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稀释凝结核粒子计

仪器信息网高稀释凝结核粒子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高稀释凝结核粒子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高稀释凝结核粒子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高稀释凝结核粒子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高稀释凝结核粒子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高稀释凝结核粒子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高稀释凝结核粒子计相关的解决方案。

高稀释凝结核粒子计相关的资讯

  • 撞击器与气溶胶质谱联用解决雾凝结核的难题
    记者从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获悉,该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毕新慧研究团队在雾滴凝结核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日前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  据悉,该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使用地用逆流虚拟撞击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的联用,实现了对单个活性雾滴颗粒的在线分析,解决了在地面无法直接观测雾凝结核的难题。研究分析了广州市春季典型雾过程中的1305个雾滴残余颗粒,首次发现黑碳颗粒可以作为活性雾滴的重要凝结核,在雾滴残余颗粒数中的占比高达68%。而以往研究认为黑碳颗粒的吸湿性较弱,对于云雾形成的贡献十分有限。  该研究认为,在城市大气中当黑碳颗粒快速老化与二次气溶胶组分形成内混结构后,其吸湿性有可能大幅增强,使得黑碳颗粒能够成为雾滴的重要凝结核。同时,雾滴的形成加快了黑碳颗粒与硝酸盐的内混,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大气中汽车尾气排放的大量氮氧化合物等前体物,其浓度远高于硫酸盐的前体物二氧化硫。  研究结果还表明硫酸盐的形成是黑碳颗粒的主要老化机制。发现有机物和铵根在雾滴残余颗粒中的比重极低,对于雾滴形成的贡献并不显著。雾过程对有机胺形成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体现在雾间隙颗粒上,而并非活性雾滴中。云和雾的形成过程相类似,因此,该研究对于认识气溶胶成云机制以及模型预测其间接气候效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仪器如何进行可凝结颗粒物检测?
    可凝结颗粒物检测 可凝结颗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是指大气中存在的细小颗粒物,其特点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凝结形成更大的颗粒。这些颗粒物通常由气态物质在大气中冷却或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可凝结颗粒物可以包括水蒸气、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物等,其粒径范围从几纳米到几微米不等。这些颗粒物对大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大气中,可凝结颗粒物的形成通常与气溶胶颗粒物(aerosol particulate matter)相关。气溶胶颗粒物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包括可凝结和非可凝结颗粒物。当气溶胶颗粒中的气态物质达到饱和度,并且遇到适宜的条件(例如温度下降),这些气态物质就会凝结成固态或液态的颗粒物。 可凝结颗粒物对大气化学、云和气候形成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它们可以充当云凝结核,促进云的形成和增长。同时,可凝结颗粒物还对大气能见度、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等产生影响。为了评估和监测可凝结颗粒物的影响,科学家们进行大气采样和分析,以了解其组成、来源和潜在影响。这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环境政策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可凝结颗粒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 可凝结颗粒物采样系统需要配合等动力采样控制台使用,CPM采样系统通常位于可过滤采样系统的后端,比如总尘采样系统、颗粒物分级系统等。CPM收集在干燥的撞击器中,在样品收集后立即用氮气(N2)吹扫撞击器内容物,以便从撞击器中除去溶解的二氧化硫(SO2)气体。干燥有机部分和水性部分并称重残余物, 水性和有机部分的总量即为CPM。如果您希望详细了解该设备,可通过仪器信息网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全面的设备信息及解决方案。
  • 手持式尘埃粒子计数器作为洁净“新网红”,不断得宠!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生产环境的要求。只有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洁净,才能生产出健康干净的产品。  尘埃粒子计数器作为一种用于检测洁净环境中单位体积内尘埃粒子数目及其分布的仪器,由显微镜发展而来,经历了显微镜、沉降管、离心沉降仪、沉降仪、颗粒计数器、激光空气粒子计数器、凝结核粒子计数器、多通道多功能粒子计数器等过程,主要由光源,两组透镜,测量腔,光检测器和放大电路五大部分构成。用来测量空气中微粒数量和大小,这个结果可以为空气洁净度的评定依据,如今,该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生产企业洁净室检测;过滤器现场检测、捡漏;可监测生物安全,HVAC系统,计算机室,饮料包装环境,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环境,医院洁净手术室,汽车喷涂环境,微电子、生化制品、食品卫生、精细化工、精密机械等生产和科研部门,是暖通空调和制药企业及其监督管理部门贯彻GMP规范和电子生产企业仪器。   手持式尘埃粒子计数器是采用全半导体激光传感器的手持式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可与PC电脑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可进行远程控制,可直接观测仪器的测试情况,测试数据可通过电脑进行分析处理并可以保存为Excel文件。技术指标均满足计量总局颁布的JJF 1190-2008检定规程的要求,整机功能采用美国微电脑控制处理技术及半导体激光传感器技术及气泵,具有功能多、测量精度高、速度快、便于携带和操作简单等特点。仪器一次采样可同时测得多种粒径的尘埃粒子数。
  • 飞行时间质谱探测到高空冰云内生物粒子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一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挂帅的大气化学研究员小组向被视为的气候变化学的“圣杯”又迈进了一步:在研究过程中,他们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冰云内部的生物粒子。   研究小组由大气化学教授金姆普拉瑟(Kim Prather)的博士生克里普拉特(Kerri Pratt)领导,普拉瑟任职于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以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化学与生物化学系。2007年秋季,研究小组搭乘一架飞机穿过怀俄明州上空的云层,在高速飞行的情况下,提取了水滴和冰晶残余样本。   对冰晶进行的分析显示,它们几乎完全由尘埃或包括细菌、真菌孢子和植物材料在内的生物粒子构成。长久以来科学家便知道,微生物或微生物的某些部分可进入空中并借助空气传播这种方式进行长途旅行。但在直接获得有关其参与云冰形成过程的现场数据方面,这项研究还是第一次。   普拉特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的层状云内冰实验(以下简称ICE-L)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资助。实验结果刊登在5月17日的在线版《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普拉特说:“如果我们了解使云集结的粒子来源及其丰富程度,我们便能确定不同来源对气候的影响。”   当时,研究人员搭乘由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操作的一架装有特殊仪器的C-130飞机飞越怀俄明州上空,并在飞行过程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借助这架飞机,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领导的研究人员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了云中靠空气传播的细菌,探测结果同样刊登在5月17日的在线版《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   靠空气传播的微小粒子——浮质对云形成的影响是有关天气和气候问题中科学家最难理解的部分。在气候变化学领域,很多预测均来源于有关气候现象的电脑模拟,而在通过建模对未来气候进行预测时,浮质对云形成的影响则是科学家眼中最不确定的因素。   国家科学基金会大气学分部的安妮-玛丽娜斯库莫尔特纳(Anne-Marine Schmoltner)表示:“通过从飞机上对云进行实时取样,这些研究人员能够获得有关云中冰粒子细节空前的信息。通过确定单个冰粒子核心的化学成分,他们得出惊人发现——矿物质尘埃和生物粒子在云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浮质包括尘埃、烟灰、海盐以及有机材料,其中一些的传播距离可达到数千英里。浮质形成了云的“骨架”。在这些凝结核周围,大气中的水和冰不断液化和成长,最后形成降水。科学家一直试图了解这一过程,原因很简单:云在冷却空气和影响地区性降水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ICE-L第一次利用飞机部署飞行器浮质飞行时间质谱仪(A-ATOFMS),这个昵称“雪莉”的仪器是最近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制的,研制过程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ICE-L小组将“雪莉”以及一个由科罗拉多州大学研究员保罗德莫特(Paul DeMott)负责的冰库安装在C-130上,而后进行了一系列穿越波状云的飞行。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对云冰晶残余进行了现场测量,结果发现一半由矿物质尘埃构成,大约三分之一含有氮、磷以及碳——构成生物物质的主要元素。   以秒计算的分析速度允许研究人员实时区分水滴与冰核残余之间的差异。冰核较水滴核相比更为罕见,同时更有可能形成降水。“雪莉”则允许研究人员对云冰内的生物粒子进行准确测量。此前,科学家曾根据在实验室进行的模拟以及对降水的测量得出结论——生物粒子扮演了冰核的角色。根据模型以及经过测量的尘埃化学成分,ICE-L小组得以确定尘埃来自亚洲还是非洲。   普拉瑟说:“对于我们来说,能够进行这种测量如同找到了基督教的‘圣杯’。了解哪些粒子形成冰核,哪些粒子在浓度极低时出现同时又极难进行测量,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导致降水的过程。我们获取的任何新信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发现显示,在尘暴中被卷走的生物粒子可帮助促进云冰的形成。普拉瑟表示,初步证据显示来自亚洲的尘埃可以影响北美的降水。研究人员希望利用ICE-L获取的数据设计未来的研究。在以后的日子里,类似这样的粒子可能在引起降雨或降雪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征求《固定污染源废气 可凝结颗粒物测定 方法指南 干式冲击冷凝法》(征求意见稿)意见
    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局、有关单位: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切实提升高架源污染物排放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我省大气环境质量,我厅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固定污染源废气 可凝结颗粒物测定 方法指南 干式冲击冷凝法》(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局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我厅,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意见和建议可发送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18日,逾期视为无意见。联系人: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 陈庆泰 崔金山;电话:020-87532051、020-83629752;邮箱:gdsthjt_cuijinshan@gd.gov.cn。附件.zip附件:1、固定污染源废气可凝结颗粒物测定 方法指南 干式冲击冷凝法(征求意见稿).pdf2、意见反馈表.doc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9月4日
  • Picarro | 人为减排增强了大气新粒子生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的观测证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其中,大气污染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改善大气质量,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人为减排。人为减排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以及机理也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2022年冬奥会举办之际,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背景气溶胶颗粒对地球-大气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对流层气溶胶的重要来源,新粒子生成(NPF)在云凝结核(CCN)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导致中国特大城市严重的雾霾事件。在受污染的大气中,NPF和参与成核的气态物质的行为尚不清楚。硫酸(SA)是清洁大气中参与成核的主要物质,其他气态前体物,例如氨、二甲胺(DMA)和二羧酸,会在污染环境中增强成核。由于气态前体和可凝蒸气丰富,成核机制在不同位置会有所不同。COVID 19封锁期间的研究表明,NPF事件的生成率(J3)和增长率(GR)的结果各不相同。在未来空气质量改善的情况下,大气NPF在污染大气中的行为仍不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估。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研究人为减排对中国特大城市成核和生长过程的影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项研究的重点是冬季奥运会前后NPF事件和气态前体的演变,以了解它们在雾霾形成中的作用并为未来制定污染减排政策提供信息。研究方法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于2022年1月1日-3月31日在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主会场附近的北京IAP场地进行观测活动。该地点代表了典型的城市区域,与北京城市的平均颗粒物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研究人员观测了气溶胶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细颗粒物化学组成(有机物(OA)、硫酸盐(SO42-)、硝酸盐(NO3-)、铵(NH4+)和氯化物(chl))、气体物质浓度(O3、NO2、CO、SO2)、PM2.5质量浓度及气象参数(温度、相对湿度、辐射、海平面气压、风速和风向)以调查NPF事件及其气态前体的演变,了解不同时期气态前体在NPF和雾霾形成中的作用。NH3排放测量利用Picarro G1103氨气分析仪测量NH3浓度结论WOG和冬季残奥会(WPG)期间成核事件有所增强,NPF事件的频率( 52.4% 38.5% )高于Pre-WOG (25.0%)和Post-WOG(27.8%),这主要是由CS较低造成的。此外,WOG(6.4±4.1 cm-3s-1 )和WPG(6.1±2.9 cm-3s-1)期间的平均J3也高于Pre-WOG(5.6±2.9 cm-3s-1)和Post-WOG(5.7±3.1 cm-3s-1),而GR ( 2.3±1.8 nmh-1,2.7±1.4 nmh-1)略高于Pre-WOG (2.1±1.5 nm&sdot h-1)和Post-WOG (2.2±1.6 nm&sdot h-1)。研究发现,硫酸和氨浓度较低,WOG和WPG期间较高的J3可能是由较高的胺贡献的。log J3和SA之间的相关性,与CLOUD实验结果高度一致,表明胺增强了硫酸成核。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果。硫酸对GR3-7nm的贡献超过20%,在WOG和WPG期间,大气氧化能力大大增强,颗粒生长到10 nm以上时,有机化合物的贡献迅速增加。此外,还发现硝酸铵在NPF引发的雾霾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WOG之后,NPF事件生长后期的硝酸盐产量高于WPG,建议采取措施控制NH3和NO2排放,以减少新粒子生成和生长造成的PM2.5污染。
  • 复旦揭示沪大气污染粒子形成化学机制
