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谱定量曲线分析

仪器信息网质谱定量曲线分析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质谱定量曲线分析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质谱定量曲线分析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质谱定量曲线分析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质谱定量曲线分析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质谱定量曲线分析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质谱定量曲线分析相关的解决方案。

质谱定量曲线分析相关的论坛

  • [经验]:质谱定量分析经验交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1 要用目标离子的碎片定量,特征性强,排除干扰;2 在定量分析的方法设置上,尽可能提高扫描速率,提高准确率和重复性(可以通过a减小扫描质量数的范围来提高目标峰的扫描次数,或 将一个样品全部分析时间断分成n个segments,对目标离子单独设置扫描模式);3 一定要通过色谱柱分离后定量分析,避免竞争性离子的存在影响目标离子的离子化效率;如果目标分子未与竞争性分子完全分开,则在离子化过程中导致目标分子的离子化效率降低,导致样品分子的定量结果偏低,当然标准浓度的样品也要用相同的方法分析。4 如果样品都是纯品的话可以不经过色谱柱直接进样分析,包括做标准曲线的样品(虽然不建议直接进样分析)。5 如果用的离子源的喷针位置是可移的话,一定要记住做标准曲线时其位置,否则其位置移动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进入质谱的离子流量会发生改变,标准曲线就不能使用了,白忙!对于调用的质谱方法不要改动shealth gas and aux gas 的流速,否则会影响进入质谱的样品量(谢谢Esquire提醒) 6 所建立的标准曲线一个月后如果想重复使用,则用QC样品检验一下该标准曲线!7 对于已经建立好的分析方法在扫描范围、流动相的组成、梯度或流速等方面不要作任何改动,否则,标准曲线要重作。扫描范围改变目标峰的扫描次数、流动相组成改变离子化效率,流速改变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宽。8 离子阱的强项在于多级-定性,四级杆的强项在于定量;9 对于热稳定性不好的样品可以通过提高气速,降低毛细管温度的方法保证定量分析的重复性;一旦方法固定后不要轻易改动;10 仅供参考,欢迎探讨!!

  • 质谱如何做到定量分析?

    质谱如何做到定量分析?

    质谱信号。与EI谱图分析以相对强度为主不同,在色谱-质谱联用时,信号的绝对强度就成了我们天天都要关心的内容,因为质谱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就是实验的色谱图,通常以总离子强度或者某一特定质荷比离子的强度作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271813_575350_2544766_3.jpg2、定量的两种方法外标法 用已知量的标准样品A和未知量的待测样品A分别进行实验;我们会得到以下三个信息:标准样品的量(已知);标准样品的信号强度;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假设样品的响应=常数*浓度,从这三个信息即可算出待测样品的量。) 为了更加精确地测定未知量的样品,我们希望标准样品的信号强度与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尽量接近(以减少非线性响应的影响)。因此常用的外标法会测量一系列已知量的标准样品,绘制一条工作曲线,再用拟合的方法确定未知样的量。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271814_575351_2544766_3.jpg内标法 外标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局限:1标样和待测样是独立进行实验的,实验间的偶然误差无法消除;2标样和待测样的基质(即除待分析物外的其它成分)不同,基质有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也会产生误差。 那么,如果我们把已知量的标准样品B直接加入待测样品A,就可以把标准样品和未知样品的测定在同一次实验和同样基质中完成,也就消除了两次实验和基质不同造成的误差,这就是内标法。(如果加入的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是同种物质A,那么由于它们不可区分,只通过一次实验是不能定量待测样的,这时我们在加入标样前后分别进行两次测量,即测量待测样及待测样+标样的信号,即可计算出待测样的量。)3、质谱相关的特殊定量细节同位素稀释 前面内标法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最理想的内标物既要和待测样相同(具有相同的响应系数)又要不同(仪器可以区分二者的信号),这对矛盾的集合体就是同位素内标。 由于不同同位素的化合物具有近似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离子化时的响应通常也是相同的,而它们具有不同的质荷比m/z,即可在质谱中被区分出来。因此同位素标准品是最理想的内标物。 另外,由于某些元素的天然同位素分布有一定的比例,当我们加入一定量的同位素内标时,可以把对信号绝对强度的测量转化为对信号相对比例的测量,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271814_575353_2544766_3.jpg选择反应监测 在不太复杂的体系中,我们只要按照分子量就可以定性某种化合物了。但对于复杂混合物(如石油产品/生物样品)而言,很多化合物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质量(同分异构体质量完全相同,有些化合物分子量非常接近,如CO和N2,要考虑仪器的质量分辨率是否能区分二者),此时仅靠测量质量就不能确定这个化合物是否就是我们关心的“the one”了。 在串联质谱 (Tandem MS) 仪器中,我们不仅可以把质谱仪理解为一个称量离子的“天平”,它还具有了离子“镊子”(选择某个特定的离子把它分离出来)和“剪刀”(把某个/某些离子激活并打成碎片)的功能。通过母离子和子离子的两步选择,我们可以在复杂体系中精确定位到我们关心的化合物,同时,两次离子选择还可减少复杂基质的干扰,降低背景噪声(获得更低的检出限)并提高方法的动态范围。因此选择反应监测是目前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中最常用的定量方法。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271815_575354_2544766_3.jpg选择反应监测在不太复杂的体系中,我们只要按照分子量就可以定性某种化合物了。但对于复杂混合物(如石油产品/生物样品)而言,很多化合物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质量(同分异构体质量完全相同,有些化合物分子量非常接近,如CO和N2,要考虑仪器的质量分辨率是否能区分二者),此时仅靠测量质量就不能确定这个化合物是否就是我们关心的“the one”了。在串联质谱 (Tandem MS) 仪器中,我们不仅可以把质谱仪理解为一个称量离子的“天平”,它还具有了离子“镊子”(选择某个特定的离子把它分离出来)和“剪刀”(把某个/某些离子激活并打成碎片)的功能。通过母离子和子离子的两步选择,我们可以在复杂体系中精确定位到我们关心的化合物,同时,两次离子选择还可减少复杂基质的干扰,降低背景噪声(获得更低的检出限)并提高方法的动态范围。因此选择反应监测是目前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中最常用的定量方法。

