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气相色谱内标计算方法

仪器信息网气相色谱内标计算方法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气相色谱内标计算方法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气相色谱内标计算方法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气相色谱内标计算方法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气相色谱内标计算方法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气相色谱内标计算方法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气相色谱内标计算方法相关的解决方案。

气相色谱内标计算方法相关的论坛

  • 岛津GCMS内标法做邻苯计算方法

    岛津GCMS内标法做邻苯计算方法

    我用岛津GCMS 2010 PLUS, CPSC-C-CH1001.09.3做邻苯检测, 内标法标准曲线取50. 30. 15. 10. 5 内标物浓度为15, 做出QC和外标法的QC浓度相差好大, 是不是不能根据外标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吖. 以下QC 已知含量为DEHP 0.6070%, 取样0.0300g, 加10ml试剂, 得出如下结果. 麻烦各位老师赐教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161618_391285_2151169_3.jpg

  • 【共享】-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填料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常用的色谱柱填料有硅胶和化学键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注样量一般为数微升。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 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项下对溶剂的要求。 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 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一般色谱图约于20分钟内记录完毕。 2.系统适用性试验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 (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高峰宽(W),按n=5.54(t/W)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2) 分离度 定量分析时,为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为: 2(t-t) R= ──W+W 式中 t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 t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 W及W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 除另外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 (3) 拖尾因子 为保证测量精度,特别当采用峰高法测量时,应检查待测峰的拖尾因子(T)是否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或不同浓度进样的校正因子误差是否符合要求。拖尾因子计算公式为: W T=────── 2d 式中 W为0.05峰高处的峰宽; d为峰极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 除另有规定外,T应在0.95~1.05间。 也可按各品种校正因子测定项下,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注样3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 3.测定法 定量测定时,可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采用峰面积法或峰高法。但用归一法或内标法测定杂质总量时,须采用峰面积法。 (1) 面积归一化法 测定供试品(或经衍生化处理的供试品)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求出占总峰面积的百分率。但溶剂峰不计算在内。色谱图的记录时间应根据各品种所含杂质的保留时间决定,除另有规定外,可为该品种项下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 (2)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当杂质峰面积与成分峰面积相差悬殊时,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在测定前,先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杂质限度,将供试品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进样,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或进样量,使对照溶液中的主成分色谱峰面积满足准确测量要求。然后取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根据测得的供试品溶液的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和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杂质限度。 (3) 内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杂质的总量限度 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法。取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I 再配制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在同样的条件下注样,记录色谱图Ⅱ。记录的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该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峰保留时间的倍数,色谱图上内标峰高应为记录仪满标度的30%以上,否则应调整注样量或检测器灵敏度。 如果色谱图Ⅰ中没有与色谱图Ⅱ上内标峰保留时间相同的杂质峰,则色谱图Ⅱ中各杂质峰面积之和应小于内标物质峰面积(溶剂峰不计在内)。如果色谱图Ⅰ中有与色谱图Ⅱ上内标物质峰保留时间相同的杂质峰,应将色谱图Ⅱ上的内标物质峰面积减去色谱图Ⅰ中此杂质峰面积,即为内标物质峰的校正面积;色谱图Ⅱ中各杂质峰总面积加色谱图Ⅰ中此杂峰面积,即为各杂质峰的校正总面积,各杂质峰的校正总面积应小于内标物质峰的校正面积。 (4)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 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配成溶液,精密量取各溶液,配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 A/m 校正因子(f)=─ A/m 式中 A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A为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m为加入内标物质的量; m为加入对照品的量。 再取各品种项下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供试品(或其杂质)峰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A 含量(m)=f×──A/m 式中 A为供试品(或其杂质)峰面积或峰高;m为供试品(或其杂质)的量; f、A和m的意义同上。 当配制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和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使用同一份内标物质溶液时,则配制内标物质溶液不必精密称(量)取。 (5) 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供试品,配制成溶液,分别精密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供试品待测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A 含量(m)=m×── A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上由于微量注射器不易精确控制进样量,当采用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时,以定量环进样为好。来源:分析化学网。[em61]

