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光学计量仪器

仪器信息网光学计量仪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光学计量仪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光学计量仪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光学计量仪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光学计量仪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光学计量仪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光学计量仪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光学计量仪器相关的资讯

  • 光学计量仪器:解读精密测量的利器
    光学计量仪器作为现代科学和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利用光学原理进行精确测量,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光学计量仪器的定义、原理以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光学计量仪器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光学计量仪器是基于光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的精密测量设备,用于测量长度、角度、形状等物理量。  分类:光学计量仪器可以根据其功能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包括测微计、激光干涉仪、投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每种仪器都有其特定的测量原理和适用范围。  第二部分:光学计量仪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光学原理:光学计量仪器利用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特性进行测量。例如,激光干涉仪利用激光光束的干涉现象测量长度和形状,投影仪通过光学系统投影图像进行测量等。  工作方式:光学计量仪器通常利用光源、探测器、光学透镜和其他相关组件构成测量系统。通过精确的光学路径设计和信号处理,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第三部分:光学计量仪器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物理学研究:光学计量仪器在物理学领域中广泛应用,例如用于测量材料的光学性质、表面形貌和精细结构等,为理论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生物医学研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光学计量仪器可用于测量细胞、组织和生物标本的大小、形状和表面特征,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材料科学研究:光学计量仪器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用于测量材料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电子性能,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支持。  第四部分:光学计量仪器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制造业:光学计量仪器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例如测量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确保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航空航天:光学计量仪器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对飞行器、航天器以及相关部件进行精确测量,确保飞行安全和性能。  汽车工业:在汽车制造中,光学计量仪器可用于测量汽车外观、内饰和关键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光学计量仪器作为精密测量的利器,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利用光学原理和精确的测量系统,这些仪器能够提供高精度、可靠的测量结果,满足各行各业对于精密测量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学计量仪器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引入,以提高测量精度、扩大测量范围和增加测量功能。同时,仪器的便携性和自动化程度也得到了提升,使得使用更加方便和高效。  然而,光学计量仪器的应用并不仅限于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例如,眼镜店使用计量仪器来准确测量眼镜度数;珠宝商使用显微镜和投影仪来评估珠宝的品质和工艺。  总之,光学计量仪器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进步。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应用,光学计量仪器将继续为我们提供精密测量的利器,助力于各个领域的科研、生产和品质控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LSA100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取得中国计量院校准证书
    北京东方德菲仪器有限公司代理的德国LAUDA Scientific品牌的LSA100光学接触角测量仪顺利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检测,取得校准证书,证书编号:CDjc2021-11489。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是国家高级别的计量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ji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IEC17025标准,标准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和表述均符合JJF1059系列标准的要求。 经过申请、现场检测、认可批准等层层把关,LSA100光学接触角测量仪顺利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检测,取得校准证书,这标志着LSA100完全满足材料润湿性分析中接触角值的测量需求。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规范、专业、优质的服务,为实验室科学研究和质量控制等领域提供更高质量的保障。
  • 国际等效高精度计量仪器和标准器研制(一期)项目推进会召开
    6月29日至3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专项“国际等效高精度计量仪器和标准器研制(一期)”(2022YFF0607700)项目夏季推进会在上海召开,该项目由湖南省计量院牵头承担。   推进会上,项目总负责人李庆先副院长对各单位已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截至目前,项目组已取得2项发明专利的授权,发表2篇SCI论文;电学国际计量比对已与澳大利亚国家计量科学研究院(NMIA)达成比对协议,并初步确定好了比对方案;几何量国际计量比对已接收到比对样品,正在进行测量实验工作;项目三大装置样机的研制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李庆先副院长强调,下一阶段要进一步抓好项目技术指标完成、经费执行、过程管理等工作,参与单位之间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和成果共享。会议对项目总体进展和项目经费执行情况进行了调度,宣贯了项目管理的新政策和新要求。各课题牵头单位分别汇报了研究进展,大家就项目管理和研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期间,项目组还邀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张江涛研究员,上海理工大学的张薇副教授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白静芬教授分别做了电学、光学方面的学术报告和经验分享。项目组成员前往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超净实验室参观学习,深入探讨了光学计量中的关键问题,有效促进了项目单位的沟通交流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会议由湖南省计量院主办,上海理工大学承办,来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天恒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等单位的40余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 浙江省计量院与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战略合作 推动光学仪器行业发展
    5月28日,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办,浙江省计量院参与承办的中国高质量仪器及装备发展大会暨需求合作对接会在杭州召开。作为推动科学仪器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产业大会,此次大会以“科技自立,创新赋能”为主题,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模式打造高质量对接平台。   在庄松林院士、谭久彬院士、王建宇院士、方向院长见证下,浙江省计量院党委书记、院长朱怀球代表省计量院与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浙江省计量院表示,双方将秉持“资源联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主动顺应数字测量、量子测量等精密测量技术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光学技术在流程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生态环境、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的优势,在科研对接、项目争取、标准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合作。打通领域壁垒,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推动技术创新、注重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与工程应用,建设光学现代先进测量能力,为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为提高我国光学测量高端科技仪器和工业仪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产业化转型、培养测量领域光学工程领军人才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 144万!淄博市计量技术研究院计划采购光学干涉轮廓仪、弱光照度计、垂直度测量仪等仪器设备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SDGP370300000202202000688项目名称:淄博市计量技术研究院2022年专用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本项目总预算为1448500.00元,共分1个包,其中包1包含光学干涉轮廓仪、弱光照度计、垂直度测量仪升级改造等设备等设备:1448500.00元。采购需求:①采购名称:淄博市计量技术研究院2022年专用设备采购项目;②采购内容:包含光学干涉轮廓仪、弱光照度计、垂直度测量仪升级改造等设备等设备;③质量要求:所有产品的生产、制造等各项技术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各项规范要求和使用许可;④质保期:产品质保期自安装调试完毕并经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少于24个月。合同履行期限:进口设备在合同签订后60日历天内交货并安装调试完毕;国产设备在合同签订后30日历天内交货并安装调试完毕。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无单独资格要求。采购文件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包括节能环保产品、小型和微型企业、监狱企业和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等政府采购政策。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具有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有效证件;2、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 等渠道信用记录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3、投标人提供“政府采购供应商信用承诺书”的承诺函。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截止到2022年11月08日14时00分(北京时间)。地点: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ggzyjy.zibo.gov.cn/)招标文件获取方式: ①已在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http://ggzyjy.zibo.gov.cn/)注册的供应商,需要登录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网站首页点击“新系统登录入口”(http://ggzyjy.zibo.gov.cn:9181/TPBidder)根据页面提示重新完善信息。完善后在登录新系统免费下载采购文件。②未注册的供应商请到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ggzyjy.zibo.gov.cn:8082/)在网站首页点击“新系统登录入口”(http://ggzyjy.zibo.gov.cn:9181/TPBidder)根据页面提示进行注册(注册类型:交易乙方)。咨询电话:0533-2270020、2270010、2270050,咨询时间:北京时间8:30-12:00,13:30-17:00(法定公休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技术咨询电话:400-998-0000。③为满足信息公开和供应商诚信体系建设需要,供应商还需同时在中国山东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shandong.gov.cn/)进行注册。未注册的供应商须登录中国山东政府采购网点击首页右侧“系统入口”模块的“供应商注册”进行注册。请各供应商自行查验,务必保证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与中国山东政府采购网的注册单位名称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一致。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截止时间: 2022年11月09日14时00分(北京时间)投标文件递交方式: 将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在截止时间前通过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网 “上传投标文件”栏目上传完成。①拟参加本项目的投标人须办理并取得数字证书(电子签章)后,方可加密生成及上传电子投标文件。请各投标人仔细阅读《数字证书办理注意事项及相关资料下载》(淄博公共资源交易网→办事指南→服务指南)并按照须知要求办理。②投标人可到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楼大厅办理数字证书,也可网上办理。山东CA(山东省数字证书认证管理有限公司)证书办理电话为400-607-8966,CFCA(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证书办理电话为0533-3590310。其他具体操作请参考“新点投标文件制作软件(淄博版)操作视频-采购类”(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办事指南→服务指南),技术咨询电话:400-998-0000。开标时间: 2022年11月09日14时00分(北京时间)地点:?网上开标大厅。请各供应商在开标前登录网上开标大厅(http://ggzyjy.zibo.gov.cn:9181/BidOpeningHall/bidopeninghallaction/hall/login),在线准时参加开标活动并进行投标文件解密、答疑、澄清等。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本项目采用网上开标模式。各投标人无需到达开标现场,请在开标时间截止前登录网上开标大厅,在线准时参加开标活动并进行报价文件解密等。网上开标等详细事宜见招标文件 “网上开标提示”模块。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淄博市计量技术研究院地 址:淄博市张店区共青团西路98号联系人:陈杰联系方式:0533-2315956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山东和鑫盛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地 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42号铂金商务大厦4层联系方式:0533-2308881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薛皎、吕丽媛电 话:0533-2308881
  • 山东:提升计量仪器设备研发能力 树立“山东仪表” 品牌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有关要求,持续推进山东省计量事业创新发展,更好地发挥计量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研究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实施意见》),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计量在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高品质生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成,科研创新能力、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计量监管体系更加完善,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600项,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0个,培育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先进测量实验室、计量数据示范应用基地等计量创新平台5个,研制标准物质300项,编制地方计量技术规范80项,建立诚信计量示范单位1000家。展望2035年,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关键领域计量 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全面建成,计量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凸显。在加强计量技术研究,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发面,《实施意见》提出:(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计量测试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重点推进时间频率远程实时溯源技术以及计量器具远程、在线、嵌入式校准技术等研究。针对极端条件、复杂环境和实时工况的计量需求,研究复杂条件下的计量远程溯源、数字计量等共性技术。加强分布式系统和传感器网络计量技术研究,突破动态、在线、原位校准技术瓶颈,解决极端 量、复杂量、微观量等多参量和综合参量的准确测量难题。(二)加强产业计量技术研究。开展重点产业领域的数字 化模拟测量、跨尺度测量、复杂系统综合测量、工况环境监测等测量测试技术研究,高标准建设核电核岛装备、环境监测、高速列车等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强高精度、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的新型传感技术研究,突破嵌入式、小型化、高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的新型计量技术,研发小型在线质谱仪、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高精度计量器具。推进图像识别、物联网、MEMS 工艺、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计量器具中的应用,实现计量标准装置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三)完善计量创新协同机制。整合各方计量优势资源协同攻关解决计量测试难题,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先进测量实验室。面向国内经济主战场、面向省内重大战略计量需求,开展计量科研需求采集、联合攻关,推进计量领域科技创新与应用,培育建设计量科技创新基地。推动建立计量、标准、质量、知识产权等融合联动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计量服务协同平台,协调推进黄河流域计量创新驱动发展。在强化计量应用保障,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一)夯实先进制造业强省根基。强化计量对产业基础高 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开展大空间精密测量、 高电压、大力值、太赫兹、防爆、电磁兼容等领域测量方法研 究和测量装备研制,建立一批先进制造业发展急需的计量标准, 提升工业生产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 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结合“十强产业”总体布局和区域优势, 重点在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 等领域建设一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产业计量测试联盟。实施 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核心算 法研究,重点在核电仪表、分析仪器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推 动量子芯片、云计算、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应用于计量仪器设备, 提升计量仪器设备研发能力和自主可控水平,树立“山东仪表” 品牌。(二)服务健康山东建设。加快医疗健康、食品安全领域 计量测试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疾病防控设备、医用冷链装 备、眼科光学仪器等医疗卫生计量器具量传溯源能力。