  • 质谱定量分析

    需要定量分析CH4,CO2,CO,H2,反应是CH4+CO2=2CO+2H2,正在想法对其进行标定,得出反应的转化率。使用CH4,CO2,CO,H2纯气,按比例混合后进入质谱进行分析,如何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如何进行试验能使标定误差最小?求高人指点

  • 【原创大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半定量方法在盲样液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原创大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半定量方法在盲样液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半定量方法在盲样液元素分析中的应用摘要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建立了一种盲样元素分析的半定量检测方法,对合成样品的半定量分析以及对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干扰,实现对多种元素的一次性快速测定,测定结果的偏差为(-29.0~+17.0)%,加标回收率为(-29.0~+17.0)%,该方法能快速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元素及浓度范围,可以应用于盲样元素含量扫描分析,为快速了解盲样元素信息提供科学根据。 关键词 半定量分析方法;元素; 盲样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摘要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建立了一种盲样元素分析的半定量检测方法,对合成样品的半定量分析以及对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干扰,实现对多种元素的一次性快速测定,测定结果的偏差为(-29.0~+17.0)%,加标回收率为(-29.0~+17.0)%,该方法能快速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元素及浓度范围,可以应用于盲样元素含量扫描分析,为快速了解盲样元素信息提供科学根据。 关键词 半定量分析方法;元素; 盲样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污染物种类也越来越繁多。近几年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具有检出限低、动态范围宽、基体效应小、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可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等的特点,除能进行常规定量分析外,还因与质谱联用而拓展了许多功能,其中半定量分析(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为ICP-MS所特有的一项实用功能,不需要外部标准,即可对盲样液进行测定。因此,ICP-MS半定量分析能为盲样的金属元素分析提供更快更多的分析数据。本文着重研究了ICP-MS半定量方法在检测盲样元素中的应用。常规的定量分析中,对于需进行分析检测的每一种元素都必须提供标准溶液,在完成标准曲线后才能进行分析测定;而ICP-MS半定量分析则不需要对每一个元素都提供相应的标准物质,它只需几种已知浓度(最好能涵盖整个质量轴从6Li到239U)的元素作为标准溶液,以此为基础对ICP-MS所能分析的元素或被选定测量的元素进行测量,从而获得盲样液中有何种元素及元素浓度的相关信息,为进一步快速准确测定相关元素提供依据。1 试验部分1.1 主要仪器Agilent 7700 x ICP-MS (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产)。1.2 主要试剂超纯水;默克产进口硝酸;标准溶液(1000μg·mL-1):锂、钪、钇、铟、铈、铋(由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提供);由各单标标准混合成混标溶液,并用硝酸逐级稀释成10ng·mL-1使用液。1.3 仪器条件ICP-MS仪器操作条件见表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120701_337301_1601435_3.jpg1.4 试验方法选定以锂、钪、钇、铟、铈、铋为标准(浓度为10ng·mL-1使用液),绘制半定量灵敏度曲线,以此曲线为基础,将盲样液用2%硝酸稀释100倍,对其他的能检测的元素进行半定量分析。2 结果与讨论2.1 干扰的消除与常规定量分析一样, ICP-MS半定量分析质谱干扰主要有同质异位数、多原子离子、氧化物、双电荷等, 可以通过调谐仪器参数和编辑干扰校正方程来消除,本试验通过选择干扰较少的同位素以及采用推荐的干扰校正公式消除干[

