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光管

仪器信息网光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光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光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光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光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光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光管相关的解决方案。

光管相关的资讯

  • 美研制新型中红外激光二极管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小型中红外激光二极管,其转换效率超过50%。有关报道称这一成果是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研究的重大突破,使量子级联激光器向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包括对危险化学品的远程探测,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最近的《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杂志网络版上。   量子级联激光器是一种发光机制异于传统半导体激光器的新型二极管激光器,根据量子力学原理设计,其发光波长可覆盖中红外区域。与传统的二极管激光器不同,量子级联激光器是单极器件,仅需电子即可运作,利用电子在一维量子化的导带间的跃迁来实现发光。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工业化开发,现代近红外(波长在1微米左右)激光二极管的转换效率已接近极值,而中红外(波长大于3微米)激光二极管却很难达到效率极值。先前的报道认为,即使冷却到低温状态,高效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转换效率也不会高于40%。   美国西北大学量子器件研究中心(CQD)的研究人员通过优化激光器设备的材料质量,在量子级联激光器效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剔除了在低温条件下激光器操作中非必要的设计元素,研制出的新型激光器在温度冷却到40开尔文时,4.85微米波长光的转换效率达到了53%。   该研究小组的领导者、美国西北大学麦考密克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玛尼杰拉泽吉认为,这种高效激光器的问世是一个重大突破,这是科学家们首次使激光器发出的光能超过热能。她强调,激光器的转换效率突破50%这个门槛,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报道称,提高转换效率依然是目前激光器研究的首要目标。而新型设备所展现的高效率,可大大扩展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功率标定范围。最近的研究表明,伴随着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广泛发展,单体脉冲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已高达120瓦特,而在一年前,只有34瓦特。   该研究得到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高效中红外激光器(EMIL)项目和美国海军研究所的共同资助。
  • 新型近红外发光二极管问世
    近日,郑州大学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光机理和器件设计理念,并在国际上首次制备出GaN/Si纳米异质结构近红外发光二极管,为近红外发光二极管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可能。   红外技术在国防工业、地质探测、光纤通信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红外发光二极管由于体积小、功耗低、稳定性高、寿命长等优点,成为新一代近红外光源的主导技术。   该项研究成果由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新建研究组完成。该研究组长期从事硅基纳米半导体体系构建技术、性能研究和原型器件研制,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审稿专家认为,“此项研究为硅基氮化镓近红外发光二极管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途径”。
  • 新全光二极管研制成功 可用于微型光电路
    p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6日报道,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全光二极管,新二极管能被用于微型光子电路中,有望为微纳光子学芯片提供廉价高效的光二极管,从而对光子芯片和光子通信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p p   北京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研究员肖云峰对科技日报记者解释说:“二极管能传输一个方向上的电流,但却阻挡反向电流,是几乎所有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但现有的光学二极管需要大块磁光晶体,严重阻碍了其在微纳尺度上的集成,成为集成光子学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p p   在新研究中,帕斯卡· 德尔海耶博士领导的团队将光发射到一个微谐振器(一个硅芯片上的玻璃微环)内。尽管微环直径仅与人头发丝相当,却可使光在微环内来回传播。利用微环增强的光学克尔效应,该团队制造出了新的全光二极管。新二极管仅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光,且可集成到微纳光子电路中,因此,克服了二极管需要大块磁光晶体这一限制。 /p p   德尔海耶强调称:“这些二极管有望为微光芯片提供廉价高效的光二极管,也将为可用于光学计算的新型集成光子电路铺平道路,还可能对未来的光子通信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p p   据悉,中国科学家也在该领域获得了较好的成果,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董春华博士利用微腔光力相互作用,得到了全光控制的非互易微腔器件,包括全光二极管和环形器等。 /p p   肖云峰说:“尽管最新研究并非第一个全光二极管,但获得的器件具有操作简单、隔离度高等特点,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方案。当然,与现有的全光二极管方案类似,基于谐振腔的全光二极管往往存在带宽限制,仅能在较窄的谐振模式内工作。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突破其限制。” /p
  • 我国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研制的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应用前景广阔   最新一期的美国《应用物理杂志》刊登了一项来自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科学家开发出的一种制造成本较低、发光效率高的叠层型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薄膜发光二极管(LED),它的发射层是一种有机复合物。这些器件的加工相比传统的LED成本低很多,它既可以用作电视屏幕、计算机显示屏、便携式系统的显示屏,也可以用于照明设备等。相比传统的LCD显示,OLED显示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不需要背光,这意味着它需要的电流较小,用同样的电池它能够工作的时间更久,可以广泛地用于小的便携式设备,这些设备大多都采用单色的、低分辨率的显示屏以降低功耗。   有机发光二极管被认为是未来最重要的平板显示技术之一,在背景光源和照明领域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成为当今热门研究领域。通过自身的努力,中国科研工作者在该领域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广泛应用。与白炽灯相比,发光二极管具有工作电压和电流小、抗冲击性能好、寿命长等特点。但发光二极管一般由无机半导体材料如镓、砷、磷等制成,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此外,普通无机发光二极管为点光源,较难应用于大面积并需要高分辨率的组件,并且不可能做得很薄。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马东阁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类似于塑料的碳基有机材料制成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加工比较简单,成本较低,而且这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光源面积较大的面光源。   实验结果还表明,这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只需要单发光层就能实现高效率,而不需要多个复杂的发光层 把单元有机发光二极管串联起来,就可以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简单的单发光层,通过叠层结构实现了高效率,110 cd/A(电流效率)效率应该是目前白光器件较高的效率。”马东阁说,他们开发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在成本、发光模式等方面优势明显,在照明、显示器背光源等领域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据悉,自从1987年世界上第一个高效率OLED在美国成功问世以后,OLED的发展引起世界工业界和科技界的广泛重视,开始在全世界迅速发展。“我们从1996年开始OLED的研究,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在该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开发出了高效率、长寿命的红、绿、蓝OLED,也开发了高效率的白光OLED,并正在推动其产业化。”马东阁说。   