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牛奶体细胞速测仪

仪器信息网牛奶体细胞速测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牛奶体细胞速测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牛奶体细胞速测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牛奶体细胞速测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牛奶体细胞速测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牛奶体细胞速测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牛奶体细胞速测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牛奶体细胞速测仪相关的论坛

  • 牛奶体细胞数

    牛奶体细胞数的英文为somatic cell count,SCC。牛奶体细胞数是指每毫升牛奶中的细胞总数,多数是白细胞,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和少量乳腺组织上皮细胞等组成,约占牛体细胞数的95%,其余是乳腺组织死去脱落的上皮细胞。体细胞数反映了牛奶质量及奶牛的健康状况,在正常情况下,牛奶中体细胞数一般在20万~30万个/mL。

  • 体细胞计数和牛奶质量

    牛奶中的体细胞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乳腺分泌组织中的上皮细胞(也称腺细胞);二是来自与炎症进行搏斗时而死亡的白血细胞。腺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是乳腺进行新陈代谢过程的产物,在奶中的含量相对恒定。而白细胞是一种防卫细胞,可以杀灭感染乳腺的病菌,还可以修复损伤的组织。因此白细胞在牛奶中的数量随奶牛的生理状态和健康水平有很大变化。 一、牛奶中体细胞上升的原因 1 、 由于乳腺被细菌感染出现乳房炎而使体细胞数量上升 。 牛奶中正常的体细胞为 20 万 /ml (标准)。但初产母牛和管理良好的牛群可能低于 10 万 /ml 。如果体细胞数超过 25 ~ 30 万个 /ml ,就接近不正常,说明有细菌传染,引起乳房炎。引起乳房炎的细菌有两大类:传染性的细菌和环境中的细菌,详见另文所述。 2 、 牛的年龄及泌乳状态 体细胞数随着牛的胎次(年龄)及泌乳阶段而上升。这是母牛自然免疫系统在分娩之前所表现出的一种免疫反应,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乳腺的防御机能。到了分娩以后,如果乳腺未遭病菌感染,则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量会很快下降。 3 、应激和季节 高温和高湿条件下所引起的热应激,一般多出现在 7 、 8 月份,也可能引起牛奶中的体细胞数的上升。母牛表现发情症状时也有伴随体细胞上升的趋势,但报道不太一致。 4 、乳房创伤 在没有传染源的情况下,乳房内部创伤(如挤奶机负压过大,空吸时间过长或乳房被压伤等)也可以导致牛奶中体细胞数量增加。但当创伤愈合后,体细胞又可恢复正常。 5 、其它原因 包括挤奶设备的完好及工作状况,如脉动频率、真空负压大小及稳定性、集乳器的通透性,橡皮奶衬的完好及柔软性等都可以影响牛奶体细胞的数量。 此外,挤奶过程的卫生状况,乳头的护理及乳头的封闭影响着细菌进入乳头的机会,同时也影响着牛奶中体细胞的数量。 二、体细胞数制约着牛奶的产量及质量 1 、对牛奶产量的影响 当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量超过 30 万 /ml 时,日产奶量开始下降。上升幅度越大,产量下降幅度也越大(详细材料参考另文)。 2 、对牛奶质量的影响:当体细胞增加时,可以伴随乳白蛋白质的上升和酪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可以使奶酪的产量随之下降;在这种条件下奶牛的货架期和风味也随之受到影响。因此奶业发达国家一般均根据体细胞的数量标注奶价。对体细胞少的生产场家给予特殊奖励。

  • 牛奶中的体细胞

    牛奶体细胞数的英文为somatic cell count,SCC。牛奶体细胞数是指每毫升牛奶中的细胞总数,多数是白细胞,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和少量乳腺组织上皮细胞等组成,约占牛体细胞数的95%,其余是乳腺组织死去脱落的上皮细胞。体细胞数反映了牛奶质量及奶牛的健康状况,在正常情况下,牛奶中体细胞数一般在20万~30万个/mL。

  • 牛奶体细胞测定与牧场管理

    [b]奶牛体细胞测定与牧场管理[/b]是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的必修课题。DHI即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也称牛群改良,是一套完整的奶牛生产性能记录和管理体系,是一个实实在在通过度量和分析解决奶牛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牛群的整体素质和生产水平,使用方法是从群体着眼,针对个体解决存在的问题。DHI检测的项目:一是牛群的产奶性能,包括每头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二是收集牛群饲养管理与经营方面的资料,如系谱资料、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和牛群的年龄结构等,并将这些资料信息进行系统加工处理,所得结果再返回牛场指导牛场的经营管理,帮助提高牛场经济效益。DHI的用途具体体现为追踪个体牛表现、观察牛群表现、开发新目标、乳房炎管理、选种等方面的。  针对于[b]奶牛体细胞测定与牧场管理[/b]课题,最关键是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其中体细胞直接影响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其它乳成分。通过体细胞数的变化,可反映牧场管理水平及牧场经营状况。DHI检测设备推荐本特利NexGen系列新一代牛奶成分+体细胞检测,检测速度400-600/小时,可以根据牧场需要进行配置,同时检测模块有丙酮和乳铁蛋白,对于预防奶牛酮病和乳房炎有提前预警作用。 [b]体细胞数(SCC)[/b]是指每毫升牛奶中所含的体细胞量,它反映牛场奶牛乳房健康状况,几乎参加DHI项目的每头泌乳牛都进行体细胞检测。它包括多种类型的细胞如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等,高SCC记录预示着大量的白细胞的存在和乳房感染几率较大。DHI报告可提供全群奶牛各胎次每月体细胞数值,可按照不同胎次统计出不同SCC水平的牛头数及所占百分比。  个体[b]奶牛体细胞数(SCC)[/b]直接反映了奶牛乳房健康状况,并能反映防治措施是否有效,需要说明一点,SCC的高低反映了乳房受感染的程度,而并非超过某一特定值就表示该牛一定有乳房炎而需要治疗。 牛群[b]体细胞数(SCC)[/b]是整个牛群乳房健康程度的标志。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反映了该牛群的健康状况。对于体细胞高的牛群,应从挤奶设备的消毒效果,挤奶设备真空度及真空稳定性,奶衬性能及使用时间,牛床、运动场等卫生环境等方面找问题。 在DHI报告中提供了因[b]奶牛体细胞数(SCC)[/b]太高而造成奶牛产奶量的损失,应用该数据可以计算出奶牛场全年产奶量损失及直接经济损失。[b]奶牛体细胞数(SCC)[/b]与奶量损失的关系  DHI报告分析:脂肪蛋白比。一个牛群正常的脂肪和蛋白比例在1.1-1.2的范围内,或蛋脂比在0.8—0.85如果变化范围超过上限或下限,说明奶牛饲养管理方面有问题。  当脂蛋比低于1.1时表明  A、奶牛粗饲料在瘤胃中的发酵率降低  B、粗饲料的质量差  C、精料比例过大  D、瘤胃亚临床或临床型酸中毒  E、奶牛反刍减少,日粮中缺乏缓冲物质  当脂蛋比高于1.2时表明:  A、奶牛日粮中蛋白质不平衡,品质差,缺乏必需氨基酸,如蛋氨酸和赖氨酸。  B、日粮中能量不足,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不足  C、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不足  D、夏天热应激  E、饲料中添加了大量的油脂类脂肪  F、可发酵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足DHI报告中奶牛繁殖状况分析:平均泌乳天数。如果一个牛群具有正常的牛群结构,且常年均衡配种,那么该牛群的平均泌乳天数应改为150-170天。如果超过上限则表明:  A、所提供的产犊日的准确性  B、奶牛产后繁殖问题严重  C、配种技术员水平不高 D、存在严重的饲养管理问题  DHI报告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意义:DHI分析报告是奶牛场改进饲养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如根据奶牛泌乳曲线的变化、乳成分和奶牛体细胞和尿素氮测定结果,分析各类营养的平衡关系,以调整饲料配方和优化饲喂程序,保证牛群的正常管理,而使牛群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提高生产水平。

  • 牛奶体细胞数,你真的知道吗?

