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超大雾量高效加湿机

仪器信息网超大雾量高效加湿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超大雾量高效加湿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超大雾量高效加湿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超大雾量高效加湿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超大雾量高效加湿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超大雾量高效加湿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超大雾量高效加湿机相关的解决方案。

超大雾量高效加湿机相关的资讯

  • 工厂静电危害不可小觑,运用工业加湿机应对有方
    工厂静电危害不可小觑,运用工业加湿机应对有方【新闻导读】在工业生产中,静电危害不可小觑;静电所过之处对车间内一些精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产品的品质以及工人的身体健康等各个方面都是极为不利的;在每年的秋冬季节,不管是北方地区,还是南方地区的相对 湿度都会相对较低,如果碰上天气异常干燥的时候,很多工厂企业的生产车间环境的空气也是非常干燥容易产生静电的,这对车间的正常生产和产品的品质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常常让车间生产人员不知所措; 因此,工业生产中的静电问题必须得以彻底解决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该如何解决生产车间的静电问题呢?要想解决静电问题其实也不是一件难事,首先要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大家都应该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在湿度越低,空气越干燥的环境中是最容易产生静电的;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湿度低40%RH时就很容易产生静电! 而如果将湿度提高至50-60%RH之间,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静电消失了,粉尘也减少了,空气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因此,工厂解决车间生产环境的静电之法--根据现场工况配置相应的正岛ZS-40Z及ZS系列超声波工业加湿机就可以帮你轻松搞定,从而确保车间生产顺利进行,产品品质也因此有很大的提升。 现如今,全国各地已经有很多工厂企业都选择了使用正岛ZS-40Z及ZS系列超声波工业加湿机来进行合理的加湿,使工业生产环境湿度满足加工工艺的要求,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静电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这样一来,就算是在寒冷干燥的冬天,你的工厂或企业再也不用担心静电会来捣乱了。 正岛ZS-40Z及ZS系列超声波工业加湿机产品,对于其他加湿方式的加湿器而言,具有【雾化颗粒细】 、【使用能耗低】 、【雾化能效高】,【加湿速度快】的显著优势;具有空气加湿、净化、防静电、降温、降尘等多种用途;既可以较大空间进行均匀加湿,也可对特殊空间进行局部湿度补偿,具有较高的使用灵活性。 电话:0571- 8673 1596 139 5811 5553 正岛ZS-40Z及ZS系列超声波工业加湿机控制方式,技术参数: 欢迎您来电咨询工厂静电危害不可小觑,运用工业加湿机应对有方的详细信息!工业用加湿器种类有很多,不同品牌工业用加湿器价格及应用范围也会有所不同,而我们将会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和优质的解决方案。 查看更多工厂静电危害不可小觑,运用工业加湿机应对有方的详细信息尽在:正岛电器 核心提示:静电现象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在很多时候也不容易被我们所察觉,但不管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还是工业生产中,一旦产生静电现象往往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和意想不到的损害,对此很多人应该都有切身体会吧!特别是在天气干燥的时候,静电现象相对来说就比较频繁,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和危害也就越大; 这也是在天气干燥的秋冬季节,很多工厂企业在工业生产中容易产生静电的原因所在。因此,从环境湿度方面入手可以有效的解决静电的问题;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无疑就是通过使用正岛ZS-40Z及ZS系列超声波工业加湿机来对湿度进行合理的调节,使环境湿度保持在40-60%RH之间这一最适宜的范围之内,即可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静电隐患!以上关于工厂静电危害不可小觑,运用工业加湿机应对有方的全部新闻资讯是正岛电器为大家提供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我国试验检测机构无超大力值试验机”已成过去式
    近日,“超大力值多功能力学试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科技成果评价会在河南交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华勇为组长,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清华大学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彭昆雅,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强为副组长的专家团队,对项目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认定项目技术复杂、研制难度大、创新性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单作动器超大力值大位移精准加载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月2日,在“超大力值多功能力学试验系统”项目实验室现场,河南交院工程技术集团超大力值力学试验系统课题组成员邵景干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装置主要用于大型桥梁的支座检测,是单作动器力值最大(65MN)、缸径最大(D:1750mm)、空间最大(竖向空间1300mm,活塞行程1200mm)的试验机,除了能进行正常的压缩、双剪、转动性能外,还可进行双剪、拉伸以及结构构件的试验,检测功能齐全。据悉,该项目是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旨在解决我国大吨位桥梁支座、建筑减隔震支座以及高强构件等工程结构和材料试验不能满足大力值足尺检测的技术难题。2019年项目立项后,研发团队经过三年不懈努力,攻克数项超大力值试验机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国内外最大缸径(D:1750mm)试验机用作动器,并建立了超大力值高稳定性电液伺服多功能试验系统,填补了我国试验检测机构无超大力值试验机的空白。
  • 90万!大悟县中医医院实时荧光定量PCR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XGZB-CS-2022-24项目名称:大悟县中医医院实时荧光定量PCR仪采购项目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预算金额:9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名称采购医院预算金额万元(人民币)采购数量单位设备类别合同履行期限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大悟县中医医院903台检验类合同签订后30个日历天内完成交货、安装及调试,确保项目采购单位正常使用。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30个日历天内完成交货、安装及调试,确保项目采购单位正常使用。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珠三角首台超大尺寸SLM金属3D打印设备在季华实验室研制成功
    近日,季华实验室增材制造团队自主研发的JHL600超大幅面SLM金属3D打印设备,取得阶段性进展,仅仅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努力,设备开发小组完成了从结构设计、光学设计、水电气设计,加工采购,到工控机及切片软件的自主开发、安装调试及一系列软硬件联调工作,突破了多项交叉学科难题,并已完成发明专利申请共计10余件,其中已获得一件发明专利授权及两件软著授权,设备已具备打印功能。△JHL600金属增材制造装备渲染图通过260余张机械设计图纸、100余张电气原理设计图纸、一整套自主开发PLC控制程序、500余种外购件选型采购记录、9000余行切片软件源代码以及26000余行工控机软件源代码这样复杂排列组合,完成了珠三角首台超大尺寸金属3D打印设备的研制,可实现最大成形尺寸达800x600x600mm³,一举跻身全球最大幅面激光选区熔化设备行列。△设备开发成员同装备实拍合影该设备的成功研制将解决航空航天发动机大尺寸关键零部件增材制造的“卡脖子”问题,利用双构建仓可快速切换概念、多激光同步扫描、自适应双向铺粉、永久过滤系统及闭环粉末循环系统等高效模块式设计,配合自主开发的Jiva 3D(季华3D系统)上位机及扫描路径规划软件,从而实现打印效率的提升,同时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首版工艺测试样件实拍图该设备实现了首次近30小时的稳定运行,成功完成了第一版316L不锈钢材料工艺测试样件的打印任务;在设备成形性能及微观组织一致性方面均满足了测试标准。团队下一步将继续开展设备微调、工艺优化等一系列研发工作,完成多材料、大尺寸、复杂结构打印工艺的开发,推进超大尺寸3D打印设备的工业化。金属增材制造团队同时展开增材制造工艺及产品研发、金属粉末雾化工艺及装备开发,以科研为基础,工程化及应用化为目标,打造覆盖核心技术的全流程链研发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增材制造技术的美好愿景。
  • 中国拟建全球最大雾霾实验室 初步预算5亿
    欧洲的Euphore photoeactor烟雾箱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家欲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的&ldquo 烟雾箱&rdquo 以模拟灰霾的形成和治理,项目并已得到批准。   昨日(3月1日),该项目筹备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的确有建设此项目的意图,但其作为一庞大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目前尚未得到发改委批复。   建&ldquo 烟雾箱&rdquo 初步预算5亿元   媒体近日报道,中科院将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的&ldquo 烟雾箱&rdquo 以解决污染难题,该项目已得到发改委批准。   3月1日,该项目方案的筹备负责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对记者表示,中科院的确已就此项目计划制定了方案,并上报发改委,但截至目前,尚未收到项目得到批准的消息。   贺泓表示,&ldquo 烟雾箱&rdquo 只是一个庞大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2010年便依据&ldquo 十二五规划&rdquo 提出建设申报,但此后至今一直仅被列为备选项目。   &ldquo 中科院这边已经论证好几回了,内部已经通过了,但我们并没有得到发改委批准的答复,不知道哪年建,不知道方案能不能通过,也不知道预算能批准多少。&rdquo 贺泓说。   他表示,整个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的计划比较庞大,目前初步预计需要5亿元预算。   若建成将向各国科学家开放   在当前研究大气污染的科学界,基本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是直接对现实中的大气污染进行研究,如2008年期间,因为减排措施而污染物骤然下降的这个过程,成为了全球大气物理科学家重点研究的&ldquo 天然实验室&rdquo 。   另一种方式则是在封闭的空间进行模拟实验,这被称为&ldquo 烟雾箱&rdquo ,即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通过注入不同的污染气体,研究其在日照作用下的各种化学反应。   贺泓表示,如果能得到批复的话,将可以通过这个项目做很多的模拟实验,如颗粒物的形成,光化学烟雾和灰霾的产生原因等。   贺泓表示,如果能得到批复,并得以建成系统,到时候会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ldquo 不光是我国科学家,也欢迎全世界科学家都来做实验。&rdquo   &ldquo 烟雾箱&rdquo 不是越大越好   科学家预想中设在怀柔的新的&ldquo 大气环境模拟系统&rdquo ,其中最大的两个&ldquo 箱子&rdquo 都是300立方米,贺泓表示,如建成,将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气环境模拟实验室,优先用于灰霾模拟与控制研究。他说,我国已有一些&ldquo 烟雾箱&rdquo 用于科学研究,比较大的有环科院和中科院的两个烟雾箱。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大型室外环境烟雾箱分别在德国地质化学和动力学研究所(370立方米),欧洲光化学实验室(204立方米)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300立方米)。   贺泓说,大气是开放体系,在一个较大的封闭系统中,可模拟各种大气中发生的反应,&ldquo 箱子是用来模拟大气的,箱子越大,墙壁效应越小,&rdquo 他说,&ldquo 但大也有大的不方便,也不是越大越好。&rdquo   治霾不能坐等研究   北京一位高校研究大气污染的科学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烟雾箱可以模拟环境空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而且和现实中的大气环境不同,可以人为对压入的污染气体进行控制,对于研究来讲是很好的手段,而且,理论上,烟雾箱越大,模拟效果越好。   但是,这位科学家同时表示,对于政府来说,不能等到烟雾箱这样的科研设备出来再寻找治理空气污染的答案。&ldquo 我们身边的大气环境就是一个大的烟雾箱,而且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天然的实验。&rdquo
  • 卢湘仪离心机助力疫苗生产,29台L800R超大容量冷冻离心机批量交付疫苗企业
    在全球疫苗研发与生产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上海卢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http://www.lxylxj.com)再次展现其行业突出地位,成功向国内某知名疫苗企业批量交付了29台L800R超大容量冷冻离心机。此次交付不仅彰显了卢湘仪在生物制药设备领域的深厚实力,更为疫苗生产的效率与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图中这些离心机设备整齐排列)L800R超大容量冷冻离心机,作为卢湘仪离心机的明星产品,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先进的技术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该机型标配6个2000ml不锈钢离心瓶,单次处理量大幅提升,有效满足了疫苗生产中对大批量样品处理的需求。同时,搭配先进的PLC控制系统,L800R实现了从操作到数据管理的全面智能化升级。(每台都配备6×2000ml不锈钢离心瓶,彰显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专业品质)PLC控制系统软件功能亮点纷呈:全触摸工控平板电脑:提供直观高效的操作界面,结合大容量存储内存,确保操作流畅无阻。PID动态调节:精准控制转速与温度,确保实验条件的高度稳定与可重复性。多级密码管理:灵活设定管理权限,保障实验数据的安全性与私密性。自动注销与时间设置:提升设备使用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多种报警及保护功能:全方位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减少故障风险。参数设置与配方管理:支持多段离心功能,满足不同实验需求,同时简化操作流程。长周期数据存储:离心数据、曲线及报警记录可存储长达10年以上,便于追踪与分析。审计追踪与数据联网:通过网口RJ45传输数据至SCADA和MES系统,符合新版GMP及FDA 21CFR、Part11电子记录、电子签名要求,为疫苗生产的质量追溯提供有力支持。(卢湘仪批量生产的29台L800R超大容量冷冻离心机正整装待发,工人们正细心地进行最后的检查与装车工作)此次交付标志着卢湘仪离心机与疫苗生产企业的深度合作迈入新阶段,双方将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疫苗研发与生产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卢湘仪离心机将继续秉承“创新、品质、服务”的企业理念,为全球生物制药行业贡献更多高品质、高性能的实验室设备,助力人类健康事业蓬勃发展。(准备运往国内知名疫苗生产企业,预示着这批设备即将在疫苗研发与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
