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稀有细胞捕获系统

仪器信息网稀有细胞捕获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稀有细胞捕获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稀有细胞捕获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稀有细胞捕获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稀有细胞捕获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稀有细胞捕获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稀有细胞捕获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稀有细胞捕获系统相关的论坛

  • 光镊技术成功捕获活体动物细胞

    为活体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2013年05月09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吴长锋 最新发现与创新 中国科技网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李银妹课题组,近日与上海交通大学魏勋斌教授合作,采用活体动物内的细胞,发展了动物体内细胞三维光学捕获技术。日前,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网站还以《医学研究:用光清除血管被堵塞的血管》为题对该研究工作进行报道。 在活的动物体内研究细胞生长、迁移、细胞及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等生物学过程,对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体内研究技术一直是活体研究热点之一。 李银妹课题组利用光镊技术,首次对活体动物内的细胞实现光学捕获。研究表明,光镊可以直接深入到活体内,对细胞进行有效操控。研究人员用光镊穿过小鼠耳朵真皮层,到达深度约50微米毛细血管中,捕获和操控血管中的红细胞。将光镊固定在血管中心,血管中快速流动的细胞经过光阱时被逐渐减速,直到一个细胞停留在光阱中,光镊将细胞捕获,并实现了三维操控。 课题组还利用光陷阱的作用聚集红细胞,人为制造出血管堵塞;针对血管中已聚集的细胞团簇,拖拽其中一个细胞引导疏通,使聚集的细胞逐渐疏散开,恢复正常血液流动,从而实施非接触手术式的血管疏通。 过去,光镊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仅限于体外的单分子和细胞研究。李银妹课题组的这项研究技术能直接深入到动物活体内,对细胞进行实时观察、操控与测量,实施非接触式手术的实验取证,从而开拓了光镊技术研究活体动物新领域,为活体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记者 吴长锋) 《科技日报》(2013-5-9 一版)

  • 哈工深圳陈华英团队: 单细胞连续捕获, 弹性模量测量和可寻址分选打印

    [size=15px][color=#333333]细胞的机械特性对其生物学功能(如增殖、分化和凋亡)和形态状态(如迁移、附着和病理状态)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细胞弹性模量测量技术包括原子力显微镜、微管吮吸、光镊和磁镊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测量单个细胞的机械性质,但是通量低,限制了其实际应用。[/color][/size][size=15px][color=#333333]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因其在小体积液体操控方面的独特优势,也被用于测量细胞弹性模量。现有的微流控芯片主要侧重于平台开发,虽然通量大幅提高,但很少将测量后的细胞进一步收集以实现后续分析。[/color][/size][size=15px][color=#333333]单细胞分析技术的发展要求能够准确地打印单个细胞。传统单细胞打印技术包括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有限稀释和手动细胞挑选,这些方法打印效率较低且难以实现自动化。[/color][/size][font=mp-quote,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近年来,各种微流控技术被开发用于高通量精确打印单个细胞,如喷墨打印、精确分配、双阀门筛选和移液管式单细胞分离等。这些技术可以根据目标细胞的荧光、形态等特征进行识别并打印,但是大多技术难以获得单细胞的机械信息。[/color][/size][/font][font=mp-quote,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因此,本研究报道了一款基于 U 型阵列的微流控系统,集成了单细胞连续捕获,弹性测量和可寻址打印。该装置在研究细胞力学与其他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面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color][/size][/font][b]研究内容[/b][size=15px]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color=#004976][b]陈华英课题组[/b][/color]在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期刊[color=#004976][b] Lab on a chip[/b][/color] 上发表题为“Continuous trapping, elasticity measuring and deterministic printing of single cells using arrayed microfluidic traps” ([color=#007aaa]《单细胞连续捕获、弹性模量测量和可寻址分选打印》[/color])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款创新的微流控芯片,实现了基于精确调节的压力对微球/细胞进行捕获和逐个打印,并将已知弹性模量的单细胞确定性地打印到孔板中(图 1)。[/size][size=15px]该论文第一作者是哈工大(深圳)在读硕士研究生[color=#004976][b]蔡逸珂[/b][/color]和硕士毕业生[color=#004976][b]余恩[/b][/color]。[color=#004976][b]陈华英副教授[/b][/color]为通讯作者。[/size][img=图片]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b3ebc9a4-6d42-4ef1-bfd0-c7cf1f5c3a15.jpg[/img]微流控芯片(图 1A)由冲洗入口、样品入口、打印入口、压力维持口和两个平行的主通道组成,下游有打印出口。在所有入口通道中设计了宽度从 200μm 减小到 25μm 的微通道阵列,以过滤介质中较大的颗粒/细胞碎片。如图 1A 和 B 所示,在每个主通道的一侧有 16 个 U 型捕获陷阱,且吮吸通道的高度比分流通道的高度低 15 μm,以保证细胞停留在 U 型陷阱中并诱导其微小变形。[img=图片]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b3ee5e4c-b99c-4b5e-8904-b5a6d2817633.jpg[/img][table=677][tr][td=1,1,5]▲[/td][td=1,1,549][b]图1[/b] 单细胞连续捕获、弹性测量和可寻址打印系统。(A)微流控芯片连接到压力泵,将单细胞精确分配到孔板中;(B)通过调节打印压力(Po)捕获(Pi-Po0)和释放(Pi-Po0)单个细胞的机制;(C)用于捕获和分离细胞的吮吸通道;(D)用于捕获和分离微球的分流通道。[/td][/tr][/table][来源:陈华英团队 RSC英国皇家化学会][align=right][/align]

  • 碳纳米管“鱼叉”能捕获单个脑细胞信号

    科技日报讯(记者常丽君)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20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碳纳米管制成的“鱼叉”,可用于捕获单个脑细胞发出的信号。相关论文发表在6月19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目前用于记录脑细胞信号的电极主要有两种:金属和玻璃。金属电极可用在活动物中,记录脑细胞群体活动峰值及其工作情况;玻璃电极既可用于检测峰值,也能检测单个细胞活动,但却脆弱易碎。以往实验中曾用过碳纳米管探针,但那种电极要么太厚会造成组织损伤;要么太短而限制了电极穿透深度,无法探测到内部的神经元。 最新研制出的碳纳米管“鱼叉”只有一毫米长、几纳米宽,可利用碳纳米管卓越的机电性能来捕获单个脑细胞的电信号。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家理查德·穆尼和该校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化学教授布鲁斯·唐纳德5年前开始合作,研究用纳米材料来缩小机械并改良探针。他们先以电化技术处理过的钨丝为基础,用自缠多壁碳纳米管延长它,制成了一毫米长的小棒,然后用聚焦离子束将纳米管磨锋利,使其一端逐渐变细到只有一根碳纳米管粗细,就像微小的“鱼叉”。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家迈克尔·普拉特说:“这种碳纳米管‘鱼叉’结合了金属和玻璃电极的优点,无论是在脑细胞内外,它们都能记录良好,非常灵活而且不会碎,可以用来记录活动物的单个脑细胞信号。” 在穆尼的实验室,他们把“鱼叉”分别刺入小鼠脑组织切片和麻醉小鼠大脑中来实验,结果显示探针能传输脑信号,而且有时比传统的玻璃电极效果更好,信号中断的可能性更小。 新探针还能刺穿单个神经元,记录单个细胞的信号,而不是附近的一群神经元。唐纳德强调,这被称为细胞内记录,应是人们首次用碳纳米管在脑切片或完整脊椎动物大脑中记录单个神经元信号。 总编辑圈点 碳纳米管可用于研究单个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如今的成果就是极好的理论证明。这种对单个神经元信号及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进一步挖掘,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的计算功能,从而弥补人类对自身“司令部”认知上的缺陷。从另一个角度看,杜克大学此次所采用的探针技术也十分有前途,可在多领域——包括从基础科学到人脑计算接口、脑组织假体等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亦因此其进一步开发备受业界期待。 《科技日报》(2013-06-21 三版)