  • 【转帖】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填料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常用的色谱柱填料有硅胶和化学键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注样量一般为数微升。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项下对溶剂的要求。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一般色谱图约于20分钟内记录完毕。2.系统适用性试验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高峰宽(W),按n=5.54(t/W)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2) 分离度定量分析时,为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为: 2(t-t) R= ──W+W 式中 t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 t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 W及W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 除另外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3) 拖尾因子 为保证测量精度,特别当采用峰高法测量时,应检查待测峰的拖尾因子(T)是否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或不同浓度进样的校正因子误差是否符合要求。拖尾因子计算公式为: W T=────── 2d 式中 W为0.05峰高处的峰宽; d为峰极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 除另有规定外,T应在0.95~1.05间。 也可按各品种校正因子测定项下,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注样3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3.测定法 定量测定时,可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采用峰面积法或峰高法。但用归一法或内标法测定杂质总量时,须采用峰面积法。 (1) 面积归一化法 测定供试品(或经衍生化处理的供试品)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求出占总峰面积的百分率。但溶剂峰不计算在内。色谱图的记录时间应根据各品种所含杂质的保留时间决定,除另有规定外,可为该品种项下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2)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当杂质峰面积与成分峰面积相差悬殊时,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在测定前,先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杂质限度,将供试品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进样,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或进样量,使对照溶液中的主成分色谱峰面积满足准确测量要求。然后取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根据测得的供试品溶液的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和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杂质限度。(3) 内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杂质的总量限度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法。取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I 再配制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在同样的条件下注样,记录色谱图Ⅱ。记录的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该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峰保留时间的倍数,色谱图上内标峰高应为记录仪满标度的30%以上,否则应调整注样量或检测器灵敏度。如果色谱图Ⅰ中没有与色谱图Ⅱ上内标峰保留时间相同的杂质峰,则色谱图Ⅱ中各杂质峰面积之和应小于内标物质峰面积(溶剂峰不计在内)。如果色谱图Ⅰ中有与色谱图Ⅱ上内标物质峰保留时间相同的杂质峰,应将色谱图Ⅱ上的内标物质峰面积减去色谱图Ⅰ中此杂质峰面积,即为内标物质峰的校正面积;色谱图Ⅱ中各杂质峰总面积加色谱图Ⅰ中此杂峰面积,即为各杂质峰的校正总面积,各杂质峰的校正总面积应小于内标物质峰的校正面积。(4)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配成溶液,精密量取各溶液,配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 A/m 校正因子(f)=─ A/m 式中 A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A为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m为加入内标物质的量; m为加入对照品的量。再取各品种项下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供试品(或其杂质)峰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A 含量(m)=f×──A/m 式中 A为供试品(或其杂质)峰面积或峰高;m为供试品(或其杂质)的量; f、A和m的意义同上。当配制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和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使用同一份内标物质溶液时,则配制内标物质溶液不必精密称(量)取。(5) 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供试品,配制成溶液,分别精密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供试品待测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A 含量(m)=m×── A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上由于微量注射器不易精确控制进样量,当采用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时,以定量环进样为好。来源:分析化学网。

  • 【求助】气相色谱测定醇类方法

    刚刚开始做[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目前一头雾水,使用的是国产的仪器,测定有机溶剂中醇类、苯类的含量,使用的是内标法计算,但是最终结果是含量确不正确,例如我10ml的溶剂中检测的醇类的质量加起来都超过20g,或者算质量百分含量单个组分结果都超过了100%,想请教一下关于好的计算方法,一定要用内标吗?

  • 气相色谱内标法计算问题求教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内标法,在样品中加入已知质量的内标物,那么计算的时候样品的总质量包不包括内标物的质量呢?

  • 有关物质检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方法

    【讨论目的】现在的有关物质检查几乎都涉及到了特定杂质的检查,采用校正因子计算特定杂质越来越普遍,园子里面也很多战友讨论了很多。但是一定还有跟我一样对此问题存疑的战友,或许过去认为已了解的战友也存在不够准确的认识。【提出讨论】所提出讨论的问题也许你觉得很简单无聊,但非常希望你能参加讨论给出你的看法①现在问到你,校正因子计算公式,你如何回答?②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的文献都是按公式(1)所得校正因子(如果是用这个公式,在计算时不能将杂质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而是除以校正因子?)③我们是不是把校正因子和响应因子搞混淆了,校正因子与响应因子的倒数关系,是通过什么得到的?④中国药典中的规定和公式说明存在误导?带着这些问题,就查找到的信息汇总说明:1、公认的公式??查了很多资料,包括园里讨论的,包括药检所老师所写文章,几乎大家说到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方法都为:F=(A杂/C杂)/(A样/C样) 公式(1)这个公式在我所查到资料里可以认为是最普遍公认的公式2、中国药典的规定中国药典“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中规定计算方法:色谱图上各杂质的峰面积,分别乘以相应的校正因子后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各杂质含量。这里规定的“校正因子”计算方法是按内标法校正因子:F=(A内标/C内标)/(A对照/C对照) 公式(2)根据公式(2),我们直接把内标换成杂质,即得到与上面的公式(1)一样的公式,即认为是杂质斜率与主成分斜率的比值,得下面公式(3)F= 杂质斜率/ 供试品斜率 公式(3)药典规定用F乘以杂质峰面积,假设通过该公式计算的校正因子是1.5,则说明杂质峰的响应值要大于主成分,如果在计算时再将杂质峰面积乘以1.5,结果正确吗?那这个公式对吗?3、公式推导 假设响应因子为k,则有k=A/m(单位质量的物质相当于多少峰面积),令杂质k杂=A杂/m杂,主成分k样=A样/m样,则主成分中杂质含量w=m杂/m样*100%,即有:w=(A杂/k杂)/(A样/k样)*100%=(k样/k杂)*(A杂/A样)*100% 公式(4)根据药典,理论上,加校正因子以自身对照法计算杂质含量的公式简易表示应是:w=F * A杂/ A对 公式(5)由公式(4)(5)两式可知,计算杂质时加入的校正因子F:F=k样/k杂=(A样/C样)/(A杂/C杂) 公式(6)4、公式(6)和公式(1)的区别倒数关系,相对响应因子(RRF)与校正因子F的关系如下:F=1/RRF= Slope 主峰/ Slope imp 公式(7)其中:Slope imp是指对应杂质的斜率,Slope 主峰是指主峰的斜率。5、对中国药典的看法①药典中对有关物质计算方法中的校正因子的描述,也许是拐了一个弯,对于我这种没脑子的人来讲容易误导而绕进去出不来。药典中公式对针对内标法测含量设计,不适用于杂质计算。②药典中对“校正因子”的描述与色谱类专业书籍的不符,我所查到的是:校正因子= C/A 公式(8)响应因子= A/C 公式(9)

