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如何监管并发挥第三方检测

仪器信息网如何监管并发挥第三方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如何监管并发挥第三方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如何监管并发挥第三方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如何监管并发挥第三方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如何监管并发挥第三方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如何监管并发挥第三方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如何监管并发挥第三方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如何监管并发挥第三方检测相关的论坛

  •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该如何监管?

    环境监测,这一领域原本主要由各地环保部门下属环境监测站所主导。如今这一市场的放开,将诞生一块千亿级“大蛋糕”。“十二五”期间,全国环境监测总投资需求将达1000亿元。  不过,从多名受访的环保官员、企业老总的反应来看,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此前已有多地进行了试点工作。而在一些官员看来,这一政令之后,环保部门亟需厘清这一新兴行业的监管细则。而公众聚焦的监测数据造假问题能否通过市场的力量荡清,目前依然是一个问号。  能否挤掉数据水分  能否挤掉数据造假的水分这一问题,山东省环保厅的回复是“可以”。  “过去环保部门自行监测,自行监管,质控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山东省环保厅在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时称,过去,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由各市自行上报,全省达到了95%。在实行政府购买社会第三方服务之后,该数据降低为66%,挤掉了29个百分点的数据水分。全省空气站平均设备运行率和数据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  这个答案令人惊喜。环境监测包括企业日常监测、项目验收监测、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督性监测等。在这由环境监测站主导的单一管理体制下,其中的数据造假等问题早已是业界知晓的沉疴,不仅有媒体曝光,而且环保部及地方环保部门多次点名通报(详见南方周末2013年6月27日报道《“千里眼”明造,“障眼法”暗行——百亿在线监测工程,造假仅需“垫几块砖”》)。  “监管是环保局,监测是监测站,都是一条裤子的,大家不相信这些数据。”湖南一家第三方检测公司副总说,“市场化是没办法阻挡的。”  不过,应对数据造假,并非放开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不少受访者看来,主因是监测任务繁重而监测站人手不足。“一来监测站人力不够;二来监测站可能是收支两条线,多做也没有额外报酬。从这个角度来说,开放给第三方,他们的积极性是很强的。”北京市城市排水监测总站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总监范云慧说。  事实上,监测数据造假问题依然不容乐观。2014年在全国环境监测质量工作会上,总站谋副站长宣称:90%的第三方检测公司都造假。2015年4月1日,在有数百名各地监测站负责人参加的现场工作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坦言,有的地方确有监测数据造假的问题。此前不久,《中国环境报》曝光了福建省环境监测市场乱象:“有的公司连最基本的实验室也没有,仅有一些快速的测试仪器就敢接任务。”  第三方检测机构同样面临着监测数据的“诚信危机”。福建一家知名监测公司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坦言:“第三方监测主要的问题,和国有监测站面临的问题是差不多的。”  “在这个市场里,规范和不规范的做法,成本最多相差十倍。”他举例,“像环评监测,本底监测六个点位,连续监测七天,每个点位最起码要一个人值守,再加上两个采样车的司机、后勤辅助人员,最少要十个人才能完成任务。这是规范的情况。如果不规范,就是没到现场,连监测仪器的采样口都没开就可以出报告。”  “从行业上来讲,对这个制度的推出非常欢迎。大家都感觉到很兴奋,以前必须靠关系、走门路做的一些事情,现在通过社会化服务,可以靠自己的技术、能力去竞争了。”北京金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斌说,“但是转变可能需要有个过程,市场化、社会化服务的推动进度怎样,是大家比较担忧的。”  如何设立准入门槛  这一新兴市场的规范工作,一些省份早已开展。  前述广东匿名官员表达了他的担忧:“前期不能有任何门槛。但到了后面,社会化监测机构一旦出了什么事,我们还得去管。现在是把全部压力集中在了中后期的管理上。”  而在北京、云南、江苏等地,则在数年前就出台了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认定管理办法。例如北京在2010年开始,分批认定环境监测机构,目前至少有24家机构。  建立准入门槛并不能消弭行业乱象。业内人士指出这其中可能会有权力寻租空间。“现在主要由环保部门来招标确定一家(第三方机构)。”杨斌透露,“但可能是换汤不换药。有能力做污染源第三方监测的,往往还是原先那些设备运营的公司。”  江苏省和云南省环保厅为此对第三方监测设置的门槛非常细致。包括资产、房子、仪器,甚至对工作人员都要去对社保。这样避免了一些机构东挪仪器、西借仪器,须有一定要有实力的才可以进入市场。”  山东则是设置了竞争机制。山东采用了“TO模式”(转让-经营),以空气监测作为突破口。专业化的社会机构通过竞争分别获得运营业务和比对业务,两者独立运营,互相监督;政府的环境监测部门则对运营单位、比对单位进行质控管理考核,政府部门花钱购买合格数据。  作为广东的试点,佛山市环保局希望能监管第三方环境监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在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一份材料中,佛山市环保局表示,“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进行从入门、业务委托、业务开展、结果报送的全过程的把关管理,并组织专家们制订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开展质量核查工作。”  但该市环保局亦承认,受制于人手短缺,案牍上的规范只能打折扣,“现场质量核查的频次较少,存在对社会监测机构人员、项目变化等情况掌握不够及时情况”。  广东的另一个试点东莞的遭遇类似。由于监督人员短缺,东莞环保局虽然对社会监测机构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现场采样暗访等,但检查频率相对较低,难以进行有效的、全过程的现场跟踪监管。  “人手不够”是开放环境监测市场的主要原因,但是开放以后,在监管上,这一问题依然绕不开。  需要再颁资格证吗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第三方环境监测的开展,需要厘清与CMA认证的关系。  CMA,即中国计量认证。我国计量法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即只有取得CMA认证的检测机构,才能从事检测检验工作。  在放开第三方环境监测市场之前,环境监测站承担着环境监测主要职责,其亦需获得CMA认证,并接受质监部门的监管。一名广东省监测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环保部门是从行政、业务上进行管理,质监部门则是从认证认可上进行管理。“如果出现重大恶劣问题,质监部门可以吊销资质,环保部门就可以处分。”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中,规定了3种环保部门可以责令环境监测机构限期改正并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罚的情形。  尽管两者并不矛盾,但市场放开之后,有业内人士认为,环境监测需要自己的认证体系。  “环保部门多年来并没有建立针对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认可办法和体系,其他部门早就有,比如建设、交通、水利等,按理说这是一个极其不合理的事情。”湖南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在博客上写道。  前述广东环保官员也认为,如果缺乏自己的认证体系,环保部门则缺乏监管依据。“因为没有任何法律规定,环保部门可以去管社会环境监测机构。”  在深圳,市环保局则通过授权市环境监测行业协会去对环境监测从业人员的资质实施上岗考核。 不过,在新环保法以及两高对刑法中环境犯罪的司法解释中,已经对“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做出了规定,重则可入刑。  而有一些省份早已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除了上述北京等地的认定办法,在2011年,山西环保厅就颁布了《山西省环境监测资格管理办法》,对各类环境监测单位的“资格证”做了详细规定。  这亦引起了一些争论。上述的湖南第三方检测公司副总就认为:“以前企业只要有CMA认证就可以从事环境监测,这是计量法支持的。现在又出台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业务能力管理办法,是否跟法律相违背?这几年国务院已取消了很多行政审批。“环保部门还有权管吗? 面对环境监测的乱象,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该如何监管?

  • 第三方检测机构谁是监管者?

    国内很多地区环保厅对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备案工作,但对于政府管理部门也存在一个疑问,检测机构为什么由环保部门监管?这本身是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事,但是本地区没有实验室,所以质量技术监督局也无法监管。可对于这种计量单位怎么样来证实数据的有效性呢!如何保证样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实验室呢?如果叫真没法实施,可是当地又没有技术力量,只能请外面有实力的有资质的公司来!人家来了立刻建成实验室这也不现实!这种矛盾如何解决呢?

