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四位水量仪

仪器信息网四位水量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四位水量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四位水量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四位水量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四位水量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四位水量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四位水量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四位水量仪相关的资讯

  • 辽宁打造“四位一体”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兔年春节前夕,由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辽宁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承担完成的国家质检总局课题《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控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该课题首次采用JAVA语言B/S架构,建立了一套包括国家、省、地方三级操作界面和进出口动物源、植物源、加工食品六个模块的“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监控计划制定、计划分解、监控数据传递、监控结果统计与分析、监控报告起草等软件管理功能,保证了残留监控管理过程及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动态性和即时性。   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将上述研究成果列入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计划,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科研+专利+标准+产业化应用”四位一体   所谓“科研+专利+标准+产业化应用”四位一体的检测技术创新模式,一是在科研项目立项、申请等方面,密切围绕检验检疫业务工作的特点,与检验检疫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重点解决食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难题,确保所承担和完成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在检验检疫实际工作中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市场开发空间。二是在项目和课题研究中立足于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确保所完成的科研课题具有创新性,拥有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三是不断地将这些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陆续地制订成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发布实施,使新技术在检验检疫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标准依据。四是将这些具有重要引领性创新和推广应用价值的专利技术,在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发布实施的基础上,在检验检疫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成熟产品则实现产业化并推广销售。将上述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检验检疫技术运行体系,既拓宽检验检疫把关新领域,又保证检测结果快而准。   瑞士专家与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实验室人员进行技术交流。   从科研到专利、标准化再到实际应用,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在食品安全检测之路上积极探索,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能够取得积极社会效果的创新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但其对于检测技术领域改革创新的示范意义已经开始显现。   小试剂盒做出“大文章”   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周兴伟介绍,转基因检测技术早在科研立项阶段,重点实验室就瞄准当今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的“转基因食品检测”这一热点问题,紧密结合检验检疫业务实际,从填补国内相关科研空白的小小“试剂盒”入手,做出了一篇篇“大文章”。   目前,重点实验室转基因产品检测使用的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关键试剂,在为国家节省大量财力的同时,打破了国外企图垄断国内转基因产品检测试剂盒的局面,使得国外转基因产品检测试剂盒始终没能进入国内市场,提高了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重点实验室获得的“用于转基因玉米实时荧光PCR检测的探针序列和试剂盒”和“用于转基因油菜实时PCR检测的探针序列和试剂盒”等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成功应用于检验检疫实际工作中 2009年,由重点实验室主持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微生物高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重大课题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解决了食品微生物从多目标菌一次复合增菌、一次提取核酸、多目标菌一次同时检测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难题,在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节能、节时、节力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食源致病菌检测方面全部取代国外昂贵的商业化试剂盒。   基于这一体系,辽宁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自2005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科研制标及实际应用取得了累累硕果:   近几年来,重点实验室组织完成了多项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的国际实验室间能力验证项目,如APLAC T046“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计划”、APLAC T047“动物源性成分检测能力验证计划”、APLAC T050“虾中硝基呋喃代谢物能力验证”和APLAC T056“大米农药残留量检测能力验证计划”等。同时,还组织完成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 T0158“食品添加剂毒性测试能力验证计划”,CNAL T0159“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计划”,CNAL T0160“毒麦检疫鉴定能力验证计划”和CNAL T0161“牛羊源性成分检测能力验证计划”等能力验证项目。这些能力验证项目分别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国内、国际多项空白。   2009年10月27日,重点实验室承担了输韩大米221项农药残留MSM检测方法开发任务,自10月27日项目启动至11月30日,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前期调研、文献搜集、技术开发路线设计,最终采用GC/MS、LC/MS/MS、GC、LC等共6个方法完成了研发任务,并于12月31日通过了CNAS的现场评审并提交扩项评审材料,保证了输韩大米的顺利出口,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010年7月,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出20项细菌核酸国家标准样品。该批细菌核酸国家标准样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解决了细菌核酸标准样品高效稳态制备核酸、保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等关键制备技术难题 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开发的5种能力验证标准样品已获得专利并已经投放市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关提速的深层次效应   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由食品安全带来的国际贸易问题日显突出。发达国家凭借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等优势,实施以检测标准为基础的贸易技术性屏障,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坚持走“专、特、精、新”研发之路的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加快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和通关速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令人可喜的初步成效。   2010年10月,由重点实验室承担的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五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病原荧光PCR和基因芯片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其试剂盒的研制》通过成果鉴定。该项目开发的cDNA基因芯片可同时高通量检测五种猪繁殖障碍疾病病毒(PRRSV、JEV、PPV、PRV、PCV-2),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在4小时内即可得出全部检测结果,相比传统检测方法所需2天的检测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为出入境种猪的快速筛查和国内猪场对这几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检测技术。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cDNA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1年1月23日,由重点实验室首次承担的大连市地方科研项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胶体金试纸的研制”,经过课题组两年的潜心攻关,顺利通过由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验收鉴定。该课题制备出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单克隆抗体,将其作为捕捉抗体,结合多抗组装制备成胶体金试纸条。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课题研制的试纸条快速便捷、特异敏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的检测提供新的检测技术,尤其适用于基层兽医部门及相关实验室的快速检测,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再次顺利通过了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验收组的验收,验收组充分肯定该实验室在支持辽宁省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希望实验室充分发挥资源及技术优势,强化“检、学、研”合作机制,为地方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 甘肃“四位一体”食药监管体系正在形成
    为加快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步伐,确保按中央和省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改革任务,从2013年8月上旬开始,甘肃省督查组,先后赴临夏、甘南、兰州、定西、白银等市州实地调研,并听取了武威、天水等市州改革情况的汇报,督促检查市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从督查情况看,各市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思想认识明确,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有力,改革进展迅速,实际成效明显。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大部分市州分别设立了食品稽查局、药品稽查局、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和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均为县级建制 各县区设立食品药品稽查局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均为科级建制 在所有乡镇均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科级建制。机构设置全,规格建制高,名称统一,职能统一,有效解决了食品药品监管基层执法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薄弱的&ldquo 短板&rdquo 问题,为形成行政管理、监管执法、技术监督、基层监管&ldquo 四位一体&rdquo 和&ldquo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盲区&rdquo 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奠定了基础。   各地在机构编制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在挖掘潜力、调整结构、盘活存量上下功夫,积极支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执法机构及检验检测机构编制力量得到有效加强,人员编制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ldquo 三定&rdquo 规定和市县改革实施方案均已编制完成,其中兰州、白银、武威、临夏、甘南等市州已正式印发,酒泉、平凉待提交市委常委会审定,金昌、张掖、定西、庆阳待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嘉峪关、天水、陇南待提交市编委会研究,预计市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8月底完成。同时,各地对县、乡改革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时限要求,预计在11月底前基本完成,   下一步,甘肃省编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一是督促各地抓紧实施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ldquo 三定&rdquo 规定,尽快全面履职 二是督促各地指导做好县、乡机构改革工作,保证按时间节点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三是督促各地抓好改革期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全面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 聚焦四位一体多组学解决方案,赛默飞与伯远生物共建联合实验室
    聚焦四位一体多组学解决方案,赛默飞与伯远生物共建联合实验室近日,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携手武汉伯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伯远生物)在武汉举办联合实验室签约暨揭牌仪式,现场 30 余位组学领域专家学者共同见证签约仪式。本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作物研究、中草药研究以及医学研究等多方面,共同搭建高水平、高质量的多组学平台,共建“表观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四位一体的多组学解决方案,通过赛默飞 Orbitrap&trade Astral&trade 、Orbitrap&trade Exploris&trade 120 高分辨质谱仪和 TSQ Altis&trade Plus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的质谱组合,打通组学和基因功能研究协作的最后一公里,完成从“基因克隆—功能验证—多组学分析—基因克隆”整个闭环的搭建!赛默飞与伯远生物签约仪式 Orbitrap技术凭借其卓越的分辨率、稳定性等“硬实力”,已成为组学公认的金标准!Astral凭借其颠覆性的性能和创新突破,刷新了蛋白质分析领域的行业标准!基于Orbitrap平台的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基因层面,以更全面的视角探索植物生命现象的本质,为我们双方产学研深度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站式基因功能研究的引领者,伯远生物携手赛默飞的合作,将进一步帮助伯远生物基于转基因平台向上游的分子生物学和下游的植株检测、分析等延伸和拓展,通过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平台作为后基因时代的重要研究手段,深入解析生物学过程、揭秘分子机制,助力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赛默飞为伯远生物颁发 Orbitrap Astral 高分辨质谱仪中国首批用户证书在学术报告环节,赛默飞应用专家带来基于 Astral 超高分辨质谱平台的解决方案,以植物组学为例,利用高通量组学技术大规模、无偏见地筛选逆境相关的应答基因、蛋白和代谢终产物,是研究植物抗逆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是目前已知的最主要的信号传递方式,Orbitrap 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结合功能强大的 Proteome Discoverer 软件分析平台,是蛋白质组学及翻译后修饰研究的金标准和最佳选择。对于精准医学来说,矩阵队列联合分析是实现疾病精准诊疗的有效方法,Orbitrap 质谱平台在长时间联系运行的稳定性上、不同实验室分析平台之间数据的重复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卓越性能,真正实现快速稳定、高通量,让精准医学更精准!作为 Astral 首批用户,伯远生物使用 Orbitrap Astral 高分辨率质谱仪已开展数据实测,其全方位革新了蛋白质组学的结果,达到其他高分辨机型前所未有的效果。具体数据如下:植物组织样品蛋白鉴定量超 8000(DIA/8min/单针进样),超11000(DIA/1h/单针进样);植物组织样品蛋白磷酸化位点鉴定数量超 10000(DIA/30min/单针进样);细胞系样品蛋白鉴定量超12000(DIA/1h/单针进样);单细胞样品蛋白鉴定量超5000(DIA/18min/单针进样)。表观组学、转录组、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研究手段,可深入解析生物学过程、揭示分子机制,赛默飞与伯远生物的合作未来将进一步聚焦于作物研究、中草药研究、精准医学以及药物研发,同时将进一步开拓动植物小肽组学、单细胞蛋白组学、空间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解决方案,通过新技术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进程,加快成果转化落地!关于武汉伯远集团武汉伯远集团,总部位于武汉,黄冈和三亚设有分公司,下辖包括伯远生物、伯远医学、伯远试剂和伯远工程四大板块,另外面向未来产品开发还开辟了合成生物学产品管线。伯远生物通过通量规模的多组学平台、载体构建平台、遗传转化平台、检测平台、蛋白实验平台、合成生物学平台、伯远医学平台、伯远严选平台、伯远工程平台,致力于基础科学研究、基因编辑育种、疾病诊断及药物研发等相关领域应用研究,有效地支撑生命科学研究和人类健康两大领域的需求。
