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配仪表

仪器信息网配仪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配仪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配仪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配仪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配仪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配仪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配仪表相关的解决方案。

配仪表相关的资讯

  • 无锡市:培育发展仪器仪表产业,建设特色仪器仪表产业 园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无锡市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计量工作,“十三五”以来,无锡市计量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计量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在新形势下,无锡市仍存在着计量体系不够完善、计量基础较薄弱、计量监管和计量测试创新不足、社会共治还存在短板和不足等问题。为全面提升无锡市整体测量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37号)和《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22] 72号),结合无锡市实际,制定了《无锡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行动计划》(以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无锡市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计量科技创新力、影响力进入国内前列,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计量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协同推进计量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计量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新建2个省级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培养10名计量学科带头人(行业专家、领军人才),打造5个计量科技创新团队。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新建成国家级、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个以上,服务先进制造业企业300家以上,新建1个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引导发展10家左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企业,培育2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标准物质)品牌,民生计量产品的合格率明显提升。计量监督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市新建和升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0项以上,制(修)订省级计量技术规范5项,强制检定项目市级及以下建标覆盖率达95%以上,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满足社会95%以上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计量基础支撑体系更加完善。推动计量惠民工程实施提质增效,建设2个以上省级计量惠民示范县(市、区),引导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2000家以上,加强计量文化和科普工作,建设3个“计量文化基地”,聘请10名“计量文化宣传大使”。展望到2035年,无锡市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重点领域计量技术取得关键突破,计量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跻身国内前列。在加强计量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加强民生和产业计量领域创新研究。加强民生领域计量检测新方法研究;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领域快速、在线、远程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加强物联网、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计量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推动计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推动计量检定、校准证书数字化;建设无锡市计量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物联网、新能源汽车、食品安全等领域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动计量检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计量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加大检学研用计量科技合作;构建计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在加快培育发展先进测量产业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先进计量标准;建设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省级计量测试中心;加强关键参数计量测试技术和测量装备研究;实施工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开展产业计量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培育发展仪器仪表产业。建设无锡特色的仪器仪表产业园;建设无锡市仪器仪表产业服务平台;建立以仪器仪表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先进测量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仪器仪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仪器仪表企业与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合作。加快标准物质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标准物质研制“小巨人”企业;鼓励开展新型标准物质研制;完善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此外,《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量化指标和具体举措,并对各部门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着眼于服务科技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发力;服务产业发展,重点解决计量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不全面的问题;服务高品质生活,持续推进计量惠民工程;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和加强监管等。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目标任务全面落实,《行动计划》还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加强文化建设、严格评估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将举办色质联用仪培训班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将于2010年11月在武汉举办“第九期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器与应用技术高级培训班”,培训结束经考试合格,颁发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印制的《继续教育证书》。另外,受国家质检总局——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委托,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后,可以选择参加由国家质检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同时开展的检验(化验)职业资格考核,合格者,由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统一颁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应级别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授课专家(拟邀请):行内相关专家   时间地点: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28日报到武汉   培训内容:一、GC-MS仪器结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包括:1、仪器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GC系统(进样器、柱箱、色谱柱气路系统) 3、MS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 4、真空系统(真空机组、真空测量、连接件) 5、数据系统(硬件、软件)6、仪器主要性能指标 7、质量范围、分辨率、灵敏度、扫描速度。二、GC-MS离子化方法及质量分析器,包括:1、离子化方法 2、EI离子化方法 3、CI离子化方法 4、质量分析器 5、四极质量分析器 6、离子阱质量分析器。三、GC-MS联用技术的定性、定量方法及应用,包括:1、GC-MS联用定性分析 2、GC和MS定性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3、GC-MS联用技术定性重要依据及优势 4、GC-MS联用定量分析 5、GC-MS联用技术定量方法的建立 6、GC-MS扫描技术及其应用 7、定量分析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四、GC-MS联用操作技术和常规维护,包括:1、真空的重要性和常见问题 2、联用中GC需要注意的问题 3.、仪器调谐参数及调谐结果判断 4、GC-MS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5、谱库检索的前提和检索结果的判断 6、维持仪器正常运行需要的常规维护。五、GC-MS联用技术的具体应用案例,包括:1、样品预处理技术 2、GC/MS在生物、医药、化学、环境、食品、法医、刑侦、化工、石油、地质、ROHS指令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3、谱图解析 4、数据处理。六、LC-MS联用技术:1、LC/MS联用仪结构、性能、操作、验收和维护技术 2、LC/MS样品前处理、数据处理以及在生物学、药学等主要领域中的应用。七、国内外质谱、分析技术的最新发展及讨论答疑。   培训费:1、1800元/人(包括授课费、讲义、文具、证书费等),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2、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学员,需另行缴纳费用1800元/人(包括教材费、资料费、证书费等相关费用)。   报名方式:有意参加培训者请于2010年11月20日前将《报名回执表》填写后,传真、E-mail或邮寄到招生办公室。   培训通知也可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网站上查看,网址:http://www.cis.org.cn。   联系电话:010-63979302/82800721   传真:010-68343165   E-MAIL:training@cis.org.cn   联系人:刘继红 燕泽程
  • 第22期污水仪表精品培训课程报名通道开启
    第22期污水仪表精品培训课程报名通道开启哈希公司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马上报名END
  • 上海棱光成为上海仪器仪表行业重点培育企业
    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的要求,经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向市经委推荐,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十二五”期间上海仪器仪表行业重点培育企业。
  • 第1期“电力等工业行业在线水质分析仪表操作技能培训”开班通知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哈希公司专业讲师团队,将于2019年9月24-26日,在北京举办第1期“电力等工业行业在线水质分析仪表操作技能培训”活动。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工业行业的哈希用户掌握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操作步骤、校准规范、日常维护及保养流程;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等技能,从而实现水质仪表的稳定运行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保证各项水质标准满足电厂等工业行业的技术规范和准则。培训内容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仪器的分析原理和工作原理、仪器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仪器操作及校准规程、仪器维护保养、常见故障诊断及排查、常用备品备件&耗材清单等。主要包含以下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硅表、钠表、磷表、纯水pH/电导率/溶解氧在线分析仪、TOC在线分析仪、COD在线分析仪、氨氮在线分析仪、总磷总氮在线分析仪、在线浊度分析仪、在线余氯分析仪等。培训对象电力等工业行业水质分析仪表的使用、维护及管理人员。培训日期/地点2019年9月24-26日,9:00-16:00哈希(中国)客户体验与培训中心培训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楼111室收费标准学费3500元/人,包括讲师团队授课费、教材费、证书费、培训场地费。学员往返培训地点的差旅及住宿费用自理。汇款账号请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将培训费汇至如下账号:开户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账 号:11042101040006450开户行:农业银行北京展览中心支行备 注:按照合规要求,发票内容将开具“培训费”。报名截止日期/招生规模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9月10日,每期招生15位左右。名额按照付款先后顺序安排,额满即止。报名咨询联系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哈希公司水质测试联合实验室联系人联系人:刘老师 18800118300(微信同号) 马老师 13810624622(微信同号)
  • 第1期“电力等工业行业在线水质分析仪表操作技能培训”开班通知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哈希公司专业讲师团队,将于2019年9月24-26日,在北京举办第1期“电力等工业行业在线水质分析仪表操作技能培训”活动。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工业行业的哈希用户掌握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操作步骤、校准规范、日常维护及保养流程;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等技能,从而实现水质仪表的稳定运行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保证各项水质标准满足电厂等工业行业的技术规范和准则。培训内容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仪器的分析原理和工作原理、仪器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仪器操作及校准规程、仪器维护保养、常见故障诊断及排查、常用备品备件&耗材清单等。主要包含以下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硅表、钠表、磷表、纯水pH/电导率/溶解氧在线分析仪、TOC在线分析仪、COD在线分析仪、氨氮在线分析仪、总磷总氮在线分析仪、在线浊度分析仪、在线余氯分析仪等。培训对象电力等工业行业水质分析仪表的使用、维护及管理人员。培训日期/地点2019年9月24-26日,9:00-16:00哈希(中国)客户体验与培训中心培训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楼111室收费标准学费3500元/人,包括讲师团队授课费、教材费、证书费、培训场地费。学员往返培训地点的差旅及住宿费用自理。汇款账号请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将培训费汇至如下账号:开户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账 号:11042101040006450开户行:农业银行北京展览中心支行备 注:按照合规要求,发票内容将开具“培训费”。报名截止日期/招生规模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9月10日,每期招生15位左右。名额按照付款先后顺序安排,额满即止。报名咨询联系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哈希公司水质测试联合实验室联系人联系人:刘老师 18800118300(微信同号) 马老师 13810624622(微信同号)
  • 哈希受仪器仪表学会培训班邀请授课
    哈希受仪器仪表学会水质分析仪器培训班邀请授课 4月中旬,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在线分析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与维护技术”高级培训班”顺利召开。培训系列之一的“水质分析仪器”培训由哈希公司资深技术工程师担任主讲。 此次水质分析培训的主题是工业过程应用水质分析仪器。围绕水质分析仪的品牌和市场、水质分析仪的应用领域、工业应用的水质分析仪概述及在线水质分析仪的原理和技术四大部分展开。重点讲解哈希水质分析仪器在“新鲜水处理、软化及除盐水处理、循环冷却水处理、凝结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业废水排放监测”六大环节中的应用。 培训中, 哈希技术工程师还结合现场应用实例,深入浅出的为培训学员讲解如何根据工业水处理系统,选择合适的水质分析仪器。并针对工业水处理系统中常用的水质监测参数如浊度/悬浮物,PH,COD等进行了理论讲解。 通过为期半天的培训,让培训学员无论是从理论基础还是实际应用上都有了清晰的脉络。培训中还穿插了讨论,培训学员与哈希技术工程师对哈希水质分析仪器在使用中的性能特点、如何进行产品选型及常见故障排除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交流。很多学员在培训结束后都表示受益匪浅,并希望今后可以与哈希技术工程师进行更多的经验交流。 哈希公司也会根据广大用户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地产品培训。具体培训活动内容敬请关注哈希中文网站(www.hach.com.cn )。
  • PerkinElmer与仪器仪表学会合办红外光谱培训
    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红外光谱仪器购置数量逐年增加,仪器的智能化、综合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为充分开发仪器功能,提升仪器使用者的能力,使红外光谱仪在各行业的应用和研究中发挥更大的效益,PerkinElmer公司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联合举办红外光谱分析与应用技术培训班,特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本培训注重理论、应用和实验结合的方式,给培训学员真正带来提高。具体内容如下:   一、 授课专家   孙素琴 教授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二维相关光谱技术,分子光谱法与中药和食品的宏观质量控制。 兼任分子光谱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和《现代仪器》编委。 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180篇,获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一部,曾分别在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北京和上海的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   周 群 博士   清华大学化学系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分子光谱。多年来一直从事红外、拉曼光谱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重点为中药材的快速无损分析和中药材稳定性的研究,以及采用分子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技术对中药和食品进行宏观质量控制的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一本,申请发明专利3项。   武培怡 教授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二维相关光谱在聚合物体系中的应用、通用高分子材料的高功能化、聚合物功能膜、新型聚合物的合成和开发。德国Essen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日本国立触媒研究中心研究员,回国后曾先后三次组织中德双边高分子研讨会。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人才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 ,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等多项科研项目。   杜一平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博导 专业分析化学,研究方向包括化学计量学和生物信息学 近红外光谱仪器开发和分析方法研究等。师从梁逸曾教授、日本关西学院大学Ozaki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小型近红外光谱仪器开发,微量物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近红外光谱分析相关化学计量学算法研究,以及近红外光谱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等。现为Medical Science Monitor 杂志国际审稿人(International Reviewer),经常为Chemolab, ACA, Analytical Sciences等杂志审稿。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数被SCI收录,出版《化学计量学应用》、《分析化学计量学》、《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等著作,参编《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hn Wiley & Sons, 2007)。由于在近红外光谱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获2006年Buchi近红外光谱学奖(BUCHI NIR Award)。   二、 培训内容   (一)绪论   1.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的历史和发展   2. 红外光谱分析的特点   (二)红外光谱分析的理论基础   1. 光的性质与分子光谱   2. 谐振子模型   3. 多原子分子振动   (三)红外光谱仪器   1. 仪器的基本组成   2.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4. 多联机系统(重点:红外图像)   5. 仪器的各项指标   (四)红外光谱分析制样技术   1. 液体样品制样技术   2. 固体样品制样技术   3. 气体样品制样技术   4. 特殊样品制样技术(重点:各种反射附件技术)   (五)红外光谱分析软件原理、技术与数据处理   1. 多种数据处理技术(背景与差谱、平滑、基线校正、导数光谱和归一化等)   2. 光谱比对分析的原理和技术   3. 光谱检索分析的原理和技术   4. 聚类分析的原理和技术   5. 多组分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技术   6. 二维相关光谱分析的原理和技术   (六)红外光谱定性分析(谱图解析)   1. 常见分子振动的特征吸收及其指认   2. 影响分子基团频率的各种因素   3. 混合物体系的叠加规律和整体结构解析   4. 混合物样本的红外光谱宏观指纹鉴定法――三级鉴定   (七)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含量测定)   1. 单一组分(比尔定律-标准曲线法)   2. 多组分(化学计量法)   (八)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1. 红外光谱分析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2. 红外光谱分析在珠宝鉴定中的应用   3. 红外光谱分析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4. 红外光谱分析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5. 红外光谱分析在原材料、橡胶、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应用   (九)实际操作   (十)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   (十一)拉曼光谱分析原理技术和应用   (十二)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技术和应用   三、培训对象   各企事业单位负责化学分析及红外光谱仪器的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   四、培训时间、地点、收费   2009年12月21日&mdash 12月26日 上 海   培训费1600元(包括授课费、讲义、文具、证书费、实验操作等)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五、培训考核与发证   培训结束后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证书(免收个人会员会费,工本费、邮寄费20元)   六、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中仪标化(北京)技术咨询中心 论坛网址:http://www.fxyqpx.com/bbs   七、报名事宜   1、报名者请尽早按要求填写《培训班报名回执》传真或E-mail报名。开班前一周,向您函发正式报到通知。   2、报到时间、地点及有关事宜将在正式报到通知中说明。   咨询电话:010-52573633 13426472307   报名传真:010-52573244   报名邮件:fxyq06@126.com   联系人:李 静 13269596891 有意参加学习者,请尽快点击并提交报名表。谢谢!
