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

仪器信息网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相关的论坛

  • 各位高手,请教内滤效应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区别,如何判断

    如题:如何通过实验判断内滤效应与共振能量转移的区别呢?1 因为所测试剂确实在量子点发射峰位置有吸收,,但是又不存在受体荧光增强的现象;(就光谱重叠而言)2 荧光寿命也没有变化;(共振能量转移是不是一定伴随荧光寿命变化)3 浓度大约在试剂浓度10μM的大小。(据说内滤效应是在较大的浓度下,那个大浓度大概是什么数量级呢)4 内滤效应是直接降低了激发光强还是降低了发射光呢,如果是降低了发射光,是不是也属于能量转移呢(我看到有人曾经说内滤效应也是能量转移,可以这样说嘛)非常感谢

  • 【求助】请问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有关内容

    做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时,用到 forster 能量转移理论,用J=ΣF(λ)ε(λ)λ4 △λ /ΣF(λ )△λ ,J是指授体荧光发射光谱和受体的吸收光谱之间的重叠面积,可是这俩个光谱之间,一个是用F荧光强度表示,一个用吸光度表示,荧光发射光谱与荧光光源、狭缝都有关系,怎么能确定强度大小呢,只能是相对强度,这样图谱能重叠起来考虑吗

  • 【分享】荧光PCR技术

    [size=4] [/size][b][size=4]1.荧光染料[/size][/b][size=3]荧光基团通常各自拥有单一的光吸收峰。在光的刺激下,荧光基团吸收光的能量后通常以三种方式释放出能量:1) 光能许多荧光基团吸收光能后仍旧以光能形式释放能量,并且发射光的峰值大于吸收峰。比如荧光染料Fam的光吸收峰为490nm,而发射峰为530nm。2) 热能某些荧光基团吸收光能后,能量转换为热量扩散到环境中,如Dabcyl。3) 转移给临近的分子当临近的分子满足发生能量转移的要求时,能量从荧光基团传递到临近的分子。[/size][b][size=4]2.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ize][/b](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size=3]当某个荧光基团的发射谱与另一荧光基团的吸收光谱发生重叠,且两个基团距离足够近时,能量可以从短波长(高能量)的荧光基团传递到长波长(低能量)的荧光基团,这个过程称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实际相当于将短波长荧光基团释放的荧光屏蔽。[/size]

  • 美国科学家借助最新实时成像技术观察大脑工作过程

    蛋白质之间也有“社交网络” ——科学家借助最新实时成像技术观察大脑工作过程 http://www.wokeji.com/shouye/guoji/201405/W020140510289236264161.jpg http://www.wokeji.com/shouye/guoji/201405/W020140510289236408271.jpg 本报记者 常丽君 综合外电 人脑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约有上万亿的突触连接,形成了迷宫般的网络连接。每个神经元包含有数百万的蛋白质,执行不同的功能。确切地说,是各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脑网络,而人们对这些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最近,美国迈阿密大学(UM)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实时成像技术,第一次让人们能直接看到活动物脑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的“社交网络” “蛋白质虽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网络,就像人类的社交网络那样。”该项目首席研究员、迈阿密大学文理学院生物学教授阿基拉·奇巴解释说,“虽然网络的级别不一样,但在一个既定网络的基本单位之间,发生的行为都大致相同。”新技术能让科学家以可视化方式看到动物脑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位置看到它的发展变化。这种互相作用就像有机生物之间的联系交往。 研究人员选择了果蝇胚胎作为实验的理想模型,因为果蝇的脑结构比较简单,而且透明,用一台荧光寿命成像显微镜(FLIM)就可能看到细胞的内部过程。观察结果对其它动物的脑,包括人脑也是适用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给果蝇胚胎中的两种蛋白质做了荧光标记:一种是Rho GTPase Cdc42,也叫细胞分裂控制蛋白42,它是一种发育必需的、被广泛表达的蛋白质,由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另一种是Cdc42的信号搭档——调节蛋白WASp,也叫威斯科特—奥德里奇综合征蛋白,由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目前科学家认为,这两种蛋白结合在一起,能在脑发育期间帮助神经元生长。而且人脑中也有这两种蛋白。 “交往”中的能量转移 以前人们在观察细胞内部时,需要对细胞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这样很可能扰乱或杀死细胞,也就无法研究蛋白质在细胞天然环境中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研究小组利用一种叫做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原理克服了这一难题。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也叫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是指在两个不同的荧光分子(基团)中,如果供体分子的发射光谱与受体分子的吸收光谱有一定的重叠,当这两个分子距离足够近时,就能观察到荧光能量由供体向受体转移的现象。 根据福斯特的描述,当两个小蛋白质靠得足够近时(通常是小于8纳米),就会发生这种能量转移,使供体分子的荧光寿命缩短,从3纳秒缩短到2.5纳秒。这种现象可作为两个蛋白质之间发生了物理作用的证据,也是一种分子信号,显示出活动物体内特殊蛋白之间在何时何地发生了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在果蝇胚胎的脑中形成新突触的同时同地,神经元内互相作用的蛋白质间也发生了能量共振转移现象。 “以往研究显示了Cdc42和WASp在试管中能直接结合在一起,而这是首次直接显示了两种蛋白质在脑中的相互作用。”奇巴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一种方法,能对脑中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地检查。现在基因组计划已经完成了,下一步就是要掌握那些基因编码蛋白在我们体内都干些什么。”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2014年05月10日

  • 【分享】FRET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size=4][center]FRET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center][/size][center]作者:郑文富 来源:北大单分子与纳米生物学实验室[/center]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Fluorescence / Fö 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是比较分子间距离与分子直径的有效工具,广泛用于研究各种涉及分子间距离变化的生物现象,可以定量测量两个发光基团之间的距离,在蛋白质空间构象、蛋白与蛋白间相互作用、核酸与蛋白间相互作用以及其它一些方面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当生色团被光照时,被照射激发的分子可以通过散发能量来返回到基态1-3。光能可被生色团在10-15秒内吸收而在10-9秒内再发射出来。然而,也有可能被激发分子并不发光而将能量传递给别的生色团或是另外的荧光素,这些荧光素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量级内发荧光,这后一种现象称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FRET是通过分子间的电偶极相互作用将供体激发态能量转移给受体激发态的过程,是一种非辐射跃迁。当FRET发生时,供体的荧光减弱而受体的荧光增强。荧光素在激发态的寿命是10-9秒,在发射荧光、非辐射性发射和将激发能传递给周围的介质三者之间存在竞争。如果荧光能量转移发生,激发态能就会从供体传递给受体,荧光光子由受体发出。FRET发生的基本条件是:①、供体和受体的距离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级(20-100À )②、受体的吸收光谱必须与供体的发射光谱相重叠。(见图1)③、供体和受体能量转移偶极子的方向必须近似地平行。Fö rster依据供体与受体的相对距离和偶极子的方向关系解释了FRET发生的原理。能量转移的效率是有一些参数决定的1-3,下面方程给出了能量转移的产效:E=R60/(R6+R60R是供体与受体在生物条件下的距离

