地铁站口PM2.5值均在11&mu g/m3左右,站台PM2.5值在50-120&mu g/m3之间,闸机处的PM2.5值则在12-38&mu g/m3之间,车厢内的PM2.5值也仅仅是在24-47&mu g/m3之间。   站与站之间有时也有一定的差别,PM2.5值最高的是复兴门站,站台达到120以上,PM2.5最低的站台是宣武门站台,PM2.5值仅为49.00&mu g/m3。   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昨天雾霾指数不高的天气条件下,地铁站内的PM2.5值确实比地面高,但最高也没有超过12倍。   声音-检测机构:未提出16倍的结论   为证实报道中所用数据的准确性,北青报记者昨天联系到了达尔问环境研究所的负责人赫女士。   赫女士表示,她正在外地出差,尚未看到网上的报道,对方确实联系过自己,她给出的是网站上公布过的数据。对于报纸所用数据与网站公布数据是否匹配,赫女士表示自己对此还不知情,但可以在网站找到原始数据。&ldquo 我不知道他们给的是什么数据,也不知道是怎么给的,但16倍这个结论并不是我说的。&rdquo   北青报记者看到,研究所的网站上确实有几组地铁PM2.5数值的测量数据,但并未发现报道中提到的2号线与8号线换乘站鼓楼大街站的测量数据。与此同时,网站上没有公示去年1月份的PM2.5检测记录,这与报道中所述的数据记录时间也不吻合。   &ldquo 我们的仪器是随身携带的,就想测试不同环境和场所的PM2.5数值,看看是否有明显的区别。印象中有人说过地铁的通风不太好,所以在地铁也进行了测量。&rdquo 赫女士说,研究所并没有对地铁环境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也并非为得出结论而刻意采集地铁的PM2.5数值。   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在去年5月曾对地铁的PM2.5数值进行过检测,是和一所学校的师生一起进行的,&ldquo 学生家长觉得地铁里人杂,各种气味也比较重,怕对孩子身体有害,所以想请我们帮忙检测一下气体成分。&rdquo 由于研究所并不具备符合检测条件的仪器,所以使用了测量PM2.5的设备进行了记录,并随后将数据发布在了网站上。   地铁中的PM2.5数值与室外数值相差如此悬殊,是否为常态?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报道中引用的数据是个例,并不具备借鉴价值。&ldquo 室外PM2.5数值为8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但并非日日如此。若室外PM2.5数值为500,地铁内测量数值也不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受室外空气质量的影响不是很大。&rdquo   据了解,北京市朝阳区达尔问环境研究所,是一家经民政局批准正式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致力于环境质量检测与研究。其在官网上发布声明称,颗粒物浓度检测(PM2.5)等仪器为便携式测试仪器,更适合用作现场的快速定性测量。但达尔问自然求知社不具备专业检测资质,检测结果仅供公众参考。如果公众需要权威检测结果,建议并协助公众咨询具备专业检测资质的权威机构。   说法-专家:一日数据得出结论不科学   &ldquo 用一天的数据得出地下空气质量明显比地上差,肯定是不合适的。&rdquo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主任马军告诉北青报记者,PM2.5在室外分布比较均匀,但室内特别是在地下测量,不同的区域数值会有很大差别,&ldquo 人流比较大、保洁情况较差的地方PM2.5的数值会相对高一些。&rdquo   除此之外,数据的测量方法也会对最终数值的呈现产生影响,&ldquo 这一天的数据是瞬时测的,还是一直测量取的均值,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都不太一样。若想得出最终的结论需要做系统的测量研究。&rdquo   近日,北京风力较大,PM2.5非常低,空气质量较好。马主任说,这两天北京的室内外PM2.5基本可以达到持平的状态,甚至室内的数值可能略高于室外,但平日室外PM2.5的平均值为90,会高于室内,与地铁的测量数据相对比也不会达到16倍这么悬殊的数字。就呈现出的单日地铁站台PM2.5数据来看,马主任认为数值确实比较高。   戴口罩是否能解决问题?&ldquo 地铁的PM2.5高出正常范围时戴口罩是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但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找到问题出现的源头,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再对源头进行治理。&rdquo 马主任强调,一切行动的前提是要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如果确实存在地铁PM2.5较高的情况,那么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地铁回应:地铁内各线路均有通风设备   昨天,北京地铁公司对此表示,地铁内是否有雾霾需要权威机构的检测。北京地铁各条线路都有通风设备,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排风在设计上也是有技术标准的。   京港地铁公司称,其所辖线路各车站都配备有相应的通风设备,包括风机及通风管道等,并且对通风设备采取每日巡查、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对于通风管道系统会定期进行全面清洗,以确保其卫生清洁符合标准。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地铁公司近日还引进了一辆隧道清洁车,该车可以对隧道进行清洁,有效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消除安全隐患。隧道清洁车在走行、制动、电气等性能方面均基本满足北京地铁相关标准的要求,可有效清除附着在隧洞内壁和设备设施上的粉尘,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可靠性。据悉,目前国际上一些轨道交通较发达的城市均配备了地铁隧道清洁专用车辆,从而解决地铁隧道清洁环保问题。
  • 地铁振动引发“蝴蝶效应” 影响北大4亿元精密仪器
    p   北京地铁4号线列车在13.5米深的地下呼啸而过,100米外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大楼中,一台电子显微镜内“仿佛刮起了一阵飓风”。 /p p   用肉眼看,这台1米多高的白色金属镜筒安稳立在桌上。将它调至最高精度却会发现,显示屏上的黑白图像长了“毛刺”,原本纤毫毕现的原子图案因为振动变得模糊不清。 /p p   在北大校园内,因地铁运行受到影响的精密仪器,远不止这台价值数百万元的电镜。4号线开通时,北大有价值11亿元的精密仪器,其中4亿元的仪器受到影响。 /p p   为了减少地铁振动对这些仪器的干扰,北京市和北大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在4号线北大东门段,地铁公司铺设了最先进的减振轨道。北大专门在较远处新修了综合科研楼,转移了部分精密仪器,但地铁振动的影响仍难以消除。一些学者只能在地铁停运后的半夜做实验。 /p p   2019年,离综合科研楼600米的地铁16号线二期全线将会开通,北大内精密仪器将面临两面夹击的窘境。北大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张志强认为,如果不采取更多减振措施,形势不容乐观。 /p p   面临地铁振动干扰的科研单位不止北大。记者了解得知,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医学院也曾遭遇相似困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通大学周边即将修建地铁。 /p p   城市里越来越密集的地铁网络、科研机构中越来越灵敏的精密仪器,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标志。可当高精尖仪器遇上地铁线路,谁该避让,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018-04-28_13110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c8defcc7-172c-4a07-a8d5-c29e404fa5e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规划后的2020年北京地铁线路网。 /p p    strong 地铁振动的蝴蝶效应 /strong /p p   一条条地铁轨道正在北京快速生长。到2020年,它们的总里程将有近千公里。高峰时期,近千辆列车将同时在轨道上飞驰。 /p p   在运载乘客的同时,这些重量超过100吨的列车,也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振动源。振动通过钢轮、钢轨、隧道和土壤,像波纹一样扩散到地表,进入建筑物内。 /p p   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种振动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北京交通大学轨道减振与控制实验室是国内较早开展研究的团队。他们测试的数据显示,10多年间,北京市离地铁100米内的地层微振动提高了近10倍。 /p p   交通带来的微振动强度虽不算大,但持续时间长,影响隐蔽不易被发觉。它曾让捷克一座古教堂出现裂纹继而倒塌,曾长期影响巴士底歌剧院的演出效果,也曾干扰英特尔公司在集成板上雕刻纳米级电路。 /p p   在地铁激荡起的振动中,对精密仪器干扰最严重的是低频振动。这种振动波长很长,不易在土层中衰减。北大环境振动监测与评估实验室主任雷军,曾和学生拎着地震仪,测量过北京多条地铁线路,他们发现,在精密仪器更敏感的低频范围内,离地铁100米内地表振动强度比没有列车通过时高了30~100倍。 /p p   对北大和清华的精密仪器来说,地铁几乎意味着“灾难性打击”。 /p p   地铁开通之前,在这两所中国最著名的高校,因公交和铁路引起的环境振动,已逼近甚至超过某些仪器规定的安全值。不过,因为这些仪器在制订正常使用环境振动要求时留有富余量,绝大部分仍能正常工作。临近的地铁线一旦开通,两所大学中对振动敏感的精密仪器,很可能无法在最高精度下正常工作。 /p p   有学者认为,这造成巨大的浪费,“花100万美元买回来的仪器,只能当10万美元的用”。 /p p   许多仪器的使用者并不知晓,地铁振动会影响仪器。曾有同事找到雷军,抱怨实验室一台测量岩石年龄的精密仪器突然不正常了。这位老师叫来厂家,左调右调,愣是修不好,厂家也摸不着头脑。 /p p   雷军问:“什么时候开始不正常的?”对方说:“从2009年开始。”事实上,并非仪器坏了,而是地铁4号线开通后,振动干扰了仪器。 /p p   “国内研究地铁振动问题的专家,包括设备厂商,总共不到百来人。”北交大副教授马蒙感慨,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学术圈子,其中大部分专家还在同一个微信群里。 /p p   10多年来,雷军一直在各种场合呼吁关注地铁振动问题。作为九三学社社员,他多次写建议书希望向全国人大反映这一问题。一有机会,他便向不了解的学者和学生科普地铁振动的影响。 /p p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原本搞地震学的他,一门心思扑进这个冷门的学术领域。家人常劝他,别“不务正业”。 /p p   在雷军看来,这个领域相当重要。他敲着桌子问:“中国正经历工业化转型,可为什么这些年我们的科技成果都是大块头的?一些核心电子元件,包括芯片、光刻机、光栅薄材等许多领域零部件的加工,为什么即便我们买回了国外全套生产线,也造不出一样的东西?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环境振动超标。今天我们已经能生产粗犷的工业品,我们的短板主要在精度上,一小一精就不行。” /p p   他曾为两个单位做过环境振动评估。一个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是国家最高计量科学研究中心,原址环境振动严重超标,后来搬迁到昌平,评估却发现新址仍有一些问题。另一个是某国防计量站,环境振动超标100多倍。 /p p   对专门研究环境振动的专家来说,地铁引起的微振动,看似蝴蝶扇动翅膀,但在对振动敏感的高精尖领域,足以酿成灾难性的风暴,从而制约一个国家的发展:光刻机需要在1毫米内画上千条线,需要外部环境保持极度稳定 导弹系统中高速旋转的陀螺仪,加工时必须保证质量中心和几何中心完全重合,否则就会指东打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42819230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dab9ff9c-1156-4ee7-a200-09189a4076b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地图上与地铁线路相邻的北京大学校园。 /p p   strong  两败俱伤的妥协 /strong /p p   同许多外界学者一样,雷军原本也不知道地铁振动对精密仪器有影响。在中国,北大与地铁的激烈抗争,头一回让这一问题浮出水面。 /p p   2003年,北京市地铁4号线方案公布,将贴北大东门一路向北。地铁线两边紧密分布着北大几大理工科学院及众多重要实验室,北大相当一部分精密仪器集中在这些科研楼中。有学者提醒北大,得研究下地铁对精密仪器是否有影响。 /p p   雷军此前研究建筑物抗震,都是较大级别的振动,没怎么关注过微振动的影响。着手采集北京市其他地铁线的振动数据后,他才发现,“这个问题很复杂,比想象的要严峻得多”。 /p p   因为他和同事的报告,北大反对4号线经过。当时北大和地铁公司为两个方案反复争论:要么北大整个搬走,要么地铁4号线改线。 /p p   直至最后一次研讨会,双方仍僵持不下。那次会议由北京市一位副市长主持,邀请了一位院士和多位北大校外专家。 /p p   那位院士在会上表示,轨道隔振方案可行。他拿自己做过的一个方案打比方,“用手一摸,振动感觉不到了。” /p p   北大一位代表当场反问:“人的手这种传感器灵敏度有多高?”北大对振动最为敏感的那台电子显微镜,敏感度是人体的成百上千倍。 /p p   会上最终形成决议,采用一个折中的方案——4号线经过北大的789米轨道段,将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轨道减振技术,也就是在钢轨下铺设钢弹簧浮置板。这种浮置板由一家德国公司发明,上面是约5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板,下面是支撑着的钢弹簧,能将列车的振动与道床隔离。 /p p   “对列车来说,这相当于垫了一个很软的垫子,同时弹簧将振动隔开了。”北京交通大学的马蒙副教授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这种轨道减振技术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已到极限,更软的话,列车运行安全性可能得不到保证。 /p p   这种浮置板在总体上能很好隔振,但它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由于隔振原理,它对低于自振频率的振动没什么用,甚至很可能会放大。 /p p   2009年,4号线北大东门段开通后,马蒙和同事又作了测试,验证了这一理论。在马蒙看来,这段轨道减振措施还是有用的,保证了很多要求没那么高的仪器能正常使用,但对于一些极度敏感的设备,它反而会加重干扰。 /p p   北大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经观测发现,西南边的校医院旧址振动强度稍小。北大决定在该地盖综合科研楼,将部分受影响的仪器搬过来。但受限于场地和经费,只有约三分之一的设备能入驻。 /p p   2011年,大楼地基已经打好,低层正在施工之时,另一个消息传来:地铁16号线将绕经北大西门,离综合科研楼仅200米。 /p p   由于校内精密仪器已无处可挪,北大强烈抗议。雷军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是因为地铁公司以为减振成功了,并不知道北大正打算搬仪器。同时,他们也没将规划方案提前告知北大。 /p p   北京市拨出上千万元专项资金,让市政总院、北交大、中国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及北大联合组成攻关项目组,拿出一套综合的解决方案,除了地铁轨道减振外,还包括重新设计综合科研楼,考虑在低层装减振平台,用弹簧将上面的建筑整体悬浮起来。 /p p   雷军记得那几个月,每周有两三天要开会讨论,几方经常为具体方案争得脸红脖子粗。一位电子设计院专家告诉记者,北大的要求过于理想化,而且双方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不同,导致数倍的差异。 /p p   有专家听过一句玩笑话:如果这事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北大“冲击诺贝尔奖”。 /p p   正当各方吵得不可开交之时,项目戛然而止。据说北大领导和一位市领导在某个会议碰面,双方握手言好。地铁16号退后一步,往西绕开300多米,甩掉两座车站,北大也不再提要求。 /p p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宜谦是项目组专家之一。在他看来,在这场博弈中,北大看似赢了,实则不然。这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这恰恰是“两败俱伤的妥协”。 /p p    strong 缺失的环保标准 /strong /p p   杨宜谦认为,地铁退后一步,能减少对北大精密仪器的干扰,但这个距离往往不足以消除影响。另一方面,地铁改线后,失去了吸引客流的作用。 /p p   他当时建议,北大将精密仪器楼搬至郊区,从而完全排除干扰。但对许多北大教师来说,这样的建议难以接受。杨宜谦也能理解,毕竟北大建校在先,地铁在后,让谁搬谁都不乐意。 /p p   他和雷军都认同,避免这样的矛盾冲突,应当在规划时讲究先来后到。新规划的地铁线应尽可能避开对振动敏感的高新技术区域,新修建的高新区应尽可能选在没有地铁的郊区。 /p p   目前问题的症结在于,科研单位的精密仪器往往购置在先,地铁规划方案形成时却没有考虑相关影响。 /p p   杨宜谦对国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很熟悉。日本有专门的《振动法》。美国的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中涉及振动敏感设备。 /p p   这两个国家也曾有过教训。东京大学曾将一整栋楼用弹簧悬AX起,仍无法消除振动影响。美国华盛顿大学由于轻轨穿越校园,采用轨道减振措施,并降低车速,但15栋敏感建筑中仍有5栋振动超标。 /p p   “减振是世界难题,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避让。”雷军常举日本筑波科学城的例子。这个集聚了日本科研人才的城市始建于1963年,直到40多年后才通地铁,且同城区相隔2.5公里。 /p p   中国尚无环境振动污染防治法,虽然环境保护标准中有关于振动对居住建筑、办公建筑、医院、学校内的人影响的规定,却未涉及对精密仪器的干扰。这导致地铁规划方案进入环境影响评价阶段时,环保部门很少考虑这一层面。 /p p   最近,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征求意见稿)》,但仍未提及振动对振动敏感仪器的影响。 /p p   杨宜谦还发现,连环保从业人员都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存在分歧。有人认为,这一问题理所当然归环保部门管,也有人斩钉截铁地认为不归。 /p p   相关评价标准的缺位,导致很多途经科研机构及工业园区的地铁方案考虑欠周。有省会城市在规划地铁时,为了方便病人出行,特意在一家大学附属医院内设了地铁站,没想到让一些医疗检查设备没法正常使用。 /p p   发现潜在问题时,往往已经晚了。一旦某条具体地铁方案通过层层审批,“往外挪个100米都几乎不可能”。 /p p   这常造成高校与地铁的对抗。15号线原计划下穿清华大学,遭清华极力反对。最终,15号线只进入清华校内120米,没与4号线相连,形成换乘站。 /p p   早在1955年,清华大学就曾让铁路改过线。京张铁路位于清华校园同侧,振动曾严重干扰科研,在清华的争取下,铁路线向东迁了800米。 /p p   并非所有大学都拥有强大的谈判能力。有985高校没经太多考虑,直接在同意文件上盖了章。有的高校遭遇了损失,不愿意公开化。 /p p   等到地铁方案已成事实,只能采用其他减振措施。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曾给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多个受地铁影响的高校做过减振方案。 /p p   振动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左汉文告诉记者,目前效果最好的方案是综合减振,除了在轨道下铺设钢弹簧浮置板,同时在仪器楼修建之初装上靠弹簧撑起来的隔振支架。如果楼已竣工,只能在每一台仪器下加装减振台,成本将大大提升。 /p p   16号线开通后,北大只能采取第二种方案。北大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张志强估计,一个最先进的空气弹簧减振台,大约要花费一两百万元,北大需要减振的仪器“在几十上百个这样的数量级”。 /p p   见证了高级的德国浮置板、繁琐的修楼搬迁和昂贵的地铁改线,北大最精密的电子显微镜未来身下还将装上复杂的减振台。但它能否逃脱地铁振动的干扰,谁也不敢保证。 /p p br/ /p
  • 地铁空气污染不可小觑 相关标准急需出台
    p   当外部大气污染、雾霾成为空气治理的焦点时,地铁空气潜在的危害往往被人们忽视。相关测试表明,地铁尤其是站台PM 2.5值平均为地面16倍,污染颗粒物复杂、多样且无处不在。对此,业内呼吁尽快制定完善地铁车站和车厢内环境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标准。 /p p   近日,有人携带便携式空气检测仪,对北京10个地铁站外面、站台和车厢内的污染颗粒物进行了测试。测试当天空气平均AQI是171(99微克)。测试发现,站台内0.5微米以上的颗粒物比地铁外面更多,而地铁车厢内的0.5微米颗粒物比站台更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2dcf0232-6c9e-48af-a82d-39dcec3e1779.jpg" title=" 6e1e6376629e461cac683629ccbfc396_th.jpg.png"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1831678c-ddd0-4e6f-92f1-efef5d73db65.jpg" title=" b5954805657b46d89007c8afbf1ac231_th.jpg.png" / /p p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地铁不断新建和扩建。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共有19条运营线路,日平均客流量突破上千万人次,是我国最繁忙的地铁城市。 /p p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地铁给我们带来的便捷自然不言而喻。但若长时间呆在地铁中,由于地铁站及车厢相对封闭,且人员密度大,也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地铁内空气潜在的健康危害不容忽视。 /p p   今年4月底,齐鲁晚报曾发布消息称,西安地铁一号线纺织城站一名女乘客突发昏厥,并在网上引起一阵热议,地铁内的空气质量受到广泛关注。由此可见地铁空气污染不可小觑,而且夏季即将到来,高温天气会使得拥挤的地铁内突发昏厥、细菌感染、真菌污染等状况更加容易发生。 /p p   鉴于地铁内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地铁车站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只能通过车站出入口和有限的隧道风井来进行,当早晚高峰人口密度增大,通风效果变得更差,空气质量也随之下降。 /p p   那么,地铁内的空气环境究竟如何?据统计,地铁内人群拥挤在一起,每分钟可产生500万个小颗粒,包括鞋底扬尘、掉落的皮屑、打喷嚏的飞沫,以及衣服上的纤维等。另有相关测试表明,地铁尤其是站台PM 2.5值平均为地面16倍,这些PM2.5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p p   资料显示,地铁内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一、地铁车辆为保证车体气密性及车内装饰和节能的要求,在车内使用了大量装饰材料和保温材料,这些材料会直接向车厢内释放出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内的多种化学污染物 二、高度密集的人群会释放出大量异味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微生物细菌 三、列车钢轮常年与钢轨高温摩擦,再加上地铁空气相对滞怠且高温,造成空气中漂浮有大量细微金属粉尘。 /p p   多种有害微粒夹杂在空气中,使得地铁系统中的空气成分与地面上的差别很大。瑞典医学教授哈恩?卡尔森在瑞典《科学日报》上发表论文称,这些微粒能够破坏人体的DNA结构,可透入包括肺、脑、肝、肾在内的主要人体器官,比汽车尾气对乘客健康造成的伤害还要大。 /p p   然而,目前很多城市地铁内的空气质量监管处于盲区,为保障民众身体健康,业内普遍呼吁尽快制定地铁车站和车厢内环境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标准,合理设计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从而为乘客提供健康的乘车环境。 /p p   在此,建议乘客在乘坐地铁时,要记得戴上口罩远离污染,考虑到铁轨是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在站台等待时要尽量避免太靠近铁轨。 /p
