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申克传感器

仪器信息网申克传感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申克传感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申克传感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申克传感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申克传感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申克传感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申克传感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申克传感器相关的资讯

  • 英学者研发可伸缩传感器 有助提高慢性病检测效率
    p   新华社伦敦2月22日电& nbsp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22日发布一项研究说,利用高伸缩性材料制作的无线健康传感器有利于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日常佩戴,可检测一些关键指标,减少患者血检次数,提高慢性病日常护理效果。 /p p   人体汗液中含多种物质,其中就包括血糖和尿素,因此监测汗液中这类物质的水平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诊断和监控包括糖尿病、肾病以及部分癌症在内的慢性病。但目前很多可穿戴健康设备精确性达不到要求,也过于笨重,影响患者使用。 /p p   格拉斯哥大学教授拉温德· 达希亚领衔的团队设计了一款全新传感器,能监测汗液PH值。传感器采用一种石墨-聚氨酯合成材料制作,不但轻便,还拥有非常优良的伸缩特性,长度能伸缩达53%,适合患者长时间佩戴。 /p p   传感器还采用了近场通信技术,能将监测数据无线传输到智能手机应用中,让医护人员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实时监控患者的相关数值。 /p p   达希亚说,人体汗液与血液含有很多相同的生理信息,检测汗液能省去穿透皮肤来采集血样进行检测的麻烦。 /p p   下一步,团队将尝试拓展这一传感器的性能,让它成为一个完整的诊断系统,最终实现对汗液中血糖、氨以及尿素水平的监测。 /p p   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上。 /p
  • “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2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
    近日,科技部发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根据征求意见稿,本专项2022年度拟支持项目及“揭榜挂帅”榜单如下:1. 智能传感基础及前沿技术1.1 光声量子纠缠调控机理及加速度传感器研制1.2 精准分子识别智能增强嗅觉传感技术研究1.3 微机电同步共振弱力传感机理及器件研究1.4 非侵入式血糖持续高精度检测传感技术研究1.5 动态非线性磁场传感机理及生物组织成像技术研究1.6 耐高温功能陶瓷共形制造方法与传感技术研究1.7 超高温压电材料制备及振动传感器研制1.8 高灵敏钙钛矿X/γ射线传感原理与技术研究1.9 光学超材料调控机理及微型气体传感器研制1.10 声学超材料增强机理及穿颅脑成像技术研究1.11 碳纳米管生物传感芯片晶圆级制造工艺研究1.12 工业传感网多协议实时处理机及芯片技术研究1.13 高性能硅基和碳基低维材料的变革性传感特性研究2. 传感器敏感元件关键技术2.1 MEMS多力学量敏感元件及智能传感器2.2 高精度航空大气压力敏感元件及传感器2.3 高频响三轴MEMS陀螺敏感元件及传感器2.4 高灵敏宽动态图像敏感元件及传感器2.5 受限空间相干光学位移传感器2.6 高精度温盐深集成光纤矢量水声传感器2.7 MEMS超声换能器元件及传感器2.8 危险气液识别敏感元件及柔性传感器2.9 活细胞内生物质动态检测纳米孔传感器2.10 抗体条形码微阵列超高通量快速检测生物传感器2.11 磁电耦合自供能磁场敏感元件及传感器2.12 微型高精度真空度敏感元件及传感器2.13 路面气象状态敏感元件及传感器2.14 高精度线光谱共焦尺寸测量传感器2.15 多参数融合智能工业传感器集成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3. 面向行业的智能传感器及系统3.1 飞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成套传感器及应用3.2 轮胎内嵌集成传感器阵列及路面状态感知应用3.3 机床切削工况刀具状态原位实时监测传感器及应用3.4 强磁场高电压设备运行状态非侵入式监测传感器及系统3.5 河流全断面鱼群信息探测传感系统及应用3.6 特种力热参数传感器测试标定标准化技术及装置4. 传感器研发支撑平台4.1 多尺寸兼容的多材料体系MEMS研发平台4.2 MEMS传感器芯片先进封装测试平台“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2年度“揭榜挂帅”榜单1. 新冠突变株快速检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附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
  • 可自然降解传感器问世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英国《自然· 电子学》杂志14日在线发表的一篇动物研究论文中,美国科学家介绍了一种可移植、可伸展的应变及压力传感器,可以在有效使用期结束后自然降解。该装置将用于实时监测受损软组织所受的微弱应力和压力变化,有助于为患者设计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传感器技术早已“轻松”应用于多种不同的环境,它们能集成到小型化的发射器或接收器系统中,也能与人体直接接触服务于医疗应用。这其中,可降解传感器是一种新兴技术,它们在预定的使用期限结束后会自然降解,因此不需要通过二次手术取出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但是,生物相容性微传感器的生产目前还是一个非常耗时和昂贵的过程,现有的这类传感器的感应性能十分有限,或是其生物相容性还未经证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次,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研究人员佩吉· 福克斯、斯坦福大学鲍哲南及他们的同事,报告了一种由完全生物可相容材料构成的、可伸展、可生物降解的应变及压力传感器。这一可移植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能够区分小到0.4%的应变和12Pa的压力(一粒盐产生的压力)变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了测试该传感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团队将其移植进一只大鼠的背部。在移植手术8周后,未观察到负面炎症反应(除了第1周出现初期炎症反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能够控制传感器的降解,使其寿命与组织愈合所需的时长一致。此外,经过一定的设计,在降解过程中,该传感器的灵敏度也不会有明显下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针管有一次性的,医疗电子仪器也可以有一次性的。可降解的生物传感器一旦进入实用,我们就可以将很多临床定性描述转为量化指标,病人的恢复快慢可显示在屏幕上,痛觉程度也不再模糊。医生的工作将因此大大便利。 /p
  • “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1申报项目答辩评审专家名单公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1年度申报项目答辩评审专家名单公告根据2021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评审工作安排,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于2021年10月12日至17日组织开展了“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答辩评审。本次答辩评审采用网络视频方式进行,评审专家按照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选取和使用的统一要求,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产生,共136人。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8﹞37号)等文件精神,现将答辩评审专家名单予以公布,公示期为10月20日至10月24日。专项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010-68335817组1:生化传感器序号专家姓名单位名称1于洪宇南方科技大学2方晓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3田扬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刘友庆北京京成会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5刘爱骅青岛大学6江建平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7李晓炜北京理工大学8张志力北京交通大学9张修华湖北大学10张斌珍中北大学11陈航榕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2陈涛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13陈银广同济大学14黄玉明西南大学15彭绍亮湖南大学16虞益挺西北工业大学17薛欣宇电子科技大学组2:人体健康及环境监测传感器序号专家姓名单位名称1王文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王毅温州医科大学3冯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4成昱*同济大学5朱葛夫中国人民大学6许敬亮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7杨永进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8闵丽艳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9宋宏伟吉林大学10孟凡利*东北大学11赵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赵志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3聂诗军北京和兴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14常钢湖北大学15康跃军西南大学16蒋明峰浙江理工大学17颜梅济南大学组3:加速度传感器和系统及应用序号专家姓名单位名称1王建梅太原科技大学2王保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3朱少岚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4乔学光西北大学5关亚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6杨龙兴江苏理工学院7张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8孟宪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9赵亚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10赵剑大连理工大学11顾佩芝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2龚杰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13韩旭湖南大学14程振洲天津大学15鲁琼北京纵横联合会计师事务所16温泉重庆大学17熊璐同济大学组4:热学传感材料及传感器序号专家姓名单位名称1王愿兵武汉嘉仪通科技有限公司2王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3乔冠军江苏大学4刘刚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5关柏鸥暨南大学6芦鹏飞北京邮电大学7李松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8张国军湖北中医药大学9张景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0罗坚义五邑大学11郑兴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12郑丽珠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3耿佳四川大学14耿照新中央民族大学15高莲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16郭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7韩秀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组5:光学传感器及应用序号专家姓名单位名称1马朝松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2王军华武汉大学3尹国路重庆大学4刘亚滨北京万桥兴业机械有限公司5杨军广东工业大学6张帆北京化工大学7张其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陈本永浙江理工大学9苟劲松北京京仪世纪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0赵霞江苏法尔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1姜利军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陶继方山东大学13蒋湘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14韩建忠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15靳志文兰州大学16翟俊宜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17颜志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组6:MEMS传感器制造序号专家姓名单位名称1王文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王高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3方允樟浙江师范大学4孔凡忠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5邢朝洋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6余洪斌华中科技大学7张海燕北京林业大学8胡伟达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9徐敏义大连海事大学10郭正安徽大学11郭杭南昌大学12黄晓东*东南大学13屠娟南京大学14董磊山西大学15谢会开北京理工大学16黎永前西北工业大学17魏兴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组7:磁传感器及应用序号专家姓名单位名称1王向军天津大学2石嵩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3田文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4乔文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5李红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6张东华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7陈永平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8陈向东西南交通大学9陈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0陈音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11范弘姜园中山大学14祖龙起大连工业大学朱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5刘亚华大连理工大学6
  • 柯力传感领投点联传感天使轮 开拓精密测量传感器市场
    2023年7月,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柯力传感”)与深圳点联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点联传感”)正式签署协议,完成天使轮投资。柯力传感是此次点联传感天使轮融资的领投方。   深圳点联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2022年,是由多名清华大学博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硬核团队,精密仪器专业出身,专注传感检测研究15年。   点联传感在精密光学系统、高速硬件电路以及综合检测算法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基础,依托底层高速高精度CMOS激光测量传感器技术框架,逐步拓展对射式、反射式以及同轴共聚焦的产品矩阵,实现对工业品形位尺寸的精密检测与定位,提高生产效率与性能。未来,点联传感将在产学研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名校传感器成果转化平台,立志解决中国工控及其他领域中高端传感器卡脖子问题。据悉,柯力投资点联传感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当前国内精密测量传感器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是一个确定性的发展机会,是柯力布局传感器行业的重要市场方向。   第二、高精密测量传感器有一定的技术壁垒,需要依赖技术型团队才能打造升级产品,形成品牌。点联传感团队是由多名精密仪器专业出身的博士组成,专业技术能力强。   第三、通过柯力投资与赋能,可以快速提升点联传感的客户拓展能力,整体价值实现1+1>2。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精度、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高精度工控传感器是制造装备的基础要素,柯力传感对点联传感的投资与赋能,将助力其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国内外一流传感器品牌,同时,也将加速柯力从单一物理量传感器向多物理量传感器融合的步伐与进程。
  • 便携式明渠流量计比对装置采用磁致伸缩传感器的好处在哪里?
