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地下水温盐深记录仪

仪器信息网地下水温盐深记录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地下水温盐深记录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地下水温盐深记录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地下水温盐深记录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地下水温盐深记录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地下水温盐深记录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地下水温盐深记录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地下水温盐深记录仪相关的论坛

  • 地下水监测获20亿资金支持

    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污染。近几年地下水污染严重,水质出现严重超标,为改善水质,我国拟花20亿建“地下水监测工程”,各地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治。下面中国化工仪器网就盘点一下各地地下水监测采取的措施。    我国拟花20亿建“地下水监测工程”    环保部已于近日受理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环评报告。根据该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告简本),工程总投资20多亿元,由水利部水文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负责建设,控制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以形成布局较为科学合理的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网。    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长期缺乏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造成了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泉水干涸、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我国地下水污染情况也日益突出。《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中,近六成地下水质较差或极差。环保部介绍,地下水主要超标指标为铁、锰、氟化物、“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重(类)金属超标现象。    报告简本介绍,该工程项目建设范围为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包括全国七大流域及16个重点监测区。

  • 【世界环境日】地下水的检测指标有哪些

    地下水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指标的测量,以确保准确评估地下水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下水检测指标:1. 物理性质: - 水位:地下水的水位是监测其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 - 颜色:水色变化可以指示水中悬浮物的多少和水质的清澈程度。 - 气味和味道:异常的气味和味道可能表明水中有污染物。 - 温度:地下水温度可以反映其来源和流动路径。2. 化学性质: - 溶解氧(DO):溶解氧的水平指示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状态和生物活动。 - 生物需氧量(BOD):衡量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 化学需氧量(COD):表示水体中还原性物质的总量,用于评估有机污染程度。 - 总氮(TN)和总磷(TP):这两者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指标。 - 硬度:水中钙和镁离子的含量,影响水的口感和工业用途。 - 酸碱度(pH):反映水的酸碱性,影响生物活动和水质。3. 微生物指标: - 总数:水中的总细菌、总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数量。 - 病原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等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4. 有机污染物: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常见于工业排放。 -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s):如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等。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如DDT、有机氯农药等。5. 重金属: - 铅(Pb)、汞(Hg)、镉(Cd)、铬(Cr)、砷(As)等,这些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6. 放射性污染物: - 铀(U)、钍(Th)、镭(Ra)、放射性尘埃等。7. 特殊指标: -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农业生产中氮肥的使用可能导致这些物质的积累。 - 氯化物:可能来源于工业排放或地下水中的天然含量。地下水检测还需要考虑地区特性和具体污染情况,可能需要添加其他相关指标。检测方法包括实验室分析和个人剂量计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地下水建井材料介绍

    地下水建井材料介绍

    贴砾滤水管环保CEO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2/201702041417_01_3178946_3.png应用概述环保CEO贴砾滤水管是一种新型的地下水水井过滤器,具有透水性能好,滤砂可靠,能够降低建井成本,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生活供水井及其它形式的取水工程。功能特点环保CEO提高钻进效率; 减少洗井时间;改善成井质量; 降低水井使用过程中涌砂和出滤料的危险; 简化成井工序。 技术指标环保CEO单根长度:1~2m衬管规格:50~800mm贴砾层厚度:20~30mm贴砾层孔隙率:25%~30% PVC-U井管环保CEO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2/201702041418_01_3178946_3.png应用概述环保CEO主要功能:PVC-U井管(井壁管、滤水管和沉淀管)是目前地下水水井最理想的成井管材,可广泛应用于供水管井和地下水监测井。用途:可广泛应用于井深小于500m、水温不大于50℃的供水管井和地下水监测井。功能特点环保CEO2 抗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可在50年以上;2 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方便;2 价格便宜,建井成本低 。技术指标环保CEO2 规格:50mm~630mm2 定尺长度:3m~6m2 滤水管孔隙率:10%~15%新型止水粘土球环保CEO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2/201702041418_03_3178946_3.png 应用概述环保CEO新型止水粘土球是以膨润土为原料,经机械压制而成。可满足小环状间隙、监测井高精度止水要求。功能特点环保CEO2 杏核状、粒径15mm左右;2 水化膨胀比大于200%;2 水化膨胀时间大于2小时;2 以膨润土为原材料,无添加剂,不影响地下水水质。连续多通道管环保CEO应用概述环保CEO连续多通道管是一种连续挤出的具有7个较大通道直径的高密度聚乙烯管。经分层填砾、分层止水成井能实现一孔最多7层采样与监测。目前,开发了Φ70和Φ105两种大直径连续多通道管及成井配套器具。功能特点环保CEO 通道通径大:Φ70管通道通径为21mm、Φ105管通道通径为31.5mm(国外CMT管为12mm), 可满足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安装要求;成井深度大:Φ70管最大成井深度150m、Φ105管最大成井深90m(国外CMT管最大成井深90m)。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2/201702041418_02_3178946_3.png