  • 包装密封性测试仪的检测原理与应用
    包装的密封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尤其是在制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包装密封性测试仪通过一系列可靠的检测手段,有效评估包装的密封性能,确保产品在生产、运输和存储中的安全性。了解更多包装密封性测试仪产品详情→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572455.htm检测原理解析包装密封性测试仪的核心检测原理基于内外压差的变化。通过对真空室进行抽真空操作,试样内外产生了显著的压差。将包装试样浸入水中,观察其中的气体是否有外逸现象,以此判定包装的密封性能。如果包装在压力变化下没有发生气体泄漏,说明其密封性良好;相反,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表明存在泄漏点。另一个检测方法是观察试样的形变和恢复过程。将试样放置在真空环境中,观察其膨胀情况。随后,解除真空环境,观察试样是否能够恢复原状。这一过程可以有效评估包装材料的耐压性和结构稳定性。广泛应用领域包装密封性测试仪在以下行业和包装类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制药行业:药用玻璃瓶、西林瓶、塑料固体瓶、注射器、滴眼剂瓶、药包材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包装、移液管、扎盖食品行业:真空包装袋、罐头、奶粉袋、果冻杯、铝箔袋化妆品与日化行业:化妆品瓶袋、铝塑软袋通过针对这些领域的不同包装类型进行密封性和微生物侵入检测,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行业应用价值包装密封性测试仪已经成为制药厂家、药包材生产企业、药检中心、医疗器械公司、食品企业以及化妆品企业中重要的检测工具。通过严格的密封完整性检测,这些行业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减少因包装缺陷导致的安全隐患,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无论是在制药还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包装密封性测试仪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保障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解读核辐射检测仪原理,是否“智商税”?
    8月24日,日本政府不顾国内外反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并计划排放30年。该消息发布后,引起我国出现盲目“抢盐”的恐慌现象,并导致核辐射检测仪在线上平台火爆销售,甚至被抢购一空。许多专家表示,我们无需过度恐慌,理性关注即可,也有人支持购置核辐射检测仪来保证身体安全,那么作为大众居民,我们是否必要购置核辐射检测仪?其原理是什么?核辐射检测仪到底是不是“智商税”?且听本网来揭秘。核辐射检测仪的原理核辐射检测仪是通过探测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过程来进行工作的。放射性物质会不断地释放出α粒子、β粒子、γ射线等辐射,这些辐射会与检测器中的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电离效应。在这个过程中,检测器中的物质会失去一部分电荷,导致检测器中的电荷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信号。核辐射检测仪通常采用闪烁晶体作为探测器,闪烁晶体是一种能够吸收射线并转化为可见光的物质。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射线进入闪烁晶体时,晶体中的原子或分子会吸收这些射线,并把它们转化为可见光。这个过程被称为光致发光。然后,光被收集到光电倍增管中,并转化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会被放大和整形,以便后续的信号处理和测量。除了闪烁晶体,核辐射检测仪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探测器,如半导体探测器、液体闪烁计数器等。半导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与闪烁晶体类似,都是基于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过程,通过探测器中的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产生电离效应,从而检测辐射的强度和类型。而液体闪烁计数器则是一种将闪烁剂和光电倍增管结合在一起的探测器,它能够测量β粒子和γ射线。总之,核辐射检测仪是基于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过程进行工作的,通过探测器中的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产生电离效应,从而检测辐射的强度和类型。闪烁晶体和光电倍增管是核辐射检测仪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核辐射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辐射检测仪的材料和性能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为保障人类安全和环境健康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核辐射检测仪的应用场景辐射检测仪的应用场景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场景:1.核物理实验室、科研单位放射性实验室等会产生放射性物质的单位,主要用于日常放射性物质剂量检测,以便及时处理。2.用于海关和边境巡逻等,防止犯罪分子取放射性材料及放射性物质袭击的应急响应。3.环保部门、钢铁石材检测、矿山或金属检测公司等,用于监测放射源。4.医疗、工业等领域的X射线仪器的X射线辐射强度。5.其他检测放射性物质需要。综上所述,辐射检测仪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我们需要购买核辐射检测仪吗?最近的央视报道中,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张永清表示:“普通百姓购买放射性检测仪必要性不强。因为放射性测量过程中,只有一个仪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应适合的方法,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测量,而且不同的样品有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如果说一般普通老百姓只是买一个仪器来测,他们还不具备专业的方法。”市面上价格较低的核辐射检测仪往往精度低,难以真正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而较为专业的核辐射检测仪价格昂贵,且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正确使用和维护才能合理使用。其次,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辐射量通常是非常低的,不需要过于担心辐射对健康的影响。而且,即使周围存在一些放射性物质,核辐射检测仪也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因此,建议普通人不要盲目购买核辐射检测仪,更不需要过度恐慌,如果确实需要检测辐射水平,可以寻求专业的检测机构或者政府部门进行检测。
  • 市民投诉深圳286台地铁X线安检机属非法设置
    深圳地铁罗湖站地铁安检口,每天有大量乘客经安检口进站。   X光线行李安检机能造成辐射泄漏、空气中臭氧浓度提高,虽然两者数值并不高,但还是引起一些市民的不满。有市民向南都记者反映,深圳地铁站设置的280多台X线安检机没有经过人居环境委的批准,没有做过环境影响评估,没有办许可证,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深圳人居环境委向南都记者证实这些机器确实是违法设置。   质疑1 安检机无许可证   据深圳市轨道办介绍,深圳为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从今年6月28日开始,在五条地铁线路的地铁站设置了286台X线行李安检机,它们来自三个厂家,最便宜的是30万元,286台机器总价值约1.2亿元。   不过,从事医疗放射工作的李先生注意到,这些安检机均没有环保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这个证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的许可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28条、《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五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申领许可证。不但如此,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公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申请领证单位应当填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而地铁站所用的X光行李安检机正是属于Ⅲ类射线装置。   李先生今年7月路过地铁老街站,他看到站在那里做乘客行李安检工作的是几名大学生,他就问他们这些安检机有没有环保部门的许可证?大学生们茫然不知。李找到地铁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这些机器是公安局公交分局放在地铁站的,且是口头通知要求设置机器,他们依令执行。   李先生向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作了反映,人居委答复他,他们将向市政府汇报此事,请他放心。过了几天,李先生又向深圳市信访办反映了此事。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本月24日向南都记者证实,的确有市民向他们反映此事。   南都记者上月下旬咨询深圳人居环境委员会,深圳地铁站设置的X线行李安检机全都没有广东省环境保护局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也没有进行过X光行李安检机对环境的影响评估,而这个评估应由人居环境委员会来进行。   质疑2 使用并不规范   由于没有通过审批,地铁站X光安检机的使用上并不规范,南都记者昨天在科学馆地铁站了解到,深圳保安公司配备的移动式射线泄漏测量仪并没有被用起来,因为没电池了,事实上最开始的时候,保安公司发了一节电池后,就再也没有发放过。至于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上,也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据在这里值班的来自武汉警官职业学院的安检员称,他们虽然经过理论和实操培训,不过并未进行过任何考核。   为什么X光线行李安检机的使用需要办许可证?因为它是存在辐射泄漏的。X光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形式,是对人体有害的射线。不过行李安检机上下左右都用厚实的铅制成,铅能有效阻挡X射线的穿透,行李安检通道也用铅门帘遮了起来,除非行李在安检机的行送带上顶起铅门帘,否则射线很难发生泄漏。   根据国家公布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 B 18871-2002)规定,公众受到人工辐射剂量一年不能超过1毫希伏,因职业而被照射者,年均剂量均值不能超过20毫希伏。其中1毫希伏相当于做十次胸透拍片接受的辐射剂量。如果接受的辐射过量,致病的概率就会增加,更易出现癌症、染色体畸变以及胚胎受影响等。地铁站的X光行李安检机的辐射泄漏比较低,但仍然在国家管控的范围内。   ■实地检测   地铁X光安检机可被豁免?   