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计时计数计长仪表

仪器信息网计时计数计长仪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计时计数计长仪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计时计数计长仪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计时计数计长仪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计时计数计长仪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计时计数计长仪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计时计数计长仪表相关的解决方案。

计时计数计长仪表相关的资讯

  • 产销强劲增长 仪器仪表行业全年预增15%
    “今年6月行业的产销值已创历史新高,”8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特别顾问奚家成告诉记者,该行业上半年产销同比快速增长,利润也大幅回升。   在其位于月坛南街26号院的办公室内,他向记者详细解读了行业上半年的运行情况,并预测了下半年的走势,“虽然产销、利润同比增幅将自年中高点逐步下降,但全年的增幅有望达到15%”。   运行篇:产销强势增长超预期   “按本世纪以来的统计数据,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同比30%左右的增幅堪称历史高位区,而今年5、6月份的数据已进入了该区域,且单月产销值已创历史新高,”奚家成为记者列出了几个数字:6月的产销值为488亿元、479亿元,超越了2009年12月的历史高点441亿元和443亿元。   对于上半年产销超出年初预期的强势增长,他用了三句话概括其主要原因:内需强劲、出口回升和上年的基数超低。   值得关注的是,各分行业的增长态势不一,其中适应节能环保、关注民生、经济结构调整的仪器仪表需求强劲,如环境监测仪器已连续四年保持40%以上的增幅,今年上半年达到了70.31% 随着汽车产量的上升,车用仪表的增幅达到41.37%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虽然受冶金、火电等行业需求下降的影响,但由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新兴产业的需求上升,该类产品与提高科研生产水平有关的实验分析仪器等的增幅都超过了30% 而受基建、房地产、出口等影响较大的测绘仪器、供应用仪表、计时仪器等则增幅较低。   “这恰恰体现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及政策的影响。”奚家成分析说。   利润率大幅回升至高位   与产销快速增长相伴的,是行业利润的大幅回升和进出口的显著上升。据奚家成透露,行业1~5月累计利润同比增幅为74.37%,主营收入利润率达7.87%,已接近2007年水平的历史高位,“超过机械工业主营收入利润率近1个百分点”。   该行业的利润回升还呈现出三个特点:上年同期基数低或负增长的行业同比增幅高,比如光学仪器和分析仪器的增幅分别高达128%和138% 上年同期利润负增长的三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增幅高,分别为108%和89% 此外,部分技术进步、结构调整、推进现代生产管理见效的企业利润增长快,比如浙江中控、正泰仪表等。“这两家企业都高薪聘请外国专家推行现代生产管理,降低了库存,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据了解,仪器仪表行业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幅均在40%以上,单月进出口额持续上升,但进口同比增幅6月已拐头向下,“这预示着进出口的增幅将放缓”。   奚家成告诉记者,其中进口量大、增幅高的是需求旺盛但本国产业差距大的产品,如程序逻辑控制器(PLC)进口达4.27亿美元,增幅为96% 半导体及元器件测试仪器进口4.3亿美元,增幅170% 出口金额大、增幅高的是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及装置,上半年出口14.27亿美元,增幅为49.4%,“这是‘三资’企业转移生产恢复性增长和中资企业自产出口竞争力增强及承接国外OEM订单上升的综合成果”。   三资企业利润率居首位   采访中,奚家成还重点介绍了三资企业的情况。   三资企业在仪器仪表行业中占比较大,在“十五”末、“十一五”初的高速发展期,其产销曾占全行业的45%、利润超过50%。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去年其产销占比降为32.6%,利润占比下跌至37.6%。今年上半年三资企业走出谷底,产销比为31.5%,但1~5月其利润增幅高达107.8%,占比上升为41.6%。   “与本国企业相比,三资企业的利润占比较产销占比高出10个百分点,主营收入利润率达10%,远高于民营和国营企业之上,这反映了三资企业虽因出口占比大(出/销比43.5%)产销回升不快,但具有技术和管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和优势。”   预测篇:产销同比增幅从高点回落   对于下半年的走势,奚家成判断说,由于环比走势不确定性增多,产销同比增幅将从年中的高点回落,但不会大幅下降。   基于二季度各月累计同比增幅及单月产销值都已进入历史高位区,以及国家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等影响,“下半年行业产销同比增幅下降的趋势可以确定,但由于影响下降程度和环比变化的因素增多,走势的不确定性将上升。”   对此,他进一步解释说,这种不确定性首先包括经济结构调整对仪器仪表需求的影响,比如,抑制“双高”和产能过大产业及房价过快上涨等措施导致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现场仪表、供应用仪表、测绘仪器等传统需求下降,“下降的程度目前还难以确定”。   其次,包括行业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适应度。我国工业领域正面临因实施节能减排、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而推动的企业技术改造热潮,由此引发的对测量控制设备的大量需求将在下半年持续。同时,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对测控装备的需求已经或正在形成,但目前该类装备还大部分依赖进口,尽管部分企业已取得进展和突破,其能力和适应度尚待实践检验。   此外,还包括国际市场的状况及汇改力度。奚家成告诉记者,除了影响进出口,部分外资企业还利用汇改进一步压价竞争,在保持高端市场优势的同时,力图扩大中端甚至低端市场的占有率。   “虽然上述不确定因素将导致仪器仪表行业下半年走势趋缓,但产生急剧大幅下降的几率不大。”奚家成很肯定地说。   利润增幅仍高于产销增幅   “虽因基数原因,下半年行业的利润同比增幅将继续回落,但全行业的利润增长仍能保持良好状态,月均利润值也将继续上升,全年的利润增幅仍将高于产销增幅,主营收入利润率将超过7.5%。”   对于上述判断,奚家成给出了三个理由:   首先,下半年虽然需求将由旺转平,但技术进步、规模效益、强化管理等成效会依然持续。他举例佐证:2008年、2009年的新产品产值同比增幅分别为11.5%和7.5%,今年上半年该增幅已上升至43.46%,新产品占比已达到16.04% 今年1~5月行业的产销增幅达30%,但产品库存增幅仅为7.31%,流动资金余额、应收账款、负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数据都低于产销升幅。   “下半年,上述数据将转平缓,但不会快速上升并导致利润大幅下降。”   其次,三资企业已经走出低谷。“三资”是仪器仪表行业的利润大户。虽然其2008年的利润同比增幅为-2.68%,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利润负增长,且2009年增幅仅为1.3%,呈止跌持平状态,但今年上半年,其增幅已急升并超过了100%。   奚家成告诉记者,有跨国公司表示,在华子公司是他们在全世界状况最好的公司 也有公司预计,中国业务上升是其全公司不陷入“赤字”经营、保持“黑字”的重要因素,因此,“下半年除非国际市场急剧恶化,三资企业经营状况比上年见好的态势将保持不变”。   此外,成本上升压力不大。年初曾出现一轮原材料、元器件的涨势,但年中已趋缓回落,预计下半年再掀涨势的几率不大。   全年增幅在15%左右   受上年基数和季节性因素影响,下半年产销利同比增幅和单月值都将明显下降,环比走势关键要看9月的运行状况。   奚家成告诉记者说,按历史统计数据分析,如果9月的数据高于年中的高点,那么四季度月环比上升趋势可期,全年将达25%以上的高增长 如果9月数据接近年中高点,那么四季度月环比将波动向上,全年增幅将在15%以上或20%左右:而如9月数据远小于年中高点,那么将出现四季环比上升乏力、年末月产销低于年中高点的弱势状态,全年增幅也将降至13%以下区间,而其态势的影响也将延至明年上半年。   由于上半年运行数据偏高已为全年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根据目前多数重点骨干企业虽然需求转缓、但降幅不大的运行状况,“预计产销、利润同比增幅虽逐步下降,但全年产销增幅将在15%左右,利润增幅将高于15%。”奚家成表示。
  • 近五年仪器仪表专利累积数年均增长27.7%
    2013年11月13日,第二届装备制造领域专利态势报告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本次装备制造领域专利态势报告会由工业和信息化装备工业司与科技司联合主办。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巍主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副司长杨哲、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新龙、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卓群出席报告会并致辞。    会议发布了《装备制造领域专利态势报告(2013)》,分析了汽车、船舶、轴承、仪器仪表等重点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特征,并提出下一阶段,工信部将继续以两个工程实施为主线,加强行业知识产权基础服务能力建设。       《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再创新高,占全国专利申请量28.1%,其中发明专利领域在全国占比为34.8%,同比增长5.5%。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巍表示,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步入中低速的合理增长区间。两位数的增长很难再现。&ldquo 尽管如此,知识产权还是很活跃的。尤其是2012年发明专利申请同比增长超过了50%。&rdquo 从装备制造领域专利申请的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仪器仪表、电工电气、石化通用行业申请量占比过半;仪器仪表、印刷机械、农机装备、机床等行业是专利密度最高行业,虽然低于国外,但在国内有明显优势;外国在华发明专利的申请已达6万项,占我国发明专利总量的比重从2007年58%降到2012年的26.2%,说明我国专利申请量在逐年增加;外国在华申请专利的布局集中在仪器仪表、电工电气、汽车、医疗机械、石化通用设备领域,这五大行业占比达75%;在印刷机械、医疗机械、汽车等三个行业中,外国在华发明专利超过我国发明专利总量的40%。       &ldquo 可以看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及数量申请上还有很大差距。&rdquo 李巍指出,一方面装备制造业形势的倒逼机制促使我们必须培育内生动力,必须靠创新驱动。另一方面,今后,到&ldquo 十二五&rdquo 末期的两年时间里,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会议中&ldquo 仪器仪表行业专利态势分析&rdquo 报告针对仪器仪表品种繁杂、多种技术交叉融合、应用领域广、产品更新速度快的特点,结合高端装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选择了PLC可编程控制器、压力变送器、近红外光谱仪、振动试验设备、污染源在线环境监测系统、供热计量装置等典型产品,开展了专利分析研究。       报告指出:抽样研究的可编程控制器等6种典型产品累计专利申请量为4750项,近五年来专利持续累积数年均增长27.7%,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可编程控制器、压力变送器等行业主干产品核心技术国外公司专利布局明显有效。污染源监测仪、振动试验设备、供热计量装置等新市场新需求领域国内民营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处于领先地位。用于食品安全的近红外光谱仪专利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开发尚处于起步期,产业化程度低。重金属、PM2.5、水中油等新增污染因子的监测仪器专利申请数量少。
  • 仪器仪表业低开向上 进出口两位数增长
    虽然年初低开,但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主营收入逐月向上,至今年6月份,该行业的主营收入增加值增幅已超过全国制造业增幅2.8个百分点。   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奚家成介绍,今年以来,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形势总体正常,上半年行业利润增幅有所回升,主营利润率持续上升,进出口走势强于预期,增幅达到了两位数。   他判断说,预计仪器仪表行业全年的产销可以达到15%左右的预定目标,保持中高速增长。   主营收入逐月向上   奚家成为记者分析说,因为去年基数偏高等原因,今年年初仪器仪表行业的主营收入增加值增幅创了本世纪以来的新低(6.5%),到3月开始逐月回升,至第二季度时各月的增加值增幅均已超过12%,而6月份的主营收入增加值增幅已达到12.6%,超过了全国制造业增幅2.8个百分点,超过机械工业1.9个百分点 1~6月主营收入增加值累计增幅高于全国制造业增幅0.5个百分点,比机械工业增幅低0.8个百分点。   全行业产销形势总体正常,需求略显偏弱,并未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现象。预计全年产销可达到15%左右的预定目标,保持中高速增长。 奚家成表示。   从行业内部看,环境监测、试验机、分析仪器、农林牧渔仪器、测绘仪器、电子测量、工业自动化等分行业的主营收入都保持了15%以上的增幅 受房地产疲软、商用车和国产车增幅不高等影响,供应用仪表和车用仪表增长趋缓 因为结构调整进展不快和传统产品需求渐趋饱和等,衡器、钟表计时仪器等的增幅偏低。   利润增幅逐渐回升   今年年初仪器仪表行业的利润同比增幅起步偏低,到二季度开始回升,但幅度不大。   据介绍,该行业的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同比增幅均高于主营收入增幅,特别是产成品的库存明显上升,同比增幅已由去年末的9.16%上升至今年中的18.11%。   在各分行业中,供应用仪表、环境监测仪器、试验机、勘探地震仪表、电子测量仪器、计时仪器、光学仪器、衡器等的利润同比增幅较大 电工仪器、测绘仪器、分析仪器、车用仪表、导航气象仪器、教学仪器、医疗仪器等同比一位数低增长或负增长。   此外,行业中中小型企业的利润增幅高于大型企业,中资企业的利润增幅要高于三资企业。今年以来,全行业的亏损企业数在小幅增加,占比为18.64%,同比上升了8.05%,但亏损额却同比下降了1.49%。   奚家成告诉本报记者说,目前行业中只有少部分技术进步明显、现代管理见效的企业能够达到15%以上的利润率,大多数企业都还处于微利状态。主营成本同比增幅13.14%已经接近主营收入的增幅12.61%,近年来人力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正在被逐渐消化。   预计今年全年行业的利润增幅能够达到13%的预定指标,主营收入利润率仍能保持8.5%以上高位。   进出口走势强于预期   仪器仪表行业的进口增幅已连续三年在一位数徘徊了,今年年初突增至两位数的高点,并一直保持了整个上半年。奚家成表示。   在国内经济处于调整期、需求并未转旺的情况下,仪器仪表行业的进口增幅骤升,其重要因素之一是国际贸易斗争引起的新一轮关税减免,许多仪器仪表因被列入了电子产品、环保产品而降减免关税。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各类中高档测试仪器设备,如半导体晶片或元器件制造用光学仪器、检测仪器、高档显微镜、衍射设备、金属材料试验机、超声波探伤仪、气体或烟雾分析仪等,这些产品的进口均大幅增长。   他分析说,之所以出口增幅能重上两位数,既与国际市场的缓慢复苏有关,也得益于本国产品竞争力的提高。电度表等大宗出口商品经去年一年的低迷后已恢复了正增长,而光学元件、电工和电子测量仪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等的增幅都在20%以上。分散型控制系统、轨道交通用车载控制设备、核磁共振装置等高档仪器装备的出口也大幅增长。   因为基数等原因,预计下半年仪器仪表行业的出口增幅将回落,但全年仍能保持高于进口增幅的两位数增长,并减小进出口逆差。他判断说。   控制系统只进不出状况改变   控制系统是典型的高技术产品,其主导产品分散型控制系统DCS是工业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核心装备。在前几年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DCS发挥其技术、性价比和服务优势,不断取得进展。   上半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CS中标率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外企,并进入了多个长期都由国外产品占领的领域和企业。中资DCS企业的经营规模已经超越了国际知名厂商在华的企业。而除了主控系统外,安全系统、核电控制系统、轨交控制系统等专用系统也不断取得进展和突破。   控制系统作为高端产品长期只进不出的状况正在改变。奚家成告诉记者说,今年上半年轨交车载系统ATP一项的出口金额已超过5000万美元。而控制系统的发展,也带动了优化软件、MES等工控软件的发展和集成、总成能力的提升以及MIV、MAV等高端服务的开展,拓展了工程能力和盈利空间。   他还介绍说,城镇集中供热是北方十五省市重要的民生工程,而为此开展的供热监控系统和热量表计技术已经成熟并实现了产业化,目前国内从事热量表计、供热监控系统的制造生产和城镇供热工程改造服务的企业已有数百家,而近年来每年生产制造和采购安装的热量表计在200万台以上,供热监控系统达数千套―――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来推动此项惠民工程。   但是,由于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和分户计费管理办法的滞后,上述监控系统及装备大部分至今都尚未投运。奚家成透露说,我国的供热系统推广应用还有待改革。   信息化有序推进   在两化融合方针的推动下,生产过程信息化、数字化车间等工作取得了进展。仪器仪表行业的生产过程信息化专项已经顺利启动,三个示范试点企业也已按计划开展工作,并通过交流互助诊断等形式向行业拓展。   据悉,目前该行业一些骨干重点企业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数字化生产线并改造老线,使其适应信息化的要求。而有些二百人左右的小企业已经聘请国外专家改造生产线、上机器人、制定信息化生产方案等,推进企业的现代生产模式和数字化生产。   行业将组织三个示范试点企业的经验扩大到二、三十家企业并影响全行业,以生产过程信息化等措施推动改变行业面貌。他表示。
  • 进入倒计时!2019年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峰会即将召开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为帮助会员单位和行业企业更好的把握市场环境,探讨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定于2019年10月27日在江西省共青城市召开2019年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峰会。届时将为大家带来:宏观经济形势、“一带一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信息感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产业与金融资本、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内容& #8230 & #8230 本次产业发展峰会内容紧跟行业及企业发展需要,将通过不同的演讲分享及交流,助力与会者拓宽全球视野,提升企业管理效能,扩展精准深层社交,高效融合企业成长所需资源;助力与会者具备顶层思维、创新精神、经营策略等企业家、管理者应有的技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经过两年的风雨见证,已被业内定义为“仪器仪表业中的达沃斯论坛”,还等什么& #8230 & #8230 快来参与吧!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亮点一 嘉宾及演讲阵容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隆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报告题目 :中国宏观经济与中美贸易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54a619c2-163b-4018-a6e8-0d04e41a2ed2.jpg" title=" 1.bmp" alt=" 1.bmp"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兼任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延安干部管理学院等多所大学教授/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WTO研究会理事、世界经济论坛2009全球贸易议程委员会副主席;十九大代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长期从事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研究,在对外贸易、跨国投资、经济合作、特殊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等领域完成多项重大政策研究报告;研究领域还包括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粮食经济、汽车工业等;多次参加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研讨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汪力成, 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报告题目 :“一带一路”与行业企业全球化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ad53320e-3938-4689-895a-6d576daff1a6.jpg" title=" 2.bmp" alt=" 2.bmp"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现任全国工商联第十二届常委会委员、全球浙商总会副会长、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并兼任杭州成长型企业品牌促进会指导专家、浙江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兼职教授和特聘研究生导师。曾先后荣获“浙江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第二届创业企业家”、“中国第三届优秀民营企业家”、“浙江省改革开放三十年功勋企业家”、2018年“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他带领下的华立,不仅实现了对一个具有30多年历史的公有制企业的改造、延续和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创造了收购“美国飞利浦半导体公司CDMA芯片核心技术”、推动世界卫生组织“用中国人发明的青蒿素抗疟疾药替代传统化学用药”、“首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发建立中国境外工业园区”等许多在国际上都具有较大影响力并对中国产业升级和走向国际具有积极意义的成功案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褚 健, 中控科技集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创始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报告题目 :工业互联网与工控安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44px height: 17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8cbf0a86-387f-4488-8464-e18099bacdff.jpg" title=" 3.bmp" alt=" 3.bmp" width=" 144" vspace=" 0" height=" 17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博士,教授,教育部首批长江特聘教授,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工业自动化及工控网络安全领域专家。曾任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全国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褚健教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成果及荣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王雪,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报告题目 :人工智能与信息感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44px height: 21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2da323b6-bec2-418b-8f0a-be0e92a8eacc.jpg" title=" 4.bmp" alt=" 4.bmp" width=" 144" vspace=" 0" height=" 210"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物联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多维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会副理事长、物联网标准与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4-SC2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测测量信息处理分会副理事长、亚太工程教育联盟FEIAP执行委员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中国工程教育专业协会仪器类专业认证专家组专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领域专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长期从事精密测量与智能传感系统技术、人工智能与信息感知等领域研究。