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汽车测电笔

仪器信息网汽车测电笔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汽车测电笔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汽车测电笔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汽车测电笔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汽车测电笔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汽车测电笔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汽车测电笔相关的解决方案。

汽车测电笔相关的资讯

  • 《汽车薄壁件的检测技巧》在线研讨会进行中
    会议主题:汽车薄壁件的检测技巧   举办时间:2010年8月27日   主讲人:海克斯康汽车行业技术经理 王展欣   讲座开始时间:8月27日 8:00   主讲人在线答疑时间:8月27日 14:30到16:00   会议内容:   您可能知道一辆外形完整及至完美的汽车车身是什么样子,但您了解组成汽车车身的薄壁件(钣金件)的质量检测特点和检测技巧吗?   在本讲座中,具有十几年汽车行业质量检测经验的王展欣老师,将与您一起分享汽车薄壁件特点、薄壁件装夹方法、薄壁件检测特点及薄壁件关键特征的检测技巧 该讲座值得所有相关薄壁件零件质量管理和质量检测人士关注和借鉴!   讲座持续在线时间:   每期研讨会主题将根据用户需求在举办之后一定时间内,持续挂在以往研讨会区,供大家随时观看。另外,主讲人在线答疑时间段外,大家也可在留言区发布留言,我们会不定时上网查看,对大家的留言有问必答。敬请关注!   海克斯康官网会议地址http://www.hexagonmetrology.com.cn/channel/index-s.aspx
  • 新能源汽车爆炸频发?FLIR TG275助你提前检测,规避风险!
    上海实施最严外地牌照限行政策自2020年11月2日起,每日7时至20时,上海部分主要高架路、大桥以及隧道道路禁止悬挂外省市机动车号牌的小客车、使用临时行驶车号牌的小客车、未载客的出租小客车及实习期驾驶员驾驶的小客车通行(周六、周日和全体公民放假日除外)。随着上海实施最严外地牌照限行政策或将引起新能源车抢购潮 但新能源汽车爆炸事故时有发生8月20日,一辆北汽新能源汽车在充电站充电时发生爆炸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容易发生爆炸那么车主的权益该如何保证呢?今天小菲就给大家介绍一款汽车诊断专用红外热像仪——FLIR TG275它是专为希望加速诊断过程和避免问题未被检测的汽车养护和维修技术员设计汽车维修技师的真实使用感受FLIR TG275是如何征服这些技师们的呢?小菲详细为你解读下吧~迅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借助FLIR TG275,汽车维修技师能透过引擎盖,及时“看见”座舱内或车上诸多常见问题的根源。其工作测温范围为-25°C至+ 550°C,从冷空调到高温排气管或制动转子,轴承、涡轮增压器、差速器、冷却液系统、电气元件和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用高精度、高能效的激光瞄准目标区域,确保组件测量准确无误,只需几秒即可完成检测,发现问题。点测温热像仪FLIR TG275是配备FLIR多光谱动态成像(MSX® )技术的点测温热像仪,搭配专利双摄像头技术,加上19,200的红外图像分辨率,让其可以生成更清晰、更容易理解的图像。汽修检测人员可以轻松存储这些图像,从发现潜在故障到确认问题已修复,而且它还配备蓝牙® 低功耗(BLE)无线技术,该技术可轻松将图像转移到移动设备上,使用FLIR Tools® 生成专业报告,这样就可以将检修过程一一向客户展示,从而打消顾客的疑虑。坚固耐用,适用各款车型FLIR这款TG275采用坚固耐用的设计,IP54级防护封装可有效杜绝灰尘和水的侵害,完全可以胜任各种专业工作环境,无论是柴油卡车发动机还是建筑设备上的液压系统,均可轻松完成任务。其检测对象不局限于传统汽车。如今的新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采用复杂的电池系统,充电或放电时,系统产生热量,从坏电池到断线,所有问题都可能导致部分电池无法正常工作,这些电池与工作正常的电池有着不同的热特征,因此很容易被TG275捕捉到。FLIR TG275还配有LED灯和激光指示器,用于指示被测表面的大小和面积,为温度测量作业提供指导。FLIR TG275经济实惠、简单易用,是解决电池、继电器、开关、排气歧管、空调冷凝器、传动系部件等相关问题的理想选择。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大好,但安全隐患问题也要及时排查,避免造成更大的危险!
  • 翁开尔2011汽车测试展圆满闭幕
    历时三天,2011汽车测试展终于降下帷幕。 本次展会上,翁开尔携手世界一流的老化专家美国Q-Lab公司共同展示了QUV、Q-SUN、Q-FOG等产品,同时一并展示的ANSEROS的臭氧老化箱、BINDER的温湿度环境模拟箱、SITA的表面清洁度测试仪、柯尼卡美能达的三维扫描仪、TABER的磨耗仪以及翁开尔的多功能砂砾冲击测试机等设备,深受观众的青睐。
  • 壁纸、新房、汽车中有害物质限量及分析方法
    对于汽车内饰材料以及汽车本身所以材料的选用都是造成车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新房装修中选用的各种材料以及壁纸也是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其中主要危害气体以甲醛为代表,包括重金属和多种有毒气体。本文主要针对常见污染物的检测做简单简绍。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壁纸中的重金属(或其他)元素、氯乙烯单体及甲醛三种有害物质的限量、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以纸为 基材的壁纸。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 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615-1984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GB/T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GB/T 10739纸浆、 纸和纸板试样处理与试验的标准大气(eqvISO 187:1884)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壁纸 wallpapers主要以纸为基材,通过胶粘剂贴于墙面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材料,不包括墙毡及 其他类似的墙挂。 4、要求壁纸中得有害物质限量值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壁纸中的有害物质限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有害物质名称 限量值 重金属(或其他)元素 钡 &le 1000 镉 &le 25 铬 &le 60 铅 &le 90 砷 &le 8 汞 &le 20 硒 &le 165 锑 &le 20 氯乙烯单体 &le 1.0 甲醛 &le 120 5、试样的采取、制备和预处理 5.1、以同一品种、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的壁纸为一批,每批量不多于5000㎡。 5.2、以批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 每批至少抽取5卷壁纸,并保持非聚氯乙烯塑料薄膜的密封包装,放于阴暗处待检。 5.3、距壁纸端部1m以外每隔1m切取1m长、全幅宽的样 品若干张。 5.4、在样品上均匀取(30± 1)mm宽,(50± 1)mm长的试样若干,试样的宽度方向应与卷筒壁纸的纵向相一致。从所有样品上 切取至少150个长方形试样。 5.5、通过目测法选取70个涂层最多或者颜色最深的长方形试样,按GB/T10739进行试样处理。处理后,其中的 50个试样用于测定甲醛含量;另20个试样分为两组,每组格10个,分别切成约6mm× 6mm的正方形,一组用于测定重金属(或其他)元素, 另一组用于测定氯乙烯单体的含量。 6、试验方法 6.1、重金属(或其他)元素含量的测定 6.1.1、原理在规定的条件下,将试样中的可溶性有害元素萃取出来,测定萃取液中重金属(或其他)元素的含量。 1.2、试剂在分析中如没有特别注明,只使用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脱)离子水。 6.1.2.1、盐酸(HCL)溶液,(0.07± 0.005)mol/L。6.1.2.2、盐酸(HCL)溶液,(2± 0.1)mol/L。 6.1.3、仪器 6.1.3.1、常用的实验室设备和玻璃器皿。 6.1.3.2、pH计。精确至± 0.2pH值。 6.1.3.3、磁力搅拌器,转速(1000± 10)r/min。 6.1.3.4、烘箱,能够保持温度在(37± 2)℃。 6.1.3.5、带0.45?m的微孔膜。 6.1.3.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6.3.1.7、ICP感藕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计。 6.1.4、试验步骤6.1.4.1、萃取方法: 精确称取1g(精确至0.0001g)小正方形试样放入容积为100mL的玻璃容器中,然后加入(50± 0.1)mL的0.07mol/L盐酸,摇荡1min,测定溶液的pH值。如果pH<1.5,边摇荡边逐滴加入2mol/L盐酸,直至pH在1.0~1.5之间。把容器放在磁力搅拌器上,一并放入(37± 2)℃的烘箱中,并在此温度下搅拌(60± 2)min,然后取走搅拌器。再在(37± 2)℃的烘箱中静置(60± 2)min,立即用带0.45?m的微孔膜过滤溶液。收集滤液,留待测定重金属(或其他)元素的含量。6.1.4.2、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测定,仲裁时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b)ICP感藕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6.1.5、结果计算按式(1)计算出每种重金属(或其他)元素在试样中的含量,以mg/kg表示。 c R= &mdash × 50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1) M 式中: R&mdash &mdash 被测试样的重金属(或其他)元素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mdash &mdash 重金属(或其他)元素在萃取液中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m&mdash &mdash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测试结果需经式(2)修正后作为分析结果报出,并修约至小数点后第3位。 R1= R(1-T)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2)式中: R1&mdash &mdash 修正后被测试样的重金属(或其他)元素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R&mdash &mdash 被测试样的重金属(或其他)元素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T&mdash &mdash 修正因子(见表2)。?表2 修正因子 例如:测得铅的结果是120 mg/kg,相应的修正因子T是0.3,修正后的分析结果是:R1=120(1-0.3)=120× 0.7=84 mg/kg。 6.2、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应按GB/T4615-1984的规定进行。 6.3、甲醛含量的测定 6.3.1、原理将试样悬挂予装有40℃蒸馏水的密封容器中,经过24h被水吸收,测定蒸馏水中德甲醛含量。在24h内,被水吸收的甲醛用乙酰丙酮为试剂的空白溶液作参照,进行光度测定。 6.3.2、试剂在分析中如没有特别注明,只使用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脱)离子水。 6.3.2.1、乙酰丙酮(CH3-CO-CH2-CO- CH3),优级纯。 6.3.2.2、醋酸胺(CH3COONH2),优级纯。 6.3.2.3、甲醛溶液(CH2O),350g/L ~400g/L。 6.3.2.4、乙酰丙酮(CH3-CO-CH2-CO- CH3)溶液(体积分数为0.4%)的制备:将4mL乙酰丙酮放至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在密封的气密容器内,并置于暗处。注:在这种条件下溶液可稳定保持4周。 6.3.2.5、醋酸胺(CH3COONH2)溶液(200g/L)的制备:在容量瓶中用水溶解200g醋酸胺,加水稀释到1000mL。 6.3.3、标准溶液 6.3.3.1、碘(I2)溶液,0.05mol/L。 6.3.3.2、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0.1 mol/L。 6.3.3.3、氢氧化钠(NaOH)溶液,1 mol/L。 6.3.3.4、硫酸(H2SO4)溶液,1 mol/L。以上标准溶液在使用前应进行标定。 6.3.3.5、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1%。 6.3.4、甲醛标准溶液 6.3.4.1、甲醛标准溶液A将1Ml甲醛溶液置于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1000mL,并按以下步骤进行标定。吸取20mL稀释后的甲醛标准溶液A,与25mL碘溶液和10m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放在暗处保存15min,再加入15mL硫酸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反滴定过量的碘,接近滴定终点时,加几滴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用20mL水作空白平行试验,并按式(3)计算甲醛溶液A的浓度。 1000 c = (V0-V)× c&rsquo × &mdash &mdash × 15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3) 20 式中:c&mdash &mdash 甲醛溶液A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mdash &mdash 试样耗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0&mdash &mdash 空白样耗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rsquo &mdash &mdash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6.3.4.2、甲醛溶液B按照标准溶液A的浓度,计算出含15mg甲醛所需标准溶液A的体积。用微量滴定管量取此体积的甲醛标准溶液A至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1000mL。注:1mL这样的溶液含15µ g甲醛溶液。 6.3.5、校准溶液按照表3规定,在6个盛有甲醛标准溶液B的100mL容量瓶中加入不同的水进行稀释,制成甲醛系列校准溶液,使甲醛含量范围为0~15?g/mL不等。表3 甲醛系列校准溶液 元素 锑 砷 钡 镉 铬 铅 汞 硒 修正因子(T) 0.6 0.6 0.3 0.3 0.3 0.3 0.5 0.6 加入标准溶液B的体积mL 加入水的体积mL 甲醛含量µ g/mL 0 20 40 60 80 100 100 80 60 40 20 0 0 3 6 9 12 15 6.3.6、装置 6.3.6.1、常规实验室装置。 6.3.6.2、容量瓶,50mL、100mL及1000mL。 6.3.6.3、滴定管和微量滴定管。 6.3.6.4、移液管。 6.3.6.5、烘箱。 6.3.6.6、水浴锅,可以保持(40± 2)℃的温度。 6.3.6.7、分光光度计,能够测出波长为410nm~415nm时的吸光度。 6.3.6.8、带盖的聚乙烯或玻璃广口瓶,容量为1000mL,瓶盖下应装有一个吊钩。6.3.7、试验步骤 6.3.7.1、将50张长方形试样悬挂在1000mL广口瓶盖的吊钩上(见图1),使试样的装饰涂面分别相对,保持试样不接触广口瓶壁和液面,并称重。 如果试样太厚,吊钩上挂不下50张试样,应最大限度地往上挂,并统计张数和称重。 6.3.7.2、用50mL的移液管将50mL水加入1000mL的广口瓶中。拧紧瓶盖蜜蜂,并将广口瓶移入(40± 2)℃的烘箱中保持24h。6.3.7.3、24h后,将试样从广口瓶中移出,打开瓶盖并取出试样。6.3.7.4、用移液管从广口瓶中吸取10mL吸收水,放入一个50mL的容量瓶中。再用移液管分别吸取10mL各种甲醛校准溶液,分别放入各个50mL的容量瓶中。 1&mdash &mdash 50张壁纸试样 2&mdash &mdash 50mL蒸馏水 6.3.7.5、在每一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mL乙酰丙酮溶液和10mL醋酸胺溶液,盖紧瓶盖并摇晃。 6.3.7.6、将各个容量瓶放在(40± 2)℃的水浴中加热15min后,从水浴中移出并放至暗处,在室温下冷却1h。 6.3.7.7、参照水的空白试验,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在410nm~415nm波长时容量瓶中溶液的最大吸光度;或参照水的空白试验,用光程长为10mm的石英样品 池测量波长500nm~510nm时容量瓶中溶液的荧光值。 6.3.7.8、按试验的相同步骤做一个平行空白试验。 6.3.7.9、绘制与甲醛校准溶液浓度相对应的吸光度或荧光值的曲线图。并根据吸光度或荧光值从曲线图上读取样品释放出的甲醛浓度。 6.3.8、结果计算用曲线图上读取的样品的甲醛浓度值减去平行空白试验中甲醛的浓度值,即为光谱测量结果c。按式(4)计算试样在24h内释放出的甲醛量,以mg/kg表示,修约至整数。 c G = 50× &mdash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4) m 式中: G&mdash &mdash 从壁纸中释放出的甲醛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mdash &mdash 经空白试验校正的光谱测量结果,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 m&mdash &mdash 挂在吊钩上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7、检验规则7.1、本标准所列的全部限量指标,均为型式检验项目。 7.2、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7.3、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随时进行型式检验:&mdash &mdash 新产品试制定型时;&mdash &mdash 产品异地生产时;&mdash &mdash 生产配方、工艺及原材料有较大改变时;&mdash &mdash 停产3个月后重新恢复生产时;&mdash &mdash 客户提出要求时。 7.4、检验结果的判定若所有检验结果均达到本标准的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产品。若有一项检验结果未达到本标准规定,应从原批中随机抽取两倍样品进行全项复验。若复验结果均达到本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产品;若复验结果仍未达到本标准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8、包装标志壁纸应用非聚乙烯塑料薄膜进行包装,其包装标准应符合GB/T10342中的规定。
  • 电子测量三巨头2021财报:海外营收占比悬殊,最高贡献超七成
