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色谱体外分析方法

仪器信息网色谱体外分析方法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色谱体外分析方法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色谱体外分析方法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色谱体外分析方法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色谱体外分析方法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色谱体外分析方法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色谱体外分析方法相关的解决方案。

色谱体外分析方法相关的论坛

  • 【转帖】采用UPLC/Xevo G2 QTof对1μM维拉帕米进行快速而灵敏的体外代谢物鉴定

    目的使用ACQUITY UPLC®/Xevo™ G2 QTof质谱系统及MetaboLynx™ XS应用管理软件,鉴定通过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而获取的1 μM维拉帕米的代谢物。背景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一线药品因存在安全性顾虑而退出市场,人们对药品研发过程中的药物代谢和毒性研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如今,在药物发现和研制阶段提早进行药物代谢研究的趋势已比较明显。普遍的做法是对母体药物进行体外代谢物研究,以便在药品开发早期迅速确定其弱点。在药物发现阶段进行代谢物鉴定的一项挑战是:需要提供快速而通用的方法,并且该方法应足够灵敏,以使体外孵育研究可在低μM浓度水平下进行,从而使其更接近于化合物的体内作用情况。一项典型的体外代谢研究还包括分析母体药物的代谢速率和途径。此类研究的理想分析方案需提供在模拟体内条件的底物浓度下对代谢物进行检测的分析速度和灵敏度。利用与UPLC/MSE联用的Xevo G2 QTof质谱系统,体外代谢物研究可在低μM水平下进行,同时具有较好的速度、灵敏度和选择性。http://www.bio-equip.com/imgatl/20115514946.jpg图1. 人肝微粒体维拉帕米(1μM)的孵育结果显示在MetaboLynx浏览器中。解决方案将浓度为1 μM的维拉帕米与人肝微粒体在37°C下进行孵育,并分别在 0、15、30、60、120和 240分钟时加入等体积的冷乙腈终止反应。对样品进行离心,并取上清液直接进样。采用沃特世ACQUITY UPLC®系统,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7 μm、2.1 x 100 mm),进行色谱分离。流动相由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组成,进样量为5.0 μL。在ESI正离子模式下,使用Xevo G2 QTof质谱仪采用UPLC/MSE技术进行数据采集,这样一次进样即可同时获取母离子和产物离子的数据。MetaboLynx XS应用管理软件用于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在MetaboLynx浏览器中(如图1所示)。产物离子信息同时进行处理,并显示在MetaboLynx浏览器中的碎片分析窗口内(图2)。通过对多个孵育时间点的样品进样分析,母体药物的清除曲线和代谢物的形成曲线可在同一次试验中同时获取(如图3所示)。http://www.bio-equip.com/imgatl/20115514643.jpg图2. 碎片分析窗口中所显示的MS/MS信息。http://www.bio-equip.com/imgatl/20115514816.jpg图3. 维拉帕米的清除曲线(3A)及其代谢物的形成曲线(3B)。通过采用UPLC/MSE 数据采集策略,再加上具有化学智能的MetaboLynx XS数据处理工作流程,只需进行一次液相色谱进样即可快速完成所有代谢物的鉴定工作。通过在多个时间点进样,可比较容易地获取低浓度(μM)孵育水平下目标药物的代谢速率和途径。因此,产能最大化的目标即可轻松实现。总结这个应用表明:通过使用配备UPLC/MSE 和MetaboLynx XS工作流程的Xevo G2 QTof质谱系统,体外代谢物研究可在低浓度(μM)水平下进行,同时具有较好的速度、灵敏度和选择性。

  • 非索非那定对映体柱前手性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选择R-(+)-苯乙基异氰酸酯作为手性衍生化试剂,与非索非那定生成氨基甲酸酯衍生物,通过反相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法实现对映体的分离分析。非索非那定两个对映体衍生物在25~1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0.9989),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建立的非索非那定对映体柱前手性衍生化反相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分析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体外细胞模型中盐酸非索非那定立体选择性分析。 详见姚青青等,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43(02)。

  • 体外真人发束购买

    [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color=#444444]有小伙伴知道发用产品体外实验用到的体外真发发束哪里买比较靠谱吗?在淘宝上看了半天都没有合适的[/color][/font]

  • 含银敷料的表征和银的体外释放实验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序号】:3【作者】: 程祥1,2赵玉云3邵安良【题名】:含银敷料的表征和银的体外释放实验方法研究及其应用【期刊】:药物分析杂志. 【年、卷、期、起止页码】:2015,35(03)【全文链接】:[url]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url]?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5&filename=YWFX201503022&uniplatform=NZKPT&v=9BFUu6WjUATKBFbUFZ-uLRhxk2PxFdYv-46QKDvPVpAHEv4zQg2-oInOzgfKDBkZ

  • 基于体外数据模拟和预测体内PK

    近两年,中国涌现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新药候选物,这些候选物在人体内的PK行为会是怎样?制药企业、临床试验机构、政府法规部门、科研单位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FDA、EMA等法规部门、TOP20制药企业近年来都引入和推荐采用Modeling & Simulation的方法,对药物体内药动行为进行合理的预测,有效地将体外的数据转化成为体内的PK参数。美国生理药动模拟软件GastroPlus是基于模型的药物开发方法的模拟工具,可整合众多的体外数据和信息去模拟药物的体内行为,从而进行有效的种属间外推。

  • 柱外体积是什么?它对色谱分析有什么影响?

    柱外体积(extra-column volume)它具体指的是从进样系统到检测器之间,色谱柱以外的流路部分中流动相所占有的体积。这个体积包括了进样器、混合器、色谱柱前后的连接管路、连接配件等所产生的空间,以及检测器流通池的体积。 额外柱体积对峰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峰形对称性 峰形对称性的优劣对峰面积和分离度有很大影响,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柱外死体积引起的峰形异常有个特点:对先出的峰影响大,对后出峰影响小。这是因为流动相在通过柱外体积时,先流出的组分在柱外体积中停留时间较长,导致峰形展宽和拖尾。 2. 峰宽和分离度 额外柱体积的增加会导致峰宽增加,因为样品分子在柱外体积中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扩散。 峰宽的增加会降低色谱柱的分离度,使得相邻峰之间的分离变得更加困难。 3. 分析时间和灵敏度 柱外体积的增大会导致分析时间延长,因为样品分子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通过柱外体积到达检测器。 分析时间的延长可能会降低分析的灵敏度,特别是对于低浓度样品的分析。 [b]解决方案[/b] 为了减小额外柱体积对峰形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优化系统配置:使用低死体积的进样器、连接管路和检测器流通池,以减少柱外体积。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根据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长度和内径,以平衡分离度和分析时间。 调整流动相条件:通过调整流动相的组成、流速和温度等条件,优化峰形和分离度。 反冲色谱柱:如果柱头污染或塌陷导致裂峰,可以通过反冲色谱柱来解决问题。

  • 【求助】体外透皮吸收时间如何确定

    请教了,我做一个乳膏,用法是一天一次,若做体外透皮吸收的话,应该在透皮吸收仪上测定多长时间,也就是说我最长取样时间定为多少合适。[em09501]

