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管式红外仪

仪器信息网管式红外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管式红外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管式红外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管式红外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管式红外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管式红外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管式红外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管式红外仪相关的资讯

  • HW2000E(D)管式红外碳硫分析仪上市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HW2000E(D)管式红外碳硫分析仪开始投放市场,该产品采用了优化集成设计,可靠性更好、抗干扰能力更强、性价比更高,是需要分析各种材料碳硫含量的用户的良好选择。
  • 提高产品质量管控——赛恩思HCS-808高频红外碳硫仪助您轻松检测矿石样品
    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引进了赛恩思HCS-808型高频红外碳硫仪,该仪器将为客户提供准确、可靠的产品质量管控解决方案。无论您是矿石材料生产商还是质量检测机构,赛恩思仪器将成为您的得力助手,确保矿石材料中的碳硫元素含量符合标准,为您的业务带来更大的成功。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上市总部位于厦门。公司所在行业为有色金属行业,聚焦优质有色金属资源,多次入选“中国企业500强”。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是盛屯矿业全资子公司,项目年产20万金属吨锌焙砂,2万金属吨高冰镍,30万吨电池级硫酸镍及1万吨(金属)电池级硫酸钴或四氧化三钴新能源材料,以及3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赛恩思HCS-808高频红外碳硫仪将协助客户检测硫精矿、铬精矿、磷精矿、硫铁矿、铜精矿、钛精矿等矿石材料中的碳硫元素含量。赛恩思HCS-808高频红外碳硫仪采用先进的高频红外吸收技术,其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和精确的分析算法,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通过使用该仪器,您可以轻松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全面管控,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质量风险。四川赛恩思仪器专注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已超过三十年,现有高频红外碳硫仪、直读光谱仪、氧氮氢分析仪以满足客户不同的检测需求。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分析仪器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公司,我们拥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您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仪器产品,以满足您的实际需求。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让您的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准确。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信息。
  • 双靶向近红外荧光探针,为食管癌精准手术提供新型可视化手段
    食管癌是我国的高发癌症之一,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根治性手术切除是首选,而无法精准识别微小转移病灶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原因,近红外荧光(NIRF)探针虽然能辅助识别肿瘤边界、检测转移病灶,但单一的靶向探针却难以覆盖大部分食管癌病灶。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大五院)单鸿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双靶向近红外荧光探针,可有效提高肿瘤靶向性,为食管癌精准手术提供新型可视化手段。相关研究成果Pre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novel EGFR&c-Met bispecific near infrared probe for visualiza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and metastatic lymph nodes,发表在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上。其中单鸿教授、李丹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梁明柱副主任医师为第一作者。图1:EGFR与c-Met对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的联合检测率显著高于EGFR或c-Met单独检测率图2:EGFR&c&Met双靶向NIRF探针既能识别EGFR阳性食管癌又能识别c-Met阳性食管癌该研究针对食管癌特异性表达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聚焦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靶点蛋白表达特征,发现EGFR和c-Met在食管癌和转移淋巴结互补表达,EGFR或c-Met单独检测率仅为50%-60%,而联合检测率提高至80%以上(图1),基于临床验证安全性的EGFR&c-Met双特异抗体构建NIRF探针,在动物肿瘤模型中证实该探针能提高食管癌的识别能力(图2),并准确鉴别良恶性淋巴结(图3),对食管癌精准手术导航具有良好的临床转化潜力和应用前景。图3:EGFR&c&Met双靶向NIRF探针准确鉴别食管癌转移淋巴洁和炎性淋巴结单鸿教授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分子影像技术的研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的资助下,开发针对食管癌的系列新型探针并牵头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制定了食管癌分子影像专家共识,有力推动了我国食管癌精准诊疗技术的发展。据介绍,单鸿系中大五院院长、介入医学中心主任、影像医学部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南粤百杰(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中山大学名医,全国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珠海市荣誉市民。现任中国医院协会介入医学中心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总编辑。长期从事肿瘤、血管及肝脏疾病的多组学融合与创新研究,致力于实现疾病的独创性可视化探索,并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临床转化。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N Engl J Med、National Science Review、Gastroenterology、Gut、Hepatology、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Radiology、Cancer Res、J Nucl Med等高水平论文。主编《临床介入诊疗学》、《临床血管解剖学—介入放射学动脉图谱》、《肝脏移植影像学》等专著。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牵头申报的《不同性质门脉高压症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系列研究》获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肝移植围手术期影像学及介入诊疗技术的系列研究》获201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分子影像学在肿瘤诊疗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获2020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救治的“珠海实践”》获2021年珠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李丹系中大五院核医学科副主任、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分子影像学组副组长。研究方向为分子影像技术在重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课题等项目,在相关领域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其中包括:J Nucl Med、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Acta Pharm Sin B、J Control Release、Pharmacol Res、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国际学术期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梁明柱系中大五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委员、珠海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珠海市医师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长期从事胸部肿瘤影像诊断及分子探针研究,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3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在相关领域发表包括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J Control Release等高水平论文多篇。
  • 新型近红外发光二极管问世
    近日,郑州大学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光机理和器件设计理念,并在国际上首次制备出GaN/Si纳米异质结构近红外发光二极管,为近红外发光二极管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可能。   红外技术在国防工业、地质探测、光纤通信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红外发光二极管由于体积小、功耗低、稳定性高、寿命长等优点,成为新一代近红外光源的主导技术。   该项研究成果由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新建研究组完成。该研究组长期从事硅基纳米半导体体系构建技术、性能研究和原型器件研制,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审稿专家认为,“此项研究为硅基氮化镓近红外发光二极管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途径”。
  • 美研制新型中红外激光二极管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小型中红外激光二极管,其转换效率超过50%。有关报道称这一成果是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研究的重大突破,使量子级联激光器向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包括对危险化学品的远程探测,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最近的《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杂志网络版上。   量子级联激光器是一种发光机制异于传统半导体激光器的新型二极管激光器,根据量子力学原理设计,其发光波长可覆盖中红外区域。与传统的二极管激光器不同,量子级联激光器是单极器件,仅需电子即可运作,利用电子在一维量子化的导带间的跃迁来实现发光。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工业化开发,现代近红外(波长在1微米左右)激光二极管的转换效率已接近极值,而中红外(波长大于3微米)激光二极管却很难达到效率极值。先前的报道认为,即使冷却到低温状态,高效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转换效率也不会高于40%。   美国西北大学量子器件研究中心(CQD)的研究人员通过优化激光器设备的材料质量,在量子级联激光器效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剔除了在低温条件下激光器操作中非必要的设计元素,研制出的新型激光器在温度冷却到40开尔文时,4.85微米波长光的转换效率达到了53%。   该研究小组的领导者、美国西北大学麦考密克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玛尼杰拉泽吉认为,这种高效激光器的问世是一个重大突破,这是科学家们首次使激光器发出的光能超过热能。她强调,激光器的转换效率突破50%这个门槛,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报道称,提高转换效率依然是目前激光器研究的首要目标。而新型设备所展现的高效率,可大大扩展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功率标定范围。最近的研究表明,伴随着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广泛发展,单体脉冲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已高达120瓦特,而在一年前,只有34瓦特。   该研究得到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高效中红外激光器(EMIL)项目和美国海军研究所的共同资助。
