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茶低糖饮料浓度计

仪器信息网茶低糖饮料浓度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茶低糖饮料浓度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茶低糖饮料浓度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茶低糖饮料浓度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茶低糖饮料浓度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茶低糖饮料浓度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茶低糖饮料浓度计相关的解决方案。

茶低糖饮料浓度计相关的论坛

  • 看懂标签,选对饮料

    又是一年春节到,走亲访友真热闹。人们去超市去选购礼品时,饮料是大众喜爱的种类之一。但是,站在琳琅满目的饮料面前,人们往往无从入手,尤其标签上的“无糖”、“无能量”,“天然果汁”、“含蛋白质”等等到底靠不靠谱?这些词语代表什么意思?下面就跟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营养专家走进超市,看懂饮料标签,学会正确选择。关键词1——“0能量”许多正在减肥或者控制体重的消费者特别在意能量的摄入,于是,市场上就相应推出了许多“0能量”饮料。观察发现,有的饮料的营养成分表所含的能量确实标注为“0”,那么,这个“0”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我国的营养标签标准中,声称“0能量”是有要求的,当食品中的能量低于17千焦/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时,就可以声称“0能量”。也就是说,一款饮料标示“0能量”,并不意味着饮料中真的一点能量也没有,仅仅是含量低微,其摄入量对人体营养的影响微不足道。关键词2——“无糖”“无糖”饮料,是指饮料中碳水化合物或者糖的含量低于标准的“0”界限值。也就是说,每100克或每100毫升食品中糖含量等于或低于0.5克。也许消费者会有疑惑,饮料明明不含糖为什么喝起来还是甜的?其实,为了获得较好的口感,企业在饮料中都会添加甜味剂来替代蔗糖。甜味剂属于食品添加剂,应在配料表中标出,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等。关键词3——“低糖”与“无糖”饮料类似,“低糖”饮料也是指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或者糖含量低于一定的界限值。按照我国标准规定,糖含量低于5克/100克或者5克/100毫升,就属于“低糖”食品。在购买饮料时,消费者要看清标签上营养成分表中的糖含量是否达到要求。关键词4——“含维生素C”或“富含维生素C”饮料中宣称“含有维生素C”或者“富含维生素C”,都是为了说明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我国标准中“含有维生素C”的要求为每100毫升饮料中所含维生素C要达到相应NRV(指营养素参考值,专门用在标签上比较营养素高低的数值)值的7.5%,维生素C的NRV值是100毫克。也就是说,要达到7.5毫克以上,或者每420千焦能量中所含的维生素C达到5%NRV,即5毫克以上。“富含维生素C”的要求则更高,所需含量是上述要求的2倍!市场上,这类饮料每100毫升中维生素C的含量约为20毫克,占NRV的20%,符合我国标准。一瓶饮料以350毫升,如果喝一瓶,摄入量为一天所需维生素C的70%。这样看来,它的维生素C含量确实很高。关键词5——“100%果汁”可以发现,不少饮料都在包装上用醒目字样注明了“100%果汁”或“纯果汁”。但是仔细一看配料表,发现上面基本上都写着水、某种水果的浓缩汁。其实,这种果汁确切的叫法应该为“复原果汁”,是先从果汁中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将其变为浓缩果汁,便于保存和运输,之后再添加适量的水分将其还原成与原果汁比例相同的饮品。通俗的讲,就是浓缩果汁和水还原而成的果汁。所以说,100%果汁并不等于原榨果汁,只是它不添加其他的配料,如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物质。关键词6——“果汁”还是“果味”“果汁饮料”和“果味饮料”只有一字之差,不过,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一字之差,其中的学问可大着呢!“果汁饮料”的果汁含量最少要达到10%。而果味饮料是由糖、甜味剂、酸味剂和食用香精为原料调制而成,它的味道主要是由香精调配出来的,其中含有的果汁成分很少,甚至一点果汁都不含。所以,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除了从名称上可以辨别出来,在配料表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果汁饮料的配料表中肯定会有果汁,而果味饮料就不一定了。关键词7——“咖啡”还是“咖啡饮品”买咖啡是时尚达人的经常之选,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你买的是咖啡还是咖啡饮品?其实,两者的区别可以从配料表中看出来,咖啡只有一种配料,即咖啡豆、咖啡粉或者速溶咖啡;咖啡饮品则不然,它的配料表前几位一般是白砂糖、植脂末和葡萄糖浆,还有食品添加剂,都是用来调节产品风味和口感的。多达十几种配料中,咖啡的排名经常是很靠后的,甚至在最后一位,这说明在所有配料中,咖啡含量所占比例比较小。当然,有人不习惯咖啡的苦涩,中意咖啡饮品的风味,那就另当别论,可以选择。但是,千万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以为自己买到的是纯咖啡。关键词8——“植物蛋白饮料”和“高蛋白饮料”市场上,植物蛋白饮料种类多样,如杏仁露、核桃露、椰汁以及豆奶,都属于植物蛋白饮料。不少人一看到“蛋白饮料”四个字,就认为是“高蛋白”饮料。植物蛋白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要求不低于0.5%,因此市场上植物蛋白饮料中,一般标着每100毫升饮料中蛋白质含量在0.6-1.0克。但是根据标签标准要求,如果要声称“高蛋白”饮料,每100克饮料中蛋白质含量应大于等于12克;若以每100毫升或每420千焦计算,则要求蛋白质大于等于6克。一般情况下,植物蛋白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未必能到达“高蛋白”的要求。因此说,植物蛋白饮料不一定是高蛋白饮料。关键词9——营养成分都标注为“0”也许,你会发现有的茶饮料标签上面的营养成分表中居然全部标注为“0”。难道说,这种饮料里什么都没有,那不是与纯净水一样了吗?但是它喝起来还是有一点儿甜味的,这又是为什么?其实,我国标签标准规定,当营养成分含量低于某一个界限时,由于含量低微,对人体营养健康的影响微不足道且数值的准确性较差,则必须标示为“0”。也就是说,标示为“0”并不是绝对没有。比如,一款饮料的碳水化合物实际含量为0.3克/100克,但由于低于“0”界限值0.5克/100克,则在营养成分表中则标示为“0”。关键词10---“每100ml”还是“每份”?不少人说,碳酸饮料含糖量高,提供能量高,购买时应尽量挑选能量较低的产品。但有时你会发现,一款产品中能量值仅为190千焦,另一款产品所含能量则高达628千焦,相差2倍以上。差距真的有这么大吗?仔细看一看就知道,其实是重量单位不一样。例1:营养成分表项目每100mlNRV%能量190kJ2%蛋白质0g0%脂肪0g0%碳水化合物11.2g4%钠12mg1%例2:营养成分表项目每份NRV%能量628kJ7%蛋白质0g0%脂肪0g0%[td=1,1,15

  • 【0904】茶饮料,想说爱你不容易

    【0904】茶饮料,想说爱你不容易

    茶饮料,想说爱你不容易都说茶多酚是茶饮料的金标准,主打健康牌的茶饮料中,对健康有益的成分之一就是茶多酚。那么市场上的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都是多少?达到了茶多酚抗癌效果的茶饮料,其中热量和糖又有多少??一、茶饮料多为香精勾兑而成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占茶叶干重的30%左右。它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如果一款茶饮料中的茶叶成分多,那么自然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就会高。在茶饮料国标中,茶多酚是衡量茶饮料的重要理化指标之一。购买的9种茶饮料,有8种都在标签上标注自己为调味茶饮料,立顿绝品醇原味红茶只说明自己是原味红茶饮料,让人拿不准它到底是茶饮料(茶汤)还是调味茶饮料。这9款茶饮料均添加有食用香精,用于人工增香。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1.gif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966_1751239_3.gif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16_462306_1751239_3.pn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17_462309_1751239_3.jpg二、茶多酚检测详解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1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2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3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4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5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6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7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8_1751239_3.jpg1、采用GB/T8313-2008中的方法测定茶多酚含量2、编号取样3、福林酚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将茶多酚的羟基氧化成蓝色,最大吸收波长765nm,同时以没食子酸做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按照标准曲线和计算公式计算出茶多酚浓度4、将样品稀释五倍后,取1mL加5mL10%福林酚试剂,摇匀后再加入4mL7.5%碳酸钠溶液5、加样后,震荡试管,混匀溶液6、震荡后静置反应1小时,溶液从福林酚的黄绿色变为蓝色7、用紫外测定标准品和样品液在765nm下吸光度8、根据标准做标准曲线,测样品吸光度,按照计算公式计算茶多酚浓度三、专家支招、赶快拍砖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31_462334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31_462335_1751239_3.jpg四、谈谈您的看法Q1、选购茶饮料,您是看品牌还是看口味?Q2、茶多酚您了解有多少?Q3、您经常喝茶饮料吗?Q4、专家选购,茶多酚检测,看了这个,您有什么感想?

