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公专融合智能对讲机

仪器信息网公专融合智能对讲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公专融合智能对讲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公专融合智能对讲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公专融合智能对讲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公专融合智能对讲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公专融合智能对讲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公专融合智能对讲机相关的解决方案。

公专融合智能对讲机相关的资讯

  • 新一代电子信息与仪器仪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苏淮安召开
    11月26日,由江苏省淮安市科协、淮安市委人才办、淮安经开区科技镇长团主办,淮安市电子学会、淮安市欧美同学会承办,淮安中科晶上智能网联研究院、江苏顺海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与仪器仪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苏省淮安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协同融合创新、赋能特色产业”。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崔铁军作题为《信息超材料系统与应用》的主旨报告。会议邀请了东南大学教授宋爱国等5位来自全国各地电子信息和仪器仪表领域的专家作专题报告,江苏省部分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淮安市电子信息与仪器仪表龙头企业等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淮安市科技局、工信局等部门负责人120多人参会。 崔铁军院士从国际前沿学术理论层面,阐述了信息超材料既能对电磁波进行实时可编程调控,也可对数字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实现数字射频一体化,构建新体制电子信息系统;从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层面,详细介绍了信息超材料对电磁波场和数字信息的现场可编程功能与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构建出智能超材料体系,实现简化架构的智能微波成像系统、微波摄像机、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机器人等,分享了信息超材料和智能超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崔院士团队于2014年提出了用数字编码表征超材料的新思想,进而提出了数字编码超材料和现场可编程超材料的新概念及其调控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新方法,创建了信息超材料新体系。 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宋爱国教授作了题为《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的学术报告,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院长徐建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产业计量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学术报告,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陈熙源教授作了题为《江苏仪器仪表产业现状及融合创新发展》的学术报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韩永刚主任作了题为《工程能力评价》的专题报告,中国联通江苏省分公司工业互联网技术总监吴昊作了题为《智改数转与5G工厂实践》的专题报告,他们分别从前沿技术应用、人才评价体系、产业发展等多维度,介绍了电子信息和仪器仪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趋势,为与会人员分享了一场科技融合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盛宴”。会上,还举行了淮安市仪器仪表产业融合创新联合体咨询专家聘任仪式,并为淮安市仪器仪表产业融合创新联合体授牌;举行校企会三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共签订12份校会企三方合作协议。本次发展大会是淮安市科协依托“科创江苏”专项行动计划组织的特色活动,联合国家级、省级、市级学会组织共同打造的创新合作平台、产业聚集平台,赋能电子信息和仪器仪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 海能ACCSI 2024直击:融合创新 质领未来
    ACCSI2024/// 融合创新 质领未来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4)于4月17-19日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ACCSI 2024以“融合创新,质领未来”为主题,聚焦热点仪器技术新进展,分享检验检测、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热点领域的应用成果,探索仪器采购、渠道建设、人才培养、验证评价、投融资等产业链关键问题,并引入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等热门话题,搭配创新型企业展区、国产好仪器展区、供应链展区,同期揭晓多项仪器及检测行业3i大奖。共谋发展之道 在大会同期举办的“CMO高峰论坛”上,海能技术总经理张振方与大家分享了海能对营销工作的理解,以及市场工作的定位与价值。市场工作是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和积累。 在“发展战略座谈会”上,与大家共同探讨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及其在科研与产业中的关键作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展望科学仪器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展示产品 诚挚交流 ACCSI 2024同期设置了核心供应链、国产好仪器、优秀新产品、国内外品牌展区等特色展示。海能展位吸引众多专家、老师到访。 海能携K2025高效液相色谱仪、K116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TANK 微波消解仪、E500有机元素分析仪等产品与专家、老师见面。在现场,产品经理为大家提供即时的市场、产品、技术、应用、售后咨询和问题解答,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产品。 产品经理积极与专家老师和用户互动,听取他们的建议与反馈,了解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海能也将不断精进产品和提升服务,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继续努力前行 在“仪器及检测3i奖颁奖盛典”上,海能技术获“2023年度科学仪器行业领军企业”“2023年度科学仪器行业杰出雇主”奖项。 “科学仪器行业领军企业” 奖项旨在表彰行业内最具影响力、公信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公司发展、用户关注度、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表现突出。 “杰出雇主”奖项旨在表彰本年度在人才发展、求职者关注度、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逐渐成为行业内广大用户就业择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怀揣用户及各位伙伴对海能的认可和期待,我们将继续努力前行,持续精进产品和服务,为更多用户提供更为高效、优质、专业的方案,同时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科学仪器领域不断求索、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海能将持续努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行业发展。期待在下一届大会上与大家相聚,与您分享更多创新成果。
  • 人工智能将融合、推动甚至颠覆科学仪器和分析测试技术是大势所趋
    p    strong 撰稿:中国农业科学院 蒋士强研究员 /strong /p p    strong (一)、怀念与启示。 /strong 每当议及科学仪器与测试分析时,总使我想起 strong 王大珩院士 /strong 生前对科学仪器精辟的定义:“ strong 科学仪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strong ”。同时也使我想起 strong 邹承鲁院士 /strong 生前一直坚持的立论:“ strong 科学是认识自然,大至宇宙,小到基本粒子。而技术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 /strong ”。科学仪器和测试分析(以下简称为科仪与测试)在学科分类上是二级乃至是分支学料,但又是跨多学科,而且是科学发展的工具和产物,大家分析一下,众多与科学仪器和分析测试有关的诺贝尔奖得主就一目了然了。在行业地位上处于第二产业的分支中的分支。但是在当今全世界都在谋求科学和技术全方位的、不断的、甚至颠覆性的创新,以造就各领域、各学科、各产业、各行业的腾飞,使社会财富和政经不断增值和振兴,以满足 strong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strong 。无论是探索科学发明和技术的创新,乃至具体到确保和提髙质量,直至更新、换代,都需要科仪和测试,即在学科和产业体量不大,并不显眼的领域,将越来越彰显出“庙小显神通”的作用。当今人工智能新浪涛己经来到之时,如何应对,急待探索和实践。 /p p   (二)、 strong 要充分认知人工智能大幕己开启、新浪涛己经来到,科仪和分析测试领域的学界和业界都不能固守原有思维模式、思路和策略。 /strong 我国传统思维比较保守,惯于从四书五经等典籍中,寻找治国安天下的方略,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但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是英国人写的,科学救国是近代一时思潮,后来受到批判,将社会发展、变革的推动力被阶级斗争等取代了,直到现代光辉的近30年、40年、70年才有所突破。就以机器和仪器而言,一字之差,前者是解放人的体力,后者是扩展、延伸人的感官,两者不断地融合、昇华& #8230 直到如今将脑科学、人的智慧,渗透、移植、乃至深化、超越地赋于各领域、产业、行业、事物的戴体(客体) 。寻求我国的轨迹,可说也是世界潮流的涌动波及和启迪的结果,恕我直言,我国有优良的文化、传统,但学界、业界乃至大众也有历史造成的不良习俗,多喜于学之外表,不求真谛,不仅缺乏异想天开的创造性,而乐于找捷径、跟风、蹭边、冒名& #8230 & #8230 。如早先,把仅能测电阻、电流、电压的三用表叫成“万用表” 把清涼油加点药料就叫“万金油”,& #8230 & #8230 。“人工智能”、“智能”、“智慧”等响亮而谜人的冠词,在各行业、各种产品上已有泛用之势,国内是乎更盛。但在国际上的仪器仪表、科学仪器、测试分析的领域,国外产品命名和广告宣传,还是比较谨慎的, strong 很少冠用人工智能 /strong ,即使其功能上具有某些初级人工智能的部分要素,如各种图谱的识别、解释、训练、自校正、自检等,这是值得学习的。 /p p   (三)、 strong 人工智能逐步渗透、融合于科学仪器和分析测试技术的历史回顾 /strong /p p   在科学仪器、实验室设备和分析测试技术中,经历了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之后,逐步渗透、融合了部分“人工智能元素”、“专家的部分智能”,如:可编程,进而可自检、自校正的自动进样器和样品前处理工作站 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英文缩写LIMS)是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需求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结合网络化技术,将实验室的业务流程和一切资源以及行政管理等以合理方式进行管理,通过LIMS系统,配合分析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检测效率,降低了实验室运行成本并且体现了快速溯源和痕迹,使传统实验室手工作业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得以顺利解决 又如各种谱仪和联用仪中,应用了各种控制和分析的专家系统(有时称工作站、软件包等),先是出现在进口仪器的操作系统中,接着国产仪器设备也逐步跟进,而且学者们发表了不少论文和专著,例如: strong 卢佩章院士于1992年12月就出版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及专家系统》,2012年3月的版本是,由卢佩章院士、张玉奎院士和梁鑫淼增订的,是一本经典性的著作。在回味人工智能在分析测试技术中的应用时,非常贴近的实例,是早在上世纪末的近红外分析测试技术的突破,国外以Karl Norris博士、国内以陆婉珍院士、严衍禄教授等为代表的学者们,就建立了近红外光谱模型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等技术、以及用标样校正(训练)图谱模型的技术。 /strong 1998年湖南大学许亚兰发表论文,提出了模糊智能仪器这一新构想,针对这一构想,论文从其原理入手介绍了模糊智能仪器的相关基础理论--模糊数学与人工智能,其次在传统微机化仪器的基础上设计了模糊智能仪器。2004年由南开大学出版了裴雷著的《科学仪器软件平台研发——人工智能软件包开发》,提出:以软件为关键技术的通用平台上,可以很方便地改变软件配置来适应不同的需要,功能更加灵活、强大,更适合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需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仪器通用软件平台,可带动我国分析仪器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分析仪器产业实现跳跃式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中科院化工冶金所、中国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的石乐明、张懋森、李志良的论文中指出:专家系统在分析化学中的一些应用,例如谱图解析,分析方法与分离路线的设计与优化,分析仪器工作参数的优化以及故障的诊断等。2010年11月1日,在化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中,发布了“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一文提出: 知识系统、知识工程已成为人工智能应用最显著新技术。2015年9月12日,在能源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中,发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技术”一文。2016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李晓霞等发表论文,报导建立了HIN(chemicalinformationnetwork)。其实国内外生产的大型、专用型的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波谱仪、基因导入仪、基因测序仪、蛋白质纯化系统、细胞融合仪、电泳仪、病毒免疫荧光分析仪、层析仪、生化分析仪和各种联用仪以及大型样品自动处理设备等,都渗入部分初级人工智能, strong 确切地说都有一定基础和苗头,只是有待于逐步完善。 /strong /p p   (四)、 strong 从以上(三)所述的案例中,近乎可得出一个规律,即:有强力的应用人工智能科技的需求,而且开发应用者、实施者对人工智能有足够的认知,二者碰撞即能产岀鲜艳的火花。 /strong 为此我建议在科学仪器与分析测试的学界与业界,宜先行有关人工智能的科普(在我国规划中就列有 strong 人工智能的全民科普的布署 /strong )。对学界、业界领军机构、人士、决策者,都有良好的科技学术基础,对类似以上列举的二本著作,肯定能熟读而有启迪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不是炒岀来的,也不是抄岀来,更不是吹岀来的,是学者和业界同心合用探索、啃岀来的。 /p p   (五)、 strong 依据众多人工智能的著名院士、学者论述,我感悟人工智能与科学仪器和分析测试有着一些相似性,但因学科和产业的层次、目标、定位、历经和发展速度的不同,又有巨大差异。科仪和测试技术应该充分借助于人工智能的巨大驱动力和利用以下相似性: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目前用的办法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神经网络或者准符号模型等 目的是研制出具有类人智能的智能机器,表现形式是会图像识别& #8230 & #8230 ,会人机对话& #8230 & #8230 ,会自动运行& #8230 & #8230 ,会思考、证明、诊断& #8230 & #8230 ,会学习& #8230 & #8230 ,会表示认知结果& #8230 & #8230 。鉴于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专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应用背景需求明确、领域知识积累深厚、建模计算简单可行,(任务单一、需求明确、应用边界清晰、领域知识丰富、建模相对简单)因此形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单点突破,如图像检测分析& #8230 & #8230 ,都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 /strong (最初级的数据大多来自传感器和己有文献), strong 都涉及众多学科,是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差异是人工智能更深,涉及到当今和未来的科技、产业乃至于社会变革。更新、是近60年来兴起的。更大、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更神、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strong 而仪器与测试是原系古老庙小、时显神灵 更通俗的比喻是:后者古老的小庙、小神,既需依靠大神、大庙,也宜发挥庙小有神灵的特点, strong 我很赞赏将人工智能科技,逐步渗透、融合于科仪和测试的机理、构思、设计、研发之中,并在实施中与精细工匠精神相结合,推动科仪和测试技术发展,甚至颠覆其面貌。 /strong /p p   (六)、 strong 科仪和测试技术也应走人工智能应用上的细分工与专用化之路 /strong ,下棋人工智能机器人,决不能用于自动驾驶车辆& #8230 & #8230 ,当今高档的科仪和测试技术系统,越做越大、越复杂,有利于生产厂家赚钱,而买家只用其中部分功能,科仪和测试技术设备中逐步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必能使科仪和测试技术设备走向细分工和专用化,硬件可能更简化,研发出各种新型传感器,当今庞大的科学仪器可能变成各种专用的传感部件,科仪将更灵敏、更小巧,测试分析将更具智能化,其实,万能的仪器设备都是假的。例如就食品安全检测而言,就应开发出检测某类、某种,甚至特定有害组份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其硬件将更精而少,而更神通,轻便和价廉。 /p p   (七)、 strong 学科和产业发展上应注重社会需求驱动,中医学的人工智能化将是我国的瑰宝。 /strong /p p   科学仪器和测试分析技术在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可说一支独秀,这原系这两界本身就是大学科、大产业,有巨大社会需求,也正因此,不论在仪器设备或测试技术方面都很快地融人工智能技术,已有不少案例(请参阅上述三、),编撰者一直关注中医学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在去年4月份发表的《人工智能化将猛力推动甚至颠覆现有科学仪器与测试分析技术的面貌》一文中用 strong “中医学的人工智能化将是我国的瑰宝” 表述 /strong ,引用了2017年以前较详细媒体报导的资料,但近二年未见更多的报导,但愿是疏漏, strong 我仍坚信中医学领域,人工智能将大有作为。一方面应尽快抢救极其丰富的著名中医学大师积累的中医诊断中病人型像学和病案、宝方的经验,并转化为图像和数据,同时在中医院校引进人工智能专才,推进人工智能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strong /p p   (八)、将传统的科学仪器与分析测试的机理,变为模块、模型、模式, strong 将感知数据转变为图像,也许是得以融入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和图像分析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捷径 /strong ,即大幅跨越了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这也许是近年来,国外把许多传统的谱仪分析,转为图像分析的原因。 /p p   (九)、 strong 人才的培养、吸纳和借助。 /strong 科仪和测试界本身就需多学科人才,而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人才是关键,据媒体报导,华为拥有700多位数学家、300位物理学家、200位化学家,而且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高级人材奇缺,科仪和测试业还属小庙,养不起“大和尚”即人工智能专才,那只能从原来从事计算机软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中培养人工智能中级人才吧!当然也宜与从事人工智能的机构合作,吸纳和借助人才资源了。另外、今后开源的模型、算法等会越来越多,据报导,西方有不少中小型企业、机构,就是针对自已应用目的,利用开源的资料,修改、嫁接、而用之。 /p p   (十)、 strong 共建大数据共享联盟。 /strong 大数据分析是人工智能神力之一,也是科学仪器和测试分析技术跃进的梯子,而测试分析领域的数据也非常可观,以庞国芳院士的团队为例,就己公开岀版了色谱、质谱、核磁共振图谱集三大本,五亿多个数据吧!大数据在大数据分析,乃至于人工智能中的地位业内人士比我更清楚,我只是呼吁通过已有联盟机构,协同共建更大的分析测试大数据共享联盟, strong 是时候了! /strong /p
  • 可持续化学和工艺的未来:人工智能、数据和硬件的融合
    本期推文主要编译整理了 Xin YeeTai 等发表在 Energy and AI 的综述《可持续化学和工艺的未来:人工智能、数据和硬件的融合》(The future of sustainable chemistry and process: Converg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and hardware)。论述了在工业 4.0 的背景下,可持续的化学过程可能会成为一个智能实验室,将网络物理系统与先进的人工智能和稳健的检测技术连接起来。它还将创建一个闭环系统,包括合作和协调机器、自我决策系统、自主问题解决和学习系统。此外,还讨论了闭环系统在可持续化学过程中的发展前景和关键挑战。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绿色合成的可持续化学是一个及时的研究课题,其愿景是在不损害子孙后代的情况下满足当前需求。在工业 4.0 时代,可持续化学和过程正经历着从连续流系统到下一层级操作的剧烈转变,例如通过将人工智能、数据和硬件集成到网络物理系统中的协作和协调机器、自决策系统、自主和自动问题解算器。由于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之间缺乏融合,开环系统面临着数据隔离、周期时间慢和资源管理不足等挑战。新兴的研究致力于加速这些循环,通过增材制造、内置在线监测和人工智能减少多步骤过程和实时表征之间的时间。最终目标是同时提出可持续化学过程中的工艺配方、流程合成和分子表征,每个步骤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这一过程被称为“闭环”,它将潜在地创建一个具有高度集成系统的未来实验室,并生成一个面向服务的平台,用于端到端同步、自进化、反向分子设计和自动科学发现。该观点提供了一种方法,分别通过人工智能和增材制造,结合内置在线监测,分别理解网络和物理系统。此外,还讨论了闭环系统在可持续化学过程中的发展前景和关键挑战。01 引言可持续化学过程是一个科学概念,它寻求在不牺牲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当前的需求。近年来,连续流化学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从基本的实验室技术发展到实践中复杂的多步骤工艺。与传统的间歇系统相比,它具有搅拌快、传热快、反应时间控制有效、对有毒和高活性化学品实验安全等优点。此外,连续流化学可以更快地发现绿色化学产品和合成路线,大大减少了实验室和工业规模的污染物排放。连续流化学是实验室里的微型连续装置。它被认为是可持续化学工艺从科学研究向工程生产规模化发展的垫脚石。以层流为基础的燃料电池是可持续化学过程的一个显著例子,它利用液体燃料作为可持续资源,在微通道中持续产生能量,并产生水作为副产品,而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可靠的、实际上用之不竭的能源,具有均匀的辐照,可以很容易地与连续流反应器集成在一起,在流太阳能电池中产生化学能和电能,如产生单重态氧和去除水中的有毒成分。可持续化学过程的概念也体现在碳捕获和利用上,即以微胶囊或微流体装置的形式持续捕获温室气体,然后转化为绿色合成产品。第四次工业革命,又称工业 4.0,正在形成一种演变,其影响已遍及各个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工业 4.0 的背景下,可持续的化学过程可能会成为一个智能实验室,将网络物理系统与先进的人工智能和稳健的检测技术连接起来。它还将创建一个闭环系统,包括合作和协调机器,自我决策系统,自主问题解决和学 习系统。可持续化学过程的智能实验室的目标是通过适应“即插即用”的原则,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全灵活的生产。鲁棒的传感技术可以灵活地嵌入到多步反应和分离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因此,3D 打印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因为其灵活和可定制的独特属性,使“即插即用”的原则快速实现。此外,在智能实验室中采用数据驱动策略,可以提高灵活性和智能制造水平。这一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质量和数量,这可以通过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通过内置在线监测过程来保证。此外,智能实验室也被称为“黑暗实验室”、“熄灯实验室”或“无人实验室”,不需要人力。[来源:曼森生物视频号] 曼森无人化实验室检测全流程自动化,实现检测全流程黑灯作业它运用人工智能实践预测、自动化和自主、自行为和自决策的方法,在可持续化工过程中进行智能控制、调度、设计、过程控制质量和维护。例如,巴斯夫正在实施工业 4.0,将 3D 打印应用于现场设施、连接系统以及用于过程管理和控制以及虚拟工厂调试的先进预测和分析模型。施耐德电气采用了 3D 打印、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先进的传感器,使生产率提高了 2-7%,能源利用率提高了 30%,运营成本降低了 50%。将增材制造、先进 AI 和鲁棒传感器应用于工业规模工艺,在提高工艺效率、能源利用率和成本效益方面显示出显著的势头。如前所述,AI、数据和硬件是智能实验室的基础模块。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一种模拟,它被编程在机器中,使它们能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行动,比如学习和解决问题。在可持续化工过程中,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和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是监测、优化和控制中常见的数据驱动方法。因此,将先进的传感技术嵌入到多步骤过程中进行在线监测,可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数量,这是数据驱动方法的主要关注点。通过内置在线方法,可以获得化学过程的实时数据,如反应物使用量、产品收率以及操作条件,如 pH、温度和压力,这些都是离线分析技术无法获得的。在线方法直接测量工艺流程,不需要去除或转移样品,而在线方法自动分析样品材料,不需要分配工艺。将先进的传感技术集成到反应室需要灵活的硬件设计,这可以通过增材制造(AM)方便。AM 也被称为 3D 打印,是一种绿色制造技术,从数字输入建立三维物理输出,而不需要传统的工具。该定制工具为需要定制、灵活性和设计复杂性的应用程序提供了优势。AM 在燃料电池、流动化学等能源产生装置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讨论。除此之外,人们还非常希望将人工智能、数据和硬件结合到实验室规模的研究中,以简化之后的升级过程。到目前为止,许多工作已经分别讨论了智能工厂的网络和物理系统。网络系统指的是人工智能和数据的融合,数据通过先进的感知技术产生,并被人工智能算法用于执行任务,如在云空间的自我优化和预测。相比之下,物理系统描述了智能实验室的硬件,如多步反应器、分离器和检测技术,它们可以通过 AM 技术实现物理集成,用于内置在线监测。在这样的网络和物理系 统中,如果没有 AM,网络系统的鲁棒性将受到低自定义能力与强大的检测技术 连接的阻碍,从而导致构建可靠模型的高质量数据的丢失。另一方面,如果没有 人工智能,物理系统将只能执行实时监控,而没有智能反馈和控制,限制了物理 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功能。因此,人工智能、数据和硬件的融合可以实现智能可持 续化学的物理和虚拟意义。02 通过增材制造和在线监测实现的智能物理系统这里的物理系统指的是用于反应器、分离器和先进检测等可持续化学过程的智能实验室的硬件。由于对实时信息的需求,有必要通过增材制造将它们集成到外壳和套管中,以便进行内置在线监测。AM 可以减少生产集成先进检测的定制反应室的周期时间。这种无与伦比的方法可以鼓励研究人员执行一种更迭代的方法,在现有的硬件中嵌入特定的几何形状。因此,可以根据工艺的要求,立即修改设计。此外,它还可以避免有价值但寿命较短的中间体检测的损失。目前,各种检测技术,如温度监测、光谱学和成像,已通过 3D 打印用于在线监测在可持续化学应用中得到了报道。例如,Monaghan 通过超声波添加剂制造(UAM)开发了多材料结构光谱学,将纤维药物嵌入金属微反应器中,用于 B维生素烟酰胺和荧光素的现场监测,如图 1 A 所示。通过启用 AM 的现场监测,研究人员可以从反应物的使用中获得实时数据,而使用离线分析技术无法看到产品形成和中间体生成。Maier 等人通过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开发了带有在线氧传感器的不锈钢反应器。这被证明是研究格氏试剂在流动中氧化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这两项工作都表明了 AM 技术在制造高度复杂的金属器件方面的稳健性,这些器件适用于可持续化学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应用,同时在更自由的设计中保持高精度的测量。在空气污染监测的另一个应用中,熔融灯丝制造(FFF)用于制造带有嵌入式半导体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光催化气相反应器,该传感器测量电阻变化。这种 3D 打印气体传感器采用廉价的方法制造,并配有现成的组件,如光催化过滤器和模数转换器。采用 AM 技术还可以安装更强大的检测单元,并改进系统性能评估。例如,在燃料电池系统中,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是评估性能的标准实时信息。采用熔融沉积模型(FDM)在高温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上嵌入电子顺磁共振(ERP)光谱,用于阴极电导率测量。Polyjet 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且经济高效的方法,当使用商业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提供的低强度 X 射线进行水分布可视化(图 1 B)时,设计足够小的夹具,以实现良好的信噪比,否则很难通过常规机加工制造。这项工作突出了使用鲁棒传感器实时监测层流燃料电池的机会。Menzel 等人通过 FDM 提出了一个 3D 打印化学合成系统,包括反应器、分离器、压力调节器和泵,如图1 C所示,该系统为多步化学合成创建了一个完整的连续流系统。 在低成本 3D 打印技术上对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的聚合物(如聚醚醚酮)进行 3D 打印,为可持续化学过程中的高温和腐蚀应用创造了机会。图 1 (A)UAM 池光谱测量示意图,其特征是垂直于微流控通道嵌入涂层光纤,用于分析荧光素溶液 (B)具有三维打印池支架和流场夹具的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内的可视化设置 (C)使用三维打印反应器、泵、BPR 和膜分离器曼森人工智能自动化实验室产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日益渗透,借助先进信息技术与前沿管理理念打造智慧实验室,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创新变革浪潮之下,曼森生物全自动化检测检验实验室解决方案从精益化、智能化、持续化三大方向持续深化创新,为实验室的运营管理与未来发展带来无限可能,成为助力实验室实现自我革新的新引擎。NO.1高通量发酵平台平行生物反应器:由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嗣良教授技术团队研发的平行生物反应器,区别于传统的生物反应器,具有高度平行性(同步性和重现性),利于高校实验室和企业研发实验室使用。NO.2液体处理机器人全自动分液机器人:采用协作机器人进行分装液体,通量高、速度快、灵活性大、兼容试管、离心管、三角瓶、蓝盖瓶、容量瓶、微孔板等多种形式容器,特别是可以分装接触皿将液体自动定量分装到各种容器中。梯度稀释机器人:样品的梯度稀释、复制和重排组合,适用于试管间、孔板间稀释;有吹吸混匀功能。可以同时稀释4种样品。NO.3四通道平板分装仪四通道平板分装仪:该设备拥有智能操控、分装准确、可自定义分装参数等特点,可以同时分装1-4种培养基。仪器启动后无需管理,自动进行培养基的分装及平皿堆叠,可大幅度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是实验室分装平板培养基的优选设备。未完待续参考文献:Xin Yee Tai, Hao Zhang , Zhiqiang Niu, et al. The future of sustainable chemistry and process:Convergr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date and hardware. Energy and AI 2 (2020) 100036文章来源:本文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与曼森生物合作供稿排版校对:刘娟娟编辑内容审核:郝玉有博士