提升全 省医疗卫生机构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覆盖率,保障医疗卫生领 域计量准确。推进医用计量器具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研究, 突破临床诊断与精准治疗等关键计量技术,研制检测装备和标 准物质,支撑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医养结合等产业创新发展。(三)强化乡村振兴计量保障。开展“计量服务下乡”活 动,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缩小计量公共服务的 城乡差距。加强粮食购销和农资经营等涉农领域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和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管理,持续提升农业农村计量保障 水平。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和“新六产”发展,开展现 代高效农业、农机、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领域测量测试技术 研究,加强农林牧渔产品安全、质量检验的计量能力建设,提 供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备、流通、销售全链条计量服务。强 化农田水利、农业交通物流、农村医疗等农业基础设施的计量 支撑,培育冷链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四)服务海洋强省建设。推动建设国家海洋计量科学研 究中心,研究建立海洋领域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突破海洋水声、 海洋重磁、海洋温度等方向的量子化、扁平化关键测量技术, 提高海洋计量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培育海洋装备产业计量测试 中心,研究用于模拟全海深压力、温度及盐度范围的环境模拟 舱,开展海洋传感器测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海洋装备数字化 测量能力。健全海洋精细化工、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环 境监测、海洋港口等领域计量保障体系,服务海洋强省战略深 入实施。(五)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构建“双碳”计量管 理体系、计量技术体系和计量服务体系,为温室气体排放可测 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计量支撑。加快建设“高耗能、高排 放”行业计量监测体系,开展钢铁、电力、交通运输等重点行 业碳排放直接测量方法和在线监测设备量传溯源技术研究,规 范碳计量器具管理。加力推进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建设, 加强能源资源计量数据应用研究。持续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强化 能效标识、水效标识产品监督管理。(六)筑牢数字赋能计量基础。在 5G/6G 通信、AR/VR 显示、 数字图像和超高速光通信等领域推进计量科研协同创新,拓展 计量应用领域。推进计量器具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升级,建设 计量信息化智能系统,打造智慧计量实验室。开展工业生产领 域自动测量、非接触测量、在线溯源技术研究,培育远程测控 与计量校准等服务新业态。开展计量检测原始数据及其衍生数 据的高效、综合、精细化处理技术研究,推进计量数据防作弊、 防篡改等可靠性技术研究。强化计量数据应用技术研究,培育 一批计量数据应用基地,释放计量数据应用效能。(七)促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提升。研究氢能、太阳能、 风能、煤炭、天然气、石油产品等能源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强 化我省氢能产业优势,健全制氢、储(运)氢、加氢、用氢全 产业链计量支撑体系。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氢机、光伏 专用计量器具、特高压输电装置、智能电网装备等量传溯源技 术研究。加强氢能源新材料、高端铝材、橡胶、石墨烯、生物 医用材料等领域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新材料结构、性能等 检测方法研究和相关设备研制,满足新材料行业量值传递溯源 需求。加快建设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展碳纤维关键材 料组成、结构和性能测量测试技术研究及数据分析,解决生产工艺和质量参数测量难题。(八)提升现代基础设施计量保障能力。建立完善交通、 信息、能源、水利等现代化基础设施计量支撑体系,培育交通 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强化公路试验计量能力建设,开展智慧公 路、智慧港航、智慧机场等领域计量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强轨道交通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开展轨道交通接触网几何 参数测量仪校准装置、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遥感检测系统校准装 置等研制与应用。突破极微弱光探测测试技术,研制光通信领 域国际领先的超高灵敏度、超高精度校准装置。推进计量测试 技术在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储 能及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制水资源计量专用设备, 建立完善水资源专用大口径、大流量、复杂工况的计量标准。在加强计量能力建设,夯实质量提升基础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一)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统筹规划建设省、市、县 三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健全完善部门(行业)计量标准,加 快企业计量标准建设,培育建设时间频率、流量等国家计量标 准项目落地山东。满足量值传递扁平化和计量数字化转型需要,逐步建成以省级计量技术机构、计量区域中心为核心的满足经 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立体化计量保障体系。实施计量标准能力提 升工程,加强超导、高温、低温、流量、大电流等领域计量科 学研究,建设一批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计量标准,填补我省量 值传递溯源体系空白。2025 年全省计量标准数量达到13000项。(二)加大标准物质研制应用。围绕产业链,紧贴测量链, 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绿色化工等重点产 业标准物质的研制,拓宽标准物质应用领域。加大标准物质技 术攻关,增强重点领域标准物质核心材料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能力。建立标准物质质量追溯机制,强化标准物质量值和不确 定度水平核查,积极培育标准物质量值核查验证实验室。加强 应急用标准物质实物和生产能力储备,增强战略性、公益性标 准物质供给。2025年全省新研制标准物质数量达到300项。(三)建设与我省现代化水平相适应的计量技术机构体系。 坚持各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独立性、法制性和公益性,加强 普惠性、基础性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履行计量器具强制检 定等法定职责需要,依法有序推进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加快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分级别、分区域制定 建设标准,推动机构的差异化、专业化发展。加强行业专业计 量技术机构建设,满足交通、气象、电力、水文等行业领域计 量需求,强化专用计量器具的管理和使用。大力发展计量校准、 计量测试等高技术服务新业态,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四)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与科研、 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加强企业计量 基础设施建设、计量科技创新和测量数据应用,鼓励企业自愿 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行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开 展工业计量标杆示范,推广企业计量典型案例。实施中小企业 计量伙伴计划,提升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完善 企业计量促进措施,对企业新购置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计 量器具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应纳税所得额中相应扣除。(五)打造新时代计量人才聚集高地。实施计量科技创新 人才计划,在计量专业人才中推荐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系列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 年拔尖人才。建设计量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培 养一批计量领域齐鲁首席技师、齐鲁工匠和技术能手。建立计 量专家人才库,支持技术人员开展计量交流合作。(六)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联动。整合计量、标准、检 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资源,搭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 式”服务平台,在重点产业、关键领域形成全链条整体技术解 决方案。强化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计量溯源技术研究,丰 富完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内涵和外延,引导计量工作从量值 保障和符合性评价保障向创造性引领转变。
  • 关于举办“第一届计量仪器装备展(2024)”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计量仪器装备展(2024)”的通知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计量技术机构、仪器仪表与计量器具生产企业、相关单位:为充分展示计量在服务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的基础作用,中国计量协会将主办“第一届计量仪器装备展(2024)”。此次展览致力于搭建供需对接、产业合作的平台,首次全面展示计量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新产品,首次全面展示我国计量技术机构研制的计量测试装备,全面展示高端科研仪器国产化成果,集中发布计量仪器仪表最新产品。同时,展览将为地方政府仪器仪表产业园区、高校、技术机构、企业打造招商引资、成果对接的合作平台。中国计量协会举办的“计量技术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活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举办的“计量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会”同期进行。现将有关参展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名称第一届计量仪器装备展(2024)二、展览时间2024年10月30日—31日三、展览地点苏州国际博览中心G馆(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688号) 四、参展范围本届展览初步将设立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与计量技术机构展区、高端仪器仪表展区、地方省市集中展区、地方政府招商专区、集中发布活动专区。集中展示:1.计量装备:计量测试装备、检定装置、校准装置、检验检测仪器、标准物质等。2.科研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电子显微镜、激光干涉仪、各类先进的分析仪器等。3.计量仪器仪表:流量计、压力计、电子测量仪器、水表、燃气表、热能表等。4.其它计量领域新技术、新装备。五、活动及费用活动共分展览展示、论坛研讨等形式。(一)展览展示规格分别为室内光地与标准展位。1.室内光地:(最少36平方米起租)国内企业收费为每平方米1300元人民币。注:“光地”只提供参展空间,不包括展架、展具、地毯、电源等。2.标准展位:每个展位3m×3m。国内企业收费为13000元人民币,每个标准展位包括三面白色壁板、中(英)文楣牌制作、咨询桌一张、折椅二张、地毯满铺、展位照明、220V/1电源插座及废纸篓一个。(参展原则以先报名先安排,以报名先后顺序确认展位。)依据《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与支持会展行业政策,经组委会积极申报和争取,参加本届展会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计量技术机构、仪器仪表展商8月31日前报名,在此基础上将享受8折优惠。(二)论坛研讨展会同期举办新产品推荐会、揭榜挂帅需求发布、计量产学研技术成果转让信息发布会等。同期,苏州国际博览中心G馆还将召开计量技术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活动、计量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会,主办方将协调相关活动对展商开放。届时,有来自全国冶金、石油石化、化工、纺织、医学、智能传感器、计量技术机构、校准企业、仪器仪表企业代表将参加系列活动。六、观众组织主办方将邀请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院所,各级省市计量院、计量所、计量检测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中心、实验室,国内外的能源公共事业单位,水务集团、燃气集团、国家电网、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钢铁、环境、水利、医疗、工业、农业、采矿业、消费品制造业(包括纺织、服装、日用品等)、建筑业、能源和燃料、水电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电子电器行业、汽车业、食品行业、咨询服务业、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卫生管理等行业领导、专家、技术人员参观交流,欢迎各地区计量学、协会组团观展。七、报名参展参会请各单位与相关企业积极参展参会,并在2024年8月15日前填写报名表传真021-50131761或邮件发送至展会会务组,以便我们工作的统一安排。展会具体工作由高计联会展(上海)有限公司承办。组委会联系方式: 中国计量协会联系人:杜硕,010-59196595、13810304365参展参会及商务合作:高计联会展(上海)有限公司电话:021-59757099 传真:021-50131761联系人:朱磊,13916187059E-mail:info@metrologyexpo.com.cn参展报名申请表.docx
  • 我国计量仪器发展迅速但仍存制约因素
    我国计量仪器、设备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的产业体系。如今国内计量仪器已经超过6000家。我国已经成为亚洲除日本之外的第二大计量仪器仪表生产国。国内计量仪器仪表产业总的形势是向前发展的。产品在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总线化等发展方向上紧跟国际发展步伐,但是不同因素还制约着计量仪器表行业发展。我国计量仪器仪表发展滞后,存在许多问题,面临严峻的形势,其主要因素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进展滞缓  现代计量是光、机、电、计算机和许多种基础学科高度综合的产物,对新技术非常敏感,是现代产业产品中更新换代频率新技术应用和发展极迅速的门类之一,每年都有一批新产品推出,特别是当今信息时代,竞争日趋激烈,稍微放慢发展速度,就会被远远抛在后面。在已经跨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计量仪器仪表的普遍水平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水平上,大型和高档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许多急需的专用仪器设备还是空白,中低档产品保证质量上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滞缓,是制约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制约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滞缓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第一是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第二是人才匮乏 第三是缺乏官、产、学、研、全、用的有效结合。  二、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长期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我国计量产品,包括产业自动化仪表系统,通信仪器设备等,虽然技术指标同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差距不算很大,但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计量产品的使用范围和可信程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长期忽视了基础技术的研究的开发。  (2)国产通用件和基础件质量不过关。  (3)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不力,产品质量不过关。  三、旧体制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旧体制是制约我国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发展一个共性问题。仪器行业也不例外。相当一批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在旧体制的束缚下,不能从学生的历史包袱中挣脱出来,在市场竞争中丧失活力,生产和经营严重滑坡,一大批骨干企业,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所以,加快体制的改革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计量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其主要表现在:  (1)赋税过重。计量用产品企业,一般规模不大,生产批量不多,产值和经济效益总量不高,但是现代计量仪器仪表,对国民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产生难以估量的倍增效益。对具有如此特殊属性的产业,如同其他产业一样征收17%增值税,33%所得税以及相同比例的关税则赋税过重。  (2)各级政府包括产业的主管部门以及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对发展计量产品产业重要性认识不足,支持不够。  (3)缺少支持民族产业发展的采购政策。  (4)我国基础产业能力差。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能力和信誉能力都较差,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
  • 浙江计量院建设的噪声测量仪器远程智控方舱计量实验室揭牌设立
    近日,由浙江省计量院建设的噪声测量仪器远程智控方舱计量实验室在杭州市余杭区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院党委副书记葛雁、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蒋月华、余杭区科技局副局长章志宏、闲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浩、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绍栋和总经理熊明华及省计量院相关人员参加揭牌仪式。   噪声测量仪器作为环境噪声监测的关键终端,其量值溯源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噪声监测执法的公正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幸福程度。随着新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实施,环保行业加大了噪声污染的监测力度,对环境噪声测量仪器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技术要求。   葛雁表示,远程智控方舱计量实验室是省计量院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的一种计量检测服务新模式,其核心要义是在严格保证检测公正、质量要素全控的前提下,通过实施“传统实验室+远程智控”技术改造,把实验室“嵌入”企业产品生产链末端,做到企业产品线上检测、零距离服务。噪声测量仪器远程智控方舱计量实验室是省计量院建立的第四家方舱实验室,符合省委省政府、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减负纾困助力企业发展、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次争当改革先锋、争创改革高地的创新之举,是放大先行优势、持续走在前列的有力之举。   熊明华表示,省计量院噪声测量仪器远程智控方舱计量实验室在企业的建立运行,将有效解决企业在产品量值溯源方面的难点,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体现了市场监管部门处处为企业着想,时刻将企业发展、企业冷暖放在心上的情怀,让企业感受到如家的温暖。   噪声测量仪器远程智控方舱计量实验室结合省计量院与企业的优势和特色,实现了企业计量检测周期“一次不跑,一屏通办”,有效破解了企业产品送检周期长的难题,使产品检测效率“指数级”提升、送检成本“断崖式”下降、服务满意度“跨越式”发展。
