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多联微生物检测抽滤装置

仪器信息网多联微生物检测抽滤装置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多联微生物检测抽滤装置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多联微生物检测抽滤装置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多联微生物检测抽滤装置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多联微生物检测抽滤装置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多联微生物检测抽滤装置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多联微生物检测抽滤装置相关的解决方案。

多联微生物检测抽滤装置相关的资讯

  • Samplicity多通道抽滤系统-液相理想样品制备系统
    液相色谱技术理想的样品制备系统 作为第一个直接与标准HPLC进样小瓶兼容的真空抽滤装置,可灵活过滤1到8个样品,Samplicity打破了样品制备的瓶颈。只要简单四步:接上真空泵-上样-扳动手柄-澄清样品,就可轻松得到过滤好的样品。 基于默克密理博数十年滤膜专业经验,配套的Millex Samplicity滤器使用特别的漏斗形,非常容易上样,并且一联四个,方便快速上样。 轻松快速的样品制备体验 超高的样品回收率 超低的溶出率 高粘度、高颗粒度及小体积样品的最优选择Samplicity 多通道抽滤系统超越手动过滤 默克密理博Samplicity过滤系统正在变革色谱样品制备的方法学 注:加载需要数秒,请耐心等待 Samplicity使用方法展示 注:加载需要数秒,请耐心等待Samplicity多通道抽滤系统被广泛用于包括质控和研发实验在内的各种领域,以及: 药物溶出度测试——固体制剂在消化道中的溶解速度的强制性评估 食品安全——测试食物或饮品中,已知或未知毒素如乙二醇, 三聚氰胺和蓝细菌(cyanobacteria)等 化妆品业——分离和检测化妆品组分 生物燃料业——藻类和其他来源中分析和提取油脂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PK/PD)测试——定量检测药物与身体间相互作用随时间的变化 询价|申请试用|申请资料 下载Samplicity多通道抽滤系统中文手册,请点击此处更多产品相关资料,请点击此处默克密理博样品制备整体解决方案
  • 国内首台碳纤维抽油杆超声波检测装置投入试运行
    p   2017年12月16日,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在胜利新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业园,完成了“碳纤维抽油杆超声波在线连续检测装置”的现场调试工作,现场数据采集达到预期效果,标志着该中心研发的国内首台碳纤维抽油杆超声波检测装置取得成功。 /p p   碳纤维抽油杆作为一种新兴抽油设备,在节能增效、深抽提液、降低修井频次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目前采油技术发展应用的新方向。但是,如何通过检测实现其生产质量的把关以及作业过程的可靠性,是该技术推广与应用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为此,技术检测中心特种设备检验所牵头开展了中石化课题《碳纤维连续抽油杆检测评价技术研究》,并参与了中石化课题《碳纤维连续抽油杆检测评价系统研发》。 /p p   为切实解决碳纤维抽油杆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难题,确保课题有效运行,技术人员集思广益、悉心钻研,先后调研、测试了多项无损检测技术,最终确定采用超声波开展在线连续检测的可行性。技术人员结合碳纤维抽油杆生产线的工况与超声波技术的特点,开展了检测装置的研发,经过不断的实验测试与方案变更,最终研制成功了基于水浸超声的碳纤维抽油杆在线检测装置。 /p p   该检测装置的成功试运行,标志着碳纤维抽油杆检测评价系统硬件部分圆满完成。今后,技术检测中心将瞄准如何准确评价抽油杆的产品质量,开展超声波检测信号与碳纤维抽油杆力学性能对应关系的研究;确定产品质量超声检测评定标准,实现该技术的在线应用,推动碳纤维抽油杆在油田的推广与应用。 /p
  • 国家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7项配套装置助力西南铝在线检测能力跨越式提升
    日前,由国家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配套建设的17项配套装置30多台设备在西南铝各主要生产线安装完成并投入运行,推动西南铝产品质量、能源计量在线检测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据悉,国家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中铝集团筹建,依托中铝高端制造建设的国家级计量测试平台,聚焦铝产业发展的计量测试需求,承担铝产业前瞻性计量测试、关键共性计量测试等技术研究以及助推铝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的战略性任务。  近年,为落实国家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部署,满足用户对产品“零缺陷”的高质量要求,西南铝紧紧依托国家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大力加快产业链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源计量检测能力与水平的全面提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2022年10月,该配套项目建设在西南铝正式启动。今年7月,锻件自动化探伤装置、锻件尺寸自动测量装置、板材波浪度检测装置、薄壁管材表面缺陷自动化检测装置、流量与液位校准装置等17个大项的30多台设备在各主要生产线陆续安装完成并全面投入运行,经测试,所有设备使用效果及检测性能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西南铝利用先进技术手段,系统化、标准化进行产品质量、能源计量在线精准检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使企业检测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也为建立产品缺陷库、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创造了必要条件,对于推动企业以高品质产品抢占市场、赢得客户,增强核心竞争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 欧盟成功研制出廉价家庭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人类疾病有三大基本诱因:饮食、呼吸和接触(传染)。现代社会在基本满足&ldquo 民以食为天&rdquo 的吃穿住行第一层面物质需求后,面对的重大关键挑战之一,就是社会公众日益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和空气质量难题。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350万欧元资助,总研发投入490万欧元,由欧盟5个成员国10余家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中小企业(SMEs)组成的欧洲IAQSENSE研发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3项专利技术,成功研制出智能型高灵敏度的室内空气质量实时检测技术及其装置。由于其结构主要由感应装置和数字显示屏组成,尺寸很小,可方便地固定安置在家庭、办公室、汽车等公共场所或内置于智能手机,可随时随地检测空气质量。   研究表明,糟糕的空气质量有可能导致疲劳、头痛等不适反应和更严重的各类疾病。根据欧洲肺脏基金会(ELF)的统计,呼吸道疾病造成的低效劳动和病假,平均每年让欧洲损失1020亿欧元,并警告室内空气污染平均高于室外10倍。特别是欧盟国家为加强节能减排,近期纷纷推出的建筑&ldquo 气密&rdquo (Air Tight)法规措施,更加重了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各种不同类型低浓度的&ldquo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rdquo ,以及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截止目前,准确地检测分析空气质量,仍需依重昂贵的仪器设备方能进行。   IAQSENSE研发团队的科研目标简单清晰:低成本、高灵敏度、选择性、安全可靠和可批量化生产。先进的生物纳米感应技术发挥了主要作用,其中研发团队研制的表面离子动态迁移(Surface Ion Mobility Dynamics)各类气体成分分离技术扮演了重要的&ldquo 独特&rdquo 角色。其主要工作原理:感应器的空气采样,经过高灵敏度光谱仪(Spectrometer)的多气体检测分离及数字化处理,将数据无线传输到互联网&ldquo 云计算&rdquo 处理系统,用户根据选择(取决于付费)可获得所需空气质量的反馈信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补充道:&ldquo 社会大众对空气质量的忧虑,很大程度上来自准确信息的缺失,新技术将允许用户自主控制室内空气质量,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大的心理安慰&rdquo 。
  • “高精度、高通量生物分子解析关键技术和串联质谱装置研发”项目启动
    4月27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高精度、高通量生物分子解析关键技术和串联质谱装置研发”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评审会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召开。  该项目由大连化物所牵头承担,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南京品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共8家单位合作攻关。项目将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辨、高通量串联质谱装置及配套方法,为生物分子快速定性和精准定量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提升我国高性能生物质谱仪器自主研发能力。此外,基于该项目的质谱装置和方法开发疾病快速诊断试剂盒,并开展临床示范应用,将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医疗奠定基础,有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会上,项目负责人围绕研究目标和内容、组织实施方案、预期成果、经费执行及实施保障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作了全面介绍。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实施方案。专家组在听取报告后,对技术路线、实施方案进行了质询及交流讨论,分别从国家战略、方案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困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及各课题任务分工明晰,面临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分析准确,技术攻关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创新性突出,整体实施方案成熟,一致同意通过实施方案评审。专家组建议,要围绕开发高端质谱仪的临床需求,提高项目成果的产品化研发,做好仪器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验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为我国生命科学和前沿生物领域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 河南研发“无线传输分体式PCR检测仪校准装置” 为战“疫”增添利器
    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面PCR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尤其适用于检测一些培养周期长或缺乏稳定可靠检测手段的病原体。PCR的模板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模板的取材主要依据PCR的扩增对象,可以是病原体标本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标本处理的基本要求是除去杂质,并部分纯化标本中的核酸。多数样品需要经过SDS和蛋白酶K处理。难以破碎的细菌,可用溶菌酶加EDTA处理。所得到的粗制DNA,经酚、氯仿抽提纯化,再用乙醇沉淀后用作PCR反应模板。PCR检测仪是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关键设备,核酸检测是根据病毒的基因序列配制出相对应的引物和探针,利用PCR检测仪对待测样本进行扩增。近日,河南计量院研制出无线传输分体式PCR检测仪校准装置,基于自行设计的多通道温度检测模块,应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分析,设计指标满足《JJF 1527-2015 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校准规范》的要求。只需将该装置的检测模块置入待校准的PCR检测仪中,工作人员无需进入实验室内部,即可对仪器进行校准,不但能够节约PCR检测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成本和宝贵的防护资源,还能极大降低计量人员本身的感染风险,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无线传输是利用无线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是对应的。随着无线技术的日益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应用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接受。无线图像传输作为一个特殊使用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用户看好。其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性使得更多行业的监控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建立被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的连接。无线传输分为:1、模拟微波传输就是把视频信号直接调制在微波的信道上(微波发射机,HD-630),通过天线(HD-1300LXB)发射出去,监控中心通过天线接收微波信号,然后再通过微波接收机解调出原来的视频信号。2、数字微波传输就是先把视频编码压缩(HD-6001D),然后通过数字微波(HD-9500)信道调制,再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接收端则相反,天线接收信号,微波解扩,视频解压缩,临了还原模拟的视频信号,也可微波解扩后通过电脑安装相应的解码软件,用电脑软解压视频,而且电脑还支持录像,回放,管理,云镜控制,报警控制等功能;存储服务器,配合磁盘阵列存储;这种监控方式图像有720*576、352*288或更高的的分辨率选择,通过解码的存储方式,视频有0.2-0.8秒左右的延时。数据采集分析过软硬件结合,可以记录、显示和分析众多生命科学相关信号,可以完全代替传统的纸带记录仪、绘图仪、XY绘图仪、示波器和电压计。把信号变成便于数字处理的形式,以减少数字处理的困难。无论计算机的容量和计算速度有多大,其处理的数据长度总是有限的,所以要把长时间的序列截断。在截断时,会引入一些误差,所以有时要对截取的数字序列加权,如有必要,还可用专门的程序进行数字滤波。然后把所得到的有限长的时间序列按照给定的程序进行运算。例如作时域中的概率统计、相关分析,频域中的频谱分析、功率谱分析、传递函数分析等。数据采集分析应用领域包括:血流动力学、离体组织灌流、离体器官、灌流、微血管张力测定系统、微循环血流测定(激光多普勒)、新陈代谢研究(运动生理学、心肺功能测定)、电生理系统(细胞内、细胞外、电压钳)、超声血流量测定、植入式生理信号(血压、生物电、神经干放电、体温等)无线遥测、心理学、清醒动物血氧饱和度测定、人体无创血压、心输出量测定。PCR检测仪是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特定DNA扩增的一种仪器设备,PCR技术的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PCR的三个反应步骤反复进行,使DNA扩增量呈指数上升。反应最终的DNA扩增量可用y=(1+X)n计算。Y代表DNA片段扩增后的拷贝数,X表示平均每次的扩增效率,n代表循环次数。平均扩增效率的理论值为百分百,实际反应初期,靶序列DNA片段的增加呈指数形式,随着PCR产物的逐渐积累,被扩增的DNA片段不再呈指数增加,而进入线性增长期或静止期,即出现“停滞效应”,使平均效率达不到理论值。PCR扩增仪通常由热盖部件、热循环部件、传动部件、控制部件和电源部件等部分组成。被广泛运用于医学、生物学实验室中,例如用于判断检体中是否会表现某遗传疾病的图谱、传染病的诊断、基因复制以及亲子鉴定等。PCR检测仪分类PCR仪分为普通PCR仪,梯度PCR仪,原位PCR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四类。荧光定量PCR仪光学校准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特异性更强,自动化程度更高,且有效地解决了PCR污染的问题,应用领域及应用量都不断增加。但其设计更为复杂,温度模块和光学系统设计同时影响其性能和实验准确性,为定量PCR仪校准带来了巨大挑战。采用生物试剂等方式对定量PCR仪荧光部分校准缺乏溯源性,无法分析误差来源,存在较大缺陷。采用Cyclertest 3D optical定量PCR仪光学校准系统对ABI 7500 Fast Real-Time定量PCR仪的温场部分和荧光系统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温度模块和光学系统共同进行检测并分析相关性能够更科学全面地评估定量PCR仪性能,满足定量PCR仪校准需求。
  • 我国首套生物安全实验室高效空气过滤器装置研制成功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牵头承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合格评定认可中心、天津大学等单位参与研究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污染空气排放处置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日前通过结题评估,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生物实验室高效空气过滤器装置,并有望从根本上改变此类装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高效空气过滤技术是生物安全防护特别是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技术设备。由于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长期受制于进口依赖和限制。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办公室于2009年启动实施了“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污染空气排放处置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项目。领衔承担该课题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祁建城研究员率领课题组成员奋力攻关,先后攻克高效空气过滤器现场全效率检漏、扫描检漏、气体消毒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了高效空气过滤器单元、高效空气过滤器扫描检漏装置及软件、气体循环消毒装置和电动生物型密闭阀。经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高效空气过滤器单元、电动生物型密闭阀的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评估结论认为,系列高效空气过滤装备的研制成功,满足了国家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对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的具体需求,有效解决了国内已建或在建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污染空气排放处置设备中的技术难题,为国家病原体检测技术平台、实验动物技术平台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技术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技术支撑。