    [b]牛奶体细胞概念的提出[/b]乳汁中细胞计数或者说是白细胞计数在奶牛乳房炎监测中已运用的大概有百多年的历史。体细胞这一概念是在 1910 年由 Prescott 和 Breed首先提出,当时他们建议用“Body cells”,因为当时认为奶中细胞是从上皮细胞脱落下来的。直到1960 年左右,“Somatic cells”已逐渐被人们所普遍接受。[b]牛奶体细胞的组成[/b] 现今我们通常所说的牛奶体细胞主要指白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多形核白细胞(PMN)。乳中细胞类型研究表明,腺泡上皮细胞,无论是在干奶期还是泌乳期,在乳中很少,仅占细胞总数的7%以下。所以说泌乳期乳中细胞数的增加不是由于上皮细胞的脱落造成的。巨噬细胞是正常乳中的主要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30%~70%。[b]牛奶体细胞出现的原因牛奶体细胞[/b]主要是白细胞对乳腺有重要的作用,它对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起监视和杀灭作用。巨噬细胞及PMN具有吞噬功能,可以杀死入侵病原微生物,乳中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它们在对入侵微生物的特异性免疫中起很重要的作用,病原微生物一旦通过乳头管进入乳腺并在其中增殖,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炎性反应。此时乳中的细胞就同病原微生物相互斗争,并且产生一系列的炎性因子,而这些炎性因子将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这些炎性因子包括补体,前列腺素,白三烯、组胺、5-HT(5-羟色胺)、白介素,TNF(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杀菌素以及一些其他细胞因子,典型的症状包括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水肿,中性粒细胞转移,以及乳腺合成能力降低,并伴有疼痛,发热。在炎症初期乳腺最主要的防御机制就是 PMN 的迁入,正常情况下,PMN 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而不黏附或很少黏附在血管壁上,一旦出现炎症,黏附分子被大量表达,从而使得 PMN 黏附、迁移并通过细胞间隙而进入乳腺。乳中白细胞和被损伤的组织释放一些因子能吸引 PMN 大量涌入乳中,在炎症初期乳中细胞 90%以上的是 PMN,有报导表明大量要进入乳腺的 PMN 在腺泡外聚集,甚至在某些腺泡受损较严重的地方,PMN 可通过上皮间隙而进入腺泡,因此 PMN 在感染区的大量迁移是造成[b]牛奶体细胞[/b]SCC 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因而有人认为,PMN 迁入的速率是消除感染乃至决定病情的关键因素。 另外,据报道 PMN 也可在乳头导管、乳头池、乳腺池等处透过基底膜而进入乳汁。因此,这些地方被认为是炎症初期机体作出反应并允许 PMN 通过的地方,乳腺以此来抵御微生物的入侵,值得注意的是,在慢性炎症反应过程中,单核细胞也可透入。因此,SCC 增加也是白细胞迁入造成的。乳中 PMN执行吞噬入侵微生物的功能,但是它也可以吞噬诸如脂滴、酪蛋白这样一些物质,而这些物质被吞入后 PMN 吞噬微生物的功能将降低。即便如此,PMN 仍是乳腺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当然它也可以释放一些物质以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吸引更多的白细胞到炎性部位。在一些顽固性感染病例中,虽然 PMN 数量会有所波动,但总体上是处在一个高水平上,而且即便是将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清除后,它仍会维持在高水平上直至乳腺修复。还有报道说:微生物被清除后 PMN 在高水平上仍要维持几天、几周甚至更长一点时间。[b]影响牛奶体细胞的因素[/b]据报道,[b]牛奶体细胞[/b]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乳期、昼夜、挤奶过程,感染等。近年来报道渐趋于一致即认为,感染是引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color=inherit]1 )微生物感染的影响[/color] 有研究表明,[b][color=#d92142]体细胞[/color][color=#d92142]S[/color][color=#d92142]CC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微生物感染,这不论是在乳区水平、个体还是桶奶水平上都是如此。[/color][/b]有人对感染后的奶牛同其 BTSCC(桶奶 SCC)联系加以分析后认为,BTSCC 之所以发生变化,感染是主要影响因素。感染乳腺的微生物被划分为二大类,即重要微生物及次要微生物,重要微生物一旦感染将使SCC大幅增加,这类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其他一些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次要微生物包括牛棒状杆菌以及凝固酶阴性的一些葡萄球菌,它们感染后,通常使得感染乳区化正常乳区的 SCC 高出 2~3 倍。现今,许多研究表明,仅用SCC一项来作为衡量乳区感染与否是不可信的,因为常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造成这种误差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感染期间 SCC 的正常波动所致;这种变化在人为用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乳腺的实验中得到证实。即在感染的早期阶段数量急剧上升,可以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峰值,(这与感染微生物种类有关)随后由于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而适度下降。而 SCC变化范围依感染微生物及转归结果以及牛个体差别而变化很大。有研究表明被感染乳区 SCC 是呈波动态势,在慢性感染乳区,微生物数量及SCC二者均随时间而上下波动,同时未感染乳区SCC也在变化,但始终处在 200,000/mL 以下。另外主要微生物感染后,SCC的变动幅度也由于牛个体不同而不同,所以仅凭 SCC 一项来判别乳区感染与否及微生物种类并不十分可靠。[color=inherit]2 )年龄、乳期对SCC的影响[/color] 研究者普遍认为,牛奶体细胞SCC 随胎次增加及乳期向后延伸而增加,但 Harmon研究却不同,他将牛群中分成感染牛与未感染牛,结果显示:在未感染牛群中,牛奶体细胞 变化都很小,无论是年龄还是泌乳期影响都很小, Sheldrak等人也证实无论是胎次数目增加,还是不同乳期阶段,它对未感染牛群的 SCC影响都很小,有研究显示,在同一乳期中,从分娩35天到205天截止,SCC数目从35天的83,000/mL 逐渐升到285天的160,000/mL,但是相同的时间内金黄色葡萄球感染的乳区中,SCC的数量却从234,000/mL升至1,000,000/mL。当然,在娩后所有乳区SCC均有增加,但那些未感染的乳区和感染了次要微生物的乳区是SCC分娩后35天均很快的下降。Harmon研究也表明,[b][color=#d92142]在微生物未感染的牛群中,SCC受胎次、泌乳乳期的影响不大。[/color][/b][color=inherit]3 )应激对SCC的影响[/color]Wells等报道,各种应激因素都能引起SCC上升。但据 Paape 等人报道,无论将牛只放入可以控制环境条件中的隔离室内,还是给牛注射 ACTH 或者是皮质醇类激素,未感染的牛只其SCC只有很小改变或者说是没有改变。Elvinger调查表明,经受热应激的牛只SCC有大量的上升,他们通过将牛圈在可以控温的房间内或予其他的热刺激,未感染牛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的牛的SCC分别是145,000/mL和105,000/mL,分析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热应激造成的产奶量下将所致,因热应激造成产奶量下降10%~20%也是很常见的。将牛单独圈起这种应激会不会造成SCC上升,LefcourtA M研究表明这一应激虽可使牛的行为有所变化,但对SCC影响甚微。在法国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非常有趣的试验,他们将牛组成二组,一组圈起来,另一组在每天早晨挤奶后走上9.6 km,结果显示:走路的一组中受感染的牛其SCC达185,000/mL,而未感染的牛SCC为47,000/mL,这二者SCC都多于另一组牛的SCC。同时显示运动不仅会使奶牛奶量下降,而且使饲料的摄入量也减少,研究者将已感染和由于剧烈运动损伤乳房而造成感染的牛联系起来分析,认为SCC变动与感染的关系很大,表明[color=#d92142][b]各种各样的应激对受微生物感染牛的SCC影响较未感染牛的大。[/b][/color][color=inherit]4 )季节的影响[/color]据报道,[color=#d92142][b]夏季 SCC 较冬季高,这与夏季临床型乳房炎多是发是吻合的[/b][/color]。研究表明,夏季乳腺对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易感与牛群中存在大量的大肠杆菌是相一致的。同时也表明了热应激不仅可增加乳腺的易感性而且使得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也大大增加,热应激本身不能单独使SCC上升,但SCC上升却是由于夏季乳头长时间处于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环境中而造成感染和引起临床症状的结果。[color=inherit]5 )其他因素[/color]奶中SCC有一个正常的变化(如昼夜变化),正常挤奶时间所收集的奶与两次挤奶间隔期间收集的奶SCC也有所不同,一般规律是,末期乳中SCC最多,而挤奶前奶中SCC最低,对同一乳区来说,它们相差多达4~7倍,而且挤奶后,高水平的SCC可持续 4 个小时左右后才开始下降。Brolund 报道饲料改变也影响SCC,他认为个体间差别对 SCC 影响有较大的作用,但后来研究表明,这与感染相比影响很小。[color=#d92142][b]牛奶体细胞作为牛群乳腺的健康与否的一个指标,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以月为基准测定牛群SCC可以很好地监控奶汁的质量和乳腺的健康程度。但值得强调的是,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后牛奶SCC数量变化比较明显,而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后,由于其感染恢复快,它们感染后,尤其是在管理良好的牛场即便是转归为临床型乳房炎,它们SCC也能维持在300,000/mL以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SCC 就不能直观地反映出乳腺的健康状况。[/b][/color]也由于这些病原感染后,高水平的SCC维持时间短,而且它们感染率也很低,无论什么时候均小于10%乳区,但以全年经济收入来说,由条件性病原微生物造成临床型乳房炎引起损失还是比较大的。SCC主要影响因素是微生物感染,而其他一些因素只要不影响到乳腺的健康,它的影响就不是很大,而SCC的上升,是乳腺防御微生物入侵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应激等可使已感染到乳腺SCC上升,而对于未感染的乳区来说除了昼夜变化对 SCC 有影响外,其他因素影响都非常小。

  • 【推荐讲座】牛奶中细菌和体细胞检测技术 (2017-12-15 10:00)

    [b]新上讲座:牛奶中细菌和体细胞检测技术举行时间:2017-12-15 10:00立即免费报名:[/b][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_2925.html[/url][b][/b]主讲人:罗海峰,理学博士 福斯中国应用技术部经理 有10多年近红外应用和开发经验, 主要负责原料奶检测及乳制品加工过程的方案的推广和应用。[b]主要内容:[/b][color=black]1. 为什么检测牛奶中的细菌数和体细胞数?2. 细菌数和体细胞数的指标反映了牛奶中的什么问题?3. 是否可以同时获得牛奶细菌数和体细胞数,并快速获得检测结果?3. 总体细胞数的检测和体细胞分型计数;4. 福斯相应的解决方案。[/color]

