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进口仪表

仪器信息网进口仪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进口仪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进口仪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进口仪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进口仪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进口仪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进口仪表相关的解决方案。

进口仪表相关的论坛

  • 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的产品究竟存在哪些差距呢?

    常常有用户抱怨进口的仪器价格太高,最终由于预算的原因选择了国产的仪表。根据之前由国产仪表转购买进口仪表用户的经验,国产仪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宁可多花一点钱买使用时间更长的进口仪器。”想必这也是我国许多仪器用户的共同感觉。可见,中国仪器仪表产品与国外产品存在着难以否认的差距。   那么,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的产品究竟存在哪些差距呢?   中国对仪器的基础技术和制异工艺的研究不够,一些影响牢靠性的要害技术,如周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产品,特殊是高档产品的性密不够稳订和牢靠。   在技术上,现有国内中低档产品大部分可与替代进口产品,大拿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即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比,约相差l一2个数量级。像超声波液计在有搅拌,泡沫,水蒸汽和周围有障碍物所产生杂波的环境中不能应用的问题一直困饶着国内的生产厂家,但这一问题在国外几年前已得到了解决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在功能上,目前,外国产智能化程度相当高,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数字处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扰对信息影响,提高了产品的耐环境性和测量真实性。而国内现有产品智能化程度还较低。 有关专家介绍,当今国外产品的更新周期大约在2—3年。新技术的储备往往可以提前到10年。而我国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国技术来实现一代产品的更新,引进后又不能很好消化吸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原创性成果很少。一些采用新原理的产品,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科研院所在跟踪新技术方面虽然有成果,但与企业结合产业化相当艰难,导致产品技术更新的周期长。

  • 国产仪器仪表比进口仪器仪表差在哪些地方

    “做实验之前,我们很想买国产仪器,价格上肯定合算一些,但根据我们的经验,国产仪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宁可多花一点钱买使用时间更长的进口仪器。”一位从事病毒研究的科学家这样说。想必这也是我国许多仪器用户的共同感觉。可见,中国仪器仪表产品与国外产品存在着难以否认的差距。那么,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的产品究竟存在哪些差距呢?使用时间和测量精度呈数量级差距中国科协2007年3月发布了他们组织的调查结果:中国仪器仪表中的主体分析仪器,社会上正在应用的有90余种分析仪器,中国能够生产的产品为20余种,不到总量的1/3。其中,生命科学专用仪器约有80余种,中国商品化的生命科学专用仪器产品只有6种,目前在研的约10多种,离市场需求相差很远。这是数量上的差距。在技术上,现有国内中低档产品大部分可与替代进口产品,大拿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即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比,约相差l一2个数量级。在测量精度上,现有国内产品与外国产品一般相差1个数量级。因为中国对仪器的基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研究不够,一些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产品,特别是高档产品的性能不够稳定和可靠。在功能上,目前,外国产智能化程度相当高,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数字处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扰对信息影响,提高了产品的耐环境性和测量真实性。而国内现有产品智能化程度还较低。另外,产品的网络化在国外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而我国基本上处在起步阶段,从而使产品的性能、功能落后。有关专家介绍,当今国外产品的更新周期大约在2—3年。新技术的储备往往可以提前到10年。而我国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国技术来实现一代产品的更新,引进后又不能很好消化吸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原创性成果很少。一些采用新原理的产品,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科研院所在跟踪新技术方面虽然有成果,但与企业结合产业化相当艰难,导致产品技术更新的周期长。此外,国内仪器缺乏针对使用对象而开发的专用解决方案。国外近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仪器仪表与应用对象紧密结合的软件产品,最终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6×10‘kW火电机组的机组性能计算软件、炼油工艺的优化软件、专门用于医疗仪器的图形处理软件等,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尚未形成产业。基础薄弱,体制机制未理顺参与调研的专家介绍,仪器仪表属于高科技产业,而我国在产业发展中多依赖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这一优势在仪器仪表产业中难以发挥作用。他们认为,造成我国仪器仪表产品与国外差距的原因有几个方面。我国企业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批国家投资的骨干企业面临产品老化、技术人员流失的严峻局面,经改制,虽在生产与经营上有所改善,但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够;一批机制创新、运行灵活的民营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新的亮点,但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规模小,且多半尚未能掌握先进核心技术,创新成果少,还不能与外国大公司抗衡。首先,国家整体的产、学、研等有机结合体制和政策没有形成,创新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应用较差。改革开放初期,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差距大,企业普遍向外寻求技术来源,虽然近期有所转变,也有企业脱颖而出,但总体上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与应用结合好的不多。大企业成长困难。我国科研机构涉及测控技术及相关仪器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实用性较差。对相关的生产制造技术,特别是核心工艺技术研究深度和力度不够,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很大,成果的转化率低。高中档仪器产品和系统涉及不同领域内具一定深度的应用技术,国外企业设有专业部门并拥有经验丰富的应用人才,而我国仪器仪表企业往往对大型工程工艺不熟悉,缺乏应用技术的集成能力。因此,生产高档产品比较困难。其次,缺乏国家强有力的研究支援体制。仪器仪表行业品种多、批量小,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投入。但目前国家投资途径分散,难以集中重点。企业既不能像外国企业那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竞争,又缺乏研究资源的战略投资。同时,新技术市场化所需要的市场环境还没有完善。专家们说,“由于体制机制没有理顺,自然造成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仪器科学技术不仅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并且只有能尽快发现、利用、集成各种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最新科技成果的人,才能设计和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品。人才短缺,自然影响行业的发展。这无疑也是造成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产品差距的重要原因。

  • 【原创】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产品的差距

    使用时间和测量精度呈数量级差距 “做实验之前,我们很想买国产仪器,价格上肯定合算一些,但根据我们的经验,国产仪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宁可多花一点钱买使用时间更长的进口仪器。”一位从事病毒研究的科学家这样说。想必这也是我国许多仪器用户的共同感觉。可见,中国仪器仪表产品与国外产品存在着难以否认的差距。 那么,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的产品究竟存在哪些差距呢? 中国科协2007年3月发布了他们组织的调查结果:中国仪器仪表中的主体分析仪器,社会上正在应用的有90余种分析仪器,中国能够生产的产品为20余种,不到总量的1/3。其中,生命科学专用仪器约有80余种,中国商品化的生命科学专用仪器产品只有6种,目前在研的约10多种,离市场需求相差很远。这是数量上的差距。 在技术上,现有国内中低档产品大部分可与替代进口产品,大拿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即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比,约相差l一2个数量级。 在测量精度上,现有国内产品与外国产品一般相差1个数量级。因为中国对仪器的基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研究不够,一些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产品,特别是高档产品的性能不够稳定和可靠。 在功能上,目前,外国产智能化程度相当高,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数字处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扰对信息影响,提高了产品的耐环境性和测量真实性。而国内现有产品智能化程度还较低。 另外,产品的网络化在国外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而我国基本上处在起步阶段,从而使产品的性能、功能落后。 有关专家介绍,当今国外产品的更新周期大约在2—3年。新技术的储备往往可以提前到10年。而我国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国技术来实现一代产品的更新,引进后又不能很好消化吸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原创性成果很少。一些采用新原理的产品,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科研院所在跟踪新技术方面虽然有成果,但与企业结合产业化相当艰难,导致产品技术更新的周期长。 此外,国内仪器缺乏针对使用对象而开发的专用解决方案。国外近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仪器仪表与应用对象紧密结合的软件产品,最终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6×10‘kW火电机组的机组性能计算软件、炼油工艺的优化软件、专门用于医疗仪器的图形处理软件等,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尚未形成产业。 基础薄弱,体制机制未理顺 参与调研的专家介绍,仪器仪表属于高科技产业,而我国在产业发展中多依赖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这一优势在仪器仪表产业中难以发挥作用。 他们认为,造成我国仪器仪表产品与国外差距的原因有几个方面。我国企业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批国家投资的骨干企业面临产品老化、技术人员流失的严峻局面,经改制,虽在生产与经营上有所改善,但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够;一批机制创新、运行灵活的民营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新的亮点,但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规模小,且多半尚未能掌握先进核心技术,创新成果少,还不能与外国大公司抗衡 首先,国家整体的产、学、研等有机结合体制和政策没有形成,创新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应用较差。改革开放初期,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差距大,企业普遍向外寻求技术来源,虽然近期有所转变,也有企业脱颖而出,但总体上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与应用结合好的不多。大企业成长困难。 我国科研机构涉及测控技术及相关仪器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实用性较差。对相关的生产制造技术,特别是核心工艺技术研究深度和力度不够,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很大,成果的转化率低。高中档仪器产品和系统涉及不同领域内具一定深度的应用技术,国外企业设有专业部门并拥有经验丰富的应用人才,而我国仪器仪表企业往往对大型工程工艺不熟悉,缺乏应用技术的集成能力。因此,生产高档产品比较困难。 其次,缺乏国家强有力的研究支援体制。仪器仪表行业品种多、批量小,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投入。但目前国家投资途径分散,难以集中重点。企业既不能像外国企业那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竞争,又缺乏研究资源的战略投资。同时,新技术市场化所需要的市场环境还没有完善。 专家们说,“由于体制机制没有理顺,自然造成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仪器科学技术不仅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并且只有能尽快发现、利用、集成各种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最新科技成果的人,才能设计和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品。人才短缺,自然影响行业的发展。这无疑也是造成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产品差距的重要原因。 出处:实验室设备=北京金煤盛世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原创】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产品的差距