  •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大忌”

    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产业发展和市场和谐稳定方面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是国字号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包括国家质检中心在内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虽有权威,但也有大忌;虽被敬畏,但对“大忌”也需时时切记。  什么是“第三方”?相互关联的两个主体之外的客体。通俗例子:消费者是第一方,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包括服务)的厂商是第二方,围绕这个买卖双方的但又不属于任何一方的就是第三方。如法院、公证处等。  什么是“第三方检测机构”?通俗的说,就是在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在法律和利益等方面独立于消费者和产品厂商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往往与“公正”、“公平”、“客观”、“科学”等关键词紧密相连。  在现行体制内,被冠以“国”字号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通常被命名为“国家XX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质检中心)。  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产业发展和市场和谐稳定方面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是国字号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消费者心目中是“权威”的代称,在产品厂商眼里是敬畏的对象。  然而,身在国字号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人都清楚:“国家”二字之沉重,不是什么机构都能担得起的;“第三方”三字之严肃,不是什么部门都能做得到的。  包括国家质检中心在内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虽有权威,但也有大忌;虽被敬畏,但对“大忌”也需时时切记。  一忌,“角色”越界  从现行法规条文可以看出,“国家质检中心”其实就是国家产品质量监管部门(行政监管及执法)为贯彻《产品质量法》等法规,行使法律赋予的本部门的职责,在依法执行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提供产品检测的技术服务机构。  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政府采购的一种技术服务的提供单位。  既然是技术服务的属性,那么国家质检中心具有的只能是依据标准对产品质量符合性的判定权,而没有对行业或产品质量监管的行政权(如抽查任务的生成、检测结果的发布等)。  因政府行使监管职能的需要而采购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才被冠以国家质检中心,也就是说,在执行政府委托检测任务时,第三方检测机构使用国家质检中心的名义才是正当合法的,否则就有违法违规嫌疑。  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家质检中心虽是政府服务采购的技术服务提供商,但所谓的对公权力而言的“法无规定不可行”是同样适用的,而不能“法无规定尽可行”。  二忌,屁股坐歪  商品市场追求的一定是买卖双方在法律框架下的互利共赢,哪方利益被侵害或受到压制,可行一时却无法长久。  作为维护商品市场健康运行不可缺少的产品检测机构,不论是经政府授权的还是民间自发的,只要声称是“第三方”机构,都要站在 “公平、公正、客观”的立场上从事一切技术活动。  合法存在的买卖双方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都需要公平公正的对待。即使存在强势与谁弱势之分,那也不是影响产品检测结论的因素;即使存在行业与市场的乱象,那也不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区别对待消费者和产品厂商的理由。  三忌,心态不正  带有预设成见的检测行为,怀有“敌意”的检测活动,以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名义,恶意打压产品厂商;以维护产品厂商利益的名义,侵害消费者或委托方(如政府)的知情权;为某一厂商的利益侵害另一厂商的利益等,都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大忌。  心态不正,源自不当利益的驱使,源自本位意识的膨胀,不但有悖于第三方地位,还可能涉嫌违法。  心态不正下的检测活动,可能导致大小厂商、国内外品牌、新老企业以及消费者,在相同情况下,得到不一样的待遇或结果。  政府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的授权方和委托方)也可能是心态不正的中枪者。  四忌,自挖陷阱  第三方检测机构也是一个法律责任的主体,他的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严肃谨慎应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基本素质,控制风险应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常态措施。目的正当、程序正义、过程严谨、方法正确是必须努力做到的。  比如,检测规则的合理合法性,尤其当偏离标准时,检测规则是否经过评估?由哪个层级评估?是否履行了审批或公示?  比如,采样代表性的评估、样品真伪的甄别、样品及厂商信息的核实、检测结果是否与样品厂商提前确认?是否留出提前复议的时间?等等。  如果第三方检测机构没理清这些问题,就等于给自己挖了陷阱。  当从消费市场采样时,采到仿冒样品的可能是存在的,这在我国国情下一点也不奇怪。前不久发生的小米充电宝争议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一方面此次抽查主管部门十分被动,公信力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小米躺枪咽下的苦水谁能帮助分流?  监管部门可以重发声明,检测机构可以被追究责任,但躺枪的产品厂商受到的声誉及经济上的损失不是一个重发的声明或某些人的担责可以弥补的。  不让无辜受冤,这也应该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即使冠以国字名号,也只是国家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中的一个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持机构,是产品质量监管部门的一个技术助手,而不是监管主体。在法律上与被监管的产品厂商具有同等地位。面对产品厂商的“仰视”,第三方检测机构不能就自以为高高在上。  一旦产品厂商的合法利益底线被触及,就会利用法律手段争取自己的权益,这就是第三方检测机构随时面临的法律风险。  同样,当国家委托方或消费者发现被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忽悠了,也会毫不客气的使用自己的行政权力或法律武器。  五忌,水平失准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权威,除了依赖上面提及的“公平、公正、客观”还有一个重要基础就是“科学”。  出具的检测数据是否经得起验证?得出的检测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否有科学依据?都关系到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权威性。  前不久,某个以国家质检中心名义发布的对空气净化器产品的检测结果及评价中,仅以空气洁净量(CADR)与产品的市场售价的比值,定义产品的性价比,并据此把检测结果做了排行和比较,就没有体现出第三方检测机构应有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在业内稍有专业常识的人,仅从这一表现,就会对所有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信度产生质疑。  附相关法规条文  《产品质量法》规定  ·“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规划和组织”(第十五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第十九条)。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规定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指定有关部门或者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承担监督抽查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  《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管理办法》规定  ·“国家对承担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的产品质量检验、产品质量争议仲裁检验等工作,并以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名义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行授权制度” (第二条);  ·“国家质检中心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要求的程序,在授权证书的有效期和授权范围内,对外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并在检验报告封面适当位置加盖国家质检中心授权标志章(第十二条)。

  • 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资料整理汇总

    目 录一、各地有关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政策和文件规定1.环保部发布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2.全国各地第三方环境检测实验室准入规定3.江西省环保厅出台《江西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试行)》4.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管理办法5.江苏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6.浙环发〔2013〕44号“关于推进环境检测市场化工作的意见”7.放射性监测机构资质将向社会放开8.国家开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人员上岗证9.三部门印发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10.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申请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须知-重庆二、有关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技术文件规定1.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南2.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有新规3.《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标准将发布4.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2016年1月1日起实施5.2015版评审准则发布啦6.资质认定申请书中的“仪器设备配置一览表”应该这样填7. 国家环境监测网质量体系文件8.紧急求助关于验收监测资质要求的法规或文件9.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市场逐步社会化10.环境检测市场社会化进程(三)11.环境检测市场社会化进程(四)12.强检的环境监测仪器知多少?13.环境检测的报告模板问题三、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交流讨论1.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该如何监管?2.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前景如何?3.通过CMA认证的检测机构需要通过行业的准入认证吗?4.三方检测机构备案5.关于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的一些问题6.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对环境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吗?7.第三方二噁英检测实验室8.第三方检测公司采样化验有提成吗?9.环境监测真的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行业吗?10.环境监测工资算法11.想请教一下,去外市开展环境检测业务需要在当地市环保局备案吗?12.福建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需要哪些资质?13.政府应该向社会购买哪些环境监测服务?14.环境检测人员需不需要职业资格准入15.环境服务业主要是做什么的?16.自动在线监测引入第

  • 【原创】中国第三方检测检测的出路

    在目前的形势下,一边是政府检测职能部门的垄断,一边是国外大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冲击 ,我们自己的第三方只能在夹缝中生存,随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改变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第三方将是大势所趋,特别是三聚氰胺事件,可以看出政府部门与企业捆绑的弊端,特别是政府监管部门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规则必须被修改。 现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自己的第三方应该何去何从,请各位同行指点。

  • 环境检测为什么需要第三方检测机构

    检验检测是环境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高效的环境质量检验检测是保证人们健康的必要前提。我国关于环境检验检测的机构主要分为三类:隶属于政府部门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企业性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如何扮演着重要角色呢?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重要性不可代替 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出现缓解政府和高校机构的压力,及时发现环境质量问题。政府近年来也积极扶持高校科研院所、社会检验机构与企业内部的自检机构,促进环境检测机构的发展壮大。 其实在国外,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检测意识较高,很早就有了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对第三方检测结果的应用已经成习惯。这不仅缓解了政府压力也更快更及时的发现环境质量问题有利于及时治理。 最为重要的是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不能因利益而丧失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由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特殊形式通过对独立性、透明度、公正性等的强调,第三方检测机构很少遭遇法律纠纷。 环境检测市场混乱 现在市场上检测公司繁多,良莠不齐。消费者作为门外汉因不懂专业知识和资质认证常被蒙骗。寻找检测公司应当了解其是否具备资质?采用何种检测方法?是否出具法定的(CMA)检测检验报告?否则,花了钱可能得到的仍然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数据。金标准在这提醒您一定要谨慎选择。 安徽省金标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设立的综合性研究和服务机构,已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CMA计量认证)和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资质 认定,实验室严格按照ISO17025国际实验室审核标准设计、施工和建设,质量体系依据ISO17025标准的要求进行,且管理体系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法 律和法规的要求,技术服务质量准确可靠。是一家专业、公正、独立的第三方检测评价服务机构。 检测部包括理化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理化实验室拥有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 谱仪等一批大型国际通用的各类高精检测仪器,配备有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毒因素、物理因素、有毒物质及粉尘等全套现场检测仪器设备。其中微生物实验室拥有 洁净室、病毒微生物实验室等。

