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岩矿光薄片样品制备系统

仪器信息网岩矿光薄片样品制备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岩矿光薄片样品制备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岩矿光薄片样品制备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岩矿光薄片样品制备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岩矿光薄片样品制备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岩矿光薄片样品制备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岩矿光薄片样品制备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岩矿光薄片样品制备系统相关的论坛

  • 【原创】实验室薄片制作 矿片制作显微镜矿相标本制作

    1. 岩石为了要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首先必须够「薄」,薄到光线可以穿透标本,一般的标准薄片厚度为 30 μm,相当于0.003公分。由于光线透过矿物时的速度因种类的不同而异,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矿物本身的光学特性,作为矿物鉴定的一项重要依据。荧光显微镜实验室制作薄片除了靠灵巧的双手外,还需要依赖精密的仪器作辅助,才能达到既快又好的效果。以下就介绍实验室制作薄片的几个步骤:  1. 切割:将野外所采集的岩石标本,先选取新鲜未风化部分,再用钻石锯片切成符合玻片的适当大小。由于钻石是目前硬度最高的物质,为了切出各种硬度不同的岩样标本,实验室中锯片和研磨用磨盘均镀上钻石。  2. 磨平:把切好的岩样标本与要胶着的玻片,分别以#600~#1000的碳化硅粉末(Silicon carbide powder)研磨,使岩样切面成为光滑之平面。检查切面是否平整光滑,可将岩样面向光源,观察其反射是否良好来判断。  3. 上胶:将处理完成的岩样以环氧基树脂(Epoxy)粘着于毛玻璃上,注意上胶前需将接触面以酒精清洁,且在上胶时岩样与玻璃之间不能有气泡产生,以免影响切片时的粘着强度。上胶后置于固定平台(Bonding jig)上,并以50℃低温烘烤约6~8小时,以便固结、硬化。显微镜 4. 切片:待胶硬化后将标本置于薄片切割机(Petro-thin)上切割并磨成100~150μm的厚度,因为切割机转速过快,所以无法切磨成太薄的标本。  5. 研磨:以测微器定出标本厚度,再把100~150μm厚之岩样标本利用真空原理固定在真空吸盘上,然后直接在薄片研磨盘(Lapping plate)上研磨至标准厚度30μm。 偏光显微镜6. 拋光:标本若要做微探成分分析,则需将薄片分别用0.3~0.05μm的铝粉拋光液进行拋光。由于岩石具刚性,所以上述制作过程是将标本先固定在玻片上再切薄,此与生物切片先切薄后,再固定于玻片上的程序刚好相反。

  • 红外光谱分析中的样品制备技术

    98%,便于与纯化合物的标准进行对照。多组分试样应在测定前尽量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区域熔融或色谱法进行分离提纯。(2) 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水本身有红外吸收,会严重干扰样品谱,而且还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3) 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范围内。包括控制浓度和压片的厚薄尺寸。2.制样方法(1) 固体样品的制备a.压片法:将1~2mg固体试样与200mg纯KBr研细混合,研磨到粒度小于2μm,在油压机上压成透明薄片,即可用于测定。b.糊状法:研细的固体粉末和石蜡油调成糊状,涂在两盐窗上,进行测试。此法可消除水峰的干扰。液体石蜡本身有红外吸收,此法不能用来研究饱和烷烃的红外吸收。(2) 液体样品的制备a. 液膜法: 对沸点较高的液体,直接滴在两块盐片之间,形成没有气泡的毛细厚度液膜,然后用夹具固定,放入仪器光路中进行测试。b. 液体吸收池法: 对于低沸点液体样品和定量分析,要用固定密封液体池。制样时液体池倾斜放置,样品从下口注入,直至液体被充满为止,用聚四氟乙烯塞子依次堵塞池的入口和出口,进行测试。(3) 气态样品的制备:气态样品一般都灌注于气体池内进行测试。(4)特殊样品的制备—薄膜法a. 熔融法: 对熔点低,在熔融时不发生分解、升华和其它化学变化的物质,用熔融法制备。可将样品直接用红外灯或电吹风加热熔融后涂制成膜。b. 热压成膜法: 对于某些聚合物可把它们放在两块具有抛光面的金属块间加热,样品熔融后立即用油压机加压,冷却后揭下薄膜夹在夹具中直接测试。c. 溶液制膜法: 将试样溶解在低沸点的易挥发溶剂中,涂在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成膜来测定。如果溶剂和样品不溶于水,使它们在水面上成膜也是可行的。比水重的溶剂在汞表面成膜。

  • 石油地质行业样品制备方法

    石油地质行业样品制备方法

    石油地质行业中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 ,扫描电镜在石油地质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但目前国内、国外的扫描电镜用户在迚行样品制备的时候的经常会出现以下现象:样品内部的微小尺度结构在普通的手动研磨过程中会出现由于研磨所造成的表面的机械划痕、污染以及形变等各种损伤,很难得到其真实的形貌,很难观察到其内部的真实微区。在石油地质行业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比如说这几年国家大力提倡的页岩气开发工作,因为页岩,泥岩,砂岩等样品涉及到其内部储气的孔隙通常都为纳米甚至是埃米级别才及地质样品本身的酥松性,遇水容易膨胀、变形和改变无形,在普通的手动机械抛光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堵塞孔隙的现象获得的电子扫描图像不能真实、直观地反映页岩的微观结构。空隙、裂缝、有机质及其它现象常会出现相同的图像效果,故当研究页岩的微观空隙结构时,通常的电镜方法难以凑效。所以现阶段国内外很多用户都会选择氩离子抛光装置来对于样品抛光,使用氩离子抛光处理样品表面后,电镜照片能更好的反应出页岩裂缝形态、空隙、有机质及其他矿物结晶甚至充填形态。氩离子抛光设备,依靠离子束轰击制备样品,从而能够获得传统加工方法难以达到的处理效果,是一个用于样品的截面制备及平面抛光的桌面型制样设备。可利用氩离子抛光设备进行抛光加工的材料种类十分广泛,包括由多元素组成的试样,以及具有不同的机械硬度、尺寸和物理特性的合金、半导体材料、聚合物和矿物等。如焊缝截面,集成电路焊点,多层薄膜截面,颗粒、纤维断面,复合材料、陶瓷、金属及合金、岩石矿物及其他无机非金属等各种材料的 SEM、EBSD 样品。氩离子光束抛光页岩样品表面后,结合扫描电镜、薄片岩相鉴定和 X-衍射仪等分析,可定量观察微孔隙结构,确定孔隙度,分析矿物成分。氩离子光束抛光制样技术在页岩研究中具有以下特点: (1) 氩离子光束抛光制样技术具有样品制备简便快捷,观察视域广、图像景深 大,放大倍数范围宽且连续可调,可迚行单组分细微结构的多方位观察,能对样品表面迚行多种信息综合分析等特点。(2)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岩石的主要空隙类型:粒间孔、微孔隙(包括粒内溶孔、杂基质微孔隙、微裂缝)、吼道类型(包括点状、片状和缩颈吼道)、测定出孔喉半径等参数和孔隙度。(3)岩样构造面、组分界面、矿物质、纳米级及其它更小的空隙、裂缝等,可较为方便地观察,可获得不同放大倍数较为优质的图像和照片。(4)可以判断有机质演化程度。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1/201611161835_616613_0_3.png

  • 求助:矿物薄片

    我们实验课需要用到矿物晶相结构薄片(偏光显微镜或者金相显微镜上使用),但原来的已经使用太长时间了,想换一下,请问哪个地方有售?谢谢!