  • 地下水 耗氧量还是高锰酸盐指数

    我想问一下高锰酸盐指数是用11892-1989这个方法做的,根据新出的2017年新出的地下水质量标准,里面是叫耗氧量的,那在检测地下水的时候是以耗氧量写还是高锰酸盐指数名称填写的?如果扩出的能力表中填的名称是高锰酸盐指数,那能用来做地下水吗?

  • 地下水问题

    麻烦问一下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的原因是什呢?它和亚硝酸盐在数值上有没有啥比例关系?

  • 【求助】地下水中砷的检测

    询问:本人想检测地下水中砷含量的测定,但是条件有限。请问哪个单位和机构代为检测,最好物美价廉哦![em0901]

  • 国家地下水监测分析招标将花落谁家?

    [color=#444444]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color][color=#444444]招标编号:GXTC-1550026)[/color][color=#444444]已由国家批准建设,建设资金已落实,具备招标条件。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水利部水文局(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委托,对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成井水质检测分析(一~六标段)进行国内公开招标。[/color][color=#444444][color=#444444]工作内容与时间要求如下:[/color][color=#444444]  (1)收集基础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监测井所在地区经济社会、水资源开发利用、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基本情况。本项工作内容应在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完成。[/color][color=#444444]  (2)投标人在合同签订后15天内提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成井水质检测分析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经招标人组织专家审查后实施。[/color][color=#444444]  (3)水质取样应在成井抽水试验结束后2小时内完成,同时应以数码照片和视频形式对取样操作过程进行现场记录。样品采集、保存运输、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严格遵循《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分析方法选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或者水利行业标准分析方法。检测指标共26项,包括《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基本20项: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挥发性酚类、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以N计)、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镉、铬(六价)、铅、总大肠菌群,以及钾、钠、钙、镁、碳酸根、碳酸氢根等6项天然水化学指标。单井采样结束10天内完成检测分析工作并向招标人提交检测结果电子表和取样操作记录。[/color][color=#444444]  (4)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监测井建设单一合同的全部监测井成井后30天内,向甲方提交单一合同全部监测井的检测报告纸质版(带有CMA标志的总检测报告,一式两份,内容应符合《水利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水环境监测规范》要求)。在本招标标段涉及的所有监测井成井后30天内,向招标人提交《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 成井水质检测分析报告》。[/color][color=#444444]  (5)按照招标人要求完成重点水质监测井(详见技术条款:各标段站网分布数量统计表。重点水质监测井具体信息在双方签订合同时由招标人提供)样品同步采集、现场处理并寄送至北京大学等工作。[/color][/color][color=#444444][color=#444444][color=#444444] 2015[/color][color=#444444]年[/color][color=#444444]9[/color][color=#444444]月[/color][color=#444444]29[/color][color=#444444]日上午[/color][color=#444444]9[/color][color=#444444]时[/color][color=#444444]30[/color][color=#444444]分整[/color][color=#444444]将在[/color][color=#444444]北京[/color][color=#444444]开标,这个项目是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尝试,[b]猜猜看,届时将花落谁家?猜中有奖哦![/b][/color][/color][/color]

