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汽车线束拉力测试仪标准

仪器信息网汽车线束拉力测试仪标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汽车线束拉力测试仪标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汽车线束拉力测试仪标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汽车线束拉力测试仪标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汽车线束拉力测试仪标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汽车线束拉力测试仪标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汽车线束拉力测试仪标准相关的解决方案。

汽车线束拉力测试仪标准相关的资讯

  • 标准集团“纽扣拉力测试仪”研发取的重大突破
    纽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其应用普及率极高。几乎我们的使用的服装织物都有纽扣附件,纽扣作为织物的附件存在容易脱落的情况发展,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和特殊的人群对纽扣的脱落情况必须严格控制,例如:小孩子群体和精密操作行业(飞行员)等,都对纽扣的拉力脱落有着明确的标准要求。纽扣拉力测试仪是检验纽扣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原来标准中对纽扣没有检验规定及要求。这样使企业在拉链生产中,没有标准可依,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造成纽扣整体质量及使用寿命下降,并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针对纽扣的拉力测试实验设备,长期以来国内企业一直依赖进口设备和技术支持,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组织大量的研团队和技术骨干,查阅多方文献和检测标准以及经过实验和生产设计的多方修改完善,并与2015年顺利的研发出国产第一台高性能纽扣拉力测试仪,目前该纽扣拉力测试仪满足市场几乎所有的检测标准,同样可以满足内贸和外贸的相关部门的检测要求其参数如下:【品名】:纽扣测试仪【型号】:G201【用途】:对钮扣及衣物进行垂直拉力测试的力度,而钮扣及按钮并不拉扯至脱离衣物。【原理】:拉力测试仪的上夹具和下夹具夹住服装部件。夹具以设定速度移动,直至部件脱落。记录脱落强度和方式。【符合标准】ASTM D7142-2/F963,CFR 1500,EN 71 PART1,GB 6675,ISO 8124,M&P P115A【标准配置】:1、拉力座2、推拉力计3、二爪钳4、三爪钳5、拉力钳6、底部织物夹具7、公钮夹具8、母钮夹具尺寸:280*220*777mm【产品特点】1、可以通过手柄,向上提高及固定测试表的位置,方便更换试样。2、横向式首轮操作,设计配合人体工学原理,使操作者更舒适3、安全设计锁扣,操作更安全可靠4、配合特长机架,令延伸测试范围更广5、下夹布钳(型号 STA -0042)6、藏心的弹簧设计,大大提升销紧力度及确保测试重复性G、上夹钮钳(型号:SAT-0041)H、是最方便的设计及能减低试样,在测试过程中因滑漏而造成的破坏更多关于 纽扣测试仪:http://www.lalianniukou.com/productlist/list-5-1.html
  • 薄膜拉力测试仪在医药包装性能测试中的重要性
    随着医药行业对包装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薄膜拉力测试仪在评估和确保包装质量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薄膜拉力测试仪如何满足医药包装性能的测试需求。1. 医药包装的特殊要求医药包装不仅需要保护药品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还需符合安全、有效、便捷等多重要求。因而,包装材料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拉力强度、耐撕裂性和耐穿刺性等,成为了检测的重点。2. 薄膜拉力测试仪的基本原理薄膜拉力测试仪通过施加均匀的拉力,测量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及断裂情况。它能够提供精确的数据,帮助研发和生产团队分析包装材料的性能。3. 应对医药包装性能需求的优势3.1 精确测试薄膜拉力测试仪具备高精度测量功能,可以准确评估医药包装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拉伸性能,从而确保药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3.2 多功能性除了拉力测试,许多现代薄膜拉力测试仪还配备了其他功能模块,如撕裂强度、穿刺强度等测试。这使得其能够全面评估包装材料的性能。3.3 兼容性强薄膜拉力测试仪适用于多种材料,包括塑料薄膜、复合材料等,符合当今医药包装日益多样化的趋势。4. 数据分析与质量控制4.1 结果的可视化薄膜拉力测试仪常配备数据分析软件,能够将测试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便于研发团队直观分析。这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4.2 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测试数据可以作为品质保证的依据,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5.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药行业需求的变化,薄膜拉力测试仪也在不断发展。未来,智能化、自动化的测试设备将更好地服务于医药包装行业,提升包装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结语薄膜拉力测试仪在医药包装性能测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能提供精准的测试数据,还能通过多功能性和数据分析,提高包装材料的质量与安全性。随着行业的发展,薄膜拉力测试仪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 新能源汽车引领下年更新159条标准——2021汽车材料及零部件测试标准盘点
    2021年可谓标准“元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将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之一,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机器人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变革。我国是汽车产销第一大国,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已成为支撑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回顾过去这一年,我国批准发布大量汽车标准,本文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主流团体标准进行了简要盘点,以飨读者。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强制性标准主要包括汽车的安全性标准、汽车排放物的控制标准、汽车操声限制标准、汽车燃油消耗量限制标准等。2021年,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共58项。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GB 17675-2021汽车转向系 基本要求2021/2/202022/1/12GB 19578-202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2021/2/202021/7/13GB 26512-202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2021/2/202022/1/14GB/T 39851.2-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第2部分:传输层协议和网络层服务2021/3/92021/10/15GB/T 39895-202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 标识规范2021/3/92021/10/16GB/T 39897-2021车内非金属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检测方法2021/3/92021/10/17GB/T 39896-2021厢式货车系列型谱2021/3/92021/10/18GB/T 32694-2021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2021/3/92021/10/19GB/T 26779-202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2021/3/92021/10/110GB/T 19753-2021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3/92021/10/111GB/T 19237-2021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机2021/3/92021/10/112GB/T 18386.1-202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2021/3/92021/10/113GB/T 39901-2021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3/92021/10/114GB/T 39899-202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自动变速器2021/3/92021/10/115GB 9656-2021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2021/4/302023/1/116GB 40164-2021汽车和挂车 制动器用零部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4/302022/1/117GB/T 40032-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2021/4/302021/11/118GB/T 31498-2021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2021/8/192022/3/119GB/T 40432-2021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2021/8/192022/3/120GB/T 40494-2021机动车产品使用说明书2021/8/192022/3/121GB/T 40499-2021重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2021/8/192022/3/122GB/T 40501-2021轻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2021/8/192022/3/123GB/T 40509-2021汽车转向中心区操纵性过渡特性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4GB/T 40507-2021乘用车 自由转向特性 转向脉冲开环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5GB/T 40512-2021汽车整车大气暴露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6GB/T 40521.1-2021乘用车紧急变线试验车道 第1部分:双移线2021/8/192022/3/127GB/T 40521.2-2021乘用车紧急变线试验车道 第2部分:避障2021/8/192022/3/128GB/T 38146.3-2021中国汽车行驶工况 第3部分:发动机2021/8/192022/3/129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2021/8/192022/3/130GB/T 24347-2021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2021/8/192022/3/131GB/T 40428-202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32GB/T 34015.4-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4部分:梯次利用产品标识2021/8/192022/3/133GB/T 40433-2021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技术要求2021/8/192022/3/134GB/T 40430-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符号集2021/8/192022/3/135GB/T 34015.3-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3部分:梯次利用要求2021/8/192022/3/136GB/T 14172-2021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静侧倾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37GB/T 40822-2021道路车辆 统一的诊断服务2021/10/112022/5/138GB/T 40861-2021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2021/10/112022/5/139GB/T 5334-2021乘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0GB/T 39851.3-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第3部分:排放相关系统的需求2021/10/112022/5/141GB/T 33598.3-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3部分:放电规范2021/10/112022/5/142GB/T 38775.7-202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7部分:互操作性要求及测试 车辆端2021/10/112022/5/143GB/T 12678-2021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4GB/T 27840-202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45GB/T 19754-2021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6GB/T 40712-2021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2021/10/112022/5/147GB/T 40711.2-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2部分:怠速起停系统2021/10/112022/5/148GB/T 38775.5-202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5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9GB/T 40578-2021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50GB/T 12535-2021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1GB/T 40625-2021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室内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52GB/T 5909-2021商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3GB/T 40711.3-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3部分:汽车空调2021/10/112022/5/154GB/T 39037.1-2021用于海上滚装船运输的道路车辆的系固点与系固设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车和汽车列车(不包括半挂车)2021/10/112022/5/155GB/T 40711.4-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4部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2021/10/112022/5/156GB/T 40855-2021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7GB/T 40857-2021汽车网关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8GB/T 40856-2021车载信息交互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行业标准汽车行业标准主要包括汽车整车、发动机及各大总成的性能要求、技术条件等表明产品本身质量水平的标准。2021年,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管理的行业标准共9项。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QC/T 1149-2021大件运输专用车辆2021/5/172021/10/11QC/T 1152-2021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DC/DC变换器技术条件2021/8/212022/2/12QC/T 1153-2021汽车紧固连接螺栓轴力测试 超声波压电陶瓷片法2021/8/212022/2/13QC/T 1154-2021汽车微电机用换向器2021/8/212022/2/14QC/T 1155-2021汽车用USB功率电源适配器2021/8/212022/2/15QC/T 1156-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单体拆解技术规范2021/8/212022/2/16QC/T 271-2021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2021/8/212022/2/17QC/T 550-2021汽车用蜂鸣器2021/8/212022/2/18QC/T 62-202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减震器2021/8/212022/2/19QC/T 942-2021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2021/8/212022/2/1团体标准本文仅整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批准发布的团体标准,共92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最早始于2006年,2014年入选首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以下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1T/CSAE 172-2021电动乘用车剩余里程准确度评价试验方法2021/2/262T/CSAE 173-2021基于道路载荷谱的汽车用户使用与试验场试验相关性分析评价规程2021/3/293T/CSAE 174-2021汽车产品可靠性增长开发指南2021/3/294T/CSAE 175-2021汽车可靠性设计的用户定义方法2021/3/295T/CSAE 176-2021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噪声品质测试评价规范2021/3/296T/CSAE 177-2021电动汽车车载控制器软件功能测试规范2021/4/127T/CSAE 179-2021汽车用高韧性热镀铝硅合金镀层热冲压钢板技术要求2021/4/128T/CSAE 180-2021轻型汽车道路行驶工况2021/4/129T/CSAE 40-2021乘用车塑料前端框架技术条件2021/4/1210T/CSAE 178-2021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2021/5/1311T/CSAE 181-2021汽车室内润滑脂气味测试及评价方法2021/5/1312T/CSAE 182-2021汽油机油低速早燃性能测试方法2021/5/1313T/CSAE 184-202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指标及估算误差试验方法2021/5/1314T/CSAE 185-2021自动驾驶地图采集要素模型与交换格式2021/5/1315T/CSAE 186-202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箱火灾用气体防控装置2021/5/1316T/CSAE 183-2021燃料电池堆及系统基本性能试验方法2021/6/1117T/CSAE 75.2-2021汽车防锈包装规程 第2部分:动力总成及其主要零部件2021/6/1118T/CSAE 191-2021全球典型地区气候环境老化严酷度分级2021/6/1119T/CSAE 192-2021汽车零部件电镀和涂装实验室 通用技术要求2021/6/1120T/CSAE 193-2021汽车用自攻螺钉在热塑性塑料上拧紧扭矩性能试验方法2021/6/1130T/CSAE 199-2021汽车用高真空压铸铝合金减振器支座技术条件2021/6/3031T/CSAE 200-2021汽车用铝合金直锻工艺轮毂技术条件2021/6/3032T/CSAE 201-2021汽车用薄钢板冲压极限减薄率测试方法
  • 524项国标计划下达 涉及分析仪器与物性测试仪器、汽车与半导体等行业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2020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本批计划共计524项,其中制定340项、修订184项,推荐性标准517项,指导性技术文件7项。本批524项国家标准计划中,涉及颗粒测试与无损检测仪器,以及试验机等物性测试仪器;色谱、质谱、光谱等多种分析仪器;汽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增材制造等行业。小编按分类整理如下:颗粒测试序号计划号项目名称标准性质制修订代替标准号采用国际标准项目周期(月)归口单位起草单位3220204663-T-491微细气泡技术 微细气泡使用和测量通则 第1 部分:术语推荐制定ISO 20480-1:201718全国微细气泡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25220204883-T-469颗粒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 通用技术要求推荐制定24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37120205002-Z-469Zeta 电位测量操作指导原则指导制定ISO/TR 19997:201812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41520205046-T-606离子交换树脂粒度、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测定推荐修订GB/T 5758-200118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无损检测仪器序号计划号项目名称标准性质制修订代替标准号采用国际标准项目周期(月)归口单位起草单位5220204683-T-604无损检测仪器 相控阵超声设备的性能与检测 第3 部分:组合系统推荐制定ISO 18563-3:201518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超声仪器分公司5320204684-T-604无损检测仪器 相控阵超声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2 部分:探头推荐制定ISO 18563-2:201718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超声仪器分公司、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5420204685-T-604无损检测仪器 相控阵超声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1 部分:仪器推荐制定ISO 18563-1:201518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超声仪器分公司、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24820204879-T-469铸钢件 超声检测 第2部分:高承压铸钢件推荐修订GB/T7233.2-2010ISO 4992-2:202018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24920204880-T-469铸钢件 超声检测 第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推荐修订GB/T7233.1-2009ISO 4992-1:202018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30020204931-Z-469无损检测 自动超声检测总则指导制定ISO/TS 16829:201718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等30220204933-T-469筒形锻件内表面超声波检测方法推荐修订GB/T 22131-200818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二重(德阳)重型装备公司等试验机测试方法序号计划号项目名称标准性质制修订代替标准号采用国际标准项目周期(月)归口单位起草单位13720204768-T-605金属材料 蠕变及蠕变-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定方法推荐制定24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华东理工大学、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3820204769-T-605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应变控制拉-扭热机械疲劳试验方法推荐制定24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工业大学等20220204833-T-610铝合金断裂韧度试验方法推荐制定24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等分析仪器检测方法序号计划号项目名称标准性质制修订代替标准号采用国际标准项目周期(月)归口单位起草单位3420204665-T-491纳米技术 表面增强拉曼固相基片均匀性测定 拉曼成像法推荐制定24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苏州天际创新纳米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大学等14820204779-T-605石墨材料 当量硼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推荐制定24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14920204780-T-605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推荐制定24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鞍钢股份有限公司15020204781-T-605钨铁钴、镍、铝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推荐制定24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江西省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赣州江钨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等15120204782-T-605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锰、硅、磷和铁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 射线荧光光谱法(熔铸玻璃片法)推荐制定24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15420204785-Z-605铁矿石 波长色散X 射线荧光光谱仪 精度的测定指导制定ISO/TR 18231:201618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州海关技术中心18720204818-T-609玻璃纤维及原料化学元素分析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推荐制定24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18820204819-T-609玻璃纤维及原料化学元素的测定 X 射线荧光光谱法推荐制定24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35620204987-T-469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5 部分:铜、铅、锌、银、铁、锰、镍、钴、铝、铬、镉、锑、铋、砷、汞、硒、钡和铍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推荐制定24全国黄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37920205010-T-607化妆品中功效组分虾青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推荐制定24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39320205024-T-607皮革 化学试验 热老化条件下六价铬含量的测定推荐制定ISO 10195:201818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研究所、中轻检验认证有限公司41420205045-T-606水处理剂分析方法 第1部分:磷含量的测定推荐制定24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等47720205108-T-326土壤质量 土壤中22 种元素的测定 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推荐制定18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48020205111-T-334珠宝玉石鉴定 红外光谱法推荐制定24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48120205112-T-334珠宝玉石鉴定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推荐制定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汽车试验方法序号计划号项目名称标准性质制修订代替标准号采用国际标准项目周期(月)归口单位起草单位48920205120-T-339道路车辆 安全玻璃材料电加热玻璃试验方法推荐制定ISO 17449:201518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9120205122-T-339汽车通过性试验方法推荐修订GB/T 12541-199018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9 部队、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49320205124-T-339汽车列车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推荐修订GB/T 26778-201118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49420205125-T-339乘用车后部交通穿行提示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推荐制定2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49520205126-T-339乘用车车门开启预警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推荐制定2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序号计划号项目名称标准性质制修订代替标准号采用国际标准项目周期(月)归口单位起草单位20620204837-T-610半导体封装用键合金及金合金丝推荐修订GB/T 8750-201418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达博有色金属焊料有限责任公司20820204839-T-339集成电路 电磁抗扰度测量 第4部分:射频功率直接注入法推荐制定IEC 62132-4:200618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20920204840-T-339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传输线脉冲器件级推荐制定21520204846-T-339半导体器件 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37部分:使用加速度计进行板级跌落试验方法推荐制定IEC 60749-37:200818增材制造序号计划号项目名称标准性质制修订代替标准号采用国际标准项目周期(月)归口单位起草单位7520204706-T-604