    使用时间和测量精度呈数量级差距 “做实验之前,我们很想买国产仪器,价格上肯定合算一些,但根据我们的经验,国产仪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宁可多花一点钱买使用时间更长的进口仪器。”一位从事病毒研究的科学家这样说。想必这也是我国许多仪器用户的共同感觉。可见,中国仪器仪表产品与国外产品存在着难以否认的差距。 那么,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的产品究竟存在哪些差距呢? 中国科协2007年3月发布了他们组织的调查结果:中国仪器仪表中的主体分析仪器,社会上正在应用的有90余种分析仪器,中国能够生产的产品为20余种,不到总量的1/3。其中,生命科学专用仪器约有80余种,中国商品化的生命科学专用仪器产品只有6种,目前在研的约10多种,离市场需求相差很远。这是数量上的差距。 在技术上,现有国内中低档产品大部分可与替代进口产品,大拿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即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比,约相差l一2个数量级。 在测量精度上,现有国内产品与外国产品一般相差1个数量级。因为中国对仪器的基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研究不够,一些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产品,特别是高档产品的性能不够稳定和可靠。 在功能上,目前,外国产智能化程度相当高,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数字处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扰对信息影响,提高了产品的耐环境性和测量真实性。而国内现有产品智能化程度还较低。 另外,产品的网络化在国外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而我国基本上处在起步阶段,从而使产品的性能、功能落后。 有关专家介绍,当今国外产品的更新周期大约在2—3年。新技术的储备往往可以提前到10年。而我国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国技术来实现一代产品的更新,引进后又不能很好消化吸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原创性成果很少。一些采用新原理的产品,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科研院所在跟踪新技术方面虽然有成果,但与企业结合产业化相当艰难,导致产品技术更新的周期长。 此外,国内仪器缺乏针对使用对象而开发的专用解决方案。国外近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仪器仪表与应用对象紧密结合的软件产品,最终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6×10‘kW火电机组的机组性能计算软件、炼油工艺的优化软件、专门用于医疗仪器的图形处理软件等,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尚未形成产业。 基础薄弱,体制机制未理顺 参与调研的专家介绍,仪器仪表属于高科技产业,而我国在产业发展中多依赖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这一优势在仪器仪表产业中难以发挥作用。 他们认为,造成我国仪器仪表产品与国外差距的原因有几个方面。我国企业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批国家投资的骨干企业面临产品老化、技术人员流失的严峻局面,经改制,虽在生产与经营上有所改善,但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够;一批机制创新、运行灵活的民营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新的亮点,但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规模小,且多半尚未能掌握先进核心技术,创新成果少,还不能与外国大公司抗衡 首先,国家整体的产、学、研等有机结合体制和政策没有形成,创新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应用较差。改革开放初期,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差距大,企业普遍向外寻求技术来源,虽然近期有所转变,也有企业脱颖而出,但总体上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与应用结合好的不多。大企业成长困难。 我国科研机构涉及测控技术及相关仪器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实用性较差。对相关的生产制造技术,特别是核心工艺技术研究深度和力度不够,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很大,成果的转化率低。高中档仪器产品和系统涉及不同领域内具一定深度的应用技术,国外企业设有专业部门并拥有经验丰富的应用人才,而我国仪器仪表企业往往对大型工程工艺不熟悉,缺乏应用技术的集成能力。因此,生产高档产品比较困难。 其次,缺乏国家强有力的研究支援体制。仪器仪表行业品种多、批量小,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投入。但目前国家投资途径分散,难以集中重点。企业既不能像外国企业那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竞争,又缺乏研究资源的战略投资。同时,新技术市场化所需要的市场环境还没有完善。 专家们说,“由于体制机制没有理顺,自然造成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仪器科学技术不仅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并且只有能尽快发现、利用、集成各种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最新科技成果的人,才能设计和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品。人才短缺,自然影响行业的发展。这无疑也是造成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产品差距的重要原因。

  • 【讨论】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产品的差距有哪些【转】

    “[color=#DC143C]做实验之前,我们很想买国产仪器,价格上肯定合算一些,但根据我们的经验,国产仪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宁可多花一点钱买使用时间更长的进口仪器。”[/color]一位从事病毒研究的科学家这样说。想必这也是我国许多仪器用户的共同感觉。可见,中国仪器仪表产品与国外产品存在着难以否认的差距。 那么,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的产品究竟存在哪些差距呢? 中国科协2007年3月发布了他们组织的调查结果:[U]中国仪器仪表中的主体分析仪器,社会上正在应用的有90余种分析仪器,中国能够生产的产品为20余种,不到总量的1/3。其中,生命科学专用仪器约有80余种,中国商品化的生命科学专用仪器产品只有6种,目前在研的约10多种,离市场需求相差很远。[/U]这是数量上的差距。 在技术上,现有国内中低档产品大部分可与替代进口产品,大拿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即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比,约相差l一2个数量级。 在测量精度上,现有国内产品与外国产品一般相差1个数量级。因为中国对仪器的基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研究不够,一些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产品,特别是高档产品的性能不够稳定和可靠。 在功能上,目前,外国产智能化程度相当高,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数字处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扰对信息影响,提高了产品的耐环境性和测量真实性。而国内现有产品智能化程度还较低。 另外,产品的网络化在国外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而我国基本上处在起步阶段,从而使产品的性能、功能落后。 有关专家介绍,当今国外产品的更新周期大约在2—3年。新技术的储备往往可以提前到10年。而我国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国技术来实现一代产品的更新,引进后又不能很好消化吸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原创性成果很少。一些采用新原理的产品,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科研院所在跟踪新技术方面虽然有成果,但与企业结合产业化相当艰难,导致产品技术更新的周期长。 此外,国内仪器缺乏针对使用对象而开发的专用解决方案。国外近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仪器仪表与应用对象紧密结合的软件产品,最终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600MW火电机组的机组性能计算软件、炼油工艺的优化软件、专门用于医疗仪器的图形处理软件等,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尚未形成产业。

  • 关于进口仪表的维修及国内代替配件求助!!!

    我们厂里有一批哈希、西门子等在线仪表,包扩COD,污泥浓度,液位计等,仪表用时间长了会出现故障,例如COD硫酸阀,污泥浓度计变送器的液晶屏,主板上4~20Am输出端子等,一点点问题厂家就说要换整个主板,价格贵死人,不知道国内有没有专门维修这些仪表的,知道的请留个联系方式给我,或者联系我,QQ21820294,邮箱:huangbin614@163.com

  • 未来五年我国对仪器仪表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06-6-15 11:40:00 据国家海关和有关行业部门统计,2003年中国国内仪器仪表市场总需求量达到1436.43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进口仪器仪表91.5亿美元(约合759.45亿元人民币)。国内生产的仪器仪表市场需求量的年增长率达到25.8%,而进口仪器仪表市场需求量的年增长率更达到67.8%。 根据仪器仪表行业“十五”规划对市场需求预测和仪器仪表行业2003年发展态势分析,2003年国内仪器仪表市场的需求增速明显高于原来的预测。结合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国防建设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将保持快速发展,对仪器仪表的总体需求将有明显增长。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内仪器仪表市场需求的平均年增长率不会低于15%(考虑到国内对进口仪器仪表需求量的增速不减,15%的年增长率可能还是较保守的预计)。因此,中国仪器仪表总体未来需求大致是:2004年1652亿元,2005年1900亿元,2006年2185亿元,2007年2512亿元,2008年2899亿元。未来5年间平均年市场总需求量为2227亿元,相当于268亿美元。进口仪器仪表所占份额如近二年不增,后三年每年能下降3个百分点,则中国仪器仪表市场对进口仪器仪表的总体未来需求大致是:2004年105亿美元,2005年121亿美元,2006年131亿美元,2007年142亿美元,2008年153亿美元。未来5年间今日焦点: • 国内模具钢市场分析与展望 • 我国建筑用钢需求总量仍将增加 • 环保节能主题具备启动条件 • 《陶瓷砖国家标准》 进口仪器仪表平均年市场总需求量为130.4亿美元。 根据“十五”前三年仪器仪表行业生产和市场销售情况,特别是2003年的情况看,电力、公用设施工程、环保、医疗、商品质量检验、住宅建设、汽车、农林牧渔等行业对仪器仪表的需求旺盛,正成为市场需求的热点。2003年国内生产和销售年增长率超过25%的仪器仪表有: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年增长率31.5%;电工仪器仪表,年增长率35.9%;环境测量专用仪表,年增长率33%;汽车仪表,年增长率35.9%;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年增长率39.7%;地质勘探和地震预报专用仪器,年增长率28.4%;核辐射测量仪器,年增长率125.8%;光学仪器,年增长率41.2%;衡器,年增长率31.7%。