  • 【近红外故事】王健:近红外——责任、习惯与理想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王健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8e2a3924-e367-4333-98ec-b96b7bb0fc9f.jpg" / /p p   时光匆匆,弹指一挥间跟近红外结识已是十数年过去了。记得最早应是2000年的时候,在与日本进行一个项目合作时第一次听到了近红外的名字,初闻时感觉很神奇,但也仅仅是感到神奇罢了,那时的我不会想到在接下来的岁月中会跟她纠缠不清,呵呵!陆陆续续做了几年的项目,对近红外这项技术也越发的了解了,但遗憾的是当时身边没有仪器,一切的认知也是只停留在理论的阶段。那时的近红外对我而言,更多是脑海中的一个概念。 /p p   转眼间到了2007年,我选择到日本新潟大学大学院自然科学研究科攻读博士学位,现在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见到实验室里各种不同波段,不同采集模式的近红外仪器带给我的莫名心情。说实在的最开始的我有些迷茫,像是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在这陌生的环境里,面对着感觉早已熟悉,却仿佛开了一扇新大门而崭新的近红外科学,不知从何做起。但是我始终认为给自己多一些压力,才会更有成长。已是而立之年的我决定将自己摆到起点,用着陌生的语言从头开始,尽可能的学习着有关近红外的知识。因为是带着家人一起来到的日本,那时的我每天在实验室做研究到下午六点钟左右就要回家给女儿做饭,饭后去实验室继续工作到晚上十点,回家完成一些书面的总结和构思工作,每天要一点左右才能睡觉。不知道有多少人见过凌晨五点日本新潟的样子,那时的我每天都能见到。持之以恒地坚持着,我的研究渐渐步入了正轨,主要是针对水果类(大枣、梨、葡萄、网纹甜瓜、苹果等)与蔬菜类(青萝卜、山药等)农产食品的品质、工业配方食品的生产全过程、鱼类性别判定等等开展快检研究。那时的近红外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责任。 /p p   博士毕业后回国,来到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继续从事着食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方法)研究工作,将近红外这门应用科学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实际中,与像江苏洋河、山东景芝、天地壹号等等的知名企业合作,实实在在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他们解决生产实际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日复一日的认真工作着,也都在应用中取得了喜人的结果。那时的近红外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习惯。 /p p   一年年地过去,我也早进入了不惑的年纪,继续着我与近红外的故事,也带领着我的学生们迈进近红外的大门,看着他们与近红外结识、慢慢熟悉,开始着他们与近红外的故事。看着近红外科学和我的学生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这时的近红外对我而言,变成了一种理想!感谢与你的相识,感谢与你们的相识,在这条近红外的道路上,有太多感想,也有太多需要感谢的人!祝大家和近红外科学一天天都变得更好! /p
  • 【瑞士步琦】近红外光谱仪ProxiMate:为您的酸奶品质把好质量关
    近红外光谱酸奶品质的快速检测近红外应用”1介绍酸奶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而价格相对低廉的多功能食品。每日有大量酸奶产品流向市场,因而对营养成分进行快速检测十分必要。但因取样化验所需时间较长,实时性比较差,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将大大缩短酸奶养分测定的时间,使走进工厂生产线、检测线,推动现代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建成之后,酸奶产品的营养成分检测不需要再增加资金投入,节约了费用,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吸收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产生的。近红外光谱记录的是分子中单个化学键的基频振动倍频和合频信息,测量的主要是含氢基团 X-H 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因此通过扫描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可以得到样品中有机分子含氢基团的振动信息。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样品,获得酸奶的近红外光谱图,将光谱图与化学测定值一一对应,通过化学计量学手段对近红外光谱进行处理,建立待测成分含量的定标模型,从而实现利用近红外分析方法同时对酸奶的脂肪、蛋白质等指标进行快速测定。ProxiMateProxiMate 是一种适用于乳制品行业的旁线近红外光谱仪器,具有可靠耐用、设计紧凑和使用简单的特点。它能减少生产停机时间,对批次抽样进行快速的质量控制。测量附件采用标准样品杯,并搭配透反射盖,一起用于进行酸奶的透反射测量,保证光谱的稳定。▲ProxiMate2建立相关参数的定标模型随机选取酸奶样品并扫描样品,得到样品近红外吸收光谱,测量结果显示图谱重复性好,稳定性高。▲酸奶样品近红外光谱图模型建立及模型评价▲脂肪的化学值与预测值的相关关系图▲蛋白质的化学值与预测值的相关关系图▲干物质的化学值与预测值的相关关系图酸奶中脂肪,蛋白质,干物质的实际测量值和预测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 R2 都达到 0.95 以上,三个指标的偏差值 SEC 分别为 0.03,0.03,0.07。3总结各项指标近红外光谱与原始化学测试的含量之间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模型误差也满足日常的检测标准,运用于生产过程工艺控制的实时监控,可快速,准确出具数据,降低了检测压力和检测时间,有效提高工厂生产效率。
  • 波通公司推出第三代二极管阵列近红外分析仪
    DA 7250提高了实验室和加工现场的分析准确度和效率。 DA 7250的仪器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更多类型的产品,更多的参数以及在几乎所有的环境下都可以使用,它将无任何移动配件、内置温度校准的光学系统和稳定的固态硬盘集成到一个满足IP65(防尘/防水)安全级别的密闭室里,可以保证在任何需要的地方都能最大化地实现它的价值。 DA 7250避免了很多其它近红外仪器可能发生的常见故障。采用大面积扫描,最大化地平均样品的检测,同时采用高能输出的二极管阵列技术,确保不均匀样品的准确分析。仪器可以自动校准波长和吸光度。采用非接触分析,很多类型的样品都可以得到准确的分析-基本不需要样品的制备或清理-排除掉交叉污染样品池的误差。仪器操作流程简单,确保操作者可以正确反复的操作,监控加工生产过程。 仪器自带大量可转移的覆盖许多产品和参数的曲线和数据库,方便快速的分析。现有的应用包括:谷物、饲料、面粉、油脂、乳品、肉类、零食、宠物食品、淀粉和乙醇等加工领域。更多丰富的产品类型-整粒谷物、粉状样品、膏状样品、浆状样品、液体样品-还有样品量的多少-从几克到350克都可以检测。 DA 7250结合最新更新的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可以实现联网工作或远程监控,与第三方LIMS系统或加工过程软件衔接容易。通过WEB报告功能,分析结果可以随时在屏幕或者任何与网络连接的设备上啥看。 DA 7250可以准确地满足提高质量和过程控制的需求,几乎可以分析任何产品,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随时可以分析,在保证了简单的常规分析要求的同时也可以满足高级分析的需求。
  • 富吉瑞“闯关”科创板,红外热成像“江湖”或再添新势力
    日前,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吉瑞”)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华英证券为其保荐机构。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900万股,募集资金5亿元。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将34,681.32万元用于光电研发及产业化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6,780.90万元用于光电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7,900.42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9,764.03万元用于工业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5,554.65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富吉瑞是一家主要从事红外热成像产品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基础,以图像处理为核心,逐步向固态微光、短波、紫外、可见光等方向拓展。2018年和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2.48万元和1,392.31万元。2019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6,490.14万元。 目前,我国在红外热成像领域,已有高德红外、大立科技、久之洋、睿创微纳等“企业前辈”。作为新入局“闯关者”,富吉瑞在招股书中透露了一些与同行业公司的对比分析情况:产品定位对比高德红外为中小板上市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业务涵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像整机及以红外热成像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新型完整武器系统;自全资收购湖北汉丹机电有限公司以来,高德红外主要业务中增加了传统非致命性弹药、信息化弹药等系列军工产品。睿创微纳为科创板上市公司,成立于2009年,产品主要包括非制冷红外热成像MEMS芯片、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红外热成像机芯、红外热像仪、激光产品及光电系统。久之洋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成立于2001年,产品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红外热像仪系列产品;第二类是激光测距仪系列产品;第三类是融合上述两类技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的红外/激光组合系列产品。大立科技为中小板上市公司,成立于1984年。大立科技的主要业务涵盖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成像仪及以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光电系统。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热成像技术相关核心器件、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富吉瑞同时发展制冷与非制冷光电成像产品,产品主要包括制冷与非制冷机芯、制冷与非制冷热像仪和制冷与非制冷光电系统等,尤其在制冷型高端光电成像产品领域拥有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公司已经拓展到多光谱领域。关键业务数据、指标对比富吉瑞2017年至2020年的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7610.87万元、8768.10万元、1.65亿元、2.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从报告期初的亏损2202.84万元,跃升至盈利4208.28万元。2020年前三季度,高德红外营收规模达19.3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96亿元;睿创微纳营收规模也在10亿元以上;大立科技营收1.52亿元;久之洋营收9012.51万元。从主营业务毛利率来看,2020年1月至9月,高德红外、睿创微纳、久之洋、大立科技分别为68.91%、63.21%、36.76%、61.83%,行业平均值为57.68%。而富吉瑞当期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仅为43.52%,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市场地位对比在军用红外热成像产品方面,富吉瑞与主要竞争对手存在产品技术方案的差异,产品的性能和指标也有所不同,公司产品与主要竞争对手产品所配套的武器装备型号不完全相同,所以无法直接进行对比。通过富吉瑞在十三五期间作为核心部件供应商,多次配合总体单位获得军品型号竞标第一名,获得批量订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富吉瑞在军用红外热成像领域的市场地位。在民用红外热成像产品方面,各公司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深耕。从产品角度来看,富吉瑞与各主要竞争对手的部分业务领域存在一定交叉,但产品的应用场景、使用方法、呈现的最终成像效果都存在一定差异,在民用红外热成像领域,由于实际场景的多样性,富吉瑞与主要竞争对手均基于自身的技术储备方向形成自身优势产品。技术对比 在技术实力方面,由于富吉瑞产品的高度定制化特征,根据客户要求,产品的技术指标、参数等存在一定差异,且军工企业的技术指标参数等需严格保密,因此公开渠道无法获取各可比公司的技术指标参数。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富吉瑞主要有三大技术特点:(1)富吉瑞技术环节主要集中在探测器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游环节,主要包括光学系统技术、图像算法与处理技术、电路技术、光电系统技术等。(2)富吉瑞致力于多光谱融合横向拓展路线,通过产品设计、技术综合应用与优化、先进技术的适用,提供光电成像产品。(3)富吉瑞拥有完备的制冷与非制冷光电成像技术,尤其在制冷型红外热成像技术方面拥有长期的技术积累。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富吉瑞能否闯关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 变电站变压器套管红外检测,99%的人都不知道!超全!
