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木质部导水率与栓塞测量系统

仪器信息网木质部导水率与栓塞测量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木质部导水率与栓塞测量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木质部导水率与栓塞测量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木质部导水率与栓塞测量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木质部导水率与栓塞测量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木质部导水率与栓塞测量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木质部导水率与栓塞测量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木质部导水率与栓塞测量系统相关的资讯

  • 2100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水与植物茎木质部水的同位素偏差研究
    【摘要】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异质性影响着土壤水和植物茎木质部水的同位素组成。然而,土壤水分条件对广泛报道的土壤水-植物茎木质部水同位素偏差的影响尚缺乏系统地评估。为此,本研究连续两年在两个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的样地测定了柠条茎木质部水和土壤水的δ2H和δ18O值(利用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LI-2100,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土壤和植物茎木质部中的水分,然后进行同位素测量)。结果表明,在较湿润的样地1,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水在两年中都表现出明显的同位素偏差(两者的重叠率式中,下标“s”代表柠条茎木质部样本,abw和bsw分别是2018-2019年每个月份土壤水线的斜率和截距。(4) 重叠面积法评估植物-土壤水同位素偏差利用R软件中的SIBER(Stable Isotope Bayesian Ellipses)模型计算了植物茎木质部水和土壤水的重叠面积,最后给出两者的重叠面积与茎木质部水面积的比值(%)。较高的比值意味着植物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水同位素重合度高。【结果】图1 研究期间植物水和土壤水δ18O和δ2H值的标准椭圆(95% 置信区间)。图2 样地1-2土壤水-茎木质部水分lc-excess差值(Δlc-excess)及茎水SW-excess值。图3 不同吸力下土壤水分类型示意图及样地1-2水分特征曲线。图4 植物水和不同移动性的土壤水δ18O和δ2H值的标准椭圆(95% 置信区间)。图5 土壤含水量与(a)Δlc-excess和(b)SW-excess的关系。【结论】植物茎木质部水-土壤水同位素偏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水分提取方法、植物生理和土壤水分动态等多个方面。前人的研究已经为植物茎水同位素异质性、水分提取方法和同位素分馏如何影响同位素偏差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但这些影响因素均不能为本研究结果提供合理的解释。本研究在两个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的采样点,连续两年对灌木种柠条茎木质部水和土壤水进行取样。结果发现湿润样地(样地1)在丰水年或干旱年以及干旱样地(样地2)在丰水年均发生了茎水-土壤水同位素偏差,而样地2在干旱年份,柠条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水在δ2H-δ18O双同位素空间上高度重合。此外,样地1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束缚水同位素趋于一致,进一步支持“两个水世界”假说。样地2土壤含水量与Δlc-excess呈正相关,与SW-excess呈负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植物茎木质部水同位素偏差极有可能与土壤含水量驱动的土壤水同位素异质性密切相关。该研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该试验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目前的数据限制了我们进一步明晰水分提取技术和植物茎水同位素异质性是否会对同位素偏差产生影响。尽管这些解释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本研究,但仍然不能排除这些因素对本研究的潜在影响,有必要在未来研究中全面地加以考虑。无论如何,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植物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如何利用水分,并有助于预测它们对水文气候变化的响应。
  • LI-2100 | 大兴安岭南部白桦的水分利用规律及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
    大兴安岭地处中国东北,这里的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则短暂而凉爽,适宜白桦的生长。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春天,是大兴安岭的白桦树复苏的季节。雪融水润,大地回春,在这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上,白桦树以其独特的水分利用能力,展现出了大自然魅力。大兴安岭南部白桦的水分利用规律及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旨在考察大兴安岭南部天然次生林中主要植物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水分利用模式。该调查利用氧稳定同位素技术,时间跨度涵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东北地区研究区的位置及其森林分布(绿色)。“其他”是指林地(灰色)以外的土地利用类型。在两年的时间里,在纯白桦林内建立的 30 m × 30 m 的样地内进行了季节性田间试验。作者选择了五棵健康的白桦木,其高度和胸径接近研究区域的平均值。样地土壤剖面较浅(厚度约为 40-70 厘米)土壤采样在每月中旬无雨的日子或降雨后的几天进行。每月系统采集10 cm、20 cm、30 cm、40 cm、60 cm深度的树木木质部水和土壤水样本,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成熟植物体内水的同位素组成可以反映植物水分来源的同位素组成。2019年和2020年(5月至10月)在样树上取样,每棵样树取样3个重复。使用手动螺旋钻获取土壤水样,并用封口膜密封在玻璃容器中,用于随后的同位素分析。为了减轻蒸发对同位素含量的影响,所有土壤和植物样品均被立即冷冻并储存。在 2019 年和 2020 年的整个生长季节,总共收集了 100 个降水样品,并用封口膜牢固地密封在干净的聚乙烯瓶中。然后将这些沉淀样品储存在设定为-2°C的冰箱中,直到准备好进行同位素分析。样本树的特征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科学学院和水利部草原水利科学研究所实验中心采用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LI-2100,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对植物和土壤样品进行水分提取。雨水和提取的植物和土壤水经过过滤,使用0.22μm有机相针式过滤器去除杂质和有机污染物。根据土壤剖面,土壤水源分为浅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深层(40~60 cm)。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样地地势多为山地,地下水的可用性可能受限,因此将地下水排除作为树木的潜在水源。在生长季节,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土壤水、木质部水和降雨中δD和δ18O之间的关系2019年和2020年各月VWC垂直土壤剖面和土壤水δ18O值不同深度木质部水和土壤水中δ18O的分布特征通过 MixSIAR 分析确定白桦不同土层吸水比例的季节性波动基于稳定同位素(δ18O)的 MixSIAR 模型用于研究天然林中优势物种(特别是大兴安岭南部白桦)用水策略的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适应性的水分利用策略和对降水的快速响应能够促进植物充分利用来自土壤各个深度的水分,从而使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干旱环境。当降雨量较低时(2019年生长季为390.4毫米),白桦迅速吸收浅层土壤水(0~20 cm,整个根系深度的利用率为40.4%),但当降雨量增加时 (2020年生长季为501.5毫米),白桦逐渐过渡到从较深土层(40~60厘米)提取土壤水分并加深其根系系统(利用率为39.4%),表明其对半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因此,白桦在同一生境中灵活的用水策略可能使其在低降水时期具有竞争优势。该研究结果对于大兴安岭南部天然林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LI-2100 | 利用同位素技术解析植物水分来源的不确定性
    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资源之一,它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需求。水在地球上循环的过程中,植物水分吸收与蒸腾演绎着重要的角色。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并将水分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到大气中,形成了大气中的水蒸气。植物水分的来源和分配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相关科研的重点,水同位素技术成为科研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科研手段。今天推荐给大家的优秀文章与此相关。利用同位素技术解析植物水分来源的不确定性因为蒸腾占据了61%-65%的陆地生态系统蒸散量,植物水分吸收在全球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是土壤和大气水文过程的纽带,这就是实施植物恢复可以改善区域环境的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下,研究植物水源划分为如何提高植被生产力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提供重要信息。因为植物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水分吸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使得植物水源分配变得复杂。近几十年来,同位素广泛应用于植物水源划分,因为它可以标记不同水源,且激光光谱技术使其测量更容易。然而,植物水分来源解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示踪剂选择、修正方法及混合模型选择)。基于此,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以陕西省长武黄土塬区苹果树(18和26年树龄)为研究对象,在6月至10月的生长季节,每月采集0~6 m(20 cm间隔)的土壤样品及土壤采样点周围四棵苹果树的1年生枝条(n=50),快速剥离树皮和韧皮部以避免同位素分馏。同时收集降水。利用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LI-2100,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提取植物和土壤中的水分,并利用水同位素分析仪测定水体δ2H、δ17O、δ18O值。考虑示踪剂、修正方法和混合模型的不确定性,选择4种示踪剂(2H、3H、18O、17O),2种木质部水同位素修正方法(2H-SWexcess和2H-SRWC)和4种混合模型(IsoSource、SIAR、MixSIR和MixSIAR),产生124种组合后,量化了不同来源的不确定性。植物水源划分的不确定性分析框架。(a)考虑的不确定性因素;(b)不确定性分析;(c)方法优化。本研究创新点(a)量化每个不确定性成分对总不确定性的贡献,以确定影响植物水源分配准确性的主导因素;(b)为研究植物水源分配选择适当方法提供了框架。该研究为评估和选择植物水源分配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持,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植物水分利用机制。2020年降水(a)、木质部水(b)和土壤水(c、d)同位素组成的季节变化。(a,b)分别为不同月和不同土壤深度的植物水源划分的总体不确定性。(c) 总体不确定性的细目分类,以及10月份和0-1 m土层的不确定性。M、T和B分别代表混合模型、示踪剂和校正方法。2020年生长季(a)18年生和(b)26年生苹果树不同层土壤水对木质部水分的相对贡献(采用2H18O与MixSIAR模型最佳组合)。研究结论本研究探讨了植物水分来源的不确定性及方法优化,其至关重要,但尚未得到广泛研究。以黄土高原的苹果树为例,发现混合模型、示踪剂及二者相互作用分别解释了37%、28%和27%的不确定性,而木质部水同位素修正方法仅占总不确定性的2%。基于此,推荐了最优的示踪剂和混合模型组合(2H18O+MixSIAR)量化植物水源。这些结果为植物水分来源解析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支撑。
  • Picarro+LI-2100 | 中国黄土高原天然草地和人工林地小流域生态水文分离——一年周期稳定
    黄土高原“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这是已故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对黄土高原的描述,也是三、四十年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水土流失严重,荒凉贫瘠。如今经过前辈们的不懈努力,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植被恢复与人工造林成果显著,生态环境大幅改善。现在的黄土高原“植被”与“水”已经成为这片土地上绑定的话题。生态改善的同时,人们对于此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关于植被在这片土地的恢复过程中,如何影响到生态水文的变化?今天来了解一篇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团队的相关论文。中国黄土高原天然草地和人工林地小流域生态水文分离——一年周期稳定同位素观测的证据陆地生态水文是地球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功能和相关服务的理解至关重要。土壤可调节局部到全球范围的生态水文过程。植物作为生态水文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贡献了50%-90%的蒸散量。因此,研究植物和周围土壤之间水的相互作用对于深入理解生态水文过程至关重要。生态水文分离假说是同位素生态水文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涉及到两个水世界。已有许多研究在不同气候带进行了生态水文分离调查。黄土高原一直进行人工林和自然恢复,显著改变了土壤性质、植被群落、微生物群落和生态水文过程,然而植被恢复如何影响生态水文过程仍不清楚。基于此,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对甘肃省庆阳市南小河沟(107°370′E, 35°420′N)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对比了其中两个相邻小流域中不同类型水的δ18O和δ2H(利用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LI-2100 Pro,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提取植物(根/茎,叶)和土壤水,利用Picarro L2130-I水同位素分析仪测量降水和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组成)以测试是否存在“生态水文分离”,阐明植被恢复如何改变黄土高原林地和草地之间的同位素生态水文,并探索两个小流域根系/茎水和土壤水之间是否存在同位素分馏。黄土高原两个相邻小流域中采样点【结果】两个相邻小流域(森林vs.草地)土壤mobile和less-mobile水的氢和氧同位素变化相邻小流域不同类型水的氢和氧同位素示意图【结论】黄土高原相邻小流域生态水文同位素分析调查支持生态水文分离假说,即土壤mobile和less-mobile水氢和氧同位素比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两者之间存在动态交换。另外,研究也发现植物根系/木质部水和土壤(Mobile和less-mobile)之间存在同位素差异,暗示植物根系吸水可能发生了同位素分馏,该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
  • 祝贺2021年稳定同位素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圆满成功!