  • 超大孔填料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p & nbsp /p p   层析纯化技术由于其高选择性、灵活性、易放大性等优点,已经成为蛋白质药物纯化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传统的层析填料为多糖基质,孔径一般在100 nm以下。1970年代出现了大孔和微孔无机材料硅填料,虽然增大了孔道、提高了层析的分辨率和流速,但只能在PH2-7.5范围内稳定,不利于分离纯化在碱性范围内稳定的蛋白质或是需要碱性层析条件的分离,从而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快速分离蛋白质层析上的应用。多孔聚合物微球由于其高的比表面积、高的机械强度和多样的表面特征,常被用作层析分离纯化的填料。目前已发展出了多种表面基团、基质种类的层析填料,成功用于疫苗、病毒、抗体、酶、细胞因子等的分离纯化。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层析纯化病毒、病毒样颗粒等生物大分子的瓶颈问题 /strong /span /p p   随着病毒、病毒样颗粒在疫苗、肿瘤治疗、免疫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类复杂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需求也逐渐增加。然而传统填料由于孔径较小,蛋白质只能以扩散方式通过填料,传质速率慢,处理量低,造成分离时间长、容易失活等问题[1]。当蛋白质体积较大时,填料表面在吸附一层蛋白后,由于体积位阻以及静电排斥作用,会阻碍其它的蛋白质进一步进入孔内,造成填料的载量下降。另一个限制是病毒或疫苗,尤其是带有包膜的病毒或疫苗,在狭窄的填料孔径内发生吸附时非常容易发生结构变化,破坏其整体结构。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纯化中发现这种病毒样颗粒在层析时会发生解聚[2],经过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后,疫苗的回收率通常不到50%[3, 4]。而抗原的结构发生变化以后,就会对其免疫原性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在纯化过程中尽可能维持抗原的结构。 /p p   为了解决针对病毒及病毒样颗粒纯化的瓶颈问题,目前已有采用膜色谱、超大孔贯穿孔颗粒填料及整体柱的策略进行纯化的案例,成功纯化了包括人乳头瘤病毒、番茄花叶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慢病毒及各种病毒样颗粒。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病毒及病毒样颗粒的分离纯化 /strong /span /p p   根据文献报道,超大孔填料相比传统层析填料不仅在载量及处理速度上有极大的优势,还更有利于病毒及病毒样颗粒的结构保持。 /p p   例如,在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分离纯化中,采用具有120nm及280nm超大孔径的离子交换填料DEAE-AP-120 nm和DEAE-AP-280 nm(商品名为中科森辉的Giga系列)具有比传统填料DEAE-FF高7倍以上的动态载量[1]。此外,采用ELISA测定抗原收率,发现采用超大孔填料能够减少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在层析过程中的裂解,从而显著提高活性抗原的收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76" height=" 450" title=" 1.jpg" style=" width: 415px height: 28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3b67db18-4291-4ab6-9874-209cd57644a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在不同孔径离子交换填料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的吸附动力学[1]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97" height=" 345" title=" 2.jpg" style=" width: 387px height: 28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07fdf233-77a5-4c30-8d20-faf7f044b54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从不同孔径的填料上洗脱下来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ELISA回收率[1] /p p   对病毒的分离纯化同样有类似的效果。例如在灭活口蹄疫病毒的纯化中,DEAE-FF导致严重的病毒裂解。而采用具有100nm以上孔径的超大孔填料,不仅载量提高10倍以上,还能显著提高病毒在填料上吸附时的热稳定性,从而减少病毒的裂解,具有更高的收率。最终的分离纯化单步收率达90%以上[5]。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灭活口蹄疫病毒在传统填料与超大孔填料上的吸附解离过程 /strong /span /p p   与商品填料的小孔道填料相比,超大孔结构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对蛋白质构象的稳定性: /p p   1)增大孔道(受限空间):根据蛋白质折叠行为计算显示,蛋白质的折叠速率与空腔大小、形状密切相关,也即当填料孔道与蛋白的相对尺寸超过某一阈值后,蛋白的折叠行为将不受空腔大小影响。与数十纳米中孔结构的传统填料的相比,数百纳米超大孔结构会因孔道增大、与蛋白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对某一尺寸下蛋白质的变构行为有所改善。 /p p   2)界面曲率:小孔径填料孔道曲率大,填料与蛋白质接触面积大,因此受更大吸附力影响,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越严重。而曲率更大的超大孔孔道对蛋白二级结构的保护比狭窄孔道更有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表面曲率变化对蛋白接触面积的影响 /strong /span /p p   3)改善配基与蛋白活性区域的接触面积:超大孔微球内部数百纳米孔道在修饰配基后可能会有效改善传统填料狭窄孔道内由于配基拥挤造成的蛋白质失活现象。 /p p   4)减少蛋白在孔道内的静电排斥作用:有研究者认为,在离子交换填料上蛋白质起初会在孔道入口处形成一圈静电层,这一静电层会对后来蛋白继续进入孔道产生排斥作用从而使孔道关闭,动态载量下降。如果将超大孔填料修饰为离子交换树脂,由于孔道尺寸显著扩大可能会有效改善蛋白吸附静电层对孔道的封闭作用,从而有效引导蛋白质进入超大孔道,提高回收率。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快速分离蛋白质及pDNA /strong /span /p p   除了应用于病毒及病毒样颗粒的分离纯化的分离纯化,利用超大孔填料传质速度快的优势,将超大孔填料镀上亲水表层,再接上不同配基制成多种形式的层析填料,用于快速高分辨率的纯化蛋白混合物或质粒。超大孔填料制备成的亲和层析、反相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填料广泛的应用在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向,显示出超大孔填料比传统分离填料高速高分辨率的蛋白质纯化优势。 /p p   例如以肌红蛋白、转铁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混合溶液为模拟体系,考察不同流速下超大孔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介质(DEAE-AP,商品名为Giga系列)的分离效果,并与DEAE 4FF介质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图2)显示,作为对照的DEAE-4FF介质在流速达到361 cm/h时,分离效果已明显降低,而超大孔介质可以在流速高达1084 cm/h的条件下操作,分离效果良好,能够在6 min内实现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快速分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88" height=" 170" title=" 3.jpg" style=" width: 473px height: 14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65df31ac-bd00-4a08-8a5a-feedfa1aa990.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超大孔填料应用前景与展望 /strong /span /p p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样品越来越复杂,如人的血样、尿样、组织样品等,对生物分离分析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超大孔填料固有的诸多优点,通过合成不同种类的超大孔固定相及在固定相上做不同功能的衍生,超大孔填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离分析中,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发展新的制备手段,优化制备条件和过程,探索制备和分离机理,对于开辟新的应用领域以及开展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有更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p p   根据已有的文献报道,我们可以预测今后几年的相关工作仍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p p   (1)规则的聚合物整体材料内部形态。如获得规则的3D网络骨架,可控的孔径尺寸和分布。 /p p   (2)继续在微分离系统中扩展其应用。如在加压电色谱、微流控芯片材料、微流色谱和纳流色谱系统,甚至纳米器件开发等诸多方面大显身手。 /p p   (3)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控向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如基于分子印迹技术、温度响应以及pH响应的表面智能化的整体材料。 /p p   (4)制备规模整体柱的开发及其在生物下游技术中的应用。 /p p   目前,已经有一部分整体柱实现了商品化,但种类有限,还无法与种类繁多的颗粒型填充柱相提并论,也远未能满足分离分析的需求。而颗粒型的超大孔填料,由于其制备较困难、批次间重复性较差、价格昂贵等,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对于超大孔填充柱,有机相整体柱存在因流动相变会发生溶胀或收缩、机械强度差、比表面积小、柱容量差以及聚合过程中产生的微孔不利于小分子样品的分析等问题,现有报道大都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硅骨架整体柱也存在必须预先聚合好装入套管中,制备繁琐,比表面积较小的问题。因此,如何以更简便、有效的方式制备高效新型的超大孔填料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心。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层出不穷的问题也是推动新型超大孔填料制备技术和方法发展的源源不竭的动力,在诸多的尝试中很可能就会出现某些性质优良的超大孔填料,这也预示着将来商品化的超大孔会越来越多。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部分商品化的超大孔层析介质 /strong /span /p p    strong 超大孔填料因其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与传统填料相比具有更加优良的渗透性和传质速率,可以在较低的操作压力下实现高效和快速的分离,已成为继多聚糖、交联与涂渍、单分散之后的第四代分离填料。可以预测,随着制备技术的不断提升,超大孔填料在生命科学、医药、环境和化学化工等领域必将大有可为。 /strong /p p   参考文献 /p p   [1] M.R. Yu, Y. Li, S.P. Zhang, X.N. Li, Y.L. Yang, Y. Chen, G.H. Ma, Z.G. Su, Improving stability of virus-like particles by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ic supports with large pore size: Advantages of gigaporous media beyond enhanced binding capacit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331 (2014) 69-79. /p p   [2] P.M. Kramberger P, Boben J, Ravnikar M, ?trancar, A.S.m.c.a.b. in, p.a.f.q.o.t.m. virus., J. Chromatogr. A 1144(1). /p p   [3] W. Zhou, J. Bi, J.-C. Janson, A. Dong, Y. Li, Y. Zhang, Y. Huang, Z. Su,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from a recombinant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 lin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095 (2005) 119-125. /p p   [4] W. Zhou, J. Bi, J.C. Janson, Y. Li, Y. Huang, Y. Zhang, Z. Su,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recombinant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from Chinese hamster ovary and Hansenulapolymorpha cells by high-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and multi-angl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838 (2006) 71-77. /p p   [5] S.Q. Liang, Y.L. Yang, L.J. Sun, Q.Z. Zhao, G.H. Ma, S.P. Zhang, Z.G. Su, Denaturation of inactivated FMDV in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Evidence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alysis, BiochemEng J, 124 (2017) 99-107. /p p /p
  • 超大型盾构机的“中国心”——走近中科院金属所研发团队
    成功应用于沈阳地铁工程的我国自研直径3米的盾构机用主轴承。我国自研超大型盾构机用直径8米主轴承。科研人员针对材料微观组织进行讨论。科研人员与加工人员现场交流大型套圈锻件扩孔工艺细节。大型套圈环扎现场。 (中科院金属所 供图)穿山越岭、过江跨海……有着“世界工程机械之王”之称的盾构机,是开挖隧道的神器,在地铁、高铁、水利等基建领域大展神威。作为基建大国,我国虽然已经实现了盾构机的国产化,但盾构机的核心部件——主轴承却长期依赖进口。令人振奋的是,这一现状将得到扭转。最近,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牵头攻关的直径8米的超大型盾构机用主轴承研制成功。这是我国制造的首台套直径最大、单重最大的盾构机用主轴承,打通了超大型盾构机全国产化和自主可控制造的“最后一公里”。据了解,这个重达41吨的主轴承将安装在直径16米级的超大型盾构机上,用于隧道工程挖掘。那么,被喻为盾构机“心脏”的主轴承设计制造难在哪儿?其关键核心技术是如何攻克的?记者最近采访了中科院金属所研发团队有关负责同志。高端轴承长期依赖进口是我国轴承行业的痛点盾构机被主轴承“卡住脖子”对于许多机械设备而言,轴承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存在。我们身边常见的自行车、汽车、高铁、风电机组、航空发动机,等等,凡是需要转动的,都离不开这一核心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回转精度。以盾构机为例。主轴承是盾构机刀盘驱动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有盾构机“心脏”之称。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主轴承“手持”刀盘旋转切削掌子面,并为刀盘提供旋转支撑。如果把盾构机刀盘比作一把正在挖掘的铁锹,那么主轴承就相当于控制它的双手。李殿中,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专业是研究金属材料,也是“高端轴承自主可控制造”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负责人。作为一名专业人士,他深知轴承对一个国家工业的重要性,尤其是以盾构机主轴承、海洋工程轴承、高铁轴承、风电机组轴承等为代表的高端轴承。“可以说,高端轴承关乎国民经济安全,代表一个国家基础零部件制造水平。”李殿中告诉记者。然而,高端轴承长期依赖进口是我国轴承行业的痛点,也是我国工业被“卡脖子”的堵点之一。据了解,用于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掘进的15.03米超大直径盾构机“振兴号”、用于北京东六环路掘进的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用于珠海兴业快线路掘进的中国首台超大直径同步掘进机“兴业号”、用于江阴靖江过江通道掘进的直径16.09米盾构机“聚力一号”等一大批盾构机的国产化率已达到98%,但主轴承还是依赖进口。“靠进口,我们不仅买不到最好的轴承,而且无论在技术服务、供货周期还是价格方面,都受制于人。”李殿中说,这也是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心中的“痛”。为什么我国无法生产自己的高端轴承?“关键在于制造轴承的材料和大型滚子的加工精度不过关,全流程技术链条不贯通。”李殿中告诉记者,这也正是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自主可控制造久而未成的主要原因。据介绍,大型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只能前进,不能倒退,主轴承一旦失效,会造成严重损失,轻则在掘进区拆除地面构筑物、新建造接收井“刨出”盾构机后更换主轴承;重则导致建设的隧道作废、盾构机永远深埋地下。因此,主轴承要具有极高的承载力和可靠性。这对制造盾构机用主轴承的轴承钢,以及主轴承成套设计、加工精度、润滑油脂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家需求,就是研究方向。2020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高端轴承自主可控制造”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金属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7家中科院所属科研单位组成建制化团队,联合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20余家单位进行协同攻关,先后解决了主轴承材料制备、精密加工、成套设计中的12项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开发出直径从3米级到8米级的盾构机主轴承共10套,可用于6米级到16米级的盾构机,打通了盾构机自主可控制造的“最后一公里”。“现实告诉我们,还是要做自己的高端轴承,而且要走出自己的技术路线。”李殿中告诉记者,“如果只靠复制国外的技术路线,不仅容易‘形似神不似’,而且永远只能跟着别人跑。”高纯净、高均质、高强韧、高耐磨低氧稀土钢“点石成金”高端轴承的“卡脖子”问题,根源在材料,难点也在材料。据了解,盾构机的主轴承材料主要包括轴承钢、润滑油、保持架等。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轴承钢材料。那么,好钢的标准是什么?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盾构机主轴承技术总师胡小强给记者列出了几个关键词:高纯净、高均质、高强韧、高耐磨。高纯净,是指钢材的纯净度高、杂质少;高均质,是指零件不同部位的成分、硬度等相对均匀;高强韧,是指强度和韧性好、承载力和稳定性高;高耐磨,则是指轴承的使用损耗小、服役周期长。“像直径8米的主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承载的最大轴向力可达105千牛,如果一头成年亚洲象的体重有4吨,这个轴向力就相当于2500头成年亚洲象的重力。”胡小强进一步解释道。普通钢材显然无法满足,需要寻找一款能满足上述标准的特殊钢材。李殿中想到了稀土。“有大量研究表明,钢中添加微量稀土能够显著提高钢的韧塑性、耐磨性、耐热性、耐蚀性等。”李殿中告诉记者,在工业领域,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而稀土恰恰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不过,稀土钢在工业化生产时遭遇两大难题:一是工艺不顺行,存在浇口严重堵塞问题;二是稀土添加在钢中后,钢的性能剧烈波动,存在稳定性不好的问题。