国家863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9年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连续5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引用学者榜单,出版学术专著、教材7本,其中《无线传感网络测量系统》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创图书工程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毛 磊,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报告题目 :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国显微科学仪器未来发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44px height: 20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71df9d64-d60c-434a-b98e-5aeca852ba35.jpg" title=" 5.bmp" alt=" 5.bmp" width=" 144" vspace=" 0" height=" 208"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教授级高工、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浙江大学、宁波大会、浙江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光学仪器分会理事长,中国显微镜标委会副主任委员,宁波市工商联副主席、政协委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精密光学仪器领域,拥有37年的光学显微系统及核心光学元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经验,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工程技术专家、国家显微镜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仪”的项目负责人和ISO9345《显微镜成像系统和成像部件的连接尺寸要求》国际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突破了高端显微系统中的大数值孔径复消色差物镜、高截止深度荧光滤光片、高稳定性显微平台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制备技术,打破了该领域长期被国外蔡司、莱卡等企业垄断的局面,实现了国产光学仪器由中低端向高端的跨越。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刘 沁,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报告题目 :面向2035工业基础传感器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44px height: 17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c4300063-286e-461b-a04a-949ad5295c5b.jpg" title=" 6.bmp" alt=" 6.bmp" width=" 144" vspace=" 0" height=" 171"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高级专家、沈阳市领军人才,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传感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工艺分会、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委员会、沈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学会、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组等理事、委员、评审专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一直从事硅基压力传感器基础工艺及装备技术研究,负责并参加了国家“七.五”以来十余项MEMS 传感器及专用装备的科研攻关工作。先后组织并完成了包括“MEMS 传感器专用设备研究专项”、“863硅基传感器专项”及国家科工局重点科技攻关等工作。获省部(市)级、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国机械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科技进步奖二十余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宋洪军, 博士,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执行董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报告题目 :先进制造业产业基金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44px height: 20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b8a0eb21-cede-447c-8b32-1a7a332a70ff.jpg" title=" 7.bmp" alt=" 7.bmp" width=" 144" vspace=" 0" height=" 209"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原ISO标准委员会机器人模块化工作组国际专家,山东大学副教授。2014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2015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十几年以来致力于机器人智能控制、虚拟现实和云计算的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主持各类课题近20项。在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中间件技术研究,负责并参加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服务机器人实时操作系统研究与应用” 、国家863计划项目“高性能四足仿生机器人”等; 2016年10月受邀加入国投创新,负责公司研究工作,系统开展行业、技术和政策研究,支持基金运作和公司发展。参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的募集工作,并以技术委员会委员方式参与基金四十多个项目立项论证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丁 程, 杭州美仪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报告题目 :仪表电商之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44px height: 16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45beeeb5-ece9-447e-b661-6660b014241c.jpg" title=" 8.bmp" alt=" 8.bmp" width=" 144" vspace=" 0" height=" 16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996年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仪器仪表学院,2001年任浙江浙大中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4年获杭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创建杭州美仪自动化有限公司,申请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发表专业论文5篇。现任杭州美仪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亮点二 参会企业阵容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部分企业代表及机构代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上海爱斯佩克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中环天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上海辰竹仪表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开封仪表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 #8230 & #8230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亮点三 特殊的参会地点----共青城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共青城市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北倚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地庐山,东邻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是国家级赣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的中间节点城市。现辖三乡两镇一街道,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19.3万,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羽绒服装名城、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这是一座创业之城 /strong 。1955年,98名上海青年志愿者响应党的号召来此垦荒创业,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共青人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用青春和汗水在鄱阳湖畔的荒滩野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完成了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到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再到共青城市的蜕变,建起了一座新城。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这是一座荣耀之城 /strong 。胡耀邦同志两次亲临、三次题词,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等近百位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视察。1993年4月,胡锦涛同志视察时指示“要把我们共青城建设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开发区”。2009年9月,李克强同志视察时要求“继续大力支持共青城发展,使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宏伟目标变成生动的实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这是一座青春之城。2010年9月设市,是全国最年轻的县级城市之一。团中央不仅为共青城授牌“全国青年创业基地”,还将共青城作为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和中国青年APP大赛总决赛的永久举办地,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汇聚于此。已建成或即将建成的大学、高职院校共9所,到2020年大学生将达到10万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这是一座生态之城 /strong 。共青城有“水秀山清,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拥有鄱阳湖岸线80多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43%,负氧离子浓度达80000个/cm3。这里的水是甜的,空气也是甜的;这里有世界最大的白鹤观赏地;这里正在建设投资20多亿元的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着力打造“远看像森林,走进是公园,生活在乐园”的绿色生态家园。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这是一座希望之城 /strong 。2008年8月,江西省委省政府联合团中央成立支持共青城发展领导小组,常态化协调解决发展难题。2013年7月,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决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2014年7月,列为省直管试点县,赋予设区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016年6月,列为国家级赣江新区的四大组团之一。当前,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我们正牢牢抓住赣江新区建设机遇,以“做强产业、聚集人气、激活双创、促进统筹”为基本思路,坚持“开放走在最前沿、服务抢占制高点、产业聚集中高端、城市创建绿富美”,建设活力共青、实力共青、美丽共青、幸福共青,把共青城打造成为璀璨的鄱湖明珠,加速成为全国青年心中向往的圣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还等什么& #8230 & #8230 快快报名吧!名额有限啦& #8230 & #8230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报名须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一、日程安排: /strong 10月26日报到,27日全天(8:30—16:30)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二、会议地点: /strong 共青城格兰云天国际酒店(江西九江共青城市富华大道159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三、参会人员: /strong 参加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行业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及应用单位负责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四、会议住宿: /strong 格兰云天酒店(主会场酒店):单住468元/人;合住234元/人;茶山迎宾馆(距离主会场酒店3公里,有车辆接送):单住318元/人;合住159元/人(九江市共青城市共青大道1号)。会务组将按照参会代表回执的先后安排房间,如有变化,请谅解。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五、费用: /strong 会员单位免费,非会员2000元/人(现场交费)。会议期间,食宿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六、报名方式: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 协会官网在线报名:http://www.cima.org.cn/signup.as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 通过传真或邮件发送参会回执表(附件2)报名。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10月15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七、联系方式: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协会联系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康晏熙:13439587657,kangyx@cima.org.cn,010-68539126(传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阎晓冬:13811826140(微信同号),010-68586062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共青城市联系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窦晓燕:13970284657 /p
  • 泰菲特仪器仪表、吉星仪表厂上“国抽”黑名单
    国家质检总局节前公布一般压力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天津两企上质量黑榜。   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16个省、直辖市33家企业生产的33种一般压力表产品。依据《一般压力表》GB/T 1226-2001的要求,对一般压力表产品的外观、示值误差、回程误差、轻敲位移、指针偏转平稳性、超(静)压、抗运输环境性能等7个项目进行检验。   抽查发现,天津市泰菲特仪器仪表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吉星仪表厂各有一个批次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合格项目涉及超(静)压、抗运输环境性能等。 企业名称 规格 型号 生产日期(批号) 产品等级 抽查结果 主要不合格项目 承检机构 天津市泰菲特仪器仪表技术有限公司 Y-100 2010-09 1.6级 不合格 超(静)压、抗运输环境性能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天津市吉星仪表厂 Y-100 2010-09 1.6级 不合格 基本误差、超(静)压、抗运输环境性能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浙江苍南仪表厂技术研发中心成立
    导读:日前,浙江苍南仪表厂与浙大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浙大玉泉校区举行签约仪式,成立“浙江大学—浙江苍南仪表厂技术研发中心”。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在浙大内成立“浙江大学—浙江苍南仪表厂技术研发中心”,由仪表厂提供研发经费,“研发中心”每年承担仪表厂提出的1-2个课题,课题内容包括有气体超声流量计、产品测试装置、气体质量流量计等,协议为期5年。   日前,浙江苍南仪表厂与浙大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浙大玉泉校区举行签约仪式,成立“浙江大学—浙江苍南仪表厂技术研发中心”。副县长徐海峰与浙大工研院院长赵荣祥共同为研发中心授牌。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在浙大内成立“浙江大学—浙江苍南仪表厂技术研发中心”,由仪表厂提供研发经费,“研发中心”每年承担仪表厂提出的1-2个课题,课题内容包括有气体超声流量计、产品测试装置、气体质量流量计等,协议为期5年。   据了解,苍南仪表厂是该县生产流量仪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几年,该厂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加强与各大院校的合作,搭建企业创新平台,引进人才,不断提高企业设备力量和技术力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此次与浙江大学的合作,也是基于原来合作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深层次合作。   据介绍,这次苍南仪表厂与浙江大学成立技术研发中心,是融合浙江大学在仪表、机械方面人才、包括科研资源,以项目加平台的方式进行合作,合作项目签约资金360万元,预计在以后的5年内,每年可以增加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   关于苍南仪表厂   浙江苍南仪表厂创办于1975年,是一家专业生产燃气计量仪表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质量(信誉)双保障示范单位,银行AAA级资信企业和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单位。企业已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认证、ISO14001:2004环境认证、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总资产2.85亿元,占地面积65亩,现有职工近320人,大中专以上人员占职工总数75%以上。企业设有“苍南智能仪表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0.25级大流量音速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仪表装配生产线、数控加工中心等各种先进设备,现已建设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具有年产30万台中高档流量测量仪表生产能力的流量仪表基地。   企业主要产品有:气体涡轮流量计、气体罗茨流量计、旋进漩涡流量计、标准(核级)节流装置、气体过滤器、(智能)家用膜式燃气表、城市燃气调压(计量)装置、热量表、智能水表等十几个系列。多项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且拥有12个专利产品、1个浙江名牌产品和2个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目前企业已承担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863”对接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浙江省质量赶超项目、浙江省新产品计划项目以及创新计划项目等的实施。企业生产的流量计产品已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東星”牌商标已于2007年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 中国机械工业:营收245352亿元,仪器仪表业务两位数增长
    p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械工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推进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年实现效益改善、出口回升,行业运行稳中向好,市场信心逐步提升,发展形势好于预期。与此同时,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低端产品供应过剩的不平衡状态仍未根本改变,专用装备等短板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 br/ /p p   展望2018年,机械工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机械工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开启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p p   strong  总体情况 /strong /p p   (一)增加值保持较高增速。2017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延续了上年持续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的态势,增速始终保持在10%以上。全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4.1个和3.5个百分点,高于机械工业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 /p p   (二)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17年机械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352.0亿元,同比增长9.5%,高于上年同期2.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 17133.8亿元,同比增长10.8%,高于上年同期5.2个百分点。机械工业主要效益指标实现较快增长,但与全国工业比较,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增速分别低于同期全国工业1.6个和10.3个百分点。 /p p   从盈利能力看,2017年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98%,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工业0.52个百分点 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9.9元,比上年提高0.4元,高于同期全国工业1.5元,机械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增强。 /p p   (三)产品产量增长面扩大。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64种主要产品中,产量实现同比增长的产品有47种,占比73.4%,产品产量增长面较上年扩大9.3个点 产量同比下降的产品17种,占比26.6%。产量实现增长的产品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基础设施建设及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挖掘机、装载机、压实机械等工程机械类产品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挖掘机产量增速超过70%。二是前两年需求疲软的投资类产品出现恢复性增长,如矿山设备、冶金设备、金属轧制设备、机床等产品增速在5%-10%区间。三是与消费市场密切相关的产品保持增长的态势,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2%和3%。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084.7万辆,同比增长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9%。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20.9万辆和 416.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4%。摩托车整车产量2267.7万辆,同比增长8.2% 汽车用发动机同比增长17.9%、汽车仪表同比增长11.5%。与消费产品加工相关的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同比增长11.1%,棉花加工机械同比增长4.8%,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同比增长10.5%,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同比增长5.7%。与民生消费相关的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同比增长3.5%,光缆同比增长5.2%,电动手提工具同比增长11.6%。四是与物流运输产业相关度较大的载货汽车、集装箱、叉车、输送机械等产量明显增长。产量下降的产品主要是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产品和发电设备等。值得重视的是农用机械中的大、中、小拖拉机产品产量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大型拖拉机产量同比下降18.9%、中型拖拉机产量同比下降11.9%、小型拖拉机产量同比下降 13.2%。 谷物收获机械同比下降12.6%,玉米收获机械同比下降11.4%。 /p p   (四)分行业发展全面向好。与上年仅汽车、电工电器两大行业为主拉动机械工业增长不同,2017年以来机械工业各分行业均表现出向好的发展态势。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汽车制造业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10.5%,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增速较上年大幅提升4.6个和5.1个百分点。 /p p   主营业务收入方面,2017年汽车、内燃机、工程机械、仪器仪表4个分行业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全行业新增主营业务收入中,汽车和电工电器行业分别占 40.6%和23.0% 其他行业合计占36.5%,比重较上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方面,在全行业新增利润中,汽车和电工电器行业分别占 23.0%和14.7% 其他行业合计占62.3%,比上年大幅提升56.5个百分点。 /p p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位企稳。2017年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417.3亿元,同比增长2.6%,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同期全社会和制造业投资增速4.6个和2.2个百分点。从绝对量看,2017年比2016年增加1285.2亿元,增长规模较上年继续扩大446.6亿元。从占比看,2017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1%,比2016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26.6%,比2016年下降0.1个百分点。从趋势看,全年投资增速波动趋缓,但总体处于低位。 /p p   分行业看,2017年在机械工业涉及的10个国民经济大行业中,通用设备和汽车制造业两个行业投资额均超过10000亿元,合计占机械工业总投资的 51.2% 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均超过8000亿元,合计占比35.4% 这四个行业合计占比86.7%。其他6个大行业合计仅占 13.4%。与2016年比较,汽车制造、仪器仪表和通用设备制造业3个行业增加额位居前三,分别增加1063.0亿元、191.2亿元和186.1亿元。 /p p   从同比增速看,与2016年比,仅仪器仪表制造业(11.3%)和汽车制造业(8.8%)连续两年保持增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由负转正,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速回落。49个中类行业升降各半,其中表现良好,增速超过两位数的中类行业是,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86.2%)、铁路运输设备制造(66.6%)、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28.5%)、其他机械和设备修理(26.9%)、其他仪器仪表制造(26.9%)、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22.3%)、环保、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15.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14.1%)和通用仪器仪表制造(10.7%)。从投资流向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持续增长。2017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及其他费用投资分别完成23159.7亿元、4158.8亿元、21399.4亿元和2699.5亿元,占机械工业投资总额比重分别为45.0%、8.1%、 41.6%和5.3%。 /p p   从增速看,建筑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0%和5.6% 安装工程和其他费用投资同比分别下降7.0%和6.6%。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速全年始终保持正增长,是带动机械工业投资的主要力量,而其中用于购置旧设备的投资已连续14个月同比下降。表明当前机械企业保持了对技术改造特别是设备升级的投资意愿。 /p p   (六)对外贸易增速回升明显。2017年机械工业对外贸易增速持续回升,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7123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其中进口3063亿美元,同比增长12.3% 出口4060亿美元,同比增长8.3% 实现贸易顺差997亿美元。13个主要分行业全部实现对外贸易出口同比正增长,其中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具和汽车行业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特别是收货及场上作业机械、推土机、装载机、数控机床、汽车整车等产品,出口形势良好,出口量增幅分别为51.5%、70.4%、48.6%、44.1%和31.2%。 /p p   分行业看,2017年机械工业的进口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工电气、仪器仪表三个分行业,进口额分别为781.4亿美元、529.1亿美元、512.3亿美元,占机械工业进口总额的比重为25.5%、17.3%、16.7% 三个行业合计占机械工业进口总额的59.5%。出口主要集中在电工电器、石化通用机械、汽车三个分行业,出口额分别为1074.9亿美元、688.3亿美元、574.3亿美元,占机械工业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6.5%、17.0%和 14.2% 三个行业合计占出口总额的57.6%。 /p p   (七)产品价格指数由降转升,但涨幅远低于上游水平。2017年机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摆脱了前些年持续的下行态势,各月指数介于100.1至 100.9之间。但与原材料、燃料价格增势相比,机械工业价格上涨仍然乏力。12月份机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0.5,涨幅低于同期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7.6个点,表明机械行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原材料、燃料等要素成本价格的上涨难以向下游行业传导。近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项调查的结果进一步反映了这一现状,仅34%的被调查企业产成品价格有所上浮,但上浮幅度均小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幅度。 /p p   (八)经营成本持续上升。2017年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9.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0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工业1.4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6元,比上年增加0.05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对部分重点企业就税负成本、行政性收费、融资成本、能源成本和人工成本问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减税降费已初见成效,近30%的被调查企业感受到了行政性收费下降 但人工贵、融资贵、用能贵依然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被调查企业中,76%的企业反映人工成本上升、60%的企业反映融资成本上升、44%的企业反映用能成本上升。此外物流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快速增长也是机械企业近期成本上升的因素。 /p p    strong 特点与问题 /strong /p p   在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引导与支持下,机械企业主动适应新环境、谋求新机遇。积极探索和培育新的发展动力,成为越来越多机械企业的自主选择,行业发展的活力有所增强。 /p p   (一)重大项目带动自主创新国家重大项目对机械行业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以“华龙一号”为例,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家核电“走出去”的主推机型,在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核反应堆的建设过程中,国内众多机械企业积极参与,实现了产品与制造技术的升级。仅2017年下半年就有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成功研制主蒸汽联箱,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公司研制的ZH-65型蒸汽发生器安装就位,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公司研制的核能发电机通过型式试验,中国一重承制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完工交付等好消息传出。 /p p   (二)研发能力持续提升通过近些年的积累,机械企业的研发 与创新已不仅局限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而是更为关注原创设计、极限制造等能力的提升。广西柳工成功研制全球首创垂直举升装载机,可实现 360度视野无死角操作,较之传统产品倾翻载荷提升30%、提升能力增加30%,已获得国内发明专利35项、国际发明专利7项。徐工集团研制全球首台八轴 XCA1200全地面起重机,采用独特的千吨级八轴底盘设计,自重比传统产品减轻30多吨,并可通过模块组合实现通用机型与风电机型的灵活转变,拓宽了产品的应用领域。中铁电建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直径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填补了国内9米以上大直径硬岩掘进机的空白。上海昌强重工研制的世界首台36000吨超大六向模锻液压机,具有自由锻和六向模锻两种工作模式,可在地面移动工作台上实现自由锻,在地面以下六向模锻区实现六向模锻,锻件金属流线分布更合理,节约原材料30%以上。 /p p   (三)开拓新领域新市场。在传统市场需求疲软、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机械企业基于自身优势延伸服务、拓宽市场。和利时公司积极开拓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的CTCS-2+ATO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佛肇城际铁路。杭氧集团实施由生产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的战略,形成了由工程总承包、空分设备制造与工业气体运营构成的完整产业链。苏州苏试集团在试验设备制造与试验技术服务领域并行发展,目前集团的服务业销售额已接近制造业,而服务业利润已经与制造业持平。 /p p   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机械企业加快全球化的产业布局。潍柴集团深耕沿线国家,加快产能合作和网络布局,已拥有海外营销平台及子公司30多家,发展了400余家授权服务站,目前海外业务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超过40%,利润占比超过30%。徐工集团在美国和欧洲建立研发中心,在巴西设立研究所和制造基地,在乌兹别克斯坦合资建厂,目前海外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已接近30%。 /p p   (四)重大专项成果丰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丰硕成果。如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北京北一机床联合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以可适应模块设计、超跨距功能部件精准制造和超大组合件高刚度装配等技术创新为主线,成功研制出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重型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实现了系列化生产,创新成果应用于重型复合立车、重型落地镗等高端制造装备的研发,为我国核电、风电、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武汉重型机床联合华工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中心、武汉华中数控等单位,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8米超重型数控单柱移动立式铣车床,是目前世界上加工规格最大的立式铣车床,具有大承载、高效率、高精度、加工范围广、高可靠性等特点,具备车、铣、钻、镗、磨复合加工功能,能够实现零件一次装卡完成所有或大部分加工工序。解决了我国核电、水电领域关键超大型构件制造难题,为我国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p p   (五)提供智能制造产品的能力逐步增强。在相关产业政策的引领和科技进步的带动下,机械工业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智能制造产品的能力逐步增强。如青岛软控股份研制的PS2A乘用车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智能成型装备,实现了整套装备的智能化控制、胶料的循环供给和自动贴合,只需1人即可完成整套系统操作,轮胎日产量达1400套,产能提升20%,为我国轮胎行业智能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共享集团成功研发铸造3D打印等智能装备,在铸造3D打印技术产业化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铸造3D打印材料、工艺、软件、设备等技术难题,获得专利49件。 /p p   2017年机械工业稳中向好的趋势有所巩固,稳的基础在积累,进的积极因素在增强,好的势头在延续。但行业发展运行环境仍存在三个未改变: /p p   一是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没有改变。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以投资类为主,上下游产业的投资增速直接影响到机械工业的发展。由于传统能源、原材料行业仍处于去产能状态,相关的石油天然气装备、冶炼设备、发电设备、重型矿山机械等行业新建项目投资订货明显不足。据对机械工业70多家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51%的被调查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80%,其中有近20%的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主要集中在电工电器行业和石化通用设备等能源装备制造行业。在分析影响产能正常发挥的原因时,62%的企业认为国内订单不足、25.4%的企业认为缺少岗位工人或技师、23.9%的企业认为多种原因导致的排产调整。 /p p   二是工业自身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改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处于胶着状态,工业基础薄弱,自主创新不足,盈利能力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适应新的变化。 /p p   三是工业投资、特别是技改投资、民间投资增速缓慢没有改变,仍在低位徘徊。工业没有新的投资,发展后劲不足,没有根本改变。 /p p   2018年机械工业发展展望 /p p   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我国外贸出口市场的双重挤压始终存在。在此形势下,机械工业对外贸易与合作都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形势。全行业要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创新对外合作方式,注重投资对贸易发展、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p p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同时,随着《中国制造2025》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 “强基工程”“智能制造”“重大短板装备工程”“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专项以及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相继实施,这些利好对机械工业的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释放。 /p p   但也应该看到,机械工业总体上产能严重供过于求、市场过度竞争的局面没有改变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低位徘徊的状况没有改变 机械工业传统用户钢铁、电力、煤炭、化工、石油等领域处于产能调整阶段的市场需求环境没有改变 出口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机械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全行业实现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p p   综合分析,预计2018年机械工业将延续上年平稳的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或略低于上年水平。具体而言,预计全年机械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均在7%左右,对外贸易出口将保持适度增长,增速将低于上年。 /p p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行业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新发展理念,围绕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机械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部署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改善供给侧结构为主线,以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抓手,以实施“十三五”行业发展总体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坚持两化融合、智能转型,坚持开放升级、协调发展,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推进行业转型升级,为实现由大变强奠定基础。 /p
  • 武汉仪器仪表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理事长联席会在汉成功召开
    2017年1月7日,由武汉仪器仪表学会主办,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武汉仪器仪表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理事长联席会”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湖美景酒店隆重召开。作为一年一度全省范围的学术盛会,此次年会集聚了来自湖北省内仪器仪表及自动化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共80余位嘉宾参会。会议由武汉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孔力教授致开幕词,本次会议以“现代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为主题,同时进行了广泛延伸,旨在通过学术交流和研讨,以适应现阶段中国仪器仪表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推动武汉市仪器仪表行业学术发展和科技创新。会议上,武汉大学电信学院测控系许贤泽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党委董浩斌书记、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徐琦副教授及湖北工业大学教授谢卫红博士分别以《磁悬浮平台与测量仪器的开发》、《高精度海洋地磁传感器研究及应用》、《仪器技术在神经工程领域的应用》、《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作为企业代表,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强先生以《仪器仪表新产品开发导入流程案例分析》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击水先生做了题为《智能制造新形势下工业机器人创新探索》的学术报告。本次会议的高水平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兴趣和热烈讨论。学术报告会后,所有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和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徐击水董事长介绍了奋进机器人在轻合金重力铸造领域的应用。谈及公司未来发展,徐击水董事长表示,奋进智能公司即将打造机器人产业园,推进湖北机器人产业集群化发展。在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熊友辉董事长带领大家参观了展示厅、生产车间及实验室,向各位代表介绍了四方光电在气体传感器及气体分析仪器研发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发展与建设情况。考察结束后,在四方光电会议室召开了全体理事长联席会,讨论、商议学会发展新会员及企业赞助等学会发展事宜。一、全体参会代表合影留念二、大会现场三、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击水先生作报告四、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强先生作报告五、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徐击水董事长带领参会代表参观公司六、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熊友辉董事长带领参会代表参观公司
  • 访上海三信仪表厂
    【导语】长久以来,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将目光对准知名大厂商,而实际上,科学仪器行业还活跃着一大批中小型公司,他们专注于某一项技术或产品,他们曾经举步维艰,但他们却极具活力与生命力,或许他们的“明天”就是某一技术或产品的市场领导者……此次,借第十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12)召开之际,仪器信息网编辑特走访了9家国内外中小型企业,了解他们的公司及产品,并分享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历程、困惑以及成功经验。   第四站我们来到了上海三信仪表厂。上海三信仪表厂成立于1991年,是电化学分析仪器和电极的制造商,主要包括:pH计、电导率仪、溶解氧仪、离子浓度计、水质硬度仪以及各类pH电极、ORP电极、电导电极和离子电极,该厂还可根据客户特殊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和OEM加工。   在采访中,上海三信仪表厂总经理吴旭明先生表示,“中小型公司第一要专注,第二则是要瞄准所专注领域的先进及前沿技术。”   谈及在上海三信二十一年发展中的经验,吴旭明先生说,“我有两个信念,其一就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其二是紧盯一个目标。正是如此,现在上海三信的电极及仪表在海内外都获得了一定的口碑。上海三信每年保持20-30%的增长,一直走得很稳健。”   在国外展会上,我们经常会看见上海三信的身影,那上海三信的海外市场如何?吴旭明先生说到,“目前,上海三信的外销与内销各占一半。而上海三信之所以可以走出去,并且还比较成功,就是因为我们重视产品质量。如今我们的努力也有回报,连最先进的电化学仪表公司都知晓上海三信。”
  • 2012年仪器仪表行业实现利润600亿元 同比增长14%
    仪器信息网讯 编辑从2013年3月31日在重庆市召开的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第六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上了解到:   2012年是我国经济形势处于诸多机遇和挑战的新的历史时期,与之相适应,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2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112亿元,同比增长20.16% 实现工业销售值6955亿元,同比增长20.21% 实现利润600亿元,同比增长14% 2012年行业进口389亿元,同比增长7.5% 出口219.5亿元,同比增长16.1% 进出口逆差依然巨大,达170亿元。   综合分析,2012年仪器仪表行业运行呈以下特点和走势:   1、行业进入结构调整和发展机遇期。行业增长进入中速增长期,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仪器仪表行业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行业结构呈现良好走势,主要标志:(1)行业产销增幅大于进口增幅 中(2)资企业产销增幅大于“三资”增幅 (3)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增幅 (4)新产品和中高档产品增幅大于一般产品 (5)系统集成和服务业务增幅大于产品制造增幅。   2、企业效益下降是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往年利润与产销同步增长不同,2012年利润增幅偏离产销增幅,利润增幅比产销增幅小6个以上百分点。即使是行业内境况好的企业也普遍反映今年经济和财务状况紧张。从企业内因分析,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的成效还不足以抵消需求疲软、规模效益下降和人力成本上升为主因引起的减利因素 从企业外因来说,应收账款始终维持高位是普遍性的突出问题,部分企业应收账款已超过三个月产值,财务成本大幅增加。   3、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增效的关键。较为突出的事例有:(1)分散形控制系统过去长期由外国公司垄断,经大力组织攻关,2012年预计全年中资企业产销将超过外资企业,在市场占有率前三名中两个是中资企业,外企垄断和主导分散形控制系统的局面已经改变 (2)我国光学仪器行业强项之一的光学元器件行业近年来适应市场变化,进行结构调整,大量生产智能手机镜头、扫描仪光学部件等新型、高附加值器件,使光学仪器行业转降为升,出口恢复正常 (3)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将适应离散工业发展,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控制质量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骨干企业逐渐浮现,并推出了信新一代工业智能传感器,水平与国外相当,即将量产。   4、企业对“两化”融合的认识普遍提高。不少企业高新聘请国外专家指导产品开发和企业管理,其主要内容都涉及“两化”融合的实施。企业认识到,“两化”融合必须从加强生产管理入手,把制造装备化、生产过程信息化和现代化生产模式三者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才能改变以大量库存应对交货期竞争因效益低下的局面。行业内不但大企业已经动手,小企业也有积极性,出现了百人小厂两年内实现全厂信息化管理的典型,已引起有关方面关注。   5、扩大出口仍有潜力可挖。出口同比增幅是唯一一个好于上年的指标。在国际市场仍不景气、人民币升值、大部分产品已联系多年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全年出口增速同比上一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取得此业绩颇为不易。仪器仪表行业相当一部分出口产品已具有规模话、产业链完整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中有一定竞争力,部分高档产品及服务出口也呈上升趋势。行业要把努力扩大出口,加强对外合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撰稿:刘丰秋