  • 岛津制作所推出新型基因检测装置「GVP-9600」
    - 为食品相关病原菌检查、个性化医疗研究做贡献 &ndash 岛津96孔型基因检测装置「GVP-9600」 日本岛津制作所于近日推出了基于实时PCR法的新型「基因检测装置 GVP-9600」(研究用)。 实时PCR法通过聚合酶连锁反应 (PCR) 扩增部分DNA,实时计测其扩增物发现量。本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进行基因解析,应用于需要早期特定大肠菌O157、诺如病毒等感染源的食品卫生领域,以及在事先判断癌症治疗分子靶向药物等的效果、副作用风险的「个性化医疗・ 诊断」领域中进行的基因变异解析等方面。 岛津新产品GVP-9600具有升降温速度与测光速度快的特点,并且可以使用市售廉价的96孔样品板或8联管作为测定所需的反应容器,因此,实现了快速、低成本的基因检查。 对应绝对定量解析、相对定量解析、SNP解析的丰富多彩的解析软件可日语、汉语、英语表示,以简便的操作实现可靠的解析工作。反应液量可对应至100&mu L,因此具有了高通用性,适于直接PCR检测检体所含痕量病毒、细菌的应用。 【开发背景】 基因解析有2种方法,一种是在以PCR装置进行DNA扩增后,使用电泳装置实施分离分析,分析其尺寸的方法;另一种是实时PCR法,此方法使用实时PCR装置同时进行DNA的扩增和其发现量的分析。 作为岛津应对前一种方法的装置,实现电泳前处理、分离等操作的高速全自动化的微芯片电泳装置MCE-202 MultiNA已于2007年推出,可以快速、简便、高精度地分析DNA/RNA的分离尺寸。另外,岛津公司提供基于独有的「Ampdirect」技术开发的支持PCR的试剂套件,强力抑制蛋白质、多糖类等PCR干扰物质的作用,无需从血液等生物样品提取纯化DNA、RNA,可直接添加在反应液中进行PCR。MultiNA与Ampdirect试剂组件的组合,大幅度地简便了基因检查工作,同时作为获取高重现性数据的工具,广泛应用在人类、植物、家畜等的卫生检查等领域。 岛津公司通过推出基于实时PCR法的新型基因检测装置GVP-9600,将为最尖端的生命科学研究做出新的贡献,包括推进个性化医疗研究的人类SNP解析,基于未分化标记基因发现解析的人类ES细胞未分化・ 分化状态确认的多能性干细胞研究等等。 今后,岛津公司将进一步扩充试剂套件的产品线,提供丰富的产品系列,以满足大学等研究机构以及实施食中毒菌、诺如病毒等食品相关病原菌检测的检查机关等的多样需求。 【本产品特长】 1. 短时间内检测微量病毒、细菌 温控模块的升降温速度快,最快达4℃/秒,并且,采用高性能帕尔贴元件和多根热管式散热器,实现快速稳定的热循环,缩短了PCR时间。使用岛津公司诺如病毒G1&G2检测试剂组件从糞便直接扩增・ 检测诺如病毒基因进行检测时,可在3小时内完成从PCR开始到融解温度(Tm)解析,快速确定有无诺如病毒。反应液量对应5~100&mu L,具有高通用性。 2. 低分析成本与低维持管理成本 不需要使用专用容器,可以使用市售的透明单管、8联管或96孔样品板,降低了分析成本。光源采用白色LED,不必像卤素灯那样必须定期更换,降低了维持管理成本。 3. 充実的软件功能实现可靠的分析 对于获得的数据,可以进行绝对定量、相对定量(相对标准曲线法、比较Ct法)、SNP等各种解析,还对应确认PCR扩增产物的融解曲线解析。软件对应日语、汉语、英语,可数据库管理测定结果,并可自由自在地布局打印每一检体的测定结果。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 受种子启发的飞行微装置问世-未来有望用于环境监测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一项工程学突破,包括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在内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飞行装置,其受到风力传播的植物种子启发,未来可应用于环境监测或通信。这种飞行装置可以携带有源电子载荷,从而可在一定范围建立无电池无线设备。  植物种子有各种形状和大小,其中一些可利用风力传播,散播遗传物质扩大种群繁殖。这些种子形状可分为四类:降落伞形,如蒲公英;滑翔机形,如翅葫芦;直升机形,如梣叶槭和大叶枫;扑翼或飞旋形,如毛泡桐或臭椿。  受风力传播种子的启发,包括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约翰罗杰斯在内的科学家们,此次设计了一系列飞行器,大小从微型(小于1毫米)到大型(大于1毫米)。他们使用模拟和风洞实验,研究了改变设计参数(如飞行器直径、结构和翼型)的空气动力学影响。在直升机型和飞旋形种子中,旋转行为加强了这些装置的稳定性和飞行行为。这些设计可以集成简单电子器件,其中一例包含有一个检测空气颗粒物的电路。  研究团队表示,这类在空气中具有良好滞空性的、以风为动力的被动驱动微飞行器,可以成功地在飞行器上集成电子电路功能模块,从而实现空气污染物监测等功能。该类微飞行器在空气中还具有非常缓慢的下落速度——约0.28m/s,只有雪花平均下落速度的1/8左右,而且微飞行器的旋转下落模式为其提供了较好的飞行稳定性。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像植物种子一样广泛播撒,有望成为物联网的节点,构建具有空间深度与时间广度的低成本实时监测系统,助力未来疫情监测与病毒防控。  同时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E法里尔赫尔博灵写道:“这些装置可以构成动态传感器网络,用于环境监测、无线通信节点,或基于互联网连接设备网络即物联网的各种技术”。赫尔博灵补充说,需要做进一步工作,以理解飞行器在风中会有怎样的行为,以及其他设计(降落伞形和滑翔机形飞行器)表现如何,但她认为目前的成果为增进飞行器能力铺平了道路。
  • 检测认证赋能产业优化升级 上海5家检验检测机构获批筹建
    6月8日,在第16个世界认可日来临之际,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徐汇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世界认可日”主题宣传活动。记者了解到,活动现场举行首批上海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授牌仪式,上海市创新生物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5家检验检测机构获批筹建;“上海品牌”认证办证仪式,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等35家企业获得“上海品牌”认证;现场发布了“开发先进氢爆可用性验证试验装置,实现核电领域关键试验技术突破“等2023年度检验检测十大创新案例。助力产业提升赛道“领跑力”用“数据”刷新上海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水平新高度。据介绍,2022年,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承压前行、稳中有进,体现较强韧性。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共有检验检测机构1305家、认证机构178家,分别较上年增长6.4%和9.2%;全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327.78万份,较上年增长10.2%,业务收入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10.9%。户均收入和人均收入位列全国第二。认证机构有效证书数48.02万张、业务收入51.30亿元、户均收入2882.02万元,均位列全国第二。首次获批的上海市创新生物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市高密度系统级芯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5个上海市质检中心涵盖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氢能动力等先导产业和重点产业。中心建成后,不仅助力相关产业优化升级,也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解决技术难题的路径。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始终重视和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级质检中心建设,通过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保障,推动检验检测互联互通。例如,此次获批筹建的上海市创新生物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依托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聚焦细胞制品、核酸药物、重组技术药物等新型生物制品,以质量研究、标准开发、检测服务为抓手,将课题研究、标准制订、服务企业、强化监管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具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设施、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生物制品全生周期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将在助推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关键作用。一旦建成,意味着细胞治疗产品的质量检测环节得到了保障,创新生物制品有了全生周期检测技术服务平台。近年,以CAR-T为代表的新型细胞治疗产品已成为生物医药研发的热点,在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强大的优势。质量检测是保障细胞制品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已具备细胞产品鉴别、纯度检测、生物学活性检测、微生物快检、动物安全性评价等创新技术检测平台,借助该平台开展细胞治疗产品质粒等物料、病毒载体、成品制剂等环节的关键质量属性检测技术的方法开发、标准起草、样品检测、监督抽检等系列工作,为保障细胞治疗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发挥重要作用,在服务监管的同时,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突破新兴产业发展“瓶颈”本次主题活动发布了第六批获“上海品牌”认证的35家组织37项产品或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以往,第六批“上海品牌”多了像昱章电气、微创神通、征世科技、芯龙光电等一批坚持科技创新、钻研产品研发的新锐品牌,尽显“上海品牌”的科技范儿。在数字化转型“新赛道”上,涌现出了国网电力、新致软件、南洋万邦等,以品牌践行新发展理念;在民生服务保障上,城市排水、漕河泾物业、虹桥机场、万宏养老等深耕改善民生福祉,用品牌彰显服务能级的持续提升。自2018年,“上海品牌”亮相以来,截至目前,共认证“上海品牌”141家企业,发放148张证书,涉及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科技文化、市政建设、教育养老等诸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一直以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优先支持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高端产业集群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检验检测技术发展,着力加快检验检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解决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活动上发布了“开发先进氢爆可用性验证试验装置,实现核电领域关键试验技术突破”等10项2023年度检验检测创新案例。本次的创新案例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多个重要产业领域的“上海首创”检验检测技术。例如,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有限公司开发了先进氢爆可用性验证试验装置,可直接模拟核电厂严重事故工况氢爆环境,包括起始温度压力、氢燃爆冲击温度压力及保温保压能力,实现核级仪表严重事故环境试验领域关键技术突破,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核电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广州广电计量检测(上海)有限公司开发基于电子显微技术的先进制程芯片检测分析方案,实现了4nm先进制程芯片的晶圆级工艺分析,如FinFet结构分析、原子级分辨率的形貌表征和成分分析等。在先进制程芯片晶圆级工艺分析方面可与境外企业比肩,可以更好的服务我国芯片设计及制造企业,保障自主知识产权安全。
  • 打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战” 微生物检测仪器机会多
    p   6月22日,农业部正式印发《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明确2017至2020年间将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兽药残留监测体系,完成31种兽药272项限量指标以及63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制定。同时鼓励研发耐药菌高通量检测仪器设备、适合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器设备。随着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战”的打响,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将迎来一大波发展机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017—2020年) /strong /span /p p   为加强兽用抗菌药物管理,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根据《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制定本行动计划。 /p p   strong  一、前言 /strong /p p   我国是畜禽、水产养殖大国,也是兽用抗菌药物生产和使用大国。兽用抗菌药物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禽水产品有效供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兽用抗菌药物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养殖环节使用不尽合理、从业人员科学用药意识不强、公众对细菌耐药性认知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加之国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风险评估和防控体系薄弱,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峻。动物源细菌耐药率上升,导致兽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迫使养殖环节用药量增加,从而加剧兽用抗菌药物毒副作用和残留超标风险,严重威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隐患。当前亟需构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控制和残留超标治理体系,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p p    strong 二、行动目标 /strong /p p   动物源细菌耐药和抗菌药物残留治理能力、养殖环节规范用药水平、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p p   (一)推进兽用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省(区、市)凭兽医处方销售兽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达到50%。 /p p   (二)推进兽用抗菌药物减量化使用。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剂逐步退出。动物源主要细菌耐药率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p p   (三)优化兽用抗菌药物品种结构。研发和推广安全高效低残留新兽药产品100个以上,淘汰高风险兽药产品100个以上。畜禽水产品兽用抗菌药物残留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p p   (四)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完善兽用抗菌药物监测体系。 /span 建立健全兽用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技术标准和考核体系,形成覆盖全国、布局合理、运行顺畅的监测网络。 /p p   (五)提升养殖环节科学用药水平。结合大中专院校专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对养殖一线兽医和养殖从业人员开展相关法律、技能宣传培训。 /p p    strong 三、重点任务 /strong /p p    strong (一)实施“退出行动”,推动促生长用抗菌药物逐步退出 /strong /p p   加强重要兽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和预警提示,加大安全风险评估力度,明确评估时间表和技术路线图,加快淘汰风险隐患品种,推动促生长用抗菌药物逐步退出。 /p p   1.开展促生长用人兽共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国际组织有关标准,结合我国实际,2020年前完成相关品种清理退出工作。 /p p   2.开展促生长用动物专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收集、分析和评价相关技术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留和耐药性监测,2020年前形成保留或退出的意见。 /p p   3.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其他兽用抗菌药物开展风险评估,收集监测数据,分析技术资料,2020年前形成风险管控意见。 /p p    strong (二)实施“监管行动”,强化兽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 /strong /p p   1.严格市场准入。加快兽用抗菌药物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兽用抗菌药物分类管理,鼓励研制新型动物专用抗菌药物。人用重要抗菌药物转兽用、长期添加用于促生长作用、易蓄积残留超标、易产生交叉耐药的抗菌药物不予批准。依据抗菌药物的重要性、交叉耐药和临床应用品种等情况确定应用级别,研究制定兽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和分级目录。 /p p   2.规范养殖用药。制定发布《兽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南》,进一步规范兽医临床用药行为。推进养殖环节社会化兽医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实施兽用处方药管理、休药期规定等兽药安全使用制度。加强兽药使用记录监管,对出栏动物应当查验用药记录。开展兽药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研究工作,明确养殖主体兽药采购、储存、使用等各环节管理要求。修订药物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禁用兽药清单、休药期规定、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等技术标准。 /p p   3.加强饲料生产环节用药监管。组织实施药物饲料添加剂监测计划,以超量、超范围为重点,严厉打击饲料生产企业违法违规添加行为 加大预警监测力度,持续完善相关检测标准和判定标准。 /p p   4.建立应用监测体系。设立全国兽用抗菌药物应用监测中心和区域分中心,依托兽用抗菌药物生产经营企业、重点养殖企业等形成监测网络。通过国家兽药“二维码”追溯信息系统,监测兽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种类、数量、流向等情况,分析变化趋势。 /p p    strong (三)实施“监测行动”,健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 /strong /p p   1.完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构建以国家实验室、区域实验室、省级实验室为主体,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实验室为补充,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网。