  • TEM薄膜样品制备过程

    薄膜TEM试样比较难制备,而且成功率较低,比较耗费时间。具体制备过程如下:1.切片将试样切成2.5X1.5X1(长X宽X高)的薄片;对于玻璃和Si基的薄膜试样,可以用金刚刀(玻璃刀)切制;对于导电材料可以用线切割;对于不到电的材料用金刚石切片机切削效果要好些。如果切下来的两个小试样片大小相差较大,最好先磨一下,达到尺寸尽可能一致。2.超声波清洗,这个就不用说了;3.配胶一般用AB胶或610胶,后者的效果要好些,但较贵。按说明书上的要求配制,不要太多。4.对粘将薄膜试样放在载薄片上,在有薄膜的面上涂胶(如果有小刷子最好,用大头针也可以,但绝对不能用牙签,会有小木削混入胶内)。要保证涂的完整,涂的均匀,而且胶内不能有气泡,最好是沿着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涂胶,并一次涂成,不要来回涂。将两片小试样对粘,尽可能对齐,减少两个试片之间的相对移动,因为这样会导致局部地方缺胶。之后,将对粘好的试样放在专用的夹样台上,在此过程中两个试片不要错位。如果没有专用的夹样台,就自己动手做一个了,关键要保证试样的受力要均匀,并导热。5.固化将夹好的试样台放在加热台上加热固化,固化温度和时间看说明书,一般在120-130摄氏度之间固化2小时。我个人认为,最好加热固化之后,在室温固化一个晚上,在将试样从夹样台上取下来效果好一些。6.试样的处理如果你的试样粘的不齐,或试样较大,这时可以用切片机切取所需的薄片。这时将试样的四个角进行磨削,使得对角线长小于3mm,为后面的工作做准备。7.试样的打磨我个人的做法是用502胶将试样粘在小块的载薄片上(注意要薄膜的对粘面垂直与载薄片),再将载薄片用双面胶粘到模样台上,用水砂纸从粗到细进行磨削。注意事项:要将砂纸放在玻璃板上,砂纸上要加水,这样磨削效率要好些,磨削过程中要经常用水清洗试样和砂纸,除去磨掉的沙粒,如果条件允许,砂纸磨完一遍就换掉,效率高些。磨削的方向很重要,薄膜的对粘方向与磨削方向一致,而且不要来回磨削,要去时磨削,回来时抬起来,磨削过程中最好经常用体式显微镜观察一下,是否磨偏或试样是否开裂。坚决杜绝横向磨削,因为这样很容易使对粘试样开裂。另外不要一下子磨的很薄,只要磨到一半左右,将其抛光。8.粘Mo环Mo环有几种型号,外圆都是3mm,内圆有1.5mm和1mm的,还有内圆是椭圆的,这个要根据试样的大小和个人的要求选定。将抛光后的试样连同载薄片放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抛光后试样的平整度和截面的位置。在试样抛光面的四周涂AB胶或610胶,注意不要将整个平面都涂上。要涂的完整、均匀。然后将Mo环粘上(Mo环较薄,很难用镊子夹取,我用医用的胶管,一头套上注射器的针头,将针头危弯,并将针尖磨平,用嘴在另一头吸,就可将Mo环吸起移动了)。此时,试样要保证截面的位置位于Mo环正中间,同时,试样的边缘不能够超过Mo环,在体式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将带有试样和Mo环的载薄片放到加热台上固化,固化十几分钟后,用棉签沾丙酮将Mo环内多于的胶去掉。固化2-3小时后,用丙酮将试样溶下来,翻转试样,将带有Mo环的试样用热溶胶粘在载薄片上(将干净的载薄片放在加热台上,加热一段时间,然后放上热溶胶,热溶胶的加热温度要高一点(60-70摄氏度),时间要长一些,一定要等热溶胶溶解的较好后,在将试样粘上(注意:Mo环在下面),将试样在体式显微镜下观看载薄片一面,看溶胶在Mo环内圆区域是否有气泡,如果气泡较大,只好重新粘了,气泡对后面钉薄有影响)。之后在将载薄片粘到磨样台上,重复过程7的步骤。第二次磨削时要注意随时测量试样的厚度,小于80um,就可以了。测量中要考虑载薄片的厚度、胶的厚度和Mo环的厚度。9.钉薄一般是将试样先溶解下来,在放在钉薄机上钉薄。我是将小块的载薄片直接放在钉薄机钉薄的。这就要求在对中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将截面放在中间,如果稍微偏一点,钉薄的区域要大一些,效果要好一些,但不能偏的太多。钉薄过程中加载要先大后小,抛光膏的力度也是先粗后细,并要经常加水和更换抛光膏,中间要不时的观看,特别是接近需要厚度时,更要勤看。10.等离子减薄一般角度选择小于5度。如果你的试样较厚,那在钉薄的过程中,将试样接近中间的两侧也适当钉薄一下,就不会影响离子减薄的效果了,否则开始减薄的时候可能离子束不会先减薄到试样中部,而是先减薄到试样两边的“肩头”部位。当然,试样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能够看到你所想要得到的效果,哪只有从新制样了。其实在开始对粘时,可以多粘几个片子。(来自互联网)

  • 【求助】关于XRD样品制备问题!

    我是做金属纳米粒子制备的,样品量很少,别人告诉我可以把样品分散在乙醇中,滴到玻璃片上,然后进行测试。请问最终样品在片上的厚度有要求吗?一定要滴到玻片不透光吗? 微量样品测试还有什么其它方法吗?谢谢!

  • 【资料】傅立叶红外样品制备技术

    98%,便于与纯化合物的标准进行对照。多组分试样应在测定前尽量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区域熔融或色谱法进行分离提纯。(2) 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水本身有红外吸收,会严重干扰样品谱,而且还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3) 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范围内。包括控制浓度和压片的厚薄尺寸。2.制样方法(1) 固体样品的制备a.压片法:将1~2mg固体试样与200mg纯KBr研细混合,研磨到粒度小于2μm,在油压机上压成透明薄片,即可用于测定。b.糊状法:研细的固体粉末和石蜡油调成糊状,涂在两盐窗上,进行测试。此法可消除水峰的干扰。液体石蜡本身有红外吸收,此法不能用来研究饱和烷烃的红外吸收。(2) 液体样品的制备a. 液膜法: 对沸点较高的液体,直接滴在两块盐片之间,形成没有气泡的毛细厚度液膜,然后用夹具固定,放入仪器光路中进行测试。b. 液体吸收池法: 对于低沸点液体样品和定量分析,要用固定密封液体池。制样时液体池倾斜放置,样品从下口注入,直至液体被充满为止,用聚四氟乙烯塞子依次堵塞池的入口和出口,进行测试。(3) 气态样品的制备:气态样品一般都灌注于气体池内进行测试。(4)特殊样品的制备—薄膜法a. 熔融法: 对熔点低,在熔融时不发生分解、升华和其它化学变化的物质,用熔融法制备。可将样品直接用红外灯或电吹风加热熔融后涂制成膜。b. 热压成膜法: 对于某些聚合物可把它们放在两块具有抛光面的金属块间加热,样品熔融后立即用油压机加压,冷却后揭下薄膜夹在夹具中直接测试。c. 溶液制膜法: 将试样溶解在低沸点的易挥发溶剂中,涂在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成膜来测定。如果溶剂和样品不溶于水,使它们在水面上成膜也是可行的。比水重的溶剂在汞表面成膜

  • 【原创大赛】一般矿物样品制备加工过程

    一般矿物样品制备加工过程概述提交到实验室的样品首先要经过严格控制的制样过程,以获取均匀的、具有代表性的缩分样用以分析。所有的细节均记录、录入系统中,采用先进的“条纹码管理”系统和“在线控制”系统,使过程的质量能够得到监控、并可以追溯细节。实验室按照集团全球标准的运作程序运作,并执行同样的质量评估及监控程序。对具体的制样方法和细节上的要求,实验室按国际、国内标准提供不同的服务供客户选择,并严格执行客户的选择和指令。1.制样1.1 试样制备原则和要求试样制备工作原则就是采用最经济有效地方法,将实验室样品破碎、缩分、制成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制备的试样应均匀并达到规定要求的粒度,保证整体原始样品的物质组分及其含量不变,同时便于分解。根据不同矿种、不同测试要求,应采取不同的制样方法,确保试样制备的质量。1.2 样品的验收客户送样时应填写送样指示单,送样指示单上应标明送样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状态、分析项目等以及其他明确的约定事项,并有客户签字。实验室人员收到样品时应对照送样指示单进行核对并记录。1.3 标准的岩石岩芯制样法该制样系列执行国家标准,包含的步骤有排样、干燥、破碎、缩分、研磨,具体过程细节如下:·排样及干燥:样品有序排列,用不重复的条纹码确立样品的独一性标识,所有样品的相关信息输入系统中,然后称样品的原始重量、自动记录入系统,然后在65℃左右低温干燥12-24小时(若样品太湿,须干燥24小时以上)。·破碎:样品用无污染鄂式破碎机一次性高效破碎到70%以上的重量能达到2毫米(10目)以下,尽量缩短流程,中间没有粗破状态下的缩分、也不采用对辊机或盘圆机,以避免粉尘积留造成的样品交叉污染,并避免加剧贵金属等某些矿物的延展性造成的不均匀。·缩分:使用来复缩分器,按“1/2+ 1/4 + 1/8…”多次手工缩分出300克已破碎的样品用以研磨,余料保存。仅仅对于每个样品均等重的大批次样品采用自动缩分。来复缩分器同样要体现“均匀”、“无污染”两个原则。·研磨:缩分出300[/s

  • 可360度全方位减薄的特殊FIB透射取样Lift Out (附带简易明了图解透射样品制备流程)

    现阶段FEI,蔡司的双束FIB系统用于透射取样设备,基本上是3轴方向: 伸缩,“左右”移动,“上下”倾斜而做过透射制样的人都会发现,如果在微操作手臂拿起透射薄片时,如果能360度旋转的话将对于透射样品的减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更加提高了透射样品制备效率。即一般FIB取样设备只能从透射薄片的一侧一直减薄Polish, 而此特殊Lift Out装置是可以让操作控制取出来透射薄片全方位(360度)任一角度进行减薄。即为4轴方向的移动。X 20mm Y 20mm Z 5mm R unlimited Tilt +/- 10 其他更大的移动范围可以定制

  • 【求助】聚合物薄膜 截面样品 制备方法求教!!!