  • 新旧地下水环评导则“环境现状监测”对比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有关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的变化2016年1月7日,环保部发布2016年第1号公告,公布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替代HJ 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这是该标准的第一次修订,现将该标准涉及“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章节主要变化总结如下:HJ 610-2016HJ 610-20118.3.8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8.3.4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8.3.3.18.3.4.18.3.3.2(新增条款)8.3.4.2(被删除)8.3.3.3 现状监测点的布设原则8.3.4.3 现状监测点的布设原则8.3.3.3 a)监测点布设删除“主要现状环境水文问题”的地点;对于“当现有监测点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深度要求”的情况,由原来的“Ⅰ类和Ⅲ类改、扩建项目”扩大到所有项目。8.3.4.3 a)8.3.3.3 b)删除“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隔水底板,承压水监测井中的目的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止水良好。 ” 8.3.4.3 b) 8.3.3.3 c)8.3.4.3 c)8.3.3.3 d)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1)新增内容;2)“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7个点/层”中含水层改为潜水含水层;删除“评价区面积大于100 km2时……”的相关要求;新增“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3-5 个。”3)“二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5个点/层”中含水层改为潜水含水层;删除“评价区面积大于100 km2时……”的相关要求;新增“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2-4个。”4)“三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3个点/层”中含水层改为潜水含水层;新增“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1-2个。”;“项目场地及下游影响区水质监测点”改为不得少于1个(原来为不得少于2个)。8.3.4.3 d)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1)2)3)8.3.3.3 e)(新增条款) 8.3.3.3 f)(新增条款) 8.3.3.4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取样要求8.3.4.4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点取样深度的确定8.3.3.4 a)将原有的“定深水质取样”改为“样应根据特征因子在地下水中的迁移特性选取适当的取样方法。”,且不限于Ⅰ类和Ⅲ类项目。8.3.4.4 a)1)(被删除)2)(被删除)8.3.3.4 b)“评价级别为二级、三级的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和所有评价级别的Ⅱ类建设项目,只取一个水质样品”改为“一般情况下,只取一个水质样品”。8.3.4.4 b)8.3.3.4 c)(新增条款) 8.3.3.5 明确了监测因子,将监测因子分为基本因子和特征因子,确定了pH等21项基本因子。8.3.4.58.3.3.6 将水位和水质监测频率分开描述8.3.4.6 8.3.3.6 a)1)将“至少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改为“若掌握近3 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评价期内至少开展一期地下水水位监测”,并根据“分布区、评价等级”对监测频率进行详细规定,详见“表4”。2)将原规定改为“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 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评价期可不再开展现状地下水位监测;若无上述资料,依据表4 开展水位监测。”3)修改同第“2)”条。8.3.3.6 b)将于原“8.3.4.6 a)、b)、c)”对水质监测频率的规定移到本条,并修改为“基本水质因子的水质监测频率应参照表4,若掌握近3 年至少一期水质监测数据,基本水质因子可在评价期补充开展一期现状监测;特征因子在评价期内需至少开展一期现状值监测。”8.3.3.6 c)(新增条款)8.3.4.6 a)8.3.4.6 b)8.3.4.6 b)8.3.3.7地下水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8.3.4.7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8.3.3.7 a)8.3.4.7 a)8.3.3.7 b)8.3.4.7 b)8.3.3.7 c)现场测定的项目增加一个“Eh(氧化还原电位)”。8.3.4.7 c)原文地址:新旧地下水环评导则“环境现状监测”对比

