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碳素材料

仪器信息网碳素材料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碳素材料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碳素材料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碳素材料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碳素材料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碳素材料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碳素材料相关的解决方案。

碳素材料相关的论坛

  • 【求助】求有关炭素材料和电化学的书籍

    大家好,本人在最近的实验中和看文献之后发现需要以下的一些书籍,由于邮购也需要的一定的时间,所以先来向大家求助一下。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邓梅根,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炭材料科学与工程:从基础到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炭素材料——杨国华,中国物资出版社碳素工艺学——蒋文忠,冶金工业出版社应用电极学——张招贤,冶金工业出版社化学电源测试原理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电解加工技术及其研究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电解加工与复合电解加工——国防工业出版社电化学加工技术-原理工艺及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感谢大家多多帮忙了

  • 锂电池负极材料介绍

    第一种是碳负极材料:  目前已经实际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如人工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石油焦、碳纤维、热解树脂碳等。  第二种是锡基负极材料:  锡基负极材料可分为锡的氧化物和锡基复合氧化物两种。氧化物是指各种价态金属锡的氧化物。目前没有商业化产品。  第三种是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目前也没有商业化产品。  第四种是合金类负极材料:  包括锡基合金、硅基合金、锗基合金、铝基合金、锑基合金、镁基合金和其它合金 ,目前也没有商业化产品。  第五种是纳米级负极材料:纳米碳管、纳米合金材料。  第六种纳米材料是纳米氧化物材料

  • 【分享】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分类介绍

    [font=&]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有碳素材料和非碳材料两大类,已实际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如人工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MCMB)、石油焦、碳纤维、热解树脂碳等,此外,人们也在积极研究开发非碳负极材料。[/font][font=&]1、碳素负极材料[/font][font=&]碳材料根据其结构特性可分成两类:易石墨化碳及难石墨化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碳和硬碳材料。通常硬碳的晶粒较小,晶粒取向不规则,密度较小,表面多孔,晶面间距(d002)较大,一般在0.35~0.40nm,而软碳则为0.35nm左右。[/font][font=&]软碳主要有碳纤维、碳微球、石油焦等。软碳主要有碳纤维、碳微球、石油焦等。其中,普通石油焦的比容量较低,约为160 mAhg-1,循环性能较差,对石油焦(国产)等通过改性处理,可使比容量提高到250 mAhg-1,并且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硬碳中主要有树脂碳,有机聚合物(PVA、PVC、PVDF、PAN等)热解碳以及碳黑(如乙炔黑)等。[/font][font=&]与非石墨化碳材料相比,石墨导电性好,结晶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更适合Li离子的脱/嵌,形成LiC6锂-石墨层间插入化合物Li-GIC。[/font][font=&]石墨材料主要包括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两大类。人造石墨是将易石墨化碳(软碳)经高温石墨化处理制得。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人造石墨类材料主要有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石墨纤维及其他各种石墨化碳等。[/font][font=&]2、非碳负极材料[/font][font=&]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是在氮化锂Li3N高离子导体材料(电导率为102cm-1)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分为反CaF2型和Li3N型两种,代表性的材料分别为Li3-xCoxN和Li7MnN4。Li3-xCoxN属于Li3N型结构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其通式为Li3-xMxN,M为Co、Ni、Cu等),该材料比容量高,可达到900 mAhg-1,没有不可逆容量,充放电平均电压为0.6V左右,同时也能够与不能提供锂源的正极材料匹配组成电池。[/font][font=&]Li7MnN4属于反CaF2型结构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其通式为Li2n-1MNn,M代表过渡金属),比容量较低,约为200 mAhg-1,但循环性能良好,充放电电压平坦,没有不可逆容量,特别是这种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还可以采用不能提供锂源的正极材料与其匹配组成电池。[/font][font=&]TiS2、MoS2等硫化物也可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可与LiCoO2、LiNiO2、LiMn2O4等4V级正极材料匹配组成电池。这类电池电压较低,如以TiS2为负极,LiCoO2为正极组成电池,电压为2V左右,其循环性能较好,可达到500次。[/font]

  • 【求购】修复科所用材料选用试验方法

    口腔材料分类评价与试验项目印模材料a)水胶体b)橡胶c)氧化锌丁香油酚d)树脂e)蜡f)藻酸盐g)石膏与表面接触≤24h1.细胞毒性2.致敏3.口腔粘膜刺激咬合蜡与基底板与表面接触≤24h1.细胞毒性2.致敏3.口腔粘膜刺激矫形修复装置材料a)贵金属及含低量贵金属的合金b)贱金属合金c)焊料d)义齿基托聚合物e)人工牙(瓷及丙烯酸树脂牙)与表面接触>30d1.细胞毒性2.遗传毒性3.急性全身毒性:经口途径4.致敏5.口腔粘膜刺激f)冠及桥贴面g)修补及重衬材料1.细胞毒性2.急性全身毒性:经口途径3.致敏4.口腔粘膜刺激段块、骨内、骨膜下及根管内植入材料a)金属及其合金植入>30d1.致敏2.遗传毒性3.细胞毒性4.口腔粘膜刺激5.皮下植入6.骨埋植b)陶瓷c)树脂d)玻璃碳(碳素材料)e) 复合材料1.致敏2.遗传毒性3.细胞毒性4.皮下植入5.骨埋植水门汀与表面接触>30d牙髓牙本质应用粘合剂与表面接触>30d牙髓牙本质应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