    p   污染城市大气中的纳米微细粒子是怎样从不可胜数的空气分子形成的?最近,这件听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的事情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琳和他的科研团队做成了。四年筹备,三年半实验与数据分析,两年持续观测,他们首次发现并证实了我国典型城市上海大气中的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现象,揭示了我国典型城市上海大气污染纳米微细粒子形成,也就是所谓大气新粒子形成的化学机制,为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p p   在此之前,污染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化学与物理机制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对于他们的发现,王琳给出了一个比喻:“这相当于我们从133倍于地球人口数的气体分子中找出了最关键的那2个,一个是硫酸分子,另一个是二甲胺分子,他们碰到一起,就可能发生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了。”7月20日,研究结果以《中国典型超大城市的硫酸-二甲胺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Atmospheric New Particle Formation from Sulfuric Acid and Amines in a Chinese Megacity”)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姚磊、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博士生奥尔加· 加尔马什(Olga Garmash)为共同第一作者,王琳为通讯作者。 /p p   攻坚克难:挑战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世界未解之谜” /p p   大气PM2.5污染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在大众观念中,工厂和汽车的尾气排放是造成PM2.5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由人类活动或者自然活动所带来的大气颗粒物直接排放,我们的‘术语’称之为‘一次排放’。”王琳介绍说,除了“一次排放”,在空气当中,时常发生着的,还有颗粒物的“二次形成”。 /p p   相较于“一次排放”,“二次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其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过程指空气中的挥发性气体可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饱和蒸气压较低的反应产物,这类物种会凝降在已有颗粒物的表面上,增加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而另一种过程则会大幅增加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大气中部分气体分子随机碰撞,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或化学键而生成分子团簇,分子团簇的进一步生长则形成了纳米微细粒子,也就是大气新粒子,期间发生从气体到凝聚态的相变 这些纳米微细粒子的继续生长,则可以造成大气PM2.5污染。“‘二次形成’让大气中的颗粒物变得更‘重’、更‘多’,我们课题组目前主要关注变‘多’的过程,研究城市空气中的大气新粒子是怎么形成的。”王琳说。 /p p   近年来,相对洁净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大气化学机制被逐渐建立。然而,城市大气因其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特征与洁净大气中的该类事件有着显著区别。在大气新粒子的形成过程中,从小于1纳米的气态前体物分子到1-2纳米左右的分子团簇再到几个纳米的纳米微细粒子,质量和粒径都十分微小,其大气混合比更是在兆分之一以下,这给科研人员开展原位、实时的测量提出了极大的实验挑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noimg/d331b5ae-e3db-4a6d-a4d9-06b481330ee8.jpg" title=" 图1.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应用硝酸根试剂离子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所识别的大气痕量物种的质量亏损图。 /p p   “通过测量3纳米以下颗粒物的浓度来判断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是否发生已经很难了,还要想办法把与这一过程相关的气态前体物和分子团簇的化学组分测出来,再识别其中哪些分子和分子团簇对这一事件有着比较直接相关的贡献。”从测量到识别再到形成机制的推导,每一个步骤的推进都是一次“难上加难”的“拓荒”,因此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化学与物理机制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是大气化学研究领域的难点之一。 /p p   利用国际上最新发展的纳米颗粒物粒径放大技术,从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王琳团队针对这一难题在上海开展了长达两年的连续大气观测。“我们就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第四教学楼的楼顶做(实验),那里有一个环境系的大气超级观测站。”但这一技术还远远未发展到高度自动化的“黑箱”阶段,只有使用者对仪器有深入了解并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p p   进行大气外场观测、成功捕获信息是研究“攻坚克难”的关键性“播种”环节,要想让种子“生根”“发芽”到最终“结果”,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浇灌”。 /p p   “我们做了两年观测,其中在2015-2016年冬季还使用了包括飞行时间质谱在内的更多仪器设备,进行了加强观测,积累下来的数据少说也有几百个G了。”王琳说,数据分析、现象识别和信息甄别也是一项大工程。从2016年3月到2017年7月,他们和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合作者一起,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完成了对收集来的海量数据的系统整理和深入分析。 /p p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半的时间,王琳团队终于收获累累硕果:他们测得了上海城市大气中1-700 纳米区间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浓度,获得了大气新粒子的形成速率和成长速率 并应用大气常压界面-飞行时间质谱和硝酸根试剂离子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测量了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期间大气中性和带电分子团簇的化学组分。 /p p   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典型城市上海大气新粒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气体硫酸分子和一个二甲胺分子随机碰撞,通过氢键形成稳定的分子簇,分子簇通过与其他硫酸分子、二甲胺分子或其他硫酸-二甲胺团簇的碰撞继续生长 一定尺寸以后,其他物种(例如极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开始加入这个过程,并最终形成大气新粒子。 /p p   研究中还观测到了世界各地大气外场观测中最高的硫酸二聚体质谱信号,并识别了多个关键硫酸-二甲胺分子团簇,所得的上海大气中新粒子形成速率与实验室中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模拟实验所得的新粒子形成速率具有一致性。这是首次在外场观测中发现并证实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机制可以用于解释我国典型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noimg/fb72a874-82a6-4501-aedb-5e1a5ec581db.jpg" title=" 图2.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 外场观测所测得的大气新粒子形成速率与实验室模拟的对比。 /p p   七年磨剑:坚守孕育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希望 /p p   据介绍,这一研究由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琳团队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马库· 库马拉(Markku Kulmala)团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美国飞行器公司(Aerodyne)合作完成。研究成果有望解释高污染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从而为我国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尤其是大气颗粒物的二次形成提供潜在的防治措施,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的雾霾污染和更大尺度上的全球气候变化。 /p p   “对我们的研究来说,环境相关性是至关重要的,自然环境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从2014年3月项目正式启动,到2017年7月成果初显,王琳和他的团队一个项目做了三年半,实际上,这个项目花的时间远不止这么多。 /p p   “我在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已经开始开展相关的课题了,那时候也预感到仪器设备的发展可能在近期会有一次突破,所以一直在等待机会。”2011年1月,王琳作为第一批“青年千人”扎根复旦,但在回复旦以前,他就开始为了这个项目四处忙碌。联系厂家、购置仪器、熟悉仪器的性能、熟练相关操作等准备工作并不简单,王琳说,相较于直接花在做实验上的时间,前期准备时间更长。 /p p   在复旦的前七年时间里,王琳把一大半的精力都投在了这个项目上,但前几年的研究几乎看不到任何回报,很少有直接可见的文章产出。“我心里着急的很,但幸好复旦的科研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系里的前辈也都很支持我做这件事情,没有人掰着手指头数我发了几篇文章,催着我一定要出成果。”王琳很感激这种理解和支持: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启动资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连续滚动支持、上海市各方同仁的通力合作、依托复旦大学而建的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五十多位同事共同打造的研究平台,让他做成了这件“拖得很久”又“很难做”的事情。 /p p   “我们做环境研究的,讲究做出来的科研成果在真实环境中有应用,是在真正的环境中发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只会在实验室中发生的科学实验。”这也是王琳及其团队坚持在成分复杂多样的城市大气中开展此项研究的原因。“我们的研究成果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p p   王琳认为,在中国典型的城市环境中,除了加强对污染物一次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对污染物的二次形成也应予以同样程度的关注和重视。得益于此项研究中提出的化学机制,参与大气新粒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化学物种将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控制,从而有望有效地降低空气中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减轻我国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另外,从更大的维度来看,将这一机制运用于全球气候模式中,能够更好地模拟全球大气颗粒物乃至云凝结核的数目,更好地理解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化趋势。 /p p   谈及项目之后的发展,王琳说:“我们的研究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地方,这个项目之后还会继续。”他希望,在现有的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化学机制框架下,能进一步明确我国城市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中的前体物主控因素,理解城市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与雾霾形成的关系,从而助力国家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措施。 /p
  •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500.00万元采购颗粒计数器,粒子计数器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天气监测设备购置公开招标公告 北京市-海淀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8-15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天气监测设备购置公开招标公告 2022年08月15日 16:07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天气监测设备购置 品目 货物/专用设备/海洋仪器设备/海洋水文气象仪器设备 采购单位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 行政区域 北京市 公告时间 2022年08月15日 16:07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08月15日至2022年08月22日每日上午:8:00 至 11:30 下午:14:00 至 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 ¥0 获取招标文件的地点 中国政府采购网 下载 开标时间 2022年09月05日 14:30 开标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北区7号楼3层大会议室 预算金额 ¥500.0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李梦杨 项目联系电话 010-68400081 采购单位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 采购单位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66号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高伟 021-54896927 代理机构名称 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中国气象局政府采购中心) 代理机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李梦杨 010-68400081 附件: 附件1 招标文件领取记录表(excel格式)20220225.xlsx 附件2 招标文件.rar 项目概况 天气监测设备购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中国政府采购网 下载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9月05日 14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ZQC-Z22203 项目名称:天气监测设备购置 预算金额:5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采购1台凝结核粒子计数器和1台毫米波测云雷达及配套设备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80天内交货,并在交货后60天内完成安装调试并具备验收条件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项目需落实政府采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等,相关政府采购政策详见招标文件。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 号)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供应商须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投标需出具《中小企业声明函》)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08月15日 至 2022年08月22日,每天上午8:00至11:3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中国政府采购网 下载 方式:投标人的有关经办人员于 2022年8月15日至2022年8月22日 (节假日除外),将领取招标文件申请表的电子版(Excel格式)及盖章版(盖单位公章)、身份证复印件扫描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cma_gsc@163.com(邮件主题注明投标人全称及所投标项目编号)。采购中心在收到邮件1个工作日内以电子邮件向潜在投标人发送招标文件的密码,潜在投标人凭密码获取中国政府采购网下载的招标文件。 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09月05日 14点3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2年09月05日 14点30分(北京时间)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北区7号楼3层大会议室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66号 联系方式:高伟 021-54896927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中国气象局政府采购中心)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联系方式:李梦杨 010-68400081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李梦杨 电 话: 010-68400081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颗粒计数器,粒子计数器 开标时间:2022-09-05 14:30 预算金额:500.00万元 采购单位: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天气监测设备购置公开招标公告 北京市-海淀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8-15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天气监测设备购置公开招标公告 2022年08月15日 16:07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天气监测设备购置 品目 货物/专用设备/海洋仪器设备/海洋水文气象仪器设备 采购单位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 行政区域 北京市 公告时间 2022年08月15日 16:07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08月15日至2022年08月22日每日上午:8:00 至 11:30 下午:14:00 至 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 ¥0 获取招标文件的地点 中国政府采购网 下载 开标时间 2022年09月05日 14:30 开标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北区7号楼3层大会议室 预算金额 ¥500.0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李梦杨 项目联系电话 010-68400081 采购单位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 采购单位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66号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高伟 021-54896927 代理机构名称 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中国气象局政府采购中心) 代理机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李梦杨 010-68400081 附件: 附件1 招标文件领取记录表(excel格式)20220225.xlsx 附件2 招标文件.rar 项目概况 天气监测设备购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中国政府采购网 下载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9月05日 14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ZQC-Z22203 项目名称:天气监测设备购置 预算金额:5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采购1台凝结核粒子计数器和1台毫米波测云雷达及配套设备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80天内交货,并在交货后60天内完成安装调试并具备验收条件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项目需落实政府采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等,相关政府采购政策详见招标文件。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 号)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供应商须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投标需出具《中小企业声明函》)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08月15日 至 2022年08月22日,每天上午8:00至11:3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中国政府采购网 下载 方式:投标人的有关经办人员于 2022年8月15日至2022年8月22日 (节假日除外),将领取招标文件申请表的电子版(Excel格式)及盖章版(盖单位公章)、身份证复印件扫描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cma_gsc@163.com(邮件主题注明投标人全称及所投标项目编号)。采购中心在收到邮件1个工作日内以电子邮件向潜在投标人发送招标文件的密码,潜在投标人凭密码获取中国政府采购网下载的招标文件。 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09月05日 14点3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2年09月05日 14点30分(北京时间)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北区7号楼3层大会议室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称: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66号 联系方式:高伟 021-54896927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中国气象局政府采购中心)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联系方式:李梦杨 010-68400081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李梦杨 电 话: 010-68400081
