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移动式实验废弃物中转系统

仪器信息网移动式实验废弃物中转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移动式实验废弃物中转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移动式实验废弃物中转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移动式实验废弃物中转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移动式实验废弃物中转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移动式实验废弃物中转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移动式实验废弃物中转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移动式实验废弃物中转系统相关的论坛

  • 如何在智能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中存贮实验室废弃物

    如何在智能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中存贮实验室废弃物

    [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4/201904171410478659_4069_3000_3.jpg!w690x517.jpg[/img][/align][align=center]1、进入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之前 ,查看柜体状态,确认安全后,穿戴好防护用具[/align][align=center][img=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690,46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4/201904171410494019_3535_3000_3.jpg!w690x460.jpg[/img][/align][align=center]2、在静电释放柱上释放静电[/align][align=center][img=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690,46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4/201904171410502489_428_3000_3.jpg!w690x460.jpg[/img][img=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690,46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4/201904171410514701_6475_3000_3.jpg!w690x460.jpg[/img][/align][align=center]需要完整演示视频,可以联系0731-84613320[/align]

  • 【求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有没有关于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专著或者资料?很详细地介绍各种废弃物如汞砷氰化物等的废液的处理方法的。关于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很多书上都说是焚烧处理,没有别的方法了么?

  • 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程序

    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程序1. 目的规范实验室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实验器材和废弃物品的安全处理,避免实验室污染物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造成危害。2. 适用范围适用于从事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实验器材和废弃物品处理的控制。3. 消毒程序及方法3.1 室内空气的消毒使用洁净室/阳性菌前后用紫外线灯照射对室内空气消毒,照射时间≥30钟,并填写《洁净室/阳性菌使用记录表》 。3.2 表面的消毒3.2.1 地面消毒实验室地面可用0.2%~0.5%的消毒剂喷洒,喷洒消毒剂的用量不得100mL/m2。3.2.2 物体表面消毒实验室台面、桌椅、橱柜、门把手等物品的表面可用消毒剂喷洒、擦拭,并填写《洁净室/阳性菌消毒记录表》。3.3 实验器材的消毒处理3.3.1 检测人员将检测过程使用的器材和实验废液作好标识,及时处理。3.3.2 实验器材:使用过的玻璃器皿应立即进行高压灭菌处理。3.3.3 洁净室/阳性菌室穿着的被污染衣物检测人员予以121℃ 30分钟高温高压处理后方可洗涤。3.4 报废菌株、超过保管期限的阳性样品的处理报废的菌株由生物安全员采用121℃ 30分钟高温高压处理后,填写《菌种、毒种(株)阳性标本销毁记录表》3.5 废弃物灭菌同培养基灭菌所用高压灭菌器应分开单独使用,灭完废弃物后空转一次方能进行培养基灭菌。

  • 实验室废弃物有专门公司处置吗

    请问各位,食品工厂实验室,想把废弃物生物化学废弃物统一交给专门废物处理公司处理,那么生物废弃物比如培养基这些,还需要灭活吗,由相关规定吗

  • 实验室废弃物的污染

    现在实验室很多,实验室的实验也很多,实验废弃物当然也很多,这些废弃物大多都是有毒有害的,处理不善是会严重污染实验室,污染环境的。奋斗在实验第一线的同志们,面对这种情况你们是怎么处理这方面的问题的?

