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导电性能测定仪

仪器信息网导电性能测定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导电性能测定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导电性能测定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导电性能测定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导电性能测定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导电性能测定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导电性能测定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导电性能测定仪相关的资讯

  • 日本团队合成较高性能质子导电性化合物
    据九州大学官网报道,该校山崎仁丈教授等开发出了能预测质子传导性电解质材料的人工智能(AI)模型,然后仅通过一次实验就发现了较高性能的新型质子导电性电解质。这是将实验研究和数据科学相互融合基础上获得的一项成果。  该团队一直致力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电解质材料研究,并将目标聚焦于在350—450℃下工作的质子导电性钙钛矿氧化物。以往他们已了解到要使金属氧化物表达出质子导电性,必须将该构成物质的一部分元素置换为受主元素,以形成δ氧气缺陷,从而引发质子导入反应。此次研究中,研究小组以置换受主元素的钙钛矿氧化物为对象,合成22种钙钛矿氧化物并收集了高精度的质子浓度数据,结合从其他论文中收集的数据,形成了65种钙钛矿氧化物的761个数据,并交给AI进行学习。然后通过变换化合物成分组合,预测了8613种材料的特性,形成材料特性“地图”,根据“地图”指引即通过实验一次合成质子导电性能较高的锶、锡、氧化钪化合物SrSn0.8Sc0.2O3-δ。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杂志《ACS Energy Letters》。
  • 导电性调节的双极电化学发光传感平台解决方案
    一、实验目的该方案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导电性调节的双极电化学发光(The bipolar electrode based ECL,BPE-ECL)传感平台,用于无指示剂的均相生物分析。该平台通过导电性生物传感技术与ECL报告系统的结合,实现了在无需外源电活性指示剂的情况下进行目标检测。研究以miRNA-21的检测为示范,探索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二、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耗材试剂1. 仪器设备超微弱发光分析仪:BPCL-2,结合光电倍增管(PMT)操作电压为-800V,用于测量ECL发光强度。电化学工作站:用于施加电位。电导率仪:用于测量溶液的电导率。电泳仪: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验证核酸杂交链式反应(HCR)。生物分子成像仪:用于电泳结果成像。2. 耗材试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用于制作传感和报告池。Ru(bpy)32+和TPrA:作为ECL检测体系的核心试剂。氯金酸(HAuCl4):用于电极金属化处理。合成核酸:由Sangon Biotech提供,包括探针DNA、H1、H2及目标miRNA-21等。人乳腺癌细胞:用于miRNA-21的实际应用检测。超纯水:18.2 MΩcm,作为所有实验的溶剂。三、实验过程1. BPE传感器的制作(1). ITO玻璃板的准备:从供应商处采购电阻小于6Ω/平方的ITO玻璃板,并在其上制作导电BPE,确保传感池包含BPE的阴极和驱动电位的阳极,而报告池包含BPE的阳极和驱动电位的阴极。(2). 电沉积金:为了提高导电性,分别在BPE的阴极和驱动电位的阴极上进行金电沉积。2. 杂交链式反应(HCR)的进行(1). 反应混合:在超纯水中混合探针DNA、H1和H2,浓度分别为0.5 μM、5 μM和5 μM。(2). 目标miRNA-21的添加:将不同浓度的miRNA-21加入混合物中,37°C孵育2小时以进行HCR反应。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验证:(1). 电泳条件:在TBE缓冲液(1×)中,恒定电压80V,室温下进行2小时电泳。(2). 成像分析:使用生物分子成像仪拍摄凝胶,以验证探针DNA、H1和H2的杂交情况。4. BPE-ECL传感检测(1). 准备工作溶液:在报告池中加入200μL含有5mM Ru(bpy)32+和5mM TPrA的PBS缓冲液(0.1 M,pH 7.0),在传感池中加入HCR孵育后的样品。(2). ECL测量:使用循环伏安法,电位范围为1.0-4.5V,扫描速率为100 mV/s,进行ECL测量。每个样品测量三次,计算标准偏差。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HCR反应和导电性变化的验证(1). PAGE分析(图1A):短核酸(探针、H1、H2)在低分子量位置显示荧光带,而miRNA-21诱导的核酸聚合物在高分子量位置显示。这验证了目标miRNA-21触发了探针、H1和H2的杂交反应。(2). 导电性测量(图1B):混合短核酸后溶液的导电性显著增加,而加入miRNA-21后,导电性显著下降。这表明生成的长核酸聚合物导电性较差。(3). ECL测量(图1C):ECL强度在短核酸(22 bp)溶液中显著高于长核酸(1250 bp),进一步验证了导电性对BPE-ECL系统的重要影响。(4). ECL响应的验证(图1D):相较于无miRNA-21存在的情况(曲线g),miRNA-21存在时ECL响应显著降低(曲线h),因为miRNA-21诱导的HCR生成了导电性较差的核酸聚合物。图1. (A) PAGE分析: (a-c通道) 探针、H1、H2;(d通道) H1 + H2;(e通道) 探针 + H1 + H2;(f通道) 探针 + H1 + H2 + miRNA-21。(B) 对应PAGE相同条件下的导电性比较。(C) 5 μM短链(22 bp)和长链(1250 bp)核酸溶液的ECL响应比较。(D) BPE-ECL生物测定在无miRNA-21 (g) 和有1 pM miRNA-21 (h) 情况下的ECL响应。2. 分析条件的优化(1). 探针浓度(图2A):ECL强度差值(ΔECL)随着探针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浓度超过0.5 μM后达到平台期。因此,选用0.5 μM作为最佳探针浓度。(2). H1/H2浓度(图2B):随着H1/H2浓度的增加,ΔECL响应持续增强,在5 μM时达到饱和,表明5 μM为最佳H1/H2浓度。(3). 温度(图2C):ΔECL响应随着温度升高至37°C后增加,随后略有下降,表明最佳反应温度为37°C。(4). 反应时间(图2D):ΔECL响应随HCR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120分钟后达到最大,选择120分钟作为最佳反应时间。图2. (A) 探针浓度,(B) H1/H2浓度([H1]:[H2] = 1:1),(C) 温度,和 (D)反应时间对ΔECL响应的影响。所有实验中的miRNA-21浓度均为1 pM。3. 传感系统的性能评估(1). 检测限与线性范围(图3):不同浓度miRNA-21的ECL响应如图3A所示。ECL强度与miRNA-21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图3B),线性范围为1 fM至10 nM,检测限为0.33 fM。图3. (A) 不同浓度miRNA-21的ECL响应: (a&minus i) 空白, 1 fM, 10 fM, 100 fM, 1 pM, 10 pM, 100 pM, 1 nM, 10 nM。(B) ECL强度与miRNA-21对数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2). 选择性(图4A):高结构类似物(miRNA-122、miRNA-141、miRNA-155)的检测结果表明,BPE-ECL传感系统对miRNA-2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3). 稳定性和重复性(图4B, 4C):ECL信号在八次重复测量中稳定,RSD为2.56%,三种不同浓度miRNA-21的RSD分别为3.2%、2.4%和1.4%,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4). 实际应用(图4D):检测不同数量MCF-7细胞裂解液中的miRNA-21,ECL信号随细胞数量增加而下降,验证了该传感平台在临床样品检测中的应用潜力。图4. (A) 不同miRNA类似物的ECL响应,miRNA-122、miRNA-141和miRNA-155浓度为10 pM,miRNA-21浓度为1 pM。 (B) BPE-ECL生物传感平台的稳定性。 (C) BPE-ECL传感器对不同浓度miRNA-21响应的重现性。 (D) 不同数量MCF-7细胞裂解液的ECL响应。五、结论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导电性调节的BPE-ECL生物传感平台,该平台利用目标miRNA-21诱导的HCR反应生成长链核酸聚合物,导致传感池导电性降低,进而减少报告池的ECL信号输出。该平台具备传统BPE-ECL传感器的优点,通过物理分离传感和报告反应有效避免了干扰,且无需外源电活性指示剂。该方案简单、灵敏、快速,并在实际样品检测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该方案有望进一步应用于包括DNA、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和细菌等多种目标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因学识有限,难免有所疏漏和谬误,恳请批评指正*资料出处:免责声明:1.本文所有内容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无商业用途。2.我们尊重原创和版权,如有疏忽误引用您的版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侵删处理!
