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管夹

仪器信息网管夹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管夹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管夹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管夹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管夹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管夹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管夹相关的解决方案。

管夹相关的资讯

  • 14家机构被抽查 国家科技计划资金“大监管”
    p   记者21日从科技部获悉,为促进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决策科学、执行坚决和监督有力,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会等五部门组织专家组在北京开展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和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落实情况随机抽查材料审查工作。 /p p   据悉,抽查工作旨在探索实现跨部门联动检查机制、推动建立统一的“大监管”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抽查工作的强执行、防风险和促规范作用,督促项目承担单位严格履行合同约定,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益。 /p p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广“双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本次抽查利用信息技术随机抽取,本年度确定14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承担的30个项目为被抽查对象,项目单位分布在江苏、辽宁、广东、湖南、重庆等5个省市,项目类型覆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 /p p   抽查内容重点包括四个方面:项目单位法人责任和内控建设、项目技术进展和资金使用效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范和流程以及《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等国家相关科技政策在项目承担单位落实情况等。 /p p   抽查工作将采取单位自查、材料审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对抽查中发现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加强宣传推广 对于存在问题的单位和项目,相关部门或管理机构将按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实施动态调整 对抽查中发现的重要问题线索,将进行深入核查,经查确实存在问题的,要依规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p p   “目前正是材料审查阶段,通过材料审查工作,实现了检查者事前做好案头工作,‘备好课’,为下一步现场检查锁定了目标,对检查事项‘瘦身’,切实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科技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核查将充分应用大数据的理念、技术和资源,强化方式方法创新,转变监督检查方式,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的监督检查机制。 /p p   该负责人透露,在前期各有关单位按照科技部等五部门开展随机抽查相关要求提供的自查表和微视频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管理部门/机构提供的项目任务书、过程管理资料以及第三方资料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系统挖掘,找出了被抽查项目在执行和政策落实中的典型经验、风险点和存在的问题。 /p p   据悉,为遵循科研规律,落实“放管服”要求,本次抽查工作坚持包容审慎监督,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实施“材料一次报送”制度,凡是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已有的材料,或被监督检查对象已提供过的材料,不再要求提供 推行报送材料结构化表格化,大幅度减少填报工作量 探索实施“微视频”报送、微信远程视频检查和第三方大数据挖掘分析,“让数据多跑路,让科研人员少跑腿”,切实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p p   资料显示,“十二五”以来,科技部对12492个结题课题进行了结题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特别是初期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202家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科研经费审计工作,实行结题项目财务审计和验收100%覆盖。2014年7月,科技部公布了包括大连三维传热技术有限公司存在提供虚假财务资料、挪用科研经费等4起违反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的典型问题。 /p p /p
  • 市场监管总局征集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库专家
    近日,为保障标准物质定级评审工作质量,确保评审结果科学公正,市场监管总局决定面向社会征集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组建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库。并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征集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库专家的通知》。通知如下: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征集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充分发挥行业专家技术优势,保障标准物质定级评审工作质量,确保评审结果科学公正,市场监管总局决定面向社会征集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组建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库。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请对象及条件申请对象应为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计量技术机构正式在编人员,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无学术不端、不良诚信或违纪违法记录;(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专业技术水平;(三)在标准物质研制、应用、管理体系与规范研究等相关领域工作5年(含)以上,熟悉标准物质相关研制技术、测量技术、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要求、数理统计与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获业内普遍认可;(四)熟悉计量与标准物质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相关计量技术规范和技术评审要求,具有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文字水平;(五)能够按要求参加评审活动,履行评审专家职责和义务;(六)年龄不超过60周岁(1961年7月31日以后出生,两院院士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除外),身体健康,能够胜任评审工作。二、工作程序(一)申请。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应填写《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库专家申请表》(见附件1),并由所在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加盖公章。(二)审查公示。市场监管总局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结合专家专业与领域分布需求,确定初选专家名单,并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公示。(三)确认。经公示无异议的申请人,入选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库,承担相关专业和领域标准物质技术评审等工作。三、材料报送专家申请材料收集等工作委托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具体承办,请申请人所在单位于2021年9月10日前将盖章纸质申请表原件一式3份及近期2寸免冠彩色照片2张快递至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同时将申请书电子版(word版和PDF盖章版)及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库专家信息汇总表(见附件2)发送至联系人邮箱。邮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8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号楼102-B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13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联系人:张鹏 010-82261832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联系人:卢晓华 电话:15201101988,邮箱:luxh@nim.ac.cn邵明武 电话:13681247816,邮箱:shaomw@nim.ac.cn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2021年8月10日
  • 张作风教授解读: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的新冠注意事项
    ——01——为何会有对新冠肺炎的“乙类甲管”的法律?它是如何诞生的,为何又取消?2020年1月20日国务院宣布的对新冠肺炎的“乙类甲管”的法律,为2020年1月23日的武汉封城措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传染病法的甲类传染病管理法规也是近三年来的新冠疫情的封堵防控,包括城市、农村和相关社区的强制性的静态管理,社会面清零,新冠病例和接触者的强制隔离等防控措施的法律基础。很多专家学者包括我本人在今年3-4月份上海疫情初始期间,针对奥密克戎的特征提出了把新冠疫情“甲类管理”降级到“乙类或丙类管理”的建议。经过8个月来的普遍全国各地的严格反复的封控实践,在12月25日下午,全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疾控局报告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方案,将于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于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政策改变,有很多正面的转变,受到人们欢迎。但是从严格封控到全面放开的突然的飞跃,缺失了一个针对疫情政策改变做好“转变准备期”。——02——敞开大门面对世界的重大举措最受欢迎的重大措施之一是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这意味着中国会彻底改变三年来封国的现状,将向全世界全面打开大门。 这对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无疑是利多互赢,是挽救国家和世界经济低迷强劲的措施,对国际性科学技术交流也是有力 促进。 更重要是对在华工作的外借科技商务工作人员的复工复产、各国留学生的复学,科技教育交流的科技教育人员,外借人士的探亲、团聚会提供相应签证便利。对中国公民来说,这一决定会便利中国出国留学生回国探亲,并会逐渐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03——回归正常自由生活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和民众正常生活恢复的最主要新冠疫情措施的重大改变包括:不再实施静态管理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不再进行核酸全民普检 。城乡的严格封控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贸合作,以及民众的正常日常生活。改变为传染病乙级管理后,疫情防控对经济影响会大大下降,民众再也不会因为新冠感染或作为密切接触者而被强制隔离,城市农村社区也不会因此被封堵,核酸的全民普检也不会再回来,民众可以回归正常自由生活,这一点应该是非常值得庆幸的。——04——为何还要对感染者实施居家隔离?实施条例指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对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自我照护。作为疫情缓解的一项重要措施,建议让轻型新冠感染阳性者居家隔离,或者居家工作。无症状感染或轻型新冠阳性者,应该至少居家隔离五天以防传播给他人,这样可以减缓冲顶速度,向后推迟峰值时间。如果在很短时间内冲达感染高峰,会产生大量的重症患者,导致严重的医疗挤兑和病死率增高。以北京为例,如果新冠感染在4周内感染50%的市民(1100万人),平均每天会感染40万人。如果按照上海估计的0.5%重症率,平均每天重症病人可达2千人。我依据卫健委给出的ICU床位率预估,北京的ICU床位应该在1752到4380张之间。按照人均ICU 病房五天,北京每天可能会有350到876张ICU床位。但是如果北京每天的重症病人是2千人,可能会导致重症监护室挤兑,大量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从而导致死亡数大量升高。但是如果把感染率超过50%的时间改变为3-4个月,挤兑现象会大量减少,会挽回许多生命。所以说,保持感染者居家隔离,推迟峰值,拉平重症患者数,可以避免重症监护室挤兑,有效下降新冠病死率。——05——在实施新冠感染“乙类乙管”后,如何监测评估新冠疫情呢?很重要的是监测指标要有实际的参考价值,目前卫健委已经不再公布新冠感染的数据,会由中国疫控中心对新冠疫情继续报告,中国疫控中心的互联网传染病直报系统应该可以报出可信的发病感染数据。 虽然新感染数可能由于抗原测定阳性后不上报而大量减少,但是至少会有高危人群,一线工作人员监测性的核酸数据,加上主动监测(信息普查)的信息收集,应该还可以报告可信的感染人数,预估疫情发展趋势。在国外,也会应用对其它疾病的监测系统,比如流感监测系统来监测新冠疫情,应用医院数据系统来报告ICU床位占用数,应用死亡报告系统来报告新冠死亡数。 美国目前对新冠感染的报告,由于快速抗原测试也被大量低估,虽然美国目前的报告的新冠感染数是一亿,但是实际感染数是报出数据的1-2倍之多。虽然新冠感染的偏低报告数是存在,但是还是可能用于监测新冠疫情以评估社区感染的程度,为推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在继续公布感染数同时,建议引进新冠住院数、重症数、重症监护室人数和死亡数(死于新冠,死于其他病伴随新冠)这些硬指标。 对住院数、重症、死亡数,应该有医院报告系统的数据,因此会相对准确,这些指标准确性比较高,对疫情控制重心转移有重要指导意义。很重要的一点是疫情数据要充分公开透明,这样才能和世界的疫情数据有可比性,也可以让民众知情,并且让公共卫生专家对疫情走向进行准确的有效研判、综合分析和准确预测,以实行有效的社区感染防控措施。——06——建议对部分地区重新评估病毒亚型毒力实施条例明确指出,要追踪国内外病毒变异情况,评估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等特点变化,及时跟踪研判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目前在上海、新疆、海南、广东这些已经经历过奥密克戎流行的地区,前一段时间有可能存在人群中的隐形社区感染,为奥密克戎亚分型成为主流行株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考虑到前一阶段北京的防控比较严格,可能在放开前隐形感觉比例不高,而且北京当前的感染者存在症状重、伴肺部感染的情况。可以考虑根据实施方案,对病毒株进行抽样病毒排序检测,由此来寻找引起北京民众感染特点的主流行病毒亚分型株,并为进一步防控方法的优化提供科学指导。——07——大部分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在2021年,接种所获免疫力下降,需紧急接种加强针实施条例要求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是非常关键的,要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推动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目前中国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是世界上领先的。 即便是加强针也达到了50%,但由于大部分人群的疫苗接种在2021年,疫苗加强在今年四月份以前。而估计疫苗的保护作用在八个月或更长时间之后,接种所获得的对病毒的免疫力会大量下降,所以建议接种加强针,尤其是要用针对奥密克戎的二价疫苗来保护老年人和高危人群。虽然奥密克戎亚型的毒力相比以前病毒株较低,但是还会引起老年和高危人群死亡的。要减少老年人死亡,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疫苗接种和加强率。作者介绍本文作者 :张作风教授 (UCLA 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系主任 )张作风博士(KOL主页【点击查看】),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系主任,流行病学杰出教授,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环境基因中心主任, 癌症分子流行病学培训中心主任,曾经担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癌症流行病学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美国流行病学院资深会员和理事, 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疾病预防和控制顾问. 张教授早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并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获得流行病学博士学位。曾在世界卫生组织肿瘤研究中心接受博士后训练。在非典和新冠疫情期间,张教授从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角度,研究探索了新冠疫情防控策略。
  • 多家果冻企业产品被地方监管部门要求下架
    多家果冻企业产品被地方监管部门要求下架 &ldquo 果冻究竟有没有含工业明胶?这东西还能吃吗?&rdquo 近日,有实名认证微博声称&ldquo 老酸奶和果冻含有破皮鞋炼制的明胶&rdquo ,在网上引发消费者对果冻产品的强烈质疑。对于果冻&ldquo 内幕说&rdquo 事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在相关函件中表示,不能排除未来代表行业对微博信息发布者进行起诉的可能。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则表示:&ldquo 从有关部门公布的检测结果看,我们的乳品质量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因此我们相信,正规的乳品加工企业不可能在乳制品中添加所谓的工业明胶。&rdquo 监管 从未发现果冻企业用明胶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10日发表声明显示,果冻中的增稠剂通常来源于卡拉胶、海藻酸钠等海藻提取物或者其他膳食纤维。 晋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监管股股长颜金杯告诉记者,卡拉胶一般是从海藻等植物中提取,而明胶来源于动物皮革,两者完全不一样。按照国家添加剂卫生使用标准,卡拉胶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对人体没有危害。 他还表示,多年的监管过程中没有发现果冻企业使用明胶的情况。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每年均组织对果冻产品实施省级监督抽查,对果冻产品的规格、铅、总砷、铜、菌落总数等项目进行检验。 共监督抽查155批次,仅3批次不合格,2批次果冻产品实物质量指标(糖精钠、菌落总数、安赛蜜)不合格,1批次果冻产品警示语标注不合格,均和明胶没有关系。 影响 多家果冻企业被要求下架 &ldquo &hellip &hellip 尽管我们分别在电话中和协会的官网上作了充分的说明,但仍然能够强烈地感觉到消费者的担忧和疑虑。更为严重的是,据我会刚刚收到的消息,已经有多家果冻企业陆续接到多个地方监管管理部门要求&lsquo 果冻产品全面下架待检查&rsquo 的通知。&rdquo 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总经理肖锦根向记者展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11日的一份函件。 &ldquo 每年的1月份到中秋之前的这段时间是果冻销售旺季,目前冲击波已经出现了。&rdquo 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品质管理部副总经理辛亚东说。 &ldquo 虽然短短几天没法全面评估我们的损失,但可以肯定对我们行业影响很大。&rdquo 蜡笔小新(福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负责人王小喜说,这个传言最糟糕的就是&ldquo 不细说&rdquo ,让大家都去猜测。我们很担心消费者因为不了解果冻知识而产生&ldquo 大不了不吃&rdquo 或者&ldquo 少吃点&rdquo 的想法,而这几乎难以避免。 声音 &ldquo 在互联网这一越来越广阔的平台上,网民和博主应该加强自律,名人更应该自律&hellip &hellip 不能排除未来代表行业对微博信息发布者进行起诉的可能。&rdquo &mdash &mdash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在相关函件中表示 来源:新京报
