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简述波谱仪的工作原理

仪器信息网简述波谱仪的工作原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简述波谱仪的工作原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简述波谱仪的工作原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简述波谱仪的工作原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简述波谱仪的工作原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简述波谱仪的工作原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简述波谱仪的工作原理相关的解决方案。

简述波谱仪的工作原理相关的论坛

  • 我的『核磁共振波谱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图书

    我的『核磁共振波谱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图书

    书名:核磁共振波谱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作者:原现瑞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19年;页数:348页;装帧:平装;ISBN:978-7-202-12132-0;内容介绍: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包括液体NMR、固体NMR和NMR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内容。液体NMR主要应用于化学,固体NMR应用于材料学,MRI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本书论述液体NMR波谱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 本书从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出发,介绍NMR波谱学的基本理论,用乘积算符公式分析一些经典脉冲序列和常用的1D和2DNMR实验,并给出NMR谱用于研究有机小分子结构的应用实例。 本书的目的是向这些非物理学专业人员介绍NMR波谱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实验,书中所采用的数学和物理的概念、模型或方法以简单介绍为主,数学公式的演算尽可能详细,以方便读者理解。 目前该书没有电子版,仅有纸质版,如有需要请与李润岩联系,电话:13784334153。谢谢!目录:第一章:核磁共振的概念和经典力学的理论解释第二章:量子力学基本知识第三章:量子力学中的算符和力学量;第四章:密度算符;第五章: 单自旋-1/2;第六章:二自旋体系;第七章:二自旋体系乘积算符之间的转化;第八章:一些经典的脉冲序列;第九章:一维NMR实验;第十章:同核二维NMR实验;第十一章:异核二维NMR实验;第十二章: 弛豫动力学;第十三章:用NMR谱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练习题及提示答案附录封面:[img=核磁共振波谱学,690,106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7/202007151026532286_9904_1267429_3.jpg!w690x1064.jpg[/img]

  • [上传]:《波谱原理及解析》

    看了这本书 觉得很不错 所以给各位推荐一下 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9327]波谱原理及解析[/url][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9392]《波谱原理及解析》[/url]

