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智能锁强磁检测器

仪器信息网智能锁强磁检测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智能锁强磁检测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智能锁强磁检测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智能锁强磁检测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智能锁强磁检测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智能锁强磁检测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智能锁强磁检测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智能锁强磁检测器相关的论坛

  • 【抢答24小时】气相色谱常用检测器的清洗?

    有些关于气相色谱常用检测器的清洗的问题,不知大家怎么做?大家来抢答,差不多就得10分,由于答案很容易雷同,那么就抢答吧,2013年6月20日上午9点半结贴发分一、热导检测器怎样清洗?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怎样清洗?三、电子捕获检测器怎样清洗?每人只能答一个。每题第一个答对的给10分参与回答但不是最佳答案的给2分。

  • 二次电子检测器

    Leo 1530VP场发射扫描电镜,2001年安装投入使用,现二次电子检测器SE1不能使用了,据说是闪烁体时间长了,现在只能使用In Lens检测器,有时候感觉会不大方便,大家有碰到这种问题吗?能否修复二次电子检测器呀。

  • 【求助】检测PCB是不是只能用ECD检测器?

    大侠们好: 请问检测PCB时是不是只能用ECD检测器啊?氢火焰的检测器可以吗?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可是自己实验室没有带ECD检测器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只有氢火焰的,好郁闷啊!谢谢热心的朋友告知!

  • ECD检测器的镍放射源与手机辐射哪个强?

    一听到核辐射就让人害怕,可是做气相色谱,用ECD检测器辐射却天天在身边,讨论:1、你认为ECD检测器的镍放射源与手机辐射哪个强?2、你认为检测器中的镍放射源需要环保部门收回吗?(好像现在有很多都是豁免管理)3、你实际工作中考虑过镍放射源对人的健康影响么?4、环保部门回收要好几万块呢,你处理过么?

  • FPD检测器是不是只能检测硫和磷

    请问各位专家,气相色谱的FPD检测器,是不是应该,只检测含硫和磷化合物,对别的化合物不响应,也就是里面有别的化合物也不会出峰,但是我们新买的这个(我就不说是哪家了,),FPD检测器却只能测噻吩,而且溶剂(比如正庚烷)居然也出峰,而二苯并噻吩居然不出峰,只出一个溶剂峰,开始我以为只要带FPD检测器的色谱应该都是一样的,所以我怀疑是他们的检测器的问题,我们以前用的那个,不同的硫化物都会出峰,溶剂是不会出峰的,我还没有付钱,真不知该不该退掉,退掉厂家肯定不会乐意。希望专家们解释一下,能不退,我就不退了,对了他们给用的是极性PE色谱柱,谢谢!

  • FPD检测器的腔室对灵敏度的影响

    大神们,请问一下FPD检测器的腔室(火焰燃烧的位置)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大吗?腔室内的容积,气流流速一定的话,容积越小,在里面的流速就会越大,是不是提高一些 响应灵敏度?请指点一下啊。

  • 【求助】液相色谱的检测器只能检测紫外吗???

    【求助】液相色谱的检测器只能检测紫外吗???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6/201306142027_445152_2741773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6/201306142028_445153_2741773_3.jpg请问一下液相检测器是不是只能检测紫外区波段的,红外是不是不能用的,我实验室在515nm的时候基线走不稳,放大看是很多峰的,在紫外区波长就不会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工程师也不是很明白,请老师们指导一下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讨论】有奖调查---你实验室所使用检测器的年限?

    为了更好的了解各位液相板油们所使用检测器, 欢迎大家参与此项调查:1. 你所使用检测器的品牌和名称,你使用检测器的年限? 2. 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哪些故障? 如何处理解决的? PS : 根据问题回答, 将给予加分奖励, 如果上传你仪器的图片和根据你回答的详细情况,将额外酌情加分.

  • 仕富梅4100检修加装顺磁检测器

    近期需要一台顺磁氧分析仪用于空分机组的液空分析,手头没有多余的仪器,而有一个1158顺磁氧的检测器,决定在仕富梅4100顺磁氧分析仪(purity)安装该检测器,用于液空分析。

  • CID检测器与CCD检测器的原理区别学习!