  • 焦糖色在冰红茶饮料中的应用

    焦糖色在冰红茶饮料中的应用

    现如今,茶饮料生产企业正愈发关注变革,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诱人的新产品。冰红茶,作为茶饮料家族中支柱成员,已经在全球饮料市场风靡多年。冰红茶大体呈现棕红色。生产者可以通过添加爱普食品的焦糖色,使自己的产品达到独特且诱人的色泽。焦糖色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升冰红茶产品诱人的颜色,确保量产时产品的颜色均匀,同时在储存时起到保持颜色的作用。[img=,473,49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1/201711270850_01_3057315_3.png!w473x496.jpg[/img][b]技术贴士:[/b][list][*]茶饮料的沉淀茶饮料中含有一类叫“茶单宁”的物质,焦糖色将与其相互影响,使用不合适的焦糖色有可能造成沉淀。我们推荐使用普通法和亚硫酸铵法焦糖色,能有效防止沉淀现象的发生。[/list][list][*]茶饮料的外观一般,我们推荐在冰红茶应用中使用红指较高的焦糖色,这样冰红茶饮料的色泽会更红润。[/list]

  • 【0904】茶饮料,想说爱你不容易

    【0904】茶饮料,想说爱你不容易

    茶饮料,想说爱你不容易都说茶多酚是茶饮料的金标准,主打健康牌的茶饮料中,对健康有益的成分之一就是茶多酚。那么市场上的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都是多少?达到了茶多酚抗癌效果的茶饮料,其中热量和糖又有多少??一、茶饮料多为香精勾兑而成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占茶叶干重的30%左右。它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如果一款茶饮料中的茶叶成分多,那么自然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就会高。在茶饮料国标中,茶多酚是衡量茶饮料的重要理化指标之一。购买的9种茶饮料,有8种都在标签上标注自己为调味茶饮料,立顿绝品醇原味红茶只说明自己是原味红茶饮料,让人拿不准它到底是茶饮料(茶汤)还是调味茶饮料。这9款茶饮料均添加有食用香精,用于人工增香。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1.gif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16_462305_1751239_3.gif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16_462306_1751239_3.pn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17_462309_1751239_3.jpg二、茶多酚检测详解 采用GB/T8313-2008中的方法测定茶多酚含量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1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2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3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4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5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6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7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20_462318_1751239_3.jpg1、采用GB/T8313-2008中的方法测定茶多酚含量2、编号取样3、福林酚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将茶多酚的羟基氧化成蓝色,最大吸收波长765nm,同时以没食子酸做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按照标准曲线和计算公式计算出茶多酚浓度4、将样品稀释五倍后,取1mL加5mL10%福林酚试剂,摇匀后再加入4mL7.5%碳酸钠溶液5、加样后,震荡试管,混匀溶液6、震荡后静置反应1小时,溶液从福林酚的黄绿色变为蓝色7、用紫外测定标准品和样品液在765nm下吸光度8、根据标准做标准曲线,测样品吸光度,按照计算公式计算茶多酚浓度三、专家支招、赶快拍砖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31_462334_175123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042131_462335_1751239_3.jpg四、谈谈您的看法Q1、选购茶饮料,您是看品牌还是看口味?Q2、茶多酚您了解有多少?Q3、

  • 含糖饮料危害大

    含糖饮料是指:任何含糖的汽水、果汁、功能性运动饮料、能量饮料或其他自制的含糖饮料。关于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不超过50g,最好能在25g上下。‘大部分饮料,一瓶下去,全天的糖就基本够了。 饮料中的主要成分是白砂糖,这些含糖饮料进入体内后会代谢成果糖,进而转化为合成嘌呤的基础物质,使尿酸生成增多。此外,大量摄入果糖可刺激长链脂肪酸合成,导致高甘油三脂血症,引起机体对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升高尿酸。危害身体健康!

  • 含糖饮料的危害

    天儿越来越热,很多人都喜欢喝点冰镇饮料来解渴。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喝饮料已经逐渐成了现在饮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提醒大家,喝饮料本身无可非议,但无论干什么都有个度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过量消费饮料,特别是含糖饮料会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其中建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要减少游离糖的摄入量。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应减少到摄入总能量的10%以内。最好能降到低于摄入总能量的5%,这样做会对健康带来更多好处。  这里所说的“游离糖”主要是指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我们喝的含糖饮料中添加的糖,制作糕点时加的糖,烹调时加的糖等等都属于游离糖。很多人实际上没有意识到很多数饮料中都含有糖,而这些糖在体内会产生能量,多喝会影响口腔健康、增加体重。   一项调查,对8类116瓶饮料中能量进行了检测,从碳素饮料到果汁中都含有糖,所提供的能量在150-300千卡。这只是1瓶或1听中含的能量,对那些一天喝2听或以饮料为主的人来说,来自含糖饮料的能量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天足量饮水,首选白开水。如果想喝饮料,要尽量选择能量低的饮料。为避免含糖饮料腐蚀牙齿,饮用含糖饮料后应立即用清水漱口。饮料的选择可依个人具体情况而定:   1. 需要控制能量或控制糖分摄入者,宜选择能量低的饮料。 2. 需要补充维生素、矿物元素和膳食纤维,可适当饮用果蔬汁饮料。   3. 运动后大量出汗者,可选择含电解质的饮料。(来源:互联网)

  • 建议少喝含糖饮料

    常喝含糖饮料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风险上升,甚至可增加早死风险!建议少喝含糖饮料。

