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智能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仪器信息网智能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智能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智能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智能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智能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智能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智能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智能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相关的资讯

  • 农业农村部部署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p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p p   《通知》指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对于准确判断我国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形势,精准实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p p   《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做好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根据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状况、土壤背景值等情况,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及时掌握全国范围及重点区域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总体状况、潜在风险及变化趋势。二是做好农田氮磷流失监测。依据农田氮、磷污染的发生规律和地形、气候等情况,开展农田氮磷流失监测,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区域主推耕作方式和施肥措施等对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三是做好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综合考虑覆膜作物、覆膜年限、回收方式等情况,开展地膜残留监测,摸清农田地膜残留量和回收情况。四是做好农业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和外来生物入侵监测。开展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调查,加大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力度,加强入侵物种调查和监测,开展预警与应急灭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9af43e1e-8d76-417c-b0e1-467b48e36d2e.jpg" title=" 绿· 仪社.jpg" alt=" 绿· 仪社.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扫二维码加“绿· 仪社”为好友 了解更多对科学仪器市场的分析评论! /span br/ /p
  • 1081万!镇江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和天津市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一(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JSZC-321100-LXDL-G2024-0019项目名称:镇江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实验分析及应急监测仪器设备采购项目(二期)二次预算金额:606.000000万元最高限价(如有):606万元,投标人报价超过最高限价的为无效报价,按照无效响应处理。采购需求:详细内容及要求见附件采购需求。合同履行期限:详细内容及要求见附件采购需求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不接受联合体(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7月05日至2024年07月11日,每天上午09:00-12:00,下午13:30-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登录http://jszfcg.jscz.gov.cn/jszc/login;或进入江苏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jiangsu.gov.cn/)首页点击“苏采云”进入系统。方式:“苏采云”系统用户注册--获取“CA数字证书”--CA绑定与登录--网上报名--下载招标文件(后缀名为.kedt”)。售价:0.00元(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采购包1单位名称:镇江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单位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周家门山3-4号联系人:孙悦联系电话:19952859760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如有)单位名称:江苏隆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单位地址:镇江市京口区花山湾1区36号102室联系人:蒋圆圆联系电话:0511-88818198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朱洪俊电话:13775556177二、项目二(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TJRD-2024-A-0107项目名称:2024年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财农【2021】43号)(质检中心)、2024年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检测中心)仪器设备采购预算金额:475.0万元最高限价:475.0万元采购需求:包号是否设置最高限价预算(万元)最高限价(万元)采购目录采购需求第1包是475475质谱仪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具体内容详见本公告中的附件:项目需求书。质谱仪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具体内容详见本公告中的附件:项目需求书。环保监测设备旋风磨,具体内容详见本公告中的附件:项目需求书。环保监测设备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具体内容详见本公告中的附件:项目需求书。环保监测设备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具体内容详见本公告中的附件:项目需求书。环保监测设备显微镜(正置显微镜),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具体内容详见本公告中的附件:项目需求书。环保监测设备叶绿素检测仪,具体内容详见本公告中的附件:项目需求书。环保监测设备户外电源,具体内容详见本公告中的附件:项目需求书。合同履行期限:自签订合同之日起60日内交付到采购人指定地点,并安装调试完毕。(特殊情况以合同为准)。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与 ,本项目不接受进口产品(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7月04日到 2024年07月11日,每天上午09:00至11: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天津市融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1号远洋大厦1417室)方式:现场发售领取(法定公休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招标文件一经售出,所收费用概不退还)售价:500元(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 名称:天津市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天津市农业机械质量鉴定中心、天津市农药兽药检定中心)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西湖道50号 联系方式:13512930089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称:天津市融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市融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1号远洋大厦1417室) 联系方式:022-59953885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徐芳洲 电 话:022-59953885
  • 2024上半年环境监测仪器新品盘点|向便携、自动和智能化迈进
    中国庞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正在进行中,不仅推动了国内环境在线监测仪器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使中国成为了这一领域全球领先的市场之一。国际、国内环境监测设备市场上,有多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国内上市公司如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力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表现突出。此外,还有一些非上市企业也在这一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共同构成了中国环境监测设备的本土品牌矩阵。跨国公司如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Shimadzu)、哈希公司(Hach)、赛莱默(Xylem)等,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全球化经验,在中国环境监测市场中同样占据重要位置。这些企业提供了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水质分析、污染源监控等一系列先进的环境监测解决方案,与中国本土企业共同服务于日益增长的环境监测需求。环境监测仪器应用领域之广,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仪器设备发展,将其视为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在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空气质量监测站使用各种传感器和分析仪来测量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以评估空气质量状况。颗粒物监测器和气体分析仪用于检测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其他来源的污染物,帮助控制空气污染水平;在水质监测领域,COD水分析仪、BOD测定仪、pH计、电导率仪、浊度仪等设备用于检测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和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酸碱度、电导性和悬浮物含量等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跟踪河流、湖泊、海洋和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变化,以便快速响应潜在的污染事件;在土壤环境监测领域,土壤监测仪器可用于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盐分和营养素水平,这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地管理至关重要;在噪声监测领域,噪声级计用于测量交通、工业和城市生活产生的噪音水平,以评估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据不完全统计,在2024年上半年,仪器信息网新品首发栏目环境监测仪器上市的共有11台,其中,水质监测6台,气体监测4台,其他环境监测1台。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指出,未来5年,我国将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智化转型,创新监测手段,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新品的研发正向着便携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能够提供更快速、更准确的数据,从而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环境监测需求。以下为11台仪器的介绍。(附:2023年环境监测仪器新品盘点|向在线、便携、自动化发展)厂商仪器新品领域江苏盛奥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盛奥华 SH-2000A 型 COD 氨氮总磷总氮快速测定仪水质监测罗维朋|罗威邦集团(Lovibond Tintometer)Lovibond 罗威邦应急套装饮用水安全套装基础版 水质监测上海昂林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昂林仪器水质分析仪 OL2090 全自动亚硝酸 盐分析 仪 水质监测上海昂林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昂林仪器 Online Instrument 其它水分测定仪 OL2080 全自动六价 铬分析 仪 水质监测天尔分析仪器(天津)有限公司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仪 天尔 TE-700pro/ 水质监测青岛朗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线水中臭氧浓度检测仪 水质监测北京艾若泰克科技有限公司TOPAS 气流流型检测(依据 ISO14644-3 和 GMP 相关要求)—— CFG 水雾发生器 气体监测美国ATI公司多功能扫描探头 气体监测山东恒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尘埃粒子计数器 气体监测山东恒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红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析仪 气体监测北京莱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I-710 蒸散测量仪 其他盛奥华 SH-2000A 型 COD 氨氮总磷总氮快速测定仪该仪器采用7英寸彩色触摸电容屏,可滑页式菜单操作选择测量项目,支持比色皿及比色管,全自动波长,钨灯、氘灯独立控制 ,具有紫外光分光光度计功能 ,可连接电脑进行上位机操作。Lovibond 罗威邦应急套装饮用水安全套装基础版 Lovibond饮用水安全套装符合WHO要求。生物培养箱 DI 20 为市面上能找到最轻巧的可加热可制冷的生物培养箱。昂林仪器水质分析仪 OL2090 全自动亚硝酸 盐分析仪 全自动智能化检测 精确高效 -系统保存高低不同量程的标准曲线,可根据需要任意切换调用。 -自动转移试样、自动添加试剂、自动配标做标准曲线、自动混匀、超量程自动稀释、自动定容测量数据、自动清洗排空、自动保存测试报告。 -线性系数达到0.999,检测数据更精准。 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一键运行 -友好的软件操作界面,菜单式操作,化繁为简,一键运行。 自动清洁管路和收集废液 安全环保 -样品分析结束后自动清洗排空全流程管路。 -实验废液自动收集。 -运行过程完全密闭,避免接触有毒有害试剂或物质。昂林仪器 Online Instrument 其它水分测定仪 OL2080 全自动六价 铬分析仪 全自动智能化检测 精确高效 -系统保存高低不同量程的标准曲线,可根据需要任意切换调用。 -自动转移试样、自动添加试剂、自动消除干扰、自动配标做标准曲线、自动混匀、超量程自动稀释、自动定容测量数据、自动清洗排空、自动保存测试报告。 -线性系数达到0.999,检测数据更精准。 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一键运行 -友好的软件操作界面,菜单式操作,化繁为简,一键运行。 自动清洁管路和收集废液 安全环保 -样品分析结束后自动清洗排空全流程管路。 -实验废液自动收集。 -运行过程完全密闭,避免接触有毒有害试剂或物质。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仪 天尔 TE-700pro/ 天尔 TE-700pro/采用军用级高强度防水手提安全箱一体化设计,安卓智能操作系统,可视化模块设计,具有现场执法取证数字模块,配置高清摄像头,支持内置4G网络,GPS定位,现场取证报告,检测数据实时上传云平台及各监管平台,手机APP及PC端实时同步数据;支持内置具有1个360°自动旋转式比色管检测系统,4个自动比色皿检测结构,同时可检测4个相同污染物的水样,双温区消解模块,独立温控,高清彩色液晶触摸屏,光纤检测技术,进口光源,专业水质检测仪系统,内置高容量锂电池,仪器性能稳定、测量准确、测定范围广、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在线水中臭氧浓度检测仪 GS-WOC150A水中泉氧浓度检测仪是一款创新的水中臭氣分析仪器,基于不同波长光对臭氣吸收不同的原理设计。采用双光路采样感应技术及半导体级别接触材料,实时在线检测臭氧水溶浓度。仪器采用独特的反射测量腔体,数据稳定准确、使用寿命长,无论是半导体清洗还是臭氧水的消毒杀菌领域均可使用,应用市场广泛。TOPAS 气流流型检测(依据 ISO14644-3 和 GMP 相关要求)—— CFG 水雾发生器 1.出口流速低,水雾可更好的跟随气流的走向,不会干扰气流; 2.特殊配备的topfog,可视化效果强; 3.液体消耗量小,约1.6ml/min,最大程度的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4.重量轻,便携。多功能扫描探头 多功能扫描探头,与现有ATI光度计兼容,无需升级现有光度计,但是能够在扫描探头上实现安全的数据存储,报告和数据可追溯,提升药品生产的安全性,是目前行业内的新一代高科技技术。尘埃粒子计数器 HM-CL3智能尘埃粒子计数器,其置信度测量检定标准按照国标GB/T6167-2007和校准规范JJF1190-2008规定的条件,对净化级别进行自动判断。一次采样可同时测得六个粒径通道的尘埃粒子数,并同时显示六个粒径通道粒子的数目及其变化情况。红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析仪 红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析仪是一种利用红外光谱吸收原理,对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测量仪器,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同时可以检测一氧化碳浓度、温度和湿度。具有非常清晰的彩色触摸屏,声光报警提示,带内置泵,红外一氧化碳气体分析仪广泛用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环境监测、等气体的检测与监测。成功解决了,在高温和低温测量中的精度保证和补偿、精度非常的高,可用于科研等监测部门。本仪器符合GB/T18204.23-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检验方法》和GB/T9801-88《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的国家标准;符合JJG635-201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LI-710 蒸散测量仪 对比传统涡度相关测量系统,增加了蒸散测量,可以实测ET数据。
  • 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全文印发
    p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 (2020-2035年)。全文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 /strong /p p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改革大局统筹推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谋划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切实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水平,有力支撑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按照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年的总体考虑,制定本纲要。 /p p   一、规划背景 /p p   (一)主要进展 /p p   2015—2017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连续三年分别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文件,基本搭建形成了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生态环境监测的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p p   基础能力明显提高。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生态环境监测组织架构,共有监测管理与技术机构3500余个、监测人员约6万人,另有各行业及社会机构监测人员约24万人,全社会监测力量累计达30万人左右。全力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国家和地方已建成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5000余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约1.1万个、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约8万个、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500余个,总体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大部分区县。推动落实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主体责任,2.3万家重点排污单位与国家平台联网。建成63个生态监测地面站,环境一号A/B/C卫星组网运行,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初步形成天地一体的生态状况监测网络。 /p p   运转效能明显提高。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全面上收国家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通过省以下垂直管理改革将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至省级,从体制机制上有效预防不当干预,保证了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独立、客观、公正。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监测服务,鼓励社会监测机构参与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手工监测采样测试、质量控制抽测抽查等工作,形成多元化监测服务供给格局。 /p p   数据质量明显提高。坚持“保真”与“打假”两手抓,已形成覆盖主要领域的监测类标准1141项,构建了国家-区域-机构三级质控体系并有效运转,确保监测活动有章可循。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两高司法解释”,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入刑 与公安部建立了案件移送机制,从严从重打击环境监测违法行为。不断强化外部质量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严肃查处了西安和临汾两起环境数据造假案,对地方不当干预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形成有力震慑,监测数据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p p   支撑能力明显提高。深入开展空气、水、土壤、生态状况、辐射、噪声等要素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及时编制各类监测报告和信息产品,不断深化对考核排名、污染解析、预警应急、监督执法、辐射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定期开展城市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及达标情况分析,督促地方党委政府落实改善环境质量主体责任 组织开展重点地区颗粒物组分、挥发性有机物和降尘监测,逐步说清污染来源 初步建成国家-区域-省级-城市四级空气质量预报体系,区域和省级基本具备7—10天空气质量预报能力 完善污染源监测体系,组织开展重点行业自行监测质量专项检查及抽测,为环保督察和环境执法提供依据。 /p p   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每年发布《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定期发布环境质量报告书,实时公开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数据,支持网站、手机APP、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便捷查询,为公众提供健康指引和出行参考。推进国家和地方监测数据联网与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支持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共享应用。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满足公众和企事业单位对监测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带动监测装备制造业和监测技术服务业蓬勃发展。 /p p   (二)形势需求 /p p   需全面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明确了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要求重点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评估职能,统筹实施地下水、水功能区、入河(海)排污口、海洋、农业面源和温室气体监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逐步健全、绿色发展政策的深入实施和科技创新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持续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创新释放了法治红利、政策红利和技术红利。 /p p   需精准支撑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监测是客观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生态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当前正处于污染防治“三期叠加”的重要阶段,要实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目标,需要加大力度破解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生态破坏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系统防范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对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业务拓展、技术研发、指标核算、标准规范制定、信息集成与数据分析,进一步提升监测与技术支撑的及时性、前瞻性、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p p   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公众对健康环境和优美生态的迫切需求与日俱增,对进一步扩大和丰富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宣传引导、公众监督的内容、渠道、形式等提出更高、更精细的要求 对进一步加强细颗粒物、超细颗粒物、有毒有害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激素、放射性物质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指标的监测与评估提出更多诉求 对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响应时效提出更高期待。 /p p   需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履行温室气体、消耗臭氧层物质、生物多样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汞、危险废物和化学品等领域的国际环境公约,参与全球微塑料、海洋低氧、西北太平洋放射性污染、极地冰川大洋等新兴环境问题治理,是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需要加快形成相关领域监测支撑能力,补齐短板、跟踪发展并超前布局。 /p p   需紧跟国际发展趋势。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与运行体系、网络体系和方法标准体系的发展与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紧密相关。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环境部门牵头、分级管理、政府监督、社会参与的模式,以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以统一的行业监管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强化监测机构、人员及监测活动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质量。监测网络已普遍覆盖大气、水、海洋、土壤、声、辐射、生态等各类环境要素,点多面广但监测频次较低,根据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动态调整。监测方法标准体系较为完善,监测指标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生态以及有关功能分类特征项目,与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相配套。注重强化标准方法的法律地位和国家本级标准研发能力,实行研发储备、检验替代、适用评估等动态管理,保持标准体系先进性。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入,分析测试手段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监测精度向痕量、超痕量分析方向发展。 /p p   (三)问题挑战 /p p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服务供给总体不足、支撑水平有待提高两大方面,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p p   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尚未形成。海洋环境保护、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等职责划转我部,但相关监测支撑能力较为薄弱。部门间沟通协商壁垒尚未完全打通,监测信息共享不充分。省以下生态环境监测垂直管理改革中,各地模式和进展差异较大,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有被削弱的倾向。 /p p   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精细化支撑不足。现有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指标项目等尚不能完全满足生态环境质量评估、考核、预警的需求。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等监测网络布局需整合优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监测能力不足,生态状况监测网络亟待加强,农业面源、农村水源地等监测工作刚刚起步,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污染溯源解析等监测数据深度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p p   法规标准有待加快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监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管理体制的规定有待完善,监测数据的法律效力不明确,尚无专门的生态环境监测行政法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有待健全,海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和辐射自动监测等领域标准规范亟待整合统一,生态、固体废物、农业面源、核设施流出物及伴生矿等标准规范需要更新补充,自动监测、卫星遥感监测、应急监测等标准规范缺口较大。 /p p   数据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门槛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社会监测机构成立时间短、规模小、质量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数据质量堪忧。生态环境部门尚无监管社会监测机构的法律依据和主体资格,缺乏相关调查取证程序和处罚标准。自动监测质控体系不完善,量值溯源业务体系与基础能力尚未形成,标准样品配套不足,物联网、遥感监测等高新技术在质量监管中应用不充分。 /p p   基础能力保障依然不足。国家本级监测机构的人员编制、业务用房严重短缺,质量控制和技术创新引领能力不足。各地监测机构能力水平的地区差异、层级差异较大,西部地区和县级监测机构能力滞后。生态环境监测任务安排、网络建设与运行保障有脱节现象。环境监测装备现代化、国产化水平不高。部分省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偏弱,部分地市尚未建立专门的辐射环境监测队伍,核与辐射应急监测未形成海陆空多维保障能力,核设施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和运维、国控自动监测网升级改造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安排。 /p p   二、总体要求 /p p   生态环境监测,是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观的要求,以准确、及时、全面反映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目的而开展的监测活动,包括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其中,环境质量监测以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目的,涵盖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辐射、噪声、温室气体等全部环境要素 污染源监测以掌握污染排放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目的,涵盖固定源、移动源、面源等全部排放源 生态状况监测以掌握生态系统数量、质量、结构和服务功能的时空格局及其变化趋势为目的,涵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体、农田、城乡、海洋等全部典型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生态状况监测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支撑、引领、服务”的定位,以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为根本,以支撑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为宗旨,以加快构建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为主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生态状况监测,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奠定基础。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长远设计,分步实施。面向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从整体和全局高度谋划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注重制度、网络、技术、装备、队伍等各方面统筹兼顾,分阶段协调推进。聚焦“十四五”时期,着眼支撑污染防治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细化、实化主要任务。