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对转基因产品定性检测

仪器信息网对转基因产品定性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对转基因产品定性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对转基因产品定性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对转基因产品定性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对转基因产品定性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对转基因产品定性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对转基因产品定性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对转基因产品定性检测相关的资讯

  • 【技术文章下载】如何准确有效地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Molecular Devices
    如何准确有效地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 (烟草) 1983 年诞生起,到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 1994 年在美国批准上市,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即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迄今为止,科学技术还未达到能够充分认识导入新基因后产生的新产物的水平。另外,由于新基因的导入或重组,是否会对原来生物的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即所谓“基因污染”,都还没有定论。目前没有绝对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风险性。目前来说,准确有效的检测技术可以对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食品进行区分、对转基因食品进行选择性标记,以及对食品中的转基因含量的多少加以限制。 目前转基因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外源核酸检测和外源蛋白检测。前者主要是定性PCR、定量PCR、基因芯片等,后者主要是免疫学检测法中的ELISA和Western 杂交法。本文总结了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优劣,并着重介绍了如何利用Molecular Devices多功能微孔板读板机(酶标仪)和软件针对蛋白质水平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有效检测及结果分析。下载文章请联系美谷分子仪器
  • 中国将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自1985年人类首次试种成功转基因作物以来,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已占到世界总耕地面积的2%,转基因生物已达120种左右。在我国,目前也出现了转基因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多种转基因作物。然而转基因生物及其制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科学上尚没有明确的定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特别是食品安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这些潜在的负面影响,中国有关政府机构和部门已经开始研究对转基因生物安全进行立法,环保部正在组织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起草工作,科技部也正在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做前期准备工作。专家称,我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方面,将主要借鉴美国的做法,美国的做法是坚持实质等同原则,认为除非能够证明转基因食品存在风险性,否则就认定其与传统食品在实质上是等同的,不存在风险性。
  • 首届农业转基因快速检测产品现场评价会举行
    3月31日,由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农业转基因快速检测产品现场评价会在京举行。19位行业专家负责评审,37家单位的44个快检产品参评。本次评价会的主要任务,是筛选出一批快速、准确、便携、经济、具有自主产权、符合田间全流程检测的转基因快速检测产品,提高转基因快速检测能力,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一直以来,转基因安全监管工作都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关注、公众关切的重点工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这对产业化安全监管在转化体的快速鉴别、监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随着新兴生物技术发展和复合性状品种不断涌现,农业领域也积极跟进,加强自主创新研究。本次现场评价会就是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天,37家单位被分为3组,各小组同时开展测评。会场模仿田间地头,各式各样的产品检测仪器整齐摆放在地上,参评人员训练有素地向专家们介绍产品特性。领到大豆和玉米的样本后,他们又争分夺秒地“捣腾”设备,以求用最快的速度测出转化体的属性。19名评审专家涵盖监管、科研、检测等多个领域,来自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分别负责3个小组的评审工作。专家们来回走动观察,不时交流询问,了解产品的特性和进展情况。整个会场气氛紧张而热烈,测试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约50分钟后,各组测试相继结束,如何评价打分?第一组组长、来自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温洪涛表示,最重要的是精准性,一个结果错误就对产品否决,其次是看时间长短、便捷性等,每位专家独立打分,最后计算平均分,确保评价的公平、准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评价会非常重要,筛选出一批好产品,将对产业化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第二组组长、来自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李飞武说,以前的监管重点判断“是不是转基因”,这次评价会测试内容是对转化体的精准测试,从“是不是”升级到快速区分“是什么转化体”,从而更好帮助各级政府准确、及时监管。“这不仅是一次快检产品的评价会,也是一次快检技术的交流会。”李飞武补充道,一些产品出乎意料,表现亮眼,展示了当前快检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前沿。转基因快检技术涉及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等多个技术环节,对设备集成度要求很高,各家单位有可能在某个点上有重大创新,但可能在快检全流程上还存在短板和难点。“这次机会很难得,展示自身产品的同时,大家也互相参观学习交流,很有意义。”一家来自成都的参评企业负责人说。举办方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避免转基因快检技术同质化、低水平、重复性研究,同时要加快快检产品的迭代升级,持续在“快速、准确、便携、经济”上下功夫,加强技术和产品的集成创新,加快攻克难点堵点技术问题。
  • 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及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现在社会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度关注点极高,所以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也相应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酵母疫苗,转基因工程菌抗生素,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很多人还不了解,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我国的不少转基因因技术属世界领先水平,但应用很少。据新华网报道,美国农业部部长办公室生物技术协调员迈克尔· 沙克曼2014年5月6日在北京表示,美国种植的大豆和玉米90%以上是转基因品种。转基因农作物在美国的消费非常普遍,如用转基因大豆做动物饲料、豆油,用转基因玉米做乙醇、饲料和加工食品等。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   由于转基因物质有可能在耕种、收割、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混入食品,对食品造成偶然污染。因此,不论是对转基因食品贴示标签,或是对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原料进行分别输送,转基因原料和旧食品的检测都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要区分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食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选择性标记,对食品中的转基因含量的多少加以限制,也需要准确有效的基因检测技术。   目前,转基因存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PCR(凝合酶链反应)技术、凝胶电泳测序和elisa(酶联免疫法)等,这些方法在食品和医药研究方面都有广泛的使用,其中以PCR技术最为成熟。该技术是由美国Centus公司的Karymullis发明,于1985年由saiki等首次报道,是近年来开发的体外快速扩增dna技术。1988年,r.k.saiki等人又成功地将热稳定taqdna聚合酶应用于pcr扩增,是pcr技术上向实用化的一次突破性的进展。通过pcr技术可以简便快速地从微量生物材料中以体外扩增的方式获得大量特定的核酸,并且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pcr既可做定性又可做定量分析,目前大多以定性检测为主,定性检测的检出范围为百分之0.1。但该项技术的检测结果也有可能与实际不相符合,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即检测物质本身含有转基因物质,而未被检出 或是本身没有转基因物质,而检出有转基因成分)。   由于许多获得批准的遗传工程体(gmo)表现出一定的导入基因的性状,因此,基因检测也需要以蛋白质为基础的检测技术,这就出现了elisa法。1971年Engvall和Perlman发表了有关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用于免疫球蛋白g(igg)定量测定的文章,使该技术发展成为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测定方法。elisa法与pcr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有高通量的特性,解决了转基因检测中样品核酸制备的困难,同时降低了检测成本和时间高的催化效率,可极大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但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原料和半成品分析,在终产物分析方面灵敏度底于pcr法。另外,该项技术还需要特殊的抗体和&ldquo 新&rdquo 的表达蛋白,而食品中的这类&ldquo 新&rdquo 蛋白质的含量极低,且在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常会发生变化 该分析法同时还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这些因素都使elisa法在转基因检测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   前转基因的检测方法转基因作物检测方法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检测是否含有外源蛋白,即外源基因表达产物,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试纸条法 二是检测是否含有外源基因(DNA),主要有Southern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法和PCR检测法。理论上来说,以上所介绍的转基因检测方法,只要改变相应的检测靶标,都可检测不同的转基因产品。   但是实际应用中,以检测外源蛋白的转基因检测方法存大很大的局限性,食品的复杂成分会干扰检测效果,并且加工过的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抗原性很容易受破坏,从而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灵敏度。此外,该方法需要大量的抗体和抗原。目前,商品化的ELISA检测试剂盒和胶体金试纸条只能检测少数几种转基因产品,且一种试剂盒或试纸条只能针对某一特定转基因产物,不能针对多种混合成分的食品样品进行检测。   基因水平的检测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势,只要样品中有DNA存在,就能被检测,不受食品混合、复杂成分的干扰,适用于转基因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食品的检测,而且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已经发展为常用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
  • 多数粮食收购点不具备转基因的自行检测能力
    近日,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镇10多亩正在大田生长的转基因水稻被集中销毁。记者调查发现,转基因水稻在稻田收割后直接混入了大米加工厂。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刚表示,对转基因植物的检测可分为定性检测法和定量检测法等,但这些方法需要专门仪器设备和科研人员。从目前条件看,多数粮食收购点还不具备自行检测的能力。   稻田收割后直接混入加工厂   记者在武汉市江夏区采访了解到,当地10多亩正在大田生长的转基因水稻已于7月30日被集中销毁。当地有农户告诉记者,这处水稻田是几家农户联合种植的,秧苗是抗虫稻,也就是含有转基因成分的BT63稻苗。   这种水稻因其突出抗虫性受农户热捧。接受采访的几位农户表示,种一亩普通水稻毛收入只有1000多块钱,抗虫稻能抗螟虫,能节省至少200元的农药费和打药人工费。稻种是从熟人途径购买的,一般外人买不到,也没有收据和发票。   记者调查发现,转基因水稻在稻田收割后直接混入了大米加工厂。位于武汉城乡接合部的滠口街水稻销售公司,一负责生产的经理介绍说,工厂无法检测收来的大米是否转基因,检测标准也只有GB1354-2009标准,只是对大米的一些物理性指标进行检测,然后包装出厂,流向市场。   记者在一份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上看到,检测内容包括水分度、碎米、铅含量等,并没有针对转基因的检测。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刚表示,对转基因植物的检测可分为定性检测法和定量检测法等,但这些方法需要专门仪器设备和科研人员。从目前条件看,多数粮食收购点还不具备自行检测的能力。   2002年,农业部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制定了首批标识目录,对5类17种转基因产品进行强制标识,其他转基因农产品自愿标识。专家指出,转基因食品除包装食品中有部分要求标注以外,目前国内的餐饮企业提供的产品并没有纳入转基因标注范畴,国家还没有制定标准,需要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和制定。   □追问   1.还有多少转基因水稻?   江夏区政府相关部门表示,江夏区只发现了这10多亩转基因水稻田。至于其他地区有没有发现,湖北省和武汉市农业相关部门仍未表态,表示正在调查。   据江夏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这10多亩转基因水稻是由科研人员在全区甄别排查出的,发现后立即进行了销毁处理。   事实上,转基因水稻并非完全不能种植。此次销毁的BT汕优63就曾获得&ldquo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rdquo 颁发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转基因作物在没有获得商业化种植许可之前,不允许被商业化种植。   那么,还有多少转基因水稻在非法商业化种植?针对百姓这一疑问,江夏区政府相关部门表示,江夏区只发现了这10多亩转基因水稻田。至于其他地区有没有发现,湖北省和武汉市农业相关部门仍未表态,表示正在调查。   2.究竟是谁泄露了种苗?   种源是通过快递方式邮寄,查清来源难度较大。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启发一直呼吁尽快将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却屡屡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   华中农业大学南端有一大片转基因水稻实验田。为了防止小概率花粉飘移的发生,转基因水稻实验田一边筑起高墙,一边是近60亩的湖面,以保证实验田与外界环境的完全隔离。研究人员每次离开田埂前总要拍打衣裤,避免无意带出种子。   既然实验看起来如此严格,那么种苗究竟来源于哪里?这一最为关键的问题恰恰也成了最难解答的谜。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纯的转基因水稻不可能直接用于大田种植。为了避免子二代性状分离,转基因稻种也要年年做杂交育种,而只有大型机构才有实力做这种实验。   张启发则表示,上世纪90年代,国家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并没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种子公司可以很容易拿到BT63转基因抗虫稻种,然后自行育种流入市场。   往前追溯,不难发现湖北湖南两省一些地区几年前就曾曝光出转基因水稻种植。当时接受记者采访的湖北省农业厅有关人士表示,由于种源是通过快递方式邮寄过来,查清来源难度较大。他们认为,此前华中农业大学曾经创办过一家公司,尽管后来公司解散了,但不排除部分种源被有心人流散出去。
  • 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的“白”与“黑”
