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液相色谱检定线性范围计算方法

仪器信息网液相色谱检定线性范围计算方法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液相色谱检定线性范围计算方法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液相色谱检定线性范围计算方法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液相色谱检定线性范围计算方法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液相色谱检定线性范围计算方法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液相色谱检定线性范围计算方法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液相色谱检定线性范围计算方法相关的解决方案。

液相色谱检定线性范围计算方法相关的论坛

  • 关于液相色谱计量检定的问题,特别是波长示值误差和线性范围

    关于液相色谱计量检定的问题,特别是波长示值误差和线性范围

    本人现在在做液相色谱的计量检定相关实验,按照国标,已经完成一部分了,可是现在碰到一些问题,希望做过这方面的有经验的人士给予提点和帮助,先谢谢各位了!首先是关于波长示值误差,岛津的仪器怎么分别测每个波长下色谱图的峰高啊,就算从每个不同的通道里看到色谱图,也不知道怎么求示值误差啊?然后就是线性范围这块,不知道怎么做,如果按照国标那么做,根本就做不出来啊················差点忘了说,我所检定的液相是岛津LC20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3_632235_2271280_3.jpg

  • 【共享】-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填料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常用的色谱柱填料有硅胶和化学键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注样量一般为数微升。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 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项下对溶剂的要求。 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 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一般色谱图约于20分钟内记录完毕。 2.系统适用性试验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 (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高峰宽(W),按n=5.54(t/W)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2) 分离度 定量分析时,为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为: 2(t-t) R= ──W+W 式中 t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 t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 W及W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 除另外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 (3) 拖尾因子 为保证测量精度,特别当采用峰高法测量时,应检查待测峰的拖尾因子(T)是否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或不同浓度进样的校正因子误差是否符合要求。拖尾因子计算公式为: W T=────── 2d 式中 W为0.05峰高处的峰宽; d为峰极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 除另有规定外,T应在0.95~1.05间。 也可按各品种校正因子测定项下,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注样3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 3.测定法 定量测定时,可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采用峰面积法或峰高法。但用归一法或内标法测定杂质总量时,须采用峰面积法。 (1) 面积归一化法 测定供试品(或经衍生化处理的供试品)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求出占总峰面积的百分率。但溶剂峰不计算在内。色谱图的记录时间应根据各品种所含杂质的保留时间决定,除另有规定外,可为该品种项下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 (2)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当杂质峰面积与成分峰面积相差悬殊时,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在测定前,先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杂质限度,将供试品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进样,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或进样量,使对照溶液中的主成分色谱峰面积满足准确测量要求。然后取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根据测得的供试品溶液的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和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杂质限度。 (3) 内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杂质的总量限度 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法。取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I 再配制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在同样的条件下注样,记录色谱图Ⅱ。记录的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该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峰保留时间的倍数,色谱图上内标峰高应为记录仪满标度的30%以上,否则应调整注样量或检测器灵敏度。 如果色谱图Ⅰ中没有与色谱图Ⅱ上内标峰保留时间相同的杂质峰,则色谱图Ⅱ中各杂质峰面积之和应小于内标物质峰面积(溶剂峰不计在内)。如果色谱图Ⅰ中有与色谱图Ⅱ上内标物质峰保留时间相同的杂质峰,应将色谱图Ⅱ上的内标物质峰面积减去色谱图Ⅰ中此杂质峰面积,即为内标物质峰的校正面积;色谱图Ⅱ中各杂质峰总面积加色谱图Ⅰ中此杂峰面积,即为各杂质峰的校正总面积,各杂质峰的校正总面积应小于内标物质峰的校正面积。 (4)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 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配成溶液,精密量取各溶液,配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 A/m 校正因子(f)=─ A/m 式中 A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A为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m为加入内标物质的量; m为加入对照品的量。 再取各品种项下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供试品(或其杂质)峰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A 含量(m)=f×──A/m 式中 A为供试品(或其杂质)峰面积或峰高;m为供试品(或其杂质)的量; f、A和m的意义同上。 当配制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和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使用同一份内标物质溶液时,则配制内标物质溶液不必精密称(量)取。 (5) 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供试品,配制成溶液,分别精密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供试品待测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A 含量(m)=m×── A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上由于微量注射器不易精确控制进样量,当采用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时,以定量环进样为好。来源:分析化学网。[em61]