  • 噬菌体可以用质谱定量分析吗

    噬菌体可以用质谱定量分析吗,不管是根据蛋白或者根据核苷酸。噬菌体的蛋白可以被酶切吗。酶切后定量特征肽段,可行吗?

  • 质谱仪--三重四级杆质谱是如何定量的?

    三重四级杆质谱是如何定量的?三重四级杆通过离子打碎获得特异性子离子,子离子在通过Q3后时在接收器上转化为电信号,反映到分析软件就是离子强度图。在一定线性范围下,分析物浓度越高,打到接收器上的离子就越多,信号越强,这是定量的基础。此外在定量时可以选择用峰高或峰面积定量,一般选用峰面积定量准确。因为是定量,所以必需标准曲线,原理与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类似。一般多用内标法定量,以排除质谱重现性和样品处理造成的影响。那么,随着设置离子对越多,如何能保证定量准确呢?四极杆对于离子的选择性通过是交替进行的,在所有离子通道之间快速切换。随着设置离子对数量的增加,每个离子所占用的检测时间缩短,这会影响到其检测灵敏度,但是只要实际样品和标准溶液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一致,定量的准确性理论上是不受影响的。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定量方法之标准曲线法

    1.5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color][/url]分析的定量方法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color][/url]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方法,用校准曲线进行定量。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浓度直读法。如为多通道仪器,可用内标法定量。在这些方法中,标准曲线法是最基本的定量方法。1.5.1 标准曲线法 前面已经指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color][/url]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是一种相对测定方法,不能由分析信号的大小直接获得被测元素的含量,需通过一个关系式将分析信号与被测元素的含量关联起来。校正曲线就是用来分析信号(即吸光度)转换为被测元素的含量(或浓度)的“转换器”,此转换过程成为校正。之所以要进行校正,是因为同一元素含量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所得到的分析信号是不同的。校准曲线的制作方法是,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系列溶液,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各标准样品的吸光度值Ai,以吸光度值Ai(i=1,2,3,4,5)对被测元素含量ci(i=1,2,3,4,5)绘制校准曲线A=f(c)。在同样条件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值Ax,根据被测元素的吸光度值Ax从校准曲线求得其含量Ci。校准曲线如图1-4所示。 校准曲线的质量直接影响校准效果和样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地制作一条高质量校准曲线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需要:(1)合理的设计校准曲线;(2)分析信号的准确测定;(3)正确绘制校准曲线。 首先,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出发合理设计校准曲线。根据一组实验点绘制校准曲线所遵循的原则是最小二乘原理,即要让实验点随机地分布在校正曲线的周围,并有尽可能多的实验点落在标准曲线上,使得由这些实验点绘制的标准曲线的标准偏差最小。从校准曲线的置信范围考虑,当实验点数目,4时,置信系数较大且变化速率较快,置信范围较宽,由校正曲线求得的含量值或浓度值的不确定度较大。随着实验点数目的增加,置信系数减小,但减小的数量变慢,当实验点数目大于6以后,置信系数减小的速率很慢,置信范围变窄速率很慢。因此,用4-6个实验点绘制校准曲线是恰当的。在总测定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多设置实验点,减少每个实验点的重复测定次数,次少设置实验点数目,增加每个实验点的重复次数更有利。因为增加每个实验点的重复测定次数只能改进每个实验点的测定精度,而增加实验点数目却可以改进整个校准曲线的精度。