  • 2023年度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启动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拟开展2023年度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申报时间为2023年3月15日—5月15日。重点实验室属于科学与工程类科技创新基地,是推进重大科研创新、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创新平台,以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及相关公益性技术研究为重点任务,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和支撑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发展。技术创新中心属于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是以协同创新等方式开展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服务、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重点任务包括开展引领前沿、颠覆性创新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技术试验、孵化、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工程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解决产业和企业技术难题,提高核心竞争力。此次布局的重点方向分为市场综合监管、计量科学、质量科学、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六个方面。市场综合监管:围绕信用体系建设、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价格监测监管、网络交易监管、广告智慧监管、执法办案装备等重点领域发展需求,结合市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新技术研究,推动其与市场监管业务加速融合。计量科学:开展量子计量基标准、量子传感、片上计量、数字化转型等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生命科学与健康、生态与能源、绿色低碳、新型信息化、先进制造、空天海洋等重点领域的计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高可靠性计量仪器和标准器,建立国际互认的新型计量体系和量值传递方法,提升计量支撑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发展的核心技术能力。质量科学:加强质量科学基础理论、原理和方法研究,开展质量特性分析新技术研究;开展标准数字化技术研究,加快标准迭代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开展认证认可智慧化技术研究,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前沿交叉、安全与应急保障等领域的认证认可技术研究;围绕检验检测技术重点应用场景,攻克快速检测、智能检测、在线检测、云检测等急需关键技术,研发常态防范、高场景适应性和先进智能化技术及装备,构建智能化检测平台。食品安全:围绕乳制品、饮料、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等传统食品,关注特殊食品和细胞培养肉、替代蛋白等未来食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因子与营养品质检测监测、溯源预警、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食品安全检测监测、溯源预警的关键材料和装备,搭建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食品安全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突破。特种设备安全:开展高参数电梯智能运维、大型游乐设施健康管控、锅炉清洁高效燃烧与安全评价、特种金属结构材料检测与评价等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推进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和追溯体系相关技术及平台研发,有效提升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与监管技术能力。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围绕全国重点工业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风险因子识别、评价和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升工业产品准入、生产、流通、消费与处置等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能力。具体通知如下: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市监科财函〔2023〕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总局相关直属单位:按照《“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部署,为加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完善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体系,根据《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拟开展2023年度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主体申报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的单位应为市场监管系统技术机构,或具有行业优势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总体定位重点实验室属于科学与工程类科技创新基地,是推进重大科研创新、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创新平台,以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及相关公益性技术研究为重点任务,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和支撑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发展。技术创新中心属于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是以协同创新等方式开展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服务、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重点任务包括开展引领前沿、颠覆性创新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技术试验、孵化、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工程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解决产业和企业技术难题,提高核心竞争力。三、布局方向申报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应符合布局重点方向(附件1),具体名称突出优势和特色,主要研究方向应更明确和集中,避免过于宽泛。 四、申报条件(一)重点实验室1. 依托单位和参与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 在本领域有代表性,科研优势或区域特色明显,具备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 拥有学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在本研究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具有年龄与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研究队伍;4. 具有良好的办公条件、实验条件和充足的场地,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试验设备、仪器装备及配套设施等;5. 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合理,有良好的科研传统和学术氛围,能够对外开放并发挥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6. 主管单位和依托单位能为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支撑条件。(二)技术创新中心1. 依托单位和参与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 研究实力强,在本领域有代表性,并具备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3. 具有较强的应用示范、技术服务和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拥有良好的研发条件和产业化装备、基地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等保障条件;4. 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合理;5. 主管单位和依托单位能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支撑条件。五、申报程序(一)采用网络申报方式,主管单位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登录“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管理系统”(访问网址为https://kjcxjd.gsxt.gov.cn,申报操作说明见附件2),填报《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建设申报书》或《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申报书》。(二)主管单位应对申报书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审核后通过系统导出并打印一式二份并加盖公章,主管单位汇总所有单位材料并附推荐函和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3),通过EMS一并报送至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财务司科技规划处。(三)“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管理系统”开放时间为2023年3月15日—5月15日,请在此时间段内完成申报工作,并提交纸质申报材料(以邮寄时间为准)。逾期未提交的,不予受理。六、推荐要求(一)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全系统科技发展需求,按照“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统一布局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请各主管单位对照申报条件认真衡量,严格把关,切勿盲目申报。(二)原则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推荐重点实验室或技术创新中心总数不超过3个,总局相关直属单位推荐重点实验室或技术创新中心总数不超过1个。(三)已列入省级政府规划,或省级政府承诺在资金、场地等方面明确支持建设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项目,有相关证明文件,可视情况增加推荐指标。(四)涉及市场监管总局科技创新和管理改革重大任务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项目,有相关证明文件,可视情况增加推荐指标。(五)同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只能通过单个主管单位推荐,不得多头推荐。七、其他事项(一)同一负责人、同一团队原则上只能承担一个市场监管总局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任务。(二)总局已批准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资源不得重复申报。(三)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积极申报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四)鼓励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实施,集成市场监管系统内外优质资源,联合申报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融通发展。(五)联合申报要避免“拼盘”和“拉郎配”。联合申报的单位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个。联合申报需选择其中一家单位为依托单位,其他单位为参与单位,由依托单位负责汇总、核实各单位材料,并提出申请。联合申报各方应优势互补,并简述各单位在过去5年内开展合作研究及产出成果情况,明确各方在建设、运行管理、研究内容、重点任务等方面的职责和分工。在申报书附件中提供加盖依托单位和参与单位公章的联合申报协议,明确各单位职责和分工。(六)由地方政府向市场监管总局推荐或给予政策、资金等相关支持,或运行两年以上并运行较好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以及能够设立为独立法人实体的技术创新中心,将予以优先支持建设。八、联系方式政策咨询:010-88652672 技术支持:010-88301620、18332310186材料寄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东路8号 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财务司科技规划处附件:1. 布局重点方向2. 申报操作说明3. 推荐项目汇总表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2023年3月附件1布局重点方向 一、市场综合监管围绕信用体系建设、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价格监测监管、网络交易监管、广告智慧监管、执法办案装备等重点领域发展需求,结合市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新技术研究,推动其与市场监管业务加速融合。二、计量科学开展量子计量基标准、量子传感、片上计量、数字化转型等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生命科学与健康、生态与能源、绿色低碳、新型信息化、先进制造、空天海洋等重点领域的计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高可靠性计量仪器和标准器,建立国际互认的新型计量体系和量值传递方法,提升计量支撑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发展的核心技术能力。三、质量科学加强质量科学基础理论、原理和方法研究,开展质量特性分析新技术研究;开展标准数字化技术研究,加快标准迭代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开展认证认可智慧化技术研究,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前沿交叉、安全与应急保障等领域的认证认可技术研究;围绕检验检测技术重点应用场景,攻克快速检测、智能检测、在线检测、云检测等急需关键技术,研发常态防范、高场景适应性和先进智能化技术及装备,构建智能化检测平台。四、食品安全围绕乳制品、饮料、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等传统食品,关注特殊食品和细胞培养肉、替代蛋白等未来食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因子与营养品质检测监测、溯源预警、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食品安全检测监测、溯源预警的关键材料和装备,搭建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食品安全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突破。五、特种设备安全开展高参数电梯智能运维、大型游乐设施健康管控、锅炉清洁高效燃烧与安全评价、特种金属结构材料检测与评价等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推进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和追溯体系相关技术及平台研发,有效提升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与监管技术能力。六、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围绕全国重点工业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风险因子识别、评价和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升工业产品准入、生产、流通、消费与处置等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能力。
  • 486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业计量专家库专家名单公示
    为进一步发挥计量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推广产业计量理念,规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评审和管理,健全产业计量专家队伍,计量司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了产业计量专家,拟组建产业计量专家库。现将入选产业计量专家库专家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如对入选专家有异议,公众可通过以下方式提出反馈意见:1.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jlscyc@samr.gov.cn,邮件主题请注明“产业计量专家库专家名单公示”。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56号市场监管总局安外办公区计量司产业处(邮编:100011),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产业计量专家库专家名单公示”。3.通过传真将意见发送至:010-82260132。4.请在电子邮件、信函、传真中提供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公示时间:2023年3月22日-2023年3月28日,过期不予受理。产业计量专家库专家名单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专业领域1谭久彬哈尔滨工业大学综合2段宇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综合3缪寅宵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综合4葛 军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综合5周自力中国航空研究院综合6杨 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综合7裴雅鹏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综合8徐建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综合9熊昌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综合10路润喜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综合11姚和军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综合12李 杰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综合13杜栓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计量所综合14徐学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综合15林延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综合16吴金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综合17李长武苏州市计量测试院综合18郑 鹏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综合19沈学静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综合20杨 哲中广核苏州热工研究院综合21申亚飞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综合22高健强上海计量测试协会综合23何 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综合24郑安刚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综合25曹淑琴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核工业26陈祥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核工业27戴 训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28单意志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核工业29高 飞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核工业30高大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工业31龚明明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核工业32管少斌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33郭 林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核工业34胡正国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工业35花 锋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核工业36黄 萍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核工业37金跃明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核工业38梁珺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核工业39廖述圣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核工业40刘蕴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工业41毛瑞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工业42钱 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工业43申俊华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核工业44宋明哲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工业45苏有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工业46王娜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核工业47王 旭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48韦应靖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核工业49夏 浩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核工业50杨春林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核工业51姚 伟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核工业52尹小龙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53张 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核工业54张 瑾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核工业55张从华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核工业56张积运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57章志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工业58朱建军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59邹盛强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核工业60柏文琦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信息技术61程晓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信息技术62程鑫彬 同济大学信息技术63崔孝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64胡唐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信息技术65黄 艳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66李 林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67李 