  • 朱旭华:让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植保专业深度融合 推进植保智能测报的进程
    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大数据应用技术,加快病虫测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5月28日-30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云南昆明举办植保大数据及智慧测报应用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国司各省(区、市)植保(植检、农技)站(局、中心)分管领导、测报科科长、防治科长和有关专家以及有关智能测报工具研发单位代表等共一百余人参加会议,托普云农作为植保智慧测报应用技术的先行企业代表之一出席会议。 会上,托普云农常务副总经理朱旭华作了专题汇报,报告围绕托普在智能型虫情测报灯的研发过程与应用成效等内容展开。朱副总经理在汇报里提到,托普从2012年开始研发智能型虫情测报灯,中途遇到了不少技术与应用难题,例如设备如何克服高温、低温、台风等恶劣环境,他对这些主要的关键难点与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向友商敞开心扉,共享经验心得。 副总经理还表示,托普云农研发的虫情测报灯的诞生,离不开产学研模式的深度结合,他强调,智能测报灯是电子及信息技术与植保专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产品的成功需要我们厂家深厚的技术实力与体系内专家的专业紧密融合。目前,基于这种模式,托普研发的虫情测报灯在各种应用环境下的测试验证,优化迭代,已在二十多个省份的进行推广应用,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我们的智能型测报灯在各地有效地进行了虫情的自动识别和测报,对植保系统机器换人,减轻工作量,提高测报及时性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内蒙古草地螟的及时监测发现。” 据资料显示,去年6-7月份,托普云农在兴安盟科右前旗境内负责搭建的两个测报点内单灯诱蛾分别为3.76万头、1.12万头,这些数据帮助相关部门快速获取、分析、判断虫情,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指导虫情防治工作,快速、有效地遏制了虫情的大规模蔓延,成功守护了区域内350万亩种植地的粮食安全。托普云农在兴安盟的植保支撑工作受到了认可与感谢 在报告的最后,朱副总经理呼吁道,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使产品不断优化和迭代升级。基于推动加快病虫测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互通有无,深入交流,针对问题难点,凝练解决方案,并建立行业执行标准,有效推进相关任务的工作进程。“如今,虫情测报工作形式严峻,我们更应敢作敢为,担起更大的责任。众人拾柴火焰高,托普愿与大家携手并进,为推动植保信息化乃至农业信息化的进程而贡献一份托普力量。”
  • 告别盲人摸象,传感器融合才是智能社会的标配
    今天,我们的生活高度依赖传感器。传感器作为人类“五感”的延伸,去感知这个世界,甚至可以观察到人体感知不到的细节,这种能力也是未来智能化社会所必须的。不过,单个传感器的性能再卓越,在很多场景中还是无法满足人们要求。比如汽车中昂贵的激光雷达可以根据生成的点云,判断出前方有障碍物,但想准确得知这个障碍物是什么,还需要车载摄像头帮忙“看”一眼;如果想感测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还需要毫米波雷达来助阵。这个过程就好比我们熟悉的“盲人摸象”,每个传感器基于自己的特性和专长,只能看到被测对象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而只有将所有特征信息都综合起来,才能够形成更为完整而准确的洞察。这种将多个传感器整合在一起来使用的方法,就是所谓的“传感器融合”。对于传感器融合,一个比较严谨的定义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来自多传感器或多源的信息和数据,在一定的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和综合,以完成所需要的决策和估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这些作为数据源的传感器可以是相同的(同构),也可以是不同的(异构),但它们并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要从数据层面进行深度地融合。实际上,传感器融合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归纳起来,使用传感器融合技术的目的主要有三类:●获得全局性的认知。单独一个传感器功能单一或性能不足,加在一起才能完成一个更高阶的工作。比如我们熟悉的9轴MEMS运动传感器单元,实际上就是3轴加速传感器、3轴陀螺仪和3轴电子罗盘(地磁传感器)三者的合体,通过这样的传感器融合,才能获得准确的运动感测数据,进而在高端VR或其他应用中为用户提供逼真的沉浸式体验。●细化探测颗粒度。比如在地理位置的感知上,GPS等卫星定位技术,探测精度在十米左右且在室内无法使用,如果我们能够将Wi-Fi、蓝牙、UWB等局域定位技术结合进来,或者增加MEMS惯性单元,那么对于室内物体的定位和运动监测精度就能实现数量级的提升。●实现安全冗余。这方面,自动驾驶是最典型的例子,各个车载传感器获取的信息之间必须互为备份、相互印证,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无虞。比如当自动驾驶级别提升到L3以上时,就会在车载摄像头的基础上引入毫米波雷达,而到了L4和L5,激光雷达基本上就是标配了,甚至还会考虑将通过V2X车联网收集的数据融合进来。总之,传感器融合技术恰似一个“教练”,能够将性能各异的传感器捏合成一个团队,合而为一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去赢得一场比赛。选定了需要融合的传感器,怎么融合则是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传感器融合的体系结构,按照融合的方式分为三种:●集中式:集中式传感器融合就是将各个传感器获得的原始数据,直接送至中央处理器进行融合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精度高、算法灵活,但是由于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大,对中央处理器的算力要求更高,还需要考虑到数据传输的延迟,实现难度大。●分布式:所谓分布式,就是在更靠近传感器端的地方,先对各个传感器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再将结果送入中央处理器进行信息融合计算,得到最终的结果。这种方式对通信带宽的需求低、计算速度快、可靠性好,但由于会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和处理,会造成部分信息的丢失,因此原理上最终的精度没有集中式高。●混合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以上两种方法相结合,部分传感器采用集中式融合方式,其他的传感器采用分布式融合方式。由于兼顾了集中式融合和分布式的优点,混合式融合框架适应能力较强,稳定性高,但是整体的系统结构会更复杂,在数据通信和计算处理上会产生额外的成本。对于传感器融合方案,还有一种按照数据信息处理阶段进行分类的思路。一般来说,数据的处理要经过获取数据、特征提取、识别决策三个层级,在不同的层级进行信息融合,策略不同,应用场景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按照这种思路,可以将传感器融合分为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数据级融合:就是在多个传感器采集数据完成后,就对这些数据进行融合。但是数据级融合处理的数据必须是由同一类传感器采集的,不能处理不同传感器采集的异构数据。●特征级融合:从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中提取出能够体现监测对象属性的特征向量,在这个层级上对于监测对象特征做信息融合,就是特征级融合。这种方式之所以可行,是由于部分关键的特征信息,可以来代替全部数据信息。●决策级融合:在特征提取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判别、分类,以及简单的逻辑运算,做出识别判断,在此基础上根据应用需求完成信息融合,进行较高级的决策,就是所谓的决策级融合。决策级融合一般都是应用导向的。如何选择传感器融合的策略和架构,没有一定之规,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应用而定,当然也需要综合算力、通信、安全、成本等方面的要素,做出正确的决策。不论是采用哪种传感器融合架构,你可能都会发现,传感器融合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软件工作,主要的重点和难点都在算法上。因此,根据实际应用开发出高效的算法,也就成了传感器融合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优化算法上,人工智能的引入是传感器融合的一个明显发展趋势。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模仿人脑的判断决策过程,并具有持续学习进化的可扩展能力,这无疑为传感器融合的发展提供了加速度。虽然软件很关键,但是在传感器融合过程中,也并非没有硬件施展拳脚的机会。比如,如果将所有的传感器融合算法处理都放在主处理器上做,处理器的负荷会非常大,因此近年来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引入传感器中枢(Sensor Hub),它可以在主处理器之外独立地处理传感器的数据,而无需主处理器参与。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轻主处理器的负荷,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减少主处理器工作的时间降低系统功耗,这在可穿戴和物联网等功耗敏感型应用中,十分必要。有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对传感器融合系统的需求将从2017年的26.2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75.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9.4%。可以预判,未来传感器融合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将呈现出两个明显的趋势:●自动驾驶的驱动下,汽车市场将是传感器融合技术最重要的赛道,并将由此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案。●此外,应用多元化的趋势也将加速,除了以往那些对于性能、安全要求较高的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传感器融合技术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总之,传感器融合为我们洞察这个世界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让我们远离“盲人摸象”般的尴尬,进而在这个洞察力的基础上,塑造更智能的未来。
  • 中科融合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轮融资 专注智能光学传感模组
    1月8日消息,中科融合宣布已于2023年底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老股东万讯自控及海南明沣等联合投资,华兴资本担任财务顾问。相关资金将用于公司先进光学智能传感核心模组工厂建设、工业信号链芯片研发、核心技术产品优化升级、人才团队建设及市场化推广。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MEMS技术的科研院所,作为其孵化的企业,中科融合在智能光学传感领域持续追求科技创新,专注于完全自主研发的AI+3D芯片和模组产品,构建从“MEMS芯片+AI算法+SOC芯片”的闭环技术链路。公司致力于将这些创新技术和成果推动产业化落地。在工业级机器视觉领域,中科融合2023年内推出新产品PIXEL系列和MINI系列。PIXEL系列成像模组同时实现了高精度、高环境适应性、高宽容度;为Bin picking等应用场景解决了因金属件反光、工件结构复杂、工件尺寸过小等特性导致成像效果差的问题。MINI系列成像模组专为协作机器人设计开发,其模组重量240克,可以内嵌在机械臂内部,也可以安装在协作机器人的手臂上。凭借其过硬的技术能力,中科融合提供的智能光学传感模组已经在工业及医疗领域交付规模订单,覆盖了新能源车、重型机械的上下料、焊接、切割、装配、缺陷检测等众多场景。中科融合的智能光学传感模组还可以广泛应用于诸如生物识别、智能家居、自动驾驶、HUD、游戏影视、AR/VR等领域,在众多需要高精度3D建模和空间识别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和潜力。中科融合本轮融资部分资金将用于公司自建先进光学智能传感核心模组工厂,工厂建成后年产能将达5万套以上。中科融合将持续为客户和公司投资者赢得长期稳健的可持续回报。
  • 苗圩:继续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瞄准智能制造打造两化融合升级版
    p   12月27-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总结2018年工作,分析形势变化,部署2019年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出席会议,作题为“保持战略定力 坚定信心决心 奋力开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的讲话,并对会议进行总结。会议由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肇雄主持。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郭开朗,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张克俭,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辛国斌、罗文,部党组成员、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张建民,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出席会议。 /p p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折不扣践行“两个维护”,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困难挑战超出预期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奋发作为,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工业通信业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p p   一是工业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认真落实中央“六稳”部署,消费提质扩容积极推进,新型信息消费创新活跃,绿色建材、高效节能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回升到较高水平。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贯彻实施扎实推进。稳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预计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左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增长1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5%。 /p p   二是创新驱动发展步入快车道。制造业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新批复4家国家级中心。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再创佳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扎实推进,AG600水陆两栖飞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工业强基工程稳步实施。首台套、首批次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评选出10个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军民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p p   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结构性去产能持续加力,工业产能利用率稳中有升。降本减负取得新成效。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中高端产品供给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积极推进。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质量提升。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 /p p   四是新动能加速成长壮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速壮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深化。印发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提速发展。智能制造工程全面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全面推广,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75%,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涌现了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典型。 /p p   五是网络强国建设扎实推进。提前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网络提速降费目标任务。5G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电信普遍服务成效明显,行政村通光纤比例提升至98%,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95%,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IPv6规模部署快速推进。行业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持续加强。预计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40%,互联网行业收入增长18%。 /p p   六是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转为正式商用,中国联通混改方案落地实施,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转制进入实施阶段。主动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一般性制造业全面放开,制定了汽车开放时间表和路线图,全面放开船舶、飞机外商准入和专用车、新能源汽车股比限制。产业国际合作成效明显。 /p p   会议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国内外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前瞻预判,确保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p p   会议指出,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把握和运用好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等带来的新机遇,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不断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p p   会议强调,要按照中央部署,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并与时俱进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狠下功夫,以促进技术变革、提升产业链条为重点,持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比重下滑趋势,努力建设制造强国。 /p p   会议对2019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六稳”要求,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全局,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坚定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融合带动,统筹推进稳增长、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保持工业通信业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p p    strong 会议要求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strong /p p   一是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聚焦重点、创新机制、优化政策,统筹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强化考核评估,实施动态管理。工业强基工程要强化协同攻关,扩大应用规模。继续推进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和接续布局。推动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建设用好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等平台,深化高端材料上下游企业对接。开展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引导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优化首台套首批次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工作。深入推进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和军民深度融合。 /p p   二是聚力提质增效,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重点省份钢铁去产能,开展钢铁产能置换方案专项抽查。持续推进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深入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装备制造和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行动。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部署,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深化部省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卓越提升。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部署,确保完成定点帮扶、网络扶贫“硬”任务。深化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力争2019年底前实现全国98%贫困村通宽带。 /p p   三是瞄准智能制造,打造两化融合升级版。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继续开展试点示范和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二级节点建设,引导企业打造标杆网络。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研制推广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完善推广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支持引导利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重点培育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业“双创”新模式。推行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挂帅”机制。抓好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促进工业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完善工业信息安全法规和制度体系。 /p p   四是培育国内市场,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持续升级和扩大信息消费,支持可穿戴设备、消费级无人机、智能服务机器人、虚拟现实等产品创新,推动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引导各地建设一批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实施超高清视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完善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制定乘用车“第五阶段”油耗标准。支持邮轮游艇、旅居车、通用航空、文化装备、冰雪装备等大众化发展。发挥投资关键作用,聚焦重点领域补短板和技术改造,加快谋划和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抓好已出台促进民间投资政策的落实。深化产融合作。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协调。加强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做好中美经贸磋商有关工作。 /p p   五是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落实金融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担保机构扩大小型微型企业低收费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帮扶、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推动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鼓励和支持非公资本参与制造业领域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加强政策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完善反垄断审查机制。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构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长效机制。发展工业文化,促进实业精神振兴。 /p p   六是提升支撑能力,释放数字经济潜能。继续开展网络提速降费,启动宽带网络“双G双提,同网同速”行动,加快固定宽带千兆应用推广,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小企业精准降费,推动大幅降低内地与港澳间漫游费,严查资费营销违规行为。推进网间带宽扩容以及存量网站与APP的IPv6升级改造。开展商务楼宇宽带垄断专项整治。加快5G商用部署,扎实做好标准、研发、试验和安全配套工作,加速产业链成熟,加快应用创新。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强化网络实名、IPv6地址和ICP备案管理。出台鼓励和规范新型电信业务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行风建设和专项治理,强化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加大无线电管理力度。 /p p   七是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工业通信业发展环境。推动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和企业所得税。大力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持续推进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立法。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研究制定工业通信业产业政策转型意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船舶、飞机、汽车等行业开放政策,积极稳妥推进电信行业开放。建立健全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务实推进重点领域双边多边交流合作。 /p p   八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谋划和扎实推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支部工作条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有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改进和规范督查工作。切实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深化政治巡视巡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p p   会议强调,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上下同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以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p p   会议还对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作出了安排。 /p p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成员及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部属各单位、部属各高校、部机关各司局主要负责同志,中央有关单位和有关行业协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p p /p