而这也是导致我国稀土钢的研究与应用一度由热变冷的原因所在。李殿中他们当然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我们尝试过各种纯度的商业稀土,但与钢结合生产的稀土钢,性能还是不稳定。”李殿中回忆道,为了查找原因,他和团队成员几乎跑遍了我国的稀土产地,并到生产现场观察稀土的冶炼过程。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奔波中,他们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原来,加工厂做出来的稀土和他所需要的稀土,在概念上存在偏差。“厂商为了让稀土更为纯净,将其中的铁、碳等元素分离了出去,而这对于炼钢来说正是不可缺少的成分,反倒是忽视了应该被去除的氧元素等。”李殿中告诉记者,经大量研究,他们发现稀土钢性能波动、浇口堵塞问题的根源在于氧含量,“不仅钢水中的氧含量影响稀土钢的性能,稀土中的氧和稀土中由氧产生的夹杂物对稀土钢的性能影响也很大。”经过大量实验、计算和表征,他们揭示了稀土在钢中的主要作用机制,并通过控制氧含量,制备出性能优越、稳定性好的低氧稀土钢。低氧稀土钢关键技术的秘诀是:既控制钢水的氧含量,又控制添加的稀土中的氧含量,因此又被称为“双低氧”。“在12项关键核心技术当中,低氧稀土钢的成功研制是关键中的关键。”李殿中告诉记者,1吨钢中只需要加入100克左右的稀土,成本只增加了十几块钱,但疲劳寿命却可以提升一个数量级。与不加稀土的轴承钢相比,该稀土轴承钢拉压疲劳寿命提高40多倍,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提升40%,有效解决了稀土钢工业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在这场稀土钢的技术攻坚战中,科研人员“点石成金”。经有关部门立项,中科院金属所牵头制定多项稀土钢行业标准,并逐步推广应用。目前,由相关合作企业生产的稀土轴承钢综合力学性能优于进口产品。突破滚子精密加工技术直径8米的主轴承使用寿命超过1万小时临近年关,胡小强再次前往位于河南洛阳的一家轴承加工制造企业,现场讨论有关盾构机主轴承制造的工艺流程。而这里也是胡小强近几年来往返次数最多的地方。据介绍,盾构机主轴承通常由套圈、保持架、滚子等元件组成。“构成并不复杂,但工艺却十分复杂。”胡小强告诉记者,要把高端材料变成高端轴承,需要经过锻造、机加工、热处理等100多道工序,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最后都会导致轴承的服役寿命不长、性能失控,“要想做一个好轴承,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滚子,是盾构机主轴承运转时承受负荷的关键元件,也是大型滚子轴承中最薄弱的零件。高端轴承对滚子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滚子是一个轴承中数量最多的元件,包括径向滚子、主推滚子和副推滚子三类。”胡小强介绍说,一个直径3米的盾构机用主轴承中有400多个滚子,8米的主轴承中滚子更多,有近千个。它的制造质量对轴承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是影响轴承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这成百上千个滚子的直径误差、表面光洁度等指标都要控制在1微米以内,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导致盾构机运行偏差。”胡小强曾与团队成员一起专门对滚子的质量和生产情况做过调研分析,发现进口的主轴承里的滚子精度非常高,无论是从粗糙度、硬度均匀性,还是工作面素线来看都非常好,但国内由于受设备限制,大型滚子加工精度只能达到二级,不能实现一级精度加工。深入生产一线,与骨干企业联合集智攻关……胡小强与团队成员一起成功攻克了主轴承高精度加工和精度保持性难题,研制出直径100毫米以上的一级滚子,使我国轴承行业突破了一级大型滚子精密加工技术。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这样,在先导专项的支持下,中科院金属所整合所内轴承钢、热处理、保持架等12个团队,凝聚中科院7家研究所的力量,组成了覆盖研发、材料、制造、评价与服役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团队,实现了从0到1、从材料到部件的创新。“起初,我们要想做一个好的轴承,差不多要跑遍半个中国。”李殿中说,比如,锻造在广东,车加工在山东,热处理在辽宁,磨加工在浙江,组装在黑龙江、浙江,轴承现场测试又要回到广东。而现在,已经实现了加工制造、装配调试、检测评价等全流程自主可控的“一条龙”服务。轴承研制耗时3年。科研团队用1467.4吨稀土轴承钢,研制出41支大型套圈、7996粒滚子、492段铜钢复合保持架,光焊缝就焊了36.9万条。最终,国产的直径覆盖3米级到8米级的盾构机主轴承逐一诞生。目前,盾构机用直径3米的主轴承已在沈阳地铁工程中成功应用。直径8米的超大型盾构机用主轴承也已交付有关盾构机制造企业,“使用寿命将超过1万小时,持续掘进长度将超过10公里。”李殿中告诉记者,研究团队的下一步目标,是要打造出寿命超过1.5万小时、掘进长度超过15公里的盾构机用主轴承,并根据需求研制出不同直径的盾构机用主轴承。贯通技术链、打造创新链、对接产业链……这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保障行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的生动实践,也为我国高端基础零部件攻关提供了良好范式。
  • PM2.5各地超标,该如何应对?专家提示应尽量避免外出,多吃银耳,梨等润肺食物
    PM2.5破800北京严重污染 南京情况亦堪忧   这个冬天,南京不仅是&ldquo 史上最冷&rdquo ,也是&ldquo 史上最脏&rdquo 。1月份刚刚过去12天,却已经是连续8个污染天。   污染不仅仅发生在南京,小半个中国都脏兮兮的,昨天北京PM2.5指数更是濒临&ldquo 爆表&rdquo 。有市民看了南京的&ldquo 脸色&rdquo 后,在微博上感慨:灰蒙蒙一片,天地混沌,南京变北京了? 第一发布深褐色污染带罩住小半个中国   近来,小半个中国的空气质量都&ldquo 脏&rdquo 得要命,这一次的污染可以说是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大。   现代快报记者从国家气象台获悉,从1月9日以来,中国中东部就一直被雾霾笼罩,北京、石家庄等城市被薄雾笼罩。   中央气象台1月12日6时继续发布大雾蓝色预警:河北中南部、天津南部、山东北部和西部、河南东部、苏皖中北部、浙江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四川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从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来看,华北的京津冀、东北三省、中部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以及东部沿海省市的部分城市,都出现了重度或严重污染,一条深褐色的&ldquo 污染带&rdquo 由东北往中部斜向穿越我国大部地区,其中深褐色点位最密集的在京津冀地区。   连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影响,多地交通因大雾天气受到影响。这次出现的污染过程和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大雾天气有关。气象专家称,冷空气较弱的情况下,中东部地区持续的雨雪和低温助长了雾霾的扩散。   @江西   南昌大雾12个小时   12日凌晨,江西宜春、九江、南昌、吉安、萍乡、景德镇、抚州、上饶等8市局部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雾。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上述地区大雾将持续,南昌大雾将持续12小时。   @武汉   多条出城高速管制   武汉中心气象台12日8时监测显示,大雾主要集中在武汉及其周边地区,黄冈、黄石、鄂州能见度均在1000米以内。上午11时武汉多条出城高速遭遇交通管制。   @长春   空气持续重度污染   12日9点长春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十个监测站数据显示,包括地处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净月潭监测站在内的9个监测站属于五级重度污染,一处监测站AQI在3000以上为严重污染。   @成都   天空被路灯&ldquo 染黄&rdquo   1月11日早上7点,家住成都市万年场的丁先生起床发现,所在居民楼的16层完全被雾包围,看不到楼下的道路情况,只听见喇叭声四起,天空被路灯&ldquo 染&rdquo 成黄色。   @北京   10米之外就看不见车灯了   1月10日晚间,雾霾开始笼罩北京,昨天北京PM2.5指数濒临&ldquo 爆表&rdquo ,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   上午8点   收费站能见度不足10米   昨天早晨,北京法制晚报的记者赶到京沪高速大羊坊收费站,看到进出京双向均已被封闭,很多车辆在站外等候。   一名货车司机和另外两名乘员待在驾驶室里愁眉不展,不停地给货主打电话报告情况。&ldquo 我们这是给人拉的货,定的10点到天津,这样看来是没戏了,迟到要罚钱的。&rdquo 司机告诉记者。   1个小时过去了,从收费站向南望去,一片雾海,10米外连车灯都看不见。大雾中行驶,一位出租车司机因看不清路上的东西,后车胎被扎。就连骑车人都下了车小心翼翼地推着车往前走。   上午9点   PM2.5指数最高456   昨天上午9点,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几乎所有区域仍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ldquo 深褐色&rdquo 覆盖,PM2.5指数最高站点为456。   北京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表示,受全国大范围雾天影响,北京大雾弥漫,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昨天白天污染物整体仍为逐渐积累趋势。虽然是周末,但专家建议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室内活动,尤其是老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尽量缩短外出时间,室外停留时做好自身防护,不要做呼吸量较大的剧烈运动。   下午4点   局地PM2.5破800   下午4点,央视报道了北京空气污染一事。   央视记者表示,北京东三环附近的能见度已不足800米,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PM2.5。下午3点多,北京南部PM2.5的浓度超过了800。正常情况下,PM2.5应该低于75,800的数据表明北京空气污染已经很严重了。   北京市相关部门通过网络、微博、电视、广播等渠道及时发布信息,建议市民尽量减少出行和户外停留时间,建议中小学减少户外运动;组织市和区县相关部门加强执法监管,监督相关排污单位减少污染排放。   晚上7点   多处PM2.5达750   晚上7点前后,北京环保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昨晚6点,北京城区空气质量都已达严重污染级别,市区PM2.5浓度非常高,天坛、前门、东四环、朝阳农展馆、丰台等地PM2.5浓度测值都在750微克/立方米左右。   预计严重污染状况在未来3天仍将持续,建议公众尽量避免外出,避免剧烈运动。   @南京   这几天,都顶着脏空气上班   江苏省环保厅空气质量AQI日报显示,从1月5日开始,南京的&ldquo 脸色&rdquo 就没有好看过。   连续8天,全都是中重度污染的级别,空气质量可谓是糟糕透了。   绝无仅有   连续8天中重度污染   这几天晚上,市民洪女士被迫放弃了晚上散步的习惯。&ldquo 一下楼,就能闻到空气中有股浓重的煤烟味儿,就像我们小时候烧的炭炉子。&rdquo   &ldquo @南京环保&rdquo 在公布空气质量时也颇显无奈:PM2.5多次超标,截止到昨天,今年南京的优良天数为4天,同比上年少了6天。   昨天污染和前几天相比更严重,根据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至傍晚6点钟,从全市地图的颜色分布来看,全市一片&ldquo 紫色&rdquo ,处于&ldquo 重度污染&rdquo ,首要污染物为PM2.5,指数大部超过200。   南京环保局局长韦昌明说,&ldquo 南京1月份持续这么长时间的污染,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rdquo   预案启动   准备人工降雨   昨天,记者从南京环保局获悉,针对南京如此严重而持续性的污染,已经启动了空气质量应急预案。目前已经与气象部门一起进行会商,准备进行人工降雨。   这个冬天,南京已经启动了两次人工降雨来缓解空气质量。预案还包括加强监测预警,要求工业企业减少排放,工地严控扬尘污染,同时环保部门还和环卫部门多次协商,尽可能地多洒水,抑制灰尘蔓延。   不过韦昌明坦言,污染太严重了,这些预案的效果并不明显。南京这几天一直处于静风,脏东西都压在地面上,就像一个密闭的房间内原本有三个人在抽烟,现在增加到5个人了。 单曲循环   污染持续到周一   不仅仅是南京,江苏多个城市都陷入到污染的&ldquo 单曲循环&rdquo 中。   记者从南京市环保部门获悉,造成此次污染如此严重的主要原因和气候有关。因为冷空气前锋尚未到达时,通常会伴随着温度升高、气压下降、湿度增大等,有时会有逆温层出现,空气&ldquo 脚重头轻&rdquo ,逆温层就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盖在地面上,空气不能向上扩散,从而加重污染。   除此之外,由于最近无雨雪,区域大气扩散条件不利,加上工地扬尘和汽车尾气,这些因素累积起来造成了南京空气质量中重度污染。   这样的脏空气何时结束,专家进一步分析,预计这次污染还将持续到周一才能有所缓解。建议各类人群,尤其是易感人群尽量选择待在室内,缩短外出时间,不要做呼吸量较大的剧烈运动。   微博大V都在&ldquo 刷数据&rdquo   @潘石屹:朋友们,北京今天的空气重度污染,咋办呢?   @田震:哦,帝都似仙境啊。   @五岳散人:窗外北京如同&ldquo 仙境&rdquo 一般的阴霾。   @央视评论员:重度污染,气象条件是原因之一,但环境污染严重更让人窒息。   @黄晓明:重度空气污染下的生存指南:1.多吃梨,喝银耳汤;2.出门要戴口罩,黑色或白色的好配衣服;3.&ldquo 霾&rdquo 字念&ldquo 埋&rdquo ,念错了可能会被笑话;4.开车注意安全,不宜练习漂移等特技动作;5.呆在家里挺好的,可以看看《寂静岭》,《迷雾》也不错&hellip &hellip   污染前10名城市,没有北京   1.石家庄   2.邯郸   3.保定   4.唐山   5.天津   6.郑州   7.济南   8.秦皇岛   9.济宁   10.乌鲁木齐、武汉   数据来自环保部,此排名不包括PM2.5和臭氧污染指数   声音   新闻联播呼吁:少开公车   特别提醒   ●AQI达到中度污染级别时,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AQI达到重度污染级别时,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AQI达到严重污染级别时,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运动。   ●减少外出,避开6&mdash 8时和20&mdash 22时污染高峰期;雾天行车不要使用远光灯,保持安全车距。   ●可间歇使用刮水器,把风窗玻璃上因雾气凝成的小水珠刮干净,以改善视线。   ●如在高速公路上突遇浓雾,高速公路能见度小于5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户外工作者以及市民外出活动时应戴上棉质口罩,开窗通风要注意时间和频次;老年人和儿童更应注意防寒保暖,尽量不要外出。在饮食上,她建议市民多喝银耳汤、多吃梨等润肺水果。
  • 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总体规划揭秘
    中科院大气环境模拟系统   随着不断侵袭而来的灰霾,中国科学技术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也在不断努力寻找研究的方法、方式。&ldquo 应加快建设大型大气环境模拟舱,为我国大气环境研究和灰霾治理提供重要平台,&rdquo 中科院&ldquo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rdquo 课题组首席研究员贺泓屡次提出呼吁,建议推进大型烟雾箱的建设。   事实上,贺泓提出的大型烟雾箱建设只是庞大的&ldquo 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rdquo 一个组成部分。按照规划,包括两个大型烟雾箱在内,&ldquo 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rdquo 一共由六大系统及其辅助设施构成,总投资5亿元,规划占地50亩。   日前,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北京举行的&ldquo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rdquo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首次看到该系统的总体规划图。   雾霾实验室什么样?   总占地约50亩 六大系统模拟大气环境   此前,有外媒报道称,中国科学家计划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的&ldquo 烟雾箱&rdquo 以模拟灰霾的形成和治理,报道称项目并已得到批准。   但是该项目的筹备负责人、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对此明确否认。贺泓说,&ldquo 烟雾箱&rdquo 只是中科院一项庞大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尚未得到发改委批复。   今年三月初,在北京举行的&ldquo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rdquo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贺泓首次公开展示了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的总示意图。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这幅总示意图发现,系统内的核心建筑群呈扇形分布,根据规划大气环境模拟系统总占地约有50亩,其中共包括六大子系统,分别为大气光化学模拟舱、大气气溶胶模拟舱、检测系统、数值模拟系统、超级观测站、预模拟及辅助设施。   贺泓说,大气光化学模拟舱和大气气溶胶模拟舱俗称就是&ldquo 烟雾箱&rdquo 系统。   据介绍,早在2008年中科院就已对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的建设提出规划设想,在2010年依据&ldquo 十二五规划&rdquo 提出申请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dquo 大气环境模拟系统&rdquo ,虽然未通过发改委评审,但之后至今该系统一直被列为备选项目。   雾霾实验室什么用?   初步预算5亿元 研究中国灰霾治理策略   那么这个庞大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项目需要多少钱才能完成?   贺泓说,整个项目目前初步预算需要5亿元。据一位业内人士向华西都市报记者透露,该项目之所以迟迟未获批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耗资巨大,在评审层面存在分歧。   不过该人士认为,随着治理雾霾的紧迫性越来越强,而该项目的计划和目标又相对非常完备,因此&ldquo 在当下这个时期很有可能会获得批复或者部分批复。&rdquo   此前,贺泓在多个场合呼吁,应加快建设大型大气环境模拟舱,为我国大气环境研究和灰霾治理提供重要平台。   贺泓介绍,目前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建成了多个大型大气环境模拟舱。