    2021年4月15~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加拿大ABB公司及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年稳定同位素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西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美因茨大学、马德里理工大学等100余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业务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直播间两日访问次数达3.5W余次。本次交流会的主题为: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地表过程综合监测研究进展。目的为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以稳定同位素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数据分析和地表过程综合监测研究进展等多方面为主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促进和推广稳定同位素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本次研讨会分为专家报告和技术培训两部分。4月15日9:00会议开始,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孙宝宇总经理为会议致开幕辞,欢迎前来参会的老师,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在上午的报告中,清华大学林光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白娥教授、深圳大学宋欣教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孙宝宇总经理分别介绍了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研究及其应用的一些新进展、应用氮稳定同位素研究森林氮循环、植物水分及纤维素氧氢同位素分馏效应研究、生态系统监测新技术及应用实践的研究进展。在下午的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王佩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余新晓教授、西南大学何新华教授、ABB LGR公司Frederic despagne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丽虎高级工程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徐庆研究员分别就植被冠层叶片水同位素观测及示踪研究、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植被水碳过程研究、田间原位13C/15N双标记实验技术及碳氮循环跟踪、Applications of ABB LGR-ICOS stable isotope analyzers in ecology、同位素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在陆地生态系统植物水分利用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4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温学发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孙守家副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肖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吴秀臣教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赵妮应用工程师分别介绍了同位素技术在生态系统生态学中的应用、稳定碳同位素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基于稳定同位素法研究地表对大气水汽的贡献、积雪对中国北方森林生长的影响、激光同位素测量技术在生态系统水碳氮循环中的应用。16日下午,由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杜文生技术工程师对ABB LGR 水同位素分析仪及LI-2100 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操作培训。本次交流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直播形式,各位老师通过共享屏幕、语音及文字对话等方式,快速进行问题答疑。培训过程中大家专心听讲,面对其中的难点,积极参与线上交流,学习氛围良好,互动热烈。此次线上会议还有直播抽奖环节,共抽取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在直播结束后,依然有同学在直播间提出问题希望与老师进行交流,我们特此收集直播间内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如下,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解答。白娥老师Q&AQ:请问白老师,累积回收率超过100%如何理解?谢谢老师!A:累积回收率超过100%是由实验误差造成的,这在示踪实验中是比较常见的,也是被允许的。Q:请问白老师,零张力和吸力获取土壤溶液来源上的区别是什么?谢谢您。A:零张力和吸力获取土壤溶液来源上的区别:这个问题做土壤水的同仁们会更加清楚,零张力是渗漏水,也就是我们说的淋溶掉的。吸力采样计是孔隙水,采到的水可能并不一定能够淋失掉。但是有时候零张力采到的样品会非常少,为了更了解土壤水,就用吸力的代替了。Q:白老师 您好 在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 需要添加的氮量较多 才能降解有机物 我想知道有机物降解的过程中 氮的去向 那这时候我是可以加的标记的N15量较多吗?或者我可以加少量的标记15N,加更多的没有标记的氮吗?谢谢老师。A:在最终产品15N丰度达到很高的情况下,但是N15的添加量不足以降解有机物,我想既能降解有机物,又能知道氮的去向,我认为可以混合量多的没有标记的氮源和量少的15N标记的氮源,然后达到使用量后加入,只有计算的时候别算错了就可以。Q:白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下白老师,进一步讲一下气体怎么进行测定的,谢谢老师。A:气体的测定:用的静态箱法,采集到气袋后,用测定气体同位素的仪器测定同位素丰度Q:请问老师捕食者的同位素和猎物的同位素是否有具体的数值关系?A:捕食者的同位素和猎物的同位素一般有关系,决定一个生物的同位素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的来源,比如猎物的氮是捕食者氮的来源,但是具体要看比例,如果还有很多其他来源,而这个猎物的占比小,则关系弱。如果捕食者只依赖这一单一来源,则应该有很强的相关性。Q:白老师,您好。在您讲的Part1.沉降氮的去向这个实验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是分别添加在不同的土壤中,还是同时添加在相同土壤中的?如果是添加在相同土壤,那么铵态氮和硝态氮在一系列的转化过程中,是不是会存在铵态氮中的N15跑到硝酸基中去了的情况,这应该是会影响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测定的吧?A:Part1.沉降氮的去向这个实验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是分别添加在不同的土壤中的。不能同时添加到一个样品,你说的是对的。宋欣老师Q&AQ:感谢宋老师的精彩报告,有两个问题请教您一下:1. 用于抽提的枝条要剥皮吗?我看您PNAS的文章里面没有明确提到这一点,个人感觉剥皮对抽提的结果影响还挺大的;2. 您通过有机质H和木质部水的交换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两个水世界”,请问您有没有考虑过对于整株植物不同部位本身同位素组成的异质性以及土壤水分(比如不同孔隙尺度)同位素组成的异质性对您的整个结果的影响,谢谢。A:很好的问题。1)剥皮了,文章的方法里面其实有提到;2)这个问题很重要,土壤水真空抽提过程中也存在潜在的分馏,而且机制比较复杂,很多研究者都在做这个方面的研究,我们的控制实验使用的是沙土(我们甚至考虑过用水培,这样就能明确知道真实水源水的值了),因为根据前人的研究,沙土的分馏效应几乎可以忽略,我们论文里有针对土壤分馏复杂性的讨论;另植物不同部位同位素组成的差异,-- 这里是指枝条水还是叶片水?植物不同部位同位素组成的差异,我想了一下,在我们的实验体系里关系不大,一个是我们用的是小树苗,冠层比较简单,另外chamber里面空气充分混合,没有像野外一样存在小气候的差异,另外我们的取样部位是主干,而不是侧枝,而且主干使用了铝箔包裹,防止蒸腾富集。不过野外情况下会复杂很多,within-plant isotope heterogeneity的确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Q:想问下宋老师,这种氢同位素贫化会因为植物的生长期不同和季节变化而变化吗?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还是会有一个恒定的偏移量?A:很好的问题。答案目前还不太清楚,这个问题值得通过进一步的数据积累去更好的揭示。根据我们发现的贫化程度和枝条水含量具有较好相关性的结果猜测,时空变化如果伴随枝条水含量(比如旱季枝条含水量可能偏低?)也发生变化的,那么贫化程度理应也会有差异的,不过差异幅度到底有多大还不说。一般来说枝条水含量的种间差异要比种内要大,因此贫化程度应该也是种间比种内差异大?何新华老师Q&AQ:13CO2标记要56天才取样?这样需要好多标记气体啊?A:大田标记13CO2标记一般是当天一次标记就拆掉装置,第二天就开始取样(持续天数根据实验目的和植物类型自定;土壤可持续数年如果标记地取样点未被扰动的话)。我们的经验是密闭留置标记装置过夜,第二天中午再拆掉,一般让剩余未吸收和/或当晚土壤呼吸释放的13CO2第二天上午再被植物吸收利用。Q:那个圆圆的土壤,是机器钻取的。那你们的机器最多是100cm吗?有没有试过更深的呢?A:根据作物根系,我们取样到100cm深度。(地质)钻孔机可取数米至数千米深样品。Q:标记之后一般多久取样,最优。Q:植物是持续标记的吗?密封的环境怎么更换干冰这些降温装置?A:根据实验目的、植物和土壤等类型自定一次或持续多次标记。干冰是负20℃,多少视情况择定。我们会将可以分享的PPT逐步在公众号内进行推送通过此次交流会的学习和交流,相信各位老师、同学对同位素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且对LGR液态水同位素分析仪及LI-2100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 LI-2100 | 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毛乌素沙地东北部不同林龄人工沙柳的水分利用来源
    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水分是生命的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类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已导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土壤荒漠化等问题。沙柳作为一种生长在贫瘠土壤和干旱地区的植物,具有很强的水分利用能力和环境适应性。沙柳生长迅速,枝叶茂密,根系繁大,固沙保土力强,是中国沙荒地区造林面积最大的树种之一。同时,它长而发达的根系,能够迅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高效利用水资源。其表面一层厚厚的叶蜡,也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有效避免土壤干燥和水分的浪费。因此,通过对沙棘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接下来这篇相关论文,我们来了解一下沙柳的水分利用来源。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毛乌素沙地东北部不同林龄人工沙柳的水分利用来源沙柳具有很好的应对非生物胁迫(如干旱、寒冷、低肥力)的能力,已广泛引入毛乌素沙地东北部以防风固沙及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然而,早期引入的沙柳出现了退化和枯死现象。预计由于气候持续变暖和人为干预增加,沙柳人工灌丛将出现更严重的干旱胁迫。鉴于人类世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土壤荒漠化的持续扩大。了解植物与土壤水分关系并实施合理的水分管理策略,必须确定人工植被在沙漠生态系统中的水分利用模式。然而,对于不同发育阶段沙柳的特性、调控和水源差异等研究还知之甚少。基于此,为确定毛乌素沙地圪丑沟小流域(38°11′–38°53′ N,109°21′–110°03′ E)不同林龄(6年、12年和18年)人工沙柳水分利用模式的季节变化和控制因素,揭示老化沙柳枯死的潜在机制,理解土壤水-植物的关系和人工植被的生态适应性。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者们于2019-2021年5-10月(5、6、10月为旱季;7、8、9月为雨季)植物生长季进行了相关研究。试验开始前,作者采集了土壤样品,确定其土壤颗粒组成,总N含量(TN)及总P含量(TP)。采集了根系样品,确定植物根系分布。试验期,采集了0-20 cm、20-40 cm、40-60 cm、60-90 cm、90-120 cm、120-150 cm、150-200 cm、200-250 cm及250-300 cm土壤样品,将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测定同位素,一部分用来测定土壤含水量(SWC)。同时采集了植物木质部样品。并于降水事件后收集降雨,采集降水量和气温数据。通过计算土壤干燥化指数(SDI)描述土壤水分亏缺状态。利用LI-2000植物土壤水分抽提系统(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提取木质部和土壤中的水分。利用Picarro L2130-i水同位素分析仪确定土壤水及降水的δ18O和δ2H。同时确定木质部水的δ18O和δ2H。最后通过MixSIAR模型区分并量化植物水源。【结果】试验期降水δ2H和δ18O(c)及降水量与δ2H/δ18O之间的关系(d)。生长季土壤水δ2H和δ18O的深度和时间分布。潜在水源对沙柳水分吸收贡献率的季节性变化。【结论】在整个生长季,6年沙柳60%的水源来自于0–120 cm土壤层。相比之下,12年和18年沙柳具有更大程度的生态可塑性,分别从旱季120-300 cm(71.93%)和40-200 cm(68.91%)水源转变到雨季的0-120 cm(65.09%和56.14%)水源。根系和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的变化是影响不同林龄沙柳水分利用模式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18年林分中,严重的土壤干涸和死根削弱了老化沙柳的生态可塑性,降低了其吸收深层水(200-300 cm)的能力,从而导致沙柳退化。因此,野外管理措施,例如(i)通过沙柳退化枝条覆盖地面以减少土壤水蒸发;(ii)使成熟沙柳稀疏以减少水分消耗;(iii)通过对最佳植物密度或生物量进行建模来确定植被阈值,以指导所研究地区的未来植被恢复。在这项研究中,针对沙柳拟议的管理实践可以为世界其他沙漠地区相似林龄人工恢复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提供参考。
  • 利用MALDI质谱成像技术揭示牡丹和芍药根的空间代谢组
    关键词:MALDI-MSI 质谱成像、Paeonia suffruticosa 牡丹、Paeonia lactiflora 芍药、Monoterpene glycoside 单萜苷、Spatial distribution 空间分布01 前言 芍药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重要的药用价值,引起园艺学家、植物学家和草药学家的极大关注。芍药属植物约有35种,其中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PS)和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L)是两种主要的东方药草。牡丹和芍药同属,外形也极为相似,从植株形态上进行区分:牡丹,是小灌木,有木芍药之称;而芍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牡丹皮(牡丹的干燥根皮)和白芍(芍药的根部)是具有镇痛和抗炎活性的重要中药。尽管 PS 和 PL 的植物化学和药理作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其空间代谢组的比较几乎没有报道。空间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研究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它提供了组织结构和个体代谢物之间的直接联系。阐明PS和PL的空间代谢组差异在植物分类和药用植物质量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02 摘要 2021年4月,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与中药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萍教授、李彬教授在 New Phytologist 期刊上发表了题目为:“Unveiling spatial metabolome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 Paeonia lactiflora roots using MALDI MS imaging”的研究论文,本研究结合多基质和正负离子检测模式,对牡丹和芍药的根切片进行了高质量分辨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LDI MSI)和 AP-SMALDI 串联质谱(MS/MS)成像,系统地研究了单萜糖苷类和丹皮酚苷类、单宁类、黄酮类、糖类、脂类等多种代谢产物的空间分布。利用 Li DHB 基质的串联质谱成像技术来准确区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两种结构异构体的组织分布。此外,参与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主要中间产物在根部成功定位和显示。03 结果 3.1MALDI MSI的PS和PL根代谢产物的原位分析采用高分辨率 MALDI MSI 和 MALDI MS/MS Imaging 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 PS 和 PL 根横截面的综合代谢产物分布图,并进一步用 LC-MS/MS 进行了验证。代表性部位的质谱图从根的四个区域获得,包括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图1)。在正离子模式下,使用 DHB 基质,检测到两种主要特定类别的次级代谢物单萜糖苷类(monoterpene glycosides,MGs)和没食子单宁(gallotannins)。在 PS 和 PL 中均观察到共同的代谢物 MGs,如芍药苷/芍药内酯苷(m/z 519.1263,结构异构体)、氧化芍药苷(m/z 535.1212)、苯甲酰芍药苷(m/z 623.1525)、牡丹皮苷 A(m/z 653.1631)、牡丹皮苷 B/J(m/z 669.1580)、牡丹皮苷 E(m/z 565.1318)和苯甲酰氧芍药苷/牡丹皮苷 C (m/z 639.1475,同分异构体)。牡丹/芍药中生物合成的没食子单宁是没食子酸葡萄糖酯(即没食子酰葡萄糖,GGs)。如图1所示,观察到具有相邻峰间距为 152.01 Da 的 m/z 分布,表明母体分子上连续添加了没食子酸基团。在 PS 和 PL 中,检测到12个没食子酰基残基的取代产物(2GG-12GG,m/z 523.0485-2043.1581)。作者还发现了 PS 特有的成分—丹皮酚苷类(PGs),如牡丹酚甙(m/z 367.0790)、牡丹酚原甙和牡丹酚新甙(m/z 499.1212,同分异构体)。图1. 正离子模式下牡丹(左)和芍药(右)根横截面不同区域的 MALDI 质谱图3.2MALDI MSI比较PS和PL根单萜和丹皮酚苷类成分的空间分布图a中,通过 PS 和 PL 的横截面可以看到解剖结构中的物种多样性,PS 根木质部区域高度木质化;PS 韧皮部约占整个横切面的45-55%,PL 根的韧皮部仅占10-20%。图b中,可以看到 PS 和 PL 中单萜糖苷类的空间分布模式,芍药苷(m/z 519.1263,[M+K]+)及其衍生物主要分布在 PS 和 PL 的木栓层、韧皮部区域,PL 的木质部射线区,但在 PS 的木质部(木芯处)检测信号较低。此外,在图c中,可看到丹皮酚苷的空间分布,在 PS 根的木栓层和韧皮部中可以解吸出丹皮酚苷类化合物,如丹皮酚苷(m/z 367.0790)、牡丹酚原甙和丹皮酚新甙(m/z 499.1212,同分异构体)、丹皮酚苷A/B/C/D(m/z 651.1322,同分异构体)和丹皮酚苷E(m/z 661.1741),而 PL 的根中不存在丹皮酚苷类物质。图2 牡丹和芍药根的 MALDI 成像 (a. 甲苯胺蓝O染色的组织切片的光学图像;b. 单萜糖苷类(MGs)的离子图像;c. 丹皮酚苷(PGs)的离子图像)。3.3AP-SMALDI MS/MS成像分析结构异构体的空间分布由于存在高丰度 [M+K]+ 断裂困难、[M+Na]+ 丰度太低等问题,Li DHB 被应用于本实验 AP-SMALDI MS/MS 成像。如图3(a)所示,Li DHB 显示为产生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 [M+Li]+ 二级碎片的有效基质,其中两个差异片段 m/z 253.13(芍药内酯苷)和 m/z 255.11(芍药苷)被检测到。在 50μm 空间分辨率下进行 AP-SMALDI MS/MS 成像实验,并在 m/z 487.1777处检测到 [芍药苷/芍药内酯苷+Li ] + 的前体分子离子。前体分子离子和二级碎片离子的离子图像如图3(b)所示,显示了前体分子离子和最终产物离子的空间分布,在 PS 中,仅检测到 m/z 255.11,且主要在木栓层中观察到;在 PL 中检测到 m/z 255.11 和 m/z 253.13,二者分布趋势相似,且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部射线区的信号强度高于皮层和木质部维管束。通过 AP-SMALDI MS/MS 成像,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空间分布被清晰的呈现出来。作者使用 LC-MS 方法进一步验证 MALDI 成像结果,PS 和 PL 的根被人工分成木质部和木质部外两个部分。如图3(c)所示,LC-MS 结果与 MALDI 成像结果一致,在牡丹中仅检测到芍药苷;在芍药中,检测到了两者,并且在外层中观察到更高丰度的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因此,Li DHB 基质是可行的,以获得用于分辨异构体空间分布的不同片段。图3 MALDI MSI 及 LC-MS 验证。(a)前体物质m/z 487.18的串联质谱,分别来自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b)像素大小为50μm的牡丹(PS,上)和芍药(PL下)根中芍药苷和/或芍药内酯苷的 MSI图。(c)用 LC-MS 从 PL 和 PS 根切片的不同部位相对定量芍药苷和/或芍药内酯苷。3.4MALDI MSI的PS及PL根部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空间分布分析下图4显示了在牡丹和芍药的根切片中显现的没食子酸生物合成途径和离子图像,在牡丹和芍药根中观察到总共13种参与没食子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代谢物,包括没食子酸、没食子酰葡萄糖、2GG -12GG。如图4所示,没食子酸(m/z 169.0142,[M-H]-)是合成没食子单宁的起始化合物。没食子酸主要分布于 PS 的木质部区域(木芯),广泛分布于 PL 的根部,形成层部位含量明显增高。β-葡萄糖苷作为没食子单宁的基本单元和主要的酰基供体,主要分布于 PS 的韧皮部,PL 的木质部射线和皮层。从 2GG-12GG 途径观察到没食子单宁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2GG、3GG 主要分布于 PS 的木栓层和韧皮部区域,在 PL 中含量明显较低。4GG、5GG 主要分布在 PS 的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部中,PL 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其中,作为 6GG-12GG 合成的前体物质,5GG 相对均匀地分布于牡丹和芍药根中。从 6GG -12GG 的第二个序列中,复合单宁主要集中在 PS根的木质部导管区和PL的楔形木质部区域和皮层中,且覆盖面积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 11GG 和 12GG )。图4 MALDI 质谱成像技术研究牡丹和芍药根中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a)没食子单宁的生物合成途径。(b)从 PS (左)和 PL (右)根切片获得的参与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主要中间体的质谱成像图。3.5MALDI MSI比较PS和PL根中其他代谢物的空间分布槲皮素(m/z 303.0499,[M+H]+)主要存在于 PS 和 PL 的皮层中(图5)。单糖(m/z 219.0266,[M+K]+)、二糖(m/z 381.0794,[M+K]+)、三糖(m/z 543.1322,[M+K]+)和四糖(m/z 705.1850,[M+K]+)主要积累在 PS 的皮层和韧皮部以及 PL 的皮层和木质部射线区。脂质 PC(34:2) (m/z 796.5253,[M+K]+)和 PC(36:4) (m/z 820.5253,[M+K]+)主要分布于 PS 的根系形成层和 PL 的木质部射线区。图5 从牡丹(PS,左)和芍药(PL,右)根部切片中选取的类黄酮、糖类和脂类的离子图04 总结 本研究采用 MALDI MSI 结合 LC-MS 代谢物检测技术,系统表征了单萜和丹皮酚苷类、鞣质类、黄酮类、糖类和脂类等多种代谢产物(65种)的空间分布。用高分辨 MALDI MSI 研究了两种芍药科植物牡丹和芍药共同代谢物和特定代谢物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运输和积累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为了解决异构代谢物空间分布不明确的问题,作者进行了 MALDI 串联质谱成像,明确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空间分布。本研究表明牡丹和芍药的皮以及中心部位都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为传统药材加工方法的改良提供直观的依据。此外,本研究还首次绘制了参与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前体以及中间体的空间分布图,可水解的单宁主要分布在木栓层、韧皮部等,其可能在不损害细胞质成分的情况下发挥保护作用,如对抗生物压力;鞣花鞣质倾向于在木质部区域积累,这可能与木质素具有共同的支持植物的功能。综上所述,高分辨率 MALDI MSI 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代谢物空间分布,为中药的深入研究、使用和加工方法的改良提供了独特的见解。文献地址: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7393「科瑞恩特」独家代理质谱成像离子源在大中华区独家代理的两款质谱成像离子源,都可搭载Thermo ScientificTM Q ExactiveTM或Obitrap ExplorisTM系列质谱仪。AP-SMALDI 5AF高分辨自动聚焦3D快速质谱成像系统,常压操作环境,空间分辨率可达到3μm,独特3D检测模式可以检测凹凸不平的样品表面,快速检测模式可达18pixel/s,全像素检测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和高质量分辨率使样本中的分子化合物达到最佳成像效果。MALDI ESI InjectorTM 透射式超高分辨质谱成像系统,可以同时搭载MALDI离子源与ESI离子源,既可用于传统LC-MS/MS实验,也可用于质谱成像检测,通过双离子漏斗接口实现离子源快速切换,无需拆卸,操作便捷,并且接口可以进一步升级为MALDI-2和t-MALDI检测,大大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检测灵敏度。
  • 同位素 | 利用稳定同位素研究亚高山生境植物水源差异
    水分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因素,水分有效性的波动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数量和空间分布。在全球气候变化下,区域降水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植物不同水源的贡献率反映了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因此,追踪和分析植物水源可以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参考。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因此,研究亚高山生境植物水源对于理解祁连山生态和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很多学者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δ2H和δ18O)进行了诸如此类的研究,但关于亚高山生境不同坡向植物水源的研究鲜少报道。基于此,在本研究中,来自西北师范大学和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监测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坡的上池沟(37°38′10″N,101°51′9″E,3080 m a.s.l.,图1)的降水、土壤水、木质部水、降水和泉水的稳定同位素组成以及相关环境变量(气象和土壤水变量),利用LI-2100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土壤和木质部中的水分,并利用ABB LGR T-LWIA-45-EP液态水同位素分析仪测定所有水样的δ2H值和δ18O值。基于这些数据,分析了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的变化,并利用多源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计算不同水源对植物的相对贡献率。本研究目标是:(1)观察相同和不同生境下亚高山灌木的水源以及(2)研究亚高山灌木对水源变化的适应性。图1 研究区和采样点位置。【结果】图2 不同水体δ2H和δ18O之间的关系。图3 半阳坡和半阴坡不同亚高山灌木的水源。表1 亚高山灌木主要水源及其贡献率。图4 5-12月半阳坡不同亚高山灌木的植物水源。图5 5-12月半阴坡不同亚高山灌木的植物水源。【结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亚高山生境中灌木的水分吸收特征相似。特别是灌木木质部水分主要来源于0-30cm土壤水。在降水量少或需水量大的月份,同一生境的亚高山灌木争夺浅层土壤水。在此期间,为了满足生长所需的水分,一些亚高山灌木增加了对深层土壤水的利用,导致同一生境中亚高山灌木水源存在明显差异。同样,在旱季或生长季,半阳坡或半阴坡的亚高山灌木对深层土壤水的利用增加,导致不同生境中同一亚高山灌木物种水源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亚高山灌木相比,杯腺柳(Salix cupularis),山生柳(Salix oritreph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硬叶柳(Salix sclerophylla),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和 陇蜀杜鹃(Rhododendron przewalskii)根据降水和土壤水条件改变了其水分利用模式,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为了恢复亚高山生态环境,应选择能够在旱季或生长季调整其水分利用策略的灌木树种。请点击下方链接,阅读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E1ODg2NA==&mid=2650310499&idx=1&sn=50381317af5c0f25d0739b6cbcdcfa3f&chksm=bee1ab9c8996228a367dd8cc6f778f80a7deff7b49c807bac194f912428231318b4544693e27#rd
