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环境监控信息系统

仪器信息网环境监控信息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环境监控信息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环境监控信息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环境监控信息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环境监控信息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环境监控信息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环境监控信息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环境监控信息系统相关的论坛

  • 【原创】环境监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

    一、 概述 《环境监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是厦门思拓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城市环境监测站业务而开发的一套管理信息系统,它集大气,噪音,污水处理监测于一体、主要含盖了环境监测站所监测监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染源和地表水三个方面的业务;该系统综合利用计算机、数据库、Internet、PLC、SCADA、GPRS无线数据通信、地理信息等技术实现监测信息从收集、处理、分析到发布的整个管理过程;实现了环境质量信息实时查询、站内业务管理、领导远程监测;在Internet上动态发布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信息;为环境监测站管理业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手段。 系统特点:1、高效、监测周期的设置,它能够控制各个环境监测点仪器的工作状态。2、现场配置SCADA软件,使现场人员与的工艺过程之间建立了方便的HMI接口。3、GPRS无线数据传输和Internet数据传输相结合,实现了环境监测信息和污染源信息从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上报到发布的全过程管理。4、丰富的信息表征方式,将环境监测数据和污染源数据在地图上表征出来,通过地图可以直接访问监测数据,实现了监测点空间信息与监测结果的完美结合。5、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建立了大气自动监测数据、常规监测、城市污染源、污染源污染情况的数据仓库,实现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多维分析。6、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的WEB发布。 系统结构(图一): 系统分三层结构:底层是现场监测仪器、仪表等;根据其不同的输出,我们测得的工程量分模拟量和数字量两种形式; 模拟量信号又分为4-20mA和0-10V两种情况;数字量输出的仪器有各自不同的通讯协议。第二层为数据处理和传输层,根据现场所要求的监测设备和工艺过程不同其结构也有变化,如PLC完成工艺过程控制、配置SCADA软件的工控机为操作人员实现了HMI、数据处理和与上层的数据通讯功能。顶层是MIS层,主要由SQL2000数据库、监测监控管理信息子系统、地理信息子系统、WEB发布子系统和紧急情况应急子系统等诸多功能构成,其信息传输界面如图二 二、 环境监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简介1、现场监测数据的采集(以水质监测为例) 根据监测性质的不同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地表水站(河流、水库等饮用水)、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染源;主要检测的物理量有:流速、流量、PH值、COD、氨氮、硝氮、亚硝氮、总磷等;由于所检测的物理量较多,所配置的仪器也比较繁杂,即有国内仪表,也有国外仪器,即有模拟量输出,也有数字量输出,各个仪器的通讯协议也不统一,为了完成信号采集、处理及传输任务,我们自行开发了基于GPRS网络数据传输的无线数据采集仪ST-2518,它不仅支持工业上通用的MODIBUS标准协议,同时也支持市场上主流监测仪器的传输协议,如WTW的IQ Sensor Net、TresCon、北京环科的流量计和COD、日本HORIBA-OPS-150 COD仪器等。也支持各种模拟量的传输4-20mA和0-10V等。2、监测数据接收子系统 监测数据接收子系统是整个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它肩负着各种现场实时数据的监测及数据接收的作用,具有无人职守自动工作功能.其罗列如下:1.自动启动(在停电后/系统重启后自动启动,不用人为操作.2.数据过滤(本系统从安全考虑,仅接收经系统认证后的数据).3.使用于各种数据类型输出的现场检测仪表(开关量、模拟量、数值等).4.将接收到的监测数据保存到后台数据库.5.现场反控(通过修改监测采集方案来启动现场设备(包括对自动采样器的操作等).6.查看各监测站连接状态3、数据分析、统计子系统 数据分析统计子系统是监测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用户直接操作和感受到的部分,采用 C/S模式在监测部门内部供工作人员直接操作使用。具有安全、快捷方便的特点、系统即具有综合性、集成性的特点(如:将水质、烟气、等污染源集成一个系统)、又有各模块独立操作的有点。其功能包括如下:A、现场实时监测原始数据的查询、偏离修正、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预报数据录入(如空气预报)B、监测数据历史记录的维护。C、GIS电子地图实时显示环境污染变化趋势 D、结合历史数据生成环境污染指数曲线图 E、监测数据异常分析、软件报警、实时通过短信通知报警信息F、各种数据汇总报表、统计报表、上报表格,包括特殊格式报表:如空气日报格式 G、默认、自定义监测采集方案维护 H、现场自动采样器操作I、现场样本试验数据录入、与自动监测数据对比、偏离报告J、现场维护记录K、监测站点、监测项目等基础信息自由配置、兼容性好 L、人员权限分配 M、数据备份N、WEB用户认证、权限分配、及其web访问统计情况等4、报警短信子系统报警短信子系统是利用目前广泛使用的移动通讯技术进行开发的一个及其有用的功能系统。它可以及时发现某种监测项目异常而在第一时间发送报警信息到相关项目负责人、监督人的手机,也可以定时将某个统计汇总数据、分析结果发送到相关负责人,让相关项目负责人、监督人在出差、外出等情况下第一时间了解其负责的监测情况。5、WEB发布子系统Web数据发布子系统是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中对外公布的网页查询系统,是提供普通市民了解居住城市环境质量的窗口,也是被监测企业、工厂对自己排放污染程度的要求。A、历史、当前环境污染报告、预告(如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B、环境测试数据查询、曲线图C、监测站点明细监测分析报表等

  • 【资料】环境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环境信息系统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从环境管理对环境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出发,阐述了环境信息系统应用于环境管理的重要作用,之后简单介绍了环境信息系统与环境管理功能的实现。关键词: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管理;信息技术[img]http://bbs.instrument.com.cn/images/affix.gif[/img][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download.asp?ID=198769]环境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rar[/url]

  • 【资料】基于VPN 网络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阐述了基于VPN 网络的环境监测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功能特点和组成结构,并就关键技术问题的斛决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充分体现先进性、开放性、可扩充性与实用性的特点,同时又满足了环境临测信息系统对于数据安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img]http://bbs.instrument.com.cn/images/affix.gif[/img][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download.asp?ID=198778]基于VPN网络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url]

  • 地理信息系统在污水流量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目的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技术能够使环境管理产生质的飞跃,它通过分析信息的空间分布,监测信息的时序变化,比较不同的空间数据,实现对空间信息及 其他各类信息的标准化管理与信息交换,使大量抽象、枯燥的数据变得生动、直观和易于理解。并根据应用目的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图表输出。GIS为环境管理和 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动态、全面的流量信息和依据。对提高城市环保工作效率,促进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总量收费的目的,具 有重大意义。2、国内外应用情况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正席卷全球,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建立了国家级、洲际之间以及各种专题性的GIS,GIS应用国际化、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GIS早期应用强调制图和空间数据库管理,这些应用逐渐地发展为强调制图现象间相互关系的模拟,大多数应用都包括了制图模拟,如地图再分类、叠加和简单缓冲区的建立等。新的应用集中体现在空间模拟上,即利用空间统计和先进的分析算子进行应用模型的分析和模拟。GIS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需开发本专业模型,随着专业的不断发展,GIS应用模型越来越多,既有定量模型,又有定性模型,既有结构化模型,又有非结构化模型。GIS在专业中的应用能否成功与模型开发的成败息息相关。G1S应用在环境评价和监测系统方面,主要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污染评价、灌溉适宜性评价、灾害监测、生态系统的研究、生物圈遗迹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等。我国对GIS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始于80年代初,并于1987年底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建成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迄今结合遥感技术在重大 自然灾害评估、流域污染研究、环境科学、环境影响评价、城市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管理、森林、植被、农业等方面,完成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随着我国 五万分之一数字地图的建立,开发地市和县级层次的环境信息系统必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通过检索可知,目前,国内外GIS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只是在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设计、支持污水系统分析及管理、污水网络等方面。国内外未见GIS应用于污水计量装置管理方面的内容。3、抚顺市污水计量装置分布情况将GIS技术应用于抚顺市污水流量计管理中,首先应调查抚顺市安装污水流量计的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统计,编码,制定电子表格,最后完成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系统。抚顺市属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之一,是我省主要的重工业城市之一。浑河抚顺市区段34.4km分布60余个排污口和溢流口,污染物排放规律和分布规律复杂程度是国内外少见的,给环境管理,特别是排污口规划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抚顺市区重工业门类庞杂,分布集中在浑河市区段两岸,而在工业密集程度比较大的这一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大,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会对抚顺市区人民的健 康、生活质量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工业企业,尤其是重点污染源的污水排放进行监控就成为一种必然,而安装污水流量计是获取污水排放数据的一种比较简 单、高效的手段,便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监督控制。抚顺市39家企业的各种类型流量计44台,其中3家停产,2台已拆除。正在使用的流量计共有39台。4、抚顺市污水计量装置分布展示系统设计4.1、系统平台选取GIS平台应选择易于操作,同时具有可观发展前景的产品。由此,我们选择了ArcViewGIS系统。ArcViewGIS是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 (Environmen-talSystemsResearchInstitute简称ESRI1研制的产品,ESRI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 件研究公司,其发展基本上代表了国际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前沿水平。ArcView采用了可扩充的结构设计,整个系统由基本模块和可扩充功能模块构成。其基本模块包括对视(Views)、表格(Tables)、图表 (Charts)、图版(Lay-outs)和脚本Scripts)管理。这些基本功能模块可以完成以下功能:创建基于GIS的电子地图,空间数据与属性 数据的交叉查询,建立基于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分析图表,制作地图图版。ArcView还包括了大量可扩充功能模块,包括:空问分析 (SpatialAnalyst)模块,网络分析(NetWorkAnalysis)模块,三维分析(3DAnalyst)模块,绘图输出 (ArcPressforArcView)模块,影像分析(ImageAnalystforArcView)模块。4.2、系统目标抚顺市污水流量计的管理仍然是人工管理模式,这种人工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实际需要。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对污水流量计的管理水平,建立污水流量计信息管理系统。 要求系统能存储全部污水流量计图形和属性信息,并可随时更新,能方便对污水流量计信息进行双向查询,能对流量计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污水流量计分布展示系统选用ArcView3.2为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已有抚顺市区1:10,000电子地图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抚顺市重点污染源流量计基础数据和信息内容,实现污水流量计分布展示的图形电子化和信息自动化。系统目标如下:系统应全面实现流量计信息展示电子化;系统应全面、完整地管理全部的基础信息,并能够更新数据;系统应具备稳定性。限于条件并根据上述要求确定在目前状态下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地形图的存储管理以及局部修改和更新;流量计的基础数据存储管理;流量计数据的修改和更新功能。

  • 【资料】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摘要: 通过解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和信息网络机房动力环境设备的控制与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介绍了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在网络机房中的应用。关键词:动力环境监控 网络机房 环境设备[img]http://bbs.instrument.com.cn/images/affix.gif[/img][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download.asp?ID=198770]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rar[/url]

  • 配电房变电站智能环境监控系统中会用到哪些传感器?