例如,德国SAPHIR大气模拟反应室(370立方米)、西班牙EUPHORE烟雾箱(204立方米)、美国加州UNC烟雾箱(150立方米)等。   贺泓说,这些国家都发展出了适合本地大气污染状况下的空气质量诊断和预测模型。其中,欧洲的烟雾箱主要进行单一的大气化学过程研究,并验证了多个大气化学机制 美国、澳大利亚的烟雾箱则主要用于复合大气污染过程模拟和健康效应的研究。   &ldquo 由于雾霾污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并不适用于我国的具体情况。&rdquo 贺泓强调,&ldquo 灰霾研究和控制需要根据我国的污染状况和不同区域的经济水平制定不同策略。&rdquo   按照贺泓的设想,大气环境模拟系统中的两个烟雾箱都是300立方米,如过建成,将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气环境模拟实验室。也将是世界最大的烟雾箱,&ldquo 箱子是用来模拟大气的,箱子越大,墙壁效应越小。&rdquo   雾霾实验室咋运转?   研究二次颗粒形成 建预测及控制模型   据介绍,烟雾箱常用由塑料膜、玻璃、不锈钢等惰性材料制成的容器来模拟大气层。   目前我国仅有为数不多的中小型模拟舱。在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建有30立方米室内烟雾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建有50立方米的光化学烟雾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建设的4个6立方米室外烟雾箱,此外,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也拥有目前国内较完备的烟雾箱。   贺泓说,我国中小型模拟舱研究存在诸多局限,受容量、规模所限,小型烟雾箱无法真实再现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   贺泓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亟待建设符合国情的大型大气模拟舱。   据贺泓介绍,大气是开放体系,而大型烟雾箱是一个较大的封闭系统,在里面可模拟各种大气中发生的反应。中国的这两个大型烟雾箱在建成后,将重点研究大气二次污染颗粒的形成机制,为评估污染控制技术和措施效果、有效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现阶段,气态前体污染物如何在大气中快速转化形成二次细颗粒物是我国大气雾霾研究的前沿和挑战性科学问题,其中很多转化过程现在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   因此,贺泓乃至中科院也对这条他们设计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并制订了一系列的科研目标:拟建大气环境模拟系统,以大气光化学模拟舱和大气气溶胶模拟舱为核心,可模拟我国实际大气污染状况下的二次污染物形成过程,揭示大气二次污染形成机制,获得评价气溶胶的气候和环境效应,并于外场观察和数值模拟耦合,形成闭合实验体系,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污染预测、诊断及控制决策模型。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集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决策服务、新兴产业带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平台。   全国布网 追踪大气灰霾   中国科学院在2012年启动成立了&ldquo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rdquo 课题组,由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院贺泓担任首席研究员。   该专项计划用5年的时间,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研究区域,阐明区域灰霾形成的机制,研发致霾关键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为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   污染元凶:燃煤和机动车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是&ldquo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rdquo 专项组之&ldquo 大气灰霾溯源&rdquo 项目负责人。去年,王跃思的课题组首次发布报告&ldquo 京津冀灰霾中检出大量危险有机化合物&rdquo ,并引起广泛关注。   王跃思说,当时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化学组成,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他认为,中国雾霾出现的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这就是&ldquo 洛杉矶上世纪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rdquo ,并指出这一&ldquo 危险的信号&rdquo 。   王跃思介绍,中科院在全国布设了由40个站(点)组成的大气质量联合观测网,覆盖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为我国大气质量开展长期、定位和联网观测提供精确的科学数据。   通过多年对污染较重的京津冀地区PM2.5的跟踪调查,王跃思发现这些地区PM2.5主要的来源均为燃煤、机动车、工业和餐饮。其中,河北城市燃煤、机动车、工业和餐饮所占份额分别约为44%、14%、9%和8%,天津分别约为25%、21%、18%和6%,北京的则为30%、22%、12%和13%。   王跃思说,从数据上看,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是两大主要污染源,二者在重污染时段所发生的作用占到70%以上。   污染颗粒:60%为二次生成   作为&ldquo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rdquo 课题组的首席研究员,贺泓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二次颗粒物的形成。贺泓说,研究发现在成霾污染过程中,二次生成细颗粒物可占PM2.5的60%~70%以上。   PM2.5来源可分为一次源(直接排放)和二次源(二次生成)。一次源是指污染源直接向大气中排放颗粒物 二次源则是指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产生颗粒物。   贺泓说,硫酸盐在成霾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监测数据显示,通常硫酸盐在大气PM2.5颗粒中的占比在15%至20%之间。而二次污染生成过程中,燃煤、重化工、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大气氧化作用,也变成硫酸盐和硝酸盐颗粒,从而加剧雾霾的发生。   贺泓说,截至目前仍不太清楚某些二次粒子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正根据现有的大气模拟环境试验和外场的观察和数值模拟进行交互验证,形成闭合试验体系。   贺泓表示:&ldquo 今后,我们要加强大气新粒子成核机制,二次粒子形成、增长和老化机制的研究,特别是霾形成机制中的关键过程。&rdquo
  • 我国超大容量离心转子技术跨入新纪元
    2010年3月,由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出的新型超大容量6× 2400ml水平转子和6× 1000ml角转子,经过30000个cycles(周期)循环测试,成功通过了美国权威设备检测机构(TEST DEVICES)的测试。这标志着我国实验室超大容量离心机技术一举打破了国外垄断,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据悉,大容量转子一般比小容量转子寿命短并且容易出现问题。其制造工艺需要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容量离心机技术基础相比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上个世纪60年代,第一台高速冷冻离心机(20000r/min)在湘仪诞生,填补了中国无高速冷冻离心机的空白。今天,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湘仪离心机的研发技术继续走在行业的最顶端。同时超大容量转子技术难点的攻克,也对提高我国仪器设备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 斥5亿 全球最大雾霾治理技术实验室在京建成
    近日获悉,一直致力于先进燃烧技术研究的中国节能减排行业的领军企业&mdash &mdash 北京神雾集团,历时四年、耗资五亿元在中关村昌平园区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大气雾霾治理技术实验室。   该实验室占地2.5万平方米,展示了多项在全球具有颠覆性的治理大气雾霾、节约化石能源的核心自主创新技术。目前,此实验室已经承接了多项国内外工业领域治理大气雾霾、减少能源消耗的委托科研及商业化应用任务,并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众所周知,没有燃烧就不会有雾霾的产生。神雾集团的这一实验室,实验项目十分广泛,几乎涵盖所有与燃烧有关的技术和项目,共拥有十八套应用于冶金、有色、化工、燃煤锅炉、城市垃圾及农作物秸秆处理等领域的节能环保技术研究的大型中试试验平台,能够进行化石能源、矿产资源与可再生资源三大领域的科研创新研究。   最近,我国对大气雾霾治理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一系列法规政策相继出台。4月24日,修订后的环保法出笼,并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修订后的环保法在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对违法排污的惩罚力度、加大信息公开等方面有重要突破 同时新修订的环保法还建立了&ldquo 黑名单&rdquo 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将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同时还明确对企业违法将&ldquo 按日计罚&rdquo 。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大大加强。而在此前不久,环保部受国务院委托起草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评估考核办法》已获环保部通过,并已提请国务院审议,有望年内出台。这就意味着治霾考核风暴即将席卷国内各地政界。由此表明,随着国家对大气雾霾治理力度的进一步强化,北京神雾集团已建成的大气雾霾治理技术实验室的作用将会更加突显。   目前,北京中关村这座全球最大的大气雾霾治理技术实验室已开始为我国治理大气雾霾、实现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据悉,该技术实验室三年来已经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二十余项,其中承担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三项、工信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两项、北京市科技项目十余项,承担自选研究课题三十余项。
  • 我国首套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
    作者:倪思洁 来源: 中国科学报穿山越岭、过江跨海,需要用到一种像穿山甲一样的挖隧道神器——盾构机。我国作为基建大国,虽然实现了盾构机的国产化,但在盾构机的核心部件——主轴承上却长期依赖进口。近期,由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李殿中研究员、李依依院士团队牵头攻关的超大型盾构机用直径8米主轴承研制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已掌握盾构机主轴承的自主设计、材料制备、精密加工、安装调试和检测评价等集成技术。经国家轴承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以及相关专家组评审,该主轴承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与进口同类主轴承相当,满足超大型盾构机装机应用需求。该主轴承重达41吨,在运转过程中轴向受到相当于2500头成年亚洲象的重力作用,是目前我国制造的首套直径最大、单重最大的盾构机用主轴承,将安装在直径16米级的超大型盾构机上,用于隧道工程挖掘。被主轴承“卡”住的盾构机主轴承是盾构机刀盘驱动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主轴承“手持”刀盘旋转切削掌子面,并为刀盘提供旋转支撑。高端轴承依赖进口是我国轴承行业的长期痛点。“关键装备中用的轴承,大量从国外购买。我们不仅买不到最好的轴承,而且无论在技术服务、供货周期还是价格方面,都受制于人。”李殿中说。为什么我国无法生产自己的高端轴承?李殿中告诉《中国科学报》,大型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只能前进,不能倒退,主轴承一旦失效,会造成严重损失。为保证主轴承的高承载能力和高可靠性,制造主轴承的轴承钢要做到“高纯净”“高均质”“高强韧”“高耐磨”。这同时对主轴承成套设计、加工精度、润滑油脂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制造久而未决的主要原因在于制造轴承的材料和大型滚子的加工精度不过关,全流程技术链条不贯通。”李殿中说。此外,要做自己的高端轴承,还不能复制国外的材料、制造工艺或技术路线。“复制之后,国外马上会有一个新的工艺出来。如此一来,你就永远只能跟着别人跑。”李殿中说。把稀土钢变成“杀手锏”2007年,李殿中、李依依团队下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们明确了一条原则:“要有自己的‘杀手锏’技术。”“杀手锏”意味着要有优势。高端轴承制造最核心的问题是轴承钢材料。李殿中想到了稀土。稀土钢是一种高性能材料,而稀土恰恰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在工业领域,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由于稀土钢材料制备时,1吨钢里加100克稀土就够了,所以稀土又被称为“工业味精”。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钢中添加微量稀土能够显著提高钢的韧塑性、耐磨性、耐热性、耐蚀性等。然而,稀土钢在工业化生产时遭遇两大难题:一是工艺不顺行,存在浇口严重堵塞的问题;二是在钢中添加稀土后,钢的性能剧烈波动,存在稳定性不好的问题。由于这两大难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我国稀土钢的研究与应用由热变冷。李殿中、李依依团队当然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他们尝试过各种纯度的商业稀土,如999纯度的,甚至更高纯度的。与此同时,尽管钢的纯度随着行业的技术进步已经很高了,但两者结合后生产的稀土钢,性能还是不稳定。经过好几年“折腾”,就在大家几乎要放弃时,一个灵感突然出现——虽说稀土纯度很高,但钢里的夹杂物有没有可能还是来自稀土?通常,钢中添加的是镧、铈轻稀土。李殿中带着团队成员,一起去多个稀土产地,走进稀土生产企业调研,盯着看企业怎么生产稀土。李殿中发现,稀土生产过程中没有特别注意氧的问题。顺藤摸瓜,他们摸到了稀土钢性能不稳定的线索——稀土里的氧和稀土中由氧产生的夹杂物。经过大量实验、计算和表征,他们揭示了稀土在钢中的主要作用机制,开发出“低氧稀土钢”关键技术。这套关键技术中藏着“秘方”:既控制钢水的纯净度,又控制稀土的纯净度,称为“双低氧”。经过15年研发,稀土轴承钢的拉压疲劳寿命提高了40多倍,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提升了40%。之后,在对比夹杂物三维形貌和尺寸时,李殿中和李依依等人把自己研制的稀土轴承钢,以及从国外进口到的最好的轴承钢,切成试片,进行电解和夹杂物的淘洗、分离,放进扫描电镜观察。拍出的照片显示,稀土轴承钢里的夹杂物呈现为一粒粒直径小于5微米的小球,而国外进口的轴承钢中则为50微米以上的条状。做高端轴承不用再跑半个中国科研人员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怎么把高端材料变成高端轴承。起初,李殿中等人与国内优势企业合作研制机床轴承,发现想做一个好的轴承,要“跑遍半个中国”。做一个好轴承有100多道工序,例如,锻造在广东,车加工在山东,热处理在辽宁,磨加工在浙江,组装在黑龙江、浙江,轴承现场测试又要回到广东。国内的轴承加工水平和技术体系也让人忧心。滚子是盾构机主轴承运转时承受负荷的元件,也是大型滚子轴承中最薄弱的零件。盾构机主轴承技术总师、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胡小强曾带人专门对滚子的质量和生产情况做过调研分析。他们发现,进口的3米级主轴承里的滚子精度非常高,无论是从粗糙度、硬度均匀性还是接触面、工作面来看都非常好,而国内由于受国外进口设备限制,大型滚子加工精度只能达到二级,不能实现一级精度加工。复杂的工艺、薄弱的链条,都让李殿中和胡小强心中不安:“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最后就会导致轴承的服役寿命不长、性能失控。贯通技术链,不让每一个环节掉链子十分重要。”2020年2月,中科院C类先导专项——“高端轴承自主可控制造”获批成立。这让科研人员吃下了“定心丸”。C类先导专项是中科院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启动设立的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在先导专项的支持下,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整合所内轴承钢、热处理、陶瓷、保持架等12个团队,凝聚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中科院7家研究所的力量,组成了覆盖轴承研发、轴承材料、制造、评价与服役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团队。“我们还汇集了全行业的优势力量,不管国企、民企,只要动作快、有力量,我们就一起干。”李殿中说。20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各显神通,主轴承材料制备、精密加工、成套设计中的12项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先后得到解决。他们研制出的直径100毫米以上的一级滚子,使我国轴承行业突破了一级大型滚子精密加工技术。轴承研制耗时3年,团队用1467.4吨稀土轴承钢研制出41支大型套圈、7996粒滚子、492段铜钢复合保持架,光焊缝就焊了36.9万条。最终,国产的直径从3米级到8米级的盾构机主轴承逐一诞生。其中,直径3米的主轴承已应用于沈阳地铁工程。回顾数十年的研发历程,李依依感慨,8米级盾构机主轴承的研制成功得益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在稀土钢性能提升、滚子精度提升、铜钢复合保持架研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主轴承的研制也进一步带动了基础学科的发展。”“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的研制成功,为我国高端基础零部件攻关提供了良好的范式,是‘贯通技术链、打造创新链、对接产业链’的积极实践,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生动体现。”李殿中说。
  • 高温40℃,养鸡场有哪些应对措施?