  • 【求购】自动液基细胞制片染色系统

    【求购】自动液基细胞制片染色系统

    ◆产品特点 1、真正高效全自动:全球独家全自动多动能制片染色一体化设备,标本处理、制片、染色一次完成。 2、杜绝拖带污染:使用一次性加样针脱针系统和自动独立滴染湿式染色系统,杜绝了传统染色可能造成的交叉污染。 3、提取黏液包裹细胞:采用梯度离心分离及红细胞处理裂解和黏液消化技术三合一有效提取细胞及诊断成份,富集细胞及诊断成份,保证诊断细胞不丢失。 4、捕获病变细胞:根据人体不同类型细胞比重不同的特点,尤其是病变细胞比重大、沉降速度快,从而最大程度地捕获病变细胞和具诊断价值的成份,提高检出率。 5、薄层细胞均匀分布:基液使细胞均匀悬浮,保证随机性,任意取样涂片都具有代表性,形成均匀分布的真正薄层细胞涂片。 6、无需前处理:直接上机,标本无需前处理,三合一独家技术,细胞结构保存更完好,操作更加方便,省时高效,较国内外同类方法机型自动化程度更高。 7、高品质诊断保障:三合一独家技术有效提取细胞及诊断成份,完全清除黏液、红细胞等干扰成份,有利于病变细胞的鉴别诊断。 8、强大而简捷微机界面:人机对话式中文界面,可选择妇科及非妇科,不同数量及不同染色方法,操作更加方便,功能强大 9、绿色环保:不含一点甲醛,对于临床一线操作人员身体没有损害,无需采取特殊的防护。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231242_301156_2324710_3.jpg

  • 细胞单分子操纵磁镊系统特点及应用

    [url=http://www.f-lab.cn/microscopes-system/magnetic-tweezers.html][b]细胞单分子操纵磁镊系统[/b][/url],magnetic tweezers是继激光光镊技术仪器后又一种细胞操纵和细胞力学测量仪器.它采用倒置显微镜和电动平移旋转定位台和PicoTwist磁力细胞操纵捕获技术,组成强大的单分子操纵磁镊仪器。细胞单分子操纵磁镊系统是通过梯度分布的磁场对处于其中的可磁化微粒施力,通过显微镜观察并分析微粒运动过程,这套磁镊可同时对40个细胞分子视频采集和跟踪测量。[b]细胞单分子操纵磁镊系统特点[/b]操作稳定—图像漂移很低分辨率高,测力能力强—适合超薄样品可以同时对40个细胞单分子成像和跟踪测量磁铁来控制 DNA拉伸和超螺旋结构[b]细胞单分子操纵磁镊系统应用[/b]细胞单分子,生物单分子,细胞力学,生物力学等,在单分子水平上对生物分子行为(包括构象变化、相互作用、相互识别等)的实时﹑动态检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操纵﹑调控等;对单个生物大分子施以力或力矩,并测量它们的物理性质(如DNA弹性、蛋白质的力学变性等);对单个生物大分子施以力或力矩,测量它们的力学生化反应(如分子马达);研究机械力的作用如何影响细胞的生长、分裂、运动、粘附以及信号的传输,基因的表达;在生物大分子上施加力以使之发生构像上的变化,研究生物单分子形成新的结构,以及力学以及动力学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研究各种药物可能导致的DNA、蛋白质凝聚、变性过程;给出分子实时行为与性质的分布,有效避免对集群测量苛刻的同步(synchronization)要求,如DNA的解链(unzipping)、蛋白质的折叠(folding)等。[b][img=细胞单分子操纵磁镊系统]http://www.f-lab.cn/Upload/magnetic-tweezers.jpg[/img][/b]细胞单分子操纵磁镊系统:[url]http://www.f-lab.cn/microscopes-system/magnetic-tweezers.html[/url]

  • 【每周读报】单细胞分析--CE无可取代地位之体现!

    【每周读报】单细胞分析--CE无可取代地位之体现!

    题名:自动化毛细管电泳的快速单细胞分析(Automat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 for Fast Single-Cell Analysis)作者:Alexandra J. Dickinson , Paul M. Armistead , andNancy L. Allbritton (一群美国滴家伙)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年卷页: 2013, 85 (9), pp 4797–4804 正文:毛细管电泳在单细胞分析上显示了其独特而强有力的优势,这是HPLC和UPLC等难望其项背的优势之一。以下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该项技术在单细胞分析上的应用,很牛很强大~ 为了介绍全面一点,我把整段摘要给翻译了。毛细管电泳用于单细胞分析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但是在生物研究上其具有低通量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个微型细胞捕获器和三通道体系的自动化分析平台,在该系统上可进行快速缓冲液交换以进行快速单细胞分析。导入的细胞跟荧光素和俄勒冈绿一起被分离分析,通量为3.5 细胞/分,荧光素和俄勒冈绿的分离度为2.3±0.6。细胞蛋白激酶B(PKB)的活性是通过检测免疫荧光染色后的二氧膦基-PKB来检测的。结果显示,PKB在并没有变化,说明在CE分析过程中应激活化蛋白酶没有被上调,而且在细胞溶膜之前基底细胞的生理机能也没有被扰乱。在癌细胞中鞘氨醇激酶(SK)通常情况下是会被上调的。在此实验中,通过将神经胺-荧光黄(SF)基底引入细胞中而对SK进行检测。SF、神经胺-1-磷酸荧光黄(S1PF)和1/3荧光种类在单细胞中得到分析。219个细胞中,单细胞通量为2.1细胞/分钟。虽然这些亚种群细胞(此类细胞SK活性差异很大,这些差异跟种群均值有关)很容易被测定到,但88%的细胞具有上调SK的活性。该系统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上百个贴壁和非贴壁细胞的生物组分的分离分析;还可用于检测非表征的生物学现象。生物方面的知识翻译起来颇费功夫,有些地方翻译得不一定地道。不过生物知识在这里不是重点,亮点在仪器上。比如微型细胞捕获器,这个装置至于毛细管入口端上面50微米处,那个三通道系统也一副牛掰哄哄的样子。如下图: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1/201401202053_488354_1624715_3.png其他参数:溶膜方式:激光脉冲生理盐水和分离缓冲液的控制方式:接地电位进样方式:电动进样(-5kV,1s),此时横跨毛细管的电压设为0,1s,毛细管被从air gap移动到分离缓冲溶液中。结语:如果没有多年的科研积累和强大的平台是做不出这样的实验的。纵观这两年发到AC上的文章,动则CE-MS,剩下的就是类似这种:需要很多电化和物化知识外加搞技术难度的仪器创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需多努力啊~~~~~~~

  • Sartorius实时活细胞分析系统助力肿瘤及细胞治疗研究

    [size=24px][b]课程详情[/b][/size]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机制是当前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对应的抗肿瘤药物和细胞治疗方法的研发也是行业研究热点。本次讲座将围绕肿瘤细胞和细胞治疗研究方法,介绍赛多利斯提供的活细胞水平检测方法及整体解决方案。[size=18px][b]讲师简介:[/b][/size]黄雯琪:黄雯琪,女,就职于赛多利斯公司生物分析部门,负责细胞检测产品线的应用支持、产品培训等业务,在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及实验方法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size=18px][b]相关领域:[/b][/size](生物产业)-(综合)[size=18px][b]相关仪器:[/b][/size](生命科学仪器及设备)-(细胞生物学仪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点击链接立即报名:[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_13888.html[/url]