  • 五大波谱解析步骤简述

    (一) 紫外光谱 解析UV应用时顾及吸收带的位置,强度和形状三个方面。从吸收带(K带)位置可估计产生该吸收共轭体系的大小;从吸收带的强度有助于K带,B带和R带的识别;从吸收带的形状可帮助判断产生紫外吸收的基团,如某些芳香化合物,在峰形上可显示一定程度的精细结构。一般紫外吸收光谱都比较简单,大多数化合物只有一、两个吸收带,因此解析较为容易。可粗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 如果化合物在220~800nm区间无吸收,表明该化合物是脂肪烃、脂环烃或它们的简单衍生物。② 如果在220~250nm间显示强吸收(ε近10000或更大),表明有R带吸收,即分子结构存在共轭双烯或α,β—不饱和醛、酮。③ 如果在250~290nm间显示中等强度(ε为200~1000)的吸收带,且常显示不同程度精细结构,表明结构中有苯环或某些杂芳环的存在。④ 如果在290nm附近有弱吸收带(ε100),则表明分子结构中非共轭羰基。⑤如果在300nm上有***度吸收,说明该化合物有较大的共轭体系;若***度吸收具有明显的精细结构,说明为稠环芳、稠环杂芳烃或其衍生物。(二)红外光谱1. 解析红外光谱的三要素(位置、强度和峰形)在解析红外光谱时,要同时注意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峰形。吸收位置是红外吸收最重要的特点,但在鉴定化合物分子结构时,应将吸收峰的位置辅以吸收峰强度和峰形综合分析。每种有机化合物均显示若干吸收峰,对大量红外图谱中各吸收峰强度相互比较,归纳出各种官能团红外吸收强度的变化范围。只有熟悉各官能团红外吸收的位置和强度处于一定范围时,才能准确推断出官能团的存在2 .确定官能团的方法对于任何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均存在红外吸收的伸缩振动和多种弯曲振动。因此,每一个化合物的官能团的红外光谱图在不同区域显示一组相关吸收峰。只有当几处相关吸收峰得到确认时,才能确定该官能团的存在。例1. 甲基(CH3):2960cm-1和2870cm-1为伸缩振动,1460cm-1和1380cm-1为其弯曲振动。例2. 亚甲基(CH2):2920cm-1和2850cm-1为其伸缩振动,1470cm-1和720cm-1为其弯曲振动。例3. 酯基:νC=O为1750~1725cm-1,νC-O在1300~1050cm-1有两个吸收谱带。l3.3 红外光谱解析的顺序(1)根据确定的分子,计算不饱和度,预测可能的官能团。(2)首先观察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找出该化合物可能存在的官能团。(3)查看红外光谱的指纹区,找出官能团的相关吸收峰,最后才确定该化合物存在某官能团。(4)判断是否芳香族化合物,若为芳香化合物,找出苯的取代位置。(5)根据红外光谱指纹区的吸收峰与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或标准图谱对照,确定是否为已知化合物。(三)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技术发展较早,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是核磁共振氢谱的研究和应用。70年代以后,随着傅里叶变换波谱仪的诞生,13C—NMR的研究迅速开展。由于1H—NMR的灵敏度高,而且积累的研究资料丰富,因此在结构解析方面1H—NMR的重要性仍强于13C—NMR。解析图谱的步骤1.先观察图谱是否符合要求;①四甲基硅烷的信号是否正常;②杂音大不大;③基线是否平;④积分曲线中没有吸收信号的地方是否平整。如果有问题,解析时要引起注意,最好重新测试图谱。2.区分杂质峰、溶剂峰、旋转边峰(spinning side bands)、13C卫星峰(13C satellite peaks)(1)杂质峰:杂质含量相对样品比例很小,因此杂质峰的峰面积很小,且杂质峰与样品峰之间没有简单整数比的关系,容易区别。(2)溶剂峰:氘代试剂不可能达到100%的同位素纯度(大部分试剂的氘代率为99-99.8%),因此谱图中往往呈现相应的溶剂峰,如CDCL3中的溶剂峰的δ值约为7.27 ppm处。(3)旋转边峰:在测试样品时,样品管在1H-NMR仪中快速旋转,当仪器调节未达到良好工作状态时,会出现旋转边带,即以强谱线为中心,呈现出一对对称的弱峰,称为旋转边峰。 (4)13C卫星峰:13C具有磁距,可以与1H偶合产生裂分,称之为13C卫星峰,但由13C的天然丰度只为1.1%,只有氢的强峰才能观察到,一般不会对氢的谱图造成干扰。3.根据积分曲线,观察各信号的相对高度,计算样品化合物分子式中的氢原子数目。可利用可靠的甲基信号或孤立的次甲基信号为标准计算各信号峰的质子数目。4.先解析图中CH3O、CH3N、 、CH3C=O、CH3C=C、CH3-C等孤立的甲基质子信号,然后再解析偶合的甲基质子信号。5.解析羧基、醛基、分子内氢键等低磁场的质子信号。6.解析芳香核上的质子信号。7.比较滴加重水前后测定的图谱,观察有无信号峰消失的现象,了解分子结构中所连活泼氢官能团。8.根据图谱提供信号峰数目、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解析一级类型图谱。9.解析高级类型图谱峰信号,如黄酮类化合物B环仅4,-位取代时,呈现AA,BB,系统峰信号,二氢黄酮则呈现ABX系统峰信号。10. 如果一维1H-NMR难以解析分子结构,可考虑测试二维核磁共振谱配合解析结构。11. 组合可能的结构式,根据图谱的解析,组合几种可能的结构式。12. 对推出的结构进行指认,即每个官能团上的氢在图谱中都应有相应的归属信号。

  •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的原理

    [b]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分析原理:[/b]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b]谱图的表示方法:[/b]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b]提供的信息:[/b]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何构型的信息