  • 辽宁省将培育50家以上仪器仪表和标准物质生产企业
    近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重点提及筹划建设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家,现代先进测量实验室1家,省级碳计量中心2家,引导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和标准物质生产企业50家以上。  同时,辽宁省还将推动高端仪器仪表研制与应用,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品牌。组建大连仪器仪表制造、丹东特色仪器装备制造、沈阳测试测量服务一体化创新联盟,协同创新助力仪器仪表产业高水平发展。  全文如下: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37号),充分发挥计量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作用,推动辽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辽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社会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践行“六个必须坚持”,切实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加快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引领,努力构建技术先进、高效精准、管理现代的省域先进测量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计量基础支撑和保障,以新担当新作为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计量基础融合发展、协同升级,计量能力创新驱动、稳步提升,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支撑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计量科技新突破,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建设高水平计量科学研究机构,新建10个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培育20个计量科技创新团队,主导国家计量比对5项,研制50项具有原创性成果的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  计量服务新突破,保障效能日益增强。筹划建设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家,现代先进测量实验室1家,省级碳计量中心2家,引导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和标准物质生产企业50家以上。  计量基础新突破,支撑体系更加坚实。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到3600项,标准物质数量达到680项,制修订地方计量技术规范120项。  计量监督新突破,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探索建立新型计量监管模式,引导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8000家以上,强制检定项目省级及以下建标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计量文化和科普工作,建设10个“计量文化科普基地”。  到2035年,全省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关键领域测量技术取得突破,高水平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全面建立,计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趋于完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二、持续推进计量科技创新发展  (三)加快计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国家战略和辽宁区域科技创新需求,充分发挥省级和沈阳、大连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主导作用,对标国家级、大区级标准,适当超前建设支撑和保障科技创新的高水平计量基础设施。重点围绕大空间高准确度声学、超长度、超大口径高准确度流量、高准确度大质量等领域培育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先进测量实验室。补齐高水平计量基础设施环境场地短板,建立东北大区计量科技创新和集成测量服务溯源基地。(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各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四)加强关键测量技术攻关。面向沈大“双核”引领全域创新、核心技术攻坚战、辽宁实验室等重点方向和重大平台,开展先进测量能力提升行动。加强计量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鼓励参与“量子度量衡”计划,积极推进量子技术应用。探索开展先进测试技术攻关,在长度、热学、力学、时间频率、电磁、声学、光学等专业多参量、动态量、微观量、极端量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跨专业、高精度、复杂量测量能力供给。对科技成果、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评定鉴定的量值保证能力开展核查评价,提升服务科技创新的一体化量值传递溯源保障能力。(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  (五)促进测量创新协同发展。针对重点优势产业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研发创新中“卡脖子”测量难题,联合开展复杂环境测量、数字化模拟测量、纳米测量、量热技术、能源及存储计量技术研究,提供定制化、个性化、前瞻性测量测试服务。积极推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互认证书制度,先行推广计量测试技术评价,加快国际国内衔接。鼓励企业参与跟踪量子传感等技术研究,抢先应用技术成果占领制高点,推动高端仪器仪表研制与应用,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品牌。组建大连仪器仪表制造、丹东特色仪器装备制造、沈阳测试测量服务一体化创新联盟,协同创新助力仪器仪表产业高水平发展。(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六)突破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面对量值传递扁平化、计量数字化转型要求,深入开展嵌入式测量、多参数测量、智能测量、标准物质等共性计量技术研究,积极解决我省重点领域在极端极限条件、复杂应用场合、在线实时、远程校准等方面的测量需要。加快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方法、技术和标准研究,逐步推进全省计量技术服务方式从手动到自动、从现场到远程、从单一量到多参数耦合、从静态计量到动态测量、从计量器具向测量系统转变。全面应用国家计量数据管理平台,加快数字证书系统升级和推广应用。探索建立公共服务等领域计量数据应用基地,开展计量数据采集管理、统计分析、应用共享,推动计量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营商局(省大数据局)〕  (七)塑造良好计量科技创新生态。完善计量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省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由检测型向科研型转变,强化项目、人才、平台和资金等资源高效配置。加速整合社会计量资源,鼓励具有专业优势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体,设立地方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鼓励联合申报科研攻关项目,落实计量、标准、质量、知识产权融合联动的成果转化机制。(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知识产权局、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三、大力拓展重点领域计量应用  (八)升级先进制造计量基础体系。实施计量能力提升工程,面向3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健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制度,在高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等领域培育国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实施工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加强计量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推动工业制造领域计量检定、校准、测试和检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  (九)提升装备制造计量供给水平。聚焦汽车、数控机床、输变电装备、燃气轮机、压缩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升级,重点提升新型信息交互、复杂参数测量、方位感知测量、测量数据及分析应用等测量技术能力水平,开展声学传感器、多分量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高端零部件计量特性研究,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实现整体数字化转型。(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十)强化智能制造计量服务效能。推动重点产业智能化改造,补齐产业关键参数计量测试能力短板。开展正压环道、温压一体流量装置、固体密度计等关键计量标准、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提供远程流量校准和现场智能互认溯源、阻燃防雷特种材料、金属材料多标准(ISO-ASTM-JIS-GB)校准检测一体化服务,充分发挥计量融合协同服务效能,促进产业延链强链补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十一)提高新兴产业计量保障能力。瞄准机器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开展标准微小力值、大规模芯片测试机、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介入高电压等关键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加快绝对法振动测量装置、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高端放射治疗设备等测试方法研制和推广使用,加强航空、海洋装备计量保证体系和产品型号总计量师系统建设。优化计量服务应用技术能力,加快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十二)赋能数字辽宁建设发展。推动企业建设动态测量数据信息库,开展研发、生产、试验、使用过程测量数据分析研究,加快测量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改造。探索数字计量跨界融合应用,建设数字计量基础实验设施和公用数据统计分析应用平台。发挥计量在北斗卫星系统授时、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规模组网建设、云平台技术、数字医学影像、远程数字控制、非接触测量、数字证书等领域创新驱动作用。加快信息技术领域能耗、电磁辐射、数据流量、远程时频传递等关键参数校准方法研究和设备研制,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供计量支撑。〔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营商局(省大数据局)〕  (十三)引领绿色低碳目标实现。培育国家级、省级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中心,建立双碳计量溯源实验室,开展煤电、石化、冶金等领域污染物排放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加强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数据分析应用。构建风能、太阳能、氢能绿色新能源产业链计量体系,完善新型电力、水资源、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领域贸易计量综合保障能力和规范体系。持续推进能耗、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全面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管理体系,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大力培育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基地,创新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服务模式。(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  (十四)保障公共服务与安全。加快医疗器械、疾病防控、生物医药、诊断药剂、可穿戴设备、康复理疗设备、营养保健食品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医疗健康领域计量服务能力。加强供电、供水、供暖、供气等普惠性、公益性行业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测试评价。开展地质、气象、海洋灾害、地震、洪涝干旱、森林火灾等领域计量器具研制和监管技术研究,完善安全防护计量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灾害防御计量保障水平。(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卫生健康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省水利厅、省药监局、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十五)筑牢交通运输计量基础。提升交通计量技术基础能力,加快自动驾驶测量、交通安全监管检测、机动车环保监测、交通动态计重、冷链物流、可移动实验室、轨道专用设备、汽车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聚焦航空、公路、铁路、港口、水运等交通运输领域的计量需求,研究交通专用计量标准装置、测量设备,建立计量技术规范,增强交通运输行业计量测试服务保障能力,助力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发展。(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四、全面夯实计量基础能力  (十六)构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开展全省计量战略发展研究。围绕全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法制监管需求,结合辽宁计量体制机制特殊性和多样性实际,构建定位清晰、职责明确、作用差异、保障充足、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各市、沈抚示范区要加大量值传递普惠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计量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优势资源参与融入,有序规范市场化量值溯源服务,实现量值传递溯源资源共用共享。(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十七)优化计量标准能力建设。实施计量标准能力提升工程。省级计量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加强碳排放、粮食安全、先进制造、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医药卫生、节能环保、水土监测、民生保障等领域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省、市级强制检定项目建标覆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速计量标准升级改造和研发创新,构建链条清晰、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十八)拓展标准物质研制应用领域。实施标准物质能力提升工程。加快石油化工、特种气体、环境监测、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制攻关,建设土壤等标准物质量值核查验证实验室,大力推广标准物质的应用,积极拓展高端标准物质产品使用领域。加强标准物质监管能力建设,实行标准物质质量追溯制度。(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十九)强化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保障。实施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能力提升工程。省级计量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全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布局,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推动差异化、专业化发展 省级和有条件的市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应用型计量科学技术研究,及时掌握国内外先进计量管理技术,开展前瞻性、定制化、个性化测量服务 市、县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强化计量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强制检定职责,为社会提供基础性、公益性计量服务。(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二十)促进计量服务市场发展壮大。实施计量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引导计量技术机构大力发展计量测试、计量评价、比对验证等技术服务新兴业态,培育重点领域先进测量“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测量标兵,打造规模效益好、创新能力强、产业影响力大的国内一流辽宁计量测试品牌。探索建立测量服务业主体技术能力和信用第三方评价制度,鼓励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测量服务规范化发展。支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充分发挥服务效能,向社会提供专业化、高水平技术服务。(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二十一)培养先进计量人才队伍。实施计量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行动。加大先进测量创新人才培育,加强国家级专业技术委员和评审员培养,建立计量科技创新团队,依法表彰奖励计量科研成绩突出单位和人才。落实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制度,强化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考核和规范管理。健全全省计量人才专家库,鼓励技术机构和企业增加计量专业人员岗位设置。建设计量技能实训基地,开展专业人员实务培训,举办计量技能大赛,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和传帮结对。(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  (二十二)提高企业计量能力水平。开展工业企业计量标杆示范活动。提高企业计量基础保障和创新能力,强化测量管理体系建设,支持计量检测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质量控制与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广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发挥标杆示范引领作用。落实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深入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拓展服务企业有效资源,积极争取国家级专业技术组织入辽设点设站,落实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税务局)  (二十三)加强计量文化学科建设。开展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活动。建好国家级、省级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推动辽宁计量馆开放应用。弘扬“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计量价值观念,积极选树计量工作先进典型。加强计量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支持高校设立计量相关专业。(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省电力公司)  (二十四)推动东北大区计量协调发展。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战略,发挥东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作用,完善区域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提升区域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强化东北地区计量科技合作,推进计量能力提升和测量结果互认。