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熔融式药物研发机

仪器信息网熔融式药物研发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熔融式药物研发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熔融式药物研发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熔融式药物研发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熔融式药物研发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熔融式药物研发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熔融式药物研发机相关的解决方案。

熔融式药物研发机相关的论坛

  • 【资料】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药物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使用或产生而又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根据国际化学品安全性纲要,以及美国环境保护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等公布的研究结果,很多有机溶剂对环境、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为保障药物的质量和用药安全,以及保护环境,需要对残留溶剂进行研究和控制。本指导原则是在参考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颁布的残留溶剂研究指导原则,美国药典(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USP)、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 BP)、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EP)、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 ChP)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药物研发的特点,通过分析、研究残留溶剂问题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制定的。本指导原则总结了对残留溶剂问题的一般认识,旨在帮助药物研发者科学合理的进行残留溶剂方面的研究,也为药物评价者提供参考。考虑到残留溶剂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本指导原则主要对原料药的残留溶剂问题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和总结药物研究过程中对残留溶剂问题的一般性原则。药物研发者可参考本指导原则对制剂和辅料的残留溶剂问题进行研究。考虑到药物研究开发的阶段性,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

  • 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 药物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使用或产生而又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根据国际化学品安全性纲要,以及美国环境保护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等公布的研究结果,很多有机溶剂对环境、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为保障药物的质量和用药安全,以及保护环境,需要对残留溶剂进行研究和控制。 本指导原则是在参考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颁布的残留溶剂研究指导原则,美国药典(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USP)、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 BP)、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EP)、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 ChP)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药物研发的特点,通过分析、研究残留溶剂问题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制定的。本指导原则总结了对残留溶剂问题的一般认识,旨在帮助药物研发者科学合理的进行残留溶剂方面的研究,也为药物评价者提供参考。 考虑到残留溶剂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本指导原则主要对原料药的残留溶剂问题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和总结药物研究过程中对残留溶剂问题的一般性原则。药物研发者可参考本指导原则对制剂和辅料的残留溶剂问题进行研究。 考虑到药物研究开发的阶段性,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 二、基本内容 (一)残留溶剂研究的基本原则 1、确定残留溶剂的研究对象 从理论上讲,药物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均有残留的可能,均应进行残留量的研究。但是,药物研发者可以通过对有机溶剂的性质、药物制备工艺等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依据,有选择性的对某些溶剂进行残留量研究,这样,既可以合理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又有利于降低药物研究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药物研发者在进行残留溶剂研究之前,需要首先对药物中可能存在的残留溶剂进行分析,以确定何种溶剂需要进行残留量的检测和控制。 2、确定残留溶剂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原料药中有机残留溶剂与其制备工艺密切相关,同时也需要结合其制剂的临床应用特点来考虑如何对可能残留的溶剂进行研究。 2.1 原料药制备工艺 原料药制备工艺中可能涉及的残留溶剂主要有三种来源:合成原料或反应溶剂、反应副产物、由合成原料或反应溶剂引入。其中作为合成原料或反应溶剂是最常见的残留溶剂来源,本部分主要对此进行讨论。 影响终产物中残留溶剂水平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合成路线的长短,有机溶剂在其中使用的步骤,后续步骤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对之前使用的溶剂的影响,中间体的纯化方法、干燥条件,终产品精制方法和条件等等。 2.1.1 合成路线 由于有机化学反应及后处理工艺的复杂性,对于在得到终产物之前的第几步工艺中使用的溶剂可能在终产物中残留不可能有准确定论。但是,一般来说,后面几步中使用的溶剂的残留可能性较大,因此,对于较长路线的工艺,尤其需要关注后几步所使用的各类溶剂。 2.1.2 后续溶剂的影响 后续使用的溶剂对此前使用溶剂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取决于各溶剂的性质、后续反应中物料状态以及后续步骤除去溶剂的方法等。 2.1.3 中间体的影响 中间体的处理方法、纯化方法和干燥条件等影响中间体的残留溶剂情况,从而影响终产品的溶剂残留情况。 2.2 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特点 控制原料药的残留溶剂,最终目的是控制制剂的残留溶剂,使之符合规定。有时候根据制剂的一些特点,可能对原料药残留溶剂的研究和限度要求进行特殊性的考虑。需要注意,以下所列的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在考虑下列因素时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2.2.1 剂型、给药途径 不同制剂发挥疗效的机理不同,对其残留溶剂的要求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注射剂与某些局部使用局部发挥药效的皮肤用制剂相比,残留溶剂的要求就可能相对比较严格。 2.2.2 处方 辅料的残留溶剂也是制剂残留溶剂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处方中所使用辅料的残留溶剂水平的了解,可以估算原料药中所能允许存在的残留溶剂水平。 2.2.3 工艺 制剂的制备工艺可能引入新的溶剂,也可能使原料药和辅料中的残留溶剂水平降低。例如素片包衣可能引入新的残留溶剂,干燥工艺可能降低残留溶剂水平等。 2.2.4 适应症 出于治疗一些特殊疾病的考虑,有时候较高水平甚至超出安全值水平的残留溶剂也可能被允许,但需要进行充分的利弊分析。 2.2.5 剂量、用药周期 高剂量、长期用药的制剂,与低剂量、短期用药的制剂相比,对于残留溶剂的要求可能相对严格一些。 3、残留溶剂分类及研究原则 根据有机溶剂对人体及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的程度,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进行研究: 3.1 第一类溶剂及研究原则 第一类溶剂是指人体致癌物、疑为人体致癌物或环境危害物的有机溶剂。因其具有不可接受的毒性或对环境造成公害,在原料药、辅料以及制剂生产中应该避免使用。当根据文献或其他相关资料确定合成路线,涉及到第一类溶剂的使用时,建议重新设计不使用第一类溶剂的合成路线,或者进行替代研究。 由于有机溶剂的选用是合成工艺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建议替代研究在工艺研究初期即开始进行,这样,有利于将由于溶剂替换对后续的结构确证、质量研究、稳定性考察的影响降至最低。但替代研究是一项比较复杂、耗时的工作,有时候由于条件、时间等的限制,替代研究工作在临床研究前可能无法充分进行。在严格控制残留溶剂量的前提下,可使药物进入临床研究。在临床研究期间、注册标准试行期间、注册标准转正后,仍可进一步进行替代溶剂的研究工作。 因为溶剂的改变可能导致产品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质量的改变,因此如发生溶剂的替代,则需要进行溶剂改变前后的产品物理化学性质、质量的对比研究,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结构对比确证,以说明产品的结构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工艺中不可避免的使用了第一类溶剂,则需要严格控制残留量,无论任何步骤使用,均需进行残留量检测。 3.2 第二类溶剂及研究原则 第二类溶剂是指有非遗传毒性致癌(动物实验)、或可能导致其他不可逆毒性(如神经毒性或致畸性)、或可能具有其他严重的但可逆毒性的有机溶剂。此类溶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和第一类溶剂相比毒性较小,建议限制使用,以防止对病人潜在的不良影响。 考虑到第二类溶剂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所使用的溶剂在终产品中残留的可能性,建议对合成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第二类溶剂进行残留量研究,以使药物研发者全面掌握产品质量情况,为最终制定合理可行的质量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3.3 第三类溶剂及研究原则 第三类溶剂是GMP或其他质量要求限制使用,对人体低毒的溶剂。第三类溶剂属于低毒性溶剂,对人体或环境的危害较小,人体可接受的粗略浓度限度为0.5%,因此建议可仅对在终产品精制过程中使用的第三类溶剂进行残留量研究。 3.4 尚无足够毒性资料的溶剂及研究原则 这类溶剂在药物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但目前尚无足够的毒理学研究资料。建议药物研发者根据生产工艺和溶剂的特点,必要时进行残留量研究。 随着对这类溶剂毒理学等研究的逐步深入,将根据研究结果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归类。 (二)研究方法的建立及方法学验证 在确定了需要进行残留量研究的溶剂后,需要通过方法学研究建立合理可行的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也有其他一些检测方法。 1、研究方法的建立 1.1 气相色谱法(GC法) GC法具有检测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的特点,采用此法所需的样品用量较少,基本可以满足所有残留溶剂测定的要求。采用GC法时,需要结合药物和所要检测的溶剂的性质,通过方法学研究确定合适的检测条件。由于通常要同时检测多种溶剂,为操作的可行性和简便性,建议尽量采用同样的检测条件控制尽量多种类的残留溶剂。 1.1.1 进样方法 GC法包括溶液直接进样和顶空进样两种进样方法。通常情况下,沸点低的溶剂建议采用顶空进样法,沸点高的溶剂可以采用溶液直接进样法,当样品本身对测定有影响时,也建议采用顶空进样法。 1.1.2 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对于固体原料药,如采用溶液直接进样法,需先用水或合适的溶剂使原料药溶解,以使其中的有机溶剂释放于溶液中,才能被准确测定。如采用顶空进样法,通常以水作溶剂;当药物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一定浓度的酸或碱液中时,可采用不挥发的酸或碱液为溶剂,但不能使用盐酸溶液或氨水;对于非水溶性药物,可采用合适的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为溶剂。 不管采用何种进样法,所选择的溶剂应能够尽量同时溶解样品和待检残留溶剂,所