  • 气相色谱仪检测限的计算方法

    问大家一下FID检测器的检测限的计算公式,国标要求是十六烷或者甲烷标气都可以做检测限,我在用甲烷标气的时候,换算有点懵,大家帮我分析一下,噪声20uv,进样量1ml。 标气浓度20ppm. 响应面积84133。 大家帮我列一下具体公式,计算方法,

  • 【原创】气相色谱法测试食品添加剂中甘油,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结果的差异

    某食品添加剂甘油测试比较 一、 问题的来源在测试低浓度某食品添加剂时候,发现用气相色谱和滴定方法同时测试甘油,两者分析出的结果差异很大。用气相色谱面积百分比方法获得的甘油结果偏大,不符合实际情况。 二、 问题解析国标和AOCS 分析测试某食品添加剂使用内标方法测试,其测试结果是用标准物质作为基准,判定样品中的含量。其结果应该是最准确的。而面积百分比方法结果由于受到质量因子的影响,所以单纯使用面积百分比方法,可能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4/201104071608_287586_1626663_3.gif如果能够确定样品中有多少个峰,则 c%(归一)=f .c%(面积百分比)。理论上只要找到f这个质量因子,但是实际上存在着很多不认识的峰,给寻找质量因子带来了困难。但是针对我们所测试的样品分为90%以上某食品添加剂,40%某食品添加剂。所以通过内标方法测试得到甘油准确含量并且与面积百分比法做对比,获得f这个质量因子。 三、 相关的测试的验证表一: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测试某食品添加剂中甘油含量,得到的结果样品名称甘油(内标)%甘油(外标)%甘油(面积法)%滴定%面积法÷内标法某食品添加剂(40%)9.3268.71824.925.802.67某食品添加剂(40%)7.3218.0316.944.712.3195%标示量样品10.260.320.530.242.0395%标示量样品20.440.490.81[

  • 【原创】色谱检出限计算方法

    方法检出限的测定必须包括该分析方法中涉及的所有样品测试步骤。 1. 根据下述原则之一,并结合经验,估计检出限:(a) 相应于3-5倍仪器信/噪比的浓度值; (b) 将分析物配在空白水中,用仪器重复测定值标准偏差的3倍所对应的浓度值;(c) 标准曲线在低浓度端的折点(灵敏度明显变化之处);2. 空白水(试剂水)中应尽可能不含待测分析物,或其中的待测物、干扰物低于方法检出限。3. (a) 若用空白加标的方式作方法检出限,将分析物加到空白水中配置一个标准浓度样,该浓度值是估计的方法检出限值的1-5倍。然后进行步骤4。(b) 若方法检出限在实际样品基体中作出,则分析样品,若测定值在估计检出限的3-5倍范围内,则进行步骤4;若测定值低于估计检出限,则需要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待测物,使得待测物的浓度在估计检出限的3-5倍范围内;若测定值高于5倍的估计检出限,则需重新选择另一个具有同样基体、但浓度水平较低的实际样品。4. 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最少分析7次样品,用所得的结果来计算方法检出限,如果需要作空白测定来计算分析物的测定结果,则每个样品均要作分别的空白测定,在相应的样品测定值中减去平均空白测定值。 5. 计算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 6. 计算方法检出限 MDL=S×t(n-1,0.99)(如果连续分析7个样品,在99%的置信区间,t(6,0.99)=3.143) 其中:S为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 t(n-1,0.99)为置信度为99%、自由度为n-1时的t值。n为重复分析的样品数t值表测定次数自由度 (n-1)t(n-1,0.99)763.143872.998982.8961092.82111102.76416152.60221202.52826252.48531302.45761602.3907. 方法检出限合理性判定一般要求加标样品测定平均值与计算出的方法检出限比值在3~5之间的化合物数目要大于50%,小于1和大于20的化合物数目要小于10%,这说明用于测定MDL的初次加标样品浓度比较合适。对于初次加标样品测定平均值与MDL比值不在3~5之间的化合物,要增加或减少浓度,重新进行平行分析,直至比值在3~5之间。选择比值在3~5之间的MDL作为该化合物的MDL。八、色谱、色谱/质谱法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定量下限1.参考美国EPA方法,可将5~10倍的检出限作为方法定量下限2.也可以将曲线最低一点浓度作为估计定量下限。