  • 中国农业大学吴晓蒙等:融合人工智能的智慧餐饮
    餐饮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工智能的应用,餐饮业正向着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和四川成都中农大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的吴晓蒙,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褚泽军,沈群,胡小松,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的李想,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军需采购系的刘楠梳理了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智慧餐饮4.0的内涵和外延,并系统阐述了相关新型食品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趋势。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等手段实现了原料的品质分级 数字孪生技术不仅可以将上千种电子菜谱转化为工艺参数,而且可模拟烹饪大师烹饪技艺,将中国特色烹饪技法用于机器人烹饪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自然语言处理、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可对顾客身份信息快速识别,实现个性化膳食推荐。总结了智慧餐饮的现状和主要技术手段,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即以健康为导向、以美味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核,以期为餐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吴晓蒙餐饮业是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1~4月全国餐饮收入15 888亿元,同比增长19.8%。我国餐饮业发展至今经历了4个典型阶段,一是高度依赖人工的传统餐饮1.0阶段,二是基于单机操作的机械化餐饮2.0阶段,三是以标准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工业化餐饮3.0阶段,四是融合了新型食品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餐饮4.0阶段。我国目前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餐饮相关的公共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和老年营养餐服务市场的发展已成为亟待关注的问题 因此,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智慧餐饮4.0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 餐饮业的发展与食品工业息息相关餐饮业是指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手段,向消费者提供食品、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餐饮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领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餐饮收入47 645亿元,同比增长1.6%。食品工业是餐饮行业的上游支柱产业,不仅可为餐饮业提供成品、半成品原料,更为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2017—2021年间,我国食品工业及餐饮业产值见图1。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总收入10.35万亿元,餐饮业总收入4.68万亿元,两者共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14%。食品工业的发展不断推动餐饮业的转型升级,二者已深度融合。图1 我国食品工业及餐饮业产值Fig.1 Output value of China’s food industry and catering industry食品工业推动餐饮业的转型,集中体现在烹饪装备和相关技术的迭代升级上。我国餐饮业的发展历程及阶段划分见图2。传统餐饮1.0以手工操作为主,全部依靠人工经验,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品质不稳定、安全问题频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后期,切菜机、和面机等简单的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在餐饮行业应用和普及,使我们进入了机械化餐饮2.0时代,提升了部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部分劳动强度。随着中央厨房的出现,建成了集中规模采购、安全生产的综合系统工程,机械化餐饮2.0完成了向以标准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工业化餐饮3.0的跃升。如全自动的包饺子生产线,从和面到包饺子再到入库全部自动化控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食品安全水平。工业化餐饮3.0原料标准化、生产程式化,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日常饮食的基本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食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并且由于中餐的独特性,工业化餐饮3.0已无法满足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无法解决食品安全、个性化膳食方面的瓶颈问题,因此行业向着智慧餐饮4.0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图2 我国餐饮业的发展历程Fig.2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atering industry2 智慧餐饮4.0的内涵、构架与外延智慧餐饮是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概念,目前仍在不断探索发展中,学术界尚无准确定义。本研究认为智慧餐饮概念的内涵应是以满足餐饮监管者、操作者和消费者三者的需求为主要目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体系化设计和集成化部署软硬件设备,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将食品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餐饮活动的全过程和供应的全链条,以达到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消费者就餐体验、提升监管者管理水平的目的。智慧餐饮4.0的内涵构架与外延见图3。图3 智慧餐饮4.0的内涵、构架与外延Fig.3 Connotation, structure and extension of Smart Catering 4.0作为餐饮发展的4.0版本,智慧餐饮的核心有三层构架:一是决策层,需要利用配餐调度、烹饪专家、营养专家等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用户、不同场景对餐饮过程进行自学习、自决策 二是功能层,需要对烹饪过程中视觉、触觉、成熟度等多维信息进行自感知,并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烹饪装备针对非标食材、个性需求的复杂烹饪任务进行自适应,实现加工过程柔性调整 三是应用层,需要消费终端具备点餐、取餐、送餐、支付等核心功能,并可以对设备的异常状态实现自愈合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智运维。此外,还可将智慧餐饮外延出“六化”:1)个性化膳食制作,在中餐标准化技术基础上,结合数字孪生、人脸识别等技术快速分析顾客历史行为和个人偏好等信息,推荐并制作符合消费者喜好的个性菜品。2)精准化营养配餐,通过制订食谱提高配餐的计划性,对菜肴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应用称重取餐等个体数据采集手段,提高膳食摄入数据采集的精准度并进行智能化评估。3)柔性化烹饪加工,针对非标食材、个性需求的复杂烹饪任务进行分析,并根据食材特征差异进行工艺参数的柔性与自适应调整。4)人性化就餐服务,通过就餐环节人机交互,提高选餐、配餐速度,减少就餐者等待时间,以菜肴评价、点赞等方式收集就餐人员意见,反馈给管理端以便进一步改进。5)可视化运营监管,应用计算机视觉识别、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自动采集餐饮过程信息,建立后厨“明厨亮灶”,实现设备自动化控制,为开展精细管理提供技术手段。6)智能化分析决策,记录分析餐饮环境数据和运营过程数据,实现集体配餐方案、物料消耗预测、监管重点预警等辅助决策功能。3 智慧餐饮技术的应用3.1 智慧餐饮技术在食材智能预处理方面的应用运用食品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对食物原料进行预制是提高原料利用率和加工自动化程度的关键一步。现今国内外一般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等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经典图像处理等手段,进行原料的品质分级、安全控制和标准化切割。3.1.1 食品原料品质智能分级对食品原料的品质信息进行快速无损获取,是保证食品品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前提条件。Zhang等将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神经网络(DCGAN)结合,对玉米籽粒含油量进行预测,利用DCGAN可以同时对光谱数据和含油量数据进行扩展,增加模型的准确度。Momeny等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系统检测藏红花品质,开发了一种包含Inception-v4卷积神经网络(LAⅡ-v4 CNN)的学习增强技术,可以非常有效地对藏红花进行品质分级。孙潇鹏等使用近红外透射光谱与机器视觉相结合的方法对蜜柚进行分级检测。3.1.2 食品原料安全智能控制在食品加工前对食品原料进行严格的把控,是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技术需要的时间长、费用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高,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餐饮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刘翠玲等建立了基于云计算的食品品质实时在线光谱检测系统,保障食品安全。此外,周向阳等利用近红外光谱倍频区的特征信息,结合差谱及导数处理,对20余种叶菜类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鉴别进行了系统研究,吻合率高达97.50%。房俊龙等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番茄图像,并利用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番茄生理病害果的自动识别,准确率可达100%。3.1.3 食品原料智能切分对食品原料进行品质分级与安全控制后,分割也是关键的一环。目前,食品切割装置中的刀片易携带腐败和致病微生物,容易导致交叉污染。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发明的一种利用水射流清洗和切割果蔬的机电设备,利用脉冲水射流冲洗掉果蔬表面的灰尘、泥土等,与使用新锐化的刀片切割相比,水刀切割不会改变鲜切菊苣的生理状况和微生物质量。Wang等利用盐颗粒作为磨料,采用超高压磨料水刀切割纯肉和骨头,其效果更优于普通水刀切割。孙鑫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人、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面向猪肉胴体自动分割的6-DOF混联机器人机构,实现了畜禽原料的智能切分。3.2 智慧餐饮技术在智能烹饪方面的应用烹饪是餐饮行业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复杂而有规律地将食材转化为食物的加工过程。智能烹饪能够实现菜肴的自动制作,提高烹饪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同时确保食品的安全、质量和品质。智能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搭配组合,可以实现食物的标准化生产,重构餐饮产业生态,达到快速、标准化运营的目的,对整个餐饮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3.2.1 数字化烹饪关键技术中餐的烹饪过程涉及炒、煎、煮、烤、蒸等多元化的烹饪技艺。其中,炒是中餐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烹饪技术,但是炒菜过程异常复杂,因此传统烹饪中菜肴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厨师的技艺水平。烹饪数字化是通过邀请各菜系烹饪大师为烹饪机器人提供菜肴烹饪样本,将他们的烹饪经验数据化,扩建数据库,完善机器人菜谱,以实现烹饪品种多样化。张贵元等采用了闭环设计方案,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烹饪机器人的液态调料自动添加系统,实现液态调料的快速精确添加,减少了掀盖时锅内热量的散失以及温度控制的误差。赵庭霞构建了烹饪爆炒过程热/质传递全局数学模型并对猪里脊肉爆炒过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了爆炒过程中烹饪品质随传递特征的变化规律,实现了同时模拟温度及各组分全局变化。在传感器-算法系统基础上采集手工烹饪数据,可构建出能够映射手工烹饪数据的烹饪机器人实体装备及控制软件,完成广谱的烹饪厨艺数字孪生和烹饪程序信息数据库建立。3.2.2 菜肴品质智能感知与拟人控制尽管智能烹饪机器人已经能够利用烹饪数字化制备标准化的菜肴,但是由于烹饪数据库来自经验数据,且中餐具有食材广泛性以及烹饪复杂性的特点,设备对烹饪过程中火候、产品品质等关键指标的控制仍旧不足,无法实现实时动态和智能化调整。因此,需要更多基于多维传感和控制的技术来实现智能感知与拟人控制。He等[26]发明了一种结合了红外阵列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的智能微波炉,具备除霜和再热的智能控制功能,可以一键加热或解冻不同食物。Abdanan[27]设计了基于图像处理的智能烤箱,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烘焙产品的颜色和纹理特征,动态调节和优化烹饪温度和时间,大大节约了能耗并提高了产品质量。3.2.3 烹饪设备自主清洁烹饪后的自主清洁是最后一个关键步骤,有利于菜肴连续加工过程中的品质控制。Vong将食品进料、食品放置和设备清洁集成于一个加工系统,在菜肴烹饪完成后,机器会自动将烹饪容器旋转至清洗室进行清洗,最终实现高效烹饪。李东炜等也设计了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控制的清洗烹饪机器人内腔的壁面自动清洗机构,具有高可靠性、强抗干扰、安装简单、维修扩展方便等优点。3.3 智慧餐饮技术在消费端的应用智慧餐饮技术在消费端的应用主要有3个方面:餐厅智能管理、就餐体验数字化及智能售卖终端应用(图4)。图4 智慧餐饮技术实现智能就餐Fig.4 Smart catering technologies for smart dining experience3.3.1 智能点餐、取餐、送餐关键技术智慧餐饮4.0在消费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餐厅的智能管理中,具体分为智能点餐、智能送餐和智能取餐3个环节。智慧餐厅通过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将用户浏览、预订、预点餐、就餐和支付的整个餐饮流程一体化,并可采用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自然语言处理、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对顾客身份信息的快速识别,以及对历史行为和个人偏好等信息的精准分析,不仅可以推荐最合适的餐厅,还可以帮助顾客更快速地找到自己喜欢的菜品或推荐相似的菜品,进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向顾客服务推荐。而对于诸如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智慧餐饮系统能够从饮食管理、营养评估与健康管理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膳食结构优化,引导老年人合理膳食。在中国农业大学改造升级的智慧餐厅,师生进门取托盘后进行标识与信息绑定,便可根据自己需求,自由搭配菜品,使摄入的营养物质更加多样、均衡,取餐过程中,屏幕实时显示取餐分量与金额,取餐结束后的云端无感支付提高了就餐整体体验。智能点餐系统可实现消费者的自助点餐,如冯毅基于机器学习有机融入关联度预测算法、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等设计了一套智能点餐系统,并可根据消费者口味推荐针对性菜品。智能送餐需要使用送餐机器人接收用户给予的目标指令,快速高效做出反应,规划合理路径,到达送餐地点。武启明通过对路径规划算法进行分析,并融合优化A*算法和并行TEB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实现了送餐机器人的合理路径规划。智能取餐主要是使用取餐机器人代替人眼实现菜品的识别和选取。汪聪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结合传统图像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设计了一种菜品智能识别系统,通过对工业相机拍摄的图片进行处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菜品区域进行检测定位,实现了菜品种类及所在区域的有效识别,提升了机器人取餐的准确性。此外,智慧餐厅还可根据就餐数据,进行就餐人数的预测,及时补充菜品、调整食谱等,提升就餐人员的就餐体验,降低餐厅的管理成本,促进餐饮企业提高销售量和客户满意度。3.3.2 数字化就餐体验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服务行业与移动网络的联系更加紧密,智慧餐厅逐渐发展壮大。在传统的就餐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多感官协同的方式丰富顾客的用餐体验,提高过程的趣味性。智慧餐厅可以通过VR(virtual reality)、AR(augmented reality)等技术将交互性嵌入就餐环境中,将气、声、景融入用餐过程,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层面提升空间的环境氛围,满足消费者的用餐审美体验与情感需求。例如在智慧餐厅的就餐区被360度环绕立体投影包围,在白云蓝天中吃着热乎的火锅,耳边回荡着舒缓的音乐,通过声光电科技带来“沉浸式”火锅就餐新体验。采用VR技术,通过虚拟点餐、多元环境模拟、厨房模拟等功能,在丰富用户用餐体验的同时,提高餐厅的运营效率。在点餐系统中设计AR交互点餐、用户口碑评价,可以更直观地呈现餐品,并为顾客和餐厅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餐品评价体系。3.3.3 智能售卖终端技术升级智能售卖终端作为新型售卖方式,正在成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兴服务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是未来智能化生活的潮流。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服务就餐店,智能售卖终端无就餐时间限制。此外,智能售卖终端体积较小,可安置在任何有电力供应的地点,扩大了服务区域。一般来讲,智能售卖终端应包含以下7个模块:1)储存[冷藏(冻)] 2)加工(复热) 3)包装 4)递送 5)人机交互界面 6)远程通信 7)自洁杀菌。陈付磊等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使煎饼馃子机器实现从原料面糊到加热至熟,加蛋、加调料,放置油条或者馃子,最后折叠装袋的全自动化过程。使用ESP8266物联网链接云服务器,实现煎饼馃子机器从制作到贩售的一体化过程。张坦通过研究面条成型方式、设计关键机构型式,对面条售卖机内部机械结构进行方案创新与设计,实现面条的自动定量制作与煮制捞取。张操等研制了一种新型三明治自动制作与售卖系统,融合PLC、多电机协同、WiFi通信、多点通信总线(multi-drop bus,MDB)等技术,实现触摸屏自助选餐、自动投币找零及移动支付、温湿度控制、传动机构故障诊断、上位机和手机App远程监控等功能,完成自动点餐及售卖。智能售卖作为传统餐厅堂食模式的重要补充,迎合了新时代人们零散化的就餐时间、多样化的就餐模式、快节奏的就餐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3.4 智慧餐饮技术在管理系统方面的应用机关、高校食堂等集体膳食单位通常采用餐饮管理信息系统制订食谱,通过就餐人数计算用料量,生成采购计划,提升膳食计划性,控制成本。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智慧餐饮管理信息可以综合膳食营养知识、个人点菜信息和就餐评价信息,提高食谱的适用性 也可将就餐记录和个人健康档案相结合,提高配餐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大数据智能引擎产品基于用户属性数据、口味偏好数据、行为轨迹数据等建立综合概率匹配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多维度交互式异构分析,动态建立餐饮场景下的用户行为预测模型及产品倾向性数据模型,实现知识图谱和用户画像标签,为大型餐厅实现智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智能配餐系统采用了改进的加权随机抽样算法智能化选取不同种类的食物,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优化求解算法,通过反馈机制自动判别配餐结果的合理性并进行修正,保证了配餐质量和饮食的均衡性。结合多目标规划模型和改进遗传算法设计的新型智能化营养配餐系统,做到了多营养平衡。此外,在原料供应环节,通过专业采购网络平台组织采购,实时掌握物资供应状态。在物资验收和出入库环节,多采用电子秤称重记录方式,以拍照、视频方式记录验收过程,运用二维码、视觉识别等技术自动获取物资信息,提高物资管理的准确性。通过在餐厅、后厨、库房等区域建立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掌握运行过程信息,并运用物联网传感器监控水、电、燃气、温湿度等环境状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建立了餐饮监管平台,采用传感器、物联网等手段将食品留样、餐具消毒等食品安全记录纳入管理,提升餐饮业整体质量及安全水平。4 总结与展望当今食品工业与餐饮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传统餐饮1.0向基于单元操作的机械化餐饮2.0和基于标准化、数字化的工业化餐饮3.0升级。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食品生产及餐饮业中的应用,餐饮业向着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向智慧餐饮4.0转型奠定了基础。智慧餐饮4.0相关的智慧餐饮技术见图5。例如采用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自然语言处理、人脸识别等技术,可以对消费者身份信息快速识别,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推荐 通过VR、AR等技术,提升了空间的环境氛围,建立了多感官的用户体验。全面推进我国智慧餐饮4.0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图5 基于智慧餐饮技术的智慧餐饮4.0的转型升级Fig.5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mart Catering 4.0 based on technology smart catering餐饮转型升级的背后是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产生了底蕴深厚的中国饮食文化,国人对美食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餐饮业的转型升级还应满足饮食文化的需求。打造具有我国特色的智慧餐饮4.0,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食的高要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手段,更是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未来餐饮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以健康为导向、以美味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核。食品科技工作者以及餐饮行业从业者要“树立大食物观”,积极探索智慧餐饮4.0的科学发展途径,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 院士专家共商智能影像技术趋势,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9月16日,以智能影像技术发展趋势及产学研用探讨为主题的2022年未来影像行业峰会在北京召开,峰会由智能图像处理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举办,邀请院士专家以及50余家企业的近百位行业精英,进行了12场专题分享。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曾学忠介绍了中心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影像技术在手机、机器人、汽车、XR(扩展现实)以及AIoT等多个行业出现的新需求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对于未来影像的三个思考点:在多维传感,增强影像方向,拓宽影像传感的维度,突破视觉的限制;在AI赋能,计算摄影领域,用AI算法与硬件进行深入结合,突破硬件的限制;在影像互联,计算互通技术上,用互联互通的计算,打破影像采集以及计算的限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专家委主任丁文华院士肯定了中心在影像行业的科研牵引作用,并指出影像多媒体领域对前端基础图像处理技术存在极大需求及市场空间,希望今后中心能够持续发挥平台作用,加深影像行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深度与广度,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中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院院长季向阳教授分享了计算影像的技术发展,介绍了计算影像在光谱成像,多传感器融合,光路编码等多个维度上的突破建议,后续将利用中心的平台创新科研机制,更好地将高校科研技术转化到行业。影像硬件技术企业豪威科技、丘钛微电子、奥比中光分别从图像传感器、相机模组、3D相机领域进行了专题分享。豪威科技总经理刘志碧梳理了当前各个行业对图像传感器的技术需求,并对全局快门、Hybrid EVS、微型化相机等行业新技术做了全面分享。丘钛微电子副总裁胡三木分享了相机模组硬件的发展趋势,并对大光圈、防抖、大推力马达、moding等模组工艺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奥比中光高级副总裁江隆业分享了3D视觉在各新兴行业的应用情况,并对3D视觉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新型影像技术企业与光科技、灵明光子、普诺飞思分别从光谱相机、深度相机及动态相机的技术发展路线以及应用场景切入,进行了专题分享;与光科技CEO王宇认为小型化的光谱传感器是未来的技术趋势,并详细介绍了小型化光谱传感器在辅助色差还原、健康检测上的重要作用;灵明光子CTO张超阐述了dToF替代iToF在远距离深度探测场景的明确趋势,并介绍了dToF在汽车、消费、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普诺飞思中国区GM杨雪飞阐述了这种新型传感器相比于FBS相机的巨大优势,并介绍了DVS在超慢动作检测、边缘跟踪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等场景下的价值。北京邮电大学、极感科技、黑芝麻智能就影像算法进行了主题分享。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马华东教授就视频处理各算法的发展状况做了介绍,并指出了AI视频算法模型轻量化的发展路径。极感科技高级总监林曦在深度计算和分割算法的现状和发展做了分享,提出了未来影像算法芯片化和工程化的方向。黑芝麻智能总监王超就视觉算法在自动驾驶上的应用做了技术分享,从低噪声、大动态、低延迟等场景举例,提出了视觉算法的需求方向。小米手机部副总裁、相机部总经理易彦博士分享了小米在手机、机器人、XR、智能汽车、智能制造五大主要应用场景中影像技术的深度积累,他表示,未来将依托中心持续加大资源投入,联合更多的上下游产业伙伴,围绕影像行业的系统性需求,做好产业协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据了解,智能图像处理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由小米集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与企业于2021年共同组建,该中心的主要发展目标为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图像处理软硬件核心技术的开发、验证以及成果转化等全链路的创新,以推动行业共同发展。