从测定误差考虑,校准曲线中央部分的精度优于其两端的精度,因此,对高浓度和低浓度点应多次进行几次重复测定,以增加其测定精度;应让被测元素的含量位于校准曲线的中央部分。空白溶液的测定误差较大,用“空白”溶液校正仪器零点,实际上就是用一个测定误差较大的点作为基准校正仪器,这显然是不合适的。用“空白”溶液的测定值直接校正空白值也是不可取的,因测定值是随机变量,而且测定误差较大,用一次测定值作为基准对空白进行校正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校正效果不到应有的保证。正确的方法是用校正曲线的截距来校正空白,或者对“空白”溶液进行多次测定,其测定平均值来校正空白。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color][/url]和原子荧光光谱是一种动态测量,测定值易受实验条件变化的影响,引起校正曲线平移或转动,或者既产生平移又产生转动。因此,应随时或定时检查校正曲线是否发生了变动。如何检查这种变动,不少分析人员采取的做法是重新测定个别实验点的吸光度,根据新测定的吸光度,将原来的校正曲线平移,或者,重置标准曲线斜率,即通过新吸光度值和坐标原点重新制作标准曲线。这两种做法都是又问题的。前一种做法――曲线平移,实际上是假定各实验点的偏移大小都是固定的,不随被测元素含量而改变,是一个固定系统误差。后一种做法――斜率重置,实际上是认为曲线的原点是不变的,不存在固定系统误差,只有随被测元素含量而改变的相对系统误差存在的。而事实上,固定系统误差和相对系统误差常常是同时存在的,使校正曲线既产生平移又产生转动。对校正曲线进行校正,正确的做法是,用原来制作校正曲线时不同含量或浓度的标样,测定其吸光度,将原有的实验点与新的实验点合并起来重新制作新的校正曲线,既利用了原校正曲线已有的信息,又利用了新获得的利息。其所以用不同含量或浓度的标样来检查校正曲线,是因为当用原有的实验点与新实验点合并绘制校准曲线时,增加了实验点的数目,这样有利于提高新校准曲线的稳定性。 其次,从化学的观点出发,准确地测定分析信号时获得良好校正曲线的基础,为此要求标准系列与样品的基体精确匹配、标样浓度的准确标定与吸光度值的准确测量。 最后,正确的绘制校准曲线,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和溯源性。在实际过程中,测定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实验点沿校正曲线分布有一定的离散性,引起测定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测定的结果不是一个确定值,而是一个以校准曲线上求得的值为中心的范围值。因此,在制作标准曲线时,必须给出其置信区间。校准曲线置信区间的确定方法,参见本书7.4.2。有了置信区间就可以在一定置信水平与其他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并通过测定结果与标样标准值的比对溯源到更高一级的标准量值。 当今,分析仪器普遍采用计算机,最好采用线性回归法来简历校正曲线。如果需要绘制校正曲线图形,可用两点绘制法。第一个实验点时被测元素含量为零x0与其相应吸光度值y0组成的实验点(x0,y0),决定了标准曲线的截距。另一个实验点时被测元素含量为校正曲线线性范围的中点值x与其相应吸光度值y组成的实验点(x,y),根据最小二乘线性回归的原理,(x,y)必定落在回归线上,(x0,y0)和(x,y)的连线确定了连线的斜率。因为通过这两点绘制校准曲线一定时最佳的。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内标法分析多环芳烃

    [font=宋体][size=10.5pt]HJ 805-2016 [font=宋体]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质谱法。分析定量时,标准曲线的绘制时,标准上说以目标化合物和内标物浓度的比值为横坐标;以目标化合物定量离子响应值和内标化合物定量离子响应值的比值与内标化合物质量浓度的乘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这样是不是就不能像外标法一样,仪器的数据处理软边可以直接给出标曲,需要自己手动算了?谢谢各位![/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还有就是如果按照以上说的方法绘制曲线,十几种目标物只有5种内标物,没有相对应的内标物的目标化合物应该怎么绘制标准曲线?[/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内标法实在是小白一个?希望大家多多解惑,非常感谢[/size][/font]