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68李宏光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信息技术69李加东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信息技术70李明齐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信息技术71李志海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信息技术72梁越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73林镇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信息技术74罗 钧 重庆大学信息技术75麻云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信息技术76潘 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信息技术77苏红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信息技术78汤 钧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信息技术79唐守峰中国矿业大学信息技术80王浩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81王秋良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信息技术82王秋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信息技术83王克亮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信息技术84吴 霆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信息技术85吴东方 南京光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技术86席红霞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信息技术87熊行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88熊友辉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89徐曦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信息技术90许 勇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信息技术91许素安中国计量大学信息技术92杨 军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信息技术93杨 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信息技术94俞 兵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信息技术95张 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信息技术96张 昕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信息技术97张明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信息技术98张思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信息技术99赵建伟中国计量大学信息技术100周翊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信息技术101曹进喜威海市产品质量标准计量检验研究院新材料102曾雄辉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新材料103曾中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新材料104常 海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新材料105戴 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新材料106段德民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新材料107樊志罡 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新材料108冯双龙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新材料109高 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新材料110葛广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新材料111郭延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新材料112黄传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新材料113姜 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材料114柯培玲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新材料115李久盛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新材料116刘志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新材料117卢焕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新材料118陆文强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新材料119朴玲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新材料120齐笑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新材料121任玲玲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新材料122盛志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新材料123史 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材料124宋锡滨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125宋延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新材料126王 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新材料127王春儒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新材料128吴承汕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新材料129吴晓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新材料130许志一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新材料131杨小兵军事科学防化研究院新材料135张英新 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新材料136
  • 温家宝:完善食品安全监管 集中打击非法添加
    2012年3月5日(星期一)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温家宝:努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处置、调查、问责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集中打击、整治非法添加和违法生产加工行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 市场监管总局:到2025年新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60个以上!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全面深入推进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到2025年,新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60个以上、技术创新中心20个以上。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10个,新建国家质检中心30个以上,建成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50个以上、国家标准验证点50个以上。第一章 谋划市场监管科技发展新篇章 一、把握市场监管科技发展新态势 (一)发展基础 1.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跃上新台阶。截至“十三五”末,全系 统拥有科技人员近 14 万人,技术机构数量超过 3800 个,实验室 面积近 1100 万 m 2,科研、检测仪器设备 100 多万台/套、原值超 过 670 亿元。拥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2 个、国家创新人 才培养示范基地 3 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3 个,建成国家质 检中心 489 个、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 10 个、国家市场监管 技术创新中心 4 个、总局科普基地 22 个、总局科技成果转化基 地 15 个,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47 个、国家产业计量测试 中心 35 个、国家药监局监管科学研究基地(研究院)12 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 117 个、其他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及平台 99 个。我国专家先后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主席、国际电工 委员会(IEC )主席,实现国际咨询委员会(C C)下设工作组重 要职务“零的突破”,在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 PM P)下设 12 个 技术委员会中担任主席和候任主席数量居各成员之首。与 100 多 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科技战略协 议 55 项。 2. 科技投入和产出实现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全系统共 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近 500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 次设立“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重点专项,国拨 经费 17.83 亿元,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保障民生、培育国际竞争 优势等方面,系统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和产业共性的国家质量基 础设施(N Q I)技术攻关,确立了 N Q I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战略 地位。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16 项,“温度 单位重大变革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一代国家时间频率基准的关 键技术与应用”2 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成果国 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为国际标准 化工作积极贡献中国智慧,获得国际互认的校准和测量能力 (C M C )数量达到 1678 项、国际排名跃居第三,玻尔兹曼常数精 确测定为国际单位制温度单位的重新定义作出关键性贡献。 3.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市场监管科技在促进市场秩序优化、支撑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助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支持疫情防控、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中小微企业等方面持续发 力。率先接入“互联网+监管”系统,“一网通办”全面推开,政 务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自主研制北斗精准时间频率传递计 量装置,实现了超远距离欧亚链路时间传递,推动北斗链路应用 于国际标准时间计算,支撑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设。突破宽带 千瓦级大功率电磁超声仪器和 800℃超高温电磁声检测(EM A T) 传感器技术,有效满足我国承压设备领域 90% 以上高温在线超声 测厚需求。研发的功率基标准装置、高灵敏四极质谱仪、异频双 波差分拉曼光谱仪等一批设备实现进口替代,激光干涉绝对重力 仪、病毒气溶胶富集采集仪、高端电磁超声测厚仪等一批设备实 现规模化应用。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在埃塞俄比亚、 泰国、柬埔寨等国开展轻轨、遥感卫星、农业种植等多方面的标 准适用性研究。成功研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用国家标准物质 25 种,提交疫情防控国际标准提案 40 多项,联合主导新冠核酸和单 抗国际计量比对,向世界共享中国经验。推动建立统一的绿色产 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大力实施机器人、北斗基础产品、金融科技 产品、商用密码产品等认证工作,规范和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可持 续发展。启动实施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在中药、化学药 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领域不断创新,推出一大批 药品审评和监管新制度、新工具、新标准和新方法,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撑。搭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为 中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质量技术服务 244.5 万家次,减免委托检 测业务费用 38.9 亿元。 “十三五”期间,随着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各类 创新资源加速整合,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成果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科技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市场监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更 加凸显。(二)面临形势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 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科技竞争成为国 际竞争焦点。随着新兴技术加速迭代,颠覆性技术创新触发产业 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市场监管科技带来了新契机。 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趋势,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科技自立自 强,要求应对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这一计量史上最为根本性的变 革,在国际计量基准量子化、量值传递扁平化进程中走在世界科 技前沿;要求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发挥标准在科技研发和产 业协同中的纽带和驱动作用,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 要求强化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监管制度规则体系,加强质量基 础设施、信用监管、反垄断、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 维护产业公平竞争权益。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 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 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 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市场监管在 提升产业基础水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和改善民 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等方面,发挥着“守底线”和 “拉高线”的重要作用,要求市场监管科技赋能,加强市场监管关 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 护运用,助力改善市场环境和质量,推动技术创新突破与市场规 模效应有机结合,提高监管工具供给能力,坚守安全底线、夯实 技术基础、促进产业和产品质量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 从市场监管领域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 既有市场形态产生颠覆性影响,市场风险加剧,要求创新监管手 段、丰富监管工具箱,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前沿新技术与市场监管业务加速融合,大力推进信用监 管和智慧监管,加快提升适应超大规模复杂市场的监管效能,构 建起流转顺畅、科学高效、执行有力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为 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加快释放市场创新潜力和活力提 供重要保障。 面对机遇与挑战,市场监管科技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 次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市场监管科技创 新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场监管科研攻关能力总体仍然偏 弱,部分重大关键技术和仪器装备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面临“卡 脖子”风险;市场监管与前沿新技术的融合程度仍然偏低,监管 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市 场监管技术机构偏少,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国家重 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尚处空白;顶尖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人才梯队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监管科技在服务经济社会发 展、促进高水平开放中的支撑作用亟需进一步发挥;有利于创新 创造的良好环境氛围仍有待优化完善,政策落实力度需要进一步 加强。“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科技必须强化系统思维,面向国 际、立足国内,围绕市场监管现代化发展需求,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瞄准短板和不足,谋划好 发展布局。 二、明确市场监管科技发展新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系统观念,统 筹 推 进“ 五 位 一 体 ”总 体 布 局 ,协 调 推 进“ 四 个 全 面 ”战 略 布 局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 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 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大市场、大质量、大 监管”理念,以科技赋能市场监管现代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 动力,着力提升创新基础能力、科研攻关能力与科技服务能力,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体系,推进 市场监管科技自立自强,助力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为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服务大局。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要求,瞄 准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重点,明确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主攻方 向,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效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要求,持 续深化市场监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 带动作用,增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动力,提高市场监管科技创新 水平。强化统筹,优化布局。加强顶层设计,聚焦市场监管科技创 新体系建设,强化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广泛 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推进市场监管系统 内外各类科技资源联动发展。 瞄准国际,开放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持 续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国际化水平, 为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市场监管科技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较为完善的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 市场监管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支撑市场监管现代化成效显著。 创新基础更加牢固。争取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 新中心“零的突破”,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达到 3—5 个。新建国家 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 60 个以上、技术创新中心 20 个以上。建设 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 10 个,新建国家质检中心 30 个以上,建 成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50 个以上、国家标准验证点 50 个以上, 新增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10 个以上,总局科普基地达到 30 个。 实施总局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国际化科技 人才引进力度,培养科技领军人才 40 名、青年拔尖人才 60 名、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20 个。 科研攻关实现突破。完成一批市场监管全局性、前瞻性、方向性的基础理论与战略研究成果,取得 30 个以上市场监管重大关 键技术突破,培育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成果 3 项以上,承担国家科 技计划项目(课题)550 项以上。