从X线机设置在地铁站开始,一直到大运会结束,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下属的核与辐射管理中心都没有对X线机的安全性及它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本月24日,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是在坐地铁的时候发现X线机,事先并没有人通知他们地铁安放安检机的事情。不过在发现X线机没有许可证后,他们并没有对安检机的设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直到本月21日南都记者发了采访函之后,他们也仅是到上梅林地铁站做了一次检测,检测结果是“X线行李安检机辐射水平已达到豁免水平”。   南都记者了解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48条规定,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放射性污染防治监管人员应当被行政处分。南都记者本月24日与深圳核与辐射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4号线上梅林地铁站、2号线景田地铁站,进行实地检测工作。   设在上梅林地铁站的是一台安检机,经检测,侧面基本不存在辐射泄漏,但行李出入口约10厘米处的数值略高于核与辐射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所说的豁免水平。随后,核与辐射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又来到地铁2号线景田站一台机器边,这台机器工作时的辐射泄漏量明显高于上梅林地铁站所测得的数据。从检测结果来看,核与辐射管理中心承认,两个安检机行李出入口的位置的辐射泄漏量都超过了1μSv/n,都需要办《辐射安全许可证》,并不在豁免范围内。据了解,他们所说的豁免一说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这是一部中国在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方面的国家标准,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实施,里面规定,在正常运行操作条件下,在距离设备任何可达表面0.1m处所引起的辐射泄漏量不超过1μSv/n时,可以豁免于该国家标准。   此外,X光线行李安检机除了会产生放射泄漏,还会产生臭氧、一氧化氮等气体,影响空气质量。不过目前X光线行李安检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未被纳入环保部门的监测项目。   ■他城   京穗地铁X光安检机有无办许可证?   南都记者向两地相关部门发采访函十余天,仍没有获回复,深圳环保部门称北广两地均未有证   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都曾在地铁使用行李安检机,这两个地方的安检机有没有获得环保部门的许可证呢?南都记者分别于9月28日和9月30日分别向两地公安部门、环保部门发了采访函,截至发稿,仍未获得回复。不过深圳环保部门称,据他们了解,两个地方地铁中所用的X光安检机均未获批,均是违法使用。   上月28日,南都记者致电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贾鹏,询问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是否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等问题,贾鹏说,这类问题是技术性问题,他无法进行解答,记者应该对公安部门、安保部门进行采访。记者查阅北京市环保局官方主页上“已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单位”页面,并未找到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名字和许可证号。记者询问工作人员这是否意味着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并未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人员表示不一定,也许是有豁免。记者已按该局工作人员要求发送了具体的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回复。   南都记者于上月30日向广州公安局和广州环保局发出的采访函迄今未有回复。
  • 地铁隧道气象传感器-一款闪闪发光的五要素气象传感器@2023已更新《风途/仪器》
    地铁隧道气象传感器Czujnik pogody tunelu metra风途【FT-WQX5】是一款闪闪发光的五要素气象传感器。随着公路隧道向长大化方向发展,行车速度和密度加大,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隧道通风排烟问题也逐渐引起高度重视。  一、产品简介  山东风途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微型气象仪的企业,一直致力于微型气象仪和气象环境解决方案推广应用。具有完整的生产链、实力雄厚的技术团队和全面的营销团队,我们研发生产的超声波风速风向仪、五要素微气象仪、六要素微气象仪和小型自动气象站等气象产品,已广泛应用到气象监测、城市环境监测、风力发电、航海船舶、航空机场、桥梁隧道等领域,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与传统的微型气象仪相比,我司产品克服了对高精度计时器的需求,避免了因传感器启动延时、解调电路延时、温度变化而造成的测量不准问题。  FT-WQX5型五要素微气象仪创新性地将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通过一个高集成度结构来实现,可实现户外气象参数24小时连续在线监测,通过数字量通讯接口将五项参数一次性输出给用户。  二、产品特点  1、顶盖隐藏式超声波探头,避免雨雪堆积的干扰,避免自然风遮挡(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3215713.X)☆  2、原理为发射连续变频超声波信号,通过测量相对相位来检测风速风向(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1 1 0237536.5)☆  3、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大气压力五要素一体式(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3215649.5)☆  4、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实时测量,无启动风速☆  5、抗干扰能力强,具有看门狗电路,自动复位功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6、高集成度,无移动部件,零磨损  7、免维护,无需现场校准  8、采用ASA工程塑料室外应用常年不变色  9、产品设计输出信号标配为RS485通讯接口(MODBUS协议) 可选配232、USB、以太网接口,支持数据实时读取☆  10、可选配无线传输模块,最小传输间隔1分钟  11、探头为卡扣式设计,解决了运输、安装过程松动不准的问题☆
  • 负氧离子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与选择
    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是空气质量好坏的关键。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和湿地是产生空气负(氧)离子的重要场所。在空气净化、城市小气候等方面有调节作用,其浓度水平是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自然界中空气正、负离子是在紫外线宇宙射线、放射性物质、雷电、风暴、瀑布、海浪冲击下产生,既是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保持某一动态平衡状态。由于负离子的特性,空所中的负离子产生与消失会保持一个平衡,因此判断环境下负离子浓度需要借助专门的空气离子检测仪进行准确测量。负氧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单个气体分子和轻离子团的总称,简言之就是带负电荷的氧离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和湿地是产生空气负氧离子的重要场所。其浓度水平是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有着 “空气维生素”之称。工作原理:空气离子测量仪是测量大气中气体离子的专用仪器,它可以测量空气离子的浓度,分辨离子正负极性,并可依离子迁移率的不同来分辨被测离子的大小。一般采用电容式收集器收集空气离子所携带的电荷,并通过一个微电流计测量这些电荷所形成的电流。测量仪主要包括极化电源、离子收集器、微电流放大器和直流供电电源四部分。首要要了解自己选负离子检测用途,目前有进口的负离子检测仪,国产的负离子检测仪,仿冒的负离子检测仪等等。分为便携的负离子检测仪,在线的负离子检测仪,按原理分又分为平行电极负离子检测仪和圆通电容器负离子检测仪两种。空气负氧离子检测分为 “平极板法测空气负离子” 和”电容法测空气负离子“这两种原理,其中“平极板”原理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检测快速,经济实惠,用于个人、工厂、实验室等单位。电容法测空气负离子检测仪是一种高性能检测方法,具有防尘、防潮等特点,相对于平极板法测空气负离子更加,特别适合于森林、风景区的使用,是林业局,科研单位测量空气质量的常见仪器。按收集器的结构分,负离子检测仪可以划分为平行板式和Gerdien 冷凝器式/双重圆筒轴式两种类型。1.Ebert式/平行电板式离子检测仪平行电板式离子检测仪是目前低端空气离子检测仪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A跟B是一组平行的且相互绝缘的电极,B极顶端边着一个环形双极电极,空气通过右下角的风扇吸入,空气中的负离击打A/B电极放电,电荷传导到E环形电极形成自放电,放电信号被记录,从而可对空气中正、负离子数量及大小进行测量。这种检测仪技术上比较成熟,造价成本也比较低,但是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另外这种结构自身的弱点容易导致电解边缘效应,容易造成气流湍流,造成检测结果偏移较大。2.Gerdien冷凝器式/双重圆筒轴式双重圆筒轴式离子检测仪是目前中高端空气离子检测仪成熟的一种方法。整体结构由3个同心圆筒组成,外围筒身及内轴为电极,空气通过圆筒时,离子撞击筒身跟轴产生放电,放电信号被记录,从而可对空气中正、负离子数量及大小进行测量。这种检测仪技术上已非常成熟,但由于内部复杂的结构及控制,造价成本高昂,这种结构可以有效解决平行电板式结构固有的电解边缘效应,同时圆筒本身的结构及特殊的进气方式可以保持气流通过的平顺性,对离子数量及大小的检测精确性有极大提高。
  • 真空衰减法无损密封检测仪的原理
    真空衰减法无损密封检测仪的原理在现代包装工业中,密封完整性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真空衰减法无损密封检测仪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以其高效、精确和无损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密封性测试。本文将深入探讨真空衰减法的原理、技术优势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真空衰减法的原理真空衰减法无损密封检测仪的核心原理在于利用压力差来检测包装容器的密封性。其操作流程如下:测试腔体准备:将待测容器置于专门的测试腔体中。真空抽吸:对测试腔体进行抽真空处理,形成容器内外的压差。气体泄漏:由于压差作用,容器内部的气体通过潜在的漏孔泄漏到测试腔体内。压力监测:主机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测试腔体的压力变化。数据比较:将监测到的压力变化值与预设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容器的密封性是否达标。技术优势无损检测:与传统的破坏性测试方法相比,真空衰减法能够在不破坏产品的情况下完成密封性检测。高精度:采用高精度的CCIT测试技术,能够检测到微小的泄漏孔径和泄漏流量。符合标准:满足ASTM测试方法和FDA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准确性。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包装容器,包括西林瓶、安瓿瓶、输液瓶等,覆盖大容量和小容量注射液以及冻干产品的密封完整性验证。应用领域制药行业:在制药领域,真空衰减法无损密封检测仪被用于确保药品包装的密封性,防止微生物污染和药物变质。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独立的检测机构,使用该技术为客户提供客观、准确的密封性测试服务。药检机构:药检机构利用该技术进行药品质量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结论真空衰减法无损密封检测仪以其高效、精确、无损的特点,为包装密封性检测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关于真空衰减法无损密封检测仪的全面介绍,包括其工作原理、技术优势以及在不同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并认识到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 广州地铁检出超级致命性细菌
