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数字声纳深度计

仪器信息网数字声纳深度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数字声纳深度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数字声纳深度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数字声纳深度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数字声纳深度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数字声纳深度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数字声纳深度计相关的解决方案。

数字声纳深度计相关的资讯

  • 豪迈子公司Tritech推出4000米Gemini成像声纳
    继其浅水实时成像声纳Gemini720i的成功之后,Tritech又推出了一款额定深度的成像声纳720id。Gemini系列成像声纳是一款极富远见的产品,其潜水深度为300米至4000米,它能利用一系列的传感器来提供120度的视角,捕捉前方水下场景的实时声纳成像。     Gemini具有高分辨率和近场聚焦能力,对于短距离操纵作业和长距离目标侦测作业来说都是理想选择。Gemini声纳能轻松与许多ROV和AUV平台相整合。   Gemini是海底声纳视觉科技。作为一款新一代实时多波束成像声纳,Gemini已经快速捕捉到了全球海底市场的动态,并于近期获得了SubseaUk创新和科技奖项的提名。   Gemini的快速动态水下场景可视化技术使之成为深水应用的完美选择,这些深水应用都需要确保航海的成功和规避障碍物。Gemini对水下场景的变化能够提供即时的反馈,减少总体操作时间,增加远程遥控效率。   Ashtead离岸测量部(美国)北美分部副总裁Chris Echols这样评论:“Ashtead离岸测量部很高兴能成为第一个向美国地区租赁市场展示最新的2D多波束声纳技术的公司。因为有Gemini宽阔的视角和实时成像能力,我们相信这项技术将会彻底改变远程遥控服务承包商在低能见度环境下的操控方式。”   英国Subsea服务公司的专家Dave McKay也评价说:“作为一家远程遥控装置承包商,我们很高兴Tritech的Gemini声纳能有这样的性能。Gemini之前应用于TritonXLS150hp工作等级车辆上,开展一项废弃项目,最近还被用于电缆铺设和缆线牵引作业中。在这两项作业里,Gemini的实时视角让我们有一个清晰的水下场景视线,帮助我们的客户的现场操作运作得更加顺利和高效。”
  • 院士专家共商智能影像技术趋势,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9月16日,以智能影像技术发展趋势及产学研用探讨为主题的2022年未来影像行业峰会在北京召开,峰会由智能图像处理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举办,邀请院士专家以及50余家企业的近百位行业精英,进行了12场专题分享。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曾学忠介绍了中心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影像技术在手机、机器人、汽车、XR(扩展现实)以及AIoT等多个行业出现的新需求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对于未来影像的三个思考点:在多维传感,增强影像方向,拓宽影像传感的维度,突破视觉的限制;在AI赋能,计算摄影领域,用AI算法与硬件进行深入结合,突破硬件的限制;在影像互联,计算互通技术上,用互联互通的计算,打破影像采集以及计算的限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专家委主任丁文华院士肯定了中心在影像行业的科研牵引作用,并指出影像多媒体领域对前端基础图像处理技术存在极大需求及市场空间,希望今后中心能够持续发挥平台作用,加深影像行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深度与广度,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中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院院长季向阳教授分享了计算影像的技术发展,介绍了计算影像在光谱成像,多传感器融合,光路编码等多个维度上的突破建议,后续将利用中心的平台创新科研机制,更好地将高校科研技术转化到行业。影像硬件技术企业豪威科技、丘钛微电子、奥比中光分别从图像传感器、相机模组、3D相机领域进行了专题分享。豪威科技总经理刘志碧梳理了当前各个行业对图像传感器的技术需求,并对全局快门、Hybrid EVS、微型化相机等行业新技术做了全面分享。丘钛微电子副总裁胡三木分享了相机模组硬件的发展趋势,并对大光圈、防抖、大推力马达、moding等模组工艺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奥比中光高级副总裁江隆业分享了3D视觉在各新兴行业的应用情况,并对3D视觉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新型影像技术企业与光科技、灵明光子、普诺飞思分别从光谱相机、深度相机及动态相机的技术发展路线以及应用场景切入,进行了专题分享;与光科技CEO王宇认为小型化的光谱传感器是未来的技术趋势,并详细介绍了小型化光谱传感器在辅助色差还原、健康检测上的重要作用;灵明光子CTO张超阐述了dToF替代iToF在远距离深度探测场景的明确趋势,并介绍了dToF在汽车、消费、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普诺飞思中国区GM杨雪飞阐述了这种新型传感器相比于FBS相机的巨大优势,并介绍了DVS在超慢动作检测、边缘跟踪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等场景下的价值。北京邮电大学、极感科技、黑芝麻智能就影像算法进行了主题分享。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马华东教授就视频处理各算法的发展状况做了介绍,并指出了AI视频算法模型轻量化的发展路径。极感科技高级总监林曦在深度计算和分割算法的现状和发展做了分享,提出了未来影像算法芯片化和工程化的方向。黑芝麻智能总监王超就视觉算法在自动驾驶上的应用做了技术分享,从低噪声、大动态、低延迟等场景举例,提出了视觉算法的需求方向。小米手机部副总裁、相机部总经理易彦博士分享了小米在手机、机器人、XR、智能汽车、智能制造五大主要应用场景中影像技术的深度积累,他表示,未来将依托中心持续加大资源投入,联合更多的上下游产业伙伴,围绕影像行业的系统性需求,做好产业协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据了解,智能图像处理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由小米集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与企业于2021年共同组建,该中心的主要发展目标为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图像处理软硬件核心技术的开发、验证以及成果转化等全链路的创新,以推动行业共同发展。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采购347套仪器/套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2011年减排专项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能力建设项目(二期)的招标公告   日 期:2012年6月8日   项目编号:GXTC-1201001   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委托,对2011年减排专项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能力建设项目(二期)进行国内公开招标。现邀请感兴趣的投标人参加投标。   1 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2 招标货物名称、数量、交货时间及交货地点:详见《招标货物一览表》。   3 投标资格:   (1)所有包均需满足下列资格条件:   ①投标人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注册且年检合格的独立企业法人,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②投标人应满足《中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2.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2.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2.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2.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③单台设备投标价在5万元(含)以上,投标人必须提供制造商授权(产品制造商本身参与投标的除外)。   (2)投标人除满足第(1)款须满足的资格条件外,各包还须满足下列资格条件:   ①第1包至第8包投标人应具备同类项目实施经验(须提供投标人直接与采购人于2008年1月1日至今签订的合同复印件) 第9包至第12包投标人应具有近两年的同类项目经验(须提供投标人直接与采购人于2010年1月1日至今签订的合同复印件)。   ②第9包投标人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认证的在有效期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及以上资质。第10包投标人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认证的在有效期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及以上资质。   ③第1至8包、第11包、第12包投标人所投产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内的,投标人必须提供国家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复印件。   4 招标文件售价:   每包售价855元人民币,招标文件售后不退。   如需邮购,须加付EMS费100元人民币。如需汇款购买招标文件,请投标人在汇款时务必汇款单上应注明汇款用途、所购招标文件编号、包号,否则,因款项用途不明导致投标无效等后果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然后将汇款单复印件、购买单位名称、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及联系人传真给我公司,我公司收到传真后将尽快以EMS方式将招标文件邮寄给贵单位。(邮购须传真的格式附后)   购买文件时务必提供:营业执照注册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编、移动电话、主营业务、法人、注册资本、资质等级等有效企业信息。   5 购买招标文件时间:   即日起至2012年6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 13:30-16: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6 购买招标文件地点:   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2号国兴大厦11层   7 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   2012年6月28日9时(北京时间)。届时请参加投标的代表出席开标仪式。   8 开标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6号湖北大厦迎宾楼二楼楚宫厅   9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   投标文件须密封后于(开标当日)投标截止时间前递至开标地点。逾期送达或不符合规定的投标文件恕不接受。   10 本招标公告仅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www.chinabidding.com.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发布。   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2号国兴大厦10层   联 系 人:江子扬 谭小嫣 邮 编:100044   电 话:010-88354433转396、360 传 真:010-88356025   电子信箱:codile@126.com   开户银行及帐号:   账户名称: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账号:7112510182600005361   开户银行:中信银行首体南路支行   联行行号:302100011251   汇入城市:北京   附表 招标货物一览表   招标编号:GXTC-1201001   备注:投标以包为单位,可以对 “招标货物一览表”中的一个包或多个包投标,但必须对所投包号中所有品目的货物进行投标,不允许拆包投标。投标人不得同时购买第一包和第二包的标书,亦不得同时购买第三包和第四包的标书,其余包不受此限制。 包号 品目号 货物名称 数量 (台/套) 交货时间 交货地点 01 01-01 湿沉降自动采样器 7 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 西沙永兴岛、海南五指山、福建武夷山、湖北神农架、湖南衡山、 云南丽江、 广东南岭 01-02 雨量计 7 01-03 PH计 7 01-04 电导仪 7 01-05 纯水仪 7 01-06 离子色谱仪 7 02 02-01 湿沉降自动采样器 7 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 内蒙呼伦贝尔、吉林长白山、四川海螺沟、山西庞泉沟、青海门源、新疆阿勒泰、西藏纳木错 02-02 雨量计 7 02-03 PH计 7 02-04 电导仪 7 02-05 纯水仪 7 02-06 离子色谱仪 7 03 03-01 CO2和CH4分析仪 4 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 西沙永兴岛、福建武夷山、湖北神农架、广东南岭 03-02 N20分析仪 4 03-03 采样系统 4 03-04 钢瓶气和减压阀 4 03-05 电脑及控制软件(含数据采集与传输) 4 03-06 安装辅助材料(交流稳压器、机架、管线、阀门等) 4 03-07 温室气体专用多参数动态校准仪 4 03-08 温室气体专用零气发生器 4 04 04-01 CO2和CH4分析仪 3 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 四川海螺沟、云南丽江、山西庞泉沟 04-02 N20分析仪 3 04-03 采样系统 3 04-04 钢瓶气和减压阀 3 04-05 电脑及控制软件(含数据采集与传输) 3 04-06 安装辅助材料(交流稳压器、机架、管线、阀门等) 3 04-07 温室气体专用多参数动态校准仪 3 04-08 温室气体专用零气发生器 3 05 05-01 四通道自动采样仪 13 05-02 能见度仪 13 06 06-01 环境摄影系统记录和安保及传输系统 15 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 西沙永兴岛、山东长岛、海南五指山、福建武夷山、湖北神农架、湖南衡山、云南丽江、广东南岭、内蒙呼伦贝尔、吉林长白山、四川海螺沟、山西庞泉沟、青海门源、新疆阿勒泰、西藏纳木错 07 07-01 黑炭仪 14 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 山东长岛、海南五指山、福建武夷山、湖北神农架、湖南衡山、云南丽江、广东南岭、内蒙呼伦贝尔、吉林长白山、四川海螺沟、山西庞泉沟、青海门源、新疆阿勒泰、西藏纳木错 07-02 新增设备的采样系统、机架、稳压电源、监测桌椅用品等辅助设备 14 8 8-01 SO2分析仪(高精度) 1 合同生效后9个月内(根据项目进度) 西沙永兴岛 8-02 NO2(NO、NOX) 分析仪(高精度) 1 8-03 CO分析仪 1 8-04 O3分析仪 1 8-05 自动监测采样系统 1 8-06 PM10分析仪 1 8-07 PM2.5分析仪 1 8-08 多参数动态校准仪 1 8-09 零气发生器(含高温炉,高精度)+空气压缩机 1 8-10 钢瓶标气及减压阀 3 8-11 自动监测机柜等安装辅助材料 1 8-12 气象仪(五参数) 1 8-13 能见度仪 1 8-14 四通道颗粒物采样器 1 8-15 黑炭仪 1 8-16 颗粒物粒谱分析仪 1 8-17 流量计 1 8-18 稳压电源与工具 1 8-19 数据采集器 1 09 09-01 温室气体和特征项目实时数据传输软硬件 15 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 西沙永兴岛、山东长岛、海南五指山、福建武夷山、湖北神农架、湖南衡山、云南丽江、广东南岭、内蒙呼伦贝尔、吉林长白山、四川海螺沟、山西庞泉沟、青海门源、新疆阿勒泰、西藏纳木错 10 10-01 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系统 15 11 11-01 多参数水质测量仪 3 合同生效后9个月内(根据项目进度) 西沙永兴岛 11-02 浮体 2 11-03 流速流向测量仪 2 11-04 数据接收 2 11-05 监控系统 2 12 12-01 不锈钢手摇绞车 1 合同生效后9个月内 (根据项目进度) 西沙永兴岛 12-02 铅鱼 2 12-03 绞车、吊杆及钢丝绳 1 12-04 GPS(便携自动导航系统) 2 12-05 GO-FLOW采水器 3 12-06 卡盖式采水器 2 12-07 船载采样泵 2 12-08 表层采油器 2 12-09 浮游生物采样网具 2 12-10 底栖生物采样工具 2 12-11 底栖生物过筛器 2 12-12 不锈钢挖泥斗 2 12-13 沉积物采样器 2 12-14 海水过滤瓶 5 12-15 超声波清洗机 1 12-16 离心机(转速大于4000) 1 合同生效后9个月内(根据项目进度) 西沙永兴岛 12-17 生化培养箱 2 12-18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1 12-19 自动蒸汽灭菌器 1 12-20 电热恒温干燥箱 2 12-21 无油真空泵 2 12-22 电冰箱 2 12-23 冷藏柜 2 12 12-24 行星球磨仪 1 合同生效后9个月内(根据项目进度) 西沙永兴岛 12-25 电热板 1 12-26 纯水制备装置 1 12-27 超净工作台 1 12-28 恒温培养箱 1 12-29烘箱 1 12-30 电子天平 2 12-31 浊度计 1 12-32 便携杆式数字流速仪 1 12-33 便携式数字声纳深度计 1 12-34 透明度盘 1 12-35 盐度电导温度测定仪 1 12-36 PH计 1 12-37 通风柜 2 12-38 便携式盐度计 1 12-39 手提式温盐溶解氧测定仪 1 12-40 可见分光光度计 1 12-4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 12-42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 1 12-43 分子荧光光度计 1 12-44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 1 12-45 便携式多参数水质仪 1 12-46 普通显微镜 1 12-47 体视显微镜 1 12-48 正置生物显微镜 1 12-49 生物显微镜(带照相、摄像,配计算机接口) 1 12-50 落射荧光显微镜 1 12 12-51 菌落计数器 2 合同生效后9个月内(根据项目进度) 西沙永兴岛 12-52 采样艇 1   邮购须传真的格式:   1、基本信息表 企业名称 购买包号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 注册资本 企业类型 批准登记机关 组织代码 法定代表人 营业期限 地 址 电 话 传 真 邮 箱 邮 编 联系人 手 机   2、邮购凭证   此处粘贴电汇、转账等汇款凭证   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6月8日
  • 后核酸时代,小海龟深度发力"指数式"超多重数字PCR技术应用
    作为最新一代PCR技术,数字PCR因其绝对定量能力和卓越的灵敏度,被公认在精准医学领域具有巨大商业前景。整体来看,数字PCR国内企业虽起步稍晚,但逐渐有后来居上之势,在市场成型早期就有众多国产品牌布局,且头部国产厂商开始涌现出优秀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近期,小海龟科技发布了全新芯片式全自动数字PCR一体机,本网编辑就新品亮点、实际应用、市场预期等问题对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吴东平进行了交流。仪器信息网:全新的BioDigital炎自动一体机在整机、自动化、关键部件、专用化、软件、外观设计等方面有哪些显著创新?吴东平教授:BioDigital炎是世界第一台真正的全流程芯片式全自动数字PCR一体机,BioDigital炎一体机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傻瓜式”操作,无需人工加样,仪器自动化完成反应液加入芯片、液滴生成、PCR扩增和数据分析。该仪器大小适中,面宽约620 mm,占地空间较小,所有分子实验室均可以安装。“炎”具有最佳的样本通量灵活性(1-24样本灵活选择),独创的固态油隔水液滴生成技术能够实现高达98%的有效液滴比例,软件也实现了高度一体化的集成与一键式报告生成功能。 仪器信息网:基于前几代产品(BioDigital華、BioDigital青)小海龟科技为何要推出该产品?其市场定位如何?吴东平教授:BioDigital華作为国产首个数字PCR产品,引领了国内数字PCR行业的兴起,但其样本通量较小、自动化程度不高。BioDigital青实现了液滴生成的全流程自动化,且样本通量达到最多96个,但没有实现与PCR扩增及芯片分析阅读的集成,非常适合于对样本通量有较高需求且有专门PCR实验室分区的客户。而BioDigital炎真正意义上解放了人工,实现了“傻瓜式”操作,特别适合于对全流程全自动有迫切需要或实验室空间比较紧张的医疗及科研用户。仪器信息网:该新产品着力解决哪些实际应用问题?针对特殊领域应用是否推出新的解决方案?吴东平教授:BioDigital炎在医疗和科研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除了终点法检测功能之外,炎同时兼容准实时荧光检测功能,期待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出更多新的应用场景。配合小海龟科技推出的数字PCR5A级2.0方案:(高精度(Accurate)、全自动(Automatic)、个位数耗材成本(Affordable)、超多重PCR(Ascending)、试剂盒易开发(ARMS-ible),BioDigital炎可解决数字PCR 1.0时代面临的检测靶点少、试剂盒难开发、仪器操作复杂等问题,将大大加速数字PCR的全面普及化应用。仪器信息网:对于新品的市场表现预期如何?请定一个“小”目标。吴东平教授:新产品“炎”兼具“无需手动上样”和“双独立扩增模块”的特点,满足绝大多数数字PCR的应用场景,发布会以来,已引起客户的极大关注,多家合作单位已经预定了数字PCR“炎”系列产品。预计在未来的1-2年内,将有不少于20家试剂盒开发企业在数字PCR“炎”系列产品上进行应用试剂盒开发并注册报证,在医院等终端布局落地不少于200台数字PCR“炎”系列产品。仪器信息网:2022年获得中国首张数字PCR计量评价证书对于小海龟以及行业而言有何重要意义。吴东平教授:数字PCR计量评价证书的颁发,标志着数字PCR在分子生物计量中迈进了标准化时代。中国首张数字PCR计量评价证书严格依据JJF1527-2015、YY/T1173-2010、NIMCS-MTS005:2022规范要求,充分展示小海龟数字PCR系统在产品性能和质量控制方面的高要求,是对小海龟数字PCR产品的一次充分检验,该证书的颁发充分体现了国产数字PCR质量性能已步入国际第一梯队水平。生物计量,尤其是核酸分子的计量对于分子诊断和制药行业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数字PCR仪是一种可以实现对目标核酸/基因准确测量的生物分析仪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分子诊断试剂、转基因、生物药等行业的质控品和标准品制定和评价中,欢迎有兴趣的合作伙伴一起开拓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服务。仪器信息网:请谈谈小海龟下一步的技术研发、市场布局等规划。吴东平教授:小海龟科技立足于分子诊断技术平台的创新研发,目前已推出BioDigital系列数字PCR产品、第三代ARMS方案Perfect-ARMSTM及超高特异性DNA聚合酶-神甄TM,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分子诊断相关技术平台产品线。针对数字PCR系统,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数字PCR全自动一体机“炎”的注册报证工作,更好的赋能分子诊断试剂盒开发企业,共同构建数字PCR应用生态共同体。同时,继“青”和“炎”之后,小海龟即将在2023年初推出SCI Digital系列全自动数字PCR 迷你一体机,争取成为每一个课题组实验室都能买得起、用得起、用得好的科研利器。针对数字PCR应用领域,将在“指数式”超多重数字PCR深度发力,完善“指数式”数字PCR超多重技术在病原体(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尿道、生殖道感染等)领域创新应用,完善在肿瘤突变和甲基化上的超多重应用技术研究,打通从伴随诊断到MRD和早期筛查的技术路线,更好的赋能应用试剂盒开发企业,满足后疫情、后核酸时代的临床分子诊断应用的更高需求。小海龟科技数字PCR产品线规划仪器信息网:请您概述下目前数字PCR技术的技术路线及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吴东平教授:数字PCR从技术路线角度主要有“油包水”和“芯片式”技术,“油包水”技术以伯乐为代表,其它厂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平铺式”油包水技术。“芯片式”技术最早由国外厂商推出,然而其芯片成本极高,难以被客户广泛接受。后来Life Tech公司推出的3D“硅基”芯片数字PCR方案虽然在成本上相对显著下降,但是其稳定性和易用性相对不足,目前已经逐渐淡出市场。2018年,小海龟推出全新的“固态油隔水”微流控芯片技术,重新定义了“芯片式”技术在数字PCR领域的地位。近年来,国际巨头凯杰和罗氏纷纷布局数字PCR赛道,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均为“芯片式”,也表明数字PCR技术的 “芯片式”大趋势。
  • 思纳福CEO盛广济:数字PCR的时代已然到来!