  • 质谱定量分析的时候,判断样品中是否有检出,一般要遵循3条准则

    当我们去做质谱定量分析的时候,看到样品超限量,先不要着急下定论可以根据标准中的要求先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假阳性的情况要判断样品中是否有检出,一般要遵循3条准则: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与标准品是否一致样品中定性离子、定量离子是否都出现样品中定性离子与定量离子的相对丰度比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只有同时满足以上3条准则,才可以判定样品中存在目标化合物

  • 【原创大赛】热分析/质谱联用曲线的综合分析与作图

    【原创大赛】热分析/质谱联用曲线的综合分析与作图

    [font=华文楷体][size=24px][color=#ff0000][b]说明:本文最初发表于“热分析与吸附”公众号([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jUzMzQ0OA==&mid=2247484424&idx=1&sn=824e4eb1546bbe19b914fdaf05ea24b1&chksm=ec7ea1afdb0928b9c053788f964b38f793de912b478f4c8db996501c2ea2304bad8168214db8&token=2076216423&lang=zh_CN#rd]链接[/url]),欢迎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的热分析与吸附内容。[/b][/color][/size][/font][b][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在本部分内容中将介绍将热分析曲线与质谱曲线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中涉及的热分析部分的内容仅为热重法。[/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以下以一水合草酸钙的热分解实验为例来介绍在Origin软件中TG/MS曲线的综合分析过程。[/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1. [/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实验条件信息[/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在本系列内容第4部分中列出了实验条件信息,为了便于阅读本文中重复列出。[/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样品:一水合草酸钙(白色粉末);[/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实验气氛:高纯He,流速100mL/min;[/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坩埚:敞口氧化铝坩埚;[/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温度范围:室温-900℃;[/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加热速率:20℃/min[/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仪器:美国PerkinElmer 热重(型号Pyris 1)/红外光谱(型号Frontier)/[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型号Clarus680)/质谱(型号Clarus SQ8T)联用仪;[/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传输管线温度:热重仪至红外光谱仪温度、红外光谱仪气体池温度、红外光谱仪至[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温度、GC/MS八通阀温度均为280℃,泵抽速60mL/min,由TL-900联用装置控制。[/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GC/MS[/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仪工作条件:柱温箱280℃,载气He流速1mL/min,MS传输线温度280℃、EI源、源电压70eV、源温度280℃。[/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MS[/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检测通过选择离子扫描(质量数为12、18、28、32、44)和全范围离子扫描(质量数范围44-300)进行。[/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2. TG[/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实验数据的导入[/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按照在本系列内容第4部分中介绍的方法,将实验时得到的TG和DTG曲线的数据导入到Origin软件中,并将TG和DTG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图1)。[/size][/font][/b][align=center][img=,558,40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6/202006110755162590_8077_1879291_3.png!w558x406.jpg[/img][/align][align=center][b][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图1[/size][/font][/b][/align][b][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如需单独得到TG-DTG曲线图,则可按照之前《微商热重曲线的作图方法》一文中介绍的双Y轴作图法来进行作图,得到的TG-DTG曲线如图2所示。[/size][/font][/b][align=center][img=,558,43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6/202006110755408737_1561_1879291_3.png!w558x438.jpg[/img][/align][align=center][b][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图2[/size][/font][/b][/align][b][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在图2的TG曲线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后在150-200℃、400-520℃、620—850℃范围内出现了三个质量减少的台阶。在相应的失重台阶的范围内,DTG曲线也相应地出现了三个向失重方向的峰,DTG曲线的峰面积对应于失重台阶的高度。这三个质量减少过程分别对应于一水合草酸钙随温度升高先后出现了失去一分子结晶水、失去一分子CO和失去一分子CO2的三个结构变化过程。[/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3. MS[/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实验数据的导入[/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由于一水合草酸钙在加热过程中分别出现了失去一分子结晶水、失去一分子CO和失去一分子CO2的三个结构变化过程,因此按照在本系列内容第5部分中介绍的方法,将实验时得到的MS数据中的m/z为18、32和44的选择离子曲线(即SIR曲线)和总离子流曲线(TIC曲线)所对应的数据导入到Origin软件中。同样按照在本系列内容第5部分中介绍的方法将横坐标所对应的时间转化为温度。为了便于作图,在本例中将SIR数据与TG-DTG数据同时放在一个数据表格中(图3)。[/size][/font][/b][align=center][b][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img=,623,12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6/202006110756027022_1967_1879291_3.png!w623x128.jpg[/img][/size][/font][/b][/align][align=center][b][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图3[/size][/font][/b][/align][b][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4. TG/MS[/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实验数据的作图与分析[/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由质谱得到的TIC曲线反映了在实验过程中由质谱仪检测得到的气体产物的整体信息,该曲线与DTG曲线对应。图4为TG、DTG、TIC曲线的对比图。[/size][/font][/b][align=center][img=,623,43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6/202006110756141414_4355_1879291_3.png!w623x434.jpg[/img][/align][align=center][b][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图4[/size][/font][/b][/align][b][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由图4可见在每一个重量变化阶段,TIC曲线所对应的气体的含量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根据对样品结构信息的了解,在实验时对可能的特征产物H2O(m/z=18)、CO2(m/z=44)和O2(m/z=32)进行了SIR检测。图5为TG、DTG、TIC和SIR曲线的对比图。[/size][/font][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由图5可见,m/z分别为44、18、32的SIR曲线在加热过程中分别出现了检测峰。其中,m/z为18的SIR曲线的峰对应于为H2O的逸出过程,m/z为44的SIR曲线的峰对应于为CO2的逸出过程。对于一水合草酸钙而言,25min左右的峰对应于CO的产生,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由于O2的存在,CO会被快速地氧化为CO2,少量的CO由于其质量数为28,与空气中的N2的质量数相同,该变化过程通常被淹没在背景中而很难被检测到。但是,可以通过在该温度范围内检测到的O2浓度的下降(图5中在450-550℃范围向下的倒峰)来证明该氧化过程。如果不存在该氧化过程,由空气中渗入的氧浓度(作为背景)在检测过程中几乎保持不变,当CO氧化为CO2时,背景中的氧浓度会降低。当反应结束时,氧浓度会回到正常水平。[/size][/font][/b][align=center][b][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img=,560,44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6/202006110756312837_8467_1879291_3.png!w560x444.jpg[/img][/size][/font][/b][/align][align=center][b][font=华文楷体][size=14.0pt]图5[/size][/font][/b][/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align]