  • 如何选择合适的细胞分离试剂盒

    现如今市场上的ELISA试剂盒种类繁多,但是要如何找到适合你的那款呢?一款合适的细胞分离试剂盒可以说是实验成功的保障,因为只有获得正确的细胞,下游的分析结果才可能准确。目前,市面上有多种多样的分离试剂盒可供选择,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分离方法和筛选标志。正向选择VS负向选择细胞分离试剂盒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两种,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正向选择的试剂盒,使用与目标细胞直接结合的抗体来进行捕获。这种抗体通常与磁珠相连,可以利用磁铁将悬液中的抗体-磁珠-细胞复合物提取出来,再通过二抗将磁珠与目标细胞分开。负向选择的试剂盒也采用类似的抗体包被磁珠,不过这种试剂盒是通过去除样品中的非目的细胞,来间接捕获目的细胞。这两种细胞分离试剂盒如何取舍,主要取决于目标细胞的表面是否具有特异性强的筛选标志。这样的筛选标志能够实现特异性的捕获,避免所获得的细胞被非目标细胞污染。如果你的目标细胞刚好具有这样的筛选标志,那么正向选择的细胞分离试剂盒就是最佳选择。但如果目标细胞并不具有特异性强的筛选标志,那我们最好还是选用负向选择的细胞分离试剂盒。

  • 发酵过程中细胞浓度在线检测系统-在线活细胞浓度分析仪

    发酵过程中,细胞浓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参数,不但可以计算比生长速率,底物消耗速率、生物量产率和维持系数等参数,还可以及时判断是否有染菌等异常情况发生。目前测量细胞浓度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DNA/RNA分析)和物理法(干重、光密度、呼吸商等)两大类。一般来说,与物理法相比,化学法能较准确的测量有代谢活性的生物量,缺点是花费时间长,而利用物理法测量,无法区分区分处于悬浮状态的颗粒和微生物,也无法分别活死细胞。 实现在线活细胞浓度一直是发酵领域的热门话题,仅些年来出现了不少的测量方法,依据的工作原理也是五花八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声学,激光散色、荧光、核磁、量热或电容。 其中法国fogale公司的测量仪器,以电容法为工作原理,直接将传感器安装与发酵罐上,可承受121℃高温灭菌,理论技术也比较成熟,是目前最为理想的适合工业级别的在线活细胞传感器。工作原理:电容传感器采用活细胞的介电特性,实时连续测量活细胞的生物体积,可应用于实验室桌面型的反应器或者是工业规模的大型反应器两对对电极位于传感器的顶部,一对用于在培养基中产生交变的电场,在电场范围内,带有完整细胞膜的细胞会在培养基中发生极化现象,发生极化的细胞可以认为是极小的电容,死细胞或者其他粒子没有完整的细胞膜,所以不能形成电容型号。另一对电极用于检测培养基中的介电信号,培养基中的介电信号和细胞的浓度是精确关联的。细胞的极化率和电场的频率纯在函数关系,当频率增加时,培养基中细胞的介电常数由低频峰(最大极化)降低到高频峰(最小极化)。这种随频率增加极化率降低的现象称为β-散射。传感器采用双频测量模式:培养基的基线在10MHz左右得到,细胞的信号在临界频率区域获得,在曲线的拐点,(动物细胞和细菌在1MHz,酵母在2MHz)我们获得了最佳的信号线性。应用:这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胞培养,生物发酵过程。已被文献证实可应用的细胞如下:动物细胞:CHO, BHK, MDCK, PERC6, NSO, HEK, Hela,Hybridoma, Vero细 菌:E.Coli, Bacillus Thuringensis, Salmonella,Streptomyces, Lactic Bacteria酵 母:Pichia Pastoris, Saccharomyces Cervisiae, PolymorphaHasenula昆虫细胞:sf9, Hi-5真 菌:Absidia

  • API高分辨活细胞成像系统

    利用活细胞成像工作站进行细胞和基因的功能研究,是生物医学研究的最新趋势。固定细胞观察仅能提供固定瞬间细胞的静态信息,无法反映细胞在正常生理生化条件下的状态活细胞观察,对处于正常生理状况下的细胞进行全程扫描和记录,获得其连续、全面、动态过程。由于其显示的正常细胞动态的活动过程,很容易发现和确定细胞间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的过程,以及在活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悬而未解的问题,更为未来的研究提出新的问题,指出新的方向。

  • Nature Communications |PiSPA平台: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新工具

    近日,[b]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分子智造研究所所长方群教授团队[/b]再出新成果!团队[b]开发了“点取式”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PiSPA)工作流程和基于纳升级微流控液滴操控机器人,实现了单细胞的精准捕获、前处理以及自动进样,并首次在单个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了高达3000种蛋白质的超高定量深度[/b]。目前,相关研究成果以“ Pick-up single-cell proteomic analysis for quantifying up to 3000 proteins in a Mammalian cell ”为题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b]这项成果也再次向我们证明了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在诊疗和预防、药物开发、癌症基因组学等精准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b][align=center][img=,700,44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2/uepic/a2bc5a12-447c-42f5-901c-d7cd2ada8821.jpg[/img][/align][align=center]团队自研的探针式微流控液滴操纵机器人系统[/align][color=#0070c0][b]更强大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工具:PiSPA工作流程[/b][/color]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因单个细胞中的蛋白质含量极微(仅约0.2 ng)且无法扩增,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极具挑战性。目前传统蛋白质组分析技术仅能在每个细胞中鉴定1000种左右的蛋白质,而这在单细胞分析领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此外,传统的样本前处理操作大多在微升级反应器中进行,在样品处理和转移的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样品损失,这会限制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的鉴定深度,难以满足生命科学研究的迫切需求。“想要突破单细胞蛋白质组学鉴定深度的障碍,有两种策略。一是在足够小的微反应器中进行样品前处理,利用微尺度效应提高反应效率;二是将所有操作整合在一起,降低样品损失,但这两种策略对技术与设备的要求都很高”,本项成果第一完成人王宇博士解释道,“我们利用微流控技术将商品化的内插管改造为阵列化的纳升级微反应器,解决了纳升级样品反应与自动进样的问题。PiSPA平台可自动完成细胞捕获、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质谱检测、数据处理等操作,进一步降低了样品损失。”[align=center][img=,700,303]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2/uepic/63b80008-6467-4583-b1b7-147e9680c481.jpg[/img][/align][align=center]“点取式”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流程示意图[/align][b]PiSPA工作流程使得高精度的液体操控、单细胞的精确处理以及先进的LC-TIMS-QTOF MS技术融为一体,重新定义了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b]“在研究中,我们将该平台应用于三种哺乳动物细胞(HeLa、A549和U2OS细胞)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以及HeLa细胞迁移过程中的细胞异质性研究中,均实现了超高深度定量分析”,王宇博士说。同时,迁移细胞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也证实了PiSPA平台具有识别细胞迁移关键分子以及有价值靶点的应用潜力。[align=center][img=,700,39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2/uepic/b4d136ba-e078-4fc6-b59d-911f8f0abfcc.jpg[/img][/align][align=center]哺乳动物细胞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结果[/align][color=#0070c0][b]单细胞的定量深度:从3000+走向全蛋白质组测序[/b][/color]PiSPA平台集成了基于序控液滴(SODA)技术的自动化液滴操纵机器人,能够在“点取式”操作模式下实现纳升级的细胞分选、多步样品前处理和自动进样操作。相比于其他单细胞分析方法,[b]PiSPA平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与成像技术结合,能够灵活地选择任意单个细胞进行分析,目标细胞的捕获指向性强,具有很高的捕获准确性和成功率,并可保留目标细胞的表观和空间信息,显著增加了单细胞分析的信息维度[/b]。其次,PiSPA平台采用针对单细胞样品的“定制化”分析条件,实现了蛋白质鉴定深度的大幅提升,能够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更多有效的基础数据。这些优势对推动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的实际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单细胞定量深度只是一个起点”,方群教授分享道,在该项研究中,可从单个哺乳动物细胞中可定量多达3000种蛋白质,约占人类基因编码蛋白质总数(约20,000种)的15%,其鉴定深度已经达到10年前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相近水平。类比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预见当前已处于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的爆发阶段,随着技术的快速革新,单细胞的定量鉴定深度还将得到史无前例的提升。“这意味着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已进入在广泛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实际应用的阶段。”[align=center][img=,700,315]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2/uepic/0ff9f496-19a8-4d58-a0de-a5d54a37ad74.jpg[/img][/align][b]团队表示,未来,他们将进一步提高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的鉴定深度和通量,以持续推进该技术实用化和应用拓展的水平[/b]。此外,在上述成果基础上,目前团队还在利用iChemFoundry平台的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构建能够完成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全部流程操作自动化的分析平台,很快会有新的成果发布,这些都将为人们了解生命活动中细胞异质性的变化带来更有力工具。[来源:浙大杭州科创中心][align=right][/align]