  • 地下水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氮

    一直不明白资质证书上面的指标是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氮)GB7493,亚硝酸盐氮,5750,那我们到底客户委托是亚硝酸盐,我们写记录的时候是不是不能用亚硝酸盐氮的直接代替呢?然后地下水的评价标准并没有具体规定是用水质的方法还是生活饮用水的方法,

  • 地下水水位监测

    请问地下水水位检测要什么仪器啊,我搜了一下发现网上所谓的水位仪其实是测量的地下水埋深,也就是地面到水面的距离,水位是不是还要考虑绝对高程?什么样的仪器能测这个呢?全站仪?这也太复杂了吧

  • 【分享】地下水采样前准备的一般规定

    1 确定采样负责人 采样负责人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采样负责人应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并了解采样监测井周围的情况,熟悉地下水采样方法、采样容器的洗涤和样品保存技术。当有现场监测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监测技术。 2 制定采样计划 采样计划应包括:采样目的、监测井位、监测项目、采样数量、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及分工、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需要现场监测的项目、安全保证等。 3 采样器材与现场监测仪器的准备 采样器材主要是指采样器和水样容器。 (1) 采样器 地下水水质采样器分为自动式和人工式两类,自动式用电动泵进行采样,人工式可分活塞式与隔膜式,可按要求选用。 地下水水质采样器应能在监测井中准确定位,并能取到足够量的代表性水样。 采样器的材质和结构应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 (2) 水样容器的选择及清洗 水样容器的选择原则 A.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 B.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 C.容器不应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 D.能严密封口,且易于开启; E.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 水样容器选择、洗涤方法和水样保存方法见附录A。表中所列洗涤方法指对在用容器的一般洗涤方法。如新启用容器,则应作更充分的清洗,水样容器应做到定点、定项。 (3) 现场监测仪器 对水位、水量、水温、PH值、电导率、浑浊度、色、臭和味等现场监测项目,应在实验室内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安全运输到现场,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性能正常。

  • 南方科技大学郑春苗:全球地下水加速枯竭,我国地下水何时会枯竭?