  • 北京站第19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开班通知
    北京站第19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开班通知哈希公司 为提高我国污水处理厂用户对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实现仪表稳定可靠运行,及时准确地监测污水处理厂各项水质指标的变化,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及优化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哈希公司专业技术讲师团队,将于2020年11月24-26日,在北京举办第19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为广大哈希用户提供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专业化培训服务。01培训内容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仪器的分析原理和工作原理、仪器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仪器操作规程&校准规程、常见故障排查、仪器维护保养、常用备品备件&耗材清单等。主要包含以下在线水质分析仪表:COD在线分析仪、氨氮在线分析仪、总磷总氮在线分析仪、污泥浓度计、在线浊度分析仪、在线余氯分析仪、在线pH分析仪、在线溶解氧分析仪、在线电导率分析仪和自动采样器等。02培训对象排水公司(集团),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站,运维公司以及工业企业等行业的化验室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03培训日期/地点培训日期:2020年11月24-26日,9:00-16:00培训地点:哈希(中国)客户体验与培训中心培训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楼111室04收费标准学费3500元/人,包括讲师团队授课费、教材费、证书费、培训场地等。学员往返培训地点的差旅及住宿费用自理。05报名截止日期/招生规模报名截止日期:2020年11月10日,每期招生15位左右。名额按照付款先后顺序安排,额满报名即止。联系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哈希公司水质测试联合实验室联系人刘老师 18800118300(微信同号)马老师 13810624622(微信同号)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留下您的报名信息我们将与您联系,进行报名确认END
  • 第18期上海站“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开班通知
    为提高我国污水处理厂用户对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实现仪表稳定可靠运行,及时准确地监测污水处理厂各项水质指标的变化,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及优化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哈希公司专业技术讲师团队,将于2020年8月4-6日,在上海举办第18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为广大哈希用户提供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专业化培训服务。培训内容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仪器的分析原理和工作原理、仪器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仪器操作规程&校准规程、常见故障排查、仪器维护保养、常用备品备件&耗材清单等。主要包含以下在线水质分析仪表:COD在线分析仪、氨氮在线分析仪、总磷总氮在线分析仪、污泥浓度计、在线浊度分析仪、在线余氯分析仪、在线pH分析仪、在线溶解氧分析仪、在线电导率分析仪和自动采样器等。培训对象排水公司(集团),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站,运维公司以及工业企业等行业的化验室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培训日期/地点培训日期:2020年8月4-6日, 9:00-16:00培训地点:哈希(中国)上海总部培训地址:上海市长宁区福泉北路518号收费标准学费3500元/人,包括讲师团队授课费、教材费、证书费、培训场地费。学员往返培训地点的差旅及住宿费用自理。报名截止日期/招生规模报名汇款截止日期:2020年7月20日,每期招生12位左右。名额按照付款先后顺序安排,额满报名即止。报名咨询热线联系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哈希水质测试联合实验室联系方式刘老师 18800118300(微信同号)马老师 13810624622(微信同号)
  • 第14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开班通知
    为提高我国污水处理厂用户对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实现仪表稳定可靠运行,及时准确地监测污水处理厂各项水质指标的变化,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及优化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哈希公司专业技术讲师团队,将于2019年7月9-11日,在北京举办第14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为广大哈希用户提供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专业化培训服务。培训内容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仪器的分析原理和工作原理、仪器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仪器操作规程&校准规程、常见故障排查、仪器维护保养、常用备品备件&耗材清单等。主要包含以下在线水质分析仪表:COD在线分析仪、氨氮在线分析仪、总磷总氮在线分析仪、污泥浓度计、在线浊度分析仪、在线余氯分析仪、在线pH分析仪、在线溶解氧分析仪、在线电导率分析仪和自动采样器等。培训日期/地点2019年7月9-11日,9:00-16:00哈希(中国)客户体验与培训中心培训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楼111室收费标准学费3500元/人,包括讲师团队授课费、教材费、证书费、培训场地费。学员往返培训地点的差旅及住宿费用自理。汇款账号请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将培训费汇至如下账号:开户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账 号:11042101040006450开户行:农业银行北京展览中心支行备 注:按照合规要求,发票内容将开具“培训费”。报名截止日期/招生规模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6月25日,每期招生15位左右。名额按照付款先后顺序安排,额满报名即止。报名咨询联系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哈希公司水质测试联合实验室联系人联系人:刘老师 18800118300 马老师 13810624622
  • 第19期北京站“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开班通知
    第19期北京站“哈污水处理厂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开班通知哈希公司为提高我国污水处理厂用户对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实现仪表稳定可靠运行,及时准确地监测污水处理厂各项水质指标的变化,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及优化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哈希公司专业技术讲师团队,将于2020年10月20-22日,在北京举办第19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为广大哈希用户提供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专业化培训服务。培训内容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仪器的分析原理和工作原理、仪器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仪器操作规程&校准规程、常见故障排查、仪器维护保养、常用备品备件&耗材清单等。主要包含以下在线水质分析仪表:COD在线分析仪、氨氮在线分析仪、总磷总氮在线分析仪、污泥浓度计、在线浊度分析仪、在线余氯分析仪、在线pH分析仪、在线溶解氧分析仪、在线电导率分析仪和自动采样器等。培训对象排水公司(集团),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站,运维公司以及工业企业等行业的化验室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培训日期/地点培训日期:2020年10月20-22日, 9:00-16:00培训地点:哈希(中国)客户体验与培训中心培训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楼111室收费标准学费3500元/人,包括讲师团队授课费、教材费、证书费、培训场地费。学员往返培训地点的差旅及住宿费用自理。报名截止日期/招生规模报名汇款截止日期:2020年9月30日,每期招生12位左右。名额按照付款先后顺序安排,额满报名即止。报名咨询热线联系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哈希公司水质测试联合实验室联系方式刘老师 18800118300(微信同号)马老师 13810624622(微信同号)点击左下角戳"阅读原文"马上报名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留下您的报名信息我们将与您联系,进行报名确认即刻报名还有机会赢取环保餐具快来参与吧!END
  • 江苏出台装备行业稳增长措施,涉及精密仪器仪表等12条重点产业链
    江苏省工信厅日前印发《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贯彻落实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明确提出,2024年,全省装备行业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部工业1个百分点左右。《措施》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涉及3大集群12条产业链。具体目标包括,2024年,新型电力装备集群、智能电网产业链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高端装备集群规模稳中有升,工程机械、现代农机装备、工业母机、机器人、精密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供给能力显著提升,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航空航天集群快速蓬勃发展,飞机配套、低空产业、商业航天产业链成为装备工业运行的重要增长极;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国第一,高技术船舶产业链、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三大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措施》对12条重点产业链明确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其中对于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链,要加快推动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进一步提高产品在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举办仪器仪表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会,推动市场合作共赢;落实《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相关文件要求,加快推动智能检测装备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国家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正文如下: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贯彻落实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精神,根据工信部《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和工信部等七部门《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要求,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推动全省装备行业运行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贯彻落实措施: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优化重大技术装备供给,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健全推广应用体系,促进装备行业稳增长、提质量、促升级、保安全,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促装备行业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作出积极贡献。2024年,全省装备行业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部工业1个百分点左右。其中,新型电力装备集群、智能电网产业链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高端装备集群规模稳中有升,工程机械、现代农机装备、工业母机、机器人、精密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供给能力显著提升,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航空航天集群快速蓬勃发展,飞机配套、低空产业、商业航天产业链成为装备工业运行的重要增长极;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国第一,高技术船舶产业链、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三大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二、重点工作举措(一)紧跟有效需求。紧盯物流交通体系、现代能源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领域,围绕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抢抓国家发展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机遇,聚焦2024年省重大项目清单和省重大工业项目清单,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快释放固定资产投资和装备购置需求,有效带动智能电网、工程机械、农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飞机配套等行业发展。(二)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由贸易协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开拓全球新兴市场,引导行业优质企业“走出去”。支持工程机械、农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等领域企业开展全球化经营,完善全球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参加行业内国际性展览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行业组织加强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形势研究,帮助企业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增强海外合规经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搭建对接平台。高水平办好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品牌会展,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重大活动。支持行业组织举办细分领域会展论坛,促进技术交流、产业对接,激发市场需求。支持行业组织举办供需对接会、成果交易会等对接交流活动,帮助企业及时获取有效市场信息,推广创新成果。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构建一批符合机械行业特点的专业化线上交易平台,形成一站式供需对接机制,提高对接效率。(四)强化推广应用。积极参与国家组织的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农机装备、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系列活动,围绕“1650”产业体系开展行业对接活动,推广一批应用验证单元、产线或典型场景。组织开展2024年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工作,支持首台(套)重大装备首购首用,优先将省内首台套装备列入政府采购创新产品目录,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装备申报国家首台套保险补偿。(五)培育优质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制造业领航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加强行业标准建设,强化质量管理,培育质量标杆。加快布局发展重点领域专业检测验证机构,进一步完善计量、标准、认证、检测试验、电磁兼容等基础服务体系。(六)加快智改数转网联。组织制订、宣贯、实施重点产业链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实施指南。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支持装备企业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优秀场景,争创标杆企业。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与装备行业的融合应用。围绕装备行业智改数转网联需求,加快培育一批优秀服务商。(七)深化对外合作。进一步推动我省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国机集团、中国船舶、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等装备领域央企战略合作,组织开展专题对接,推动省内企业加快进入上游整机企业供应链体系。支持央企在我省深度布局和优化发展,鼓励省内民营企业、科研机构参与承接央企集团研发制造项目,主动融入央企供应链体系,建立与重点央企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支持国内外龙头企业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和建设产业投资项目。主动融入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合作发展机制,开展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三、重点产业链工作任务(一)智能电网产业链。支持我省电力装备企业参与国家能源领域重大工程建设,依托国家重点工程示范应用扩展我省电力装备应用领域,提升电力装备供给质量;主动加强与国家电网、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大唐集团等电力领域央企对接,推动国内市场合作。(二)工程机械产业链。加强产业对接,组织召开徐州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大会,支持举办中国(徐州)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搭建产业对接平台,有效激发市场需求;组织开展工程机械“主配协同、供需对接”合作交流会暨大中小融通发展对接活动。(三)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链。会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甘肃省加快建设“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推动新型丘陵山区适用机械在先导区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引导作用,支持购置先进适用农机。(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支持企业开展轨道交通领域标志性产品和关键系统部件的研发攻关;鼓励企业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牵引,加快产业“走出去”,推动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推广应用。(五)工业母机产业链。组织国家工业母机基金与制造企业开展交流对接,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带动有效需求;组织整机制造企业、零部件企业及应用企业开展产需对接,引导组织企业参加汉诺威机床展(EMO)、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等国际行业重点展会,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六)机器人产业链。以需求为牵引推动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产学研用组成创新联合体,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供给能力;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组织开展典型应用场景征集遴选,形成应用推广示范,提升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深挖市场潜能,激活新兴应用。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七)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链。加快推动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进一步提高产品在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举办仪器仪表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会,推动市场合作共赢;落实《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相关文件要求,加快推动智能检测装备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国家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八)飞机配套产业链。推进省政府与中国商飞、中航工业、中国航发等央企战略合作协议落实执行,建立对接工作机制,支持引导企业融入航空领域央企供应链体系;组织开展专题供需对接活动,新增一批中国商飞、中航工业供应商。(九)低空产业链。学习先进地区低空产业商业模式和发展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推动低空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市政管理、应急救援、低空旅游、商务出行、驾驶培训等领域,开发开放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无人机在巡检监测、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十)商业航天产业链。跟踪国际行业发展和前沿科技变革最新动态,制定推动我省商业航天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举办“走进主机厂”活动,进一步加强与院所总体单位以及商业航天龙头的交流合作,推动更多省内企业主动融入重大工程建设。(十一)高技术船舶产业链。聚焦新能源船舶产业发展,积极抓好《江苏省新能源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施,加强绿色新能源典型船型研发,大力推动电动船发展,推进甲醇动力新能源船舶的船型技术开发及应用,积极推动向大型化、智能化发展,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综合解决路径与船型方案。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确保大批订单平稳交付。(十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依托链主企业,积极推进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总装集成能力提升,大力培育具备总承包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总装制造企业。加快海工产品谱系化能力建设,提升取得技术突破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化步伐,扩大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圆筒型钻井储油平台、浮式储油船等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系列化、批量化生产。加快研发新型海洋工程装备,集中力量突破深水海洋工程装备钻井船、高附加值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等高端装备。
  • 数说仪器仪表行业的十年成长之变