  • 钴替代电极材料中的部分铁可以提高导电性
    p   研究人员已经用钴取代了化合物Nd sub 0.5 /sub Ba sub 0.5 /sub FeO sub 3-δ /sub 中的一些铁原子,减少材料热膨胀的同时增加了导电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5af695e-ac28-4bad-8f56-b3ba2ce62c0f.jpg" title=" 钴.jpg" width=" 400" height=" 235"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35px " / /p p   科学家们在科学期刊Dalton Transactions中发表了一篇文章,其影响因子为4.099。为了通过改变缺陷数作为研究起点来提高导电性,研究人员采用了混合钕和钡的铁酸盐的化合物Nd sub 0.5 /sub Ba sub 0.5 /sub FeO sub 3-δ /sub 。 /p p   为了更换部分铁,钴(Co)、镍(Ni)和铜(Cu)被添加到起始原料中。在700℃的温度下,溶液的蒸发和固体残渣的煅烧产生了复杂的氧化物。结果表明,所有混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最初的Nd sub 0.5 /sub Ba sub 0.5 /sub FeO sub 3-δ /sub 更低,其中包括高达10%的掺杂金属。含铜材料是提高热膨胀的最佳选择,含钴材料在离子传导性方面表现最好。 /p p   来自乌拉尔联邦大学和高温电化学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部)的一组研究人员使用钴实现了缺乏热膨胀性能和最佳导电性能之间的平衡。 /p
  • 岛津原子力显微镜——模拟石墨负极的导电性分析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以嵌锂化合物为正负极材料的二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两个电极间往返脱嵌和嵌入。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天然石墨与人造石墨。在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石墨负极的导电性进行分析。 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在获得高分辨形貌图像的同时获得表面电流分布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石墨负极材料微观结构与导电性。对于原子力显微镜而言,传统的电流模式是基于接触模式进行的。当样品表面非常不规则,表面粘度高或者有较强的毛细力时,由于探针针尖此时受到与扫描方向相反的外力较大,探针无法保证垂直于样品表面,因此电流的测量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岛津尝试用独特的ZXY扫描技术对电流分布进行测量,在每一个测试点,探针均处于垂直运动状态,因此它可避免那些影响其测试状态的外力的干扰。 因此,使用ZXY扫描技术对石墨负极进行表面电流分布测试,可以获得更真实更清晰的图像。制备模拟电池电极的石墨样品,该样品是将石墨和树脂用模具定型,然后加热烧结,最终用油浸制。这样制备的样品可以模拟真实的石墨负极。 用ZXY扫描技术同时获取石墨负极表面形貌图像和表面电流分布图像如下。左图为表面形貌图像,可清晰观察到石墨的鳞片状结构,右侧的表面电流分布图像可观察到同一区域的接触电流分布。在表面形貌图像中,可以观察到表面上分布着不规则的高约1.5 μm 的鳞片石墨。在以往的接触模式下,如果样品的表面起伏超过1μm,就很难测量电流,但使用ZXY扫描技术可以进行高分辨的观测。 而且在扫描技术下,除了可以同时获取表面形貌图像,还可以获得多种互不影响的表面属性分布。在对石墨电极进行测试时,可设定同时获得表面形貌图像,表面电流分布图像和表面力学属性分布。 扫描模拟石墨负极表面5 μm的区域,获得以下图像。4幅图像分别为表面形貌图(探针最初检测到力的形貌面)、表面形貌图(探针到达设定斥力的形貌面)、表面电流分布图像、表面吸附力分布图像。 在前2幅图中,虽然都是表面形貌图,但有明显不同。这是因为第1张图为探针接近样品表面刚刚获得力反馈信号时的位置,第2张图为探针达到设定的斥力时的位置。在两幅图相同位置的剖面线叠加分析。 从上图中可见,底部的黑色区域为样品的固体,白色虚线为表面形貌图(探针到达设定斥力的形貌面)的剖面线,也是石墨的真实表面。而蓝色虚线为表面形貌图(探针最初检测到力的形貌面)的剖面线。白色虚线和蓝色虚线中间区域内,探针检测到的力为吸引力,可判断产生的原因是样品表面的油。因此第1张图和第2张图的差别区域就是油吸附的区域。 更有趣的是,在电流分布图的剖面线中,发现电流也会因油层的存在随高度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电流的变化有些地方和油层的分布非常吻合,有些地方则不相同。 比较同一个点的力-距离曲线和电流-高度曲线,如下图。可见吸引力位置(油层区域)和电流高度变化区域间的相关性。 由以上数据可推断,电流的变化和油层的分布不吻合的区域,是因为表面覆盖有电阻很大的树脂,而电流的变化和油层的分布吻合的区域,则是因为油层的电阻小于树脂,提高了导电性。 综合本次测试的数据,可以发现,ZXY扫描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对电流的检测分辨率,而且可对样品表面的各种属性进行统一分析,更有助于真实判断样品的性能及影响因素。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分析STERIS清洁剂中的非导电性有机化合物的TOC与电导率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证明Sievers® M9 TOC分析仪能够通过分析TOC浓度来有效检测和量化STERIS生命科学公司(STERIS Life Sciences)生产的清洁剂中的非导电性化合物的含量。背景信息很多行业在转换产品之前都会用STERIS清洁剂来清洗生产设备。在清洁验证时,必须确定生产设备的最后冲洗液中没有残留的清洁剂或药物。残留的清洁剂、污染物、或其它化合物既可能是有机物,也可能是无机物,而在检测有机物和无机物时,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人们用电导率来检测普通清洁剂,但残留的清洁剂中常有痕量的有机物,而人们无法用电导率来检测有机物。如果不能将生产设备清洗干净,就会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检测清洁剂中残留的碳污垢,就成为综合评估清洁工艺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中的M9 分析仪数据表明,TOC分析能用来有效地检测导电性和非导电性有机化合物,对评估清洁工艺起到了补充作用。样品制备选择STERIS生命科学公司生产的以下4种清洁剂,进行初步比对和分析:CIP 100(基本清洁剂)CIP 220(酸性清洁剂)ProKlenz NpH(中性清洁剂)Spor-Klenz RTU(酸性清洁剂)将以上各种清洁剂稀释到0.01%,然后确定其碳含量(质量比)。基于稀释到0.01%的清洁剂溶液所提供的碳含量,分别将各清洁剂制备成5 ppm TOC溶液。向5 ppm TOC清洁剂溶液中分别加入1 ppm、10 ppm、25 ppm 、 50 ppm的非导电性有机化合物,再用Sievers M9分析仪分析其TOC和电导率。所有清洁剂溶液均在干净的低TOC玻璃器皿中制备,然后立即移到Sievers认证的电导率和TOC双用途(DUCT)样品瓶中。M9分析仪的自动加试剂功能(Autoreagent)能够确定分析所需的最佳试剂流量。对所有样品重复测量5次,不舍弃任何一次测量结果。CIP 100分析CIP 220分析ProKlenz NpH分析Spor-Klenz RTU分析总结对于以上4种情况,在0.5 - 20 ppm范围内,残留清洁剂和有机混合物的TOC响应都是线性的。在相同的TOC范围内,关于来自非导电性有机化合物对电导率的影响,正如预期,电导率响应是水平的。在1.5 -150 μS/cm范围内,电导率能有效检测清洁剂,却无法检测非导电性有机污垢。清洁剂基体不会妨碍痕量TOC的检测。结论在清洁验证时,电导率用来检测残留的清洁剂,但本研究中的数据表明,如果仅用电导率来评估对有机碳的清洁程度,则远远不够。尤其是当生产设备上沾有非导电性有机化合物时,如果仅靠电导率来评估清洁程度,就会使人们误以为生产设备很干净。TOC分析能有效地检测导电性和非导电性有机化合物,对评估清洁工艺起到补充作用,因此用TOC和电导率双管齐下就能克服上述局限性。Sievers M9分析仪能够同时测量TOC和电导率,提供准确和精确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信息,作为全面评估清洁工艺的依据。◆ ◆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
  • UCLA卢云峰课题组AFM:催化剥离制备高导电性、高分散性石墨烯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6px " 近日, /span a href=" http://www.seas.ucla.edu/~lu/#home"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6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卢云峰教授课题组 /span /strong /span /a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6px " 利用石墨插层原理,将具有催化活性的FeCl3插入边缘氧化石墨层间,再利用层间FeCl3催化循环分解H2O2鼓泡剥离得到大尺寸(~10 μm)、高导电性(926 S cm-1)及高分散性(~10 mg mL-1 水体系)石墨烯。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6px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6a2c0a11-e50f-4bb5-819a-22c5e955b506.jpg" title=" 4a21eeb8-c37c-43aa-b45a-b90a114537e4.jpg" alt=" 4a21eeb8-c37c-43aa-b45a-b90a114537e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UCLA卢云峰教授团队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i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石墨烯因其超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及优良的机械性能而在能源存储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液相剥离是实现石墨烯商业化最重要的制备方法之一。通过氧化剥离制得的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虽然具有较好的水系分散性,但含氧官能团也大大降低了石墨烯的导电率。近年来尽管一直有文献报道采用液相剥离制备高品质石墨烯,但制备同时具有高导电性与高分散性的石墨烯仍然具有挑战性。这也部分限制了石墨烯应用于能源材料领域,尤其是需要同时满足高导电性及水系分散性的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及太阳能电池等应用。 /span /i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6px " 作为应用实例,这种高导电性、高分散性石墨烯(HCDG)随后通过喷雾干燥与商业LiFePO4复合制备LiFePO4-HCDG正极。石墨烯导电网络被证明大幅度提高了该复合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及体积能量密度。这为液相剥离制备高导电性、高分散性石墨烯及开发高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新思路。该文章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 /span a href=" https://nyxr-home.com/tag/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6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响因子:16.836) /strong /span /a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6px " 上。论文题目为“High-Conductivity–Dispersibility Graphene Made by Catalytic Exfoliation of Graphite for Lithium-Ion Battery”。莫润伟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UCLA博士生陶然和博士生李凡为共同第一作者。 /span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text-indent: 2em "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12, 192) 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研究及表征】 /strong /span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1 催化剥离制备高导电性、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原理介绍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cc055388-4c77-46a2-b034-1721782b99b3.jpg" title=" image001.png" alt=" image00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图1. 采用催化剥离制备高导电性、高分散性石墨烯过程示意图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为了制备高导电性、高分散性石墨烯,我们需要在石墨烯边缘引入含氧官能团提高其亲水性,同时还需保证中心区域的结构完整性。这里我们基于石墨插层原理,将具有催化活性的FeCl3插入边缘氧化石墨层间,再利用FeCl3催化分解H2O2鼓泡剥离制备得到石墨烯。与传统液相剥离法不同,这种方法先从边缘由Mn3+率先与H2O2反应打开层间入口,暴露出插入层间的FeCl3催化剂,再经过H2O2扩散至层间后与FeCl3反应,由外至内逐步剥离石墨烯片层。值得注意的是,无氧化剥离过程有效保证了片层中心的结构完整性,这使得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而位于石墨烯边缘的含氧官能团提高了石墨烯水系分散性。此外,FeCl3的有效插层以及从外到内的逐步剥离使得石墨烯还具有少层及大尺寸的特性。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07b405f0-a3a7-4fde-ace2-07553ef66241.jpg" title=" image002.png" alt=" image00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图2. HCDG的物象表征。 /strong (a)HCDG,FeCl3-边缘氧化石墨嵌层物,边缘氧化石墨以及石墨的XRD谱图。(b)HCDG及石墨的拉曼谱图。(c)HCDG的XPS能谱。(d-f)HCDG的TEM图像 (g)SEM图像及(h)AFM图像。(i)HCDG的尺寸分布。(j)HCDG的尺寸、导电性及水系分散性与已报道的其他石墨烯材料性能对比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2 利用喷雾干燥制备LiFePO4-高导电性、高分散性石墨烯 (LFP-HCDG) 正极及其电化学表征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这种高导电性、高分散性石墨烯在能源材料领域尤其是同时需要上述两种特性的应用中具有巨大的利用前景。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采用喷雾干燥法,将HCDG与纳米尺寸(~30nm)的商业LiFePO4复合,得到LFP-HCDG正极。大尺寸石墨烯相比与小尺寸石墨烯,能够构建更有效的电子传导网络。HCDG的高导电性提高了复合正极的电子传导速率,高分散性实现了水体系下与活性材料的有效复合。此外,喷雾干燥还有效增大了正极材料的振实密度,配合LFP-HCDG在高倍率下展现出的高容量,提高了电极的体积能量密度。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66d7f5a1-8d15-4730-a49e-81c02e10c809.jpg" title=" image003.png" alt=" image00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图3. LFP-HCDG的物象表征。 /strong (a)LFP-HCDG正极复合材料中的电子传导分析及其与小尺寸石墨烯复合正极对比。(b-c)LFP-HCDG的SEM图像,(d-e)SEM-EDS图像,(f-h)TEM图像。(i)LFP-HCDG在空气气氛下的TGA曲线。