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纳米力高温纳米压痕仪

仪器信息网纳米力高温纳米压痕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纳米力高温纳米压痕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纳米力高温纳米压痕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纳米力高温纳米压痕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纳米力高温纳米压痕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纳米力高温纳米压痕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纳米力高温纳米压痕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纳米力高温纳米压痕仪相关的论坛

  • 混凝土纳米压痕仪器求助

    我想做混凝土材料:骨料与水泥砂浆之间、以及新旧砂浆之间的界面过度区的纳米压痕试验。我查了一下资料,这个界面过度区的宽度大概在50微米宽度左右。然后加载的最大加载力为1200微牛。。我先请教一下前辈们:1 纳米压痕仪器: 海思创hysitron TI 950与海思创hysitron TI 900之间有什么区别,我目前联系的大都是海思创TI 900?能够满足要求吗2 制样时,怎样打磨抛光?抛光选取的是水基金刚石悬浮液吗?3 水泥基试验的结果是否离散性比较大4 还有其他要注意的吗?5 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学校有海思hysitron创纳米压痕仪(买不起)

  • 【原创】纳米压痕仪用途

    【原创】纳米压痕仪用途

    我们实验室的纳米压痕仪(CSM公司),加载载荷在25uN-30N.分辨率可达1nN.光学显微镜最大屏幕可放大4000倍。 对硬质合金, 纳米材料, 动植物组织等等都可以进行硬度弹性模量的测量。 下次传点漂亮的图片和大家分享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7.gif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1/201101081218_272687_2224533_3.jpg

  • 【原创大赛】【开学季】+纳米压痕仪对材料蠕变的研究

    【原创大赛】【开学季】+纳米压痕仪对材料蠕变的研究

    许多材料的室温蠕变能力很低,用传统的拉伸方法很难准确测量蠕变应力指数(与蠕变机制密切相关)纳米压痕仪具有极高的载荷和位移分辨率,能够方便的用于微小载荷的性能测量,为研究材料的室温压痕蠕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试手段。纳米压痕仪具有很高的位移和载荷的分辨率,它为考察材料的局部蠕变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用该法测量蠕变应力指数,不但方法简单,对样品尺寸要求不高,而且测量精度高。 压痕蠕变时,材料受到的是三维的复杂应力,变形区形状由材料的硬度、模量和加工硬化能力决定,蠕变过程与材料中弹塑性区边界向材料内部扩展的速率有关。压痕测量研究的是衡载荷下的应力弛豫过程,通过单次测量就可得到应变速率敏感指数。 本文以单晶Cu做为实验材料,通过瑞士CSM公司纳米压痕仪进行蠕变测试。测试条件:最大载荷20mN,加卸载速率40mN/min,保载时间600s图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9/201409301557_516567_2224533_3.jpg基于纳米压痕数据,有效压痕应变速率和应力可从下列公式计算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9/201409301558_516568_2224533_3.jpg其中ε应变率,σ应变,hi瞬间压痕深度,Ac接触面积,R压头半径基于实验所得纳米压痕数据作图图2(a)t-Pd曲线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9/201409301601_516569_2224533_3.jpg图2(b)t-strain rate曲线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9/201409301603_516571_2224533_3.jpg图2(c)stress-strain rate 曲线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9/201409301606_516580_2224533_3.jpg[/font

  • 【原创】纳米压痕制样须知

    常有人问我,做纳米压痕对样品有什么要求,现在我谈谈我的看法:.其实纳米压痕制样不是很难,1.根据压痕深度测量原理,样品的表面粗糙度对测量尤为重要,影响着接触深度的确定。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依赖于压入深度和接触面不确定的容忍度。如果粗糙度的特征波长和接触深度可比,当压针在波谷时从载荷-深度数据中可获得的接触面积会低估真正的接触面积,当在波峰时会高估真正的接触面积。误差的大小依赖于与接触尺寸相关的粗糙度的波长和幅值。所以应该精心磨制样品,尽量将粗糙度的波长减小到接触尺寸以下。2. 由于测试时的压入深度较小,样品表面的准备应特别注意。3.样品厚度要求,至少大于10倍压入深度或10倍压入接触半径。4.一般用胶牢固粘在金属块上,然后紧固在样品的定位平台中。要求样品表面要尽量与压针垂直,倾斜程度小于1度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11.gif