  • 介绍两本波谱解析的书,(PDF)可下载

    farrowcy:给您您问,有没有什么好的解谱的书,给你介绍如下:1.王剑波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第五版的中译本.共285页,30元/本.ISBN:ISBN 7-301-04865-3/O502 内容简介:作为有机光谱鉴定的教材,本书全面深入地介绍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的基本原理及其最新进展。本书第1版自1966年面世以来,先后连续修订,目前已出至第5版,可见其生命力的旺盛及受读者欢迎的程度。注重于应用光谱方法解决结构问题的实用性是本书的最大特点。作者仅以浅显的理论说明了这几种谱学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构型、构象确定上的应用,但书中却配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这样不仅以便于说明问题,也为读者查找使用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在第5章中,作者给出了相当数量的例子,旨在帮助读者提高用谱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还涉及了最新发展的各种谱学方法。本书对于应用光谱学课程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是一本极佳的参考书,也是从事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谱学研究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 章节目录: 目录 1.紫外和可见光谱 2.红外光谱 3.核磁共振谱 4.质谱 5.结构鉴定练习 索引 该书的原作者Dudley H,著名的波谱和结构化学家,,该书是一本经典之作,国外许多著名大学把它作为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论述简明,用很多实例说明波谱法在结构解析中的应用,还有一些练习题.书中的图谱都是实际图谱的复制,清楚.从基本原理,重要概念的论述(通过图谱),方法举例,图谱和练习就可以看出Dudley H教授是一位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的结构化学家.书的篇幅并不大,但很精华.书中给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就是说,日后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2.中译本 ,原作者Duddeck H.(H杜 德克 W笛特里克)黄量院士等翻译. Duddeck H 也是一位著名的波谱和结构化学家.当您有了一定的NMR基础时,可以有选择的读读这本书,本书的特点是作者教授学生和自己科研的例子,也包括一些文献例子. 该书基本上没有NMR基础,重点讨论用NMR阐明结构的方法学和大量的结构例子(很多是天然产物),图谱,解析方法,还有发表论文时NMR数据表达的规范格式. Duddeck H教授是一位资深而谦虚的化学家,曾来信索取过我的一篇NMR论文.非常客气. 该书的最大特色是NMR解析结构的战略和策略,方法学,对于没有和/或只有很少实际经验的人是不好写出这样的专著的. 供您和同学们参考.

  • 【FAQ】能谱仪和波谱仪的比较-zz

    http://bbs.matwav.com/post/view?bid=69&id=259507&sty=3&tpg=1&age=0一,能谱仪 能谱仪全称为能量分散谱仪(EDS).目前最常用的是Si(Li)X射线能谱仪,其关键部件是Si(Li)检测器,即锂漂移硅固态检测器,它实际上是一个以Li为施主杂质的n-i-p型二极管.Si(Li)能谱仪的优点: (1)分析速度快 能谱仪可以同时接受和检测所有不同能量的X射线光子信号,故可在几分钟内分析和确定样品中含有的所有元素,带铍窗口的探测器可探测的元素范围为11Na~92U,20世纪80年代推向市场的新型窗口材料可使能谱仪能够分析Be以上的轻元素,探测元素的范围为4Be~92U. (2)灵敏度高 X射线收集立体角大.由于能谱仪中Si(Li)探头可以放在离发射源很近的地方(10㎝左右),无需经过晶体衍射,信号强度几乎没有损失,所以灵敏度高(可达104cps/nA,入射电子束单位强度所产生的X射线计数率).此外,能谱仪可在低入射电子束流(10-11A)条件下工作,这有利于提高分析的空间分辨率. (3)谱线重复性好.由于能谱仪没有运动部件,稳定性好,且没有聚焦要求,所以谱线峰值位置的重复性好且不存在失焦问题,适合于比较粗糙表面的分析工作. 能谱仪的缺点: (1)能量分辨率低,峰背比低.由于能谱仪的探头直接对着样品,所以由背散射电子或X射线所激发产生的荧光X射线信号也被同时检测到,从而使得Si(Li)检测器检测到的特征谱线在强度提高的同时,背底也相应提高,谱线的重叠现象严重.故仪器分辨不同能量特征X射线的能力变差.能谱仪的能量分辨率(130eV)比波谱仪的能量分辨率(5eV)低.(2)工作条件要求严格.Si(Li)探头必须始终保持在液氦冷却的低温状态,即使是在不工作时也不能中断,否则晶体内Li的浓度分布状态就会因扩散而变化,导致探头功能下降甚至完全被破坏. 二,波谱仪 波谱仪全称为波长分散谱仪(WDS).在电子探针中,X射线是由样品表面以下 m数量级的作用体积中激发出来的,如果这个体积中的样品是由多种元素组成,则可激发出各个相应元素的特征X射线.被激发的特征X射线照射到连续转动的分光晶体上实现分光(色散),即不同波长的X射线将在各自满足布拉格方程的2 方向上被(与分光晶体以2:1的角速度同步转动的)检测器接收. 波谱仪的特点:波谱仪的突出优点是波长分辨率很高.如它可将波长十分接近的VK (0.228434nm),CrK 1(0.228962nm)和CrK 2(0.229351nm)3根谱线清晰地分开.但由于结构的特点,谱仪要想有足够的色散率,聚焦圆的半径就要足够大,这时弯晶离X射线光源的距离就会变大,它对X射线光源所张的立体角就会很小,因此对X射线光源发射的X射线光量子的收集率也就会很低,致使X射线信号的利用率极低.此外,由于经过晶体衍射后,强度损失很大,所以,波谱仪难以在低束流和低激发强度下使用,这是波谱仪的两个缺点.