  • 饮料分级标识试行 上海尝鲜营养选择

    现在,“分级”的风吹到了饮品行业。3月26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为引导公众健康饮食,该中心研制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在上海市开始试行。据介绍,该分级标识通过ABCD四个等级,综合反映饮料中含有的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情况,从A到D级,推荐程度递减,帮助消费者避开高糖饮品。众多业内人士表示,健康、低糖是近年来饮品市场的必然趋势,受市场的驱动作用,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行将为饮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饮料“营养选择”分级顺应国际潮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观念的转变,减糖、零添加、零糖、零卡等标签逐渐成为各大饮品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卖点,安全健康、营养成分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要因素。上海市疾控中心营养健康科主任臧嘉捷介绍,“营养选择”饮料分级方法主要是参考国内外标准,考虑饮料营养成分分布及人群饮料摄入情况,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的含量对饮料进行综合分级,分级从A到D级,推荐程度则逐级递减。实际上,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早有先兆。为培育消费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早在去年8月,上海市就曾试行过用“红橙绿”的三色标识来给饮料分级,即红色建议“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橙色提醒“每日添加糖少于25克”,绿色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这种通过颜色的分类标识虽然不直接标明饮料的含糖量,但依然能够指导消费者进行优化选择,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去年11月,《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开始施行,鼓励含糖饮料、酒精饮料的销售者在有关商品的销售区域规范设置健康提示标识。除了预包装饮品外,现制现售的茶饮店、咖啡店等含糖饮料场所,也在范围内。此次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是在上海市卫健委的指导下,由上海市疾控中心具体推动落地的一次创新尝试。饮料分级在国际市场上早有先例。2022年12月,新加坡就开始全面实施含糖饮料分级制,要求生产厂家在售包装饮料需印上营养等级标签,标签含A、B、C、D四个等级,健康度递减。2023年12月30日起,新加坡已实行一年的饮料分级制,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现场制作的鲜榨果汁以及现泡饮料也被纳入。再向前追溯,早在2013年,英国卫生部及食品标准局启动全新的“标准红绿灯食品标签计划”。2017年由法国开始,在欧洲大陆市场,“Nutri-Score”(即营养分数)标签也成为使用较为普遍的营养评级标签。通过对比过往国际饮料分级标识,中国城市报记者发现,尽管各种营养分级细节不同,但核心都是减糖减脂。相关数据显示,在2011—2021年,10年间,我国20—9岁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由9000万增加至1.4亿,增幅达56%。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64亿。部分企业率先试行“营养选择”标识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行,对于饮品企业而言无疑是产品生产的风向标。目前,共有包括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快乐柠檬、杭州乐源在内的4家企业参与“营养选择”标识试点,这些品牌已经陆续在醒目位置标注符合要求的“营养选择”分级标识。上海市普通白领高婷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她在奈雪的茶上海静安万象店看到,“营养选择”标识已在电子菜单上一目了然:每款饮品增加了对应的“营养选择”标识,方便点单选择。同时,除了覆盖线下门店,奈雪的茶点单小程序也更新了“营养选择”标识。消费者在其点单小程序产品详情页选择不同杯型、温度、糖度的选项后,系统会实时生成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具体分级,记者打开小程序,以其中一款名为“奈雪茉莉初雪”的饮品为例,“少少甜”“不另外加糖”显示为B级,“正常甜”“少甜”则显示为C级。此外,上海市多个便利店、商超在售的奈雪RTD产品(瓶装饮料)将“营养选择”标识直接固定在瓶身,在众多饮料中格外醒目。“‘营养选择’分级标识的试行具有重要意义。”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分级标识推出并试行,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公众健康饮食,提高消费者对饮料营养成分的认识和关注;另一方面,通过标识的引导,可以促进饮料企业改进产品配方,减少不健康成分的含量,推动行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引发消费者关注,提升控糖意识之外,“营养选择”标识也对消费者的点单选择具有实质性引导作用。“这个标识很方便,不光是为了减肥变美,控糖更多是为了健康,我肯定是优先选A、B级的饮品。”高婷说。除奈雪的茶外,霸王茶姬也在上海地区对其饮品进行了“营养选择”标识。“在门店、小程序上标‘营养选择’标识后,下一步将尝试在外卖平台推进呈现,为消费者提供更直观、科学的饮品选择依据。”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作为首批入选的试点企业,奈雪的茶将持续认真落实试点相关要求,为消费者提供更直观、更便捷的控糖指南,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茶饮行业健康发展。促进饮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因过量摄入糖分而导致肥胖,从而为健康埋下隐患。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3名成年人就有一人体重超标。自1980年以来,全球罹患糖尿病的人数已增加约3倍,由1.08亿增至2014年的4.22亿。零糖、少糖、抗糖、控糖成为当下不少消费者的诉求。为了实现饮料“减糖”,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元气森林等为代表的饮料企业通过使用安赛蜜、赤藓糖醇、木糖醇、甜菊素等代糖原料来实现控糖。“‘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行对茶饮乃至整个饮品赛道将产生深远影响。”詹军豪认为,“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行将促使茶饮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营养健康属性,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消费者将更加关注饮料的营养成分和健康程度,从而推动饮品市场向更加健康、高品质的方向发展。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目前茶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于饮品不再单纯地满足于好喝解渴层面,也开始逐渐关注健康管理、营养管理、体重管理、颜值管理等方面,这就要求企业对产品进行更为细致、科学、精准、合理的分类,从而促使整个行业步入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根据奈雪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用户爱茶报告》,63.3%的奈雪用户选择少甜,38%的用户选择奈雪首推的天然代糖“罗汉果糖”。为了更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奈雪持续调整甜度,标准做法默认“七分糖”,更精细化呈现糖度选项。据悉,此前奈雪就已在点单小程序标注产品热量估算值,并于2022年上架使用0糖0卡的“罗汉果汁糖”。“至于是否会迎来行业的重新洗牌,这取决于市场的竞争态势和企业的应对策略。但无论如何,这一标识的试行都将为饮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詹军豪说。[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中国城市报 ][/color][/size][size=14px][color=#707d8a][i]编辑:张圣斌[/i][/color][/size]

  • 【分享】《茶饮料》国家标准11月1日实施!

    《茶饮料》国家标准11月1日实施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从11月1日起,新的《茶饮料》国家标准开始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茶饮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适用于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主要原料,可以加入水、糖、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乳制品、植(谷)物的提取物等,经加工制成的液体饮料。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 [原创]——食品生活:奶茶饮料中糖精钠的测定

    [原创]——食品生活:奶茶饮料中糖精钠的测定

    奶茶饮料中糖精钠的测定奶茶饮料中糖精钠的测定检验依据:GB 5009.28-2016;仪器:Waters液相色谱仪(配PDA检测器);色谱柱:月旭色谱柱:Ultimate Plus C18;4.6mm×250mm, 5um Lot Number: 26007 Serial Number:P18171620样品处理及仪器条件:[img=,690,127]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290302311201_1590_2166779_3.png!w690x127.jpg[/img]样品质量:2.00克,定容体积:50mL空白、标准溶液、样品堆栈检测色谱图:[img=,690,45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290309092599_5095_2166779_3.png!w690x451.jpg[/img]混合标液中糖精钠的3D(210~400nm)扫描光谱图:[img=,690,34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290312561166_8740_2166779_3.png!w690x340.jpg[/img]样品糖精钠3D光谱图:[img=,690,33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290315165482_6617_2166779_3.png!w690x338.jpg[/img][img=,452,15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290315256505_1029_2166779_3.png!w452x153.jpg[/img]与糖精钠光谱库会相匹配,样品中的糖精钠经PDA光谱扫描确认后是糖精钠。而另一样品的糖精钠经PDA检测后确认不是糖精钠。[img=,684,52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290323580538_7909_2166779_3.jpg!w684x520.jpg[/img]而这个样品的糖精钠与糖精钠标准溶液谱库不相匹配。对于有检出糖精钠的奶茶饮料:查GB2760-2014中的饮料/茶饮料为不得使用,由于是奶茶饮料,其配方中含有熟豆制品(其产品标签明示的),此时就要考虑由其带入的了(即GB 2760-2014中的3.4带入原则):

  • 2011年茶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本次共抽查了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四川等13个省、直辖市57家企业生产的80种茶饮料产品。  本次抽查依据国家标准《茶饮料》GB/T21733-2008、《茶饮料卫生标准》GB19296-2003、《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及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的要求,对茶饮料产品的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总砷、铅、铜、茶多酚、咖啡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15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发现有1种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涉及到茶多酚、咖啡因项目。具体抽查结果如下:茶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产品及其企业名单序号企业名称所在地产品名称商标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号)抽查结果主要不合格项目承检机构1北京燕京饮料有限公司北京市燕京绿茶(调味茶饮料)燕京490ml/瓶2011-03-26合格 国家农副加工产品及调味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北京统一饮品有限公司北京市统一绿茶(茉莉花味绿茶饮料)统一500ml/瓶2011-03-21合格 国家农副加工产品及调味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北京统一饮品有限公司北京市统一冰红茶(柠檬味红茶饮料)统一500ml/瓶2011-03-26合格 国家农副加工产品及调味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今麦郎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冰红茶(柠檬味红茶饮料)今麦郎500ml/瓶2011-04-06合格[/alig