    随着节能降耗、低碳经济、民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结构和转型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并带动了风电、核电、物联网、智能电网、高铁和轨道交通等一批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市场。   2012上半年,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75.09亿元,同比增长14.86% 完成销售产值2980.36亿元,同比增长14.94%。1~6月,全国仪器仪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14.13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0.18%。这仅仅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十年发展的一个小脚印。从2002年至2012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与中国经济一样,上演着由弱变强的巨大变化。   “十五”我国成亚洲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国家   我国仪器仪表工业起步较晚,在“九五”期间有了迅速发展,在此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齐全的仪器仪表生产、科研和营销体系。为了加大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力度,国家相关部门在“十五”期间集中力量调整了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了工业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科学测试仪器、环保仪器仪表、仪器仪表元器件、医疗仪器、信息技术电测仪器、尖端测量仪器八大类仪器仪表。   “十五”初期,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成功加入WTO。2001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进出口总金额153.7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314.68%。其中,仪器仪表行业出口总数量55.46亿(个/件/台),同比增加15.2% 出口总金额61.95亿美元,同比增加0.9%。仪器仪表行业进口总数量17.9亿(个/件/台),同比减少13.2% 进口总金额91.78亿美元,同比增加26.3%。总体看来,仪器仪表行业出口总数量有所增加、总金额基本持平,进口总数量有所减少、总金额增幅较大。尤其到了2003年,我国已跃居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的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国家。   2005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支柱性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从高技术产业的行业结构看,2005年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比上年分别增长18.7%和18.9%,增速仅次于信息产品制造业。   “十一五”仪器仪表实现年均20%超高速增幅   “十一五”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自建国而依赖发展最快的五年。目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已经成为国际上行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发展国家中,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也是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齐全的国家。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为11.2%,而仪器仪表行业却实现了年均20%的超高速增幅。   2006年,仪器仪表行业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狠抓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产销稳定增长,实现利润增长较快。2006年工业总产值2194亿元,同比增长27.5%。2006年实现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31%,增幅虽比上年略有下降,但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7.5%,增幅提高0.6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中国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1335亿元,同比增长29.1% 产品销售收入1289亿元,同比增长30.7%,均处历史高位 利润同比增幅在40%以上,资产总值同比增幅在18%左右,行业整体上处于良性发展阶段。   2008下半年开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对我国外向型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2008年进口额达到219.5亿美元,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在2004年进口增幅逐年下降的基础上,2008年进口增幅出现反弹 出口额115.8亿美元,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同比增长27%,增幅创2004年以来新低 进出口逆差103.7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   2009年中国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达405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88%,产品销售总额达3945.2亿元,增长率为9.11%,产品销售率为97.3%。出口额达315亿美元,其中进口208.7亿美元,与上年同比下降4.9% 出口106.5亿美元,与上年同比下降8%。   2010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为8085亿元,销售收入7985亿元,利润990亿元 进出口总额600亿美元,其中进口348亿美元,出口252亿美元。企业总数7154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占0.07%,民营企业占69.9.%,三资企业占20.2%,其他企业占9.83%。   “十一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发展,其原因不外乎为:首先,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两化融合的进一步加深,带动了各个经济领域对自动化的需求,从而也带来了仪器仪表产业的繁荣。其次,十一五期间,国内仪器仪表技术的显著提高,致使部分国外市场份额逐步被国内市场取代,增加了国产仪器仪表的市场占有率。第三,中国市场对于仪器仪表的需求使得许多跨国公司十分重视中国市场这块蛋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从此前需要进口的产品转化为本土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仪器仪表行业的市场规模。   “十二五”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011年1-12月,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98.55亿元,同比增长28.98% 完成销售产值5,913.34亿元,同比增长28.21%。   从‘十一五’末期开始,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加快了向中高档产品发展的速度,开发了一批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中高档产品。2012年仪器仪表行业受到国内外经济疲软的影响,出口不畅,国内项目减少,生产企业材料与人力成本升高,造成市场需求不旺,产业低迷,全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同比增速缓慢,环比增速下降。   进入“十二五”,面对市场的种种不确定因素,把握未来技术趋势,赢得市场先机是每个企业都在思索的问题。随着微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智能仪表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无疑将成为仪器仪表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 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可望年均增长15%
    导读: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奚家成接受采访表示:“十二五”的启动无疑将有力地推动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列入高端装备制造中的“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纲要已有初稿,其中有不少仪器仪表和仪控项目,而这些项目的确定和启动,对全行业来说都是利好。对于2011年仪器仪表行业的总体走势,奚家成给出的态度是“谨慎乐观”。   “‘十二五’期间行业的产销值将达到或接近万亿元,规划年均增幅为15%。”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奚家成日前告诉中记者。   在瞻望行业下一步的走势时,他表示,2011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今年不可能再有与去年同样高的增长率了。   今年产销增幅将达12%~15%   “初步估计今年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增幅将达到12%~15%,利润增幅达到15%左右,进口增幅也将明显大于出口增幅。”奚家成告诉记者。   据悉,去年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增幅进入了历史高位区,其中年产销首次超过5000亿元,利润增幅达46.65%,年利润总额、月均利润、同比增幅均创新高。   “基数已经很高了,今年不可能再有如此高的增长率了。”在预测分析今年的行业趋势时,奚家成认为,行业将由恢复性增长变成恢复增长,“这两者之间虽少了一个字,却有很大不同,”———前者得益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停滞的正常需求的恢复,而后者则是在新的经济基础上的增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完全进入了恢复增长。”   “今年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奚家成表示,这其中包括宏观经济走势、财政与货币政策、通胀与成本,“危机应对”措施的淡化和政策性措施的转移 节能减排、抑制“双高”和房地产等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实施进展,以及汇改力度和外汇政策、贸易摩擦和国际市场等。   但“十二五”的启动无疑将有力地推动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他举例说,列入高端装备制造中的“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纲要已有初稿,其中有不少仪器仪表和仪控项目,而这些项目的确定和启动,对全行业来说都是利好。   “除此外,据我所知,在振兴新兴产业中还有不少项创新发展工程,如海洋工程、新能源工程等,相关领域的规划也将带动仪控装备需求的增长和提升。”他告诉记者。   因此,对于2011年仪器仪表行业的总体走势,奚家成给出的态度是“谨慎乐观”———产销利增幅因宏观经济变化将明显低于去年,增幅前高后低 此前利润增幅一直比产销增幅高,估计今年将向常态回归,“有一点要注意,企业间的差距将会明显拉大”。   “十二五”年均增幅达15%   那么“十二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   “针对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等,重点发展先进自控系统、大型精密测试设备、新型仪器仪表及传感器,建立一个包括精密制造、精益管理和现代制造服务的产业体系 提高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扶植百亿元集团和特色企业,为建立高端智能装备的基础———现代仪控产业而努力。”奚家成介绍说。   他还给出了一组数字:具体的规划目标是行业产销值达到或接近万亿元,年均增幅为15% 利润总额达到713亿元,年均增幅为13% 主营收入利润率达到8.5%~9%,总资产达到8700亿元 行业出口额超过300亿美元,且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增幅,其中本土企业的出口比例将大于50%,“‘十二五’末期或‘十三五’初期逆差将出现拐点。”   届时,行业内产销超百亿元的企业将达到3~5家,超10亿元的企业将过百家,其市场集中度将达到25%。同时,上市企业也将达到150家,本土企业的产销值占行业总值的70%以上,本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将大于60%。   据悉,目前业内产销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0家,本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52.67%。   “十二五”期间,行业内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将明显上升,重点骨干企业将普及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生产管理,现代服务业的业务能力也会显著提高。   “能否把握住‘十二五’的重要机遇,实现这些目标,就要看我们提升、调整以及适应的能力了。”奚家成表示。   技术瓶颈难破   “‘十二五’期间的经济转型,有利于仪器仪表行业的快速发展。”奚家成为记者分析了行业发展的机遇和困难。   首先,工业化中后期整个机电制造业的地位将相对上升,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也将向着与仪控紧密结合的中高端方向发展。“重视和突出高端装备制造将使仪控技术发展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而节能减排、绿色经济、自主创新、新兴产业等也都将有力地推动仪控装备的需求上升和技术发展。   其次,“两化融合”也将长期提升对测控装备的需求。“‘两化融合’是我国经济由大变强的重要方针和必经之路,它是带有时代特色的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奚家成表示,它包括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但其基础和重点则在于生产过程信息化,分为流程工业信息化和离散工业信息化,“这与仪器仪表行业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进入了新阶段———制造业全球化由集中向分散再向适度集中演变,仪控产业的全球化又趋活跃,其产品由低档向有规模需求的中高档发展,模式也由组装为主的合资、独资向委托生产、由外方为主再向以中方为主经营管理转变。   但也并非一路坦途。在奚家成看来,“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的主要困难来自几个方面:创新能力提升慢,技术来源依旧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企业规模及素质还有待提升 “GDP效应”在地方的影响依然严重等。   此外,在采访中奚家成还对记者讲述了他对行业发展的一些战略战术性思考。   首先,仪控产业必须要注意规模化优势的形成和确立。“目前来看,美国工业代表了原创性开发的优势,日本工业则代表着制造工艺的优势,而中国工业化的优势在于一定技术背景上的规模化制造与经营。仪控产业虽然不是规模化产业,但要在世界上立足,必须要遵从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发挥规模化优势,若单凭技术优势,不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   其次,要加大开放力度,在仪控产业全球化中发展,同时还要乘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劲东风,发挥行业优势特色,加速发展。   相关链接   “十二五”仪器仪表行业发展重点与关键技术   一、重点产品   (1)PA的提升1000兆瓦火电、10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城镇供热智能监控、油气集中输送等领域的过程自动化中所需要的科氏力质量流量计,多声道超声,高档电磁流量计等高端流量仪表 雷达液位计等高端液位仪表,恶劣工况用调节阀,高可靠在线分析仪器。   (2)FA的发展PLC、专用控制系统、新型传感器、典型装备示范应用   (3)核电用1E级控制系统和2E级现场仪表风电机组及风电站控制系统及传感器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完善提升智能电网高级量测体系及智能电表(4)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污染源监测系统、便携、应急用环境检测仪器(5)食品与药品安全检测仪器、样品前处理技术与设备(6)高端动态试验机,特殊环境试验和变形测量试验设备,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工业CT、三维超声等无损检测设备等高端制造和前沿科学用科学仪器与检测装备   二、关键技术   (1)新型传感器技术(2)工业无线通信网络技术(3)功能安全技术(4)精密加工和特殊工艺技术(5)分析仪器功能部件及应用技术(6)智能化技术(7)系统集成和应用技术
  • 上半年我国仪器仪表营收同比增长12.5%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仪器仪表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3758.8亿元,同比增长12.5%,比全行业增长多3.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84.8亿元,同比增长13.3%。   2013年我国仪器仪表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为7681.9亿元,同比增长14.6%。今年已过一半,从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仪器仪表制造业仍保持平稳发展趋势。虽然下半年的销售高峰期还未至,除非有年末大幅翘尾等偶发出现,主营收入恐无法突破8000亿元。   智能电网、水网、供热改革目前对仪表行业带来的影响有限。一方面为行业技术限制,一方面市场趋于饱和,在未完成转型升级前提下,仪表行业近几年将不会有太大发展动力。   今年仪器仪表行业&ldquo 制造强基&rdquo 及&ldquo 两化融合&rdquo 研究已获得突破性成果,指导性意见及发展战略也已进入编制工作。未来仪器仪表发展仍然乐观。   除仪器仪表行业外,今年上半年发展最值得关注的领域为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以超过20%的主营收入增长率,领先工业发展。
  • 倒计时---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峰会邀请您参加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6e17b983-7219-4cf3-bece-4186e50dbcdf.jpg" / /p p   距9月11日-13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年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峰会还有不到20天时间,目前,会议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 /p p   本次产业发展峰会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主办,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京仪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仪器信息网协办,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等机构和多家行业媒体支持。 /p p   本次产业发展峰会将汇聚仪器仪表行业企业家、专家学者的观点和评述,交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技术和市场趋势预判 在宏观经济形势、军民融合、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实验室管理、北斗技术应用、科学仪器发展战略以及环保市场需求发展趋势、行业企业发展典型经验交流等方面邀请了著名的经济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政府领导和知名企业家做专题报告(2018年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峰会演讲嘉宾介绍)。 /p p   另外,与本次产业发展峰会同期举办的中仪协成立30周年发展与回顾、军工行业国产仪器仪表需求与应用座谈会、分析仪器分标委会标准宣贯、国产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论坛等专题活动及展览展示也将隆重举行。 /p p   您如果对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感兴趣,希望参加此次盛会,请在8月31日之前抓紧时间报名哦! /p p   报名方式: /p p   1. 点击在线报名:www.cima.org.cn/onlineregister.asp /p p   2. 通过传真或邮件发送参会回执表报名(参会回执表下载) /p p   联系人: /p p   阎晓冬:13811826140(微信同号) 程 红:13910434351 /p p   电话:010-68586062 传真:010-68539126 /p p   邮箱地址:yanxd@cima.org.cn /p p br/ /p p strong 附: a title=" "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7/ueattachment/bf3208bb-7cb0-49df-96d0-2aa4dc3ee55f.pdf" target=" _self" 关于召开七届七次理事会暨2018年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峰会的正式通知3.pdf /a /strong /p
  • 21世纪”试验机与试验技术首届研讨会纪实
    11月9日-10日,济南试金集团“21世纪试验机与试验技术首届研讨会”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的济南四季村宾馆会议室隆重召开,这是试金集团与时代集团重组四年来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一次盛会,来自全国试验机领域的著名专家、领导及公司各技术部门部长50余名嘉宾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由试金集团总裁高爱标主持,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会长李跃光、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原所长李春明、全国冶金物理测试信息网副秘书长杨瑞民、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副处长曹镇、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处长徐勇等领导出席研讨会并做重要讲话。会场上方醒目地悬挂着“21世纪”试验机与试验技术首届研讨会的横幅,会议室中间摆满了盛开的鲜花,使整个会场呈现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本次研讨会共征集关于《试验机与试验技术》论文二十八篇,经整理、排版,印刷成论文集,发放给每位参会代表。与会专家代表--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郑文龙、国家钢铁研究总院王春华教授、中交桥梁试验检测中心崔金江主任、宝钢特钢分公司王承忠教授分别作了专题、精彩报告,与会其他专家紧紧围绕试验技术与试验机及行业发展踊跃发言,会场气氛热烈,不断响起一阵阵掌声。各位领导、专家对于时代试金集团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时代试金集团在彭总、兰总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奋斗,取得了辉煌业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试验机行业旗帜企业,引导着行业的发展主流,是中国民族产业的脊梁。同时大家对时代试金集团如何在“21世纪”继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提出了许多中肯、宝贵的建议。 最后,高爱标总裁指出:感谢在座的各位专家、领导对时代试金集团的支持、关注和帮助,希望公司技术人员将此次会议研讨的内容和建议带回去,积极消化吸收,加强与同行业专家的技术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提高试验机产品的技术水平,实现 “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目标。 短短两天的研讨会圆满地落下帷幕,与会专家们仍感意犹未尽,希望时代试金集团在“21世纪”继续成为试验机行业的“领头羊”,推动中国试验机行业的发展。 这次会议是时代试金集团首届试验机与试验技术研讨会,也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它必将对时代试金集团的技术发展以及试验机行业的技术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与会代表、领导合影)
  • 窥探经济危机下的仪器仪表行业
    目前这种形式比08、09年金融危机形式还要严峻。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是对外投资,欧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深陷债务危机,不仅对仪器仪表行业,对我国各行各业影响都是比较大的。第二是房地产,房地产站中国GDP百分之三十份额,目前楼市的低迷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我国基础建设投资的放缓、稳健的货币政策、内需不足等都对我们仪器仪表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这段话是在2012年多国展上,中国仪表网记者采访红旗仪表有限公司销售副总李平叶先生时,叶先生所说。在此期间,中国仪表网记者同时就此问题采访了多家仪器仪表企业的负责人,答案大同小异。由此可见,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与其他许多行业一样,在2012这个年份过得有些吃力。但是,我们在危机中也看到了令人欣喜的一面。   仪器仪表行业遭遇下行压力   近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奚家成接受某媒体记者说道,年初受宏观经济影响,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同比分别下降了12.8%、14.1%,占比超过全行业三分之一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分行业需求疲软的影响,其上半年增幅低于全行业平均值3到4个百分点。行业年初利润同比增幅为-14%,低于2009年1~2月的-13.7%,堪称本世纪低点。   据中国机械联合会公布的上半年运行快报显示,2012年1-7月,全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同比增速缓慢,环比增速下降,出口增速同比上升,环比增速平稳。2012年1-7月,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662.25亿元,同比增长15.13% 完成销售产值3,551.32亿元,同比增长15.14%。教学专用仪器制造、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制造累计同比增速出现负增长分别为负11.46%、负36.30%。   综合上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经过十几年的高度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中速发展区。虽然随着原材料、元器件等硬成本平稳微降,人工成本上升势头趋稳 信贷状况改善,企业应收有所缓解 调结构稳增长等财政投入逐步实施,需求缓慢上升等因素影响,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有所改善,但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有太大改善,仪器仪表行业遭遇下行压力。   寻找危机中的机遇   在我们看到这些悲观数据的同时,不防看看另外一组数据,分析、测试等科学仪器仍保持20%以上的增幅,目前产销状况良好、增幅可能达到20%以上的企业约占10%~15% 小幅增长的在50%左右 目前仍在负增长区域的约占1/3。部分优秀企业的主导产品毛利率超过了50%,企业净利大于15%,工程集成、软件等服务业务占比达到35%。   由此可知,虽然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目前遭遇危机,但是科技创新对科研测试装备的需求仍然旺盛,但中高档仪器主要依赖进口的格局仍未改变 与此同时,涉及民生、文教等气象、海洋、地质勘探、农林牧渔、文教、医疗等专用仪器的增长也较快。另外,一批产品技术含量高、产业化成果好、产能扩张不严重的企业,由于产品高端化和重视现代企业管理,在市场中占有优势地位,能依靠技术进步和服务从外企手中夺回市场。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制药行业分析检测技术交流会"于安国成功举办