瞄准重点区域、前沿领域和关键问题,前瞻布局、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p p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规划、制度规范、数据管理与信息发布的统一组织与部门协同,形成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生态环境监测,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作用,加强资源共享,形成监测合力。 /p p   ——明晰事权,落实责任。坚持事权法定、量力定财、效率优先、因地制宜,依法明确各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结合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垂直管理改革、地方机构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理顺生态环境监测运行机制,激发监测队伍活力,确保各类监测活动有序开展,监测过程独立公正。 /p p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紧跟世界监测技术发展前沿,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激发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类主体创新活力,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大力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加快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提高环境监测装备国产化水平。 /p p   ——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充分借鉴吸收欧美等发达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和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与相关研究成果,又从我国国情出发,区分我国和发达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生态环境质量发展阶段和治理模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监测改革发展新路子,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p p   (三)发展目标 /p p   基于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发展历程和经验,结合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形势、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和生态环境管理的现实需要,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方向是:2020~2035年,生态环境监测将在全面深化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向生态状况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拓展,构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估体系。监测指标从常规理化指标向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生态指标拓展,从浓度监测、通量监测向成因机理解析拓展 监测点位从均质化、规模化扩张向差异化、综合化布局转变 监测领域从陆地向海洋、从地上向地下、从水里向岸上、从城镇向农村、从全国向全球拓展 监测手段从传统手工监测向天地一体、自动智能、科学精细、集成联动的方向发展 监测业务从现状监测向预测预报和风险评估拓展、从环境质量评价向生态健康评价拓展。 /p p   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p p   到2025年,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建成,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建成,统一监测评估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监测新格局基本形成,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实现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提供支撑。 /p p   监测业务方面,以环境质量监测为核心,统筹推进污染源监测与生态状况监测。环境要素常规监测总体覆盖全部区县、重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针对突出环境问题或重点区域的污染溯源解析、热点监控网络加速形成 覆盖全行业全指标的污染源监测体系建立健全,污染源监测数据规范应用 覆盖典型生态系统的生态状况监测网络初步建成,生态状况评估体系基本确立 面向污染治理的调查性监测和研究性监测深入推进。综合保障方面,中央和地方监测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清晰,一总多专、分区布局的监测业务体系高效运行,协同合作、资源共享机制健全顺畅 生态环境监测法规制度体系完备严密,重点领域量值溯源能力切实加强,监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有效保证,监测信息及时公开、统一发布 生态环境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大幅提升。 /p p   到2030年,生态环境监测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监测、评估、调查能力进一步强化,监测自动化、智能化、立体化技术能力进一步强化并与国际接轨,监测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为全面解决传统环境问题,保障环境安全与人体健康,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提供支撑。 /p p   监测业务方面,环境质量监测与污染源监督监测并重,生态状况监测得到加强。新型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生态毒理监测有序开展,污染源自行监测与监督监测的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实现污染源智能识别、精准定位、实时监控 生态状况监测网络全面建成并稳定运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成熟应用。综合保障方面,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监测市场繁荣有序 大数据智慧管理与分析应用水平大幅提高,综合评估、精准预测、污染溯源、靶向追踪能力显著增强。 /p p   到2035年,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全面建成,传统环境监测向现代生态环境监测的转变全面完成,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的组织领导、规划布局、制度规范、数据管理和信息发布全面统一,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全面提升,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恢复,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支撑。 /p p   监测业务方面,环境质量、污染源与生态状况监测有机融合,常规监测从大范围、高频次、全指标模式逐步向动态调整、差异布局、增减结合转变,与监督监测、调查监测和研究性监测有机衔接 监测站点向多要素、多功能、生态化综合设置转变,生态状况监测的覆盖范围系统拓展。综合保障方面,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健全完备,覆盖影响生态系统与人体健康的主要指标 全天候、全方位、多维度的监测技术广泛应用,监测能力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总体发展水平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p p   三、主要任务 /p p   (一)围绕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环境质量监测 /p p   1. 大气环境监测 /p p   根据复合型大气污染治理需求,构建以自动监测为主的大气环境立体综合监测体系,推动大气环境监测从质量浓度监测向机理成因监测深化,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因子、重点时段监测全覆盖。 /p p   提升空气质量监测,实现精准评价。按照“科学延续、全面覆盖、均衡布设”的总体原则,优化调整扩展国控城市站点,覆盖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并根据管理需求逐步向重点区域县级城市延伸。“十四五”期间,国控点位数量从1436个增加至2000个左右。改进空气质量评价与排名规则,排名范围扩大到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研究开展主要污染物浓度三年滑动平均值评价,降低气象条件波动对评价排名结果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提升背景站和区域站监测功能,加强全国大气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秸秆焚烧火点、沙尘等大气环境遥感监测,形成城乡全覆盖的监测网络。严格监测仪器适用性检测标准与要求,提高细颗粒物(PM2.5)等监测仪器精度,加强日常质控管理,实现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和重点点位PM2.5手工监测全覆盖。指导地方加强区县空气质量监测,中部、东部地区监测站点覆盖到全部区县和空气污染较重乡镇,西部地区覆盖到污染较重的区县。 /p p   深化污染成因监测,支撑精细管控。完善全国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网和大气光化学评估监测网,以污染较重城市和污染物传输通道为重点,按照国家统一指导、地方建设运维、数据联网共享的模式监测运行,为不同尺度大气污染成因分析、重污染过程诊断、污染防治及政策措施成效评估提供科学支持。其中,颗粒物组分监测覆盖全部PM2.5超标城市,重点区域辅助增加地基雷达监测和移动监测。光化学评估监测覆盖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统一开展非甲烷总烃监测,重点区域、臭氧超标城市及重点园区按要求开展VOCs组分监测。 /p p   拓展污染监控和履约监测,服务风险防范。推动全国城市路边交通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建设,在直辖市、省会城市、重点区域城市主要干道和国家高速公路沿线设立路边站,开展PM2.5、NOx、交通流量等指标监测。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区域和汾渭平原为重点,指导地方开展工业园区监测、有毒有害污染物监测和降尘监测,并与国家联网,为解析空气污染生成机理和评价人群健康暴露提供支持。加强重点区域及全国工业园区PM2.5、NOx、SO2等污染物的网格化遥感监测,提高对重点污染源及“散乱污”企业的监管水平。按照履约要求,分期、分步建立国家大气中《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受控物质监测网络,全面提升监测能力。增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汞、温室气体等监测点位,开展背景、区域或城市尺度监测。 /p p   2. 地表水环境监测 /p p   根据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需求,统筹流域与区域、水域与陆域、生物与生境,逐步实现水质监测向水生态监测转变。 /p p   组建统一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按照“科学评价、厘清责任、三水统筹”的总体原则,统筹优化地表水国控断面,实现十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地级及以上城市、重要水体省市界、重要水功能区全覆盖,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延伸至重要水体县界,“十四五”期间,国控断面数量从2050个整合增加至4000个左右。科学优化常规监测指标,加强国考河流湖库及优先控制单元水环境遥感监测。按照统一网络、分级监测的模式,指导地方组织开展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河流、市界和县界、中小型湖库、重点乡镇下游和大型工业园区下游,以及未纳入国家网的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结合各地污染特征,开展优先控制污染物监测。全国地表水监测断面总体覆盖七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流经区县,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及西南诸河污染较重河流流经区县。按照饮用水水源地的供水区域行政级别,分级分类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p p   深化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相融合的监测体系。研究建立以自动监测为主的地表水监测评价、考核与排名办法,与手工监测评价结果平稳衔接。根据水环境管理需要,进一步拓展自动监测指标和覆盖范围,国家层面逐步建立国控断面9+N自动监测能力(9,即水温、浊度、电导率、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 N,即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阴阳离子、重金属、有机物、水生态综合毒性等特征指标) 地方层面,逐步实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全覆盖,新三湖(白洋淀、洱海、丹江口)、老三湖(太湖、巢湖、滇池)和三峡水库实现水华自动监测与预警。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和内分泌干扰物等新型污染物、水源涵养地、背景断面、质控比对等手工监测,对自动监测形成有益补充。 /p p   推动水质污染溯源监测。以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为重点,组织开展主要污染因子、重点污染河段走航试点监测,掌握水质变化和污染扩散规律,开展水质与污染源的关联分析。按照“查、测、溯、治”要求,以长江经济带为突破口,逐步建立覆盖重点流域所有入河排污口主要指标的监测网络,开展排放口影响水域水质监测评价研究,逐步说清“岸上”对“水里”的影响。 /p p   拓展流域水生态监测。在松花江和长江水生生物试点监测的基础上,按照“有河有水、有水有鱼、有鱼有草”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并拓展重点流域水系、重要水体的水生生物调查和水生态试点监测(含底质)。“十四五”期间,国家建立统一的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指导各流域按照物理、化学、生物完整性要求,研究建立符合流域特征的水生态监测方法、指标体系、评价办法,初步形成基于流域的全国水生态监测网络,逐步开展分类、分区、分级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估。到2035年,形成科学、成熟的水生态监测体系并业务化运行,为水质目标管理向水生态目标管理转变奠定基础。探索开展生态流量、水位监测和河流生态水量遥感监测研究,加快建立完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数据共享机制。 /p p   3. 土壤环境监测 /p p   以保护土壤环境、支撑风险管控为核心,健全分类监测、动态调整、轮次开展、部门协同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 /p p   优化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以掌握全国土壤环境状况变化趋势为目的,优先考虑历史延续性,完善背景点和基础点布局,网格化覆盖我国陆域全部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积累国家土壤背景、土壤环境质量长时间序列监测数据。以支撑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为目的,对有关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地块开展重点监测,对监测表明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地块,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注重例行监测与普查详查的有效衔接,形成污染状况普查10年一次、背景点和基础点监测5~10年一轮、风险监控重点监测1~2年一次(普查周期除外)的动态监测体系,“十四五”期间,国家土壤监测点位数量保持在8万个左右。 /p p   实行土壤环境分类监测。针对不同类型点位和监测目的,设置分类侧重的土壤监测指标体系。其中,背景点延续“七五”和“十一五”土壤调查的61项指标,侧重对土壤背景元素组成的监测 基础点采用《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全指标以及pH、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指标,侧重对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 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风险点侧重对特征污染指标的监测。 /p p   理顺土壤监测运行机制。国家层面,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统一组织、统筹实施 地方层面,各地根据本地土壤污染特征和属地管控重点,在国家监测工作基础上,依法开展有关地块重点监测。企业层面,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依法履行自行监测主体责任,开展厂界环境自行监测。 /p p   完善土壤监测评价方法。加强例行监测成果应用和评价方法研究,支撑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分析。研究探索物理-生物-化学多项目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逐步衔接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探索“地上地下”统筹评价方法。 /p p   4. 海洋环境监测 /p p   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海洋生态安全为核心,构建覆盖近岸、近海、极地和大洋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p p   优化常规监测。整合优化国家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完善海水、沉积环境、生物质量、放射性监测指标体系,开展主要河流及入海排污口污染物入海、海洋大气污染物沉降监测,评估不同来源污染物贡献率,全面掌握管辖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十四五”期间,国控点位数量优化至1400个左右。聚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渤海、长江口、珠江口等重大国家战略海域,制定“一区一策”精细化监测方案,助推热点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深化海洋废弃物倾倒活动、海洋石油勘探等海洋工程和海水养殖等监督监测,为海域环境监管提供技术支撑。运用遥感等手段加强近岸海域溢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提升国家和沿海省份海洋放射性采样、自动监测、实验室分析和应急监测能力,加强沿海和海上核设施流出物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估。探索开展入海河流污染通量监测。 /p p   强化海洋生态监测。优化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提升监测覆盖面和代表性,监测指标从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主,向标志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扩展,较全面评估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依托国家海洋生态野外观测站,针对河口、海湾、滨海湿地、海岛、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开展环境质量、生物群落结构、栖息地变化状况长期、连续监测,科学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推进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格局、自然岸线变化、围填海开发等海岸带关键要素监督监测和赤潮、绿潮等海洋生态灾害监测,利用高分遥感技术,从大尺度评估全国海岸带生态监管和海洋生态灾害状况。 /p p   聚焦专题专项监测。围绕国际热点环境问题和新兴海洋环境问题,开展海洋温室气体、海洋微塑料监测、西太平洋放射性监测,监测范围覆盖我国管辖海域,并适当向极地大洋海域拓展,为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提供数据基础。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共同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 /p p   5. 地下水环境监测 /p p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的思路,构建重点区域质量监管和“双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地下水污染源)监控相结合的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由生态环境部牵头,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参与,地方和企业配合,共同开展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构建全国统一的监测网络、技术体系和信息平台。 /p p   开展重点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充分衔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现有监测站点,同时以地下水含水系统为基本单元,增补部分监测点位,优先考虑重要地下水水源地、人口密集区、重要粮食产地、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区,形成多层次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覆盖全国主要水文地质单元、主要流域、主要平原盆地和80%以上地级城市,逐步掌握全国地下水水质总体状况和变化趋势。地方同步开展地下水监测站点调查,摸清现状、建立清单,根据管理需要补充建设部分监测点位。 /p p   加强“双源”地下水环境监测。全面梳理整合各类污染源地下水监测井和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源监测井,构建以重点污染源和饮用水源地为重点的“双源”地下水环境监控网。其中,重点地下水污染源监测为企业事权,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重点行业企业的运营管理单位应依法开展自行监测,由地方监督、国家抽查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为地方事权,地方负责开展监测工作,国家实施质量监督。 /p p   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基于《地下水质量标准》监测指标和频次要求,兼顾污染防治监管需求和特征污染物,补充形成一套有效支撑地下水环境管理的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监测和评价技术规范并开展试点监测,2025年年底前统一组织开展全国地下水水质监测。构建全国统一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地下水监测数据的共享共用。加强地下水监测新指标、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逐步与发达国家接轨。 /p p   6. 温室气体监测 /p p   遵循“核算为主、监测为辅”的原则,在不大规模增加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将温室气体(包括CO2、CH4、SF6、HCFCs、NF3、N2O等)监测纳入常规监测体系统筹设计。 /p p   开展全国和区域浓度监测。统筹利用生态环境部和中国气象局、自然资源部、科技部、中科院等相关部门温室气体监测资源,结合连续自动监测和遥感监测手段,按照国际认可标准,系统开展温室气体浓度监测。将生态环境部国家大气背景站升级改造为大气和温室气体综合背景站,与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本底站和自然资源部温室气体监测站点融合组网。以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重点,依托现有大气监测城市站点或区域站点,逐步增加CO2等指标,探索开展城市和区域温室气体浓度监测。在渤海、北黄海、南黄海、东海、南海北部、南海南部以及北部湾开展近岸海域温室气体浓度监测。 /p p   探索开展排放源监测。结合现有污染源监测体系,对重点排放单位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工作,探索建立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在火电行业率先开展CO2排放在线监测试点,在氟化工行业开展HCFCs在线监测试点。 /p p   7. 农村环境监测 /p p   完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按照全国农村环境监测总体部署,结合各地工作基础,进一步增加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其中,监测基础较好的省份应覆盖到全部县域,其他省份覆盖到全部地级城市,每个地级城市至少选择3个县域,已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域全部进行监测。每个县域选择3-5个村庄开展空气、饮用水、地表水、土壤和生态监测。加强农村环境敏感区和污染源监测,各地按要求开展“千吨万人”集中式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逐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监测,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自行监测。 /p p   (二)围绕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拓展污染源监测 /p p   按照源头控制、标本兼治的要求,坚持以固定污染源全面监测为基础,以长江经济带入河排污口、渤海入海排污口监测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影响大气、水、土壤等各环境要素,统筹固定污染源、入河(湖、库、海)排污口、移动源、面源的污染源监测体系。 /p p   规范固定源监测。巩固和深化污染源监测改革成效,完善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为主线、政府监督监测为抓手、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污染源监测管理模式,构建“国家监督、省级统筹、市县承担、分级管理”格局,为许可证管理、环境税征管和环境执法提供支撑。落实自行监测制度,加强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强化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督促排污单位规范监测、依证排放,实现自行监测数据真实可靠。规范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推动挥发性有机物和总磷、总氮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控。推进测管协同,加强与环境执法协同联动,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分级开展排污单位达标排放监督监测,加强饮用水源地风险源、区域大气热点网格、尾矿库、固体废弃物堆场等遥感监测排查。深化信息公开,推进污染源监测数据联网,加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和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公开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有效督促排污单位自觉守法、自律监测。逐步开展排放清单和污染溯源研究,推进水排放综合毒性监测,掌握污染排放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为环境风险预警打好基础。 /p p   按照“谁排污、谁监测”原则,明确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污单位和排污口责任单位的自行监测主体责任,排污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废水开展自行监测,排污口责任单位负责对入河、入海排污口开展自行监测,河长和地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确定排污口责任单位。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开展监督监测和抽查抽测。 /p p   拓展移动源监测。建立涵盖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油气回收系统的移动源监测体系,以及移动源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交通流量、噪声一体化监测网络,重点覆盖高速公路、主要港口、长江干线航道、主要机场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监控移动源排放及其对沿线空气、水体及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p p   开展农业面源监测。按照“遥感监测为主、地面校验为辅”的原则,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监测评估体系,加强部门间联动管理及基础信息共享,掌握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类型、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说清农业面源对地表水和大气污染的贡献率,逐步开展对地下水污染贡献有关研究,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支持。指导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区域或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小流域单元地面监测试点,校验模型关键参数,稳步提高遥感监测精度。在重点区县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监测。 /p p   (三)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完善生态状况监测 /p p   按照天地融合、资源共享、全面覆盖、服务监管的思路,构建国家生态状况监测评估体系,针对国家-区域-省-市-县等不同尺度,开展生态系统质量与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状况、生态保护监管等监测和评估。 /p p   构建国家生态状况监测网络。按照“一站多点(样地、样区)”的布局模式,采用更新改造、提升扩容、共建共享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到2025年,联合建成300个左右生态综合监测站,覆盖我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体、农田、城乡、海洋等典型生态系统和生态保护红线重点区域,协同提升地面观测、遥感验证和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结合多源遥感和地面监测数据,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至2035年,逐步依托现有空气和地表水监测站点增加生态监测指标项目,推进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向生态监测综合站点改造升级,系统提升生态地面监测覆盖范围。 /p p   加强生态监测。建成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全面提升遥感影像处理、智能解译和分析评价能力,实现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人类活动和重要生态系统每年一次遥感监测全覆盖,全国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公园等重点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每年两次遥感监测全覆盖。探索开展生态状况动态监管及生态风险评估,开展全球性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p p   完善生态状况评价体系。着眼生态环境科学化、精细化监管需求,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差异性,科学确定评价指标与计算权重,分类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生态状况表征指标(EI指数),在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试点应用,为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综合评估考核与生态环境风险预警奠定基础。 /p p   (四)围绕为民服务和风险防范,推进辐射和应急预警监测 /p p   深化辐射环境监测。按照“融合共通、资源共享、补齐短板、维护安全”的思路,加快推进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通过整体布局、共用站房、改造新建等方式,深入融合辐射监测和常规监测网络,依托现有常规大气监测自动站,搭载小型化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监测设备,形成约300个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点。在人群密集区增设局部环境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水平自动监测站。新建50个水体辐射自动监测站,提升重点区域(流域、海域)、饮用水水源地、重点地下水开采城市、岛礁区域等辐射环境自动监测能力。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建设5个大气辐射环境监测背景站和15个辐射环境监测超级站,增加氡、电磁、惰性气体等群众关心的监测项目,形成综合性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6套移动式区域核与辐射安全保障、预警监测系统。针对新建核设施配套建设监督性监测系统,加强气态、液态流出物在线监测 对国家重点监管核与辐射设施外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强化对核设施、伴生矿、核技术利用等辐射监测。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以同时应对1起重大核事故和1起重大辐射事故为目标,建设6个应急监测装备库。 /p p   推进声环境监测。推动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建设,统筹城市区域、交通及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的区域增设点位,形成普查监测与长期监测互补,面监测与点监测结合的监测网络。逐步开展对机场、高铁、工业园区等重点噪声源的监督监测,指导重点城市绘制噪声地图。以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和铁路沿线为重点,深化振动污染试点监测。逐步开展光污染试点监测。 /p p   加强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按照“平战结合、分区分级、属地管理、区域联动”的思路,统筹利用常规和辐射、政府和社会应急监测资源,建立完善国家-区域(海域)-省-市四级应急监测网络。分级分区组建应急监测物资储备库和专家队伍,夯实车辆、船舶、卫星与无人机为主体的快速反应力量,完善区域联动的应急响应与调度支援机制,省级形成有效应对行政区域内多起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全国范围内形成陆域2小时应急圈和海域6小时应急圈。 /p p   拓展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在巩固国家-区域-省-市四级预报体系、省级预报中心实现以城市为单位的7天预报能力基础上,开展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并发布信息,省级逐步实现10天预报能力。提升空气质量中长期预报能力,推进国家和区域10~15天污染过程预报、30~45天潜势预报的业务化运行,国家层面适时开展未来3~6个月大气污染形势预测,加强多情景污染管控效果模拟与预评估。探索开展全球范围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搭建全球-区域-东亚-国家四级预报框架。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预测预警业务和技术体系建设,形成“架构统一、业务协同、资源共享、上下游联动”的国家(流域)-省-市三级预测预警体系,实现水质预测预报、水质异常预警和水环境容量评估。逐步开展土壤风险评估和生态风险预警研究。 /p p   (五)围绕提升环境监测公信力,深化质量管理与信息公开 /p p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落实数据质量责任,健全覆盖全要素、全主体的全国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统一监管制度,完善国家-区域-机构三级质量管理业务运行体系,规范内部质量控制,加强外部质量监督,对环境监测活动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自动监测运维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要求,按照“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指导监测机构建立和运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数据质量。依托国家质控平台和区域质控中心,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强化质量监管能力,完善量值溯源体系,以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为重点,构建适用于环境监测专用仪器的部门最高计量标准,分级开展量值溯源与传递,保障监测数据准确性和计量溯源性。推动监测机构按照统一要求建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对“人、机、料、法、环、测”各要素进行监管,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活动全流程可追溯,为统一联网、统一抽查、统一监管奠定基础。逐步扩大自动监测数据标记和超标异常“电子督办”范围。深化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质量考核,扩大考核覆盖面,逐步将民用核设施营运单位、社会化监测机构纳入考核范围,加强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交流和推广。严惩监测数据造假,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多部门联动的监督检查、联合惩戒、信息公开机制并常态化运行,强化对社会监测机构的监督检查,理顺环境监测弄虚作假案件移交处理程序,及时发现、严厉查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丰富投诉举报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增强诚信监测的自觉性,形成“不敢假、不能假、不愿假”的良好局面。 /p p   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总体框架,建立覆盖全国、统筹利用、开放共享的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制定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基本数据集和相关标准规范,完善监测数据采集、审核与开发利用机制,推进各类监测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统一管理。系统提升大数据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加快推进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基于统一开放的国家大数据监测平台,建立有效的监测数据汇集机制和国家、省、市三级数据传输机制,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及相关数据跨地域、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互联互通与协同共享,提升数据共享、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能力。建立监测数据及信息产品共享清单,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上,鼓励政府、企事业单位、公民和其他组织提供和利用监测数据,积极推动环境监测数据开发技术创新。指导各地按照国家平台架构,整合地方层面监测信息化系统,并与国家平台联网。 /p p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综合评估。深化生态环境质量分析评价,完善空气、地表水、海洋等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方法,充分发挥监测数据对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通过排名、通报等措施传导压力,督促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研究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综合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比重、污染排放总量、环境要素质量、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人群健康状况等因素,建立综合表征指数,反映不同层级行政单元的生态环境状况,为深化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监督打好基础。进一步推进精准监管、智慧监管,探索实施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相结合的分级管理制度,在重点区域和生态敏感区域开展试点应用。建立健全辐射环境影响和个人剂量评价方法。 /p p   加大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力度。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明确由生态环境部门统一发布生态环境质量和其他重大环境信息。进一步拓展监测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按照“宜公开尽公开”的原则,规范信息发布的内容、流程、权限、渠道,提高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研究地图化、图表化、动态化、多层次表征方式,积极改进视觉呈现和交互效果。建立全媒体发布渠道,全天候服务公众、全方位接受监督,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科普宣传,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p p   四、改革创新 /p p   (一)完善管理体制 /p p   国家层面按照“一总多专、分区布局”模式,优化整合监测资源,逐步健全和理顺“总”(监测总站)与“专”(海洋、辐射专业监测机构、卫星遥感专业技术机构)之间的业务统筹、分工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作用,利用其专业技术和人员队伍优势,分区承担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预警应急、质量控制、网络建设等工作。结合各流域机构实际情况,逐步拓展大气、土壤、生态等方面监测能力,集中优势资源,形成综合性区域监测机构与创新基地,打造带动全国监测业务技术发展的新增长极。发挥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作用,提升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应急监测和监督监测能力。 /p p   地方层面通过协同推进省以下垂直管理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地方机构改革,强化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动出台关于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编制标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晰各级监测机构职责定位。修订省级及以下核与辐射监测机构建设标准,建立与核设施、核技术利用安全监管和辐射环境监测任务相适应的省级和市级辐射监测机构。省级监测机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质量管理与技术指导作用,受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委托,协助管理驻市监测机构业务、人力资源、经费和资产等。驻市监测机构以承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为主,同时为当地政府提供生态环境管理需要的监测技术服务。指导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探索通过业务委托的方式,由驻市监测机构或流域海域监测机构协助承担市级生态环境监测业务,确保改革任务不中断。县(市、区)监测机构以承担污染源监督监测(执法监测)为主,加强与环境执法协同联动,“十四五”期间,必须具备独立对行政区域内排污单位开展污染源监督监测的业务能力,同时按要求做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相关工作,过渡期可由驻市监测机构帮扶承担,或向有资质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购买服务。鼓励省、市两级立足现有基础,优化整合监测资源,统筹任务需求,形成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兼具特色的监测布局,全面提高监测效能。鼓励有条件省份建立区域辐射环境监测机构。 /p p   (二)优化运行机制 /p p   完善业务运行机制。扩大监测服务社会化范围,在全面开放服务性监测市场、有序放开公益性监测和监督监测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监测机构的扶持与监管力度,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广泛参与到监测科研、标准制修订、大数据分析等业务领域,充分激发和调动市场活力,丰富监测产品与服务供给。划清央地事权与支出责任,对全国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的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国家本级(含区域)监测机构基础能力建设等为中央事权,由中央财政全额保障。受益范围较广、信息共享共用的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为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受益范围地域性强、主要服务于地方的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地方监测机构基础能力建设等为地方事权,由地方财政全额保障。 /p p   理顺协调合作机制。部门层面,建立“统为主、分为辅”的工作机制,生态环境部门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制度规范、统一信息发布,其他部门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监测工作。加强部门间协作共享,推动与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部门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交流,在网络建设、监测实施、数据共享、联合评估等方面加强合作。社会层面,健全多元参与的科技研发机制,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共同开展前沿监测技术研发,鼓励共建共用监测实验室和技术创新基地,加强研发、验证、转化、推广链条式管理,规范监测数据和科研成果应用。国际层面,积极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主动参与全球及周边重点区域或国家环境监测合作,与发达国家加强业务合作与技术交流。结合“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发展中国家环境监测先进技术和装备建设,树立中国生态环境监测品牌。 /p p   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宽严相济、扶管并举”的原则,加强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定期组织开展全国监测技术比武、百强监测机构和优质监测实验室创建等活动,建立环境监测机构备案、能力评估、信用评价、红黑名单、从业禁止等制度,推进监测行业自律。 /p p   (三)健全法规标准 /p p   完善法规规章体系。加快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出台,将改革文件中的相关要求通过法律条文固化,理清监测与监管、国家与地方、各部门之间、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之间的关系,对生态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职能任务、网络建设、质量监管、数据法律效力、信息公开共享等作出界定和规范,确保监测管理依法行政、监测工作依法开展。同时,完善配套制度,出台网络规划与管理办法、污染源监督监测管理办法、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辐射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文件。 /p p   健全标准规范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体系,覆盖生态环境监测全要素、全指标、全过程。抓紧确定标准制修订清单,加快填平补齐空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生态状况监测,以及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应急监测、现场执法监测、质量控制等领域标准规范,加快抗生素等新型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监测方法标准研究制定与监测技术体系建设,强化有机类标准样品研发,加快核设施流出物监测、辐射环境自动监测和应急监测相关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合法性和准确性。系统梳理不同部门现行监测标准并开展等效性评估,推动标准规范的整合统一,提高监测数据可比性。建立“宽进严出、动态评估”的标准管理机制,完善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动员包括监测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力量参与标准制修订,积极关注和吸纳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保持标准体系科学适用、适度超前。 /p p   (四)强化创新引领 /p p   加强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以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大气颗粒物等复杂基质中非常规污染物和环境健康、生态系统安全为重点,加强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仪器分析技术和生态调查技术创新,建立自动、高效的环境友好型监测技术与方法体系。加强基于高分辨率质谱的非靶标化合物筛查技术和基于生物毒理学的监测技术研究,支撑特征污染指标和未知化合物识别。加快危险废物特征污染因子监测技术研究,推动构建危险废物监测技术体系。 /p p   加强专项调查和研究性监测。在典型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汞、放射性、海洋微塑料和酸化的专项调查监测,为国际履约谈判和全球新兴环境问题治理提供支撑。在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开展针对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危险废物、典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新化学品等问题的研究性监测,筛查并识别区域特征污染物,及时发现和跟踪前沿问题,为环境治理提供支持与指引。 /p p   推进环境遥感技术应用。推动构建全天时、全天候、全尺度、全谱段、全要素的卫星遥感观测网络体系,形成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高监测精度的生态环境遥感服务能力,强化遥感技术在全国生态状况、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逐步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p p   支持监测装备自主研发。推进人工智能、5G通信、生物科技、纳米科技、超级计算、精密制造等新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进步。以环境监测装备的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加大空气、水、土壤、应急等监测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力度,推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监测装备,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核心竞争力。 /p p   五、保障措施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 /p p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围绕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有关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研究提出细化落实指标,以“十四五”时期为重点,明确具体任务举措和责任分工,认真组织实施。注重加强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有关规划的衔接,加大配套政策和投入保障支持力度。生态环境部将对规划纲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p p   (二)夯实人才队伍保障 /p p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环境监测职业教育体系和在职培训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学科建设,鼓励地方加强监测领域校企、校站合作,试点“产学研”“订单式”等多元化监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打造尖端人才队伍,树立“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使用导向,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科研及联合攻关机制,通过强强联合,催化高端人才培养。面向全社会遴选优秀生态环境监测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带动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建工作推动业务发展,培育 “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行业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先锋队。 /p p   (三)强化基础能力保障 /p p   围绕重点任务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工程,带动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保障规划任务落实。 /p p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能力建设与运行保障工程。实施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专项,以点位增补、指标拓展、功能升级为主要方向,以空气和地表水国控站点调整、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监测、南海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为重点,加强空气、地表水、海洋、土壤、温室气体、辐射等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构建现代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实施生态状况能力建设专项,整合建设国家生态监测站点和样地,补充生态监测仪器设备,建设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和生态遥感监测平台。实施网络运行保障专项,保障国家网监测站点正常运行和国家监测任务有序开展。建立国家网仪器设备的建设与更新机制,据实测算、分期更新、规范管理,保证国家网仪器设备的统一可比。 /p p   中央本级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综合业务能力建设专项,推进国家生态环境监测计量平台(量值溯源与传递实验室)、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研究平台(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验证实验室),以及生态环境监测专用仪器设备适用性检测、生态环境监测新技术研究等实验室建设,提升国家环境监测质控溯源与技术研发能力。实施国家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专项,完善海洋监测实验室基础设施,组建海洋监测(调查)船队,提升海洋自动监测与应急保障能力。实施生态环境综合立体遥感监测专项,加强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业务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推动研制发射11颗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加强卫星生态环境应用系统建设,新增120余套无人机监测系统。采用共享与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批遥感地面真实性检验站点。实施国家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专项,建设国家环境保护辐射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辐射监测装备工程技术基地、辐射监测技术标准推广验证平台、国家核与辐射应急监测技术实验室、电磁辐射安全独立校核计算验证实验室、海洋放射性监测实验室和核与辐射应急监测快速响应装备库。 /p p   实施流域(海域、区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专项,根据流域(海域)监测机构职能定位,加强监测基础能力建设,强化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海域生态环境监测业务能力。合理统筹现有监测资源和省、市监测力量,通过业务合作与共建方式,推进区域质量控制中心(平台)、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中心(平台)、区域土壤样品制备中心(平台)、区域辐射环境监测基地、海区监测中心站(分站)的优化配置,弥补现有监测力量不足和能力短板。根据流域监测机构实际能力,逐步向其整合过渡。探索与上下游相关监测机构合作共建流域监测分站,提升监测业务能力。推进监测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按照一专多用、共享共管的模式,重点支持国家生态健康与安全监测评估、环境监测质控技术研究创新基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监测质控和应急平台、新型污染物监测研究平台、监测技术人员实操培训基地、辐射航测校准与训练基地和航测保障基地建设。鼓励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生态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全面提升监测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 /p p   地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提升工程。按照“总体规划、固本强基、分区分级、突出特色”的原则,指导地方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依托污染防治和生态补偿等专项资金,加强省、市、县监测机构人员队伍建设和提升仪器装备等基础能力。  /p
  • 生态环境监测新阶段到来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可大体总结为三个阶段: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已经走过40多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监测人前赴后继,默默耕耘,共同铸就了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辉煌成就,环境监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环境保护的“耳目”“哨兵”,逐步发展成为环境管理的“顶梁柱”,为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增添了强大动力。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可大体总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记录环境历史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向西方学习阶段,完整引进了发达国家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监测目的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由于当时环境保护受关注程度并不高,监测工作在国内尚属新事物,技术含量较高,这一阶段监测系统的学术和研究氛围很浓厚,监测系统可以说就是环保部门的人才高地。总站魏复盛研究员就是这一时期评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的。 第二阶段是以支撑考核排名为业务重心的阶段。这一时期,环境监测受重视程度达到空前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多个改革文件,规范指导监测发展,各级财政对监测的投资建设力度逐年加大。生态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日趋凸显,监测队伍被称为铁军先锋队。但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于监测系统人员队伍与工作任务没有同步增长,长期超负荷应付各项事务性工作,监测技术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出现了滞后。特别是监测工作从第一阶段“客观评价环境质量好不好”转入第二阶段侧重于“说清哪个地方干得好”之后,与之相应的技术体系和规则没有配套改进。比如开展环境质量排名,不同城市的监测点位与指标怎样才能可比,环境质量的改善幅度与难度如何评价才相对客观等等。 第三阶段是智慧监测的阶段。目前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正处于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迈进的转型期,不仅要“说清楚环境质量好不好”“哪个地方干得好”,而且还要“说清楚生态环境怎样才能变好”。因为当前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全面升级,中央提出了“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的要求,污染防治要做到时间、对象、区位、问题、措施精准,就必须先做到“监测先行、监测准确、监测灵敏”。当前,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从简单出具数据向提出切实管用的综合管理决策建议转变。而这一切又要求生态环境监测必须实现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测管一体化,应用智能化、服务社会化。 智慧监测是以支撑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监测能力高质量发展为途径,融合多领域先进技术,构建大监测发展格局,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感知高效化。针对监测手段和效能提升,开展手工与自动、实验室与现场、地面与遥感、固定与走航、常规与传感器等监测手段的差异化布局,提高感知效率,推动监测体系“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向天地一体、自动智能、精细灵敏、集成联动发展,实现“高效感知”。 二是数据集成化。针对数据的传输与交汇,运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加强监测大数据汇聚、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分析、云链互联,构建覆盖获取、存储、整合、归档、销毁等全链条的监测数据治理体系,为监测数据深度挖掘奠定基础。 三是分析关联化。强调跳出监测论监测,强化监测数据与污染源、经济、电力、交通、水文、气象、医疗、农业、舆情等多元数据关联分析,推动数据、图谱、图像、影像等多类数据归一融合,运用机理、数值、统计等模型,开展环境形势研判、污染溯源追因、治理成效评估、重点专题分析,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测控一体化。坚持现状监测与过程控制一体布局,建立污染排放和环境质量的关联响应,说清源汇关系;以测管联动促进精准治污,推动污染监控从“大海捞针”向“精确打击”转变。 五是应用便捷化。强调多方式交互、多场景应用、智能查询分析与辅助决策。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充分应用到生态环境监测业务体系中,实现监测供给与管理需求同步。运用智能语音交互、虚拟现实、可视化等技术,创新展示和交互模式,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智能化水平。 六是服务社会化。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监测供给,按照“应放尽放”的原则,除考核监测、执法监测等具有较强行政与监管性质的监测业务,其余均向市场开放,通过激发市场活力,丰富监测产品与服务供给,推动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监测改革永远在路上。在上述“六化”背景下,靠原有的生态环境监测“三级网络”“四级机构”传统供给格局,已无法满足生态环境管理需求,亟需推动以跨界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深刻变革。 一要推动政府监测力量与社会监测力量的融合。引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监测力量产学研用相结合,推动多方形成合力。政府重点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大力推动研究性监测、新技术研究、新装备研发、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创新合作,加强研发与应用衔接,加快创新成果示范应用,推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 二要推动生态环境技术支撑体系的内在融合。生态环境监测拥有庞大的网络资源,以及长期的数据和技术积累,在整个环境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作用不可替代。生态环境监测应不仅是环境规划、评估、执法等业务的数据提供者,更应该成为环境科研、规划和评估的深度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三要推动监测业务与新技术应用的融合。围绕生态环境管理与社会公众对监测数据信息的新需求,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卫星遥感、传感器、无人机(船)、热成像、综合毒性、超痕量等现代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优质监测数据信息产品,有力支撑管理决策智慧化、环境执法精准化、信息公开便民化。
  • 智能监测 联合共建 | 水质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在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试点
    生态环境部“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工作,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满足国家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的需求,实现实验室检测技术迈向现代化、智能化、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联合共建,打造水质监测新引擎在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水质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水质全自动监测分析系统正在井然有序地运行,由机器全自动开展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国家采测分离“9+X”项目的监测分析,提升了检测速度,减少了人工检测可能引起的误差。该实验室由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建,试点项目成功通过2021年年度目标验收;在多项创新技术牵引和高端设备加持下,其已成为行业内创新型的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前身为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于1976年4月。近年来,监测中心紧紧围绕新时期生态环保的形势及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重点难点,为推进美丽杭州建设,改善环境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水质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1. 构建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全流程监测技术,通过自动化分析仪器与流水线系统的建设,逐步实现样品从任务分派、采样、运输到前处理、分析、数据报送等步骤的全自动运行,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监测;2. 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监测管理体系,通过对任务启动、采样追踪、样品运输、样品处理、检测分析、质量控制、数据报送等各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实现监测分析全程留痕、进度可视。水质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已入选杭州市经信局第三批重点建设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被列入浙江省生态环境系统2021年度改革工作试点项目,以及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浙江省科技厅共同开展的《浙江省生态环境科技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第二批生态环境领域关键技术项目。智能监测,实现水质检测智能化谱育科技 SUPEC 8000水质全自动实验室分析系统,基于水质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打造,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原则,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相融合,创新性地融入大数据分析和机器智能化等技术,成为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的先锋。该系统由全自动水质分析仪器、全自动水质分析流水线、智能控制及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可实现水质多参数全自动、无人值守分析,以达到分析高效、数据准确、分析过程智能化、分析结果可追溯、安全稳定、节约成本等目的。有别于传统的手工监测方法,该系统由机器人进行标准化操作,全流程无人化测定、智能控制,各水质监测指标可自由、柔性化定制。同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监测分析,减少人工参与检测时可能引起的误差,实现地表水水质监测分析的精准、智能、高效。能力提升,创新水质监测新机制所有水质指标分析测定过程,全部依据国家/行业标准,保障测定结果准确的同时,提升检测与管理的标准。系统初期覆盖国家采测分离“9+X”项目中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同时系统预留开放式端口,后期将进一步接入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等指标的分析模块,实现地表水水质全指标监测。水质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试点项目的开展,为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夯实监测技术能力,理顺监测工作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心将逐步落实省委关于数字化改革的要求,用“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小切口”,构建监测业务开展与能力建设“大场景”,力求在“数字化改革创新监测技术体系,重塑监测流程”方面做先行者,努力打造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能力的样板工程。
  • “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布 重点发展这些环境监测技术