  • 为何薄膜拉力机、摩擦系数仪、密封性测试仪是食品包装企业品控必须仪器
    食品包装企业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薄膜拉力机、摩擦系数仪和密封性测试仪是品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仪器,它们各自在包装材料的测试和质量控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薄膜拉力机:薄膜拉力机用于测量包装材料(如塑料薄膜、复合材料等)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这些参数对于评估包装材料的耐用性、抗破损能力和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拉力机测试,可以确保包装材料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物理冲击和拉伸,从而避免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出现破损。摩擦系数仪:摩擦系数仪用于测定包装材料的滑动摩擦系数,这对于评估包装材料在生产线上的运行特性非常重要。低摩擦系数可以减少包装过程中的磨损,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包装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粘连问题。适当的摩擦系数有助于确保自动包装机械的顺畅运作,减少停机时间和材料浪费。密封性测试仪:密封性测试仪用于检测包装的完整性和密封强度,这对于食品包装尤为重要,因为密封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食品的保质期和卫生安全。通过密封性测试,可以确保包装无泄漏,防止外界污染物和微生物的侵入,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密封性测试也有助于检测包装材料的耐压性和耐穿刺性,特别是在包装易碎或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食品时。综上所述,薄膜拉力机、摩擦系数仪和密封性测试仪是食品包装企业品控的必备仪器,它们分别从材料的力学性能、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和产品的安全密封性等方面,为保证食品包装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这些仪器的严格测试和控制,食品包装企业能够提供更加可靠和安全的包装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和法规的要求。更多相关产品信息、解决方案、行业动态可关注山东泉科瑞达仪器官网
  • 工信部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附汽车测试技术网络大会)
    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含五大方面,15项内容。全文如下: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要求,紧贴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实际需求,践行使命担当,奋力开创汽车标准化工作新局面,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持续完善标准顶层设计,加强各方统筹协调1.健全完善汽车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汽车行业“十四五”技术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研究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备标准体系,加快构建汽车芯片标准体系。2.统筹推进汽车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汽车标准的交叉融合问题,推动建立跨行业跨领域工作协同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协同、上下联动,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汽车芯片、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准的统筹协调,不断提升标准工作开放性和透明度。3.强化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标准技术来源和行业需求研究,鼓励行业机构、业界企业、社会公众等提出标准需要和意见建议;持续加大标准宣贯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深度解读标准内容和要求支撑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开展重点标准实施效果阶段性评估,立足我国政府管理及产业发展趋势持续提升标准质量水平。二、加快新兴领域标准研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4.新能源汽车领域。启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相关标准修订工作,进一步提升动力蓄电池热失控报警和安全防护水平;加快推进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列标准研究,修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标准,进一步强化电动汽车安全保障。开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最大功率测试方法标准预研,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驱动电机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标准制修订,持续完善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部件标准体系。开展动力蓄电池耐久性标准预研,推进动力蓄电池电性能、热管理系统、排气试验方法及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管理规范等标准研究,促进动力蓄电池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耗及续驶里程、低温起动性能、动力性能试验方法等整车标准以及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等关键系统部件标准研究,支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及示范运行。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开展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技术升级方案研究和验证,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等系列标准修订发布。5.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管理试点,组织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等标准试行验证,完成软件升级、整车信息安全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审查与报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要求、设计运行条件及车载定位系统等L3及以上通用要求类标准草案编制,完成封闭场地、实际道路及模拟仿真等试验方法类标准的制定发布,面向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开展标准验证试验,有力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工作。加快推进信息安全工程、应急响应、数据通用要求、车载诊断接口、数字证书及密码应用等安全保障类重点标准制定,进一步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完善车辆网联功能技术标准子体系,推进基于LTE-V2X的车载信息交互系统、基于网联功能的汽车安全预警场景应用以及相应交互接口规范等标准的研究和立项,协同推动智慧城市网联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制定,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平台等的互通互联。分阶段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系列标准制定,开展符合我国交通特征的测试设备等标准研制工作。6.汽车电子领域。完成无线通信终端、毫米波雷达、主/被动红外等关键系统部件标准审查和报批,加快推进免提通话和语音交互标准制定,启动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抬头显示系统、激光雷达等标准研制立项,满足不断增长的车载电子系统标准需求。推进整车及零部件电磁兼容基础通用标准修订立项,启动整车天线系统射频性能评价、整车辐射发射限值、人体电磁曝露、车辆雷电效应和整车天线系统通信性能等标准预研。完成车辆预期功能安全、车辆功能安全审核及评估方法、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功能安全等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标准体系。7.汽车芯片领域。开展汽车企业芯片需求及汽车芯片产业技术能力调研,联合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等关联行业研究发布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推进MCU控制芯片、感知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计算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专用芯片等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通用规范标准预研。三、强化绿色技术标准引领,支撑双碳目标实现8.能源消耗量领域。完成轻型、重型商用车第四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征求意见,加快推进乘用车第六阶段燃料消耗量、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标准制定。开展高效电机等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评价方法标准研究,启动乘用车道路行驶能源消耗量监测规范标准预研。完成轻型汽柴油车、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标准审查和报批。9.碳排放领域。开展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术语定义、碳中和实施指南等基础通用标准研究和立项。推进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碳排放及核算办法相关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电动汽车行驶条件温室气体碳减排评估方法标准预研。四、完善整车基础相关标准,夯实质量提升基础10.汽车安全领域。推动燃气汽车燃气系统安装规范、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等标准发布,加快灯光系列标准整合以及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及固定点、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等标准修订。推进乘用车制动系统、前后端防护装置、顶部抗压强度、行人碰撞保护、侧面碰撞乘员保护、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防盗装置等标准制修订,进一步强化乘用车安全要求。做好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标准宣贯实施,推动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标准发布,加快商用车驾驶室外部凸出物标准、专用校车安全、专用校车学生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等标准制修订,持续推进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等危化品运输车辆标准整合,开展轻型汽车/商用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标准实施评估及强制性实施的可行性分析,不断提高商用车安全水平。进一步完善车辆事故与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启动汽车故障模式和事故分类等标准预研。11.传统整车领域。围绕自卸半挂车栏板高度、45英尺集装箱列车长度等内容进行调研,适时启动GB 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 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修订工作。配合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标准修订,启动空气悬架车辆评价、提升桥车辆技术要求等支撑性标准的研制。加快推进汽车列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修订,开展主挂自动连接、连接装置强度、货物隔离装置及系固点等标准预研。开展3.5t以下轻型挂车标准体系研究,根据行业需求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推进车辆操控、主动降噪、结构耐久、车内外提示音等方面标准预研。12.零部件领域。推进空气悬架、推力杆、高度控制阀、自动变速器、电子辅助转向系统(EPS)、多种类型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标准研究与制修订。开展新型塑料及复合材料的车辆零部件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加快压缩天然气(CNG)汽车35MPa压力关键部件等标准升级。五、全面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3.加强全球技术法规制定协调。全面跟踪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WP.29)动态及趋势,切实履行《1998年协定书》缔约国义务及自动驾驶与网联车辆工作组、电动汽车安全工作小组副主席等职责,牵头先进驾驶辅助系统部件、自动驾驶功能要求、自动驾驶测评方法、数据记录系统、电动汽车安全、氢燃料电池车辆安全、车载电池耐久性等重点法规项目规划与研制工作,适时提出中国提案。推动1-2项中国标准进入全球技术法规候选纲要,持续提升国际法规协调工作的参与度与贡献度。14.深度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切实履行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委员会(ISO/TC22)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车载雷达特别工作组召集人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动车辆电能传输系统委员会(IEC/TC69)等相关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职责,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车载毫米波雷达探测性能评价、动力蓄电池系统功能安全、汽车电子/电气部件传导骚扰试验方法等国际标准研究,重点推动乘用车外部保护、负压救护车、安全玻璃、燃料电池汽车低温冷启动及最高速度等国际标准立项并新建1-2个国际标准工作组,持续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影响力。15.务实推进中外标准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与平台,巩固并扩大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和法规协调工作成果,共同提出国际标准法规提案,联合开展相关标准法规制定活动,推动形成国际标准化共识。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与重点沿线国家开展汽车标准化交流、培训等活动,促进国内外标准化机构间的对话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汇集行业多方资源力量,不断扩充国际协调专家队伍,实现国际协调资源共享和专家有序管理。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我国是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据中汽协预测,202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10万辆,同比增长3.1%;与之相对应的汽车召回量也有所增长,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21年国内乘用车企召回缺陷汽车851.91万辆。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主机厂和零部件厂高度重视整车品质的提升。针对整车和组件的测试及质量监控,已经贯穿汽车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基于此,仪器信息网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将于4月13-14日组织举办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为汽车产业链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推动我国汽车测试行业健康发展,助力汽车产业持续提升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高质量制造。免费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mobile2022/扫码免费报名参会会议赞助:15718850776(微信同号)刘老师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4月13日上午 零部件失效分析09:00-09:30机械传动零部件失效诊断技术研究及其制造设计的改进应用潘安霞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09:30-10:00更新中欧波同10:00-10:30高强度零部件延迟开裂问题探讨唐刚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0:30-11:00电子探针在汽车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岛津11:00-11:30检验分析报告中的图片表达问题探讨刘柯军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化及失效专业委员会4月13日下午 零部件测试技术14:00-14:30汽车橡胶材料测试(拟)苍飞飞国家橡胶轮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4:30-15:00汽车零部件清洁度测试技术谢宇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15:00-15:30赞助席位15:30-16:00汽车几何尺寸测量(拟)邵双运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16:00-16:30赞助席位16:30-17:00更新中冯继军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17:00-17:30车内空气污染检测技术胡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4月14日上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上)09:00-9:30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测评技术研究谢先宇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9:30-10:00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技术马天翼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10:00-10:30更新中基恩士10:30-11:00驱动电机测试技术与研究(拟)吴诗宇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11:00-11:30赞助席位11:30-12:00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OBC)与充电桩电源新技术王正仕浙江大学4月14日下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下)14:00-14:30数字射线成像(DR)及工业CT检测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上的应用郑小康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14:00-16:30更新中
  • 北京新能源汽车公司572万采购一套ESD测试仪
    p 8月4日,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发布半导体器件ESD测试仪项目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572万元。 /p p 项目概况:半导体器件ESD测试仪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东土城路甲9号二层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0年08月25日 13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p p 项目编号:0722-206FE2354WSS br/ /p p 项目名称:半导体器件ESD测试仪项目 br/ /p p 预算金额:572.0 万元(人民币) br/ /p p 时间:2020年08月04日 至 2020年08月11日 /p p 采购需求:ESD测试仪(包含HBM/MM/latch-up测试仪、CDM测试仪)一套,包括伴随的安装、调试、使用培训及售后服务等,设备适用于JS-001-2017,JS-002-2014,AEC-Q100静电测试国际标准。具体服务及技术指标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第八章技术规格与要求。 br/ /p p br/ /p
  • 北京新能源汽车公司ESD测试仪项目更正公告
    p 一、项目基本情况 /p p 原公告的采购项目编号:0722-206FE2354WSS       /p p 原公告的采购项目名称: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半导体器件ESD测试仪项目招标公告       /p p 首次公告日期:2020年08月04日       /p p 二、更正信息 /p p 更正事项:采购公告 /p p 更正内容: /p p 现将该项目的招标文件售卖截止时间:2020年 8月11日下午04:30变更为2020年8月24日下午04:30; /p p 原招标公告的其他内容不变。本项目招标文件涉及到的上述内容均做相应变更。 /p p 更正日期:2020年08月11日  /p p 三、其他补充事宜 /p p 四、凡对本次公告内容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p p 1.采购人信息 /p p 名 称: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p p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0号亦城国际中心A座12层         /p p 联系方式:胡明清 13261662358       /p p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p p 名称:中国远东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p p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东土城路甲9号             /p p 联系方式:耿自强、王珊珊 13031000994             /p p 3.项目联系方式 /p p 项目联系人:耿自强 /p p 电话:  13031000994 /p
  • 行业应用 | 汽车材料的力学测试解决方案 – AMETEK LLOYD
    随着人类能源消耗类型的更新迭代,作为日常能源消耗的最典型代表,汽车的能源消耗正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换。在日益追求车体轻量化,低能耗的同时,车辆的安全性与能源的优化利用成为近年来各国研发的重点。AMETEK力学测试产品线提供丰富的汽车行业检测项目,以超高的仪器精度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为汽车行业提供有力的科研和质控数据保障。汽车材料物理强度测试无论是传统的石化能源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车体材料是构成一辆汽车的基础。AMETEK LLOYD提供种类丰富的车体材料测试解决方案,主要包括A柱材料拉伸试验,底盘材料拉伸强度,车用涂层拉力、摩擦系数测试,车窗玻璃摩擦力、滑动力测试,车门拉开/闭合力,管路装配力,车用按键力,脚刹、油门、离合器执行力测试,车用密封件拉压强度测试,剪切力测试,钥匙插入力,扭转力测试等项目。在追求安全性的同时,大量的人体工程力学测试项目可以保障车辆的使用更加舒适。同时,车辆电子电器原件的物性检测,可有效的模拟原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有效的分析可以保障车辆在多环境下可靠的执行电器指令,为安全的实现智能化提供有利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电池测试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新能源电池和电池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检测至关重要。AMETEK LLOYD提供一系列新能源电池检测方案,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隔膜、铝塑膜拉伸、穿刺测试,摩擦系数测试,锂离子电池抗弯,抗压强度测试,定厚测压,定压测厚测试,锂电池强制内短路测试等。LLOYD锂电测试解决方案服务于各大电池企业多年,具有丰富的新能源测试经验,有效的协助电池厂和车企在电池的安全性科研与质控上更进一步。汽车传动件硬度测试作为车辆传动的核心,车轴,齿轮,齿条,轴承,曲轴等大量应用于各类汽车。车用传动件往往需要在高载荷、高热和高摩擦下服役多年,所以元件硬度的测试至关重要。AMETEK Newage硬度计提供金属硬度的快速测试解决方案,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可以近百倍的提升测试效率,扩大检测量,高效的为车辆原件供应商提供硬度数据。展会信息
  • 网络研讨会 | 汽车循环腐蚀测试标准GMW 14872全解读!