    众所周知,养鸡对温度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温度影响着小鸡的存活率。如今全国部分地区的高温已达到40℃,这样的温度人都不能忍受,更不要说是雏鸡了。高温高湿能促进微生物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和饲料霉变。但空气也革宜过分干燥,特别是高温时,干燥合影响粘膜和皮肤的防卫能力。相对湿度35% 以下,易引起呼吸道疾病,使鸡的羽毛生长不良,舍内灰尘增多,也是啄癖发生的原因之一。当温度适合湿度过低时小鸡的体感温度会降低,小鸡会出现扎堆害冷的现象。这样小鸡体内的水分会散失很多,造成雏鸡卵黄吸收不好,绒毛干枯,鸡爪干瘪,加上空气中灰尘多造成呼吸道鸡病。低温高湿时,鸡舍环境会出现又冷又潮湿的气候,在这种环境下小鸡易感冒受凉和发生胃肠道鸡病。当出现高温高湿时,我们在夏季也会感受到这种情况,首先是胸闷、不想吃东西。小鸡也是这样而且鸡的汗腺不发达,体内热量散发不出来,采食量下降,抵抗力下降,这就是造成了热应激。一般认为,40%-72%是鸡的适宜湿度。产蛋鸡的上限温度随湿度的升高而下降,气温28度、相对湿度75% ,温度31度、相对湿度50%和温度33度 、相对湿度30%条件下的生产性能相同。即相对湿度从75%下降到30% ,相对于温度下降5度, 冬季相对湿度85%以上对产蛋有不良影响。在温度29度、相对湿度40%和80%,轻型鸡日增重分别14.9g 和13.8g,重型鸡日增重分别为30.6g 和29.7g,饲料转化率亦提高约2.5%。为了降低鸡舍的温度,众多养殖户采用喷雾降温的方式,由于喷雾加湿机运行时喷洒出的雾化颗粒非常细小,只有5-15微米,很容易吸收周围空气中大量的热量从而被蒸发,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因而可以实现一定空间内的温度调节。效率高、投资成本低是喷雾降温设备的一大特点,也因此受到了众多养殖户的青睐!
  • 因标准需求四川出入境采购超大通量微波消解仪
    日前,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发布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超大通量微波消解仪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公示,采购项目名称为超大通量微波消解仪,采购项目内容为意大利Milestone公司的Ultra WAVE。   采购公示中给出了拟采购的货物的说明:   本单位因检测工作需要,需采购一台超大通量微波消解仪。实验室正在使用的普通微波消解仪,每次只能对0.5-1g样品进行消解,对样品的均匀性、代表性存在很大局限 其中部分消解仪采用常压消解模式,消解时间太长,也不能满足快速、大通量的检测需求,尤其对于10克以上样品无法进行消解,无法满足欧盟农兽药残监控的要求和国内一些标准(如SN/T2056-2008)的特殊要求。欧盟的农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对兔肉的检测要求取样10克,SN/T2056-2008检测茶叶中重金属要求使用大于100ML的微波消解罐。在日常检测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在检测动物组织时,如只取样1-2克很难满足样品均匀性的要求。所以本单位目前需采购取样10克以上、消解罐容积大于100ML的快速微波消解装置。   经调研,市场上现有微波消解仪的知名品牌有奥地利安东帕、美国CEM、意大利Milestone等,并且这些知名品牌中绝大多数型号仅能对2克以内的样品进行消解,对于10克以上、消解罐容积大于100ML样品消解无法实现,仅有意大利Milestone的Ultra WAVE型号满足10克以上样品,消解罐溶剂大于100ML、快速、大通量消解的特殊要求。   该设备每次可以取样10克-20克,加酸100-300ml,最大容纳体积900ml,采用微波加热、密闭高压、高沸点的消解方式,可满足本单位样品微波消解的技术要求。   拟定的唯一供应商名称: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   专业人员论证意见:   专业人员1: 姓名 万渝平 职称 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 成都市质检院 论证意见 1. 微波消解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但因普通微波消解仪样品处理量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大容量、大通量的微波消解仪的使用,将扩大样品的处里面,更为有效的提高实验室的样品前处理效率。 2. 采购单位提出购置的大通量微波消解仪要满足欧盟农兽药残监控的和国内一些标准(如SN/T2056-2008)等的要求,单次取样量10克以上,消解罐溶剂大于100ML、实现快速、大通量消解,采购理由具说服力,市场调研材料充分,同意采购单位以单一来源的方式购置意大利Milestone的Ultra Wave型号的大通量微波消解仪。   专业人员论证意见:   专业人员2: 姓名 郑萍 职称 主任药师 工作单位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 论证意见 1. 使用单位提出购置的大通量微波消解仪的理由充分,对于某些标准,如欧盟农兽药残监控的和国内一些标准(如SN/T2056-2008)等确实有消解大样品量的需求。 2. 经调研市场上生产微波消解仪的公司,如美国CEM、安东帕以及国产的品牌等,确实没有满足单次取样量10克以上,消解罐溶剂大于100ML、快速、大通量消解的产品。目前市场上仅有意大利Milesone有该类产品提供。建议采用单一来源的方式采购。   专业人员论证意见:   专业人员3: 姓名 庄晓洪 职称 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 论证意见 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时需要使用微波消解仪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制约分析数据准确性及占用分析过程中大量分析时间的因素均来自样品前处理。目前大多数分析检测机构使用微波消解仪均为普通微波消解,但其有以下缺陷:第一,单个样品处理量小,一般为1克-1.5克;第二,不适宜同时消解多种不同性质的样品;第三,处理样品效率低;第四,不能对微波消解管里的温度和压力进行实时在线监控。由于以上缺陷的存在,满足分析复杂食品样品时,对微波消解仪有更高的要求。如为了提高分析灵敏度,需处理较大量的样品,同时处理多种不同性质的样品,处理复杂、难消解的样品等。 四川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欧盟农兽药残监控的要求和国内一些标准(如SN/T2056-2008)等,需购置一台超大通量微波消解仪,以胜任普通微波消解仪不能胜任的样品处理工作。意大利MILESTONE的Ultra WAVE微波消解仪能胜任上述普通微波消解仪不能胜任的工作。它单次样品处理量达到10克以上,能同时处理消解不同性质的复杂食品样品,超高的消解温度和压力可以消解许多普通微波消解仪难以消解的样品。每小时处理一批样品/22个样品。处理样品不要单独再次赶酸,可以满足样品微波消解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所有要求。 根据四川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购置的超大通量微博消解仪要满足单次取样量10克以上,消解罐溶剂大于100ML、快速、大通量消解的技术需求,建议单一来源采购意大利MILESTONE的Ultra WAVE型号的超大通量微波消解仪。
  • 《科学》文章展望“超大城市的清洁空气”
    10月30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发表了美国NOAA科学家David Parrish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教授联合撰写的展望文章“超大城市的清洁空气”(Clean Air for Megacities),该文提出超大城市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强调超大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也为控制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契机。2009年12月将在哥本哈根召开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该文可为政策制定者在全球气候变化控制对策方面提供新的视野。 超大城市(Megacities)指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城市,目前全球有19个,包括中国的北京和上海。2008年全球居住在城市的人口首次超过50%,随着全球进一步城市化,预计在2025年将出现27个超大城市。Parrish和朱彤撰写的文章指出,超大城市作为人口密集的地方和引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由于超大城市主要依赖化石燃料产生的能源,同时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并对气候变化有较大的贡献。目前全球绝大多数超大城市的颗粒物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由于超大城市大量人口呼吸受到同样污染的空气,因此超大城市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更加严峻。然而正是因为超大城市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因此超大城市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以及采取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可以同时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在保护人体健康、减少气候变化方面可取得更大的共同效益。 朱彤于2005年起发起和带领北京大学大气化学研究团队组织了“北京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研究”国际合作研究计划CAREBEIJING,来自中国、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韩国200多名科学家和研究生参加了CAREBEIJING-2006、2007、2008的大气环境加强观测,研究北京和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的化学转化、输送过程和健康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已转化为政策建议,为保障北京奥运空气质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基础研究成果已于2009年在大气科学国际一流刊物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发表了一期14篇论文的专辑,目前正在另一国际一流刊物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上发表专辑。朱彤教授于2009年起担任国际大气化学学术组织IGAC (International Global Atmospheric Chemistry)科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正在领导IGAC的一个工作组撰写“超大城市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报告”。朱彤教授同时还在国际地圈生物圈研究计划(IGBP)中负责编写“超大城市与海岸带”主题的综合集成报告。此次在《科学》发表的文章是这些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 中国科学巨大跨越——超大型对撞机建成将改变粒子物理学
    p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是全世界认识中国科研贡献的绝佳时机,这将进一步促进中美在科研领域,尤其是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深入合作。 /p p   2012年,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开启了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纪元。它验证了40多年前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关于希格斯玻色子的预言,希格斯玻色子是标准模型的关键。然而,这一发现依然留下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和亚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统一,以及量子引力的相关问题,科学家们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宇宙起源。 /p p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建造并运行,它将对探索这些科学未解之谜提供一些重要的线索。但是,要想解决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仍需依赖更强大的科学装置。下一个科学发现会在哪里发生?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传统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那里的科学家们在此从事着激动人心的研究项目并提出新的研究计划。不过,如今,一位新人加入了竞技,它就是——中国。 /p p   1976年,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从此,中国步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对此,大家并不陌生。但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邓小平还极大地推动并支持中国粒子物理事业的发展,促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1983年获批,并于1988年竣工投入运行。 /p p   在过去的将近三十年里,粒子物理研究在中国有条不紊地发展着。而在近几年,中国的粒子物理研究大踏步前进。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次测量到中微子振荡几率,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大亚湾中微子核反应堆实验地址位于中国南部,是中美合作的科研项目。 /p p   如今,在大亚湾实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王贻芳领导下,提出了雄心勃勃的中国下一步粒子物理研究的长远规划。规划中,包含了被称之为“超大型对撞机”的建设。这个加速器将于本世纪二十年代进行极高能量的正负电子对撞,从而能远比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更细致地揭示希格斯粒子的性质。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其目标是再次实现高能质子对撞,其能量远远高于LHC的最高能量,用以挑战人们现有的认知和探索未知。 /p p   中国会建设该项目吗?我们无从知晓。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初步的重要决定。 /p p   这项为期三十年的项目预算为几十亿美元,但与此同时,收益也是巨大的。中国将可能因此项目一跃成为世界重要前沿基础学科的领头羊。更为实际的好处是,通过建造如此庞大的对撞机,中国将在尖端科技中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从超导磁体到高速电子学读出的探测器,从而吸引世界顶尖级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来到中国。 /p p   对美国来说,参与这一项目也是极为有益的。目前,美国高能物理项目的研究重心集中在探索难以捉摸的中微子的性质,并没有建造大型对撞机的计划。但是,许多美国的高能物理领域的实验物理学家们目前正在CERN工作。大量的美国加速器物理方面的优秀人才能够参与这一项目并从中受益。 /p p   中国超大型对撞机的建设吸引着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们通力合作,这又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增进理解,建立信任。中美之间寻找合作和协作之路至关重要,国际大型装置无疑是这类合作的绝佳之选。 /p p   CERN成立于1954年,吸引着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到此工作。二战后,CERN在促进欧洲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与前苏联的物理学家在科研领域的交流与联络缓和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在超大型对撞机上的科研合作也会发挥类似的作用,从而避免引起商业或者军事的摩擦。 /p p   我们希望看到中国能进一步推动该项目,同时,为了科学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我们呼吁美国参与这一项目并做出贡献。 /p p   编者注 戴维· 格罗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物理学教授、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爱德华· 威滕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本文译者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江亚欧。 /p
  • 先临天远高精度工业三维扫描,助力三一重装提升超大型矿车生产能力
    测量技术在工业制造能力的发展升级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高精度测量技术的演进,推动着精密制造的前行。同样,在大型工程机械的生产过程中,高效准确的测量技术也支撑着生产能力的再次升级。本期,我们将走进三一重装,了解如何通过高精度工业三维扫描技术赋能,实现具有更大尺寸的超大型矿车的顺利生产。生产更大尺寸超大型矿车,测量工具亟需升级在矿车等工程机械的生产过程中,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矿车的载重能力不断提升,矿车的整体尺寸也不断增大,这给生产过程带来了一定挑战。- 大型结构件 -当超大型矿车的整体尺寸增加时,其所有结构件的尺寸均同比增加,有些结构件长度可达7-8米。在面对如此大型工件时,之前的测量方式无法适用:人工难以准确测量三维尺寸,同时三坐标量程范围也难以覆盖如此大型工件。由于缺少测量技术,导致在生产更大尺寸的超大型矿车的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控结构件的变形情况,需要不断测试,对于生产效率具有严重影响。工业光学3D测量技术,突破大型工件测量限制为了顺利地生产具有更大尺寸的超大型矿车,三一重装和先临天远合作,引入了高精度三维扫描这项工业光学3D测量技术,采用FreeScan UE Pro多功能激光手持三维扫描仪获取大型工件的完整三维数据,与设计数据相对比,快速进行大型工件加工偏差的尺寸检测。作为一项工业测量工具,FreeScan UE Pro具有以下优势:● 测量准确:FreeScan UE Pro具有高精度且重复性精度稳定的优势(精度0.02mm*),结合新一代双目摄影测量系统,体积精度高达0.02mm+0.015mm/m*,能够准确测量大型工件的形面偏差。*FreeScan系列产品 ISO 17025 认证:基于JJF1951-2021和 VDI/VDE 2634 第 3 部分标准。基于可追踪球体直径测量数据对探测误差性能进行评估,在工作范围内基于可追踪长度标准件从多视角方向进行测量,来评估球体间距误差。可通过集成或内置摄影测量获取体积精度进一步优化的数据。- 测量过程截图 -● 便携高效:FreeScan UE Pro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可以直接在产线旁进行三维检测,无需将工件搬至测量室等,使用便携高效。同时不管是摄影测量还是三维扫描,设备使用流畅,工作效率高。在摄影测量过程中,FreeScan UE Pro无需布置编码点,省去了布置/去除编码点的应用流程,节省时间,提升效率。- 摄影测量,无需编码点 -在扫描过程中,FreeScan UE Pro具有210万点/秒的扫描速度,具有600 mm×550 mm大幅面,且配合先临天远优化软件算法,扫描过程快速流畅。不管是测量结果还是测量效率,FreeScan UE Pro作为一款工业测量工具,均能满足生产要求,成为了三一重装超大型矿车生产过程中的测量利器,解决了大型工件测量难题。技术赋能,实现超大型矿车生产能力升级准确、便携、高效,通过FreeScan UE Pro多功能激光手持三维扫描仪,三一重装能够轻松完成大型零部件的尺寸检测,从而顺利生产具有更大尺寸的超大型矿车,提升了矿车生产能力。现在,这些超大型矿车已经成功下线并按时交付给客户。接下来,在高精度三维扫描这项工业光学3D测量技术的加持下,三一重装也将在工程机械领域具有更强的创新性,能够生产更加强大的机械设备。自主品牌三维扫描技术为自主品牌工程机械赋能,先临天远将继续优化这项工业光学3D测量技术,为三一重装等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共同走向世界,一起在国际舞台上打造中国制造业闪亮的名片!