    日前,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气象局、林草局联合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中明确“十四五”期间的总体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重点目标,深化生态环境健康、化学品安全、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研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端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引领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完善适合生态环境学科、产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模式,构建面向现实与未来、适应不同区域特点、满足多主体需求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基于此,《规划》提出了十大重点任务,分别为:生态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多污染物跨介质综合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新污染物治理、应对气候变化、支撑国际生态环境公约履约。《规划》对每一项任务都细化为不同的方向,明确了一系列重点发展的环境监测技术:比如生态环境监测方面重点发展的监测技术包括了大气PM2.5与O3污染综合立体监测技术;水生态环境先进监测装备及预警技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天空地协同综合监测与评估技术;污染源多要素智能化协同监测技术; 天空地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生态环境应急多源数据智能化管理技术等。其它九大任务也分别明确了重点发展的检测或者监测技术:比如,研发污染源多污染物化学组份原位检测、便携式检测和在线质控技术等;突破室内多污染物检测、调控及净化技术;重点突破移动源近零排放、非电行业NOx超低排放、VOCs多源全过程控制和超低排放监测监管等关键技术;开展土壤和地下水中典型有毒有害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比选,建立健全标准化测试方法;开发可降解塑料降解产物分析检测技术,研发固废资源化产品及原生产品的碳标签评价基准方法;攻克高温在线检测元器件、耐蚀耐温炉衬等关键材料与部件,开发自适应协同熔炼、高温等离子转化、超声/微波场强化等核心装备;研究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快速筛查方法、追踪溯源、监测检测技术,探索新污染物危害与人体健康作用机理;研发缺水区水资源再生及生态环境效应检测技术;开发ODS在线检测技术,建立国家和区域履约成效评估方法等。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针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大科技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是,我国生态环境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面临新的挑战。一是生态环境监测、多污染物协同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尚无法支撑更高效率、更加精准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传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难以满足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要求。三是常规污染物和新污染物问题叠加,环境健康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环境应对等研究需要加强。四是部分环保装备国产化水平不高,环保技术装备产业竞争力不强。五是生态环境新材料、新技术整体处于跟跑阶段,新技术与生态环境领域融合不足。六是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空前突出,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和应对气候变化面临重大技术挑战。  (二)国际生态环境科技发展趋势。  国际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向多污染物全过程协同治理方向转变,突出解决复杂生态环境的系统问题。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的大气、水、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向全过程精细化转变,实现精准施策。水、固废等污染控制由安全处置上升到循环利用新阶段,污水和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成为热点。快速有效生态环境监测、多污染物多行业全过程控制、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经济高效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开发成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重点。  针对全球问题和区域协同治理的绿色技术研发日渐成为社会关切,谋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以全球环境公约为代表的全球协同治理更加广泛。世界各国围绕联合国确立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将系统解决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环境履约及跨国界污染等作为重点,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  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防控,积极推动绿色替代技术创新。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日趋严格,人群健康风险、生态安全等成为研究热点。在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及更高分辨率暴露评价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大气污染物急、慢性暴露与人群健康损害的暴露反应关系,为世界卫生组织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基准/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各类新型污染物治理、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管理、化学品全过程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各种绿色替代材料和功能材料开发成为发达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和研究重点。  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特征更加明显,多领域取得颠覆性技术突破,技术装备呈现智能化趋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生物技术、新材料、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新兴技术手段飞速发展,多学科交叉显著推动了生态环境科技进步。生态环境监测向高精度、动态化和智能化发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定向、仿生及精准调控资源技术成为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环保装备向智能化、模块化方向转变,生产制造和运营过程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三)“十四五”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发展需求。  为积极应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需要加快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污染治理中难啃的“硬骨头”。针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性治理不足,高精度生态环境监测不足,生态环境全链条监管、多污染协同治理及综合防控技术薄弱等问题,在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突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绿色发展技术,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科技创新,重点开展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防治、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风险协同防控、减污降碳协同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区域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形成多介质生态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能力。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环保产业竞争力。针对固废资源属性识别不足、风险溯源与精准调控困难,难利用固废产排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新型废旧物资报废问题凸显,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足等短板,推动产品生态设计、过程清洁生产、产业链接利用、区域废物协同处置利用等重大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建立废物源头减量与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发展环境生物、环境材料、智能环境等前瞻新技术,提升支撑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环保装备产品供给能力,壮大环保产业。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共同挑战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出中国方案。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模型评估等基础研究落后,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亟需加强,全球气候治理及国际环境公约履约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加大对地球系统模式、重点领域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技术创新,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性参与和引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升全球气候治理和环境履约能力。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生态环境健康风险应对水平。针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危害性数据、暴露评估和绿色替代技术、新污染物评估分类方法不足等问题,推进化学污染物、病原微生物、耐药细菌等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管控技术创新,研发化学品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方法,提升危险废弃物、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态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强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生态环境应对,支撑健康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为目标,以解决“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难点为突破口,坚持需求导向、前瞻布局、交叉融合,统筹政府和市场资源,把握好生态环境学科与其关联学科、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的关系,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系统认识与调控的源头创新,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构建技术转化应用创新体系,为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治理、重点突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观念,强化生态环境各领域各要素协同治理,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围绕重点区域、流域、海域和热点难点问题,系统部署科技创新重点任务,集中资源,攻坚突破。  坚持深化改革、协同创新。强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机制改革,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政策创新深度融合,加强科技部门与行业部门和地方的协同,探索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与国家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管理与产业发展政策的联动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加强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构建多主体融合、多渠道汇集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格局与协同机制,推动生态环境问题协同解决与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学科交叉、国际合作。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技术与信息、生物、材料等变革性技术的交叉融合创新,探索建立推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在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履约等领域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重点目标,深化生态环境健康、化学品安全、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研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端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引领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完善适合生态环境学科、产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模式,构建面向现实与未来、适应不同区域特点、满足多主体需求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二)具体目标。  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方面,突破一批高精度、多成分污染物多介质综合监测技术,大幅提升分析仪器关键元器件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高通量、高灵敏、便携式大气污染监测设备实现地面至10千米智能立体探测,臭氧预报准确率大幅提升;构建覆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生物、耐药细菌/基因、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智能化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和风险预警技术体系,为生态环境监管、治理成效评估及科学研究提供先进技术手段。  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安全方面,创新人与自然耦合生态系统演变机制、生态产品开发与价值实现模式、流域/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构建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恢复与治理、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地上—地下与陆海统筹生态保护修复、流域控制性水库群联合生态调度、生态安全监管与风险管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入侵防控等技术,支撑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建成3~4个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典型示范区,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  多介质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面,聚焦水、大气、土壤、固废、生态等重点领域,突破多污染物、多尺度、跨介质复合污染监测预警—精准管控—系统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全链条理论与技术瓶颈,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污水资源化利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等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幅提升消除区域重污染天气调控准确率,研制一批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源头替代材料,建立涵盖绝大部分未定标高关注污染物风险管控标准,显著提高场地安全利用率,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提供支撑,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方面,深入认识区域物质代谢转化规律及废物资源生态环境属性交互作用机理,突破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无废工艺绿色环境过程、多源复杂固废协同利用等重大技术与装备,攻克制约废物源头减量减害与高质量循环利用的关键材料、核心器件及控制软件,提升装备的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形成多套跨产业、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显著提高新增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支撑污染显著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构建。  新污染物治理与国际履约方面,加强高危害化学物质与新污染物危害机理、追踪溯源与综合评估模式等基础研究,加强新污染物有关化学品的绿色替代标准与技术创新,开发一批高通量/高内涵毒性测试与计算预测技术,构建国家化学物质生态环境危害和暴露信息数据库,突破病原微生物、耐药细菌核酸与活性快速定量检测等技术瓶颈,构建新污染物/化学品/病原微生物/耐药细菌/耐药基因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控技术体系,建立典型区域、流域、废物、新污染物的全过程生态环境风险控制技术体系。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重点领域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重点突破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示范。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与替代技术研发,加强碳中和前沿颠覆性技术探索,开展百万吨级CCUS全流程工程示范。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与评估,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研究,推动我国气候变化适应技术创新与示范。  四、重点任务  (一)生态环境监测。  1. 大气PM2.5与O3污染综合立体监测技术。  突破大气PM2.5与O3及其主要前体物的精准探测、智能关联感知、天空地一体化遥感技术;自主研发高时空分辨大气立体观测技术装备、现场快速监测为主的污染源监测技术、便携式仪器设备及大气汞监测技术装备;重点突破在用汽油车高蒸发排放VOCs识别、柴油车和非道路高NOx快速检测及面向国六车的分布式车载诊断检测和在线监控大数据管理应用等技术和设备;研究大气恶臭污染在线监测、影响评价、精准溯源技术;构建业务化立体观测网络,建立基于立体监测的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形成大气多要素智能立体监测—质量控制和保证—大数据综合分析技术体系;研发全组分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氧层消耗物质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在典型地区开展业务化应用示范,满足新时期大气PM2.5与O3协同防控需求。  2. 水生态环境先进监测装备及预警技术。  研发地表水多指标自动监测设备、部件与配套标准样品,重点研发免/少试剂小型监测设备;发展污染源偷漏排预警与污染溯源技术;研究水污染物通量监测关键技术,构建河流—入海口—海湾/海岸带协同的水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发空间大尺度遥感监测与反演技术,建立全流域及近海的监测—预警—预测信息平台。  3.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天空地协同综合监测与评估技术。  开展多源遥感、实时监控等大数据协同分析,研究重要生态环境空间人类活动干扰快速识别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破坏影响评估技术方法;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成效监测及评估技术体系;突破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和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生态环境遥感和地面监测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实现地面点监测数据与遥感监测数据的有机融合,形成高可信度、高精度、可业务化的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体系;在典型地区开展综合监管与评估业务化应用示范。  4. 污染源多要素智能化协同监测技术。  开发高灵敏度高稳定性智能化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重金属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场地土壤重点污染物原位在线检测技术与智能设备,地下储罐、管道周边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隐患快速检测设备,场地污染现场检测与监管一体化技术与移动式装备;研发基于薄膜界面探测技术的污染地块现场检测技术,场地土壤中恶臭物质识别、检测和控制关键技术,完善卫星遥感、走航观测与污染源自动监测等协同执法监测技术;研究建立污染源多维度自动监控技术及全过程质控体系。  5. 天空地温室气体监测技术。  开展典型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源排放、城市碳排放监测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区域尺度碳排放通量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温室气体自主监测设备研发,开展碳监测卫星遥感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星地协同高精度温室气体遥感自主反演及多源卫星数据融合同化研究,开展受控温室气体泄漏风险现场试验。  6. 生态环境应急多源数据智能化管理技术。  整合水质、水文和生物等多源数据和预警模型,构建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生态环境风险分级预警、应急监测响应的智能化技术平台;研究重大突发生态环境事件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典型新污染物的溯源解析技术、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开发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便携、走航等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新技术与新装备并开展示范应用。  (二)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  1. 城镇水生态修复及雨污资源化技术。  研究气候变化等多重胁迫下区域水生态环境响应机制,研发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排水系统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范式;开发城镇韧性排水管网运行维护技术及雨污水、污泥绿色低碳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建立城镇排水系统与水生态环境过程模拟技术平台,研发厂—网—河—湖—岸联动的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技术,在典型城市开展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的“三水”协同治理示范工程。  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研发农业面源径流污染源头阻断技术,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养殖废水与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水平,建立基于农牧业生产特点的污、废污染协同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高关注农药等污染物多尺度多介质输移过程和转归机制,突破农牧业生产中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构建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恢复模式;开展典型小流域/区域应用示范,形成自然融合的美丽乡村水生态环境建设范式。  3. 工业废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构建以生物毒性及特征污染物控制为目标的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可行技术体系;开展高毒废水致毒物质甄别,建立工业废水中高致毒化学品清单;发展难降解有机物强化氧化技术与绿色分离装备,开发废水源头减排、资源回收、能源利用与毒性削减多目标协同处理技术;研发高盐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适用技术,创新废盐资源化与利用途径;建立工厂废水与园区综合废水协同处理与高效回用新模式并开展示范。  4. 饮用水绿色净化与韧性系统构建技术。  研究建立不同流域不同类型水源风险污染物优控清单,开发水源地水质预警、调控与修复技术;研发少药剂、短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工艺与装备及特殊水源的可持续净化技术;开发管网水质稳定维持及漏损检测控制与龙头水质保障技术;研究高韧性供水系统理论,开发供水系统全过程模拟基础模型,发展新型智慧化供水系统建设与运维技术并在典型地区开展示范。  5. 地表—地下统筹水生态环境修复与智慧化管控技术。  开发河湖库及地下水物理与数值模拟基础模型,突破水系统健康诊断与病因识别及预测预警技术;研究重点流域、重点湖泊水循环及地表、地下水生态环境耦合作用与演化机制、地下水污染扩散机制及风险管控技术;突破地上—地下统筹的生态环境实体与数值模拟及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地表—地下水生态环境协同修复及地下水安全回补技术;突破多目标优化的智慧管控模型及算法,研究多尺度水生态环境精准溯源、实时模拟、前瞻评估和智慧管控一体化技术及示范。  6. 水生态完整性保护修复技术。  研发重点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估技术,突破流域“水文—水动力—水质—水生物”多过程协同的系统耦合模拟预测技术,研究梯级水库拆除、水生生境改变、航运、十年禁渔政策等人类活动对水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影响,着力研发河湖自然缓冲带恢复、湖泊藻类水华控制、生态保育功能湿地构建、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构建、自然岸线稳定修复等技术。  (三)大气污染防治。  1. 动态源清单与大气环境自适应智能模拟技术。  研发污染源多污染物化学组份原位检测、便携式检测和在线质控技术;建立关键活性物种源排放表征和校验技术,构建颗粒物和VOCs源排放化学特征谱库,开发动态源排放清单平台和数据产品;构建多尺度自适应环境大气动力学模式与再分析数据集,研发臭氧和细颗粒物智能预测和溯源仿真技术,实现7~14天多尺度空气质量逐时预报预测。  2. 多尺度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跨介质的耦合机制。  阐明PM2.5与O3的污染成因、耦合机制及与前体物排放的非线性关系,构建基于大气氧化性调控的PM2.5与O3协同控制原理;揭示多污染物在大气—地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解析氮碳硫汞等循环过程对区域空气质量和调控策略的影响;量化气候变化对污染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及其对重污染的贡献,提出气候友善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策略。  3. 大气复合污染健康损害机制与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技术。  阐明大气污染组分和生物气溶胶的人体暴露特征、健康危害及其机制,构建居民对大气污染响应的全系列健康效应谱,研究大气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确定原理及方法;研发高精度近地面道路交通特征污染物暴露评价技术,评估大气污染的疾病负担;研究大气沉降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机制与剂量—响应关系以及大气典型污染物生态环境基准制定的理论与方法;突破室内多污染物检测、调控及净化技术与核心材料,构建面向突发事件的室内空气净化与病原体消杀技术。  4. 多污染物源排放全流程高效协同治理与资源化技术。  重点突破移动源近零排放、非电行业NOx超低排放、VOCs多源全过程控制和超低排放监测监管等关键技术,研发多污染物全流程高效协同治理与资源化、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等关键技术和智能化装备,构建多污染物低成本超低排放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技术体系,选择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开展工程示范,支撑重点行业实现多污染物超低排放。  5. 多污染物多尺度跨行业区域空气质量调控技术。  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的费效评估,突破多目标协同减排路径优化、多部门跨区域协同调控、重污染过程预警与实时评估等关键技术,开发能源—大气环境精细化动态耦合与减污降碳评估模型,构建PM2.5与O3协同控制智慧决策支持平台。  (四)土壤污染防治。  1. 土壤复合污染成因、风险基准与绿色修复机制。  明确我国土壤复合污染时空特征、扩散转化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土壤抗生素及抗性基因、微塑料、纳米颗粒材料、全氟化合物、病原菌等新污染物的赋存特征和毒性机制,评估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生态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建立不同区域土壤和地下水主要污染物的生态环境基准,构建土壤复合污染多介质协同治理与绿色可持续修复理论及方法。  2. 农用地污染修复和可持续安全利用技术。  研发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长效钝化和减量化、有机物污染土壤协同增效生物修复、无机—有机复合污染土壤联合修复技术等,建立农用地土壤污染分区精准治理与可持续安全利用技术模式;发展经济高效安全的农用地土壤白色塑料、微塑料及其他添加剂污染治理技术;因地制宜形成“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的农业源污染防治成套技术模式。  3. 土壤污染精准识别与智能监管技术。  研发高精度、多功能、弱扰动的土壤与地下水现场原位采集技术;研发土壤污染科学评估、多维精细刻画和精准预测预警技术;开展土壤污染物的累积变化趋势及预测预警方法研究;开展土壤和地下水中典型有毒有害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比选,建立健全标准化测试方法;建立土壤生态环境大数据与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拟建、在产和退役场地土壤污染全链条智慧监测与防控。  (五)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  1. 固废风险智能感知与数字化管控技术。  研究固废污染跨介质迁移转化与阻断调控机制,形成多场景跨尺度风险溯源调控技术;突破固废4D
  • 数字中国峰会 | 谱育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获奖!创新成果引领数字化发展!
    2022年7月23日至24日,主题为“创新驱动新变革,数字引领新格局”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本次峰会由国家网信办、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福建省政府共同主办,旨在以峰会举办为契机,深化数字创新驱动新变革,加快数字赋能融入新格局。创新成果,科技赋能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由全自动水质分析仪器、全自动水质流水线、智能控制及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可开展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国家采测分离“9+X”项目的监测分析。系统预留开放式端口,兼容匹配多种全自动水质分析仪,并支持多种水质指标监测自由组合,后期有望实现重金属等多指标水质监测分析。智能监测,性能突出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构建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监测技术与监测管理体系,该实验室致力于成为数字化实践标杆项目,实现“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数智赋能,有助于探索更创新、更具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检测自动化水样识别、分液、转移、检测、清洗、报告生成、数据分析等分析检测过程全自动化智能执行与管理。流程标准化基于国家/行业标准开发自动化分析仪器,加液、前处理、检测步骤与手工分析高度一致性,全流程质控,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来源。管理智能化系统具备智能化管理能力,对从样品处理、检测分析、质量控制、数据报送等各环节实现全程留痕、进度可视。可回溯检测过程中的异常线索,开展质控监督,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系统柔性化系统可灵活布设各单元,以适应不同实验室的样品检测指标和检测通量的需求。多指标、大通量同步分析采用批量检测的分析模式,实现多指标同时分析的目标,每日分析样品至少可达150余个。 浙江样板,全国推广谱育科技副总经理 胡建坤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环保分论坛论坛演讲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对检测技术中分液、流转、进样等单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传统实验室弊端逐渐显现,只有通过新理论、新架构、新技术等多个层面的根本性创新,才能支撑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持续快速的发展。谱育科技积极探索技术创新,打破传统实验室对人的依赖,结合仿人眼感知等先进技术,让系统具备了人的观察力与灵活度。该实验室由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谱育科技共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智能化分析,适应了各类地表水的监测,为全国数字化改革提供浙江生态环境监测样板,在全国各级生态环境监测单位有很好的推广价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业务的驱动下,实验室检测可实现“采样-运输-仓储-检测-分析”全流程自动化,真正解放人的双手。谱育科技不断探索,从技术到产品,从突破到创新,数字化引领绿色发展,力求在“数字化改革创新监测技术体系,重塑监测流程”方面做先行者,打造中国高端科学仪器创新策源地与产业集聚群。用技术推动标准发展,以标准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用扩大后的产业规模催发中国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领先!与你相约诚邀参会时间:7月24日-26日地点:福建海峡国际会展中心7号馆 - 生态环境部联合展区( 7A04展位)谱育科技与你不见不散!