优化区域计量发展互助机制,加大计量技术指导帮扶、计量项目援建力度,推动区域计量协调发展。(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二十五)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协同。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与应用示范创新,搭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全流程、全体系技术服务。推动计量与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技术参考借鉴和共享共用,以精准计量推动标准数据和方法科学验证。(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五、显著提升计量监管效能  (二十六)完善计量监管制度。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适时修订《辽宁省计量监督条例》。积极参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建立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制度,鼓励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的团体计量技术规范,持续提高计量技术规范供给质量。加强计量风险防控,落实市场主体计量合法合规主体责任。(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司法厅)  (二十七)创新计量监管方式。加强计量监管技术研究,探索全要素、全流程计量监管模式。创新开展计量标准器具(标准物质)、计量技术机构、执业注册计量师三合一监督检查。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行智能计量器具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新型监管制度。做好智能电能表状态评价、更换试点及推广应用,推动计量器具、测量软件、测量系统等综合计量评价。创新计量比对工作机制,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计量比对中心。(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电力公司)  (二十八)强化民生计量监管成效。落实计量惠民工程,提高民用“四表”、公共交通、医疗健康、乡村振兴等领域强制检定能力,明确全省强制检定建设标准要求,压实地方政府保障强制检定主体责任。培育建设加油机等重点民生计量监管保障基地,提升全省民生计量监管水平。推广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持续开展集贸市场、眼镜制配场所、加油站、餐饮场所、商场超市、定量包装商品等重点民生领域专项监督检查。(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二十九)构建社会诚信计量体系。开展诚信计量示范活动。完善“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体系,在商业、服务业重点领域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推行定量包装计量保证能力自我承诺制度,鼓励采用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建立市场主体计量信用记录,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管理。(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三十)加强计量执法工作。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执法联动机制,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计量监管与综合执法信息共享,加大计量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依法查处制造、销售和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违法行为,严厉惩治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报告等违法行为。加强计量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执法装备水平。(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  六、保障措施  (三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计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计量工作全过程,健全上下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国家计量政策政令畅通。各市、沈抚示范区要高度重视计量工作,突出计量战略资源地位,制定落实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分解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三十二)提供工作保障。各市、沈抚示范区要加大对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支持保障,加强计量基础设施、计量科研、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强制检定实施机构、计量数据、专业技术人员等国家战略资源能力建设 要制定具体措施,完善计量基础设施、运行经费、专业人员保障机制,将公益性计量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各相关部门要促进科技、产业、财政、人才等政策协同,大力支持计量科研项目和计量技术平台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测量技术、设施研发和产品应用,鼓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依法开展经营性技术服务,加强计量重要科研创新人才培育引进。(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管局)  (三十三)扩大科普宣传。推动计量宣传通俗化、制度化,以“世界计量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为重点,大力宣传计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组织开展计量科普进校园、进医院、进社区等活动,面向社会普及计量知识和计量文化,不断提升计量工作社会影响力。(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广电局)  (三十四)狠抓工作落实。各市、沈抚示范区要将本实施意见主要目标任务纳入本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省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贯彻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通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对策,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省政府。(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 会议通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举办白酒品质与安全检测培训班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会承接中国科协党建强会及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项目,对接学会平台资源,通过专家咨询、学术交流、人才培训、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科技进企业等模式,给地方提供科技服务,助推产业化升级。现定于2018年7月18日-19日在贵州省仁怀市举办“白酒品质与安全检测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将针对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检测需求,由行业资深专家授课,开展白酒的原料、生产过程、成品及包装等的分析检测技术培训 讲解国家白酒检测中的相关标准和法规等。 /p p    strong 一、组织机构 /strong /p p   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p p   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p p   承办单位:贵州省药学会、贵州省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p p   支持媒体:仪器信息网、分析测试百科网 /p p br/ /p p   strong  二、培训安排 /strong /p p   培训时间:2018年7月18日-19日 /p p   培训地点:贵州省仁怀市(中国酒都) /p p   培训内容:前处理、色谱、光谱、质谱等分析检测方法 国家相关标准及法规 /p p br/ /p p    strong 白酒检测筛查技术及应用 /strong /p p   张 峰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 /p p    strong 白酒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strong /p p   柯润辉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p p   题目待定: 杨永坛 中粮集团营养健康研究院 /p p    strong 当前白酒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strong /p p   陈仁远 贵州省质量技术检测研究院仁怀分院 /p p    strong 品质的提升和安全的保障-岛津色谱、质谱技术助力白酒行业检测 /strong /p p   叶英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析中心 /p p    strong 从安全到品质全面解析中国白酒 /strong /p p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p p    strong 布鲁克傅里叶近红外光谱在酿酒行业的应用 /strong /p p   王东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p p br/ /p p   三、会务工作 /p p   1、报到时间:2018年7月18日14:00-20:00,7月19日7:30-9:00 /p p   2、报到地点:仁怀酱香白酒科研所(仁怀市六转盘) /p p   3、会议酒店:星辰尊悦国际酒店 /p p   地址:仁怀市端午路515号 大床房/标准间:418元/间.天 /p p   联系人:13595250755梁经理 /p p   4、会议费用:免收会议费,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p p   5、会议报名:扫描以下二维码,在线报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cd8cf3a-320f-45de-9857-75f350697a1e.jpg" title=" 2.png" / /p p br/ /p p   四、联系方式 /p p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p p   卢福洁 13810079019 lfj@cis.org.cn /p p   李秀卿 13681311969 lxq@cis.org.cn /p p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p p   2018年07月06日 /p p br/ /p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培训班学员参观天瑞仪器
    6月16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培训班学员来到天瑞仪器参观。副总经理王耀斌、市场总监唐健接待并陪同参观。 学员们参观了天瑞产品展示厅、化学实验室、XRF和化学仪器生产线。 整体排列的荣誉奖杯、专利证书、核心零部件、实体仪器等吸引了来宾视线。 化学实验室里各类高端配置的仪器、日常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建档和信息管理等软硬件设施给学员们在工作中很多借鉴。 在XRF和化学仪器生产车间,学员们对仪器质量控制过程兴趣浓厚,并积极提问。 副总经理王耀斌陪同学员参观产品展示厅 合影留言 了解天瑞仪器:www.skyray-instrument.com
  • 港东科技应邀参加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红外光谱技术培训
    为了推广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产品和经验,推动西安地区色谱、光谱企业分析检测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同时为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于2012年10月15-16日在西安火车站旁的解放饭店举办了&ldquo 红外光谱检测技术与仪器交流会&rdquo 。 港东科技应邀参加了此次仪器技术交流会,并安排公司应用分析部经理卫小飞具体负责红外光谱技术相关内容的培训。 此次培训对红外光谱发展历史、仪器的结构及性能、红外附件制样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仪器的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员能够从宏观层面来对红外技术进行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交流互动的环节中,学员中不断有人提出生产和科研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如环保上水中油含量的测试问题、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检测问题等,技术经理对相关问题一一作了详尽的解答。通过两天的相互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参加此次交流会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 江苏:建设色谱、质谱等10个产业园,培育100家仪器仪表企业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全省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工业机器人、风电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轨道交通零部件等15个国家级、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培育壮大仪器仪表产业,引导仪器仪表企业集聚发展,建设色谱仪、质谱仪、穿戴智能设备、传感器、在线分析仪表、流量仪表、新型电力仪表等10个左右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培育100家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企业,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仪器仪表品牌;加快标准物质产业发展,培育10家标准物质生产机构,建设标准物质2000项以上,鼓励技术机构和企业面向先进制造业、疫情防控、环境监测等领域需求,开展新型标准物质研制,促进标准物质产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意见》强调,加快计量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计量应用和产业服务、加强计量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计量监管效能建设,并提出26项具体措施。全文如下: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22〕7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计量工作,“十三五”以来我省计量事业快速发展,计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与此同时,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推动测量技术规则与格局重构,计量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经济社会各领域对精准测量测试需求更加强烈,我省在计量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监管能力、机构建设、社会共治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不足。为全面提升我省现代先进测量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3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深入推进计量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计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聚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大力加强计量科技创新、产业培育、服务供给和社会共治,全面提升我省现代先进测量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计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为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省现代先进测量能力和水平有力提升,计量科技创新力、影响力进入国内前列,计量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协同推进计量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计量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建设高水平省级计量科学研究机构,新建15个省级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培养100名计量学科带头人(行业专家、领军人才),打造50个计量科技创新团队。——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新建成国家级、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5个以上,服务先进制造业企业3000家以上,新建10个左右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引导发展100家左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企业、10家标准物质生产机构,培育1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标准物质)品牌,民生计量产品的合格率明显提升。——计量监督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全省新建和升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00项以上,标准物质2000项以上,制(修)订省级计量技术规范50项,强制检定项目省级及以下建标覆盖率达95%以上,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满足社会95%以上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计量基础支撑体系更加完善。推动计量惠民工程实施提质增效,建设15个省级计量惠民示范县(市、区),引导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20000家以上,加强计量文化和科普工作,建设30个“计量文化基地”,聘请100名“计量文化宣传大使”。到2035年,我省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重点领域计量技术取得关键突破,计量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计量监管工作全面加强,建成符合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水平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和完善发达的计量技术服务业。三、加快计量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一)加强现代先进测量技术创新。充分发挥我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科技资源优势,完善我省计量科技创新协作机制,不断强化全省现代先进测量科技创新基础,在电离辐射、新能源汽车、智能工业机器人、化学计量等领域建立一批现代先进测量实验室,针对复杂环境、实时工况环境和极端环境的测量需求,加强测量传感、远程测试、在线测量、量子计量等新型技术研究和应用。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民生领域计量创新需求,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和方法研究,开发新型量值传递溯源装置。(二)建设高水平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对标全国一流,建设高水平省级计量科学研究机构。围绕我省现代先进测量产业需求,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工业机器人、风电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轨道交通零部件等15个国家级、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立完善大型计量测试设备共享机制,提高大型测试设备的利用率。鼓励计量技术机构联合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提升计量技术资源服务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三)培育壮大仪器仪表产业。