  • 【原创】纳米压痕帖

    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2.gif有点紧张...先发个笑脸抖擞一下... 下面进入正文: 由于纳米压痕测试主要在微/纳米尺度,所以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测试结果的不确定有测试过程中一系列因素的不确定度共同决定。ISO 14577将这些因素分成两大类:A类包括接触零点的确定、载荷和深度的测量(主要指环境的振动和磁场强度的变化)、卸载曲线的拟合、热漂移、表面粗糙度影响下的接触面积;B类载荷和深度测量的误差,机架柔度的确定、压针面积函数的校准、热漂移的修正、测试面的倾斜等。1, 样品制备由于测试时的压入深度较小,样品表面的制备应该特别注意。机械抛光可能引起样品表面的硬化,电解抛光粗糙度又较大,应该根据样品特性具体选择抛光方式。样品厚度要求,至少大于10倍压入深度或10倍压入接触半径。2, 样品安装.......3, 环境控制.......4, 间距选择......5, ....... 哈哈,先发这些,看看大家的回帖如何...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11.gif版主要推荐噢.....

  • 推荐讲座:见微知著:纳米压痕用于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研究(2018年1月30日)

    网络讲座:见微知著:纳米压痕用于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研究举行时间:2018/01/30 10:00报名链接:[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_3334.html[/url]报告人:魏岳腾博士,1982年10月出生。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2013年3月加入Bruker纳米表面仪器部担任应用科学家。主要从事改性材料的设计、表征和应用研究。报告内容:包括混凝土在内的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对这些建筑材料的应用具有关键作用。更高性能的建筑材料才能实现更复杂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传统力学和摩擦磨损研究方法仅能得到材料的平均性能。而像混凝土在内的多数建筑材料都具有多相结构和相界面,这些微观结构的力学性能限制了材料的最终性能。布鲁克纳米表面部提供了最新一代纳米压痕测试设备,可以快速获得多相材料表面力学性能成像及纳米摩擦磨损性能,为更高性能的材料设计和表征提供指导。本次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特点及研究方法,应用布鲁克纳米压痕研究成果实例等。

  • 奥地利安东帕(中国)有限公司刚刚发布了销售工程师(纳米压痕仪)- 杭州-杭州市职位,坐标杭州市,敢不敢来试试?

    [size=16px][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85522.html]立即投递该职位[/url][/b][/color][/size][b]职位名称:[/b]销售工程师(纳米压痕仪)- 杭州-杭州市[b]职位描述/要求:[/b]职责描述:在所负责的区域内,有效开发纳米压痕、摩擦磨损、纳米划痕等仪器的客户;制定并完成客户拜访计划,建立和强化客户关系;完成销售计划、业绩指标;协调合同实施、回款;熟练使用CRM系统追踪潜力商机;追踪行业市场发展动态,收集和整理市场状态和竞争者信息;任职要求:具备纳米压痕、摩擦磨损、纳米划痕等材料力学仪器的相关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材料、高分子、化学、物理等相关专业;两年以上相关产品行业经验,有一定的行业客户基础;有独立开发业务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开拓市场;有出色的内外部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团队配合;有较强的抗压力,能适应长期出差的工作;[b]公司介绍:[/b] 安东帕(Anton Paar)是一家以研制工业及科研专用之高品质测量和分析仪器为主导的企业.我们在测量技术方面的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企业成立以来,公司员工的创新精神及其对产品质量锲而不舍的追求就一直是我们发展的源动力与基础.我们开发新产品的构想源于直接面对用户需求和密切关注市场的发展状况.将这样的构想实现成为应用最新技术的仪器,则是靠本公司强大的研发部门以及与公司外学术机构伙伴的合...[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85522.html]查看全部[/url][align=center][img=,178,1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160948175602_3528_5026484_3.png!w178x176.jpg[/img][/align][align=center]扫描二维码,关注[b][color=#ff0000]“仪职派”[/color][/b]公众号[/align][align=center][b]即可获取高薪职位[/b][/align]