    广州地铁系统检出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由于包括甲氧西林在内的多种青霉素都难以杀死这种细菌,因此,它引发的感染可能导致死亡。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姚振江带领的研究团队完成了这一研究。他们在广州地铁的7条线路(1,2,3,4,5,8号线和APM)上采集了320个样本,取样点涉及32个地铁车站,包括地铁中经常被乘客触碰的位置,例如扶手、座椅、售票机、自动扶梯等。研究人员发现,60.31%(193个)的取样点含有耐药的葡萄球菌,其中8个含有超级细菌,检出率2.5%。姚振江表示,一般而言,人群中携带超级细菌的比例约为1%-5%,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等问题,这一比例有升高的趋势。广州地铁上超级细菌的检出率与此前日本一列火车上的检出率持平。姚振江提醒,感染超级细菌虽然比较危险,但不用恐慌。正常人如果手上没有伤口,而且勤洗手,不用担心感染。超级细菌对免疫力较差的人威胁比较大,从传染病防控角度来看,地铁是可能是超级细菌和其他耐药菌的传染源之一,应该进行更严格感染控制和监控措施,比如加强消毒,乘客也应注意个人卫生防护。人博卡病毒IgM(BocavirusIgM)ELISA检测试剂盒
  • 潘石屹使用TSI产品实测上海地铁PM2.5
    中新网、东方早报于2014年1月10日发表报道,驱动网,北方网,新浪上海等媒体也同时进行了转载:潘石屹1月9日手持TSI公司DustTrak?_DRX 8534气溶胶监测仪在上海地铁里测空气质量。以下是具体报道:在北京人代会现场测了PM2.5指数之后,“空气质量播报员”潘石屹带着他的便携式PM2.5检测仪从北京赶到上海,出差的同时顺便给上海的公共空间做“体检”。从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开始,沿着地铁2号线一路乘到静安寺站,潘石屹拿着检测仪测下了16组PM2.5数据。值得欣慰的是,昨天上海空气质量还不错,其中有15组都达到国标。昨天上午10点40分,潘石屹从北京飞抵上海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走进到达大厅,潘石屹便迫不及待地拿出了他的便携式检测仪,一分钟后,仪器显示PM2.5数据为18微克/立方米。“这里的空气质量很好啊!”潘石屹对第一个数据表示满意。随后,潘石屹又乘坐了地铁2号线,从虹桥2号航站楼站到静安寺站,在每一站都测了PM2.5指数。潘石屹告诉早报记者,这次监测完全是临时起意,“这台机器是我从美国淘来的,花了15万元人民币。”在地铁车厢内,PM2.5数值保持在35-55微克/立方米,唯有静安寺站达到了87微克/立方米。“我觉得只要低于75微克/立方米(国家标准),都是不错的。”潘石屹说,这是自己第一次乘上海地铁,“上海的地铁很整洁”。公共空间净化有待加强昨天,潘石屹一共测到16组数据,PM2.5指数较高的是虹桥2号航站楼站和静安寺站的站台,监测数据分别达到103微克/立方米和91微克/立方米。此外,在静安寺久光百货地下层,监测数据达到了97微克/立方米。原以为室内的数据好于室外,不过当潘石屹来到南京西路上,仪器显示PM2.5指数仅为39微克/立方米。“室内空气净化系统需要加强,尤其在客流量密集的公共空间,更容易造成PM2.5污染。”潘石屹认为,国内公共空间的净化措施或许需要国人摸索,“在国外,公共室内空间的净化往往是把室内的污染排到室外去,但在国内却恰恰相反,在污染天气需要把户外的污染隔绝,所以国外的净化措施很难带给我们 什么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护大环境。”去年6月,潘石屹获得阿拉善SEE生态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原因是他持续播报北京空气质量,推动并加快了中国PM2.5空气质量标准的出台。潘石屹说自己当“空气质量检测员”纯属偶然,因为太太张欣此前从国外回到北京时咳嗽得厉害,他查询发现是PM2.5在作祟,随后就开始播报 PM2.5,数据来自他买的空气监测设备。潘石屹当时说,他会坚持播报空气质量,“或许等国内空气质量达到国际标准时,我才停止。”
  • 温室气体监测必看!几类关键原理方法及技术要求!
    众所周知,温室气体监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非色散红外法、气相色谱法、光腔衰荡光谱法、离轴腔积分系统法等。自《“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发布以来,各地有关单位纷纷响应,在补齐碳监测技术短板方面重点发力。尤其2022年9-11月,与温室气体监测相关的文件,频频出台,不断加强在温室气体及其同位素监测分析技术、排放源和环境空气温室气体自动监测设备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温室气体监测质量控制和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等方面的投入。与此同时,与温室气体监测相关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问题也应运而生。温室气体监测方面的技术要求,官方有哪些发布、尚待发布?工业企业、实验室、监测部门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如何选择适合的温室气体监测手段?不同监测手段的原理差异性如何?如何攻关新技术研究的核心难点?碳同位素监测如何持续助力精准溯源?碳监测量值溯源体系是否建立?……2022年3月17日,仪器信息网3i讲堂独家策划“第一届碳排放检测与监测”会议圆满结束,反响热烈,年初的直播间,我们共同约定在2022年末,将再次为大家呈现关于“温室气体监测”的最新技术成果和进展。带着这份承诺,3i讲堂将于11月30日举办“第一届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大会,与8位重量嘉宾,在直播间共同寻找答案:(福利:点击此处,快速免费报名,优先审核)嘉宾一:杨勇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高级工程师报告:环境空气高精度二氧化碳、甲烷连续自动监测技术及应用作为《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435号)入选试点城市,上海环境监测中心在温室气体在线监测方面的进展和经验有哪些?且听杨老师婉婉道来。嘉宾二:余贺 德国元素 产品专家报告:温室气体的同位素分析传统的浓度变化监测仅能够反映气体累积的整体过程,无法确定变化的原因,温室气体的同位素分析有助于研究这些气体的源和汇,帮助我们理解温室气体的来源和释放规律。嘉宾三:卢波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报告:温室气体气相色谱快速分析主要介绍实验室离线分析温室气体所用到的仪器设备以及岛津的应用解决方案。一次进样4分钟内完成温室气体CO2,N2O,CH4的分析,且重复性优于0.3%,灵敏度达ppb级;可根据需要扩展分析SF6,C2H6,C2H4,C2H2等。嘉宾四:张迪生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报告:固定污染源cems现场检查要点及案例分析产生温室气体的因素复杂多样,且排放主体难以确定。与过去更注重末端降碳减排相比,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功课前移,对温室气体的“精准溯源”成为治理的第一步,实现精细化排查。嘉宾五:徐驰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工程师报告:环境空气二氧化碳、甲烷高精度监测量值溯源技术要求三项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权威解读!嘉宾六:张智杰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报告:基于稀释法的排放源CO2监测系统主要 介绍赛默飞基于稀释抽取法排放源CO2方案组成结构及系统特点。嘉宾七:李熠豪 上海北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报告:高精度红外激光技术在大气温室气体的应用嘉宾八:朱卫东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在线分析仪器专家组委员 教授级高工报告:腔衰荡吸收光谱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检测技术及其在温室气体监测的应用简要介绍温室气体监测的主要应用领域及腔衰荡吸收光谱(CRDS)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OA-ICOS)的技术进展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CRDS及OA-ICOS的检测技术、原理结构、系统装置。及国内外产品的CRDS及ICOS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并介绍了在城市温室气体监测站及研究院所的应用。(点击图片,免费报名,优先审核)
  • 《污水处理在线监测仪器原理与应用(第二版)》最新出版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已有3000余座,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方兴未艾。这些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将获得巨大的环境效益,同时也将产生巨大的能耗和物耗。从实现国家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发展污水处理的节能降耗技术具有重大的意义。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和节能降耗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控制技术和在线监测仪器的广泛应用。 《污水处理在线监测仪器原理与应用(第二版)》介绍了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在线监测仪器及其基本原理,内容包括测量仪表的基本知识、污水处理的常用监测指标、污水处理在线监测仪器、数据采集与通信、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和在线监测仪器的应用及实例。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最新发展,增加了溶解氧的荧光检测技术、COD的光谱检测技术、基于人工嗅觉原理的氨氮检测技术、生物毒性检测和管网的液位检测等新技术,先进实用,是国内少有的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在线分析监测仪器的专业著作。 《污水处理在线监测仪器原理与应用(第二版)》作者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施汉昌教授长期以来从事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运行和仪器化、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动力学和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和丰富的经验。本书正是施教授长期以来从事废水生物处理和传感器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总结,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污水处理在线监测仪器原理与应用(第二版)》于2013年11月出版,书号:9787122182852。点击查看购买链接
  • Palas | 新一代AQ Guard Smart网格化监测仪