依托现有基础,完善国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分区域建立8家专业化实验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监测实验室,并在养殖或屠宰企业建立3-5个监测站(点)。监测站(点)负责细菌初步分离,专业化区域实验室负责细菌鉴定和耐药性监测,通过国家监测网报送结果。 /span /p p   2.细化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科学合理制定养殖领域细菌耐药监测方案,积极开展普遍监测、主动监测和目标监测。监测面覆盖不同领域、不同养殖方式、不同品种的养殖场(户)和有代表性的畜禽水产品流通市场,获得动物源细菌流行病学数据。 /p p   3.加强兽医与卫生领域合作。建立兽医与卫生领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的联通机制,实现两个领域的监测信息资源共享。 /p p    strong (四)实施“监控行动”,强化兽用抗菌药物残留监控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兽药残留监测体系,鼓励第三方检测力量参与,持续实施抗菌药物残留监控计划,依法严肃查处问题产品。完成31种兽药272项限量指标以及63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制定。 /span /p p   2.建立养殖场废弃兽药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制度,逐步实施兽用抗菌药物环境危害性评估工作。开展养殖粪污中抗菌药物残留检测,建立评估方法和标准,推广先进的环境控制技术、粪污处理技术,促进生态养殖发展。 /p p    strong (五)实施“示范行动”,开展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 /strong /p p   在奶牛养殖大县、生猪养殖大县、水产养殖大县、全国绿色养殖示范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和具有规模养殖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选择生猪、家禽和奶牛等优势品种,开展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活动,推广使用安全、高效、低残留的中兽药等兽用抗菌药物替代产品,从源头减少兽用抗菌药物使用量。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并研究相关补贴制度。 /p p    strong (六)实施“宣教行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 /strong /p p   强化兽医等从业人员教育,将兽用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课程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大中专院校开设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课程。加强从业人员科学合理用药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性的认知度。 /p p    strong 四、能力建设 /strong /p p   (一)提升信息化能力。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平台,深入推进国家兽药“二维码”追溯实施工作,推动省市县三级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设备,与国家兽药基础信息平台对接,保证兽用抗菌药物产量、销量、用量全程可追溯,实现兽用抗菌药物生产、经营和使用全程监管。 /p p   (二)提升标准化能力。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建立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标准体系,针对细菌分离和鉴定方法、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方法、药物耐药性判定等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开展实验室能力比对。收集、鉴定、保藏各种表型及基因型耐药性菌种,建立菌种库和标本库,实现各级实验室标准化管理。 /span /p p   (三)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发挥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创立全国兽用抗菌药物科技创新联盟,围绕动物专用抗菌药物、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中兽药等抗菌药物替代品种和养殖领域新型耐药性控制技术等领域,开展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创新。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鼓励研发耐药菌高通量检测仪器设备、适合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器设备。 /span 鼓励开展细菌耐药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性研究。 /p p   (四)提升国际合作能力。主动参与WHO、FAO、CAC、OIE等国际组织开展的耐药性防控策略、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标准制修订等工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协作,控制耐药菌跨地区跨国界传播。加强与发达国家抗菌药物残留控制机构及重要国际组织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主动应对国际畜禽水产品抗菌药物残留问题突发事件。 /p p   strong  五、保障措施 /strong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组织领导。要根据本计划确定的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辖区工作方案,认真开展日常监管、监督抽检等具体工作。要强化责任,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养殖者的主体责任,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p p   (二)加大政策支持。按照《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5年)》(发改农经〔2017〕913号),统筹考虑相关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支持,加大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防控体系建设、监测评估、监督抽查和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等工作的支持力度 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 /p p   (三)发挥专家作用。成立全国兽药残留与耐药性控制专家委员会,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监管体系建设与完善提供专业指导 承担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风险评估任务,提供风险管理和政策建议。在相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增设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等岗位,鼓励各地建立兽用抗菌药物研究团队,加强抗菌药物替代研发、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耐药检测方法与标准研究等工作。 /p p   (四)落实目标考核。将兽用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及动物源细菌耐药控制纳入国家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范围,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管体系、违法行为查处率、条件保障和经费预算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农业部制定考核评价标准,按年度、区域、进度进行量化、细化,各地要根据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措施,确保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p
  • 川一仪器发布微生物限度检测仪CYW-300B一体式内置泵新品
    微生物限度检测仪CYW-300B微生物限度检测装置采用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将供试品注入微生物限度培养器内,通过检验仪自真空泵负压抽滤,将供试品中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上,用取膜器取出滤膜,转移至配置好的固体培养基上,菌面朝上,平贴.盖上盖子形成封闭的培养盒,置相应的恒温培养处内培养并计数. 适用范围疾控:江、河、湖、海、水样食品:纯净水、矿泉水、饮料制药:纯化水、注射用水、原料药、胶囊、生物制品、片剂、口服制剂化工:各种需测试微生物水样 化妆品:各种用水及产品 微生物限度检测仪CYW-300B主要特征:1.一体化超小型设计,减小了对层流台操作空间的占用。2. 滤膜预先灭菌,即拆即用,可将主要污染物源降到zui低,提高检测可靠性3.过滤杯采用独特的唇形密封设计,不使用夹钳和 O 型圈,确保无泄 漏操作和均匀的微生物回收率4.可同时抽滤多张滤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5.滤杯采用可重复使用材料设计,经久耐用,节省成本,操作方便。6.每个滤头采用独立控制的方式,方便操作人员灵活使用。7.无油真空泵设计,噪音低。8.仪器表面经镜面处理,便于清洁和消毒。9.过滤头可以火焰快速灭菌,方便连续实验操作;10. 配有内置进口隔膜液泵,不需外接抽滤瓶,液体直接通过隔膜液泵排除,减少了抽滤瓶使用上的繁琐11.已氧化的美观的把手分布基座两端,使其更加稳固;12.稳固的低重心设计使其不会因溶液满载而发生翻倒。 微生物限度检测仪CYW-300B技术参数:1、适用滤膜直径:Φ47mm/50mm;2、有效过滤直径:40mm;3、滤杯容量:150ML(250ml 可选);3、过滤头数量:1/3/6 ;4、检测方法:薄膜过滤法;5、抽滤方式:隔膜泵负压抽滤,无需抽气瓶;6、抽液速率:100ml/15s(带膜);7、过滤头灭菌方式:湿热灭菌、火焰枪快速灭菌;8、滤头:可拆装。 微生物限度检查仪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微生物限度检查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显示屏不亮仪器也不运转了,应该怎么检查及解决方法:当您对此款微生物限度检验仪设备内置还不是那么熟悉的情况下,又着急使用仪器该,首先我们先检查电源线是否有损坏,电源保险丝是否完好。如果有损坏更坏即可恢复正常工作。  如果通电那就是仪器里面出现的问题。这时我们先打开仪器后半截机箱盖,打开时要注意后机箱盖要手从两侧拿从下往上取下机箱盖,在取机箱盖的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以防碰掉表面漆而影响美观。取下后我们应该先查看线路是否有烧坏有没有焦味,如果两者都没,那仪器显示屏不亮仪器也不运转有可能是因为电源插头与电路板的连接线有松动导致接触不良。用工具把连接线两头连接点重新固定拧紧,仔细看好正负极以免按错导致不必要的仪器损坏。微生物限度检查仪检测过程中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建议及时联系厂家。  微生物限度检验仪显示屏亮而主机不工作。微生物限度检查仪显示屏亮而主机不工作说明电源插头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电路板与主机的连接处。在对电路板检查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电路板。如果以上都无法解决,则电机内部出现问题,联系厂家更换,检查电路板与主机链接处是否接触不良,如有松动拧紧即可。  微生物限度检查仪主机工作明显出现主机工作速度低于显示屏速度。  检查及解决方法:打开机箱盖检查主机前面的两个连接拍击板的不锈钢铁棒看上面的润滑脂量,润滑脂是起到润滑作用的如果机油不够多就会导致主机的速度减慢,从而出现拍击板的速度与显示屏的速度不符合。往不锈钢铁棒上加适量的润滑脂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微生物限度检查仪在加润滑脂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润滑脂碰到电线或电路板上以防短路烧坏仪器。微生物限度检查仪的使用方法1、根据供试品性状来选择滤膜材质,过滤前后应保证滤膜的完整性;2、仪器不工作时,请断电;3、不能抽滤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腐蚀等液体;4、当供试品中含有不溶性的颗粒,悬浮物时,可能导致滤膜堵塞影响过滤,应将供试品进行预处理,除去颗粒或悬浮物;5、抽滤前,应确保管道密封性良好。创新点:性能特点: 1.一体化超小型设计,减小了对层流台操作空间的占用。 2. 滤膜预先灭菌,即拆即用,可将主要污染物源降到最低,提高检测可靠性 3.过滤杯采用独特的唇形密封设计,不使用夹钳和 O 型圈,确保无泄 漏操作和均匀的微生物回收率 4.可同时抽滤多张滤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滤杯采用可重复使用材料设计,经久耐用,节省成本,操作方便。 6.每个滤头采用独立控制的方式,方便操作人员灵活使用。 7.无油真空泵设计,噪音低。 8.仪器表面经镜面处理,便于清洁和消毒。 9.过滤头可以火焰快速灭菌,方便连续实验操作; 10. 配有内置进口隔膜液泵,不需外接抽滤瓶,液体直接通过隔膜液泵排除,减少了抽滤瓶使用上的繁琐 11.已氧化的美观的把手分布基座两端,使其更加稳固; 12.稳固的低重心设计使其不会因溶液满载而发生翻倒。 微生物限度检测仪CYW-300B一体式内置泵
  • 全新智控型微生物检测系统HTY-305S
    新型微生物检测系统HTY-305S是依据药典相关规定设计制造的微生物检查专用设备,由微生物检测仪和对应的耗材组成。泰林生物微生物检测系统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SIP消毒功能国内首创预置程序SIP,智能控制仪器进行管路消毒,界面简单直观,操作高效便捷。泵头灭菌方便泵头易拆装,可121℃湿热灭菌;也可用火焰枪头快速灭菌,方便连续实验操作。彩屏显示/钢化玻璃触控面板彩色液晶显示屏,运行状况一目了然,操作简单直观;钢化玻璃面板,表面光滑平整,不易划伤,便于清洁。多泵头选择一台主机可选配多种泵头,选择空间更大,配合F47/F60微生物检测滤杯以及S60微生物培养器使用。泵头可同时启停,也可独立控制。高性能隔膜泵微生物检测系统内置微型高性能隔膜泵,噪音低,无需抽滤瓶,直接排液,使用更方便,过滤速度更快。
  • 中广核技全面进入无损检测装置领域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以全资子公司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作价1.1亿元,通过收购股权和增资方式获得丹东华日理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丹东华日”)51%股权。根据公告,丹东华日原股东方承诺,丹东华日2018年、2019年、2020年度经审计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900万元、2280万元、2736万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广核技于2017年5月份已成功研制出4/6MeV能量可切换无损检测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本次交易将从横向拓宽公司产品系列,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能提供低能至高能全系列的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设备的供应商和服务商。此次收购与原有业务布局产生良好的区域互补效应,中广核技将继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客户资源、销售网络等资源,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形成业务规模效益,提高市场占有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广核技加速器与辐照应用事业部总经理、中广核达胜总经理肖峰表示,X射线无损检测装置是辐射行业的重要技术装备,其产品具有技术含量较高、投资回报较好的特点,是公司业务重点布局方向。丹东华日理学电气主要产品为依托X光机的中低能无损检测设备,广泛用于钢铁、电力、汽车、机械、医疗等领域,在东北地区拥有较强的影响力与区位辐射效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公开资料显示,围绕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服务、改性高分子材料等核技术应用细分领域,中广核技2017年累计并购五大重点项目,包括常州金沃、河北中联银杉、厦门瑞胜发、江阴爱科森以及苏州博繁新材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广核技是国内首家核技术应用上市公司,也是中国广核集团首家A股上市平台。当前中广核技在多个细分领域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其在电子加速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加速器辐照加工服务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改性高分子材料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 /p