    便携式明渠流量计比对装置采用磁致伸缩传感器的好处在哪里?HJ355-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明确指出。每季度至少使用便携式明渠流量计比对装置对现场安装的超声波明渠流量计进行至少1次的比对测试,比对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按要求多现场的超声波明渠流量计进行校准,校准完成后再进行比对。同时要求便携式明渠流量计采用磁致伸缩传感器加标注流量计算公式的方法进行比对。、其中液位比对中要求,比对装置的液位精度≤1mm,每2min读取一次数据,连续读取6次,安装公式完成比对误差计算。液位比对误差=|第n次明渠流量比对装置测试液位值-第n次超声波明渠流量计测量液位值|其次流量比对要求明渠流量比对装置与现场流量计测量统一水位观测断面处的瞬间流量,进行比对。且在数值稳定后,10min内读取该时间段的累计流量,按公式计算误差.流量比对误差=(明渠流量比对装置累积流量-超声波明渠流量计累积流量)/明渠流量比对装置累积流量一般以月为段位,明渠流量比对装置对某一时间点进行流量测试,明渠超声波流量计的比对。如何快速准确地对明渠污水流量计进行验收?这是现今遇到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个难题就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比对时间,比对工具与现场的明渠流量计是否是实时比对,同一时刻,统一数据。否则不同时间节点的数据是没有对比性的。2.XY-6800R比对工具测试的数据是否准确。比对数据的数据可靠性及精度是衡量计量仪器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应该受到环境影响测量精度,如雾霾,沙城爆,强光,泡沫,结露等。常规的超声波流量计测试不能避免这些因素。目前采取磁致伸缩传感器能有效避免这些困扰。测试时,电路单元产生电流脉冲,该脉冲沿着磁致伸缩线向下传输,并产生一个环形的磁场。在探测杆外配有浮子,浮子沿探测杆随着液位的变化从上而下移动。由于浮子内装有一组永磁铁,所以浮子同时产生一个磁场。当磁场与浮子磁场相遇时,产生一个扭曲脉冲,或称“返回”脉冲,将“返回”脉冲与电流脉冲的时间转换成脉冲信号 ,从而计算出浮子的实际位置,测得液位 通过无线模块将液位传到计算机。利用内置堰槽参数计算出流量。为什么XY-6800R明渠流量比对系统要选择磁致伸缩传感器?主要原因:1.测量精度高2.抗干扰性强3.寿命长4.性能可靠5.可进行多点,多参数的液位测试,免校准,免维护。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输出的液面和界面信号主要分为模拟量和串口两种形式,串口为RS485/232形式,模拟量为4~20mA电流模拟信号,对应量程为0~1m。输出的串口或者模拟信号通过屏蔽电缆传送至主板,主板通过内集成电路将接收到的串口信号或者模拟信号转换成为数字量在文本显示器上显示,由于在线监控过程中存在电机或泵等执行设备运行产生的干扰信号,且现场信号的采集点与控制柜之间存在距离问题,为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故要使用优质的屏蔽电缆线。青岛新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环保科研,设计,生产,维护,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实地厂家。青岛凌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属于江苏凌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在线水质监测仪销售服务。服务承诺: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今天的质量、明天的市场、服务到永远”是我们新业环保公司为客户服务的准则,并将其贯穿到研发、生产、安装、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公司郑重承诺:完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加强沟通交流,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深入市场,倾听用户心声了解客户仪器设备的需求。我公司承 诺: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所供产品的生产任务,并及时将产品运到用户需求现场,确保正常运转。全过程监控:客户只需一个电 话,售后服务部采用一站式模式、全面负责制、全程监控实施并跟踪处理结果,确保客户满意。
  • 梅特勒托利多InPro 4850i传感器新品推出 为氯碱业度身设计的双膜pH传感器
    梅特勒托利多过程分析最新推出新型InPro 4850i传感器,InPro 4850i专为氯碱行业提供长寿命和高精度的pH/ORP测量解决方案。 通常,pH传感器在氯碱生产过程中面临各种非常恶劣的条件:氯气污染参比系统,结晶盐溶液和沉淀杂质堵塞隔膜,介质还可能会腐蚀液接材料。此外,传感器的高阻抗输出信号非常容易受到干扰,导致测量准确度低,传感器频繁出现故障。 梅特勒托利多的新款InPro 4850i双膜pH传感器是专为氯碱行业的需求而设计,InPro4850i传感器独特的技术优势,可确保在任何苛刻的环境下实现出色的测量。采用钠离子敏感膜参比系统该敏感膜对于盐水中的钠离子非常敏感,有助于提高测量精度。无隔膜设计钠离子敏感膜参比系统采用密封设计,没有隔膜,可避免传感器污染或阻塞,确保测量更加稳定。数字信号传输InPro4850i传感器和变送器之间传输的信号均为数字信号,无电磁干扰和信号失真,确保数据稳定和精确。智能传感器管理(ISM)技术智能传感器管理技术具有即插即测和自诊断功能、实现预测性维护,帮助您减少维护量和生产成本。双敏感膜设计、密封参比系统、数字信号传输,InPro 4850i在氯碱行业苛刻条件下均可实现长寿命和高精度测量。 了解更多InPro 4850i信息,请访问:www.mt.com/InPro4850www.mt.com/ISM 梅特勒托利多过程分析提供广泛的pH,ORP,溶解氧,气相氧,二氧化碳,电导率和浊度传感器、变送器和清洗系统,为您的过程分析和检测提供完整、精确、可靠的解决方案。梅特勒托利多也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的全方位服务管理,包括校准服务、性能测试、安装及运行认证、技术培训等。咨询热线:4008-878-788
  • 清华大学申请微流控细菌生物传感器及细菌快速检测方法专利,可实现一步法的细菌的低成本快速现场检测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清华大学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微流控细菌生物传感器及细菌快速检测方法“,公开号CN117169498A,申请日期为2022年5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细菌生物传感器及细菌快速检测方法,该微流控细菌生物传感器包括细菌生物微流控芯片和细菌生物荧光传感器;所述细菌生物微流控芯片包括微流控芯片设计和制作;所述的细菌生物荧光传感器包括入射光单元、荧光检测单元和拍照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了微流控细菌生物传感器制作及使用微流控细菌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细菌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控细菌生物传感器及细菌快速检测方法,解决了当前细菌检测技术存在的检测时间长、检测环境要高、检测成本高等问题,可实现一步法的细菌的低成本快速现场检测,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公共卫生等领域。
  • 【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MEMS智能传感器——先进技术分论坛成功召开
    2023年11月5日,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MEMS智能传感器——先进技术分场活动”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来自智能传感器等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新闻媒体近2000余人线上线下参加会议。会议由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工艺分会承办,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继芬、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举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由沈阳仪表院院长助理、行业中心主任张阳主持。沈阳仪表院院长助理、行业中心主任张阳领导致辞中国工程院蒋庄德院士致开幕词。蒋院士回顾了MEMS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鼓励中国传感器人在传感器产业细分领域不断攻坚克难、突破瓶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工程院蒋庄德院士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李铁研究员作《微型全集成红外CO2气体传感器及其应用》主题报告,分享了红外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发展现状以及最新应用领域。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沈阳仪表院研发中心主任张春光作《大型模锻压机状态监测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主题报告,介绍了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粘度传感器在大型装备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西安交通大学赵立波教授聚焦压力传感器技术做《微纳特种压力传感器技术》专题报告。杭州师范大学传感技术中心钱正洪主任作《磁传感测量与数据融合处理技术》专题报告,从磁传感芯片的设计、信号测量与数据融合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国防科技大学吴学忠教授作了《AI赋能MEMS传感器智能化发展新趋势》专题报告,从MEMS传感器智能化发展需求、技术途径、发展现状及趋势四个方面梳理了MEMS智能传感器技术发展方向。杭州晶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双龙作了《智能传感器中国芯的方案》专题报告,分享了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国产化方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铁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沈阳仪表院研发中心主任张春光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赵立波杭州师范大学传感技术中心主任钱正洪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吴学忠杭州晶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双龙本次会议围绕MEMS智能传感器的前沿技术、产业趋势和热点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来自不同领域的行业专家分享了传感器技术、产业和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 深视智能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专注工业传感器研发生产
    近日,深圳市深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创新管理的先进制造基金领投、高瓴创投追投。深视智能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工业传感器研发生产。公司深耕行业多年,现产品线围绕3D工业传感器推出线激光、点激光、点光谱、纠偏、高速相机等产品,部分性能参数实现世界领先,已逐步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标杆。现如今,深视智能凭借专业的综合性研发平台、成熟的生产品控体系、高质量的本地化服务,已成长为国产品牌领导者,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批量导入国内外消费电子、锂电、光伏等行业的头部企业,并陆续赋能半导体、面板、汽车、轨交、食品等行业。