  • 蒸汽吸附分析仪在气溶胶吸湿性研究中的应用
    大气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人们所处的大气环境实际就是由不同相态的颗粒物均匀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一个气溶胶体系。常见的大气气溶胶包括直接排放至大气的沙尘、道路扬尘和黑炭等一次颗粒物,以及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颗粒物,例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通过大气氧化形成的硫酸盐和硝酸盐等。由于大气气溶胶的环境、气候及健康效应,在过去几十年里,对它的理化性质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包括化学家、环境学家等科学家等的重视。吸湿性是气溶胶最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之一(Tang et al., 2019a)。例如对于研究大气化学来说,吸湿性会影响实际环境条件下大气颗粒物的含水量,从而会影响颗粒物的大气化学反应活性;从大气能见度和直接辐射强迫的角度来看,在实际大气环境中,颗粒物吸水会导致其粒径增大,从而影响颗粒物的光学性质,继而影响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对能见度的影响以及对直接辐射强迫的影响;另外,气溶胶的吸湿性也与气溶胶颗粒物的云凝结核活性和冰核活性密切相关。1. 已有吸湿性测量技术的局限性现有研究中常用的吸湿性测量技术主要有吸湿性分级差分迁移率分析仪(H-TDMA)、电动力天平、显微镜以及红外光谱等(Tang et al., 2019a)。目前最常用的吸湿性测量技术为H-TDMA,该仪器是通过测定不同相对湿度下气溶胶的电迁移率直径来研究其吸湿性。使用该仪器对气溶胶的吸湿性进行表征时,必须假设气溶胶为球形,但某些颗粒物的形貌并不规则,例如花粉、烟炱以及矿质颗粒物等。另外,H-TDMA的测量精度较为有限,仅可测定颗粒物大于1%的直径变化。电动力天平是通过测量单个颗粒物的质量变化来研究其吸湿性,虽然它对颗粒物的形貌没有要求,但该仪器的灵敏度同样比较有限,一般只能测量大于1%的质量变化。此外,显微镜也常用于测量颗粒物的吸湿性,它可以通过测量颗粒物的形貌变化来直接观察颗粒物粒径的大小变化从而研究其吸湿性。然而该技术同样基于球形颗粒物的假设,且灵敏度有限。另外,红外光谱是一个非常灵敏的吸湿性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颗粒物中水的红外光谱来研究吸湿性,但把颗粒物中水的红外吸收光谱定量转换为颗粒物的含水量时存在一定的限制。2. 蒸汽吸附分析仪虽然目前用于颗粒物吸湿性的测量手段较为丰富,但准确测定非球形的或者吸湿性较弱的颗粒物的吸湿性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课题组自主开发和建立了使用蒸汽吸附分析仪测量大气颗粒物吸湿性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由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发表(Gu et al., 2017a)。该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相对湿度下颗粒物的质量变化来研究其吸湿性,其原理如图1所示。图1. 蒸汽吸附分析仪的装置示意图(Gu et al., 2017a)该仪器对颗粒物的形貌没有要求,且具有卓越的灵敏度,能够准确测定小于千分之一的质量变化;在温湿度控制方面性能突出,所能研究的相对湿度最高可达98%。由于上述卓越性能,这项测量技术非常适用于研究形貌不规则或吸湿性较弱的大气颗粒物(比如矿质颗粒物、烟炱和生物气溶胶等),目前已被成功用于研究花粉颗粒物(Chen et al., 2019 Tang et al., 2019b)、矿质颗粒物(Guo et al., 2019 Tang et al., 2019c Chen et al., 2020)、高氯酸盐(Gu et al., 2017b Jia et al., 2018)等的吸湿性,大幅度提高了我们对上述几类物质吸湿性的科学认识水平。下文将介绍蒸汽吸附分析仪的几个典型应用。2.1 花粉颗粒物花粉颗粒物是最重要的生物气溶胶之一,其年排放量为 47-84 Tg,对大气环境、人体健康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在植物繁衍和和生态系统演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吸湿性是花粉颗粒物最重要的理化性质之一,其会影响花粉颗粒物的质量与形貌,从而影响花粉在大气环境和呼吸道中的迁移和传输。由于花粉颗粒物的形貌不规则,且吸湿性较弱,因此先前已有的吸湿性测量技术较难准确测定花粉颗粒物的吸湿性,而我们的方法对颗粒物的形貌无要求且非常灵敏,所以非常适合用于研究花粉颗粒物的吸湿性。图2. 花粉颗粒物的产生、传输及其环境、气候及生态效应在我们已经发表的两项工作中(Chen et al., 2019 Tang et al., 2019b),我们研究了25和37摄氏度下共17种国内外代表性花粉(12种风媒、5种虫媒)的吸湿性。我们发现这些花粉颗粒具有相对较强的吸湿性。例如,当相对湿度从0%升高至90%时,花粉颗粒物的质量增加了30%-50%,当相对湿度达到95%时,花粉颗粒物的质量基本接近于干燥条件下的2倍,如图3所示。另外就目前已有的数据(包括本研究和前人的研究)来看,风媒花粉和虫媒花粉的吸湿性似乎没有系统差异,而中国常见花粉与欧洲/北美常见花粉的吸湿性也非常相似。此外,两个温度下(25和37摄氏度)花粉颗粒物吸湿性的差异比较小。本研究对于深入认识花粉颗粒物的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37摄氏度下的实验结果,为模拟花粉颗粒物在呼吸系统内的传输和沉降以及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关键基础数据。图3. (a)松树花粉与(b)梨树花粉分别在25和37摄氏度下的吸湿性2.2 矿质颗粒物由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表排放进入大气的矿质气溶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大气颗粒物,其年排放量居于全球第二位,大气含量则居于全球第一位。图4展示了一次典型的沙尘暴事件。矿质气溶胶作为对流层中最重要的气溶胶之一,显著影响全球大气污染、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吸湿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质气溶胶对大气化学和气候的影响。我们使用蒸汽吸附分析仪测量了21种矿质气溶胶的质量随相对湿度(0-90%)的变化,从而定量阐明矿质气溶胶的吸湿性(Chen et al., 2020)。这21种矿质气溶胶包括14种常见矿物(如石英、长石、石灰石和伊利石等)以及7种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实际沙尘。图4. 一次典型的沙尘暴事件我们发现矿质气溶胶的吸湿性普遍较弱,如图5所示。除了蒙脱石以外,当相对湿度从0%增加至90%时,矿质气溶胶的质量增加了不到10%,表明绝大部分的矿质气溶胶的吸湿性较低。另外,我们发现矿质气溶胶的吸湿性与其比表面积密切相关,这表明矿质气溶胶的吸湿性可能是由水在颗粒物表面的吸附所决定的。例如对于蒙脱石,其比表面积较大,吸湿性也远远强于其他矿质气溶胶。上述研究结果可显著提高矿质气溶胶吸湿性的科学认识,从而有助于更好地阐明矿质气溶胶在大气化学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图5. 矿物样品的吸湿性与(a)BET比表面积的关系以及(b)粒径的关系2.3 盐尘暴颗粒物最近几年的外场观测表明,矿质颗粒物,尤其是从干盐湖和盐碱地表面排放进入大气的矿质颗粒物,除了吸湿性很弱的矿物之外,往往还含有一定量的水溶性盐(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这类矿质颗粒物常被俗称为盐尘暴颗粒物。然而,目前关于盐尘暴大气颗粒物吸湿性的科学认识还基本上处于空白阶段。在近几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工作中(Tang et al., 2019c),我们在东起黄河三角洲,西至新疆罗布泊的干旱和半干旱盐碱地采集了13个地表土壤样品,采样点的地理分布如图6所示。我们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这些样品的矿物组分,使用离子色谱仪分析了它们的水溶性离子成分,并使用蒸汽吸附分析仪研究了这些样品的吸湿性。图6. 土壤样品采样点的地理分布研究发现,不同样品的吸湿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图7所示。对于某些盐尘暴样品,其吸湿性较弱,当相对湿度升高至90%时,其质量仅增加了10%左右,然而对于某些盐尘暴样品,当相对湿度升高至90%时,其质量已增加至干燥状态下的5倍,这基本接近于氯化钠或硫酸钠的吸湿性。随后我们又探讨了颗粒物的吸湿性与其水溶性离子含量的关系。我们发现当水溶性离子的含量越高,颗粒物的吸湿性越强。此外,我们还将颗粒物水溶性离子含量的数据输入至气溶胶热力学模型(ISORROPIA-II)中来计算颗粒物的吸湿性,结果表明该热力学模型并不能很好的模拟实际盐尘暴样品的吸湿性。以上研究结果将改变我们对于矿质颗粒物吸湿性的科学认识,进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矿质颗粒物在大气化学和气候系统中的作用。图7. (a)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艾丁湖表层盐土与(b)内蒙古杭锦后旗盐碱土样品的吸湿性2.4 蒸汽吸附分析仪与其他表征仪器的联用由于蒸汽吸附分析仪仅可得到颗粒物随相对湿度的质量变化,因此我们通常还会将蒸汽吸附分析仪与其他表征仪器进行联用,从而深入认识颗粒物的吸湿性。例如,在花粉颗粒物吸湿性的研究工作中(Tang et al., 2019b),除蒸汽吸附分析仪以外,我们还使用了透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红外吸收,以获得花粉颗粒物的化学成分的信息。测量结果表明,花粉颗粒物的吸湿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颗粒物中羟基的相对含量。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花粉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与吸湿性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花粉颗粒物的环境、健康和气候效应的认识。在代表性钙盐镁盐颗粒物吸湿性的研究工作中,我们使用蒸汽吸附分析仪与H-TDMA系统分析了八种钙盐镁盐的吸湿特性,直接得到了颗粒物在不同相对湿度(0-90%)下的液态水含量及粒径变化数据,并讨论了不同初始相态对颗粒物吸湿性的影响以及环境意义。以Ca(NO3)2为例,其在蒸汽吸附分析仪实验中观察到明显的潮解行为,表明初始相态下该颗粒物为结晶态;而在H-TDMA实验中,Ca(NO3)2气溶胶颗粒呈现连续吸湿行为,表明其初始相态为无定形态。但是,颗粒物潮解之后两种手段得到的吸湿性参数均与气溶胶热力学模型模拟值吻合,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两种手段的联用能够互为补充地系统研究颗粒物在不同粒径、不同初始相态下的吸湿特性,并为气溶胶热力学模型的验证提供有效的基础物化数据。2.5 火星上的液态水我们开发的大气颗粒物吸湿性的新方法还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认识火星中的液态水。2018年,来自意大利宇航局的团队通过雷达在火星南极附近冰层的地下发现了一个液态水湖。一般来说,由于火星环境条件极度寒冷和干燥,纯净液态水很难在火星环境中稳定存在。而土壤中存在的高氯酸盐可以降低水的冰点,并可在亚饱和条件下通过吸收水蒸气形成水溶液,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火星这种极度干旱的条件下可能存在液态水。目前一些研究认为,火星土壤中所含的高氯酸盐能够在相对湿度远低于100%时通过吸收大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潮解从而形成稳定的溶液,但关于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下高氯酸盐液态水含量的实验数据仍十分匮乏。图8. 火星液态水湖(来源于网络)我们使用蒸汽吸附分析仪测定了几种常见的高氯酸盐(无水高氯酸镁、六水合高氯酸镁、无水高氯酸钠、一水合高氯酸钠等)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和吸湿性 (Gu et al., 2017b Jia et al., 2018)。我们发现,高氯酸盐可在较低的相对湿度下吸水形成稳定的水溶液。如图9所示,对于高氯酸钠盐,在相对湿度低于20%时,其主要以无水高氯酸钠颗粒物稳定存在;当相对湿度升高至30%时,则主要以结晶态的一水合高氯酸钠稳定存在;当相对湿度进一步升高时,结晶态的一水合高氯酸钠将吸收大量水形成稳定的高氯酸钠溶液。另外,我们还发现高氯酸盐的潮解点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例如一水合高氯酸钠的潮解点从5摄氏度时的∼51.5%降至30摄氏度时的∼43.5%。这项研究工作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不同条件下高氯酸盐在土壤中的吸湿性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为什么火星上可能存在液态水背后的物理化学机制。图9 (a)高氯酸镁盐与(b)高氯酸纳盐随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的相态图参考文献【1】Chen, L. X. D., Chen, Y. Z., Chen, L. L., Gu, W. J., Peng, C., Luo, S. X., Song, W., Wang, Z., and Tang, M. J.: Hygroscopic properties of eleven pollen species in China, ACS Earth Space Chem., 3, 2678-2683, 2019.【2】Chen, L. X. D., Peng, C., Gu, W. J., Fu, H. J., Jian, X., Zhang, H. H., Zhang, G. H., Zhu, J. X., Wang, X. M., and Tang, M. J.: On mineral dust aerosol hygroscopicity, Atmos. Chem. Phys., 20, 13611-13626, 2020.【3】Gu, W. J., Li, Y. J., Zhu, J. X., Jia, X. H., Lin, Q. H., Zhang, G. H., Ding, X., Song, W., Bi, X. H., Wang, X. M., and Tang, M. J.: Investigation of water adsorption and hygroscopicity of atmospherically relevant particles using a commercial vapor sorption analyzer, Atmos. Meas. Tech., 10, 3821-3832, 2017a.【4】Gu, W. J., Li, Y. J., Tang, M. J., Jia, X. H., Ding, X., Bi, X. H., and Wang, X. M.: Water uptake and hygroscopicity of perchlorat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liquid water in some hyperarid environments, RSC Adv., 7, 46866-46873, 2017b.【5】Guo, L. Y., Gu, W. J., Peng, C., Wang, W. G., Li, Y. J., Zong, T. M., Tang, Y. J., Wu, Z. J., Lin, Q. H., Ge, M. F., Zhang, G. H., Hu, M., Bi, X. H., Wang, X. M., and Tang, M. J.: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hygroscopic properties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containing salts: implication for hygroscopicity of mineral dust and sea salt aerosols, Atmos. Chem. Phys., 19, 2115-2133, 2019.【6】Jia, X. H., Gu, W. J., Li, Y. J., Cheng, P., Tang, Y. J., Guo, L. Y., Wang, X. M., and Tang, M. J.: Phase transitions and hygroscopic growth of Mg(ClO4)2, NaClO4, and NaClO4∙H2O: implications for the stability of aqueous water in hyperarid environments on Mars and on Earth, ACS Earth Space Chem., 2, 159-167, 2018.【7】Tang, M. J., Chan, C. K., Li, Y. J., Su, H., Ma, Q. X., Wu, Z. J., Zhang, G. H., Wang, Z., Ge, M. F., Hu, M., He, H., and Wang, X. M.: A review of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for aerosol hygroscopicity studies, Atmos. Chem. Phys., 19, 12631-12686, 2019a.【8】Tang, M. J., Gu, W. J., Ma, Q. X., Li, Y. J., Zhong, C., Li, S., Yin, X., Huang, R. J., He, H., and Wang, X. M.: Water adsorption and hygroscopic growth of six anemophilous pollen species: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tmos. Chem. Phys., 19, 2247-2258, 2019b.【9】Tang, M. J., Zhang, H. H., Gu, W. J., Gao, J., Jian, X., Shi, G. L., Zhu, B. Q., Xie, L. H., Guo, L. Y., Gao, X. Y., Wang, Z., Zhang, G. H., and Wang, X. M.: Hygroscopic Properties of Saline Mineral Dust From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Geographical Variations, Compositional Dependence, and Atmospheric Implications, J. Geophys. Res.-Atmos, 124, 10844-10857, 2019c.作者简介:唐明金,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马普化学研究所,并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爱荷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气溶胶化学及地球化学,已在Chemical Reviews、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并自2017年起担任国际SCI期刊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副主编。曾获第18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第8届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青年科学家奖。
  • Palas® 仪器如何满足计量院多样化监测需求?