  • 第三方检测行业分析及热点问题

    1、全球第三方检测市场空间广阔,行业集中度较低 工业检测占据半壁江山,生命科学、食品和环境检测有望快速增长。从检测行业的下游来看,目前工业检测占比超过一半,生命科学、食品和环境检测占22%,消费品占比为9%,商品检测占比7%。随着检测细分领域愈加完善以及各国对医疗、食品安全、环保把控越发严格,未来相关领域检测有望快速增长。 北美在全球第三方检测市场中所占份额最大,亚洲地区发展迅速。从区域的角度,2016年全球检测业务规模为1445亿欧元,其中北美为463.8亿欧元,占全球的32.1%;欧洲436.4亿欧元,占全球的30%;亚洲发展迅速,2016年市场规模为364.1亿欧元,占比为25.2%,较2010年上升了4pct。 工业检测占据超过一半份额。 全球检测行业区域分布 全球检测行业集中度较低,呈现碎片化特征。由于检测行业下游细分领域差别较大,小型、专业化的检测机构较多,且因为各地区标准有所不同,很多检测项目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导致行业集中度较低,全球CR10仅为18.72%。 全球检测行业CR10仅为18.7%,行业集中度较低。2、国内第三方检测逐步放开,催生千亿规模市场 我国检验检测市场高速增长,其中,第三方检测达近千亿规模,2009-2016年复合增速高达23%。我国近年持续加大食品、环境、医药及工业等领域产品质量把控。检测覆盖领域持续扩大,检测项目也不断细化,检测行业持续高速发展。根据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达2028亿元,其中第三方检测达908亿元,2009-2016年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复合增速高达23%,第三方检测占比由2009年的37%提升至2016年的45%。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增长迅速,达近千亿规模 国内检测机构布局分散,壁垒较多,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较为激烈。根据国家认监委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企业制的检验检测机构21012家,占机构总量的63.22%;事业单位制11479家,占机构总量34.54%;其他法人类型744家,占机构总量2.24%。从股权结构来看,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机构16773家,集体控股1096家,私营企业14265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267家,其他机构834家。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检验检测机构改革与整合成效明显,市场化机制正在形成。 我国检测机构以企业制为主,国有检测机构占国内半数以上。 几个检测人都关心的行业热点问题1、中国现在检测机构有多少家? 据消息,截止目前我国检测机构已近40000家。2、这么多的机构,都过得好吗? 不好,全行业人均产值约为21万元,外资人均产值为50万元,按照当前的物价水平和劳动力成本,可想而知。按照我国对企业规模的定义,我国大部分检测机构属于中小微企业。由此可见大部分检测机构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3、未来中国,需要多少检测机构? 据专业人士估算,中国只需要20000家检测机构,也就是说将消失20000家,即现在的一半。4、大量中小检测机构的出路在哪里?1)继续努力做大,尤其是走专业化路线;2)被并购、被整合,抱团取暖;3)消失。5、中小检测机构如何做大?1)增加营收;2)加强管理,逼出效益;3)采用先进管理措施降低成本。6、未来监管趋势是什么? 上下联动监管,而不是一个部门管一块。7、目前国投整合的主战场在哪儿?民营和外资有机会吗? 主战场在国有机构、事业单位,民营机构在估值方面有障碍。8、为什么国外投资机构看好这个行业?1)防御性行业2)利润率较高3)现金流好4)抗周期性强

  • 第三方检测机构及其存在的作用

    [align=center][b][size=16px]第三方检测机构及其存在的作用[/size][/b][/align]来源:[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222222]海纳计量[font=mp-quote,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欧美国家在15世纪开始之初就有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介入,十九世纪中叶趋于普遍,且已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商业行为。 [/font][/color][/font][size=15px][color=#595959] 而我国第三方检测明显晚于欧美发达国家进程,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颁布才标志着我国第三方检测正式起步,且在这一阶段我国检验检测只以国有机构为主。至2002年之后,国有机构进一步向第三方检测机构让利,外资独资检测机构也随之被允许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检验检测市场主体规模有了根本性的改变。[/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加剧,2014年起,以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代表的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开始实现快速发展。[/color][/size][color=#595959] 那什么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其存在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今天跟着华准计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size=15px][color=#595959] 第三方检测机构又称公正检验,指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我们把它叫作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和两个主体有联系,也可以是独立于两个主体之外,是由处于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独立第三方检测企业的存在有着其自己特别的意义,既是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帮助政府摆脱“信任危机”,又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平台等。[/color][/size][size=15px][color=#595959] 那么寻找第三方检测要注意些什么? 找检测机构注意要找有这两个认证的机构。 CMA: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CNAS: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 此类检测报告具有权威性、独立性、公正性、技术性、规范性、统一性、国际性等特征。[/color][/size][/color]

  • 第三方计量检测化身“慧眼”为企业做好质量管控

    [align=center][img=,600,399]http://www.zhaojiliang.cn/data/uploads/bdattachment/image/20181123/1542939062856676.jpg[/img][/align][align=center]座谈会现场[/align][align=left]  当前,我国的检验检测机构依据市场主体,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政府检测认证机构,第二类是企业内部检测机构,第三类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其中,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由于所出具的检测数据具有独立性及公正性的特点,成为科研院所信赖的技术支撑。[/align][align=left]  由于第三方检测机构还能够为企业提供从生产到质控的全链条质量管理并受到广泛企业的认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走进实验室”媒体行活动来到了作为我国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机构代表的广电计量进行实地探访,探究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如何成为当前我国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改革的主方向,以技术之力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align][align=left]  “计量检测贯穿于各行各业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涉及科研创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它就像一双‘慧眼’,可以发现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和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有依据地促进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优化。”广电计量技术研究院院长曾昕介绍到。[/align][align=left]  在振动声学实验室,技术人员向媒体一行展示了汽车碰撞试验用假人传感器校准项目。技术人员表示,假人身上的传感器可以精确记录假人在碰撞试验过程中承受的伤害数值等参数,因此必须对假人传感器进行定期标定,以确保传感器数据真实可靠。[/align][align=left]  又如,汽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难闻的气味除了影响生活舒适度,还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如何确认各种气味的来源?在化学分析实验室,“嗅辨员”对花香、果香、皮革气味等一一嗅辨。“新买的汽车多少都会有点气味,这往往是多种物质产生的气味混合在一起的。”广电计量技术专家介绍说,“通过借助嗅辨仪把复杂的气味分开,由嗅辨员逐一确认,就可以找出是什么物质产生了什么气味;当我们把这种物质剔除掉时,便可以使气味得到改善。”[/align][align=left]  以上汽车碰撞试验、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评测只是汽车产业链质量管控的缩影,如今,提供全寿命周期和全产业链服务已逐渐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和新要求。[/align][align=left]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机构不能仅仅停留在为企业提供数据,还要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创新发展和产品升级过程中,帮助企业做好质量管控,从而进行产品改进和完善。”曾昕认为。[/align][align=left]  作为企业产品质量和百姓安全健康的“守护者”,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如何赢得多方信任和认可?广电计量总经理黄敦鹏表示, “我们是制造业技术服务的供应商,我们关注客户在提升产品质量中需要什么,即客户需要通过检测来判定产品有无问题、有无提供整改措施方案。如果企业的产品在制造出来后才发现质量问题,就已经对企业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对此,我们将检测服务前移,在产品设计阶段切入,让产品在出厂之前就解决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从而为客户产品质量提升提供可靠了途径。”[/align][align=left]  此外,黄敦鹏还强调,产品质量提升来自对产品的不断改进、优化,第三方检测机构就是用计量检测技术公平、公正的去帮助企业发现产品缺陷,提高企业产品质量。[/align][align=left]  据悉,此次“走进实验室”媒体行活动于今年3月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旨在邀请媒体记者、企业代表、学生代表等走进全国知名检验检测实验室,通过挖掘检测数据背后的故事,增强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align][align=center][img=,600,230]http://www.zhaojiliang.cn/data/uploads/bdattachment/image/20181123/1542939218261073.jpg[/img][/align][align=center]进行仪器设备自动化校准过程演示[/align][align=center][img=,600,267]http://www.zhaojiliang.cn/data/uploads/bdattachment/image/20181123/1542939244778315.jpg[/img][/align][align=center]介绍可靠性与环境实验室[/align][align=center][img=,600,283]http://www.zhaojiliang.cn/data/uploads/bdattachment/image/20181123/1542939269769838.jpg[/img][/align][align=center]介绍气味嗅辨-气味溯源分析[/align][align=center][img=,600,290]http://www.zhaojiliang.cn/data/uploads/bdattachment/image/20181123/1542939299137602.jpg[/img][/align][align=center]操作人员进行实验演示[/align][align=center][img=,600,323]http://www.zhaojiliang.cn/data/uploads/bdattachment/image/20181123/1542939340136664.jpg[/img][/align][align=center]机器人正在进行座椅测试实[/align]

  • 助推第三方检测--安谱实验科技成功参展2015年第七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

    助推第三方检测--安谱实验科技成功参展2015年第七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

    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是我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的探讨园地,是面向社会的行业展示平台和推广平台。为了进一步发挥好这个平台的作用,加强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2015年9.9-11,时值金秋,“第七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暨展览会”以“改革、诚信、创新”为主题,成功在南京金陵饭店举行。安谱实验科技成功参展了2015年第七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重点展示了在第三方检测客户广受好评的标准品,样品瓶,SPE产品,针式滤器等产品线,并有相对应的产品资料手册和活动宣传单页,同时为环境检测客户专门制作了环境专刊,为食品检测客户制作了 食品风险监测项目 GB方法配置方案,受到客户的热烈欢迎,纷纷索取,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再次从安谱南京办补发资料。安谱实验一直致力于为第三方实验提供最完善,便利和快捷的服务,并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是第三方检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耗材供应商的第一选择集团协议:全国各实验室统一价格网点众多:各地业务员上门服务当地客户一站式采购服务:品牌众多,现货供应,提供实验室耗材采购一站式服务价格透明:电子商务网站可以直接查询价格(www.anpel.com.cn)1.大会报告会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141111_565956_1931372_3.jpg2.热烈讨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141341_565975_1931372_3.jpg3.安谱夏总与仪器信息网唐总合影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141241_565969_1931372_3.jpg4.总裁峰会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141115_565960_1931372_3.jpg5.6.与客户的深入交流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141116_565961_1931372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141113_565959_1931372_3.jpg

  • 可刑可拷的环境检测第三方,该何去何从?