  • 科学家研发出可监测肉类变质问题的传感器
    MIT Swager实验室的化学家们近期设计出一种廉价可携带式传感器,可以监测出腐烂肉质发出的气体,从而帮助消费者、杂货店或者商超鉴别肉质食品是否可以安全使用。   在这个传感器中,加入了能够进行化学变化的碳纳米管。当遇到特定气体时,碳纳米管携带的电流能力就会发生变化。如果在智能包装袋中可以加入这样的传感器,就能够提供比保质期更为准确的信息。   具体来说,研究者在传感器中加入了含金属化合物metalloporphyrins(在其中心加入了钴),当metalloporphyrins遇到含氮化合物胺时将会非常容易与其结合。而生物胺(比如腐胺或尸胺)就是由腐烂的肉质产生的。当含有钴的porphyrin与任何这类胺结合时,将会增加碳纳米管的电阻,并且可以非常容易地测量到。因此,利用这些porphyrin而设计出的传感器装置,当遇到腐肉释放的胺时,这个装置的电流就会降低,以此作为腐肉监测的标志。   目前有关腐烂肉质监测的设备仪器大多是比较大型和昂贵的,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而此次MIT化学家研究出的廉价可携带式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肉类和鱼类产品,能够预防食源性疾病,提高总体的客户满意度,减少商超或者顾客家中的食品浪费。   这款传感设备需要非常少的电力,而且可以并入到Swager实验室最近研发的无线平台上,利用智能手机读取碳纳米管传感器中输出的数据。研究人员已经对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并希望获得准许以进行商用开发。
  • Parrot推微型多光谱传感器 可兼容任意民用无人机
    2月18日消息,Parrot宣布推出高科技微型多光谱传感器Sequoia。据了解,Sequoia是一款能够“测定不可见光”的多光谱微型传感器:它通过拍摄红外线校准图像以采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数据。Parrot无人机搭配Sequoia,能够让所有农业相关从事人员获取“大数据”。  据介绍,Sequoia 能从四个不同光谱波段记录农作物图像的多光谱传感器,内置64GB存储器,可记录光照条件并自动校准四个多光谱传感器的独立亮度传感器,同时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元件(IMU)。  同时,Sequoia可搭配任意款民用无人机使用,其尺寸与GoPro传感器相当。  而搭配Sequoia 的无人机单次航行即可覆盖数百公顷,因而能够拍摄极为精细的农作物影像,识别农场哪些区域需要特别关注,通过探测养分缺乏状况改善施肥模式,可以预防和检测生物胁迫(由生物引起)从而优化使用农药,以及分析氢气压力威胁的变化以控制对农作物的灌溉,更重要的是通过分理并利用农事指标预测农作物产量。  Parrot创始人兼CEOHenri Seydoux表示:“我们开发Sequoia的初衷是为了向农业领域提供一款精准的多光谱解决方案。它不仅需要融合先进技术,且要能够兼容市面上的固定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  目前,Parrot将外在增长策略放在商用无人机市场内领先公司的所有权权益,尤以精准农业为甚。2012年Parrot收购专业无人机公司senseFly、2013年收购航空绘图公司Pix4D,2015年对数据处理和农艺公司MicaSense与Airinovin作出的重大投资。而Parrot计划进一步融合先进软件解决方案及针对不同农作物品种的传感器技术,以成为精准农业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
  • “三个百万”订单,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MEMS传感器加速应用“上车”
    近日,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美泰科技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市场拓展再获突破,自主研发的MEMS惯性器件与系统累计实现百万级装车,并获得多家重点新能源车企50多款新能源车型定点,MEMS压力传感器与芯片获得两百万只订单,安全气囊加速度传感器完成量产定型,正在国内主流车厂开展应用验证。万物互联时代,只要需要感知的领域,都需要传感器。MEMS惯性传感器应用到汽车上,就化身成汽车“五官”,实时检测和测量加速度、倾斜、旋转和多自由度运动,精确完成“全天候”定位定向。以MEMS惯性传感器为核心打造的惯性导航系统,能在GPS、北斗、5G等信号不佳时“挺身而出”,利用感知的道路信息和对汽车航迹的推演,提供即时定位和导航功能。作为国内MEMS惯性器件的先行者,美泰科技抢抓MEMS惯性器件在汽车领域的发展机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产能、加强供应链建设,实现MEMS惯性器件与系统在自动驾驶市场的全覆盖,加快MEMS传感器产业化的全速发展,成功入围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半导体MEMS十强企业。面向未来,美泰科技将聚焦核心竞争力,借助感知力量,打造极致产品,持续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水平,不断推动中国MEMS技术高质量发展。
  • 布鲁克收购传感器公司Sierra Sensors 可实时、无标记检测新药
    近日,布鲁克宣布收购位于德国汉堡的Sierra Sensors GmbH(以下简称Sierra)。 财务细节未披露。 Sierra公司致力于开发并制造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检测的创新分析型生物传感器。 在SPR检测和微流体样品输送领域的专利技术驱动下,Sierra仪器正在为高通量和高性能无标记分析树立新的标准。Sierra旗舰仪器采用SPR+检测技术,为8个通道上的32个传感器供电。 Sierra的Hydrodynamic Isolation™ 技术可实现“任何样品,任何传感器,任何时间”微流体传感器访问。 凭借出色的灵敏度每天能够筛选数千个样品,Sierra的8通道系统可以测量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亲和力、动力学速率和热力学。在药物研发方面,Sierra的SPR解决方案能够与布鲁克质谱、核磁共振(NMR)和X射线晶体学系统完美结合。Sierra将创新型微流体与高通量、超灵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结合起来,以测量分子结合的亲和力和动力学。生命科学质谱分析执行副总裁Rohan Thakur博士解释说:“我们对布鲁克生物制药解决方案组合的战略补充感到非常兴奋。 实时阵列SPR+与新型微流体技术相结合,可以加速许多药物发现工作流程,如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FBDD)和新型化学物质。布鲁克将投资Sierra系统的全球商业化,汉堡将成为布鲁克SPR+Array产品和应用开发的卓越中心。“Sierra传感器前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r Whalen表示:“我们对加入布鲁克感到非常高兴和兴奋,并我们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公司,这将我们的技术和业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Sierra在美国和欧洲已经有很多客户,包括了许多大型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等,通过布鲁克,我们现在可以扩大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范围。“布鲁克道尔顿小分子制药业务总监Meike Hamester博士评论道:“Sierra的SPR技术提供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亲和力和动力学,从目标验证一直到主导优化。 SPR补充了我们超高通量筛选(uHTS)质谱MALDI PharmaPulse® 在大批量重点和目标化合物的二次筛选方面的解决方案。 两种无标记检测技术的互补为研究药物靶标及其与新型配体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打开了新的空间,帮助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以更低的成本设计出更有效的药物。”关于Sierra SensorsSierra Sensors GmbH于2006年开始运营,在德国汉堡和美国罗德岛设有办事处。 凭借在分析型生物传感器行业多年的经验,管理团队的任务是通过将最高质量的无标记检测与样品传送、传感器设计、自动化和软件的尖端技术相结合来推进实时阵列SPR。
  • 易科泰受邀参展农业传感器暨2021年智能农业国际学术会议
    2021年5月20日-22日“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农业传感器 暨2021年智能农业国际学术会议”在天津召开,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围绕农业传感器、农业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精准农业与智慧农场等主题做精彩汇报,易科泰(西安)遥感技术研发中心受邀参展此次会议,并与参会专家就光谱成像和遥感技术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做深入交流。西安易科泰光谱成像与无人机遥感技术研究中心,基于自主研发平台技术(包括专业遥感无人机、PTS(Plant-To-Sensor)技术、STP(Sensor-To-Plant)技术)和国际先进光谱成像传感器技术,为智慧农业、作物表型成像分析、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全面解决方案。Ecodrone® 高通量无人机遥感平台-Ecodrone® UAS-4轻便型无人机遥感平台,可搭载多光谱成像、Thermo-RGB成像传感器-Ecodrone® UAS-8无人机遥感平台,可搭载一体式高光谱成像-红外热成像等-Ecodrone® UAS-8 Pro,高负载、长续航,可搭载AisaKestrel高分辨率大视野高光谱成像等PhenoTron® 实验室/温室表型成像与种质资源检测分析平台PhenoTron-HT作物表型分析与种质资源检测平台,高通量高光谱成像与红外热成像分析PhenoTron-HF作物表型分析与种质资源检测平台,一站式、高通量高光谱成像、叶绿素荧光成像与多光谱荧光成像分析PhenoTron-RS作物表型成像分析平台,Plant phenotyping from shoots to roots,客户定制作物根系-植株表型分析PhenoPlot® 温室/大田作物表型分析平台-PhenoPlot轻便型表型分析系统,ready-to-go,具备俯视和侧式旋转两种平台-PhenoPlot移动式、固定式表型分析平台,适配多场景温室或大田智慧农业应用-PhenoPlot-XYZ双轨悬浮轨道式表型分析平台,可选配SoilTron© 小型蒸渗仪、自动浇灌系统等-Thermo-RGB红外热成像与RGB成像融合分析技术,可精准分析冠层阳光照射叶片、阴影叶片及土壤温度信息、覆盖度、绿度指数等信息
  • 世界首款可同时测定流体中pH和氯离子传感器诞生
    Imec和Holst中心(比利时鲁汶和荷兰埃因霍温)的研究人员相信他们拥有了世界第一款可同时测定流体中pH和氯离子(Cl-)水平的微型传感器。这种创新对于在环境监测、精准农业和个性化医疗诊断等应用中的离子浓度的精确长期测量是必须的。  Imec和Holst中心(比利时鲁汶和荷兰埃因霍温)的研究人员相信他们拥有了世界第一款可同时测定流体中pH和氯离子(Cl-)水平的微型传感器。这种创新对于在环境监测、精准农业和个性化医疗诊断等应用中的离子浓度的精确长期测量是必须的。  借助系统单芯片(SoC)整合的可能性,它可以在物联网(IoT)设置中实现大规模和具成本效益的部署。其创新的电极设计与当今用于测量单离子浓度的标准组件相比具有相似或更好的性能,并允许进行其他的离子测定。  Imec表示,基于离子选择性膜的传感器被认为是在许多应用中测量离子浓度的“金标准”,例如水质、农业和分析化学。它们由两个电极——带膜的离子敏感电极(ISE)和参考电极(RE)组成。当这些电极浸入流体中时,产生与流体中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比例的电势、从而构成浓度的量度。然而,这种传感器的精度取决于小型化RE的长期稳定性,Imec说现在已经攻克了这一难题。  “这种设计的常见问题是离子从内部电解质中浸出,导致传感器随时间漂移。”Imec/Holst中心高级研究员Marcel Zevenbergen说。“为了抑制这种浸出,我们设计和制造了具有微流体通道作为结的RE,并与在硅基板上制造的固态氧化铱(IrOx)和氯化银(AgCl)电极组合,分别作为pH和Cl-的指示电极。我们的测试证明这是一个长期稳定的解决方案,传感器表现出与现有方案相同或更好的灵敏度、精度和响应时间,且同时还小得多、以后还可能更便宜。”  “我们为物联网提供突破性的感测和分析解决方案,”荷兰Imec常务董事John Baekelmans表示。“这个新的多离子传感器是Holst中心目前正与合作伙伴开发的、用于形成物联网感官的系列产品之一。对于每个传感器来说,目标是以能大规模生产、可无线通信、功耗优化和小型化的封装,提供优于现有领先技术传感器性能的性能。”