    嘉宾简介:  郑春苗,现任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讲席教授、创校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曾任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创院院长、校长办公会成员 (国际事务),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水科学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质科学系乔治林达尔冠名讲席教授,国际水文科协(IAHS)国际地下水委员会主席。研究涉及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技术、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以及新污染物生态环境健康风险等。  划重点:  1.地下水是人类未来的生存之本,人类可以利用的液态淡水99%来自地下水。  2.地下水资源枯竭将会带来生存危机、粮食危机、生态退化、海水倒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后果。  3.总体来说我国水资源使用量已接近最大值了,如果水资源需求持续扩大,到2030-2040年,中国可能真的没有更多的水可用了。  4.地下水过量开采之后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数年到几十年不等,甚至需要万年以上。  5.地下水储存量消耗超出降雨补给、不合理的开采方式、以及环境破坏等原因都会导致水资源枯竭。[align=right]  出品|搜狐科技[/align][align=right]  作者|周锦童[/align]  地下水是人类未来的生存之本,因为人类可以利用的水是液态淡水,而99%的液态淡水就是地下水。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地下水正在快速枯竭,最近几十年速度加快,在某些地方,地下水甚至以每年超半米的速度下降,其中包括中美印等地。  地下水枯竭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什么原因会导致地下水枯竭?按照这个速度,我国地下水究竟何时会枯竭?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对话了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郑春苗。  对此,他表示:“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最大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8000-9000亿m3,但2022年我国用水总量大约为6000亿m3。据预测,到2030-2040年,我国用水总量将接近极限,那时我们可能就真的没有额外的水可用了。”  而地下水资源枯竭将会带来非常多的严重后果。“比如生存危机和冲突、粮食危机、生态退化、海水倒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都会接踵而至。”郑春苗如是说。  虽然地下水可再生,但含水层枯竭想要恢复需要非常久的时间,郑春苗表示,由于地下水补给速度较慢,恢复时间可能要数年到几十年不等,甚至像缺水的华北平原,抽空的深部含水层要上万年甚至更久才能恢复。  谈及目前我国地下水面临的问题时,郑春苗表示:“我国地下水目前面临着许多危机和挑战,比如地下水的超采、地下水水质污染、生态破坏、城市和农村缺水等。”  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网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实施喷灌、滴灌等农业灌溉节水措施,通过雨水收集、洪水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加强水污染治理,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水资源危机,制定应急预案等。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整理编辑)  [b]搜狐科技:您觉得地下水枯竭会给人类带来哪些比较严重的后果呢?[/b]  郑春苗:首先会给人类生存造成危机和冲突,我们要知道全球有5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干旱半干旱地区比例更大,像中国华北很多地方达到70%或更多。地下水一旦枯竭,会对这部分人的生存造成直接威胁,并可能导致对有限水资源的竞争和对水资源获取的潜在冲突。  其次会造成粮食危机,全球70%的粮食生产需要依赖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地下水一旦枯竭,将影响农业生产力,导致食物短缺。此外,全球淡水用水量1/3来自地下水,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可能引发水资源短缺,人们不得不抽取更深层的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进一步枯竭。  此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地面沉降,破坏建筑物、道路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北京就存在这个问题,虽然毫米、厘米级别我们感受不到,但根据中国地调局数据,华北平原最严重的地面沉降累计3-4米之多。中国西安等一些地方还有地裂缝等现象。当然还可能导致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湿地和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b]搜狐科技:按照目前枯竭速度来说,您觉得这个地下水哪一年会彻底枯竭?[/b]  郑春苗:据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地下水总储量大概有52万亿立方米,但由于埋藏深度和地理位置等原因许多地下水资源都很难开采,而且空间分布极其不均匀。根据中国2022年水资源公报显示,当年地下水开采量大约为830亿立方米。这表明近几年国家为避免地下水枯竭而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使得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例在逐年下降。  如果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研究表明我国最大可利用水资源量大约8000-9000亿m3,但截至2022年我国用水总量大约6000亿m3。据预测到2030-2040年,我国总用水量将接近最大可利用水资源量了。  我们真的要小心,到2030-2040年,那时中国可能真的没有更多的水资源可用了,而且可利用总量里还要考虑水污染的问题,所以说中国的水问题还是非常严峻的,我们必须要考虑各种各样的措施和办法。  [b]搜狐科技:地下水是可再生的,含水层枯竭多久可以恢复?[/b]  郑春苗:虽然地下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补给速度往往较慢,恢复时间可能需要数年到几十年不等,甚至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比如华北平原深部地下水年龄有达到几万年的。  开采几万年的地下水其实就和采矿类似了,这些地下水开采之后需要很长时间恢复,具体的恢复时间因地区而异,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地下水补给情况以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 [b] 搜狐科技:您觉得有哪些原因会造成地下水枯竭呢?[/b]  郑春苗: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是地下水资源储存量的消耗,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区域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比如华北平原,本身就处在我国降雨补给较少、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北方,同时该地区又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长时间的地下水超采,引发了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减少。  外在因素包括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开采层位以及开采时间过分集中等。此外,生态环境破坏也是导致地下水枯竭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山林植被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地下爆破钻凿工程等都可能造成地下水源的断流,导致地下水枯竭。  [b]搜狐科技:目前地下水快速枯竭,您觉得这一趋势是否有办法可逆呢?[/b]  郑春苗:地下水枯竭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在采取适当的管理和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快速枯竭的趋势是可逆的。  我们可以合理管理和规划地下水资源。例如,可以设定合理的开采限额、建立水权制度、制定地下水保护区,从用水总量上进行管理 可以提升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节约,从用水需求侧进行管理 也可以发展和利用雨水、中水等多元化的水资源,增加水资源供应量,从用水供给侧进行管理。 [b] 搜狐科技:您觉得目前我国地下水面临哪些危机和挑战?是否有防治手段?[/b]  郑春苗:我国地下水目前面临着许多危机和挑战,比如地下水的超采、地下水质污染、生态破坏、城市和农村缺水等诸多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进行监测,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提升用水效率,加强污染治理,通过雨水收集、洪水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增加地下水补给量,通过海水淡化、废水利用等手段扩大水源,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制定应急预案等。  [b]搜狐科技:生活中由于地下水看不见,往往会被我们忽视,从个人角度来讲,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b]  郑春苗:我觉得作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养成节水习惯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我国北方,饮用水源就是广泛采用地下水,节约用水才能减小地下水开采量,使地下水资源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平衡状态。  其次也要尽量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比如像废旧电池之类的废弃物会释放污染物会并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资源。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参与地下水保护的宣传活动和志愿服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加强水污染监督、劝阻水资源浪费行为,共同保护地下水资源。  我觉得人们应该对地下水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地下水是人类未来的生存之本,地下水和地表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地下水的开发与保护要秉承可持续的理念,在污染修复方面要考虑我们国家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达到减污降碳协同。  [b]搜狐科技:您觉得目前我国在地下水研究领域处于怎样的地位?[/b]  郑春苗:这个问题不好定量回答。可以说,欧美发达国家在地下水研究方面应该比中国领先了几十年,他们在80、90年代以来就特别重视地下水研究,在地下水污染和修复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设置各种政府专项基金,调查、监测和防治地下污染。  但我现在可以很高兴地说中国发展很快,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全国地下水监测网,许多高校里有地下水相关的研究团队,我们在不断追赶,但总体来说还没有领先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比如环保材料、新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与管控等方面我们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虽然他们起跑比我们早很多,不过我相信不用太久我们就可以做的很好。[来源:搜狐科技][align=right][/align]