建立新一代国家量子计量基标 准,量子计量与传感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标准数字化技术取得重 大突破,研制一批具有引领性的自主技术标准;填补一批民生保 障与重要产业领域核心检测技术及安全监管技术空白;研究形成 一批认证认可新技术、新方法;突破 N Q I协同创新和集成应用关 键技术 50 项以上,N Q I一体化能力水平显著提升、综合效能充 分显现。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建设全国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逐步实 现智慧监管。建设总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15 个以上,推动 100 项以上科技成果在市场综合监管和安全监管重点领域得到广泛应 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促进创新 成果产业化应用。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公 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数据资源供给,强化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 权公共服务。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 20 个以上, 服务中小微企业超过 500 万家次,助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核心竞 争力的优势企业。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国际互认的校准与测量能力(C M C )保 持全球前列,我国在国际计量比对方面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国 际法制计量组织证书互认制度在中国的实施稳步推进。互利共赢 的国际标准化合作伙伴关系更加密切,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关键 技术指标的一致性程度大幅提升,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 85% 以 上,我国标准制定透明度和国际化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检验检测 机构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 完善认证国际合作互认体系,构建“一带一路”质量认证合作机 制,不断提高“中国认证”的国际影响力。推进市场综合监管、 安全监管、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双边 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多边合作取得新突破。三、构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新体系 建设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围 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总体要求,聚焦守 住安全底线、加强质量提升、维护市场秩序面临的科技问题和关 键需求,强化市场监管战略科技力量,推进资源布局协调、要素 流动顺畅、制度环境优化,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市场监 管科技创新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一)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资源体系 明确创新资源在科技活动全流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强化技 术机构科技攻坚能力,充分释放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对创新资源 的集聚与辐射效应,加强人、财、物等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形 成市场监管各类创新要素深度融合、按需流动,系统内外互动协 调、优势互补的科技创新发展新载体。(二)构建创新引领的科研攻关体系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市场监管科技 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市场综合监管,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 工业产品质量,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和 N Q I一体化 建设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发力点,打造高水平市场监管体 系建设的新引擎。 (三)构建高效集成的创新服务体系 坚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并举,以提升服务效能为核心,推— 11 — 进前沿新技术在市场监管科技服务中的深度应用,创新服务手段、 丰富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加快推动市场监管智慧化发展, 形成市场监管各类科技服务主体高效协作、服务内容综合集成的 科技服务新形态。 (四)构建深度融合的创新开放体系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 势特色,以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为牵引,推动建立区域间市场 监管科技合作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外以及我国区域之间多种形式 的市场监管科技合作与交流,构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国内外并行 驱动、科技资源跨区域高效流动的发展新局面。 (五)构建富有活力的科研生态体系 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导向, 突出科技人才核心地位,优化科技政策供给,破解科技体制障碍 难题,塑造管理顺畅、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市场监管科技创新 发展新环境。第二章 强化市场监管战略科技力量 四、提升市场监管创新基础能力 (一)加强技术机构建设,夯实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主根基 1. 发挥直属技术机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 究,加快监管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综合技术集成应用;完善全系统科学研究网络,优化研发布局,开展纵 向联合攻关,带动全系统市场监管技术机构整体发展。在时间频 率、电学、质量、温度等领域建立国际一流计量基准,提供面向 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具有前瞻性的计量科技创新和测试 服务;加大标准化发展战略、重点领域标准路线图和标准体系研 究力度,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技术组织;强化市场监 管检验检测技术力量建设,提升市场监管技术机构在重点工业产 品质量风险评估、检验检测、安全评价、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的 技术保障能力;加强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技协作平台建设,构 建集特种设备安全科学研究、标准开发、工程应用于一体的技术 支撑和服务体系;发挥认证认可技术机构在合格评定领域科技支 撑作用,不断完善认证认可技术体系。 2. 促进各级技术机构能力提升。支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根据 发展需要,加强技术机构资源的统筹规划,保障科技人员队伍稳 定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推动技术机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竞 争力和综合实力。支持各级技术机构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自身优 势承担或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开展重大科技项目 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各级技术机构紧密对接当地产业 发展与市场监管需求,做专做优做强,创新合作方式,多渠道吸 引建设资金,增强科技服务能力。支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争 取地方政府设立市场监管相关领域重点专项,以项目引导技术机构加强科研攻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 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建设管理。科学规划国家质检中心发展 布局,按照国家质检中心重点建设领域指南要求,在战略性新兴 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以及新型基础 设施建设等领域,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质检中心。争取 地方政府支持,将国家质检中心建设纳入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完 善国家质检中心考核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鼓励组建技术联 盟,搭建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国家质检中心之间的 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 (二)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市场监管科技创新策源 地 1. 加强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市场监管重点领域和 发展需求,有计划、有重点地布局建设一批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 通过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引导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开展 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及相关公益性技 术研究。建立重大科研攻关和应急项目直接委托国家市场监管重 点实验室承担机制。鼓励省部共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推 动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围绕 行业发展和区域创新,组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联盟,发挥 集群优势,开展协同攻关,强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重大 科研创新,切实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在量子计量、创新疫苗 及生物技术产品评价等领域优先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加强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大政策和项目支持, 统筹建设一批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引领前沿和共性 关键技术研究,进行技术试验、孵化、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在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创新管理运 行机制,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建立健全多元资金投入和利益分 配体系,形成各方共同建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发展模 式。加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与产业集聚区对接合作,联 合有关产业创新联盟、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等,加快科技成果 的工程化、市场化和产业化。鼓励多地方政府协同、多区域技术 机构联合共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推进跨区域、跨领域、 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 3. 加强市场监管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市场 监管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加强科技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应用 技术研究,强化标准规范、科学数据、重大装备与实验材料等科 技资源的有机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资源开放共享、知识产权保 护、资源安全保护等管理制度,完善科技资源存储、管理和安全 所需基础设施。扩大市场监管科技资源有效收集范围,强化科技 资源开发应用与分析挖掘,提升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以用户需求 为导向,探索精准化服务内容,创新便捷式服务方式,为科学研 究提供网络化、社会化的市场监管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壮大市场监管科技创新生力 军 1.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统筹分类实施科技人才培养计 划,鼓励所在技术机构给予纳入培养计划人选项目经费支持。加 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做好科技专家人才选拨推荐工作。 搭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平台,支持青年人才作为科研骨干协助承 担重大科研项目。支持市场监管技术机构与相关科研机构、高等 院校、科技型企业等探索建立科技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加大对市 场监管基层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基层科技人才到总局直属 技术机构学习锻炼。实施分级分类精准培训,大力开展专业技术 技能培训,强化科技人才专业能力建设。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拓宽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渠道,在重点学科、重点领域引进一批 “高精尖缺”人才,加大科技人才引进保障力度。 2. 加强科技人才评价与使用。深化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改革, 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支持技 术机构根据分类评价原则,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监管科技创新需求 的人才评价模式。支持技术机构成立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专家组, 对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享受特殊薪酬待遇的高层次人才、享受 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评价。探索将高级职称评审 权限下放到符合条件的技术机构,发挥用人自主权和主观能动性。 支持技术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人才定向激励,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支持政策,优化人才发现和使用机制。 五、提升市场监管科研攻关能力 (一)加强市场综合监管技术研究,助力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围绕市场综合监管重点领域业务发展需求,以信用监管体系 建设为基础,以实现智慧监管为目标,积极开展市场综合监管基 础理论研究,加大风险智能感知、精准评价、智能决策、电子数 据取证等关键技术、平台系统和装备研发力度,强化监管工具创 新供给,实现市场综合监管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有效提升市场 综合监管效能。
  • 虚假检验检测报告如何监管?市场监管总局回应
    检验检测行业是传递信任的行业,可以向社会和消费者证明产品或服务的信用。对于市场上出现的虚假检验检测报告如何监管?公众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查询检验检测机构资质情况?市场监管总局3月31日召开“整治检验检测报告造假行为”专题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应。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意见提出,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强化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诚信要求,扩大国内市场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水平。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一级巡视员乔东说,对检验检测行业的管理,要依据“谁发证,谁监管;谁发证,谁处罚”的原则,除市场监管部门外,还有其他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特定检验检测领域的行政许可准入制度,负责相应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南军介绍,在执法实践中,检验检测报告造假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检验检测机构出具不实或虚假检验检测报告;二是无资质的企业、中介机构、个体工商户及个人等非法买卖或使用伪造、变造的虚假检验检测报告。对于检验检测机构及人员伪造检验结果、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市场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除可以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外,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目前,已有针对虚假检验检测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司法案例。2021年,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检验检测机构违法案件1235件,同比增长23.5%,罚没金额2727.7万元,同比增长44.7%。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将对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信用平台,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归集到检验检测机构名下,推动实施失信联合惩戒。2021年,针对部分网络商户未经资质许可、以“不送样出报告”“检验检测包过”名义开展检验检测报告造假的乱象问题,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共督促1886家网络交易平台核验48万家平台内经营者资质,核查商品信息1000余万条,处置违规平台的经营者5023家,立案调查相关违法违规案件31起。乔东表示,合格的检验检测报告是解决质量纠纷时的重要凭证,虚假检验检测报告不仅扰乱正常商业秩序,还可能造成产品质量问题,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造成风险隐患。对于检验检测报告,消费者如对其真伪有疑问或想查询具体报告内容,首先可以直接向出具该报告的检验检测机构咨询,检验检测报告上应已列明机构相关信息。此外,通过市场监管总局“检验检测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目前可查询2016年以来检验检测机构对外出具的18亿份检验检测报告。
  • 明尼克渗透管产品专家访谈实录
    导读:北京明尼克分析仪器设备中心在2020年度品牌直播活动中播出了对公司技术总监李高沪先生的特别专访,节目中李工为广大观众深入解读了明尼克近年来引入的国际高端产品,回答了行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对相关分析和应用的宝贵经验作了分享,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在首期钝化产品访谈实录中,我们已经领略到节目内容的精彩、专业,本期让我们共同回顾渗透管产品直播的精彩实录。 访谈地点:明尼克海淀云中心办公区 北京明尼克分析仪器设备中心技术总监:李高沪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北京明尼克分析仪器设备中心市场部的代洪军,时间过得真快,上月底我们的钝化产品访谈直播还历历在目,此刻在明尼克海淀云中心办公区色谱应用中心里仪表网专场直播又一次如约而至。今天和大家共同分享一种国际上流行的渗透管产品,明尼克引进的VICI渗透管技术产品同样在分析界广泛应用并得到众多客户的高度肯定和信赖。我们知道,国家越来越重视实验室环境及人员安全,大家对实验室仪器安全与设备的准确性、经济性、快捷性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安全、降低运输时间和各项成本并能解决一些气体不能配置的困扰,如何使您的实验室高大上并能解决问题,本期直播给您优质的解决方案。VICI渗透管及附属装置可谓一次性投入、受益终生,核算起来非常经济又确保实验室的人员、财产安全,请您千万不要错过本期节目。今天非常荣幸我们再次邀请到色谱界专业人士、北京明尼克公司技术总监李高沪先生,请李工就气体分析中可替代传统气瓶的渗透管类产品相关问题进行解答,首先请李工对明尼克渗透管产品总体情况作一下介绍---李工:好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有幸再次来到中国仪表网与大家见面,北京明尼克渗透管产品来自于美国VICI品牌,明尼克是VICI中国区首席代理,我们知道VICI阀类产品世界驰名,用于渗透管的动态标准气体发生器、气体纯化器、色谱检测器等产品同样在业界表现不俗,这些产品作为明尼克的高端仪器同步服务于全国分析行业客户。 明尼克公司总经理薛海玲女士及技术总监李高沪先生与VICI公司总经理Franco Cozzio先生在美国PITTCON展会合影 代洪军:谢谢李工,一些观众可能还不了解渗透管这类产品,您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原理和应用吗? 明尼克 VICI® Dynacal® 渗透管 李工:渗透管是在一个小尺寸惰性可渗透的容器中装有两相间平衡的纯化学物质,可以是气液相,也可以是气固相,在一个恒定温度下渗透管内的物质以一定的速率通过渗透部位向外渗透。渗透管插入载气流中,产生试验所需的浓度,用来标定气体分析器系统,也用于危险气体报警测试、材料和生物系统的长期研究,以及任何需要稳定痕量浓度的应用场合。代洪军:好的,那么渗透管都有哪些物质成分呢?李工:目前VICI能作的渗透管有大概有五百种成分可以用作渗透管的材料,比如常用的有汞、甲醛、氨、硫化物、磷化氢、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和甲烷及苯系物等等,涵盖了实验室分析用的众多无机和有机组分,具体可关注明尼克官网及各合作网站的相关产品信息。 明尼克 VICI® 渗透管常用组分 代洪军:有观众咨询渗透管的渗透速率有什么标准吗,请您介绍一下。李工:渗透管和动态标准气体发生器联用,通过测定已知温度下已知时段内重量的减少值来计算渗透速率建立一个分析的基准点,VICI渗透管的渗透速率可以溯源NIST,也就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相当于国内的中国计量院的方法来确定,量值来源权威可靠、可溯源。代洪军:好的,上面说到动态标准气体发生器,VICI有相关产品吗?李工:VICI是有相关产品的,我们知道渗透管和动态标准气体发生器联合使用产生标准气体的,VICI同样提供各种型号的气体发生器,从最基本的Model 150型230、340、345型到Model 505型都可以精确提供ppb到ppm浓度范围气体,产品一如VICI阀类产品具有可靠的精确度和数据的重复性。 VICI Model 505型动态标准气体发生器 代洪军:谢谢李工,如开场所说,非常多的观众关心使用渗透管和动态标准气体发生器与使用气瓶相比有哪些优势,您能再给大家系统介绍一下吗?李工:渗透管的优点主要有,在惰性介质中使用的是纯物质,所以浓度精度高,建立的标准易于溯源NIST,能得到EPA和ASTM认可,改变和增加单个成分,十分方便,浓度范围宽,改变温度和稀释流量可以方便改变浓度范围。瓶装气的缺点大概有这几点,在另一种介质中达到平衡,多组分和浓度范围宽需要大量的气瓶,会占用珍惜的实验室面积,气瓶用的时间长的话还可以使标准或浓度下降,很多活性物质不能使用气瓶。总之,VICI提供的渗透管和渗透装置无论从安全性、精确性、经济性、便捷度方面与传统钢瓶相比都大占先机。代洪军:那么请您再介绍一下VICI渗透管的主要类型?李工:VICI渗透管主要分为两大类,主要分为Dynacal和G-Cal两大系列,Dynacal主要用在恒温控制的环境下工作,分为管状渗透管、长寿命渗透管、薄膜渗透膜渗透管三种型号,渗透速率可在5ng/min到50000ng/min范围内变动;G-Cal渗透管是美国专利产品,具有极低的温度敏感性,在室外用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特别适用于现场条件下的分析,同样可以得到一定浓度的ppm或ppb级的混合气体。 明尼克 VICI® G-Cal 渗透管 代洪军:好的,谢谢李工的介绍,那么渗透管内填充液减少后会影响渗透速率吗?李工:不会的,只要渗透管中哪怕还有一点液体就存在着气液平衡,渗透腔中就会保持恒定的蒸气压。代洪军:渗透速率会随着外部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吗?李工:我们说不会,海拔高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不会使渗透速率发生变化,挥发性化学成分在渗透管或渗透膜表面的分压力被认为是0,当渗透时有尾气吹扫时这个假设是成立的,渗透率是化学填料从渗透管内腔扩散至外壁时压力梯度的函数,在压力梯度变化到可发现渗透明显改变之前渗透管附近会产生相对高浓度的气体。代洪军:还有观众非常关心渗透管的安装方向会对渗透速率产生影响吗?李工:渗透管的安装方向不会对渗透率产生影响,温度是影响化学物质在渗透膜内的蒸气压和溶解性的全部因素,和液体与管内壁接触面的大小无关。代洪军:谢谢李工,还有观众咨询,动态标准气体发生器与渗透管是如何配合的,请您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李工:渗透管在使用时放在动态标准气体发生器的渗透腔内,载气以一个恒定流量经由渗透腔,渗透腔的温度控制了标准气体从渗透管向外渗透的渗透率,保证了仪器的精度,VICI同样提供相应的动态标准气体发生器产品,Model 505型有两个独立温控的渗透腔,每个腔体放置一至多支渗透管可产生多种组分的混合标气,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01摄氏度,渗透出的气体随着载气稀释可以通过质量流量计来控制,精度可以达到±1%,从而得到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 VICI Model 500型动态标准气体发生器 代洪军:刚刚看到还有客户比较关心产品的货期情况,您给介绍一下?李工:常用的渗透管,如汞、甲醛、硫化物、苯系物都属于常用产品,一般货期4-6周,不太常用渗透管货期略长,VICI原装动态标准发生器货期一般8周以上。代洪军:非常感谢李工的精彩解答,今天可谓干货满满,由于时间关系,本次采访就到这里,感谢直播平台的大力支持,谢谢大家的关注和分享,也请您关注明尼克同期其他的直播节目,谢谢大家,再见! 附注:视频回放二维码: (直播时间:2020年8月18日)