    颗粒物,又称尘,是气溶胶体系中均匀分散的各种固体或液体微粒。空气中的气溶胶也是COVID-19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借助准确的粒径分析可得到准确的监测数据,Palas® 凭借先进的气溶胶测量技术和空气粒子测量解决方案,为计量院提供了SMPS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 Promo® 气溶胶粒径谱仪,以及气溶胶稀释系统等监测仪器。Palas® 以其稳定的监测数据结果、宽泛的粒径范围,为计量院的检定业务和相关研究提供助力Palas® 专业监测,值得信赖的选择计量院的颗粒物实验室负责对颗粒物监测仪、尘埃粒子计数器、凝聚核计数器CPC、气溶胶粒径谱仪开展计量标准、量值溯源。同时也开展对过滤材料、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器的检测工作。如何应对众多的计量和校准任务?计量院已选择多款Palas® 作为他们的得力助手。目前COVID-19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是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进行传播,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的途径。口罩的防护效果需要相关过滤效率测试仪来检测,而对过滤效率测试仪的检定和校准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计量院选择了来自气溶胶监测专家Palas® 的U-SMPS2100X 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DC 10000 气溶胶稀释系统和UF-CPC 100凝聚核计数器,Charme® 静电计等设备用于呼吸防护过滤效率测试仪的校准和测试。Palas® 产品可满足:l JJF 1562—2016《凝结核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l JJF 1800—2020《气溶胶光度计校准规范》l ISO 15900:2009《 气溶胶颗粒粒径分布的测量 差分电迁移法》l GB 2626—2019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来协助计量检测专家完成颗粒物检测设备的校准Palas® 颗粒物监测设备和粒径分析设备:l 粒径分布从4nm到1,200nml 连续和快速扫描测量原理l 高分辨率,最多256通道(128通道/十倍粒径)l 用于高达108 颗粒/cm3的浓度l TCP/UDP通讯支持以太网、WiFi、4G接口、远程控制。契合计量院监测需求的Palas® 技术Palas® SMPS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是先进的纳米颗粒测量系统,可测量4nm到1200nm的气溶胶粒径分布,不仅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粒径分析和计数功能,而且原始通道高达256个,能够实现高粒径分辨率。SMPS全系列多组合可满足不同浓度、粒径分布范围的气溶胶分析需求,优点多多。例如,它可灵活搭载各种预处理装置(如稀释装置等),且其操作界面为桌面式设计,简便易学。凭借其开放式数据文件,可轻松读取和分析数据,实现自检测和校准。此外,它还具备超强的灵活性和兼容性,可以与市场主流计数器兼容。Promo® 系列气溶胶粒径谱仪可在测量范围内进行多达128个粒径通道的测量而闻名,浓度范围为产品优势l 粒径分布从4nm到1,200nml 连续和快速扫描测量原理l 高分辨率,最多256通道(128通道/十倍粒径)l 用于高达108 颗粒/cm3的浓度l TCP/UDP通讯支持以太网、WiFi、4G接口、远程控制。l 粒径分布从4 nm到1,200nml 连续和快速扫描测量原理l 高分辨率,最多256通道(128通道/十倍粒径)l 适用于高达108 颗粒/cm3的浓度l 可连接其他制造商的DMA和纳米粒子计数器l 图形显示测量值l 直观操作,使用7英寸触摸屏和GUIl 集成数据记录仪l 支持多种接口和远程访问l 低维护l 功能可靠l 减少您的运营费用应用领域l 过滤测试l 气溶胶研究l 环境与气候研究l 吸入实验l 室内和工作场所测量Promo® 3000气溶胶粒径谱仪产品优势l 测量范围为 0.2 至 100 μm(在一台设备支持选择 4 个测量范围)l 一台设备支持选择4个测量范围:‒0.2 μm ‒ 10 μm‒ 0.3 μm ‒ 17 μm‒ 0.6 μm ‒ 40 μm ‒2 μm ‒ 100 μm(传感器 2300 和 2500 的附加范围)l 每个测量范围多达 128 个尺寸通道l 浓度范围 1 颗粒 / 立方厘米至 106 颗粒 / 立方厘米l 不同折射率的校准曲线l 从 0.2 μm开始具有很高且可重现的计数效率l 耐压达10 bar(可选)l 可加热至250°C(可选)l 光纤技术l 大触摸屏,操作简单l 客户可以独立进行校准、清洁和更换灯泡l 通过RS 232或以太网进行外部控制l 附带分析软件PDAnalyzel 可选:软件PDControl可用于welas® digital工作软件l 低维护l 功能可靠l 减少您的运营费用应用领域l 设备排放监控l 控制研磨和分类过程l 监控食品、制药和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l 测试完整的过滤器、惯性和湿式分离器或静电除尘器
  • 世界上第一台岩石表面凝结水水量测量装置通过检测
    石窟文物防治水患保护取得重大突破   由云冈石窟研究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完成的科研课题"云冈石窟凝结水监测研究",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岩石表面凝结水水量测量装置,揭示了云冈石窟洞窟内部凝结水形成机理和规律,并找到了减少石窟表面凝结水形成的方法,填补了国际石窟凝结水研究领域的学术空白,10月30日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石雕的风化问题一直是困扰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难题,而水是引起石质文物风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影响石窟石雕风化的水主要有凝结水等四种形式,因没有建立起洞窟内部环境监测系统和合适的测量装置来准确测定岩石表面凝结水量,凝结水对石质文物的影响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凝结水形成规律与机理的研究在国际上一直处于学术空白。   "云冈石窟凝结水监测研究"课题组为研究云冈石窟洞窟内部凝结水形成机理和形成规律,建立了洞窟环境监测系统并进行了连续观测,确定了控制凝结水生成的主控因子,揭示了洞窟内部凝结水形成的规律。课题组利用密闭气流循环干燥原理,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岩石表面凝结水水量测量装置,并首次测定了不同时段石窟内部形成的凝结水量和不同季节洞窟岩壁的渗水量。采用除湿机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找到了减少石窟表面凝结水形成的有效方法。课题于2003年11月开始,2006年12月提交验收并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验收,代表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并已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大足石刻、高句丽壁画墓等的凝结水研究中得到推广应用。   该课题由云冈石窟研究院黄继忠研究员主持完成。"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是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由国家文物局负责组织实施,每5年评审一次。"云冈石窟凝结水监测研究"是我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荣获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此前,由黄继忠博士主持完成的科研课题 "煤尘对云冈石窟的影响"曾于2005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黄继忠博士成为全国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该奖项的权威学者。
  • 北京赛克玛很荣幸参与2010年度江苏省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技术培训
    12月15日-17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在苏州市举办了&ldquo 2010年度江苏省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技术培训班&rdquo ,来自全省65个省辖市区(县)110名自动监测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班以近年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热点问题&mdash &mdash 灰霾监测、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分析及空气自动监测实时数据的应用为主题,邀请了国家和省内外环境空气监测领域的知名专家、仪器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以课堂授课和交流探讨的形式对学员们进行集中培训。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王瑞斌主任向学员们介绍了&ldquo 十二五期间国家空气质量监测思路&rdquo ,来自上海和省内专家分别就灰霾预警体系建设、灰霾监测试点成果应用、气象条件对灰霾成因影响等专题做了精彩报告。培训期间,大家针对近年我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控和数据实时发布进行了研讨。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全面总结我省&ldquo 十一五&rdquo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成果,开启我省&ldquo 十二五&rdquo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思路奠定了基础。 我公司有幸参与2010年度江苏省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技术培训,并就灰霾系统集成进行探讨。 我们根据国家863项目&mdash 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研究,美国EPA IMPROVE项目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建立灰霾系统解决方案, 并结合国外灰霾超级站方案及全国建立灰霾站实践,希望能给从系统集成角度给气溶胶研究人员提供一点参考。 国家863项目&mdash 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研究 气象参数 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及垂直分布 辐射 J(O1D), J(NO2) 气体污染物 NO, NOy, O3, CO, SO2, CO2, HNO3, HNO2, HCl. NH3, VOC, OH和HO2, ROx, H2O2, HNO2和其他含氧有机物, H2SO4与NH3, O3垂直分布 气溶胶化学 PM2.5质量浓度,PM2.5中的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元素等化学组分,主要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PM2.5中的水溶性有机和无机组分,单个颗粒物化学组分 气溶胶物理性质 粒径分布,吸湿性,云凝结核(CCN) 气溶胶光学性质 气溶胶光学厚度,散射系数,吸光系数,消光系数,气溶胶垂直分布 IMPROVE项目介绍:为推进1999年通过的《区域灰霾控制条例》(Regional Haze Rule),EPA在若干个站点进行了长时间的测量。测量参数如下: 气溶胶 PM2.5, PM10, PM-coarse质量浓度 化学组分:硫酸盐、硝酸盐、OC、EC、氯盐、地壳元素、光吸收系数 痕量元素和离子用作示踪物,追踪污染物的源 通过相对湿度及物种的吸湿性增长曲线计算与吸湿性物种相关的液态水含量 大气模式的计算,得到污染物来源 光学参数 消光系数:可直接测量或用吸光系数与散射系数计算得到 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判断不同条件下的能见度差异
  • 湖北锐意推出碳通量气体检测、发动机排放检测及燃气热值分析等高端气体分析仪器
    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决策部署,设立了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面向教育、实训基地、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新型基础设施等十大领域。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665.SH)旗下全资子公司湖北锐意自控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锐意”)是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四方光电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平台的优势,开发了系列非分光红外(NDIR)、非分光紫外(NDUV)、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激光拉曼(LRD)、超声波(Ultrasonic)、热导(TCD)、光散射探测(LSD)等技术原理的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冶金、煤化工、生物质能源等各个行业。湖北锐意针对国家政策以及当前研究热点问题,选择碳通量气体检测、发动机排放检测及燃气热值分析三个重点方向,推荐以下行业解决方案。一、碳通量气体检测解决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监测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评价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特征,为“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参考数据,为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研究依据。碳通量在线监测网络主要包含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测量和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两种方法。湖北锐意依托气体分析传感器平台优势,分别开发了土壤碳通量分析仪与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一)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主要是通过土壤呼吸来实现碳循环,对土壤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的准确监测是评价生态系统中碳汇过程的关键。通量测定法是最为常用的测定方法,即直接测定土壤和大气间的CO2交换量,也是评价土壤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双碳”政策,碳监测为碳计量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煤矿等区域的无组织碳排放是碳监测的难点之一。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利用非分光红外气体分析技术(NDIR)测量CO2浓度、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测量CH4、N2O浓度。仪器外形小巧便携,方便获取多个不同点位的数据,完成不同空间与高度限值的测量要求,支持长期、连续、准确的测量。主要应用于土壤碳通量监测、森林碳通量监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城市污染气体排放监测、固定污染源排放监测;高校关于环境科学、农业学与林业学相关研究等。(据测量场景不同可选配多款型号气体测量室)土壤碳通量分析仪技术参数(二)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涡度协方差(又称涡动相关法)技术是测量和计算大气边界层内垂直湍流通量的重要大气测量技术。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结合多款气体分析仪与超声风速仪,模块化设计,外形小巧,安装灵活。相互无干扰,专为高空监测而设计。通过对微气象中的三维风速与气体浓度进行精确测量,完成对生态系统与大气之前湍流交换的监测,即时收集流动畸变数据。适用于边界层气象研究、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含量监测、野外大气监测、碳水循环研究、空气通量研究、遥感数据验证等。图左:开路式(CO2/H2O)气体分析仪图中:开路式(CH4)气体分析仪图右:三维超声风速仪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技术参数二、发动机排放检测解决方案内燃机工业是我国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GB 18352.6-2016(轻型车国六)、GB 17691-2018(重型车国六)和GB 20891-2014的2020年修改单(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等移动源新生产车排放法规以及GB 18285-2018(汽油车)、GB 3847-2018(柴油车)和GB 36886-2018(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在用车排放法规。其中引领内燃机行业技术发展的是新生产车排放法规,该法规体系中要求的高精度发动机排放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目前都是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产品。由于设备构成十分复杂且涉及多项高精度测量技术,进口设备往往十分昂贵,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单套价格通常会达到数百万元甚至是千万元以上,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单套价格也通常会达到百万元以上。进口设备不仅价格贵,还存在供货周期长、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作为内燃机产销第一大国的实际需求。湖北锐意依托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研发平台基础优势,结合近20年发动机排放分析仪研发经验,吸收国际先进应用经验,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突破,战略性加大投入,成功研发了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以及非常规气体分析仪等全系列产品,具有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测量准确、性能稳定、兼容性强和高效服务等特点,可满足科研机构、制造企业和检测机构等国内外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一)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基于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的实验室标准工况排放测试是我国移动源排放法规体系中被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湖北锐意针对性开发了Gasboard-9802发动机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及其配套的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结合高精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技术(HFID)、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UV-DOAS)、非分光红外技术(NDIR)、长寿命电化学传感器技术(ECD)与凝结核粒子计数技术(CPC),同时测量发动机排气中THC、NOx、CO、CO2、O2等气体体积浓度及颗粒物数量浓度,其超低量程同时具备准确性高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完全满足排放法规技术要求以及实际应用需求。Gasboard-9802发动机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具有功能齐全、准确性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适用于轻型车、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各种移动源国家排放法规,可满足各种工况下不同排量和不同燃料类型内燃机的法规排放测试试验需求。目前,湖北锐意的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设备已经逐步成功应用于科研机构、发动机制造企业、轻型汽车制造企业、摩托车制造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等。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 武汉某知名高校醇氢发动机排放测试研究项目2、 常州某大型发动机制造企业实验室排放气体检测项目(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实际工况车载排放测试是一种更能反映移动源真实排放水平的排放测试方法,已经被我国轻型车、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法规引入作为标准方法的重要补充,正在法规检测和市场监督抽查等应用场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湖北锐意针对性开发了符合法规要求的Gasboard-9805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该系统采用全自主的核心传感器分析技术,可实现排放物CO、CO2、NO、NO2、THC和PN浓度测量,以及排气流量、GPS数据、环境温湿度、大气压力的测量,并具备测试过程引导、自动计算排放总量、导出测试报告等功能。依托自主搭建的排气质量流量标定系统和颗粒物PN分析仪标定系统等关键标定平台,为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溯源标定和质量检验提供了保障。目前,湖北锐意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科研机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制造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等。Gasboard-9805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浙江某大型农用机械制造企业车载排放测试项目(三)非常规气体分析仪发动机尾气中NH3和N2O等非常规气体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和排放法规检测项目。湖北锐意分别采用高温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UV-DOAS)和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成功开发了发动机原排直采NH3分析仪和N2O分析仪,已应用于新能源发动机研发工作。NH3和N2O分析仪技术参数(四)在用车排放检测系统湖北锐意基于双光束红外(NDIR)、微流红外(NDIR)、非分光紫外(UV-DOAS)等核心气体传感技术,自主研发了包括气体传感器平台、尾气分析仪、透射式烟度计、振动式发动机转速表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满足: GB 18285-2018,GB 3847-2018,GB 7258-2017,GB 7258-2017,GB 20891-2014等国标以及JJF 1375,JJG 688-2017,HJ 1014-2020等技术要求。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动车检测机构、汽车制造厂、汽车修理厂、科研机构、环保执法部门等。