  • 【求助】求助 电荷转移

    我在做实验的时候碰到一个问题,荧光试剂的荧光被猝灭剂猝灭,猝灭的原因可能是能量转移,也可能是电荷转移,那我怎么才能判断是或者不是电荷转移呢?所以我想知道有关电荷转移反应的一些特点,激态,比方说给体和受体的距离,反应速率常数等。哪位老大了解,请指点

  • 【分享】一种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b] [size=4]分子信标是一种基于荧光能量转移原理而设计的发夹型寡聚核酸荧光探针。它通过与核酸等靶分子相互作用后发生构象的变化而产生荧光信号,对靶分子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适合于活体实时检测等优点。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分析、生物医学研究和环境监测等各领域。本文对分子信标的设计原理及其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size][/b]

  • 【原创】核磁共振原理

    核磁共振用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为代号。 1.原子核的自旋 核磁共振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引起的。不同的原子核,自旋运动的情况不同,它们可以用核的自旋量子数I来表示。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大致分为三种情况,见表8-1。 I为零的原子核可以看作是一种非自旋的球体,I为1/2的原子核可以看作是一种电荷分布均匀的自旋球体,1H,13C,15N,19F,31P的I均为1/2,它们的原子核皆为电荷分布均匀的自旋球体。I大于1/2的原子核可以看作是一种电荷分布不均匀的自旋椭圆体。 2.核磁共振现象 原子核是带正电荷的粒子,不能自旋的核没有磁矩,能自旋的核有循环的电流,会产生磁场,形成磁矩(μ)。 式中,P是角动量,γ是磁旋比,它是自旋核的磁矩和角动量之间的比值, 当自旋核处于磁场强度为H0的外磁场中时,除自旋外,还会绕H0运动,这种运动情况与陀螺的运动情况十分相象,称为进动,见图8-1。自旋核进动的角速度ω0与外磁场强度H0成正比,比例常数即为磁旋比γ。式中v0是进动频率。 微观磁矩在外磁场中的取向是量子化的,自旋量子数为I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只可能有2I+1个取向,每一个取向都可以用一个自旋磁量子数m来表示,m与I之间的关系是: m=I,I-1,I-2…-I 原子核的每一种取向都代表了核在该磁场中的一种能量状态,其能量可以从下式求出: 向排列的核能量较低,逆向排列的核能量较高。它们之间的能量差为△E。一个核要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必须吸收△E的能量。让处于外磁场中的自旋核接受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辐射,当辐射的能量恰好等于自旋核两种不同取向的能量差时,处于低能态的自旋核吸收电磁辐射能跃迁到高能态。这种现象称为核磁共振,简称NMR。 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是1H的核磁共振,13C的核磁共振近年也有较大的发展。1H的核磁共振称为质磁共振(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PMR,也表示为1H-NMR。13C核磁共振(Carbon-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CMR,也表示为13C-NMR。 3.1H的核磁共振 饱和与弛豫 1H的自旋量子数是I=1/2,所以自旋磁量子数m=±1/2,即氢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应有两种取向。见图8-2。1H的两种取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能级, 因此1H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是必须使电磁波的辐射频率等于1H的进动频率,即符合下式。 核吸收的辐射能大? 式(8-6)说明,要使v射=v0,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固定磁场强度H0,逐渐改变电磁波的辐射频率v射,进行扫描,当v射与H0匹配时,发生核磁共振。另一种方法是固定辐射波的辐射频率v射,然后从低场到高场,逐渐改变磁场强度H0,当H0与v射匹配时,也会发生核磁共振。这种方法称为扫场。一般仪器都采用扫场的方法。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1H倾向于与外磁场取顺向的排列,所以处于低能态的核数目比处于高能态的核数目多,但由于两个能级之间能差很小,前者比后者只占微弱的优势。1H-NMR的讯号正是依靠这些微弱过剩的低能态核吸收射频电磁波的辐射能跃迁到高能级而产生的。如高能态核无法返回到低能态,那末随着跃迁的不断进行,这种微弱的优势将进一步减弱直至消失,此时处于低能态的1H核数目与处于高能态1H核数目相等,与此同步,PMR的讯号也会逐渐减弱直至最后消失。上述这种现象称为饱和。 1H核可以通过非辐射的方式从高能态转变为低能态,这种过程称为弛豫,因此,在正常测试情况下不会出现饱和现象。弛豫的方式有两种,处于高能态的核通过交替磁场将能量转移给周围的分子,即体系往环境释放能量,本身返回低能态,这个过程称为自旋晶格弛豫。其速率用1/T2表示,T2称为自旋晶格弛豫时间。自旋晶格弛豫降低了磁性核的总体能量,又称为纵向弛豫。两个处在一定距离内,进动频率相同、进动取向不同的核互相作用,交换能量,改变进动方向的过程称为自旋-自旋弛豫。其速率用1/T2表示,T2称为自旋-自旋弛豫时间。自旋-自旋弛豫未降低磁性核的总体能量,又称为横向弛豫。 4.13C的核磁共振 丰度和灵敏度 天然丰富的12C的I为零,没有核磁共振信号。13C的I为1/2,有核磁共振信号。通常说的碳谱就是13C核磁共振谱。由于13C与1H的自旋量子数相同,所以13C的核磁共振原理与1H相同。 将数目相等的碳原子和氢原子放在外磁场强度、温度都相同的同一核磁共振仪中测定,碳的核磁共振信号只有氢的1/6000,这说明不同原子核在同一磁场中被检出的灵敏度差别很大。13C的天然丰度只有12C的1.108%。由于被检灵敏度小,丰度又低,因此检测13C比检测1H在技术上有更多的困难。表8-2是几个自旋量子数为1/2的原子核的天然丰度。 5.核磁共振仪 目前使用的核磁共振仪有连续波(CN)及脉冲傅里叶(PFT)变换两种形式。连续波核磁共振仪主要由磁铁、射频发射器、检测器和放大器、记录仪等组成(见图8-5)。磁铁用来产生磁场,主要有三种:永久磁铁,磁场强度14000G,频率60MHz;电磁铁,磁场强度23500G,频率100MHz;超导磁铁,频率可达200MHz以上,最高可达500~600MHz。频率大的仪器,分辨率好、灵敏度高、图谱简单易于分析。磁铁上备有扫描线圈,用它来保证磁铁产生的磁场均匀,并能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连续精确变化。射频发射器用来产生固定频率的电磁辐射波。检测器和放大器用来检测和放大共振信号。记录仪将共振信号绘制成共振图谱。 70年代中期出现了脉冲傅里叶核磁共振仪,它的出现使13C核磁共振的研究得以迅速开展。 氢 谱 氢的核磁共振谱提供了三类极其有用的信息:化学位移、偶合常数、积分曲线。应用这些信息,可以推测质子在碳胳上的位置。