    小弟初来乍到,有一个问题想求教各位:我的样品是聚合物薄片上的有机薄膜,总厚度可能有毫米级了,上面的薄膜样品约有几十个微米,想观察基地上薄膜的断面形貌。所以整个样品就是很韧的聚合物膜(包括基底),不像成在硅片上这个好制备。用液氮脆断似乎也很困难,而使用超薄切片似乎也不合适。如果想做出一个不破坏基材结构的断面的话,大家有什么建议呢???十分感谢回复及关注的XDJM~

  • 【讨论】 关于岩矿分析样品制备的问题

    做岩矿分析样品分析的朋友,大家制备样品的情况怎么样,过程中混匀缩分都用什么方式,我们还是用掀角法混匀,四分法缩分,感觉有点落后,效率低下,质量也很难保证,大家交流一下,都是怎么做的.

  • 【分享】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它对能否得到好的TEM像或衍射谱是至关重要的.投射电镜是利用样品对如射电子的散射能力的差异而形成衬度的,这要求制备出对电子束"透明"的样品,并要求保持高的分辨率和不失真.  电子束穿透固体样品的能力主要取决加速电压,样品的厚度以及物质的原子序数.一般来说,加速电压愈高,原子序数愈低,电子束可穿透的样品厚度就愈大.对于100~200KV的透射电镜,要求样品的厚度为50~100nm,做透射电镜高分辨率,样品厚度要求约15nm(越薄越好).  透射电镜样品可分为:粉末样品,薄膜样品,金属试样的表面复型.不同的样品有不同的制备手段,下面分别介绍各种样品的制备.  (1)粉末样品  因为透射电镜样品的厚度一般要求在100nm以下,如果样品厚于100nm,则先要用研钵把样品的尺寸磨到100nm以下,然后将粉末样品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用超声分散的方法将样品尽量分散,然后用支持网捞起即可.  (2)薄膜样品  绝大多数的TEM样品是薄膜样品,薄膜样品可做静态观察,如金相组织;析出相形态;分布,结构及与基体取向关系,错位类型,分布,密度等;也可以做动态原位观察,如相变,形变,位错运动及其相互作用.制备薄膜样品分四个步骤:  a将样品切成薄片(厚度100~200微米),对韧性材料(如金属),用线锯将样品割成小于200微米的薄片;对脆性材料(如Si,GaAs,NaCl,MgO)可以刀将其解理或用金刚石圆盘锯将其切割,或用超薄切片法直接切割.  b切割成φ3mm的圆片  用超声钻或puncher将φ3mm薄圆片从材料薄片上切下来.  c预减薄  使用凹坑减薄仪可将薄圆片磨至10μm厚.用研磨机磨(或使用砂纸),可磨至几十μm.  d终减薄  对于导电的样品如金属,采用电解抛光减薄,这方法速度快,没有机械损伤,但可能改变样品表面的电子状态,使用的化学试剂可能对身体有害.  对非导电的样品如陶瓷,采用离子减薄,用离子轰击样品表面,使样品材料溅射出来,以达到减薄的目的.离子减薄要调整电压,角度,选用适合的参数,选得好,减薄速度快.离子减薄会产生热,使样品温度升至100~300度,故最好用液氮冷却样品.样品冷却对不耐高温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材料会发生相变,样品冷却还可以减少污染和表面损伤.离子减薄是一种普适的减薄方法,可用于陶瓷,复合物,半导体,合金,界面样品,甚至纤维和粉末样品也可以离子减薄(把他们用树脂拌合后,装入φ3mm金属管,切片后,再离子减薄).也可以聚集离子术(FIB)对指定区域做离子减薄,但FIB很贵.  对于软的生物和高分子样品,可用超薄切片方法将样品切成小于100nm的薄膜.这种技术的特点是样品不会改变,缺点是会引进形变.  (3)金属试样的表面复型  即把准备观察的试样的表面形貌(表面显微组织浮凸)用适宜的非晶薄膜复制下来,然后对这个复制膜(叫做复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与分析.复型适用于金相组织,断口形貌,形变条纹,磨损表面,第二相形态及分布,萃取和结构分析等.  制备复型的材料本身必须是"无结构"的,即要求复型材料在高倍成像时也不显示其本身的任何结构细节,这样就不致干扰被复制表面的形貌观察和分析.常用的复型材料有塑料,真空蒸发沉积炭膜(均为非晶态物质) .  常用的复型有:a塑料一级复型,分辨率为10~20nm;b炭一级复型,分辨率2nm,c塑料-炭二级复型,分辨率10~20nm;d萃取复型,可以把要分析的粒子从基体中提取出来,这种分析时不会受到基体的干扰.  除萃取复型外,其余复型只不过是试样表面的一个复制品,只能提供有关表面形貌的信息,而不能提供内部组成相,晶体结构,微区化学成分等本质信息,因而用复型做电子显微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除萃取复型外,其他复型用的很少.

  • 【原创大赛】如何避免TEM陶瓷薄片试样在制作过程中易碎的问题-中船重工725所

    【原创大赛】如何避免TEM陶瓷薄片试样在制作过程中易碎的问题-中船重工725所

    [align=center][b]如何避免TEM陶瓷薄片试样在制作过程中易碎的问题[/b][/align][align=center]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试验测试与计量技术研究中心 黄安琪[/align][align=center] [/align] 在我们平时做科研写文章的过程中,永远无法避开的过程就是对于材料成分和结构的分析。而当我们研究和分析越来越深入,开始探究位错、晶体结构、以及晶界结合情况时,就不得不接触透射电镜(TEM)了。而在透射电镜的使用过程中,制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后的观察。这其中薄片试样的制备,尤其是陶瓷薄片试样的制备尤为困难。但对于试样制备的过程,相关书籍往往一笔带过,使得初次接触透射电镜的朋友头疼不已。笔者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检测与校准中心”长期开展各类材料的微观组织评价与研究,现就针对透射电镜陶瓷薄片试样的制备说说自己的心得: 陶瓷试样不容忽视的特殊性是其显著的脆性,当其厚度很薄时,极容易粉碎,因此不能像金属试样那样利用冲样器将薄片试样冲出具有合适大小能没有毛刺,够装入样品杆的样品。 翻阅文献,发现介绍制备陶瓷薄片试样的步骤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1、切薄片,将试样切成厚度为100~200μm的薄片。2、预减薄,手工或机械研磨制备出略大于φ3的圆形薄片试样(厚度小于50μm),并将薄片试样镶嵌于直径3mm的支撑网上进行终减薄。3、离子剪薄。 下面逐条分析,首先切薄片,通过机加工和手工研磨很容易得到厚度100~200μm薄片。其次薄片减薄成50μm以下,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平衡研磨台(图1)了,将减薄的试样用热熔胶粘贴到研磨台底面上,手持外环,8字形循环运动,靠自然重力,在砂纸上研磨。当研磨到一定厚度时,我们会发现再用砂纸研磨就很容易碎了,此时笔者常常利用5μm抛光膏在玻璃板上进行更为细致的抛磨,以减少试样磨碎的几率,达到50μm以下的厚度。此时,通常做法是加热研磨台将薄片取下,用502胶将薄片和支撑网(图2)粘合,然后将大于环外的毛刺用针一点点戳掉,以方便安装到样品杆(图3)上。但是由于陶瓷的脆性,陶瓷薄片往往会在去掉多余的毛刺的时候碎裂以致前功尽弃。鉴于此种特殊情况,我们可以不着急将试样从研磨台取下,而是反过来先将支撑网粘合到试样上,之后去掉毛刺,再加热将试样从研磨台取下。这样调换一下工序就可以在去毛刺的时候,使得试样完全固定贴合在如镜面平的研磨台表面,其碎裂的几率可以明显减少,避免重复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平时科研的过程中,注重思考,留心一些小技巧,即使简单的调换操作顺序,往往也可以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align=center][img=,640,40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300837_01_2401507_3.jpg[/img][/align][align=center][/align]