  • 国内首款超大产能异质结专用PVD设备发布
    记者6月3日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集团旗下电科装备成功发布国内首款超大产能异质结专用PVD(物理气相沉积)设备。作为新一代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核心装备,其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提效潜力高、降本空间大、工艺流程短等优势,是光伏行业未来的优选方案。电科装备此次推出的异质结专用PVD,突破了可调高磁场强度的旋转阴极系统、大跨度直流脉冲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具有靶材利用率高、成膜均匀性好、设备稳定性高的特点,产能高达8000片/时,可大幅提升电池产线转换效率,提升我国光伏产业链高级化水平,推动我国光伏技术进步及成本快速下降,助力全面平价上网。电科装备始终致力于推动光伏装备的国产化,先后研制管式PECVD、平板PECVD、扩散氧化设备、等离子体刻蚀机等设备,在成套高端关键制造工艺光伏装备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了“装备+工艺+服务”的核心优势,国产装备水平和产线覆盖率均位于全球前列,为土耳其高质量建设了首个光伏全产业链交钥匙工程,竖起了全球光伏整线高端装备领域的“中国名片”。下一步,电科装备将以关键装备国产化新突破为契机,紧跟行业发展方向,瞄准技术前沿,不断占领价值链高端,引领设备迭代升级和系统能力提升,助力我国光伏产业获得更大飞跃。
  • 上海仪电实现超大力值传感器国产化!突破材料、工艺及传感器结构等瓶颈
    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力传感器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设备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控制。力标准机是力值量传的标准设备,能够确保各行业力值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开展超大力值的力传感器研究,构建超大力值试验能力,有助于提升我国大力值传感器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行业整体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能力。上海仪电旗下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面向工业领域超大力值测量及应用需求,于2019年承担起上海市工业强基专项“超大力值传感器和100MN力标准测力机研制及应用”项目。验算建模,力标准机主体设备一次吊装成功!100MN力标准机装置的总重量约500吨,其中最重的结构件约80吨,四根方立柱的长度近12米,约30吨/根,需从20米高的安装孔中垂直吊装进入场地,并直接安装就位。不仅安装难度极高,而且由于结构件重量重、长度长,吊装存在较大安全风险。项目研发团队通过反复验算、建模,并结合实地测量,最终确定了安装施工方案和安全防护方案。2021年1月25日,随着四辆巨型运输车抵达自仪院松江分院,项目迎来了最为重要的建设环节——力标准机主体设备吊装。在项目研发团队、安装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全力配合保障下,主体设备仅用2天就一次吊装就位,确保了安装过程的安全可控。驻守现场,保障国际首台套设备研制进度!2021年初,在100MN标准测力机建设调试阶段,项目调试进程遇到了挑战。为保障设备研制进度,自仪院项目研发团队、安装技术人员迎难而上,连续两个月驻守现场展开了持续调试。在一次调试中,在回程卸压到3000吨时,突发液压无法正常卸载,问题非常棘手。调试人员尝试通过松动管路密封卡套螺帽,实现液压缸的卸荷。刚松开3圈时油液四射,调试人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浑然不顾全身淋满了液压油,当即先控制住了液压油管。最终查明原因是由于狭小的阀芯被堵塞进而导致回油不畅,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最终,项目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100MN标准测力机一次性满负荷加载试压试验,为项目后续落地应用争取了宝贵时间。突破瓶颈,关键核心技术获多项国外发明专利!自仪院充分发挥转制科研院所的经验优势,项目研发团队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陆续突破了材料研制难关、传统热处理工艺、传感器结构优化等多个瓶颈。其中,“精度检测方法技术”获得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多项国际发明专利。2020年6月,新研制的金属材料试制的测力传感器性能测试结果不理想。项目团队开始通宵达旦分析讨论,终于找出问题在于采取的热处理制度不能满足传感器的要求。分析结果指明了努力方向,经过艰苦攻关,最终制成的测力传感器性能得到了大幅改善,这意味着在传感器材料和热处理工艺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自2019年开始,项目历时4年时间,成功研制70MN超大力值传感器,以及国际首台套100MN力标准测力机装置,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从2023年起,项目研制的超大力值传感器、张力传感器“及测量系统装置已经在国内钢厂几十条热轧或冷轧生产线现场进行了国产化替代应用,并走向海外市场。通过持续完善改进,产品已达到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同等技术水平。
  • 超大样品室扫描电镜:实现真正的无损检测——访祺跃科技祁贵云及ELLCIE公司CEO Martin Klein
    2024年7月9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欧洲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主办、广东工业大学协办的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大会是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背景下举办的新材料领域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学术交流大会,是中国新材料界学术水平高、涉及领域广、前沿动态新的品牌大会。借此盛会,仪器信息网采访了浙江祺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祺跃科技”)祁贵云及德国ELLCIE公司CEO Martin Klein。采访中,祁贵云先生介绍了本次参会所展示的新品、解决方案,及与ELLCIE公司合作的背景。Martin Klein先生分享了他发展大腔室扫描电镜的初衷,介绍了大腔室扫描电镜的特点及其在欧洲、中国市场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仪器信息网:本次是贵公司第几次参加中国材料大会?参会感受如何?祁贵云:我们公司是第二次参加中国材料大会。在参会过程中,我也有幸听取了很多材料领域专家的报告,同时也参观了其他厂商的相关产品,也同许多应用我们公司产品的老师或专家进行了探讨。通过这次大会,我对于材料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同时通过跟专家的沟通,及专家对我们产品提出的新建议和要求,我也知道了今后产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参加这次大会收获还是比较多的。仪器信息网:本次贵公司带来了哪些解决方案或新品?主要针对哪些市场?解决了用户的哪些痛点?祁贵云:这次带来了两个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第一个是高温扫描电镜一体化解决方案,第二个是和德国ELLCIE公司合作的超大腔室扫描电镜。仪器信息网:介绍下贵公司与ELLCIE公司的合作背景?ELLCIE是一家怎样的公司?祁贵云:我们公司在起步时一直致力于材料原位分析解决方案,但是在做产品设计和给客户做方案时,经常会受到扫描电镜空间的限制,使得我们的产品设计或者产品指标不断的更改。去年有机会结识了德国超大腔室扫描电镜供应商,我觉得这个对于我们公司今后原位分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比较好的特点,所以我们就跟他们提出了合作。Martin Klein:谈到产品的发展过程,一方面是因为我以前在一个大学中做微小样品的研磨工作,在磨的过程中我想要把整个样品观测到,所以我想到需要一个大的空间做这个工作。另一方面在使用扫描电镜观测样品时,需要先从整个样品中切出一部分来,但对于特别贵重或特殊的样品无法切割,这就需要一个超大腔室的电镜,可以把整个样品放进去观测。像文物需要做检测时,因为不能被破坏,所以无法将此切开进行观测,这也让我想到了超大腔室的电镜。对于扫描电镜的应用,把大的扫描电镜放到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房车的卡车里,车上配置有特殊的系统可以做减震,这样的话扫描电镜就可以成为可移动的一种检测站或者可移动的检测设备。仪器信息网:超大样品室扫描电镜相比传统电镜有哪些特点?Martin Klein:超大腔室的扫描电镜,从扫描电镜的指标,如分辨率、se、ebsd设备的配置上来讲,跟传统扫描电镜是相当的。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腔室特别大,可以做大部件或者大的样品直接的检测,无需像传统扫描电镜切标准的样品去做观测或者检测,可以做到真正的无损检测。像文物这么大的东西,如果使用传统的扫描电镜就需要从这上面切一部分下来,再去做样品分析测试。但是对于这种大的扫描电镜来讲,就无需做这个工作,可以直接放进去观测。仪器信息网:ELLCIE超大样品室扫描电镜产品在欧洲市场应用情况?Martin Klein:在欧洲,超大腔室扫描电镜主要用于大学做原位分析,对于学生来讲,很容易做样品的观察,不像现在传统的扫描电镜,进行样品的分析比较复杂,这就使得学生减少了做样品的难度。另外在做原位分析时,超大腔室扫描电镜可以和一些可靠性的设备结合起来,因为它腔室比较大,可以把其他仪器如拉力试验机或其他分析仪器等直接放到里面,所以对于做原位测试来讲变得更方便。仪器信息网:如何看超大样品室扫描电镜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前景?Martin Klein:大腔室扫描电镜在中国未来的市场有三个应用方向,第一个是做材料的原位分析检测,就像刚才介绍的,可以把很多仪器或设备同大腔室扫描电镜就结合起来做更多的研究或者分析。第二个领域是航空航天,如发动机的叶片等大部件的无损检测或者服役过程的性能分析。第三个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文物比较多的国家,未来在文物的分析检测方面也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九省市现浓雾 20多种有毒物质影响健康
    [提要]研究显示,大气悬浮物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按照这个监测标准,那么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是否有了很大的提高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一、大雾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和交通行驶   十月以来,我国多地持续出现大雾天气,其中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河南等北方9省市更是迎来入秋以来最浓的一场大雾,致使道路能见度低、交通不便,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和交通行驶。除此之外,很多人都关心这场不同寻常的大雾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方面调查。先来关注大雾对交通的影响。   10月22日开始,湖北省开始出现持续大雾天气,省内多条高速公路实施交通管制。30日凌晨左右,襄阳境内二广、福银等十三条高速公路沿线相继起雾,道路能见度低于50米,车辆基本无法正常行驶。高速巡警在早上5点关闭了三条高速公路,实行交通管制。   10月29日开始,河北唐山南部、张家口西部、邯郸东部、石家庄东部等地也开始出现能见度小于1000米大雾天气,部分能见度小于200米,京昆高速石太段、京港澳高速石安段等部分高速公路一度关闭,这已经是河北省今年10月份出现的第三次大范围大雾天气。 2011年10月30日开始,浙江省永康、天台、临海等地出现了大雾天气,在金丽温永康入口和上三线天台入口,等待的车辆排起了5、6公里的长队。   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在2011年10月31日起出现大雾天气,一度导致京哈、平康等41个高速入口临时封闭。当日下午,辽宁省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10月31日,新疆乌苏市出现了降雨降雪天气,乌苏市市区及国道上能见度不足100米,有的地方甚至不足50米。   司机师傅伍新胜告诉记者,今天的雾比较大,乌苏交警全部上路巡检,提醒我们开启防雾灯,降低车速,保证行人和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遵守交通规则,减速慢行。   乌苏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市中队中队长肖彬说,今天乌苏辖区拉起了大雾,我大队早上出动全体民警到市区每个路口、每个学校,甚至到国道,提醒过往车辆开雾灯,降低车速,保障交通的安全运行。   2011年11月1日,黑龙江佳木斯市出现历史能见度均小于30米的罕见大雾天气。大雾影响了市民出行和生活。市区内高层建筑在雾气中隐约可见,公园里面很难看到锻炼遛弯的身影,平日里坚持晨练的市民王旭华也打起了退堂鼓。   乌苏市市民王旭华对记者说,一出门就发现雾气很大,能见度特别低,呼吸都感觉到跟往常不一样,有点不舒服。出行要注意来往车辆,来往的安全,能不出来的就在家了。   记者了解到,受大雾的影响,佳木斯市交通受阻,道路上的车辆也不约而同的减速慢行,彼此之间拉大了车距。   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今天雾很大,能见度很低,我们跑起来比较慢,以前十分钟能到的地方,现在需要20分钟左右,我们注意要打雾灯,打双闪,慢点跑。   早在大雾发生之前,佳木斯气象局就已发布红色大雾预警信号,通过佳木斯气象网站、网络微博、短信平台等第一时间发布大雾预警信息,提醒市民注意出行安全,将大雾天气危害降到最低点,同时,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佳木斯交警部门全面出动交通警力,全力指挥交通,确保车辆安全行驶。   佳木斯市民警对司机师傅说到,现在天气是大雾天气,路上的路况视线非常不清楚,你在这滞留的同时把车前后的双闪灯都打开,让别的车都能注意你,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佳木斯市公路巡逻大队大队长周铁波告诉记者,今天凌晨12点20分左右,我发现同三公路能见度非常低,大雾在20米左右,我们启动紧急预案,把四个出口进行封闭。排除警力,进行疏导,进行提示。   从11月1日凌晨开始,山东东营再次出现大范围大雾天气。一大早,市区就被笼罩在茫茫的大雾之中,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路上的汽车纷纷打开雾灯,放慢了速度,小心翼翼的行驶,行人也都带上了口罩,穿上了保暖的冬衣。   记者在威乌高速垦利收费站看到,部分滞留车辆在收费站入口排起了长队,不少车辆选择绕行。东营市气象台发出大雾预警,提醒市民和各部门注意大雾带来的影响。   二、浓雾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威胁   我们了解到,面对这场浓雾,北京发布了连续三天的大雾黄色预警,提醒出行安全。除了高速公路受到影响,部分路段不得不关闭,航空方面也受到了影响。更让人不安的是,浓雾也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北京,受大雾影响,南部地区的房山、大兴,东部的通州、顺义等地,雾气较浓,能见度普遍只有300米,而出京路段等局地甚至出现100米的最低能见度。东六环等路段一度采取临时封路措施。10月30日,首都机场陷入雾海,能见度一度降至200米以下,早上8时许,首都机场T3航站楼内,至少数百名旅客在等待。大厅航班信息屏上滚动播放着延误信息。记者看到登机口的工作人员互相聊天打发时间,一些旅客在座椅上睡觉、打牌等候登机,在停机坪隐约看见飞机前有地勤人员在走动,互相聊天。据首都机场工作人员介绍,受机场大雾影响,从早上7时起,几乎所有出港航班都没有离港,进港航班备降其他机场。11月1号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西三环的世纪坛医院,看到门诊呼吸科挂号窗前仍有十几个等待就诊的病人,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很多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医院里的患者告诉记者,感冒嗓子不舒服, 就是咳嗽,一咳嗽胸口震得慌,这种症状差不多四五天了。   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内科马迎民主任告诉记者,因为下雾,门诊部前来呼科就诊的病人比以往多一些,增加幅度大概有20%左右。由于大雾天气的原因,很多市民了出现了呼吸道、咽喉不同程度的不适。   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内科马迎民主任继续说到,因为这个雾天,空气当中的漂浮物比较多,也比较难散出去,人体的呼吸道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大家觉得嗓子不舒服。因为我们这个呼吸道的组成成分,嗓子,也就是咽喉部是重要的一个关口,可以说是保护呼吸道的一个重要的门户。空气啊,食物啊都会从嗓子那通过,所以不论是什么样的东西、物质来刺激那个嗓子都会感到不舒服。   马迎民说,据他们了解,雾中有包括硫酸盐、铅、锰等在内的2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哮喘发作,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等。此外,还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和呼吸系统疾病。针对大雾天气,以后遇到这种雾霾天气,尽量避免剧烈的户外活动,以防吸入更多空气中的颗粒物,尤其是中老年人应适当较少晨练。