  • 体外循环术中灌注流量的高精度自动控制解决方案

    体外循环术中灌注流量的高精度自动控制解决方案

    [align=center][size=16px][img=体外循环术中灌注流量的高精度自动控制,600,41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71116037597_5912_3221506_3.jpg!w690x478.jpg[/img][/size][/align][size=16px][color=#990000][b]摘要:在目前的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需要灌注师快速而精确地操作使得血液流速调节到期望的目标值。基于国外文献报道的血流量自动控制方法和装置,本文提出了技术改进且国产化解决方案。通过本解决方案中增加的国产系列电控夹管阀、电控针阀和具有远程设定值功能的超高精度PID控制器,可以使得体外循环过程中的静脉和动脉血流量控制真正实现高精度的自动化控制,在满足临床应用和研究需求的同时,可降低灌注师的操作难度和医疗事故。[/b][/color][/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990000][b]~~~~~~~~~~~~~~~~~[/b][/color][/size][/align][size=18px][color=#990000][b]1. 问题的提出[/b][/color][/size][size=16px] 体外循环(CPB)设备在心脏手术期间临时替代心肺功能,以维持体循环。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时,需要将手术病人静脉血从体内引出,通过体外循环机氧合后回输至体内动脉管道、静脉回流管、左心房引流管、心内吸引管、普通吸引管等管道,并维持血流量、静脉储库水平、氧气浓度、氧气血流量和血液温度,其中对血液流速的控制要求非常高,稍有错误就会导致循环障碍和大量空气栓塞,从而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size][size=16px] 在CPB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灌注师快速而精确地操作三个装置(静脉侧阻隔器、动脉侧阻隔器和离心泵)来将血液流速调节到期望的目标值,不正确的操作会导致气栓并改变静脉储血水平而导致意外的血压波动,从而将患者置于危险之中。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有助于自动调节血液流速的装置以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和降低灌注师工作强度,为此文献[1]提出了一种体外循环过程中动脉侧血流量的自动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990000][b][img=体外循环血流量自动控制结构示意图,650,35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71117325921_65_3221506_3.jpg!w584x316.jpg[/img][/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990000][b]图1 体外循环血流量自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b][/color][/size][/align][size=16px] 尽管文献[1]提出了一种体外循环过程中动脉侧血流量的自动控制方法和相应装置,但距离真正的临床应用还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size][size=16px] (1)尽管文献[1]给出了静脉侧和动脉侧血流量调节用的手动和自动阻隔器的具体型号,但我们并未在阻隔器厂家官网上查到相应型号阻隔器的具体产品和相应技术参数。因此,为了真正实现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明确阻隔器产品,甚至是国产化替代。[/size][size=16px] (2)动脉侧血流量自动控制的目的是要自动调节动脉侧血流量的变化始终要与静脉侧血流量的变化保持快速同步和相同,但文献[1]给出的控制模型和控制策略过于复杂,较难真正的工程化实现。[/size][size=16px] 针对文献[1]技术方案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文提出了可真正实现临床应用的解决方案,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并可完全采用国产化相关产品予以实现。[/size][size=18px][color=#990000][b]2. 解决方案[/b][/color][/size][size=16px] 基于文献[1]所述的动脉侧血流量自动控制技术方案,我们进行了改进,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相关所用部件,改进后的自动控制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990000][b][img=改进后的体外循环血流量自动控制结构示意图,650,31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71118025749_1493_3221506_3.jpg!w690x331.jpg[/img][/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990000][b]图2 改进后的体外循环血流量自动控制结构示意图[/b][/color][/size][/align][size=16px] 解决方案的改进内容之一是采用国产的电控夹管阀来代替文献[1]中所用的阻隔器,这种电控夹管阀可以通过0~10V的直流电压信号来改变加持力以调节管路导通口径的大小,从而实现对管路中的流体流量进行调节。由此可见,这种电控夹管阀可以很方便的被用来进行静脉侧和动脉侧血流量的手动或自动调节。[/size][size=16px] 尽管电控夹管阀和自动阻隔器可以用来对体外循环系统中的血流量进行调节,但存在的问题是会带来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会对自动控制精度带来严重影响,这也是文献[1]控制模型非常复杂的主要原因。文献[2]对这种非线性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发现操作值与开度之间呈指数关系。[/size][size=16px] 为了解决管夹形式所带来的非线性问题,解决方案提出的改进内容之二是采用NCNV系列的电控针阀。NCNV系列电控针阀具有非常高的线性度,且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以及不同的孔径尺寸,常用于气体和液体介质的真空、压力和流量的精密调节。尽管采用电控针阀可以很好的解决夹管阀非线性所带来的控制精度问题,但电控针阀存在的重要问题是针阀需要接触所调节的流体介质,不能像夹管阀那样与流体介质不发生接触。[/size][size=16px] 为真正使动脉侧血流量能快速与静脉侧血流量保持同步和相同,本解决方案提出的重大改进是采用具有远程设定点功能的VPC2021系列高精度PID控制器,控制器的具体特性和功能如下:[/size][size=16px] (1)具有两个输入信号接收通道,其中主输入通道接收动脉侧流量计信号,并由主控输出通道输出控制信号对动脉侧电控夹管阀/针阀进行调节;而辅助输入通道接收静脉侧流量计信号,此接收到的静脉侧流量信号则作为动脉侧流量控制的设定值。通过这种辅助输入通道的这种远程设定值功能,可使得动脉侧的流量控制始终以静脉侧的流量为跟踪控制目标。[/size][size=16px] (2)控制器具有超高的测量精度和控制精度,其中24位AD、16位DA和0.01%最小输出百分比,并采用了无超调的PID控制模式,这非常适用于体外循环装置中的高精度血液流量控制。[/size][size=16px] (3)控制器具有RS485通讯接口,并执行标准的MODBUS协议。控制器自带测控软件,在计算机上运行软件可实现控制器参数设置、驱动运行、过程参数的采集、曲线显示和存储,无需再进行程序编写就可组成软硬件控制系统用于临床应用和研究。[/size][size=18px][color=#990000][b]3. 总结[/b][/color][/size][size=16px] 通过本解决方案中增加的国产系列电控夹管阀、电控针阀和具有远程设定值功能超高精度PID控制器,可以使得体外循环过程中的静脉和动脉血流量控制真正实现高精度的自动化控制,在满足临床应用和研究需求的同时,降低医疗事故和灌注师的操作难度。[/size][size=18px][color=#990000][b]4. 参考文献[/b][/color][/size][size=16px][1] Takahashi H, Kinoshita T, Soh Z, et al. Automatic control of blood flow rate on the arterial-line side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C]//2021 43rd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 Biology Society (EMBC). IEEE, 2021: 5011-5014.[/size][size=16px][2] Takahashi H, Soh Z, Tsuji T. Steady-state model of pressure-flow characteristics modulated by occluders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systems[J]. IEEE Access, 2020, 8: 220962-220972.[/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990000][b][/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b][color=#990000]~~~~~~~~~~~~~~~[/color][/b][/align][size=16px][/size]

  • 【创新】专家研制新型的纳米材料 健康洗血有望体外实施

    一张看似无奇的医用无纺布,经过改造可以成为有效过滤血液中“废物”的工具。上海有机所曹阿民研究员课题组日前研制的纳米功能吸附材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体外净化血液方法,若能设计成医疗器械应用于临床,可能让高血脂患者享受痛苦少、见效快的“健康洗血”。   对于血脂高,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科学家曾尝试过一些物理方法,如利用二氧化硅或高分子凝胶柱等粉体材料来过滤血浆,但后者治疗费用昂贵,不利于推广。新研制成功的纳米功能吸附材料,不仅可以起到明显的过滤作用,且成本相对低廉,推广应用于临床的希望也就较大。  “打个比方,像磨豆浆一样,血液流经这种材料之后,原本活跃其中的有害物质都像渣子一样被留在无纺布上,过滤后的血就像新鲜豆浆一样健康。”专家表示,用于过滤的无纺布内部孔径在100纳米-5.0微米之间,刚能把高血脂的凶手———低密度脂蛋白筛出。  尽管采用此方法是在体外进行洗血,相对于传统的吃药疗法,操作程序较复杂,但专家仍十分看好它的前景,表示该项目计划将进一步攻关,在提供更多医疗思路的同时,力争降低治疗成本。