  • 关于举办“2021首届国际测试与计量仪器展览会”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和企业:为应对计量数字化转型与量子化变革,推进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构建,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能源计量和碳排放计量产业发展,助力企业节能减排,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造固定、专业、权威、开放的中国计量行业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中国计量行业与仪器仪表产业快速、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加强计量行业与制造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节能协会定于2021年10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办“2021首届国际测试与计量仪器展览会”。首届国际测试与计量仪器展览会以“计量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测量”为主题,展现数字计量、智慧测量、物联网计量等新型计量(测量)方式和创新成果。展览会同期还将举办多场专业论坛及学术报告会,邀请来自全球的权威计量专家以多种形式参与会议与展览,邀请来自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院所、实验室以及大中企业实验室和研究所、中国计量协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国防计量院所等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做计量发展报告或学术报告,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电网、水司及水务集团、燃气集团、石油、化工、钢铁、环境、水利、医疗、工业测量、工业园区、制造企业等终端计量用户参加现场交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 活动名称:中文名称:2021首届国际测试与计量仪器展览会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esting and Measuring Instrument Exhibition(简称:ITMIE)二、 主办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节能协会三、 承办单位:北京国兴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 展览时间:2021年10月12日-14日五、 展览地点:中国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六、 展会主题:计量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测量七、 展区分布:展区分布共由计量新仪器新技术展区、自主科学仪器展区、标准物质展区、基标准展及计量科技成果展区、产业计量中心展区、民用四表展区、能源计量展区、计量机构与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展区、其他展区。八、 报名参展参会:请各单位与相关企业积极参展参会,即日起尽快通过展会官网或展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参会参展,以便统一安排。展位选择以报名缴费顺序先后为准。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电话:010-64524181联系人:闫罡 16601366181(微信同号)中国节能协会电话:010-64525339联系人:秦鹏 13717879957(微信同号)北京国兴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 话:010-64520440 010-64219148联系人:李泽新 16600068768(微信同号)李 念 16601296181(微信同号)
  • 简析制约中国计量仪器仪表发展三大因素
    中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产品依赖国外进口较多,其稳定性可靠性还有所欠缺,消除制约是中国仪器仪表发展的目标。   中国已经成为亚洲除日本之外的第二大计量仪器仪表生产国。中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总的形势是向前发展的。产品在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总线化等发展方向上紧跟国际发展步伐,但是不同因素还制约着计量仪器表行业发展。尚普咨询电子行业分析师指出:当前,中国计量仪器发展现状大致为种类齐全、企业规模小效率低、产品档次低。中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滞后,存在诸多的问题,面临严峻的形势。  而制约中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当今信息时代,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若稍微放慢发展速度,就会被远远抛在后面。但中国的计量仪器仪表产业水平发展滞缓,大型和高档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许多急需的专用仪器还是空白,中低档产品保证质量上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滞缓,是制约中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二、中国计量仪器虽然技术指标同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差距不算很大,但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极大地限制了中国计量产品的使用范围和可信程度。三、计量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还受到了四大客观环境的制约。一方面赋税过重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发展计量产品产业重要性认识不足,支持不够 三缺少支持民族产业发展的采购政策。四、中国基础产业能力差。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能力和信誉能力都较差,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  计量仪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众多的国际仪器仪表厂商十分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厂或代理商开发中国市场。因此,中国需要形成完善的对策来发展本国的企业。要进行长期的规划,改善可研体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言与管理模式,出台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 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百万预算采购专业计量仪器设备
    项目概况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专业计量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详见公告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1年08月31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 JCZX2021-077项目名称: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专业计量仪器设备采购项目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预算金额:125.6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25.6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详见公告合同履行期限:以实际所签合同为准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详见公告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详见公告三、获取采购文件时间:2021年08月18日 至 2021年08月20日,每天上午8:30至11:00,下午13:0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详见公告方式:网上下载售价:¥0.0 元(人民币)四、响应文件提交截止时间:2021年08月31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地点:吉林省人民政府政务大厅四楼开标室五、开启时间:2021年08月31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地点:吉林省人民政府政务大厅四楼开标室六、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七、其他补充事宜根据吉林省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下达的政府采购任务通知书,吉林省吉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就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专业计量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进行国内竞争性谈判采购,现邀请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提交密封报价。 一、项目信息:项目编 号名 称预 算 JCZX2021-077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专业计量仪器设备采购项目1256000.00元 二、采购内容:详见采购文件三、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一)按照现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文件要求,对政府采购清单中的节能环保产品采用优先采购或强制采购的评标方法。(二)按照现行《财政部、环保部关于调整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文件要求,对政府采购清单中的环境标志产品采用优先采购的评标方法。(三)按照《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号)的要求,根据开标当日解密截止时间“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的信息,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及其他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条件的投标人,拒绝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四)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规定,本项目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6%的扣除。(五)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本项目对监狱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6%的扣除。(六)根据财政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规定,本项目对残疾人福利性单位产品的价格给予6%的扣除。注:小微企业以投标人填写的《中小企业声明函》为判定标准,残疾人福利性单位以投标人填写的《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声明函》为判定标准,监狱企业须投标人提供由省级以上监狱管理局、戒毒管理局(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具的属于监狱企业的证明文件,否则不予认定。以上政策不重复享受。四、供应商资格条件要求:1、投标申请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有经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如果“三证合一”,只需要携带最新版营业执照副本)及开户许可证;2、投标人需具备: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履约能力,有完备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注。3、财务要求:具有近三年(2018年-2020年)完整的财务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新成立公司提供就近年份。4、业绩要求:近三年(2018年-2020年)承担过类似业绩 (出具合同或中标通知书);5、拒绝列入政府不良行为记录期间的单位参加投标,投标人需提供检察院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无行贿犯罪记录证明(该证明须包括投标单位、投标单位法人、授权委托人);6、提供近半年企业依法缴纳税收及社保证明(社保含被授权人及企业所有员工);五、谈判语言:中文。六、竞争性谈判文件的获取时间和方式:自2021年 08 月 18 日08时30分起至2021年 08 月 20 日16时00分时(北京时间,下同),请有意投标的供应商自行登陆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网站)下载。七、谈判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021年 8 月 31 日10时00分。请有意参加谈判的供应商特别注意:1.首先登录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网(www.ggzyzx.jl.gov.cn),按照规定进行供应商注册登记,网上注册登记后,请携带相关材料到国投安信数字证书认证有限公司办理CA认证。未进行网上注册并办理CA认证的供应商将无法参与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相关的所有招标采购活动。2.供应商取得CA认证后,可登录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网站“CA登录区”下载电子招标文件。供应商下载采购文件后,务必在规定的“竞争性谈判文件的获取截止时间”之前点击“投标报名”按钮确认参加投标才具有投标资格。如果供应商在规定的“确认参加投标截止时间”之前没有点击“投标报名”按钮确认参加投标,将失去参加本项目投标的资格。3.凡与本中心招投标活动有关的时间,均以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服务器显示的时间为准。八、项目答疑会和踏勘现场: 无。九、下载招标文件时间:供应商应当于2021年 08月 20 日16时00分时(北京时间,下同)之前下载招标文件并点击确认投标按钮,未按规定操作导致无效投标的后果自负。十、投标文件的递交:现场递交十一、 开标时间及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1年 8 月 31 日10时00分。十二、递交地点:吉林省人民政府政务大厅四楼开标室;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将不予受理。十三、开标地点:吉林省人民政府政务大厅四楼开标室。十四、项目发布媒体:《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十五、谈判保证金:20000元(提交方式请见谈判文件中保证金条款具体要求)。 十六、采购单位名称: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宜居路2699号 联系人:陈宁 联系方式:0431-85375166 十七、吉林省吉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于海峰 联系方式:18626606043 地址:长春市绿园区吾悦广场B座1536室 用户名:吉林省吉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开户银行: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分行 帐 号:07104490110152000173081.投标人注册,CA数字证书 (USBKey)及电子签章办理咨询电话:0431-85177688 技术支持电话:400-998-0000 注:1、若本项目招标文件中技术参数等有变更,请以本项目变更公告中的内容为准! 2、未按时正确上传投标文件导致废标的后果自负。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宜居路2699号        联系方式:陈宁0431-85375166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吉林省吉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地 址:长春市绿园区吾悦广场B座1536室            联系方式:于海峰18626606043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于海峰电 话:  18626606043
  • 2013科学仪器优秀新品入围名单:电化学、行业专用、测量计量仪器
    仪器信息网讯 第八届&ldquo 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rdquo 评选活动于2013年3月份开始筹备,截止到2014年2月28日,共有247家国内外仪器厂商申报了561台2013年度上市的仪器新品。经仪器信息网编辑初审、2013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新品组委会初评,在所有申报的仪器中约有三分之一进入了入围名单。  本届新品评审专业委员会邀请了超过60位业内资深专家按照严格的评审程序,对入围的新品进行网上评议。最终获奖的仪器将在&ldquo 2014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rdquo 上揭晓并颁发证书,评审结果将在多家专业媒体上公布。  本届申报的新品中共有21台2013年度上市的电化学仪器、行业专用仪器、测量计量等仪器进入了入围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仪器名称型号创新点上市时间公司名称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Q-Sense Omega AutoOmega Auto查看2013年12月瑞典百欧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UV-VIS-NIR分光电化学测试系统Spectro-115查看2013年2月香港环球分析测试仪器有限公司MKH-700容量法库仑法混合型卡尔费休水分仪MKH 700查看2013年3月可睦电子(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日本京都电子(KEM)ET08卡尔费休水分仪ET08查看2013年3月梅特勒-托利多中国水分测定仪快速水份测定仪0.1mg(顶级型)MA 60.3Y.WH查看2013年1月深圳市怡华新电子有限公司元素分析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SKD-2000查看2013年3月上海沛欧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硫氮分析仪trace SN cube查看2013年1月大昌华嘉商业(中国)有限公司K1100F全自动凯氏定氮仪K1100F查看2013年5月海能仪器钢铁分析仪JQ-9查看2013年4月南京第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农业和食品专用仪器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STD-XG查看2013年1月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Novasina水分活度仪LabStart-awLabStart-aw查看2013年12月大昌华嘉商业(中国)有限公司便携式食品重金属快速分析仪HM-7000P查看2013年1月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药物检测专用仪器HiCC-Y增强型全自动菌落计数HiCC-Y增强型查看2013年2月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橡塑行业专用测试仪TY-5005 熔体流动速率仪TY-5005查看2013年5月江苏天源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其它行业专用仪器/仪表微陀螺轴承扭矩测量仪BRG-3000查看2013年1月誉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台式原子层沉积系统GEMStar查看2013年7月QUANTUM量子科学仪器贸易(北京)有限公司计量仪器Explorer自动风罩门分析天平EX124AD查看2013年5月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ME天平ME 54查看2013年1月梅特勒-托利多中国Practum电子天平Practum查看2013年4月德国赛多利斯集团温度计量仪器高精度温度计MKT 50查看2013年10月奥地利安东帕(中国)有限公司表面测量仪器Surtronic S-100 S116查看2013年9月泰勒-霍普森有限公司  本次新品申报得到广大仪器厂商的积极响应,申报仪器数量与2012年度上市新品基本持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厂商虽然在网上进行了申报,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能够提供详细、具体的仪器创新点说明,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以及详细的仪器样本,因此这次没有列入入围名单。另外,由于本次参与申报的厂家较多,产品涉及门类也较多,对组织认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不排除有些专业性很强的仪器未被纳入评审范围。  该入围名单将在仪器信息网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所有入围新品的详细资料均可在新品栏目进行查阅,如果您发现入围仪器填写的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或非2013年上市的仪器新品,请您于2014年3月30日前向&ldquo 年会新品评审组&rdquo 举报和反映情况,一经核实,新品评审组将取消其入围资格。  传真:010-82051730  Email:xinpin@instrument.com.cn  查看更多科学仪器优秀新品