  • 四位华人学者入选2014年诺贝尔奖预测名单
    全球领先的智能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今天发布了其2014年度&ldquo 诺贝尔奖级别&rdquo 的&ldquo 引文桂冠奖&rdquo 获奖名单,名单中首次同时出现了四位华裔科学家。汤森路透年度引文桂冠奖开始于2002年,该奖项基于对化学、物理学、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及其引文进行深入分析来遴选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迄今已成功预测了35位诺贝尔奖得主。   在今年的提名名单中,值得关注的科学家有:来自生理学和医学领域的大卫&bull 朱利叶斯(David Julius),他的研究阐释了人类神经处理痛感的分子运行机制,在疼痛管理领域开创了新的发展道路 同样来自生理及医学领域的还有李业广(Charles Lee)、史蒂芬W&bull 谢(Stephen W. Scherer)和米歇尔 H&bull 威革勒(Michael H. Wigler),他们的研究解释了特定基因变异与疾病的关联。在物理学领域,杨培东(Peidong Yang)研究的光生成纳米线可用于数据存储和光计算。在化学领域,邓青云(Ching W. Tang)和史提芬&bull 范斯莱克(Steven Van Slyke因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而著称,这一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高清电视技术中。在经济学领域,威廉 J&bull 鲍莫尔(William J. Baumol)和伊斯雷尔M&bull 科茨纳(Israel M.Kirzner)因对企业家精神的突破性研究而受到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预测的名单中同时出现了四位华裔面孔,这是引文桂冠奖13年来罕见的。除了出生于香港的美籍科学家邓青云和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主席钱泽南(Robert Tjian)外,还有出生于上海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Shoucheng Zhang),以及出生于江苏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培东(Peidong Yang)。张首晟因其对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与拓扑绝缘体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被预测,而杨培东因其对纳米线光子学的贡献,包括其创建了第一个纳米线纳米激光而入选。   2014 诺贝尔预测名单包含了来自9个不同国家、27 个不同学术和研究组织的27 位研究人员。   &ldquo 科研文献的引用是对科研人员智力投资最好的回报。&rdquo 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全球总裁Basil Moftah先生表示:&ldquo 对科研文献总被引频次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们独特的见解和其科研工作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从而预测出那些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候选者。&rdquo   汤森路透每年一度的全球&ldquo 引文桂冠奖&rdquo 的分析数据来自全球最重要的囊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领域的研究发现平台Web of ScienceTM,该奖项分为化学、物理、生理学或医学和经济学4个门类。基于对科研论文的被引用情况的全面考察和多种量化分析方法,汤森路透遴选出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并授予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同时预测他们可能在当年或者将来获得诺贝尔奖。   了解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的研究方法、以及历届全球&ldquo 引文桂冠奖&rdquo 得主及其研究领域的详细介绍,请浏览科学指标与研究绩效分析的开放资源网站&ldquo 科学瞭望&rdquo (http://sciencewatch.com/nobel)。
  • 航天科技四维成像光谱仪技术获突破
    p & nbsp & nbsp & nbsp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新型四维光谱成像技术团队开展了四维成像光谱仪成像实验,成功验证了该项技术在四维光谱成像获取方面的能力,为快照式高光谱视频领域再添一新成员,弥补了国内高速目标动态捕捉产品领域的空白。 /p p & nbsp & nbsp & nbsp 四维光谱成像技术是一项革命性新型成像技术。4D成像光谱仪突破传统光谱仪成像方式,以高速成像方式获取图像和光谱数据,一套系统可同时获得空间、光谱和时间分辨(瞬态)的高光谱信息,具有特殊的捕捉快速事件的能力,具备视频记录功能,同时成像光谱仪体积可以更小,设计更为灵活。 /p p & nbsp & nbsp & nbsp 该所项目组紧跟国际前沿发展趋势,拓展思路,积极开展四维光谱成像技术理论研究,在大量前期调研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4D成像光谱仪桌面实验装置,并开展了成像实验,验证了四维光谱成像技术理论的可行性,实现了数据立方体信息的快照式获取,能够快速处理实时显示和分析。 /p p & nbsp & nbsp & nbsp 该技术对于提高国内数字遥感技术水平、满足国内对超光谱遥感图像获取的迫切需求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p p & nbsp /p
  • 【新品主推】粮食水分测量仪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点击此处可了解更多产品详情:粮食水分测量仪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粮食水分测量仪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仪器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快速准确地测量粮食的水分含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粮食水分测量仪的原理    粮食水分测量仪的原理主要基于电学和近红外原理。电学方法主要利用粮食的导电性与其含水量的关系,通过测量粮食的电导率或介电常数来推算其水分含量。近红外原理则是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分析粮食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特性,来推断其水分含量。    二、电学方法原理    电学方法中,常用的有电阻式和电容式两种。电阻式水分测量仪利用粮食的导电性,通过测量电阻值与水分含量的关系来推算水分。电容式水分测量仪则是利用粮食的介电常数与其含水量的关系,通过测量电容值来推算水分。    三、近红外原理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利用粮食中水分子对近红外光线的吸收特性来推断水分。该技术具有非破坏性、快速准确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对样品颜色、颗粒大小等因素敏感的问题。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常采用光谱预处理、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校正和优化。    四、粮食水分测量仪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粮食水分测量仪在农业生产、粮食储存和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准确测量粮食的水分含量,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和储粮工作,避免因水分过高导致霉变或水分过低影响口感等问题。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提高,粮食水分测量仪将向着更加智能化、高精度、快速响应等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粮食水分测量仪将与智能农业系统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结论    粮食水分测量仪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测量方法,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适合的水分测量仪,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粮食水分测量仪在农业生产和科研领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新品主推】粮食水分测量仪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像差校正电镜四位传奇老人获科维理奖:一段60年理论-实验-商业化典范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5月27日,2020年度科维理奖(Kavli Prize)揭晓,本年度科维理天体物理奖、纳米科学奖和神经科学奖,三个奖项分别授予七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纳米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作出的杰出成就。其中,纳米科学奖授予了对像差校正电镜技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四位欧洲科学家:Maximilian Haider, Knut Urban, Harald Rose, Ondrej L. Krivanek。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4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83325f9d-30af-42e2-a151-13dcd1110736.jpg" title=" 1.png" alt=" 1.png" width=" 600" height=" 34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作为诺贝尔奖的补充,卡弗里奖是世界最高的科技奖之一,由挪威科学与文学学院、美国卡弗里基金会和挪威教育科研部联合成立。自2008年起,卡弗里奖每两年颁发一次,由三个学术委员会从世界各地提名的科学家中评选出该领域的获奖者,奖金为100万美元,奖金以外,每位获奖者还获得一块纯金的奖章。候选者则由各国享有盛名的科研机构推荐,这些科研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法国科学院、德国马克普朗克学院、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科学院等。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57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1d799119-7443-4b26-90fa-4728b7d3aa31.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500" height=" 57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奖项设置上,诺奖涉及领域比较广,其分设物理、化学、经济学、文学等6个奖项。而卡弗里奖则只关注纳米科学、神经科学和天体物理三个细分领域,也是这三个科学领域中最具有权威性的奖项之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020年度科维理奖宣传片: /span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D8801874C0BE8E5D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350&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纳米科学科维理奖授予了对像差校正电镜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四位欧洲科学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Harald Rose /strong (德国乌尔姆大学和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Maximilian Haider /strong (德国CEOS GmbH公司联合创始人,于1996年和Joachim Zach共同创立CEOS GmbH公司,目的是商业化生产像差校正器。目前是该公司高级顾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Knut Urban /strong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Ondrej L. Krivanek /strong (美国Nion公司联合创始人,1997年,他与Niklas Dellby创立了Nion公司,他目前仍是该公司总裁。同时也是Gatan公司研发总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以表彰他们20世纪90年代在 “用电子束进行亚埃级分辨率成像及化学分析” —— 即研制亚埃级电子显微镜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noimg/abb8cdf0-0b58-4e05-a0a3-4cbd0d1db1af.gif" title=" 3.gif" alt=" 3.gif"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76, 240) " 左至右:Maximilian Haider, Knut Urban, Harald Rose, Ondrej L. Krivanek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眼见为实促进了科学的进步。2020年科维里纳米科学奖表彰了四位先驱,他们使人类能够在前所未有的微小尺度上看到材料的三维结构和化学成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纳米科学的主要目标是创建原子级精度组装的材料和设备,以获得新颖的功能。原子的大小约为一个埃米(0.1纳米)。因此,亚埃规模的材料和设备的成像和分析至关重要。经典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到用于成像的探针波长的限制。因为可见光的波长大约是原子的5000倍,所以光学透镜无法对原子成像。在20世纪初期,具有原子级波长的电子束变得可用,从而促成了1931年电子显微镜的发明。然而,由于透镜像差的限制,制造理想的电子透镜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验问题。6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为此而奋斗!通过不懈努力、独创性以及对20世纪90年代计算能力提高的利用,获奖者们构造了像差校正透镜,并将亚埃成像和三维化学分析作为标准的表征方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三位获奖者共同创立了两家公司,并将他们的像差校正镜片商业化,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科学工作的重大影响 /span 。从那时起,他们的显微镜及技术在基础科学和技术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被半导体、化学和汽车等行业广泛使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科维理纳米科学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四位获奖者对像差校正电镜发展的贡献分别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Harald Rose: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镜头设计,即Rose校正器,这使得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像差校正技术应用于常规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成为可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Maximilian Haider:在Harald Rose设计的基础上,打造出第一个六极校正器,并为首台像差校正常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实现做出了突出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Knut Urban:为首台像差校正常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实现做出了突出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Ondrej L. Krivanek:发展了四极八极校正器,并打造首台亚埃分辨率的像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非常适合于高空间分辨的化学分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科维里纳米科学奖委员会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odil Holst(主席),卑尔根大学,挪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Gabriel Aeppli,保罗谢勒研究所,瑞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usan Coppersmith,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李述汤,苏州大学,中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Joachim Spatz,德国马克斯· 普朗克医学研究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112, 48, 160) 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逐个原子的查看物质内部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纳米技术和纳米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在很小的范围内操纵物质——甚至精确到移动单个原子——以创建具有新功能的粒子和设备。