  • 单细胞“纳米生物间谍”技术能进入活细胞取样

    原标题 “纳米生物间谍”技术能进入活细胞取样 可用于深入揭示线粒体基因组变异的重要性 科技日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CSC)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机器人式的“纳米生物间谍”系统,能从单个活细胞内提取出微量样本,进行RNA或DNA测序,而不会杀死细胞。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单细胞“纳米生物间谍”技术是一种了解活细胞内部动态过程的有力工具。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化学协会《纳米》杂志上。 “我们能从活细胞中拿走一个‘生物间谍’,再把它送回该细胞,在几天内这样重复多次而不会杀死细胞。如果用其他技术,你不得不牺牲这个细胞才能分析它。”该生物传感与生物电技术小组负责人、UCSC巴斯金工程学院生物分子工程教授内德·波曼德说。 “纳米生物间谍”平台是研究小组用纳米吸液管开发的最新设备。纳米吸液管是一种小玻璃管,取液端越来越细,至尖端直径仅50到100纳米。波曼德说:“我能在实验室造出纳米吸液管,这不需要昂贵的纳米制造设备。但要进入一个细胞,问题是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你也看不见吸液管尖端,不知道它偏离了细胞有多远。” 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亚当·赛格尔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基于在一台改造过的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开发出一种反馈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利用通过纳米吸液管尖端的离子流作为反馈信号,在尖端接近细胞表面时探测其中的液滴。在尖端进入细胞之前,一种自动控制系统能定位它在细胞上面的位置,然后尖端很快插入穿透细胞膜,通过操控电压有控制地提取一小点细胞内物质。由于吸液管尖端极精细,对细胞造成的损害极微小。 研究小组用这种系统从活细胞中提取的微量细胞物质,估计只有50毫微微升(千万亿分之一升),约一个人体细胞百分之一的量。他们从单个人体癌细胞中提取物质并进行RNA测序,还从人类成纤维细胞中提取了线粒体并对其进行了DNA测序。“人们已经知道,线粒体和多种神经退化疾病有关。该技术可用于深入揭示线粒体基因组变异的重要性。”波曼德说。 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波曼德希望能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探索其更多用途。“对于癌症生物学家、干细胞生物学家等想要了解细胞内部情况的科学家来说,这是一种多功能的平台。”(常丽君)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2014年01月20日

  • 氨基酸捕获柱用途

    有没有人使用过氨基酸捕获柱?氨基酸捕获柱能够捕获氨基酸的原理是什么?它只能用于氨基酸吗,可以捕获蛋白质吗?大分子的蛋白可能不行,小分子的蛋白可以吗?

  • 【分享】科学家将捕获的反氢原子保持1000秒

    2011年05月06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常丽君  本报讯 1000秒并不太长,但对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反氢激光物理装置(ALPHA)项目的物理学家来说,却是4个数量级的重大突破。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4日报道,CERN此前的记录是捕获了38个反氢原子并保持了172毫秒,而本次实验捕获了309个反氢原子并保持了1000秒,为进一步证明反物质属性铺平了道路。   特殊反物质概念是现代科幻小说和电影的最爱,在大众心理层面产生的效果经常会扭曲了反物质的真实性质,或对使用反物质带来的后果产生误解。因此,任何CERN取得的新进展,都可能引发更多联想。  由粒子和反粒子构成的原子很不稳定,通常仅能存在不到1微秒。而反氢原子完全由反粒子构成,被认为是稳定的,成为精确研究物质—反物质对称体系的最佳目标。反氢原子和氢原子是否具有同样的能级?它和重力会怎样反应?反氢原子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落还是向上升,抑或是以其他某种人们想不到的方式?CERN进行的系列实验正是要回答这些问题。  ALPHA项目研究小组在反质子和正电子结合的时候,将其冷却以降低能量制造出反氢原子,低能态让反氢原子在磁阱中保持一团云状。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捕获了309个任意速度的反氢原子,它们在跟各种微量气体碰撞而彻底湮灭或者得到能量逃出磁阱之前,持续存在了1000秒时间。  研究人员指出,这意味着ALPHA小组掌握了捕获更多反氢原子的技术。下一步计划是冷却一小群反氢原子,以观察它们在重力作用下是升还是降,回答有关反物质属性的关键问题之一。  实验还首次测量了被捕获反氢原子的能量分布。根据计算显示,大部分被捕获的反氢原子处于基态。这些研究拓宽了进一步实验的范围,包括精确研究CPT(电荷—宇称—时间反演)对称、凸显万有引力效应的制冷温度等,也为系统地研究磁阱动力学提供了关键工具。(常丽君)

  • 全球首发仪式|新星NOVA—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4月15日14:00等你来!

    全球首发仪式|新星NOVA—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4月15日14:00等你来!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成为生命健康领域追逐的热点,可应用于肿瘤异质性研究、干细胞分化以及组织器官发育研究、神经系统发育研究、免疫方向研究、疾病分型和药物机制以及用药指导等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市场对单细胞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单组学到多组学、从基本到高通量、从哺乳动物到微生物。墨卓生物即将推出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助力科学研究,MobiNova-100是墨卓团队过去数年磨一剑的结晶,是一个真正稳定、精准、可信赖的技术平台,在关键的性能指标上接近甚至部分超越了国际一流水平。一次可探索最多数十万单细胞,实现极高的细胞捕获率,精准捕获细胞信息;单次运行仅需十分钟,最大程度保证数据质量,给用户提供可信赖的解决方案。 “新星”升越 ,创新不止,创新是墨卓生物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引擎,新星NOVA—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建库系统全球首发仪式将正式进行线上发布! [b] [color=#ff0000]2022年4月15日14:00[/color][/b]诚邀各位莅临MobiNova的世界,一同解锁细胞的无限可能! [img=,442,34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4/202204141904574225_9730_2507958_3.png!w442x348.jpg[/img][img]file:///C:/Users/wangqy/AppData/Local/Temp/企业微信截图_16499342329421.png[/img] [b][size=18px] [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20.gif[/img] 直达会场:[/size][/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obinova20220415/][b][size=18px]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obinova20220415/[/size][/b][/url][img=,480,16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4/202204141901011128_219_2507958_3.jpg!w480x1600.jpg[/img][font=&][size=16px][color=#333333]14:08--14:45[/color][/size][/font][font=&][size=16px][color=#333333]新星NOVA—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 全球首发仪式[/color][/size][/font][font=&][size=16px][color=#333333]裴颢[/color][/size][/font][font=&][size=16px][color=#333333]墨卓生物 CEO[/color][/size][/font]