  • DSC检测药物熔点时必许二次升温吗?求大师指教!

    各位大神,DSC检测药物熔点时必须二次升温吗?最近用熔点仪和热分析仪分别测定同一种药物的熔点,结果差了接近20℃,熔点仪测定时药物很早就出现塌陷和萎缩,并且迅速是上升至高处,热分析测定时用一次升温的熔融峰作为熔点值这样会有偏差吗?请专家给分析一下,先谢过了!

  • “全球新”引领药物研发新格局

    转自【资讯中心】自去年3月新的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实施以来,已有539件化学药品注册申请按照新注册分类进行申报,其中创新药291件,占53.99%。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全球新”政策的引领下,我国的药品注册申报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记者日前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获悉,自去年3月新的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实施以来,已有539件化学药品注册申请按照新注册分类进行申报,其中创新药291件,占53.99%。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全球新”政策的引领下,我国的药品注册申报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中国新药“全球新” 才能走上世界舞台  按照国务院改革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要求,经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同意,去年3月4日国家总局出台了《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将新药定义由过去的“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调整为“未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是一个质的改变。  国家总局药化注册司负责人表示,新药概念的改变传递出一个信号:我们需要的新药,不是已有药品的简单重复,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药。这一改变,为的是鼓励业界走创新之路,更多地研发出青蒿素一样的药品,得到全球认可,解决病患疾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中国制药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生产的新药走上世界舞台。这一政策同时也是希望鼓励国外药企研发的药品早日到中国来,让中国患者早日用上更好更新的药品,更好地满足公众用药需求。  对于按新注册分类申报的化学药品注册申请,总局实行了新的审评审批标准。对于创新药,一是强调“创新性”,即应具备“全球新”的物质结构;二是强调药物具有临床价值:对于改良型新药,强调“优效性”,即相较于被改良的药品,具备明显的临床优势;对于仿制药,强调“一致性”,要求质量、疗效应与原研药品一致。  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法规与注册部总监由春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分类改革理念与国际接轨,体现了鼓励创新的监管思路,新药的含金量明显增加,审评审批的重点放在了创新药及改良型新药的临床价值和应用优势上,让创新脱颖而出,使审评审批标准更合理,对真正专注研发、专注质量的企业,无疑是一大利好。  创新药申报据半 药企研发趋于理性  在国家鼓励创新政策的影响下,2016年,药品注册申报结构明显优化,药企研发申报更加趋于理性。截至去年年底,按照新注册分类进行申报的药品注册申请中,创新药占据了半壁江山。过去以仿制药申报为主的格局正在逐渐被创新药所替代。  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处副处长方维介绍,广东省2016年创新药的申报数量为50个,创历史新高,而2015年只有20个,企业研发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另据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统计,江苏省去年共受理药品注册申请176件,其中创新药注册申请137件,仿制药注册申请39件,创新药申请数量明显增加。  前不久,记者在对多地的走访中,切实感受到了鼓励创新政策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在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园区,坐落着一家家比肩而立的跨国药企研发中心、一个个海归创业的创新型企业。在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新政鼓励下,企业研发势头强劲。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处处长张清告诉记者,上海申报的15个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注册申请中,就有6个是“全球新”的创新药。  在集聚了大量高端企业和高端人才的泰州医药城,创新成果更加明显。据泰州医药城新药申报服务中心主任戴伟民介绍,改革之前,园区药品注册申报以仿制药为主,改革之后,仿制药申报数量急剧减少,创新药申报数量逐步增加。在去年的146项临床申请中,有15个一类化药新药和22个生物制品,创新药占比25.3%。在113个已获临床批件中,有15个一类化药新药和9个生物制品,创新药占比21.2%。2016年新增临床批件中,有11个一类化药新药和2个生物制品,创新药申报数量比上年增长了6.5倍。  新药研发成果初现 业界期待政策持续向好  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新政改变了医药研发生态,使行业环境趋于合理、公正和规范,新的研发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新一代无氟喹诺酮类药物国家1.1类新药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获批上市,第一个国产生物制品创新药“派格宾”获批上市,中药新药——世界上首个专门针对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有效方剂“金花清感方”面世,另外还有双价人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HPV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人二倍体细胞)、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多个创新药获批̷̷  从长远来看,创新药物的研发能力仍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也有药企直言,创新药的研发难度很大。新药研究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一个新药研发大约会历经七八年的时间,有的甚至更长,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还要有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这些都成为制约药物研发创新的瓶颈。  麦肯锡咨询公司前不久发布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显示,2015年全世界创新药市场近60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4万亿元,但我国占据的市场却不足100亿美元,其中在我国首次获批上市的19个创新产品贡献不到5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的药物研发水平与国外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丁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是人口大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必须要有自己研发的新药。但做好新药,只靠企业和科学家不行,良好的政策环境至关重要。近年来在药审改革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新药研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创新药正在崛起,相信未来几年,国内创新药格局将会有较大改观。  制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推动监管制度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亚太质量管理负责人肖志坚表示,阿斯利康会将国际领先创新药物的早期研发带到中国,通过“全球新”的注册途径进行研发申报,加速新药在中国的开发,早日惠及中国患者。  部分医药企业同时建议,加快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坚持不懈地把改革进行到底,进一步完善审评标准规范和技术指南,研究临床试验管理、数据保护、专利链接等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政策,为药物研发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让更多的创新成果惠及百姓。“全球新”引领药物研发新格局_资讯中心_仪器信息网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0213/212797.shtml