据了解,从OLED的结构、制备工艺、驱动电路和发光性能等方面考虑,它具有许多的优点:厚度薄、质量轻,其核心厚度可小于1毫米,约为LCD的1/3 全固态结构,抗震性好,可以适应巨大加速度、振动等恶劣环境 响应速度快,约为数微秒至数十微秒,比LCD快1000倍,可显示活动图像 材料消耗少,制备工艺简单(一般只需要86道工序,而LCD需要200道工序),成本至少比LCD低20%,易于大规模生产 低直流电压驱动(最低电压仅为3伏特)、功耗低(2.4英寸多晶硅OLED模块的功耗为605微瓦) 无需背光照明,能够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制作成可以弯曲的柔软显示器等。   众多优点决定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日本、英国、德国、美国和荷兰等国家在OLED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基本还处于实验阶段,市场占有率很低,这主要是由于其技术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稳定性差、寿命低、彩色序列组合方面工艺不成熟等。“尽管目前全球还没有OLED产品诞生,但国外预计2010年和2011年后将有产品问世,我们也在跟踪世界前沿,加速产业化进程。”马东阁表示,“白光OLED要得到应用,现在必须解决效率、寿命和成本问题,除了材料成本的降低,简化结构应该是降低成本的最主要的工艺。另外,叠层是实现OLED高效率、长寿命的最主要器件结构,具有重要的应用开发价值”。   业内人士指出,OLED产业之所以吸引了全世界,特别是国内“眼球”的关注,首先是因为OLED是未来极具潜力的平板显示产品,符合超薄、节能、低成本、环保等硬件要求。另外OLED产品处于开发初期,新的应用领域有待开拓,中国有机会在OLED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另外就是国家以大力发展平板显示行业为政策导向,众多的投资可以支持OLED事业的发展。   马东阁认为,我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产品如果想从技术、质量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很好地实现产业化,需要继续改善器件在高亮度下的效率问题,开发新的工艺,降低成本,满足产业化要求,改善大面积化的均匀性问题,继续改善器件稳定性和解决好产业化工艺与技术问题,做好市场开发工作。《中国质量报》
  • 北京大学碳纳米管光电器件研究取得新进展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杨雷静与王胜副研究员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所撰写的论文Efficient photovoltage multiplication in carbon nanotubes,于2011年11月1日在《自然》子刊《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 2011, 5, PP.672-676)上发表。该论文报道了碳纳米管光电器件研究的重要突破,也是电子学系彭练矛教授研究组在碳纳米管器件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在地球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太阳能作为重要的替代能源具有很多不可超越的优势。基于纳米尺度新材料的太阳能光伏器件研究是当前国际太阳能光伏领域研究的热点。碳纳米管是直接带隙材料,一直被认为可能在构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中发挥重要影响。并且,半导体的单壁碳管具有独特的能带结构,以及很好的紫外到近红外的宽谱光吸收特性,可以充分地吸收利用太阳光。先前的研究已证明,碳管材料构建的光伏器件具有光生载流子倍增效应,利用这种效应构建的太阳能电池可能超越理论上预计的单个太阳能电池效率极限。但是大多数典型半导体碳管器件的光电压一般小于0.2V,对于实际应用而言小得难以满足需要。如何非常高效地级联碳管太阳能电池以获得高的光电压输出,就成为碳管光伏器件领域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之一。   碳管级联太阳能电池模块示意图   彭练矛研究组提出采用虚电极对接触方法,无需传统的掺杂工艺即可有效地使器件的光电压产生倍增,具体说来,在一根10μm长的碳管上级联5个电池单元,就可以获得大于1V的光电压。这项工作是在彭练矛研究组一系列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2008年,研究组提出采用非对称接触电极的方法实现无需掺杂制备碳纳米管二极管,研究结果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2008, 20, 3258)上。 在此基础上,采用近乎同样但经过改进的工艺,又于今年实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碳管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其研究论文发表在《纳米快讯》(Nano Letters, 2011, 11, 23)上。   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
  • 科学家发明高效紫外发光二极管
    图中光学照片显示的是在压电光电子效应的作用下,紫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随施加的应变的增加而增加。下图显示的利用能带理论解释压电光电子效应对p-n结处能带结构和载流子输运过程的调制和改变。(图片提供:王中林)   紫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在化学、生物、医学和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这种材料的内量子效率虽然可达到80%,但外量子效率只有3%左右。如今,基于压电光电子学效应,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讲席教授王中林课题组发明了一种新型高效紫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在合适应用作用下外量子效率可达到7.82%,其光发射强度、注入电流能力和电—光转换效率均成倍提高。新成果发表在8月在线出版的《纳米快报》上。   王中林表示,新成果还可以扩展到从紫外到红外的整个光谱范围内的由压电材料制备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它们将在发光二极管、光电池和太阳能电流、人机界面、纳米机器人、微—纳机电系统、人机交互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压电光电子学是压电效应、光子特性和半导体特性三相耦合的一种效应,它通过应变引起的压电势来调节和控制电光过程,或者反过来利用电光过程调节和控制力的作用。该效应由王中林于2009年首次发现。   王中林小组进一步把光引进压电电子学器件,致力于开发和研究力、电和光三相耦合器件。他们发现压电效应可优化光电池,提高光探测器的灵敏度。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压电效应还可以显著提高氧化锌微纳米线发光二极管的电子—空穴复合效率,从而显著提高发光性能。这些力、电、光三相耦合的研究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压电光电子学(piezo-phototronics)领域。据王中林介绍,力、电、光三相中的两相耦合比如光电、力电和光力耦合效应已经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很多基于这些耦合效应的新型纳米器件被研制出来。这是一个远比两相耦合复杂的耦合系统,因此有更多有趣的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效应需要人们去探索,更多的器件等待人们去开发。   研究人员将压电光电子学效应应用于紫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性能的改造中。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光发射由载流子的注入、复合和出射效率等决定。薄膜型宽禁带半导体制备的紫外发光器件,其内量子效应虽然可达到80%,但外量子效率只有3%左右。王中林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全反射限制的光出射效率比较低引起的。他和浙江大学的访问学者杨青博士经过精心设计,在N型氧化锌纳米线衬底单根微纳米线发光二极管中引入压电势,发现由压电势引起的界面处的能带改变会形成载流子沟道,从而将载流子捕获在界面附近,提高载流子的浓度和复合效率,进而提高器件外量子效率。他们制备的未加外应力的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达到1.84%。在固定电压下,对器件施加0.093%的压应力,可以使光发射强度和注入电流分别提高17倍和4倍,相应的电—光转换效率提高4.25倍。合适应力作用下外量子效率达到7.82%,和纳米线增强的复合量子阱LED效率相当,远远超过已报道的简单p-n结纳米线半导体光发射二极管外量子效率。   王中林表示:“我们所发明的这些氧化锌纳米器件可整合成一个自主发电、自动控制的智能纳米系统 完全基于氧化锌纳米线,我们能创建具有记忆、处理和感应能力的复杂系统,系统所需要的电能均取自外部环境。希望有一天,人类能将纳米尺度的发电机、传感器、光电子器件和逻辑运算器件有机地集成起来,实现自驱动和自主决策的智能纳米系统。”
  • 深紫外激光二极管室温下发射连续波
    由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名古屋大学材料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天野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与旭化成株式会社合作,成功地对深紫外激光二极管(波长低至UV-C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室温连续波激光发射。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上,代表这项技术朝着广泛应用迈出了一步。  从2017年开始,天野弘研究小组与提供2英寸氮化铝基板的旭化成公司合作,开始开发深紫外激光二极管。起初,向该装置注入足够的电流太困难,阻碍了紫外可见(UV-C)激光二极管的进一步发展。  2019年,天野弘的研究小组使用偏振诱导掺杂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首次制造了一种短波长的UV-C半导体激光器,它可以在短脉冲电流下工作。这些电流脉冲所需的输入功率为5.2W,这对于连续波激光来说太高了,因为功率会导致二极管迅速升温并使激光停止。  研究人员此次重塑了设备本身的结构,将激光器在室温下运行所需的驱动功率降低至仅1.1W。研究人员发现,强晶体应变会阻碍有效电流路径。通过巧妙地剪裁激光条纹的侧壁,他们克服了缺陷,实现了流向激光二极管有源区的高效电流,并降低了工作功率。  这项研究是半导体激光器在所有波长范围内实际应用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未来,UV-C激光二极管可应用于医疗保健、病毒检测、颗粒物测量、气体分析和高清晰度激光处理,尤其有利于需要消毒手术室和自来水的外科医生和护士们。
  • 全球最薄可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