  • 菜鸟问:原子荧光光谱是共振荧光吗?(已解决)

    今天见了一台原子荧光.一个朋友那里的.每测一种元素就要换一个空心阴极灯.   我想问一下,这个原子荧光是共振荧光吗?还是斯托克斯荧光?   虽然本人见过\也使用过不少仪器.荧光光谱仪也用过.但没用过原子荧光光谱仪.   据说这玩意儿还只有中国生产.也是中国人发明的,且产业化了.还出口到其它国家.

  • 金刚石或成未来核磁共振技术的关键

    美国能源部(DOE)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Berkeley Lab)和加州大学(UC)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已经论证,金刚石可能是未来的核磁共振(NMR)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关键。 Alex Pines的研究小组记录了第一块室温下任意磁场和晶体取向下,金刚石中碳-13原子核的原位NMR超极化。 Alexander Pines是伯克利实验室材料科学部和伯克利大学Glenn T. Seaborg化学教授席位的高级学院教授,在其主导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记录了第一块室温下任意磁场和晶体取向下,金刚石中碳-13原子核的原位NMR超极化。超极化的碳-13自旋信号显示NMR/MRI信号敏感度得到了相对于传统的NMR/MRI磁体在室温下通常可能的信号敏感度超出多个数量级的增强。此外,这种超极化是使用微波实现的,而不是依靠精确的磁场来进行超极化转移。 Pines是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一篇关于本研究的论文的通讯作者。该论文的标题是《金刚石中光泵浦氮空位中心的室温原位原子核自旋超极化》。Pines研究小组的一位成员JonathanKing是该文的第一作者。 作者报告,观察到了百分之六的体原子核自旋极化,这是一个比热平衡大170000倍左右的核磁共振信号增强。超极化自旋信号可以通过标准NMR探针进行原位检测,不需要来回移动样品或者精确的晶体取向。作者认为这种新的超极化技术应该可以使在室温条件下对固体和液体的核磁共振研究的灵敏度得到数量级上的增强。 “我们的研究结果代表了一个与Weizmann科学研究所的Lucio Frydman和其同事在其开创性实验中得到的结果相当的核磁共振信号增强,但是是在金刚石中通过微波诱导动态原子核超极化,不需要精确控制磁场和晶体取向,”Pines说:“室温超极化金刚石打开NMR/MRI极化从一个惰性、无毒、易分离的源转移到任意样本的可能性,这是当代NMR/MRI技术长期追求的一个目标。” 同时具有化学特异性和非破坏性的特点使NMR/MRI技术在包括化学、材料、生物和医学等的广泛领域内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然而,它的敏感度问题仍然是一个持久的挑战。NMR/MRI信号是基于电子和原子核的一种被称为“自旋”的本征量子特性。电子和原子核可以像一个旋转的小磁铁棒一样被分配一个“向上”或“向下”的方向状态。NMR/MRI信号取决于被往一个方向极化的核自旋的大多数——即极化程度越高,信号越强。Pines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开发了大量的方法来超极化原子核的自旋。在过去的两年中他们一直专注于金刚石晶体和一种称为氮空位(NV)中心的杂质,在氮空位中心里光学和自旋自由被耦合在一起。 “当纯金刚石晶体的晶格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被从晶格中删除,留下两个空隙,其中一个被一个氮原子填充,另一个保持空缺的时候,就得到了一个氮空位(NV)中心,”Pines解释说。这使得在氮原子和空位之间出现非束缚的电子,产生独特和明确的电子自旋极化态。” 在之前的研究中,Pines和他的团队发现,低强度磁场可以用来将NV中心电子自旋极化传递到附近的碳-13原子核,从而产生超极化核。这个被称为动态核极化的自旋转移过程在以前就已经被用于增强核磁共振信号,但总是在高强度磁场和低温条件下进行。Pines和他的团队通过在金刚石旁边放置一个永久磁铁消除了这些要求。 “在我们的新研究中,我们利用微波而不是磁场来匹配电子和碳-13原子核之间的能量,从而消除了一些困难的对磁场强度和对准的限制,使得我们的技术更容易使用,”King说:“另外,在我们以前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光学测量间接推断核极化的存在,因为我们无法测试是样品整体极化还是只有非常接近NV中心的核被极化。通过完全消除对磁场的需要,我们现在能够用NMR直接测量大块样品。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文章里,Pines, King和其他共同作者说,可以有效地集成到现有的制造技术并创造高表面面积金刚石器件的超极化金刚石应该可以为极化转移提供一个通用的平台。 “我们希望利用现有的极化转移技术——如固体中的交叉极化和液体中的交叉弛豫,或NV中心外围核的直接动态核极化——来得到液体和固体的高度增强核磁共振,”King说,应该注意到,这种转移到固体表面和液体的极化转移之前已经被Pines的研究团队用激光极化Xe-129论证过。”我们基于光学极化NV中心的超极化技术更为强大和有效,应该适用于任意的目标分子,包括必须保持在接近室温条件下的生物系统。”

  • 【讨论】偏振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

    对这类仪器我有两个问题,请专家给解释一下,谢谢!1、偏振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中使用偏振光的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是什么?2、这种偏振光是指光源是偏振光还是产生的荧光是偏振光?