  • 紫外老化试验箱仪表常见故障

    紫外老化试验箱的控制仪表是安排试验设备运行的重要配件,但是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紫外老化试验箱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仪表会出现各种各样故障,而且其中有很多是使用人员不能自行解决的,必须要生产厂家派专业的技术人员上门进行修理。但是为什么 紫外老化试验箱的仪表故障频率这么高呢?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啊。  目前市面上的紫外老化试验箱采用的控制仪表大多是日韩进口的仪表,虽然是进口试验设备,短时间工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紫外老化试验箱运行起来一般都是几天、几周,而且温度也会比较高,所以仪表长期在高温的摧残下容易产生故障。[img]http://f.zhulong.com/temp/album/201708/31/12/154912ib9at0u2dvouopfy.jpg[/img]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会出现在多禾试验生产的紫外老化试验箱上,因为多禾的试验设备采用系统是德国引进的系统以及国际知名品牌生产的仪表,这是国内大部分生产厂家都无法做的,他们采用的基本是控制仪表中自带的系统,控制方面也不是特别的精准。不过也有用户觉得进口的控制系统并没有什么好的地方,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优质的控制系统能够将设备调整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减少运行过程中的磨损,将紫外老化试验箱的使用寿命延长到25年以上,并且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次数非常少。最后就是在安装紫外老化试验箱时,最好找一个通风较好的场所,这样对后期的使用也比较有帮助。

  • 仪器仪表行业高速发展新时期

    仪器仪表行业近几年来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一份来自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在持续两年高位增长后继续上升,2007年上半年中国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1335亿元,同比增长29.1%;产品销售收入1289亿元,同比增长30.7%,均处历史高位;利润同比增幅在40%以上,资产总值同比增幅在18%左右,行业整体上处于良性发展阶段。上半年行业发展四大特色产品需求结构变化明显。仪器仪表领域涉及产品众多,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仍保持大于全行业增幅的高增长,产销增长34%,反映出我国仍处能源、重化工业高速发展期,但增幅比上年的38%下降,说明火电、冶金等应用领域的结构性调整已产生影响。环境监测仪器同比增长40%,反映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对相关仪器的需求显现。光学仪器、供应用仪表、压力试验机、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教学仪器等产品基本保持行业平均增幅。电工仪器仪表、测绘仪器、试验分析仪器、汽车仪表、导航、气象海洋仪器、核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计时仪器、衡器、医疗仪器等增幅低于全行业平均值,其中部分产品需求平稳,产能过大;有些产品技术差距大,中高档产品市场被进口产品占领,结构调整问题明显。出口增长快,进口增幅小。上半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出口增幅36.4%,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电子测量仪器、压力试验机、实验分析仪器、医疗仪器等出口增幅均在40%以上,以往出口量不大的工业自动化仪表、电子测量仪器等增幅分别高达76.9%和104.5%,有些产品如压力/差压变送器、半导体元件测试和通讯仪器、精密天平、分光光度计、X射线检查仪等成倍增长。在传统出口产品中,除水表增长65.5%以外,电度表、煤气表、光学元件、望远镜、显微镜、温度计等增幅不大。进口增幅已降为7.2%。光学仪器、大部分电工仪器仪表和医疗仪器等已转为负增长。自主创新有进展,重大工程应用有突破。数字示波器、光谱吸收式污染气体光纤检测系统、农药残留现场检测装置、电压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装置、10000kg电动振动实验系统、自动轴类校直机(测量与加工一体设备)、三相多功能标准电能表、环保型多道原子荧光光谱仪、虚拟显微镜系统、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全钻仪,过程分析成套系统第一批科研新产品项目开发成功,并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地区位次悄然变化。京、津、沪等大城市曾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源地和集中地,条件好,长期名列前茅。随着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虽基础较好但增长不快,今年上半年在10%左右,京、沪的产销规模已退居全国第五、第六位。而苏、粤、浙、鲁则后来居上,产值已经超越京、沪。江苏、广东两省外资云集,压力试验机等仪器仪表行业占比较大,已跃居全国省市仪器仪表业一、二位。而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既有量大面广的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也有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典范,已位居全国第三。下半年增速将缓慢回落下半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体上仍持续上半年走势,需求和产销仍处高位,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涡轮流量计,涡街流量计,但增幅将缓慢回落,预计全年产销增幅将略高于上年或基本持平。由于仪器仪表行业对宏观经济的反映较为间接、滞后,因此有些产品的增幅回落将出现在明年,在下半年总体平稳向上的发展态势中,将有以下特点: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装置和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增长最快,其他仪器仪表增幅平稳的态势不会改变。在国家推行循环经济、环保减排、高效节能、“上大压小”等政策措施下,火电、冶金、压力试验机、建材等中型规模装置和“五小企业”等对仪器仪表需求将明显下降。工业装置的大型化、复杂化和新应用领域及其装置的需求,将使本国企业面临产品技术水平、应用适应性、准入门槛等诸多问题,外企具有相对优势,将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谈到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在重大工程中实现突破,奚家成形象地将其称为“在艰难中前行”,仪器仪表的推广和提高已提上议程。重要仪器仪表和控制系统在重大工程的应用将由点到面,突破的产品将由DCS单类向其他重要产品扩展,由单项产品向更宽的领域和更复杂的装置拓展,已取得突破产品的推广及其水平进一步提高将是下半年的工作重点。企业利润变化正在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方面有些企业由于生产熟练程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等原因,劳动生产率提高,利润率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价格、人力和公用事业费用上升、汇率变化等原因,不少产品成本上升,产能过大的中低档产品在本国企业之间、中高档产品在外资企业之间和外资与本国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日益激烈,有些企业利润已出现下降迹象。“出口增长快,进口增幅小”的状态下半年不会改变。从延续多年的出口高增长,其基础是技术水平提高和产业发展加快。今年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企业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对策及反应。三资企业和我国有竞争力的企业都在利用已有设施,加大出口力度,以应对国内经济可能出现的减速。上半年出口交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28.6%,同比增幅高达41.3%,实际上全行业产业增幅高于上年同期主要源自出口增长,本国市场增幅基本持平。在出口中,外资委托生产上升势头明显。因进出口基数差别悬殊,进出口逆差仍将高达80亿美元左右,但今年有可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仪器仪表进出口逆差降低的第一年。

  • 【讨论】分析:国产仪器仪表产品输在哪里?

    [color=#fe2419][size=4][b]“仪器采购时,我们很想买国产仪器,价格上肯定合算一些,但根据我们的经验,国产仪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宁可多花一点钱买使用时间更长的进口仪器。”想必这也是我国许多仪器用户的共同感觉。可见,中国仪器仪表产品与国外产品存在着难以否认的差距。 [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1.gif[/img][/b][color=#000000] [/color][b][color=#fe2419][size=5]那么,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的产品究竟存在哪些差距呢?[/size][/color][/b][/size][/color]

  • 浅析仪器仪表行业快速发展原因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十一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为11.2%,而仪器仪表行业却实现了年均20%的超高速增幅,确实让仪表人十分欣喜。仪器仪表行业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发展,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两化融合的进一步加深,带动了各个经济领域对自动化的需求,从而也带来了仪器仪表产业的繁荣。具体来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食品及医药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凸显,都为在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以及质量监督检疫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仪器仪表提供了机遇。其次,十一五期间,国内仪器仪表技术的显著提高,致使部分国外市场份额逐步被国内市场取代,增加了国产仪器仪表的市场占有率。第三,中国市场对于仪器仪表的需求使得许多跨国公司十分重视中国市场这块蛋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从此前需要进口的产品转化为本土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仪器仪表行业的市场规模。然而,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国内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因素,如钢铁、水泥、玻璃等产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风电、太阳能、轨道交通及食品等领域相继暴露出的安全隐患,致使仪器仪表行业也开始呈现出降温趋势。十二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将如何发展,成为业内人士不得不关注的重点。核心技术缺失市场竞争堪忧尽管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然而核心技术的缺失,高尖端产品仍然依赖国外进口等问题的凸显,使得我国仪器仪表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在近期的一个交流中,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顾问董景辰向记者指出:其实早就有人看到,仪器仪表行业企业小、散、乱的状况是阻碍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市场需求很大,小、散、乱企业生产的产品也都能销售出去,因此企业没有动力,也没有需求来改变这一现状。事实上,市场经济的无序竞争确实要为仪器仪表行业的现状买一部分单。然而,由于企业实力不强,造成在技术研发和制造过程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国内产品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却是更主要的原因。对此,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仪器仪表维护部经理涂胜华先生就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仪器仪表企业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还是具有一定差距,尤其在产品性能上。对于我们石油石化行业而言,我们将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可靠和安全,而国外的技术能够更好地确保我们生产过程的稳定,因而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更倾向于选择产品和可靠性高的国外企业。的确,涂胜华先生的顾虑也正是大部分用户的担心所在。发展至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大部分技术和产品研发都还处于跟踪国外的状态,国内少有能够和国际知名企业PK的技术,因而在用户选择产品时,尽管国内企业凭借价格优势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但是在大型项目面前,国内企业的技术不足使其在面对竞争之时难免被动,市场竞争压力倍增。