  • 在奶牛场生产出体细胞数及细菌含量低的牛奶

    在奶牛场生产出体细胞  数及细菌含量低的牛奶  奶牛场受到污染的牛奶一直会存在于整个生产链之中,虽然其后的生产程序可能会尽量减低牛奶的腐败程序以满足消费者的质量要求,但是品质却永远也比不上刚刚从奶牛乳房产出的牛奶了。因此,为消费者提供卫生乳制品的第一步开始于牛场。  1. 体细胞数  1.1体细胞的来源  动物体抵御一些入侵细菌的措施之一就是将白细胞渗透到受感染区域。白细胞来自动物血液,被称为体细胞。以示与入侵微生物细胞的区别。正常情况下,少数白细胞可经乳腺而进入乳汁,但在病原菌入侵时,机体会向乳腺内释放大量的白细胞。若乳腺受到损害,也会造成乳腺上皮细胞脱落,成为乳汁内的体细胞的一部分,但不超过体细胞总数的百分之几。与细菌不同,体细胞一旦进入乳汁内,其总数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白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细胞。正常乳中含有巨噬细胞,其作用是清除乳腺中的细菌和细胞碎片。淋巴细胞在抵抗感染的机制中起主要作用,此时要占体细胞总数的90%以上。体细胞数是变化的,在完全健康奶牛的乳汁中低于200000/亳升;乳腺感染严重,会高于5000000/毫升。  1.2 高体细胞含量牛奶的缺点  体细胞数偏高,表明牛奶产于受损或受感染的乳腺。细菌污染会极大降低牛奶的质量,而体细胞本身也对牛奶质量不利,特别是对这些用于生产发酵乳制品的牛奶。牛奶变质表现为:①牛奶味道变坏 ②牛奶的贮存期缩短 ③乳清量增加,酪蛋白的收缩性降低,导致奶酪产量下降。  1.3 体细胞数的估测  体细胞数(SCC,单位为:细胞数/亳升)可经显微镜人工测定,但耗费时间,一位技术员每天仅能测定很少的样品。体细胞数常常是由称为细胞计数器的电子仪器来测定,但该仪器较昂贵,不易搬运,这就得把奶样送到实验室去分析。在牛舍内实际上可采用一项简单的技术,即用化学试剂来测定白细胞的数量,其最初称为加州乳房炎测定(CMT),但现有众多地方测定方法,如兰州乳房炎测定法(LMT)。CMT法可把牛奶评为0、T、1、2和3级,其大致相对应的细胞数为:  CMT测试等级 大致体细胞数/毫升  0 100,000  T(=微量) 300,000  1 900,000  2 2,700,000  3 8,100,000  1.4 引起体细胞增高的因素  1.4.1 乳房受到细菌感染。这大概是导致体细胞数增加的主要因素。  1.4.2乳房受到损伤。奶牛的乳房并非不会受到损伤,比如经常由于地滑而摔伤乳房。有些奶牛,特别是那些乳房过度下垂的奶牛,站起来时容易踩到自己的乳房。乳房受到伤害,牛奶中体细胞数会暂时升高,随着伤口的愈合,体细胞数又会恢复正常。  1.4.3 奶牛的年龄和泌乳阶段。老龄奶牛似乎更易患乳房炎,这样,体细胞数常常较高。美国的研究表明,未患乳房炎奶牛乳中的体细胞数并不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那些一生中某一阶段曾患过乳房炎的奶牛,其体细胞数增加的机率会增大。  1.5 降低体细胞数。体细胞数值高常常是由于乳房受到了细菌所至,因此降低体细胞数值的最好方法就是防止感染。  2. 乳中的细菌  牛奶通常是老、幼、病、残者的食品,他们也最需要健康食品。奶牛场是微生物污染牛奶的理想环境,最危险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存在于乳房中并引起乳房炎的细菌而污染。这些细菌都是病原菌,对牛和人类都有害。  一旦受到这样的污染,牛奶就成为劣质产品。加热处理可减缓或停止细菌的作用,但不管如何处理,这种牛奶仍就是含有活的或死的微生物及其所产生的生化物质。这些物质有的会降低乳制品的品质,有的对消费者的健康有害。来自粪便的细菌还会产生酶类和耐毒素。因此,防止乳制品被污染,应从提供优质鲜奶开始。  细菌进入乳房引起乳房炎的许多途径与其污染牛奶的方式密切相关,有些细菌可引起乳房炎,随后进入牛奶。  2.1牛奶中细菌的类型  下表为牛奶中常见的微生物,经分离,也许可见到其它类型的微生物。大概有95%的乳房炎是由表中前三种细菌引起的。  微生物 来 源 所产毒素 致病性  奶牛 人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 乳房炎  人类污染  环境  牛粪 肠毒素 致病 致病  无乳链球菌 乳房炎 致病 致病  大肠埃西氏杆菌 乳房炎  环境  牛粪 耐热和不耐热肠毒素 致病 有些致病  空肠弯曲菌 受感染的乳房  牛粪 肠毒素 致病 致病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牛粪  沙门氏菌群 环境  牛粪 肠毒素 致病 致病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环境  牛粪  饲料—特别是劣质青贮  乳房炎(少数) 致病 致病  结核分支杆菌 受感染乳房  人类污染 致病  牛分支杆菌 受感染乳房 致病 致病  布鲁氏菌属 受感染乳房  牛粪  环境 致病 致病  伯内特柯克斯体 牛粪  受感染乳房 致病 致病  普通变形杆菌 水  环境  假单包菌属 水  环境  2.2 乳房对乳房炎的抵御  乳房低御感染的部位有两处, 其中之一就是乳头的通道一乳头管,乳头上有良好的括约肌,可使乳头口封闭,阻止异物进入通道。  2.3 防止乳房暴露于细菌之中  防止乳房炎最理想的方法首先是防止细菌接触乳房,这就涉及到奶牛管理的各个方面。  2.3.1养牛设施。奶牛舍的设计标准与良好的人类住房的设计原则是相近的,其可归纳如下:  ① 尽量减少疾病的传播。  ② 奶牛拥有一个舒适和较干燥的环境。  ③ 应具备有效地消除废物的设施。  ④ 奶牛容易获得饲料以满足产奶的需要。  ⑤ 奶牛的环境条件不得发生急剧变化。  ⑥ 温度、太阳辐谢、湿度应尽量接近奶牛的“舒适区”。  ⑦ 奶牛易于接近饮水。  ⑧ 易于观察成母牛、育成牛的行为变化,特别是发情鉴定,还有牛群健康观测。  ⑨ 便于将奶牛从主要的饲养区域赶至一些特殊的地点,如挤奶台、配种架等。  ⑩ 整体设计应考虑到尽量节省劳动力。  前三点直接涉及到奶牛所处的环境,但饲料也可成为传播微生物的潜在因素(见2.3.1.3)。  2.3.1.1 栓系式牛舍。中国的许多奶农都采用了栓系式牛舍饲养奶牛,这种牛舍的设计对奶牛的环境卫生有很大的影响。设计原则之一就是既简便又能及时地将粪、尿与奶牛分开。再勤快的奶农也不可能整天在那儿清粪以避免奶牛卧下时弄脏牛体。奶牛是站立排粪尿的,因此,设计上就必须让粪尿直接排入粪尿沟内。荷斯坦牛舍牛床的尺寸应设计为:从饲槽后沿至粪尿沟前沿的长度为1.55-1.65米,而中国奶牛舍内的尺寸一般都为1.8—1.9米, 这样牛粪常被排泄于奶牛躺卧之处,常常污染牛腿、肋部和乳房。  如果奶牛可直接将粪便排入粪尿沟内,说明其站立位置正对饲槽,如果奶牛斜向站立,粪尿将会排在牛床上。但可设置分隔栏,分隔出独立的牛床,以使奶牛保持正确的姿势。不一定一牛一隔栏,可两牛一隔。  牛床应有某种铺垫,以保证栓系式牛舍奶牛肢蹄的健康。铺垫物应清洁、干燥。常采用的有秸秆、沙子、锯末,也可使用专用的橡胶垫。目前中国可生产这种橡胶垫,也买得到。使用时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太频繁冲洗橡胶垫。以免潮湿。  2.3.1.2运动场。 在讨论牛奶质量时不宜过多叙述运动场设计的各个方面,必须强调的一点就是干燥。也就是说,如果是土地面,排水应通畅。在许多奶牛场之中,这与生产卫生牛奶是完全不相适应的。水泥运动场应铺成2-3的坡度,以便尽快排走雨水。若水泥地表地设计成沟槽状以增加牛蹄阻力,其方向应顺坡向而走。  2.3.1.3饲养。有人奇怪为什么麽将饲养作为病菌传播的因素之一,但在中国它确实是紧密相关的。李斯特菌对动物和人类都是致病菌。在霉菌适宜的类似环境,特别是发酵度不足的青贮饲料,特别适宜李斯物菌增殖  2.3.2 挤奶  农业生产的挤奶过程是十分独特的,因为在充满了潜在有害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中获得人类食品。正常的卫生标准应依据食品业的,而非农业的标准。在挤奶的过程中,存在着微生物对奶牛和牛奶污染的极大危险,其过程可分为三步:乳房准备、挤奶和乳房的后处理。  2.3.2.1乳房准备。乳房准备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刺激奶牛的泌乳反射。  -保证泌乳过程中不受微生物的侵袭。  -保证乳房上的污物不会污染牛奶。  就象野生祖先母牛看到犊牛、闻到犊牛的气味、乳房受到犊牛碰撞而产生的反应一样,品种化的奶牛对擦洗和按摩乳房也产生同样的反应。奶牛对热水冲洗和按摩会习惯性地产生泌乳反应。但擦洗乳房的毛巾和挤乳工的手都会将细菌从一头奶牛传染到另一头奶牛,这是对奶牛健康最大的危险。正确操作的要求是:每头牛分别用洁净水冲洗。现代化的挤奶台采用软管和喷嘴冲洗乳房。用一桶水洗多头牛简直就是在奶牛之间传播病菌,这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即使按照乳品厂的标准加入消毒剂,从一头奶牛到另一头奶牛的挤奶间隔时间也保证不了化学药品的消毒作用。如果增加消毒剂的浓度,乳房细薄的皮肤受到损害的程度就会加大,这也就促进了乳房内部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如果不具备软管、喷头这些条件,那麽,用一只手提喷水器也就足够冲洗乳房了。用于擦干乳房的毛巾是微生物的主要载体,再也找不到什麽比这更有效的东西在牛群中传播病原菌了。奶业发达国家主要采用一牛一纸擦试方法,也可采用洁净的报纸替代,虽然效果不如纸巾,但便宜,起码比反复使用毛巾要好的多。  有些专家建议

  • 浅谈牛奶体细胞的基本操作

    浅谈牛奶体细胞的基本操作

    [align=center][font='calibri light'][size=21px]浅谈牛奶体细胞计数仪的基本操作[/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6px]通常查看牛是否存在乳房炎的时候是通过查看牛奶体细胞的数量的判定的,牛奶体细胞<40万个/ml,属于合格,>40万个/ml,说明存在隐性乳房炎或者乳房炎,所以,检测牛奶体细胞的含量至关重要。[/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6px]我们来谈一谈牛奶体细胞计数仪如何操作,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体细胞计数仪。[/size][/font][/align][align=left][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40913476828_8462_6198246_3.png[/img][font='calibri'][size=16px]技术原理:使用荧光染色技术对体细胞染色,然后通过拍照计数的方法读取细胞的个数。[/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6px]操作步骤[/size][/font][/align][align=left]1、 [font='calibri'][size=16px]连接电源,先打开仪器后面的电源开关,再打开仪器前面的电脑开关。[/size][/font][/align][align=left]2、 [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40913480546_9703_6198246_3.png[/img][font='calibri'][size=16px]等[/size][/font][font='calibri'][size=16px]待半分钟后,仪器软件会自动运行,打开后显示如下图:仪器自检画面。如果全部正常通过,显示绿色继续按键。[/size][/font][/align][align=left]3、 [font='calibri'][size=16px]自检成功后,进入主界面。[/size][/font][/align][align=left]4、 [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40913485712_8195_6198246_3.png[/img][font='calibri'][size=16px]测样[/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6px]4.1 用100u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器[/color][/url]在充分震荡且没有气泡的取样瓶内取100uL奶样,加入到染色管中。[/size][/font][/align][align=left][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40913489506_9011_6198246_3.pn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40913491003_7187_6198246_3.png[/img][/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6px]4.2 把加入奶样后的染色剂瓶放置在搅拌器上,按 2 秒,松 [/size][/font][font='calibri'][size=16px]2 [/size][/font][font='calibri'][size=16px]秒,共搅拌 [/size][/font][font='calibri'][size=16px]10 [/size][/font][font='calibri'][size=16px]次,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6px]静止 [/size][/font][font='calibri'][size=16px]2 [/size][/font][font='calibri'][size=16px]分钟让它充分染色,然后再放在搅拌器上按压搅拌 [/size][/font][font='calibri'][size=16px]3 [/size][/font][font='calibri'][size=16px]次。如下图操作[/size][/font][/align][align=left][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40913488669_6312_6198246_3.png[/img][/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6px]4.3 打开盖子,用另外一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取样出 8ul 奶样在检测板半圆孔处缓慢排出,无需排气,让样品慢慢渗过去,然后静置 [/size][/font][font='calibri'][size=16px]30 [/size][/font][font='calibri'][size=16px]秒,直至对面直线处充满样品。如下图操作[/size][/font][/align][align=left][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40913493744_6865_6198246_3.png[/img][/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6px]4.4点击绿色【新检测】按钮,仪器弹出样板架子提示放入检测板,放入检测板后,点击绿色【新检测】按钮,仪器自动吸入检测。[/size][/font][/align][align=left][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40913495052_189_6198246_3.png[/img][/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000000]放入检测板后,点击继续按钮,机器开始读取检测板中样品内被染色的体细胞数量,如图显示:[/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40913492600_320_6198246_3.png[/img][/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000000]当 [/color][/size][/font][font='tahoma'][size=16px][color=#000000]ABCD [/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000000]区域全部读取结束后,结果呈现如图所示:[/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40913493940_819_6198246_3.png[/img][/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000000]到此就检测完成了。[/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6px]总结:这个仪器检测体细胞还是挺方便的,也能清晰的看出体细胞数量,然后再间接看牛是否患有乳房炎。[/size][/font][/align]

  • 什么是体细胞数?如何降低生鲜乳中的体细胞数?