    [align=center][b]可刑可拷的环境检测第三方,该何去何从?[/b][/align][font=宋体] [font=宋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监管部门的权力下放,环境检测第三方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涉及环境检测业务的第三方企业已经不下[/font]8000[font=宋体]余家,这些检测机构主要集中在华北,华南以及华东等经济发达的区域。[/font] [font=宋体]环境检测第三方按理说应该是一个比较有前途的新兴行业,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行业好像越来越不那么可观了,行业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近日,两则处罚通告又让整个行业处于一片质疑声中,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的官网上,两则处罚信息赫然印入眼帘,一则是[/font]2024[font=宋体]年[/font]7[font=宋体]月[/font]31[font=宋体]日发布的关于实朴检测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行政处罚信息,处罚原因是在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处罚结果为停业整顿和罚款人民币[/font]25[font=宋体]万元。另外一则是[/font]2024[font=宋体]年[/font]8[font=宋体]月[/font]5[font=宋体]日发布的关于谱尼测试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信息,处罚原因也是在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处罚结果是停业整顿和罚款[/font]17.5[font=宋体]万元,另其法人代表也进行了单独行政处罚。[/font] [img=,554,28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8/202408191645592872_1317_6117780_3.jpg!w554x287.jpg[/img][img=,554,34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8/202408191646055851_4367_6117780_3.png!w554x342.jpg[/img] [font=宋体]要知道上述这两家检测公司不管从规模还是影响力方面都是行业中第一梯度的,如今发生这种事情,不禁让人唏嘘。对于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最注重的就是声誉名声问题,本不该发生这种违法违规行为,由此还联想到当初的[/font] [font=宋体]武汉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咸宁市中德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委托开展的环境监测活动中,弄虚作假,出具虚假报告,最终被撤销资质。[/font] [font=宋体]上述三家公司都是行业龙头企业,都能出现这种原则问题,可想而知其它的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又能做成什么样子。[/font] [font=宋体]作为曾经的行业从业者,也了解这个行业的不易,夹在企业与政府监管机构中间,生产的产品[/font]—[font=宋体]检测报告如实报道吧,企业那边拿不到钱,不如实报道吧,监管部门那关过不去,可谓是进退两难。我也从一些从业者口中了解到他们对于弄虚作假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不以为意,认为其它公司都是这么干的,我们也随大流,造造假,节约了成本还能拿到钱。不得不佩服有些人的胆子确实很大,认为反正查不到自己头上,抱有侥幸心理,那就希望当有一天面对着执法记录仪的时候,还能这么从容坦然面对。[/font] [/font]

  • 如何投诉举报第三方检测机构

    大家好,在检测行业这么多年了,但有一事不明确,那就是如何投诉举报第三方检测机构,比如我对第三方的检测服务质量有怀疑,甚至于很确定对方违规、未检出出具报告等等问题,但应该找那些政府机构去投诉举报呢?

  • 2015第七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暨展览会第一轮通知

    2015第七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暨展览会第一轮通知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是我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的探讨园地,可增进社会各方对检验检测机构的了解和信任,展示检验检测作为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手段和新型服务业态,为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有力支撑的积极作用,是面向社会的行业展示平台和推广平台。为了进一步发挥好这个平台的作用,加强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第七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暨展览会”以“改革、诚信、创新”为主题,将于2015年9月9日—11日在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要由开幕式、行业发展峰会、产品展览、实验室展示、分论坛等一系列活动组成。会议时间:2015年9月09-11日会议地点:南京金陵饭店大会活动:开幕式、论坛主题演讲、圆桌讨论、产品展览、实验室展示等。参与群体:政府主管部门、认证机构、投资机构、国内外检测机构、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和企业质量控制部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实验室管理人员、资深工程师等。八大专场——探讨检测行业实时性话题:l 行业发展专场l 国家认监委专场l 实验室质量保证专场l 投资机构专场l 实验室信息化技术专场l 食品检测专场l 消费品检测专场l 环境检测专场三大活动——掀起论坛热潮,提升行业影响力:l 实验室开放日启动仪式l 权威发布(包括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解读,以及检验检测机构统计数据发布等内容)。l 第三方检测行业总裁峰会参会方式:参展企业、参会人员可在大会官网http://www.cntestlab.com点击“注册入口”进行网上注册报名,并依照参展、参会流程图提示完成参展、参会报名。联系方式:邮箱:dsf@cntestlab.com参会联系电话:电话:010-57510420-801/802/803/805传真:010-85774723参展及赞助联系电话:电话:010-85774723 更多会议内容查看附件中的公函或及时查看官方网站信息更新。

  • 进了第三方检测行业,如何才能“翻身”?

    [align=center][b][size=24px][font='calibri']进了[/font][font=calibri]第三方检测行业,如何才能“翻身”?[/font][/size][/b][/align][size=18px][font='calibri']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需要,近十年来各行各业诞生了大量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这些机构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一些[/font][font='calibri']生化环材等[/font][font='calibri']天[/font][font='calibri']坑专业[/font][font='calibri']的毕业生涌入了这个行业,成为了撑起检测市场的主力军。[/font] [font='calibri']对于刚进入该行业的大多数人来说,对这个行业前景和发展都是模糊的,仅仅只是一份挣钱的工作而且。不过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知识经验的积累,从业人员慢慢的对这个行业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担忧。检测行业有学历门槛,有专业门槛,但总体来说门槛也不算很高,因而从业人员数不胜数。同时检测行业的业务来源大多靠政府和市场,当经济发展好的时候,业务还算可观,但是一旦遇到经济危机,客户企业缩减开支,那么检测机构也将受到业务大量萎缩的冲击。[/font] [font='calibri']最近我也通过周边的人员和社交平台了解到,很多第三方检测机构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业务量明显减少,检测[/font][font='calibri']人员无样可做[/font][font='calibri']。企业为了缩减开支不得不对人员进行降薪或者裁减操作,大家都怨声载道。[/font][/size] [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8/202408161221573925_2455_3141805_3.jpeg[/img] [size=18px][font='calibri']对于大环境的影响,我们确实是无能为力,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了的。但是作为行业一份子的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其它途径来改变目前自己的“窘境”呢?方法肯定是有的。要想改变自己的“窘境”,[/font][font='calibri']无非就两种方式,第一种转行,那么就有很多人说了,我做这个行业的怎么转行,太难了。转行难度确实有,但也未必不能实现,就拿化学专业来说,很多行业都会涉及到化学,石油,化工,医药,农药,化妆品等等,有些地方都相通的,关键在于平常工作的时候是否仅仅只是重复做样,重复分析。当我们有逃离想法开始,我们就应该有意识的去给自己加码了,利用现有公司的所有资源,比如平常做的都是理化分析,那我去主动学习各种大型仪器分析,这些都是方式。通过自己技术水平的提高,你可以选择从第三方检测机构跳槽到甲方企业。[/font] [font='calibri']第二种方式就是留在原有行业,但是通过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比如通过升学,还有职称等来达到职级晋升的目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行业,一般能坚持下来的人基本上都能混个“一官半职”,只要你足够有耐心,能熬,那么机会就很大。[/font] [font='calibri']总的来说,即使是再不看好的行业,依然都有一批“顶尖”的人存在,要想摆脱困境,光靠吐槽,光靠抱怨没有用,还得看你得实际行动。希望每一个行业从业者都能默默提高自己,等待着“厚积薄发”的那一天。[/font][/size]