因此,如果没有允许以原子分辨率研究材料和设备的成像技术,这些都将无法实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授予奖项时,科维里纳米科学奖委员会选出了以上四位科学家,他们为两种类型的仪器的开发和使用做出了贡献,这两种仪器通常被称为像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提供亚埃级分辨率有关结构和其他性质的信息,即可以获得单个原子信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光学显微镜最多只能分辨几百纳米的尺度,因此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来区分单个原子。 1980年代发明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实现了原子分辨率,但是,它们都只能在暴露的表面上起作用,对于大多数纳米级结构,必须研究不同材料或同一材料的不同相之间的掩埋界面。最有希望的途径是优化Ernst Ruska于1931年发明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这种仪器的原理是利用一束电子直接照射到给定材料的薄样品上,电子束与材料中原子的相互作用产生电子散射。利用散射电子,显微镜的电磁物镜和附加镜头形成一个放大的图像,并用CCD或CMOS相机记录。Ruska的设计今天被称为CTEM,用于传统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常规”是指,除了利用电子辐射外,CTEM还遵循光学显微镜的设计。1937年, Manfred von Ardenne发明了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在这种情况下,用细电子束扫描样品,并通过电磁透镜将其准直,并且穿过样品的电子被收集在样品后面。然后通过在视频屏幕上显示这些电子的强度来创建图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EM的一个独特优势是,对于电子束所聚焦的材料的每一个点,它也可以分析当电子束从材料中的原子散射时,电子所损失的能量。这种技术被称为电子能量损失光谱学(EELS),可以提供材料内部原子组成和电子状态的信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虽然到20世纪80年代末,CTEM和STEM的分辨率都达到了埃米级,但要解决大多数材料的详细原子排列是不可能的。问题是使用的电磁透镜比光学透镜有更多的像差。举例来说,穿过透镜的电子远离透镜的中心,聚焦的距离与穿过透镜的电子靠近透镜中心的距离不同,从而使图像变得模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70eb2c83-548b-486e-9c1b-5abb84cff363.jpg" title=" 4.png" alt=" 4.png" width=" 500" height=" 33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Harald Rose在1990年的论文中的像差校正器示意图。 Optik 85,19-24(1990) & copy Elsevier GmbH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0年,任职达姆施塔特大学的Harald Rose在先前有关各种像差校正技术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六极杆的透镜系统(上图),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以消除标准电子透镜的像差,这对CTEM和STEM均适用。在随后的几年中,Rose与当时位于海德堡的实验员Maximilian Haider和位于Jü lich的Knut Urban合作,以实验方式实现了他对CTEM的提议。1998年,这项合作发表了第一批使用像差校正CTEM改进的图像。 1996年,Haider和Joachim Zach一起创建了德国CEOS GmbH公司(相关电子光学系统),以使“Rose校正器”商业化,如今,这种校正器已在CTEM和STEM中广泛使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过去20年中,像差校正CTEMs有了长足的发展,分辨率现已达到0.5埃米。因此,与未经校正的TEM相比,相对于电子波长的分辨率可以提高7倍。查看晶格中单个原子的能力已使局部原子结构与原子性质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要研究的材料。下图显示了一个漂亮的例子,图中使用像差校正的TEM直接将经典铁电材料中原子的位置与极化方向的变化联系起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9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5f5a10bf-6174-4e26-b218-076702c9bd4b.jpg" title=" 5.jpg" alt=" 5.jpg" width=" 500" height=" 29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76, 240) " 通过像差校正的TEM获得的材料PZT中不同铁电畴的原子结构。两相中原子(O,蓝色,Pb,黄色,Zr / Ti,红色)的位置可以直接与极化方向(Ps)关联。摘自C.-L. Jia et al. Atomic-scale study of electric dipoles near charged and uncharged domain walls in ferroelectric films. Nature Μater. 7, 57–61 (2008) & copy Springer Nature Ltd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当Rose,Haider和Urban在开发像差校正CTEM的同时,一位长期从事电子光学和EELS的专家Ondrej Krivanek于1995年开始在英国剑桥与Mick Brown和Andrew Bleloch合作开发STEM的像差校正。1997年,Krivanek与Niklas Dellby一起创立了Nion公司,以商业方式开发像差校正的STEM。2002年,Krivanek,Dellby和他们的IBM同事Phil Batson发布了使用Nion四极八极STEM校正器获得的亚埃分辨率分辨率图像(下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73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53af0e89-ff35-41da-8356-3c6d72b118e0.jpg" title=" 6.jpg" alt=" 6.jpg" width=" 500" height=" 73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非晶碳衬底上的Au岛的原子分辨率图像。该岛被金的单原子簇包围。岛周围不同区域的衍射图表明,这些簇在邻近已建成岛的各种结构中有序排列。Nature 418, 617-620 (2002) & copy Springer Nature Ltd.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过去的20年中,STEM的发展更加迅速。如前所述,STEM可用于执行EELS,并且此组合已用于获取有关材料化学组成(下图)甚至原子之间键合类型的信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49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685d3129-54a8-497c-923d-e8c17190020f.jpg" title=" 7.jpg" alt=" 7.jpg" width=" 500" height=" 49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76, 240) " 使用EELS在STEM上获得的(La,Sr)MnO3 / SrTiO3多层膜的原子分辨率化学图,显示了La(绿色),Ti(蓝色)和Mn(红色)原子。白色圆圈表示La列的位置;视场3.1 nm。自D. A. Muller et al. Atomic-scale chemical imaging of composition and bonding by aberration-corrected microscopy. Science 319, 1073–1076 (2008)。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Rose,Haider,Urban和Krivanek的开创性工作促进TEM和STEM成为研究实验室常规使用的仪器。得益于相关技术的进步,首先是最重要的是实现了高度灵敏的电子探测器,这两种仪器现在都可以用于非常精细的样品,包括例如石墨烯和其他二维材料。一些仪器被用作小型实验室,其中化学反应是在直接的原子分辨率观察下原位进行观察。也有团队尝试超越成像,并操纵晶格内的单个原子。在工业上,这些仪器经常用于监视设备的质量和可靠的制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正如卑尔根大学的Bodil Holst教授和纳米科学委员会科维理奖主席所说:“今年的科维理奖的背后是60多年的理论和实验斗争。这是科学创造力,奉献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完美典范。我们向四位获奖者致敬,他们使人类得以看到我们以前看不见的地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20/"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近期相关电子显微学在线讲堂推荐】 /span /strong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20/"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5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12067d80-b34c-4523-9321-7bc0bc78a0d3.jpg" title=" dzxwx1125_480(1).jpg" alt=" dzxwx1125_480(1).jpg" width=" 600" height=" 256" border=" 0" vspace=" 0"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8906587b-e68b-4d40-bd11-fa2cb7bd5f69.jpg" title=" 1590032360.png" alt=" 1590032360.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pan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20/"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40余位电镜知名专家在线讲堂邀您线上参加 strong 【扫码或点击免费报名】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112, 48, 160) 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获奖人简介与自传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20fb159f-7c22-4e42-a6f3-07cee486be23.jpg" title=" 8.jpg" alt=" 8.jpg" /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Maximilian Haider,德国CEOS GmbH公司,奥地利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简介】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Maximilian Haider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在基尔大学获得学位后,他移居达姆施塔特(Darmstadt)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仅仅两年后,他加入了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在那里从事了博士学位的实验工作,成为物理仪器计划的组长,直到现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开发提高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方法上。在EMBL任职期间,他根据Harald Rose的理论工作开发了透镜系统原型,并开始与Rose和Knut Urban合作,拍摄了第一张经晶格校正的原子结构的TEM图像,成果于1998年发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Haider于1996年在海德堡联合创立了CEOS GmbH公司,其目的是商业化生产像差校正器。他仍然是该公司的高级顾问,自2008年以来,他还是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的名誉物理学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的工作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与Rose和Urban共同获得的Wolf奖和BBVA基础科学知识前沿奖,他还是英国皇家显微镜学会的荣誉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自传】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50年,我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历史小镇,我的父母Maximilian Haider和Anna Haider在那里拥有一家钟表店。我父亲接管他父亲商店, 长兄也继承他们的职业,成为一个钟表匠。为了扩大业务,在我童年的早期,我就同意成为一名眼镜师& #8230 & #8230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608/540683.shtml" target=" _self"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点击查看自传全文】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91b36629-908d-449c-8019-9fb14da2dc83.jpg" title=" 9.jpg" alt="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76, 240) " Ondrej Krivanek,美国Nion 公司,英国和捷克共和国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简介】 /strong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C5FEDAA47F2B9016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350&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Ondrej Krivanek是居住在美国的捷克和英国国籍的物理学家。他出生于布拉格,于1960年代后期移居英国,并在利兹大学获得学位,然后移居剑桥,与Archie Howie一起在电子显微镜领域攻读博士学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剑桥大学毕业后,Krivanek在京都、贝尔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博士后职位。在伯克利任职期间,他对电子能量损失光谱学产生了兴趣,并建立了自己的光谱仪。他于1980年成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HREM设施的助理教授兼副主任,与此同时,他开始与Gatan公司合作,首先是担任顾问,然后永久加入公司并成为其研发总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5年,他获得皇家学会的资助返回剑桥,与Mick Brown和Andrew Bleloch合作进行电子透镜像差校正。他的成就帮助他与Niklas Dellby于1997年创立了Nion公司,他目前仍是该公司的总裁。在Niklas Dellby和IBM的Phil Batson协助下,他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获得了亚埃的分辨率,该结果于2002年发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Ondrej Krivanek是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能量损失光谱学的知名专家之一。他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Duddell Medal和英国物理学会奖,以及国际显微镜学会联合会的Cosslett Medal。他是皇家学会,美国物理学会,美国显微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的会员,也是皇家显微学会的名誉会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自传】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现为捷克共和国),当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为自己的科学技术成就和教育体系感到自豪。 1961年4月,Yuri Gagarin成为第一个绕地球轨道飞行的人时,我们受到鼓励,在宇航员中成立了俱乐部,我和学校里的朋友们也成立了一个俱乐部& #8230 & #8230 【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9f37a0dd-f804-444e-a93e-d44c6afe39df.jpg" title=" 10.jpg" alt=" 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indent: 0em " Harald Rose,乌尔姆大学,德国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简介】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Harald Rose是德国物理学家。他在达姆施塔特大学学习,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在Otto Scherzer的指导下从事理论电子光学工作,他在1930年代做了一些电子显微镜的开创性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Rose的研究生涯与达姆施塔特大学和他在美国的任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达姆施塔特大学,从1980年到2000年退休,一直担任教授。