  • 【转帖】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填料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常用的色谱柱填料有硅胶和化学键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注样量一般为数微升。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项下对溶剂的要求。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一般色谱图约于20分钟内记录完毕。2.系统适用性试验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高峰宽(W),按n=5.54(t/W)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2) 分离度定量分析时,为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为: 2(t-t) R= ──W+W 式中 t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 t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 W及W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 除另外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3) 拖尾因子 为保证测量精度,特别当采用峰高法测量时,应检查待测峰的拖尾因子(T)是否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或不同浓度进样的校正因子误差是否符合要求。拖尾因子计算公式为: W T=────── 2d 式中 W为0.05峰高处的峰宽; d为峰极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 除另有规定外,T应在0.95~1.05间。 也可按各品种校正因子测定项下,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注样3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3.测定法 定量测定时,可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采用峰面积法或峰高法。但用归一法或内标法测定杂质总量时,须采用峰面积法。 (1) 面积归一化法 测定供试品(或经衍生化处理的供试品)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求出占总峰面积的百分率。但溶剂峰不计算在内。色谱图的记录时间应根据各品种所含杂质的保留时间决定,除另有规定外,可为该品种项下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2)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当杂质峰面积与成分峰面积相差悬殊时,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在测定前,先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杂质限度,将供试品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进样,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或进样量,使对照溶液中的主成分色谱峰面积满足准确测量要求。然后取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根据测得的供试品溶液的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和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杂质限度。(3) 内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杂质的总量限度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法。取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I 再配制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在同样的条件下注样,记录色谱图Ⅱ。记录的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该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峰保留时间的倍数,色谱图上内标峰高应为记录仪满标度的30%以上,否则应调整注样量或检测器灵敏度。如果色谱图Ⅰ中没有与色谱图Ⅱ上内标峰保留时间相同的杂质峰,则色谱图Ⅱ中各杂质峰面积之和应小于内标物质峰面积(溶剂峰不计在内)。如果色谱图Ⅰ中有与色谱图Ⅱ上内标物质峰保留时间相同的杂质峰,应将色谱图Ⅱ上的内标物质峰面积减去色谱图Ⅰ中此杂质峰面积,即为内标物质峰的校正面积;色谱图Ⅱ中各杂质峰总面积加色谱图Ⅰ中此杂峰面积,即为各杂质峰的校正总面积,各杂质峰的校正总面积应小于内标物质峰的校正面积。(4)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配成溶液,精密量取各溶液,配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 A/m 校正因子(f)=─ A/m 式中 A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A为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m为加入内标物质的量; m为加入对照品的量。再取各品种项下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供试品(或其杂质)峰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A 含量(m)=f×──A/m 式中 A为供试品(或其杂质)峰面积或峰高;m为供试品(或其杂质)的量; f、A和m的意义同上。当配制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和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使用同一份内标物质溶液时,则配制内标物质溶液不必精密称(量)取。(5) 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供试品,配制成溶液,分别精密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供试品待测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A 含量(m)=m×── A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上由于微量注射器不易精确控制进样量,当采用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时,以定量环进样为好。来源:分析化学网。

  • 液相色谱计量检定相关问题,比如梯度误差等等

    液相色谱计量检定相关问题,比如梯度误差等等

    本人现在在做液相色谱的计量检定相关实验,按照国标,已经完成一部分了,可是现在碰到一些问题,希望做过这方面的有经验的人士给予提点和帮助,先谢谢各位了!首先是关于梯度误差,按照国标要求,已经执行了梯度程序,也得到了比较好的梯度图,可是至于数据,不知道该怎么处理,Lm说是各段输出信号值平均值的平均值,按照国标中的公式算,不对啊,梯度误差都在百分之几十???希望做过这方面的给予提点。下图附件就是梯度图。然后就是关于波长示值误差和线性范围这两块,不知道怎么做,如果按照国标那么做,根本就做不出来啊················差点忘了说,我所检定的液相是岛津LC20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161352_317068_2271280_3.jpg

  • 液相的参数对标曲的线性范围有影响么?