    大家对ICP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家一定很关心,那就先了解一下检测器吧!继续加深印象!本人只是转载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提出批评意见!转帖神仙姐姐 光电倍增管,CCD,CID检测器的差异下面好像是一家之言,不过可以参考一下下。检测器:用几个厂家的仪器对比进行说明,如下: CID电荷注射器件,天生的抗溢出器件。真正全谱直读,可任意元素的任意谱线读取。无逸出和每个单元独立读取,高低含量可在一次测定中同时获得。5300的SCD分段电荷耦合器件,只6千多个检测单元只能提供235个测量段的信息,谱线信息量仅占6%,对于复杂样品谱线选择性受抑制。2100用小段CCD,只相当于覆盖0.0Xnm, 上端测量参比光, 下端测样品光, 目的是可不断做谱线校正Vista Pro 采用7万多个检测单元的改良的CCD电荷耦合器件, 放三排寄存器, 可较好地防止电子溢出。但高低含量无法同时获得稳定结果。Vista MPX采用通用型的数码相机用CCD,没有抗溢出设计,高含量测定极易溢出,无法获得稳定结果CID检测器特有“无逸出”,“非破坏性读取”,“随机读取”的特点,能自动控制各个测量单元的最佳测量时间,实现样品主量、微量、痕量元素的同时测定。SCD或CCD检测器往往需依靠外围电路来控制爆光时间,防止“逸出”。改良的SCD或CCD成本也不低,而民用型CCD则成本低廉,对高低含量的同时测定是不能为力的。所以,CID是真正的没有溢出,所以对于一次样品中的高、中、低含量都能很好的测定。光电倍增管外光电效应所释放的电子打在物体上能释放出更多的电子的现象称为二次电子倍增。光电倍增管就是根据二次电子倍增现象制造的。它由一个光阴极、多个打拿极和一个阳极所组成,见图,每一个电极保持比前一个电极高得多的电压(如100V)。当入射光照射到光阴极而释放出电子时,电子在高真空中被电场加速,打到第一打拿极上。一个入射电子的能量给予打拿极中的多个电子,从而每一个入射电子平均使打拿极表面发射几个电子。二次发射的电子又被加速打到第二打拿极上,电子数目再度被二次发射过程倍增,如此逐级进一步倍增,直到电子聚集到管子阳极为止。通常光电倍增管约有十二个打拿极,电子放大系数(或称增益)可达108,特别适合于对微弱光强的测量,普遍为光电直读光谱仪所采用。光电倍增管的窗口可分为侧窗式和端窗式两种光电倍增管的基本特性1) 灵敏度和工作光谱区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和工作光谱区主要取决于光电倍增管阴极和打拿极的光电发射材料。当入射到阴极表面的光子能量足以使电子脱离该表面时才发生电子的光电发射,即1/2mv2=h(-ф,( h(为光子能量,ф为电子的表面功函数,1/2mv2为电子动能)。当h(ф时,不会有表面光电发射,而当h(=ф时,才有可能发生光电发射,这时所对应的光的波长λ=C/(称为这种材料表面的阈波长。随着入射光子波长的减小,产生光电子发射的效率将增大,但光电倍增管窗材料对光的吸收也随之增大。显然,光电倍增管的短波响应的极限主要取决于窗材料,而长波响应的极限主要取决于阴极和打拿极材料的性能。一般用于可见-红外光谱区的光电倍增管用玻璃窗,而用于紫外光谱区的用石英窗。光阴极一般选用表面功函数低的碱金属材料,如红外谱区选用银-氧-铯阴极,可见光谱区用锑-铯阴极或铋-银-氧-铯阴极,而紫外谱区则采用多碱光电阴极或梯-碲阴极。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S是指在1lm的光通量照射下所输出的光电流强度,即S=i/F,单位为μA/lm。显然,灵敏度随入射光的波长而变化,这种灵敏度称为光谱灵敏度,而描述光谱灵敏度随波长而变化的曲线称为光谱响应曲线(见右图),由此可确定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光谱区和最灵敏波长。例如我们常用的R427光电倍增管,其曲线偏码为250S,光谱响应范围为160-320nm,峰值波长200nm,光阴极材料Cs-Te,窗口材料为熔炼石英,典型电流放大率3.3×106。2) 暗电流与线性响应范围光电倍增管在全暗条件下工作时,阳极所收集到的电流称为暗电流。对某种波长的入射光,光电倍增管输出的光电流为: i= KIi+i0 ,式中,Ii对应于产生光电流i的入射光强度,k为比例系数,i0为暗电流。由此可见,在一定的范围内,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即为光电倍增管的线性响应范围。当入射光强度过大时,输出的光电流随光强的增大而趋向于饱和(见右图)。线性响应范围的大小与光阴极的材料有关。暗电流的来源主要是由于极间的欧姆漏阻、阴极或其他部件的热电子发射以及残余气体的离子发射、场致发射和玻璃闪烁等引起。当光电倍增管在很低电压下工作时,玻璃芯柱和管座绝缘不良引起的欧姆漏阻是暗电流的主要成分,暗电流随工作电压的升高成正比增加;当工作电压较高时,暗电流主要来源于热电子发射,由于光电阴极和倍增极材料的电子溢出功很低,甚至在室温也可能有热电子发射,这种热电子发射随电压升高暗电流成指数倍增;当工作电压较高时,光电倍增管内的残余气体可被光电离,产生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当与阴极或打拿极碰撞时可产生二次电子,引起很大的输出噪声脉冲,另外高压时在强电场作用下也可产生场致发射电子引起噪声,另外当电子偏离正常轨迹打到玻壳上会出现闪烁现象引起暗电流脉冲,这一些暗电流均随工作电压升高而急剧增加,使光电倍增管工作不稳定,因此为了减少暗电流,对光电倍增管的最高工作电压均加以限制。3) 噪声和信噪比在入射光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暗电流和信号电流两者的统计起伏叫做噪声。这是由光子和电子的量子性质而带来的统计起伏以及负载电阻在光电流经过时其电子的热骚动引起的。输出光电流强度与噪声电流强度之比值,称为信噪比。显然,降低噪声,提高信噪比,将能检测到更微弱的入射光强度,从而大大有利于降低相应元素的检出限。4) 工作电压和工作温度光电倍增管的工作电压对光电流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光阴极与第一打拿极间的电压差对增益(放大倍数)、噪声的影响更大。因此,要求电压的波动不得超过0.05%,应采用高性能的稳压电源供电,但工作电压不许超过最大值(一般为-900v-1000v),否则会引起自发放电而损坏管子,工作环境要求恒温和低温,以减小噪声。5) 疲劳和老化在入射光强度过大或照射时间过长时,光电倍增管会出现光电流衰减、灵敏度骤降的疲劳现象,这是由于过大的光电流使电极升温而使光电发射材料蒸发过多所引起。在停歇一段时间后还可全部或部分得到恢复。光电倍增管由于疲劳效应而灵敏度逐步下降,称为老化,最后不能工作而损坏。过强的入射光会加速光电倍增管的老化损坏,因此,不能在工作状态下(光电倍增管加上高压时)打开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外罩,在日光照射下,光电倍增管很快便损坏。光电测量原理光电检测的原理一般是通过光电接受元件将待测谱线的光强转换为光电流,而光电流由积分电容累积,其电压与入射光的光强成正比,测量积分电容器上的电压,便获得相应的谱线强度的信息。不同的仪器其检测装置具有不同的类型,但其测量原理是一样的。其光电检测系统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光电转换装置,2.积分放大电路及其开关逻辑检测,3.A/D转换电路,4.计算机系统。此资料来源实验室社区 天人合一的个人见解!目前较成熟的主要是电荷注入器件Charge-Injection Detector(CI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tector (CCD)。  在这两种装置中,由光子产生的电荷被收集并储存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电容器中,从而可以准确地进行象素寻址而滞后极微。这两种装置具有随机或准随机象素寻址功能的二维检测器。可以将一个CCD看作是许多个光电检测模拟移位寄存器。在光子产生的电荷被贮存起来之后,它们近水平方向被一行一行地通过一个高速移位寄存器记录到一个前置放大器上。最后得到的信号被贮存在计算机里。  CCD器件的整个工作过程是一种电荷耦合过程,因此这类器件叫电荷耦合器件。对于CCD器件,当一个或多个检测器的象素被某一强光谱线饱和时,便会产生溢流现象。即光子引发的电荷充满该象素,并流入相邻的象素,损坏该过饱和象素及其相邻象素的分析正确性,并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便溢流的电荷消失。为了解决溢流问题,应用于原子光谱分析的CCD器件,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改进,例如:进行分段构成分段式电荷耦合器件(SCD),或在象表上加装溢流门,并结合自动积分技术等。  CID是一种电荷注入器件(Charge-Injected Device),其基本结构与CCD相似,也是一种MOS结构,当栅极上加上电压时,表面形成少数载流子(电子)的势阱,入射光子在势阱邻近被吸收时,产生的电子被收集在势阱里,其积分过程与CCD一样。  CID与CCD的主要区别在于读出过程,在CCD中,信号电荷必须经过转移,才能读出,信号一经读取即刻消失。而在CID中,信号电荷不用转移,是直接注入体内形成电流来读出的。即每当积分结束时,去掉栅极上的电压,存贮在势阱中的电荷少数载流子(电子)被注入到体内,从而在外电路中引起信号电流,这种读出方式称为非破坏性读取(Non-Destructive Read Out),简称:NDRO.CID的NDRO特性使它具有优化指定波长处的信噪比(S/N)的功能。同时CID可寻址到任意一个或一组象