  • 饮料应用的经验之谈

    饮料应用的经验之谈不添加氯化钠,则冰红茶饮料中酸甜不协调,两者间会出现明显的脱节,先甜后酸,添加食盐后,酸甜能很好的综合到一起,形成市售冰红茶的酸甜感;柠檬香精能让人感觉“清爽”,这就是该配方中需要添加的原因;至于Vc,其主要作用是抗氧化,保持茶汤的色泽不发生改变,一般即时冲饮的话,可以省略;柠檬酸钠,有清凉感,与柠檬酸配合使用可以让柠檬酸刺激的酸感更加柔和,同时作为缓冲盐类,缓冲饮料PH,防止PH发生改变影响色泽与口感,因为柠檬酸的结构特点,同时可以螯合各种过渡金属离子(如三价铁,二价铜;它们在饮料中起促氧化的作用),协同Vc起抗氧化作用,由于柠檬酸钠对人体而言没有副作用,所以饮料中一般应用比较广泛,它在饮料中的功能与六偏磷酸钠大体一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共用。当然,在饮料口感中也有一定的协调作用,但并不重要,同上,即时冲饮可以省略。 在饮料调配中,涉及到得成分很多,但是要搞清楚产品的重点,尤其是在中性茶饮料当中。尽管白砂糖提供甜味,但是使用量是可以很简单的测定出来的,ph值也同样如此,ph是判定口感酸味的重要指标,这个与总酸没有多大关系,口感的酸度取决于游离氢离子的浓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h值,但是同样ph的不同酸味剂口感是不一样的,柠檬酸单独使用那么酸味比较靠前,入口即表现出最大刺激,苹果酸的酸味则比较柔和,酸味曲线比较靠后。白糖、柠檬酸、柠檬酸钠作为标准品,每个厂家的产品基本差不多,没有太大差异,所以其对口感造成的误差相对较小。尽管目前对速溶茶、茶浓缩汁也有相关的标准,但是作为一种配料,茶原料中对口感能够起到影响的成分太多,比如香气、苦涩味、鲜爽度等等,可以说每一个茶粉的感官品质都不尽一致,即使所谓的茶多酚、咖啡因含量完全一致的两种茶粉,感官品质也可以完全不一样。香精也同样如此,因为没有详细的标准,所以不同厂家做出来的茶香精经常完全不一样,而香精在饮料中不仅仅是香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严重影响口感,这就是我们说的香精的“体香”,香精的对饮料的贡献值到达50%,拿不到同样的香精,即使其他配料使用完全一致,产品的模仿也完全达不到应有效果,就如茉莉绿茶跟蜂蜜绿茶一样,整个配方中需要改动的只是香精的类型,风味就完全不一样,从用过的香精来看,一般液体香精要比固体香精好,冰红茶所用的柠檬香精国内的香精企业做得都很不错,但是也有一些公司的冰红茶香精中含有某种程度的药香味,比如杭曼,我个人不大喜欢这样的香气。从液体冰红茶香精来讲,孔雀香精做的不错,固体柠檬香精爱普做的比较好。茶粉的影响因素次之,白砂糖以及其他原辅料的影响就更小了。 当然了,从果味香精、乳香精的角度来讲,好像国内的香精企业做的都还可以,起码逼真度方面还是不错的,这个与果味香精便于从天然成分中提起以及他的发展历史较长也有一定的关系;说到茶香精,好像国内的香精公司做的都不近人意。当然了,国外的大企业比如奇华顿、芬美意做的也不太好,拿过几支长谷川的茶香精,但是样品不多,所以不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但是总的来说,尽管茶香精整体上做的并不好,但是日系的香精公司在茶香精这块要相对其他公司做的好得多,比如刚刚说的长谷川,还有曾田香精、小川香精。在茶香精领域,上海磐田总体来说都很不错,其中又以铁观音香精遥遥领先于其他香精企业,磐田的研发工程师都是来自于长谷川,可见长谷川在茶香精方面的地位。果味香精方面,德国德乐的东西不错,在整个果味系列产品中都表现出良好的风味,其在中国的名称是德乐食品饮品配料上海有限公司;当然了,在果味香精领域,国际香精香料公司也就是我们说的iff应该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 ”含糖饮料有害健康“,你支持不?

    如同在香烟盒上标注”吸烟有害健康“一样,以后在含糖的饮料瓶上也可能标注上”含糖饮料有害健康“。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真事儿。美国加州提出了这么一项议案,要求在碳酸饮料和其它含糖饮料上标注这样一条警示信息。你支持这样的做法吗?

  • 【生活中的仪器分析】饮料315:揭秘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参与活动可赢取100积分及50元充值卡一份)

    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等其他饮料食品近日在美国同时遭到致癌怀疑,实验显示,在普通和低糖可乐中都含有致癌物4-甲基咪唑。健康问题时刻伴随着你:嚼个口香糖,可能就有十几种添加剂进入肠胃:阿巴斯甜、木糖醇、明胶……吃个面包,也会有不下四五种添加剂进入身体:稳定剂、膨松剂、防腐剂……喝一杯饮料,也会有不少添加剂通过唇舌:苯甲酸钠、山梨酸、氯化钾……••••••••••••••••••••••我们随口就能说出几个跟添加剂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如化学火锅、染色馒头、双汇瘦肉精、骨汤勾兑门,多是与添加剂有关。常见的饮料大致有碳酸类饮料、果蔬汁饮料、功能饮料、茶类饮料、乳饮料等。饮料中的色素、甜味剂、防腐剂、风味剂、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剂,你都检测过哪些呢?参与格式:1) 单独主题帖:【饮料315】+标题内容2) 文章字数不少于300以上,图片或图谱不少于3张3) 活动版面:液相色谱、食品检测等相关版面注:文章内容需含有检测过程、饮料添加剂的成分数据奖励方式:1) 按格式发帖,每篇文章奖励50—100个积分不等2) 活动评选出最佳文章5-10名,奖励50元充值卡、电子万年历等精美礼品活动时间: 即日起——5月10日参加活动作品汇总:1、UPLC与HPLC法测定饮料中的5种食品添加剂的比较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329/3952049/============================分==========割==========线==================================列出几个检测方法供参考:

  • 【原创】饮料应用--经验简谈

    不添加氯化钠,则冰红茶饮料中酸甜不协调,两者间会出现明显的脱节,先甜后酸,添加食盐后,酸甜能很好的综合到一起,形成市售冰红茶的酸甜感;柠檬香精能让人感觉“清爽”,这就是该配方中需要添加的原因;至于Vc,其主要作用是抗氧化,保持茶汤的色泽不发生改变,一般即时冲饮的话,可以省略;柠檬酸钠,有清凉感,与柠檬酸配合使用可以让柠檬酸刺激的酸感更加柔和,同时作为缓冲盐类,缓冲饮料PH,防止PH发生改变影响色泽与口感,因为柠檬酸的结构特点,同时可以螯合各种过渡金属离子(如三价铁,二价铜;它们在饮料中起促氧化的作用),协同Vc起抗氧化作用,由于柠檬酸钠对人体而言没有副作用,所以饮料中一般应用比较广泛,它在饮料中的功能与六偏磷酸钠大体一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共用。当然,在饮料口感中也有一定的协调作用,但并不重要,同上,即时冲饮可以省略。 在饮料调配中,涉及到得成分很多,但是要搞清楚产品的重点,尤其是在中性茶饮料当中。尽管白砂糖提供甜味,但是使用量是可以很简单的测定出来的,ph值也同样如此,ph是判定口感酸味的重要指标,这个与总酸没有多大关系,口感的酸度取决于游离氢离子的浓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h值,但是同样ph的不同酸味剂口感是不一样的,柠檬酸单独使用那么酸味比较靠前,入口即表现出最大刺激,苹果酸的酸味则比较柔和,酸味曲线比较靠后。白糖、柠檬酸、柠檬酸钠作为标准品,每个厂家的产品基本差不多,没有太大差异,所以其对口感造成的误差相对较小。尽管目前对速溶茶、茶浓缩汁也有相关的标准,但是作为一种配料,茶原料中对口感能够起到影响的成分太多,比如香气、苦涩味、鲜爽度等等,可以说每一个茶粉的感官品质都不尽一致,即使所谓的茶多酚、咖啡因含量完全一致的两种茶粉,感官品质也可以完全不一样。香精也同样如此,因为没有详细的标准,所以不同厂家做出来的茶香精经常完全不一样,而香精在饮料中不仅仅是香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严重影响口感,这就是我们说的香精的“体香”,香精的对饮料的贡献值到达50%,拿不到同样的香精,即使其他配料使用完全一致,产品的模仿也完全达不到应有效果,就如茉莉绿茶跟蜂蜜绿茶一样,整个配方中需要改动的只是香精的类型,风味就完全不一样,从用过的香精来看,一般液体香精要比固体香精好,冰红茶所用的柠檬香精国内的香精企业做得都很不错,但是也有一些公司的冰红茶香精中含有某种程度的药香味,比如杭曼,我个人不大喜欢这样的香气。从液体冰红茶香精来讲,孔雀香精做的不错,固体柠檬香精爱普做的比较好。茶粉的影响因素次之,白砂糖以及其他原辅料的影响就更小了。 当然了,从果味香精、乳香精的角度来讲,好像国内的香精企业做的都还可以,起码逼真度方面还是不错的,这个与果味香精便于从天然成分中提起以及他的发展历史较长也有一定的关系;说到茶香精,好像国内的香精公司做的都不近人意。当然了,国外的大企业比如奇华顿、芬美意做的也不太好,拿过几支长谷川的茶香精,但是样品不多,所以不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但是总的来说,尽管茶香精整体上做的并不好,但是日系的香精公司在茶香精这块要相对其他公司做的好得多,比如刚刚说的长谷川,还有曾田香精、小川香精。在茶香精领域,上海磐田总体来说都很不错,其中又以铁观音香精遥遥领先于其他香精企业,磐田的研发工程师都是来自于长谷川,可见长谷川在茶香精方面的地位。果味香精方面,德国德乐的东西不错,在整个果味系列产品中都表现出良好的风味,其在中国的名称是德乐食品饮品配料上海有限公司;当然了,在果味香精领域,国际香精香料公司也就是我们说的iff应该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 【原创大赛】饮料中果汁浓度质疑