  • 制药企业药物合成研发和CRO的区别

    制药企业药物合成研发人员,与CRO(医药研发外包)合成人员的不同:CRO合成人员一般是medichem和process。medichem合成人员认为最自豪,最自鸣得意的就是, 就是我一年做了多少化学反应,做了多少新的物质。而往往很多反应,只要反应,有他要的东西,不考虑如何优化,如何提纯处理,就直接送制备色谱了,得到他要的产物,鉴定合成,工作就完成了。process合成人员的工作应该是药物发现过程中的化学研究阶段,将工艺放大生产出1kg级别,10kg级别规模的目标化合物,用于满足临床前研究、剂型、初步临床的需求。一个合格的制药企业药物合成研发人员的工作主要是药物仿制或者药物发现过程中的化学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合成路线的确定、优化、验证,含量测定以及质量标准的制定等,相比较CRO合成人员的合成工作来说要相对复杂繁琐。这就要求合成研发工作者在必须掌握药物合成发面的专业知识外,还要熟知药物分析专业知识和注册申报药政法规知识。再者合成研发工作者的合成研发工作一切都是以药物申报规范为准绳:1:在考虑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打通工艺。工业化生产,这个条件就限制了很多实验室的技术。例如:要得到比较纯的物质,在这个条件下,就必须放弃柱层析,制备液相制备等等。只能从工艺上,后处理来想办法。2:在打通工艺的基础上,完成工艺参数的优化。这部分研究包括:(1)在不产生杂质的条件下尽量合并反应步骤。(2)在不影响收率和质量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溶媒和其他辅助原料。(3)尽量避免采用无水、无氧、易爆炸、易中毒工艺。(4)尽量避免采用价格昂贵的原辅料,避免高污染的工艺。(5)尽量对原辅料回收套用。(6)对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及其他参数优化。3:杂质研究。在药物合成工作中,杂质研究是重中之重,也是最难的。因为人用药物的安全性和杂质的种类和限度是有很大的关联性的。杂质研究一般包括以下方面:(1)杂质的鉴定、分离和制备。(2)杂质的关联性研究(原料带入、副产物、中间体等等)。(3)杂质的消除和避免(4)杂质限度的确定4:晶型研究。对于晶型研究也是一个难点。从事药物研发的人都知道,不同的晶型API药物的释放度和吸收都是都很大差别的。原研厂家往往都是在工艺专利快到期的情况下,推出晶型专利,晶型专利相当于化合物专利。对于工艺专利来说还比较好绕开,最难的就是如何避开原研厂家的晶型专利。

  • 运用反向药理学揭示药物研发新途径

    科技日报 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 以天然产物药物发现、民族药理学和传统医药为基础的战略选择,被认为有望克服以往药物发现中由时间、成本和毒性这三个因素造成的主要障碍。新的战略选择催生了被称为反向药理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反向药理学指的是药物发现先于对其作用方式和机制了解的研究模式,即以长期使用来治疗疾病,并已被证实具有很高安全性和功效的传统药物为化合物资源,通过跨学科的探索性研究,整合已证实的临床经验和实验观察,并通过进一步的预临床和临床研究将先导物开发为候选药物的严格科学方法。 这一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出发点,效应变成有待确认的事情。反向药理学将以往的“实验室——临床”的药物发现过程颠倒为“临床——实验室”的相反路径。这种研究模式的创新性在于将有生命力的传统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处理结合起来,更快地提供更好和更安全的先导物。 然而各民族传统药物一般为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且往往具有多种药理效应,使得阐明或识别它们的药效成分、生物活性及其药理机制极为困难。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刘向明认为,传统药物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传统药物的药理研究既要阐明其产生药理效应的作用机理,又要确定其产生特定药理效应的药效物质基础,必须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二者的相关性着手,来阐明传统药物临床效应的科学根据。 刘向明以傣药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研究为生物学背景,提出了以传统药物本身的药理效应为参照、 将药物的化学成分(组合)的效应与药物本身的效应进行比较,寻求能替代产生原药物效应的化学成分(组合)作为研发新药的先导物这一反向药理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充分证明了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由它的三种成分协同作用产生。 在纪念化学疗法创始人Paul Ehrlich获诺贝尔奖100周年大会召开之际,大会主席Fritz Sorgel教授邀请刘向明出席时表示,刘向明的工作是卓越的,为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曾露)