  • LI-2100 | 干旱区河岸湿地优势种植物的水分利用模式
    近日,强冷空气在山西、宁夏和陕西等地凶猛登陆,带来了降温降雪的天气。没有冤情的四月飞雪,大自然再一次向人类展现了它的深邃。除了突如其来的降雪,大自然赋予的特殊天气,还有极端而持续的干旱。在干旱区,由于水资源缺乏,植物的生存和生长受到严重胁迫,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应对干旱气候,治理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数不胜数。基于干旱区河岸湿地这一特殊的生态系统,今天我们来了解一篇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模式的论文。干旱区河岸湿地优势种植物的水分利用模式植物水分循环是研究陆地生态水文学的关键环节。在干旱区,由于有限降水和强烈蒸发,水资源是影响植物生存、生长和植被恢复可持续性的重要限制因素。近年来,由于高温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土地退化加剧,使河岸湿地生态系统面临降水减少、不同程度水位下降等干旱问题。极端干旱会降低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植被生产力,并给植物带来不可逆转的死亡风险。因此,了解植物水分利用模式可以揭示植物的生存策略和对不断变化的水文气候条件的反应,这是良好的生态管理和植被恢复的先决条件。湿地是连接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过渡区,其生态功能非常突出。因此,定量研究河岸湿地水分来源、补给途径及其植物水分利用模式,是了解湿地生态水文循环的前提条件,将为干旱区湿地环境治理和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干旱区是全球生态系统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岸湿地具有水源供给、水文调节和土壤保持等生态功能。研究人员选取干旱区典型河岸湿地的优势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降水、土壤水、木质部水和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利用LI-2100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土壤和木质部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拟解决以下问题:(1)阐明优势种植物水分利用模式的季节变化;(2)明确两种优势种植物水分利用模式的差异。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河岸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水关系的机制,旨在为干旱区河岸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撑。图1 (a)和(b)代表研究区域及采样点空间分布。(c)为东滩湿地,(d)为旱柳,(e)为紫翅猪毛菜。【结果】图2 紫翅猪毛菜(a)和旱柳(b)0-100 cm土壤水中δD和δ18O值的季节变化。垂直虚线表示木质部水的同位素组成。误差条表示标准误差。图3 潜在水源对猪毛菜(a)和旱柳(b)贡献百分比的月变化。图4 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关系。图中还显示了全球大气水线(GMWL,红色虚线)、局地大气水线(LMWL,黑色虚线)和土壤水线(SWL,黑色虚线)。(a)、(b)为紫翅猪毛菜,(c)、(d)为旱柳。图5 潜在水源对紫翅猪毛菜和旱柳水分来源贡献。【结论】水分来源及其植物水分利用模式是决定湿地植物区系组成、种群分布格局的关键因子,已成为干旱区受损湿地植被保护与恢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降水、土壤水、植物水和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探究不同水分来源对河岸湿地植物水分利用的贡献率。土壤水、植物水和地下水都位于大气降水线附近,说明降水对各水源均有补给作用,但并不显著。在该研究区,草地土壤蒸发强度大于林地。地表蒸发影响0-60cm土壤水,大于80cm的土壤水与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Iso-Source结果表明,紫翅猪毛菜主要利用0-60 cm土壤水,对地下水利用率较低,平均值仅为7.14%。降水对紫翅猪毛菜的贡献比例存在显著差异(10.3%-46.5%)。9月份降水对紫翅猪毛菜吸水贡献率最大,这与9月份的降水高峰有关。持续从浅层土壤获取水分的紫翅猪毛菜可能难以在极端干旱条件下生存。旱柳表现出明显的吸水模式,主要利用20-100cm土壤水和地下水。随着季节的推移,其水源逐渐从浅层转变为深层,表明旱柳对于水分利用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然而,由于旱柳能够持续从深层土壤和地下水中获取水分,因此可能减弱湿地水土保持能力,造成生态负面影响。建议减少种植密度,进行适量灌溉,有利于旱柳在干旱环境中的最佳生长。今后在干旱地区进行人工湿地植被恢复和重建中,应选择根系分布不一致的树种进行混交栽植,以合理利用水资源、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植被恢复计划(人工林地和天然草地)对干旱区河岸湿地水文过程的影响,并为植物物种选择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点将科技技术团队顺利完成1600年树龄古樟树健康检测
    点将科技名木古树保护团队于2019年11月,借助专业的Picus 3弹性波树木断层画像诊断仪,分别对桂林市阳朔、雁山区雁山园的两棵古樟树,柳州市马鹿山奇石博览园内一棵古喙核桃进行了生长状况的检测调查,检测结果生成专业检测报告。 点将科技专业技术团队根据三棵树各自的生长特点以及生长环境,分别制定了针对性的检测方案;检测结果分别如下:注:深色(深色以及棕色)——正常木质部(Solid Wood) 紫色、蓝色至浅蓝色——受损木质部(Damaged Wood) 绿色——介于正常木质(Solid Wood)与受损木质(Damaged Wood)之间一、桂林阳朔古樟树古樟树各检测部位及检测结果古樟树主干、分枝1和分枝2检测结果 主干内部受损区域明显,占测量截面约54%;分枝1内部有受损区域,比例约8%,大致分布在截面中心部位;分枝2内部有轻微木质受损,占比约3%,分布在表层区域,最深处约离树皮15cm。二、柳州雁山园古樟树古樟树主干、分枝1、2、3检测结果 主干内部有明显受损,受损严重区域成不规则形状,受损率约20%,长对角线长度约117.6cm,短对角线长度约93cm;三个分枝健康状况良好。三、柳州马鹿山喙核桃树喙核桃离地约5.5m和7.0m处检测结果 主干部分有明显受损,5.5m和7m处受损率分别达到55%和40%。 点将科技作为TRU、PICUS、IML等国际技术领先的林木、木质检测仪器公司在中国的官方总代理,拥有国内外多种先进的树木检测仪器和经验丰富的应用工程师团队,凭借在古树检测和保护领域多年的积淀,目前已在国内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取得广泛认可,欢迎前来咨询。
  • 出境货物木质包装使用要谨慎
    日前,先后有多批出境木质包装因为活虫、霉变或IPPC标识不规范等,连续遭到国外官方的违规通报,笔者分析有如下原因:   当下,高温高湿天气在南方一些地区依然盛行,昆虫等有害生物的活动依然频繁 由于部分木材的含水率超标,闷在集装箱里一两个月到了目的地后很容易发霉。   部分标识加施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经过除害处理后的成品在库存或者运输过程中防疫措施不到位,导致有害生物的二次侵染。   少数木质包装使用企业为了控制包装成本而从不具备出境木质包装加工资质的企业采购出境木质包装,导致部分出境实木包装没有经过有效的除害处理。   有些企业对相关人员培训不到位或管理不严,导致在装箱环节工人随意添加未经有效除害处理的支撑木或者垫木等包装材料,增加了木质包装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各出境木质包装使用企业,要选择有出境木质包装加工资质的企业采购所需包装,切勿贪图一时小利而造成更大损失 在与木质包装生产企业订合同时,最好将没有树皮虫孔以及含水率上限等写进合同,以此作为验收证明和标准 在木质包装库存期间,做好相关防疫措施,比如将木质包装单独存放在干净和干燥的地方,定期进行清理和药物消毒,防止有害生物的二次侵染 加强木质包装相关检验检疫法律法规的培训,防止工人在装箱过程中随意添加没有经过除害处理的包装材料。
  •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的测定》等2214项国家标准复审结论进行公示
    各有关单位: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推荐性国家标准复审工作的通知》(国标委发【2022】10号)要求,标准委已完成相关国家标准复审工作。现将《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的测定》等2214项复审结论为修订或整合修订的项目进行公示。如对复审结论有不同意见,请于2023年4月9日前,登录征求意见公示网页 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withdrawnReviewDetail?id=6233CB31322EB499374C40DE7FE1C039,通过意见反馈功能,将意见反馈至标准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3年3月10日 相关标准如下: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归口单位复审结论备注1GB/T 12496.1-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2GB/T 12496.10-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3GB/T 12496.11-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硫酸奎宁吸附值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4GB/T 12496.12-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苯酚吸附值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5GB/T 12496.13-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未炭化物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6GB/T 12496.14-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氰化物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7GB/T 12496.15-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硫化物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8GB/T 12496.16-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氯化物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9GB/T 12496.17-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硫酸盐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10GB/T 12496.18-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酸溶物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11GB/T 12496.19-2015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铁含量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12GB/T 12496.2-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粒度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13GB/T 12496.20-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锌含量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14GB/T 12496.21-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钙镁含量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15GB/T 12496.22-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重金属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16GB/T 12496.3-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灰分含量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17GB/T 12496.4-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水分含量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18GB/T 12496.5-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四氯化碳吸附率(活性)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19GB/T 12496.6-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强度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20GB/T 12496.7-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pH值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21GB/T 12496.8-2015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碘吸附值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22GB/T 12496.9-2015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焦糖脱色率的测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23GB/T 12901-2006脂松节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901-2006,GB/T 31756-201524GB/T 12902-2006松节油分析方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902-2006,GB/T 33029-201625GB/T 13803.1-1999木质味精精制用颗粒活性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3803.1-1999,GB/T 13803.3-199926GB/T 13803.2-1999木质净水用活性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27GB/T 13803.3-1999糖液脱色用活性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3803.1-1999,GB/T 13803.3-199928GB/T 13803.4-1999针剂用活性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29GB/T 13803.5-1999乙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30GB/T 14020-2006氢化松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31GB/T 14021-2009马来松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4021-2009,GB/T 14020-200632GB/T 14022.1-2009工业糠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4022.1-2009,GB/T 14022.2-200933GB/T 14022.2-2009工业糠醇试验方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4022.1-2009,GB/T 14022.2-200934GB/T 17664-1999木炭和木炭试验方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20220535-T-43235GB/T 17666-1999黑荆树栲胶单宁快速测定方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36GB/T 18247.1-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1部分:鲜切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37GB/T 18247.2-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2部分:盆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38GB/T 18247.3-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3部分:盆栽观叶植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39GB/T 18247.4-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4部分:花卉种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40GB/T 18247.5-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5部分:花卉种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41GB/T 18247.6-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6部分:花卉种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42GB/T 1926.1-2009工业糠醛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926.1-2009,GB/T 1926.2-198843GB/T 1926.2-1988工业糠醛试验方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926.1-2009,GB/T 1926.2-198844GB/T 20399-2006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45GB/T 20416-2006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46GB/T 20449-2006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方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47GB/T 20450-2006活性炭着火点测试方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48GB/T 20451-2006活性炭球盘法强度测试方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496.1~22,GB/T 20449-2006,GB/T 20450-2006,GB/T 20451-2006,GB/T 35815-2018,GB/T 35565-201749GB/T 22347-20084号系列紫胶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22347-2008,GB/T 22348-2008,GB/T 8137-2009,GB/T 8138-2009,GB/T 8139-2009,GB/T 8140-2009,GB/T 8141-2009,GB/T 8143-2008,GB/T 35805-201850GB/T 22348-20084号紫胶虫种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22347-2008,GB/T 22348-2008,GB/T 8137-2009,GB/T 8138-2009,GB/T 8139-2009,GB/T 8140-2009,GB/T 8141-2009,GB/T 8143-2008,GB/T 35805-201851GB/T 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52GB/T 31756-2015重松节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901-2006,GB/T 31756-201553GB/T 33024-2016柳编制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54GB/T 33029-2016松节油及相关萜烯产品组成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2902-2006,GB/T 33029-201655GB/T 8137-2009颗粒紫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22347-2008,GB/T 22348-2008,GB/T 8137-2009,GB/T 8138-2009,GB/T 8139-2009,GB/T 8140-2009,GB/T 8141-2009,GB/T 8143-2008,GB/T 35805-201856GB/T 8138-2009紫胶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22347-2008,GB/T 22348-2008,GB/T 8137-2009,GB/T 8138-2009,GB/T 8139-2009,GB/T 8140-2009,GB/T 8141-2009,GB/T 8143-2008,GB/T 35805-201857GB/T 8139-2009脱蜡紫胶片、脱色紫胶片和脱色脱蜡紫胶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22347-2008,GB/T 22348-2008,GB/T 8137-2009,GB/T 8138-2009,GB/T 8139-2009,GB/T 8140-2009,GB/T 8141-2009,GB/T 8143-2008,GB/T 35805-201858GB/T 8140-2009漂白紫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22347-2008,GB/T 22348-2008,GB/T 8137-2009,GB/T 8138-2009,GB/T 8139-2009,GB/T 8140-2009,GB/T 8141-2009,GB/T 8143-2008,GB/T 35805-201859GB/T 8141-2009军用紫胶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22347-2008,GB/T 22348-2008,GB/T 8137-2009,GB/T 8138-2009,GB/T 8139-2009,GB/T 8140-2009,GB/T 8141-2009,GB/T 8143-2008,GB/T 35805-201860GB/T 8142-2008紫胶产品取样方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22347-2008,GB/T 22348-2008,GB/T 8137-2009,GB/T 8138-2009,GB/T 8139-2009,GB/T 8140-2009,GB/T 8141-2009,GB/T 8143-2008,GB/T 35805-201861GB/T 8143-2008紫胶产品检验方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22347-2008,GB/T 22348-2008,GB/T 8137-2009,GB/T 8138-2009,GB/T 8139-2009,GB/T 8140-2009,GB/T 8141-2009,GB/T 8143-2008,GB/T 35805-201862GB/T 15691-2008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修订63GB/T 18525.6-2001桂园干辐照杀虫防霉工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18525.3-2001,GB/18525.4-2001,GB/18525.5-2001,GB/18525.6-200164GB/T 20573-2006密蜂产品术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修订65GB/T 21488-2008脐橙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修订66GB/T 21528-2008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修订67GB/T 21532-2008蜂王浆冻干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修订68GB/T 22299-2008辣椒粉 天然着色物质总含量的测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修订69GB/T 22300-2008丁香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修订70GB/T 22303-2008芹菜籽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修订71GB/T 22306-2008胡荽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修订72GB/T 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73GB/T 20402-2006超市鲜、冻畜禽产品准入技术要求中国商业联合会修订74GB/T 8935-2006工业用猪油中国商业联合会修订75GB/T 12309-1990工业玉米淀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修订76GB/T 4548-1995玻璃容器内表面耐水侵蚀性能测试方法及分级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修订77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原理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1186.1-1989,GB/T 11186.2-1989,GB/T 11186.3-198978GB/T 11186.2-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颜色测量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1186.1-1989,GB/T 11186.2-1989,GB/T 11186.3-198979GB/T 11186.3-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 第三部分:色差计算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1186.1-1989,GB/T 11186.2-1989,GB/T 11186.3-198980GB/T 13491-1992涂料产品包装通则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9750-1998,GB/T 13491-199281GB/T 13492-1992各色汽车用面漆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3492-1992,GB/T 13493-199282GB/T 13493-1992汽车用底漆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3492-1992,GB/T 13493-199283GB/T 1710-2008同类着色颜料耐光性比较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84GB/T 1749-1979厚漆、腻子稠度测定法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85GB/T 20623-2006建筑涂料用乳液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86GB/T 21866-2008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87GB/T 5208-2008闪点的测定 快速平衡闭杯法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88GB/T 6753.4-1998色漆和清漆 用流出杯测定流出时间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89GB/T 9750-1998涂料产品包装标志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9750-1998,GB/T 13491-199290GB/T 9754-2007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91GB/T 19629-2005医用电气设备 X射线诊断影像中使用的电离室和(或)半导体探测器剂量计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92GB/T 20013.1-2005核医学仪器 例行试验 第1部分:辐射计数系统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93GB/T 20013.2-2005核医学仪器 例行试验 第2部分:闪烁照相机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94GB/T 20013.3-2015核医学仪器 例行试验 第3部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95GB/T 19042.2-2005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第3-2部分:乳腺摄影X射线设备成像性能验收试验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96GB/T 16867-1997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合修订整合修订标准号:GB/T 16867-1997,GB/T 38271-201997GB/T 30924.1-2016850GB/T 16860-1997感官分析方法 质地剖面检验全国感官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851GB/T 20861-2007废弃产品回收利用术语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修订852GB/T 8223-1987价值工程 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修订
  • 塞贝克系数/电阻测量系统助力Fe-Al-Si系热电模块研究,为物联网硬件供电提供新材料!