  • 兰友科技与润和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助力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数智化建设
    3月19日,北京兰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友科技”)与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和软件”证券代码300339)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土壤智能化监测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以技术创新共同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智化转型,加速我国农业、国土资源等土壤智能化检测建设与升级。兰友科技总经理马放均与润和软件政企业务部总经理赵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以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为引领,深化创新智慧监测内涵及应用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科技支撑,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在抓牢监测主线,扣紧重点工作的同时,坚持科技引领、科技创新,在向着现代化监测体系迈进的过程中,以“智慧,融合,创新”为发展方向,在监测感知、数据集成、分析关联、应用智能等方面狠下功夫,在推动传统监测向智慧监测转型升级方面持续发力,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坚持争先创新,全面打造省域示范引领。以“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为抓手,推动监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利用江苏省首艘近海生态环境监测执法船“中国环监苏001”积极拓展海洋在线监测、应急处置能力,利用船载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设备构建海上移动实验室,形成陆海统筹多源数据协同分析能力,为协同治理、陆海统筹战略贡献江苏力量。该船自2022年入列以来,已相继承担长江苏沪交界水域船舶溢油应急演习、长江口—杭州湾水域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等多项监测任务。   江苏作为工业大省,将持续在倒逼工业园区和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产能淘汰方面持续发力。利用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思路,构建并进一步完善以在线监控数据为依据的总量核算体系。以科学的监测,支撑生态环境管理,形成园区环境质量全方位监测能力,促进“测值测量、定值定量、用值用量”的科学、规范管理体系,探索走出江苏特色生态环境监测发展途径。截至目前,全省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化工园区(集中区)建成、联网236个上下游水站、349个上下风向大气标准站、360个VOCs站、6465个微站;共有3711家企业建成自动监控设施并实现数据联网。强化技术创新,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技术是生态环境监测的根本,技术创新是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途径。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手段,产出更高品质更加丰富的产品,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更精准治污方向。江苏省将大气PM2.5网格化系统及重点区域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监控系统相结合,利用卫星遥感、热点网格、物联网以及5G等技术,不断深入优化功能。PM2.5网格涵盖主要工业、扬尘、机动车源,及时发现网格点大气污染问题,分析主要来源。VOCs系统采用“网格化监测+固定站+走航观测”组合方式,实现了省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VOCs精准监测监控和预警溯源。技术手段的创新,为“精准管控、科学治污”提供了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江苏省制定印发了《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提出了“两保两提”的新要求。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坚决扛起责任。在太湖流域率先构建流域层面通量监测体系,实现34个出入湖河流、16个引江口门、30个主要省市界及调水通道的通量监测能力,为说得清入湖通量提供支撑,推动水环境质量评价由单一浓度评价向浓度与通量综合评价转变。创新构建和绘制太湖流域主要污染物热图,融合多达13种数据源,利用热力分析技术,综合体现流域内工业、农业、生活等主要污染源,攻克水陆协同分析的技术难点,成为太湖流域精准施策的又一利器。   深化融合创新,全力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转型。对照国家生态质量评价工作要求,江苏省重点围绕生态质量监测评价、陆地生态碳汇监测评估业务需求,基于卫星、无人机等智慧感知技术,建设生态遥感智慧分析系统,优先满足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态胁迫等类型指标测算评估功能。基于MODIS卫星数据及碳通量观测数据,建设江苏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分量的本地化反演方法。以生态环境监测积累的多维度、细粒度、大范围的海量数据,推动监测数据分析挖掘与生态环境决策、监管、执法等业务贯通融合,强化数据应用,打造丰富的应用场景。   主导思路创新 持续推进前瞻性监测技术研究。江苏省始终把“建设科研型监测机构”作为发展方向,有效整合全省环境监测力量,联合科研院所,紧扣当前生态环境管理工作重点、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环境热点,创新持续开展37项环境热点问题前瞻性监测研究,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核心竞争力、全面服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率先持续开展土壤微塑料监测研究,推动建立全省土壤微塑料监测能力;针对异味扰民问题,开展嗅辨监测技术和体系研究,创新建立“嗅辩”制度。持续性的研究,为监测更好支撑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储备,为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生态环境监测业务数字化转型,就是以数字化技术应用为基础,以支撑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为核心,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价值,打造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智慧监测体系;江苏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是国家智慧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为生态环境监测业务技术创新,推动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大格局,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贡献江苏力量,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江苏支撑。
  •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征求意见稿)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征求意见稿)2021年7月一、现状与形势(一)生态环境监测取得长足发展“十三五”期间,宁夏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生态环境监测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推动全区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全区初步建成空气、水、土壤、辐射、噪声、农村环境及污染源监测网络。52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覆盖宁东基地和22个县(市、区)城区;114个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点位)覆盖全区主要河流、湖(库)、排水沟、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县界、市界和省界;556个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覆盖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污染行业企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果蔬菜种植基地等;6个国控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覆盖所有设区市建成区;1032个声环境监测点位分布在5个地市,均开展城市区域环境、道路交通及功能区噪声监测;选取重点监控村庄14个,一般监控村庄40个,共54个村庄监测点开展例行监测,监测项目为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生态等质量监测;1个省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和6个地市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对全区322家重点排污企业实施实时监控,推动落实企业自行监测主体责任。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应急监测能力得到增强。全区初步具备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未来3天空气质量级别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建成全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调度平台和核与辐射快速应急监测系统,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得到增强。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五市及宁东基地生态环境监测站基本具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能力。全区初步形成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及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能力。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全区生态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逐步落实,完成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污染源、执法和应急监测事权下移,形成职能相对集中、分工较为合理、基本满足环境管理要求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严守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生命线”,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定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实施方案》,形成采测分离、质量考核、联合检查等质控运行机制,对所有区控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实施“采测分离”,实现了从“考核谁,谁提供数据”到“谁考核,谁提供数据”的转变;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建立定期调研和专项监督检查机制,切实保障监测质量。推动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化运行机制,积极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基本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参与的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供给格局。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全区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平台及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固体危险废物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等陆续建成,目前已建成和在使用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和网络平台30余个,形成“区-市-县”三级联通的生态环境保护专网,生态环境数据整合、共享和发布能力逐步提高。完成14个区控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数据上报国家数据平台。建成全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全面开展工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重点排污企业联网率达到100%。升级改造机动车排污监管平台,建设自治区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信息平台,实现与全国机动车排放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管共享。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信息发布内容更加全面、及时、广泛,不断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需要。生态环境监测支撑管理效能逐步提升。全区生态环境监测“顶梁柱”作用逐步凸显,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固废、生态等各要素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为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重要支撑,全方位服务全区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管理、预报预警、环保督察、监管执法、事故应急、风险防范等各项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落实监测评价排名机制,按月在宁夏环境保护网发布各市、县(区)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和地表水水质排名,及时向各地市人民政府通报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水质排名,成为推动各级政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有力抓手。(二)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与需求“十四五”是宁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期,全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持续推进,经济总量将不断增加,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资源能源利用方式等都将向着绿色转型发展。随着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的实施,全区将进入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支撑,发展机遇难得、需求更加迫切、面临挑战更大。生态环境监管职能扩展对统一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提出内在要求。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等监管职责划入生态环境部门,生态环境系统监管职能进一步扩展,对统一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需建立与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适应的统一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理顺监测体制机制,支撑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和生态环境监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监测精准支撑提出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宁夏经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发展会给全区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倚重倚能的产业结构难以短期内转变,化石能源消耗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结构性污染仍会十分突出,节能减污降碳任重道远。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果不够稳固,春、冬季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依然较高,夏季臭氧污染问题逐步凸显;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压力较大,部分湖库水质未达到要求,重点入黄排水沟尚未完全达标;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草原退化、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依然突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等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逐渐显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方向升级,对生态环境监测支撑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污染溯源解析、预报预警、监督执法、风险管控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需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的精细化支撑服务作用。公众期盼优美生态环境对提升监测公共服务水平提出更多诉求。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环境风险防范意识逐步提升,环境维权意识与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对环境污染事件愈加关注;对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的获取、时效性和全面性提出更多诉求,对加强环境健康监测提出迫切需求;对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响应水平期待更高。为更好满足公众诉求,需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信息服务、健康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服务,逐步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公共服务均等化。(三)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短板针对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需求,全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覆盖、业务范围、数据应用、制度建设、人员力量和仪器装备仍存在短板,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主要污染物的精准监测和深度分析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仍不完善。地下水、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农业面源和温室气体监测等新划转职能的监测基础薄弱,监测网络共建共享仍需加强。大气、水、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仍不健全。水生态监测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弱,黄河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湖库水生态监测网络尚未建立。生态质量、生物多样性、农村环境等监测网络有待完善。与建成多领域、宽覆盖、全指标、自动化的监测网络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环境预报预警和溯源解析能力不足。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含沙尘天气)预报预警能力不足,黄河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湖库水质预警体系尚未建立。全区大气激光雷达组网监测、移动走航综合观测能力薄弱,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光化学成分监测滞后,针对突出环境问题或重点区域的污染溯源解析监测网络有待健全,对大气污染空间分布、成因分析、污染溯源解析、重污染过程诊断及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精细化支撑亟待加强。先进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有待加强。大数据、环境遥感、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监测业务领域应用广度和深度不足,天地一体化立体遥感监测体系尚未形成。全区跨部门各类信息未完全实现互联共享,监测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应用能力有待加强,全区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不高,距离打造全面感知、实时监控的智慧监测系统仍存在差距。生态环境监测制度机制尚未健全。全区生态环境监测垂直管理改革后,区、市两级生态环境监测业务运行机制还未完全理顺,各地市生态环境监测与执法监管协同联动机制仍未有效形成。全区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标准规范有待完善。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的监管力度不足,统一备案、监督、检查、信用管理和评价制度仍有欠缺;第三方机构采样、监测活动的监督管理措施落实仍不到位,对社会化监测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建立。监测队伍能力和装备水平亟待提升。全区监测技术人员数量偏少、整体业务能力偏弱、监测仪器装备短缺老旧已成为制约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全区监测人员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监测队伍年龄偏大、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业务培训力度不够,缺乏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基层监测队伍技术力量尤为薄弱。各市县监测仪器装备普遍短缺,部分监测仪器设备年久老化,难以满足快速、高质量、大批量监测分析要求;应急监测设备缺口大,突发事故现场污染物快速定性及定量分析能力不足。地表水、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废水、废气、土壤等仍未实现全指标监测。特征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如汞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水生生物及生物毒性等监测基础薄弱。各市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力度有待加强。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及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支撑、引领、服务”的基本定位,以支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目的,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着力点,全面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生态质量监测,加快形成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格局,努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奠定基础。(二)基本原则统一规划,全面覆盖。统一规划全区各领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拓展监测指标,在全面深化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向生态质量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拓展,实现多领域、全指标监测。明晰权责,理顺机制。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垂直管理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要求,理顺各级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划分,明晰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主体权责,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履责、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监测运行机制,凝聚多方合力,激发市场活力,实现多元监测。统筹布局,优化配置。从整体和全局高度谋划全区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坚持全区生态环境监测一盘棋,统筹推进网络、技术、装备、队伍等方面软硬件能力建设,优化全区监测资源配置,实现自治区和各地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按照“配全配强区级、做专做精市级”,结合各市实际,围绕监管目标,瞄准重点领域、突出短板和关键问题,有针对性推进自治区和各地市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科技引领,精准支撑。注重信息技术引领发展,监测技术手段向天地一体、自动智能、科学精细、集成联动的方向发展,提高监测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水平,实现快速、精准监测。(三)规划目标到2025年,布局合理、覆盖全区、功能完善、天地融合、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建成;从环境质量监测向生态质量监测、污染溯源解析、环境质量预报预警拓展的监测业务体系基本形成;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协同合作、运转顺畅、开放共享、多元参与的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得到有效保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形成天地一体化立体监测;初步建成一支与职能任务相匹配的生态环境监测队伍;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监测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奠定基础。监测网络精细智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延伸覆盖地下水、温室气体、生态、农业农村等领域,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自动监测能力显著提升,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初步形成,建设天地一体化、实时、精准的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精准支撑环境质量预报预警、追因溯源与风险防控。体制机制运行顺畅。全区生态环境监测职责清晰,上下协同、测管联动、司法衔接等机制配套健全,监测业务“一盘棋”管理顺畅高效。企业自行监测有效落实,社会化监测市场健康有序,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参与格局成熟定型。质量管理严格规范。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体系基本完善,政府监测机构质量管理更加严格规范,社会化监测机构质量监督措施落实到位,生态环境监测质量切实保障。智慧监测初步实现。完善全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基本实现全区跨层级、跨部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共用,数据整合集成、挖掘分析、趋势研判、可视化展示能力大幅增强,监测信息公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全区生态环境监测“一平台”、“一张图”和“一个窗口”。监测能力有效提升。补齐自治区本级、地市级和区县级监测能力短板,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具备全要素、全指标监测能力,五市及宁东基地生态环境监测站具备辖区内污染源监测、执法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县级监测站具备现场快速监测能力,全区监测人才队伍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三、主要任务(一)深化质量监测,健全统一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按照“全面覆盖、均衡布设、功能齐全、天地融合、城乡一体”的思路,结合全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管理需求,全面深化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声、生态、农村等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完善全区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方位支撑精细化管控。1. 建立以自动监测为主的大气环境立体综合监测网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结合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监管需求,健全区控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合理扩增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在宁蒙交界地区、甘宁交界地区和银川—石嘴山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增设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在空气污染较重和人口密集的县(区)、乡镇适当增设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优先在平罗县、青铜峡市、贺兰县、中宁县等县(市)增设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试点建设乡镇(街道)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对乡镇(街道)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到2025年,小微站点或单指标监测站点向污染严重的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延伸,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大气环境质量常规监测网络。专栏1宁蒙、甘宁交界大气污染传输监测宁蒙、甘宁交界区域(石嘴山市-乌海市、宁东-上海庙、中卫-阿拉善盟)大气污染物相互传输,严重影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在宁蒙、甘宁交界区域污染传输通道建设大气超级站子站,配置颗粒物气溶胶激光雷达、高空视频瞭望设备等,建立宁蒙、甘宁边界大气环境质量实时动态监测体系,开展高空区域污染传输通量计算,明确宁蒙两自治区、甘宁两省区之间的大气环境质量联防联控责任。通过加强宁夏和内蒙古、甘肃跨界大气污染溯源分析,实现区域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与多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加快建设全区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加强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协同控制监测,按照国家负责统一规范和联网、地方负责建设和运维的模式,组建全区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加强大气细颗粒物组分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自动监测能力。在五市及宁东基地新建或升级完善大气细颗粒物组分和VOCs组分站并实施数据联网共享,实现大气细颗粒物组分和VOCs组分监测全区覆盖。在五市及宁东基地开展非甲烷总烃(NMHC)自动监测,覆盖每个城市人口密集区内的臭氧高值区域。重点在石嘴山市、银川市、吴忠市及宁东基地开展VOCs组分自动监测,布设VOCs组分自动监测点位,覆盖城市建成区、不同季节城市主导风向、臭氧高值区及重点工业园区,支撑臭氧源解析。到2025年,建成全区大气细颗粒物组分与VOCs 组分协同监测网,具备VOCs组分自动监测和PM2.5在线源解析能力。专栏2 全区细颗粒物组分与VOCs组分协同监测网建设在全区建设和完善大气细颗粒物组分与VOCs 组分协同监测网,提标改造现有银川市大气超级站和石嘴山市、吴忠市空气组分站,对现有的组分站填平补齐,升级VOCs自动和手工监测设备以及后向轨迹污染来源分析设备,新建固原市、中卫市、宁东基地大气超级站。每个地市建成1+2大气超级站(1个中心站、2个污染传输通道子站),配备激光雷达监测系统、走航监测车、汽车尾气遥感监测车等,对大气PM2.5中碳组分、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挥发性有机物等化学成分,以及气溶胶质量浓度等物理特性、颗粒物垂直分布和高空垂直温度、湿度、气压、风场等气象参数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实现对重点城市的重污染天气、雾霾、光化学烟雾等污染过程及特征的立体监测、整体分析和评价。通过填平补齐,建成覆盖全区的细颗粒物组分、VOCs激光雷达监测网和移动走航监测网,对细颗粒物和VOCs组分及浓度实现实时污染源解析监测,支撑臭氧源解析。加强全区沙尘自动监测网络建设。由自治区统一在五市及宁东基地建设并运维沙尘天气自动监测网络,更新改造或新建沙尘自动监测站,提升全区沙尘天气自动监测能力,搭建沙尘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加强对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和动态变化过程的监测,为沙尘天气预报预警提供支撑。全方位开展大气污染监测监控。综合应用车载走航、激光雷达、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等多种技术手段,以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等污染较重地市及宁东基地为重点,对气态污染物、秸秆焚烧火点、工地扬尘、露天矿山扬尘、裸露土地及堆场扬尘等进行动态监测监控,建立台账并动态更新,加强大气污染精细化管控。会同交通运输、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推动城市道路交通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建设,优先在银川市主要交通干道沿线设立路边交通站,开展PM2.5、NOx、降尘、交通流量、噪声等一体化监测。加强与住建部门合作,推进全区建筑工地扬尘自动监测,安装PM10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并实现联网。在五市及宁东基地建设由风廓线雷达、温廓线雷达、臭氧雷达等组成的垂直气象观测系统,支撑大气污染监测预报预警。试点开展温室气体监测。着眼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转型发展,依托部分区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常规站点,优化升级现有空气站的温室气体监测功能,由自治区统一建设和运维温室气体地面监测网络,逐步开展重点城市和区域的温室气体监测。利用卫星遥感等手段在全区范围监测CO2浓度分布情况。在煤炭资源消耗较多、重化工业集中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宁东基地试点开展煤电、煤化工、石化、电力等行业CO2、CH4、N2O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安装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设备,支撑温室气体减排管控。2. 构建以水质监测为主向水生态监测拓展的地表水监测网络优化完善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按照“区控点位由自治区负责、市控点位由地市负责”的工作模式,优化调整区控、市控地表水监测断面,健全手工与自动相结合的地表水环境监测体系,完善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到2025年,区控、市控监测断面覆盖辖区内重点河流、湖(库)、尾水人工湿地、入黄排水沟、重点乡镇下游和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下游、城乡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及重要水体区界、市界、县界。提升地表水自动监测能力。采用新一代水质监测智能微站等,逐步建立覆盖区市县界断面、入黄排污口、城市在(备)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拓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站监测指标,增加重金属(如汞、砷等)、有机物、微生物、生物毒性、放射性水平等指标监测,逐步提升在(备)用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预警能力。增设黄河甘宁省界断面水质自动站,在中卫市南长滩新建宁夏黄河入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提标改造下河沿、清水河泉眼山、红柳沟入黄口水质自动监测站,完善入黄口水质自动监测预警功能。专栏3 全区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自动监测网络建设根据饮用水安全需要和自治区范围内地表水水源地实际情况,加强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预警,建立跨行政区的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预警系统,组网形成全区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预警网络。到2025年,在展水体放射性核素在线监测。加强伴生矿、核技术利用等辐射监测。加强自治区级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力建设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放射性检测实验室通过国家级资质认定,配齐配强应急物资和应急监测专用设备,建立自治区辐射事故应急监测专业队伍。推进各地市辐射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地市应急监测设备配置,实现区、市两级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联动。
  • 杭州开启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 水质监测迈入人工智能时代
    第19届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日前,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亚运场馆周边采集了70余个水质监测点位样品,并将这些样品批量放入一套全自动智能分析系统,原来至少需要两个人分析一天样品,现在系统自动操作很快就可完成,而且批量可以达到200多个。这个水质监测智能化系统,业内称之为杭州“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于2021年5月开始建设。当前主要进行水质智能化监测实验和系统改进,截至目前已经完成近1000个实际样品的实验室比对测试分析,已成功申报一项国家标准立项,并正在申报省标方法规范。水质监测任务一度较为繁重杭州是一个集江、河、湖、海于一体的多水城市,水质监测任务十分繁重。平常每月水质样品检测分析达500余个,而每一个样品分析都要工作人员全程跟踪操作,环节繁多。前些年,杭州曾发生过钱塘江、苕溪饮用水水质异味、化学品运输车辆翻车等事件。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杭州先后迎战新冠病毒德尔塔 、奥密克戎等,每遇这种非常时期,水质监测样品都堆满房间。由于人工监测、分析速度有限,杭州环境监测人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2017年6月发生的钱塘江化工桶泄漏环境突发污染事件,监测人员现在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当时频次要求高的时候需要每小时采一次样品,每次分析项目达20多项,连续作战十多天。因为全靠人工监测分析,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不得不24小时通宵分析样品。参与当时监测分析的人员余海霞说,加班一夜,凌晨下班时头晕眼花,出单位都不知道回家的方向了。人工智能实现批量化检测结合杭州数字之城建设,杭州开启了“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积极探索打造“小切口、大场景”平台。这个实验室从外观看没啥特别,只有1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部设计却别有洞天。不同于一般实验室“人+设备”的繁忙景象,这个实验室没几个人,只有两条水质检测的全自动“生产线”——水质自动化分析仪和流水线系统在不停运转。只需把水质样品放进放置区,样品分液、试剂添加、检测分析等流程就不再需要人工参与。而且,人工智能实验室也让批量化检测成为可能。原理化室负责人、现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奕奕介绍,水质监测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添加何种化学试剂、试剂要放多少、何时能进行下一步等,都需要专业人士“操刀”。人工智能实验室,打破了对人的依赖 ,实验室结合仿人眼感知等先进技术,让“生产线”具备了人的观察力和灵活度,即便无人指导,也能自主判断进行检测。不仅提升了检测速度,也减少了人工检测可能引起的误差。原本好几个人干一天的工作,现在1套系统就能完成,而且可以实现大批量检测。“智能监测不但速度快,还有可追溯优点。人工监测样品,如遇到什么问题,回想经过的细节,往往会不那么准确。人工智能实验室在样品保存、数据质控、数据异常等关键环节留痕,实现分析结果可追溯,十分精准 。”王奕奕说。杭州“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实验阶段已“小试牛刀” 。王奕奕介绍说,去年11月,在分析三墩港一个水样的高锰酸盐指数指标时,发现样品的平行样数据偏差较大。按照以往的做法,需要人脑回忆实验步骤寻找可能出现的问题。而智能实验室的分析系统有视频记录功能,很快精准锁定了问题。今年1月,在监测钱塘江某点位水样时,发现氨氮指标数据超过水质类别标准,智能系统立刻预警提醒,第一时间按规定对水样进行了复核。如果采用人工分析,由于样品的数量多、工作量大,就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样品异常情况。打造智能监测杭州样本杭州水质监测智能化,最近已入选国家试点项目。2月1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方案》,其中杭州“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试点”和另一个高科技项目“杭州生态环境监测无代码技术应用试点”两个项目同时入选全国试点。这个方案根据技术应用先进程度、应用场景丰富程度、人工参与程度等分为六级(L0-L5),重点提升“支撑服务保障、智慧监测基础、服务群众”三方面能力。杭州入选的两大项目均列为最高级别L5,属于全国首创。“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试点”对标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改革的要求,以国家相关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为依据,建设全流程自动监测分析系统,实现样品从任务下达到样品前处理、测试、数据分析报送的全流程、全方位、全自动监测。试点项目重点围绕提升智慧监测基础能力,推动新型监测技术应用落地等方面,通过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全过程智能化、数据高效存储分析利用实践等方面创新突破,力争实现“杭州试点,全国推广”,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测水平做出贡献。“我们力争通过一至两年时间的试点,成功打造国内领先的第四代水质环境监测智能化系统,为全国探索出一个数字化智慧监测的‘杭州样本’。” 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陈健松说。
  • 长江流域4500个监测断面建成水生态环境监测站网
    p   3日在武汉召开的长江生物资源保护论坛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透露,通过整合各专业监测资源,长江流域4500个监测断面建成水生态环境监测站网,这意味着给长江生态环境“做体检”将更加全面和方便。 /p p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在论坛上介绍,覆盖了4500个监测断面的水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已部分新增分子生态学、鱼类水声学、环境DNA检测等高新技术,大幅提升了长江涉水综合监测能力,为更加全面科学地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提供基础。 /p p   据了解,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长江流域在全国率先组建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目前已构建水质监测站点约4500个,全部实现实时在线监测。流域内还建成水生态监测站点超过100个,主要负责水功能区、省国界水体、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水生态等方面的监测。 /p p   马建华说,长江流域各个监测断面中水文监测和水质监测占大部分,水生态监测工作成效显著,且发展迅速。下一步,长江委将依托流域机构的技术积累和站网优势,加快提升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的智能化和系统化。 /p p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生物基因宝库,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河。但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持续衰退趋势,已达到“无鱼”级别。 /p p   3日至4日,由农业农村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长江生物资源保护论坛在武汉召开,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一起“会诊”长江生态,为大保护建言献策。 /p
  • 什么是农业四情监测系统?