  • 呼唤第三方能监管毒地板否

    第三方监管的缺位,造成了地板生产厂一方面是生产者,另一方面又是质量的主要监督者的局面。这种商家既是参与者亦是裁判的行业现状,使“甲醛”事实上游离于监管之外。  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下称万科)3月13日举行的2011年度财报发布会上,总裁郁亮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出台装修房统一标准,便于业内执行,在国家标准出台之前,万科会先制定自己的标准。  郁亮此说,源于万科“毒地板”风波。2月16日,一位自称为国内某建材专业杂志副主编、名为李晓燕的网友在论坛发帖称,万科近年来在十多个城市的上万套全装修房项目中,大量使用了甲醛严重超标、劣质的安信品牌地板。安信地板由安信伟光(上海)木材有限公司和苏州安信伟光木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下称安信)出品。  为了回应舆论质疑,安信启动了全国多个省市,共197份样品的抽样调查。3月1日,广东省建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佛山新城湾畔7号楼所送检的安信实木复合地板甲醛超标,甲醛释放量为1.9毫克/升,而国家标准限量为1.5毫克/升。  甲醛作为一种无色的刺激性气体,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致癌和致畸物质,会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影响肺、肝及免疫系统功能。  万科与安信致歉,并表示共同承担责任,为小区居民提供三种善后选择方案:更换同品牌地板;更换不同品牌地板;不更换地板但每平方米赔偿200元。  3月19日,安信合约管理部总经理胡娅对《财经》记者表示,部分地产商们一度暂停采购该企业产品,但目前已陆续恢复进货,其中包括万科。  历时一个月后,“毒地板”风波实际已渐离公众视线,然而安信供给万科佛山项目的产品,甲醛释放量为何超标,安信出厂自检数据,为何与国家机构检测数据差异较大,目前仍无结论。  在拥有3000多家企业的木地板行业,大型企业质量控制远胜小型企业,早成共识。大企业安信的地板发生超标事件,一些“贴牌”甚至“无牌”地板的质量又如何?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胶黏剂与表面加工专业委员会一位专家向《财经》记者表示,标准空白、监管不到位是地板业鱼龙混杂的根本原因。  目前,木质地板的质量管控几乎完全由企业承担,地板成品的检验检测,亦属企业行为,对不合格板材的查处和责成均不力,最终将消费者推入甲醛超标的高风险之下。

  • 【原创大赛】第三方检测公司如何理解相关方

    [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0.5pt]第三方检测公司如何理解相关方[/size][/font][/align][font=宋体][size=10.5000pt] GB/T19000[font=宋体]中提到了一个名词,“相关方”。,那么相关方是什么概念呢?对我们第三方检测公司来说,相关方是不是不存在?需不需要考虑?[/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首先我们来看标准,标准中提到:由于相关方对组织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具有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组织应确定:[/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 a)[font=宋体]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 b)[font=宋体]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 [font=宋体]组织应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那么如何确定相关方呢,在[/font]QMS[font=宋体]体系中有五大相关方,所有者、供方、顾客、员工、社会,而我们第三方检测公司的相关方有哪些呢,[/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首先所有者,这个在第三方检测公司里也存在,[/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由于很多第三方检测公司起步时是以股东入股的方式进行的,所以这里的相关方指的不是股东,[/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股东并不是所有者,企业所有权的拥有者即法人代表等执行企业管理职能的人才是所有者。[/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这就有一个问题了,股东入股要不要参与决策,要不要增设董事等问题。[/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所以我们在确定这个相关方的时候,要有法人证明或者法人授权。[/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 [font=宋体]其次是供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供应商,这个在第三方检测公司属于比较重要的角色,[/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采购的仪器试剂、实验室装修、仪器校准、搬迁等都是需要进行确认和验收的。[/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 [font=宋体]然后是顾客,在第三方检测公司,我们称之为客户。客户需要我们的[/font]“产品和服务”是检测服务,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这个无论在第一方还是第三方都是比较重要的话题。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顾客的需要,综合检测公司自身的资源,进行管理评审,[/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选择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确定扩项项目等。[/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 [font=宋体]另外还有员工,在第三方检测公司大概可以分为检测员、采样员、业务员、资料管理员、设备管理员、报告管理员、[/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材料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监督员、质量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这些人员的选择、招聘、确认、培训、考核、授权以及监督、监控和能力的持续确认,在我们的[/font]RB/T214[font=宋体]上说明的很清楚。[/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 [font=宋体]最后着重讲的是社会,这个在第三方检测公司来说,比较陌生,但又时刻接触。比如易制爆、易制爆试剂的购买,[/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危险品运输和储存,检测公司的环评、排污许可证等等,还有就是判定标准,很多检测标准中并没有判定标准,[/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很多检测类别分类中在检测标准中没有,我们还要进行有关这些行业、国家标准的查新、归纳总结等。[/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 [font=宋体]在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审核时,这些资料也是必须要存在的,[/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正确识别和确定相关方和相关方的要求,对我们第三方检测公司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font][/size][/font]

  • 【第三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论坛暨实验室展览会】更新完毕

    【第三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论坛暨实验室展览会】更新完毕

    即将带来【第三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论坛暨实验室展览会】网络盛况实时跟踪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5.gif欢迎广大坛友和会展现场的朋友来共同分享展会简介:为了促进我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发展,加强第三方实验室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自2009年开始举办“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参会人数和参展规模不断扩大,第二届论坛共计有近300名专业代表出席,并有来自新华社、北京电视台、中国食品质量报、中国质量报和多家网站、期刊进行新闻报导。 作为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首个高峰论坛、检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重要活动之一,以“公正检验,服务民生”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及实验室展览会将于2011年9月在河北承德举行。 论坛主要由开幕式、论坛主题演讲、圆桌讨论、产品展览、实验室展示、论文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组成。邀请政府主管部门、监管认证机构、全国质检系统、国内外检测机构、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和企业质量控制部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实验室管理人员、资深工程师等共同参会研讨。主办单位: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承办单位: 中国检科院综合检测中心协办单位: 我要测 www.woyaoce.cn、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公司、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会议网址: http://2011testing.cqiie.com时  间: 2011年 9月 7 - 9 日地  点: 河 北·承德·山庄宾馆 规  模: 300-400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071116_314829_2368691_3.jpg

  • 【转帖】食品安全引入第三方机制 质检总局公布首批三聚氰胺检测机构名录出现独立检测机构

    为了确保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原料和产品进行批批检验,严把质量安全关,根据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关于综合利用社会的检测资源,开展乳品中含“三聚氰胺”检测的决定,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部署,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紧急在全国范围内对实验室获得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食品检测机构能否按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质谱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检测方法开展“三聚氰胺”检测进行了核实,并于10月2日在国家质检总局官网上公布了《可检测“三聚氰胺”的食品检测机构名录》。 有别于以往承担国家专项检测任务的多为隶属国家检验检疫系统的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此次在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公布的首批《可检测“三聚氰胺”的食品检测机构名录》中,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社会检测资源,也首次出现在名录当中,作为国家检验检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证。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日前就曾表示,针对奶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应建立第三方检测制度,而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也做出了“综合利用社会检测资源,开展乳品中含三聚氰胺检测”的决定,说明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促进食品检测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建立现有机构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结果互认的食品检测机制已成为各界共识。 记者注意到,在名录中公布的多家检测机构中,由于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等原因,针对目前通用的三种“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质谱法,有的检测机构只具备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作为首批进入《可检测“三聚氰胺”的食品检测机构名录》中的第三方检测机构——PONY谱尼测试却具备三种检测方法均能采用的检测能力。记者还从PONY谱尼测试处了解到,其所拥有的由全球知名分析仪器生产企业——美国Waters生产的顶级UP[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MS质谱联用仪、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及由日本岛津生产的顶级GC-MS[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仪[/color][/url]使其具备目前通用的三种“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均可采用的能力,由于在2007年即已开展“三聚氰胺”的检测工作,目前“三聚氰胺”已成为其常规检测项目,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检测数据和出具具备CNAS和CMA章的检测报告。像PONY谱尼测试这种具备先进检测仪器、优秀的技术人才及快速反应能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无疑能为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对奶制品进行有效质控、保证食品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准确、快捷、高效的技术支持。 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不但合理利用了我国食品检验检测资源,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效权威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还充分发挥了职能部门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测与评估检测的作用,形成了食品安全检测监管合力,拓展了检测领域,提升了机构效能,同时避免了重复建设。 食品工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食品的质量安全不但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检测机构,尽快实现食品检测资源共享,在国家食品安全体系中推广第三方检测机制,建立完善专业的测试体系,开放测试平台,引入更多独立测试机构,要打破只承认本系统本部门的食品检测结果的现象,利用好检测结果,从而避免重复检测,实现食品安全检测网络化和监管社会化,切实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保障水平。

  • 湖南省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食品抽检

    湖南省食药监局日前经公开招标综合评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5家社会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参与食品抽检。这是省食药监局首批引入的第三方食品抽检检测机构。 据湖南省食药监局负责人介绍,首批引入的第三方食品抽检检测机构,将承担2016年湖南省局本级12个食品大类(粮食加工品、调味品、饮料、方便食品、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酒类、水果制品、餐饮食品、蛋制品、食用农产品等)1991批次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抽样范围覆盖全省14个市州。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是对我省食品安全抽检力量的有益补充,我省将在准入机制、培育力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第三方检测机构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的作用,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经公开招标综合评定,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河南广电计量检测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被确认为湖南省食药监局首批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服务采购项目中标单位。

  •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前景如何?

    我所在的区监测站,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年业务量也就一、两百万左右,这跟投入的成本根本不成比例啊。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前景如何,应该怎么定位啊?