    变压器,是变电站的心脏、中枢,在运行过程中要求工作必须可靠。一旦出现故障轻则造成设备损坏,重则引发火情,危及正常的站内安全,因此,必须及时且有效地对变压器进行热缺陷检测,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在变压器出现故障的前夕,都伴随着自身温度的升高,而红外热成像是发现变压器热缺陷的最佳检测技术,为变压器的热缺陷、设备状态、安全运行监测提供红外安全检测。变压器热缺陷分类(1)套管:套管缺油、接触不良、内部缺陷等(2)箱体:变压器漏磁产生的涡流损耗引起箱体或部分连接螺栓发热(3)散热器:散热器堵塞或阀门未开造成变压器油温升高(4)重要部位接触不良:导电回路连接部位接触不良(5)储油柜:储油柜缺油或假油位(6)其它:线圈故障、铁芯多点接地引起的局部发热等等根据DL/T 664—2016《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标准内容,带电设备的发热类型包括电流致热型、电压致热型、其他致热型,变压器的主要故障有如上六种。▲高德智感全新C系列检测某变电站变压器本文以(1)变压器套管红外检测为主要故障类型进行分享。后续高德智感公众号将针对以上故障类型分篇进行详细分析。▲变压器套管异常发热一、红外热像仪检测变压器套管发热01.接触不良导致异常发热(最常见)接触不良导致的变压器套管异常发热是最常见的故障类型。将军帽与外部接线板或内部导电杆易产生接触不良,发生故障缺陷,而利用红外热像仪可清晰呈现,如图,三相中一相套管顶端的将军帽与其它两相相比,表面温度更高。(在负载不平衡的情况下也会出现,需具体分析。)▲三相中一相的将军帽温度异常●措施:在停电检修时,对套管进行直流电阻测量。一般来说,异常发热的一相的直流电阻高于其它两相,若高压套管存在接触不良的现象,应当更换导致故障的零件。02.充油套管内部缺油通过红外热像图像可清晰观测到变压器充油套管内部缺油,以及油位线。由于变压器内油与空气的比热容不同,导致其在吸热及散热速度上不同,而通过热像仪可观察到充油套管外壁,温度差异将清晰呈现一条温度分界线,图中箭头所指就是该异常套管中的油位线。▲套管油位线明显●措施:建议首先确定漏油的部位,当停电检修时,需对漏油部位进行修理或更换,并对套管补充变压器油。03.套管内部缺陷由于腐蚀、受潮、机械损伤等,套管内部会存在缺陷,该种情况也可能导致套管异常发热。使用红外热像仪,可观测到发生故障套管的整体温度一般较其它套管正常相高。▲左边相整体发热●措施:建议对套管内的变压器油进行化验,以分析缺陷的原因。04.套管接触点异常如果套管内部或外部接头存在接触不良,或接点被氧化腐蚀,也可能导致套管接触点温度异常。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红外热像仪即可发现套管接触点处温度异常,温度会明显高于其它正常的点或线路。▲接触点温度明显高于其它点(红色为高温)▲使用高德智感新C检测接触点三相温度●措施:如确实存在该现象,应当更换导致故障的零件。二、变压器套管红外热成像检测手段凭借非接触、更安全、更精准、更高效等优势,变压器套管设备检测的各大产品往往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与多方科技手段结合,搭配使用,保障安全。1、套管重点部位移动式巡检:高德智感新C系列便携式热像仪电力巡检人员往往手持红外热成像仪,对变压器套管易发故障的重点部位进行日常性检测,便携易用,随时随地查看套管状态。▲高德智感便携式热像仪应用于各大电网公司电力巡检▲高德智感新C新增台账功能,赋能智慧巡检 2、套管24H监测:高德智感IPT在线式红外热像仪 在线式24H温度监测,自动巡检、自动预警、远程控制,第一时间发现套管热缺陷,故障早发现、早预警、早消除。▲集成IPT的云台产品,应用于某变电站变压器在线监测3、集成高德智感IPT的其它科技设备 电网数字化转型,多种新产品集成高德智感IPT,参与变压器套管等部位热缺陷检测,赋能设备多一度视觉与温度感知。 近年来,高德智感红外热成像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的各个环节中,为其提供高效、精准、安全的红外测温服务,持续助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变压器其它五大故障类型,如何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后续将逐步分享,敬请期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更多产产品信息请访问: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811/
  • imec集成薄膜固定光电二极管以实现卓越的短波红外成像传感器
    2023年8月14日在比利时鲁汶,imec作为纳米电子学和数字技术领域的全球研发和创新中心宣布成功集成了固定光电二极管结构到薄膜图像传感器中。通过添加固定光电栅和传输栅,薄膜成像器超过一微米波长的吸收质量终于可以被利用,以一种成本效益的方式解锁感知可见光之外光线的潜力。检测可见光范围之外的波长,例如红外光,具有明显的优势。应用包括自动驾驶汽车上的摄像头,以“看穿"烟雾或雾霭,以及用于通过面部识别解锁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虽然可见光可以通过基于硅的成像器检测,但需要其他半导体材料来检测更长的波长,比如短波红外线(SWIR)。使用III-V材料可以克服这一检测局限。然而,制造这些吸收体的成本非常高,限制了它们的使用。相比之下,使用薄膜吸收体(如量子点)的传感器最近出现为一个有前景的替代方案。它们具有良好的吸收特性和与传统CMOS读出电路集成的潜力。尽管如此,这种红外线传感器的噪声性能较差,导致图像质量较差。早在20世纪80年代,固定光电二极管(PPD)结构就在硅CMOS图像传感器中引入。该结构引入了一个额外的晶体管栅极和一个特殊的光检测器结构,通过该结构, charges可以在积分开始前全部排空(允许在没有kTC噪声或前一帧影响的情况下复位)。因此,由于噪声更小、功耗性能更好,PPD主导了基于硅的图像传感器的消费者市场。 在硅成像之外,至今还不可能集成此结构,因为难以混合两种不同的半导体系统。现在,imec在薄膜图像传感器的读出电路中成功集成了PPD结构。 一种SWIR量子点光电检波器与一种氧化铟镓锌(IGZO)薄膜晶体管单片集成成PPD像素。 随后,该阵列被进一步处理在CMOS读出电路上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薄膜SWIR图像传感器。 imec的“薄膜固定光电二极管"项目负责人Nikolas Papadopoulos 表示:“配备4T像素的原型传感器表现出显着低的读出噪声6.1e-,相比之下,传统的3T传感器超过100e-,证明了其良好的噪声性能。" 因此,红外图像的拍摄噪声、失真或干扰更小,准确性和细节更高。imec像素创新项目经理Pawel Malinowski补充说:“在imec,我们正在红外线和成像器的交汇处处于地位,这要归功于我们在薄膜光电二极管、IGZO、图像传感器和薄膜晶体管方面的综合专业知识。通过实现这一里程碑,我们克服了当前像素架构的局限性,并展示了一种将性能最佳的量子点SWIR像素与经济实用的制造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下一步包括优化这项技术在各种类型的薄膜光电二极管中的应用,以及扩大其在硅成像之外的传感器中的应用。我们期待通过与行业伙伴的合作进一步推进这些创新。“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8月《自然电子学》杂志"具有固定光电二极管结构的薄膜图像传感器"。初步结果在2023年国际图像传感器研讨会上呈现。原文: J. Lee et al. Thin-film image sensors with a pinned photodiode structure, Nature Electronics 2023.摘要使用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制造的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通常依赖固定光电二极管结构。 基于薄膜的光电二极管可以具有比硅器件更高的吸收系数和更宽的波长范围。 但是,它们在图像传感器中的使用受到高kTC噪声、暗电流和图像滞后等因素的限制。 在这里,我们展示了具有固定光电二极管结构的基于薄膜的图像传感器可以具有与硅固定光电二极管像素相当的噪声性能。 我们将一种可见近红外有机光电二极管或短波红外量子点光电二极管与薄膜晶体管和硅读出电路集成在一起。 薄膜固定光电二极管结构表现出低kTC噪声、抑制暗电流、高满量容和高电子电压转换增益,并保留了薄膜材料的优点。 基于有机吸收体的图像传感器在940 nm处的量子效率为54%,读出噪声为6.1e–。
  • 光智科技2023年营收超10亿元:红外光学产业链拓展加速 钛背管生产线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01 业务增长强劲 营收再创新高近期,光智科技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光智科技实现营收10.11亿元,同比增长8.09%,规模再创新高。其中红外光学业务销售收入8.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3%。02 创新驱动 持续加码研发2023年光智科技研发投入达2.30亿元,同比增长111.69%,占营收比重高达22.73%;研发人员608人,占总人数比重28.7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专利权共358项,同比增长55.65%,为产品创新转化构筑坚实基础。03 垂直整合红外光学产业链公司凭借在红外光学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开发能力,坚持从材料到下游应用的红外全产业链布局,具备“材料生长、芯片设计、器件制备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规模化生产能力是国内领先的红外解决方案供应商。夯实上游红外与晶体材料业务光智科技作为国内最大的红外材料供应商、全球少数可以生产和批量供应硒化锌材料的企业,在晶体生长、硒化锌生产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成功打开国内红外光学材料生产市场,解决国内核心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凭借自主研制的13N超高纯锗单晶,光智科技突破了国外长期对超高纯锗的封锁和垄断,荣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2023专精特新制造强国年度盛典“年度绝活”称号。拓展红外光学下游市场范围光智科技依托在红外和晶体材料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全面推动红外镜头、红外探测器以及红外整机及系统等各项业务全面发展,拓宽红外光学下游市场范围及产业链边界。红外镜头业务光智科技产品入选安徽省第十批信息消费创新产品名单,现已完成100多款红外镜头创新设计开发。产品谱系涵盖从常规的定焦镜头、消热差镜头、手动/电动调焦镜头、红外显微镜头,到结构复杂的双视场/三视场切换镜头、大变倍比连续变焦镜头、反射式卡塞格林系统、折反式红外镜头等的各种类型红外光学镜头产品。红外探测器业务光智科技已建设8英寸硅基MEMS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生产线,突破了红外热成像核“芯”技术,并掌握了MEMS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及金属、陶瓷和晶圆级封装技术。