    9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退学博士魏景亮,在网上在线发表了题为“爆料:国家转基因监测中心造假”的文章,实名举报其所在的农业部转基因动物及饲料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存在“大规模的’赶作业’式的档案造假”等多项造假行为。  作为对举报的回应,19日下午,农科院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农业部联合调查组将进驻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核查工作,并表示,“将积极配合,若反映的情况属实,我们将严肃处理”。  日前,农业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农业部转基因动物及饲料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公布了调查结果,并指出该中心存在违反检测中心档案管理和人员管理规定的行为,但“不存在检测工作和检测数据造假问题”。  档案造假还是数据造假?  魏景亮在举报中称,“所有应该对检测活动的质量控制负责的过程性记录,都被突击式的在短短的时间里创造出来”,并指出该转基因检测中心,存在“本应该定期进行的仪器维护与校准,都一次性完成。”“所有的标准物质领用,检测试剂领用等记录都根据需要凭空填写。”“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修订,学习全部都凭空杜撰”等诸多问题。  但有专家指出,工作档案造假与实验数据造假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实验数据真实,只是存在流程上的不规范,与蓄意篡改、捏造数据并非一个层面的问题。同时,两者也是不同的管理体系,工作档案由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实验结果则由用户和同行评议。  对此,魏景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回应称,检测中心“没有承担国家重大任务,也没有外来任务,实际上连实验都没有,也正因为没有过程,更不存在使用记录,造假都是服务于一个逻辑:检测中心3年一度的农业部资质认定”。“有专家认为这并非学术造假,但我想资质造假也是一种造假。”魏景亮说。  不过,对于魏景亮对该检测中心造假行为的根源和目的都是“资质造假”的判断,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姜韬有不同看法。他表示,“是不是资质造假的定性,要有关部门来判断”,而魏景亮只应当确保举报情况中的事实的准确和完整。  对于魏景亮举报的内容,姜韬认为,首先应对其真实性进行调查,假如属实,就需要做出是否存在学术不端、是否非法获利两方面的判断。他表示,如果存在实验结果造假,或者编造工作量在竞争项目违背公平原则而获得不道德收益,这都是“很严重”的造假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和严厉的处理。  但他也指出,科学家对于实验数据真伪这种关乎学术不端行为高度敏感, 没人敢触及红线,除非这辈子不打算再做学术研究,并且这样的造假行为也很容易被识破。  “比如盲样测定会把一份样品分给不同的实验室来检测,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各实验室数据一比对便一目了然,如果一个检测机构的几次抽检结果总是距离平均值偏差较大,其实验室将会被评为不合格,甚至被摘牌。”姜韬称。  在实际的样品检测中,检测机构都要对自己的检测报告负责,甚至有些样品依据相关部门规定,还需要多家检测中心出具检测结果,因而实验数据的造假很容易被识别。所以,在他看来,目前的举报材料中应当并不涉及数据造假问题。  费尽周折只为保住大V身份?  在魏景亮的举报中,另一个关注焦点在于检测人员资质问题。据他介绍,在农业部的资质鉴定中,专家组会与检测中心每个人谈话,以检查其专业水平和对体系的了解程度。  而事实上,该中心并未配备足够的正式工作人员,因而便出现了学生“冒名顶替”“签订虚假合同”等行为。而魏景亮认为,让学生来担任检测人员显然是不合适的。  “不符合资质的检测人员操作,更容易出错。”他解释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未经过培训的学生,实验经验不足,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小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一些污染、不完善导致做不出结果,所以对检测的结果影响是很大的”。  魏景亮表示,因为存在种种程序不完善,该检测中心一直对外推脱各类检测项目,“怕承担法律责任”。同时他还告诉记者,由于是科研单位,该实验室要承担日常科研任务,如果要进行检测需要封实验室、清理无关材料,“成本非常高”。  然而,既然该检测中心并不承担国家重大检测任务,对外也推脱各类检测项目,那么,它费尽周折编造本不存在的检测任务、伪造检测人员身份的动机何在?  对此,魏景亮解释称,检测中心这块牌子会给实验室带来“隐形的好处”。他表示,检测中心证明“一个实验室有一定的公信力和拿项目的能力”,“就像大V身份认证、高级会员”,会在“拿项目时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对于外界对魏景亮博士肄业与他举报该检测中心间的关联,魏景亮也回应称,他是在博士肄业后进行举报,两者间并无太大关系。  作为被举报方,农科院在发布声明后并未做进一步回应。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具体情况需等待农业部调查后统一对外公布调查结果,在这之前不再做更多回应。  今天下午5时许,农业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农业部转基因动物及饲料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分别就魏景亮所举报的“大规模’赶作业式’的档案造假”问题、“用实验技能不熟练的研究生顶替进行检测以及研究生签订虚假劳动合同”问题、“对外推脱检测委托以及私下出具虚假报告”问题公布了调查结果。  依据《通报》,该中心确实存在突击补充档案材料、利用“在读研究生顶替检测员开展检测试验”等违反检测中心档案管理和人员管理规定的行为。不过《通报》也指出,该中心仅在2011年12月接受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委托的2项试验检测任务,并出具了相关报告,但该检测“有检测过程和检测数据等原始记录,不存在检测工作和检测数据造假问题”,并且该中心“至今未出具过已获安全证书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报告”。  根据《通报》,农业部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管理办法》等规定,对该中心作出暂停工作,“限期6个月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将撤销机构并收回审查认可证书及印章”的处理,并责成中国农业科学院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转基因检测与安全评估是一回事?  事件一出,许多网友因举报涉及“转基因”,而转移焦点,再度对转基因安全问题产生担忧。这也是姜韬所担心的问题所在,“我们理解网友的担心,我们也很不希望出现这样发散性的效应”,但他强调“转基因安全性的科学基础并没有动摇”。  姜韬向记者强调,我们一直向公众表示转基因的安全性并不是靠事后孤注一掷的检测来保障,而是从研发的第一个步骤就开始了,在基因的克隆和鉴定、蛋白质产物性质(理化,生物、毒理)的确定、基因的转移、阳性克隆的鉴定和筛选、再生植株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安全性的筛查和保证。  “如果科学家把前面做好,即使不检测,也可以有很大把握保障整个过程的安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家看到的最后一步的检测是一个验证过程。”姜韬表示,检测前面环节很多,并都进行了大量的保障和筛选,因而其安全性不会动摇。  姜韬强调,转基因检测实验室与转基因安全性评估机构是两回事。 转基因检测实验室是进行某种农作物或者家畜是否转基因的定性和定量测定的,其结论为是否是转基因和含有多少特定的转基因成分,并不涉及安全性。  而转基因安全评估则是任何一个实验室都无法全部做到,因为安全评估要进行的项目非常多,包括动物食用安全性、目的基因产物毒理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影响实验,环境动物影响实验等等。“比如,孟山都转基因玉米安全评估结果的英文材料超过1000页,参与的实验室之多,远不是大家的直观猜测的那样,所以公众完全不必担心转基因评估结论的可靠性。”姜韬说。  魏景亮也在采访中对该问题进行了澄清。他表示,该检测中心的工作是“检测是不是转基因,定性的问题”,与转基因安全检测并没有关系。  不过,对于该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姜韬也强调,“这件事应当引起重视”,而所涉及的实验室也必须整改,做到管理规范化、严谨化,同时要确定是不是在实验数据上造假,进行调查评估,因为“只有直接涉及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的问题,才会影响到转基因测试结果”。  他最后强调,不能片面地认为这是类似实验室的普遍现象,对于该问题社会各方面还是应当理性沟通,消除误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欢迎媒体和社会监督,同时期望各界对科学家的自觉自律保持信心,因为“科学家不是靠别人管着才把事情做好”。
  • 实验室里自己动手检测转基因
    上海将建首个以转基因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实验室里自己动手检测转基因   若想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莫名恐惧,最好是让公众和它“亲密接触”——了解什么是转基因食品,体会如何检测转基因食品。记者日前从上海院士中心主办的第43期院士沙龙上获悉,上海将建设首个以转基因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可望于今年底对外开放。该基地的核心实验室,设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国家转基因分子特征验证测试中心。   据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大兵介绍,参观者可以进入互动实验室参与一些转基因产品测试过程,如采用一种新发明的快速检测方法,可检测除油和糖以外的各类农作物加工产品究竟有没有转基因成分。所需材料并不复杂:使用改造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以及一些溶液,将被检测食品捣碎,从中快速提取DNA,然后让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四五十分钟仅凭肉眼就能知道检测结果:析出物变成绿色,说明被检测对象是转基因产品 如保持原色,则不是转基因产品。   对于农作物的种子,目前国内外在进行转基因成分测试时候也可以用更简便的特殊的试纸条检测方法,5~10分钟就能测出结果。张大兵告诉记者,不少快速检测转基因的方法,在新建的科普教育基地中都能获得体验。   这一以转基因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规划占地15亩,位于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目前已进入土地平整阶段。建成后,它将形成“核心实验室+一系列科普展示和互动体验设施”的格局。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当前全球性热点问题,我国农业部和质检总局成立了40多家和30多家相关的实验室,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加以检测、分析和评价。
  • 国家转基因战略转变,转基因检测迎利好
    p   4月13日上午,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 a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6-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trong 农业 /strong /span /a 转基因有关情况。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叶贞琴,农业部科教司廖西元司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出席。看起来规格一般的会议,但信息量惊人。 /p p    strong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发布会 /strong /p p   首先,这次农业部发布会的报道规模非同一般。 /p p   除了发布会网络直播,会后,新华网、人民网、澎湃新闻、中国经济网以及各大门户网站齐刷刷报道了这次发布会 晚间的《新闻联播》报道了此次发布会,晚些时候的《新闻直播间》也同样进行报道。 /p p   这是啥待遇?可以对比的是,3月7日两会期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面对媒体来谈了农业结构调整及转基因相关问题,也没有受到这般密集报道。 /p p   很多人不清楚《新闻联播》报道一个转基因新闻发布会是啥概念。实际上,转基因在央视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题材,央视普通栏目报道转基因的会议、活动也需要得到上面的首肯,能上新闻联播,应该是宣传部门在“主动下棋”。因此,筹划报道此次发布会应该是国务院层面的意思了。 /p p   其次,这是农业部第一次就转基因问题主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 /p p   也就是说,其它时候,要么不是农业部层级的,要么是出了事回应的,要么是把转基因问题夹在其它农业问题中一块谈的。 /p p   没有重大转基因科研进展,没有重大转基因安全事件,逐字逐句看完了发布会直播后,可以确认这次发布会95%的内容都是以前不同场合谈过的。但是,在这些“老生常谈”背后,仍然释放了一个新的信号。对,其实整场上万字的新闻发布会,就一句话是新的---- strong “在十三五期间推进转基因玉米产业化” /strong 。 /p p    strong 为什么是玉米? /strong /p p   这就要从传言已久的“转基因路线图”开始。中国在2008年启动了“转基因重大专项”,然后转基因抗虫水稻也拿到了安全证书,但是,后来舆论突然风起云涌,已经完全成熟的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进程被打断。当时就有传言,中央好像制定了一个转基因路线图,大概是分三步走,从“非食用”到“间接食用”,最后才是“直接食用”。也就是说转基因水稻排在最后,短期内是无法商业化了。 /p p   基于路线图中“非食用”作物的代表转基因棉花早已商业化,所以,接下来应该是“间接食用”的作物了。这就是农业部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推进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背景。 /p p   转基因玉米符合“路线图”的解释。目前,中国的玉米有约10%是作为加工原料,约70%是作为饲料,也就是说,80%的玉米并不是人直接食用的,因此,不管将玉米看作“非食用”还是“间接食用”物质都说得通。而且,将作为经济作物、原料作物的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消费者也更容易接受。 /p p   此次农业部的新闻发布会,将成为中国转基因进程当中一个分水岭,此前是产业化逡巡不前,此后应该是步伐坚定。 /p p    strong 转基因检测将迎来利好 /strong /p p   伴随着转基因农业产业的推进,转基因监管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无论是政府监管、第三方检测,还是企业自检,因应公众知情诉求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都将促进转基因检测的需求增长。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成了检测机构技术研发的新目标。 /p p   一是转基因检测实验室的建设。政府监管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转基因农业、食品从业企业都将建设相应能力的转基因产品检测实验室,应对各自领域的监管与检测需求。 /p p   二是生物试剂企业将加强对转基因检测配套试剂的研发和转基因成分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实现检测的快速化、简便化、移动化,降低检测成本。 /p p   随着转基因农业产业化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转基因农产品、食品会走上消费者的餐桌,需要越来越多的检测技术和机构能力做安全保障。这将为转基因检测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p p br/ /p
  • 检测中心博士以退学为代价揭露转基因检测造假!
    作者:魏景亮  来源:知乎  1 我对自己所有言论负法律责任。  2 下面讲述的所有事情都是我亲身经历,曝光的造假的检测中心是我在里面亲自工作过的。  3 我本该在明年7月拿到博士学位,但我刚刚退学。我的博士方向是动物基因工程,课题方向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以我的认识水平,我不会盲目地说转基因有毒有害,但也必须说一句,此事存疑。欢迎科学辩论。  我叫魏景亮,过去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读书,动物遗传育种专业2012级的硕士研究生,2014年转为硕博连读,专业方向是动物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导师是李奎教授,做转基因猪的专家,2016年6月当选为国家转基因安全委员会委员。我所在的实验室还有一个头衔,就是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由于动物转基因产品没有市场化,也没有检测的国标,因此实验室的检测项目依然是植物转基因产品。  下面是我的肄业证  首先讲讲转基因检测中心。我们想要知道一个东西是否是转基因产品,需要用技术手段进行检测。目前国家有几十个检测中心,实验室。基本上都是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用实验室,兼做转基因检测。  检测中心根据国标的检测方法,通常是使用国标规定的引物,对转基因产品中特定的片段进行PCR扩增,观察条带有无来确定“是否含有某转基因成分”。(插一句,任何检测中心都不能出具“本产品非转基因”的结论,不够严谨。只能说不含某转基因成分)  检测中心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每年都会收到科技发展中心的能力验证任务,检测盲样通过才可以保留。每三年都由农业部,科技部等三部门联合成立专家组巡查,检查质量控制体系,档案等。  下面是检测中心的具体信息和含有我名字的职员名单。  接下来开始讲这个检测中心具体的造假过程。  2015年5月中旬,实验室接到通知,三年一度的转基因检测中心的档案检查将在7月份进行。导师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便与其他几个老师开会决定由我担任转基因检测中心的“档案员”一职,负责所有档案的制作和管理。  6月初,整个转基因检测中心在我的导师李奎的组织下进行了一次动员大会。也是在这次会上我才大概了解到所谓档案工作的真实性质。由于实验室有日常的科研任务,因此转基因检测中心日常工作中需要的所有过程性档案都没有记录,包括所有质量控制需要的,对环境的记录,仪器检查校准,标准物质和所用试剂的使用记录,按年度进行的监督员监督工作记录等。  从上次检查的2011年底后的档案,都将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补齐。而根据会议上所说,这样制作虚假档案应付检查的行为已经进行了不止一次,在三年前的检查中也是如此。这样赤裸裸的造假行为,在场的将近三十人,包括本实验室与相关实验室的诸多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生,没有一个提出问题,只有个别老师以工作忙为理由在会上推脱监督员之类的职责,但被李奎老师驳回。  会后,我私下向导师指出该行为的不妥,也提出了自己不愿继续担任这样的工作。但导师以“国家战略需要我们这样的空壳转基因检测中心作为技术储备”“不能临时更换工作人员”为由没有接受。  我作为一个学生,学位掌握在导师手中,只能根据导师的要求开始制作档案。仔细想想大概也是因为我不是常在的人员,出了问题好让我背锅。之后的近两个月里,我开始补这三年来缺失的档案,也相当于全部的人员,质量控制,技术和仪器档案。  在上述过程中,实验室的转基因检测中心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大规模的“赶作业”式的档案造假  所有应该对检测活动的质量控制负责的过程性记录,都被突击式的在短短的时间里创造出来。其中,本应该定期进行的仪器维护与校准,都一次性完成。所有的标准物质领用,检测试剂领用等记录都根据需要凭空填写。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修订,学习全部都凭空杜撰。人员的上岗考试试卷都统一抄写并自己批改。就连本应该是监督这些行为的监督意见,监督会议记录,也由档案员直接编写。而在我向院里举报时,导师还辩称,“这是把工作集中统一完成”。  2 人员的冒名顶替和制作虚假劳动合同  在人员档案中,为了方便起见,有一些早已离开实验室的博士后,博士,依然承担着“检测员”的身份。于是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实际实验操作的时候,实验室便找了几个硕士学生,冒名顶替这些人的身份进行实验操作。检测中心上报的所有工作人员中,有一部分是不具备资格的学生,例如我作为一个还有两年毕业的学生承担五年的“档案员”职责,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甚至还专门为此制作了一批劳动合同,有所有合法的公章和格式,但因为我们的学生身份,实际上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3 任用实验技能不熟练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检测  每一年的能力验证,检测中心都使用刚回实验室半年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检测试验。这与检测员要求的资质明显不符,也因此出现过一些错误的情况。由于是能力验证,错误都被指出了。如果是正常的检测,是有可能出现错误结论的。  4 对外推脱检测委托,同时有可能私下开出虚假报告  如上一条所述,这个转基因检测中心具有一切国家承认的检测能力和效力,但实际上却是空壳子,有可能出现错误结论。对此本实验室的应对方法就是,对于找上门的一切检测委托,除了上级单位交来必须的任务,都以太忙等理由推脱,不予检测。如此就规避了可能的检测事故和法律风险。  然而在2015年10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本检测中心的技术负责人敖红副研究员有一天突然拿了一份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报告给我,让我在相应的位置签字盖章。于是我照做了。事隔几天,质量负责人崔文涛副研究员突然找到我,斥责了我未经他的允许使用检测中心公章的行为,并且告诉我之前的检测报告他们都不知情,事态严重。这件事后来也没有听说进一步的处理。这有可能是虚假检测报告,因为我没有看到有检测实验进行。如果有对应的检测试验在我没有看到的时候进行,也是在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控制下进行的。  转基因检测的问题,往小了说是实验室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有一些疏忽错漏,需要整改。但那毕竟是和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相关联的检测,以这样的态度面对,以后出现检测事故几乎是必然的。更联想到,大多数转基因检测中心也都是需要承担科研任务的实验室,他们是否都按照规定严格执行着记录和质量控制?这背后涉及到的,是非常巨大的安全隐患。原本我是想向媒体揭露此事,但考虑到媒体往往断章取义或者故意曲解,这件事的曝光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可能有严重的影响,对农科院的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因而始终没有这样做。但是农科院的态度一直在挑战我的底线。  自从5月17日我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口头举报该事,5月30日上交此文字材料后,研究生院以向所里核实的名义拖了整整一个月,于6月17日再次约谈时,研究生院表示由于和所里是平级单位,无权处置该事,让我继续和所里谈。研究生院和畜牧所领导多次找我谈话,但言论反复无常,对于所犯的错误时而承认时而不承认。每次谈话都会谈到诉求,认为我是用他们造假的行为要挟他们,并主动提出对我的退学进行经济补偿,之后便不了了之了。我于8月初联系到了一些媒体,但这些媒体知道此事后,一直都以各种理由不予报道。其中比较有良心的记者帮我把材料反馈到了农业部,但农业部的回答就是已经上报领导,这样又过去了一个月,没有任何处理,李奎反而又堂而皇之的继续在国家转基因安全委员会的名单上。  今天我把这些经历发到网上,希望大家看到我们中国所谓的转基因科学家,专家都是怎么样的。他们的项目,经费来源都是国家的转基因专项,同时他们又负责转基因检测,转基因安全评价。他们所有的利益都与转基因相关,同时任何专家都不可能对生物体内的理化变化全部搞清楚,因为我们的科学水平就没有认知到那一步。那他们凭什么给转基因产品开出绝对的安全保证?  希望大家看到后帮我扩散,还我一个公道,让我的退学没有白费。