  • 欧洲7大制药公司联合学术机构共同进行药物研发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3/02/08/424366159_small.jpg欧洲制药团体正在加快发动药物研发的引擎。这个包含有30个合作伙伴的团体,正采用众包、开放式创新模式,发起一次新的活动以推动新的治疗药物的开发,该团体包括了拜耳、强生旗下杨森和5个其它制药巨头。7家合作伙伴计划献出至少30万个化合物,研究机构及其它合作方也计划开发大约20多万个化合物,目的是对该团体中的参与者共同分享药物研发成果,研发战略,这与以往制药集团传统的、秘密进行的药物研发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制药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因为他们的化合物数据库通常被秘密保存,”荷兰非营利组织TI制药公司科学主管Ton Rijnders说。“他们这样做是因为这种方式与以往建立自己更大的化合物数据库相比成本更低,而且参与该团体的学术机构把他们的创新理念也输送了进来。”事实上,制药集团已经变得更加开放,正在与外部组织一起来扭转消极的药物研发趋势。由欧盟10亿欧元支持的创新药物计划(IMI)也对这个新的药物研发团体进行了支持,并取得了较大进步,引入了大型制药公司参与到这个行列。例如,创新药物计划支持了2012年10月份宣布的、由罗氏领头10家主要制药公司参与的一项活动,该活动目的是借助干细胞开发出人类疾病模型,帮助神经疾病和糖尿病药物的开发。这次最新的1.96亿欧元的药物研发活动,有8000万欧元来自欧洲委员会第七框架研究计划,剩余预算由制药企业、大学及其它合作方完成。TI制药对该药物研发活动正在进行组织协调。7个主要制药企业包括阿司利康、拜耳、丹麦灵北、杨森、默沙东、赛诺菲及比利时优时比公司。

  • 药物溶出仪:从分类到保养的进阶秘笈

    [b][color=#444444]药物溶出度简介[/color][/b][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它是评价药物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的一个指标,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简易试验方法。[/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333333]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固体制剂新药研发。 [/color][color=#444444][/color][b][color=#444444]药物溶出度仪分类[/color][/b][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1.半自动溶出仪和 全自动溶出仪 [/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2.六杯药物溶出度仪、八杯 药物溶出仪 、十二杯药物溶出仪。[/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color][b][color=#444444]药物溶出度仪维护和保养[/color][/b][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1)在测定过程中,必须保证水位至少高于水槽右端出水口2cm以上,否则禁止开机。[/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2)初次开机时,水位应下降1cm。水嘴处有气泡冒出,说明加热箱已有水,否则禁止开机。[/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3)开机后若无数字显示,电源指示灯不亮,应检查保险丝是否烧断,电源电压是否正常。[/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4)开机后若温度数字显示乱跳,可查看测浊线插头与传感器插座连接是否良好。[/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5)不准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溶出杯溶剂中,以免腐蚀传感器热敏电阻。[/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color][b][color=#444444]溶出度仪使用注意事项[/color][/b][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按动面板的“复位”键将使计算机复位,即温度窗恢复等待状态,只显示当前水浴实际温度;时钟窗恢复到常规取样时间的预置状态,但显示的是刚才显示的数值;转速窗恢复到转速预置状态,显示的也是刚才显示的数值,运行停止。因此,在正式进行溶出试验以后,请勿随意按动“复位”键!前已述及,也不要随意按动转速窗上的“选择”键!否则转轴将停止转动。[/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仪器使用完毕后,请把仪器及附件清洗干净,保持清洁[/color][color=#444444].[/color]

  • 药物溶出仪:从分类到保养的进阶秘笈

    [b][color=#444444]药物溶出度简介[/color][/b][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它是评价药物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的一个指标,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简易试验方法。[/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333333]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固体制剂新药研发。 [/color][color=#444444][/color][b][color=#444444]药物溶出度仪分类[/color][/b][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1.半自动溶出仪和 全自动溶出仪 [/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2.六杯药物溶出度仪、八杯 药物溶出仪 、十二杯药物溶出仪。[/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color][b][color=#444444]药物溶出度仪维护和保养[/color][/b][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1)在测定过程中,必须保证水位至少高于水槽右端出水口2cm以上,否则禁止开机。[/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2)初次开机时,水位应下降1cm。水嘴处有气泡冒出,说明加热箱已有水,否则禁止开机。[/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3)开机后若无数字显示,电源指示灯不亮,应检查保险丝是否烧断,电源电压是否正常。[/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4)开机后若温度数字显示乱跳,可查看测浊线插头与传感器插座连接是否良好。[/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5)不准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溶出杯溶剂中,以免腐蚀传感器热敏电阻。[/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color][b][color=#444444]溶出度仪使用注意事项[/color][/b][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按动面板的“复位”键将使计算机复位,即温度窗恢复等待状态,只显示当前水浴实际温度;时钟窗恢复到常规取样时间的预置状态,但显示的是刚才显示的数值;转速窗恢复到转速预置状态,显示的也是刚才显示的数值,运行停止。因此,在正式进行溶出试验以后,请勿随意按动“复位”键!前已述及,也不要随意按动转速窗上的“选择”键!否则转轴将停止转动。[/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仪器使用完毕后,请把仪器及附件清洗干净,保持清洁[/color][color=#444444].[/color]