  • 大波谱的下照式和上照式的优劣?

    一直有个疑问,还请各位专家前辈指教!仅仅从最初的原理来说,上照式不容易被粉末污染(粉末不容易往上飞),下照式容易掉粉末下来到测量室、还可能污染到铍窗。这个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在实践中(排除液体样品得用下照式),帕纳科、布鲁克、赛默飞的主流波谱都是选用的下照式,说明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大家用下照式波谱在日常工作中,出现铍窗被粉末样品污染的情况多吗?出现这种情况问题严重不?

  • 【“仪”起享奥运】+探秘核磁共振波谱仪

    [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核磁共振波谱仪(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简称NMR)是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药物研究等领域。它利用原子核在外加磁场和射频辐射作用下的共振现象,通过测定原子核的共振频率和强度,从而获取样品的结构和性质信息。[/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的磁矩与射频辐射的相互作用。当样品置于强磁场中时,原子核的磁矩会在磁场方向上产生能级分裂,而射频辐射则能够使原子核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通过测定原子核共振频率和强度,可以得到样品分子的结构、构象、动力学等信息。[/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核磁共振波谱仪具有高分辨率、灵敏度高、非破坏性等优点,因此在化学分析和结构表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有机化学领域,NMR可以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判断化学反应的进行情况、研究分子构象等;在生物化学和药物研究中,NMR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与靶标的结合情况等。[/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例如在医学影像学中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就是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未来,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相信它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size][/font]

  •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讲述了基本原理溶液自由基、固体中的自由基、有机三重态分子和双基的ESR谱驰豫和线型理论双共振技术欢迎大家下载,共同提高[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271]电子顺磁共振波谱[/url]

  • 【“仪”起享奥运】+顺磁共振波谱仪:探索物质的奥秘

    [font=微软雅黑][size=16px]顺磁共振波谱仪(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简称NMR)是一种先进的科学仪器,通过测量物质中原子核的共振现象,揭示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它在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科学家们探索物质的奥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1. 原理与基础知识:[/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顺磁共振波谱仪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现象,利用物质中原子核在外加磁场和射频辐射作用下发生共振吸收的特性。原子核的共振频率与其周围电子和化学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共振频率和吸收强度来推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2. 仪器构成与工作原理:[/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顺磁共振波谱仪主要由磁场系统、射频系统、探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磁场系统提供稳定的磁场,使原子核能够达到共振状态;射频系统产生射频辐射,激发原子核的共振吸收;探测系统接收共振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数据处理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波谱图。[/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3. 应用领域与意义:[/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顺磁共振波谱仪在化学领域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研究中。它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结构、确定化学键的类型和长度、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等。在生物领域,NMR技术被用于研究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为药物设计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4. 发展与前景:[/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顺磁共振波谱仪也在不断发展。高场NMR、多维NMR和固态NMR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NMR在解析复杂体系和研究新材料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同时,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如质谱联用、电子自旋共振等,也为NMR的应用拓展了新的可能性。[/size][/font]

  • 【金秋计划】+什么是波谱核磁共振?