  • 邻苯内标法计算方法

    邻苯内标法计算方法

    各位老师, 我在论坛中找到一篇关于用内标法计算待测物浓度的帖子, 通过计算, 也得出了正确的数值. 但是此公式中的Fi/Fs是每次读标准曲线均会变化的, Ai/As是峰面积比, 但实际上我们仪器(GC-MS)读机的数据正常都是如下图的浓度/浓度比, 那么该如何通过浓度和浓度比计算含量呢? 在此感谢各位老师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778_215116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251018_392875_2151169_3.jpg

  • 关于气相色谱内标法计算组分含量的问题

    关于气相色谱内标法计算组分含量的问题

    [color=#444444]关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组分含量的问题[/color][color=#444444]目前遇到个关于计算的问题,请各位帮忙解答:[/color][color=#444444]采用十三烷酸为内标,试样加入1ml 的10mg/mL内标物质,跑出来计算如图[/color][color=#444444]我想知道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怎么计算?是用公式C=A/As*Cs吗?[/color][color=#444444]图中的含量(mg/100ml)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是否还需要自己根据峰面积来计算?[/color][color=#444444][img=,690,51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6/201906171636517194_539_1827556_3.jpg!w690x516.jpg[/img][/color]

  • 药典内标法的计算问题

    药典内标法的计算问题

    各位专家,本人最近在做铁皮石斛的甘露糖的测定,十分困惑于其计算方法。在忽略实验操作问题的情况下,就我的数据计算过程,请求各位专家指出我的计算过程是否有问题非常感谢!方法严格参照药典。样品称样量为0.1200g,内标,D-盐酸氨基葡萄糖的配制方法:称取121.0mg,用水定容到10ml,浓度为12.1mg/ml。甘露糖的配制法:称10mgD-甘露糖,加内标溶液1ml,用水定容到100ml,浓度为0.100mg/ml。其它步骤均严格按照药典。经上机进样10微升测得校正因子:D盐酸氨基葡萄糖峰面积:A内=3242.9,甘露糖的峰面积A甘=2581.8,色谱图上图样品进样10微升得:D盐酸氨基葡萄糖峰面积为2677,甘露糖的峰面积为5406.3。色谱图下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4/201604071502_589319_1716941_3.pn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4/201604071503_589320_1716941_3.pn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4/201604071505_589321_1716941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4/201604071506_589322_1716941_3.jpg以下是结果计算:计算方法一:校正因子:f=(3242.9/12.1)/(2581.8/10)=1.0381(个人理解为质量而非药典中所指的浓度,因为峰面积是和具体进样到仪器内的质量相关。即100ml标样溶液中的甘露糖质量为10mg,内标盐酸氨基葡萄糖质量为12.1mg)样品中甘露糖的含量=1.0381×5406.3/(2677/24.2)=50.735mg(个人理解为在煎煮的约100ml的水溶液中的盐酸氨基葡萄糖加了2ml,质量为24.2mg,而这约100ml的煎煮水溶液中甘露糖的质量就是我要计算的值)则药材中甘露糖的含量为50.735mg×0.1/0.1200g=42.28%计算方法二:个人感觉和方法一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校正因子 f=(3242.9/0.121)/(2581.8/0.1)=1.0381样品中甘露糖的浓度=1.0381×5406.3/(2677/0.242)=0.50735mg/ml,由于这里加了2ml内标,方法中又没有对煎煮的100ml进行定容。这里的内标浓度0.242mg/ml是以100ml的体积来估算的。则溶液中甘露糖的总量=0.50735×100=50.735mg,这两步计算中可以约掉体积的因素,因此药材中甘露糖的含量为50.735mg×0.1/0.1200g=42.28%以上两种是我的计算方法,我的困惑就是以上的计算完全忽略了水解过程对样品的稀释,因为参与水解的样品是1ml,最后的水解液加了酸碱是约2ml,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样品中加入2ml内标的原因,这相当于样品被稀释了一倍。但是这个稀释过程并没有在以上的计算中体现出来。可是我测的是水解稀释后的样品呀,因为涉及到调节pH,因此这个稀释的倍数也应该不是准确的,这个如何是好?。求问各位专家,我上面的计算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问题,怎么解释水解稀释的过程?如果有问题,可否将详细的计算步骤列出来为我解惑呢?脑袋疼,求解惑!非常感谢!!!!