非制冷探测器已实现最高百万像素级别,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制冷探测器方面,公司已建设2—6英寸中波MCT、InSb和长波二类超晶格等探测器芯片等多种制冷型红外探测器芯片生产线,搭配自主研发生产的制冷机和杜瓦,形成了从制冷红外材料、芯片、封装到器件完整的制冷探测器产业链。红外整机业务光智科技针对不同行业应用开发了手持测温系列产品、手持观瞄系列产品、在线监测系列产品,并针对机器人、无人机行业开发了多种集成用红外机芯。产品配备高灵敏度探测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能同时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可广泛应用于边海防监控、石油化工、森林防火等场景。2023年,光智科技陆续推出了辐射监测仪、Non-shutter系列无挡片红外机芯、Mickey-LR/IR系列手持单目热像仪、Lucking-LR/IR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等下游终端新品,进一步拓宽红外业务增长空间。04 高性能铝合金业务不断突破光智科技作为核燃料加工专用设备用铝材的主要供应商之一,2023年在继续夯实核能领域业务的基础上,公司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用合金管材的研制,新增加了钛背管生产线,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展望未来,光智科技表示,将积极拓展红外器件及整机系统等下游产品市场,建立和优化销售渠道,与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和分销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实现业务增长。同时,进一步优化成本控制,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利润的稳步增长。
  •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中红外观测系统太阳磁场光谱仪收官在即
    当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的建设,该基地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区域,平均海拔约4000米。偏僻荒凉的赛什腾山成为火热的建设工地(央广网发 王小龙 摄)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由多个平台组成,其中D平台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为科学家对当今太阳物理前沿如太阳发电机、纤维化磁对流过程、日冕加热的研究提供测量手段。系统的核心部件——太阳磁场测量光谱仪由上海技物所研制。光谱仪光机部分光谱仪调试科研团队经过了多年的艰苦攻关,中红外观测系统的研制工作接近尾声。光谱仪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表明,性能达到任务书指标要求,后续将在冷湖太阳观测基地开展实测。该系统主要由望远镜、偏振光路和超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型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组成,能够测量出太阳谱线通过磁场所产生的微小裂距,从而解算出太阳磁场强度。其中,太阳磁场测量光谱仪部分具有极高的光谱分辨率(指标为0.004cm-1)和极高的空间分辨率(探测元尺寸不到1/4衍射斑),技术难度极大且为国际上首次研制。为满足项目对光谱仪性能的要求,除干涉仪主体外,科研团队还需要完成一系列分系统的研制:如高性能长波红外探测器、冷箱-杜瓦两制冷机系统以及低温光学系统等。 5年来,在所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研制团队群策群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从技术方案论证,到探测器、制冷系统、杜瓦组件、光学薄膜、整机光机电技术攻关,一路走来的桩桩件件难忘而珍贵:有一年除夕夜,各部门参研人员在地下室完成后继光学集成工作;西藏那曲高原试验期间,大家在海拔4475m的高原上一边吸氧一边对仪器关键部件进行环境模拟测试;曾因一根薄膜电缆的接地造成的测试结果不佳而感到沮丧;也因一根管脚莫名导通而需打开冷箱大费周折。近两年多来,各地的疫情辗转反复,给研制任务造成了不少困扰。研制团队始终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把疫情的影响降低到尽小。如杜瓦陶瓷基片加工,团队和总体轮番与加工单位协调进度,到货后又立即安排加班加点,第一时间完成装配!西藏那曲对关键部件进行环境模拟测试正如一名攀登者攀到每个峰顶收获的高兴和经历,是为登顶珠穆朗玛累积经验。前路漫漫,相信在大家的通力协作,专家的指导和研究所的全力支持下,团队成员能够一同拾级而上,创出辉煌!“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项目是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由国家天文台、上海技物所和西安光机所联合承担,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 红外光谱助陕西加强对药包材产品质量监管
    为了建立药包材的对照红外光谱图集,进一步加强对药包材产品质量的监管,促进药包材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承担了对全省所有生产的药包材产品和原料样品收集和红外光谱扫描上报工作。 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与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处召集全省31家相关的药包材生产企业召开座谈会,向企业通报此 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要求,督促企业及时提供样品,并安排由省所和陕西省西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组建联合工作小组共同完成此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为了确保上 报红外图谱数据的准确和信息的详实,一方面积极催要样品,另一方面共同制定红外光谱扫描具体技术规范,结果判定依据。商定由两家检测机构分别同时对全省的 药包材产品和原料逐一扫描红外光谱,在图谱经双方确认一致后作为合格图谱上报。经过共同努力,全省共173批样品的红外光谱图的扫描整理工作高效完成。
  • 红外测温仪加入新型冠状病毒防控阻击战
    p   两天前,一条与武汉疫情相关的科技新闻,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 /p p   “抗击新型肺炎 最新AI测温仪投入使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119ac85b-35bc-44b9-9726-9eae972cd83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127210608.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127210608.jpg" / /p p   大概是此前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噱头性报道太多,我们当时看到这条新闻时的第一感受,更多的是质疑—— /p p   红外测温能为这次疫情防控提供多大帮助?AI技术又能给“测温”帮上什么忙? /p p   但在26日早上,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市中关村下发了“江湖召集令”,向海淀区科技公司征集与“红外测温产品”有关的人工智能技术方案,欲提高以“大规模人群”为基础的测温精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186bbbfb-ed61-4bb4-adb1-b10b9f38ab1d.jpg" title=" 1_副本.jpg" alt=" 1_副本.jpg" / /p p   事实上,这份英雄贴,引发了我们新的思考——红外热成像技术势必有哪些局限性,需要新技术的引入和“提携”了。 /p p   我们认为,在疫情还在蔓延的当下关头,有必要把关于“AI红外测温”的一系列问题都弄明白,帮助各地在接下来不得不面对的返乡客流高峰,以及面对未来任何时间点都可能掀起的疾控保卫战时,提供一些有备无患的建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红外测温的必要性 /span /strong /p p   事实上,“AI红外测温”的关键,仍然在于“红外”二字,也就是生产红外测量仪器必然要使用的“红外热成像技术”。 /p p   知乎网友“普雅花郎”给出的解释非常通俗易懂——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大自然中,一切高于绝对零度(零下273摄氏度)的物体都会辐射出电磁波,也就是“热红外线”。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虽然人眼看不到,但几乎所有生物体都会时时刻刻发射出这种红外线。这个时候,我们如果用特制的红外探测器,就能捕捉到这种电波,并转化成人眼可见的红外热图像。 /span /p p   很明显,我们人体不同的部位都有不同的温度。譬如在冬天,你的手脚可能相对会更冰凉一些,而头部温度也相对高于四肢与腰部。 /p p   因此,在红外线的照射下,由于不同位置辐射的强度不一样,人体各个部位的轮廓、人与人之间相同部位的温度差异,也能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94bf89d9-5acb-4439-9859-4ab3fa7d6aaf.jpg" title=" 2_副本.jpg" alt="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自王华伟博士的论文《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温度场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p p    strong 与其他测温方式相比,用热红外线进行测温的好处就是“直观”、“非接触”以及“24小时不间断工作”。 /strong /p p   你可以通过一张画面上呈现出的不同颜色,直接判断究竟谁才是“发热点”,还能计算出处于同一区域的两个相同“发热点”之间的温差大概是多少。 /p p   一位做热红外成像仪器的行业人士向我们做了非常形象的解释——比起市面上的“额温枪”“耳温枪”,热成像测温就像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然后你的体温就被记录下来了”,既不用机器接触,也没有人工干预。 /p p    strong 换句话说,这种“非接触式”检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接触性传染的概率,因此在医疗领域,特别是对疾病的分析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strong /p p   此外,由于“可见光”完全影响不了红外线的发射,雾霾也不会对红外波长产生影响,所以理论上,这类仪器既可以白天黑夜不停歇作业,也可以进行远距离探测。 /p p   也就是说,一套红外测试仪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迅速找到温度异常人士,这也是国内很多大型机场与火车站在近年来陆续部署上相关的热成像摄像头的最主要原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70a74c94-6f84-4745-b7ac-6ae6bc1201b0.jpg" title=" 3_副本.jpg" alt=" 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自高德红外 /p p   纵观全球红外热成像技术市场,最好的技术公司应该是成立于1978年,世 strong 界最大的红外热成像产品供应商FLIR /strong 。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直到2001 年,华中光电研究所才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非致冷红外热像仪,被誉为“中国红外探测技术划时代的突破”。 /p p   不过,就在此后十年里,国内一批研制生产红外热像仪的技术公司异军突起, strong 武汉高德红外、浙江大立科技、广州飒特等公司,都是目前国内红外热成像监控领域最好的企业之一 /strong 。 /p p   而安防监控巨头海康威视与大华,也在2014年左右推出了相关的工业级热成像产品。 /p p   从当前武汉疫情的各项症状来看,虽然“发热”并不是判断感染武汉肺炎的最关键指标,甚至有病例没有发烧,但“发热”这一症状,仍然是各基层医院和特殊公共场所出入口(特别是缺少试剂盒情况下)用于初步判断是否感染病毒的重要参考。 /p p   “体温测试只是一个初步排查手段,可以把体温异常的人员找出来做更进一步检查,而不是作为确诊的唯一手段。” 一位不具姓名的安防行业人士告诉虎嗅,公共场所的筛查需求,是“迅速”与“排除大多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c357706f-386a-4e09-90e6-d3cd54b95343.jpg" title=" 4_副本.jpg" alt=" 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自杭州大立科技官网 /p p   因此,全国各城市人流最为密集的区域,包括机场、火车站以及客运站,对测温产品的需求正在逐渐扩大,你会在很多城市的高速公路以及地铁出入口看到各类测温产品。 /p p   高德红外在接受虎嗅采访后表示,目前他们的红外测温仪器已经部署在了武汉各个重要的交通出入口,包括武汉天河机场、武汉站、武昌站、汉口站,主要用来筛查人群中的个别“发热点”, /p p   “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部署红外测温仪器的明显好处,是能够进行大面积筛查。 /p p   这不是测量每个人的温度,而是在一大群移动的人群中把那些体温高的人找出来。像春运期间,由于天河机场与火车站客流量巨大,所以每个进站口都部署了一台设备。” /p p   与此同时,武汉疫情也让高德红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p p   从12月到现在,高德红外的生产工厂一直处于24小时轮班上岗状态,因为“订单已经排到正月十五以后了,处于爆仓状态”。 /p p   “因为是短时间内大爆发,所以我们产能吃紧,全国的学校、医院、火车站等等可能都需要这类仪器。现在每天能出货100~200台,但从全国的需求来看,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AI入场 /span /strong /p p   虽然利用热红外成像技术可以让我们轻松“检测”出发热点,但是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在热红外线“眼”中,同样温度的物体是归为一类的。 /p p   简单一点儿解释,假如小明与同伴小李手里的保温杯都被检测为38° ,那么小明与拿着保温杯的小李都得被扣下来。 /p p    strong 如果追究更加深层次的原因,首先便在于“不同物体的发射率”对温度测量精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strong /p p   这里的“发射率”,是由波长、温度、物体材料以及物体表面条件综合决定的,要想获得可靠的数据非常困难。 /p p   举个例子,金属的发射率通常较低,而且随外部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甚至当表面形成氧化层时,还能成10倍增加 而非金属的发射率则相对较高,受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p p   这也就能解释,为何此前市面上很多红外摄像头对某一块区域做温度最高点的检测,很容易受到物体发射率以及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误报。 /p p   “环境因素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家安防监控头部企业告诉虎嗅,测量体温有一套严格机制,要结合湿度、环境温度以及距离才能保证准确。 strong 环境温度越接近甚至高于目标温度,不确定性就会越大。 /strong /p p   “一般火车站和汽车站都闹哄哄的,而且温度比较高,所以很多公司的测温仪精度并没有很准,一定有人数检测上限。” /p p   但是,仅从物体发射率来看,相对于金属,人脸(或者说人的皮肤),在中波红外与长波红外的两个波段范围能够吸收大量的入射能量,简单说,就是发射率较高,受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p p   “人体发出的热辐射比较稳定,在特定范围内,能够与周围环境进行‘分割’。” /p p   因此,对于市面上大部分热红外测温仪生产商来说,即使不特别提到“人工智能”,也不得不开始在系统中尝试使用与AI相关的脸部识别算法。 /p p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找到测试区域,把其映射到热成像摄像头中 接下来,要取出这片区域的温度,通过一定补偿算法来给出实际的体表温度。” /p p   基于这样一套检测流程,刚刚推出AI热红外测温仪的某技术创业公司向虎嗅指出,将人脸识别技术与红外热成像技术相结合是很有必要的,但难点在于: /p p    strong 一方面,是如何保证红外摄像头与人脸识别摄像头之间的数据同步 另一方面,是如何保证双方的检测区域同步。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af80906e-dd4b-4f7a-80e7-2023579aa047.jpg" title=" 5_副本.jpg" alt=" 5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一家创业公司研发的AI红外测温产品 /p p   事实上,即便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将温度仪“对准”了你的脸,也保证了数据同步,但从实际操作环境来看,提高体温检测精度也绝非易事。 /p p   譬如,红外图像处理技术由于结合了“温度”“湿度”等特殊指标,这可能意味着目前不存在与之相匹配的AI通用算法,而任何识别与检测算法,都会面临没有数据基础的困难。 /p p   另外,用于人脸识别的可见光摄像头受光线影响较大,在人流密集、光线变化莫测的公共场所“自保”尚且不行,更不用说“协助”热红外检测仪。 /p p   当然,还不能忘了一个重要事实——在处于疫情高发期的当下,防毒面具和口罩已经成为标配,爹妈可能都认不住,机器能认出? /p p   “防毒面具& #8230 这种可能不行,” 高德红外对于这类装备有些无力,“特殊时期需要特殊处理,虽然针对口罩佩戴者的温度检测应该没问题,不过也要看检测距离和具体操作”。 /p p   他们还指出,“戴眼镜人士”的热红外温度检测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热红外线对玻璃制品的透视性也比较差劲,这个时候,检测结果可能会受到人脸区域不同物体发射率的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6ae80d66-20d8-47e0-a750-2ba6ca7f97b1.jpg" title=" 6_副本.jpg" alt=" 6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已经部署在火车站的红外检测设备 /p p   在收到海淀区的“英雄贴”后,商汤、旷视等AI独角兽公司告诉虎嗅,他们已经“响应号召”,主动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中。 /p p   其中,旷视研究院在今天下午就展开了相关讨论,但暂时还不能透露更多信息,仅表示“目前市面上的非近距离红外体温仪的精度大多都不太行”。 /p p   而杭州大立科技也承认,远距离大范围检测的精度仍然是一个难点,建议“热红外测温仪最好在室内使用,尽量用于单通道检测,最多应用于双通道”。 /p p   “正常情况下,每分钟能够检测10~20人。所以规模较大的火车站,只能根据进站口和出站口来部署多台机器。” /p p    strong 当然,目前谁都不知道,AI技术究竟能在热成像测温中起到多大的作用,但这张“英雄帖”,已经足够能引起红外成像技术公司的警惕。 /strong /p p   “其实1年前,我们就跟商汤、蚂蚁金服等技术公司有过接触,海淀区的通告我们一早也看到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p p   高德红外显然已经意识到,他们将不得不参与到这场虽然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但有可能孕育着巨大市场的技术创新浪潮中。 /p p   “这几年我们已经看到很多AI技术公司‘逆向’进入了红外成像监控市场,这让我们与海康大华一样,都对这类公司很警惕,也让我们对新技术的应用更加迫切。” /p p   一位AI红外测温仪企业的投资人则认为,这次武汉疫情,既让很多科技企业看到了医疗与安防市场对这类技术应用的巨大需求,也暴露了中国在热成像检测仪器生产制造方面的一些弱点。 /p p   “对于热成像视频监控领域来说,中国仍然是相对落后的,最好的企业仍然在国外。但所有相关企业,包括红外热成像仪器制造商,AI技术公司以及不少医疗器械公司,都在面临着一个技术升级的转折点。”