    鼎阳科技、创远仪器、优利德3家上市仪器企业均为电子测试测量仪器领域内重量级企业,但业务侧重点各有不同。仪器信息网根据已发布2021年财报,对3家企业从主营业务/产品、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业务营收占比及毛利率、国内外营收占比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以期更加深入洞悉电子测试测量仪器领域的市场情况。三家电子测试测量仪器领域上市企业主营业务企业名称仪器相关主营业务鼎阳科技数字示波器、波形和信号发生器、频谱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创远仪器信号分析与频谱分析系列、信号模拟与信号发生系列、无线电监测与北斗导航测试系列、矢量网络分析系列、无线网络测试与信道模拟系列优利德电子电工测试仪表、测试仪器、温度及环境测试仪表、电力及高压测试仪表、测绘测量仪表3家企业主营业务中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均占据核心地位。据财报披露,鼎阳科技公司公司及其子公司主要行业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要经营活动包括从事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电源、万用表、电子负载等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及相关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其中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是其四大主力产品。创远仪器重点专注于无线通信网络运营测试、无线电监测和北斗导航测试、无线通信智能制造测试等三个方向,主营产品包括信号分析与频谱分析系列、信号模拟与信号发生系列、无线电监测与北斗导航测试系列、矢量网络分析系列和无线网络测试与信道模拟系列。优利德主营业务为测试测量仪器仪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自主品牌业务和 ODM 相结合的方式,向境内外客户提供测试测量仪器仪表产品,主营业务包括电子电工测试仪表、测试仪器、温度及环境测试仪表、电力及高压测试仪表、测绘测量仪表。其中,电子电工测试仪表产品包括数字万用表、数字钳形表、电压及连续性测试仪、测电笔网络寻线仪等;测试仪器产品包括实验系统综合测试平台、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电源负载和电子元器件测试仪等;温度及环境测试仪表产品包括红外热成像仪、红外测温仪及环境测试仪表等;电力及高压测试仪表产品包括绝缘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电气综合测试仪、电能质量分析仪、钳形谐波功率计、漏电保护开关测试仪等;测绘测量仪表产品包括激光测距仪、激光水平仪及其它测绘测量产品等。图1 三家企业电子测试测量业务营收财报显示,鼎阳科技的业务以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为主,产品分为四大主力产品和其它产品。2021年,鼎阳科技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59.06万元,同比增长36.15%,主要是各档次产品销量增长,以及高端产品销售占比大幅提升带来的销售结构优化引起。优利德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子电工测试仪表、测试仪器、温度及环境测试仪表、电力及高压测试仪表、测绘测量仪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84,214.71 万元,同比下降 4.9%。其中测试仪器业务收入93,545,544元,同比增长31.24%。其总营收下跌主要是由于其温度及环境测试仪表营收下跌所致。创远仪器实现营业收入 42,14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40%。其中,主营业务信号分析与频谱分析系列、信号模拟与信号发生系列、无线电监测与北斗导航测试系列、矢量网络分析系列和无线网络测试与信道模拟系列实现营业收入42,010.11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创远仪器营业外收入 5,814,464.71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39.48%,主要原因是公司北交所上市补贴增加所致。图2 三家企业电子测试测量业务毛利率对比毛利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出产品获利能力的相对强弱程度,3家企业按毛利率高低排序为鼎阳科技、创远仪器、优利德,分别为56.86%、42.61%、26.56%。鼎阳科技发生主营业务成本12,793.78 万元,同比增长 37.18%;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 0.32个百分点,略低于上年同期,主要是产品高端化带来的毛利率提升效果不足以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所致。优利德的测试仪器业务成本6,870.25万元,同比增长31.78%;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0.30个百分点,略低于上年同期,毛利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1、美元贬值导致出口产品的毛利率下降;2、电子元器件价格的增长,导致采购成本增长。创远仪器五大仪器业务,信号分析与频谱分析系列、信号模拟与信号发生系列、无线电监测与北斗导航测试系列、矢量网络分析系列、无线网络测试与信道模拟系列的毛利率分别为47.66%、46.04%、44.43%、42.82%、45.43%。整体来看,创远仪器毛利率相比于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图3 三家企业营收国内外占比鼎阳科技、优利德、创远仪器国外营收分别为2.16亿、4.60亿、0.09亿。从国内外营收占比来看,很明显,鼎阳科技的主要市场在国外,国外市场营收占比72.84%,主要以美元和欧元结算。鼎阳科技在海外的营收主要来自其海外的子公司,其美国全资子公司Siglent Technologies NA, Inc.实现营业收入 5,515.14 万元,净利润 1,342.98 万元;德国全资子公司Siglent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实现营业收入 6,717.11 万元,净利润-133.89 万元。此外,因人民币汇率波动2021年鼎阳科技汇兑损失为 498.24 万元。优利德国内外营收各占一半,其境外销售业务以美元结算为主,子公司香港优利德的记账本位币为港币。优利德国内销售以“UNI-T”品牌产品为主,外销业务以 ODM和“UNI-T”自有品牌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优利德的境外销售的毛利率较去年减少4.46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美元贬值。创远仪器的主要经营位于中国境内,其境外经营实体为创远仪器印度私人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地为印度,国外市场营收仅占2%。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实力强大的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企业——电科思仪已于2021年12月24日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电科思仪成立时间较久,人员和技术实力雄厚,是国产电子测量仪器的主力军。2022年5月8日,电科思仪面向全球发布思仪“天衡星”系列高端电子测量仪器,涵盖了信号发生器、信号分析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备受业界瞩目,而这也为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
  • “两会”汽车领域提案:聚焦“碳中和”目标 发展新能源汽车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依然是今年热议的焦点之一。国内汽车市场开始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在新技术浪潮下,中国汽车产业也从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新阶段。汽车领域代表就新形势下行业如何发展提出诸多提案,其中,“碳中和”目标下的新能源汽车如何发展成为被重点关注的领域;同时,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亦成为高频词。一、新能源汽车吉利集团李书福:中汽数据测算,2019年我国交通行业碳排放在12亿吨左右,其中商用车保有量仅占我国汽车保有量的12%左右,却制造了道路交通碳排放的56%。根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数据,2019年全国货车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排放分别占汽车排放总量的83.5%、90.1%。汽车行业要实现碳排放达峰及排放污染物治理,货车的电动化势在必行。换电模式为货车电动化提供了可行的能量补给方式,国家也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货车的电动化及换电模式示范运行,但目前货车电动化仍面临车辆最大总质量、整车长度等法规方面的障碍。针对货车电动化级重卡换电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建议对原标准GB1589-2016《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中质量及长度限值作补充规定。上汽集团陈虹:氢能源作为脱碳和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已经成了当下很多国家关注的重点。但是,目前氢能产业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各个环节发展受制于当前法规政策的种种限制。为此,陈虹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尽快形成统一的中国氢能战略规划。二是在氢能管理政策法规层面有所突破。三是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减排项目范围和碳交易的试点范围,将工业副产氢提纯、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加氢站项目纳入减排项目范围,以进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高绿色制氢项目受益范围,引导社会对于绿色制氢项目的投资积极性。四是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对使用绿氢(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氢能)进行一定时期的专项补贴。长城汽车王凤英: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需发展车用氢能产业,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规模,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比例,以加快推进低碳减排。但我国氢能产业战略导向尚不明朗,支持政策尚不完善,加氢站管理缺位,车用氢能供给体系尚不健全,关键材料和零部件自主化能力还不足,整车制造及氢气价格过高导致产业化进程受阻。为支撑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我国亟需解决产业发展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此外,王凤英还建议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她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车企转型共识,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从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规律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快全球化发展,有利于抢先占领全球化用户心智,改变汽车产业国际分工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二、车用芯片长安汽车朱华荣:由于汽车核心芯片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国际局势风云变化、全球半导体原材料和产能日益紧张、新冠疫情对供应链影响等,汽车芯片存在随时断供风险,且将成为阶段性和结构性问题长期存在,汽车芯片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主要‘卡脖子’环节。朱华荣表示,在保证产业链稳定供应基础上,建议国家出台积极政策来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维护汽车供应链安全。具体包括,设立汽车产业核心芯片及生产设备国产化重大专项;强化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支持主机厂在整车开发过程中与国内汽车芯片商尽早开展汽车芯片定制化研发;加强行业标准制定等。广汽集团曾庆洪:中国汽车要强国应先“强芯”,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解决芯片问题,加强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两个不动摇,分别解决长期和短期问题。奇瑞汽车尹同跃:突破车载芯片“卡脖子”技术,应强化产业生态融合。他建议,明确车载芯片国产化率发展目标,加大芯片产业链建设、重点扶持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标准、规范、人才、技术层面给予芯片行业、零部件行业与整车以支持;在产业链生态上给与政策鼓励以及资金支持,推动芯片生态与部件生态、整车生态融合发展。上汽集团陈虹:单靠市场一股力量很难推动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需要形成政府牵头,整车企业联合,针对头部芯片企业开展重点扶持的策略。他建议,在消费级芯片企业的扶持政策基础上,加大对车规级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愿意用、敢于用、主动用”。同时,制定车规级芯片“两步走”的顶层设计路线,实现车规级芯片企业从外部到内部的动力转换。三、智能网联汽车广汽集团曾庆洪:现行交通安全法规是基于完全由人驾驶的车辆而设立的,智能驾驶汽车实际应用仍面临许多合法性难题;同时,还存在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缺乏操作指引,各地测试牌照没有形成互认机制,测试时间和资金成本高;受制于道路基础设施限制和车与外部信息交互(V2X)设备的装配率低,智能网联汽车暂时只能着重发展“单车智能”的技术路线方向,网联化发展进程较慢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要走在前面。曾庆洪建议,要尽快完善现行交通安全法规,确认“机器驾驶人”的法律主体资格;加快自动驾驶相关技术标准的编制和发布;完善现行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相关政策法规等。长城汽车王凤英:在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中,产品管理、交通管理、责任界定、保险监管、网络安全管理、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部分规定,不能完全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存在一些制约智能网联汽车商用化落地的“矛盾点”和可能触发潜在风险的“空白点”。王凤英建议,加快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处理好科技进步与法律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奇瑞汽车尹同跃:近年我国C-V2X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各示范区场景、设备、方案的不同特点,作为主机厂端推进多场景应用会付出多重的准入及通讯协议匹配投入。因此,尹同跃建议,建立国家级测试示范区测试车辆上路准入结果互认机制;各国家级测试示范区使用统一的C-V2X通讯技术;国家层面推进车企上市新车具备嵌入式的蜂窝连接功能;建立芯片底层交互标准;鼓励地方建立C-V2X应用示范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此外,在促进L3级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方面,尹同跃认为,L3级别自动驾驶应在低速场景下积极探索、先行先试,通过低速场景行驶里程,积累自动驾驶工况,为高速自动驾驶做技术储备等。四、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分析与测试评价网络大会我国是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产业可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起中流砥柱作用,尤其是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大势所趋,对于节能减排有着积极意义。同时,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 (LCA)可以对汽车全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物耗、能耗与排放进行系统分析与科学评估。基于此,仪器信息网将于2021年3月16-17日组织召开第三届“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分析与测试评价技术”网络会议,特设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汽车新材料测试技术、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4个分会场。本次会议为期2天,20余位报告人将于云端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汽车测试评价技术的行业盛会!目前,一汽、重汽、比亚迪、蔚来、广汽、上汽、东风、福特、福田、华晨等知名车企,首钢、包钢、本钢、武钢、东北特钢等各大钢厂已报名,剩余免费名额不足100席,报名从速!无需下载报名软件与付费,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报名链接即可免费报名。一键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car2021/
  • 中国最大汽车安全实验室建成
    11月9日,一辆崭新的宝马新3系以64公里的时速在激烈的对壁障碰撞后,碎片四溅,前胎爆裂。为庆祝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全新安全试验室启用,宝马新3系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汽车安全试验室进行了正面40%碰撞试验。该试验按照C-NCAP 2012年版管理规则实施,碰撞速度由2006年版管理规则的56km/h提升至64km/h,对汽车的结构耐撞性、车型安全设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中汽中心实车碰撞试验室1999年投入使用, 13年来实车碰撞试验室共进行各类实车碰撞试验5000余次,积累了丰富的实车碰撞经验。2006年,中汽中心推出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至今试验室成功完成178款车型的C-NCAP评价试验。2012年8月31日,中汽中心历时3年、耗资20亿元的新院区建成,作为中汽中心的重点试验室——汽车安全试验室建筑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呈扇形结构,可进行多角度车对车碰撞试验,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汽车安全试验室之一。汽车安全试验室总长310米,宽165米,共设置8条轨道,直线轨道长260米,角度轨道长135米。在直线轨道上,可实现2吨重车辆以最高140km/h的速度、7吨重车辆以最高80km/h的速度进行车对壁障碰撞试验,以及两辆3吨重车辆以最高80km/h的速度进行车对车正面碰撞试验。在角度轨道上,可实现3吨重车辆以最高80km/h的速度进行碰撞试验。直线轨道和角度轨道联合使用,可以实现车对车不同速度下多角度碰撞试验,更真实地模拟实际道路交通事故。此外,汽车安全试验室还拥有各类试验壁障及翻滚试验场,可以模拟实际交通环境中的各种事故形态。   中汽中心主任赵航表示,13年来,中汽中心积累了大量碰撞安全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可以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分享,对于提高我们汽车工业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 汽车业“低碳”路在何方?