在1970年代初期,他在STEM的发明者Albert Crewe的实验室里工作过一段时间。自1970年代后期以来,他在美国各机构担任过多个职位,包括芝加哥的阿贡国家实验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透镜的像差校正。在1990年,他设计了一种可行的透镜系统来提高TEM分辨率。然后,他与Maximilian Haider和Knut Urban合作,于1998年,以实验方式实现了他的建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自2009年以来,Rose一直担任乌尔姆大学的蔡司高级教授。他获得了多个著名的奖项,包括与Haider和Urban一起获得沃尔夫物理学奖和BBVA基础科学知识前沿奖。他还是英国皇家显微镜学会的荣誉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自传】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于1935年2月14日出生在不来梅,是我父母Anna-Luise和Hermann Rose的第二个孩子,他们俩都是数学天才。我父亲在一个家里长大,家里的每个人都在演奏一种乐器,我父亲弹钢琴。他开始学习数学,但在20世纪20年代初,他的父亲因为恶性通货膨胀失去了财产,他被迫从商。& #8230 & #8230 【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0a314d6-767a-4fac-b80f-c3a9ad87f226.jpg" title=" 11.jpg" alt=" 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indent: 0em " Knut Urban,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德国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简介】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Knut Urban是德国物理学家。他曾就读于斯图加特大学,并于197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前往斯图加特的马克斯· 普朗克金属研究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86年,他被任命为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材料性能教授,仅一年后,他成为亚琛工业大学实验物理系主任和尤利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微结构研究所所长。在此期间,他与Harald Rose和Maximilian Haider合作获得了第一个像差校正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该结果于1998年发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随后,Urban致力于将像差校正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应用于材料科学,尤其专注于晶格内原子的精确排列与材料物理特性之间的联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04年,他被选为厄恩斯特· 鲁斯卡电子显微镜和光谱学中心的主任之一,自2012年以来,他一直是亚琛工业大学的JARA高级教授。 Urban已获得多项荣誉,这些奖项包括美国材料研究学会的冯· 希佩尔奖,并与Rose和Haider共同获得了沃尔夫物理学奖,本田生态技术奖和BBVA基础科学知识前沿奖。他还是包括美国材料研究学会,德国物理学会和日本金属与材料学会在内的多个科学机构的荣誉会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自传】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成长于战后早期的德国斯图加特。这个城市以其汽车工业和大量的中小型工业公司而闻名。我的父亲是一名电气工程师,他经营一家生产小型电动机的工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以自己的一系列发明为公司定下了基调& #8230 & #8230 【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112, 48, 160) color: rgb(255, 255, 255) " 关于科维理奖的故事 /span /strong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D3F66A9BB31443E4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350&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如果我们能了解宇宙的起源呢?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原子结构来改善生活呢?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科维理奖背后的故事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个名叫Fred的好奇男孩在挪威埃里斯峡湾的高山中长大。对自然和宇宙的好奇心一直伴随着Fred,贯穿了他在美国学习物理和创业的整个过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直到他最终建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以推进科学造福人类为愿景。该基金会的首批活动之一便是从2008年开始的科维理奖的成立。该奖项由卡维里基金会、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和挪威教育与研究部合作,每两年颁发一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个国际奖项的奖金都是100万美元和一枚金牌,由挪威王室成员在奥斯陆主持的颁奖仪式上颁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挪威科学院以提名委员会的建议选出Kavli奖得主,该委员会由来自天体物理学,纳米科学和神经科学这三个科学领域的来自世界上最著名的六个科学学会和研究院的领先国际科学家组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科维理奖的获奖者是由挪威科学院根据评奖委员会的推荐选出的,评奖委员会由来自世界上六个最著名的科学学会和学院的领先国际科学家组成,他们来自三个科学领域:天体物理学、纳米科学和神经科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分别代表宏观、微观、复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科维理奖有四个最终目的:表彰杰出的科学研究,表彰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促进公众对科学家及其工作的理解和欣赏,促进科学家之间的国际合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实现这些目标对于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至关重要。科维理奖继续受到Fred Kavli的敬畏感和好奇心的驱使,他在最壮美的大自然中成长,体验着宇宙的浩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 辽宁“四位一体”检测技术模式探索食品安全检测新路径
    小试剂盒要做成“大产业” 辽宁“四位一体”检测技术模式探索食品安全检测新路径      科技攻关   兔年春节前夕,由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辽宁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承担完成的国家质检总局课题《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控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该课题首次采用JAVA语言B/S架构,建立了一套包括国家、省、地方三级操作界面和进出口动物源、植物源、加工食品六个模块的“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监控计划制定、计划分解、监控数据传递、监控结果统计与分析、监控报告起草等软件管理功能,保证了残留监控管理过程及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动态性和即时性。   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将上述研究成果列入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计划,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科研+专利+标准+产业化应用”四位一体   所谓“科研+专利+标准+产业化应用”四位一体的检测技术创新模式,一是在科研项目立项、申请等方面,密切围绕检验检疫业务工作的特点,与检验检疫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重点解决食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难题,确保所承担和完成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在检验检疫实际工作中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市场开发空间。二是在项目和课题研究中立足于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确保所完成的科研课题具有创新性,拥有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三是不断地将这些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陆续地制订成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发布实施,使新技术在检验检疫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标准依据。四是将这些具有重要引领性创新和推广应用价值的专利技术,在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发布实施的基础上,在检验检疫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成熟产品则实现产业化并推广销售。将上述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检验检疫技术运行体系,既拓宽检验检疫把关新领域,又保证检测结果快而准。 瑞士专家与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实验室人员进行技术交流   从科研到专利、标准化再到实际应用,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在食品安全检测之路上积极探索,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能够取得积极社会效果的创新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但其对于检测技术领域改革创新的示范意义已经开始显现。   小试剂盒做出“大文章”   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周兴伟介绍,转基因检测技术早在科研立项阶段,重点实验室就瞄准当今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的“转基因食品检测”这一热点问题,紧密结合检验检疫业务实际,从填补国内相关科研空白的小小“试剂盒”入手,做出了一篇篇“大文章”。   目前,重点实验室转基因产品检测使用的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关键试剂,在为国家节省大量财力的同时,打破了国外企图垄断国内转基因产品检测试剂盒的局面,使得国外转基因产品检测试剂盒始终没能进入国内市场,提高了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重点实验室获得的“用于转基因玉米实时荧光PCR检测的探针序列和试剂盒”和“用于转基因油菜实时PCR检测的探针序列和试剂盒”等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成功应用于检验检疫实际工作中 2009年,由重点实验室主持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微生物高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重大课题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解决了食品微生物从多目标菌一次复合增菌、一次提取核酸、多目标菌一次同时检测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难题,在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节能、节时、节力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食源致病菌检测方面全部取代国外昂贵的商业化试剂盒。   基于这一体系,辽宁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自2005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科研制标及实际应用取得了累累硕果:   近几年来,重点实验室组织完成了多项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的国际实验室间能力验证项目,如APLAC T046“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计划”、APLAC T047“动物源性成分检测能力验证计划”、APLAC T050“虾中硝基呋喃代谢物能力验证”和APLAC T056“大米农药残留量检测能力验证计划”等。同时,还组织完成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 T0158“食品添加剂毒性测试能力验证计划”,CNAL T0159“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计划”,CNAL T0160“毒麦检疫鉴定能力验证计划”和CNAL T0161“牛羊源性成分检测能力验证计划”等能力验证项目。这些能力验证项目分别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国内、国际多项空白。   2009年10月27日,重点实验室承担了输韩大米221项农药残留MSM检测方法开发任务,自10月27日项目启动至11月30日,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前期调研、文献搜集、技术开发路线设计,最终采用GC/MS、LC/MS/MS、GC、LC等共6个方法完成了研发任务,并于12月31日通过了CNAS的现场评审并提交扩项评审材料,保证了输韩大米的顺利出口,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010年7月,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出20项细菌核酸国家标准样品。该批细菌核酸国家标准样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解决了细菌核酸标准样品高效稳态制备核酸、保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等关键制备技术难题 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开发的5种能力验证标准样品已获得专利并已经投放市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关提速的深层次效应   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由食品安全带来的国际贸易问题日显突出。发达国家凭借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等优势,实施以检测标准为基础的贸易技术性屏障,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坚持走“专、特、精、新”研发之路的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加快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和通关速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令人可喜的初步成效。   2010年10月,由重点实验室承担的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五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病原荧光PCR和基因芯片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其试剂盒的研制》通过成果鉴定。该项目开发的cDNA基因芯片可同时高通量检测五种猪繁殖障碍疾病病毒(PRRSV、JEV、PPV、PRV、PCV-2),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在4小时内即可得出全部检测结果,相比传统检测方法所需2天的检测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为出入境种猪的快速筛查和国内猪场对这几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检测技术。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cDNA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1年1月23日,由重点实验室首次承担的大连市地方科研项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胶体金试纸的研制”,经过课题组两年的潜心攻关,顺利通过由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验收鉴定。该课题制备出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单克隆抗体,将其作为捕捉抗体,结合多抗组装制备成胶体金试纸条。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课题研制的试纸条快速便捷、特异敏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的检测提供新的检测技术,尤其适用于基层兽医部门及相关实验室的快速检测,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再次顺利通过了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验收组的验收,验收组充分肯定该实验室在支持辽宁省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希望实验室充分发挥资源及技术优势,强化“检、学、研”合作机制,为地方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 吴永宁、张峰等四位重磅人物解读冬奥会如何迎接食品安全大考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于2月4日开幕。