  • 化学药物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稿)二OO四年三月一日目录概述一、有机残留溶剂的确定(一)、通则(二)、确定进行残留量研究的有机溶剂时需要考虑的问题1、原料药制备工艺2、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特点(三)、残留溶剂分类及研究原则1、第一类溶剂2、第二类溶剂3、第三类溶剂4、第四类溶剂二.研究方法的建立及方法学验证(一)、研究方法的建立1.GC法2.其他检测方法8(二)方法学验证1.专属性2. 检测限3. 定量限4. 线性5. 准确度6. 耐用性三、研究结果的分析及质量标准的制定(一)、有机溶剂残留量表示方法1、允许日接触量2、浓度限制3.两种表示方法的比较(二)、制定质量标准的一般原则及阶段性要求1、第一类溶剂2、第二类溶剂3、第三类溶剂四.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一)、附录中无限度规定和未收载的有机溶(二)、未知有机挥发物(三)、多种有机溶剂综合影响(四)、中间体的有机溶剂残留量(五)、制剂工艺对制剂有机溶剂残留的影响(六)、辅料有机溶剂残留的研究及对制剂的影响 药物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但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根据国际化学品安全性纲要、美国环境保护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等一些国际组织的研究结果,很多有机溶剂对环境、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为保障药物的用药安全,控制产品质量,需要进行有机溶剂残留量的研究和控制。本指导原则是在参考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指导原则,美国药典(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USP)25版、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 BP)2002年版、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EP)2003年版、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 CP)2000年版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以药物研究开发本身的规律为出发点,同时结合我国药物研发的特点,通过分析、研究有机溶剂残留问题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之间的内在关系,总结形成的对有机溶剂残留问题的一般认识,希望可以帮助药物研发者科学合理的进行有机溶剂残留方面的研究,也为药物评价者提供一些指导。本指导原则主要讨论原料药的有机溶剂残留问题,通过对原料药的讨论,探讨和总结药物研究过程中对有机溶剂残留问题的一般性原则;同时建议药物研发者关注制剂和辅料的有机溶剂残留问题。考虑到药物研究开发的阶段性,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一、有机残留溶剂的确定(一)、通则从理论上讲,药物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均有残留的可能,均应进行残留量的研究。但是,药物研发者可以通过对有机溶剂的性质、药物制备工艺等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依据,有选择性的对某些溶剂进行残留量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质量标准,这样,既可以合理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又有利于降低药物研究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也是可行的。因此,药物研发者在进行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之前,需要首先对药物中可能存在的残留溶剂进行分析,以确定何种溶剂是需要进行残留量的检测和控制。(二)、确定进行残留量研究的有机溶剂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药物中有机残留溶剂与制备工艺密切相关,同时也需要结合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特点来考虑如何对可能残留的溶剂进行研究。1、原料药制备工艺原料药制备工艺中可能涉及的溶剂主要有三种来源:合成原料或反应溶剂、反应副产物、合成原料或其它溶剂引入。其中作为合成原料或反应溶剂是最常见的残留溶剂来源,本部分主要对此进行讨论。影响终产物中残留溶剂水平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合成路线的长短,有机溶剂在其中使用的步骤,后续步骤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对之前使用的溶剂的影响,中间体的纯化方法、干燥条件,粗品精制方法和条件等等。1.1 合成路线由于有机化学反应及后处理工艺的复杂性,对于在得到终产物之前的第几步工艺中使用的溶剂可能在终产物中残留是不可能有一般性的定论的。但是,一般来说,后面几步中使用的溶剂的残留可能性较大,因此,对于较长路线的工艺,尤其需要关注后几步所使用的各类溶剂。1.2 后续溶剂的影响后续使用的溶剂对此前使用溶剂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取决于各溶剂的性质、后续反应中物料状态以及后续步骤除去溶剂的方法等。1.3 中间体的影响中间体的处理方法、纯化方法和干燥条件等影响中间体的有机溶剂残留情况,从而对终产品的溶剂残留量产生影响。2、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特点控制原料药和/或辅料中残留溶剂的最终目的是控制制剂的残留溶剂,使之符合规定。原料药作为制剂的活性成分,其有机溶剂残留量是制剂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根据制剂的一些特点,可能对原料药有机溶剂残留的研究和限度要求进行特殊性的考虑。需要注意,以下所列的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在考虑下列因素时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2.1 剂型、给药途径不同制剂发挥疗效的机理不同,对其有机溶剂残留量的要求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注射剂,与某些局部使用局部发挥药效的皮肤用制剂相比,需要更加关注有机溶剂残留量的研究。2.2 处方辅料的残留溶剂也是制剂残留溶剂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处方中所使用辅料的残留溶剂水平的了解,有利于合理估算原料药中所能允许存在的溶剂残留水平。2.3 工艺制剂的制备工艺可能引入新的溶剂,也可能使原料药和辅料中的残留溶剂水平降低。例如素片包衣可能引入新的残留溶剂,干燥工艺可能降低残留溶剂水平等。2.4 适应症出于治疗一些特殊疾病的考虑,有时候较高水平甚至超出安全值水平的溶剂残留量也可能被允许,但需要进行充分的利弊分析。2.5 剂量、用药周期对于高剂量、长

  • X荧光分析时熔融法可以所有杨平共用一条曲线吗

    X荧光分析时熔融法可以所有(1)熔融法有许多优点:①可以消除成分、密度和粒度的不均匀性,完全消除了矿物效应和粒度效应。②通过助熔剂,可减小甚至消除吸收-增强效应,熔融的过程也是稀释的过程,大大减低了基体效应,吸收-增强效应也随之降低。③便于使用标准添加法、标准稀释法和内标法,可加入内标或重吸收剂以减少或补偿基体效应,或添加某种有干扰作用的次要基体元素,以固定这种元素的浓度。④标样的合成也比较容易,可按需要用纯氧化物等纯试剂人工合成制备适当的标准样品以适应各类样品的分析需要,并能得到较宽的校准曲线范围。⑤制得的玻璃便于长时间保存。玻璃片表面光滑均匀,标样易于保存,耐辐射性能好。其主要缺点:① 金属样品不能直接熔融,必须经过预氧化处理。② 由于熔剂和助熔剂的加入,样品被稀释,分析元素的强度降低,轻元素的分析线强度被大大减小了,痕量和次要组元的浓度也被大大减小了,对轻元素和痕量元素的测定不利。③ 熔融要花费大量时间。要制备玻璃圆片,还需一定技巧。④ 另外,在贮藏过程中,会失去透明性,或由于应力作用会发生破裂。玻璃圆片可以重新熔融和再制。(2)熔剂的选择①样品能被熔剂完全分解。经过高温熔融后,样品和熔剂能够形成均匀的单相玻璃体。②熔融温度合适,挥发性小。③熔剂中不能含有待测元素或干扰元素,要注意熔剂中杂质的含量。⑤ 制得的玻璃片表面要光滑平整。⑥ 制得的熔片要容易脱模。常用的熔剂有四硼酸钠,四硼酸锂,偏硼酸锂。硼酸的锂盐相对于钠盐来说,质量吸收系数要低一点,有利于轻元素的分析,制成的熔体流动性能比较好,熔融温度较高。四硼酸锂的熔解能力好,但熔片的机械性能差一点,而偏硼酸锂机械强度较好,经常把这两种熔剂混合使用,混合熔剂能兼顾各方面的优点。(3)助熔剂助熔剂的作用① 调节熔剂的酸碱性,有利于熔剂能更好地熔解样品。② 降低熔剂的分解温度。③ 增加熔体的流动性,使制得的试样更均匀,提高制样精度。④ 氧化作用,对于一些具有还原性的样品,加入氧化性的助熔剂,可以预氧化从而保存坩埚,还可以使一些易挥发的成分转化为盐类保存在熔体中。按不同目的,可在熔融前添加不同的其它物质。为了降低熔点,可在四硼酸锂中添加碳酸锂。为了使酸性和碱性试样更加易于溶解,可在四硼酸锂中分别添加碳酸锂和氟化锂。相应的在四硼酸钠中可分别添加碳酸钠和氟化钠。熔融时,碳酸盐会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可对熔融物起搅拌作用,但也可能在玻璃体中形成气泡。常用的助熔剂有Li、Na、NH4