  • 先睹为快:2015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日程总表已放出

    先睹为快:2015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日程总表已放出

    先睹为快:2015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日程总表已放出 “第七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暨展览会”以“改革、诚信、创新”为主题,将于2015年9月9日—11日在南京举行。本届论坛报名截止日期临近,请参会代表抓紧时间报名!目前参展商展位仅剩三席,欲订从速! 联系电话:010-85774723与本届论坛同期举办的”2015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将于9月9日举行,本届论坛的参展商、参会代表可免费参会。会议介绍: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是我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的探讨园地,可增进社会各方对检验检测机构的了解和信任,展示检验检测作为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手段和新型服务业态,为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有力支撑的积极作用,是面向社会的行业展示平台和推广平台。本届论坛主要由开幕式、行业发展专场、总裁峰会(圆桌讨论)、分论坛、产品展览、实验室展示等一系列活动组成。已确定演讲的嘉宾名单(排名不分先后,随时更新):SGS-CSTC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总裁 申屠献忠欧陆检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Eurofins Group) 董事长 秦殊涵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万峰DEKRA德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总裁 Stan Zurkiewicz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主任 杨金宝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研究员 张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博士 王璞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监管处 科长 王键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曹红岛津(中国)有限公司 泛环境行业经理 陈志凌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大中华区战略总监 何峻浙江九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仲维科杭州测盟科技有限公司 总裁 李聪浙江钛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创始合伙人 潘晶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 部长 张凤霞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 部长 丁罡斗日程概况: 2015国家实验室开放日暨第三方实验室发展论坛安排(初稿)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8/201508211507_561981_2648817_3.jpg 参会方式:参展企业、参会人员可在大会官网http://www.cntestlab.com点击“注册入口”进行网上注册报名,并依照参展、参会流程图提示完成参展、参会报名。联系方式:邮箱:dsf@cntestlab.com参会联系电话:010-57510420-801/802/803/805传真:010-85774723参展及赞助联系电话:010-85774723论坛背景: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自2009年开始举办“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参会人数和参展规模不断扩大,第六届论坛共计700余名专业代表出席,并有来自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中国食品质量报和多家网站、期刊进行新闻报导。 更多会议内容请留意官方微信通知或查看官方网站信息更新。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8/201508211507_561982_2648817_3.jpg

  • 【原创大赛】从人事管理探讨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趋势

    从人事管理探讨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趋势检测行业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基于全社会对使用产品的质量、对生活健康水平、对生产生活的安全性、对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并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推动人们对消费品需求不断上升,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地注重产品的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要求。消费品制造商为满足市场需求,相应地会对自身产品在诸如安全、卫生、环保、可靠、耐用等方面的性能检测指标提供给零售商或消费者,并同时对其上游供应商提出更多的各项指标检测方面的要求,推动了消费品检测需求上升。同时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品检测需求上升。近年来,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企业间的制造项目或产品就需要借助相应的资源进行第三方监督和检验,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这是不争的事实,与国际间的交往合作日益增多,工业项目越来越多,国内和国外的客户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第三方检测机构因它的灵活性,也越来越显现他们的检验优势。对于检测机构这样的技术机构来说,设备是硬件,人才是软件,不管是第三方检测机构还是普通的实验室,两者缺一不可。目前在中国很多的检测实验室都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质,尤其是一些事业性检测机构,从这些机构在人员配置上的一些体制问题来探讨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的必然性及趋势。1.不拘一格降人才 事业的发展,机构的兴旺离不开人才,但是仅仅有了人才,而没有一个很好的体制来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做到“人尽其才”。那再多的人才只能制造更多的矛盾。1.1 同工同酬,优胜劣汰“同工同酬”说过很多年,在目前很多的检测机构,尤其是一些事业性检测机构,这仅仅是一种理想状况而已。“不同工,更不同酬”是目前事业性检测机构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已经到了大家都习惯、默认的程度,基本上一个实验室的检测任务都靠临聘人员完成,尽管临聘人员在这实验室的人员仅仅是少半而已,因为在编的没有个人绩效考核,也不会影响工资收入。而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更多的是企业性质,尤其可以借鉴国外第三方检测机构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机制,来破解“不同工,更不同酬”,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同工同酬”,通过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更好的发挥技术人员的工作潜能与技术潜力。同时我们也清楚不管是哪类检测机构,都是靠技术来支撑与发展。所以必须要在一个良好的体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形成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工作氛围。不管是在编的还是临聘人员,都将工资、奖金与工作业绩挂钩,实行严格的量化考核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岗位,根据岗位确定工资报酬,竞争上岗,择优录用,激发每位职工的潜能,实现技术机构人员的优化组合,真正做到“优胜劣汰”。1.2 激活人事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多劳多得目前很多事业性检测机构人事管理制度,基本上带有半官方性质,编内编外在待遇、培养、发展等各方面有一定的差距,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很难有效调动编外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为不管他们多么努力与积极的工作,很多制度在限制他们的发展;同时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在编技术人员也没有激励作用,因为入编后,不管他们是否真正在辛苦工作在检测一线,还是每天喝喝茶、看看报,他们的待遇,发展机会都是一样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就不存在这方面体制的约束,完全可以按照有利于第三方检测机构事业发展需要、有利于实验室技术水平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对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将技术类人才的管理权下放到各个用人实验室,使各个实验室能真正的发挥人事管理制度的主动性,真正为实验室检测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目前事业性检测机构收入分配制度趋于单一,而且编内编外待遇相差很大,脱离了人员实际工作中贡献与能力,收入分配体现不了多劳多得。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完全可以按照市场化来运转,技术人员的待遇同他相应的技术水平、检测能力、工作岗位、实绩贡献等对等。同时也考虑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给一定的补助,尤其是在新方法研究、新项目开检做出贡献的人员要给予补贴。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搞活用人机制,实行多元化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方式,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才资源合理分配。1.3 加强人员培养,构建人才梯队由于国内检测行业相对国外同行业起步较晚,相关的培训机构的起步也较晚,造成了培训系统不完善,从业的技术人员在检测方面的知识也相对缺乏,专业知识面比较窄。而且目前相当多事业性检测机构对技术人员培训不重视,在他们看来,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检测能力后,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重复测试。殊不知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随着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突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更加考验检测机构技术储备情况及应急反应能力。在目前事业性的检测机构因为人事管理制度,决定了走出去培训成为与技术不相关人员的一种福利,而内部培训仅仅是走走过场,更有甚的连内部培训的计划都没有。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因为有更主动的人事制度,可以参照国外第三方检测机构先进人才管理模式,完善技术人才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的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专家队伍,积极鼓励技术人员参加检测业务技能培训,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技术研讨会,选派技术骨干到技术水平更高的技术机构进行参观学习,并聘请相关专家对技术人员进行讲座与培训。同时也可以通过积极开展技术大比武,使得每个技术人员都成为业务精通、技术精湛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整个检验队伍的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方案,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技术人才开发和培养体系,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2.千方百计引进人才 想方设法留住人才技术发展,人才是关键,加快检测机构的发展,就要不拘一格,充分利用各种人才资源、给力引进、培养检测机构事业发展急需的科技带头人、技术骨干力量、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可以取长补短,借鉴国外第三检测机构一些先进的人事人才管理模式,对比事业性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照改进。坚持“用好现有人才,稳定骨干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送

  • 【讨论】两会视点:建立第三方水质检测体系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08年3月6日 为实现健康且安全的供水目标,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全国工商联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的团体提案。  2007年7月,国家正式执行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新标准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由原来的35项指标提高为106项,这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的水质标准。新的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增加的绝大部分指标是有机污染物控制指标,这些物质是由于近年环境污染加剧而进入自来水水源的。根据2005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报告,在我国不少城市饮用水源中检出数10种有机污染物,许多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对人体健康存在长期的潜在危害。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90%以上城镇水域受到污染,大中城市自来水的原水合格率只有约70%,中小城市水源合格率则更低。  面对普遍的水源污染,目前自来水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样令人担忧。我国的自来水厂绝大部分是基于合格原水而设计的传统工艺,难以满足新的水质标准要求。另外,由于水价倒挂,自来水公司几乎失去了水厂工艺升级和老化管网改造的投资能力。  虽然建设部定期公布的36个大城市的自来水合格率都在98%以上,但是这仅是针对原来35项水质标准中几项主要指标的报告,而且这些数据绝大部分是出自自来水公司的自检自测。另一方面,其取样大部分是水厂的出水水质,而不是老百姓所使用的终端水质。更让人忧虑的是,目前除了北京等个别超大城市外,绝大部分城市没有检测106项指标的能力。  从全球供水行业的发展趋势看,城市居民对自来水的要求逐步提高,逐渐从基本的保障供水到卫生供水再到健康且安全供水转变。关注水质是关注民生、关注国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水质的措施,包括加强水源保护、在经营环节引入市场机制、严格成本监管等。  提案建议,建立第三方水质检测体系。将各区域重要水质检测中心从自来水公司中彻底分离出来,在财政支出或定价成本中专项列支。水质检测中心应成为第三方的独立监管机构,对行业监管部门负责。加大水质检测财政投入。以国家财政拨款的方式增加水质检测资金投入,保障饮用水安全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将饮用水安全与否作为衡量政府执政能力和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推行自来水供应特许经营。以特许经营制度为基础,保留政府对供水设施的最终产权,全面开放供水经营权,推进自来水服务的社会化经营,从而变政府与企业的隶属关系为监管与被监管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改革水价形成机制。在成本监管的基础上,合理提高自来水服务价格,为提高自来水服务质量留下足够的成本和利润空间。同时,建立科学的水价补贴制度,化解水价提高后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通过调整折旧期限等方式鼓励设施更新,以售水水量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营业收益率,鼓励运营企业加大对水质保障的投资。加强水质安全社会监督。向公众大力宣传国家水质新标准,增强水质检测结果透明度,发动全社会共同监督饮用水水质情况。

  • 食药检测机构:保留国家队?拥抱第三方?