  • 市场对仪器仪表行业需求趋势探析

    在各个行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仪器仪表,各行业就没有今天的发展速度。我国自建国起,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就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相当庞大的产业规模,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于仪器仪表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从目前来看,市场对于仪器仪表的需求有以下几种趋势:  一、便于携带、轻便的仪器仪表设备将是未来市场的主流。目前有很多仪器仪表设备的体积都过于庞大,只能是将被检测物移动到固定的仪器仪表的位置,这样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在讲究便捷的现代社会,尽可能地缩小仪器仪表的体积和重量,使其方便携带,同时还必须具备其相应的功能。目前国外仪器仪表行业在微型仪器仪表领域的研究要比我国先进很多,我国微型仪器仪表市场上也是以进口产品居多。因此,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要奋起直追,争取在这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智能化、网络化的仪器仪表将是未来的应用方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的逐渐普及,仪器仪表在设计和生产上也被注入了智能化的元素。中国仪器仪表网指出,通过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植入,仪器仪表在应用中可以显示出更加强大的功能,并且通过网络的传输可以实现仪器仪表相互之间的连结,使计算、测量更加智能化。  综合我国仪器仪表市场未来的需求方向,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应该研发生产适合我国市场的产品,合理地调整生产结构。以市场导向为需求,才能够把握市场的脉搏,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转帖】2009仪器仪表产销降幅预计为8%到15%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局近日发布预测报告称,2009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增幅将继续下降,但降势趋缓,预计降幅为8%~15%,且呈前低后高走势。从利润来看,工业和信息化部预计,今年仪器仪表行业利润增幅预计处于历史低位。2008年仪器仪表行业利润增幅比上年骤降约30%,2009年将再降6%~8%。工业和信息化部解释称,2008年利润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劳动力、公用费用等引起的成本上升和汇率、出口退税下调等。2009年增幅继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下降、低价恶性竞争且这种竞争已经从国内企业为主的中低产品蔓延到中、外资企业之间所有的中、低、高档产品。从外贸进出口方面预测,进口增幅因需求下降,将回落至正常水平。出口增幅仍高于进口10%~20%。部分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小并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出口量将继续上升,外资企业产品领域的转移将成为出口继续增长的因素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认为,2009年,仪器仪表行业发展重点是在企业中全面推行和深化信息化管理。国内企业应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坚持自主创新,以产品结构调整引领企业走出调整期。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议,仪器仪表行业组织机构应该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把兼并、重组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

  • 【分享】统计显示2006年仪器仪表行业再上台阶

    统计显示2006年仪器仪表行业再上台阶2006年的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可以说是亮点不断闪现的一年。虽然产销增幅同比略有回落,但全行业仍在历史高位高速运行,国家宏观调控在仪器仪表行业显现出了良好效果,在产销增幅平稳略降的同时,行业利润则持续增长。2006年1~11月,仪器仪表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028亿元,同比增长26.7%;销售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24.3%;工业增加值657亿元,同比增长38.8%;利润总额达142.2亿元,同比增长28.9%。预计全行业2006年的工业总产值可达2150亿元,同比增长2..5%;销售收入达2050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增加值达688亿元,同比增长35%;利润总额150亿元,同比增长30%。 产销首超2000亿元 仪器仪表行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2006年将首次超过2000亿元。2004年全行业达到1000亿元时,前后共花了55年时间,实现第二个千亿元则仅用了2~3年时间。 仪器仪表行业利润的增幅虽略低于上年增幅,但将远高于20%的预测值,可达到30%。目前全行业利润的增幅已连续数年高于产销的增幅,2006年预计又会高出5个百分点。 高中档产品增幅高 仪器仪表行业包含有20个小行业,2006年各分行业发展不均衡,但值得关注的是,劳动密集的中低档产品增幅低于行业平均值,而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增幅达38%,超过行业平均值12个百分点,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重化工和能源工业上升势头不减,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不断加大产品调整力度,加大对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国有企业快速上升 2006年作为“国家队”的国有企业产销增幅由以往落后三资、民企10个百分点以上变为三者都在20%以上的同档次,差距仅在3~5个百分点,特别是国企利润增幅明显大于民企和三资增幅15~20个百分点。表明国企经过多年改革,机制性不利因素已经减少,相对于民企,国企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逐步体现,出现了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快速上升的态势。三资企业虽仍保持优势地位,但前几年高速扩张、独占性利润激增的状况已不存在。就民企看,在维持了多年快速发展后已呈现缓势,产、销、利润占全行业的比例都在下降,反映出民企相对于国企的机制性优势正在减少,其所擅长的中低档产品规模生产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接近饱和而受到抑制,技术创新能力的薄弱正在成为影响发展的“瓶颈”。 产品出口再创新高 2006年仪器仪表行业进口增幅继上年大幅下降后,预计又将减少2个百分点,约为13.5%,此值仅为本世纪初进口持续高速增长期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进口增幅持续下降的主因有三:一是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二是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三是受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如工业自动化仪表的代表性产品DCS进口同比下降23%;近年来,在国内数字化等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测绘仪器、供应用仪表、试验机、衡器、光学仪器等产品的进口已呈现出负增长或一两个百分点的微增长;医疗仪器的进口已从前阶段医疗改革扭曲的过度进口转为负增长。 仪器仪表行业2006年的出口将创历史新高,达65亿美元左右,但增幅同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总体上,大部分出口产品都保持20%以上增长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单项出口过亿美元的拳头产品电度表将下降20%,反映了电度表出口经多年努力,在占领世界市场五分之一以上后继续拓展遇到困难;另一项大宗出口产品煤气表数量增长超过30%,但金额仅上升2%,显现低价恶性竞争激烈。 自控系统打破垄断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2006年科技进步的成效不仅体现在行业利润大幅度提升、工业增加值增幅远高于产值的增幅、进口增幅下降上,更有两件大事值得一提:2006年9月底,北京和利时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CS正式投入陕西国华锦界电厂600MW火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行;北京国电智深公司也与河北龙山电厂和辽宁庄河电厂签订合同,将提供自行研制的DCS分别用于600MW亚临界和超临界机组,目前产品鉴定已经完成,有的设备已经发货,进入安装投运阶段。这标志着国产自控装备在大型火电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取得重大突破。可以预计,国产自控系统在600MW火电项目上的突破将成为国家大型工程自控装备自主创新打破垄断的序幕。今后DCS在大型火电的突破将会由点及面,并逐步向石化、冶金等领域拓展。

  • 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

    作为工业生产中检测、观察、计算的重要辅助工具,试验机等仪器仪表在各个行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仪器仪表,各行业就没有今天的发展速度。我国自建国起,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就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相当庞大的产业规模,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如现在蓬勃发展的试验机行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于仪器仪表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从目前来看,市场对于仪器仪表的需求有以下几种趋势: 一、便于携带、轻便的仪器仪表设备将是未来市场的主流。目前有很多仪器仪表设备的体积都过于庞大,只能是将被检测物移动到固定的仪器仪表的位置,这样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在讲究便捷的现代社会,尽可能地缩小仪器仪表的体积和重量,使其方便携带,同时还必须具备其相应的功能。目前国外仪器仪表行业在微型仪器仪表领域的研究要比我国先进很多,我国微型仪器仪表市场上也是以进口产品居多。因此,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要奋起直追,争取在这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智能化、网络化的仪器仪表将是未来的应用方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的逐渐普及,仪器仪表在设计和生产上也被注入了智能化的元素。中国仪器仪表网指出,通过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植入,仪器仪表在应用中可以显示出更加强大的功能,并且通过网络的传输可以实现仪器仪表相互之间的连结,使计算、测量更加智能化。 综合我国仪器仪表市场未来的需求方向,中国仪器仪表网认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应该研发生产适合我国市场的产品,合理地调整生产结构。以市场导向为需求,才能够把握市场的脉搏,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仪器仪表行业要跟上科技的发展才会有更好的前景

    近几年来,仪器仪表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饱和,竞争相对激烈的阶段。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也正面临着严峻的“高考”难题,我们该如何解答呢?  目前,许多进口高端领域的测量仪器100%依赖进口,据统计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先进仪器设备价值近六千亿人民币,其中高端科学仪器和医疗器械总额约一千亿元,年增长率约30%,其中具有高端技术的或涉及国家安全的仪器设备禁止进入中国大陆,所以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科技含量的欠缺,创新能力较差,市场较为混乱等问题,国内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基本丧失国际竞争力,对国家重大项目缺乏有力的支撑。  过于依靠传统技术  传统的仪器仪表虽然可以短暂的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但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产品的不稳定性,产品的寿命断等问题,传统的技术不能及时的得到更新,虽然出现的问题对生产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也给企业打来很大的不变。传统技术有的已经被国际淘汰了很多年,但是还在国内继续沿用,总有一天这种滞后性会给仪器仪表行业一种致命性的打击。  不愿意投放资金  虽然仪器仪表行业虽然给仪器带来很大的利益,但是很大一部分企业不原因将资金掏出来,投放到仪器仪表的创新,就是一味的沿用,觉的创新不是企业的事,是国家技术的事,这种想法势必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因素。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想在这方面投放大量的资金。  专业的人才短缺  中国的大学有很少人重视仪器仪表行业的课程,在仪器仪表的人才培养上存在这严重的问题,由于仪器仪表研发实践性很强,实践在学习中却很少的实施,势必导致在这方面的人才的空缺,这给其发展带来了发展链断开的后果。  技术的落后性  国内的仪器仪表采用过去早应该被淘汰的技术,这给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成本的提高,也是遏制其创新研发的根源,只有脱离了落后技术的束缚才能更好的追上国际的发展,仪器仪表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缺少创新和研发   社会要发展,就必须的注重科技的创新和高端产品的研发。而仪器仪表在创新上做的还远远的不够,虽然国家大量宣传科技创新,但是在人眼里,只不过是发展的一个代名词,一种发展的虚拟的表现。  企业进行过多的宣传产品  仪器仪表的成本本来是不高的,但是当成产出来到客户手里,肯要比成产成本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推广费用占产品价格的几倍以上,不论对国内的发展,还是国际的竞争来说,这都是很不利。  脱离高科技的支持    高科技不断的发展,但是在仪器仪表行业应用的确实很少一部分,虽然现在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远远不如国际的水表,所有它的发展一定要跟上科技的发展,才会有更好的前景。  中国数显压力表等仪器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面对纷繁错杂的“高考”难题,是整个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为中国的仪器行业做出长久性、可靠性、高端性等方面的发展。这些考题的解答程度对于国产仪器的出路至关重要。为改变这一系列的现状,最主要的就是需要政府、更多的机构提供相应的支持。