引导仪器仪表企业集聚发展,建设色谱仪、质谱仪、穿戴智能设备、传感器、在线分析仪表、流量仪表、新型电力仪表等10个左右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支持提升现有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创新能力,推进仪器仪表相关产业强链补链,培育100家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企业,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仪器仪表品牌,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积极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升级和核心设备自主可控。强化仪器仪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仪器仪表企业与计量技术机构加强合作,促进仪器仪表产业快速发展。(四)加快标准物质产业发展。培育10家标准物质生产机构,建设标准物质2000项以上,鼓励技术机构和企业面向先进制造业、民生改善、疫情防控、环境监测、安全生产等领域需求,开展新型标准物质研制,促进标准物质产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加强对标准物质生产的监督检查,完善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保证检测、监测数据结果的可溯源性、可比性和有效性,完善标准物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促进标准物质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加强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建设。围绕产业发展和现代先进测量需求,建设生物、电离辐射、机器人、交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能源资源、碳计量、生态环境监测等15个省级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推动我省有条件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在全国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中发挥更大作用,鼓励在全国有优势的现代先进测量领域争创全国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加强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管理,提升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加强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制(修)订50项省级计量技术规范,为量值传递溯源及计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四、加快推进计量应用和产业服务(一)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围绕智能电网、生物医药、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发展对计量的需求,加强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测量方法研究和装备研制,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围绕提升产业计量基础支撑能力,落实工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重点开展基础零部件特性量及结构成分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基础材料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性能评价、基础工艺过程计量控制研究和应用。围绕我省产业智能化改造,开展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加强人工智能计量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和技术攻关,提升智能工业控制系统整体测量能力。(二)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加强计量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发展数字经济夯实测量基础。围绕我省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发展,针对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重点领域,加强数字计量基础设施建设,以量值为核心,结合计量单位的量子化变革,提升数字终端产品、智能终端产品计量溯源能力。开展集成电路、光刻机、刻蚀机、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北斗卫星等关键参数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加快关键技术攻关、计量测试平台建设和示范应用,服务整装和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三)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围绕疾病防控、生物医药、诊断试剂、高端医疗器械、康复理疗设备、可穿戴设备、营养与保健食品等开展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体育设施和器材计量技术研究和测试服务,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自然灾害防御计量保障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计量能力。加强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等安全生产相关计量器具的研制生产和监督管理。加强公共安全领域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交通监管设备、警用装备等计量测试基础设施建设。(四)服务绿色低碳发展。设立省碳计量中心,争创国家级碳计量中心,推动计量服务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和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开发有关测量器具,探索建立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和碳计量服务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碳计量实验室,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的碳计量研究,推进碳评估、碳计算向碳计量转变,逐步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准确、可靠。建立完善能源资源环境计量体系,加强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建设和试点示范,加大计量数据利用力度,服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五)服务交通运输发展。面向铁路、公路和水路等领域重大工程、重大装备、重要运营线路计量需求,跟踪交通运输行业综合检测、监测设备量值溯源和保证技术研究,开展智慧计量技术攻关与先进测量装备研发,持续提升计量对交通运输的技术保障能力,服务智慧交通建设。加强船舶和港口领域计量保障,提升港口作业生产和物流效率。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测试评价,加强智能汽车计量测试方法研究。五、加强计量服务能力建设(一)建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统筹规划,明确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重点,新建和升级500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省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应适应全省量值传递溯源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市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应适应本地区产业发展和实施强制检定的需要,县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应适应工作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的需要。实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动态管理,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提升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公益性保障能力。着眼可持续发展,稳定、持续、全额保障强制性检定工作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保持全省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特别是县级技术机构稳定运转,为技术机构正常开展公益性工作及时解决工作困难,确保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公益性计量工作持续高效运转。落实法定计量技术机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主体责任,确保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准确可靠、稳定有效,确保强制检定工作有序顺畅。(三)加快促进现代先进测量技术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计量校准、计量测试、比对、验证等高技术服务业,培育和壮大专业化测量技术服务市场,提升现代先进测量服务业的竞争力,构建多元开放的测量服务新格局。推进各级计量技术机构改革运行机制,提升服务能力。规范各类测量服务市场行为,探索建立测量服务业主体的技术能力和信用第三方评价制度,促进测量服务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四)推动长三角区域计量协同发展。加强长三角区域计量工作合作,构建统一协调、运行高效、资源共享、多元共治的计量工作格局。一体推进长三角区域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实现长三角计量资源共享互通,加强长三角计量科技创新合作,加强区域性计量比对活动,推进区域计量能力、结果互认,优化区域计量发展合作机制,推动区域量值等效统一。鼓励有条件的技术机构争取计量比对主导实验室,不断提升我省计量测试能力。(五)推进计量支撑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持续满足全社会计量溯源性要求,推动计量与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领域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相互参考借鉴和共享共用。加强对高校、科研院所所属实验室及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在用仪器设备的计量溯源性要求,鼓励建立科研用重点仪器设备的计量评价机制,提高科研数据的准确度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创新,鼓励技术机构针对产业发展,形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积极发挥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技术基础设施的协同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体化基础支撑服务。(六)建立现代计量人才队伍。加强计量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完善计量人员培训制度,提升计量队伍的监管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管理,推进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职称、职业技能等级、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等制度有效衔接。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建立首席计量师、首席工程师、首席研究员等聘任制度。支持高校设立计量测试相关学科、专业,培养计量人才。开展计量职业技能竞赛,培养一线计量检定校准操作能手。建立全省计量专家库,打造50个计量科技创新团队,培养100名计量学科带头人(行业专家、领军人才)。选树计量先进典型,增强新时代计量工作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七)加强计量国际交流和合作。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计量交流和合作,建立健全双多边计量交流合作机制,鼓励参加国际法制计量组织证书互认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计量技术机构证书报告与检测资质的国际互认,鼓励参与国际计量技术交流活动和规则制(修)订,承办国际性计量学术交流活动和技术展会,鼓励我省计量器具制造企业取得相关证书,提升我省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八)提升企业计量管理水平。实施企业计量能力提升行动,帮助企业在技术研发早期加强计量工作,建立完善与其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覆盖产业全生命周期的计量测试可靠性保证体系。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自动监测设备仪器,研发专用测量设备和管理系统、通过量值溯源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计量数据的有效应用。鼓励企业建立计量总监制度,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作用,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完善产业链量值统一准确保证体系。健全激励企业增加计量设备投入的支持政策,对企业新购置的计量器具和专用测量设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六、加强计量监管效能建设(一)完善计量规章制度体系。积极参与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制(修)订,配套完善地方计量规章和制度,加强计量相关规章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估。完善计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严格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规范量和单位使用,逐步建立智能计量器具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新型监管制度。推动对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项目量值准确性、可靠性计量评价,鼓励建立对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大型仪器等开展量值溯源与保障能力验证。完善计量比对工作机制,落实市场主体计量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强化计量风险防范意识。(二)强化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围绕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计量保障能力建设,切实保障民用水表、电能表、燃气表、加油(气)机、电子计价秤、验光配镜设备、医疗设备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可靠。围绕精准医疗、可穿戴设备、体育健身、养老等民生领域,完善相关计量保障体系,夯实高品质生活的计量基础。开展诚信计量示范行动,培育“计量惠民示范县(市、区)”,推进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建设,引导培育20000家以上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强化乡村民生计量保障,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加大对涉农物资的计量监管。(三)创新智慧计量监管模式。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手段,积极打造新型智慧计量监管体系,通过器具智能化、数据系统化,促进计量工作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转变,提升计量监管的数字化水平。加强计量监管数字化建设,实现全省计量工作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分级使用维护、实时更新共享,提高计量监管工作有效性。(四)完善计量执法体系。加强计量执法协作,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严厉查处打击制造、销售、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和净含量严重失准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的违法行为。加强计量业务监管与综合执法的衔接,推进信息共享,提升执法效率。加强计量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执法装备水平。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举报计量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奖励。七、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计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计量工作全过程。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把计量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有效衔接,明确计量发展重点,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定期听取计量工作情况汇报,加强计量工作统筹协调,及时解决计量事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省计量咨询专家委员会,做好计量决策支撑和咨询服务。(二)加大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持。各地要制定有效政策,将公益性计量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充分发挥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对计量能力建设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发挥公益性作用的计量公共服务平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计量惠民工程的支持,保障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有效运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计量重大项目、计量创新平台、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鼓励社会各方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现代先进测量技术研发、计量关键共性技术成果转化、现代先进计量器具设备研发和应用服务。(三)加强宣传和文化建设。结合“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聚焦群众关心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力宣传计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计量宣传通俗化制度化。将计量基础知识纳入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教育体系,通过开设计量科普讲座等形式推动计量走进中小学校园,鼓励有条件的计量技术机构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发掘计量文化资源,建设30个具有江苏历史文化特色的计量文化基地,建设一批计量文化广场和计量文化馆,聘请100名计量文化宣传大使,做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收集、整理、保护等工作,培育计量文化产业。(四)加强检查和考核评估。加强计量工作绩效考核,将公益性计量工作情况作为省质量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本意见落实情况跟踪监测,2025年底前对国家规划和本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在此基础上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提出下一阶段计量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重要情况及时报告。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3日(此件公开发布)