    配电房变电站智能环境监控系统中会用到哪些传感器?

    1 项目背景2015年7月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智能电网的重要意义,即进一步提高电网接纳和优化配置多种能源的能力,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综合调配,全面构建安全、高效、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支撑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我国能源科技和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意见》中提出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总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满足电源开发和用户需求,全面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网装备体系。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配电所内,用于遥控、遥测、遥调等方面的设备的数量与日俱增,其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配电所内环境设备(如所内供配电系统、UPS 电源、空调、消防系统、安保系统、漏水检测系统等),必须时时刻刻为配电所内电力设备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因此,建立居民配电所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尤为重要。[url=http://news.isweek.cn/wp-content/uploads/2020/11/1-200P5151UD95.jpg][img=1-200P5151UD95,650,271]http://news.isweek.cn/wp-content/uploads/2020/11/1-200P5151UD95.jpg[/img][/url]2 建设目标1.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机房内的动力环境等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2.针对配电所工程量身定制的斯必得配电所智能环境监控系统,通过智能采集监控主机,配备外围传感器,为配电所环境、动力、安防、消防、保安系统、设备的监控应用提供高可靠性、高度适用性的解决方案。实现远程监测,无人值守,减少人工成本,并且提前预警,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减少损失,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保护,提高运维效率。配电所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将实现五个目标:1.为配电所内各系统及设备运行提供高度稳定可靠的监控信息资源,提供实时数据监测以及必要的远程控制、智能控制。2.对配电所发生的故障产生故障告警,通过多种方式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对即将发生的故障进行预警。3.促进配电所的自动化、智能化,明晰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责任,提高机房的管理水平,节省配电所运行管理费用,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4.利用系统完善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为配电所管理者提供可靠地参考依据,为配电所建设与改进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5.预留充分的扩展功能,适应发展需要,做到方便扩展、容易更改,可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管理需求的多样化。[url=http://news.isweek.cn/wp-content/uploads/2020/11/1-200P5151919164.jpg][img=1-200P5151919164,650,388]http://news.isweek.cn/wp-content/uploads/2020/11/1-200P5151919164.jpg[/img][/url]3 智能环境监控系统方案设计1.设立统一监控管理站,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个设备和信息进行全数字化集中监控管理,少人或无人值守,满足现代化配电所管理需要。2.本监控系统施工部署非常简便,细节考虑周到,扩容方便。所有的测控模块都采用总线布线方式,避免了敷设线路的麻烦;监控管理平台也非常人性化,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全面,监控设备的管理采用即插即用,监控平台能够自动搜索新增的设备,无需手动添加,维护非常方便。实现了即插即用系统集成扩容的平滑过渡,这样需求方可以很方便地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投资预算进行项目的投资,不会造成重复投资浪费。3.系统利用IP数据网、企业内部专网等传输载体来实现对各区域配电所的环境监控主机的运行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联网监控,降低配电所管理成本。4.亦可支持104、IEC 61850等标准协议,对接电力平台。5.系统可以根据监控总中心的授权,实现管理者对自己所管辖的配电所及配电所内设备环境系统的监控管理。系统拓扑图如下:[url=http://news.isweek.cn/wp-content/uploads/2020/11/1-200P5111P3218.jpg][img=,690,48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11/202011241125496593_763_3389662_3.jpg!w690x487.jpg[/img][/url]监控系统配置方案中应用到的传感器推荐:[url=http://images.blogchina.com/artpic_upload/artpic_upload_v5_ue/16061142146723.png][img]http://images.blogchina.com/artpic_upload/artpic_upload_v5_ue/16061142146723.png[/img][/url]4 监控内容? 配电所动力监控:遥测:市电交流220/380V电压、直流48V设备用电电压。遥信:各种电压的上下限告警。? 配电所环境:遥测:各房间的温、湿度、氧气、臭氧、SF6、烟雾、液位等状态。遥信:温度过高、湿度过高、温度过低、湿度过低,气体泄漏状态,地面浸水状态,烟雾的探测、房间的非法闯入等。? 配电所设备监控:遥测:监控风机、水泵、除湿机、空调等设备的运行状态与参数。遥控:并可通过软件在系统上或通过网络远程控制设备开关状态。? 配电所视频监控:遥测:通过视频图像监控配电所环境情况。

  • 数据信息中心电源监控管理系统方案

    【摘 要】 介绍一组DIN35mm导轨式安装电力监控仪表,采用模数化(18mm的倍数)结构,可检测单相或三相电流、电压、功率、谐波和电能等参数,与TPC7062KS显示屏组成数据信息中心电源监控管理系统方案。该方案可实时监测电力参数与能耗数据,且具有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关键字】 数据信息中心 电源监控管理 电力监控仪表 导轨式安装0  引言  “节能减排”目前已成为衡量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电信、银行以及大型企业业务的扩展,庞大的数据中心所带来的管理维护费用和不断攀升的电费已成为企业主管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数据信息中心基于导轨式安装电力监控仪表的电源监控管理方案。该方案主要由触摸屏、单相或三相交流信号采集单元、互感器构成,能对数据中心电源进行实时采集与显示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谐波和电能。1  系统方案1.1 电源监控配电方案  电力监控系统由DTSD1352-H、DTSD1352、ADL-300EL监控仪表及TPC7062KS触摸屏组成,典型一次图如图1所示。监控仪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系统采用三层网络分布式结构,子站直接由人机界面TPC7062KS屏进行监控、采集现场仪表数据,电源监控组网结构图如图2所示。2  电源进线监控  电源进线监控由触摸屏与DTSD1352-H组成。2.1 触摸屏  触摸屏采用昆仑通态7英寸屏,型号为TPC7062KS,工作电源为DC24V/30W,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及时将各个仪表采集到的数据动态显示到人机界面,报警或报警数据存储上传,以及实时、历史报警显示等。  监控系统主要检测的数据对象有母线电流、电压、功率、电能、母线谐波数据,各个支路电压、电流、功率、电能,及各个支路的分合状态。显示方式以数字显示、折线图、条形图为主,监控系统界面如图3所示。2.2 母线电参数检测仪表——DTSD1352-H  该仪表不需要工作电源,功耗不大于3W;电压信号输入,0~300V/50Hz;电流信号输入,一次电流80A以下直接输入,80A以上二次输入0~5A。主要功能有测量常规的三相交流电量,如相电压、线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分相与合相)、无功功率(分相与合相)、视在功率(分相与合相)、功率因数(分相与合相)等;电能有四象限电能,包括吸收有功电能,释放有功电能,感性无功电能,容性无功电能;以及测量电压、电流2~31次谐波分量及总谐波含量、电流K系数、电压波峰系数、电话波形因子及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度等,用户可以方便的对供电电网质量进行分析。  DTSD1352-H在电流小于80A时可直接接入,不需要经过电流互感器,其二次原理图如图4所示。3  支路监控3.1 大电流分支回路监控仪表DTSD1352  该仪表主要监测电流大于63A的回路。该仪表可用于1个三相回路中也可用于3个独立的单相回路。其它监测功能和二次原理同DTSD1352-H。3.2 小电流分支回路监控仪表¬ ADL-300EL  该仪表主要监测电流小于63A的回路。仪表工作电源,AC85~265V,功耗≤2W;电压信号输入,0~300V/50Hz;电流信号输入,二次输入0~50mA。主要功能有测量常规的三相交流电量,如相电压、线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分相与合相)、无功功率(分相与合相)、视在功率(分相与合相)、功率因数(分相与合相)、有功电能及无功电能;该仪表可用于三相回路中也可用于3个独立的单相回路。  ADL-300EL支持0.05A电流信号接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接地。用于三相回路的二次原理如图5所示。4  结束语  数据信息中心电源监控方案先后在中国银行信息大楼、河南某移动基站、吉林联通、中国邮政总局机房改造等项目中应用,为数据中心电源安全、绿色运行提供了保障。

  • 呼叫中心信息系统规划

    一个大型企业(尤其是集团类企业或组织)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三个层次上的信息化规划,gfl: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系统规划、信息资源规划。一、信息化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作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描述如何有效、经济、规范、连续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企业目标、总体策略、实施步骤、关键技术、相关规范、人员培训、信息化阶段划分及费用估算等方面给出的总体规划。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符合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提供决策依据,保证公司信息化建设具有延续性。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内容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使命和目标、企业业务环境、业务模式及流程、信息化的战略意义和目标、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架构(技术架构、业务架构、数据架构、组织架构)、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步骤和预算、信息化全员培训、年度计划。二、信息系统规划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目的是依据企业资源状况、企业整体管理业务需求及当前技术环境,对企业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从系统目标、总体功能结构、关键功能需求、关键信息需求以及从企业管理全局出发,规划相关业务运作方式及主要业务流程, 估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费用,规划开发进度。三、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IRP),是从企业全局的高度,对企业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利用的全面规划。为了完成信息资源规划,需要从企业的业务出发,通过业务相关数据分析,沿路径"业务用户视图"一"业务数据类"一"业务数据库"规范企业的业务数据环境。从决策需求出发,沿路径"分析主题"一"多维模型"一"数据仓库"规划企业的分析型数据环境。四、技术规划:呼叫中心的规划之魂技术规划则是根据客户战略和业务规划,考虑相应的技术实现策略,如接入方式规划(是否需要电话、传真、短信、Web接入、E-mail接入、视频接入等全部或部分接入方式),是需要自动外拨还是有人工外拨?是集中建设还是分散建设等?呼叫中心的价值有三层含义:其一,透过客户服务中心的运作,我们可以将企业外部的客户信息和市场信息汇总搜集,通过为企、Ik客户提供更便捷通畅的信息渠道来实现客户的高满意度和良好客户体验的客户服务;其二,我们可以通过对所有客户信息资料的汇总分析,进而实现主动的客广营销:第三,将外部的客户信息和市场倍息与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相融合,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我们可以实现企业自身业务流程的完善和优化。上海呼叫中心外包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本市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记录电子化工作的通知