  • 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管立法听证凸显监管复杂性
    食品添加剂相关国家安全标准短缺可能对企业获得生产许可形成障碍   食品添加剂企业往往跨医药、化工、食品多个行业,这给监管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准入条件的设定、审查及后续监管等带来不小的挑战   “食品添加剂品种很多,但标准很少,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没有标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很难发生产许可。”   “原来食品添加剂一直按化工产品管理。企业一套设备,市场上需要化工的就生产化工的,需要食品的就生产食品的。能否明确提出生产化工原料的不能生产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安全标准具体指什么?加工助剂算不算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是不是复合食品添加剂?”   复合食品添加剂目前有很大市场,而卫生部公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没有哪一项涉及到复合食品添加剂……   上述声音来自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召开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立法听证会。   此间信息及相关采访表明,我国食品添加剂国家安全标准缺失,这或许会使一些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在获得生产许可问题上面临困难。而食品添加剂企业往往跨医药、化工、食品多个行业,这给监管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准入条件的设定、审查及后续监管等带来不小的挑战。   食品添加剂品种多标准少检验方法落后   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的重要一环———生产监管立法的必要性显而易见。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说,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从第43条一直到48条,专门讲的是食品添加剂,从生产到标准,从标签到说明,可见其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而从现实情况看,食品添加剂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目前全世界已发现能够使用的添加剂约2.5万余种,经常使用的约在4000余种。据最新数据,我国卫生部批准使用的大约在2700种。“我的早餐是一杯牛奶两片面包,专家告诉我,面包里的添加剂少则20多种,多则50多种。”刘兆彬说。   但添加剂有许多正面作用,这使食品工业离不开它。刘兆彬表示,我国食品添加剂管理上的问题是品种多、标准少、检验方法落后、不规范使用问题较多,滥用非食品原料甚至以工业原料代替食品添加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记者见到,作为食品安全法的配套规章,《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征求意见稿包括总则、生产许可、生产者质量义务、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   据刘兆彬介绍,食品安全法规定,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但具体要求未作详细表述。《规定》正是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食品添加剂生产的准入条件、企业的质量义务和后续监管制度。   除了食品安全法和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外,《规定》还主要依据和参考了产品质量法、《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94)等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规定》从2009年5月起草至今,其间曾经过专家座谈会论证、两次专题研讨会及多次征求相关方意见。   生产许可设定及生产者质量义务受关注   事实上,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消费者很少明白。最关心的是生产企业,而其中企业最关心的莫过于生产许可条件的设定、生产者质量义务等。除了这两点,听证会主要还围绕规定调整的范围、监督管理方式、相关罚则合理性等事项进行了听证。   一些代表担心目前食品添加剂相关国家安全标准的短缺,可能会对企业在获得生产许可上形成障碍。据介绍,目前我国卫生部门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有2700种,但有国家安全标准的不超过500种。   一位生产氨基酸产品的企业代表说,我国氨基酸产品每年出口额150亿元,但食品行业的年进口额是300亿元。直接原因是没有相关标准,产品不能按食品级卖给国内企业,使国家、企业均遭受损失。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秘书长薛毅指出,《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关于“食品添加剂安全标准”没有具体规定,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标准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生产企业应遵守所有的还是部分的?另有代表疑问,所谓“食品添加剂安全标准”是否就是指卫生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   来自湖北省黄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郭成标表示,复合食品添加剂比单一添加剂的监管更难,而且其监管不好,还会导致单一添加剂的监管成效大打折扣,应该将其单独拿出。曾在化工企业工作过的郭成标深谙此行业状况,他说,事实上很多企业一方面在生产化工原料,同时又在生产食品添加剂,只是根据市场需要稍加提纯、做些工艺上的调整。规定应明确企业设备不可既生产食品添加剂,同时又生产化工产品。   但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添加剂企业,往往多是跨医药、化工、食品多个领域。由于跨行业较多,统计口径不一致,没有一个很准确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数字。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自己的统计是约有3000家。情况颇为复杂,不仅跨行业生产,有的食品企业本身也在生产食品添加剂,有的还经销。   那么,《规定》出来后,将对这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按习惯思维,是否又会导致所谓的行业“重新洗牌”?薛毅向记者表示:影响究竟有多大,最后要看准入条件的宽严以及政府部门具体如何操作。   种种迹象表明,此领域监管从立法起,就不是一件轻松之事。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沈岿教授的意见一直力求使《规定》在依法行政原则下做得更好些。他指出,在许可条件上,应尽可能地给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少一些裁量余地。裁量空间大,也不太好把握。从负面考虑,也可能会造成一些行诉现象。比如何为“高耗能”、什么是“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建议明确指出哪个部门发布的清单当中的是明令禁止的等等。   记者了解到,本《规定》是该局围绕食品安全问题正在和将要制定的三个重要规定之一。另两个是食品生产的监督管理规定、与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的监督管理规定。后者将涉及食品包装、设备等,所涉问题将更复杂。本规定与食品生产监督管理规定都开始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争取今年2月底前完成。
  • 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发布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总量减排、质量改善、风险防范、基础完善为着力点,在环境监测、监察、预警、应急、信息、评估、统计、科技、宣教等领域开展能力建设,切实加强环境监管能力。   《规划》提出,环境监管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保障,是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围绕环境保护&ldquo 总量减排、质量改善、风险防范、均衡发展&rdquo 目标要求,在污染源与总量减排监管能力全面提高、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考核能力显著提升、环境预警与应急能力系统加强、环境综合监督管理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等4个方面提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目标。   《规划》明确,到2015年,全国县级环境监察机构装备达标率达到85%,地市级达到90%,省级达到95%。机动车、污染源监管、科技支撑和统计能力显著增强。全国县级环境监测站基本设备配置达标率达到90%,地市级站基本实现标准化,省级站全部达标。中央本级环境监测能力显著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污染事件防范水平显著提高。地市级环境监测站具备较强的应急监测能力,省级站基本具备预警监测能力。地市级环境应急管理机构二级达标率达70%以上,省级机构二级达标率达到100%。国家、省级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达到标准化要求,初步具备相对独立、较为完整的安全分析评价、校核计算和实验验证能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与核事业发展同步提高。建成一批市、县环保监管业务用房。建设国家环境规划与工程评估、华北环保督查中心综合业务用房与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基本建成6个区域性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业务用房。地市以上环境信息与宣教机构设备配置达到标准化要求。   《规划》要求,一是提升污染源与总量减排监管水平。加强现场执法装备配置,落实监察执法能力建设与验收工作 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落实监控中心与重点行业监控 强化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与数据质量控制,促进自动监控数据应用 启动机动车与农业面源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拓展污染源监管领域 加强环境统计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统计对总量减排等重点工作支撑能力 夯实环境信息能力基础,推进物联网在污染减排中的应用。二是提高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考核能力。填平补齐,继续推进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 提高空气、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新增指标的监测能力 优化完善国家环境监测网 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手段,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 完善环境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实施环境质量监督考核。三是加强环境预警与应急能力建设。提升环境风险管理能力 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形成相对独立、较为完整的核与辐射安全分析评价、校核计算和实验验证能力 提高重金属、危险废物及危险化学品风险防范能力,实现对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等处置、运输和转移的全面监管 建设环境预警网络,建立环境应急指挥系统和平台网络,加强环境应急响应能力和应急技术支撑能力。四是夯实环境综合监督管理基础,推进环境综合监督管理基础体系建设。   《规划》指出,结合四大领域任务,实施基础、保障、人才等三大工程,规划总投资400亿元。基础工程包括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评估、宣教等能力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新增主要污染物监管能力建设等10项。保障工程包括污染源与总量减排监管运行保障、环境监测与评估运行保障等4项。人才工程包括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评估、宣教等8项。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为实现&ldquo 十二五&rdquo 环境保护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保障。   为确保顺利实施,《规划》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规划实施。统筹国家与地方环境保护规划、各专项规划与《规划》的衔接、配套,建立并完善项目库,提高项目储备能力。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将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和运行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重点保障,确保资金到位。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实施项目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环境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人才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定期通报和评估制度,适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期末评估。
  • 光电倍增管大家族概览,原来都有它们……
    科学新发现、理解大自然的根本动力是好奇心,人们又通过对自然的仔细思考和实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在追寻未知未涉的过程中,最简单的探测和记录装置就是我们人类自身的感觉器官,但是对于现代科学,这种“自然”的探测器要么灵敏度不够,要么适用范围不广。就拿我们人眼为例,要产生视觉影像至少得几十个光子,而一个光电倍增管可以很容易地探测到单光子;人眼观察的光谱也只是集中在可见光(400-800nm),而自然界的电磁波频谱从广播电波到微波、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伽马射线,足足跨越了23个量级。 我们的眼睛了解世界是有限的,而好奇心赋予了人类对未知未涉世界的渴望,也推动了光探测器技术的发展。滨松公司的研发一直是从与光的对话开始的,从最初的光电管、摄像管的研发生产开始,逐步发展到拥有光探测器及光源、半导体光电产品、图像分析与计测装置、激光以及相关技术等全系列光电产品的公司。在滨松公司发展过程中光电倍增管技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一次又一次地把滨松公司的探测器产品推向了世界的舞台。光电倍增管是一类用于极微弱光探测的真空电子管,第一只光电倍增管(PMT)于80多年前由美国国家辐射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发明,并于1936年首次成为商用产品。滨松公司从1955年开始了对光电倍增管技术的研发,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和磨练以后生产出了性能优于其他厂家的光电倍增管,并且在1959年侧窗型光电倍增管投放市场。经过50多年的发展,滨松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产品种类最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光电倍增管生产厂家。光电倍增管由光阴极、电子光学系统、倍增级、阳极、真空保护壳组成,其中光阴极是由逸出功较小的碱金属化合物镀膜形成,光阴极在一定能量的光子照射下发生外光电效应,将光子转化成电子,电子在电场约束下通过电子光学系统进入倍增级,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轰击倍增级表面的二次电子材料实现电子的倍增,电子信号经过多级倍增以后可以达到105-109倍的放大,最后放大后的信号被阳极收集输出。由于光电倍增管优秀的倍增特性,到目前为止光电倍增管仍然在很多极微弱光探测领域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从结构上光电倍增管可以分为侧窗型光电倍增管和端窗型光电倍增管,不过这样很难充分体现光电倍增管的本身特性。下面我们就从功能和应用上对光电倍增管进行一下简单介绍。常规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用在光学测量仪器和光谱分析仪器中,它能在低光量光度学和光谱学方面测量波长115-1700nm的极微弱辐射功率。闪烁计数器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光电倍增管的应用范围,激光检测仪器的发展与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有效接收器密切相关,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也离不开光电倍增管。目前光电倍增管被广泛地应用在冶金、电子、机械、化工、地质、医疗、核工业、天文和宇宙空间研究等领域,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滨松光电倍增管大家族,从Macro到Micro 图中的20寸光电倍增管为世界最大的光电倍增管,并于2014年获“IEEE”里程碑认证超级神冈实验中的滨松20英寸光电倍增管(共11200个)高温光电倍增管常规的光电倍增管一般的使用温度是-30℃-50℃,如果常规的光电倍增管超过50℃工作,首先噪声会变的非常大;其次高温也会加速光电倍增管阴极和倍增级材料的性能退化,降低光电倍增管寿命。在我国一般的石油勘探都要达到3500m左右的地层,而在这个地层下温度高达175℃,常规的光电倍增管就无法满足要求了,为了这样的应用环境,我们开发了耐高温、耐振动的高温光电倍增管产品。 低温光电倍增管低温作用下光电倍增管的阴极面电阻会变的非常大,面电阻增大会阻碍阴极电流的流出,所以常规的光电倍增管在低温下工作时候,阴极线性电流会变的非常小,极大限制了光电倍增管的应用,尤其是在一些类似液氙、液氩环境中进行的直接暗物质探测的试验中。滨松公司通过低温碱源技术,以及在阴极面内部镶嵌金属辐条技术,大大的降低了低温下阴极面的面电阻,使光电倍增管低温下使用成为了可能。低本底辐射光电倍增管低辐射光电倍增管是随着宇宙射线探测、暗物质探测应用而生的,在我们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铀系、钍系、钾等物质是自然辐射的主要来源,当然在我们常规的玻璃管壳中也存在较高的自然辐射本底,然而由于辐射与光阴极面反应截面很小,自然辐射对于我们常规的光探测几乎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对于闪烁测量,尤其是对本底要求很高的暗物质检测的试验中,这些本底辐射可能就是致命的,会对有效信号造成干扰,从而影响实验的效果。滨松公司一方面采用无钾玻璃作为光电倍增管管壳来降低本底,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降低本底,滨松公司采用金属作为光电倍增管外壳、用陶瓷作为基板,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将本底降到常规光电倍增管的1/10以下。 位置检出型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点探测器使用的,然而像PET、伽马相机等既要判断入射光电强度,又要判断光斑位置的应用,我们可以采用在闪烁体技术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方法,用常规光电倍增管实现应用;如果我们要达到更好的位置分辨效果,就需要位置检测型光电倍增管了。位置检测型光电倍增管一般采用通道式的打拿极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把电子倍增过程约束到一个很小的空间内,这样可以降低通道间的串扰,根据阳极结构的不同我们也把位置检测型的光电倍增管分为多阳极光电倍增管和位敏型的光电倍增管,多阳极光电倍增管采用多个独立的阳极作为输出,而位敏型的光电倍增管则采用十字金属板的阳极,通过X、Y轴信号的大小来判断光的位置和强度。MCP型光电倍增管时间响应特性和时间分辨能力是光电倍增管非常重要的参数,尤其是用在一些荧光寿命检测或者是快速时间响应的应用中,例如系统事业部生产的Q-τ(荧光寿命分析仪),就利用了MCP-PMT的高时间分辨能力。MCP(微通道板)是一种通道式的电子倍增系统,能够对带点粒子、X射线、极紫外等射线进行探测,同时作为电子倍增系统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可以达到Ps级别,利用MCP作为倍增系统的光电倍增管,不仅可以探测光,同时也具有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 混合型光电倍增管混合型光电倍增管在我们销售过程中不太常见,不过由于其能量分辨率高、时间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结构上看混合型光电倍增管由前级的光电阴极、电子加速系统、半导体雪崩系统、输出系统构成。混合型光电倍增管阴极接收光子产生光电子,电子在高压加速系统中加速,高能量的电子轰击半导体,利用雪崩效应产生大的增益,最后电子由输出系统输出。μ-PMT是MEMS技术和真空电子管技术的完美结合,他利用MEMS技术在硅晶片上加工打拿极,利用真空电子管技术形成光阴极以及倍增级。虽然他仅仅手指大的体积,但是他可以实现106倍的增益。μ-PMT为光电倍增管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使我们看到光电倍增管微小化、集成化、柔软化成为了可能,也使我们看到了光电倍增管更广的发展和未来。滨松微光电倍增管(μ-PMT)为世界上最小的光电倍增管 在半导体探测器蓬勃发展的今天,有人说光电倍增管快过时了。不过我们看到的是滨松更高量子效率、更低噪声、更耐环境的光电倍增管技术研发,以及新型的μ-PMT的技术研发。我们可以相信光电倍增管技术永无止境,而且必定还会在我们未来的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国家碳计量中心通过市场监管总局论证