  • 北京市: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 品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促进北京市计量事业发展,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实施意见》)。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计量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技术保障,是实现大国首都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要质量基础设施。《实施意见》提出2025年主要目标和2035年愿景目标。其中,2025年主要目标:首都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全国领先,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日趋建立,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计量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计量工作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撑“两区”建设、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等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有力支撑保障新时代首都发展。2035年远景目标,将首都建设成为计量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之都,现代测量体系先进之域,计量秩序首善之区,计量共建共治共享之城,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计量基础支撑和保障。在计量科学技术创新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一)加强计量前沿技术研究。以海淀中关村科学城、昌平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阵地,在量子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开展在线计量、远程计量、嵌入式计量以及微观量、复杂量、动态量、多参数综合参量等计量测试前沿技术研究。加快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国家前沿计量技术研究成果在北京落地应用。推进量子计量技术占先,以小型化量子时间标准和小型化约瑟夫森量子电压标准等为代表,探索量子计量技术在精密仪器设备中的应用。支撑构筑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加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新材料精密测量技术,开展纳米及薄膜二维材料的测量表征研究,重点加强石墨烯测量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研究石墨烯生物传感器核心关键技术,建设石墨烯催化剂与先进石墨烯复合材料检测用标准谱库。(二)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测量技术。把握大数据为特征的新科研范式变革机遇窗口期,鼓励共性关键测量技术研发,面向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开展研究,加快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车联网等重点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充分利用首都国家级专业机构、科研院所、高端智库人才聚集优势,鼓励多机构联合开展跨界先进测量技术研究。推动高精度、网格化、智能化、集成化、通用型关键传感器研发,在量子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微量气体传感器、高端图像传感器等方面取得突破。以怀柔科学城建设为重要契机,聚焦光电、质谱、真空、低温等领域研发一批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建设国家级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基地。围绕空间探测、先进遥感、导航定位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测量技术攻关,加强智能化计量校准技术研究,研发以北斗系统和新兴材料为核心的高端计量通用仪器。(三)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加强量值传递扁平化和技术研究。开展适用于复杂环境、实时工况环境和极端使用环境的智能电表、电动汽车充电桩、医用影像设备、健康检测设备、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等仪器仪表的远程溯源技术和新型动态量值溯源方法研究。在交通领域研究应用新型动态量值溯源方法,开展道路信息监测系统不停车量传溯源技术研究。开展现场多场景条件下流速量值复现技术研究,探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下超临界-气液两相流量计量体系建设。(四)开展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在精准医疗领域建设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在卫星导航、交通、能源、环境监测等领域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化仿真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推动跨行业、跨领域计量数据融合、共享与应用,强化计量数据的溯源性、可信度和安全性,参与建设国家标准参考数据库。开展生物分子多维数字化表征技术研究,实现原位生物结构单元表征。(五)加大标准物质研制应用。研制化学、生物分析与环境监测领域急需的气体、液体、颗粒物标准物质,建立颗粒物量值计量方法及相关标准物质,形成功能性颗粒物微球核心研制能力和核查能力。加强生物类、功能标记类、挥发性有机物、新材料标准物质制备、定值、溯源评价及量值传递应用新模式。针对生命科学新计量面临的国际难题和体系尚未建立的迫切需求,开展核酸、多肽和蛋白分子的表征及量值溯源研究。研究功能性食品活性因子制备技术、高准确定值技术和标准物质,实现活性因子的高效识别、准确测定和量值溯源。(六)构建计量科技创新生态。围绕北京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等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密切跟踪当前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率先开展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建设“产检学研用资”多元主体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在京国家级科研机构引领作用、综合性计量技术机构骨干作用、行业领域科研院所专业优势、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打造先进计量测试实验室,完善首台套重大装备创新与应用示范检验检测支撑体系,发挥产业技术联盟作用,不断汇集产业上下游计量服务资源,在战略性、关键性重大测量项目上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在产业计量测试服务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一)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重点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撑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集成电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展集成电路、通用芯片、工业控制芯片、工业互联网等关键领域计量技术攻关,夯实北京工业互联网技术自主供给能力,提升数据和知识协同驱动的计量测试能力。以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通系统及小卫星通信为重点,研究通导遥一体化计量校准系统。支撑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关产业,研究第六代移动通信测试技术。(二)构筑高端生物医疗设备领先优势。加快医疗设备和精密科学仪器测量技术攻关,研究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设备、生命科学检测设备、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器、新型分子诊断仪器、手术机器人、智能可穿戴监测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关键参数计量测试技术。借助虚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影像设备进行智能评估,对智能健康检测设备开展计量检测。(三)助力“北京智造”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充分发挥计量对高端科学仪器和图像传感器、通用芯片、制造工艺等技术支撑,提升成熟工艺产线成套化装备计量供给能力以及关键装备和零部件计量保障能力,加强自动化成套装备的计量检定、校准、测试和检测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突破固态激光雷达、成像毫米波雷达、融合感知等先进环境感知技术测试。开展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计量测试技术研究,研究具有人工智能特征的机器臂、机器人的计量校准技术,以定量方式进行计量评价。推动下一代轨道交通通信和智能控制系统测试技术自主可控。(四)提升航空航天计量测试保障能力。围绕航空、航天等领域,聚合优势资源,推动新兴领域计量体系建设。推动航空装备计量数字化、体系化发展,为航空装备发展提供计量测试技术支撑。提升商业航天卫星网络、航空核心关键部件计量测试技术支撑能力,支撑“南箭北星”航空航天产业布局建设。以建立复杂环境模拟仿真计量测试系统为突破口,提升为以北斗导航应用为代表的航空航天计量保障能力。研究与无人机产业相关的计量技术,建设无人机测试评估能力,为新产品提供计量科技创新服务和系统级整体测试解决方案。(五)提升智能仪器设备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高精密测量技术和仪器研发能力,攻克一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测量能力的高精密、高质量、高可靠性仪器仪表,研制一批新型仪器仪表用标准物质,制修订一批仪器仪表计量技术规范。支持服务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定制化科学仪器、高端通用仪器研发,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突破一批影响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瓶颈,推动先进计量科技创新成果向仪器仪表产业转化应用。支持开展国产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六)助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围绕数字计量基础体系建设打造产业计量创新场景,谋划以数字为基础的产业计量数字化体系变革。加强计量与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产业数字化科研生产联动。研究数字化模拟测量、工业物联、跨尺度测量、复杂系统综合测量等关键技术。运用先进测量校准技术,提升物联网感知设备质量水平。针对建设数据原生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数字计量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强5G同步相量测量、网络授时服务等计量校准。研究建立复杂应用环境条件下导航通信智能无人系统的计量标准和完整系统环测试能力。建设数字化典型驾驶场景库,进行感知传感器在虚拟标准场景中的测试验证。(七)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对标国际产业发展动态,查找“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短板,开展产业计量需求分析。开展具有产业特点的关键参数测量、仪器设备校准、产品测试评价、系统方案集成的全溯源链服务,完善产业计量测试服务市场化运行机制,提升产业链计量测试服务和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水平。围绕高精尖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构建以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重要支撑、以社会企业计量测试机构为底层节点的产业计量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在能源计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一)建设碳计量支撑体系。紧紧围绕首都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完善碳计量服务体系,建设碳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溯源体系。研究温室气体排放计量监测体系,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动能源互联网云平台、智慧能源数字孪生平台建设,依托北京市能源运行综合监测系统,加强能源计量智慧化管理。建立完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计量审查制度,强化重点碳排放单位计量审查与监督。助力打造世界领先的高端数据中心发展集群,加强数据中心规范配备和管理能源计量器具,建立能耗在线计量管控系统,全面提升计量表计的智慧化水平和全周期精细化管理能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公共机构能源计量中心,为全市公共机构率先实施节能减碳管理提供能源计量技术服务。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建立能源测量系统,引导企业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提升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在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智能换热等领域建设能源计量中心,开展低碳计量试点和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加强能源资源计量数据分析挖掘和利用,市节能主管部门推动将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优先纳入财政专项激励政策、政府采购和奖励项目。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基于大气环境温室气体浓度监测设备和智能云平台,探索碳实时计量技术,推动碳排放综合分析。(二)推动智能电网智慧计量。建设电力能源计量大数据一体化采集与监测平台,加强电力能源计量量值溯源技术、先进测试技术、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质量评价技术深化研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动态计量溯源体系。推动电力计量区块链建设应用。推动智能电表数据系统化应用,建立完善智能电表远程智慧监管模式,实现对在用智能电表计量性能和计量风险的分析、评估、监控、预警和使用寿命的预测。(三)加强计量对节约用水的技术保障。建立覆盖水资源利用全空间、全链条、全领域的监测网络体系,深入开展独立计量区建设和管理,保障中心城区供水管网“逢漏必知”。大力推进生活、农业、工业、园林绿化、公共服务等领域节水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取水、用水、供水全流程计量体系,完善用水计量管理,加强终端用水户计量,推进智能水表和“一户一表”改造,提升规模取水户远传计量和数据汇聚。加强生态用水计量管理,涵养地下水资源,实现自备井精确计量和调控,提升农业灌溉机井计量设施覆盖率。推广节水器具应用,加强水效标识监督检查。(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中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测量及质控技术研究,积极推动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和数字化,重点开展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提升颗粒物监测设备、空气监测设备、排放监测系统、智能化水体综合监测、土壤监测等生态环境监测和计量溯源能力。针对环境中微痕量污染物定量分析不确定度大、无法准确溯源的问题,建设微痕量污染物量值溯源体系。推动新型环境气溶胶监测控制技术。(五)推动绿色能源应用。推动氢能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开展全场景示范应用,开展氢能关键计量技术研发,填补加氢设施计量能力空白,开展氢气微量/痕量杂质检测分析能力建设。推动基于智能量测设备的分布式光伏组件运行数据可观可测技术研究,实现光伏出力有效预测和柔性控制。支撑低碳能源系统和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园区建设,推进清洁能源发电、储能、转换、并网等计量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 北京站第19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开班通知
    北京站第19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开班通知哈希公司 为提高我国污水处理厂用户对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实现仪表稳定可靠运行,及时准确地监测污水处理厂各项水质指标的变化,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及优化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哈希公司专业技术讲师团队,将于2020年11月24-26日,在北京举办第19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为广大哈希用户提供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专业化培训服务。01培训内容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仪器的分析原理和工作原理、仪器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仪器操作规程&校准规程、常见故障排查、仪器维护保养、常用备品备件&耗材清单等。主要包含以下在线水质分析仪表:COD在线分析仪、氨氮在线分析仪、总磷总氮在线分析仪、污泥浓度计、在线浊度分析仪、在线余氯分析仪、在线pH分析仪、在线溶解氧分析仪、在线电导率分析仪和自动采样器等。02培训对象排水公司(集团),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站,运维公司以及工业企业等行业的化验室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03培训日期/地点培训日期:2020年11月24-26日,9:00-16:00培训地点:哈希(中国)客户体验与培训中心培训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楼111室04收费标准学费3500元/人,包括讲师团队授课费、教材费、证书费、培训场地等。学员往返培训地点的差旅及住宿费用自理。05报名截止日期/招生规模报名截止日期:2020年11月10日,每期招生15位左右。名额按照付款先后顺序安排,额满报名即止。联系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哈希公司水质测试联合实验室联系人刘老师 18800118300(微信同号)马老师 13810624622(微信同号)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留下您的报名信息我们将与您联系,进行报名确认END
  • 宁波市江东昌远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成功代理爱佩品牌恒温恒湿箱
    2015年12月09日,爱佩公司正式授权宁波市江东昌远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为我司特约销售代理商,代理销售我司生产的:恒温恒湿箱、冷热冲击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紫外老化试验箱、氙灯老化试验箱、淋雨试验箱、砂尘试验箱、跌落试验机、拉力试验机、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室、盐水喷雾试验箱、电磁振动试验台、模拟运输振动台、快速温变试验箱、纸带耐磨擦试验机、插拔力试验机、按键寿命试验机、工业烘烤箱、恒温干燥试验箱等试验设备。宁波市江东昌远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代理销售的设备均为我司官方品质设备,所有设备的售后、技术支持均为爱佩科技负责与承担。宁波市江东昌远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地址位于:宁波江东区中兴路20号,是一家专门从事代理销售各类实验室仪器及设备的专业公司.江东昌远仪器仪表始终坚持不懈地为生产﹑科研﹑教学服务.主要经营有:生化分析﹑环境监测﹑质量检测﹑材料试验﹑实验设备﹑纺织皮革﹑工程测量仪器﹑化玻试剂耗材等.公司代理经营的品牌主要有:德国赛多利斯电子天平﹑水份仪 德国德图检测仪 美国雷泰红外测温仪 美国华瑞气体分析仪 上海天平仪器厂电子天平﹑分析天平 上海雷磁仪器厂 上海分析仪器总厂收色谱仪﹑光度计﹑原子吸 理达仪器厂酸度计﹑电导仪﹑电位滴定仪 上海精宏﹑天衡镜屏仪器厂烘箱﹑培养箱﹑箱式炉﹑超净工作台﹑水浴锅 广东超声仪器研究所探伤仪 山东莱州华银硬度计 上海飞鸽离心机 上海物光厂旋光仪﹑熔点仪 宁波永新光学显微镜 杭州川井除温机;东莞爱佩生产的:恒温恒湿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紫外老化试验箱、氙灯老化试验箱、淋雨试验箱、砂尘试验箱、跌落试验机、拉力试验机、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室、盐水喷雾试验箱、电磁振动试验台、模拟运输振动台、快速温变试验箱、纸带耐磨擦试验机、插拔力试验机、按键寿命试验机、工业烘烤箱、恒温干燥试验箱等试验设备。更多想跟宁波市江东昌远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一样希望代理东莞市爱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种模拟环境试验设备请联系业务员李小姐.电话/手机:0769-81015056/18988712117