  • 陕西省“十四五”重点发展:生物芯片、病原微生物快检仪、纺织检测仪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里程碑意义。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支撑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主战场。为加快推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重点提及仪器:  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药品,积极研发新型临床诊断试剂,开发用于生物芯片检测、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的高端精密检测仪器。  陕西省还将延伸发展棉纺产业,优化调整印染产业,大力发展服装、家用纺织和产业用纺织产业,加快发展高端纺织机械和纺织检测仪器。  全文如下: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里程碑意义。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支撑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主战场。为加快推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划和《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创新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融合发展、优质企业培育和产业集聚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制造业为全省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是注重规模效益提升,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全省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1%,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8860.1亿元,位列全国第14位,制造业增加值较2015年增加23.1%。截至202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64户,完成营业收入23435.3亿元,实现利润1942.3亿元,利润率较2015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二是注重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安排省级专项资金27.5亿元,支持技改项目3874个,带动社会投资2579亿元,企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2015年的9.7%提高到2020年的19.6%。传统产业改造效果明显,非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领跑,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3个百分点。狠抓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建成和在建汽车产能超过200万辆,三星二期一阶段实现满产、二阶段进展顺利,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加快建设,高强高韧钛合金棒材、3D打印用合金粉末等十多个产品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次推广应用目录,实现国内“领跑”。  三是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1家,筹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4家,认定11家,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创新投入效率稳步提升,2020年科技活动产出指数达到75.97%,居全国第4位 高技术产业化指数达到65.83%,居全国第12位 国家科技奖数量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前列。创新技术成果持续产出,先后承担航空万吨级铝合金张力拉伸机装备、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高端电力装备数字化车间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9项,数控锥齿轮磨齿机、高速数控车削中心、大型锻造操作机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主机新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四是注重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步伐持续推进。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数量进位跃升,285户企业参加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35户通过贯标获证。陕西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二级节点(综合型服务平台)建成运营,西安、宝鸡两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实施。截至2020年底,培育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38户、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82户,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户、示范平台2个,“陕鼓模式”在全国示范推广,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2家、绿色园区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3户,认定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3户、绿色产品7种,渭南、韩城入选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五是注重企业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截至2020年底,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2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19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69家,数量均居西部地区前列。上市公司数量达到60家(含“新三板”精选层),较2015年底增加17家,排名从全国第18位跃升至第16位,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数量达到9家。  六是注重空间布局调整,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关中地区工业经济实力稳步提升,陕北和陕南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2020年,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分别为49.2%、36.8%和12.1%。园区建设成果显著,截至2020年底,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4家,涉及软件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有色金属、能源化工、食品深加工6大产业,西安高技术转化应用(航天)基地和汉中航空产业基地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全国五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20年,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8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48.8%。集群发展进入国家队,西安航空集群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中胜出,是航空装备领域唯一胜出集群。  七是注重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及时发布《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聚焦难点痛点优化营商环境。设立10亿元省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民营企业纾困基金。截至2020年底,共推荐认定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2家、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96家。2018-2020年,共争取中央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累计达3.75亿元,支持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发展,普惠小微企业担保费率由1.79%降至1.21%。在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推动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2020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13389.7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1.1%。  (二)存在问题。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全省制造业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创新资源优势还没有较好地转化为创新动能。作为全国科技资源大省,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约为17.8%,远低于全国34.2%的平均水平。全省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4.1件,与全国的差距从2016年的0.69个百分点扩大到2020年的1.7个百分点。二是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还不够快。全省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产品仍主要集中在能源行业。2020年全省能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规模仍然较小。三是市场主体活力还不够强。全省工业大企业大集团相对较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数量偏少,产业链配套率总体偏低,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高技术产业供应链存在风险。  (三)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变革大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对全省制造业发展提出新要求。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催生一系列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点,为全省制造业“换道超车”带来契机。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多边贸易格局面临重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全球制造业布局呈现本地化、分散化、区域化趋势,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变数增多。全省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高水平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新体系。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对全省制造业发展赋予新使命。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面对高质量发展目标,我们既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等优势条件,同时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要素成本攀升、区域竞争分化加剧等不利因素影响。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我省在稳定发挥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以及黄河、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大挑战。全省制造业要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前提下,加快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变,实现资源能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  从全省看,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叠加,为全省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陕西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为制造业进一步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了更大空间。全省要充分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快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将制造业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全面链接、深度绑定,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深化与全球产业链合作,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战略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基地,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陕西力量。  二、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创新、改革和开放为动力,以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构建“6+5+N”的现代制造业新体系,着力推动陕西制造业实现“三个转型两个升级”,进一步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把创新作为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总要求,聚焦制造业这一创新主战场,充分挖掘和利用全省科教资源丰富优势,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制造业发展实现动力变革。  把智能作为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融合应用,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速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建设数字陕西,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把绿色作为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工业低碳行动,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强化安全发展保障,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把开放作为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把改革作为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配置的障碍,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增强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构建起特色鲜明、创新力强、绿色安全的现代制造业新体系,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巩固,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取得重大进展。  规模结构持续优化:“十四五”时期,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以上。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8%。  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十四五”时期,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6.5%,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省级质量标杆工业企业达到100家,形成100家以上省级工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5%,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每亿元营业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1.3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25%,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个。  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到2025年,200户以上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2级标准,50户企业达到3级以上水平,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1%,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100家、绿色园区1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20家以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1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降低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6%。  对外开放全面提高: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速达到15%。  三、发展重点  立足国家制造业相关要求,综合全省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着力构建“6+5+N”现代制造业新体系。即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6大支柱产业,做优做特冶金、建材、食品、轻工、纺织5大传统产业,做精做实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增材制造、光子、量子信息、空天信息等一批新兴产业。  (一)做大做强六大支柱产业。  立足高技术层次、高产品附加值、高配套能力、高市场竞争力发展目标,推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6大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1.高端装备。  (1)发展思路与目标。  以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装备,以及应急装备、电力装备、石油装备、工程机械等其他装备为重点,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培育一批优质产品,打造全国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中心。力争到2025年,高端装备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左右。  (2)发展重点。  航空航天装备。聚焦航空产业链转型提升,推进大型运输机系列化研制生产,推进运8、运9系列产能提升。加快支线飞机国产化研制,积极开发多用途飞机并扩大市场份额。围绕C919/CR929、ARJ21、AG600等重大机型开展配套,推动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关键部件、专用设备等产业自主发展。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加快培育形成层级合理、优势明显的无人机产业链。加快发展直升机产业,扩大先进直升机总装制造能力。持续优化新舟60/600飞机生产线,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快速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建立国产民机用户维修定检、运行支援、综合培训等服务中心。重点围绕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重大专项,加快新一代航天运载动力系统研制,推动航天液体、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系列化发展,探索未来单级入轨飞行器及新型混合动力系统。强化商业航天卫星测运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商业航天发展。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以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大力发展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30吨轴重重载电力机车、城际快速动车组、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等整车产品,以及350千米/小时高铁接触网、中低速磁悬浮钢铝复合导电轨、牵引变流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发展轨道交通大型施工和养护装备,重点突破车体轻量化、安全保障、储能与节能、列车网络控制等关键技术,提升轨道交通总集成、总承包能力。  智能制造装备。聚焦智能制造核心关键环节瓶颈,做大做强数控机床产业链,推进工业机器人和高端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应用,加速自主化突破和产业化发展。机器人与增材设备领域,重点发展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核心功能部件,积极研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增减材一体机等新产品,完善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本体系统集成的工业机器人和增材制造产业链。