    波谱核磁共振就是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质谱被人们称为“四谱”,是对各种有机和无机物的成分、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亦可进行定量分析。 波谱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 在强磁场中,某些元素的原子核和电子能量本身所具有的磁性,被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量子化的能级。吸收适当频率的电磁辐射,可在所产生的磁诱导能级之间发生跃迁。在磁场中,这种带核磁性的分子或原子核吸收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的两个能级差的能量,会产生共振谱,可用于测定分子中某些原子的数目、类型和相对位置。 波谱核磁共振技术的分类: 核磁共振波谱按照测定对象分类可分为:1H-NMR谱(测定对象为氢原子核)、13C-NMR谱及氟谱、磷谱、氮谱等。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材料都主要由碳氢组成,所以在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中,以1H谱和13C谱应用最为广泛。

  • 【转帖】简述几种气体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简述几种气体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此文章由 东方嘉仪仪器网 转发检测气体的浓度依赖于气体检测变送器,传感器是其核心部分,按照检测原理的不同,主要分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式传感器、催化燃烧式传感器、定电位电解式气体传感器、迦伐尼电池式氧气传感器、红外式传感器、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等,以下简单阐述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及特点。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式传感器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式传感器利用被测气体的吸附作用,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通过电流变化的比较,激发报警电路。由于半导体式传感器测量时受环境影响较大,输出线形不稳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式传感器,因其反应十分灵敏,故目前广泛使用的领域为测量气体的微漏现象。 催化燃烧式传感器 催化燃烧式传感器原理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检测可燃气体的原理之一,具有输出信号线形好、指数可靠、价格便宜、无与其他非可燃气体的交叉干扰等特点。催化燃烧式传感器采用惠斯通电桥原理,感应电阻与环境中的可燃气体发生无焰燃烧,使温度使感应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打破电桥平衡,使之输出稳定的电流信号,再经过后期电路的放大、稳定和处理最终显示可靠的数值。 定电位电解式气体传感器 定电位电解式传感器是目前测毒类现场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在此方面国外技术领先,因此此类传感器大都依赖进口。定电位电解式气体传感器的结构:在一个塑料制成的筒状池体内,安装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在电极之间充满电解液,由多孔四氟乙烯做成的隔膜,在顶部封装。前置放大器与传感器电极的连接,在电极之间施加了一定的电位,使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气体与的电解质内的工作电极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在对电极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电极的平衡电位发生变化,变化值与气体浓度成正比。 迦伐尼电池式氧气传感器 隔膜迦伐尼电池式氧气传感器的结构:在塑料容器的一面装有对氧气透过性良好的、厚10~30μm的聚四氟乙烯透气膜,在其容器内侧紧粘着贵金属(铂、黄金、银等)阴电极,在容器的另一面内侧或容器的空余部分形成阳极(用铅、镉等离子化倾向大的金属)。用氢氧化钾。氧气在通过电解质时在阴阳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阳极金属离子化,释放出电子,电流的大小与氧气的多少成正比,由于整个反应中阳极金属有消耗,所以传感器需要定期更换。目前国内技术已日趋成熟,完全可以国产化此类传感器。 红外式传感器 红外式传感器利用各种元素对某个特定波长的吸收原理,具有抗中毒性好,反应灵敏,对大多数碳氢化合物都有反应。但结构复杂,成本高。 PID光离子化气体传感器 PID由紫外灯光源和离子室等主要部分构成,在离子室有正负电极,形成电场,待测气体在紫外灯的照射下,离子化,生成正负离子,在电极间形成电流,经放大输出信号。PID具有灵敏度高,无中毒问题,安全可靠等优点。

  • 【金秋计划】+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分类

    按仪器测定谱线宽度条件,可分为高分辨核磁共振谱仪和宽谱线核磁共振谱仪。 高分辨核磁共振谱仪只能测液体样品,谱线宽度可小于1赫,主要用于有机分析。宽谱线核磁共振谱仪可直接测量固体样品,谱线宽度达10赫,在物理学领域用得较多。高分辨核磁共振谱仪使用普遍,通常所说的核磁共振谱仪即指高分辨谱仪。 按扫描方式,可分为连续扫描(CW-NMR)和脉冲-傅里叶变换(PET-NMR)核磁共振波谱仪。 连续扫描核磁共振波谱仪(CW-NMR)是指射频频率或外磁场强度是连续变化的,即进行连续扫描,一直到被观测的核依次被激发发生核磁共振。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PET-NMR)是指射频振荡器产生的射频波以脉冲方式(一个脉冲中同时包含了一定范围的各种频率的电磁辐射)将样品中所有化学环境不同的同类核同时激发 ,发生共振 ,得到自由感应衰减(FID)信号,再经计算机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可观察的核磁共振图谱。 目前研究使用的仪器大多为脉冲-傅里叶变换波谱仪。 按照测定对象分类,可分为1H-NMR谱(测定对象为氢原子核)、13C-NMR谱及氟谱、磷谱、氮谱等。 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材料都主要由碳氢组成,所以在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中,以1H谱和13C谱应用最为广泛。 根据1H核的中心工作频率,又可分60MHz、100MHz、200MHz、400MHz 、600MHz、1000MHz等型号波谱仪。04