    导读:当今,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凸显,能源的多元化和高效多利用成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技术和环保型制冷技术热电转换技术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热电转换技术是利用材料的塞贝克效应与帕尔贴效应将热能和电能进行直接转换的技术,包括热电发电和热电制冷。这种技术具有系统体积小、可靠性高、不排放污染物、适用温度范围广等特点。热电器件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直接转换,在废热回收和固态制冷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热电发电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进行测量是评价热电材料和器件性能的重要基础。 物联网( IoT ,Internet of Things )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通过将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目前常用纽扣电池(coin cell)为物联网硬件供电,但由于高昂的更换费用及低可回收性,纽扣电池并不是一种理想电源。其他能量收集技术中,太阳能(solar cell)是一个可行方案且已经在某些领域中得到应用;另一种被广泛看好的技术为热电转换。如何将周围环境中的低温废热(473K)有效回收并转换为电能是热电转换技术能否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目前商用的热电转换模块(TEG)多使用Bi-Te基热电材料,但Bi及Te均为稀有元素且Te元素的毒性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据测算,地壳中的全部Te元素无法满足百万兆别物联网硬件的供电,因此亟需寻找一种环境友好且可以大量生产的热电材料。与Bi-Te基热电材料相比,在473K以下有着良好热电转换表现的热电材料选择并不多,曾有报道指出,Mg-Sb基热电材料可部分应用于低温废热回收。近日,来自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及茨城大学(Ibaraki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使用低成本的Fe-Al-Si基热电材料(FAST)制备了热电转换模块,并对其热电转换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使用两种方法制备的Fe-Al-Si基热电材料,并使用多种检测手段对其电学特性及热电转换性能分别进行了表征。图1 电导率(a, b);塞贝克系数(c, d);功率因子(e, f)与温度的关系(a, c, e: n-type b, d, f: p-type) 在进行了材料电输运特性的测试后科研人员随后采用了下图中的步骤制备了热电转换模块(TEG),并对其热电转换性能进行了测试。 图2 热电转换模块(TEG)制备流程经测试,使用Fe-Al-Si基热电材料制备的热电转换模块,其在室温及小温差条件(~5K)下的开路电压及输出功率数值均符合预期,并使用其为蓝牙通讯模块供电以验证其可靠性,更多测试结果请参考原文[1]。图3 热电转换模块(TEG)的开路电压及输出功率 以上工作中,材料的电导率、塞贝克系数使用日本Advance Riko公司生产的塞贝克系数/电阻测量系统ZEM-3测得,热电转换模块(TEG)的开路电压及输出功率使用日本Advance Riko公司生产的小型热电转换效率测量系统Mini-PEM测得。日本Advance Riko公司已专业从事“热”相关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近60年,并一直走在相关领域的前端,为各地的科学研究及生产活动提供了诸如红外加热、热分析/热常数测量等系统。2018年初,Quantum Design 中国公司将日本Advance Riko公司的先进热电材料测试设备:小型热电转换效率测量系统Mini-PEM、塞贝克系数/电阻测量系统ZEM、热电转换效率测量系统PEM及大气环境下热电材料性能评估系统F-PEM引进中国。2018年7月,Quantum Design中国与日本Advance Riko达成协议,作为其热电材料测试设备在中国的代理商继续合作,携手将日本Advance Riko先进的热电相关设备介绍到中国。目前,所有中国用户购买的日本Advance Riko热电产品,均由Quantum Design中国公司的工程师团队负责安装及售后服务。同时,Quantum Design 中国公司在日本Advance Riko公司的协助下,在北京建立部分热电设备示范实验室和用户服务中心,更好的为中国热电技术的发展提供设备支持和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1]. Yoshiki Takagiwa, Teruyuki Ikeda, and Hiroyasu Kojima, Earth-Abundant Fe−Al−Si Thermoelectric (FAST) Materials: from Fundamental Materials Research to Module Development,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12, 43, 48804–48810
  • 【热电资讯】新一代塞贝克系数/电阻测量系统-ZEM-3连续成功落户西湖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导读:当今,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凸显,能源的多元化和高效多利用成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技术和环保型制冷技术热电转换技术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热电转换技术是利用材料的塞贝克效应与帕尔贴效应将热能和电能进行直接转换的技术,包括热电发电和热电制冷。这种技术具有系统体积小、可靠性高、不排放污染物、适用温度范围广等特点。近期,我司在西湖大学理化公共实验平台及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连续成功交付使用了新一代塞贝克系数电阻测量系统-ZEM-3。该设备可实现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性能评估以及塞贝克系数和电阻的测量。其特的红外金面加热炉(高1000℃)和控制温差的微型加热器可实现温度的控制;整个测量过程由计算机全自动控制,能够在指定的温度下执行测量,允许自动测量消除背底电动势;并且ZEM-3还可实现欧姆接触自动检测功能(V-I曲线),不仅可以用创的适配器来测量薄膜,也可定制高阻型。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 工程师在为客户介绍设备 这两台设备于疫情期间运抵国内,为保证用户的科研使用需求,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调集技术力量,在满足学校防疫要求的前提下与用户紧密合作,于近日顺利完成了设备的安装培训工作,所有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设备正式交付使用。西湖大学的设备已进入校设备共享平台,对校内外用户开放共享。目前,所有中国用户购买的ZEM系列产品,均由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的工程师团队负责安装及售后服务。同时,Quantum Design 中国子公司在日本Advance Riko公司的协助下,在北京建立部分热电设备示范实验室和用户服务中心,更好的为中国热电技术的发展提供设备支持和技术服务。 西湖大学理化公共实验平台网站截图 该设备为日本Advance Riko, Inc.生产。日本Advance Riko公司成立近60年来专业从事“热”相关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并一直走在相关领域的前端,为各地的科学研究及生产活动提供了诸如红外加热、热分析/热常数测量等系统。2018年初,Quantum Design 中国子公司引进日本Advance Riko公司的:小型热电转换效率测量系统Mini-PEM、热电转换效率测量系统PEM、塞贝克系数/电阻测量系统ZEM及大气环境下热电材料性能评估系统F-PEM等一系列先进热电材料测试设备。2018年7月,Quantum Design 中国子公司与日本Advance Riko达成协议,作为其热电材料测试设备在中国的代理商继续合作,携手将日本Advance Riko先进的热电相关设备介绍到中国。延伸阅读:为更好服务国内热电材料研究领域的客户,满足客户体验需求, 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与日本Advance Riko公司携手推出厚度方向热电性能评价系统ZEM-d 免费样品测试活动。活动时间自即日至2020年9月30日止,如您有样品测试需求,欢迎通过留言、官方微信平台、电话010-85120280或邮箱info@qd-china.com联系我们,公司将有专人对接,与您协调具体的样品测试工作。
  • ROMER自行车测量系统首次亮相环法自行车赛
    国际自行车联盟(UCI)在环法自行车赛首次应用海克斯康计量产业集团的ROMER自行车测量系统。在审批过程中,为了确认赛车是否遵守国际自行车联盟的框架设计法规,参加公路赛和计时赛的自行车框架都被进行了检测。在瑞士波朗特吕和法国贝桑松的第八和第九赛段后,该检测立即被执行。这是史上第一次在自行车赛事件上应用检测技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国际自行车联盟的技术协调员朱利安.卡伦说:&ldquo 在环法自行车赛上应用ROMER自行车测量系统是遵守比赛规则的关键一步,能够确保体育比赛的绝对公平和运动的的透明度。它允许我们现场检查参赛选手的车架,快速,准确且对赛队的干扰最小。&rdquo ROMER自行车测量系统是一种便携式三维扫描系统,由海克斯康计量集团联合UCI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技术实验室(LTC)在瑞士开发。该系统基于海克斯康的便携式测量臂,即配置内置式激光扫描测头的ROMER综合绝对臂。 关于ROMER: 作为便携式关节臂测量机的始创者和技术领先者,ROMER 始终致力于为现代制造业提供一流的便携式现场测量系统。无论何时何地,来自ROMER 的关节臂测量机,都能够提供无与伦比的触测精度和激光扫描速率,以完成在车间现场和计量实验室的检测、测量和逆向工程任务。ROMER 主要的制造工厂位于法国和美国,先进的技术、专业的经验、制造产品稳定的质量以及遍布全球的产品分布成为ROMER 实力的具体象征。 http://www.hexagonmetrology.com.cn/ProductList_6_6.aspx 关于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 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隶属于Hexagon AB集团,旗下拥有全球领先的计量品牌,如Brown & Sharpe、Cognitens, DEA, Leica工业测量系统、Leitz、m&h Inprocess Messtechnik、Optiv、PC-DMIS、QUINDOS、ROMER以及TESA。 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代表着无可匹敌的全球客户群,数以百万计的坐标测量机(CMMs)、便携式测量系统、在机测量系统、光学影像测量系统和手持式量具量仪,以及数以万计的计量软件许可。凭借精密的几何量测量技术,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帮助客户实现制造过程的全面控制,确保制造的产品能够精确的符合原始设计的需要。在为全球客户提供测量机、系统以及软件的同时,还包括了完善的产品技术支持和售后增值服务。 www.hexagonmetrology.com.cn
  • 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应用专题丨板蓝根可视化
    质谱成像技术揭示板蓝根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 板蓝根(Isatidis Radix)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等功效。作为清热解毒类的代表药物,板蓝根与广泛用于各类感冒的预防和治疗,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以来,各版《诊疗方案》和“三药三方”中也不乏板蓝根的身影。板蓝根的抗病毒抗炎药效显著,但化学成分复杂,质量评价难度较高,因而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目前研究学者已经从板蓝根中分离得到近400个化合物,综合文献报道主要可归纳为生物碱、含硫化合物、苯丙素、核苷、氨基酸、有机酸、酚、黄酮、蒽醌、萜、醇、醛、酮、腈、酯、糖、甾醇、肽、鞘脂等19大类。研究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有助于了解其形态学结构和功能。尽管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已经十分深入,但其分子空间分布鲜见报道。质谱成像(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SI)技术是近年新兴的分子成像技术,通过直接测定样品表面的离子信号获得其空间分布信息,具有非靶向、无需标记和多成分同时检测的优势。与光学图像采集技术结合后,既可观察到高分辨率的形态图像,又可对特定的分子进行鉴定和可视化分布分析,在生命科学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首次采用高分辨质谱成像技术对板蓝根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利用大气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atmospheric pressure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combined with ion trap-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AP-MALDI-IT-TOF/MS)扫描不同产地药材横切面,鉴定所含化合物,并观察化合物空间分布模式和富集位置,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算法,对不同样品进行分类。研究思路见图1。 图1 AP-MALDI-IT-TOF/MS成像技术揭示板蓝根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 1. iMScope TRIO 成像质谱显微镜测试条件质谱成像技术在植物、动物、人体组织中的内源性成分和药物代谢组分的可视化检测方面发展迅猛,但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才刚开始起步,且多用于新鲜采集的原植物或中药材。而真正用于市场流通和临床应用的中药材为干品,制备满足MSI测试需要的切片比较困难,故相关研究鲜见报道。在制备板蓝根干品冰冻切片时,其干燥、坚硬、易碎的结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故对冷冻切片的厚度、温度,切片固定方式,基质种类和添加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优化。板蓝根药材经明胶包裹冷冻后,先用双面碳导电胶贴牢后,再用冰冻切片机切制40 μm的组织切片,分别喷涂2, 5-DHAP溶液和1, 5-DAN溶液作为正、负离子的基质。主要质谱条件如下:激光照射直径:40 μm,像素间隔80 μm,扫描范围:m/z 100-500,m/z 500-1000。 2. 板蓝根中化合物的AP-MALDI-IT-TOF MSI可视化分布根据离子的准确质荷比、同位素丰度比,与对照品和液质一、二级数据比对,并结合文献检索和数据库搜查,初步鉴定了多个化合物类别118个质谱峰(见图2)。成像质谱显微镜将光学显微镜和质谱仪的优势整合,既可观察到形态图像,又可对分子进行鉴定和可视化分布分析,在软件上可简便且高精度地重叠观察光学显微镜图像与质谱分析图像,详细解析感兴趣区域。本文采用AP-MALDI-IT-TOF MSI技术首次揭示了板蓝根中化合物的空间分布, 图3和 图4展示了板蓝根横切面的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及部分化合物在特定空间区域的分布。综合分析,板蓝根中化合物大多富集于营养储存的组织韧皮部,与之相比,水分输送组织木质部中集中分布的成分较少。 图2 板蓝根MALDI-IT-TOF MS成像化合物鉴别结果图3 板蓝根横切面光学图 (a) 和oxindole (b)、3-[2' -(5' -hydroxymethyl) furyl]-1(2H)-isoquinolinone-7-O-β-D-glucoside (c)、coniferin (d)、guanine (e)、histidine (f)、 proline (g)、arginine (h)、cyclo(L-Phe-L-Tyr) (i)等成分正离子质谱成像图 图4 板蓝根横切面光学图 (a) 和 isatindigoside F (b)、clemastanin B (c)、maleic acid (d)、malic acid (e)、citric acid (f)、sucrose (g)、isovitexin (h)、vanillin (i) 等成分负离子质谱成像图 3. PLSR法区分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将4个产地的各3批板蓝根药材分别划分到4个组。以样品横切面的AP-MALIDI-IT-TOF MSI数据为Y值,组别为X值,在正、负离子模式和m/z 100-500、m/z 500-1000两个扫描范围内,分别建立PLSR回归模型。由图5可见,在4个模型中,样品规格的预测值和实际值均呈现良好的相关关系,说明采用PLSR法可对不同产地的板蓝根进行准确的区分。 图5 MALDI-IT-TOF MS成像结合PLSR回归区分不同产地板蓝根样品 正离子m/z 100-500范围 (A)、负离子m/z 100-500范围 (B)、正离子m/z 500-1000范围(C)、负离子m/z 500-1000范围 (D) 本文相关内容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聂黎行研究员提供,详细研究内容已正式发表于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 Ethnopharmacology, 2021, https://doi.org/10.3389/fphar.2021.685575。 文献题目《Microscopic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Reveals the Distributions of Phytochemicals in the Dried Root of Isatis indigotica》 使用仪器岛津iMScope TRIO 作者Li-Xing Nie1,2, Jing Dong3, Lie-Yan Huang2, Xiu-Yu Qian2, Shuai Kang2,4*, Zhong Dai2 and Shuang-Cheng Ma1,2*1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China2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Beijing, China3 Shimadzu China Innovation Center, Beijing, China4 College of Pharmacy, 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China
  • 2022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生命科学与实验平台分会场集锦(下)