  • 三部门联合部署“双碳”标准计量工作:加强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对“双碳”标准计量工作作出部署。《方案》提出,到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方案》明确了16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研制、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加大项目碳减排标准供给、推动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攻关、提高工业领域能耗标准要求、加快产品能效标准更新升级、加强重点产品和设备循环利用标准研制、扩大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等8项“双碳”标准重点任务,以及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加强计量对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保障、开展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加强碳计量中心建设、完善“双碳”相关计量技术规范、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等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下一步,三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方案》贯彻落实,加快健全“双碳”标准计量体系,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10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厅、委)、生态环境厅(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落实《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各项任务部署,充分发挥计量、标准作用,有效支撑我国碳排放双控和碳定价政策体系建设,制定本行动方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emsp &emsp 一、总体目标&emsp &emsp 按照系统推进、急用先行、开放协同的原则,围绕重点领域研制一批国家标准、采信一批团体标准、突破一批国际标准、启动一批标准化试点。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100家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emsp &emsp 按照统筹发展、需求牵引、创新突破的原则,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碳计量体系,提升碳计量服务支撑水平。2025年底前,研制20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开展25项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制定50项“双碳”领域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计量能力基本具备,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相关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稳步推进。&emsp &emsp 二、重点任务&emsp &emsp (一)加快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研制。加快推进电力、煤炭、钢铁、有色、纺织、交通运输、建材、石化、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及制修订,制定温室气体审定核查、低碳评价等相关配套技术规范,支撑企业碳排放核算工作,有效服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制定面向园区的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标准。&emsp &emsp (二)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国家标准,统一具体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要求。加快研制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服务外贸出口新优势。开展电子电器、塑料、建材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标准研制。研究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研制碳标识相关国家标准。&emsp &emsp (三)加大项目碳减排标准供给。开展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余能利用、甲烷减排与利用等典型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标准研制工作。条件成熟时,推动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纳入国家标准体系,支撑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和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等应用场景。&emsp &emsp (四)推动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攻关。加快氢冶金、原料替代、热泵、光伏利用等关键碳减排技术标准研制,在降碳技术领域采信一批先进的团体标准。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碳清除技术标准,尽快出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量化与核查、相关术语等通用标准。抓紧构建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地质封存全链条标准体系。 &emsp &emsp (五)提高工业领域能耗标准要求。修订提高钢铁、炼油、燃煤发电机组、制浆造纸、工业烧碱、稀土冶炼等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全面提升能效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修订完善能源计量、监测、审计等节能配套标准。&emsp &emsp (六)加快产品能效标准更新升级。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修订升级工业通用设备、制冷和供暖设备、办公设备、厨房电器、照明器具产品能效标准,扩大能效产品覆盖范围,加快研制电动汽车充电桩、第五代移动通信(5G)基站设备等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标准,将高压电机、服务器等产品纳入能效标识管理,研究出台数据中心能效标识实施细则。&emsp &emsp (七)加强重点产品和设备循环利用标准研制。制定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回收拆解标准,研究制定农用机械零部件回收利用相关标准。开展退役光伏设备、风电设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加大新能源产品设备的绿色设计标准供给,加快研制再生塑料、再生金属标准。按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通则》要求,研制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系列国家标准。&emsp &emsp (八)扩大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修订绿色产品评价通则,增加低碳指标,建立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绿证和绿色电力消费相关标准。在消费品基础上,制定钢管、建材、染料等工业品绿色产品评价国家标准,修订卫生陶瓷、建筑陶瓷、纸和纸制品等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将技术领先、市场成熟度高的团体标准纳入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emsp &emsp (九)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面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监测的需要,布局建设一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名录,持续做好碳相关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emsp &emsp (十)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加快高精度多组分气体快速分析探测仪、光谱仪等碳核算、碳监测相关计量仪器的研制。组织对国产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CEMS)开展计量性能测试评价。&emsp &emsp (十一)加强计量对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保障。制定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范,推动企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优化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强化碳核算数据优先来源于计量器具的要求。充分发挥国家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作用,鼓励企业利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能源和碳排放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按照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需求,探索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计量实测验证平台。&emsp &emsp (十二)开展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开展碳排放在线监测计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持续开展基于激光雷达、区域和城市尺度反演等碳排放监测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烟气捕集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为碳排放统计核算、碳排放在线监测、低碳技术研究等提供计量支撑。&emsp &emsp (十三)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推动加强火电、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开展碳排放直测方法与核算法的比对研究、天然气排放因子实测研究等,在火电领域研制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气体浓度校准装置,不断提升碳排放和碳监测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emsp &emsp (十四)加强碳计量中心建设。推动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化国家碳计量中心顶层制度设计和建设任务推进。研究制定碳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指导计量技术机构和重点排放单位加强碳计量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碳计量能力水平。&emsp &emsp (十五)完善“双碳”相关计量技术规范。加强“双碳”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编制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煤化工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置与管理等计量技术规范。 &emsp &emsp (十六)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组织各地区对建筑建材、石化化工、能源、钢铁等传统行业以及数据中心、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帮助用能单位解决节能减排降碳计量难题,不断提升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和能力。&emsp &emsp 三、保障措施&emsp &emsp (一)加强统筹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落实“双碳”有关协调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文件制定中强化相关计量、标准要求,推动各项政策要求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及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各有关部门结合分管领域加强协同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中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有效形成工作合力。&emsp &emsp (二)强化宣贯培训。开展碳核算、碳减排相关计量、标准知识的宣贯培训,增强企业计量意识和能力水平,在企业形成学标准、用标准的氛围。推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设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岗位以及专门的计量、标准化人员。鼓励企业与相关高校、专业机构合作举办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标准方面的专业人才培训班。&emsp &emsp (三)开展先行先试。面向企业和园区开展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鼓励企业建立碳排放标准管理体系,助力碳排放“算得出、算得准”,引导企业应用先进减排技术,推动碳排放“减得掉、减得下”,到2025年建设100家试点企业和园区。推动企业加强碳计量体系建设,强化碳计量要求,在山东、浙江等地组织200家以上企业开展碳计量审查试点。组织开展零碳园区计量试点和能源资源计量经验交流。&emsp &emsp (四)加大经费支持。各级财政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基础通用和急用先行标准的支持力度。统筹利用资金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监测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仪器设备研发和应用、计量技术规范制定等。&emsp &emsp (五)深化国际合作。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计量、标准领域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专家在国际计量和标准化组织中关键作用,不断提升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持续开展国际标准适用性分析,在电动汽车、新型电力系统、生态碳汇等领域提出一批国际标准提案,加强新领域新技术国际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 态 环 境 部2024年7月14日
  • 我国成功研制系列高准确度宽带大电流计量仪器
    近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宽带大电流测量仪开发与应用”(2016YFF0102400)项目顺利通科技部高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光纤宽带大电流测量仪宽带标准电流传感器及测量分析系统 大电流计量技术在冶金、电力、高端制造、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等领域应用广泛。由于生产连续运行,设备庞大,拆装不便,运行环境等特殊条件,现场大电流测量控制和监测设备一般无法到计量实验室校准,实验室的计量标准也很难下沉至现场,量值传递难以实现。   该项目研制的超大和高频电流校准装置,形成了产品化的标准工艺流程和质量体系,为产品的技术就绪度和可靠性提供了支撑保障。项目相关成果通过了第三方测试,测量准确度、线性度、带宽、噪声和环境适应性等技术指标实现了与国际先进产品的并跑或局部领跑,并且使我国大电流核心校准和测量能力(CMC)通过了国际同行评审,进入国际计量局等效互认数据库。   项目编制了一系列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和计量技术规范,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和研发人员,帮助了承担工程化计量仪器仪表企业的发展壮大。   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大科学装置、电解铝、高压直流输电、电气设备性能检测、大型航空航天设备焊接制造、仪器仪表计量检测等领域,解决了行业用户关注的产品价格高、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工业用不起或用不了的痛点和难点问题,以及长期未能解决的宽带大电流在线校准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悉,该项目自2016年立项,历时5年,由中国计量院联合国内10家单位共同攻关。项目基于Faraday磁光、电磁效应,突破了椭圆双折射传感光纤、小型化直波导相位调制器关键工艺,攻克了宽带高线性光纤电流传感,容性误差补偿、组合电磁屏蔽、分布阻抗消振、高频分流器校准方法、宽频矢量电量正交积分算法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最大电流450 kA,带宽高于100 kHz的柔性光纤宽带大电流测量仪和最大电流2000 A,最高频率1 MHz的宽带电磁式电流传感器及自动测量分析系统,实现了工程化。
  • 科众精密仪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原理
    科众精密-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原理 接触角是液体在液固气三态 交接处平衡时所形成的角度,液滴的形状由的表面张力所决定,θ 是固体被液 体湿润的量化指标,但它同时也能用于表面 处理和表面洁净的质量管控,表面张力 液体中的分子受到各个方向 相等的吸引力,但在液体表面的分子受到液体分子的拉力会大于气体分子的拉力,所以 液体就会向内收缩,这种自发性的收缩称之为表面张力 γ。对于清洗性,湿润度,乳化作用和其它表面相关性质而言,γ 是一个相当敏感的指标 悬垂液滴量测法悬垂液滴测量能提供 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来量测液体的表面张力 (气液接口) 和两个液体之间的接口张力 (液液接口) ,在悬垂液滴量测法中,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值的计算是经由分析悬吊在滴管顶端 的液滴的形状而来,接触角分析可依据液滴的影像做 杨氏议程计算 表面张力和接口张力。这项技巧非常的准确,而且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也可以量测。 前进角与后退角使用在固体基板上的固着液滴可以得到静态的接触角。另外有一种量测方式称之为动态接触角,如果液固气三态接触的边界是处于移动状态,所形成的角度称之为前进角与后退角,这个角度的求取是由液滴形状的来决定。另外,固体样品的表面张力无法被直接量测,要求取这个值,只要两种以上的已知液体, 就可求得固体表面的临界表。以下是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测量单位济南大学材料学院设备序号5设备名称接触角测定仪 数量1调研产品(品牌型号)科众KZS-20共性参数1. 接触角测量范围:0~180°,接触角测量分辨率:±0.01°,测量精度±0.1°。2. 表界面张力测量范围和精度:0.01~2000mN/m,分辨率:±0.01mN/m。3. 光学系统:变焦镜头(放大倍率≧4.5倍),前置长焦透镜,通光量可调节。4. 高清晰度高速CCD,拍摄速度可达1220张图像/S,像素最高可达2048 x 1088。5. 光源:软件可调连续光强且无滞后作用的光源。6. 注射体积、速度可以软件进行控制;注射单元精度≤0.1uL;注射液体既可通过软件,亦可通过手动按钮控制液体注射。7. 注射单元调节:注射单元可进行X-、Y-、Z-轴准确调节;8. 整个注射单元支架可以旋转90°调整。9. 滚动角测量:自动倾斜台(整机倾斜),可调节倾斜角度范围≥90°,可测量滚动角。10. 接触角拟合方法:宽高法、椭圆法、切线法、L-Y法11. 动态接触角计算:全自动的动态接触角测量,软件控制注射体积、速率、时间,自动计算前进角和后退角。12. 表面自由能计算:9种可选模型计算固体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分析粘附功曲线、润湿曲线。13. 具有环境控温功能,进行变温测试(0-110 oC), 分辨率0.1K。14. 品牌计算机: i7 4790 /8GB内存/1TB(7200转)硬盘/2G独立显卡/19英寸液晶显示器/DVD刻录光驱。15. 必备易耗品(供应商根据投标产品功能提供)16. 另配附件,要求:进口微量注射器3个,备用不锈钢针6根,一次性针头100根、适合仪器功率的稳压电源(190-250V)1台、配置钢木结构实验台( C型钢架、钢厚≥1.5mm,长2m、宽0.75m,板材采用三聚氰胺板,铝合金拉手,铰链采用国际五金标准,抽屉三阶式静音滑轨、抽屉负重≥25KG,含专用线盒,可安装5孔或6孔插座,优质地脚)。17. 售后服务:自安装调试验收完毕后之日起24个月内免费保修;每年提供至少一次的免费巡检。
  • 193万!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计量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SDGP371300000202202000183(SDXD-2022027) 项目名称: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计量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193万元 最高限价:193万元 采购需求:标的标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本包预算金额(单位:万元)1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计量仪器设备采购项目1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须的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并配有较强的专业技术队伍;3、所投产品及服务必须符合相关行业许可并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4、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且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的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无行贿记录证明;5、法律、行政法规及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要求。 193 合同履行期限:详见招标文件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 2014 科学仪器优秀新品入围名单:电化学、行业专用、测量计量仪器