  • 2023年迎来“上市热潮”,但这些传感器公司终止IPO
    2023年,随着我国A股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不少企业开始申请IPO。据了解,前三季度,A股IPO上市企业共264家。其中,主板新上市公司44家,占比16.67%;创业板98家,占比37.12%;科创板62家,占比23.48%;北证60家,占比22.73%。此外,今年同样也有不少企业向港股、美股进军。而这其中,就有不少传感器公司成功过会,或递交了招股书。比如芯动联科、安培龙、光格科技、正扬科技、明皜传感、豪恩汽电、高华科技、图达通、速腾聚创等等。但不少传感器公司在IPO途中选择了终止上市,其中不乏已被默认为细分领域龙头的企业如兰宝传感。下面本文对2023年选择终止上市的传感器公司进行简单汇总。索迪龙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4月7日,据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显示,索迪龙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索迪龙”)主动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进而在4月12日,索迪龙被终止了上市审核进程。据了解,索迪龙创立于2010年,是一家研发、生产及销售工业传感器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光电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安全传感器及状态监测系统等。据悉,2022年6月28日索迪龙的上市申请得到受理,2022年12月17日接受了第一轮审核问询,而2023年3月24日曾更新其上市招股书。业务上,其招股书披露,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该公司营收为1.36亿元、2.319亿元、2.173亿元,净利润为2922.11万元、5601.25万元、5475.7万元,毛利率为48.02%、43.91%及 44.47%。索迪龙的主要客户有欧姆龙、海康威视、慈星股份、捷佳伟创、三一专汽等国内外企业,其中欧姆龙为其最大客户。不过其招股书透露,目前欧姆龙的部分产品与索迪龙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未来如果欧姆龙减少或停止与发行人的合作或减少受托加工业务订单,将会带来重大不利影响。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月10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因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兰宝传感”)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上交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据了解,兰宝传感科技创立于1998年,是智能制造核心部件和智能化应用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离散传感器以及智能环保设备。2022年6月,兰宝传感首次对外披露招股书,拟募资3亿元,分别用于智能传感器项目等。据悉,兰宝传感科创板IPO在2022年6月27日获得受理,该公司在2022年9月20日、2023年1月11日分别披露了第一轮、第二轮问询回复。而本次IPO其实已是兰宝传感第三次申报,在此前,该公司早在2012年及2014年就曾进行过上市申报。业务上,其招股书披露,兰宝传感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为2.72亿元、2.66亿元、3.53亿元;净利分别为1646万元、3585万元、5810万元;净利润为1306.3万元、2912万元、4962万元,毛利率为 31.23%、36.89%、35.86%。2021年,兰宝传感工业离散传感器产品的主要客户有:Dover Corporation、卓郎(江苏)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维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Altec Industries. Inc、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IPO问询中,兰宝传感的产品性能和科创属性是问询重点。一方面,监管层在第一轮问询中,要求兰宝传感说明传感器应用于工业离散制造领域发挥的主要作用及其主要性能要求,公司产品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公司产品开发年代和迭代情况,招股书所选对标产品的开发应用的年代,是否为可比公司主流产品等问题。另一方面,监管层在第二轮问询中,进一步聚焦环保设备业务科创属性,要求兰宝传感说明2011年公司低温等离子、光化学等早期工业废气处理工艺技术的来源及主要参与人员;智能型热氧化技术、电加热催化技术、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等核心技术的技术原理,技术开发过程,如何从传感器领域进入工业废气处理领域,前述处理技术是否属于主流工业废气处理技术路线,以及技术水平的先进性。赛卓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7月20日,上交所终止了对赛卓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卓电子”)的IPO审核,理由是公司和券商撤回上市申请。据了解,赛卓电子成立于2011年,目前主要产品为磁传感器芯片,已形成速度传感器芯片、位置传感器芯片、电流传感器芯片三大产品线,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和工业领域。据悉,赛卓电子第一次递交招股书是在2022年12月28日,今年4月21日回复了第一轮问询。业务上,据招股书披露,该公司于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前6个月财务信息如下:营业收入约为0.48亿元、0.82亿元、1.59亿元、1.03亿元;净利润约为971.16万元、1454.83万元、3866.26万元、2664.39万元;毛利率为54.35%、54.10%、57.27%和 55.48%。客户方面,在汽车电子领域,该公司已进入了联合汽车电子、延锋安道拓、江苏阿现特等合资汽车系统集成商,以及宁波高发、保隆科技、三花智控、胜华波、南京奥联等国内汽车系统集成商的供应体系,车规级磁传感器芯片产品已在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蔚来、理想等整车厂实现批量装车;而在工业领域,该公司终端客户覆盖了汇川技术、尼得科、英威腾、鸣志电器、大华股份、八方股份、雅迪、爱玛等多家企业。不过,供应商方面该公司存在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其招股书提到“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的金额占同期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90.28%、90.26%、91.08%及94.20%,占比相对较高。”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主要在销售模式上以经销为主,经销贡献的营收占比近年来都在80%以上。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8月10日,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拓尔微”)深交所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原因系该公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据了解,拓尔微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包括气流传感器ASIC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马达驱动芯片、锂电池管理芯片、MCU芯片等在内的芯片产品与技术体系。同时,该公司结合下游市场的应用需求进行产业链延伸,将气流传感器ASIC芯片、MCU芯片进一步加工为气流传感器、MCU方案板等模组产品向客户交付。据悉,深交所于2022年6月30日依法受理了拓尔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依法依规进行了审核。截至拓尔微终止上市,已进行三轮问询,业务上,其招股书披露,拓尔微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为8.09亿元、15.63亿元、19.45亿元;净利为2.56亿元、4.34亿元、6.47亿元;毛利率为 53.59%、58.83%和 56.53%。客户方面,拓尔微2022年前五大客户为重庆盈达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东灏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希格莱特科技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拓尔微的气流传感器为其带来了70%左右营收。同时据了解,拓尔微主要向其客户销售的产品为气流传感器和方案板,但其中,汉清达科技、东灏兴科技、麦克韦尔科技均为电子烟厂商。而在监管层的三次问询中,均提到了行业政策相关的问题,去年开始政策对电子烟行业逐渐严监管,七成收入都来自电子烟客户的拓尔微也难免遇到行业政策影响带来的经营业绩持续性问题。此外,IPO前夕,拓尔微的客户和供应商曾低价入股,此举也招致了深交所的问询。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9月27日,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纵目科技”)已主动撤回IPO申请,IPO进度显示为“终止”。据了解,纵目科技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已形成从算法软件到系统硬件,从智能驾驶控制单元到多种智能传感器的全产品布局,能够为整车厂商提供由智能驾驶控制单元、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硬件及配套软件和算法集合而成的智能驾驶系统。据悉,2022年11月23日,纵目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而截至终止上市,该公司已经历两轮问询。业务方面,其招股书披露,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纵目科技的收入为4966.01万元、8,383.04万元、2.27亿元和9003.48万元,净利润为1.60亿元、-2.09亿元、-4.16亿元和-1.55亿元,毛利率为10.75%、16.43%、13.21%和10.38%。客户方面,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已量产或取得定点的客户包括赛力斯汽车、长安汽车、岚图汽车、吉利汽车、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北汽集团、江铃集团、江汽集团、理想汽车、威马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蔚来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华人运通汽车、牛创汽车等。但值得注意的是,纵目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处于较高水平。报告期内,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0亿元、1.72亿元、2.69亿元和8673.74万元,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0.65%、205.13%、118.32%和96.34%。
  • 掺硼石墨烯可制成超高灵敏度气体传感器