在历时半个多月的赛程里,如何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对服务于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安全专家团队来说,这无异于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又一次大考。 《新华大健康》邀请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WHO食品安全顾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冬奥会食品供应链有害因子智能化快筛技术和预测预警技术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吴永宁;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秘书长、北京冬奥会食品供应安全工作协调小组专家组专家张峰;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冬奥会食品供应链有害因子智能化快检技术和预测预警技术研究"项目的两位课题负责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清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徐进。四位专家将围绕:冬奥会食品安全究竟涉及哪些方面?哪些领域是难点和焦点?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专家团队都做了哪些应对和准备?有关冬奥会食品安全方面有哪些策略、科技和法则?又有哪些与我们普通大众的生活有所关联?等话题来给大家解读“冬奥会如何迎接食品安全大考”。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WHO食品安全顾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冬奥会食品供应链有害因子智能化快筛技术和预测预警技术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吴永宁食品安全问题在冬季奥运会与夏季奥运会期间有何不同?吴永宁介绍到,一直以来,每一届奥运会都非常重视食品安全的安保工作。借鉴以往的奥运会案例,比如悉尼奥运会有关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预警技术等等方面传授给我们很多经验。冬奥会的第一个保障,就是预防食源性疾病。冬奥会最大的特点就是预防特殊问题——病毒。我们要重点防范由病毒引发的食物中毒问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秘书长、北京冬奥会食品供应安全工作协调小组专家组专家 张峰 中国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期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食品安全保障的经验。和夏季奥运会不同,冬季奥运会具有气温低和空气干燥的特点,非常适合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新冠病毒防控方面,我们面临着重大挑战。特别是冷链食品,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做好保障工作。一些国外特有的蔬果,供应链条更长,不易控制食品安全风险,需要引起注意。此外,在冬季嗜冷菌更适合繁殖,同样存在引起腹泻的食物中毒风险。因此,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我们格外关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冬奥会食品供应链有害因子智能化快检技术和预测预警技术研究"项目的两位课题负责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清珺 冬奥会如何迎接食品安全大考?刘清珺介绍到,针对常态化食品安全的风险识别来讲,靠的是技术积累。冬奥会的特色,就是需要对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风险,来制定相应的特定处置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冬奥会结束之后针对性的重点把控。站在食品角度看,这里提到的风险是从安全的角度来判断它的危害性,危害性和可能性的统一构成了风险。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徐进 关于诺如病毒相关问题,徐进介绍到:诺如病毒在北京秋冬季感染率较高。诺如病毒主要会引起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潜伏期在1-2天。诺如病毒最大的特点是致病性不强,感染性很强。即:3天左右可自愈,但感染范围很广。通常会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封闭且人员聚集环境中,这也恰恰符合冬奥会场馆的环境。因此北京奥组委对诺如病毒检测及控制非常关注。时时关注冬奥会期间在场的每一名人员的身体健康。
  • 2021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袁国勇等四位科学家获“中国版诺奖”
    9月12日上午,2021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袁国勇、裴伟士获得“生命科学奖”;张杰获得“物质科学奖”;施敏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个奖项的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约650万元)。2021年“生命科学奖”获得者袁国勇(香港大学)、裴伟士(香港大学)袁国勇,1956年12月出生于香港。医学微生物学专家。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当选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并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是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研究领域集中在新发传染病的新型病原体,他带领团队发现了人类冠状病毒HKU1、蝙蝠类似SARS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HKU2-24和多种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曾作为“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项目主要完成人,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裴伟士,1949年出生于斯里兰卡。临床及公共卫生病毒学家。2006年当选伦敦皇家学会院士,2015年当选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他是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病毒学讲座教授,香港大学世卫H5和新型冠状病毒参考实验室联席主任。他的研究涵盖了人类和动物流感病毒的发病机制、先天免疫反应、传播模式、生态学和流行病学,如:H5N1、H9N2和H7N9甲型禽流感,猪流感,以及引发SARS、中东呼吸综合症等的冠状病毒等。2021年获得盖尔德纳全球卫生奖。获奖评语:奖励他们发现了冠状病毒(SARS- COV-1)为导致2003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原,以及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为人类应对 MERS和COVID-19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产生了重大影响。2021年“物质科学奖”获得者张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杰,1958年1月出生于山西太原。物理学家。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于2006年11月-2017年2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2017年-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是开发利用太瓦到拍瓦激光束有效生成受控、高强度快电子束(~100 keV 到 10 MeV)方法的先驱。利用这一技术,张杰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快电子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高效产生非热电子、用激光调节电子束能量、实现高定向电子发射,以及创时空分辨世界纪录的电子束成像。他们研发的可精确控制的高强度快电子束为一系列其他重要的科学探索提供了可能。曾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物理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奖、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等多项奖励。获奖评语:奖励他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快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所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2021年“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施敏(终身讲座讲授 阳明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暨电子研究所)施敏,1936年3月出生于南京。199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是国际知名的微电子科学技术与半导体器件专家和教育家,是非挥发MOS场效应记忆晶体管(NVSM)的发明者,在金半接触、微波器件及次微米金属半场效应晶体技术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在电子元件领域做出了基础性及前瞻性贡献。他还撰写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研究专著《半导体器件物理学》。这是一本全球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研究人员“必学”之书,一直被研究生院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电子和光子行业的工程师使用和引用。 获奖评语:表影他对金属与半导体间载流子互传的理论认知做出的贡献,促成了过去50年中按“摩尔定律”速率建造的各代集成电路中如何形成欧姆和肖特基接触的关键技术。什么是未来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是中国大陆首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所获奖工作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产生巨大国际影响;(二)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三)主要在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完成。完成者的国籍不限。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2016年至今,共评选出24位获奖者,获得了科学和社会领域的广泛认可。未来科学大奖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人民币约650万元), 每项奖金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为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张磊;“物质科学奖”捐赠人为邓锋、吴亚军、吴鹰、徐小平;“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为丁磊、江南春、马化腾、王强。
  • 四维杂交技术推动基因检测进入临床时代
    我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研发成功的四维参数系统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一改传统DNA检测技术检测结果再重复性差的弱点,做到了被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以及不同种类反应之间的再重复性,从而实现了临床应用反应体系与实验室检测关键参数的反应体系的一致性。为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上真正适用提供了可能。   自1953年发现生物遗传分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提出生物遗传基因的分子机理以来,DNA检测技术就成为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DNA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农业、轻工业、医药、法医、考古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现有的DNA检测技术采用的是三维参数系统杂交技术,大都是通过基因扩增(PCR)技术进行检测,经常会受到假阳性信号的困扰。使得被测物在同样的检测技术手段下,会因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操作者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准确度较低。英国《自然》杂志今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就指出,依靠现有基因检测技术对人类30亿个对碱基对检测结果编制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其准确率最高不超过85%。   由北京广博世纪基因芯片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成功的四维参数系统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突破性的引入了温度因子。被测物在能提供稳定反应微环境的四维参数系统杂交反应试剂处理后,做到了被测物在各种情况下检测数据的一致性。实验表明,相关被测物在冰箱冷冻一年以上,解冻后仍可重复一年前的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四维杂交技术业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历时一年多的检测证明,该技术具备理化标准的准确度、溯源性和可靠性。为临床DNA检测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其显著特点,使之既可为实际系统做质量控制,也可以为仪器系统做质量控制和校正,从而实现了DNA检测技术的一次革命。
  • 卡外国“脖子”,大量仪器技术限制出口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为加强技术进出口管理,根据《对外贸易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商务部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对《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包括商务部、科技部2008年第12号令和商务部、科技部2020年第38号公告,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拟删除技术条目32项,修改36项,新增7项,修订后《目录》共139项,其中,禁止出口技术24项,限制出口技术115项。此次修订对《目录》进行较大幅度删减,细化部分技术条目控制要点,为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创造积极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目录》中涉及大量仪器与检测技术并限制出口。部分仪器技术如下:行业领域技术名称技术名称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空间仪器及设备制造技术1. 通道数500的遥感成像光谱仪制造技术2.空间环境专用器件设计和工艺、评价方法和设备、空间润滑方法和润滑件;3. 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总体技术方案和主要技术指标;4. 高分辨率可见光、红外成像技术的总体方案及指标;5. 毫米波、亚毫米波天基空间目标探测技术的总体方案及指标无人机技术1. 不同级别的固定翼和旋翼类无人机中的微型任务载荷,自主导航、自适应控制、感知与规避、高可靠通信及空域管理等关键技术2. 无人机制造中所涉及的惯性测量单元、倾角传感器、大气监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磁传感器、发动机流量传感器等集中类型传感器的关键技术3. 电磁干扰射线枪等反无人机技术4. 无人机任务载荷关键技术(光电/红外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及激光雷达的制造技术等)5.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自主导航、路径及避障规划等相关的算法及软件)激光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KBBF单晶体制造深紫外固体激光器的关键技术激光雷达系统车载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技术传感器制造技术1. 电子对撞机谱仪用霍尔探头的设计制造与标定技术2. 远场涡流测试探头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波技术高功率(百兆瓦级)微波技术1. 脉冲功率技术与强流电子束加速技术2. 爆炸磁压缩技术仪器仪表制造业热工量测量仪器、仪表制造技术同时具有下列指标的双涡街流量计制造技术1. 用于管道直径50~2,000mm2. 测量精度高于0.5%3. 流速≥0.2m /s4. 管道介质为水与温度≤300℃蒸汽机械量测量仪器、仪表制造技术高精度圆度仪1. 大尺寸(Ф250~Ф1,000)圆度与圆柱度在线测量技术2. 为提高主轴回转精度和测量精度(±0.017μm)的误差分离与误差补偿技术无损探伤技术探伤用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用加速管的制造技术材料试验机与仪器制造技术1. 贴片光弹性在线、动态、同步检测技术2. 液氢高速(>4万转/分)轴承试验机设计技术(1)主轴低温(低于-240℃)变形控制技术(2)热传导及热隔离技术(3)加载系统计时仪器制造技术1. CCD(光电耦合器件)终点摄象计时及判读专用设备中成象传感技术及控制方式2. 游泳(蹼泳)成套计时记分专用设备中的触摸板传感方式及制作工艺精密仪器制造技术1. 高精度(在5.1mm处分辨率20μm)反射式声显微镜(1)声镜制造技术(2)声镜成象和V(Z)曲线原理和阴影成象法2. 柴油机振型现代激光光测研究(1)非球面透镜设计和制造技术(2)二路光路系统设计结构技术3. 四坐标探针位移机构技术(1)四坐标位移机构的设计及制造工艺(2)高频率响应(≥20kHz)压力探针的设计制造工艺地图制图技术1.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算法和系统中具有比例尺1:100万的地形及地理坐标数据2. 直接输出比例尺≥1:10万地形要素的应用技术地震观测仪器生产技术1. 观测频带到直流,灵敏度≥1,000Vs/m的地震计生产技术2. 井孔径1s,灵敏度≥500Vs/m的井下三分向地震计生产技术玻璃与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技术1. 镀膜机多头小离子源制造技术(1)离子束辅助蒸发工艺(2)离子束斑合成技术2. 制作坩埚用F1强化铂的成份及其制作技术专业技术服务业海洋环境仿真技术1. 海洋环境仿真、背景干扰仿真2. 内插滤波技术和模拟通道时延误差的修正技术3. 建模大地测量技术我国大地控制网整体平差方法及软件技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我国重点工程精密测量的技术和方法真空技术真空度<10-9mPa的超高真空获取技术声学工程技术1. 专门设计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火车的有源噪声控制的系统设计技术和算法软件2. 声功率>10,000W的气动声源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计量测试技术1. 六氟化硫微量含水量测量技术(1)检测限十万分之三(体积分数)的传感器制造技术2. 氯化钠温度定点技术(1)相平衡态时氯化钠密度值(2)密封腔改善热传导技术和防腐蚀技术(3)定点黑体防泄漏技术地质勘查业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磁场测定灵敏度≤0.01nT(包括单光系、多光系)氦光泵磁力仪探头制造技术医药制造业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的制备和加工技术1. 组织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2. 组织细胞培养基的配方技术3. 材料支架的加工技术4. 组织工程产品的培养加工技术5. 组织工程产品的保存技术6. 医用诊断器械及设备制造技术(包括国产新一代基因检测仪、第三代单分子测序仪)附件: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doc