  • 【资料】-微波样品制备系统的技术评价

    [b]微波样品制备系统的技术评价[/b][i]现代仪器;2006年• 第二期:仪器评介[/i][u]卜玉兰等[/u]摘 要:由于微波样品制备系统具有节能、环境污染少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逐渐成为分析测试不可或缺的样品预处理设备。本文对微波制样系统进行概述,并就其各关键部件如微波加热部分、程序控制部分、温度和压力控制部分、制样容器部分、专门的排风系统、样品搅拌部分、废气监测和废气处理部分等做较详尽的综述。关键词:微波制样系统 技术性能 评价在全球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意识推动下,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各种产品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在分析化学实验室的仪器装备中,由于微波样品制备系统具有节约能量、低的环境污染和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逐渐成为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气/液相色谱等仪器的辅助设备。在2005 年我国省、市、自治区级的疾病控制系统中,已知有几个地方一次招标同时采购几十套微波样品制备系统,这是微波制样系统成为分析化学实验室必备设备的一个重要标志。微波制样系统目前常用的有微波消解、微波萃取、微波灰化、微波水解系统,根据不同样品的制备要求,微波消解等常用微波制样系统的技术有多种选择,这就是市场上不同微波制样系统都在销售和应用的根本原因。我们研究集体20 多年来从事微波化学研究和测试的工作,就目前微波样品制备系统的技术特点加以介绍,其中不同技术的深入研究根据不同用户要求,可分别系统探索。

  • 讨论:把样品放入毛细管中测量和滴在玻片上测量,峰位不同?

    讨论:把样品放入毛细管中测量和滴在玻片上测量,峰位不同?

    小的刚刚制备了一批表面增强的拉曼光谱。但是在测试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同一个样品,放入毛细管中测量(液相)和滴在玻片上(烘干态)测量,峰位不一样。不知道是峰位发生了偏移还是有杂质峰? 滴在玻片上(烘干)后测量的峰位是符合预期的。我要的两个峰位是苯环的峰位950-1050和1500-1700。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我一下~~ 具体情况见下图。这幅是在毛细管中测量:峰位波数在883,1454;中间还有两个双峰。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2/201212131130_412275_2651523_3.jpg这幅是在玻片上测量,峰位在1021和1567.符合预期。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2/201212131131_412277_2651523_3.jpg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求大家指点。也欢迎一起讨论啊。我的样品是基于银粒子的表面拉曼增强。溶剂是乙醇。

  • 【原创大赛】特殊薄片样品直读光谱仪分析方法

    【原创大赛】特殊薄片样品直读光谱仪分析方法

    特殊薄片样品直读光谱仪分析方法1 前言金属薄片中成分分析一直是直读光谱分析中较为困难的,常规方法是采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法、ICP-AES等等。但是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费时费力,同时很多低含量元素并不能进行分析。而仪器分析方法则需要相应的仪器,虽然分析速度和精度较传统的化学分析有着较大提高,但是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较为费事,同时对样品处理有着一定的要求,而采用直读光谱来进行检测则省时省力。对于只有直读光谱仪的而没有原子吸收或者ICP-AES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实用的。采用直读光谱分析对金属薄片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1. 如果是厚度较为后,则可以直接打磨平以后直接进行分析。2. 如果较为薄,不便于直接打磨,但有柔韧性,且可以进行折叠,则可以进行折叠压紧后打磨平。3. 如果材料具有磁性,则可以用磁铁吸附进行打磨后进行分析。但是如果材料没有柔韧性,较小也不便于直接打磨,同时没有磁性,则较为难处理。本文以铝合金中常见的ADC12作为示例样品进行讨论,所分析元素见后文。2 仪器及相关参数2.1 仪器及相关设备直读光谱仪;氩气净化机;不间断电源;液氩;金相试样镶嵌机;三速金相试样磨样机。2.2 室温:24℃,湿度:20-70% RH。2.3 分析用谱线波长:表1 元素分析通道及范围分析元素谱线波长分析范围Si390.5532.5000-24.000Fe259.940371.9940.0005-0.5000.4000-2.000Cu510.5540.3000-49.000Mn293.3060.0005-1.200Mg382.9350.1000-11.000Zn334.502334.5020.8000-3.0000.0010-1.00Ni352.4540.0010-2.80

  • 【原创大赛】二维材料的制备

    二维材料的制备目前一般有3种方法1:机械剥离。也就是用胶带把大片材料撕成几个纳米厚的薄片。通常来说,用这种办法制出来的二维材料整体结构依然保持了块体材料的结构,大小在1到10微米不等,基本为单晶,缺陷由块体材料决定,最能体现材料本身的性能。2:液相剥离:通过液体的interface energy 和外加能量作用,抵消片层间的范德华力将块体材料剥离成二维。剥离后材料大小根据工艺而定,溶液可选NMP和DMF。剥离后二维片层主要悬浮在溶液之中,可用电子印刷,旋涂等方法制备成膜。材料性能主要受表面未除掉的溶液影响,制成膜后,膜质量有片与片之间连接状态,表面未除掉的溶液以及材料本身性质影响。3:CVD:石墨烯等材料可通过气相沉积制备,通过调节制备工艺可以控制二维材料的大小,厚度以及缺陷,生长质量与基底状态密切相关。目前CVD可用于能在常压下可以合成的二维材料的生长,像黑磷这样需要高压条件才能合成的材料,暂无相关报道。机械剥离法的操作步骤:1:所需准备的物品:表面有SiO2层的Si片,思高胶带(不要用普通胶带,不然撕完,表面留胶很多),单晶或者高趋向的块体材料(晶粒尺寸越大越好)2:取一片块体材料粘在胶带上,对折后压紧再撕开,胶带上样品满了就换胶带继续撕,撕到样品成薄纱状(对着光看,样品比较透光,用眼睛不太容易分辨)3:去表面有SiO2层的Si片,用丙酮超声洗净吹干,将薄纱状样品按在带SiO2的一面上用镊子轻压。4:在光镜下找样品:厚度合适的样品颜色与基底颜色相似,有明显的规则形状,一般会出现在较厚的片层样品的附近。较厚的样品表面会很光亮。残留的胶形状很不规则,为避免看到残留的胶,可在观测之前用丙酮浸泡以除掉残余的胶。5:厚度的确认一般用AFM直接观测,观测效果取决于AFM的精度,基底是否干净。

  • 【讨论】石英片上均匀薄膜样品的制备中遇到的困难

    为了进行圆二色谱(CD谱)测试,要在石英片上制备薄膜样品。这里用薄膜而不是溶液是因为这种特殊材料在溶液中没有旋光性,但是薄膜样品才表现出材料的手性。第一个问题:对于这个特殊的情况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就只能通过旋涂(spin-coating)的部分在石英片上旋涂样品薄膜了。但是问题是这种样品是以氯仿为溶剂的,氯仿由于疏水性较强很难在石英片上形成均匀薄膜。于是引发了第二个问题:怎样在石英片上,以采用氯仿等作为溶剂的疏水性溶液制备均匀的薄膜样品?各位有什么建议?谢谢[em17] [em24] [em23] [em28]