    【原创大赛】饮料中果汁浓度质疑

    饮料中果汁浓度质疑最近,我看到仪器信息网的首页上有个《饮料中果汁浓度的检测》,仔细阅读了一下该文章,随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质疑。文章中,提到了果汁浓度检测的仪器是自动折光仪,一共有四种型号。但是折光仪真能够检测果汁浓度吗?我表示怀疑。折光仪的检测原理是根据折光率的改变判断样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而可溶性固形物一般指的就是可溶性的糖和微量的维生素,说白了,该仪器只能够检测,果汁中糖的含量,要想判断是不是果汁,实在勉为其难。现在蔗糖工业这么发达,一两白糖也就三毛钱左右,加上少许的果肉,再加上一个了两毛钱左右的塑料瓶,其成本也就1块钱左右,而市场售价在4块钱左右,饮料行业的利润可谓惊人。现在人们还存在一个误区,就是饮料中加糖精钠,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数十种禁用添加剂,里面就有糖精钠。我上次参加糖精钠的测量审核,在市场上根本找不到糖精钠,糖精钠已经销声匿迹了。对于糖精钠的危害学界也是有争议的。糖精钠只是对实验小白鼠造成了致癌,而且是在极端条件下造成的,对人体的危害,尚未明确。上次我开玩笑的说,现在喝饮料都喝成糖尿病了,以前加糖精钠的时候只需要很少量的即可,而且这玩意有后苦,加多了还不行。现在加白糖,动不动就加10%,一瓶饮料喝下来,一两白糖就下肚了,相当于十块方糖我用我们实验室的仪器检测了一下果粒橙中糖的含量。以飨读者。仪器设备: RX-5000a全自动台式数显折光仪吸管一只某品牌饮料一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0/201310051311_469274_2139979_3.jpg测量过程:1、测定前按说明书校正折光计。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0/201310051314_469276_2139979_3.jpg2、分开折光计棱镜,用脱脂棉蘸乙醚或乙醇擦净。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0/201310051315_469278_2139979_3.jpg3、用末端熔圆之玻璃棒蘸取处理后之样品2~3滴,滴于折光计棱镜面中央(注意勿使玻璃棒触及镜面)。4、迅速闭合棱镜,静置约1min,使样品均匀无气泡,并充满视野。5、按start键进行读数。6、如目镜读数标尺刻度为百分数,即为可溶性固形物的百分含量;如目镜读数标尺为折光率,可按相关标准换算为可溶性固形物百分含量。7、测试结果为10.31%,10.33%,10.3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0/201310051322_469279_2139979_3.jpg结果讨论:糖精钠已禁止在饮料中添加使用,企业不会冒被关停整顿的危险来做这个。但是少数企业还是会铤而走险使用禁药,这方面食品和药品监督一定要严格监管才能。饮料中糖份偏高,不利于爱护人身键康。此次测量糖分含量与果汁标签所示糖分含量基本相同。

  • 大家是否关注过饮料瓶口的残糖(糖斑)

    大家在买来乳饮料或果汁,经常会发现在PET瓶子的盖子的外螺纹处有像泥状物质,手抓起来黏糊糊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起来揭秘啊糖斑:在生产过程中物料液溅出后在瓶口外罗纹处或瓶盖滞留,封盖后存在于瓶口外与瓶盖内罗牙之间,无法清洗掉,干燥形成含糖、果汁或茶粉较多的斑迹,多为块状、线状、和点状等。危害:若有霉菌污染时会发霉,对产品品质造成影响。分析原因:1.原料验收时,瓶子螺纹制造粗糙,容易积攒不易清理的杂质。2.在灌装时,流量或流速控制不良,导致瓶内液位太高,在旋转盖子时造成挤压,是液体压迫流出。3.在生产线上,成品出现后会有清水喷淋的一步,将瓶外杂质进行冲洗。瓶口外罗纹处的残余料液未被冲洗干净,或根本没有冲洗到。