    仪器信息网、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名义)联合报道:2022年11月26日,由电镜学会电子显微学报编辑部主办、南方科技大学承办的“2022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在广东省东莞市顺利召开。大会为期三天,采用线下+线上直播方式进行,吸引来自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电子显微学领域专家学者3.5万余人次线上线下参会。本届年会线上+线下邀请报告达约500个,是国内电子显微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11月26-27日上午进行大会报告,26-27日下午及28日全天同时进行12个不同电镜主题的分会场报告。大会线下现场第九分会场:低温电子显微学表征分会主题:冷冻电镜从“体外”走向“体内”第九分会场现场直击部分报告现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朱赟报告题目: 核孔复合体的原位结构研究进展核孔复合体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核孔上的超大蛋白质复合体,称为核孔复合体(NPC)。朱赟首先介绍了核孔复合体的研究历史及核孔复合体结构研究历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接着分享了团队在研究爪蟾卵母细胞核膜上的NPC结构、通过倾转样品台+折叠核膜的方法解决取向优势问题、通过AlphaFold2预测加flexible fitting搭建结构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广州健康院研究员 熊晓犁报告题目: 甲型流感病毒的装配机制熊晓犁分享了甲型流感病毒M1蛋白的全长结构研究进展,通过利用原位CryoET和亚显微图平均来评估病毒内部M1的结构和排列。观察了全长M1 蛋白组装的结构细节,研究确定了完整病毒颗粒内已组装的M1的完整结构,以及在体外重建的M1低聚物的结构。这些结构也帮助揭示了流感病毒组装和分解的机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章新政报告题目: 新型原位结构解析技术- isSPA原位样品的制样需要离子束减薄,但存在样品厚电子束无法穿透、导电性差、切片过程有辐照损伤等困难;原位样品的重构需要电子断层技术,也存在通量极低、断层重构中的错误、分辨率低等问题。基于原位样品蛋白质结构解析现状,是否可以突破准原子分辨率? 章新政分享了新型原位结构解析技术- isSPA,并以此介绍了isSPA概念、流程、原理等,接着通过在不同生物学体系中的技术应用分享了该新方法的系列应用成果案例。第十分会场:生物显微学研究分会主题:显微新技术助力生命科学与农林研究第十分会场现场直击部分报告现场:华南农业大学 王浩报告题目:自噬调控植物花粉管极性生长和育性的分子机制与功能解析显花粉管生长对于植物繁殖、粮食生产和安全至关重要。王浩分享了对百合花粉管快速活跃生长的研究,研究关键在于自噬是否以及如何调节花粉管的生长。研究表明,自噬确实参与调节花粉管生长;自噬介导的线粒体降解维持花粉管的生长;在调节花粉管生长的过程中,多种类型的自噬共存等。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李瑞丽报告题目:PagUNE12调控杨树次生生长的研究李瑞丽报告分享了对PagUNE12调控杨树次生生长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PagUNE12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中,具有潜在的转录活性;PagUNE12在84K杨的维管组织中均有表达,能够影响84K杨木质部形态建成以及不同木质素单体的聚合;过表达PagUNE12能够影响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光合作用产物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河北北方学院 王鑫伟报告题目:杨树PtrDJ-1C基因调控叶绿体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王鑫伟分享了关于杨树PtrDJ-1C基因调控叶绿体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研究表明,PtrDJ1C是细胞核编码的蛋白,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的;PtrDJ1C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中;纯合突变体中叶绿体发育异常结构缺失 光合蛋白积累发生缺陷,导致幼苗白化 光合能力大大降低;PtrDJ1C影响质体基因的表达水平,主要是影响了PEP依赖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等。第十一分会场——生物医学和生物电镜技术分会主题:生物医学电镜应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第十一分会场现场直击部分报告现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琳琳报告题目:电镜三维重建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李琳琳首先分享了电镜三维重建技术的重要意义及常规的电镜三维重建策略方法,包括序列断面成像方式(FIB-SEM、SBEM)、序列切片成像方式(ATUM-SEM、ssTEM)、等离子束扫描成像(GCIB-SEM)等。接着分别介绍了三种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应用案例包括人肾小球基底膜微管/泡三维重建、大鼠大脑皮层树突棘三维重建、小鼠听觉皮层亚细胞结构的三维电镜重构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共仪器中心高级工程师 胡迎春报告题目:免疫电镜常用树脂介绍免疫电镜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与电镜技术相结合,在超微结构水平研究和观察抗原、抗体结合定位的一种方法。胡迎春首先分享了免疫电镜发展历史与重要意义,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的发展离不开电镜技术的支持,接着介绍了,免疫电镜的常用树脂类型、树脂制备方法及使用案例等。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杨琳报告题目:常规透射电镜技术在遗传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杨琳分享了透射电镜在遗传发育生物学研究中从样品制备到观察分析的那些事。常规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技术方面,介绍了做好前期沟通、细节定成败、因“材”而异制定具体方案等经验。接着,通过囊泡运输、眼皮肤白化、神经发育学习记忆等案例介绍了一系列透射电镜观察分析注意事项。第十二分会场:全国电子显微镜运行管理开放共享实验平台经验交流分会主题:新形势下电镜开放共享与关键技术创新第十二分会场现场直击部分报告现场: 武汉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师 李媛媛报告题目:注重钢铁材料的透射电镜管理与测试经验分享李媛媛首先介绍了分析测试中心透射电镜及制样设备配置情况、安装运行状况、开放共享进展等。接着,针对拍磁性样品风险大,过保维修成本问题;SEM机时不够,TEM原位杆利用不高,特殊TEM样品制备难;人员配备不足;实验技术研究入门难、门槛高;个人晋升空间受限等现实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后 李雪娇报告题目:大型科研仪器平台与创新型模块联合运营的设想与规划以球差透射电镜与百实创样品杆为例,李雪娇介绍了大型科研仪器平台与创新型模块联合运营的设想与规划。原位样品杆具有扩展电镜功能、成本相对较低、功能灵活多变等优点,同时也存在闲置率高、有一定操作门槛、电镜风险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分别从原位杆的获取、风险规避、设想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展开探讨。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冷冻电镜中心平台负责人 赵珺报告题目: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冷冻电镜中心介绍赵珺首先介绍了中心冷冻电镜和冷冻电镜制样设备配置情况,接着从交叉学科视角分享了对电子显微学的理解,以FIB原位电镜应用为案例,介绍包括单根纳米线电化学测量、FIB用于纳米线加工、基于FIB原位平台、cryo-FIB的研发等。随后各分会场分别进行了分会总结与颁发揭晓优秀报告奖。电镜大会全部日程至此结束, 微信扫码进入大会官方网站,查看大会详细日程及现场照片集锦:
  • 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塞贝克系数/电阻测量系统ZEM于清华大学安装验收
    2019年3月,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以下简称QDC)顺利完成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的塞贝克系数/电阻测量系统ZEM的安装验收工作,QDC工程师紧接着对用户进行了相关知识和设备操作的全面培训。这是清华大学所采购的六套塞贝克系数/电阻测量系统ZEM系列产品。 由日本ADVANCE RIKO公司生产的塞贝克系数/电阻测量系统ZEM可实现对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性能的评估,材料的塞贝克系数和电阻都可以用ZEM直接测量。该设备采用温度控制的红外金面加热炉和控制温差的微型加热器,因此能实现实验过程中的无污染控温。同时,设备全自动电脑控制,允许自动测量消除背底电动势,拥有欧姆接触自动检测功能。除ZEM标准配置外,还可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定制高阻型,增加薄膜测量选件、低温选件等。 2018年7月,QDC与日本ADVANCE RIKO公司正式达成协议,作为其热电材料测试设备在中国的代理商继续合作,并将日本ADVANCE RIKO公司的相关设备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进行进一步推广。同时,QDC将在日本ADVANCE RIKO公司的协助下,在北京建立热电材料测试设备演示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更好地为中国热电材料的发展提供产品展示、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 纯水和低电导率水的pH测量
    纯化水和其他低电导率水中测量pH值时的挑战和建议。 关键字pH值,纯水,低电导率水,低离子强度,电极,溶液。目标 以下应用说明描述了在纯化水和其他低电导率水中测量pH值时的挑战和建议。介绍 理论上,测量纯水的pH值似乎很简单。例如,纯水应该是中性的- pH 7.0,并且应该没有干扰。 纯水的pH测量是具有挑战性,因为pH电极响应往往漂移,可能是响应缓慢的,不可重复和不准确的。由于样品的低电导率、低离子强度溶液和普通离子强度缓冲液之间的差异、液体结电位的变化和二氧化碳对样品的吸收,在这些样品中测量更加困难。由于纯水溶液的电导率很低,所以溶液会像“天线”一样,电极响应可能会有干扰噪声。 通过了解在纯水和其他低导电性液体中测量pH值的挑战,您可以克服它们,并确保您的pH测量是可靠和一致的。什么是纯水?ASTM D5464将低导电性水描述为导电性ST350 三合一pH/ATC电极,测量pH同时补偿温度结果使测量更为方便。取样注意事项1. 小心处理低电导率水样,尽量减少空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建议使用玻璃容器,因为空气会通过塑料扩散。2. 对于样品的运输和储存,要将样品满装取样瓶中,这样就取样瓶上部不会有空气。3. 收集后尽快对样品进行测试,以尽量减少温度变化、样品氧化和与样品容器接触时间。4. 确保所有容器和设备在使用前用纯水进行三次冲洗,以避免可能来自各种来源的交叉污染。 校准pH电极 当测量低离子强度样品时,在高离子强度缓冲液中校准pH电极将增加稳定所需的时间。此外,样品污染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对于最精确的测量,缓冲液和样品应该具有相似的离子强度。当校准标准品与样品之间的偏差在2°C以内时,得到的结果最好。使用ATC或三合一电极来监控温度。如果样品和校准标准不能在同一温度下,测量在该温度下的pH值,并使用ATC或三极管测量温度并相应地调整斜率。记录结果时,要同时报告pH值和温度读数。 电极校准后冲洗好,以避免交叉污染您的样品。只需少量的缓冲液就能显著改变纯净水的pH值。用尽可能干净的水冲洗。处理与维护pH电极 由于纯水可以从pH球泡中析出离子,将pH电极存储在电极存储溶液中,以恢复球泡敏感膜。如果响应变慢,清洁pH电极以重新激活pH球泡和液接界。如何测试纯净水和其他低导电性水的pH值1. 对于每个被测试的样品,准备一份用于测试和一个或多个用于冲洗。在放入测试样品之前,将pH电极浸入冲洗样品并轻轻搅动。2. 轻轻搅拌样品以加快电极反应。搅拌可以一直进行,但尽可能隔绝空气。3. 使用连续读数模式,让电极有足够的时间完全响应。最好的精度和准确度发生时,充足的时间以达到稳定。一旦建立了标准的响应时间,可以考虑使用定时读取来提高足够的等待时间,从而实现一致和精确的结果。4. 对于高精度的测量工作,ASTM D1293建议测试流动样品,直到漂移率最小和两个连续结果在期望的标准内一致。详见ASTM D1293 www.astm.org。 总结 在低离子强度的样品中获得一致的pH值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常常令人沮丧。通过采用一些最佳做法,并遵循本应用笔记中概述的建议,您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减少电极漂移,并防止样品污染您的pH值测量。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木质玩具》等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发布
    关于发布《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木质玩具》等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促进技术进步,现批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木质玩具》等两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木质玩具(HJ 566-2010)   二、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喷墨墨水(HJ 567-2010)   以上标准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特此公告。    二○一○年三月十日
  • 余氯--3种测量方法解析
    余氯电极的测量可以通过光电比色或电化学感测方式进行,了解不同品牌余氯电极测量的原理,即可针对其特性加以应用,以下就个人使用一般余氯电极经验说明如下:a.光学比色法:原理:以蠕动泵泵入dpd指示剂与水反应显色,吸光仪根据显色强度判读余氯含量。特点:量测值和水ph值不同,湿度会影响判读值。须以dpd指示剂作校准工作。量测环境与水的酸碱度不同步,水杀菌能力受酸碱度、结合氯干扰,水实际杀菌强度可能偏低。b.覆膜电极:原理:电极浸没在电解液腔中,电解液腔通过多孔亲水膜与水接触。次氯酸通过多孔亲水膜扩散进入电解液腔,在电极表面形成电流,该电流大小取决次氯酸扩散进入电解液腔的速度,而扩散速度与溶液中余氯浓度成正比,测量电流大小可以确定溶液中余氯浓度。特点:不需要试剂。在含接口活性剂的场合使用时会有漂移,膜孔会受脂质堵塞,需要定期清洗更换隔膜和电解液。须以dpd指示剂作校准工作。量测环境与水的酸碱度同步,结合氯干扰水杀菌能力,水实际杀菌强度可能偏低。c.无膜电极:原理:余氯为强氧化剂,其氧化还原电位(orp)与溶液中余氯氯含量成指数关系,经程序转换氧化还原电位为余氯含量。特点:以氧化还原电位(orp)转换余氯值。须以零点和斜率配合dpd指示剂作校准工作。量测环境与水的酸碱度和结合氯同步,量测值显示水实际杀菌强度量的转换余氯值,水实际余氯浓度可能偏高。
  • 从卡尺到三坐标测量机——消失的工具折射“智造”之变
    游标卡尺、显微镜、墨斗……在位于湖南长沙雨花经济开发区的三家中小制造企业,记者看到一些传统生产工具正在被自动化测量设备、视觉识别设备、激光导航设备等新型生产工具取代,生产制造变得“更顺滑、更高效、更精准”。  今年以来,各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掀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新型生产工具不断涌现,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件件消失的工具,折射中国“智造”大变迁。  从卡尺到相机 产品加工更顺滑  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小机加车间里,一边是传统生产线,几台机床独立放置,1名工人管两台设备;一边是两条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机床、原料、机械臂等互联互通,22台机床一个班次只需4名工人。  几步之遥,有什么差别呢?  一个游标卡尺可以“以小见大”。晓光模具小机加工车间主任曾腾飞从工具箱里拿出不常用的卡尺对记者说,过去,工人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毛坯尺寸,用百分表、千分表“找”原料和机床的位置关系,将误差控制在0.01毫米以内,靠的是经验。  在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游标卡尺等传统工具没了用武之地。工人将一块块原料和托盘放到生产线入口的三坐标测量机上,设备自动找正。三坐标测量机将位置数据“告诉”机床,确保实物位置和机床加工位置匹配,不仅精度提高到0.005毫米,而且放歪了也没有关系。  除了游标卡尺,纸质的工艺流程卡也不见了。在制造企业,工艺流程卡是工人的操作指南。以汽车模具生产为例,工艺步骤多达40多个,工人按卡上的要求放置原料、安装刀具、输入数据、调用程序,然后才能启动机床。  “流程多了就容易犯错。”参与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建设的精密加工组组长许杰说,以前经常出现工人拿错刀具、输错数据、调错程序的问题,80%的产品质量异常来自人工操作失误。  如今,晓光模具车间里,工艺流程卡上的内容全部进入信息系统。工人只要把原料放到交换台,接下来的工作都交给“大脑”——中控系统,由中控系统将指令发送给机械臂、机床等硬件。  少了一些“卡”,生产更顺滑。  现在,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上的机床全部联网且自动更换刀具,系统识别哪台“有空”、哪台“忙碌”,及时“呼叫”机械臂将工件运送给“有空”的机床。单台机床的有效切削时间由原来的55%提高到90%以上。  曾腾飞说,公司订单情况很好,机床除了每周一次的检修、清洁,可以做到24小时不停机作业。产品合格率也由“手工时代”的80%至85%,大幅提升到99.95%。  在晓光模具车间,由“卡”到“顺”的迭代升级还在继续。工程师在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上安装、测试工业相机,相机自动拍摄工件位置并传输数据,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从显微镜到电子眼 质量把关更高效  湖南普斯赛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半导体发光器件(LED)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穿上鞋套和防静电服,通过风淋间,记者进入焊线、外观检测、包装等各条产线。  负责制造和运营的副总经理涂世聪介绍说,全国从事LED封装的企业可能有上万家,作为一家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必须敏捷应对。  这家工厂的转变,得从一瓶眼药水说起。  事情是这样的——LED封装有一个外观检测环节。只有米粒大小的明黄色灯珠,密密麻麻排列在支架上,以前工人只能靠肉眼或者借助显微镜观察杂质、破损等缺陷,每人每天检测的灯珠数以十万计。  “太费眼睛了,我们得随身带着眼药水。”说起曾经的工作内容,当过外观检测员的女工杜建华连连摇头。  由于“废眼睛”,加之工作单调、枯燥,很多人不愿从事外观检测。涂世聪说,尽管有岗位补贴,工人的年度流失率也接近100%,这意味着第二年又要大量重新招聘、培训。  相比于用工难题,更加棘手的是品质控制。涂世聪说,肉眼可以发现80%的外观问题,但对于隐藏较深的小杂质、气泡等缺陷就有些无能为力了。这导致之前LED封装厂接到的客户投诉中,外观问题占比超过30%。  如果还靠传统工具和“人眼战术”,企业注定会被市场淘汰。  2021年起,普斯赛特光电公司陆续添置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工人很轻松地将物料放入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电子眼”快速完成外观检测工作,灯珠源源不断地从出口“吐”出来。工位上,眼药水和显微镜早已不见踪迹。  自动化水平提升,让企业运转更高效。涂世聪说,普斯赛特光电公司去年逆势增长40%,人均产值超过100万元。“如果没有自动化设备,要承接这么多订单是无法想象的。”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普斯赛特光电公司持续加大投资。在长沙市雨花区机器人产业园,这家企业的智能工厂已完成一期建设,并于近期开始批量生产。“产能将增长40%,人均产值将提高30%。”涂世聪满怀期待地说。  从墨斗到北斗 车间导航更精准  “你可能想不到,几年前我们还要使用墨斗。”带着记者参观工厂,湖南驰众机器人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龙太棚颇为神秘地说。  墨斗,是年轻人并不熟悉的物件。作为传统木工行业里的必备工具,它由墨仓、线轮、墨线、墨签组成,多用于木工和建筑行业。  而湖南驰众机器人有限公司是湖南最大的工业移动机器人AGV生产商。AGV是指具有物料搬运等功能的自动导引运输车,主要用于智能化、自动化产线。  在智能制造工厂,为何存在如此古老的工具?  龙太棚紧接着揭晓了答案:AGV有磁条导航、二维码导航等多种导航方式,这都需要在车间地板上画线,并按照设计路径张贴磁条和二维码,简单的墨斗也就有了用处。  为了给记者演示,龙太棚在仓库里翻了半天,才找到一个改良版的自动收放线墨斗——传统的木制或竹制墨斗已经遗失了。工人小心翼翼地倒入墨汁,合上盖子,贴着地板扯出线,用手轻轻一弹,便在地板上“印”出一条笔直的黑线。  驰众机器人公司产品服务部施工经理陈智诚曾经用过传统木制墨斗。他说,如果AGV要和机械臂对接,精度一般控制在5至10毫米,靠墨斗画线就有点力不从心。实际操作中,工程师只能不断调整AGV运行轨迹,“有时得调试10多次,才能达到精度要求”。  麻烦事还不止于此。有的新能源电池工厂是无尘车间,不允许将墨斗带进去弹线;有的汽车发动机库房有上千个库位,如果都在地上画线、贴磁条,既不方便也不美观。  如今,随着激光导航、视觉导航等新技术发展,驰众机器人公司员工已经很少使用墨斗,而是一个个端着笔记本电脑,对AGV进行线路设计和调试。龙太棚说,公司有160多名员工,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智能物流等专业的工程师占了二分之一。  记者看到,在这家公司的设备调试场地,工程师在电脑上“建图”,操控激光导航AGV自动行走,运行轨迹的精度可以达到5毫米。地板上不用墨斗画线,也没有磁条和二维码。  驰众机器人公司项目经理王佳说,最新款AGV还与5G、卫星导航等技术结合。在一家钢铁厂,他们生产的AGV在室外依靠基于北斗的卫星导航,再通过5G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中控室,工作人员可实时查看AGV运行位置和状态。  从墨斗到北斗的“智造”之变,仿佛穿越了工业化的悠悠时空……
  • 从东京到巴黎奥运会,真的做到绿色环保了吗?