    6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在广州组织召开国家碳计量中心批筹前专家评审会。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副司长朱美娜、省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林淑英出席评审会并讲话。   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是《广东省计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完善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的重点项目。项目以省计量院为建设主体,联合省特检院顺德检测院共同筹建,旨在以碳排放数据的准确统一为核心,开展碳计量技术研究和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提供计量支撑。   会上,省计量院就中心建设的背景需求、建设方案、筹建进展、工作计划等作了专题汇报,经质询和讨论,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论证,建议批准筹建。朱美娜副司长对国家碳计量中心(广东)通过专家评审表示祝贺,并对中心的建设工作提出了五点指导意见。一是要全面调研梳理火电行业碳计量的现状和需求 二是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尽快落实并形成成果产出;三是在建设过程中要强调科研与服务共抓;四是继续加强与主管部门及企业的沟通,实现计量与双碳工作的深度融合;五是做好后续能力建设规划,持续拓展服务领域。   林淑英总工程师表示,总局将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任务交给广东,让广东市场监管部门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下一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将按照总局要求,加快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的建设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计量支撑,为总局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工作打造广东样板。
  •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加强复配食品添加剂监管
    复配食品添加剂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类别,且品种多样,发展很快,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广泛。为切实保障复配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去年年底部署了全国复配食品添加剂获证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此次专项监督检查的重点是检查复配食品添加剂获证生产企业实际生产产品是否与许可范围一致 产品配方是否与许可一致 是否存在添加非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行为 企业原辅料进货验收记录、生产过程控制记录、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产品标签是否规范等。   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总局统一部署,认真落实,主要采取实地检查和监督抽检等方式开展工作。检查结果显示:全国复配食品添加剂获证生产企业共计745家,通过专项监督检查,尚未发现企业无证生产、超范围生产、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个别企业产品标签不规范,原辅料进货查验制度或生产管理记录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出厂检验和销售记录不全等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督促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各项主体责任。同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抽检,对于抽检查明存在产品不合格的企业,依法从严查处。下一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结合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研究制定加强复配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督促指导各地严格依法监管,构建长效机制。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10项国家计量比对结果
    本次公布结果的2019年国家计量比对包括4项A类国家计量比对和6项B类国家计量比对,涉及几何量、力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化学、生物以及标准物质8个计量专业领域,全国共有97家单位累计参加了176家次比对,其中包括55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和专业计量站,43家第三方计量技术机构及企业。此次比对项目的选择着眼民生领域测量热点和产业发展需求,精确查摆问题,对提升相关行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在几何量领域,几何量计量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的标准钢卷尺示值误差国家计量比对,全国共有7家计量技术机构参加比对,比对结果在规定的正常范围内。   在力学领域,转速是旋转物体的转数与时间之比的物理量,是描述各种旋转机械运转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参量,是力学运动学计量的基础。本次共有32家计量技术机构参加转速测量仪量值比对,比对结果均在规定的正常范围内。   在电磁学领域,本次开展的直流电能校准能力计量比对以及直流电压分压器误差计量比对,共有包含2家主导实验室在内的34家实验室参加,比对结果均在规定的正常范围内。这2项比对对量值溯源链进行有效验证,对民生计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计量比对是保障量值准确一致、支撑计量事中事后监管和提升计量技术机构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在不同层级、不同专业领域组织实施计量比对工作,客观反映了当前计量技术机构的技术能力和人员水平,为保障相关领域测量精准提供技术支撑。
  • 完善标准 严管食品添加剂
    卫生部等部门3月1日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自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中添加这两种物质。   “此次我带来的议案之一就是《严格控制和监管食品添加剂 切实关注食品安全严格控制和监管食品添加剂切实关注食品安全》。”来自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东营蜜蜂研究所所长宋心仿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法规虽然对使用食品添加剂已有具体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不是食品添加剂,但也被许多黑心商家违法添加到食品中 溴酸钾是明令取消的面粉处理剂,但仍有部分企业在使用它。特别是很多食品企业不顾国家制定的规定、标准,擅自超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严重违规或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不正确或者不真实地标识食品添加剂,误导和欺骗消费者。”宋心仿说。   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应大幅度减少化学添加剂品种与数量,全面淘汰存在风险的食品添加剂,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应用,科学使用天然添加剂。同时应加强食品添加剂的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体系。“现行食品添加剂法规和标准体系尚不能适应新形势新问题的解决,急需进一步完善、提高。”   利用食品添加剂造假,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突出问题,完善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体系有待尽快规范解决。“特别是当前有诸多种食品添加剂品种已广泛应用,却没有相应的检验方法标准。”宋心仿表示,这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强化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督管理,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应建立对举报和监督的反应程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举报、及时处理、及时预防。同时,一定要降低检测费,对送检者、消费者、投诉者大开方便之门。
  • 来自8个国家的科学家完成食管鳞癌全基因组测序图谱
    食管鳞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间差异巨大【1】 ,过去认为不同地区间的生活习惯特征及环境因素差异可能是食管鳞癌的相关风险因素【2】 ,但这些因素均不足以解释食管鳞癌的发病率差异【3】 ,亟需探索其背后的机制及原因。2021年10月18日,英国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的Michael R. Stratton教授研究组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题为Mutational signatures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from eight countries with varying incidence的研究论文,基于来自8个国家的552例大队列食管鳞癌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全基因组测序系统揭示了食管鳞癌的突变谱。结果表明,食管鳞癌突变谱在多个国家中较为相似。有趣的是,虽然吸烟、酒精等危险因素表现出特异的突变指纹,但对整体突变负荷影响较小。相反,作者发现APOBEC相关突变约占整体突变负荷的四分之一,可能是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潜在重要因素。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采集了来自巴西、中国、伊朗、日本、肯尼亚、马拉维、坦桑尼亚、英国的55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血液样本,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全面表征其突变谱。整体上来说,突变负荷存在一定异质性,其中单碱基突变(single-base substitution,SBS)范围为1191至62240(中位:10709),双碱基突变(doublet-base substitutions,DBS)范围为2至260(中位:35),插入/缺失(indel, ID)突变范围为27至64358(中位:753)。重要的是,排除超突变等离群值后,不同国家之间的突变特征差异较小。研究者进一步利用SigProfilerExtractor算法提取了de novo突变指纹,其中大部分可在Catalogue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Cancer (COSMIC) 【4】 中找到参考。有趣的是,6条COSMIC参考指纹可解释80%的食管鳞癌突变负荷(包括SBS1、SBS2、SBS5、SBS13、SBS18、SBS40)。其中,SBS2和SBS13可能与APOBEC胞嘧啶脱氨酶家族活性有关,并存在于大多数样本中(88%和91%),且约占整体突变负荷的25%,表明APOBEC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者深入探索了APOBEC相关突变是否是克隆性的,发现APOBEC更常见于亚克隆。为了探索食管鳞癌的驱动突变,研究者共鉴定了38个基因,包括已知的食管鳞癌驱动程序(例如TP53、CDKN2A、PIK3CA、NFE2L2、NOTCH1)。其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是TP53(占比91%)。在饮酒者及对照的TP53精细分析表明,饮酒与SBS16特征谱的突变富集有关。研究者进一步探索了突变负荷和已知食管鳞癌风险因素的关联。回归分析表明,吸烟与DBS2、ID3和de novo单碱基突变SBS288I有关,饮酒和SBS16 和 ID11相关。研究者进一步分析了APOBEC和食管鳞癌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常见风险因素如吸烟、酒精等与APOBEC无显著关联。此外,研究者还分析了食管鳞癌和胚系突变的关联,发现APOBEC3区域的30-kb缺失、酒精代谢酶ALDH2胚系突变、BRCA2胚系突变有一定相关性。综上,这项工作基于大样本、多队列的全基因组测序,相对全面地覆盖了不同发病率、不同危险因素偏好的食管鳞癌人群,揭示了APOBEC 驱动突变是大多数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是,这项工作表明,不同地区间的食管鳞癌发病率差异不能被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相关的基因突变所解释,而APOBEC的突变情况才是关键因素。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1-00928-6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国家计量比对项目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制造精度显著提高,对测量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实施了一批制造业国家计量比对项目,为提升支撑工业制造的计量保障能力,加快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筑牢计量根基。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组织实施超声波测厚仪校准装置计量比对,超声波测厚仪根据超声波脉冲反射原理来进行无损厚度测量,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各种材料的厚度,相比传统测量仪器,更加节省测量时间。本次比对将超声波测厚仪作为传递样品,进一步助力提升冶金、化工、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降低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组织实施力标准机标准装置(拉向)计量比对,选择小力值拉伸实验作为性能测试手段。随着医疗用品的普及,智能设备的革新,对无纺布、功能纤维、金属膜片等柔性装备的拉伸性能提出了新要求,保障小力值标准测力仪拉向计量性能准确可靠,可以节省测试时间,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制造效率。在提高产品精度方面,组织实施石油螺纹量规校准装置计量比对。石油螺纹量规紧密距是衡量石油螺纹连接精密性的重要参数,石油管材螺纹连接部分是油井管最薄弱的部分,约有80%的油井管和套管失效发生于此,导致出现经济损失,因此保证油井管生产精度尤其重要。我国是石油管材生产大国,也是世界油井管出口大国。本次比对采用石油螺纹工作量规作为传递标准器,提高石油生产企业对油管产品检验精度,从而提高油井管精密制造水平。组织实施0.03级力标准机计量比对,标准测力仪是力学领域的主要计量标准器具,本次比对选取测量范围为(100~200)kN的0.1级标准测力仪作为传递样品,可以对国内标准测力仪量值进行有效统一,全面掌握全国各省、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0.1级标准测力仪校准的实际水平和技术能力,进一步保障精密机械、安全防护等领域产品质量精度。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组织实施金属洛氏硬度基准计量比对。硬度测试是评价材料、产品等机械性能的常用试验方法,广泛应用于钢铁、航空、石油和军工等行业中。本次比对选取高稳定性、均匀度小的硬度标块作为比对样品,可保证洛氏硬度量值的准确和统一,考察实验室测量量值、出具测量结果与计量基准复现量值一致的程度,对于提高铜、铝等软材料,钛合金、轴承钢等硬材料,硬质合金、硬化钢等超硬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实施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装置计量比对,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是用于测量机动车前照灯远光光束的发光强度检测的仪器,是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对车辆进行定期安全检验的主要计量器具。本次比对能够助力机动车前照灯生产质量检测,保证机动车安全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组织实施国家计量比对,保障全国量值准确一致,提升计量技术机构和企业的精密测量能力,从而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大国家计量比对供给力度,深化国家计量比对应用,进一步夯实制造业计量技术基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跨越、实现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 嘉德元素独家代理SYFT公司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仪
    新西兰SYFT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仪(SIFT-MS)生产商。该公司日前正式授权北京嘉德元素科技有限公司为其中国地区独家代理商。   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SIFT-MS)是专用于监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新一代质谱仪器。结合流动管技术、化学电离和质谱,有选择地使用H3O + 、NO +和O 2+等初始离子,可在几秒之内对空气、呼吸气体和液体表面蒸气中的痕量有机气体(如乙醇、乙醛、丙酮、氨和2-甲基丁二烯等)进行多组分实时在线分析。   如下图,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的分析过程可以分成五个主要步骤:   1. 离子生成   Syft Techonolgy的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用微波放电或射频离子源来产生正离子。   2. 离子选择   离子进入一个上游的的腔室,在该腔室中一个四极杆滤质器过滤掉除了首选的母离子之外的其他离子,通常情况下,选择H3O+,NO+和O2+为母离子。   3. 样品导入和反应   母离子通过一个文丘里管进入到反应腔室(流动管)中,在这里母离子与样品气反应,样品气以精确控制的速度进入流动管。   4. 反应产物离子选择   反应产物离子进入一个下游的腔室,在那里,另一个四极杆滤质器对它们进行质量过滤。   5. 检测   用电子倍增器检测,对选择出来的目标反应产物离子进行离子计数。   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仪可用于环境监测、海运集装箱有毒气体检查、熏蒸剂监测、轿车内部空气质量监测、录井油气分析、食品风味分析、作业现场危险气体分析等等。还可以车载移动至现场监测。 SYFT公司Voice 200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仪 车载移动海运集装箱气体监测   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分析的常见挥发性有机物有:   烷烃类、二烯、炔烃、芳香烃、萜类、醇类和二醇、醚类和溶纤剂、醛类、酮类、羧酸、酯类、含氧杂环化合物、胺类、酰胺、含氮杂环化合物、硝化有机物、丁腈、 肟类化合物、卤代烷烃或烯烃、卤代芳香烃、硫醇和硫醚、杂硫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氨、二氧化氮、膦。