    空气污染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环境卫生问题。要想减少空气污染就需要对颗粒物浓度和分布进行可靠、连续和灵活的测量,以便对导致污染的原因得出结论并做出预测。一直以来,颗粒物监测专家Palas® 不断丰富自身技术储备,研发颗粒物测量仪器。现全新推出的AQ Guard Smart 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为您提供契合需求的监管测量仪器,帮助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与所有 Palas® 细尘监测设备一样,AQ Guard Smart 的工作原理是经过验证的单颗粒气溶胶粒径分布光谱仪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显著改进。同时该设备可以配备额外的传感器,例如天气或气体测量技术并且可以提供有关污染来源的信息。AQ Guard Smart 是 Palas® 产品组合的完美补充,适用于移动或固定室外空气质量测量任务。Palas® 坚持为客户带来精准稳定的监测技术和经济优势,在新一代AQ Guard Smart网格化监测仪发布的当下,为亚洲市场用户提供以旧换新服务。换购计划活动期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活动对象:最终用户 活动产品:AQ Guard Smart 1000 / 1100 / 2000活动细节:Palas® 对任意品牌粉尘监测仪以旧换新提供新机15%折扣火山爆发后的空气质量监测2021年9月19日以来,隶属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Islas Canarias)的拉帕尔马岛(La Palma),发生了50年不遇的火山喷发。Palas® 德国总部CEO - Maximilian Weiß博士在看到新闻报道后带领Palas® 迅速响应,立即部署位于卡尔斯鲁厄的Palas® 员工飞往该岛,并安装了10台新一代AQ Guard Smart 网格化监测仪。Palas® 精准的空气测量结果为西班牙当局提供对岛上当前局势的准确见解,使他们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点击观看AQ Guard smart 在拉帕尔马岛火山监测视频04:38建筑或拆卸工程期间的排放控制在建筑场地和拆除工作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的发展、报告、评估和对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严重阻碍了有效和及时地部署排放控制措施。MyAtmosphere 是一个基于云的空气质量数据平台。Palas® 细粉尘测量设备 AQ Guard Smart 专为建筑工地使用而开发,可对细粉尘污染进行连续记录、可视化和监测。还可以考虑风向和风速。当达到限值时,施工现场操作人员或主管部门会自动收到通知或现场视觉信号,从而启动或加强降尘措施。居民还可以在线获取有关空气质量的信息。Palas® AQ Guard Smart 网格化监测仪产品优势以经过认证的 FIDAS® 200 系列为基础而开发的技术,可以保证细粉尘值的高准确度和可重现性;以公认的快捷方便的现场校准而闻名通过云 MYATMOSPHERE 实现短时间调试和即时记录测量值通过 Wi-Fi 热点、远程访问和外部触摸板,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配置_通过 GPRS/3G/4G/Ethernet/Wi-Fi 通信,可选:LoRaWAN可扩展气象站和气体传感器,可以更好地评估和评价颗粒物数据以高时间分辨率测量 Cn、PM1、PM2.5、PM4、PM10(可选:SO2、CO、NO2、O3)颗粒物测量范围从 0.175 - 20,000 nm 到 100 mg/m³ 质量浓度或 20000 个颗粒/cm³(单一颗粒物分析)应用领域工业:生产过程散装物料处理(混合,卸料,储存,包装等)厂界监控施工现场:道路,铁路,拆除现场建筑物:学校,幼儿园,医院,酒店,办公室,公共服务建筑物建筑工地或其他污染区域附近的住宅建筑公共交通:机场,火车站,电车和地铁站,游轮,客舱,例如 在电车、火车上
  • 从细胞到光信号:ATP微生物检测仪的工作原理解析
    ATP微生物检测仪作为一种可靠的检测工具,以生物化学反应将微生物的存在转化为可测量的光信号为检测原理,不仅实现了对微生物数量的快速检测,也为各种应用领域提供了关键的卫生状况评估。了解更多ATP微生物检测仪产品详情→https://www.instrument.com.cn/show/C541815.htmlATP的基本概念三磷酸腺苷(ATP)是一种在所有活细胞中广泛存在的能量转移分子。它在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每个活细胞都包含恒定量的ATP。因此,ATP的存在可以作为生物活性的指标,反映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动状况。ATP的检测对于评估细菌、真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具有重要意义。检测过程的第一步:ATP的释放ATP微生物检测仪的工作始于样品中的ATP释放。检测过程中,首先使用ATP拭子从样品中提取ATP。ATP拭子含有特殊试剂,这些试剂能够裂解细胞膜,从而释放细胞内的ATP。这一过程是确保所有可测量的ATP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重要步骤,为后续的荧光检测提供了充足的ATP源。荧光反应的核心:荧光素酶—荧光素体系释放出的ATP与拭子中含有的荧光素酶和荧光素发生反应,形成荧光反应。荧光素酶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够将ATP转化为荧光素,通过与荧光素的反应产生光信号。这一反应基于萤火虫发光的原理,其中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与ATP结合,生成光信号。这一过程的核心是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它使得ATP的存在能够通过发光现象被检测到。光信号的测量与结果分析产生的光信号通过荧光照度计进行测量。荧光照度计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反应产生的光信号强度,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光信号的强度与样品中ATP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光信号强度来推断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较强的光信号通常意味着较高的ATP含量,从而反映出样品中微生物的较多存在。应用与优势ATP微生物检测仪因其快速、准确的检测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制药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其能够实时、可靠地评估样品中的卫生状况,确保环境和产品的质量。相较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ATP检测法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即时的结果,帮助我们迅速做出响应和决策。结论ATP微生物检测仪通过将细胞中的ATP转化为光信号,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其工作原理涵盖了从ATP的释放、荧光反应的核心到光信号测量,为微生物检测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解决方案。这一技术的应用更大地提升了卫生监测的效率,确保了各种行业的安全与质量。
  • 从口感到数据:手持式辣度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辣椒的独特辣味为美食增添了无数风味,那么如何快速准确测量不同辣椒计辣椒制品的辣度呢?手持式辣度检测仪通过电化学测量方法,将辣味从主观感受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为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了解更多手持辣度检测仪产品详情→https://www.instrument.com.cn/show/C578542.html工作原理:电化学测量辣味手持式辣度检测仪的核心在于其电化学测量原理。辣椒素类物质是辣味的主要来源,其中包括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它们共同构成了辣椒素类物质的90%左右。检测仪利用一次性三电极片,在电位作用下,辣椒素在工作电极表面富集,然后在特定的工作电压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这个过程中,辣椒素得失电子所产生的电流信号,会在显示器上呈现出相应的氧化还原峰。通过对峰电流大小的分析,仪器可以精确地定量检测出样品中辣椒素的含量,从而提供一个客观的辣度数据。优势:便捷、快速、可靠手持式辣度检测仪以其便捷性和快速性,显著提升了辣度检测的效率。首先,仪器设计紧凑、便于携带,适合在实验室外进行现场检测。其次,电化学测量方法使得检测过程不再依赖复杂的前处理步骤,只需简单操作即可获得准确结果。再者,检测仪的高灵敏度使得它能够对辣椒素进行精准的定量分析,这对于食品生产商在进行产品配方调整和质量控制时至关重要。应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测手持式辣度检测仪还能适应各种辣椒及其制品的检测需求,无论是干辣椒、鲜辣椒还是辣椒粉,都可以通过这款仪器进行快速测定。对于辣椒种植者来说,仪器可以帮助他们在田间快速检测辣椒的辣度,以决定收获时机。食品加工企业则可以通过检测仪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既定的辣度标准。在餐饮行业,手持式辣度检测仪还可以用于检测不同菜品的辣度,满足顾客对辣味的不同需求。总的来说,手持式辣度检测仪以其电化学测量原理和多功能应用,帮助行业实现了从口感到数据的科学转化。不仅提高了辣度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更为食品行业的品质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 国标《地铁设计防火规范》日前通过专家评审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2008】102号文《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改计划(第一批通知)”要求,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公安部委托我院和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为主编单位,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等10家共同参编,由轨道交通设计大师俞加康领衔,编制国家标准《地铁设计防火规范》,经过编制人员共同努力,顺利完成该《规范》(送审稿)。 近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定额司与公安部消防局在上海联合组织召开了国家标准《地铁设计防火规范》(送审稿)审查会,会议邀请了国内地铁、消防的21名代表组成专家组,对(送审稿)进行全面审查,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专家们一致认为国家标准《地铁设计防火规范》(送审稿),编制总结了我国地铁防火设计、运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标准做法,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充分协调,内容完整、系统、适合国情,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该《规范》是我国首部专项地铁设计防火规范,填补了我国地铁防火设计的空白,达到国际同类标准先进水平。 莫帝斯燃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早已根据该测试标准,向市场销售过DIN 5510-2 防火测试系列相关仪器装备,国内轨道交通非金属材料阻燃测试客户包括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安吉分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顺德分公司,常州金标轨道交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坦达座椅系统有限公司,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客户,在此领域具备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及知识,必将为该标准的实施,提供了更好的装备保障!!!