    一个国际联合研究小组近日宣布,通过在石墨烯中加入硼原子的方式,他们开发出一种灵敏度极高的气体传感器。该装置能“嗅”出空气中浓度极低的有害气体,在人们还未察觉时发出警报。该研究还有助于改善锂离子电池和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  用石墨烯制成的气体传感器已具有很高灵敏度,但科学家们并不想止步于此,希望通过在石墨烯中掺入其他元素的方式让其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学、化学和材料学教授莫里西欧特伦斯经过不断更换掺入元素,成功合成了1厘米见方的高品质掺硼石墨烯片。为防止硼化合物暴露在空气后快速分解,他们研制中用到了类似起泡器的化学气相沉积系统。  核心部件制成后,被送往本田研究院的美国公司进行组装。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的实验室负责研究传感器的传输机制。此外,比利时、日本和中国的科学家也促成了这项研究。  测试显示,新的气体传感器能够探测到浓度极低的有害气体分子,如空气中含量为十亿分之一的氮氧化合物和百万分之一的氨气,灵敏度比单纯用石墨烯制成的气体传感器要分别高出27倍和1000倍。  负责此项研究的本田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阿维迪克哈瑞泰元认为,新方法开辟了一条制造超高灵敏度气体传感器的新途径。该技术未来极有可能突破1000的五次方分之一检出限,在灵敏度上,比目前最先进的气体传感器高6个数量级。  未来这种传感器有望在科学实验和工业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排放的汽车尾气,还是大气污染中的氮氧化合物都会在它面前一一显出原形。研究人员称,除检测有毒和易燃气体外,这种掺硼的石墨烯理论上还能帮助改建锂离子电池和场效应晶体管。  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2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来源:科技日报
  • 钻石量子传感器可提升电动汽车10%续航里程
    据报道,近年来,电动汽车(EVs)作为替代传统汽油内燃机汽车的环保型汽车,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同时,科研人员也加大针对高效电动汽车电池的研发力度。然而,由于对电池电量的估计不准确,导致电动汽车效率较低,通常是通过电池输出电流评估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状态,这将用于计算车辆剩余行驶里程数。一般而言,电动汽车电池电流可达到数百安培,然而,能检测到该电流的商用传感器无法测量毫安等级电流的微小变化,从而导致电池电量估计不确定性约10%,这意味着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可以延长10%,反之,如果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电量评估精度,将增强电池使用率。幸运的是,日本一组科学家已找到了解决方法,他们研究发现一种基于钻石量子传感器的检测技术,在测量电动汽车典型的大电流时,可以在1%的精度内估计电池电量。该研究报告发表在9月6日出版的《科学报告》杂志上。该研究负责人是东京理工大学Mutsuko Hatano教授,他解释称,我们研发的钻石传感器对毫安电流非常敏感,而且足够紧凑,可以在汽车上使用,此外,我们能在电动汽车嘈杂环境中检测到精度较高的毫安等级电流状态。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传感器原型,使用两个钻石量子传感器,放置在汽车母线(输入和输出电流的电气接点)的两侧,然而,他们使用一种叫做“差分检测”的技术来消除由两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常见噪声,仅保留实际信号,反之,使用这种钻石量子传感器能在背景环境噪声中检测到10毫安等级的小电流。接下来,科学家团队利用两个微波发生器产生频率的模拟-数字混合控制,在1千兆赫带宽内追踪分析量子传感器的磁共振频率,结果发现磁共振频率可实现±1000安的较大动态范围(检测到的最大电流和最小电流之比),此外,该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较广,从零下40摄氏度至零下85摄氏度,适用于普通车辆的温度范围。最后,该研究团队对这款原型进行了全球协调轻型车辆测试周期(WLTC)驾驶测试,这是电动汽车能耗的标准测试,该传感器能够准确跟踪-50安至130安的充放电电流,电池电量估计精度在1%以内。Mutsuko Hatano教授表示,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呢?电池使用率每提高10%,电池重量则减少10%,这将使2030年2000万辆新型电动汽车的运行能耗减少3.5%,生产能耗降低5%,这相当于2030年全球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0.2%。
  • 新型传感器可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研究人员在诊断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NDD)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开发了一种名为“ImmunoSEIRA”的新型生物传感器,能够检测和识别与NDD相关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生物标记物。  12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还利用了人工智能(AI)技术,使用神经网络来量化疾病的阶段和进展。为了创建这种先进的NDD生物标志物传感器,研究人员将蛋白质生物化学、光流变学、纳米技术和AI等多个学科和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  ImmunoSEIRA传感器采用了表面增强红外吸收(SEIRA)光谱技术,使科学家能检测和分析与NDD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形式。该传感器配备了独特的免疫分析,就像分子探测器一样,能高精度地识别和捕获这些生物标志物。  ImmunoSEIRA的特点是采用金纳米棒阵列,带有可检测特定蛋白质的抗体,能够对极小样本中的目标生物标志物进行实时特异性捕获和结构分析。而AI算法的子集神经网络可识别特定错误折叠蛋白形式、寡聚体和纤维状聚集体的存在,可跟踪疾病的进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检测精度。  研究进一步证明,ImmunoSEIRA可在生物体液等实际临床环境中使用,即使在人脑脊液这样的复杂液体中,该传感器的检测也同样准确。
  • 福禄克携5款温度、压力、电学计量校准产品亮相世界传感器大会
    仪器信息网讯 8月23日,为期三天的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完美落幕,此次传感器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承办。福禄克(FLUKE)展位本次世界传感器大会,众多知名传感器公司携新品和主推产品参展,同时也吸引了多家仪器企业参加,福禄克(FLUKE)公司也携一系列计量校准产品亮相。据了解,福禄克早在2000年就收购了Wavetek Wandell Goltermann的精密测量部门,从而稳固了其在电气校准市场内已经获得的地位。近几年,福禄克公司又先后收购了以温度计量和校准著称的 HART公司,以及以压力计量和校准而著称的DHI公司,从而使福禄克公司的计量和校准技术和产品覆盖了电学、温度以及压力,成为全面提供计量和校准产品的仪器仪表公司。1586A高精度多路测温仪(下)和外置接线模块(上)1586A高精度多路测温仪可以扫描测量并记录直至40通道的直流电压和电流,电阻,扫描速度可达每秒10个通道。1586A可以配置为多通道的记录仪在现场使用,也可以配置为参考温度计连接方式用于实验室的温度传感器校准。1586A高精度多路测温仪可满足制药,生物,食品,航空航天以及汽车行业的大量的温度分布,传感器校准,温度测量的应用。2271A工业压力校准器这款仪器兼容两个不同精度级别的模块。PM200模块为大部分量程提供 0.02% FS。PM500模块提供0.01%的读数不确定度,确保2271A可用于测试或校准更高精度的变送器和数字仪表。2271A的压力量程达到-100 kPa至20MPa(-15 psi至3000psi),满足较宽范围的压力计和传感器需求。仪器内置支持HART功能的电学测量模块(EMM),因此能够对4-20 mA设备(例如,智能变送器、压力计和开关)进行闭环、全自动校准。此外,该仪器顶部的双测试端口可安装两台被测设备(DUT),提升工作效率。9173高精度干式计量炉干井炉是早期最传统的现场热源。而福禄克最早开发的干式计量炉,其不确定度要远远小于干井炉的不确定度。不确定度越低,客户就越有能力校准准确度更高的传感器。干式计量炉提供了接近恒温槽的性能,但是却不需要昂贵的恒温槽液体。干式计量炉达到预定温度点并且稳定的时间比恒温槽快5到10倍,这样即可节省技术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检定速度。干式计量炉的便携性使其能够到现场进行校准的工作,从而解决了恒温槽在运输上的困难。而此次参展的福禄克9173高精度干式计量炉采用了双段控温技术。传统的炉子在轴向(垂直方向)的温度场很难做到均匀,越接近炉口温度变化就越大。所谓双段控温就是在垂直方向上使用上下两层双路控温的方式,这种新型的模拟和数字控制技术提供了高达±0.005 C的稳定性。而且利用两段控温技术,轴向(垂直方向)的均匀性在60 mm区域内可达到±0.02 ℃。7109A便携式恒温槽在制药、生物科技和食品生产等行业,过程制造工厂大量使用卫生型温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需要定期校准,在校准时必须停止生产。因此,校准效率越高意味着工厂停工时间越短。此外,在有些生产过程中,0.1摄氏度的误差就会造成严重成本损失,温度准确度对于保证质量至关重要。而本次展出的这款7109A便携式校准恒温槽与市面上许多恒温槽相比,系统准确度提高了两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校准更多的卫生型传感器,工作效率提高四倍。用户可以将4支卡箍式卫生型传感器同时置于恒温槽中进行校准,温度显示准确度达±0.1°C。对于小法兰或没有法兰的卫生型热电阻,校准效率甚至更高。7109A恒温槽覆盖温度范围可达-25°C至140°C,内置测温仪直接用于连接外部参考探头以及被校温度探头。8588A八位半数字多用表8588A是一款八位半数字化标准多用表,专门为校准实验室量身打造,拥有直观的用户界面和彩色屏幕和超过12项的测量功能,包括新增的数字化电压、数字化电流、电容、射频(RF)功率,以及用于交/直流电流的外部分流器,帮助用户将实验室级别的系统测试成本统一整合到单台测量仪器中。8588A拥有1年期直流电压准确度(2.7μV/V@95%置信区间,或3.5μV/V@99%置信区间)和最佳的24小时稳定度(0.5 μV/V@95%置信区间,或0.65 μV/V @99%置信区间),使其能够傲视市场上其他标准数字多用表。8588A还能够在短短1秒内产生稳定的八位半读数,进一步提高速度覆盖范围。
  • 玩儿“智”造?没智能传感器怎能行!
    “智能”是时下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的感知被各种科技设备延伸,我们可更便捷、快速地了解到环境、饮食、自己身体等各方面的信息。如今,中国的“智”造大门已被推开,核心的“感知力”即是踏入这个门槛的第一步,而智能传感器则可成为智能设备的“神经元”,帮它们完成“感知“的使命。近期,滨松中国官网推出了“滨松智能传感器中心”。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滨松使用MOEMS技术制作的光IC,利用独特半导体处理技术生产的硅光电二极管、雪崩二极管等适用于智能设备的光电半导体器件,应用可覆盖可穿戴设备、食品快检以及汽车电子等。另外,在中心里集中推出了备受关注的产品类型和具体型号供“智造者”们参考。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顾名思义,是可以直接穿戴在人身上或者整合在衣服上的便携式设备。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可穿戴设备不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一个数据输入端口,通过内置在设备中的软件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技术来实现更加强大的功能,在可预计的未来,可穿戴设备将会对人类的生活模式、感知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滨松光电半导体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基于MOEMS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系列的微型半导体探测器,可作为可穿戴设备中核心的感知触手,在血氧、心率、皮肤水分测量以及PM2.5的监测上充分满足探测需求,成为由“硬件+软件+云”构成的智能、精准生活网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滨松智能传感器(定制化)在测试皮肤水分的应用食品快检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如何准确分析食物的成分、检测出变质食品、分辨劣质食用油等,都是老百姓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适用于食品、纺织物快检的分析技术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而小型化、民用化的市场需求也初步展现。利用滨松光电半导体可实现的食品检测项目滨松拥有手掌大MEMS-FTIR光谱仪、超小近红外微型光谱仪、MEMS-FPI、紧凑的高灵敏度线阵图像传感器,以及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的InGaAs阵列等各类探测器产品。这一系列超紧凑型、微型、低成本的探测器,让更小、更多的设备实现食品或者纺织物快检功能成为可能,“安全生活、健康生活、智能生活”从此便更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滨松2015年推出的新型MEMS-FPI*模块demo将在8月31日的CIOE国内首展除此之外,滨松的智能传感器还可应用在汽车电子中,在汽车MOST网络、安全可视化、内部环境控制系统、智能辅助系统、人机界面等方面发挥作用。面对这个新开启的世界,滨松非常乐意参与其中,并凭借60余年光电产品研制经验的积淀,为智能设备提供更具品质保障的探测器,而根据具体需求的定制化开发,也为“智造者”开放。滨松智能传感器中心现已经在滨松中国官网上线,敬请登录查看。