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大尺寸、高导电性及高分散性石墨烯大大提高了LFP-HCDG复合正极的长程导电性及锂离子迁移速率。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对LFP-HCDG,LiFePO4-氧化石墨烯(LFP-GO)及商业LiFePO4进行了CV, EIS,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及动力学特性等多项表征与测试。对比LFP-GO与商业LFP,LFP-HCDG展现了高可逆容量 (0.5 C 下159.9 mA h g-1)、高倍率性能(20 C下76.6 mAh g-1)及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1000循环容量保持率& gt 89%)。同时,利用喷雾干燥的复合方法在商业LiFePO4中加入HCDG提高了电极体积能量密度 (0.5C下658.7以及20C下287.6 Wh L-1)。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e6112f58-688d-4d90-aaa5-8a4dae008060.jpg" title=" image004.png" alt=" image00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图4. LFP-HCDG,LFP-GO及商业LFP的电化学性能及动力学分析 /strong :(a)充放电曲线(b)循环伏安曲线(c)倍率性能(d)活性材料利用率(e)2C下的循环性能(f)EIS曲线(g)中位放电电压(h)在不同倍率下的体积能量密度。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255, 255) background-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6px " 【结论】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作者开发了一种液相催化剥离方法制备高导电性(926 S cm-1),高分散性(10 mg mL-1 水体系)及大尺寸(10 μm)石墨烯。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这种方法解决了传统液相剥离方法中导电性与分散性难以兼得的问题,拓展了石墨烯在同时需要高导电性与高分散性的能源材料领域中的应用。作为应用实例,我们利用喷雾干燥法将高导电性、高分散性石墨烯与商业LiFePO4复合,并证明了石墨烯导电网络大幅度提高了该复合电极的循环稳定性(1000循环容量保持率& gt 89%)、倍率性能 (20 C下76.6 mAh g-1) 及体积能量密度 (0.5C下658.7 Wh L-1以及20C下287.6 Wh L-1)。这为液相剥离制备高导电性、高分散性石墨烯及开发高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新思路。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i Ran Tao, Fan Li, Xing Lu, Fang Liu, Jinhui Xu, Dejia Kong, Chen Zhang, Xinyi Tan, Shengxiang Ma, Wenyue Shi, Runwei Mo, Yunfeng Lu, High-Conductivity–Dispersibility Graphene Made by Catalytic Exfoliation of Graphite for Lithium-Ion Battery, strong Adv. Fucut. Mater /strong ., 2020, DOI:10.1002/adfm.202007630 /i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color: rgb(255, 255, 255) background-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作者介绍】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4px "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6d415b73-1d31-4b66-8ba9-c4bd658be1af.jpg" title=" cbf11921-e8dd-4743-b80d-14448d8bfee6.jpg" alt=" cbf11921-e8dd-4743-b80d-14448d8bfee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卢云峰 (Yunfeng Lu)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博士就读于新墨西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师从C. Jeffrey Brinker。在2005 年同时获得总统科学家和工程师早期职业奖(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美国能源部早期职业科学家和工程师奖 (Early Career Scientist and Engineer Awards, Department of Energy);美国化学会联合利华奖 (Unilever Award,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Division of 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研究方向:能源存储及转化 药物递送及纳米医学。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https://samueli.ucla.edu/people/yunfeng-lu/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莫润伟(Runwei Mo)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博士后。博士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瞄准电荷高效储存与输运的结构调控科学问题,在电化学储能新材料设计以及制造新技术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 Nature Communications (3 篇), 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 (2 篇),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3 篇) 等多篇国际知名期刊论文。研究方向:先进能源存储材料;厚电极关键制造技术。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陶然(Ran Tao)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20年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化学工程专业,博士期间获得奖学金(Graduate Division Fellowship)。目前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锂电池,纳米材料。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李凡(Fan Li)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 2015,2020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分别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获得奖学金(Graduate Division Fellowship)。研究方向:能源存储,纳米材料。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text-indent: 2em " (文源:能源学人)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12, 192) color: rgb(255, 255, 255) " 【相关阅读】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6px color: rgb(255, 255, 255)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329/482648.shtml" target=" _blank" 穿越血脑屏障!UCLA卢云峰团队研发新型纳米胶囊(点击查看)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更多相关资讯 扫码关注【3i生仪社】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72px height: 17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488c5bea-e206-4467-9664-3a23ecde71d4.jpg" title=" 3i生仪社 二维码.jpg" alt=" 3i生仪社 二维码.jpg" width=" 172" height=" 172"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r/ /p
  • 高性能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研究取得进展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透明导电薄膜是触控屏、平板显示器、光伏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件。氧化铟锡(ITO)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但ITO不具有柔性且铟资源稀缺,难以满足柔性电子器件等的发展需求。单壁碳纳米管(SWCNT)相互搭接形成的二维网络结构具有柔韧、透明、导电等特点,是构建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理想材料。但已报道SWCNT薄膜的透明导电性能仍与ITO材料有较大差距。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因此,进一步提高SWCNT薄膜的透明导电特性是实现其器件应用的关键。分析表明,SWCNT透明导电薄膜中的管间接触电阻和管束聚集效应是制约其性能提高的主要瓶颈。一方面,由于SWCNT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且存在肖特基势垒,载流子在搭接处的隧穿效应较弱,使得管间接触电阻远高于SWCNT的自身电阻;另一方面,虽然SWCNT的直径一般仅为1-2nm,但由于范德华力的作用其通常聚集成直径几十、上百纳米的管束以降低表面能;管束内部的SWCNT会吸光而降低薄膜的透光率,但对薄膜的电导几乎没有贡献。因此,研制高性能SWCNT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关键是获得单根分散、低接触电阻的SWCNT网络结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最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蒋松在金属所先进炭材料研究部的导师指导下与合作者采用浮动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具有“碳焊”结构、单根分散的SWCNT透明导电薄膜(图1A)。&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d1a3d102-e0c5-4683-b29e-cc493258961c.jpg" title=" 1 高性能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研究取得进展 仪器信息网.jpg"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4px " 图1. 单根分散、具有碳焊结构的SWCNT网络。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4px " (A)典型TEM照片;(B)单根SWCNT的百分含量统计;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4px " (C-D)无碳焊结构的金属性-半导体性SWCNT的I-V传输特性;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4px " (E-F)有碳焊结构的金属性-半导体性SWCNT的I-V传输特性。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通过控制SWCNT的形核浓度,所得薄膜中约85%的碳管以单根形式存在(图1B),其余主要为由2-3根SWCNT构成的小管束。进而,通过调控反应区内的碳源浓度,在SWCNT网络的交叉节点处形成了“碳焊”结构(图1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研究表明该碳焊结构可使金属性-半导体性SWCNT间的肖特基接触转变为近欧姆接触(图1C-F),从而显著降低管间接触电阻。由于具有以上独特的结构特征,所得SWCNT薄膜在90%透光率下的方块电阻仅为41Ω □-1;经硝酸掺杂处理后,其方块电阻进一步降低至25Ω □-1,比已报道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的性能提高2倍以上,并优于柔性基底上的ITO(图2A-B)。利用这种高性能SWCNT透明导电薄膜构建了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原型器件,其电流效率达到已报道SWCNT OLED器件最高值的7.5 倍(图2C-D),并具有优异的柔性和稳定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31a1c88d-964d-4fda-af47-d5b192bb42f2.jpg" title=" 2高性能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研究取得进展 仪器信息网.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color: rgb(127, 127, 127) " 图2. SWCNT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和SWNCT 有机发光二极管。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color: rgb(127, 127, 127) " (A-B)SWCNT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光学照片及其透明导电性能对比;(C-D)SWCNT 有机发光二极管原型器件的光学照片及其光电性能对比。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研究从SWCNT网络结构的设计与调控出发,有效解决了限制其透明导电性能提高的关键问题,获得了具有优异柔性和透明导电特性的SWCNT薄膜,可望推动SWCNT在柔性电子及光电子器件中的实际应用。主要研究结果于5月4日在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Sci. Adv. 4, eaap9264 (2018),DOI: 10.1126/sciadv.aap9264)。该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等部署的相关项目的支持。 /p
  • 想更全面了解COD测定仪,氨氮测定仪,总磷总测定仪等主要水质检测仪器性能和功效吗?
    想更多的了解深昌鸿产品吗?想更全面的了解水质监测仪的性能和功效器吗?深昌鸿市场部经理闫雷与您相约“仪商汇”面对面沟通,一 一为您解答! 深昌鸿为了给新老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现对公司COD测定仪,氨氮测定仪,总磷测定仪,总氮测定仪,多功能数控消解仪,BOD测定仪,重金属离子测定仪,浊度测定仪,色度测定仪,悬浮物测定仪,浊度色度仪等主要产品为您解答。附: “仪商汇”仪器渠道峰会将于8月4日在辽宁省沈阳市香格里拉今旅酒店三楼(大宴会厅)隆重召开!本次“仪商汇”沈阳站活动的参与代表以本省数百名代理商、经销商为主体,同时拟邀请大型仪器使用单位、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领导、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领导、仪器渠道专家、知名厂商代表参会。 本次活动亮点: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资深专家分享、企业好产品及渠道政策分享、慈善拍卖(单品超低价起拍)、食品安全实验室(好产品解决方案推送)、仪器产品免费抽奖大放送!! 目前参与企业有:东西分析、美国华志、上海伍丰、青岛埃仑、上海科哲、北京大龙、美国CIF、武汉恒信、上海亚荣、杭州赛智、山东赛克赛斯、上海色谱、奥普乐、蜀科离心机、安莱立思、上海佳航、北京汇龙、四川优普、沈阳汉威、上海光谱、赛多利斯、普析通用、厦门绿安、上海天美、博大精科、深昌鸿、上海龙跃、桑翌实验室、优莱博等!