  • 【原创大赛】实验室含汞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

    【原创大赛】实验室含汞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

    [align=center]实验室含汞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align][align=center]闫 力[/align]摘 要:实验室含汞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国家环保法规有明确规定,实验室应加强对此类废物的管理,规范处置。本文从含汞废物的来源、废弃物管理和处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关键词:压汞法、含汞废弃物、处置、转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和加强,对环境危废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实验室三废污染也纳入到了环保管理之中,特别是试验中所产生的危害废弃物,管理和处置要求更加严格规范。同时,随着国家对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力度加大。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及废弃物处置的难度加大。2017年8月16由128个签约方签订的水俣公约生效,该公约也是[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1%94%E5%90%88%E5%9B%BD%E7%8E%AF%E5%A2%83%E8%A7%84%E5%88%92%E7%BD%B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rl]通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BD%E9%99%85%E5%85%AC%E7%BA%A6]国际公约[/url]。我国参与此公约的制定及签订也表明国家对于汞管控的严厉决心。因此,规范管理和依法处置实验室含汞废弃物十分重要。下面,笔者就结合对实验室含汞废弃物的处置经历和经验,来谈谈对此类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供同行交流学习。 1 含汞废物来源实验室检测所产生汞的主要来源为压汞仪实验,压汞法是检测被测样品孔容、孔径的主要方法。笔者所在实验室有两台压汞仪用于孔容孔径测试实验,分别为康塔压汞仪与热电压汞仪。由于压汞实验需要使用少量的高纯汞做为实验材料来进行,因此实验后会产生少量的含汞废弃物。为规范管理和处置,实验室针对含汞废弃物进行了妥善收集,使用聚四氟乙烯瓶加水密封存放。 2 含汞废弃物管理为减少实验室含汞废弃物对人员及环境的影响和危害,确保实验危废存放管理合规合法,实验室EHS管理员及管理人员对含汞废弃物进行了封存处理。2.1 封存过程2.1.1分类称重和标识 使用压汞仪检测后,形成三类含汞废弃物。第一类,试验后样品和汞的混合物及盛装瓶79.664Kg,共22包;第二类,实验过程中的防护手套、擦拭废纸3.370Kg,共8包;第三类,盛装汞的瓶子10.067Kg共15包。封存前,HSE管理员分别对三类含汞废弃物进行了包装并加以标识。2.1.2封存含汞废弃物及盛装瓶,装箱密封并粘贴封条放置于防爆柜一层,见图1,盛汞容器与压汞实验用废手套及纸分别装袋装箱密封并粘贴封条置于防爆柜二层,见图2,防爆柜上锁粘贴封条。[img=,549,18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11057522627_1375_3237657_3.png!w549x182.jpg[/img]图1 盛汞容器与实验用废手套及纸装袋粘贴封存单[img=,561,22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11058054317_363_3237657_3.png!w561x228.jpg[/img]图2 含汞催化剂及盛装瓶封存单、封装箱密封并粘贴封条2.2 封存后的管理措施2.2.1封存后未经负责人允许,任何人不得私自打开取汞或入汞。对废汞进行处理由EHS管理员及管理人员共同启封。2.2.2由HSE管理员每周对封存情况进行检查记录,确保含汞废弃物管理安全。2.2.3 完善监控和保存设施,加强检查。3含汞废弃物处理流程及方案3.1 处理机构资质要求处理实验室含汞废弃物必须寻找具备HW29 900-022-29处理资质的厂家处理。处理厂家必须有国家环保部门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查询含汞废弃物处理厂家,应遵循就近原则。首先在实验室所在市区寻找具有处理资质的厂家。经过调查在市区没有具备处理含汞废弃物能力的厂家。调查范围扩大到实验室所在省,可以在实验室所在省环保厅网站进行查询。3.2 含汞废弃物跨省转移流程 以江苏省举例如下。3.2.1危废跨省转移具体转移流程如下。[align=center][img=,335,19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11058213885_3485_3237657_3.png!w335x196.jpg[/img][/align]3.2.2网上申报交由外省处理危险废弃物必须经过两地环保局的审查方可进行。首先需要向本地环保部门递交危废跨省转移的申请材料。危废跨省转移审批提交材料清单见表1。 表1 危废跨省转移审批提交资料汇总表[table][tr][td]序号[/td][td]材料内容[/td][td]备注[/td][/tr][tr][td]1[/td][td]《江苏省固体(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申请表》[/td][td] [/td][/tr][tr][td]2[/td][td]《江苏省固体(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实施方案》[/td][td] [/td][/tr][tr][td]3[/td][td]固体(危险)废物委托利用处置合同或协议复印件[/td][td] [/td][/tr][tr][td]4[/td][td]固体(危险)废物移出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授权委托书原件,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td][td] [/td][/tr][tr][td]5[/td][td]接收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法人授权委托书原件,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td][td] [/td][/tr][/table]准备齐全上表材料在江苏省危险废物动态管理系统进行申报。3.2.3审批程序固体(危险)废物跨省移出程序:产废单位网上申报后,并将上述5项申请材料报所在地县(市、区)环保部门。接收材料的环保部门审核固体(危险)跨省转移申请表,对跨省转移实施方案进行备案并在本部门网站进行公示,在收到材料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在申请表上出具是否同意转出的意见,并将有关申请材料存档备查。省厅在十个工作日内根据纸质申请表、“江苏省危险废物动态管理系统”申报信息,向外省省级环保部门发函。外省回函后,省厅十个工作日在申请表上作出固体(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意见,并通知省辖市和/或县(市、区)环保部门。4 含汞废弃物交接 申请处置批准后,接下来就可以联系处置单位进行危废的转运,在进行危废交接时,做好交接记录,包含信息:处置单位信息、危废名称、数量等。交接后应将办结后的危废转移处置五联单一单反馈至环保审批单位。5 总结 实验室含汞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国家环保法规有明确规定,实验室应加强对此类废物的管理,规范处置。

  •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1 目的:确保废弃物得到适当的处理,保证检验质量、防止交叉污染、防止污染环境,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2 职责: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并遵守本制度;由专职清洁人员负责实验废弃物处理。3 适用范围:实验室所有废弃标本、使用过的耗材。

  • 三种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举例

    (1)实验室废弃菌种处理 废弃的菌种培养基:应经高温121℃消毒后,放入专用袋中统一处理。检验剩余的样品视同废弃物,应放入专用袋中,统一处理。对最终不可排放的固、液体废弃物由各检测人员收集到固定地点存放,危险废弃物单独收集处理,送交有处理资质的处理公司(工厂)处理。(2)实验室废气的处理 少量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 或通风管道排出室外,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如NO2、SO2、Cl2、H2S、HF等可用导管通入 碱液中使其大部分吸收后排出;在反应、加热、蒸馏中,不能冷凝的气体,排入通风橱之前,要进行吸收或其他处理,以免污染空气;测定汞的废气应通到酸性高锰 酸钾吸收液内,以防止污染。(3)实验室废液的处理 从实验室排出的废液来源:一是从外采集回来的废水;二是在化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三是在洗涤过程产生的废水。由于这些废水量小、间歇、分散、种类多,处理起来很不便,但是它浓度高、毒性大,不加处理会产生新的污染,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实验室的废水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废水,一类是有机废水,本文所列为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有毒有害的有机、无机废水提出处理方法。这些方法操作简单,试剂易得,化验员均可在实验室自行处理。对酸、碱、盐类废液,原则上应将其分别收集。但如果没有妨碍,可将其互相中和,或用其处理其他的废液。对其稀溶液,用大量水把它稀释到1%以下的浓度后,即可排放。无机酸先收集于陶瓷或塑料桶中,然后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和,或用废碱中和至pH值6.5~7.5,中和后用大量水冲稀排放。氢氧化钠、氨水用稀废酸中和至pH值6.5~7.5后,再用大量水冲稀排放。有机溶剂应先收集到回收瓶中,然后用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钠等脱水剂进行脱水处理,再蒸馏回收使用。对可燃性有机废弃物,用焚烧法处理。对难于燃烧的有机废弃物或可燃性有机废弃物的低浓度溶液,可采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氧化分解法处理。对易被生物分解的有机废弃物,经大量水冲稀后,可排放。