    [color=#444444]我用液相色谱测定标准曲线,由于目标溶液拟定为10ppm的,所以我选了20、10、5、1、0.5、0.1、0.05ppm七个点做线性。可是结果中20-0.05范围和10-0.05范围的线性R2都不太好(只有2个9),倒是5-0.05范围的R2很好(有4个9)。我想问的是,选用的液相参数(流动相种类、流动相比例、流速等)会对标曲的线性范围有影响么?就是说,5-0.05这个范围太小了,想要扩宽范围,有什么办法么?[/color]

  • LC线性范围

    [color=#444444]线性范围怎么确定?[/color][color=#444444]液相色谱检测某种物质时,在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olor][color=#444444]这个浓度范围可以直接用于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吗?[/color]

  • 液相设备线性范围验证

    按照JJG705-2014液相检定规程做线性范围时,我们做出的线性结果带入线性方程后没有大于5%的情况,这是说明我们线性太好了吗,还是什么原因,这种情况我该如何确定线性范围呢

  • 【讨论】液相色谱的检定方法是否应该在极端的条件下?

    不管是原子吸收,紫外分光或液相色谱仪,其检定条件都是选择仪器最稳定,最有利的条件,如原子吸收,就用铜,波长也高,它为什么不用锌或其它低波长的物质来检测,液相用萘,254nm,这样的条件是不是对生产商有利,它为什么不用离子对色谱,低波长来做检定条件?

  • 液相色谱仪检定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液相色谱仪检定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1.气泡由于HPLC系统中气泡的存在,会造成色谱图上出现尖锐的噪声峰,严重时会造成分析灵敏度下降;气泡变大进入流路或色谱柱时会使流动相的流速变慢或不稳定,使基线起伏。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流动相溶液中往往因溶解有氧气或混入了空气而形成气泡;二是系统开始工作时未能将流路中的空气驱赶干净;三是在注入样品时不注意混入了空气。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HPLC实际分析过程中必须重视对流动相进行脱气处理;在HPLC系统开始工作前,可以用注射器连接恒流泵的排空阀,抽入流动相,将流路中的空气驱赶干净;在注入样品前注意排出样品注射器中的空气。2.柱温在操作HPLC时,色谱柱是在室温环境下工作的。大多数的工作环境温度是不断变化的,温度的差别就会引起较复杂的问题。温度的影响在所有的色谱分析方式中都是存在的,HPLC方法中的洗脱方式受温度的影响。等度洗脱时温度会影响保留时间,当温度升高时所有的色谱峰都前移了,等度洗脱时一般温度每升高1℃,保留时间会缩短(1~3)%。温度变化对梯度洗脱和等度洗脱的影响趋势是一样的。温度变化对梯度洗脱的影响要小于对等度洗脱的影响。即便如此,若梯度洗脱时不控制温度的话,保留值一般也会有较大的变化。温度变化还可能引起选择性显著变化。正如柱子不能完全平衡将导致保留时间的重现性差一样,柱温不平衡也会导致不理想的后果,这个问题在峰宽上的影响尤其明显。当温度变化时除了选择性和保留时间的变化之外,峰宽也会发生变化。升高温度通常会使理论塔板数升高,峰宽变窄,由于峰面积不变,峰越窄就会越高,因此升高温度可以达到更小的检测限。柱子里的温度变化也会影响峰形。当流动相和柱子之间的温差增大时,由温度不平衡而导致的峰变形就会加剧。 为了获得一致的结果我们必须要控制柱温,使用柱温箱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没有柱温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色谱柱隔绝在一个温度波动最小的地方。3.色谱柱的污染色谱柱污染会引起保留时间漂移。HPLC色谱柱是非常有效的吸附性过滤器,它可以过滤并吸附流动相携带的任何物质。污染源可能是:流动相本身,流动相容器,连接管、泵、进样器和仪器密封垫,以及样品等。样品中如果存在色谱柱上保留很强的组分,就可能使保留时间漂移。通常样品中的强保留组分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在此情况下,保留时间漂移的同时或其后会有反压的增加。可以通过使用固相提取等样品前处理方法来去除样品基质的影响。避免色谱柱污染最简单的方法是防患于未然。相比之下,找到问题的所在并设计有效的清洗步骤以去除污染物要困难的多。通常使用在给定色谱条件下的强溶剂,但并非所有污染物都可以在流动相中溶解。使用保护柱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反冲色谱柱仅是不得已时采用的办法。4.色谱柱平衡如果我们观察到保留时间漂移,首先应考虑色谱柱是否已用流动相完全平衡。通常平衡需要10~20个柱体积的流动相。但如果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添加剂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平衡色谱柱。需要柱子的充分平衡,然后才能对HPLC进行检定。5.流动相有机溶剂HPLC分析总要求使用HPLC纯的试剂,关键是两点:纯度高、紫外吸收小。纯度高,是希望没有杂质干扰HPLC分析;不会有金属离子损害纯度为99.99%以上的高纯度硅胶基质。可以通过重蒸分析纯溶剂;或滤膜过滤,并定期把前置的过滤头取下,放稀硝酸里清洗,再用纯水洗至中性。流动相有机溶剂可能影响HPLC的检测限。6.柱压柱压过高是HPLC分析中常碰到的问题。其原因有多方面,而且常常并不是柱子本身的问题。溶剂或样品含有颗粒杂质,这些杂质将筛板堵塞引起压力上升,应更换柱子入口筛板;泵内有空气,解决的办法是清除泵内空气,对溶剂进行脱气处理;比例阀失效,应更换比例阀;泵密封垫损坏,应更换密封垫;系统检漏,则找出漏点,密封即可。HPLC分析中,在色谱柱正常,样品灵敏度足够,分析方法合适,色谱峰在出峰时间较短的条件下,峰形应对称而尖锐。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可以科学地进行液相色谱仪的检定。