  • 悟空助力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
    5月27日-28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主办,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天然血管药物筛选与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CMC-药理学实践培训”顺利举行。本次培训班分为仪器示教、培训讲座、药理学研究创新研讨会、实验教学等环节。徐宗本院士、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医学院的师生、海能技术总裁刘文玉先生及技术工程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培训使用的CMC/RL-2020型分析仪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贺浪冲教授团队与海能旗下悟空仪器团队共同合作开发的,该仪器实现了生物体内配体-受体特异性结合现象在体外的仿生模拟,为认识靶向药物作用规律、发现新的药物先导物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药理学实践《型分析仪》培训班在仪器示教环节,贺浪冲教授团队的师生以理论讲授+仪器实操示范相结合的形式,深入介绍了《CMC/RL-2020型分析仪》在研究配体-受体亲和作用的应用。徐宗本院士提出将人工智能与分析仪器进行有机结合,对《CMC/RL-2020型分析仪》应用于药物筛选发现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贺浪冲教授介绍《CMC/RL-2020型分析仪》的设计、研制与应用背景等。来自陕西省内四所医学类高校的近80名师生就细胞膜色谱(CMC)分析仪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使用感受和用户需求等内容进行现场探讨和互动交流。在CMC-药理学实践《CMC/RL-2020型分析仪》培训暨药理学研究创新研讨会上,贺浪冲教授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介绍了自主研制的“CMC/RL-2020型分析仪”从提出CMC理论与技术,到研制成分析仪器,再到应用于药物发现与药物分析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新时代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的进步,开辟“生物分析装备产业”新赛道,全力提升国产分析装备竞争力。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龙建纲教授从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出发,指出项目驱动、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期待在各方力量支持下院校团队与海能合作共赢,促进以CMC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分析装备应用落地。刘文玉先生提到,创新引领科学发展,充分展现了科学仪器国产化的家国情怀和企业凡人匠心的“螺丝钉”精神,并诚邀与会师生到海能参观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张彦民教授总结,本次活动是CMC药理学实践的新延续,期望海能的科学仪器真正成为中国式标杆,助力生物色谱的发展。CMC技术实验教学环节,学员们在演练学习中掌握CMC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熟悉海能的仪器操作。悟空助力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能够参与到这一产教融合项目中,悟空仪器深感荣幸,也期待与更多科研工作者携手,不断探索与创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国产仪器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陕西发文: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赋能降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扎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近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陕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如下目标:“十四五”期间,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方案》同时提出四大重点任务:一、调整优化产业低碳发展布局,引导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资源环境可承载地区有序转移。鼓励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原生与再生、冶炼与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二、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简称“两高一低”项目)准入关;三、优化重点行业产能结构;四、不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以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航空等24条重点产业链为引领,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创新实现集成电路、光子、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产业化,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氢能、未来通信技术、北斗导航、生命健康等一批未来产业。此外,《方案》特别提出,要强化数字化信息化融合赋能降碳。一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对工艺流程和设备升级改造。强化数字化信息化在工业领域的降碳增效作用,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等智能化改造;二要建立碳数字化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等领域的监测与分析应用,加快“秦碳云 ”数字融合平台体系建设,提升重点用能设备碳排放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三要推行“工业互联网 绿色低碳”。鼓励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和工业企业加强合作,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统筹共享低碳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配合等提供数据支撑。原文详见:陕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扎实推动我省工业领域碳达峰,根据《陕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生态环境部三部委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发展,统筹处理好工业发展和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工业领域高质量碳达峰为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结构、用能结构低碳转型为关键,以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为突破,着力降强度控总量,推进资源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强化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统筹兼顾,稳步推进。确保能源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工业生产各方面和全过程,持续推进能源和原料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分区域、分行业、分阶段、分重点,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节约优先,提高效率。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提升利用效率,推动企业能源资源循环化利用,加强产业间耦合链接,推进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创新驱动,低碳转型。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全力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和突破,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低碳化,以最小的碳排放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示范带动。以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为引领,以实施重点绿色低碳零碳项目为突破,树立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低碳创新示范典型,以点带面推进企业、行业以及工业园区碳达峰。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发挥政府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和措施保障,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强化企业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作用,加强机制创新,充分调动企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二、重点任务(一)优化产业布局结构降碳1.调整优化产业低碳发展布局。贯彻落实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推进黄河流域重点区域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引导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资源环境可承载地区有序转移。鼓励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原生与再生、冶炼与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培育关中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化工、钢铁、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改造升级,打造低碳科技创新高地。夯实陕南生态碳汇、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基础,打造绿色食品、生态康养等优势产业集群。推动陕北、关中、陕南绿色低碳协调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2.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简称“两高一低”项目)准入关。科学评估拟建项目,对国家明确的产能已饱和的行业按照“减量替代”原则压减产能;对产能尚未饱和的行业按照国家和省上布局以及审批备案等要求,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落实“两高一低”项目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全面排查在建项目,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一低”项目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对存量项目,组织开展能效水平审核,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强化常态化监管,坚决关停不符合要求的“两高一低”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3.优化重点行业产能结构。严格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钢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严控新增产能。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建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落实以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为主的综合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持续化解过剩产能。(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不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以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航空等24条重点产业链为引领,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努力培育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全国领先、陕西特色的产业集群。以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为导向,创新实现集成电路、光子、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产业化,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氢能、未来通信技术、北斗导航、生命健康等一批未来产业。发挥我省能源工业、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基础优势,培育一批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民用低碳装备优秀技术企业,推动低碳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促进重点关键节能降碳1.推动用能结构低碳化。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有序推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煤炭减量替代。发挥煤炭原料功能,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促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高效清洁利用。科学控制成品油消费。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增长。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拓宽电能替代领域,在铸造、玻璃、陶瓷等重点工艺及行业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重点对工业生产过程1000℃以下中低温热源进行电气化改造。〔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加快节能降碳升级改造。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积极推广工业重大低碳技术目录和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指南,推动制造业主要产品工艺升级与节能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工业产品能效水平。在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能效“领跑者”行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实施变压器、电机等能效提升计划,推动工业窑炉、锅炉、电机、压缩机、泵、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重点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磁悬浮离心风机等新型节能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核查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落后产品和设备的行为。(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切实强化节能监督管理。开展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和日常监察,制定节能监察工作计划,加强节能法律法规、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用能行为。加强重点耗能领域、行业碳排放的督察监管,强化对企业碳排放报告报送、核查及履约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全面实施节能诊断和能源审计,发挥重点领域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带头开展节能自愿承诺。(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发展循环经济增效降碳1.促进原料低碳替代。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应用高固废掺量的低碳水泥生产技术,引导水泥企业通过磷石膏、矿渣、电石渣、钢渣、镁渣、粉煤灰等非碳酸盐原料制水泥。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衍生可燃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氢,优化合成氨、甲醇等煤化工产品原料结构。支持发展生物质化工,鼓励企业利用植物油、生物基废弃物等生物质原材料替代化石原料,开发生物质聚酯、生物质塑料等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构建多元化、低碳化原料体系。鼓励依法依规进口再生原料。〔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布碳足迹。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镁、铜等金属废碎料,以及废纸、废塑料、废旧纺织品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围绕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到2025年,废钢、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超过1000万吨,到2030年超过1100万吨。〔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推进高端智能再制造。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培育大型工业装备、机床、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再制造企业。对机电产品实施智能再制造升级改造,面向采矿、电力、交通、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机电设备维护升级需要,培育再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实施智能升级改造。打造再制造创新载体,加快增材制造、柔性成型、特种材料、无损检测等关键共性再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加强再制造产品认定,建立自愿和自我声明结合的产品合格评定制度。(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支持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加快全固废胶凝材料、全固废绿色混凝土等技术研发推广。深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探索形成基于区域产业特色和固废特点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路径。到2025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62%。(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税局、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强化数字化信息化融合赋能降碳1.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对工艺流程和设备升级改造。强化数字化信息化在工业领域的降碳增效作用,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等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加强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开展绿色用能监测评价,持续加大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力度。在机械、汽车、电子、轨道交通、航空等行业打造数字化协同的绿色供应链。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建立碳数字化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等领域的监测与分析应用。加快“秦碳云 ”数字融合平台体系建设,提升重点用能设备碳排放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打造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础数据库。加强对重点产品产能产量监测预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推行“工业互联网 绿色低碳”。鼓励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和工业企业加强合作,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统筹共享低碳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配合等提供数据支撑。聚焦能源管理、节能降碳等典型场景,培育推广标准化的“工业互联网 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和工业APP,助力行业和区域绿色化转型。〔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重点行动(一)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提升达标行动1.制定技术改造实施方案。落实国家《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重点行业,建立炼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烧碱、纯碱、电石、乙烯、对二甲苯、黄磷、合成氨、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炼铁、炼钢、铁合金冶炼、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电解铝等25个重点领域企业的能效清单目录。对标国家《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和有关技术改造指南,推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制定技术改造方案,开展节能降碳改造。(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稳步推进技术改造升级。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要求,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到2025年,首批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达到能效基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到100%,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到30%。到2030年,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企业比例大幅提升,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严格利用能耗、环保、质量、安全和技术等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严格落实有关产能置换政策,加大闲置产能、僵尸产能处置力度。严格执行《产能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规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严禁新建、扩建限制类项目,在一定时期内改造升级限制类现有生产能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牵头,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4.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并逐步增加碳排放核查内容。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工艺设备改造,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结果作为差异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重点行业碳达峰和低碳发展行动1.实施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碳达峰行动。制定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钢铁行业稳妥推进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发展。石化化工行业加快“油转化”进程;加强煤化工节能降耗,提升低碳原料占比,加快应用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合成气一步法制乙烯、乙醇,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和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研发可再生能源与化学品制造工艺的融合技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有色金属行业积极发展推广高效低碳技术,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建材行业推广应用全氧、富氧、电熔等工业窑炉节能降耗技术。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占比稳步提高;“减油增化”取得积极进展,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成品油产量占原油加工量比例下降至40%以下;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下降3%以上。