    GMW 14872 是在通用汽车早前的循环腐蚀测试GM 9540P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是通用汽车最新的实验室加速循环腐蚀测试方法。GM 9540P之前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创新性地引入了喷淋(非喷雾)的盐溶液施加方式,但是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人工的倒箱。Q-FOG CRH盐雾箱喷淋功能GMW 14872 利用腐蚀测试箱技术的发展,包括如Q-FOG CRH循环腐蚀箱的相对湿度可控功能。其在GM 9540P的框架基础上,使用喷淋(shower spray)而不是喷雾(Fog),在50-80%相对湿度之间有充分的时间,使用道路融雪剂配方作为盐溶液,还要求使用标准腐蚀板进行失重监控等。这些方法可以得到更为可靠和高重复性的测试结果,更好地模拟自然大气环境,但同时要求操作者对标准本身有深刻理解。Q-FOG CRH循环腐蚀盐雾试验箱Q-FOG CRH循环盐雾腐蚀试验箱在这次研讨会中,我们会详细介绍如何在Q-FOG CRH盐雾箱中正确执行GMW 14872。网络研讨会时间:2021年7月15日(周四)上午10点研讨会主题:如何正确运行GMW 14872 实验室加速循环腐蚀测试参与方式:网络参与,请发邮件到【marketing@hjunkel.com】(邮件标题写”汽车循环腐蚀测试标准GMW 14872全解读!网络研讨会】研讨会费用:免费主办单位美国Q-LAB公司:一家全球性的材料耐久性测试产品供应商。其生产的紫外老化试验机、氙灯试验机、盐雾试验机是目前国际最高端的老化实验仪器,特别是其QUV更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老化试验机。翁开尔公司是Q-LAB在中国及东南亚行业总代理商。翁开尔公司是Q-LAB在中国及东南亚行业指定代理商。全力支持本次研讨会。参与方式请发邮件到marketing@hjunkel.com,注册成功后,您将受到系统发出的注册成功邮件,邮件里有唯一的参会链接,7月15日(周四)当天上午9:45后,可点击链接进入会场。期待您的参与!
  • 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不一 二手车转籍再陷尴尬
    2015年7月,刚刚取得广东省广州市中小客车更新指标及号牌的吴伟春从广东省清远市购买了一辆丰田二手车准备迁入广州市,但广州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向其出具的《机动车业务一次性告知单》显示,该车未达国四环保标准,不能办理车辆转入手续。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吴伟春措手不及,一怒之下将广州市车管所告上法庭。  吴伟春主张,车管所的做法限制了公民对物权或财产权的自由行使,属于违法行为。  车管所则提出,案涉车辆在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查询得到的结果是达到国三排放标准,不符合当时广州市执行的国四排放标准。随后车管所应吴伟春的要求开具了《机动车业务一次性告知单》,作为案涉车辆办理回迁的证明,此办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根据广东省环保厅网站公布的案涉车辆尾气排放信息,认定该车排放标准为国四。由此,撤销了车管所的不予受理转入手续的决定,责令车管所重新做出处理。  案件的审理结果令人满意,可其中隐藏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同一辆车,为什么车管所说符合国三排放标准,法院说符合国四排放标准呢?  辽宁省环保厅机动车排放防治办主任张丁楠对此的解释是,公安部有车辆管理信息目录,车管所可以从这个平台查询到车辆排放标准,而环保部下属单位是从机动车环保网上查询车辆排放标准,两个平台信息不统一导致出现对同一辆车排放标准认定不同的情况。此案的关键在于我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给认定车辆排放标准造成很大麻烦。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二手车行业发展委员会秘书长郭平介绍,我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是参照欧盟(EU)标准制定的,欧Ⅳ排放标准于2005 年年底开始实施,欧Ⅴ排放标准于2009年开始实施。而我国环保部在2010年发布国四排放标准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2013年9月环保部又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法(中国第五阶段)》,要求2017年1月1日起,全国机动车全面实施国五排放标准。进口汽车进口时要向环保部及工信部报备排放标准,因为时间上的差异,出现欧洲2006年出厂的符合欧Ⅳ排放标准的车,2009年之前出口到我国只能按照国三排放标准备案,欧洲 2009年出厂达到欧Ⅴ排放标准的车,2013年之前出口到我国只能按国四排放标准申请备案。这就是导致同一辆车出现两种排放标准的根源。  “现在由于排放标准不一造成二手车转籍困难的情况非常普遍,说到底还是限迁引起的。”郭平说,落实国务院解除二手车限迁政策精神刻不容缓。
  • 医用注射器滑动性能测试仪的应用与重要性
    医用注射器滑动性能测试仪的应用与重要性在制药包装行业中,医用注射器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中,通过吸入并注射药品至患者体内,以实现治疗目的。医用注射器的使用不仅需要确保药品的精确剂量,还需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对医用注射器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特别是滑动性能测试,显得尤为重要。医用注射器的应用与用途医用注射器通常由针管、活塞(芯杆)、针座、活塞柄、护帽和胶塞等部分组成,其设计精巧,操作简便。在制药包装行业中,医用注射器被用于封装各种药品,如注射液、疫苗等,以便安全、有效地传输给患者。其精确的剂量控制和密封性能,使得医用注射器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滑动性能测试的必要性为了确保医用注射器的使用质量,国家标准《GB15810-2001使用注射器》对其活塞滑动性能做出了严格规定。滑动性能是指活塞在注射器内移动时的顺畅程度,直接关系到注射过程中药品的推送效果和患者的感受。如果注射器的滑动性能不佳,可能会导致药品推注不畅、注射阻力过大或泄漏等问题,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因此,进行医用注射器滑动性能测试,是保障其使用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测试,可以评估注射器的滑动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医用注射器滑动性能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医用注射器滑动性能测试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注射器滑动性能的仪器。该仪器通过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推拉动作,对注射器的芯杆施加一定的力,并在一定速度下测量其试验拉力和试验推力。具体测试方法如下:固定器身:首先,将注射器的器身固定在测试仪上,确保其在测试过程中不会移动。施加力并测量:然后,给芯杆一端施加一个力,并设定测试仪的速度(通常为100mm/min±5mm/min)。在此速度下,测试仪将记录芯杆与注射器身之间的试验拉力和试验推力。数据记录与分析:测试仪将自动记录施加的力、芯杆的运动情况以及相应的拉力和推力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分析注射器的滑动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济南三泉中石实验仪器生产的注射器滑动性测试仪还配备了定制注射管夹具,可以精确测定注射时的初始力、滑动力以及保持力等参数。在拉伸和压缩技术试验模式下,控制横梁的上下移动模拟液体的注入和射出过程,生成相关数据,并计算分析报告初始、平均、最大和最小力等关键指标。综上所述,医用注射器滑动性能测试仪在制药包装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通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和评估,可以确保医用注射器的使用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项标准立项,涉及新能源汽车等
    2022年6月9日-17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部组织了本年度第二次标准集中审查系列会议。本次审查会按照专业方向分10个会场进行,对32项标准项目提案进行了立项论证,来自行业企业320名技术专家参与研讨。最终23项标准项目通过审查,列入2022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研制计划。通过立项审查的标准项目清单序号标准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技术领域1  《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全链数据采集技术规范》金振华新能源汽车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堆耐久性试验方法》王晓兵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堆台架试验方法》冀雪峰4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郭 婷王 丹5  《纯电动汽车热系统高低温能量消耗 台架试验方法》付 宇6  《车载时间敏感网络通讯芯片功能和性能要求》王小兴智能网联汽车7  《车载时间敏感网络中间件通用要求》朱海龙8  《车路协同路侧基础设施 总体技术要求》王井伟9  《车路协同路侧基础设施 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王井伟王翔宇10  《智能网联汽车 城市道路场景无人化测试 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王井伟孙宫昊11  《智能网联汽车整车移动通信性能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郭迪军邓文山12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李晓龙13  《车路协同 智能决策道路 第1部分:定义与分级标准》郝若辰14  《车路协同 智能决策道路 第2部分:系统总体架构及应用》郝若辰15  《重型车OBD和NOx控制系统整车检验方法》任烁今汽车整车试验16  《越野汽车高温地区适应性试验方法》龙孝康17  《乘用车越野性能评测方法》郭 强18  《汽车用金属材料断裂应变测试方法》张钧萍汽车材料应用及轻量化19  《乘用车车身用铝合金挤压型材》韩志勇20  《汽车用2000MPa级热成形钢质量评价指南》季春红21  《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高 聪22  《乘用车典型零部件轻量化系数计算方法》刘 波23  《乘用车电动尾翼》车全武汽车零部件接下来,牵头单位将在CSAE标准信息平台正式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欢迎大家加入!