    各区生态环境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执法总队,各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机构,各有关单位:为落实生态环境部帮扶指导整改要求,进一步规范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工作,提高自动监控数据质量,本市将组织开展运维记录电子化工作,纸质运维记录台账可不再留存。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排污单位确认运维记录真实准确(一)排污单位应在上海市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10.101.59.207:8080/SHZXSSO/Login.aspx,以下简称“污染源监管系统”)中补充填报各排口的自动监控设施信息(操作说明见附件1),于10月31日前完成填报并保持动态更新;自动监控设施情况发生变化,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信息更新。(二)排污单位应加强对委托运维机构的管理,督促运维机构由填写纸质运维记录改为填报电子化运维记录,并通过“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微信公众号于当天线上完成对运维活动内容的确认(操作说明见附件2),确保运维机构在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系统(https://www.shemss.cn:10006/,以下简称“机构监管系统”)中运维记录的具体内容真实准确。自行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的排污单位应参照运维机构管理要求,对运维活动进行电子化记录填报。(三)排污单位应自行或者委托运维机构,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在污染源监管系统上如实标记设备、数据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向生态环境部门数据审核机构提交数据异常原因分析报告。二、运维机构规范提供技术服务(一)运维机构应在机构监管系统中做好机构自身备案信息的维护工作。相关状况发生变化时,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信息更新。(二)运维机构应于2023年12月底前全面实现运维记录台账的电子化管理,2024年起不再以纸质方式提供运维记录台账。每次开展现场运维活动时,都应在机构监管系统移动端签到,并在对应的运维活动电子记录表中填报服务活动信息;开展实际水样比对、烟气定期校验和废气正确度核查等监测活动时,应在比对报告出具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比对报告信息上传机构监管系统。三、管理部门持续强化监督管理(一)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园区管委会(以下统称“管理部门”)应做好对排污单位和运维机构的帮扶指导,督促运维机构、排污单位如实填报、确认电子化运维记录,对于未如实报送备案登记信息,或者未按要求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运维过程不规范等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二)管理部门应依托污染源监管系统和机构监管系统,结合自动监控数据日常审核等工作,梳理运维机构运维记录不规范、运维频次不合规、运维内容不到位等行为,强化对辖区内提供服务的运维机构运维活动的非现场检查。(三)管理部门应及时核实、处理各监管系统分类推送的异常情况警告信息,对涉及浓度长期无明显波动、数据长期处于低位、相关参数发生突变等异常数据的排污单位和未按相关标准规范运维的运维机构,结合年度监测和执法工作计划,重点开展现场检查,提高检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四、下一步工作安排市生态环境局将依托机构监管系统构建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固定源运维类)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机构监管系统中的电子化运维记录将作为本市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机构信用评价的重要数据来源),通过综合运用系统核查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机构进行信用评价,并适时通报或发布评价结果。联系人:市生态环境监测处 王大为电 话:23117310电子邮箱:wangdawei30@126.com联系人:市环境监测中心 裴 冰电 话:24011908电子邮箱:peibing@sheemc.cn附件:1. 上海市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说明2. 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系统操作说明[align=right]上海市生态环境局[/align][align=right]2023年10月11日[/align]相关附件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310/24/101639391514921.pdf]167附件1-2.pdf[/url]PDF附件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310/24/101646301514921.pdf]167.pdf[/url]