  • 关于核磁双共振

    核磁共振的相关技术有:核磁双共振、二维核磁共振、NMR 成像技术、模角旋转技术、极化转移技术。什么是核磁双共振那

  • 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分析技术

    为探究生物进程的分子机制,需要确定介导这个过程的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酵母双杂交系统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和反向杂交系统等。Angermayr等设计了一个SOS蛋白介导的双杂交系统。可以研究膜蛋白的功能,丰富了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功能。此外,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作用也已扩展至对蛋白质的鉴定。二、噬茵体展示技术在编码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上连接一单克隆抗体的DNA序列,当噬菌体生长时,表面就表达出相应的单抗,再将噬菌体过柱,柱上若含目的蛋白,就会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这被称为噬菌体展示技术。此技术也主要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高通量及简便的特点,还具有直接得到基因、高选择性的筛选复杂混合物、在筛选过程中通过适当改变条件可以直接评价相互结合的特异性等优点。目前,用优化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展示了人和鼠的两种特殊细胞系的cDNA文库,并分离出了人上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信号分子。三、等离子共振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已成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种纳米级的薄膜吸附上“诱饵蛋白”,当待测蛋白与诱饵蛋白结合后,薄膜的共振性质会发生改变,通过检测便可知这两种蛋白的结合情况。SPR技术的优点是不需标记物或染料,反应过程可实时监控。测定快速且安全,还可用于检测蛋白一核酸及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四、荧光能量转移技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广泛用于研究分子间的距离及其相互作用;与荧光显微镜结合,可定量获取有关生物活体内蛋白质、脂类、DNA和RNA的时空信息。随着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发展,FRET荧光显微镜有可能实时测量活体细胞内分子的动态性质。提出了一种定量测量FRET效率以及供体与受体间距离的简单方法,仅需使用一组滤光片和测量一个比值,利用供体和受体的发射谱消除光谱间的串扰。该方法简单快速,可实时定量测量FRET的效率和供体与受体间的距离,尤其适用于基于GFP的供体受体对。五、抗体与蛋白质阵列技术蛋白芯片技术的出现给蛋白质组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研究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蛋白水平的量变,微型化,集成化,高通量化的抗体芯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工具,他也是芯片中发展最快的芯片,而且在技术上已经日益成熟。这些抗体芯片有的已经在向临床应用上发展,比如肿瘤标志物抗体芯片等,还有很多已经应用再眼就的各个领域里。六、免疫共沉淀技术免疫共沉淀主要是用来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抗兴趣蛋白的抗体,孵育后再加入与抗体特异结合的结合于Pansobin珠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若细胞中有正与兴趣蛋白结合的目的蛋白,就可以形成这样一种复合物:“目的蛋白—兴趣蛋白—抗兴趣蛋白抗体—SPA\|Pansobin”,因为SPA\|Pansobin比较大,这样复合物在离心时就被分离出来。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复合物四组分又被分开。然后经Westernblotting法,用抗体检测目的蛋白是什么,是否为预测蛋白。这种方法得到的目的蛋白是在细胞内天然与兴趣蛋白结合的,符合体内实际情况,得到的蛋白可信度高。但这种方法有两个缺陷:一是两种蛋白质的结合可能不是直接结合,而可能有第三者在中间起桥梁作用;二是必须在实验前预测目的蛋白是什么,以选择最后检测的抗体,所以,若预测不正确,实验就得不到结果,方法本身具有冒险性。七、pull-down技术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类型有牢固型相互作用和暂时型相互作用两种。牢固型相互作用以多亚基蛋白复合体常见,最好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Pull-down技术或Far-western法研究。Pull-down技术用固相化的、已标记的饵蛋白或标签蛋白(生物素-、PolyHis-或GST-),从细胞裂解液中钓出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Pull-down技术可以确定已知的蛋白与钓出蛋白或已纯化的相关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体外传路或翻译体系中检测出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 双通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系统应用方向

    [b][url=http://www.f-lab.cn/biosensors/2spr.html]双通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系统2SPR[/url][/b]用于制药,药物发现,抗体筛选、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双通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系统可为科学研究人员提供重要的分子相互作用的全面表征,这些相互作用包括蛋白质、蛋白质肽、蛋白质核酸和蛋白质小分子。除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xantec SPR传感器还可以用来量化非生物系统,甚至在有机溶剂中的后续芯片表面的固相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吸附和解吸过程。 [img=双通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系统]http://www.f-lab.cn/Upload/SPRSYS.jpg[/img]双通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系统:[url]http://www.f-lab.cn/biosensors/2spr.html[/url]

  • 【转帖】核磁共振

    [em61] 基本原理    核子的自旋和磁矩的存在,使其能够在强大的磁场中旋进。Radi测出不同核子的角动量和磁矩。不同核子在同一磁场中其磁矩和角动量各不相同。同一核子在不同场强的磁场中,其振荡频率也不相同。    磁共振是共振现象的一种,是指原子核在进动中吸收外界能量产生的一种能量跃迁现象。这种跃迁只能出现在相邻两个能量级之间。所谓外界能量是指一个激励电磁场(射频磁场),它的磁矢量在某一个平面上旋转,因此,除其旋转频率正好与原子核回转频率相同外,其自旋方向必须和核磁矩相同,原子核才会吸收到能量,这是磁共振现象的必要条件。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成像技术方法,但总的设计思想是如何用磁场值来标记受检体中共振核子的空间位置。发生共振的频率与它所在的位置的磁场强度成正比。如果能使空间各点的磁场值互不相同,各处的共振频率也就不同,把共振吸收强度的频率分布显示出来,实际就是共振核子的分布,即核磁共振自旋密度图象。但不可能使同一时刻的三维空间中各点具有不同的磁场值,所以需设计突出各特定点信息的方案。    要达到此目的,首先可对观测的对象进行空间编码,把研究对象简化为由nx,ny,nz个小体积(体素)的组成,然后采用依次测量每个体素或由体素排列的线或面的信息量,再根据个体素的编码与空间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实现图象重建。由于成像的灵敏度、分辨率、成像时间和信噪比(S/N)等要求不同,产生了多种成像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投影重建法;二是非投影重建法,包括线扫描成像法和直接傅立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成像法。    图片说明:    磁共振成像的空间定位    1)矢向梯度磁场:平行于Y轴、梯度磁场自后向前变化,从而明确前后关系;    2)横向梯度磁场:平行于X轴、梯度磁场自右向左变化,从而明确左右关系;    3)轴向梯度磁场:平行于Z轴、梯度磁场自上向下变化,从而明确上下关系。