  • 关于气相色谱的灵敏度的计算

    关于气相色谱的灵敏度的计算

    气相色谱的灵敏度的计算,按照教材上讲的是依据质量型和浓度型分别计算,计算公式分别如下:质量型的计算: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2/201202190121_349849_1856270_3.jpg浓度型的计算: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2/201202190122_349850_1856270_3.jpg在实际计算中,因为现在采用了工作站,c1和c2这些参数几乎不能得到了,那现在如果要计算灵敏度,具体应该如何计算?具体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有没有人根据定义来直接测量斜率呢?不是很了解这些,或许有说错的地方,请指教批评。

  • [视频]抑制电流的计算方法

    这里讲一下电解自再生膜抑制器抑制电流的计算方法其它类型的抑制器无需加电流无需计算[color=#ffffff]#青岛睿谱分析仪器有限公司#WLK-8抑制器#RPIC2017[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仪[/color][/url]#[/color]

  • 高效液相色谱 噪声的手工计算方法

    [color=#444444]一直使用的HPLC仪器为日立primaide型号,给安装工程师打过电话说是仪器本身测定的噪声比实际偏差太大,高达几十倍[/color][img=,absmiddle]http://muchongimg.xmcimg.com/data/emuch_bbs_images/smilies/cry.gif[/img][img=,absmiddle]http://muchongimg.xmcimg.com/data/emuch_bbs_images/smilies/mad.gif[/img][color=#444444],所以需要手工计算。但一直不知道手工计算方法,还有就是以信噪比为3时检测限的计算方法[/color][img=,absmiddle]http://muchongimg.xmcimg.com/data/emuch_bbs_images/smilies/work.gif[/img][color=#444444]。看了很多文献没找到确切方法[/color][color=#444444],在此跪求大神!!![/color]