到2030年,短流程炼钢占比达20%以上,在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建设一批减污降碳绿色低碳生产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消费品行业低碳发展行动。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消费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塑料、橡胶等行业,鼓励发展符合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要求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环保型新产品,按照绿色产品认证要求,执行标准化工艺流程,从品种、环保等多维度加快传统产品升级换代;在造纸、皮革等行业,以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成本为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开发差异化、多元化的特种产品;在纺织服装行业,以生态印染加工关键技术为突破,研发推广应用纺织绿色制造技术,推进发展高效低耗及短流程印染技术、非水介质印染技术、绿色纺织化学品、印染废水高效低成本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到2025年,消费品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整体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0%。(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装备制造业低碳发展行动。围绕电力装备、石化通用装备、重型机械、汽车、航空等领域绿色低碳需求,聚焦重点工序,加强先进铸造、锻压、焊接与热处理等基础制造工艺与新技术融合发展,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推广抗疲劳制造、轻量化制造等节能节材工艺。到2025年,一体化压铸成型、无模铸造、超高强钢热成型、异质材料焊接、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激光热处理等先进近净成型工艺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到2030年,研发创新一批先进适用绿色低碳工艺,生产能耗大幅降低。(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电子行业低碳发展行动。充分发挥我省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优势,强化行业集聚和低碳发展,进一步降低非电能源的应用比例。以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典型电子整机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晶硅、电极箔、磁性材料、锂电材料、电子陶瓷、电子玻璃、光纤及光纤预制棒等生产工艺的改进。到2025年,连续拉晶技术应用范围95%以上,锂电材料、光纤行业非电能源占比分别在7%、2%以下。到2030年,电子材料、电子整机产品制造能耗显著下降。〔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绿色低碳工业产品供给提升行动1.加快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推广。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举办工业绿色低碳设计大赛。聚焦消费领域工业产品和减污降碳目标,鼓励企业采用自我声明或自愿认证方式,发布绿色低碳产品名单。推行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到2025年,创建一批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能源生产领域绿色低碳装备供给。推动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协同创新。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设备升级,提高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支持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落实储能电池等行业规范条件、综合标准体系。加快提高多晶硅电池及组件生产工艺及技术水平,优化太阳能光伏发电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做大光伏玻璃、光伏设备等配套产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支持省内龙头企业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高城市公交、出租、邮政快递、环卫、城市物流配送、渣土、商混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和加氢网络体系。落实汽车节能减排标准。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20年降低25%和20%以上。推动下一代国产民机绿色化发展。积极发展电动无人机等能源航空器。〔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城乡建设绿色低碳产品提质行动。将水泥、玻璃、陶瓷、石灰、墙体材料等产品碳排放指标纳入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开展绿色建材试点城市创建,推广节能玻璃、高性能门窗、新型保温材料、建筑用热轧型钢和耐候钢、新型墙体材料,促进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推动高效节能空调、照明、电梯等用能设备以及太阳能、分布式光伏、空气热泵等清洁能源设备在建筑领域应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 资助1500万元!“重型车辆氨氢融合零碳动力系统基础研究”专项项目指南
    为推动面向国家碳中和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拟设立“重型车辆氨氢融合零碳动力系统基础研究”专项项目,针对重型车用氨氢融合燃料及其高效近零排放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我国实现重型运输装备的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  一、科学目标  本专项项目旨在围绕氨氢融合燃料和热、电复合动力系统,探索相关化学反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和系统动力学的协同机制,建立氨氢融合燃料复合动力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解决车用氨燃料点火难、燃烧慢及动态控制复杂等问题,为重型运载车辆氨氢融合燃料复合动力系统零碳排放技术创新与应用奠定基础。  二、拟资助方向  (一)氨氢燃料融合、发动机燃烧、排放物生成及后处理全过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阐明氨车载制氢、氨氢融合燃料燃烧及有害排放物(NOx、NH3等)生成与净化机理,形成新型发动机设计理论和方法。  (二)氨氢融合动力系统中的多相多组分非稳态流体动力学。揭示氨氢融合燃料喷雾、相变机理以及混合流动规律,建立跨临界、多相多组分流体动力学模型,实现非稳态条件下燃料与空气混合的精确控制。  (三)重型车辆氨氢融合热电复合高效动力系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及其动态控制方法。阐明多源能量在动态条件下的调配与控制机制,建立车用高效氨氢多源复合动力系统设计理论与协同控制方法。  三、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5年,项目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拟资助1项,直接费用为1500万元。  四、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资格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1.本专项项目从申请开始直到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获资助后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的范围。  2.申请人和参与者只能申请或参与申请1项本专项项目。  3.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中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书报送时间为2022年4月15日—4月21日。  2.本专项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专项项目指南”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本专项项目旨在紧密围绕指南公布的科学目标集中国内优势研究团队进行协同攻关,申请人应针对拟资助研究方向具体阐述拟开展的研究内容、方案及资金预算。同时要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各研究方向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项目整体研究与各研究方向的科学目标实现路径,各研究方向间涉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应进行共享。  (3)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择“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申请代码选择“T01”。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5)本专项项目的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合计不得超过5个。主要参与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贡献者。  (6)申请书应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突破,明确对实现本专项项目总体目标和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专项项目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7)专项项目资金管理采用预算制。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预算表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依托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进行审核。  3.本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在项目接收工作截止时间前(2022年4月21日16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在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  4.本专项项目咨询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联系电话:010-62328382。  (四)其他注意事项  1.为实现专项总体科学目标,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  2.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每年应举办一次项目年度学术交流会,并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2022年3月15日
  • 《基因组生物学》:基因融合被证明是 水稻新基因产生的重要机制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新基因是生物表型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动力和源泉。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近期研究发现,基因融合是水稻及其近缘种新基因产生的重要机制,这意味着新基因研究取得了又一项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基因组生物学》上。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形成的融合基因,不仅可以绕过漫长而又低效的位点突变带来的有害步骤,又可以通过序列重排而将远源相关或者不相关的功能结构域进行组合,极易产生新的结构特征和新的功能,从而助推物种的适应性演化。”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章成君介绍,基于此,由他领衔的专题攻关组自主开发了基于系统发育框架的动态鉴定融合新基因的流程。  此次研究中,章成君、周艳丽等人利用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中稻属的多个基因组数据,在最年轻的分支上选取了4个目标物种,共鉴定到310个融合基因。其中粳稻、籼稻、非洲栽培稻和短舌野生稻分别含有80、62、67和43个物种特异的基因。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分析,他们发现这些物种特异基因在群体中的固定频率分别为31.8%、15.4%、21.5%和93.3%,这可能对物种的适应性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进一步以粳稻为例,分析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融合新基因与其母基因有相似的表达模式,约三分之一的融合新基因具有分化的新表达模式。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敲除实验表明,无论表达模式分化与否,融合基因都能介导表型效应,从而影响物种的适应性。  此项工作有望在大数据时代为融合基因的研究奠定方法和理论基础,并对未来优质水稻育种产生重要影响。
  • 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成功举办,智能化自动化促进药物研发产学研深度融合
    11 月 4 日,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第八届制药工艺论坛开幕式上成功举办。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和权教授、晶泰科技 CEO 马健博士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教授,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张福利研究员等嘉宾出席,仪式由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院长蔡挺主持。联合研究中心的落成运行,将进一步发挥中国药科大学的雄厚科研实力和晶泰科技的 AI 和机器人集群等技术优势,加速推动自动化智能化赋能药物研发。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和权教授(左)与晶泰科技CEO马健博士(右)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晶泰科技首席技术官/自动化创新事业部负责人古亮博士出席会议,并分享了晶泰科技在药物分子研发算法、 AI+ 自动化大规模实验室集群辅助推进药物研发方面经验。晶泰科技通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有机结合,已具备多应用场景下高效、柔性的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已应用在生物制药、化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检测等领域。晶泰科技首席技术官/自动化创新事业部负责人古亮博士会议期间,参会嘉宾分批参观了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自动化实验室,晶泰科技产品经理张洪威先生为参观嘉宾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动化工站在智能调度软件控制下自动化完成药化合成、药物共晶筛选实验的过程。通过介绍,参观嘉宾直观感受到了智能化自动化带来的药物研发方式的变革,现场交流热烈。 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为探索推进校企战略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赋能高端智造,2023 年 4 月,晶泰科技和中国药科大学共同签署了 “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 战略合作协议。2023 年 8 月,“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 落成并投入使用,联合研究中心自动化智能化实验室由完成实验操作的不同功能的工作站、AGV 自动巡航小车和进出物料的货架及智能调度软件组成。工作站中可以完成固液加样、温控反应监测、分析检测等实验流程,主要应用于化合物库合成、分子砌块合成、反应条件筛选、催化剂筛选、晶体形态研究等方向。联合研究中心在药化合成实验中可打通实验中投料、合成、产物稀释、过滤和液质分析全过程,并可根据研发需求配置不同反应体积、温度条件、混合方式、惰性气氛条件,突破高通量合成筛选的瓶颈。在药物共晶筛选实验溶解度筛选和悬浊液配置实验操作中,涉及到多种固体样品在数十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测试,工站内的固液体加样,结合视觉算法进行溶清判断,可以高效、全流程自动化实现上述过程。校企合作创新,融合发展是核心,校企联手能实现 ‘1+12’ 的效果。中国药科大学学科优势显著,晶泰科技在 AI 药物研发领域实践经验丰富,在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趋势的市场环境下,此次校企强强联手形成了良好的资源整合效应,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药物研发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地打造 “产学研” 的生态聚合链。● 关于中国药科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实力,以药学、中药学学科为龙头的药学学科群建设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素有“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美誉。学校与世界各地的知名药学院、研究机构、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秉承“精业济群”校训,为培养高水平药学人才和推动药物研发事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于晶泰科技 ● 晶泰科技是一家世界前沿的以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科技公司公司运用 AI 技术,通过人工智能以及高精计算的算法,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去探索更广阔的分子空间,利用最前沿的实验室自动化技术,验证发现最有效的药物分子,致力于实现生命科学和新材料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革新。
  • 医工融合协同创新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5月16-18日,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在清山会议中心圆满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命科学仪器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江苏省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和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为大会的支持单位。大会为期1.5天,以“医工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80余位科研专家、临床专家、产业专家分享了精彩报告,吸引近300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以及相关领域企业代表参会。大会现场大会主论坛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周连群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吴成铁、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廖希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陈江龙、苏州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伟为大会致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思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海荣院士、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院士、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谢飞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吕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昕、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院长于成功、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缪丽艳、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所长王强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苏州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卢潮、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旭翔、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李伟等专家领导莅临大会现场。吴成铁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廖希明 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江龙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毛伟 苏州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本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设置了1个主论坛和5个专题论坛,主论坛环节,四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院士分享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张玉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外泌体蛋白组技术进展》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尺寸为30-200nm的囊泡,存在于体液、组织及细胞培养液中,携带脂质DNA、RNA、蛋白质等重要功能性成分,其中干细胞外泌体在临床方面有重要应用,如用于治疗脑损伤。但是目前干细胞外泌体用于临床还面临规模化制备的多方面问题,纯度、通量和质控是制约外泌体临床发展的瓶颈。传统的外泌体富集方法主要包括超速离心、膜过滤等,但存在回收率低或者纯度低等问题。张院士团队合成了反向富集微球材料,利用外泌体尺寸差异实现外泌体的反向富集,效果好于传统方法。张院士还详细介绍了鹿茸干细胞外泌体的应用,包括治疗小鼠肠炎、皮肤创伤、骨缺损等。徐宗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智能化推动国产化:我国基础医疗装备自主创研的可行路径》当前智能化改造是实现我国医疗装备国产化的重大机遇,用AI技术可用来提升医疗装备性能,解决“卡脖子”难题,更优质地服务于人民健康。徐院士介绍了在这一方向上的两大探索,一是分布式微剂量CT,二是快速/超快MRI。徐院士讲到,X射线辐射是一类致癌物,新一代CT系统的核心应该是低剂量,当前的国际专家共识是:真正的低剂量成像时代尚未到来,目标是追求sub-mSv的微剂量成像。其次,分布化是新一代CT系统的发展趋势,分布式CT影像中心有多个应用场景,能够解决院际/院内自由部署、集成度高难以实现低剂量等诸多问题,让CT的商业价值、医疗价值、社会价值更大。目前徐院士团队成功研发分布式微剂量CT已经在有些医院安装,其算法效果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商业化CT系统,同时还在做小型化便携式CT系统。此外,徐院士介绍了新一代MRI的趋势,核心是解决成像速度慢的问题。徐院士最后总结了智能化带动国产化的可行性技术途径:软硬分离、数物融通、用计算换性能、个性化代替菜单式、上下游贯通、大数据与AI技术的深度使用。王振常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基于CT的结直肠癌前病变智能检测系统的创建》王院士介绍了国内外结直肠癌病变筛查的情况,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193.2万,死亡93.5万,超过93%的结直肠癌源于腺瘤性息肉,从息肉增生到癌变周期5-10年。有数据显示,CTC检出息肉灵敏度≥6mm为80%,≥10mm为88%,结直肠癌灵敏度为96%,CTC≥10mm的癌前病变及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可与肠镜媲美。美国2008年将CTC列入指南,2018年将其列入联邦医保。我国结直肠癌新发已上升到全球第二位,由于医疗资源不足、依从性低,肠镜很难用于筛查。结直肠癌缺乏有效防控体系,现有CTC技术存在检测精度低、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识别和定位等问题,急需系统创新。在此背景下,王院士团队开展了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工作,核心创新包括三点:基础算法创新、多视角联动技术和病变识别方法创新。目前已经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发表了相关论文,下一阶段重点是降低假阳性。这项工作充分体现了算法、工科和专用系统等多方面的交叉融合。陈学思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医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与器件》陈院士介绍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及产业化进展和可吸收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器件的开发情况。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酸酯类等)的特点是性能可调、成本偏高;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等)特点为从硬塑料到柔性材料,成本可控,应用前景好;和天然高分子材料(淀粉、纤维素等)成本较低、可塑性差,需进行预处理方可塑化加工。陈院士介绍了团队己内酯合成研究进展,对这类材料的表征结果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合成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性能一致。己内酯应用场景可拓展至外科医疗、手术缝合线、胶黏剂、航天阻尼、农用地膜等。陈院士还详细介绍了聚乳酸合成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聚乳酸产业市场现状:2022年全球聚乳酸总产能约63万吨,应用领域如制作吸管、3D打印等。目前,陈院士团队已获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4个,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1个,Ⅰ类器械注备案证24个。陈院士讲到,做科学研究,不仅要发文章,更要产业化,实现应用。苏州市高新区科技招商中心主任端洪菊作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推介苏州市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2.46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43万亿元,全国第二,被网友称为“地表最强地级市。”是经济强市、工业强市、产业强市。苏州高新区于1990年开发建设,1992年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30多年发展,占苏州2.5%的土地,创造出近8%的经济总量,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高新区前列。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1835亿元,蝉联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这里创新资源高度聚集,产业集群活力迸发,不仅有多个院所平台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力量,还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和新能源、光子及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及大健康等新兴产业。主论坛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周连群研究员主论坛后,大会特别设置了“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前沿论坛”、“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前沿技术论坛”、“生物医用材料前沿交叉论坛”、“生物医学仪器与康复治疗前沿交叉论坛”、“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5个专题论坛,80余位科研专家、临床专家、产业专家分享了报告,其中不乏领域学术带头人,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在上述方向的新技术、新进展,论坛的成功召开为推动“生-医-工交叉融合”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分论坛掠影茶歇交流企业风采
  • 火了!造移动厕所的,转做核酸采样亭?