    农业的未来,在于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提高,科技兴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了强劲动能,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抓手。农业生产越来越有“科技范儿”,特别是“互联网+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互联网+农业”是集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智慧化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农业。与过去农业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相比,智慧农业改变过去单一的作业模式,针对不同环境进行定制化的作业,从而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借助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智慧农业构建了集环境监控、调节为一体的农业四情监测系统,可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环境及对象进行监测监管,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的物理参数,对土壤、虫情、气象等生产环境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善农产品品质,使其符合市场需求,可以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农业生产精细化、高效化、现代化发展。农业四情监测系统(墒情、虫情、气候、苗情)由终端设备(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虫情测报仪、气象站、视频监控)、农业四情测报平台组成。该系统可对农业大田的土壤墒情状况(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PH值等)、病虫状况(病虫种类、病虫数量等)、气候状况(空气温度、湿度、雨量、光照度、二氧化碳、风速风向等环境参数)进行系统监测和管理,通过GPRS/4G或网口将数据上传至测报平台,管理人员可远程实时查看各环境参数数据及趋势,节省人力,并根据数据反馈作出相应调整,以保证农作物良好的生长态势,助力农业生产。土壤墒情监测:土壤墒情监测是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管理和抗旱救灾决策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收集旱作农业、牧业的墒情信息,收集农业和环境干旱的信息,给农户提供指导农牧业灌溉,分析干旱的形成及分布发展和抗旱救灾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使之作出科学的决策,以便及时给有条件的灌区防水灌田,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智能虫情监测:远程掌握田间虫情,无公害诱捕杀虫;智能虫情监测系统首要运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构建出一套害虫生态监测及预警系统。该系统集害虫诱捕和拍摄、环境信息搜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于一体,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体分散,拍照,运输,收集,排水等系统作业。气象环境监测:通过现场的气候设备,能够实时的对农业场景内的进行监测。提高了农业出产对自然环境危险的应对才能,使弱势的传统农业成为具有高功率的现代工业。灾情、苗情监测:通过对农田进行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布局,对整个农种过程中的耕种、施肥、采摘、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视频监控,树立规范化作业规范。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科技的进步,为农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农业四情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农民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友好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在白水洋生态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现如今,生态观光农业如雨后春笋般逐渐成长起来,这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悉,临海白水洋依山傍水,其生态属性和环境作用十分突出,将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应用到白水洋生态经济发展中,可以对该地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规划进行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有利于全力打造新型生态农业观光园。 目前,在白水洋镇前塘村,可以看到首期20多亩的土地已经平整完毕,几名工人正在抓紧种植百合,大家各司其职,刨土、下种、覆土各个流程各司其职,忙的是不亦乐乎。基地首期从广西引进了3500多公斤的百合种球,半个月后还有一批纯观赏的百合种球到货。大面积的百合栽培如果仅凭人工管理,不仅耗时耗力,更重要的是种植产量和品质也会大打折扣,而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的应用,可以以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手段对种植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因子进行监测和调控,让生态观光农业的农作物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所以,在白水洋农业发展进程中,利用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地区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好新型生态农业产业,那么这将会有力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目前,不少生态观光农业园区通过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打造了科技感更强的智能型园区,一方面保证了园区一年四季的生态、绿色,为游客提供了丰富丰富多彩的花卉和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同时也想游客们展示了农业科技的厉害之处,为园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和有吸引力的服务。
  • 未来5年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这些监测仪器/技术亟待创新
    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未来5年,我国将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智化转型,创新监测手段,实施四大监测能力建设工程。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新发布的《意见》明确,我国将通过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技术,基本完成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智能化改造。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从采集、传输、处理到分析及应用,将基本实现全链条流程化、智能化,智慧监测全面推进。创新监测手段,离不开仪器技术的创新,《意见》中不仅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地方监测网点位布设等予以明确说明,还明确指出要加强相关技术融合与攻关,部分摘录如下:遏制数据造假 将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监测手段在创新,监测数据的质量也将更加有保障。未来我国将建立覆盖全部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造假的行为也将得到有效遏制。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环境监测基础能力的建设。我国将实施四大能力建设工程,分别是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构建、监测科技创新、强基层补短板和监测人才培养。预计用 5 年左右时间,在重点区域建成若干一体化监测示范区,推出 100 个左右监测现代化市县优秀案例,完成监测技术人员轮训。地方监测网点位布设重点向区县、乡镇、农村延伸国家监测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客观反映全国及重点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状况,满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考核需要。地方监测网点位布设重点向区县、乡镇、农村延伸,覆盖百姓身边的中小河流和岸滩海湾,客观反映本地生态环境状况。各地严格按照统一的管理制度、 运行规范和质控要求运行管理监测网络,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加快实现乡镇监测站点全覆盖。实行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站点逐级备案,推动跨部门监测网络共建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卫星、航空、地基等遥感技术将加快融入监测体系目前我国立体监测网络还存在明显短板,长期以来,监测体系更多依赖地面监测站点,天、空监测能力比较欠缺。新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持续完善全要素、全地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天空地海全覆盖。将卫星、航空、地基等遥感监测更好融入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推动多技术手段融合组网,实现段一体化。探索建立跨介质、多指标监测站点,实现介质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一体化监测试点。分批实施国家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智能化改造推动监测网络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分批实施国家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智能化改造,具备数据有效性自动审核、人员操作规范性智能识别、数据篡改报警留痕和风险预警人机交互能力。加大环境质量未达标和改善成效不稳固地区的监测强度,削减稳定达标区域监测规模。引导现场直读监测仪器小型化、集成化技术攻关,提高便携式监测仪器精度,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可靠性和防干扰性,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应用。加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实现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传感器等多手段融合监测的一体化分析评价,支撑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三水”统筹、陆海统筹、水土协同、生态保护等管理需求。加强大数据、大模型技术应用,提高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和环境风险监测预警水平。引导现场直读监测仪器小型化、集成化技术攻关,提高便携式监测仪器精度,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可靠性和防干扰性,支撑环境执法、应急、精细化管控等管理需求。推进机器视觉、声纹识别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噪声监测中的应用。加强污染物排放快速筛查、现场检测、 复杂指标评估等监测方法研发加速新技术标准化进程。明确监测网络、站房、设施智能化 改造技术要求,加快水质自动采样、自动实验室分析系统等先进技术与现行监测标准的衔接。加强污染物排放快速筛查、现场检测、 复杂指标评估等监测方法研发。优化监测标准管理机制,发挥部属单位、科研院所、省级监测机构技术优势和专家智库作用,组织开展监测标准预研究,强化重点急需领域监测标准体系建设。引导支持企业加强高新监测仪器自主研发提升装备自主化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支持企业加强高新监测仪器自主研发,并推进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执法监测、应急监测中应用。建立新型监测技术装备跟踪与评估机制,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共建监测装备研发与应用创新基地。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相关卫星立项、研制、发射及应用,加快形成全方位、高精度、短周期遥感监测能力。附件: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pdf
  • 环保部解读《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p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耳目与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作支撑,生态环保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态环保事业发展越快,越离不开牢固的监测基础。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p p   一、有关背景 /p p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对抓紧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就建设大气和水环境监测网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可靠等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开展全天候监测,健全覆盖所有资源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体系”。《环境保护法》要求“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 /p p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环境保护法》要求,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已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 /p p   二、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必要性 /p p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改变了靠“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的落后面貌,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并及时向人民群众发布各类监测信息。当前,全国环保系统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建成了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都按照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开展了PM2.5在内的6项主要空气污染物监测,并实时发布监测信息。同时,水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完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了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和土壤环境质量专项调查,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和颗粒物源解析工作全面开展。2012年成功发射环境一号C星,与环境一号A/B星3星组网,形成了环境卫星“2+1”星座,实现了2-3天对全国覆盖一次的遥感监测能力,初步建成了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环境监测工作实现了从手工到自动,从粗放到精准,从分散封闭到集成联动,从现状监测到预测预警的全面而深刻的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此外,国务院水利、国土、海洋、农业、气象、林业等部门也根据各自管理需要建立了相应的监测网络,开展了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土壤、生态等领域的监测。 /p p   但是,面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还存在网络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建设规划、标准规范与信息发布不统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影响了监测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政府的公信力。为此,必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改革,紧紧围绕影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突出问题,强化监测质量监管,落实政府、企业、社会的责任和权利。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管有效联动。 /p p   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p p   《方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保障。 /p p   《方案》提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要坚持“明晰事权、落实责任,健全制度、统筹规划,科学监测、创新驱动,综合集成、测管协同”的基本原则。 /p p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要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全面做到说清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排放状况、说清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保障。 /p p   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基本思路 /p p   (一)统一生态环境监测建设规划、标准规范。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存在部门间环境监测网络规划布局不统一,技术规范、评价方法不统一,数据缺乏可比性。为此,《方案》明确提出要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划、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国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同时,要统一相关环境要素的布点、监测和评价技术标准规范,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进行修订完善。增强各部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确保排污单位、各类监测机构的监测活动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 /p p   (二)建设大数据平台,统一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当前,国务院有关部门之间、地方之间以及地方与中央之间监测数据集成联网与共享不足,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渠道不统一等问题,影响政府权威性和公信力。为此,《方案》提出要加快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传输网络与大数据平台建设,将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各地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联网共享,大力加强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在信息发布方面,依法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制度,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统一发布。 /p p   (三)突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监测和监管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支撑和手段。针对当前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对追究各级政府和企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支撑不足的问题,《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监测结果考核问责政府环保责任落实情况,依托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监测建立监测与执法相结合的快速响应体系,实现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同时,《方案》提出要加强自动预警,科学引导环境管理与风险防范。主要包括,加强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严密监控企业污染排放,完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异常报警机制。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人类干扰、生态破坏等活动的监测、评估与预警。 /p p   (四)明晰生态环境监测事权与责任。当前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的环境监测事权划分不够清晰,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监测数据受行政干预的现象,对科学评价环境质量、环境保护目标考核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各级政府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和责任,《方案》提出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主要承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环境执法监测、环境应急与预报预警等职能。环境保护部适度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以准确掌握、客观评价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相应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第二,要求各级政府确定的重点排污单位必须落实污染排放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法定责任,政府要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监管。第三,大力推动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积极培育生态环境监测市场,明确提出开放服务性监测市场,并在基础公益性监测领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同时,要求环境保护部制定相关政策和办法,有序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 /p p   (五)加强对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针对实际工作中,部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不能严格履职、监测质量不高以及责任追究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方案》在加强对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方面提出了明确措施和要求。首先,各级相关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的机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履行职责,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第二,环境保护部要依法建立健全对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的监管制度,制定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处理办法等规定。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大监测质量核查巡查力度,加强对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业务活动的监管,严肃查处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第三,对于党政领导干部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处理。 /p p   (六)强化综合能力保障。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是改革任务落到实处的基础保障。为此,《方案》明确提出要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综合能力,包括: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机构编制标准,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完善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重点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建设,各级政府将生态环境监测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重点保障。完善环境保护监测岗位津贴政策。 /p p   五、《方案》的主要内容 /p p   《方案》包括6个部分共20条,3500余字。 /p p   引言部分鲜明地体现问题导向,点出了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p p   第一至三条是“总体要求”,主要明确《方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按照明晰事权、落实责任,健全制度、统筹规划,科学监测、创新驱动,综合集成、测管协同的原则,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p p   第四至十五条为《方案》的任务措施部分,针对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等四个方面的任务。其中: /p p   第四至六条是针对全面设点,提出了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有关任务。主要包括:建立统一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健全重点污染源监测制度、加强生态监测系统建设等三方面的监测网络建设内容。 /p p   第七至九条主要是针对全国联网,提出要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主要包括: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等三个层面的任务。 /p p   第十至十二条主要是针对自动预警,要达到科学引导环境管理与风险防范的目标。主要包括:加强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严密监控企业污染排放、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等三个方面的措施。 /p p   第十三条至十五条是针对依法追责,要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联动机制。主要包括:为政府考核问责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执法同步、加强对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p p   第十六条至二十条是为保证《方案》确定的任务顺利实施,提出需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和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体系、明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积极培育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强化监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生态监测综合能力等五个方面保障措施。 /p p   结尾部分主要强调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改革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保证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p p   六、认真做好《方案》的落实工作 /p p   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各级环保部门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深入学习领会《方案》内容,认真落实《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快建成统一、完善、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坚强的支撑与保障。当前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好《方案》的落实工作: /p p   (一)做好《方案》内容任务的分解工作。分别制定国务院相关部门和环保部内各司局的任务分解表,将《方案》提出的任务逐条落实到责任部门。 /p p   (二)制定《方案》实施计划。根据《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2016-2020年),确保如期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p p   (三)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和企业环境监测事权。明确政府所属监测机构主要承担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环境执法监测、环境应急与预报预警等职能,其他服务性监测可向市场开放,由社会监测机构承担。中央政府根据事权划分,建设并运行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 地方政府根据事权划分,建设并运行地方环境质量监测网。排污企业要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严格落实污染排放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主体责任。国家和地方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共享与发布机制,重点排污单位要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将自行监测结果统一上传发布。 /p p   (四)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评价方法。对现有的大气、水、土壤、生态、近岸海域等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现状梳理、需求分析,列出需要修订完善的清单,抓紧开展修制订工作,力争统一各有关部门的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努力推进各类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活动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 /p p   (五)逐步健全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尽快出台环境监测条例、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管理办法、国家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度,使各项改革的举措固化为法律和制度规定,使改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扎实推进。 /p p   (六)开展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会同中编办开展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实现环境监测机构“四个规范”,即:规范单位属性,明确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规范职能定位,明确各级监测机构的具体职能 规范编制管理,明确编制标准和人员结构 规范经费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保障人员和运行经费。 /p
  • 力合科技“农业面源污染通量监测及溯源技术”入选生态总站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关键技术推介名单
    政策机制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通知文件,对加强农业面源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做出重大部署。为深入推进“十四五”时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指导各地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于2021年和2022年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经单位推荐、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并征求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专家意见,共遴选出33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关键技术。我公司“农业面源污染通量监测及溯源技术”成功入选! 图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官网关键技术名单本次入选体现了公司紧跟国家绿色农业发展趋势,发挥水环境监测监管方面的优势,大力拓展农业面源监测与溯源相关产品技术研发,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为实现低碳农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农业面源污染通量监测及溯源技术内容简介解决的主要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底数不清,难以掌握污染物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信息化与自动化程度低,退水、初雨等监测时机难抓取;农业面源迁移转化过程不清晰,污染溯源困难;农业面源污染物缺少通量评估手段,污染贡献难以厘清。适宜区域丘陵、山地、平原等地的河网区、灌区、水源保护区、环境敏感流域等。技术路线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影响为目标,围绕农业面源的全面监测、污染溯源、科学防治等需求统筹推进。核心技术及其配套技术智能化监测系统监测传感器采用模块化设计,16个监测模块支持110余项监测参数配置与切换。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实现水文水质自动监测设备联合应用,相互关联,掌握农业面源污染通量与时空特征。监测终端多重触发采样自动在线监测系统与智能管控终端,均可实现雨量、水位、水质、远程控制触发采样,捕捉农业面源的发生及水质信息。自动化实验室开发模块化、小型化、监测参数配置灵活的实验室自动分析设备,实现样品批量化的自动分析。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面源监测平台系统能够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GIS在水系地图上直观展示污染浓度、通量的分布,可搭载水环境污染溯源模型,根据污染通量数据计算污染源贡献率。
  •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与展望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配套改革举措及“1+N”改革配套文件之一,成为了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纲领性文件[1]。《方案》印发后,生态环境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制定分工方案、实施计划等形式,细化任务、压实责任,协同推进改革任务落实。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扎实推进,为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基础支撑。本文对照《方案》提出的“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任务与要求,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进行了客观评估,并对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探索生态环境监测多手段融合应用模式、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智慧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当前及中长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相关建议。1 建设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管理转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水、气、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并实行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强化履行目标责任的压力传导。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建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推动环境质量快速改善起到支撑作用[2-3]。1.1 支撑环境质量科学评估与考核排名 “十三五”时期,拓展优化了涵盖水、大气、土壤、噪声、辐射等环境质量要素的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网络,通过对环境质量现状的客观反映和科学评估,有力促进了各级党委政府践行生态文明,推动环境质量改善,也与国际接轨,实现环境履约和国际合作。1.1.1统一环境质量科学评价 “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未统计港澳台相关信息数据,下同)包括地表水监测断面约1.1万个、城市空气监测站点约5000个、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约8万个、声环境监测点位约8万个、辐射环境监测点位1500多个,在时空分布上对于不同的行政区域和监测对象趋向均衡,在支撑管理上实现了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地级市、区县的协同与互补[4-5]。与欧美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规模与精度更有优势。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及地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主要用于评价与科研[6-7]。而我国正处于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的关键时期,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评价、科研的基础上还要用于考核,且支撑考核为任务重心。网络规模方面,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为例,截至目前,美国用于评价的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监测网共有NO2监测站点462个、PM10监测站点877个、O3站点1295个、SO2监测站点707个、PM2.5监测站点1388个、CO监测站点272个;欧洲共有NO2监测站点3083个、PM10监测站点2882个、O3站点2070个、SO2监测站点1599个、PM2.5监测站点1327个、CO监测站点874个。相比而言,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规模远远大于欧美发达国家及地区。网格精度方面,以PM2.5监测为例,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平均每1920km2设置1个,其中深圳市实现一街一站,覆盖到了所有街区,而美国、欧盟分别平均每6750、33000km2设置1个;以土壤监测为例,法国、德国、瑞士分别布设了约2200个、830个、130个土壤质量监测点位,网络密度平均305、430、3170km2设置1个点位,我国平均1200km2设置1个点位。可以看出,我国环境空气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密度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及地区,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及科学性。1.1.2 支撑环境质量考核排名 建成大气与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评价监测网络,支撑了各级党委政府环境质量考核排名。国家层面,“十三五”时期建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1436个,覆盖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主要建成区,建设区域环境空气站点96个、环境空气背景站点16个,形成城市-区域-背景相结合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设置了2767个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覆盖1366条重要河流和139座重要湖库,相比“十二五”时期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总数增加184%,满足国界、省界、市界、入海口等重要水体水质的监测评价需求。地方层面,各地积极构建省控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用于考核市县,其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手工监测断面分别增至5286个和2904个,为地方党委政府环境质量考核压力传导提供数据基础。1.1.3提升自动监测预警水平 “十三五”时期,环境质量实时自动监测能力大幅增强,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从现状监测评价向预测预警跨越提升。国家空气监测站点自动监测率达100%,建成2549个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具备建站条件的国家地表水断面和长江经济带断面自动监测率达100%。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及地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自动化程度更高。以地表水环境监测为例,由于我国监测网络数据用于地方环境质量改善考核,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客观性尤为重要,因此我国“十三五”时期国家地表水断面自动监测率达90%以上,而美国及欧盟监测网络主要用于评价,分别每5a、18a开展一次调查,监测手段依然以手工为主。“十三五”时期我国积极推进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向污染较重区县、重要水体和饮用水水源地延伸。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了2062个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站点,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1.2 适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新需求 我国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已从单纯的污染物浓度监测向化学成分监测、二次污染物监测和传输通道监测等方向过渡,在说清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上,为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制定与污染物源头及传输管控提供支撑,服务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1.2.1 开展颗粒物组分与光化学评估监测 国家层面,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开展大气颗粒物组分自动及手工监测,覆盖90个城市,共布设102个颗粒物组分自动监测站、99个手工采样点、38个激光雷达观测站及3台移动观测车。在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118项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在7个城市开展光化学监测。地方层面,广东、山东、河北等省份共建设了849个颗粒物组分自动监测站、271个光化学监测点。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及地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业务化程度更高。我国监测数据在用于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直接用于指导地方政府改善环境质量,且将部分专项监测实现业务化运行,如颗粒物组分与光化学监测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主要是以科研形式由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主导,而我国则是由政府部门主导,建立了常态化业务模式,直接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精准治污提供精细化技术支撑。1.2.2推进大气污染源解析 截至目前,全国共建成85个大气超级站,其中有35个已实现联网。国家层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国科学院分别在北京、厦门等地建成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地方层面,天津市、湖北省、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等陆续建成大气监测超级站,共同构建形成全国大气超级站联盟。通过开展多种类、多因子、复合型大气环境监测以及O3、NO2、SO2等污染物近地面和垂直浓度监测,实现对城市和区域复合污染及变化趋势综合分析,支撑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精准控污治污。1.3 开展民生重点领域监测 坚持“监测为民”,从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出发,以农村环境、饮用水源、“菜篮子”和“米袋子”基地为重点,关注民生重点领域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情况,增强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监测认同感与获得感。1.3.1 开展饮用水及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对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2 856个县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重点乡镇集中式及农村“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县级以上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率达到97.8%,自动监测率达到20.0%,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农村“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5]。对417个必测和选测村庄开展农村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源和土壤等质量状况监测,重点开展6 666公顷及以上农田灌区和日处理20t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1.3.2 支撑履约成效评估和国际合作 为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义务,2015-2019年对青海湖、武夷山、长岛、长白山、神农架、清源、拉萨、六安、承德、武隆和丽江等11个背景点,重庆、武汉、南京和唐山等4个城市点,阳朔、日照和六安等3个农村点每年进行1~2次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监测;对其他6个背景点、2个近岸海域和2个湖泊等水体中全氟辛烷磺酸及其盐类进行了一轮观测。大气汞监测多以研究形式在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主要依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部和国际合作项目资助,先后在国内30余个地区开展了长期或短期研究。定期开展中俄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和中哈跨界河流水质联合监测,成为跨国界河流联合监测的典范,有力促进国家间的环保合作;参加中日韩沙尘暴技术交流,增进了三国在沙尘暴监测预警与空气污染评估等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东亚酸沉降监测,为减少和防治酸沉降危害提供决策依据,推动各国在酸沉降问题上的合作。1.4 积极拓展生态监测业务 依托卫星及无人机遥感监测、地面生态定位观测,建成多尺度、多类型、多手段、多单元天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业务体系,实现全国、区域、省域、县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的系统评价以及动态监控[6]。1.4.1 大幅提升卫星遥感业务化能力 “十三五”期间,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及环境二号卫星,实现2~3d覆盖一次全国的环境遥感监测能力。通过星载数据开展全国土地利用分布情况调查,构建监测植被覆盖度数据库和主要生态类型变化数据库[4]。利用国内外中高分辨率多源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我国陆地范围林地、草地、水域、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等六大类26小类生态类型数据,积累我国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数据库。国家具备9套环境遥感监测无人机系统,开展生态状况核查与调查监测。部分省市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18个省市具备省级无人机遥感监测能力,在突发环境事件响应、重点区域污染源排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4.2 初步建成覆盖典型生态系统的生态地面定位观测网 国家层面,生态地面监测工作已覆盖16个省份,涉及三江源、沽源、呼伦贝尔等27个区域,建成森林、草原、农田、城市、荒漠、河流、湖库、近岸海域(红树林)等其他各类生态质量监测站63个,其中森林、湿地、草地及荒漠、城市系统生态监测点分别为5、6、5、1个;地方层面,有21个省布设了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点位,共计79个,为我国生态地面定位观测工作奠定坚实基础。1.4.3 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质量监测 为配合中央财政落实生态转移支付,在全国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监测,覆盖817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域,涉及生态功能类型包括防风固沙类型82个、水土保持类型195个、水源涵养类型357个、生物多样性维护类型183个。