三、燃气热值分析解决方案天然气、沼气以及工业生产中可燃气体的高效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确测量可燃气体成分及热值并自动优化控制燃烧过程是提高燃烧效率和控制排放污染的重要途经。天然气等碳氢燃料的气体成分分析主要依赖气相色谱法,但该方法的响应时间达90s以上,往往不能满足大多数场合的实时控制应用需求。湖北锐意在气体分析传感器平台优势基础上吸收国际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应用经验,并结合国内应用需求,自主研发了以光谱吸收技术原理为主的一系列气体成分及热值在线测量设备,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功能齐全等特点,可满足石油天然气、沼气、污水气体系统、垃圾填埋、玻璃陶瓷、化工、电厂和内燃机等领域应用。(一)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激光拉曼光谱法可以使用一个激光光源同时探测除惰性气体之外的所有气体分子,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过程气体成分在线监测技术。但激光拉曼光谱法的特征信号较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在气体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2012年四方光电牵头承担 “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的研发与应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解决了检测信号弱等诸多难题,成功开发了LRGA-60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设备融合10项授权发明专利,通过对仪器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探测装置等核心硬件进行激光功率增加、气体压力提高、作用光程增长、散射光大范围收集等技术创新,以及采用基于Ar基底自动扣除、基于标定气体干扰自动修正等激光拉曼特有的软件算法,消除环境温度、压力、干扰气体等对被测气体的影响,实现了对低密度过程气体的高精度监测,已广泛应用于天然气、乙烯裂解气、生物质燃气、变压器油溶解气、煤化工等各大领域。在热值监测领域,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具有突出优势。以往旧式热值仪往往只能监测总碳氢化合物的热值总量且易受水分影响,而湖北锐意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可以分别监测显示各组分热值,采用的特征指纹谱技术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在气体监测领域可取代气相色谱(GC)与质谱(MS):LRGA-60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LRGA-31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武汉某大型轧钢厂加热炉热值监测项目2、 非洲某大型天然气开采监测项目(二)煤气分析仪(便携型)湖北锐意煤气分析仪可同时监测8种气体浓度并自动计算显示煤气/天然气热值,且多组分同时测量无交叉干扰。据以往用户使用案例的监测结果统计来看,湖北锐意煤气分析仪在热值监测方面平均为用户节省约10%的燃烧热能,此数据反应到庞大的工业产量基数上,为用户企业节省了十分可观的燃料成本。湖北锐意红外气体分析技术包含公司授权专利12项。其中消除交叉气体干扰技术集成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针对CO、CO2、CH4和CnHm检测)、热导H2传感器以及电化学O2传感器,并通过软件进行修正得到准确的八组分浓度数据并计算热值。基于该技术开发的煤气分析仪能够与昂贵的在线气相色谱仪作用相当,省却了载气等长期耗材,并具备热值分析功能。主要应用于煤化工、钢铁冶金等领域的煤气成分及热值测量、高校科研院所的气体取样分析以及新能源行业的气体成分测量等。Gasboard-3100P煤气分析仪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抚顺某石油化工研究院生物质原料热解实验室检测项目(三)便携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也是一种混合气体,不同气源生产的天然气组分会有所不同,在天然气用作燃料时,因组分不同导致其热值出现差异。目前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都对天然气具有依赖性。对燃烧过程中气体浓度及热值的连续监测,可精确了解天然气的燃烧效率,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湖北锐意便携式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可同时测量多种气体浓度,并自动计算天然气热值,可取代燃烧法热值仪。相较于适用于高校与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燃气具生产企业、燃气计量检测部门、节能监测部门、环保和配气等行业、天然气公司、液化气厂、液化气站等。Gasboard-3110P便携式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技术参数
  • 湖北锐意推出碳通量气体检测、发动机排放检测及燃气热值分析等高端气体分析仪器
    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决策部署,设立了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面向教育、实训基地、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新型基础设施等十大领域。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665.SH)旗下全资子公司湖北锐意自控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锐意”)是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四方光电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平台的优势,开发了系列非分光红外(NDIR)、非分光紫外(NDUV)、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激光拉曼(LRD)、超声波(Ultrasonic)、热导(TCD)、光散射探测(LSD)等技术原理的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冶金、煤化工、生物质能源等各个行业。湖北锐意针对国家政策以及当前研究热点问题,选择碳通量气体检测、发动机排放检测及燃气热值分析三个重点方向,推荐以下行业解决方案。一、碳通量气体检测解决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监测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评价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特征,为“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参考数据,为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研究依据。碳通量在线监测网络主要包含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测量和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两种方法。湖北锐意依托气体分析传感器平台优势,分别开发了土壤碳通量分析仪与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一)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主要是通过土壤呼吸来实现碳循环,对土壤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的准确监测是评价生态系统中碳汇过程的关键。通量测定法是最为常用的测定方法,即直接测定土壤和大气间的CO2交换量,也是评价土壤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双碳”政策,碳监测为碳计量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煤矿等区域的无组织碳排放是碳监测的难点之一。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利用非分光红外气体分析技术(NDIR)测量CO2浓度、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测量CH4、N2O浓度。仪器外形小巧便携,方便获取多个不同点位的数据,完成不同空间与高度限值的测量要求,支持长期、连续、准确的测量。主要应用于土壤碳通量监测、森林碳通量监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城市污染气体排放监测、固定污染源排放监测;高校关于环境科学、农业学与林业学相关研究等。(据测量场景不同可选配多款型号气体测量室)土壤碳通量分析仪技术参数(二)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涡度协方差(又称涡动相关法)技术是测量和计算大气边界层内垂直湍流通量的重要大气测量技术。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结合多款气体分析仪与超声风速仪,模块化设计,外形小巧,安装灵活。相互无干扰,专为高空监测而设计。通过对微气象中的三维风速与气体浓度进行精确测量,完成对生态系统与大气之前湍流交换的监测,即时收集流动畸变数据。适用于边界层气象研究、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含量监测、野外大气监测、碳水循环研究、空气通量研究、遥感数据验证等。图左:开路式(CO2/H2O)气体分析仪图中:开路式(CH4)气体分析仪图右:三维超声风速仪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技术参数二、发动机排放检测解决方案内燃机工业是我国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GB 18352.6-2016(轻型车国六)、GB 17691-2018(重型车国六)和GB 20891-2014的2020年修改单(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等移动源新生产车排放法规以及GB 18285-2018(汽油车)、GB 3847-2018(柴油车)和GB 36886-2018(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在用车排放法规。其中引领内燃机行业技术发展的是新生产车排放法规,该法规体系中要求的高精度发动机排放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目前都是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产品。由于设备构成十分复杂且涉及多项高精度测量技术,进口设备往往十分昂贵,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单套价格通常会达到数百万元甚至是千万元以上,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单套价格也通常会达到百万元以上。进口设备不仅价格贵,还存在供货周期长、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作为内燃机产销第一大国的实际需求。湖北锐意依托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研发平台基础优势,结合近20年发动机排放分析仪研发经验,吸收国际先进应用经验,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突破,战略性加大投入,成功研发了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以及非常规气体分析仪等全系列产品,具有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测量准确、性能稳定、兼容性强和高效服务等特点,可满足科研机构、制造企业和检测机构等国内外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一)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基于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的实验室标准工况排放测试是我国移动源排放法规体系中被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湖北锐意针对性开发了Gasboard-9802发动机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及其配套的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结合高精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技术(HFID)、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UV-DOAS)、非分光红外技术(NDIR)、长寿命电化学传感器技术(ECD)与凝结核粒子计数技术(CPC),同时测量发动机排气中THC、NOx、CO、CO2、O2等气体体积浓度及颗粒物数量浓度,其超低量程同时具备准确性高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完全满足排放法规技术要求以及实际应用需求。Gasboard-9802发动机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具有功能齐全、准确性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适用于轻型车、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各种移动源国家排放法规,可满足各种工况下不同排量和不同燃料类型内燃机的法规排放测试试验需求。目前,湖北锐意的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设备已经逐步成功应用于科研机构、发动机制造企业、轻型汽车制造企业、摩托车制造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等。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 武汉某知名高校醇氢发动机排放测试研究项目2、 常州某大型发动机制造企业实验室排放气体检测项目(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实际工况车载排放测试是一种更能反映移动源真实排放水平的排放测试方法,已经被我国轻型车、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法规引入作为标准方法的重要补充,正在法规检测和市场监督抽查等应用场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湖北锐意针对性开发了符合法规要求的Gasboard-9805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该系统采用全自主的核心传感器分析技术,可实现排放物CO、CO2、NO、NO2、THC和PN浓度测量,以及排气流量、GPS数据、环境温湿度、大气压力的测量,并具备测试过程引导、自动计算排放总量、导出测试报告等功能。依托自主搭建的排气质量流量标定系统和颗粒物PN分析仪标定系统等关键标定平台,为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溯源标定和质量检验提供了保障。目前,湖北锐意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科研机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制造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等。Gasboard-9805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浙江某大型农用机械制造企业车载排放测试项目(三)非常规气体分析仪发动机尾气中NH3和N2O等非常规气体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和排放法规检测项目。湖北锐意分别采用高温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UV-DOAS)和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成功开发了发动机原排直采NH3分析仪和N2O分析仪,已应用于新能源发动机研发工作。NH3和N2O分析仪技术参数(四)在用车排放检测系统湖北锐意基于双光束红外(NDIR)、微流红外(NDIR)、非分光紫外(UV-DOAS)等核心气体传感技术,自主研发了包括气体传感器平台、尾气分析仪、透射式烟度计、振动式发动机转速表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满足: GB 18285-2018,GB 3847-2018,GB 7258-2017,GB 7258-2017,GB 20891-2014等国标以及JJF 1375,JJG 688-2017,HJ 1014-2020等技术要求。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动车检测机构、汽车制造厂、汽车修理厂、科研机构、环保执法部门等。三、燃气热值分析解决方案天然气、沼气以及工业生产中可燃气体的高效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确测量可燃气体成分及热值并自动优化控制燃烧过程是提高燃烧效率和控制排放污染的重要途经。天然气等碳氢燃料的气体成分分析主要依赖气相色谱法,但该方法的响应时间达90s以上,往往不能满足大多数场合的实时控制应用需求。湖北锐意在气体分析传感器平台优势基础上吸收国际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应用经验,并结合国内应用需求,自主研发了以光谱吸收技术原理为主的一系列气体成分及热值在线测量设备,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功能齐全等特点,可满足石油天然气、沼气、污水气体系统、垃圾填埋、玻璃陶瓷、化工、电厂和内燃机等领域应用。(一)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激光拉曼光谱法可以使用一个激光光源同时探测除惰性气体之外的所有气体分子,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过程气体成分在线监测技术。但激光拉曼光谱法的特征信号较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在气体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2012年四方光电牵头承担 “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的研发与应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解决了检测信号弱等诸多难题,成功开发了LRGA-60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设备融合10项授权发明专利,通过对仪器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探测装置等核心硬件进行激光功率增加、气体压力提高、作用光程增长、散射光大范围收集等技术创新,以及采用基于Ar基底自动扣除、基于标定气体干扰自动修正等激光拉曼特有的软件算法,消除环境温度、压力、干扰气体等对被测气体的影响,实现了对低密度过程气体的高精度监测,已广泛应用于天然气、乙烯裂解气、生物质燃气、变压器油溶解气、煤化工等各大领域。在热值监测领域,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具有突出优势。以往旧式热值仪往往只能监测总碳氢化合物的热值总量且易受水分影响,而湖北锐意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可以分别监测显示各组分热值,采用的特征指纹谱技术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在气体监测领域可取代气相色谱(GC)与质谱(MS):LRGA-60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LRGA-31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武汉某大型轧钢厂加热炉热值监测项目2、 非洲某大型天然气开采监测项目(二)煤气分析仪(便携型)湖北锐意煤气分析仪可同时监测8种气体浓度并自动计算显示煤气/天然气热值,且多组分同时测量无交叉干扰。据以往用户使用案例的监测结果统计来看,湖北锐意煤气分析仪在热值监测方面平均为用户节省约10%的燃烧热能,此数据反应到庞大的工业产量基数上,为用户企业节省了十分可观的燃料成本。湖北锐意红外气体分析技术包含公司授权专利12项。其中消除交叉气体干扰技术集成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针对CO、CO2、CH4和CnHm检测)、热导H2传感器以及电化学O2传感器,并通过软件进行修正得到准确的八组分浓度数据并计算热值。基于该技术开发的煤气分析仪能够与昂贵的在线气相色谱仪作用相当,省却了载气等长期耗材,并具备热值分析功能。主要应用于煤化工、钢铁冶金等领域的煤气成分及热值测量、高校科研院所的气体取样分析以及新能源行业的气体成分测量等。Gasboard-3100P煤气分析仪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抚顺某石油化工研究院生物质原料热解实验室检测项目(三)便携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也是一种混合气体,不同气源生产的天然气组分会有所不同,在天然气用作燃料时,因组分不同导致其热值出现差异。目前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都对天然气具有依赖性。对燃烧过程中气体浓度及热值的连续监测,可精确了解天然气的燃烧效率,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湖北锐意便携式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可同时测量多种气体浓度,并自动计算天然气热值,可取代燃烧法热值仪。相较于适用于高校与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燃气具生产企业、燃气计量检测部门、节能监测部门、环保和配气等行业、天然气公司、液化气厂、液化气站等。Gasboard-3110P便携式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技术参数
  • 【转载】颗粒与筛网2020年11月5日标准讨论会会议纪要
    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部分委员及相关专家于2020年11月5日在苏州召开《液态离心沉降法测定颗粒粒径分布第2部分: 光照离心法》等六项国家标准技术讨论会。标委会秘书长侯长革主持,邓世宁、刘旭峰、张文阁、朱培武、杨正红、温原、窦晓亮和董亮委员以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建强纶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省颗粒学会、南京威普粉体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上海康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24名代表参加会议,高原委员和曹枫委员远程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液态离心沉降法测定颗粒粒径分布 第2部分: 光照离心法》、《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1部分:静态图像分析法》、《气溶胶数浓度凝结核计数器法》和《基于单分散球形颗粒尖桩栅栏分布的多分散物质》四项标准计划项目以及《气溶胶粒度分析》和《粉体样品的制备》提案草案,形成以下意见和结论:1.《液态离心沉降法测定颗粒粒径分布 第2部分: 光照离心法》,1个月内整理意见汇总表,2020年12月4日前提交送审稿。项目牵头:邓世宁技术负责:张文阁规则负责:朱培武 2.《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1部分:静态图像分析法》,由于技术原因,本次会议未展开讨论。该项目2020年3月6日立项,周期18个月,建议延期。项目牵头:高原技术负责:杨正红规则负责:朱培武
  • 为什么体感和PM2.5监测值不大一样?扬尘检测仪监测数值到底准不准?