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撰文:宇多田 /span /p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770.50万元采购冠层分析仪,红外热成像仪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 冠层分析仪,红外热成像仪 开标时间: 2021-09-09 09:00 采购金额: 770.50万元 采购单位: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采购联系人: 李老师 采购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 代理联系人: 张夏虹 代理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详细信息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新型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应用试验(一期)公开招标公告 北京市-海淀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2021-08-17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新型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应用试验(一期)公开招标公告 2021年08月17日 16:10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新型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应用试验(一期) 品目 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开发服务/应用软件开发服务/行业应用软件开发服务 采购单位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行政区域 北京市 公告时间 2021年08月17日 16:10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1年08月17日至2021年08月24日每日上午:8:00 至 12:00 下午:14:00 至 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 ¥0 获取招标文件的地点 中国政府采购网下载 开标时间 2021年09月09日 09:00 开标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北区7号楼3层大会议室(科技大楼前草坪西侧) 预算金额 ¥770.5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张夏虹 项目联系电话 010-68406136 采购单位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采购单位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北区27号楼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李老师 68407292 代理机构名称 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中国气象局政府采购中心) 代理机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北区8号楼(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办公楼)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张夏虹 010-68406136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项目概况 新型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应用试验(一期)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下载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1年09月09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ZQC-R21098 项目名称:新型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应用试验(一期) 预算金额:770.5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770.5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本项目将在我国冬小麦陆表生态功能区和亚热带阔叶林区利用无人机分别搭载激光雷达、miniSAR、多光谱成像仪和热红外成像仪开展中尺度陆表生态气象观测试验,通过陆表生态观测试验平台软件对机载数据进行收集预处理,结合卫星遥感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进行交叉融合检验,生成地表反射率、植被指数、土壤水分、双向反射率、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地表温度、冠层温度等特定地物生态功能区服务产品。为陆表生态观测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生态下垫面星地融合校验产品的定量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货,安装调试、试验作业及验收按照项目进度要求执行。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项目需落实政府采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等,相关政府采购政策详见招标文件。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须为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渠道信用记录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投标人;(2)招标文件是在中国气象局政府采购中心申请领取并登记备案的;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1年08月17日 至 2021年08月24日,每天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中国政府采购网下载 方式:投标人的有关经办人员于 2021年8月17日至2021年8月24日 (节假日除外),将领取招标文件申请表的电子版(word),以及投标人介绍信(盖单位公章)、身份证复印件扫描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cma_gsc@163.com(邮件主题注明投标人全称及所投标项目编号)。采购中心在收到邮件1个工作日内以电子邮件向潜在投标人发送招标文件的密码,潜在投标人凭密码获取打开中国政府采购网下载的招标文件。 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1年09月09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1年09月09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北区7号楼3层大会议室(科技大楼前草坪西侧)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北区27号楼 联系方式:李老师 6840729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中国气象局政府采购中心)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北区8号楼(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办公楼) 联系方式:张夏虹 010-68406136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张夏虹 电 话: 010-68406136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冠层分析仪,红外热成像仪 开标时间:2021-09-09 09:00 预算金额:770.50万元 采购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新型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应用试验(一期)公开招标公告 北京市-海淀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1-08-17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新型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应用试验(一期)公开招标公告 2021年08月17日 16:10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新型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应用试验(一期)品目 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开发服务/应用软件开发服务/行业应用软件开发服务 采购单位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行政区域 北京市 公告时间 2021年08月17日 16:10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1年08月17日至2021年08月24日每日上午:8:00 至 12:00 下午:14:00 至 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 ¥0 获取招标文件的地点 中国政府采购网下载 开标时间 2021年09月09日 09:00 开标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北区7号楼3层大会议室(科技大楼前草坪西侧) 预算金额 ¥770.5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张夏虹 项目联系电话 010-68406136 采购单位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采购单位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北区27号楼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李老师 68407292 代理机构名称 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中国气象局政府采购中心) 代理机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北区8号楼(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办公楼)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张夏虹 010-68406136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项目概况 新型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应用试验(一期)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下载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1年09月09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ZQC-R21098 项目名称:新型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应用试验(一期) 预算金额:770.5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770.5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本项目将在我国冬小麦陆表生态功能区和亚热带阔叶林区利用无人机分别搭载激光雷达、miniSAR、多光谱成像仪和热红外成像仪开展中尺度陆表生态气象观测试验,通过陆表生态观测试验平台软件对机载数据进行收集预处理,结合卫星遥感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进行交叉融合检验,生成地表反射率、植被指数、土壤水分、双向反射率、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地表温度、冠层温度等特定地物生态功能区服务产品。