  • 2017第二届创新药物研发与应用大会将在南京举办

    2017第二届创新药物研发与应用大会将在南京举办

    “2017第二届创新药物研发与应用大会”将于10月23日-25日在中国南京举行。届时,来自医药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行业龙头和创新企业将齐聚南京,进一步交流医药创新领域的经验,传播创新意识,整合行业资源,推进产业合作。  2017第二届创新药物研发与应用大会由南京生物医药谷,国家“千人计划”官方杂志《千人》联合千人智库共同发起。旨在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各界交流。会议将针对国内外创新药物的最新研发态势,新的政策下企业发展的机遇和合作等议题,以高峰论坛、圆桌论坛、闭门会议等形式开展交流合作。发挥国内外专家智库的科技咨询作用,有效推动产学研融合,为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建言献策。  2017第二届创新药物研发与应用大会诚邀国内外医药创新企业共聚一堂,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共同推动中国医药产业的健康、有序成长。  大会官网:http://conf.1000thinktank.com/pharma2017/[align=center][img=,408,25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311351_01_3244603_3.jpg[/img][/align]

  • 未来国内药物研发的突破点在于现代中药

    2012年,国际药物研发的最新动向如何?对国内药物研发有何启发和影响?几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国内药物研发的突破点在于现代中药。用西药方法研究现代中药国际上依靠传统方式研究新药的难度越来越大,寻找新的办法开发新药已成趋势。在一形势下,采用现代方法开发中药无疑大有可为,这是因为:其一,国外西药开发原有优势(资金、技术、人才)远胜于国内,但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用西药方法研究中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二,西药主要是针对单分子的效用进行研究的,而中药则是多个分子协同来发挥作用的,由于发现药物中有效分子的工作如大海捞针,所以通过目标锁定直接进行有效分子的研究也可谓捷径。其三,西方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中药,这就为中药的发展提供了—个很好的外部环境。制订国际化的质量标准国际新药研发出现了研发定位高(主要是在抗病毒、肿瘤、老年用药等领域)、串请专利和标准的全球化等特点。在这—形势下,国内药物研发应该立足于中药,并制订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让普药变成新药。如板蓝根,其质量标准不能达到国际上共同认定的标准,耍真正打进国际市场,就要走中药现代化之路。其次,也不能忽视中药的二次研发,因为这也属于新药研发的范畴。加强专利保护与国际合作在后基因时代,把基因信息转化为技术产品是一种趋势。在这一形势下,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药品效益将日益低下。为此,就必须对现代中药进行有效的专利保护。此外,还要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建立一个国际平台,将国内下游销售优势与国际上游技术创新优势结合起来。

  • 药物的溶解性试验如何选择测试溶剂?

    对于药典中未收载的一些药物,在制定质量标准时外观及其溶解性是需要描述的,有机无机溶剂那么多,选择哪些溶剂来做溶解性实验呢?水是必须要选择的,其它溶剂呢?请说说你选择溶剂时考虑的思路?

  • 【资料】药物中有机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概述

    摘 要 本文综合介绍各种药物中残留溶剂测定的多种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剂及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等。关键词 药物 残留溶剂 测定方法 药品中的残留溶剂是指在合成原料、辅料或制剂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未能被全部清除,服用后对人体有毒性和致癌作用,近年来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在新药研究中要求越来越严格。从1994 年起, ICH(人用药物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着手编撰关于溶剂残留量的指导原则。1997 年美国FDA 根据此原则发布题为“杂质:残留溶剂(Q3C) 的指导原则(草案) ”。ICH程序委员会广泛征求意见后通过此原则,欧盟、美、日三方签字后正式生效1 。我国在1995 年药典也规定7种限制溶剂残留项2 ,在2000 年药典中3 ,根据ICH 的限度要求对这7 种溶剂残留限量进行调整。ICH 要求检测的溶剂就有69 种,虽然我国药典并未要求按ICH的规定实施,但在新药研究中对于残留溶剂的要求事实上是参照ICH 的规定执行的。这是SDA 对新药研究从严从高要求的体现,也是与国际接轨,适应WTO规则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药品的合成、制剂、消毒工作涉及到的有机溶剂有上百种,气相色谱法是中国药典对有机残留溶剂测定的法定检测方法,也是检测有机溶剂的最常用、最适用的方法之一,但其他现代分析手段的应用,比如比色法、HPLC 法、核磁共振法、热重分析法以及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是对气相色谱法的补充,也是残留溶剂测定新方法有益尝试。最近十多年,残留溶剂测定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为加强学习,也为使初学者对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作者查阅各种文献,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稍做总结,对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作一简要介绍,希望能给读者一点启示。

  • 【讨论】辉瑞(pfizer)制药将针对亚洲高发疾病研发药物

    [table=100%][tr][td]辉瑞(pfizer)制药将针对亚洲高发疾病研发药物[/td] [/tr] [tr] [td][/td][/tr][tr][td]称,将在未来几年投入更多精力研究亚洲人种,以研发药物治疗亚洲流行疾病,如肝癌和头颈部癌症。辉瑞研发主管称,该公司驻新加坡临床研究部门将成为亚洲人口医疗研究基地。1.4万名健康志愿者为该部门志愿提供服务。辉瑞驻上海的研发部负责人Steve Yang说“大概由于饮食,环境和基因等因素,一些特定癌症在亚洲发病率异常之高,例如胃癌、肝癌、和头颈部癌等。”大约三年半前,辉瑞开始了对亚洲人口的研究,新加坡研究组是其拥有的三个国际研究组之一——另外两个分别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和美国康涅狄格州。尽管目前该公司在亚洲的研发尚未产生任何新药,但其全球研发部门负责人对此大有信心。辉瑞研发部总裁Martin Mackay表示,“我们正在开发一些的化合成分。不同患病人群的病源也不一样。目前我们正在关注亚洲患病人群。相信这一研究将产生重大发现。”鉴于预计在未来成为亚洲的重大健康问题,辉瑞对这方面的研发亦有浓厚兴趣。本周辉瑞宣布了同盟科医药公司(MicuRx Pharmaceuticals Inc)和上海柯盟医药公司(CumencorPharmaceuticals)合作的计划。三家公司将合作开发治疗抗药性结核病的新药isoniazid和rifampicin是当前效果最好的两种抗结核药,但已经出现了对二者具有抗药性的结核毒株。除rifampicin外,全球近40年再未研制出新的抗结核药。研发一种新药通常需要10-15年,历经成百上千次失败,花费近10亿美元。[/td][/tr][/table]