    新华社东京7月29日电日本东京大学和奥地利约翰· 开普勒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最新宣布,他们研发出世界最薄最轻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随意弯曲,厚度仅为2微米(1毫米等于1000微米)。   据日本时事社等网站29日报道,研究小组在厚度仅为1.4微米的超薄PET塑料薄膜上,成功制造了总厚度2微米、每平方米重量仅为3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任意弯曲都不会影响其通电性能。   研究小组此前还利用超薄高分子薄膜,成功开发出由碳分子材料组成的超薄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晶体管集成电子回路。此次新技术发明,可以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晶体管等元器件集成在同一个高分子薄膜上,比先前的同类电子设备更加轻薄实用。   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是近些年材料研发领域的重点项目,并且已进入实用阶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具有省电、色彩再现好以及应答速度快等优点,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材料,对其轻量化和超薄化的需求一直驱动着相关技术进步。
  • 聚光污水智能运行监管模型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14年9月11日,杭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在杭州组织专家对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控污水智能运行监管模型进行评审,肯定了该污水智能运行监管模型的合理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意见。参加此次评审的专家组成员有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马立学主任、浙江大学 尧一骏教授、浙江工业大学 童少平教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谭学军总工及萧山水务集团 方卫国总工。 为提升监测设备在环境执法中的作用,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性,提高环境执法精准性,9月11日,杭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在杭州组织专家对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控污水智能运行监管模型进行了论证。各专家组成员经过现场实地考察,对污水智能运行监管模型进行了详细审核,形成如下意见:1、 该模型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控技术指南》要求;2、 该模型具有运行诊断、数据判定、物耗能耗核算等智能分析功能,满足合同要求;3、 该模型构架合理,监测参数齐全,满足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态的判断要求;4、 建议进一步改进各子模型之间的相互验证功能,完善监测参数和取值范围,加强模型判断的实效性。 专家评审会现场
  • 超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研制成功
    德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其产生的白光质量可媲美白炽灯泡,而其能效甚至大大优于荧光灯。该项研究的领导者、德国应用光学研究所的塞巴斯蒂安雷内柯表示,该OLED原型也许将可成为显示器和普通照明的一个超高效光源,他们的远期目标是利用传统的低成本卷带式印刷术来装配这些器件。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将白炽灯照明转换成紧凑型荧光灯,因为后者能节约更多的能量。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在显示器和普通照明中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是,无论是荧光灯还是LED照明,其产生的白光质量一直有待改善。荧光灯因为缺乏红光会使人感觉不适,而目前市售的大多数白光LED会带一些蓝色,会使人感觉有些冷。 与此相反,OLED的制造材料来源广泛,要获得高质量的白光相对显得比较容易。就OLED来说,其面临的问题一直以来都不是白光质量,而是其能效。荧光灯的能效大约在每瓦60流明到70流明,白炽灯的能效大约为每瓦10流明到17流明,而到目前为止,OLED的最大报告能效是每瓦44流明。 在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雷内柯及其同事报告了一种能效可达每瓦90流明的OLED结构设计,其最高能效甚至可达每瓦124流明。 研究人员对OLED的设计工艺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方面,他们将连接发光材料的有机材料掺杂到它的金属触点,从而降低其工作电压。另一方面,他们用光学性能与器件衬底更为匹配的玻璃来制作器件的外表面。在传统结构中,大约80%的光会损耗掉。 这种OLED的最新颖之处是器件内部不同发光材料的组织搭配。3种材料被用于各自发出蓝、绿和红光,其间还有主基质材料。诀窍是选择一种具有高“自旋态”的基质材料,它可与蓝光匹配,并夹杂在绿光和红光材料之间,如同是分离的主基质材料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从红光或绿光材料逃逸的任何电子—空穴对(激子)将穿过蓝光材料,从而增加了转化为光子的机会。 不过,这种新型OLED的主要缺陷仍是其寿命。虽然飞利浦等公司已能生产出寿命与荧光灯相同的OLED(超过1万小时),但具有更高效能的材料往往其寿命无法持续这么久。目前,雷内柯的OLED器件的寿命仍只能达到短短的几个小时。(来源:科技日报 冯卫东)
  • 生态环境“测、管、治”,聚光科技为环境管理提供支持 ——聚光科技携中科光电同辉闪耀CIEPEC 2017
    2017年6月13-16日,中国环保产业的重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 2017)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利召开。国内外领先环保企业群英荟萃,在展会上集中展示各家最新的环保产品及技术方案,环境领域专家与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环境产业政策法规、行业发展趋势及服务现状。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作为环保部“环境监测仪器工程技术中心”,携旗下集团成员——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光电”)亮相展会。聚光科技集团展台中科光电展台  在本届展会上,聚光科技围绕生态环境“测、管、治”,集中展示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治理业务的最新产品(系统)及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污染源在线监测、水环境在线监测、大气环境在线监测、立体监测、环保信息化、环境治理等智慧环保的各个领域)。CEMS-2000 VOC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BPM-200型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AQMS-3000微型环境空气监测系统、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大气环境立体走航观测车、环境大数据平台等最新产品技术及综合解决方案纷纷集中亮相,闪耀CIEPEC 2017。  环保部、科技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各地环保厅局、环境监测站等重要领导,环科院等重点院校专家学者, 《中国环境报》等行业知名媒体,国内外众多企业客户纷纷莅临聚光科技展台,对展出的新产品及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及深入的交流,对公司产品及技术表达了肯定,并对民族环保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希望与鼓励。全国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陆浩、副主任委员王庆喜一行参观聚光科技展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柏仇勇一行参观聚光科技展台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污染源处扬子江处长一行参观聚光科技展台科技部资管司刘春晓处长一行参观聚光科技展台  在此次同期进行的新产品与新技术推介会上,由聚光科技所做的“烟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及中科光电所做的“大气环境立体走航观测车解决方案”两个精彩报告,赢得了会场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与肯定。聚光科技作为环保部“环境监测仪器工程技术中心”,从成立至今,一直秉承科技创新的理念,坚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聚光科技已从单一平台的监测仪器设备供应商,发展成为目前以环境为主、兼顾工业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的多平台集团公司,能够提供定制化产品及多种综合解决方案。  聚光科技展台上,还同步开展了与《中国环境报》联合举办的“聚光杯”全国环境摄影大赛活动推广、 “线上预约,线下拿奖” 及“扫码有礼”等众多丰富及有意义的现场品牌活动,引发了现场活动的几度小高潮,场面热烈。活动现场  2017年正是聚光科技成立十五周年的日子。十五年的专注思考及执着创新,使得公司在环保领域每一步的发展都踩在了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的点子上;十五年的熔炼,方凝聚成了“科技感知世界、绿色改变未来”的自豪企业使命;也正是十五年来凭着骨子里的创民族企业的情怀和坚持科技性的执拗,才造就了今日的聚光科技。未来,聚光科技将继续以科技为内核,不断创新进取,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与支撑。  同期,聚光科技环境与安全事业部总经理孙越、中科光电总经理万学平的人物专访在《中国环境报》刊出,无人监测艇、水环境“CT”、环保医院、气象激光雷达等环保智能化、立体化、无人化的最新前沿技术,以及健全环保行业规范管理体系等卓具远见思想均在在专访中得以体现。详细特别报道请点击以下链接:《中国环境报》特别报道系列之一:聚光环保科技:执着的创新者 专注的思考者《中国环境报》特别报道系列之二:专业与专注,成就大气环境综合绩效服务商——记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立体监测”创新之路