  • 【原创大赛】管理信息系统在检验检测机构中的应用

    [align=center][b]管理信息系统在检验检测机构中的应用[/b][/align][align=center]质检院(缪娟 杨洋 张玉梅)[/align][b] 内容摘要:[/b]本文主要介绍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管理理念不断创新, 管理信息系统如何在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应用,还提出了关于信息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可为其它类似机构建设工作提供借鉴。[b] 关键词:[/b]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b] 引言[/b]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 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管理信息系统于上世纪60 年代末起源于美国, 科学家开始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与实现技术, 从而开拓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领域、新方法、新技术。90年代我国一些企事业开始研发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完善,越来越适应社会经济应用需求,其应用几乎渗透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国防、政府部门到制造业、金融业、商场, 从产品制造业到各种贸易公司, 医院的病案管理、学校的综合管理等无不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高效率、高质量地工作。 对于检验检测机构来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检验检测机构对本机构检验检测能力、仪器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授权签字人等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统一管理,机构通过此平台实现CNAS、CAL、CMA等资质的申报、评审、扩项、变更等业务。针对有多家分支机构的实验室来说,还可以进行分机构或多部门统一管理,分工合作。对产品分类、检测能力、仪器设备标准化维护,统一模板、自动生成和打印各类表格及报告。从纸质化转变为信息化的同时,也方便今后数据的维护查询和统计;后期扩展可以与第三方系统进行对接,减少日常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一、[b]管理信息系统需求调研[/b] 需求调研是检验检测机构信息管理系统项目需求分析阶段的重要步骤和内容,需求调研是在需求分析前的一个步骤,通过和业务、技术、管理者等不同层面的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获取用户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的需求和期望。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调研主要采用提交需求材料、现场访谈、梳理归纳、关键点沟通等多种方式,根据调研结果编写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流程、系统功能、数据接口的建设方案。 通过对各个部门的角色及系统职能分析出具体需求。[b]二、 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建设[/b] 对于大型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b]检验检测过程管理、检验检测数据管理、检验检测相关的资源管理和标准管理[/b]等是管理的核心,因此在系统建设中包括:检验检测过程管理——检测流程管理、仪器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原始记录管理、报告自动生成与审批,标准库建设——检验项目库建设、检验方法库建设、产品标准库建设,资源管理——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材料管理等检验过程相关管理。[b](一)检验检测过程管理[/b] 检验检测过程管理主要实现检验检测流程的全面管理,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流程会有细微的差别,但主要的检验检测过程主要包括:业务受理、合同评审、验收样品、样品管理、检验、编制报告、审核报告、批准报告、报告发放等。要求系统能够使用工作流和其他配置功能实现对不同业务类型检验检测流程的配置。1.业务受理 业务受理用于将送检的客户信息、样品信息、测试项目及方法标准、产品标准等信息录入到系统中。系统在受理环节的功能主要包括:1.1 系统设置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样品数量、留样数量等信息,并可按照产品分类打包整理为模板。业务受理时,选择相应的模板后,系统自动生成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样品数量、留样数量等信息,另外也可根据客户要求进一步调整这些信息,以加快受理的速度,减少差错率;1.2 受理时,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在系统中分别填写《抽样单》、《委托检验协议书》、《采样单》、《接样单》或《委托检验合同》,这些单据可在系统中填写完成后通过直接进行打印无需再在纸质单据上重新填写,如果客户现场送样的打印后客户签字确认;1.3 填写委托信息、样品信息、检测项目及方法标准、产品标准信息时,系统需提供快速搜索的功能,将过滤后的信息在下拉菜单中显示供选择,以减少受理人员的重复工作;1.4在提交样品委托时,对于必须要录入的数据,进行提醒,并对数据的有效性在系统中进行校验,避免遗漏或输入错误;1.5 系统自动生成受理单的编号;1.6 对于首次受理的客户,信息一旦录入系统,将自动进入客户信息库中,下次再有样品时可通过客户名称或客户编号重复调用,且调用时支持拼音缩写快速检索;1.7 对于部分检验需要分包的检测项目,可设置指定的承包方并自动进入分包程序,也可在业务受理时临时选择承包方,并对承包方资质进行审核;1.8 根据选择的检验项目或检验模板,系统自动计算检验完成日期(可扣除节假日),同时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手工进一步调整检验完成日期;1.9 在标准库中维护用于判定的产品标准,如需对样品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在受理时选择相应的标准库,系统自动将标准值带入到受理的测试中;对于系统中没有维护的标准,可在受理时直接录入限值指标,并保存为限值模板供下次使用。可在系统中随时查看标准;1.10 为加快受理的速度,对于多次送检类似的样品和测试的,在系统中可进行复制后修改不同部分的信息即可;1.11 受理人员在系统中可随时查看客户历史委托记录;1.12 任务信息登记完毕后,系统可直接生成样品的条码标签,并在系统中打印出来贴在样品的相应位置。如果样品标签因为各种原因损坏或丢失,可在系统中重新打印标签;1.13 可在系统中设置收费标准,并触发收费确认流程,需要时打印《收费单》。可根据收费标准进行收费计算,对于加急可添加加急费等。2.合同评审 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对于需要进行合同评审的任务单,可在受理完成后由相应权限和能力的人员在系统中进行合同的评审。合同评审主要包括:检验能力、检验方法、产品、费用等方面;合同评审通过后样品才开始进入到实验室。3.样品管理 在系统中对样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包括样品的接收、样品领用、样品归还、样品留样以及样品处置等。系统中每个样品有唯一的编码,生成样品标签。 对于留样的在留样有效期到期后,在系统中提醒相应的人员进行样品的销毁。样品销毁过程包括销毁提醒、销毁审批、销毁记录。 受理人员、市场人员可在系统中实时追踪样品检验任务的进展情况和检验状态(未检、检验中、检毕、报告发出等),对检验即将到规定日期和检验超期的样品进行不同颜色的醒目警示,查询统计各个环节需要的信息,可以使相关管理人员动态的了解工作的完成情况、完成人、完成结果、收费情况等。4.任务分配 样品管理员通过条形码扫描仪接收样品,根据样品的实际检验信息,系统将自动判断检验项目是否需要任务指派。 检验部门的任务分配人员可根据需要在系统中调整当前样品下各检验项目指定的具体检验人员。 任务分配可根据产品、检验部门的不同在系统中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快速准确的任务分配。5. 实验室检验 在任务分配后,检测人员可在系统中看到分配给自己的尚未完成检测的检测任务提醒。 检测人员可在系统中查看检验样品的检验信息,包括检验依据、检验时限、特殊需求等;不同的领域可采用不同的结果录入的方式,数据的输入方式包括人工输入,仪器分析数据的自动采集。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看所需标准品、试剂耗材的库存信息(包括标准品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级别、剩余量、库存位置等),并在线预申领所需的对照品和试剂耗材。 为满足ISO/IEC 17025对关联要素追溯性的要求,在检验过程和结果录入时,系统支持检验者录入所用的仪器编号、标准品、标准溶液、试剂等的用量等,并可以根据仪器的运行情况调整数据采集的仪器、调整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试剂批号和计量器具、浏览测试所使用的测试方法、浏览仪器操作指导书。系统也可自动将所录入数据与仪器管理中预设的仪器精度、量程以及测试管理中分析项目的上限、下限进行比较并作适当提示,并可查询调出相同样品历史和相应原始记录作进一步比对,作相应的比对趋势图、控制图。 在开展样品测试前,对样品的编码转换,必要时添加平行样品、质控样品、添加标准曲线、空白样品、加标样测试等质控手段,并支持对同一批次的或单一样品的质控手段,满足业务规定的相关计算如空白样的扣除等计算。 对于需要以图片、趋势图等方式保存的数据,系统中可通过导入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等图片,并在原始记录和报告中体现相应的图片。在提交结果时,检验员可以进行电子签名。6.结果复核 当样品的全部检验项目完成后,样品自动提醒复核者进行结果的复核。在复核过程中如果结果异常,可以要求重新测试,重新输入结果。如果未通过复核,可以写明退回意见。对于修改过程在系统中进行记录并可追溯到。确认无误的检验结果,复核通过。进行电子签名后提交报告编制人。7.编制报告、审核、批准 对于可自动生成的报告,系统供报告的自动生成功能。对于复杂报告,系统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报告的电子签名。8.报告发放 根据需要,由报告发放人分别打印出需要的归档报告及发放报告的份数。 将报告发放给客户时,显示缴费情况;如客户费用未缴清,可自动提醒。 发放报告后,报告发放人在系统中记录:通知时间、发放时间、发放人、领取人、有效凭证等信息;如邮寄,需记录邮寄信息。 档案到期时系统自动提醒到归档管理人员,对到期的报告进行处理。9.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主要分为检验时限的变更、检测内容的变更、报告的变更等。 在受理时给予客户的检验时限如因为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或客户需要重新送样等问题导致的不能按期完成检测,可在系统中发起延期申请,延期申请的路程可在系统中定制,经过审核后可以进行延期,延期后的检测任务在统计未按时完成的检测任务时不计入统计范围内,延期的结果需要通知到市场人员以便其及时通知到客户,也可直接在系统中发送短信通知客户。 对于报告发放后如果发现报告有误,可通过系统配置的报告变更流程对报告进行变更,变更后的报告如果原报告收回则可继续使用原报告编号,如果原报告不再收回则系统重新生成报告编号,并在新报告中注明是替代哪一份报告。[b](二)检验检测数据管理[/b]1.原始记录管理 对于检验检测工作而言,原始记录非常重要,其不但是出具检验报告的依据,而且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和重现,所有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做到规范、原始、真实、完整、清晰、可追溯。 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提供相应的原始记录方案,可自动生成、上传电子版文件作为原始记录等方式。 系统可通过电子签名的方式在原始记录指定位置进行电子签名,也可将电子版的原始记录打印后由检验者和校对者在每页检验原始记录上手动签章;仪器采集的图谱自动作为原始记录进行保存。 电子版的原始记录在后续的报告及审核、归档环节均可进行流传和查阅。2.报告自动生成与审批 当全部结果审核完成后,也即在系统中完成了结果的发布,同时系统将根据检验结果、样品信息、样品测试过程信息和检验报告模板自动生成检验报告,系统需要提供多种报告模板供选择,可根据业务类型不同,如:客户委托、监督抽查等,可根据客户不同为特殊客户单独提供报告模板,可选择受理单中的不同样品、不同测试生成报告,还可将合格的样品和不合格的样品分开出报告。还可提供英文报告、中英文混排报告等报告模板。 报告可以按照用户要求转换成PDF或WORD形式。除自动生成报告外,系统还支持手工编制报告。 报告的审批过程可通过系统的工作流进行定义,可按照检测部门、领域等分别进行报告的审核,完成每一步审核,在报告的相应位置要体现审核人的电子签名以及审核时间等内容。[b](三)检验检测相关的资源管理和标准管理[/b]1.人员管理 系统中首先建立机构全部人员的基本信息库,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籍贯、毕业院校、最高学历、学位、专业、状态、联系电话、手机、Email等。系统中建立人员的资质信息库,该库由人力资源部管理。其中关于检验人员检验能力的信息(如检验领域和可操作仪器目录、检验方法)可以与相应的检验授权和仪器授权相关联,该信息可以供授权人员参阅。 人员管理的所有信息能够自由组合进行查询、统计,定制固定报表,包括工作质和量、工作过失等量化考核功能,可按照部门、学历、职称、职务、专业人员类型等进行统计。 系统管理员有权限设定对人员基本信息管理的查询权限。 能够通过配置实现对特定的员工资质即将过期的警告提醒。以帮助实验室审核并维护员工的资质。如果员工的检验资质失效,可以提醒系统禁止该员工与该资质相应的检验操作。 员工的技能和资质培训(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可以在系统中进行申请和处理,信息包括培训的内容、目的、方式、费用以及考核结果等。其中关于技能和资质的部分与资质信息共享。 培训管理的所有信息在系统中可自由组合随时进行查询、统计,定制固定报表。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实施记录,培训考核记录,培训统计等。各部门可浏览、查询、统计本部门的培训信息。支持上传培训通知文件、培训资料、过程记录、培训结果等附件。 能对培训中的人员进行监督。包括在培人员的名单、培训时间、内容、形式、指导者、考试、操作考核等监督。保证在培训期间不影响检测工作质量。 外来人员培训管理,包括培训申请、审批。外培人员基本信息,培训科室,培训记录等。并参照培训中的人员进行监督。2.仪器设备管理 在系统中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库,包括基本信息(如仪器类型、型号、唯一标识、生产厂家及联系电话、技术指标、价值、资金来源、中标情况、购置时间、启用时间、仪器负责人、仪器状态、放置地点、设备照片等)、检定状态(如修正因子、修正值、修正曲线等校正数值、检定日期、待检日期等)、期间核查记录、维护记录、维修记录(包括所用配件、费用、人员工时等),支持上传附件。 仪器的使用记录管理,包括使用人员的姓名及资质、使用时间、操作的内容(包括检品名称、检验项目、所在科室),其中部分内容与设备自身信息链接。仪器的使用文件,包括标准操作规程、使用说明书等以附件的方式上传到系统中,可以通过系统查看这些电子版文件。各部门仪器设备库、检定/校准计划、期间核查计划、维护计划等计划,在每个仪器事件到期之前一段事件,提前通知到相应的人员进行检定/校准、期间核查、维护等操作。 进行仪器的计量管理,包括:对需计量检定仪器的基本信息管理(检定日期、周期、检定单位);对计量检定仪器信息进行更新,可以通过提醒列出某一时间段内校准到期的设备清单等,同时具备查询功能;具有对将要到期和已超期检定仪器设备进行提醒及故障通知的功能;可在校准完成后校准证书到达时,将校准证书扫描后上传到系统中,仪器操作人员可在系统中直接查看校准证书。 进行期间核查的管理,提醒功能、验收确认。在系统中可以打印每一台设备的档案卡,其中包含了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历次检定/校准记录、期间核查记录、维修记录、保养记录、配件等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记录。3. 材料管理 所涉及的材料,包括化学试剂等,检验员和管理者可以方便查询,获知库存情况、费用消耗等。 管理部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供应品的验收、入库管理。 进行供应品管理,包括名称、来源、规格、使用说明、保存条件、有效期限、库存量、领用人、所在科室、领用量等,并可以进行多维统计、分析。 实行剧毒危险品、易制毒化学药品等的特殊管理。 实行化学类标准物质和物理类标准物质的特殊管理。 部门材料的管理,包括领取、使用、剩余库存的管理。 可以进行过期供应品报废审批、处理。 系统为每种类型的材料维护最低库存,当某种材料低于最低库存时,可在系统中报警。4.标准库建设4.1 检验项目库建设 检测项目管理是系统的核心,用于创建、编辑、删除与测试相关的信息,可定义的内容包括测试分类、测试和相关参数,如检测参数的数据类型,计算公式,工作流,修约规则、计量单位以及其它有关的参数。 每个检测项目使用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默认的检测人员等均在测试管理中进行维护,这些维护的信息与检测过程相结合,减少差错率和提高效率。4.2 检验方法库建设 方法管理模块用于维护检测方法的列表,其中包括了方法中文名称、方法英文名称、方法类别(如:国标、欧盟、FDA等)、方法的版本信息等。 方法的版本更新需要通过审核后方能使用。方法查新后也可以在系统中更新方法版本。 方法的电子版文件可在系统中上传,检测过程中可随时查看检测样品的检测方法的电子版文件。4.3 产品标准库建设 产品标准是按样品类型分类定义固定测试项目的样品的测试任务安排,是又一非常关键的标准数据库。在此可以预定义样品或样品集由谁来做,做什么,在哪做以及每个样品每项分析项目的指标。样品模板的设置将直接决定某类样品的检验工作流程。 产品标准库同时可实现将标准等信息维护到系统中,同时维护每个标准的检测方法、限值等信息,检测过程中通过选择的不同的产品标准模板,可将限值等信息代入到系统中,在数据采集或输入结果时根据标准的限值自动判定是否合格。 在系统中将标准文件放在相应的产品标准上,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可查看相应的产品标准的电子版文档。[b]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思考[/b]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为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及决策等工作提供了高效的支持与服务,系统现已成为日常使用的工作平台。下面是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1.相关业务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除了最高管理者的重视和参与外,机构其它各级业务部门领导的参与和支持也很重要。这里所说的业务部门领导,是指需要建立信息系统及应用的业务领域的直接领导,他有权在这个领域重构业务流程,可以调动该领域内的一切资源来配合系统开发及推广应用工作。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需求调研与分析、用户测试以及推广应用阶段,特别需要从事该业务领域的用户的大量参与,因此,获得该领域主要领导的全力支持与理解至关重要。2.打造专业的技术队伍 随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与推进,信息系统的可控性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涉及一些核心的信息系统,必须要由机构自己来掌控,因此,最好能够建立一支稳定的、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业务的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的专业技术队伍,以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3.云计算的应用 时刻关注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并通过消化和吸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云计算是当前计算机领域的一种新的IT应用模式。云计算可以将网络上分布的计算、存储、服务组件、网络软件等资源集中起来,基于资源虚拟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可以实现计算与存储的分布式与并行处理。如果把云计算理念引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则可以快速、灵活和低成本地建立管理信息体系。[b] 参考文献:[/b]1.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代情报》2007 年6月2.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国海上油气》2012年4月3.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通信技术》2012 年第01 期4. 信息系统提升企业敏捷性的机制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 年07 月5. 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及应用《现代情报》2005 年10 月