  • 检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步骤及详细计算方法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1)验证方案的制定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 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校正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适用性预试验仪器的安装确认完成以后,-在其功能试验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对其进行适用性检查,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例如对熔点测定仪的适用性预试验是采用已知溶点的甲硝唑做试验,测试结果与已知熔点比较。紫外分光光度计可用已知含量的某标准品试验,测得结果与已知数值对比,确定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在完成上述各项试验工作的同时,应做好相应的文件记录等资料归档工作,每一台仪器均应有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再确认为了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对于一台新购买的仪器在确认工作结束以后,应根据仪器的类别。确认的经验制定再确认的计划。再确认的时间间隔和内容要根据仪器类别和使用情况决定,一般是3个月、6个月或1年。仪器再确认的内容通常包括线路连接、附件备品消耗晶检查、清洁工作、功能试验、工作日记等,其中重点足安装确认中的功能试验。3、检验方法的适用性验证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在起草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物生产方法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方法验证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标准起草或修订说明中。根据《中国药典》 (2010版)附录XIXA的原则要求,检验方法的验证可分为三种情况处理;(1)无需验证的方法。如药典(包括USP、EP、CP、JP等各国药典)的方法,一般只做系统适用性试验,以确认系统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指仪器稳定性及柱的分离度是否达标)。(2)对比法。已在参比实验室验证过的分析方法,可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来确认方法的可靠性,即将本实验室与参比实验室用同一方法对同批样品所测数据进行比较(如至少取五个批号,每批重复测定五次),判断方法在本实验室的可行性。如有差异需查明原因或设计方案,对方法进行再验证。(3)需进行系统验证的方法。4、检验方法的评价及批准安装确认及适用性试验结束后,应将试验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对检验方法作出正确的评价,验证报告的说明及结论部分应简明扼要。试验中的主要偏差应有适当解释。然后,报主管领导审批。检验方法验证的最终产物是一个经过验证的方法—根据验证的结果制订的由有关领导批准的检验方法。如何详细计算检出限?在如何正确或准确地估算检出限的问题上,国际分析界一直存有争议。检出限的特殊意义在于可以对一个给定的分析方法在低浓度水平的检测能力进行准确地评估,而考察一个分析方法在低浓度范围的检测性能,可以基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重点,如可以从最小信号值与仪器噪音之比来考察,从方法测定空白的平均波动性来统计估算,也可以根据分析方法校准曲线的偏差特性来定量估算等等。检出限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及测试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在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ACS(美国化学学会)对这一定义作了更简明的概括:检出限是一个分析方法能够可靠地检测出被分析物的最低浓度。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定义: 在样品中能检出的被测组分的最低浓度(量)称为检测限,即产生信号(峰高)为基线噪音标准差k倍时的样品浓度,一般为信噪比(S/N)2:1或3:1时的浓度,对其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没有确定的要求。目前,一般将检测限定义为信噪比(S/N)3:1时的浓度。计算公式为: D=3N/S (1)式中:N——噪音; S——检测器灵敏度;D——检测限而灵敏度的计算公式为: S=I/Q (2)式中:S——灵敏度;I——信号响应值;Q——进样量将式(1)和式(2)合并,得到下式:D=3N×Q/I (3)式中:Q——进样量;N——噪音;I——信号响应值。I/N即为该进样量下的信噪比(S/N),该信噪比可通过工作站对图谱进行自动分析获得,一般的色谱或质谱工作站都可进行信噪比分析计算。这样检测限的计算方法就变得非常方便了。计算方法:实际计算时,检出限有2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进样瓶中样品检测限,一种是针对原始样品的方法检出限。1)对第一种检测限,只要知道进样量和信噪比即可计算。如进样瓶中样品浓度为1 mg/L,在此浓度下的信噪比为300(由工作站分析获得),则其检测限为:D =(3×1 mg L-1)/300 = 0.01 mg/L。也可用绝对进样量表示,若进样体积为10 ul,则其检测限为:D = 3×(1 mgL-1×10 ul)/300 = 0.1 ng。2)对第二种表示方法,需同时考虑原始样品的取样量和提取样品的定容体积。仍按前述样品计算,若取样量为5克,最后定容体积为5 mL,则方法检测限为:D = 0.01 mgL-1×5 mL/5 g = 0.01 mg/kg。即当原始样品中待检物质的浓度为0.01mg/kg时,若取样量为5g,样品经前处理后定容体积为5mL时,进样瓶中样品的浓度可达0.01mg/L(假定回收率为100%),此时,在其它给定的分析条件下,能产生3倍噪声强度的信号。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第二种表示方法更为常见。注意事项由式(3)可见,信噪比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检测限的大小。信噪比计算方法的不同,其比值大小有很大不同,这与计算信噪比时基线噪声峰值的定义方式有关,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定义:①峰/峰(peak to peak)信噪比,用某一段基线噪声的平均高度;②峰/半峰(half peak to peak)信噪比, 用某一段基线噪声平均高度的1/2;③均方根(RMS)信噪比,用某一段基线噪声的均方根值计算。除此之外,信噪比的计算结果还和所取噪声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取信号哪一侧基线的噪声,取多长一段基线上的噪声,计算结果都很不完全相同,有时相差甚远。一般多取样品峰两侧的噪声峰值计算。检出限的确定⑴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L = 4.6Sb式中:L——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Sb ——测定次数为n次的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⑵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对各种光学分析方法,可用下式计算: L = KSb/SL——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Sb——空白多次测量的标准偏差(吸光度);S ——方法的灵敏度(即校准

  • 摸索中前行,对气相色谱内标法的一点点体会

    均为自问自答。一、溶液配制部分1、称量ag的内标物,用蒸馏水稀释定容至250ml(假设),即为内标物溶液;2、称量bg的待测样品的标准物质,稀释定容至250ml(假设),此即为对照品溶液;3、从2中分别移取0ml、5ml、10ml、15ml、20ml(假设)对照品溶液,从1中移取10ml(假设)内标物溶液,两者混合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于是的到五个新的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5*(b/250)*1000/100ml、10*(b/250)*1000/100ml、15*(b/250)*1000/100ml、20*(b/250)*1000/100ml;而内标液浓度为:a/250*10/100ml。二、进样及数据处理部分1、按照浓度由小到大进色谱仪分析(采用原来的面积归一法),为保证样品准确度,每个样品可重复三次;这时候如何证明我所出的数据正确呢?比方说,工作站所得数据都是百分含量,而我事先都是用的mg/100ml。答:经过实验验证,由于内标物和待测物的纯物质都是【色谱纯】,所以假定标准溶液中只有这两种物质,按照浓度可以换算成两者之比。注1:在工作站中,进样前需选择【标样】,设定【内标物】【待测物】,并分别输入其含量【%】。注2:通过这一步可以计算出校正因子,那么校正因子是手动计算还是输入数据后工作站自动得出的?---如果采用单点校正,工作站自动得出校正因子,如果非要手工计算,根据公式fi/s=fi/fs=(mi/Ai)/(ms/As)计算。如果做工作曲线,不要计算校正因子,因为曲线斜率就是。2、每次进样都需要在工作站中输入各物质的浓度?答:做标准曲线时,每次进标准溶液前都需要将【内标物】和【待测物】的百分含量输上;平时做样时,每次注册样品时,需要输入【内标物】的浓度,在GC7900上,会给出【计算公式】,自己要输入【百分含量】(内标物/内标物与待测物质量之和),然后输入【定容体积】,工作站会自动计算出一个数值。3、建立标准曲线,分别提取五组谱图?什么时候把得出的校正因子输上?标准曲线建立之后,方法也就建立了吗?答:第一,做曲线不需要校正因子;第二,根据工作站提示【建立新方法】-【新方法名称】-【校正】-【抽取谱图】,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谱图各抽取一个,曲线自己就出来了,【保存】即可。4、根据得出的方法,进待测样品。待测样品一样也要事先处理,取10ml待测样品称量,10ml上述内标物溶液,两者混合定容100ml。然后进样分析?答:待测样品不一定是多少,根据大家的建议1:1,先计算出内标物的经两次定容之后的质量,再根据这个质量大体定出一个待测样品体积。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欢迎大家指正。另外三个问题:第一,附一张今日所做谱图,根据做出的内标方法,进样之后发现,只有99.9%的色谱纯得出了106%,请问什么问题?是否在误差范围里?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20Data/Tencent/Users/254517425/QQ/WinTemp/RichOle/Z768@AH`F第二,内标法方法确立之前是根据面积归一来定量计算验证的,所以前提是色谱仪本身对面积归一方法准确,既然如此,是否有必要继续选择内标法呢?第三,做四氢呋喃时,用正丙醇做内标物可以吗?非常非常期待各位版主和行家指导!土豆:在气相色谱版块发了一次,一贴不能二发,所以锁帖。