    食品企业几乎都遭遇过跟检测相关的乌龙事件。行政整合和推向市场被认为是提升检测能力的两剂猛药。然而行政主导的食药检测机构整合遇阻,全面第三方也存在争议。  因为历史上药品审批检测中存在的乌龙和丑闻,大多数发达国家存在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并行的机构提供检测服务。政府通过自建检测机构或购买第三方服务来满足公益性的检测需求。经营性机构则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寻求市场化。  检测机构的“乌龙”罚单  一家来自欧洲的乳制品企业不久前收到罚单。  处罚依据是北京一家检测机构对该企业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抽检结果——微量元素和添加剂等多项指标不合格。企业因此被相关部门“约谈”,要求“立刻在内地和香港下架,连电视广告都得停播”。  然而两家大型检测中心随后对同批次奶粉的检测结果却显示,相关指标正常。这时人们才发现,出具第一份检测报告的机构,连检测奶粉的资质都没有。  随着中国的食品药品向现代化监管迈进,人们愈发意识到,以检验检测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为代表的技术支撑体系,是食药监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当下的短板。  “几乎每家食品企业都遭遇过跟检测相关的乌龙事件。”前述乳品企业一位负责人说。  2012年7月,河南三门峡市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指称今麦郎方便面的酸价超标,但随后该中心又自认“资质不全”,收回检测报告并向企业公开道歉。几乎同一时期,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声明,“由于工作人员失误”,对美赞臣等奶粉“香兰素超标”的检测结果无效。  食药检测是专业的技术活儿,然而检测机构的设置却并不专业。以食品检测为例,全国共有一千多家与食品相关的检验检测机构,散落于农业、质监、卫生、食药等多个系统。食品企业会不定期接受各级各类管理部门的多项检测,结果却不共享、不互认。这既增加了行政成本,又加大了企业负担,同时还存在某些企业多次受检、而某些企业却总被漏检的弊端。  不仅如此,各级检测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一些检测机构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甚至将行业推荐标准作为强制标准(国家标准)执行。  “食品检测结果有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检测方法不当。”前述乳制品企业法规部人士说。但出了“乌龙事件”,由于检测机构的官办背景,企业往往选择“息事宁人”。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最新一轮食药监管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要整合食药检测资源。与此同时,检测机构市场化的大幕,也在2014年正式拉开。  整合模式五花八门  检测机构的整合并不顺利。  “一个字,乱!”考察了全国17个省份食药改革情况的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总结道。与其他检测机构不同,食药系统的检测体系从食品安全危机年——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才逐步建立。一些地方检测机构还在建设中,就开始了新一轮改革。  根据2013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整合的思路是将工商、质检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划转到食药监管部门,包括人员、设备和经费。  但改革推进过程中,整合模式却是五花八门。  据安徽省食药监局办公室主任许伏新介绍,安徽整合了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原省药物研究所、原安徽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统一成立了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下设三个所,分别是食品检验所、药品检验与研究所、医疗器械与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  这是省级层面公认划转较为成功的例子。山西省则在市县级都建立了综合检测机构。  但在绝大部分省市,检测机构的整合实质上没有推进,仅划转了少量人员。这就导致专业执法人员和检验检测设备的缺乏成为建立基层食药检测机构的突出矛盾。  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市级食品药品检测所只有二十多人。“只能完成省里下发的检测任务,日常检测根本顾不上。”孝感市食药监局一位工作人员说。为迅速划转到位,在湖北一些地市,甚至划转了一些较大年纪的护士、助产士到食药监管部门或检测机构,有技术能力的微乎其微。  在山东菏泽,全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上万家,实际检测机构不足规划要求的1/10。  “广州市没有划转检测机构,因为质监部门不同意。”广州市食药系统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对此,广州食药监局采取了变通方式,从轻工集团划转一个小型食品检验所,又从经贸委处划转一个酒类检测中心。  在一些划转难的地方,食药监管机构只能重新购买设备,以打造自己的技术平台。但胡颖廉担心,这将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  “食药技术支撑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平台。”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一位内部人士对各自为政的地方整合并不看好。作为国家食药总局的直属单位和最高技术仲裁机构,中检院多次向食药总局递交报告,希望食药检测机构统一垂直管理,自上而下地成立一套相对独立的技术体系,形成数据共享和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不受地方行政因素干扰。但情况并未有任何变化。  目前,中检院与各省级检验机构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各省所和市、县所也是同样状况。中检院副院长李波在2014年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工作座谈会上,把这种架构称之为“发挥(检测)系统整体力量的一种障碍”。  检测机构市场化破冰  在行政力量主导的整合之外,推动检测机构第三方化被认为是提升食药技术支撑能力的另一个思路。事实上,业界讨论多年的检测机构市场化已于2014年正式破冰。  根据质检总局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数占检测机构总数近80%,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约占19.5%,外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0.5%,占比悬殊。  今年以来,国务院至少在五份文件中明确对检测机构改革提出要求,关键词便是“市场化”和“检管分离”。最新的一份文件宣布,到2015年基本完成多个部门的检验检测业务整合。政府原则上不再开办一般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这意味着,政府检测机构整合完毕后,下一步将进入市场化进程。  “目前国内检测还是一个柠檬市场(经济学术语:指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劣胜优汰现象),大量检验机构处于小散乱的状态。”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张继宏说。  在张继宏看来,现在中国有2万多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条块分割明显,缺乏统一规划、有效监管,不同部门甚至会出具完全相反的检测结果。  在2010年的湖南“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事件中,最初,江苏省产品监督检验院检出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茶子油苯并(a)芘含量超标。但湖南省质监局却对外出示了检测合格的结果。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行政垄断造成的行业壁垒。  一个专业做蜂蜜检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总经理抱怨,现在对于检测机构的招标、抽检模式就像是为国有机构量身设计的。譬如政府不接受项目分包,这对于他们只擅长做某类检测的机构就很吃亏。机构成立5年,他没有承接过任何政府项目。  尽管技术实力较强,外资食品药品检测企业想要进入中国市场更加困难重重。  据欧盟商会相关人士介绍,在华运营的第三方实验室机构即使已通过国际认证和认可,也必须通过中国本土的认证和认可程序,同一公司不同实验室的每一项检测服务和产品都需进行行政审批,这给他们带来极大困扰。  “我们很清楚中国检测市场的潜力之大,但政府的限制太多。”总部设在法国的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的一位管理人员很无奈。  SGS集团中国区(即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裁申屠献忠也在几个月前的国际会议上表达了类似观点。在他看来,目前检测机构的整合会带来合作、收购等各种机会,但不会有想象的那么快。  “食药检测行业已经到了必须市场化改革的阶段。”张继宏说。  要不要保留“国家队”?  在机构整合和推向市场的两股力量并行下,一个不得不提出的问题是:食药检测机构是不是要毫无保留地市场化?  一方的观点是,应该把所有的检测机构都推向市场,优胜劣汰,整合自然而然就完成了,不需要行政主导。而另一方则认为,在市场化之外,还应该保留一些“国家队”。因为一旦进去市场,企业会因为逐利忽视食品药品监管的公共安全属性和社会责任感。  发达国家的“药害”被认为是前车之鉴。199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FDA)内部出现系统性失灵,药品的审批检测出现巨大漏洞,严重依赖外部评审专家而不是内部专业人员,多个药品因安全性问题撤市,最大的当属“瑞素灵”事件,该药适用于降低血糖的口服药物,但是,治疗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肝脏损害,最终造成了94人肝脏完全衰竭、66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过去财政有经费拨给检测中心。如果有紧急任务交给检测中心,送多少都检。如果变成第三方了,送去能那么痛快地检测吗?”安徽食药监局办公室主任许伏新担心在面对食品安全危机时,使用第三方机构不一定能得心应手。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有两种并行的机构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公益性和经营性。政府通过建立政府检测机构或购买第三方机构的政府服务来满足公益性的检测服务。而经营性机构则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寻求市场化。  拿美国FDA来说,该机构在全美下设150多个办公室和实验室,有数以千计的医学、化学和食品工程学博士做技术支撑。  “美国有非常成熟的检测机构市场,但所有的药品审批检测、食品的添加剂、颜色剂检测全部归属FDA总部,并没有下放地方或推向市场。”胡颖廉指出,日本和欧盟的情况差不多。  美国FDA局长玛格丽特·汉贝格此前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

  • 假如你是检测常州污染地块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实验室经理你会怎么做?