  • 赛普环保发布BOD快速测定仪新品
    新型SPN BOD-220A快速测定仪 ------低浓度地表水BOD检测的创新与突破? 自我公司220系列微生物电极法BOD快速测定仪问世以来,得到广大用户的支持与信任,在此向所有支持过我们的行业专家、提出宝贵意见的产品使用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产品发展历程2002年推出半自动BOD快速测定仪2006年推出24位全自动型BOD快速测定2010年推出便携式BOD快速测定仪2012年完成全系列产品的品质提升及性能优化用户意见及反馈我公司对用户反馈的BOD快速测定仪产品本身及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地表水监测数据偏低,特别是冬季低温环境下地表水BOD测定值甚至为零。(自主研发的溶氧补偿电极:能同步测量溶氧绝对值和溶氧变化值,校正了以往测样过程中水样溶解氧过饱和所带来的测量误差,从而消除待测水样中溶解氧绝对值变化的影响。更有效的保证了BOD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备注: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保护。申请号或专利号:201910069593.X。发明创造名称:BOD快速测定仪以及精确补偿测定方法。2、微生物膜活化需要更加快捷,同时使用人需要仪器更加快速响应。(专用生物膜弹性支撑装置: 加快了微生物膜的活化效率,缩短生物膜的上机活化时间;独特的结构设计消除了测样时气泡等带来的负面干扰,同时溶氧绝对值更高,从而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以及稳定性。)3、电脑控制软件的设置及操作需要更加简便(更美观的外观设计,操作更方便。七寸全彩高清触摸屏,既可电脑软件控制,也可实现脱机操作)4、微生物传感器改用固态导电凝胶替代Kcl电解液,响应速度不变,性能更加稳定,延长电极使用寿命(专利号:ZL 2014 2 0278587.8)5、全新的智能操作软件,可兼容WIN7~WIN10系统,具有故障报警功能,降低意外故障对仪器造成的损失6、定位系统采用光耦和伺服电机闭环系统,保障进样时更稳定的性能及更高的精度,按顺序采样,样品无遗漏7、加装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气体流量,确保进气量恒定;并实现了气量流量异常报警实时反馈。 处理方案:(根据上述反馈的情况和建议,我公司从检测原理上的完善、微生物筛选及成膜技术、零部件的质量性能提高、软件的人性化及用户体验等诸方面进行了改进。)第一、地表水测定值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经我公司技术人员分析研究,造成地表水BOD测量数值偏低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样品中的溶解氧高于清洗缓冲液中的溶解氧,这是BOD快速测定仪的测量原理不同于传统五日生化法之所在。 五日生化法是计算待测水样中消耗的溶解氧,而微生物电极快速测定法是以清洗缓冲液中的溶氧水平为基准,因此待测水样的溶氧水平会影响微生物传感器的BOD测量精度。原来以前的研究认为,通过气泵曝气可以保证进入微生物传感器的样品中溶解氧可以保持恒定,现经分析发现:当待测水样溶氧偏低时由于仪器有气泵曝气,不影响BOD测量精度;但是当待测水样中溶解氧偏高甚至过饱和时,一般需经过长时间回温才能消除,气泵曝气未能消除过高的溶解氧、而过高的溶解氧会给微生物传感器叠加一个溶氧变化值,给BOD的测量带来负偏差,这就是地表水BOD测定值偏低的根本原因。解决方案: 据此,我们在微生物传感器前增加了一只溶解氧电极,待测水样先进入溶氧电极的流通池再进入微生物传感器的流通池,将待测水样的溶氧绝对值及与清洗缓冲液间的溶氧差值作为函数变量对微生物传感器所测BOD值进行修正,大量实验数据表明,经过修正仪器的BOD测定值与五日生化法数据更为接近,突破了低浓度地表水的BOD测定的瓶颈。建立的修正函数关系表述如下:BOD(修正值)=F(DO) +F(ΔDO)+ BOD 备注: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保护。申请号或专利号:201910069593.X。发明创造名称:BOD快速测定仪以及精确补偿测定方法。 F(DO)-----根据待测水样溶氧绝对值建立的修正函数 F(ΔDO)------根据待测水样中溶氧与清洗缓冲液的溶氧之差值建立的修正函数 BOD------微生物传感器的BOD实测值 原理示意图新型BOD快速测定仪的原理流程如(图一)所示:其中器件8为突破创新点--流通式溶解氧测量装置。第二、微生物菌种的培养及制膜工艺优化根据用户意见,我公司通过长期探索,使用BOD专用菌种,通过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菌种制备中 ,改进了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质、乳化剂材料、分离及干燥工艺,通过先进的克隆制备技术和转接种技术,使新的微生物菌种既具备高效的生化降解能力,又具有良好的耐毒性抗干扰适应性, 同时制订相关技术路线和批次检验方法标准,有效保证菌株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在微生物膜的制备中采用比浊分光检测技术控制菌量,保证了微生物膜中菌量的一致性。另外通过二次低温冷冻干燥,保证微生物膜可长期保存,微生物的复水活化率达到98%以上, 微生物膜的活化时间也大为缩短,现仅需两天左右 测量稳定性及使用寿命亦有所提高。第三、零部件性能提高 1、液量控制: 所采用蠕动泵具有更高的流量控制精度2、气量控制: 加装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气体流量,气量可调节且确保恒定,可实现气量流量 异常实时报警功能。3、传感器结构的小改进带来性能的大提高: 专用的生物膜弹性支撑装置,更大增加了微生物膜的活化效率,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以及稳定性。同时缩短了上机活化时间4、全自动进样器(24位)的性能提高: 定位系统采用光耦和伺服电机闭环系统,保障进样器具有更稳定的性能及更低的故障率;按顺序采样,样品无遗漏。第四、全新的软件设计1、七寸全彩高清触摸屏,既可电脑软件控制,也可实现脱机操作。嵌入式32位闪存微控制器,操控方便灵活。2、计算机上位机软件设计更加人性化,可人机对话方式设定及调整各项参数,可将检测数据与LIMS系统对接。整机也已申请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保护。申请号或专利号:201920122590.3。发明创造名称:BOD快速测定仪。 创新点:我公司对用户反馈的BOD快速测定仪产品本身及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地表水监测数据偏低,特别是冬季低温环境下地表水BOD测定值甚至为零。(自主研发的溶氧补偿电极:能同步测量溶氧绝对值和溶氧变化值,校正了以往测样过程中水样溶解氧过饱和所带来的测量误差,从而消除待测水样中溶解氧绝对值变化的影响。更有效的保证了BOD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备注: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保护。申请号或专利号:201910069593.X。发明创造名称:BOD快速测定仪以及精确补偿测定方法。 2、微生物膜活化需要更加快捷,同时使用人需要仪器更加快速响应。(专用生物膜弹性支撑装置: 加快了微生物膜的活化效率,缩短生物膜的上机活化时间;独特的结构设计消除了测样时气泡等带来的负面干扰,同时溶氧绝对值更高,从而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以及稳定性。) 3、电脑控制软件的设置及操作需要更加简便(更美观的外观设计,操作更方便。七寸全彩高清触摸屏,既可电脑软件控制,也可实现脱机操作) 4、微生物传感器改用固态导电凝胶替代Kcl电解液,响应速度不变,性能更加稳定,延长电极使用寿命(专利号:ZL 2014 2 0278587.8) 5、全新的智能操作软件,可兼容WIN7~WIN10系统,具有故障报警功能,降低意外故障对仪器造成的损失 6、定位系统采用光耦和伺服电机闭环系统,保障进样时更稳定的性能及更高的精度,按顺序采样,样品无遗漏 7、加装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气体流量,确保进气量恒定;并实现了气量流量异常报警实时反馈。 BOD快速测定仪
  • 岛津原子力显微镜——锂电池导电性分析(联用元素分析工具)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蓄电池,其通过从活性材料的结构中解吸/插入Li+来充电/放电。从制作工艺而言,锂电池正极由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增稠剂及溶剂去离子水等多相物质混合制成。这其中,对于提高性能和质量控制,最重要的是活性材料、粘合剂和导电添加剂的工作状态和分布状态。图1 锂电池充放电示意图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等。其中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CM(锂镍锰钴氧化物;Li(Ni-Co-Mn)O2)凭借比容量高、成本较低和安全性优良等优势,成为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了保证电极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通常加入一定量的导电剂,在活性材料之间、活性材料与集流体之间起到收集微电流的作用,以减小电极的接触电阻,加速电子的移动速率。导电剂的材料、形貌、粒径及含量对电池都有着不同的影响,碳系导电剂从类型上可以分为导电石墨、导电炭黑、导电碳纤维和石墨烯。常用的锂电池导电剂可以分为传统导电剂(如炭黑、导电石墨、碳纤维等)和新型导电剂(如碳纳米管、石墨烯及其混合导电浆料等)。锂电池粘结剂是一种将活性材料粘附在集流体上的高分子化合物。专门用于粘结和固定电极活性材料,增强电极活性材料与导电剂以及活性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的电子接触,更好地稳定极片的结构。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温度特性,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对提高粘结性能有积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作为正负极粘结剂。另一方面,正极中的这三种主要物质的分布状态和工作状态决定了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最常遇到的不利情况包括不导电的粘结剂对活性材料的包裹导致无法参与反应,活性材料颗粒的碎裂导致隔离于反应体系,粘结剂/导电剂分散不均导致一些区域间隙过大使活性材料隔离于反应体系。在这些情况下活性材料成为死的活性材料,不再参与电极反应。图2 正极中各组分存在状态为了更全面地分析,需要结合多种仪器进行。传统上,SEM+EDS可以对正极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但是局限性也很大,首先,EDS仅是一种定性分析工具,不能对元素进行定量分析,需要更精确的方法;另一方面,SEM仅能观察形貌,无法观测正极的工作状态,需要一种表面电学性能观测的方法。因此本实验使用EPMA电子探针微量分析仪(EPMA-8050G)测量正极的元素分布,使用原子力显微镜(SPM-9700HT)观测表面电流分布状态。通过比较EPMA和SPM相同区域图像来评估正极表面各种组分的工作状态。比较EPMA和SPM在相同区域的分析结果。图3至图5示出了EPMA数据,图6至图8示出了SPM数据。在EPMA结果中,图3是成分图像(COMPO),图4是C和F分析的叠加图像,图5是Mn、Co、Ni和O分析的叠加图像。因为导电剂和粘结剂都含有C,图4中C的位置是导电剂和粘合剂,因为只有粘合剂(PVDF)含有F,因此F的位置是粘合剂。图5中Mn、Co、Ni和O的重叠位置是活性材料。在SPM图像中,图6是用电流模式下的SPM获得的表面形貌图像,图7是低偏压激励下小电流分布图像,图8是高偏压激励下大电流分布图像。结合图6和图5,对比可知道活性材料的分布与形貌;结合图2,可认为图8中电流区域为为导电剂;同时对比图7和图8,从图7中扣除图8的大电流区域,可认为其他小电流区域为活性材料,即活性材料A区域。但是结合图7和图5 ,可发现有些活性材料在偏压激励下并没有电荷移动(形成电流),因此可判断,未形成电流的活性材料可能是被不导电的粘合剂包裹,或者因破碎和间隙被隔离于反应体系,无法参与充放电,即活性材料B区域。由此实验可见,对于锂电池的研究,结合元素分析工具(EPMA)和电流分析工具(SPM),既可以了解到各种组分的分布,还可以深度了解个部分的工作状态及可能的失效原因,为深入理解锂电池的工作原理与过程提供可行实验方案。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禾工AKF-2010V助力石墨烯材料检测
    2017年2月山东青岛德通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采购我司一台设备,山东青岛德通纳米是一家石墨烯新材料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石墨烯功能材料及其相关下游应用产品。 2017年3月初上海禾工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派遣专业的技术工程师远赴山东地区,现场安装调试培训AKF-2010V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使用禾工AKF-2010V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检测石墨烯导电浆料中的水分含量 鲁烯石墨烯导电浆料是青岛德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石墨烯新材料产品。石墨烯具有众所周知的超强超薄物理特点,其导电、导热、润滑、防腐、密封和耐高温物理特性优异。该石墨烯乳系列产品以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储能和动力电池、新能源、太阳能、电子元器件、电子工艺工程、印刷、抗静电、电磁屏蔽、特种功能涂料、复合材料、等领域。青岛德通纳米科技石墨烯产品展示 仪器状态及观测数据完全正常,期间与用户进行多次详细的交流。通过禾工专业技术工程师现场对用户所提疑问一一展示、验证及作答,最终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肯定,本次安调作业圆满完成!