  • 【原创大赛】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苯并芘大鼠肝脏线粒体的代谢产物

    【原创大赛】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苯并芘大鼠肝脏线粒体的代谢产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苯并芘大鼠肝脏线粒体的代谢产物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苯并芘及其在大鼠肝脏线粒体中的六种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使用乙腈、水梯度洗脱作为流动相,紫外探测器分析得到苯并芘的羟基化代谢产物以及苯并芘酮,包括3-羟基苯并芘、9-羟基苯并芘、苯并芘4,5-二氢二醇、苯并芘-7,8-二氢二醇、9,10-二羟基-9,10-二氢苯并芘、苯并芘二酮。其中苯并芘二酮含量最低。该实验结果对于推断细胞CYP1A1酶在体内体外模型中对于苯并芘增毒和解毒作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前言:苯并芘是苯与芘稠合而成的一类多环芳烃,苯并芘和其他多环芳烃主要是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或热解生成,并且在环境中普遍存在。除了污染空气的吸入,摄入的主要途径有吸烟和饮食以及一些职业的摄入如煤、焦炭、沥青的燃烧以及煤焦油的使用。苯并芘能够导致细胞毒性、致畸致突变的毒性以及致癌的毒性。动物实验长期暴露于苯并芘中可导致动物的皮肤、胃、肺组织的癌变。苯并芘在作用于DNA之前需要代谢活化,这也是苯并芘发挥毒性很重要的代谢步骤。细胞色素P450(CYP)酶和环氧化物酶是主要的苯并芘的活化酶,首先CYP酶将苯并芘氧化为环氧化物然后在环氧化物水解酶的作用下生成二氢二醇,CYP同工酶将其进一步的活化为活性成分苯并芘-7,8 - 二氢二醇-9,10 - 环氧化物(BPDE),其可作用于DNA,其优先在鸟嘌呤残基上形成加合物,该加合物是BPDE在体内体外试验中于DNA主要的加合物。在CYP酶中,CYP1A1和B1认为是BaP代谢活化中重要的酶,但是CYP1A1在体内排毒的作用较大于其活化BaP的作用。为了解释这些发现,BaP的体内体外代谢与解毒作用应该进一步进行评价,定性和定量分析BaP在CYP同工酶和环氧化物酶下的所有代谢产物,以及这些致癌物与DNA加成物的评价也很有必要。本实验优选色谱条件使得BaP在大鼠肝脏线粒体内的代谢产物能够很好的分离以及通过紫外检测器灵敏的检测。苯并芘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步骤: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9/201409291248_516273_2360169_3.jpg材料和方法试剂甲醇(色谱级)乙腈(色谱级),苯并芘 ,NADP+,葡萄糖-6-磷酸,二喹啉甲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微粒体的制备微粒体来自于10只SD大鼠的肝脏,预先用苏丹I处理。微粒体蛋白质浓度通过二辛可宁酸蛋白质测定法测定,牛血清蛋白作对照。CYP同工酶的含量通过示差光谱测定。孵化体系:用于研究BaP代谢的孵化体系包含有100mM磷酸钠缓冲液(pH7.4),NADPH生成体系(1毫NADP+,10mL D-葡萄糖-6 - 磷酸,1U/mL的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0.5mg的微粒体蛋白质,50μM的BaP(溶于5μl甲醇),总体积为500微升。通过加入50μl的NADPH生成体系来启动反应的发生。孵育体系通过未加入酶体系或无NADPH生成体系或无的BaP来控制。孵化在敞开的试管中进行(37℃),20分钟后,取5μl 1mM的非那西丁乙醇溶液加入作为内标物。BaP的代谢物用乙酸乙酯(2×1毫升)萃取两次,并蒸发至干。将样品溶解在25μl的甲醇,通过HPLC分离。BaP代谢物的HPLC分析:安捷伦液相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可见检测器,色谱柱为diamonsil 4.6﹡150﹡5u色谱条件:所用的色谱条件如下表: 时间流动相A(乙腈)流动相B(水)流速00%100%0.6ml/min3530%70%4060%40%4580%20%50100%0%我们还对代谢产物进行了质谱