  • 海边抽取的地下水

    水的盐度是小于千分之29,是在海边地下抽水取得的,接近海水。水样是海水还是地下水?测试方法是参考地下水还是海水?盐度达到多少才是海水?

  • 地下水水位计算

    请问一下大家,按照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一般采样监测井水采样的话,知道了井深 埋水深 还有当地的海拔,如何计算此时的地下水水位值呢??附图。是否这样理解???[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292219177121_9168_2328678_3.png[/img]

  • 关于地下水水位的理解

    关于地下水水位的理解有分歧。有人说用海拔减去埋深等于水位。也有说用井深减去埋深是水位,请问老师应该怎么理解?

  • 地下水部门项目的检测标准

    地下水部门项目的检测标准

    看到地下水环境监测规范出来了征求意见稿,表3 地下水检测项目表规定了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现在正在准备申请资质,就想着先把必测项目都申请了。有一些项目不知道该用标准,做过的请告诉我一下检测标准,谢谢。1、这几个项目用哪个标准检测地下水中HCO-、CO2-、NO3-?2、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是用的GB 5750的标准吗?3、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可以用GC直接测吗?没有顶空和吹扫捕集。4、Cl-、SO42-是不是用氟化物和硫酸盐的标准检测呢?[img=,651,36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6/202006171753089647_5631_1470916_3.png!w651x363.jpg[/img]