  • 快讯-新型光电感测研究蓬勃,光焱PD-RS 用于光电探测器&光电二极管响应时间表征
    有机光感测器(OPD)、量子点光感测器(QDPD)、钙钛矿光感测器(PPD)、新型材料光感测器、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等光电器件的研究一直是非常热门的领域。近期波兰Military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Martyniuk教授领导的团队以及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合作者,展示了基于红外的APD目前状态和未来发展。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提高矽薄膜光吸收率的策略,采用微米和奈米结构的新型光感测器设计,其性能提升可与砷化镓( GaAs) 和其他III-V 族半导体相媲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在一项突破性的研究中证明了新型光伏奈米粒子发射出一串相同光子的发展潜力,这项发现可能会革新量子计算和量子传输设备的领域。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和明斯特大学的Patrik Sund与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薄膜锂铌酸盐的集成光子平台,并与固态单光子源进行整合,进一步推动了光子量子计算的发展。因此,检测与分析光电器件(探测器或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光焱科技推出了光电响应测试与分析仪PD-RS,並成功帮助客户完成设备安装。PD-RS 可得出光电器件光电转换过程的重要参数,包含恒定光强脉冲光的光电流时间响应变光强光电流与响应度变化测试(LDR)-3dB 频率响应测试Rise/ Fall time检查与分析从而了解光电器件的内部结构与载流子动力学、材料组成与器件结构对载流子动力学的影响关系。这为评价光电器件性能与改进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 继聚光科技高管离职后,又一上市分析仪器公司高管离职
    p   继前几日聚光科技董事长叶华俊先生离职后,9月20日,另一家上市公司博晖创新发布公司副总经理宋锐的辞职公告。 /p p   宋锐先生曾就职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锦江富圆大酒店、博弘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现为博晖创新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广州博晖执行董事。宋锐先生原本的高管任期至2020年5月。 /p p   宋锐先生目前持有博晖创新公司股份3264207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4%。宋锐先生离职后将不再担任博晖创新的任何职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023b3fe2-cfa6-43f7-aa42-d5694d664f70.jpg" title=" 博晖创新 宋锐.jpg" alt=" 博晖创新 宋锐.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博晖创新副总经理 宋锐先生 /strong /p
  • 科学家制成彩色高效硅基发光二极管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8日报道,硅纳米晶体的尺寸仅为几纳米,却具有很高的发光潜力。现在,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研人员借助硅纳米晶体,成功制造出了高效的硅基发光二极管(SiLEDs),其不含重金属,却能够发射出多种颜色的光。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纳米快报》杂志上。   硅虽然在微电子和光伏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长期以来其却一直被认为不适合发光二极管的制造。然而,这在纳米尺度却并非正确,由成百上千的原子构成的微小硅纳米晶体能够产生光线,也具备成为高效光发射器的巨大潜力。迄今为止,硅基发光二极管的制造一直局限于红色的可见光谱范围和近红外线,因此制造可发出彩色光的二极管可谓绝对新颖。   KIT科学家发现,通过采用不同大小的单分散的纳米粒子,能够改变二极管所发出光的颜色。其可由深红色光谱区域调谐至橘黄色的光谱区域,外量子效率亦可达1.1%。值得一提的是,制成的硅基发光二极管具有令人惊讶的长期稳定性,这在此前从未实现过。操作组件寿命的增长是因为只采用了同一尺寸的纳米粒子,这能有效增强敏感的薄膜元件的稳定性,而可导致短路的过大尺寸粒子则被排除在外。   此款彩色硅基发光二极管还具有不含有任何重金属的优势。与其他使用硒化镉、硫化镉或硫化铅的研究小组不同,科研团队此次采用的硅纳米粒子完全不具毒性,而且地球上的硅储量丰富,成本低廉,更有利于硅基发光二极管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新型发光二极管惹人注目的方面亦在于其发光区域的同质性。研究人员表示,随着液态处理的硅基发光二极管或能以低成本大批量制成,纳米粒子“群体”也将进入新的领域,相关潜力将难以估计,而教科书上有关半导体元件的描述或许也将被改写。
  • Light: 黄维&王建浦|顶发光微腔结构实现高效率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具有可溶液法制备、高荧光量子效率、高色纯度等特点。近年来,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的器件效率提升迅速,成为下一代照明与显示技术的有力竞争者。然而,由于钙钛矿材料较大的折射率,导致大量的光子被限制在器件内部,阻碍了PeLED效率的进一步提升。近日,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和王建浦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子刊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发表论文,他们提出通过构筑光学微腔,制备顶发射PeLED,从而大幅度提升器件效率的新思路。光学微腔一方面能够通过Purcell效应提高辐射复合速率,提升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另一方面,优化的微腔结构可以使更多光子沿着微腔的光轴出射,从而提高器件的出光耦合效率。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发光显示技术提出了高效率、高亮度、柔性可穿戴等要求。传统的无机发光二极管通常在单晶衬底上通过外延法生长制备,难以获得大面积柔性器件。近年来快速商业化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能够通过溶液法、蒸镀法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但有机材料本身的激子特性使其难以在大电流下实现高亮度和高效率。钙钛矿材料兼具无机半导体高导电性和有机材料可溶液法制备的优点,在下一代显示领域极具竞争力。然而,近年来底发光PeLED的效率逐渐达到瓶颈,效率提升速度放缓。发光二极管的效率是由荧光量子效率、载流子注入效率、光耦合效率共同决定的。平板型底发光器件的光耦合效率通常为20%左右,其发光层发出的光子大部分被限制在了器件内部,无法从正面出射。另一方面,将发光器件应用于显示时,还需加上不透光的控制电路,因此显示面板上一部分区域无法发光,也就是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开口率的问题。设计具有微腔结构的顶发光器件,能够有效地同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这是由于微腔结构能够提高器件的出光耦合效率,而顶发光能够解决显示面板的开口率问题。图1 顶发光器件和底发光器件构筑基于光学微腔的高效率PeLED需要解决三个难题:1)制备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的钙钛矿薄膜;2)制备高质量光学微腔;3)实现器件内部平衡的载流子注入。在钙钛矿薄膜的选择上,作者选择了具有多量子阱(MQW)结构的准二维钙钛矿。其优点在于,通过调控大尺寸阳离子和小尺寸阳离子的组分,能够精确地调控钙钛矿的结晶性、形貌以及薄膜内部量子阱的分布。基于此思路,作者获得了致密的MQW钙钛矿薄膜,并将其荧光量子效率提升到了78%。图2 MQW-PeLED的能级结构及钙钛矿层形貌构筑高质量的光学微腔需要在器件的两端分别制备全反射和半反射的电极。为此,作者在器件底端蒸镀了100 nm的金电极作为全反射层,并且优化了顶端半反射金电极的厚度,将器件的光耦合效率从20%提升到了30%。要实现增强型的微腔效应,还需将微腔的光学长度设计到发光半波长的奇数倍。作者发现,通过调控电子传输层ZnO和空穴传输层TFB的厚度,可以有效地调控微腔的光学长度。值得注意的是,优化ZnO、TFB厚度的同时,还要考虑发光层在微腔内部所处的位置是否位于微腔效应增强的位置。此外,高性能PeLED的实现还依赖于器件内部载流子的平衡注入。作者前期的研究表明,MQW钙钛矿层内部存在快速的(皮秒量级)能量转移,从而使得发光区域主要位于与TFB的交界处。考虑到ZnO和TFB都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因此ZnO的厚度通常低于TFB的厚度。图3 微腔器件内部不同位置的增强效果及发光区域基于以上对钙钛矿发光层、器件光学结构及载流子注入/输运方面的优化,作者将微腔结构顶发射PeLED的外量子效率提升至20.2%。该器件表现出显著的微腔效应,不同于底发光器件的朗博体发光,顶发射微腔PeLED在正面的出光显著增强,从而大幅度提升了光耦合效率。图4 微腔器件外量子效率及发光轮廓较低的光耦合效率是限制平板发光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工作将顶发射微腔结构应用于PeLED,实现了超过20%的外量子效率,是目前顶发射PeLED的效率最高值。该工作的发表,使钙钛矿这种明星材料在LED实际应用方面更进了一步。此外,高质量微腔的制备及其器件内整合,也对电泵浦钙钛矿激光器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信息:该成果以“ Microcavity top-emission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为题发表在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本文共同第一作者为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博士生缪炎峰、程露、邹伟,通讯作者为王建浦教授、黄维院士、彭其明副研究员。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0-0328-6文章来源: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Light学术出版中心
  • 如海光电┠ 拉曼光谱仪云端分析和数据管控平台在禁毒实战中的应用