  •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仍存争议 转基因检测或成热点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曾是大豆的出口大国 加入WTO之后,中国却成为世界大豆的最大进口国。由于中国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是与普通民众接触最广的转基因食品,也成为&ldquo 挺转派&rdquo 与&ldquo 反转派&rdquo 攻防的主要战场。   近日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等专家教授日前现身首届转基因嘉年华活动,力辩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更早前,中国农业部高调发文对反转基因的言论进行反击。   在与官方的攻防战中,&ldquo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rdquo 是反转派的重要策略,其中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农业部幼儿园禁止转基因产品,可以称作反转派的三大&ldquo 撒手锏&rdquo 。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方了解到,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禁止转基因产品并不属实。不过在农业部机关幼儿园不使用转基因食用油的问题上,农业部却对本报记者三缄其口。记者了解到,农业部机关幼儿园禁止转基因食用油并非空穴来风,而农业部对该事件保持沉默让转基因技术安全的公信力蒙上一层阴影。   奥运世博&ldquo 禁止&rdquo 被否认   此前某媒体的报道称,2008年奥运会举行期间,曾任益海嘉里粮油有限公司消费品事业部副总监、金龙鱼大品牌及奥运项目组相关负责人宋含聪表示,奥组委对食用油独家供应商的挑选是十分严格甚至苛刻的,其中一项规定是必须为非转基因产品。   宋含聪对本报记者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确实在益海嘉里任职,但是从未说过奥组委要求提供非转基因食用油。宋含聪介绍,益海嘉里向北京奥运会提供的食用油产品中,没有花生油,因为有些国家的运动员对花生油过敏 为了符合各国家各民族的饮食习惯,益海嘉里提供了多种类型的食用油,但是从未被要求不提供转基因食用油。   该报记者还联系了益海嘉里多位相关人士,上述人士都对本报记者证实,2008年奥运会,益海嘉里作为指定粮油产品供应商,并未接到组委会要求提供非转基因食用油的要求。   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科技部的一则消息也引起轩然大波,在反转基因人士看来,这是证明中国官方并不认可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明证。   科技部发布的消息名为&ldquo 世博科技专项行动&rdquo ,至今仍挂在科技部的官方网站上,这则消息其中一段这样表述:四是在安全健康方面,突出以人为本、安全健康的理念,通过在食品安全、应急防范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为食品检测、防恐反恐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中包括&ldquo 食品中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转基因成分等快速现场检测&rdquo 。   在反转基因人士看来,官方将转基因成分与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并列在一起,要专门进行检测,意味着转基因也是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   科技部消息证明转基因不安全的言论在民间迅速流传,监测到这样的反馈后,科技部发文进行澄清。   科技部称,上海世博会是我国承办的国际性盛会。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对已有的相关检测技术在上海世博会中的集成应用,目的是满足上海世博会中将属于我国转基因标识目录中的转基因产品加贴转基因标签的需要,提供快速检测和鉴别的技术手段,这与检测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不同。   2001年5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并在2002年1月5日由相关部门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对大豆、玉米、棉花等转基因产品的标识制度。   为了对实施转基因标识制度提供科技支撑,科技部把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技术的研发作为重点工作,持续开展了大量研究,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等产品的检测和鉴别方法,制定了30多项国家检测技术标准,并在几十个检测单位使用。   上海世博会是否发文禁止转基因产品,本报记者也向当年世博会新闻发言人求证,新闻发言人表示据其所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做法。   农业部幼儿园&ldquo 拒油&rdquo 事件   大约3年前,有细心的人士在农业部机关幼儿园的网页上发现,该幼儿园在介绍&ldquo 安全保证&rdquo 一项时提到:&ldquo 鱼肉类食品统一由为农业部机关食堂供货的优质水产品公司供货,食用油采用非转基因油。&rdquo   上述&ldquo 发现&rdquo 在反转基因一派中引发轩然大波,农业部一直宣称经过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但是农业部的机关幼儿园却明文禁止食用转基因食用油,有好事者即提出,农业部要证明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先让农业部机关幼儿园从吃转基因食用油开始。   而一位孩子正在农业部机关幼儿园就读的家长对记者说,他的孩子入读农业部机关幼儿园一年以上,幼儿园没有对家长特别强调不使用非转基因食用油。   但是其他渠道的消息显示,农业部机关幼儿园禁止转基因食用油并非空穴来风。有好事者贴出了农业部机关幼儿园此前明文声称采用非转基因油的网页快照和删除有关内容后网页的对比图。   对此,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付仲文在做客人民网时回应称,该事件是由于农业部幼儿园个别工作人员在不了解情况下,为迎合一些家长,写了这些文字,很快就得到更正,他还表示:&ldquo 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分子,我们当然也在食用转基因食品。&rdquo   农业部对本报记者就上述事件的采访要求,截至记者发稿,没有给出回应。   来自农产品领域的多位业内人士介绍,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而转基因成分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因此使用转基因大豆或者油菜籽加工的食用油,&ldquo 几乎&rdquo 不含转基因成分。   对于上述论断,绿色和平并不认同。绿色和平在给本报记者的书面回复中称,现在已经有检测手段能够检测出转基因大豆油中含有外源基因片段,几年前河北农大的硕士论文《五重PCR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食用油脂的研究》以及其他很多相似的研究已经探讨过这个问题,并且已经检测到了转基因大豆油中确实含有转入的外源基因片段,因此,不能说转基因食用油中不含有转基因成分。   不过绿色和平引用的《五重PCR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食用油脂的研究》作者在论文中也明确指出,食用油中检测出的转基因成分含量极低。而针对这些含量极低的转基因成分是否对人体构成安全威胁,国内、国外是否有标准界定,食用油中超过多少数量的转基因成分会对人体有影响等问题,绿色和平回复:&ldquo 据我们了解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标准,因此我们认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更深入和全面的监测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rdquo   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笼统说转基因产品安全或者不安全,都不合适,应该个案处理,对每一种转基因产品进行个案评估,通过评估的才是安全的。   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在《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中表示:&ldquo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均已通过由国家当局开展的风险评估。这些不同的评估在总体上遵循相同的基本原则,包括环境和人类健康风险评估。这些评估是透彻的,它们未表明对人类健康有任何风险。(原标题:转基因油安全性再遭质疑:农业部幼儿园禁止用)
  • 陈君石院士谈转基因检测能力建设
    近日,一则&ldquo 千余吨转基因菜籽油流入中储粮总公司的国储库&rdquo 的消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报道中没有明说转基因菜籽油不安全,但是在当前质疑和反对转基因的舆论中,无疑增加了一般消费者对转基因菜籽油安全性的担心。本网站最近刊出的罗云波教授和时雨的署名文章清楚和科学地阐述了国储库将进口(转基因)菜籽油与国产(非转基因)菜籽油混在一起这一错误行为的性质是&ldquo 假冒、不伪劣&rdquo ,不涉及对消费者健康的安全问题。   我(陈君石院士,以下不再标注)这里想讨论的是媒体的另一发&ldquo 炮弹&rdquo &mdash &mdash 进口菜籽油基本是转基因,目前仍无能力检测分辨。这则颇具杀伤力的新闻对广大老百姓至少有两方面的误导作用,一大一小。小的误导是:尽管新闻中说的国储库不具备检测转基因菜籽油的能力是事实,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国相关转基因食品管理部门(农业、质检)都不具有这方面的检测能力。我国现有的整套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办法中就包括了检测技术,并且检测水平完全可以满足&ldquo 把关&rdquo 的需要。大的误导是:国储库的错误并不是由于没有检测能力,而是工作中的明显失误。按规定国储库在收进任何一批货物(如,菜籽油)是必须索取货物的凭证,包括来源、品名、批号等等。如果不是有意而为之,要发现进口或转基因菜籽油是很容易的,完全没有必要靠十分昂贵和费时的实验室检测 国储库也没有必要花大量资源来建立这方面的检测能力,如果有需要,完全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来检测。放大一点,当前我国的舆论已经把老百姓引导到主要依靠检测来保障食品安全的误区。   顺便说一句,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当局也应该尽快将现行的过于依赖抽样、检测的监管模式,改变为以过程监管为主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下,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   最后声明,我不是完全否定抽样、检测,在我国当前情况下,作为一种威慑手段和证据,恐怕还是不能或缺的。
  • 深圳获批筹建国家植物转基因检测重点实验室
    近日,深圳检验检疫局正式获批筹建&ldquo 国家植物转基因检测重点实验室(深圳)&rdquo 。据了解,该实验室预计于两年内完成筹建,建成后将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植物转基因检测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深圳乃至全国进出口植物及其产品转基因检测提供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进程加快,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及其对国内农业、生态的风险性重视度不断提升。建立重点实验室对转基因产品检测新技术和应用等科学问题进行攻关,推动国内转基因检测水平提高,对保障百姓知情权、保护我国农业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该局已部署将&ldquo 国家植物转基因检测重点实验室(深圳)&rdquo 筹建列入重点工作范畴,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和立足深圳、服务华南、辐射全国的思路,大力加强实验室装备投入和检验检疫技术能力建设,推动筹建工作尽快完成。
  • 转基因大米:常规检测无转基因一项
    从中储粮露天存放的原粮着火,到湖南镉大米,再到最近的转基因大米疑云,作为过半中国人的主粮的大米,其安全性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本期记者分别奔赴安徽、湖南等地,对&ldquo 传说中&rdquo 的转基因大米、镉大米溯源。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正在行动。让消费者享用安全可靠的大米,正成为各界共识。   转基因大米离我们有多远?今年4月出现在网上的一份绿色和平组织的转基因检测报告让答案显得并不乐观。   在这份2012年2月至7月间出具的报告中,绿色和平组织针对北京、湖北、安徽、广东、四川、江苏、福建和浙江市面上可能含转基因成分的大米、米粉、婴儿食品、大豆、豆制品及速冻食品进行随机取样,共购买76份样品,并送至第三方实验室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9份样本呈阳性,其中6份样本含转基因水稻成分。也就是说,非法转基因成分污染的检出率达到7.9%。问题样本分别为:取自湖北武汉和安徽六安的4份大米样本检出转基因成分,并确认为Bt63转基因水稻。   有公开资料显示,Bt63转基因水稻为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把Bt基因导入水稻植株后再得到抗虫的&ldquo 汕优63&rdquo 杂交组合。   这种Bt转基因水稻,是在水稻中引入一种特殊基因后,会产生Bt蛋白,这种蛋白会让食用了这种水稻的螟虫引起肠麻痹而死亡。正是这样特殊的抗虫功能,可以使水稻的农药使用量减少,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由于华中农业大学正处于湖北地区的关系,此前的一段时期内,转基因种植在湖北等地的种植已经非常广泛。但是,安徽涉足转基因大米问题尚属首次,这也让外界对安徽六安等地目前的水稻种植状况抛出了巨大的怀疑,本报记者因此追溯源头,来到检出转基因大米的安徽六安寿县进行实地调查采访。   然而,相比那些&ldquo 看得见&rdquo 的转基因大米违规状况,安徽样本显得更加的棘手和复杂。   两个检测结果   2012年3月10日,绿色和平组织的工作人员在安徽六安市满天星超市南门店、西商便民菜店兴美店以及刘记粮油商店分别购买了散称丰良优大米、周寨精制大米以及丝苗米进行取样检测,结果显示,三份大米均呈现NOS、Bt63阳性,意味着三份大米都是Bt63转基因水稻的产物。   记者了解到,这三份被检测出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大米均清一色的来自六安寿县地区,除散称丰良优大米无法查到生产厂家外,其余两份均标示来自寿县周寨米面有限公司。   根据当地政府2012年的经济统计数字,寿县去年GDP为105.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4亿元,在当地经济比重中占比最大,而稻谷种植面积高达10.95万公顷,与小麦同为寿县地区最大的粮食经济作物。   伴随对第一产业的依托,下辖25个乡镇的寿县遍布着大大小小近百家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在当地,周寨米面有限公司(周寨米厂)绝对算不上显眼的一个。事实上,记者在网上几乎找不到任何与之有关的企业信息以及地址内容,在经过当地人的多次指路和探寻后,本报记者终于辗转在寿县南部的一条土路旁找到了涉事企业&mdash &mdash 周寨米厂。   &ldquo 我们根本无从知道,厂里生产出的大米怎么就会有了转基因成分。&rdquo 面对本报采访,米厂老板吴坤山显得一脸茫然。   吴坤山的米厂设立于2004年,厂子的面积并不大,院内除了两三个加工车间,就是几个堆放稻谷的仓库。吴坤山说,由于当地米厂众多、竞争激烈,他的米厂一直处于半停半工的状态。&ldquo 竞争主体太多了,稻谷收不上来,我们是开工半年停半年,生意一直算不上很好,每月差不多是二三十吨的产量,一年不过几百吨。&rdquo   今年4月上述绿色和平转基因检测报告在网上出现后,吴坤山&ldquo 清闲&rdquo 的生意状态被瞬时打破。4月19日下午,寿县地区农委突击抽检了周寨米厂。   寿县农委执法大队大队长李军对本报记者说:&ldquo 我们这是粮食大县,出现转基因这个东西很敏感,所以4月我们一看到网上的消息就立刻去了他们厂里,完全是没打过任何招呼过去抽查。&rdquo   当地农委抽查的样品就是被曝光的精制大米和丝苗米。&ldquo 每种都抽取了3份样品,我签字,对方也签字,然后封口。两份样品农委拿走,一份保存,一份送检,米厂方面留一份,如果他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可以用自己手上的那份再进行复检。&rdquo 李军回忆当时的程序说。   根据寿县农委提供的检验报告和抽样取证凭证,记者看到,抽取样品的生产日期为2013年4月12日,取样数量为每份500克。由寿县农委委托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合肥测试中心对样品进行检测,后者是农业部授权的在安徽地区唯一的转基因检测方。   在检测结果一栏,记者看到,结果表述为&ldquo 试样中未检测出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Bt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rdquo 换句话说,就是未检出转基因成分。   但需要注意的是,寿县农委此次抽查的样品生产日期为今年的4月12日,而绿色和平组织检测的样品为去年3月10日之前生产。   对此,李军承认,去年检测和今年检测的米确实不可能是一批。&ldquo 因为米有一定的保质期,什么时候要销售了企业才会生产,这家厂的库存没有放那么久,我们去的时候就这一个批次了,去年年初的米现在已经没有了。&rdquo   据记者了解,寿县地区目前稻谷种植面积高达10.95万公顷,与小麦同为当地最大的粮食经济作物。据周寨米厂老板吴坤山和当地种植户的介绍,当地的消费量较为有限,因此寿县大米主要销往六安市区。寿县的米厂多为作坊式的小型加工厂,缺少大型龙头企业,根据寿县粮食局提供的信息,当地 农业龙头企业大多都为油脂公司和豆制品公司,米业公司无一入选。   看不见的污染源   两份不一的检测结果让事件看上去像一起&ldquo 无头冤案&rdquo 。而更让人感到棘手和担忧的是,六安寿县地区究竟有没有转基因水稻的种植?如果有,它们会给食用者带来怎样的影响?它们又是如何流入生产环节的?   吴坤山告诉记者,厂里没有自种地,所有加工生产的稻谷全部来自寿县地区的收购,但谁家种了转基因的水稻,他也无法知道,米厂只管收。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检定结果,周寨米厂在去年出品的两种大米被确定为Bt63转基因水稻,而在2009年8月17日,农业部批准了两种水稻&mdash &mdash &ldquo Bt汕优63&rdquo 和&ldquo 华恢1号&rdquo 的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这并不等于允许商业化种植和销售。   Bt汕优63正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的科研成果。早在2004年6月5日,张启发在中科院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指出,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大面积种植已有9年之久,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超过十多亿之众,至今还没有关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证据。   