  • 320万!山东大学多谱线高速实时四维动态成像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SDJDHF20220606-Z371项目名称:山东大学多谱线高速实时四维动态成像系统采购项目预算金额:32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2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标包货物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要求1多谱线高速实时四维动态成像系统 1套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详见招标文件要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山东大学多谱线高速实时四维动态成像系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pdf
  • 微旷科技推出XLAB系列新一代四维科研CT
    CT 展 示XLAB-1000高分辨率成像的性价比优选。搭载微焦点X射线源,性能稳定免维护。微米级成像,可进行多种原位拓展。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纤维材料、高聚物增材制造、生命科学、无机非金属等以中低密度样本为研究对象的科研领域。XLAB-2000高精度、高效率,能力更全面的创新佳作。检测范围涵盖大部分物质,微米级成像,强拓展潜力。对复合材料、金属材料、骨骼牙齿、地质科学等以硬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工作者来说,研究的边界被大大拓宽。技 术 优 势多滤光片自动切换技术(AMFC):提供20种滤波片,可在不中断情况下自动切换滤波片。双衬度成像技术(DCIT):利用穿过物体的X射线束相位改变的信息产生图像,有效识别出传统CT无法识别的结构。一站式软件算法系统 (X-Vison):从采集到重构一站式处理,多种扫描模式,拥有抖动消除、环状伪影去除、射束硬化矫正 等多种优化算法。多场景原位拓展(4D-CT):轻松升级为4DCT,获取在高温、拉压、应力腐蚀、热压烧结等近服役工况下样品的内部结构动态演化过程。 应 用 案 例碳纤维正面&侧面聚丙乙烯无纺布&微球玄武岩依次为:铝合金 花岗岩 TC4 600℃高温拉伸试验依次为:电池 行波管 石灰岩 核桃关于 微旷科技 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01月03日,是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表征装置与技术开发平台项目组衍生孵化的企业,研发团队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优秀科研机构。公司专注于高端表征仪器的全链路自主研发和生产,涵盖机械结构、运动控制、软件开发、重构算法、检测分析及材料应用等技术部门,致力于实现材料领域高端表征仪器的国产替代。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四维科研CT和工业CT为核心,以多场景原位装置为特色的产品系列,且拥有出色的机械设计、成像算法迭代和缺陷识别软件开发能力,可为工业客户定制化开发离线和在线CT检测设备。
  • 上海有机所开发出四维代谢组学精准分析技术Met4DX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正江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mass spectrum-oriented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ion mobility-resolved untargeted metabolomic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针对基于离子淌度质谱的四维代谢组学技术开发了一种端到端的精准数据分析技术Met4DX,用于四维代谢组学数据的四维峰检测、峰对齐和峰定量,并结合四维数据库实现代谢物的四维精准匹配和鉴定(图1)。   离子淌度质谱相较于传统质谱增加了根据离子尺寸、形状以及电荷分离的离子淌度,有效提升了质谱的分离能力,特别是代谢物同分异构体的分辨能力,其跟液相色谱联用形成多维分离分析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复杂生物样本分析的分离度和峰容量。一次四维代谢组学分析能够同时对代谢物离子进行四个维度的表征,包括精确质量数(MS1)、二级质谱图(MS/MS)、色谱保留时间(RT)和离子淌度碰撞截面积(CCS),能有效提升对复杂生物样品中代谢物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覆盖度和准确度。然而,四维代谢组数据的高度复杂性对数据的高效精准分析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四维质谱峰的检测仍是难点。因此,四维代谢组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相对有限。目前,少量工具如MS-DIAL与MZmine等均采用自上而下压缩数据的降维策略进行峰检测。该降维策略可以降低数据的维数和复杂性,但降维过程也不可避免低引入了信号掩蔽及干扰,显著降低了四维峰检测的灵敏度。   液相色谱-离子淌度-质谱依次从液相、离子淌度以及质谱维度对代谢物实现多维分离,所需要的时间也逐级减小。受到该分离方式的启发,本研究开发了从一张质谱图出发的自下而上峰组装算法(mass spectrum oriented bottom-up assembly algorithm)用于四维代谢组学数据中四维峰的检测(图2)。该技术的特点是将每一张质谱图作为四维数据中的最小数据单元,采用逆向工程的策略依次构建其在离子淌度和液相色谱上的峰形。具体地,对于每一张质谱图,该算法会依次进行其前体离子的搜索、离子淌度流出峰的组装与检测、离子淌度流出峰的拓展、色谱流出峰的组装与检测和四维峰积分等五个步骤实现四维代谢峰检测与峰定量。本工作开发的自下而上的峰组装算法避免了数据压缩与降维,有效地提高了四维峰检测的覆盖度与灵敏度。以上述算法为核心,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发了适用于四维代谢组学的端到端的精准数据分析技术Met4DX,通过二级谱图去冗余模块、自下而上的峰组装模块、四维峰对齐以及分组模块、代谢物的多维匹配与鉴定模块等实现了的四维复杂代谢组的精准定性和精确定量分析。   Met4DX技术能够实现高覆盖的四维质谱峰检测,定量精密度高。与同类技术相比(如MS-DIAL和MetaboScape),Met4DX能够提升四维峰检测的覆盖度2-3倍,提升准确定量代谢物的数目2-5倍。Met4DX在代谢物同分异构体识别上具有优异的性能。以在小鼠肝脏代谢组为例,Met4DX精准识别代谢物同分异构体数目高达3033对,比同类技术显著提升3.6倍,且可准确识别出CCS差异为1%的共流出同分异构体。同时,该研究还收集了HMDB和KEGG中的超过13万个代谢物,建立了目前最全面的四维代谢物数据库用于代谢物的多维匹配与鉴定。   目前,Met4DX支持包括布鲁克timsTOF和安捷伦DTIM-MS等仪器平台采集的四维代谢组学数据。为了方便相关领域研究应用该工具,课题组提供了docker供学术界用户免费使用Met4DX(https://hub.docker.com/r/zhulab/met)。该工作开发的四维代谢组学精准分析技术M4dx-ret4DX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软件著作权。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科院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的支持。 图1.四维代谢组学精准数据分析技术Met4DX 图2.自下而上的峰组装算法和Met4DX数据分析流程(图片修改自《自然-通讯》)
  • 阿尔塔实力绽放精彩继续!沈建忠院士等四位专家精彩答疑
    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检测分会、天津分析测试协会标准物质与检测技术分会、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与我要测网联合主办的“阿尔塔有约-精彩演绎 实力绽放”食品安全在线系列研讨会,于6月21日圆满举办第二期。会后,参与网友提出若干问题。阿尔塔科技将网友问题进行了筛选和整合,并与专家及时沟通。现将问答内容集中呈现。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问题答疑1、硝基呋喃类和瘦肉精类现在有QUECHERS法吗?回答: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要求比较高,现在方法已经很成熟,在标准方法中都是应用经典方法,在文献报道中有QuEChERS的方法。2、目前在兽药检测技术上还有那些要改进的地方?回答:主要还是样品前处理方法需要突破,实现多类兽药的高通量测定。3、标准中对同一种兽药经常使用不同标记的内标,是什么原因?回答:只要是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内标,效果是一样的,可能的原因是价格和来源。4、兽残测定质控样品制备的关键点和难点是什么?回答:质控样品制备首先要获得空白样品,然后设计好阳性添加样品的浓度,最好能够同时包括试剂空白样品。5、兽残多残留测定国标方法预计什么时候出来?回答:2021年颁布的36项兽药残留国标中有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的多残留方法,多类药物的筛选方法正在制定,估计近几年会有结果。6、哪些场景下用小型质谱仪比较合适?回答:现场检测需要用到小型质谱仪,但是目前还没有已经市场化同时性能指标优秀的小型质谱仪。7、为什么一定用乙腈提取?可以用甲醇,乙醇等低毒性溶剂提取兽药分子吗?回答:兽药的提取溶剂选择多样,可以用有机溶剂(甲醇、乙腈等),也可以用缓冲液等极性溶剂。8、德国一个实验室使用SCIEX液质(低分辨质谱)做出来了五百多种生物毒素同时测定,有相关配套标准立项吗?回答:多类兽药检测的筛选方法已有标准立项。9、高分辨质谱x500r跟普通三重四级杆有哪些优势?回答:高分辨TOF与三重四极杆是两种类型的仪器,分别侧重于精确质量的全扫描筛查和准确定量的靶向检测。10、兽药残留检测样本前处理的难点在哪里?回答:现阶段多类兽药残留检测的难点在于不同类兽药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在提取和净化步骤中难以兼顾;另外有些种类的兽药需要检测蛋白结合状态的药物或代谢物,也会增加多类兽药同时检测的难度。二、天津阿尔塔科技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科学家 张磊博士问题答疑1、溶解性质不同的兽残在配制标液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回答:溶解性是配制标液时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其次还要保证组分的稳定性、检测方法等众多因素。将不同的组分配制成混标时还要考虑这些组分是否能溶解到同一种溶剂中等因素。2、稳定同位素标准品是否可以定制?回答:可以。阿尔塔目前可提供的农药、兽药、医药、食品、环境、临床等稳定同位素标记内标物1700余种,常用的农兽药内标物都实现了国产化或在研发计划中,您可以先咨询我们的销售人员您需要的产品是否已经在库存目录中,如果没有的话原则上可以定制。3、未来兽残检测领域,稳定同位素标记产品所占比重趋势如何?回答:我认为趋势是增加的。4、未来的质谱检测中,哪些目标物合成具有优势?回答:这个问题很难有统一的答案,我认为只要有检测需要的化合物就有合成的需要。5、贵公司当前的兽药标记产品中,自研产品比重如何?将来的投入规划?回答:常用的兽药内标基本上都是自研的,更多标记产品的研发将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我们的目标是让客户从"有什么用什么"转变为"想用什么有什么"、"没什么做什么"。6、呋喃它酮-D5,标液经过衍生化前处理,跟样品中的对比,有时候峰型,响应不太好。排除流动相问题,请教可能是前处理哪个环节的原因?回答:我揣测您想问的可能是呋喃它酮代谢物-D5(AMOZ-D5)的衍生化,因为呋喃它酮-D5本身不需要进行衍生化。峰型不好可能是检测方法的问题;响应不好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或者是质谱条件不合适造成质谱响应低,或者衍生化反应不完全造成衍生化产物浓度低,或者衍生化产物损失较大没有完全回收。在您的实验中究竟是什么原因需要一步一步的仔细排查,在没有详细的实验记录和实验数据的情况下我也很难判断。如果您用的是阿尔塔的产品,可以与我们的技术支持人员沟通。7、氘代和C同位素替代那个更有优势?回答:各有优势,氘代的价格更低,碳13标记的稳定性更好一些,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吧。8、兽药标记产品的研制难点和壁垒都有哪些?回答:每一种兽药内标都要单独合成,难点各不相同。9、在磺胺类测定方面有哪些创新点值得去深挖研究?回答:我们聚焦在纯品、单标和混标标准溶液的研究,也研究与产品对应的检测方法,对基体中磺胺类化合物的检测未作深入探索。我认为与其他农兽药相同,磺胺类化合物的检测不应只看母体,还应考虑不同代谢途径产生的代谢物,准确定量可能还需要对应的同位素标记内标。10、13C,18O,15N的原材料是否还很贵重,目前这些原材料是否主要掌握在国外公司?回答:碳-13的原料目前仍由国外提供,氧-18和氮-15的应该有国产化的,不清楚价格是否比进口的有优势。11、稳定同位素内标的优势?回答:稳定同位素内标用于同位素稀释法对目标物进行准确定量,减少基质效应对检测的干扰。三、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孙雷研究员问题答疑1、《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兽药残留检测的标准以GB形式发布的较少,以前的GB/T、农业部等标准是否可以采纳?回答:《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兽残检测方法标准以GB形式发布的目前已经有74个,之前以GB/T、农业部公告等形式发布的方法标准仍然有效,仍然可以采纳。2、GB开头的标准色谱条件,前处理过程是否允许偏离?回答: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在实验室使用之前,一般是要根据自身仪器设备的配备情况进行方法学验证,转化成本实验室的SOP,然后根据SOP进行样品检测的。标准中的仪器条件,包括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一般都是参考条件,可以根据自己实验室仪器进行适当调整。前处理过程中不是关键步骤,在经过数据考察在不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下,也是可以适当调整的。3、很多兽药有葡萄糖苷代谢物形式存在,建立方法时无法判定酶解效果。如果有基质标准物质,是不是更可靠?回答:有些兽药在动物体内代谢时会发生葡萄糖醛苷或硫酸芳基II相轭合反应,检测时需要通过酶解将结合态释放为游离态,酶解前后药物含量差异大小需要借助药物饲喂动物后得到的活体动物样品检测得到,如果基质标物是通过饲喂动物得到,是可以使用的。4、目前,想申请参与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的研制工作,是什么样的流程?怎么申请?回答:想申请参与兽残检测方法标准的研制工作,首先要根据本实验室工作内容和已有工作基础,找到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指南中适合的项目,向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办公室提交项目申报书,包括项目实施方案。5、非靶向检测方法能成为国标吗?回答:多种类药物的非靶向残留检测方法,在通过对方法灵敏度、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等一系列技术参数进行考察后,如果满足法规要求,是可以成为国标的,目前该类方法在肉、蛋、奶中开发的较多,肝脏、肾脏中较少。6、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研制过程中一般需要考察哪些技术参数?回答:兽残检测方法标准研制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方法灵敏度(定量限)、线性、回收率和精密度等技术参数考察,看是否满足法规要求。7、在进行样品中兽药残留检测前,怎么选择方法标准?回答:选用检测方法标准主要看方法的适用范围,看是否包括所检测样品种类,然后看方法性能,如方法的灵敏度是否满足要求,前处理过程是否简便等。8、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结果是否合格,怎么判定?回答: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结果判定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禁用药物、停用药物或不得检出的药物,要根据药物的判定限或方法定量限进行判定;如果药物是允许使用但有最大残留限量规定,要依据最大残留限量进行判定。9、同一化合物存在多个国标,其检测结果如果不一致,怎么处理。同理,如果化合物既有单残留也有多残留检测标准,定量如何协调?回答:多个检测方法检测同一化合物,理论上检测结果应该差别不大。要结合下达任务时推荐的方法标准以及本实验室的已批准参数方法而定。10、国标中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中的质谱离子对(一般在标准中的资料性附录中),是否容许偏离?回答: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中的定性定量离子对和仪器条件一样,也是参考条件。要参考方法标准中的离子对,结合自身实验室仪器配备情况选用响应值较强的离子对即可。四、SCIEX中国首席应用专家李立军问题答疑1、SCIEX串联四级杆定量的方案适合于所有系列的型号吗?回答:适合于3500-7500纯串联四级杆及QTRAP,个别型号仅需要微调一些参数。2、高分辨筛查方法是否所有QTOF类仪器都可以用?回答:所有QTOF仪器均可以参考,但因为SCIEX的QTOF速度足够快,可以一针进样同时采集到所有待筛查的化合物的二级质谱,其他型号的仪器可能需要两针进样才行。3、在QTRAP里,金刚烷胺干扰物质怎么排除和区分?回答:金刚烷胺有干扰具体要看数据才能分析,是两对MRM均有,还是只有一对,保留时间是否稳定,还是基线噪音高等。