    自2008年第一台商业化数字PCR平台问世,数字PCR开始正式走向广大用户。近十年,伯乐是数字PCR技术最主要的推广者,这也成就了其在数字PCR领域的霸主地位。然而近两年来,国内诞生的十余家数字PCR研发企业使这个市场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定量PCR与数字PCR的“瑜亮之争”也被讨论的愈加热烈,是选择数字PCR,还是继续沿用定量PCR?市场主流观点是:在可预期的将来,定量PCR的地位不可撼动,两者将长期共存。似乎默认数字PCR只是作为定量PCR的补充而存在。然而在苏州有一家“愣头青”企业,其成立之初便号称“要让数字PCR技术彻底取代qPCR技术”。成立三年,融资4轮,融资金额超3亿,目前公司估值逾10亿,大受资本市场看好,这家企业便是苏州思纳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11月初,仪器信息网联合实地走访了浙江、江苏、上海的8家生命科学仪器研发制造企业。在第五站,走访团来到苏州思纳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思纳福创始人兼CEO盛广济进行了深度交流。仪器信息网走访团与思纳福公司CEO盛广济(右三)合影留念(从左至右依次为:毛晓洁 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编辑;黄杰恒 思纳福市场总监;曾伟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盛广济 思纳福CEO;李博 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主编;韦东裕 仪器信息网“创新100”项目负责人;)突破产品形态重新认识数字PCR技术1992年荧光定量PCR的概念出现,四年后第一台商业化的荧光定量PCR仪产生。而数字PCR技术于1999年问世,直到2008年市场上才出现第一台商业化的数字PCR,可见该技术门槛之高。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PCR技术?盛广济用一个简洁公式总结性地阐述了数字PCR的底层逻辑,那就是“分割+扩增+泊松分布=数字化定量”。即数字PCR技术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样本分割,信号扩增和泊松分布定量检测。其中,他认为最关键的创新在于“分割”和“泊松分布”。在核酸检测中,“灵敏度”和“特异性”往往是两个矛盾的指标,即不可能在要求高灵敏度的同时还要求特异性高。所以厂家会针对特殊应用场景对以上指标做出取舍,比如部分拥有高端技术的厂商会通过不断生产研发新的酶或者试剂盒来优化,亦或通过ARMS-PCR , 巢式PCR等技术手段来不断优化,然而这需要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成本,也会牺牲部分技术通用性。通过数字PCR技术可以对样本进行分割,将样本信噪比提高数万倍,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盛广济解释说:“液滴的数量相当于提高信噪比的级别,不需要研制高级的生化体系即可同时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比如我将样本分割一万份,那么对于每一小份而言,他的信噪比就提高一万倍!这就是数字PCR技术最核心的东西,在源头上提高了样本纯度,相当于低成本把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做了大幅提升。”对于多重检测,荧光定量PCR试剂间存在竞争抑制效应,不同引物、探针可能出现干扰而影响结果准确性。对于荧光定量PCR仪器来说,不同荧光检测通道也会出现荧光串扰,而仪器设备的校正和维养是一大昂贵开支。“而在同等荧光通道条件下,借助高阶多重能力,数字PCR的检测位点数量理论上提高一个数量级。”此外,定量PCR依赖于标准品和扩增效率,所以哪怕是只有5%扩增效率的差异,26个扩增循环后其对Ct值的影响也大于1。在PCR反应体系中要求标准品和样本扩增效率完全一致又是非常困难的。而数字PCR绝对定量不依赖于标准品,更不依赖于扩增效率,直接计数定量,这是另一大核心优势。盛广济从以上多个角度综合比较了数字PCR和荧光定量PCR相比在灵敏度、多重检测、可靠稳定的定量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底层技术方面,数字PCR较荧光定量PCR具有全面压倒性优势!到底怎样才是理想的数字PCR产品?毫无疑问,数字PCR是一大突破性技术,然而近十年来数字PCR市场一直不温不火,仪器年销售量也不过小几百台。尽管研发厂商认为数字PCR可在诸多领域发挥作用,但Killer Application仍然为空。盛广济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当前市场上数字PCR产品还不成熟,仪器流程繁琐、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等产品的缺陷完全掩盖了数字PCR技术的优势。盛广济认为数字PCR产品涉及到多学科整合,难度极大,要做出产品不难,但是做出好产品极难。 “要使数字PCR技术得以推广,前提是数字PCR产品实现突破!”首先需要解决仪器使用“贵”的问题。虽然液滴没有成本,但液滴生成方法学受限。前面提到数字PCR最核心的技术是样品的分割,在这个方向发力的企业有两大派系,一是基于微孔板的芯片式分割,一是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微滴生成式法。基于微孔板法分割会影响样本均一性(微孔虽是大小均一,但是入孔的试剂体积无法精确控制),进而影响结果准确性,这类数字PCR技术平台在检测高浓度样本时,其定量结果重复性往往不尽人意,已逐渐淡出市场。目前以油包水的微流控液滴生成技术为市场主流。微流控技术的精细化操作、极低的试剂消耗量及高通量确实有望推动检验分析学科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微流控芯片微滴生成仍存在诸多问题:微通道对表面光洁度、表面能、表面活性剂等要求很高,且国内没有成熟配套的工业制造体系,使得整体成本还比较高。微流控技术生成微滴思纳福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液滴生成方法——振动注射技术。“原理类似于移液枪头,我们在前端接了一个毛细管,然后将毛细管插入到油面下,快速摆动的同时均匀向外排出液体形成微滴。”盛广济用“吃火锅下虾滑球”来形容这个与众不同的液滴生成方式。生成的微滴体积精度高且体积可控,液滴批间一致性良好。“这样一来就把数字PCR最核心的耗材成本问题解决掉了。”他补充道:“批量化生产之后,单只毛细管枪头的极限成本是一毛六,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么大量生产,但已经能够做到和普通移液枪头相当的成本控制了。”振动注射生成微滴接下来是解决仪器操作流程复杂的问题。为什么市场上数字PCR系统均为多台仪器搭配使用?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上现有数字PCR系统均采取微流控芯片的技术方法,液滴生成,PCR扩增,荧光检测各个步骤对耗材的物理属性要求又是不同的,很难进行一体化整合,所以以微流控技术为核心的数字PCR的不同操作步骤自然需“分机而行”。而通过振动注射技术生成的液滴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容器底部,通过在底部加热直接进行基因扩增,与此同时在上方进行荧光拍照检测。 “思纳福自主研发的数字PCR技术本身就是一体化的技术路径,液滴无需在不同仪器间来回倒腾。”拍照检测在仪器操作方面,盛广济还干了一件在我们看来非常聪明的事情——思纳福数字PCR仪的软件系统及交互逻辑完全遵从ABI 7500荧光定量PCR仪的设计理念。ABI 7500是赛默飞早年生产的荧光定量PCR仪,推出十余年来积累了众多铁杆用户,其过硬的参数和性能使其广受用户好评,是一款市场占有率极高的经典款荧光定量PCR仪。思纳福数字PCR系统操作与这台qPCR仪类似,相当于借大厂之手为自己量衣,尽可能减少了用户学习成本,对于数字PCR深入走进临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思纳福Sniper DQ24数字PCR一体机“我们内部研发的代号为DQ-X的数字PCR工作站集成了样本前处理,体系配置和扩增检测功能,预计在明年推出,这个才是我认为未来数字PCR面向临床的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与众不同的创业思维:专利布局 + 全产业链开发制造盛广济与众不同的创业思维还体现在他对振动注射数字PCR技术专利布局的强大决心。他很自信的表示:“我们是圈内少有的在初创阶段就真真正正花钱、花精力、花心思去做专利布局的企业。”交谈中他讲述了一段专利布局的小插曲:“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找到了国内知名律师事务所协助专利注册及布局,人家开出的账单是100万。而我当时没那么多钱,就告诉他如果你帮我完成这件事,我融到资马上还你。”出人意料的是事务所答应了,更让人意外的是事务所工作团队在实践中发现了这项专利技术的前景,于是反向投资思纳福200万,成了公司的天使投资人。思纳福DQ24数字PCR一体机生产线除了专利布局,思纳福与众不同的地方还在于公司聚焦于全产业链的开发制造。目前思纳福已经建设完成2500平米仪器研发实验室、3200平米设备制造车间和1900平米试剂生产GMP车间,完成了从底层核心零配件加工制造到整机装配生产、从耗材精密注塑到IVD检测试剂生产的全产业链构建。在这里能见证一块铝块经过精密加工、注塑等不同工序流程打磨,最后成为一台高端仪器的全过程。盛广济介绍“在国外我们依靠完整的知识产权布局构建自己的保护墙,在国内则是通过全产业链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不仅仅我们的产品是个平台产品,公司也是个平台型公司”。思纳福生产车间部分场景实拍作为典型理工男,盛广济喜欢收藏各类仪器,对仪器设备如数家珍。他有一个专属的个人实验室,闲下来则会将自己困在实验室仔细研究仪器内部细节及构造,遇到做工精良、设计巧妙的仪器会感慨他们像“艺术品”。盛广济在介绍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时,将公司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将技术变为产品,验证技术方案可行,产品可量产。目前思纳福已经量产一百多台数字PCR系统,并与北大人民医院、协和医院、中国计量院等用户单位达成合作。第二阶段是利用思纳福数字PCR平台证明在各应用场景中的竞争优势。在这一阶段他将挑选技术难度大,市场需求高的赛道,如感染检测,肿瘤伴随诊断等细分领域,研制高灵敏定量检测试剂盒切入临床应用。第三阶段是IPO上市后,通过资本力量大规模推广,借助平台技术优势在赛道中建立品牌地位。数字PCR成品机目前公司刚进入第二个阶段。在9月底,思纳福完成由惠每资本领投的近两亿B轮融资,在本轮融资结束后,思纳福将开展各类型数字PCR试剂盒的研发注册工作,并开始探索国际化市场布局。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分子诊断领域的跨国巨头纷纷切入数字PCR赛道,其中罗氏,赛默飞(ABI),凯杰在qPCR时代的霸主无一例外在近期推出了数字PCR产品,是否预示着数字PCR赛道的爆发期即将到来?数字PCR赛道的激烈竞争大戏逐渐展开… … 【思纳福走访精彩短片】后记最后引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曾伟秘书长对盛广济的评价:创始人盛广济,89年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的理工男,数字PCR“振动注射”样品分割技术的专利发明人(注针水平振动)。初识盛总,突出的感觉是清晰的逻辑思维和理工男的工程思维。企业地道的研发+制造工艺布局,久违了的仪器零部件加工制造及工序品控场面,让人对思纳福的未来充满期待!附:“创新100”介绍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通过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借助报道、走访、调研等方式,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项目自启动以来,已收到超过180家企业的踊跃申请,通过输出公益性的宣传报道,组织企业研学、参观交流、主题讨论等各类资源对接活动,得到广大科学仪器企业与用户单位的高度关注与一致好评,现已成为中国科学仪器市场颇具影响力的特色活动,对于提升国产仪器品牌影响力,为行业筛选优质仪器企业贡献重要力量。为延续“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精神,筛选和服务更多国产科学仪器潜力企业,“创新100”将于2021年继续进行,为国产仪器企业输送更多公益资源。诚邀具备实力、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扫码申报“创新100”:如有疑问,欢迎咨询:邮箱:C100@instrument.com.cn电话:010-51654077-8129联系人:韦编辑更多活动详情,敬请关注“创新100”专题: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chuangxin100-2021
  • 开发深度学习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 陌讯科技数字显微形态分析系统正式发布
    近日,陌讯科技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数字显微形态分析系统正式上线。陌讯数字显微形态分析系统是陌讯科技自主研发的科研形态分析系统。能够显示,编辑,分析,处理,保存,打印8位,16位,32位的图片。陌讯显微形态分析系统支持图像栈(stack)功能,即在一个窗口里以多线程的形式层叠多个图像, 并行处理。只要内存允许,陌讯显微形态分析系统能打开任意多的图像进行处理。除了基本的图像操作, 比如缩放,旋转, 扭曲, 平滑处理外,陌讯显微形态分析系统还能进行图片的区域和像素统计, 间距,角度计算, 能创建柱状图和剖面图,进行傅里叶变换。陌讯显微形态分析系统可计算选定区域内分析对象的一系列几何特征。分析指标包括:长度、角度、周长、面积、长轴、短轴、圆度、最佳椭圆拟合、最小外接矩形拟合以及质心坐标等。 陌讯显微形态分析系统首席工程师陈侃介绍说,我司通过“陌讯数字显微形态分析系统”项目研制的科研数字形态分析软件,目前已在多项科研实验中投入使用。陌讯显微形态分析系统在科研实验中支持神经元追踪、神经元分支统计、曲率计算与拟合、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细胞分割、图形的量化分析、3D细胞自动分割、线粒体网络形态分析、图像自动配准、细胞划痕实验分析、3D渲染动画生成、图像抖动自动校正、接触角测量、基于深度学习的细胞核自动分割、自动细胞计数、利用宏记录器自动化处理、自动统计气泡的面积直径、荧光共标细胞计数、荧光照片的合并分割、明场图片白平衡、荧光比率图的制作等一系列功能。 陌讯科技自主研发“陌讯数字显微形态分析系统”这一数字显微形态分析软件项目立项以来,项目科研团队历时5年攻关,全面突破在对显微镜图像进行定量分析时的一系列科研难题。支持荧光照片的平均荧光强度分析、径向平均荧光强度检测、荧光共定位分析、计算图片的孔隙率、分析脑片不同分层的灰度值、单个细胞平均荧光强度自动检测、3D体积与表面积测量、免疫组化分析、细胞膜荧光强度检测、Western Blot条带定量、面积测量综述、细胞计数综述等多种定量分析场景应用。还培养出一支集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软件、材料等领域的显微光学软件技术研发与工程化开发团队。业内专家认为,“陌讯数字显微形态分析系统 ”项目的成功实施,极大改善了国内显微成像软件自主研发缺失的状况,对满足中国生物医学等前沿基础研究的定制化需求、提升创新能力,以及推动中国显微成像分析软件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陌讯科技CTO赵卓然透露,下一步将结合该工程化及成果转化创新模式,实现“陌讯数字显微形态分析系统”项目科技成果在研发平台、工程化平台、产业化平台、市场平台的高效对接,通过系列化、组合化的产品布局,推动该项目显微形态分析系统实现工程化、产业化。
  • 达普生物获安必平独家投资,在数字PCR领域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日前,安必平宣布向浙江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达普生物”)独家投资数千万元。本次战略投资后,安必平将与达普生物在数字PCR领域形成深度战略合作,包括数字PCR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推广等。通过本次战略投资,安必平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分子诊断平台,深化在肿瘤筛查与精准诊断领域的业务布局,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安必平战略与投资部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蔡幸伦与达普生物创始人许潇楠代表双方签约安必平布局数字PCR技术安必平聚焦肿瘤筛查与精准诊断,公司原有的分子诊断技术平台包括PCR和FISH,本次战略投资达普生物,是公司在数字PCR领域的重要探索和布局。未来在分子诊断领域,公司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强化技术创新的积累。达普生物的核心技术是液滴微流控。液滴微流控技术可快速将反应体系分割成微米级别的微液滴,各微液滴中进行独立反应,把样品反应、制备、分离、检测等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集成到芯片上,可大大提升反应的通量和灵敏度。达普生物在液滴微流控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数字PCR、单细胞测序和高通量筛选三大平台。数字PCR作为“第三代PCR技术”,相较于普通PCR具有高灵敏度、绝对定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肿瘤液体活检、生殖遗传、病原微生物检测等领域。经过多年发展,作为一种常用且有效的生命科学研究工具被广泛接受并开始进军临床市场,国际巨头也在纷纷布局。数字PCR相比于qPCR、NGS具有多项优势达普生物创始人许潇楠:作为新一代的核酸检测技术,数字PCR依靠其绝对定量的分析特性,正成为精准医学领域的关键技术。近年来随着学术与产业界的逐渐成熟,数字PCR技术在液体活检、病原微生物检测、癌症早筛、无创产前等临床领域上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在生物类似药研发工艺、药物残留质控等工业领域也显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达普生物一直致力于推动液滴微流控在临床医学与生物制药上的应用,此次与安必平的合作,不仅加强了临床业务的落地,也将携手共同完成从检测到伴随用药的整体闭环,让精准医疗真正去贯彻到临床中。安必平战略与投资部负责人、董秘蔡幸伦:数字PCR是新一代PCR技术,与荧光定量PCR(qPCR)相比,数字PCR具有灵敏度高、精准快速、高通量、检测样品多样等优势。作为癌症辅助诊断新兴技术之一,数字PCR非常契合肿瘤早筛、辅助诊断、伴随诊断、肿瘤MRD的市场需求,这也是安必平多年聚焦肿瘤筛查与精准诊断,并在未来延展布局的战略方向。达普生物从液滴微流控的底层技术出发构建出的数字PCR技术具备通量高、成本低、可回溯等优势,我们非常看好本次战略合作以及未来数字PCR的市场空间。关于达普生物达普生物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学,于2018年由多位海归博士共同创立。在深圳、嘉兴、香港三地设有研发中心,研发团队近100人,拥有集微流控芯片、仪器及试剂生产为一体的生产基地。公司专注于将液滴微流控技术应用于精准医学与生物制药领域,致力于成为集微流控芯片、仪器、试剂的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技术平台:数字PCR系统、单细胞组学与高通量筛选系统,应用于癌症研究、癌症早期筛查、靶向治疗、无创产前诊断、病毒定量检测、高通量药物和抗体筛选等领域。关于安必平安必平成立于2005年,聚焦肿瘤筛查与精准诊断的产品及服务,应用科室主要为医院病理科。已搭建液基细胞学(LBP)、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四大系列产品线,较为完整地覆盖从细胞形态到蛋白表达、基因检测等不同诊断层次的临床需求。截至2022年上半年,安必平已开发出580多种诊断及筛查产品,可用于多类肿瘤的筛查及诊断,系国内肿瘤筛查及诊断行业内技术平台最丰富、产品种类最多的企业之一。聚焦主业的同时,安必平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及市场渠道优势,积极拓展病理AI、伴随诊断、病理能力建设等多层次产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 重磅!生态环境部明确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开展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重点提出要依法逐步将排放工业噪声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单位)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推动排污单位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填报排污登记表,在“十四五”期间将工业噪声依法全部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在实施范围上,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属于工业行业的,且依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以下简称《名录》)应当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名录》未作规定但确需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名录》第八条规定,提出其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建议,报生态环境部确定。在实施标准上,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与核发适用《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噪声》(HJ 1301-2023)。在实施方式上,对于本通知发布后首次申请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对于本通知发布前已经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对于纳入排污登记的排污单位分别采取不同的排污许可管理方式。此外,通知中明确主要任务,相关部门要指导排污单位做好申请填报、加强排污许可证审核把关、组织开展排污登记工作和加强证后监管等工作。原文见链接: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310/t20231008_1042513.html
  • 中科院:“深度学习”赋能SEM\TEM表征纳米颗粒材料形貌
    获取纳米颗粒定量化形貌信息,是科学家研究纳米颗粒材料性能的重要科研途径,对于推动纳米颗粒材料创新十分重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是表征纳米颗粒材料形貌的重要工具。   然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产生的图像,会因为较大的背景干扰和庞大的纳米颗粒数量,使获取纳米颗粒材料形貌信息变得困难。如何在海量而复杂的图像中实时准确地自动获取纳米颗粒定量化形貌信息成为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数字工厂研究室王卓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通用框架,用于对前述两种电子显微镜所产生图像中的纳米颗粒形貌进行快速、准确地在线统计分析。 该项研究近期获国际学术期刊Nanoscale (影响因子8.307)封面(Outside Front Cover)刊载,文章题目是A deep learning-based framework for automatic analysis of nanoparticle morphology in SEM/TEM images。 纳米颗粒分割模块结构示意图   该通用框架主要包括纳米颗粒分割模块、纳米颗粒形状提取模块和纳米颗粒形貌统计分析模块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在纳米颗粒分割模块的设计中,研究人员将轻量化空洞空间池化金字塔模块、双注意力机制和改进的多尺度渐进融合解码器相融合,能够对纳米颗粒形貌特征进行多尺度多维度的快速捕获和融合,提高该通用框架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试验结果表明,研究人员提出的模型在数据集上测试达到86.2%的准确率,并且将模型部署在嵌入式处理器上处理速度可达11FPS,可以满足电镜端的实时处理需求。
  • 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浙江森特深度参与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助力打造数改“浙江样板”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一窗办理”到“一指办理”,数字化改革的“星星之火”在中国农村正上演燎原之势。以浙江省为例,涌现出了一批新模式、新业态的“浙江样板”。 一直以来,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浙江森特深度参与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助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5月28日,“2022森特能力共享平台发布会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杭举行,行业领导、专家齐聚杭州,线上线下结合,共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道。来自浙江省、市、县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的实践者,也带来了他们的精彩分享。2022森特能力共享平台发布会现场仙居“亲农在线”小程序化解农民心头事 在数字时代,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实现共同富裕增添新的驱动力。仙居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农村局携手浙江森特打造 “亲农在线”小程序,以赋能杨梅产业为切入口,聚焦农业生产中农技指导、涉农补贴、政策性保险等农民“心头事”,通过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制度重塑,运用创新技术手段全面采集农业产业信息,打造“产业一件事”,构建“产业一张图”,为农户提供涉农补贴、农技咨询、掌上开票等数字化助农服务,让梅农办事优质高效。仙居县农业农村局信息中心副主任王鋆作案例分享 “亲农在线”打造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紧密结合的典范,探索走出了“数字赋能”共同富裕新路子。浦江“智慧葡农一键通”葡萄串起致富路 为解决葡农在葡萄生产过程中技术指导难、服务渠道少、政策了解少、应享尽享难、销售模式少、优质优价难等痛点、难点,打响浦江葡萄的全国知名度,浦江县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联合浙江森特打造了“智慧葡农一键通”应用,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手段,汇集浦江葡萄产业数据资源,打造科学生产、品牌管理、高效配套、惠农政策、优质优销的全产业链数字服务场景,帮助葡农“种好、管好、卖好葡萄”,实现产业促富。浦江县农业农村局信息中心主任潘青仙作案例分享 除了围绕葡萄产业的数字赋能,以浦江十里阳光农场作为超级农场试点,助力葡萄生产模式向“数字智慧”转型升级,为生产打造更优质的浦江葡萄提供有效路径。“蔬”香萧山拎稳人民的“菜篮子” 为加强蔬菜供应保障市场平稳供给,应对疫情、亚运会等特殊时期的供应需要,萧山农业农村局联合浙江森特打造“蔬”香萧山蔬菜保供数字化项目,以产业地图为基础,以政策补贴为抓手,聚焦蔬菜保供各环节的业务协作、保供监管、保供手段等问题,通过创新机制体制、拟定政策制度、重塑业务流程、共享蔬菜数据,进一步提升蔬菜保供跨部门联动能力,实现蔬菜产地高质量生产、政府保供精j准化管理。萧山区农业农村局农(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傅潇霞作案例分享 “蔬”香萧山为市场提供了数字化蔬菜保供新模式,平时保障、战时应急,稳稳地拎住人民的“菜篮子”。“梅”好兰溪数字赋能“梅”好向未来 为全力打造“兰溪杨梅”金名片,推进兰溪杨梅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兰溪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浙江森特构建“梅”好兰溪数字田园项目,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卫星遥感等数字化技术建成全产业链、功能协同的兰溪产业大脑,“梅”好产品、“梅”好服务、“梅”好管家、 “梅”好共富四大服务场景,更好地推动兰溪杨梅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农民共富。兰溪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江悦音作案例分享 创新打造首s个杨梅产业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实现杨梅数字化管理;组建首s个杨梅指数研究团队,引领产业发展;使用主体信誉三色码管理模式,以数据分析赋能产业服务;人工智能应用于品质管理,以禁药期为切入点智能管控肥药使用,实行禁药期药桶场景化自动采集、预警、处置全闭环,精k准治理杨梅全产业链,实现品质共富。从树尖到舌尖,全力守护杨梅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舌尖安全”。 笃行不怠,擘画新蓝图。依托二十年的沉淀积累与创新研发,浙江森特将继续助力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乡村建设新模式,将浙江模式复制到全国,为乡村振兴注智赋能。