  • 核磁共振的原理

    核磁共振的原理   核磁共振现象来源于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进动。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原子核与电子一样,也具有自旋角动量,其自旋角动量的具体数值由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数决定,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也不同:      质量数和质子数均为偶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0   质量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   质量数为偶数,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整数   迄今为止,只有自旋量子数等于1/2的原子核,其核磁共振信号才能够被人们利用,经常为人们所利用的原子核有: 1H、11B、13C、17O、19F、31P      由于原子核携带电荷,当原子核自旋时,会由自旋产生一个磁矩,这一磁矩的方向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同,大小与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成正比。将原子核置于外加磁场中,若原子核磁矩与外加磁场方向不同,则原子核磁矩会绕外磁场方向旋转,这一现象类似陀螺在旋转过程中转动轴的摆动,称为进动。进动具有能量也具有一定的频率。      原子核进动的频率由外加磁场的强度和原子核本身的性质决定,也就是说,对于某一特定原子,在一定强度的的外加磁场中,其原子核自旋进动的频率是固定不变的。      原子核发生进动的能量与磁场、原子核磁矩、以及磁矩与磁场的夹角相关,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原子核磁矩与外加磁场之间的夹角并不是连续分布的,而是由原子核的磁量子数决定的,原子核磁矩的方向只能在这些磁量子数之间跳跃,而不能平滑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一系列的能级。当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接受其他来源的能量输入后,就会发生能级跃迁,也就是原子核磁矩与外加磁场的夹角会发生变化。这种能级跃迁是获取核磁共振信号的基础。      为了让原子核自旋的进动发生能级跃迁,需要为原子核提供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这一能量通常是通过外加射频场来提供的。根据物理学原理当外加射频场的频率与原子核自旋进动的频率相同的时候,射频场的能量才能够有效地被原子核吸收,为能级跃迁提供助力。因此某种特定的原子核,在给定的外加磁场中,只吸收某一特定频率射频场提供的能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核磁共振信号。

  • 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特点

    [b][url=http://www.f-lab.cn/cell-analyzers/puncher.html][b]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b][/url]是可用于单细胞转移,单细胞分离和单细胞隔离,单细胞成像应用的多功能单细胞分离操作仪器,它可以实现从微孔芯片转移单细胞到细胞收集管中。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b][color=#666666]集单细胞成像,单细胞隔离,单细胞选择功能于一体,自动聚焦成像。[/color][b]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转移单细胞到Eppendorf微管,PCR微孔板或其它反应微管中,[/b][color=#666666]在隔离单细胞后,它可以对选定收集的细胞进行扫描并成像。[/color][b]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b][color=#666666]采用Nikon Ti-2倒置荧光显微镜,配备自动扫描显微镜载物台,自动聚焦器件,高灵敏度荧光CCD相机和LED激发光源组建而成。[/color][img=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http://www.f-lab.cn/Upload/single-cell-isolation.JPG[/img][b]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b]特点完全自动化,步进系统高质量单细胞荧光成像单细胞分离的效率超过90% 超过70%分离的细胞增殖 分离后兼容所有的单细胞的WGA工具包(放大器的‐1,picoplex,复制‐G)实惠微Wells基于硅微孔微腔。由薄膜封闭70µ m,井底直径(1µ m),包含一个单孔。样品流体进入威尔斯并从底部的孔隙中流出。单个细胞被拖着走。一旦单个细胞降落到孔隙上,流动停止,其他细胞就不会进入井内。有用的细胞被识别出来。选定的细胞穿孔从微孔到384孔PCR板或离心管等等。单细胞转移分离系统:[url]http://www.f-lab.cn/cell-analyzers/puncher.html[/url]

  • 【原创】高频疲劳试验机(电磁激励共振式)(Resonant Testing Machine)