    2016年12月2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保定分中心及河北鑫民和质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制药行业分析检测技术交流会”在“千年药都”-安国成功举办。会议现场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刘继红主任助理,保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鞠景黔,保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助理调研员、保定检验检疫技术分中心主任颜红,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食品理化室主任艾连峰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药典委员倪健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中成药室主任、药典委员戴忠研究员,北京药检所原所长、药典委员王志斌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志生副教授、河北鑫民和质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索润堂董事长、裴艳玲总经理。赛默飞应用工程师为大家讲解制药行业仪器技术相关内容。安国及相关区域制药企业质量检测部门、研发部门、高校等质量负责人、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约180人参加此次交流会。倪健教授和颜红副局长为本次会议开幕致辞。部分参会嘉宾  本次交流会采取专家讲座、分析仪器厂商产品应用讲座、产品展示、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王志斌老师针对药品检验机构与药品检验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明确药品检验技术的发展方向 倪健老师对中药企业工艺核查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为参会的药企提供技术指导 戴忠老师详细分析了中药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发展方向,使参会人员对目前中药质量控制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赛默飞的应用工程师为大家提供详细的仪器技术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助力安国药企,推动检测技术快速发展。 举办制药行业分析检测技术交流会既是推广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产品和经验,也推动了分析检测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更是实现现场与科普活动同步、科技资源开放与科技人员服务活动结合、政府组织与社会参与并举,为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专家、学者、仪器仪表供应商技术人员近距离交流的平台。本次交流会在河北安国市举办,为安国地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真正做到“草到祁州始成药,药到安国始生香”。
  • 工业气体进入高速发展期 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需求将增长
    工业气体被喻为工业的"血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气体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工业要素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政策方面也在推动工业气体行业发展。政策推动工业气体行业发展目前我国工业气体行业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弱,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工业气体创新发展,实现技术突破以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同时提高行业标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详细来讲,2016年,在《中国气体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中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建立和完善空分能耗指标,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推进气体行业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广泛应用等;2017年,在《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推进城镇燃气、燃气发电、工业燃料、交通燃料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化利用,推动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2019年,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中将用于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的电子气体的特种气体。三氡氢硅、锗烷、氨化氢、氧化亚氨、羰基硫、砷烷、甲硅烷、二氡二氢硅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气体产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量不断增加,新产品不断推出,纯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产值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国民经济总值的增长速度,我国工业气体市场空间广阔,进入快速发展期。工业气体进入高速发展期据悉,我国工业气体行业从1949年开始发展,最开始只有氧气、氦气和氢气几个简单品种;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中国布局,行业进入起步阶段;21世纪后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更进一步,同时上游空分设备也取得技术突破,大大的激发了从业者的发展热情。目前我国工业气体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14-2020年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速约为10.5%,同时根据业界经验数据,全球气体行业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2-2.5倍。疫情前正常情况201年我国GDP增速为6.1%,依此增长规律,2026年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3221亿元,进入高速发展期。此外,气体对当前飞速发展的微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精密冶金、环境科学等高新技术部门有重要影响,是这些部门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气或工艺气。正是由于各种新兴工业部门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需要和推动,气体工业产品才在品种,质量和数量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飞跃发展。众所周知,工业气体在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中,通常被划为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相关检测不可少,从而带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需求增长。气体检测 仪器仪表不可少气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众多工业过程的原料以及产物。只要对气体的温度、湿度、压力、流量、浓度有检测和控制需求,就需要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另外,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作为仪器仪表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领域广泛,其覆盖了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环保、国防、航天航空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市场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相关法规法律的完善是气体检测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些推动使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行业处于产业高速增长期。小编了解到,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行业的广阔前景、快速发展及较高利润水平,也吸引了相关工业仪器仪表企业的高度关注。部分工业仪器仪表企业迅速调整方向介入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言而喻,作为朝阳行业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机遇和挑战并存,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迎来更大发展。结语: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国家对安全及环保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法规陆续出台,极大地刺激了气体仪器仪表行业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大,而随着工业气体进入高速发展期,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发展前景可期。
  • 我国试验机60年“蜕变” 规模产值迎来“三级跳”——访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试验仪器分会秘书长李春明教授级高工
    2012年5月,在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与仪器信息网主办、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与我要测网协办的“第一届中国试验机技术论坛”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秘书长李春明高工谈到:“目前,我国拥有一个世界上试验机企业数量最多的企业集群。该企业集群所提供的试验机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对中低档次产品的市场需求,个别产品的性价比已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国际知名的试验机制造企业也已进入中国市场,几乎垄断了国内高档产品的市场份额,有些厂家还和国内企业争夺中档产品的市场份额”。   那么,面对这种现状,国产试验机企业该如何和国外试验机企业竞争?就此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李春明高工,请其对我国试验机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发展进行了剖析,借此希望可以为国产试验机行业的良性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秘书长李春明高工 昨天:行业初具规模 产品以仿制为主 工业总产值不到1亿元   采访伊始,李春明高工讲到,解放前的旧中国几乎没有专业生产试验机产品的企业,更谈不上形成一个试验机制造产业。在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49-1979年),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一是1949年10月20日,我国第一个试验机专业生产厂家—长春仪器厂(后更名为长春材料试验机厂)诞生,标志着中国试验机制造业的开始 二是1959年3月,第一机械工业部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在长春成立,标志着我国能独立地开展试验机制造技术的研发与产品的创新。到70年代末期,长春、天水、济南、上海、莱州、汕头、丹东、苏州成为试验机的主要生产区域,这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小的试验机制造行业。   在这30年间,我国试验机的主要生产厂家有30家左右,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主要有机械/液压式的万能试验机及其附具、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机械式振动台、动平衡机、A扫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探伤仪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据估计工业总产值在0.5-1亿元人民币。而此时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研制的电子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高温真空冲击试验机、高温真空蠕变试验机、声发射检测仪等产品代表了当时我国试验机的技术发展水平。   此外,长春试验机研究所以其行业归口所的身份,开展了试验机行业产品的标准化工作、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了试验机技术情报网,设立了材料试验机测试中心站(国家试验机产品质检中心的前身),编辑出版了我国试验机行业学术期刊—《材料试验机》(现名《工程与试验》),这些都对我国试验机行业的技术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这一时期,李春明高工指出:“应该充分肯定,在这30年(1949-1979)期间,我国试验机行业的自主崛起和发展减轻了西方国家对我国技术封锁所产生的影响,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的发展起到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保障作用”。 今天:形成200家企业群 技术进展喜忧参半 工业总产值已达60亿元   改革开放30年,即(1980-2010)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试验机的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静态试验机的测量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且电子万能试验机、微机控制液压万能试验机的技术指标已接近或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部分产品的性价比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2)基于DSP技术的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基于全数字化技术的高频疲劳试验机等产品已投放市场,标志着国产动态试验机的关键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   (3)多通道、多自由度协调加载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和实际工况模拟试验系统的开发有较快的进展,有些产品已开始投放国内市场   (4)动平衡机的测量控制技术进步很快,性能指标和稳定性都有明显提高,国产全自动去重平衡机已批量投放国内市场   (5)大吨位电动振动台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6)硬度计的测量控制显示技术有了明显的进展,里氏硬度机计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另外,满足用户个性化要求的各种试验机发展也很快。如生物力学试验机、大型结构试验机、高低温恒温恒湿盐雾等环境试验机、岩土力学模型试验机、电子蠕变试验机、仪器化冲击试验机、非金属材料试验机、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实时成像探伤系统、大型X射线货物/车辆、行李检查系统、高温高速线材电磁超声探伤仪等。   不过,李春明高工同时指出:“国产试验机与国外产品相比,在技术水平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静态试验机方面,国产试验机在精度等一般性指标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不大,但是在工艺性能、稳定性、可靠性、个性化定制、软件的开放性和可升级性以及试验机的应用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而在动态试验机方面,国产试验机的关键技术如:伺服阀、作动器、控制器和应用软件等几乎没有重大突破,例如:各企业所用的伺服阀几乎全是国外的,而对于控制器,国内少数厂家只可以制造单通道、标准型的控制器,目前还不具备研发多通道或是同时满足多种技术指标的、可实现多通道协调加载、稳定性好的、功能比较强大的控制器的能力”。   此外,李春明高工还谈到:“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和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试验机行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全国生产试验机的厂家接近50家 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6家,再加上规模以下企业,保守估计,国内生产试验机的厂家不会低于200家,已经形成了一个企业群,其中骨干企业近20家。2010年,1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已达到60亿元人民币,当年市场销售额也已超过59亿元人民币,出口额接近1亿美元”。   对于这一时期,李春明高工总结到:“现阶段我国试验技术已从静力学试验阶段过渡到动力学试验阶段,少数试验技术已进入到动载与环境综合模拟试验技术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1995-2010)期间,国产试验机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产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产品的品种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品的应用也几乎覆盖了现代工程科学理论研究和工程性能试验的各个领域”。 明天:面临国内市场良好环境 迎来四大发展趋势 工业总产值将超百亿   伴随着国家基础战略产业、十大振兴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对新材料、零部件、结构件、整机整车和各类工程项目的检测、试验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更复杂化的需求,这些为试验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据李春明高工预测,未来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是:   (1)在试验对象方面,从材料、零部件扩展到整机、整车、系统、重大设施和各类工程项目   (2)在试验空间方面,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实验室扩展到企业的中心实验室、质检部门、生产现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甚至扩展到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   (3)在试验方式方面,从单个试样离散方式扩展到批量试样且在线连续、实时、自动化方式   (4)在试验理论方面,我国试验技术和试验方法会随着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性能试验的发展不断被创新。   伴随着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试验机产品的发展会朝着功能模块化、系列化、共用化方向发展 朝着特种、专业化方向发展 朝着准确模拟各种特殊环境、模拟实际工况的方向发展,以便提供更接近特殊环境和实际工况的综合、复杂的试验条件 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试验机的应用软件会朝着可扩展、可升级、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未来试验系统功能的优劣会在其系统的应用软件方面更多的表现出来。   最后,李春明高工谈到:“展望未来,我国试验机需要在测量、控制、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方面,应用软件方面,特种环境和实际工况模拟方面,在材料、零部件、重大产品、复杂系统、重大设施和重要工程寿命预测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 在进口量较大的高档试验仪器的研发制造方面获得突破,主要产品要赶上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减少高档试验仪器的进口额度,以高性价比抢占一定的国内外市场份额,争取到2020年,试验机行业国内工业总产值和销售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含出口额),年增长比例在(10-15)%左右 而试验机年度进口额从当前占国内市场销售额的(40-50)%降低到(20-25)%。 李春明高工和仪器信息网编辑合影   后记:   据李春明高工介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试验机厂商纷纷进行了改制,但结局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例如,有些企业没有合理改制仍然不能紧跟市场经济的浪潮,最终改变不了被淘汰的结局 而有些企业改制合理,资本结构得到了优化,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大风大浪面前保全了下来,并通过技术创新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因此对于国内试验机厂商,该如何发展,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发展不能仅靠行政手段来控制,加快技术创新、更新管理理念、把握市场脉搏才是企业发展的上上之策。   采访编辑:邓雅静   附录:李春明高工的个人简介   1、1995-2005 长春试验机研究所所长   2、2007-目前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 秘书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试验机分会 秘书长
  • 仪器仪表进出口将进入“双百亿”时代
    “预计2010年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增幅在11%左右,区间为9%-15%;利润增幅为10%左右,区间为8%-15%;进出口可能是低中速正增长。”提及2010年的行业发展态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特别顾问奚家成给出了几个主要指标。   他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解释说,正常情况下,仪器仪表行业的增速要比GDP的增速高4到8个百分点;同时,今年整个装备工业的增长指标是15%,仪表行业不同于汽车或农机,要稍低一些。   “如没有意外,这些目标是有把握实现的,因为内需在逐步增长,而出口已经见底回升,”奚家成为本报记者详解了行业2010年的发展趋势。   同比前高后低环比平稳增长   今年的产销增幅同比将前高后低,逐步向下;而环比平稳增长,波动向上。奚家成分析说,目前宏观环境趋好,“经过了去年一年的经济拉动,今年的需求协调性会逐步提高;同时,国家反复强调结构调整和科学发展观,一些新兴产业和改造型需求会上升,即结构调整性需求显现。”   “利润增幅同比年初陡增,逐月回落至年末,环比上升,但增幅不大。”他进一步解释说,因为生产要素价格止降趋升,增利内因将受考验。这其中有两大看点:一是三资企业的利润回升力度,二是本土企业的增幅是否持续大于三资。“以前三资企业的利润一直都是远远高于本土企业,去年是一个转折点,如果继续下去,说明是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在提高。”   进出口将进入“双百亿”时代。奚家成认为,今年进口将会上升,同比增幅可能恢复到两位数。这其中,经济复苏加快、国外产品具备技术优势并更快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是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出口会低速增长,估计是一位数,其中加工贸易的占比会下降,出口产品附加值上升。   创新与调整成效将显   2010年全行业自主创新与结构调整的成效会明显呈现。   奚家成告诉记者,“预计今年自主创新将集中在三个方面:流程工业自动化(PA)的提高、工厂自动化(FA)的兴起、科学仪器的提高和应用拓展。”   他认为,在流程工业自动化方面,今年要关注百万千瓦火电超超临界机组的控制系统是否顺利投运,800万到1000万吨炼油装置的控制系统和大乙烯工程的控制系统能否突破。“据我所知,至少有两家企业已经分别开始交货。”   与此同时,科学仪器领域也将有提高突破,其应用研究和领域细分服务也将有所加强。除了光学分析、环境试验、探伤设备等传统领域的提高突破,科学仪器领域将进一步注重关键零部件的质量和水平。   民生用仪器设备可谓前景广阔。“行业内自觉不自觉地都在关注民生用仪器的发展前景。有的正考虑下大功夫开发热量表,我认为这很正确,”奚家成表示,“住宅建设部部长已明确表示必须要用热量表分户计量,这个领域的需求至少在北方不比煤气表少,这个市场可不小,外企已抢先进入,本土企业要提高敏感度。”   新拓展领域的成果及其产业化、规模化已经开始。“可能形成一定气候的有三种设备,一是在仪器仪表和检测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节能环保设备,其中心技术是测量技术和测量仪器;二是特殊材料和节能材料;三是应急救灾设备。”奚家成判断说。   生产流程控制待推进   对于仪器仪表行业来说,在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中,现代过程控制和企业管理堪称两大重点。   “我们这个行业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与国外有差距,必须要通过现代生产管理解决这一问题,而利用信息技术的生产流程控制正是现代生产管理的基础,”奚家成告诉记者,不少企业以现代生产管理为突破口推进“两化融合”并已取得成效,这一做法正逐步向全行业推开。   “两化融合”对仪器仪表业既是“功课”又是商机。所谓功课,奚家成解释说,即产品研发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要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从工序开始的自下而上的现代生产管理系统。   而商机则意味着,冶金、电力、石化等行业都提出了两化融合的实施方案,PA市场带来了大量高水平的需求;以机电制造业为代表的断续流程工业的两化融合,将使FA产业形成巨大市场。   外资利用“有变化”   奚家成告诉记者,经过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影响,仪器仪表行业在对外合作方面将产生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变化,但会有波折,对于仪表行业来说,外资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受到了一定影响,产能扩张的积极性比原来低。“近来,发达国家‘经济实体化’的呼声日高,其影响还有待观察,但国外普遍认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地位进一步上升。”   其次,行业内的外资企业开始由“制造+市场”向以市场为主转变。这表现为“外转内”的倾向增强,加工组装基地的作用日渐趋弱。“原来不少外资企业以外销为主,现在将逐渐调整成内外兼顾;而内外并重的企业则转向以内为主。”奚家成说,“外资和本土企业的合作原来以制造为主,现在是经营、应用、集成、服务企业性合作明显上升,或者挑选市场能力很强的制造企业来合作,以前是大投资、小市场,现在则是小投资、大市场,经常是由单项合作制造入手,不断扩大经营范围。”   与此同时,外资之前凭借经济实力与技术优势与本土企业竞争,现在则是向以发挥技术优势为主的方向转变。   “外资2007年之前的扩张性投资暂告一段落,现在的投资多以打补丁式改造为主。”奚家成介绍说,外企除了保持产品优势,开始适应市场变化,加速调整,更侧重发挥应用、集成等高端服务优势外,同时还出现高端产品“普及化”,争夺中低端市场的倾向。   此外,在与外资的合作中,本土企业也有不少变化,即主动性提高,主导性增强,内容形式多样化。   “以前的对外合作多是引进、合资,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现在则从人才、管理等方方面面进行合作,”奚家成说,“以前是外对内,现在开始出现内对外,本土企业开始筹划并购。同时,在吸取经验教训后,合作的方向目的越来越明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利润为主,现在则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培养人才为主;当前的合资即使外方控股,不少企业坚持中方人事的主导权;在合作的同时,保持母体的自主开发能力。   “现在是对外合作的好时机,我们应抓住时机,加大力度,力争突破,使其再上一个台阶。”奚家成表示。