  • 国瑞力恒发布国瑞力恒 土壤VOCs检测仪 PID光离子化检测原理新品
    GR-3012C型手持式VOCs检测仪产品概述 土壤VOCs检测仪 PID光离子化检测原理GR-3012C型手持式VOCs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是我公司研发的一款PID光离子化检查原理快速测量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手持式仪器。本仪器主要用于现场检测环境空气,应急(泄漏)事故监测、职业卫生场所、石化企业安全检测以及储罐、管道、阀门泄漏检测等的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根据不同的需求可选配不同量程的传感器。适用范围土壤VOCs检测仪 PID光离子化检测原理适用于环境空气,应急(泄漏)事故监测、职业卫生场所、石化企业安全检测以及储罐、管道、阀门泄漏检测等的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配备专门的土壤打孔器和取样管可实现对土壤挥发在空气中的有机挥发性气体进行快速检测。依据标准土壤VOCs检测仪 PID光离子化检测原理HJ 1019—2019 《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GB 12358-2006 《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 3782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20950-2007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技术特点土壤VOCs检测仪 PID光离子化检测原理1. 可选择不同量程的传感器,分辨率可达1PPB,测量量程可达10000PPM;2. 内置上百种VOCs气体的校正系数,测量数据更准确;3. 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响应迅速;4. 传感器气室外置,更换传感器方便; 5. 采用进口采样泵,负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6. 电子流量计、闭环流量控制,流量不受管道负压影响,测量数据更稳定;7. 内置高能锂电池,一次充电可连续工作8小时;8. 便携式,体积小、重量轻;9. 配备蓝牙打印功能,打印项目可自由选择; 10. 报警功能,上、下限报警值可任意设定。11. 测量数据包括平均值、峰值、TWA值、STEL值等多种浓度信息技术指标 表1技术指标主要参数参数范围分辨率准确度采样流量0.7L/min0.01L/min优于±5%VOCs传感器10000PPM1ppb负载流量 20kPa 工作温度(-20~+60)℃数据存储能力1000组电池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仪器噪声60dB(A)整机重量约0.9kg外型尺寸(长×宽×高)200×100×50功耗5W创新点:传感器量程精度做了很大的变化,10000ppm分辨率可达到1ppb国瑞力恒 土壤VOCs检测仪 PID光离子化检测原理
  • 深大学子使用色谱原理研发出食品安全检测仪
    p   最近在广州举行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上,由深圳大学推荐的“食品安全检测仪”项目获得特等奖,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会见了该项目的研发团队,给予了亲切鼓励。 /p p   食品安全检测仪是由深圳大学的20多名大学生研发出来的,该仪器获得了4项国家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并已顺利投产。项目领头人张小虎是深圳大学2011级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这个年仅23岁、对新技术有着特殊敏感的大男孩,凭借食品安全检测仪技术创业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转化。 /p p strong 历时两年研发成功 /strong /p p   食品安全检测仪于2011年开始研发,那时张小虎在深圳大学读本科一年级。 /p p   “三鹿奶粉事件,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推向了风口浪尖。短短几年的时间,致病的瘦肉精、毒米、毒面、毒油,为什么问题一再出现?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该如何解决?”张小虎说,由于食品中的有毒物质具有多样性和微量性,传统的检测设备不能满足要求,他因此萌发了自主研发一款针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绿色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心思。 /p p   在学校的支持与老师的指导下,张小虎带领深大信息工程学院的20多名大学生开始研发这款化学分析仪器,并一直坚持了两年多的时间。“有一次,有一个不合格的氘灯电源损坏了氘灯,氘灯光源不稳定导致输出的基线数据不稳定。开始我们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因为影响基线稳定的因素很多,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最终定位问题。中途,我们几乎都想放弃了,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还是挺过来了。”张小虎说。 /p p   2013年底,绿色食品安全检测仪研发成功。这个仪器有两个30寸传统电视机叠加起来大小,检测时,食物样品由自动进样器进入设备,被高压泵打入色谱柱,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再到达检测器的流通池,经过光电管,用24位高精度AD采集数据,电脑计算出图谱并进行比较分析,实现了一键式全程操作。 /p p   2014年该仪器通过了广东省计量院的测试,并获得了广东省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正式投产。 /p p strong 技术上实现多项创新 /strong /p p   这款食品安全检测仪在技术上实现了多项创新,其中用液相色谱原理设计制作更属于国际国内首创。 /p p   张小虎介绍,液相色谱技术由于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以及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比传统的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的食品安全检测仪灵敏度更高,定性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检测食品中的有毒物质时,我们往往不知道有毒物质是什么,这时我们就要利用大数据的图谱分析方法,通过工作量的图谱在几千张,人工读图要花费很多时间。而我们利用自己编写的MapReduce来处理图谱数据,使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大量读图。” /p p   食品安全检测仪目前已获得了4项国家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其中一项专利技术“双流通池系统”,在不降低性能的同时可大幅度降低系统成本。“这种双系统特别适用于那些要检测大量的,相同类型的样品,比如食品的原料检测等。” /p p   项目的开发成功让张小虎有了创业的冲动,他迫切希望能将技术予以应用,从而将技术的价值最大化。在父母的支持下,他与伙伴于2012年12月6日成立了“通用深圳仪器公司”,同时他还被聘请为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委员。 /p p   而这款针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绿色食品安全检测仪器投放市场后也颇受青睐,目前已拥有广州饲料添加剂厂、佛山富维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广州格拉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十家饲料和生物制品企业“客户”。 /p p strong 用高科技创业成功概率大 /strong /p p   2014年10月,张小虎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录取为研究生,继续着他的学业,他的导师亦非常支持他的项目。而他的企业,从原来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6个人,几乎都是青春勃发的大学生,其中还有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 /p p   “从小到大,我都希望能成为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实现个人梦想、掌控自己生活的人。小到成功拆装一个玩具、读完一本喜欢的书籍,大到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做出几项发明专利、创办自己的公司,很幸运的是,我正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如愿地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每当实现一个目标,我都有深深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张小虎说,尤其当自己创办的公司做出了对人们生活质量有所促进的产品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成就感不仅来自于实现个人梦想、掌控自己的生活,而更大的来自于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p p   对于未来,张小虎充满了信心:“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市场很大,全国有大小近百家生产企业,但他们用的技术大都是分光光度法原理或比色试纸原理。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精度都很低,不能有效检出食品中的微量有毒物质。市场急需新的高灵敏的检测设备,我们基于液相色谱原理的食品安全检测仪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他打算以“直销”和“代理”的模式,继续推广食品安全检测仪。 /p p   作为一个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时常有学弟学妹追问张小虎“成功的秘诀”。他的切身体会是:“大学生创业应该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用高科技创业成功的概率会大得多。同时,项目开发最重要的是团队开发管理的能力和设计模式。”而创业更让他感受到了责任,也让他有了更高的目标:争取创立食品安全的行业标准,最终为解决中国现有的食品安全问题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p p /p
  • 小知识—紫外检测器应用原理
    紫外检测器小知识  1、原理  紫外吸收检测器简称紫外检测器(ultraviolet ?detector,UVD),是基于溶质分子吸收紫外光的原理设计的检测器,其工作原理是Lambert-Beer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透过流动池时,若流动相不吸收光,则吸收度A与吸光组分的浓度C和流动池的光径长度L成正比。物理上测得物质的透光率,然后取负对数得到吸收度。  大部分常见有机物质和部分无机物质都具有紫外或可见光吸收基团,因而有较强的紫外或可见光吸收能力,因此UVD既有较高的灵敏度,也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是液相色谱中应用广泛的检测器。  为得到高的灵敏度,常选择被测物质能产生大吸收的波长作检测波长,但为了选择性或其它目的也可适当牺牲灵敏度而选择吸收稍弱的波长,另外,应尽可能选择在检测波长下没有背景吸收的流动相。  紫外检测器的波长范围是根据连续光源(氘灯)发出的光,通过狭缝、透镜、光栅、反射镜等光路组件形成单一波长的平行光束。通过光栅的调节可得到不同波长。波长范围应该是根据光源来确定的,不同光源波长范围也不一样。  光波根据光的传播频率不一样而划分的。紫外的测量范围一般为0.0003---5.12(AUFS),常用为0.005---2.0(AUFS)。紫外光的范围一般指200-400 nm。吸收度单位AU (absorbance unit) 是相当于多少伏的电压,范围的大小应该适中较好,实际工作中一般就需要1AU左右。  2、用途  紫外检测器使用于大部分常见具有紫外吸收有机物质和部分无机物质。紫外检测器对占物质总数约80%的有紫外吸收的物质均可检测,既可测190--350 nm范围的光吸收变化,也可向可见光范围350---700 nm 延伸。  紫外检测器适用于有机分子具紫外或可见光吸收基团,有较强的紫外或可见光吸收能力的物质检测。一般当物质在200-400 nm 有紫外吸收时,考虑用紫外检测器。  3、优点  紫外吸收检测器不仅灵敏度高、噪音低、线性范围宽、有较好的选择性,而且对环境温度、流动相组成变化和流速波动不太敏感,因此既可用于等度洗脱,也可用于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对流速和温度均不敏感,可于制备色谱。由于灵敏高,因此即使是那些光吸收小、消光系数低的物质也可用UV检测器进行微量分析。  不足之处在于对紫外吸收差的化合物如不含不饱和键的烃类等灵敏度很低。
  • Palas | 交通运输过程中如何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进步,高铁、机场、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使得现在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但在人流量巨大的公共交通环境,往往会滋生一些不易发现的空气质量问题。为研究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空气监测新技术,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李旭教授在其研究项目中选择了Palas® AQ Guard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作为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想要打造优秀的交通场所环境,进行空气环境的监测是很有必要的,Palas® 帮助长安大学用技术手段来解决公众场所空气监测问题。符合科研要求的Palas® 仪器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共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土资源调查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000余项。长安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负责此次研究项目的李旭教授主要负责交通基础设施绿色生态技术、生态修复、交通运输智能监测和生物安全等研究领域。在采用Palas® 的解决方案之前,由于其他空气颗粒物监测仪器的检测范围受限,无法达到此次科研项目的要求。李旭教授的科研团队通过网上的介绍信息了解到了Palas® 仪器,来自德国颗粒物监测专家palas® 的监测仪器其综合性能、技术服务等都达到了此次科研项目的监测需求。并且AQ Guard作为光学粒径谱仪粒径限值可以测到低至180nm,精准的测量范围助力交通运输方面的空气质量监测获得稳定的数据。创新精准空气监测技术AQ Guard是耐用的室外空气气溶胶光谱仪,以通过 EN 16450 认证的 Fidas® 200 技术为基础,采用单个颗粒物散射光测量原理,可同时测量PM1, PM2.5, PM4和PM10,还可提供175nm-18μm颗粒物粒径分布和数浓度信息,给研究和监管部门更多参考。通过标准协议,如 ASCII 进行双向连接,或者通过 UDP 协议直接传输都容易实现。要实现自给自足运行,可以通过带有或不带太阳能支持功能的外部电池运行系统。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细粉尘侵害及其来源,可以为设备配备气象站。按标准集成用于记录温度、湿度和压力的传感器。和所有用于细粉尘测量的Palas® 系统一样,AQ Guard可以长期稳定运行,通过标准单分散颗粒物实现现场校准。Palas® 现已推出新一代AQ Guard smart网格化监测仪,更准确更可靠,精准追踪热点。AQ Guard Smart 网格化监测仪选配数据云平台,即插即用,实时查看热点数据产品优势以经过认证的 FIDAS® 200 系列为基础而开发的技术,可以保证细粉尘值的高准确度和可重现性;以公认的快捷方便的现场校准而闻名通过云 MYATMOSPHERE 实现短时间调试和即时记录测量值通过 Wi-Fi 热点、远程访问和外部触摸板,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配置通过 GPRS/3G/4G/Ethernet/Wi-Fi 通信,可选:LoRaWAN可扩展气象站和气体传感器,可以更好地评估和评价颗粒物数据以高时间分辨率测量 Cn、PM1、PM2.5、PM4、PM10(可选:SO2、CO、NO2、O3)颗粒物测量范围从 0.175 - 20,000 nm 到 100 mg/m³ 质量浓度或 20000 个颗粒/cm³(单一颗粒物分析)应用领域工业: - 生产过程 - 散装物料处理(混合,卸料,储存,包装等) - 厂界监控施工现场:道路,铁路,拆除现场建筑物:学校,幼儿园,医院,酒店,办公室,公共服务建筑物建筑工地或其他污染区域附近的住宅建筑公共交通:机场,火车站,电车和地铁站,游轮,客舱,例如 在电车、火车上