    低碳环保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而奥运会作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也正在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现在的奥运会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基础上,还要比拼“更低碳”,从东京到巴黎奥运会,真的做到绿色环保了吗?东京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盛宴在筹备2020年奥运会时,东京奥组委可是下足了功夫,力求把这场全球盛会办得既“环保”又“高科技”。100%可再生能源发电:太阳能不仅仅是“阳光普照”东京奥运会全部场馆的电力供应都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些电力大多是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贡献的,东京奥组委还通过引入第三方认证,确保这些可再生能源的真实来源,做到真正的“绿色供电”。氢能源推广:与日本转向氢能经济保持一致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将有500台由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丰田提供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投入使用。除此之外,氢燃料也将被应用于奥运圣火火炬点燃和传递。东京都政府也将在奥运村/残奥村导入氢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精打细算每一吨在碳排放方面,东京可谓是“细致入微”。不仅通过引入最新的碳捕捉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严格监测赛事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东京奥组委不仅倡导3R理念——再生(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还在实际操作中完美演绎。以“颁奖台计划”为例,颁奖台由回收的塑料瓶制成,2019年6月,东京奥组委发起了号召公众捐献可循环再造的家居塑胶废物来制作领奖台的活动。全日本有超过2000个零售店都放置了收集箱。而奥运会奖牌则采用了回收的电子垃圾,将近5千块奖牌,将从回收的7千多吨小型电子设备和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旗下的零售店回收的 621万旧手机中提取制成。从2017年4月到2019年3月,共有1621个地方权威机构(46个县政府和1575个市政府)组织了电子产品的回收。这是奥运会和残奥会历史上第一次完全实施这个计划。“从垃圾堆到领奖台”的完美变身,让东京奥运会的碳排放量不到200万吨。 巴黎奥运会:继承与创新的低碳接力说完了东京,我们再来聊聊“继承者”——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巴黎2024奥组委的目标是雄心勃勃的:与之前相比,将比赛的碳排放减少一半。为了控制其对环境的影响,巴黎2024奥组委正在应用ARO方法 - 避免(avoid)、减少(reduce)、抵消(offset),并新加入了两个阶段:预测排放和利用体育比赛的魅力来推动碳中和。巴黎2024奥运村:可持续性和遗产巴黎2024奥运村的建设理念真是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推向了新高度。这里使用了100%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在赛后将转变为一个新的社区,到2025年,奥运村将被改造成住宅和办公区,可容纳6000名居民和6000名上班族。该社区位于圣但尼、塞纳河畔圣旺和圣但尼岛之间,集齐了住房、体育馆、绿地公园、商店和其他服务设施。这样的设计不仅满足了赛事的需要,还为未来留下了宝贵的资产,真正做到“奥运遗产”的完美传承。巴黎2024奥运村:屋顶光伏板可以满足园区电力需求照片出自: Drone Press/Sennse2024年巴黎奥运会95%的场馆都是现有的或仅作为临时场馆使用,只有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为全新建造。场馆位于普莱恩索尼埃混合开发区的中心地带,从一开始就是整个大项目的核心,专为未来而设计和构想。这种做法不同于往届奥运会。除了奥运村之外,伦敦新建了6个场馆,而东京和里约则新建了9个。作为唯一一个赛后继续使用的新建场馆,巴黎水上运动中心的设计简直是低碳环保的教科书。照片出自: VenhoevenCS + Ateliers 234 © Salem Mostefaoui巨大的凹形木质结构,其尺寸设计使得需要被加热的空气量减少了30%,从而降低能源需求。这个场馆不仅在建材上采用了低碳或可回收材料,还通过回收城市热网的余热来恒定游泳池的水温。更厉害的是,屋顶上的光伏板可以满足场馆的电力需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给自足”。奥运会结束后,游泳池将进行改造,以弥补塞纳-圣但尼省体育设施的不足。改造后的多功能场馆专为家庭、学校和体育俱乐部而设计,同时作为高水平的训练中心,服务于法国游泳联合会,以便让其最优秀的运动员能够在这里训练。未来几年,这里还将举办各种比赛,包括2026年的欧洲游泳锦标赛。同时,跳水台将保留下来,作为法国跳水中心的基地。埃菲尔铁塔“废弃材料”与巴黎2024奖牌相结合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每一枚奖牌上都将装饰有一块具有极高象征意义的无价金属——当年用于建造埃菲尔铁塔的原始铁。上世纪,巴黎曾经对埃菲尔铁塔的电梯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因此,部分塔身的结构被永久性拆除,并被精心保存起来。通过将埃菲尔铁塔的碎片融入奥运奖牌,巴黎2024组委会希望为运动员们留下对奥运会、巴黎和法国的永久记忆。 有人质疑,这些奥运会的低碳举措只是为了“表面功夫”,但巴黎奥运会实际产生了多少碳排放、是不是真的成为了史上最环保的奥运会,这些都得等到奥运会结束后才能知晓。东京和巴黎的奥运会通过这些低碳举措,他们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即使是最宏大的活动,也可以在不伤害地球的前提下进行。它展现了减碳可以如何从各方各面入手,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多少被忽略的碳排放;同时,这届奥运会或许也能为以后的重大赛事立下标杆,让环保成为必须的选项。这些低碳行为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背后是科技的支持,是对环境的责任感。作为高科技公司,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碳中和贡献更多力量。 昕甬智测:低碳地球背后的科技力量作为一家致力于低碳环保的高科技企业,昕甬智测在这场全球低碳大潮中,当然不会缺席。昕甬智测推出的HT8800系列便携式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能够一体化精准监测多组分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水/H2O),采用中红外波段,独立强吸收谱线,无交叉干扰,使测量更精准,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低碳奥运,你我同行从东京到巴黎,从“黑科技”到全民参与,低碳奥运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全球趋势。而昕甬智测,作为这场低碳潮流中的一员,将继续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复旦大学于敏教授课题组《AJPS》:高精度3D打印用于抗凝药物重组水蛭素 (r-hirudin) 新型微创无痛递药系统的设计制备
    复旦大学于敏教授课题组《AJPS》:高精度3D打印用于抗凝药物重组水蛭素 (r-hirudin) 新型微创无痛递药系统的设计制备抗凝治疗通常被用作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首选策略,且此类患者大多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凝药物。直接口服抗凝剂有导致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如胃肠道溃疡的患者,这种出血是致命的。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或可规避胃肠道出血的风险,但是注射给药需专业人员辅助,这对长期用药的患者而言极其不便,注射引起的疼痛亦会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此外,皮下注射抗凝剂还会导致皮下出血淤青,增加感染风险,给抗凝药物临床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透皮给药作为一种前瞻性给药策略,可以补充注射和口服给药的局限性 (图1)。图1. 临床抗凝药物给药方式及不良反应微针 (Microneedle,MN) 作为微米级的微创设备,可通过破坏皮肤最外层角质层产生短暂的疏水性毛孔,将治疗药物输送至表皮中,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透皮给药系统之一。目前,微针的制备主要通过微模型浇铸法,但是用于微模型制备的方法大多局限于光刻或者化学蚀刻,工艺复杂、周期长且成本高,限制了微针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高精度 3D 打印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微模型制备方法,由于该法简单高效且成本相对较低,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的各领域,为微针阵列模型的设计制备提供了新的选择。图2.微针阵列模型的设计与打印 A. 1#微针阵列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左)、打印预览(中)及3D 打印微针的长度(右);B.2#微针阵列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左)、打印预览(中)及3D 打印微针的长度(右);C.设计模型和打印模型对比 近期,复旦大学代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敏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药学院沈腾老师提出了一种基于 3D 打印技术的微模型制备方法。该团队利用新型超高精度 3D 打印技术 (nano Arch P140,摩方精密) 实现了个性化设计的微针阵列模型的制备,并通过开发一条新的模型复刻工艺成功制备了基于 3D 打印模型的微针模具,最终制备了 r-hirudin 新型微创无痛递药系统。该方法成功解决了以光敏树脂为打印材料的微针阵列表面 PDMS 无法固化导致的模型翻制问题,同时进一步拓展了 3D 打印在微针阵列设计制备领域的应用。利用高精度 3D 打印制备的微针阵列拥有较高的分辨率,打印的微针形貌特征保留完整、尺寸均一,为载药微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以“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r-hirudin loaded dissolving microneedle patch for minimally invasive and long-term treatment of thromboembolic disease” 为题发表在《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期刊上。 在该研究中,首先利用计算机辅助的模型设计对目标微针阵列进行设计优化,分别按需设计了两款不同参数的微针阵列模型,如图 2A所示,考虑到 3D 打印分辨率的限制,绘制微针长度为 1000 μm,允许微针有 100-200 μm 的长度损失,设置微针形状为五棱锥形,底边长度分别为 150 μm 和 100 μm,将微针有序排列成 10 × 10 的微针阵列 (图 2B)。将设计图纸输出导入 3D 打印软件进行打印,最终获得基于光敏树脂的微针阵列模型。与设计模型相比,微针的高度发生了100-200μm 的损失 ,但在允许范围之内,微针针体形貌保存完整,不同微针个体尺寸均一 (图 2C),提示高精度 3D 打印在微针阵列模型制备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图3.微针模具及 3DMN 制备流程图 由于以光敏树脂为打印材料的微针阵列模型在用 PDMS 进行模型翻制时在接触表面 PDMS 无法固化,所以选择明胶作为中间过渡材料替代直接使用 PDMS 进行微针模具制备,开发一条新的模型制备工艺(图 3),并通过该路线成功制备了微针制备模具。将该模具应用于r-hirudin 递药系统的制备,通过连续的微模型浇铸并辅以恒温真空制备r-hirudin 荷载的 3DMN。对 3DMN 进行表征分析并在实验动物体内进行微针给药的药效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 3DMN 给药可以实现快速的透皮药物递送,血药浓度在给药后 0.5 h 达到峰值 (图 4D-F),血液的凝固时间在 3DMN 给药后显著延长 (图 4A-C)。对 3DMN 给药的生物利用度(BA) 进行分析,发现 3DMN 给药相对于皮下注射给药的BA可达50% (图 4G-F)。该结果初步验证了基于高精度 3D 打印的微针阵列模型制备的 3DMN 在介导透皮 r-hirudin 递送中的可行性。 图4. 3DMN 介导的r-hirudin 透皮递送的体内药效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A-C. 血液凝固时间随给药时间的变化;D-F. 血清 r-hirudin 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F. 不同给药方式血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G. 不同给药方式血清药物浓度参数 进一步研究 3DMN 在血栓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分别构建肾上腺素/Ⅰ型胶原混合物尾静脉注射诱导的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和三氯化铁损伤诱导的肠系膜微动脉血栓动物模型,将载药 3DMN 用于动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治疗,研究发现3DMN 介导的r-hirudin 用药可以显著抑制急性肺栓塞模型小鼠肺部血管栓塞的形成 (图 5C-D),提高小鼠的存活率 (图 5A-B)。此外还观察到,3DMN 介导的 r-hirudin 用药同样可以显著三氯化铁损伤诱导的肠系膜动脉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发生率 (图 6)。以上结果进一步说明 3DMN 可用于动静脉血栓的预防性用药,而高精度 3D 打印技术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微针多样性,也为未来临床用药个体微针量身定制提供了基础,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图5. 3DMN 在预防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A-B. 3DMN 给药对急性肺栓塞小鼠生存率的影响;C. 小鼠肺部组织石蜡切片 HE 染色;D. 小鼠肺部 CT 扫描图图 6. 3DMN 在预防肠系膜微动脉血栓中的应用 A. 血小板在血管损伤部位聚集的体内成像;B. 血栓形成率的统计分析图;C. 血栓形成长度统计分析图官网:https://www.bmftec.cn/links/10
  • 基于地物光谱应用,干旱胁迫下的水稻反射率表现
    水资源短缺是目前制约农业生产的一个全球性问题,近年来,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对于中国而言,有43%的面积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并且中国的水量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存在非常巨大的不均衡性,这使得中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是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自21世纪以来,中国每年都会发生大强度的干旱,受灾面积往往波及数个省,如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的大旱灾,有将近5000000hm2的农作物受害,造成19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水稻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对水稻的影响以及研发出抗干旱品种对农业发展尤为重要。在遥感领域中,为了研究各种不同地物或环境在野外自然条件下的可见和近红外波段反射光谱,需要适用于野外测量的光谱仪器。地物光谱仪在户外主要利用太阳辐射作为照明光源,利用响应度定标数据,可测量并获得地物目标的光谱辐亮度 利用漫反射参考板对比测量,可获得目标的反射率光谱信息。实验过程及结果本实验旨在理解不同干旱胁迫下水稻基本型的表现,测量了10种在不同干旱威胁水平下导致相对含水量(RWC)不同的水稻的光谱数据,如图1所示。图1该实验显示了不同干旱胁迫下水稻的反射率模式。1) 在水稻含水量(RWC)降低时,由于1400nm和1900nm这两处水吸收特征峰减弱,导致近红外区域反射率增加。2) 对于350-700nm波长区域也有着类似的变化,在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范围中,反射率随着RWC降低而升高。3) 其次,随着RWC的降低,1400-1925nm波长向较短波长移动,且反射率增加。4) 在810-1350nm的海绵状叶肉中的散射也反映出反射率随RWC降低而增加的相同趋势。5) 最?后,在1100-2500nm波段位置的吸收也是一个强烈的吸收区域,随着RWC降低,叶片枯萎主要通过新鲜叶片中的水,其次是通过如蛋白质、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干物质而变得更加明显。结论这项实验的结果表明不同干旱威胁下的水稻的光谱反射率具有明显且规律的特征。因而可根据特征位置的差异建立预测模型,在精?准的模型分析下定量的分析出水稻含水量乃至干旱威胁程度,最终用于开发抗旱水稻品种的研究,为我国的农业生产作出巨大的贡献。
  • 免费试用丨Plover 便携式土壤水分、温度和电导率测量系统
    科学研究可以带领人类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而完成一项研究离不开科研仪器的“加持”,高效精准的仪器设备将为研究人员的探索之路助一臂之力。 自2021年《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发布以来,国家支持重大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国产化的力度不断提升,各省市也相继发布支持政策,在保障科研需求的前提下,优先购置国产仪器。 但购置仪器不是一件小事,哪款设备能满足需求?哪款设备性价比高?采购前的持续观望、谨慎研究,只为找到能够更好满足科研需求的设备。 如何更深入地了解一款仪器设备?当然是“用起来”。 为提升用户对国产仪器品牌的了解,解决大家的“采购”之忧,普瑞亿科将招募“产品试用官”,开展一系列国产仪器免费试用活动,让有科研需求或购买意向的用户朋友们亲身体验到国产设备的优势,同时试用官真实的试用报告,也可以给予正在观望的用户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建议,诚挚邀请大家参与活动,成为我们的“产品试用官”。 本期我们将招募“Plover便携式土壤水分、温度和电导率测量系统”产品试用官,为了让用户亲身感受到产品强大的性能和配置,普瑞亿科将开放3台Plover设备,面向有研究、测试需求的用户,推出15天免费试用活动,无需观望等待,试用后觉得合适您再购买。Plover 便携式土壤水分、温度和电导率测量系统 Plover便携式土壤水分、温度和电导率测量系统是基于“真时域反射”(TureTDR® )技术的土壤三参数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激发并测量高频(~1.5GHz)电磁波的运移时间进行土壤水分和电导率的测量,同时输出土壤温度。其它测量技术因采用低频测量信号,测量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水和离子极化现象,因而对盐度异常敏感;而基于TureTDR® 技术的Plover土壤三参数测量系统更大限度克服了上述问题,对土壤中的含盐量及各种土壤类型不敏感,可更大限度提高土壤水分和电导率测量的准确性,并进一步拓展该系统的使用场景。 Plover可以实现便携式测量,通过安卓APP手机或平板进行操作并实时记录。该便携式土壤三参数测量系统能为农业、林业、草业、生态等科研和生产场景的土壤含水量便携测量提供稳定可靠数据。15天免费试用即日起至12月31日 可拨打电话详细咨询 试用结束后,可联系工作人员归还产品,也可成为我们的“产品推荐官”,推荐下一位新用户参与试用活动(将新用户联系方式提供给工作人员即可)。1、当新用户正式开始试用产品,即推荐成功,我们将给予“推荐官”200元现金奖励;2、如果新用户试用后决定购买产品,“推荐官”将再获得1500元现金奖励。 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在普瑞亿科公众号以推送的形式展示所有试用用户的使用体验,并发起投票活动,票数前三位用户将分别获得600元、400元、200元现金奖励。*该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北京普瑞亿科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 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应用专题丨黄皮代谢物研究