  • 【金秋计划】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外肠吸收研究

    木犀草素(luteolin),别称草木犀、黄示灵等,大多以糖苷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多种中药材、天然药用植物[1]及蔬菜[2]中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色素成分,可以作为食用色素添加于食品中。木犀草素的化学名为3′,4′,5,7-四羟基黄酮(3′,4′,5,7-tetrahydroxyflavone),物理状态为淡黄色结晶状粉末,熔点为330 ℃,包含4个酚羟基,具有弱酸性,可溶于碱性溶液中,因脂溶性高而难溶于水,从而阻碍了其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3]。木犀草素具有抗炎和抗菌[4-5]、抗氧化[6]、抗肿瘤[7]、神经保护[8]、抑制肺纤维化[9]及肺癌[10-11]和心血管疾病[12]等多种药理作用。由于水溶性差(仅为6.0 mg/L)、生物利用度率低等原因限制了其成药性和临床应用。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展了增加木犀草素溶解度的研究,如微球[13]、纳米胶束[14]、金属配合物[15]、自微乳[16]、脂质体[17]等,并明显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这表明木犀草素的肠道渗透性不是限制其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其属于生物药剂学系统II类药物。因此,采用制剂技术提高木犀草素的溶解性是可以改善其成药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将有利于推广其临床应用。然而上述开发的剂型仍存在诸多的缺点,如工艺复杂、载药量低、生物安全性差、成本高等,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近年来,逐步发展成熟的纳米混悬剂[18]作为一种新剂型,与传统纳米制剂相比,它具有载药量高、溶出度高、添加剂用量少、易于放大生产等优点。因此,本实验尝试将难溶性木犀草素制备成纳米混悬剂以提高其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改善其成药性和临床优势。 为此,本实验首先采用微沉淀-高压匀质法制备口服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luteolin nano-suspension,LNS),并以纳米粒的粒径、稳定性、多分散性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ζ电位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筛选LNS的稳定剂和最优药物-稳定剂比;接着,对LNS的理化性质进行考察,并分析其物理状态和体外溶出行为;最后通过大鼠外翻肠模型考察药物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转运情况,探索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速率和最佳部位,预测纳米混悬剂可能存在的体内吸收行为,既可以用于木犀草素口服给药的潜在剂型,也为其进一步加工成其他剂型研究提供基础。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ZNCL-BS180型恒温磁力搅拌器,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AL104-1C型精密分析天平,上海鼎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NS1001L型高压匀质机,意大利GEA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NIR[/color][/url]o Soavi公司;Nanotrac wave II型激光粒度仪型激光粒度仪,美国麦奇克有限公司;LC3100型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仪[/color][/url],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WY-103D型恒温振荡仪,上海智诚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H1650-W型医用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公司;DZF-603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JEOL 201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日本JEOL公司。 1.2 试剂 木犀草素原料药,批号JZ19021403,质量分数97.0%,南京狄格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木犀草素对照品,批号ps1032-0025,HPLC质量分数≥98%,成都普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onate,SDS),医药级,河南圣拓实业有限公司;泊洛沙姆188(Poloxamer 188,Pluronic,F68),医药级,西安天正药用辅料有限公司;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D-α-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医药级,上海惠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分析纯,天津市德恩试剂有限公司。 1.3 动物 SD大鼠购买于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体质量(200±20)g,合格证号:SCXK(豫)2017-0001。所有动物实验均经过河南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HUSOM2019-216)。 2 方法与结果 2.1 LNS的制备 2.1.1 LNS中稳定剂的选择 将40 mg木犀草素原料药超声溶解于1 mL的DMSO中作为有机相,再取等量的稳定剂(SDS、F68、TPGS)溶解于纯水中(作为水相,或称反溶剂相);在室温下,将有机相通过注射器快速注入转速为1 800 r/min的反溶剂相中,继续搅拌10 min,得到预混悬剂;将预混悬剂转移至高压匀质机中,分别以20.0、50.0、80.0 MPa的压力循环匀质5、5、25次,得到LNS。 利用动态光散射仪分别考察LNS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表面电荷(ζ电位)和稳定性。本实验以不同稳定剂(SDS、F68、TPGS)制备的LNS粒径大小、PDI、ζ电位结果如表1所示。3种稳定剂所制备的粒径均在100~500 nm。以SDS为稳定剂制备的纳米混悬剂粒径最大,以F68为稳定剂制备的纳米混悬剂PDI最大,以TPGS为稳定剂制备的纳米混悬剂ζ电位最大,但是3者没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预测稳定性来说,上述结果难以判断哪个稳定剂制备的LNS会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因此,本实验又对各种条件的贮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见图1。以SDS、F68为稳定剂制备的纳米混悬剂在1周内粒径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以TPGS为稳定剂制备的LNS粒径未出现明显变动,由此可知,本实验中以TPGS为稳定剂制备的LNS具有较好的物理稳定性。 2.1.2 LNS中药物-稳定剂质量比的筛选 将40 mg的木犀草素原料药超声溶解于1 mL的DMSO中作为有机相,再分别按照木犀草素与TPGS的质量比为1∶2、1∶1、2∶1称取TPGS,溶解于水中,得到反溶剂相;再按上述工艺制备LNS,得到不同药物-稳定剂质量比的LNS。利用动态光散射仪分别考察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分布、ζ电位和稳定性。不同药物-稳定剂比制备的LNS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见表2和图2。如表2所示,3种不同药物-稳定剂比制备的LNS的粒径分别为(289.3±6.6)、(210.7±2.0)、(34.6±3.7)nm,3种LNS的PDI接近,1∶2时ζ电位最大,2∶1时ζ电位没测到。虽然药物与稳定剂的质量比为2∶1时,其粒径与1∶2、1∶1时相差较大,但是粒径难以反映稳定性情况。因此,接下来考察了1∶2、1∶1、2∶1 3种不同比例下制备的LNS的稳定性,结果如图2所示。当药物-稳定剂比为2∶1和1∶2时,在2周内粒径变化幅度都较为明显,说明其稳定性表现均极差;而当药物-稳定剂比为1∶1时,制备的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基本保持稳定,表明其稳定性较好。因此,本实验最终选用药物-稳定剂比为1∶1。 2.1.3 最优制备处方和方法的确定 依照LNS的稳定剂及药物-稳定剂比的筛选结果,初步确定LNS的最优制备处方与方法如下:将精密称取40 mg的木犀草素原料药超声溶解于1 mL的DMSO中作为有机相;将40 mg TPGS搅动溶解于40 mL纯水中作为水相,将有机相快速注入转速为1 800 r/min的水相中,搅动10 min,得到预混悬剂;将制备的预混悬剂倒入高压匀质机的导入槽中,分别以20.0、50.0、80.0 MPa的压力,分别循环匀质5、5、25次,得到LNS。重复制备3批,以粒径、PDI和ζ电位考察制剂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稳定性。 2.2 LNS的表征 2.2.1 粒径、ζ电位及形态分析 将最优处方制备的3批LNS分别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PDI、ζ电位,结果LNS的粒径为(209.00±3.24)nm(n=3),PDI都低于0.228±0.013(n=3),粒径分布图见图3;ζ电位值为(?16.80±0.27)mV (n=3),较小的PDI和绝对值较大的ζ电位,意味着LNS可能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19]。 再取适量的LNS加蒸馏水稀释到适当倍数后,滴在覆有支持膜的铜网上,自然环境下干燥后,通过TEM观察其形态特征及大小,并成像,结果见图4。LNS呈现均匀分散的球形或椭圆形颗粒,粒径约为180 nm,比动态光散射测定结果较小,这可能是由于TEM样品为干燥品,导致粒子外层亲水部分失水而收缩[20]。 2.2.2 储存稳定性 将制备的LNS分别放在4 ℃和室温环境中,在预定的时间点取样,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PDI,连续考察14 d,每个样品平行操作3份,结果见表3。LNS在4 ℃和室温下储存2周后,粒径和PDI稍有增加,但变化范围都较小,说明该LNS的储存稳定性较好。 2.2.3 体外胃肠环境中的稳定性 以pH 1.2和pH 6.8的缓冲溶液模拟胃液和肠液,将制备的LNS分别以1∶1与上述2种缓冲溶液混合,并于37 ℃水浴中放置,在预定的时间点0、2、4、6、8、12、24 h时取样,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连续考察24 h,每个样品平行操作3份,结果见表4。在2种37 ℃的缓冲溶液中孵育24 h内,LNS的粒径和PDI几乎无变化,表明LNS在2种环境中能保持稳定,这表示LNS口服给药后,在经胃肠道给药时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这有利于木犀草素到达肠道后仍以纳米晶存在,从而有利于木犀草素的快速释放而获得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2.2.4 纳米混悬剂的物理状态研究 本实验选用DSC来确定LNS中的木犀草素晶型是否发生了改变,测试样品有木犀草素、TPGS、木犀草素与TPGS的物理混合物和LNS。以空铝盘作为空白对照,分别精密称取3~5 mg的木犀草素、TPGS、物理混合物(木犀草素+TPGS)、LNS干粉放于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仪中,N2流(40 mL/min)保护下,以10 ℃/min升温速度持续升温,升温范围设置为40~600 ℃,记录差式扫描量热分析图谱,所有测试样品重复分析3批,结果见图5。木犀草素和LNS、物理混合物均是结晶,其熔融温度为339.38 ℃,稳定剂对木犀草素的熔融温度基本无影响。这表明LNS中的木犀草素仍处于结晶状态,稳定剂的存在不会改变木犀草素的晶型。在木犀草素和LNS中,在50~150 ℃出现了1个宽峰,这可能是由于药物吸收了水分造成的。 再分别称取适量的木犀草素、TPGS、物理混合物(木犀草素+TPGS)、LNS置于X射线粉末衍射(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PD)仪中,以步进测定方式,散射角扫描范围设为5°~60°,电压设为40 kV,电流为30 mA,结果见图6。由图6可知,木犀草素在19.12、23.20、26.32 ℃有3个衍射峰,衍射峰的峰形较为尖锐,峰值较高,表明木犀草素的晶型为结晶型。稳定剂TPGS在15.72、17.48、22.86、25.60、29.26 ℃有衍射特征峰。制备成纳米混悬剂后,虽然LNS图谱中木犀草素的特征峰有所减弱,但与木犀草素相比,在相应位置特征峰均存在,进一步证实制备成LNS后木犀草素并未显著改变晶型,说明稳定剂的加入不会影响木犀草素的晶型,这与DSC分析的结果一致。 2.3 平衡溶解度与过饱和溶出度测试 为了测定木犀草素的平衡溶解度与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过饱和溶出度,本实验参考文献方法[21]建立了HPLC法。 2.3.1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Sino Chrom ODS-BP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水溶液(60∶40);柱温30 ℃;检测波长350 nm;体积流量1 mL/min;进样量10 μL。 2.3.2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木犀草素对照品2.50 mg,放入100 mL棕色量瓶中,以适量色谱甲醇使之完全溶解,并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得到质量浓度为25 μg/mL的木犀草素对照品储备液。 2.3.3 线性关系考察 采用色谱甲醇稀释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2.0、5.0、7.0、10.0 μg/mL系列的木犀草素对照品溶液,按“2.3.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分析,以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44 670 X-2 498.3,R2=0.999 8,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在0.5~1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 2.3.4 专属性、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 在建立的HPLC色谱条件下,木犀草素色谱峰不会受pH 1.2和pH 6.8的溶出介质、稳定剂TPGS、Tyrode液以及肠吸收液中所有成分的干扰(图7),表明本实验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能够满足体外溶出和肠吸收试验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要求。另外,其精密度实验的RSD为1.2%,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的样品加样回收率在99.67%~101.47%,RSD均小2%,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规定。 2.3.5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为了测定木犀草素在pH值为1.2、6.8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取5 mL 2种缓冲溶液各3份于西林瓶中,加入过量的木犀草素,将西林瓶置于恒温振荡箱中,在温度为37℃,转速为75 r/min条件下振荡24 h。取出各样品,3 000 r/min下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然后用0.2 μm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于进样瓶中,按照“2.3.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并计算木犀草素的平衡溶解度,结果可知,木犀草素在pH值为1.2、6.8的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3.83±0.23)、(7.81±0.13)μg/mL。 2.3.6 过饱和溶出度的测定 为了考察LNS体外溶出行为,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桨法进行。具体操作如下:在智能溶出仪中,以500 mL模拟胃液为溶出介质,温度为37℃,桨旋转速度为75 r/min,将30 mL LNS加入溶出介质中,以相同质量浓度的木犀草素乙醇溶液作为对照,二者均平行操作3份。以药物刚接触溶出介质开始计时,分别于5、15、30、60、120、130、150、180、240、360、480 min时取样4 mL,取完样后立即补充4 mL相应的新鲜溶出介质。另外,于120 min取样后,每个溶出杯中分别加入适量的Na3PO4溶液,调节pH值为6.8,以模拟肠液。将所取样品溶液经0.2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置于进样瓶中,照“2.3.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累积溶出度,结果见图8。为了测定过饱和溶出水平,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介质中药物的质量浓度都应保持远远大于药物的饱和溶解度[22]。结果如图8所示,在pH 1.2和pH 6.8时,木犀草素-原料药的过饱和溶出始终低于对应的平衡溶解度,LNS的过饱和溶出始终高于对应的平衡溶解度,说明制剂的过饱和度高;在溶出介质的pH值调为6.8后,过饱和溶出水平明显下降,在150 min后过饱和溶出水平逐渐稳定,说明LNS能维持较高的过饱和溶出水平。 结果表明,LNS较木犀草素原料药具有明显优势,其饱和溶出度约是木犀草素原料药的15倍,过饱和度高并能维持较长时间,可以延缓药物在体内因析出晶体而沉淀的过程,从而使稳定剂在较小用量下也能保证药物分子成溶解态,提高了原料药的溶解度,有利于增加其生物利用度[23]。 2.4 小肠吸收实验 为了探索LNS对木犀草素在胃肠道的吸收部位和吸收速率的影响,采用外翻肠囊法[24]研究LNS在肠道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以探究药物在肠道内的最佳吸收部位。 2.4.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2.3.1”项下相应体积的储备液,置于50 mL棕色量瓶中,用Tyrode液定容至刻度,摇匀,配制出质量浓度为1、2、4、8、16、32、40 μg/mL木犀草素对照品溶液。 2.4.2 线性关系考察 按照“2.3.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以木犀草素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为Y=45 475 X-19 575,R2=0.999 6,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在1~4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 2.4.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大鼠按实验质量浓度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实验前12 h禁食,自由饮水。颈椎脱臼处死,打开腹腔,小心分离出小肠,分别截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相应肠段各10 cm,用生理盐水冲洗至无内容物流出。将肠段放入37 ℃ Tyrode液中,冲洗,在不损伤肠管的情况下,小心剥离肠表面的脂肪及血管,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将肠管一端结扎,用光滑的玻璃棒外翻,用Tyrode液冲洗过后,向不同肠段中注入3 mL的空白Tyrode液后将另一端也进行结扎形成囊状的肠管。将肠管放入盛有Tyrode液的烧杯中,实验中始终保持37 ℃的恒温,并不断通入95% O2/5% CO2的混合气体。平衡5 min后,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出,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15、0.30、0.60 mg/mL)的木犀草素及LNS药液。以肠囊和药液接触时开始计时,取样时间点分别为15、30、45、60、75、90、105、120 min,每个时间点从肠囊内取样500 μL,同时补充同温同体积的空白Tyrode液。待试验结束后,将各段肠囊置于空白Tyrode液中孵育1 h,以清除掉肠囊及肠组织中残留的药物;随后将上述用于木犀草素和LNS吸收实验的各肠段互换,再按上述操作同法重复试验,以进行自身对照交叉试验的后段实验。取上述肠吸收液,加入甲醇500 μL,超声混匀,15 898×g离心(离心半径6.32 cm)2次,每次15 min,取上清液用0.2 μm滤膜滤过,取续滤液适量即得。 按照“2.3.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并计算药物在各时间点的累积吸收量(Q,μg)和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μg/(mincm2)],结果见图9。 由公式计算不同质量浓度下木犀草素在各个时间点的累积吸收量(Q)。 Q是每个时间点木犀草素的累积吸收量,Ci是每个时间点的实际检测质量浓度,V1是加入肠囊内的空白Tyrode液,V2是每次取样的体积 由图9可知,通过对比2种制剂在各肠段中不同质量浓度的药物吸收情况,可以发现药物的同一时间点的吸收量表现出质量浓度相关性。相同质量浓度下,在各肠段中2制剂组吸收量相比,LNS组的药物累积吸收量显著大于木犀草素溶液组,表明LNS相比于木犀草素溶液能够促进药物在肠道的吸收。 根据小肠内(4个肠段)的Q值,通过线性拟合,由公式Ka=L(斜率)/A(肠管平铺面积)求得吸收速率常数(Ka)和相关系数(R2),结果见表5。2种制剂中木犀草素在肠道的不同部位中的吸收速率大小顺序均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这可能归因于十二指肠和空肠肠段的吸收面积较大;这一结果还表明LNS并没有改变木犀草素在肠道内的主要吸收部位和机制。对比相同质量浓度、相同肠段中2种制剂的吸收情况可以发现,LNS中木犀草素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木犀草素溶液的情况,尤其是十二指肠和空肠中LNS和木犀草素溶液的木犀草素吸收速率差异更加明显,这表明LNS可以增加木犀草素的肠吸收,且十二指肠和空肠是主要吸收部位。 另外,还可以发现2种制剂在每一肠段中的吸收速率都存在显著的质量浓度相关性(P<0.01),但是2种制剂在同一肠段中的吸收速率随质量浓度增加而提高的程度有明显差异,即木犀草素溶液随质量浓度的增加,各肠段中吸收速率增幅增大,而LNS随质量浓度的增加,各肠段中吸收速率增幅减小,这些结果表明2种制剂在各肠段中的吸收均有质量浓度相关性,但其吸收速率与质量浓度之间均存在非线性关系,且仅在Ka<0.052时,木犀草素的肠吸收过程可能只受木犀草素溶解度限制,而不受吸收速度限制。然而,木犀草素的实际口服吸收情况是否符合上述规律以及其具体吸收机制如何,将有待于后期开展体内外吸收途径探索和体内药动学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3 讨论 3.1 稳定剂的选择及药物-稳定剂比的确定 由于不同的稳定剂中化学基团的差异,导致稳定剂与药物微粒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以及胶粒间的作用力都有明显差异,所以稳定剂种类会影响到纳米混悬剂的稳定性[25]。因此,本实验首先以粒径和稳定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法优化了LNS的稳定剂种类,并确定了以TPGS作为稳定剂能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考虑到稳定剂用量对稳定效果的影响[26],随后本实验又考察了药物-稳定剂比对纳米混悬剂的粒径、稳定性、PDI、ζ电位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药物-稳定剂比为1∶1。 3.2 LNS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及研究 3.2.1 波长的选择 木犀草素对照品与稳定剂TPGS在紫外波长200~800 nm扫描,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在207、254、350 nm 3处波长处有强吸收;而TPGS在219、286 nm显示出强吸收,350 nm处没有显示出强吸收。为了排除稳定剂TPGS对木犀草素测定的干扰,选用350 nm作为木犀草素的测定波长。 3.2.2 Tyrode溶液的配制 在木犀草素的肠吸收情况研究中,虽有文献报道了外翻肠囊模型和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27-29],但关于木犀草素及其制剂在大鼠不同肠段中的吸收情况鲜有报道,且大多数文献对其吸收情况所提甚少。 本实验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法,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能够保留较为完整的肠道组织和黏膜特性,其实验结果与机体药物吸收水平比较接近,具有说服力;但肠外翻肠囊法也存在缺点,如长时间暴露在体外,肠管没有血管和神经的控制,肠黏膜功能和形态会失去作用。因此,本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Tyrode培养液改善肠管的存在环境,具体配制方法如下:将NaCl(8.0 g/L)、KCl(0.2 g/L)、CaCl2(0.2 g/L)、NaHCO3(1 g/L)、NaH2PO4(0.05 g/L)、MgCl2(0.1 g/L)、葡萄糖(1.0 g/L),用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稀盐酸调pH值为7.2~7.4,由于CaCl2不好溶解,应在其他无机盐溶解完全后再加入,葡萄糖于临用前再加入。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连续通入95% O2/5% CO2,保证了在实验期间肠管上肠黏膜的活性。实验证明用该模型了解药物的离体吸收,其结果可靠。 3.3 LNS的过饱和溶出 药物在纳米混悬剂中所处的物理状态关系着其粒径和溶出稳定性,通常无定形药物微粒具有较高的饱和溶出度,但其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因此物理稳定性差,容易引起纳米混悬剂粒径分布发生变化,同时溶出速率和溶出度下降;而结晶型药物具有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随着其粒径的减小,其饱和溶出度会明显提高[30]。根据本实验对LNS中木犀草素物理状态的研究结果可知,本实验制备的LNS中木犀草素以结晶形式存在,这表明LNS可能存在稳定的粒径和溶出度。 在过饱和溶出实验中发现,相比于木犀草素原料药,LNS具有显著的长期高过饱和溶出水平,这可归因于LNS中药物以粒径远小于原料药的状态存在,正如开尔文定律所描述的小粒径药物具有高溶解度一样[31]。药物的长期高过饱和溶出水平将有助于避免或减少口服给药后因胃肠道pH变化而引起的析晶沉淀现象,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速度和时间,提高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综上所述,本实验制备的LNS,分散性和储存稳定性良好,方法也简单易行,本实验建立的木犀草素体外分析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知,该方法快速、可靠、准确度高,适合LNS的体外溶出和外翻肠囊吸收实验研究。 同时,外翻肠实验表面,LNS能促进药物在肠道的吸收,可作为木犀草素口服给药的潜在剂型,也为其进一步加工成其他剂型研究提供坚实基础。同时,在木犀草素肠道吸收的具体机制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 求助大神!体外消化模拟