但是这一结论并未得到学术界的信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指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仅凭现在的短期动物实验数据是不负责任的,某项技术的副作用一般在使用二三十年之后才显现。   例如,瘦肉精刚开始出现时一直作为一个新技术被大力推广,使用20年后才发现毒性太大而被禁止 DDT(孟山都曾经是DDT最大的生产商)也是在刚出现时因使用效果神奇被大力推广,30年后发现危害整个生态系统被禁止。   &ldquo 以前那么多年,这边从来没有发生过转基因大米的事儿,不要说在寿县,整个安徽都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当地主种水稻品种为新强8号,两优6326,两个都是安徽省的认定品种,但实话实说,谁也不能保证有没有外来的(转基因)稻种拿来这种。&rdquo 吴坤山说。   Bt63转基因水稻的特性就是抗虫,在一些地区被称为&ldquo 能抗虫的种子&rdquo 或&ldquo 不用打药的种子&rdquo ,根据这一种子特性,记者分别在寿县的北部和南部地区的几个村落进行了走访调查。   但是,当地的农民几乎清一色的回答:&ldquo 哪有抗虫的稻子?都得打药。&rdquo   寿春镇附近的一位农民告诉记者,从插秧到收割,一季稻子一般抗虫的农药要打上4~5遍,一亩地平均下来基本要花费100多元的农药成本。   而当地种子商店也对转基因稻种和防虫稻种表示&ldquo 不清楚&rdquo 。&ldquo 我这里从来没有听过什么防虫的种子,你需要买,我这只有一些旱稻的种子。&rdquo 一家种子店老板说。   还有商家则表示出了警觉:&ldquo 你要抗虫稻?你不是来做调查的吧?&rdquo   绿色和平负责上述转基因调查项目的俞江丽对记者表示,其实也不能单纯用农药的多少判断种植物是否为转基因,因为在一段时期后,转基因品种也不一定就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因为它会催生次生虫害的增长。   这就像达尔文提出的适者生存理论,一种害虫被抑制,新的昆虫种群会迅速取而代之。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魏伟告诉记者:&ldquo 转基因扩散有2个渠道,花粉和种子。转基因可以通过花粉(水稻的雌蕊、雄蕊)会扩散到邻近区域,种子产生的过程就是花粉和聚头结果,雄蕊的划分和雌蕊的聚头结合后形成胚胎。水稻也有花粉,是两性花。花粉通过空气、水、昆虫进行传播。所以不排除你不种,但是附近有别人种,然后扩散到你这。&rdquo   不过,通过花粉传播造成污染的概率就比较小,而另一种情况是种的人自己也不知道现在种的是转基因水稻。&ldquo 比如一片地曾经种过转基因水稻,然后再种正常的水稻,有可能出现混杂现象,第二年长出来的还是转基因的,但是农民自己也不知道。&rdquo   在实地采访中,有一位村民表示,当地曾经有尝试过&ldquo 防虫种子&rdquo 的试种,但最终实验并没有成功,但他听说,那个种子是杂交水稻,并非转基因品种。   监管尝试   如今周寨米厂的销量一泻千里,吴坤山说,他不想卷入风波,因为这个事,米厂的销量已经下滑了50%。   &ldquo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要求收稻子的时候每家每户必须&lsquo 实名制&rsquo , 哪一家的稻谷必须全部登记到户,买了多少斤,万一以后出了问题可以去追溯 另外我肯定要问对方拿买稻种的凭证发票,不是正规稻种一律不收。&rdquo   事实上,当地种子的供应链有其独特的准入方式和流程,据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寿县地区一共存在着27家种子公司,这些种子公司是当地引进外部种子的最主要渠道,也是当地政府重点把关的对象。   一般而言,在每年供种之前,当地农委会组织专家进行开会,对新引进的品种进行评估。   &ldquo 我们会要求对方把今年计划引进的所有品种都报给农委,政府进行把关,看哪种具备合法资质,哪些不具备。不合法的东西我们第一层就给它排除掉了。&rdquo 当地农委方面的官员说。   通过第一道审核关口后,这27家种子公司会把新品种分销给下级的500~600家种子零售门店,分布在当地的25个乡镇。但谁也无法保证,那27家公司是否完全报备了全部品种,会不会进行秘密保留。   寿县农委执法大队长李军说,种子销售季节一般是4月份,所以我们在3月份的时候,执法大队一共10个人,会兵分两路从南到北、一家一户到种子商店去明察暗访。   &ldquo 我直接问店主,他搞过他可能也不肯讲,所以我们会问其他的商店老板,这边有没有人做这个(转基因)生意的,要有他们肯定会透露给你,因为他们是竞争关系嘛。农委每年都会发宣传单告诉店主,如果发现转基因销售,处罚就是5万,要让他知道冒这个风险不值得。&rdquo   李军坦言,过去当地也确实发生过一些投机取巧,倒卖一些实验品种的现象,但都不是转基因的类型。   2010年,时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上任不久后,便开展了堪称&ldquo 史上最大&rdquo 的种子执法专项行动,有超五分之一的种子企业被责令限期整改,超十分之一企业的许可证被注销。根据农业部的总结,这次执法的一个重大突破是首次进行转基因检测,并对违规单位采取了处罚措施。   而当时寿县地区抽检了几十个样品交给安徽省农委,再转交给农业部进行检测,但结果都没有问题。   但即便如此,当地农委对于转基因监管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ldquo 转基因水稻和普通水稻无法用肉眼辨别,但常规项的检测中只有水分、发芽率、压力、纯度等指标,不包含转基因检测,后者的检测周期长、费用贵,一次的费用需要1500元,而我们一年的执法经费才只有6万,现在市场上水稻品种这么多,你不可能负担的起。&rdquo 对于转基因检测是否可能列入常规项的探讨时,李军如是表示。
  • 综述:转基因农产品在欧洲艰难“破冰”
    p   欧洲是世界上对转基因农产品管理最为严格的地区之一,对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一直高度谨慎。但种种迹象表明,欧洲在转基因农产品种植以及安全性认可问题上已出现了松动。 /p p   事实上,欧洲转基因农产品也并非被完全拒绝。已有两种转基因作物获准在欧盟种植,分别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的MON810转基因玉米和德国巴斯夫公司的Amflora转基因土豆。此外,包括NK603转基因玉米在内的44种转基因农作物获准进口到欧盟销售,品种涵盖棉花、大豆、油菜、土豆和甜菜等。 /p p   此外,近年来,不少研究机构和科学家相继发声,既为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背书,也呼吁破除制度障碍、推动转基因技术在欧洲加快发展。 /p p   不久前,著名的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了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科学指引,意在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疑虑。报告指出,转基因作物制成的食品可安全食用,没有证据显示它们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p p   而针对转基因作物可能的环境影响,皇家学会在科学指引中说:“作物不会简单地因为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就对环境产生损害。” /p p   早在2014年,就有20多位欧洲顶尖植物学家联名致信欧盟指出,如果不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欧洲农业的发展目标将遥遥无期。 /p p   转基因农产品在欧洲引发诸多是非,首先源于欧洲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有着特殊的“心理情结”。自英国发现疯牛病以来,欧盟区域内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在随后的“二恶英”污染、禽流感、口蹄疫等一连串事件的冲击下,欧洲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谨慎了许多。 /p p   而转基因作物正好是在欧洲人普遍担心食品安全的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质疑。欧盟委员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曾显示,56%的欧盟国家公民敌视转基因技术,其理由是与用动物骨粉喂牛一样,“转基因技术只能给开发者带来更多利润,而对整个社会没有任何好处”。此外,对转基因技术缺乏了解,特别是媒体对转基因技术风险的肆意夸大,也让欧洲人一直对转基因食品疑虑重重。 /p p   转基因食品的是非背后,还隐藏着经济利益的矛盾。截至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815亿公顷,种植面积连续19年持续增加,而欧洲的种植面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同的经济利益使得一些欧洲国家对转基因作物存在排斥态度。 /p p   不过在欧洲“挺转”与“反转”的长期争论中,最有标志性的是英国科普作家、著名“反转斗士”马克· 莱纳斯的“倒戈”。莱纳斯曾在1996年写了被认为是第一篇“揭露转基因食品罪恶”的文章,还曾组织数十人持刀破坏转基因试验田。 /p p   然而在2013年1月,莱纳斯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自己“妖魔化”转基因食品的行为加剧了公众对转基因的恐惧情绪,他对此表示道歉,并强调“现在市面上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毒理和药理安全测试,因担心其危险而拒绝它无异于因噎废食”。   凯茜· 马丁是欧洲知名植物研究机构约翰· 英尼斯中心的高级研究员,长年致力转基因作物研究。她对新华社记者说,过去25年里超过500个独立研究机构对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进行了大量研究,至今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显示它们在环境影响和健康安全方面比传统农作物和食品风险更高。 /p p   尽管科学界在不断呼吁,转基因农产品在欧洲“破冰”仍面临障碍,特别是欧盟内部政治因素。 /p p   去年1月,欧洲议会通过一项法令,允许欧盟成员国根据各自情况选择批准、禁止或限制在本国种植转基因作物,让一些国家有权在国内禁种转基因作物。去年10月,欧洲议会又否决了欧盟委员会让各国自行决定是否禁止或限制转基因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一项建议。一个立法和一个否决,反映了欧盟内部对待转基因的分歧。 /p p   欧盟食品安全局转基因生物专家组前任主席乔· 佩里认为,欧盟其实已没有任何科学上的理由去推迟批准一些成熟的转基因作物在成员国商业种植,“唯一的原因也只是政治上的”。 /p p   凯茜· 马丁分析说,欧洲一些农业大国担心引入转基因农产品会损害本国传统农产品市场,因此它们一直倡导欧盟限制甚至禁止转基因农产品,导致研发转基因技术的企业纷纷放弃欧洲市场。 /p p   面对这一状况,英国政府咨询机构——科技委员会发表报告警告说,欧盟在转基因技术管理上过度保守,繁文缛节导致产品审批流程缓慢,在这一领域已开始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等国家。 /p
  • 中国密集调研转基因生物安全 东北已现非法转基因作物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4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由农业部、科技部、卫生部和环保部四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已经赴山东、山西及东北等地,深入开展转基因安全调研。环保部某官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期专门就转基因生物安全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进行调研。 进入4月以来,针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调研在我国多省市密集展开。   4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由农业部、科技部、卫生部和环保部四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已经赴山东、山西及东北等地,深入开展转基因安全调研。   环保部某官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期专门就转基因生物安全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进行调研。根据批示,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就转基因等问题召开了9次会议予以讨论,其后责成农业部门作为主体,在部分省市区开展调研。   据悉,目前四部委的调研已经结束,正在形成最终的调研报告。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调研发现的最大问题是,个别地方存在非法转基因作物种植,此次主要在东北发现了非法转基因作物种植。   转基因存三方面不确定性   知情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经过深入调研,发现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   在4月28日的第四届转基因生物安全国际论坛上,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指出,现在转基因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对生命结构改变后的连锁反应不确定;二是导致食物链潜在风险不确定;三是污染、增殖、扩散及其清除途径不确定。   同时他强调,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是个长期话题,如果贸然将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投放到大环境,尤其是一个国家的主粮生产环境中去,就会损害自然生态系统。长期下去,将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粮食安全。   现有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将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对非目标生物尤其是有益生物产生危害,降低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多样性,另外还会导致&ldquo 超级杂草&rdquo 。   国家&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也特别提出,&ldquo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rdquo 。   建议实施&ldquo 监测监管联合制&rdquo   蒋高明同时指出,转基因这种新兴的生物技术,还存在对生命结构改变后的连锁反应等诸多不确定性。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正是由于不确定性的长期不能释疑等原因,相关部委对转基因监测不满,最终压缩了转基因动植物培育专项资金。   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其中提到,2020年前实现200亿元的转基因研究专项资金。环保部某官员质疑,这么一大笔钱,是否有必要对所有的作物进行转基因研究。同时,该官员建议进行风险评估。   上述环保部官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环保部现在已就转基因生物安全提出了建议。其中,在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证书和环境释放等方面,建议实施&ldquo 监测监管联合制&rdquo 。譬如,质检等部门参与进来,最终需要经过风险评估。&ldquo 若没有风险或者风险很低,也不应该一棒子打死。&rdquo   28日的论坛上,有转基因研究人员也表示,应该建立联合审批及信息公开等制度。   环保部国家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王捷处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目前在生命安全领域,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转基因)很多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作者: 李泽民
  • 俄科学家研制出转基因成分快速检测仪
    阿尔泰国立大学的生物学家研制出转基因成分快速检测仪,可在较短时间内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某种转基因成分。发明人已经向俄联邦专利署提交了专利申请。 该仪器身材娇小,长15厘米,宽10厘米,含全套测试用品在内仅重350克。仪器内置盛放试剂及样品的盒子,分析仪由电池驱动。全部分析过程目前为50分钟,但研究人员相信将来可将所需时间缩减一半。 阿尔泰大学研究室主任库采夫说,目前在俄罗斯对转基因成分的检测较为繁琐,需要到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但这类实验室数量太少,哪怕在大城市也就1-2个。阿尔泰大学生物工程实验室多年来一直从事分子遗传学研究,开展此项研究有一定优势。 检测仪工作原理来自于美国人凯利.穆利斯发现的聚合酶链锁反应分析(PCR分析,穆利斯凭借此发现1993年获得诺贝尔奖,现已应用于临床诊断)。聚合酶链锁反应作为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可显著增加一些小的DNA片段在生物测定中的浓度。 据库采夫介绍,实验室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研究人员用聚合酶连锁反应方法分析出是否存在用于确认转基因成分的DNA片段,并以此确定是否含有移植过的基因。美国人在此领域也取得了成果(主要用于检测田间大豆的生物危险性),奥地利研制了类似的海关专用的微型检测仪(研发原理不同)。 来自阿尔泰的仪器已经在莫斯科进行了试验。科研人员将普希诺生物技术科学城实验室试种的转基因番茄作为检测对象,仪器正确地检测出了转基因成分的存在。科研人员还对学校食堂的饭菜以及国家杜马与联邦委员会的小吃部的食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上述地方所有的沙拉和小香肠都正常,而议员们喜欢吃的土豆泥则被检测出含有转基因成分。
  • 人大代表:建议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明确标示
    昨天,参加上海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冯英介绍,她在本次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两份代表意见,即“关于加强转基因产品监管”和“关于在养殖业全面禁止饲用抗生素”的建议,分别指向两个与百姓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   转基因食品须明显标示   冯英代表介绍,我国规定转基因食品从2002年起都要贴上明确标识。但厂商普遍认为转基因标识会影响产品销量,所以将标识采用小字体,且放在产品商标的不显眼处。另外,未经批准擅自进行转基因种子生产、经营的行为,未按规定申请办理转基因生物标识或“只批不标”的现象普遍存在。   冯英代表建议应把转基因产品的管理列入国家战略。对查处的转基因违法事件,必须严厉处罚 对使用转基因大豆、豆粕、玉米生产出的豆制品、饲料、肉、蛋、奶等实行强制性标示规定,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禁止养殖中添加抗生素   对于食品中含有抗生素问题,冯英代表表示,“有抗食品”可使人体产生耐药性,免疫力下降。   对此,冯英代表建议,全面禁止在饲料中及养殖过程中添加抗生素。建议农业部修改饲料添加剂目录,将所有目前允许使用的抗生素从目录中删除。同时发布法令,禁止将各类抗生素用于促进动物生长和保健,不允许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包括饲料和饮用水)添加各类抗生素,除非用于动物疾病必需的治疗。制定相关法规,将畜、禽、鱼体内的抗生素残留检测,列入上市前的必检项目。超出国家标准的,不允许进入市场。此检测抗生素残留的法规,应立即制定、发布并着手实施。
  • 转基因植物标准物质研究进展