  • 【原创大赛】新旧液相色谱仪计量检定规程之比较

    【原创大赛】新旧液相色谱仪计量检定规程之比较

    一、前言 液相色谱仪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为了仪器检测的准确可靠,仪器本身首先要测量准确,因此需要对液相色谱仪进行计量检定。上一版本的液相色谱仪计量检定规程距今已有十多年,随着科学的发展,液相色谱仪的检测范围和检测精度也在不断更新,对其进行更准确、更全面、更科学地计量检定,保证其本身的量值准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新版液相色谱仪计量检定规程JJG 705-2014于今年8月14日起正式实施,实施后取代了原有的JJG 705-2002版本。新版计量检定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计量检定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作为仪器的使用者也需要及时更新信息,了解与之相关的新标准、新方法。虽然新版本在“引言”部分对新旧版本计量检定规程中的变化进行了说明,但是仔细阅读和比较两种的内容,在细节方面还是有许多未提及的变化。本文通过简单的对比将两者的区别进行一一列举。二、新旧版本的区别比较版本:JJG 705-2014(简称14版)和JJG 705-2002(简称02版)1、起草单位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241541_519803_1669358_3.jpg 注:2005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原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引言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241543_519804_1669358_3.jpg14版增加“引言”部分,在“引言”中阐述了新版本编写的基础和依据、与02版相比新规程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以及历次版本发布情况。3、目录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241545_519805_1669358_3.jpg注:通过“引言”和“目录”,可以从整体上掌握新旧版本变化4、范围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241546_519807_1669358_3.jpg14版在“范围”中将“液相色谱仪样机试验和定型鉴定中有关计量性能试验可参照本规程进行”去掉,这是否也意味着新的检定规程将不适用于液相色谱仪样机试验和定型鉴定中有关计量性能试验。5、 引用文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241548_519808_1669358_3.jpg14版在正文第二条列出引用文件:JJG 537-2006 荧光分光光度计;02版本在荧光检测器的波长示值误差和重复性检定项目中列出了“参照JJG 538-1988 荧光光度计检定规程”6、 概述概述部分变化不大,仅仅是对个别用词的改变,例如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等分别代替了进样器、色谱柱(柱温箱)和检测器。7、计量性能要求7.1 输液系统输液系统中,对本两个版本,泵流速设定值、流动相收集时间和允许误差都发生了变化,新版本给出了一个宽泛的空间,可以自由选择JJG 705-2014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241550_519810_1669358_3.jpgJJG 705-200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241552_519814_1669358_3.jpg14版本给出了温度稳定性的考察周期,较02版本更为严谨7.3、检测器[align=cente