  • 精确到纳米!国产高端数字化激光干涉仪冲破超精密测量技术“封锁线”
    南极天文望远镜、空间引力波探测装置、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光刻机… … 这一系列关键装备的加工制造,都需要依靠超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对大量光学元件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以往,超精密测量技术受到国外封锁,成为制约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的瓶颈问题。近日,由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庄松林院士领衔的韩森教授团队与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所研发的国产化高端产品——数字化激光干涉仪进展顺利。据介绍,该项目研究成果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取得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部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PV值测量等核心指标及相关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装备制造的地方就需要精密的测量仪器“简单来说,干涉仪就是将激光分为两束,照射至需要测量的器件上,再汇合产生干涉,从而精确地测量出被测件表面的形貌误差,包括平面、球面、柱面或者自由曲面。”韩森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数字化干涉检测技术是结合光学干涉测量原理与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纳米精度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是超精密光学计量、国家大科学装置及工程、高端工业检测领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中国装备制造要实现突破,首先要解决制造质量问题,其核心关键就是超精密测量能力。“有装备制造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的地方,就需要精密的测量仪器,国内精密测量仪器不能照搬国外的那一套,我们必须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韩森说道。团队针对中国高端检测仪器和技术的需求,系统性地开展了模块化激光干涉仪设计以及应用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攻关。他们首先基于模块化设计思路开发了激光干涉仪的核心关键部件和测量软件,形成了多种型号高精密数字化激光干涉仪;接着在满足高精度相对测量基础上提出绝对检测算法和闭环自检技术,使平面面形检测精度提高5倍。在双重身份中缩短创新与市场的距离技术创新到市场,还有多远的路需要走?“最后一公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普遍难题。“早在2018年,上理工就与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以人为纽带,让高校教授长期深度对接产业,更有利于盘活一系列资源。”韩森表示,在“大学教授”和“创业者”的双重身份下,高校的基础创新与企业的技术实践紧密绑定,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使用效益。目前,项目成果完成了数字化激光干涉仪的工程化,研制出多种口径的商业化检测仪器,实现“产学研用”的完美结合。相关产品及技术已经在国家计量单位、国家大科学装置及工程、高精密光学机械加工行业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推广应用,有助于提升中国高端检测仪器在市场的占有率,推动高精密检测技术发展。项目团队还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国家平晶检测规程和数字式球面干涉仪校准规范工作,填补国内空白。项目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10余篇,荣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日内瓦发明展特别金奖等多个奖项。
  • 浅谈我国无损检测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保证所用零部件的优异质量,需要在不损坏检测对象的内外结构及使用性能前提下对零部件进行检测,无损检测已然成为产品和材料的静动态检测以及质量管理中的必经流程。1895年,德国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X射线;1990年,人们开始利用X射线对物品进行检测;1922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X射线实验室;1987年,我国开始引用无损检测技术[1]。虽然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的起步时间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缩小。现阶段,我国共有无损检测人员30余万,无损检测专业机构约2000家,有无损检测队伍的制造及安装企业超20000家,现有无损检测国家标准200余项,每年和无损检测相关的仪器销售和技术服务总额超过100亿元[2]。近年来,我国无损检测行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几乎涵盖了各主要工业部门。除了航空、航天、船舶、兵器、铁路、核电、冶金、石油化工、特种设备、汽车制造、矿山机械等领域外,在海底石油勘探和海洋石油平台、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特高压输电线路和变压器、核反应堆部件等诸多新领域也有良好的发展势头。(2)检测方法更加多样化,以适应不同材料、不同结构、不同部件的检测需求。除了RT、UT、MT、PT、ET等五大常规检测方法外,近年来CT、DR、CR、TOFD、PAUT等技术发展迅速并走向成熟,得到了广泛应用。AT、VT、MFL、LT、GW、IT、H/S、ST等非常规的检测方法也得到了大量应用,并逐步成为新的常规方法。(3)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无损检测技术取得显著进步。近年来,各种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工作十分活跃,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不断问世,部分检测领域已经由“跟跑”状态上升为“并跑”甚至“领跑”状态,我国目前已经能自主开发从微焦点射线源到普通射线源再到15 MeV直线加速器的各类工业CT/DR系统;TOFD、PAUT等技术基本能实现自主保障,已经形成具有很强竞争力的生产基地。当前,我国无损检测市场主要的设备生产商有Olympus、General Electric、Sonatest、Parker、YXLON、Magnaflux、Nikon、Karl Deutsch、Zetec等进口品牌,以及丹东奥龙、日联科技、三英精密等国产品牌:Olympus Corporation(奥林巴斯),创立于1919年,以显微镜事业起家,总部位于日本东京,致力于为医疗、生命科学和工业设备行业创建以客户为导向的解决方案,业务遍及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设有奥林巴斯(中国)有限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无损检测、荧光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工业显微镜、工业内窥镜。General Electric(美国通用电气,简称GE)创立于1892年,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是一家创造由软件定义的机器,集互联、响应和预测之智,致力变革传统工业的全球数字工业公司。 作为无损检测行业的全球领导厂商,GE在中国设有多家公司,可提供胶片系统、超声、涡流,X射线、计算机射线成像(CR)、数字化射线成像(DR)和工业内窥镜等多个领域的各种便携式检测仪器和大型检测设备。Sonatest(声纳)始于1958年,总部设在英国,并提供全球销售管理和制造,目前已成为外界注目的超声波无损检测仪器供应商之一。声纳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都设有办事处:在加拿大设有研究和产品开发团队,为声纳设计先进的仪器,如相控阵和常规超声波探伤仪;在美国设有办事处,为该地区提供销售和产品服务和支持。YXLON(依科视朗)于1998年成立,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由飞利浦工业X射线有限公司和丹麦安德烈斯公司合并而成,并迅速成长。2007年成立依科视朗(北京)射线设备贸易有限公司,主要从事X射线为基础的测试设备和系统的批发、进出口,售后和技术服务及转让,X射线为基础的测试设备和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Magnaflux(磁通)成立于1934年,总部位于美国,是表面和次表面探伤产品领域的跨国企业,其产品覆盖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用化学材料和设备以及其它无损检测相关的附件产品。2009年,磁通在中国上海设立办事处,2014年投资3,750万美元在中国吴江建立生产及研发基地,该基地是美国磁通继美国、英国、德国、巴西和印度之后全球第六大生产基地。NIKON(尼康)设立于1917年,总部在日本东京,基于百年来在精密与光学领域积累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以照相机为代表,FPD曝光设备、半导体装置、显微镜、光学零部件、测量/检测系统等多样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工业仪器业务板块,可提供CNC影像测量系统、X射线CT检查装置、大尺寸非接触式测量系统等。尼康在中国上海、北京、广州分别设有子公司。Karl Deutsch(卡尔德意志)自1949年成立以来,KARI DEUTSCH公司一直致力于无损材料测试设备的开发和制造 ,产品范围包括用于超声、磁粉和渗透检测的设备,探头,化学检测设备和系统,壁厚、涂层厚度和裂纹深度测量仪等。公司在北京设有办事处。Zetec(美国捷特)成立于1968年,为Roper Technologies,Inc.的子公司 ,是采用涡流和超声技术的先进的无损检测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在魁北克市设有全球工程和制造中心,并在华盛顿州 Snoqualmie 设有公司总部。Zetec在中国上海和北京设有办事处。丹东奥龙是X射线探伤仪器、射线分析仪器、材料试验机及超声清洗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集团。传承50余年中国射线仪器研制历史,旗下拥有: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奥龙星迪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奥龙沐衡科技有限公司、丹东奥龙电子仪器有限公司、丹东奥龙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丹东奥龙中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日联科技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X射线技术研究和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无锡新区自建4万多平米的现代化工厂和研发中心,并在深圳和重庆建立大型制造工厂,在西安设立软件公司,并于北京、沈阳、天津、西安、青岛、武汉、成都、宁波、厦门、乌鲁木齐等地设有销售及服务处。三英精密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X射线CT检测装备研发和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现已发展为国内X射线CT产品种类齐全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产品涵盖X射线三维显微镜、显微CT、工业CT、计量CT、平面CT、卧式CT、X射线在线检测设备和移动车载CT检测中心等。随着近几年国家层面对无损检测领域的大力投入,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已在一个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得多的平台上发展。当前我国在无损检测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设计和研制等方面也已能够在全球占有重要一席。然而在一些领域,我国的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制造商还尚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改变高端技术、设备依赖进口,低端、同类产品过多的局面,还需相关生产厂商、院校研制单位等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 胡微.无损检测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中的运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04):21-23.[2] 刘丽东,钱承,倪培君,潘锋,郭淼.无损检测新技术能力实验室认可现状与展望[J].无损检测,2021,43(09):39-44.
  • 激光雷达 lidar
    激光雷达介绍   激光雷达   LiDAR(LightLaser Deteetion and Ranging),是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的简称。   用激光器作为辐射源的雷达。激光雷达是激光技术与雷达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由发射机 、天线 、接收机 、跟踪架及信息处理等部分组成。发射机是各种形式的激光器,如二氧化碳激光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及波长可调谐的固体激光器等;天线是光学望远镜;接收机采用各种形式的光电探测器,如光电倍增管、半导体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红外和可见光多元探测器件等。激光雷达采用脉冲或连续波2种工作方式,探测方法分直接探测与外差探测。 激光雷达的历史   自从1839年由Daguerre和Niepce拍摄第一张像片以来,利用像片制作像片平面图(X、Y)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到了1901年荷兰人Fourcade发明了摄影测量的立体观测技术,使得从二维像片可以获取地面三维数据(X、Y、Z)成为可能。一百年以来,立体摄影测量仍然是获取地面三维数据最精确和最可靠的技术,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重要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立体摄影测量也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并且相应的软件和数字立体摄影测量工作站已在生产部门普及。但是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如航空摄影-摄影处理-地面测量(空中三角测量)-立体测量-制图(DLG、DTM、GIS及其他)的模式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生产模式的周期太长,以致于不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的需要,也不能满足&ldquo 数字地球&rdquo 对测绘的要求。   LIDAR测绘技术空载激光扫瞄技术的发展,源自1970年,美国航天局(NASA)的研发。因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及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InertiNavigation System、INS)的发展,使精确的即时定位及姿态付诸实现。德国Stuttgart大学于1988到1993年间将激光扫描技术与即时定位定姿系统结合,形成空载激光扫描仪(Ackermann-19)。之后,空载激光扫瞄仪随即发展相当快速,约从1995年开始商业化,目前已有10多家厂商生产空载激光扫瞄仪,可选择的型号超过30种(Baltsavias-1999)。研发空载激光扫瞄仪的原始目的是观测多重反射(multiple echoes)的观测值,测出地表及树顶的高度模型。由于其高度自动化及精确的观测成果用空载激光扫瞄仪为主要的DTM生产工具。   激光扫描方法不仅是军内获取三维地理信息的主要途径,而且通过该途径获取的数据成果也被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城市规划、农业开发、水利工程、土地利用、环境监测、交通通讯、防震减灾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原始资料,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低机载LIDAR地面三维数据获取方法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具有生产数据外业成本低及后处理成本的优点。目前,广大用户急需低成本、高密集、快速度、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数据或数字表面数据,机载LIDAR技术正好满足这个需求,因而它成为各种测量应用中深受欢迎的一个高新技术。   快速获取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数据或数字表面数据是机载LIDAR技术在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的前提,因此,开展机载LIDAR数据精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提高机载LIDAR数据精度做了大量研究。   由于飞行作业是激光雷达航测成图的第一道工序,它为后续内业数据处理提供直接起算数据。按照测量误差原理和制定&ldquo 规范&rdquo 的基本原则,都要求前一工序的成果所包含的误差,对后一工序的影响应为最小。因此,通过研究机载激光雷达作业流程,优化设计作业方案来提高数据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LiDAR的基本原理   LI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三种技术与一身的系统,用于获得数据并生成精确的DEM。这三种技术的结合,可以高度准确地定位激光束打在物体上的光斑。它又分为目前日臻成熟的用于获得地面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地形LIDAR系统和已经成熟应用的用于获得水下DEM的水文LIDAR系统,这两种系统的共同特点都是利用激光进行探测和测量,这也正是LIDAR一词的英文原译,即: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 LIDAR。   激光本身具有非常精确的测距能力,其测距精度可达几个厘米,而LIDAR系统的精确度除了激光本身因素,还取决于激光、GPS及惯性测量单元(IMU)三者同步等内在因素。随着商用GPS及IMU的发展,通过LIDAR从移动平台上(如在飞机上)获得高精度的数据已经成为可能并被广泛应用。   LIDAR系统包括一个单束窄带激光器和一个接收系统。激光器产生并发射一束光脉冲,打在物体上并反射回来,最终被接收器所接收。接收器准确地测量光脉冲从发射到被反射回的传播时间。因为光脉冲以光速传播,所以接收器总会在下一个脉冲发出之前收到收到前一个被反射回的脉冲。鉴于光速是已知的,传播时间即可被转换为对距离的测量。结合激光器的高度,激光扫描角度,从GPS得到的激光器的位置和从INS得到的激光发射方向,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每一个地面光斑的座标X,Y,Z。激光束发射的频率可以从每秒几个脉冲到每秒几万个脉冲。举例而言,一个频率为每秒一万次脉冲的系统,接收器将会在一分钟内记录六十万个点。一般而言,LIDAR系统的地面光斑间距在2-4m不等。 激光雷达的妙用   激光雷达是一种工作在从红外到紫外光谱段的雷达系统,其原理和构造与激光测距仪极为相似。科学家把利用激光脉冲进行探测的称为脉冲激光雷达,把利用连续波激光束进行探测的称为连续波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的作用是能精确测量目标位置(距离和角度)、运动状态(速度、振动和姿态)和形状,探测、识别、分辨和跟踪目标。经过多年努力,科学家们已研制出火控激光雷达、侦测激光雷达、导弹制导激光雷达、靶场测量激光雷达、导航激光雷达等。   直升机障碍物规避激光雷达   目前,激光雷达在低空飞行直升机障碍物规避、化学/生物战剂探测和水下目标探测等方面已进入实用阶段,其它军事应用研究亦日趋成熟。   直升机在进行低空巡逻飞行时,极易与地面小山或建筑物相撞。为此,研制能规避地面障碍物的直升机机载雷达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目前,这种雷达已在美国、德国和法国获得了成功。   美国研制的直升机超低空飞行障碍规避系统,使用固体激光二极管发射机和旋转全息扫描器可检测直升机前很宽的空域,地面障碍物信息实时显示在机载平视显示器或头盔显示器上,为安全飞行起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德国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研制成功的Hel??las障碍探测激光雷达更高一筹,它是一种固体1.54微米成像激光雷达,视场为32度× 32度,能探测300―500米距离内直径1厘米粗的电线,将装在新型EC―135和EC―155直升机上。   法国达索电子公司和英国马可尼公司联合研制的吊舱载CLARA激光雷达具有多种功能,采用CO2激光器。不但能探测标杆和电缆之类的障碍,还具有地形跟踪、目标测距和指示、活动目标指示等功能,适用于飞机和直升机。   化学战剂探测激光雷达   传统的化学战剂探测装置由士兵肩负,一边探测一边前进,探测速度慢,且士兵容易中毒。   俄罗斯研制成功的KDKhr―1N远距离地面激光毒气报警系统,可以实时地远距离探测化学毒剂攻击,确定毒剂气溶胶云的斜距、中心厚度、离地高度、中心角坐标以及毒剂相关参数,并可通过无线电通道或有线线路向部队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比传统探测前进了一大步。   德国研制成功的VTB―1型遥测化学战剂传感器技术更加先进,它使用两台9― 11微米、可在40个频率上调节的连续波CO2激光器,利用微分吸收光谱学原理遥测化学战剂,既安全又准确。   机载海洋激光雷达   传统的水中目标探测装置是声纳。根据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方式,声纳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可对水中目标进行警戒、搜索、定性和跟踪。但它体积很大,重量一般在600公斤以上,有的甚至达几十吨重。而激光雷达是利用机载蓝绿激光器发射和接收设备,通过发射大功率窄脉冲激光,探测海面下目标并进行分类,既简便,精度又高。   迄今,机载海洋激光雷达已发展了三代产品。20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的第三代系统以第二代系统为基础,增加了GPS定位和定高功能,系统与自动导航仪接口,实现了航线和高度的自动控制。   成像激光雷达可水下探物   美国诺斯罗普公司为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研制的ALARMS机载水雷探测系统,具有自动、实时检测功能和三维定位能力,定位分辨率高,可以24小时工作,采用卵形扫描方式探测水下可疑目标。 美国卡曼航天公司研制成功的机载水下成像激光雷达,最大特点是可对水下目标成像。由于成像激光雷达的每个激光脉冲覆盖面积大,因此其搜索效率远远高于非成像激光雷达。另外,成像激光雷达可以显示水下目标的形状等特征,更加便于识别目标,这已是成像激光雷达的一大优势。 History and Vision History Velodyne's expertise with laser distance measurement started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2005 Grand Challenge sponsored by the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A race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across the Mojave desert, DARPA's goal was to stimulate autonomous vehic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r both military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Velodyne founders Dave and Bruce Hall entered the competition as Team DAD (Digital Audio Drive), traveling 6.2 miles in the first event and 25 miles in the second. The team developed technology for visualizing the environment, first using a dual video camera approach and later developing the laser-based system that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Velodyne's current products. The first Velodyne LIDAR scanner was about 30 inches in diameter and weighed close to 100 lbs. Choosing to commercialize the LIDAR scanner instead of competing in subsequent challenge events, Velodyne was able to dramatically reduce the sensor's size and weight while also improving performance. Velodyne's HDL-64E sensor was the primary means of terrain map construction and obstacle detection for all the top DARPA Urban Challenge teams. Vision Velodyne's ultimate vision for its LIDAR technology is simple: to save lives. We see the day where this sensor technology is deployed on every vehicle in the world. While traditional LIDAR sensors have relied on fixed electronics and rotating mirrors to deliver a 3-D terrain map, the rotation of an entire array of multiple fixed lasers has proven to be a quantum leap forward in sensing technology. This accomplishment has been termed a "disruptive event" by car safety research groups, who see the technology as a reason to rethink all that we know about vehicle sensors and the safety systems they enable. Until the day when we help eliminate automobile-relatedcasualties, Velodyne plans to market its unique LIDAR technology wherever sophisticated 3-D environment understanding is required: robotics, map capture, surveying, autonomous navigation, automotive safety ystems,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激光雷达介绍   激光雷达   LiDAR(LightLaser Deteetion and Ranging),是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的简称。   