    仪器信息网讯 第九届&ldquo 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rdquo 评选活动于2014年3月份开始筹备,截止到2015年2月28日,共有253家国内外仪器厂商申报了587台2014年度上市的仪器新品。经仪器信息网编辑初审、2014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新品组委会初评,现已确定本届&ldquo 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rdquo 的入围名单。所有申报的仪器中约有三分之一入围。  本届新品评审专业委员会邀请了超过60位业内资深专家按照严格的评审程序,对入围的新品进行网上评议。最终获奖的仪器将在&ldquo 2015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rdquo 上揭晓并颁发证书,评审结果将在多家专业媒体上公布。  本届申报的新品中共有55台电化学、行业专用和测量计量等仪器通过新品组初审,其中19台入围了2014年&ldquo 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rdquo ,入围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电化学、行业专用、测量计量仪器序号仪器名称型号创新点上市时间公司名称1赛多利斯MA160水分测定仪MA160查看2014年6月德国赛多利斯集团2上海仪电科仪ZDJ-4B自动电位滴定仪ZDJ-4B查看2014年2月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3瑞士万通 914 pH 计/ 电导率仪914查看2014年9月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实验室分析仪器4Tekran 2600系列 痕量汞分析仪Tekren 2600查看2014年3月美国安普科技中心5双载气杜马斯燃烧法定氮仪NDA702查看2014年9月嘉盛(香港)科技有限公司6福斯杜马斯定氮仪Dumatec 8000Dumatec 8000查看2014年10月福斯分析仪器公司7海能仪器 K9860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K9860查看2014年5月济南海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8斯派超Q6000燃油嗅探仪Q6000查看2014年4月斯派超科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9斯派超科技Q230多功能磨粒分析仪Q230查看2014年4月斯派超科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0Eraflash S10 全自动十杯闪点仪Eraflash S10查看2014年8月培安有限公司11OnlineMR20-015V|| 在线式核磁共振含油种子分拣系统OnlineMR20-015V查看2014年2月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2大米重金属快速检测仪HSTD-XG(大米)查看2014年6月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13福斯 Fibertec 8000 纤维分析仪Fibertec 8000查看2014年3月福斯分析仪器公司14海能仪器 OS270 食用油品质检测仪OS270查看2014年7月海能仪器15福斯AlphatecTM FNO谷物、面粉降落数值分析仪AlphatecTM FNO查看2014年10月福斯分析仪器公司16布鲁克 JuiceScreener 果汁筛选分析仪JuiceScreener查看2014年3月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7安东帕 Snap50 酒精分析仪Snap 50查看2014年10月奥地利安东帕(中国)有限公司18SDIPS1000 智能制样系统SDIPS1000查看2014年7月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德国IKA/艾卡 C 1 氧弹量热仪C 1查看2014年7月艾卡(广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IKA 中国)  本次新品申报得到广大仪器厂商的积极响应,申报仪器数量与2013年度上市新品基本一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厂商虽然在网上进行了申报,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能够提供详细、具体的仪器创新点说明,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以及详细的仪器样本,因此这次没有列入入围名单。另外,非独家代理的代理商提供的优秀国外新品也不能入选。由于本次参与申报的厂家较多,产品涉及门类也较多,对组织认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不排除有些专业性很强的仪器未被纳入评审范围。  该入围名单将在仪器信息网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所有入围新品的详细资料均可在新品栏目进行查阅,如果您发现入围仪器填写的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或非2014年上市的仪器新品,请您于2015年3月26日前向&ldquo 年会新品评审组&rdquo 举报和反映情况,一经核实,新品评审组将取消其入围资格。  2014科学仪器优秀新品组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51654077-8032 刘先生  传真:010-82051730  电子信箱:xinpin@instrument.com.cn
  • 2012科学仪器优秀新品入围名单:电化学、行业专用、测量计量仪器
    第七届“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评选活动于2012年3月份开始筹备,截止到2013年2月10日,共有281家国内外仪器厂商申报了594台2012年度上市的仪器新品。经仪器信息网编辑初审、2013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新品组委会初评,在所有申报的仪器中约有三分之一进入了入围名单。  本届新品评审专业委员会将邀请超过60位业内资深专家按照严格的评审程序,对入围的新品进行网上评议。最终获奖的仪器将在“2013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颁发证书,并在多家专业媒体上公布结果。  共有8台2012年度上市的电化学仪器、6台2012年度上市的专用仪器、6台2012年度上市的测量计量仪器进入了入围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仪器名称型号创新点上市时间公司名称T920全自动滴定仪T920查看2012年8月海能仪器海能T-METAL 重金属分析仪T-METAL查看2012年9月海能仪器“乔治”库仑法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71000查看2012年5月通用实验科技超越系列卤素水分测定仪HX204查看2012年8月梅特勒-托利多中国875 KF 气体水分测定仪875 KF查看2012年7月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实验室分析仪器高精度智能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AKF-2010(升级型)查看2012年4月上海禾工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立式铁水成分分析仪,炉前铁水管理仪,铸造炉前铁水碳硅仪LC-TS6型查看2012年2月南京联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全自动凯氏定氮仪K-375K-375查看2012年3月瑞士步琦有限公司 BUCHI Labortechnik AG万深SC-X型小麦品质分析和面粉白度麸星检测仪万深SC-X型查看2012年4月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菊酯农药残留检测仪GDYN-402SD查看2012年5月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PAL-S牛奶浓度计PAL-S查看2012年2月日本ATAGO(爱拓)中国分公司Gallery Plus Beermaster全自动啤酒分析仪Gallery Beermaster查看2012年7月赛默飞世尔专业诊断与水质分析及工业全自动化解决方案电化学检测器ED723ED723查看2012年12月岛津技迩(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声音传输气味识别系统OPV277查看2012年12月岛津技迩(上海)商贸有限公司Quantos自动定量加样系统QB5查看2012年8月梅特勒-托利多中国FA电子分析天平FA查看2012年8月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Velodyne 32E 激光雷达HDL 32E查看2012年2月誉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清级红外热像仪VarioCAM High Definition查看2012年5月北京雅世恒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SonTek - IQIQ查看2012年2月维赛仪器多功能冷光影像定量分析系統CN查看2012年12月深圳菲特立科技有限公司  本次新品申报得到广大仪器厂商的积极响应,申报仪器数量较去年大幅增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厂商虽然在网上进行了申报,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能够提供详细、具体的仪器创新点,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以及详细的仪器样本,因此这次没有列入入围名单。另外,由于本次参与申报的厂家较多,产品涉及门类也较多,对组织认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不排除有些专业性很强的仪器没有被纳入进来。  该入围名单将在仪器信息网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所有入围新品的详细资料都可以在新品栏目进行查阅,如果您发现入围仪器填写的资料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或并非2012年上市的仪器新品,请您于2013年3月25日前向“年会新品评审组”举报和反映情况,一经核实,新品评审组将取消其入围资格。  传真:010-82051730  Email:xinpin@instrument.com.cn  点击查看所有仪器新品
  • 国际单位制迈入量子化时代 计量仪器准备好了吗
    p  国际单位制迈入量子化时代:全部由常数定义突破时空局限/pp  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王忻)12月11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召开国际单位制重大变革新闻发布会。总局计量司司长谢军在发布会上透露,自明年5月20日起,中国将开始使用新修订后的国际单位制。为抓住此次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我国将强化计量量子化战略研究,并制定量子化时代的中国计量发展新规划(2020年-2035年)。/pp  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在法国巴黎召开,经包括中国在内的53个成员国集体表决,全票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1号决议。根据决议,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物质的量单位“摩尔”等4个SI基本单位的定义将由常数定义,于明年的“世界计量日”——5月20日正式生效。/pp  据了解,加之此前对时间单位“秒”、长度单位“米”和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的重新定义,至此,国际计量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全部实现由常数定义,是改变国际单位制采用实物计量的历史性变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ea274f73-eea6-4bf7-ab07-f6b1cb476361.jpg" title="1.jpg" alt="1.jpg"//ppbr//pp  国际单位制大家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米”、“千克”、“秒”等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计量单位制,是构成国际计量体系的基石,也是促进人类不断进步的基础性工具。这次国际单位制的成功变革,实现了国际测量体系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部建立在定义常数之上,将保证SI长期稳定性和环宇通用性,也将开启任意时刻、任意地点、任意主体根据定义复现单位量值的大门。/pp  那么,国际单位制的变革会给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pp  “此次变革从表面来看,大家可能感觉不到发生的变化,就如同我们给房子换了一个更加坚固的地基,并不太会直接影响我们生活起居,但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谢军表示,这次SI重新定义生效后,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以及产业发展、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来说,不会直接造成大的改变,原有的测量结果仍将是连续的、稳定的。但从专业角度观察,SI的重新定义,将改变国际计量体系和现有计量格局。/pp  他指出,SI重新定义将实现量值传递溯源链路扁平化,使量值溯源链条更短、速度更快、测量结果更准更稳 将催生新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不受环境干扰无需校准的实时测量,众多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的极限测量等将成为可能 重新定义和量子测量技术发展将使得计量基准可随时随地复现,精准测量,将直接促进市场公平交易、实现精准医疗、改善环保节能等,将惠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pp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表示,这次国际单位制的“基石”完全建立在“常数”上,新定义用自然界恒定不变的“常数”替代了实物原器,保障了国际单位制的长期稳定性 “定义常数”不受时空和人为因素的限制,保障了国际单位制的客观通用性 新定义可在任意范围复现,保障了国际单位制的全范围准确性 新定义不受复现方法限制,保障了国际单位制的未来适用性。/pp  “我国目前获得国际互认的校准和测量能力已跃居全球第三、亚洲第一。我国自主可控的国家时间基准、长度量子基准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谢军介绍,在这次国际计量单位制重大变革中,作为国家计量院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SI温度基本单位开尔文的修订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已独立建立了基于新定义的千克复现装置,并成功研制了真空质量测量和质量标准传递装置,可以保障未来我国质量量值与国际等效一致。/ppbr//p
  • 精密测量仪器产业发展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建议——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秘书长马爱文
    近日,第3届高端测量仪器国际论坛暨第13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会议(IFMI & ISPEMI 2024)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会议邀请各国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领域的高层科学家、专家与业界领袖,就国际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领域面临的重大机遇、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等。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专访环节,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计量学会秘书马爱文,就我国精密测量仪器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精密测量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等话题展开分享。国产精密测量仪器产业发展面临瓶颈马爱文秘书长表示,“国内精密测量仪器的发展正面临瓶颈期。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精密测量技术是社会发展水平的缩影。我们过去常言,测得准才能造得精。这意味着,只有不断推进高精度测量仪器的研发与应用,才能引领产品向更高质量、更高精度迈进。以机械制造业为例,要实现高精尖产品的制造,其背后的工业母机必须具备远超产品本身的精度标准,而测量技术则需再上一层楼,至少达到母机精度的三分之一以上额外精度,方能确保产品的质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机械加工领域,包括精度、可靠性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精密测量仪器及其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显著差距。更为严峻的是,国际上的高精度产品禁运政策,如同一道无形的壁垒,严重制约了我国多个产业,尤其是高精度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但我坚信,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以坚韧不拔、勇于探索著称,面对重重困难,我们定能迎难而上,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测量仪器,满足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多措并举,推动精密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马爱文秘书长进一步谈到:“推动精密仪器产业的全面发展,需采取多维度策略,首要且核心的是计量测试技术的坚实基础。2018年国际单位制迎来重大变革,将七个基本量被定义于基本物理常数之上,为全球测量技术领域树立了统一的基准线。然而,要精准定义这七个基本量、构建坚实的计量基准体系,仍面临漫长且艰巨的探索之路。鉴于此,国家应聚焦基础研究,攻克计量基准难题,研发高精度仪器,为技术转化与社会应用奠定基础。同时,仪器仪表产业需加大科研投入,加速成果转化,将创新应用于实践。国家与产业界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我国精密仪器产业的蓬勃发展。高精密测量仪器的性能,实为整个产业技术水平的集中展现。其内部集成的芯片、精密齿轮及诸多基础零部件,其性能与品质直接决定了仪器的测量精度。这些部件共同构建了一个精密而复杂的产品系统,而系统性问题的解决,如误差调控,便成为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以激光干涉仪为例,其高精度的实现同样依赖于多元零部件的精密配合。因此,零部件的质量、设计思路、制造工艺等因素,均对精密测量仪器的整体精度产生影响。中国若要在高精度测量仪器领域取得突破,不仅需计量部门的不懈努力,更需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提升。近年来,我持续关注国产仪器与国外同行在性能与市场上的差距。从设计等多个维度来看,国产仪器已在众多领域展现出替代进口产品的强劲实力。然而,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国产仪器及设备存在一定短板。以机床制造为例,德国机床采用经过30年应力消除的钢材制作导轨,以确保长期精度稳定,而国内企业往往难以达到这种高标准,甚至存在直接使用未经充分应力消除的钢材制作导轨的情况。这直接导致机床在使用一两年后,因应力变化而影响测量精度,发生精度漂移。此现象并非个例,也广泛存在于各类精密测量与测试设备中。国产设备在初期往往表现出色,但长期使用后精度下降的问题较为突出。尽管国家已建立了严格的检定校准制度作为外部保障,但提升设备自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才是治本之策。此外,在科研领域,前沿理论的探索与现场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也至关重要。针对仪器设备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性能变化,特别是测量精度的波动及其对最终结果的潜在影响,亟需深入探究。当前,我国计量体系已臻完善,国家计量院专注于计量基准的研究,各省计量院则负责计量标准的制定。同时,众多高校与科研院所也在测量技术领域深耕细作。我们应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高精度测量技术及仪器的研发与转化进程,以切实满足企业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这一领域的协同发展,通过NQI等支撑项目,积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确保企业界的广泛参与。”AI与量子测量赋能精密测量技术发展聚焦精密测量技术,仪器厂商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实现测量精度与效率的双重提升。对此,马爱文秘书长认为,人工智能与精密测量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精密测量借助人工智能的算法优化,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然而,若过度聚焦于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对测试技术基础工艺及零部件材料研究的忽视,从而限制了测量技术的整体进步。因此,他强调两者应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人工智能为精密测量提供算法支持,精密测量则为人工智能算法提供精确数据,共同推动整个系统性能的大幅提升。在探讨精密测量的未来发展方向时,马爱文秘书长则表示:“量子测量技术无疑是一个极具潜力和前瞻性的领域。随着2018年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全面基于基本物理常数重新定义,人类社会正式迈入了量子时代,极大地促进了量子测量技术的发展。量子测量技术,简而言之,是利用量子、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作为测量工具,依托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如体积小、能量高、带电性、磁性等)来精确感知和测量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一技术因其极高的灵敏度,在精密测量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被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量子测量仍需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如离子干涉、离子阱的精确控制、单控温色芯技术的突破等。这些技术挑战要求我们在研发过程中不断创新,攻克难关,以实现量子测量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尽管如此,量子测量的潜力和价值不容忽视。它将成为人类认知世界、利用自然规律的重要工具。因此,我衷心希望仪器仪表产业能够紧跟量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步伐,积极投入研发创新,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测量产品与设备。”精密测量:筑牢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基石2024年3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工业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针对此重大举措,马爱文秘书长发表了深刻见解:“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变革过程。基于我在工业计量与测量领域的研究,以及对众多工业企业的实地考察,我深刻体会到,我国工业发展尚处在1.0至2.0的初级阶段,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与国际前沿存在显著差距,这主要受限于历史工业基础薄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大型企业已积极投身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并初显成效,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彻底革新了这一传统行业。关于精密测量技术,对于大多数工业企业而言,当前或许并不需要过于高端的测量设备;但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如芯片制造与航空航天关键部件(如齿轮)的制造中,高精度测量仪器不可或缺。这种高精度需求推动了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反过来精密测量技术也促进了工业企业的智能化与快速化进程。传感器作为智能化的基石,其高精度制造同样离不开先进测量技术的有力支撑。因此,精密测量技术与工业智能化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工信部最新推出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旨在通过优化生产工艺与流程,引领工业企业借助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我强烈建议加强对测量仪器与设备的集成应用,将其直接嵌入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的显著提升。以汽车制造业为例,高精度测量技术是机床与机器人高效运作的关键。只有确保机器人装配精准无误,才能组装出高质量汽车。因此,我们必须将计量与高精度测试技术融入设备更新与工艺改造之中,确保每一次升级都是对品质追求的深刻实践,而非简单的设备替换。此外,国家大力倡导的数字化转型及大数据应用,其根基源自精准的测量技术,特别是稳定可靠的高精度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石,也是节能减排、精细化管理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呼吁将计量与测试技术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从设计、研发、制造到检验、报废,全程赋能产业升级,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也为测量仪器制造企业与供应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前提是他们必须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市场的测量需求。”采访中,马爱文多次强调,精密测量技术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基石,更是国家高端科研不可或缺的支撑。作为科学研究的先行者,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应广泛服务于各科研领域,提供可靠的测量手段。与此同时,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医疗及生命科学等领域都离不开精密的测量设备与仪器。我衷心希望,全国的仪器仪表制造企业能够瞄准社会需求,研发出更多高质量、高性能的测量仪器设备,共同促社会进步与发展。