  • 实验室信息系统主要作用

    [font=Calibri][font=宋体]实验室信息系统[/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LIMS[/font][font=宋体]是实验室现代综合管理的一种理念[/font][font=Calibri], [/font][font=宋体]通过在[/font][/font][font=Calibri][font=宋体]实验室信息系统[/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LIMS[/font][font=宋体]系统内建立人员基础、技术、方法、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集检测业务管理,资源管理,质控管理,数据管理,报告管理等诸多模块为一体,让不同岗位的人员按各自的权限分享不同级别的信息资源,完成约定的工作。能及时发现测试、服务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专注于实验室[/font][font=Calibri]LIMS[/font][font=宋体]行业的青之[/font][font=Calibri]LIMS[/font][font=宋体]系统可以有效地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流程,有对实验室管理提升的作用,在实现实验室数据的完整性、合法性以及可追溯性等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font][/font]

  • 【原创大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习心得

    [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学习心得[/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一、专业分析[/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这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并成为与物质能源一起并列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与此同时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正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个培养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的专业。[/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有组织的活动,就有了管理活动。虽然直到19世纪末,管理理论才真正出现,管理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信息管理正是管理学研究的一个方面,遵循着管理学的一般规律。相对于[/color][/size][/font][url=https://www.oh100.com/qita/][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其他[/color][/size][/font][/url][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学科而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年轻的专业,但是自从产生之后,它逐渐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信息能帮助人们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减少活动的盲目性,为人们决策提供依据。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谁先获得信息,就有可能抓住发展经济的机遇。信息系统是一种接受数据资源作为输入并将其加工成信息产品作为输出的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密不可分的,其中信息管理是目的,信息系统是手段,只有二者相统一,才能真正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从优势上讲,该专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知识面[/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广,适应力强,可以做多方面的工作。但是,也必须要正视信管专业的劣势:一方面,缺少有效的[/color][/size][/font][url=https://www.oh100.com/fanwen/shixixindetihui/][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实习[/color][/size][/font][/url][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和实践的环节。另一方面,专业的培养方向不明确,学习“多”而少“精”。[/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从信息中发掘财富。现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如何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正是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正是由于该专业特有的培养计划,它是一个适应面相当广的专业,就业方向很多,近年来主要是:软件开发人员[/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帮助企业和组织问题、网络或系统管理员[/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企业或组织高效运行的保障、企业信息管理员——在企业中从事信息搜集、管理工作等。[/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二、环境分析[/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21世纪是信息经济社会在世界各国形成[/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并成熟[/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发展的世纪。而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是连接信息源和信息用户的枢纽,是社会信息服务业的主题和承担者。当前我国虽已具备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设施条件,但是其水平却大大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由于中国管理科学发展较晚,其大部分知识都源于国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尤其是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呈现一体化,市场的国际化造成了竞争的国际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对环境的应变能力,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信息的开发,管理和利用。因此企业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例如铁路订票系统,就是对车票这种信息的查询和管理系统。可以说软件开发的最主要面向的客户就是帮助企业制作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涉及咨询、服务、物流等很多行业,有很多的就业机会。[/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但是同时,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资不足,经营管理中协作不充分的问题。因次,我们很难找到好的实习和工作的机会[/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三、个人分析及目标[/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经过本科学习,可以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对专业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同时培养自己的信息观念,接受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使自己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但是企业都很看重毕业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毕业生能够经过尽量短的过渡期就能直接承担企业的具体工作,而这正是我欠缺的方面。去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并颁布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并从今年开始退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师国家[/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职业资格认证。这也给我提供了一个要奋斗的目标:通过课堂学习,对专业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在学习阶段就有目的,有阶段性地去了解各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过程;在学习各个学科的同时,主攻一门,使自己具有“一技之长”;获得国家企业信息管理师的资格证书,成为既懂管理科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21世纪初是我国推进国家信息产业化的重要时期,当前,各类信息服务的交叉与融合,因特网信息服务的商业化、综合化和国际化以及全球信息网络的进展,都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经济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社会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契机,也提供了不少职位。就此来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color][/size][/font][/align]

  • 【分享】美国EPA发布四个综合风险信息系统

    美国EPA发布四个综合风险信息系统来源: WTO检验检疫信息网 时间: 2011-03-24 近日,美国环保署(EPA)发布了四个新的综合风险信息系统(IRIS) ,这四个IRIS分别为: 钴和无机钴化物(cobalt and inorganic cobalt compounds) 利比角闪石石棉(libby amphibole asbestos) 五氧化二钒(vanadium pentoxide) 乙烯基醋酸盐(vinyl acetate) 同时, EPA还寻求关于这些物质暴露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科学信息。 IRIS是一种人类健康评估系统,能对暴露的环境污染物所产生影响的风险信息进行评估,同时评估人类健康以支持该机构的监督管理活动。如有疑问,请致电PONY谱尼测试零七五五二六零五零九零九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系统

    最近省里搞了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系统,市县级均要用此系统开展工作。该系统的特点是将监测任务所涉及的自上之下的单位联系起来,抽样用PAD扫描条码,上传至平台。你们那里的监测任务使用本系统了吗?好像是农业部的要求吧,呵呵。交流交流,看看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一起交流

  • 【分享】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规划、预测和预报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GIS以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功能的强大性,成为土壤科学研究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并且对土壤科学未来的发展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研究空间信息的全新技术。 70和80年代初,加拿大及美国开始建立土壤数据库。继发达国家早期的土壤信息系统研究之后,国际上也开始运用土壤信息系统研究全球问题。 1985年,国际土壤学会建议“建立l:100万世界土壤和土地数字化数据库”(SOTER),次年8月被第十三届国际土壤会议确认。同时,联合国环境署1987年主持建立“全球土壤退化评价”体系( GLASOD),示范建立和应SOTER数据库。 SOTER计划的整个过程从1987年9月开始持续到90年代,覆盖区域从拉丁美洲、北美、非洲西部等国家和地区逐步推向东南亚等其他地区。

  • 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

    请问各位,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是怎么运作的,你们有谁在用这个软件 ,能否跟我讲讲,最近我们要筹备乳制品检测实验小组。领导让我们了解了解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我一直做的是饲料检测,对于乳制品检测和实验室信息管理这些来说,是一个新人。麻烦大家了,非常感谢!

  • 【讨论】土壤等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size=4][font=楷体_GB2312]不知道有没有人涉及到土壤等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关于地理信息系统,本人略知一二,但是怎么构建土壤信息系统,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如果有专家懂这方面的知识,不妨展示出来让大家学习一下!(有奖讨论)[em09511][/font][/size]