  • 【原创大赛】实验室含汞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

    [align=center][/align][align=left]随着环境治理的深入和政策的严格落实,国家对实验室的危废管理和处置也越来越严格规范。实验室如何来对含汞废弃物进行管理和处置,下面结合一次处置经历,谈谈自己的经验和看法。[/align][align=left]我们实验室的含汞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压汞仪测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因其废弃物中含有汞,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弃物代码是HW29-900-022-29。由于我们实验室处于高新区,政府对环境保护要求严格,对我们实验室检查多次。为严格规范管理和处置含汞废弃物,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最终按照政府的要求规范处置了废弃物。[/align][align=left]1. 废物的收集和储存[/align][align=left]由于要对车间半成品和成品孔容积和孔径的测试,实验室于2010年购置了一台压汞仪,专门用做此项目的测试。测试周期:一周测试2次共计6个样品的测试。年累计产生废弃物十几千克,包括废弃的汞试剂包装瓶、测试过程中使用的实验手套、擦拭纸及含汞的废弃试样。针对这些废弃物,我们将废弃物分类,按照汞试剂包装瓶、含汞废气试样、实验手套收集存放,对含汞废弃试样用水封存。存贮于独立的存储间,保持通风,定期检查做好记录。[/align][align=left]2. 处置[/align][align=left]这类废弃物处置起来十分麻烦,要按照固体危险废物处置流程严格进行处置。好在我们的采购部门给力,通过渠道寻找到了具备处置资质和处置能力的公司,我们配合办理了5联单在环保部门进行了备案。按照约定期限,处置公司安排专车到我们实验室接受转运了废弃物,所有的环节都留有书面记录,每一个交接环节都拍照保存。[/align][align=left]3. 总结和改进[/align][align=left]用压汞法进行孔容积测试,从汞试剂采购、测试过程管理、含汞废弃物存贮和处置每个环节都很繁琐麻烦,虽然我们实验室对实验环境做了大量的改进,定期邀请第三方对实验环境和人员身体健康进行监测,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要求,但操作此类仪器的实验人员有很大的心理障碍。同时政府的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多个监督部门对此类活动监管严格,经常来实验室进行监督检查。为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我们通过大量实验,最终通过用氮气吸附法替代压汞法测试孔容积,彻底解决了上述问题。[/align][align=left]通过上述工作经历,我深切的体会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工作环境要求的高质量,我们实验室管理人员在进行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的选择时,不但要考虑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的先进性精度等,更要结合国家环保和安全政策综合全面考虑,选择科学适用的分析方法和试验仪器。否则,可能对日后的实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align]

  • 【原创大赛】浅谈纺织品实验室化学废液及有害废弃物处置要求

    浅谈纺织品实验室化学废液及有害废弃物处置要求化学废液及有害废弃物是化学试验中必不可少的产物,也就是我们说的‘垃圾’,这些化学试剂‘处理’过的垃圾带有一定的毒性,有的污染环境,有的易燃,有的腐蚀,如果不经过处理就丢弃或者直接排放,那么造成的危害有可能是很严重的。有些小的实验室,对这些‘垃圾’的处理比较随意,因为用量不多,也不值得送给相关专业机构去处理。就直接丢弃或者排放了,首先这种情况如被查实是要受到相关部门处罚的,再者如果被谁捡到这样的垃圾也会危害到他人身体,直接排放肯定会污染环境,那么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有效的呢!1.规范检测中有害废弃物的处置过程,防止危害身体健康和环境污染。用于公司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化学废液及有害废弃物的管理、储存、处置。依据《有害废弃物处置程序》①实验室技术主管负责相关程序的编制、批准、运行监督。②实验室质量主管负责相关程序的审核、运行监督。③实验室现场管理负责相关程序的运行监督。④实验室检测人员负责检测过程中化学废液及有害废弃物的收集、储存、处置等记录。2.实验室产生的化学废液及有害废弃物的种类:⑴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液体一般分以下四种情况①腐蚀,对人体皮肤等有腐蚀性,强酸强碱,如硫酸②有毒,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有伤害的,如丙酮③易燃,遇火或者在高温下易燃等如乙醇④易爆,纺织品实验室用到的相关试剂较少⑵废弃物的分类:⑵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物质的处理程序①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要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后,再利用通风设施排入大气。全体室验项目的实验室要安排风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②实验中产生的废水废渣,严禁倒入下水道或水池,对废酸, 废碱液需中和再排放,对于有机废液或有害残渣,实验室应回收保存。③实验中盛装、研磨、称量用的剧毒物品的器具必须固定,不得作它用,或乱扔乱放,使用后的包装交回剧毒物品管理员处存放,最后再进行处理。3.化学废液及有害废弃物的处理程序实验室分析检测人员在化学废液及有害废弃物的收集、储存、处置过程中应根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以免出现化学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场管理应对安全防护措施进行监督,发现违规及时制止,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①化学废液及有害废弃物的收集。实验室分析检测人员在分析检测中及时将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及时进行收集,并根据分析项目及产生的废液依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做好收集。并做好详细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生记录,记录中应详细的记录化学废液及有害废弃物产生的分析项目、时间、种类、,产生数量、检测人、现场管理。②化学废液及有害废弃物的储存。实验室分析检测人员在分析检测中将检测过程中收集的废液及时进行储存,储存过程应根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采用合适的储存工具和储存条件,并做好详细的化学废液及有害废弃物的储存记录,储存记录中应详细的记录废液储存的种类、时间、储存数量、累计数量、储存人、现场管理。4.实验室处置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采取以下三种方式;①.与当地有化学废液处理资质的环保部门达成化学废液回收协议,定期对化学废液进行回收。②.与具有危化类生产资质的化工企业达成回收协议,定期对化学废液进行回收。③.实验室技术主管和质量主管根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采取相应的方式,定期对化学废液进行处置