    “核酸采样亭市场现在爆火,5月份光我这里就卖了三千多套,商机大着呢,二线城市还没铺开。”谈及近期火热的核酸采样亭,生产商李勇对中新经纬记者感叹道。新市场涌现商机,但“操作不便民”“厂家质量不一”“价格差较大”等争议也随之而来,那么,谁在入局这个市场?现状如何?谁在生产?“郑州核酸采样屋”近日冲上热搜,原因是核酸采样屋不但没给河南郑州市民带来检测的便利,反而造成了诸多不便。不仅采样人员坐下有点矮、站着有点高,不少市民也需要扎马步等动作才能完成采样。最后,有不少检测人员无奈弃用采样屋,出站检测。那么,设计被吐槽背后,生产厂家都有谁?他们的设计、生产能力怎样?中新经纬注意到,河南省目前已公布两个批次“双人便民核酸采样屋采购项目”采购结果。5月16日,河南省工信厅发布第一批采购公告,5月18日完成评审,最终由注册成立仅11天的海乐苗(郑州)智能物联有限公司(下称“海乐苗”)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方式中标,单价4.68万元。第二批次采购改为竞争性磋商采购,包括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河南森源鸿马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入围,价格也降至3.5万-4.4万元。此前,荣东制造、海尔生物因为接收大批核酸采样亭订单而备受关注,而两者也恰好可作为两类入局者的代表性企业。依据公开资料,荣东制造在全国多地设有分公司,主营产品均为移动厕所、治安岗亭、售货亭等设备,全国共有15个生产基地。据媒体报道,在为上海市方舱医院交付移动公厕后,今年4月,荣东制造通过自主研发改造了已有生产线,开始生产核酸采样亭。坐标广东的荣东制造销售李雨对中新经纬表示,六月份产能已十分紧张,有几百台核酸采样亭的生产任务正在“排队”。“按照我们的交货经验来看,可能一周最多发两次,一次发五台,因为还涉及到接收调试、安装转运等。”李雨说道。中新经纬注意到,类似荣东制造“半路出家”的企业不在少数,依据爱采购网,大部分生产商为其他行业转产,包括空调企业、钢结构建筑企业、集装箱及板房生产商等。其中还有部分企业显得“不务正业”,包括道路花箱、办公家具、公共广告牌厂家等。据天眼查,多姆斯(山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多姆斯”)经营范围包括旅游业务、房地产开发经营、建设工程设计,成立于2022年1月,据爱采购,该公司核酸采样亭价格显示为1台起批3.20万元,5台起批3.10万元,10台起批3.0万元。多姆斯对入局核酸采样亭有哪些规划,又有哪些优势?中新经纬致电多姆斯,未能接通。为什么这些企业都能入局参与?某生产商向中新经纬透露,一方面,核酸采样亭虽然应用于医疗防护,却不属于医疗设备,所以在生产资质上要求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厂商为经销商,会以渠道优势入局,然后跟生产商合作,由生产商进行贴牌代工。另一类,则是以海尔生物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上述海乐苗公司大股东即为海尔生物。针对市民吐槽,海乐苗6月6日对媒体回应表示,前期最为关注的是生物安全防护,可能存在舒适度不足的情况。针对设计不合理等反馈,团队已对产品进行优化,例如为医务人员更换有更大调节幅度的凳子、增加垫子、为小朋友配备凳子等。此外,海康威视也出现在地方招投标公司名单之中,其在互动者平台表示,公司有核酸检测亭产品并且已投放市场,具体细分产品信息不在可披露范围内。智莱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该类产品已有样品,开始推广阶段。晶雪节能也于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核酸采样工作站采用无接触式采样窗口,包含杀菌系统、空调系统、新风正压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对讲系统等。该公司全国范围都可供货,目前供给上海、北京、重庆等地的已投入使用。价格差额为何较大根据公开资料,核酸采样亭以单人操作和双人操作两种规格为主,主要配备设施包括空调、过滤器、紫外消毒设备、对讲机、离心风机等。但中新经纬注意到,在不同地区,核酸采样亭的价格差额较大。湖北省罗田县匡河中心卫生单个核酸采样小屋报价为1.57万元人民币;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卫健委进行22个便民核酸检测采样亭招标,单价不高于5万元;而天津市津南区小站医院核酸采样亭及核酸采样工作站预算金额达到7.8万元。据生产商李勇向中新经纬提供的报价单,由该公司生产的核酸采样亭单人6600元,双人7000元,均含税不含运费。某生物科技公司地方生产商张织对中新经纬表示,如果是经销商的话,单人核酸采样亭报价为2.29万元,双人为3.5万元,如果是医疗机构的话,单人为3.7万元,双人为7万元。为什么核酸采样亭价差较大?李勇对中新经纬表示,不同价格对应着不同的建造标准,价格较低的为不带空调和过滤系统的简体核酸采样亭。而价格较高的核酸采样亭通常为正负压小屋,具备正负压新风系统,可以保证内外气压差。“理论上,采样人员坐在里边是不用穿防护服的。另外,同时配备有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和空调,在夏日可以改善核酸采样人员的环境。”李勇说道。以辽阳市白塔区核酸采样小屋招标为例,其招标价格为29500元,要求具备供暖系统、通风系统、电路系统、遮阳系统、测温系统和监控系统等。如何融入城市建设?虽然市场火热,但多家生产商都向中新经纬表示,不少客户都对是否购买核酸采样亭持犹豫态度。一方面,是由于核酸采样工作站缺乏统一的建造标准,厂家只能以通过质量认证中心质量体系验证、符合实验室安全标准等方式来表明产品合格,目前仅无锡市制定了地方性政策。但中新经纬注意到,无锡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小屋管理规范》中主要要求保障核酸采样安全性和便利性,其主要规范在于使用,而非建造。要求优先采用有高效空气过滤系统的正压小屋,需每周监测并记录正压运作情况。采用非正压设计的小屋,应通风良好,必要时采取机械通风,或配备人机共存型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不间断空气消毒。另一方面,核酸采样亭的建造费用也是问题。某生物科技公司地方生产商张织对中新经纬表示,核酸采样亭买家包括两类,一部分是零散订单,包括第三方核酸检测实验室和部分经销商,主力买家是地方政府或者医疗机构。中新经纬注意到,目前已有部分第三方核酸实验室表示购买核酸采样亭。贝瑞基因表示,公司目前的核酸检测业务以响应政府需求开展核酸检测为主,公司委托专业机构生产的核酸检测采样亭主要满足自身检测使用。但亦有第三方核酸实验室与地方政府间展开“拉锯战”。“现在部分地区客户在观望。核酸检测机构没有动力投入,现在混检降到3.5元,一个核酸实验室动辄2、3万,这对于他们都是支出成本。所以现在兰州地区只投放了一个核酸采样亭。”某生产商向中新经纬透露。据媒体报道,临时性的方舱医院,多是由集装箱式的活动板房建成,其使用年限大约是3到5年。而永久性的方舱医院,设计建造的使用年限是50年,着眼于能长期使用。与此前简易采样帐篷相比,采样亭作为需要符合实验室安全标准的“可移动的建筑”,对应的即为永久性方舱,理应在建造成本与质量上有所提升。但不同的是,永久性方舱医院为储备式医院,具备检查和简易治疗功能,建造标准和成本测算可以依靠《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除了抗疫功能外,根据招投标平台,部分方舱医院项目在申请过程中,已在考虑如何进行营收,包括会务出租、建立康养、医养结合场所等。而核酸采样亭的使用频率更高,空间更为狭小,如何考量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发挥功能?中新经纬注意到,上海已在开始进行相关探索。据媒体报道,上海市多家单位通过比赛方式,将制定《上海核酸采样亭设计指南》。其中表示,核酸采样亭在设计上,应满足核酸检测日常化的公共服务保障工作,便于快速生产、方便安装,鼓励使用装配式构件,实现标准化、模块化的生产和安装。在材料上,注重采样亭的抗风和防水能力。设计方案要考虑“平疫转换”多场景利用方式,在疫情完全结束后,便于快速改造和循环利用,降低碳排放等。
  • 中机试验召开“业管融合”专项行动启动会
    近日,中机试验召开“业管融合”专项行动启动会,中国农机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机试验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敬春出席会议并讲话。中机试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宝瑞、经营班子成员、各体系负责人及职能部门全体职工以现场和视频的形式参加会议,会议由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白爽主持。启动会上对开展“业管融合”专项行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分析了职能部门的现状,对专项行动的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资产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对本部门的“业管融合”工作方案进行了现场分享。马敬春结合中机试验“四个坚持”发展道路,对开展“业管融合”专项行动的目的和意义作进一步说明,同时对职能部门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加强对“业管融合”专项行动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按照计划认真组织落实;二是要加大学习力度,全方位的深入了解公司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科改示范、产品知识、业务流程等内容;三是要严格考核并灵活运用考核结果,在考核的过程中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给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业管融合”专项行动是中机试验2022年党建促进经营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职能部门快速融入产业管理,提升职能部门综合业务能力,加深职能部门职工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认识,促进职能部门实现管理专业化、服务精细化、职能全面化的一项重点工作。专项行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服务本部、价值本部”的目标定位,为中机试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西南交通大学举办跨学科科教融合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沙龙活动
    6月9日,西南交通大学举办“‘智能+’——‘芯’力量、‘数’我强”跨学科科教融合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沙龙活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大型科研仪器与工业设备共享平台、四川省计算机学会高专委代表,学校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科学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单位负责人,微电子、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专业和学科的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数据科学高水平人才培养集体、大学生集成电路科创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微电子、先进传感器、芯片开发设计、大数据、神经网络、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数据科学等方向的研究员、教师、硕博士研究生参会。活动以“交大‘智能+’——‘芯’力量、‘数’我强,跨学科科教融合共享”为主题,围绕集成电路与传感器芯片设计与开发、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两大热点的科研和教学成就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会议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卫飞飞主持。会上,四川省大型科研仪器与工业设备共享平台副处长刘尧、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贺剑、科学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平、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处长赵彦灵、四川省计算机学会高专委副主委李天瑞教授分别就共享发展、科技导向、开放支持等省、校开放共享政策做了介绍。刘尧围绕四川省科技创新券和省共享平台促进科创主体与四川省优质研发资源的对接,提升创新能力,助力科创工作发展做了说明,指出科创券和省共享平台将努力为科创主体拓宽创新视野,提高创新研发效率,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贺剑围绕“十四五”开局之年大仪开放共享书写高质量发展,从能力创新、机制创新、条件创新、手段创新为抓手的软硬件建设和高密度,高强度,持续性的实干、实绩,回顾和总结学校2021年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介绍了“精准规划、精准建设、精准服务、精准投放”为目标的2022大型仪器设备开放管理工作新思路。王平以科研工作更加聚焦国家需求,在国家重大任务中找准目标,做自身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科技“特长生”为主题,介绍了学校以“智能微纳传感”专项为牵引推动学校物理、材料、计算机、通信、机械等学科进行更新迭代、交叉融合相关工作,展望学校下一步在“智能感知”的拓展将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智能+”交叉融合。赵彦灵回顾了交大计算平台从80年代计算站到如今的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发展历程,指出计算能力不断发展,但是计算平台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的建设的初心不变、效果不变。李天瑞就国家“东数西算”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战略布局,说明了四川省和学校对接国家部署,深化顶层设计,完善全网算力服务资源池、网络互联互通等科研基础能力的机遇和挑战。共享交流由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三个板块组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板块中唐小虎教授和邸志雄讲师分别用高水平人数据科学才培养和大学生芯片设计科技创新团队的典型案例,展现了交大的教授很简单:用科研成就团队,用育才成就未来;交大的讲师也很简单:入职6年,国家级科技创新实验竞赛奖21项,其中一等奖(含特等奖)过半的风采。各美其美板块中,张帼威等7名在读博士生以在生物传感器、MEMS芯片、超导量子芯片、低噪声放大芯片的研制和物联网边缘计算、交通感知GPU计算、帕金森病与神经网络的研究,通过跨学科科研交流,分享了科研经验、成果和大型仪器共享共用的成效。美美与共板块中,信息学院微电子系主任向乾尹副教授、西南交大-中车微电子学院宋文胜教授、材料学院冯庆国研究员就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和科学前沿,用详实的数据、稳妥的规划和感人的成绩,为与会者打开了一幅幅通向未来的美丽画幅。交流活动中充满了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情感和情感的交融,交流环节后大家又意犹未尽的参观了犀浦校区先进传感器/精密制造实验室。“十四五”开局伊始,西南交通大学完成了以分析测试中心新址搬迁的能力创新、以助管队伍和自主上机的机制创新、以信息开放共享平台实时预约使用和APP手机端软件开发的条件创新为抓手的硬件建设。完成了以大信息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和测试基金管理办法修订发布为基石的制度创新、以“高密度,高强度,持续性”的大仪平台及测试仪器设备使用培训、青年科技人才技术交流、研究生跨学科仪器操作交流和显微摄影大赛及大学生高水平科创竞赛的手段创新为支撑的软件建设。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工作使得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越来越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使用和推荐。该校表示,将以本次沙龙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精准规划、精准建设、精准服务、精准投”放为目标的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管理工作,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 交叉科学部拟设立“重型车辆氨氢融合零碳动力系统基础研究”专项项目
    为推动面向国家碳中和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拟设立“重型车辆氨氢融合零碳动力系统基础研究”专项项目,针对重型车用氨氢融合燃料及其高效近零排放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我国实现重型运输装备的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5年,项目研究期限“2023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拟资助1项,直接费用为1500万元。  一、科学目标  本专项项目旨在围绕氨氢融合燃料和热、电复合动力系统,探索相关化学反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和系统动力学的协同机制,建立氨氢融合燃料复合动力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解决车用氨燃料点火难、燃烧慢及动态控制复杂等问题,为重型运载车辆氨氢融合燃料复合动力系统零碳排放技术创新与应用奠定基础。  二、拟资助方向  (一)氨氢燃料融合、发动机燃烧、排放物生成及后处理全过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阐明氨车载制氢、氨氢融合燃料燃烧及有害排放物(NOx、NH3等)生成与净化机理,形成新型发动机设计理论和方法。  (二)氨氢融合动力系统中的多相多组分非稳态流体动力学。揭示氨氢融合燃料喷雾、相变机理以及混合流动规律,建立跨临界、多相多组分流体动力学模型,实现非稳态条件下燃料与空气混合的精确控制。  (三)重型车辆氨氢融合热电复合高效动力系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及其动态控制方法。阐明多源能量在动态条件下的调配与控制机制,建立车用高效氨氢多源复合动力系统设计理论与协同控制方法。  三、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5年,项目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拟资助1项,直接费用为1500万元。  四、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资格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1.本专项项目从申请开始直到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获资助后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的范围。  2.申请人和参与者只能申请或参与申请1项本专项项目。  3.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中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书报送时间为2022年4月15日—4月21日。  2.本专项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专项项目指南”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本专项项目旨在紧密围绕指南公布的科学目标集中国内优势研究团队进行协同攻关,申请人应针对拟资助研究方向具体阐述拟开展的研究内容、方案及资金预算。同时要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各研究方向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项目整体研究与各研究方向的科学目标实现路径,各研究方向间涉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应进行共享。  (3)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择“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申请代码选择“T01”。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5)本专项项目的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合计不得超过5个。主要参与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贡献者。  (6)申请书应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突破,明确对实现本专项项目总体目标和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专项项目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7)专项项目资金管理采用预算制。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预算表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依托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进行审核。  3.本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在项目接收工作截止时间前(2022年4月21日16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在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  4.本专项项目咨询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联系电话:010-62328382。  (四)其他注意事项  1.为实现专项总体科学目标,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  2.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每年应举办一次项目年度学术交流会,并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
  • 三德科技顺利通过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近日,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取得评定机构颁发的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对有关业务财务一体化管控能力建设相关的两化融合管理活动评定有效,并成为湖南省首批获得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的企业之一。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两化融合即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为推动管理创新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德科技锐意创新,砥砺前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管理体制变革与信息化建设。目前,公司采用第四代智能化信息系统SAP(ERP&CRM),已经实现了计划、生产、销售、仓存、商机、售后服务全生态链的管理。SAP(ERP&CRM)系统助力三德科技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通过支持灵活性的架构变革、模块化的功能扩展,从而达到主数据统一共享,实现多业务协同。2021年2月,三德科技正式启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先后经历了贯标启动、调研培训、分析与策划、体系文件编写、试运行等阶段。经过现场专家评审以及社会公示,于2021年12月顺利通过评定。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的取得,标志着三德科技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获得权威认可,这是三德科技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进程中的里程碑,也是在两化融合道路上持续发展的动力。三德科技未来也将继续贯彻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将信息化广泛应用到生产和管理的各个领域,打造三德独有的技术、管理双重优势,助推企业进入稳定快速发展的新通道!