用激光器作为辐射源的雷达。激光雷达是激光技术与雷达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由发射机 、天线 、接收机 、跟踪架及信息处理等部分组成。发射机是各种形式的激光器,如二氧化碳激光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及波长可调谐的固体激光器等;天线是光学望远镜;接收机采用各种形式的光电探测器,如光电倍增管、半导体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红外和可见光多元探测器件等。激光雷达采用脉冲或连续波2种工作方式,探测方法分直接探测与外差探测。 激光雷达的历史   自从1839年由Daguerre和Niepce拍摄第一张像片以来,利用像片制作像片平面图(X、Y)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到了1901年荷兰人Fourcade发明了摄影测量的立体观测技术,使得从二维像片可以获取地面三维数据(X、Y、Z)成为可能。一百年以来,立体摄影测量仍然是获取地面三维数据最精确和最可靠的技术,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重要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立体摄影测量也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并且相应的软件和数字立体摄影测量工作站已在生产部门普及。但是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如航空摄影-摄影处理-地面测量(空中三角测量)-立体测量-制图(DLG、DTM、GIS及其他)的模式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生产模式的周期太长,以致于不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的需要,也不能满足&ldquo 数字地球&rdquo 对测绘的要求。   LIDAR测绘技术空载激光扫瞄技术的发展,源自1970年,美国航天局(NASA)的研发。因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及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InertiNavigation System、INS)的发展,使精确的即时定位及姿态付诸实现。德国Stuttgart大学于1988到1993年间将激光扫描技术与即时定位定姿系统结合,形成空载激光扫描仪(Ackermann-19)。之后,空载激光扫瞄仪随即发展相当快速,约从1995年开始商业化,目前已有10多家厂商生产空载激光扫瞄仪,可选择的型号超过30种(Baltsavias-1999)。研发空载激光扫瞄仪的原始目的是观测多重反射(multiple echoes)的观测值,测出地表及树顶的高度模型。由于其高度自动化及精确的观测成果用空载激光扫瞄仪为主要的DTM生产工具。   激光扫描方法不仅是军内获取三维地理信息的主要途径,而且通过该途径获取的数据成果也被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城市规划、农业开发、水利工程、土地利用、环境监测、交通通讯、防震减灾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原始资料,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低机载LIDAR地面三维数据获取方法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具有生产数据外业成本低及后处理成本的优点。目前,广大用户急需低成本、高密集、快速度、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数据或数字表面数据,机载LIDAR技术正好满足这个需求,因而它成为各种测量应用中深受欢迎的一个高新技术。   快速获取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数据或数字表面数据是机载LIDAR技术在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的前提,因此,开展机载LIDAR数据精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提高机载LIDAR数据精度做了大量研究。   由于飞行作业是激光雷达航测成图的第一道工序,它为后续内业数据处理提供直接起算数据。按照测量误差原理和制定&ldquo 规范&rdquo 的基本原则,都要求前一工序的成果所包含的误差,对后一工序的影响应为最小。因此,通过研究机载激光雷达作业流程,优化设计作业方案来提高数据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LiDAR的基本原理   LI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三种技术与一身的系统,用于获得数据并生成精确的DEM。这三种技术的结合,可以高度准确地定位激光束打在物体上的光斑。它又分为目前日臻成熟的用于获得地面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地形LIDAR系统和已经成熟应用的用于获得水下DEM的水文LIDAR系统,这两种系统的共同特点都是利用激光进行探测和测量,这也正是LIDAR一词的英文原译,即: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 LIDAR。   激光本身具有非常精确的测距能力,其测距精度可达几个厘米,而LIDAR系统的精确度除了激光本身因素,还取决于激光、GPS及惯性测量单元(IMU)三者同步等内在因素。随着商用GPS及IMU的发展,通过LIDAR从移动平台上(如在飞机上)获得高精度的数据已经成为可能并被广泛应用。   LIDAR系统包括一个单束窄带激光器和一个接收系统。激光器产生并发射一束光脉冲,打在物体上并反射回来,最终被接收器所接收。接收器准确地测量光脉冲从发射到被反射回的传播时间。因为光脉冲以光速传播,所以接收器总会在下一个脉冲发出之前收到收到前一个被反射回的脉冲。鉴于光速是已知的,传播时间即可被转换为对距离的测量。结合激光器的高度,激光扫描角度,从GPS得到的激光器的位置和从INS得到的激光发射方向,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每一个地面光斑的座标X,Y,Z。激光束发射的频率可以从每秒几个脉冲到每秒几万个脉冲。举例而言,一个频率为每秒一万次脉冲的系统,接收器将会在一分钟内记录六十万个点。一般而言,LIDAR系统的地面光斑间距在2-4m不等。 激光雷达的妙用   激光雷达是一种工作在从红外到紫外光谱段的雷达系统,其原理和构造与激光测距仪极为相似。科学家把利用激光脉冲进行探测的称为脉冲激光雷达,把利用连续波激光束进行探测的称为连续波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的作用是能精确测量目标位置(距离和角度)、运动状态(速度、振动和姿态)和形状,探测、识别、分辨和跟踪目标。经过多年努力,科学家们已研制出火控激光雷达、侦测激光雷达、导弹制导激光雷达、靶场测量激光雷达、导航激光雷达等。   直升机障碍物规避激光雷达   目前,激光雷达在低空飞行直升机障碍物规避、化学/生物战剂探测和水下目标探测等方面已进入实用阶段,其它军事应用研究亦日趋成熟。   直升机在进行低空巡逻飞行时,极易与地面小山或建筑物相撞。为此,研制能规避地面障碍物的直升机机载雷达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目前,这种雷达已在美国、德国和法国获得了成功。   美国研制的直升机超低空飞行障碍规避系统,使用固体激光二极管发射机和旋转全息扫描器可检测直升机前很宽的空域,地面障碍物信息实时显示在机载平视显示器或头盔显示器上,为安全飞行起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德国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研制成功的Hel??las障碍探测激光雷达更高一筹,它是一种固体1.54微米成像激光雷达,视场为32度× 32度,能探测300―500米距离内直径1厘米粗的电线,将装在新型EC―135和EC―155直升机上。   法国达索电子公司和英国马可尼公司联合研制的吊舱载CLARA激光雷达具有多种功能,采用CO2激光器。不但能探测标杆和电缆之类的障碍,还具有地形跟踪、目标测距和指示、活动目标指示等功能,适用于飞机和直升机。   化学战剂探测激光雷达   传统的化学战剂探测装置由士兵肩负,一边探测一边前进,探测速度慢,且士兵容易中毒。   俄罗斯研制成功的KDKhr―1N远距离地面激光毒气报警系统,可以实时地远距离探测化学毒剂攻击,确定毒剂气溶胶云的斜距、中心厚度、离地高度、中心角坐标以及毒剂相关参数,并可通过无线电通道或有线线路向部队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比传统探测前进了一大步。   德国研制成功的VTB―1型遥测化学战剂传感器技术更加先进,它使用两台9― 11微米、可在40个频率上调节的连续波CO2激光器,利用微分吸收光谱学原理遥测化学战剂,既安全又准确。   机载海洋激光雷达   传统的水中目标探测装置是声纳。根据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方式,声纳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可对水中目标进行警戒、搜索、定性和跟踪。但它体积很大,重量一般在600公斤以上,有的甚至达几十吨重。而激光雷达是利用机载蓝绿激光器发射和接收设备,通过发射大功率窄脉冲激光,探测海面下目标并进行分类,既简便,精度又高。   迄今,机载海洋激光雷达已发展了三代
  • labtech China Congress 2021 圆满闭幕,深度探讨未来可持续实验室发展新时代!
    10月22日,由慕尼黑博览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主办,同济大学,国际实验室建设与测评、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美国科学设备与家具协会(SEFA)协办,为期两天的2021上海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大会暨智慧实验室大会(以下简称labtech China Congress 2021)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圆满收官。labtech China Congress 2021由亚太实验室领域行业灯塔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倾力打造,致力于提高国内外实验室领域的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发展水平,关注人与实验室的和谐关系,推动大健康时代下可持续实验室的创新与变革。82名专家学者、建筑设计师及实验室行业专家围绕实验室时下8大热点话题展开了精彩演讲,国内外知名企业及品牌在现场实验室及展区内展示了众多创新技术及产品,总计吸引了1919名来自实验室领域的专业参会代表共襄盛会。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路王斌先生在谈及本届大会时提到:“今年是labtech China Congress第二次独立于analytica China之外举办,大会无论在规模还是规格上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并得到了业内同仁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大会为实验室规划与建设领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平台,让各行各业的实验室终端用户与规划建设者在这里进行多维度的沟通和交流。我希望labtech China Congress 2022能吸引更多实验室终端用户、管理层与决策者亲临现场对话规划设计与建设方,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研发与实验室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同时,我们也将在明年秉持单双年的差异化定位,以终端用户为核心,将 labtech China Congress办好、办专、办强!"实验室高质量高峰论坛 共话未来可持续实验室发展新时代labtech China Congress 2021以科研建设及实验室设计与规划、世界/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下实验室建设与运维、智慧实验室设计与规划、智慧实验室高效与管理为主题,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中科院、盘锦检验检测中心、HOK建筑事务所、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元国际、中石化上海工程、申康医院、绿谷制药、上海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上海纽约大学、UCI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可持续发展学院、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瀚广、台雄、WALDNER、安捷伦、珀金埃尔默等行业专家,分析国内外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及政策标准,启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深度思考,分享智慧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趋势和项目实例,共探未来实验室可持续发展之路。除此以外,labtech China Congress今年圆桌论坛崭新模式,由设计与建设单位、工程与EPC总包单位、国际医院用户单位及制药用户单位从不同维度开启MIX TALK混合式圆桌讨论,话题定位于目前需求量大且实验室各方面要求特别高的“高级别生物实验室”,全场互动激烈探讨,收获颇丰。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资深总工李著萱老师表示:“过去,生物安全的保障可能更多依赖于可视仪表。现在我们通过智慧系统可以远程监测并管理设备使用情况,数据系统、大数据能够对生物实验室这种高性能的实验室和高级别实验室的论在安全性、运行力到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管理等放面提供数据支持。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这也是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非常关注的未来方向。我觉得labtech China Congress主办方安排的很好,从政策方面、实验室管理方面、设计方面、建筑师到机电甚至于可能到产品、厂家包括同济大学的产学研用,还有好多用户的经验分享,都非常优秀。为主办方点赞,希望未来越来办越好。”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规划建设部总监林轶凡先生说:“本届labtech China Congress我看到了很多展商、嘉宾对大会的支持。演讲主题很有价值,从生物到化学、从用户角度到标准规范和国家规范,有很多深入探讨的部分。我相信这对听众来讲非常有意义。这是我第二次来参加labtech China Congress,感觉规模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提升。我觉得以后可以每年办一些小型论坛,小而精的集中主题,这可能是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同期四大平行论坛及多场活动 共推实验室安全、智慧、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实验室(1)——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实验室运维与评价平行论坛围绕LEED体系在可持续实验室设计与规划中的重要角色、新材料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可持续实验室安全教育与人才培养、实验室设计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碳中和”为主题,邀请了上海太平洋能源中心、榕德、同济大学、法国德澔等行业专家,从实验室运维与评价角度出发,深入“碳索”可持续实验室发展,达到降本增效与环保共赢。实验室环境与安全平行论坛由国家卫健委、国家生态环境部、Schneider Elektronik GmbH、台雄、中元国际、中国科学院的行业及企业代表,展开实验室化学品污染与职业健康、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实验室变风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危化品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护航高等生物实验室安全从设计开始、数据、设施与网络生物安全的话题演讲,传递守护科研人员健康,人与实验室和谐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实验室(2)——以国际角度洞察平行论坛,以可持续实验室设计与规划新趋势、面向未来的弹性实验室、科研设施与地产的前期规划、主动式热回收-实验室新风空调的未来、从国际可持续实验室建设谈双碳目标有效路线为议题,邀请来自戴纳、Perkins&Will建筑事务所、科颐得环境、斐崴节能、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全球实验室领域专家,交流国际先进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理念,提高中国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水平,促进国内科研、教育、环境监测、检测、医疗等实验环境的持续改善。数字化与智能化,检验检测行业未来可期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检验大数据解读、国内外医疗器械检验检测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数智化服务助力检验检测实验室新基建、远程评审在实验室认可中的应用、智慧实验室的建设与验收、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数字化转型及平台化建议,来自上海长海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释普科技、CNAS、CTI华测检测、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的业内精英讲述了国家对检验检测机构的“放、管、服”政策下,检验检测机构将向有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检验检测机构未来可期。作为labtech China Congress 2021同期活动重要组成部分,Workshop通过实验室精讲和培训的形式,深化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理念,侧重于实验室建设的空间与运维和可持续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看实验室建设。现场Workshop还讨论了实验室环境与安全、食品安全与自动化升级,着重强调如何通过高新科技的方法,提升实验室的安全系数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保障,探讨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并为提高实验室环境与安全集思广益。实验室创新技术与产品演示,实景打造沉浸式未来实验室空间除了两大主论坛、四大平行论坛以外,大会现场还打造了800+平米现场模拟实验室(Live Lab)和创新展区(Inno Lab)。瀚广、台雄和WALDNER分别在Live Lab展区内带来智慧实验室、涉化实验室和绿色可持续创新实验室。通过现场演示与操作让与会者亲身感受实验室前沿产品、创新技术、现代化设计风格及智能化信息化的先进管理理念。榕德、美诺、旭德、斐崴节能、释普、马斯德克、安捷伦等知名企业在Inno Lab中一一呈现实验室设计、规划、建设、操作、管理等涵盖整个生态系统的行业创新解决方案。上海瀚广实业有限公司总裁侯海峰先生认为:“今年labtech China Congress邀请各行业的专家及老师为我们分享当前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围绕大基建所需的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以及这场疫情下国家对公卫中心的建造需求,对于数字化实验室的需求也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我相信通过这次主办方举办的盛会,使我们国家乃至全球的实验室发展在这次交流下会有一个更高的上升平台。labtech China Congress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明年还会参加。”“今年是我们第二次参与labtech China Congress,大会主论坛、平行论坛、Workshop、现场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组合相比2019年更加聚焦在思想碰撞之上。其中不仅有理论,也有具体落地方案。”上海台雄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女士说:“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大会通过实验室这么一个小型微观的空间拓展延伸到相对更广阔的建筑领域,虽然国外很早就有,但在今天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国内实验室行业终于也开始涉及这个领域,能在现场共同探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开始。LiveLab现场模拟实验室对大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辅助,也让现场用户的感受和体验更好,选择性也更多,同时也能在现场积极回应和求证用户需求。希望labtech China Congress越来越好,我们彼此携手,创造更多的好想法并最终落地。”仕华那(上海)科技有限公司(WALDNER)副总裁廖荑女士说:”此次labtech China Congress延续了主题论坛、live lab以及Workshop相结合展示的形式,让参展企业能够更深入地与用户从宏观展望到细节需求深度对接。WALDNER期待继续与大会合作,在这个平台上共创更多灵活的合作方式,共同打造实验室与Workshop的开放区域概念。大会作为建设需求、设备仪器与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的桥梁,真正助力了实验室行业的快速发展,祝每一年的举办都能越来越好!”延续实验室行业技术展示模式,创新升级科研生态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本届大会共计举办了85场精彩演讲、20+场现场演示及同期活动,探讨国内外实验室创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共话未来可持续实验室发展新机遇与新挑战。大会打造前沿行业趋势与现场产品演示相结合的超800平米Live Lab和Inno Lab,构建现场多主题用户交流圈和组织实验室参观活动,为参会嘉宾、企业及用户提供了高效互通的机会,持续提升2019年大会倡议的实验室行业“展览+会议”模式,从实验室建设、家具、暖通、洁净、存储、仪器、安全、智能等多维度、全方位创新升级科研生态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2022年11月13-15日,labtech China Congress 2022与您相约上海,我们不见不散!如需了解“labtech China Congress”更多详情,请关注官方微信“labtechChina”。
  • 《数字经济大变革》——读懂数字经济,把握时代脉搏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席卷全球,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都前所未有。数字经济对于每个人、每个组织都是一次巨大的机会,也推动商业模式、商业蓝海、娱乐方式、用户体验的深刻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进一步让大众提升数字经济素养和数字经济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近日,由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与沐盟集团董事长吴家富共同主编的《数字经济大变革》正式出版,本书围绕数字经济这一核心主题,从数字经济的发展历史、数字经济的本质和原理、数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数字经济的三个核心要素、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对这一轮数字经济革命进行了全面的、系统性的阐述。其中在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部分,加入了新能源、生物医药及智能科技领域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案例和解决方案,印证了数字经济的变革深入到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加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本书还邀请到第一届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谢钟毓为本书做序,在此特别感谢谢老对本书编写的大力支持,谢老在序言中表示:《数字经济大变革》一书是作者在数字经济领域多年积累成果的呈现,本书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探索、发展数字经济与重构治理模式提出宝贵的经验,涵盖多项该领域典型企业的实践案例,对研究中国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政府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也衷心希望更多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到这项伟大事业之中,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数字经济大变革》的出版是对数字经济普及以及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持,全面解读未来十年数字经济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对个人而言,如何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成长机会;对企业和组织而言,如何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未来发展机会;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如何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都将在本书中寻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数字经济被称为第五次财富发展的风口,前四次分别是下海、发股、房改、互联网,而当前是发展数字经济最好的机遇,随着数字经济规划的出台,涌现出一条价值十万亿的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占到GDP总量的10%以上,这个10%必然意味着数字经济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当前国内大多数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消费疲软,必须需要通过数字技术提高生产率,从而出现新的财富增长点,无论是对于投资还是消费,都是一次重要的机遇。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从本书中有所收获,真正做到读懂数字经济,把握时代脉搏。请在小程序里购买。#小程序://京东购物/ZixbrJSJDL2yh3b
  • 巡航有谱 | 谱育科技助力建德开展“智慧治水”建设