  • 你所接触使用过的FPD检测器。

    原来接触一类FPD检测器,顾虑到还原过程,辅助空气由二路组成,使用操作时先要调节小空气后再去调整大空气流量,那时这种检测器操作较为繁琐。后续所接触的FPD操作就如同FID一样,但气流的的调节条件较为刻薄。不知各位在操作中有何感受?最好结合自己的使用的仪器来介绍。

  • 质谱技术中常用术语及其缩写-02质谱检测器总结:

    质谱技术中常用术语及其缩写-02质谱检测器总结:Q: Quadropole 四极杆IT: Ion Trap 离子阱FT-ICR: Fourier Transform –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TOF: Time Of Flight 飞行时间SM: Sector Magnetic 扇形磁场MS-MS: Mass Spectrometer – Mass Spectrometer ( tandem MS) 质谱质谱(多级质谱)联用MCP: Micro-Channel Plates 微通道板AD: Array Detection 阵列检测器

  • 【分享】锅炉离子式火焰检测器故障排除方法

    电离式火焰监测器主要用于燃气工业燃烧器、锅炉的火焰监测。检测性能可靠,可以排除积炭、布线分布电容的影响,只对火焰敏感,对高温无反应,具有强抗干扰性能。锅炉离子式火焰检测器故障排除方法:1.燃烧器火焰正常,并且检测中心电极能接触到火焰,而监测器判断无火。  A. 关断电源,测量检测端对地的绝缘电阻,如果电阻小于20 MΩ,则是检测电极高温陶瓷绝缘管积炭严重或检测线绝 缘破坏所致,如陶瓷管积炭严重,清理积炭即可,如检测线绝缘不良,需更换检测线。  B. 如果检测线对地电阻大于20 MΩ,可能由于导线吸潮使分布电容增大,请测量检测线对地电容,在电容不大于           0.1μF的情况下,请重新调节模块中央的匹配电位器。如果电容大于0.1μF,最好考虑缩短模块与探头的距离。  2.燃烧器灭火,而监测器显示有火。是由于模块中间的阻抗匹配电位器超调所致,请重新调试。

  • 揭秘液相色谱检测器中的独门兵器!——差折光检测器(RID)、荧光检测器(FLD)、电化学和电导检测器

    揭秘液相色谱检测器中的独门兵器!——差折光检测器(RID)、荧光检测器(FLD)、电化学和电导检测器

    这类检测器绝对属于检测器中的独门兵器,平时少有人用,仅限于某某门派或者家族独门使用,比如唐门的暗器,或者小李探花的飞刀,这类兵刃罕见于江湖,不过一旦出手,必定奏效,检测器中的荧光检测器,电导检测器等等就属于这类偏门武器。 平时我们很难见到这些兵刃行走于江湖,但是当它们出手的时候,必定是致命致胜的犀利招数。之所以说他们犀利,是因为他们对于分析某些类型的样品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可惜的是,这些样品的种类不多,或者应用的行业十分局限,所以这类兵刃也就很难在茫茫江湖中大显身手了,只有遇到正好相克的对手,才能轻松取胜。这类兵刃中,比较有典型代表性的应当属示差折光检测器(RID)和荧光检测器(FLD)了,另外,就是电性检测器一族。我们来一一说说他们的武功路数吧。=======================================================================1、示差折光检测器(RID)RID,简称示差,这是武林兵刃中最令人唏嘘感慨的一个,本来它是作为第一种被人们使用的兵器出现在武林的,是最早商品化的液相色谱检测器,可是现在沦落到只能偏居各类检测器的一隅,沧海桑田的变化,令人感慨万分。不过,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完全是由于它自身的局限和特点,就像木棒,最早被人类用来当武器,主要是因为它随手可得,而且无需太多使用技巧,对付任何野兽都有效果,不过,随着石器加工的出现,以及后来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木棒就逐步退出了作为常用武器的行列,偶尔只能在街头斗殴或者农民起义的场景中发挥一些余热。RID的境遇也差不多,由于这类检测器是检测经过流通池的液体的折光率的变化而产生响应的,所以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因为被分析物溶解在流动相中以后,一定会改变流动相的折光率,所以示差检测器可以对所有能进行液相分析的样品产生响应,在过去的年代,大家对分析的要求还很低,不要求灵敏度,不要求分析速度,在加上示差的这种通用性,让他当之无愧的成为了风靡一时的通用型检测器。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291315_607267_2452211_3.jpg这就是示差检测器的基本原理,左边杯子里的是纯水,右边的是浓盐水,可以看到两种溶液对光的折射率是有差异的,示差检测器就是“显示这种差异”的检测器,不过,盐水的浓度要浓到什么程度才能显示出差异呢?答案是:很浓,很浓很浓...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291315_607265_2452211_3.jpgRID检测器工作原理图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大家对分析的要求越来越高,速度,灵敏度上都有了更严格的要求,RID的弱点就日益凸显出来了:灵敏度低:通常示差检测器能分析的样品浓度都是在几个mg/mL以上的,这对于现在的分析要求来讲,实在是差的太远了。无法运行梯度方法:示差检测器靠得是检测流动相折射率的变化进行检测,如果流动相自己的折射率都一直在变化,示差就无法正常工作,梯度方法由于其中不同流动相的比例在不停变化,折射率也在不停变化,这就让示差检测器无法正常工作了。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示差检测器在使用的时候,通常要平衡非常久,保证流动相绝对均匀稳定之后,才能开始分析。另外,一切会影响折射率的因素:温度的变化,混合的均匀性,气泡等等对于示差来讲都是致命的。加上新检测的不断涌现,示差曾经的江湖大佬地位逐渐萎缩,不过,,幸运的是,它还没有完全消亡,由于价格便宜,一些经典的应用分析大家还是会选择示差,比如糖的分析(当然是在不追求灵敏度的情况下)。另外,示差凭着自己的一身底子,也在淡出江湖后给自己找了个适合的工作:体积排阻色谱的检测器,这是一类用于分析大分子聚合的专门技术,由于很多大分子化合物没有紫外吸收,所以就需要用到一个通用的检测器进行分析,而江湖新秀ELSD由于线性响应差的问题,经常会造成测定结果的偏差,而示差检测器正好弥补了ELSD的这项不足;另外就是这类分析当中,不会使用到梯度分析的方法,而且样品的含量都很高,所以正好也不会遇到示差检测器的短板,在加上价格便宜,示差检测顺理成章的就成了这类分析的“标配”。江湖新秀ELSD本来是为了做聚合物分析而产生的,后来确成了市场上的“通用设备”,而原本最通用的RID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只能在聚合物等一些很小的领域内继续发挥余热,这种角色和地位的转变,真是令人感触颇多啊…=======================================================================2、荧光检测器(FLD)接下来的一个代表,是荧光检测器(FLD),它的经历远远没有示差检测器那么曲折复杂令人唏嘘,因为,它天生就是被设计用来测定具有荧光响应的化合物的。荧光是什么?是化合物吸收了紫外光能量之后从激发状态变回基态时候以光能释放出来的一部分能量,大概可以理解为某人吃了大餐长了肉,之后用跑步的方式去减肥,那么吃的大餐就以出汗的方式被释放掉了,荧光检测器就是检测这个家伙在跑步过程中到底出了多少汗——即释放了多少强度的荧光的。知道了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看荧光检测器的优势专属性:由于具有荧光响应的物质种类不多,所以,荧光检测器的专属性非常好,只对有荧光特性的物质才产生响应,其他一概不管,极大程度的减小了干扰。通常,多环芳烃这种含有超大共轭体系的化合物都是具有荧光响应的物质。看到这类能诱发密集恐惧症的分子结构,荧光检测器的用武之地就来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291331_607268_2452211_3.jpg灵敏度:荧光检测器的灵敏度非常高,很多情况下,其在灵敏度上的表现堪比质谱检测器,这是由于荧光检测器是属于发射光检测器,不同于紫外这类吸收光型检测器,由于不受到样品溶液本身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有很微量的光发射出来,也可以很好的被检测。除了上面两个最大的优势之外,荧光检测器在线性,流动相兼容性(只要避免一些有荧光淬灭效应的试剂就可以)以及采样频率上也都有不错的表现。那么大家要问,这么NB的检测器,为啥只能混到第三梯度里当个阿猫阿狗,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液相测定的应用里有荧光响应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连5%都占不到,算上大家为了利用荧光检测器的优势将样品衍生为有荧光响应的物质,也大概勉强就能占到10%吧。所以,荧光检测器的招式虽然犀利无比,但是由于钻入了牛角尖,它注定也只能做个江湖山的小配角了。=======================================================================3、电化学和电导检测器最后,我们要说一说电性检测器一家子,这类检测器,可以分为电化学和电导检测器两大类,前者,顾名思义,是利用了被检测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进行检测的,这里面包括了极谱,库伦和安培检测器,利用了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间的电能变化进行检测,最常见的是安培检测器;后一种主要是利用了离子的电性进行检测,通常用做离子色谱法的专门检测器。比起上面提到的荧光检测器,这类检测器的招式就更加独门了,只对能产生“电”特定的物质才有响应,要不物质本身具有氧化还原特性,要不就是它自己本身就是个离子,其实,要是细算下来,液相能分析的化合物中,有着两类特