  • 截至10月仪器仪表行业增长率已上升到6%
    仪器仪表行业正处于缓慢回升期   “截至10月份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仪器仪表行业的增长率已从年初的2%上升到6%。这说明,仪器仪表行业正在进入缓慢回升期。”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特别顾问奚家成表示。   利润增长快于产销增长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和其他制造业一样,从去年九十月份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潮。“2007年以前,行业一直保持着 20%~30%的年增长率。但从去年九十月份开始,企业订单急剧减少,产销出现明显下降,今年年初行业的增长率只有2%左右,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增长率。”奚家成一边翻阅着手中的统计资料一边介绍。金融危机的“寒潮”从今年3月份开始逐渐退去,仪器仪表行业也从寒冷的冬天一路走来,逐步进入了恢复期。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来看,截至10月份,仪器仪表行业的增长率达到了6%。在设备制造业中,这一数据显然是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奚家成介绍,年初时预测行业增长率有望达到10%,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达到这一目标的难度较大。   统计数据同时还表明,仪器仪表行业利润的增长速度明显要快于产销的增长速度。今年年初,行业利润出现了13.7%的负增长,这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可见金融危机对该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到今年8月份,利润增长率已经回升到4%。   利润的增长速度快于产销增长,奚家成认为这在设备制造业中并不多见。他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源于企业普遍采取的比较严格的节支创收措施。仪器仪表行业的开放度很大,40%的利润由三资企业创造,很多三资企业采取了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节能措施。另外,一些企业还采取了包括减薪在内的节支措施。同时,从工序开始加强管理,大量减少费用,减少库存。   其次,和去年同期相比,原材料、元器件的成本下降,人工成本也有较大幅度下降。   正是因为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仪器仪表行业出现了利润增长快于产销增长的情况。   三大原因导致产业恢复缓慢   奚家成表示,6%的增长速度说明仪器仪表行业的复苏还非常缓慢,这主要是由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原因之一:行业的发展需求增长缓慢。一个行业的发展取决于该行业三大需求的拉动。“任何一个行业要发展,离不开刚性需求、发展需求和出口需求三驾‘马车’。”奚家成解释,刚性需求是指维持基本的生产生活所必需的 发展需求是指要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 出口需求则是产品出口的情况。对仪器仪表行业来说,刚性需求在整个需求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因为绝大部分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较长,不需要经常更换 发展需求在整个行业需求中占较大比例,主要体现在能源、化工等行业对仪器仪表的需求和国家、企业在科技、质量方面的投入情况。如果科技和质量投入增加,对仪器仪表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相反,如果对科技和质量的重视程度降低,对仪器仪表的需求也会因此减少。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对能源、化工等行业的投入明显下降 同时,由于经济下滑,企业在科技、质量方面的投入也不同程度下降。这两方面投入的减少直接导致仪器仪表行业发展需求的急剧减少 在出口方面,30%的产品出口率,这一比例决定了该行业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也决定了行业恢复的速度不会很快。   原因之二:国家采取的拉动经济的措施对仪器仪表行业的惠及度小。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给很多行业和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但比起家电、汽车等行业来,仪器仪表行业所享受到的资助要间接、滞后得多。   原因之三:行业本身对经济调节的适应度较差。长期以来形成的产品结构决定了仪器仪表行业在这次回升中必须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奚家成举例说:“现在国内的风电产业发展很快,但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却全是进口国外的。除了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产业,还有很多传统领域的仪器仪表也大多从国外进口。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攻关,力争在这一轮调整中将节能减排、新能源作为新的增长点。”
  • 今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经济指标或达预期目标
    “从‘十一五’末期开始,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加快了向中高档产品发展的速度,开发了一批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中高档产品。仪器仪表行业受到国内外经济疲软的影响,出口不畅,国内项目减少,生产企业材料与人力成本升高,造成市场需求不旺,产业低迷,全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同比增速缓慢,环比增速下降。”10月15日,中国仪表协会副理事长吴幼华接受采访时表示。   “年初受宏观经济影响,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同比分别下降了12.8%、14.1%,年初利润同比增幅为-14%,低于2009年1~2月的-13.7%,堪称本世纪低点。”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奚家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2012年6月,在仪器仪表行业7种主要产品中,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分析仪器及装置、电工仪器仪表等产量环比增速出现负增长。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比增速负增长达51.27%以上。   1~6月,仪器仪表行业各子行业产品产量部分实现增长。其中,电工仪器仪表累计同比增速出现负增长,负增长达到3.57%以上。   “今年以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由年初低点波动向上,目前已在中速增长区(15%~20%)持稳,预计全年产销同比增幅可达18%左右。如宏观经济无突发性重大波动,仪器仪表行业今年主要经济指标可以达到年初预期目标。”奚家成说。   仪器仪表行业前景广阔   “随着节能降耗、低碳经济、民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结构和转型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并带动了风电、核电、物联网、智能电网、高铁和轨道交通等一批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市场。”昆明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方原柏表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也已经真正跨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时代。   “目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已形成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布局较为合理,具有相当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的产业体系,已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最大的仪器仪表生产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仪器仪表生产国。从产品的科技水平分析,目前绝大部分国产仪器仪表产品处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水平,中低端产品品种基本齐全,能够批量生产,且质量稳定。”吴幼华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75.09亿元,同比增长14.86% 完成销售产值2980.36亿元,同比增长14.94%。1~6月,全国仪器仪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14.13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0.18%。下半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体上仍持续上半年走势,需求和产销仍处高位,但增幅将缓慢回落,预计全年产销增幅将略高于上年或基本持平。   奚家成分析说,由于原材料、元器件等硬成本平稳微降,人工成本上升势头趋稳 信贷状况改善,企业应收有所缓解 调结构稳增长等财政投入逐步实施,需求缓慢上升。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在持续两年高位增长后继续上升,行业整体上处于良性发展阶段。   近年来,智能仪表成为仪器仪表行业的新方向,也是未来抢占高端、尖端产品市场的重要发力点,有部分产品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国内智能仪表市场需求旺盛,是促进国内智能仪表技术发展强劲的动力。   诸多“瓶颈”待解   “目前这种形势比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形式还要严峻。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是对外投资。欧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深陷债务危机,不仅对仪器仪表行业,对我国各行各业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第二是房地产,目前楼市的低迷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除此之外,我国基础建设投资的放缓、稳健的货币政策、内需不足等都对我们仪器仪表行业造成一定的压力。”红旗仪表有限公司销售副总李平叶对当前形势作了如是分析。   吴幼华坦言:“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在高端技术上与国际上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国家重大项目上依赖进口产品相当严重。说明我国仪器仪表发展仍有很大空间。尤其在工业信息化,装备智能化,物联网社会化方面要下大力气追赶国际一流水平。这也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正面临产业、产品结构拐点的开始。”事实上,中国仪器仪表工业在外资大举进入和进口激增的严峻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仪器仪表产业也面临一些瓶颈,如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工程应用水平,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高端产品的性能追求等,这些与国外技术的差距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实的情况是,国内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仍有巨大的差距,比如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低水平重复,产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在高端精密仪器上仍严重依赖进口,大量进口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其中仪器仪表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尤为突出。这就客观上造成了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能过大、近年扩张过快的企业所面临的困难较大,急需进行企业管理与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   【评】智能仪表技术与国外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一直以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在高端、尖端产品领域还比较薄弱,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但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中国仪器仪表企业不仅局限于中低档产品为主领域的发展,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已有能力在某些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和垄断的局面。一方面充分发挥行业比较优势,巩固和扩大在一般产品领域的地位和成果 另一方面,在科学仪器和测试控制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缩小差距是本国企业的发展途径。   我国智能仪表研制已经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尽管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但是已经开始向高级阶段迈进,部分产品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突出的表现在我国近年来智能仪表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高档产品领域如集装箱检测设备、质谱仪、多光谱遥测等 智能仪表相关国际标准方面,如用于工厂自动化的以太网EPA现场总线和用于过程自动化的WIA-PA无线网络两项标准等。   事实上,我国智能仪表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工程应用技术上。我国我国智能仪表的核心部件多采用国外产品或技术,自主研发实力薄弱,集成能力落后,在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实用性方面的差距比较大。而实际工程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应用范围不广和对应用技术重视不够,针对各行各业产品的具体应用技术与国外有更大的差距。   然而,随着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微电子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特种加工技术、集成技术、纳米技术等高科技发展迅猛,相应地对仪器仪表的制作和设计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也激发了行业的技术研发动力,使遥感距离更远、更方便、更稳定、无污染、更低廉等成为仪器仪表的必备条件。智能仪器仪表技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未来,中国智能仪表行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智能仪表的产业化运作能力、重视产品的工程应用技术、不断提高产品档次。   应该指出的是,国家要发展,仪器仪表必须先行。正如专家们建议的那样,未来或许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扶持和改善:国家政策应加大对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和政策) 以资本整合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兼并和整合 在技术研发方面应加大国家队的建设 在产品质量方面应加大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的本质提升 在国家项目中应加大对国产仪器仪表使用率的奖励和扶持。
  • 我国仪器仪表的机遇与挑战发展之旅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领域对于实验室仪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激发了我国一批批仪器仪表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为我国科研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先进的技术支持,也使得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有了一个质的的变化和发展。但是随着国外仪器仪表产品的不断涌入,尤其是实验室仪器中高端产品一直被国外垄断。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局势,国产仪器仪表到底存在哪些不足呢?国产仪器仪如何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呢?成为了我国仪器仪表行业需要面临的最主要的难题。    案例    “做实验之前,我们很想买国产仪器,价格上肯定合算一些,但根据我们的经验,国产仪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宁可多花一点钱买使用时间更长的进口仪器。”一位从事病毒研究的科学家这样说。想必这也是我国许多仪器用户的共同感觉。可见,中国国产仪器仪表产品面临信任危机,造成同档次的国产货无法和进口货平等竞争,这种现象在高端科研仪器方面表现尤其明显。    国产仪器仪表现状    在技术上,现有国内中低档产品大部分可与替代进口产品,大拿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即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比,约相差l一2个数量级。    在测量精度上,现有国内产品与外国产品一般相差1个数量级。因为中国对仪器的基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研究不够,一些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产品,特别是高档产品的性能不够稳定和可靠。    在功能上,目前,外国产智能化程度相当高,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数字处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扰对信息影响,提高了产品的耐环境性和测量真实性。而国内现有产品智能化程度还较低。    国产仪器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用的时候还行,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出问题。故障率高得吓人。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方法不成熟,一是材料不过关,还有质量把关不严或是没有资金投入。另外,有些专家们清高自好,不愿意跟国产的仪器厂家合作,也不愿拿出看家的本领来支持国产仪器,他们宁可去给进口仪器写宣传性质的所谓技术成果。    国产仪器仪表研发举步维艰    一欠需求牵引    这种牵引首先应该表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生产的具体任务对某种仪器的需求上。有了需求,才会有人去研制和生产仪器,如果这些仪器能够占领市场并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自然会有人去做。    目前牵引拉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的科研还远未成为当今世界的领跑者,反而是以跟踪研究居多。这种状态下所用的科研仪器以已经商业化的、有钱就买得到的成熟产品为主。而目前拥有充足经费的采购者们倾向于采购比较现成的进口仪器,似乎除了国防等领域需求的高端仪器,很少有人愿意进行自主研发或采买国产仪器。实际上,真正有望做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实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依靠有自己特点的先进科研仪器,特别需要那些运用到许多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自主研发的仪器,这样的仪器没有现成的产品可买,即使有类似的也需要买回来再升级改造和进行系统集成。显然,如果不重视仪器的研发,在实验手段这个环节上就轻易地输掉了关键的一局,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直接使自己处于落后的位置。    要形成高端科研仪器研发的有效牵引,一方面,研究工作要超越目前的跟踪模仿阶段的“二流”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的“一流”水平 另一方面,仪器研发水平本身也要上去,帮助大家建立对国产科研仪器的信心。    二欠投入和政策    目前我国的仪器研发经费是不足的,而且还很不均衡,因此“钱”必然长期困扰仪器研发工作。    我们应该注意到,除了直接投入,目前用在采购仪器上的钱,有一部分实际会间接用到研发上,因为如果国内的科研院所都能花比较多的钱用于采购国产的新型科研仪器,就可以使国产科研仪器的创新—研发—销售形成一个顺畅的良性循环,如能让企业乐于投入大笔的经费在研发环节,这样研发和生产的队伍也容易稳定,自然会对创新非常有利。    因此,在科研仪器采购的经费安排上,也应有适当的政策鼓励科研院所采买国产仪器,虽然这些国产仪器在技术指标上尚不能全面和国外进口仪器抗衡,但是却在使用、维护和维修方面要比进口仪器便利和便宜得多。    为了搞好原创性的科研仪器研发,项目主管部门应该把仪器自主研发成果作为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各单位在制定员工考评和奖励制度时,应该明确新仪器开发和改进方面工作量的计算标准及相应的奖励规格,这样才能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研仪器的研发。    三欠基础和能人    国产科研仪器研发根基尚浅,基础薄弱。这一方面源于我国在基础材料和加工技术方面比较落后,这种落后影响到了包括仪器仪表行业在内的整个工业技术领域。主要表现在常用的基础材料和器件的质量不够好,虽然可凑合着用在普通的民用技术中,但用于高端的研究型仪器,则很难保证其技术指标能够达到科学研究的要求 有时虽可以通过“优中选优”选出最合适的材料和器件,但成本太高很难被产业化大量生产和使用。    另一方面的基础薄弱,是指理论基础。目前做仪器研发的人主要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在理论水平方面通常低于那些需要使用仪器做研究的科学家,对一些与仪器研发相关的重要的科学原理没有吃透或掌握不全面,难以对仪器的相关原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因而难以迅速形成新的设计。此外,由于大学的分科教育体制,很多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员的知识面不够宽,也影响了他们对仪器的研发能力的提升。    而做仪器研发,有些能人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有基础扎实、立足于科学前沿、对所涉足领域的科学问题非常清楚的一批高素质、有实践经验的人作为设计师,他们要知道目前急需的研究手段和实验技术,能提出原创性的解决方案,并善于整合资源实现设计。随后,还要有能工巧匠做出好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国产科研仪器。当然,这些能人都不是天生的,需要长时间的仪器研发工作去培养和锻炼,研发团队也需要不断的磨合。    四欠核心和深度我国对科研仪器研发的介入深度不够,经常是浅尝辄止。由于全新原理的原创科研仪器的价值通常不容易迅速被人所认识,因此靠新仪器打开市场赚钱较难。从事仪器研发和生产的单位更习惯于生产、改进和销售那些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仪器,包括以往市场份额大、口碑好的老型号仪器和对这些老型号仪器做小的改进,通过提高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增加部分功能、改进外观设计等方式来获得用户青睐。这种小修小改的“研发”远远无法达到原创的级别,只是这样做便于赚钱,所以不少科研仪器的研发生产单位乐此不疲。    目前我国很多仪器的核心部件实际是进口国外产品。