高端数控机床领域,促进数控机床产业链向高端化迈进,做强优势功能部件和高端功能部件,加强机床配套能力,重点推进智能化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的研发制造,提高丝杠、轴承、高速高效系列刀具、高效精密异型与成型刀具等关键零部件供给能力,打造产品结构合理、配套能力突出的产业体系。在煤炭采掘、石油钻采、炼油化工、专用车辆、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等领域积极发展重大智能成套设备。  节能环保装备。加快净化设备、回收利用成套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的研发生产,积极发展高效节能电机、高效节能能量回收设备、高效节能碳排放技术及设备。突破减振降噪等技术,发展一批噪声控制器产品和设备。  其他装备。应急装备领域,聚焦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大力发展新型应急指挥装备、特种交通应急保障装备、专用医学救援装备、智能无人救援装备、自然灾害专用抢险装备、监测预警灾害信息获取装备等。前沿装备领域,积极在深海资源开发、极地资源开发、太空资源制造、生物制造技术与装备等新兴交叉前沿领域,推动一批新兴技术和装备研发。电力装备领域,聚焦输变电设备产业链,重点发展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装备,大力发展低风速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集中监控、智能风场、光伏电站等管理系统及设备,有序推进先进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智能电网用输配电及用户端设备、中低压成套设备研发生产。石油装备领域,着力提高石油油管套管、抽油机、油管、配套接箍等产品质量,加快应用于超深井、高压油、高硫化氢、大管径等条件的石油装备和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开展针对各种复杂井况的非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产品生产。重型装备领域,重点发展冶金装备、煤炭综合采掘装备、成套装备及大型化工成套设备,进一步提升高压厚壁设备、特种材料设备等产品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工程机械领域,重点突破动力换挡变速箱设计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加快开发液压系统、传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农机装备领域,着重发展果园多功能作业平台、智能选果线、智能畜牧机械、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等适宜我省农业特色产业的农业机械及关键零部件。  (3)空间布局。  高端装备产业重点布局在西安、宝鸡、汉中、渭南、咸阳、榆林等地。其中,西安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重型装备等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宝鸡依托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石油装备等优势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汉中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应急装备等产业,建设中国现代航空新城。渭南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工程机械等产业,建设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咸阳重点发展电力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农机装备等产业,建设陕西机械加工和零部件生产基地。榆林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能化装备制造基地。杨凌示范区重点发展智能农机装备。  2.电子信息。  (1)发展思路与目标。  做大规模与做强实力并重,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等领域为重点,强化技术创新和项目招引,着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左右。  (2)发展重点。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以集成电路制造为核心,做精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积极支持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研发生产,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与封装测试产业,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提高集成电路生产线工艺水平,提升电子级硅材料及硅片自主配套能力。整合现有科研院所及高校资源,联合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积极推进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着重布局从衬底和外延材料、器件设计和工艺到模块及电路应用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积极攻克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业强省和国家重要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新型显示。围绕新型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在优势领域联合开发,充分利用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在柔性光电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高分子发光二极管(PLED)显示技术等领域的研发优势,提升液晶材料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高分子发光二极管(PLED)等新一代显示材料的技术水平,积极布局柔性、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加快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建设,着力补齐驱动芯片、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功能化学品、铟锡氧化物(ITO)靶材、光学膜、基板玻璃等产业链环节,不断提升工艺和装备水平。以构建省内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体系为核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智能终端。发挥智能终端产业优势,按照“政府引导、集群引进,重点突破、完善配套”工作思路,积极引进智能终端关键芯片、摄像头、天线、触控面板、电池等零部件生产企业和设计研发企业,提升智能终端产业
  • 合肥研究院农残检测装置样机通过检测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李淼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研究人员在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装置研发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开发的相关仪器通过了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的专业检测,检测精度达到《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的要求,各项指标均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在国家&ldquo 863&rdquo 项目&ldquo 农田生境感知关键技术研究&rdquo 的支持下,课题组成员在痕量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人员通过单光源多通路方法降低了光源功率波动的干扰,并引入嵌入式系统与网络通信模块,开发了小型化、快速农残检测装置样机。实验表明,该装置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检测数据实现云存储,实现了农产品现场快速检测,未来有望进行产业化应用与推广。   此外,该课题组在农药残留检测基础技术研究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探索,旨在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光纤调制、先进纳米材料制备、微弱信号处理等技术,构建新型便携式农残拉曼光谱检测系统,实现超痕量农残的定性、定量检测。
  • 仪器商压力山大 中学生发明了水质检测装置
    p   昨天,杭州市第三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答辩在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举行,从省内各地市选拔出来的小科学家,带着自己的小发明在赛场上一展身手。参赛项目中,来自文澜中学的何文俊同学展示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校园饮水水质检测装置的研究和设计”项目,让专家们眼前一亮。 /p p   为解决学校水温控制问题 中学生研发饮水检测装置 /p p   何文俊介绍,有一年夏天很热,上完体育课后回到教室却发现饮水器里只有热水,为了解渴,同学们只能去学校小卖部买冰水喝,虽然喝完的瞬间很舒服,但没过一个小时就开始肚子疼。校医说,人在出汗时不能直接喝冰水,最好的降温方式是喝温水,但在学校却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当时就有了改变学校饮水装置系统的想法。 /p p   他首先做了一个调查,对杭州某高校的6个饮水装置进行了取样检测,结果显示存在很大问题。他发现,在自来水的输送中,管道内壁溶出的金属物是其最主要的污染源,常规的消毒方法也存在问题。何文俊解释,目前的饮水设备往往是定期消毒,其实科学的方法应是按照使用频率进行消毒和更换。当然,若能自动消毒,则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确保水质的安全。 /p p   “我们只需对原有饮水方式的‘后端’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它可以与任何一个饮水设备进行对接,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校园饮水水质因二次污染而导致不合格、无法饮用的问题。”何文俊说,自己的发明就能达到以上效果,而且成本只需200多元。 /p p   能检测水质、消毒等 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p p   何文俊的这个项目,设计了温度控制系统,使得出水温度适宜饮用,防止过冷过烫 还通过自主编制的软件,可以将水温或水质不稳定的“故障信息”实时无线传输到管理人员的手机,便于故障的及时处理。 /p p   该项目还自主设计了紫外线消毒的出水管路,达到使用一次消毒一次,避免因管路污染造成微生物滋生 同时,利用最新的RO反渗透技术对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过滤,最大限度防止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保证了校园的饮水安全。 /p p   何文俊的指导老师方献忠说,学校当前的饮用水装置系统,是运用两套过滤装置进行两次净化后供师生饮用的,一学期会更换一次,但还是不能做到实时监测和百分之百保障饮用水安全,何文俊的项目会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对于他的这项发明,我已经向校长推荐在全校使用,在项目的实用性确定下来后,将联系厂家进行新的饮水装置的安装。” /p p   据了解,这个项目已经申请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p p /p
  • 新简易采集装置联接质谱实现雾霾微生物分析
    虽然大风再次“拯救”了被雾霾围困的北京,但这种渐成常态化的大气污染现象,对人们身体健康已经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据研究显示,雾霾中含有多达1000多种微生物,包括真菌、病毒、细菌等,会造成呼吸障碍、微生物感染、过敏性反应等伤害,易对老人、小孩及体质较弱人群产生健康危害。  近日,记者从复旦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简易的采集装置,可用于雾霾、气溶胶中的微生物样品采集,结合质谱分析技术,实现了对雾霾传播的微生物分析与鉴定。该成果发布在美国化学会《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杂志上。  据悉,常规的气溶胶微生物的采样方法依靠多级采样器,受限于仪器昂贵一般约数千元、携带不便约10公斤左右、采样时间较长约2小时以上、需要外接电源等因素,无法进行简单快速的采样分析。常规的多级采样器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有害气体收集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应用。   据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卞晓军介绍,复旦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研发的基于螺旋气流微流控芯片的简易采样器,由微流控芯片、微型气泵、可充电锂电池、稳流阀等部件组成,利用气流在双螺旋通道的离心力对微生物样品进行分离捕获。  该简易采样器的主要部件是螺旋式鱼骨形微流控芯片。螺旋式的微通道给气流施加了较强的离心力,有利于气溶胶中的微生物附着在芯片通道中 鱼骨形的结构设计能够将气流由平流转化为湍流,增加了气溶胶中的微生物与芯片的接触几率。  “相比于传统的空气多级采样器,该简易采样器材料成本约150元,采样时间短缩至半小时之内,不依赖于外接电源,仅仅2.5公斤便于携带。”卞晓军说。  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应用该简易采样器对上海地区的雾霾微生物进行大规模采集分析,以及微生物实验室环境中有害生物气溶胶进行监测。未来,有望应用于野外农田采样、战地反恐采样、配合无人机高空采样等。
  • 医疗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检测标准及方法解析
    为什么需要如此重视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呢?美国PM Gundy的研究团队曾在《Survival of Coronaviruses in Water and Wastewater》一文中指出,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悬浮固体可以吸附冠状病毒,为病毒的存活提供了保护。同时,从污水流向的我们不难看出,粪便最终排到了污水处理厂,这些可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废水,在污水处理中形成携带病毒的气溶胶,从而形成了气溶胶传播的环境,使污水处理人员成为感染风险较大的群体,对阻止疫情传播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医疗机构、污水处理机构及环境监测部门,都是控制病毒通过污水传播的关键。 目前,为有效防止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便和污水扩散传播,生态环境部门要求对要接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诊疗的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卫生院等)、相关临时隔离场所及研究机构,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参照《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和《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试行)》等有关要求,对污水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要督促城镇污水处理厂切实加强消毒工作,结合实际,采取投加消毒剂或臭氧、紫外线消毒等措施,确保出水粪大肠菌群数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通过对比以上标准发现,在这些污水处理过程中,粪大肠菌群数是评判污水处理是否合格的关键微生物指标。研究表明,污水中粪大肠菌群数量与肠道致病菌数量存在相关关系,当污水中粪大肠菌群数超过1174个/L时,即可在污水中检出病原菌,因此将粪大肠菌群数作为特征指示性指标对这些微生物进行控制。 根据检测方法、应用领域和污染情况的不同,各标准中对粪大肠菌群数的限量也不同(表1)。目前,可用于检测水体中粪大肠菌群数的方法有4种,分别是多管发酵法、膜过滤法和快速荧光检测法、酶底物法,其中前三种认可度较高,且使用较广泛。 1 膜过滤法 膜过滤法是目前最常用于水体中粪大肠菌群数检测的一种标准方法,也是《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试行)》中的指导方法,可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医疗污水等样本的检测。 该方法使样品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滤膜过滤,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置于MFC选择性培养基上,在特定的温度(44.5℃)下培养24h,胆盐三号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粪大肠菌群能生长并发酵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色,通过颜色判断是否产酸,并通过对呈蓝色或蓝绿色的菌落进行计数,从而测定样品中粪大肠菌群浓度。 膜过滤法的关键在于样品前处理,需借助抽滤装置才可完成,使微生物被截留在无菌滤膜上,并通过物理的方式进行富集,以保证粪大肠菌以菌落形态被检出。目前,市面上已有较为成熟、有效的的水中膜过滤装置,可用于水体中微生物前处理操作。专为水质样品前处理、富集等操作设计;结构精巧,配合精密抽滤泵,保证良好的抽滤效果;不锈钢材质,可高温高压灭菌,避免交叉污染;直抽直排,防止废液倒吸。 2 多管发酵法 多管发酵法又称最大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法或稀释培养计数法,该方法是用于检测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中粪大肠菌群数的一种标准方法。 该方法是一种基于泊松分布的间接计数法,利用统计学原理,根据一定体积不同稀释度样品经培养后产生的目标微生物阳性数,查表估算一定体积样品中目标微生物存在的数量(即单位体积存在目标微生物的最大可能数)。 采用多管发酵法时,先将样品加入含乳糖蛋白胨培养基的试管中,37℃初发酵富集培养,大肠菌群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分解乳糖产酸产气,产生的酸使溴甲酚紫指示剂由紫色变为黄色,产生的气体进入倒管(杜氏小管)中,指示产气。然后再44.5℃复发酵培养,培养基中的胆盐三号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最后产气的细菌确定为是粪大肠菌群。最后通过查MPN表,即可得出粪大肠菌群浓度值。 实验小贴士 该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样品检出限的不同,可选择12管法(检出限为3MPN/L)或15管法(检出限为3MPN/L)进行实验,因此需要大量使用试管和液体培养基(每个样品需准备12或15支试管)。若检测样品量较大时,建议可采用培养基分液器来降低工作量。可用于生理盐水、液体及半固体培养基自动分装;1L溶液分装到100个MPN法试管中,最快仅需2分钟;微电脑系统与精密泵体联合控制,分装精度高;分装量、分装速度、分装时间、停顿时间、分装次数等参数可自由设定。 采用自动微生物试剂分液器进行实验用品准备,不仅能实现准确的连续分装,还可在保证进度的同时,大大降低工作量。 3 快速荧光检测法 快速荧光检测法是一种利用ATP荧光原理与微生物特性相结合的快速检测方法,虽然该方法暂未被纳入国家标准中,但由于其操作方便,检测与培养时间短(仅为膜过滤法、多管发酵法的1/3),目前被很多大型企业作为内部微生物自检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与对应的采样、增菌拭子配合使用,可快速检测水体中粪大肠菌群数量。 快速荧光检测法是在荧光素酶(lueiferase)和Mg2+的作用下,荧光素(lueiferin)与ATP发生腺苷酰化反应后被活化,活化的荧光素与荧光素酶相结合,形成了荧光素-AMP复合体焦磷酸(PPi)。该复合物在氧化作用下,产生荧光信号。通过ATP检测液检测微生物ATP的发光量,达到检测细菌的目的。该方法现已获得AOAC研究机构的检测方法性能担保认证。 目前,杭州大微已开发了DW-ES800型微生物实时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ATP荧光快速检测法,采用双模块设计,实现对水体中粪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等多种微生物的检测和计数。耗时短:培养时间短(定性8小时,定量1~8小时),检测时间仅需15秒范围广: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等多种微生物效率高:双培养通道,可同时培养不同温度微生物易操作:五步即可完成(增菌拭子采样→培养→转移→检测拭子激活→检测)可将RLU值转换为CFU值 4 酶底物法 酶底物法是检测水体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一种标准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在特定温度下培养特定的时间,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能产生特定的β-半乳糖苷酶将选择性培养基中的无色底物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ONPG)分解为邻硝基酚(ONP),呈黄色反应;且大肠埃希氏菌同时又能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将选择性培养基中的4-甲基伞形酮-β-D-葡萄糖醛酸苷(MUG)分解为4-甲基伞形酮,在紫外灯照射下呈荧光反应。统计阳性反应出现数量,查MPN表,再除以接种样品的稀释度。计算相应水样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的浓度值。由于操作起来较为繁琐,工作量巨大,故在日常检测中很少被使用。