  • 【讨论】质谱和色谱的定量分析准确性比较

    质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良好的定性能力是大家公认的,但是说到定量,很多人都认为质谱的定量结果准确性不如色谱,真的是这样吗?发表一下您的看法吧。好的回帖另有加分,技术版面,请勿灌水!

  • 【谱图】质谱定量问题

    我用的是热电的GC-MS,对于软件的操作不是很熟悉。由于我是刚接触对于质谱的定量问题一直不是很清楚,看了一些书,介绍的方法和单纯气谱的差不多。所以,想请各位高手指点一下,如何利用质谱图进行定量分析呀!谢谢各位的帮忙!

  • 【原创】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简介

    [B][center]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简介[/center][/B] 在我们日常的检测工作中,色谱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越来越宽,相应的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也越来越重要。此文简单的介绍了色谱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并且结合简单的例子,适用于对于色谱接触不久的新手。此原文来自于网络,笔者根据工作的实际经验做了简要的加工。粗陋之处,敬请方家不吝指出。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各种色谱分析方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都是一样的,不管是薄层色谱、液相色谱、[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或者其它种类的色谱。A.色谱的定性分析1.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在一定的色谱系统和操作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保留时间,如果在相同色谱条件下,未知物的保留时间与标准物质相同,则可初步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为了提高定性分析的可靠性,还可进一步改变色谱条件(分离柱、流动相、柱温等)或在样品中添加标准物质,如果被测物的保留时间仍然与标准物质一致,则可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此法为色谱定性的基本方法,虽有缺憾,但是使用范围非常之广泛。对于目前常用的工作站而言,允许保留时间的误差默认为5%。2.利用不同的色谱方法定性同一样品可以采用多种检测方法检测,如果待测组分和标准物在不同的检测器上有相同的响应行为,则可初步判断两者是同一种物质。在液相色谱中,还可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比较两个峰的紫外或可见光谱图。3.保留指数定性 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中,可以利用文献中的保留指数数据定性。保留指数随温度的变化率还可用来判断化合物的类型,因为不同类型化合物的保留指数随温度的变化率不同。4.柱前或柱后化学反应定性在色谱柱后装T型分流器,将分离后的组分导入官能团试剂反应管,利用官能团的特征反应定性。也可在进样前将被分离化合物与某些特殊反应试剂反应生成新的衍生物,于是,该化合物在色谱图上的出峰位置或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甚至不被检测。由此得到被测化合物的结构信息。5.与其他仪器联用定性将具有定性能力的分析仪器如质谱(MS)、红外(IR)、[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color][/url](AAS)、原子发射光谱(AES,ICP-AES)等仪器作为色谱仪的检测器即可获得比较准确的定性信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的定量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开发新的分析方法的时候,需要各种分析方法混用,以确保定性的准确,因为这是一切定量工作的基础。B.色谱的定量分析 色谱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待测组分的量与它在色谱图上的峰面积(或峰高)成正比。数据处理软件(工作站)可以给出包括峰高和峰面积在内的多种色谱数据。因为峰高比峰面积更容易受分析条件波动的影响,且峰高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也较峰面积的窄,因此,通常情况是采用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具体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如下几种:1. 