这种利用产自不同国家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仪器的状况在全球化时代虽属正常现象,但其中有一些根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却仍自我标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货精品,则完全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五欠信心和人气    正是由于前面提及的一系列原因,国产仪器的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往往都缺少足够信心。生产者对原材料和器件没信心,对自己的产品也没信心。销售者在向用户推销时更喜欢炫耀他所卖的仪器里面有哪些部件完全是进口的,仿佛进口的“标签”就是高质量高性能的保证书一样,却对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没有足够的信心。    许多使用者也对国产仪器缺乏信心。真正理解原创性的国产科研仪器研发工作的意义,并能够自觉支持和投入这方面工作的人还不多。    目前不仅主管领导对仪器研发重视不够,有时甚至在科研队伍中也有很多人不赞同做自主研发,或者即使不反对,也不会积极协助做仪器研发的人。没有一定的人气,这种科研仪器的研发可能会变成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从而影响研发积极性。    此外,一件复杂的研究型仪器的研制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通常需要一定规模的团队(甚至是跨单位、跨行业的组合)的合作。这个研发团队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团队合作制度,其成员应该具有高度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尽可能多地沟通交流,避免闭门造车,这样才能把仪器的研发工作真正做好。目前,国内包括仪器研发在内的很多科研合作还需要加强。    国产仪器仪表行业前景光明    我国是仪器仪表行业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而且近年来相对于全球仪器仪表3%~4%的增长率。可见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尽管我国仪器仪表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但是我们相信国产智能仪表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2014年以来,仪器仪表行业增幅高于大部分制造业,主要得益于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科技进步、关注民生等有关政策措施的带动。具体来看,产销占全行业约40%的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因工业改造需求上升,其增幅高于全行业2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教育、车用、医疗等仪器增幅均超过20% 电子、实验分析等科学仪器的增幅均接近20%。    当今信息时代,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若稍微放慢发展速度,就会被远远抛在后面。但国内的计量仪器仪表产业水平发展滞缓,大型和高档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许多急需的专用仪器还是空白,中低档产品保证质量上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滞缓,是制约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在高端、尖端产品领域还比较薄弱,与国外有较大差距。随着科技发展,近年来智能仪表成为仪器仪表产业新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抢占高端、尖端产品市场的重要发力点。目前我国智能仪表也在逐渐发展,并逐步缩小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伴随着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深入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广泛的信息通信技术的产业穿透和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增强。随着产业融合的加深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仪器仪表行业应用广泛。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仪器仪表及其测量控制技术得到日益广泛应用,给仪器仪表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经过近十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我国仪器仪表已经初步形成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业体系,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国。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步伐稳健。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了解仪器仪表行业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了经济高位运行的态势。即使当全球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各个行业经济东圃有所放缓,但从全景发展情况看来,仪表行业的增长速度并没有放缓。    仪器仪表行业快速发展一是因为国家的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运行 按照过去的经验,如果GDP的增长在10%以上时,仪表行业的增长率则在26%~30%之间。二是因为国家宏观调控对仪表行业的影响有一个滞后期,仪表往往在工程的后期才交付使用,因此,因宏观调控政策而减少的投资对仪表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国产仪器仪表行业同样也不例外。针对目前国外仪器仪表大量涌入的激烈竞争环境,需要不断加强国产仪器仪表技术实力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真正赢得市场。
  • 我国装备工业呈智能化发展 仪器仪表有望持续增长
    2016年,我国装备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十三五”各项新政策的实施、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等积极因素,也有国内外需求持续低迷、企业面临的困难超出预期等不利因素。目前,机械工业延续分化走势,仪器仪表等制造业增加值均呈上升趋势,主要通用机械产品则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总体机遇大于挑战,我国装备工业将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和趋势,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将成为增长亮点。装备工业下行压力减小生产出口增速平稳回升  2015年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依旧缓慢,新兴经济体扩张偏弱,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尽管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的趋势没有改变,但受汽车等主要行业市场下行波动及需求低迷影响,前8个月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低位徘徊。9月和10月,汽车等行业快速回升,装备工业增速也实现企稳回升。1~10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低于全国工业同期水平,不足2014年同期的一半。预计全年我国装备工业增速将继续回升,但在投资需求收缩和外贸形势压力下,回升幅度有限,2015年全年增速在5.5%左右。出口方面,1~10月出口和交货值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累计同比下降2.15%,10月下滑幅度略有减小,同比下降4.32%。预计全年出口形势仍将严峻,出口和交货值累计同比降低幅度在2.5%左右。2016年,在“十三五”开局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我国装备工业下行压力将减小。尽管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但随着我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中长期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及加快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逐步深入实施和加快落实,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逐步形成,国内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此带动下,2016年全年我国装备工业将加快发展,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加速回升,全年有望保持在7%左右。出口方面,“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把装备工业作为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同时因2015年出口基数下降,2016年我国装备产品出口增速有望加快回暖,出口和交货值将实现同比增长,预计全年累计增幅在5%左右。  机械工业延续分化走势  机械工业延续分化走势。2015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运行面临较大困难,主要指标增速创出新低,总体呈低迷走势,部分行业表现分化。1~10月,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专用设备制造增长3.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增长7.3%,仪器仪表制造增长5.7%。主要通用机械产品如泵、齿轮、气体压缩机、风机等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金切机床产量同比下降8.2%,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下降9.8%,金属成形机床下降6%;工程机械产量全线下滑,挖掘机、装载机产量分别同比下降24.5%、28.9%;火电、风电等传统发电设备产量下降幅度较大,但风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15.8%;大型拖拉机产量同比大幅增长32.3%,中型拖拉机增长7.2%,但小型拖拉机产量同比下降15.5%。2016年,影响行业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机械工业仍将经受严峻考验。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宏观经济形势逐步好转,机械工业下行态势也将逐渐企稳,加上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聚,部分结构调整起步较早的企业、行业和地区将加快回升。同时,一些机械行业将延续增长分化走势:工程机械、重型机械、矿山机械、石化设备、常规发电装备等传统投资类产品以及机床、交流电动机、低压电器、电线电缆、中小型普通农机产品等产能相对过剩行业将延续下降趋势,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农业机械、节能环保装备、文物保护装备、现代物流设备等将加快增长。  智能制造继续加速高端装备创新发展 智能制造继续加速发展。2015年以来,智能制造受到前溜未有的政策重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重点部署智能制造,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等,重点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中德智能制造和工业4.0合作迈入实际性阶段,经常性工作机制正式建立。以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及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在线监测、远程诊断与云服务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新型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电网等智能装备和产品的应用不断拓展,需求规模呈快速扩大的态势。2016年,随着“十三五”将智能制造提高到新的高度,各领域智能制造推进路线进一步明确,以及中德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国家将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改造、基础数据全方位共享及关键智能装备和产品、核心部件不断突破,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端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新型制造体系。并进一步依托智能制造创新产业业态和发展模式,培育出行业的新增长点。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出现新起色。2015年,为应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装备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逐步提高。《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作为政府引导推动的五个工程之一,提出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目的是集中资源,统筹推进,突破瓶颈,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2016年,高端装备创新发展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愈发明显。我国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和支撑平台,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以重大专项为抓手,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的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将加快布局,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核心部件研制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批首台(套)高端装备将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生产生活和国防建设相关领域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将取得突破,带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构建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  国内有效需求持续低迷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  国内有效需求持续低迷。受国内外需求疲软影响,装备产品订单普遍减少,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总体价格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下行态势。2015年1~9月,装备产品累计价格同比下降1.2%,降幅进一步扩大。全社会总体环境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企业投资意愿相对较弱。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4742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继续回落。其中,制造业投资148458亿元,同比增长8.3%;装备制造业投资59480亿元,同比虽增长10.4%,增速也比1~9月提高0.3个百分点,但全国工业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仅同比增长4.1%,与此同时,8、9、10月我国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49.7%、49.8%、49.8%,连续三个月低于50%。因此,2016年仍需关注我国装备制造业国内有效需求低迷问题。出口仍面临一定压力。当前国际经济复苏道路依然曲折,国际市场需求总体仍然偏弱,从制造业PMI来看,美国等仍在底部徘徊,欧洲和日本虽然近期复苏势头较为稳定,但扩张力度偏弱,基础并不牢固。各国产业间竞争仍然激烈,我国在国际市场面临的贸易保护压力依然较大,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抑制我国外贸增速的负面因素得以延续。装备制造企业出口遭遇技术性、绿色环保、标准等贸易壁垒的倾向增多。同时,从制造业出口订单来看,自2014年10月以来,出口订单指数一直在50%以下,且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10月为47.4%,同比已降低了2.5个百分点。尽管国内政策有望推动我国装备产品出口增速加快回暖,但国外的环境形势对出口仍将形成较大压力。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一是成本压力增大,利润空间减小。2015年1~9月,装备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2%,但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78%,管理费用增长则达到6.69%,应收账款同比增长6.5%,导致企业利润总额同比降低0.03%,而且企业面临的要素成本、环境成本、社会负担等都在不断增加。二是产成品库存逐月走高,1~9月同比增长6.83%,企业产品销售困难。三是融资压力不断加大,虽然今年央行已多次降准、降息,但银行惜贷与部分企业不愿贷并存,工程机械、船舶等行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成本高、制造商担保融资负担重等问题较为突出,目前,不少民营造船企融资成本已高达8%~12%,企业融资困难,进而导致不少业新船订单流失。2016年我国装备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仍将面临较大的困难。部分行业亟待加快结构调整?2015年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部分行业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仍有部分行业低端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加剧。在“十三五”重点推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发展等环境形势下,这些行业亟待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我国,作为智能制造领域主要行业之一的工业机器人,主要还是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等中低端产品为主,大多是三轴和四轴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领域的六轴或以上的?端工业机器人市场则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许多企业盲目投入,到处圈地组装,低水平重复建设,出现了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倾向,全国40多个园区、800多家企业中,能够真正实现自主高端制造及盈利的企业寥寥无几。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调研组走访六一仪器厂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4月27日上午,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科学仪器服务民生”专家调研组来到了北京市六一仪器厂,北京市六一仪器厂厂长王晓平先生等热情接待了前来调研的专家们。 北京市六一仪器厂王晓平厂长向专家组介绍相关情况   小、专、精、有特色的六一仪器厂   北京市六一仪器厂厂长王晓平先生首先带领专家们参观了北京市六一仪器厂的生产车间、组装车间、研发部、应用实验室以及荣誉室等,同时介绍了六一仪器厂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现状。   六一仪器厂成立于1970年,前身是六一中学校办厂,隶属北京市六一中学,国有体制。在上世纪80、90年代北京市校办工厂有数千家,可如今还以校办工厂身份存留下来的仅有两家,六一仪器厂就是其中一家。六一仪器厂真正开始从事电泳事业是1979年,北京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无偿为其提供了一款电泳产品的生产技术,六一仪器厂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生产电泳产品的企业。之后,六一仪器厂与多位专家合作研制出多款电泳产品,并为国家在某些科研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 专家们参观六一仪器厂的生产车间   30年来,六一仪器厂一直“专注、专一、专业”的从事电泳事业。在产品研发方面,六一仪器厂不惜重金投入,创新生产多种电泳产品,发明创造获得专利14项。由于六一仪器在电泳事业的不断研发创新,在某些技术领域超过国外技术,因此也打破了国外电泳产品在国内的垄断局面,同时六一仪器还将电泳产品出口到欧、美等众多国家。六一仪器厂累计生产电泳产品20多万台、件,生产总值约3亿元,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并上缴税金4000多万元,为六一中学、海淀教委提供教育经费3000余万元。 专家们参观六一仪器厂的应用实验室   1994年和2004年,六一仪器厂两次承担电泳装置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2009年六一仪器厂再度承担“基础电泳装置”的国家标准的起草任务。   “科学仪器服务民生”调研座谈会   参加此次调研活动的专家有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牛凤岐研究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样品研究所张太生所长、食品药品检测技术基金会金惠薇秘书长、北京化工研究院尹洧研究员、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蔡亚岐研究员、北京农学院杨凯研究员、解放军301医院临床检验科王成彬教授、现代科学仪器杂志社胡百顺主编等著名专家以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吴幼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燕泽程执行副主任、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常务张莉副秘书长、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分会秘书长闻路红、医疗仪器分会副秘书长黄兰青等。 “科学仪器服务民生”调研座谈会现场   王晓平厂长代表六一仪器厂全体员工,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服务民生”专家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六一仪器厂的主要领导和公司发展情况以及未来战略发展目标。 北京市六一仪器厂 王晓平厂长   2009年,六一仪器厂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提前实现企业制定的第一个十年战略目标。现今,2011年至2020年又一个十年期间,六一仪器厂将以现代企业制度变革、增强企业活力,以电泳仪产业化国家级火炬计划的实施为基础,创中国名牌并打造一个走向世界、极富“中国创造”元素的生命科学技术企业,造福于国家、人类的健康和未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吴幼华副理事长   吴幼华副理事长首先介绍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概况。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立于1979年4月5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民政部注册的为行业及科技人员提供多方位服务的社会团体。目前拥有:个人会员42000名,高级会员2000名,团体会员2100个。学会可以向会员提供专家咨询、用户推介、市场调研、技术评估、产品发布、品牌推广、科技奖励、人才推荐、资格认证、信息分享、媒介出版、展会服务等12项服务。   吴幼华副理事长还介绍到,“十二五”期间,保障与改善民生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需要更多的利用科学仪器对环境、农产品、食品、药品等进行安全检测,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科学仪器行业将更多地面向民生、服务民生。针对于此,学会在2011年8月30日- 9月2日举办“第二十二届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期间同期召开“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并组织专家团专门走访国内国外相关科学仪器企业,促进各行业领域的资深用户、专家与厂商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 北京市六一仪器厂 张杰营销总监   北京市六一仪器厂张杰营销总监向专家们汇报了六一仪器厂在服务民生方面所作的工作:   1、六一仪器厂关注的科学仪器服务民生的相关领域及事件   1)民以食为天,我们关注食品安全,更关注粮食种子的蛋白检测(假种子的危害,培育优良品种);2)民以身为本,身体的健康是民之根本,是一切的基础;3)民以用为先,关注基层医疗建设,低价高质、使用便捷、售后方便的临床蛋白电泳检测。   2、六一仪器厂与民生相关的产品与技术   1)DNA指纹分析,20系列电泳仪;2)病毒性流行病的检测,WD-9402A、DYCP-31DN、WD-9413B;3)临床蛋白电泳检测,“泳强”系列;4)种子蛋白检测,DYCZ-30C;5)病原及有害物质检测,WD-2102A、WD-2103A;6)乳制品蛋白检测,DYCZ-24EN、WD-9413B。   3、六一仪器厂今后要发展的重点技术及方向   六一仪器厂今后要发展的重点技术及方向,总的来说就是“守住低端,突破中端,展望高端”,具体包括:1)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低端产品质量 2)加大投入,使电泳仪器系统化、集成化、专业化,在中端产品上有更大突破 3)合作发展,使电泳仪器实现自动化和高速分析的功能,进入高端产品行列。   4、六一仪器厂对推动科学仪器为民生服务的建议   1)面对基层医疗建设的特殊性,需要依靠政府及行业协会学会组织相关厂商,“打包”统一推出,方便集中培训,完善售后服务;2)由行业协会学会牵头,组织以京、津生产科学仪器的主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推动搭建产学研结合,企业为主体的科学仪器创新平台。   各位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并对六一仪器厂提出了建议和指导意见。 参加此次调研活动的专家们与六一仪器厂人员合影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