    导读: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无需样品制备、无损探测、适合水溶液、固体和粉未检测及分析;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的特点,已在反恐、禁毒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拉曼光谱仪在公安体系的应用,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检测数据杂乱、共享繁琐,针对这个问题,如海光电研发了一套拉曼光谱仪云端分析和数据管控平台。拉曼光谱仪在禁毒应用中的现状 拉曼光谱仪设备在公安缉毒上具有检测快速、结果准确、携带方便的优势。拉曼光谱仪可到犯罪现场检测到可疑毒pin谱图,并与本机的数据库中的标准毒pin谱图对比,具有高度相似或者相同,即可判定检测物的组成。目前,大部分的拉曼设备采用的数据库都是由厂商预装在设备上,后续基本不会有增减,数据也是采用其他大型光谱仪采集标准品的谱图,在实战中存在很多识别困难问题。拉曼设备工作流程拉曼光谱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谱图库的大小、谱图的质量和检索匹配算法均有直接的关系,目前市场上仪器升级谱图库的方法主要通过U盘,电脑等方式去更新,较为繁琐,且不利于谱图库的共享。拉曼光谱仪云端分析和数据管控解决方案对于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强调资源共享的时代,如果通过云数据库的建立,使各省市、区县的数据共享,做到在一个地方发现新违禁品谱图,实时更新至全国,那么拉曼设备在缉毒实战的应用方面就大大提高了。因此,如海光电研发了一套拉曼光谱仪云端分析和数据管控解决方案,这是一套专业用于拉曼数据分析和管控的软件,可实现拉曼光谱的谱图收集、降噪、分析、存取、管理、设备登记及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云端分析和数据管控解决方案工作流程之一云端分析和数据管控解决方案工作流程之二拉曼光谱仪云端分析和数据管控解决方案用户数据库拉曼光谱仪云端分析和数据管控平台用户标准库云端分析和数据管控解决方案在实际缉毒中有以下几方面好处:一、丰富缉毒实际应用数据库仪器接入云端平台后,测试结果可以实时上传至云平台数据库,并由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在这过程中可以不断的采集到有价值的谱图,比如各种新的精麻类药物,功能性饮料,毒pin混合物等,及时发现漏网之鱼,通过不断的循环积累,最终形成一套符合缉毒实际应用的数据库。云端分析和数据管控拓扑图二、毒pin溯源拉曼设备由于谱库的限制还不能直接做到对毒pin的溯源。但通过全国各地的公安民警在现场采集各种毒pin的拉曼数据,并统一上传到共同的云端分析和数据管控平台后,云端管控平台的人工智能算法将会对全国各个地区的谱图库进行建模和精准分析比对,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进一步确定毒pin的来源,从而给民警提供更加可靠的侦案信息。三、混合物算法优化拉曼设备在测试混合物时,由于本机谱图库和计算能力的限制,检测的效果有时并不太理想。当云端管控平台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纯品谱图后,并通过分析云端大量的原始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不断的改进混合物的算法,最终能够准确的测出混合物成分组成。四、检测算法优化一线人员在使用拉曼光谱仪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离焦、偏移、光谱功率设置不合理,采样时间过短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造成同一物质,不同人测试的结果不同,最终的结果比对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今通过云数据库上传的大量实际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学习分类,并采用现在主流的机器学习算法,通过比较,将最佳的检测条件反馈给终端设备,可以提高一线公安民警使用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的结果准确性。
  • 岛津二极管激光器「BLUE IMPACT」在日获大奖
    日前,岛津公司研发的光纤耦合型高亮度蓝光直接二极管激光器「BLUE IMPACT」获得了日刊工业新闻社主办的 “2015年度超级部件制造大奖”。该奖项主要用于表彰对日本产业、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部件及部材。共分为“机械”、“电子电器”、“汽车”、“环境”、“健康/医疗器械”、“生活相关”六大领域,分别予以表彰。从2007年起直至去年,岛津公司装置类产品曾连续八年获奖,但斩获“超级部件制造大奖”尚属首次。 光纤耦合型高亮度蓝光直接二极管激光器「BLUE IMPACT」(左)10月13日格兰皇宫饭店颁奖仪式现场(右) 本次荣获“超级部件制造大奖”的光纤耦合型高亮度蓝光直接二极管激光器「BLUE IMPACT」采用了蓝光氮化镓类半导体激光,是全球首个完成产品化的激光加工用光源。 本产品采用岛津特有技术,通过将多个激光元件多重合成为直径100μ m以下的微细光纤,在维持高输出效率的同时,实现了世界顶尖水平的能源密度。原来经常使用的红外半导体激光,在进行金、铜等材料加工时,由于金、铜吸收红外光较少,很难完成加工。但光纤耦合型高亮度蓝光直接二极管激光器可以作为这些材料的微细加工光源使用。 【本产品相关评价】 光纤耦合型高亮度蓝光直接二极管激光器「BLUE IMPACT」获得了来自“超级部件制造大奖”事务局的好评。 l “一直以来,蓝光半导体激光用于加工用途时,很难克服输出效率、能量密度等课题。并且,从商品化角度来考虑,成本也不合算。岛津公司本次入选的这款产品,作为光源单元实现了产品化并完成了市场投入。” l “岛津公司的多重合成技术成功将多个激光元件发出的光汇集到微细光纤中,实现了高输出功率、高密度光源。可以说该技术攻克了难度系数非常高的课题。” l “高输入功率、高密度蓝光激光除可用于加工用途外,还有望和绿光、红光结合使用,使应用更加多样化。由于通用性、可行性高,可以说该技术实现了一项重大突破。”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 岛津微信平台
  • 创想仪器GLMY携直读光谱仪参加中铸协铸管会议
    2020年11月22日,创想分析仪器来到了河南安阳,参加在此地举办的“2020年度中国铸造协会铸管及管件业年会”。在本次会议上,创想仪器为大家带来的是台式直读光谱仪CX-9600T及移动式直读光谱仪CX-9900。2020年是《铸造行业“一三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铸管及管件行业深化改革,推进绿色、健康、安全、可持续平稳发展,加快行业建设,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的关键之年。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对于企业是一场大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为加强广大铸管及铸件业企业间的学习和交流,促进中国铸管及管件业良好发展,中国铸造协会以“智能,智慧,环境,安全”为主题,在很那安阳召开“2020年度中国铸造协会铸管及管件业年会”。会议邀请铸管及管件、井盖等城市铸件、泵阀、水表、胶圈及应急配件等管网配套件企业、上下游企业和与之相关的市政、建筑、五金矿业等协学会、设计与规划院和供水排水企业用户、分析仪器厂商和专家莅临会议,共同畅谈供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利工程全产业链在国家强化环境治理、安全管控的形势下,企业转型升级、夯实高质量、只能和协同发展基础的探索之举,着力分享提升创新能力、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作为。创想仪器作为一家专业的分析仪器制造厂商,在本次铸管会议上展示的是公司的台式直读光谱分析仪CX-9600T及移动式直读光谱分析仪CX-9900,台式自不用多介绍,移动式的CX-9900摆脱了实验室的限制,让检测不在局限于一个空间,可实现多方位,多现场测量,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好仪器。创想仪器GLMY将始终为广大铸造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来电咨询。文章来源:直读光谱仪厂家创想仪器
  • 欧司朗488nm激光二极管等获创新者奖
    p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宣布其PLT5 488青光激光二极管和Oslon Black Flat SFH 4735分别荣获《激光世界》杂志颁发的创新者奖银奖。这两款产品均以对研究创新的贡献,以及为医疗和消费者健康行业带来的先进能力获得嘉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386e4ef3-4424-45a8-a604-c1493c12c7d5.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PLT5 488nm青光激光二极管 —— 荣获银奖 /strong /p p   在寻求新的医疗方法和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DNA和细胞分析工具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凭借着优秀的远场模式,波长公差严格控制在± 2 nm内,PLT5 488青光激光二极管紧随仪器更紧凑、更简单、更具性价比的发展趋势。当细胞呈一列纵队流经一次性微制造型流动池时,将使用欧司朗488 nm直接激光二极管在完全相同的时间测量每个颗粒的体积及其自发荧光。这种独特的组合方式在生命科学领域广泛接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Oslon Black Flat SFH 4735 —— 荣获银奖 /strong /p p   欧司朗的近红外(NIR)宽带发射器Oslon Black Flat SFH 4735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紧凑、耐用、低成本的传感技术领域,史无前例。SFH 4735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的理想之选,可以用来评估食物或药物的质量,乃至能识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卡路里等。专家认为,这项技术很快可以直接整合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移动设备中,为消费者追踪和监测健康提供一种更简便的方法。 /p p   《激光世界》创新者奖旨在奖励光电和光学技术、产品和系统领域最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其评选结果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评定。银质创新奖用于表彰不仅带来了渐进式改进,而且显著改善了以前所采用的方法、所采取的方案或所使用的产品和系统的创新。 /p
  • 严峻!俄女子体内18种变异新冠病毒,拉曼光谱能否助力新冠快检?