  • 【分享】我国现代仪器仪表技术发展战略分析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产业结构,从各方面提升国民经济的重要历史阶段。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是人们从自然界获取信息的手段。目前我国的先进仪器仪表绝大多数依靠进口,但国外最先进的仪器仪表一般都在实验室里自行研制,市场上无法买到。我国要进行第一流的科技创新活动不能只依靠进口商品仪器仪表,必须从现在就开展研制最先进的仪器仪表的活动。争取经过多年努力,为我国的科技人员提供最先进的国产仪器仪表。

  • 探讨我国仪器仪表的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06-10-27 16:36:49 来源:中国工业电器网 世界主要的工业强国都有其高水平的仪器仪表工业。早晚要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中国,如何发展其仪器仪表工业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以资金和技术来源区分,世界上发展仪器仪表工业不外乎两种模式:一是以本国资金和技术为主,二是以外资及其技术为主。 今日焦点: • 国内模具钢市场分析与展望 • 我国建筑用钢需求总量仍将增加 • 环保节能主题具备启动条件 • 《陶瓷砖国家标准》   工业发达国家一般是第一种模式,发展中国家限于条件往往是第二种模式,其典型例子是新加坡。我国要成为仪器仪表工业发达的国家应走哪条道路,是否采用一种模式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作为一个已具备相当规模行业基础的中国仪器仪表工业,能否走出一条中国仪器仪表工业的兴旺之路,本国企业的兴衰始终是第一位的。国企改革的成效,民营企业水平和实力的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办企业的潜力充分发挥是本国企业的希望。中国仪器仪表工业在外资大举进入和进口激增的重压下形势严峻,但不会打散,不会溃不成军,更不会消亡。它的生存和发展在于具有市场、人力资源和行业基础三大比较优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正在培育和已经出现具备这种规模和能力的企业。   中国仪器仪表企业不会只局限于目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领域的发展,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已有能力在某些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打破外资和进口产品一统天下,几乎垄断的局面。一方面充分发挥行业比较优势,巩固和扩大在一般产品领域的地位和成果,另一方面,在科学仪器和测试控制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缩小差距是本国企业的发展途径。

  •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吁求安全认证体系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十一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为11.2%,而仪器仪表行业却实现了年均20%的超高速增幅,确实让仪表人十分欣喜。 虽然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取得快速发展,但是许多问题仍然困扰着其发展,例如:核心技术缺失,产品的可靠和安全不够,企业研发动力不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将是我们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期间所要克服的问题。 压力试验机等仪器仪表行业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发展,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两化融合的进一步加深,带动了各个经济领域对自动化的需求,从而也带来了仪器仪表产业的繁荣。具体来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食品及医药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凸显,都为在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以及质量监督检疫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仪器仪表提供了机遇。其次,“十一五”期间,国内仪器仪表技术的显著提高,致使部分国外市场份额逐步被国内市场取代,增加了国产仪器仪表的市场占有率。第三,中国市场对于仪器仪表的需求使得许多跨国公司十分重视中国市场这块蛋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从此前需要进口的产品转化为本土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仪器仪表行业的市场规模。 然而,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国内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因素,如钢铁、水泥、玻璃、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等产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风电、太阳能、轨道交通及食品等领域相继暴露出的安全隐患,致使仪器仪表行业也开始呈现出降温趋势。“十二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将如何发展,成为业内人士不得不关注的重点。 核心技术缺失市场竞争堪忧 尽管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然而核心技术的缺失,高尖端产品仍然依赖国外进口等问题的凸显,使得我国仪器仪表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在近期的一个交流中,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顾问董景辰向记者指出:“其实早就有人看到,仪器仪表行业企业小、散、乱的状况是阻碍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市场需求很大,小、散、乱企业生产的产品也都能销售出去,因此企业没有动力,也没有需求来改变这一现状。”事实上,市场经济的无序竞争确实要为仪器仪表行业的现状买一部分单。然而,由于企业实力不强,造成在技术研发和制造过程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国内产品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却是更主要的原因。 对此,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联化”)仪器仪表维护部经理涂胜华先生就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等仪器仪表企业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还是具有一定差距,尤其在产品性能上。对于我们石油石化行业而言,我们将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可靠和安全,而国外的技术能够更好地确保我们生产过程的稳定,因而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更倾向于选择产品和可靠性高的国外企业。” 的确,涂胜华先生的顾虑也正是大部分用户的担心所在。发展至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大部分技术和产品研发都还处于“跟踪国外”的状态,国内少有能够和国际知名企业PK的技术,因而在用户选择产品时,尽管国内企业凭借价格优势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但是在大型项目面前,国内企业的技术不足使其在面对竞争之时难免被动,市场竞争压力倍增。 对此,董景辰顾问指出:“中国企业自身内涵的提升将会成为未来其与国际品牌同台竞争的必要条件。”