    转基因植物标准物质研究进展日期:2012-05-17 作者:董莲华 赵正宜 李亮 隋志伟 王晶 来源:《农业生物学报》.-2012,(2).-203-210 点击:107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大量涌现。但是由于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对人体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未经过长期检验,所以一直以来其安全性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保护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健康权,各国都建立了多种方法对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中的转基因特征分子进行检测,以期对转基因植物从源头到餐桌进行全程监控。目前,由于各国对于转基因产品的标识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国家规定必须标明转基因成分的含量,并且各个国家对所标识转基因含量的要求不尽相同,为了解决贸易争端等问题,转基因产品的定性、定量检测成为关键。但是,由于缺乏国际普遍认同的标准,所以检测结果不可比的问题尤为突出。转基因检测标准的制定是解决转基因产品检测结果不可比的根本。转基因检测标准包括标准检测方法和标准物质。而转基因标准物质在保汪转基因检测结果可比和可溯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标准物质是具有高度均匀性、良好稳定性和量值准确性的一种测量标准。因此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的使用可以保证转基因产品检测缔果的有效和可比。 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自上个世纪起就已经开始转基因检测标准和标准物质相关研究。目前我国制定了一些急需的转基因安全检测标准和规范(GB/T19495.3~5-2004,NY/T719.l~719.3-2003,NY/T720.1~720.3-2003,NY/T 72l.1~721.3-2003),但是,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转基因生物检测技术应用与发展的一个土要技术瓶颈。本文将对国内外转基因植物标准物质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转基因植物标准物质研制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1 转基因植物标准物质种类 目前国内外研制的转基因植物标准物质上要自基体标准物质(Gancberg et al.,2007;Trapmann et al.,2004a;Trapmann et al.,2004b)和核酸分子标准物质(Corbisier et al.,2007;AOCS 0306-A(http.//WWW.aocs org/LabServices))。基体标准物质是与被测样品具有相同或相近基体的实物标准,是给被测物质赋值的最有效的标准物质。目前所研制的基体标准物质根据存在形式不同主要有种子标准物质(AOCS 0304-B(http//WWW.aocs.org/yech/crm))和种子粉末标准物质(Trapmann et al.,2004b)。核酸分子标准物质是含有已知量值(目标基因拷贝数或含量)的植物基因组DNA或质粒DNA分子,目前已有的核酸分子标准物质主要有基因组DNA分子标准物质(Fluka69407(http//www. sigmaaldrich.com/etc/medialib/docs/Fluka/Datasheet/69407dat. Par. 0001 File.tmp/69407dat.pdf);AOCS 0306-A)和质粒DNA分子标准物质(Corbisiei et al.,2007),而基因组DNA分子标准物质主要有叶片DNA(AOCS 0306-A;AOCS 0208-A2(http://WWW aocs. org/tech/crm);AOCS 0306-H(Http://WWW. aocs org/tech/crm))和种子DNA(F1uka 69407)分子标准物质两种。每种类型的标准物质在制备、保存和使用中都有其优缺点。具体见表1略。 由表1略可知,基体标准物质由于具有与待测物相同司或相近的基体效应,而且可以用于核酸和蛋白两个水平的检测,应用相对较。但是其纯度和均匀性不容易保证,使用不方便、价格昂贵,而且原材料获得以及复制难度较大。核酸分子标准物质可以解决均匀性问题,其中质粒分子标准物质还有容易获得和使用方便等特点(Allnutt et al.,2006),但是因为其PCR扩增效率与基因组DNA的扩增效率可能存在差异,使用质粒分子标准物质对转基因产品定量时须谨慎。基因组DNA分予标准物质虽然不存扩增效率差异,但因为纯度难以控制,所以复制比较难,价格最高。2 转基因标准物质制备过程中关键点2.1 转基因基体标准物质 转基因植物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技术关键包括候选物品种纯度鉴定、标准物质均匀性研究,标准物质定值和不确定度评价等技术研究。基体标准物质候选物纯度鉴定非常关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转基因成分含量的准确性,在目前所有基体标准物质研制报告中,都提供了该标准物质候选物纯度及鉴定方法(Clapper and Cantrill,2009;Trapmann et al.,2010a)。纯度鉴定分遗传背景纯度和基因型纯度鉴定。遗传背景纯度鉴定一般是标准物质候选物供应商(目前国际上主要的供应商为拜尔公司、先正达公司和孟山都公司)通过田间性状筛选、分子水平和蛋白水平的纯度检测完成。分子水平检测技术一般采用定性PCR(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定量PCR、Southem杂交等技术。蛋白水平检测技术包括Western杂交和免疫试纸条法等(Trapmann et al.,2004b)。基因型纯度检测方法一般采用PCR、Invader(亲染探针法)和SNP Wave技术检测等位基因的纯合或杂合(Eijk et al.,2004;Twyman et al. 2005)。此外,标准物质生产者还要对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转化体特异性检测,如对转基因玉米NK603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转化体特异性鉴定时要排除转基因玉米其它的转化体(GA21、MON863和MON810)(Trapmann et a.,2005a)。不同的转化体特异性纯度鉴定水平依赖于该转化体特异性定量PCR方法的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由于每个转化体特异性方法的检测限不同,因此对每种转化体的转基因标准物质候选物可检测的纯度水平不一致,如对转基因玉米GA21可鉴定纯度99.935%(LOD=0.065%,Trapmann et al.,2004c),对转基因玉米NK603可鉴定纯度99.970%(LOD=0.030%,Trapmann et al.,2005a)对转基因玉米TCl507可鉴定纯度99.960%(LOD=0.040%,Trapmann et al.,2005b),对转基因土豆EH92-527-1可鉴定纯度99.980%(LOD=0.020%,Trapmann et al.,2011)。 基体标准物质均匀性研究目前主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Trapmann,et al.,2011)和金标记中子活化法(Trapmana et al.,2010a,b,c)。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均匀性检验是通过测定目标基因与内标准基因的比值这一特性量值来考察瓶间与瓶内的一致性。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均匀性检测的优点是测定的量值与标准物质特性量值一致,但缺点是PCR方法精密度低,从而导致均匀性检验对标准物质量值不确定度贡献较大。采用金标记中子活化法进行均匀性检测优点是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但缺点是该方法的成本比较高。2.2 转基因植物质粒分子标准物质 转基因植物质粒分子标准物质的研制技术关键包括目标序列和内标准基因序列的选择和扩增、质粒分子标准物质定值和适用性验证等,其中对于质粒分子的定值和适用性验证是质粒分子标准物质研制的技术难点。内标准基因序列的选择一般取决于转基因检测时常用的基因,研制的玉米中常用的内标准基因有adh(Alcoholdehydrogenase,乙醇脱氢酶)、zSSIIB(淀粉合成酶基因)和hmg(High mobilitygroup,高迁移率族蛋白基因),转基因玉米Mon810质粒分子标准物质ERM-AD413的内标准基因为adh基因片段(Corbisier et al.,2007);报道的转基因玉米质粒分子pNK603和pUC57-Btll则选择zSSIIB基因作为内标准基因(董莲华等,201la;董莲华等,2011b)。水稻中常用的内标准基因有REB4(Starch branching enzymes,淀粉分枝酶基因)、SPS(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蔗糖磷酸合成酶)、GOS9和PLD(Phospholipdase D磷脂酶基因)(Ding et al.,2004;Wang et al.,2010)。Cao等(2011)在构建转基因水稻TT51-1质粒标准分子时选择了PLD基因作为标准基因。大豆中常用的内标准基因是Lectin(凝集素基因),棉花中常用的内标准基因是Sad(Steroyl-ACP desatuTase,硬脂酰-ACP脱饱和酶)(Yang et al.,2005)。 目标基因的选择可以是启动子或终止子基因序列,可以是转入的功能基因序列,也可以是转化体特异性边界序列基因(即一部分来源于植物基因组,一部分来源于转入的外源基因)。目前研究最多的是选择边界序列作为外源基因进行构建质粒分子,如Cao等(2011)构建的转基因水稻TT51-l质粒分子目标基因为3′端边界序列,Taveniers等(2005)等构建的Btl76和GA21质粒分子也选择了3′端边界序列作为目标基国。2.3 转基因植物基因组分子标准物质 转基因植物基因组分子标准物质的研制技术关键包括候选物纯度鉴定、基因绸DNA纯化和定值。对候选物纯度鉴定与和转基因基体标准物质研制中的候选物纯度鉴定一样关键,因为纯度直接决定了量值的准确性。基因组DNA的纯化同样至关重要,PCR抑制因子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后续PCR的扩增,从而影响对待测样品的赋值。目前,基因组DNA纯度一般以A260/A280和A260/A230这两个比值的大小来进行评价:A260/A280比值要求在1.8~2.0之间,而A260/A230比值则要求2.0。PCR抑制因子的存在与否,可通过倍比稀释PCR扩增后比较测定的Ct值与推测Ct值之差进行确定(ENGL,2008)。3 转基因标准物质量值确定方法 基体标准物质定值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第一是重量法,即以制备时的重量配比给标准物质进行赋值,单位一般为g/k或者以%表示,采用重量法进行量值时其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标准物质的纯度引入的不确定度。目前欧洲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研究院(Institute for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Measuremnents,IRMM)所制备的转基因标准物质大部分都是使用这一方法进行量值(Trapmann et al.,2004a;TraPmann,et al.,2010b;Trapmann et al.,2004c;Trapmann et al.,2005a)。第二是采用定量PCR方法对目标基因与内标准基因的拷贝数进行测定,以拷贝数的百分数(%)表示。由于PCR方法为相对定量,而且精密度低,所以使用该方法进行量值时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较大。在IRMM最新发布的标准物质研制报告(Andade et al.,2011)采用了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转基因玉米NK603标准物质进行量值。 此外,数码PCR(digital PCR)技术是新发展起米的可应用于转基因检测及标准物质定值的方法,因为数码PCR技术不需要外标而可以进行绝对定量,因此在标准物质定值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景(Bhat etal,2009),如在BIPM组织的关键比对CCOM-K86中,有证据表明数字PCR对转基因盲样测定的结果与定量PCR测定结果一致(Corbisier et al.,2011),但该方法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和溯源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最新出现的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Markey et al.,2010)也是一种不依赖于外标的绝对定量方法,用于转基因含量的测定和目标基因的绝对定量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满力。 对于转基因基因组和质粒分子标准物质的量值与基体标准物质不同,除了需要明确转基因成分含量外,还要明确DNA浓度。目前,对转基因基因组或质粒DNA标准物质浓度量值IRMM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还可用PicoGreen荧光染料法,但是这些方法在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性方面都不能满足要求(Haynes et al.,2009)。最近发展的超声波-高效液相色谱(董莲华等,2011c)和超声波一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可以解决核酸浓度定量测定的溯源性问题。此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ICP-OES)也是溯源清晰的核酸浓度定定量方法(English et al.,2006)。用于转基因成分含量或拷贝数量值确定的方法主要是荧光定量PCR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是发展起来比较成熟的转基因定量方法(Ronning et al.,2003;Holst-Jensen et al.,2003;Cankar et al.,2006),但由于该方法是依赖于外标的相对定量,且重复性较差,难以成为标准物质定值的绝对方法。目前对于质粒分子标准物质的量值方式还没有合理的模式,因为质粒分予标准物质不同于基体含量标准物质,首先质粒分子本身的量值为目标基因和内标准基因的比值,而这一比值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法来确定,也可通过定量PCR方法来确定。通过测序方法对标准值进行确定,其不确定度基本可以忽略(董莲华等,201lb),而通过PCR方法进行定值,不确定度需要考虑PCR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一般不确定度都较大(董莲华等,2011b1)。 此外,质粒分子作为标准物质是要用于转基因成分含量检测的,检测对象是基因组DNA,因为分子大小差异可能会导致PCR扩增效率有差异,因此对质粒分子标准物质定值还要充分考虑质粒和基因组可替代性问题。可替代性是指标准相对于未知样品的行为。一般观点认为,质粒DNA与基因组DNA是否可以替代主要取决于PCR过程中两者产生的标准曲线,具体反应在两者标准曲线的斜率(与PCR扩增效率相关)、截据和线性相关系数。但笔者认为这些参数中最关键的是两者标准曲线的斜率,其次是截据,线性相关系数只是反应标准曲线自身的线性,该参数更多的是取决于标准曲线制备过程中的梯度稀释。如果斜率和截据这两个参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那么两者基本就可以替代(Taverniers et al.,2009)。但是如果斜率没有差异,截据存在差异,不能简单的认为两者不可以替代,这种情况F可经过实际样品验证,如果两者对于已经标准值的物质或者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定量测定的结果一致,也可以证明两者是可以替代的(董莲华等,2011a;董莲华等,2011b)。或者通过大量实验找出质粒分子与基因组分子扩增之间的系数,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4 国内外转基因标准物质研究现状与展望 目前国际上主要由IRMM、美国油料化学会(American Oil Chemists’Society,AOCS)和Sigma公司等专业机构进行转基因标准物质的研制和销售。国外对转基因标准物质的研制多集中在基体标准物质,目前仅有一个质粒分子标准物质(MON810)申请了有证标准物质(Corbisier et al.,2007),具体见表2略。国内目前仅有一种转基因大豆粉二级标准物质(GB/W100042/43),还没有有证质粒分子标准物质。但是我国目前批准的转基因标准品已有20种,这些转基因标准也具有明确的量值,它们与标准物质的区别在于转基因标准品的研制以应用为首要目标和出发点,对溯源性并不关注,因此其溯源途径尚不明确。而转基因标准物质除了以应用为目的具有明确的量值和不确定度外,对量值的溯源性也要声明。我国自2009年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以来,研制的转基因标准物质涉及的国内外16个转化体30多个基体和质粒分子标准物质,分别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制。目前的这些标准物质正在进行有证申报。预计这些转基因标准物质将很快能够服务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从而有效的避免贸易争端。5 展望 转基因标准物质的使用将有效地解决转基因检测不可比的问题,从而避免国际贸易争端。然而,只有转基因标准物质的量值得到国际互认,才可真正有效地避免贸易争端,消除贸易壁垒。而要达到国际互认最简便有效地方式是通过国际比对或各国协同定值。具有国际互认量值的标准物质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进出口贸易检测。此外,未来的转基因标准物质研制应以简单实用为主,由于基体标准物质会受其原材料的限制,而质粒分子标准物质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的广泛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况且,如果将多个转化体特异性检测片段同时构建在同一个质粒分子上,可达到一个标准物质进行多个转化体检测应用的目的,这样既可提高标准物质的利用率,又可节约成本,应是未来的转基因标准物质研制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3) 文章采集:caisy 注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No.2008BAK41B01)和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No.2008ZX08012-003)。
  • 天津检验检疫从177吨美国紫苜蓿草中检出非法转基因成分
    p   天津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日前从该局新港办事处送检的进口紫苜蓿草样品中检出非法转基因成分。 /p p   该批进口紫苜蓿草来自美国,为7个40英尺集装箱装运,货物总重达177吨,货值8万余美元。检验检疫人员在完成现场查验后,取样送检至该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转基因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鉴定。该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行业标准“植物及其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成分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SN/T1204-2016”,提取样品核酸,针对外源基因片段FMV35S、EPSPS进行筛查,首次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 /p p   为了确认该检测结果,对同批次送检的样品进行再次检验,结果显示与第一次结果一致。基因片段FMV35S、EPSPS均呈阳性,同时还检出转基因产品名录外的苜蓿品系J101。检验检疫人员根据我国对转基因产品的相关政策,对该批苜蓿草封存,并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p