  • PerkinElmer 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合办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高级培训班
    PerkinElmer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合办 近年来,随着红外光谱仪器购置数量逐年增加,仪器的智能化、综合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为充分开发仪器功能,提升仪器使用者的能力,使红外光谱仪在各行业的应用和研究中发挥更大的效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举办红外光谱分析与应用技术培训班,特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本培训注重理论、应用和实验结合的方式,给培训学员真正带来提高。具体内容如下: 授课专家 孙素琴 教授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二维相关光谱技术,分子光谱法与中药和食品的宏观质量控制。兼任北京市理化测试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和光谱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和《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光散射学报》和《现代仪器》编委。 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一部。 周群博士 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分子光谱。多年来一直从事红外、拉曼光谱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重点为中药材的快速无损分析和中药材稳定性的研究,以及采用分子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技术对中药和食品进行宏观质量控制的研究。兼任《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常务编委、《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编委等。 培训内容 (一)绪论 1.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的历史和发展 2. 红外光谱分析的特点 (二)红外光谱分析的理论基础 1. 光的性质与分子光谱 2. 谐振子模型 3. 多原子分子振动 (三)红外光谱仪器 1. 仪器的基本组成 2.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4. 多联机系统(重点:红外图像) 5. 仪器的各项指标 (四)红外光谱分析制样技术 1. 液体样品制样技术 2. 固体样品制样技术 3. 气体样品制样技术 4. 特殊样品制样技术(重点:各种反射附件技术) (五)红外光谱分析软件原理、技术与数据处理 1. 多种数据处理技术(背景与差谱、平滑、基线校正、导数光谱和归一化等) 2. 光谱比对分析的原理和技术 3. 光谱检索分析的原理和技术 4. 聚类分析的原理和技术 5. 多组分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技术 6. 二维相关光谱分析的原理和技术 (六)红外光谱定性分析(谱图解析) 1. 常见分子振动的特征吸收及其指认 2. 影响分子基团频率的各种因素 3. 混合物体系的叠加规律和整体结构解析 4. 混合物样本的红外光谱宏观指纹鉴定法――三级鉴定 (七)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含量测定) 1. 单一组分(比尔定律-标准曲线法) 2. 多组分(化学计量法) (八)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1. 红外光谱分析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2. 红外光谱分析在珠宝鉴定中的应用 3. 红外光谱分析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4. 红外光谱分析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5. 红外光谱分析在原材料、橡胶、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应用 (九)实际操作 (十)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 (十一)拉曼光谱分析原理技术和应用 (十二)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技术和应用 培训对象 各企事业单位负责化学分析及红外光谱仪器的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 培训时间、地点、收费 - 2010年08月16日 - 08月21日 大连 - 培训费1780元(包括授课费、讲义、文具、证书费、实验操作等)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培训考核与发证 培训结束后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证书(免收个人会员会费,工本费、邮寄费20元) 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中仪标化(北京)技术咨询中心 论坛网址:http://www.fxyqpx.com/bbs 报名事宜 - 报名者请尽早点击下面回执报名。开班前一周,会向您函发正式报到通知。 - 报到时间、地点及有关事宜将在正式报到通知中说明。 - 咨询电话或邮件:010-52573244 或 13801301627 byfz001@126.com - 联系人: 盛新艳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 传真:010-80726830 註: 另有 “液相色谱维修、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 和 ”原子荧光” 及 ”原子吸收” 培训班, 如需详情, 请在《培训班报名回执》内註明索取。
  • 第14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开班通知
    为提高我国污水处理厂用户对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实现仪表稳定可靠运行,及时准确地监测污水处理厂各项水质指标的变化,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及优化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哈希公司专业技术讲师团队,将于2019年7月9-11日,在北京举办第14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为广大哈希用户提供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专业化培训服务。培训内容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仪器的分析原理和工作原理、仪器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仪器操作规程&校准规程、常见故障排查、仪器维护保养、常用备品备件&耗材清单等。主要包含以下在线水质分析仪表:COD在线分析仪、氨氮在线分析仪、总磷总氮在线分析仪、污泥浓度计、在线浊度分析仪、在线余氯分析仪、在线pH分析仪、在线溶解氧分析仪、在线电导率分析仪和自动采样器等。培训日期/地点2019年7月9-11日,9:00-16:00哈希(中国)客户体验与培训中心培训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楼111室收费标准学费3500元/人,包括讲师团队授课费、教材费、证书费、培训场地费。学员往返培训地点的差旅及住宿费用自理。汇款账号请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将培训费汇至如下账号:开户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账 号:11042101040006450开户行:农业银行北京展览中心支行备 注:按照合规要求,发票内容将开具“培训费”。报名截止日期/招生规模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6月25日,每期招生15位左右。名额按照付款先后顺序安排,额满报名即止。报名咨询联系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哈希公司水质测试联合实验室联系人联系人:刘老师 18800118300 马老师 13810624622
  • 第19期北京站“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开班通知
    第19期北京站“哈污水处理厂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开班通知哈希公司为提高我国污水处理厂用户对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实现仪表稳定可靠运行,及时准确地监测污水处理厂各项水质指标的变化,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及优化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哈希公司专业技术讲师团队,将于2020年10月20-22日,在北京举办第19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为广大哈希用户提供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专业化培训服务。培训内容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仪器的分析原理和工作原理、仪器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仪器操作规程&校准规程、常见故障排查、仪器维护保养、常用备品备件&耗材清单等。主要包含以下在线水质分析仪表:COD在线分析仪、氨氮在线分析仪、总磷总氮在线分析仪、污泥浓度计、在线浊度分析仪、在线余氯分析仪、在线pH分析仪、在线溶解氧分析仪、在线电导率分析仪和自动采样器等。培训对象排水公司(集团),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站,运维公司以及工业企业等行业的化验室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培训日期/地点培训日期:2020年10月20-22日, 9:00-16:00培训地点:哈希(中国)客户体验与培训中心培训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楼111室收费标准学费3500元/人,包括讲师团队授课费、教材费、证书费、培训场地费。学员往返培训地点的差旅及住宿费用自理。报名截止日期/招生规模报名汇款截止日期:2020年9月30日,每期招生12位左右。名额按照付款先后顺序安排,额满报名即止。报名咨询热线联系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哈希公司水质测试联合实验室联系方式刘老师 18800118300(微信同号)马老师 13810624622(微信同号)点击左下角戳"阅读原文"马上报名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留下您的报名信息我们将与您联系,进行报名确认即刻报名还有机会赢取环保餐具快来参与吧!END
  • 第18期上海站“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开班通知
    为提高我国污水处理厂用户对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实现仪表稳定可靠运行,及时准确地监测污水处理厂各项水质指标的变化,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及优化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哈希公司专业技术讲师团队,将于2020年8月4-6日,在上海举办第18期“污水处理厂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为广大哈希用户提供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专业化培训服务。培训内容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仪器的分析原理和工作原理、仪器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仪器操作规程&校准规程、常见故障排查、仪器维护保养、常用备品备件&耗材清单等。主要包含以下在线水质分析仪表:COD在线分析仪、氨氮在线分析仪、总磷总氮在线分析仪、污泥浓度计、在线浊度分析仪、在线余氯分析仪、在线pH分析仪、在线溶解氧分析仪、在线电导率分析仪和自动采样器等。培训对象排水公司(集团),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站,运维公司以及工业企业等行业的化验室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培训日期/地点培训日期:2020年8月4-6日, 9:00-16:00培训地点:哈希(中国)上海总部培训地址:上海市长宁区福泉北路518号收费标准学费3500元/人,包括讲师团队授课费、教材费、证书费、培训场地费。学员往返培训地点的差旅及住宿费用自理。报名截止日期/招生规模报名汇款截止日期:2020年7月20日,每期招生12位左右。名额按照付款先后顺序安排,额满报名即止。报名咨询热线联系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哈希水质测试联合实验室联系方式刘老师 18800118300(微信同号)马老师 13810624622(微信同号)
  • 3月16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三培训班在京同时举办
    气相色谱操作技巧、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分析研修班 时间地点:2009年3月16日-3月20日 北京 培训对象:各企事业单位气相色谱的管理、操作、使用、维护人员 授课教师:庞增义高级工程师、李洪盛高级工程师 培训内容:第一部分 1.气相色谱仪发展概况与现状。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在GC上的应用,对GC日常操作和维护保养内容的深远影响。 2.气相色谱仪器(技术)和其他分析仪器比较主要特点,以及与GC日常操作的直接关系。 3.什么是GC日常维护保养和操作技巧?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在GC使用中有什么主要意义? 4.如何确定一台GC的具体维护保养内容?为什么不同档次仪器、不同分析方法、不同分析目的和要求,维护保养内容存在很大不同 5.GC的基本组成?为什么说检测器、色谱柱、进样系统和数据处理装置为日常操作中四大关键核心部件? 6.依据GC的组成,重点讲解在日常操作中最易误操作的实例和相关操作技巧。 7.GC配用检测器概况。 8.检测器不同分类方法与意义?不同分类方法与日常操作技巧和维护保养内容间的关系? 9.比较评价检测器项目和技术性能有哪些内容?它们对日常操作有什么实际意义? 10.常用TCD、FID和ECD等三种检测器比较评述后,能说明什么问题? 11.常用TCD、FID和ECD等三种检测器操作技巧和维护保养内容的理论依据。 12.三种检测器操作中注意事项、关键参数的优化和最易引起误操作的实例。 13.什么是GC仪器的故障?故障的类别和对待态度? 14.①国家机械行业标准:JB/T 6244-92“实室气相色谱仪” ②国家计量检定标准:JJG700-1999“气相色谱仪” 对气相色谱仪器的基本要求,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对仪器进行重新调试或校准? 15.故障分析与排除前的注意事项和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16.举例说明日常操作中,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和排除的4种常用方法。 17.现场结合展示仪器和仪器的关键部位(可以拆装),研讨本日授课内容、GC基本实操和相关内容咨询。 培训内容:第二部分 1.色谱柱在色谱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2.色谱过程及流出曲线。 3.色谱柱的分类及在分析中的适应对象。 4.毛细管柱的种类及一般选用原则。 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6.毛细管色谱柱的特点,即使用技巧。 7.毛细管柱对仪器的要求及安装技巧。 8.毛细管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9.毛细管色谱的定性定量实际操作。 10.毛细管柱再生活化及日常保养。 11.毛细管柱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2.毛细管色谱分析实例中问题介绍。 13.现场结合展示仪器和仪器的关键部位(可以拆装),研讨本日授课内容、GC基本实操和相关内容咨询。 原子吸收光谱在农产品、食品安全 分析技术应用培训班 ICP光谱分析技术在冶金、机械、地矿、无机材料分析中应用培训班 时间地点: 2009年3月16日— 3月20日 北京 2009年4月14日— 4月18日 广州 时间地点: 2009年3月16日-3月20日 北京 2009年4月14日-4月18日 广州 培训对象: 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工作者和科学研究人员。 培训对象: 各企事业单位从事ICP光谱仪器分析及冶金、机械、地矿、无机材料分析的技术人员。 授课教师: 高介平(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究员) 高峰(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授课教师: 计子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教授) 李冰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 1、原子吸收日常的维修与维护。 1、ICP原子发射光谱的理论基础和分析特性。 2、原子吸收光谱简单原理。 2、ICP光谱仪器的结构,功能及新型仪器的特点。 3、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结构。 3、ICP 光谱定量分析技术基础和测定方法。 4、国内外原子吸收光谱仪器、分析技术的现况及最新发展动态。 4、分析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干扰效应及其干扰校正技术。 5、原子吸收光谱工作条件。 5、ICP光谱分析的样品处理技术。 6、原子吸收的应用方法:原子吸收光谱(FAAS火焰原子吸收法、GFAAS、氢化法)。6、ICP 光谱分析在冶金、机械、地矿、无机材料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技术及操作要点。 7、原子吸收主要应用范围 7、ICP 光谱仪器操作技术使用要求和日常维护。 (1)麦、谷、豆、奶、油、粮、肉、海产、鱼、蔬菜、水果、天然植物、烟草等安全指标 培训结束后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证书。 查看更多培训班信息,请访问 http://training.instrument.com.cn (2)毒物分析:As、cl、Hg、Pb、Cr+6 (3)动物饲料与农药成分及其毒物分析(4)土壤与肥料成份及有害成份分析 8、应用方法及样品处理上机操作。 9、讨论答疑。 咨询及报名联系方法电话:010-5129927-101 13269178446 传真:010-51413697 Email:training@instrument.com.cn
  • 青岛高新区:做大做强仪器仪表产业 打造北方仪器仪表产业总部基地
    精密仪器仪表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青岛面向未来重点布局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青岛高新区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资金奖补力度等方式,持续加大精密仪器仪表产业招引、培育力度,打造北方仪器仪表产业高地。近日,位于青岛高新区的木牛毫米波雷达制造项目完成内部装修,即将进入机电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前投用。毫米波雷达是通过电磁波反射实现监测预警的传感技术,具有精准度高、探测距离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辅助驾驶、智能家居、健康监测等领域。项目总投资1亿元,计划建设5条毫米波雷达生产线,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设备500万台。在项目落地过程中,高新区不仅为其减免了租金,还提供市场对接等方面的服务,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木牛(青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春鹏:“对当地银行的对接,帮我们做生产厂区的选择推荐,政策租金的减免,对我们人才引进的支持和帮助,和隐形客户的介绍、牵线搭桥,让我们更有信心与高新区政府开展长期的合作。”青岛高新区管委投资促进部高级招商总监华熙凤:“通过产业政策加持、资本助力,建设有科学家支撑的公共服务平台、科学研究院;链接青岛优势产业市场背景,在应用链安全,自主可控等方面为我国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青岛样本’。”锚定精密仪器仪表赛道,青岛高新区加大龙头、领军企业的招引力度,并注重延链、补链、强链,目前已汇聚海克斯康、鼎信通讯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产业规模约占全市三分之一,2022年辖区精密仪器仪表产业营收规模突破70亿元,增速超30%。日前,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在高新区落地,园区占地约2900亩,将重点发展工业测控系统与装置、实验分析仪器、传感器及核心元器件三大领域,为高新区打造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再添“生力军”。青岛高新区管委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康凤:“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高水平产业规划,出台了园区专项支持政策,组建了专业招商队伍,设立了总规模7亿元的产业基金,加快集聚产业资源,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未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以服务企业发展为抓手,推进产业集聚,实现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8年,相关产业营收规模突破300亿元,“四上”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80家以上。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公示73本仪器仪表领域高质量期刊