  • 【第一届原创大赛】4100磁力机械式氧分析仪检测器的更换及内部构造(收集)

    本篇将作为SERVOMEX4100系列仪器维护的结束篇,前文我讲述过红外检测器和氧化锆检测器的实际运用及维护。理论表述除红外理论没贴出外,基本上也出全了,希望对广大同行专家有点用处。因为在实际维护中,工作时间比较匆忙,照相水平也有限,但只要你有这类表,意思看得也会很明白,对此若有不妥或不到之处敬请原谅并指出,本人将不胜感激。这次维护的是我的4号分析室的一台磁机氧分析仪,早在几年前,因现场调试时的不当,造成超流量冲击检测器,使磁机氧哑铃球旋转几圈后,卡在测量腔内,(以上为个人经验判断),当时我采用了反流路吹扫的方式,使测量数值有所显示,但仪器一经轻微震动,测量数值就会有很大变化,那怕是将手轻放在仪器上,也会有此变化。同时,仪器的测量值月漂移量也较大,初步判断,检测器悬索还有绞丝现象,属于永久损伤,无法修复。本次我们订的是检测器整体,内部还包含有一个压力补偿电路板,温度控制电路板和光源系统及外壳。我订整体、换整体,多余的部件留做备用,以备不时之需。以上就是我的维护基本思路。

  • [转帖]检测器介绍(CCD.CID)