  • 实验室废弃物的正确处理

    [size=20px] 实验室在日常分析测试后必然会产生废弃物,其中不乏剧毒物质、致癌物等等,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废弃物呢? [/size][size=20px]一、废弃物收集的一般办法[/size][size=20px]1、分类收集法:[/size][size=20px] 按废弃物的类别性质和状态不同,分门别类收集。[/size][size=20px]2、按量收集法:[/size][size=20px] 根据实验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量的多少或浓度高低予以收集。[/size][size=20px]3、相似归类收集法:[/size][size=20px] 性质或处理方式、方法等相似的废弃物应收集在一起。[/size][size=20px]4、单独收集法:[/size][size=20px] 危险废弃物应予以单独收集处理。[/size][size=20px][/size][size=20px]二、处理废弃物的一般原则[/size][size=20px] 在证明废弃物已相当稀少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大气或排水沟中;尽量浓缩废液,使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有害气体或烧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合其裸露在地面上。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size][size=20px][/size][size=20px]三、有机废弃物的处理[/size][size=20px]1、含甲醇、乙醇、醋酸类的可溶性溶剂处理。由于这些溶剂能被细菌分解,可以用大量的水稀释后排放。[/size][size=20px]2、氯仿和四氯化碳废液:水浴蒸馏,收集馏出液,密闭保存回用。[/size][size=20px]3、烃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的处理: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活性碳吸附。目前有机污染物最广泛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生物降解法、活性污泥法等。[/size][size=20px][/size][size=20px]四、无机废弃物的处理[/size][size=20px]1、镉废液的处理:[/size][size=20px] 用消石灰将镉离子转化成难溶于水的Cd(OH)2沉淀。即在镉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PH值至10.6-11.2,充分搅拌后放置,分离沉淀,检测滤液中无镉离子时,将其中和后即可排放。[/size][size=20px]2、含六价铬废弃物的处理:[/size][size=20px] 主要采用铁氧吸附法,即利用六价铬氧化性采用铁氧吸附法,将其还原为三价铬,再向此溶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PH为8-9,加热到80度左右放置一夜,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排放废液。[/size][size=20px]3、含铅废液的处理:[/size][size=20px] 原理是用Ca(OH)2把二价铅转为难溶的氢氧化铅,然后采用铝盐脱铅法处理,即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PH至11,使废液中铅生成氢氧化铅沉淀,然后加入硫酸铝,将PH降至7-8,即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铅共沉淀放置,使其充分澄清后,检测滤液中不含铅,分离沉淀排放废液。[/size][size=20px]4、含砷废液的处理:[/size][size=20px] 利用氢氧化物的沉淀吸附作用,彩镁盐脱砷法,在含砷废液中加入镁盐,调节PH为9.5-10.5,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利用新生的氢氧化镁和砷化合物的吸附作用搅拌,放置一夜分离沉淀,排放废液。[/size][size=20px]5、含汞废液的处理:[/size][size=20px] 用硫化钠将汞转变为难溶于水的硫化汞,然后使其与硫化亚铁共沉淀而分离除去,即在含汞废液中加入与汞离子浓度1:1当量的硫化钠,然后加入硫酸亚铁,使其生成硫化亚铁,将汞离子沉淀分离沉淀排放废液。[/size][size=20px]6、氰化物废液的处理:[/size][size=20px] 因氰化物及其衍生物都是剧毒,因此处理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利用漂白粉或次氯酸钠的氧化性将氰根离子转化为无害的气体。即先用碱溶液将溶液PH值调到大于11后,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充分搅拌,氰化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放置24h后排放。[/size][size=20px]7、酸碱废液的处理:[/size][size=20px] 将废酸集中回收,或用来处理废碱,或将废酸先用耐酸玻璃纤维过滤,滤液加碱中和,调PH至6-8后即可排放,少量滤渣埋于地下。[/size][size=20px][/size][size=20px]五、废弃物处理时的注意事项[/size][size=20px]1、随着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因此,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然后分别加入少量所需添加的药品,必须边观察边操作。[/size][size=20px]2、 含有络离子、螯合物之类的物质,只加入一种消除药品,有时不能处理完全 ,因此,要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一部分还未处理的有害物质排出。[/size][size=20px]3、 对于为了分解氰根而加入的次氯酸钠,以致产生游离余氯,以及用硫化物沉淀处理废液而产生水溶性硫化物的情况,其处理后的废水往往有害,因此必须进行再处理。[/size][size=20px]4、 对于用量较大的有机溶剂,原则上要回收利用,而将其残渣加以处理。[/size][size=20px][/size][size=20px]欢迎大家一起补充,我会把大家的方法或建议补全让大家分享。[/size]

  • 【资料】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一)感染性生物材料 实验室应有盛装废弃物的容器,最好是防碎裂的,里面盛装适宜的消毒液,消毒液使用时新鲜配制。废弃物应保持和消毒液直接接触并根据所使用的消毒剂选择浸泡时间,然后把消毒液及废弃物倒入一个容器里以备高压或焚烧。盛装废弃物的罐子在再次使用前应高压并洗净。 所有感染性材料都应该在防渗漏的容器里高压灭菌,在处理以前,感染性材料装入可高压的黄色塑料袋。高压后,这些材料可放到运输容器里以备运输至焚烧炉。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容器应防渗漏,并且有密闭的盖子,这些运输容器在送回实验室重新使用前要消毒并清洗干净。 焚烧是处理污染物(包括宰杀后的实验动物)的终末最后步骤,污染物的焚烧必须取得公共卫生机构和环卫部门的批准,也要得到实验室生物安全员的批准。 (二)非感染性生物材料 1.单克隆抗体、质粒、细胞等非感染性生物材料集中放置在所里指定的位置,以备高压蒸汽灭菌后废弃; 2.用来盛放的容器应用消毒液浸泡; 3.严格与感染性生物材料区分,防止二者混放; 4.过期的生物性试剂材料应废弃,禁止使用。 (三)有毒、有害化学物品 1.强酸、强碱等化学物品必须经过中和反应后,消除其腐蚀性,方可废弃; 2.其它的液体废弃物必须经过足够的稀释后,对环境与人体无害后,方可废弃; 3.其中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试验材料在使用后应置于带有明显危险标志的容器内,送至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四)同位素 1.需要废弃的同位素不应被随意携带出专门的实验室; 2.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穿戴全套防护服将其送至指定地点,途中务必防止泄漏; 3.在当日实验记录中记录处理方法和结果。 (五)一般垃圾 无生物或化学毒害的纸类、玻璃碎片等,应配合后勤工作放入分类容器进行资源回收。 (六)锐器 1.使用后的注射针头不应再次使用。 2.完整的注射器应装在防刺透利器盒里,并且不能装满,当装至容积的四分之三时就应放入“感染性材料”容器里拿去焚烧。 3.利器盒不许混入垃圾里。 4.一次性注射器应该放入容器里焚烧,必要时要先高压后焚烧。