  • 【原创】诊断芯片制备过程的SOP二

    4. PCR标记探针吸取5 µ l步骤3中制备的PCR产物于0.2 ml 薄壁管管中,并加入PCR-mixtureⅡ试剂,成分如下: ddH2O 30µ l10 Buffer 5 µ l10 mmol/L dATP-dGTP-dCTP mixture 1 µ l1 mmol/L dUTP 1 µ l10 µ mol/L HCV primer mixture HBV primer mixture 812 primer mixture 413 primer mixture 各 1 µ l 413PCR产物 1 ul 尿嘧啶糖基化酶 0.5U 再加入标记试剂: 0.1 mmol/L Cy5-dUTP 1µ l Taq酶 0.5 µ l 用手指弹eppendorf管底部10下,混匀样品。1)将薄壁管置于MJ Research PTC-225 PCR仪中按下列程序进行PCR反应: ①95℃ 1.5 min ②95℃ 30 sec ③58℃ 30 sec ④72℃ 30sec ⑤Goto② for 35 cycles ⑥72℃ 5 min ⑦4℃ forever(待机) ⑧END2)取出薄壁管,-20℃蔽光保存。4. 杂交1)将3中制备的探针于真空抽干机中抽干,加入6.6µ l预热的杂交试剂Ⅰ溶液,在避光条件下充分振荡溶解探针,再加入6.6ul杂交试剂Ⅱ,混匀后于5000 rpm离心10 sec。2)将溶解的探针和待杂交的玻片置于95℃的水浴锅内变性2min。 3)将变性好的探针避光冰浴, 将变性好的玻片插入到盛有无水乙醇的染色缸内室温放置30 sec,取出, 置于95℃水浴锅外罩上烤干。4)取13 µ l的上述探针,滴于玻片上,用镊子上端将18 18mm 盖玻片盖于其上,玻片置于专用玻片盒中,封上PARAFILM。5)将玻片盒置于6层纱布的湿润的饭盒内,将饭盒置于Robbins Model 1000杂交炉内,42℃杂交,3 hr。6)立即放入盛有2 SSC+0.2% SDS溶液的烧杯中,使盖玻片自然脱落。7)准备两个染色缸和一个500ml烧杯(内置玻片架),分别装有1 SSC+0.2%SDS,1 SSC+0.2%Tween-20,0.1 SSC,两个染色缸放入60℃水浴锅中。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8)将玻片依次浸入以上三个染色缸中洗涤10 min,在烧杯中搅拌洗涤10分钟.9)避光晾干后扫描。注:Cy5对光敏感,因此操作时尽量避光。 5. 结果分析 将诊断芯片插入ScanArray 3000扫描仪中进行扫描,并使用Imagene软件分析杂交结果。扫描结果显示检测监控系统中阳性对照有荧光信号 阴性对照没有荧光信号,再在疾病诊断系统中根据信号的有无来判断待测样品是阴性还是阳性。 诊断芯片试剂配制的SOP一、主要试剂的配置1.诊断芯片核酸抽提液配方 异硫氰酸胍 92.6 g 柠檬酸钠(B46) 13 ml 超纯水 26 ml 十二烷基肌氨酸钠(B17) 13 ml β-巯基乙醇(B10) 1.3 ml 饱和酚 130 ml tRNA (库存半成品) 8.5 ml 注:4℃保存;单管分装 500 µ l RNA提取液+500 µ l氯仿:异戊醇(49:1);DNA病毒抽提液中饱和酚换为平衡酚。1)tRNA配制:tRNA 1 mg +超纯水 2 ml注:待检及分装 4℃;长期贮存 -20℃2)饱和酚的制备A.从冰箱中取出-20℃保存的重蒸酚,待温度恢复至室温后,用68℃水浴融化 B.称取0.1 g一羟基喹啉于250 ml试剂瓶中,依次加入100 ml重蒸酚,50 ml超纯水,溶解混匀,4℃静置过夜C.第二天用滴管把水分吸出注:在有水相覆盖时,避光4℃可保存一个月3)B17配制:称取十二烷酰肌氨酸钠25 g,加入超纯水定容至体积为500 ml,4℃保存4)B46配制:称取柠檬酸钠36.75 g,加入超纯水定容至体积为500 ml 注:先测pH至7.0,后定容;高压灭菌;室温贮存,首次开启使用后4℃贮存;用HCl溶液(HCl:水=1:11)调pH5)B47配制:称取醋酸钠136.08 g,加入超纯水100 ml及冰乙酸250 ml溶解,用冰乙酸调节溶液pH至4.0,再用超纯水定容至体积为500 ml,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首次开启使用后4℃贮存2.TE缓冲液:在800 ml蒸馏水中加入10 ml 1mol/L的Tris-HCl(pH 8.0)和0.2 ml 0.5 mol/L 的EDTA(pH 8.0),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3.75%乙醇:量取95%乙醇37.5 ml,加入10 ml蒸馏水,充分混匀,4℃保存。4.20×SSC溶液:称取NaCl 175.3 g,柠檬酸三钠88.2 g,加入800 ml蒸馏水,用10 mol/L 的NaOH调pH至7.0,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5.PBS溶液:800 ml蒸馏水中溶解8 g NaCl,0.2 g KCl,1.44 g Na2HPO4和0.24 g KH2PO4,用HCl调节溶液的pH值至7.4,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在1.034×105Pa高压下蒸汽灭菌20分钟,保存于室温。6.10%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SDS):在800 ml蒸馏水中溶解100 g电泳级SDS,加热至68℃,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7.2,加水定容至1000 ml。7.琥珀酸酐溶液:称取1 g琥珀酸酐溶解于100 ml/L的硼酸溶液和100 ml 1-甲基-2-吡咯烷酮中。8.24:1氯仿:异戊醇(V/V):量取240 ml氯仿,加入10 ml异戊醇,充分混匀。9.25:24:1饱和酚:氯仿:异戊醇(V/V/V):将重蒸酚于 50℃水浴锅中融化,加入等体积的0.2 mol/L Tris,充分混匀,加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混匀。10.酸性酚:氯仿:异戊醇:将重蒸酚于50℃水浴锅中融化,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混匀,再加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混匀,此时pH值约为4.5。11.点样液(spot solution):Sigma公司购得。12.杂交液:Ⅰ:6×SSPE+3×SSC+10×Dehart, Ⅱ: Frmamide 各100 µ l13.反转录试剂:HCV反转录引物(10 mmol/L) 0.5µ l植物基因反转录引物 0.5 µ l超纯水 6 µ l0.1 mmol/L DTT 1 µ l5×first stand buffer 2 µ l10 mmol/LdATP-dGTP-dCTP-dTTP Mixture 0.25 µ l14.反转录酶:SuperScriptII反转录酶(5U/µ l) 0.2µ l15.PCR-mixtureⅠ: ddH2O 31.5 µ l10×Buffer 5 ul10mmol/L dNTP 1ul 10mmol/L HCV primer 1ul10mmol/L 821引物 1ul Taq酶 0.5ul 16.PCR-mixtureⅡ 10×buffer(含25mmol/L MgCl2 ) 5 µ l 10 mmol/LdATP-dGTP-dCTP Mixture 1 µ l 1 mmol/L dUTP 1 µ l 15 mmol/L HBV primer Mixture 2 µ l 15 mmol/L HCV primer Mixture 3 µ l 植物基因primer mixture 1 µ l尿嘧啶糖基化酶 0.5U标记试剂: 0.1 mmol/LCy5-dUTP 1 µ l标记酶 : Taq酶(5 U/µ l) 0.5 µ l17.10×洗涤浓缩液:10×SSC+2%SDS ,10×SSC+2%Tween-20,10×SSC 各5 ml