    近年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高速发展,使得微颗粒排放物进入大气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PM2.5污染已凸显为重大的环境问题。为此,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刘建国做出了解答。 为什么体感和 PM2.5 监测值不太一样? 什么是体感?就是人们凭自己的感觉判断空气质量,例如通过视觉目测大气能见度,或者通过嗅觉感受所呼吸的空气是否有刺激性气味等等。大气细颗粒物不仅是形成雾滴的凝结核,而且也存在吸湿性增长。在不利气象因素下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形成雾和霾长时间共存、难以消散的局面。因此,人们对雾霾的体感会大大增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恶性循环的情况下,会导致人们感受到的雾霾污染程度比实际情况要严重。“为了身体健康,人们自然会关注空气质量。但要治霾,首先要对霾的主要成因大气细粒子(PM2.5)及其时空分布和区域输送进行系统监测。通过对PM2.5的成分分析,结合大气污染源清单和预报模型,来掌握不同地区PM2.5的来源,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刘建国说。准确监测PM2.5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难题?目前监测PM2.5有哪些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PM2.5浓度的监测主要有滤膜采样———光散射法、人工称重法、石英微量振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当光照射在空气中悬浮的粒子上时,产生光散射。在光学系统和粉尘性质一定的条件下,散射光强度与粉尘浓度成比例。光散射法测定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是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经过转换求得粉尘质量浓度的方法。人工称重法是美国环保署和我国环保部推荐的标准方法,但由于需要较长的采样时间,无法提供目前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所需要的每小时均值。而石英微量振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等方法是自动监测,每小时可获得一个监测结果,被称作“等效方法”。所有等效方法的监测值都要与标准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准确。如何监测,在监测过程中会碰到哪些难题?“为防止采样过程中水汽凝结的影响,无论是石英微量振荡天平法还是β射线法自动监测设备,采样管都要加温到空气的露点以上,通常是50℃,相对湿度保持在40%以下,整个测量过程都要在恒温恒湿的状态下进行。”刘建国告诉记者,但加温过程会造成颗粒物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物质的损失,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现在,我国已经参考美国的做法,增加了补偿装置,可以把挥发性物质和半挥发性物质的损失再补回去,这样就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可靠。”刘建国称,颗粒物往往是固液混合物,构成非常复杂,即使是 PM2.5监测标准方法——人工称重法,同样也可能由于所采用的滤膜及温湿度的变化产生颗粒物损失等问题。测量结果可靠吗?根据201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空气 PM10 和 PM2.5 的测定重量法》,人工测定PM2.5须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环境空气中PM2.5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和采样体积,计算出PM2.5的浓度。 “在人工称重法测量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气态物质被滤膜吸附,滤膜平衡时要做到恒温恒湿。如果这些条件在实际大气环境中不能完全满足,就会引起测量误差。”刘建国强调,现有技术水平下,人工称重法所获得的监测数据已经尽可能地接近了PM2.5的实际状况。通过和人工称重法进行严格比对,光散射法、激光散射法、石英微量振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的测量结果也是可靠的。目前市场上更多的扬尘检测仪都使用激光散射法监测PM2.5,建大仁科泵吸式噪声扬尘监测站最显著的特点是电控箱内安装高精度的空气质量变送器,可以不受环境中水分子的影响,精确监测出工地环境中颗粒物PM2.5、PM10的含量。当监测系统开始工作后,空气经进气口时由电子泵吸入变送器内,先由除湿设备将空气中的水分去除,再将其流动至空气质量传感器内。这时,空气质量传感器通过激光散射测量原理,以独有的数据双频采集技术进行筛分得出单位体积内等效粒径的颗粒物粒子个数,通过科学独特的算法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等效粒径的PM2.5、PM10质量浓度,并将监测数值同时输出。泵吸式噪声扬尘检测仪配置1路百叶盒监测,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对工地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等气象因素进行实时监测;1路风速采集;1路风向采集;1路PM2.5、PM10和TSP采集;1路继电器输出可接现场二级继电器控制雾炮(默认)、吊塔喷淋及工程洗车机等;它所监测到的数据可通过LED屏(54cm*102cm)现场实时显示,也可通过RS485接口或移动卡以GPRS/4G的方式上传至云平台在界面显示,实现远程监控。通过手机扫码下载“噪声扬尘监控气象站”APP配置工具,能够对泵吸式噪声扬尘监测站的参数进行设置,如各项参数的上下限值,限值LED屏显示的内容,继电器开启闭合的时间,以及只能联动雾炮的工作时间等。泵吸式噪声扬尘监测系统由泵吸式噪声扬尘检测仪、通讯技术和监控软件云平台组成,集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能够24小时全天候在线实时监测现场环境,具有实时性、多参数、智能化的特点。系统支持两种数据上传:一种是无线数据上传,通过内置的移动卡通过根据GPRS/4G通讯方式上传;另一种是通过RS485从站接口,可以实现最远2000米的远距离有限传输。监控中心云平台支持在电脑、移动端、平板电脑等多个终端随时查看工地施工情况和扬尘指数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为保证工地环境治理符合环保要求,若出现PM2.5、PM10、噪声、TSP等环境数值超标的情况,系统会以平台告警、手机告警、邮件告警形式自动给管理员发告警信息;具有远程联动功能,可联动(雾炮)喷淋控制系统,改善空气质量。
  • 众瑞科普 | 口罩密合性测试如何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前言《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对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其中包括“从事发热门诊、定点医院隔离病区工作的人员要做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测试和密合性测试,合格者方可上岗;每次进入发热门诊、定点医院隔离病区工作前,要做医用防护口罩密合性测试”。那么,什么是适合性测试?为什么要做适合性测试?如何来做?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性或密合性在GB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中进行了明确规定,指的是口罩周边于具体使用者面部的密合程度。标准给出的测试方法为:以凝结核粒子计数器作为传感器,在人员佩戴口罩并做出规定动作时,通过对环境中与口罩内的粒子数进行对比来计算获得适合因数。青岛众瑞的ZR-1221型口罩密合度测试仪为进行适合性/密合性检测的专用仪器,各项参数符合标准需求!防护口罩(包括医用防护口罩)属于密合型面罩,其防护效果既依赖于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也依赖于和佩戴者人脸达到密合的程度。由于人们脸型各不相同,对佩戴和使用方法的掌握也有差异,而且使用过程还要进行各种活动,因此不同人使用同一款防护口罩,或者同一个人用不同方法使用同一款口罩,实际的泄漏量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防护口罩与佩戴者之间的适合性具有因人而异的特点。国家标准GB/T 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中介绍了适合性检验(fit test)的方法,也就是新版指南中所说的适合性测试。标准给出的测试方法为:以凝结核粒子计数器作为传感器,在人员佩戴口罩并做出规定动作时,通过对环境中与口罩内的粒子数进行对比来计算获得适合因数。以青岛众瑞的ZR-1221型口罩密合度测试仪作为适合性/密合性检测的专用仪器进行测试举例:测试过程密合度测试需要在佩戴口罩的情况下进行。通过在呼吸区域打孔并连接专用探头来检测口罩内的颗粒物浓度,在进行不同动作时记录口罩内粒子浓度与环境粒子浓度来计算密合度的量化指标“适合因数”。受试者需要做以下六个规定动作,每个动作1min:(1)正常呼吸——站立姿势,正常呼吸速度,不说话。(2)深呼吸——站立姿势,慢慢深呼吸,注意不要呼气过度。(3)左右转头--—站立姿势,缓缓向-侧转头到极限位置后再转向另一侧,在每个极限位置都应有吸气。(4)上下活动头部——缓缓低头,再缓缓抬头,在抬头的极限位置应有吸气动作。(5)说话——大声缓慢说话。让受试者从100倒数或读一段文章。(6)正常呼吸——同(1)。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经使用ZR-1220开展口罩密合性检测众瑞一直将“用心做好仪器”作为一种信念和承诺。我们坚信,在先进技术的帮助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
  • 关于举办《粒度分析 颗粒跟踪分析法》等五项颗粒表征国标宣贯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GB/T 42348-2023《粒度分析 颗粒跟踪分析法(PTA)》等五项项颗粒表征国家标准已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为保证颗粒表征国家标准的有效贯彻实施,便于相关人员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标准内容,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决定举办颗粒表征国家标准宣贯会,请各相关机构及有关企业事业单位自愿选派人员参加。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宣贯内容1. GB/T 42348-2023《粒度分析 颗粒跟踪分析法(PTA)》宣贯;2. GB/T 42660-2023《气溶胶颗粒数量浓度 凝结核颗粒计数器的校准》宣贯;3. GB/Z 42353-2023《Zeta电位测定操作指南》宣贯;4. GB/T 42342.2-2023《粒度分布 液相离心沉降法 第2部分:光电离心法》宣贯;5. GB/T 42351.1-2023《颗粒标准样品的制备 第1部分:基于单分散球形颗粒尖桩栅栏分布的多分散标准样品》宣贯。二、主讲专家各项国家标准第一起草专家。三、参会对象各高校、科研院所颗粒表征相关研发、应用人员,颗粒表征相关研发单位、颗粒表征仪器研发单位科研人员、销售人员,颗粒表征检测机构、实验室等管理人员、实验员等,颗粒相关制造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实验员、供销人员等。四、宣贯时间、地点时间:2023年11月24日 9:00~16:00地点: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怀柔科技创新基地地址:北京市怀柔区京密北五街与杨雁东三路交叉路口西五、报名事宜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本次宣贯会不收取费用,食宿自理;推荐入住北京西苑饭店。六、联系方式联 系 人:侯长革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100044联系电话:010-88301158,13661132269电子邮箱:tc168@pcmi.com.cn
  • PM2.5 仪器监测值到底准不准?
    雾霾频频来袭。打开手机查看PM2.5数值预报并与人的自身感受对照,会感觉略微的差异,这不免让人产生疑虑:仪器监测出来的PM2.5值准吗?为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有关专家寻求答案。   为什么有时人们的体感和PM2.5监测值不太一样?   &ldquo 人们常常凭自己的感觉判断空气质量,例如通过视觉目测大气能见度,或者通过嗅觉感受所呼吸的空气是否有刺激性气味等等。&rdquo 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刘建国告诉记者,这些体感因素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雾霾天气的严重程度,更难以用来判断PM2.5值的高低。   他分析说,大气能见度受很多因素影响,除了空气污染外,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大气能见度的变化。很多时候,大范围的严重雾霾往往和静稳天气密切相关。大气在垂直方向出现逆温,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污染物被阻滞集聚在大气边界层下方,难以扩散和稀释。与此同时,含有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碳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成分的大气细颗粒物,不仅是形成雾滴的凝结核,而且也存在吸湿性增长。在不利气象因素下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形成雾和霾长时间共存、难以消散的局面。因此,人们对雾霾的体感会大大增强。   &ldquo 为了身体健康,人们自然会关注空气质量。但要治霾,首先要对霾的主要成因大气细粒子(PM2.5)及其时空分布和区域输送进行系统监测。通过对PM2.5的成分分析,结合大气污染源清单和预报模型,来掌握不同地区PM2.5的来源,我们才能对症下药。&rdquo 刘建国说。   准确监测PM2.5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难题?   目前,国内外对PM2.5浓度的监测主要有滤膜采样&mdash 人工称重法、石英微量振荡天平法和&beta 射线法。其中,人工称重法是美国环保署和我国环保部推荐的标准方法,但由于需要较长的采样时间,无法提供目前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所需要的每小时均值。而石英微量振荡天平法和&beta 射线法等方法是自动监测,每小时可获得一个监测结果,被称作&ldquo 等效方法&rdquo 。所有等效方法的监测值都要与标准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准确。   &ldquo 为防止采样过程中水汽凝结的影响,无论是石英微量振荡天平法还是&beta 射线法自动监测设备,采样管都要加温到空气的露点以上,通常是50℃,相对湿度保持在40%以下,整个测量过程都要在恒温恒湿的状态下进行。&rdquo 刘建国告诉记者,但加温过程会造成颗粒物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物质的损失,导致测量结果偏低。&ldquo 现在,我国已经参考美国的做法,增加了补偿装置,可以把挥发性物质和半挥发性物质的损失再补回去,这样就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可靠。&rdquo   刘建国称,颗粒物往往是固液混合物,构成非常复杂,即使是PM2.5监测标准方法&mdash &mdash 人工称重法,同样也可能由于所采用的滤膜及温湿度的变化产生颗粒物损失等问题。   根据201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2011),人工测定PM2.5须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环境空气中PM2.5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和采样体积,计算出PM2.5的浓度。   &ldquo 在人工称重法测量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气态物质被滤膜吸附,滤膜平衡时要做到恒温恒湿。如果这些条件在实际大气环境中不能完全满足,就会引起测量误差。&rdquo 刘建国强调,现有技术水平下,人工称重法所获得的监测数据已经尽可能地接近了PM2.5的实际状况。通过和人工称重法进行严格比对,石英微量振荡天平法和&beta 射线法的测量结果也是可靠的。   国产PM2.5监测仪器可靠吗?   在PM2.5争论之初,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PM2.5监测仪器还没有进入市场,国外品牌占了先机。但在环保部后续组织的PM2.5仪器考核中,河北先河、安徽蓝盾、武汉天虹等一批企业的监测仪器先后通过了认证考核。这让人不禁产生疑问,在这么短时间内研发并生产的监测仪器可靠吗?   &ldquo PM2.5监测仪器并不是短期之内研发出来的。&rdquo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国告诉记者,早在1999年,先河就承担了&ldquo 九五&rdquo 重大装备研制计划项目&mdash &mdash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课题 2000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2002年,先河又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安徽光机所联合承担了863计划项目&mdash &mdash 大气细粒子(PM2.5)连续监测技术与设备。此后,公司又同其他单位相继合作研究了校准膜的质量控制程序等多项课题。&ldquo 先河的PM2.5监测仪器,是长期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的结果。&rdquo 李玉国说。   在刘建国看来,先河是我国环境监测发展的一个缩影。2000年以来,尤其是在&ldquo 十五&rdquo 我国把资源环境技术纳入863计划之后,我国在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大气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的连续自动监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伴随一批自主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我国打破了环境自动监测仪器必须依赖国外的局面。   仪器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是环境监测设备的基本要求。2013年8月1日,环保部正式实施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要求所有的PM2.5监测仪器都要和手工采样结果进行比对,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每台自动监测设备在出厂前都要进行一系列严格测试,包括稳定性运行、老化测试、数据对比等,并且每一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办法。&ldquo 我国PM2.5监测仪器无论在仪器性能指标还是可靠稳定性都不亚于进口设备。&rdquo 刘建国表示。