    生鲜乳中体细胞数(SomaticCellCount,简称SCC)反应生鲜乳卫生状况和奶牛乳房健康的状态。体细胞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中性白细胞等组成。当乳腺被感染或受机械损伤后,体细胞会上升,受感染乳区的乳汁中大约99%的细胞是白细胞。  1、高体细胞数对乳制品的影响主要有:(1)牛奶味道变异;(2)牛奶贮存期缩短;(3)乳清量增加、酪蛋白收缩性降低,导致奶酪的产量下降。  2、引发高体细胞数原因有:(1)可能有隐性乳腺炎发生 发生隐性乳腺炎时,感染牛很少有临床症状,肉眼观察乳汁正常,故常常误将感染乳区的乳作正常牛奶处理,造成生鲜牛奶中体细胞的升高。(2)牛群结构偏老 一般而言,胎次越小的牛只体细胞越低。因为老龄牛只长期接触乳腺炎病原菌,免疫功能下降,有更多的被感染机会。  3、降低生鲜乳中SCC,重点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减少乳房机械性损伤。牛床、运动场、挤奶厅、饲槽、水槽等奶牛活动区域无尖锐物品,机械挤奶时不可过挤,以避免引起乳房损伤。(2)减少病原菌等生物侵袭。加强环境消毒,及时杀灭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3)日粮营养充足、均衡,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4)定期(至少每月1次)进行牛群隐性乳房炎检测,及时进行乳房炎预防。(5)隔离患有传染性乳房炎的奶牛,淘汰患有慢性乳房炎的母牛等。

  • 生乳体细胞检测

    [align=center][font='calibri'][size=13px]生乳体细胞检测[/size][/font][/align]1、 [size=18px]生乳体细胞检测目的及意义[/size][size=18px]体细胞数的英文是Somatic Cell Count , 缩写为SCC是指出现在正常牛奶中少量的动物身体细胞。以每毫升牛奶中的体细胞数表示,通常以千个计数。体细胞( scc ) 的组成,白细胞 (即巨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size][size=18px]体细胞(SCC)越低牛奶质量越高SCC越高对原奶质量的影响越大,并对牛奶的保质期和乳制品如酸奶、奶酪等的产量、质量、风味等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各国都将体细胞数作为牛奶质量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size]2、 [size=18px]检测原理[/size][size=18px]采用荧光染色自动镜检原理,染色剂外无需额外的化学试剂;干粉式染色剂无需要样品稀释液。排除液体染色剂挥发的影响;体细胞检测范围1-1000万,建议有效计数范围为5万以上。[/size]3、 [size=18px]操作过程[/size][align=left][size=18px]第一步:充分搅拌后在取样瓶中用 100ul 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抽取 [/size][size=18px]100ul [/size][size=18px]奶[/size][size=18px],[/size][size=18px]加入到染色瓶中;第二步:把加入奶样后的染色剂瓶放置在搅拌器上,按 2 秒,松 [/size][size=18px]2 [/size][size=18px]秒,共搅拌 [/size][size=18px]10 [/size][size=18px]次, 静止 [/size][size=18px]2 [/size][size=18px]分钟让它充分染色,然后再放在搅拌器上按压搅拌 [/size][size=18px]3 [/size][size=18px]次。第三步:打开盖子,用另外一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取样出 8ul 奶样在检测板半圆孔处缓慢排出,无需排气, 让样品慢慢渗过去,然后静置 [/size][size=18px]30 [/size][size=18px]秒,直至对面直线处充满样品。[/size][/align][align=left]4、 [size=18px]注意事项[/size][/align][align=left][size=18px]1、开机时,先接电源,打开机器,最后开平板,避免第二步自检不成功[/size][/align][align=left][size=18px]2、在进行检测时,若点击按钮没有反应,则机器可能进入了仿真模式,若出现 [/size][/align][align=left][size=18px]这种情况,可返回自检界面,调整箭头所指模式即可。[/size][/align][align=left]3、 [size=18px]仪器使用较长时间后,会出现卡顿现象,这种情况下可以清除以往检测数据,点击参数选项,进入页面。[/size][/align][align=left][size=18px]4、仪器使用时,请勿在平板上下载游戏,视频等占内存的软件,避免出现卡顿现象。 [/size][/align][align=left][size=18px]5[/size][size=18px]、仪器使用结束后,关机时请先关闭平板,再关闭机器,最后拔下电源。[/size][/align]

  • 【原创大赛】中国与欧美生乳法规比较---菌落总数和体细胞

    2010年《GB 1930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发布,该标准出台后即被冠以 “挤奶时相当于苍蝇到处乱飞”、“中国牛奶倒退25年”、“中国生乳标准全球最差”等各种标签。时隔6年,生乳标准被再一次掀起波澜:今年4月份,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召开《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发布会,会议指出该标准菌落总数与欧盟和美国标准一致,并且按照欧盟标准规定了体细胞数。同期,黑龙江省奶业协会《黑龙江省生乳团体标准》,标准根据蛋白、脂肪、菌落总数、体细胞数对生鲜乳分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并且提出特级标准已比肩欧美。为什么我国的生乳标准时至今日还被热议,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指标有什么意义,我国和欧美针对这两项的规定到底有什么不同?以下将进行详细分析。[b]1. 指标解读:菌落总数[/b]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微生物培养条件下每克(或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群落总数。生乳中菌落总数的多少是评定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被各国广泛采用。它可用来判定产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以便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造成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很多,挤奶环节控制不严是导致超标的主要原因,如挤奶器具不卫生特别是散户人工挤奶的情况,将会直接导致菌落总数不合格。[b]体细胞数[/b]牛奶体细胞数是指每毫升牛奶中的细胞总数,它是牛奶中的白细胞和脱落上皮细胞的总称。体细胞数是衡量牛乳房健康状况和原料奶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的升高可导致乳制品货架期缩短,风味发生改变。体细胞数高说明奶牛乳腺感染了微生物病原菌,通过不同的微生物检测或根据体细胞数升高状况诊断是否患有隐性乳房炎,此外,若奶牛患病也会因为系统免疫反应导致体细胞升高。2。[b] 标准比较:我国标准[/b]我国生乳现行标准GB 19301-2010,标准中对生乳的脂肪、蛋白质等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污染物等指标做了规定,其中菌落总数要求为200万CFU/mL,但是并没有体细胞数的要求。[b]欧盟法规[/b]欧盟拥有完善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在其法规EC 853中对生乳的体细胞和菌落总数做了详细规定。 [table=100%][tr][td=1,1,25%] 类别项目[/td][td=1,1,20%] 生牛乳[/td][td=1,1,21%] 其他动物的生乳[/td][td=1,1,33%] 其他动物的生乳(用于加工乳制品,且加工过程中无加热工序)[/td][/tr][tr][td=1,1,25%] 菌落总数,万CFU/mL[/td][td=1,1,20%] ≤10[/td][td=1,1,21%] ≤15[/td][td=1,1,33%] ≤5[/td][/tr][tr][td=1,1,25%] 体细胞数,万个/mL[/td][td=1,1,20%] ≤40[/td][td=1,1,21%] /[/td][td=1,1,33%] /[/td][/tr][/table]欧盟非常注重标准的科学性,基于牛和其他动物如山羊的养殖条件、养殖规模等不同,分别设定了不同的微生物要求,虽然其他动物的生乳限量表面看来更低一些,但是如果用于生产无加热工艺的产品,则要求非常高。欧盟标准科学性的另一点体现在生产和收奶会设定不同限量。对于到达工厂后经过混合的牛乳,该法规指出其指标限量可以是牧场环节的三倍。因此准备生产乳制品的原料乳菌落总数限量为≤30万CFU/mL(如果该牛乳已经经过一定的加工,那么需要低于10万CFU/mL)。[b]美国法规[/b]美国《联邦法规》(CFR)第7卷对原料乳的指标限量、检测方法、不合格整改措施都做了具体规定,其中包括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 [table][tr][td=1,1,155] 类别项目[/td][td=1,1,126] 生牛乳[/td][td=1,1,151] 山羊乳[/td][td=1,1,187] A级原料乳[/td][/tr][tr][td=1,1,155] 菌落总数,万CFU/mL[/td][td=1,1,126] ≤50[/td][td=1,1,151] ≤50[/td][td=1,1,187] ≤10(单个样本)≤30(杀菌前的混合样本)[/td][/tr][tr][td=1,1,155] 体细胞数,万个/mL[/td][td=1,1,126] ≤75[/td][td=1,1,151] ≤150[/td][td=1,1,187] ≤75[/td][/tr][/table]美国是非常提倡实施安全整改措施的国家,联邦法规中就有明显的体现。如对生乳中菌落总数的要求,法规规定每个奶户每月至少要有1次随机抽样,一旦出现不合格就会被警告,如果4次连续抽检中有两次不合格,那么将会在随后的3至21天再抽一个样品,如果仍然不合格,就需要整改直至获得满意的结果才可以继续对外供应牛乳。[b]Grade “A” Pasteurized Milk Ordinance[/b]除了CFR的要求,美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法令《Grade “A” Pasteurized Milk Ordinance》,该标准适用于优级乳制品,标准包含收奶、运输、加工、包装等各环节的规范,可操作性非常强。标准中指出单个奶户的奶中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万CFU/mL,不同奶户的奶经混合后,在杀菌前不得超过30万CFU/mL;体细胞方面,该法令指出单个奶户的奶中不得超过75万个/mL。和CFR一样,该标准也规定了不合格的处理措施。联邦政府以及各州会定期检查工厂,一旦发现问题就会临时吊销生产许可证,此后连续3周每周不少于2次取样检查,直至合格才准予恢复正常生产。[b]总结[/b]1. 我国设定的指标限量低于欧美,这与当时的制定背景息息相关。但实际上,由于最近几年政府和企业对生乳质量意识的提高,我国生鲜乳尤其是自有牧场的生乳的质量远高于国家标准规定。很多牧场逐步开始监控体细胞数量,优质牧场平均体细胞数可达10万个/mL以下。同时部分地区也根据当地生乳的质量优势,制定了一些高于国家要求的标准。2. 我国在指标设定方面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如上面提到的欧美在收奶及加工时设定不同指标限量,而我国目前收奶、贮奶都是一个限量,不利用保护奶农利益,更不利于指导企业实际生产。3. 缺乏对奶农的系统监管,如美国政府机构会长期监控每个奶场的生乳,制定整改措施并监控整改效果,这点值得我国学习。