  •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强制认证执行标准发布
    为保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有效实施,现就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品强制性认证执行标准的有关要求公告如下:   一、新申请认证的产品需按照附表中所列标准要求(含实施日期要求)进行认证。   二、对于标准修订的情况,如果无新增试验项目,已获证产品无须再进行实验,可直接换发新版认证证书 对于新版标准实施前已经出厂、投放市场并且已经不再生产的获证产品,无需按新版标准重新进行确认和换发新版认证证书。   三、对于已获证产品,如标准已明确规定在生产产品实施过渡期的,持证人应在标准规定的日期前,依据相应标准完成认证证书的变更、换版工作 如标准规定的实施过渡期不足本公告发布后12个月的,持证人应在本公告发布后12个月内依据相应标准完成认证证书的变更、换版工作。   四、对于在本公告规定的各标准换版截止日期后,仍未完成证书换版工作的,认证机构应暂停相应产品的认证证书,逾期三个月仍未完成证书换版工作的,认证机构应撤销相应产品的认证证书。   五、各相关指定实验室应在2011年12月31日前,向我委认证监管部上报依据附表中所列标准检测能力情况,以及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定和认可的情况。   表1.新修订的标准 序号 标准号及名称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认证标准执行日期规定 1 GB 11555-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6,01-07) 2009.09.30 2011.01.01 无 2 GB 11550-2009 《汽车座椅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4) 2009.09.30 2011.01.01 新认证的M1类车型,自2011年1月1日实施,新认证的M1类外的车型,本标准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在生产M1类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的M1类外的车型,本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 3 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7)2009.09.30 2011.01.01 新认证车型,自2011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 4 GB 11552-2009《乘用车内部凸出物》(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8) 2009.09.30 2012.01.01 新认证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在生产车型,自2013年1月1日实施。 5 GB 16897-2010《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6-03) 2010.01.10 2011.07.01 无 6 GB/T 18332.1-2009《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0) 2009.05.06 2009.11.01 无 7 GB 7063-2011《汽车护轮板》(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10) 2011.05.12 2012.01.01 对于新认证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车,自2014年1月1日实施。 8 GB 11557-2011《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14) 2011.05.12 2012.01.01 对于新认证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产品,自2013年1月1日实施。 9 GB 11568-2011《汽车罩(盖)锁系统》(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15) 2011.05.12 2012.01.01 无 10 GB14023-2011《车辆、船和自由内燃机驱动的装置无线电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3-06) 2011.07.29 2012.01.01 无   表2.新增的标准 序号 标准号及名称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认证标准执行日期规定 1 GB 26134-2010《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21) 2011.01.14 2012.01.01 无 2 GB/T 14172-2009《汽车静倾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3) 2009.03.23 2010.01.01 无 3 GB24315-2009《校车标识》(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1-01) 2009.09.30 2010.01.01 无 4 GB 24406-2009《专用小学生校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3) 2009.09.30 2010.07.01 无 5 GB 24407-2009《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18) 2009.09.30 2010.07.01 新认证车型自2010年7月1日实施,其中第4.2条2012年1月1日实施。 6 GB 25990-2010《车辆尾部标志板》(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4-15) 2011.01.10 2012.01.01 无 7 GB 25991-2010《汽车用LED前照灯》(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4-02) 2011.01.10 2012.01.01 无 8 GB/T 24552-2009《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6/07) 2009.10.30 2010.07.01 无 9 GB/T 24549-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0) 2009.10.30 2010.07.01 无 10 GB/T 4094.2-2005《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12) 2005.07.13 2006.02.01 无 11 GB 26511-2011《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要求》(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2) 2011.05.12 2013.01.01 对新认证车型自2013年1月1日实施,对在生产产品自2015年1月1日实施。 12 GB 26512-201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3) 2012.01.01 2012.01.01 无 13 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0) 2001.11.02 2002.05.01 无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 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正式成立
    2023年9月1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牵头筹备的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天津正式成立。联盟由汽车芯片全产业链的120余家企事业单位组成,中汽中心担任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单位。成立大会上,天津市副市长朱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密码学会理事长王小云,中汽中心总经理陆梅,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李春江,以及来自汽车整车及芯片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共计200余名嘉宾现场参会,会议由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尹继辉主持。朱鹏充分肯定了联盟成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希望联盟立足职责定位,在促进中国汽车芯片标准建立、产品上车应用、行业生态建设、服务全产业链上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助力产业发展。陆梅全面回顾了联盟策划筹备的背景和成立的重要意义。她表示,中汽中心将积极发挥中央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勇担联盟理事长的组织牵头职责,高效细致做好秘书处单位的统筹协调工作,以标准为引领,以检测认证为核心,加快推动汽车芯片产业的关键共性体系完善,与联盟各单位一道,共同为我国汽车芯片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史惠康表示,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希望联盟加快推动集成电路和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跨界融合,打造汽车芯片发展新高地。李春江表示,希望联盟切实发挥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为汽车芯片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会议期间,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以及联盟理事长和副理事长代表,共同宣布联盟正式成立。会上,王小云院士作了题为《密码技术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聚焦数据要素市场与安全、密码技术及发展、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关联密码技术与密码芯片的汽车行业应用,并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洪世聪作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报告,从经开区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汽车芯片产业集聚的属地政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成立大会前,联盟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完成了对联盟章程、联盟工作计划、联盟倡议书的审议表决,举行了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及专家委员、秘书处负责人的聘任。未来,联盟将坚持以“让测试有据可依,让行业有芯可选”为宗旨,以检测促进中国汽车芯片标准建立、促进产品上车应用、促进行业生态建设、服务全产业链为总体思路,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构建基础检测规范,支撑汽车芯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中汽中心将继续践行汽车行业“国家队”的使命担当,立足独立、公正、第三方的行业定位,扎根汽车芯片行业关键共性需求,发挥汽车全价值链技术服务核心优势,为推动汽车芯片产业链发展、构建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建设汽车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 德国Comemso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中间人模式
    德国Comemso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中间人模式德国科尼绍Comemso EV充电分析仪/模拟器,通过对充电过程中控制信号和负载回路的监测与评价,为充电中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有效的途径。CCS, ISO 15118 / DIN 70121 ,IEC 61851测试系统方案 充电桩通信协议DIN70121、ISO15118、GB/T 27930区别要点DIN70121、ISO 15118、GB/T 27930三者都是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充电接口通信这种特定应用场景设计的通信协议。ISO15118、DIN70121基于PLC通信,GB/T27930基于CAN通信。GB/T 27930是针对我国国标GB/T20234.3的直流充电接口制定的协议,而ISO15118除了传统传导式充电外,还涉及到了V2G(向电网回馈电能)和无线充电部分内容。DIN70121是针对欧洲和北美充电接口(Combo,交直流合二为一的一种充电接口)定义的一种通信协议。从分层结构上讲,ISO 15118分为三层,即应用层、互联层和物理层,ISO15118的物理层涵盖了部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因此,称为物理层或许也不太确切)。DIN70121标准中明确指出主要参考了ISO/OSI的7层参考模型,并在规范中进行了描述。GB/T 27930在ISO/OSI的7层参考模型基础上的简化模型,简化后分为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应用层。CCS一致性测试系统解决方案通信协议一致性及互操作测试保障了互操作,但是真正做好非常不易。首先要求测试规范定义者及测试系统开发者有通信专业知识,需要精通要待测试的通信技术和协议细节。在精通技术和通信协议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CS),测试套结构和测试目的(TSS&TP),抽象测试集及部分协议实现测试的额外信息(PIXIT)三个主要协议测试规范文档等工作。PASSIVE GATEWAY “comemso是一家创新型公司,在汽车和电子移动领域建立了自己的地位。我们很高兴能将客户的需求作为新产品的基础,并用我们的创新技术与之互补,从而创造出具有卓越功能的新系统。” 德国科尼绍充电测试仪CCS,CHAdeMO3.0,GBT标准 CCS, ISO 15118 / DIN 70121 ,IEC 61851测试系统方案PLC-SNIFFER(PASSIVE)德国科尼绍Comemso公司发源于德国斯图加特企业工业的摇篮;科尼绍Comemso作为CharIN.e.v的会员,德国科尼绍Comemso GmbH是ISO15118-4 、ISO15118-5, DIN70121测试规范的主要起草者。MANIPULATING GATEWAY德国科尼绍Comemso电动汽车充电桩分析仪,能够用于测试充电功能和互操作性,高精度、准确的测试数据,符合欧标、日标、国标;戴姆勒和宝马等知名德国企业的合作伙伴。符合交流AC标准:IEC61851-1,SAEJ1772和GB/T18487.1-2015符合直流DC标准: IEC 61851-1, DIN 70121, ISO 15118, SAE J1772 和IEC 61851-23.通讯协议分析标准:GB/T27930-2011和GB/T27930-2015标准专为不同类型的使用而设计1、充电全过程中进行实时测试分析(Man-in-the-Middle模式):放在EVSE-EV中间,对充电过程进行监测;可以长时间进行数据记录l 电流负载回路品质监测:设定负载电流的允许波动范围,自动纪录超过设定范围的片段数和位置。l CP信号品质监测:设定控制信号的平台值、频率、占空比等参数的误差允许范围。2、EV Test模式 电动汽车测试模拟EV Test模拟充电桩,和电源组合进行动作,检测电动汽车l EV端响应速度测试l CP信号耐受性模拟测试l PP响应模拟测试3、 EVSE Test模式测试EVSE充电桩EVSE Test模拟电动汽车,搭配电源电子负荷,检测充电桩l EVSE输出CP信号的品质检测l 负载响应速度测试lEV端R误差模拟测试l EV端故障模拟测试l 线路、接口故障、老化测试l CP信号短路测试产品优势1、 领先的测量技术在充电系统分析领域2、 交流充电分析符合IEC 61851-1 充电模式1, 2 3, SAE J1772 和GB/T 18487.1-2015 (AC).3、 充当PLC跟踪器(纪录SLAC,V2G消息),实时测量AC / DC电流和电压4、 DC直流充电分析符合IEC 61851-1 充电模式4, DIN 70121, ISO 15118 和 SAE J1772, 同时也满足IEC61851-23附件 CC (可选).5、 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长期分析6、 无需示波器!在几个小时的每个时段内进行硬实时和自动化测试,以符合控制传输信号的标准。7、 可以检测和记录电流中断或组件损坏的原因,例如, 关于具有特定充电站的特定电动车辆之间的“不兼容”。8、 适用于不同充电连接器接口和应用的大量连接器和适配器。9、 可实现CAN接口功能测试(EV测试/ EVSE测试)的实时测量, 分 析和控制,半自动化和测试库。10、模块化扩展选项,适用于软件和硬件。11、坚固的外壳,适合移动户外使用,电池供电,IP66封闭式外壳,IP54开放式外壳。12、直观的操作/简便的测试自动化。13、国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厂、充电桩制造商中广泛的成功使用。Head-office:Unit 2309, BANK OF AMERICA TOWER 12, HARCOURT ROAD CENTRAL,HONG KONGMainland-office:21/F, PEARL RIVER TOWER, NO.15 ZHUJIANG WEST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热线电话:400-8018-534, 400-860-5168转3111 020-83655027, 0755-23228005FAX:400-860-5168E-mail:order@freeboard.com.cn
  • 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小鹏…新能源汽车测试网络会议参会名单公布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新能源汽车在迅速普及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特别是电池安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安身立命之本。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 ,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3月15-17日举办第五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会议,联合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特设新能源汽车测试专场。(文末附部分报名企业名单)点击图片直达会议报名页面会议特邀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北汽新能源、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等产业界资深工程师,以及北大、北理工、北工大等学术界专家学者,围绕动力电池安全研究与测试、动力电池材料检测分析等分享主题报告。此外,来自徕卡、仪景通、飞纳电镜、牛津仪器、日本电子等知名仪器厂商的应用工程师也将分享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解决方案。部分报告预告如下(点击报名)   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 马天翼《基于典型失效行为的动力电池安全测试》(点击报名)马天翼博士为中汽中心动力电池领域首席专家,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测试评价技术研发工作。本次报告中,马天翼博士将介绍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测试技术,并从材料、电芯、系统等不同层级出发,基于动力电池的典型失效模式,分析当前动力电池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基于动力电池的多工况、全生命周期动态评价理念,对动力电池的失效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朱阳阳《动力电池热安全研究》(点击报名)朱阳阳经理2014年毕业于化工大学,有9年动力锂离子电池开发经验,先后开发近10款动力电芯和3个电池系统,主要从事电芯型号设计及失效分析,长期参与动力车辆安全失效分析工作,对电池安全分析有丰富经验。本次报告中,朱阳阳经理将介绍目前动力电池热安全标准及防护要求,并对安全防护设计理念进行分析,为系统热防护安全提供支持。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检测事业部系统安全实验室负责人 余章龙《锂离子电池燃烧特性及灭火技术研究与开发》(点击报名)余章龙201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并加入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现任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检测事业部系统安全实验室负责人,先后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开发和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系统安全检测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Materials letters、Chemistry select等杂志上发表文章10余篇。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研究锂离子电池燃烧特性是建立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评价方法和评估锂离子电池火灾的重要依据。