  • 各类饮料上的应用

    应用行业说明一、各类饮料上的应用 1、用于不含酒精的饮料。此类饮料又称软饮料,主要是指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运动饮料、乳饮料等。应用果葡糖浆的产品口感爽口,风味好;且温和无异味,透明度好,没有浑浊。由于果葡糖浆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精制,灰分含量低,沉淀物和絮状物都极少,稳定性好,不象蔗糖会在低PH值时发生转化。在配方上可以用干基计1:1代替蔗糖。 2、用于含酒精的饮料。此类包括使用果葡糖浆加工的果酒;如葡萄酒、苹果酒、果露酒、黄酒;其它配制酒如汽酒、香槟酒等,经过预处理可避免产品出现沉淀,透明度好,使用高糖度配制时(如20度以上)蜂蜜风味显著。 果葡糖浆溶解度高,易于溶化,使用方便,对要求有还原糖的产品,可简化生产工序。因为使用蔗糖生产时,需加酸先将蔗糖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二、在冷食品中的应用 果糖在低温时甜度增加,果葡糖浆用于冷食品很为适宜。用果葡糖浆生产的冰棒、冰淇淋有清香味道。但在冰棒生产时,不能全用果葡糖浆,而应与蔗糖混合使用,否则冷冻速度慢,且冷冻情况不好。用于其他清凉饮料,低温下饮用,风味尤佳。三、在面包中的应用 把果葡糖浆用于面包生产中,果糖的发酵性、焦化性及保湿性都作为优点发挥出来。 面包是利用酵母发酵的食品,酵母利用果糖和葡萄糖发酵最快,其次才是麦芽糖、蔗糖。果葡糖浆代替蔗糖时,发酵反应快而好,产生大量气体,缩短面包发酵时间。由于产气多,面包松软,嘴嚼柔软,略有湿润感,和使用蔗糖一样,面包有好的强度和结构。由于烘烤中果糖和葡萄糖与含氮物质发生美拉德反应,面包易于着色,表层产生一层焦黄色,美观且风味好。 由于果糖保湿性好,所以面包贮存中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新鲜和松软,这是蔗糖面包所不能及的。 四、在软糕点及夹心糕点中的应用 由于果糖的保湿性好,果葡糖浆用于蛋糕生产效果很好,经过试验,果糖蛋糕存放30天后仍然松软,而蔗糖蛋糕在数天后即干硬,再长一些时间,表层破碎,而且在贮存中果糖蛋糕重量减轻情况比蔗糖蛋糕少。 用于中秋月饼之类的夹心食品,风味好,无异味,由于饼心温度低于100℃,也不致产生焦苦味。 五、在糖果中的应用 果糖的吸湿性好,易发生焦化反应产生有色物质,所以果葡糖浆用于糖果生产不利,尤其不宜用于清亮、表面干硬的硬糖果生产,因为会使硬糖果颜色深,存放一段时间后,表面因吸潮造成发粘。高梁饴类淀粉软糖、琼脂软糖等,成品要求还原糖含量高,水分含量也较高,过去生产中采用蔗糖需添加有机酸将其部分转化成果糖和葡萄糖,所以用果葡糖浆生产软糖应是理想的事,减少加酸转化,产品质量也理想。但代替砂糖的比例不可过大,否则成品中还原糖过高而超过产品质量标准。 六、在水果罐头中的应用 果葡糖浆比蔗糖有较高的渗透压力,能防止果汁逆出水果外,利于保持水果风味。果糖透过细胞壁较快地达到均衡,提高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而且不受PH值(酸碱度)的影响。 果糖与果物还有亲和作用,也能防止果味逆出,有利于保持水果风味。 七、在蜜饯(果脯)、果酱中的应用 因为渗透压高,所以果葡糖浆加工蜜饯时,渗透快。生产时间可缩短,与蔗糖混合使用,成品色泽鲜明。因为渗透压高,用于蜜饯、果酱上、防腐性好,利于保存。 八、在医药、保健食品上的应用 1、可作药用糖浆:因为果糖和葡萄糖可以直接被吸收,所以用来加工药用糖浆更利于病人。咳必清、枇杷露等均可。 2、可作药酒:利用果葡糖浆溶解度高,操作方便,风味也好。 3、可作保健食品:用果葡糖浆为病弱孕婴加工保健食品;蛀牙病是儿童的常见牙病,用果葡糖浆加工儿童专用食品或是直接用作儿童的甜味剂,对儿童的牙齿健康会有好处。因实践证明这种儿童食品对减轻儿童的蛀牙病很有效果。 果糖还有特殊的解毒作用,可以大大减轻肝脏负担,故可用作许多中毒症的解毒剂。 果糖能抑制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可以做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的营养补给。 果糖能促进乙醇分解,有防醉作用。这方面包括很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开拓。 据报道,果糖对肝炎、肝硬化、冠心病、心血管病等有良好的疗效。果糖对于外科手术用于补充蛋白的流失,对妊娠恶阻、胃炎、胃溃疡、皮肤病,小儿发育不良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六、具体使用办法(参考)(一)果葡糖浆在饮料中的应用1、冰绿茶饮料工艺流程:绿茶→浸提→过滤→调配→装罐→杀菌→成品→碳酸钙溶液→溶解的其他辅料配方:绿茶10kg、维生素C 0.5 kg,碳酸钙适量、柠檬酸0.5 kg、果葡糖浆60 kg、天然香精适量,加纯净水至1000 kg。操作要点:a、浸提:绿茶茶水比为1.25%,浸提温度90℃,时间5分钟。水为去离子水。b、过滤:浸提后的茶汁,以除去茶汁中的微粒和浑浊物,使茶汁消亮。c、调配:按配方将其他辅料溶解过滤后加入茶汁中。d、装罐:将配好的茶汤立即加热至90℃,趁热装罐,迅速封口。e、杀菌:在115℃的高压蒸汽锅中灭菌20分钟,放于冷水中冷却,即为成品。2、蜂蜜绿茶饮料配方:绿茶10kg、维生素C 0.5 kg,蜂蜜10 kg、果葡糖浆60 kg、天然香精适量,加纯净水至1000 kg。3、蜜桃汁饮料配方:鲜浓缩蜜桃汁100 kg、果葡糖浆112 kg、柠檬酸0.4 kg、维生素C0.1 kg、天然香精适量、β-胡萝卜素0.02 kg,加纯净水至1000 kg。工艺流程:鲜浓缩果汁→纯净水稀释→加果葡糖浆、柠檬酸、食用香精、β-胡萝卜素、维生素C进行调配→均质→杀菌→灌装→成品操作要点:a、调配:各种配料按比例混合溶解后与蜜桃

  • 茶饮料茶饮料

    急 !国标茶饮料中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是多少呀 ? 望朋友们告诉我。

  • 【分享】鱼腥草绿茶保健饮料的研制

    【分享】鱼腥草绿茶保健饮料的研制

    鱼腥草又名侧耳草、云林草,为三百草科多年生草,其生命力极强,直接将其根茎插于潮湿之地,即可成活。 鱼腥草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祛火通畅、止咳祛痰、利尿消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绿茶不仅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且含有茶多酚、生物碱等有机物质,能兴奋中枢神经,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 该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了鱼腥草汁的脱腥方法,得出鱼腥草汁与绿茶汁为1:2时脱腥效果最好,并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得到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鱼腥草汁10%、绿茶汁20%、白砂糖8%、柠檬酸0.2%。 该饮料的开发为鱼腥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7/200907131642_159793_1613111_3.jpg[/img]

  • 【讨论】你听说过“放松饮料”吗?

    近年来一种名为“放松饮料”(Relaxation beverage)的新概念饮料产品在欧美国家流行开来。所谓放松,系指让人们从精神紧张状态恢复到平静状态。这无论对白领阶层还是普通劳动者来说均有现实意义。放松饮料的发明正好填补了饮料市场的一大空白。因此,放松饮料可认为是另一种功能饮料产品。据美国饮料工业网站报道,目前美国饮料市场上放松饮料已成为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品牌软饮料比肩而立的饮料新产品。 科学研究证实,自然界有不少植物具有镇静作用。这类植物主要有卡瓦根、欧缬草、玫瑰茄、春黄菊等。20多年前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褪黑激素的物质具有很强的安眠作用,能使人精神放松,并能调节睡眠。现在,这几种物质均已成为生产放松饮料的主要原料。尽管市场上有形形色色的放松饮料产品,但这类产品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原料均含一种名为“茶氨酸”的物质。 茶氨酸化学名为“谷氨酰胺”,其纯品具有焦糖香味和类似于味精那样的鲜爽味。早在1975年,日本学者木村等人就已通过实验证实,来自绿茶的茶氨酸能使人心情平静和情绪稳定。志愿受试者在口服50mg茶氨酸后再测定其脑电波可发现,受试者的α脑电波显著增加,该脑电波的出现证明此人的大脑处于平静状态。临床试验还证明,志愿受试者在服用茶氨酸后可大大增加脑内多巴胺的释放量,故可使人心情愉悦。5年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l-茶氨酸作为GRAS级(即公认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生产各种食品饮料产品。 目前美国和欧洲市场上的茶氨酸原料主要来自日本和中国。为了让读者对国外市场放松饮料产品有个大概了解,笔者现将收集到的有关国外市场上几款畅销放松饮料产品及其成分、作用扼要介绍如下,谨供参考。 ViB 该产品主要成分为:B族维生素、L-茶氨酸和少量蔗糖等。该饮料具有缓解工作疲劳和使人迅速放松等效果。 Tranquila 该产品有促进夜间入睡和白天精神放松等效果,主要成分为茶氨酸、VB6、VB12以及一些植物提取物等。它有柠檬型、苹果型和桔子型等几种不同水果香型可供消费者选择。 iChill 主要成分为缬草根提取物、γ氨基丁酸、茶氨酸与5-羟色胺等添加剂。饮料所用甜味剂为苏克拉糖(三氯蔗糖——一种高甜度甜味剂),其香型为草莓 Purple Stuff 它有4种风味,即葡萄、浆果、柑桔和苹果,所有产品均添加少量结晶果糖。主要原料为茶氨酸、缬草根、玫瑰茄等。 Blue Cow 这是一种全天然原料放松饮料新产品,主要原料为:春黄菊、忽布麻、西番莲、山楂果、蜜蜂花和茶氨酸等。据说喝这种饮料最多只需30分钟时间即可安然入眠。你听说过放松饮料吗?你认为经常喝放松饮料,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没有?