  • 【分享】------红外光谱的样品制备

    红外光谱的样品制备第一部分液体 液样的制备是将少量样品涂于两片红外透明的窗片(KBr、NaCl等)之间。窗片的互相挤压形成一个样品薄层,样品的成分决定了选择哪种窗片。对于无水的样品,窗片材料是KBr。对于含水样品, KRS-5 较为适合。固体 固体样品对光谱学家提出挑战。样品的熔点为我们指出首先该考虑哪种技术。 对于熔点低于72。C的样品,用适当的溶剂将样品溶解,成膜于KBr窗片上是最先考虑的。如果因为基线不好或是溶解性差而不成功,可以考虑在两片KBr窗片内熔化成膜。如果这也不行,样品可进行KBr压片。 对于熔点高于72。C的样品,首选的技术是KBr压片。对于聚合物样品,成膜法是首选,接着是热熔法和压片法。 对于熔点未知的样品,结晶度的检测将会指明哪种技术将会成功。高结晶度的样品用KBr压片法较好,对于低结晶度的样品,成膜和热熔会得到更好的谱图。第二部分液体样品 液体样品的分析有多种方法。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所使用的制样方法及一些有关的潜在问题。纯样品技术 分析液体样品的最常用方法就是将一滴液体夹在两片盐片中间,过程如下:将一滴样品滴于合适的盐片上,几秒钟后,将另外一块盐片合上,这样液体被夹在两块盐片之间,变成薄膜状。当然,选用的盐片要与分析的液体样品兼容。不含水的样品可采用KBr(32×5mm)盐片,含水样品则采用KRS-5盐片,这几种晶体材料的选用主要是根据它们在红外段的透光范围(优于4000-450cm-1)和稳定性。每次一个样品做好后,用带合适的溶剂的棉花清洗,然后在倒有甲醇的鹿皮或鸡皮上抛光。KBr盐片需要经常进行抛光,以维持其表面的光洁。由于KRS-5晶体有毒,所有只有当其表面被划伤或污染时才需要抛光,而且要求专业人员来完成。ATR技术 水平的单反射ATR主要是由一个ZnSe晶体的凹槽组成,尽管ZnSe晶体的截止频率为650-700CM-1,但它比其它宽频带的材料要更加耐用。 在样品分析好后,要用适当的溶剂将样品冲掉,再用棉花球擦洗干净,这种材料不需要经常抛光。潜在问题:但它最大的问题就是样品谱图的非线性,主要指峰位的位置和强度不满足Beer-Lambert法则:A = abc 这里, A =吸收值a =摩尔吸收系数 b = 光程c =浓度 Beer-Lambert定理主要是针对定量分析的,谱图检索是定量分析的一种类型,因为谱图检索是以吸收强度为基础的,透射实验一般是线性关系,可以用于定量分析;由于ATR的技术特点导致的,ATR实验一般不能用于定量分析。 最常见的导致非线性的原因是透过样品的光程不确定性。分辨率为2时,样品区红外光的聚焦点直径有6MM,如果此时样品区样品厚度薄厚不均或碰巧有气泡或,就会引起此处光程不同。这些因素将导致谱图在各个波段的吸收强度的不准确,换句话说,谱峰的强度比实际强度或者高或者低,从而降低谱图检索的质量,图1是纯3,4-二氯甲苯的红外吸收图,在808 cm-1波段处的吸收强度为0.39,而邻近870 cm-1处是0.24 (A808 cm-1/A870 cm-1 = 1.6)图2是同一个样品但是通过在晶体上做成一层薄厚不均的膜而得到的谱图,它的吸收率与上图已经有差别了,808 cm-1处的吸收率是0.76,而870 cm-1处却为0.62(A808 cm-1/A870 cm-1 = 1.2),与图1相比,已有25%的差距,这必然会导致谱图检索结果正确率的下降。将样品聚焦点直径为6mm时得到的图与聚焦点直径为3mm时得到的图相减,用差谱的结果来进行分析:由薄厚不均导致的非线性将会使差谱减不干净,有很大的残余峰,我们可以通过定期对晶体进行抛光来降低这种误差。 经常引起液体样品谱图的非线性的另一个原因是样品的厚度。液样太浓将会导致谱图的吸收太强,而多数红外仪器的检测器的线性响应范围是0到1.2个吸收单元,大于1.2时就会引起线性问题。有时非线性会使谱图中吸收峰的头部成平头状,在我们的实验室中只接受吸收单元1.2的谱图,图3也是上面提到的样品的谱图,但样品的厚度却远远大于前者。谱图中最强的吸收单元已经超过了30个吸收单元,808 cm-1处的吸收度为1.66,870 cm-1处为0.94(A808 cm-1/A870 cm-1 = 1.76),相比而言,产生了10%的误差,这种不同波段的吸收值的相对性的差异将会给谱图检索带来负面影响。第三部分成膜技术 涂膜技术是用在熔点低于72。C的样品和低结晶度的样品,比如象高聚物,涂膜法也可在其他方法失败后试用。涂膜的一般过程 先将样品溶于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将数滴溶液滴于惰性的基质上,溶液挥发后在基质上留下一层薄膜。如果惰性基质是红外透明的,可直接检测或将薄膜剥下检测。选择合适的溶液 选择溶液最主要的标准是容易挥发(除了最明显的一点,可溶解样品)。这意味着必须采用低沸点溶剂。蒸发溶剂所需的热量越少,样品所受的影响就越小。另外,溶剂越容易去除,残留的溶剂越少。以下列出的溶剂将首先考虑:氯仿(BP. 61.2° C),丙酮(BP. 56.2° C),三氯乙醇(BP. 151° C),邻二氯苯(BP. 180.5° C)和水(BP. 100° C)。在选择成膜技术时这五种溶剂适用于85%的样品。 纯溶液的光谱也应准备着作为参照。将溶剂的谱图与成膜样品的谱图作比较是判断是否有溶剂残留的一个好方法。每取用一次溶剂便将其参比谱图更新一下也是一个好习惯。选择基质 一般不将薄膜从基质上取下,基质和薄膜是一起放入光谱仪的。所以需要的是对红外透明的基质。除了溶剂是水采用KRS-5晶体外,一般最常用的基质是KBr晶体。如果决定将薄膜取下,玻璃将是不错的选择。成膜 经验告诉我们最好使用少量的稀溶液(3-5滴),多次在基质上形成薄膜,这将比用浓溶液形成的厚膜和大量的溶液一次成膜要好的多.这将使薄膜中的溶剂残留最少。有时,当你成膜的是晶体样品,谱图上会显示非常严重的散射和基线倾斜。这在单层成膜时经常发生,在多层成膜时也会出现。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最先沉淀的晶体成为了形成大晶体的“晶核”,正是这些大晶体造成光的散射,使基线倾斜。在我们实验室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发生,我们经常在晶体的两面都涂上一层薄膜,有时在两块晶体的两面都涂上一层薄膜,一共形成四层膜。这个能解决绝大部分的散射问题。在蒸发溶剂时,使晶体上的溶液保持流动。这将帮助您得到厚度均匀的膜。我们经常将晶体放在一小片可反复使用的纸卡上(大约2”×3”),后不停的敲击纸卡的背面,使溶液保持流动,或者用移液管末端不停的搅拌搅拌,如果去除溶剂需要加热,而晶体又是水溶性物质,比如KBr,那你应该先加热卡片,去除其中含有的水汽。如果你不这样作,晶体的底部会吸水雾化,这将使你的谱图的基线倾斜。在我们的实验室,我们使用加热灯来慢慢清除水汽,如果是在一个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应该一直用灯加热 以去除环境中水汽的影响。注意采取预防措施,尤其是在使用易燃溶剂时。潜在问题 在成膜技术中最严重的两个问题是薄膜厚度不均匀和溶剂残留。薄膜的厚度不均将导致谱图的非线性。而在薄膜技术中应该时刻注意溶剂残留的问题。总是将得到的谱图与溶剂谱图的主峰作比较。如果结果显示有溶剂残留,有时可通过继续加热来去除溶剂。如果你不能确定某个特征峰是溶剂还是样品产生,那样品必须用另一种方法检测或使用另一种不会产生该特征峰的溶剂。另一个可能产生的问题是,某些样品在加热和有氧气的情况下易发生氧化。这将导致在1740 cm-1上有一个C=O 的小峰。有几种方法可以防止或减小这种氧化。在惰性气氛中蒸发溶剂,比如在氮气中,这样可以减少氧气的存在。或是减少加热量来化小这个问题。可能的话,你可以使用更低沸点的溶剂,或用真空泵来抽取溶剂。