    高频疲劳试验机(电磁激励共振式)(Resonant Testing Machine)http://bimg.instrument.com.cn/show/pic/C108455.jpg仪器简介:瑞士RUMUL公司成立于1964年,公司创始人Max E. Russenberger在1938年根据共振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共振高频疲劳试验机。40多年来RUMUL公司一直致力于共振高频疲劳试验机(Resonant Testing Machine)生产和研发。用户遍及全球各大著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Daimler-Benz,DaimlerChrysler,BMW,AUDI,FIAT,GE,VOLVO,TATA,HYUNDAI,ABB,中国西南交通大学等。 瑞士RUMUL公司所生产的共振高频疲劳试验机被广泛用于测试各种金属材料抗疲劳断裂性能、测试KIG值、S-N曲线、da/dN-△K曲线等,裂纹扩展试验,测试和预制断裂韧性试样(如△KIC、JIC等)的疲劳裂纹等。在选配不同的夹具或环境实验装置后,可完成高低温疲劳试验、三点弯、四点弯、扭转等种类繁多的疲劳试验,被广泛用来测试各种材料和零部件(如板材、齿轮、曲轴、螺栓、链条、连杆、紧固件、强化钢条、薄厚板材、紧凑拉伸等等)的疲劳寿命。 高频疲劳试验机在各种类型的疲劳试验机中,具有结构简单,免维护,无液压源及阀门、泵或冷却系统,使用操作方便,效率高,耗能低等特点,所以它被广泛的应用在科研、航空航天、高等院校和工业生产等部门。因为专一,所以专业! 高频疲劳试验机的最佳选择-瑞士RUMUL技术参数:TESTRONIC高频疲劳试验机装备有RUMUL设计的独特的MAGNODYN电磁激发系统,包含了RUMUL公司40多年的共振试验机制造经验,提供独立的静态加载和动态加载系统。高强度铝合金、钛的优化使用热处理钢提供标准样品和零组件宽阔的频率范围的动态测试的一个理想的振荡系统,特殊的弹性横向悬架可防止横向震荡消耗能量,这样才有充足的能量提供最大的动态负载。 最大峰值: 250 kN 拉/压 最大峰对峰值: 250 kN (±125 kN ) 最大静态载重: 250 kN拉/压 动态行程: 4 mm(其他长度可选配) 频率范围: 40-300 Hz (8个步骤) 频率控制精度: 0.01Hz 动态负荷精度: ±0.5% 静态负荷示值: ±0.5% 位移测控精度: 不大于示值的0.5% 垂向工作空间: 大于500mm, 横梁移动范围: ≥300mm 根据ISO 7500-1: 5%校正误差, 工作台板 ( 690 x 840毫米) 附有可固定M16的T型槽,以便夹持工件或安装其它附加设备主要特点:专为共振高频疲劳试验机设计的软件,容易操作 基于20年的疲劳测试、批量程序测试、预裂和裂纹扩展测试经验,提供完整的测试解决方案。 RUMUL 软件程序SAFD,程序化“疲劳试验”的评估软件 用以通用的评估高周疲劳(HCF)和长寿命疲劳区域( LLF )中应力控制的疲劳试验。评估结果和测试数据以S-N图(半或双对数的)和概率图形方式出现。 概率分布和统计方法: 呈对数-/正态、正弦和Weibull分布,根据DIN 969 (1997-12)和ISO 3800(1993-E)标准,带可变评估功能的选择性工具有其相关性,带分散器的最佳的球状HCF分布能归一到平均坡度。 RUMUL 软件程序Woehler (延伸式疲劳测试) 主要包含: — 以鼠标操作机台 — 显示设定值及实际值于屏幕上 — 用最大显示器功能显示 — 监控机器信息、警报、停止等不同的反应 — 显示频率下跌 共鸣的频率一试件的强度不同而定。因裂缝长度将被量测,并与预选的数值做比较。一旦频率到达设定值,机器将被关上。测量准确性0,01 Hz。 — 在线求助系统 — 在测试架构中储存测试和软件设定 — 储存被用户定义的记录中的中间的结果。存储间隔或者依事件而定。 — 带有信息的局部网络整 — 程序可功能上引导正确的操作机台。当退出程序时,所有设定值将被记忆。 RUMUL 软件程序BLOCK(批测试) 无限制批测试数量。 可定义振幅,平均载荷和循环次数或持续时间。 RUMUL 程序"Precrack" (缺口试片的预裂测试) 为了减少破坏力学测试装载步骤,每一步骤均对应到一特定的疲劳裂缝成长,而在频率方面的一适当改变将代表此一步骤的结束。 预裂的过程的文件协议(步骤,荷重,r-比率,应力周期数) RUMUL程序 "Crack" (根据ASTM E 647的疲劳裂缝成长)