  • 【转帖】欧盟对美国牛奶标准施加压力

    美国牛奶质量可能会提高,因为约占欧盟市场10%的美国奶制品准备在体细胞计数(SCC)限量上采用更严格的欧洲标准。欧盟这个要求将有12月1日生效。 体细胞是牛奶的一些病变如乳腺炎的反应,这些病变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数量有所增加。一个健康的奶牛产奶的体细胞大约是每毫升50 000,正常值范围是5000到20万。 17年来,美国乳制品的标准一直是牛奶三个月的几何平均值为每毫升75万。现在,欧盟要求其不得高于40. 虽然只是要求对欧盟出口的美国乳制品必须欧盟标准,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牛奶标准也备受政治压力。 有参议员表示美国FDA应该将美国标准调整为40万,提高的牛奶的质量,口味,保质期,和奶酪的产量。 75万/毫升的标准是针对巴氏牛奶条例(PMO),A类农场散装牛奶必须达到。降低细胞计数可能导致美国牛奶价格上涨,所以,对于欧盟实行的更严格标准,美国国家州际牛奶托运人会议(NCIMS)一直拒绝相应调整。 NCIMS成员包括生产者,科学家,管理者和设备生产企业。

  • 【转帖】牛奶怎么喝最好呢?

    不可空腹喝牛奶。因为空腹时牛奶在胃内停留时间短,会影响牛奶的消化吸收。喝牛奶前,最好先吃点东西或边吃食物边饮用,以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还有专家提醒消费者要注意饮用方式。每天少量多饮牛奶比一次大量饮用的效果要好,这样人体对钙的吸收率要高。 一些肠胃功能弱的人喝牛奶时应尽量小口喝,让牛奶与唾液充分混合。如果大口大口地喝,牛奶便直接进入胃里与酸性胃液发生反应,牛奶中的蛋白质与脂肪就会结成块状,不易为人体消化,还会出现腹泻与不适。 牛奶与许多物质不能同时饮用。避免与茶水同饮,乳糖中含有丰富的钙离子,茶叶中鞣酸会阻碍钙离子的吸收。 喝牛奶时忌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同食,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用牛奶服药会阻碍药性的发挥。有些家长喜欢在牛奶中加些果汁,一方面孩子爱喝,另一方面认为这样更有营养,专家指出,其实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遇到这些弱酸性饮料会形成凝胶物质,很不容易消化。 喝牛奶不要同时吃巧克力。因为巧克力中的草酸会与牛奶中的钙结合成草酸钙,使钙无法被人体充分吸收。 因乳酸发酵会产生气体,加重肠胃胀气的现象,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肠胃手术后的病人忌喝牛奶。 喝牛奶最好不加糖。否则,不但不易被消化吸收,还会滞留在消化道中,影响肠胃功能。 别喝冰冻牛奶:牛奶冷冻后,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分离,味道明显变淡,营养成分也不易被吸收。喝牛奶最好与一些淀粉类的食物,如馒头、面包、玉米粥、豆类等同食,有利于消化和吸收。牛奶与香菇、芹菜、银耳等配合食用,对健康大有益处。 如果已经习惯在早餐喝牛奶,也一定要先吃一点其他食物后再喝牛奶,使牛奶在胃肠中停留多一些时间。如果早餐要喝一瓶牛奶,可先吃米或面食50克,再加一个鸡蛋和少许酱菜、豆腐干,然后再喝牛奶,使牛奶在胃中与其他食物混合,在胃肠中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其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由于食物提供的热量足够,消化吸收又较缓慢并充分,使血糖持续较高水平,上午就会精力充沛。 当然,最好能改在午睡或晚睡前喝牛奶。另外,牛奶可加热,但不要煮沸。因为煮沸后,有的维生素会被破坏,而且牛奶中的钙会形成磷酸钙沉淀,影响营养素被人体吸收。煮牛奶也有一定的学问,多数人会将白糖中入牛奶再加火同煮,这样会使牛奶中的赖氨基酸与糖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果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会被人体消化吸收,反而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煮牛奶应该等煮开牛奶后不烫手时再加糖。 喝牛奶的最佳时间早餐的热能供应占总热能需求的25%~30%,早餐喝一杯牛奶加鸡蛋或加面包比较好。除此之外,晚上睡前喝一杯牛奶有助于睡眠,喝的时候最好配上几块饼干。饮食专家更建议,青少年、儿童喝牛奶的最佳时间是晚上临睡前。对人体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生长激素,特别对青少年儿童来说,生长素对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人们深睡1小时后,无论儿童或是成人,都会出现生长激素增加,所以临睡前喝牛奶是最佳的吸收钙质的时间。因此,把早晨的牛奶放到晚上临睡前喝,以充分利用牛奶的营养价值,使青年儿童发育得更好、更健美。对青年人及中老年人则有润肌肤、驻颜美容的功效。另外,研究显示,人体细胞的更新产生新世界细胞是在人睡眠中进行的,因人体皮肤细胞分裂的时间很特殊,它只限定在夜间进行,所以临睡前喝牛奶即保证皮肤足够的营养物质,也有利于皮肤的新陈代谢,制造出更多的新细胞,使皮肤显得健美、有光泽、富于弹性,就可以延缓衰老,青春常驻。

  • 【资料】乳中的细胞成分-体细胞

    [size=4][font=宋体]乳中所含细胞成分是白血球和一些上皮细胞,也有一些红血球。[/font][/size][size=4][/size][size=4][font=宋体]牛乳中的细胞数(体细胞)是乳房健康状况的一种指标。牛乳细胞数可作为衡量牛乳卫生品质的指标之一。一般正常牛乳细胞数不超过[/font][/size][size=4][font=Times New Roman]50[/font][/size][size=4][font=宋体]万个[/font][/size][size=4][font=Times New Roman]/[/font][/size][size=4][font=宋体]毫升。[/font][/size][size=4][/size][size=4][font=宋体]乳房炎的诊断标准[/font][/size][size=4][/size][table=660][tr][td=1,2,180][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细胞数[/font][/size][size=4][font=Times New Roman]/[/font][/size][size=4][font=宋体]万个[/font][/size][size=4][font=Times New Roman].mL[sup]-1[/sup][/font][/size][/align][/td][td=2,1,480][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乳房中有害葡萄球菌与链球菌的检查结果[/font][/size][size=4][/size][/align][/td][/tr][tr][td=1,1,228][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未检出[/font][/size][size=4][/size][/align][/td][td=1,1,252][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检出[/font][/size][size=4][/size][/align][/td][/tr][tr][td=1,1,180][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小于[/font][/size][size=4][font=Times New Roman]50[/font][/size][/align][/td][td=1,1,228][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正常[/font][/size][size=4][/size][/align][/td][td=1,1,252][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潜在性乳房炎[/font][/size][size=4][/size][/align][/td][/tr][tr][td=1,1,180][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大于[/font][/size][size=4][font=Times New Roman]50[/font][/size][/align][/td][td=1,1,228][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分泌障碍[/font][/size][size=4][/size][/align][/td][td=1,1,252][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乳房炎[/font][/size][size=4][/size][/align][/td][/tr][/table][size=4][font=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 【转帖】牛奶——大脑的食物

    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食用方便的理想天然食物,西方人称牛奶是“人类的保姆”。牛奶中除了不含膳食纤维外,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所以牛奶通常又被人称作“白色血液”,并且其中大多数营养成分都能够有效地促进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国内外营养专家一致认为,每天饮用一定量的牛奶,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人脑发育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构成人脑细胞的主要原料,与人脑的结构和机能密切相关。无论是胎儿期、儿童期、青少年还是成人时期,人脑细胞和神经系统都在不断地活动和新陈代谢,数十亿个脑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的健全都需要优质的蛋白质。而牛奶中的蛋白质是所有天然食物中最优质的完全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高,对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牛奶中的蛋白质不仅含量适宜,并且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也多而齐全,这些氨基酸比例与人体需要的“模式”非常接近,是促进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牛奶蛋白质中的酪氨酸、色氨酸能促进大脑发育,有利于神经兴奋的传导,能更好地发挥记忆与思维功能;谷氨酸能够解除氨对脑的毒害,对保护脑组织起着很大作用;亮氨酸可以防止大脑发育不全;而当缬氨酸不足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会发生紊乱,出现四肢震颤。此外,在牛奶中还含有另外一种重要的氨基酸-牛磺酸。牛磺酸是一种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人的记忆力,改善大脑的功能,婴幼儿若缺乏牛磺酸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也受到影响。自然界中,牛磺酸主要存在于哺乳类动物乳汁如牛奶、人奶和胆汁中,正常牛奶每百克含牛磺酸2.4毫克。因此,经常喝牛奶可以补充所需的牛磺酸,满足健脑益智的需要。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脂类,有利于智力发育,是人体大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磷脂、固醇类以及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这三种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构成脑细胞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物质,并且能够让细胞传递各种神经信号,但只有不饱和脂肪酸充足时,这些信号才能正常地传递,这也是智力发育的基础。  牛奶中的乳糖为脑组织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并且为大脑活动提供能量。乳糖是哺乳类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糖类,对脑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牛奶中乳糖含量一般为4.0%,它在人体消化道中被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其中半乳糖是构成脑及脑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对脑发育特别重要,它能促进脑苷脂类和粘多糖的形成,对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此外,由于脑组织活动只能依靠糖类产生能量,脑消耗的葡萄糖量很大,几乎占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2/3,而牛奶中丰富的乳糖可以为大脑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保证。  此外,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够满足人体大脑的发育对多种微量元素的需要。例如,牛奶中的碘和锌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镁能增加神经系统耐疲劳能力;锰对人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也很重要,一旦缺锰,尤其是老年人往往会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缺铁会使大脑的运转速度降低,从而影响识别能力及行为分辨和语言能力。牛奶中还含有几乎所有种类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而B族维生素多数与神经发育有关,如缺乏维生素B6会导致神经细胞衰退,功能减弱;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尼克酸能引起儿童智力低下和语言行为混乱等,其他维生素如B12和叶酸等也都和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充足的摄入对智力发育有益。  由此可见,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无论是构成脑和神经组织,还是促进神经系统和智力的发育,都具有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不论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都应坚持每天喝新鲜牛奶,为脑和神经系统营养需要提供充足的保证。