    据俄罗斯《消息报》12日报道,俄罗斯学者们在一位免疫力低下的女子体内发现了18种变异新冠病毒,部分变种与英国出现的新型变异病毒相同,还有2种同丹麦水貂所携带的变异新冠病毒相吻合。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系教授康斯坦丁克鲁托夫斯基指出,这项研究工作首次确认了一个事实,即“新冠病毒在一个生物体内长期存在即会导致大量突变的出现”。同时,他指出,现在判定“俄罗斯”菌株的传播速度为时尚早,因为只出现了这一个案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已成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疫情发展呈现出长期化、复杂化态势,我国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十分艰巨。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外抗疫的经验和教训已充分说明,快速、准确的诊断病情对疫情防控有重要作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检测主要基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酸检测法,上机检测与结果分析约需5小时。已报道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基于免疫色谱试纸,利用胶体金标记生物大分子,制成检测试纸,可检测病毒抗原或患者血液里的IgM抗体,该方法可将检测时间缩短至约20分钟,但准确度和灵敏度有限,误判率较高。奥谱天成科研级显微拉曼光谱仪系列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表面光谱分析技术,它能将分析物的拉曼信号放大百万倍以上。这种放大作用主要源自金属纳米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所造成的局部电磁场的增强。SER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指纹识别性、高分辨率以及无损、快速等诸多优点,非常适合以分子识别和探测为基础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已经成功运用SERS技术实现了对登革热病毒(DENV),流感病毒H1N1等的直接非标记检测,表明SERS技术可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病毒检测手段。刺突蛋白(S蛋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的关键蛋白,因此可将S蛋白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标志物之一。近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利用SERS技术对人体唾液中的痕量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进行了检测。新冠病毒S蛋白拉曼光谱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将等体积的浓度为 10*10﹣9 g/mL的S蛋白混入人体唾液中后,可清晰地从SERS拉曼光谱中分辨出10根S蛋白的拉曼谱线,SERS技术可快速准确地识别人体唾液中的痕量SARS-CoV-2病毒S蛋白,检测限可低至10﹣9 g/mL量级。该结果为后续SERS技术在SARS-CoV-2病毒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 海光出席天津市化妆品监管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
    2021年10月20日,由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津市日用化学品协会、天津科技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4家单位携手创建的天津市化妆品监管科学研究会正式成立。研究会将围绕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实施,积极开展各项化妆品安全、功效、质量可控性研究,为监管政策、法规制定和修订建言献策,参加日用化学品标准和指南的研究制定,推进化妆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海光公司携原子荧光、原子吸收产品出席大会,与参会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现场  在“天津市化妆品监管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协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上,天津市药监局副局长张胜昔为大会致辞。国家药监局科技和国际合作司原一级巡视员毛振宾做了《化妆品监管科学创新与发展》的主题演讲。法规培训环节由专家对《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的重要条款进行了解读。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天津区域经理张春艳作为企业代表为参会来宾介绍公司概况、产品系列以及相关领域应用。毛振宾司长作主题报告海光天津区域经理张春艳作报告  对于化妆品所含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准确检测成为检测部门日益突出的问题。海光仪器自主研发的AFS-85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适用于样品中砷、汞等重金属元素的痕量分析。同时展出的GGX-920型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原子荧光的理想搭档,可对化妆品检测项目中铅、镉等元素进行测量,二者相互配合为化妆品检测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参观海光展位药监局化妆品处刘处长(中间),天津质检院精细化工中心张院长(左一)  海光公司致力于重金属检测领域三十多年,产品不断优化更新,积累丰富的检测经验。未来,海光将继续为化妆品检测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以及技术支持,为大众的身体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 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考察聚光科技
    5月3日,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一行70余人在蔡国强主任的带领下,就杭州市开展智慧河道、做好杭州市区整体水系的流畅、水清、岸绿、景美等工作莅临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考察指导。聚光科技党委书记兼工会主席陈荧平、供应链中心总经理兼河湖事业部总经理韦俊峥、水环境业务板块大项目管理部总监王静、水环境信息化事业部副总经理金锋、水环境业务板块营销管理部总监刘明、设计第一分院院长兼规划所所长姜卫星、河湖生态修复事业部工程部副总监林杰等陪同考察。  在陈荧平书记的陪同下,蔡主任一行首先参观了公司文化长廊,对聚光科技的企业文化,“创新进取、激情高效、公正尊重、开放共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聚光科技党委的红色传感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对聚光科技能够开展如此多的文化活动表示认可。蔡主任一行参观公司文化长廊  在公司展厅,王静总监就公司发展历程、业务运营情况以及企业愿景等着重做了介绍,聚光科技的每个成长历程及公司在区域环境监测、治理、规划、运营服务的整体思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王静总监介绍企业发展历程  随后的座谈会,王静总监就以“监测—治理—并购”为题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并介绍了公司业务技术体系架构以及用产业生态构建区域综合服务模式。姜卫星院长以“治水营城”为题介绍了聚光科技对水环境治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了“治水、造景、融城”三位一体的治水战略。并指出聚光科技旨在精准治理、长效管理、持续发展。 座谈会现场  河道监管中心的领导表示希望杭州城市河道能够作为“智慧河道”试点,开发可复制的国家模式,政府要携手聚光科技这样的专业企业,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将达到最佳水环境、最安全设施、最快速度为目标,全方位打造高品质河道,全力以赴为杭州多添一抹色彩!