    求助!牛乳体外消化模拟如何根据消化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推导到牛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我想求一下氨基酸的生物利用率,谢谢大家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与评价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与评价 一、分析方法的设定依据:(一)重视并做好文献总结、整理工作;(二)充分了解待测药物的特性及体内存在状况;(三)明确测定的目的要求;(四)实验室条件。二、方法建立的一般实验步骤:(一)以纯品进行测定:以一定量纯品按拟定方法进行测定。求得浓度与测定响应值之间(如吸收度、色谱峰高或面积等)的关系,浓度线性范围,最适测定浓度,检测灵敏度,测定的最适条件(pH、温度、反应时间)等等。(二)以经过纯化处理过的空白样品进行测定;(三)空白样品添加标准后的测定:血样等样品中添加一定量标准品后进行测定,求得样品回收率数据,检验生物样品对测定有无干扰等。(四) 体内实际样品测定:有时用体外建立的方法去测定体内取得的实样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故要强调对药物体内过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时也采用专属性强、已证明适用于体内实样测定的步骤和方法作为对照测定,并以此来检验所建立的方法的实际可行性。三、方法的评价:(一)准确度(Accuracy):测定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常用回收率(Recovery)数值间接反映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可通过与其他已建立的方法进行比较的办法(参比方法)来加以反映。回收率100%当然好,但很难达到。重要的是每次测定要保持稳定。(二)精密度(Precision):测定结果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测定间偏差越小,对测定的要求也越高(花费大);浓度与RSD值间存在反比关系,RSD在10%以内的方法可认为是可接受的。(三)灵敏度(Sensitivity):“一种方法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合物的最小量”。常用最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或最低检测量(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来表示。LOD范围在ng(10-9g)~10-18g。(四)专属性或选择性(Specificity or Selectivity):是指测定的信号(响应)是属于被测药物所特有的。若有干扰就需改进测定方法或改用具有分离能力(如色谱法的专属性较吸收光度法为高)的方法或专属性较强的方法进行。(五)不同方法测得结果的相关程度(Degree of correlation)的比较:用一有相当专属性和可靠性的方法与新建方法同量测定,以相关系数γ(Correlation coefficient)表示相关程度。γ一般要求在0。95以上。此外,还应从方法的可靠性、每个样品测定耗时多少、操作的难易及技术要求及仪器、设备要求、费用多少等等方面加以考虑。