  • 【分享】液相色谱仪检定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液相色谱仪检定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1.气泡由于HPLC系统中气泡的存在,会造成色谱图上出现尖锐的噪声峰,严重时会造成分析灵敏度下降;气泡变大进入流路或色谱柱时会使流动相的流速变慢或不稳定,使基线起伏。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流动相溶液中往往因溶解有氧气或混入了空气而形成气泡;二是系统开始工作时未能将流路中的空气驱赶干净;三是在注入样品时不注意混入了空气。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HPLC实际分析过程中必须重视对流动相进行脱气处理;在HPLC系统开始工作前,可以用注射器连接恒流泵的排空阀,抽入流动相,将流路中的空气驱赶干净;在注入样品前注意排出样品注射器中的空气。 2.柱温在操作HPLC时,色谱柱是在室温环境下工作的。大多数的工作环境温度是不断变化的,温度的差别就会引起较复杂的问题。温度的影响在所有的色谱分析方式中都是存在的,HPLC方法中的洗脱方式受温度的影响。等度洗脱时温度会影响保留时间,当温度升高时所有的色谱峰都前移了,等度洗脱时一般温度每升高1℃,保留时间会缩短(1~3)%。温度变化对梯度洗脱和等度洗脱的影响趋势是一样的。温度变化对梯度洗脱的影响要小于对等度洗脱的影响。即便如此,若梯度洗脱时不控制温度的话,保留值一般也会有较大的变化。温度变化还可能引起选择性显著变化。正如柱子不能完全平衡将导致保留时间的重现性差一样,柱温不平衡也会导致不理想的后果,这个问题在峰宽上的影响尤其明显。当温度变化时除了选择性和保留时间的变化之外,峰宽也会发生变化。升高温度通常会使理论塔板数升高,峰宽变窄,由于峰面积不变,峰越窄就会越高,因此升高温度可以达到更小的检测限。柱子里的温度变化也会影响峰形。当流动相和柱子之间的温差增大时,由温度不平衡而导致的峰变形就会加剧。 为了获得一致的结果我们必须要控制柱温,使用柱温箱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没有柱温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色谱柱隔绝在一个温度波动最小的地方。3. 色谱柱污染 色谱柱污染会引起保留时间漂移。HPLC色谱柱是非常有效的吸附性过滤器,它可以过滤并吸附流动相携带的任何物质。污染源可能是:流动相本身,流动相容器,连接管、泵、进样器和仪器密封垫,以及样品等。样品中如果存在色谱柱上保留很强的组分,就可能使保留时间漂移。通常样品中的强保留组分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在此情况下,保留时间漂移的同时或其后会有反压的增加。可以通过使用固相提取等样品前处理方法来去除样品基质的影响。避免色谱柱污染最简单的方法是防患于未然。相比之下,找到问题的所在并设计有效的清洗步骤以去除污染物要困难的多。通常使用在给定色谱条件下的强溶剂,但并非所有污染物都可以在流动相中溶解。使用保护柱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反冲色谱柱仅是不得已时采用的办法。4.色谱柱平衡 如果我们观察到保留时间漂移,首先应考虑色谱柱是否已用流动相完全平衡。通常平衡需要10~20个柱体积的流动相。但如果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添加剂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平衡色谱柱。需要柱子的充分平衡,然后才能对HPLC进行检定。5.流动相有机溶剂HPLC分析总要求使用HPLC纯的试剂,关键是两点:纯度高、紫外吸收小。纯度高,是希望没有杂质干扰HPLC分析;不会有金属离子损害纯度为99.99%以上的高纯度硅胶基质。可以通过重蒸分析纯溶剂;或滤膜过滤,并定期把前置的过滤头取下,放稀硝酸里清洗,再用纯水洗至中性。流动相有机溶剂可能影响HPLC的检测限。6.柱压柱压过高是HPLC分析中常碰到的问题。其原因有多方面,而且常常并不是柱子本身的问题。溶剂或样品含有颗粒杂质,这些杂质将筛板堵塞引起压力上升,应更换柱子入口筛板;泵内有空气,解决的办法是清除泵内空气,对溶剂进行脱气处理;比例阀失效,应更换比例阀;泵密封垫损坏,应更换密封垫;系统检漏,则找出漏点,密封即可。HPLC分析中,在色谱柱正常,样品灵敏度足够,分析方法合适,色谱峰在出峰时间较短的条件下,峰形应对称而尖锐。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可以科学地进行液相色谱仪的检定。