  • 有关核磁共振技术的简介及其应用

    磁矩是由许多原子核所具有的内部角动量或自旋引起的,自1940年以来研究磁矩的技术已得到了发展。物理学家正在从事的核理论的基础研究为这一工作奠定了基础。1933年,GO斯特恩(Stern)和I艾斯特曼(Estermann)对核粒子的磁矩进行了第一次粗略测定。美国哥伦比亚的II拉比(Rabi生于1898年)的实验室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获得了进展。这些研究对核理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当受到强磁场加速的原子束加以一个已知频率的弱振荡磁场时原子核就要吸收某些频率的能量,同时跃迁到较高的磁场亚层中。通过测定原子束在频率逐渐变化的磁场中的强度,就可测定原子核吸收频率的大小。这种技术起初被用于气体物质,后来通过斯坦福的F.布络赫(Bloch生于1905年)和哈佛大学的EM珀塞尔(Puccell生于1912年)的工作扩大应用到液体和固体。布络赫小组第一次测定了水中质子的共振吸收,而珀塞尔小组第一次测定了固态链烷烃中质子的共振吸收。自从1946年进行这些研究以来,这个领域已经迅速得到了发展。物理学家利用这门技术研究原子核的性质,同时化学家利用它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鉴定和分析工作,以及研究络合物、受阻转动和固体缺陷等方面。1949年,WD奈特证实,在外加磁场中某个原子核的共振频率有时由该原子的化学形式决定。比如,可看到乙醇中的质子显示三个独立的峰,分别对应于CH3、CH2和OH键中的几个质子。这种所谓化学位移是与价电子对外加磁场所起的屏蔽效应有关。(1)70年代以来核磁共振技术在有机物的结构,特别是天然产物结构的阐明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利用化学位移、裂分常数、H—′HCosy谱等来获得有机物的结构信息已成为常规测试手段。近20年来核磁共振技术在谱仪性能和测量方法上有了巨大的进步。在谱仪硬件方面,由于超导技术的发展,磁体的磁场强度平均每5年提高1.5倍,到80年代末600兆周的谱仪已开始实用,由于各种先进而复杂的射频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的激励和检测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对激发核共振的脉冲序列和数据采集作严格而精细的控制,而且能对得到的大量的数据作各种复杂的变换和处理。在谱仪的软件方面最突出的技术进步就是二维核磁共振(2D—NMR)方法的发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NMR技术用于解决复杂结构问题的方式,大大提高了NMR技术所提供的关于分子结构信息的质和量,使NMR技术成为解决复杂结构问题的最重要的物理方法。①2D—NMR技术能提供分子中各种核之间的多种多样的相关信息,如核之间通过化学键的自旋偶合相关,通过空间的偶极偶合(NOE)相关,同种核之间的偶合相关,异种核之间的偶合相关,核与核之间直接的相关和远程的相关等。根据这些相关信息,就可以把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化学键或空间关系相互连接,这不仅大大简化了分子结构的解析过程,并且使之成为直接可靠的逻辑推理方法。②2D—NMR的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大量共振信号的分离能力,减少了共振信号间的重叠,并且能提供许多1D—NMR波谱无法提供的结构信息,如互相重叠的共振信号中每一组信号的精细裂分形态,准确的耦合常数,确定耦合常数的符号和区分直接和远程耦合等。③运用2D—NMR技术解析分子结构的过程就是NMR信号的归属过程,解析过程的完成也就同时完成了NMR信号的归属。完整而准确的数据归属不仅为分子结构测定的可靠性提供了依据,而且为复杂生物大分子的溶液高次构造的测定奠定了基础。④2D—NMR的发展导致了杂核(X—NMR),特别是13C—NMR谱的广泛研究和利用。杂核大多是低丰度,低灵敏度核种,由于灵敏度低和难以信号归属,以往利用不多。但X—NMR谱包含有大量的有用结构信息,新颖的异核相关谱(HET—Cosy)提供的异核之间的相关信息(如H—C,C—C,H—P,H—N)不仅为这些杂核的信号归属提供了依据,而且能提供H—NMR所不能提供的重要结构信息。⑤2D—NMR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NOE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NOE反映了核与核在空间的相互接近关系,因此它不仅能提供核与核之间(或质子自旋耦合链之间)通过空间的连接关系,而且能用来研究核在空间的相互排布即分子的构型和构象问题。2D—NMR技术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和巨大的潜力,在谱仪硬件能够满足2D—NMR实验(即进入80年代)以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已有1000余篇论文和数十种评论和专著出现。(2)NMR中新的实验和应用几乎每天都在出现,NMR技术本身今后将继续就如何得到更多的相关信息,简化图谱,改善和提高检测灵敏度等几方面进行发展,其中最富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有:①选择和多重选择激励技术,进一步发展多量子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射频技术激发那些在通常情况下禁阻的,极其微弱的多量子跃迁。选择性地探测分子内核与核之间的特定相关关系。或通过特形脉冲(shaped pulse)和软脉冲选择性地激发某些特定的核,集中研究某些感兴趣的结构问题。②“反向”和“接力”的检测技术,在异核相关谱方面,采用反向检测(称之为inverseNMR,即通过H检测来替代以往的用杂核检测的测试方法)可大大提高异核相关谱的检测灵敏度(约1个数量级)。在同核相关谱方面,通过接力相干转移(RCT—1),多重接力相干迁移(RCT—2)和各向同性混合的相干转移技术(如HOHAHA)可用来解决复杂分子(包括生物大分子)的自旋偶合解析和信号归属问题。③发展并应用谱的编辑技术,利用NMR本身在激发和接收方面的多种多样的选择和压制技术,可对十分复杂的NMR信号进行分类编辑。④发展三维核磁共振(3D—NMR)技术,随着NMR的研究对象向生物大分子转移,NMR技术所提供的结构信息的数量和复杂性呈几何级数增加,近来已出现3D—NMR技术来替代2D—NMR方法,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测定。初步探索的结果表明3D—NMR方法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信号的分离能力,并且能提供许多2D—NMR方法所不能提供的结构信息,大大简化结构解析过程。3D—NMR测定方法的广泛使用还有待于测定方法进一步改进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⑤与分子力学计算相结合,发展分子模型技术。在NNR信号完全归属的基础上,利用NOE所提供的分子中质子间的距离信息、计算分子三维立体构造的技术近年来在多肽和小蛋白质分子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距离几何算法和分子动力学为基础的分子模型技术(molecular modelling)正在逐步应用于其它各种生物分子的溶液构象问题。但在大分子与小分子或小分子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体系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在运动条件不利的体系中如何得到距离信息和距离信息的精度等。(3)NMR波谱技术今后最富有前景的应用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继续帮助有机化学家从自然界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新颖有机化合物,今后这方面的研究重点是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即研究这些物质在参与生命过程时与生物大分子(如受体)或其它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和动态特征。②更多地用于多肽和蛋白质在溶液中高次构造的解析,成为蛋白质工程和分子生物学中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重要工具。并朝着采用稳定同位素标记光学CIDNP法与2D—NMR,3D—NMR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③NMR技术将广泛用于核酸化学,确定DNA的螺旋结构的类型和它的序列特异性。研究课题将集中在核酸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其中核酸与蛋白质分子、核酸与小分子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最重要的方面。④NMR技术对于糖化学的应用将显示出越来越大的潜力,采用NMR技术来测定寡糖的序列,连接方式和连接位置,确定糖的构型和寡糖在溶液中的立体化学以及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和动态特征将是重要的研究领域。⑤NMR技术将更多地用于研究动态的分子结构和在快速平衡中的变化。以深层理解分子的结构,描示结构的动态特征,了解化学反应的中间态及相互匹配时能量的变化。⑥NMR技术将进一步深入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的研究领域,研究生物细胞和活组织的各种生理过程的生物化学变化。以上都是与溶液NMR研究有关的领域,近年来固体NMR研究的NMR成象(imaging)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在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 【转帖】残留知识普及一百篇之十三【核磁共振技术的概述及重要成果的回顾】

    摘要:核磁共振是指原子核在外加恒定磁场作用下产生能级分裂,从而对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发生共振吸收的现象。因而通过测定和分析受测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情况就可以判定它含有哪种原子,原子之间的距离多大,并据此分析出它的三维结构。核磁共振现象发现五十多年来,已经有多位著名科学家因从事NMR或与NMR有关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本文联系一些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对核磁共振及其相关研究作简要的回顾。关键词:核磁共振(NMR),诺贝尔奖,循序指认法,核磁共振成像。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它们在不断地做自旋运动。当外磁场时,按量子力学原则,允许的自旋态也是量子化的,因此在磁场中不同取向的自旋核所具有的能量就会有所不同,即能级产生了分裂。当外加合适频率的电磁波时,可以引起原子核两个能级的跃迁:处于低能级的核可以吸收频率与其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跃迁到高能级,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而处于高能级者则发射能量回到低能级,两者的跃迁的几率是相同的,但由于任意温度下处于低能级的核总是多于处于高能级的核,因此总起来说仍表现为对电磁波的净吸收现象。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是指原子核在外加恒定磁场作用下产生能级分裂,从而对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发生共振吸收的现象。科学家在1945年核磁共振现象。由于不同的原子核吸收不同的电磁波,因而通过测定和分析受测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情况就可以判定它含有哪种原子,原子之间的距离多大,并据此分析出它的三维结构。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医学诊断领域。NMR波谱学研究的对象是原子核自旋。核自旋系统可以用射频场进行随心所欲的操纵,这就为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演示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基本概念提供了最简单的和教科书式的测试系统。核自旋实际上已成为科学家探讨物质世界的“探针”。这些“探针”极端定域,能够详尽地报告它们自己以及近邻的状态核变化。它们之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和标量耦合相互作用能够分别提供原子核间距或化学键二面角等分子几何信息,从而使从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宏观物质成为可能。NMR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研究液态分子的极为重要的手段,而对于溶液中的DNA和蛋白质构象的研究,NMR是目前唯一的方法。因此,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成了NMR及自旋系统最大的受益者。核磁共振现象发现五十多年来,已经有多位著名科学家得诺贝尔奖。现联系一些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对核磁共振及其相关研究作简要的回顾。

  • 能量色散X荧光谱仪(EDXRF) --- X荧光光谱仪是什么?