    CID-电荷注入式固体检测器; SCD-分段式电荷耦合固体检测器; CCD-电荷耦合固体检测器; HDD-高动态范围(光电倍增管)检测器。 新型台式、便携式全谱直读光谱仪器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固体检测元件的使用和高配置计算机的引入,发射光谱直读仪器的全谱技术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外已有很多厂家推出新型的全谱直读光谱仪,除了已经开发的采用中阶梯光栅分光系统与面阵式固体检测器的全谱光谱仪外,采用特制全息光栅与线阵式固体检测器相结合,也可达到全谱直读的目的,而且使光谱仪器从结构上和体积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型的全谱直读光谱仪、小型台式或便携式的全谱直读仪器,可用于现场分析的光谱仪。给发射光谱仪器的研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前景。 传统的直读光谱仪器,一直采用光电倍增管(PMT)作为检测器,它是单一的检测元件,检测一条谱线需要一个PMT检测器,设置为一个独立通道。由于其光电性能和体积上的局限性,限制了发射光谱仪器向全谱直读和小型高效化的发展。CCD、CID等固体检测器,作为光电元件具有暗电流小,灵敏度高,有较高的信噪比,很高的量子效率,接近理想器件的理论极限值。且是个超小型和大规模集成的元件,可以制成线阵式或面阵式的检测器,能同时记录成千上万条谱线,并大大缩短了分光系统的焦距,使直读光谱仪的多元素同时测定功能大为提高,而仪器体积又可大为缩小,正在成为PMT器件的换代产品。 由中阶梯光栅与棱镜色散系统产生的二维光谱,在焦平面上形成点状光谱,适合于采用CCD、CID一类面阵式检测器,兼具光电法与摄谱法的优点,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光谱信息,便于进行光谱干扰和谱线强度空间分布同时测量,有利于多谱图校正技术的采用,有效的消除光谱干扰,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而且仪器的体积结构更为紧凑。因此,采用新型检测器研制新一代光谱仪器已成为各大光谱仪器厂家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直读光谱仪器是采用衍射光栅,将不同波长的光色散并成像在各个出射狭缝上,光电检测器则安装于出射狭缝后面。为了使光谱仪能装上尽可能多的检测器,仪器的分光系统必须将谱线尽量分开,也就是说单色器的焦距要足够长。即使采用高刻线光栅的情况下,也需0.5m至1.0m长的焦距,才有满意的分辨率和装上足够多的检测器。所有这些光学器件均需精确定位,误差不得超过几个微米;并且要求整个系统有很高的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由于振动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光学元件的微小形变,将使光路偏离定位,造成测量结果的波动。为减少这类影响,通常将光学系统安置在一块长度至少0.5m以上的刚性合金基座上,且整个单色系统必须恒温恒湿。这就是传统光谱仪器庞大而笨重,使用条件要求高的原因。而且,由于传统的光谱仪是使用多个独立的光电倍增管和电路对被分析样品中的元素进行测定,分析一 个元素至少要预先设置一个通道。如果增加分析元素或改变分析材料类型就需要另外安装更多的硬件,而光室中机构及部件又影响了谱线的精确定位,就需要重新调整狭缝和反射镜。既增加投资又花费时间,很受限制。 采用CCD等固体检测器作为光谱仪的检测器,则光的接收方式不同,仪器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分光系统仍采用传统的全息衍射光栅分光,检测器采用线阵式CCD固体检 测元件,光线经光栅色散后聚焦在探测单元的硅片表面,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便可经计算机进行快速高效处理得出分析结果。此时检测器是由上万个像素构成的线阵式CCD元件,每个像素仅为几个微米宽、面积只有十几个平方微米的检测单元,对应于每个元素分析谱线的检测单元象素可以做得很小,检测单元相隔也可以做得很近,组成的CCD板也很小,因此分光系统的焦距也就可以大为缩短,要达到通常的分辨率,单色器的焦距只要15-30cm即可。这样分光室便大大缩小。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光谱仪的机械定位方式。谱线与探测像素之间的定位是通过软件实现,外界因素引起的谱线漂移,可通过软件的峰值和寻找功能自动进行校正,并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 由于一个CCD板可同时记录几千条谱线,在测定多种基体、多个元素时,不用增加任何硬件,仅用电路补偿,在扫描图中找到新增加的元素,就可进行分析。由于光室很 小,所以无需真空泵,用充氩或氮气就可以满足如碳、磷、硫等紫外波长区元素的分析。使用CCD可以做全谱接收,而不会出现传统光谱仪常遇到的位阻问题,离得很近的 谱线也能同时使用,也无需选择二级或更高谱级的谱线进行测量。这就极大地减小了仪器的体积和重量,使光谱仪器可以向全谱和小型轻便化发展。 国际上已有几个厂家采用这种新技术(例如德国斯派克等公司),推出了新型台式以及便携式手提直读光谱仪,具有全谱直读功能,轻便实用,可以满足生产现场分析的需要。 这些新型台式及便携式直读光谱仪均采用光栅分光-CCD检测器系统,光谱焦距仅在15 ~17cm,小型、轻便,具有全谱直读的分析功能,其性能不亚于传统的实验室直读光谱仪器。这些仪器均具有:使用简单,操作容易,无需设置调整,无需用户校准,样品不需处理,稳定可靠,使用成本低便于携带等特点。具有可直接显示分析结果和金属类型、对/错鉴别,快速分类、黑色以及有色金属近似定量分析和等级鉴别,利用预置的通用或特别工作曲线,可作单基体或多基体分析,可以按照具体样品和用户的要求进一步制作工作曲线,以满足特殊工艺或材质的要求等功能。作为料场合金牌号鉴别、废旧金属分类、冶金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和金属材料等级鉴别的一种有效工具。可以携带到需要做可靠的金属鉴别或金属分类的任何地方,适合于现场金属分析 。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金属分析仪。利用 CCD 光学技术和现代微电子元 件推出的小型化全谱直读仪器,或便携式的现场光谱分析仪,提供性能价格比最好的金属光谱分析仪器,将是解决冶金、机械等行业中金属材料现场分析的理想工具。也 是发射光谱分析仪器向多功能、高实用化的发展前景

  • 【讨论】谈谈检测器点火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我只用过FID检测器。原先用岛津的仪器,点火是用一个点火枪,没有遇到点不着的情况。现在用Agilent 6890N,检测器是FID。新仪器买来时是可以自动点火的,把检测器温度设到150度以上,氢气和空气的流量分别设40和400ml/min,按点火按钮就可以顺利自动点火。现象:点火线圈变红,发出特有的“扑”声。然而好景不长,用了一年多,点火线圈不亮了。只能用电子点火枪来辅助点火。控制空气流量的EPC也坏掉了,点个火非常困难。后来工程师来到现场测了实际流量,设置的400ml/min实际测得只有100ml/min。于是工程师把空气流量设到了800ml/min,实际测只有200ml/min。这样,点火就比以前容易得多。由于换一个EPC要上万元人民币,所以暂时我们就用这个办法点火。无奈得很,不过不影响结果。有时侯做实验,半天还点不着火,郁闷得很。不知各位在实践中都用到哪几种检测器需要点火的?碰到了什么困难,后来是如何解决的?欢迎在下面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

  • 氩气保护cid检测器问题

    做icp时,要通氩气保护cid检测器。我们现在的操作是点火之前的半个小时开氩气然后开冷却循环水机,熄火后关冷却循环水机半个小时关氩气。那么我想问cid是什么时候开始降温呢?是点火之后才开始降温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只开主机而不需点火做样的时候就不用开氩气了,这样对吗?

  • 【原创大赛】一次TCD检测器基线噪音异常的解决

    【原创大赛】一次TCD检测器基线噪音异常的解决

    摘要:本文从一次热导检测器基线噪音异常增大着手,探索可能出现的原因,并对检测器的清洗提出方案,对于气相色谱仪使用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TCD;基线噪音;溶剂清洗 1 故障现象最近,用TCD检测器检测样品的时候发现基线噪音明显变大,导致样品中杂质无法检出。与以前的基线比较,差别明显,如图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8554_2364332_3.jpg图1基线噪音的比较 2故障处理基线噪音异常变大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到以下原因:1载气纯度低2进样玻璃衬管被污染3色谱柱被污染或柱流失严重4载气有泄漏5检测器被污染一步步排除解决。1我们使用的是高纯氦气,含量大于99.99%且有过滤装置,理论上载气有问题被排除2更换新的玻璃衬管,重新进样,基线如故3更换同样规格的色谱柱,重新进样,基线如故4检查密封部位,更换新的进样垫,石墨压环,O型圈,重新进样,基线如故基本确认为是检测器(热导池)被污染,那么检测器如何清洗呢?首先我想到用热清洗,即把检测器的温度升至350摄氏度(不要超过400摄氏度)老化一夜,第二天基线如故,其次使用溶剂清洗热导池,可是如何清洗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检测器。2.1热导检测器的检测原理参考臂与测量臂接入惠斯顿电桥,钨丝通电,加热与散热达到平衡后,两臂电阻值:R测=R参;R1=R2,则R测R1=R参R2 无电压信号输出;记录仪走直线。进样后,载气携带试样组分流过测量臂而这时参考臂流过的仍是纯载气,使测量臂的温度改变,引起电阻值的变化,测量臂和参考臂的电阻值不等,产生电阻差,R测≠R参[f