  • 世界上第一台岩石表面凝结水水量测量装置通过检测
    石窟文物防治水患保护取得重大突破   由云冈石窟研究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完成的科研课题"云冈石窟凝结水监测研究",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岩石表面凝结水水量测量装置,揭示了云冈石窟洞窟内部凝结水形成机理和规律,并找到了减少石窟表面凝结水形成的方法,填补了国际石窟凝结水研究领域的学术空白,10月30日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石雕的风化问题一直是困扰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难题,而水是引起石质文物风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影响石窟石雕风化的水主要有凝结水等四种形式,因没有建立起洞窟内部环境监测系统和合适的测量装置来准确测定岩石表面凝结水量,凝结水对石质文物的影响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凝结水形成规律与机理的研究在国际上一直处于学术空白。   "云冈石窟凝结水监测研究"课题组为研究云冈石窟洞窟内部凝结水形成机理和形成规律,建立了洞窟环境监测系统并进行了连续观测,确定了控制凝结水生成的主控因子,揭示了洞窟内部凝结水形成的规律。课题组利用密闭气流循环干燥原理,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岩石表面凝结水水量测量装置,并首次测定了不同时段石窟内部形成的凝结水量和不同季节洞窟岩壁的渗水量。采用除湿机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找到了减少石窟表面凝结水形成的有效方法。课题于2003年11月开始,2006年12月提交验收并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验收,代表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并已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大足石刻、高句丽壁画墓等的凝结水研究中得到推广应用。   该课题由云冈石窟研究院黄继忠研究员主持完成。"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是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由国家文物局负责组织实施,每5年评审一次。"云冈石窟凝结水监测研究"是我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荣获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此前,由黄继忠博士主持完成的科研课题 "煤尘对云冈石窟的影响"曾于2005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黄继忠博士成为全国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该奖项的权威学者。
  • 锂离子电池原料的含水量检测
    p strong 一、前言 /strong br/   锂电池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比如我们每天不离手的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等。作为交通工具的飞机、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等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显著增加。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是必须严格控制的,一是粉尘,二是金属颗粒,三是水分。 br/ strong 二、水分对锂电池的影响及市场现状 /strong br/ strong 2.1 水分会对锂离子电池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strong br/   主要表现为电池容量小,放电时间变短,内阻增大,循环容量衰减,电池膨胀等现象,因此在锂离子电池的制作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环境的湿度和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的含水量。 br/ strong 2.2 锂离子电池水分控制方法检测现状? /strong br/   目前市场上水分含量测定的技术方法最常用的是加热失重法和卡尔费休法,由于锂电池行业所测样品含水量极低,加热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精度根本达不到,这种方法被直接排除。 br/ strong 三、分析与方法 /strong br/ strong 3.1 仪器 /strong br/   AKF-BT2015C 锂电池卡氏水分仪 br/ strong 3.2 技术参数及特点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2f8bdcbf-c688-4dfd-aa4d-bedd9c41a0f0.jpg" title=" 1.jpg" / /p p strong 特点: /strong br/ 1. 卡氏顶空样品瓶加热技术,有效避免加热炉膛和反应杯污染; br/ 2. 禾工独创的样品瓶连接器,让载气无须穿刺样品瓶隔垫即可进入到样品瓶内部,密封性好,减少隔垫耗材的同时可拆卸方便; br/ 3. 精确流量控制设计,载气消耗量仅为同类进口产品管式加热炉的十分之一; br/ 4. 大功率散热槽设计,迅速冷却样品瓶,提高工作效率; br/ 5. 7& quot 高分辨率彩色触摸屏界面,多参数显示,直观简洁;一键测定,操作极为简便; br/ 6. 防凝结保温管路无死体积设计,保证挥发后的水分管壁系统无残留; br/ 7. 加热温度最高达300° ,0-100ml 气体流量自由调节,满足大多数固体原料水分测定需求; br/ 8. 全自动恒流极化检测,无需人工设定终点,检测精度高,水分测量分辨率达到0.1ug br/ 9. 一键启动,操作简单,稳定可靠,故障低,使用寿命长; br/ strong 3.3 分析原理 /strong br/   样品用卡氏加热炉专用密封进样小瓶装载,用顶空瓶连接器密闭后进入加热槽中,样品中的水分(还可能有其他挥发性的溶剂)以蒸气的形式完全释放,通过干燥载气(如干燥的空气或者氮气)由顶空瓶经加热伴管路转移到KF 滴定杯中,然后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进行检测并显示测量数据。 br/ strong 3.4 检测方法 /strong br/ 1.将电解液注入电解池以及电解电极的阴极室内,液位至下刻度线,加入微量水然后电解至平衡。 br/ 2.将气源连接至卡氏加热炉,将干燥样品瓶装入加热槽,温度设置为250℃,流量调整为50mL/min,吹扫样品瓶和管路内可能存在水分,等待再次平衡。 br/ 3.将样品瓶移至冷却槽冷却后取出,用电子天平称取约0.5~3g 样品置于样品瓶内,然后在水分仪上点击开始测量,同时将样品瓶装入加热槽。 br/ 4.输入样品称取的重量,等待测量结束后显示最终测量结果。 br/ strong 四、数据与结论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c2469d3d-16f8-4766-a1cb-7d8da27630e8.jpg" title=" 2.jpg" / /p p strong 结论说明: /strong br/   通过本实验方法,可以精确测得锂离子电池原料的水分含量,检测结果精度与重复性均达到进口同类产品的水平。AKF 库仑法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和KH-1 卡氏加热炉顶空进样器联用,能自动扣除漂移,操作便捷,能准确可靠的测出锂电池跟原料的含水量。 /p
  • 中国成首个年度专利申请破百万国家 测量仪器申请量靠前
    北京时间23日晚路透社称,联合国下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周三表示,中国正在推动亚洲引领的全球创新增长,成为首个年度专利申请量突破100万件的国家。  该机构在其《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年度报告中表示,2015年中国专利申请量达到101万件,专利申请最多的领域是电气工程(包括电信),紧随其后的是计算机技术和半导体,以及包括医疗技术在内的测量仪器。  WIPO总干事Francis Gurry 表示:“中国的数字是超乎寻常的,是全球首个一年内受理专利申请超过100万件的国家。”  他表示,中国去年收到的101万件专利申请中,大部分是申请国内专利,只有大约42154件申请国际专利。不过,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正在“缓慢而渐进地”增长。“他们正处在让创新成为经济战略核心的进程中。”  WIPO表示,2015年全球范围的专利申请量约为290万件,较2014年增加7.8%,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专利申请最终获准。  美国去年的专利申请量为526296件,仅次于中国,位居全球第二。日本与韩国分列第三和第四位,专利申请量分别为454285件和238015件。
  • 革命性4D成像光谱仪和四维高光谱成像仪问世
    孚光精仪日前在上海发布革命性的四维成像光谱仪和4D高光谱成像仪。 据悉,这种4D成像光谱仪是革命性的新型成像光谱仪,它突破传统的推扫扫描方式,以高速成像方式获取图像和光谱数据,一套系统可同时获得空间,光谱和时间分辨(瞬态)的高光谱信息,具有特殊的捕捉快速事件的能力,从而使得成像光谱仪体积更小,更为方便携带和野外现场使用。这种4D成像光谱仪每秒可获得10000个高光谱图像立方体数据,可监测到包括火箭发射,爆炸等快速过程,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它可以监测到血氧变换等信息。 4D成像光谱仪产品特色可获取动态物体的空间,光谱和时间分辨信息配备光纤,可灵活安装镜头与图像传感器多样的前置光学镜头,可选择显微物镜,普通镜头和望远镜头实时显示和处理高光谱数据,不需要全部光谱定标和辐射定标 详情浏览: http://www.f-opt.cn/gaoguangpu1.html4D高光谱成像仪产品参数参数普通型高速型光谱范围400-1100nm 400-1000nm 光谱分辨率2.4nm 2.2nm 光谱波带数300270空间分辨率44x40像素21x 19像素最大高光谱立方体采集频率30Hz 10000Hz 4D高光谱成像仪产品应用:实时自动目标探测火箭或导弹尾羽分析爆炸分析燃烧诊断http://www.f-opt.cn/gaoguangpu1.html 运营中心2--上海, 负责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业务 Tel: +86-21-51300728Email: info@felles.cnWeb: http://www.f-opt.cn/gaoguangpu1.html
  • 机器视觉供应商易思维启动IPO辅导
    11月24日,易思维(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思维”)在浙江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官网资料显示,易思维成立于2017年12月,专注于工业智能视觉领域,是一家集机器视觉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及应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易思维的产品应用已覆盖国内200余个主机厂及零部件厂,客户覆盖率达到95%以上;每年主机厂客户新增市场份额占据全国市场的60%以上。在汽车制造领域,易思维构建并形成了面向冲、焊、涂、总四大工艺的一系列标准化产品,成功打破了国外品牌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局面,成为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广汽、特斯拉、蔚来等国内绝大多数主流汽车整车厂及零部件工厂的优选供应商。据查,郭寅为易思维董事长兼总经理,直接持有公司13.38%股份;杭州易实思远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易思维35.08%股份,杭州易实思远科技有限公司由郭寅100%控股。此外,易思维股东还包括天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合伙人魏宏锟等。据乐居财经查阅,易思维是由天津大学创业团队创建的校友企业。2016年6月,郭寅创立了易思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初创团队的核心技术成员都毕业于天津大学,出自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寅博士,浙江青田人,2013年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曾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22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 乙烯生产稳定保障:英国肖氏SDHmini露点仪助力氮气含水量监控
    在乙烯装置的运行过程中,氮气含水量的监测和控制对于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氮气作为乙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介质,其干燥程度直接影响催化剂的活性、设备的运行效率以及产品的最终质量。因此,对氮气含水量的准确测试与监控成为了乙烯装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乙烯生产稳定保障:英国肖氏SDHmini露点仪助力氮气含水量监控一、氮气含水量对乙烯装置稳定性的影响乙烯装置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运行,氮气中含有的微量水分会对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首先,水分会与装置中的催化剂发生反应,导致催化剂中毒或失活,从而影响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其次,水分还会与系统中的金属部件发生腐蚀反应,加速设备的老化和损坏,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水分还可能导致系统中的阀门、仪表等部件发生冻结,造成装置的非计划停车和安全事故。乙烯生产稳定保障:英国肖氏SDHmini露点仪助力氮气含水量监控二、氮气含水量对乙烯产品质量的影响乙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纯度和质量对于下游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氮气中含有的微量水分会直接影响乙烯产品的纯度和质量。在乙烯的精馏和分离过程中,水分会随乙烯一起进入产品,导致产品纯度下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此外,水分还可能与乙烯中的其他杂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杂质,进一步降低产品的质量和纯度。三、氮气含水量测试的重要性鉴于氮气含水量对乙烯装置运行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影响,对氮气进行含水量测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氮气进行含水量测试,可以及时发现氮气中的水分含量是否超标,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调整。例如,当发现氮气中含水量超标时,可以采取更换干燥剂、调整干燥设备运行参数等措施来降低氮气中的水分含量,保证乙烯装置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乙烯生产稳定保障:英国肖氏SDHmini露点仪助力氮气含水量监控为了确保氮气含水量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乙烯装置运行测试通常采用较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露点仪。在众多露点仪品牌中,英国肖氏SHAW手持式露点仪SDHmini凭借其良好的性能和便捷的操作,成为了工业应用的理想选择。进口露点仪英国肖氏SHAW研发的SDHmini手持式露点仪具备一系列先进的技术特点,使得它在氮气含水量测试中表现出色。首先,它拥有自动校准功能,可以自动调整仪器状态,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场校准/电子跨度检查装置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菜单指示进行操作,轻松完成校准工作。在测试精度方面,SDHmini手持式露点仪具有±2℃露点的准确度,重复性优于±0.3℃露点,能够满足乙烯装置对氮气含水量高精度测试的需求。此外,该露点仪对样品流速的要求较低,理想流速为2-5L/min,最大可达10L/min,使得测试过程更加灵活便捷。在反应时间方面,SDHmini手持式露点仪表现出色。从潮湿至干燥的过程,在-10℃至-6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时间小于120秒;而从干燥至潮湿的过程,在-110℃至-2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时间小于20秒。这种快速的反应时间使得测试过程更加高效,能够及时发现氮气中的水分变化。在设计和制造上,SDHmini手持式露点仪同样表现出色。它的尺寸适中,便于携带和操作;重量仅为1.75kg,减轻了测试人员的负担。同时,该露点仪的操作压力、操作湿度、操作温度以及保存温度等参数均符合工业应用的要求,确保了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工作。此外,其防水分类达到IP66/NEMA 4X标准,可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在显示和数据处理方面,SDHmini手持式露点仪采用了全彩色LCD大屏幕,分辨率高达320 x 240(24 bits),使得测试数据清晰可见。同时,SDHmini手持式露点仪还具备数据记录功能,可存储多达300,000个读数,并支持数据和时间打印以及下载到PC中,便于数据的分析和管理。乙烯生产稳定保障:英国肖氏SDHmini露点仪助力氮气含水量监控进口露点仪品牌英国肖氏SHAW便携式露点仪SDHmini凭借其良好的性能和便捷的操作,成为了乙烯装置氮气含水量测试的得力助手。通过使用SDHmini手持式露点仪进行氮气含水量的测试与监控,可以确保乙烯装置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为乙烯生产的高效、稳定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更多乙烯生产稳定保障:英国肖氏SDHmini露点仪助力氮气含水量监控、请致电英肖仪器仪表(上海)有限公司1⃣ ️ 7⃣ ️ 3⃣ ️ 1⃣ ️ 7⃣ ️ 6⃣ ️ 0⃣ ️ 8⃣ ️ 3⃣ ️ 7⃣ ️ 6⃣ ️ ,英肖仪器仪表(上海)有限公司是进口露点仪品牌英国肖氏SHAW总代理、代表处、肖氏SHAW露点仪售后服务保障。
  • 乌克兰将执行新禽肉标准 含水量低于4%
    据世界禽类网站7月8日消息,乌克兰国家经济发展部门近日发表声明称,乌克兰将于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新的禽肉制品中含水量的标准,新标准要求除霜禽肉中的含水量不能超过4%。   针对上述情况,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企业:应主动加强与进口商及检验检疫部门的沟通,寻求技术和信息支持,积极研究应对措施 要加强输乌除霜禽肉产品的含水量的监控,尽量避免商品被拒绝进入目标市场。
  • 实验表明:卡氏水分测定仪测药品中的含水量将更准确高效!