建立由生态功能、生态结构、生态胁迫、环境质量、污染负荷为框架的定量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重要依据,惠及人口约1.2亿,累计转移支付资金超过4400亿元,服务生态保护、修复。1.4.4 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截至目前,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以全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区域为重点,建立749个监测样区,设置11887个(条)样点(线),覆盖森林、草地、荒漠、湿地、农田和城市等代表性生态系统,布设400个覆盖7个省份的水生生物监测点位,以水生生物、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蝴蝶为代表,开展生物多样性、生物残留、生物生长观察等多项观测。1.5 支撑生态环境监管与执法 建立基本满足污染源监管要求的监测技术体系,加强重点排污企业执法(监督性)监测,建设全国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与信息公开系统,支撑生态环境监管。1.5.1 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 建立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2.3万家重点排污单位与国家平台联网,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情况纳入日常监管及执法检查范围,推动重点排污单位落实污染源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主体责任。我国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大部分实现了以自动监测形式开展,且全面实现信息公开,重点排污单位监测信息直传国家平台,并定期组织开展重点行业自行监测质量专项检查及抽测,2019年对11760家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情况进行了联网检查,对540家排污单位开展了现场检查。而发达国家企业自行监测仍普遍以手工监测为主。1.5.2 强化环境执法监测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后,固定源环境管理正式进入排污许可制“一证式”管理模式,污染源监测实现数据应用范围新突破,尤其是执法(监督性)监测数据成为排污单位环境保护税征收的法定依据。2019年,全国各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共对12671家重点废气排污单位开展执法(监督性)监测,抽测率83.5%;对18136家重点废水排污单位开展执法(监督性)监测,抽测率93%。目前全国范围内的3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建立了污染源监测信息公开平台,将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监测信息及时公开。1.5.3 开展移动源监测 北京、上海等25个省市探索建设了路边空气监测站,上海、深圳、天津等地开展港口大气污染排放监测试点,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分别建成6个路边空气监测站。国-省-市三级机动车遥感监测平台正在陆续建设,其中省级平台除山西、陕西外的其他省份均已建成,市区级平台已建成93个,平台共接收处理1 700多万条数据,有效支撑了机动车环境监管。基本建成国-省-市三级联网的机动车定期排放检验机构监控平台,目前监控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5 475家(占全国6 140家的89.2%),已接收31个省份6 184个检验机构的9 679万条检验记录。2 形势与不足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机构改革后赋予生态环境部统一生态环境监测评估职责,生态环境领域职能与任务逐步拓展;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发展等新的任务与要求,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支撑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1 形势与需求2.1.1 应对气候变化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转变的新任务 面向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应对气候变化将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协同推进,积极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新格局,亟需开展气候变化风险监测评估,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增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2.1.2 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向纵深发展的新挑战 面对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大气污染防治将围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以及PM2.5与O3等重点污染物,深入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及多污染物协同控制[7]。而生态环境监测在颗粒物组分与VOCs协同监测、重点区域特征污染物监测、传输通量监测等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2.1.3水环境治理 “三水”统筹的新形势 “十四五”时期,水污染防治将坚持“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理念,生态扩容与污染减排两手发力,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8]。这就要求地表水监测从环境质量监测向水生态环境监测转变,亟需构建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开展水生生物监测、生态流量及污染通量监测,为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2.1.4生态监管不断强化带来的新需求 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赋予生态环境部生态资源监管者的职责与定位,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整体观,强化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管理、生态保护全过程统一监管[6]。这对生态质量监测体系提出了迫切需求,亟需建立与改革背景下生态监管职能相适应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和评价监管体系,为维护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2.1.5环境监测监控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 当前仍处于污染防治“三期叠加”的重要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多元,环境管理对环境监测监控一体化的精准支撑需求愈发强烈。为努力做到说清环境问题的污染来源和成因、各类污染源的排放情况、环境变化与产业结构、治理水平的相互关系、环境变化与资源能耗的相互影响,亟待加强生态环境质量与污染源关联分析能力、丰富监测服务产品,为精准治污、精准管控、精准执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9-10]。2.2 存在问题2.2.1 生态环境监测精细化支撑不足 随着污染防治向精准、科学、依法深入发展,生态环境监测能力难以满足精细化支撑要求。颗粒物组分与光化学监测站点较少,污染物来源与成因分析基础薄弱。水生态监测难以满足环境管理需求。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环境的迫切需求[11]。水质、噪声等领域监测自动化水平有待提升。遥感、微型传感器、智能实验室等新一代感知技术及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尚未在监测领域广泛应用。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污染溯源、来源解析等监测数据深度挖掘水平有待提升。2.2.2 生态质量监测存在短板 生态环境监测与自然资源监测权责边界模糊,生态资源所有权和监管权行使操作方式没有达成共识,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统一规划机制尚未建立,网络监测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缺乏生态质量监测数据的融合分析和综合评估。统一完善的生态质量监测技术体系尚未形成,监测指标、监测手段仍需丰富。全国生态质量监测能力严重不足,各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能够独立开展生态质量监测工作的较少,尤其大多数中西部省份均不具备监测能力。2.2.3 污染源监测体系尚需完善 排污单位规范自行监测意识需继续深化,自行监测监管有待加强,部分企业通过“不正常运行”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的行为“打擦边球”,在影响监测数据质量的同时,逃避刑事和行政处罚。由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的法律地位和证明作用尚未明确,直接导致多起企业“超排案”环境部门败诉。基层执法监测能力尚不能满足改革要求,农业面源及移动源监测亟待加强,环境监测监控一体化有待进一步推进。3 建议 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推动监测领域向生态与全球拓展;监测指标向环境健康和成因机理解析拓展;监测手段向天地一体、自动智能、科学精细、集成联动的方向发展,构建完善多元融合、高效获取的现代生态环境感知监测网络,实现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3.1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推动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发展。围绕陆海统筹、水岸联动、水土联通,强化地下水、海洋等环境监测及入河排污口、农业面源监测;围绕“三水统筹”“碳达峰碳中和”,开展水生态、温室气体监测试点,推动水生态环境系统提升、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控制,建立融合高精度、全方位、短周期卫星遥感监测和多类型、多层次、多指标地面调查监测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智慧监测网络。推动监测“规模化”向“高质量”跨越。围绕PM2.5与O3协同控制、污染成因和变化趋势分析,监测指标向通量、组分、形态、前体物拓展,如大气方面开展颗粒物组分、光化学评估、交通监控等监测,监测点位布设从均质化、规模化扩张向差异化、综合化布局转变,减少部分长期稳定达标的监测点位或监测指标,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向精细化、多元化、智能化发展。3.2 探索生态环境监测多手段融合应用模式 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多手段融合应用,推动实现多学科多技术融合、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以污染较重城市和污染传输通道为重点,开展大尺度PM2.5、O3、NO2、HCHO、CO等污染物水平分布和垂直浓度观测、移动监测、传感器或单指标监测,扩大全国超级站联盟,加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机理研究,为区域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卫星遥感监测锁定高值区、走航雷达监测识别特征组分、地面监测精确定量的VOCs溯源监测模式。在重点污染河段率先开展入河排污口水质水量实时监测和上下游走航巡测,推动水污染溯源和“水岸联动”监测预警研究。重点流域、主要水系及重要水体开展水生生物环境DNA监测试点,推进新技术新手段应用。3.3 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智慧应用 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升级环境质量预测预警、污染溯源追因、环境容量分析及综合应用等模型或系统,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监控数据信息关联分析和综合研判,实现监测、评估、监督、预警一体推进。建设生态环境全景决策系统,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成果“一张图”可视化应用。切实践行“监测为民、为民监测”要求,搭建亲民、便民、惠民的生态环境信息可视化展示窗口,广泛拓展群众关心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监测信息,运用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可视化等技术,丰富创新可视化的展示模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人性化、更加友好的监测信息产品。4 结语 “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对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新形势,尤其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征程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新任务、新要求,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应坚持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建设高效感知、深度挖掘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加快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为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参考文献:[1]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EB/OL].[2] 柏仇勇, 赵岑. 中国生态环境监测40年改革发展与成效[J]. 中国环境管理, 2019(4): 30-33.BAI Qiuyong, ZHAO Cen.The Main Reform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40 Years of China [J].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9(4): 30-33.[3] 陈善荣.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4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 环境保护, 2018(20): 21-25.CHEN Shanrong. Review and Prospect of Chinese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the Past 40 Years [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8(20): 21-25.[4] 胡德胜, 王涛. 中美水质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5): 12-20.HU Desheng, WANG Tao. Comparative Study on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USA [J].Social Science Editio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6, 16(5): 12-20.[5] 刘庄, 刘爱萍, 庄巍,等. 每日最大污染负荷(TMDL)计划的借鉴意义与我国水污染总量控制管理流程[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 32(1): 47-52.LIU Zhuang, LIU Aiping,ZHUANG Wei,et al. Use of TMDL for Reference and Flow-Chat of Management of Water Pollution Volume Contr
  • 国务院:积极培育生态环境监测市场 优先使用国产设备
    日前,国务院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文件指出要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与保障体系,积极培育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开放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清洁生产审核、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等环境监测活动。在基础公益性监测领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包括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等。  此外,文件中还专门指出,鼓励国内科研部门和相关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推进监测仪器设备国产化 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设备,促进国产监测仪器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监测科技先进经验,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原文如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7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存在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建设规划、标准规范与信息发布不统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影响了监测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政府公信力,必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明晰事权、落实责任。依法明确各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推进部门分工合作,强化监测质量监管,落实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和权利。  健全制度、统筹规划。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统一规划布局监测网络。  科学监测、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强监测科研和综合分析,强化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先进装备与系统的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综合集成、测管协同。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和共享,开展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二、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四)建立统一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划、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国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五)健全重点污染源监测制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的重点排污单位必须落实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法定责任,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监测要求。国家重点监控排污单位要建设稳定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依法开展监督性监测,组织开展面源、移动源等监测与统计工作。  (六)加强生态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系统,研制、发射系列化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和环境卫星后续星并组网运行 加强无人机遥感监测和地面生态监测,实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等大范围、全天候监测。  三、全国联网,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  (七)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林业、气象、海洋等部门和单位获取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要实现有效集成、互联共享。国家和地方建立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共享与发布机制,重点排污单位要按照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将自行监测结果及时上传。  (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快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传输网络与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  (九)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依法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规范发布内容、流程、权限、渠道等,及时准确发布全国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及生态状况监测信息,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  四、自动预警,科学引导环境管理与风险防范  (十)加强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提高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预警水平,强化污染源追踪与解析。加强重要水体、水源地、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等水质监测与预报预警。加强土壤中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污染物监测。提高辐射自动监测预警能力。  (十一)严密监控企业污染排放。完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异常报警机制,提高污染物超标排放、在线监测设备运行和重要核设施流出物异常等信息追踪、捕获与报警能力以及企业排污状况智能化监控水平。增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与处置能力。  (十二)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人类干扰、生态破坏等活动进行监测、评估与预警。开展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型特征污染物及危险废物等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能力。  五、依法追责,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联动机制  (十三)为考核问责提供技术支撑。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监测与评价结果,为考核问责地方政府落实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等职责任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十四)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执法同步。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履行对排污单位的环境监管职责,依托污染源监测开展监管执法,建立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快速响应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和自动报警信息,实施现场同步监测与执法。  (十五)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各级相关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技术规范开展监测,健全并落实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环境保护部依法建立健全对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及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的监管制度,制定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规定。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监测质量核查巡查力度,严肃查处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党政领导干部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与保障体系  (十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条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统一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生态、污染源、噪声、振动、辐射等监测布点、监测和评价技术标准规范,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完善。增强各部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确保排污单位、各类监测机构的监测活动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  (十七)明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主要承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执法监测、环境应急监测与预报预警等职能。环境保护部适度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准确掌握、客观评价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监管重心下移,加强对地方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管理。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相应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逐级承担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环境应急监测等职能。  (十八)积极培育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开放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清洁生产审核、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等环境监测活动。在基础公益性监测领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包括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等。环境保护部要制定相关政策和办法,有序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  (十九)强化监测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促进和鼓励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手段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国内科研部门和相关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推进监测仪器设备国产化 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设备,促进国产监测仪器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监测科技先进经验,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二十)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综合能力。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机构编制标准,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加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相关规划,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完善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重点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卫星和无人机遥感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监测等能力建设,提高样品采集、实验室测试分析及现场快速分析测试能力。完善环境保护监测岗位津贴政策。根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将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保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各项任务。
  • 2024第二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第一轮通知
    2024第二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Shenzhen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dustry Expo 20242024年5月15-17日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邀请函IN VIT ATIO N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拟邀请)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批准单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支持单位: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相关省、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单位:广东省环境监测协会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生态环境监测分析中心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协办单位:深圳市环境监测协会浙江省环境监测协会辽宁省环境监测协会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协会湖南省环境检测行业协会云南省社会环境监测行业协会安徽省环境检测行业协会福建省环境监测行业协会青海省环境监测协会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分会 吉林省检验检测技术协会承办单位:旻生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旻生展览(深圳)有限公司山西省环境检测行业协会广西环境监测协会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协会甘肃省环境监测协会淄博市生态检验检测协会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分会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长天思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活动亮点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产业专题博览会国家权威部门指导策划全国省级监测协会协同举办国内唯一环境监测主题博览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链接全球环境监测市场展览概况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三个治污”和深 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需求将引导中国环境监测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支撑实现监 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障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推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 监测能力现代化,是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产业的目标。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 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生态环境监测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机会。为促进生态环 境监测产业发展,推动先进成果的示范应用,广东省环境监测协会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深圳 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业内多个权威组织举办“2024第二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 博览会将由生态环境监测创新成果展和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发展论坛组成。 生态环境监测创新成果展将涵盖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包括软件和硬件、仪器装备、系统 集成和第三方服务等最新技术及产品。展示跨界融合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利用“博览会”的高 端平台和影响力展示企业实力,推广品牌形象、促进深入交流合作、扩大市场份额,打造“展 示平台+宣传平台+交易平台”为一体的新模式。 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发展论坛将设置多个平行分论坛,解读我国环境监测的政策与 策略,探讨新形势下环境监测产业的新趋势、新发展和新技术。分论坛主题拟设定为以支撑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的监测技术;以支撑三水统筹为目标的监测技术;以支撑重大活 动保障和空气质量预报为目标的监测技术;以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支撑生态价值实现为目标 的监测技术;土壤、地下水和固废监测;污染源、应急和物理监测;监测创新应用服务;实验 室分析和质量管理等内容。展出范围报到布展:2024年5月13-17日开幕式:2024年5月15日展示交易:2024年5月15-17日撤展:2024年5月17日 15:00 环境现场监测/检测设备 碳减排监测、水质(地表水、地下水、降水、海水、废水/污水)监测、新型污染 物监测、空气(废气)监测、土壤(固废、危废)检测、噪声/振动检测与控制、 辐射环境监测、生态监测、水文监测、VOCs/ 扬尘监测、自动(在线)化监测 系统与设备等仪器设备生产、集成、代理或销售供应商。实验室分析/检测设备实验室规划设计家具制造、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极谱仪、测量仪、检测 管、自动(在线)分析仪、标准物质(样品)、玻璃器皿、易耗品、样品运输保存 仪器设备、样品前处理仪器设备、器皿洗涤仪器设备、纯水制备仪器设备、 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 实验室三废处置处理等仪器设备生产、集成、代理 或销售供应商。过程控制及检验检测仪表流量计、物位计、液位计、电磁阀、传感器、转换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 器、气体变送器、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仪器设备生产、集成、代理或销售供应 商 。第三方环境技术服务生态环境监测/检测机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排放许可证申请、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环境风险评估及应急预 案、清洁生产审核、VOC “ 一企一策”等环境保护咨询机构;项目运维监管、 环保管家式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分析评估。辐射环境监控与防护装备辐射环境监测装备、辐射防护材料、辐射病治疗、核辐射环境污染治理与核 能安全、民用防辐射装备及产品。观众群体1、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 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和广东省相关部门领导。 、生态环境 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和广东 省相关部门领2、全国各省市区直辖市(县级以上)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 中心(站) 农业环境监测站;辐射环境监测站;全国各大高 校;环科院(所)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空气和地表水自动监 测站点运维机构;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新区、高新区、重点工 业园区及港口;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工程 公司;钢铁、化工、制药、造纸、火电、建材、有色、冶金、石油、 焦化、铸造、印刷、工业涂装等各大污染源企业;国内外环境 监测仪器厂家、代理商、经销商;试剂、耗材、标准物质、样品 前处理、实验室设备等相关单位。3、全国各省{市}环境监测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及相关企业,组团参展参观。上届回顾展示面积 8000平米演讲嘉宾 65位合作媒体 190家参展企业 1142家行业协会 52家现场观众门禁流量分析地区分析门禁管理系统统计的数据显示本届展会观众人数共为11326人次,参观人数8756人2023 同期活动多场活动同期举办与大咖共话行业发展方向EMIE 2023博览会举办期间,组委会共举办了,智慧监测技术高端论坛、热点前沿监测技术专题研 讨会、现场和在线监测技术专题研讨会、实验室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专题研讨会、新污染物监测 技术与应用交流会、监测大数据和智能分析技术研讨会、移动监测和遥感监测技术研讨会、社会 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座谈会、生态环境监测产品和创新成果展、广东生态环境监测展 区、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展示区、生态环境监测创新产品”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组委会通 过举办多场同期活动,其目的是增强展会对专业观众的吸引力,增强展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为展商公司产品未来的发展找明方向。杨毅先生手机:13818060884电话:021-54849569QQ:1078814175邮箱:yangyi@minshengexpo.com
  • 宁夏:以智慧监测推进全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能力提升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总支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发挥专业技术特长,以学促干抓落实,将主题教育与业务工作融合,大力推进宁夏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工作,积极推动生态环境管理业务与支撑体系“大融合”,实现全区生态环境监测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应用智能化、测管一体化、服务社会化。   截止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层面共建成54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5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地市层面共建设150个水、气自动监测站;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共建设5个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平台,五地市及宁东基地自主建设信息化系统10个系统平台,覆盖噪声自动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空气超级站、黄河石嘴山市出境断面水环境风险预警监控、综合应用、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大数据应用、VOCs综合管控等领域,全区智慧监测成效突显。   监测网交互使用,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各地市将各种监测平台相互配合使用,实现了区域监测数据的关联性和融合性,提高了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部分地市将高空瞭望、电量监控、动态管控等环境监管手段与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相通,根据实时监测数据来开展大气预警调度,初步构建了监测监管的协同机制。全区预报预警平台网络与全区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相互连通,为大气环境质量预报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污染源智能识别,提升溯源解析能力   自动监测指标与污染源相互结合,通过建立污染源污染数据指纹库等多种智能识别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环境质量监测网污染溯源解析能力。全区开展建设的VOCs走航车监测能力提升项目,在开展环境空气VOCs浓度、种类的监测同时,推动实现VOCs污染源识别溯源功能;正在建设的噪声自动监测网,涵盖噪声污染源识别能力,智慧化识别鸟鸣、虫鸣、生活源、交通源等各种声源,同时报送超标报警等;典农河石嘴山段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主要是对水质开展实时监测和预警,同时对于超标时段水质自动开展三维荧光扫描,识别水污染来源,实现水环境质量污染溯源能力。   数据链模型优化,提升预报预警能力   根据现有监测网,全区每天产生各种环境监测数据近20多万条,庞大的监测数据支撑了环境质量预报模型,提高了全区大气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准确率,2022年全区大气环境质量等级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对首要污染物为O3的预报准确率达85%,对首要污染物为PM10的预报准确率达81%,对首要污染物为PM2.5的预报准确率达72%。   自动站全面覆盖,提升风险评估能力   全区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项目包括PM10、PM2.5、SO2、NO2、O3、CO、总烃和非甲烷总烃,银川市建设了大气超级站,具备温室气体、PM1、臭氧雷达、颗粒物雷达、VOCs多组分监测能力,可以对辖区大气环境质量风险进行评估;石嘴山市建设的水质微型自动监测站,对重点流域、河段、排污口等开展实时监测,及时识别水质风险等。吴忠市的乡村站实现了区域从农村到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全覆盖监测,提高风险评估水平。   实验室信息建设,提升数据监控能力   全区正在积极构建1+6实验室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省-市-县实验室全过程质量监管,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全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将逐步实现省级监测部门对全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全程监控。   虽然全区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还存在短板不足,监测网络感知灵敏性不足、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贯通不够、监测数据分析关联化不足、监测应用智能化水平不高、监测与监管有效协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进一步加强监测网完善建设,挖掘监测数据应用潜力,提升环境监测智慧化,更好地服务于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生态环境部确定十四五环境监测工作重点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编制一直备受关注,最近编制工作有了新进展,《“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被生态环境部审议通过。2021年4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会,听取规划编制进展情况汇报和各部门单位意见建议,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将重点在三个方面突破提升。一是提升整体性,构建“大监测”格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积极履行主责部门职能,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优势,统筹协调推进监测站网衔接布局、技术方法集成统一、数据信息互联共享。厘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压实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主体责任,有序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监测服务。二是提升系统性,补齐“生态”短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着眼“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统筹推进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与评价。重点完善生态质量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加快形成天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能力,全面支撑生态保护监管。三是提升协同性,加快“高质量”转型。围绕“减污降碳”总要求,抓紧研究建立碳监测评估体系,结合常规监测网络统筹布局。紧扣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地下水、水生态调查监测预警和新污染物监测试点示范。提升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区域一体化监测能力,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气象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司局负责同志,部内相关司局和相关部属单位负责同志,以及规划编写组成员参加会议。其实,此项工作已开展了一段时间,并多次受到关注。2019年5月22日,为推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序开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重庆组织召开了监测规划前期编制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围绕《“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总体思路,以及大气监测、地表水监测、标准体系、遥感监测等专题,交流研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环境监测发展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站监测管理室首先介绍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总站大气室、水室、科技处分别介绍了大气环境监测(含“十四五”监测网络点位规划)、水环境监测、标准规范体系“十四五”发展思路。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领导出席并介绍了生态环境综合立体遥感监测“十四五”发展思路。2020年4月28日,生态环境监测司召开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来自监测总站、规划院等12个直属单位,7个流域局和各省监测处负责同志近200人参加了启动会。会议采用部视频系统召开,由监测司蒋火华副司长主持。 会议首先由监测司邢核处长介绍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监测总站陈传忠主任介绍规划报告编写要求,规划院程亮研究员介绍成效评估及需求研判进展,随后,各参会单位负责同志分别交流发言,最后,柏仇勇司长做总结讲话。他强调一是要抓好“三个三”,深刻认识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要注重前瞻、系统和针对性,准确把握规划编制的各项要求,三是要加强领导密切合作,扎实推进确保按时完成相关工作。
  • “加强数智化转型 发展生态环境监测新质生产力” 华夏谱创应邀参加合肥第15次生态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
    “加强数智化转型 发展生态环境监测新质生产力”华夏谱创应邀参加合肥第15次生态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2024年6月18-19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安徽合肥举办第十五次生态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会议以“加快数智化转型,发展生态环境监测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共同研讨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略,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会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张大伟站长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智化转型实践与思考”做大会报告。深入剖析了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历程,指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数智化转型是监测系统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次大会就”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制机制与技术创新“开设分会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正高级工程师康晓凤做”应急监测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专题报告。指出了现阶段应急环境监测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提出了三个工作思路,提升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华夏谱创应邀参加此次大会并展台亮相展出多款水质监测仪器,包含“半自动测油仪”,“全自动测油仪”,“全自动便携式紫外测油仪”,“全自动液液萃取仪”等。展台吸引众多专家、学者前来交流。并得到广泛好评。华夏谱创始终秉持【以诚取信,以质求存,以新求进】的企业服务宗旨,走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之路,为实现【守碧水蓝天,护生态环境】的神圣使命,并为摆脱国家对进口科学仪器设备依赖的局面而奋斗!