  • 外媒:中国向地下水污染宣战 部门间数据有出入

    外媒:中国向地下水污染宣战 部门间数据有出入

    参考消息网8月7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环保部2015年6月发布的《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中国近三分之二地下水和三分之一地面水人类不宜直接接触。今年4月,中国水利部报告又称,中国逾80%被测地下水污染严重。这些作为监测样本的井水不宜作为饮用水与生活用水。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5日报道,刚在中国深圳参加了“第九届地下水质量国际会议”的“2016李光耀水资源奖”得主、加拿大著名水文地质学家约翰·谢利称,中国正在经历快速工业化的过程,对于地下水质的监测应该越早越好。这些数据将在几十年后成为划分责任的依据。“数据打架”报道称,谢利对中国南方科技大学主办的这场国际会议的规模感到惊讶。他说,大约有300名学者参加了这次关于中国地下水质量的讨论,其中包括大量中国同行。他认为这说明了中国地下水污染问题受到关注的程度。但 最近两年的中国地下水监控数据却让人感到迷惑。今年4月,中国水利部的报告被众多媒体解读为“中国80%的地下水污染严重”。中国水利部迅速站出来“辟谣”,称报道中说的水是浅层地下水,而如今的地下饮用水水源大多都是深层的。媒体梳理的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水利部、环保部以及国土资源部三方公布的数据不尽相同——前两者的数据称约八成水质达标,国土资源则称,过去五年监测点水质大约六成是差水。报道称,尽管不同部门“数据打架”,但中国政府在向地下水污染“宣战”的行动正在承认这一污染的严重性。中国表示将在2016年年底前取缔那些污染水环境的炼油和造纸等工厂。长期研究中国的水污染与水资源稀缺问题的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教授关大博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城里人每天都看得到空气污染,所以民众在这方面施加了很大压力。不过人们在城里看不到水污染的情形有多糟,所以他们没有同样的感受。”谢利也认为,地下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非常不同。大气污染和以河流污染为代表的地表水污染很容易监测,地下水往往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必须建立相关法律谢利认为,防治地下水污染需要一个综合系统。“保 障清洁用水是一项基本人权。在相关产业领域必须建立(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法律。哪个行业制造了地下水污染,就应该对此付出代价。如果这些污染企业倒闭或者 消失了,这些污染就变成了政府的问题。政府必须建立有力的地下污染监控体系和法律体系,预防污染问题的发生,否则公众就会成为受害者。”他说。“制造污染的公司,如果在污染问题被发现时仍然存在,它们就应该为此付出代价。如果这些公司已经消失或者无法承受相关损失,那政府就必须承担责任。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越早介入越好的原因。”谢利表示。“政 府要让企业行动起来。一旦发现企业制造了污染,就要求他们付费进行清理。每个使用化学品的企业都有义务通过采集样本的方式证明所在地附近的地下水是干净 的。如果地下水受到了污染,企业就需要为此负责。”谢利称,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遏制制造地下水污染的行为。10年、20年后,这些措施 会让后代受益。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071240_603803_2290250_3.jpg常州外国语学校以及马路对面的“化工污染地”。

  • 关于地下水检测类别能否扩项5750标准问题

    如题,公司目前地下水检测大多用的环境标准,但是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许多检测项目标准中没有,5750.8的附录A和附录B比较全,想使用5750标准,问题是一、扩项能否申请检测类别水质/地下水;二、如果不能申请,那我申请生活饮用水及其源水,拿到资质后能不能用5750标准测定地下水。

  • 地下水理化检测

    今天接到一个这样的委托检测,测得是地下水。他给的方案是既要测氯离子和氯化物,也要测硫酸盐和硫酸根。(1)地下水中的无机阴离子氯离子和氯化物、硫酸盐和无机阴离子硫酸根是不是同一个物质?(2)检测方法是不是同一个?如果不同那分别用什么方法呢?

  • 我国地下水污染严重,这该怎么办

    国土资源部下属科研机构耗时6年初步完成了一份调查报告,在他们对华北平原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得出的结果是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已无一类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一到三类地下水仅占22.2%,事实上该份报告中的数据还是有所保留,由于取样有限只能大体上反映出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的趋势,更现实的意义或许是这项研究应该有利于有关部门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家底,尽快制定更为科学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案。而早在2011年环保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就曾联合公布,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这个规划首次对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作出总体部署。

  • 地下水 石油类监测

    使用石油醚萃取,方法是SL93.2-1994 紫外分光石油醚是进口的,透光率合格,吸收波长225nm做空白也没问题但是做了几个地下水的样品出现吸光度负数,得出结果也是负值有部分地下水可能氯离子过高,是沿海城市的地下水为什么会出现负值?