  • 【网络讲座】:3月30日 薄膜材料的纳米力学行为表征

    【网络讲座】:3月30日 薄膜材料的纳米力学行为表征

    【专家讲座】:薄膜材料的纳米力学行为表征【讲座时间】:2016年03月30日 14:00【主讲人】:宋双喜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2005年进入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深造,2009年获得材料学博士并进入Hysitron公司担任Application Scientist,2013年受聘上海交通大学特别副研究员,2014年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研究领域包括材料力学行为,金属玻璃等,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总引用400多次。【会议简介】纳米压痕技术的诞生与薄膜材料的发展密不可分。上世纪80年代,随着薄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半导体领域的广泛应用,厚度在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薄膜有着大量的市场需求,而这些薄膜的微观力学行为表征备受关注。传统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已无法满足微米、纳米尺度薄膜材料的表征,因此纳米压痕技术的出现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之后的二十多年有关纳米压痕理论及利用纳米压痕来进行纳米力学行为表征的相关研究呈指数增长,相关技术也相继应用于各种新兴工业领域。而不断出现的纳米力学表征新技术,与人类不断推进探究材料微观性能的极限,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当今科研前沿领域的一种新模式。本次Hysitron公司举办的网络研讨会主要针对薄膜材料领域介绍相关的纳米力学行为表征方法如薄膜材料的基底效应、残余应力、硬度与弹性模量表征、含时塑性表征、粘附力表征及其他先进纳米力学行为表征及其主要应用范例。-------------------------------------------------------------------------------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参加。2、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03月30日 13:304、报名参会: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8895、报名及参会咨询:QQ群—17169248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701_668519_2507958_3.jpg

  • 【网络会议】:2015年9月23日 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见微知著

    【网络会议】:2015年9月23日 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见微知著

    【网络会议】: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见微知著【讲座时间】:2015年09月23日 14:00【主讲人】:魏伯任学历:成功大学机械工程学博士,现职:海思创公司应用科学家研究领域。【会议介绍】纳米尺度下力学性质的测试一直是科研界与工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测试技术往与其他性质相互串连的方向发展,其应用层面更是不断地朝不同领域扩展。今日的纳米压痕早已不再只是硬度与弹性模量的测试,在结合相对应技术架构的搭配之下,已经能够针对接口特性、破裂韧性、高温蠕变、残余应力等进行高精度与高分辨率的测试。 现阶段的复合技术已经够在多方面获得进展,如接口附着能、表面能、多层膜的破裂韧性等等。除了在学术理论技术方面的进展之外,在工业应用方面也因应各种生产需求,朝针对产品整体面向的质量管控与良率监控的自动化方向发展。。-------------------------------------------------------------------------------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通过审核后即可参会。2、报名并参会用户有机会获得100元手机充值卡一张哦~3、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09月23日 13:304、报名参会: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6665、报名及参会咨询:QQ群—37919673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5042911235201_01_2507958_3.jpg

  • 什么是纳米抗体?纳米抗体的特性有哪些?