  • 美国博士开发AIM装置 能自动监测饮食状况
    11月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来自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的Edward Sazonov博士开发出一款全新的饮食追踪装置,与外挂式耳机有些相似,能够自动监测佩戴者的饮食状况。   研发人员将其称作自动摄入监视器(简称AIM),这个3D打印式原型装置需要佩戴在用户的耳朵上。AIM由运动传感器、微型摄像头和蓝牙发射器组成。   在用餐过程中,AIM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下巴独特的咀嚼运动,并识别出不同动作间的差异以及一些伴随性活动,例如聊天。一旦咀嚼行为触发了AIM装置,摄像头就会对食物进行拍照。所有的数据都将通过蓝牙传输至配对的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中的应用程序能够识别出照片中的食物。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根据咀嚼的次数,以及对照片中食物数量的前后对比来评估食物的消耗量。接下来,应用程序将确定此次膳食中的能量总数,并记录下来。   Edward Sazonov博士希望能够对AIM改良版本的准确性进行测试,将其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其中,热量摄取可以通过测量用户体内的氢和氧同位素的消除速率进行评估。如果AIM装置的表现优异的话,它将成为一种更快速、低廉且易于管理的替代方法。
  • 兰州食品安全检测装置项目全球招商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检测仪器的研发生产成了热门的行业。欲投资8600万元的兰州市数字化X射线食品安全检测装置项目被列入《2011甘肃重点招商项目册》已开始面向全球招商,这就意味着,食品安全检测在不久后有望用上由兰州生产的数字化X射线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据了解,兰州三磊电子公司是专门从事X射线计算机实时成像设备的开发和生产的企业,已经开发研制出了变频控制自动定位检测小车、三可变CCD摄像机等产品。数字化X射线食品异物扫描检测仪是兰州三磊电子公司专门针对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安全检测要求开发的智能化检测仪器,可在不打开食品包装的情况下快速检测出食品中夹杂的石头、金属、塑料、骨头碎片、玻璃等异物以及检查包装物内物品缺失,并将不合格品自动检出。该装置除了满足肉类加工、家禽、鱼、冷冻食品、干鲜蔬菜、罐头食品、即食快餐等检测要求外,还要进一步研究本技术在药品、纺织、服装、化工、塑料、酿造、皮毛、玩具等加工行业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合格性检验。   目前,我国有50多万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然而X射线食品异物检测产品普及率不足5%。预计未来5年内,国内将有2000多家肉食加工企业将被强制实施食品异物检测手段,保守预计X射线食品异物检测仪器的销售量超过10亿元。该公司计划在未来2年内完成满6个系列28个不同规格数字化X射线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研制与开发,以满足各个领域的应用要求。   该项目总投资8600万元,项目建成后达到年产400台数字化X射线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生产规模,年产值将达到9200万元。
  • 食药局公布2015年上半年抽检结果:微生物不合格率占比最高
    p   8月28日上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15年上半年食品安全抽检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滕佳材,新闻宣传司司长王铁汉,食品安全监管三司司长王红,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巡视员毕玉安出席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res04_attpic_brief.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8/insimg/7c3e6099-b134-4ed0-87fc-b3d4c7c2a06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2015年1-6月粮、油、肉、蛋、乳等5类大宗日常消费品抽检合格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res07_attpic_brief.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8/insimg/3a66cce9-f1aa-46d8-ad40-2df3296b5d7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2015年1-6月24类食品样品抽检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占比情况 /p p   滕佳材介绍,上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抽检24类食品样品33252批次,其中检验不合格样品1236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6.3%。粮、油、肉、蛋、乳等5类大宗日常消费品中,乳制品抽检1391批次,不合格2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9.9% 蛋及蛋制品抽检409批次,不合格1批次,样品合格率99.8%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抽检1975批次,不合格34批次,样品合格率98.3% 粮食及粮食制品抽检6680批次,不合格144批次,样品合格率97.8% 肉及肉制品抽检4678批次,不合格148批次,样品合格率96.8%。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情况,上半年抽检样品916批次,检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19批次,占样品总数2.1% 检出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问题的(非直接的食品安全风险)样品36批次,占样品总数3.9%。此外,蔬菜及其制品的样品合格率为95.2%,水产及水产制品的样品合格率为92.8%,调味品的样品合格率为97.1%,茶叶及其相关制品的样品合格率为99.0%,酒类的样品合格率为96.2%。 /p p   关于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滕佳材介绍,一是发现禁限用农兽药残留超标,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2.8%。主要是部分样品中检出克百威、氯霉素、孔雀石绿、瘦肉精和恩诺沙星等禁限用农兽药。二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占不合格样品的19.3%。主要是个别样品中检出硼砂、罗丹明B、富马酸二甲酯和罂粟碱等非食用物质,部分样品中发现防腐剂、甜味剂和着色剂等添加剂不合格。三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占不合格样品的35.0%。主要是部分样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霉菌等指标超标。但也有个别样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四是重金属指标不合格,占不合格样品的12.7%。主要是部分样品铝、铅、镉等指标超出标准限值。五是品质指标不合格,占不合格样品的31.9%。主要是部分样品酸价、酒精度和电导率等项目不合格。 /p p   经专家分析: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有种养环节违法违规使用农药、兽药的因素,也可能有在流通环节故意使用的情况。非法添加问题,主要是生产经营者对法规标准认知度不高或者存在主观故意,为延长保质期或提升产品感官品相,违反规定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微生物污染问题,主要是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储运过程和销售终端未能持续保持储运条件,因包装不严、破损造成二次污染等原因造成。重金属污染问题,与产地环境污染和肥料、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受到污染等因素相关,也说明生产加工者原料把关不严。品质指标不合格问题,主要是生产工艺不合理或关键工艺控制不当引起,也不排除存在个别食品生产经营者故意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甚至违法掺杂使假的情况。 /p p   针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滕佳材强调,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及时采取四项措施予以处置。一是督促生产经营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产品和涉嫌问题产品 二是督促企业及时排查风险因素并采取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三是针对重点食品、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部署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注重查处大案要案 四是第一时间对社会公布抽检信息,在总局官网开设专栏,每周公布产品合格和不合格产品信息,并同时进行风险解读和消费提示。 /p p   下一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将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力度,着力提高科学性和靶向性 将不断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基础,加强日常监管与监督抽检有机衔接,规范治理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抽检信息公布力度,逐步实现全国统一、规范化公布,并深化监督抽检结果运用。 /p p   滕佳材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结合上半年出现的问题,在六方面做好食品抽检工作: /p p   一是进一步提高抽检的科学性和靶向性。明确分工,总局、省、市、县四级自己抽检,分出一个总体的安排,各有侧重,既做到分兵把守,又做到上下联动,实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抽检全覆盖。明确重点,突出农兽药残留、“一非两超”、重金属等化学污染项目,突出肉、菜和水产品等高风险品种,突出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 /p p   二是规范治理食品生产经营行为。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加大日常监管力度。针对主要问题,做好原因分析和组织综合治理。加强从业者的教育,引导行业严格自律。督促各方严格落实总局今年5月发布的《关于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通告》。 /p p   三是夯实基层监管工作。目前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基本到位,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做到基层监管“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推进系统内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指导,规范监管行为。 /p p   四是建立完善问题协调解决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部门间、国家与各省间、部门与行业组织间风险通报机制,共同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在开发布会以前,总局已经召开了国家行业协会的情况通报会,把今年上半年抽检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向行业协会提出了通告,希望行业协会发挥好行业自律的作用,对行业问题通过制定规章、加强自律,提醒企业进行改进,要求他们做好这项工作,加强社会共治。 /p p   五是推动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共同做好标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切实做好标准贯彻落实工作。 /p p   六是加大抽检信息公布力度。在全国范围内作出整体部署,逐步实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与各省级局同步规范化公布抽检信息。探索建立抽检数据统计与公布制度,深化抽检结果运用。   /p
  • 油品中超低氯含量的检测
    背景和挑战多年来,随着炼油工艺不断发展,从原油转化为成品油的效率和产能都在不断提升,其中一个主要迹象体现在对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检测水平正逐渐提高。这种对质量上严格程度的关注转变是有道理的,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在2018年《石化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石化产品将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一以上,到2050年比重将逼近一半,届时其对石油的消费量将增加约700万桶/天。到2030年,石化产品消耗的天然气将达560亿立方米/天,到2050年消耗的天然气进一步增长到830亿立方米/天”。因此,针对于日益增长的石化产品检测需求,相关部门需要提早做出应对方案。 如今,通过使用分析检测设备对成品油、以及包括像二甲苯和苯类化工样品中的氯含量不断进行检测,进行质量控制,避免造成如管道腐蚀等一系列风险。由于大多数成品油中氯元素都是以有机氯的形式存在,而有机氯的浓度一般较低(<5ppm),因此能够实现亚ppm级别的测量至关重要。Clora单波长氯含量分析仪自2007年有美国XOS公司推出以来,已被全世界及国内各大炼油厂和检测实验室广泛应用于检测油品中的氯含量。对于目前已售出的200多套设备了解,实验人员对于仪器的使用范围从原油到汽柴油及石脑油馏分,再到减压柴油(VGO)等产品中都有所应用。可以说Clora单波长氯含量分析仪目前已成为识别潜在腐蚀事件和监测这些缓解策略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以此来确保炼油厂安全运行和利润最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越来越多的炼油厂发现,通过继续降低原料和工艺中氯化物含量,可以大大延长周转时间,降低腐蚀成本,因此对于氯含量的检测水平也在逐年提高。美国XOS公司通过推出新款的Clora 2XP单波长超低氯含量分析仪响应了行业的需求,在检测碳氢化合物样品中可实现低至0.07 ppm的检测下限,这使得总氯的分析准确性可达到最低0.25 ppm。增强的检测能力使用户能够更好的了解并管理更为苛刻的样品,包括脱盐原油和减压柴油。Clora 2XP 单波长超低氯含量分析仪Clora 2XP单波长超低氯含量分析仪为液态烃(如芳烃、汽柴油、重油和原油)以及水溶液样品中的总氯分析提供了双倍的精度。该仪器符合ASTM D7536和D4929方法,适用于重整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和加氢裂化装置中催化剂中毒相关的测试。此外,它的自动硫校正功能可以完美解决样品中存在高硫低氯问题。通过采用单波长色散技术方法,Clora 2XP单波长超低氯含量分析仪不需要气体和高温,操作简单,且无需过多维护。实验数据为了进一步验证Clora 2XP单波长超低氯含量分析仪的检测能力,美国XOS公司进行了相应的实际样品测试,本次分析的样品类型为:从美国当地加油站抽取的汽油样品来自北美炼油厂的减压柴油样品石脑油样品 以矿物油为基体的0.3 ppm氯标样样品通过一次性滴管加入传统XRF样品杯,并放入仪器中,选择600秒进行分析。根据样品实际测试的结果计算标准偏差和平均值,如表1所示。表1:Clora 2XP 单波长超低氯含量分析仪总氯含量测试结果汽油减压柴油石脑油0.3ppm氯标样测试次数测量结果测试次数测量结果测试次数测量结果测试次数测量结果#10.29#11.41#10.58#10.30#20.31#21.42#20.54#20.33#30.30#31.44#30.40#30.31#40.33#41.36#40.52#40.31#50.36#51.43#50.49#50.30#60.40#61.35#60.55#60.27#70.36#71.44#70.48#70.23#80.32#81.47#80.47#80.34#90.32#91.39#90.50#90.32#100.31#101.46#100.51#100.34平均值0.327平均值1.417平均值0.510平均值0.305标准偏差0.032标准偏差0.040标准偏差0.050标准偏差0.035所有的结果单位为:ppm结论从上述实验数据结果证明,Clora 2XP单波长超低氯含量分析仪能够准确、重复地测量各种碳氢化合物样品中小于1ppm级别的氯含量浓度。这种简单的无损测量方法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完成,而且不需要消耗任何的气体或溶剂。有效监测原油原料和工艺管路中油品的氯化物浓度是所有缓蚀策略中的关键,通过量化石油产品中低于1ppm水平的氯含量,炼油厂能够减少数十亿美元因腐蚀而造成的成本亏损。
  • 国内首台尿素在线检测装置问世
    记者11月22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技术生物所和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国内第一台尿素产品质量在线检测装置近日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将装置安放在尿素传送带的上方,就能实时精确监测出尿素中尿素、缩二脲、水分的含量。   我国化肥产品结构以氮肥为主,占化肥总量的60%,而氮肥中60%以上为尿素。在尿素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高温会促使其产生缩二脲,当缩二脲浓度较高时会对作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由于尿素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因此准确测量尿素、缩二脲、水分三者含量难度较大,而如果测量精度不够,又很难保证尿素产品的品质。传统测定方法操作复杂、耗时长、消耗化学试剂成本高,同时不利于环保,因此发展尿素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方法意义重大。   技术生物所科研人员在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分析技术建立尿素中尿素、缩二脲和水分含量模型的基础上,研发出在尿素生产线上在线检测尿素、缩二脲、水分含量等尿素质量指标的装置。通过调试改进,克服了工业现场震动较大、化肥移动速度快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实现了对尿素产品品质在线检测的目标。
  • 大科学装置好事多多,代表委员为何喜忧参半?