  • 自动化仪表在石化行业的应用

    石化企业规模的扩大也拉动了自动化仪表的市场需求,由于石化行业的生产环境存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特殊性,生产装置的运行主要依靠自动化仪表设备来代替人工操控,因此自动化仪表的未来发展也需要结合石化行业的特色,向自动化、防爆、隔爆、耐高温、耐高压方向发展。 由于石化工业提供的三大合成材料与天然橡胶、棉花及钢材等比较产量增加快,带动了建筑、汽车、机械、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所以石化工业需求更加旺盛,这也促使石化技术快速发展,从而更促进了石化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石化装置由于大型化、连续化及工艺过程复杂、易燃、易爆、对环境保护要求高等原因,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现场仪表、分析仪表、控制策略及依存的DCS、SIS,管控一体化依存的ERP及相应的计算机系统等,构成了石化企业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经过几代人从大干快上到聚精汇神搞建设的努力,石化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利税大户,事关国计民生,它的点滴进步都牵动着我国工业化的步伐,我们应该更多的研究它,绝不能满足于成套设备进口,自动化行业的国人应该有当大型石化工程主自控承包商(MAC,或称MIV主仪表供应商)的雄心壮志。我们还要看到工艺、设备技术进步之快,自动化行业也应紧跟 应用于石化行业的自动化仪表分析: (1)温度仪表石化现场设备或管道内介质温度一般都需要指示控制,温度范围为-200~ 1800℃,大多数采用接触式测量,在现场指示的水银玻璃温度计多被双金属温度计取代,最常用的是热电阻、热电偶。特殊热电阻有油罐平均温度计等;特殊热电偶有耐磨热电偶(如在乙烯裂解炉、催化裂化及丙烯腈装置用高速流动状态下测量高温)、表面热电偶(根据测量物体表面形状而定),多点式热电偶(用在反应器、合成塔、转化炉等处),防爆热电偶等。热电阻、热电偶信号多直接进入DCS或其它温度采集仪表,一体化的温度变送器(两线制)等因现场总线技术兴起而逐渐普及。 (2)压力仪表 因压力仪表与安全有关,所以一直受到重视。压力范围为负压到300MPa(高压聚乙烯反应器)。压力传感器、变送器和特种压力仪表采用多种原理,而且可用于高温介质、脉动介质、腐蚀介质、粘稠状、粉状、易结晶介质的压力测量,精度可达0.1级。压力表分液柱式、弹性式、活塞式(压力校验仪)3类。作为压力调节系统除采用压力变送器将信号送至DCS或其它调节器外,位移平衡式基地式调节器仍常用于现场。 (3)物位仪表 在石化行业一般以液位测量为主,由于测量过程与被测物料特性关系密切,所以除浮力式仪表外,物料仪表没有通用产品,按测量方式分为直读式、浮力式、静压式(差压、压力)、电接触式、电容式、超声波式、雷达式、重垂式、辐射式、激光式、音叉式、磁致伸缩式、矩阵涡流式等,其中雷达式(0.3%)、磁致伸缩式(0.05%)以及矩阵涡流式液位计(±1mm)精度高,在石化行业的应用逐步普及。 (4)流量仪表 这是石化行业温、压、液(位)、流四大参数中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门类。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对流量计量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从控制的角度看稳定和优化两大永恒的主题,也要用流量来考核。而流量本身与流体及管道的关系又十分密切。我们今天说的流量,不是一般的流速,是单位时间内流经有效截面的流体的体积和质量,另外还需要求知管道中一段时间内流过的累积流体的体积和质量(流量积算仪)。面临的要求是:大口径流量、微小流量;高、低温介质的流量;高粘度介质强腐蚀介质的流量;粉料、粘污介质的流量;脉动流、多相流等流量。流量测量原理上大致分有速度法、容积法测量体积流量,直接法、推导法测量质量流量。实际上细分有节流式或差压式(孔板、喷嘴、文丘里管等)、转子式、容积式(椭圆齿轮、腰轮、旋转活塞等)、速度式(水表、涡轮、靶式、电磁、超声波、涡街、质量流量计等)。差压式还有毕托管、阿牛巴管、内锥等,质量流量计有热式质量流量计、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等。在诸多流量计中,国内对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质量流量计、内锥流量计近年来推广力量较大。实际上,在管道化生产中,孔板 差压变送器和一体化孔板流量计等仍为主要测量控制流量的手段。日本1997年统计,石化和天然气工厂中孔板等差压式流量计占44.7%~58%。当然各种流量计应用场合不同,有些是不可取代的,如科氏流量计精度可达±0.2%,所以各类流量计有着各自的市场份额。 (5)在线过程分析仪 从工艺上看,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的保证,只是间接保证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的质量合格,所以对过程中物料成分的直接分析和对最终产品的成分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排放的物质也是要分析和在线监测的。总之,对于分析仪器和在线过程分析仪的需求是迫切的。除去需求旺盛外,分析仪器的高科技含量,特别是对多学科配合要求高等,使得近年来分析仪器的科研和应用投入力量大,主要有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紫外及红外光谱、核磁、电镜、原子吸收及等离子发射光谱、电化学等分析仪器。在乙烯等装置中用工业色谱仪作为在线质量分析仪,用微量水分析仪分析乙烯裂解装置中各种干燥气体的水分。在丙烯腈装置中,使用质谱仪可以在几秒钟内分析多种组分,并经计算机算出转化率。在线质量分析仪的预处理部分近年也受到重视。近红外(NIR)在线分析仪在炼油方面可在几秒钟或1~2min内测定汽油、柴油等十几种质量参数,而且比传统的辛烷值等测定方法节省投资,这在国内将得到推广;NIR在石化装置方面应用也很广,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装置的在线分析;另外在油品调合中用处也很大。此外,pH值、电导率、浊度、溶解氧及水和气体中有害化学物质特别是重金属和SO2、NO、CO、CO2等的分析仪,对石化工艺和环境监测也很重要。(6)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联动构成。石化行业经常使用的是气动执行器,少数液动执行器,其中气动薄膜调节阀又是最常用的,另有少数气动活塞、气动长行程执行机构。气动薄膜调节阀与电气阀门定位器配合使用,所以新一代智能式电气阀门定位器,可以帮助改善调节阀性能。调节阀在系统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有资料表明,1级阀门失效为超过1千万美元的不可避免的损失,2级阀门失效为超过10万美元的不可避免的损失。调节阀的特性计算、标准制定、测试验证及设计选用,一直是关键技术。另外,与仪表制造行业有关的通用化、组合化、多功能化也受到重视。调节机构(阀)由阀体、阀芯、阀座、上阀盖等构成,其中阀芯有平板、柱塞、开口3种类型。按阀体结构分调节阀的产品有直通单座、直通双座、角型、三通型、隔膜型、软管阀、阀体分离阀、凸轮挠曲阀、蝶阀、超高压阀、球阀、笼形阀等。目前国内主要品种比较齐全,碳钢调节阀在炼油石化企业中应用较多,特殊材质和特殊要求的调节阀还依靠进口。 最后应指出,在石化行业,手轮机构及旁路、切断阀等手动措施、应急措施是很有必要的。总的情况是炼油企业使用国产现场仪表比较普遍;乙烯等石化企业由于国外成套进口较多,近年来也在推进部分检测仪表和调节阀使用国产仪表和合资生产仪表的工作。另外,我国是制造大国,温、压、液、流检测仪表与执行器的价格在中、低端产品市场上还是有竞争力的,如调节阀等就有一定数量的出口,这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关于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方面的情况是:现场仪表与控制室的联络信号以4~20mADC为主,采用HART信号约占40%~50%,另有5%~10%为FF等现场总线信号,在上海赛科、惠州壳牌的大型乙烯联合装置中也只有25%采用FF信号的现场仪表(14375台/16000台),但石化工业现场仪表,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的步伐是坚定的。 除了石化行业外,能源行业对自动化仪表的需求也十分明显。我国目前仍是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随着节能减排理念的普及,洁净煤技术及能源高效利用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这就对自动化仪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水力发电、石化能、太阳能等能源,也为自动化仪表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因此向用电、热电联供和集中供热转变、开发新的能源终端消费结构、能量计量收费管理等自动化技术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发力点。本文转载:亚洲流体网 网站站群建设

  • 【转帖】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现状、差距及原因

    1、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国产仪器仪表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上九十年代初、中期的水平.中低档产品品种基本齐全,能够批量生产,且质量稳定.例如,电工仪器仪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5%,并有13%产品出口.深圳市每年生产数字万用表达700万台,出口世界多个国家,中低档数字万用表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少数中高档产品已接近国际水平. 在工程应用技术方面,已经能够承担一部分国家重大工程仪器仪表系统成套工作.如60万千瓦火电机组、350万吨/年炼油装置、20000m2/h空分装置、核电站常规岛控制系统等,开始摆脱国家重大工程全部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但在高技术含量的自动化仪表及系统、科学测试仪器、传感器元器件等产品在竞争上,国内仪器仪表行业基本上都处于相当被动的境地. 总体上说,2003年国内仪器仪表市场需求旺盛,增长迅速.受电站、汽车、公用设施工程、住宅建设和国际市场回暖等影响,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车用仪表、电水气用计量仪表和中低档光学仪器等增长迅速.按国家统计局和有关行业部门统计,2003年国内生产仪器仪表销售总额为921亿元,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增长25.8%.其中过程控制系统与检测仪表为174亿元,同期相比增长29.9%;科学仪器为154亿元,同期相比增长40.18%;环保仪器约为16亿元,同期相比增长35.6%;电能计量仪表为180亿元,同期相比增长36.3%;医疗仪器超过80亿元,同期相比增长11.9%.而据国家海关和有关行业部门统计,2003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出口商品总值29.4亿美元,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增长了52.6%;2003年仪器仪表的进口金额为91.5亿美元,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增长了67.8%.其中过程控制系统与检测仪表为16.7亿美元,科学仪器(包括实验分析仪器和光学仪器)为28.8亿美元,医疗仪器为10亿美元.根据上述数据,中国仪器仪表2003年的市场总需求量为国内生产仪器仪表2003年销售总额-国内生产仪器仪表2003年出口销售总额2003年仪器仪表的进口金额=921-29.4*8.391.5*8.3=921-244.02759.45=1436.43(亿元).其中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为1:8.3.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对仪器仪表需求量的二分之一是由进口产品满足的(实际占52.87%),国外公司的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占有了办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大型和高精度的仪器仪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2、差距 (1)技术方面的差距技术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a、产品的可靠性较差.对基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研究不够,一些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导致产品(特别是高档产品)的性能不够稳定和可靠.现有国内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比,大致要相差1——2个数量级. b、产品的性能、功能落后.现有国内产品在测量精度上要与外国产品相差1个数量级.在功能上,目前外国产品智能化程度相当高,通过对原始停息的数字处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扰对信息影响,提高了产品的耐环境性和测量真实性.而国内现有产品智能化程度还较低.另外,产品的网络化在国外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而我国基本上处在起步阶段.c、产品技术更新的周期慢.当今国外产品的更新周期大约在2-3年.新技术的储备往往可以提前到十年.而我国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国技术来实现一代产品的更新,引进后又不能很好消化吸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原创性成果很少.一些采用新原理的产品,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科研院所在跟踪新技术方面虽然有成果,但与企业结合产品化相当艰难. d、缺乏针对使用对象而开发的专用解决方案.国外近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仪器仪表与应用对象紧密结合的软件产品,最终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机组性能计算软件,炬油工艺的优化软件,专门用于医疗仪器的图形处理软件等.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尚未形成产业. (2)企业综合实力方面的差距企业在综合实力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a、行业规模小,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行业的总产值较低.不仅是绝对量小,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也很小.2003年国内仪器仪表总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82%,国内工业总产值的1.79%.而据美国商业部国家技术和标准研究院(NIST)提出的报告称:美国90年代仪器仪表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仪器仪表行业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全行业有规模以上企业承包1887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不足15个,行业职工总数为51万,缺乏综合实力强的“旗舰”企业.国内企业的单项产品市场运作能力较强,但缺乏综合实力.在为力、财力上、都不能在市场上与外国跨国集团抗衡.因此,在市场竞争方面处于弱势.企业缺乏大型工程的工程能力. b、企业劳动生产率低.由于仪器仪表属于高科技产业,低劳动力成本的作用不明显.国内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低于外国企业.因此,制造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外国企业. c、企业技术开发投入普遍不足.由于国内企业几乎全部是中、小型企业,在人力、财力方面都不能支持足够的、长期的技术创新投入.以科学仪器为例,一般国外公司的开发投入占销售额的10%,而我国仅占3%. 3、原因 造成以上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运行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批国家投资的骨干企业面临产品老化、技术人员流失的严峻局面,生产与经营困难;一批机制创新、运行灵活的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新的亮点,但多半尚未能掌握先进核心技术,创新成果少,还不能与外国大公司抗衡. b、产、学、研、金(融)、政(府)、用(户)有机结合的体制和政策没有形成.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是典型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品,敏感于高科技发展,是多种高新技术融合的综合体.因此,产、学、研、政、金、用的有机结合就显得十分重要.条块分割,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的引导.科研成果产业化率低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c、缺乏国家强有力的研究支援体制.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行业品种多、批量小,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投入.但目前投资总量不足且投资效益不佳,投资途径分散,难以集中重点.课题的选项定和研究成果的公正且透明的评价体制尚不完善.企业既不能象外国那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竞争,又缺乏包括研究资源的战略投资、新技术市场化所需要的市场环境的整顿等国家战略.此外,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为和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也是造成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行业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如果不能在一些关键技术和产品上有所突破,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会产生深远影响.