  • 高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的智能处理设备及管理系统

    高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的智能处理设备及管理系统

    [font=宋体][size=16px][/size][/font][align=center][b][font=宋体][color=black]高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的智能处理设备及管理系统[/color][/font][/b][/align][b][font=宋体][color=black]摘要:[/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针对实验室及高生物污染危害条件下的生物废弃物安全储存与转运中出现的二次污染与泄漏难题,研制一种用于室内、短距离储存与运输的处理装置,实现对危险性废弃物、医学危险废弃物的全过程无污染处理与运输,可以为处理生物医学、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污染源等环境区域提供低污染扩散的废弃物安全储存处理方法和短距离运输,为生物安全要求提供洁净技术保障。[/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 在污染物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是生物污染物,包括医学治疗、检验、抢救等环节中产生的转基因、病毒、毒素、动物实验、人体实验等生物治疗和检测中,遗弃的血液、痰液、生物样本、培养基、医疗用品等废弃物,统称生物废弃物。[/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 目前,生物废弃物在室内的收集、保存、包装环节,主要是敞口装置(筐类)、带盖装置(脚踏翻盖桶类),即使在无菌环境下操作,也没有合适的装置能够防止生物废弃物的气溶胶挥发污染和遗漏污染,而这些挥发污染和遗漏污染隐患是造成二次污染的主要来源。在这些废弃物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具有潜在的对人、对环境高危害性,在治疗和检测结束后,需要对这些生物废弃物在室内完成收集、保存、包装,再运输到无害化处理环节。[/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一、项目的目标[/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 对高危害生物污染废弃物的低污染收集、自消毒、非接触包装及自行走运输,降低挥发性气体、飞沫、气雾、飞溅物、气溶胶、撒漏物等对操作者和生存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可以对污染废弃物的处理情况进行标记溯源和物联网管理,实现可以控制的、自动消毒、安全的、健康的、自动化的废弃物处理方法。设备和方法控制步骤简单,可实现自动化处理、无危害的安全的废弃物处理。[/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二、项目采用的方法、原理技术路线[/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 高危害性污染废弃物的安全智能处理设备,拟采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反馈控制原理,对高危害废弃物的低污染收集、自消毒、非接触包装、自行走运输功能,包括对热源、压力、体积参数的监控和异常情况的预设程序智能应对措施,基于生物废弃物中气溶胶污染的收集、转运、包装与装置自洁的技术路线,实现生物废弃物自动控制保存与包装和装置自清洁,废弃物的处理情况进行标记溯源和物联网管理,大大降低了室内挥发性气体、飞沫、气雾、飞溅物、气溶胶、撒漏物等对人、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废弃物的溯源追踪。[/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三、具体技术方案[/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 装置系统包括容器系统、控制系统、压力平衡系统、消毒系统和封口系统;[/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容器系统,用于容纳支撑污染废弃物袋,并为其它系统提供物理结构;[/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控制系统,用于与其他各系统信号连接,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所述各系统部件,并将当前信息传输至物联网溯源管理系统;[/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压力平衡系统,用于通过控制系统调节保持容器内压力值低于容器外压力值;[/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消毒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受控制系统控制对污染废弃物进行消毒及废液回收;[/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5[/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封口系统,包括封口器和溯源编码器,所述封口器用于对污染废弃物袋进行收紧密封,所述溯源编码器用于标记编码信息,将信息传输到物联网控制中心。[/color][/font][align=center][img=,334,38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171049032560_1350_3237657_3.png!w334x387.jpg[/img][/align][font=宋体][size=16px][/size][/font][align=center][b][font=宋体][color=black]图1、外形示意图[/color][/font][/b][/align][font=宋体][size=16px][/size][/font][align=center][b][font=宋体][color=black] [/color][/font][/b][/align][font=宋体][size=16px][/size][/font][align=center][b][font=宋体][color=black] [img=,343,35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171049154165_6276_3237657_3.png!w343x356.jpg[/img][/color][/font][/b][/align][font=宋体][size=16px][/size][/font][align=center][b][font=宋体][color=black]图2、结构示意图[/color][/font][/b][/align][b][font=宋体][color=black]四、项目的主要创新点、解决的关键技术[/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 提供了一种高危害性污染废弃物的安全智能处理设备及使用方法,具体有益效果包括:[/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堵塞了垃圾储存期间的安全漏洞,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储存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环境。[/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首次实现了垃圾储存设备在工作中的控制和气体的无害化处理,有效的避免了二次污染;[/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首次实现了污染废弃物袋在垃圾储存设备内的密闭包装,实现了无人化操作,避免目前操作密封过程中的泄露;[/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首次实现了在污染废弃物储存设备内部对污染废弃物袋内垃圾的消毒监控,防止在储存过程中危害生物;[/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5[/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首次实现了对污染废弃物袋消毒,防止污染外泄;[/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6[/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首次实现了污染废弃物的自行运输,避免了污染废弃物包装与人的再接触,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人的二次污染隐患。[/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7[/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首次实现了污染废弃物的溯源标记及流向的信息化、数字化溯源管路,可同步将当前信息传输至物联网管理溯源系统,实现了高危害性污染物的实时监控。[/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五、项目的市场前景[/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目前,这个细分领域的市场需求是长期、持久;[/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尚未有填补该项目领域的产品,属市场空白;[/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该市场与产品属强制性管理范围,且长期不会改变;[/color][/font][font=宋体][size=16px][/size][/font]

  • 【原创】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size=2][font=SimSun]废弃物,包含的种类繁多。从实验室排出的废弃物,主要为列于附录中的物质。排放这些废弃物时,受到政府颁布的各项法令的限制。特别是化学物质,由于考虑到它会以某种形式危及人们的健康,所以从防止污染环境的立场出发,即使数量甚微,也要避免把它排放到自然水域或大气中去,而必须加以适当的处理。通常从实验室排出的废液,虽然与工业废液相比在数量上是很少的,但是,由于其种类多,加上组成经常变化,因而最好不要把它集中处理,而由各个实验室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分别加以处理。为此,废液的回收及处理自然就需依赖实验室中每一个工作人员。所以,实验人员应予足够的重视,疏忽大意固然不对,而即使由于操作错误或发生事故,也应避免排出有害物质。同时,实验人员还必须加深对防止公害的认识,自觉采取措施,防止污染,以免危害自身或者危及他人。本章所叙述的,是对实验室的废弃物中,以列于防止水质污染法的有害物质为对象,提出一些处理方法示例。然而,这里所叙述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也可能由于废液的组成不同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并且,随着各地处理设施或所要求的条件的不同,也可有各自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对于各有关研究机构来说,若已有确定的处理标准,应按其进行;而若有新的更合理的处理方法,则应将其正确使用,进而自己也必须保持高度的热情,研究出更合理的处理方法。[/font][/size][align=center][b][size=2][font=SimSun]2. 收集、贮存一般应注意的事项[/font][/size][/b][/align][size=2][font=SimSun]1).废液的浓度超过表4—1所列的浓度时,必须进行处理。但处理设施比较齐全时,往往把废液的处理浓度限制放宽。2).最好先将废液分别处理,如果是贮存后一并处理时,虽然其处理方法将有所不同,但原则上仍如表4—1所列的方法,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3).处理含有络离子、螯合物之类的废液时,如果有干扰成份存在,要把含有这些成份的废液另外收集。4).下面所列的废液不能互相混合:①过氧化物与有机物;②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盐与酸;③盐酸、氢氟酸等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④浓硫酸、磺酸、羟基酸、聚磷酸等酸类与其它的酸;⑤铵盐、挥发性胺与碱。5).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将所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要十分注意。6).对硫醇、胺等会发出臭味的废液和会发生氰、磷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废液,以及易燃性大的二硫化碳、乙醚之类废液,要把它加以适当的处理,防止泄漏,并应尽快进行处理。7).含有过氧化物、硝化甘油之类爆炸性物质的废液,要谨慎地操作,并应尽快处理。8).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用另外的方法收集,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严防泄漏,谨慎地进行处理。[/font][/size]