    “为全面提升建德市水环境质量,满足河道水质摸排、入河排污口排查、水质日常监测需求,建德市治水办运用谱育科技MOST 8000 水环境巡航监测系统开展水质巡航监测,采用船载全自动水质分析仪对流域中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及常规水质五参数进行现场快速监测,实时获取河道水体水质信息,搭配侧扫声纳设备探测暗管分布情况,摸清是否存在偷排和乱排现象。在“智慧治水”建设中,数字赋能“五水共治”工作,进一步协助提升建德市水环境质量管控能力。MOST 8000 系列水环境巡航监测系统MOST 8000 以无人船、载人船等为载体,以光谱、电化学、色谱、质谱等多种水质分析仪为核心,综合运用大数据、云平台、智能 AI、信息化等技术,可实现全自动、实时的水环境巡航监测。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大江大河、湖泊水库、城市水体、近岸海域等场合,实现水质督查、流域水质测绘、排污口精准摸排、污染通量监测、应急监测、“河长制”管理等功能。客户案例原文链接:建德运用无人船等科技手段巡河治水9月17日,建德市治水办运用无人船、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后源溪三都工业园区段,进行水质检测、走航分析、溯源分析。_建德市治水办在今年的“智慧治水”建设中,数字赋能“五水共治”工作,引进无人船、无人机进行治水活动,创建“智慧河道”的场景应用。建德市治水办河长组在日常巡河中发现,以传统方式进行水质监测,工作量大、周期长,影响监测的时效性,而且平时对污水溯源难以确定,问题的症结难以发现。无人船采用船载侧扫声纳设备,实时获取河道水体各位置水质信息,对流域中暗管、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及常规水质五参数等进行现场快速监测,探测河道是否暗藏企业非法偷排暗管,摸清是否存在偷排和乱排现象。用无人机可以空中俯瞰河流,无论全局还是细节都容易掌握,用无人船可以及时获取水质数据,掌握动态情况,可谓高效高质。*以上内容转自:建德治水
  • 麻省理工开发出全新光学芯片可实现高效“深度学习”
    p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家在6月12日出版的《自然· 光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光学神经网络系统,能执行高度复杂的运算,从而大大提高“深度学习”系统的运算速度和效率。 /p p   “深度学习”系统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学习能力,现已成为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门。但由于在模拟神经网络任务中,需要执行大量重复性“矩阵乘法”类高度复杂的运算,对于依靠电力运行的传统CPU(中央处理器)或GPU(图形处理器)芯片来说,这类运算太过密集,完成起来非常“吃力”。 /p p   通过几年努力,MIT教授马林· 索尔贾希克和同事开发出光学神经网络系统的重要部件——全新可编程纳米光学处理器,这些光学处理器能在几乎零能耗的情况下执行人工智能中的复杂运算。索尔贾希克解释道,普通眼镜片就能通过光波执行“傅里叶变换”这样的复杂运算,可编程纳米光学处理器采用了同样的原理,其包含多个激光束组成的波导矩阵,这些光波能相互作用,形成干涉模式,从而执行特定的目标运算。 /p p   研究小组通过测试证明,与CPU等电子芯片相比,这种光学芯片执行人工智能算法速度更快,且消耗能量不到传统芯片能耗的千分之一。他们还用可编程纳米光学处理器构建了一个神经网络初级系统,该系统能识别出4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准确率达到77%。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将可编程纳米光学处理器交叉铺成多层结构,构建光学网络神经系统,模拟人脑中神经元执行复杂的“深度学习”运算。 /p p   索尔贾希克表示,新光学处理器还能用于数据传输中的信号处理,更快速实现光学信号与数字信号间的转换。未来,在大数据中心、安全系统、自动驾驶或无人机等所有低能耗应用中,基于新光学处理器的复杂光学神经网络将占据重要席位。 /p
  • 流式"玩家"赛雷纳获千万级融资,进军数字PCR领域正当时
    近日,以生育健康、精准医疗和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为主要产品方向的赛雷纳(中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由沛坤基金领投、厦门硅谷火炬基金跟投,本轮连同2020年8月B轮融资累计获得融资额近亿元。自2013年在中国成立以来,赛雷纳(中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屡获境内外资本的大力支持,在前期美国研发技术的基础上,持续技术创新,成功研发了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医疗产品及诊断技术。目前在中国已累计募集资金数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流式细胞仪及新一代无创产前检测试剂的注册申报和市场推广工作。赛雷纳(中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建立了完整的体外诊断设备、生育健康诊断试剂等多个产品线。1.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产品线1.1 小型流式细胞仪(已上市)赛雷纳(中国)利用多年细胞分离技术的丰富经验和工程技术的独创优势,成功研发出适合中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小型化、便携式流式细胞仪。该设备操作简单、性能卓越,相比同等性能的进口品牌,成本大幅度降低,常用于生殖、免疫、血液、肿瘤、感染等疾病检测。赛雷纳(中国)依托在生殖领域的独特优势,配套试剂优先推出多项适用于生殖中心不孕不育检测试剂盒和满足基层医院广泛需求的免疫系统功能检测产品。Celula流式细胞仪(点击进入流式细胞仪专场查看更多品牌)我国育龄人群中的不孕不育发生率已上升至10%~15%,男性不育占其中的30%~40%。常规精液分析结果仅揭示精子数量、活动率、形态等理化参数,临床亟需对精子功能进行完整评价。赛雷纳(中国)拥有小型化流式细胞仪设备及试剂自主研发能力,是国内首家能够提供完整精子功能检测设备及试剂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赛雷纳流式细胞仪已于2019年初获得NMPA批准上市,随后全自动样本处理仪、自动上样仪等多种配套设备也逐期进入市场。目前,主要客户覆盖三甲医院、生殖中心、疾控中心、临床第三方实验室等,产品获得一致好评。赛雷纳小型化流式细胞仪及全自动样本处理仪将会继续提升技术性能,普及更多医疗机构,努力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1.2 数字PCR(研发中)利用公司高通量单细胞和DNA分析技术,研发小型化高性能数字PCR,以取代国外品牌垄断,为临床提供更精密和更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在肿瘤诊断、临床研究等应用中有重大市场价值。2.生育健康产品线2.1 新一代无创产前技术中国每年超过1000万新生儿,基于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分析的无创产前检测(NIPT),可以有效提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遗传疾病的风险,是一种“近似于诊断水平”、“目标疾病指向精确”的产前筛查新技术,已超过一千万中国孕妇受益于此类技术的帮助。然而,目前市场NIPT产品终端价格过高,国家医保尚未覆盖,严重影响了这项检测的普及。同时,现有的游离DNA分析技术可检测的疾病种类有限,无法充分满足对产前单基因遗传病检测的实际需求,在技术上也面临新的挑战。针对以上市场痛点,赛雷纳(中国)利用自身完整的技术能力,开发出新一代NIPT产品: Ø AssuriT 母体外周血游离DNA检测利用基于multiplex-PCR的专利靶向建库方法,结合自研血液稳定剂和DNA提取试剂,AssuriT的问世将大幅降低NIPT成本,同时该产品还具有高于同类产品的准确度,这使得中国全民普及孕妇NIPT检查成为可能。目前,该产品已通过 ISO13485:2016和ISO9001:2015认证,NMPA注册即将完成,预计于2021年底上市。未来,该产品还将拓展无创单基因病等检测内容。Ø AssureDx 母体外周血游离胎儿细胞检测AssureDx通过对孕妇血液中母体细胞的有效去除,获取含有完整基因组DNA的胎儿细胞,可以实现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微缺失/微重复和单基因疾病的准确无创分析,其技术在肿瘤液体活检,癌症早筛等领域也有重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赛雷纳(中国)正在和多家国内外临床机构合作,计划在2021年完成技术优化,并开始提供检测服务。2.2新生儿高发单基因遗传病检测赛雷纳(中国)运用公司在新一代无创产前产品研发中积累的独特技术能力,开发出基于高通量测序法的多种高发遗传病携带者筛查产品,可全面、准确、低成本地筛查中国人群临床高发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状态,为生育健康的下一代提供有效指导。该产品可与赛雷纳无创产前检测技术相结合,进一步丰富遗传缺陷检测手段,极大降低患儿出生率。关于赛雷纳(中国)赛雷纳(中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先进诊断技术的高新科技企业,于2013年在成都设立总部,并分别在上海、珠海横琴、北京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设立分公司和办公室。企业拥有5000余平米完整的研发、产品转化、生产和服务基地,近百人的多学科技术和营销团队。通过多年在美国和中国的技术研发,已成功推出适合中国各级医疗机构的小型化Sparrow流式细胞仪,配套生殖,免疫等多项重大疾病的检测试剂盒。赛雷纳还拥有新一代靶向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产品拥有检测更准确,更多检测内容和更低成本的明显优势,可在更早的孕周和更广的人群普及。赛雷纳(中国)将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最完整、最惠普的诊断产品。更多信息,请浏览www.celula-china.com关于沛坤基金沛坤基金是一家领先的国际化创业投资机构,专注于硬科技投资。主要出资人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投资开发集团、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新经济委、成都市成华区政府的出资代表。基金管理团队由人社部“创业导师”、前上市美国公司总裁、前高盛执行董事等组成,成员主导了十余个明星项目(如海上鲜、大众点评、上海电气、中芯国际、Hynix等)超过96亿美元的海内外资本运作业务。沛坤基金专注精品创投,全心全意为高层次人才服务,通过集中、连续投资,帮助优秀创业公司高速成长,实践“科技创投助力人类进步”的企业使命。关于厦门硅谷火炬基金厦门硅谷火炬创投基金是厦门市产业引导基金子基金,国际化专业创投机构。专注于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硬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出资人包括金圆集团、海发集团、上市公司董事长等民营出资人。基金由专业投资团队管理,并按照国际创投行业规则运作,专注做精品创投,全心全意为高层次人才服务,通过集中投资、连续投资,让优秀企业高速成长,实践“科技创投助力人类进步”的公司使命。
  • 分析测试青年学者相聚盘锦,共叙新技术新成果——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七届青年学术委员会第五次全体委员会议暨学术交流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7月28-30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办(以下简称“青委会”),盘锦检验检测中心承办,盘锦检验检测与认证协会协办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七届青年学术委员会第五次全体委员会议暨学术交流会”在辽宁省盘锦市召开。会议现场本次会议围绕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等进行了交流;并就如何更好发挥青委会作用、相关学术会议的组织等内容展开研讨,齐聚近100位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青年才俊,彰显了分析测试界的先锋力量与影响力。青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周江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刘成雁教授、盘锦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王巧琳分别致辞。青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周江教授主持开幕式及学术交流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刘成雁致辞刘成雁副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参加青委会,重温了我们的初心;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为青年分析测试科技工作者写下了“积极开拓 振兴科学”的亲笔题词;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嘉锡在第二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上写下了“献身分析科学 立志振兴中华”的亲笔题词;老一辈科学家们深情寄语青年科研工作者,为青委会的发展引路护航。青委会1989年成立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致力于帮助青年人才成长、搭建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了青年分析测试人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青年学者的成长、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科技进步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刘成雁副理事长最后提出期待,希望在周江等同志的带领下,第七届青委会的工作更上一层楼,为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分析科学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盘锦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 王巧琳致辞王巧琳副主任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的莅临表示感谢。盘锦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于2015年,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一批完成地级市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打造出了一个智能化、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智慧实验室。实验室智能化环境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实验室环境、设备、安防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是国内最先进的实验室之一。青委会的原委员、顾问委员,青委会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他们在卸任后,仍一如既往,长期关心青委会的发展,积极参加青委会的活动。此次学术交流会特别邀请了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鞠熀先教授、东北大学王建华教授、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栾天罡教授三位顾问委员分享最新成果。充满创新热情的年轻一代是中国分析测试行业的中坚力量,本次学术交流会也汇集了厦门大学朱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那娜教授 、天津大学王勇教授、天津大学陈瑞冰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邱洪灯、广西师范大学张亮亮教授等国内知名的青年学者,围绕着生命科学、食品、环境等主题交流了最新的研究进展。本次会议还得到了天美仪拓、SCIEX、岛津、海光仪器、阿尔塔、依利特等仪器企业的倾情支持,通过学术报告和现场展示,向广大青年分析测试工作者展现科学仪器最新的产品与应用成果。开幕式及学术交流会分别由青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周江教授、青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岛科技大学王晓春教授、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冯流星研究员、青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周文高级工程师主持。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鞠熀先教授报告题目:基于基因识别的癌症相关分子原位检测技术及其诊治应用鞠熀先教授的工作详实、系统,最后他还向与会者分享了他以解决癌症精准诊治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的四个坚持;坚持发展信号放大战略与检测方法,从细胞和分子层面提供生命过程的信息;发展识别、标记策略与分子影像探针,是实现细胞与活体中肿瘤标志物的精准测量的关键;发展多模态融合的影像探针与成像技术:结合多种成像技术,建立连续、动态分析方法,获取更丰富、更准确的生物信息,从而真正在活体分析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的多功能成像,促进疾病诊断的精准度。东北大学 王建华教授报告题目:聚焦微环境可调谐的荧光纳米温度计温度是生命活动中的基本物理量,是生命体内多种生化反应的综合表现;阐述了细胞内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热生物学过程,揭示细胞/细胞器之间的热异质性。王建华教授团队在基于聚离子液体相变与发光行为的温度传感、可逆发射的温敏纳米探针评估细胞热动力学、负载镧系配合物比率探针用于细胞温度动态监测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上海爱博才思分析仪器贸易有限公司 赵贵平报告题目:SCIEX 高分辨EAD技术及应用SCIEX 2021年上市的ZenoTOF 7600上加载了EAD(电子活化解离)技术。EAD技具有无需试剂就可产生电子裂解、可同时产生离子和电子、电子动能和密度可调节、裂解规律重现性好等特点,很好的与CID技术形成互补。赵贵平报告中还介绍了将EAD技术用于脂质组学分析和婴儿配方奶粉中OPO的鉴定等案例。青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岛科技大学王晓春教授主持学术交流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栾天罡教授报告题目:环境污染物分析与毒理研究质谱新方法栾天罡教授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在生命健康研究的最基础阶段--细胞预警阶段;从细胞层面探索环境暴露的细胞毒性损伤与致癌机理,是环境暴露与健康研究领域尚未解决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栾天罡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其环境污染物分析与细胞毒理研究策略,即将开发纳米荧光探针探索污染暴露细胞的基因损伤信息,与发展探针电喷雾质谱方法实现细胞痕量污染物和代谢物的同时分析相结合。厦门大学 朱志教授报告题目:微流控生物定向进化及应用在基于循环肿瘤细胞的液体活检领域,朱志教授开展了流体力学分离与生物识别的循环肿瘤协同捕获新原理,实现了临床外周血样中循环肿瘤高校捕获富集,开发了无创肿瘤筛查试剂盒。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翟若木报告题目:BCEIA 2023盛会前瞻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3)将于2023年9月6-8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召开。时下,分析测试技术已广泛应用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命科学、生化技术等领域,BCEIA顺应分析科学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聚焦炙手可热的应用领域,致力于呈现一场全球性科技博览。BCEIA 2023将有11位权威专家作大会报告,11个学术分会会议,3个高峰论坛,参会学者将达3000余名,学术报告600余场,论文投稿660余篇。BCEIA 2023第一天9月6日,由青委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是青年才俊们学术交流、思维碰撞的“明星”论坛。此外,BCEIA 2023新增科技文献及学术权威期刊特色专区,给参会观展的相关人员匹配学术文献服务资源。天美仪拓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王晨晨报告题目:爱丁堡仪器光谱技术新进展爱丁堡仪器的几乎所有产品,如稳态瞬态光致发光光谱仪、光致发光寿命、瞬态吸收、显微拉曼光谱等系统都是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配置的。王晨晨着重介绍了最新推出的IR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等产品的特点和最适合的应用场景。青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周文高级工程师主持学术交流北京师范大学 那娜教授报告题目:基于常压质谱的原位监测及应用研究常压质谱,即常压离子化,无需样品预处理,样品直接离子化。那娜教授开发了一种多层液流萃取电喷雾离子源,并将其应用于葡萄糖酶催化过程辅酶过程研究,具有降低背景干扰、避免盐析结晶、增强离子化效率的优势。天津大学 王勇教授报告题目:超分子手性量测与组装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在生物体内存在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代谢、毒理学和药理特性。对于手性的研究在生命科学、制药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王勇教授在报告的最后展望,因经典的“三点”作用理论面临着很难实现手性选择剂与两个对映体完全相反作用力的科学难题,课题组采取手性分子中电场诱导自旋极化CISS,可实现物质对两种对映体完全相反的作用力,进而实现超过通量手性拆分和识别、对映体绝对构型便捷鉴定等。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石欲容报告题目:岛津在教育科研分析检测中的典型应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岛津的全谱二维液相、成像质谱显微镜、直接探针离子化质谱3款产品的技术与应用进展。其中,全谱二维液相具有宽极性范围检测、可接各种LC检测器等优点,应用该仪器于化妆品、靶向代谢组学等研究,具有很好的效果。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冯流星研究员主持学术交流天津大学 陈瑞冰教授报告题目:肿瘤临床蛋白质组学报告中介绍了癌症的生物学特征,简述调控肿瘤进展的重要生理过程,进而介绍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探索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临床诊疗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邱洪灯研究员报告题目:色谱分离新材料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邱洪灯研究员课题组一直围绕着手性、药物和稀土等分离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发展色谱分离分析新材料和新方法的研究工作。报告中分享了咪唑离子液体修饰硅胶新型分离介质研究、低共熔溶剂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等工作成果。广西师范大学 张亮亮教授报告题目:光学纳米探针功能设计及活体分子成像光学探针在活体成像中面临着穿越深度有限、组织背景干扰、探针特异性、成像指导下的诊疗应用需求等挑战,构建高性能探针是精准成像的关键。张亮亮教报告中介所了课题组在纳米探针方面研究成果,如,在激活型光声纳米探针方面,张亮亮教构建GSH诱导吸收红移的Fe/Cu掺杂聚苯胺纳米探针、自催化激活的光声纳米探针、离子价太变化介导的光声纳米探针,对肝损伤的抗氧化治疗及成像跟踪等进行了研究。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 徐银报告题目: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质量控制及应用案例解析阿尔塔科技拥有国内唯一一家省市级标准物质与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公司依托该重点实验室深耕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医药研发、临床检测等领域稳定同位素标记标准物质的结构设计合成和分离纯化、分析方法开发和质量控制,开展稳定同位素标记标准物质全产业链应用技术研究。报告中介绍了标准物质基本定义,以及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及其质控方式、应用案例。青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周江教授主持全体委员会议全体委员会会议现场学术交流会后,第七届青年学术委员会第五次全体委员会议举行。会上,南开大学张新星研究员、四川大学蒋小明研究员、四川大学刘睿研究员、暨南大学胡斌研究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翟筠秋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张亮亮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丁雪沁副教授7位年轻专家学者以高票增补为青委会委员,青委会的队伍再一次壮大。此次,全体委员会议也对过去一年青委会的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介绍了青委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的组织情况,并对将于明年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的承担单位进行了讨论。与会代表参观盘锦检验检测中心会议第二天,与会代表一起参观了此次会议的承办方--盘锦检验检测中心,了解其功能设置、人员架构以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情况,在参观过程中大家相互进一步交流,促进了彼此了解,也增加了相互合作的机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七届青年学术委员会第五次全体委员会议暨学术交流会在一片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会议拓展了科研工作者的视野、激发了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增强了科研工作者间的合作,为我国分析测试行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参会代表合影
  • 世界计量日:“数字时代的计量”