  • 国家流量仪表评价计量测试联盟主席张涛教授一行调研四方光电
    3月25日,国家流量仪表评价计量测试联盟主席张涛、秘书长张建娣、副秘书长周轶一行莅临成员企业——四方光电进行调研。陪同调研的还有天信仪表总裁仇梁、特瑞斯能源装备董事长李亚峰、国家天然气管网武汉计量研究中心专家闫文灿等联盟成员。   四方光电董事长熊友辉博士向联盟主席张涛教授等来宾介绍了四方光电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公司在超声波流量传感器、智能超声波燃气表、天然气热值计量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随后陪同张涛教授一行参观了四方光电超声波传感器生产线、气体标准流量室、高低温和实流实验室、超声波燃气表实验室等产线和装置,并根据公司在新型超声波流量计量设备研发和产业化中碰到的问题,向联盟提出推动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四方光电是一家从事智能气体传感器和高端气体分析仪器的科创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88665)。公司构建了包括光学(红外、紫外、光散射、激光拉曼)、超声波、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MOx)、高温固体电解质等原理的气体传感技术平台,产品广泛应用于空气品质、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安全监测、健康医疗、智慧计量等领域。  四方光电在2008年进入超声波气体传感器领域,依托工信部物联网发展专项等项目的长期研究,公司已经掌握超声波燃气表模块的核心技术,产品系列从G2.5、G4到G65,覆盖民用、商用、工商用等应用领域。   △ 参观音速喷嘴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 参观超声波燃气表高低温实流检测装置  △ 基于公司超声波流量传感器核心模块开发的G2.5-G65智能燃气表
  • 第3届测量仪器国际会议暨第13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会议成功举行
    第3届高端测量仪器国际论坛暨第13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会议(IFMI & ISPEMI 2024)于2024年8月8日至10日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本会议由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共同发起,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指导,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本会议的目的是,邀请各国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领域的高层科学家、专家与业界领袖,就国际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领域面临的重大机遇、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国际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特别是,根据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前沿发展趋势,判断未来5年和10年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同时,推测未来5年和10年全球各领域对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的需求,判断国际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产业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促进世界高端测量仪器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建议,共同促进世界范围内高端测量仪器技术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谭久彬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致辞。谭久彬院士指出:“随着超精密工程、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和原子级制造,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等领域不断发生革命性突破,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技术必然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近年来,至少有三件大事将对精密测量和仪器技术的发展走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是2018年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决议,即7个国际基本计量单位均由自然常数来定义,并于2019年5.20国际计量日正式实施。这件事带来的直接好处是,标准量值传递链将实现扁平化和去中心化,这将导致国际测量体系与各国的国家测量体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二是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和智能化制造发展得非常迅速,加上国际计量单位定义常数化、计量量子化发展双重趋势的作用下,精密测量仪器将产生新的形态;三是原子级制造的兴起将导致精密测量仪器技术成体系的创新。上述三件大事必将导致国际仪器产业体系的重大变革。”谭久彬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并致辞大会现场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爱文先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先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助理于连栋教授参加大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秘书长马爱文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助理于连栋在大会开幕式致辞本次会议分为主论坛大会报告、分论坛研讨和圆桌论坛3部分。共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塞尔维亚、比利时、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位专家出席本次盛会,10900余名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观看了会议直播。大会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张学军研究员,德国工程院院士Ö mer Sahin Ganiyusufoglu教授、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主席团第一副主席Sergey Antonovich Chizhik院士、美国密歇根大学Steven Cundiff教授、韩国科学技术院Seung-Woo Kim教授、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Jens Flügge教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方向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Mona Jarrahi教授、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慧珍女士等国际著名专家做大会主旨报告。张学军院士的主题演讲题为《机器人辅助的超精密非球面及自由曲面光学抛光》,提出了一种以机器人系统为中心的新型抛光方法,将确定性抛光技术(如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抛光和离子束整形)与机器人平台协同集成,形成了一种灵活、经济、高效的多轴抛光设备,在中型非球面和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制造中实现了亚纳米精度,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可满足新一代高端制造装备制造、前沿科学实验所需的高端光学元件大规模生产需求。张学军院士发表主题演讲Ö mer Sahin Ganiyusufoglu院士的主题演讲《智能装备与在线测试》着重探讨了从大规模生产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产业快速转型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智能机器和智能制造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技术能够通过在线测量和在线测试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优化。他强调,传感器是信息数据获取的关键,并通过人工智能(AI)使装备“智能化”。Ganiyusufoglu院士通过汽车行业的若干实例详细介绍了从传统大规模生产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过程。Ö mer Sahin Ganiyusufoglu院士发表主题演讲Mona Jarrahi教授在其题为《太赫兹技术的新前沿》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性能光电导太赫兹源,利用等离子体纳米天线实现了创纪录的太赫兹辐射输出,功率达到数毫瓦级,比现有技术提高了三个数量级,成功应用于太赫兹探测器、超光谱焦平面阵列和量子级探测灵敏度的外差光谱仪,使其在宽太赫兹频带和室温条件下的检测能力大幅提升。该技术突破为医疗成像、诊断、大气监测、制药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测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Mona Jarrahi教授在线发表主题演讲Seung-Woo Kim教授的主题演讲《基于梳状激光的光频率产生技术用于精密测量和仪器》,探讨了超短激光脉冲及其频率梳在现代计量学中的革命性应用。他指出,频率梳作为一种“频率标尺”,能够与微波原子钟或光钟稳定联结,产生超稳定的光频率,从而促进干涉测量和飞行时间测量等领域的技术突破。Kim教授进一步介绍了这种光频合成技术在自由空间相干通信、频率传输、光谱学以及太赫兹波生成等领域的应用。他还展望了频率梳技术未来在计量学和仪器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相关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Seung-Woo Kim教授发表主题演讲Steven Cundiff教授的主题演讲《优化频率梳用于多梳光谱》集中讨论了双梳光谱技术的优势与挑战。双梳光谱是一种光学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通过使用两个略有不同重复频率的频率梳,实现无需移动部件的扫描延迟。Steven Cundiff教授指出,虽然双梳光谱在光谱分辨率、信噪比和采集时间方面表现优异,但也存在诸如光谱范围与采集时间之间的难以兼顾的问题。他提出,通过使用重复频率接近倍数关系的两个梳子,可以改善光谱分辨率,减少对信噪比的影响。此外,通过相位调制技术可以在不降低信噪比的情况下缩短采集时间,满足非线性光谱学中的高脉冲能量需求。 Steven Cundiff教授发表主题演讲Sergey Antonovich Chizhik院士的发表了《原子力显微镜在微机械装置表征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讨论了原子力显微镜(AFM)在微机电系统(MEMS)纳米级结构和材料性能表征方面的应用。Chizhik院士介绍了一系列自主开发的AFM设备和方法,及其在电子学和生物细胞研究中的应用,展示了包括纳米层析成像、静态与动态力谱学、纳米钻探以及振荡摩擦测量等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他还讨论了这些方法在生物细胞研究中的特殊应用,并展望了AFM在MEMS表征中的广阔应用前景。Sergey Antonovich Chizhik院士发表主题演讲方向研究员在主题演讲《计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中,详细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对计量学的深远影响。自2018年国际单位制(SI)重新定义以来,计量领域进入了数字时代,所有SI单位都基于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和常数进行了定义。方向研究员介绍了数字化计量的转型过程,特别是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在推动全球数字化计量框架方面的努力,并探讨了未来计量技术和测量仪器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强调,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计量学的数字化变革将继续深刻影响各个行业,推动工程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方向研究员发表主题演讲Jens Flügge教授的主题演讲《干涉仪在测量系统中的集成》探讨了干涉仪在高精度测量中的广泛应用。Jens Flügge教授介绍了激光干涉仪的设计方案及其在不同测量系统中的应用,包括PTB纳米比长仪、用于硅晶格参数测定的光学/X射线干涉仪,以及用于干涉仪校准的真空比较仪等。他详细介绍了上述装备的设计、优化过程及其实际测量案例,展示了在降低测量不确定度和提高测量精度方面的创新性解决方案,阐明了干涉仪技术在计量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Jens Flügge教授在线发表主题演讲王慧珍首席专家的主题演讲《智能计量技术深度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介绍了现代几何计量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高端制造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AI)、多传感器技术和测量数据再利用相融合,实现了制造过程的优化和提高生产效率。她展示了智能几何计量系统提升生产精度和质量控制水平的典型案例,探讨了未来智能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她认为,随着先进制造业对高精度、高效生产需求的不断增长,智能几何计量系统将在提升制造业整体质量和竞争力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慧珍女士发表主题演讲分论坛分为10个分会场,共计63个分论坛邀请报告。分论坛的专家学者们结合测量仪器技术与精密工程各个分支方向,交流了目前本领域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问题、具有发展优势的新的技术路线和近期重大研究进展与突破;探讨了因学科交叉衍生出的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方向;并对该领域未来10-15年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新的应用背景和可能产生的新突破进行了探索与研判。除主论坛、分论坛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外,会议还以圆桌论坛形式进行战略研讨。圆桌论坛邀请测量仪器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与企业家参加了研讨。圆桌论坛围绕“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端测量仪器发展战略”为主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学者与企业家首先就我国当前国家测量体系和仪器产业体系对先进制造支撑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未来10-15年仪器领域重大应用场景战略需求、前沿仪器技术、发展趋势、全景路线图,全制造链、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测量仪器体系建设框架构建,嵌入式、芯片化、微型化、小型化的计量标准体系与实时精度调控体系构建,仪器学科发展战略和创新领军人才培养体系,精密仪器产业体系构建、发展趋势研判、仪器产业布局构想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达成了初步共识。
  • 几何量精密测量仪器企业中图仪器冲刺IPO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图仪器对资本市场发起冲刺。  公开信息显示,10月21日,深圳市中图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图仪器”)与中信建投(601066)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成立于2005年的中图仪器致力于精密测量、计量检测等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去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图仪器顺利入选。  自2005年成立以来,中图仪器逐步聚集了来自清华、西安交大、哈工大等高校毕业生带头的工程师队伍,从小仪器到大品种,持续推动国内精密测量技术创新与进步。  中图仪器重点发展高端精密、超精密几何量检测仪器,提供一维、二维、三维的尺寸测量产品。中图仪器在精密轮廓扫描技术、精密测量传感器、激光干涉测量、微纳米运动设计、显微三维形貌重建、大尺寸三维空间测量、智能机器视觉测量、精密光栅导轨测控等众多技术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研发设计、制造优势,已具备从纳米到百米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精密测量仪器和测量解决方案的能力,大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中图仪器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计量质量检测机构、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半导体加工、3C电子等行业,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  中图仪器在深圳市南山区智园科技园拥有现代化的办公场地,在深圳市宝安区创新新世界产业园拥有仪器设备精密加工、装配检测的专业生产制造基地。发展至今,中图仪器的销售和服务网点遍及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海外市场快速成长,营销网络日逐完善。  公开报道显示,多年来中图仪器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25%以上,高于行业10%的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公司已拥有99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参与制定3项ISO标准,主导或参与制定10余项国内或行业标准。  辅导文件显示,马俊杰为中图仪器控股股东,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36.28%。企查查显示,中图仪器自2016年起经历多轮融资,参投机构包括壹海汇资本、方广资本、架桥资本、海量资本和深创投等。  据了解,在我国高端几何量仪器领域被蔡司、海克斯康、三丰、ZYGO等国际著名品牌全面占据的情况下,中图仪器研制的闪测仪、激光跟踪仪、激光干涉仪、光学3D表面轮廓仪、测长机等多款精密测量仪器逐步达到进口仪器性能水平,以较低成本较高性能服务于我国计量质量检测机构、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半导体加工、3C电子等行业领域,推动行业国产替代,同时市场占有率攀升。
  • 特惠新品推荐---LSA100RF光学滞留力测量仪(第二代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
    光学滞留力测量仪LSA100RF 是德国Lauda Scientific公司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滞留力测量的商品机,是传统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的更新换代产品,属于第二代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该机器不仅涵盖第一代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的所有测量功能,而且具有独特的滞留力测量功能,是表面分析仪器领域中的一个开拓性创新!LSA100RF光学滞留力测量仪的测量方法LSA100RF光学滞留力测量仪在常规接触角测量仪上引入了离心力旋转台和视频同步触发技术。在快速旋转状态下置于材料表面上的液滴,在离心力的驱动下产生侧向滑动的趋势,迫使液滴形状发生变化。当离心驱动力达到最大滞留力数值的时候,液滴沿材料表面发生横向水平滑动。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仪器利用视频同步触发技术能够准确的抓拍到液滴形状和位置变化的一组照片并记录相对应的滞留力数据,通过软件自动处理得到滞留力数据以及前进接触角和后退接触角的变化曲线和最大值。滞留力能够直接反映液体和固体之间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力。LSA100RF光学滞留力测量仪利用滞留力和动态接触角同时测量功能,可以进一步分析滑动过程中滞留力和液滴形状变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LSA100RF光学滞留力测量仪的推出为材料润湿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LSA100RF在动态、多功能测量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它能够同时使用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表征液体和固体材料之间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必将在特殊功能材料、液体的传送和过滤过程、表面的自清洁和易清洗等众多领域发挥出关键作用。LSA100RF光学滞留力测量仪的技术参数:新冠病毒疫情期间,LSA100RF 将特价销售,并确保3周的到货期! 感兴趣的客户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开通了网上和微信购买业务,您的购买将更简单方便! 等待您的联系!东方德菲联系电话: 400-860-5168转0629