  • 【分享】国内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初探

    [center]国内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初探[/center] 摘要:国内实验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医疗改革的深入,对实验室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国内外实验室的情况,提出了实验室信息系统将采用国际标准HL7、条形码及双向通信技术、从C/S向B/S模式转换、与HIS全面的无缝接合、功能强大及高度的自定义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系统 HL7 条形码技术 B/S模式 国内检验水平和检测手段日新月异,临床检验工作日趋自动化、规范化、信息化,众多的临床实验室建立了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LIS就是以支持实验室日常工作、为病人提供服务、管理决策为目标的信息收集、处理、存储、传播的协同工作的相关部分的集合。 如今的LIS早已不再局限于标本管理、数据采集、报告打印等简单的功能。实验技术,信息技术,医疗改革以及各种严格的行业规范(如Health Level Seven,HL7),把LIS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是实验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就国内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或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1.采用国际标准HL7 目前国内大多的信息数系统来自不同的软件开发商,并作为各自独立的系统进行开发和维护。在编写数据格式方面,系统内根据自己的格式编写,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根据要联网软件的数据格式进行制定。特别是LIS与HIS互联时,需要根据对方系统的数据格式做专门的接口。数据格式相当混乱,这种状况严重妨碍了检验数据的合理利用和数据交换,也增加维护和开发的困难。一个不遵循标准设计的系统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信息系统,只能短期运行。因此LIS是否采用国际标准化的数据格式,不仅对软件的生命周期至关重要,更关系着实验室的发展。国际上医疗行业推行的标准有HL7、ICD、LOINC、SNOMED、DICOM等,其中HL7是医疗领域不同应用之间电子数据传输的协议,是目前医疗信息数据交换标准中应用最广泛的国际标准,是美国CDC规定的实验室数据格式和数据交换协议[1]。HL7涉及LIS方面定义的数据格式已经非常的详细,消息、段及字段的定义足够使用,建议国内的LIS采用HL7标准[2,3]。 HL7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标准。为了支持实现HL7,可以有两种方式即HL7 Engine 和HL7 Ready。前者适用于没有采用HL7标准的系统,通过调用函数/控件构造成符合HL7格式的文本数据,国内的系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过渡。后者是基于HL7开发的,系统直接输出标准的内容。HL7在LIS中的应用主要在:⑴LIS的数据格式标准,⑵LIS与HIS的接口标准,⑶不同LIS间的接口标准,⑷分析仪与LIS通信接口标准[3]。这些方面数据格式标准化后,LIS的程序可以在不同的系统或分析仪中使用,使接口软件具有可重用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修改性,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某个字段在不同系统或分析仪中所代表的不同的信息,提高了LIS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2.采用条形码技术,支持双向通信 在绝大多数的实验室里,识别标本的方法是把化验单上的联号帖在标本容器上和操作人员编标本号。限制了分析仪识别原始标本的能力,只能通过位置来识别。在这种传统的工作模式下,标本调错是实验室的最常见差错原因之一。 LIS采用条形码技术,在申请项目/收费/采集标本时生成条形码,贴在标本容器上。大多数的分析仪支持条形码技术,根据条形码来识别原始标本。可以取消标本编号、血清加样等分析前处理的工作,规范了实验室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并保证结果的可*性[4]。与分析仪通信是LIS区别于HIS中其它子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关键技术之一。因为不同的分析仪及型号通信协议不一样,要编写相应的LIS接口。数据通讯方式有单向通信和双向通信两种,基本上都采用了LIS从分析仪接收数据即单向通信。双向通信不仅仅是接收数据,还发送数据指令控制分析仪,即LIS向分析仪传送病人资料、试验请求、标本信息、其它操作指令等,分析仪向LIS传送分析仪状态、标本分析情况、分析结果、通讯状态等。 LIS采用条形码技术并支持双向通信,将彻底改变现有实验室工作流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标本调错、项目做错等差错。条形码作为标本的唯一标识,应用于整个标本的分析过程,完成分送标本、传送资料、核实和处理标本、分析仪双向通讯、查询结果、打印报告、保存标本等实验室的常规操作,方便医生和病人获取相关信息[4]。LIS可以如实地记录标本在实验室各个阶段的情况,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实验室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分析仪已经基本上都支持条形码和双向通信,LIS要提供这项功能成为目前最迫切的需求之一。3.从C/S向B/S 模式转换 目前国内LIS主要采用C/S模式,因为客户端上安装有应用程序,软件的升级、病毒、人为因素等造成的系统破坏都需要到现场维护,使维护工作复杂化。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LIS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经有LIS采用B/S模式[5]。 B/S模式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信息系统平台模式,它把传统C/S模式中的服务器部分分解为一个数据服务器与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从而构成一个三层结构的客户服务器体系,它简化了客户端。各个用户通过Http请求在权限范围内调用Web服务器上不同处理程序,从而完成对数据的查询或修改,它使用户的操作变得更简单,无需培训,就可以直接使用。B/S模式具有快速的应用更新、易于维护、集成的资源共享等优点。采用B/S模式后,可以发布检验信息如:科室、人员、仪器、新项目、新技术的介绍以及各种通知。实验室及相关人员或病人可以利用Internet来访问LIS。延伸了LIS的服务范围,如病人可在网上查阅检验报告和相关解释并打印;工作人员可在家里审核检验结果、安排工作进度等[5,6]。4.与HIS全面的无缝结合 LIS与HIS全面的无缝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室的自动化程度。LIS不仅要求支持电子申请、自动实时记账、结果返回、远程护士站自动打印等功能,而且要求HIS提供治疗、护理等临床信息。如:在报告细菌药敏结果时,能查询到该病人的用药情况等。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患者和医生要求降低医疗费用,要求“一次检测,普遍有效”。首先要求实验室之间相互认可[2],其次实验室的LIS相互联网,这样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也就是说,今后的LIS不仅要求与HIS全面的无缝结合,还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如市区内的医院)LIS间的互联,就像中国工商银行的通存通兑的存款业务。5.功能强大及高度的自定义 LIS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三层,依次是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决策信息系统。最底层是业务信息系统,主要是针对实验室的日常工作。由于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和性质不同,LIS相应分成通用(生化、临检、免疫)子系统、微生物子系统、血库子系统、骨髓子系统以及医嘱申请、标本采集子系统、查询子系统等。并开发有相应的专家系统,对技术或逻辑错误、历史结果等进行自动判断。第二层是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针对实验室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汇总,提供反映各方面运行状况的报表。第三层是分析决策系统,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和智能诊断功能等。第一层的功能现有LIS已经基本上能够完成,今后更加着重发展和完善LIS的第二、三层功能 LIS要求功能强大,不仅能满足大规模、大标本量的实验室的需求,同样能适应县/镇级实验室的实际需求。90%的技术操作要在同一个界面内完成,减小来回切换界面的操作。操作步骤少,一些功能尽量让LIS自动完成。用户自己能够定义工作流程和功能模块,以满足不同专业实验室的要求,如:像安装打印机一样地安装分析仪的通信程序。LIS开发商提供不断升级的程序版本,可以满足你的不断变化的功能需求,并保证你的实验室永远走在实验室发展的前列。随着WTO加入,仪器设备不再是国内外实验室之间的主要差距,而是实验室信息技术的落后。大力发展和建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和LIS开发商的共同责任。

  • 信息系统管理条款解读

    CNAS-CL025.10.3 信息系统管理用于收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检验数据和信息的系统应:a) 在引入前,经过供应商确认以及实验室的运行验证;在使用前,系统的任何变化均获得授权、文件化并经验证;请教,“引入前”,“使用前”如何解读?

  • 关于进一步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等有关要求,进一步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为危险废物相关单位提供信息化便利服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持续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工作  (一)规范危险废物有关资料在线申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生态环境部建设运行的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家固废信息系统)定期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使用国家固废信息系统建立危险废物电子管理台账的单位,对自动生成的申报报告确认并在线提交后,完成申报。  (二)实现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统一管理。转移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通过国家固废信息系统填写、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由生态环境部通过国家固废信息系统统一编号,联单中危险废物相关信息与在国家固废信息系统中备案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关联。危险废物转移轨迹应通过国家固废信息系统记录,并与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关联。  (三)实行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商请无纸化运转。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的移出地和接受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应通过国家固废信息系统交换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商请相关材料,严格按照有关时限要求进行商请、函复,实行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商请全流程无纸化运转,提高跨省转移审批效率。  (四)规范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情况在线报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有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国家固废信息系统如实报告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情况。使用国家固废信息系统建立电子管理台账的单位,对自动生成的报告确认并在线提交后,完成报告。  (五)规范危险废物出口相关业务信息化管理。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拟出口危险废物的,应通过国家固废信息系统在危险废物管理计划中填报拟出口危险废物相关信息;已出口的危险废物,应通过国家固废信息系统,按照《危险废物出口核准管理办法》等要求,如实申报实际出口情况。  (六)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情况在线报送。省级及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应于每年12月31日前通过国家固废信息系统报送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建设、协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情况。  二、推动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智能化水平  (一)鼓励开展危险废物物联网环境监管。省级及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可采用电子地磅、视频监控、电子标签等集成智能监控手段,推动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  (二)开展危险废物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和第三方支付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选择部分废物类别开展危险废物收集、转移、利用、处置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和第三方支付试点,探索建立危险废物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  (三)深化废铅蓄电池收集转运试点工作。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按照《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继续开展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应用国家固废信息系统中的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专用信息平台,如实记录有关信息,探索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管新模式。  三、进一步强化国家固废信息系统对接与应用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强化国家固废信息系统的推广与应用,指导督促相关单位通过国家固废信息系统报送相关数据;结合本地实际建设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相关信息系统,应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实现与国家固废信息系统实时对接,确保对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并逐步实现从国家固废信息系统获取基础数据,加强与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等的互联互通。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应通过国家固废信息系统汇总分析行政区域内上一年度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和利用处置等情况,并于每年4月30日前以书面方式报送生态环境部,同时抄送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固管中心)。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将国家固废信息系统应用情况作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的重点;将国家固废信息系统中危险废物相关信息作为日常环境监管、执法检查和环境统计等的主要依据;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沟通机制,对日常环境监管等工作中发现的企业虚报、漏报、瞒报危险废物有关信息等违法线索,及时移交并严格依法查处。  生态环境部委托固管中心指导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和监管智能化相关技术工作,与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共同建设、运行和维护国家固废信息系统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网络信息安全。[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  2022年6月7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 【分享】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培训资料

    烟气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第一章 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概述1. CEMS 的概念2. CEMS 的组成和描述3. CEMS 的分类和测试技术4. CEMS 主要技术要求5. CEMS 安装和测量位置6. 参比方法采样位置和采样点7. CEMS 检测质量保证第二章 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采用的测量技术1. 烟尘浓度测量技术2. 气态污染物测量技术3. 烟气参数测量技术第三章 国内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介绍1. 国内CEMS 仪器生产和销售情况2. 典型CEMS 仪器介绍3. CEMS 仪器的运行与维护4. CEMS 发展趋势废水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第四章 废水在线监测系统概述1. 国家环境监理信息系统工作原理2. 废水在线监测系统描述3. 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功能4. 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应用软件5. 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监测设备第五章 废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采用的测量技术1. 智能环境监理适配器2. 数据采集器(黑匣子)3. 流量计4. COD 在线监测仪5. PH 计第六章 国内废水在线监测仪器介绍1. 国内废水在线监测仪器设备2. 在线监测设备的校准与维护=============================================[color=#DC143C][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80907]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培训资料[/url][/color]