  • 【原创大赛】原子发射光谱仪常用检测器(PMT、CCD、CID)简介

    【原创大赛】原子发射光谱仪常用检测器(PMT、CCD、CID)简介

    仪器信息网论坛一直是我学习工作当中的一个好帮手,每次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在这里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一些想要的信息,或者寻求帮助也总是能得到热心网友的回应,不胜感激。近期刚刚想了解一些有关光谱检测器的知识,在仪器信息网的论坛搜索了一下,发现有不少帖子,大家各抒己见,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于是将其中的一些信息稍作整理,同大家分享一下。光谱仪器的检测器有很多种,PMT、CPM(端窗式光电倍增管)、CCD、CID、PDA(光电二极管阵列)、InGaAs、SDD(硅漂移探测器)等,其中论坛讨论最多的主要是用于原子发射光谱仪的PMT、CCD、CID等,下文将从各个检测器的原理,优缺点以及相互间的比较做一介绍。一、基本原理及特点1.PMT(photomultiplier tube,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将微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真空电子器件,可分成4个主要部分:光电阴极、电子光学输入系统、电子倍增系统、阳极。光电阴极受光照后释放出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射向第一倍增电极(打拿极),引起电子的二次发射,激发出更多的电子,然后在电场作用下飞向下一个倍增电极,又激发出更多的电子。如此电子数不断倍增,阳极最后收集到的电子可增加 10E4~10E8倍,这使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比普通光电管要高得多,可用来检测微弱光信号。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131831_337911_2086240_3.jpg光电倍增管具有灵敏度高,噪声低及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光学仪器中作为检测器。PMT的寿命是比较长的,电子管真空度越高寿命就越长。虽然光电倍增管有许多优点,但该器件自身也有缺陷;灵敏度因强光照射(这也就是为何仪器在通电的情况下样品室盖子不能打开的原因)或因照射时间过长而降低,停止照射后又部分地恢复;鉴于光电倍增管的这种特性致使它随着使用时间的累加,灵敏度会逐渐下降(一般从长波长开始下降,俗称“红外紫移”)且噪声输出却逐渐加大,直至被弃用。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疲乏效应”;光阴极表面各点的灵敏度不是均匀的,而是根据入射光束的输出变动而定。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和工作光谱区间主要取决与于光电倍增光阴极和打拿极的光电发射材料。光电倍增管的短波响应的极限主要取决于窗的材料,而长波响应极限主要取决于阴极和打拿极材料的性能。一般用于可见-红外光谱区的光电倍增管用玻璃窗,而用于紫外光谱区的用石英窗。光阴极一般选用表面功函数低的碱金属材料,如红外谱区选用银-氧-铯阴极,可见光谱区用锑-铯或铋-银-铯阴极,而紫外谱区则采用多碱光电阴极或锑-碲阴极。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141746_338132_2086240_3.jpg 滨松研制的μPMT滨松是PMT的主要供应商,至于价格,不同型号的PMT价格相差很大,几百到几万之间的都有。2010年 滨松光电开发出了全球首款可采用MEMS技术制造的小型光电倍增管“μPMT”。由于利用MEMS技术加工硅基板后,只需用2张玻璃基板封装即可,部件点数很少,因此可实现与半导体产品相当的大批量生产。原来的PMT单价为1万日元以上,但此次的μPMT“如果以量产为前提,价格可为数千日元”。当然,新生事物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考证。2.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CD是一种固态检测器,由多个光敏像元组成,其中每一个光敏像元就是一个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容器。它的突出特点是以电荷作为信号,实现电荷的存的转移。因此,CCD工作过程的主要问题是信号电荷的产生、存储、传输和检测。好的CCD具有极高的电荷转移效率,一般可达0.999995,所以电荷在多次转移过程中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CCD的量子效率大大优于PDA和CID,在400~700nm波段优于PMT。但是,不同厂商制造的CCD在几何尺寸、制造方法、材料上有所不同,结果它们的量子效率差别较大。CCD在低温工作时,暗电流非常低,暗电流是由热生电荷载流子引起的,冷却会使热生电荷的生成速率大为降低。但是CCD的冷却温度不能太低,因为光生电荷从各检测元迁移到放大器的输出节点的能力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CCD的简单动态范围非常大,宽达10个数量级。但在一些光谱分析中,如AES(原子发射光谱)中,实际的动态范围达不到那么大的值。一种扩展CCD动态范围的方法是根据光的强弱改变每次测量的积分时间。强信号采用短的积分时间,弱信号采用长的积分时间。这种方法测量强信号旁的弱信号非常不利,存在Blooming(溢出)的问题,特别是对于AES。通过改进CCD制作工艺生产出来的性能优秀的CCD已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CCD检测器可分为商用CCD检测器,还有专业CCD检测器。普通商用CCD检测器坏点较多,通过软件的插值计算,可以修正坏点,这就是市面上所谓“700万像素的CCD可以达到1000万像素的效果”,这种CCD检测器的成本比光电倍增管便宜。专业CCD检测器像素点之间的间距远小于普通的CCD,而且它不仅要求坏的像素点极少甚至没有外,一般还必须处理饱和溢出问题,所以光谱仪上用的CCD要比一般普通商业型CCD贵很多,据了解在2万美元左右。3.CID(charge injection device,电荷注入器件)CID是通过电极电压的改变使在检测单元两个电极势阱中电荷发生转移而进行读出、注入检测过程的,当电荷的转移、注入N型硅的衬底便在外电路中引起信号电流,由于它不需要将阵列检测器的电荷全部顺序输出而是直接注入单元体内衬底形成电流来读出的,因此这种方式是一种非破坏性的读出过程,具有防溢出功能。CID检测器为了保证检测器在真空紫外区有较高的灵敏度需要在器件表面涂以增敏剂,因此在此光谱区域的量子效率对增敏剂的依赖性较强。二、不同检测器之间的比较1 光电倍增管和CCDPMT光电倍增管采用电子管技术,是点(或线)测量,可在常温下测量有较好的信噪比。CCD采用半导体技术,是面扫描(分区)测量,须要深冷处理以提高信噪比数元素(全谱)。光电倍增管在分光后一次只能检测一个波长的光信号,而CCD

  • FPD检测器需要多久标定一次

    FPD检测器的稳定性比FID差一些,那FPD检测器的标准曲线标定后多久重新标定?我问过岛津的技术人员,那边说一般几个月吧,我这边感觉标定后,几天就会漂了啊,标定的就不准了,需要重新标定,问下经常使用FPD检测器的大神们,你们一般是多久标定一次?谢谢。