    [font=宋体][b]什么是纳米抗体?[/b][/font][font=宋体][font=宋体][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nanobody][b]纳米抗体[/b][/url]([/font][font=Calibri]nanobody, Nb[/font][font=宋体])是一种人工设计的抗体分子,又称为单域抗体([/font][font=Calibri]single-domain antibodies, sdAbs[/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VHH[/font][font=宋体]抗体或[/font][font=Calibri]camelid[/font][font=宋体]抗体,是发现于羊驼、单峰驼等驼科以及鲨鱼、鳐鱼等软骨鱼中的一种天然缺失轻链的重链抗体([/font][font=Calibri]heavy-chain antibodies, HCAbs)[/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1993[/font][font=宋体]年,比利时的科学家在骆驼的血清中发现了一种天然轻链缺失的重链抗体,分子量约[/font][font=Calibri]95 kDa[/font][font=宋体],其中包括两个恒定区([/font][font=Calibri]CH2[/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Calibri]CH3[/font][font=宋体])、一个铰链区和一个重链可变区([/font][font=Calibri]variable heavy chain domain, VHH[/font][font=宋体]),接着克隆得到只包含一个重链可变区的单域抗体,即[/font][font=Calibri]VHH[/font][font=宋体]抗体。[/font][font=Calibri]VHH[/font][font=宋体]抗体的晶体结构为[/font][font=Calibri]4 nm[/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2.5 nm[/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3 nm[/font][font=宋体]的椭圆形,分子量大小仅普通抗体的[/font][font=Calibri]1/10[/font][font=宋体],约[/font][font=Calibri]12-14 kDa[/font][font=宋体],是最小的完整抗原结合片段,因此又被称为纳米抗体。纳米抗体可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疾病的检测、疫苗的研发等。[/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纳米抗体特性:[/b][/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高耐热性和稳定性[/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将不同的纳米抗体在[/font][font=Calibri]37[/font][font=宋体]℃放置[/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周,结果其抗原结合活性均在[/font][font=Calibri]80%[/font][font=宋体]以上,表明纳米抗体在室温下保存相当稳定,这使其比常规抗体更易于储藏和运输。[/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比较了鼠单抗和纳米抗体在高达[/font][font=Calibri]90[/font][font=宋体]℃高温长时间处理的抗原结合活性,发现纳米抗体都保持了较高的活性仍能重新获得抗原结合能力,而所有常规抗体在[/font][font=Calibri]90[/font][font=宋体]℃处理后都丧失了活性,发生了不可逆的聚合。[/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在恶劣条件,如在高热、离液剂、存在蛋白酶和极度[/font][font=Calibri]pH[/font][font=宋体]值变性的条件下(如胃液和内脏中),正常抗体会失效或分解,而纳米抗体仍具有高度的稳定性。[/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高抗原结合性:[/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纳米抗体独特的结构决定了其高抗原结合特性:纳米抗体较长的[/font][font=Calibri]CDR3[/font][font=宋体],可形成一稳定的暴露的凸环结构(凸环中具有稳定结构的二硫键),能够深入抗原内部以更好的结合抗原从而提高了其抗原特异性和亲和力。[/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而传统抗体[/font][font=Calibri]Fab[/font][font=宋体]片段及单链抗体[/font][font=Calibri]scFv[/font][font=宋体]的抗原结合表面常形成凹形拓扑结构[/font][font=Calibri], [/font][font=宋体]通常只能识别位于抗原表面的位点,因此纳米抗体[/font][font=Calibri]VHH[/font][font=宋体]单域具有更加广泛的抗原结合力,甚至当靶蛋白紧密包裹隐藏了普通抗体识别的位点时[/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纳米抗体也可以对其进行表位识别。[/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较强的组织穿透力:[/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纳米抗体具有强而快的组织穿透能力,可以进入致密的组织如实体瘤发挥作用;并且多余未结合的纳米抗体能够很快的被清除,这相对于单克隆抗体组织穿透力差,不易被清除的不足,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另外,纳米抗体能够有效的穿透血脑屏障,这样的特性为脑部给药提供了新方法,有望成为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新药。[/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4.[/font][font=宋体]高水溶性、高表达性[/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正常抗体[/font][font=Calibri]VH[/font][font=宋体]结构域单独表达时通常形成包涵体,或者暴露的疏水域相互黏附;而纳米抗体[/font][font=Calibri]VHH[/font][font=宋体]由于其[/font][font=Calibri]FR2[/font][font=宋体]中的疏水残基被亲水残基所取代,使得纳米抗体的水溶性增加,聚合性减少;而且即使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也很容易复性,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为药物的利用率。[/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因纳米抗体分子量小、结构简单,由单一的基因编码,所以它很容易在微生物中合成,能在噬菌体、酵母等微生物中大量的表达,而且其相对价格低廉、可进行大规模生产,易于普及和应用。有报道,可通过酵母反应器酿造将纳米抗体的产量提高,每公升可达[/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克的产量。[/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纳米抗体的应用优势[/b][/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①用于生物医药研发(基因工程药物研发、[/font][font=Calibri]ADC[/font][font=宋体]药物研发);[/font][/font][font=宋体]②用于临床体外诊断(胶体金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电化学发光法);[/font][font=宋体]③用于肿瘤研究、免疫学研究等基础研究;申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及科研奖项;[/font][font=宋体]④拓展研究思路、发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纳米抗体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下一代治疗性抗体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的关注。为支持纳米抗体药物的早期发现,义翘神州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自主研发了纳米抗体开发平台,已成功开发了多个纳米抗体候选分子。另外,我们的高通量纳米抗体表达平台,已成功表达和生产了多种纳米抗体形式,包括单价、多价或多特异性[/font][font=Calibri]VHH[/font][font=宋体],满足客户的各种定制需求。[/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更多详情可以关注:[/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nanobody[/font][/font][font=Calibri] [/font]