为陆表生态观测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生态下垫面星地融合校验产品的定量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0天内交货,安装调试、试验作业及验收按照项目进度要求执行。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项目需落实政府采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等,相关政府采购政策详见招标文件。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须为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渠道信用记录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投标人;(2)招标文件是在中国气象局政府采购中心申请领取并登记备案的;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1年08月17日 至 2021年08月24日,每天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中国政府采购网下载 方式:投标人的有关经办人员于 2021年8月17日至2021年8月24日 (节假日除外),将领取招标文件申请表的电子版(word),以及投标人介绍信(盖单位公章)、身份证复印件扫描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cma_gsc@163.com(邮件主题注明投标人全称及所投标项目编号)。采购中心在收到邮件1个工作日内以电子邮件向潜在投标人发送招标文件的密码,潜在投标人凭密码获取打开中国政府采购网下载的招标文件。 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1年09月09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1年09月09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北区7号楼3层大会议室(科技大楼前草坪西侧)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北区27号楼 联系方式:李老师 6840729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中国气象局政府采购中心)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北区8号楼(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办公楼) 联系方式:张夏虹 010-68406136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张夏虹 电 话: 010-68406136
  • 郑州烟草研究院红外线灯管加热系统调试成功
    我司代理日本ULVAC理工株式会社红外灯管加热系统首次运用于我国烟草行业,该设备于2010年11月19日在郑州烟草研究院安装调试成功!此照为郑州烟草研究院研究员与ULVAC理工株式会社工程师及我司工程师合影!
  • 发布路博门框式红外测温仪LB-104新品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是指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 年 12 月导致武汉病毒性肺炎爆发疫情的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 病毒、MERS 病毒是同属于冠状病毒大家族里的“兄弟姐妹”,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亚群分支,病毒基因序列有差异。 据临床表现统计, 在我国 39 种法定传染病中,28 种先期都有发热症状。体温筛查是疫情预测、控制的重要手段。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应用红外温度计如耳腔温度计和接触式或是非接触式前额温度计测量。该系统有一点不利之后是温度计需要插入耳腔,会造成相应的问题,因为这也是传播疾病的一种方式,又或是需要对准人的“枪式”温度计,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这些检查都是需要时间的,在高峰时间段必然出现长时间排队等候,这使得该方式不适合在人多的地方使用。如今我公司生产的LCD通过式探测门红外测温仪采用传感器测量人体额头温度,解决了其它仪器测量人体部位的不便性,同时可以快速测量人体温度是否正常,解决了在测量时间方面的缓慢性。 产品介绍:为快速遏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做到“早发现、早隔离”, 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门式红外体温测试仪, 以此助力疫情的全面防控。产品特点:☆ 2组高精度24小时自动连续扫描测温;☆ 快速筛出人群中体温异常群体,提高通行效率☆ 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人员在疑似病患前的暴露风险☆ 测量偏差﹤0.5℃.(采用进口芯片及传感器)☆ 筛查出体温异常偏高的人会启动报警 技术参数:显示分辨率0.1℃精度±0.5℃测量范围27℃-42℃测量距离操作环境湿度≦85%输入电压DC 220V尺寸外尺寸: (mm)2200(高)×820(宽)×300(深)通道尺寸:(mm)1980(高)×700(宽)×300(深)重量85Kg 创新点:二、产品特性 (1) 精准:测量偏差﹤0.3℃.(采用进口芯片及传感器)。 (2) 快速:测量时间﹤0.1 秒,快速通行无压力。 (3) 易用: 24 小时自动扫描监测体温,无需任何操作。 (4) 温度报警:筛查出体温异常偏高的人会启动报警,语音播报。 (5) 测量效率:翻转式伸缩式延长探头,可调整探头前后方向和测量高度,对行人的位置姿势和高矮胖瘦无要求。 (6) 设备采用全碳钢材质,外观喷塑,美观大方 路博门框式红外测温仪LB-104
  •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陈星旦:我们与近红外光谱仪打了几十年交道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08f40a91-c813-4e8b-9c84-d50fdccd4a36.jpg" title=" 陈星旦院士.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陈星旦院士 /strong /p p   长春光机所建所之初(1952年),就确定了光谱仪的研究方向。至1958年完成中型和大型摄谱仪研制后,王大珩先生提出光谱仪器自动化,要我去北京请教自动化所杨嘉墀先生。杨先生建议研制自动记录红外分光光度计。在此项目的牵引下,光机所开辟了一些新的技术领域。1963年红外光谱仪通过鉴定,1964年获国家科委、计委、经委联合颁发的工业新产品一等奖。此后,长春光机所相继开展了多类光谱仪器的研制。 /p p   1980年代初,成立光谱仪器研究室。当时,近红外分析技术引起国内许多行业的重视,大量购进国外仪器。注意到这种情况,研究室开始招收研究生。在中国农科院吴秀琴女士的协助指导下,最早由研究生设计研制的实验装置,分析烟草的糖、油菜籽的油及小麦的蛋白质,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0.88,0.86。 /p p   1989年,商业部按“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研制”的要求,和我们签订研制两台仪器的协议,1991年在长春验收,用48份小麦粉,56份面粉,30份油菜籽预测,标准差均小于0.2%。 /p p   1990年代期间,由四川省成都粮食储藏研究所出面组织,我们合作承担完成了“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饲料生产近红外快速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粮食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的研究与开发”。研制的仪器,得到粮食及饲料部门的认可。 /p p   本世纪初的十多年,我们先后招收了十多位博士生及博士后,他们对茶叶、燃煤、人参、红枣及土壤等某些参数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并研制了相关仪器,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也开展了近红外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等前沿性科研工作。 /p p   总之,几十年来,我们承担过多项国家及地方的近红外项目。这些项目的本意是要制造产品在社会应用,但最后都是研制一两台通过鉴定就结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相关部门没有持续支持的计划,课题组成员结题后就各奔东西了。也许当时的领导们不知道,从研制一两台样机到做成产品,是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另外,也曾有一些企业家和我们商谈过合作。一开始,他们认识到近红外的市场潜力很大,愿意出资 但一知道投资不能短期内收回并赚钱,就退却了。 /p p   2004年,我应聘去广州暨南大学工作(双聘),在那里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实验室,培养了近十名硕士、博士生。2013年,与广州市签订院士工作站协议。2014年注册成立以近红外光谱仪器为主要方向的公司,聘用了几位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骨干,开启了近红外光谱仪器研产结合的发展之路。2016年这个公司生产的仪器已经销售到多家饲料厂。在广东省的提倡和支持下,公司还成立了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保障产品研发,支持近红外光谱仪在产业化道路上开疆拓土。看来,我们和近红外光谱仪器打的几十年交道,要开花结果了。 /p p   科研如同艺术创造,科研成果就是一种作品,比如一幅画、一件雕塑、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科研成果得到社会应用,也能获得自我欣赏或满足,这是我搞科研的兴趣所在。回顾我从事科研六十多年,经历了几起几落,在其它领域也有一些成果获得了认可。近红外应该是我科研事业的最后一部作品。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国产近红外仪器遍地开花,走向国际。近年国内形势利好,国产仪器上升趋势已成。近红外同仁应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加速核心元器件的自主化进程,谱写出国产仪器的新篇章。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trong 陈星旦& nbsp & nbsp 长春光机所 /strong /p