  • 【资料】电子捕获检测器被污染后处理方法

    [size=3]电子捕获(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ECD) 是一种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器,目前在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ECD 检测器线性范围窄,往往因受复杂性组分浓度的影响或使用不当引起检测器有污染,致使检测器性能下降。对受污染的检测器一般是采取热清洗法、热水蒸汽法和氢气还原清洗法进行处理,此类方法适用于检测器管道的污染或进样量过载引起的放射源轻微的污染。而对于污染严重的检测器,以往方法是将检测器经过拆卸取出放射源进行处理。但检测器拆卸处理的成功率只占30 % ,而且处理后放射性同位素Ni63将会流失,缩短检测器的使用寿命。更为严重的是拆卸处理过程中放射源Ni63暴露于外环境中,污染周围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为此根据电子捕获检测器的结构和特点,以岛津[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 - 9A 电子捕获检测器为例,在放射源Ni63处于封闭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活性溶剂—超声洗脱的方法对受污染检测器进行处理,使检测器的性能得到恢复,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size]

  • 【转帖】“捕获彩虹”技术有望让光线停止

    “捕获彩虹”技术有望让光线停止 《自然》:为光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带来新希望 如何才能真正捕获光线?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让光线减速到停滞的方法。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15日的《自然》杂志上。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的Ortwin Hess和同事提出,将两个“疯狂”的物理前沿研究领域——光速减慢技术和“超材料”(metamaterials)开发结合起来,可以得到一种材料,它能够将光线减速到极限。由于该材料同时能使多种频率的光线减速并获得“彩虹”,因此这项技术也被研究人员称为“捕获的彩虹”(trapped rainbow)。组成光线的光子不带电荷,因此科学家无法像对电子那样对光子进行操控。到目前为止,要让光线减速需要巨大的设备产生超低温气云,它能够让光子停滞几微秒的时间。在最新研究中,Hess等人模拟研究了一种特殊模式的光在穿过一种波导(waveguide,将光波引向特定方向的结构)时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该波导是一种由中央的负折射率材料和两层正常材料形成的“三明治”结构。结果发现,该光波的波群速度(group velocity,不同频率的波的合成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依赖于波导的厚度。通过数学上的透彻分析,Hess确认了这种关联性的存在。如果事实果真如此,该发现意味着可以通过改变波导厚度来控制光线的波群速度。如果波导厚度恰好达到令波群速度为零的临界点,那么光线就会停下来。毫无疑问,波导临界厚度是随着光线波长改变而改变的。研究人员提出,对日光来说,一个合适的楔形波导就能满足各种波长。波长较短的蓝光可以被波导较厚的地方捕获,波长较长的红光则由较薄的地方负责。研究人员表示,一个55微米长、厚度从0.8微米到1.4微米的楔形波导就可以实现“捕获彩虹”。尽管这样一种材料听起来有些“科幻”,但奇异的“超材料”发现都是从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理论诞生出来的。比如,负折射率材料从提出到发现仅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Hess希望相同的事情也可以发生在“捕获彩虹”上,尽管他认为首个实现的设备应该对应的是波长更长的红外光波或者微波,因为它们需要的波导尺寸更大,更容易制造。Hess认为,如果未来人们能够按意愿改变光速,光数据将更容易存储、传输和处理。当前利用光信号处理数据主要受到信号内容解译速度的限制,如果光线能够变慢,无疑能够在系统不超负荷的情况下,处理更多的信息。同时,目前的光信号传输方式并未利用光线带宽的巨大优势,因此,“捕获彩虹”将有望开创更加复杂和有效的数据传输方式。(科学网 任霄鹏/编译)(《自然》(Nature),450, 397-401(15 November 2007),Kosmas L. Tsakmakidis, Ortwin Hess)

  • 全球首发仪式|新星NOVA—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4月15日14:00等你来!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成为生命健康领域追逐的热点,可应用于肿瘤异质性研究、干细胞分化以及组织器官发育研究、神经系统发育研究、免疫方向研究、疾病分型和药物机制以及用药指导等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市场对单细胞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单组学到多组学、从基本到高通量、从哺乳动物到微生物。墨卓生物即将推出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助力科学研究,MobiNova-100是墨卓团队过去数年磨一剑的结晶,是一个真正稳定、精准、可信赖的技术平台,在关键的性能指标上接近甚至部分超越了国际一流水平。一次可探索最多数十万单细胞,实现极高的细胞捕获率,精准捕获细胞信息;单次运行仅需十分钟,最大程度保证数据质量,给用户提供可信赖的解决方案。 “新星”升越 ,创新不止,创新是墨卓生物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引擎,新星NOVA—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建库系统全球首发仪式将正式进行线上发布! [b] [color=#ff0000]2022年4月15日14:00[/color][/b]诚邀各位莅临MobiNova的世界,一同解锁细胞的无限可能! [img=,442,34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4/202204141904574225_9730_2507958_3.png!w442x348.jpg[/img][img]file:///C:/Users/wangqy/AppData/Local/Temp/%E4%BC%81%E4%B8%9A%E5%BE%AE%E4%BF%A1%E6%88%AA%E5%9B%BE_16499342329421.png[/img] [b][size=18px] [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20.gif[/img] 直达会场:[/size][/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obinova20220415/][b][size=18px]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obinova20220415/[/size][/b][/url][img=,480,16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4/202204141901011128_219_2507958_3.jpg!w480x1600.jpg[/img]

  • 全球首发仪式|新星NOVA—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4月15日14:00等你来!

    [font=&]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成为生命健康领域追逐的热点,可应用于肿瘤异质性研究、干细胞分化以及组织器官发育研究、神经系统发育研究、免疫方向研究、疾病分型和药物机制以及用药指导等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市场对单细胞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单组学到多组学、从基本到高通量、从哺乳动物到微生物。墨卓生物即将推出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助力科学研究,MobiNova-100是墨卓团队过去数年磨一剑的结晶,是一个真正稳定、精准、可信赖的技术平台,在关键的性能指标上接近甚至部分超越了国际一流水平。一次可探索最多数十万单细胞,实现极高的细胞捕获率,精准捕获细胞信息;单次运行仅需十分钟,最大程度保证数据质量,给用户提供可信赖的解决方案。[/font][font=&] “新星”升越 ,创新不止,创新是墨卓生物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引擎,新星NOVA—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建库系统全球首发仪式将正式进行线上发布![/font][font=&] [/font][b][color=#ff0000]2022年4月15日14:00[/color][/b][font=&]诚邀各位莅临MobiNova的世界,一同解锁细胞的无限可能![/font][font=&] [/font][img=,442,34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4/202204141904574225_9730_2507958_3.png!w442x348.jp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3/202403181711578855_8023_2507958_3.png[/img][b][size=18px][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20.gif[/img] 直达会场:[/size][/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obinova20220415/][b][size=18px]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obinova20220415/[/size][/b][/url][img=,480,16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4/202204141901011128_219_2507958_3.jpg!w480x1600.jpg[/img]