    卡尔费休滴定法是非水溶液中氧化还原滴定方法之一,其优点是试剂对水的作用特效性高,操作迅速、简便,一个样品只需几分钟,对0.001%以下的微量水分含量能准确的测定,可直接测定物质的结晶水或物质表面的吸附水。下面我们采用禾工AKF-2010V高精度卡氏水分仪对米格列奈钙进行含水量的检测。—实验配置—实验设备:AKF-2010V卡氏水分仪溶剂:无水甲醇;滴定剂:容量法单组份试剂,当量3mg/mL,国产;—产品参数— 产品名称AKF-2010V 智能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分析方法容量法卡尔费休滴定滴定应用打空白(预滴定)试剂标定 卡尔费休滴定检测卡氏加热顶空进样滴定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样品滴定控制与终点智能滴定速度控制 自动待机滴定全自动漂移终点判断(绝对/相对漂移,最大时间/体积/)测定范围及指标含量范围:0.001%-100%最佳进样量建议:消耗0.5ml-4ml卡尔费休试剂为宜滴定精度:1/20000,1ul(20ml计量管),0.5ul(10ml计量管)先配计量管:20ml/10ml/5ml高精度计量管测定结果自动计算并显示结果(%,ppm,H2O,mL)结果统计(平均值,相对偏差,相对标准偏差)滴定曲线(V-E)结果存储,打印和输出;辅助功能计量管:吸液,回液,注液,吸溶剂,排废液,手动搅拌仪器检定,废液瓶溢出警示,智能故障保护用户界面7.0寸大屏幕实时显示滴定曲线;可使用触摸屏输入;GLP/GMP质量规范仪器名称及出厂编号;用户单位及操作员编号;仪器校正功能,校正记录;用户组及用户权限设置,及用户操作记录;审计追踪功能及审计追踪记录;U盘存储防实验报告;阀门、管路材质PTFE自动控制三通阀,全管路及接头全密封耐腐蚀抗紫外线设计输入输出接口Mv/pH测量电极接口,参比电极,PT1000温度电极接口;选配加热搅拌台,卡氏加热顶空进样器,微型数据打印机工作环境温度:5至35°C;湿度:小于80% RH(无冷凝)电源:交流100-240 V, 50/60 Hz;功率: 35W --测定方法--1、 使用仪器的“吸溶剂”功能向滴定池内注入约50ml的无水甲醇。2、 使用仪器的“打空白”功能滴定至终点,以去除滴定池内的水分,仪器就绪并保持终点的状态。3、 用经过干燥处理的微量进样针精确抽取10μL纯水,拭干针头后放入天平称量,选择仪器标定功能,将纯水注入到滴定池内液面以下,拭干针头后放入天平称量,将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作为纯水的重量输入到仪器,开始标定。4、 重复步骤3,反复测量3~5次,仪器会自动保存标定结果并计算出平均值作为试剂的滴定度。5、 用称样舟称取样品,加入滴定池,将进样前后称样舟的称重之差作为样品进样量输入仪器,并开始测量。--测定结果--样品名称样品质量/g试剂消耗/ml检测时长测量结果/%米格列奈钙0.16002.802:285.42480.09941.7272:015.37570.15122.6393:115.3998平均值/%5.4001RSD0.455 由上述结果和实验操作可见,AKF-2010V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直接进样法测量,不但能有效检测出米格列奈钙中的含水量,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和重复性较好,另一方面还能够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检测更准确高效!
  • 4台电子测量/测量仪器荣获2021年科学仪器优秀新品第四季度入围奖
    仪器信息网讯 “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2021年度第四季度入围奖评审已经结束,经专业编辑团初审、网络评审团初评,现已确定2021年度第四季度的入围奖名单。为了将在中国科学仪器市场上推出的,创新性比较突出的国内外科学仪器产品全面、公正、客观地展现给广大的国内用户,同时,鼓励各科学仪器厂商积极创新、推出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科学仪器新品,仪器信息网自2006年发起“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截至2020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每年评选出的年度“优秀新品奖”受到越来越多的仪器用户、国内外仪器厂商以及相关媒体的关注和重视。经过10余年的打造,该奖项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仪器行业最权威的奖项之一,获奖名单被多个政府部门采信。荣获2021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品第四季度入围奖的仪器共计153台,其中电子测量/测量仪器4台。入围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仪器名称型号创新点公司名称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三角座Triangulum点击查看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微型电动针阀(电动针型阀)NCNV系列点击查看上海依阳实业有限公司3D轮廓测量仪VR-6000系列点击查看基恩士(中国)有限公司XPR自动定量加样天平Balance XPR226DRQ点击查看梅特勒-托利多中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次入围评选仅限于2021年申报的仪器范围。有些厂商虽然在网上进行了申报,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能够提供详细、具体的仪器创新点说明,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以及详细的仪器样本,因此这次没有列入入围名单。另外,非独家代理的代理商提供的优秀国外新品也不能入选。由于本次参与申报的厂家较多,产品涉及门类也较多,对组织认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不排除有些专业性很强的仪器未被纳入评审范围。该入围名单将在仪器信息网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所有入围新品的详细资料均可在新品栏目进行查阅,如果您发现入围仪器填写的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或非2021年上市的仪器新品,请您向“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审委员会举报和反映情况,一经核实,将取消其入围资格。最终获奖名单将于第十六届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2)上揭晓,更多内容请点击详情查看 。“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审委员会联系方式:电话:010-51654077-8027 刘女士传真:010-82051730电子信箱:xinpin@instrument.com.cn3i奖简介:仪器及检测3i奖(互动interactive、创新innovation、整合integrative)由仪器信息网发起,旨在表彰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表现卓越的产品、企业以及具有特殊贡献的研发人物等,从而推动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自2006年开始,仪器信息网陆续推出“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品”、“科学仪器行业领军企业”、“科学仪器行业售后服务五佳企业”、“科学仪器行业杰出雇主奖”等多个奖项。经多年打造,3i奖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最权威的奖项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用户、国内外仪器厂商、检测机构及媒体的关注与重视,且部分奖项的获奖名单被多个政府部门采信。相关新闻:2021年度优秀新品入围全名单 这些企业成绩斐然
  • 再看博赛德四维一体VOCs监测方案丨VOCs管控利器 走航监测
    导读:目前,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已经将走航监测作为VOCs管控的重要手段,为助力VOCs污染防治,北京博赛德科技推出VOCs走航监测解决方案和VOCs走航监测服务。走航简介作为博赛德科技四维一体VOCs监测方案(四维一体VOCs监测 视频)其中一环—走航监测,是在监测车上搭载移动式多功能气质联用仪HAPLINE,在指定地域内边行驶、边检测、边反馈,聚焦VOCs重点排放源,从而实现精准治理。 为什么选择我们我们的走航监测核心设备——移动式多功能气质联用仪HAPLINE(核心监测设备 HAPLINE),不但具备边走边测、全分析精准灵敏快速的优异特性,还可以更好地满足走航应用中连续监测、快速得出污染趋势的需求,精准查找污染源头,而且抗震性高,走航速度不受影响低功耗,长时间续航秒极响应智能软件分析体积小巧,可以搭载多种车型(甚BCT家用小轿车) HAPLINE 双重工作模式1.单质谱Survey走测模式样品直接进入质谱,秒级得到数据,通过选择合适的扫描离子,边走边测,实现区域VOCs的走航监测和趋势分析,快速查找区域内污染高点。2. GCMS全分析模式经典的四级杆检测器,将气相色谱的高分辨能力和质谱检测器的定性能力相结合,对水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准确定性和定量。多种应用场景HAPLINE可用于区域调查、监测执法、应急监测、固定在线。区域调查在指定区域内移动走航,排查大气 VOCs 污染排放源头、实时动态变化状况及其时空分布情况,为下一步VOCs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方向。 会议保障博赛德科技积极参与重大会议如进博会、数字峰会等的环境保障工作,通过对周边区域走航排查,确定污染来源,执法部门实施治理管控,确保会议期间环境质量。 应急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迅即响应,Hapline即开即测,通过监测快速反映污染程度、污染物变化趋势及影响范围,为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支持。
  • 单套三千万!日本电子中标上交复杂体系四维高时空分辨探测装置采购项目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公布其复杂体系四维高时空分辨探测装置中标公告,日本电子株式会社以2929.9544000(万元)的价格中标。以下为中标详情:上海交通大学复杂体系四维高时空分辨探测装置国际公开中标公告一、项目编号:1639-204122190480(招标文件编号:1639-204122190480)二、项目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复杂体系四维高时空分辨探测装置三、中标(成交)信息供应商名称:日本电子株式会社供应商地址:196-8558 东京都昭岛市武藏野3丁目1番2号中标(成交)金额:2929.9544000(万元)四、主要标的信息序号供应商名称货物名称货物品牌货物型号货物数量货物单价(元)1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复杂体系四维高时空分辨探测装置;电影模式;原位样品杆日本电子;美国IDES 荷兰DensJEM-2100PLUS 定制;定制1套;1套;1套USD2491000;USD1600000;USD429000
  • YSI公司推出低价实验室BOD测量仪
    2006年初,可在实验室测量BOD(生化需氧量)的EcoSense 200-BOD探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YSI DO200手持式仪器配上200-BOD探头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实验室BOD测量方案,适合于经费紧张而又需要测量BOD的单位。 YSI DO200是一款轻巧、便携式的溶解氧、温度测量仪;200-BOD是一个带自搅拌的探头。200-BOD配合DO200主机可轻松建立实验室BOD系统。DO200还可以作为野外仪器使用,只需把BOD探头换成野外探头(200-4或200-10)即可。 200-BOD探头标配300毫升BOD瓶,并带有一个强力自搅拌器。为防止探头消耗主机电源,探头采用墙插型电源。另外,探头还配备了一个快速反应旋式盖膜。 · 久经考验的BOD探头设计 · 探头交流供电,节约主机电池 · 获取读数快捷(10秒内) · 搅拌棒可更换 应用:污水和地表水的采样处理。 200-BOD是YSI 经济型产品 EcoSense系列的又一个新产品。其它产品包括手持式仪器,如YSI pH100型 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和温度测量仪,YSI DO200型 溶解氧、温度测量仪,YSI EC300型盐度、电导和温度测量仪,YSI pH10型 笔式酸碱度、温度计。 YSI公司在数据采集、分析方面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服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YSI的使命——谁在关注我们的地球?——这迫使YSI公司 向用户提供完整的数据,为建设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社会提供关键元素。
  • 115万!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核磁共振土壤含水量分析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OITC-G220220640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核磁共振土壤含水量分析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1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1、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包号货物名称数量(台/套)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采购预算(万元人民币)1核磁共振土壤含水量分析仪1是115 投标人可对其中一个包或多个包进行投标,须以包为单位对包中全部内容进行投标,不得拆分,评标、授标以包为单位。2、技术要求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270天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总投资10亿!恩德斯豪斯中国区高端流量仪表制造基地奠基
    10月17日下午,恩德斯豪斯中国区高端流量仪表制造基地在苏州工业园区奠基。项目位于苏州市江田里路南、界浦路东,总投资10亿元,计划2025年初首期建成投产,建成后将成为恩德斯豪斯集团在亚洲地区最大的高端流量仪表生产基地,服务全球客户。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渊参加仪式。恩德斯豪斯集团总部位于瑞士,是工业过程控制领域测量仪表、服务与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自2002年落户苏州工业园区以来,先后投资设立流量仪表、自动化仪表、分析仪器、温度仪表4家全资子公司,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为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2022年集团继续加码增资,建设恩德斯豪斯中国区高端流量仪表制造基地,开展高精度、全部口径电磁流量仪表的研发和生产制造,为园区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高端流量仪表生产基地效果图“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瞩目,恩德斯豪斯落子园区以来也实现了高速发展,我们始终对中国的发展充满坚定信念!”恩德斯豪斯中国区流量仪表总经理魏沁学介绍,此次增资建设项目是集团在亚洲地区最大的高端流量仪表生产基地,同时扩建现有温度仪表和分析仪表在中国地区的生产空间,顺应中国及亚太其他国家的高速发展,满足客户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预计达产后将新增超10亿元年产值。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的旗舰型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积极打造外资高水平发展“强磁场”,已集聚5000余家外资企业、174个世界500强项目、118家跨国公司总部、3家全球灯塔工厂和4家“近零碳”工厂。今年以来,博世、罗杰斯、SEW等一批全球行业领先制造企业加码园区,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推园区高端制造业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园区也将继续扩大深化国际合作,优化营商环境,锚定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加速前进。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