    2024年,国家科技基础设施领域有许多值得期待的消息。地下700米,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有望建成;海拔5250米,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将迎来初光;高空600余公里,中法合作的太空望远镜卫星即将发射、运行……位于北京怀柔的我国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将打出第一束光;位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计划开工建设;覆盖全中国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即将完成验收……“今年,我们会听到很多好消息。不过,我还是对发展前景非常担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直言。装置那么多,怎样体系化布局?目前,我国已经布局建设了不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30多个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对于前沿基础研究来说,大科学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与基础研究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促进关系,有时是有和没有的关系。有,你就能做研究;没有,你就做不了研究。”王贻芳说。在他看来,繁荣的表象背后藏有隐忧。“这些年,大家对大科学装置更加重视,却也有了一些不太正确的期望,认为大科学装置可以立刻进行技术转移转化或带来其他实际的价值。”他还发现,这些年国家立项的一些大科学装置,“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大科学装置,而是大技术装置”。“目前在建、运行的大科学装置项目很多是‘十二五’时期立项的。‘十三五’到‘十四五’时期,国家立项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集中在技术上,如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等,对基础科学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低。”王贻芳认为,大科学装置是用来做基础科学研究的设施,而大技术装置则是通过研究装置本身获得技术参数的设施。“未来,我国需要从理念上对大科学装置、大技术装置有所区分,在布局上加以平衡。”同样关注大科学装置体系化布局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多。现在地方政府、高校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布局,这就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体系化布局和分类管理。”王赤说。在他看来,对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设施,建议由国家主导,目标是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对于探索共性技术的设施,建议由地方政府和企业主导,目标是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而且,不同类型设施的运行状况和成果产出的评价也需要分类开展。规模那么大,如何建好用好?大科学装置规模大,经费投入也大。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在探讨如何利用大科学装置推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使大科学装置物尽其用。在王赤看来,我国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为了更好促进依托大科学装置的建制化基础研究,需要消除一些制约因素。“首先就是要加强顶尖科学家团队的力量。”王赤说,“以往我们以跟跑为主,现在开始并跑、引领,这更加需要顶尖科学家准确识别重大前沿科学方向,把握时代科技脉搏。”王赤认为,顶尖科学家要能够提出世界科技前沿问题,找到国家重大需求背后的科学问题,并用好大科学装置。此外,他表示,无论是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还是利用装置开展科学研究,都需要建设、运行、科研队伍更好融合,实现合作和数据开放共享。王赤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已经基本完成建设和联试任务,正在试运行,预计今年5月完成验收和全部工艺测试。去年,子午工程二期的标志性装置——稻城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建成,观测能力国际领先。为了“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在成都成立π中心,以充分利用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开展科学研究。“我们以π中心为平台,一方面,组织科研队伍,聚焦空间天气的主责主业,开展太阳射电探测,研究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影响;另一方面,与来自其他装置、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天眼’等装置开展联合探测,加强空间天文等学科交叉研究,充分挖掘圆环阵的创新潜力,发挥效能。”王赤说。周期那么长,何以稳住人心?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建设历时7年,如今即将见到初光。从2014年提出项目计划至今,全国政协委员、项目首席科学家张新民都不敢松一口气。“2017年初,项目开工建设,7年来整个团队成员克服了高原、疫情等带来的重重困难。”张新民说。这7年里,在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之外,最让他头痛的问题就是“如何留住年轻人”。“大科学项目的特色就是周期长,而周期长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年轻人的发展问题。”张新民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年轻人怎么写文章、发文章,怎么让他们留下来安心做项目,都是张新民需要考虑的问题。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张新民都能听到很多“‘帽子’满天飞,应该纠正”的话。他知道,要解决这件事,不那么容易。他只希望,那些暂时还难以减少的“帽子”可以向大科学项目、有组织科研团队的年轻人倾斜一点,让他们能留得下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过去的7年,让他感受同样深刻的还有疫情等因素导致项目工期延迟时的煎熬。“大科学装置的管理机制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条条框框依然存在。与工程项目不完全一样,大科学项目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很多工作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张新民说。他建议,要充分发挥首席科学家和项目经理部在大科学项目中的作用,在经费管理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大的决定权。如今,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即将建成,张新民又开始考虑下一步运行所需的经费问题。“建成后,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将成为国际上北天区唯一的高海拔原初引力波探测装置。我们有专门的经理部统筹管理,也有实力不错的科研团队。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运行经费。第一年,运行经费问题不大,第二年以后的运行经费我们还要再去申请,到处筹措。”他说。他期望,有一天国家能拨给大科学装置稳定的运行经费,让科学家们可以真正把精力聚焦到科研上。
  • 湖南省湘潭市关于2022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的通报
    关于2022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的通报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分局、公安交警大队,各相关检验检测机构:根据湘潭市2022年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工作的部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于2022年6月制定了联合抽查方案,对全市重点领域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了监督抽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此次监督抽查由四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并约请省资质认定专家库专家组成联合检查组,抽取机动车辆检验检测机构9家、建工领域检验机构3家、环境监测机构3家和其他领域检验机构6家进行了现场检查。从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机构能够认真履行主体责任,落实资质认定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客观公正地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检查组现场向被检查机构进行了反馈,并向属地监管部门进行了交办。二、主要问题(一)管理体系运行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机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不规范、记录不完整,质量控制和监督不到位,机构自我声明未公开,未按规定对标准进行查新并及时办理变更手续,部分机构没有按照RB/T214-2017修订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个别机构档案管理不善存在资料丢失的情况。(二)设备设施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机构的检验检测设施设备不满足检测要求,个别机构检验场所设计、设备布局没有跟上新版标准要求、场内标识标线标牌陈旧模糊不清,部分机构未提供检验仪器设备的有效检定或校准的证书、报告,部分校准证书或报告未经CNAS认可,部分机构未提供标准物质清单台账或使用记录,个别机构场所地址变更未进行申报。(三)人员监督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授权签字人岗位变化没有及时办理变更手续,机构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发生变更未及时修改人员信息,个别机构的授权签字人、检验检测人员没有提供相应领域的执业资格证明。(四)检验检测行为欠规范。主要表现为没有严格执行GB38900-2020、GB3847-2018、GB18285-2018、GBT28900-2012等标准的规程或方法,存在车辆检验不规范或多检项目,及钢筋检验中重量偏差测量不规范等情况。(五)检验检测原始记录问题。主要表现为挥发性有机物、标准粉等标准物质使用记录不完整,机动车气缸数量、额定转速等信息填写错误,仪器设备使用不记录样品的详细信息,已检样品未标识检验状态,个别机构因场地搬迁未保留检测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三、处理建议四部门根据现场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经集中分析、会商、研判,分别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按各自职责依法责成、督促相应机构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其中,机动车检验领域:市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处理1家,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负责处理2家,机构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负责处理6家;建工检测领域:责令1家机构取消部分参数,2家机构在改正前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部分参数);生态环境检测领域:2家机构在改正前不得向社会出具相关参数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部分参数);其他领域:对1家无检测人员、无设备、无体系运行记录的机构建议省局注销其资质证书,另有4家机构在问题改正之前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部分参数)。四、后续措施(一)积极整改。各检验检测机构要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针对检查反馈的问题逐一落实整改措施,结合实际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纠,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强化质量体系运行,规范检验检测程序,并及时提交整改报告和相关佐证材料。(二)及时核查。市、县相关监管部门要根据此次检查结果,督促各自辖区内存在问题的机构做好整改落实工作,对其上报的整改报告、见证材料及时进行现场审核确认,对其整改情况进行跟踪,严厉打击篡改、伪造数据和结果或未经检验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不按规定开展检验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三)完善机制。各相关监管部门要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关工作要求,并做好宣传和信息公示工作,按规定公开本次监督抽查结果,严惩虚假检验行为。相应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协调联动机制,强化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达到督促机构提升管理水平、检验能力和检验质量的效果。附件:2022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结果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湘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湘潭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2022年11月7日附件2022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结果序号机构名称主要问题处理建议1湘潭市建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有限公司1.先进行外观检验再进行车辆唯一性检查,检验流程违反了GB38900-2020第5.1.3条规定;2.挂车苏FD787挂在复检二轴空载制动率时,未复检二轴加载制动,制动力平衡不合格,第一轴第二次进行空载制动测量时引车员提前踩刹车;3.大型普通客车湘C16266第一轴第二次空载制动测量时引车员提前踩刹车。移送市场监管执法支队处理。2湘潭吉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1.湘KZ2329、湘CCN305未测量货箱栏板高度,湘KZ2329空车质量限值设定错误超过+10%;2.湘CS6039检验了空车质量;3.未按要求保存视频资料,检验过程视频无法调取;4.FLASH软件的版本需要更新,无法调取制动力曲线;5.加载检验保存的过程数据与GB3847-2018规定的检验程序不相符。移送市公安交警支队处理。3湘潭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先进行整备质量(空车质量)、外廓尺寸测量,再进行车辆唯一性检查,检验流程违反了GB38900-2020第5.1.3条规定,如湘C80725重型自卸货车;2.挂车豫QAT78挂未组成汽车列车检测整车制动率;3.大型普通客车湘C13700人工检验表上填写的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为8°数据异常;4.双排气管车辆浙BW690J、豫P915Y6排放检验采样时只插入了一根采样管,引车员操作不规范;5.湘CF5602检测中未插入油温传感器。移送市场监管执法支队处理。序号机构名称主要问题处理建议4湘潭县浩翔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1.摩托车检验的待检区、查验区、动态检验区、已检停放区的标志和标线不明显,与汽车检验区域未实行物理隔离;2.湘C5U961、湘C2FL67、湘C66076进行底盘部件检验时引车员已离开被检车辆,上传的《人工检验表》底盘部件检验员未签字;湘C01111后处理装置图片不准确,检测过程取值4次(标准要求取值3次);3.环检、外检区域视频不清晰。移送湘潭县市场监管局处理。5湘潭市北二环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1.先进行车辆外廓尺寸等车辆特征参数检查再进行车辆唯一性检查,违反了GB38900-2020第5.1.3条规定,如挂车湘C2700挂、大型客车湘C18983等;2.湘C06697重型自卸货车未检验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视频看不到使用仪器检查),外检表上,外观、底盘动态、底盘部件等检验员均未签字,空车质量测量方法不正确;3.挂车湘C2700挂未组成汽车列车检测整车制动率;4.湘C18983大型客车人工检验表“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判断一栏涂改,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为9°测量数据异常,从视频上未看到使用方向盘转角仪测量。5.大型车环检车间的温度未实时监控;湘C07617用自由加速法检测,发动机转速为“3150”时烟度值为“0”,发动机转速为“800”时烟度值为“0.2”,未填写气缸数等。移送雨湖区市场监管局处理。6湘潭万路安畅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1.挂车湘LJH200挂、湘C4311挂未组成汽车列车检测整车制动率,未分开进行整备质量测量;2.湘C11159、湘C07915大型普通客车上传的人工检验记录表未记录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3.湘C09869、湘AJ8385重型货车“方向盘转角仪”未能正确使用,自由转动量测量不准确;4.湘AJ8385重型货车空车质量测量方法不正确,未减去引车员质量;5.湘C51531、湘C51719排放检验时发动机转速取值不规范。移送雨湖区市场监管局处理。序号机构名称主要问题处理建议7湘乡市起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1.根据公司 2022 年度期间核查与维护保养计划(每半年/次),未见上半年相应实施记录;2.重型货车未进行车辆唯一性检查就检验了外廓尺寸和空车质量,不符合 GB38900第5.1.3条规定;底盘双转向桥车辆底盘项目检查和前照灯相互干涉;3.挂车湘 DC893 挂未记录牵引车号牌号码;4.监管平台网页打开速度异常缓慢;5.环检车间底盘测功机滚筒表面光滑,取值不大符合标准要求,非工作人员进入环检工作车间;6.排放检验时湘 C7JP77 的油温记录为0,湘 C79193 操作不规范检验时油门没有踩到位。移送湘乡市市场监管局处理。8湘乡市玖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有限公司1.底盘测功机滚筒表面磨损严重,其表面处理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湘C8C785、湘C960B6小型面包车上传到公安网上的外观、底盘动态、底盘部件的检验员和引车员与《人工检验表》上签名不一致;3.湘C7P098轻型货车第三次测量二轴制动时引车员违规操作提前踩脚刹;4.湘CCX552加载减速法测量,测量信息记录不全,如未登记气缸数,额定转速登记错误,45.06km/h时就进行了测功机加载扫描;5.湘A70WV2自由加速法测量时引车员操作不规范,第一次测量不透光烟度时油门未踩到底,额定转速低于3000r/min,不符合标准要求。移送湘乡市市场监管局处理。9韶山市红日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1.重中型货车、挂车外检区、查验棚与外廓尺寸区共用,不符合GB38900-2020附录A的要求;车间出口离公路太近,站内道路不畅通,无法保证被检车辆在站内循环;双转向桥测滑试验台安装位置不正确,快速回位装置力太小;2.湘C93909、湘C91387的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测量方法不正确,数据分别为9°12°;3.湘C3520挂未组成汽车列车检测整车制动率;4.非工作人员进入环检工作车间,重柴线分析仪、转化炉未设立温度控制室,不符合标准要求,湘C95298环检时无安全挡板。移送韶山市市场监管局处理。10湘潭市湘江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有限公司1.未及时办理标准变更手续;2.