  • 【转帖】牛奶的妙用

    专家解释: 1、破坏。牛奶和奶制品干酪中含有一种CLA的物质,能有效破坏人体内有致癌危险的自由基,并能迅速和细胞膜结合,使细胞处于防御制癌物质侵入的状态,从而起到防癌作用。 2、排除。牛奶中所含的钙能在人体肠道内有效破坏致癌物质,使其分解改变成非致癌物质,并排出体外。 3、预防。牛奶中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D等对胃癌和结肠癌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防副作用。酸牛奶中含有一种酶,能有效防止癌症患者因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所引起的副作用。 美容养颜 专家解释: 1、减少脱发。牛奶中的维生素B族能滋润肌肤,保护表皮、防裂、防皱,使皮肤光滑柔软白嫩,使头发乌黑减少脱落,从而起到护肤美容作用。 2、保持光滑。铁、铜和维生素A可使皮肤保持光滑滋润。 3、消除皱纹。乳清对面部皱纹有消除作用。 4、提供水份。牛奶还能为皮肤提供封闭性油脂,形成薄膜以防皮肤水分蒸发,另外,还能暂时提供水分,所以牛奶是天然的护肤品,也是“绿色护肤品”。 有助减肥 专家解释:研究发现,奶制品中的钙元素能帮助人体燃烧脂肪,促进机体产生更多能降解脂肪的酶。所以,如果您想减肥,每天至少要吃3份低脂或脱脂乳制品。 镇静安神 专家解释:意大利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牛奶之所以具有镇静安神作用是因为含有一种可抑制神经兴奋的成分。因此专家建议,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不妨去喝一大杯牛奶安安神,而睡前喝一杯牛奶也可促进睡眠

  • 【转帖】牛奶也致癌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牛奶可能与癌症有关的证据,最近的研究集中在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样的生长因子——但问题还远没有严重到牛奶不能喝的地步   众所周知,给刚断奶的孩子喝牛奶是安全的。所以,一个世纪以来,人们都认为成年人饮用牛奶饮料也不会有害。然而,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肿瘤学家迈克尔波拉克指出,过去10年在成人身上的研究已经把牛奶与癌症风险联系在一起——牛奶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乳腺癌与卵巢癌的风险。  科学家正在寻找解释这种联系的某些嫌疑成分——比如牛奶中的激素、生长因子和其他生物活性化学物质,但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现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一项新研究对此提供了关键证据。  雌性激素导致癌症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提摩西维尼斯达和同事化验从商店里买来的几种牛奶饮品,经化验分析发现里面含有15种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酮、雌二醇和其他13种雌性激素的代谢衍生物。  雌性激素代谢产物(EM)水平与生殖系统癌症有关,而雌性激素代谢产物的一个潜在食物来源正是牛奶。  雌性激素可以刺激多种肿瘤的增长,特别是对男性的前列腺——雌性激素在非常低的浓度就可以致癌。要鉴别出各种雌性激素的含量如何随着乳品种类而变化,和这些雌性激素究竟是以什么形态的化合物出现,还需要进行新的检测。  利用色谱分析技术,他们发现,各种雌性激素在乳品中的含量变异范围很大。全脂牛奶含雌性激素最少,从乳脂2 % 的牛奶到脱脂乳再到酪乳(牛奶提取奶油后剩下的酸味液体),雌性激素总量是逐渐增加的,其中以酪乳最高。  雄性激素加大作用  在达特茅斯医学院任教的皮肤科专家F.威廉丹柏则担心牛奶中的另外一种性激素——雄性激素。  雌性激素可能会刺激生殖组织的肿瘤生长,而某些特定的雄性激素——丹柏在这里指的是5α-还原型雄性激素——“具有增加雌性激素受体数量的能力”。丹柏表示,牛奶中至少含一种受体增殖型类固醇激素:5α-孕甾二酮。  他解释道,额外的受体,会允许更多的雌性激素——包括牛奶中的任何一种——打开启动肿瘤生长的细胞系统。生长因子替代生长激素  牛奶最有争议的一面是它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很多研究都将IGF-1浓度的提高与癌症风险联系起来。  纽约大学医学院的内分泌学家大卫克莱因伯格指出:听起来这里面似乎包含着很多科学内容,但实际上IGF-1和牛奶的故事并不复杂。  通常情况下,IGF-1的生产是在脑垂体产生的生长激素作用于特定组织时才被启动的。IGF-1变成了能在局部刺激细胞生长的生长激素物质。  克莱因伯格说:在乳腺组织中,“我们发现,IGF-1可以完全替代生长激素”。换言之,IGF-1可以在没有外在线索的情况下触发细胞生长。  虽然雌性激素与乳腺发育有关,但是,在没有IGF-1的情况下,雌性激素就无能为力。他的研究小组已经发现,雌性激素与IGF-1一道可以加大乳腺和前列腺的细胞增殖作用。  克莱因伯格和同事撰文指出,当IGF-1或雌性激素过多发生在其他情况下时,人们就会出现乳腺增生——主要是细胞分裂过度。“当你得了乳腺增生,就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不过这种风险很轻微,可能还没有到加倍的地步。”   还要不要喝牛奶?  波拉克指出:“复杂的是,人体内自然产生的IGF-1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尽管我们相信喝牛奶会增加IGF-1水平,但牛奶对IGF-1水平的贡献与人们之间的差异相比也还是微不足道的极小一部分。”  这就意味着,人们遗传学上的差异远胜过牛奶摄入。所以,有些人就算不喝牛奶,他们体内的IGF-1产量也会自然地排在最高之列,与那些每天喝牛奶的本身低水平者比起来,他们的IGF-1水平还是比较高。  那么,爱喝牛奶的人应该怎样做呢?波拉克说,由于对牛奶饮品在人体中生物活性知识的了解还处在初期阶段,所以,人们也只能是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  由此看来,到底该不该喝牛奶,还需要自作定夺。你可以反问自己,喝牛奶有什么好处?波拉克建议:除了那些在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营养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可能真的并不需要太多地喝牛奶,他说:“我从来不会说比这更重的话了。”

  • 【转帖】特仑苏OMP牛奶的身份受质疑

    编者注:2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2月2日向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公函,要求该局责令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仑苏”牛奶添加OMP物质。当天上午,在香港上市的蒙牛乳业股价大跌4.33%。特仑苏中添加的OMP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有何作用?又引发了怎样的争议?以下为南京电视台在2007年的报道: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南京质量报告》 记者:张茜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这是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在其产品不断创新的同时,蒙牛集团也树立了国内乳业老大的形象,2006年推出的特仑苏OMP牛奶更是给竞争激烈的乳业市场投进了一颗重磅炸弹,那么究竟什么是OMP牛奶?我们先看看一段视频资料。  “蒙牛”:我们自主开发出了“OMP”牛奶(造骨牛奶蛋白)  某知名网站主持人:  我们今天请来了两位贵宾,他们是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的于小东教授,您好;另外一位嘉宾是蒙牛乳业集团的副总裁孙先红先生,您好。  这是国内某知名网站的一次主题为改善公众营养的访谈,就是这次访谈让记者第一次听到了来自蒙牛官方对OMP的解释。  蒙牛乳业集团副总裁孙先红:“我们这款牛奶叫OMP牛奶,实际上就是一个英文的缩写,造骨牛奶蛋白,就是说牛奶本身当中有一种微量的活性的蛋白质,它有助于对骨骼的密度和骨量的增加,在这款牛奶当中也增大了,我们通过自主研发,这个我们也申请了专利,把这个量从牛奶中提取出来以后,把这个量也增大了。”  在蒙牛特仑苏的官方网站上是这样介绍OMP发现背景的:2004年初,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向蒙牛授予攻关科研课题——改善公众骨健康。在科研攻关过程中,蒙牛发现牛奶中有一种微量存在的天然活性牛奶蛋白,对人体骨密度提高和促进骨骼合成代谢具有独特机理和功效,蒙牛将之命名为OMP(造骨牛奶蛋白). 在克服了科学配比一系列难题后,蒙牛开发出了OMP牛奶。从此之后,蒙牛开始了对OMP牛奶的大力宣传。(用蒙牛广告)  “贵族牛奶”特仑苏因为“OMP”身价倍增  作为蒙牛旗下产品之一,特仑苏本身就是“贵族牛奶”的象征,这一点从它的价格上就可以看出,一箱12包普通牛奶的价格大约在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之间不等,而一箱250ML的蒙牛特仑苏牛奶则要卖到48元,加OMP的蒙牛特仑苏则更要卖到55元,比普通的特仑苏牛奶又贵到了7块钱每箱。那么OMP特仑苏又到底贵在哪里呢?记者在特仑苏官方网站上发现了这样一段对OMP的特性说明:OMP是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功能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大部分由肝脏合成。成骨细胞中含有丰富的OMP,它参与骨代谢的调节。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等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含有7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649的一种蛋白质国内外已有相当长的相关研究历史,也有很多的相关报道。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它能显著改善骨骼合成代谢,增强骨密度,促进骨量增加,延缓骨骼衰老,使机体骨骼更健康。  著名反伪科学斗士:“OMP”其实就是“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同样是蒙牛官方网站,却出现了两种声音,一边蒙牛强调OMP是自己发现并命名的,而另一边却介绍说,这个所谓的OMP在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当长的研究历史,如此矛盾的说法到底哪一种才是对的,OMP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  国内著名的反伪科学斗士方舟子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不同的声音。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85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0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目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在方舟子2007年4月发布的一系列文章中,他声称蒙牛所谓的OMP其实是另外一种国外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的名叫IGF—1的物质,其证据是在蒙牛公司 2006年2月13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批的一项专利中,提到该发明的新颖之处在于“通过在牛奶中添加IGF-1,基本可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该专利申请书正文中提到用这种牛奶对大鼠做的增强骨密度实验,与“造骨牛奶蛋白(OMP)增强骨密度实验专家评审意见”中提及的由北大医学部做的实验相同。  专利申请书正文提到IGF-1由上海通圆食品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这种新型牛奶中含有IGF-1浓度为5.65-16.8 mg/100g。按:一般牛奶中也含IGF-1,其浓度大约为4 ng/ml。也就是说,特仑苏牛奶中的IGF-1浓度为一般牛奶的数万倍。  专家:IGF—1长期食用有害健康!“0MP”真实身份待查  那么IGF—1到底又是什么物质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南京农业大学乳牛研究所所长王根林教授:“IGF-1是一种我们叫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它是一种蛋白质,分子量不是很大,它存在于身体各个组织器官,都存在。人体中有,人体,动物,我们研究的家畜,甚至各个部位都存在,它是一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主要是生长激素在发挥作用的时候,要由它来介导,所以我们叫它生长介质,或者一种生长传导因子。”  王教授说,IGF—1作为一种激素,在我们人体中的含量大约是10 mg。一般牛奶中的IGF-1含量与此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蒙牛特仑苏牛奶中的OMP真的就是IGF-1,那么其含量比人体一天的分泌量还高。长期食用必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南京农业大学乳牛研究所所长王根林教授:“IGF-1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广泛的,我刚才前面讲过,它牵扯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都会牵扯到它,它能够促使细胞的生长,或者是骨骼细胞,也是细胞的一种,也能够促使它的生长,但是它这个促使它生长的作用,一定要由在生长激素以及其他的相关激素的作用之下,通过它来起作用,这是一个,第二个,它的作用有双向性,所谓双向性,就是说它有时候能促进正常细胞的生长发育,同时比如说象有一些,癌细胞,肿瘤细胞,它在生长过程中间,在这种不受限制的生长过程中间,实际上它也有IGF-1以及其他的相关的生长因子的参与,这个是它的双向性。”  而王教授也告诉记者,他到目前为止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叫0MP。 而且他在观看了蒙牛的官方说明之后,对其中蒙牛乳业集团副总裁孙先红先生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蒙牛乳业集团副总裁孙先红:“我们把这个量从牛奶里提取出来,把量增大。”  王根林教授:“一种非常微量的一种蛋白质,它的提取工艺,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因为在各个组织器官,它虽然存在,但是它的量是非常非常微量,它是一种活性蛋白质,这是一个量上面的原因,难于提取,一方面由于提取工艺的复杂,一方面量的微小,一般的单位都很难做到,只有专门的从事生化研究,才能提取出来。”  而且王教授认为,目前活性蛋白在牛奶中的提取是一件连专业实验室都很难做到的复杂工艺,那么蒙牛又是如何从牛奶中大量提取出OPM来上市销售的呢?王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对于乳制品的质量标准只包括了里面正常的营养含量、矿物质、重金属以及药物残留等指标,不包括激素类物质的检测,相比较国外,检测标准还有待改进。  “在欧盟一些国家,这个对于激素的使用以及激素类似物的使用,是非常非常严格的控制。据我所知在畜产品里面在欧盟国家是不允许添加任何激素或者是类似激素的一类的物质,就是不但是产品,而且在生产过程之间,为比如说养家畜的时候,要给它喂什么,假如你要想喂激素或者类似激素的物质,或者药那是绝对禁止的。” 蒙牛回应: 蒙牛称下午回应质检总局叫停特仑苏“OMP