  • 传感器:智能时代的“慧眼”
    如果把智能系统比作“人”,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的感觉器官。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并把数据传递给系统进行计算,对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判断和应对。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深入,各式各样传感器的用武之地大为拓宽,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发挥着巨大作用。一部智能手机里有上百个传感器:有用于摄像的CMOS图像传感器,有用于检查环境明暗的环境光传感器,还有用于导航的地磁传感器、陀螺仪,等等。正是基于这些传感器,手机里的各种应用软件才能流畅工作,手机才能成为集工作、生活、娱乐于一体的便携式智能设备,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风云卫星上的可见和红外光电传感器,能够不分昼夜地获取大气信息,精准预测天气,甚至在月球上、火星上都有传感器工作,帮助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比人的感官更敏锐、更强大传感器是信息系统的“慧眼”。它就像人类的眼睛、耳朵、皮肤等器官一样,感知周围环境,帮助我们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不同之处在于,传感器比人的感官更敏锐、更强大。客观世界所包含的信息多样程度,远远超出我们感官的能力范围。人的眼睛无法观察红外辐射和紫外辐射,耳朵听不见次声波和超声波,对于“不见踪影”却时刻产生影响的磁场也无法感知。这些超出感官范围的信息,传感器都能“感受”到。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类越来越需要全方位地感知世界。1821年,科学家利用材料因温差产生电压的原理,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最初,人们直接利用光、热、电、力、磁等物理效应制备各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尺寸大、灵敏度低、使用不方便。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将敏感元件与信号电路进行一体化设计的集成传感器,如热电偶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这类传感器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输出模拟信号。上世纪末开始,数字化传感器快速发展,通过“模拟/数字”转换模块,实现数字信号输出。数字化传感器集成智能化处理单元,可以自动采集、处理数据,并能根据环境自动调整工作参数,数码相机中的光敏元件就是其代表产品。总的来说,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物质的电学特性会随环境因素变化。例如铂在不同温度下电阻率不同,硅在可见光照射下电阻会减小,石英受到压力后表面会产生电荷,等等。利用电阻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可以制成温度传感器,进一步给敏感元件添加隔热结构,依据敏感元件温度变化与红外辐射能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制成红外传感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目标温度与红外辐射能量之间的关系,制造出非接触测温传感器。人们熟悉的用来测量体温的额温枪就利用了这一原理。借助丰富的物理和化学效应,人们制备出灵敏度比狗鼻子高1000倍、可以“闻到”气体分子的“电子鼻”,以及可以在黑夜中观察物体的红外相机等种类丰富、功能强大的传感器。没有传感器就没有数字化、智能化数字化是对事物属性的量化,并用数字将其表达为抽象结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人们可以存储、处理、传播各种数字化信息。传感器可以将事物蕴含的各种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利用数模转换电路将电信号用数字表达,是数字化的有效工具。当你拿出手机拍照片或视频时,光敏传感器会将接收的光强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按一定的规则用数字表达、存储,最终形成手机屏幕上的影像。数字化基于传感器获取信息。数字化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量非常庞大,仅靠人工或者传统设备无法获取,凭借传感器则能够实时、高效、精准、快速地获取,于是有了城市大数据、天气大数据、医疗大数据、农业大数据等。利用各类传感器,人们可以召开远程会议、学习网络课程、扫码支付甚至直播带货,由此发展出数字经济业态。数字经济涉及的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各类技术,都与传感器息息相关。没有传感器就没有数字化和智能化。传感器是智能化系统的第一关,它的水平决定了智能化系统及其仪器设备的水平。传感器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信息高端器件领域的研究前沿,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5G通信、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领域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一辆汽车会安装压力、温度、位置、声音、光、电等超过100种传感器,由车载电脑进行处理,帮助驾驶员作出判断。对数据的智能化分析降低了驾驶汽车的难度,让汽车变得更安全、更好开。更进一步,无人驾驶汽车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道路信息,一旦发现障碍物,便通过智慧分析及时避让。城市中高楼大厦、桥梁、隧道等建筑,也需要通过视频、温度、压力和烟雾等传感器实时监控安全状况,当数据汇总到一起,智能化系统便会及时分析,凝练出少量关键信息供使用者作出决策。甚至在未来,人类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传感器变得更加强大,构建起智能化系统。智能传感器开拓新应用场景当前,各类传感器都处在进一步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向数字化、智能化、小型化微型化、绿色低碳、可穿戴等方向进化,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其中,智能传感器、柔性传感器、新原理传感器的研发具有代表性意义,有望塑造新的工作生活方式。发展智能传感器是重要趋势。借助智能传感技术,人们设计制造出具备获取、存储、分析信息功能的各种传感单元及微系统,实现低成本、高精度信息采集。智能传感器广泛应用在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制造、运动定量监测等方面,还可用于开发无创或微创健康监测器件等。近年来流行的动态血糖仪是个很好的例子。糖尿病患者将柔性传感器无痛置入身体,传感器每5分钟测一次血糖值,并传送到手机应用中。患者可以观察血糖曲线变化,及时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方法调节血糖,有的患者甚至由此告别了药物和胰岛素治疗。此外,人们还在研发可降解电子器件,让智能传感器更好助力低碳环保生活。发展柔性传感器是另一趋势。许多应用场景要求传感器制备在柔性基质材料上,并具有透明、柔韧、延展、可自由弯曲甚至折叠、便于携带、可穿戴等特点。目前制备柔性传感器的常用传感材料有碳基材料(炭黑、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金属纳米材料(金属纳米线、金属纳米颗粒等)、高分子聚合物和蛋白纤维等。例如一种具有可拉伸、抗撕裂和自我修复能力的交联超分子聚合物薄膜电极材料,可用于制造下一代可穿戴和植入式柔性电子器件。将集成多功能的柔性传感器与柔性印制电路结合,可以制成“智能带”,把它穿戴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可实时监测与分析生理信息,帮助人们特别是感官退化的群体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新原理传感器也在不断出现。在基础研究领域,新的规律陆续被发现,人们正利用这些科学新认知制备传感器。同时,技术进步也对基础研究提出新要求。在生活中,人们希望提高相机的像素、灵敏度、速度等性能参数;在高速实验中,需要可以记录飞秒尺度信息的条纹相机;在量子通信中,需要灵敏度达到单光子的光电探测器;在空天科技中,需要实现对高速运动物体和冷目标的探测,等等。这就要求科学家们进一步探索物理世界,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提升传感器性能。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投入应用,性能更强、种类更丰富、智能化水平更高的传感器将创造更多工作生活新场景,帮助人们“感受”美好生活。(作者:褚君浩,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科技成果展完美收官!
    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科技成果展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2A/2B展馆举行,展览时间为8月21-23日,历时三天。本次科技成果展11000多平展出面积,近2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包括西门子、江森、华为、三菱、百度云、亚马逊、明电舍、汉威、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京仪集团、E+H、福禄克、晶华微等多家国内外行业知名企业,代表着全球传感器产业的较高水平。不仅展出各类传感器,而且延伸到用传感器组装的仪器仪表、信息的采集传输通道及上位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拉长参会企业链条,向传感器产业的研发、生产、应用等领域的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从传感器研制开发到最终应用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突出了传感器的市场导向和应用导向。科技成果展展示手段科技化,科技感更加突出,除了大量的图片海报展示外,更多的实物也摆在观众面前操作表演,还配合动态视频演示实际应用场景,为参展企业提供了展示与推广的平台,也为采购商及技术人员提供了解新产品、新技术的渠道。今年科技成果展效果也得到了高度肯定,作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要的产业转型升级活动,对助推河南省、郑州市传感器产业发展,助力郑州高新区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招商引资等具有重要意义。