  • 实验室如何废弃物处置

    实验室运行了很五六年了,现在要申请认可,很头疼废弃物处置的问题。实验室是食品实验室,主要的废弃物有:光谱测试的废酸,色谱测试的有机废液,微生物检验产生的废弃培养基什么的,废机油。1、废酸可以中和后直接排放吗?2、有机废液怎么处置才能符合要求?3、培养基灭活后可以直接丢垃圾场吗?致病菌阴性的和阳性的要区别对待吗?委托第三方处理的话大家都是联系什么公司,怎么确定该公司的资质。感觉现在很多都只是做表面的工作。本实验室在福州,有没有介绍一下,不会有广告的嫌疑吧@版主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12.gif

  •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我们实验室有一批废弃物需要处理,类型是农药,纯度可以比一些市售的农药标准品纯度还高,不用特定试剂配成制剂是低毒或无毒的,怎么就没人愿意接单处理呢?找过东江环保,刚开始说能处理,后来又说做不了。深投,政府网站上写的他们有资质也说做不了。奇怪了,这些东西跟那些废液的毒性完全比不了,为什么都不愿意做的……

  •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分类、储存与处置方法

    [align=left][b][font=宋体][color=#1A1A1A]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分类、储存与处置方法[/color][/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color=#1A1A1A]一、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分类[/color][/font][/b][/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实验室废弃物是指在实验室内的各项活动中产生的,已失去使用价值的气态、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物质的总称,按照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类方法,可按其形态特征、性质、危害程度及组成进行分类后收集处理。[/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按形态特征分类[/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实验室废弃物可分为固体废弃物(废渣)、液体废弃物(废液)和气体废弃物(废气)。废渣指实验室破损及消耗的固体实验用品(玻璃器皿、包装材料等)、失效或残留的固体化学试剂及生活垃圾等;废液包括实验室样品分析残液、酸碱性废水、挥发性或含卤素有机溶剂、含重金属废液、含盐废液等;废气包括刺激性有毒有害气体、有机蒸气、能造成人体缺氧的窒息性气体、悬浮颗粒等。[/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按性质分类[/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实验室废弃物可分为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和放射性废弃物。化学性废弃物包括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化学试剂、药品、样品、分析残液及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被危险化学品污染的包装物等;生物性废弃物包括实验过程中使用过或培养产生的动植物组织器官或尸体、组织液及代谢物、微生物[/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细菌、病毒等[/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培养基等,还包括被微生物污染的实验耗材、实验垃圾等;放射性废弃物指在实验室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比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按危害程度分类[/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实验室废弃物可分为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一般废弃物是实验室比较常见、对环境和人体相对安全的废弃物,如废纸、废塑料、玻璃瓶、仪器包装箱等,这类废弃物大多可以回收后再利用。危险废弃物是指具有普腐蚀性、毒性、易燃易爆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几种危险特性的废弃物。实验室废弃物的危险性判定主要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来认定,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但不排除有毒、易燃、有腐蚀性的废弃物,可依据[/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GB5085.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GB5085.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鉴别》、[/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GB5085.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GB5085.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GB5085.5[/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GB5085.6[/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以及[/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HJ298[/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进行鉴别。 [/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按组成性质分类[/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可分为实验室废弃物可分为有机废弃物和无机废弃物。有机废物物包含挥发性有机物,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等;卤代烃,氯仿、二氯甲烷等;多环芳烃,萘、蒽、芘等;有机金属化合物,甲基汞、四乙基铅等。无机废弃物有重金属(铬、镉、砷、汞、铅)以及无机化合物(氰化钾、盐酸、硫酸、氰化氢)等。[/color][/font][/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二、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储存[/font][/b][/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实验室每次产生的废弃物量较少,且废弃物种类不同、性质各异,一般是分类收集废弃物到一定量后再集中处理,或是交由具备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因而,在废弃物处理前需要对不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贮存,避免其扩散、流失、渗漏或产生交叉污染。应根据废物的性质确定合适的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废物种类、储存时间等。[/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对于实验室有害废弃物的贮存可参照国家标准[/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GB 8597-200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HJ 2025-201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在贮存实验室废弃物时应达到以下要求:[/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①贮存区域要远离热源,通风良好,对高温易爆或易腐败的废弃物还应在低温下贮存。[/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②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弃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燃、易爆危险品贮存,并尽快处理。[/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③危险废弃物必须装入到容器内,容器要完好无损,且容器材质和衬里不能与危险废弃物反应。[/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④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弃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如过氧化物与有机物;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盐与酸;盐酸、氢氟酸等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浓硫酸、磺酸、羟基酸、聚磷酸等酸类与其它的酸;铵盐、挥发性胺与碱。[/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⑤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内必须留足够的空间,防止膨胀,确保容器内的液体废弃物在正常的处理、存放及运输时,不因温度或其他物理状况改变而膨胀,造成容器泄漏或变形。[/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⑥对实验使用后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保存液、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及一次性的器械,都应严格按规定进行有效消毒并放置指定的容器内。[/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弃物应同人类生活环境长期隔离,利用专用容器收集、包装、贮存,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并采取有效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严防放射性物质泄漏。[/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⑧盛装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必须粘标签,标明成分、含量等信息。[/color][/font][/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color=black]三、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方法[/color][/font][/b][/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废物的处置按照[/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分类收集、定点存放、专人管理、集中处理[/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的工作原则。依据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整体思维方式来解决化学实验出现的废弃物问题。处理、储存、转运废弃物的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果实验室废液浓度高,处理时可能发生大量放热反应,应按下列原则:一次处理少量废液,以防止大量热产生;缓慢倒入处理剂,以防止激烈反应;充分搅拌,以防止局部反应;必要时于水溶性废液中加水稀释,以缓和反应速率以及降低温度上升的速率。[/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废弃物处理要分类回收,分类存放,定期处理。具体要求如下:[/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在合理成本范围内对能回收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废弃物时尽量不产生新的废弃物,不得随意排放废弃物。[/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对于安全或量少无害的废弃物,可以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排放,但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的规定和标准;对于高浓度或量大的废弃物,尽量回收处理,不能回收的相关处置要求处理;对于特殊废弃物如贵金属废渣等,应单独收集回收。[/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凡是可以安全焚烧的废弃物,尽量焚烧处理,但是数量不宜过大,且焚烧时不应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及残余物,焚烧处理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并按要求填埋残余物。