  • 光智科技「秸秆防烧智能监测系统」成功落地!助力火情监管现代化
    近年来,各地政府对秸秆焚烧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但火情监管工作仍面临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光智科技推出了全新的秸秆防烧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光学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为火情监管工作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2023年11月,光智科技秸秆防烧智能监测系统在蚌埠市五河县3个乡镇成功落地,建设共 28 处热成像双光谱设备,单点监测半径最大可达3.5公里,实现每个镇露天秸烧火情的全覆盖、全天候和远距离监测效果。01 烟火智能识别前端热成像监控设备能够实时探测目标环境的温度,系统通过嵌入式DSP温度分析火点探测报警模块,自动探测环境热源,自动报警装置扫描过程中快速检测着火点。当检测出有超出设定的热点阈值时,立刻发出报警信号,以达到秸秆焚烧火情监测预警的效果。02 火点定位前端摄像机检测到火点并发出报警信号后,秸秆防烧监测平台可基于内置算法,利用摄像机镜头的俯仰角、方位角、焦距及站点的地理位置信息(经纬度)等信息,计算出火点的精确位置。精确定位后的火点信息,可在秸秆防烧监测平台的火情列表信息中展示,并在地图上标识火情位置,值班人员可快速直观地掌握全部起火点信息,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处置。03 网格监管 火情早发现多维度构建全天时、高频次、大范围的秸秆焚烧火情监测网络,基于村镇管理辖区,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火情的快速派发处置。04 工单灵活 扑火决策快监测系统基于村镇行政管理区域,定制合理的工单派发体系,工单支持灵活接收、退回以及紧急情况;还支持省市县多级部署,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多级业务协同,能够更快处理火情。05 逐级督查 监管力度高系统支持市、区县、街道、镇村四级督查,审核查看火情发现、派发、处置以及反馈等各项环境的业务处理情况,提高火情监管力度。在火灾的预防和扑灭工作中,光智科技秸秆防烧智能监测系统的烟火智能识别和火点定位功能将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烟火源,也能够提供火点的精确定位,为扑火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火情信息,实现火情处置的科学指导,以促进火灾预防和事故处置工作的现代化。光智科技秸秆防烧智能监测系统的成功落地将为全国各地的火情监管提供可借鉴的先进经验,推动火情监管现代化进程,为秸秆焚烧的有效控制和灾害预防工作做出贡献。
  • 美研究称某些发光二极管灯含铅量超标
    每逢节假日,人们喜欢用五颜六色的发光二极管(LED)彩灯营造节日气氛。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9日发表研究报告称,某些LED灯含铅量超标,会对特定人群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报告称,LED灯以其节能和耐用的特点逐渐取代白炽灯,但检测发现,某些颜色的LED灯含有铅等有害物质。   研究人员分别对红、黄、绿、蓝、白等颜色的高、低强度LED灯进行检测,发现主要用作圣诞节彩灯及交通灯的低强度红色LED灯含铅量超过加利福尼亚州政府规定标准的8倍。此外,高强度红色、低强度黄色和低强度绿色LED灯中也含有铅,但含量较低。而蓝色和白色高、低强度的LED灯中则没有检测出铅。   研究人员表示,含铅LED灯尤其会对特定人群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如制造这些灯具的工人、将灯具打破的消费者、在交通事故现场参加紧急救援的人员以及清洁工人等。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人类健康和疾病预防系主任奥拉德莱奥贡塞坦说,作为节能产品,LED灯成为消费者新宠,但其带来的健康隐患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他呼吁生产厂家今后开发新技术产品时,既要重视节能,也要考虑这些产品是否会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影响。
  • 美开发出超快纳米级发光二极管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16日(北京时间)报道,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超快的纳米级发光二极管(LED),能够以每秒100亿比特的速度传输数据,并比当前以激光为基础的系统装置能耗更低。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为芯片上的计算机数据传输提供超快、低能耗光源的重要步骤。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15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科研人员表示,低能耗的电控光源是下一代光学系统的关键,这能够迎合计算机行业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传统上,工程师认为只有激光才能以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超低能耗进行通讯。而此次研发的单一模式LED能发射单一波长的光,与激光十分相似,能像激光一样执行相同任务,且消耗的能量更低。   研究人员在新装置的中心,插入了若干座砷化铟“小岛”。当电脉冲通过时,它们能产生光。这些“小岛”的周围包裹着光子晶体(在半导体上蚀刻的微孔阵列),能像镜子一般将光线弹射聚集至装置的中央,使它们囚禁于LED内,并被迫按单一频率产生共鸣,从而形成单模光。   现有设备基本是由激光发光器与外部调制器两个装置构成。两种装置都需要消耗电力,而新款二极管将发光器和调制器的功能整合到一个装置内,大大降低了耗能量。科学家表示,新款设备可达到目前最高效设备能源效率的2000倍至4000倍。平均而言,新款LED装置能以每比特0.25飞焦(10-15焦耳)的耗能量传输数据,而当下典型的低能耗激光设备也需要消耗500飞焦来传输单个比特,其他技术则耗能更多。
  • 聚光科技中标千万级地下水环境监管平台建设工程项目!
    01聚光科技成功中标千万级地下水环境监管平台建设工程项目近日,聚光科技凭借创新性的地下水在线监测技术应用及针对性解决方案,成功中标西藏自治区地下水环境监管平台建设工程(二期)第二标段,中标金额达1407.25万元。西藏自治区地下水环境监管平台建设工程(二期)项目,以全面提升西藏地下水生态环境保障能力,构建西藏自治区现代化环境管理体系,支撑“十四五”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助力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构建全区地下水监测网络管理、监测数据分析研判、污染防治预警、地下水污染成因分析和溯源及自治区项目布局决策支撑能力,推行西藏自治区地下水生态环境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在系统方案设计过程中,聚光科技充分考虑了高原地区的气候、地理和环境复杂性,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优化:(1)水质监测设备适配高原环境。高原地区温差大、气压低,影响仪表消解效率。该项目针对该情况设计了全新的密闭消解方式以保持稳定的消解率以及数据的准确性。(2)水质监测系统模块化设计优化。高原地区海拔高、交通不便,安装实施难度大,设备出现问题,维修耗时长。该项目采用一体化监测站设计,便于运输、安装和维护,减少现场施工难度提高效率。同时监测设备的模块化设计,降低了维修及运维难度,故障即换即用。(3)智能自动洗井采样系统创新应用。地下水监测采样前,需要洗井判定水样是否符合标准。聚光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自动洗井采样系统,适用高海拔深井洗井采样场景,自动判定洗井合格终点,保障检测水样代表性。聚光科技“基于智能采样的地下水自动监测预警系统”,成功入选“2023年度浙江省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名录”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名录”。此次中标不仅是对聚光科技在地下水在线监测技术领域的肯定,更是对其持续创新和卓越服务的认可。未来,聚光科技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为环保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02全方位地下水在线监测解决方案全面护航地下水安全地下水是生产生活重要的供水水源,对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感知水质数据、合理评价水质状态、精准识别水质趋势,可为保障地下水安全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指导。为响应国家构建全国地下水监测网络、技术体系和信息平台的规划,聚光科技参照HJ164-2020、HJ1019-2019和GB/T14848-2017等标准,充分发挥多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研发集成的优势和信息化平台开发的经验,推出全方位地下水在线监测解决方案。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原位式和抽取式两种形式,其中原位式采用探头式仪表,可实现原位安装、监测;抽取式需通过无扰动采样系统将水样采集至站房,通过质谱、光谱、电化学等分析仪器实现地下水全指标监测。原位式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产品亮点长期、连续在线监测,全自动无人值守;适合于各种水文地质类型水质监测;抗干扰、抗破坏、野外适应性强;低能耗、低成本运维。抽取式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产品亮点覆盖指标广,可覆盖基本指标和特征指;站房形式多、高集成度、节约空间、种类多样、满足不同监测需求;仪表性能优、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重金属检出限低达0.01μg/L。地下水监测移动实验室地下水监测移动实验室基于车载ICP-MS、便携式GC-MS、车载生物毒性等科学仪器,可实现地下水水质现场快速、准确监测,覆盖地下水全项水质指标。移动实验室提供完善的供水、供电、供气保障措施,实现了实验室的“现场化”。 产品亮点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监测结果准确、可靠;采用多种分析技术,地下水水质指标全面覆盖;完善的水、电、气保障设施,满足实验室分析环境要求;基于质谱检测技术,具备未知污染物快速筛查功能。地下水环境智慧管理平台产品亮点充分结合了管理部门内部政务数据及外部互联网大数据资源,创新地下水监测分析,高质量评价的研究范式;解决传统研究数据来源单一、滞后、颗粒度粗、精准度等问题;涵盖数据收集、数据质控、计算分析、算法模拟、综合评价,实现对地下水从宏观到微观的全维度监测评价,为管理决策作出有力支撑。
  • 聚光科技中标千万级地下水环境监管平台建设工程项目!