    被称作“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已经落幕。作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第二大行业的汽车行业将如何应对,中国车企的出路又在何方?   此前汽车专家陈光祖曾经表示,哥本哈根会议标志着汽车产业上低碳汽车新征程,建设低碳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一种新的“游戏规则”。   上个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根据专家预测,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远远的成熟,汽车的碳排放量在总排放量中的比重会越来越高,最终可能会占到25%~28%的份额。   目前,欧盟已经在汽车行业的碳排放标准建设方面做出了表率。2008年11月,欧盟议会通过了以轿车为代表的碳排放法规总体规划, 2012年要达到130克/公里,2020年要达到95克/公里。   从某种意义上讲,“低碳”已经成为事关汽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严肃话题。   单从技术角度看,新能源汽车是最彻底的减排解决方案,但是从技术成熟度、推广应用成本、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看,新能源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来自罗兰 贝格的预测数据显示,即便乐观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新能源动力车的市场份额也只能达到15%,这意味着短期内,新能源汽车对实现2020年的减排目标的贡献将是非常有限的。   再者,从目前国内车企的现状看,加强生产销售全过程的节能环保和加快新能源车低油耗车的研发,成为他们身体力行“低碳”的主要举措。   例如,比亚迪坚持将电动车作为解决途径 神龙公司最新投产的第二工厂拥有全方位的节能减排考量,实现了水的零排放,使用无碳排放能源,降低排放污染 广汽本田将在降低废水排放、能源集约化建设、厂房建筑节能、能源动力站房建设中的节能降耗等方面积极促进减排工作 长安铃木加大对汽车低碳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与实际投入,尽快实现概念性技术的量化与生产 奇瑞则在生产方面最大限度实现几款车的共线生产,整合公司物流系统,改善和提升工艺水平,减少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能耗 东风日产则从着手生产更加环保节能的车型、建立绿色工厂和绿色专营店等多方面采取更多的节能减排措施 宝马汽车通过无污染的生产流程、研发低油耗和新能源汽车、实施绿色回收项目进行节能减排。   不过,除了企业自身高要求努力之外,更需要政府出台更为均衡的汽车产业政策。   已有专业人士指出,政府的决策和规划,才是最高境界的低碳。   这里不仅指的是政策,还有标准的细节。笔者认为,对于各车型的油耗,国家就应该在统一标准下进行严格地公示。   另外,国家还应着力使“整天开着大排量车的人为减碳做更多的事”。   汽车业的低碳之路,注定并不平坦。
  • 汽车社会蓝皮书:汽车增长挑战环境保护
    中国网1月23日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汽车社会研究网完成,以“汽车社会与规则”为研究主题,针对中国汽车社会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的《汽车社会蓝皮书》今日发布。   《汽车社会蓝皮书》认为,2012年中国正式进入“汽车社会”,每百户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超过了20辆。   蓝皮书认为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   中国冲过“汽车社会”门槛进入加速期   如果私人汽车的增长保持这样的速度,5年多私人汽车保有量就会翻一番,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会达到40辆,10年左右百户汽车拥有量将达到或接近60辆,多数家庭将拥有汽车。   庞大的产销量基数下,汽车保有量增长惊人   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销增速已经放缓,不再可能出现几年前那种“井喷式”的增长,但由于国内汽车产销量都近2000万辆,未来汽车工业即使是零增长,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依然非常惊人。   后发地区汽车增速快,全国汽车人口快速增加   以千人汽车拥有量看,增速排在前面的地区是宁夏、青海、新疆、河南、江西、甘肃、陕西、内蒙古、安徽、广西等地区增速都超过了20%。2012年上半年,汽车驾驶人已经达到了1.86亿。   汽车使用环境恶化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几乎国内所有大中型城市的共同问题,2012年汽车社会发展指数显示,汽车环境得分下降。   汽车增长对环境保护的挑战加剧   汽车的增加加大了减排的难度。环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像氮氧化物、PM2.5这些污染物与汽车直接相关,降低污染的难度加大,成本增加。汽车不仅带来空气污染,也带来声污染。   蓝皮书认为中国汽车社会面临如下困扰:   民众汽车消费意愿提高与汽车使用成本上升的矛盾   民众汽车消费欲望不断提高,无车者意向购买率和有车者换车意愿均高。调查显示,城市无车者一年内有购车意愿的比例为24.7%,二年内有购车意愿的比例为31.6%,五年内有购车意愿的比例为28.8%,合计的比例为85.1%,而永远不打算买车的比例为2.7%。2012年因燃油价格、城市停车费用、汽车行驶不畅造成在途时间延长等经济和时间成本的增加,整体的汽车使用成本在上升。汽车使用成本上升最快的是时间成本,随着各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一二线、甚至许多三线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堵车花费时间增加,在途时间延长,时间成本增加很快。   汽车产业增长预期强劲与各地受迫性汽车限制政策出台的矛盾   汽车行业对汽车增长的预期一直很高,汽车业界对于中国汽车产销的预测一直非常乐观。即使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十二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产量3000万辆,15%出口,每年增加的汽车将是2550万辆,短期内爆发式的增长将给国内的交通、能源、停车空间等汽车环境带来空前的压力。与汽车业界“增长派”不同的是城市管理者的“限制派”,近两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实行了汽车限购政策,成都、杭州等城市实行了现行政策,北京、贵州则实行了限购、限行双重政策。   汽车社会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出于不同管理部门的汽车社会管理政策缺乏统筹,出台的汽车政策常常不兼容,如政府管理部门出台汽车限购政策,汽车行业则认为这些政策违反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不同行业和部门对于汽车的管理也存在缺乏科学性,如2012年国庆中秋小型车高速公路不收费的政策,缺乏前期调研,对高速公路流量增加可能造成的影响没有科学的估计,造成一些时段、路段的大拥堵,甚至连是否收卡,以及免费结束时段如何衔接等都很混乱。   汽车社会规则不完善,汽车社会风险加剧   目前的交通法规的制订还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一些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一些地方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个人和部门的利益,对于交通违章和超载存在以罚代管,只罚不管。汽车的增加使得社会风险加剧,社会的脆弱性突显,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暴露了许多社会管理的问题和弱点。   汽车成为社会分化象征,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   随着中国贫富差距的拉大,这种财富差距比较突出地表现在汽车的消费上,从不到3万的国产微型车到车展车价纪录刷新的1.5亿的豪车。巨大差距带来的是社会对贫富差距的不满,集中反映在人们对于豪车违法、横行事件的“标签化”反应。公车超标、公车私用、公车特权也成为引发民众不满的工具。汽车社会分化的另一个现象是汽车与民族情绪的结合,汽车品牌成为区分爱国与否的标准。湖南长沙、山东青岛、陕西西安等多地发生推翻、打砸日系车和烧4S店等行为。   路权意识缺失,文明状况堪忧   “中国式过马路”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其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路权不明晰。路权意识的缺失是造成交通秩序混乱的根源。交通法规没有能够强化人们的路权意识,混乱的相互侵犯路权使得尊重路权在实际效果上受到了惩罚,在大家都抢行的情况下如果礼让就寸步难行,长期下去就没有人坚持尊重别人路权。在城市道路日益拥挤的情况下,路权之争越来越激烈,影响到社会车辆出行的公务车拉开了政府官员与民众的距离,带来了负面影响。   面对已然来临的“汽车社会”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蓝皮书提出以下建议:   一、未来汽车的发展及其走向并不是由作为汽车产业主要角色的生产厂商和消费者来决定,而是由城市空间来决定,更具体地是由各城市的决策部门和政策决定的。中央政府应该制订全面的汽车社会发展规划,把汽车相关的不同方面纳入整体规划,特别是解决汽车产业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统合不同部门汽车相关政策,使得这些政策不再出现不兼容的问题,确保汽车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各地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应该研究当地汽车社会发展现状,研究出台科学的、系统的汽车社会管理体系,不再只从交通上解决汽车社会问题,而是从汽车社会的宏观角度协调汽车社会的不同方面,使得汽车社会可以有序、可持续、和谐发展。   三、各地应该切实评估目前汽车限制性政策的利弊,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调节汽车的增长速度。限制汽车购买和使用,提高汽车使用成本已经成为未来一、二线城市管理者不得不祭出的无奈之招,未来几年深圳、武汉、杭州、成都、西安等将可能加入汽车限购行列,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将逐步实行汽车限行政策。在汽车成为民众消费必选项的情况下,出台适当的汽车政策要能够做到既不伤害汽车产业又能满足民众需求。   四、各级党政机关应该重视汽车社会带来的社会问题,加强社会管理,处理好汽车社会下的公平问题,处理好公车、校车等问题,通过有效的途径,从法律上、纪律上、道德上、文化上建立健全汽车社会的规则,使得汽车社会进入良性运行。   五、以明确路权、保障路权为突破口,通过法律、教育等手段强化民众的路权意识,惩罚侵权行为,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汽车文明程度。   六、提高全社会的汽车风险意识,落实交通安全法规的执行,有效降低汽车事故的发生,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 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曝大规模造假,盘点汽车零部件质检项目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报道,2020年2月16日,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曙光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日前表示,其在日本工厂制造的刹车极其零部件中,该公司发现存在篡改检查数据等不正当行为!调查发现,该公司至少从2001年开始就有此类不当行为。这一消息引发网络热议,网友戏称”躬匠精神”.据了解,曙光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是丰田、本田、马自达、三菱等厂车企的供应商,约有11.4万件产品存在伪造刹车装置及其零部件的检查数据,这些零部件中有5000件零部件未能通过曙光制动器与汽车制造商户制定的质量标准。此外,曙光制动器在日本本土的四家工厂确认了造假行为。无独有偶,近几年,日本企业频繁曝出造假行为。由于近年来日本企业造假事件频发,“日本制造”已经引发了强烈的信任危机。众所周知,汽车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项目的检测。仪器信息网跟随时事热点,简要整理了汽车质检常见检测项目,供广大感兴趣的用户参考。产品类别测试项目外饰件测试盐雾腐蚀/气体腐蚀/臭氧腐蚀氙弧灯老化/金属卤素灯阳光模拟老化/碳弧灯老化/荧光紫外灯老化高低温/高低温湿热循环/温度冲击/快速温变防尘/防水/淋雨测试振动/三综合振动/机械冲击机械耐久/疲劳/寿命涂层/镀层特性测试禁限用物质测试内饰件测试化学环保分析耐化学试剂燃烧特性金属卤素灯阳光模拟老化/碳弧灯老化高温红外光照测试高低温/高低温湿热循环/温度冲击/快速温变/低温落球振动/三综合振动操作性能测试机械耐久/疲劳/寿命耐摩擦/耐刮擦/硬币刮擦指甲硬度固化光泽度表皮黏附力/漆膜附着力/胶带附着力剥离强度汽车电子电器产品测试ELV及禁用物质测试耐化学试剂/耐电池液盐雾腐蚀/气体腐蚀/臭氧腐蚀防尘/防水/淋雨测试振动/三综合振动/机械冲击特定环境性能测试高低温/高低温湿热循环/温度冲击/快速温变功能性耐久/疲劳/寿命电学测试电磁兼容测试(CE /RE/ RI/BCI/ESD/ME/瞬态传导抗干扰/耦合传导抗扰度/电源间断跌落实验)产品认证座椅测试机械性能测试:H点/座椅总成纵向调节功能/滑道行程/静态刚度试验/颠簸和蠕动试验/模拟人体进出座椅试验/前坐垫向下强度试验/纵向调节疲劳试验/靠背骨架总成强度试验/靠背调节疲劳/头枕功能试验/座椅扶手强度和刚度试验气候老化测试:温度循环/耐低温耐潮湿、热老化、盐雾试验安规测试:阻燃测试化学环保测试线束测试机械性能试验:振动试验、机械冲击试验、跌落试验、插入/拔出力测试电性能试验:接触电阻、电压降测试、温升试验、耐电压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环境试验:高低温、湿热试验、盐雾试验、防尘防水、耐试剂、气体腐蚀试验、耐臭氧试验化学环保测试:ELV、VOC、气味其它试验:尺寸测量、气密性试验、燃烧测试
  • 新能源汽车引领下年更新159条标准——2021汽车材料及零部件测试标准盘点
    2021年可谓标准“元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将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之一,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机器人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变革。我国是汽车产销第一大国,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已成为支撑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回顾过去这一年,我国批准发布大量汽车标准,本文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主流团体标准进行了简要盘点,以飨读者。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强制性标准主要包括汽车的安全性标准、汽车排放物的控制标准、汽车操声限制标准、汽车燃油消耗量限制标准等。2021年,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共58项。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GB 17675-2021汽车转向系 基本要求2021/2/202022/1/12GB 19578-202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2021/2/202021/7/13GB 26512-202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2021/2/202022/1/14GB/T 39851.2-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第2部分:传输层协议和网络层服务2021/3/92021/10/15GB/T 39895-202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 标识规范2021/3/92021/10/16GB/T 39897-2021车内非金属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检测方法2021/3/92021/10/17GB/T 39896-2021厢式货车系列型谱2021/3/92021/10/18GB/T 32694-2021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2021/3/92021/10/19GB/T 26779-202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2021/3/92021/10/110GB/T 19753-2021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3/92021/10/111GB/T 19237-2021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机2021/3/92021/10/112GB/T 18386.1-202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2021/3/92021/10/113GB/T 39901-2021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3/92021/10/114GB/T 39899-202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自动变速器2021/3/92021/10/115GB 9656-2021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2021/4/302023/1/116GB 40164-2021汽车和挂车 制动器用零部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4/302022/1/117GB/T 40032-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2021/4/302021/11/118GB/T 31498-2021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2021/8/192022/3/119GB/T 40432-2021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2021/8/192022/3/120GB/T 40494-2021机动车产品使用说明书2021/8/192022/3/121GB/T 40499-2021重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2021/8/192022/3/122GB/T 40501-2021轻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2021/8/192022/3/123GB/T 40509-2021汽车转向中心区操纵性过渡特性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4GB/T 40507-2021乘用车 自由转向特性 转向脉冲开环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5GB/T 40512-2021汽车整车大气暴露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6GB/T 40521.1-2021乘用车紧急变线试验车道 第1部分:双移线2021/8/192022/3/127GB/T 40521.2-2021乘用车紧急变线试验车道 第2部分:避障2021/8/192022/3/128GB/T 38146.3-2021中国汽车行驶工况 第3部分:发动机2021/8/192022/3/129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2021/8/192022/3/130GB/T 24347-2021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2021/8/192022/3/131GB/T 40428-202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32GB/T 34015.4-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4部分:梯次利用产品标识2021/8/192022/3/133GB/T 40433-2021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技术要求2021/8/192022/3/134GB/T 40430-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符号集2021/8/192022/3/135GB/T 34015.3-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3部分:梯次利用要求2021/8/192022/3/136GB/T 14172-2021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静侧倾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37GB/T 40822-2021道路车辆 统一的诊断服务2021/10/112022/5/138GB/T 40861-2021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2021/10/112022/5/139GB/T 5334-2021乘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0GB/T 39851.3-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第3部分:排放相关系统的需求2021/10/112022/5/141GB/T 33598.3-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3部分:放电规范2021/10/112022/5/142GB/T 38775.7-202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7部分:互操作性要求及测试 车辆端2021/10/112022/5/143GB/T 12678-2021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4GB/T 27840-202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45GB/T 19754-2021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6GB/T 40712-2021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2021/10/112022/5/147GB/T 40711.2-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2部分:怠速起停系统2021/10/112022/5/148GB/T 38775.5-202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5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9GB/T 40578-2021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50GB/T 12535-2021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1GB/T 40625-2021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室内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52GB/T 5909-2021商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3GB/T 40711.3-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3部分:汽车空调2021/10/112022/5/154GB/T 39037.1-2021用于海上滚装船运输的道路车辆的系固点与系固设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车和汽车列车(不包括半挂车)2021/10/112022/5/155GB/T 40711.4-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4部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2021/10/112022/5/156GB/T 40855-2021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7GB/T 40857-2021汽车网关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8GB/T 40856-2021车载信息交互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行业标准汽车行业标准主要包括汽车整车、发动机及各大总成的性能要求、技术条件等表明产品本身质量水平的标准。2021年,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管理的行业标准共9项。