  • [推荐]夏天喝饮料 讲究多多

    饮料分等级   根据不同饮料所提供的热量、营养成分以及对健康的影响,美国饮料指导专家组新近公布一份指南,将饮料分成6个等级。   第一等级:饮用水。补充人体每日所需水分的最佳饮料。   第二等级:茶和咖啡。绿茶、乌龙茶和红茶是常喝的三类茶,茶可提供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及某些微营养素,具有防癌抗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骨密度、减少蛀牙和龋齿及肾结石的作用。咖啡有醒脑、提神作用。   第三等级:低脂奶(脂肪含量为1.5%或1%)、脱脂奶和大豆饮料。是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钙和某些必需微营养素的重要来源,酸奶中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细菌。   第四等级:不含热量的甜饮料。仅提供水分和甜味而不提供能量。   第五等级:含某些营养成分的饮料。指纯果蔬汁、全脂奶(脂肪含量为3.25%)、含酒精饮料和运动饮料。   第六等级:含热量的甜饮料。这类饮料除了含较高的能量外,几乎不含其他有用的营养素。   饮料能量应限制   饮料提供的能量,不宜超过人每日总能量摄入的10%。也就是说,若一个人每日摄入3000毫升饮料,应该考虑下列选择和组合:0-3000毫升饮用水;0-1200毫升不加糖的咖啡或茶(淡茶可替代水,但咖啡因摄入量应小于400毫克);0-480毫升低脂奶、脱脂奶或大豆饮料;0-960毫升无热量甜饮料;0-240毫升纯果汁;含酒精饮料,男性0-2杯、女性0-1杯(1杯=36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红酒或45毫升白酒);0-240毫升含热量甜饮。   饮料丰富多彩 水是最佳选择   喝浓咖啡,丢失水分   想喝饮料时,应优先选择不含或少含能量的饮料。健康膳食不应依赖饮料来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对正常人来说,饮用水是各类饮料的上乘之选。夏天户外活动结束后,不宜立即喝水,应稍作休息再喝;一次不要喝太多,宜少量多次、慢慢喝。吃饭时不易喝水,否则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避免空腹喝牛奶,在喝牛奶时吃少许干点,可延长牛奶在胃肠内的停留时间,有利消化、吸收。喝牛奶后不能马上喝茶,否则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   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比茶要高得多,每日摄入超过400毫克的咖啡因(约4-5杯),将增加心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的危险性,故应限制咖啡因的摄入量,特别是孕妇、乳母和儿童。咖啡喝得太浓,会引起大量排尿、水分丢失,故喝咖啡不等于喝水,仍需每天补充足够的水。   夏天,多喝几杯不太浓的绿茶、菊花茶、茉莉花茶或苦丁茶等,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暑、去火降燥、生津止渴的效果。而茶饮料则是以茶叶的提取液或浓缩液、速溶茶粉及其他添加剂加工制成,虽方便、爽口,但成分不等同于茶,所以不能完全替代茶。   乳酸饮料,不如酸奶   按照乳品行业规定,每100克酸奶中蛋白质含量应≥2.9克,而乳酸饮料的蛋白质含量只有1克左右,仅含有5%左右的乳成分,其中乳酸菌量也很少,而含糖量却较高。所以乳酸饮料只是一种饮料而不能算是乳制品,其营养价值比酸奶的营养价值低很多。而且,酸奶中活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利于维护肠功能和健康。酸奶适合于喝牛奶易腹胀、腹泻的人。   国外乳酸饮料与乳酸菌饮料有着严格区分:乳酸饮料是以鲜牛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产品经过灭菌处理。乳酸菌饮料则是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添加水和增稠剂等辅料加工制成,活菌型的乳酸菌饮料中含有一些活的乳酸菌。   果汁饮料包括纯果汁和含果汁饮料两类。纯果汁是将水果、蔬菜加工制成未经发酵的汁液,保持原果肉的色泽和风味,水果中原有维生素类物质未被破坏。含果汁饮料则是在果汁中添加水、糖液、酸味剂等成分调制而成。部分果汁饮料中的糖含量较高,不利于体重和血糖的控制以及口腔卫生。   碳酸饮料,没有营养   碳酸饮料是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一种软饮料,俗称汽水。主要成分为糖,除提供能量外,几乎无其他营养成分。由于喝碳酸饮料能通过蒸发带走体内部分热量,起到降温作用,故让人感觉非常爽口。但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对消化和骨骼系统造成伤害。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除了容易引起腹胀、影响食欲外,在抑制饮料中细菌的同时,对驻扎在肠道内的有益菌也会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从而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含咖啡因的碳酸饮料能使人大脑兴奋、呼吸加快、心率加快,因此,夏天能耗增加、休息不好、经常失眠的人和儿童不宜饮用。碳酸饮料含糖量相当高,是引起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增加孩子龋齿发生的可能性。   即使选择无糖型碳酸饮料,其酸性仍然很强,同样能引起齿质腐损。此外,大多数碳酸饮料都含磷酸,大量磷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从而造成骨骼发育缓慢、骨质疏松。资料显示,经常大量喝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碳酸饮料纳入垃圾食品之列。   饮料有利弊   饮料是一种用于补充水分和其它营养物质的液体食物,但一般不包括用餐时喝的汤以及用于减肥的液体替代食物。   现代研究发现,有些饮料多喝不利健康,会引起肥胖、影响骨骼和牙齿健康。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美约有900万6-19岁的年轻人体重超标,这与学校里的自动贩卖机毫无限制地销售汽水等各种高糖高热量饮料密切相关。在我国,肥胖儿童已占儿童总数10%,并且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饮食结构变化、高糖高热量饮料激增,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为了健康,要合理饮用饮料。   猛喝啤酒好吗   有人认为,啤酒是“液体面包”,多喝点不会有什么危害。其实不然,啤酒属饮料中的酒类,一升啤酒的酒精含量要相当于一两多白酒的酒精含量。啤酒累积的酒精,在损害肝脏、致酒精性肝病的同时,还会影响血压、心脏功能;多饮啤酒还会降低人体免疫防御能力,增加癌症的发生。美国癌症专家发现,大量饮啤酒的人患口腔癌和食道癌的危险性,要比饮烈性酒的人高3倍。澳大利亚学者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天饮5升以上啤酒的人,最容易患直肠癌。可见,长期大量饮用啤酒,大大影响健康。因此,看世界杯足球赛,千万别忘了节制啤酒。成人每次喝啤酒以100毫升-200毫升为宜,一天最好不超过500毫升(一瓶),饮用啤酒的最佳温度是8℃-10℃,绝非越凉越好。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者可别喝啤酒噢!

  • 【分享】夏季饮料怎样喝才正确?

    超市里各式各样的饮料真能让人挑得眼花缭乱。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饮料的时候,大都根据口味喜好。专家指出要根据自己体质来选择,才能喝得健康。  要分寒热 以山楂、桃子、椰子、橘子、石榴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果汁都是温性或热性的饮料,咖啡、红茶及以咖啡为主要成分的饮料也是温性饮料,而碳酸类饮料中,只有可乐是属于温性的。橙子、柚子、柠檬、梨、猕猴桃,这些果汁都是寒性或凉性,黄瓜汁、番茄汁、绿茶,以及以中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各种凉茶,都是性味寒凉,不是什么人都适合饮用。 此外,以苹果、菠萝、葡萄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果汁、胡萝卜汁、乌龙茶都属于性质平和的饮料。而判断奶茶饮料性平或性凉,要根据奶类饮料的成分判断,因为牛奶属于凉性的,若与温性的红茶等制作成奶茶,则其性味是平和的,若加入了凉性的水果等食物则是凉性的。 要分体质 大家在选择饮料时还要根据自己的个体需要来选择。比如,苹果汁就特别适合学生食用。苹果中所含的锌,可促进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 而教师、播音员等常受到咽干、咽痒等困扰,对这部分人群来说,绿茶、梨汁就不错。常感冒的人群可以引用柑橘、草莓、猕猴桃汁,里面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 经常喝点木瓜汁和胡萝卜汁可以补充维生素A,而整日与电脑为伴的朋友,视网膜感光所依靠的关键物质维生素A会被大量消耗掉, 胡萝卜汁可以常备左右。 另外,从健康角度来说,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不要盲目喝运动饮料。因为,其中的各种电解质会加重血液、血管、肾脏的负担,引起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造成血管硬化、中风等,肾功能不好的人不要喝。   要分时间 对于运动饮料而言,饮用时间很重要。一般不主张在运动中饮用含二氧化碳的运动饮料。运动前2小时饮用400-600毫升含糖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也可在运动前15-20分钟补液400-700毫升,每次100-200毫升,分2-4次饮用。但要避免在运动前20-60分钟之间补充含糖饮料,以防止由于胰岛素反应引起的运动时低血糖。运动饮料主要是针对运动员或是经常参加健身的人群,普通人如果每天的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就没有必要喝这种饮料。