    只是做个假设!背景说明:常州的污染地块学生家长外包给上海的一个小的检测公司(本人没有详细调查,官网该公司使用北京CMA资质没有使用上海CMA,仪器不是主流一线品牌,故盲目判断应该是个小公司)。假设你正好是该公司的实验室经理,敢接这个项目吗?1.不敢投诉项目一般比较复杂,涉及到民事或者刑事,数据分析必须严格重现性,实验室分析不可能100%无误,只要出现1%的概率出错,对机构会造成重大名誉打击。数据如实出具会得罪当地相关政府部门,未来在该地业务不好开展。2.敢客观公正,只对样品负责,数据如实公正!楼主意见:首先离开话题,有没有发现?很多质量或者和检测结论相关的事件,大的检测公司 CTI SGS BV TUV很少看到他们介入,或者主导介入揭发,相反都是一些小公司介入,或者由政府主导介入。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的路好像还很远!第三方检测机构没有行政权,纵使想工正,受限与客户,受限于监管部门。路漫漫其修远兮!

  • 特种设备使用方委托第三方(cma)检测机构进行特种设备检测资质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特种设备使用方委托第三方(cma)检测公司从事特种设备钢结构检测,检测项目包含无损检测项目等,检测公司持有cma计量认证,cnas认可证书,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证书,是否就可以从事检测活动了,还需要取得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核准证书吗?望回,谢谢![align=center][img]https://xgzlyhd.samr.gov.cn/gjjly/img/fd-a-avator.png[/img][/align][b]回复部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b][color=#999999][back=transparent]时间:2023-10-16[/back][/color]您好,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应取得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核准证书。

  • 关于第三方检测

    在向企业客户供货、或者投标过程中,常有客户要求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或第三方权威检测报告,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如果是您要响应客户要求,您会把样品送到哪种类型或级别的检测机构?一定需要CMA或CNAS章吗?

  • 食药检测机构:保留国家队?拥抱第三方? “检”不断,理还乱

    食品企业几乎都遭遇过跟检测相关的乌龙事件。行政整合和推向市场被认为是提升检测能力的两剂猛药。然而行政主导的食药检测机构整合遇阻,全面第三方也存在争议。因为历史上药品审批检测中存在的乌龙和丑闻,大多数发达国家存在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并行的机构提供检测服务。政府通过自建检测机构或购买第三方服务来满足公益性的检测需求。经营性机构则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寻求市场化。检测机构的“乌龙”罚单一家来自欧洲的乳制品企业不久前收到罚单。处罚依据是北京一家检测机构对该企业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抽检结果——微量元素和添加剂等多项指标不合格。企业因此被相关部门“约谈”,要求“立刻在内地和香港下架,连电视广告都得停播”。然而两家大型检测中心随后对同批次奶粉的检测结果却显示,相关指标正常。这时人们才发现,出具第一份检测报告的机构,连检测奶粉的资质都没有。随着中国的食品药品向现代化监管迈进,人们愈发意识到,以检验检测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为代表的技术支撑体系,是食药监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当下的短板。“几乎每家食品企业都遭遇过跟检测相关的乌龙事件。”前述乳品企业一位负责人说。2012年7月,河南三门峡市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指称今麦郎方便面的酸价超标,但随后该中心又自认“资质不全”,收回检测报告并向企业公开道歉。几乎同一时期,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声明,“由于工作人员失误”,对美赞臣等奶粉“香兰素超标”的检测结果无效。食药检测是专业的技术活儿,然而检测机构的设置却并不专业。以食品检测为例,全国共有一千多家与食品相关的检验检测机构,散落于农业、质监、卫生、食药等多个系统。食品企业会不定期接受各级各类管理部门的多项检测,结果却不共享、不互认。这既增加了行政成本,又加大了企业负担,同时还存在某些企业多次受检、而某些企业却总被漏检的弊端。不仅如此,各级检测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一些检测机构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甚至将行业推荐标准作为强制标准(国家标准)执行。“食品检测结果有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检测方法不当。”前述乳制品企业法规部人士说。但出了“乌龙事件”,由于检测机构的官办背景,企业往往选择“息事宁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最新一轮食药监管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要整合食药检测资源。与此同时,检测机构市场化的大幕,也在2014年正式拉开。整合模式五花八门检测机构的整合并不顺利。“一个字,乱!”考察了全国17个省份食药改革情况的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总结道。与其他检测机构不同,食药系统的检测体系从食品安全危机年——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才逐步建立。一些地方检测机构还在建设中,就开始了新一轮改革。根据2013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整合的思路是将工商、质检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划转到食药监管部门,包括人员、设备和经费。但改革推进过程中,整合模式却是五花八门。据安徽省食药监局办公室主任许伏新介绍,安徽整合了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原省药物研究所、原安徽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统一成立了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下设三个所,分别是食品检验所、药品检验与研究所、医疗器械与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这是省级层面公认划转较为成功的例子。山西省则在市县级都建立了综合检测机构。但在绝大部分省市,检测机构的整合实质上没有推进,仅划转了少量人员。这就导致专业执法人员和检验检测设备的缺乏成为建立基层食药检测机构的突出矛盾。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市级食品药品检测所只有二十多人。“只能完成省里下发的检测任务,日常检测根本顾不上。”孝感市食药监局一位工作人员说。为迅速划转到位,在湖北一些地市,甚至划转了一些较大年纪的护士、助产士到食药监管部门或检测机构,有技术能力的微乎其微。在山东菏泽,全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上万家,实际检测机构不足规划要求的1/10。“广州市没有划转检测机构,因为质监部门不同意。”广州市食药系统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对此,广州食药监局采取了变通方式,从轻工集团划转一个小型食品检验所,又从经贸委处划转一个酒类检测中心。在一些划转难的地方,食药监管机构只能重新购买设备,以打造自己的技术平台。但胡颖廉担心,这将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食药技术支撑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平台。”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一位内部人士对各自为政的地方整合并不看好。作为国家食药总局的直属单位和最高技术仲裁机构,中检院多次向食药总局递交报告,希望食药检测机构统一垂直管理,自上而下地成立一套相对独立的技术体系,形成数据共享和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不受地方行政因素干扰。但情况并未有任何变化。目前,中检院与各省级检验机构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各省所和市、县所也是同样状况。中检院副院长李波在2014年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工作座谈会上,把这种架构称之为“发挥(检测)系统整体力量的一种障碍”。检测机构市场化破冰在行政力量主导的整合之外,推动检测机构第三方化被认为是提升食药技术支撑能力的另一个思路。事实上,业界讨论多年的检测机构市场化已于2014年正式破冰。根据质检总局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数占检测机构总数近80%,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约占19.5%,外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0.5%,占比悬殊。今年以来,国务院至少在五份文件中明确对检测机构改革提出要求,关键词便是“市场化”和“检管分离”。最新的一份文件宣布,到2015年基本完成多个部门的检验检测业务整合。政府原则上不再开办一般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这意味着,政府检测机构整合完毕后,下一步将进入市场化进程。“目前国内检测还是一个柠檬市场(经济学术语:指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劣胜优汰现象),大量检验机构处于小散乱的状态。”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张继宏说。在张继宏看来,现在中国有2万多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条块分割明显,缺乏统一规划、有效监管,不同部门甚至会出具完全相反的检测结果。在2010年的湖南“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事件中,最初,江苏省产品监督检验院检出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茶子油苯并(a)芘含量超标。但湖南省质监局却对外出示了检测合格的结果。另一个突出问题是行政垄断造成的行业壁垒。一个专业做蜂蜜检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总经理抱怨,现在对于检测机构的招标、抽检模式就像是为国有机构量身设计的。譬如政府不接受项目分包,这对于他们只擅长做某类检测的机构就很吃亏。机构成立5年,他没有承接过任何政府项目。尽管技术实力较强,外资食品药品检测企业想要进入中国市场更加困难重重。据欧盟商会相关人士介绍,在华运营的第三方实验室机构即使已通过国际认证和认可,也必须通过中国本土的认证和认可程序,同一公司不同实验室的每一项检测服务和产品都需进行行政审批,这给他们带来极大困扰。“我们很清楚中国检测市场的潜力之大,但政府的限制太多。”总部设在法国的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的一位管理人员很无奈。SGS集团中国区(即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裁申屠献忠也在几个月前的国际会议上表达了类似观点。在他看来,目前检测机构的整合会带来合作、收购等各种机会,但不会有想象的那么快。“食药检测行业已经到了必须市场化改革

  • CMA、CNAS标识是否属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

    [b]从事招投标业务的人员wen:因为很多招标文件中都要求“提供具有CMA、CNAS标识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报告”,此选项可能排斥了潜在的供应商,具体情况要看CMA、CNAS标识是否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财政部留言回复此项问题应向市场监管总局咨询,所以想问下CMA、CNAS标识是否属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根据《检验检测机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取得资质认定(CMA)。资质认定是行政许可,具有强制性,而CNAS认可是机构自愿行为。企业实验室仅获得CNAS认可证书,不能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size][/font][/b]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