  • 在人类骨髓中发现可以分化为整个免疫系统所需细胞的祖细胞

    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在人类骨髓干细胞和所有的免疫细胞之间存在一类“环节缺失”(missing link)的细胞。这或许为我们深入理解免疫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帮助。相关研究刊登在了9月2日的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这项研究是在人类骨髓中进行的,因为其包含了产生人类自出生后所需血液的所有的干细胞。理解成人正常血液的形成是揭开白血病发病机制关键的一步。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重点研究了骨髓中的血液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生存时间比较久,可以再生,而且可以产生所有的血液细胞。在这过程中,干细胞可以分裂产生其发育的中间状态体,称为前体干细胞,前体干细胞可以产生血液的不同谱系,比如产生红细胞或者血小板等。和干细胞一样,祖细胞也非常稀少,因此研究就好比海里捞针一样,研究者Lisa这样说,此前的研究工作中,他们发现了一种具有部分分化能力、相当成熟的淋巴祖细胞。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者描述了一种更为原始的可以分化为整个免疫系统所需细胞的祖细胞。

  • EPR与自由基捕获实验

    先说说什么是自旋捕获吧,EPR是一种波谱学仪器,它是检测未成对电子的一种波谱学方法,自由基即是带有未成对电子的体系。但是既然是仪器,就有其特定的检测限,这个限一个限在样品量,另一个就是时间。样品量的限度不同型号有不同的最低检测限,Bruker的通常在10的9次方量级,基本上可达nMol量级吧,但是这个量级是样品中同一时刻(即检测时刻)的未成对电子量。而检测时间,对于扫场实验来说,一般是在分钟量级,即样品中的未成对电子的寿命起码要在分钟量级。问题就来了,很多氧化性很强的自由基,比如羟基、超氧、碳中心自由基等,它们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所以同一时刻的寿命会非常短,分钟量级的时间检测限,根本测不到它们的信号。为了实现检测,人们找到了一种自旋捕获剂的化学分子,它们会与这些寿命短的自由基结合,生成一种寿命较长的自旋加合物(spin adduct),加合物的寿命通常在10分钟到2小时不等。[img]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8l5lSW5ibxauQAJolLvrTHWBPWDdcibFqh1nPPibMGhTeIm9TXLGicLAhRZRYfibBwtlygwEnURNSyqsOMdhLcT16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img]商用捕获剂通常有几种,最常见的是PBN和DMPO,PBN由于其自旋加合物谱图没有特异性,因此多用来定量,但是其耐高温,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光照。与之对应的DMPO,其谱图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因此多用来定性和定量,但是DMPO不能承受高温,有个别用户研究发现,其UV光照也易分解。这两种捕获剂呢都可以从很多商业平台购买,但是通常买来的是纯的(DMPO一般在两千多1ml吧),不纯的会便宜很多,但是需要用户自行再提纯一次。通常一个捕获剂分子能捕获一个分子的自由基基团,不能重复利用,因此需要用户自行对自己体系中可能产生的自由基量进行估计,然后DMPO的加入量需要在自由基量的50-100倍的浓度(以防漏掉一些自由基,以及考虑到反应效率的问题)。新购置的DMPO,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平时需要的浓度进行初步的稀释,稀释之后平均分成10份或20份,然后每一小份进行除氧处理,之后密封好放入-20摄氏度的冰箱中保存。每次实验使用时,拿出一小份,一次用完,如果用不完,没有污染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再次除氧之后密封保存(建议是小份的量可以做到一次用完,接触氧之后,容易变质,不易再长期保存)。然后先把样品反应物中的一样处理好,之后加入DMPO,再然后加入第二反应物。即有一个要点:在反应开始之前把DMPO加入!至于DMPO的浓度,需要根据不同的反应,评估生成自由基的量,再根据这个量评估DMPO需要加入的量。加入第二反应物之后,尽快取样,进行EPR测量!通常用仪器默认的参数即可测到这些捕获后的自旋加合物的信号,如果一时测不到,可以考虑二维时间实验,等待一段时间,即给体系一些反应时间,让DMPO与自由基充分反应,累积一定的加合物的量之后再进行EPR检测。当然,如果不放心就做二维实验,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得到初始信号之后,再进行EPR实验参数优化,调整功率及调制幅度,达到最优,不过,一般文献中DMPO-羟基都是用10dB,即20mW.关于参数优化,将会在EPR实验中再详细讲述。

  • 水杨酸捕获羟基自由基的条件设置

    我们用水杨酸浸渍膜来捕获羟基自由基,捕获液尝试过用0.05水杨酸溶于500ml 35%乙醇(这是过去师姐总结的方法),但我们现在用这个方法无法检测出2.5-二羟基苯甲酸,只检测出水杨酸,标准样是可以出峰的,所以色谱仪和色谱柱应该是没有问题,那么方法应该怎么改进。问题来了:水杨酸捕获液的浓度应该多少?具体怎么配制?检测波长设定多少?捕获时间要多长?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单细胞建库试剂盒采购项目

    [quote]项目概况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单细胞建库试剂盒采购项目 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甲43号金运大厦B座1103室(西直门文慧桥西南角)。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2年11月16日 14点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quote][font=inherit]一、项目基本情况[/font]项目编号:HSZT2022HC/186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单细胞建库试剂盒采购项目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预算金额:96.9193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96.9193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1.1.4 采购内容:遴选1家供应商为采购人提供如下试剂采购[table][tr][td][align=center][font=inherit]包号[/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inherit]采购试剂名称[/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inherit]数量[/font][/align][align=center][font=inherit](台/套)[/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inherit]最高投标限价[/font][/align][align=center][font=inherit](人民币:万元)[/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inherit]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inherit]项目用途[/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单细胞建库试剂盒[/align][/td][td][align=center]可做80个样本,含80次单细胞基因表达的全部试剂[/align][/td][td][align=center]96.9193[/align][/td][td][align=center]是[/align][/td][td][align=center]科研[/align][/td][/tr][/table][b][font=inherit]附件:采购内容及要求[/font][/b][align=center][font=inherit]单细胞建库试剂盒采购内容及要求[/font][/align][b][font=inherit]1.工作条件:参照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实验室相关要求。[/font][font=inherit]2.试剂功能:[/font][/b]试剂盒可以完成80个反应的单细胞基因表达测序文库构建,提供从悬浮细胞到构建完成的测序文库的全部相关试剂。[b][font=inherit]3.技术指标:[/font][/b]#3.1 每份凝胶微珠反应试剂可以通过10x Genomics仪器在微流控芯片中为每个样本提供不少于200万个独立的液滴反应体系,凝胶微珠含有75万个独特的序列标签(每个标签由14个碱基构成);3.2 一张芯片实验可处理样本数量不少于8个。[font=inherit]#[/font]3.3 试剂捕获细胞的效率:在每份样本的细胞群体中捕获大于50%的细胞,每1000个捕获细胞中含有双细胞的比例低于0.8%;[font=inherit]#[/font]3.4 反应时间及通量:在30分钟内完成独立样本的细胞包裹裂解等过程,针对单个样本可同时完成1000-10000个细胞的制备;[font=inherit]#[/font]3.5 提供单细胞建库全部应用试剂;3.6 系统提供Illumina兼容测序文库;[font=inherit]#[/font]3.7 在100k reads/cell测序深度下,检测293T细胞的基因数量不少于3000个[font=inherit]*3.8[/font]试剂到货验收后,有效期不少于3个月。[b][font=inherit]4.产品配置要求[/font][/b]单细胞建库试剂盒:数量要求——可做80个样本,含80次单细胞基因表达的全部试剂[b][font=inherit]5.技术文件:[/font][/b]5.1 试剂详细配置清单、各项技术参数及技术证明文件。5.2 技术服务条款、技术培训条款及售后服务承诺。[b][font=inherit]6.报价方式:[/font][/b]以免税单价报价,对原产于美国的产品,进口时在正常的科创免税之外,中国政府加征的特殊关税由中标人承担。[b][font=inherit]7.延误到货处罚:[/font][/b]超过约定的时间到货或发货(非免税试剂在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到货,免税试剂在拿到免表通知后2周内发货),罚金为当批次货款的5%,之后每延后5个工作日,增加1%的当批次货款罚金,罚金不超过当批次货款的15% 。[font=inherit]8. [/font][font=inherit]订货数量:可做80个样本,含80次单细胞基因表达的全部试剂[/font][font=inherit]9.交货地点:[/font][font=inherit]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用户指定地点[/font][font=inherit]。[/font][font=inherit]10.交货日期:非免税试剂在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到货,免税试剂在拿到免表通知后2周内发货。[/font]合同履行期限:非免税试剂在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到货,免税试剂在拿到免表通知后2周内发货。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11月06日:ImageXpress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http://img3.17img.cn/bbs/upfile/images/20100518/201005181701392921.gifImageXpress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讲座时间:2014年11月06日 14:00 主讲人:郭海利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http://img3.17img.cn/bbs/upfile/images/20100518/201005181701392921.gif【简介】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随着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力越来越明显,围绕干细胞的科学研究热度不断升高干细胞的研究与其他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虽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对分化过程的研究。同时又由于干细胞数量少,难以纯化和大批量培养,同时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密切,使得干细胞相关实验比传统的单线性/单参数的实验需要更多的检测指标,对动态、长时程的观察提出了新的要求。 ImageXpress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具有图像采集方式灵活,成像质量高。同时具有丰富的分析参数,智能化,可拓展的分析软件。满足了干细胞研究的需求。而高内涵成像系统的自动化特点,又为海量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提供了细胞信息学研究的坚实基础。-------------------------------------------------------------------------------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参加。2、报名并参会用户有机会获得100元手机充值卡一张哦~3、报名截止时间:2014年11月06日 13:30 4、报名参会: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2195、报名及参会咨询:QQ群—231246773