  • 新型生物传感器可提高检测灵敏度
    近日,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DNA纳米结构修饰界面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microRNA肿瘤靶标的超灵敏检测,相关工作已于日前发表于Nature杂志社新出版的综合性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单链RNA,在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者发现microRNA的异常表达与很多肿瘤的发生发展直接相关,特别是发现它可以稳定地在血清中存在,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肿瘤标记物。   与传统的PCR等均相检测方法相比,基于表面反应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疾病相关的microRNAs检测具有更加廉价、更容易实现现场检测的优点。然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常常受到界面传质过程和拥挤效应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樊春海及其团队之前已发展了利用三维DNA纳米结构修饰金电极表面的新方法,可以显著增强表面分子的结合能力和提高检测灵敏度。   在樊春海指导下,闻艳丽等科研人员将这种DNA纳米结构修饰表面用于microRNA的传感检测。研究表明,这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到aM(10-18 mol/L)水平(1000个分子)的microRNAs,具有良好的单碱基区分能力,且能与前体RNA很好地区分。利用这种新型生物传感器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无须标记和无须PCR扩增的优点,研究者对于一系列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样本中的microRNAs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实现了对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良好区分。
  • 新型纳米传感器可检测多种有害气体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纳米气体传感器创新厂商AerNos近日宣布,它们开发出了一款微型、高精度、经济型纳米气体传感器,能够同时探测多种ppb级(十亿分之一)的有害气体,这款气体传感器专为物联网互联设备集成而设计。 /p p   利用AerNos专利的AerCNT技术,其智慧城市空气污染纳米气体传感器(AerSCAP)产品线得以探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地表臭氧、二氧化硫以及瓦斯泄漏。目前,AerNos AerSCAP产品提供三种配置,分别能够支持同时探测3、4、7种有害气体。AerNos AerSCAP产品为固定式和移动应用进行了优化设计,能够方便的集成进入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如街灯、泊车计时器、交通灯、监控系统、公共运输系统以及其他智慧城市实施。 /p p /p
  • 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今日在郑开幕
    11月5日,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正式开幕。传感器领域知名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和热点问题等进行深入研讨,分享传感器科技、产业和应用的最新成果,共促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大会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承办,德中友好协会联合会、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具体执行。本届大会会期3天,以“感知世界 智创未来”为主题,整体活动由“一会一赛一展”组成,“一会”是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系列活动,包括大会开幕式暨主旨报告会、10场分场活动、产销对接会、中欧传感器产业合作交流会;“一赛”是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一展”是同期由郑州市政府举办的科技成果展。从郑州出发,与世界对话。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尤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周立伟、叶声华,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沈卫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肯尼斯格拉特(Kenneth TV Grattan),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阿克塞尔库恩(Axel Kuhn),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院士陈志辉,欧洲科学院院士刘洪海等11位院士受邀出席。意大利仪器制造商协会GISI主席罗伯特古斯菲诺(Roberto Gusulfino),德中友好协会联合会副主席菲利克斯库尔茨(Felix Kurz),中国法国工商会副主席柏纪言(Fabien Pacory)等国际组织代表;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成录,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等行业专家以及西门子、紫光计算机、德国海德堡、德国莱茵集团、法国斯迪拉(Stilla)公司、海克斯康、北京智芯、汉威科技、京东、百度等知名企业代表参会。作为开幕式一项重要议程,项目签约如期举行。郑州高新区,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南阳市唐河县、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鹤壁市山城区,鹤壁市淇滨区、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单位分四轮签约项目36个,总金额约360亿元。这批项目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落地,将助推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强力引擎。特别是把传感器产业定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郑州高新区,与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通郑州分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豫信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德国莱茵集团、法国斯迪拉(Stilla)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一口气签下24个“大单子”,总金额 300亿元,金额占比超8成。作为河南首个世界级产业发展大会,传感器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品牌效应已逐步显现。在2022年10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颁布的中国传感器十大园区排名,郑州高新区位列第四,中部第一。开幕式结束后,大会主旨报告举行。报告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沈卫明先生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肯尼斯格拉特、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成录、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珂,分别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红外传感器” “工业应用中的光纤传感器” “开鸿安全数字底座,打造物联网传感器安全基石” “2023全球传感器产业趋势研究报告”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
  • 10亿元传感器项目落户东阳
    东阳市引进的首个央企独立投资项目——传感器工业园项目落户城北工业新区。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2013年5月开工,2015年9月建成投产。   昨日上午,投资方代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院长庞士信、院长助理曾艳丽,金华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徐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建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施侍伟,市政协主席王正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慧强等出席在市行政中心举行的签约仪式。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宝春主持签约仪式。   朱建军和曾艳丽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投资协议。   据了解,传感器产业是国内外公认的具有良好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5000万只力敏传感器芯片、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的生产能力,有助于改变我国中高端传感器基本依赖进口的现状。项目土建工程主要包括国家传感器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科技成果孵化中心、传感器芯片生产区、汽车传感器生产区、压力传感器生产区、MEMS智能变送器生产区、物流区、国际贸易区、检验检测区及其他配套设施等。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收入(平均值)可达10亿元,年创税10784.8万元,实现用工1500余人。   徐建华指出,这是一次优质产业资本、高端创新技术与优质发展区域的战略合作。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将全力以赴支持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切实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以最优的环境、最佳的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同时希望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紧紧把握当前大好的发展机遇,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力争使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出效益。   庞士信表示,争取把这一项目建成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在外投资的成功典范。   据悉,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是国内机械工业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业务链最完善、研发能力最强的大型中央企业集团,2010年营业收入达1522.2亿元,2011年首次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作为本项目的科研、生产单位,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61年,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
  • 新型有机薄膜传感器或可替代外部光谱仪?