  • 【我们不一YOUNG】+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入门知识分享

    [back=transparent][b]核磁共振波谱法[/b](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写为NMR)[/back]是研究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的吸收,它是对各种有机和无机物的成分、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有时亦可进行定量分析,在多种类型实验室里被使用,但仍会有大部分实验员对它的原理不是很清楚,今天就和你一起学习它的原理和使用吧。核磁共振波谱法是材料表征中最有用的一种仪器测试方法,它与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质谱被人们称为“四谱”。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药学、医学、农业、环境、矿业、材料学等学科,是对各种有机和无机物的成分、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亦可进行定量分析。目前核磁共振与红外、质谱仪等其他仪器配合,已鉴定了十几万种化合物。[b]一、核磁共振波谱法[/b]原理:核磁共振谱来源于原子核能级间的跃迁。只有置于强磁场中的某些原子核才会发生能级分裂,当吸收的辐射能量与核能级差相等时,就发生能级跃迁而产生核磁共振信号。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对样品进行照射,可使特定化学结构环境中的原子核实现共振跃迁,在照射扫描中记录发生共振时的信号位置和强度,就得到核磁共振谱。核磁共振谱上的共振信号位置反映样品分子的局部结构(如官能团,分子构象等),信号强度则往往与有关原子核在样品中存在的量有关。[b]二、[/b]核磁共振波谱法特点:核磁共振波普法具有精密、准确、深入物质内部而不破坏被测样品的特点。此外,核磁共振是目前唯一能够确定生物分子溶液三维结构的实验手段。三、[b]核磁共振波谱法[/b]分类1.连续波核磁共振谱仪(CW-NMR)射频振荡器产生的射频波按频率大小有顺序地连续照射样品,可得到频率谱;2.脉冲傅立叶变换谱仪(PET-NMR)射频振荡器产生的射频波以窄脉冲方式照射样品,得到的时间谱经过傅立叶变换得出频率谱。连续波核磁共振谱仪由磁场、探头、射频发射单元、射频、磁场扫描单元、[k1] [WU2] 射频检测单元、数据处理仪器控制六个部分组成

  • 【分享】波谱分析和能谱分析的比较

    在电子探针或扫描电子显微镜中进行微区分析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波谱分析或能谱分析。波谱分析发展较早,但近年来没有太大的进展;能谱分析虽然只有将近20 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成为微区分析的主要手段。以下为两种方法的比较。  (a)通常的能谱仪探测器采用8μm 厚的铍窗口,由于它对入射X 射线的吸收无法探测到超轻元素的特征X 射线,元素探测范围为Na (11)到U(92)。而波谱仪的探测范围为B (5)到U(92)。  虽然能谱仪过去也曾采用过超薄窗口(UTW)或无窗探测器扩大元素探测范围,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无法推广。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单窗口轻元素探测器,可以探测B(5)到U(92)之间的元素,甚至还可探测Be。  (b)波谱仪的瞬间接收范围约为5eV ,即在同一瞬间只能接收某一极窄的波长范围内的X射线信号。因此采集一个全谱往往需要几十分钟。在此期间要求整个系统的工作条件(加速电压、束流等)有较高的稳定度。因此波谱分析不能用于束流不稳定的系统(如冷场发射电子枪的系统)中。  能谱仪在瞬间可以接收全部有效范围内的X 射线信号,亦即在一短时间内(例如1 秒)可接收成千上百个各种能量的X 射线光子。由于其随机性,所以对整个系统的稳定度无严格要求,而且采集一个谱通常只需1~2min 。  (c)波谱仪的几何收集效率(接收信号的立体角)较低(0.2%),而且随X 射线的波长变化。量子效率(进入谱仪和被计数的X射线之比)也较低( 30%)。为了增加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不得不加大束流,束斑也随之加大,因此当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高分辨图像时,或透射电镜中由于薄膜样品的X射线信号强度太低,均无法进行波谱分析。  能谱仪的几何收集效率( 2 %)高于波谱仪一个数量级,而且只要探测器的位置固定,几何效率即为常数。在2~16keV的能量范围内,量子效率接近于100%。因此当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高分辨率图像时,或在透射电子显微中都可进行能谱分析。  由于能谱仪的几何效率和量子效率在一定条件下是常数,所以可以进行无标样定量分析,这是波谱仪所无能为力的。