  • 【原创】红外光谱的样品制备

    红外光谱的样品制备第一部分液体液样的制备是将少量样品涂于两片红外透明的窗片(KBr、NaCl等)之间。窗片的互相挤压形成一个样品薄层,样品的成分决定了选择哪种窗片。对于无水的样品,窗片材料是KBr。对于含水样品, KRS-5 较为适合。固体固体样品对光谱学家提出挑战。样品的熔点为我们指出首先该考虑哪种技术。对于熔点低于72。C的样品,用适当的溶剂将样品溶解,成膜于KBr窗片上是最先考虑的。如果因为基线不好或是溶解性差而不成功,可以考虑在两片KBr窗片内熔化成膜。如果这也不行,样品可进行KBr压片。对于熔点高于72。C的样品,首选的技术是KBr压片。对于聚合物样品,成膜法是首选,接着是热熔法和压片法。对于熔点未知的样品,结晶度的检测将会指明哪种技术将会成功。高结晶度的样品用KBr压片法较好,对于低结晶度的样品,成膜和热熔会得到更好的谱图。第二部分液体样品液体样品的分析有多种方法。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所使用的制样方法及一些有关的潜在问题。纯样品技术分析液体样品的最常用方法就是将一滴液体夹在两片盐片中间,过程如下:将一滴样品滴于合适的盐片上,几秒钟后,将另外一块盐片合上,这样液体被夹在两块盐片之间,变成薄膜状。当然,选用的盐片要与分析的液体样品兼容。不含水的样品可采用KBr(32×5mm)盐片,含水样品则采用KRS-5盐片,这几种晶体材料的选用主要是根据它们在红外段的透光范围(优于4000-450cm-1)和稳定性。每次一个样品做好后,用带合适的溶剂的棉花清洗,然后在倒有甲醇的鹿皮或鸡皮上抛光。KBr盐片需要经常进行抛光,以维持其表面的光洁。由于KRS-5晶体有毒,所有只有当其表面被划伤或污染时才需要抛光,而且要求专业人员来完成。ATR技术水平的单反射ATR主要是由一个ZnSe晶体的凹槽组成,尽管ZnSe晶体的截止频率为650-700CM-1,但它比其它宽频带的材料要更加耐用。在样品分析好后,要用适当的溶剂将样品冲掉,再用棉花球擦洗干净,这种材料不需要经常抛光。潜在问题:但它最大的问题就是样品谱图的非线性,主要指峰位的位置和强度不满足Beer-Lambert法则A = abc 这里, A =吸收值a =摩尔吸收系数b = 光程c =浓度Beer-Lambert定理主要是针对定量分析的,谱图检索是定量分析的一种类型,因为谱图检索是以吸收强度为基础的,透射实验一般是线性关系,可以用于定量分析;由于ATR的技术特点导致的,ATR实验一般不能用于定量分析。最常见的导致非线性的原因是透过样品的光程不确定性。分辨率为2时,样品区红外光的聚焦点直径有6MM,如果此时样品区样品厚度薄厚不均或碰巧有气泡或,就会引起此处光程不同。这些因素将导致谱图在各个波段的吸收强度的不准确,换句话说,谱峰的强度比实际强度或者高或者低,从而降低谱图检索的质量,图1是纯3,4-二氯甲苯的红外吸收图,在808 cm-1波段处的吸收强度为0.39,而邻近870 cm-1处是0.24 (A808 cm-1/A870 cm-1 = 1.6)图2是同一个样品但是通过在晶体上做成一层薄厚不均的膜而得到的谱图,它的吸收率与上图已经有差别了,808 cm-1处的吸收率是0.76,而870 cm-1处却为0.62(A808 cm-1/A870 cm-1 = 1.2),与图1相比,已有25%的差距,这必然会导致谱图检索结果正确率的下降。将样品聚焦点直径为6mm时得到的图与聚焦点直径为3mm时得到的图相减,用差谱的结果来进行分析:由薄厚不均导致的非线性将会使差谱减不干净,有很大的残余峰,我们可以通过定期对晶体进行抛光来降低这种误差。经常引起液体样品谱图的非线性的另一个原因是样品的厚度。液样太浓将会导致谱图的吸收太强,而多数红外仪器的检测器的线性响应范围是0到1.2个吸收单元,大于1.2时就会引起线性问题。有时非线性会使谱图中吸收峰的头部成平头状,在我们的实验室中只接受吸收单元1.2的谱图,图3也是上面提到的样品的谱图,但样品的厚度却远远大于前者。谱图中最强的吸收单元已经超过了30个吸收单元,808 cm-1处的吸收度为1.66,870 cm-1处为0.94(A808 cm-1/A870 cm-1 = 1.76),相比而言,产生了10%的误差,这种不同波段的吸收值的相对性的差异将会给谱图检索带来负面影响。第三部分成膜技术涂膜技术是用在熔点低于72。C的样品和低结晶度的样品,比如象高聚物,涂膜法也可在其他方法失败后试用。涂膜的一般过程先将样品溶于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将数滴溶液滴于惰性的基质上,溶液挥发后在基质上留下一层薄膜。如果惰性基质是红外透明的,可直接检测或将薄膜剥下检测。选择合适的溶液 选择溶液最主要的标准是容易挥发(除了最明显的一点,可溶解样品)。这意味着必须采用低沸点溶剂。蒸发溶剂所需的热量越少,样品所受的影响就越小。另外,溶剂越容易去除,残留的溶剂越少。以下列出的溶剂将首先考虑:氯仿(BP. 61.2° C),丙酮(BP. 56.2° C),三氯乙醇(BP. 151° C),邻二氯苯(BP. 180.5° C)和水(BP. 100° C)。在选择成膜技术时这五种溶剂适用于85%的样品。纯溶液的光谱也应准备着作为参照。将溶剂的谱图与成膜样品的谱图作比较是判断是否有溶剂残留的一个好方法。每取用一次溶剂便将其参比谱图更新一下也是一个好习惯。选择基质 一般不将薄膜从基质上取下,基质和薄膜是一起放入光谱仪的。所以需要的是对红外透明的基质。除了溶剂是水采用KRS-5晶体外,一般最常用的基质是KBr晶体。如果决定将薄膜取下,玻璃将是不错的选择。成膜 经验告诉我们最好使用少量的稀溶液(3-5滴),多次在基质上形成薄膜,这将比用浓溶液形成的厚膜和大量的溶液一次成膜要好的多.这将使薄膜中的溶剂残留最少。有时,当你成膜的是晶体样品,谱图上会显示非常严重的散射和基线倾斜。这在单层成膜时经常发生,在多层成膜时也会出现。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最先沉淀的晶体成为了形成大晶体的“晶核”,正是这些大晶体造成光的散射,使基线倾斜。在我们实验室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发生,我们经常在晶体的两面都涂上一层薄膜,有时在两块晶体的两面都涂上一层薄膜,一共形成四层膜。这个能解决绝大部分的散射问题。在蒸发溶剂时,使晶体上的溶液保持流动。这将帮助您得到厚度均匀的膜。我们经常将晶体放在一小片可反复使用的纸卡上(大约2”×3”),后不停的敲击纸卡的背面,使溶液保持流动,或者用移液管末端不停的搅拌搅拌,如果去除溶剂需要加热,而晶体又是水溶性物质,比如KBr,那你应该先加热卡片,去除其中含有的水汽。如果你不这样作,晶体的底部会吸水雾化,这将使你的谱图的基线倾斜。在我们的实验室,我们使用加热灯来慢慢清除水汽,如果是在一个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应该一直用灯加热 以去除环境中水汽的影响。注意采取预防措施,尤其是在使用易燃溶剂时。潜在问题 在成膜技术中最严重的两个问题是薄膜厚度不均匀和溶剂残留。薄膜的厚度不均将导致谱图的非线性。而在薄膜技术中应该时刻注意溶剂残留的问题。总是将得到的谱图与溶剂谱图的主峰作比较。如果结果显示有溶剂残留,有时可通过继续加热来去除溶剂。如果你不能确定某个特征峰是溶剂还是样品产生,那样品必须用另一种方法检测或使用另一种不会产生该特征峰的溶剂。另一个可能产生的问题是,某些样品在加热和有氧气的情况下易发生氧化。这将导致在1740 cm-1上有一个C=O 的小峰。有几种方法可以防止或减小这种氧化。在惰性气氛中蒸发溶剂,比如在氮气中,这样可以减少氧气的存在。或是减少加热量来化小这个问题。可能的话,你可以使用更低沸点的溶剂,或用真空泵来抽取溶剂。

  • 截面样品的制备

    1.在立体显微镜下选样品: 表面平坦,没有损伤,不选样品的边缘。用线锯或解理刀把样品切成4×2,3×3,2×3(mm)2小块。2.清洁处理: 将选好的样品依次在无水乙醇和丙酮中两次超声清洗,每次清洗2至3分钟。3.对粘和固化 从丙酮中捞出样品时让生长表面向上,自然干燥。在干燥后的样品上涂上少量的胶(M-Bond 610)将两块样品面对面粘在一起,快速放入特制的模具中加压,在130℃左右的加热炉上固化2个小时以上,冷却后取下。4. 用线切割机切成薄片,进行机械预减薄后用离子减薄制备好TEM样品。