[/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分类收集,不可混合存放,要选择没有破损及性质状态稳定的容器收集废弃物,盛装容器上必须贴好废弃物标签并确保标签不被遮挡,各实验室要设置危险废弃物暂存柜,并设有明显警告标识。装载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及材质必须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并与危险物相容,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内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应保留[/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100mm[/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以上的空间。 [/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5[/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收集的废弃物应该选择合适的存放地点,存放场所应采取防风、防火、防水、防晒措施,并定期集中处置,不相容的废弃物不得堆放在一起,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且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在施工前应做环境影响评价。[/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6[/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严格管制危险废弃物和放射性废弃物,应最大限度的将危险废弃物及放射性废弃物与生物圈相隔离,减少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的数量,含有易爆、有毒、微生物、放射性物质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废弃物,要按规定操作,能利用化学反应进行解毒或降毒处理的尽量先进行无害化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对于无法自行妥当处理的实验室废物应当委托相关法律法规认可的专业处理机构处理。[/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7[/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处理实验室废弃物时,应当建立废弃物回收、储存、处理台账,台账应该对废弃物名称[/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种类、数量、处置人、处置方法和处置时间等信息进行详细登记。[/color][/font][/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color=black]处理时注意事项[/color][/font][/b][/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实验室应保障危险废弃物临时存放区域及设施的安全条件,保持通风、远离火源、避免高温、日晒、雨淋;对暂存的危险废弃物应加强管理,妥善存放,及时申请转运;原则上不得将危险废弃物存放于实验室楼道等公共区域。[/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危险化学废弃物应按安全特性及液体废物、固体废物、利器等分类用专用容器收集和存放;所有存放危险化学废弃物的容器外均应在明显位置粘贴公司统一配发的专用标识,并按要求注明相关信息。[/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盛装化学废液的容器必须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溶解或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收集废液的容器下应有二次防漏设施(如托盘等);容器口必须密封;盛装废液的容器内液体不可过满,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危险化学废液应按照一般有机废液、含卤有机废液和无机废液分类收集存放;其他易发生异常反应[/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如剧烈放热、产生有毒气体等[/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的危险化学废弃物不得混放;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危险化学废弃物不得混放;易燃易爆化学废物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单独收集和妥善存放。[/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5.[/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生物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必要的灭活处理,使其达到生物学安全再进行存放和处置。[/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6.[/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废旧试剂瓶等固体危险废弃物应分类收集,试剂瓶内应确保无残留。[/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7.[/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实验室产生的危险化学废弃物必须由与公司签订协议的有资质的回收公司回收、转移、处置。[/color][/font][/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color=black]无机废弃物的处置[/color][/font][/b][/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对于含重金属的无机废液,一般是加入碱或硫化钠,把重金属离子转变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等盐类沉淀下来,然后再过滤除去。[/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对于含汞的废液,因其毒性大,经微生物等的作用后会变成毒性更大的有机汞。因此,处理时可用硫化物共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或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含有烷基汞之类的有机汞废液,要先把它分解转变为无机汞再处理。活性炭吸附法也可以用于去除有机汞。[/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含有其他重金属(铅、镉、砷、铬、钡等)的废液,要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或硫化物共沉淀法把重金属离子转变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等的盐类,然后进行除去。[/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氧化剂、还原剂废液的处理通常采用氧化还原法,原则上应将含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分别收集。但当把它们混合没有危险性时,也可以把它们收集在一起。要注意一些能反应产生有毒物质的废液不能随意混合,如强氧化剂与盐酸、易燃物,硝酸盐和硫酸,磷和强碱,亚硝酸盐和强酸等。[/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对酸、碱、盐类废液,原则上应将其分别收集,当混合没有危险性可将其互相中和,或用其处理其它的废液。无机酸碱或有机酸碱,需中和至中性或以水大量稀释后,即可排放。[/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5.[/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含氰化物废液的处理。在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pH≥10[/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然后加入[/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10[/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倍量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经充分搅拌,氰化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放置[/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2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小时。剩余液体加入盐酸调节[/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pH[/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至[/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7.5-8.5[/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后加入过量的亚硫酸钠溶液,还原剩余的氯,经检测废液没有氰根后,废液即可排放。[/color][/font][/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color=black]有机废弃物的处置[/color][/font][/b][/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对一般可燃性有机废弃物,用焚烧法处理。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除去因燃烧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如[/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SO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HCl[/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NO2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等),如焚烧后的气体经过特定液体吸收等。[/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对难于燃烧的有机废弃物或可燃性有机废弃物的低浓度溶液,可采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氧化分解法处理。[/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对易被生物分解的有机废弃物,如氨基酸类,可以用大量的水稀释后排放。[/color][/font][/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color=black]微生物实验废弃物和污染的物品处置[/color][/font][/b][/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对在微生物实验中检测出污染致病菌的样品、培养物和及其污染物品(如吸管、平皿等),都要经过高压湿法灭菌后处理,在[/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12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至少灭菌[/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olor=black]30[/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分钟,以确保的安全性。废弃培养基的处理须做好《培养基处置记录》。[/color][/font][/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color=black]过期、变质化学试剂的处置[/color][/font][/b][/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存储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试剂外观、性状发生明显改变或试剂瓶标签腐坏导致无法辩认等情况,经技术负责人确认后,参照以上废弃物的处置方法进行相应地处理。[/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对于无法处置的有毒害性的废物、废弃的危险化学试剂瓶与化学试剂,应做好标识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并做好《化学试剂废液登记与处置记录表》。[/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对于贮存在集中存储区的实验室废弃化学品,存储区应有醒目标识。贮存在集中存储区的实验室废弃化学品贮存时限可按照实验室废弃化学品的产生量、处理和贮存设施容量等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得超过一年。不明成分的实验室废弃化学品在成分确定前不得贮存在集中存储区域。[/color][/font][/align][align=left][/align]