  • 关于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问题

    在做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具体的实验操作如下,110μLpbs(Ph6.8),各样品梯度100-200-400-800-1600-3200μg/mL各20μL,还原型谷胱甘肽(1mg/mL)10μL,20μL酶溶液,37℃反应15min后,加20μLPnpg(2.5mmol/L),继续37℃反应15min,80μL碳酸钠(0.2moL/L)终止反应。每次加完试剂后,谷胱甘肽、酶、pnpg保存在-4°的冰箱。样品组:样品+pbs+酶+底物+碳酸钠+谷胱甘肽 样品空白:不加底物 对照组:无样品 空白对照:无样品无底物。最终实验结果:大多数100-200-400分子比分母大,1减去后是一个负数,没抑制率。后面做了阿卡波糖阳性药物,在100-200-400也很难有抑制率,目前已经做了30次。认为操作没问题,是浓度太低没活性吗?

  • 体外医疗器械厂家,准备好RoHS了吗?

    从2016-7-22日后投放市场的体外医疗器械,需满足欧盟RoHS的要求,各位有做体外医疗器械的吗?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呢?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11.gif

  • 求助各位大神!关于体外消化模拟的问题

    求助各位大神,体外消化模拟过程中我想求一下氨基酸生物可及性,蛋白质粉水解度,如何把消化液测定得到的单位换算成原来样品的单位?求助各位大神,谢谢大家![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4/202004242058480232_9288_3380001_3.png[/img]

  • 紫外仪器测试固体样品的方法分析

    紫外测试固体样品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方法取决于样品的性质和测试需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紫外测试固体样品的方法: 对于不透光的固体样品,可以使用紫外可见漫反射测试。这种方法通过测量样品表面的漫反射光来获取样品的光谱信息。通常需要使用积分球来收集漫反射光,以确保准确测量[size=9px][color=var(--black)][back=#d0d5dd][/back][/color][/size]。 将固体样品压制成薄膜,然后将其放置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槽中进行测试。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测量样品透射或反射光谱的情况[font=&][size=9px][color=#d92d20][/color][/size][/font]。 对于固体样品,可以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溶液后进行测试。这种方法适用于样品溶解性较好的情况,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font=&][size=9px][color=#d92d20][/color][/size][/font]。 将固体样品压制成薄膜后,使用反射附件进行测试。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测量样品反射光谱的情况[size=9px][color=var(--black)][back=#d0d5dd][/back][/color][/size]。 在进行紫外可见漫反射测试时,可以将BaSO4作为参比,将样品压在BaSO4上进行测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背景光的影响,提高测试的准确性[size=9px][color=var(--black)][back=#d0d5dd][/back][/color][/size]。 对于需要测量样品表面反射率或漫反射率的固体样品,可以使用积分球附件。积分球可以收集样品表面的漫反射光,从而获取准确的光谱信息[size=9px][color=var(--black)][back=#d0d5dd][/back][/color][/size]。 当配备光纤探头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进行远程紫外-可见吸光度分析。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远程测量样品光谱的情况[size=9px][color=var(--black)][back=#d0d5dd][/back][/color][/size]。 将固体样品溶解后滴加到显微镜片上,形成固态薄膜后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测量。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细节情况[font=&][size=9px][color=#d92d20][/color][/size][/font]。 紫外测试固体样品的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测试需求来决定