  • ADMET 性质预测及建模软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计算机模拟通过已有的实验数据及自身的算法,可快速预测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毒理性质。美国Simulations Plus公司开发的ADMET Predictor软件,现已在国内外的药品监管部门(FDA, CFDA, EMA、EPA等)、各制药企业(罗氏、诺华、礼来、药明康德等)、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协和药物所、军科院、上海医工院、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他们的药物研发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详情可点击下载附件

  • 【资料】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指导原则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70797]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指导原则[/url]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指导原则内容简介:(一)残留溶剂研究的基本原则1、确定残留溶剂的研究对象2、确定残留溶剂时需要考虑的问题3、残留溶剂分类及研究原则(二)研究方法的建立及方法学验证1、研究方法的建立2、方法学验证(三)研究结果的分析及质量标准的制定1、残留溶剂表示方法2、质量标准制定的一般原则及阶段性要求(四)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1、附录中无限度规定和未收载的有机溶剂2、未知有机挥发物3、多种有机溶剂综合影响4、中间体的残留溶剂5、制剂工艺对制剂残留溶剂的影响6、辅料残留溶剂的研究及对制剂的影响

  • 如何研究药物的多晶型和溶剂化物?

    对于固体药物,其理化性质通常包括:性状(如外观,颜色,物理状态);熔点或沸点;比旋度,溶解性,吸湿性,溶液pH, 分配系数,解离常数,除此之外,对于将用于制剂生产的药物,还需要了解其物理形态,如多晶型、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等,那么对于多晶型和溶剂化物应该如何进行研究?或者说关于这一部分信息应该如何进行叙述?

  • 干细胞药物研发成为我国支持对象

    日前,由天津市申报的《子宫内膜再生细胞治疗卵巢早衰临床前及临床研究》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4新药创制项目。这标志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首次将干细胞药物研发作为支持对象,也是我国今年正式启动的首个国家级干细胞临床研究课题。  这一项目是由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型企业顺昊细胞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牵头,与天津市药物研究院、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共同研发,经市科委筛选申报,经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5轮评审,以其独创性和成果的临床效果,从全国40余个干细胞项目中脱颖而出。  子宫内膜再生细胞作为近年来国际干系细胞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之一,对卵巢组织具有重建和修复功能,并可形成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是一种无毒、非依赖性的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疗法,实现卵巢早衰病症的缓解,乃至治愈。  目前,天津顺昊细胞已研发出从胎盘组织分离扩增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方法,全面掌握从胎盘及宫内膜中分离、扩增、冻存各类型干细胞的技术,并针对各类适应者研发出干细胞个性化制剂,为恶性贫血,白血病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带来希望。同时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骨和肌肉衰退性疾病、脑和脊髓神经损伤、老年痴呆及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治疗。顺昊细胞的子宫内膜再生细胞项目此次获批不仅是一项干细胞药物治疗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更重要的是干细胞制药的标准化研究,为今后出台国家级标准提供依据。  顺昊细胞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是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型企业,成立仅两年,却汇聚了以天津生物医药创业领军人物周泽奇博士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和分子生理学博士后朱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张磊等一大批国内外干细胞研究精英人才。目前已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干细胞研发中心项目承建单位。