  • 原子光谱检测器专题

    1.光电倍增管PMT 主要用于AAS、AFS,其光谱灵敏度取决与阴极的光敏涂料 和光窗的材料半导体固体检测器:比PMT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耐过度暴光能力强, 体积小,工耗低,集成度高。常用的有以下几种2.电荷藕荷器件CCD 在可见区有有很高的量子效率,光谱范围和动态线形范 围宽 CCD经改进为3SCD3.分段藕荷器件SCD 具有抗溢处4.电荷注射器件CID 具有抗溢处,随即存取、良好的紫外区量子效应,对光 生电荷的非破坏性读出5.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 有待各位补充[em31]

  • 检测器的老化问题

    使用VARIAN机型的同仁了解一般光室温度在35度,检测器温度降低到-35度,不过设备使用6年后,光室升温慢了,检测器降温效果也差了,现在基本只能到-31度,而且速率慢了,不能达到理想的温度可能导致噪音提高,影响元素的信背比,检测器的老化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降低噪音,大家该如何去考虑?

  • 气相色谱仪各种检测器的真实使用情况揭秘

    气相色谱仪各种检测器的真实使用情况揭秘

    【讨论】气相色谱仪的8种检测器---你用的是哪种?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627/2634459这个帖子你还有印象吗,帖子调查总共大约有180个版友参与,可以说基本体现了目前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的使用情况。其实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检测器,就是六种,其他有很几个特殊的、专属性强的检测器,都使用者较少,或者行业专用,下面简单介绍下几个常用检测器。1、热导检测器  热导检测器(TCD)属于浓度型检测器,即检测器的响应值与组分在载气中的浓度成正比。它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几乎对所有的物质都有响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通用型检测器。由于在检测过程中样品不被破坏,因此可用于制备和其他联用鉴定技术。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利用有机物在氢火焰的作用下化学电离而形成离子流,借测定离子流强度进行检测。该检测器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条件不苛刻、噪声小、死体积小,是有机化合物检测常用的检测器。但是检测时样品被破坏,一般只能检测那些在氢火焰中燃烧产生大量碳正离子的有机化合物。3、电子捕获检测器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是利用电负性物质捕获电子的能力,通过测定电子流进行检测的。ECD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它是一种专属型检测器,是目前分析痕量电负性有机化合物最有效的检测器,元素的电负性越强,检测器灵敏度越高,对含卤素、硫、氧、羰基、氨基等的化合物有很高的响应。电子捕获检测器已广泛应用于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金属配合物、金属有机多卤或多硫化合物等的分析测定。它可用氮气或氩气作载气,最常用的是高纯氮。4、火焰光度检测器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对含硫和含磷的化合物有比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其检测原理是,当含磷和含硫物质在富氢火焰中燃烧时,分别发射具有特征的光谱,透过干涉滤光片,用光电倍增管测量特征光的强度。5、氮磷检测器 氮磷检测器(NPD)是一种质量检测器,适用于分析氮,磷化合物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器。它具有与FID相似的结构,只是将一种涂有碱金属盐如Na2SiO3,Rb2SiO3类化合物的陶瓷珠,放置在燃烧的氢火焰和收集极之间,当试样蒸气和氢气流通过碱金属盐表面时,含氮、磷的化合物便会从被还原的碱金属蒸气上获得电子,失去电子的碱金属形成盐再沉积到陶瓷珠的表面上。氮磷检测器的使用寿命长、灵敏度极高,对氮、磷化合物有较高的响应,氮磷检测器被广泛应用于农药、石油、食品、药物、香料及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6、质谱检测器  质谱检测器(MSD)是一种质量型、通用型检测器,其原理与质谱相同。它不仅能给出一般GC检测器所能获得的色谱图(总离子流色谱图或重建离子流色谱图),而且能够给出每个色谱峰所对应的质谱图。通过计算机对标准谱库的自动检索,可提供化合物分析结构的信息,故是GC定性分析的有效工具。常被称为色谱 -质谱联用(GC-MS)分析,是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与MS的结构鉴定能力结合在一起。而这些检测器的原理和检测特性,造成了很多版友再采购仪器时,都是根据自己所需检测的样品而定。约180个版友的气相色谱仪各种检测器的真实使用情况,统计后如下图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1/201401042146_486668_1608710_3.jpg图中所示的其他检测器,包括表面声波检测器,ASD电化学硫检测器及SCD硫化物化学发光检测器,催化燃烧检测器(CCD),光离子化检测器(PID)等,这些检测器的使用人较少。而版友在讨论的时候,还说到了碱火焰电离检测器 (AFID)等很少见的检测器,其实NPD就是由碱火焰电离检测器 (AFID) 发展而来。1964年Karman和Giuffrida首次报道了钠火焰电离检测器, 对含磷和卤素化合物有选择性的响应, 以后又有多种形式。它们均是用氢火焰加热挥发性的碱金属盐, 产生碱金属蒸汽, 表现出对含磷、 卤素和氮化合物均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遗憾的是其背景信号和样品信号均不稳定, 噪声大、 热离子源寿命短, 难以实用。1974年Kolb和Bischoff提出了一种新的碱源改造方案, 使检测器稳定性显著改善, 灵敏度明显提高。它对含卤素化合物不敏感, 而对氮、 磷化合物的响应比烃类大10000倍, 达专一性响应, 故以后通称氮磷检测器。实际上, 由于碱源的差异, 有些对含卤、 含氧化合物也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现有的文献仍称AFID, 或热离子检测器 (TID) 、 热离子电离检测器 (TID) 或热离子专一 (灵敏) 检测器 (TSD) , 或无火焰热离子检测器 (FTD) 、 无火焰碱敏化检测器 (FASD) 等。从图已经很明显可以看的出,约180个人中,有150个人用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74个人用过热导检测器、74个人用过电子捕获检测器、55个人用过火焰光度检测器、36个人用过氮磷检测器、49个人用过质谱检测器,5个人用过氦放电离子化检测器,14个人用过其他的检测器。可见,气相色谱仪的常用检测器定位是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热导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氮磷检测器、质谱检测器。

  • CID、CCD及SCD检测器的比较(转载)

    CID、CCD及SCD检测器的比较(转载)