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QC/T 1149-2021大件运输专用车辆2021/5/172021/10/11QC/T 1152-2021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DC/DC变换器技术条件2021/8/212022/2/12QC/T 1153-2021汽车紧固连接螺栓轴力测试 超声波压电陶瓷片法2021/8/212022/2/13QC/T 1154-2021汽车微电机用换向器2021/8/212022/2/14QC/T 1155-2021汽车用USB功率电源适配器2021/8/212022/2/15QC/T 1156-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单体拆解技术规范2021/8/212022/2/16QC/T 271-2021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2021/8/212022/2/17QC/T 550-2021汽车用蜂鸣器2021/8/212022/2/18QC/T 62-202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减震器2021/8/212022/2/19QC/T 942-2021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2021/8/212022/2/1团体标准本文仅整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批准发布的团体标准,共92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最早始于2006年,2014年入选首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以下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1T/CSAE 172-2021电动乘用车剩余里程准确度评价试验方法2021/2/262T/CSAE 173-2021基于道路载荷谱的汽车用户使用与试验场试验相关性分析评价规程2021/3/293T/CSAE 174-2021汽车产品可靠性增长开发指南2021/3/294T/CSAE 175-2021汽车可靠性设计的用户定义方法2021/3/295T/CSAE 176-2021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噪声品质测试评价规范2021/3/296T/CSAE 177-2021电动汽车车载控制器软件功能测试规范2021/4/127T/CSAE 179-2021汽车用高韧性热镀铝硅合金镀层热冲压钢板技术要求2021/4/128T/CSAE 180-2021轻型汽车道路行驶工况2021/4/129T/CSAE 40-2021乘用车塑料前端框架技术条件2021/4/1210T/CSAE 178-2021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2021/5/1311T/CSAE 181-2021汽车室内润滑脂气味测试及评价方法2021/5/1312T/CSAE 182-2021汽油机油低速早燃性能测试方法2021/5/1313T/CSAE 184-202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指标及估算误差试验方法2021/5/1314T/CSAE 185-2021自动驾驶地图采集要素模型与交换格式2021/5/1315T/CSAE 186-202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箱火灾用气体防控装置2021/5/1316T/CSAE 183-2021燃料电池堆及系统基本性能试验方法2021/6/1117T/CSAE 75.2-2021汽车防锈包装规程 第2部分:动力总成及其主要零部件2021/6/1118T/CSAE 191-2021全球典型地区气候环境老化严酷度分级2021/6/1119T/CSAE 192-2021汽车零部件电镀和涂装实验室 通用技术要求2021/6/1120T/CSAE 193-2021汽车用自攻螺钉在热塑性塑料上拧紧扭矩性能试验方法2021/6/1130T/CSAE 199-2021汽车用高真空压铸铝合金减振器支座技术条件2021/6/3031T/CSAE 200-2021汽车用铝合金直锻工艺轮毂技术条件2021/6/3032T/CSAE 201-2021汽车用薄钢板冲压极限减薄率测试方法
  • 等离子技术在汽车产业中的应用
    “不是21万的小米SU7买不起,而是17万的宝马i3更有性价比!”由于全球经济的波动和市场消费能力的不断变化下,汽车行业今年大幅度降价,在消费者日益谨慎的消费心态和购买力受限的情况下,汽车行业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汽车制造商们在价格如此内卷的前提下,为提高市占率,需要其降低制造成本,这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共识。然而,降低成本并不意味着牺牲产品的品质和性能。等离子技术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兴表面处理技术,可提高点胶、粘接、贴合、焊接、涂覆、封装等工艺段质量,满足汽车产业严格的生产要求,同时为汽车厂家提高产品良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火焰法与等离子的对比火焰法是指利用高温气体或火焰对材料表面进行部分氧化以提升其表面的极性,从而提高表面能,达到提升表面附着力性能的目的,主要应用在汽车保险杠、门板、门槛、导流板等(PP)材料的外饰件。*图片源自网络,侵删但火焰法操作工序较为复杂,处理精准度低,温度较高时容易造成材料烫坏变形,且火焰法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符合现今的环境保护政策。而等离子处理法则是通过高频电源电离出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与材料表面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改善其表面性质,如提高润湿性、降低表面张力等。与火焰法相比,等离子表面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均匀、无明火室温处理,材料不易烫坏变形、环保无污染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案例分享一、汽车内外饰汽车内外饰件普遍呈弯曲、凹凸等非平面造型,在喷漆、粘接、涂覆工艺前,可使用等离子设备对汽车内饰件、仪表板、储物盒、天窗导轨、车灯等内外饰件进行表面活化,确保后续工艺质量。*塑胶内饰件粘接前表面活化,改善表面润湿性,确保粘接质量*大尺寸弯曲、凹凸非平面的内饰件可使用真空等离子清洗机高效、全方位均匀地进行表面活化处理,不同规格的内饰件可定制相应尺寸的腔体。二、汽车传感器传感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对其各方面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外壳与内部电子部件的粘接与密封的可靠性就非常重要。*图片源自网络,侵删采用等离子表面处理,可以提高相关材料的表面能,增加粘合强度,避免产生气泡,保证传感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3、 动力电池PCBA板汽车动力电池PCBA板在点胶、焊接、封装前可以使用大气等离子进行清洁活化,使得在后续点胶、焊接、封装工序中增强结合力,保证工序的质量。四、汽车摄像头表面除尘干式超声波除尘设备可以非接触式无损伤地解决汽车摄像头镜片在产线生产时运输环节产生的干燥浮沉颗粒污染物,降低产品污染率。*除尘率可达到97%-98%
  • 皓天鑫与通达汽车成功合作,大型冷热温控试验箱助力汽车零部件质量提升
    皓天鑫与通达汽车成功合作,大型冷热温控试验箱助力汽车零部件质量提升近日,东莞市皓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与通达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为其提供大型冷热温控试验箱,以满足通达汽车在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方面的需求。该试验箱的引入将为通达汽车的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巩固其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市场地位。通达汽车作为一家成立于 1996 年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与销售企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产品质量。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通达汽车决定引进先进的试验设备。经过多方考察和比较,最终选择了广东皓天检测仪器有限公司的大型冷热温控试验箱。东莞市皓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环境试验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及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深受客户好评。此次合作的大型冷热温控试验箱采用了先-进的温度控制技术和湿度控制技术,能够模拟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对汽车零部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验。该试验箱具有温度范围广、温度变化率快、温度波动小、湿度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通达汽车对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的高要求。此外,该试验箱还采用了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操作简便,易于维护。同时,东莞市皓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还为通达汽车提供了优质的售后服务,确保试验箱的正常运行和使用。通过此次合作,东莞市皓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与通达汽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发展。同时,东莞市皓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也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产品名称:大型冷热温控试验箱(水冷式)   控制器:7英寸超大触摸智能可程序温湿度控制器:   内箱容积:20m³   内箱尺寸(约)2.5 *2.5mm *3m (宽*高*深)   外箱尺寸(约):具体以实际尺寸为准   温度范围:-40℃~90℃ (水冷式)   湿度:30%~95%RH   温度变化率:降温约 1 ℃/min,升温约 3 ℃/min(非线性空载)   温度波动:温度≤±0.5℃ ;湿度≤±3.0%RH   温湿度误差:温度:≤±2℃ ; 湿度:≤±5.0%RH   温度均匀度:≤±1℃   内壁材料:内板材质为SUS304 不锈钢   外壁材料:碳素钢板,表面作静电彩色喷塑处理+聚胺标准保温板   箱体保温材料:硬质聚氨酯泡沫
  •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强制认证执行标准发布
    为保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有效实施,现就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品强制性认证执行标准的有关要求公告如下:   一、新申请认证的产品需按照附表中所列标准要求(含实施日期要求)进行认证。   二、对于标准修订的情况,如果无新增试验项目,已获证产品无须再进行实验,可直接换发新版认证证书 对于新版标准实施前已经出厂、投放市场并且已经不再生产的获证产品,无需按新版标准重新进行确认和换发新版认证证书。   三、对于已获证产品,如标准已明确规定在生产产品实施过渡期的,持证人应在标准规定的日期前,依据相应标准完成认证证书的变更、换版工作 如标准规定的实施过渡期不足本公告发布后12个月的,持证人应在本公告发布后12个月内依据相应标准完成认证证书的变更、换版工作。   四、对于在本公告规定的各标准换版截止日期后,仍未完成证书换版工作的,认证机构应暂停相应产品的认证证书,逾期三个月仍未完成证书换版工作的,认证机构应撤销相应产品的认证证书。   五、各相关指定实验室应在2011年12月31日前,向我委认证监管部上报依据附表中所列标准检测能力情况,以及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定和认可的情况。   表1.新修订的标准 序号 标准号及名称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认证标准执行日期规定 1 GB 11555-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6,01-07) 2009.09.30 2011.01.01 无 2 GB 11550-2009 《汽车座椅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4) 2009.09.30 2011.01.01 新认证的M1类车型,自2011年1月1日实施,新认证的M1类外的车型,本标准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在生产M1类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的M1类外的车型,本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 3 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7)2009.09.30 2011.01.01 新认证车型,自2011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 4 GB 11552-2009《乘用车内部凸出物》(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8) 2009.09.30 2012.01.01 新认证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在生产车型,自2013年1月1日实施。 5 GB 16897-2010《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6-03) 2010.01.10 2011.07.01 无 6 GB/T 18332.1-2009《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0) 2009.05.06 2009.11.01 无 7 GB 7063-2011《汽车护轮板》(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10) 2011.05.12 2012.01.01 对于新认证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车,自2014年1月1日实施。 8 GB 11557-2011《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14) 2011.05.12 2012.01.01 对于新认证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产品,自2013年1月1日实施。 9 GB 11568-2011《汽车罩(盖)锁系统》(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15) 2011.05.12 2012.01.01 无 10 GB14023-2011《车辆、船和自由内燃机驱动的装置无线电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3-06) 2011.07.29 2012.01.01 无   表2.新增的标准 序号 标准号及名称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认证标准执行日期规定 1 GB 26134-2010《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21) 2011.01.14 2012.01.01 无 2 GB/T 14172-2009《汽车静倾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3) 2009.03.23 2010.01.01 无 3 GB24315-2009《校车标识》(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1-01) 2009.09.30 2010.01.01 无 4 GB 24406-2009《专用小学生校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3) 2009.09.30 2010.07.01 无 5 GB 24407-2009《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18) 2009.09.30 2010.07.01 新认证车型自2010年7月1日实施,其中第4.2条2012年1月1日实施。 6 GB 25990-2010《车辆尾部标志板》(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4-15) 2011.01.10 2012.01.01 无 7 GB 25991-2010《汽车用LED前照灯》(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4-02) 2011.01.10 2012.01.01 无 8 GB/T 24552-2009《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6/07) 2009.10.30 2010.07.01 无 9 GB/T 24549-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0) 2009.10.30 2010.07.01 无 10 GB/T 4094.2-2005《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12) 2005.07.13 2006.02.01 无 11 GB 26511-2011《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要求》(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2) 2011.05.12 2013.01.01 对新认证车型自2013年1月1日实施,对在生产产品自2015年1月1日实施。 12 GB 26512-201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3) 2012.01.01 2012.01.01 无 13 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0) 2001.11.02 2002.05.01 无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 长城汽车自主建设一流汽车碰撞实验室
    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井喷式增长,国内自主品牌无论是在汽车安全理念,还是汽车安全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且逐渐与国际接轨。记者从长城汽车了解到,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企业代表,率先在业内发起并倡导“三维安全论”,即“车辆的安全来自于对车辆本身、车内乘员,以及路边行人的全方位保护”。   据介绍,2007年,长城汽车开始自主建设汽车碰撞实验室,长城全系车型在生产过程中、出厂前,都可在这里做实景安全模拟碰撞试验,并根据碰撞后产生的真实数据对各款车型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调校,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都能达到一个最好的安全状态。
  • 中汽研自曝汽车油耗检测存缺陷 或被车企潜规则
    王强(化名)在国内一家知名汽车杂志任职,去年购买一辆宝马X1开了半年后,他却不满意这款车的油耗。&ldquo 宝马厂商标注的X1百公里油耗为7.2~9.2L,但在实际使用中,百公里油耗超过12L。不知道宝马厂商如何认证这款车的油耗检测。&rdquo 王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王强的吐槽不是个案。不少消费者都曾抱怨,购车时车辆标注的油耗往往与实际用车情况相差甚远。个别车企油耗造假的问题也曾被媒体曝光。事实上,油耗造假已成为整车厂和检测机构心照不宣的约定。   在油耗检测中几乎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汽研5月13日发布停牌公告称,自查和检查过程中,发现公司所属检测中心车辆油耗检测质量控制存在缺陷。对此,公司针对发现的问题正在进行整改,有关管理部门也正在研究,可能做出完善、整改的意见。除此之外,目前公司各项科研、技术服务和生产经营工作正常。   中汽研自曝油耗检测存缺陷,暴露了油耗检测以及后期生产一致性如何管理的问题,也凸显了行业监管缺失问题。   隐藏的利益链   为了严格规范油耗检测,工信部从2009年开始出台了一些文件,要求企业的油耗必须通过国家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确认,其中包括出台了《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要求车辆模拟市区、市郊(包括公路)等典型行驶工况油耗,并在车辆中标示。相对之前车企独自发布的等速工况下的理论油耗,这些规定的出台可以明示油耗并便于监管,但是由于监管的缺失,油耗标示成了一门生意经。   国家对汽车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业务进行行政授权管理,如整车公告业务由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主要授权给中汽研下属的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下称&ldquo 天津中心&rdquo )等6家检测中心。   这6家检测中心之间是竞争关系,同时这些检测中心主要依靠油耗检测生存,车企是其衣食父母,这就滋生了行业潜规则。   &ldquo 汽车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在获得授权的机构中自行选择。目前来看,影响汽车企业选择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该监督检验机构的测试评价能力是否能满足自身的需求 二是该监督检验机构的测试评价的服务质量。&rdquo 中汽研在其招股书中表示。   车辆油耗测试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拿到油耗补贴&ldquo 通行证&rdquo 。&ldquo 一个指标可能影响到一个企业一年的业绩甚至命运,企业内部对这个测试结果非常重视,这也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滋生。&rdquo 国内一家车企相关人士表示。   为了能够拿到国家汽车节能减排的补贴以及提升竞争力,众多车企都使出浑身解数加入了申报节能补贴的大军,以获取最低油耗标识。   行业监管缺失   国内一德系汽车品牌工程设计院的整车工程师称,汽车行业油耗测试存在很大可控空间。一般来说,汽车油耗测试分为研发测试和认证测试两部分。   研发测试为车企对自身产品进行测试,车企可自行调整车辆参数。认证检测则由厂家将样车发往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油耗试验。如试验结果合格,由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众多车企能干预的其实是认证检测这个环节。如果企业和检测机构达成默契共识,企业可挑选&ldquo 合格&rdquo 产品送样检测 如果检验机构&ldquo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dquo ,只对检测来样产品负责,批量产品的一致性问题得不到有效监管。   对于汽车企业在宣传产品时夸大油耗数据的&ldquo 通病&rdquo ,监督部门则缺乏监管,也没有相应的明确处罚规定。   &ldquo 油耗检测主要对样车负责,即使油耗检测合格了,如果有关行业部门不加强车型生产一致性监管,消费者买到的商品车的实际油耗与厂家标注的油耗仍不会符合,其结果是节能效果也大打折扣。&rdquo 业内人士表示。   实际上,在美国等成熟市场,监管部门会重罚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韩国现代和起亚两家汽车制造商由于夸大旗下13款产品的油耗,遭到美国环境保护署的起诉,它们将为此支付4.12亿美元作为车主们的补偿。
  • 2011上海国际汽车耐候老化技术研讨会