    黄皮不同部位中代谢物分子空间分布的质谱成像分析 黄皮(Cluasena lansium(Lour.)Skeels)属于芸香科(Rutaceae)黄皮属(Clausena)中的一种特殊果树,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黄皮以其果实闻名于世,是非常受欢迎的热带保健水果,其根、茎、叶和种子也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医药或中药中。 以往对该植物的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成分,到目前为止,已经分离和鉴定一系列天然产物,这些物质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及降血糖等作用,主要包括咔唑类生物喊、香豆素类化合物、酰胺类生物碱、萜类和黄酮等。其中咔唑类生物碱和单萜基香豆素为其特征性成分。有关黄皮中活性成分的分离和测定方法已得到广泛报道,然而,人们对黄皮特征代谢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却知之甚少。对黄皮果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探究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成分空间分布信息,有助于理解植物代谢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和功能基础,对黄皮保健食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质谱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一种新型的分子成像技术。基于高灵敏、高分辨、高通量特性的质谱结合先进的显微成像技术,样品制备过程不需要组织粉碎,无需标记即可实现多种物质在组织中的原位分布,为多种代谢物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信息维度。 本研究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技术(MALDI-MSI)对黄皮(Clausena lansium, Lour)的组织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黄皮这一药食两用的水果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是首次利用质谱成像技术实现对黄皮小分子代谢物的系统研究(见图1)。 图1 利用质谱成像技术可视化黄皮不同组织中内源性分子分布 1. iMScope TRIO 成像质谱显微镜测试条件将不同部位的组织块包埋在2%羧甲基纤维素(CMC)中进行冷冻切片,切片厚度为 25μm,将所得组织切片放置在 ITO 导电载玻片上(100 Ω/m2,日本大阪松浪玻璃),将载玻片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0分钟。使用带有0.22 mm喷嘴的喷枪(PS-270,GSI Creos,日本东京)和基质升华设备iMLayer(Shimadzu,Kyoto,日本)进行基质涂敷。在喷枪法中,使用1mL 40mg/mL DHB溶液(0.1%TFA,70%甲醇水配置)作为基质,喷枪与载玻片保持250px的距离, 每喷雾10s后干燥5s,循环喷雾-干燥过程,直到将1 mL DHB溶液喷涂于切片并干燥完全。对于升华法,使用iMLayer设备将基质升华于组织切片表面,厚度为0.7μm DHB。所有数据都是在装有MALDI离子源的iMScope TRIO(Shimadzu,Kyoto,日本)上采集,质谱条件如下:正离子模式采集, 采集质量范围 m/z 100-1000, 激光强度50。 2. 基于 iMScope TRIO 成像质谱显微镜的组织成像研究采集黄皮植物不同部位作为研究样品,分别对应果实、小茎、叶片。采用iMScope TRIO 成像质谱显微镜对三个不同部位的横切面进行了生物碱、香豆素、糖及小分子酸等内源性分子的空间分布分析。 如图2所示,3-甲基咔唑和Murrastinin在果实全果均有分布,尤其在果核含量特别丰富。在黄皮小茎中,这两个物质主要存在于木质部和髓质部,表皮含量较低。此外,在叶片的上下表皮含量丰富。Murrayanine和heptaphylline这两种咔唑碱仅分布于果肉组织中,茎中含有少量,果皮、果核和叶片中几乎不存在。而Girinimbine只存在于黄皮果核外皮以及茎的外表皮。黄皮属植物咔唑类化合物通过直接细胞毒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或免疫增强作用抑制肿瘤生长,他们的抗癌潜力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的兴趣。通过定位该类物质的组织分布,可以有效提高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图2 不同生物碱在黄皮果实、茎、叶片中空间分布的质谱成像图 此外,如图3所示,香豆素类化合物在黄皮中的分布是相似的,主要存在于果皮中。有报道称,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抗癌及抗炎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糖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植物快速储能物质。 图3 不同香豆素在黄皮果实、茎、叶片中的空间分布的质谱成像图 如图4所示,己糖(葡萄糖和果糖)主要分布在黄皮果实的果肉当中,蔗糖分布在果皮、果肉以及果肉中纤维上。水果中产生的蔗糖由蔗糖转化酶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黄皮切片中蔗糖的检测强度约为己糖的4.7±1.4倍,说明黄皮中糖类主要以蔗糖的形式存在。据文献报道,葡萄糖和果糖的甜度分别是蔗糖的0.75倍和1.7倍。因此,这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黄皮果品尝比其他水果酸。图4 糖、有机酸及其他小分子在黄皮果实中空间分布的质谱成像图 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的了解黄皮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在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为黄皮成分识别、质量评价、高值化利用等提供参考。 本文相关内容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唐雪妹博士提供,详细研究内容已正式发表于Phytochemistry, 2021, 192:112930. 文献题目《Visualiz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etabolites in 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 using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使用仪器岛津iMScope TRIO 作者Xuemei Tang a,b, Meiyan Zhao a, Zhiting Chen a, Jianxiang Huang a,b, Yan Chen a,Fuhua Wang a,b, Kai Wan a,b,* a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b Key Laboratory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for Agro-product Safety and Quality (Guangzhou),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声 明1、本文不提供文献原文。2、所引用文献仅供读者研究和学习参考,不得用于其他营利性活动。3、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技术资讯:余氯的几种测量方法
    技术讨论话题:余氯的几种测量方法余氯电极的测量可以通过光电比色或电化学感测方式进行,了解不同品牌余氯电极测量的原理,即可针对其特性加以应用,以下就个人使用一般余氯电极经验说明如下:a.光学比色法:原理:以蠕动泵泵入dpd指示剂与水反应显色,吸光仪根据显色强度判读余氯含量。特点:量测值和水ph值不同,湿度会影响判读值。须以dpd指示剂作校准工作。量测环境与水的酸碱度不同步,水杀菌能力受酸碱度、结合氯干扰,水实际杀菌强度可能偏低。b.覆膜电极:原理:电极浸没在电解液腔中,电解液腔通过多孔亲水膜与水接触。次氯酸通过多孔亲水膜扩散进入电解液腔,在电极表面形成电流,该电流大小取决次氯酸扩散进入电解液腔的速度,而扩散速度与溶液中余氯浓度成正比,测量电流大小可以确定溶液中余氯浓度。特点:不需要试剂。在含接口活性剂的场合使用时会有漂移,膜孔会受脂质堵塞,需要定期清洗更换隔膜和电解液。须以dpd指示剂作校准工作。量测环境与水的酸碱度同步,结合氯干扰水杀菌能力,水实际杀菌强度可能偏低。c.无膜电极:原理:余氯为强氧化剂,其氧化还原电位(orp)与溶液中余氯氯含量成指数关系,经程序转换氧化还原电位为余氯含量。特点:以氧化还原电位(orp)转换余氯值。须以零点和斜率配合dpd指示剂作校准工作。量测环境与水的酸碱度和结合氯同步,量测值显示水实际杀菌强度量的转换余氯值,水实际余氯浓度可能偏高。
  • 理加LI-2100全自动真空抽提系统的海外之旅
    不同水体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可用于植物水分利用来源、水汽输送、土壤水运移和补给机制、补给源和地下水机制、水体蒸发、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区分、径流的形成和汇合、重建古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因而引起了水文学家,生态学家以及气候学家等的广泛关注。但问题是:在进行水稳定同位素测试之前如何将植物木质部和土壤中的水分无分馏的提取出来?LI-2100是LICA自主研发的一款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且已通过CE认证。从根本上解决了植物和土壤水分提取的难题,克服了传统液氮冷却的繁琐,不仅可以防止同位素分馏,而且安全高效,不会对植物和土壤造成破坏。可与LGR水同位素分析仪和质谱仪配套使用。许多科学家已经结合LI-2100和LGR的水同位素分析仪进行了诸多研究。从研发生产至今,LI-2100在国内已经销售了近百台,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利用这台仪器发表了诸多文献,得到了用户的众多好评。随着LI-2100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及众多文献的发表,国外的一些科学家也开始关注理加公司研发生产的LI-2100,理加公司也积极在海外推广该产品,由此拉开了LI-2100走出国门、走向海外的序幕。LI-2100在海外的安装案例1.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应用:利用LI-2100抽提土壤、植物中的水,进行同位素相关研究。科学家简介:Laura De Simone Borma (劳拉德西蒙娜博尔玛)1988 年毕业于欧鲁普雷图联邦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991 年获得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以及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土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博士学位(1998)。自 2009 年起在 INPE(国家空间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从事生态水文学和土壤物理学领域的工作,重点是实地观察陆地和极端天气事件对土壤-植物-大气相互作用以及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影响。她目前是 INPE 的 PGCST(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生)和 PGSER(遥感研究生)的教授。协调 CCST/INPE 的生态水文学 (LabEcoh) 和生物地球化学 (LapBio) 实验室。她是 ISMC(国际土壤建模联盟)的成员。她对巴西不同生物群落中土壤-植物-大气相互作用、生态水文学以及水和气候调节的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研究感兴趣。LI-2100在海外的安装案例2. 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应用:利用LI-2100抽提土壤、植物中的水,进行同位素相关研究。 LI-2100在国内的部分安装案例1、沈阳气象局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3、广西植物园4、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发表文献1. Qiu X, Zhang MJ, Wang SJ. 2016.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hydroge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water bodies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northwestern Tibetan Plateau.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75(23):1491.2. Wang J, Fu BJ, Lu N et al. 2017. Seasonal variation in water uptake patterns of three plant species based on stable isotopes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09: 27-37.3. Huang XY, Meyers PA. 2018. Assessing paleohydrologic controls on the hydroge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leaf wax n-alkanes in Chinese peat deposit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doi: 10.1016/j.palaeo.2018.12.017. 4. Sun L, Yang L, Chen LD et al. 2018. Short-term changing patterns of stem water isotopes in shallow soils underlain by fractured bedrock. Hydrology Research, doi: 10.2166/nh.2018.086. 5. Zhang YG, YU XX, Chen LH. 2018. Comparison of the partitioning of evapotranspiration –numerical modeling with different isotopic models using various kinetic fractionation coefficients. Plant and Soil, 430: 307-328, https://doi.org/10.1007/s11104-018-3737-z. 6. Zhao X, Li FD, Ai ZP et al. 2018. Stable isotope evidences for identifying crop water uptake in a typical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rotation field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21-131.7. Zhu G, Guo H, Qin, D et al. 2018. Contribution of recycled moisture to precipitation in the monsoon marginal zone: estimate based on stable isotope data. Journal of Hydrology, doi: 10.1016/j.jhydrol.2018.12.014. 8. Che CW, Zhang MJ, Argiriou AA et al. 2019. The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water bodies at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PAC) of the western Loess Plateau, China, Water, doi:10.3390/w11091742.9. Li EG, Tong YQ, Huang YM et al. 2019. Responses of two desert riparian species to fluctuation groundwater depths in hyperari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Ecohydrology, 1-12. 10. Liu JC, Shen LC, Wang ZX et al. 2019. Response of plants water uptake patterns to tunnels excavation based on stable isotopes in a karst trough valley. Journal of Hydrology, 571: 485-493.11. Liu Y, Zhang XM, Zhao S et al. 2019. The depth of water taken up by walnut trees during different phenological stages in an irrigated arid hilly area in the Taihang Mountains. Forests, doi:10.3390/f10020121. 12. Liu Z, Ma FY, Hu TX et al. 2019. Using stable isotopes to quantify water uptake from different soil layer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heat under long-term tillage and straw return practice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19.105933.13. Luo ZD, Guan HD, Zhang XP et al. 2019. Examination of the ecohydrological separation hypothesis in a humid subtropical area: Comparison of three methods. Journal of Hydrology, 571, 642-650. 14. Qiu X, Zhang MJ, Wang SJ et al. 2019. The test of the ecohydrological separation hypothesis in a dry zone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Eco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02/eco.2077.15. Qiu X, Zhang MJ, Wang SJ et al. 2019. Water stable isotopes in an Alpine setting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ater, doi:10.3390/w11040770.16. Wang J, Fu BJ, Lu N et al. 2019. Water us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ve and exotic shrub species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using an isotope technique.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76: 55-63. 17. Wang J, Lu N, Fu BJ. 2019. Inter-comparison of stable isotope mixing models for determining plant water source partitioning.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66: 685-693. 18. Wu X, Zheng XJ, Li Y, Xu GQ. 2019. Varying responses of two Haloxylon species to extreme drought and groundwater depth.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158, 63-72.19. Xu YY, Yi Y, Yang X, Dou YB. 2019. Using stabl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to distinguish the sources of plant leaf surface moisture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Water, doi:10.3390/w11112287. 20. Dai JJ, Zhang XP, Luo ZD et al. 2020. Variation of the stable isotopes of water in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of a Cinnamomum camphora woodland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gion.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0.125199. 21. Jiang PP, Wang HM, Meinzer FC et al. 2020. Linking reliance on deep soil water to resource economy strategies and abundance among coexisting understorey shrub species in subtropical pine plantations. New Phytologist, doi: 10.1111/nph.16027. 22. Liu L, Bai YX, She WW et al. 2020. A nurse shrub species helps associated herbaceous plants by preventing shade‐induced evaporation in a desert ecosystem. 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 https://doi.org/10.1002/ldr.3831. 23. Liu Z, Ma FY, Hu TX. 2020. Using stable isotopes to quantify water uptake from different soil layer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heat under long-term tillage and straw return practice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19.105933. 