    德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有机薄膜传感器,它能以全新的方式识别光的波长,分辨率低于1纳米。研究人员称,作为一款集成组件,这种新型薄膜传感器未来可替代外部光谱仪,用于表征光源。这一技术已经申请专利,相关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  光谱学被认为是研究领域和工业领域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光谱仪可以确定光源的颜色(波长),并在医学、工程、食品工业等各种应用领域用作传感器。目前的商用光谱仪通常“体型”较大且非常昂贵。  现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IAP)和德累斯顿应用物理与光子材料综合中心(IAPP)的研究人员与该校物理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薄膜传感器,能以一种全新的方法识别光的波长,而且,由于其尺寸小、成本低,与商用光谱仪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未来或可成功替代后者。  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未知波长的光激发薄膜内的发光材料。该薄膜由长时间发光(磷光)和短时间发光(荧光)的器件组成,它们能以不同方式吸收未知波长的光,研究人员根据余辉的强度推断未知输入光的波长。  该研究负责人、IAP博士生安东基奇解释说:“我们利用了发光材料中激发态的基本物理特性,在这样的系统内,不同波长的光激发出一定比例的长寿命三重和短寿命单重自旋态,使用光电探测器识别自旋比例,就可以识别出光的波长。”  利用这一策略,研究人员实现了亚纳米光谱分辨率,并成功跟踪了光源的微小波长变化。除了表征光源,新型传感器还可用于防伪。基奇说:“小型且廉价的传感器可用于快速可靠地确定钞票或文件的真实性,而无需任何昂贵的实验室技术。”  IAP有机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小组负责人约翰内斯本顿博士说:“一个简单的光活性膜与光电探测器结合,形成一个高分辨率设备,令人印象深刻。”
  • 传感器能为城市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做什么?
    山东省济南市,2017年8月,首批100辆出租车装上了能监测PM2.5和PM10的传感器,使得济南成为全国首个利用出租车进行大气监测的城市。同年10月,又有200辆出租车加装道路走航监测设备。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科研楼三层楼顶,一排排精密仪器正在不停运转,一组组数据被精确记录。传感器测试观测室里多台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大气污染物传感器正在进行性能比对,这些数据将为改进传感器性能提供基础依据。从济南到北京,从车载传感器到传感器测试观测室,新型低成本大气传感器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之一。作为生态环境部直属科研单位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近年来正在不断投入开展大气传感器的相关研发,为城市大气污染监测与溯源提供更精细的技术工具和数据依据。始于需求 源自基层大气传感器应用始于基层,源自2013年的一个电话。“我们从2013年开始研究城市网格化监测和大气传感器的应用,其需求来源于2013年山西省太原市的一个电话。”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高健告诉记者。2013年,全国首次开展城市空气质量六项参数监测,也就是这一年,太原市夏季出现了严重的臭氧污染。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太原市政府找到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团队。但当时的太原只有4个监测点位,很难全面代表整个城市的污染状况。无奈之下,高健团队利用手动采样的方法在太原布设了60个监测点位,没想到效果很好,整个城市的污染地图被很好地呈现出来。从那时起,高健带领团队开始寻找便捷、低成本、有一定精度的传感器产品,来替代成本高、耗人力大但精度高的手工方法。2013年—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开始出现类似产品,“微型站”开始成为“标准站”的有效补充。2016年,高健团队组织了包括国内外十余个品牌的大气传感器评测工作,为时一年的细致评测后,发布了研究论文,阐述了大气传感器的适用条件、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案。在大气污染防治应用方面,大气传感器也迎来了井喷,针对工地、企业、园区、港口等目标场景的固定式应用,逐渐发展到无人机搭载、船载、车载等移动方式。例如济南市生态环境局2018年全面建成1000余个微站,在市、区县、街镇三级大气污染联防联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济南市大气污染治理向公里级网格化精细监管、快速精准溯源、联动高效治理的转变。目前,环保无人机搭载传感器设备在全国多个工业园区进行污染源位置排查、环境应急监测,锁定排放源,联动环境应急处置。船载传感器也已在江苏、上海等地示范应用,监测内河、港口等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补全移动源监管的重要环节。小小传感器 能解大问题每个城市有各自的“基因”,决定了人与路的关系。道路是城市的血管,密集处往往是人口聚居地,是商业发达区域,是各类污染排放聚集区。在济南,从你身边经过的出租车,或许不是寻常的出租车,它可能装载着传感器。这些设备从出租车的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因为设备藏身在车灯里。别看传感器体积小,它能弥补固定环境监测器械分布不均匀的缺陷。“在项目初期,我们考虑可以利用出租车的覆盖范围广、监测结果不受人为干预的特点,在车顶上安装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污染情况,通过与现有的空气监测站等定点大气网格化监测数据相互补充、相互校准的方式,获得监测区域的大气质量数据,高效促进大气污染源头治理。”高健告诉记者。每3秒一组数据;定位精度小于20米,精准治理;300辆车每天合计行程超过 6.9万公里,数据超过360万组,平均每天可覆盖95%以上的主城区机动车道路……这些数据弥补了定点大气网格化监测的不足,依托传感器的有力支撑,可以实现城市毛细血管的净化与疏通。获取数据只是第一步,治理才是关键。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从出租车传感器上获取的实时数据,精准锁定哪些地方有道路扬尘污染,从而进行精准治理,既节约时间,也节约了成本。在安徽省亳州市,除市区所有出租车外,还投入了近百辆装有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的小型车辆,做到了监管全覆盖。相关人员一旦发现手机云图上出现颜色异常,就会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反映,通知对应的部门和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0多个城市,数千辆出租车安装并应用了这一传感器。“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研究,把传感器做精、做好,利用传感器体积小、成本低的优势,帮助城市更好地解决当地空气污染问题。”高健表示。新型传感器 面向新需求生态环境治理精细化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考验。数据准确、参数齐全的新型传感器正在走上舞台。大气传感器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支撑,更是要通过多参数、全方位的监测,提升我们对城市污染来源和影响的科学认识。近年来,高健团队并没有停止对传感器技术前沿的探索。“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关键是要锁定最合适的产品和技术,解决科学需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沈毅成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将新型的粒径谱传感器、黑碳传感器应用于走航监测中。新型的测量参数能够帮助我们区分道路扬尘、柴油车、汽油车尾气和城市本底污染,实现街区尺度的颗粒物来源解析。”目前,济南市的微站网络和走航出租车搭载的PM2.5传感器已经全部升级成为粒径谱传感器,能够将颗粒物的浓度细分成31个粒径区间,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颗粒物对PM2.5、PM10的相对贡献。“更加先进设备不断走出去,多元化的数据不断传回来,大数据赋能智慧环保已经到来。”沈毅成表示。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