  • 湖北将于2025年建成高水平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日前,从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到2025年,湖北将建成水陆统筹、空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高水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监测全覆盖,为守住流域安全底线,支撑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坚强保障。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监测处处长刘爱华介绍,目前,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取得了长足进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更加完善,监测技术能力显著增强。其中,地表水监测网络方面,在现有361个省控监测断面的基础上,全省进一步织密地表水环境质量“一张网”,设置342个重点市控断面,监测数据与省级共享,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有效支撑。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方面,湖北已建立完善以自动监测为主、覆盖城乡的大气环境立体综合监测网络。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方面,在现有5668个省控土壤点位基础上,全省各地可结合土壤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需求,动态设置市控土壤监测点位,支撑土壤污染溯源和成因排查。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方面,在现有59个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位的基础上,湖北设置省级地下水监测点位170个,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域、三级水文地质分区,基本覆盖重点污染区域,可客观反映全省地下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监测网络方面,湖北已建立省级水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在现有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洪湖、梁子湖81个水生生物监测点位的基础上,同步建立省级水生态监测点位279个。此外,还将结合湖北生态系统分布特点,增补省级生态样地,建设涵盖湖北森林、农田、水体、城乡、湿地和草地等6类典型生态系统的省级生态样地监测网络。湖北省还将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平台与移动执法、省级智能监控系统的数据对接、共享,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综合运用。加强重点尾矿库监测,逐步覆盖全省一级库、二级库。在全省12480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查、测、溯、治”的基础上,加强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常态化巡查和监测,深入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持续巩固整治成效。
  •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8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
    11月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废硫酸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放射性测井辐射安全与防护》等3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等8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深入谋划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大治理和监管力度,着力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优先选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治理模式,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要加强对《指导意见》的培训和宣传,做好政策解读和指导,利用执法监测、常态化调研评估等方式,督促指导地方扎实做好工作、做出成效。会议强调,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对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指南》从黑臭水体识别、排查与清单编制、成因分析、开展治理、成效验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等方面明确了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利于系统、规范、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指南》印发后,要加强政策宣贯解读,多渠道做好人员培训与技术指导,强化跟踪评估,督促推动地方完善长效管护机制。要统筹推进农村黑臭水体与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切实巩固提升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确保农村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会议指出,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是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重要举措。《技术规范》明确了废硫酸利用处置全过程污染控制要求,对推动提升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要抓好《技术规范》的实施和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其对危险废物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和经营许可证核发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帮扶,促进废硫酸资源化利用和妥善处置,推动提升企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和水平。会议强调,《放射性测井辐射安全与防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 核技术利用》《区域电磁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法(试行)》等3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以下简称“3项标准”)分别规定了放射性测井工作中的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规范了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安全管理程序和内容,明确了区域电磁环境调查与评估的方法和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对加强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对“3项标准”的宣贯解读,全方位做好政策培训与技术指导,进一步压实相关单位主体责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保障环境设施稳定、有效、可靠运行,确保辐射环境安全。会议指出,监测标准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依据,对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具有重要作用。《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离子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无机元素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 氨和氯化氢的测定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水质 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酸及其盐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土壤和沉积物 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酸及其盐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等8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以下简称“8项监测标准”)对支撑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服务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碳监测评估试点、新污染物治理与履约监测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持续优化监测标准管理,积极开展预研究工作,不断丰富监测标准供给。要加强对“8项监测标准”的宣贯工作,全面做好解读和培训,确保监测标准落地实施,切实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规范化水平。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郭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廖西元,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出席会议。 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机关各部门、应急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 生态环境部监测司负责人就《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方案》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p   农业农村部和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方案》(农办科〔2018〕19号,以下简称《方案》)。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有关负责人就《方案》的背景意义、与国家网的关系以及主要工作任务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p p   strong  问:《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strong /p p   答: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按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办发〔2015〕56号)、《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厅字〔2017〕35号)和《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原环境保护部、原农业部部令第46号),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建立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以下简称国家网),统一规划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站(点)的设置,实现数据共享。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点是国家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规范和加强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农业农村部和生态环境部共同研究制定了《方案》。 /p p   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建立并完善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体系,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是强化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管的有效手段,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rong 问: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和国家网的关系? /strong /p p   答: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按照互补不重复、科学经济、动态调整的原则,整合优化相关行业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制度规范、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数据管理和统一信息发布,构建和运行国家网,负责说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的变化趋势。 /p p   国家网由背景点位、基础点位和风险监控点位组成,目前,包含生态环境部的38880个监测点位、农业农村部的40061个监测点位和自然资源部的1000个监测点位。农业农村部门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布设农产品产地风险点位,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与农产品协同监测工作 生态环境部门负责背景点位、基础点位和风险监控点位的监测工作。 /p p    strong 问:《方案》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哪些? /strong /p p   答:按照国家网的统一部署和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农业农村部负责组织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每年监测1次土壤样品和农产品样品。 /p p   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每年12月31日前向农业农村部报送年度监测数据和专题报告。农业农村部汇总审核分析各地监测数据,形成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年度专题报告,并于次年3月1日前,将年度监测数据和专题报告提交国家网,并上传到生态环境部统一搭建的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统一发布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信息。 /p
  • 生态环境部:推进高新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应用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强调了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未来又将取得哪些成果?5月26日,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海报新闻记者的提问。“监测为服务管理而生,靠技术进步而强。‘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立足支撑管理和提升能力,加强科技攻关,推进新技术、新装备在监测领域的应用。”近年来,新技术、新装备与监测业务得到了有效融合。在自动在线监测领域,空气和水质主要指标自动在线监测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得到了规模化应用,颗粒物组分、挥发性有机物组分、温室气体、水质重金属等在线监测的应用场景也逐渐增多。在实验室分析领域,高分辨、高通量、非靶向等设备已广泛用于实验室样品分析,AI识别、eDNA测序逐步应用于水生态监测。在应急监测领域,无人机/无人船、便携式GC-MS、便携式傅里叶红外、飞行时间质谱走航等技术也得到充分运用。在卫星遥感监测领域,利用遥感遥测新技术,实现了对生态环境高精度、全方位、短周期的监测,构建了天地一体、星地协同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在综合分析领域,2022年,为加快信息技术在监测领域运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智慧监测试点工作,在全国优选13个基础条件较好、具备区域特色、参与意愿较强的省份,按照“国家统一架构、地方负责建设”的工作思路,深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在监测领域的应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灵活感知、提前预警、综合研判、智慧决策的能力,力争早日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监测应用和成果。据悉,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加大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小型化监测装备研发与推广力度,加强卫星遥感遥测、便携式现场快速监测、全自动实验室等设备技术验证,促进监测技术与业务的革命性创新,实现更科学、更精准、更全面、更快速。蒋火华表示,希望通过新技术为监测赋能,让监测的眼睛越来越明亮,耳朵越来越灵敏,大脑越来越智慧,更好地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数字孪生技术首现深圳生态环境监测场景
    数字孪生,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在网络空间上构造一个与物理世界完全对应的数字世界。对于生态环境监测而言,数字孪生技术的运用意味着监测站点场景的可视化程度大大增加,环境监测数据、设备和管理之间的连接也更加智能化。近日,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深圳站)积极贯彻落实《深圳市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3)》的有关要求,率先在生态监测智慧应用方面建设《典型生态监测场景数字孪生应用》(以下简称数字孪生场景)。数字孪生场景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搭建精准的地理地貌场景,依据CAD图纸和三维扫描建模,真实还原深圳辖区内的监测站点场景,实现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的一致性。同时,深圳站将数字技术中的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物联网技术、AI技术和生态监测业务相结合,实现“地表—市域—城区—监测站点—监测仪器仪表—样本模型”多层次、多尺度模型来表达孪生数据分级体系,建立了创新的多元异构数据的数字表达。相较于传统的可视化呈现方式,数字孪生场景在实时可视化渲染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尤其是对气流、粒子、水体、光照等自然环境的真实模拟,再结合物联网传感器数据,真实地再现污染扩散,污染辐射的运动状态,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如果结合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对历史监测数据的分析研判,可对监测区域可能发生的污染或生态事故进行预测、模拟。从平面到立体再到交互,使用者在每一个数字孪生生态监测场景中都可以通过场景交互设备,在虚拟世界中驾驶车辆、船舶或者步行,进行自主巡游,实现远程参观、沉浸式游览,并了解监测站点的建设情况、现场布局、仪器仪表现状等等,通过数字触点交互实时查看仪表的监测数据。除了1:1真实还原的“物”,数字孪生场景里还“住着”一群人。深圳站将技术专家打造成“3D数字人”,在相关场景中通过逼真的肢体动作,用生活化的言语介绍环境监测现状、成果,增加了更为真实的互动体验感。据了解,该应用目前已在深圳市10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监测站点搭建形成。从海洋碳汇站点代表的东涌红树林、福田红树林,到高精度碳监测站点的马峦山温室气体高精度站,从356米高的立体空气质量自动站到解析空气污染来源的超级站、路边站,从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到海洋浮标站,从盐田土壤样品库到杨梅坑动植物标本库......跨越山海,深圳站将整个监测站点发生的一切,呈现在数字空间中。在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监测站点,数字孪生场景高精度地还原了以监测站为中心1平方公里的包括植被物种在内的场景,同时接入并呈现碳通量等实时数据,物候变化数据等多维度监测数据指标,通过粒子系统、大气系统等,结合实时数据指标,模拟和重现气体元素的含量变化,让数字站点自主地动起来。通过典型生态监测场景数字孪生应用,深圳站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新型汇聚,树立了智慧深圳生态环境应用的新标杆。接下来还会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智能语音等技术上继续挖掘和探索,让数字技术帮助实现更深层次的生态监测数字孪生交互,实现高效能管理,谱写新时代生态监测序曲,实现“智慧蝶变”,让城市更美好。
  • 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可期 企业纷纷入局抢占先机
    p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良莠不齐的检测机构涌入和生态环境监测核心技术、核心仪表仪器缺乏等问题。业内人士表示,需要不断提升环境监测技术创新水平,并加强行业自律。 /p p   近日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社会化环境监测与运营服务专业委员举办的2018环境监测与服务创新论坛获悉,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持续加大,“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入20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将会投入55亿元。同时,论坛上还举办了环境监测行业自律公约承诺仪式,向全行业发出倡议,履行社会责任,保障生态环境监测产业的健康发展。 /p p   与会人士表示,随着政府购买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的开放领域和投入规模持续增加,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可期。同时,大量良莠不齐的检测机构涌入环境监测市场和环境监测专用仪器在检测、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需要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和服务。 /p p   构建现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p p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是生态环境工作的基石,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支撑。与会人士表示,我国初步建立独立、公正、权威、高效的现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p p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取得积极进展。 /p p   “目前我国初步建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完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布局。”生态环境部监测司副巡视员张京麒表示,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布设1436多国控监测点位,且全部具备PM2.5 6项指标监测水平。在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地表水国控断面从“十二五”期间972个扩展到2050个,覆盖全国十大领域1366条河流和139座重要湖泊,实现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监测。在土壤监测方面,基本建成了3万多个监测点位组成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此外,噪声、酸雨、辐射等监测也逐步实现全覆盖。 /p p   同时,国家逐渐放开生态环境监测服务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开展环境监测业务,形成社会监测机构与环保机构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数据显示,2017年共发布100多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不断推动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如果环境管理是一座大厦,环境监测是顶梁柱。”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柏仇勇看来,构建现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要加快推进监测科学化、精细化,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培育规范环境监测市场,不断提升监测技术水平与管理服务能力。 /p p   环境监测技术创新水平有待提升 /p p   生态环境监测服务市场放开后,在缓解了监测能力不足的现状的同时,导致大量良莠不齐的检测机构涌入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带来信用体系的缺失、质量不能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对此,与会人士表示,需要提升环境监测技术创新水平。同时,加强行业自律,促产业健康发展。 /p p   柏仇勇表示,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产品供给不充分,仪器设备标准化、规范化,特别是仪器精准控制质量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大力研发与推广应用高质量、多功能、集成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监测仪器,发挥高新技术装备对监测效能的倍增作用,推动监测装备的国产化。” /p p   “生态环境监测离不开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文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如,在大气监测方面,国际上有一个大的衡量气体反应演化的模拟舱,有这个舱不管研究大气化学成分、大气污染,所有仪器设备都可以在里面监测。我们国家连一个做大气环境监测的飞机都没有。同时,国外发展一系列的临近空间80-100公里停留层的监测平台。而现在我们做这些监测平台,问题就是这里头的载荷技术、仪器技术是非常缺乏的。因此,需要发展更高精度、更多成分、更大范围、更加实用的多平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才能满足环境变化的需求。” /p p   同时,需要将其他技术与生态环境监测相融合,推动环境监测水平提升。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副主任张建辉举例说:“利用遥感技术来进行生态环境监测,不管是卫星遥感,还是无人机遥感也好,都是监测重要的技术手段。但是,应用时间都不是太长,未来需要建立起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技术体系与质控体系,并解决好海量数据分析的问题。” /p p   此外,行业需要加强自律,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张京麒表示:“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行业暴露出环境监测区域差异比较大,发展水平良莠不齐,诚信度存在差异,甚至一些社会监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等问题,不仅影响到监测数据质量,也制约了社会化监测良性发展。” /p p   柏仇勇说:“需要加强行业自律、企业自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终生负责’。同时,构建以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为主,以外部质量监督体系为辅,以全要素、全指标、全过程为手段,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 /p p   企业纷纷入局助力环境监测发展 /p p   面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这块蛋糕,先河环保、盈峰环境、天虹环保、聚光科技等大量企业和社会资本纷纷涌入,加大布局力度,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生态环境监测市场繁荣发展。 /p p   作为行业翘楚企业,成立于1996年的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专注研发制造高端环境监测装备。“目前,先河环保正打造生态环境网格化监控助力政府环境管理和改善。”先河环保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崔厚欣说,网络化监控系统从架构上分三层,底层是传感、感知层,通过一些设备技术探测环境污染情况,传输层利用2G、3G、4G网络,把信息传递到平台,最后在平台上开展具体的应用,比如说数据展示、污染评估。从监测对象来讲,是天地空一体化的生态监控网,从遥感、无人机空中监测,地面上有常规的监测站,水里有很多监测设备,形成天地空一体化的监控网。 /p p   盈峰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虽成立于2015年,但已是一家覆盖环境监测、水环境治理、固废处理、运营服务等业务的企业。盈峰环境技术总监李心强表示,盈峰环境搭建的水质在线监测技术在智慧流域系统,分为感知网络、大数据中心、智慧应用平台,为整个监测提供在线监控数据,能够实现精细化的管理。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