    CID与CCD都是属于电荷转移检测器(Charge TransferDecices,CTD),均为Solid-state Integrating Multi-channelPhoton-detectors, 与光电倍增管不同的是, 光电倍增管读出的是电流信号, 而CTD则是一定强度的光照射到某个检测单元(Detector Element)上后, 产生一定量的电荷, 并且储存在检测单元内, 然后采用电荷转移的方式将其读出, 一种读出方法是将电荷在检测单元内部移动, 检测在移动过程中的电压变化(Moving charges within a detector element and sensing voltagechangesinduced by the movement), 即内部电荷转移(Intra-cellchargetransfer), 另一种方法是将电荷在检测单元之间逐渐转移, 移到一个具有电荷感应放大器的检测单元上进行读出(Moving charges from the detector element where it had accumulatedtoa charge-sensing amplifier), 即相互电荷转移(Inter-cellchargetransfer), 两种读出方法得出两种不同的检测器, 即CID(采用Intra-cell transfer)和CCD(采用Inter-cell transfer).一. CID 检测器(The ChargeInjection Device) 一个单独的CID检测单元如图1 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0/201310181857_471763_1827064_3.jpg 图1: (a).一个单独的CID检测单元 (b). 4个CID检测单元的示意图一个单独的CID检测单元包括两个导电性的电极和引线, 做在一个很薄的硅氧化物或氮化物绝缘层上, 即横向电极(row electrode)和纵向电极(column electrode),在横向电极(row electrode)上有一个读数放大器,两个电极之间加以偏压, 开始积分时, 首先在row上加以很小的正电压(Vintegrate), 而在column上加以很小的负电压(Vintegrate), 光照在检测器表面上时, 产生的正电荷向column电极上聚集, 当第一次读数时,将row上的负电压去掉, 同时将column上的电压转为小的正电压(Vtransfer),电荷从column上转移到row上(图2中B到C),即可读出在row上聚集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压,此为第一次读数。又经过一段积分后, 将column上加以负电压(Vintegrate),row上加以正电压(Vintegrate),此时电荷从row电极下转移到column电极下, 此时又可读出row电极上的电压变化, 即第二次读数(图2中C到A), 然后再在row上加以负电压,column上加以正电压, 使电荷再转移回到row电极下, 并重复第一次读数的过程,当全部积分结束, 进行最后一次读数时, 在两个电极上同时加以正电压, 使电荷注入CID基体, 此时都出row电极上电压的变化即为最后一次读数的结果, 此过程如图2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0/201310181857_471764_1827064_3.jpg图2: CID读数过程从这个读数过程大家可以看出, 每个CID检测单元均包含有两种读出方式,一种方式为在积分过程中进行的循环读出方式, 如上图中的第一,第二次读数, 在这种读出方式中,电荷是在两个电极之间移动,而没有损失,即电荷本身没有受到读数过程的破坏, 因而这种读出方式叫做非破坏性读数(Nondestructive Readout), 即NDRO; 另一种读出方式是在积分过程结束时使用的, 如上图中的最后一次读数, 当这次读数完成后, 所有的电荷都不存在了, 因而这种读出方式叫做破坏性读数(Destructive Readout), 即DRO; 将其中1到n次读出的资料除以其相应的积分时间,并将n次的资料进行平均, 即得到这次曝光的积分资料.前一种读出方式, 也叫随机存取积分方式(Random Access Integration), 即RAI, 是CID的独特功能, 是其它任何固体检测器都没有的, 这一特性对于光谱分析仪器来讲,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有效提高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 SNR)将多次读数的结果进行平均, 可以有效的降低读出噪音, 却不减小信号, 因而可有效提高信噪比, N次读数的读出噪音为单次读数的1/√N.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0/201310181859_471766_1827064_3.jpg Averagingthe results of a number of NDROs introducesno photon noise . As a result, thisprocedure can be employed for improving theSNR of a photo-flux measurement. Bycomputer summation of a number ofnondestructive reads of the chargeinformation in a detector element, the readnoise, or the noise introduced bythe detector and associated electronics, canbe reduced. This is similar to,but not be same as, conventional signalaveraging. If the noise is a white orrandom noise source, then the noise is reducedin proportion to the squareroot of the number of NDROs performed. In apractice, read noise can bereduced by over a factor of 10 by the process ofaveraging multiple NDROs. 2. 防止检测器溢出(Blooming)溢出就是当某个检测单元上受到较强的光照射时, 产生的电荷数量超出了其本身的容量, 因而溢出到其相邻的检测单元上, 致使其相邻的数个甚至一片检测单元都无法读出正确信号的现象("Blooming"is the spillover of light from a pixel that can hold nomore electrons intoadjacent pixels). 由于CID能够随时检查每一个检查单元上的电荷数量, 当某个检测单元上的电荷数量达到其预先设定的值时, 即进行DRO读数, 将全部电荷注入基体, 因而有效的防止了溢出的发生.3. [siz

  • 【资料】-原子发射检测器(AED)原理及检测条件选择

    [b]原子发射检测器原理及检测条件选择[/b]原子发射检测器(AED)是近年飞速发展起来的多元素检测器。它是利用等离子体作激发光源,使进入检测器的被测组分原子化,然后原子被激发至激发态,再跃迁至基态,发射出原子光谱。根据这些线光谱的波长和强度即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所以,AED属光度学检测法。由于它是原子(或原子离子)而不是分子激发后发射光,故有原子发射检测器之称。AED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和应用。如:①AED可以以选择性和通用性两种方式工作:若用杂原子通道,AED可作为选择性检测器,且其选择性较其他[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检测器(如ECD、FPD、ELCD等)更高,若用碳、氢通道,AED即为通用性检测器,且灵敏度高于FID;②AED对元素周期表中除氦以外的任何一种元素均可检测,属多元素检测器,可用于测定未知化合物的经验式和分子式;对未知物鉴定,AED是MSD、FTIR(,的有力补充手段;③由于AED选择性强,可降低对复杂混合物高分辨分离的要求,对未完全分离峰亦可分别检测;④由于AED的相对响应因子几乎是恒定的,不用标样亦可准确定量。近年,AED的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大,它是一种十分有发展前景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检测器。AED工作原理和仪器结构一、仪器结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联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原子发射光谱仪(也称原子发射检测器)、色谱仪和光谱仪之间的接口(包括传输线、溶剂放空系统、谐振腔、等离子体放电管及微波发生器等)以及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系统等四大部分,本文着重介绍HP5921 A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AED仪器系统中的接口和光谱仪。1.接口(1)传输线及其加热系统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AED结构示意图见图3-4-1。接口部分由三个加热区构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区加热单元、传输线及谐振腔单元。传输线结构与以往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MIP相同,不同之处是内层不锈钢管内径增大到1.17mm,谐振腔单元(如图3-4-2所示)用70W加热筒为放电管入口侧提供热量,传输线的末段塞进3$块的埋头孔,并伸入谐振腔的毛细管连接件的后面。接口的设计使得石英毛细管柱由色谱炉中伸出并通过接口直接塞入放电管中,石英毛细管出口端通常置于离等离子体末端8~15mm处,使用填充柱时,以石英毛细管传输线连接柱出口到谐振腔单元。[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11/200611111550_32062_1613333_3.gif[/im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