  • 军民融合潜力巨大,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p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专家指出,我国军用和民用领域在科研创新、市场整合、要素交换、产业布局等方面的融合潜力非常可观,按照《意见》部署有序推动融合措施,将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巨大的推动力。 /p p   《意见》提出,加快军民融合式创新,整合运用军民科研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和潜力,开展联合攻关,加强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例如美国,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往往与其军工领域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军民融合对于高端产业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意见》的实施将为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带来长期利好。” /p p   军工是尖端技术优先应用领域,也是颠覆性创新的汇聚之地。光电成像,探测器,光模块、电子信息、微波器件、卫星导航、计算机软硬件、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军民融合,军工产业和民营企业同步发展,规模优秀、产业特征明显、注重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等特点。并且,民营企业众多。 /p p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指示精神,促进军民融合加快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发展,由业内数十位知名院士、重量级专家领衔,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上海政府部门指导的“2016中国(上海)军民融合发展暨国防光电子信息化装备展览会”将于 2016年10月10-12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活动推动军工开放、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资源共享和军民结合产业发展 鼓励民口单位利用民用科技成果,推进民用先进技术向军用领域转化应用,积极为军工、军方提供符合需要的产品 获取最新军方采购需求信息,与军方用户面对面交流和对接,并让军方直接了解企业的高新技术与产品。 /p p   咨询参展(会)事宜,请致电组委会秘书处010‐83739883 /p p br/ /p
  • 4498万!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中药新药智能自动化融合创新平台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GZGK24E364A0592Z项目名称: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中药新药智能自动化融合创新平台采购项目预算金额:4498.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4498.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1)标的名称:详见“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2)标的数量:详见“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3)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采购内容数量招标预算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中药新药智能自动化融合创新平台1套4498 万元 1)详细技术要求请参阅招标文件中第二章“采购需求”;2)合格的投标人应对所有招标货物和服务进行报价,不允许只对部分货物和服务进行报价。(4)其他:详见“其他补充事宜”。合同履行期限: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7月03日 至 2024年07月10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4:30至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在线获取文件系统”(http://oa.gzgkbidding.com/qpoaweb/prg/gys/prolist.aspx)方式:在线购买。售价:¥3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深合中药新药技术创新中心     地址:珠海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豆蔻路1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总部研发办公大楼1104室        联系方式:李老师,020-39356889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广州市国科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科学院大院9号楼东座2楼(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对面)            联系方式:李小姐、颜先生,020-87684726、020-87004496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李小姐、颜先生电 话:  020-87684726、020-87004496
  • 创建军民深度融合的西安模式 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center img alt=" " src=" 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res/2018-03/02/07/res03_attpic_brief.jpg" height=" 272" width=" 400" / /center p   西安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的“西安模式”正在加速成型。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565px " title=" " alt=" " src=" 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res/2018-03/02/07/res07_attpic_brief.jpg" height=" 565"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00" /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漫画中国/东方IC /strong /p p   春节期间一部《红海行动》在全国燃爆,热爱军事的影迷们更是从影片中领略到了无人机在现代战场上的风采。我市的潘祈帆是一名90后小伙子,受到不少军迷们的询问,因为他的公司曾参与了我军几款无人机的研发工作。“不能泄密是前提,但无人机作战的基本原理还是能给朋友们分享的。” /p p   我市80后的女创业者刘晓雅则早在2015年的九三阅兵时便激动地拍下阅兵视频发了朋友圈:“我们做的,我骄傲。”她作为联合创始人的诺维北斗,早已成为我市“民参军”企业的代表之一。 /p p   西安,这座军工实力雄厚的城市,如今不仅拥有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军工电子等优势军工主导产业,“军转民”、“民参军”也逐渐形成了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发展格局,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的“西安模式”正在加速成型。 /p p   随着西安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深化军民融合,辐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打造以西安为中心、横贯关中平原的军民融合产业带,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西安的新使命,也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明了方向。 /p p    strong 勇担国家使命 军民融合的西安实践 /strong /p p   早在2015年,西安就成为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这为我市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力。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相关重点任务就包括以特色产业基地(园区)为平台,建设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 /p p   肩负着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国家使命,西安的确有着自身的先天优势。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就认为“建设军民融合创新高地”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一大亮点。因为从发展基础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体系完整、产业聚集度高,科教资源、军工科技等位居全国前列,航空航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而西安更是其中的龙头。 /p p   综观西安发展的诸多重大机遇,军民融合是国家赋予西安最鲜明的改革试验任务。我市要在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服务体系、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西安模式”,加快建设国家军民深度融合示范城市。为不辱使命,将先天优势转化为现实动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国家军民深度融合示范城市。 /p p   为统筹我市军民融合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我市成立了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常设办事机构。并出台了《西安市军民融合产业标准化项目扶持管理办法》、《西安市军工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开展与本地军工企业、科研院所的干部交流。事实证明,人才的互动促进了信息交流、资源融合和项目合作,为全市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p p   为鼓励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在空间承载上,我市构建以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经开区军民融合装备制造园、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等为基础的“两园四基地”。在公共服务上,西安科技大市场搭建了军民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汇聚了各类军工和国防类科技资源,吸收“军转民”“民参军”等企业超过350家,吸纳数以百计的科研院所开放共享大型仪器设备,积极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和协同配套。在政府综合配套支持上,我市试行军品研制生产单位政策普惠,帮助“民参军”企业申请预研资金、科研经费,以及技术改造等优惠政策。 /p p   经过全市共同努力,西安军民融合在体制机制、承载空间、公共服务、政府配套和主体活力等方面得到了明显优化。在军民深度融合的多个领域寻求重点突破,培育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龙头工程、创新示范企业和新兴产业。 /p p    strong 发挥三大基地优势 军民融合引领大西安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strong /p p   “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盘点西安在军民融合行业中的产业亮点,西安依托西安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优势,不断深化军转民与民参军,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功能日渐完善,带动作用愈发明显,基本形成了“以军带民、以民促军、军民融合”的多元化、集群化发展格局,创新引领着大西安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据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我市民参军企业达到400家,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 /p p   在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工业领域,我市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壮大,汽车产业迈入千亿级。百亿级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1家。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3167.7亿元、增长20.6%。我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通过国家评估。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已经获批。特别是在航空制造业领域,我市重点发展大型运输机、新舟系列飞机、无人机等整机制造 在航天领域,将加紧实施新一代运载火箭、卫星测控等重大项目 在兵器领域,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在电子信息领域,将重点发展通信、集成电路等产业 在船舶领域,将重点发展水中兵器、舰船动力等产业 在核技术领域,将重点发展民用核技术、核燃料、核电设备等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和航空制造等为主的万亿级先进制造业正在积极构建。 /p p   我市提出的重点打造“3+1”万亿级支柱性产业,除上述万亿级先进制造业,还包括“以电子信息为主的万亿级高新技术产业”。依托的也正是西安的科教资源优势和国防科技产业优势。 /p p   科教资源优势,历来是西安的重大优势,据统计陕西和西安各类科研机构达到1176家,各类高等院校116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等。其中大量为国防科工院所。国防科技产业更是西安的传统优势产业。我市已经云集军工单位超过110家,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行业门类齐全,基本涵盖了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信息、核技术6大领域,国防科技工业研发和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其中,航天科研生产力量占全国近1/3,航空产业资产规模、人才总量和科技成果占全国近1/4,被称为中国的“航天动力之乡”和“航空城”,拥有集科研、试验、生产于一体的完整军工产业链,具有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先天优势”。“构建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基地、公共研发平台、加速器、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多层次、全体系的创新创业载体”被写入了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大量科技创业者在西安的开放沃土上耕耘收获。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硬科技“八路军”在我市蓬勃兴起,这些既是优势产业关键领域的创新方向,也正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军民融合的重点产业领域。 /p p   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正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大西安乃至关中平原城市群追赶超越夯实产业基础。 /p p    strong 新使命新征程 军民融合发展的 西安模式正在推向深入 /strong /p p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牵引,统筹推进军工、科研创新机制改革,做大做强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军工电子等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创新军民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p p   要打造以西安为中心、横贯关中平原的军民融合产业带,先要做强自身。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扛在肩上的西安,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上加快了脚步。 /p p   前不久,《西安市军民融合补短板促发展实施方案》出台,从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军转民”步伐、支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培育军民融合人才等9个方面发力。 /p p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两区”建设。聚焦统筹科技资源、深化军民融合两大改革任务,坚持复制推广改革经验与深化提升创新成果同步推进,体现西安特色,形成“西安模式”,2018年我市将积极拓展科技大市场功能,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改革经验,实现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 850亿元,就地转化率超过30%,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5%以上的目标。同时,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和运营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建好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运营平台和中国(西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保护中心。推动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军工科研院所事转企改革,统筹抓好军民融合“两园三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标准化试点城市”。全年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500亿元以上,民参军企业数达到430家以上。支持高新区自创、自贸“双自联动”发展,打造引领创新发展、支撑开放合作的“双示范”样板区。 /p p   为实现这一系列目标,我市计划在金融服务领域,围绕打造丝路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快建设科技、文化、军民融合3个金融示范区的建设,鼓励发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产业投资等基金,吸引更多境内外金融机构和高层次金融人才向西安聚集。在空间聚集上,坚持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重点围绕硬科技、文化旅游、军民融合等优势资源,重点加快建设50个左右特色小镇。在产业规划上,推动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支持人工智能、增材制造、大数据等新产业聚集发展。 /p p   深化军转民民参军,发展五大产业,搭建军民深度融合新平台,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建立多层次对接协调机制,创新军民融合发展路径…… /p p   面对国家赋予西安的新使命,如今的西安已经在新的征程上,奋力奔跑,勇敢前行! /p
  • 广东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3月22日,广东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2023年年会在广州举行。大会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为主题,设1场主论坛、3场分论坛。来自16个地市相关政府部门、17个行业协会、88所院校和100家企业的400多位嘉宾集聚一堂,聚力探索广东产教深度融合新范式,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应用型人才支撑。 会议现场大会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工信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主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我省高职院校的规模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广大院校要特别做好学科和专业优化建设,围绕广东重大战略部署,优先发展好战略性新兴专业,加快建设社会紧缺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做到以产业需求、社会需求为导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顾万君表示。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顾万君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吴艳玲表示,大会将进一步广泛凝聚各方力量,为广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注入新动力。 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吴艳玲会上,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凌靖波代表促进会作工作报告。2023年,促进会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合作,新增5个专业委员会,分别是智能机器人产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托幼服务与师资支持专业委员会、高端装备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装备专业委员会、粤菜师傅专业委员会、汽车产业&新能源智能汽车专业委员会,推动省级和国家级产教融合案例征集工作和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凌靖波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执行会长、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卢坤建表示,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对人才培养和产教深度融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拥抱新技术、转换新赛道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执行会长、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卢坤建 主论坛上,产学研各界的多位与会嘉宾聚焦高校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共谋未来发展,共同探讨产教融合新方向。当天下午,大会同步举办三场分论坛,职业院校代表、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等分享产教融合实践经验,推动协同育人。食品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共同体代表参加了分论坛2,副秘书长张艳作了《食品安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主题报告,介绍共同体的建设思路及创新发展。食品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华南农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广东达元绿洲食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牵头,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13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跨区域、行业性产教融合型社会组织,共同体成员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体建立初见成效,申报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2024第八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针对高职及应用型本科开发教材,举办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高级研修班,建立信息管理平台,解决人才供需对接问题等等,全方位整合产教资源,有效促进食品安全行业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支撑全国食品安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食品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秘书长张艳
  • 空气主份转化化学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晶泰科技智能化自动化推动高校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空气主份转化化学”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于 2020 年 1 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申请。利用空气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高效、温和地合成含氮/氧有机化合物作为项目核心研究内容,这对于减少碳排放、提高碳去除能力,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24 年 4 月 12-14 日,“空气主份转化化学国际研讨会” 在复旦大学召开。本届大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复旦大学承办。会议主席由北京大学席振峰院士和复旦大学麻生明院士担任,复旦大学施章杰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以及国内数所高校、中国科学院及企业等 150 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复旦大学化学系分党委书记马蔚纯、副书记侯军利、副主任李伟等出席了会议。晶泰科技参展并支持本次会议成功举行。晶泰科技作为一家创新平台型企业,一直关注国家战略科技需要和前沿技术研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致力于以 AI+ 机器人技术赋能各行业。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双重责任,晶泰科技非常重视和高校在前沿领域开展合作、双方可以发挥各自在科研、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交叉学科研究和产学研融合实践。合成化学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上席振峰、麻生明两位院士向我们介绍了氮气/氧气转化领域现阶段的研究进展、新策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于利用和改造自然、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有重要意义。氮气分子十分稳定,难以活化,氮气、氧气直接转化合成氮氧化合物,甚至通过引入碳源直接生成碳氮氧有机物极具挑战。目标化学分子的合成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条件筛选和依赖于经验丰富的化学家,整个流程涉及大量重复的人工操作,海量样品的检测及分析易出错等问题都需要“高通量、自动化”的化学合成方式解决,自动、智能、精准的化学合成方式已成为趋势。晶泰科技提供的 “XmartChem® 智能合成工作站”,打通合成实验中投料、反应、产物稀释、过滤和液质分析全过程,软件系统直观易用,可根据研究需求配置不同反应体积、温度条件、混合方式、惰性气氛条件,突破高通量合成筛选的瓶颈,降低操作门槛,提高合成效率。为高校新质生产力革新注入新动力,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自动化等前沿技术在药物研发、化学合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成果转化。
  • 陈清泉院士:氢能和四网四流融合推进双碳目标
    目前,世界各国能源供需格局加快调整,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新的共识,新能源发展进入活跃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行业重塑。 氢能与电能类似,是常见的二次能源,需要通过一次能源转化获得。同时,氢能的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了解决方案。我国提出,争取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发展氢能产业是重中之重。其中,绿氢的发展尤为重要。我们要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过去十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以1.5%速度增长,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气体排放375亿吨,各种温室气体排放55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发达国家多数把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定在2050年。 201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98.39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9.69%,人均排放6.98吨,是全球人均排放量的1.6倍。 我们在承受气候灾害和风险的同时,高碳粗放发展也使我国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为了规避气候变化的风险,也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事关国家发展和未来。 我国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力争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减少65%,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5%,实现风光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到2060年,我国将实现控制化石能源的总量,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效率,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用时大概需要70年,日本、美国需要40年左右,而我国仅有30年时间。 2022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同时,要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氢能源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绿色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氢能源的需求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发展氢经济是人类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 积极践行绿色制氢路线 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挑战,表明我国化石能源只能打减量牌,我们必须要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如太阳能、风能、水力能的利用潜力要进一步挖掘。我国可再生能源有深厚的资源禀赋,相当于我国峰值能源需求总量的2.7倍。但是可再生能源需要储能来解决稳定供应问题。 氢能可以解决大规模电力的储存问题,也可以解决将来单一电网不能解决的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原料问题。目前,我国主要有两条绿色制氢路线。一是通过光伏、风力发电,开展水电解制氢,实现绿色制氢;二是通过光合作用,利用种植植物,通过生物发酵乙醇重整制氢。 从现有情况看,我国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目前已经可达到25%,度电成本不超过0.25元,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制氢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和可控,是当下比较符合国情的绿色制氢发展之路。 此外,我国氢气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作为工业副产品的氢气资源非常丰富,煤制氢产氢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但副产氢气的问题是它含杂质多,不能用于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目前基本上用于化工和石油工业。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用氢量不到1%,主要是因为氢气提纯成本太高,工艺难度大,压缩耗能高,导致最终应用成本高。 燃料电池用氢气方面,大型化是制氢装备用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前提。欧美等国家制氢装备开发较早,已有大型化成熟产品,但低成本技术仍未解决。 我国质子交换膜关键材料技术和大型化方面还是有短板,低成本技术有待加强攻关,产业化速度应该尽快提升。随着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氢能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仍需加速。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事保障中,国电投氢能车辆在延庆赛区、北京赛区总投入200辆,累计出车7200多次,总行驶里程超过88万公里,是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推动四网四流融合 仅仅依靠技术不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和迎接新的挑战,必须将人文世界、物理世界、信息世界等深度地融合,以“四网四流”融合推进碳中和、促进数字经济。 所谓“四网”,是指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四流”是指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通过四网四流融合,可以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出行革命联动起来。通过建立“人-机-物”系统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发掘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数据红利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并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总和的基础上,爆发出指数级增长。 “四网四流”有三个载体:第一个载体是区域的智能能源管控中心;第二个载体是电动汽车,也是移动的载体储能;第三个载体是光伏的建筑,也是一个发电厂,多余的电量可以跟电网连接,可以制氢,可以给电动汽车充电。 在能源里,存在多种形态,通过不同能源形态的耦合,比如风能、太阳能是间歇性的,在电网不能接受时,把它们拿来制氢,就把能源流变成了物质流;等需要时,氢气再跟氧气结合,通过燃料电池发电,有助于解决电力能源和化工能源的矛盾问题。 通过“四网四流”形成智能能源,既能把没有用的能源变成有用的能源,又能促进实现“碳中和”。 而氢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氢气不仅具有能源和物质的属性,而且具有燃料和材料的属性,所以能够耦合电力能源和化工能源,耦合能源流和物质流。可以肯定,氢能在我国未来的能源系统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 蒋士强:AI技术融合科学仪器和分析测试的一些建议