  • 退学博士举报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 农业部已进驻调查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公开举报具有“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资质的中国农科院实验室后,魏景亮的名字已经不可避免地和“转基因”捆绑。他的举报材料称,他曾就读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旗下的实验室,存在大规模“赶作业”式的档案造假问题。随后的舆论风暴,其实都在魏景亮的预料之中。 /p p   一个国家转基因检测实验室被指造假,魏景亮的枪瞄准了实验室,但沿途却在“转基因”的草地里撩起火光。魏景亮所说的“造假”,“假”在哪儿?这场始于实验室,发酵于转基因的事件,将如何收场? /p p   此刻,中国农业科学院退学博士魏景亮的实名举报信还挂在各门户网站的显要位置。数万条评论,举目都是对转基因技术的谩骂。但事实上,从魏景亮4年前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到2014年转为硕博连读,转基因,一直与他的专业密切相关。让转基因技术成为靶子,这并非魏景亮的学术立场。他坦承,他最早发帖时所起的标题“爆料: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把“转基因”三个字放进去是经过考虑的。 /p p   魏景亮说:“如果它不是转基因的实验室,是别的实验室,这个爆出来肯定没有多少人关注,也肯定不会出现这些热点的问题。一开始我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肯定是有这方面考量的。我做这个事情虽然是会被‘反转’的人利用,我也看到很多反转的人转过去就直接说‘转基因就是有毒有害’。我斗争了很长时间,否则我很早就可以在网上发布了。” /p p   “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这是魏景亮所在实验室最响亮的一个头衔。根据他的举报材料,2015年5月中旬,实验室接到通知,三年一度的转基因检测中心的档案检查将在7月份进行。由于实验室有日常的科研任务,因此转基因检测中心日常工作中需要的所有过程性档案都没有记录,为了通过检查,三年的档案必须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补齐。“造假”一说,由此而来。 /p p   “‘假’是怎么界定的?如果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结果是假的话,这个‘假’有多大危害?” /p p   “我说的‘假’,不是实验造假,而是资质造假。三年一度的国家检查是资质认证,就是判断你有没有资格继续来做这件事。它三年的工作没有做,两个月内集中完成,就是说它本身没有资格,但是它拿这套东西出来向国家假装自己有资格,这是检测资质的造假。” /p p   “据您的朋友、同行,据您的了解,同样的问题在多大的范围内存在?” /p p   “非常大,这个问题一定非常严重。” /p p   “我们能不能简单地界定说,这个问题虽然发生在一个转基因的实验室,但其实有问题的不是‘转基因’,而是‘实验室’?” /p p   “对,这个我承认。出问题的肯定是实验室的管理,而不是转基因。只是因为它碰巧是转基因的实验室。” /p p   魏景亮说,自己的诉求很简单,“第一是督促国家解决制度漏洞或者有一些检测中心个人的漏洞,第二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更多关于转基因的知识,能更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p p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报,农业部联合调查组将于今天(20日)进驻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核查工作,魏景亮的第一个诉求实现可期 但他向老百姓科普转基因安全性的愿望,似乎离实现越来越远。在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教授罗云波看来,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鉴别能力,所谓“造假”的危害,在舆论中已经被过度放大。 /p p   罗云波认为,“帽子戴得很大,叫‘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实际上这个帽子不应该这样戴,它只是‘之一’,农业部至少有四十多个,(它是)众多的中心里,有这种资质的一个,而且是运行得很少的一个中心。消费者一定不要有一种概念说我们所有的食品都是出自于这个检测中心检测出来的结果,不是这样的。它就是因为没有检测的活儿,要无中生有编一些,保持这个中心的存在。” /p p   无论是资质还是知名度,罗云波所在的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都位于全国第一序列里。对于同行实验室涉嫌造假的消息,他坦率回应,并不罕见,“实验室的运行过程中肯定是有问题的,它没有严格按照检测中心的规范来运作。我们在审核上可能也是有一些疏漏。” /p p   但如果举报属实,罗云波也并不认可“造假”的提法。“把黑的说成白的,这叫造假,关乎安全。它根本没做这个实验,就编一些工作来做,这个跟实验数据的造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消费者不要因为这个对转基因的安全产生质疑。” /p p   两个平行的采访中,农业转基因领域的权威之一罗云波和实验室举报者魏景亮达成了某种一致。尽管以“造假”为标题,魏景亮对实验室存在问题的本质,仍然以相当程度的坦率来承认。在他看来,“可以认为这不叫科研造假或者学术造假,但资质造假、认证造假,我认为也是造假的一种。实际上我同意,这件事情没有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因为我们没有接过外来的样品,也没有检测过国家给的重大任务。” /p p   实验室并未产生实际危害,是因为其根本没有承担相应的检测任务。作为科研者,从事不存在的科研工作,无疑是一种讽刺。对此,同行的罗云波是能够理解其动机的,“我估计作为科学家来讲,很多时候他可能认为自己拥有一个国家认可的转基因检测中心或检测实验室比拿钱更重要。” /p p   如果这是实验室负责人的动机,魏景亮的动机又是什么?网上对他的攻击多集中于他经商退学的个人经历,对自己曾经有的问题,他承认,对自己与农科院的不睦,他也承认:“我都退学了,肯定是积累了很多东西,但是我的怨气起不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吧。我的错误我是承认的,我退学也是接受自己的错误。对于导师犯的错误,我认为他们也应该承担责任。” /p p   魏景亮昔日的实验室就像冬日里一片平静的冰面。巨石砸在冰面正中,砸出一个大窟窿。 /p p   但这个窟窿并不是圆的,整个冰面上都是裂纹和碎落的冰碴。 br/ /p
  • 转基因检测更方便 新产品新技术推进食品安全
    在提倡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今天,仍有许多食品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这几年,从&ldquo 三聚氰胺&rdquo 到&ldquo 问题酸奶&rdquo ,从&ldquo 瘦肉精&rdquo 到&ldquo 速生鸡&rdquo ,从&ldquo 毒生姜&rdquo 到假羊肉&hellip &hellip 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不久前的&ldquo 福喜事件&rdquo 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怎样才能知道食品安全与否?如何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成了广大市民们最关心的话题。   作为专注产业实际应用的展会,今年9月24-26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七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也将持续关注食品安全领域,参展者在现场将看到关于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分析等多个领域的产品以及先进解决方案的集中展示。市民们所关心的转基因食品安全、农药残留以及非法添加剂等检测分析问题也将在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找到答案。   转基因食品检测不再是难题   近日,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又一次引起广泛关注,如何鉴别转基因食品呢?这已成为普通消费者广泛关注的问题。自首批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世界各国批准商业化种植的各类转基因植物产品越来越多。现在有些转基因产品已成为大众消费的产品,如番茄、大豆、菜籽、玉米、马铃薯、棉花等,另有一些产品是使用国外进口的转基因粮食作为原料加工而成,消费者不可避免地接触转基因产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提出,要规范&ldquo 无公害农产品&rdquo 、&ldquo 绿色食品&rdquo 、&ldquo 有机产品&rdquo 、&ldquo 清真食品&rdquo 等食品、农产品认证活动和认证标识使用,规范转基因食品标识的使用,提高消费者对质量标识与认证的甄别能力。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成了厂商们检测技术研发的新目标。   在analytica China 2014上,参展者将看到众多厂商提供的关于转基因食品检测的一系列技术、产品和方案。例如,微芯片电泳法快速筛选转基因玉米方案,就是以抗蝶目害虫性转基因玉米为研究对象,使用玉米内源性基因SSIIb和转基因M810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运用微芯片电泳仪进行PCR产物的分析,建立了转基因玉米的鉴定方法。   新技术 分析食品参数更快速   食品质量参数的稳定是食品生产与管理操作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食品的质量参数主要包括如水分、蛋白、脂肪、纤维素、灰分等。准确、快速地获得食品质量参数可以为食品企业生产高品质低成本的食品提供帮助,同时也为食品生产安全提供一层保障。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从源头上对食品生产把好关成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analytica China 2014上将有针对食品质量参数分析的仪器推出,例如,SpectraAlyzer® TW近红外分析仪是食品生产加工中,主要质量参数常规分析的最佳应用工具。SpectraAlyzer® TW模块化的设计,在45秒内显示主要质量参数和其他参数的分析结果。不需要样品预处理和使用额外化学试剂,在没有额外花费的情况下为质量控制提供最精确的参数。操作简单、直观,甚至可以应用于生产线。   检测农药残留:先进技术亮相展会   自从人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以后,各种农副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人体健康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一般给农作物直接施用农药制剂后,渗透性农药主要黏附在蔬菜、水果等作物表面,大部分可以洗去,因此作物外表的农药浓度高于内部,而内吸性农药可进入作物体内,使作物内部农药残留量高于作物体外。针对食品农药残留问题,农业部与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联合发布《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这一农药残留新标准比以往更加严谨,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   在本届展会上会有一系列先进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及技术方案推出,其中PerkinElmer的直接进样质谱分析系统DSA-TOF无需对样品做出任何前处理,10秒之内可以定性定量分析橘子表皮上的两种痕量杀虫剂。此外,更多先进的生化科技检测设备将会出现在此次慕尼黑上海生化展中。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自2002年首度进入中国以来,已经成为亚洲重要的分析、实验室技术、诊断和生化技术领域的专业博览会和网络平台,位于行业在亚洲最具成长性的市场之一&mdash &mdash 中国。展会每两年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一次。观众来自化学、医疗、食品、环境和医药产业,以及工业和政府研究部门的用户和决策者。
  • 中国首个转基因玉米种子产品将卖给美国
    中国首个转基因玉米种子产品,将进入世界顶尖农业科技公司的本土主场——美国。据路透社12月6日报道,农业生物技术企业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NASDAQ:SEED)宣布将试水美国市场。美国市场一直以来被转基因巨头孟山都等企业把持,这是中国企业进入这一高技术产业的又一突破。中国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用于相关技术研发,希望确保14亿人口的粮食供应,与此同时,受制于深层次的对转基因食品的抵触情绪,迄今没有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品种获批用于种植。奥瑞金公司目前正接洽潜在的合作伙伴。不过,即使是与当地公司合作,中国产品进入美国也需要监管部门批准,耗时可能长达数年。以长远目光来看,进入最高段位的美国市场,意味着如获得成功,将增强市场对中国技术的信心,从而也为中国政府批准更多转基因产品扫清障碍。上海圻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提供ELISA检测试剂盒。
  •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转基因产品遵循“三可”原则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博士12月3日强调,中国的转基因产品必须遵循“三可”原则,即源头可控,所有转基因产品都要保证可追溯到它的源头在哪里 可标识,所有转基因产品进入市场必须按法律要求进行标识 可控制,根据需要可控制在特定区域,以保证所有公民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张桃林当天下午作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以“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发表演讲,就备受社会关注的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相关问题回答提问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中国搞转基因出发点是为了造福农民、造福全国公民,“而且转基因上面我们要立法先行、依法保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这是非常明确的”。至于市场上出现没有标识的转基因产品,则需要相关部门依据法律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   技术层面上,中国对转基因产品有严格的安全评价程序,包括从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一环一环都要按严格标准进行评价,并进行试验,以保证转基因产品的先进性、安全性。同时,选择农学、医学等跨学科、多学科的专家作为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的评审专家,而且这一选择过程也遵循科学的严密的程序。   这位学者型高官称,转基因技术本身不能简单评价其好坏,转基因种类很多,关键是要把基因、转基因技术朝着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这样的方向推进。
  • 中国转基因食品链已形成
    原标题:转基因食品链已形成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日前,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透露,中国已经就转基因生物技术制定了加快研究、推进应用、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方针。也就是说,尽管绝大多数人对转基因食品还抱有怀疑甚至抗拒,但不久的未来,将有更多的转基因食品大量上市。目前,转基因食品到底是好是坏国际上两大阵营仍各执一词,但转基因生物链已在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中渐渐扎根。   获批的"转基因"农作物有哪些   市面上其实很早就有转基因食品,比如调和油,很多都是利用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菜籽压榨的。记者在市场上逛了一圈,市面上的非转基因食品标签的"非转基因"四个字标识很大、很醒目,但转基因食品上的"转基因"标识却很小,甚至隐藏在一排小号字的说明之中,一般人一不留意根本不可能注意到。   据记者了解,按照自2002年3月20日起我国便开始实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被列入目录的转基因生物产品必须进行标识。但迄今,市面上很多转基因食品并没有贯彻落实和执行,即使有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而监管部门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进行监督和查处。   记者查看了农业部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一共有5类17种,包括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而农业部已经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包括甜椒、西红柿、木瓜、土豆、玉米和水稻。记者查看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首次颁发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但并未批准其大规模商业种植,而在2005年前后,已经有一些地区违规种植了转基因稻米,这些转基因大米被夹杂在普通大米中出售,而转基因水稻种子的销售渠道已经遍布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湖南、河南、浙江等地。   奇怪的是,记者就转基因问题试图采访一些业内专家时,都遭到了推诿和婉拒,或自谦不懂这一块,或听到问题后婉拒,有业内熟识的专家甚至以"敏感问题"搪塞过去。   转基因食品链已成   据了解,目前转基因食品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消费者可能无法逃避。比如转基因大豆榨油后,油会不会也含有转基因成分?"食用油脂中是几乎不含转基因成分的",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告诉记者,"转基因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各类油料无论是通过压榨还是浸出工艺制油,蛋白最后是分离到油料饼粕中,食用油脂通过精炼处理后基本不含有蛋白,所以油脂中也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   但这些油料饼粕的去向呢?这是牛、羊、猪的最佳饲料,有的还被加工成鱼饲料,比如转基因稻谷、大豆,就是加工鸡、鱼饲料的主要原材料。这些吃了含有转基因蛋白的饲料而生长的家畜、家禽和鱼,是否会将转基因成分转嫁到人体呢?目前仍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不只是这些,我国目前有100多个转基因项目,几乎涵盖所有食品类别,很多都已经非法流入市场。"华农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告诉记者,在中国销售的雀巢咖啡就曾被检出含有转基因成分,而生产奶酪的凝乳酶现在大部分都是转基因产物,至于蔬菜、瓜果都有转基因产品在市面上销售,但很多都没有明确标识,人们根本无从知晓。   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行业内部人士认为,"不管转基因食品是好还是坏,只要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必须标注清楚,要让人们明白消费".但根据此前转基因稻种、大米、玉米、蔬菜、瓜果等所有转基因种子、食品进入市场的过程都是偷偷摸摸的情况看,消费者已经陷入了转基因食品的包围中,丧失了不吃转基因食品的选择权。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以及大多专家指出,被政府批准进入市场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但对于反对转基因的阵营来说,最有利的佐证是,中国特供食品、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以及全世界所有国际运动会都严禁转基因食品。   解构转基因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非同种)外源基因的食品。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农业部批准的我国即将推广种植的转基因水稻就是将细菌中的有毒基因(下称Bt),插入到水稻的遗传物质DNA中,使水稻自己产生Bt抗虫毒素,杀死以谷物为食的昆虫。   标识管理规定:2002年3月农业部颁布实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标注为"转基因××加工品(制成品)"或"加工原料为转基因××" 用农业转基因生物或用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分的产品加工制成的产品,如果销售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的产品,标注为"本产品为转基因××加工制成,但本产品中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者标注为"本产品加工原料中有转基因××,但本产品中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2002年7月卫生部颁布实施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转基因食品要标注"转基因××食品"或"以转基因××食品为原料".   国际上两派说法各执一词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说法。但如今已经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成了环境和健康的中心议题。并且,它还在迅速分裂着大众的思想阵营:赞同它的人认为科技的进步能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而畏惧它的人则认为科学的实践已经走得"太快"了。争论的重点应在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DNA蛋白质过敏反应、是否影响抗生素耐性等方面。印地安那大学生物系副教授玛莎克劳奇的研究更令人侧目,因为有的生物技术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销售给农民的转基因种子作了"绝育"处理,这种绝育基因有可能在无意中使其他作物也变成不育。截至2009年,各国已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可是获得政府批准上市的品种仅40~50个,约1%.   