本次会议中余章龙博士将着力介绍锂离子电池燃烧特性分析研究方法和结果,结合电池&电池包热失控扩散火灾风险,探讨锂离子电池灭火技术。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李彪《“富锂富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构建》(点击报名)李彪教授为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重点聚焦于理解高比容量电极材料的反应机制和电荷转移过程。迄今为止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hemistry、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和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专著或章节2部,申请和授权专利5项。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目前对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所谓的“富锂”或“高镍”氧化物上。然而,实际应用中两者都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富锂材料虽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接近300 mA h g-1), 但是阴离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其具有较大的电压滞后和电压衰退。高镍层状氧化物材料具有较高的充放电电位和容量,然而其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次报告中,李彪教授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以获得“富锂富镍”氧化物,来追求更实用的高能量密度正极,从而为未来的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设计开辟新的可能性。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宋冉冉《动力电池材料检测分析》(点击报名)宋冉冉博士2014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入职北汽新能源,现为北汽电芯材料研发工程师。具有8年锂电池材料研发经验,对电芯材料合成制备、表征、电化学原理、材料前瞻技术等有较深入的研究。牵头电芯技术项目立项、负责电芯原材料选型及体系开发工作。本次报告中,宋冉冉博士将主要介绍动力电池材料选型评测和材料分析。北京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石照耀《电动汽车齿轮测试技术》(点击报名)石照耀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机械工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齿轮行业科技领军人物,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国际标准化组织齿轮标准委员会(ISO/ TC60)委员,国际机构学与机械科学联合会(IFToMM)中国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机械量测试仪器分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精密测试技术和齿轮工程研究,在测试技术与仪器、精度理论与标准、微小齿轮与精密传动、精密机械和微小制造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在重大装备上获得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了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2019年中国好设计金奖。电动汽车对齿轮传动噪声要求很严,其齿轮设计、制造呈现出新特点。同时,电动汽车齿轮测量正改变传统齿轮测量的内涵。本次报告中,石照耀教授在论述电动汽车齿轮特点及其对齿轮测量要求的基础上,将剖析电动汽车齿轮测量与测试的关系,介绍电动汽车齿轮测量的方法与手段,分析波度误差的价值,重点讲解基于齿轮测量的齿轮性能预报方法,包括傅里叶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林倪《基于实车运行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安全特征数据采集与应用》(点击报名)林倪副研究员为工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特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2年至2017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于艾诺丝集团公司宾夕法尼亚总部工作将近3年,主要从事锂电池与铅酸电池电池组管理系统方面的工作,参加了艾诺丝与AVL的合作项目,项目资金1700万美元,相关产品在亚马逊数据中心储能系统和长滩港口自动化车辆中得到应用。现于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团队,新能源汽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任北京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特别副研究员,所在团队承担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建设及运营工作,获“十三五”优秀科技团队称号。个人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一项,参与申报一项,入选科技部“火炬计划”青年高层次人才项目。动力电池热失控是新能源汽车着火事故的主要原因,实现动力电池热失控有效防控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研究热点和重点之一。本次报告中,林倪副研究员主要讨论以新能源汽车运行大数据为驱动,开展热失控风险预测的方法以及早期预警策略研究,成果将有效抑制动力电池热失控导致的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推动和促进产业发展,助力解决新能源汽车“安全焦虑”问题。新能源汽车测试离不开各类分析检测仪器的助力。除了精彩的专家报告之外,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姚永朋、仪景通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吴丹霞、复纳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刘晓龙、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应用科学家徐宁安、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应用工程师张元也将在本会场分享其产品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案例。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 姚永朋《徕卡新能源汽车显微镜解决方案》(点击报名)仪景通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 吴丹霞《光学显微镜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点击报名)复纳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刘晓龙《飞纳电镜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清洁度、微观分析、原子层包覆等)》(点击报名)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应用科学家 徐宁安《牛津仪器在锂电池材料分析中的应用》(点击报名)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应用工程师 张元《真空环境下使用冷冻CP进行电池材料的截面制备》(点击报名)以上仅是部分报告嘉宾的分享预告,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会议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mobile2023/ 附部分报名单位单位职位类型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检测/分析理想汽车其他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检测/分析小鹏汽车研发/生产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中国一汽科研一汽奔腾检测/分析江铃研发/生产中国重汽研发/生产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其他陕汽检测/分析福田戴姆勒其他重庆睿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其他陕西建科方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其他天津一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技术管理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检测/分析西安德仕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QC/QA)西安欧德橡塑技术有限公司质量控制(QC/QA)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其他大连创新齿轮箱技术管理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研发/生产宁波材料所科研马勒汽车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其他现代汽车科研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其他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检测/分析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质量控制(QC/QA)东风日产其他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质量控制(QC/QA)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检测/分析红岩汽车技术管理上海金发科技研发/生产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检测/分析蜂巢能源检测/分析南通瑞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其他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检测/分析有研广东新材料研究院检测/分析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其他国汽轻量化(江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其他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检测/分析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分析清华大学教师天津大学教师北京大学教师华中科技大学教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师
  • 泰克公司: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四大测试分析是关键
    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四大测试分析是关键   中国汽车产量已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未来5-10年还将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0年汽车产量增速在10%左右,有望达到1500万辆。中国目前已涌现不少知名的企业,包括汽车制造商、模块化系统供应商和元器件供应商、电子设备商等,特别是一汽、二汽、比亚迪、奇瑞、吉利、航盛、长安等本土厂商在自主开发和创新上取得的长足进步带动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汽车设计需求,特别是要推出中高端和商用的新能源汽车之时,自主创新和开发之路并非坦途。泰克科技的专家曾在不久前举办的一场汽车电子技术论坛上以拥有“100多个ECU、软件代码已经达到700万行”的丰田Lexus460汽车为例,强调了电子部件在汽车特别是高端汽车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如图1,汽车电子关乎目前汽车设计的三大市场挑战,即如何满足生态(环境保护)、更舒适方便和增强安全性的要求,而围绕解决这些挑战的系统和子系统正是目前汽车电子设计的热点和难点。”他指出。“而局域网、动力系统、电子控制单元和数字RFID的应用在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图1:汽车设计的三大市场挑战引发更多设计热点。   四大测试分析,一个也不能少   泰克的专家在演讲中强调,无论对于需要改善燃油效率或采用新能源的动力传动系统,还是有助于提升驾车和娱乐舒适性的车身及影音娱乐系统,抑或制动、转向等安全驾驶系统,局域网(LAN)的使用量正不断提高,以实现传动控制、车身控制或各种线控操作(X-by-wire control) 由于需要提高汽车的能耗效率,因此汽车的引擎控制单元和电源系统变得更加复杂,而混合动力和清洁燃料柴油机技术要求高级电子控制系统,以保证安全及环保 利用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基本汽车系统和非基本汽车系统正成为新的行业标准,这些ECU基于数字技术(MCU、FPGA等器件),要求更深入地了解复杂的定时和信号完整性问题 汽车安全系统采用胎压监测(TPMS)和RFID系统,需要开发和测量实时RF系统,要能够高效监测汽车操作和状态。   (一)局域网测试分析   泰克的专家在演讲中阐述到,汽车设计中正集成各种串行数据技术和应用来实现LAN,如CAN、LIN、MOST和FlexRay。串行通信可改善电路板设计,因为串行接口集成到处理器、ASIC、FPGA等器件中,使得连接数量减少、元件总成本下降。最终汽车设计通常包含多个串行标准、混合信号、混合数据速率、单端信号和差分信号,这就需要一种集大成且易用的高品质测试分析解决方案,以完成信号之间定时、信号完整性测试分析和调试。   对于汽车中常用的CAN、LIN这类低速串行总线的调试,泰克的DPO/MSO4000系列示波器提供了简单、易用、完整、高品质的触发、捕获和解码解决方案。如图2,该示波器系列提供了搜索和标记功能,可在事件表显示解码后的带有时间标记的CAN消息帧,这一功能是其他竞争性产品所不具备的。 图2:泰克的DPO/MSO4000系列示波器CAN解决方案。   对于方兴未艾的高速差分串行总线FlexRay,DPO/MSO4000系列也提供调试解决方案。泰克公司的FlexRay物理层分析软件DPO4AUTOMAX还全面支持物理层分析,提供完整的一套工具评估物理层性能,包括眼图分析、同步测量、定时测量、时间间隔误差 (TIE),并可通过USB或以太网与外部计算机一起运行   (二)动力系统测试分析   动力系统无疑是汽车的心脏,而与动力系统相关的电子电路的高质量稳定运行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整车的性能表现,其中既包括通过ECU实现的电子控制部分,还包括汽车电源电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   汽车ECU根据放在汽车各处的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实时计算信息,确定最佳的引擎控制参数值。由于ECU内置到汽车引擎室中,噪声环境更加恶劣,同时由于对更高频率的分析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对微秒级、毫秒级以及甚至纳秒级瞬态信号或尖峰的抗扰能力,对传统示波器和探头分析纳秒级的高频噪声提出了挑战。泰克专家建议降低测量系统的电气负荷,包括使用低输入电容的差分探头。泰克专家还针对部分工程师希望利用信号源进行动力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现场仿真测试提供了基于信号源的测试方法,例如利用AFG3000系列函数信号发生器仿真各种汽车传感器信号, 如压力、温度、速度、旋转和角度位置,对汽车应用中的引擎控制单元进行功能测试和优化。 图3:利用AFG302xB和AFG3011测量和优化引擎控制单元。   汽车电源电路的测试与其他电子系统上的电源测试类似,需要进行包括开关损耗、传导损耗、平均功率损耗以及安全工作区(SOA)在内的主要性能测试。目前,业界已经具有完整、方便易用的电源测试解决方案,例如泰克公司就提供了业内最完整的集成电源分析解决方案DPO4PWR和DPO3PWR电源分析应用模块,可实现开关损耗测量、安全工作区、谐波、波纹、调制、转换速率等全面的测试,并能实现自动测量功能,可极大地简化汽车电源应用的功率分析工作。   针对汽车电子测试中完全浮地测试的特点,泰克的专家建议工程师在测试中采用相对价格较高但同时性能更高的差分探头来确保消除共模部分的影响。“有时候我们进行单板测试很顺利,但是在系统中运行时就出现问题,很多时候都可能是测试时未能考虑到共模部分的影响造成。”他指出。他进一步与工程师分享了泰克在探头上的领先技术:“例如,TDP探头就特别适合进行浮动电压测量,其输入电容小于1pF,而且具有业内独有的探头可编程控制特性,适合于自动测试系统的实现。”   (三)数字器件分析   在汽车中的电子控制单元、信息娱乐系统和安全子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使用MCU、FPGA等数字IC,形成了各种嵌入式系统。泰克的专家分析指出,与需要用逻辑分析仪进行多条通道、复杂触发、条件存储、反汇编、源代码级软件调试的CPU不同,对于MCU和FPGA的调试,一台性能优良、功能配置齐全的混合信号示波器(MSO)就足够了。   以下是嵌入式系统中两种常见的定时测量:事件时间相隔很远——要求在长时间内以高定时分辨率(高采样率)采集多条通道(长记录长度) 数字状态跳变——要求在短时间内捕获信号,但定时分辨率要非常高。实时MSO,如采用MagniVu应用模块的MSO4000,就特别适合监测随时间变化情况。另外,MSO4000的16个数字通道可以分别设置电平,可以在一个设计中使用不同的逻辑类型,并可在多条通道中触发建立时间/保持时间违规。   对于FPGA的调试挑战,泰克专家列举了以下几点:1.设计规格和复杂程度日益提高、接入内部信号受限 2、上市时间压力迫使产品开发和调试周期日益缩短 3、在FPGA中增加调试电路会影响设计性能和占用宝贵的芯片空间等等。 图4:经济高效的FPGA实时逻辑调试解决方案。   泰克公司提供了经济高效的FPGA实时逻辑调试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些挑战:MSO4000混合信号示波器或TLA系列逻辑分析仪 (v4.3)+ FS2 FPGAView控制软件,配套FPGA厂商的复用器和JTAG电缆,可4步轻松完成:创建接口模块à为调试环境配置FPGAViewà将FPGA引脚映射到MSO4000或TLA系列逻辑分析仪à进行测量。   另外,泰克公司还提供了DPOxAudio音频分析模块,可对车载娱乐系统音频总线I2S进行译码分析。   (四) 数字RF测试   一些新的安全和监测系统技术将RFID广泛地应用于在汽车电子系统中,如胎压监测(TPMS)、防盗器、无键输入系统、倒车雷达元件和系统。RFID的应用日益增多,部分在过去高级轿车中应用的技术将成为未来大部分汽车的标配,例如今年轮胎气压监测系统强制性标准立项的呼声日益高涨,监测泰克专家也指出,在倒车雷达应用中,过去国内汽车厂多采用直接购买模块进行应用,而现在很多自己开始设计,将必然促进在更多汽车中的广泛应用。   如前文所述,近年来汽车电子系统越来越复杂化、更多具有较强EMI特性的开关电源进入汽车电子系统中,这些对RF的测试带来了挑战,使用传统的频谱分析工具来对这些瞬态信号进行测试。泰克专家对于汽车RF测试给出了一些建议供工程师参考:可采用泰克公司的双通道信号发生器AFG3022B进行,以生成4位RFID码型信号和同步触发信号,实现对134.2kHz的RFID接收机IC进行功能测试 利用任意波形和函数发生器来产生汽车内的复杂信号环境,例如对于倒车雷达脉冲式噪声系数测量,可采用简便易用的双通道AFG3252来生成两个同步脉冲信号,为RF放大器供电,在频谱分析仪上触发噪声系数测量。   小结   近年来,中国汽车电子设计领域日益活跃,与以前整车厂商主要直接使用国外成熟的模块产品相比,很多厂商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本土汽车电子设计企业也在积极寻求与整车企业合作。   然而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表明,目前在中国大陆活跃的汽车电子设计企业整体实力仍然偏弱,在市场排名中前十位仅有一家本土企业。作为后来者,本土汽车电子设计企业必须加强与领先技术提供商的合作,以加强产品开发能力。,目前泰克已与国际和国内领先汽车电子设计商建立了广泛的技术合作。作为领先的测试测量技术提供商,泰克的仪器仪表将帮助广大的工程师克服汽车电子的设计挑战,满足生态(环境保护)、更舒适方便和增强安全性的市场需求。
  • 标准解读 |《汽车用金属材料圆棒室温高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方法》