  • 用色谱分析法建立兽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

    张锦红 刘 勇 葛长荣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近20年来,兽药(包括药物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兽药的使用无疑会导致动物体内药物的滞留或蓄积,并以残留的方式进入人体及生态系统。兽药残留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远期和累积性的,如致癌、发育毒性、体内蓄积、免疫抑制、致敏和诱导耐药菌株等。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已成为公认的农业和环境问题,因此对残留的监测与控制已经是目前国内外兽药研究、开发、使用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随着兽医学和兽药科学的迅速发展,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基于分析化学、药物化学、临床药理与毒理学以及管理科学之上的兽药残留分析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其中心任务是为动物和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监控提供分析手段,内容包括食品残留(药物原形及代谢产物)的含量测定与结构鉴定(静态残留分析)以及组织分布与代谢(动态残留分析)。残留分析不仅是兽药残留研究和监控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兽药代谢、临床药理和生物药剂学等兽药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必要手段。与药品分析不同,残留分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于痕量、动态的待测物存在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在于将分析手段与兽药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存在状态以及药理毒理相结合,在于样品基质和待测组分的不确定性,所以分离和检测是残留分析的两个基本方面,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是其发展的两大精髓。现代色谱和光谱技术,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区域电泳、质谱、免疫分析及联用技术在残留分析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利用这些技术可以测定ppb(10-9)~ppt(10-12)水平的残留组分。人们在努力改进残留分析效能的同时更注重提高分析效率、降低分析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色谱法是近代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分离分析技术,在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正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现代色谱分析将分离和连续测定结合,也可以浓缩、分离、测定联用,对复杂体系中组分、价态、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和化合物进行分析。色谱分析仍是残留分析技术发展的主流。下面以色谱分析法为例说明残留分析方法建立的基本步骤。 1 文献检索 残留分析过程十分复杂,所用的操作方法、试剂和仪器较多,方法设计带有较多经验成分,所以无论是移植、改进或设计新的分析方法都具有较高难度。残留分析中极少存在可供直接移植使用的“标准方法”。文献检索通常仅能显示最适宜的分析方法,并提供样品处理、分离和检测方面的粗略信息。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对以往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和借鉴,了解与方法设计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些工作对于研究者根据具体的试验条件调整、改进或新建立符合要求的分析方法都十分重要。设计全新的分析方法时,如针对新对象或采用新技术,可以从较早发表的化学合成文献得到待测物理化性质或分离方面的原始资料,或从具有相近结构或官能团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中获得某些信息或启示。 通过查阅文献,除掌握有关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的动态和存在的问题之外,还需要了解以下内容:待测物的理化性质,如极性、溶解性、酸碱性、稳定性、熔点或蒸汽压、波谱学性质等;体内代谢过程,包括代谢产物、组织分布、排泄途径和药动学性质(生物利用度、t1/2、Vd、蛋白结合率);药理毒理学,如残留毒性、MPLs、WTD等。 2 建立测定方法 首先建立测定方法和线性范围,为各种后续工作提供分析手段,最后根据干扰和使用情况逐步确立测定条件和建立标准曲线。 多数兽药及其代谢产物属中等极性或较高极性化合物,不能直接进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分离,HPLC是首选的测定方法,目前比较成熟和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UVD)、荧光检测器(FLD)和电化学检测器(ECHD),要求待测组分具有紫外/可见或荧光发色团(共轭双键结构),或电化学活性基团。对绝大多数兽药而言,反相(RP)HPLC是标准的分离方法,操作方便,易获得尖锐的峰形和良好分离。根据待测物的极性或酸碱性,通过优化流动相的有机溶剂比例、pH、离子强度、离子对试剂和柱温达到分离目的。必要时可以改变反相色谱柱的类型,如C18、C8、交联聚苯乙烯等。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有许多灵敏的选择性和通用检测器供选择,如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俘获检测器(ECD)、氮磷检测器(NP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和液相层析质谱仪(MS),但大部分兽药需经过衍生化使极性降低后才能进行分析。 3 建立样品处理方法 一般采用纯水作为样品基质进行预试,目的是了解液-液萃取(LLE)或固相萃取(SPE)条件、试剂干扰和回收率情况,然后再依次用空白样品和标准品添加样品进行研究。 提取与净化方法的选择决定于待测物的理化性质、样品基质的性质(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是否需要衍生化以及测定方法。无论最终用何种提取或净化方法,一般均包含专门或兼有的脱蛋白质、脱脂肪和脱水步骤,这些常见的基质成分会干扰分析过程、污染色谱柱和检测器。 HPLC测定中,溶解样品所用溶剂要与流动相互溶,最好与流动相接近,以免干扰色谱平衡,导致色谱峰变形或保留值改变。当RP-HPLC流动相中水的含量高于30%时,用纯甲醇和乙腈制备的终样品溶液进样会严重影响分离和峰形。 4 标准曲线 测定条件确定后,即可配制系列浓度的标准液制备标准曲线。至少设4个浓度,每个浓度水平设3次重复。制备标准曲线的浓度须涵盖样品可能的浓度范围,不进行外推计算。可以采用外标法或内标法定量。残留样品浓度波动范围和测定误差较大,宜采用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计算含量。在使用过程中需每日对标准曲线进行校正。 5 稳定性试验 一般包括标准溶液和样品在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如室温、冷冻和反复冷冻—解冻条件下的稳定性。 6 分析方法评价 为保证分析结果的质量,任何一种分析方法根据分析对象和要求都必须满足一定的效能指标,如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等。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对分析方法的设计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价,也便于不同分析方法间进行比较。 这项试验一般采用标准添加样品进行,是研究建立新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试验依据。一般至少设立3个浓度(10、1、0.1MRL),每个浓度水平设4次重复,经统计处理后可以同时获得各种效能指标。 7 分析方法报告 分析方法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7.1 概述 对象的分析方法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2 操作方法 稳定性试验方法,提取方法,净化方法,测定方法(分离方法、检测方法)。 7.3 方法评价 标准曲线,回收率,变异系数,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 7.4 应用 7.5 附件 标准品、空白样品、添加样品和实测样品的色谱图,参考文献。 8 分析质量监控 分析方法经过认证和采用后在应用过程中需用标准样品对分析质量进行定期检查,以监测可能引入的任何新的系统误差。绘制质量控制图是跟踪分析质量的常用方法。如果测量结果超出警告线(±2s)次,则应意识到分析过程可能出现问题,但不一定马上采取措施;若连续两次测量超出警告线,则必须调查原因;如果某次测定值超出警戒线(±3s)次,则分析过程可能发生失控,因此不能保证分析质量。若测定值持续地偏于平均值某一侧,则可能引入了系统误差。

  • 综述:细胞外泌体颗粒表征测量技术新进展

    何为细胞外泌体?  外泌体最早发现于体外培养的绵羊红细胞上清液中,是细胞主动分泌的大小较为均一,直径为40~100纳米,密度1.10~1.18 g/ml的囊泡样小体。细胞外泌体携带多种蛋白质、mRNA、miRNA,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并且有可能成为药物的天然载体,应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测量技术手段的局限限制了外泌体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所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总结了外泌体的纯化方法(离心法、过滤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以及色谱法),比较了现存各种外泌体测量技术(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技术及纳米微粒追踪分析术)在外泌体尺寸和表征研究中的应用。原文点击——综述:细胞外泌体颗粒表征测量技术新进展