  • 【转帖】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转]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作者:民主还远吗 牛奶危害健康,是当代世界新营养学的共识。然而,尽管国际上关于牛奶的研究文献多得汗牛充栋,中国民众却一无所知。牛奶的真实面目至今迷雾缭绕。应该说,信息技术已非常发达的今天,中国人得悉事实的真相是并不困难的,但真相一旦伤及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问题则绝非简单。 2006年底,有一个叫林光常的台湾人在电视上公布了牛奶的危害。林光常先生妙语连珠,影响不小。一时间,沈阳、长沙等地的牛奶销售量直线跌落。据说沈阳地区每天销量骤减80吨。 近年来,中国奶业旋风飙升,异常火暴,蒙牛液体奶销量雄冠世界第一,一举盖过已萎靡不振的西方奶业。这无疑依赖于“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的神话。林光常却将神话捅穿了一个窟窿。 一场护卫神话的保卫战在全国骤然间打响。电视、报纸、互联网对林光常群起而攻。十五个营养学、食品学和预防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披挂上阵,联名撰文严斥牛奶有害之说。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发展中心宣布“牛奶致癌论”属于谬论。中国奶业协会牵头组织召开“牛奶研讨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齐聚一堂,怒讨“牛奶有害论”。与会专家怒不可遏,声称要与林光常当面辩论。 可是,没有一个专家真的与林光常当面舌战。林光常的声音被封杀。电视屏幕再也没有林光常的身影。林光常2007年4月24日的反驳文章发不出来,无人知晓。不久到处传言林光常是骗子、假博士。林光常是什么人物无关紧要,但是对于他说的一句真话,举国如此一遍恐慌,确实滑稽可笑。林光常不过是个传话筒子——把某些人认为应该传封锁的信息传给了中国人。专家们如此愤慨要进行辩论,为什么不找“牛奶有害论”的真正创说者坎贝尔博士对阵,只要驳倒有“当代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之称的坎贝尔,推翻西方各国科研机构关于牛奶的研究文献及结论,即可以扬名天下,又可让全世界都相信喝奶有理,岂怕伊利、蒙牛、三鹿没人喝!牛奶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等系列癌症 近三十年来,营养学有突破性进展,关于牛奶的研究已累积大量文献,下面我信手拈几则关于牛奶致癌的研究报告。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项牛奶与癌症的研究,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牛奶导致妇女患卵巢癌。他们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13年调查,确诊爱喝牛奶的266名妇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每天饮用4次以上奶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妇女高出一倍。 哈佛大学医学院、牛津大学和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牛奶中的激素物质IGF-I加速和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 2004年10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牛奶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报告。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调查发现,牛奶对乳腺癌的促发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近50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奶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人体中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I)的水平,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几乎每一种癌症都与IGF-I有关联,IGF-I是一种促使癌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因素。 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奶制品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奶制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奶制品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D3浓度显著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6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牛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饮用牛奶的调查对象的1.53倍,而且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食用酸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风险是几乎不食用酸奶的调查对象的1.52倍。 好了,用不着过多罗列了。在此,我很乐意讲一个牛奶致癌的有趣故事与读者分享。英国地质化学家简·普兰特五十岁的时候患乳腺癌,虽然经过无数次治疗,十年间癌症总是不断回来与她作伴。当第五次复发的时候,一个半个鸡蛋大小的硬块长在她的脖子上,医生说她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绝望而又坚强的普兰特教授不再相信医生,相信医生也没有用,人家已判了她的死刑。她靠自己拯救自己,她阅读最新的医学论文,得知素食可以抗癌。她回想起三十年前到过中国,那时中国农村妇女不喝牛奶而几乎没有人患乳腺癌,从而得到启发,戒掉每天必吃的两盒酸奶,出乎她的意料之外,脖子上的肿瘤在六个星期之后奇迹般的消失了。普兰特教授是英国地质局的首席科学家,同事们目睹了她反复患病到痊愈的曲折过程。当同事们的亲朋好友患了癌症的时候,都纷纷来向她求援。普兰特教授通过改变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使六十多位癌症患者得到了痊愈。为什么素食和戒掉牛奶就能够治愈癌症?普兰特教授下功夫进行研究, 她得出结论牛奶中的IGF-1(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导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IGF-1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致癌激素,但是在以前自然产出的牛奶中含量较低。自从人们用激素催发母牛大量产奶,牛奶中的IGF1含量就增加了数倍至数十倍,牛奶致癌的危险当然就很厉害了。她认为牛奶的危害比香烟还严重。 善良而乐于助人的普兰特教授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远离牛奶的危害,放下自己的研究课题,特意写了两本书《健康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牛奶与乳腺癌教程》,还创办了宣传网站,网址是:www.janeplant.com,懂英文而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浏览。 美国著名医学教授新谷宏实(美籍日本人)经过四十多年的行医实践,以医疗实证为依据,充分证明牛奶会导致妇女乳腺癌。他发现每一例乳腺癌患者都是爱喝牛奶的女人。新谷宏实教授在当代医学史上有突出贡献,他创造了医治无数癌症,而没有一例复发的医疗奇迹。他有什么法宝能够使每一个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再复发呢?他在《不生病的生活》中告诉人们,他的法宝就是在患者作了肿瘤切除术之后,至少五年禁食牛奶和肉鱼蛋。 牛奶为何会导致多种肿瘤病变?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坎贝尔是癌病学的研究权威,特别在致癌学研究领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曾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授予“终生研究成就奖”。他的研究给人们找到了答案。坎贝尔证实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非常强的促癌剂,其致癌能力甚至超过化学物质。他说: “在控制癌症发病方面,营养比化学致癌物甚至比极强的致癌物的影响更大。…….哪些蛋白质有比较强的促癌效果呢?一个是酪蛋白,这种蛋白质占牛奶蛋白组成的87%。这种蛋白质促进各阶段的癌症。” “高酪蛋白(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膳食使更多的致癌物进入细胞,使更多危险的致癌物衍生物结合在DNA上,引起更多的突变反应,使得细胞突变为原癌细胞的可能性增大,这些细胞一旦激活,就会形成更多的肿瘤。”

  • 【转帖】什么是“特仑苏OMP牛奶”?

    2008年,特仑苏牛奶的“致癌门”成为热点事件,科学家方舟子在仔细分析了蒙牛特仑苏OMP牛奶的专利技术后,指出其中添加的IGF-1物质有引发多种癌症的可能,引起轩然大波。 你知道吗,你身体中的骨骼每三年就会全部重生一次! 一提到骨,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起恐龙博物馆中的恐龙化石。不过,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我们身体中的骨却是活的,它每时每刻都在新生和溶解,成年人的骨骼每三年就会全部再生一次。 从我们一出生,骨骼的再生周期就开始了,不论年龄,一遍遍地周而复始。人体中的骨骼主要担负两种功能:第一,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让我们不会因为身体重量而倒塌;第二,骨骼可以说是我们身体中天然内置的“钙的储藏室”。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我们体内的钙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其余约1%的钙,存在于细胞内、细胞外液及血液中。钙在血液中必须保持一定浓度,当血液中的钙浓度变低时,骨骼中的钙就会溶解,通过身体不同部位运送到细胞组织。 而当钙富余时,多余的钙便沉积在骨骼中储存起来。如果在相同时间里,钙溶解得多,而沉积得少,就会产生骨质疏松现象。钙在我们体内不能被合成,人体中的钙主要来自食物。但是,食物中的钙大部分都不能被吸收,成年人只能吸收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的钙,仅仅是到人体内作了一次旅行,就被排泄出去了。所以,专家建议,我们在每日摄取足量钙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骨骼对钙的吸收———这也正是OMP(造骨牛奶蛋白)能够帮助人体增强骨密度的原因。OMP是人体骨健康领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它是由蒙牛乳业的科研人员发现并命名的。OMP是一种在牛奶中微量存在的蛋白质,它能够增加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刺激骨胶原的产生。胶原对骨骼有加固作用,胶原外面的一层“粘连”蛋白,把钙黏合在恰当位置———来自血液中的钙自动黏合在胶原蛋白上,这样就形成了新的骨物质。 所以,OMP能够有效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进而增强骨密度。蒙牛乳业的科研人员将来自于牛奶的OMP又用之于牛奶,在解决了科学配比和制造工艺等技术难题之后,蒙牛在其高端牛奶产品———特仑苏中强化了OMP的成分,推出了特仑苏OMP牛奶。这是全球第一款“吸收钙、留住钙”的牛奶产品,也是中国乳业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牛奶产品。 对于这一科研成果,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专门组织了一个专家委员会对“OMP增强骨密度”的临床实验结果进行评审。 这个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囊括了营养界、乳业界和研究骨质疏松问题的众多权威专家,包括: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梅方权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南庆贤教授、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高级工程师、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季成叶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刘兴信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熙和研究员。 专家评审委员会一致审核通过了OMP的实验结果,认定:“OMP能显著改善骨骼合成代谢,增强骨密度,促进骨量增加,使肌体骨骼更健康。”人体骨骼的重生是每天都在进行的,所以对骨骼的保护和巩固也应该是连续的。营养专家建议,在摄入足量钙的同时最好每天都喝OMP牛奶。另外,由于骨代谢发生的速度很慢,所以建议长期持续饮用OMP牛奶。