  • 【分享】现代仪器仪表技术发展战略详细分析

    [size=4]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产业结构,从各方面提升国民经济的重要历史阶段。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是人们从自然界获取信息的手段。目前我国的先进仪器仪表绝大多数依靠进口,但国外最先进的仪器仪表一般都在实验室里自行研制,市场上无法买到。我国要进行第一流的科技创新活动不能只依靠进口商品仪器仪表,必须从现在就开展研制最先进的仪器仪表的活动。争取经过多年努力,为我国的科技人员提供最先进的国产仪器仪表。[/size][size=4] 仪器仪表技术涵盖传感技术、测量仪器、计量仪器、分析仪器、自动化仪表等等,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民生、医疗等各个领域。可以这样认为,仪器仪表是物质世界信息测量与控制的基础手段和重要设备,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工业生产的“倍增器”、军事保障的“战斗力”、国民活动中的“物化法官”。技术创新,方法先行,仪器仪表是工具。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指出:“信息技术包括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测量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是信息技术的源头,是关键中的关键。”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说:“测量是科学的基础。”[/size]

  • 【谱图】仪器仪表行业20%以上增长(指针式电流表)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今年前几个月仪器仪表及文办机械制造业投资额将达116亿元,同比增长39%。海关数据显示,仪器仪表一季度出口额为94.41亿美元,同比增长40.2%。一季度进口额179.70亿美元,同比增长35%。产量增长较快的产品有数码照相机、成分分析仪器、照相机,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01%、3965%、3477%。 虽然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并不强,但近年来一些产品在国外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9.2%,出口值超过了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这些数据表明全行业的快速增长受出口拉动较为明显,但同时,国际市场的变化对全行业的影响也在加大。 出口方面,以电度表、水表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亮点,目前我国已成为这两类产品的最大出口国。 从行业财务数据来看,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仪器仪表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的仪器仪表行业收入和利润已经连续五年实现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预计在经济仍将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今明两年仪器仪表行业整体增长仍然保持在20%以上。 [/S]

  • 仪器仪表行业体制存在薄弱的问题

    仪器仪表行业目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行业,它的发展也是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一部分,但是一直以来,它都没有形成好的行业规范,总得来说,还是行业体制方面有待改革。  首先,国家整体的产、学、研等有机结合体制和政策没有形成,创新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应用较差。改革开放初期,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差距大,企业普遍向外寻求技术来源,虽然近期有所转变,也有企业脱颖而出,但总体上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与应用结合好的不多。大企业成长困难。  我国科研机构涉及测控技术及相关仪器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实用性较差。对相关的生产制造技术,特别是核心工艺技术研究深度和力度不够,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很大。成果的转化率低。高中档仪器产品和系统涉及不同领域内具一定深度的应用技术,国外企业设有专业部门并拥有经验丰富的应用人才,而我国仪器仪表企业往往对大型工程工艺不熟悉,缺乏应用技术的集成能力。因此,生产高档产品比较困难。  其次,缺乏国家强有力的研究支援体制。仪器仪表行业品种多、批量小,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投入。但目前国家投资途径分散,难以集中重点。大的、形成一定规模的仪器仪表供应商不多。企业既不能像外国企业那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竞争,又缺乏研究资源的战略投资。同时,新技术市场化所需要的市场环境还没有完善。  由于体制机制没有理顺,自然造成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仪器科学技术不仅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并且只有能尽快发现、利用、集成各种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最新科技成果的人,才能设计和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品。人才短缺,自然影响行业的发展。这无疑也是造成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产品差距的重要原因。

  • 【讨论】国内仪器仪表企业发展的五大困难

    市场分析: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在2006年就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国。而在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仪器仪表虽然形成了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业体系。产销增幅进入历史高位区,单月值再创新高,但是依然存在各种困难。    1、创新能力提升慢,技术来源是瓶颈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产业结构,从各方面提升国民经济的重要历史阶段。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是人们从自然界获取信息的手段。目前我国的先进仪器仪表绝大多数依靠进口,但国外最先进的仪器仪表一般都在实验室里自行研制,市场上无法买到。我国要进行第一流的科技创新活动不能只依靠进口商品仪器仪表,必须从现在就开展研制最先进的仪器仪表的活动。争取经过多年努力,为我国的科技人员提供最先进的国产仪器仪表。    2、企业规模及素质制约行业发展    2011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521家,职工92.7万人,总资产450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253亿元,销售收入5116亿元,利润总额387亿元。中国企业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依然存在参差不齐情况。企业的素质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3、“GDP”影响依然严重    仪器仪表近几年虽然取得高位发展,但却很大部分受"GDP"影响。单一追求企业发展速度的不健康模式,忽视产品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使行业发展存在很多不健康因素。    4、仪控技术是发达国家保持优势的重要阵地    仪器仪表行业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进出口逆差比较大,是机械工业13个行业里逆差最大的一个。“十一五”期间,我国仪控产品出口保持30%左右的年增长率,中期超过100亿美元,末期超过150亿美元;仪控产品进口年增幅预计约20%,“十一五”末年进口的仪控产品超过200亿美元。但是,关键的仪器仪表设备,我国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 5. 企业品牌知名度不够 用户单位不认可 目前一些常用的仪器仪表,如工控行业现场测量仪表:数显表、电磁流量计、压力传送器、热电阻、热点偶等产品的制作技术国内已经很成熟,由于企业品牌知名度不够,同时用户对产品的质量不够信任,即使在简单的用途上,也宁愿买高价知名产品。这两点使国内仪器仪表企业失去了很大的市场,因此建议同志们尽力购买国货,企业有钱才能创新,制作好的产品,振兴民族工业!

  • 我国仪器仪表业的六十年发展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键技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包括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测量技术是基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新兴的庞大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这就是说,测量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源头,仪器仪表行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言而喻,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在当今信息时代推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一、地位作用  由于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发展。值得特别提出的举措有:  2001年3月举行的七届四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发展仪器仪表放到重要位置”。国家发展纲要提到仪器仪表,而且放到重要位置,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紧接着,国家计委、经贸委、科技部等许多部委都列了若干专项,动用了大笔资金支持仪器仪表的发展。  2005年,国家发改委正式下达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在各个行业中选出16项重点发展领域立专项支持发展,其中第11项就是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  2006年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涉及到了多项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发展项目。  2008年4月,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创新方法工作在全国开展。这份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新方法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三个要素,创新工具主要就是指推动科技创新的科学仪器。科学仪器的重要作用被进一步提升,开发研究得到更有力的支持。  此外,在863计划,特别是航天计划等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中,支持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的发展也被放到了重要位置。就是在这样一个十分有利的形势下,近些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产业概况  连续四年增长率20%以上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是一个高速、平稳发展的行业,但在机械工业13个行业里,仪器仪表不属于增长最高的行业,四年来增长率在20%~27%之间。  仪器仪表行业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进出口逆差比较大,是机械工业13个行业里逆差最大的一个。2005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进出口总额193.59亿美元,其中进口14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出口52.45亿美元,同比增长30.8%。  仪器仪表行业在整个机电行业内属于改制和转制进展比较快的行业,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已经转为民营,三资企业也非常活跃,国外许多著名的仪器仪表跨国公司都在我国投资或者扩大生产。按经济结构类型统计,行业销售收入中我国企业(包括国有、国有控股和民营企业)约占55.12%,利润占54.59%,其余为三资企业。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首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压力试验机等仪器仪表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10~15年的差距。但在发展中国家里,我国是仪器仪表行业最大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  其次,我国的仪器仪表需求量很大,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上仪器仪表的增长率是3%~4%,我国已连续四年实现20%以上的年增长率,有的产品已经占了全世界的十分之一。  第三,目前,仪器仪表行业是直接与外商竞争的行业,外资在华已进入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合资和技术输出为主,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合资转成控股为第二阶段,现在已进入到以独资和兼并我国优秀企业为主的第三阶段。  第四,一些中低档产品已具有规模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比如普通数字万用表等产品占了世界很大产量,家用电度表生产能力占世界的50%。目前,我国已成为电度表、显微镜、望远镜、温度计、压力表、压力试验机、水表、煤气表、光学元件等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集装箱检测设备等高档产品的出口也开始取得突破。  三、技术现状  大部分高端市场被跨国公司占领  仪器仪表产品品种门类繁多,覆盖面很广。按照国家新的国民经济分类标准,仪器仪表产品有20小类,可归纳为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科学测试仪器、常用仪器仪表和专用仪器仪表4类。其中,对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重大装备影响最大、代表行业水平的是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主干现场仪表、关键精密测试仪器两大部分。  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主干现场仪表  按产品技术水平、来源和市场状况,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主干现场仪表大致可分成以下四类。  第一类,一般常用的测温、测压、流量、显示和控制调节仪表产品。此类产品以中低档居多,产品的改进提高和市场适应性研发,我国企业已有能力承担。  第二类,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引进技术并已国产化的产品。这类产品我国企业已掌握核心制造技术,能够稳定生产,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由于国外新一代产品已经成熟并大量进入市场,因此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中小工程项目。  第三类,我国自行研发的高中档产品,代表性产品如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和电磁流量计。这些产品的基本性能和功能已与国外产品接近,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在不断上升。但应用对象仍以中小工程项目为主,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的主要是非主要装置、非主要控制系统和非关键工位。  第四类,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主的大型工程项目采用的高中档产品。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项目采用三资企业生产和进口的产品,例如大型DCS系统、PLC、核电数字控制系统及仪表、高精度压力/差压变送器、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大压差/耐磨/耐冲击调节阀、质量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产品,以及用量少、技术难度大、专用性强的品种。  精密测试仪器  我国现阶段研制生产的精密测试仪器,整体达到国际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技术水平,主要包括色谱仪器、光谱仪器、电化学仪器、研究型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天平、离心机、冲击试验机、超声波探伤机、X射线探伤机、电子经纬仪、精密电测仪器等。一些产品的技术水平接近、达到当前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例如微波等离子光谱仪、便携式光离子化气相色谱仪、全自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光干涉计量仪器、全站仪、全自动智能超声波探伤机、全自动远程诊断光学显微镜等。  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科研、生产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一般性需求,但是高端需要主要依赖进口。  四、发展趋势  科学仪器未来发展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仪器  光学捕获(Opticaltrapping)是一种新型的光学微操作技术。它将一束光用高数值孔径的物镜聚焦成微米级的光斑,形成梯度来实现对微小粒子的捕获和移动。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微观领域的研究。  微型色谱仪将会得到很快的发展。C2V公司已经推出了世界上最小最快的手持式气相色谱仪,主机大小仅124×84×60mm,所含柱模块大小为60×100×12.5mm,可在10-30秒内完成天然气主要成份的全分析。  NMR的微型化近年来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瑞士Neuchatel大学开发成功一种高质量因子可供微流控芯片NMR全