  • 《细胞》:2011年度五大研究发现

    1. 利用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构建出小鼠精子祖细胞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通过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ESCs)和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s),形成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like cells, PGCLCs),最后进一步分化,通过体内植入不能生育的小鼠睾丸中,产生了外观正常的精子。将这些精子注射到雌性小鼠的卵细胞中,不久雌性小鼠生出了健康的小鼠后代。2. 鉴定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的生物标记美国研究人员利用一种一般性和无偏差的方法---组合文库筛选(Combinatorial Library Screening)来鉴定出诊断上有用的抗体,而避免进行抗原鉴定。该方法涉及利用非自然的合成分子组合文库对病人血清样品和对照样品进行比较性筛选,这样就可鉴定出病人血清样品中要比和对照样品中保留极其多IgG抗体的分子,随后利用这些分子作为捕获试剂来捕获诊断上有用的抗体。研究人员利用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小鼠模式动物和证实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并利用该方法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式动物中鉴定出两种候选的IgG抗体生物标记。3. 发现干细胞多能性的选择性剪接开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进化上保守的特异的FOXP1选择性剪接开关,可调控干细胞的多能性。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剪接开关产生的FOXP1胚胎干细胞特异性异构体,与典型的FOXP1异构体相比,着不同的DNA结合性质。选择性剪接事件改变了FOXP1胚胎干细胞特异性异构体的DNA结合性质,促进维持多能性所需的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包括OCT4、NANOG、NR5A2和GDF3,同时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所需的基因。同时,研究小组还发现FOXP1胚胎干细胞特异性异构体促进体细胞高效重编程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4. 追踪神经胶质瘤的起源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双标记嵌合分析(Mosaic Analysis with Double Markers,MADM)---该技术的精髓在于用绿色荧光蛋白明确标示突变细胞,还有一个关键特色就是无论一个突变的绿色细胞何时产生,总是同时产生一个正常的红色细胞---来分析神经胶质瘤(glioma)的起源。他们将胶质瘤病人体内发现的两种流行突变p53与NF1导入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中,对源自神经干细胞的所有细胞系所作的进一步分析清楚地显示了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是该肿瘤的来源细胞,因为任何可见的肿瘤标志可被检出之前,变异的绿色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其正常的红色对应物数量,足足超了130倍。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点,研究人员也将p53与NF1突变直接导入小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结果发现这些小鼠产生神经胶质瘤,从而再次证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是神经胶质瘤的来源。5. 发现新的组蛋白修饰方式美国芝加哥大学Ben Mary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员在细胞中筛查出了67个新组蛋白修饰标记,并从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方式---赖氨酸巴豆酰化(lysine crotonylation)修饰。通过进一步的结构及基因组定位分析,研究人员证实氨酸巴豆酰化修饰是一种进化高度保守,且在生物学功能上完全不同于组蛋白赖氨酸乙酰化的蛋白质修饰方式。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人类体细胞和小鼠精子细胞基因组中,组蛋白赖氨酸巴豆酰化分布于基因活性转录启动区域或增强子上。在减数分裂后的精子细胞中,赖氨酸巴豆酰化高丰度集中在性染色体上,被用来标记睾丸特异性基因。

  • 电子捕获检测器被污染后处理方法

    电子捕获检测器被污染后处理方法

    张晓东 ,孙峰 ,郑祺(日照市卫生防疫站 ,山东 276800)电子捕获(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ECD)是一种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器 ,目前在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由于ECD检测器线性范围窄 ,往往因受复杂性组分浓度的影响或使用不当引起检测器有污染 ,致使检测器性能下降。对受污染的检测器一般是采取热清洗法、热水蒸汽法和氢气还原清洗法进行处理 ,此类方法适用于检测器管道的污染或进样量过载引起的放射源轻微的污染。而对于污染严重的检测器 ,以往方法是将检测器经过拆卸取出放射源进行处理。但检测器拆卸处理的成功率只占 30 % ,而且处理后放射性同位素Ni63将会流失 ,缩短检测器的使用寿命。更为严重的是拆卸处理过程中放射源Ni63暴露于外环境中 ,污染周围环境 ,危害人体健康。为此根据电子捕获检测器的结构和特点,以岛津 GC - 9A电子捕获检测器为例 ,在放射源 Ni63处于封闭状态的情况下 ,利用活性溶剂 —超声洗脱的方法对受污染检测器进行处理 ,使检测器的性能得到恢复 ,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 故障的判定仪器噪声大 ,信噪比下降 ,基线漂移严重 ,线性范围变窄 ,电平值增高 ,出现倒峰。2 处理方法2.1.1 仪器与试剂  超声波分离器 ,EP— 3013B γ辐射仪 ,2. 5ml一次性注射器 ,甲醇(GR) ,丙酮(GR) ,1 #清洗剂:洗涤剂(主要成分为 Triton X— 100) 0. 5ml 加入丙酮 50ml 混匀。2 #清洗剂:洗涤剂0. 3ml 加入甲醇50ml 混匀。2.1.2 步骤   将污染严重的电子捕获检测器从气相色谱仪中拆除 ,使检测器的接柱口朝上 ,用2. 5ml 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 5ml1 #清洗剂 ,从载气出口处注入 ,待载气进口和柱子接口处流出溶液时 ,分别用胶塞塞住管口放入超声波分离器中洗涤20min。将检测器中的洗涤液弃去 ,再注入 2 #清洗剂溶剂放入超声波分离器中洗涤 10min ,再将检测器中的洗涤液弃去 ,用3ml 甲醇溶液分3次冲洗 ,待溶剂挥干后 ,装入气相色谱仪 ,接空玻璃柱通入氮气以90ml/ min流速保持 20min ,然后接通电源使检测器温度升到使用温度 ,当仪器条件达到平衡时 ,观察处理后检测器的基流情况 ,使仪器处于正常工件状态后 ,接色普柱进行样品分析。3 讨论与小结311 近年来随着色谱分析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发展 ,电子捕获检测器在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检测器污染也成为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污染一般有两种情况:1、被测组分中的杂质直接俘获 ECD中的电子 ,使检测器基流下降或恒电流方式中的基频增高;2、放射源表面受被测组分中的杂质污染 ,使放射源电离能力下降 ,从而使直流电压和频率方式 ECD基流下降或恒电流方式中基频增高。检测器中放射源Ni63耐高温 ,使用温度为 350℃,半衰期为 85 年,因此放射源Ni63在不泄露的情况下是不会流失的。所以对于以上两种情况的污染不要误认为是检测器中放射源流失或检测器已损坏 ,只要进行有妥善的处理便可恢复检测器的性能。312 该方法是利用超声波分离作用 ,在不拆卸检测器情况下 ,使镍源处于封闭状态 ,清除检测器管道或放射源的杂质 ,避免因拆卸处理造成检测器损坏或性能的降低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仪器经处理待基线稳定后 ,按照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700 - 900)规定 ,以 0. 1 μg/ ml 丙体六六六 —正已烷溶液为标准标物质 ,对检测器进行检定。其基线噪声为 0. 1mV ,基线漂移为0. 23mV/ 30min ,检测限为 9. 6 ×10 - 13g/ ml ,符合规程要求。处理效果见色谱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21035_385320_1621890_3.jpg对处理液进行放射线检测 ,检测器放射剂量率本底为 4.96×10 - 9μR/ h ,处理液放射剂量率:1 #清洗液为 5. 10 ×10 - 9μR/ h ,2 #清洗液92 ×10 - 9μR/ h ,甲醇 4. 84 ×10 - 9μR/ h ,通过检测清洗液中不存在放射源Ni63。结果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使用安全、处理过程中不损坏检测器。参 考 文 献1 吴烈钧,等主编[/fo