  • AKF-BT2015C卡式加热炉水分测定仪“走南闯北”入驻包头
    石墨烯由于其十分良好的强度、柔韧、导电、导热、光学特性,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信息、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 采用卡式加热炉直接进样,结合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检测成为目前石墨烯含水量测定唯一快速、精准的测量方式。 禾工AKF-BT2015C锂电池专用水分测定仪从2011年整机成型反复测试、检验,2014年正式推入市场,到2016年,AKF-BT2015C在锂电新能源行业取得了累计销售数量过百的非凡成绩。客户二次购买率超过60%。 日前,包头市石墨烯材料研究院在我司购买一台石墨烯水分检测设备—AKF-BT2015C卡式加热炉水分仪;并在8月22号成功验收。 AKF-BT2015C适用范围: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正负极材料及其原材料,电解液等,包括磷酸铁锂材料、磷酸铁、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负极膜片,石墨粉等,同时适用其他不溶解固体材料的测量。 典型用户:钱江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个旧圣比和实业有限公司、海门容汇锂业有限公司、惠州基安比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临沂杰能新能源、南阳嘉鹏新能源、山西中科忻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南光新能源有限公司、新乡中科科技公司、浙江谷神能源、无锡市明杨电池有限公司、柔电科技、新乡电池研究院、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 浙江三元电子--AKF-3水分测定仪安调工作报告
    2016年6月22日,禾工技术工程师对 浙江三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禾工AKF-3库仑法全自动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安调及培训工作。 浙江三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市萧山区,是浙江三元集团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EMI/EMC电磁屏蔽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经营理念,依托三元集团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断推出国际先进水平EMC材料。目前,其主导产品- Saiyoo、Symc导电布系列屏蔽材料已通过相关权威部门的测试认证,其表面电阻、屏蔽效能及金属结合力等重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际上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其独有的导电布后加工技术使其产品在抗环境氧化、抗脏污(如手印)以及 Z 轴低电阻等方面性能卓越。 Saiyoo、Symc 导电布已广泛应用于军工、通讯、计算机及其它IT领域。 此次安调工作得到三元领导及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对我们的工作非常肯定。
  • 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仪在润滑油行业中应用
    润滑油作为机械设备的润滑剂,其电气性能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击穿电压作为评价润滑油电气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帮助工程师判断润滑油的电气性能是否达到设备要求。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击穿电压在润滑油行业中的应用。1. 润滑油电气性能的表征润滑油的电气性能主要包括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电阻率等参数。其中,介电常数反映了润滑油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能力,介质损耗因数反映了电流通过润滑油时所消耗的能量,电阻率则反映了润滑油的导电性能。而击穿电压则可以进一步评价润滑油的电气绝缘性能,即当电压达到某一数值时,润滑油内部将产生放电现象,导致电流突然增加,这一电压值就是击穿电压。2. 击穿电压在润滑油选择中的应用在选择润滑油时,需要根据设备的运行工况和润滑油厂商提供的产品手册来选择合适的润滑油牌号在。产品手册中,通常会提供不同牌号润滑油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电阻率和击穿电压等电气性能参数。在选择润滑油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参数,尤其是击穿电压,以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转时,润滑油的电气性能能够满足设备要求。3. 击穿电压在润滑油品质控制中的应用在润滑油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影响,润滑油的电气性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确保生产出的润滑油符合产品要求,需要对润滑油的电气性能进行检测和监控。其中,击穿电压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可以用于评估润滑油品质的稳定性。通过定期检测润滑油的击穿电压,可以对生产工艺和原材料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保生产的润滑油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
  • 如何选购水分测定仪
    第一步:水份测定仪种类 市售的水分测定仪有很多,按测试方法分有以下几种: 1、红外法类仪器,体积小,测定范围比较宽,精确度差,适合水分含量5%~90%的木材、纸张等材料的测定,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2、卡尔费休库仑法类仪器,主要原理:利用化学反应后电导率变化计算,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测定精确度最高,适合水分含量在100PPm以下的测定。它一般用于阴离子聚合等对水分有非常严格要求的化工、医药等行业产品测定,或用于多频次的大型彩印厂使用,价格较贵。 3、卡尔-费休容量法,结构比较简单,体积和精确度适中,适合水分含量10PPm~10%的测定,一般用于对水分有严格要求的化工、医药和包装等行业产品测定,价格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对于一般软包装行业,在测定乙酸乙酯等溶剂的水分含量时,使用卡尔-费休容量法水份测定仪完全可以满足每日2~10次测定的要求,且经济性比较好。 第二步:容量法与库仑法的区别 卡尔-费休容量法水分测定的测定原理: 卡尔-费休容量法测定水分含量时,主要依据电化学反应:I2+2eó 2I- 在反应池的溶液中同时存在I2和I-时,该反应在电极的正负两端同时进行,即在一个电极上I2被还原,而在另一个电极上I-被氧化,因此在两个电极之间有电流通过。如果溶液中只有I-而无I2同时存在,则两个电极间没有电流通过。 卡尔-费休试剂中含有效成分吡啶和碘等物质,把其计量滴入反应池,能与待测溶液中的水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H2O+SO2+I2+3C5H5N&rarr 2C5H5N· HI+C5H5N· SO3   C5H5N· SO3+CH3OH&rarr C5H5N· HSO4CH3   C5H5N· HI&rarr C5H5N· H++ I- 该反应持续进行,不断消耗水,生成I-,一直到反应滴定终点,水分消耗完毕。这时,溶液有微量未发生反应的卡尔费休试剂存在,才能发生I2和I-同时存在的情况,两个铂电极之间的溶液开始导电,由电流指示达到终点,停止滴定。从而通过计量已消耗的卡尔费休试剂体积(容量)来标定溶液中的水分含量。 卡尔费休库仑法(电量法)的测定原理 电量法,是基于将试样溶于含有一定碘的特殊溶剂的电解液后,水即消耗碘,但所需的碘不再是用已标定过的含碘试剂去进行滴定,而是通过电解过程,使溶液中的碘离子在阳极氧化为碘:2I-&mdash 2e ─&rarr I2 所产生的碘又与样品中的水反应。其终点用双铂电极指示。当电解液中碘浓度恢复到原定浓度时,停止电解。然后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
  • 硫含量测定仪使用环境的注意事项
    硫含量测定仪广泛运用于测试原油、重油、柴油、煤油、汽油、石脑油等油品中的总硫质量百分比含量,测量固体粉末样品中硫含量(如阳极炭块、石油焦、改质沥青等碳素类材料),测量润滑油、石油添加剂中总硫或硫化物含量,测量煤化工产品,例如初级苯中总硫含量,测量其它液体中总硫或硫化物含量的测量;硫含量测定仪使用环境的注意事项:  1.使用环境的湿度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要尽量避免电解液受潮。电解液受潮后会使空白电流增大,不容易达到平衡点.测试结果不稳定,数据忽高忽低。  2.使用环境的温度要在合理的范围,避免低温或高温,温度过高(35度以上)就会使电解液的电导率升高,会造成测试数据偏高。温度过低(0度以下)就会使电解液的导电率降低,测试数据就会偏低。  3.避免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在试剂上会使试剂发生光合反应,试剂自动过碘。微量的过碘会造成数据偏低。
  • 仪器情报,科学家首次提出用于弹性导电体的互连技术!