    2019年7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遴选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形成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评价标准。根据中国科协《分领域发布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负责牵头组织实施仪器仪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认定及发布工作。按照中国科协统一部署和总体安排,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秉承“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使用”原则,采取期刊筛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同行专家评议、专家审定的方式,形成了学科内具有高度共识的《仪器仪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1)试点成果,公示期为2021年11月15日至2021年11月19日(5个工作日)。《仪器仪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1)序号国内出版期刊名称与分级序号国外出版期刊名称与分级T1 6本T1 7本1仪器仪表学报1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光学精密工程2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3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3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4分析测试学报4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5传感技术学报5IEEE Sensors Journal6计量学报6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7MeasurementT2 7本T2 9本1Instrumentation仪器仪表学报(英文版)1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2自动化仪表2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3仪表技术与传感器3Lab On A Chip4电测与仪表4ACS Sensor5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英文版)5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6质谱学报6Applied Spectroscopy Reviews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7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8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9Precision Engineering-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ies For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T3 4本T3 11本1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测试科学与仪器(英文版)1Structural Control & Health Monitoring2中国测试2Metrologia3电子测量技术3Flow Meas Instrum4国外电子测量技术4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5分析仪器5Photonic Sensors6无损检测6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7自动化与仪表7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8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8Journal Of Astronomical Telescopes Instruments And Systems9光学仪器9Journal Of Microscopy10气象水文海洋仪器10Surface Topography-Metrology And Properties11中国仪器仪表11Advanced Devices & Instrumentation12生命科学仪器13探测与控制学报14功能材料交叉推荐类期刊 11本交叉学科推荐期刊 7本1自动化学报(中文版)1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机械工程学报2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3光学学报3ISA Transactions4中国激光4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5电子学报(中文版)5Information Science6中国惯性技术学报6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7宇航学报7Joule8物理学报(中文版)9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0声学学报11信号处理学报
  • 2023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八届九次理事会议在上海开幕
    11月27日,2023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八届九次理事会议在上海开幕。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张玉奎作主题分享。  汤文侃表示,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是国家测量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上海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源地,聚集了一批院士团队攻坚突破,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产业提质赋能,培育了一批重点企业在北斗、核电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标杆场景。下一步,本市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理念,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需求牵引,实现重点场景突破。围绕本市“2+(3+6)+(4+5)”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发挥重点企业引领作用,在本市重点场景形成5项以上市场需求迫切、技术水平先进、应用效果明显的仪器仪表创新产品。二是坚持生态培养,提供产业发展沃土。着力打造国家级一站式检测认证高能级平台,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园建设,不断提升本市在仪器仪表产业应用领域计量、检测和认证能级。三是坚持要素保障,形成紧密联动合力。打造10家以上L3以上级别仪器仪表智能工厂,鼓励及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产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教融合,输出高精尖人才。  工信部装备一司通用机械处,市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市经济信息化委智能制造推进处相关负责同志以及240余名成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 指尖“拨”仪表,光影照星空丨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助力航天员出舱
    2022年9月2日0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期间,陈冬、刘洋在舱外作业,蔡旭哲在舱内配合支持,并使用智能显示器进行状态监视和操作。航天员使用的智能显示器、笔记本计算机等智能交互设备和舱内舱外照明设备均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人机交互团队研制。团队承研的仪表与照明分系统是载人航天领域独有的、最具特色的分系统,是航天员与航天器的“纽带”。航天员通过该分系统设备操作航天器、感知航天器。在经历了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等几代发展后,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全面进入了智能化时代。音视频环绕,两大利器协作在轨出舱任务需要三名航天员合作完成,且面临不同舱段协同、舱内外协同、天地协同等复杂场景,如何高效沟通协作是一个难点。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可以为航天员提供视频语音为一体的分布式数字化远程终端系统,提供天地间文本、图片、流媒体混合通信模式,创建并实现了视频图像多媒体组播共享的点播系统。在出舱任务中,航天员可通过智能显示器实时监测舱外图像及机械臂全景、局部图;同时,话音系统支持天地会议通话、专用通话、出舱通信等多种模式的话音通信。确保航天员之间、航天员与地面之间“看得清、听得准”。四两拨千斤,指尖舞动机械臂仪表智能显示设备和机械臂操作台梦幻联动,组成面向双臂管理的操作平台,实现空间双机械臂多点动态接入的操作管理,为航天员提供在舱内完成空间机械臂多模式操作的友好人机交互操作体验。系统首次将力反馈技术引入空间机械臂的在轨操作中,可较好增强操作者的临场感,并通过快捷按键、图形页面软按键,进行全部机械臂操作。同时,提供灵活的软件维护方式,可在轨更新操作交互界面。照明全覆盖,点亮漫漫夜空此次出舱任务,仪表与照明分系统为航天员准备了两台新的神器:云台照明灯。随问天实验舱发射的云台照明灯具备全覆盖角度转动的能力,为此次出舱任务点亮舱外环境,成为航天员舱外行走的“灯塔”。舱外云台灯是空间站首次在轨应用的照明设备,通过多自由度转动机构以及投光灯光学系统设计,使得航天员出舱路径以及舱外作业点的照度得到充分保障。定制随心愿,享受太空生活不同于地球,太空没有昼夜、四季的变化。航天员在轨每天会经历大约14次日出日落,体内的生物钟很容易被打乱,并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睡眠障碍、倦怠和健康损害。为此,仪表照明分系统统一规划了空间站多舱段多自由度动态照明为主、固定照明为辅的一体化、多维度、定量化照明系统。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后,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手机APP调节舱内照明环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运动模式,避免长时间单调的环境带来的不适,从而保证航天员更高效地工作、更放松地享受高质量睡眠,让他们在太空工作和生活更加活力满满。简约不简单,工作效率up仪表智能显示器采用先进的图形交互技术,创建了空间站面向用户的新一代自主配置人机交互模式。仪表智能显示器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简洁明了的界面上通过文字、图形、动画多种方式,实现航天器信息的显示与处理。它还汇集了包括飞行信息、报警信息、航天员身体健康情况等内容,航天员可以通过首页索引快速查看到想要的信息。在执行专项任务时,航天员可以实时监视相关动作涉及的设备参数状态,以支持出舱任务、机械臂操控、手控遥交会对接等操作。另外,仪表与照明分系统精准对接在轨任务规划,设计了专项任务页面的交互流程,实现了“自动切换页面”和“一键手动切换”,使得航天员可以专注任务本身,免去繁琐操作。不论是在轨工作还是生活,智能仪表照明不仅能够帮助航天员高效完成每一项在轨任务,而且能够为航天员提供高品质太空生活,陪伴守护航天员多彩太空旅行的每一天。
  • HACH联手办学 川仪表学校喜输环保人才
    美国哈希公司一直致力于中国环保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环保类人才的培养。通过“哈希公益助学项目”近6年的运作历史,已经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众多高校开展了项目合作,数百名学子受益,并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努力学习,回馈社会。08年年底,哈希“公益助学项目”又添新成员,经过多方筹备,哈希公司已经与四川仪表工业学校正式签署了合作办学培训方案,希望通过哈希雄厚的技术支持力量协助四川仪表工业学校重点培养那些致力于水质分析行业的学生。培养方案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水质分析仪器使用及数据分析等多方面实际操作为重点培养环保类人才,做到学习与实践不脱节,为环保行业输入更多的优秀人才以满足需求。 经过近6个月的水质分析仪器系统培训,四川仪表工业学校优秀学员即将于今年6月顺利毕业并将服务于国内水质分析行业。这些学员具备水质分析仪器实操技能,熟悉实验室和在线系列水质分析步骤,可以立即上岗投入工作。 相信这些高素质的学员定将为环保行业输入新的活力。如果贵单位有相关人才需求或者需要了解更多的详细信息,可以直接联系四川仪表工业学校(电话:023-68222916传真:023-68222385 E-mail: scybx-zjb@vip.sina.com,联系人:徐永君 廖 鸿 王 群 )。 备注:四川仪表工业学校简介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78年批准设立、原机械工业部规划的全国六所仪表类中等专业学校之一,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以仪器仪表、电工电子、自动化技术为主导专业的工科类市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现隶属重庆市经济委员会,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重庆市文明单位。 更多内容请点击链接了解
  • 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日程公布
    尊敬的参会代表:   “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China Instrumentation Congress, CIC)”是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学术与产业相融合的重要大会,将于2010年11月9-11日在北京京仪大酒店召开。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测控技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聚焦国家在节能减排、新能源、物联网及智能电网等方面的战略部署,推进仪器仪表产业结构升级,为加快我国全面技术革命、创新科技和人才培养作出新贡献。本次大会定位为学术、产业大会,旨在搭建仪表测控行业官、产、学、研、用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大会邀请到:余贻鑫院士、刘韵洁院士、鲍敏杭教授、程京院士、吴澄院士、王健董事长、高彦臣总裁、胡小唐校长到会作“智能电网”、“物联网”、“传感器”、“健康产业”、“工业自动化”、“科学仪器”、“节能减排”及“人才培养”方面的8个主题报告。作为大会一部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及专题学术论坛同期举行。由大会提炼出的学术产业发展建议将整理汇总并呈送中央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补充或参考。   热诚邀请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及终端用户等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敬请参会者于2010年10月22日之前将回执反馈至会务组。   会议时间:2010年11月10日~11日,11月9日全天报到   会议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注册费用(现金):普通参会者:600元/人 仪器仪表学会理事:400元/人。   住宿费用(可刷卡):350元/天/间,175元/天/床位(含自助早餐)。   联系方式   会务组联系人:鲍军名 电话:010-64007711-845 13520589787   传真:010-64016711 Email:ciscic@vip.163.com   李靖 电话:01082800971   传真:010-82800879 Email:lijing768@163.com   酒店联系人: 朱霖 电话:010-62165588-6644 13911298998   Email:zhulin-918@sohu.com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2010.9.30   会议议程 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CIC) 11 月 9日 全天报到 时间 内容 8:00~22:00 全天报到 19:30-21:00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大会 11 月 10日 主会场 9:00-9:30 开幕式 9:30-11:45 智能电网产业链中仪器仪表的机遇 余贻鑫 天津大学 工程院院士 物联网现状及对仪器仪表产业的意义 刘韵洁 中国联通 工程院院士 现代传感器技术、应用与发展 鲍敏航 复旦大学 教授 13:30-17:15 现代测控技术助力健康产业 程京 清华大学 工程院院士 工业信息化、自动化现状问题及展望 吴澄 清华大学 工程院院士 科学仪器的发展趋势 王健 聚光科技 董事长 测控与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高彦臣 青岛软控 总裁 仪器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 胡小唐 天津大学 副校长 18:30-20:00 晚宴暨仪器仪表奖学金颁奖典礼 11月 11 日 上午 专题论坛 分会场一 主题: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 9:00-11:50 北航仪器仪表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钱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光电学院 副院长 江苏省仪器仪表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宋爱国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制定培养方案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蒋秀珍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副院长 虚拟仪器大赛和创新人才培养 王雪清华大学精仪系副主任 测量及仪器科学决定国家的实力 徐可欣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院长 文玉梅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之我见 赵辉 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从理论到实现——图形化系统设计助力工程教育创新 曹式循 美国国家仪器公司院校工作负责人 分会场二 主题:科学仪器论坛 9:00-11:40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牟一萍 安捷伦科技科技公司全球副总裁 一种人人享用得起的疾病早期分子诊断通用新技术 金钦汉 浙江大学教授 大气监测及水质检测 闫萌 张秋泽 赛默飞世尔环境仪器事业部工程师 医学、工业成像及放疗设备中的测控问题 包尚联 北京大学教授 分会场三 主题:自动化测控技术论坛 9:00-11:40 核级仪控准入机制与质量鉴定 徐建平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副院长 紧跟战略性新兴产业 布局川仪产业发展 吴朋 四联集团副董事长 面向大型石化的自动控制技术与系统 黄文君 浙江中控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工业无线测控技术及应用 曾鹏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院 分会场四 主题:未来趋势论坛 9:00-11:40 军转民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高速磁悬浮动力机电 房建成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 智能电网中仪器仪表的发展 王建谊 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 西门子的自动识别技术拓展物联网的基础 陈江宁 西门子工厂自动化感应部门经理 物联网与智能电网计量测试技术 王雪 清华大学精仪系副主任 11月 11 日 下午 自由讨论 14:00-16:00 议题:自由发言 院长论坛代表 议题:产业需求与学术成果间的互动交流 参会人员自愿参加   注:会议最终议程以大会报到时发布的“会议指南”为准。   会议地址信息   北京京仪大酒店位于海淀区中心地段,紧靠北三环大钟寺商圈,西接中关村科技园区。北大、清华等73所全国重点高校及232所科研院所聚集四周。北临颐和园、香山、圆明园等名胜古迹。   