    5月20日,在第23个世界计量日到来之际,市场监管总局以线上方式举行世界计量日主题活动。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部长级)秦宜智作视频主旨发言。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通视频致辞。国际法制计量局局长安东尼唐纳伦、国际计量局局长马丁米尔顿发来对世界计量日的美好祝愿。今年世界计量日的主题是“数字时代的计量”,旨在倡议建立国际单位制数字框架,推进计量数字化转型,支撑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围绕这一主题,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推进计量数字化转型、服务数字中国建设”专项行动。秦宜智指出,计量作为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正在加速步入数字时代,发生从“有形”计量到“无形”计量的历史性变革。市场监管总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计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把数字计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计量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发展数字经济夯实测量基础,也让计量在数字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加快计量数字化转型,推动科学计量、法制计量、民生计量、产业计量全方位深度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规范促进计量器具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加强计量数据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推动计量数据建设和应用。全面提升计量对数字经济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支撑能力和对数字终端、智能终端产品的计量溯源能力,服务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充分运用在线监测、远程校准等数字化计量技术,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撑,继续深入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贡献计量力量。活动期间,全国数字计量技术委员会、人工智能计量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示范基地(智慧电力)正式揭牌,国家内燃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中厚钢板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国家海洋动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 深度解读/LGC南京如何获得CNAS-CL04:2017认可
    LGC于2018年在南京建立了标准物质及能力验证研制基地,针对国内检测市场推出品类更广的标准物质(尤其是溶液型标准物质),以及各类能力验证项目,是全球标准物质供应商中第一家在华投产并获得CNAS认可的公司。LGC南京研制基地充分践行LGC的发展战略,遵循“客户至上、质量先行”的原则,以更快响应客户需求。本文将为您深度解读LGC南京如何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证书。什么是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为:CNAS)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我们为准备CNAS-CL04:2017认可经历了3个阶段:前期准备,成立项目组和制定计划。运行体系,完善各项质量和技术记录。着手申请,根据CNAS-RL07:2018《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规则》进行申请。下面具体来介绍这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01前期准备• 成立申请认可项目组,制定申请计划。• 按照CNAS-RL07《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规则》“4 认可条件”确认是否满足条件。• 依据CNAS-CL04:2017《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并发布。02运行体系• 至少半年以上 • 人员培训 • 设备校准、验收和使用 • 可行时,参加能力验证 • 管理体系文件运行与自查•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完善技术:测试方法确认、均匀性评估、稳定性评估、定值、证书和标签等 • 标准物质复制 • 运行阶段,完善各项质量和技术记录。03申请流程• 在CNAS系统里递交认可申请 • 受理决定 • 文件评审 • 组建评审组 • 现场评审;对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有效性验证• 认可评定• 发证与公布关于LGC南京研制的标准物质:CNAS-CL04 附录A 中对标准物质和有证标准物质的生产给出了指南,LGC南京依据CNAS-CL04:2017(ISO 17034)质量管理体系下生产Dr. Ehrenstorfer标准物质,生产要求与CRM要求一致。证书按照ISO Guide 31的条款提供了完整的信息。尤为重要的是,根据ISO Guide 35提供扩展不确定度及溯源性声明,为您实验室分析工作提供更为详尽的信息。LGC南京研制基地的标准物质有效期秉承Dr. Ehrenstorfer体系,采用的是实时稳定性测试数据,并且保证特性值在有效期的最后一天仍然有效(数据偏差在不确定度范围内)。LGC南京研制基地生产的标准物质涵盖: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涉及的标准物质品种,新方法中涉及的标准品如非法添加禁用物质、同位素标记、环境检测标准物质,以及应对突发食品安全及环境卫生事件的标准物质等。此外,LGC南京研制基地还为国内实验室提供丰富的能力验证项目,涵盖食品、饮料、水、土壤、空气等各类基质,每月都有发样计划,帮助检测实验室灵活制订和参与能力验证项目。LGC南京与您共同提升实验室质量,如果您需要咨询相关产品,联系我们吧~关于LGC英国LGC有限公司成立于1842年,是一家国际性的生命科学、计量分析和检测服务公司,在持续成长的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一百多年来,LGC作为政府化学家实验室在法规监管、资质评审、标准制定方面积淀的专业精神和丰富经验,为全球客户提供了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LGC在英国同时承担着多项政府职能,包括:国家计量研究院(化学与生物分析领域)政府化学家实验室(英国国内食品和农业等实验室数据纠纷的最高仲裁机构),为政府提供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监管法规方面的建议,管理政府部门相关领域科研经费的评估和审批,为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及英国药典(BP)委员会运营实验室。LGC的标准品部门通过标准物质、能力验证、食品供应链质控体系和营养补剂认证这四个业务单元,帮助我们的客户保障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关注我们
  • 江西省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技术目录
    《江西省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技术目录》一、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助力江西省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先机,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助力我省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行稳致远,支撑江西经济换道超车,省科技厅基于近期院士专家团队针对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研究报告,在组织专家多次咨询、反复论证基础上,汇总编制了“江西省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技术目录”(以下简称:技术目录),技术目录编制旨在实现两个目标:一方面,对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及发展状况进行梳理,以管窥豹力图以技术目录的形式描绘数字经济相关重点技术领域发展概貌;另一方面,对江西数字经济相关技术领域的优势、短板及重点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为江西未来数字经济的技术发展思路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尽管技术目录编制团队本着求全、求准、求精的原则,但鉴于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并呈现出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度融合态势,数字经济相关技术及细分领域庞杂、交叉且千头万绪,受到对全省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产业及技术发展情况掌握不全、不细的局限,技术目录在结构上不可避免有内容交叉、边界模糊等情况,在内容取舍上也难免断章取义、挂一漏万,相关内容后续持续完善和补充。(二)内容概要技术目录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数字关键技术、数字产品制造关键技术、数字融合关键技术。1. 数字关键技术数据资源、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两大要素,发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驱动作用,发挥数字技术创新作为重要推动力的引擎作用,共同构筑数字经济内生动力。因此,数字关键技术主要聚焦数据资源、数字技术,探讨相关领域核心技术,以信息感知、传输、分析处理、人机交互这一逻辑脉络逐一梳理,涵盖了感知技术、网络传输技术、计算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及以数据为主的信息安全技术。随着网络与计算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与普及应用,目前数字关键技术发展呈现出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高可靠、智能化、可溯源等特点,多技术交叉与集成成为主要趋势。江西应立足于在物联网、大数据(重点在数据清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着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5G+扩展现实(XR)、云边端协同、数字孪生+数据中台等方面,推进技术协同攻关和应用创新。2. 数字产品制造关键技术按照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文件,数字产品制造业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我省在以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照明、智能终端领域、物联网、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具有较好基础。结合全球数字技术创新方向、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前沿趋势,综合考虑产业发展阶段和江西产业发展基础差异,数字产品制造关键技术主要聚焦电子信息原材料、专业芯片、新型显示、核心元器件、移动智能终端等领域关键技术。随着 AI 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场景需求激增,数字产品及其配套器件技术也随之变化,从垂直分离向协同集成转变,多摄深度感知与高效视频编解码技术、高效语音识别交互技术成为数字硬件产品技术研究热点;随着元宇宙概念兴起与推动,支持沉浸感、交互感与存在感高度融合的虚实融合技术方兴未艾。现阶段虚拟现实技术供需面临多重挑战,近眼显示存在产品一致性难题,大带宽低时延网络与雾计算、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仍遭遇瓶颈,全身型虚拟化身、沉浸声场、追踪定位、环境重构等技术面临重大挑战。江西应着力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及智能设备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技术攻关,补齐技术短板,培育技术竞争优势。3. 数字融合关键技术数字融合的核心是产业数字化,包括工业数字化、农业数字化以及服务业数字化。目前,数字技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生态的融合将持续加速,驱动产业数字化的创新裂变。云计算+X、AI+DT、AI+大数据、AI+VR、AI+大数据+区块链成为主流技术发展趋势。云计算是当前数字融合的主要制约和技术发展瓶颈。江西应着力在工业设计、信创软件、信息技术和系统集成服务等技术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布局打造数字创意产业、信创软件业、行业及VR 应用软件、工业软件、信息技术和系统集成服务业等5个重点产业集群。(三)使用建议数字经济内涵极其丰富,涵盖的技术领域十分庞杂,技术目录结合数字技术前沿领域发展趋势,立足我省产业、技术发展基础和重点方向,尽可能系统完整地梳理相关技术目录,希望能为全省的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助力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用好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技术目录,建议如下:1. 把握主流趋势。数字技术是当今时代发展最为迅速,对经济社会渗透和影响最为深刻的技术领域,把握数字技术主流趋势有利于看清发展方向,辨别和避免掉入技术陷阱,有助于牢牢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2. 紧扣产业需求。数字经济的主体是融合经济,主要特征是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的赋能和助力。因此,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基于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避免导致脱离现实需求的数字泡沫。3. 注重扬长避短。数字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升级,仍然无法避免在一些领域出现不足和技术短板,注意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弥补技术短板,既是技术发展需要,也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技术目录(一) 数字关键技术1. 感知技术(1) 传感器技术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敏感传感器技术,智能光纤传感器技术,新型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特种作业环境下无源传感器、北斗高精度定位及智能传感器技术,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力学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技术,可靠性设施实验传感器技术,模拟仿真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传感器技术,电子自动设计(EDA)传感器技术。(2) 识别技术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抗环境干扰及方言语音识别技术,复杂环境下(如自动驾驶)的字符识别技术(OCR),新型生物认证技术(如声纹识别、步态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3) 音视频采集技术视频管理能力(高清增强、编转码、点播、上传、直播、推流、互动、分享等),音视频通信能力(一对一、一对多),泛智能监控能力(对讲、车载、看护),视频质检能力(工业视觉检测、互联网内容审查、分析、互联网内容审查、工业视觉检测)。(4) 短距离通信技术ZigBee无线传输技术,WIFI 6 无线传输技术,Bluetooth 5无线传输技术,超宽带技术(UWB),Lora无线通信技术。(5) 北斗技术基于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技术、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区域短报文通信技术,以北斗高精度定位和精准授时服务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提供精准时空数据服务。2. 网络传输技术(1) 5/6G5/6G低成本智简网络技术,5/6G减碳技术,6G空天地海通信一体化技术,5G上行增强技术,5G空口带宽切片技术。(2) 物联网基于5G的新一代物联网技术,无源UHF RFID标签技术,支持多源、海量数据接入的智能感知技术,低功耗、高安全、高速率的新型短距离通信技术,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研发技术。(3) 工业互联网工业机理模型构建、封装技术,基于5G+时间敏感网络(TSN)融合的工业互联网通信技术,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工厂技术,基于边缘计算的工业设备运行性能及负载分发技术,基于大数据的工业智能决策技术,基于区块链的产品防伪溯源技术,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设计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质检技术、标识解析技术。(4) 车联网高精度地图及车载终端定位技术,路侧融合系统研发技术,车联网边缘-区域-中心多级平台协同技术,基于5G的V2X(车联网)通信技术,车载终端身份、安全认证技术,车路协同核心融合算法及多级计算技术,面向服务的新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构建技术。3. 计算技术(1) 大数据数据采集设备研发技术,物理世界数据的标准建模及特征分析技术,多源异构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数据开发治理一体化,数据资产管理技术,数据融合计算技术,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开放动态评估技术,数据压缩存储技术,基于大数据的装置运行监测技术。(2) 云计算容器及容器管理、容器编排技术,服务注册发现、服务代理等微服务技术,云原生安全技术,云原生检测分析技术,云原生应用融合技术(如云原生AI、云原生区块链技术),云网融合、云边协同技术,高度安全的去中心化云技术。(3) 边缘计算本地缓存和转发技术,跨层优化技术,资源管理技术,服务迁移技术,边缘缓存技术,边缘节点管理技术,边缘智能技术,带宽管理能力(灵活设置上下行带宽、差异化服务),流量路由能力(灵活配置路由规则,特定业务流路由),用户标识能力(基于用户标识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多接入边缘计算技术。(4) 区块链非对称加密算法,混合型对等网络技术,运维管理、安全防护、跨链互通等扩展技术,多共识支持技术,高兼容性数据存储技术,高效率智能合约设计技术,轻量级、低能耗分布式账本技术。(5) 人工智能物体运行机理模型构建技术,知识图谱技术,算法轻量化、低成本化部署技术,人工智能开源开发工具、研发平台实现技术,自动机器学习技术,多模态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技术,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群体智能关键技术,AI芯片技术,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混合增强智能新架构与新技术,数据计算与存储深入融合的类脑芯片技术,人工智能大规模训练模型。(6) 算力网络算力原生,算力卸载,存算一体,基于OXC光电联动全光组网的全光灵活调度技术,新一代SD-WAN、应用感知及无损网络等技术,确定性网络,算力度量,算力标识,算力感知,算力路由和在网计算技术,算网自智,算力结构,泛在调度,异构计算/多样性算力技术。(7) 超级存算大型硬盘阵列技术,MPP架构分布式计算技术,智能磁带技术,光盘塔技术,大容量蓝光存储技术。4. 人机交互(1) 定位及导航民用集成化、小型化、多样化定位终端设计技术,目标检测跟踪技术,智能避障技术,遥感测绘技术,远距离数字通信技术,高可靠、广覆盖的复杂环境下“北斗+”融合定位技术,室内高精度定位技术,地理地图基础组件,蓝牙AOD高低精度融合技术。(2) 虚拟现实AR点云关键技术,云渲染关键技术,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内容管理分发技术,基于边缘计算的5G超高清VR 8K内容分发切片技术,新型VR渲染和输出技术,3D立体显示技术,VR光学空间定位技术,光学惯性混合算法技术,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技术,3D眼镜跟踪技术。(3) 数字孪生感知和标识技术,多物理建模技术,数据融合与渲染技术,模拟仿真推演技术,交互与控制技术,数字线程技术,数字空间构建物理对象的精准数字化映射。(4) 元宇宙内容创作技术和治理技术,创建身份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技术,超写实虚拟人技术,基于数字孪生的CIM平台构建。5. 信息安全(1) 信息安全防御技术DLP数据防泄漏、IDPS入侵防御技术,WAF应用防火墙、SWG安全网关、EDR终端防护技术。(2) 信息安全检测技术AST应用安全检测、NDT安全诊断、VCCT保密测评技术,UTM统一威胁管理(IDS、IPS),态势感知、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PPE个人信息安全、漏洞信息共享技术。(3) 信息安全测评技术等保测评、密码评测、安全认证、电子取证技术,安全评估、渗透测试、供应链库技术。(4) 信息安全数据技术VIRUS病毒解析、SPY反间谍、NI网络情报技术,NES加密解密、DataRec备份恢复、NMS舆情监控技术。(5) 隐私计算数据脱敏技术、差分隐私技术、同态加密技术、安全多方计算技术、联邦学习技术、可信计算环境、个人信息保护技术。(6) 量子通信后量子密码技术,量子密码技术,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技术。(二) 数字产品制造关键技术1. 电子信息原材料硅基混合光电集成技术,硅基III-V族激光器,sGrOI晶圆制备技术,高密度储存技术,弯曲诱导振荡剪切技术,片上光互连技术,锗基石墨烯生长技术,锗基单品石墨烯晶圆制备技术,MEMS薄膜晶体生长技术,微结构光电子材料制备技术,第三代半导体外延技术,紫外LED及电力电子技术。2. 专业芯片Mini/Micro LED芯片技术,高效低功耗5G射频和基带技术,半导体晶圆生产和封装测试技术。3. 新型显示可折叠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Mini/Micro LED高精度芯片键合技术,硅衬底GaN基LED外延技术,高质量、高锢组分、厚InGaN膜材料生长技术,高光效Mini/Micro LED芯片结构设计及制备技术,巨量转移技术,高效氮化镓基红光Micro LED 技术,高良率、高性能、高纯度和小尺寸的新型InGaN 基红光LED技术,大尺寸AMOLED面板生产技术。4. 核心元器件高频射频滤波器(包括BAW、FBAR 滤波器等)技术,有机材料涂层、全固态激光器、毫米波芯片等产业关键技术,北斗芯片及模组技术。5. 移动智能终端(1) 智能数据采集终端视频编解码技术,多摄深度感知技术,复杂环境下语音识别技术。(2) 智能可穿戴设备语义识别与推荐算法技术,全形态柔性模组技术,近眼显示技术。(3) 感知交互设备全身型虚拟化身技术,光场采集与显示技术,低负载三维渲染技术,沉浸式大空间多人定位系统技术,AR空间计算技术网络与雾计算技术,基于VR的轻量化终端应用技术,沉浸声场技术、全息影像技术,脑机交互、体感交互、眼动追踪等交互技术。(4) 系统软件泛在操作系统开发。(三) 数字融合关键技术1. 工业数字化(1) 工业机器人控制器核心算法,精密减速器技术,高性能伺服电机系统。(2) 智能无人机与反制技术高速数据传输技术,自动避障、智能导航技术,无人机新型电池研发制造,无人机编队控制技术,飞行控制技术,无线电压制技术、网捕拦截、激光拦截和欺骗干扰等技术。(3) 智能制造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生产安全监管技术,工业现场多维智能感知技术,装备与生产过程数字孪生,超精密加工技术,供应链协同优化技术,复杂环境动态生产计划与调度技术,设备故障检测与预测性维护技术。2. 农业数字化(1) 智慧农业农田环境信息检测技术,病虫害识别技术,作物长势检测、预测技术,农产品智能检测分级技术,基于知识图谱的农技知识交流,一体化智慧养殖。(2) 智能农机智能灌溉、驱虫、饲料投喂设备,植保无人机技术,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播种、收割等各类机车,农业机器人、丘陵山区实用高效作业装备。3. 服务数字化(1) 物流数字化智能路径规划等智能配送技术,AGV智能仓储技术,物流园区智慧管理平台建设,车载终端等物流设备研发。(2) 教育数字化教育机器人研发技术,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研发,电子黑板等数字教学设备研发。4. 社会治理数字化(1) 数字政府政务数据中台建设,一体化政务云平台建设,政务数据隐私计算和多方计算、异构数据的融合处理、电子政务、电子签章。(2) 智慧城市智慧基础设施(如智能路灯)的研发技术,智慧城市软件解决方案,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城市统一地址编码、城市知识图谱建设。(3) 智慧医疗智能化医疗器械研发技术,AI医疗辅助诊断等技术,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4) 智慧低空空域地理信息引擎、多源异构融合算法云平台、云端数据自动化处理引擎,新型飞行载运工具。(5) 智慧通航空天地一体化空管体系,城市空管体系,航空器制造数字化,数字网格空域离散建模。(6) 智慧消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干扰复合、多光谱光束的感烟、多光谱成像的智能化新一代火灾探测器,氢氟烃替代高效环保型气体灭火技术,锂离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故障诊断技术和热失控燃爆事故早期预警与灭火技术装备,闭合式循环呼吸等智能化防护装备,大跨度及隧道、地下空间智能化灭火救援机器人。5. 数据价值化(1) 数据确权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确权技术。(2) 数据交易可信数据空间系统架构技术,数据交易流通平台建设。(3) 数据定价算法定价理论和算法实现技术。
  • 深度学习助力增材制造梯度力学超材料逆向设计
    由于其特异的宏微观基元拓扑构型,力学超材料在刚度、韧性、减隔振和热膨胀等性能方面显著优于传统均质材料,受到了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电子电路和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广泛关注。生物体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各类器官,与超材料的概念相契合,即通过多层级微结构实现超常物理力学特性,同时生物器官的微结构基元还呈现出梯度渐变、长程无序等特征。目前,针对力学超材料发展的拓扑优化方法和机器学习设计方法,主要面向周期性结构,对于仿生梯度超材料的逆向设计和优化,缺乏高效率、高保真的计算分析方法。 图1深度神经多网络系统实现多属性胞元的定制总体思路框图近期,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加速梯度力学超材料逆向设计的深度学习方法。发展了一种由对抗神经网络(GAN)、性能预测网络(PPN)和结构生成网络(SGN)组成的多重网络深度学习框架,如图1所示,可实现力学性能参数和拓扑构型的快速双向映射。基于此深度学习框架,将各向异性材料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组成的属性空间,类比于R-G-B色彩空间,进而将梯度力学超材料逆向设计转换为色彩匹配问题。利用HTL树脂3D打印(NanoArch S140,摩方精密)制备了超材料结构样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验证了逆向设计的有效性。相关成果以“A Deep Learning Approach for Reverse Design of Gradient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为题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期刊。图2 周期性超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泊松比应变曲线,其中左侧插图为3D打印试件,右侧插图为有限元分析模型。(a) 正泊松比结构。(b)零泊松比结构。(c)负泊松比结构;该研究中,首先基于拓扑优化方法得到了不同杨氏模量E、泊松比υ和剪切模量G的超材料胞元,并建立对应的属性空间作为数据样本。随后,基于Keras平台搭建了具备三个卷积解码/编码网络的深度神经网络系统,用于实现结构性能评估、结构补充与结构生成。基于拓扑优化样本实现PPN网络的离线训练,同时结合随机结构训练GAN网络以补充胞元属性空间。最后,基于属性空间扩充后的样本进一步训练SGN网络,对于任意的力学参数目标,均可在0.01秒内给出胞元构型,实现了多属性胞元的快速逆向设计。针对优化设计和网络预测得到的特定属性结构进行3D打印(如图2所示),并开展DIC压缩试验表征了其模量与泊松比,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图3 相邻胞元结构连通性的实现:(a)单元边界的定义和连接的分类(具有不同颜色的结构表示不同的属性);(b)SGN网络调整初始设计;(c)经过网络匹配得到的最终结构。在超材料胞元快速逆向设计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一种结构像素化方法,通过结构的E-υ-G属性与R-G-B通道一一映射,将结构属性数据库转化为像素数据库。首先基于像素匹配的方式生成满足宏观属性需求的初始设计,随后网络系统根据结构的连通性要求进一步优化胞元结构,保证宏观结构的可制造性,如图3所示。研究者们以髋关节假体为例,开展了梯度超材料结构的快速设计。如图4所示,髋关节假体在人体中主要承受非轴向载荷,如果嵌入骨骼中的部分发生弯曲,受到弯曲拉应力作用的一侧,将牵引其上附着的骨组织,诱发组织损伤。模仿实际骨骼的力学属性分布特征,采用神经网络系统在不同位置自动排列模量与泊松比梯度变化的超材料胞元(图5),从而调整了宏观结构的变形模式,使髋关节植入结构的两侧,均保持在压应力状态,解决了假体界面失效的问题。计算模型基于围绕假体的凹槽,用于模拟假体插入骨骼,固定凹槽的底端并在假体的顶部施加非对称压缩载荷。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多材料模型,每个晶胞区域代表一种材料,材料性质与超材料模型中相同位置的晶胞的E-G-υ一致。两种模型的水平位移计算结果如图5f所示,槽左侧的位移为负,而右侧的位移为正,这表明假体两侧的界面被均匀挤压。假体与骨牢固结合,有效防止界面破坏,梯度结构具有完美的连接状态,类似于超材料模型的设计目标。超材料模型和多材料模型的计算结果高度一致,证实了他们提出的超材料设计方法的准确性,这种有效的连接策略在满足增材制造要求的同时实现了与多材料设计相同的性能。图4 人体髋关节假体的受力状态。(从外到内为皮肤、髋骨和假体。假体受到不对称轴向压缩力作用,中间的粉红色区域被选为目标设计区域。) 图5 深度神经网络系统实现梯度模量/泊松比髋关节结构设计:(a)具有生物相似结构的梯度模量分布;(b)受变形模式启发的泊松比分布;(c)叠加后的最终力学性能分布;(d)GSN网络在像素匹配后调整结构;(e)满足目标模量和泊松比设计要求的超材料髋关节结构。(f)模拟假体受载的位移云图,等效多材料模型(上)和超材料模型(下)。