  • 纳米技术改善难溶性药物吸收前景光明

    纳米技术改善难溶性药物吸收前景光明  近日,由中国药学会和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主办、沈阳药科大学和辽宁省药学会承办的“第二届亚洲阿登制药技术研讨会暨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沈阳召开,会议主题为“难溶药物的剂型策略”。在为期3天的研讨中,与会专家表示,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而纳米技术这一助推器有助于加速该难题的解决,我国学者应加强相关研究。  溶解度成为制约瓶颈  药物的溶解性是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难溶性药物因在水中的溶解度小,难以被机体吸收,导致生物利用度较差。随着组合化学、基因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等在药物研发中的广泛应用,大量具有活性的候选药物被发现。但是,沈阳药科大学崔福德教授表示,由于存在水溶性差的缺陷,四成左右的侯选药物不能上市而限制了其在临床充分发挥疗效。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650亿美元的药品因生物利用度差而造成治疗费用与疗效比例的严重失调。而实际上,许多难溶性药物有着很强的生物活性,在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领域有着良好疗效。因此,如何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率,成为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迫切需要发展新的制剂技术和剂型来解决这一问题。  崔福德介绍,当前,在药剂学研究中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有多种方法,如加入助溶剂、增溶剂和亲水性介质(适用于液体制剂);制成固体分散体和包含物(适用于固体制剂);制成微粒分散系统(适用于液体和固体制剂);还可以采取减少粒径的措施,比如做成药物的纳米结晶(适用于各种剂型)。  “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药学院张强教授具体分析说,比如成盐类的方法就只适用于一些难溶性弱酸或弱碱类药物,而不适用于所有分子结构的药物;加入助溶剂和亲水性物质的方法,可供选择的溶剂等也是有限的;增溶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毒性问题也限制了其使用;包合物同样存在可供选择的品种较少和毒性问题;固体分散体也有老化现象和需要使用大量赋型剂的缺陷;而费用较高和稳定性问题又限制了微粒化方法的使用。  新技术助力难题解决  解决上述问题,纳米技术的应用优势日益显现:纳米化使药物的粒度大大减小,表面积大大增加,水溶性差的药物在纳米载体中可形成较高的局部浓度;药物的黏附性增强,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延长;纳米载药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的透膜能力和稳定性,也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特别是对于生物药剂学分类体系(BCS)Ⅱ类(低溶解度、高通透性)和Ⅳ类(低溶解度、低通透性)的药物,这一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制药公司的青睐。  在药剂学领域,一般将制剂中纳米粒子的尺寸界定在1~1000纳米范围,主要包括纳米载体与纳米药物两个方面。纳米载体是指溶解或分散有药物的各种纳米粒,如纳米乳、聚合物纳米粒(纳米囊或纳米球)、脂质纳米粒等;纳米药物则是指直接将原料药物加工成的纳米粒,实质上是微粉化技术、超细粉技术的发展。  张强介绍,纳米乳/微乳是一种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一些复合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成的粒径小于100纳米的半透明溶液,其易于制备、相对稳定,而且可使大多数水不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显著。自1943年被报道以来,纳米乳/微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上市的产品却不多,1995年诺华公司上市了环孢素A的微乳产品,在临床迅速得以推广。现在上市的同类品种还有雷帕霉素自微乳化给药系统。  纳米粒(纳米球或纳米囊)一般是指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粒径在纳米级的固态胶体微粒,可用于包裹亲水性药物,也可包裹疏水性药物,具有在胃肠道中稳定、药物不易被破坏,以及能够调整药物的理化性质、释放和生物学行为等优点。自1976年Birrenbach等人首先提出了纳米粒和纳米囊的概念后,目前以合成高分子材料为聚合物的纳米粒研究得最为广泛。但张强遗憾地表示:“30多年来,这个研究领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无论是口服制剂还是注射制剂都没有产品上市。”而天然聚合物的纳米粒所使用的材料包括壳多糖、白蛋白、右旋糖苷、明胶等,其中以口服壳聚糖纳米粒的研究最为广泛。值得一提的是,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纳米粒注射混悬液2005年上市,成为制剂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口服给药方面仍没有产品面市。  脂质纳米粒是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脂质材料为载体,将药物溶解、包裹于脂质核或是吸附于纳米粒表面的新型载药系统。第一代脂质纳米粒是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其性质稳定、制备较简便,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主要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包裹;随后又发展了第二代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CL),解决了第一代脂质纳米粒载药量不佳的问题,稳定性也更好。张强谈到,近年来,对脂质纳米粒的研究也相当广泛,特别是第二代脂质纳米粒自1999年开始研究以来,在外用领域如化妆品领域进展很快,开发程度好于脂质体,但至今还没有用于临床的产品。  在表面活性剂和水等附加剂存在下直接将药物粉碎加工成纳米微粒,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或靶向性,特别适合于大剂量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和注射给药,能增加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加稳定性。此外,它无需载体材料,只有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安全性更高。此类技术分为纳米混悬剂和纳米结晶制备技术。其中,纳米结晶制备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有5种产品利用这种技术生产并在美国上市,包括惠氏公司的Rapamune(西罗莫司)、默克公司的Emend(阿瑞吡坦)、雅培公司的Tricor(非诺贝特)以及Par公司的Megace ES(甲地孕酮)等。

  • 铝钒土熔融制样法?????急

    我们这里需要具体的铝钒土熔融制样法,熔剂配比?脱膜剂配比?是否需要氧化剂?需要多高的温度?(我们的炉子最高1200摄氏度),敬请各位高手提供详细的方法,谢谢!!

  • DSC表征出现的熔融峰分叉行为(非热分解)

    DSC表征出现的熔融峰分叉行为(非热分解)

    DSC表征药物,采用两次循环考察其热力学行为,第一次循环熔融峰未见熔融峰分叉,第二次循环却见熔融峰分叉行为(有时候可见),百思不得其解,请问跟样品制备或仪器性能、坩埚有关系吗?是因为样品量过高问题吗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4/201204110025_360513_2334102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4/201204110026_360514_2334102_3.jpg

  • 我国熔融指数仪的发展现状

    我国熔融指数仪的发展现状:熔体流动速率仪原名熔融指数仪,根据温度测控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晶体管测控、集成电路测控到现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测控,精度及稳定性都大大的提高了。 为了适应试验技术的发展和要求,现在我国生产的熔融指数仪都在向着高可靠性和智能化发展,以满足不同聚合物材料试验要求。其主要特点如下: 1.熔融指数仪满足试验方法标准,都具有手动和自动测量两种操作方式,其熔体流动速率试验在0.01~300g/10min,能充分满足电缆料、挤出、吹膜、注射等成型加工及涂敷、热熔胶等用料的试验,并能实现MFR和MVR的试验。在自动测量中采用连续位移测量技术,分辨率可达0.01mm。 2.熔融指数仪在控制与测量中均采用微计算机处理技术、智能PID控制技术。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2℃,控制范围可到450℃,同时可靠性高。整机配置信息传输接口,与计算机相连可以实现参数设定,试验过程监视,试验结果分析、记录、存档等自动过程。还可用一台计算机对多台熔融指数仪进行控制和实现远程传输试验过程与结果。当脱离计算机条件下,也可以完成自动测量和记录的功能。 3.熔融指数仪配有多种质量的负荷,并采用自动提升,可在较广的剪切应力范围内进行熔融指数试验。

  • “核酸药物研发与分析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7月6日开播!

    核酸药物又称核苷酸类药物,主要在基因水平上发挥作用。核酸类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引起疾病的分子,并通过调节身体功能缓解疾病的症状,而无需操纵基因组,目前在抗病毒、抗肿瘤、抗代谢紊乱方面显示了独有的作用。目前,国内外核酸药物产业如火如荼,呈爆发之势,但核酸药物产业仍存在亟待解决的技术壁垒。 为加强核酸药物相关研发及分析检测技术和创新方法的交流,从而推动中国核酸药物产业快速发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21年7月6日举办“核酸药物研发与分析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从事生物制药研发工作的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7/202107020945525287_7888_2507958_3.jpg!w690x151.jpg会议日程: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7/202107020947424236_7198_2507958_3.png!w690x320.jpg点击链接,免费参会!!!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Lh

  • 2017年中国药科大学药用辅料及仿创药物研发评价中心招聘启事

    [b] 2017年中国药科大学药用辅料及仿创药物研发评价中心招聘启事[/b] 中国药科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全国重点大学。为提升我国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快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速度,中国药科大学于2016年9月成立中国药科大学药用辅料及仿创药物研发评价中心,主要致力于药用辅料、创新型药物、高端制剂的研究开发和药品一致性评价研究,因中心发展需要,现公开招聘[b]药分项目负责人[/b]、[b]研发QA[/b]各一人。一、岗位性质 非事业编制人事代理二、工作地点 中国药科大学玄武校区三、岗位要求 从事药物分析相关工作三年以上四、简历投递 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邮箱yleicpu@126.com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