    【科学背景】柔性和可拉伸电子技术,因其在可穿戴、皮肤贴合、机器人、生物医学和生物电子学等领域的前沿应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这些技术在材料和结构布局方面的持续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中主要问题在于缺乏简便、适应性强且可靠的电路互连技术,长期以来困扰着柔性和可拉伸电子设备的发展。目前的研究表明,传统的金属焊接和导电粘贴策略在柔性基板和电路易受损的问题上存在局限性,而自修复材料和液态金属等技术虽能实现CE电路的自连接,但在与独立制造的电子组件的粘附性和机械适应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一挑战,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袁丛辉副教授张铁锐教授和戴李宗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低电压、快速的电焊接策略,通过设计由硼酸酯聚合物和导电填料组成的导电弹性体(CEs)。这种策略不仅能在环境条件下实现CEs的自焊接,并能有效地将CEs与金属、水凝胶及其他导电弹性体等材料实现焊接,还通过电化学反应触发界面粘接剂的暴露或动态键的断裂/重组来产生焊接效果。结果显示,这种电焊接技术能够确保电路接口的机械适应性和导电性,并能轻松地在千帕至兆帕范围内产生高强度的焊接连接。这一创新不仅为构建独立的柔性和可拉伸电子设备提供了坚固的平台,还为设备的灵活拆卸和按需组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推动了柔性电子技术向更加成熟和应用广泛的方向发展。【科学亮点】(1)实验首次提出了一种低电压(1.5至4.5V)和快速(5秒)的电焊接策略,用于在柔性和可拉伸电子设备中集成刚性电子组件和软传感器。这一策略基于设计的导电弹性体,包括硼酸酯聚合物和导电填料,能够自身焊接并实现对金属、水凝胶和其他导电弹性体的焊接效果。(2)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电化学反应触发界面粘接促进剂的暴露或动态键的断裂/重组,该电焊接技术能够确保电路接口处的机械适应性和导电性。在不同电子组件(如软传感器、可变形电子元件和市售刚性电子元件)之间实现稳定的互连成为可能,同时在千帕至兆帕范围内产生可靠的焊接强度。(3)尽管金属焊接技术(如锡焊接和激光焊接)存在的高温损伤问题,以及传统导电粘贴策略的低粘接强度和复杂后处理,本文提出的电焊接技术克服了这些限制。它不仅能够在柔性基板和电路中实现可靠的互连,还为构建独立、可拆卸的柔性和可拉伸电子设备提供了坚固的平台。【科学图文】图1. C-BPE的设计和电焊接概念;Ag-BPE的导电和机械性能。图2. Ag-BPE的自焊接和Ag-BPE/金属焊接。图3. Ag-BPE/水凝胶焊接和Ag-BPE/CE焊接。图4.通过电焊接技术构建柔性和可拉伸电子设备。【科学启迪】本文创新性地将电焊接技术从传统的物理熔化过程转变为化学过程,结合了电化学反应和动态键反应。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低电压和快速的条件下,实现导电弹性体(CEs)与不同的导电材料和电子组件的可靠焊接,包括具有刚性和软性特性的元件。这一理念不仅解决了柔性和可拉伸电子设备中常见的接口粘附、机械匹配和界面结合稳定性等问题,还显著简化了操作流程,并提高了材料的适应性。通过电化学策略精确控制动态键的可逆反应,为材料内部的新功能提供了开发空间,例如在生物电子学、能量存储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潜在应用。这种创新不仅促进了柔性电子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应用,还为多领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材料连接和功能设计策略。参考文献,Haimen Lin et al. ,Electrically weldable conductive elastomers.Sci. Adv.10,eadp0730(2024).DOI:10.1126/sciadv.adp0730
  • 新型空穴型透明导电薄膜问世
    记者1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物理与器件研究部和本院等离子所等单位科研人员合作,在空穴型近红外透明导电薄膜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设计并制备了新型空穴型铜铁矿薄膜,并通过参数优化让新型薄膜获得了较高的近红外波段透过率和较低的室温方块电阻。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先进光学材料》杂志上。  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类兼具光学透明和导电性的光电功能材料,在触摸屏、平板显示器、发光二极管及光伏电池等光电子器件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商用的透明导电薄膜均为电子型,空穴型透明导电薄膜由于空穴有效质量大、空穴迁移率低和空穴掺杂性差,其光电性能远落后于电子型透明导电薄膜,这严重阻碍了新型透明电子器件的发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研究人员通过理论计算发现,含有铑、氧等元素的铜铁矿结构材料是一种间接带隙半导体,其中的铜离子与氧离子的原子轨道可进行杂化,从而减弱价带顶附近载流子的局域化,实现空穴型高电导率;另一方面该材料在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表现出弱的光吸收行为,具有高透过率。研究人员在前期金属型铜铁矿薄膜的研究基础上,采用非真空工艺进一步获得了大尺寸空穴型铜铁矿透明导电薄膜。该薄膜表现出主轴自组装织构的生长特征,有利于其内载流子的传输,提高空穴的迁移率。另外,由于三价铑离子的离子半径可实现空穴型载流子重掺杂,使得镁掺杂铜铁矿结构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室温导电率、较高的近红外波段透过率以及低的室温方块电阻。  这种高性能的空穴型透明导电薄膜的发现,为后续基于透明电子型及空穴型薄膜的高性能全透明异质结构的研发及应用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候选材料。
  • 你知道电导电极是怎么使用以及维护的吗
    电导率电极是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简化了功能,从而具有了特别强的价格优势。清晰的显示、简易的操作和优良的测试性能使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可广泛应用于火电、化工化肥、冶金、环保、制药、生化、食品和自来水等溶液中电导率值的连续监测。  电导电极的使用  (1)为保证电导率仪器的测量精度,必要时,仪器使用前,用电导率仪对电极常数进行重新标定,同时,应定期进行电导电极常数标定,如出现误差较大时应及时更换电导电极。  (2)在测量高纯水时应避免污染,正确选择电导电极的常数,并采用密封、流动的测量方式。否则,其电导率值将很快升高,这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高纯水后,就变成了具有导电性的碳酸根离子而影响测量值。  (3)为确保测量准确度,电导电极使用前应用小于0.5us/cm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2次,然后,用被测试样冲洗后方可测量。  (4)仪器测量后显示的值已折算到25℃测量值,如不需补偿,拔去温度电极仪器显示25℃,测量的值就是当时的溶液的电导值。  电导电极的维护保养  电导电极的贮存  光亮的铂电极、镀铂黑的铂电极(长期不使用)一般贮存在干燥地方,但镀铂黑的铂电极使用前必须放在蒸馏水中数小时,经常使用的镀铂黑电极可以贮存在蒸馏水中。  电导电极的清洗  (1)可以用含有洗涤剂的温水清洗电极上的有机成分沾污,也可用酒精清洗。  (2)钙、镁沉淀物用10%的柠檬酸清洗。  (3)光亮的铂电极可以用软刷子机械清洗,但在电极表面不可以产生刻痕,不可使用螺丝起子之类硬物清除电极表面,甚至在用软刷清洗时也要特别注意。  (4)对于镀铂黑的铂电极,只能用化学方法清洗,用软刷子清洗时会破坏镀在电极表面的镀层(铂黑)。总之,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如果能正确使用pH电极、电导电极,并做好电极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不但可以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大大地减少pH计、电导率仪的测量误差,从而提高化学实验、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 恒美首发|冰点渗透压测定仪智能化设计,抗干扰性能强
    冰点渗透压测定仪是一款专门用于检测溶液渗透压的仪器。它通过测量溶液在冰点时的温度变化来计算溶液的渗透压。 产品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275/C546689.htm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溶质对水分子的吸引力,是溶液浓度的一种表现。渗透压对于生物体、食品和医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生物体中,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对于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至关重要;在食品加工中,渗透压可以影响食品的口感和保存性;在医药领域,渗透压对于药物输送和药物作用机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冰点渗透压测定仪通常采用冰点降低法来测量溶液的渗透压。这种方法是通过测量溶液在冰点时的温度变化来计算溶液的渗透压。由于不同浓度的溶液对水分子的吸引力不同,因此它们在冰点时的温度变化也不同。通过测量这种温度变化,就可以计算出溶液的渗透压。 冰点渗透压测定仪在临床医学、生物研究、食品工业和药物开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临床医学中,可以通过测量患者的尿液渗透压来评估肾脏功能;在生物研究中,可以通过测量细胞培养液的渗透压来了解细胞生长和分裂的情况;在食品工业中,可以通过测量食品溶液的渗透压来控制食品加工过程;在药物开发中,可以通过测量药物溶液的渗透压来评估药物的溶解度和药效。 总之,冰点渗透压测定仪是检测溶液渗透压的重要工具,对于生物体、食品和医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电镜应用小Tips|看Axia如何应对纤维类不导电样品(二)
    上期中我们着重介绍了Axia拍摄纤维样品时,在样品喷金的条件下,所获得的高质量图片,以及能谱相关成分信息。通常,对于纤维、纸张这样导电性差的样品,在电镜高能电子束连续扫描过程中,样品表面会逐渐累积负电荷,严重时产生荷电效应,造成图像晃动、亮度突变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的方法是在样品表面镀一层金膜或者碳膜以提高样品的导电性。然而,这一过程费时费力,对于样品的微观形貌细节也会造成影响,尤其是对于珍贵样品或者还需要进行能谱分析等原位观察的样品,镀膜会对样品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喷金并非不导电样品的首选方法。低真空模式同样适用于不导电样品。低真空模式在处理非导电样品时具有多个优势,它不仅可以实现无电荷成像还可以提高材料对比度,并使用更高的电子束流进行化学分析。低真空扫描电镜技术是通过在样品室内通入少量的气体/水蒸气实现的。少量的空气进入扫描电镜样品室,在电子和气体分子之间通过碰撞产生正离子,当这些正离子电流达到样品完全抵消全部负电荷时,也就是出现了所谓的电荷平衡,从而消除了样品表面的荷电效应。上图1~4是纤维样品在不喷金,低真空模式下拍摄的图片。1、2为背散射图像,3、4为二次电子图像,在两种图像模式下,Axia均表现出优异的成像功能。Axia ChemiSEM提供的低真空模式,可调节压力到最高150Pa,支持各种不同的样品。然而,低真空模式也并非始终是首选,在突出样品表面细节时,需要较低的着陆能量,否则这些细节会随着高加速电压而变平。例如观察纤维制品时, 不经过镀导电膜, 看原始形态, 将电压下调到1kV或以下, 既满足样品少放电, 又有足够的信号强度。图5~8为低电压下的纤维形貌, 可清楚看到纤维形态的差异, 与高电压下的图像相比,纤维表面突显出更细微的结构, 表面的颗粒感变得更为明显。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Axia在1KV电压下的成像效果丝毫不落后于场发射低电压下的成像效果。Axia ChemiSEM提供了最有效的减少电荷策略,允许在高真空、电子束减速(BD)模式下为电子束敏感样品成像。电子束减速是一种光学模式,其中用施加在样品架上的负电位使样品产生偏压,使原电子在着陆前减速。因为加速电压高于着陆能量,所以可提高最终分辨率。此外,电子束减速模式能够检测到几乎平行于样品表面的低角度背散射电子(低角度BSE),从而增强了表面的拓扑结构。工业和先进的材料表征机构通常会处理未知材料和应对各种各样的要求。因此,全面的解决方案、分析功能和处理绝缘或电子束敏感样品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全新的 Axia ChemiSEM具有极佳的全方位性能,可为不同类型材料的表征提供最多的信息。 参考文献:[1]周广荣.低真空扫描电镜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分析仪器,2012(06):39-42.[2]吴东晓,张大同,郭莉萍.扫描电镜低电压条件下的应用[J].电子显微报,2003(06):655-656.