    10月26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由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ITW集团英斯特朗公司、道姆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起草的CSAE标准《汽车用金属材料圆棒室温高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方法》(T/CSAE 233-2021)。本标准提出的金属材料圆棒高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方法适用于汽车底盘用的铸造、锻件类零件材料的高应变速率拉伸测试。本标准在GB/T 228.1-2010及GB/T 30069.2-2016基础上,对金属材料棒材在不同高应变速率下拉伸时,对试样的夹具,应力测试方法,样件尺寸及装夹,应变测试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棒材高应变速率拉伸测试的准确性。当前,汽车底盘用的铸造类零件如Knuckle和Mount等零件的材料高速拉伸曲线是CAE碰撞分析中重点关注技术参数,为了建立CAE分析用高速拉伸所需数据库,提高碰撞安全分析的准确性,需要借助高速拉伸机、三维光学测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技术获取金属棒材的应力、应变场数据。目前对于铸铁、铸铝的圆棒试样的高速拉伸测试还没有相应的国际、国内标准,各整车企业及总成制造商对铸件材料的高应变率拉伸试验方法未见详细说明,测试结果也存在在较大差异,由此带来该对底盘类铸件材料性能和可靠性的评价存在诸多差异。起草工作组在充分总结和比较了国内外金属材料高应变速率拉伸测试方法标准、调研了国内外对车用铸、锻方法制造的零件用的金属材料棒材的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参考了GB/T 30069 《金属材料 高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和《ISO 26203 金属材料高应变率拉伸试验》,并确定板材的测试与棒材的测试有明显不同。通过金属材料棒材在不同高应变速率下拉伸时,对试样的夹具,应力测试方法,样件尺寸及装夹,应变测试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和试验。高应变速率拉伸测试系统是由高速拉伸机,高速相机,光源,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同步器,夹具,散斑制备装置,应变片粘贴设备等部分组成。试验时,确保设备的连接可靠,经过静态速率试验确认力、速度、对中性及相机、数据采集均正常的情况下开始正式测试。编制组基于国内外行业研究现状,通过正交矩阵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共48组试验,每组数据需要完成3根样条。随后又增加汽车底盘锻压零件最小壁厚3毫米小直径样条的测试。合格的样条必须断在标距内。所有测试结果不需过滤处理,直接反映整个系统的测试状态和结果。经过一系列试验,为标准的制定奠定可靠的基础。首先是确定试验夹具,根据不同的拉伸设备,可以设计不同的设备连接方式,考虑到试样是圆形截面,推荐使用螺纹接头连接试样,螺纹的长度也进行了优化试验,选择大于2倍平行段长度。而且在夹具上做出平面以粘贴应变片。对夹具的选材上也做了研究,选用常用的45钢和钛合金进行比对。通过图1的试验结果,推荐使用钛合金材料,硬度28~38HRC,以减少夹具的固有震荡信号。编制组在充分总结和比较了国内外金属材料高应变速率拉伸测试方法标准、调研了国内外对车用铸、锻方法制造的零件用的金属材料棒材的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参考了《GB/T 30069 金属材料 高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和《ISO 26203 金属材料高应变率拉伸试验》,并确定板材的测试与棒材的测试有明显不同。通过金属材料棒材在不同高应变速率下拉伸时,对试样的夹具,应力测试方法,样件尺寸及装夹,应变测试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和试验。高应变速率拉伸测试系统是由高速拉伸机,高速相机,光源,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同步器,夹具,散斑制备装置,应变片粘贴设备等部分组成。试验时,确保设备的连接可靠,经过静态速率试验确认力、速度、对中性及相机、数据采集均正常的情况下开始正式测试。编制组基于国内外行业研究现状,通过正交矩阵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共48组试验,每组数据需要完成3根样条。随后又增加汽车底盘锻压零件最小壁厚3毫米小直径样条的测试。合格的样条必须断在标距内。所有测试结果不需过滤处理,直接反映整个系统的测试状态和结果。经过一系列试验,为标准的制定奠定可靠的基础。首先是确定试验夹具,根据不同的拉伸设备,可以设计不同的设备连接方式,考虑到试样是圆形截面,推荐使用螺纹接头连接试样,螺纹的长度也进行了优化试验,选择大于2倍平行段长度。而且在夹具上做出平面以粘贴应变片。对夹具的选材上也做了研究,选用常用的45钢和钛合金进行比对。通过图1的试验结果,推荐使用钛合金材料,硬度28~38HRC,以减少夹具的固有震荡信号。图1 钛合金和45#钢夹具及分别在100-1s时的拉伸曲线在应变片的粘贴和标定方面做了详细的试验,在本标准中给出了具体阐述,尤其指明标定的系数R2≥0.999。设备状态的确认中,如果测试力的同时还需要测试应变,设备需要连接额外的数据线,试验前需检查所有的连线是否牢固连接,尤其是信号触发线。每次测试前先在静态试验机上低应变速率拉伸,然后在高速试验机上以同样的速率拉伸同一批次的试样检验设备。静态试验根据 GB/T 228.1-2010规定进行。为了验证验证圆棒试样的应变是否需要三维测试,分别用单台和两台相机试验,发现当使用单台相机时,大截面尺寸(5毫米直径棒材)会出现由于散斑扭曲导致跟踪不了散斑变化产生测量误差或试验失效,因此当出现散斑测试的应变变化跟不上力值变化时,应使用两台相机测试。如图2、3所示。铸铝(左) 铸铁(右)图2 一台相机照片-铸铁及铸铝的应变-时间&应力-时间的曲线铸铝(左) 铸铁(右)图3 两台相机照片-铸铁及铸铝的应变-时间&应力-时间的曲线标准起草组对于数据采集频率也做了研究,图像拍照及采集系统的采样频率应考虑试样断裂时间。当应变速率≤100s-1时,所取得的应变有效数据大于力值的采样数据,而且一般会大于400。当应变速率100s-1时,应变的有效数据会急剧下降,应调整应变的采集频率和拍摄参数,最终应变的有效采集不低于100个点。否则不能有效测出弹性模量及剪切模量。对于拉伸速度偏差认可的确认,各测试单位做了详细讨论,考虑到高应变率速度的影响因素复杂,因此给出按照最大力对应的应变划分不同平均速度的限制要求。即当最大力对应的应变率大于5%时,实际应变速率的平均值推荐在目标应变速率的±5%以内,当最大力对应的应变率小于5%时,记录实际应变速率到报告中。试样尺寸也是本标准重点考虑的内容,较短的测试长度有助于获得高的应变速率,但测量长度不能过小,否则不能保证反映材料的性能。因此参考静态的标准及高应变速率拉伸的现有标准,制作了4种不同的试样并测试。试样的装夹方式,尺寸及夹具材料在标准中得到具体描述。优化后的的试样如图4,并给出推荐尺寸。 图4 典型的试样尺寸说明:(1)尺寸公差为0.05mm,平行段工作部分粗糙度0.32,同轴度为0.01毫米。(2)推荐区域直径为5mm,=10mm,=15mm,R=16mm,=5mm,=35mm,D=12mm,或者区域直径为3mm,=10mm,=15mm,R=12mm,=5mm,=35mm,D=6mm。综上所述,该标准围绕车用金属材料的使用工况,对3毫米直径以上的哑铃型拉伸试样进行充分的试验,给出了从夹具,散斑制作,相机标定,系统试验前验证,试样尺寸与装夹,力的测试,数据采集及处理等方面系统的说明,试验准确性高,试验失效率低,同时避免不同试验员试验结果差异等问题。本标准充分考虑了汽车行业用到的铸件和锻件零件,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以为CAE仿真高效地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材料数据。与目前使用的GB/T 30069 《金属材料 高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和ISO 26203 《金属材料高应变率拉伸试验》中的方法协调统一,互不交叉,提供了标准外的常用形状试样的高应变速率下的详细试验方法,对现有标准起到补充作用。
  • 首批国家标准验证点发布,包括天然气、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2023年12月28日,为推动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等38个国家标准验证点。具体名单如下表。标准验证点是对标准技术要求、核心指标、试验和检验方法等开展验证,提高标准科学性、合理性及适用性的标准验证机构,是标准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获批设立的天然气专业领域国家标准验证点,是石油天然气行业唯一获批单位,可为天然气全产业链制定的标准是否达到国家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专业判断,助力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引领天然气行业技术发展,促进天然气的高效勘探开发。未来,西南油气田公司将持续集聚高级别平台、科技研发、测量测试、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资源,全力支撑天然气领域标准验证技术体系完善,推动标准验证技术国际交流合作,形成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标准化科技支撑力量,支撑建设高质量的天然气工业体系,推进国家能源环保低碳发展。国家标准验证点名单(第一批)序号名称承担单位1国家标准验证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国家标准验证点(机器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3国家标准验证点(新型电力系统和储能)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4国家标准验证点(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制造)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5国家标准验证点(数控机床)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6国家标准验证点(航空核心基础零部件)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7国家标准验证点(航天器总装与试验)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8国家标准验证点(纳米材料)国家纳米科学中心9国家标准验证点(稀土材料)包头稀土研究院10国家标准验证点(网络安全)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11国家标准验证点(物联网)青岛海尔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2国家标准验证点(能效水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13国家标准验证点(信息基础设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14国家标准验证点(工控安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15国家标准验证点(智能交通)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16国家标准验证点(智能家电)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7国家标准验证点(智能家居)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18国家标准验证点(钢铁新材料)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9国家标准验证点(有色金属新材料)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20国家标准验证点(硅基新材料)新疆新特新能材料检测中心有限公司21国家标准验证点(轨道交通车辆装备)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22国家标准验证点(承压设备及流体机械)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23国家标准验证点(桥梁智能建造)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联合)24国家标准验证点(疏浚工程装备)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国家标准验证点(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机电装备)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26国家标准验证点(机械核心基础零部件)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27国家标准验证点(大型铸锻件)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28国家标准验证点(输配电装备)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9国家标准验证点(风电)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国家标准验证点(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31国家标准验证点(新能源汽车)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32国家标准验证点(绿色低碳建材)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3国家标准验证点(建筑用钢铁环保低碳)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34国家标准验证点(固体燃料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35国家标准验证点(制冷设备节能)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36国家标准验证点(火电机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37国家标准验证点(天然气)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38国家标准综合实验验证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牵头单位)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共建单位)
  • 汽车碰撞标准门槛加高 提升车辆安全配置迫在眉睫
    7月1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按《C-NCAP管理规则(2012年版)》进行新规则实施后的第一次正式评价试验,为此,7月6日,中汽中心发布了2012年C-NCAP第二批车型评价结果,这是按照2009年版管理规则进行评价试验的最后一批车型。   据了解,参加此次碰撞的15个车型的试验自4月17日开始,至6月28日结束,每台车均严格按照规则,在进行排放、燃料消耗量试验后,进行3项实车碰撞试验及评分。15款车型中,除4款为C-NCAP管理中心预定计划评价的车型,其他均为自愿申请评价的车型,最终,有10款车获五星评级,4款车为四星评级,1款车为3星评级。   自主品牌取得长足进步   根据公布的测试评价结果,有5款自主品牌车型获五星评级,表明自主品牌汽车的安全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C-NCAP测评2009年启动之际,本土车型测试得分常在三星以下。经过持续几年安全改进,这一状况已根本扭转。本次接受碰撞测试的吉利全球鹰GX7以总分50.3分摘得五星+的成绩 奇瑞G3、广汽传祺GS5、东风风神A60和众泰Z300也获五星评级。   合资车型中,马自达3星骋获五星+评级 新骐达、标致308、新福克斯、广汽丰田逸致获五星。   新规则提升获五星门槛   由于之前厂家瞄准现行碰撞标准有针对性地研发设计,使国产汽车五星车型极为普遍。为此,7月17日,中汽中心将实施新的碰撞规则,以提升新车测评获五星的技术门槛 同时对于自愿申请评价车型提出了最低销量要求,以尽可能体现市场上主流车型的安全技术水平。目前,中汽中心已购置好试验车辆。   全新改版的C-NCAP,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后排假人评分纳入评价结果 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时速从56公里提高到64±1公里 增加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即“鞭打试验”项目 将主动安全项目引入C-NCAP,即增加汽车电子稳定控制装置的加分。上述改进将敦促车企进一步提升车辆安全配置。   新标准试验项目增多、速度提高、评分更严格。由于上述变化,新规则的评价总分由51分修改为62分,星级划分也作出了相应调整。
  • 国家将统一标准测定汽车实际油耗
    12月16日讯 汽车油耗不再由厂家说了算,而有了统一的检测标准。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汽油或柴油车都必须张贴《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标注由统一标准测定的市区、综合、市郊三种工况的燃料消耗量。   在市区某企业工作的小余最近刚买了一辆汽车,他告诉记者,买车时自己最看重的就是燃油经济性,可毕竟在车行试车时因路程太短,想一下子就了解是不是省油不容易,所以实际油耗怎样一时很难知晓,“最后我只能咨询身边购买过同车型的朋友,咨询他们实际的耗油量大概有多少”。   记者随机采访了许多消费者,他们都表示,买车时,销售员往往会夸大汽车的节油性,所提供的油耗值也是不值得信任,所以他们大都从老车主那里了解汽车的真实油耗,“汽车身上贴上由统一标准测定的实际油耗标注,就直接多了”。   据悉,《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对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的检测与申报、备案、标示、公布、监督处罚等都作了相关规定。
  • 汽车重金属污染趋于严重 相关标准尚未达成共识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对外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带来的重金属污染趋于严重,如何防治这一问题应得到各界重视。据该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动车污染是公路两侧土壤和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机动车重金属污染主要包括铅、锌、铜、镉等,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含铅汽油、润滑油的燃烧、汽车轮胎和刹车里衬的机械磨损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这一研究成果虽然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许多专家和汽车企业对这一说法并不了解或认同。   从没听过这一说法   与乘用车相比,商用车的尾气排放更大,轮胎和刹车里衬磨损更严重,根据研究成果显示,由此形成的铅、锌、铜、镉等重金属颗粒物的数量会更多,飘散在空气中、沉积在路面灰尘中和路两侧土壤中的数量也会更多,形成的重金属污染也就越严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商用车企业对这一情况并不知晓。   国内客车业的“排头兵”――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听过这一说法,也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相关研究,所以不好回答。与宇通有同样说法的还有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恒通生产天然气客车居多,他们并不认为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机动车在排放中会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恒通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没有进行过具体研究,不便发表评论。   国内卡车行业的产销大户――中国重汽的相关负责人听到这一说法也感到很奇怪。“世界汽车有百年历史,目前,还没有听说哪里因为机动车重金属污染使公路周围的环境变得恶劣。机动车是否存在重金属污染?是柴油车、汽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存在这种污染?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所以这一结论也有待进一步考证。”该负责人认为,即使机动车排放中存在重金属颗粒物,公路沿线的绿化带完全可以通过滞留、吸附或过滤等方式,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这一说法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严重。   还处于研究阶段   在采访中,一些研究机动车排放的专家也对记者表示,他们对这一说法不熟悉。   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主任胡敏认为,机动车在行驶中确实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这些重金属颗粒沉积到道路两旁的土壤中,会对周围的环境有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没有具体的实验研究数据,不好下结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移动源污染控制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鲍晓峰也对记者表示,他没有就这一问题进行过相关实验,没有实验数据也就不能就机动车排放中究竟有哪些重金属、这些重金属的含量有多少、影响有多大这些问题发表意见。但是鲍晓峰认为,在机动车排放中肯定存在重金属污染,污染程度取决于油品质量。   “我们检验中心没有做过这方面的测试。我在国外的一些论文中看到过相关说法,机动车排放中存在重金属污染。这种污染的程度如何,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重庆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零部件室主任李?|告诉记者。“现在,国际上汽车尾气排放的主流标准系统中还没有专门对重金属颗粒进行检测的标准,对它的检测方法也没有权威的标准。”   “目前,机动车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尚处在研究阶段,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所以,对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李表示。
  • 中车戚墅堰所试验检测中心:汽车零部件缺陷表征技术