    X荧光光谱仪(XRF测试仪)由激发源(X射线管)、高压电源、探测系统构成。X射线管产生入射X射线(一次X射线),激发被测样品,产生X荧光(二次X射线),探测器对X荧光进行检测。工作原理 X光管发射的X射线,经过滤光片后,X射线的背景射线被滤光片吸收而减弱,然后经准直器变成平行光束,照射在样品上.样品受到激发,随即产生含有被测元素的特征X射线荧光的复合光束.再经过准直器的准直进入半导体探测器,探测器本身具有能量分辨能力,可以甄别样品所有发射的不同能量特征的X射线荧光,探测器输出的信号经放大器的放大后进入运算装置,由于探测器输出的信号与入射的X射线荧光的能力成正比,因此可以得到定性、定量分析的能量谱图。注:X射线荧光(X Ray Fluorescence)是一种电磁波,是原子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在跃迁的时候,产生的一种电磁辐射。lXRF:X射线荧光(XRayFluorescence) 通常把照射在物质上的X射线的原级X射线和照射在物质上而产生的次级X射线叫X射线荧光。 X射线,激发被测物料,受激发的物料中不同元素发出的特征波长的X射线和能量差。 X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 波长色散型(WD-XRF)和能量色散型(ED-XRF)更多相关文献: 请点击

  • 荧光光谱出现双峰

    想看带FAM和CY5荧光的两个发卡探针的荧光光谱,证明是否会发生能量共振转移,但是一直出现两个峰。现具体介绍,希望各位大神指点迷津:查的FAM(0.2微摩尔) 激发峰494 发射峰522 CY5(0.2微摩尔)激发峰649 发射峰670溶剂是PBS(0.2M pH7.0)换了比色皿,溶剂换成水依旧是这样的图,请问怎么修正?[img=,690,51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0/202110211858445029_31_5395790_3.png[/img]

  • 荧光光谱法如何应用?

    原子荧光光谱是1964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但所用仪器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近。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是介于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态原子(一般蒸汽状态)吸收合适的特定频率的辐射而被激发至高能态,而后激发过程中以光辐射的形式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是介于原子发射光谱(AES)和原子吸收光谱(AAS)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态原子(一般蒸汽状态)吸收合适的特定频率的辐射而被激发至高能态,而后激发过程中以光辐射的形式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  说明: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一定波长的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荧光的波长在紫外、可见光区。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约经10-8秒,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荧光。若原子荧光的波长与吸收线波长相同,称为共振荧光;若不同,则称为非共振荧光。共振荧光强度大,分析中应用最多。在一定条件下,共振荧光强度与样品中某元素浓度成正比。该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目前已有20多种元素的检出限优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谱线简单;在低浓度时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达3~5个数量级,特别是用激光做激发光源时更佳。主要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在环境科学、高纯物质、矿物、水质监控、生物制品和医学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共振原子荧光  原子吸收辐射受激后再发射相同波长的辐射,产生共振原子荧光。若原子经热激发处于亚稳态,再吸收辐射进一步激发,然后再发射相同波长的共振荧光,此种共振原子荧光称为热助共振原子荧光。如In451.13nm就是这类荧光的例子。只有当基态是单一态,不存在中间能级,没有其它类型的荧光同时从同一激发态产生,才能产生共振原子荧光。  非共振原子荧光  当激发原子的辐射波长与受激原子发射的荧光波长不相同时,产生非共振原子荧光。非共振原子荧光包括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与反斯托克斯荧光,  直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直接跃迁到高于基态的亚稳态时所发射的荧光,如Pb405.78nm。只有基态是多重态时,才能产生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先以非辐射形式去活化方式回到较低的激发态,再以辐射形式去活化回到基态而发射的荧光;或者是原子受辐射激发到中间能态,再经热激发到高能态,然后通过辐射方式去活化回到低能态而发射的荧光。前一种阶跃线荧光称为正常阶跃线荧光,如Na589.6nm,后一种阶跃线荧光称为热助阶跃线荧光,如Bi293.8nm。反斯托克斯荧光是发射的荧光波长比激发辐射的波长短,如In 410.18nm。  敏化原子荧光  激发原子通过碰撞将其激发能转移给另一个原子使其激发,后者再以辐射方式去活化而发射荧光,此种荧光称为敏化原子荧光。火焰原子化器中的原子浓度很低,主要以非辐射方式去活化,因此观察不到敏化原子荧光。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优点:  (1)有较低的检出限,灵敏度高。特别对Cd、Zn等元素有相当低的检出限,Cd可达0.001ng·cm-3、Zn为0.04ng·cm-3。现已有2O多种元素低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检出限。由于原子荧光的辐射强度与激发光源成比例,采用新的高强度光源可进一步降低其检出限。  (2)干扰较少,谱线比较简单,采用一些装置,可以制成非色散原子荧光分析仪。这种仪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3)分析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宽,可达3~5个数量级。  (4)由于原子荧光是向空间各个方向发射的,比较容易制作多道仪器,因而能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  仪器构造  原子荧光分析仪分非色散型原子荧光分析仪与散型原子荧光分析仪。这两类仪器的结构基本相似,差别在于单色器部分。两类仪器的光路图如右图所示:  1、激发光源:可用连续光源或锐线光源。常用的连续光源是氙弧灯,常用的锐线光源是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激光等。连续光源稳定,操作简便,寿命长,能用于多元素同时分析,但检出限较差。锐线光源辐射强度高,稳定,可得到更好的检出限。  2、原子化器:原子荧光分析仪对原子化器的要求与原子吸收光谱仪基本相同。  3、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的作用是充分利用激发光源的能量和接收有用的荧光信号,减少和除去杂散光。色散系统对分辨能力要求不高,但要求有较大的集光本领,常用的色散元件是光栅。非色散型仪器的滤光器用来分离分析线和邻近谱线,降低背景。非色散型仪器的优点是照明立体角大,光谱通带宽,集光本领大,荧光信号强度大,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散射光的影响大。  4、检测器:常用的是光电倍增管,在多元素原子荧光分析仪中,也用光导摄象管、析象管做检测器。检测器与激发光束成直 角配置,以避免激发光源对检测原子荧光信号的影响。(来源:互连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