    人工智能技术将赋能于分析测试与仪器设备的雏议(jshiq0501@sina.com)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蒋士强前言每当议及科学仪器与测试分析时,总使我想起王大珩院士生前对科学仪器精辟的定义:“科学仪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测试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是同胞兄弟。在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盛开之际,也使我深感年会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如今已成为科学仪器与检测这两个紧密关联的分支学科和行业的盛会,令人欣慰。人类社会经历了由机器引领的机械化、电能引领的电器化自动化、计算引领的信息化网络化、如今有望进入由人工智能(AI)引领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化。60多年来,AI虽经一波三折,但当前已迎来其发展史上涌猛的浪潮,可说是无孔不入,世界各国,都把占领AI技术制高点列为国策,如日本2017年发布《人工智能技术战略》、欧盟2018年出台《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美国2019年启动“美国人工智能倡议”、韩国2019年公布“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等。而且近年来,又有许多惊人的进展和事件,我国也不例外,起步于1978年,经过持续多年的研发布局,特别是2017年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做过多次非常明确的指示【1、4、5、12、13、22】。目前,我国人工智能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并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成果,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已具有全球影响力。随着智能经济全面深入发展,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组织科教研究单位和百度等互联网媒体等,进行研究并发布了《中国智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变革》报告,该报告认为,展望我国"十四五"和2035年的发展蓝图,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技术体系将更加广泛而深入的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智能技术赋能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将构成"智能经济"方阵,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7】。但对于科学仪器和检验检测这个在整个科技和产业发展中绝对不可缺少的学科与产业而言,因其体量较小,AI技术在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和测试技术中的融合与赋能实际上并不显着,因此,本人有几点困惑,恳请决策部门、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从业者予以关注:1、困惑与初悟1.1、智能与人工智能(AI)AI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渗透性、融合性都很强的科技,据分析,AI技术已赋能于世界上230多个产业,而且它更是一项不断地完善、尚难预卜其终极的新科技。如今国内许多产业、产品都冠以“智能”二字,这是否妥当?虽然对于智能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区别有许多不同观点,但大多人认为前者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目前己有的和能够看到的研究内容,而人工智能是一类已有严格定义的工程科学,有着具体的要求,而且可说无止境的… … 【34】。人工智能科技有公认的、严格的定义:人工智能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由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或更简要地说: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1、2】。目前我国在产业和产品上冠以智能两字,我认为是广义的、通俗的、口语化的、甚至于商业性的,且多在赚钱快的产业开花结果,如:智能支付、智能商业、智能娱乐、智能居家、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城市、智能识别、智能翻译等,实属泛冠“智能”二字,如此对于科普是有益的,但对于严肃的科技和产业、产品报导,不宜泛用“智能”二字,如成为一种倾向,就有些欠妥了!据最新发布的多份我国人工智能白皮书显示,我国AI科技高端基础理论研究进步很快,但仍处在美、英、德、加、法、日等之后。在应用方面可说与美国并列,但工业机器人、广泛领域的智能机器人,以及AI高端软件、传感器、芯片、高端AI医疗设备和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仍依赖于进口【1、4、12、17、20、21】。1.2 行业内的人不太懂AI,AI专业的人士不懂行业AI技术的要素通常被概括为:大数据、算法、算力。华为能从土耳其的一位学者的一篇论文,经数学、物理、化学家剖析,延伸出5G标准、技术、工艺及产品(相关阅读:11年前一位土耳其人的论文,点醒了华为任正非,从此奠定了5G技术标准),可见我国还是有一批精通AI技术的人才的。但我国科学仪器与分析测试学科和行业,既缺乏精通分析检测、仪器设备又精通AI科技的通才,也缺乏精通AI科技的专才,通俗的说法:行业内的人不太懂AI,AI专业的人士不懂行业。这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专业分工过细,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教育不深等缺陷有关。据悉,欧美加大学本科就开设逻辑学、概率论、计算机语言、编程等基础课程,如今中小学都有编程教育入门等科普教育,据环保部齐文启教授说:他在日本留学时,就必须选修逻辑学和计算机编程等科目。我国如今也在大学、甚至中小学开设有关逻辑学和编程教育的中高级和启蒙教育,这是很好的开端。本次年会上、设有相关的论坛,但愿此内容不断地充实、提高!1.3 缺乏“孵化器”说到测试分析与科学仪器设备,即方法与工具,近几年我在收集和梳理人工智能在分析化学和科学仪器中的应用时有诸多困惑。早在上世纪末,甚至于更早,国内陆婉珍院士、俞汝勤院士和严衍禄教授等一大批学者都发表过许多倡导在分析化学中应用化学计量学的论述和运用物理、化学、数学与信息科学等等多种技术手段,破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难题,其中就有部分应当归属当今人工智能的各种具体技能,并在专业刊物上设专题,定期评论,探讨在光谱、特别是近红外、荧光、色谱、质谱及色质或其它联用分析中的应用。直到前年,在人工智能微型传感器的研讨会上俞院士还明确提出:分析化学应进入第四范式。我理解为人工智能应深度赋能于分析化学。据我搜索,从上世纪末到如今,仅在百度文库中就有数百篇直接标明:AI在分析测试技术/某种具体任务上应用的论文。但是我国缺乏“创客”、“极客”和名符其实的“孵化器”,没有进一步对论文和专刊于以验证、筛选、完善,将这些含有AI关键技术要素的分析测试新方法融合、赋能于我国检测标准和国产的科学仪器设备中【42】。1.4 诺奖与仪器我国科学仪器与测试学科和产业,应该向国外学习什么!也应回頋与反思。记得本世纪初在多个论坛和刊物上,如《现代科学仪器》(我曾任副主编)等,都发表过题目不一,但基调雷同的文稿,都是从历数、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中,有60余位是与各种科学仪器和分析检测方法的创立有关,从而延伸和拔高,并使读者误解这些人士是因科学仪器和测试技术创新而得诺贝尔奖的。但其实上述获奖者,都是为了实验、验证、揭开物理、化生、生物甚至与数学等相关自然现象,相应地、必然地、要想出实验和检验的新方法、新仪器、新设备的构想、机理,并由其他专业人员,甚至自己动手改造、搭配、模式化、组合而完成的,最终以其创新的主题授奖,当然是属于一级学科的奖项。具有科学上的开创性发明,非常可贵,事后必有人接着将新发明和发现应用于实际,开拓出新的应用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另外,也必然启发有心人,将诺奖者所用过的技术思路、实验和检验的方法,将所用的雏型仪器设备,不断完善,推出新方法和新的仪器设备。结上所叙,我深感我们的思维方法和思路等方面真该革新了!2、实验室智能化的思路及AI赋能于科学仪器和测试的雏议人工智能化实验室将是AI技术逐步地赋能于不同类型、目的、水平、层次的实验室,是不断完善的过程。要达到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像人类甚至于超过专家学者,更完美的实现超过人类、在智能化实验中进行构想、策划,并由人工智能系统实施实验、分析、验证等,直至揭开自然界的一个个新窗口。这可能属于“未来学派”对未来科学研究实验室的设想,也是对承担各种目的、任务的人工智能化实验室的最终构想吧!2.1、盘点实验室智能化的进程我感到:当今研讨实验室智能化是从泛智能的概念起步的,包括早先经历了自动化、数字化、继之乘信息化、网络化之东风,再在当今人工智能热潮中逐步渗透、融合部分“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先逐步实现不同目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泛智能化实验室,最终将呈现出不须工作人员参与的人工智能化实验室。前面所说的泛智能化实验室,已经走过前程,后续的正在充实和完善,人工智能、无人实验室己有雏形,以下将分为三段共同研讨。【42、16、19、25、33、36、37、38、39、40】2.1.1 早年对实验室自动化的实践当今己经普遍使用的和已更为完善的有关实验室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还是令人欣慰的,较突出的如:1) 可编程,进而可自检、自校正的自动进样器和样品前处理工作站 2) 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英文缩写LIMS)是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需求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结合网络化技术,将实验室的业务流程和一切资源以及行政管理等以合理方式进行管理,通过LIMS系统,配合分析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检测效率,降低了实验室运行成本并且体现了快速溯源和痕迹,使传统实验室手工作业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得以顺利解决;3) 更为显着的是各种谱仪和各种联用仪中,应用了各种控制和分析的专家系统(有时称工作站、软件包和数据库或图谱库等),开始是出现在进口的分析仪器和实验室设备中,接着国产仪器设备也逐步跟进,现已很普遍了。【42】2.1.2 当今实验室智能化的进展本次论坛有多位专家学者发表当今的、具体的实验室智能化技术(相关阅读:20亿的市场你能占多少?——ACCSI2021实验室智能化论坛成功召开 ),在此我仅依据有关文献【15、16、19、25、33】谈谈我的一点观点。仪器信息网对实验室人工智能化的追踪报道是相当及时和领先的,2019年5月29日就以“人工智能技术在仪器仪表中的发展与应用”的标题,报导和引述了北京东西分析仪器公司总经理李晓鹏先生提出的:“我感到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我们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变革,今后的仪器会是什么样子哪?是不是会是一个带有质谱,光谱,或者色谱能力的人工智能分析机器人哪?至少在今后的10年,常规检测机器人,替代人工是完全可能的。面对这样一个形势,我们的行业该如何应对哪?至少,我认为应该跳出国产仪器这个圈子考虑问题,甚至跳出仪器行业这个圈子,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上去思考”。几乎同时还以标题为:“人工智能在硅谷造了一个全自动实验室”报导了旧金山湾地区的初创生物技术公司Zymergen的实验室,乍看之下普普通通——实验室的桌子上整齐的放着试管,架子上是各种化学药品。然而环顾四周,你会发现,在这个实验室里工作的全是机器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机器人伸出一个机械手,抓取一个上面有数百个小孔的塑料板,然后扫描了这个板上的条形码。下一步动作则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机器人通过给予这个塑料板一个声波的冲击,使每个小孔都能溅出一滴小液珠,这个液滴迅速地被机械手获取,然后送往下一个仪器进行分析,这些实验完全是由一个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的。尽管机器人在实验室中有了普遍的应用,但是,从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到分析数据,这些还都是人类科学家的工作。对于 Zymergen 来说,他们的目标就是完全取代人类科学家们的作用,由人工智能程序完成这些工作。仪器信息网于2019年10月24日以标题为:“人工智能让无人实验室或成可能——访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自动化市场专员王月”,报道了岛津最新的LC-40液相色谱,就是一款可以自主诊断、自动恢复并可以支持远程访问等功能的结合了人工智能思想的仪器。而新的EDX自动化系统,机械手可以自动判断下一个待测样品,并自动把样品放在合适的机位上,展示了岛津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方向上的探索。仪器信息网于2020年9月17日以标题为:“来吧,展示新冠病毒高通量自动化检测解决方案,explorer G3系统帮您实现”。针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explorer G3全自动化整合系统,实际上依据两种检测方法,所需用的仪器设备,整合为两种系统,形成两种无人值守,高通量全流程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即:a. 采用珀金埃尔默的chemagic 360高通量核酸提取仪进行病毒RNA提取,JANUS自动化移液工作站QPCR体系,通过整合RT-qPCR仪进行在线样品检测分析。b. 整合JANUS® G3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并整合储板栈、整合洗板分液机、整合多标记检测分析仪(酶标仪)和随机存取输入的耗材摆放架。仪器信息网于2020年9月24日以标题:未来实验室的“手”,盘点那些实验室中的机器人”,报道在科学仪器领域,有多家企业推出了不同功能的机器人, 前两个月登上Nature封面的利物浦大学机器人研究员,仅用八天时间就完成了人类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催化剂实验,这让我们似乎可以窥见未来实验室的样子——“无人、高效、智能”。此外,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公开了实验室站点的设计资料和机器人工作代码,让其他实验室中“雇佣”机器人的研究员,成为可能的选备。2.1.3 小结-当今实验室智能化可选择的三种路径和对未来人工智能化实验室的展望综上所述,当今实验室智能化可选方案、路径大致有三种:a、任务单一、所用仪器设备品种不多,且有相关仪器设备厂家,提供多种可选的整合系统方案,构建整合型的实验室智能化;b、由实验室智能化机器人\系统,代替工作人员,按智能化的测试方法、程序、流程,由机器人实现仪器设备运行,构成智能化实验室;c、AI技术已融合、赋能于所用的仪器设备,由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完全代替工作人员,甚至于代替研究人员、专家,构成和达到完全人工智能化实验室。最終要达到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像人类甚至于超过专家学者,更完美的实现超过人类、在智能化实验中进行构想、策划,并由人工智能系统实施实验、分析、验证等,直至揭开自然界的一个个新窗口。这可能属于“未来学派”对未来科学研究实验室的设想,也是对承担各种目的、任务的人工智能化实验室的最终构想吧!3、AI的关键技术概要与对分析测试和仪器设备的赋能AI完全融合、赋能于分析测试和仪器设备,才能实现完善的人工智能化实验室。3.1当今人工智能已引领世界走向第四次科技革命,AI赋能于分析测试和仪器设备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历史使命和结局。上节小结中己概述,当今三种实现实验室智能化的路径,不论哪一种的基本条件都是:其分析测和所用的仪器设备中,都应具有名目繁多的AI关键技术中几项,否则再智能的机器人面对的都是“死的仪器设备、像一堆金属、塑料、木头”。目前,已有一些AI技术成功的赋能于分析测试与仪器设备的惊人先兆,例如:据仪器信息网报导,前两个月登上Nature封面的利物浦大学机器人研究员,仅用八天时间就完成了人类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催化剂实验,这让我们似乎可以窥见未来实验室的样子——“无人、高效、智能”。此外,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公开了实验室站点的设计资料和机器人工作代码,供其他实验室中“雇佣”机器人研究员参考【25】。更神奇的是有关报导:“颜宁等点评:AI精准预测蛋白质结构,结构生物学何去何从?【20】,人工智能算法有助于快速分析蛋白质折叠结构【36】,困扰人类50年的问题将被解决,AlphaFold带来上帝视角【37】,中国科大等利用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光学指纹”【38】,祝贺!人工智能首次成功解析蛋白质结构【39】,人工智能算法有助于快速分析蛋白质折叠结构【40】。以上文献中众多著名学者专家指出:“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AlphaFold2在2018年的Alphafold基础上迭代创新,超常发挥,一枝独秀。11月30日,在蛋白质预测结构挑战赛CASP上,AlphaFold程序在百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将深度学习与张力控制算法结合,并应用于结构和遗传数据,该深度学习网络利用目前已知的17万种解析完毕的蛋白质进行了训练,是“划时代的进步,表明人工智能的建模和算法可代替甚至超过高精专的仪器设备和结构生物学实验”。12月1日,谷歌旗下的DeepMind公司宣布,其新一代AlphaFold人工智能系统在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上击败了其余的参会选手,精确预测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准确性可与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核磁共振或 X 射线晶体学等实验技术相媲美。长久以来,人们需要借助实验确定完整的蛋白质结构,这些方法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而现在,人工智能也有能力给出精确预测的计算方法,可能只要几天甚至半个小时。3.2、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概要【2、7、29】如上所述,只有逐步将AI关键技术,渗透、融合、赋能于各种仪器设备和测试实验技术,才能逐步构建出自动化、智能化实验室,创立各类、从承担不同任务的初级人工智能实验室,直至属于当今尚难确切设想的“未来学派”的实验室,即能破解自然、改造自然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所以,了解清楚人工智能科技中关键技术有哪些,才能结合自己从事的学科和行业,选择或甚至于与AI专家联合、挖掘、深化、延伸开发出AI关键技术中的细节。鉴于AI科技发展非常迅猛,学者对其中关键技术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专家归纳为六个,有的归纳为七个,并各有定义、内容细化和应用程序示例【2、3、29】。现主要依据其中属于高级科普性的表述,吸纳另两种表述中的相关内容,综合如下:(若有错误,系本文作者水平不高,恳请指正,共同研讨)3.2.1 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机器学习是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研究从观测数据(样本)出发寻找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对未来数据或无法观测的数据进行预测。根据学习模式分为: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监督算法是指在根据自己的输入做出预测之前,会从输入和输出的结构化数据集来进行学习。无监督算法是指观察结构化数据,并对已识别的模式提供相关见解。3.2.2知识图谱本质上是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通俗地讲,知识图谱就是把所有不同种类的信息连接在一起而得到的一个关系网络,提供了从“关系”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通俗地说就是,对文本资料进行扫描,然后对图像文件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取文字及版面信息的技术。可分为5个阶段:1. 图像处理,针对图像的成像问题进行修正;2. 文字检测;3. 文字识别;4. 文本抽取;5. 输出。3.2.3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能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涉及的领域较多,主要包括:1) 机器翻译:机器翻译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从一种自然语言到另外一种自然语言的翻译过程。2) 语义理解:语义理解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文本篇章的理解,并且回答与篇章相关问题的过程。3) 问答系统:问答系统分为开放领域的对话系统和特定领域的问答系统。问答系统技术是指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用自然语言与人交流的技术。自然语言处理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在词法、句法、语义、语用和语音等不同层面存在不确定性;二是新的词汇、术语、语义和语法导致未知语言现象的不可预测性;三是数据资源的不充分使其难以覆盖复杂的语言现象;四是语义知识的模糊性和错综复杂的关联性难以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描述,语义计算需要参数庞大的非线性计算。3.2.4人机交互人机交互主要研究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主要包括人到计算机和计算机到人的两部分信息交换,外围技术传统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主要依靠交互设备进行,人机交互技术除了传统的基本交互和图形交互外,还包括语音交互、情感交互、体感交互及脑机交互等技术。3.2.5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视觉是使用计算机模仿人类视觉系统的科学,让计算机拥有类似人类提取、处理、理解和分析图像以及图像序列的能力,根据解决的问题,计算机视觉可分为计算成像学、图像理解、三维视觉、动态视觉和视频编解码五大类。未来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挑战:一是如何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其他技术更好的结合,计算机视觉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可以广泛利用大数据,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可以超过人类,而在某些问题上却无法达到很高的精度;二是如何降低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开发时间和人力成本;三是如何加快新型算法的设计开发,随着新的成像硬件与人工智能芯片的出现,针对不同芯片与数据采集设备的计算机视觉算法的设计与开发也是挑战之一3.2.6生物特征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是指通过个体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对个体身份进行识别认证的技术。从应用流程看,生物特征识别通常分为注册和识别两个阶段。注征信息进行采集,如利用图像传感器对指纹和人脸等光学信息、麦克风对说话声等声学信息进行采集,利用数据预处理以及特征提取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应的特征进行存储。识别过程采用与注册过程一致的信息采集方式对待识别人进行信息采集、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然后将提取的特征与存储的特征进行比对分析,完成识别。从应用任务看,生物特征识别一般分为辨认与确认两种任务,辨认是指从存储库中确定待识别人身份的过程,是一对多的问题 确认是指将待识别人信息与存储库中特定单人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身份的过程,是一对一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指纹、掌纹、人脸、虹膜、指静脉、声纹、步态等多种生物特征,其识别过程涉及到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多项技术。3.2.7 VR/AR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主要参考文献彖1、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最大的压力竟是… … 瞭望智库 2、6大人工智能应用关键技术,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达观数据3、人工智能7大关键技术,终于有人讲明白了wuhancar 4、新华三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AI芯片“井喷”式发展5、腾讯发布2020人工智能白皮书:泛在智能6、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人工智能赋能的研究领域及实现技术7、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发展格局
  • 谱尼测试内蒙古公司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级评定证书
    近日,谱尼测试内蒙古公司顺利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级评定证书”。   谱尼测试集团始终秉承“可持续、低碳化、绿色化”的两化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经过多月的导入工作,谱尼测试内蒙古公司分别通过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第一、第二阶段评估审核,取得审核专家们的一致认可,顺利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级评定证书的获得标志着谱尼测试内蒙古公司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面得到权威认可,同时是行业对谱尼集团以往经营管理成果的肯定,也为今后公司信息化相关战略的落地实施,智能化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可参照执行的数字化转型方法体系,保障企业战略、业务、技术、管理等统筹推进的体系框架,促进贯标咨询、解决方案、评定等服务市场生态良性运转的引导体系,也是我国首个覆盖两化融合全局、全要素、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标准。   谱尼测试内蒙古公司发展多年来,在谱尼集团强大的支持领导下,成长速度迅猛,已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检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标准化验室、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呼和浩特市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多项殊荣,公司将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为契机,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东胜创新举行“BTX电穿孔、电融合技术的应用”全国巡回讲座
    近日,东胜创新主办的“电穿孔、电融合技术的应用”巡回讲座分为三场依次在广州、上海、北京举行。在广州的专场已于10月21日圆满结束,来自美国BTX公司的技术专家Robin E. Butler介绍了“Electroporation and Electrofusion——A methodology for efficient gene transfer in In vivo, In Utero,96 Well and Fusion applications”。 接下来的两场分别将于 10月22日下午14:30—17:00在上海中国科学院营养所35号楼2楼多功能厅; 10月24日上午 9:00—11:30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新综合楼马协三层举行。 上海的专场还将增加由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丁玉强研究员介绍“在体子宫内胚胎电转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北京的专场还将增加由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卫恒习介绍“电融合技术在转基因动物克隆中的应用”。 背景介绍: 一、电穿孔、电融合技术的应用范围: 哺乳动物细胞或组织的转染、细菌和酵母的转化、动物细胞融合、活体/离体基因或药物导入、卵内基因或药物导入、核转移、植物组织和原生质体的转化、杂交瘤生成、胚胎操作、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蛋白质电整合/电插入。 二、美国BTX公司——电穿孔、电融合专家 自1983年成立以来,以电穿孔仪、电融合仪为主要产品,开发了电穿孔、电融合、转染、转化等方面的众多最新技术和产品,成为电穿孔、电融合领域全球领先的专业厂家。 三、东胜创新BTX产品链接 http://www.eastwin.com.cn/product_btx.as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