  • Seer 公司 Max Mahoney:高深度无偏蛋白质组学新技术,开启肿瘤早筛新纪元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方兴未艾,是后基因组时代重点关注的热点领域,新思路,新技术层出不穷,应用领域和场景不断拓展。Seer公司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诞生的一家科技新锐,为全球同行开启了一扇通向——大规模,高深度,无偏蛋白质组学的大门。本次采访,让我们聚焦Seer公司技术体系在肿瘤早筛领域的应用。  Seer公司提供的Proteograph™XT平台利用经过特殊制作的纳米粒子磁珠,在跨数十个数量级丰度之间,非特异性地结合各类蛋白,无需额外去除高丰度蛋白,再利用高性能的质谱技术,达到高精度测量。在兼顾深度,增强蛋白组分析通量的情况下,实现对大规模血液蛋白的可重复性定量分析,创造了无偏差高通量探寻生物标记物的机会。  Max Mahoney 是 Seer 公司最早的员工之一,参与设计开发了数个专利的纳米颗粒和ProteographTM系统,先后担任全球高级应用科学家、区域商业负责人等职。Max更是助力中国蛋白质组学发展的老朋友。2022年初,在他的中国之行中,见证了Seer公司和应脉医疗“蛋白质组学新技术和应用卓越创新中心”在上海揭幕,全程指导完成了中国第一台、第二台Seer ProteographTM 系统的安装、调试、培训、样品测试、质谱检测、数据分析等全部流程。2023年,Max亚洲之行,让我们一起聆听对他的采访。  Seer是蛋白质组学行业领头企业,于202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作为Seer公司最早的核心员工之一,你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公司及发展历程?  MAX:Seer的经历非常传奇,而且方兴未艾。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非常年轻的企业。公司的愿景和目标是:推动蛋白质组学发生革命性变革。Seer的设备和检测试剂本身就非常强大,能让人类从前所未有的全新角度理解蛋白质组,所以极具竞争力。2020年12月底公司完成了首台设备的交付及安装。2022年初推出了第一款商业可用的解决方案,不仅限于美国,也在全球市场进行销售。预计在2024年初会有大量成果发表。  近年来癌症早期筛查的创新技术飞速涌现,蛋白质组学在癌症早期筛查方面具备怎样的潜力?与其它组学相比有哪些优势?  MAX:其实,癌症筛查这个概念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是直到二、三十年前都是被动进行的。意思是,患者感觉身体有异样或者不舒服了才会寻求诊断和治疗。早期癌症筛查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癌症的认知以及后续治疗。随着精准医学的推广,人类终于有能力在疾病最终成型前就检测到它,再针对特定患者类型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基因组学的发展,实现了海量基因组数据的获得,驱动肿瘤早筛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接下来,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跟基因组学类似,我们已经能够利用海量数据充分理解血清或血浆的蛋白质组,理解器官的蛋白质组。未来,这项技术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看待以及管理人类健康的方式。  但蛋白质组却会根据身体状况而改变,所以它提供的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动态缩影。让大家能实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直到5年前,蛋白质组内容的易获得性才得到大幅提升。现在,大规模蛋白质组研究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已经成为了现实。我坚信,当人类可以彻底了解蛋白质组,我们对于人体健康的认知也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2022年9月,应脉医疗宣布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重大成绩,SEER全球总部与应脉医疗的研发团队合作,成功突破了5,000个血浆蛋白的检测数量。这项成就对于癌症早期筛查会产生怎样的推动作用?Seer在这方面还有哪些战略部署?  MAX:首先,无论是对于单一样本还是组群样本,5,000这个数字都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但这还只是刚刚起步。Seer平台潜力无限。通过Seer与应脉的合作,无偏发现蛋白质组学领域的样本数量将持续提升。也许几年之后再回看现在,5,000都显得微不足道。通过赋能以Seer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结合后端的质谱检测设备,样本数量会持续增长。而且不仅仅是蛋白质组,像蛋白质存在形式,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等其它类型的样本数量都会进一步增长。  随着样本数量增加,人类对于生物复杂性的理解也会被刷新,未来进展本质上将取决于对数据的利用能力。生物知识已经有了,问题是怎么能更容易地获得内容,这也是Seer和应脉医疗合作要解决的问题。在5,000蛋白质样本的基础上,通过大规模研究,这个上限会不断突破,7,000,1万,甚至2万,数据库正在不断扩充。  Seer产品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如何助力科研人员打通痛点难点?  MAX:Seer是基于沃尔曼效应(Vroman Effect) 对蛋白冠加以利用,Seer采用多种纳米颗粒,用不同颗粒形成不同蛋白冠,以此获得信息,达成新的生物学见解。  近年来,新的蛋白质分析技术不断涌现。Seer的技术受到高度关注。Seer的独特优势在于何处?  MAX:优势很多。首先就是无偏检测平台。这是种基于理论假设的研究方式。研究人员不需要知道目标蛋白质或目标肽就可以进行研究。传统的定向研究法要求必须对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假设,或有一定的背景知识。相比之下,Seer技术使用纳米颗粒为基础的无偏平台,对蛋白质组的动态范围进行全范围取样。不但能了解与你所研究的疾病相关联的已知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发现从未与任何疾病建立联系的未知新信息。而且这些发现的前提是,不需要知道筛查目标的机制或生物学原理。我们的平台是一个真正的发掘性平台,一个真正能为研究人员赋能的发现工具。  Seer技术的第二大优势是对检测样本的物种和样本类型不加区分。也就是说,检测对象适用于任何生物体液。血浆、血清、脑髓液、尿液、条件介质等各类生物体液与Seer技术的纳米颗粒组合都兼容。检测对象也不限于一个物种,不限于人类。猪、老鼠的血浆跟人类很相似,都可以作为样本物种或样本类型。Seer平台的无偏发现特质,与多物种、多类型体液取样能力相结合,一定会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核心技术,助力全球的研究人员和企业。  Seer的ProteographTM是一个高创新、全自动化的系统,这款产品的特征是什么?临床上的主要应用是什么?  MAX:Seer作为一个高端平台,提供的是一个真正的终端到终端的解决方案。  自从Seer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很多科学家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现在公司也正在推出新产品。新产品有什么新特征呢?  MAX:Seer的最新产品Proteograph XTTM十分值得期待,是基于近年来的客户反馈完成的。在保留了之前全部优势的基础上,通量提升2.5倍,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对于大队列客户更加友好。  只要Seer这家公司还存在一天,研发就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推出第一款商业可行的解决方案后,一直在收集客户反馈,开发最新产品。现在我们非常期待在中国市场推出最新产品。
  • 泊菲莱再次深度参与国标制定:《纳米科技术语 第12部分:纳米科技中的量子现象》
    2023年5月23日,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9)主持制定的国家标准《纳米科技术语 第12部分:纳米科技中的量子现象》正式发布,标准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度参与此标准从制定到发布的全过程。助力产业发展中国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古训,在当今高科技纳米技术领域,中国权威人士又提出纳米技术研究标准应先行。国家标准委主任李忠海认为,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工业领域中总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但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工作的思维方式,提倡理念的创新。在纳米材料的标准化工作中,应提倡标准先行,用标准引导产业化发展,用标准来规范市场。纳米材料标准化是一项面向全新材料领域、具有前瞻性的标准工作,涉及多学科、多领域。2001年中国国家科技部将“纳米材料标准及数据库”列入基础性重大研究项目;2003年12月经国家标准委批准成立了“全国纳米材料标准化联合工作组”,目前已开展了近15项纳米材料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2023年5月23日,由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的国家标准《纳米科技术语 第12部分:纳米科技中的量子现象》(Nanotechnologies-Vocabulary-Part 12: Quantum phenomena in nanotechnology)发布(GB/T 30544.12—2023/ISO/TS 80004-12:2016, IDT)。该标准的制定及发布,将为纳米科技在与量子相关的生产、应用、检验、流通、科研等领域,提供统一技术用语的基本依据,是开展纳米科技量子相关各种技术标准研究及制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及前提。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开发智能化、高精度、高性能的高科技设备企业。泊菲莱科技拥有多种自主知识产权,现已应用于新能源、药物合成、精细化工等各类科研领域,在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同时,多款产品也远销海外。泊菲莱科技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符合GB/T27922-2011《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五星级标准。泊菲莱科技不仅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也一直秉持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创见、实干、卓越”的企业精神,作为科技型高新企业,积极创导高科技智能设备等尖端科技,不断革新,不断挑战,以卓越创新的进取精神,推动自身的不断成长和壮大。2005年4月我国颁布第一批七项纳米领域的国家标准,其中就有《纳米材料术语》(GB/T 19619—2004,terminology for nanomaterials)。这项标准规定了纳米材料一般概念和按技术分类的具体概念的术语。分为一般概念、纳米材料的种类、特性、制备方法、处理方法和表征方法6类,共68个术语。其中对纳米尺度的定义是在1到100纳米范围的几何尺度,没有涉及性质变化。近年来,很多企业意识到参与标准制定的战略意义,形成了共识:一流的企业制定标准,二流的企业销售服务,三流的企业售卖产品。随着我国纳米科技国标的发布,作为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泊菲莱科技将在行业中更具话语权,进一步引领相关产业发展。 相关背景 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动态科学(动态力学)和现代科学(混沌物理、智能量子、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学技术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例如:纳米物理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技术和纳米计量学等。纳米技术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 。这七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学科和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这三个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其中,纳米物理学和纳米化学是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而纳米电子学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内容。当前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在材料和制备、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医学与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产品等方面。用纳米材料制作的器材重量更轻、硬度更强、寿命更长、维修费更低、设计更方便。利用纳米材料还可以制作出特定性质的材料或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制作出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
  • 【深度】从丹纳赫、赛默飞看国内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空间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近日,网上流传一份调研报告,从丹纳赫、赛默飞世尔两家跨国仪器巨头的成长路径着手,深度剖析了两家跨国仪器厂商的发展策略,直指我国科学仪器乃至仪器仪表产业现存差距与问题。仪器信息网摘录部分信息如下,供广大网友参考。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丹纳赫的崛起之路:并购和管理支撑的工业仪器龙头 /strong /span /p p   1969年,丹纳赫前身DiversifiedMortgage Investors成立,1983年,Steven和Mitchell Rales取得了其控制权,并于1984年更改为现用名。丹纳赫(Danaher)取名于蒙大拿州的一条河流,Dana在凯尔特语意为“飞流”(swift flowing)。 /p p   丹纳赫创始人将并购目标瞄准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1)特定利基市场下可理解的业务 (2)能带来现金利润的可预测收入 (3)有企业家精神的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并在之后引入日本kaizen(持续改善,精益生产)的理念,逐步发展成为其独特的管理体制DBS(Danaher Business System)。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e470038c-44ca-4d58-9307-2c7af3d869ee.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发展至今,丹纳赫已经形成业务范围涵盖电子试验、动力系统、机械工具、环境控制、产品识别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的工业仪器集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5124352e-1866-4c71-8d7b-3e74096231ab.jpg" title=" 2.png" alt=" 2.png" / /p p   2019年,丹纳赫营业收入达到179.11亿美元,净利润达到30.08亿美元。截止2020年5月26日,公司总市值达到1106亿美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232601a-9906-45ba-88a9-eebce307b7a4.jpg" title=" 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a4d9fe71-9312-4002-b63e-7c589ae45a26.jpg" title=" 4.png" / /p p   并购重组是丹纳赫长期增长的重要动力,成立30多年以来,丹纳赫累计进行了超过400次并购重组。在过去的7年中,丹纳赫超过50%的收入是通过并购得来。丹纳赫在长期并购重组过程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标准。 /p p    strong (1)具备吸引力的市场。 /strong /p p   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碎片化的利基市场,弱周期和波动幅度小,具备长期增长动力,技术附加值高,行业壁垒高的行业。 /p p    strong (2)公司特质 /strong /p p   有竞争力的市场,收入可预见性强。品牌力和渠道能力强,盈利能力强,具备并购扩张的可能性,企业文化兼容。尽量避免微软、3M等优秀的竞争对手。以有形的产品为中心,尽量避免金融、互联网等虚拟经济。 /p p    strong (3)估值 /strong /p p   专注于提升投资回报率,可以应用DBS管理模式,对公司整体投资组合、市场渠道、技术等有协同效应。具备长期稳定回报能力,兼具交易价值和成长属性。 /p p   公司通过市场内生增长和并购,持续扩大利润规模,降本控费,增加研发投入,扩张市场份额。丹纳赫在长期并购中逐步形成了特定的价值创造逻辑,公司坚信下面的价值创造公式: /p p    strong 核心收入增长+市场扩张+强劲的自由现金流+并购=领先的EPS增长和复利回报。 /strong /p p   (Core Revenue Growth + Margin Expansion + Strong Free Cash Flow + Acquisitions= TOP QUARTILE EPS GROWTH & amp COMPOUNDING RETURNS)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8aa4c4c1-7561-4a61-87f2-9a0a01a214c8.jpg" title=" 5.png" alt=" 5.png" / /p p   经过持续的并购整合,公司2019年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板块。 /p p    strong (1)生命科学。 /strong /p p   市场空间500亿美元。核心驱动因素:医学技术的转变,生物医学 生命科学研究的演进:基因技术。 /p p    strong (2)诊断 /strong /p p   市场空间350亿美元。核心驱动因素:分子诊疗渗透率提升,卫生保健系统的分散化。 /p p    strong (3)水处理 /strong /p p   市场空间200亿美元。核心驱动因素:水资源的短缺和可再生性。 /p p   strong  (4)产品编码 /strong /p p   市场空间100亿美元。核心驱动因素:包装市场增长,全球品牌的标准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36396ebb-54fc-4872-b0bb-de6c055222f6.jpg" title=" 6.png" alt=" 6.png" / /p p   从收入来源来,北美、西欧和中国等高增长市场是丹纳赫的主要收入贡献来源,占比分别达到39%、23%和32%。总体来看,丹纳赫现有业务多数集中在发达经济体,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环保设备及产品编码等领域符合产业升级逻辑,多数具备稳定现金流,盈利能力出色,且具备较强的技术和品牌壁垒。 /p p   随着并购的持续推进和体系内企业内生增长,丹纳赫上市以来维持了充沛的现金流,经营性净现金流净额从2005年的12.04亿美元提升到2019年的39.52亿美元。相应支撑丹纳赫资本开支持续扩张,从2005年的1.21亿美元提升至2019年的6.36亿美元。 /p p   2019年,丹纳赫斥资214亿美元收购GE生物医药(GE Biopharma),成为其成立以来的最大规模的交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6f4cf6d1-ac7f-4f94-bab8-3e45f218a476.jpg" title=" 7.png" alt=" 7.pn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赛默飞世尔:研发、管理、并购构筑广阔护城河 /strong /span /p p   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成立于1956年,前身为热电公司(Thermo Electron Corporation),2007年热电公司和飞世尔合并成为赛默飞世尔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赛默飞世尔已经成长为全球雇员超过7.5万人,年收入超过255亿美元,市值超过1379.1亿美元的全球仪器仪表领导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6c8ca47-2502-4459-827d-b026b68d1bd3.jpg" title=" 8.png" alt=" 8.png" / /p p   目前赛默飞世尔形成了以生命科学、实验室产品和服务、专业诊断、分析仪器四大业务板块,并培育了包括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 和 Unity Lab Services等在内的众多细分领域品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970956e0-d00a-4ab0-bc4c-a427bc79a78d.jpg" title=" 9.png" alt=" 9.png" / /p p   赛默飞世尔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地为北美(占比50%)、欧洲(25%)和亚太地区(22%)。其中中国地区增长最为迅猛,2019年赛默飞世尔在中国地区收入达到约26亿美元,占总收入比重约10%。赛默飞世尔进入中国地区超过35年,员工人数约5000人。公司在中国地区总部设在上海,在全国设有7家工厂和8个应用开发中心以及示范实验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3e06b4e4-62fc-4b0e-8cf3-c32717dbf2c9.jpg" title=" 10.png" alt=" 10.png" / /p p   赛默飞世尔公司的产品线众多,且在相应细分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力,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并购,构筑了公司在生命科学、分析领域和医疗诊断领域宽阔的护城河。 /p p   公司目标市场空间超过1600亿美元,并且仍维持3-5%的年均复合增速。公司目标市场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人口老龄化,新兴市场生活水平的提升 (2)制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研究的强力投资和技术进步 (3)相关技术从临床向应用市场的推广,数字化提升的新需求 (4)全球逐步合规的市场环境,实验室和操作生产力的提升。 /p p   公司主要的产品、服务和品牌如下: /p p    strong (1)实验室解决方案 /strong /p p   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塑料器具 & amp 用品、实验室自动化、化学品、生物样本库、样品存储和管理、实验室数据管理& amp 分析软件。 /p p    strong (2)生命科学 /strong /p p   抗体、蛋白质生物学、细胞培养 & amp 细胞转染、干细胞研究、细胞分析、流式细胞分析、克隆、PCR | 实时荧光定量PCR、DNA纯化 & amp RNA纯化、基因表达分析 & amp 基因分型、RNAi、基因组编辑、表观遗传学、微阵列分析、测序。 /p p    strong (3)工业和应用 /strong /p p   色谱、质谱、光谱、同位素 & amp 元素分析、表面分析、电镜、公共安全与危险品检测、辐射检测及测量、工业生产& amp 过程设备、水泥、煤炭 & amp 矿业、制药& amp 生物制药、生物工艺、微生物学、农业生物技术、动物保健、食品 & amp 饮料、环境、法医学。 /p p    strong (4)临床和诊断 /strong /p p   解剖病理学、癌症研究、临床微生物学、临床 & amp 转化医学研究、诊断方法开发、诊断测试、临床前到伴随式诊断方法开发、公共卫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72cb4d8a-73f8-45b9-810f-25f1d6a85592.jpg" title=" 11.png" alt=" 11.png" / /p p   赛默飞世尔认为,公司的成长战略已经被证实是成功的,即: strong (1)专注于具备高影响力的创新 (2)在高增长和新兴市场扩大规模 (3)独特的客户价值创造策略 /strong 。 /p p   得益于公司的成长性和高壁垒,赛默飞世尔在比较长的时期内维持了出色的盈利能力,2019年公司的毛利率达到44.35%,净利率达到14.47%,ROE达到12.91%,净利率和ROE水平均创出历史新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41355a6d-8433-4297-9081-f4807d85bff5.jpg" title=" 12.png" alt=" 12.png" / /p p   研发方面,赛默飞世尔2019年投入超过10亿美元,近年来研发投入比例基本维持在4%左右。使得公司在质谱分析、色谱分析、电镜成像、生物科学、生物制品、下一代测序技术、免疫诊断等领域保持技术领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51f6e66a-9be6-411f-91cc-26dcbffc752d.jpg" title=" 13.png" alt=" 13.png" / /p p   并购方面,赛默飞世尔的原则是:并购标的可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增强公司的战略地位,并可以为股东创造价值。多年并购经验使得公司特别重视并购进程中的收入和成本的协同效应,以及收购对于公司财务和运营效率的提升。 /p p   赛默飞世尔2019年资本开支达到9.26亿美元,近年来持续攀升。公司在并购领域成果显著,Life Technologies(2014年并购)、FEI(2016年并购)、Patheon(2017年并购)进入公司体系后增长率明显提升。根据赛默飞世尔规划,未来公司内生增长率将达到5%-7%。