  • 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2021年5月27日至28日,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SAC/TC168)六届二次会议在青岛召开,由我公司协办。会议听取了标准会年度工作报告、分技术委员会年度工作汇报,宣布增补青岛众瑞智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春雷等6人为委员,提出了2个国际标准提案,审查通过5项国家标准。其中,青岛众瑞参与制定2项国家标准——《气溶胶数浓度 凝结核计数器法》与《基于单分散球形颗粒尖桩栅栏分布的多分散物质》。青岛众瑞结合自身在气溶胶颗粒物领域的技术积累,积极参与了相关标准的起草及审议工作。《气溶胶数浓度凝结核计数器法》(计划号:20184752-T-469)标准的建立确保全国范围内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结果的一致性与准确性,填补了我国目前无气溶胶数浓度标准的空白。青岛众瑞气溶胶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已走在行业前列,公司气溶胶光度计、气溶胶发生器等一系列仪器设备,广受市场好评,是各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采购的标准仪器。《基于单分散球形颗粒尖桩栅栏分布的多分散物质》(20173607-T-469)标准的建立,完善和规范了颗粒物领域标准物质的应用,促进工业生产中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发展,填补我国单分散球形颗粒尖桩栅栏分布的多分散物质相关标准的空白。青岛众瑞生产的颗粒物采样设备、颗粒物实时监测仪器性能完善,功能齐全,能满足不同工况的要求,客户遍布全国。27日下午,会议专家及委员一行来到青岛众瑞参观,对众瑞产品性能及研发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青岛众瑞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积极参与、推动国家、行业标准的建立,努力成为中国最受信赖的检测仪器生产商。借助此次正式加入委员会的契机,青岛众瑞将在颗粒物相关领域的系列化国标的起草和优化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共同跟委员会一起推动国内颗粒物相关国家标准体系的完善。
  •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中国大气二甲胺的全生命周期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胡建林、常运华教授联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拓服工坊科技有限公司(TOFWERK中国)、北京大学、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等单位在大气有机胺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Nonagricultural emissions enhance dimethylamine and modulate urban atmospheric nucleation”为题,在中国卓越计划领军期刊Science Bulletin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胡建林教授为论文第一通讯作者,常运华教授为第一兼通讯作者。 新粒子生成是指大气中的气态分子通过均相成核形成颗粒物的过程,是颗粒物数浓度的主要来源,对大气云凝结核的形成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气态有机胺,尤其是二甲胺被认为是新粒子生成的关键前体物。二甲胺的大气浓度较氨气低2-3个数量级,因而准确观测较有挑战性。此外,传统观点认为有机胺与氨气同源,由农业排放主导。然而在农业缺失的中国城市大气中,也能频繁观测到由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触发的大气新粒子生成事件。那么对于典型城市乃至更大区域尺度上大气而言,二甲胺的时空分布是什么?二甲胺的主要排放源有哪些?非农业二甲胺对粒子数浓度的影响如何?图1. 中国北方和南方大气二甲胺的区域大跨度走航观测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研究团队首先基于搭载有TOFWERK Vocus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Vocus PTR-TOF)的走航车,对中国大气二甲胺浓度开展了高灵敏度与高时间分辨率的车载移动观测。路线覆盖中国北方(山东东营至江苏南京;图1b)和南方(贵州黔西南至浙江绍兴;图1c)区域以及上海市区(图2a)。区域走航发现中国大气二甲胺浓度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其中以农田为主的北方区域大气二甲胺浓度不足南方区域的1/3。在非农村地区,记录到由工业脉冲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最高大气二甲胺浓度。在高度城市化的上海地区,二甲胺浓度自市中心向外围逐渐降低且与人口密度关联。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和城市内部的大气二甲胺都深受非农业源排放的影响。图2. 上海市环线道路的大气二甲胺走航观测及其与人口密度的关联 其次,研究团队针对潜在的非农业排放源,系统开展了二甲胺源排放测试,确定了各种污染源的排放特征与排放因子(图3)。实验涵盖轻型机动车台架实验、重型卡车实际道路测试、植物箱式排放测试、工厂内外走航监测与城市化粪池系统排放测试等。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植物可能存在二甲胺排放,这部分解释了南方亚热带森林区的高浓度二甲胺。需要强调的是,该实验所用的PTR-MS分辨率较低,后期需开展更高精度的植物二甲胺直接排放和通量测试。此外,纺织工厂在印染环节所使用的含胺颜料被确定为重要的二甲胺排放点源。否定了机动车尾气存在高浓度二甲胺,证实了化粪池系统是中国城市特有且极其重要的二甲胺排放源。图3. 二甲胺的非农业源排放机理与源排放测试 最后,研究团队以上海为例,构建起包含居民生活源在内的城市非农业二甲胺排放清单。大气化学传输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居民生活源的二甲胺排放在城市中心能贡献至多78%的大气粒子数浓度(图4)。该研究将外场观测、源排放测试与模型模拟相结合,呈现了中国大气二甲胺的全生命周期,为颗粒物污染防治和气候变化评估提供了有用参考。图4. 居民源二甲胺排放贡献上海城市大气粒子数浓度的模型模拟原文链接Chang et al., Nonagricultural emissions enhance dimethylamine and modulate urban atmospheric nucleation, Science Bulletin 2023, in press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095927323003523
  • 南开大学张新星质谱团队新成果:揭示隐藏雾霾成因
    二氧化硫氧化产生硫酸是大气化学中的关键过程,这是因为硫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时由于其具有高吸湿性,也是有效的云凝结核,能够形成云雾从而进一步影响空气质量、人类健康和气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华北地区雾霾成分的很大特点之一在于其含有质量分数极大的硫酸根。尽管已有大量旨在了解硫酸根形成原因的研究,但在雾霾中观测到的硫酸根浓度和现存所有的模拟值加合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这表明雾霾中仍存在有未知的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根的途径。近日,南开大学张新星研究员课题组(实验部分)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Joseph Francisco教授课题组(理论部分)通过新型质谱技术与MRCI-QM/MM理论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发现二氧化硫在气液界面处可以吸收UVA光子,以自旋禁阻的方式跃迁到其三线态,然后与氧气和水反应,并快速形成硫酸根。这一交叉了分析化学、量子化学和大气化学的综合发现填补了对二氧化硫激发态氧化化学反应认知的空白,说明在气液界面处太阳光引起的二氧化硫的光化学氧化可能是雾霾中硫酸根的重要来源。该工作发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杂志上。在过去几年里,对新的大气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根机制的探索仍在继续。硫酸根的形成过去被认为主要是均相反应,然而,为了平衡模型中和观测到的硫酸根质量的差异,二氧化硫多相氧化的重要性已逐渐被意识到,二氧化硫的氧化需要某些氧化性物质(如二氧化氮)和催化性物质(如过渡金属离子或黑碳)。二氧化硫的光化学在大气中也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单线态基态的二氧化硫吸收紫外光后将首先被激发到激发单线态,然后发生快速的系间窜越产生寿命较长的三线态,三线态二氧化硫在气液界面处会与水分子进一步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和HOSO,强酸性的HOSO有助于酸雨的形成,而羟基自由基会进一步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二氧化硫在紫外区域有两个吸收带,一个是对应激发三线态的禁阻带(约340-400 nm),另一个是对应激发单线态的允许带(约240-340 nm)。虽然允许带的吸收强度大约比禁阻带(340 nm)大3个数量级,但激发单线态需要经历系间窜越,与其他淬灭过程相竞争,才能到达激发三线态。此外,太阳光中的波长340 nm的部分比240-340 nm的部分强度强得多,这增加了直接自旋禁阻激发的实际意义。因此,两种可能路径的总体效率可能是相当的。然而,现阶段研究仍然缺乏对它们的直接的理论或实验比较。气液界面具有特殊性,很多气液界面处的化学反应与体相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截然不同,然而很少有技术能够只对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厚的气液界面层进行研究而不受到体相溶液的干扰。张新星研究团队长期从事气液界面质谱学研究,所开发的场致液滴电离-质谱(FIDI-MS)技术具有极高的气液界面选择性,可以只对薄薄的气液界面层进行实时原位采样而不受到体相溶液的干扰。在本研究中,通过使用独特的FIDI-MS技术,该团队通过对气液界面所处环境的气体氛围的精确控制,研究了UVA引发的二氧化硫在气液界面处的光氧化化学。图1. FIDI-MS研究二氧化硫在气液界面处的光氧化手套箱中的FIDI-MS装置如图1a所示,其中手套箱中的气体由纯氮气/1 ppm二氧化硫或80%氮气/20%氧气/1 ppm二氧化硫组成。图1b展示了二氧化硫光氧化的定性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UVA、水和氧气是导致气液界面处二氧化硫发生氧化的三个关键因素。图1c和1d给出了填充有80%氮气/20%氧气/1 ppm二氧化硫的手套箱中二氧化硫氧化的定量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硫酸根的生成是准一级反应,可以算出当二氧化硫浓度为1 ppm时,硫酸根生成的反应速率为2.2至3.3×10-7 M s-1。先进的MRCI-QM/MM理论方法给出了二氧化硫在空气-水界面处发生光化学氧化的可能路径,反应的势能面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包含低能垒(~10 kcal mol-1)的多步反应,二氧化硫被激发到三线态是限速步,所有其他步骤要么具有小能垒,要么无能垒。计算结果与实验的准一级反应结果相一致,实验和理论结果结合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通过激发三线态二氧化硫与水和氧气的反应很容易产生硫酸,而不需要其他氧化性或催化性物种的参与。图2. 二氧化硫在空气-水界面处发生光化学氧化的可能路径这些反应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初始步骤发生:直接激发到三线态(对应波长340-400 nm)或先激发到单线态然后通过系间窜越来到三线态(对应波长290-340 nm)。计算得出的二氧化硫在空气-水界面处的吸收光谱(图3)的特征与计算的气相吸收光谱相似,这表明二氧化硫与水的相互作用不会极大地改变其吸光特性,空气-水界面提供了一个富含水分子的环境。由于太阳光中UVA的成分要远大于UVB和UVC的成分,因此,在之前的研究中经常被忽视的波长340-400 nm的紫外光所引发的光化学将有助于解释在雾霾中观测到的硫酸根浓度和模拟值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这项工作发现了大气中雾霾的隐藏成因,并开启了大气中自旋禁阻光化学研究的新篇章。图3. 二氧化硫自旋允许和自旋禁阻的吸收光谱及实验所用的365 nm紫外光谱南开大学研究生宫矗、苑旭、邢栋、张冬梅为本文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作者。南开大学张新星研究员为本文实验部分通讯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J. S. Francisco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为本文理论部分通讯作者。原文:Fast Sulfate Formation Initiated by the Spin-Forbidden Excitation of SO2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Chu Gong, Xu Yuan, Dong Xing, Dongmei Zhang, Marilia T. C. Martins-Costa, Josep M. Anglada, Manuel F. Ruiz-López, Joseph S. Francisco, and Xinxing ZhangJ. Am. Chem. Soc., 2022, DOI: 10.1021/jacs.2c10830
  • 口罩密合性测试仪 你可以相信众瑞
    前言口罩只要过滤效率合格就OK了吗?口罩的防护效果你知道吗?口罩密合性怎么测的?高标准口罩 不单单只看重过滤效率疫情期间出门三件套:“戴口罩、测体温、亮绿码”,口罩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KN95口罩要求“过滤效率不低于95%”,已成为口罩防疫的更高标准。一只高标准的口罩,不单单只有过滤效率这一个标准来定性,还有几个指标也和过滤效率息息相关,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就是:防护效果、泄漏性及密合性。今天,我们来讲讲口罩的密合性!疫情当前,为了加强防控,尤其是保护日夜奋战的医务人员,国家对口罩密合性的要求日渐严格!早在2021年9月份,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开发布了《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明确要求重点岗位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口罩进行适合性测试或密合性测试,且每次进入需要重点防护的工作场所前需要进行医用防护口罩密合性测试。《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中的要求什么是密合性?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性或密合性,是指口罩周边于具体使用者面部的密合程度。根据GB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测试方法为:以凝结核粒子计数器作为传感器,在人员佩戴口罩并做出规定动作时,通过对环境中与口罩内的粒子数进行对比来计算获得适合因数。如何进行密合性检测?众瑞仪器根据市场需求,集中力量研发出ZR-1220型口罩密合度测试仪,完美适应医用防护口罩的密合性检测!是否还有更快速的方法检测密合性?有!经过多年沉淀,众瑞仪器将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推出ZR-1240型红外热成像穿戴泄漏测试仪最后,青岛众瑞提醒您牢记“防疫三件套”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自觉落实好“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 用单粒子ICP-MS对废水中的银纳米颗粒的分析测量
    “纳米银”是“银纳米颗粒”的简称或俗称,指由银原子组成的颗粒,其粒径通常在1~100nm范围。银材料表面具有抑菌性质早已为人熟知,其机理是位于材料表面的银原子可以被环境中的氧气缓慢氧化,释放出游离的银离子(Ag+),这些银离子通过与细菌壁上巯基结合,阻断细菌的呼吸链,最终杀死附着在材料表面的细菌。由于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纳米银的表面原子数与其内部原子数的比例急速升高,最终导致其银离子的释放速率显著增高,杀菌效果更加显著。利用纳米银抑菌特性的各种产品,包括纺织品、化妆品、药品等,以及其他工业产品,越来越多的研发并被投入使用。这些纳米银最终将会进入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产生影响。快速地检测和表征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基体下的纳米粒子的技术手段因此显得极为必要,而珀金埃尔默公司的单颗粒ICP-MS技术则可以很好的应对这项挑战。本实验带您了解不同的废水中,单颗粒ICP-MS测定纳米银的能力。样品水样:是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附近的污水处理厂抽取。废水:是经过污水处理厂最终处理后排放到河里的废水,在二级沉降池后收集。混合溶液:经过生物处理后离开曝气池,到达二级沉降池处理悬浮物和沉积物的废水,从二级曝气池收集。海藻酸盐:一种在废水中可以检测到并由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碳组成的ppm级多糖。海藻酸盐溶液被用作于比较废水样品的一个已知的控制和替代物。用去离子水溶解从褐藻提取的海藻酸钠(Sigma-Aldrich, St. Louis, Missouri, USA)配制成浓度为6ppm的海藻酸盐溶液,并震荡一个小时。实验平均粒径为67.8±7.6nm的用PVP包裹的Ag ENPs标准品(用TEM定值,nanoComposix™ Inc., San Diego, California, USA),加入10mL到所有样品中,使浓度为10ppb(5,000,000粒/mL)。样品用去离子水稀释10-1000倍,测试前超声5分钟。所有样品一式三份。使用PerkinElmer NexION® 300D/350D ICP-MS进行分析,采用SP-ICP-MS模式,在Syngistix™ 软件纳米分析模块下进行。实验参数如表1所示。实验结果图1显示了0.1ppb(50,000粒/mL)Ag ENPs标准品的粒径分布,相当于66.1±0.1nm的平均粒径,浓度为52,302±2102粒/mL。对粒径的测试结果和TEM定值的一致性表明海藻酸盐基并不影响测量精度。图1:在6ppm海藻酸盐溶液中的Ag的粒径分布在确定海藻酸盐溶液技术的准确度的基础上,排放废水和混合溶液样品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图2和图3显示了废水和混合溶液各自的粒径分布。分析前样品稀释100倍,表2显示了粒径大小和颗粒浓度的测试结果。另外,平均粒径与证书标称值一致,颗粒浓度接近计算值,表明没有废水基体会影响测量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可以准确测量在废水样品中的Ag ENPs。图2:稀释100倍废水中Ag的粒径分布图3:稀释100倍的混合溶液中Ag的粒径分布结论实验证明SP-ICP-MS具有准确测试三种不同类型废水样品中的银纳米粒子的能力。虽然废水基体很复杂,但是它们不会抑制SP-ICP-MS准确测量粒径和纳米粒子浓度的能力。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请扫描二维码下载完整的应用报告。