    2011上海国际汽车耐候老化技术研讨会 2011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WeatheringTechnology Symposium 2011年9月15日 上海 背景 Q-Lab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光老化及耐候性的技术推广工作。于2006广州,2007上海和2009上海分别举办了国际汽车耐候老化技术研讨会,并得到一致的好评。今年我们将在上海国际汽车测试展期间举办2011上海国际汽车耐候老化技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主题 2009年开始起草的国家汽车老化标准,在全国包括主机厂,材料厂和检测机构在内20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投入了大量人、物力,开展了业内最大规模大气曝晒和实验室加速比对试验,总投入达2千万人民币,取得了大批实验结果,并完成了标准的起草工作。本次会议中多位专家将与大家分享实验成果,相信此次会议必能将促进中国汽车行业的老化实验和技术水平发展。 您将获得的收益 &bull 了解最新起草的国家汽车标准的技术背景和内容 &bull 分享汽车国家标准试验研究成果 &bull 了解汽车产业耐候老化最新进展 &bull 与 200位汽车业一线的技术专家面对面交流 演讲嘉宾&议题摘要(排名不分先后) &bull 制品分技术委员会 题目:近年国家汽车非金属标准的制定情况介绍(主题发言) &bull 柳立志 主任 襄樊国家汽车测试研究中心题目:新内外饰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和主要成果为时两年的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在各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此项工作的成果包括: 1) 首次在行业内开展了内外饰件材料进行系统的比对试验。 2)首次就国际上现行的主要方法作了全面的对比研究,找出适合中国气候条件的先进的加速测试方法。 3)参照国际上先进的汽车老化测试方法标准完成了氙灯、紫外两个汽车老化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 &bull 孙杏蕾 工程师 Q-Lab中国代表处 题目:中国海南、敦煌大气曝晒与实验室QUV、氙灯加速老化试验方法相关性研究 目前各汽车主机厂的实验室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多来自于国外,未与中国的气候条件作过全面系统的相关性对比试验。此次国标对比试验中,分析了40种汽车外饰油漆和45种汽车内饰塑料的15种实验室加速老化测试循环与海南、敦煌两种户外自然曝晒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对比试验结果,得到与户外自然曝晒相关性好的实验室加速测试循环,并写入汽车老化氙灯、紫外国标中。 &bull 黄小翰 材料工程师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题目:汽车内饰材料的发粘评估和分析 汽车内饰材料发粘特性越来越受关注,通过与BASF, PRET和Q-Lab的合作研究,我们找出材料发粘现象产生的机理,并确定了评估的方法和实验条件。 &bull 王纳新 正高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题目: UV穿透率测试在涂层性能检测中的应用 UV穿透率测量已广泛应用于面漆紫外防护性能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涂层UV穿透率的透射光谱法测试方案,建立了涂层设计模型,得到了涂料、涂层厚度及其耐候性间的关系。根据建立的模型,能够快速检测涂层质量和确定涂层最经济的工艺膜厚,指导涂层设计和确定生产线相关工艺参数。对涂层的耐候性优劣做出快速判断。 &bull 李泽华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CWTR) 题目:汽车内饰材料环境失效分析方法探讨 汽车工业中大量采用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作为内饰材料。高分子材料一般利用红外光谱、热裂解质谱、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等方法进行原材料比对筛选、质量控制、成分检验以及环境失效分析。本文围绕汽车内饰材料环境失效分析中应用的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展开了探讨。 &bull 陈拯 工程师 奇瑞汽车股份公司 题目:汽车内外饰材料老化问题试验分析 耐候、耐光老化性能是汽车内外饰产品的基本性能要求之一,由于内外饰材料类别较多,其老化失效形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对一些常见汽车材料老化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介绍相关耐侯、老化试验评价方法。 &bull 演讲人 徐莉珺 BASF 公司 题目:汽车PP/TPO材料的稳定 延长PP/TPO材料在汽车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同时又必须满足汽车的低挥发、不发粘等其它要求,因此选用合适的塑料添加剂来满足这些要求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将根据这些性能要求探讨添加剂的选择以及相互影响。 &bull 演讲人(待定)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 题目:汽车非金属材料大气老化试验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简单论述了汽车产品进行大气环境老化腐蚀性暴露试验的重要性及其经受大气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后的老化破坏模式与试验情况,提出了制订汽车非金属材料及其零部件室外大气暴露试验方法需要考虑的问题:暴露试验条件、试样、试验期限、投试时间、检测周期、检测注意事项和结果评定。 &bull Ron Roberts 副总裁 美国Q-Lab公司 题目: 我们正在研发一种新式加速老化测试方 案,它将会显著提高弗罗里达曝晒观测失效和加速老化测试的相关性。现在有多种涂料,在弗罗里达南部接受曝晒测试,同也在转鼓式加速老化测试仪器中被检测。退化后,由FITR光谱,UV光谱,失光和色变导致化学构成的改变。新的测试方法将精确的重现分层,裂化,失去光泽,色变和起泡等现象。在新的测试方案中,水循环的持久性是基于对湿度时间和真实的水吸收率来测量的。最新开发的选择性过滤片展示了加速测试仪器中光源的光谱分布和地面輻射匹配度,它提高了化学构成变化的种类并加速了曝晒的匹配度。普通失败模式的复制,显示了涂料体系在湿度循环中吸收了水分,以及在加速测试中,模拟自然曝晒的辐射光谱分布。 讨论环节: 我们将邀请业内的专家与参会代表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专家包括: 刘树文 经理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于慧杰 主任 一汽大众有限公司 彭彪斌 主任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杨如松 技术总监 上海汽车有限公司 对于涂料和零件的加速测试,可以避免产品的失效并提高您产品的利润。 主办单位:美国Q-Lab公司 翁开尔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重庆第59所自然环境试验 研究中心 襄樊国家汽车测试研究中心 SGS-CSTC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 支持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相关分会 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非金属 制品分技术委员会 注册 会务费:2011年8月30日前报名付费人民币800元整;2011年9月01日后报名付费人民币1200元整前五位报名者,将获得免费参会资格。 报到时间:2011年9月15日 会议酒店:上海徐汇瑞峰酒店(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7号) 住宿费用(自理):徐汇瑞峰酒店,参考价450元/间/晚 (双早)附件酒店(自理):格林豪泰酒店,参考价239元/间/晚(无早) 酒店地址:上海市卢湾区打浦路92号 联系人:赵女士 电话:+86-021-5879-7970 手机:+86-13681748288 传真:+86-021-5879-7960 电邮:azhao@q-lab.com.cn 附件: 《2011上海国际汽车耐候老化技术研讨会》及报名表下载 来源: www.hjunkel.com
  • 五部委: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建设(汽车行业大会明日首播)
    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已经成为行业宠儿。日前,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专注新能源电动汽车。而汽车测试,是守护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关键一步。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严格生产质量管控,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水平等。详见:五部门发文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为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技术进步,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仪器信息网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将于2022年4月13-14日召开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特设“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会场,会期1天,共11个主题报告。点击页面直达报名页面“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会场特邀上海汽检(国家新能源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车检院、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宁德时代、中车集团资深工程师,浙江大学、长安大学专家学者及知名仪器厂商应用专家,围绕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测评等主题展开分享,干货满满~会议时间:4月13-14日会议地点:Online(家、办公室、餐厅里、公交地铁上)日程安排:日期上午下午4月13日零部件失效分析零部件测试技术4月14日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上)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下)免费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mobile2022/免费报名参会会议赞助:15718850776(微信同号)刘老师大会日程(更多精彩详见报名页)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4月13日上午 零部件失效分析09:00-09:30机械传动零部件失效诊断技术研究及其制造设计的改进应用潘安霞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09:30-10:00扫描电镜在汽车零部件检测中的应用沈宁北京欧波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10:00-10:30高强度零部件延迟开裂问题探讨唐刚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0:30-11:00电子探针在汽车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崔会杰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11:00-11:30清洁度检测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张鹏北京普瑞赛司仪器有限公司11:30-12:00汽车发动机曲轴失效分析——失效分析数据库案例简要冯继军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4月13日下午 零部件测试技术14:00-14:30检验分析报告中的图片表达问题探讨刘柯军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化及失效专业委员会14:30-15:00汽车零部件清洁度测试技术谢宇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15:00-15:30用于ADAS的高精度车载影像模组内参标定技术邵双运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15:30-16:00轮胎检测技术发展新动向苍飞飞国家橡胶轮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6:00-16:30车内空气污染检测技术—HJ/T400标准解读胡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4月14日上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上)09:00-9:30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测评技术研究谢先宇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9:30-10:00电池电机测试/验证领域数据采集吴楠基恩士(中国)有限公司1000-10:30驱动电机系统测试标准与技术吴诗宇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10:30-11:00新能源电池的金相制备案例分享柳文鹏标乐中国11:00-11:30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技术马天翼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4月14日下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下)14:00-14:30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年检政策体系研究探讨陈轶嵩长安大学14:30-15:00牛津仪器显微分析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的应用徐宁安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5:00-15:30锂电池异物分析方法及案例分享张亮宁德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15:30-16:00全自动扫描电镜在锂电金属异物分析中的应用刘晓龙复纳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16:00-16:30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OBC)与充电桩电源新技术王正仕浙江大学16:30-17:00数字射线成像(DR)及工业CT检测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上的应用郑小康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报告嘉宾赞助单位会议讨论群
  • 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获批组建
    近日,广西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组建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广西批准组建的首家自治区实验室,将对标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广西最高层次、最高水平的科技研发平台。组建自治区实验室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落实科技强桂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和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关键举措之一。自治区实验室建设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广西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在新能源汽车、海洋、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优势特色农林等领域,按照“成熟一家,建设一家”的原则择优组建。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由柳州市推荐,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牵头组建单位,与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汽车研究院、国家汽车质量检验中心(广西)等3家单位共同建设,通过联合国内多个知名高校、龙头企业,采取“1+3+N”形式进行组建。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坚持市场导向,以新能源汽车为研究重点,以微小型电动车技术突破为抓手,将开展微小型电动车整车架构、微小型电动车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面向微小型电动车的智慧制造与装备新技术应用、微小型电动车大数据应用和信息安全技术、基于场景的创新性技术及国际化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研究,通过构建“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开发—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孵化—市场推广”的全链条研发体系,努力建成全球微小型电动车标准的制定者和技术的引领者,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一流创新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引领微小型电动车产业发展生态模式的策源地和实现自治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开放共享的平台载体。通过搭建全球小型电动车平台,将建成国内一流的创新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推动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链融合提升,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发展。“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仪器信息网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将于2022年4月13-14日组织举办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为汽车产业链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推动我国汽车测试行业健康发展,助力汽车产业持续提升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高质量制造。 点击图片进入报名页面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比亚迪于近日宣布停产燃油车,专注新能源电动汽车。本届会议特别设置“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会场,会期1天,共10个主题报告。免费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mobile2022/扫码免费报名大会日程(更多精彩详见报名页)(点击图片放大查看)报告嘉宾阵容温馨提示1、本会议免费,报名成功,通过审核后您将收到通知;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3、扫码加入“汽车检测技术交流群”,实时了解会议动向、进一步技术交流。扫码加入会议交流群
  • 工信部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附汽车测试技术网络大会)
    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含五大方面,15项内容。全文如下: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要求,紧贴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实际需求,践行使命担当,奋力开创汽车标准化工作新局面,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持续完善标准顶层设计,加强各方统筹协调1.健全完善汽车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汽车行业“十四五”技术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研究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备标准体系,加快构建汽车芯片标准体系。2.统筹推进汽车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汽车标准的交叉融合问题,推动建立跨行业跨领域工作协同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协同、上下联动,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汽车芯片、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准的统筹协调,不断提升标准工作开放性和透明度。3.强化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标准技术来源和行业需求研究,鼓励行业机构、业界企业、社会公众等提出标准需要和意见建议;持续加大标准宣贯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深度解读标准内容和要求支撑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开展重点标准实施效果阶段性评估,立足我国政府管理及产业发展趋势持续提升标准质量水平。二、加快新兴领域标准研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4.新能源汽车领域。启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相关标准修订工作,进一步提升动力蓄电池热失控报警和安全防护水平;加快推进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列标准研究,修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标准,进一步强化电动汽车安全保障。开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最大功率测试方法标准预研,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驱动电机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标准制修订,持续完善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部件标准体系。开展动力蓄电池耐久性标准预研,推进动力蓄电池电性能、热管理系统、排气试验方法及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管理规范等标准研究,促进动力蓄电池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耗及续驶里程、低温起动性能、动力性能试验方法等整车标准以及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等关键系统部件标准研究,支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及示范运行。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开展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技术升级方案研究和验证,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等系列标准修订发布。5.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管理试点,组织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等标准试行验证,完成软件升级、整车信息安全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审查与报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要求、设计运行条件及车载定位系统等L3及以上通用要求类标准草案编制,完成封闭场地、实际道路及模拟仿真等试验方法类标准的制定发布,面向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开展标准验证试验,有力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工作。加快推进信息安全工程、应急响应、数据通用要求、车载诊断接口、数字证书及密码应用等安全保障类重点标准制定,进一步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完善车辆网联功能技术标准子体系,推进基于LTE-V2X的车载信息交互系统、基于网联功能的汽车安全预警场景应用以及相应交互接口规范等标准的研究和立项,协同推动智慧城市网联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制定,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平台等的互通互联。分阶段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系列标准制定,开展符合我国交通特征的测试设备等标准研制工作。6.汽车电子领域。完成无线通信终端、毫米波雷达、主/被动红外等关键系统部件标准审查和报批,加快推进免提通话和语音交互标准制定,启动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抬头显示系统、激光雷达等标准研制立项,满足不断增长的车载电子系统标准需求。推进整车及零部件电磁兼容基础通用标准修订立项,启动整车天线系统射频性能评价、整车辐射发射限值、人体电磁曝露、车辆雷电效应和整车天线系统通信性能等标准预研。完成车辆预期功能安全、车辆功能安全审核及评估方法、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功能安全等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标准体系。7.汽车芯片领域。