24. Pan YX, Wang XP, Ma XZ et al. 2020. The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 plants and water sources in an artificial revegetation ecosystem in Northwest China. Catena, 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0.104499. 25. Su PY, Zhang MJ, Qu DY et al. 2020. Contrasting water use strategies of Tamarix ramosissima in different habitats in the Northwest of Loess Plateau, China. Water, 12, 2791 doi:10.3390/w12102791. 26. Wang J, Fu BJ, Wang LX et al. 2020. Water u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on tree species in different plantation typ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0.108020. 27. Xiang W, Evaristo J, Li Z. 2020. Recharge mechanisms of deep soil water revealed by water isotopes in deep loess deposits. Geoderma, https://doi.org/10.1016/j.geoderma.2020.114321. 28. Xiao X, Zhang F, Li XY et al. 2020. Hydrological functioning of thawing soil water in a permafrost-influenced alpine meadow hillslope. Vadose Zone Journal, doi: 10.1002/vzj2.20022.29. Yang B, Meng XJ, Singh AK et al. 2020. Intercrops improve surface water availability in rubber-based agroforestry systems.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98, 106937.30. Yang B, Zhang WJ, Meng XJ et al. 2020. Effects of a funnel-shaped canopy on rainfall redistribution and plant water acquisition in a banana (Musa spp.) plantation. Soil, Tillage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16/j.still.2020.104686.31. Yong LL, Zhu GF, Wan QZ et al. 2020. The soil water evaporation process frommountains based on the stable isotope composition in a headwater basin and northwest China. Water, 12, 2711 doi:10.3390/w12102711. 32. Zhang Y, Zhang MJ, Qu DY et al. 2020. Water use strategies of dominant species (Caragana korshinskii and Reaumuria soongorica) in natural shrubs based on stable isotopes in the Loess Hill, China. Water, doi:10.3390/w12071923. 33. Zhang YG, Wang DD, Liu ZQ et al. 2020. Assessment of leaf water enrichment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using numerical modeling with different isotopic models. Ecological Indicators,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19.105995. 34. Li Y, Ma Y, Song XF et al. 2021. A δ2H offset correction method for quantifying root water uptake of riparian trees.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0.125811. 35. Yang B, Meng XJ, Zhu XA et al. 2021. Coffee performs better than amomum as a candidate in the rubber agroforestry system: Insights from water relation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doi.org/10.1016/j.agwat.2020.106593. 36. Qiu X, Zhang MJ, Dong ZW et al. 2021. Contribution of recycled moisture to precipitation in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 case study based on Bayesian estimation. Atmosphere, 12, 731. https://doi.org/10.3390/ atmos12060731. 37. Zhao Y, Wang L. 2021. Insights into the isotopic mismatch between bulk soil water and Salix matsudana Koidz xylem water from root water stable isotope measurements.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5, 3975-3989.38. Shi PJ, Huang YN, Yang CY et al. 2021.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the thick loess deposits using multiple environmental tracers and methods.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1.126895.39. Zhu GF, Yong LL, Zhang ZX et al. 2021. Infiltration process of irrigation water in oasis farmland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ptimization of irrigation mode: Based on stable isotope data.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21.107173.40. Fang FL, Li YJ, Yuan DP et al. 2021. Distinguishing N2O and N2 ratio and their microbial source in soil fertilized for vegetable production using a stable isotope method.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49694.41. Wang JX, Zhang MJ, Argiriou AA et al. 2021. Recharge and infiltration mechanisms of soil water in the floodplain revealed by water-stable isotopes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Sustainability, 13, 9369.42. Zhu G F, Yong L L, Xi Z et al. 2021. Evaporation, infiltration and storage of soil water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zones in Qilian mountains: From a perspective of stable isotopes.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s://doi.org/10.5194/hess-2021-376.43. Qiu GY, Wang B, Li T et al. 2021. Estimation of the transpiration of urban shrubs using the modified three-dimensional three-temperature model and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0.125940.44. Tang YK, Wang LN, Yu YQ et al. 2021. Differential response of plant water consumption to rainwater uptake for dominant tree species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s://doi.org/10.5194/hess-2021-351.45. Lin W, Ding JJ, Li YJ et al. 2021. Determination of N2O reduction to N2 from manure-amended soil based on isotopocule mapping and acetylene inhibiti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https://doi.org/10.1016/j.atmosenv.2020.117913.46. Liu JZ, Wu HW, Zhang HW et al. 2021. Controls of seasonality and altitude on generation of leaf water isotopes.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s://doi.org/10.5194/hess-2021-289.47. Qin WY, Chen G, Wang P et al. 2021. Climatic and biotic influences on isotopic differences among topsoil waters in typical alpine vegetation types. Catena, 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1.105375.48. Zhang X, Zhang QL, Xu ZH et al. 2021.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gulating water consumption of Larix gmelinii forests.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https://doi.org/10.1007/s11368-021-03025-7.49. Zhu WR, Li WH, Shi PL et al. 2021. Intensifie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for water after afforestation with Robinia pseudoacacia into a native shrubland in the Taihang Mountains, northern China. Sustainability, 13(2), 807 https://doi.org/10.3390/su13020807.50. Liu ZH, Jia GD, Yu XX et al. 2021. Morphological trait as a determining factor for Populus simonii Carr. to survive from drought in semi-arid region.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21.106943.51. Zhu GF, Yong LL, Zhang ZX et al. 2021. Effects of plastic mulch on soil water migration in arid oasis farmland: Evidence of stable isotopes. Catena, 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1.105580.52. Zhao Y, Wang L, Knighton J et al. 2021. Contrasting adaptive strategies by Caragana korshinskii and Salix psammophila in a semiarid revegetated ecosystem.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1.108323.53. Shi Y, Jia WX, Zhu GF et al. 2021.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the recharge sources in subalpine of Qilian Mountains, China.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30, 3, 2325-2339.54. Wu A, Behzad HM, He QF et al. 2021. Seasonal transpiration dynamics of evergreen Ligustrum lucidum linked with water source and water-use strategy in a limestone karst area,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1.126199.55. 周盼盼, 张明军, 王圣杰等. 2016. 兰州城区绿化植物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 生态学杂志, 35(11): 2942-2951.56. 李亚飞, 于静洁, 陆凯等. 2017. 额济纳三角洲胡杨和多枝柽柳水分来源解析. 植物生态学报, 41(5): 519-528.57. 李桐, 邱国玉. 2018. 基于稳定氢氧同位素的盐水与纯水蒸发差异分析. 热带地理, 38 (6): 857-865.58. 霍伟杰, 蒲俊兵, 李建鸿等. 2019. 断陷盆地高原面典型岩溶洼地旱季土壤水氢氧同位素时空差异特征.中国岩溶,38(3): 307-317.59. 戴军杰, 章新平, 罗紫东等. 2019. 长沙地区樟树林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运动的指示. 环境科学研究,32(6): 974-983.60. 胡士可和叶茂. 2020.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柽柳水分来源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47(2):54-60.61. 李盼根, 王震洪, 李赫等. 2020. 基于稳定氢氧同位素的黄土高原不同生长年限油用牡丹水分来源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40(1): 108-115.62. 史佳美, 余新晓, 贾国栋等. 2020. 不同动力学分馏系数对北京山区侧柏叶片水δ18O的模拟. 应用生态学报, 31(6): 1827-1834.63. 苏鹏燕, 张明军, 王圣杰等. 2020.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黄河兰州段河岸植物水分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31(6): 1835-1843.64. 孜尔蝶巴合提, 贾国栋, 余新晓. 2020. 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31(6): 1807-181665. 王露霞, 梁杏, 李静. 2020. 基于典型钻孔的江汉平原地下水成因分析. 地球科学, 45(2): 701-710.66.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等. 2020. 亚热带地区不同林分下植物水分利用的季节差异. 生态环境学报, 29(4): 665-675.67.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等. 2020. 亚热带典型植物水分利用来源变化的水稳定同位素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 34(1): 202-209.68.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等. 2020. 亚热带湿润区樟树吸水的土层来源及研究方法对比. 水土保持学报, 34(5): 267-276.69. 郝帅和李发东. 2021. 艾比湖流域典型荒漠植被水分利用来源研究. 地理学报, 76(7): 1649-1661.70. 李雨芊, 孟玉川, 宋泓苇等. 2021. 典型林区水分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分布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32(6): 1928-1934.71. 刘秀强, 陈喜, 刘琴等. 2021. 西北干旱区尾闾湖过渡带陆面蒸发和潜水对土壤水影响的同位素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35(6): 52-59.72. 王家鑫, 张明军, 张宇等. 2021. 基于稳定同位素示踪的黄河兰州段河漫滩土壤水特征分析. 干旱区地理, 44(5): 1449-1458.73.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等. 2021. 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生态环境学报, 30(6): 1148-1157.74. 王欣, 贾国栋, 邓文平等. 2021. 季节性干旱地区典型树种长期水分利用特征与模式. 应用生态学报, 32(6): 1943-1950.75. 武昱鑫, 张永娥, 贾国栋. 2021. 基于多种同位素模型的侧柏林生态系统蒸散组分定量拆分应用生态学报, 32(6): 1971-1979.76. 张泽, 孙贺阳, 李陶珂等. 2021. 拆分典型草原群落蒸散组分方法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 43(4): 87-95.LI-2100特点1. 沿用传统经典的真空蒸馏冷冻方法,数据可靠2. 无需液氮:压缩机制冷,提高安全性3. 快速高效:一次可同时提取14个样品4. 全自动抽提:全过程无人值守5. 安全便捷:自我断电与自我保护功能6. 质量控制:故障提示与自动报警7. 全球首创:专利技术8. 氢氧稳定同位素前处理 性能指标提取速度>110 个/天可同时提取样品数14 个系统真空度<1000 Pa系统漏率<1 Pa/s抽提率>98%回收率99%-101%真空泵5 L/min, 24 V, 最大压力, 0.3bar制冷无需液氮,压缩机与冷阱结合,最低制冷温度可达 -95℃制热电磁制热,最高制热温度可达 130℃显示与操作TFT LCD (7寸, 800*480 65536). 触摸式人机友好交互界面自动保护温度过高或超出设定温度值,加热系统自动关闭自动报警制冷系统故障提示并报警与真空泄露故障报警尺寸90 cm (H)×74 cm (W)×110 cm (D)重量120 KgLI-2100是国际上第一款全自动植物土壤真空抽提系统,也是国内全自动植物土壤真空抽提系统的领导品牌。LI-2100为客户取得更为准确的数据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和保障。理加公司专注国产生态仪器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生态领域自主研发比较早、国产化比较好的一家公司。相信随着加大研发的投入和市场及时间的积累,理加公司一定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仪器,给更多的国内外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海外市场的拓展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但理加会坚定地走出去。
  • 美国国会下达木制品甲醛释放限制令
    近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修正《有毒物质控制法》(TSCA)的参议员议案,该议案将指导美国环保署(EPA)建立一套有关特殊木制品甲醛释放限制的国家标准。   议案1660,又称《木制品甲醛标准法案》,其规定的释放新标准等同于加拿大主管当局标准,并且此规定还将适用于包括硬木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以及在美销售、供应和制造的刨木板等合成木制品。新标准对国内制品与国外进口品同等适用。   根据联邦立法议案,制造商截止2013年1月1日必须满足0.09ppm的新标准,立法机构要求进行第三方检测和认证,以确保产品符合法规。此外,立法还将指导EPA、美国海关和边防局以及其他联邦机构针对进口产品实施新标准。   EPA于6月2日颁布了甲醛健康评估草案,包括对人体吸入甲醛致癌的评估。议案公开意见征询截至2010年8月底,随后EPA的最新污染物风险信息集成系统(IRIS)甲醛评估至2011年5月结束。   立法得到了美国林业纸业协会、工业木业协会、合成木板协会、美国家具陈设联盟、塞拉俱乐部、美国钢铁学会以及美国公共卫生系会等相关机构的集体认同。   据调查报告显示,近100%的美国产合成木制品符合加拿大现行标准,而这次新释放限制堪称“史上最严格的标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