  • 液相色谱检定中萘的最小检测浓度

    [color=#444444]在液相色谱检定规程中,萘的最小检测浓度测定时,萘出峰在3分钟左右,但是前边总会出现这个差不多峰高的鬼峰,还会出现一个倒峰连一个正峰的情况,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有就是在计算公式里需要取短期基线噪声,这个噪声是取的采样开始到结束的噪声还是需要手动选取一段平稳的基线来计算噪声呢[/color]

  •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__(第二版)

    跟大家分享一本书《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第二版,感兴趣的版友可以下载附件查阅,也欢迎补充。全书的目录如下:作 者: 于世林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社特价书所属丛书: 色谱技术丛书 册 数: 条 形 码: 9787502569068 ; 978-7-5025-6906-8I S B N : 7502569065 出版时间: 2005-6-1开 本: 小16开 页 数: 333定 价: 39 元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一、与经典液相(柱)色谱法比较二、与气相色谱法比较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四、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发展简介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一、按溶质在两相分离过程的物理化学原理分类二、按溶质在色谱柱洗脱的动力学过程分类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一、应用范围二、方法的局限性参考文献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仪简介第一节 流动相及储液罐一、储液罐二、流动相脱气第二节 高压输液泵及梯度洗脱装置一、高压输液泵二、输液系统的辅助设备三、梯度洗脱装置第三节 进样装置一、停流进样装置二、六通阀进样装置三、自动进样器第四节 色谱柱一、柱材料及规格二、柱填料三、保护柱四、柱连接方式五、柱温控制第五节 检测器一、检测器的分类和响应特性二、紫外吸收检测器三、折光指数检测器四、电导检测器五、荧光检测器六、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第六节 色谱数据处理装置一、微处理机二、色谱工作站参考文献第三章 液固色谱法和液液色谱法第一节 分离原理一、吸附系数二、分配系数第二节 固定相一、液固色谱固定相二、液液色谱固定相第三节 流动相一、表征溶剂特性的重要参数二、液固和液液色谱的流动相第四节 二元溶剂体系中液固和液液色谱的保留规律一、溶质保留值的基本方程式二、液固色谱的保留值方程式三、液液色谱的保留值方程式参考文献第四章 键合相色谱法第一节 分离原理一、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二、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第二节 固定相一、键合固定相的制备及分类二、键合固定相的性质三、使用键合固定相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 流动相一、溶剂的选择性分组二、在键合相色谱中选择流动相的一般原则三、改善色谱分离选择性的方法四、多元混合溶剂的多重选择性五、溶质保留值随溶剂极性变化的一般保留规律六、用线性溶剂化自由能关系(LSER)来表征反相液相色谱中溶质的保留值方程式第四节 新型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一、新型高效化学键合固定相二、化学键合固定相分类方法简介三、整体色谱柱四、超热水流动相第五节 离子对色谱法一、分离原理二、固定相、流动相和对(反)离子三、影响离子对色谱分离选择性的因素参考文献第五章 梯度洗脱第一节 基本原理一、等度洗脱二、梯度洗脱第二节 影响梯度洗脱的各种因素一、梯度洗脱时间(tG)对分离的影响二、强洗脱溶剂组分B浓度变化范围的影响三、梯度陡度对保留值的影响四、柱温变化对保留值的影响五、梯度洗脱程序曲线形状的影响六、影响梯度洗脱的其他变量第三节 优化梯度洗脱的方法一、建立梯度洗脱方法的一般步骤二、梯度洗脱中的实验条件第四节 梯度洗脱的图示方法一、二元溶剂梯度洗脱二、三元溶剂梯度洗脱三、四元溶剂梯度洗脱四、用极坐标和球面坐标描述梯度洗脱参考文献第六章 体积排阻色谱法第一节 分离原理一、分布系数二、体积排阻色谱法的特点第二节 固定相一、固定相的分类二、凝胶固定相的特性参数三、凝胶色谱柱的制备及谱图特点第三节 