    2021年2月,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曝大规模造假,约有11.4万件产品存在伪造刹车装置及其零部件的检查数据,引发网友热议和消费者信任危机。为帮助汽车零部件生产、质控与研究人员及时发现零部件缺陷,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本文在上篇介绍汽车零部件缺陷类型及危害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汽车零部件的常用缺陷鉴别技术。一、金相检测技术金相分析技术是失效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低倍组织缺陷评定锻造流线检测分析样件显微组织是否符合标准/预期要求评定非金属夹杂物级别测定晶粒度脱碳层检测渗碳层检测判断裂纹类型(淬火裂纹?锻造裂纹?)确定裂纹扩展方式(穿晶?沿晶?).......案例1:金相检测实例——低温冲击功不合格原因分析以下钢板的3个试样中,一个试样低温冲击功不合格,而其他两个试样合格。检测人员通过观察其冲击试样金相组织,发现钢板在板厚发现存在严重的珠光体条带现象,这是造成低温冲击性能不达标和冲击性能值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二、无损检测——(重点介绍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采用传统的射线照相检测(RT)、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R)及机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技术,在对被检测物体无损伤的条件下,以平面叠加投影或二维断层图像的形式,清晰、准确、直观地展示被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组成、材质及缺损状况。射线检测技术在缺陷表征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缺陷的识别(2)缺陷尺寸测量(3)三维重建及缺陷提取(可以对材料内部缺陷三维重构,表征缺陷形状和分布)(4)不拆解情况下内部结构分析(5)不拆解情况下装配分析三、化学成分分析材料化学成分分析主要用于排查设计选材是否不当,存在以次充优或以假乱真。四、力学性能为什么要做力学性能测试?(1)根据失效分析的目的、要求及可能性,对硬度、室温拉伸、冲击、弯曲、压扁、疲劳及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等进行测定(不破坏主要失效特征);(2)评定失效件的工艺与材质是否符合要求;(3)获得材料抵抗变形或断裂的临界值。力学性能不合格的常见原因:(1)热处理工艺不当;(2)取样位置或取样方式不当;(3)材料偏析严重。五、断口分析技术(断口分析三板斧)通过断口的形态分析,可以研究断裂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断裂起因、断裂性质、断裂方式、断裂机制、断裂韧性、断裂过程的应力状态以及裂纹扩展速率等。因此,断口分析现已成为对金属构件进行失效分析的重要手段。断口记录了从裂纹萌生、扩展直到断裂的全过程,是全信息的。断口可以说是断裂故障的“第一裂纹”,而其他裂纹可能是第二甚至第三生成的。第一与第二裂纹的模式、原因和机理有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裂纹有可能只记录了断裂后期的信息,因此断口分析在断裂事故分析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断口有时是断裂失效(事故)唯一的“物证”,人证有时是不可靠的,只能作为辅助信息或证据。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断口包含的信息是可以“破译"的,析断口可以获取失效的信息。如何进行断口分析?第一板斧:按图索骥提供典型断口宏观照片,学习断口形貌特征,可以独立判断断口类型。第二板斧:顺藤摸瓜寻找到断裂的源头是整个分析的重中之重,否则后期的分析将成为无本之本。第三板斧: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掉落,可以预知秋天的到来。断口的微观和宏观信息也同样存在一定联系,通过断口微观特征观察也可以进一步验证宏观检查的判断结果。综上,断口分析技术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按图索骥,预判断口类型;顺藤摸瓜,寻找断裂源头;一叶知秋,微观佐证宏观。作者简介:潘安霞: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失效分析高级工程师,现任全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委员、中国中车技术专家,中车计量理化培训讲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行业齿轮、紧固件、弹簧等关键零部件失效分析研究工作,著有《紧固件失效分析与案例》。拓展阅读:中车戚墅堰所试验检测中心:汽车零部件缺陷类型及危害
  • 迎合新国标之重要:两汽车排放新标助南华仪器上半年净利暴涨413%!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近日,南华仪器公布2019年半年董事会经营评述,报告期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增加202.12%。其中: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201.29%。 br/ /p p   本年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7,567.57万元, strong 同比增加413.90% /strong 。 /p p    strong 业绩陡升原因 /strong /p p   根据经营评述描述,南华仪器实现净利暴增413.90%的主要原因,得益于公司在迎合两项汽车排放新国标(GB18285-2018和GB3847-2018)的新产品在技术上和成本上的优势,使得公司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和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在市场上具备更好的竞争优势,相关的两项产品报告期内均取得良好销售业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9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8b6f01aa-11cf-42cf-8395-f42f551055c7.jpg" title=" 1.jpg.png" alt=" 1.jpg.png" width=" 450" height=" 29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rong 具体描述如下: /strong /p p   (1)根据2018年11月7日发布,2019年5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GB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的规定,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中的氮氧化物(NOx)测量优先使用红外法(IR),紫外法(UV)和化学发光法(CLD),采用电化学原理测量氮氧化物(NOx)的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当前各地机动车检测站普遍使用的设备)自标准实施后12个月内停止使用。即从2020年5月1日起,所有机动车检测站原来使用的采用电化学原理测量氮氧化物(NOx)的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必须更换,新建的检测站必须配备使用红外法(IR),紫外法(UV)或化学发光法CLD的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公司为适应汽车排放新标准的实施,已经开发了采用红外法测量氮氧化物(NOx)的NHA-509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公司自主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产品技术性能符合汽车排放新标准要求,并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成为国内市场该类产品的主要供应商。报告期产品已经投放市场并产生良好销售业绩。 /p p   (2)根据2018年11月7日发布,2019年5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的有关规定,自2019年5月1日起对柴油车污染物增加氮氧化物项目的限值要求并进行检测。即从2019年5月1日起,原有机动车检测站必须增加具备氮氧化物测试功能的柴油车排气分析仪。新建机动车检测站必须配置具备氮氧化物测试功能的柴油车排气分析仪。公司为适应汽车排放新标准的实施,已经开发了采用红外法测量氮氧化物(NOx)的NHAT-610柴油车排气分析仪。公司自主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产品技术性能符合汽车排放新标准要求,已经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成为国内市场该类产品的主要供应商。报告期产品已经投放市场并产生良好销售业绩。 /p p   (3)由于公司前述两项与汽车排放新标准实施相关的新产品在技术上和成本上的优势,使得公司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和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在市场上具备更好的竞争优势,这两项产品报告期内均取得良好销售业绩。 /p p    strong 迎合新的市场需求,南华仪器新品研发还做了哪些工作? /strong /p p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充分的研发投入,共投入研发费用1,835.6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8.73%。 /p p   2019年上半年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机动车排放检测设备及系统的研发、固定污染源排放检测设备及系统研发两个方面。相关的研发情况分述如下:机动车排放检测设备及系统的研发情况 /p p   (1)新排放标准的相关设备的生产、调试过程的优化设计。通过对生产调试工艺、设备的研发和改进,实现相关设备生产的标准化、自动化并形成批量化生产的能力,保证相关产品按时批量投放市场 /p p   (2)实施汽车新排放标准相关的其他配套设备、软件系统的研发。包括零气发生器,车载OBD检测设备、油箱蒸发排放检测设备以及软件系统的研发设计工作。相关的配套设备及软件系统已经开始陆续投放市场。 /p p   (3)汽油车和柴油车国VI标准的相关排放测试设备及系统的研发,符合国VI标准排放测试标准的相关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及台架排放测试系统,已经基本完成样机的设计制造,开始进行内部测试。 /p p   固定污染源排放检测设备及系统研发情况 /p p   (4)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检测设备及系统的研发,完成了基于氢火焰离子法(FID)技术及非分光红外(NDIR)技术的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检测设备及系统的研发工作。相关的产品完成了计量部门的型式评价试验,以及环保产业协会的环保产品认证。相关产品已经开始小批量试产并陆续投放市场。 /p p   (5)自动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排气污染物的& quot NHEM-1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quot 环保产品认证工作继续进行中。2019年3月第一轮应用现场适应性检测已经顺利通过,稳定运行三个月后,经确认检测合格后,即可完成全部认证工作。 /p p   (6)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进行的& quot 机动车排放遥感检测系统& quot 项目,样机正在测试中。 /p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发布
    为系统部署和科学规划汽车芯片标准化工作,引领和规范汽车芯片技术研发和匹配应用,推动汽车芯片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填写《征求意见反馈信息表》(见附件2)发送至 KJBZ@miit.gov.cn (邮件主题注明: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反馈)。公示时间:2023年3月28日-2023年4月28日联系电话:010-68205261《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一、基本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加快推进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构建跨行业、跨领域、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引领性和规范性作用,有序推进标准研制和贯彻实施,加速推动汽车芯片研发应用,支撑和保障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立足国情,统筹资源。结合我国汽车芯片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顶层设计、组织协调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行业机构、上下游企业积极参与,协力制定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建设方案,建立与国家芯片等元器件标准体系相衔接,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基础先立,急用先行。分阶段规划布局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重点任务,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应用需求,合理统筹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度,注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外标准相协调,加快推进基础、共性和重点产品等急需标准项目的研究制定。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整体竞争力水平提升等方面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融合汽车和集成电路行业在技术研发、产业化发展和市场推广等方面优势,加强行业统筹协调,推动汽车芯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开放合作,协同推进。发挥汽车、集成电路标委会积极作用,构建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整合汇聚汽车、集成电路等行业优势资源,强化各方通力协作,注重与国际标准协调统一,以开放兼容的视野建立并持续完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形成标准对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三)建设目标根据汽车芯片技术现状、产业应用需要及未来发展趋势,分阶段建立适用我国技术和产业需求、与国际标准协调统一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优先制定基础、通用、重点产品等急需标准,推动汽车芯片共性技术发展;根据技术成熟度逐步推进产品应用和匹配试验标准制定,满足汽车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建立完善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引导和推动我国汽车芯片技术发展和产品应用,培育我国汽车芯片技术自主创新环境,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安全、科学、高效和可持续的汽车芯片产业生态。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涵盖环境及可靠性、电磁兼容、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等通用要求,控制芯片、计算芯片、存储芯片、功率芯片及通信芯片等重点产品与应用技术要求,以及整车及关键系统匹配试验方法,以引导和规范汽车芯片产品实现安全、可靠和高效应用。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实现基础、通用要求、产品与技术应用以及匹配试验等重点领域均有标准支撑,加快推动汽车芯片技术和产品健康发展。二、建设思路汽车芯片标准体系规范对象包括汽车用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传感器和光电子等元器件及模块。为保证该标准体系的可读性和贯彻推广,采用行业惯常使用的名称“汽车芯片”作为该标准体系的名称。整体建设思路:基于汽车芯片技术结构,适应我国汽车芯片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形成从汽车芯片应用场景需求出发,以汽车芯片通用要求为基础、各类汽车芯片应用技术条件为核心、汽车芯片系统及整车匹配试验为闭环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技术结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技术结构,以“汽车芯片应用场景”为横向出发点,包括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座舱系统及智能驾驶五个方面;向上延伸形成基于应用场景需求的汽车芯片各项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根据标准内容分为基础通用、产品与技术应用和匹配试验三类标准:基础通用类标准包含汽车芯片的共性要求;产品与技术应用类标准基于各类汽车芯片产品技术和应用特点分为多个技术方向,结合我国汽车芯片产业成熟度和发展趋势确定标准制定需求,制定相应标准;匹配试验类标准包含芯片与系统和整车两个层级的匹配试验验证。三类标准共同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汽车关键芯片从器件-模块-系统-整车的技术标准全覆盖,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技术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技术结构图应用场景:芯片在汽车不同零部件系统、不同工作场景的功能性能差异较大,因此标准体系应充分考虑汽车芯片的应用场景。芯片在汽车上的应用场景按汽车主体结构,划分为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座舱系统和智能驾驶。基础通用:基于汽车行业对芯片的可靠性、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应用需求,提取出汽车芯片共性通用要求,主要包括环境及可靠性、电磁兼容、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共4个基础通用性能要求。产品与技术应用:根据实现功能的不同,将汽车芯片产品分为控制芯片、计算芯片、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功率芯片、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和其他类芯片共10个类别,再基于具体应用场景、实现方式和主要功能等对各类汽车芯片进行技术方向和标准规划。其中,控制芯片包括,通用要求、发动机、底盘等技术方向;计算芯片包括,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技术方向;传感芯片包括,图像传感器、红外热成像、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电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技术方向;通信芯片包括,蜂窝、直连、卫星、蓝牙、无线局域网(WLAN)、超宽带(UWB)、以太网等技术方向;存储芯片包括,静态存储(SRAM)、动态存储(DRAM)、非易失闪存(包括NOR FLASH、NAND FLASH、EEPROM)等技术方向;安全芯片包括通用要求等技术方向;功率芯片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碳化硅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等技术方向;驱动芯片包括,通用要求、功率驱动芯片、显示驱动芯片等技术方向;电源管理芯片包括,通用要求、电池管理系统(BMS)模拟前端芯片、数字隔离器等技术方向;其他类芯片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基础芯片(SBC)等技术方向。匹配试验:汽车芯片在满足芯片通用性能要求和自身技术指标基础上,还应符合在汽车行驶状态下与所属零部件系统及整车的匹配要求,因此需要对芯片与系统和整车匹配情况进行试验验证。其中,整车匹配包括整车匹配道路试验、整车匹配台架试验2个技术方向。三、标准体系(一)体系架构依据汽车芯片标准体系的技术结构,综合各类汽车芯片在汽车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要求、功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将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架构定义为“基础”、“通用要求”、“产品与技术应用”、“匹配试验”四个部分,同时根据各具体标准在内容范围、技术要求上的共性和区别,对四部分做进一步细分,形成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界限清晰的17个子类(如图2所示,括号内数字为体系编号)。图2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架构(二)体系内容汽车芯片标准体系表见附件,涵盖如下标准类型及标准项目。1. 基础(100)基础类标准主要包括汽车芯片术语和定义标准。术语和定义标准主要用于统一汽车芯片领域的基本概念,对汽车芯片标准制定过程中涉及的常用术语进行统一定义,以保证术语使用的规范性和含义的一致性,为各相关行业统一用语奠定基础,同时为其他各部分标准的制定提供规范化术语支撑。汽车芯片术语和定义标准将在现行集成电路相关标准基础上,从芯片产品搭载在汽车上的实际功能和应用角度,对其特有术语进行定义和说明。2. 通用要求(200)通用要求类标准是对汽车芯片的主要共性要求和评价准则进行统一规范,主要包括环境及可靠性、电磁兼容、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环境及可靠性标准主要规范在复杂环境条件下汽车芯片或多器件协作系统的物理可靠性,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潜在故障,对芯片的可靠性提出要求,从而提高汽车芯片产品的稳定性。