  • 第二届国际高端测量仪器高层论坛暨第12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会议成功举行
    第二届国际高端测量仪器高层论坛暨第12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会议(IFMI & ISPEMI 2022)于2022年8月8日至10日在广西桂林成功举办。本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ICMI)共同指导,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承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协办。本次论坛的目的是,根据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发展趋势,探讨和判断高端测量仪器技术发展趋势和仪器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促进世界高端测量仪器科技与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共同推进世界范围内高端测量仪器技术形态和产业业态的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谭久彬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谭久彬院士指出:“仪器是测量的载体,是科学发现和基础研究突破的重要手段。… … 精密仪器技术与工程支撑着整个现代科技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新一代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精准医疗、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不断发生革命性变化,因此,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技术势必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谭久彬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大会现场国际测量技术联合会(IMEKO)前主席Kenneth T. V. Grattan院士、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爱文先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聂慧教授参加大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Grattan院士指出,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以精密测量为基础的技术突破促进了高端精密仪器的制造,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加工制造、光学、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最后,Grattan院士强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智能化技术融入精密制造、数字化测量等领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机遇与挑战。本次会议分为主论坛大会报告、分论坛研讨和圆桌论坛3部分。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比利时、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位专家出席本次盛会,2600余名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观看了会议直播。大会特邀国际测量联合会主席(IMEKO)、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副院长Frank Härtig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大学Lihong Wang院士,伦敦大学城市学院Tong Sun院士,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李得天院士,悉尼科技大学Dayong Jin院士,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Yang Shi院士,比利时鲁汶大学Han Haitjema教授,海克斯康技术总监隋占疆等国际著名专家分别围绕“计量学——数字化的基础支柱”、“从细胞器分子吸收到患者尺度的光声断层扫描”、“应用驱动型传感器循环设计”、“空间充放电效果模拟测试技术及其在中国空间站的应用”、“稀土高掺杂发光材料、单颗粒光谱系统多维度表征与新发光特性、新型超高分辨成像方法与仪器研发、生医工交叉应用等需求”、“自主智能机电系统的高级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框架”、“光学表面形貌测量仪器的特性及标定”、“数字时代下,计量技术如何赋能行业发展”进行主题演讲。分论坛分为8个分会场,共计48个分论坛邀请报告。分论坛的专家学者们结合测量仪器技术与精密工程各个分支方向,交流了目前本领域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问题、具有发展优势的新的技术路线和近期重大研究进展与突破;探讨了因学科交叉衍生出的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方向;并对该领域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新的应用背景和可能产生的新突破进行了探索与研判;预测未来国际和国家测量体系和仪器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规划国际和国家测量体系的建设路线和新形态仪器技术的发展路径。除主论坛、分论坛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外,会议还以圆桌会议形式进行战略研讨。受谭久彬院士委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俭教授主持研讨。圆桌论坛邀请叶声华院士等著名科学家、测量仪器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海克斯康测量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三英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芯明天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陕西卓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深圳中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营芜湖机械厂等企业的近百名技术型企业家参加了研讨。圆桌论坛围绕“我国高端仪器的瓶颈在哪里以及国产高端仪器如何突围”这两个主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和企业家首先就我国高端仪器与国际高端仪器在前沿技术方面的主要差距、国产高端仪器如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科技前沿、我国高端仪器产业推广与高校企业成果转化对接面临的问题、如何打通高端仪器产业上下游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随后就目前我国高端仪器产业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的政策支持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充分发表了建议。最后就高端仪器技术布局与标准化、高端仪器创新链与产业链上下游打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了初步共识。
  • 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三维数字彩色成像测量仪项目启动
    p  9月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三维数字彩色成像测量仪”项目启动会在广东深圳举行,该项目旨在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推动3D和虚拟现实产业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pp  这一重大专项由国内3D扫描打印和VR/AR领域的领军企业易尚展示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航工业长城计量所等国内光学领域顶尖研究院所,针对三维测量仪器设备技术和产品的迫切需求,以关键核心技术和部件的自主研发为突破口,研制技术国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结构光三维数字彩色成像测量仪。项目将在赶超国际一流“三维数字彩色成像测量”技术、进行产品迭代升级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契机和优势,并在树立行业创新标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pp  项目实施后,能大幅提升我国三维数字化科学仪器设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极大推动我国3D扫描打印产业和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博物馆文物三维数字化提供核心装备,加速推动3D虚拟电商发展,提升国内3D创客教育领域的整体装备水平。/pp/p
  • 工信部发文:推动在线检测、计量仪器仪表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面质量管理融合应用,推动质量管理活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增强产品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全产业链质量管理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为推动制造业质量管理升级,以数字化赋能企业质量管理,强化产业链质量协同,优化质量创新生态,特制定本指南。一、总体要求推进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质量变革为目标,按照“围绕一条主线、 加快三大转变、把握四项原则”进行布局。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强化数字化思维,持续深化数字技术在制造业质量管理 中的应用,创新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专业机构要以提升服务为重点,加快质量管理数字化工具和方法研发与应用,提供 软件平台等公共服务。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以完善 政策保障和支撑环境为重点,做好组织实施。(一)围绕一条主线。把数字能力建设作为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发展的主线,加快数字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创新应 用,优化重构质量管理业务流程,打破不同管理层级、职能部门以及企业间的合作壁垒,赋能企业多样化产品创新、精 细化生产管控、高附加值服务开发、个性化体验提升,快速 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变化,不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二)加快三大转变。加快重塑数字时代质量发展理念,推动质量管理范围从企业质量管控向生态圈协作转变,加强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供应链乃至生态圈协作质量的管 理;推动质量管理重点环节从以制造过程为主向研发、设计、 制造、服务等多环节并重转变,深化质量数据跨部门跨环节 跨企业采集、集成和共享利用,促进质量协同和质量管理创 新;推动质量管理关注焦点从规模化生产为主向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差异化、精细化并重转变,积极协同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创新,主动适应动态市场变化需求。(三)把握四项原则。注重价值牵引和数据驱动。把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全过程全链条 数据挖掘,驱动质量变革。注重深化实践和创新应用。发挥 数字化系统作用,深化推广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实践活动, 依托信息化平台在全产业链、价值链推动质量管理创新应 用。注重分类引导和示范带动。引导企业结合自身条件制定 方法路径,通过树立一批典型场景、质量标杆企业加强方向 指引。注重开放合作和安全可控。完善覆盖全产业链、生态 圈的质量协作机制,把握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加强企业信息 安全保护。二、明确质量管理数字化关键场景(四)面向企业重点业务环节的质量管理数字化。处于数字化起步期的企业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研发、设计、采购、生产、检测、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中的重点业务环节,着力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充分运用数字化工具加强对业务环节质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利用,开展数字化设计验证、 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提升质量过程 控制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五)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质量协同。已较好实现数字化并实现业务集成运作的企业,要推进基于数 字化产品模型的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一体化,加强产品 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信息追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质量 数据共享与开发利用,推进数据模型驱动的产品全生命周 期、全产业链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加强产业 链供应链上下游质量管理联动,促进多样化、高附加值产品 服务创新。(六)面向社会化协作的质量生态建设与知识分享。具备平台化运行和社会化协作能力的企业,要推进质量管理相 关资源、能力、业务的在线化、模块化和平台化,与生态圈合作伙伴共建质量管理平台,加强质量生态数据的收集整 理、共享流通和开发利用,推动质量管理知识经验对外输出和迭代优化,构建客户导向、数据驱动、生态共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商业模式,逐步打造形成质量共生共赢新生态。重点行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关键场景原材料行业。面向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推进生产制造数字化质量管控。基于传感器、机器视觉、自动化控制、先进测量仪器等技术在生产环节深度应用,加强企业内部管控精细化程度,推进生产环节质量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开展全流程质量在线监测、诊断与优化,以市场、过程质量指标为牵引设置智能预警的管控限制,持续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强化供应链上下游质量管理联动,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建供应链管理系统及平台,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质量信息传递渠道,基于数据互联互通与有序流通共享,提升从采购寻源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协同管控、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管理等水平。装备制造行业。面向机械、交通设备制造等行业,推进基于数字模型的产品质量设计。推进人工智能、仿真等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应用,搭建产品级、部件级数字仿真模型,开展失效模式分析预防、装配及物流仿真,识别最优设计方案,通过智能化质量策划提升质量设计水平,降低质量损失风险。推进生产制造数字化管控,基于传感器、机器视觉、自动化控制、先进测量仪器等技术在生产环节深度应用,提升精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水平。推进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务质量提升。基于线上平台连接实现整机及零部件状态识别与跟踪,开展产品故障预警预测,保养服务预警提示等延伸服务,促进产品高端化。消费品行业。面向轻工、纺织行业推进生产制造环节数字化质量管控。推广传感器、机器视觉、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在轻纺生产环节广泛应用,提高在线监控水平。面向医药、食品等行业,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联合上下游共建产品唯一标识规范,开展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供信息实时追溯和查询服务,强化全生命周期质量协同管控,让消费者放心消费。三、完善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工作机制(七)加强质量管理数字化组织领导。企业应结合两化融合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部署,优化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数字化的提升路径。明确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工作的责任部门、职责和权限,创新质量部门与业务部门协同 推进组织模式,统筹规划并选择质量管理数字化关键场景,确定资源保障,分步推动实施。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中应定期评估数字化能力的提升效果,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八)加强质量管理数字化活动策划。企业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梳理关键场景的质量管理要求,运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等方法,开展包括流程优化、装备升级、信息系统集 成、数据资源利用、操作规程更新在内的质量管理数字化活 动策划,运用数字技术打通流程断点,加强业务流程状态跟踪、在线监控和动态优化,强化质量目标和质量活动的闭环管控。(九)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资源整合。鼓励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集成平台等,建设统一质量管理平台, 实现质量管理知识、方法、经验等模型化、平台化。加强数字设计工具的开发利用,运用数字分析建模、数字孪生、可靠性设计与仿真、质量波动分析等技术提高产品用户体验和质量设计水平。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质量协同平台,推动企业间质量信息共享与知识共创,探索产业链质量管理联动新模式,提升产业链质量协同发展水平。四、增强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运行能力(十)提高岗位数字化作业技能。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数字化活动的全员参与,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将推进质量 管理数字化转变为员工主动创新、有能力创新的现实行动。结合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需要,对影响质量的相关岗位人员制定数字化技能提升计划,提高运用信息化系统以及在数字化 条件下应用质量管理技术方法的能力。对有重要影响的岗位人员实施适当的考核评价,以确保相关人员具有在数字化条 件下履行质量职责的能力。(十一)推进装备数字化改造升级。企业应按照质量管 理数字化核心能力建设需求,加强必要的生产制造装备改 造,提高工艺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保证工艺 稳定,减少质量波动。结合装备数字化改造过程,设计开发 相应的质量管理系统平台,形成以数据为驱动的在线质量控制和自主决策能力,为工艺改进和产品创新夯实基础。(十二)实施全流程物料数字化管理。企业应建立与数字化制造相适应的仓储物流系统,在采购、生产、仓储、物 流、交付及售后服务全过程提高物料数字化追溯管理水平。与重要供应商建立协同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共享采购产品质 量、批次、交期等信息。有条件的企业应对关键物料实施一物一码管理,实现全流程质量追溯。(十三)强化检验测试数字化管理。企业应根据质量管理数字化要求,完善检验测试的方法和程序。推动在线检测、计量等仪器仪表升级,促进制造装备与检验测试设备互联互通,提高质量检验效率,提升测量精密度和动态感知水平。运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产质量检测全面性、精准性和预判预警水平。五、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数据开发利用(十四)加强质量数据管理。企业应将质量数据纳入数据资产管理范畴,加强质量数据标准化管理,开展企业数据管理能力建设。加强质量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应用等全过程管理,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权限,强化跨部门及部门内数据管理机制建设。完善数据架构设计,促进质量数据在业务活动之间高效率交换共享。(十五)深化质量数据建模分析。企业应基于质量知识库的质量管控模型,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质量分析、控制与改进,推进数据模型驱动的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协同,深入挖掘质量数据价值,及时洞察质量风险和机遇。开发部署基于数据的质量控制和质量决策模型,提高质量响应和处理的及时性,降低质量业务决策风险,实施更加有效的质量预防和改进,提升用户体验,强化对不 确定性的柔性响应能力和水平。