  • 气相色谱法与其他的一些分析方法的比较

    气相色谱法是近代仪器分析方法之一。它在分析化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气相色谱法决不是万能的,在很多场合下,它必须与其他仪器配合,才能解决问题。因此,要根据具体分析对象,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 1.与化学分析法比较 化学分析是按物质的特殊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的。在这一方面前人已积姨了丰富的经验,大部分方法亦属于经典方法。其特点是所用仪器简单、价廉、操作也不复杂,且可进行同族、同系物的总含量测定(如滴定、氧化、还原等方法),对于单个组份的测定,准确可靠,故可作气相色谱法的对照、旁证方法。其缺点是不能测定化学性质迟钝或性质极为相近的复杂物质。气相色谱法分析这类物质却轻而易举。但色谱定量时要做校正因子、校正曲线,即使只分析一个样品也要这样做,故建立方法费时。色谱法难以分析腐蚀性或反应性较强的物质,如HF, OE、过氧化物等,而化学法分析则甚为简便。另外,在处理一些特殊样品的定性、定量工作中,亦需与化学法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如经基的脂化、.经基的硅醚化、二次加工、油品的酸碱处理等。所以需要求购仪器仪表,这样有实际的比照才会做出明显的区别。 2.与光谱、质谱法比较 气相色谱法的最大优点是易分离。分析多组份混合物,光谱(红外,紫外光谱)、质谱法就不及色谱法。而且一般来说色谱法的灵敏度与质谱接近,比光谱要高,造价却比光谱、质谱仪都低。色谱法的缺点主要是难以对未知物分析定性,如果没有已知的纯样品或已知纯样品的色谱图,就很难判断某一色谱峰究竟代表何物。而质谱则既能分析多组份混合物,且可测定出未知物的分子沮。用光谱法可以测出分子中含有那些官能团。这些都是气相色谱法所不及的。所以把色谱与质谱、光谱结合起来联用,就可以解决未知物的分析问题,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目前解决复杂混合物强有力的先进手段之一。这种结合包括收集色谱分离后的单组份或窄馏份,用光谱、质谱定性。色谱一质谱联用,色谱一光谱联用等。国内利用毛细管色谱一质谱联用仪成功地解决了一些油品的组份分析。不论从速度或效果看,都是十分理想的。比如最好的鉴别仪器是在线微波水分仪等等。 3.与精密分馏比较 色谱柱的效能和精馏塔一样,也是用理论板数来度量。但获得某一纯度分离所需要的板数,色谱法比精馏法要高得多。例如:分离同一有具体名称的样品,精馏塔需要100块塔板,色谱柱则需要10000块塔板。这是因为色谱柱中每一时刻都只有某一小部分柱在起分离作用,而精馏中却是在全部时间里全部塔板同时起分离作用。但提高色谱柱理论板数是较容易实现的,因此,用大型制备色谱可以制出纯度高达99.99%的纯物质,比精馏产品纯度高得多,所需时间也较短,但处理量小是其不足之处。 4.与经典的测定物化常数比较经典法测定物化常数,通常手续麻烦,时间较长,且需用纯物质。气相色谱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同时测定两种或多种物质相差微小的物化常数,如分配系数、活度系数、溶解热、自由能、自由摘等,而且不必分离杂质,一次可测出多种数据。但色谱法的缺点是要作一些简化假设(如载体不起作用是惰性的等),数学处理较复杂,数据精度也较差。

  • 【分享】德国科学家首次利用生殖细胞体外培育精子

    德国和以色列研究人员能够利用实验室器皿里的少量细胞培育出老鼠精子。他们认为,利用从睾丸里提出来的“生殖细胞”培育精子的这项技术,最终将能在人类身上产生作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科学家已经在体外培育精子方面取得新突破,这一重大发现将能帮助不育男性生育属于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利用捐献精子。  德国和以色列研究人员能够利用实验室器皿里的少量细胞培育出老鼠精子。他们认为,利用从睾丸里提出来的“生殖细胞”培育精子的这项技术,最终将能在人类身上产生作用。该科研组现在正在“尽快”在人类身上重现这一结果。德国明斯特大学的斯特凡-斯库拉德教授领导的这个科研组,是世界上首个能利用生殖细胞培育精子的研究组。生殖细胞是睾丸里负责产生精子的细胞。  科学家在生殖细胞被称作果胶体的一种特殊化合物环绕的环境下培育精子,这种环境与睾丸里的环境非常类似。以色列班固利恩大学的穆罕默德-胡雷赫尔教授也在培养精子,他说:“我认为,我们将能通过从睾丸里提取包含生殖细胞的组织,在实验室环境下刺激精子产生,最终培育出男性精子。”有关这项精子试验的发现,已经出现在《自然》杂志上。获得这一发现的科学家现在已经开始试验在体外培育人类精子。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负责人、男性不育顾问斯蒂芬-戈登大加称赞这一突破。他说:“这是一项出人意料的新发现,它将彻底变革不育治疗,令每一位男性都能有自己的亲骨肉。不育男性都想有自己的孩子,但是目前他们的愿望还无法变成现实。但是通过老鼠试验获得的重大发现,使这种情况有可能变成现实。”英国顶级不育专家、爱丁堡大学的理查德-沙普教授希望参与这项试验,他说:“这是向成功培育出人类精子迈出的重要一步。”  过去50多年间,男性不育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男性的精子数大量减少。导致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污染和塑料包装里含有雌激素等环境因素。泌尿科医生戈登说:“即使借助最新的显微外科技术,仍有数千名男性无法生育亲骨肉,只能依靠精子捐献。”胡雷赫尔表示,他的科研组目前正在“尽快”在人类身上再现老鼠试验取得的成功,以便帮助不育男性。“我们已经采用了相同试验,就如我们在实验室里利用老鼠做试验一样,我们采用人类细胞,不过目前还未取得成功。我们相信,只要它在老鼠等哺乳动物身上有作用,它就对人类也有效。我们正在利用大量不同化合物进行研究,以便获得生殖细胞,培育精子。我们认为它有可能变成现实,而且或许很快就会梦想成真。”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本月的《亚洲男性学》杂志上。胡雷赫尔说:“我们能产生可以繁育后代的精子,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繁育小老鼠。这些精子显然很健康,而且也不存在遗传受损问题。我们花了多年时间才达到这个阶段,因此产生人类精子的技术不会在一夜间出现,但是老鼠试验取得成功后,我们已经开始人类研究。”为了加快制造人类精子的方法取得成功的步伐,胡雷赫尔的科研组打算开始与爱丁堡大学的理查德-沙普进行合作。  沙普说:“这项研究显示,在体外培养人类精子并非不可能。生殖细胞需要合适环境。这是让它们以为它们仍在睾丸里的关键。”他认为,一种新颖方法或许能让它变成现实。他建议把活老鼠作为制造人类精子的“寄主”。他说:“你要做的就是提取一些含生殖细胞的人类睾丸组织,然后把它们放置在老鼠的皮肤下,利用老鼠‘卵化’这些细胞。然后取出培育出来的精子,用来治疗不育。但是我们首先需要证明萃取出来的精子不包含老鼠细胞,如果我们希望利用该技术,我想我们就可以做到这些。”  戈登也在私营新生命诊所治疗不育,他说:“有几十亿人投入到女性不孕的研究中来,但是人们对男性不育的研究兴趣较小。有很多不育男性希望这项研究取得成功,因为这样他们以后就不用依靠捐献精子要小孩了。” 用在实验室里培育出来的人类精子治疗不育之前,需要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但是沙普等研究人员认为,这个障碍将会被攻克。他说:“我们需要证明的主要问题,是精子不存在遗传损伤,并与睾丸产生的精子一样。用来进行女性不孕治疗的卵子和晶胚,也接受了类似检测。”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