  • 【原创】化学分析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程

    1、废弃物的分类 废弃物可分为一般废弃物,实验废弃物。实验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物质;实验用剧毒品(麻醉品,药品)残留物。 一般废弃物存放于黑色塑料袋中。其它实验废弃物按相关规定处理。2、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物质的处理规定。2.1、 严格控制污染空气,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及其它废弃物,提倡综合利用。无法利用的废弃物严禁乱倒乱扔。2.2、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要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后,再利用通风设施排入大气。全体室验项目的实验室要安排风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3、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要达到国家废水废渣,严禁倒入下水道或水池,对废酸, 废碱液需中和再排放,对于有机废液或有害残渣,实验室应回收保存。3、盛装、研磨、称量用的剧毒物品的工具必须固定,不得挪作它用,或乱扔乱放,使用后的包装交回剧毒物品管理员处存放,最后再进行处理。4、对有害废弃物的清运、处理应作好记录。5、违反环保法或上述条款造成环境严污染或事故者,一切后果由肇事者自负。6、有毒有害样品处置规程: 分析化学实验过程中要产生“三废”,其中大多数都是有毒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将会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尽管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物质量少且复杂,但必须经过必要的处理后才能排放。下面是几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a.含无机酸类废液:将废酸液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的冲洗。b.氢氧化钠、氨水:用6mol/L盐酸水溶液中和,或用废酸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的清水冲洗。c.酸液: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或用废碱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的冲洗。d.含铬废液:向废液中投加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二氧化硫、水合肼等),在酸性条件下将Cr6+还原为Cr3+。然后投加碱剂(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调节pH值,使Cr3+形成Cr(OH)3沉淀除去,并经脱水干燥后综合利用。e.汞: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失在实验室里(如打碎压力计、温度计等),须立即用滴管、毛笔等收集起来用水覆盖,并在地面喷洒20%三氯化铁水溶液或硫磺粉后清扫干净,如室内汞蒸汽浓度0.01mg/m3可用碘净化;含汞盐的废液可先调节pH至6~10,加入过量硫化钠,再加入硫酸亚铁,清液可排放,残渣用焙烧法回收汞可重蒸馏收回或埋于地深处以防污染环境。

  •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1. 前言 通常从实验室排出的废液,虽然与工业废液相比在数量上是很少的,但是,由于其种类多,加上组成经常变化,因而最好不要把它集中处理,而由各个实验室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分别加以处理。为此,废液的回收及处理自然就需依赖实验室中每一个工作人员。所以,实验人员应予足够的重视,疏忽大意固然不对,而即使由于操作错误或发生事故,也应避免排出有害物质。同时,实验人员还必须加深对防止公害的认识,自觉采取措施,防止污染,以免危害自身或者危及他人。 本章所叙述的,是对实验室的废弃物中,以列于防止水质污染法的有害物质为对象,提出一些处理方法示例。然而,这里所叙述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也可能由于废液的组成不同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并且,随着各地处理设施或所要求的条件的不同,也可有各自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对于各有关研究机构来说,若已有确定的处理标准,应按其进行;而若有新的更合理的处理方法,则应将其正确使用,进而自己也必须保持高度的热情,研究出更合理的处理方法。2. 收集、贮存一般应注意的事项1).废液的浓度超过表4—1所列的浓度时,必须进行处理。但处理设施比较齐全时,往往把废液的处理浓度限制放宽。2).最好先将废液分别处理,如果是贮存后一并处理时,虽然其处理方法将有所不同,但原则上仍如表4—1所列的方法,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3).处理含有络离子、螯合物之类的废液时,如果有干扰成份存在,要把含有这些成份的废液另外收集。4).下面所列的废液不能互相混合:①过氧化物与有机物;②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盐与酸;③盐酸、氢氟酸等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④浓硫酸、磺酸、羟基酸、聚磷酸等酸类与其它的酸;⑤铵盐、挥发性胺与碱。5).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将所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要十分注意。6).对硫醇、胺等会发出臭味的废液和会发生氰、磷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废液,以及易燃性大的二硫化碳、乙醚之类废液,要把它加以适当的处理,防止泄漏,并应尽快进行处理。7).含有过氧化物、硝化甘油之类爆炸性物质的废液,要谨慎地操作,并应尽快处理。8).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用另外的方法收集,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严防泄漏,谨慎地进行处理。

  • 求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问题一:有没有具体规定??问题二:用完的试剂瓶算吗?问题三:废液及固废如何处理??

  • 关于实验室废弃物统计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所在的实验室 有没有每月废弃物统计统计 固体、液体、洗涤液体、废有机溶剂===大家是如实统计还是每天去称量呢 ?

  •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原则

    根据废液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质,可以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无机废水主要含有强酸、强碱、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有机物废水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酚类、石油类、油脂类。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一般原则有哪些呢?1、根据实验室废弃物的特点,应做到分类收集、贮存、集中处理排放。根据废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点。将所收集的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标签,并置于安全地方保存。处理方法简单,易操作,处理效率高,不需要很多投资。对于含有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高浓度有机溶剂废液应回收再用。同类废液中浓度高的应集中贮存以便于回收某些成分,浓度低的经适当处理达标即可排放出。对于高含量的物质和一些贵金属(如银),可用一定方法浓缩、回收、变废为宝。2、由于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废液易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分别处理,在处理中应考虑尽量加入量小而无害且易处理的药品,减少和防止再生有害废液的排放。3、剧毒、易燃、易爆药品的废液,其贮存应按危险品管理规定办理。废液禁止混合贮存,并应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加速化学反应。贮存废液的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贮存时间等,并且贮存时间不宜太长,贮存数量不宜太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