开展汽车企业芯片需求及汽车芯片产业技术能力调研,联合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等关联行业研究发布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推进MCU控制芯片、感知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计算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专用芯片等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通用规范标准预研。三、强化绿色技术标准引领,支撑双碳目标实现8.能源消耗量领域。完成轻型、重型商用车第四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征求意见,加快推进乘用车第六阶段燃料消耗量、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标准制定。开展高效电机等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评价方法标准研究,启动乘用车道路行驶能源消耗量监测规范标准预研。完成轻型汽柴油车、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标准审查和报批。9.碳排放领域。开展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术语定义、碳中和实施指南等基础通用标准研究和立项。推进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碳排放及核算办法相关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电动汽车行驶条件温室气体碳减排评估方法标准预研。四、完善整车基础相关标准,夯实质量提升基础10.汽车安全领域。推动燃气汽车燃气系统安装规范、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等标准发布,加快灯光系列标准整合以及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及固定点、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等标准修订。推进乘用车制动系统、前后端防护装置、顶部抗压强度、行人碰撞保护、侧面碰撞乘员保护、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防盗装置等标准制修订,进一步强化乘用车安全要求。做好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标准宣贯实施,推动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标准发布,加快商用车驾驶室外部凸出物标准、专用校车安全、专用校车学生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等标准制修订,持续推进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等危化品运输车辆标准整合,开展轻型汽车/商用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标准实施评估及强制性实施的可行性分析,不断提高商用车安全水平。进一步完善车辆事故与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启动汽车故障模式和事故分类等标准预研。11.传统整车领域。围绕自卸半挂车栏板高度、45英尺集装箱列车长度等内容进行调研,适时启动GB 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 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修订工作。配合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标准修订,启动空气悬架车辆评价、提升桥车辆技术要求等支撑性标准的研制。加快推进汽车列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修订,开展主挂自动连接、连接装置强度、货物隔离装置及系固点等标准预研。开展3.5t以下轻型挂车标准体系研究,根据行业需求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推进车辆操控、主动降噪、结构耐久、车内外提示音等方面标准预研。12.零部件领域。推进空气悬架、推力杆、高度控制阀、自动变速器、电子辅助转向系统(EPS)、多种类型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标准研究与制修订。开展新型塑料及复合材料的车辆零部件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加快压缩天然气(CNG)汽车35MPa压力关键部件等标准升级。五、全面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3.加强全球技术法规制定协调。全面跟踪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WP.29)动态及趋势,切实履行《1998年协定书》缔约国义务及自动驾驶与网联车辆工作组、电动汽车安全工作小组副主席等职责,牵头先进驾驶辅助系统部件、自动驾驶功能要求、自动驾驶测评方法、数据记录系统、电动汽车安全、氢燃料电池车辆安全、车载电池耐久性等重点法规项目规划与研制工作,适时提出中国提案。推动1-2项中国标准进入全球技术法规候选纲要,持续提升国际法规协调工作的参与度与贡献度。14.深度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切实履行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委员会(ISO/TC22)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车载雷达特别工作组召集人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动车辆电能传输系统委员会(IEC/TC69)等相关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职责,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车载毫米波雷达探测性能评价、动力蓄电池系统功能安全、汽车电子/电气部件传导骚扰试验方法等国际标准研究,重点推动乘用车外部保护、负压救护车、安全玻璃、燃料电池汽车低温冷启动及最高速度等国际标准立项并新建1-2个国际标准工作组,持续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影响力。15.务实推进中外标准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与平台,巩固并扩大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和法规协调工作成果,共同提出国际标准法规提案,联合开展相关标准法规制定活动,推动形成国际标准化共识。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与重点沿线国家开展汽车标准化交流、培训等活动,促进国内外标准化机构间的对话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汇集行业多方资源力量,不断扩充国际协调专家队伍,实现国际协调资源共享和专家有序管理。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我国是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据中汽协预测,202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10万辆,同比增长3.1%;与之相对应的汽车召回量也有所增长,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21年国内乘用车企召回缺陷汽车851.91万辆。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主机厂和零部件厂高度重视整车品质的提升。针对整车和组件的测试及质量监控,已经贯穿汽车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基于此,仪器信息网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将于4月13-14日组织举办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为汽车产业链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推动我国汽车测试行业健康发展,助力汽车产业持续提升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高质量制造。免费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mobile2022/扫码免费报名参会会议赞助:15718850776(微信同号)刘老师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4月13日上午 零部件失效分析09:00-09:30机械传动零部件失效诊断技术研究及其制造设计的改进应用潘安霞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09:30-10:00更新中欧波同10:00-10:30高强度零部件延迟开裂问题探讨唐刚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0:30-11:00电子探针在汽车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岛津11:00-11:30检验分析报告中的图片表达问题探讨刘柯军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化及失效专业委员会4月13日下午 零部件测试技术14:00-14:30汽车橡胶材料测试(拟)苍飞飞国家橡胶轮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4:30-15:00汽车零部件清洁度测试技术谢宇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15:00-15:30赞助席位15:30-16:00汽车几何尺寸测量(拟)邵双运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16:00-16:30赞助席位16:30-17:00更新中冯继军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17:00-17:30车内空气污染检测技术胡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4月14日上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上)09:00-9:30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测评技术研究谢先宇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9:30-10:00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技术马天翼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10:00-10:30更新中基恩士10:30-11:00驱动电机测试技术与研究(拟)吴诗宇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11:00-11:30赞助席位11:30-12:00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OBC)与充电桩电源新技术王正仕浙江大学4月14日下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下)14:00-14:30数字射线成像(DR)及工业CT检测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上的应用郑小康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14:00-16:30更新中
  • 奇瑞汽车试验中心构筑质量屏障
    新车测试对于汽车产品的意义甚大。纵观跨国汽车厂商,在任何一款新车投产之前都要经过极为严谨的性能测试,而正是因为有了测试才使得合资车的质量口碑被口口相传。为了达到与跨国车企一样的质量标准,奇瑞于2006年2月组建了奇瑞试验技术中心(以下简称:试验中心),投资14.5亿元、建成占地近30万平米,包括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整车道路、动力总成、NVH、被动安全、材料、计量在内的八大实验室和一条整车操稳/NVH调校试车跑道,具备了23个专业模块的2600余类试验项目能力,涵盖整车和零部件可靠性、操稳、NVH、安全、环境适应性、动力性经济性、电子电器/EMC、空调系统、耐侯性、排放和材料等性能的试验开发和验证能力。   试验中心2010年7月20日获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2011年8月3日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2011年11月9日获得英国车辆认证局实验室检测能力证书。   试验中心现有员工6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80%以上,不仅汇聚了国内汽车行业的汽车试验专家,还拥有10多名世界汽车行业颇有造诣和影响力的美、日、韩等外籍专家。试验中心现拥有各类仪器设备800余台套,不仅包含各类先进程度居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的关键试验设备,而且拥有一大批已获国家专利的自制试验设备。目前,试验技术中心能满足每年开发30款全新车型和生产200万辆整车的试验验证能力需求。 此外,奇瑞实验中心内含9个重点实验室,其中汽车碰撞实验室是亚洲最大的,实验室可满足欧、美、日等国相关安全法规的要求,可对实车开展刚性壁障的正碰、40%偏置碰、30°角度碰、正面柱碰、正侧柱碰、车对车的正碰、车对车每隔15°的角度碰、追尾碰和翻滚试验 可开展台车的侧碰和正碰模拟试验,也可进行安全气囊和约束系统的开发试验 可进行成人头型、儿童头型以及人体小腿、大腿及胸部等模块的行人保护试验。实验室整体试验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国家工程实验室挂牌仪式上,该实验室将进行美标30°角的实车“中国第一碰”。   整车实验室:试验室可开展整车动力性试验、燃油经济性试验、制动性试验、操纵稳定性试验、传动系耐久性试验、高速耐久、加速侵蚀耐久、制动评价、底盘系统匹配试验等在内的几乎所有整车试验项目。整车试验能力居行业先进水平。   NVH实验室:实验室可满足ECE、ISO等相关噪声标准要求,开展包含整车、动力总成、零部件等在内的较为齐全的NVH试验开发工作。是目前国内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综合开发能力一流的试验开发于一体试验室。   节能环保实验室:实验室能满足欧Ⅳ、欧Ⅴ、美标等排放法规的要求,模拟整车在高低温环境下的环境及行驶工况的能力,模拟控制范围能基本覆盖人类陆地活动的各类气候条件,开展四驱及两驱车的环境适应性、空调系统、冷却系统、温度场、整车耐侯性、排放及经济性试验。整体试验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零部件实验室:实验室可开展整车道路模拟试验,开展全车各总成、各系统及零部件的性能试验和可靠性试验。该实验室是国内涉及专业最多、覆盖面最宽的零部件综合实验室。   动力总成实验室:实验室可满足欧Ⅴ及美标超低排标准,开展各类汽油、柴油发动机的性能开发和可靠性试验,功率覆盖330KW以内的汽油机、440KW以内的柴油机 变速箱试验台可开展MT、AT、AMT和CVT各种性能和可靠性试验,扭矩覆盖横置400NM、纵置550NM以内的变速箱;同时可开展发动机ECU标定开发及变速箱TCU的匹配工作。整体试验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材料实验室:实验室可开展汽车金属材料静态性能、动态性能、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无损检测、焊接、金相、失效模式的试验与分析 开展车用塑料、橡胶、纺织品、皮革等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材质分析、温湿度试验、老化试验 并可开展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监测、汽车材料有害物质检测等试验项目。整体试验能力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其中汽车车内气味监测及控制、汽车材料有害物质检测、汽车金属材料疲劳寿命测试、重金属测试、材料回收等技术能力居行业领先地位。   计量中心:实验室可对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零部件及整车开展尺寸测量工作,对检测设备开展校准工作 可开展发动机、变速箱、整车的全尺寸检测及车身检具测试 校准能力覆盖长、热、力、电等基础参量及汽车专用参量 能对汽车专用及综合测试设备开展校准。整体技术能力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其中精密测量能力居行业领先地位。   奇瑞试验中心投入运营近两年来,奇瑞碰撞安全试验室共计进行了整车碰撞试验286辆,模拟台车碰撞试验432次,行人保护试验多款车型456辆,车对车碰撞试验12次。大手笔的安全质量研发投入,让奇瑞获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一线试验数据。不仅停留在试验阶段,奇瑞碰撞安全试验室还在这一年中开展了多项研究,包括10余次车对车碰撞相容性研究,以及针对汽车安全件(车身纵梁、横梁、吸能盒等)展开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既可运用于车型平台开发,也可以用于现有产品的改进,从而使得奇瑞在产品研发阶段就能根据试验数据和研究分析结果对产品设计进行针对性调整,这是国内企业拥有完整汽车产品正向开发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 汽车色彩设计测量颜色的应用方案—便携式测色仪
    汽车色彩设计在当今汽车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颜色选择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汽车的感知和情感连接,从而对购买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汽车制造商和设计师需要关注颜色选择和开发,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随着消费者喜好、时尚趋势和行业预测的变化,汽车颜色的选择成为一个关键的决策因素。根据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他们希望通过汽车的颜色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例如,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鲜艳的颜色,表达活力和年轻的形象,而高端汽车市场则更偏向于选择低调且豪华的中性色调。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测量工具如MA-5QC便携式测色仪,可以有效地评估和测量汽车表面的色彩。MA-5QC五角度色差仪是一款全新的产品,它具备紧凑、轻巧和易用的特点。采用五个标准测量角度,能够准确评估金属色和特殊效果表面的色差。这款色差仪能够无缝融入质量控制(QC)工作流中,几乎不需要停机,为生产过程提供高效的色彩质量控制解决方案。MA-5QC五角度色差仪以质量控制为核心设计,旨在在制造过程中及时检测色彩缺陷,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返工。与市场上其他类似产品相比,MA-5QC色差仪拥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它采用了顶级的光学元件,经过精心布置,使其测量速度提升了60%,重量减轻了50%,体积缩小了40%。这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轻松单手操作,从而加快了测量速度。MA-5QC色差仪通过其出色的性能和便利性,为用户带来了许多显著优势。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产品的色彩质量,并及时发现任何色彩瑕疵,从而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此外,其精心设计的光学元件不仅提高了测量速度,还使得设备更轻便、更易操作。操作人员可以轻松携带并使用该便携式色差仪,而无需担心繁重的操作或测量过程的延误。MA-5QC五角度色差仪是一款高效的色彩测量工具,能够在短短2.5秒内快速测量和采集多个数据点,实现自动化作业。其紧凑轻巧的设计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轻松地单手操作,大大减轻了操作疲劳。为了确保准确度和方便性,MA-5QC色差仪配备了指示灯来指示正确对准位置,从而避免测量错误。此外,该仪器还配备了自动光学快门技术,有效地防止灰尘和杂质侵入设备,保障测量的精准性和可靠性。MA-5QC五角度色差仪的高速测量、轻巧易用的设计以及智能的功能,使其成为色彩测量领域的理想选择。无论是在生产线上还是实验室中,它都能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色彩数据,并实现高效的自动化操作,为色彩质量控制提供强大的支持。当汽车色彩设计师使用MA-5QC五角度色差仪进行测量时,他们立即意识到这款仪器的卓越性能和便利性。轻巧的设计使他们能够轻松地携带和操作该仪器,而无需担心疲劳或不便。他们迅速将仪器对准待测样品,并通过仪器上的指示灯确保正确的对准位置。一旦测量开始,MA-5QC色差仪以惊人的速度进行数据采集,仅需2.5秒即可完成测量过程。设计师能够快速获得多个数据点,从而全面了解待测样品的色彩质量。此外,色彩设计师对于MA-5QC的自动化功能感到非常满意。仪器的自动光学快门技术可有效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用MA-5QC五角度色差仪的汽车色彩设计师可以更加精确地评估和控制汽车外观色彩。他们依靠这款先进的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色彩参数,为汽车外观的色彩选择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MA-5QC五角度色差仪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帮助他们实现出色的汽车色彩设计和创造令人赞叹的视觉效果。“爱色丽彩通”是丹纳赫公司旗下的品牌,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领先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
  • 新能源汽车颜色质控专业色差仪的应用与影响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和外观设计的期待逐渐上升。颜色,作为汽车设计的重要元素,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视觉感受,它关系到品牌形象、用户满意度和销售业绩。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行业中涌现出了高精度的色差仪来确保颜色的精确度和一致性。本文将详细介绍两款行业内备受赞誉的色差仪——MA-5QC五角度色差仪和Ci64手持式色差仪,并探讨它们在新能源汽车颜色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一、汽车外观颜色的重要性及其测量外观颜色往往是消费者首次与车辆接触时的第一印象。对于设计师来说,颜色能够赋予汽车独特的个性和情感连接。因此,为了保证颜色的一致性和精度,汽车制造商需要使用可靠的测量工具,如MA-5QC五角度色差仪。这款仪器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其高精度的测量能力,更在于它的便携性和高效率。它可以快速检测制造过程中的颜色偏差,从而帮助工程师在早期进行校正,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损失。MA-5 QC多角度测色仪以颜色质量控制为设计出发点,可在制造过程中发现色彩瑕疵,避免无谓的返工。相比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配备了巧妙布置的光学元件,可将速度提高60%,重量减轻50%,体积缩小40%,由此方便操作人员轻松地单手操作,加快测量速度。二、汽车内饰颜色的影响与测量当我们进入车内,内饰颜色成为了定义乘坐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和谐且令人愉悦的颜色搭配可以增强驾驶和乘坐的舒适度,反映出品牌的定位和风格。为了保证内饰颜色的准确性,Ci64手持式色差仪成为了内饰设计师和工程师的重要工具。Ci64手持式色差仪不仅提供了精准的颜色测量,它还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材料和表面质地,确保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获得准确的数据。此外,它简单的操作界面和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也使得整个测量过程更为高效和简便。Ci64便携式分光光度计采用工作模板可配置菜单,方便用户了解测量程序并直接查看数据。可确保可靠的数据采集和统计过程控制,实现不同班次、生产线和工厂的一致测量结果。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颜色的质量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品牌的形象。为了满足这一挑战,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必须选择性能卓越、可靠的色差仪。MA-5QC和Ci64正是这样的设备,它们以其高精度的测量、易用的操作和强大的功能,为工程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确保每一辆新能源汽车的颜色都达到了预定的高标准。新能源汽车的颜色管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但通过采用高效且可靠的色差仪,如MA-5QC和Ci64,汽车制造商可以确保其产品在颜色上达到最高的标准,满足消费者的期望,进而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认可和喜爱。这两款仪器的应用,再次证明了在汽车制造中,精细的颜色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三、关于爱色丽“爱色丽彩通 ”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知名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色丽彩通