总部设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是全球反转基因运动的一面旗帜,他们透露,美国虽是转基因粮食生产大国,可是国内消费转基因食品却极少,其所种植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在美国本土主要用于动物饲料和生产酒精燃料,再就是出口到包括非洲、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欧盟成员国政府和民众对于转基因作物大部分都采取坚决抵制的态度,2008年至2009年,法国、希腊、匈牙利、卢森堡、奥地利等国政府均下达了禁令,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而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只批准了转基因康乃馨的种植。在印度只有棉花是唯一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   但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另一份数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及欧美的权威组织均证实:在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都已通过了风险评估,它们对人类健康无任何风险。到目前为止,全球大部分人食用了由转基因作物玉米、大豆和油菜籽等加工得来的食品,均未发现任何不利影响的证据。到2010年为止,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增长了87倍。目前,全球有29个国家(包括德国、西班牙、瑞典等欧盟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有53个国家批准了110多个转基因产品进入市场。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已达到10亿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8倍,转基因技术成为近年来世界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隐性转基因食品一览   目前,大米、大豆、胡萝卜、土豆、玉米、西红柿、木瓜都有转基因农产品。其中玉米使用转基因最早、最广、最多,还有就是夏威夷木瓜,绝大部分是转基因产物。而还有不少"隐性"转基因食品,其实使用了转基因农产品制成的食品也是转基因产品。   食用油:在售的调和油和大豆油大都采用转基因大豆为原料。但相对非转基因的"高调",转基因字样比较难找,一般隐藏在桶身标签下方一堆密密麻麻的文字说明中,有"本品大豆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或者本品菜籽油加工原料为转基因菜籽"的小字。   豆制品:酱油、豆奶、豆瓣酱、豆腐等的主要原料也是大豆,这些食品会采用转基因大豆吗?记者在超市货架上搜索了一遍,只有超市自有品牌在配料表上注明了"原料采用转基因黄豆".海天系列酱油标注使用非转基因黄豆,其他品牌的瓶身上,对"基因问题"都没有涉及。   休闲食品:方便面、饼干等食品一定要用到食用油,但记者在饼干、薯片、方便面等休闲食品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食品的配料表只标注了"植物油"或"食用油",并未对转基因进行说明。   贴士: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可以用水检测。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只不过是个体膨胀而已。转基因胡萝卜表面相对较光滑,一般是直的,它的尾部有时比中间还粗,且头部是往内凹的。市场上有种说法,胡萝卜只有在秋冬季节有,夏季的一般是转基因的。
  • 转基因食品难见标注 专家称其长期安全性无定论
    最近,欧盟委员会公布了转基因农作物使用新规定,要求一旦人用食品或者动物饲料含有0.9%以上的转基因农作物,产品标签必须标注。人们的餐桌上有哪些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到底是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福祉的“月光宝盒”,还是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的“潘多拉魔盒”?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隐藏”的标注   7月20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家乐福、万客隆、京客隆等超市发现,消费者最常食用的大豆油和玉米油,虽普遍执行了转基因标注制度,但大多却“隐藏”在说明的不起眼角落。在一些品牌的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产品的包装上,记者看到,在一片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夹杂着: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加工原料为转基因油菜籽等字样,消费者要仔细留意才能发现。   记者注意到,像豆浆、豆粉、饼干、薯片、方便面等含有大豆磷脂等深度加工原料的产品都没有标注是否为转基因食品,木瓜、番茄、番茄酱等更没有标注,根本无法知晓是否“转基因”。   然而,非转基因食品反而标注显眼。记者看到,一些使用非转基因大豆的产品,本不需标注,但一些生产企业则将“非转基因”的标注打在最显眼的位置。如鲁花、福临门等品牌的大豆油和花生油都在显眼处标着“采用非转基因大豆或花生”,白玉豆腐也在显眼处标着“采用非转基因大豆”。   采访中,很多消费者对转基因并不知情。“转基因是何物,平常买油只注意到价格和品牌,没有看过配料。”一位正在买油的大爷说。市民王女士则表示,超市销售的食品都是经过检验的,质量应该有保证,购买时不大担心这个问题。   “一些豆制品和饲料没有标注并不意味着里面没有转基因成分。”绿色和平组织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罗媛楠介绍,由于目前我国对转基因标识的范围仅限于初级加工品,而一些豆奶、酱油、饲料等行业,使用转基因大豆或豆粕为原材料,已是铁定的事实。按国家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中,一部分已进入食品行业。   据了解,国务院2001年颁布《农业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就首次提到了转基因标识问题。2002年,农业部发布了与之配套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紧接着卫生部出台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按这几个法规,从2002年3月开始,我国市场出现的转基因作物都必须进行明确标注,将转基因标识的范围限制在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番茄5类17种产品。转基因食品采用下列方式标注:定型包装的,在标签的明显位置上标注 散装的,在价签上或另行设置的告示牌上标注。   安全性有争议   转基因技术指的是将一个基因片断从一种生物体中分离出来,通过修饰后导入到另一种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限,比如研究人员可以将鱼体内的某个产生抗寒作用的基因植入番茄之内,人为地制造出新品种的耐寒番茄。因此,转基因生物是实验室中创造出来的生命。含有转基因生物成分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事实上,转基因食品的长期安全性并没有定论。”罗媛楠介绍,转基因的过程可能对生物体产生非预期的影响。转基因食品对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如导致过敏反应、具有毒性、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等。不仅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有潜在的长期影响,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同样有威胁,如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或生态污染。“转基因食品并非更好吃、更有营养,并且还有健康风险,为什么要冒这个不必要的风险呢?”罗媛楠如是说。   但一些专家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介绍,农业生物技术育种是新兴战略性产业,只有加快转基因育种技术同传统育种技术的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让中国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针对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黄大昉指出,事实上国内外数亿人口多年食用转基因食品,并未发现对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全球每年种植亿万公顷转基因作物,也没有发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也认为,同传统食品相比,有些转基因食品甚至比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对于已经批准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相关链接   尊重消费者知情权   绿色和平组织日前发布了首份《避免转基因食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涵盖了近400个市面上常见的品牌,涉及婴幼儿食品、乳制品、酒类、果汁饮料等多个食品领域。   《指南》详细列明了我国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的50家公司、78个品牌,里面包括达能、亨氏、德芙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转基因食品的长期安全性尚未可知,不少消费者都倾向于购买非转基因食品。因此,发布该指南旨在帮助落实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消费者作出更放心清晰的选择。”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王伟康介绍说。   据介绍,今年2月,绿色和平组织委托华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对北京、上海和广州3地的消费者进行“转基因食品认知调查”。结果发现,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4成的消费者会选择非转基因的食品品牌,而只有24%愿意选择转基因食品品牌。9成的受访者要求转基因食品必须标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如果不表明身份,7成被访者表示会减弱对该品牌的信心。   “应当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市场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就应该明明白白地告诉消费者。并通过广泛宣传,其实也有助于消除误解,有利于转基因产品的推广。”扬州兴海商贸公司有关负责人于先进表示。
  • 雀巢米粉检出转基因成分 再引争端
    核心提示:“更令人气愤的是,雀巢公司对中国消费者实行‘双重标准’,它并没有在其他很多海外市场销售转基因食品。这种行为体现了雀巢公司对中国消费者的不尊重。”   9月初,在雀巢公司在中国销售的一种婴儿食品中,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现了潜在的导致过敏的转基因成分。   “绿色和平”要求雀巢立即停售这种转基因食物,并立即停止其对中国消费者与其他国家消费者执行的双重标准,并向中国消费者作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的承诺。   相关专家表示,依据《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目前我国仅有17种食品或产品被要求必须进行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标注,而婴儿米粉并不在内。专家建议,应及时更新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目录。   事件背景   雀巢“转基因”再引争端   这并不是“绿色和平”第一次在雀巢婴儿食品中发现转基因成分,这场针对转基因问题的“战争”早在1999年就已经在该组织和雀巢之间打响。雀巢公司的甘脆朱古力、百福豆浆、百福豆腐花、巧伴伴等产品多次被“绿色和平”检出含有转基因成分。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一直关注转基因食品在中国的情况。今年8月,“绿色和平”在北京市场随机购买了雀巢的一个婴幼儿补充谷粉——“牛肉蔬菜米粉”(保质期20110529D1),并送至独立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本中含有抗虫转基因成分Bt基因。有研究显示,该种蛋白能够在小鼠体内引发免疫系统反应,是潜在的致过敏原。   “婴幼儿食用的食品种类通常较为单一,并且需长期进食某种食品,因此,对食物尤其敏感。”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锋认为,雀巢在转基因的健康隐患还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就将其使用在中国的婴儿食品中,是不慎重的。   “更令人气愤的是,雀巢公司对中国消费者实行‘双重标准’,它并没有在其他很多海外市场销售转基因食品。这种行为体现了雀巢公司对中国消费者的不尊重。”方立锋说。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雀巢已经在欧盟、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承诺在其食品中不使用转基因原料,但却一直拒绝对中国消费者作出同样的承诺。相比之下,目前已有超过140家公司向“绿色和平”承诺,保证其在中国所销售的产品中不使用转基因原料,这其中包括亨氏、贝因美、蒙牛和伊利等公司。   9月6日,本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雀巢公司的消费者服务热线,工作人员非常肯定地表示,出现转基因问题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且在雀巢的婴儿食品里是不含转基因成分的。   专家说法   现有法规或拿雀巢没辙   据报道,早在2003年,上海消费者朱燕翎因不满雀巢公司在欧洲和中国采取的“双重标准”,曾飞赴瑞士雀巢公司总部,向其高层主管递交公开信,并坚持将雀巢告上法庭,但终以败诉结局。朱燕翎曾提到,卫生部和农业部对转基因标识的前提和方法都不太一致。   根据2002年4月8日由卫生部颁布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生产或者进口转基因食品必须向卫生部提出申请,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必须标注。   昨日,卫生部监督局副局长苏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02年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已经不用了。”此外,苏志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司监测评价处石阶平处长均表示,目前转基因食品相关事宜已统一归属农业部管理。   9月6日,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我国法律无明文规定婴幼儿食品中不能含有转基因成分,但转基因农产品商业化需要经过农业部审批。因为米粉的生产原料中可能会含有和转基因相关的农产品,所以倘若查实雀巢米粉中确实含有转基因成分,或将触犯相关法规。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目前我国仅有五大类17种食品或产品被要求必须进行是否含转基因成分的标注,这五大类分别为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番茄。对此,该专家表示,只有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需要进行标识,而婴儿米粉并不在标识范围内。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最新发布的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自2008年9月1日起,属于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食品,应当在其标识上标注中文说明。记者注意到,不同于农业部的管理办法,该规定并未指出标识的范围仅限于五大类。   昨日,记者联系国家质检总局询问是否所有的转基因食品均需标识一事,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2003年,在雀巢公司和朱燕翎的那场诉讼中,产品在鉴定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时,曾出现过几次截然不同的鉴定结果。对此,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转基因的检测方法并不统一,不同的检测方法很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关于雀巢的“双重标准”,环保部生物多样性研究首席专家薛达元无奈地表示,因为和农业部的管理办法相冲突,2002年卫生部出台的管理办法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所以在中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雀巢不对其产品进行标识并不违法,但这在欧洲国家是肯定行不通的。换言之,目前中国的法律和政策对雀巢可能仍无可奈何。   “现有只能说,经过风险评估的转基因食品是暂时安全的,是将风险减到最低的。目前他们(支持转基因的人)的观点是,不能因为坐飞机有风险就不坐飞机。”薛达元说。   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锋表示,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出台已有7年,一直没有更新。目前农业部已经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辣椒和木瓜,均不在该目录中。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及时更新标识管理目录。
  • 水稻转基因成分测定可望增加一项快速便捷国标
    日前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获悉,2月5日完成征求意见的《水稻中转基因成分测定膜芯片法》国家标准目前已进入报批程序,我国水稻转基因成分测定可望增加一项快速便捷的国家标准。   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与食品标准化研究所专家介绍,自2004年起,我国就发布了一系列转基因成分测定国家标准,其中的方法标准包括核酸定性PCR检测方法、核酸定量PCR检测方法、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蛋白质检测方法。但目前检测转基因的方法,或者检测转基因的指标数目少,容易漏检,或者检测过程复杂繁琐,难以满足批量大、高效快速的检验要求。而膜芯片法则克服了目前方法学的缺陷,可以实现高通量、自动化和可视化的转基因成分测定。   1998年,我国育成首例转基因抗虫水稻后多个转基因水稻品系相继研发出来,随着国际国内粮食贸易量的增加,转基因水稻可能在未来全球市场中大量涌现。专家认为,无论对转基因作物支持或反对,信息透明都是必要的 要实现信息透明,监管方首先要弄明白是否是转基因水稻,才能为贸易双方和消费者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已有的基于荧光标记的基因芯片方法所需检测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有的甚至高达近百万元,基层县甚至市的实验室无力购置,而膜芯片法在继承了基因芯片高通量的技术优势上,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购置成本大幅度降低。膜芯片技术用于转基因水稻检测对提高检验检疫工作效率,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这项标准制定过程中经过了严格的实验验证,在对9批共1000多个样品的检测中,特异性、稳定性和再现性良好,最低检测限达到了0.1%。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期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已向可能使用这种方法的30多个部门、行业和机构征求了意见。