  • 纳米颗粒的粒径问题

    一直在做Au的纳米颗粒方面的东西,有个问题一直比较困扰。我的颗粒理论是0.8-1 nm的,粒径分布比较均匀,但是观察时有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简单分散到碳膜上(普通碳膜,非超薄),那么颗粒在1.0 -1.1nm左右,但如果分散到纳米线上,悬空观察,则是0.9 nm左右。后者应该比较可信,因为纳米线有特征晶格条纹做内标。前者应该也可以,是用金标样做过校正的。那么是不是碳膜的厚度影响了纳米颗粒的粒径测量?还是说在分散到纳米线上和分散到碳膜上,颗粒发生了一定的形变?多谢!

  • 【求助】纳米颗粒洗涤

    本人做出的是纳米银粉,要过滤,然后把杂志离子等洗涤。现在的问题是:我抽滤时,有一些银粉随水一起过滤出去了,损失了一部分产品,而我又要算银粉的产率。我想请教一下各位做纳米颗粒的大虾,你们在做纳米颗粒时,是怎么洗涤纳米颗粒的呢?又是怎么过滤的?

  • 纳米生物技术简介

    纳米生物技术简介 纳米(nanometer,nm)是一种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千分之一微米。从具体的物质说来,人们往往用"细如发丝"来形容纤细的东西,其实人的头发一般直径为20-50微米,并不细。单个细菌用肉眼看不出来,用显微镜测出直径为5微米,也不算细。极而言之,1纳米大体上相当于4个原子的直径。DNA链的直径就是一纳米左右。由于纳米材料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所以纳米科技被视为21世纪关键的高新技术之一。纳米技术包含下列四个主要方面:第一方面是纳米材料,第二方面是纳米动力学,第三方面是纳米电子学,第四方面是纳米生物学和纳米药物学。在纳米生物学和纳米药物学方面,如在云母表面用纳米微粒度的胶体金固定DNA的粒子,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叉指形电极做生物分子间互作用的试验,磷脂和脂肪酸双层平面生物膜,DNA的精细结构等。有了纳米技术,还可用自组装方法在细胞内放入零件或组件使构成新的材料。新的药物,即使是微米粒子的细粉,也大约有半数不溶于水;但如粒子为纳米尺度(即超微粒子),则可溶于水。当前纳米生物学和纳米药物学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生物器件研究和纳米生物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