  • 【讨论】转载--也谈蒙牛“特伦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

    我受收到的一个邮件里说的,我对这个不懂,所以不知道是否有道理,想问问懂行的人,这个是不是真的啊?也谈蒙牛“特伦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引发多种癌症  在国外看到国内的新产品,新发现的报道,本该满心欢喜才是。但实际上有时是忧心忡忡,有时是哭笑不得,有时是悲從中耒,有时则是满腔怒火。因为有的是报道失实,有意造假,自我吹嘘,骗取国家科学基金;有的是有意误导,欺瞒忽悠那些心地善良,但缺乏科学知识,易于轻信广告,名人,媒体,专家,学者的善良老百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都是唯利是图昧着良心的宣传!如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蒙牛新产品“特伦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 (OMP)。几年前我曾研究与骨骼有关的课题,从来没有见到过“造骨牛奶蛋白”的报道,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也没有听到过这方面的消息。如果是近一,二年来的新发现,恐怕连作用机制都来不及搞清楚,怎能这么快就用到人身上?后来从“新语丝”上读到方舟子等人的文章,质疑此造骨蛋白不是什么新发现的蛋白质,而是国内外都早已熟知的胰岛素样生长因-1(IGF-1),只不过给换了个名称而已。从他引用的梅方权教授的资料:“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大部分由肝脏合成。。。含有7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649”。,我也认为它是胰岛素样生长因-1。因为氨基酸数目和分子量数值都相同,一点不差,若非胰岛素样生长因- 1,那就是它的“同分异构体”了。这种可能性极小极小。在我多年的生物医学研究中,还从来没有碰到过。  质疑文章登出已一个月余,有的报纸记者还采访过蒙牛公司和它的首席科学家母xx,至今未见蒙牛公司发表任何出来澄清的文章或申明,这就是说:默认“造骨牛奶蛋白”就是“胰岛素样生长因-1”。若是如此,问题就很严重。因为胰岛素样生长因-1(IGF-1)能引发多种癌症。血液中IGF-1高的人,易患多种上皮细胞癌(1,2,17)。除了乳腺癌(3,18)外,还会引发前列腺癌 (4-8),肺癌 (10,13)和结肠直肠癌(14-16)。可能还增高患膀胱癌的风险(19)。这样,喝了蒙牛“特伦苏”牛奶就会出现俩种可能性。第一种是按照蒙牛公司的宣传,IGF-1能以完整无缺的形式通过消化道,在体内发挥所谓的造骨作用。但实际结果是造骨不成(蒙牛公司没有证明它的(IGF-1)对人才体有增强骨密度,促进骨量增加的作用,即使用大白鼠做的动物试验,也没有得到明确的结果),反而很多人可能将患上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或肺癌,或结肠直肠癌(这是大量国际医学研究成果证明了的)以及可能的膀胱癌。这就迹近“谋财害命”了。第二种结果是目前生物医学知识所认为的:喝进的造骨牛奶蛋白(IGF-1)在胃肠道中被消化、降解,而不会被完整地吸收进血液中,至少对新生儿之外的其他人是如此(见方舟子文)。那么所谓的“造骨牛奶”只不过补充了一些氨基酸(或一些小肽片段)而已。就与喝普通的牛奶完全一样。结论是:“特伦苏”牛奶对人体不是有害就是无益,消费者千万不能光顾,不要上当受骗。  写到这里,不禁要请问蒙牛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母先生:您们宣称OMP是“由蒙牛乳业的科研人员发现并命名的”,这真是一种新发现的蛋白质?若是的话,请问它的氨基酸组成或结构,与IGF-1有那些不一样?消费者有知情权(生产工艺您们可以保密,或申请专利)。若是IGF-1,这是几十年前就被发现的蛋白质,您们为什么要欺骗消费者?而更严重的是它的致癌作用,您们为什么只字不提?登在“科学”上的这篇有关IGF-1致癌作用的文章,是1998年的事(4),是九年以前的事,这样重要的文献您们不可能不读;而且还有大量关于IGF-1致癌作用的文章,有几篇研究工作还是以中国人为对象做的 (8, 11)。您们对这么多研究报道却视而不见,这只能说明您们有意忽悠消费者。您们的科学良知何在?您们作为普通人的良心又何在?这些问题同样要请教梅方权教授。您是“造骨牛奶蛋白”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农业部情报研究所所长兼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凭您的学识和工作条件,若“造骨牛奶蛋白”就是IGF-1,您对它应了如指掌。您为什么不介绍它的主要功能(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和令人心驚的致癌作用,而仅仅介绍它的“显著改善骨骼合成代谢,增强骨密度,促进骨量增加,延缓骨骼衰老“等次要功能?!您也是在有意忽悠消费者?国外的科学界是千方百计减低人体血液中的IGF-1水平,以减少患癌症的危险(9,14, 18)。而您们却在牛奶中添加大量的IGF-1,真让人“匪夷所思”!  生活在这唯利是图,官场腐败,是非颠倒,无公平正义可谈,人治大于法治,枉法枉判(如武汉和西安几家法院对肖,方和丁,方等案件的判决)的年代,甚至许多人处于被“逼良为娼”的环境中,要做到“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确非易事。但至少可以做到不“推波助澜”,不“招摇过市”,不“以耻为荣” 吧。  最后,还是要请二位科学家和蒙牛公司,明确说明OMP究竟是一种由您们新发现的蛋白质?还是IGF-1?若您们不加以澄清,一旦喝了“特伦苏”牛奶,而又患上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或肺癌,或结肠直肠癌,凭您们的新产品宣传内容和大量的国际医学报道,消费者就有权向蒙牛公司索赔。人命关天,可不是儿戏啊

  • 取样方法和时间对牛奶尿素氮及常规乳成分的影响

    取样方法和时间对牛奶尿素氮及常规乳成分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比较了不同取样方法和取样时间对牛奶尿素氮和常规乳成分的影响。在北京三元某奶牛场随机选择30 头年龄、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泌乳荷斯坦奶牛,分别在每次上挤奶机前手工取样(前期取样)、流量计取样(标准取样)、挤奶结束后手工取样(后期取样)。每头奶牛每天取样9 次,分别用红外法和二乙酰-肟试剂盒法测定牛奶常规乳成分及尿素氮。结果表明:在一次挤奶过程中,手工取样和流量计取样的乳成分有极显著差异(P 0.05),但极显著高于后期值(P 0.05);MUN 显著高于后期值(P 0.05),乳脂、干物质、MUN 和奶产量都有极显著差异(P 0.05)。晚上的SCC 显著高于早晨(P 0.05)。MUN含量和乳脂校正乳(FCM)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均为早晨值极显著高于中午和晚上(P 0.05)。3 讨论3.1 不同取样方法对乳成分的影响本试验中,后期奶样的乳脂含量分别是前期和标准的2.9 倍和2.2 倍,与Nielsen 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挤奶前期的乳蛋白和乳糖含量分别较后期高8.0%和6.8%,与Vangroenweghe 等的研究结果相符。标准取样的乳蛋白含量略高前于前期值,但极显著高于后期值,而乳糖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前期值和后期值,提示在挤奶过程中,乳蛋白和乳糖含量不呈直线变化,挤奶中间时段的含量均高于挤奶前期、后期。相对于乳脂的变化幅度,乳蛋白和乳糖的变化幅度较小。所以本试验不同取样方法的干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决定于乳脂含量的变化趋势。本试验中挤奶后期的SCC 是标准取样值的2.4倍,前期值是标准值的1.6倍。Riekerink 等的研究也表明,挤奶前期和中期的SCC 差异不显著,挤奶后期极显著高于前期和中期,其他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本试验和上述试验中在取样前都弃掉了前三把乳,机械挤奶对SCC 的影响较小。Riekerink等认为,挤奶后期SCC 升高在于白细胞在挤奶快结束时大量释放进入乳汁,具体原因还不清楚。挤奶前期的MUN 值极显著高于后期和标准取样,标准取样显著高于后期,说明挤奶过程中MUN含量是逐渐降低的,与Jenkins 等的试验结果相符。一般来讲,MUN 通常在饲喂后若干个小时升高,之后逐渐降低。由于本试验取样是在饲喂前进行的,因此,MUN 发生上述变化的具体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由此可见,在一次挤奶过程中,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手工取样与流量计取样的乳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由于手工取样仅能收集某个时间点的奶样,而流量计收集的是整个挤奶过程中的奶样,因此流量计取样更具有代表性。3.2 三次标准取样方法对乳成分测定值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早、中、晚3 次标准取样乳脂、干物质、MUN和FCM有极显著差异,而乳蛋白和乳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大部分乳成分的含量在一天之中会发生不同变化。其中,乳脂的变化为早晨的含量最低,晚上次之,中午最高。SCC 的变化是中午和晚上的都约为早晨的2 倍,晚上略高于中午,与郝建国等报道的结果相符。造成SCC 变化的原因可能与挤奶间隔有关。Riekerink 等认为,一天中SCC的变化归因于奶产量对体细胞的稀释作用,SCC 主要在挤奶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增加。本试验中晚上到早晨、早晨到中午、中午到晚上的挤奶间隔分别为11、7、6 h,也就解释了乳脂和SCC 变化的原因。本试验中早晨的MUN 值极显著高于中午和晚上的值,晚上的值略高于中午,与Vaughan 等的研究相一致。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MUN 的昼夜变化幅度的大小因产奶量的高低而异,奶产量越高,MUN 值越高。4 结论4.1 手工取样和流量计取样的乳成分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4.2 在一天中,早、中、晚3 次流量计取样乳脂含量、干物质含量和MUN 值也有极显著差异,早晨的MUN 含量最高,中午的乳脂和干物质含量最高,晚上的乳蛋白、乳糖含量和SCC 最高。4.3 结果提示,单个时间点的奶样代表性较差,进行DHI 测定的奶样应用流量计收集全天乳样。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