  • 中国地铁行业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广州
    中国轨道交通行业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31日在广州地铁揭牌,该实验室将开展24项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主攻“安全”方向。  该实验室将为开展系统安全设计、车线网安全状态实时获取、列车运行安全评估、全息网络化行车安全保障、运营安全决策、应急救援和处置、大客流应急疏散、基于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支撑。  根据规划,该实验室将重点开展24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如开展基于太赫兹成像及波谱分析技术的地铁安检系统研究,采用太赫兹快速成像、太赫兹光谱分析与空间定位技术,解决基于自由流下的人体快速安全和典型地铁禁入危险品的快速识别技术难题,和大客流状态下的人工探测以及人、包分检导致的低效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称,该实验室的安全研究范围覆盖轨道交通运营所有环节,将形成行业安全标准。其中,太赫兹技术运用将为现行安检系统带来效率革命,有望摒弃X光机、安全门,在人员正常上下车过程中检测违禁物品,安全保障程度也更高。  该实验室还组建了专家顾问组,聚集中美两国多名院士,以及国内外知名专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弗雷德塞泊表示,广州地铁在安全、运营效率、技术研发等方面在中国均处于领头羊位置,该实验室建成将对世界轨道交通领域作出贡献。  广州地铁集团董事长、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丁建隆认为,广州地铁在运营9条共266公里地铁线网,客流强度为全国之最,运营安全指标仍达到世界第一,正是得益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维保障能力。
  • 【综述】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常规的无损检测技术如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这些方法在实践应用中都有各自的缺点及局限性。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应用逐渐广泛的一种新兴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医疗、石化等领域。与其他的无损检测技术相比,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特点有:1. 测量速度快,因为红外探测器通过物体表面发射的红外辐射能来测得物体表面的温度,所以响应极快,能测得迅速变化的温度场;2. 非接触性,拍摄红外图片时,红外摄像仪与被测物体是保持一定距离的,对被测温度场没有干扰,操作安全、方便;3. 测量结果直观形象,热像图以彩色或黑白的图像形式对结果进行输出,从图上可以方便地读取各点的温度值,并且热像图中还包含有丰富的与被测物体有关的其它信息;4. 测温范围广,由于是采用辐射测温,与玻璃测温计和热电偶测温计相比,测温范围大大扩展,理论上可从绝对零度到无穷大;5. 测量精度高;6. 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实时观测。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原理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为0.78~1000 μm,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任何物体只要不是绝对零度,都会因为分子的旋转和振动而发出辐射能量。红外辐射是其中一种,如果把物体看成是黑体,吸收所有的入射能量,则根据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在全波长范围内积分可得到黑体的总辐射度为:式中:为黑体的光谱辐射度;c1、c2为辐射常数,c1=3.7418×108 Wm-2μm4,c2=1.4388×104 μmK;σ为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为5.67×10-8 Wm-2K-4。实际大部分人工或天然材料都是灰体,与黑体不同,灰体材料的发射率ε≠1,灰体表面能反射一部分入射的长波(λ>3 μm)辐射,因此灰体表面的辐射由自身发射的和环境反射的两部分组成,用红外探测器可直接测量灰体发射和反射的总和Map,但无法确定各自的份额。通常假设物体表面为黑体,将Map称为表观辐射度,为便于理解,一般将其转换为人们较熟悉的温度单位,称为表观温度Tap,即:上述表观温度Tap即为红外探测器测量所得温度,在无损检测中测量距离一般较近,可以忽略大气的影响,故被测物体的表面发射率ε的取值是否准确是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检测方式1. 主动式检测为了使被测物体失去热平衡,在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时为被测物体注入热量。被测物体内部温度不必达到稳定状态,内部温度不均匀时即可进行红外检测的方法即为主动式红外检测。该种检测方式是人为给试样加载热源的同时或延迟一段时间后测量表面的温度场的分布。从而确定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内部是否存在孔洞、裂缝等缺陷。2. 被动式检测被动式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利用周围环境的温度与物体温度差,在物体与环境进行热交换时,通过对物体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进行检测缺陷的一种方式。这种检测方法不需要加载热源,一般应用于定性化的检测。被测物本身的温度变化就能显示内部的缺陷。它经常被应用于在线检测电子元器件和科研器件及运行中设备的质量控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1. 材料热物性参数检测与其它的测温技术相比,红外热像仪能迅速、准确地测量大面积的温 值,且测温范围宽。因此,当需要准确测量较大范围的温度边界条件时,红外热像仪具有其它测温仪器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焊接温度场中材料的传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证明了焊接过程热传导系数反演算法的可行性,结合红外热像法与热电偶测量了LY2铝合金固定TIG点焊过程的焊接温度场,通过计算分别获得了加热和冷却过程的热传导系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热传导反问题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近年来在热物性参数的识别、边界形状的识别、边界条件的识别、热源的识别等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在进行传热反问题研究时,采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研究对象的温度图,可以方便快捷地解决温度边界的测量问题,该方法在热传导反问题的研究中已被广泛采用。2. 结构内部损伤及材料强度的检测目前利用红外热像技术进行的结构损伤研究有混凝土内部损伤检测、混凝土火灾损伤研究、焊缝疲劳裂纹检测、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内部裂纹检测等,由于损伤部位的导热系数的变化,导致红外热像图中损伤位置温度异常。与常规的探伤方法如X射线、超声波等相比,红外热像技术具有不需要物理接触或耦合剂,操作简单方便、无放射性危害等优点。同济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红外热像技术对混凝土火灾损伤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火灾损伤混凝土红外热像的平均温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及混凝土红外热像的平均温升与其受火温度与强度损失之间的回归方程。将红外热像技术应用于火灾混凝土检测,在国际上尚属首创,突破了传统的检测模式,为进行混凝土的火灾损伤评价开创了一条新途径。但将该方法运用于实际工程检测中,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混凝土强度等级、碳化深度、级配、火灾类型等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的影响,以及检测时的加热措施等。近年在光热红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超声红外技术发挥了红外技术和超声技术的优点,该方法以超声脉冲作为激发源,当超声脉冲在试件中传播遇到裂纹等缺陷时,缺陷引起超声附加衰减而局部升温,从而利用红外热像技术可以检测出这些裂纹缺陷。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红外热像仪与超声波发射器结合起来,用超声波发射器对有疲劳裂纹的铝合金试件进行热量输入,拍摄红外热图像,与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试验表明超声红外热像技术对裂纹缺陷、不均匀结构及残余应力非常敏感。3. 在建筑节能中检测的应用在建筑物节能检测方面,瑞典早在1966年就开始采用红外热像技术检测建筑物节能保温,美国、德国等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也都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我国随着对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检测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对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多采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红外热像技术只作为辅助手段,通过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缺陷,综合评价建筑物的保温性能。目前我国红外热像技术在节能检测领域的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确定的指标对建筑物的红外热像图进行节能定量评价,由于建筑物立面形式和饰面材料的多样性,编制专用的图像分析与处理软件和建立墙体内外饰面材料的发射率基础数据库成为该项研究中一个重要环节。4. 在建筑物渗漏检测中的应用建筑物的渗漏有由供水管道引起的渗漏和屋顶或外墙开裂引起的雨水渗漏等,由于渗漏部位的含水率和正常部位不一样,造成在进行热传导的过程中二者温度有差异,因而可以用红外热像仪拍摄湿度异常部位墙面的红外热图像,与现场直接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找出渗漏源的位置。结语红外热像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相应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并逐步地从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但总体来说在目前尚属起步阶段,能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研究成果不多,且多属一些定性的结论,缺乏相应的操作规范。因此,应加强定量研究工作,提高对红外热像图的处理能力。
  • 莱恩德首发|抗生素检测仪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点击此处可了解更多产品详情:抗生素检测仪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有效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开发了抗生素检测仪。本文将介绍抗生素检测仪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抗生素检测仪的原理    抗生素检测仪主要基于微生物学原理,通过测量细菌生长抑制率来检测抗生素浓度。该仪器利用微孔板技术,将待测样品中的细菌与特定浓度的抗生素共培养,通过测量细菌生长抑制率,计算出抗生素浓度。该仪器可检测多种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    二、抗生素检测仪的应用   抗生素检测仪在临床医学、药理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临床医学中,抗生素检测仪可用于监测感染患者的抗生素浓度,指导医生合理用药。在药理学中,抗生素检测仪可用于研究新药和优化现有药物的疗效。在微生物学中,抗生素检测仪可用于检测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医生提供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三、抗生素检测仪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生素检测仪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未来,抗生素检测仪将朝着更快速、更准确、更便携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抗生素检测仪将实现智能化分析和预测,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支持。此外,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抗生素检测仪的制造也将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总之,抗生素检测仪在控制抗生素使用、预防细菌耐药性产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抗生素检测仪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莱恩德首发|抗生素检测仪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