  • 美国拟对中国进口汽车零件采取新执法行动
    外界预期,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宣布若干针对中国进口汽车零件的贸易执法行动。美国制造业联盟最近发表3份报告,把中国的涉嫌“违法贸易手段”与美国汽车零件业的就业情况拉上关系。此外,白宫在大选年面对国内经济难题,可能会借机在贸易政策上向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事实上,新成立的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的最初任务之一,将是调查有关中国违法贸易手段的指控,并针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件积极采取执法行动。   奥巴马在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年度立法会议上宣布成立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是美国最大工会之一,代表汽车及多个行业的工人。虽然奥巴马未有提及汽车零件贸易,但他誓言将反对世界任何国家采取不公平贸易手段,当中包括中国在内。   美国制造业联盟在上述其中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汽车零件供应链于200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流失了逾400,000份工作,而业内其余160万份工作也面临流失的风险,主要因为汽车零件进口迅速增长,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进口汽车零件。   报告承认,自经济衰退见底后,美国汽车零件业增聘了60,000人,但与多年来已经流失的职位相比只是九牛一毛。报告亦指出,由于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件数量急增,美国汽车销路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本土汽车业的就业数目。报告表示,过去10年,中国汽车零件出口飇升逾9倍。据称,中国政府于2001至2011年间,透过补贴煤、电、天然气、玻璃及钢铁价格,向当地汽车零件业给予大量补贴。联盟指出,自2001年起,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汽车零件总值达62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汽车零件贸易逆差到2010年增加逾8.5倍至80亿美元。   报告亦提及人民币被低估、中国要求外国投资者向当地联营企业转移技术、不公平对待进口货,以及限制稀土和其他重要原材料出口等问题。报告认为,各项手段以及中国政府向当地汽车零件业提供补贴,都违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   另一份报告则重点说明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对汽车及汽车零件业的支援措施。报告称,中国政府计划于未来10年投资逾180亿美元,令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混能车及相关主要零部件生产国。报告表示,中国政府将于未来5年投资1.5万亿美元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年增长率目标为35%。报告认为,规划涵盖的汽车零部件包括电池、电动引擎、电子控制系统及燃料电池。   因此,美国制造业联盟及多名国会议员促请奥巴马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对付中国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掠夺性贸易手段”。联盟行政总监保罗(Scoot Paul)曾经表示,联邦政府必须采取行动。民主党俄亥俄州参议员布朗(Sherrod Brown)主张较为进取的方针,民主党缅因州众议员米肖(Mike Michaud)已要求美国政府“使用一切资源采取针对中国的贸易执法措施”。   联盟未有评论美国可能采取的贸易执法行动,媒体引述消息指,虽然近期联邦法院裁定美国不能向来自中国等非市场经济体的进口货征收反倾销税,有团体将向当局提出新的反倾销及/或反补贴申诉。此外,美国亦可以向世贸组织提出解决贸易纠纷,这是较为可取的策略。   参议员布朗认为,另一个办法是由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采取主动,但其能否及如何解决中国给予汽车零件补贴的问题仍属未知之数。根据奥巴马于2月28日发布的行政命令,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的任务包括(i)作为美国贸易代表处及其他联邦政府部门的沟通平台,统筹符合国际贸易协议及本土贸易法例的贸易措施 (ii)统筹美国贸易代表处、其他有贸易相关责任的联邦政府部门及美国情报体系,以便交换有关外国贸易伙伴可能违反国际贸易协议的情报资讯 及(iii)向美国工人、商界及其他相关人士宣扬讯息,让更多人士参与辨识、减少或消除外国贸易壁垒及外国的不公平贸易手段。参与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的政府部门包括美国贸易代表处、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事处、国务院、财政部、司法部、农业部、商务部及国土安全部。此外,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将向美国知识产权执法统筹主任,咨询与美国贸易权益中知识产权的相关执法问题。   美国总统在2013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建议向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拨款2,600万美元,当中2,400万美元拨归美国商务部的国际贸易管理局,余下的200万美元则拨予美国贸易代表处。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由全职的美国贸易代表处高层官员统领,人员数目介乎50至60人。   更多详情参见:   http://www.hktdc.com/info/mi/a/baus/en/1X07UL27/1/Business-Alert-US/Auto-Parts-From-China-Could-Be-Subject-Of-New-Enforcement-Action.htm
  • 新能源汽车的“双碳”使命要靠这些——
    汽车行业的低碳发展,对于落实“双碳”战略具有战略意义。新能源、智能化的发展也为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跻身国际一流水平提供了重要机遇。十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汽车保有量从2012年的1.2亿辆增长到3.1亿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一。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汽车产业链非常长,涉及多领域交叉融合,汽车产业的低碳发展将推进整条产业链的低碳化进程,在减碳方面产生协同效应。9月11日下午,“海河零碳论坛周末沙龙”如约通过新金融传媒视频号及腾讯会议进行了线上直播,来自全国各地的双碳行业人士齐聚直播间,共同探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研究”。本次论坛沙龙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指导下,由南开大学产城发展校友会碳中和专委会、碳中和研究院、绿色金融中心、双碳产业投资家俱乐部、天创资本主办;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所、元宇宙与碳中和研究院、山东省多能互补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南开大学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天津市企业家协会、天津全球成长型企业协会、天津市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协会、滨海—中关村双碳联盟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新金融传媒、凤凰网等多家机构支持。“双碳”目标的提出 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是一个发展良机 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新的课题张铜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双碳”背景下,交通行业减碳压力较大,将极大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产业面临较快发展机遇;电池生命周期碳排放,决定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企业的动力电池具有不同的低碳竞争力;动力电池将面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重要课题。动力电池标准将更加重视环境、能源、资源效益的提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标准框架;动力电池标准将着重加强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和碳减排技术标准化;建立汽车生命周期各阶段主体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碳限额(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品);动力电池标准将更加重视循环经济发展效益,通过生产端使用再生材料拉动报废端再生水平;动力电池标准将加强使用环节的能耗水平管控,提升电动车辆的能效;动力电池标准将构建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化标准体系,通过电子标识等技术开展生命周期溯源。在“双碳”背景下 汽车电动化过程中会有新风险出现赵明楠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生态业务部绿色低碳研究室主任汽车电动化过程中的新风险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供应链风险,地方政府的减碳和经济指标双压力会直接影响属地工业企业。二是资源风险,全面电动化进程中,全球关键资源供给与需求矛盾将不断出现,锂在中短期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理想情景2037年供需平衡;镍在理想情景下供给始终可以满足需求;钴在理想情景下2058年供给可满足需求。三是成本风险,在“双碳”目标下,降碳资源(电池材料、绿色能源、低碳材料等)需求剧增,然而市场供应能力却压力剧增,导致相关资源成本上涨。四是合规风险,国内“两个角度,四种措施”的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政策体系逐步推进。五是市场竞争风险,从发达国家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来看,消费者普遍未必会因为低碳消费观而购买更低碳的汽车,但无一例外都喜欢“指责”开高端汽车的消费者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走高端路线的纯电动汽车将不得不面对低碳消费观对自己潜在客户的负面影响,这也可以解释目前全球汽车行业减碳动作最大的都是高端车品牌。汽车行业该如何演好“双碳”目标下的新角色?构建绿色低碳采购体系,储备绿色低碳优秀供应商,设定针对高风险产品或工艺的能耗/碳排放水平线采购要求;构建自身关键资源闭环体系,保证资源稳定供给,提前建立资源闭环体系,一方面保证循环资源供应,应对电池材料资源短缺,另一方面确保汽车产品循环材料使用率,应对循环材料使用比例方面的法规;引进碳金融手段,对冲成本上升风险;“心中有数”,“合理规划”,规避合规风险,基于未来不同时间节点国内外碳排放管控力度,从市场需求、工厂及供应链、产品对标三个角度,评估宏观政策管理趋势,做好减排规划,抢占市场,应对风险,提升产品竞争力;根据所选减排目标的不同,可以输出单一方案或多项方案,汽车全价值链低碳成果总结能够全方位展示企业绿色低碳努力成果,提升企业及产品品牌效益。供应链成员的ESG行为缺失 会导致企业生产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张木泽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生态业务部绿色低碳研究室工程师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自2019年以来,我国ESG相关政策文件紧锣密鼓,涉及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各个方面,不断促进我国ESG发展。ESG在对企业自身行为提出约束的同时,更考量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汽车行业ESG现存四大问题。一是汽车行业与现行传统ESG体系不兼容。当前国内外传统ESG指标体系种类繁杂,垂直行业属性不足。同时传统ESG体系也无法针对汽车行业特征如产业链覆盖面广、智能网联化发展做出适应性调整。二是信息传递难以从单线模式走向网络化,导致ESG数据可靠性不足。每一级厂商ESG的评级需依靠上游供应商提供的信息和数据,这就导致目前ESG信息传递链多为从上游至下游的依次递归。对于整车厂或其他靠近下游的供应商而言,难以跨级获取全产业链的ESG信息,易导致对全产业链把握出现偏差,影响企业决策。三是信息收发重复性工作多,效率低。当前ESG信息收集任务分发机制无法保证每一级中的每一家企业ESG信息收集模板、统计指标完全相同,做不到准确、高效地收集分析产业链中的ESG信息。当产业链ESG信息收集模板、统计分析指标无法统一时,会造成下级供应商向多家上级供应商提供的信息存在偏差、时间截面不同、数据质量低等问题。四是ESG培训机制缺乏。ESG工作推广的一大难题是企业对ESG理念的认知、重视和资源投入不足。ESG培训机制的缺乏导致企业从理念、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较大阻碍,并难以培养出企业ESG管理人员。我们要选择的赛道 要有一个超大容量的市场 新能源汽车就是这样一个赛道程伟天创资本合伙人投行部负责人我们要选择的赛道要有一个超大容量的市场,新能源汽车就是这样一个赛道。我国在这个产业中拥有最大最长的供应链体系,又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一旦这个市场开始发生产业升级的现象,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拥有万亿级市场的赛道。我们为什么选择投资新能源汽车行业?首先,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一国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欧美国家在经济腾飞的过程中,汽车工业也伴随着飞速增长。其次,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第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能有效结合能源革命和信息革命的有效支点,汽车电动化是能源革命的主战场,汽车智能化是信息革命的主战场。最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我们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塑了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和生态,使得我国能够抢占先机。关于海河零碳论坛2022年“海河零碳论坛”由南开大学产城发展校友会碳中和专委会碳中和研究院等单位主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南开大学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天津市企业家协会、天津全球成长型企业协会、天津市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协会、新金融传媒等多家机构支持。2022年“海河零碳论坛”致力于构建多元、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论坛以主旨演讲、行业聚焦、成果展示、深度分享等形式全面展示双碳战略目标下的实践成果,探寻“双碳”背景下经济转型和产业创新路径,打造“双碳”全产业链共生赋能平台,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共创绿色零碳未来。“海河零碳论坛”计划每年春季和秋季举办两次线下和线上结合的论坛,同时每周的周末都会安排固定时间举办线上沙龙交流活动。全力打造一个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国内交流平台。9月18日下午2:30,“海河零碳论坛周末沙龙”邀请到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氢能产业发展局、氢能发展促进中心协助指导,携众多行业精英为大家带来分享《天津氢能产业发展与实践》,敬请持续关注!
  • 首期投资100亿,小米官宣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3月30日晚,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在小米春季发布会上时宣布,小米将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据了解,十年内小米将投资100亿美元,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可见投入力度之大。实际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由来已久。早在2013年,华为就宣布进入车联网领域。此后,华为与东风汽车联手开发车联网技术,又与上汽、广汽、一汽和长安汽车建立了合作关系。不过此前任正非表示华为三年内不会造车。无独有偶,2013年,苹果正式宣布了IOS in the Car 计划,进军汽车领域。IOS in the Car后更名为CarPlay,这是苹果历史上首次把自己的软件搭载在其他公司的硬件产品,也将使用者圈定在了IOS生态圈,而去年也一直传闻苹果将于2021年9月推出Apple car。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企业相比于传统车企,在用户体验、软硬件结合上更有优势,这也是各大厂商跨界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而最近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新的市场风口,相关的研发和制造仪器也将迎来爆发。
  • 我国汽车材料界的“拓荒牛”——马鸣图教授
    马鸣图教授1942年生于河南兰考,1964年上海交大毕业后分配到机械工业部汽车研究所工作;1978年作为文革之后的首届研究生,入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学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已取得博士学位,重回汽车研究所(现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工作至今。  三年前,笔者在一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坛会上与七十七岁的老科学工作者马鸣图教授邂逅。论坛上,身高一米八五、体魄健硕、思维缜密马鸣图教授,对轻量化进行深入浅出的系统论述,同时也道出他的心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英明决策再次点燃了他绽放科技成果之花的激情。这次谋面我们一见如故,携手踏上了打造我国“钢铁与制造业有效供给新经济体系”的示范之路。并肩战斗的岁月中感触到在马老勤奋拼搏的身后有着一颗情操崇高的心灵,更清楚地看到他在我国汽车材料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再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默默拓荒的身影和留下的一个个勤奋与智慧的丰碑。2021年5月24日马鸣图教授给专家组汇报科研成果 初出茅庐第一功,发明了我国首代军车关键零件用钢1965年,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三线建设;马鸣图随汽车研究所组织部分人员内迁到重庆,主要承担以“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引进的军用越野车为依托,实现我国第一代军用车国产化的开发和生产基地建设。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生产的重型越野汽车为北大西洋集团公约专用车,被誉为“沙漠里的羚羊”,车型的越野性能好,功能强,结构较复杂,并且具有自救能力,运行可靠;该车用钢系列为镍铬钼系列,强韧性匹配较好。其前桥内外半轴用钢为30NCD16,相当于30Cr2Ni4Mo,合金含量高,性能要求高:在抗拉强度1000MPa下冲击韧性大于150 J /Cm2,这种性能指标对于当时的调质结构钢是十分高的指标,该钢种曾被誉为法国的“王牌结构钢”,还用于飞机的起落架。我国当时缺镍少铬,就必须开发国内富有的合金元素钢种替代镍铬钢,而且性能又必须满足军用车的需要。为加快军用汽车生产的进度,曾有一个方案是仿制法国的30NCD16,但钢材交到綦江锻造厂进行零件锻造时发生大量的开裂,难以做出合格的锻坯,这条技术路线难以走通。最后,经过无数次的开发 、实验试制终于于1976年成功开发了我国富有合金元素的30Mn2MoW,合金量大幅度降低,成本下降,强度和韧性均达到30NCD16的要求,同时工艺性能优于30NCD16,拥有良好的锻造性能。该钢种是我国独创,这一钢种的研发成功,支持了我国首代军用车的生产和国防建设,并用于我国首代导弹运输车,该成果于1990年获得“国家发明奖”。《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我国先进高强度钢发展的奠基石1978年,马鸣图教授以对双相钢的产生、双相钢特性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双相钢深刻认识为基础,率先提出了“汽车轻量化”的概念。同时,对双相钢的强化特性的研究,提出和建立了全新的“计算双相钢强度的混合物定律和表征方程”,用导出的不连续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混合物定律,代替当时大量应用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混合物定律。该方程可根据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合金成分计算和预测双相钢强度,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和预测的准确性。这一成果不仅丰富了双相钢的强化理论,同时,也为双相钢强度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有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材料力学性能会议”会刊上。基于对双相钢流变特性的C-J分析的曲线,提出了描述双相钢流变特性的综合变形模型,即双相钢变形的第一阶段用晶体强化的Ashby M.F 微观力学模型来描述双相钢的初始屈服和加工硬化特性;在C-J分析曲线的拐点之后,用Mileiko S.J理论来描述双相钢的均匀变形和组织之间的关系,这一综合模型较好的描述了双相钢的初始加工硬化和均匀变形阶段的流变特性,为双相钢性能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80年代初,马鸣图教授关于双相钢的研究成果得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W.S.Owen教授认可,之后,W.S.Owen教授发表在“金属工艺技术”上的文章:“一个简单的热处理能够挽救底特律(指美国汽车工业)吗?”,深刻阐明了双相钢对美国汽车四大工业支柱之一的“汽车工业”的重要性和对我国未来汽车工业的重要性。1986年,马鸣图教授和日本茨城大学教授友田阳联合主办了“双相钢微观力学研讨会”,根据近4年的关于双相钢的研究成果以及所发表的文章并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撰写了国内外关于双相钢的首部学术专著《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该书于1988年01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发行,于2009年01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再版。《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是冶金企业、机械制造企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企业从事金属材料、热处理和力学性能的科研或工艺开发的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材料专业的师生、研究生重要的参考资料。为我国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实现我国双相钢总产量已超过千万吨。该著作对我国双相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并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促进了我国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和在我国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被誉为我国先进高强度钢发展的经典著作。双相钢包辛铬效应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80年代,马鸣图教授在双相钢的包辛格效应的研究中,采用力学和磁物理参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了磁软化现象,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新的试验结果,取得了具有开拓性的研究进展,使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前沿。