  • 【分享】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培训资料

    目 录 烟气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第一章 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概述1. CEMS 的概念2. CEMS 的组成和描述3. CEMS 的分类和测试技术4. CEMS 主要技术要求5. CEMS 安装和测量位置6. 参比方法采样位置和采样点7. CEMS 检测质量保证第二章 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采用的测量技术1. 烟尘浓度测量技术2. 气态污染物测量技术3. 烟气参数测量技术第三章 国内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介绍1. 国内CEMS 仪器生产和销售情况2. 典型CEMS 仪器介绍3. CEMS 仪器的运行与维护4. CEMS 发展趋势废水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第四章 废水在线监测系统概述1. 国家环境监理信息系统工作原理2. 废水在线监测系统描述3. 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功能4. 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应用软件5. 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监测设备第五章 废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采用的测量技术1. 智能环境监理适配器2. 数据采集器(黑匣子)3. 流量计4. COD 在线监测仪5. PH 计第六章 国内废水在线监测仪器介绍1. 国内废水在线监测仪器设备2. 在线监测设备的校准与维护[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75833]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培训资料[/url]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综合执法局:《重庆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已经2023年第5次局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align=right]重庆市生态环境局[/align][align=right]2023年11月3日[/align](此件主动公开)[align=center][b]重庆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b][/align]第一条 为落实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以及《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9号)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污染源自动监控的系统建设、运行维护、数据管理、数据应用以及相关监督管理等活动。第三条 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备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由排污单位自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控设备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编报预算申请,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第四条 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各区县(自治县),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两江新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综合执法机构(以下简称“各区县”)负责辖区内污染源自动监控的管理。对于应当安装使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排污单位,各区县应当结合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和自动监测规范等有关规定,在排污许可证中明确自动监测点位、指标和联网等要求,并督促排污单位按要求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第五条 排污单位承担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联网、验收报备等工作,确保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证自动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有效,不得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第六条 有关服务机构受排污单位或其他单位委托开展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维护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保障的,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不得实施或参与实施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行为。鼓励有关服务机构将提供运行维护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的相关信息、不参与造假的承诺向社会公开。第七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保证其生产和销售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排污单位、有关服务机构应当接受和配合生态环境部门的现场监督检查,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技术资料。第八条 排污单位应当依法依规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履行自行监测法律义务。排污单位申请暂缓或免予安装使用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自动监测设备,或者申请免予联网的,应当及时向核发排污许可证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第九条 排污单位的自动监测设备应当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排污单位对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联网的验收形式和验收质量负责。除不可抗力外,排污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限范围内完成包括自行验收在内的全部调试工作,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实现有效数据稳定联网。有效数据稳定联网前应将设备相关信息报送辖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联网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应符合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的联网技术规范,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参数等变化情况应纳入联网。第十条 排污单位应当在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验收后5个工作日内,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有关情况交辖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登记备案。自动监测设备的主要设备或者核心部件更换、采样位置或者主要设备安装位置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自行采取验收等质控手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联网传输数据的有效性,并在更换、改变前向辖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备,设备验收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重新备案。第十一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相关技术规范自行开展校准、比对等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工作,确保安装使用的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有效,并达到数据有效传输率的规定要求,其中任意连续90日内自动监测数据即时有效传输率、补全有效传输率分别应达到90%、95%及以上。排污单位不得擅自停用、移动或者改变自动监测设备及其附属设施。所有污染物浓度数据和水质、烟气参数均由真实测量得出,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电子数据的存储时限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不得擅自删除。第十二条 排污单位发现传输数据异常时,应当以数据标记的方式及时、如实报告辖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自动监测数据标记应当符合相关标记规则,并按照要求建立电子化运维台账,实现运维过程全程信息化留痕。保存自动监测数据以及相关的设备运行参数、运行维护记录和台账、手工监测数据等信息的时间不得少于5年。第十三条 自动监测设备确需拆除或者停运的,排污单位应当在自动监控平台上按技术规范标记,经辖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之后方可实施,并接受监督抽查。自动监测设备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的,排污单位应当在发生故障次日12时前以数据标记的方式向有辖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检修,保证在5个工作日内恢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备停运期间,排污单位或者有关服务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采用手工监测等方式对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测,并报送监测数据。第十四条 排污单位应当审核确认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备联网后正常运行产生的有效数据可以作为排污许可、环境统计、核算环境保护税等环境监督管理和执法的依据。经过标记的自动监测数据,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第十五条 判定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是否超过排放限值时,以是否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证等有关规定为判定标准。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证无明确规定的,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是否超标以日均值判定。第十六条 判定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否超过总量控制指标,以是否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和排污许可证等有关规定为判定标准。排污单位依据有关要求对自动监测的修约补遗、替代监测数据可以作为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依据。标记非正常工况期间,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正常的,监测的污染物排放量计入排放总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排污单位在规定周期内的污染物排放量按产生量核算:(一)未保证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二)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三)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四)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稀释排放以及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第十七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收集排污单位环境违法行为证据,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调查处理。有必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协助开展执法检查。鼓励各区县优先将已实现自动监测设备有效数据稳定联网的排污单位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第十八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生产者、销售者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弄虚作假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予以通报,公开该生产者、销售者名称及其产品型号。对已经安装使用该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的同类产品的企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重点检查。第十九条 排污单位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不得将其列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已经列入的应当及时退出:(一)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具有数据模拟软件、模拟信号发生器、隐藏操作界面、远程登录软件,用于过滤数据、限制数据上下限和修改监测数据及设备参数等任何数据造假的功能和漏洞;(二)未将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参数等变化情况纳入联网,或者日常运行维护中未按照生态环境部门要求依托数据标记内容建立电子化运维台账、运维过程未实现全程信息化留痕;(三)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生产者、销售者,或者提供运营维护服务、检测监测服务的生态环境服务机构,未通过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供或认可的公开渠道公开设备、服务相关信息和不参与造假的承诺。第二十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现排污单位通过自动监测设备数据弄虚作假获取主要污染物年度削减量、有关生态环境荣誉称号或者评级的,由原核定削减量或者授予荣誉称号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予以撤销。排污单位通过自动监测弄虚作假,骗取各种优惠、减免、补贴、豁免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本办法所称排污单位,是指应当依法安装、使用、维护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的排污单位。包括:列入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重点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中明确应实施自动监测的重点管理单位,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要求的排污单位。本办法所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指由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备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控设备组成,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状况的信息系统。本办法所称排污单位的自动监测设备指安装在污染源现场,用于直接或间接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状况的仪器设备,包括用于连续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仪器、流量(速)计、采样装置、数据采集传输仪、水质参数、烟气参数的监测设备,以及在主要生产工序、治理工艺或排放口等关键位置安装的工况参数、用水用电用能、视频探头监控等间接反映水或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仪表和传感器设备。本办法所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控设备,包括通过通信传输网络获取排污单位现场端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对排污单位实施自动监控的信息管理平台,以及支撑软件运行的计算机机房硬件设备等。本办法所称自动监测数据,是指排污单位安装使用的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数据及相关数据标记内容。其中数据标记是指排污单位根据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及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状况,对生产设施及污染防治设施工况、自动监测数据异常进行标记的操作,包括自动标记和人工标记。本办法所称有效数据稳定联网,是指排污单位确认调试完成的时刻,该时刻视为自动监测设备实现有效数据稳定联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开始根据联网传输数据统计有效传输率。本办法所称自动监测数据明显失真,是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现自动监测设备比对核查不合格,或者计量检定机构发现检定、校准、比对不合格。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附件:污染源自动监控安装使用相关行为认定标准附件污染源自动监控安装使用相关行为认定标准列入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重点排污单位以及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应当依法依规安装、使用自动监控设备,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保证监控设备正常运行,并按照规定保存原始记录和依法公开排放信息。污染源自动监控安装使用相关行为,按下列标准认定:一、关于“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的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一)按照法律法规及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应实施自动监测的点位、指标,未在规定时限内实施自动监测的,且未及时整改的;(二)安装使用的自动监测设备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本办法规定的,且未及时整改的;(三)自动监测设备的安装位置、采样等使用条件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四)其他未按规定安装使用的情形。二、关于“自动监测设备未按规定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的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自动监测设备未按规定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一)应联网的自动监测设备未联网的,或应传输的监测指标未传输的;(二)未按照数据采集传输和联网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联网自动监测设备的;(三)自动监测设备正式联网前须完成的验收、备案等调试阶段工作,未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的;(四)其他未按规定联网的情形。三、关于“未保证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未保证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一)在排放污染物期间,未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停运或部分停运自动监测设备的,因客观因素停运除外;(二)自动监测设备发生故障不能正常运行,不按照规定报告、标记,或者未按要求开展手工替代监测并及时上传监测结果的;(三)违反仪器设备厂商提供的运维手册或使用说明书操作,导致数据明显失真的;(四)未按技术规范进行维护,导致数据明显失真的;(五)排污单位生产工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与自动监测数据相关性异常的;(六)联网传输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自动监测数据与现场设备不一致,数据偏差大于1%的;(七)自动监测数据有效传输率未达到规定要求,或者自动监测设备维护时长超过规定要求的;(八)违反技术规范要求对仪器、试剂进行变动操作,导致数据明显失真的;(九)自动监测设备的分析周期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十)其他因排污单位或其委托的服务机构人为过失,造成自动监测数据缺失、无效,或者自动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的情形。四、关于“未按规定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的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未按规定保存原始监测记录”:(一)自动监测设备相关记录保存期限不满足排污许可证或本办法规定要求的;(二)自动监测设备相关记录缺失或不全的;(三)自动监测设备相关电子记录未按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上传至相关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管理平台的。五、关于“发现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或者污染物排放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异常情况不报告”的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发现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或者污染物排放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异常情况不报告”:(一)排污单位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送的电子告知与督办信息,未按规定及时核实反馈的;(二)排污单位已经确认使用数据标记方式向生态环境部门报告异常情况,但存在对异常情况未及时标记行为的;(三)自动监测设备运维人员已经告知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异常情况,但排污单位未采取措施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的。六、关于“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干扰自动监测设施行为”的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干扰自动监测设施行为”:(一)符合《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干扰自动监测设施行为的;(二)谎报自动监测异常、生产或治理设施工况异常,或者在自动监测数据标记过程中虚假标记,导致联网传输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自动监测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三)其他以逃避监管为目的致使监测、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形。。七、关于“接受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接受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一)接受检查时虚报停产、设备开停车,或者虚报自动监测设备故障,或者提供虚假自动监测设备运维台账记录的;(二)故意关闭自动监测设备的;(三)其他掩盖真实排污状况的行为。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技术与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技术与系统