  •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产业计量专家库专家名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各有关单位及专家: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开征集产业计量专家库专家的通知》(市监计量函〔2022〕1251号)要求,通过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环节,并对申请人产业与计量工作经历、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评审经历、学术影响力以及行业认可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估,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将486名专家纳入产业计量专家库(名单见附件),现予发布。产业计量专家库专家要加强产业计量理念、方法的宣传推广,推动和引导企业增强产业计量意识,提升产业计量能力水平,帮助和指导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协助市场监管总局和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做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评审工作,推动计量更好地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将结合专家履职情况,对专家库进行动态更新和调整。 附件:产业计量专家库专家名单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2023年4月17日(此件公开发布)附件产业计量专家库专家名单序号姓名工作单位专业领域1谭久彬哈尔滨工业大学综合2段宇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综合3缪寅宵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综合4葛 军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综合5周自力中国航空研究院综合6杨 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综合7裴雅鹏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综合8徐建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综合9熊昌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综合10路润喜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综合11姚和军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综合12李 杰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综合13杜栓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计量所综合14徐学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综合15林延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综合16吴金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综合17李长武苏州市计量测试院综合18郑 鹏 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综合19沈学静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综合20杨 哲中广核苏州热工研究院综合21申亚飞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综合22高健强上海计量测试协会综合23何 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综合24郑安刚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综合25曹淑琴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核工业26陈祥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核工业27戴 训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28单意志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核工业29高 飞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核工业30高大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工业31龚明明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核工业32管少斌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33郭 林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核工业34胡正国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工业35花 锋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核工业36黄 萍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核工业37金跃明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核工业38梁珺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核工业39廖述圣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核工业40刘蕴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工业41毛瑞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工业42钱 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工业43申俊华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核工业44宋明哲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工业45苏有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工业46王 娜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核工业47王 旭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48韦应靖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核工业49夏 浩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核工业50杨春林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核工业51姚 伟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核工业52尹小龙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53张 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核工业54张 瑾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核工业55张从华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核工业56张积运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57章志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工业58朱建军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59邹盛强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核工业60柏文琦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信息技术61程晓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信息技术62程鑫彬 同济大学信息技术63崔孝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64胡唐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信息技术65黄 艳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66李 林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67李 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68李宏光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信息技术69李加东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信息技术70李明齐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信息技术71李志海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信息技术72梁越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73林镇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信息技术74罗 钧 重庆大学信息技术75麻云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信息技术76潘 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信息技术77苏红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信息技术78汤 钧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信息技术79唐守峰中国矿业大学信息技术80王浩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81王秋良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信息技术82王秋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信息技术83王克亮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信息技术84吴 霆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信息技术85吴东方 南京光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技术86席红霞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信息技术87熊行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88熊友辉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89徐曦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信息技术90许 勇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信息技术91许素安中国计量大学信息技术92杨 军167苗春林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空航天168秦红
  • 我国科学家创制极化激元晶体管
    纳米尺度的光电融合是未来高性能信息器件的重要发展路线。如何在微纳甚至原子尺度对光进行精准操控是其中的关键的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戴庆研究团队率先提出利用极化激元作为光电互联媒介的新思路,充分发挥它对光的高压缩和易调控优势,不仅有望实现高效光电互联,而且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光电融合系统的性能。   该团队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实现了极化激元的高效激发和长程传输。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并构筑了微纳尺度的石墨烯/氧化钼范德华异质结,实现了用一种极化激元调控另一种极化激元开关的“光晶体管”功能。研究表明该晶体管可实现光正负折射的动态调控,类似电子晶体管能切换(1,0)两个高低电位,为构筑与非门等光逻辑单元奠定了重要基础。该研究充分发挥了不同材料的纳米光子学特性,从而突破了传统结构光学方案如使用人工结构(超材料和光子晶体等)在波段、损耗、压缩和调控等方面的性能瓶颈。   与电子相比,光子具有速度快、能耗低、容量高等优势,被寄予未来大幅提升信息处理能力的厚望。因此,光电融合系统被认为是构建下一代高效率、高集成度、低能耗信息器件的重要方向。光电互联(电-光-电转换)是光电融合主的基础,相当于光电两条高速公路交汇的收费站。而现有硅基光电集成方案存在效率低(依赖多次光电效应)、体积大(光模块无法突破衍射极限)等问题,制约光电器件之间的信息流转。然而,光子不携带电荷且光的传输受限于光学衍射极限,相比于能轻易通过电学调控的电子,对光子的纳米尺度局域和操控并不容易。   极化激元是一种由入射光与材料表界面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电磁模式(表面波)。它具有优异的光场压缩能力,可轻易突破光学衍射极限从而实现纳米尺度上光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戴庆团队以攻克高速光电互联这一世界技术难题为目标,提出以纳米材料的表面波(极化激元)为媒介,实现高效光电互联的新思路。构筑光-极化激元-电转换路径相当于将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改造成立交桥,具有显著优势:一是效率高,光/电激发材料表面波的效率相比光电效应提升潜力巨大;二是集成度高,光波转化成材料表面波可将波长压缩百倍轻松突破衍射极限,从而显著提升光模块集成度;三是算力强,材料表面波具有光子性质可进行高效并行计算,从而将现有光电融合的“光传输、电计算”拓展成为“光传输、电计算+光计算”,实现“1+12”的效果。   戴庆提出,我们利用电学栅压对极化激元这种光波的折射行为实现了动态调控,使其从常规的正折射转变到奇异的负折射。这好比可以像操纵电子一样操纵光子,为将来高性能光电融合器件与系统的发展提供重要促进作用。这一研究在应用上面向光电融合器件大规模集成缺乏高效、紧凑光电互联方式的重大需求,在科学上为解决突破衍射极限下高效光电调制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2月1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Gate-tunable negative refraction of mid-infrared polaritons为题,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该论文审稿人评价道,这证实了一项非常规的物理现象,为研究纳米尺度的光操控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图示极化激元晶体管的基本原理,通过在氧化钼上覆盖石墨烯构筑范德华异质结,天线激发极化激元传输穿过界面后形成负折射。极化激元晶体管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 配合国家地表水自动站工程 国家水质自动综合监管平台招标
    p   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项目于2018年1月31日开始发布招标公告,目前各地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0402/243502.s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 站点建设 /a 、设备招标等项目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当站点建设完成,数据开始陆续产生之后,这些数据如何收集、如何应用成为关注的另一个热点。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国家水质自动综合监管平台(一期)公告招标公告,这也意味着,相关部门对数据的应用应该有了具体的规划,也许下一步会有更具体的内容出现。 /p p   招标公告全文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水质自动综合监管平台(一期)公开招标公告 /strong /p p   中钢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现对国家水质自动综合监管平台(一期)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p p   项目名称:国家水质自动综合监管平台(一期) /p p   项目编号:1841STC60373 /p p   项目联系方式: /p p   项目联系人:袁媛、尹皓 /p p   项目联系电话:010-62688230、62688251、010-62688250(传真)、yuanyuan@sinosteel.com(电子邮件) /p p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p p   采购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p p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院乙 /p p   联系方式:010-84943062 /p p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p p   代理机构:中钢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p p   代理机构联系人:袁媛、尹皓010-62688230、62688251、010-62688250(传真)、yuanyuan@sinosteel.com(电子邮件) /p p   代理机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16层,100080 /p p   一、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 /p p   项目名称:国家水质自动综合监管平台(一期) /p p   招标编号:1841STC60373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d0f6abc8-a872-46f0-9cd0-ca2e0c22cdbc.jpg" title=" 招标.jpg" / /p p   二、投标人的资格要求: /p p   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 2) 投标人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 3)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 本项目不接受进口产品投标(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5) 本项目为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 6) 鉴于国家环境信息安全和相关政策考虑,不接受外商全资企业或外资控股单位的投标 7) 投标人及其法定代表人无行贿犯罪记录,须提供检察机关开具的《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查询期限为近3年或单位成立至今 8) 法律、行政法规、招标文件关于“合格投标人”的其他条件。 /p p   三、招标文件的发售时间及地点等: /p p   预算金额:300.0 万元(人民币) /p p   时间:2018年04月04日 09:00 至 2018年04月11日 16:00(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除外) /p p   地点:中钢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16层) /p p   招标文件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p p   招标文件获取方式:获取方式及售价:招标文件人民币500元,可现场购买或邮购,若邮购,须加付快递费人民币100元。供应商购买招标文件时须同时提供: ①供应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登记证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复印件加盖公章) ②供应商法定代表人授权书或单位介绍信(加盖公章) ③供应商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原件备查) ④供应商若以汇款形式购买招标文件,须携带汇款单复印件,且汇款单附言处须注明本项目招标编号/包号 ⑤供应商若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请提供:一般纳税人证明文件、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开户行及账号,并加盖投标人单位财务专用章(Word版、盖章后电子版均需发邮箱406285868@qq.com) 若需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请提供说明和纳税人识别号并加盖投标人单位财务专用章(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p p   四、投标截止时间:2018年04月24日 09:30 /p p   五、开标时间:2018年04月24日 09:30 /p p   六、开标地点: /p p   北京市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27层会议室 /p p   七、其它补充事宜 /p p   本项目评标方法和标准:综合评分法,总分100分。 /p p   本项目的招标公告仅在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上发布。 /p p   本招标公告的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p p   购买采购文件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李炳勋 010-62688241 /p p   八、采购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p p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及监狱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使用信用记录结果、政府采购政策具体落实情况详见招标文件。 /p
  •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加强餐饮服务环节乳品监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12月24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餐饮服务环节乳品采购、使用的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抽验力度,建立健全乳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并健全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   通知强调,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乳品采购管理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检查餐饮服务提供者是否严格索取、查验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许可证和乳品(包括含乳食品)合格证明等文件,或相关采购清单、进货票据等 是否如实记录乳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是否制定并实施原料采购控制要求,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乳品使用方面,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餐饮服务提供者是否严格按规定贮存乳品,是否在使用乳品前进行必要检查,是否在乳品中违规添加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等。   通知指出,将乳品增加为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必检项目。各地要及时调整食品安全监督抽验方案,确保乳品监督抽验的覆盖面和频次。   通知提出,建立健全乳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进一步加强与食品安全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力度。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将乳品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作为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重要内容进行记录。