  • 你认为新的《地下水环评 导则》能带给环境修复带来哪些新机遇?——12月加2钻石币

    资料参考:去年1月8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2011版地下水环评导则正式成为历史。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由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2月11日发布,同年6月1日执行,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详细的规范。2011版导则在从源头保护地下水环境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其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导则对部分工业类项目适用性不佳、地下水文地质现状资料欠缺、地下水现状监测困难、地下水预测具有复杂性等。有专家指出,目前光是打井就用掉了地下水环评的大部分经费;有些地下水环评仅仅是在办公室用软件模拟。 《中国环境报》评论称,修订后的导则突出了各行业建设项目的地下水污染特征,优化了评价等级判定、环境影响识别要求及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具体内容,细化了评价技术要求,简化了现状监测的部分内容,强化了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将对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专家库专家、北京博诚立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波洋对新修订的导则评价很高。他认为,新导则首先是回归了“评价建设项目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影响”这个重点,去掉了原导则中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内容。其二是评价等级判定体现了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污染风险大小,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三是简化了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要求。其四是强化并明确了各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防渗技术要求,并增加了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数据信息公开的要求。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地下水室主任刘伟江表示,新导则不仅强调事前地下水污染源准入,注重地下水污染源头控制措施,而且更加强化新建地下水污染源的事中事后监管,要求开展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和信息公开。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魏文侠从环境修复的角度对新导则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目前我国地下水环境领域侧重于搬迁停产工业场地地下水修复,即注重解决场地已产生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然而,由于地下水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难恢复性,这些地下水污染修复项目普遍存在修复难度大、修复费用高等特点。因此,推广防控先行理念,在建设项目运营期间做好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预防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地下水污染问题是更加事半功倍的。该导则的修订和发布,对我国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刘伟江也表示,导则规定的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是对区域尺度地下水监测网的有益补充,是污染源周边地下水监测网的重要组成,可尽早发现该项目或项目周边的地下水污染状况。此外,导则对信息公开的规定将促进相关地下水污染责任单位尽早采取积极措施,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控或修复工作。 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姜永海认为,新导则确实在可操作性上有很大改进,但在落实地下水环境保护,“防”必优先的路线上还有很大空间。 刘伟江指出,新导则的效果还是要看落实。实施难点在于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层位选择、监测指标代表性、信息公开的检查力度等因素,真实且有效的地下水污染源周边信息公开是落实该导则的关键,也是推进新建地下水污染源周边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 中环循(北京)环境技术中心董事总经理龚宇阳非常看好新导则的重要意义和远期影响。他认为新导则反映了环境保护部对地下水污染的高度重视,注定将对规范环境修复行业行为、提高专业能力、推动污染场地修复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有关地下水环境保护要求的协同推进和有效落实,将有望对我国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刘伟江最后这样展望。讨论话题:你认为新导则的发布有何意义?

  • 关于地下水采样的问题。

    去采地下水的时候,偶尔会遇到需要挖井的情况。看到采集地下水的时候,[font=宋体]样品状态描述[/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浑浊、灰色等[/color]。(可能确实会有这种情况),[/font][font=宋体]然后我前段时间看到[font=宋体][font=宋体]生态环境部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常见问题解答》([/font]2020 年第 1 期)明确答复的[/font]“[font=宋体]当采集的地下水样品[/font][font=宋体]浑浊或有肉眼可见颗粒物[/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时,采样单位应在采样现场对水样进行[/font] 0.45 微米滤膜过滤然后对过滤水样加酸处理。[/font]”[/font][font=宋体]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我在164-2004里面没有看到相关要求,有老师知道还有哪些地下水采样标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描述?[/font]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