电磁兼容标准主要规范汽车芯片内部系统或多器件协作系统各主要功能节点及其下属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功能可靠性保障能力,其主要目的一是规定芯片电磁能量发射,以避免对其他器件或系统产生影响;二是规定芯片或多器件协作系统的电磁抗干扰能力,使其可在汽车电磁环境之中可靠运行。功能安全标准主要规范汽车芯片企业及芯片产品内部多功能模块的流程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等要求,其主要目的是避免系统性失效和硬件随机失效导致的不合理风险。信息安全标准主要规范汽车芯片应满足的信息安全需求和应具备的信息安全功能。通过芯片的信息安全设计、流程管理等措施,避免因攻击导致的芯片数据、外部接口及软硬件安全等受到威胁。3. 产品与技术应用(300)产品与技术应用类标准主要规范在汽车各零部件系统上应用的各类芯片,因其特有功能、性能等不同所应具备的技术指标要求及相应试验方法。此类标准涵盖,控制、计算、传感、通信、存储、安全、功率、驱动、电源管理和其他10个大类。控制芯片标准主要规范汽车上用于整车、发动机、底盘等系统的控制芯片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计算芯片标准主要规范汽车用于人机交互、智能座舱、视觉融合处理、智能规划、决策控制等领域执行复杂逻辑运算和大量数据处理任务的芯片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传感芯片标准主要规范感知环境及汽车各系统物理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入信号的芯片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通信芯片标准主要规范汽车用于内部设备之间及汽车与外界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和处理的芯片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存储芯片标准主要规范汽车用于进行数据存储的芯片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安全芯片标准主要规范汽车内部用于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芯片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功率芯片标准主要规范汽车用于各系统具有处理高电压、大电流能力的芯片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驱动芯片标准主要规范汽车用于驱动各系统主芯片、电路或部件进行工作的芯片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电源管理芯片标准主要规范汽车用于内部电路的电能转换、配电、检测、电源信号(电流、电压)整形及处理的芯片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其他类芯片标准主要规范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汽车芯片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一般此类汽车芯片包括,尚在发展阶段的新技术、新产品,暂无法明确固定分类;或者对于汽车应用,该芯片数量较小,无法与上述芯片类别并列。4. 匹配试验(400)匹配试验类标准包括汽车芯片在所属零部件系统或整车搭载状态下的测试试验方法。系统匹配标准主要规范汽车各类芯片在所属零部件系统搭载状态下的功能及性能匹配试验方法,以检测汽车芯片在所属零部件系统上的工作情况。整车匹配标准主要规范汽车各类芯片在汽车整车搭载状态下的功能及性能匹配试验方法,以检测汽车芯片在整车工况下的工作情况。四、组织实施加强统筹组织协调。发挥好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作用,组织成立汽车芯片标准联合工作组,加强与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化机构的工作协同,发挥标委会专业优势,做到以汽车行业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充分调动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相关企业及高等院校等单位的积极性,持续完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加快推动各项标准制修订工作。强化行业沟通交流。聚焦汽车芯片领域,整合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力量,构建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集聚相关领域内标准化资源,建立满足发展需求、先进适用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实施定期动态更新。加强汽车产业发展中急需的汽车芯片标准需求调研分析,明确汽车芯片技术要求和应用需求,结合汽车芯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建立相关标准试验验证流程,持续完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为推进汽车芯片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跟踪研究,深化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WP.29)、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家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等国际标准化活动,借鉴吸收国际先进标准法规,畅通国际标准及技术交流机制,在汽车芯片相关国际标准制定中发声献智。附件:1.《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2. 征求意见反馈信息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2023年3月28日
  • 2011上海国际汽车耐候老化技术研讨会
    2011上海国际汽车耐候老化技术研讨会 2011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WeatheringTechnology Symposium 2011年9月15日 上海 背景 Q-Lab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光老化及耐候性的技术推广工作。于2006广州,2007上海和2009上海分别举办了国际汽车耐候老化技术研讨会,并得到一致的好评。今年我们将在上海国际汽车测试展期间举办2011上海国际汽车耐候老化技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主题 2009年开始起草的国家汽车老化标准,在全国包括主机厂,材料厂和检测机构在内20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投入了大量人、物力,开展了业内最大规模大气曝晒和实验室加速比对试验,总投入达2千万人民币,取得了大批实验结果,并完成了标准的起草工作。本次会议中多位专家将与大家分享实验成果,相信此次会议必能将促进中国汽车行业的老化实验和技术水平发展。 您将获得的收益 &bull 了解最新起草的国家汽车标准的技术背景和内容 &bull 分享汽车国家标准试验研究成果 &bull 了解汽车产业耐候老化最新进展 &bull 与 200位汽车业一线的技术专家面对面交流 演讲嘉宾&议题摘要(排名不分先后) &bull 制品分技术委员会 题目:近年国家汽车非金属标准的制定情况介绍(主题发言) &bull 柳立志 主任 襄樊国家汽车测试研究中心题目:新内外饰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和主要成果为时两年的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在各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此项工作的成果包括: 1) 首次在行业内开展了内外饰件材料进行系统的比对试验。 2)首次就国际上现行的主要方法作了全面的对比研究,找出适合中国气候条件的先进的加速测试方法。 3)参照国际上先进的汽车老化测试方法标准完成了氙灯、紫外两个汽车老化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 &bull 孙杏蕾 工程师 Q-Lab中国代表处 题目:中国海南、敦煌大气曝晒与实验室QUV、氙灯加速老化试验方法相关性研究 目前各汽车主机厂的实验室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多来自于国外,未与中国的气候条件作过全面系统的相关性对比试验。此次国标对比试验中,分析了40种汽车外饰油漆和45种汽车内饰塑料的15种实验室加速老化测试循环与海南、敦煌两种户外自然曝晒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对比试验结果,得到与户外自然曝晒相关性好的实验室加速测试循环,并写入汽车老化氙灯、紫外国标中。 &bull 黄小翰 材料工程师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题目:汽车内饰材料的发粘评估和分析 汽车内饰材料发粘特性越来越受关注,通过与BASF, PRET和Q-Lab的合作研究,我们找出材料发粘现象产生的机理,并确定了评估的方法和实验条件。 &bull 王纳新 正高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题目: UV穿透率测试在涂层性能检测中的应用 UV穿透率测量已广泛应用于面漆紫外防护性能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涂层UV穿透率的透射光谱法测试方案,建立了涂层设计模型,得到了涂料、涂层厚度及其耐候性间的关系。根据建立的模型,能够快速检测涂层质量和确定涂层最经济的工艺膜厚,指导涂层设计和确定生产线相关工艺参数。对涂层的耐候性优劣做出快速判断。 &bull 李泽华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CWTR) 题目:汽车内饰材料环境失效分析方法探讨 汽车工业中大量采用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作为内饰材料。高分子材料一般利用红外光谱、热裂解质谱、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等方法进行原材料比对筛选、质量控制、成分检验以及环境失效分析。本文围绕汽车内饰材料环境失效分析中应用的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展开了探讨。 &bull 陈拯 工程师 奇瑞汽车股份公司 题目:汽车内外饰材料老化问题试验分析 耐候、耐光老化性能是汽车内外饰产品的基本性能要求之一,由于内外饰材料类别较多,其老化失效形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对一些常见汽车材料老化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介绍相关耐侯、老化试验评价方法。 &bull 演讲人 徐莉珺 BASF 公司 题目:汽车PP/TPO材料的稳定 延长PP/TPO材料在汽车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同时又必须满足汽车的低挥发、不发粘等其它要求,因此选用合适的塑料添加剂来满足这些要求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将根据这些性能要求探讨添加剂的选择以及相互影响。 &bull 演讲人(待定)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 题目:汽车非金属材料大气老化试验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简单论述了汽车产品进行大气环境老化腐蚀性暴露试验的重要性及其经受大气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后的老化破坏模式与试验情况,提出了制订汽车非金属材料及其零部件室外大气暴露试验方法需要考虑的问题:暴露试验条件、试样、试验期限、投试时间、检测周期、检测注意事项和结果评定。 &bull Ron Roberts 副总裁 美国Q-Lab公司 题目: 我们正在研发一种新式加速老化测试方 案,它将会显著提高弗罗里达曝晒观测失效和加速老化测试的相关性。现在有多种涂料,在弗罗里达南部接受曝晒测试,同也在转鼓式加速老化测试仪器中被检测。退化后,由FITR光谱,UV光谱,失光和色变导致化学构成的改变。新的测试方法将精确的重现分层,裂化,失去光泽,色变和起泡等现象。在新的测试方案中,水循环的持久性是基于对湿度时间和真实的水吸收率来测量的。最新开发的选择性过滤片展示了加速测试仪器中光源的光谱分布和地面輻射匹配度,它提高了化学构成变化的种类并加速了曝晒的匹配度。普通失败模式的复制,显示了涂料体系在湿度循环中吸收了水分,以及在加速测试中,模拟自然曝晒的辐射光谱分布。 讨论环节: 我们将邀请业内的专家与参会代表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专家包括: 刘树文 经理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于慧杰 主任 一汽大众有限公司 彭彪斌 主任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杨如松 技术总监 上海汽车有限公司 对于涂料和零件的加速测试,可以避免产品的失效并提高您产品的利润。 主办单位:美国Q-Lab公司 翁开尔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重庆第59所自然环境试验 研究中心 襄樊国家汽车测试研究中心 SGS-CSTC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 支持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相关分会 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非金属 制品分技术委员会 注册 会务费:2011年8月30日前报名付费人民币800元整;2011年9月01日后报名付费人民币1200元整前五位报名者,将获得免费参会资格。 报到时间:2011年9月15日 会议酒店:上海徐汇瑞峰酒店(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7号) 住宿费用(自理):徐汇瑞峰酒店,参考价450元/间/晚 (双早)附件酒店(自理):格林豪泰酒店,参考价239元/间/晚(无早) 酒店地址:上海市卢湾区打浦路92号 联系人:赵女士 电话:+86-021-5879-7970 手机:+86-13681748288 传真:+86-021-5879-7960 电邮:azhao@q-lab.com.cn 附件: 《2011上海国际汽车耐候老化技术研讨会》及报名表下载 来源: www.hjunkel.com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长安汽车哈尔滨研究院试验检测所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个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日前,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七十四站:长安汽车哈尔滨研究院试验检测所(以下简称试验检测所)。该检测所赵洪辉副所长、张志杰工程师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 赵洪辉副所长在长安汽车哈尔滨研究院试验检测所楼前留影   赵洪辉副所长、张工程师向仪器信息网的编辑介绍了试验检测所的仪器设备以及进行的测试项目等情况。试验检测所前身为“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检测中心”,成立于哈飞汽车建立之初的1984年,当时称汽车试验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历代汽车试验人的努力,现已形成试验体系,拥有5000平米的试验工房,各类人员26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试验技术人员及工人19人,为保证哈飞汽车的产品质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待检测的样车   哈飞汽车与中国长安集团于2010年5月正式合并,同期,长安汽车哈尔滨研究院也正式投入运行。“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检测中心”更名为“长安汽车哈尔滨研究院试验检测所”,隶属于长安汽车哈尔滨研究院,只承接对内业务,对样车的整体性能、零部件对整车的影响等进行测试、验证。测试内容包括环境试验、道路试验、强度试验、NVH试验等。   试验检测所部分仪器设备: 四通道道路模拟试验机   将试验车辆安装在作动器托盘上,进行整车道路模拟试验。汽车道路模拟试验是将试验场的强化路载荷谱在道路模拟试验机上进行实车模拟,早期发现车体和悬架系统的缺陷,为早期整改提供依据,保证研发质量。 电动振动试验台   上述两款产品由德国TIRA公司生产制造,TIRA公司具有40多年的振动台生产历史。TIRA振动试验台拥有各种推力规格、各种尺寸及规格的扩展台面及试验夹具。振动试验台主要用来检验汽车零部件的振动耐久性,如各种底盘件和电器件等。 环境试验间   环境试验间主要用来检测汽车的排放性能,经济性能,除霜除雾性能,冷启动性能,空调性能,热管理性能,采暖性能等。 台湾高铁公司(GOTECH)试验机 EMC试验室   该试验间主要是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测量和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测量,以及电器零部件的无线电骚扰。 半消声室   该试验间主要用于汽车NVH的声学测试,如通过噪声,怠速振动噪声,声源分析,传递路径分析等。 半消声室的局部   左侧是AVL的低噪声转鼓,模拟道路行驶,右侧为测试用的麦克风阵列。 各种传感器   上图为测试用的部分传感器,包括测试踏板力的踏板力计,测试拉压力的应变式力传感器,测试驻车拉力的测力计,以及位移传感器等。   赵洪辉副所长最后介绍到,试验检测所于1987年被原航空工业部认定为微型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1988年被中国汽车摩托车联合会认定为汽车新产品鉴定试验单位;1993年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1997年通过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质量认证,被认定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汽车(哈尔滨)检测中心。   2006年4月25日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2006年10月9日通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计量认证。试验检测所按照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规定制定了质量体系。由于隶属组织机构调整,于2011年5月暂时放弃了CNAS资质,近期将重新向国家认可委申请CNAS资质。
  • 由我国牵头修订的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性国际标准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公告:由我国牵头修订的国际标准《使用压缩氢气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性试验方法》近日发布。近年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因为零排放,成为各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重点,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要工作方向。试验方法在完善最高车速测试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加速能力试验以及爬坡试验,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性测试方法。试验方法的发布,促进了国内国际标准相互促进融合机制的形成,提高了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协调的贡献度,同时将助力中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业走出去。
  • 标准集团---纽扣撞击强度(力)测试仪/纽扣性能测试仪器
    纽扣撞击强度测试仪︳纽扣撞击强力测试仪︳标准集团品质供应︳咨询电话:13671843966纽扣撞击强度测试仪,又称纽扣撞击强力测试仪,是通过检测塑钮、胶钮的抗撞击阻力从而检测所有类型纽扣(直径10mm或以上)在服装制造或日常使用过程中对强拉或撞击的承载能力的仪器。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Gellwoen G289 纽扣撞击强度测试仪是严格符合ASTM D5171标准的纽扣测试仪器。测试时,将质量为0.84kg(29.5oz)重物从67mm(2.625英寸)或其他规定高度(至多200mm(8英寸))落下,以纽扣的破裂程度作为考核。该仪器包括一个轴承套,其内配合一个标准质量的冲击头,用于从指定高度下落以冲击纽扣试样。纽扣依据其莱尼尺寸放置于底座金属平台的中心位置,并用定位夹具夹持,冲击强度由重物的质量和下落的高度来评估。详情请访问:http://www.lalianniukou.com/product/2015/98.html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材料测试仪器设备的综合供应商,成立于2003年,公司总部在中国香港,在上海设有分公司,在长沙、武汉、济南、沈阳、成都、杭州等地设有办事处及售后维修中心。上海泛标纺织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标准集团上海分公司,全面负责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一直以来,公司始终坚持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产品,依赖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整合技术和资源优势,为客户解决科研生产中遇到问题提供支持,从而带动国内科研及相关行业水平的提高。通过个性化的售前产品咨询,高效率的售后安装、维护和维修,专业级的技术支持及应用支持,标准集团正赢得越来越多制造商和客户的双重信赖。24小时服务热线:021-64208466、13671843966或登录:http://www.standard-groups.com/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