  • 我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达到国际标准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获悉,我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再评估,达到或超过WHO按照国际标准运行的全部标准。这意味着我国疫苗生产过程、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符合国际标准。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WHO对疫苗国家监管体系的评估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公认,被视为科学全面评估一个国家对疫苗监管水平的国际考核。要保证疫苗质量,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国家监管体系(NRA)。2011年3月,我国NRA首次通过WHO评估,国产疫苗首次具备申请WHO预认证的资质。今年4月,WHO对我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进行再评估,评估标准更高更严、评估内容更完整,并引入疫苗监管能力&ldquo 成熟度水平&rdquo 概念,增加了40个关键考核指标。经过WHO专家5天的全面审核和评估,我国NRA以高分通过再评估。   据了解,WHO对NRA的评估范围包括监管体系、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上市后监管、监督检查、临床试验监管、批签发、实验室管理等7个板块。目前,全球有36个国家被WHO认定为7个板块功能健全。只有获得WHO认可的NRA,该国生产的疫苗才能具备申报WHO预认证的基本资质,进而通过认证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机构列入疫苗采购清单。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30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直流标准电能表检定规程》等30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有关规定,现批准《直流标准电能表检定规程》等30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发布实施。现予公告。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12月15日《直流标准电能表检定规程》等30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名录序号编号名称批准日期实施日期备注1JJG1187—2022直流标准电能表检定规程2022-12-072023-06-072JJG166—2022直流标准电阻器检定规程2022-12-072023-06-07代替JJG166—1993直流标准电阻部分3JJG843—2022泄漏电流测试仪检定规程2022-12-072023-06-07代替JJG843—2007非医用泄漏电流测试仪部分4JJG1188—2022医用漏电流测试仪检定规程2022-12-072023-06-07代替JJG843—2007医用泄漏电流测试仪部分5JJG1189.3—2022测量用互感器第3部分:电力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2022-12-072023-06-07代替JJG 1021—2007电力电流互感器部分6JJG1189.4—2022测量用互感器第4部分:电力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2022-12-072023-06-07代替JJG 1021—2007电力电压互感器部分7JJG963—2022通信用光波长计检定规程2022-12-072023-06-07代替JJG 963—20018JJG34—2022指示表检定规程2022-12-072023-06-07代替JJG 34—2008JJG379—20099JJG99—2022砝码检定规程2022-12-072023-06-07代替JJG 99—200610JJG658—2022烘干法水分测定仪检定规程2022-12-072023-06-07代替JJG 658—201011JJG1036—2022电子天平检定规程2022-12-072023-06-07JJG1036—200812JJF 1996—2022瞳距仪检定装置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13JJF 1997—2022无创呼吸机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14JJF 1998—2022急救和转运呼吸机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15JJF 1999—2022转子式流速仪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16JJF 2000—2022环路阻抗/预期短路电流测试仪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17JJF 2001—2022三倍频发生器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18JJF 2002—2022激光标线仪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19JJF 2003—2022微惯性测量组合(MIMU)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20JJF 2004—2022医用离心机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21JJF 2005—2022多维尺寸(体积)测量仪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22JJF 2006—2022通信用可调谐光滤波器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23JJF 1198—2022通信用可调谐激光源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代替JJF 1198—200824JJF 1265—2022生物计量术语及定义2022-12-072023-06-07代替JJF 1265—201025JJF 1367—2022烘干法水分测定仪型式评价大纲2022-12-072023-06-07代替JJF 1367—201226JJF 2007—2022光纤端面干涉仪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27JJF 2008—2022梳状谱发生器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 28JJF 2009—2022半导体参数精密分析仪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 29JJF 2010—2022反光膜附着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 30JJF 2011—2022螺旋桨式测风仪校准规范2022-12-072023-06-07
  •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组织实施2024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计量协会,各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国家专业计量站、参加比对实验室:为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发〔2021〕37号)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计量比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市监计量〔2020〕127号),依据《计量比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更好发挥计量比对在保障量值准确可靠、提升计量技术机构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市场监管总局决定组织实施57项国家计量比对项目(见附件1)。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24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一)A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1. 计量基准比对项目。为保障计量基准量值一致性,检验计量基准运行维护管理情况和保存、复现量值的能力,市场监管总局决定组织实施低频垂直向振动基准计量比对等18项计量基准比对项目。2. 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比对项目。聚焦民生和法制计量、产业计量和碳排放计量等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总局决定组织实施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装置吸收比计量比对等12项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比对项目。3. 大区计量比对项目。为提升大区和区域计量测试能力水平,市场监管总局决定组织实施东北大区接地电阻表检定装置计量比对等7项大区计量比对项目。对于本次组织实施的A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已取得相关计量基准证书、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标准物质定级证书以及获得相关检定、校准项目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必须向主导实验室报名参加计量比对。确有特殊情况不能报名参加的,需发证机构同意并报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备案。对于参加比对实验室(包括主导实验室、参比实验室)数量过多的A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主导实验室将参加比对实验室名单报送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由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按比例选取部分实验室参加本次计量比对。A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由市场监管总局给予主导实验室经费补助,参加比对实验室无需交纳比对费用。(二)B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根据各专业领域实际需求,市场监管总局决定组织实施体温计检定装置计量比对、石油螺纹量规校准装置计量比对等20项B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B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采取自愿参加原则,各类计量技术机构或相关标准物质研制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报名参加。二、认真抓好项目组织实施(一)主导实验室要对国家计量比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负主体责任,按照《计量比对管理办法》和相关计量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国家计量比对实施方案编制与论证、征求意见,及时填报国家计量比对项目任务书(见附件2),并于2024年3月29日前盖章pdf版和可编辑wps版的电子版材料,发送至jlslzc@samr.gov.cn,电子邮件标题请注明项目编号及项目名称。实施方案应当充分考虑传递标准(样品)稳定性、溯源性、重复性以及试验操作安全、数据处理、避免串通或作弊、结果利用等方面内容,确保国家计量比对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二)主导实验室要抓紧做好项目实施、验收、总结等工作,加强技术交流研讨,及时妥善处置参加比对实验室技术需求和疑难问题。实施国家计量比对,不得擅自更改计量比对参数及计量比对实施方案。无正当理由且未经市场监管总局同意,项目完成不得晚于规定的截止时间;如确有需要延长预计完成时间的,应于截止日期前3个月由立项推荐单位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书面申请。对于实施周期超过6个月的国家计量比对项目,主导实验室应每隔6个月向市场监管总局报送计量比对项目工作进展。市场监管总局将对进行中的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三)主导实验室在项目完成后15日内,应按照《计量比对管理办法》、JJF 1117《计量比对》、JJF 1117.1《化学量计量比对》、JJF 1960《标准物质计量比对计量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及时组织专家召开项目验收会,组织参比实验室召开比对总结会。经专家评审和征求参加比对实验室意见后,向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报送国家计量比对总结报告、项目验收材料、比对结果公开意见等(见附件3、附件4)。所有材料均需加盖公章,并提供盖章pdf版和可编辑wps版的电子版材料,发送至jlslzc@samr.gov.cn,电子邮件标题请注明项目编号及项目名称。(四)主导实验室按照《计量比对管理办法》、JJF 1117《计量比对》、JJF 1117.1《化学量计量比对》、JJF 1960《标准物质计量比对计量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撰写国家计量比对总结报告,对参加比对实验室提交比对结果的不确定度与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计量授权考核的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进行对比分析。主导实验室应告知参加比对实验室本次计量比对结果,参加比对实验室应向主导实验室报送有关同意计量比对结果公示的书面确认函。(五)参加比对实验室要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真实有效的计量比对结果,配合主导实验室做好结果分析等相关工作。对于计量比对结果偏离正常范围的参加比对实验室,应由主导实验室组织其尽快整改并进行一次补测。补测结果未偏离正常范围的视为本次计量比对结果符合规定要求。参加计量比对有关具体事宜可直接与主导实验室联系。(六)主导实验室和参加比对实验室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计量比对内部管理细则和奖惩措施,可以将国家计量比对工作量和完成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加强诚信和保密管理,各相关方在国家计量比对结果公布前不得泄露相关数据和信息。市场监管总局将把国家计量比对的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开,各主导实验室应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可公开性负责。三、国家计量比对结果使用(一)市场监管总局定期向社会公布国家计量比对结果。国家计量比对结果符合规定要求的,可作为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复查考核、计量授权以及实验室认可的参考依据。对主导实验室和比对结果符合规定要求的计量技术机构,在接受计量授权监督检查和到期复核、国家计量基准现场复核、计量标准监督检查和复查考核时,相关项目可在5年内免于现场试验。(二)对于应参加国家计量比对,但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以及参加过程中经核实存在串通结果或提供虚假数据等情况的参加比对实验室,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三)对于本次国家计量比对结果偏离正常范围的计量技术机构,已取得相关国家计量基准证书、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的,应暂停相关量值传递工作并限期改正。对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完成整改并达到规定要求的计量技术机构和标准物质生产研制机构,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联系人:计量司 李建威 010-82262871张 溯 010-82261419附件: 附件1:2024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汇总表.pdf 附件2:2024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任务书.docx 附件3:国家计量比对项目验收材料(示例).docx 附件4:国家计量比对结果公开意见.docx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2024年3月5日
  •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实施30项国家计量比对项目
    一、2022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   (一)2022年A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包括一等标准铂铑30-铂铑6热电偶检定装置计量比对等13项(见附件)。已取得相关计量标准考核证书以及获得相关检定、校准项目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和取得标准物质定级证书的单位必须报名参加。确有特殊情况不能报名参加的,需发证机构书面同意,并报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备案。对于报名实验室数量较多的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市场监管总局将选取部分实验室参加本次计量比对。华北大区紫外可见近红光分光光度计计量比对等7项由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组织的国家计量比对项目,有关计量技术机构按照大区相关管理规定参加。A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主要由市场监管总局给予经费补助,参加计量比对实验室无需交纳比对费用。   (二)2022年B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包括粉尘浓度测量仪计量比对等10项(见附件)。各类计量技术机构或相关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可自愿报名参加B类项目。   二、认真抓好项目组织实施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各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及有关单位应当按照本通知要求及时组织做好2022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的报名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在本通知印发后30日内将本地区应参加A类项目的计量技术机构名单报送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并依法依规做好对本地区应报名参加A类项目而未报名单位的督促和处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要及时将本通知转发法定或授权计量技术机构、社会第三方计量机构及有关单位,鼓励各机构自愿参加B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   (二)各项目主导实验室要对国家计量比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负主体责任,按照《计量比对管理办法》和相关计量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与论证、征求意见以及项目实施、验收、总结等工作。项目实施方案应当充分考虑传递标准(样品)稳定性、溯源性、重复性以及实验操作安全、数据处理、避免串通或作弊、结果利用等方面内容,确保国家计量比对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主导实验室要加强技术交流研讨,及时妥善处置参加计量比对实验室技术需求和疑难问题。比对实施过程中,不得擅自更改比对项目参数以及比对方案,无正当理由且未经市场监管总局同意,不得延误国家计量比对。   各项目主导实验室在项目完成后15日内组织专家评审,经征求各参加比对实验室意见后,向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报送国家计量比对项目总结报告、专家评审意见以及参加机构名单等相关材料。项目主导实验室要对参加计量比对实验室提交比对结果的不确定度与其计量标准、计量授权考核的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和最大允许误差进行对比分析。   (三)各有关计量技术机构和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要按照要求参加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真实有效的比对结果,配合主导实验室做好结果分析等相关工作。对于参加计量比对实验室比对结果异常的,视为本次计量比对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参加计量比对项目的有关具体事宜可直接与项目主导实验室联系。   (四)各项目主导实验室和参加计量比对实验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内部激励约束和奖励惩罚措施,可以将国家计量比对工作量作为年度考核内容予以重视。要加强诚信和保密管理,在国家计量比对结果公布前不得泄露相关数据和信息。   三、强化计量比对结果使用   (一)市场监管总局将向社会公布国家计量比对结果。对项目主导实验室和比对结果符合规定要求的计量技术机构、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在接受计量授权监督检查和到期复核、计量标准监督检查和复查考核、标准物质监督检查时,相关项目可免于现场试验。参加B类项目且比对结果符合规定要求的计量技术机构,在申请新建与该项目相关的计量标准考核时,可根据情况简化现场考核程序。   (二)对于应参加A类项目但无故不参加以及参加国家计量比对项目过程中经核实存在串通结果或提供虚假数据等情况的单位,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对于参加国家计量比对项目但比对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计量技术机构,已取得相关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的应暂停相关计量标准的量值传递工作并限期整改。对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完成整改并重新确认的计量技术机构和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App上线
    日前,&ldquo 国家食药监管&rdquo App正式上线,公众免费下载手机客户端后,就能通过手机轻松浏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随时随地查询食品药品基础数据,方便快捷地掌握各项许可进度。   安卓版和苹果版手机用户在总局政府网站上扫描二维码或网页下载移动客户端后,一个名为&ldquo 国家食药监管(CFDA)&rdquo 的蓝色图标就能轻松安装到用户手机上。&ldquo 国家食药监管&rdquo App采用清新、简约的设计风格,只需轻击,滑动手指,27个栏目的&ldquo 掌上&rdquo 资讯和数据将展现在手机上。   &ldquo 国家食药监管&rdquo App资讯类的栏目设置和总局政府网站发布内容基本对应,但更加便捷,支持用户选择栏目、形成个性化的页面。无论业内人士、普通消费者,还是基层监管工作人员,均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工作动态、新闻发布、部门规章、工作文件、药品质量公告、医疗器械质量公告、药品召回、医疗器械召回、药品安全警示、曝光栏等多个栏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打开这些栏目,每个资讯页面的左上角都链接有微博、微信等及时通讯工具的标识,用户可以点击这些工具,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第一时间进行分享。   数据搜索功能是&ldquo 国家食药监管&rdquo App的一大亮点。&ldquo 国家食药监管&rdquo App有多个查询栏目,可提供基础数据查询,例如食品生产企业查询、国产保健食品查询、进口保健食品查询、国产药品查询、进口药品查询、国产医疗器械查询、进口医疗器械查询、进口化妆品查询、国产化妆品查询、进口化妆品查询,在这些栏目输入注册号或企业名称等检索关键词,相关信息瞬间就从海量数据中抓取出来。   为方便行政相对人查询各项审批注册许可的进度,App设置了保健食品注册进度、药品注册进度、医疗器械注册审批进度、委托生产审批进度等栏目,只需输入受理号,该项目的许可进度情况一目了然。   据悉,组织&ldquo 国家食药监管&rdquo App开发是总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一项措施,旨在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提高信息服务质量。负责该项目的总局办公厅、信息中心负责人坦言,如何在互联网、智能手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满足公众对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的需求,一直是总局面临的重要课题。试水App是一个开端,开弓没有回头箭。把这次推出的App定义为1.1版,表明了总局在这方面积极、开放和负责的态度。未来将根据用户反馈的意见建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版本,完善栏目设计和使用功能,以更加便捷的渠道与公众分享监管信息。
  • 我国科研人员为氧化镓晶体管找到新结构方案
    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微电子学院龙世兵教授课题组联合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加工平台,分别采用氧气氛围退火和氮离子注入技术,首次研制出了氧化镓垂直槽栅场效应晶体管。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分别在线发表于《应用物理通信》《IEEE电子设备通信》上。作为新一代功率半导体材料,氧化镓的p型掺杂目前尚未解决,氧化镓场效应晶体管面临着增强型模式难以实现和功率品质因数难以提升等问题,因此急需设计新结构氧化镓垂直型晶体管。研究人员分别采用氧气氛围退火和氮离子注入工艺制备了器件的电流阻挡层,并配合栅槽刻蚀工艺研制出了不需P型掺杂技术的氧化镓垂直沟槽场效应晶体管结构。氧气氛围退火和氮离子注入所形成的电流阻挡层均能够有效隔绝晶体管源、漏极之间的电流路径,当施加正栅压后,会在栅槽侧壁形成电子积累的导电通道,实现对电流的调控。类似于硅经过氧气氛围退火处理可形成高阻表面层,氧化镓采用该手段制备电流阻挡层具有缺陷少、无扩散、成本低等特点,器件的击穿电压可达到534伏特,为目前电流阻挡层型氧化镓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最高值,功率品质因数超过了硅单极器件的理论极限。研究人员表示,这两项工作为氧化镓晶体管找到了新的技术路线和结构方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