  • 基于Pμ SL 3D打印的导电点阵结构用于多模态传感器
    介观尺度(10μm-1mm)的3D点阵结构为新应用领域提供了最佳的几何结构,例如轻质力学超材料、生物打印组织支架等。其周期性、多孔的内部结构为调谐3D点阵结构对力、热、电以及磁场的多功能响应提供了机会。借助这种结构优势,多材料3D点阵结构可用于实现器件的多功能性。由于传统微加工技术在复杂三维结构制造方面的局限性,而3D打印技术在制备复杂三维结构方面可较好的克服这一局限性。目前,研究人员基于挤压成型、立体光刻(SLA)等3D打印技术制备了金属点阵或者复合材料点阵实现结构的功能化。但是这些方法打印分辨率比较低,挤压成型制备的点阵需要高温烧结处理,工艺比较繁琐。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 3D打印技术具有超高的精度,可以实现介观尺度3D聚合物点阵结构的制备。纳米薄膜可以利用表面驱动的静电对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敏感性而被用于化学和生物传感领域。因此,基于PμSL技术,通过纳米薄膜与3D聚合物点阵结构的集成化可以实现介观尺度传感器件的制备。近日,美国达特茅斯学院William J. Scheideler课题组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 3D打印技术结合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制备了多功能3D电子传感器。该团队基于摩方精密(BMF)超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机 microArch S240打印了3D点阵结构,结构表面光滑,有利于电子薄膜的均匀沉积(图1)。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先在聚合物点阵表面低温沉积一层Al2O3晶种层,然后再均匀沉积一层导体(SnO2,ZnO : Al)和半导体(ZnO)的金属氧化物薄膜材料,从而实现3D打印聚合物到多功能3D电子器件的转变(图2)。其中,Al2O3晶种层可以促进导电薄膜在聚合物点阵表面的生长。图1. 基于PμSL 技术制备的3D导电点阵结构 图2. 金属氧化物在3D打印点阵结构上的生长图3. 金属氧化物包覆的3D打印八面体点阵的电学性能图4. 3D导电点阵结构的传感性能 3D导电点阵结构电学性能的测试表明金属氧化物薄膜厚度、3D网络结构以及生长温度等均可影响结构的导电性能;同2D结构相比,3D导电点阵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为电流传导提供更多的平行通道,因此,该结构的导电性能明显增强。研究结果发现,八面体导电点阵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理论预测电导率和热导率,因此研究者将其用于多模态传感器进行传感性能的研究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D几何结构不仅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而且增强了传感器对化学、热以及机械刺激的响应。该研究成果表明3D导电点阵结构在植入式生物传感器、3D集成微机电系统等介观尺度器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以“Transforming 3D-printed mesostructures into multimodal sensors with nanoscale conductive metal oxides”为题发表在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上。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xcrp.2022.100786官网:https://www.bmftec.cn/links/10
  • 《Research》:基于Pμ SL 3D打印的超拉伸抗冻导电水凝胶用于柔性传感及脑电信号的采集
    近年来,柔性电子在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等众多应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水凝胶为基质设计的柔性电子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柔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柔性传感器、柔性能源器件及人机接口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面投影微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PμSL)可快速制造并成型任意形状和定制设计的结构,为以水凝胶基质设计的柔性电子器件的制造提供了灵活性和简便性。结合3D打印技术,并对水凝胶进行诸如超抗冻、超拉伸、导电等性能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水凝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近日,湖南大学王兆龙助理教授、段辉高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郑平院士等人合作,该团队基于摩方精密(BMF)超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机nanoArch S/P140,开发了一种能够耐受-115℃极高导电能力的水凝胶体系,实现了极低温条件下的可穿戴设备运动信号检测及脑电信号高精度采集。文章以“3D Printed Ultrastretchable, Hyper-Antifreezing Conductive Hydrogelfor Sensitive Motion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Signal Monitoring”为题发表在Research(Volume 2020 |Article ID 1426078)上。其中,王兆龙助理教授及硕士研究生陈雷为共同一作。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制造水凝胶结构,首先,作者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生成的3D模型按照特定层厚切片为一系列平行的二维数字图像,然后,这些切出来的2D图案被传输到DMD芯片上,DMD芯片通过2D图案的形状调节其上照射的紫外光(LED,405nm)。具有相应定义的2D图案的成形紫外光通过一个缩小透镜,该透镜将2D图像投影到具有缩小特征尺寸的水凝胶前体溶液上。图案化的紫外光照射将会使水凝胶前体溶液在相应区域发生局部聚合反应并成型附着在打印平台上。再控制降低打印平台,紫外光投影照射继续打印下一层。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整个水凝胶结构被制造出来(图1)。研究者引入亲水性的三元醇作为光引发剂TPO-L的良性溶剂,将不溶于水的TPO-L均匀分散在水中,提高光引发剂引发效率,结合光固化3D打印nanoArchS/P140设备的离型膜的快速离型,大大提高水凝胶的光固化速度;利用纳米羟基磷灰石与水凝胶高分子链之间形成强烈的物理作用,从而提高3D打印水凝胶的拉伸性(2500%),并进一步提高其机械强度;三元醇和高浓度离子盐的协同作用赋予了水凝胶极佳的导电性和抗冻性(-115℃左右),3D打印水凝胶在极低温情况下仍然能够完成拉伸、弯曲和扭转的动作,并具有一定的低温导电性(图2)。图1 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的水凝胶加工过程图2 水凝胶的力学、电学和抗冻性能设计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能使其3D打印水凝胶能够作为应变传感器用于识别包括手指弯曲、发声及吞咽等人体运动信号(图3);水凝胶还可作为柔性电极检测和采集诸如人睁、闭眼时的脑/眼电信号(EEG/ EOG),当志愿者在闭上眼睛并放松时,脑电信号显示出明显的α波(8~13Hz),当志愿者睁开眼睛并积极思考时,脑电α波即刻消失并逐渐向β波(14~30Hz)方向移动。与当前最精确的传统脑电信号采集装置对比实验表明,新体系水凝胶可以准确采集大脑中的脑电信号,反映大脑活动的整体信息,显示出在人机交互,特别是低温领域的脑机接口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图4)。图3 柔性应变传感器应用图4 水凝胶柔性电极脑机接口应用总而言之,本研究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引入亲水性的三元醇作为光引发剂TPO-L的良性溶剂,利用纳米羟基磷灰石提高拉伸性,并结合高浓度的离子盐和三元醇作为导电介质和抗冻剂,使得所开发的水凝胶体系具有优异机械、导电和抗冻性能,并且可作为柔性应变传感器实现对人体运动和微弱信号的实时监控,同时可进一步用作脑机接口,准确采集大脑中的脑电信号,包括α、β波以反映大脑活动的整体信息。本文提出的水凝胶在电子皮肤、人机交互甚至极低温情况下的可穿戴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微尺度3D打印技术的加入使得复杂3D结构多功能柔性电子和复杂脑机接口的快速制造成为可能。原文链接:https://spj.sciencemag.org/journals/research/2020/1426078/
  •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一、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的原理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是一种通过试验测定沥青在特定条件下的软化点的设备。在道路桥梁、建筑等领域,沥青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指标对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沥青软化点是评价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二、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作为一种主要的铺装材料,其性能对道路桥梁的质量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沥青的性能指标,从而提高道路桥梁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例如,在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中,沥青的铺设需要具有高耐久性和抗滑性能。为了确保沥青的性能符合要求,施工单位可以使用沥青软化点测定仪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沥青的质量和铺设效果。三、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沥青作为一种重要的防水材料,其性能对建筑物的防水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沥青的性能指标,从而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效果和使用寿命。例如,在建筑物的屋顶防水施工中,沥青的铺设需要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为了确保沥青的性能符合要求,施工单位可以使用沥青软化点测定仪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沥青的质量和铺设效果。
  • 高温粘度测定仪前景预测
    高温粘度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高温液体粘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材料科学、医药等领域。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高温粘度测定仪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二、现状分析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高温粘度测定仪品牌和型号,主要分为国内和进口两类。国内品牌以价格优势和售后服务优势为主,进口品牌则以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为主。但是,无论是国内还是进口品牌,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测量精度不高、温度控制不稳定、操作繁琐等。三、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物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温粘度测定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精度测量:高温粘度测定仪的测量精度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未来高温粘度测定仪将会采用更加先进的测量技术和算法,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2.智能化操作:智能化操作将会是高温粘度测定仪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通过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高温粘度测定仪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控制,提高实验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3.多功能化:高温粘度测定仪将会向着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除了测量粘度外,还可以通过添加其他辅助装置和功能模块,实现多种物质性能的测量和分析。4.网络化监控:高温粘度测定仪将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网络化监控和管理。通过远程监控和控制,可以实现对实验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四、前景预测根据市场调研和分析,未来高温粘度测定仪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1.应用领域更加广泛:高温粘度测定仪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同时,随着人们对物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温粘度测定仪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2.技术更加先进:未来高温粘度测定仪将会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算法,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同时实现智能化操作和多功能化发展。3.服务更加完善:作为重要的实验仪器,高温粘度测定仪的服务质量也是用户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未来高温粘度测定仪将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包括安装调试、维修保养、技术支持等全方位服务。综上所述,高温粘度测定仪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仪器,在科研和工业生产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高温粘度测定仪将会在应用领域、技术和服务等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科研和工业生产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支持。