  • 【转帖】药典液相色谱方法的调整

    药典液相色谱方法的调整 • 根据药典附录“液相色谱法”规定,可调整适当参数 ---调整目的:满足系统适用性的要求 ---系统适用性的要求 ---HPLC方法调整的考虑因素 05版药典的系统适用性要求1、理论塔板数: ----反映整个色谱系统的状态 填料状态 管线连接 ----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主要是峰宽取值方法不同 不同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有差异 ----影响因素: 被测组分的保留时间、进样量等 积分参数 系统死体积 测定色谱方法、样品与计算方法保持恒定,以便比较 05版药典的系统适用性要求 2、分离度: ---影响因素: * 影响柱效的因素 色谱柱尺寸 填料性能 进样量 * 影响分离选择性的因素 流动相组成 色谱柱品牌 柱温 * 柱外体积 ---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结果有差异 05版药典的系统适用性要求3、重复性(进样精密度): * 外标法:对照品溶液(n:5) 峰面积RSD:2.0% * 内标法:相当于80%,100%,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内标 溶液,分别至少进样2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font=Times New Roman

  • 气相色谱内标物

    求助各位大佬,请问一下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测CO2与环氧溴丙烷反应生成环碳酸酯后(DMF为溶剂,80摄氏度反应),想用内标法计算转化率,一般选用什么为内标物好呢??谢谢??