流动相一、凝胶渗透色谱的流动相二、凝胶过滤色谱的流动相第四节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分布一、聚合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测定的意义二、凝胶渗透色谱图的解析及数据处理参考文献第七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表征液相色谱柱填充性能的重要参数一、总孔率二、柱压力降三、柱渗透率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速率理论一、影响色谱峰形扩展的各种因素二、范第姆特方程式的表达及图示第三节 诺克斯方程式一、描述色谱柱性能的折合参数二、诺克斯方程式第四节 色谱柱操作参数的优化一、三个柱操作参数的表达式二、HPLC中实用柱操作参数的优化三、柱操作参数优化的图示表达方法第五节 “无限直径”效应和柱外效应一、“无限直径”效应二、柱外效应第六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超高效液相色谱的理论基础二、实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必要条件三、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参考文献第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参数的相关性一、色谱参数的分类二、色谱参数的相关性第二节 色谱分离条件优化标准的选择一、难分离物质对的峰对分离优化标准二、整体色谱图的优化标准第三节 色谱响应函数和色谱优化函数一、Morgan和Deming提出的色谱响应函数二、Watson和Carr提出的色谱响应函数三、Glajch和Kirkland提出的色谱优化函数四、Berridge提出的色谱响应函数第四节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方法一、单纯形法二、窗图法三、混合液设计实验法四、重叠分离度图法五、等强度洗脱和梯度洗脱的优化图示法第五节 优化HPLC分离的计算机辅助方法一、实验设计系统二、人工智能系统第六节 高效液相色谱专家系统简介一、专家系统的组成二、专家系统的使用方法参考文献第九章 微柱液相色谱法第一节 方法简介一、微型柱的分类二、微柱液相色谱法的优点和缺点第二节 基本理论一、柱外效应二、管壁效应三、稀释效应四、分离阻抗第三节 仪器装置一、输液泵系统二、进样系统三、柱系统四、检测器系统五、连接管和接头第四节 微柱的制备一、评价微柱性能的重要参数二、影响微柱分离效率的相关参数三、微柱的制备方法第五节 微柱液相色谱的新技术一、纳米液相色谱技术二、超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参考文献第十章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一节 描述分离体系效能的参数一、峰容量二、信息量第二节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的技术功能一、切割功能二、反冲洗脱功能三、痕量组分的富集功能第三节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的流路系统一、多通路切换阀二、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的流路系统第四节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参考文献第十一章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和实验技术第一节 样品的性质及柱分离模式的选择一、样品的溶解度二、样品的分子量范围三、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分析特性第二节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一、容量因子和死时间的测量二、色谱柱操作参数的选择三、样品组分保留值和容量因子的选择四、相邻组分的选择性系数和分离度的选择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一、溶剂的纯化技术二、色谱柱的装填技术三、色谱柱的平衡、保护与清洗、再生技术四、梯度洗脱技术五、色谱柱前和柱后的衍生化技术六、样品的预处理技术参考文献符号表

  • 液相色谱检定中,萘甲醇溶液最小检测浓度

    液相色谱检定中,注入低浓度萘甲醇溶液后,会出现一个和萘相当高度的鬼峰,和一个负峰转正峰的峰,最后是萘的峰,这个鬼峰和负峰是怎么来的呢?此外在计算最小检测浓度的公式里,用的噪声是从采集开始到结束时间段里的噪声呢还是需要选取一段比较平缓的基线噪声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