  • 实时SEM折叠观察 百万次折叠测试!同济大学吴庆生/吴彤《Matter》:仿生导电超级可折叠材料
    随着柔性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对便携性、耐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去,因此折叠特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这些产品的可折叠性取决于它们的旋转轴而不是电子材料,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折叠方向和任意尺寸变化。为了满足未来柔性电子产品的各种折叠需求,能够实现任意重复真实折叠的导电材料是必要的,但很难获得。要实现上述折叠特性,首先要明确折叠(真折叠和伪折叠)的相关概念。真折是指压下折痕,使弯曲的两部分完全贴合。而伪折叠通常在折痕处打开。真折叠的最大应力可能比伪折叠大几个数量级。近年来,尽管研究人员已经付出了巨大努力来研究各种导电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和MXene等)的组装和灵活性,但目前所有组装的导电材料仍然无法承受多次真实折叠而且折叠次数也通常以结构损坏为代价。鉴于此,同济大学吴庆生教授、吴彤研究员和上海师范大学万颖教授首次使用改进的静电纺丝/碳化技术成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超级可折叠导电碳材料(SFCM)。它可显着承受1,000,000次重复真折叠而无结构损坏和导电性波动。通过实时SEM折叠观察和机械模拟揭示了这种性能突破的根源。其具有适当孔隙、非交联连接、可滑动纳米纤维、可分离层和可压缩网络的结构可以协同作用在真折叠下的折痕处产生ε状折叠结构,通过凸起的层、分散的弧线完全分散应力,以及ε中的可滑动凹槽。因此,当整个材料真正折叠时,每根纳米纤维都避免直接面对180°折叠。这项工作体现了结构创新、性能突破和机制揭示,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相关工作以“A biomimetic conductive super-foldable material”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Matter》上。SFCMs的制备和表征作者采用仿生定向场控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生茧状聚合物结构,同时协同控制静电纺丝的参数。原位梯度-温度反应-保持技术与卷取过程一样,通过控制多级聚合物热解同时完成造孔、解结和层膨化,从而成功制备了SFCMs(图1)。SFCM的SEM图像显示其结构是由碳纳米纤维编织的多层网络。纳米纤维是直的、光滑的、多孔的,直径为200 nm,长度为毫米级,纵横比超过10,000。纳米纤维是逐层堆叠的但彼此之间没有粘连(图2)。非交联的编织层网络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应力传递和分散系统。这些微观结构特征与超柔韧的切茧高度相似。此外,SFCMs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1~ 0 V范围内具有稳定的电化学窗口,这对于超级可折叠的储能设备很有希望。图1 SFCMs的仿生合成图2 SFCM的结构表征超级折叠属性和机制作者设计并安装了一个设备对各种材料进行了大量折叠测试(图3)。平行实验表明,在整个折叠周期从1到1,000,000次,SFCMs的纳米纤维都完好无损,电导率没有明显波动,内侧只出现两个微槽,这是由于纳米纤维滑动造成的。外侧几乎没有结构变化。此外,进行不同形式的折叠,所有 SFCM 都可以保持结构完整性,甚至在展开后自动迅速反弹,这为超级可折叠性提供进一步支持。当 SFCM 完全折叠时会形成光滑的ε状结构。局部结构的放大观察表明所有纳米纤维都是无损伤的,这可能与它们在折叠过程中的上述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当SFCMs的厚度达到100 mm时,它们仍然可以通过形成ε折叠结构来保持超折叠性能。图3 SFCM 的超折叠特性以及与典型对照样品的比较除了弯曲(折叠),柔性指标还包括滚动、扭曲、拉伸和压缩,它们可能对超折叠性起到辅助作用(图4)。扭转和滚动测试表明SFCM没有纳米纤维损坏。在拉伸性能方面,SFCMs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显着特征。在压缩测试中,SFCM 厚度的99.3%恢复可以在将压力逐渐增加到10 MPa后保持,结果反映了它们的高强度和弹性,这也有助于柔韧性。这些力学性能为并为超级可折叠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图4 SFCM 折叠以外的灵活性特征SFCM的超折叠机制源于折痕处的ε折叠结构,其中包含三个典型区域:(1) 由层间分离和纳米纤维滑动引起的凸起层可以减少沿层的应力。(2) 由折痕正中层的凸起和凸起两侧的层的压缩所带来的两条分散弧,避免形成应力集中的0内角。(3) 由纳米纤维滑动引起的两个折叠微槽,垂直对应于两个分散弧的内部,可以分散厚度方向的应力。这三种协同的微观结构变化有效地分散了各个层次和方向的应力,实现了超折叠性(图5)。此外,对一些微观结构不满足超折叠性的要求的材料(如rGO膜、碳布以及织物等)折叠特性的研究间接支持了该原理。图5 折叠与相关材料对比小结:作者通过改进的静电纺丝/碳化技术制备了具有层状纳米纤维网络结构的超级可折叠导电碳材料。在折叠机上多次真实折叠过程中观察它们的结构变化和电导率波动来研究它们的超级折叠特性,并通过实时SEM折叠观察和机械模拟揭示了超级折叠机制。更重要的是,还根据这些结果总结了超折叠材料的构建原理,对制备其他超折叠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590238521003921
  • 如何选择微量水分测定仪
    1. 测量范围:根据需要测量的样品水分含量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一般来说,微量水分测定仪的测量范围为0.1%~100%,但不同的仪器可能有所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 测量原理:微量水分测定仪的测量原理有多种,如卡氏法、卡尔费休法、红外线法等。其中,卡氏法和卡尔费休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它们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测量水分。选择时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测量精度和反应速度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原理。3. 样品处理方式:不同的样品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固体样品需要进行研磨、液体样品需要进行摇匀等。在选择微量水分测定仪时,需要选择能够处理所需样品的仪器。4. 操作简便性:微量水分测定仪的操作需要简单易行,方便快捷。一般来说,仪器应该具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的特点,以减少人为误差和操作时间。5. 精度和稳定性:精度和稳定性是衡量微量水分测定仪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精度越高、稳定性越好,仪器的性能就越好。在选择仪器时,需要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仪器。6. 品牌和服务:品牌和服务也是选择微量水分测定仪需要考虑的因素。知名品牌的仪器质量一般较好,售后服务也较为完善。此外,还需要考虑仪器的配件和维修保养等方面的问题。综上所述,选择微量水分测定仪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测量范围、测量原理、样品处理方式、操作简便性、精度和稳定性以及品牌和服务等。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选择到合适的微量水分测定仪,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 自动酸值测定仪对油料酸度值的测定有何意义呢
    通过自动酸值测定仪对油料酸度值的测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判断油料中酸性物质含量  酸度越高,油料中所含的酸性物质就越多。通过自动酸值测定仪的检测可看出油料中酸性物质的含量,随原油性质和油料精制的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2)判断油料对金属的腐蚀性  油料中有机酸含量少,在无水分和低温时,对金属不会有腐蚀作用,但其含量增多及存有水分时,就会腐蚀金属。有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酸性越大,腐蚀能力也越强。  (3)油料的使用性能  油料中酸度过高,不仅影响色度,而且油料燃烧后生成有害气体,腐蚀零部件和污染环境。柴油的酸度对发动机工况影响很大,酸度大的柴油会使发动机内积碳增加,造成活塞磨损,使喷嘴结焦,影响雾化性能和燃烧型。  (4)判断使用中润滑油变质程度  润滑油在石油一段时间后,由于油料受热和氧的作用而氧化变质,使酸性物质增加,不仅腐蚀设备,而且影响润滑油的使用性能。通过自动酸值测定仪的检测,当酸值超过一定限度时,应更换新油。
  • 快速水份测定仪基础知识二:测定方法
    快速水份测定仪基础知识二:测定方法1. 测定水份含量的正规方法是什么? 烘箱是测定样品水份含量的正规方法。 烘箱法是一种非常耗时的方法,需要长达6个小时才能测定样品的水份含量。 与快速水份测定仪不同,烘箱是通过对流方式对样品加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样品烘干。 如果能够证明可取得与烘箱一样的结果和准确性,则可以使用快速水份测定仪测定样品的水份含量。 2. 我们需要采用标准方法。 我们是否依然可使用快速水份测定仪?许多行业法规要求遵循一种标准方法。 不过,如果能够证明烘箱与快速水份测定仪的结果相同,则可以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客户会定期同时使用标准方法与快速水份测定仪测定样品的水份含量,以验证结果。 3. 与标准方法相比,快速水份测定仪上的结果如何?您需要建立一种可给出与正规方法相同水份含量结果的快速水份测定仪方法。 梅特勒-托利多已经为快速水份测定仪建立了多种方法,适合对不同行业的若干不同样品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与正规烘箱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匹配。 4. 快速水份测定仪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水份测定方法介绍如何使用快速水份测定仪分析特定物质的水份含量。 其中包括方法参数(烘干程序、烘干温度、关机标准、样品重量、启动模式、显示模式)以及样品制备(例如:研磨)和样品应用(例如:使用玻璃纤维过滤器)。 5. 为什么需要建立一种方法?每一种物质均需要采用一种适合的方法,从而准确可靠地测定水份含量。 也许您想要使用快速水份测定仪取得与参比方法(通常为烘箱)相同的结果,抑或是当您不拥有参比方法时,您的目标是获得重复性结果。 6. 如何在快速水份测定仪上为物质建立一种方法?建立方法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如果您拥有参比方法和参比值,那么目标是取得与使用快速水份测定仪相同的水份含量。 第二种方法:如果不具有参比方法,则需要寻找一种给出重复性结果并且不会灼伤样品的方法。 无论哪一种方式,均需要更改方法参数,以取得所需结果。 通常,需要调整的最重要参数为干燥温度。 7. 什么是样品制备?其重要性如何? 正确制备样品对于重复与可靠地测定样品的水份含量至关重要。 提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然后制备样品以待测量。 应当对样品进行制备,以确保粒度均匀(均匀性)、增加样品表面以及样品在样品盘上均匀分布(均匀薄层)。 这有助于取得快速和重复性结果。 8. 建议使用什么样的样品尺寸?3-5 g通常是适合的样品尺寸,既可在整个样品盘上覆盖一个均匀薄层,也可给出重复性和快速结果。 对于水份含量很低(),不过这需要较长的测量时间。 我们不建议使用低于1 g的样品,因为这不会实现均匀分布,也不会取得良好的重复性。 为了确保最佳重复性,我们建议始终使用重量相同的样品(± 0.1 g)。 9. 是否可以测定塑料的水份含量?是的。 由于塑料中的水份含量非常低,因此梅特勒-托利多建议仅使用HX204快速水份测定仪。 本仪器具有最佳的测量性能,读数精度为0.1mg,并且具有预热和延迟关机标准(SOC延迟)等功能,这些功能对于此类样品不可或缺。 10. 如何测量食品中的水份含量? 水份测定在食品行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速水份测定仪是快速和可靠测定食品中水份含量的理想仪器。 梅特勒-托利多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方法库,其中包含经过验证适用于100多种食品的测定方法。 对于本方法集中的每一种样品,均为烘箱与快速水份测定仪提供了制备、程序与相关方法参数。
  • 馏程测定仪在石油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检测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在石油检测中,馏程测定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测量石油产品的馏程,即从石油产品中分离出来的不同沸点的组分。通过使用馏程测定仪,可以更好地了解石油产品的性质和特点,为其加工和应用提供参考。本文将介绍馏程测定仪在石油检测中的应用。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各种不同沸点的烃类组成。在石油炼制过程中,需要了解石油产品的沸点范围和不同组分的含量,以便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加工。馏程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石油产品沸点范围的仪器,可以准确地测量石油产品中不同沸点组分的含量,从而指导生产。馏程测定仪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直接测定法和蒸馏法。直接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适用于轻质石油产品的测定。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可以快速了解石油产品的沸点范围和不同组分的含量。蒸馏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适用于重质石油产品的测定。该方法通过加热将石油产品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收集和分析,以了解石油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在石油检测中,馏程测定仪具有以下作用:1. 了解石油产品沸点范围和不同组分含量:通过使用馏程测定仪,可以准确地了解石油产品的沸点范围和不同组分含量,进而判断其质量和加工性能。2. 分离和提纯不同沸点的组分:通过使用馏程测定仪,可以将石油产品中不同沸点的组分进行分离和提纯,从而获得高纯度的单体烃类。3. 优化石油加工过程:通过使用馏程测定仪,可以更好地了解石油产品的性质和特点,从而优化石油加工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4. 检测产品质量:通过使用馏程测定仪,可以检测石油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企业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总之,馏程测定仪在石油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通过使用馏程测定仪,可以更好地了解石油产品的性质和特点,指导生产过程和优化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馏程测定仪在石油检测中的应用,并不断推动其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