个别授权签字人无执业资格证书;3.未提供2022年以来部分标准物质的出入库单。1.责令限期改正;2.无执业资格证书的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报告。序号机构名称主要问题处理建议11湖南长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湘乡分公司1.金属材料参数实验室不在资质证书附表地址范围内;2.个别标准变更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3.现场未见砂浆含气量测定仪;4.随机抽查发现个别报告原始记录对应试验未按标准执行。1.责令限期改正;2.未经资质认定不得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部分参数)。12湖南科大致诚检测咨询有限公司1.个别参数标准编号错误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2.个别参数不应申请资质认定参数;3.未提供水泥比表面积,细度标准粉的出、入库记录;责令限期改正,并取消部分参数。13湘潭市莱米检测有限公司1.办公场所地址与资质证书附表地址不一致;2.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不齐全;3.未提供部分检测人员不在两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承诺。1.责令限期改正;2.改正前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14湖南一帆环境检测有限公司1.未提供2022年度内审、管理评审相关记录;2.部分受控外部文件非有效版本,个别人员档案记录不齐全;3.个别原始记录划改不规范。责令限期改正。15湖南国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1.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不齐全;2.部分认定参数对应的设备未经检定或校准;3.部分原始记录未按规定复印存档,且记录签名不规范。1.责令限期改正;2.改正前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部分参数)。16湘潭市岳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未及时办理法人变更手续,未提供2021年能力验证资料;2.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不齐全;3.部分仪器设备未进行校准,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均未记录样品相关信息;4.致病菌微生物室的生物安全柜关机后未关闭前窗并启未动紫外线系统消毒;1.责令限期改正;2.改正前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部分参数)。序号机构名称主要问题处理建议17湘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未及时办理授权签字人变更手续,未公开自我声明;2.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不齐全;3.部分仪器设备未进行校准、使用记录信息不齐全;4.食品样品室无专用标识,已检样品未标识已检状态。1.责令限期改正;2.改正前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部分参数)。18湘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湘潭市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1.未及时办理标准变更手续,未提供2021年能力验证资料;2.体系运行未执行资质认定最新版本;3.部分仪器设备未提供有效校准报告或证书。1.责令限期改正;2.改正前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部分参数)。19湘潭市家畜育种站(湘潭市饲料监测站)1.未及时办理机构法人、标准变更手续,未公开自我声明;2.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不齐全;3.部分样品未进行唯一性编号和状态标识。责令限期改正。20湖南省联诚建设服务有限公司1.机构搬迁未地址变更、标准变更等未及时变更手续;2.机构搬迁未保留应有的检验检测设备及其档案资料;3.机构搬迁未保留相关体系文件及其运行记录。1.责令限期改正;2.改正前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21力鸿检验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1.未按要求开展自查自改工作;2.未按人员培训程序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资质认定等法规的学习。1.说服教育、提醒纠正;2.责令限期改正。
  • 环保部门恶臭检测靠“闻臭师”:比检测仪器好用
    p   从理论上说,人的眼睛可以通过光的波长和强度分辨出几百万种颜色,耳朵可以通过声音的响度和频率分辨出大约50万种不同的音调。而人的鼻子究竟是怎样分辨不同的气味、又能分辨出多少种,至今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开的谜。 /p p   2014年3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最新研究曾指出,人类的鼻子至少能区分出1万亿种不同的气味,远远高于多年来科学界公认的1万种。但事实上,无论是1万种还是1万亿种,没有人用得上这么多:为了调制香水,一名专业的闻香师也只需要分辨并记忆400多种气味,熟悉大约3000种气味。如果说这需要一些超乎常人的天赋,作为普通人的你,只要能够分辨5种气味,就有可能成为一名“闻臭师”——检测 a style=" COLOR: #ff000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02.html" target=" _self"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环境 /span /strong /a 中恶臭气体是否超标的嗅辨员。 /p p    strong 普通的鼻子 /strong /p p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是全国最早开始进行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2005-T023-1-1-1.html" target=" _self" strong 恶臭 /strong /a 检测的机构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成立之初就有了“嗅辨员”这一岗位的雏形。现在在职的“嗅辨员”约有40人,高级工程师陈圆圆正是其中之一。 /p p   作为一个近几年才逐渐为人所知的新鲜职业,嗅辨员的主要职责是对从工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地采集回来的气体样本进行嗅辨,判定这些地点周边的污染状况。从进入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至今,陈圆圆已经做了10年的嗅辨工作。 /p p   和她的同事们一样,嗅辨员并非专职。平日里她主要负责实验室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只有接到嗅辨任务时才到实验室“帮忙”。 /p p   自1994年国家制定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嗅辨员就成为了环保系统里一项不可或缺的兼职岗位。后来,国家开始对嗅辨员进行资格考试并颁发上岗证,统一编号管理,这一工作也变得更加严格、规范。由于是兼职,为了保证每次在接到任务时都有充足的人手,“每年新入职的同事,无论哪个岗位的,我们都会推荐他们先去参加嗅辨员的资格考试。”陈圆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p p   与要求闻香师具备比常人更敏锐的嗅觉不同,选拔嗅辨员看中的是一个“普通的鼻子”。换句话说,如果鼻子太灵,不能代表普通人的感受,也可能会影响判断。 /p p   据监测中心分析实验室的工程师陈维介绍,嗅辨员的考核标准并不复杂。任何人只要年龄在18~45岁之间,不吸烟、不喝酒、无嗅觉器官疾病,经考试合格后,如无特殊情况,都可以连续3年承担嗅辨员的工作。3年后如想继续,则要重新进行考核。 /p p   嗅辨员的考试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考生需要进行理论学习,掌握恶臭气体的测定方法和国家标准等基本知识。笔试合格后,还要进行嗅觉测试。测试前不能吸烟、饮酒、化妆,不能使用香水,“要从标准臭液中分辨出花香、汗臭味、粪臭味等5种气体的味道。1个出错都不能通过。”陈维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p p    strong “闻臭”的学问 /strong /p p   往简单了说,嗅辨员的工作不过是闻闻采回来的气体臭不臭,这个过程看似容易,其实挺有技术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嗅辨员的判定结果直接影响着环保、执法部门对违规排放单位的处理,责任重大,因而嗅辨实验从气体采样到嗅辨检测,各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p p   一般来说,嗅辨员需要判定环境和污染源两类恶臭样品。按照操作规定,对于环境样品,专门的采样人员要根据采样现场的风向和风速,在工厂厂界下风向或有臭气的厂界上选定监测点。每个现场选定4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至少采集3个环境样品,每间隔2小时采1次,污染源样品共采集4次。从臭气进入大气的排气口中采集,每2小时或4小时采集一次。 /p p   由于采集的样品保质期只有24小时,这些恶臭气体将被直接送往嗅辨实验室。陈维说,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完成一个地点的嗅辨检测再去采集另一个地点。考虑到人的嗅觉疲劳程度,一天顶多安排1-2个污染源的嗅辨,“时间长了鼻子会钝化,老处在一个环境里,就闻不出来了。” /p p   进行嗅辨实验,每次需要6名嗅辨员、1名配气员和1名判定师共同完成。 /p p   首先,配气员要将3只臭袋注满通过活性炭过滤得到的洁净空气,用石蜡密封。进行编号后,用针筒从恶臭样本中抽取部分气体注入其中一只臭袋。抽取的气体量根据稀释浓度的不同进行选择。配气员一共需配置6组共18个这样的臭袋。 /p p   随后,各组臭袋被送入嗅辨间,由6名嗅辨员分别嗅辨,判断哪个袋子中含有臭气。为了保证准确性,同一组样品需要打乱顺序嗅辨3次。根据鉴别结果,配气员会逐次增加对臭气浓度的稀释倍数,再重复嗅辨过程,直到统计数据达到嗅辨员的嗅觉阈值——也就是说,当他们的判断准确性低于标准规定的目标预期,对于一个样品的嗅辨检测才告结束。判定师会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通过严密的计算公式和统计模型,就能判断出采集到的恶臭样品是否超标。 /p p   据陈圆圆介绍,这与欧美国家检测时通过动态稀释仪稀释,从浓度小的气味开始闻不同,这套“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是根据日本多年的检测经验设计的。她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实验表明,两种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并没有太大区别。 /p p   除了采样时位置和采样装置的不同,环境样品和污染源样品的嗅辨过程也不尽相同。“环境样品的稀释倍数是以10为单位,第一次10倍、第二次100倍,第三次1000倍 而污染源是以3为倍数,30,100,300倍& amp #823& amp #823”陈圆圆说。在判定污染源样品时,每轮臭气嗅辨完成后,判断错误的嗅辨员就将被“淘汰”,判断正确的则继续闻,直到6人中有5人都闻不出臭气为止。 /p p    strong 臭气很难仪器检测 /strong /p p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主要负责全市范围内大气、水、噪声、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监测、各类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以及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具备9大类共186项检测能力。虽然恶臭检测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但也和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里,陈圆圆他们每年至少要测定上百个样品。 /p p   所谓恶臭,指的是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且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这样的气体未必全都有毒有害,但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现在,监测中心每年会对全市范围内的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以及有恶臭污染物排放的企业进行监测。 /p p   恶臭闻多了,嗅辨员也渐渐有了经验,闻闻气体样本的味道就大概知道是来自哪里的气味了。“比如垃圾填埋场,就是家里垃圾、水果几天没有倒掉的那种酸味、馊味,木材厂有种木头的焦糊味。”陈维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p p   在许多人看来,靠鼻子来检测污染物的排放太原始,也太不靠谱了,但事实上,在现阶段,鼻子的嗅辨结果更能直观的反映出恶臭污染的状况。 /p p   “现在一些企业安装了‘电子鼻’进行在线及预警监测,但总体而言机器还属于试验阶段,在国外也不是很普及。目前只有氨和硫化氢有专门的传感器,通过对 ‘电子鼻’进行‘特种训练’基本可以达到人的嗅觉水平,但现阶段的投入产出比并不高。而且,机器受环境因素影响太大了,温度湿度都会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的。”陈圆圆说,人的鼻子相当于一个广谱的传感器,尽管机器替代嗅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鉴于目前的科技水平、成本等因素,机器还无法替代鼻子的作用。 /p p   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控制指标除了恶臭浓度外还有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等8种化合物。这8种物质危害较大,可以通过高科技仪器测定给出污染物浓度,从而有效判断污染程度。 /p p   通常情况下,环保监测中心会在头一年就制定好下一年的环境监测计划,除了固定的嗅辨任务,有时也会根据群众举报临时安排检测。陈圆圆至今对几年前的一次突发任务记忆犹新。那是2006年,一次,有群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投诉北京的一家药厂偷排臭气。接到任务后,陈圆圆和同事们一起前往现场采样,但白天采到的样本丝毫没有问题。在得知工厂常常在夜间偷排后,晚上10点他们再次前去蹲守,终于在夜里1点等到了企业开始偷排气体。监测人员立即采样,连夜运回实验室,夜里3点开始召集嗅辨员对样品进行分析,第二天一早就将这家企业违规偷排的“证据”上报给了有关部门。 /p p   不过,近年来,这样的任务已经越来越少了。“监测计划是跟着需求来走的。这两年好像需求没有那么多了。而且区县监测站标准化达标建设,恶臭监测都是必备项目,也分担了一下我们的压力。”陈圆圆说,相比以前,现在有资格做恶臭监测的实验室多了,各区县站的环境监测站也都开始定期对各自辖区内的垃圾处理设施、工厂进行恶臭监测,分到他们这里的嗅辨任务少了许多。而且,随着北京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不断加大,“我们感觉超标的频次降低了”。 /p p   在她看来,嗅辨员这个工作并不神秘。因为只影响小范围内的人们,大家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雾霾上。“PM2.5是眼睛看见的,我们(测恶臭)是闻出来的。”她笑着说。 /p
  • 泰林生物“微生物检测与环境控制新品展示会”圆满举办
    11月15-16日,泰林生物“微生物检测与环境控制新品展示会”在杭州萧山开元名都大酒店圆满举办。 会议现场展示了最新研制的机器人隔离器、紊流型硬舱体无菌隔离器、智能手套完整性测试仪、汽化过氧化氢灭菌机器人、新型集菌仪、新型微生物检测系统、满足GMP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TOC等相关技术和设备,以及无菌检测用集菌培养器、微生物检测过滤器、无菌滤膜、生物指示剂等一批检测、验证用耗材。机器人隔离器 汽化过氧化氢灭菌机器人 无菌检查/微生物检测系列产品 最新微生物检测仪/多联钢管式过滤支架 总有机碳分析系列 泰林团队为前来咨询的客户作详细周到的讲解,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及领导观交流,场面人气十分火爆。 经过23年发展积累,泰林培养了一支专业的技术研发及服务团队,对产品不断的进行改进、升级,适应国内外客户需要,更加符合USP\EP\JP及2015新版中国药典法规要求。相信此次发布的多款全新产品,都会带来全新的体验。
  • 源头消灭地沟油 上海研制油水分离装置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有二、三百万吨“地沟油”进入食品流通领域,即使政府投入巨额财政监管,仍有部分不法分子用此牟利。今天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与市科学传播学会联合发布了一项通过反复试验并经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检测通过的创新科研成果,从源头上遏制“地沟油”流入市场,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记者了解到,“地沟油”是一种毒害物质,有强烈的致癌危险。目前上海20余万家餐饮食堂排入地沟的油脂数量巨大。虽然政府投入巨额财政监控,控制了绝大部分“地沟油”,但只要有1%的“地沟油”被不法分子取得,“地沟油”危险就依旧存在。 发布会现场   11月9日,为了从源头上彻底消灭人人喊打的“地沟油”,上海源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科技人员经一年多的时间,成功研制出“离子活性氧源头灭油除臭地沟油水分离器”,经上海市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和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专家测定,认为这项成果是目前解决“地沟油”的最有效方法,24小时油脂降解率达到了99%。“也就是说,使用了该项技术,地沟油将被全部降解成为亲水物质。”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关良说。   该研发公司总工程师华元琪也表示,该机器可在源头将装置产生的离子生物氧,通过曝气技术强化“地沟油”的氧化,使之产生裂变降解成为酒石酸、甲醇和甲酸等亲水性降解物,最终为水中微生物分解。生物氧在分解油脂的同时,也去除油脂污水池内各种细菌以及由细菌引起的恶臭,有效地改善了排放的水质,也改善了厨房的环境。在已投入该设备进行应用的锦沧文华大酒店里,东方网记者看到,原本油腻不堪的淀油池现在变得非常干净,也没有异味。   “经处理后的油脂污水接近直接排放江河的标准,而且不会存在二次污染,减轻了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华元琪说:“其实,如果把地沟油通过技术生产成生物柴油也是进行了二次利用,但其中采集、运输、购买生物柴油机器无一不显示其成本的昂贵。”赵关良也表示,目前“地沟油”的监控仍会有漏网之鱼,而这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则是从源头上解决了“地沟油”之后的各类衍生问题,有望切断地沟油回收、再加工、回流餐桌的黑色产业链。   据悉,目前这项设备作为新颖实用技术,已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专利。目前该装置已在锦沧文华大酒店和杏花楼集团南新雅大酒店试用,经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专家测定,污油去除率达99%。成本方面,每台设备的安装费用为2万—4万元。
  • 一种用于太赫兹光谱连续检测的液体样品池装置发明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汤明杰等发明的“用于太赫兹光谱连续检测的液体样品池装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310697401.2)。  该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太赫兹光谱连续检测的低吸收液体样品池装置。目前,国内外市场还没有成熟的、廉价的太赫兹液体样品池出售,唯一见诸报道的bruker公司生产的主要用于红外光谱检测的液体样品池A145价格不菲,且由于是石英窗口吸收性相对偏高,并需要逐个更换样品,无法满足多个样品的连续测量。  该发明以物理注塑法成型的COP塑料为原料,构建液体样品池具有低太赫兹吸收、低折射率、高透光率和可旋转换样、连续测量的优良性质,其吸收系数低于1cm?1,折射率1.5左右,透光率达到90%以上,优于现有的石英、聚乙烯等材料制备的用于太赫兹光谱检测的液体样品池。用于太赫兹光谱连续检测的液体样品池装置立体图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