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东方瑞士”: 丹东仪表基地的50年梦想
位于鸭绿江畔,黄海岸边,总规划面积7.65平方公里的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以下简称&ldquo 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rdquo ),是丹东经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临近农历新年,但这里依旧忙碌如常。丹东圣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传芳刚刚挂断一个关于业务洽谈的电话,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又响了起来。张传芳笑着对记者说道,&ldquo 企业搭上了园区发展的顺风车。你瞧,这电话是一个接一个,生意是一单接一单啊!&rdquo 自2009年4月,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成立以来,丹东便不断向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千亿元规模的全国最大的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的目标砥砺前行。 &ldquo 丹东速度&rdquo 的信心和实力 谈及对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最初感受,张传芳用四个字形容&ldquo 出乎意料&rdquo 。张传芳对记者解释道,&ldquo 2009年6月,我们到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进行考察,当时起步区一期的整体框架建设基本完成,但配套设施尚未完全到位,我们认为企业在年底之前顺利入驻园区会存在一些困难。不过,园区方面非常注重建设效率和服务效率,最终我们在2009年9月与园区方面签订了相关合同,在2009年12月顺利入驻园区,实现了我们最初的愿景。&rdquo 事实上,2009年4月,丹东市用20天的时间即推出了初步的发展规划和产业优惠政策。一个月内招商工作全面展开,两个月后起步区一期14栋共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上梁,四个月后起步区二期26栋共3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开工建设。从开工建设至2010年底,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就赶超了此前半个世纪仪器仪表产业产值的总和。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区销售经理李江对记者表示,&ldquo 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体现了一种&lsquo 丹东速度&rsquo ,这种速度展现了丹东抢占仪器仪表产业制高点的信心和实力。&rdquo 据了解,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总规划面积7.65平方公里,拟通过5&mdash 10年的努力,打造成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千亿元规模的全国最大的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近年来,在丹东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丹东已经成为继京津、重庆、江浙地区之后,成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仪器仪表产业新高地。 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 温州到丹东的直线距离约1450公里,但在精明的温州企业家眼中,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却是企业落户的最佳选择。 罗涛,正是这些千里迢迢将企业落户在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温州企业家之一。&ldquo 选择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就是看好了这里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rdquo 罗涛的话语间透露着对自己选择的自信和满意。 罗涛所言不虚,上世纪60年代,国务院就提出要把丹东建成&ldquo 东方瑞士&rdquo 。由此,丹东生产的手表、精密仪表、热工仪表、射线仪器、光学仪器均得到长足发展,为丹东仪器仪表产业蓄积了企业、产品、人才、科研等基础优势。 现如今,丹东生产的家用煤气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工业用X射线仪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核检测仪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90%,智能化配电监控仪表、激光粒度仪、IC卡煤气表、IC卡电表、IC卡水表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矿山尾矿监测系统、X射线实时成像、食品异物检测系统等新产品潜力巨大。 &ldquo 良好的产业基础是企业科研成果的孵化器。&rdquo 辽宁东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项目负责人有着自己切身的感受,&ldquo 入驻园区后,企业的产品研发不断出新,以前两三年才能完成一项产品研发,现在半年就能推出一项新产品。&rdquo 不可估量的产业集群效应 无论走到哪里,张传芳都会告诉合作伙伴,自己的企业来自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这其中的缘由始终为张传芳津津乐道,&ldquo 去年,我们和一家企业洽谈合作事宜,起先他们并没有拿定主意,但后来一听我们是来自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企业,当即就与我们签订了合同。&rdquo &ldquo 起初,我也好奇他们为什么会如此痛快地做出了决定。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对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有过接触,对园区内的企业具有极高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因此,现在我们企业出去洽谈合作时,都会骄傲地说我们是来自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企业!&rdquo 据了解,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对入驻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都进行了一定考核,以保证入驻企业是产业内的优质企业,从而保证园区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有着类似感受的并不止张传芳一人。罗涛告诉记者,&ldquo 企业入驻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后,从原来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抱团发展,形成了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使得市场对入驻这里的企业更加信任,加快了企业和基地的发展。&rdquo 丹东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包良清告诉记者:&ldquo 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会形成市场的品牌效应、人才集聚效应,更会推动上、下游产品的配套产业流动,使生产成本降低,形成物流效应。与此同时,它还将成为研发平台、成果对接平台、融资平台。&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