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实验室主任法国科学院院士Haik在评价该成果时,认为“该研究结果开创了包辛格效应研究的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力学参量和磁物理参量的对比研究分析,深刻阐明了这一重要的经典效应(包辛格效应)和重要的表征参量背应力的物理本质及其与相间应力的关系与消除背应力的方法,为高强度材料的成形回弹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针对该成果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其中,“Bauschinger effect and back stress in a dual phase steel”在“Trans.ISIJ”创刊号上发表。马鸣图教授1990年访问日本茨城大学时,曾被友田阳教授以日本人最高礼遇邀请到家里居住做客,对许多关于双相钢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回国后,马鸣图教授、中科院力学所段祝平教授、日本茨城大学教授日本钢铁学会主席友田阳(Yo Tomota)教授联合撰写了《金属合金中的包辛格效应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学术专著,该书于1994年5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被列为我国高校研究生力学性能教学中的重要参考书。振臂疾呼“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材料和传统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为了误导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全世界大谈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深受其影响,不少制造业被迫开始了“关、停、并、转”。对此,马鸣图教授振臂疾呼: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根本,只有发展制造业国家才能强盛,人民才有就业的机会,才可能有强大的国防。针对在材料行业刮起的大力发展纳米材料的狂热之风,各行业大肆炒作纳米的概念,从食品、日常用品、洗涤用品到各种新型材料都是纳米化。马鸣图教授又提出:用高技术改造传统材料,并在中国上海举行的“首届国际工程师大会”上发表题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材料》的文章,强调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材料才是材料行业正确的发展方向,该文后来刊登在“中国机械工程”杂志上。文章引用美国材料协会主席Thomas.W.Eagar的“传统材料由于高新技术的溶入,正在发生一场‘平静的革命’”为导语,表述了这场革命的主要表现是传统材料生产率的增长、性能的改善和价格成本的下降,强调了传统材料发生这种变革的基础是严格、科学地对材料制造工艺和零件制造工艺的要求的深刻理解,描绘了这种变革的连续性、进步性。实践证实了马鸣图教授的预言:传统材料行业由于高新技术的不断融入实现了传统材料功能的不断提升、零部件价格的下降,由此所产生的商业价值远远超出新材料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开创“材料性能和零件功能关系”的哲学理念在倡导发展基础材料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马鸣图教授针对材料性能和零件功能之间关系,论述了两个概念的差异与共同点,从哲学理论的高度为高功能零件的开发和材料潜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依据和方法。他认为,材料是用于制造有用物件的物资,在人类的历史上曾把当时使用的材料作为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又将材料称为建设当代文明的支柱之一。这些足见材料在发展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任何一个材料要取得更快更协调一致的商用价值和成果,所要求的不仅是材料的制造工艺、价格、物理性能,更应该强调的是由材料取得的相应制品的几何形状和制品功能的工艺过程;同时还应强调在保持材料经济价格的前提下,将这些材料快速进入市场的能力。实际上,一个新材料商品化的时间可能是该材料研发成败的关键。在这些方面,传统材料比新材料更有优势。他总结出材料的研发包含的四个方面:首先是研发化学成分组织工艺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第二是筛选出合理的成分后,进行材料的冶金工艺性能研究,并进行材料的试制;第三是试制的材料要能够用经济、方便、快捷的方式转化为有用的物件,即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工艺性能;其四是试制的零件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零件具有高的功能并且具有合理的性价比。长期以来,我国许多材料的研发停留在完成第一、第二方面,对后期材料的应用研究缺乏认识和实践重视不足,导致了不少新材料技术的开发半途而废,因此,在重视材料研发的同时更要重视材料的应用研究。提出弹簧钢松弛抗力的产生机理,发明表征参量和测试方法在高强韧性弹簧钢的研究中,提出了弹簧钢松弛抗力产生的机理,表征参量和测试方法;在美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业的广泛认可,指导了高性能弹簧钢的合金设计和产品开发。这一研究成果所撰写的论文于1991年被录用为《国际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宣读论文》,该会议在美国亚里桑那州的凤凰城举行。论文已经被收录于美国“SAE PaPEr”。同时,美国汽车工程学会要编写当年SAE会刊(即Trans.SAE),SAE会刊编委会对该论文给予高度评价,称该文章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文章内容有创新;文章内容具有长期的保留和参考价值;文章撰写文笔流畅。率先倡导发展燃气汽车,开拓汽车燃料新科技之路1992年,马鸣图教授当选为重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以后,率先建言提出“要在重庆市发展天然气汽车”,并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科委也拨出专款对该项目予以推动。1995年,马鸣图教授带领的科技攻关团队历时三年,圆满完成了“燃气汽车关键零件开发和产业化”的科研任务,成功开发出了高可靠性的65升钢内衬复合材料环向增强的轻量化气瓶、燃气汽车发动机的ECU控制单元。并对重庆市的出租车实施了全面改装,既降低了排放,又实现了出租车在汽油高价位时低价低成本运行。这些科研成果有效支持了重庆燃气汽车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保证了重庆出租车行业的优质发展,同时,该科研成果陆续在其他省市和国际上得到了较好地推广应用。2002年,“燃气汽车气瓶可靠性的研究”成果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燃气汽车关键零件开发和产业化”科研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008年“燃气汽车关键零件开发和产业化”科技成果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引入EVI模式并成功转化,材料的新成果应用又添利器 EVI是英文Early Vendor Involvement的简称,原意为材料供应商对用户开发新产品的先期介入模式,它来源于对材料生产企业的质量服务体系和对客户应用的支持系统,在马鸣图教授的推动下,现已发展成为通过技术合作支持用户新车型的开发,逐步形成了EVI的工作流程和模式。2008年10月,马鸣图教授应韩国POSCO的邀请参加在首尔举行的“POSCO EVI Global Forum 2008”大会,特邀做《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轻量化和高强度钢的应用》报告,并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总裁交流了EVI的概念和内涵。回国后,根据我国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韩国EVI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深化,并将这一成果发展成为我国在新车开发过程新材料应用的一整套的集成解决方案。马鸣图教授引进和完善的EVI的活动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发用户需要的产品;第二阶段是在汽车企业零件制造中如何对用户进行帮助,对产品的开发先期介入,开发出具有高的性价比零件;第三阶段是“钢铁企业如何使用户快速的应用新的钢铁产品”,即钢铁生产和汽车产品的开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双方达到EVI的深度合作和发展共赢;第四阶段是材料的供应商转变为解决用户问题的合作伙伴,包括对用户的硬件、软件、商业支持等。EVI的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但是材料宫颈部门要进行EVI活动应该具备有满足用户需要的相关材料和完整的数据库;具有材料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技术人才及物质实力;对材料研发全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认识应用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对材料应用企业和零件生产企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牢固树立起用户第一的思想。从2008年到2018年,韩国POSCO公司每两年都有召开一次EVI的国际论坛,共召开了7次,马鸣图都作为嘉宾参会,通过各类展品和报告对EVI的内涵和重要性有十分深刻的理解,为扩大这一理念的应用,从2017年起到2019年已召开两届EVI及高强钢氢致延迟断裂国际会议。本人和中信金属公司郭爱民先生共同作为会议主席主持会议的召开,并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集。今年将召开第三届这一国际会议,马鸣图教授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会议的交流成果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取得诸多进展和一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2016年和韩国POSCO首席专家在国际会议上合影发明新型热成形钢,为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助力护航针对热冲压成形用钢的强韧性不足及氢致延迟抗力的不足,马鸣图教授在早期已经形成和提出的复合微合金化理论基础上开发了高强韧性和高氢致延迟断裂抗力的热冲压成形用钢,改变了国际上应用的三十年一贯制的热成形用钢22MnB5,目前,这类性能优良的热成形钢已形成了1500-1800MPa钢种系列,有效的提升了我国热成形用钢的强韧化水平以及氢致延迟断裂抗力;从而提升了热成形构件的轻量化水平与安全性和可靠性。现在,又将复合微合金化研发的成果拓展应用到非调质钢中,开发出了高强韧性的非调质钢,并在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及特种装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自2010年以来,马鸣图教授对热冲压成形技术和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国内外有影响的成果,助力国内建成180余条热成形生产线,平抑了热冲压成形构件的价格,为我国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教授共同作为大会主席已组织召开了五届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提升了我国热成形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现在又创新性地将热冲压成形技术拓展到商用车上应用,解决了长10米,宽2米,厚3-10毫米的大型热成形构件生产的相关装备、工艺、板坯传输和水冷模具的诸多关键问题。已生产U型底板的城市渣土运输翻斗车,将翻斗的重量从4.35吨减到2吨,轻量化率超过50%,为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该项成果将在建筑、国防工业、高速公路护栏、船舶等领域拓展应用,为我国预期碳达峰和碳中和作出新的贡献。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等在国际会议上合影谦恭学习开拓创新,享誉国内外同行马鸣图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和美国MTS公司合作,共同改进MTS809拉扭复合加载实验系统的机架刚度;通过增加机架的立柱直径,加厚机架横梁尺寸,使改进的机架刚度比原机架提高十倍,成为这一产品系列的定型产品。MTS公司通过提供拉扭复合加载引伸计和相关附件,给这一工作的成功表示肯定和奖励。80年代末,和日本茨城大学友田阳教授开展国际合作进行拉扭复合载荷下材料响应效应的研究和包辛格效应研究,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水平。90年代,和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开展建筑防火钢的研究,这是我国最早在该领域内进行的研究,并取得成果;双方共同编写了“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进展第一集”,系统介绍了英国和国际上结构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日本千叶大学开展复合材料研究和交流,共同编写了“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进展第二集—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金属基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促进了我国在该领域内的新的发展。本世纪初,和国际上知名企业韩国POSCO开展先进高强度钢的研发、应用和性能检测评价方面的研究和合作,前后承担有近十个项目,促进了我国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研究和应用;马鸣图教授还是高强度钢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的会议主席,来自国外的代表一致认为该会议是国际上高学术水平和实用性相融合的国际会议,连续五届的国际会议和由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热成形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上的影响,从而提升了我国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水平,也使我国从热成形生产线装备的进口国到出口国。马鸣图教授和台湾金属研究中心及台湾中钢开展热成形工艺技术和用钢方面的合作,促进了两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中汽院和台湾中钢已经在重庆建设了关于LFT以及热成形的合资企业,目前运作正常。和日本神户制钢的合作交流促进了我国汽车用高强度变形铝合金板材的发展和应用。马鸣图教授和国际上诸多有影响的科学家及专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如:美国南卡罗里奥大学焊接专家赵玉津合作制定点焊试样的标准,并发表文章;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共同作为会议主席主办国际热冲压成形会议;和日本钢铁协会主席友田阳、韩国金属学会主席权伍俊等或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或双方互访,或共同著书,或联合发表文章,或交流研究生,扩大了中国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也增加了对外交流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和英国林建国院士共同主持国际会议56科研硕果累累,耄耋之年奋斗不止马鸣图教授56年的科研生涯,先后承担国家863、973、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复合微合金化、强韧性合理匹配,以及以零件功能为目标的选材原理和方法。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36项,国家发明奖三等1项,省部级奖一等3项、二等16项,三等16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10部;论文300余篇;发明专利10余项。从2016-2018年,和有关单位合作得到三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的支持;十二五期间,还承担铝合金汽车板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2020年,两年间共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马鸣图教授先后被国家科委、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奖”。被誉为汽车材料领域的大师泰斗,为我国汽车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马鸣图教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共同探索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钢铁制造业有效供给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理念,已得到新富集团李靖伟董事长的首肯和支持。新富集团依托其自身商用车全产业链的优势与实力,主动承担了“超高强、高延迟断裂抗力汽车用钢与热成形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的任务,并形成了“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模式。马鸣图教授作为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他时刻以“老骥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自勉,他对知识的追求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对科研的热情仍不减当年,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他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 质检总局:2013年我国汽车召回数量创历史新高
    截至2013年12月31日9时,我国今年已实施汽车召回133次,涉及车辆531.1万辆,召回数量同比增长65.8%,创历史新高。这是记者31日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的信息。   据介绍,2013年,质检总局加大了缺陷产品信息收集分析、缺陷调查、召回实施情况监督等工作力度,受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召回的汽车数量为196.1万辆,占全年召回数量的37%,也是历年来最多的。调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动力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电子电器及发动机故障等方面。   同时,质检总局创新性地开展了对零部件供应商缺陷问题的调查,引发多家主机厂实施召回的联动调查工作模式。此外,今年我国还实施轮胎召回1次,涉及轮胎47.2万条。   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负责人介绍,缺陷产品召回通过生产者主动消除批量性的产品缺陷,为同类缺陷产品的所有消费者提供保护,避免了因产品缺陷引发大规模损害的发生,有效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同时对提升汽车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汽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质检总局统计显示,自2004年我国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以来,共实施汽车召回660多次,涉及车辆近1500万辆,消除了大量车辆安全隐患。   质检总局提醒消费者,如发现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可以向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www.dpac.gov.cn)反映。 文章转载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皓天设备与通达汽车零部件制造联合,助力汽车产业持续发展
    皓天设备与通达汽车零部件制造联合,助力汽车产业持续发展6月13日,皓天设备与通达汽车零部件制造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个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助力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此次战略合作签署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复合式盐雾试验箱等设备,标志着皓天设备与通达汽车零部件制造在汽车产业领域的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合作:一是加强销售渠道拓展,共同开拓国内市场,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二是加强品牌推广,提升双方品牌影响力;三是加强数字化转型,利用现代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  皓天设备与通达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皓天设备作为国内技术型的设备制造商,在汽车产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能够为通达汽车零部件制造提供优质的设备和技术支持;通达汽车零部件制造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广泛的市场渠道,能够为皓天设备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  双方的合作将为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加强销售渠道拓展和品牌推广,双方将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加强数字化转型,双方将利用现代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战略合作的签署,是皓天设备与通达汽车零部件制造在汽车产业领域的一次重要合作,也是双方共同推动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一次积极尝试。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
  • 广电计量子公司获福特汽车、小鹏汽车第三方实验室能力认可
    近期,广电计量检测(重庆)有限公司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实验室、化学分析检测实验室先后成为福特汽车授权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认可范围覆盖了油漆内外饰、功能耐久性、气味VOC检测等各大类别。此外,广州广电计量检测(上海)有限公司电磁兼容检测实验室也获得了小鹏汽车授权的全项认可。广电计量近期屡获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授予的检测资质,充分表明了合作伙伴对广电计量技术能力、实验设备、人才团队、质量管控等全方位综合实力的肯定,为后续展开深入合作打下了重要基础。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旗下拥有的汽车品牌有福特(Ford)、林肯(Lincoln);小鹏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设计及制造商之一,也是融合前沿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创新的科技公司。据广电计量相关负责人介绍,福特汽车、小鹏汽车对汽车的测试要求极为严苛。此次通过对实验室试验设备、试验环境、安全措施、现场操作、检测报告等方面的层层评审,评审专家们对广电计量的硬件配置、保密措施以及工程师的测试水平和服务意识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汽车行业的质量技术合作伙伴,广电计量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打造以供应商链研发试验一体化质量管控为代表的多元创新服务模式,切实解决汽车行业供应链质量管控难题。目前,广电计量已成为国内外近50家主机厂认可和授权实验室,在广州、天津、上海、无锡等全国20多个计量检测基地建有配套的汽车服务网络,可提供从整车到零部件,从原材料采购、研发、生产准备到大批量生产,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一站式检测技术服务方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