(十六)提升质量数据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应落实《数据安全法》和有关行政法规要求,强化数据安全意识,履行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加强态势感知、测试评估、预警处置、灾难备份等安全能力建设,保障企业自身和用户的质量数据安全,构筑涵盖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业务安全等的多方位质量数据安全保护屏障。六、创新质量管理数字化公共服务(十七)培育推广系统解决方案。鼓励装备制造商、软件服务商、企业、科研院所等围绕质量管理数字化发展需求, 联合研制推广关键亟需的方法和工具,分行业、分场景开展联合攻关和测试验证,形成集架构设计、方案咨询、关键装备、核心软件、数据集成、流程优化、运营评估于一体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并进行推广。鼓励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分行业、 分场景遴选和支持一批解决方案最佳应用实践,建设解决方案体验和推广中心,促进市场服务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十八)探索平台化数据共享服务。在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建设产品质量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质量信息在线查询、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分析和质量追溯等服务。鼓励专业机构基于平台提供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测评、诊断等服务,不断构建和完善诊断对标模型,加强对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的诊断、培训和辅导,提升质量管理整体绩效。(十九)完善标准和检测认证服务。在现有领域已发布的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鼓励标准化组织、行业协会、社会团体、重点企业围绕质量管理数字化建立标准和规范,加强标准宣贯、应用服务和实施效果评估。面向产业集聚区,推动建立和完善面向质量管理数字化的标准研制、产业计量、 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体系,培育提供咨询诊断、项目实施和运行维护等全流程质量管理数字化提升服务的专业机构。七、完善政策保障和支撑环境(二十)加强组织落实。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与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在质量管理数 字化发展中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等方面的协调配 合,建立健全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的协 同推进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财政资金、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薄弱环节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二十一)强化宣贯引导。鼓励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 部门加大质量管理数字化推进力度,加强政策宣贯解读,普及质量管理数字化知识,提高企业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持续扩大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的影响力。支 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与企业共同推广质量管理数字化相关产品、技术、标准、服务,推动系统解决方案对外输出。(二十二)创建标杆示范。鼓励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分行业建设质量管理数字化场景清单,持续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新模式遴选。总结提炼质量管理数字化的典型案例,培育和发现一批带动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 验。加强交流推广,以成效显著的企业标杆引领推动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提升,营造良好质量管理数字化发展氛围。(二十三)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与 高校、科研院所等深化合作,共建质量管理数字化创新联合实验室,开展数字化质量先进方法体系培训。鼓励校企联合建设一批数字技能实训基地,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质量管理人才。
  • 中国计量院成功研制材料逆反射系数测量仪器
    4月9日15时左右,青海省西宁市纺织品大楼发生火灾。大火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预防火灾的警钟。在火灾现场,除了消防队员的及时救助,建筑物内的逃生指示标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现场断电、一片黑暗的情况下,具有高强度反光性能的指示标志能够指引人们按照安全路线迅速逃离危险。可以说,用于制造逃生指示标志的逆反射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的安危。  逆反射材料是一种用玻璃微珠或微棱镜采用光学折射与反射原理制成的薄膜材料,是一种新型的被动照明的无源光学器件。这种材料具有将照射到其上的入射光按原入射方向大部分返回,提高自身能见度的功能,具有反光强度高、节能和防爆等明显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航空管理和矿山坑道,在避免爆炸和应急逃生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光学所郑春第介绍,根据国外一项统计,鲜明的道路标志和行人着装给司机良好的条件反射,使用反光材料设置醒目的交通标志,车辆牌照,穿戴装饰有反光材料的服装,可使交通事故率下降30%~40%。“可以说逆反射材料性能的优劣与生产、交通安全息息相关。”  据介绍,我国是逆反射材料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年产值近6亿元人民币。随着政府对安全工作力度的加大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逆反射材料的应用已不仅限于道路交通,在矿山、消防、抢险、救援、环卫、市政、建筑等行业也开始广泛使用。据郑春第介绍,我国对不同级别公路的道路指示标志采用逆反射材料的反射强度有不同的标准要求。“例如,当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时,驾驶者通常需要至少380米的距离来准确识别交通标志,并迅速做出相应反应。如果制作交通标志的逆反射材料的反射强度不够,质量不达标,驾驶者可能在100米距离时才能看清交通标志,就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人们在对道路警示标志材料的高反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格外关注如何实现材料逆反射系数的准确测量,使之能够在相关领域发挥出显著的安全警示作用。  据介绍,国内相关行业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建立了测量逆反射材料性能参数的装置,但仪器的稳定性和测量准确度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不同实验室对同一样本的测试结果不一致的情况。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逆反射系数测量标准和测量装置,导致生产企业对产品的性能评价和测量准确度无法确定,容易引起国际贸易争端,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郑春第带领的中国计量院研究团队历经4年,终于完成了“逆反射系数测量装置的建立与研究”。该项目研制的逆反射系数测量装置,成功实现了我国材料逆反射系数的高准确度测量和校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达3.6%(k=2) 该装置采用光强标准灯组对测量系统进行量值溯源,研究并实现了逆反射系数的照度测量方法 项目组同时还研制出了100mm×100mm和200mm×200mm两种规格逆反射标准样品,样品的均匀性达到了1%。生产企业或用户可以利用逆反射标准样品直接快速、便捷地进行量值传递和仪器校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有关人士评价说,该装置的建立为我国检验逆反射器件的产品质量控制和合格评定提供了准确可靠的量值溯源保证,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对逆反射材料测量和性能评价不统一的问题 同时,该院将通过开展国际比对,使得我国的检测结果、检验报告和证书得到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为我国逆反射材料进出口贸易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进一步提高我国逆反射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第3届测量仪器国际会议暨第13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会议通知
    IFMI & ISPEMI 2024 第3届测量仪器国际会议暨第13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会议会议发起单位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 (ICMI)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CSM)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CIS)指导单位中国工程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DIEE-CAE)会议主办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 (ICMI)哈尔滨工业大学 (HIT)会议承办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 (IC‐CSM)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BISTU)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UPC)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HEXAGON)会议网站http://www.ispemi-icmi.org.cn/ 名誉主席金国藩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庄松林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学张钟华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叶声华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周立伟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大会主席主席谭久彬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主席Kenneth Grattan 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伦敦城市大学Tony Wilson 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Steven Cundiff 教授,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密歇根大学 李得天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Wei Gao 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东北大学程序委员会主席孙 彤 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伦敦城市大学联合主席方 向 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Ahmed Abou-Zeid 教授,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年夫顺 研究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Harald Bosse 教授,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Martin Booth 教授,英国牛津大学Richard Leach 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Jens Flügge 教授,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Michael Krystek 教授,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马爱文 秘书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张 彤 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刘 俭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主席祝连庆 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于连栋 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隋占疆 院长,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胡鹏程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委员于连栋 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世元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须 颖 教授,天津三英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华灯鑫 教授,西安理工大学杨甬英 教授,浙江大学郝 群 教授,长春理工大学王晓东 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赵维谦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焦明星 教授,西安理工大学于瀛洁 教授,上海大学卢荣胜 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徐 永 研究员,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刘志宏 研究员,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崔长彩 教授,中国计量大学杨 平 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吴金杰 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薛 梓 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韩 军 教授,西安工业大学陈本永 教授,浙江理工大学邾继贵 教授,天津大学段发阶 教授,天津大学梁雅军 研究员,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杨树明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崔继文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陆振刚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崔俊宁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赵慧洁 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韩 森 教授,上海理工大学文玉梅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陶 卫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贺 青 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刘晓军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卢文龙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孙晓刚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高 伟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猛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伟波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刘 杨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赵 勃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吴剑威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付海金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杨宏兴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鲁云峰 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丁旭旻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星辉 副教授,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杨睿韬 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赫岩 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于 亮 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秘书处秘书长胡鹏程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副秘书长崔继文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陆振刚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崔俊宁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伟波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会议主席谭久彬 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计量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ICMI)常务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超精密仪器及智能化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大会报告专家Ö mer Sahin Ganiyusufoglu 院士德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企业会员主席青岛国际院士港产业发展顾问同济大学顾问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荣誉教授2018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大会报告专家张学军 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士中国光学学会会士大会报告专家Steven Cundiff 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讲席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美国光学学会会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大会报告专家Sergey Antonovich Chizhik 院士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主席团第一副主席白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大会报告专家Seung-Woo Kim 教授韩国科学技术院机械工程系主任,终身教授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院士韩国光学学会会士韩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士大会报告专家方向 研究员国际标准化组织气体分析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理事长大会报告专家Jens Flügge 教授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5.2纳米计量处主任国际期刊Precision Engineering副主编欧洲计量联合研究项目负责人德国纳米比长基准装置负责人大会报告专家Mona Jarrahi 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美国光学学会会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21年IET A F哈维工程研究奖的获得者大会报告专家隋占疆 总裁海克斯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集团总裁兼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国家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顾问委员山东省几何测量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关键日期与地点摘要投稿截止(已延长):2024年7月25日提前注册截止日:2024年7月25日 (参会回执详见附件1)现场注册日:2024年8月8日会议召开:2024年8月9日(开幕式、大会报告)、10日(分会报告)会议地点:青岛胶州绿城喜来登酒店地址: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北京东路271号电话:+86 (0)532-82289999注册费参会人员:2300元/人; 7月25日及以前注册缴费优惠价:2000元/人在校学生:1800元/人; 7月25日及以前注册缴费优惠价:1500元/人酒店房间预订参会人员优惠价格:标准间/大床房:460元/晚(含早餐)因旅游旺季房间紧张,如需会务组统一预定房间,请务必于7月25日及以前将参会回执发送至会议官方邮箱ispemi-icmi@outlook.com,以便会务组和酒店方联络,为您预定房间。汇款账号账户名称:哈尔滨鸿驰会展服务有限公司账户号码:1689 8819 5070开户行:中国银行哈尔滨香坊支行请在汇款单附言处注明IFMI & ISPEMI 2024及参会人信息。会务组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匡街2号哈工大科学园3018邮箱电话/传真:0451-86402258网址:http://www.ispemi-icmi.org.cn/电子邮箱:ispemi-icmi@outlook.com参会回执请扫描二维码在线填写IFMI & ISPEMI 2024 参会回执.docx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