    ※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量约占世界养殖产量的80%。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总体来看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并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明确将“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纳入优先主题,因此,建设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水产养殖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水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现状及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经营者多以追求产量和近期经济效益为目标,养殖密度过高,滥用药物,养殖病害和工业污染呈逐年加重之势,加上水产养殖池塘逐步老化和保护养殖环境意识淡薄以至于水域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如何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增加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实现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水产养殖产业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影响水产养殖环境的关键参数有水温、溶氧,PH、ORP、余氯、浊度、电导率、盐度等,但这些关键因素即看不见又摸不着很难准确把握。现有的水产管理是以养殖经验为指导,采用人工观察,易在养殖过程中造成调控不及时,反馈较慢,出现“浮头”和大面积死亡等惨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但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市场调节失控,竞争越来越激烈,掌握准确可靠的养殖数据,科学养殖,提高产量与品质,实现水产养殖精准化和智能化势在必行。※系统概述 上海诺博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养殖现场考查和大量研究实验,针对水产养殖环境对象具有的多样性、多变性、以及偏僻分散等特点,研发出一套基于无线移动通信和测控技术的远程数据采集和信息发布系统方案。本系统可以实时测量水体参数,实现水产养殖数值化、信息化的连续监测和自动报警,让经营者能实时在线了解养殖环境水质的变化。为用户节省大量人工操作和电力消耗,限制鱼类疾病所造成的损失,减少死亡率。通过长期连续的监测、调节和控制水质,可以显著增加养殖产量。该系统有以下特点:1.可实时监控水质的参数:水温、光照、溶氧,PH、ORP、余氯、臭氧、浊度、电导率、盐度、氨离子等。根据淡水、海水、人造海水等不同养殖环境配套不同的监控参数和采集方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长期稳定性。并可集成为多参数柜式仪表。2.触控屏显示操作,可多参数实时显示,操作和设置。方便用户现场实时管理和数据查看。3.系统由传感器/电极、变送器(仪表)、现场触控屏、无线模块、值班上位机、用户设备控制模块等组成4.可自动控制相关设备运行,如增氧设备,PH缓冲剂加药设备,消毒剂加药设备等。实现无人值守调控水质参数。 数据远程监控,可有线短距离监控数据,也可通过wifi、gprs等无线模块,利用互联网进行报警通知和数据传输。电脑或移动设备可通过相关软件(如上位机软件系统、手机APP),远程对养殖水质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和查看相关设备运行状况。方便用户在远端及时收到报警和相关数据的存储查阅。[b]※方案例子[/b] 多参数柜式仪表[img=,690,517]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6/201806301546192815_3534_3088089_3.png!w690x517.jpg[/img] 原理结构图[img=,690,417]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6/201806301548254729_2755_3088089_3.png!w690x417.jpg[/img] 用管路将养殖池水样引入到多参数水质仪表箱内,并保持仪表柜内水样循环更新(可用水泵从养殖池内取水,后再排回养殖池内)。仪表上预留有高低点接口,可通过设置相应参数的高低点来控制相应设备运行,如增氧机、PH缓冲剂加药设备等,无需人员值守操作。 各电极和传感器将测量到的相关数值通过仪表第一路RS485传输给触控屏,触控屏会将各参数显示在屏幕上,方便现场用户查看和历史查询。仪表第二路RS485会在仪表柜外预留接口,通过WIFI/GPRS模块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用户可在电脑上或手机上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采集、记录和查询,实现远程的实时监控。并且当检测到某个键控值高于或低于设定报警值时,系统会给远程监控设备发送报警通知,便于用户及时了解到水质状况和相关设备运行状态。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北京市地方标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各有关单位: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我局组织起草北京市地方标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要求,现公开征求意见,欢迎机关、科研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和个人提出意见。  请将意见填入意见反馈表(见附件4),于2023年11月19日前,以电子邮件和书面方式反馈我局。涉及修改重要技术指标时,应附上必要的技术数据。书面征求意见单位,如无意见也请复函说明,逾期未复函的视为无意见。  附件:1.[url=https://sthjj.beijing.gov.cn/bjhrb/index/xxgk69/sthjlyzwg/yjzj77/325959262/436257308/2023102317182722220.doc]书面征求意见单位名单[/url]  2.[url=https://sthjj.beijing.gov.cn/bjhrb/index/xxgk69/sthjlyzwg/yjzj77/325959262/436257308/2023102317182781552.docx]《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url]  3.[url=https://sthjj.beijing.gov.cn/bjhrb/index/xxgk69/sthjlyzwg/yjzj77/325959262/436257308/2023102317182721602.doc]《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url]  4.[url=https://sthjj.beijing.gov.cn/bjhrb/index/xxgk69/sthjlyzwg/yjzj77/325959262/436257308/2023102317182777873.doc]北京市地方标准意见反馈表[/url][align=right]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align][align=right]  2023年10月19日 [/align]  [联系人:程念亮、高喜超;联系电话:010-88420547、010-68481537(工作日:9:00-11:30;13:30-18:00);传真:010-68471038、010-88423743;E-mail:jiancechu@sthjj.beijing.gov.cn,kjchu@sthjj.beijing.gov.cn]

  • 【世界环境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州、市生态环境局,厅机关各处室、所属各单位:经厅党组(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现将《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试行)》予以印发,2011年1月31日发布的《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同步予以废止。[align=right]云南省生态环境厅[/align][align=right]2024年5月14日[/align](此件公开发布)[align=center][b]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试行)[/b][/align]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落实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主体责任,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的建设、运行、使用和监督管理。本办法所称污染源,特指依法确定应当安装、使用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单位。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污染源自动监控,指由排污单位的自动监测(监控)设备(设施)(以下统称自动监测设备)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组成,实现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实时、远程监控的信息系统。排污单位的自动监测设备,指安装在排污单位污染源现场,用于直接或间接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状况的仪器设备,包括用于连续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仪器、流量(速)计、采样装置、数据采集传输仪、水质参数、烟气参数的监测设备,以及在主要生产工序、治理工艺、排放口、自动监控站房等关键位置安装的工况参数、用水用电用能、视频探头监控等间接反映水或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仪表和传感器设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指通过通信传输网络获取排污单位现场端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对污染源实施自动监控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设备。自动监测数据,指排污单位安装使用的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数据及标记的内容。标记分为自动标记和人工标记,自动标记是指具备自动标记功能的自动监测设备或者自动监控系统企业服务端,按照自动监测数据标记规则自动生成相应标记内容的操作,人工标记是指排污单位授权的责任人人工判断自动监测设备运行和数据传输联网状况,并在自动监控系统企业服务端按照自动监测数据标记规则填报相应标记内容的操作。第二章 职能职责第四条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和指导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工作,制定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维护及监督管理等有关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规范,并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第五条 州(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结合行政区域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以及排污许可证核发情况,持续做好“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排查系统”的排查工作,确定依法依证要求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排污单位名单,报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并及时告知相关排污单位依法履行的法定义务。州(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应当明确机构、专人负责对辖区内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备及附属设施的日常监管,及时调查核实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推送的督办信息。第六条 排污单位承担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调试(含自行验收、备案)、联网等工作,确保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证自动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有效。及时核实和如实反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推送的电子告知和督办信息。第七条 承担自动监测设备售后、运行维护、检验检测等工作的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开展,不得实施或参与实施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行为。第八条 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以及有关服务机构应当接受和配合生态环境部门的现场监督检查,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第三章 安装使用第九条 排污单位应当依法依规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履行自行监测法律义务。排污单位申请暂缓或免予安装使用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自动监测设备,或者申请免予联网的,应当及时向核发排污许可证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安装、调试(含自行验收、备案)、联网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排污单位在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前,应当按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规范化污染物排放口。(二)应当选用符合国家相关环境监测标准、计量器具管理要求的监测设备,并确保设备选型合理。(三)自动监测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数据采集传输及存储均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布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四)自动监测设备应当实现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控设备稳定联网,自动监测数据即时有效传输率和补全有效传输率应达到95%及以上。第十条 排污单位按规定实施污染物浓度或排放量自动监测的,自动监控站房、排放口等关键位置应当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经核实现场运行条件或技术水平不具备污染物浓度自动监测可行性的,应当在主要生产工序、治理工艺、排放口等关键位置安装的工况参数、用水用电用能、视频探头监控等间接反映水或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间接监控设备。第十一条 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调试(含自行验收、备案)、联网时限要求:(一)排污单位取得排污许可证3个月内完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调试(含自行验收、备案)、联网。(二)新列入《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水、大气重点排污单位,应于名录公开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调试(含自行验收、备案)、联网。(三)上述期满后未排放污染物的,自排放污染物之日起2个月内应当完成安装、调试(含自行验收、备案)、联网。第十二条 自动监测设备的主要设备或者核心部件更换、采样位置或者主要设备安装位置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单台CEMS标记为“调试”的时段,不超过168小时;废水污染物分析仪标记为“调试”的时段,不超过72小时;数据采集传输仪标记为“调试”的时段,不超过24小时。第十三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要求在国家监控平台和省级监控平台录入污染源和自动监测设备有关信息,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调试(含自行验收、备案)等资料应当归档并完整保存。第十四条 排污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行运维或委托生态环境服务机构运维自动监测设备。从事运维的机构应当具备与运维任务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备品备件、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环境。从事运维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通过相应的培训教育和能力确认/考核等活动。第十五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发布的技术规范组织运维人员定期开展巡查、维护、校准、比对等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工作,保证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确保自动监测数据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原始监测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第十六条 排污单位每日12时前应当按照自动监测数据标记规则完成前一日自动监测数据的标记,完成标记即为审核确认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鼓励排污单位优先进行自动标记,提高标记准确度,减少人工标记工作量。自动监测数据同时存在自动标记和人工标记时,以人工标记为准。因自动监测设备故障、维护、调试等特定运行状况或者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启停机、故障等非正常运行工况,导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或者污染物排放超过相关标准等异常情况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自动监测数据标记规则对产生自动监测数据的相应时段进行标记。标记则视为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异常情况。第十七条 排污单位发现传输数据异常或自动监测设备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的,应当及时检修,保证在5个工作日内恢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备发生故障检修期间,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采用手工监测方式对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测,并报送监测数据,手工监测频次每天不少于4次,间隔不得超过6小时。第十八条 排污单位不得损毁或者擅自停运、移动、改变自动监测设备,自动监测设备确需拆除、停运、移动或者改变的,须提前向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之后方可实施。严禁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第四章 监督管理第十九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现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应当及时进行调查。  经过标记的自动监测数据,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第二十条 鼓励优先将实现自动监测设备有效数据稳定联网的排污单位,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第二十一条 判定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是否超过限值,以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证等有关规定为判定标准。排污单位依据有关要求对自动监测的修约补遗、替代监测数据可以作为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依据。标记非正常工况期间,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正常的,监测的污染物排放量计入排放总量。第二十二条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生产者、销售者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弄虚作假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予以通报公示生产厂家、销售单位及其产品名录,并上报生态环境部。运维服务及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弄虚作假的,生态环境主管将涉及弄虚作假行为的机构和人员列入不良记录名单。第二十三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现排污单位通过自动监测设备数据弄虚作假获取主要污染物年度削减量、有关生态环境荣誉或者评级的,由原核定削减量或者授予荣誉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予以撤销。排污单位通过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骗取各种优惠、减免、补贴、豁免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适时通报相关部门。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一)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二)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或者未保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三)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四)发现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或者污染物排放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异常情况不报告。(五)未按照规定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六)未按照规定设置污染物排放口。(七)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开展自行监测。第二十五条 排污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八条、《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二十六条 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生态环境部门应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生态环境部门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实施或者参与实施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等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罚。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原云南省环境保护厅2011年1月31日发布的《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告第1号)同时废止。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