    聚光科技成功中标千万级地下水环境监管平台建设工程项目近日,聚光科技凭借创新性的地下水在线监测技术应用及针对性解决方案,成功中标西藏自治区地下水环境监管平台建设工程(二期)第二标段。西藏自治区地下水环境监管平台建设工程(二期)项目,以全面提升西藏地下水生态环境保障能力,构建西藏自治区现代化环境管理体系,支撑“十四五”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助力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构建全区地下水监测网络管理、监测数据分析研判、污染防治预警、地下水污染成因分析和溯源及自治区项目布局决策支撑能力,推行西藏自治区地下水生态环境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在系统方案设计过程中,聚光科技充分考虑了高原地区的气候、地理和环境复杂性,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优化:(1)水质监测设备适配高原环境。高原地区温差大、气压低,影响仪表消解效率。该项目针对该情况设计了全新的密闭消解方式以保持稳定的消解率以及数据的准确性。(2)水质监测系统模块化设计优化。高原地区海拔高、交通不便,安装实施难度大,设备出现问题,维修耗时长。该项目采用一体化监测站设计,便于运输、安装和维护,减少现场施工难度提高效率。同时监测设备的模块化设计,降低了维修及运维难度,故障即换即用。(3)智能自动洗井采样系统创新应用。地下水监测采样前,需要洗井判定水样是否符合标准。聚光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自动洗井采样系统,适用高海拔深井洗井采样场景,自动判定洗井合格终点,保障检测水样代表性。聚光科技“基于智能采样的地下水自动监测预警系统”,成功入选“2023年度浙江省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名录”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名录”。此次中标不仅是对聚光科技在地下水在线监测技术领域的肯定,更是对其持续创新和卓越服务的认可。未来,聚光科技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为环保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全方位地下水在线监测解决方案全面护航地下水安全地下水是生产生活重要的供水水源,对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感知水质数据、合理评价水质状态、精准识别水质趋势,可为保障地下水安全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指导。为响应国家构建全国地下水监测网络、技术体系和信息平台的规划,聚光科技参照HJ164-2020、HJ1019-2019和GB/T14848-2017等标准,充分发挥多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研发集成的优势和信息化平台开发的经验,推出全方位地下水在线监测解决方案。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原位式和抽取式两种形式,其中原位式采用探头式仪表,可实现原位安装、监测;抽取式需通过无扰动采样系统将水样采集至站房,通过质谱、光谱、电化学等分析仪器实现地下水全指标监测。原位式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产品亮点长期、连续在线监测,全自动无人值守;适合于各种水文地质类型水质监测;抗干扰、抗破坏、野外适应性强;低能耗、低成本运维。抽取式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产品亮点覆盖指标广,可覆盖基本指标和特征指;站房形式多、高集成度、节约空间、种类多样、满足不同监测需求;仪表性能优、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重金属检出限低达0.01μg/L。地下水监测移动实验室地下水监测移动实验室基于车载ICP-MS、便携式GC-MS、车载生物毒性等科学仪器,可实现地下水水质现场快速、准确监测,覆盖地下水全项水质指标。移动实验室提供完善的供水、供电、供气保障措施,实现了实验室的“现场化”。 产品亮点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监测结果准确、可靠;采用多种分析技术,地下水水质指标全面覆盖;完善的水、电、气保障设施,满足实验室分析环境要求;基于质谱检测技术,具备未知污染物快速筛查功能。地下水环境智慧管理平台产品亮点充分结合了管理部门内部政务数据及外部互联网大数据资源,创新地下水监测分析,高质量评价的研究范式;解决传统研究数据来源单一、滞后、颗粒度粗、精准度等问题;涵盖数据收集、数据质控、计算分析、算法模拟、综合评价,实现对地下水从宏观到微观的全维度监测评价,为管理决策作出有力支撑。
  • “互联网+”智能监管——聚光科技参展“ECOTECH CHINA 上海固废气展”
    2016上海国际固?废气展于2016年6月15-1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聚光科技以“‘互联网+’模式下固废处理和废气治理监管”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包括新一代垃圾焚烧烟气监测产品——CEMS-2000 B FT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垃圾填埋场空气质量监测平台、VOC监测治理整体解决方案、烟气CEMS在线监测全面解决方案等内容。作为环保行业的监测仪器生产商与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聚光始终站在技术研发的前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成熟完善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追随国家“互联网+”战略行动计划,聚光科技结合现有产品和技术,打造环境“智能监测、智慧管理、科学治理”的测管治联动平台。聚光科技展台 本次参与展出的展品有CMES-2000 B FT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可以连续监测SO2、NOX(NO、NO2)、NH3、HCl、HF、CO、CO2、O2、H2O、烟尘(颗粒物)浓度、烟气温度、压力、流速多项相关参数,特别适用于垃圾焚烧厂。同时参展的还有GC-3000 VOCs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仪,适用于城市和工业园区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烟气产品线总工为记者介绍新一代CEMS-2000 B FT系统
  • 欧盟研制成功高效紫外发光二极管
    p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35.html" target=" _self" 紫外 /a (UV)辐射灯光通常应用于水净化处理行业和水产养殖场,直接杀死有害细菌和加速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的化学反应中和过程。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紫外辐射灯光源含有汞(Mercury)元素成分,将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新的风险。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中小企业主题提供110万欧元,总研发投入140万欧元,由欧盟4个成员国及联系国爱尔兰(总协调)、英国、捷克和挪威,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SMEs)和4家科研机构联合组成的欧洲AQUA-PULSE研发团队。利用先进的二氧化钛(TiO2)作为紫外光催化材料,成功研制开发出更高效更廉价的紫外发光二极管(UV LEDs),被欧委会称作水净化处理行业的“突破性”技术。 /p p   研发团队反复测试不同紫外发光二极管的材料配置,包括TiO2紫外发光催化材料,直到结构功效性价比实现最佳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的原型,已通过各项技术、环境和安全可靠性验证,可有效清除水中的有害细菌和其它污染物。设立于挪威的一家企业,已开始生产应用于鱼缸水净化处理的紫外发光二极管紧凑型净化装置 而设立于英国的一家企业,正在开发生产应用于家庭、办公场所和饭店的新型水净化处理装置。 /p p   2013年,全球水净化装置市场规模已达350亿欧元,且市场快速增长。目前,研发团队联合工业界合作伙伴集中优势资源,正在积极研制生产可应用于大型饮用水和污水处理行业的创新型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应用于水产养殖场。 br/ /p
  • 流式也能Barcode,光谱流式一管20样本混样方案
    随着全光谱流式的成功商业化以及染料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多色流式细胞术在近年来取得长足进展。众多复杂(超过20色)免疫表型分析方案已在流式方法学、新冠感染免疫、肿瘤微环境等领域研究工作中得到充分的设计与验证,并在血液病检测、免疫监控、细胞治疗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为了进一步提升多色流式细胞术的检测通量,罗氏公司研发团队开发了基于Cytek® ️全光谱流式的荧光编码混样技术,报道了一管样本中同时检测20个21色PBMC样本的研究进展,除效率提升外,该技术能够在批量分析中大幅降低试剂用量,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实验误差,并可用于混样多路分选。相关研究工作与2022年发表于Cytometry Part A。图1. CD45多色编码混样技术示意图该方法通过对CD45的多色标记实现多个样本的荧光编码,例如“5选2”的编码方案中(图2上),从5种标记不同染料的CD45单抗库中选取2种进行标记样本,最多可产生10种编码组合。数据分析时,仅通过简单的散点图圈门即可快速解码(图2下)。经实验对比,研究人员验证了“5选2”编码混样方案检测与常规单管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并证实了Anti-CD45编码混样方案不会为实验引入明显的批次效应(实验数据请参考文献原文)。Cyte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