  • 北京波谱会议-2019 参加心得

    北京波谱会议-2019 参加心得今年起, 北京波谱会议每年五月都将例行举办 (以前曾经两年聚会一次), 每次都将盛大举行 2-3 天 (以前多次只有半天). 每年的会期固定在五月份.这次会议在雁栖湖旁的中科院大学举办. 主办单位提供有班车, 从望京北地铁站到会议区, 车程大约一个多小时. 中科院大学会场地区风光明媚, 绿地宽敞, 停车方便. 有具体主办会议的条件: 会议室/ 住房/ 餐厅. 住房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设计方式: 两人同一房 (共用卫浴设备) 但不同间 (各自有房间床铺和电视).此次参加人数仍是一百多人. 不过学生占了有五分之一以上, 药物所,北师大等一些学校没有过来参加, 或许是地方比较远, 或者是今年的支付略贵的注册费用 (1200-1500 元) (注册后免食宿).为了降低参加人员的注册费用, 我承担了会议参展赞助商的招募工作 (理事会议时, 大家认为我人脉较广, 公推我负责). 我不负使命, 这次帮主办单位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协会) 联系了十几个有意参展的公司, 最后由于会场只适合安排八个参展桌子, 许多缴费较迟的单位 (包括 Bruker 公司) 就被主办单位舍弃了 (我曾争取未果). 这次会议的财务状况, 应该算是比较宽裕的. 因此, 也用来支付促成一些波谱前辈的出席并给报告, 此次难得请来知名的宁永成老师前来讲述 “(我的核磁共振八本书”, 获得了超乎寻常的热烈回响, 发问以及掌声不断, 会议期间大家争相和宁老师照相, 觉得就此便不虚此行.宽裕的费用也用来支持举办学生的报告与墙报比赛, 一等奖与二等奖分别颁发奖状与奖金 (1000/ 800 元), 计划未来进一步盛大举行.此次会议的安排如下:五月17 (周五): 全天报到. 晚上有理事会议以及各种交谊相互认识活动.五月18 (周六): 完整的报道会议五月19 (周日): 学生的报告与评奖会. 下午结束返回. 有些人前往雁栖湖观光.

  • 【我们不一YOUNG】+核磁共振波谱仪应用场景及作用

    [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核磁共振波谱仪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普遍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分析。它利用核磁共振现象,通过测量样品中原子核的共振信号,来获取关于样品结构和性质的信息。[/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当样品置于强磁场中时,样品中的原子核会产生一个自旋磁矩,这个磁矩会与外加的射频脉冲相互作用。通过改变射频脉冲的频率,可以使得特定核自旋发生共振,从而产生一个共振信号。这个共振信号可以通过探测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处理和分析,得到核磁共振谱图。[/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核磁共振波谱仪由多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磁体、射频系统、探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磁体是核磁共振波谱仪的部分,它产生强大的恒定磁场,用于定向样品中的原子核。射频系统则提供射频脉冲,用于激发和探测共振信号。探测器负责接收共振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数据处理系统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核磁共振谱图,并提供相关的结构和性质信息。[/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核磁共振波谱仪在化学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它可以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确定分子的构象、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化学家们可以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键合情况、官能团的存在等重要信息,从而推断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在生物和医学领域,核磁共振波谱仪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代谢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途径,以及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等。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科学家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内的分子组成和相互作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提供重要的依据。[/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总之,核磁共振波谱仪是一种强大而多功能的科学仪器,它在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测量样品中原子核的共振信号,核磁共振波谱仪可以提供关于样品结构和性质的宝贵信息,为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size][/font]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