交通信息 起点 距离 公里 车程 公里 出租车 费用 公交路线 首都国际机场 30 30 90 (1) 乘坐机场大巴,至北航站; (2) 步行至城市学院站乘660路公交,至青云路站,共4站; (3) 步行至酒店,1.3公里 北京站 17 25 60 (1) 乘坐地铁2号线,至积水潭,共8站; (2) 步行至积水潭桥南站,130米; (3) 乘坐88路公交,至金五星服装城站,共9站; (4) 步行至酒店,350米 西客站 11 20 40 (1) 步行至北京西站,130米; (2) 乘坐 695路,至大钟寺站,共9站; (3) 步行至酒店,690米 地铁10号线、城铁13号线知春路站 0.5 2 10 步行10分钟   参会回执 姓名 性别 是否理事 单位 通信地址 电话 传真 手机 到达时间 离开时间 是否住单间 选择参加专题论坛: □ 仪器学科院长论坛 □ 科学仪器 □ 自动化测控技术 □ 未来趋势   特别提示:请于2010年10月22日之前反馈回执到邮箱:ciscic@vip.163.com,   也邮寄至: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79号2楼 鲍军名收   也可传真至:010-64016711   此“参会回执”表格可在学会网站www.cis.org.cn 下载   需要订回程票的代表可在参会期间前往酒店票务中心办理。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日活动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2月12-13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科协会员日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员工能力提升项目(第二期)在石家庄举行。来自石家庄数英仪器有限公司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会员单位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会员日活动旨在响应中国科协的号召,通过举行会员日活动进一步履行好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桥梁纽带职责,更加广泛地联系服务会员单位。活动的主题为&ldquo 改进作风,服务基层&rdquo 。   本次会员日活动分为3个部分:环境监测仪器知识培训、参观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到革命圣地西柏坡接受传统教育。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日会议现场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 朱险峰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朱险峰介绍说:&ldquo 每年的12月15日是中国科协的会员日,中国科协会员日是科技工作者的节日。会员日是全国科协系统集中服务科技工作者,落实科技领域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rdquo 石家庄数英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邓志成   邓志成表示:&ldquo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会员日活动此次能在石家庄举行,对于我们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数英仪器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得到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有机会我们会尽可能多的参加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活动,与业界同仁有更多的交流。&rdquo 环境监测仪器知识培训 天津大学教授 赵友全   为了让会员单位及学会成员对于环境监测仪器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特别邀请了天津大学分析仪器专家赵友全教授做了环境监测仪器知识的培训。赵友全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以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例,分析了我国大气、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随后赵友全详细介绍了用于地表水、自来水、污水、农村饮用水等不同水质监测系统的建设,以及所用水质监测仪器的测量原理、基本参数、用途、市场上的主流仪器等内容,对当前环境监测仪器发展做了细致的梳理。   随后在会议中,大家就感兴趣的问题同赵友全做了沟通和交流。与会人员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大家对于环境监测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参观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会员日活动的第二站来到了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dquo 先河环保&rdquo )。先河环保成立于1996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环境监测仪器的研制、生产和销售 数字环保平台建设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等。2010年11月,先河环保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截至2012年底,先河环保注册资本1.56亿元,生产总额突破10亿元。 先河环保副总裁 付国印 座谈会现场   先河环保副总裁付国印热情接待了到访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日活动的成员,带领大家参观了先河环保的研发和生产车间,并就先河环保的发展历史、目前的产品研发生产现状,在推进国产环境质量监测仪器发展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以及国家对于环境监测仪器发展所给予的关注和支持做了详细介绍。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朱险峰介绍了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的情况,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发展和服务。据介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目前可以在工程师的国际互认、科技奖的推荐、项目立项、相关产品标准的制定等多个方面为会员单位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希望能够支持各会员单位更好地发展。 先河环保发展历史及基本情况介绍 参观研发车间 参观生产车间   到革命圣地西柏坡接受传统教育   革命圣地西柏坡是会员日活动的最后一站。通过参观大家深切感悟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学习了解了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的会议精神,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在夺权全国民主革命胜利之际,依然要&ldquo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dquo ,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会员日活动成员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合影留念
  • 仪器仪表核心技术“空心化”,高端仪器仪表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
    近日,《科技日报》发表了题为《壮大基础资源,夯实科技创新根基》的文章。文章指出,“虽然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高端科研软件、核心零部件、科研仪器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非常薄弱。特别是相关领域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水平与我国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不相匹配。”主要体现在:科研关键材料、设备核心零部件、试剂依赖进口;高端科研仪器设备市场基本由美国、欧洲、日本的企业控制;国内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技术能力薄弱。文章还指出,“目前我国高端仪器仪表产品等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仪器仪表整机厂家存在着核心技术“空心化”问题。”该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张 越、王晓明。(图来源互联网,侵删)壮大基础资源,夯实科技创新根基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仍较薄弱,特别是核心仪器设备、关键零部件、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等存在短板,制约了我国科研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当前,加强原创性技术突破和基础研究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学和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在国家创新战略中持续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特别是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点领域方向,统筹形成了上海等3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张江等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3+4”区域创新格局,加快发展创新型新基建,持续谋划和投资建设大科学装置等科研平台,成果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然而,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仍较薄弱,特别是核心仪器设备、关键零部件、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等存在短板,制约了我国科研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对薄弱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对于国家科技发展有着关键作用。虽然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高端科研软件、核心零部件、科研仪器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非常薄弱,特别是相关领域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水平与我国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不相匹配。一是科研关键材料、设备核心零部件、试剂依赖进口。目前我国高端仪器仪表产品等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仪器仪表整机厂家存在着核心技术“空心化”问题。二是高端科研仪器设备市场基本由美国、欧洲、日本的企业控制。根据美国化学会旗下《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公布的2018年度全球仪器公司TOP20排位榜中,有8家是美国公司,7家来自欧洲,5家为日本公司。三是国内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技术能力薄弱。以工业研发软件领域为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分析软件CAE、芯片设计软件EDA的核心技术与市场份额基本由德国西门子、美国欧特克、法国达索、瑞典海克斯康、新思科技等国外企业控制。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方面,国外人工智能开发框架占80%左右,全球主流的人工智能开发框架都托管在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一旦这些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等遭遇禁用和封锁,我国科研工作将有可能被迫停止或者受到巨大影响。强化对短板领域重点方向的布局我国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方面存在的短板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进程的推进,亟须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布局。一是完善关键基础材料、试剂前沿布局,加强对重点领域科研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快前沿新材料前瞻性布局。加快在光刻胶、高纯靶材、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把握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加速融合的趋势,开展新材料前沿与交叉技术研究。以下游应用需求为牵引,推动关键材料、核心工艺、专用生产装备等协同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应用,补齐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提高关键材料与试剂的综合保障能力。二是提升高端科研仪器的创新、制造和应用水平。强化高端科研仪器前期基础研究,开展高分辨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大型分析仪器,以及磁共振成像仪、超分辨荧光成像仪、冷冻透射电镜等生命科学仪器等的关键部件和主机研发及工程化,增强国产仪器的灵敏度、精确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做强高端科研仪器产业链,加强前端研发设计、后端维护和耗材配套服务保障,提供操作系统软件、实验室软件、过程分析软件等系统解决方案。做大高端科研仪器应用市场,加强在生命科学、化学品、金属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国产高端科研仪器的推广应用,打破质谱、色谱、光谱、电镜等高端仪器国外垄断。在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科学领域,适时启动若干筹备论证充分的大科学装置建设。三是强化生物、材料与工业领域科研数据库与软件的研发应用。加强新材料研发与制造计算模拟应用、推动建立行业材料数据库、建立面向行业领域应用的仿真模型软件系统,完善材料设计平台、产品设计平台、工艺设计平台。强化生物育种模拟与决策、建立生物育种数据挖掘系统,将作物生产决策模型嵌入农业数据库,提供生物育种数据与模型科学决策、种质资源管理、试验规划、性状采集、品种选育、系谱管理、数据分析等育种过程数据分析与服务支撑。加强与完善生物样本资源库、生物信息数据库建设,完善药物筛选平台及计算模拟的应用。在工业领域,建立EDA开发企业、芯片设计企业、代工厂商等上下游企业联合技术攻关机制,聚焦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等工业控制系统,开展多点位、低延时、高可靠、低能耗软件产品的联合攻关和适配迁移。在设计仿真系统软件方面,探索开放式工业软件架构、系统级设计与仿真等技术路径。针对软件研发共性需求,建设基本求解算法库、组件库、通用模型库,推动基础资源开放共享。提升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对科研的支撑能力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促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的重要基础。我国亟须统筹推动核心仪器设备、关键零部件、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取得突破,提升我国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一是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强化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对科研的支撑能力。在国家层面设立跨领域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领导小组或专班,形成高效的管理机制。筑牢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支撑能力,强化对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撑力度,推动我国在科研基础设施核心软件、零部件等短板领域的集中攻关。需要进一步强化重点区域国家创新平台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统筹部署,形成科技创新的簇群效应。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加强对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政策支持力度。二是梳理国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需求清单,合理制定技术攻关的规划与路线图。建议全面梳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特别是科研仪器、核心零部件、关键试剂、软件与数据库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障碍。长期、持续、动态、跟踪研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国际前沿研究进展,集成国内外跨领域跨部门专家资源,研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的技术路线,支撑我国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关键领域进行技术研发重点方向的前瞻性战略布局。三是鼓励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开发企业主体与使用需求方进行联合攻关与系统迭代。加快提升科研产业生态主体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加快培育科研仪器、装备及相关核心软件、零部件的龙头企业,推动我国创新型龙头企业向科研基础设施领域转型。提升企业主体自主研发科研平台、重大科技装备等的能力和产业化能力。指导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强对我国计算、存储、人工智能等技术及产品展开教学、研究和实验。在能源、生命、材料和粒子物理等领域,启动若干大科学装置联合预研、联合规划建设。推动国内操作系统、数据库、AI开发框架等核心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化应用。四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科学研究需要的试剂、材料、零部件以及仪器设备大多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征,其产业形态决定了适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长时间聚焦钻研,依托突破核心技术工艺瓶颈与经验积累形成竞争优势。全球范围内,科学研究需要的小批量产品通常由一两家企业控制,而我国企业在起步阶段往往处于技术与产品成本的劣势,需要政府采取研发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引导资金投入、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对我国科研急需的关键资源进行支持,培育形成企业技术与产品竞争力。
  • 长三角省级仪器仪表学会成立仪器仪表与智能装备产业创新联盟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仪器仪表学会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仪器仪表与智能装备产业创新联盟,于5月11日在上海举办了联盟签署仪式。上海市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费敏锐、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张宏建、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宋爱国、安徽省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胡鹏浩签署联盟合约,并对未来合作的方式、内容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联盟签署仪式作为庆祝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立60周年暨2024上海仪器仪表与智能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组成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上海市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刘福升,上海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秦文波出席会议并致辞。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先进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最活跃的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其仪器仪表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长三角仪器仪表与智能装备产业创新联盟将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行业标准与规范、实验室共享、科技评价等方面加强四方学会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扩大长三角地区仪器仪表行业的影响力,共同推进仪器仪表领域的科技进步,对于我国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