校正因子定量  绝对校正因子:单位峰面积所对应的被测物质的浓度(或质量),即样品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同条件下该组分标准物质的校正因子相乘,即可得到被测组分的浓度。绝对校正因子受实验条件的影响,定量分析时必须与实际样品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标准物质的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某物质i与一选择的标准物质S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即相对校正因子只与检测器类型有关,而与色谱条件无关。 2. 归一化法  归一化法是将所有组分的峰面积分别乘以它们的相对校正因子后求和,即所谓"归一",被测组分X的含量可以用下式求得:采用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前提条件是样品中所有成分都要能从色谱柱上洗脱下来,并能被检测器检测。归一法主要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中应用。3. 外标法  直接比较法: 将未知样品中某一物质的峰面积与该物质的标准品的峰面积直接比较进行定量。通常要求标准品的浓度与被测组分浓度接近,以减小定量误差。此法相当于简化的标准曲线法,只不过利用了原点(0,0)和标准物质的一点。定量的精度不如标准曲线法。  标准曲线法: 将被测组分的标准物质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经色谱分析后制作一条标准曲线,即物质浓度与其峰面积(或峰高)的关系曲线。根据样品中待测组分的色谱峰面积(或峰高),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标准曲线的斜率与物质的性质和检测器的特性相关,相当于待测组分的校正因子。 4. 内标法  内标法是将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内标物)加入到未知样品中去,然后比较内标物和被测组分的峰面积,从而确定被测组分的浓度。由于内标物和被测组分处在同一基体中,因此可以消除基体带来的干扰。而且当仪器参数和洗脱条件发生非人为的变化时,内标物和样品组分都会受到同样影响,这样消除了系统误差。当对样品的情况不了解、样品的基体很复杂或不需要测定样品中所有组分时,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合适。  内标物应满足的要求: 在所给定的色谱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在接近所测定物质的保留时间内洗脱下来; 与两个相邻峰达到基线分离; 物质特有的校正因子应为已知的或者可测定; 与待测组分有相近的浓度和类似的保留行为; 具有较高的纯度。 为了进行大批样品的分析,有时需建立校正曲线。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待测组分的纯物质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然后在等体积的这些标准溶液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内标物,混合后进行色谱分析。以待测组分的浓度为横坐标,待测组分与内标物峰面积(或峰高)的比率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或线性方程)。在分析未知样品时,分别加入与绘制标准曲线时同样体积的样品溶液和同样浓度的内标物,用样品与内标物峰面积(或峰高)的比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被测组分的浓度或用线形方程计算。 5. 标准加入法  标准加入法可以看作是内标法和外标法的结合。具体操作是取等量样品若干份,加入不同浓度的待测组分的标准溶液进行色谱分析,以加入的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样品中待测组分的浓度即为工作曲线在横坐标延长线上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由于待测组分以及加入的标准溶液处在相同的样品基体中,因此,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基体干扰。但是,由于对每一个样品都要配制三个以上的、含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的混合溶液,因此,这种方法不适于大批样品的分析。 现在的色谱工作站基本上对于前几种的定量方法都能够自动计算,除了第五种“标准加入法”,现在我简单的举一个例子说明。 例:待测样品检测组分a,现将样品等分为三份,向其中分别添加三个浓度梯度的标准样品,添加之后的浓度与峰面积如下:浓度(ppm)峰面积0.1 98990.3 206150.7 40369利用Excel、miniTab或者其他工具作图如下: 那么待测组分的浓度为x=5080.4/50584=0.1004ppm。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