  • 饮料检测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8036.html[/url]CTT能为各类饮料提供以下检测服务:[table=636][tr][td=2,1,183][font=微软雅黑][size=12px]食品[/size][/font][/td][td=1,1,453][font=微软雅黑][size=12px]检测项目[/size][/font][/td][/tr][tr][td=1,6,72][font=微软雅黑][size=12px]饮料[/size][/font][/td][td=1,1,111][font=微软雅黑][size=12px]果、蔬汁饮料[/size][/font][/td][td=1,1,453][font=微软雅黑][size=12px]铅(以Pb计)、展青霉素、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纳他霉素、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糖精钠(以糖精计)、安赛蜜、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合成着色剂(赤藓红、酸性红、苋菜红、诱惑红、新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商业无菌[/size][/font][/td][/tr][tr][td=1,1,111][font=微软雅黑][size=12px]蛋白饮料[/size][/font][/td][td=1,1,453][font=微软雅黑][size=12px]蛋白质、铅(以Pb计)、氰化物(以HCN计)、三聚氰胺、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糖精钠(以糖精计)、安赛蜜、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商业无菌[/size][/font][/td][/tr][tr][td=1,1,111][font=微软雅黑][size=12px]碳酸饮料(汽水)[/size][/font][/td][td=1,1,453][font=微软雅黑][size=12px]二氧化碳气容量、铅(以Pb计)、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糖精钠(以糖精计)、安赛蜜、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咖啡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size][/font][/td][/tr][tr][td=1,1,111][font=微软雅黑][size=12px]茶饮料[/size][/font][/td][td=1,1,453][font=微软雅黑][size=12px]茶多酚、咖啡因、铅(以Pb计)、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糖精钠(以糖精计)、安赛蜜、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商业无菌[/size][/font][/td][/tr][tr][td=1,1,111][font=微软雅黑][size=12px]固体饮料[/size][/font][/td][td=1,1,453][font=微软雅黑][size=12px]蛋白质、铅(以Pb计)、赭曲霉毒素A、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糖精钠(以糖精计)、安赛蜜、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合成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诱惑红、亮蓝)、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size][/font][/td][/tr][tr][td=1,1,111][font=微软雅黑][size=12px]其他饮料[/size][/font][/td][td=1,1,453][font=微软雅黑][size=12px]铅(以Pb计)、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糖精钠(以糖精计)、安赛蜜、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合成着色剂(赤藓红、苋菜红、新红、胭脂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商业无菌[/size][/font][/td][/tr][/table]

  • 【讨论】10种 碳酸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

    碳酸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本次对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等11个省、直辖市88家企业生产的120种碳酸饮料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本次抽查依据GB 2759.2-2003《碳酸饮料卫生标准》、GB/T 10792-2008《碳酸饮料(汽水)》、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备案企业标准的规定,对碳酸饮料产品的二氧化碳气容量、咖啡因、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总砷、铅、铜、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2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中发现有10种产品不合格,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一、本次抽查中有2种产品二氧化碳酸气容量不合格。二氧化碳气容量是碳酸饮料的特征性指标,充足的二氧化碳气容量能使碳酸饮料具有爽口感,二氧化碳气容量不合格会影响碳酸饮料的口感。二、本次抽查中有3种产品菌落总数超标,有4种产品酵母超标。三、本次抽查中各有1种产品甜味剂糖精钠、安赛蜜和甜蜜素不合格。碳酸饮料常识[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77784]碳酸饮料.rar[/url]

  • 【原创大赛】一款冰糖雪梨饮料的香气分析

    【原创大赛】一款冰糖雪梨饮料的香气分析

    一款冰糖雪梨饮料的香气分析摘要:冰糖雪梨是中国传统甜品,口感润滑,具有一定保健功效。某公司推出的一款冰糖雪梨饮料,刚一上市,大获成功,也引起了业界的竞相模仿。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这款冰糖雪梨饮料的香气,共分离鉴别出59种化合物,给其香精的调制调配提供参考。关键词:冰糖雪梨 同时蒸馏萃取 气质联用 香气 冰糖雪梨是中国传统的家常甜品。因其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化痰的功效,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某公司2011年9月上市了一款冰糖雪梨饮料,立刻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注意,销路一路走高,其他饮料公司也竞相模仿,推出各自的冰糖雪梨饮品。一款好的饮料,用好用对香精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今天就来看看这款广受追捧的冰糖雪梨饮料,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其香气成分有哪些,也给冰糖雪梨香精的调制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和试剂 仪器:安捷伦7890A-5975C气质联用仪,上海亚荣旋转蒸发仪RE-52,同时蒸馏萃取装置 材料:某品牌冰糖雪梨饮料,市售;二氯甲烷,分析纯重蒸;无水硫酸钠,分析纯。1.2 样品处理 同时蒸馏萃取方法(SDE)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接待抽提物的一端接装有350g冰糖雪梨饮料的500mL圆底烧瓶,用电热套加热。另一端接盛有100mL二氯甲烷的250mL梨形烧瓶,用水浴锅加热,水浴温度65℃。同时蒸馏萃取2h,冷却后将二氯甲烷萃取液用适量无水硫酸钠除水,在42℃水浴中进行旋转蒸发浓缩至约1mL提取液后用GC/MS分析。1.3 GC-MS分析条件 GC条件:色谱柱:DB-5MS(30m×0.25mm ×0.25μm);进样温度:250℃;载气:高纯氦气(99.999%);柱流速:1mL/min;进样量:0.2μL;分流比:10:1;程序升温:50℃保留2 min,每分钟8℃升至180℃,每分钟18℃升至280℃,保留30 min。 MS条件:接口温度:280℃;离子源:EI;电离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33~350amu;检索谱库:Nist08,自建香料库。2 结果与分析 图1为冰糖雪梨饮料,经过SDE法提取挥发性香气后,经GCMS分析得到的总离子流图(TIC

  • 【分享】软饮料(非酒精饮料)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0789-1996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2-17批准  代替GB 10789-89 1998-09-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软饮料(又称非酒精饮料)的类别、定义和种类。  本标准适用于经包装的乙醇含量小于0.5%(m/V)的饮料制品。  2 分类原则:按原料或产品的性状进行分类。  3 类别、定义和种类  3.1 碳酸饮料(品)(汽水)类 carbonated drinks  3.1.1 定义  3.1.1.1 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制品。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成品中二氧化碳气的含量(20℃时体积倍数)不低于2.0倍。  3.1.2 种类  3.1.2.1 果汁型 fruit juice type原果汁含量不低于2.5%的碳酸饮料,如桔汁汽水、橙汁汽水、菠萝汁汽水或混合果汁汽水等。  3.1.2.2 果味型 fruit flavoured type以果香型食用香精为主要赋香剂,原果汁含量低于2.5%的碳酸饮料,如桔子汽水、柠檬汽水等。  3.1.2.3 可乐型 cola type含有焦糖色、可乐香精或类似可乐果和水果香型的辛香、果香混合香型的碳酸饮料。无色可乐不含焦糖色。  3.1.2.4 低热量型 low-calorie type以甜味剂全部或部分代替糖类的各型碳酸饮料和苏打水。成品热量低于75kj/100mL。3.1.2.5 其他型 other types含有植物抽提物或非果香型的食用香精为赋香剂以及补充人体运动后失去的电介质、能量等的碳酸饮料,如姜汁汽水、沙示汽水、运动汽水等。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