  • 【转帖】2010年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年报公布

    据工信部获悉,仪器仪表行业2010年报于2010年11月11日公布。公布中显示;仪器仪表行业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为8085亿元,销售收入7985亿元,利润990亿元;进出口总额600亿美元,其中进口348亿美元,出口252亿美元。企业总数7154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占0.07%,民营企业占69.9.%,三资企业占20.2%,其他企业占9.83%。 年报数字充分证明;仪器仪表行业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成为常用仪表的生产大国。变送器、执行器、测绘仪器、金属材料试验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控制系统等中高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行业技术上总体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国际水平,少数产品接近或达到当前国际水平。国有仪器仪表行业竞争力市场需求在不断的扩大比2009年增长近200%。 仪器仪表行业定位: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共分20个小类,仪器仪表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多学科的综合体,是高端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 浅谈我国在线分析仪表及PAT技术的新进展

    【亚洲流体网讯】 水质在线分析仪表及系统 由于环保的要求,水质在线分析仪表及系统已经成了环保部门对辖区水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主要手段,已能够实时、连续、稳定、可靠地提供准确、快速的监测数据。作为水质自动监测,还要实行远程监控,达到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或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监督总量控制、排放达标情况等目的。在水质自动监控系统网络中,中心站通过卫星和电话拨号两种通讯方式实现对子站的实时监视,托管站也可以通过电话拨号方式实现对所托管子站的实时监控。其他经授权每个子站是一个独立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一般子站有一台或多台的多参数水质自动化分析仪组成,另有固定式子站和流动式子站(拖车—监测小屋)共三种。子站分采水单元,配水单元,分析单元,控制单元,子站站房及配套设置。 国内在水质氨氮监测等复杂仪表的深入研究方面也取得很多成果。如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研制出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智能分析系统,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监管工具,目前我国已有30多家企业有了认证合格的相关产品,国内在2003年也颁布了“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1-2003)标准,规定了地表水、工业污水和市政污水的基于电极法和分光光度法的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的技术性能要求和性能试验方法。 气体在线分析仪表及系统 从环保的角度看,气体在线分析仪表及系统比水质在线分析仪表及系统更为重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从法规上要求安装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近十余年间,我国固定污染源安装了1.8万套CEMS,具体标准有HJ/T7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6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以及HJ/T212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传输标准。 目前还试点燃煤电厂排放烟气中汞的连续自动监测、超声波流速测定仪解决低流速(=3m/s)烟气测定、适应宽范围气体浓度的测定专项技术。此外,美国博纯公司提供的一种创新的冷干直抽法CEMS样气预处理技术是样气除湿的好技术。实现由“点末端监控”向“全过程监控”的转变,协调实验室检测项目、便携式仪器检测项目等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适应新形势下对生态文明的要求。 为了环保的需要,环保部已修改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列入环境空气基本监测项目,有条件的城市均开展了大气颗粒物PM2.5的监测。目前所用监测仪大部分是引进国外产品。为此,国内如青岛佳明测控公司也进行了开发。目前国际上的监测方法有微量振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β射线法按照输出方式不同,分为实时方法和时均值方式。青岛佳明测控公司就采用β射线法的实时显示方式。该公司解决了计数器选择和数据处理、等在炼油、石化、化工行业的应用 在炼油、石化行业、在线分析仪表的选用越来越普遍,投资越来越上升。据中石化咨询公司谢怀仁、石彦秋提供的数据显示:某大型乙烯装置,进口自控仪表设备费为2亿元,进口在线分析仪表设备费为5000万元,即4:1;某大型聚乙烯装置,进口自控仪表设备费8000万元,进口在线分析仪表设备费1700万元,其中远红外总碳氢分析仪500万元,在线气相色谱仪500万元,氧分析仪400万元,水分析仪300万元,即4:0.85;某大型硫磺回收装置,进口自控仪表设备费500万元,进口在线分析仪设备费250万元,即2:1;某油品长输管线分输站,进口自控仪表设备费200万元,进口在线分析仪设备费100万元,即2:1。而在线分析仪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在线质量分析仪(工业色谱、全镏程分析仪、质谱仪等)、在线近红外分析仪、工业核磁共振仪、放射性仪表(料位密度测量)以及环境监测和水质分析仪等。 通力分析自控技术公司罗海涛的“炼油过程应用在线分析技术提高油品品质和轻质油收率”的报告中,对油品质量在线分析工作进行了总结,主要产品有汽油镏程在线分析仪、倾点在线分析仪、饱和蒸汽压在线分析、粘度在线分析仪以及闪点在线分析仪等油品质量分析仪表,以及各类油品预处理系统、分析小屋及分析仪表成套系统、远程工作站,先后在兰州石化、新疆克拉玛依、天津大港石化、大连石化、华北石化、湖南长岭石化、广州石化、上海高桥炼油厂、陕西榆林石化、洛阳石化、河北沧州石化、山东济南石化、西安石化、新疆独山子石化、武汉石化、江苏清江石化、延安炼油厂等30个炼油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如武汉石化焦化柴油项目进行卡边操作,柴油95%点由投用前平均357℃提前到了投用后363℃,平均提高了6℃,按每提高1℃即产生680万元计算,柴油95%点提高了6℃,每年增加35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独山子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裂化车间罗祥生在“全镏程在线分析仪在加氢裂化装置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指出,该厂60万加氢裂化装置采用了IDA系列全镏程在线分析仪(通力产品),2011年10月底开始调试,2012年1月15日正式投用。至今运行平稳,实现生产过程在线质量监测、全塔优化控制,年经济效益为1519.3万元。 在医药、食品行业的应用 医药等行业对于在线分析仪表及系统的需求,从PAT过程分析技术来说,与石化等行业是相似的,特别是塔、釜、罐等工艺设备的测控,燃烧、冷却等控制,节能环保的要求等,并无特别之处,但制药流程后处理部分,如颗粒和药丸干燥过程的测量控制,在线分析仪表及系统仍有用武之地。济南金宏利实业公司董海平等人在“AOTF-NIR光谱技术在线测量G/att流化床湿度”一文中,介绍了颗粒和药丸干燥过程的含水量和湿度的控制。作为现代制药领域对湿度控制主要手段,流化床喷雾制粒是一种复杂的生产过程,物料含水量变动较大,药物颗粒表的湿度和内部湿度准确的检测是个难题。将近红外(NIR)反射光谱法用于流化床干燥制粒,监测喷雾阶段并可以测定干燥终点。通过在线红外技术收集干燥不同阶段产品的近红外光谱图,结合其它过程测量技术组合建立线性校正模型,可以实时监测干燥过程。具体采用luminar3075小型AOTF-NIR光谱仪(美国Brimrose公司),AOTF为声光可调滤光器(Acousto-optictunablefilter),结构简单,光学系统无移动性部件,体积小,集光能力强,波长切换快、重现性好,程序化的波长控制使得灵活性强,在现场使用广泛。本文转载:亚洲流体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