  • 运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食品中甜蜜素含量

    [align=center][b][size=18px]运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食品中甜蜜素含量 [/size][/b] [/align] 甜蜜素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于1937年发现,1950年开始生产应用。它是由环己胺和氨基磺酸或三氧化硫反应后用NaOH处理,再重结晶制得的一种白色结晶粉末,甜度为蔗糖的30~80倍。风味较自然,后苦不明显,热稳定性高,是不被人体吸收的低热能甜味剂。1969年曾因其致畸性的报道而被世界各国禁用,后来由于大量试验表明它并无致畸、致癌等作用,许多国家重又许可使用。我国于1987年开始应用甜蜜素,它是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中应用蕞多的一种甜味剂。甜蜜素含量检测目前有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等,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依据GB/T5009.97-2016《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标准中的气相色谱仪分析法。色谱分析技术人员采用在提取溶剂正己烷中加入两种内标物质(甲苯和乙酸正丁酯)对甜蜜素经过衍生后的产物进行定量,具有快捷,准确等特点,受到普遍欢迎。1.试验部分1.1原理在硫酸介质中甜蜜素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环己醇亚硝酸酯,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1.2试剂(所用试剂不做说明皆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1.2.1甜蜜素储备溶液:称取1.0000g甜蜜素(含量≥99.0%),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此溶液浓度为10.00mg/mL,为储备液。置于4℃的冰箱中。本次试验溶液浓度为:10.320mg/mL1.2.2甜蜜素标准使用溶液:取1.2.1储备液10mL,加水定容至100mL,为使用液,浓度为1.0000mg/mL。本次试验使用溶液浓度为:1.0320mg/mL1.2.3100g/L硫酸溶液:称取50g浓硫酸,用水定容至500mL。1.2.450g/L亚硝酸钠溶液:称取25g亚硝酸钠,用水定容至500mL。1.2.5正己烷1.2.6甲苯(内标)1.2.7乙酸丁酯(内标)1.2.8氯化钠1.3仪器1.3.1气相色谱仪GC-2020(带FID检测器、毛细管进样口、N2000色谱工作站)1.3.2DB-5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或其它类型毛细管柱,如DB-1、DB-17011.3.3离心机1.3.410μL微量进样器1.4仪器操作条件1.4.1检测器:200℃1.4.2汽化室:180℃1.4.3柱温:70℃1.4.4载气流速(压力):100kPa1.4.5氢气流速(压力):50kPa1.4.6空气流速(压力):60kPa1.5样品前处理1.5.1内标溶液的配置:在正己烷中加入一定量的内标(乙酸丁酯和甲苯)1,加入的量以出色谱峰合适为宜。一般为500mL正己烷中加入内标100μL~200μL。本次实验乙酸丁酯的浓度为0.1344mg/mL(称量0.0672g乙酸丁酯于装有10mL左右正己烷的25mL容量瓶中,再将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备用。1.5.2标准溶液前处理:吸取1.2.2标准溶液10mL于50mL比色管中,加10mL水,摇匀,置于冰浴中。加入5mL50g/L亚硝酸钠溶液,5mL100g/L硫酸溶液,在冰浴中放置30min,并时常摇动,然后准确加入10mL1.5.1溶剂,5g氯化钠,摇匀后振摇80次。静置分层。吸出正己烷层于10mL带塞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分层(如有机溶剂和水相很快就有分层或只要进样针能吸出提取的溶剂,就可以不需离心分离这一步骤),吸取正己烷层1μL注入色谱仪进行分析。算出校正因子2。1.5.3液体样品前处理:称取试样20.0g于50mL带塞比色管中,加10mL水。摇匀,置于冰浴中。处理过程同标准溶液前处理1.5.2。吸取正己烷层试样1μL注入色谱仪进行分析。1.5.4固体样品前处理:称取已磨碎(剪碎)试样2.0~10.0g(根据样品中甜蜜素含量而定称取质量,使甜蜜素的量在1~10mg之间)于50mL带塞比色管中,加10mL水。一些样品不易溶解,如蜜饯类、山楂等,置于水浴锅中煮沸15min左右,冷却至60℃以下,置于冰浴中。处理过程同标准溶液前处理1.5.2。吸取正己烷层试样1μL注入色谱仪进行分析。2结果与讨论2.1.1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性的测定分别吸取1.2.1标准溶液1mL、3mL、5mL、10mL、20mL于5个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配成浓度分别为0.1032mg/mL、0.3096mg/mL、0.5160mg/mL、1.0320mg/mL、2.0640mg/mL的标准溶液。分别吸取以上标准溶液10mL于5支50mL比色管中,按1.5.2方法进行处理。每个标准点分别进样5次,每次进样1μL,以甜蜜素与内标物的质量比为横坐标,甜蜜素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取五次进样平均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线性方程为y=0.43991x-0.00088,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9。2.1.2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的测定从市场上购买一种不含甜蜜素的饮料(样品名称:鲜橙多橙汁饮料生产单位:昆山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净含量:2L生产日期:20060307),称取5份一定量的试样,用移液管分别加入1.2.2标准溶液1、3、5、10、15mL,按上述气相色谱操作条件测定甜蜜素回收率,结果都在99.7%~101.1%之间。2.1.3分析方法的精密度的测定从市场上购买一种含有甜蜜素的饮料(样品名称:鲜橙多生产单位:康裕食品有限公司净含量:1.5L生产日期:20060415),从同一产品中称取五个试样。按1.5.2方法进行处理后,按上述气相色谱操作条件测定甜蜜素含量,得到标准偏差为0.0027,变异系数(RSD)为0.55%。3结论综上所述,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线性关系好,是一种非常可行的分析方法。注:1用甲苯和乙酸丁酯做内标都可以,可同时加入两种内标(选其中一种作为参照计算),也可以只加其中一种。本次试验的数据是以乙酸丁酯为内标进行计算而获得的。2甜蜜素用本方法衍生处理后,在毛细管柱上会出两个峰,一般是刚开始前面的大,后面的很小,但时间长了,后面的峰越来越大,相应的,前面的峰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但两个峰面积和是不变的(48小时之内)。计算校正因子时,用甜蜜素衍生产物的两个峰的面积和计算。检测样品时,两个峰可单独识别并采用同一个校正因子计算,结果相加,也可以使用工作站将峰面积相加,再计算含量。一批样品检测,样品和标准品使用同一浓度的内标溶剂,在计算校正因子时,可将内标物的量假定为1(任一定值皆可),使用非常方便,不需知道加入的内标物的质量。否则,要称量内标物的质量,[font=FZSSK--GBK1-0]精确[/font]至0.0001g,再定容至一定体积。算出内标物浓度,再进行校正因子的计算。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