  • 中国高端极低温仪器研制获突破 自主研发稀释制冷机接近绝对零度
    中科院物理所自主研发的10mK无液氦稀释制冷机原型机。 中科院物理所 供图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无液氦稀释制冷机6月下旬实现近10mK(比绝对零度-273.15摄氏度高0.01度)极低温,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极低温仪器研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具备了为量子计算等前沿研究提供极低温条件保障的能力。  作为中国低温实验技术和低温物理研究的发源地,中科院物理所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台湿式稀释制冷机,实现最低33mK的极低温。面对新一轮量子科技竞争,中科院物理所再次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完全自主研制国产无液氦稀释制冷机。中科院物理所在北京怀柔正在建设中的全新二代机。 中科院物理所 供图  在历时两年半的研发过程中,科研团队先后攻克一系列工艺难题和核心技术难题,最终于6月24日晚,其自主研发的无液氦稀释制冷机原型机实现10.9mK的连续稳定运行,满足超导量子计算需要的条件,单冲程运行模式可低于8.7mK,基本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水平,在解决量子计算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上迈出关键的一步。  后续,科研团队将进一步优化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相关技术,固化工艺流程。同时,正在建设中的新一代制冷机将在易用性和稳定性方面达到进口产品水平,为中国的量子计算实验前沿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团队介绍说,稀释制冷机是一种能够提供接近绝对零度环境的高端科研仪器,可广泛应用于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粒子物理乃至天文探测等科研领域。稀释制冷机为量子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极低温环境,是量子计算研究中不可替代的关键设备。目前中国此类仪器完全依赖进口,是亟待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  无液氦稀释制冷机有别于传统的依赖液氦辅助降温的湿式稀释制冷机,不需要液氦辅助就可以实现仅仅高于绝对零度0.01度的极低温,可为量子计算机芯片提供用于维持量子态必需的极低温环境。目前,其他制冷技术在最低温度、制冷量和连续运行时间方面都还不能满足量子计算的需要。无液氦稀释制冷机是一种通用科学仪器,除了被广泛地应用于量子计算领域,还可应用于极低温物理实验、纳米材料研究,甚至可用于暗物质探索、引力波探测等粒子物理和宇宙学探测。
  • TSI新型凝聚核粒子计数器(CPC)重新定义纳米粒子计数
    40多年来,TSI生产的 凝聚核粒子计数器(CPC) 为研究人员在纳米粒子计数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TSI第4代新型CPC整体改进了软件功能和性能,将继续成为气溶胶研究领域的基准。 TSI 新一代CPC 在可靠性和适用性上正建立起无与伦比的标准。现在,CPC数据可存储于CPC中,存储数据可随时本地访问,甚至远程访问。此外,新型CPC的所有型号和平台均使用相同的架构进行构建,操作直观,使用简单。 无论您需要校准和验证其它仪器,还是需要比较不同仪器间的性能,TSI生产的CPC都将是您参考计数器的最值得依赖的选择。长期环境监测用户可尽情享受新软件所带来的便利,新软件改善了筛选和输出大型数据集的方式。 新一代CPC能够减少停机时间和降低维修成本,不仅为您提高可靠的粒子数据,还能够优化您的研究。和研究行业的领导者携手合作,使用TSI新一代CPC,彻底变革您的粒子数据。 关于TSI公司TSI公司研究、确定和解决各种测量问题,为全球市场服务。作为精密仪器设计和生产的行业领导者,TSI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客户合作,确立与气溶胶科学、气流、健康和安全、室内空气质量、流体力学及生物危害检测有关的测量标准。TSI总部位于美国,在欧洲和亚洲设有代表处,在其服务的全球各个市场建立了机构。每天,我们专业的员工都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
  • 雾霾中被检出大量含氮有机物 被指最危险信号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了该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认为,最近的强雾霾事件,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   污染物遇水汽发生灰霾事件   研究认为,人类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内因,可以说是“主谋”。专项组成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陈良富说,空气污染物中的可溶性成分遇到浮尘矿物质凝结核后会迅速包裹,形成混合颗粒,再遇到较大的空气相对湿度后,就会很快发生吸湿增长,颗粒的粒径增长2倍至3倍,消光系数增加8倍至9倍,也就是能见度下降为原来的八分之一至九分之一。通俗地讲,空气中原本存在的较小颗粒的污染物遭遇水汽后变成人们肉眼可见的大颗粒物,随即发生灰霾事件。   中国科学院分布在京津冀区域的15个PM2.5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统计显示,1月份京津冀5次强霾污染分别发生在1月6日至8日、9日至15日、17日至19日、22日至23日、25日至31日。这5次都少不了陈良富所说的水汽做“帮凶”。   霾中检测出危险有机化合物   专项组“大气灰霾溯源”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说,本次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化学组成,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在该污染事件中,共有800余人丧生。美国政府在后来的调查中称,石油挥发物(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的有机化合物,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就是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在京津冀雾霾天气的专项研究中,专项组检出了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这在王跃思看来是“最危险的信号”,因为这就是“洛杉矶上世纪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   经过源解析技术,这些包括含氮有机颗粒物在内的有机物被识别出了4类有机组分:氧化型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北京周边 油烟型有机物,主要来自局地烹饪源排放 氮富集有机物,一种化学产物 还有烃类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和燃煤。其中氧化型有机颗粒物在整个污染过程所占比例最大,为44%,其余三个组分别占21%、17%和18%。   建议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   专项组将这些因素归结为“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在北京地区,机动车为城市PM2.5的最大来源,约为1/4 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1/5。对于整个京津冀区域,专项组认为,应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过程,重点在于燃烧过程的脱硫、脱硝和除尘 同时要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   用王跃思的话说,“控制灰霾还是需要从控制污染物排放着手。”
  • 专家:应对雾霾含危险物重点控制工业与燃煤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了该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认为,最近的强雾霾事件,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   污染物遇水汽发生灰霾事件   研究认为,人类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内因,可以说是“主谋”。专项组成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陈良富说,空气污染物中的可溶性成分遇到浮尘矿物质凝结核后会迅速包裹,形成混合颗粒,再遇到较大的空气相对湿度后,就会很快发生吸湿增长,颗粒的粒径增长2倍至3倍,消光系数增加8倍至9倍,也就是能见度下降为原来的八分之一至九分之一。通俗地讲,空气中原本存在的较小颗粒的污染物遭遇水汽后变成人们肉眼可见的大颗粒物,随即发生灰霾事件。   中国科学院分布在京津冀区域的15个PM2.5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统计显示,1月份京津冀5次强霾污染分别发生在1月6日至8日、9日至15日、17日至19日、22日至23日、25日至31日。这5次都少不了陈良富所说的水汽做“帮凶”。   霾中检测出危险有机化合物   专项组“大气灰霾溯源”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说,本次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化学组成,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在该污染事件中,共有800余人丧生。美国政府在后来的调查中称,石油挥发物(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的有机化合物,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就是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在京津冀雾霾天气的专项研究中,专项组检出了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这在王跃思看来是“最危险的信号”,因为这就是“洛杉矶上世纪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   经过源解析技术,这些包括含氮有机颗粒物在内的有机物被识别出了4类有机组分:氧化型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北京周边 油烟型有机物,主要来自局地烹饪源排放 氮富集有机物,一种化学产物 还有烃类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和燃煤。其中氧化型有机颗粒物在整个污染过程所占比例最大,为44%,其余三个组分别占21%、17%和18%。   建议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   专项组将这些因素归结为“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在北京地区,机动车为城市PM2.5的最大来源,约为1/4 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1/5。对于整个京津冀区域,专项组认为,应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过程,重点在于燃烧过程的脱硫、脱硝和除尘 同时要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   用王跃思的话说,“控制灰霾还是需要从控制污染物排放着手。”
  • Picarro | 中国农村地区大气水溶性有机物的气体-气溶胶相划分:NH3对SOA形成的增强作用
    水溶性有机物(WSOC)以气体和颗粒物的形式大量存在于大气中,在大气水反应和云凝结核(CCN)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此外,某些WSOC是有毒的,它会影响人类健康。WSOC可从源中直接排放或从气态和颗粒有机质(OM)的光氧化中二次产生。目前,只进行了有限的测量来理解WSOC划分机制。结果表明,气体-颗粒物相划分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气象参数、气体物质组成和凝结相性质。将气相WSOC(WSOCg)分配到气溶胶相(WSOCp)是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的主要形成路径。然而,WSOC划分过程的基本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在本文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研究团队于2019年冬季在长江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站(31°44′N,121°13′E)同时测量了气体和颗粒物,包括NH3(Picarro G2103),有机酸(草酸、甲酸和乙酸)、无机离子(阳离子:Na+,NH4+,K+,Ca2+和Mg2+;阴离子:SO42&minus ,NO3&minus 和Cl&minus )和WSOC。为了全面理解WSOCp形成机制,作者还测量了300-550 nm WSOCp的光学吸收,同时测量了PM2.5并调查了气体-气溶胶相划分的影响因素以全面理解中国大气,尤其是严重冬季雾霾区的有机气溶胶行为。【结果】研究区主要污染物的时间变化。ALWC和pH对WSOCg划分的影响。NH3对中国不同区域WSOCp分布的影响。【结论】在干旱期(相对湿度(RH)80%)为气溶胶液态水(ALW),表明该区域两种不同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过程。在干旱期,温度是WSOCg吸收的主要驱动力。而在湿润期,控制WSOCg吸收的因素为ALW含量和pH,两者都会通过NH4NO3形成和有机酸中和过程被NH3显著提高。此外,作者发现,在全国范围内,WSOCp与NH4NO3的相对丰度呈较强的线性相关,其空间分布与NH3一致,进一步表明NH3在WSOCp形成中的关键作用。由于WSOCp是SOA的主要组成部分,NH3通过增加ALW的形成和WSOCg的分配来促进SOA的产生,这表明控制NH3的排放对于缓解中国雾霾污染特别是SOA是必要的。
  • 1474万!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设备更新改造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0835-230Z31603641项目名称: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设备更新改造项目预算金额:1474.57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474.57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组/子包号序号设备名称数量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是否核心产品最高限价(人民币/万元)一1温室气体高频通量监测仪1套是是232.22一体式环境要素涡度协方差系统1套是否3激光闪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反应腔和检测腔1套否否二1氧化亚氮及一氧化碳高分辨率监测分析仪1套是是650.82全二维气相色谱-调制器及配套软件\检测器单元(高频采集)(现有GC改装)1套否否3多模式进样口1套是否4气溶胶中和器1套是否5主动式云雾采样器1套否否6涡度通量相关观测系统1套是否7碳监测仪器辅助设备-超低温全自动冷阱1套否否8“环境空气VOCs连续监测系统”升级改造1套否否9温室气体碳同位素在线监测仪1套是是三1雾滴谱仪1套是是346.042离心式颗粒物质量筛分仪1套是否3凝聚式单分散气溶胶发生器1套是否4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1套是否5光声气溶胶吸收测量仪1套是否6三波长浊度仪1套是否四1光学气溶胶探空仪15套是是215.452四分量净辐射计5套是否五1凝结核粒子计数器1套是是30.08 注:1)投标人可选择全部或个别包组进行投标,但必须对包组内所有内容进行投标,不允许只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投标。2)投标报价不得超过每个包组最高限价,超过每个包组最高限价为无效投标。3)本项目中在“是否允许进口产品投标”栏标注为“是”的设备经主管部门同意可采购本国产品或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注: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含已进入中国境内并在国内市场有销售的进口产品)。4)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财库〔2020〕46号)、《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号)、《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财库〔2006〕90号)、《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的通知(财库〔2004〕185号)、《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财库〔2019〕9号)等。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质保期满止。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6月08日 至 2023年06月15日,每天上午8:30至12:00,下午12:00至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南方招标与采购交易平台https://www.eebidding.com/方式:详见其他补充事宜售价:¥3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暨南大学     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联系方式:020-85220458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广东元正招标采购有限公司            地 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2号华盛大厦北塔26楼            联系方式:020-87258495-307、301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黄小姐、刘小姐电 话:  020-87258495-307、301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