在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雾霾天气对他们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在秋冬季节,大雾天气状况下,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加重的病例也会增加。对于这些病人来讲,外出可以采取诸如佩戴口罩的措施进行防护。此外,在干燥的秋冬季节,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且适当的开窗通风也是有必要的。   三、颗粒物质的浓度上升导致产生大雾的重要原因   以北京为例,眼下的大雾天有一个专用名词叫“灰霾”,空气悬浮物是重要的元凶。而在历史上,这样的雾天曾经有过惨痛的教训:就在1952 年冬天,由于大气污染,英国伦敦有一周浓雾不散,这一周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浓雾散去之后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虽然这次大雾还没有酿成这样的悲剧,但是前车之鉴不能不引起重视。究竟这次笼罩将近半个中国的大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们也采访了相关专家。   邹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科研工作,在他看来这次全国大部分地区频发的大雾天气不仅与秋冬季节的气象因素有关,还存在其它原因。他告诉记者,这种阴霾大雾的天气主要是成因,应该是一个是大气中的精细颗粒物质,这种颗粒物质的浓度上升是比较重要的原因,这种很多是由于你的汽车尾气,你的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这样的精细颗粒物质,应该说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空气质量的问题。比如说北京,我们北面和西面全是山,你如果没有风的话,北京这么大,将近一个2000万人口的一个城市聚集地,它每天要排放出多少的汽车尾气,有多少这个这种各种各样的挥发物产生出来。   在邹教授看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增大,我国每年的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的邹教授告诉记者,从过去50年来的统计数据看,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是在上升,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有观测数据证明的。然后如果这种这个频率继续上升,而且我们人类的这种固定资产,这种财富的累积量也越来越暴露在极端气候事件的面前,那么这种损失肯定是会丧失的。   据统计,1991年至2009年,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气象灾害造成近4亿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84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亿元。   邹教授继续告诉记者,我没做过全面的评估,但是农业、交通,像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包括电网这种基础设施,包括医疗卫生,就是健康,保险。还有水业,那么包括海岸带的管理,海岸带的相关的产业,海岸的捕鱼、养殖,包括防波堤这些建设等等。另外呢,像林业、草原、牧业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由于近年来全球性的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异常天气的发生将走向常态化,对于这种说法,邹教授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到,不好说常态化,但是它会出现更大的不确定性,会出现更高的频率,就是说如果我们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和大气中我们不希望看到有害物质的浓度在上升,如果这种趋势不得到遏制的话,那么它带来的损害会加剧,所以我们要一方面减缓气候变化,通过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控制能源的使用。另一方面就是要适应,要采取各种措施来适应这种气候的变化,那么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老百姓,让人类在气候变化面前,这个受到的损失最小。   四、大雾成为恶性交通事故的间接杀手   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呈现种类繁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的特点,我国70%以上的国土、50%以上的人口以及80%的工农业生产地区和城市,每年不同程度受到气象灾害的冲击和影响。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在2000亿元以上。大雾成为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几乎所有的气象灾害都出现过,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总量的71%左右,包括台风、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冰雹、沙尘暴、雷电、暴风雪、大雾、龙卷风等。我国70%以上的国土、50%以上的人口以及80%的工农业生产地区和城市,每年不同程度受到气象灾害的冲击和影响。   对高速公路而言,大雾无疑是隐形杀手。据统计,因大雾等恶劣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大约占总事故的四分之一以上。很多司机开车在混沌中行走,开足雾灯也无济于事,一旦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时,因为相距太近来不及避开,就容易发生轧人、追尾、撞车、翻车等事故。近几年因雾发生的几桩特大车祸,令人触目惊心。   1997年7月12日,京津塘高速公路北京段,大雾弥漫,能见度只有几米。大雾中,连续发生两起追尾相撞事故,40余辆汽车报废,造成9人死亡,34人受伤。   2000年2月19日,广州笼罩在雾霭中,由于能见度低,道路湿滑,接二连三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近百人受伤。9月4日,浓雾使京沈高速公路发生一起重大车祸。近百辆汽车追尾相撞,其中34辆严重受损,造成5人死亡。同年12月14日,扬州大雾,绕城公路发生5起车祸,造成2人死亡。   2004年3月2日,京珠高速粤北段气温骤降,出现大雾,恶劣能见度导致2辆车追尾相撞,造成1人重伤1人死亡。4月20日,日照境内一场大雾诱发两起车祸,造成7死8伤。   2005年1月23日夜里到24日上午,河南出现大范围大雾天气,连霍高速郑州段发生连环车祸,27车相撞,致6死22伤。京珠高速公路漯河段40辆车追尾,致7人死亡17人受伤,1辆满载有毒化工液体四氯化钛的罐车泄漏。   2006年12月25日,郑州在17个小时内发生车祸30多起,400辆车堵塞3千米。新107国道与开洛高速公路交叉口向北1千米处,三辆卡车连环相撞,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 新柳路一建筑工地,司机雾中倒车时将1名男子撞倒在地,不治身亡。   半小时观察:   针对这次像大气污染一样的浓雾,北京市环保局说这是秋冬转化季节华北地区容易出现的天气状况,并解释说雾天不代表污染天,北京的空气质量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我们看到,按照北京市的监测标准,近十几年来北京的空气质量的确有进步。但是研究显示,大气悬浮物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按照这个监测标准,那么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是否有了很大的提高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空气质量事关每一个人的健康,数据监测不能为了数据而数据,而是应该为了改善大家的生存质量。不光要和历史比较,还要进行横向比较。当监测数据和公众的感受出现了明显差异的时候,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探讨如何改善,而不是质疑公众的判断出现了问题。我们需要的不光是数据,而是数据背后的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 超大型电磁振动台国家重大科研仪器专项获批
    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ldquo 超大型电磁振动试验台动力学设计、控制及装备研制&rdquo 正式得到批准立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   该项目拟通过开展超大型电磁振动台台体优化设计、大型抗高倾覆力矩水平滑台系统设计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单台振动台推力(研制出60吨超大推力电磁振动台)等性能指标 研制面向航天领域的振动测试集成系统,开展航天领域大型部件、结构件及系统的复杂力学环境振动测试与分析技术研究,全面提升我国在大型航天器研制过程中的动力学实验水平,旨在为未来国家战略发展中涉及的众多大型结构与重大装备,如航天航空、交通、船舶、发电设备和数控机床等领域的大型部件及系统的动力学试验提供支撑。   作为全球振动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东菱公司在超大型电磁振动台的设计和研制上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施经验,首创的35吨和50吨超大推力电磁振动台曾圆满完成了&ldquo 神舟系列&rdquo 、&ldquo 天宫系列&rdquo 、&ldquo 探月工程&rdquo 、&ldquo 北斗&rdquo 、&ldquo 大飞机&rdquo 、&ldquo 轨道交通&rdquo 、&ldquo 风电&rdquo 、&ldquo 物联网&rdquo 等众多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环境试验任务,其优越的技术指标和稳定的工作性能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此次能参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再一次印证了东菱公司在超大型电磁振动台的设计和研制上具有不可比拟的核心优势。   据了解,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专项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推动我国重大科研仪器设备自主研制工作,根据国家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以科学目标为导向,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而设立的。该项目由中央财政专款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旨在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 填补空白!国产自研1.5万升超大规模细胞生物反应器下线
    当前,我国生物医药生物反应器设备虽然已经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国产替代,但是高端产品,尤其是超大规模生物反应器(1万升以上)仍然严重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而且在关键技术和维修保养方面也极易被卡脖子。我国在这一领域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仅通过罐体加工国产化、软件自控用进口的方式实现部分国产替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物经济的重视和扶持,&zwnj 我国在上游生物工艺装备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投入程度持续加大,国内已有公司成功研制出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制造,并成功进行了抗体表达工艺的验证测试。此次超大规模1.5万升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制造和下线,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双方合影(从左至右: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编辑李兆坤、沃美生物总经理滕小锘博士、仪器信息网客户成功经理康龙、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编辑樊雪竹)为了一睹这套设备的真容,仪器信息网一行走进了这家在生物制造上游产品和服务有着良好口碑的公司——苏州沃美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美生物”),并在沃美生物总经理滕小锘博士的带领下进入了超大反应器研究和测试车间。那么这套设备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国在高端生物反应器领域还有哪些难点亟待攻克?……跟着我们的脚步一起去了解吧!专注高端产品,成功自研国内1.5万升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那么,什么是高端装备呢?高端装备又称先进装备,是指具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是以高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核心环节,决定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装备。以高端生物反应器为例,其“高端化”体现在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各个细节之中,该系统集成了诸如数字化设计、CFD仿真模拟、PAT技术、QbD设计理念和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每一项都需以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和精密仪器作为支撑。“换句话说,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生产力,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比如,在细胞株、菌株无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不同的装备最大可造成20%-50%的产量差异。”滕博士解释道,“我们专注于高端的产品,如今,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使用这些高端产品,其中多为行业龙头和先进制造企业。”在滕博士介绍完高端装备的概念后,我们也走进了沃美生物工业反应器研究和测试车间。在看到了经历三次技术和软件迭代的生物反应器系列产品后,这台完全自主研发的1.5万升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DOE-BS15000L)便映入眼帘。这套1.5万升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总共有三层,所有核心元器件均为进口。在问及为何不选用国产配件时,滕博士表示:“该设备主要用于人用抗体药物的生产,国内用户在配件选型阶段优先考虑具有成熟法规认证和良好使用记录的国外供应商。对于高端反应器的配件来说,国产配件在合规性、稳定性和关键性能方面尚不及进口配件,这也导致了我们在进行国产替代的时候,只能先努力做到整机的国产替代,而对于配件的国产替代来说,仍需要后续和众多国产配件商的共同努力。”DOE系列15000L不锈钢细胞生物反应器系统(DOE-BS15000L)工业反应器研究和测试车间布局也充分考虑实际GMP生产时的要求,进行了合理化设计,管廊与主体设备分区布置,充分考虑操作和维护保养便捷性。设置有操作和检修专用通道,可以方便的对每个配件和每一层管道进行检修。所有这些设备都是全自动控制,且具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同时,整个反应器配备了也配置了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物反应器重点实验室研发的拉曼在线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可实现包括氨、糖、氨基酸、抗体质量属性等二十几种物质的实时在线检测。滕博士说,这套用反应器的设计、自控水平和PAT解决方案代表当前国内生物反应器的最高水平。DOE-BS15000L的背面管道分布图在另一间测试实验室内,35L多联平行细胞生物反应器(图A和图B)和第四代500 ml高通量平行智能生物反应器(图C)在实验台上一字排开,“我身边的这款仪器,就是我们最新研制的多联高通量平行智能生物反应器(WT-IM500),它主要用于高通量工艺开发,,通过自主开发的XBIO上位机软件,可以实现一台控制器同时操控4-64台平行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滕博士为我们介绍道。同时,他认为多联高通量平行智能生物反应器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罐体的合理性设计、制造加工精度和平行性、智能传感器、稳定的自控系统和功能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工艺分析软件。“总体来说,多联平行生物反应器的技术方面国内外已无明显差异,并且从最终使用效果来看差别也不大。而在售后服务方面,进口品牌做的远不如国内品牌,这也是促使用户从进口品牌转向国产品牌的主要原因之一。”图A:DOE-B35 多联平行细胞生物反应器;图B:多联平行生物反应器产品线图C:WT-IM500 500ml高通量平行智能生物反应器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技术背景稳扎稳打15载沃美生物最早成立于2010年,成立初始便与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立合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在形成了围绕生物医药(动保和人用)、合成生物学上游关键技术服务和相关产品的业务范围,其中细胞培养基和生物反应器是公司的两大主要产品线。