  • 19种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标准获批实施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DNA提取和纯化》等19项标准经农业部部审查批准(农业部公告第1485号)   农业部公告第148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棉花MON1445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等19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和我部审查批准,现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代号 1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棉花MON1445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1-2010 2 转基因微生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猪伪狂犬TK-/gE-/gI-毒株(SA215株)及其产品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2-2010 3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甜菜H7-1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3-2010 4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DNA提取和纯化 农业部1485号公告-4-2010 5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病水稻M12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5-2010 6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大豆MON89788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6-2010 7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大豆A2704-12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7-2010 8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大豆A5547-127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8-2010 9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耐除草剂玉米59122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9-2010 10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10-2010 11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转Bt基因棉花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11-2010 12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棉花MON88913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12-2010 13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棉花MON15985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13-2010 14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转Bt基因棉花外源蛋白表达量检测技术规范 农业部1485号公告-14-2010 15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耐除草剂玉米MON88017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15-2010 16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玉米MIR604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16-2010 17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 外源基因异源表达蛋白质等同性分析导则 农业部1485号公告-17-2010 18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 外源蛋白质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18-2010 19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基体标准物质候选物鉴定方法 农业部1485号公告-19-2010
  • 专家称转基因食品安全、无害、健康
    中国,北京:2010年11月30日,植保(中国)协会在北京召开以“农业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媒体研讨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杨晓光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和高碑店市农民祖茂堂分别在研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科学家和农民代表就农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性测试、转基因食品安全以及转基因棉花的种植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并同与会媒体进行了深入探讨。   转基因食品安全无害   随着转基因研究的不断发展,转基因食品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据专家估计,从转基因技术推广开始到现在的十多年以来,转基因作物或食品在全球已经被安全食用累计超过一万亿次,从未出现过一例安全事故,而且有些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更加营养、健康。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更为精确、更有预见性、效率更高的“杂交”技术。使用转基因技术能够精确地获得所需要的基因,并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和成本,允许转移的有用基因与被删除的无用基因来源清楚、结构明确,更够确保安全。尽管抗虫的Bt基因的来源是苏云金芽孢杆菌,但Bt蛋白本身是无毒的,而且只有在昆虫肠道碱性环境下才能被激活,并与昆虫肠道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但是人的胃环境是酸性的,在肠道细胞表面没有相应受体,因此Bt蛋白对人没有任毒性。被人吃下去的Bt蛋白,会像食物中的其他蛋白质一样被消化、分解,成为营养成分。Bt蛋白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当灌胃量已经达到国际上公认的安全剂量也没有引起实验动物中毒死亡,含有Bt蛋白的转基因食品在慢性毒性实验中也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影响。   此外,转基因技术为作物所带来的天然抗性使转基因食品成为更加安全的食品选择。如转基因抗虫玉米由于少受虫咬,这就减少了玉米上的“伤口”,从而减少赭曲霉、黄曲霉等致癌物质的侵染,降低了食用玉米的健康隐患 转基因抗虫植物由于减少了施用农药的次数和数量,因此降低了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而第三代的转基因作物将能够改良品质、实现抗病、生产功能食品成分、生产可食性疫苗成分,如降血糖,降血压的稻米、高蛋白的玉米、带有乙肝疫苗的西红柿,甚至含有胰岛素的胡萝卜等。   以科学为依据的安全评价   针对转基因作物和产品,我国以严格的科学评价为基础,并且依法实施规范管理。转基因作物要经过广泛的化学、毒理学、致敏学、营养学方面的评估,要经过比任何传统食品都更为严格、苛刻的安全性评价。目前中国所采用的食品安全评价方法已经是当前全球最严格、最全面的评价方法。因此,凡是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晓光教授介绍,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过程中,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依照科学原则、风险性分析原则、实质等同性原则、个案原则和逐步原则、预防为主原则、重新评价原则对转基因作物及食品进行安全评价。这些安全评价旨在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转基因作物或食品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发生不良影响,在主要成分、微量营养成分以及抗营养因子等方面与非转基因作物或食品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杨晓光教授指出:“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的种类齐全。无论是转基因的植物、转基因的动物,还是转基因的微生物,以及由这些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所衍生的转基因的产品,在安全评价管理的时候,都全面覆盖。另外,从转基因技术从研发、市场加工到进出口贸易等产业化推广应用的各个环节都实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今尚未发现已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转基因棉花倍受欢迎   来自高碑店市的棉农祖茂堂向与会媒体介绍了转基因棉花的种植情况,他在发言中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国家对粮食种植补贴的提升,棉花种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但是转基因抗虫棉仍是最受棉农们欢迎的品种。种植抗虫棉帮助棉农在防治棉铃虫方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劳力和农药成本。尽管农药使用量的大大降低给了其他害虫一些“可乘之机”,但这些害虫仍在可控制范围内,没有对棉花生产造成危害性的影响。祖茂堂说:“自从种植抗虫棉以来,棉农就不再为治虫发愁了,不仅节省了买农药的钱、打农药的时间,而且村里再也没有人因为打农药而中毒身亡了。我们希望能有更好的棉花种植补贴 希望能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管理,别让我们棉农买到假种子 最希望的是有更好的技术让棉花能够抗更多的虫、抗更多的病!”祖茂堂还分享了他在国外的所见所闻,以及国外农民如何从种植转基因作物中受益的成功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表示,“转基因技术未来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技术的日益完善,我们也看到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认识逐步成熟,科学和理性逐渐占据上风,经济利益、政治因素、国际贸易的影响渐渐缩小。因此,我们应不遗余力地推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让转基因技术更多更好地造福人们的生活。”
  • 解密转基因食品实验
    湖南衡阳"黄金大米"转基因人体试验引起轩然大波。然而,在国外,转基因人体试验已不少见,在确保各项科学伦理审查通过之后,它就是科学界的寻常事儿。   标签黄金大米转基因人体试验食品安全伦理审查打印   湖南衡阳"黄金大米"转基因人体试验引起轩然大波。然而,在国外,转基因人体试验已不少见,在确保各项科学伦理审查通过之后,它就是科学界的寻常事儿。   2012年9月,一则美国塔夫茨大学学者汤光文(亦有报道称唐广文)4年前在湖南省衡阳进行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的消息引起了公众极大关注。   事发8月1日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上的一篇论文。论文称,为了比较儿童摄入"黄金大米"、菠菜和β-胡萝卜素油胶囊对补充维生素A有何不同,美国塔夫茨大学、湖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浙江医学科学院等工作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在一所小学进行试验,针对的是6到8岁小学生。   据《人民日报》报道,湖南省农业厅称从未进行相关试验,当地课题负责人也称从未见过"黄金大米",所做的是一项国家自然基金研究项目,所用食材均在当地采购。衡阳市政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也发表公开声明,否认开展过此"黄金大米"人体试验。   随后,据新华社报道,论文第三作者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荫士安因在接受调查时前后说法不一致而被停职。   9月11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此作出回应,称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尽快查清事实,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转基因人体试验到底是何种试验?在国内外,它必须遵循什么样的科学和伦理规范?   寻常试验?   除了涉事论文《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量研究》(在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中编号为NCT00680212),在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中,记者查到,汤光文还完成了一项名为《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视黄醇当量研究》的人体试验研究,另一项同为汤光文主导的《黄金大米类胡萝卜素在人体的生物利用度》项目还在招募试验对象。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曾庆平介绍,转基因人体试验,简单而言,即人试吃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人体试验,可分为药学试验和食品营养学试验。前者注重毒理药理的研究,后者重在研究营养物质成分的转化。   早在1998年,美国就开展了转基因药学试验,科学家们在人体中进行了转基因马铃薯疫苗的双盲试验,用于细菌性腹泻的预防。1999年,含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转基因莴苣也在3名志愿者身上进行了试验。   近年来,包括黄金大米人体试验在内的营养学试验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可以看到,一种转基因大豆的豆油制品也进行了几项人体试验。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玛丽戴图告诉记者,对于转基因人体试验,美国没有设定特定的法律和伦理准则。   "在美国约90%的玉米、大豆、甜菜都是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作物被认为跟通过标准遗传的作物没有什么不同。"纽约大学营养、食品研究和公共健康领域的玛丽思内斯特尔教授说。   依据《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指南》,所有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研究申请书必须呈送给一个或更多个科学与伦理审查委员会,以便对其科学价值和伦理可接受性进行审查。   伦理委员会是独立于试验组织者的机构,根据政府的法规组织和运作。他们的审查包括试验材料是否安全、试验流程是否合理、试验对象的安全和知情权是否得到保障等。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介绍,生物医学和行为学研究(包括汤光文的黄金大米研究)中的伦理和监管问题,都是由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的人类研究保护办公室负责。   伦理评估会依据下列五项标准进行审查:1.受试者承受的风险,2.是否给受试者足够的保护,3.对受试者以及他人的潜在受益,4.能够获取的知识的重要性,5.临床试验数据和安全的监测。南方周末记者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获悉,汤光文提交的项目经费申请通过了该研究院的两层审查。   确保知情权   专家普遍认为,保障受试者的知情权是保障学术伦理的至关重要一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保障受试者知情权也有详细的介绍。受试者应被告知试验的详细内容,包括进行试验的原因、流程、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可能受益等。   在详尽了解和充分理解试验后,受试者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决定是否参与。   2002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哈利吉尔伯特及其同事开展了一项转基因人体试验,测定转基因植物的DNA在做了迴肠造瘘术的患者的小肠中的生物活性。   哈利吉尔伯特告诉记者,试验中的12名志愿者都是从英国纽卡斯尔一家公立医院招募来的。"这些患者跟医生很熟,他们懂得医学试验的价值,因此乐意参与。"受试者们被召集起来,并被告知:"我们的试验旨在测试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他们来诊所参加试验的程序,我们会如何处理数据,以及最后的试验结果会以论文的形式发表。"   哈利吉尔伯特的试验设计顺利通过了纽卡斯尔大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我们用市场上售卖的转基因大豆来做人体试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用于试验的转基因作物尚未市场化,结果可能比较复杂。"哈利吉尔伯特说。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透露,尚未市场化的转基因作物也是可以做临床人体试验的。   但在学界,非市场化转基因作物的人体试验,仍是备受争议。   以黄金大米人体试验为例。2009年,Man-WanHo和迈克尔安东尼奥等美国科学家在发现美国塔夫茨大学进行黄金大米人体试验后,就曾联名写信给课题组负责人表示抗议。"我们不确定他们在做人体试验前,是否做过动物试验,至少在公开的资料中我们找不到相关信息和记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关于临床试验的介绍中写道,进行人体试验前,研究者需进行动物试验。   "更何况,黄金大米是一种转基因作物,其稳定性还有待认证。况且,大量非行业资金资助的独立研究表明使用转基因食品会出现各种副作用,包括引起试验室老鼠的肺肿、不育等症状。"Man-WanHo博士对其安全性表示担忧。   "中国比美国严格"   除了汤光文在中国进行的黄金大米人体试验,专家们都表示没有听说过其他的在中国进行的转基因人体试验。   学者专家们对转基因人体试验的争论,很大程度上落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上。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生物发育研究所研究员朱桢认为,转基因作物黄金大米基本没有安全性风险。"转基因产品进入人体后会不会产生一些变化,是科学层面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不用担心。消费者担心,是因为不了解。现在的转基因有点被妖魔化了。"   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研究员朱智伟则很紧张:"黄金大米,除了加强了维生素A,有没有转成其他的物质,谁也不知道。"   此外,关于转基因人体试验是否必要,学者们也各执一词。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规定,要求转基因生物产品应该"同与其相应的常规产品一样安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转基因大米专家黄昆仑说:"转基因人体试验不是必须的。在转基因安全评价上来说,如果在动物试验上证明其安全性了,就不需要再进入到人体试验,除非存在很大争议,或者科学上发现一些问题。如果做,需要遵循医学上做人体试验的规范。"   但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化名)则认为,黄金大米作为营养加强型的转基因食物,在安全性审查通过之后,进行人体内的有效性试验是必要的。   不过,专家一致认同的是,若要在中国做相关的转基因试验,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遵守相关的法律。   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研究员朱智伟说,转基因产品要进入中国,首先材料要报农业部批准,拿到农业部批文才能在海关办理入关。   其次,转基因产品在中国进行人体试验,研究内容需按规定提交卫生部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和卫生部审批。2000年我国成立了卫生部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负责对有关重大的医学伦理问题进行咨询和审查。2007年,卫生部正式印发了《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涉及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工作的管理。   "关于转基因产品的规定,中国比美国严格多了。"中科院院士李连达对记者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