  • 电子捕获检测器池结构详解

    电子捕获检测器池结构详解

    [align=left][color=black]电子捕获检测器池结构[/color][/align][align=left][color=black]电子捕获检测器池结构要有利于收集电子,而不收集负离子,这是一大原则。如果两者不能明显区分,将出现非线性响应。[/color][/align][align=left][color=black]通常,电子捕获检测器池结构按照放射源、电极位置及形状(电场分布)、气体流路和池的几何形状,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平行板型、同轴圆筒型和位移同轴圆筒型三种,见图(a)、(b)、(c)。[/color][/align][align=left][color=black][img=,426,32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9/201809070854229879_7658_2384346_3.png!w426x320.jpg[/img][img=,420,19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9/201809070854237330_1037_2384346_3.png!w420x194.jpg[/img][img=,515,19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9/201809070854243950_3062_2384346_3.png!w515x197.jpg[/img][/color][/align][align=left][color=black]图 1 三种电子捕获检测器池结构示意图[/color][/align][color=black]1[/color][color=black].平行版型[/color][color=black]为早期使用的一种结构,因池体积太大等弊端,已经基本被淘汰。[/color][color=black]2[/color][color=black].同轴圆筒型[/color][color=black]这是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与平行板型相比,相同面积的放射源箔,要求从放射源至阳极的距离,应大于β粒子的射程。将其电离,β粒子本身亦变成热电子,产生最大基流。同时又可防止高速的β粒子碰撞至阳阳极时,造成表面侵蚀。但此距离又不能太大。若距离太大,当窄的(约1μs)低压(50V)脉冲加至极阳时,可能池中的电子不能完全被收集,特别是用[sup]63[/sup]Ni源,N[sub]2[/sub]作载气时,很容易出现此问题。而小直径的[sup]3[/sup]H[sub]2[/sub]源,用Ar-CH[sub]4[/sub]作载气时,则不易出现。因[sup]63[/sup]Ni源与[sup]3[/sup]H[sub]2[/sub]源相比,前者的β粒子能量大于后者;N[sub]2[/sub]与Ar-CH[sub]4[/sub]相比,前者使高能电子降低能量变成热电子的能力不如后者。文献已表明:对10mCi的[sup]63[/sup]Ni源,如用Ar-CH[sub]4[/sub]作载气,40V脉冲高度时,<4μs的脉冲宽度还能安全收集池中的所有电子,而用N[sub]2[/sub]载气,脉冲宽度必须大于20μs才能完全收集。通常,接填充柱的同轴型电子捕获检测器,其池体积为2-4mL。[/color][color=black]3[/color][color=black].这是近年发展的一种较新结构。与同轴圆筒型相比,相同面积的放射源箔,池体积可更小。因阳极已从射线的发射区内移出,β射线不大可能与阳极相撞,故其池腔直径可更小。但还要考虑到以下两种情况:①如何尽量减小粒子和放射晾本身相撞;②调整阳极移出的距离,保证在脉冲宽度小时,电子捕获检测器池中的电子亦能完全被收集。7.5mCi[sup]63[/sup]Ni源、池体积为0.3mL的电子捕获检测器,在N[sub]2[/sub]作载气时,-50V脉冲高度、0.64μs的脉冲宽度即可完全收集池中的电子。近年毛细管柱的电子捕获检测器,均是此结构。图(a)、(b)为两种微电子捕获检测器示意图,池腔体积分别为150μL和100μL。[/color][color=black]另外,按负空间电荷理论,岛津GC-17A的“洁净”电子捕获检测器,使柱后流出组分不直接与放射源接触,这样,既可正常响应,又可防止样品对箔的污染。特别是在分析一些粉“脏”的样品,如变压器油或动物组织中的农药时,更为理想,见图(c)。[/color][color=black] [/color]

  • 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特点

    [b][url=http://www.f-lab.cn/cell-analyzers/puncher.html][b]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b][/url]是可用于单细胞转移,单细胞分离和单细胞隔离,单细胞成像应用的多功能单细胞分离操作仪器,它可以实现从微孔芯片转移单细胞到细胞收集管中。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b][color=#666666]集单细胞成像,单细胞隔离,单细胞选择功能于一体,自动聚焦成像。[/color][b]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转移单细胞到Eppendorf微管,PCR微孔板或其它反应微管中,[/b][color=#666666]在隔离单细胞后,它可以对选定收集的细胞进行扫描并成像。[/color][b]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b][color=#666666]采用Nikon Ti-2倒置荧光显微镜,配备自动扫描显微镜载物台,自动聚焦器件,高灵敏度荧光CCD相机和LED激发光源组建而成。[/color][img=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http://www.f-lab.cn/Upload/single-cell-isolation.JPG[/img][b]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b]特点完全自动化,步进系统高质量单细胞荧光成像单细胞分离的效率超过90% 超过70%分离的细胞增殖 分离后兼容所有的单细胞的WGA工具包(放大器的‐1,picoplex,复制‐G)实惠微Wells基于硅微孔微腔。由薄膜封闭70µ m,井底直径(1µ m),包含一个单孔。样品流体进入威尔斯并从底部的孔隙中流出。单个细胞被拖着走。一旦单个细胞降落到孔隙上,流动停止,其他细胞就不会进入井内。有用的细胞被识别出来。选定的细胞穿孔从微孔到384孔PCR板或离心管等等。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url]http://www.f-lab.cn/cell-analyzers/puncher.html[/url]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