  • 【原创】诊断芯片制备过程的SOP一

    诊断芯片制备过程的SOP1. 靶基因DNA的制备 在分别装有HBV、HCV及植物基因片段的质粒的0.5 ml eppendorf 管中加入100 µ l双蒸水,将质粒稀释至4~6 ng/µ l,作为PCR扩增模板。在50 µ l PCR扩增体系中掺入上述模板1~2 µ l,每种模板做10管,共9种模板,分别包括HBV、HCV及植物基因的片段各3个,每管为50µ l体系。 在0.5 ml eppendorf 管中依次加入下列试剂,组成50µ l PCR扩增体系:ddH2O 41 µ l10  buffer 5 µ l10mmol/L dNTP 1 µ l10mmol/L primer 1 µ ltemplate(HBV、HCV及植物基因) 1 µ lTaq 酶 0.5 µ l 混合后,将eppendorf管置于MJ Research PTC-225 PCR仪中按下列程序进行PCR反应: ①95℃ 90 sec ②95℃ 30 sec ③58℃ 30 sec ④72℃ 30 sec ⑤goto② for 35 cycles ⑥72℃ 300 sec ⑦4℃ forever(待机) ⑧END 将PCR产物(10管)合并,经电泳确定条带的专一性,达到专一条带方可用于点样,同时测OD值,OD260/OD280≥1.8。 PCR产物中加入1/10体积的醋酸钠溶液(浓度为3 mol/L,pH 5.2)及等体积的异丙醇,于-20℃沉淀2 hr后室温干燥。2. 点样 用双蒸水将上述各靶基因的终浓度调至500 ng/µ l,使每个点的点样量达到500 ng,并将384孔板放入Cartesian点样仪内,按设计要求编写点样程序(如下图),再放入表面特殊处理的玻片,启动点样程序(nxl-1),将靶基因的PCR产物点于玻片上,经过0.5 hr水合,再自然干燥,放在4℃保存。 。。。。。。。。。。 。。。。。。。。。。 。。。。。。。。。。 。。。。。。。。。。821阳HBV1HBV5HBV61 SPOTHCV1HCV4HCV5821阴413阳3. 芯片的质量标准 随机抽检上述诊断芯片,必须满足下例条件才是合格产品。3.1 对检测监控系统(由4个对照元素构成):1)821阳为阳性对照1,该植物基因的 RNA在抽提血清RNA时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待检的血清样品中,并随着实验流程进行逆转录。若杂交后该样品有杂交信号为正常。 2)1 SPOT阴性对照1,若杂交后检测无信号,表明点样液无污染。3)821阴为阴性对照2,若杂交后检测无信号,表明正常。4)413为阳性对照2,该植物基因DNA在PCR扩增掺入荧光底物时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逆转录的产物中,以检测荧光底物的掺入效率。若杂交后该样品有杂交信号为正常。3.2 对疾病诊断系统:1)正常血清不产生任何杂交信号。2)HBV阳性血清在HBV区应为阳性(即有杂交信号) ,在HCV区应为阴性(即无杂交信号)。3)HCV阳性血清在HCV区应为阳性(即有杂交信号) ,在HBV区应为阴性(即无杂交信号)。4)HCV和HBV阳性血清在HCV和HBV区均为阳性(即有杂交信号)。 诊断芯片检测过程的SOP1.血清DNA和RNA模板的抽提1)取血清50 µ l,加入抽提液100 µ l,与100 µ l的氯仿-异戊醇振荡混匀2)2000 rpm离心10分钟3)小心吸取上清( 切不可将酚吸上)4)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及2 µ l的tRNA,混匀5)-20℃沉淀1小时6)13000 rpm,离心15分钟7)弃上清,加400 µ l的75%的乙醇,13000 rpm 离心5分钟后晾干其中抽提液成分如下:异硫氰酸胍 92.6 g 柠檬酸钠(B46) 13 ml 超纯水 26 ml 十二烷基肌氨酸钠(B17) 13 ml β-巯基乙醇(B10) 1.3 ml 饱和酚 130 ml tRNA (库存半成品) 8.5 ml2.RT-PCR:1)向含RNA沉淀的eppendorf管内,依次加入反转录试剂,成分如下: 超纯水 6µ l 821引物 0.5ul 10 µ mol/L HCV反转录引物 0.5 µ l 0.1 mol/L DTT 1µ l 5 first strand buffer 2 µ l 10 mmol/L dATP-dGTP-dCTP-dTTP mixture 0.25 µ l用手指弹eppendorf管底部充分溶解沉淀,混匀样品,5000 rpm离心5 sec,置于70℃水浴锅内保温5min。2)取出该eppendorf管,置于冰上1 min,5000 rpm离心5 sec。3)向该eppendorf管内加入0.2 µ l SuperScriptⅡ反转录酶,用手指弹eppendorf管底部10次,混匀样品,5000 rpm离心5 sec,置于42℃水浴锅内保温20 min。4)从水浴锅内取出eppendorf管,备用。吸取10ul的RT产物入0.2ul的薄壁管再加入PCR-mixtureⅠ如下: ddH2O 31.5 µ l10×Buffer 5 ul10mmol/L dNTP 1ul 10mmol/L HCV primer 1ul10mmol/L 821引物 1ul Taq酶 0.5ul将薄壁管置于MJ Research PTC-225 PCR仪中按下列程序进行PCR反应: ①95℃ 1.5 min ②95℃ 30 sec ③55℃ 30 sec ④72℃ 1min ⑤Goto② for 35 cycles ⑥72℃ 5 min 4. PCR标记探针吸取5 µ l步骤3中制备的PCR产物于0.2 ml 薄壁管管中,并加入PCR-mixtureⅡ试剂,成分如下: ddH2O 30µ l10 Buffer 5 µ l10 mmol/L dATP-dGTP-dCTP mixture 1 µ l1 mmol/L dUTP 1 µ l10 µ mol/L HCV primer mixtureHBV primer mixture812 primer mixture413 primer mixture 各 1 µ l413PCR产物 1 ul 尿嘧啶糖基化酶 0.5U再加入标记试剂:0.1 mmol/L Cy5-dUTP 1µ l Taq酶 0.5 µ l用手指弹eppendorf管底部10下,混匀样品。1) 将薄壁管置于MJ Research PTC-225 PCR仪中按下列程序进行PCR反应:①95℃ 1.5 min②95℃ 30 sec ③58℃ 30 sec ④72℃ 30sec ⑤Goto② for 35 cycles ⑥72℃ 5 min ⑦4℃ forever(待机) ⑧END2) 取出薄壁管,-20℃蔽光保存。4. 杂交1) 将3中制备的探针于真空抽干机中抽干,加入6.6µ l预热的杂交试剂Ⅰ溶液,在避光条件下充分振荡溶解探针,再加入6.6ul杂交试剂Ⅱ,混匀后于5000 rpm离心10 sec。2) 将溶解的探针和待杂交的玻片置于95℃的水浴锅内变性2min。 3) 将变性好的探针避光冰浴, 将变性好的玻片插入到盛有无水乙醇的染色缸内室温放置30 sec,取出, 置于95℃水浴锅外罩上烤干。4) 取13 µ l的上述探针,滴于玻片上,用镊子上端将18 18mm 盖玻片盖于其上,玻片置于专用玻片盒中,封上PARAFILM。5) 将玻片盒置于6层纱布的湿润的饭盒内,将饭盒置于Robbins Model 1000杂交炉内,42℃杂交,3 hr。6) 立即放入盛有2 SSC+0.2% SDS溶液的烧杯中,使盖玻片自然脱落。7) 准备两个染色缸和一个500ml烧杯(内置玻片架),分别装有1 SSC+0.2%SDS,1 SSC+0.2%Tween-20,0.1 SSC,两个染色缸放入60℃水浴锅中。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8) 将玻片依次浸入以上三个染色缸中洗涤10 min,在烧杯中搅拌洗涤10分钟.9) 避光晾干后扫描。注:Cy5对光敏感,因此操作时尽量避光。 5. 结果分析将诊断芯片插入ScanArray 3000扫描仪中进行扫描,并使用Imagene软件分析杂交结果。扫描结果显示检测监控系统中阳性对照有荧光信号 阴性对照没有荧光信号,再在疾病诊断系统中根据信号的有无来判断待测样品是阴性还是阳性。诊断芯片试剂配制的SOP一、主要试剂的配置1. 诊断芯片核酸抽提液配方异硫氰酸胍 92.6 g柠檬酸钠(B46) 13 ml超纯水 26 ml十二烷基肌氨酸钠(B17) 13 mlβ-巯基乙醇(B10) 1.3 ml饱和酚 130 ml tRNA (库存半成品) 8.5 ml注:4℃保存;单管分装 500 µ l RNA提取液+500 µ l氯仿:异戊醇(49:1);DNA病毒抽提液中饱和酚换为平衡酚。1) tRNA配制:tRNA 1 mg +超纯水 2 ml

  • 【求助】急需制样“薄片法”

    大侠们好,兄弟现在遇到个问题, 我们要检测的样品很少,只有1克左右, 用X射线荧光分析,很难制成我们需要的样品, 现在想用“薄片法”做样,克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做的, 希望那位大侠能够给予“薄片法”的相关资料。

  • 请教熔片法制备XRF样品的疑问

    最近在采用熔片法(电阻炉)制备含有FeO和SiO2、CaO成分炉渣的的XRF样品,采用的溶剂是硼酸锂5g,渣0.5g,LiNO3 0.5g,脱模剂为KI,加热炉的温度设定为1150℃,熔融总时间为10min(5分钟熔化后,加入脱模剂;摇摆时间5min,摇晃每分钟一次,共五次,每次约15s),可是现在我制备的样品中(1)熔融结束坩埚从炉子取出的时候可以看见明显的结晶现象(2)在检测面上有很多细小的气孔(3)玻璃片在背光条件下,可以看见里面有不均匀的物質,感觉就是结晶导致的。请教各位专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应该如何调整,另外我已经做了几十个上述样品了,对检测结果有很大影响吗,谢谢。我这方面经验不足。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