在企业发展历程墙边,滕博士与我们回顾了沃美生物的发展史。公司成立初期,沃美生物在上海以技术服务和细胞培养基起家。得益于扎实的技术基础,沃美生物培养基的业务发展很快,2012年便在苏州建立了生产基地。2016年,沃美生物成立了生物反应器事业部,主要开发各种高端生物反应器,2021年,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装备制造能力,沃美生物联合珐成制药系统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珐成浩鑫”)共同成立了一家专注于高端生物反应器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合资公司——沃钛思(南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钛思”),并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联合成立了华东理工大学&沃钛思智能制造和过程控制联合技术创新转移中心(创新中心),“通过该中心,可以将最前沿的生物反应器一系列先进关键技术及前沿成果实现快速产业化转移。本次15000升的研发过程也得到了创新中心的强力支持。”滕博士自豪地说。滕小锘介绍沃美生物发展历程2024年如此复杂的环境,沃美生物生物反应器板块仍实现了稳健的发展。仅7月份新签1600万订单,其中海外订单超过一半。“得益于国家对于海外市场的支持,加之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需求旺盛,加快了我们产品走出国门的步伐。”滕博士说。公司15年来一直深植技术研发和创新、稳扎稳打。如今,沃美生物的研发总面积将近一万平米,以上海研发中心为主,并在苏州姑苏区和武汉设有研发中心,制造则在张家港工厂。此外,珐成浩鑫的海宁与广州工厂则承担反应器的主要生产制造业务,滕博士说:“当前,我们的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与国内其他同类型企业相比处于前列。”高端生物反应器领域国内外仍有差距据滕博士介绍,在高端生物反应器领域,国内外的技术差距虽然小,但仍存在。这些技术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型高通量智能生物反应器。该类型仪器对于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以及药物、培养基的开发至关重要,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可以在这个方面真正实现高通量和智能化,尤其是在工艺层面的高通量和智能化。第二,超大规模生物反应器。虽然我国目前可以做到生物反应器的大型化,但在高端生物反应器的超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方面还缺少成功案例。当前,我国对于万升的细胞生物反应器基本依赖于进口厂商,或者进口技术国内制造。第三,核心元器件和传感器。在自控的仪器仪表、阀门、核心的过程监测传感器等配件方面,尚不能实现完全国产化。部分领域已出现国产化替代产品,但在高端生物医药领域的推广应用还比较匮乏。第四,基于工艺出发的理性设计与放大技术。如今,大多数反应器的设计均是在效仿国外,“照葫芦画瓢”,但真正的设计要结合自己的菌株、产品、工艺等特点。在放大过程中,以往靠的是经验,但真正的放大需要依赖于对工艺特性和设备特性的充分理解,流场分析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从方法学上解决问题。合成生物学发展方向:工艺工程装备一体化如今,合成生物学已经成为了沃美生物业绩快速增长的新型业务板块,其主要发展方向是“工艺-工程-装备一体化”。未来五年,沃美生物仍将继续深耕生物技术产业链上游环节,不仅提供工艺开发过程的全流程装备,还将为用户提供工程设计以及合成生物CDMO服务。“虽然今年的合成生物学市场变得更加‘理性’,但整体来说仍然十分乐观。我认为,合成生物学的繁荣不止50年,由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很快,合成生物企业需要将产品快速落地并产生效益才能有未来,否则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离不开我们这种合成生物学的上游企业,希望我们能做好上游繁荣,并通过上游繁荣来支撑下游的发展。”据悉,除了与华东理工大学建立的华东理工大学&沃钛思智能制造和过程控制联合技术创新转移中心以外,沃美生物也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合成生物联合技术创新转移中心,主要侧重于合成生物关键技术研究及科研成果的快速产业化。谈及未来的发展策略,滕博士表示,一方面持续加大自身的研发投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将继续深化与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苏州工学院等高等学府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最终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此外,沃美生物还在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在生物医药、合成生物、生物制造等领域的布局,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战略发展中。沃美生物总经理滕小锘博士
  • 超大推力发动机检测有困难怎么办?IPLEX NX内窥镜来帮忙
    在民用航空维修领域, 维修单位经常抱怨常规工业内窥镜检测超大推力发动机诸如GE90、GEnx-1B、RB211-TRENT700、RB211-TRENT-XWB 、PW4000等型号时,及其容易存在看不清、亮度不足、视角小的问题。如何应对难以观测的痛点?采用更多的分区,这是检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实际操作中,局部、特殊的区域采取密集分区检测是合理、有效的,但如果整个压气机的叶片都按这种方式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容易在巨大的任务量下发生因视觉、身体疲劳等因素造成工作疏漏而影响检测质量。利用直视远焦光学适配器的大视角、远焦距、亮度高等特点。就是将检测探头深入到转子与静子叶片之间的狭窄通道内检测,也是常用的技术手段。这种操作在安全风险上妥协于检测效果,需要检测人员拥有较高的操作技能以稳定内窥镜检测设备的插入管。其中安全风险在于:操作上稍有不慎,内窥镜的插入管就会被转动中的叶片夹伤或者直接将前端的光学适配器切断在发动机内部,造成紧急状况。在技术手段较为局限、或者无法满足检测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从硬件方面考虑解决。即选用高亮度、大视野、远焦距的高清工业内窥镜。先进技术缔造优质检测方案奥林巴斯IPLEX NX系列激光3D矩阵测量工业内窥镜是一款针对大空间检测应用而研发的旗舰工业内窥镜产品。其采用新型的高强度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可以将激光光源照射到常规工业内窥镜无法到达的远端,其特有的120°大广角的直视、侧视光学适配器,均可实现更少的分区。减少缺陷的漏检,而且可以提升了工作效率。对于超大推力航空发动机涉及燃烧室、涡轮导向叶片、涡轮叶片等常规内窥镜看不清的区域。奥林巴斯NX激光3D矩阵测量工业内窥镜可以用直视/侧视远焦适配器对此类部件进行超远距离的检测,获得高清画质。奥林巴斯NX采用激光3D矩阵扫描技术,是目前主流工业内窥镜领域中可以在日光环境下进行高精度3D测量的视频内窥镜。重要的是,使用前无需过多专业培训,拍照时也无需刻意保持静止状态,非常适合于民航维修领域广泛的检测人员使用。奥林巴斯IPLEX NX系列工业内窥镜面对超大推力航空发动机所带来的检测难题,应优先配置检测能力较好、操作便利、维护简单的工业内窥镜,才能充分发挥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奥林巴斯IPLEX NX旗舰3D工业内窥镜以其高清晰、高亮度、大视角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可较好满足民航维修领域检测任务。
  • 科学仪器史上超大规模收购案迈过了最大坎儿
    Sigma-Aldrich周一表示,欧盟委员会已经有条件批准德国默克与其价值170亿美元的合并计划,同时,Sigma-Aldrich公司也已获得中国商务部的合并批准。可以说,这项科学仪器史上的超大规模交易迈过了最大的一个坎儿。   据悉,这项大规模交易在日本当局已获批准,并在美国、俄罗斯、塞尔维亚、乌克兰、南非等地获得反垄断审批。但该交易仍需要获取巴西、以色列和韩国反垄断机构的批准。目前德国默克与Sigma-Aldrich仍在朝着2015年中期的交易截止日期努力。   今年5月,欧盟委员会表达了其对这项史上最大规模收购交易的一定程度的担忧,对此,德国默克5月22日提出了让步条件。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到:&ldquo 这个决定是有条件的,一定会是对Sigma-Aldrich公司资产,包括其在德国的制造资产、某个品牌的授权和销售团队的剥离。&rdquo   而现在欧盟给出的条件是,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业务,双方需同意出售Sigma-Aldrich在欧洲经济区的部分溶剂和无机物化学品业务,包括Fluka品牌旗下所有溶剂和无机物的全球销售权。 翻译:刘玉兰
  • 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打破两项纪录
    作者:吴长锋 来源:科技日报3月26日,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单磊教授、王绍良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用国产极低温稀释制冷机”项目,顺利通过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认为,研制的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满足量子计算需求,连续稳定运行的最低温度为8.5mK,项目创造了已公开报道的连续运行最低温度和制冷量两项国内纪录。安徽大学供图“量子计算用国产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是一种能够提供接近绝对零度低温环境的高端科研仪器,是现代量子科学研究与量子技术发展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由领域内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工作汇报,审阅了技术报告和相关技术资料,考察了实验现场,查看了系统运行状况;经质询、答疑和讨论,一致认为:针对无液氦、极低温、大冷量、大空间、高稳定性等量子计算需求,单磊教授、王绍良研究员团队成功研制出无液氦型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连续循环运行最低温度达到8.5mK。相关成果增强了我国相关基础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解决了大摩尔流量条件下极低温流体热交换效率低的技术难题,研发出具有超大比表面积的极低温高效换热部件,同时实现了相关核心部件的完全自主研发,扭转核心技术“卡脖子”的被动局面。据悉,去年12月31日,这台机器已经获得在100毫K具有435微瓦和120毫K具有671微瓦的制冷量,达到国际主流产品的水平,满足量子计算的温度和冷量需求。
  • 高效“替代” 梅特勒-托利多携两款新产品惊艳亮相analytica China 2016
    仪器信息网讯日前,第八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6)召开同期,梅特勒-托利多携实验室仪器五大产品线惊艳亮相并先后举办了两次新品发布会,推出了全球首款全自动滑动熔点测量仪MP80和BenchSmart 96 半自动移液工作站两款新产品。梅特勒-托利多高级产品经理殷钰(左)和高级产品专员刘梅(右)为新产品揭幕全自动滑动熔点测量仪MP80 发布会上,梅特勒-托利多高级产品专员刘梅对全新问世的熔点仪MP80进行了介绍。据介绍,MP80是目前全球唯一可实现在一台仪器上自动测量熔点、滑动熔点,沸点和浊点这四个检测项目的产品。同时,测量台的3+2模式,使其可以同时测定3个样品的熔点/熔程,2个样品的沸点、浊点或滑动熔点,使测量过程既准确、高效,又完全符合药典要求。 根据来自不同国家的多家企业参与Beta Test的反馈,MP80操作非常简单、自观和人性化,而且体积小巧,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非常好。此外,实时视频记录和回放,自动检查、自动压力检测和补偿的功能在防止实验错误和安全合规方面获得了参与用户的一致好评。瑞宁全球市场总监Murrary(左)和瑞宁中国市场经理马兴刚为新产品揭幕BenchSmart 96半自动移液工作站 发布会上,梅特勒-托利多集团旗下的瑞宁技术支持周星莉对新发布的Bench Smart 96半自动移液工作站进行了介绍。BenchSmart 96是一款带有三个可互换移液端的半自动96/384孔移液器,集自动移液的精准可靠与手动移液的灵活便捷于一体,量程在0.5μ L与1000μ L之间:0.5-20μ L的移液端为小体积移液提供绝佳的准确性和重复性,5-200μ L的移液端将会成为实验室的移液主力,100-1000μ L的移液端为复杂移液提供更大的一次性吸液量。 BenchSmart96充分保证了移液的精准性,所有移液端均采用LTS专利密封技术,确保96通道间的一致性。配套的LTS吸头,每个批次都附带检测报告,确保移液过程中无RNA酶、DNA酶、ATP和热源等生物性污染。 Bench Smart 96内置多种移液模块,从基本移液到高级模块,如连续分配、稀释何反向移液。高级模块内的选项可进行固定量程、序列量程、混合、吹液等设置,并可将设置组合预存为定制的移液程序。并且实验通量大大增加,96通道移液仅需6秒,384通道移液轻松4步分解。 另外,Bench Smart 96超大的平板式触摸操作屏和配合直观的图形互动界面,使实验室的任何人都可以控制操作。人性化的4位操作平台设计,降低或消除了频繁更换样品板和储液槽的必要,同时降低由频繁操作带来的出错风险。梅特勒-托利多展台
  • Memmert 超大尺寸 1060L 烘箱全面上市!
    尺寸不是问题!全能型通用烘箱最新超大尺寸 1060L 全面上市! UF1060 及 UF1060Plus 涵盖多种应用,温度高于+50℃时应用效果甚为理想,性能无妥协!将最高精度、安全与最佳操作舒适度相结合的完美烘箱。大尺寸 1060L 烘箱全面上市,满足您对空间的需求!UF1060及UF1060Plus均为现货供应! 期待您的垂询! UF通用烘箱,SingleDISPLAY .UFplus通用烘箱,TwinDISPLAY.通用烘箱烘箱中的全能型产品,涵盖多种应用,温度高于+50℃时应用效果甚为理想。可选择自然或强制对流,性能无妥协!工业、科研院所找到一种将最高精度、安全与最佳操作舒适度相结合的完美烘箱。在节约能源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风扇速度可设定和编辑空气交换率和风门位置可在ControlCOCKPIT中进行电子控制。通风口的大小可以保证空气交换率及烘干时间。各类应用中不仅仅建议,甚至强制要求对通风进行控制。在对粉末、沙石或谷物进行烘干时,减少通风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空气对流。在其他应用中,例如电线或电缆的测试,则需要确定的空气交换率。UFplus设备的特点在于,可通过使用AtmoCONTROL软件进行温度的编辑和空气交换率的设定。新鲜空气的预热由于输入的新鲜空气引起的温度偏差会影响测试样品的特性或者延长样品烘干时间,因此,对于MEMMERT通用烘箱,新鲜空气先被供给到预热室中预热,然后引入箱体内。温度范围℃高于环境温度10K(UF/UFplus)~+300设置温度范围℃20~300设置精度K≤99.9℃:0.1/≥100℃:0.5“至尊品质,追求卓越,永不妥协!”欢迎到我们公司网站了解更多信息 www.memmert.com
  • 国际领先!这座超大型实验仪器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简称JF-22超高速风洞)结题验收会议举行。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评价该风洞在有效实验时间、总温、总压和喷管流场尺寸等综合性能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图片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于2018年正式启动,研制周期为5年。项目负责人姜宗林提出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轰驱动方法,把“不能用”的爆轰波头变为“可用”和“好用”,带领团队构建了超高速激波风洞技术体系,成功研制出JF-22超高速风洞。该风洞是高超声速和超高速领域的一座超大型实验仪器,总长167m,喷管出口2.5m,实验舱直径4m,实验气流速度范围3—10km/s,能够揭示由分子解离主导的复杂介质超高速流动规律,可有力支撑我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和超高速飞行器研发,对于推动气动学科发展、提升我国宇航高技术研发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风洞是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以验证和发展有关理论,并直接为各种飞行器的研制提供服务,通过风洞实验来确定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和评估其气动性能。现代飞行器的设计对风洞的依赖性很大。超高速风洞对于研制超高速飞行器意义重大。我国这支激波风洞的攻关队伍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钱学森和郭永怀的战略部署下,中科院力学所组建起我国第一支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科研攻关队。紧握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科研人员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取得突破。2012年,总长265m的JF-12复现风洞研制成功,可复现5—9倍声速的飞行条件。它为我国航空航天重大任务研制提供了关键支撑。如今,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通过验收。JF-22超高速风洞与JF-12复现风洞共同构成唯一覆盖临近空间飞行器全部飞行走廊的地面实验平台。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