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e7c35bd7-c7dd-4639-8b6a-8d94b0f93c05.jpg" title=" 14.png" alt=" 14.png" / /p p   赛默飞世尔认为,并购重组是其重要的资本部署战略,仪器仪表行业等碎片化的工业提供了足够的并购机遇,未来五年的资本部署战略中,赛默飞世尔预计将其中60%-75%用于并购重组,其余资本用于股票回购和分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bff0eaab-88c0-4b91-9e79-837d1e03bcd0.jpg" title=" 15.png" alt=" 15.png" / /p p   赛默飞世尔高度重视营运效率和现金流质量,在公司的规划中,公司自由现金流增长应当与EPS增长保持一致。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到49.73亿美元,2020年第一季度末现金余额达到30.10亿美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ef135cbd-cae9-4590-b080-63ea7af86de7.jpg" title=" 16.png" alt=" 16.pn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国内仪器仪表产业规模超8000亿,高端仪表对外依存度高 /strong /span /p p   2015年国际仪器仪表的市场规模已超过7000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仪器仪表生产大国。目前国内仪器仪表行业企业数量为4445家,2018年国内仪器仪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91.6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e6dbe048-a2b5-4ba9-8b0a-f68d4cb50939.jpg" title=" 17.png" alt=" 17.png" / /p p   从计量角度来看,当前比较成熟和普遍开展的计量科技领域有:几何量(长度)、热工、力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声学、光学、化学和电离辐射,即所谓“十大计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77240c1-be13-4596-9ef4-8950af3a91ba.jpg" title=" 18.png" alt=" 18.png" / /p p   我国已经成为国际仪器仪表行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仪器仪表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齐全的国家。但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还存在国产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国外产品有明显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集中度低、企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致使我国高端仪器仪表领域严重依赖进口。 /p p   国内2018年仪器仪表出口交货值为1295.40亿元,同比增长3.90%。而国内近年来仪器仪表进口金额常年维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尤其高端仪表对外依存度较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6e43400-1d3f-4231-9484-f4a589bae70e.jpg" title=" 19.png" alt=" 19.png" / /p p   仪器仪表与标准相关性较强,尤其标准级和基准级仪器仪表的技术水平,对于国内科研和制造业水平的升级意义重大。 /p p   在诺贝尔奖项中,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奖、医学奖等自然科学类奖项有相当高比例的奖项成果是借助各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完成,或直接与新仪器方法或功能发展相关。其中,物理学奖为68.4%,化学奖为74.6%,生理学或医学奖甚至高达90%。 /p p   客观地说,目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关键技术尚未突破、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国内仪器应用市场的国产高端仪器持有率相对较低,大部分高端仪器都依赖进口,仪器仪表行业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p p   根据美国化学会(ACS)旗下的《C& amp EN》(Chemical& amp Engineering News)发布的全球仪器公司榜单,在前20家公司中,有8家是美国公司,7家来自欧洲,5家公司位于日本。中国企业没有入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25350431-8d03-4d40-8204-dfe516f31bf6.jpg" title=" 20.png" alt=" 20.png" / /p p   根据统计,前五大仪器制造商占去年前20家公司销售额的一半以上。仅赛默飞世尔就占前20名仪器销售额的23%。排名前10位的公司占销售额的78%。排名公司的总销售额中只有约24%是分析和生命科学实验室工具。有些还销售工业测量设备和其他非研究设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销售是实验室耗材,软件和服务。 /p p   国内高端仪器仪表行业仍在积极追赶阶段,“十三五”期间,科学仪器专项共安排项目142个,目前正处于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化样机研制阶段。报告认为,国内高端仪器仪表有巨大国产替代的空间,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p
  • 小芯片,大突破!艾玮得深度参与的太空器官芯片研究在中国空间站完成
    近日,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一起,共同研发制作的太空血管组织芯片(Taikonaut-Blood-Vessels-on-a-Chip, Taikonaut),在中国空间站完成了国内首例太空器官芯片在长期微重力条件下的培养实验,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这次研究主要针对航天员长期空间飞行后导致的身体反应,对于通过药物防护等方法帮助航天员保持身体机能,重新适应地球重力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研究员王春艳:这个芯片是咱们国家独立自主研制的,神舟十五号任务中是国家第一次在轨实施了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首次在轨开展的人工血管芯片的研究。它也标志着咱们国家成为世界上第2个具备在轨开展器官芯片研究能力的国家。 太空血管组织芯片研究针对空间飞行导致的立位耐力不良的细胞学机制研究需求,聚焦微重力对血管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和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研究长期空间飞行导致的立位耐力下降的细胞学机制,以及在空间环境下某些化合物对抗航天员立位耐力不良防护机制,为发展有效的对抗防护措施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用原代细胞构建具有功能性的人工血管,并将其安装至自主研发的太空血管芯片中,进行微流体培养以确保血管的稳定性。同时,结合影像学分析方法,对实时观察并采集到的血管形态变化进行分析。该实验基于失重导致的立位耐力不良、运动能力降低、血管结构及功能重塑等长期航天飞行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的问题。研究导致血管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细胞学机制,并测试保护性药物对避免预期问题的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与神州十五号一起返回的太空血管组织芯片在内,艾玮得生物已在器官芯片研发与应用中取得多个“第一”的好成绩。 艾玮得生物深度参与器官芯片相关国家标准的撰写。目前国内第一个器官芯片技术标准已立项公示。国内第一个使用器官芯片数据获批IND的新药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VATARGET)是一家专注于人体器官芯片及生命科学设备研发与生产的创新科技公司,其核心技术转化于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科研团队,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在新药研发、精准医疗、疾病建模、美妆安全性评价等科研场景中。目前,艾玮得已与恒瑞、先声、齐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国内外知名药企,多所医院、研究机构及高校达成深度合作,持续推动器官芯片在更多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助力生命科学快速发展。
  • 具有纳升级精度的手持式数字移液器研制成功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微纳米工程研究室副教授李保庆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潘挺睿合作,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具有纳升级精度的液体移取技术。该技术结合普通移液器技术与微流控打印技术,利用微流控芯片可控产生纳升体积的液滴,以单个液滴为最小单元,实现了纳升级精度液体的吸取与分配。该成果以High-Precision Digital Droplet Pipetting Enabled by a Plug-and-Play Microfluidic Pipetting Chip& nbsp 为题,发表于工程技术期刊Lab on a Chip(2018,18, 2720-2729),并入选当期封面 (Front Cove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生物、化学应用中,对液体试剂的操控是其中最基本的一项操作。而移液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便携式液体操控仪器。它基于气动活塞式原理进行吸液和分液。对于这种工作方式,在进行微量液体移取,如液体体积小于1微升时,误差急剧上升,移取精度难以保证。该论文提出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工作原理的新型数字液滴式移液法,将当前移液器的分辨率提高两个数量级以上,对亚微升体系液体操控的误差可以减小两个数量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文中,作者利用微流控冲击打印的方式产生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纳升量级液滴。区别于芯片内液滴微流控的方法,液滴打印的位置可以随意选取,并且关键一点是可以按所需求的液滴数目来进行打印。单个纳升量级的液滴作为最基本的单元即最小分辨率,以数字化的方式通过累积单个液滴单元的数目来实现不同剂量的液体分发。在这款纳升级精度的移液器中,通过一个小型的打印装置对存有液体的微流控芯片进行敲击,在敲击的过程中实现微液滴的产生。结合传统移液器和新型微流控冲击打印技术,这种新型的移液器不仅具有传统移液器所不具备的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并且在其吸取和分发液体的操作性上同传统的手持式移液器一样方便易用。该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度液体操控的实验。例如,利用该设备可以直接稀释获取不同浓度试剂,取代以往的连续稀释产生浓度梯度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节省昂贵试剂,更重要的是避免连续稀释过程中巨大的误差累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年来,课题组围绕微流控打印新技术,研究利用微液滴阵列进行高通量生化反应的新方法,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文章先后发表于Lab on a chip(2017, 17, 2198,Back Cover),Biomicrofluidics(2015, 9, 054101 2018, 12, 034107)。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工程科学学院博士生毛宇昕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李保庆和潘挺睿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这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合作基金支持。 /p 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381e50b7-75b0-425e-8c40-ced168c6a3b6.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数字液滴移液器用于微小体积液体操纵 br/ /p 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d4b6edc1-a6fd-468d-a3e5-1a06f70ead58.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左图:数字移液器组成。右图:数字移液器可手持操作(右上);采用一次新芯片避免试剂交叉污染(右下) br/ /p 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专家云集论剑“数字农业” 博采众长共话“科技创新”
    5月28日下午,由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森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举办的2022森特能力共享平台发布会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杨华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浙江大学数字农业农村研究中心主任何勇,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冯海林会上作主旨汇报。来自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各地农业农村局,新华网、浙江电视台、杭州日报等媒体部门出席本次会议。2022森特能力共享平台发布会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现场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发表致辞王小兵:充分认识浙江数字乡村建设的市场主体和动力机制新格局 浙江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始终走在前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农业农村信息化摆到突出重要的位置,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创建,加大改革投入力度,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大规模、全链条、全要素推进农业大数据建设,为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和数字乡村发展打造了浙江样板。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2020年浙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达到66.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8.8个百分点,连续第三年稳居全国首位。 无论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智慧农业建设,还是在利用数字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乡村社会数字化治理,浙江都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作用,从曾经农民信箱的创建、信息经济国家示范区的建设、“最z多跑一次”的改革到去年数字化改革的重大部署,浙江省始终秉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走在前列的改革思路和创新举措值得学习和借鉴。此次大会提出的乡村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的推进思路,建设浙江乡村大脑,构建数字乡村生态合作体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互联网精神,准确把握了数字乡村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杨华发表致辞杨华:加深协作与信息交流,促进整个产学研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升级 当前,以技术和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成为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最z为重要的推力。数字农业也将为各产业在农业领域的高度协作并催生出更多的新兴战略产业发挥重要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新的数字农业产学研生态结构建设。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主体加深相互间的协作与信息交流将大大促进整个产学研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升级,完善的数字农业产业生态结构也必将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省农科院将发挥全省最z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优势,落实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乡村服务等方面精诚合作,共同推动双方事业的全面进步。 浙江大学数字农业农村研究中心主任何勇作主旨汇报何勇——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 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空天地一体化信息格局,人机环境协同的机群作业、基于作物生长需求的肥水药精j准管理。世界农业发展步入4.0时代,农业正在经历从机械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过程,所谓4.0时代,就是以生物种业、生物质能源、生物制品、智能农机、农业物联网、基因组编辑、聚合育种等为支撑的系列农业。比如,通过组织、器官、植株和群体的不同尺度来感知植物的生长和养分情况,实现作物生命信息的多尺度获取;通过干旱、低温、盐、热、除草剂的胁迫作物来实现表型信息的快速获取与传感仪器开发;通过模块化设计、防水防尘抗震、多功能平台、全地形作业、自动驾驶、多机协同作业打造农用多功能无人车平台;农业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新一代技术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黑科技,更是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变革。当数字经济遇上乡村振兴,聚焦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发展;探索数字化背景下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模式;研究数字化模式下的乡村规划、建设、治理、运营;研究三农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树立可推广的实践案例。综合打造数字乡村新基建,深度应用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生活、数字化人才、数字化生态,让中国的数字乡村走向世界。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冯海林会上作主旨汇报冯海林——人工智能助力农业高效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专家系统技术开始应用于现代农业领域。直到2017年,我国才正式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中国正在进入智能农业时代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云平台等数字化手段,解决农业低、小、散等问题。人工智能能够从选种、耕种到作物监测、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等全方位覆盖。尽管如此,人工智能在农业细分领域的应用发展阶段也存在明显差异,比如,以北斗导航、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车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进入农田、参与农事活动;各种智能APP辅助日常农事操作,进行耕地、播种、租赁农机、监测作物长势或动物异常行为、病虫害识别和诊断、产量预测等行为。 农业大数据的主要特征是多源异构、实时变化。运用农业机械装备、可控环境农业和农业金融版块是目前AI+农业落地程度最z高的三个版块。CV、农业病虫害标注数据库、无人机飞行系统+农林业、知识图谱+农业、人工智能算法与模型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智能灌溉、智能种植、数字新场所等智能场景的应用,让未来农业从有限连接到泛在连接,从功能化到智能化、从封闭到开发、从一次性服务到持续性服务。
  • 仪器圈数字营销风向标,且看3i-2022数字营销奖
    仪器信息网从2011年开始进行“年度最佳网络营销奖”评选,倡导新的营销模式,鼓励并表彰通过网络积极开拓市场的厂商。通过网络营销的评选,亦可一窥科学仪器行业主流营销方式,了解行业经典案例。仪器信息网锐意进取,不断优化数字营销奖,在企业单位获奖的基础上,加入“数字营销杰出案例奖”,表彰在创意、内容、传播、影响力方面有突出表现的营销案例,促进科学仪器行业营销法则不断创新、不断转型。数字营销奖高度肯定市场部的贡献,展示企业在过去一年里的闪光时刻,积累的市场动态,记录团队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品牌印象,谱写数字营销时代新篇章!仪器行业的数字营销奖,有着引领仪器行业营销发展的作用,它的成果代表着数字营销的发展方向,参与奖项评选亦是一种市场活动,借势进行行业曝光和成果展示。3i-2022年度数字营销奖分为两个维度:企业奖与案例奖。企业奖是大范围考量企业的数字营销能力,比如您在过去一年中,做过哪些提升品牌动态的事情,参与仪器信息网的编辑报道、合作线上/线下活动、参与仪器信息网举办的会议、贡献视频和资料等,同时会衡量展位数据表现。企业奖,奖项名称“科学仪器行业数字营销奖”3 个。根据后台数据表现, 活动营销情况, 由信立方专家评审团进行综合打分,得出最终的获奖名单。评审维度如下:活动营销 25%:厂商与仪器信息网共同策划完成的市场活动,如参与的约稿/专访、视频创作、直播服务、调研活动、3i讲堂报告等,形式和内容不限。数据表现 75%:厂商展位流量、留言、 400 电话、发布新闻数量、 发布资料数量、发布解决方案数量、共建专题、 参与的网络讲堂场次。案例奖,奖项名称“科学仪器行业数字营销杰出案例”3 个。最终评选结果由信立方专家评审团投票。评审维度如下:创新内容 50%:案例想法新颖,内容形式和设计手法有创新传播策略 30%:案例的传播推广方式多样,数据效果表现优异收益回报 20%:案例的 ROI,引流量、关注、涨粉、转化、成单等3i-2022年度数字营销奖评选时间安排申报:2023年2月24日——4月10日评审:2023年4月10日——4月22日颁奖:5月18日 ACCSI2023目前已有这些企业和案例作品积极申报,获奖结果将在评审结束后另行公布。企业奖部分申报企业(排名不分先后)连华科技SCIEX中国马尔文帕纳科梅特勒托利多德国赛多利斯集团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安东帕(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得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欧波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骇思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凯恩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Waters)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精科雷磁)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岛津(香港)有限公司案例奖部分申报作品(排名不分先后)赛多利斯“赛High校园”谱育极“质”出“色” 超级品牌日雷磁全自动滴定系统新品推广“月旭科技杯”色谱能力验证大赛SCIEX“突破边界”新产品云发布会日立汽车行业质量控制解决方案Easy选型-扫描电镜专场——欧波同Easy选型 第七期 离子色谱仪——盛瀚Easy用心做好仪器,做有温度有深度的众瑞人百年传承 匠心品质——安东帕100周年庆典Easy选型-GC、ICP-OES直播系列——安捷伦“禾”而不同 极致“信”能——双新品发布会追光逐电 与日俱新——日立光电行业主题研讨会『质卓越创不凡』SCIEX质慧直播两周年答谢会海光超级品牌日"与时光的对话": 坚守分析仪器34年守一方水土 护一方平安——德国耶拿超级品牌日2022年Easy选型助力高校用户快速选型——广州得泰奋楫七十同舟履践万里宏筹——仪电分析70周年庆典精巧智动 简而不凡——梅特勒托利多2022超级新品发布会奋进四十载 筑梦新时代——连华40周年庆典超级品牌日“质镜新征程”钢研纳克70周年暨上市3周年——高端仪器装备产品发布会突"珀"创新 关"埃"未来——珀金埃尔默85周年庆超级品牌日新质造 瞰未来——岛津仪器(苏州)有限公司新品启航典礼赋能创新 探索无限可能——沃特世亮相2022进博会超级品牌日生而破界 纯水新选|骇思 HyperpureX实验室纯水系统新品发布会“传承经典 智能分离”珀金埃尔默气相色谱质谱平台线上新品发布会微观丈量 “膜”力无限——马尔文帕纳科X射线分析技术应用于薄膜测量“回望础砺十五年,携手续写新诗篇”岛津SGLC15周年主题线上技术交流会3i-2022年度数字营销奖,获奖权益:√ 企业奖和案例奖获得者,将于ACCSI2023(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参与现场颁奖,由主办方录制专属获奖感言、单独高清获奖照片高光时刻;√ 获奖企业将在仪器信息网3i奖专题栏目将会获得专属曝光资源,持续高频宣传;√ 仪器信息网全方位媒体推送获奖新闻及获奖现场照片录制。为推进科学仪器行业的品牌建设与数字化营销的进展,“第四届科学仪器行业CMO高峰论坛”将于2023年5月17日ACCSI 2023(2023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期间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多位市场营销资深人士共聚“CMO高峰论坛”,从不同维度分享如何通过数字化营销助推公司品牌建设与业务增长。本次会议分为嘉宾报告和圆桌讨论两个环节,从数字化营销、用户行为等角度,讨论仪器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为同样面临数字化转型问题的企业搭建对话与交流的平台。论坛日程陆续更新,详情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30316/655981.shtml 如您对上述奖项有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曲雯清(品牌合作伙伴);18618483871;quwq@instrument.com.cn关于“仪器及检测3i奖”,简称“3i奖”(创新Innovative、互动Interactive、整合Integrative),始于2006年,是由信立方旗下网站——仪器信息网和我要测网联合举办,随着科学仪器及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已设有12类奖项,记录了行业发展路上的熠熠星光。3i奖作为行业公益奖项,始终秉承着“公正、公平、公开 ”的原则,依托信立方长期合作的业内权威专家和数千万用户进行评审,遴选出代表技术发展趋势的创新产品、表彰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表现卓越的企业、企业家和具有特殊贡献的研发人物等,弘扬正能量,促进行业高速发展。了解更多3i奖详情:https://www.instrument.com.cn/event/prize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