  • 深圳先进院成功研制首台近红外二区荧光介观成像系统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炜研究员团队与南京大学吴培亨院士、张蜡宝教授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首台近红外二区荧光介观成像系统,成果论文& quot Depth-resolved NIR-II fluorescence mesoscope& quot 发表在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期刊上。该期刊是由美国光学学会主办的生物医学光学领域旗舰期刊,当前影响因子3.91,在全球95本光学类SCI期刊里排名第15位,生物光学领域排名第1位。&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 nm)荧光成像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成像技术,具有高穿透深度、高信噪比等优点。以往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研究多集中在荧光染料的开发上,光学成像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本项研究中,文章第一作者廖九零博士借助南京大学自主研制的高性能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or,SNSPD),采用特殊的三维扫描和小孔滤光技术,实现了近红外二区的介观成像,成像视场可达7.5× 7.5 mm2,可以覆盖整个小鼠大脑,成像分辨率达到6.3 μm,可以分清单根毛细血管,并且该系统还具备大深度的三维成像能力。利用该系统,研究人员可以在活体、非开颅的条件下,对小鼠整个大脑的血管进行三维高分辨成像,可以观测单根毛细血管的形态、走向以及血液流动情况,为脑血管研究提供新的工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支持。&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osapublishing.org/boe/abstract.cfm?uri=boe-11-5-2366"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论文链接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e920d141-26cd-4a12-85cd-8512f780021d.jpg" title=" W020200409423828001781.jpg" alt=" W020200409423828001781.jpg" / /p p 图1 NIR-II介观成像结果。(A)正常小鼠大脑经颅三维成像结果;(B)脑缺血小鼠大脑经颅三维成像最大强度投影图。& nbsp /p
  • 国标计划溶液聚合丁苯橡胶微观结构测定红外ATR法拟立项
    p   日前,国家标准委发布201项拟立项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国家标准计划《溶液聚合丁苯橡胶(SSBR)微观结构的测定 第2部分:红外光谱ATR 法》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35SC6(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橡胶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研究院 、国家合成橡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周期24个月。 /p p   SSBR的微观结构含量直接影响着抗湿滑性,滚动阻力、冲击强度、软化温度和硫化特性等重要性能,因此SSBR微观结构含量的控制在SSBR工艺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控制等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测定SSBR微观结构含量的方法有核磁共振法与红外光谱法。 /p p   核磁共振法需要配备核磁共振仪,因该仪器价格昂贵,维护、运行成本很高,不是通用型仪器,运用不广泛,很少用于常规检测,多用于标准物质定值。 /p p   红外光谱法是测定SSBR微观结构含量的通用方法。测定SSBR微观结构的红外光谱法包括红外光谱溶液涂膜方法和红外光谱ATR方法。GB/T 28728—2012规定了采用核磁法和红外光谱溶液涂膜法,对SSBR中微观结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但红外光谱溶液涂膜法需要将样品溶解再涂膜,溶解过程需要5个小时以上。且涂膜法直接读取吸光度,没有采取通常的扣除基线法,因此,基线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大。而且溶解的完全性和膜片的光滑、平整性都会影响基线,从而对测定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测定结果的重复性不是很好。同时,该方法需要将样品溶解,对环境和实验人员健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p p   ATR(衰减全反射)技术通过样品表面反射的光信号获得样品表层有机成分的结构信息。该技术由于无需溶解样品,也不需要制备样品盐片及设置透射池,并无损样品表面,完成1次测定只需要1分钟,且不消耗任何原材料和备品备件,方便、环保、快速,因此被广泛用于物质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p p   目前国内尚没有测定SSBR微观结构含量的红外光谱ATR法的相关标准,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扩大国际交流,同时也为SSBR的科研、生产、外贸提供一个统一、方便快捷、环保的微观结构测定方法,因此制定该标准十分必要。 /p p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ATR)法,对溶液聚合丁苯橡胶(SSBR)中丁二烯单体的微观结构和苯乙烯单体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 适用于溶液聚合丁苯橡胶,不适用于乳液聚合丁苯橡胶。 /p p   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获得ATR谱图的步骤。 2)丁二烯微观结构和苯乙烯含量的测定:每个微观结构组分相应吸光度的测定 微观结构的计算( 每一个吸收谱峰的基线校正、吸光度的比值、二阶项、苯乙烯和微观结构的质量百分含量通过回归方程得到、微观结构的质量百分含量) 3)精密度。 4) 微观结构回归方程的获得。 5)核磁法测定微观结构。 /p p br/ /p
  • 在线守望,守护安全 | 谱育科技 EXPEC 1890 在线式红外气体热成像仪
    红外气体热成像红外气体热成像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泄漏监测技术,可以第一时间识别VOCs运输和储存等过程的泄漏现象并可视化,准确定位到泄漏或排放的源头,进而有效地执行泄漏检测和修复(LDAR)程序以及安全预警措施,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EXPEC 1890在线式红外气体热成像仪_谱育科技EXPEC 1890在线式红外气体热成像仪基于红外气体热成像技术,集成可见光显示、视频录制和拍照取证等多种特色功能,同时配备高分辨率制冷型探测器,结合泄漏监测专用分析软件,通过长焦距镜头 即使在光线不利的条件下 也可以实现中远距离对VOCs潜在排放和泄漏源 进行连续24小时可视化在线监控。设备符合GB 20950《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1《油品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2《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HJ 733《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的要求,以守望式监测来守护安全。上下滑动阅览产品特点【防爆设计】满足石化、天然气等需要防爆的区域使用要求,广泛应用于储罐、管道、海上石油平台等基础设施安全隐患的监控。当泄漏发生时,可实现对泄漏源的快速、精准定位;【高灵敏度】高灵敏制冷型探测器设计,具有普通红外图像、高灵敏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等多种成像模式;【中远距离监控】配备长焦镜头,可实现1km的探测距离;【全方位】水平、垂直多角度可旋转扫描,视野范围内实现全方位、大面积覆盖;【无损化】不中断工业生产过程,保护石油、化工、天然气企业等基础设备,有效减轻产品损伤和物料损失,提高企业的生产工作效率;【持续保护】7×24小时连续在线监测,第一时间发现泄漏,并及时报警;【远程控制】通过以太网将泄漏图像或视频实时传输至专用泄漏管控平台,实现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控预警。谱育科技EXPEC 1890优势1.保障人员安全、设施安全、财产安全;2.安全场所内,远程、高效、连续地监控大片区域;3.将监测结果可视化,直观揭示泄漏源;4.解决高空、高温、危险等各类不可达点位的监测;5.快速、准确地定位到泄漏源,结合专用泄漏分析软件实现自动预警;储罐区气体泄漏的发生和发现针对储罐区VOCs泄漏监测,为达到精准定位泄漏点位的目的,可通过在不同角度布设多台EXPEC 1890在线式红外气体热成像仪进行组合使用,从不同方向观察储罐,帮助估计泄漏烟缕的大概位置,同时结合泄漏羽流的速度和当时风向,基本可以把范围缩小到泄漏点位附近的某一两个储罐。通过多点布设,可覆盖到化工、石化和能源等企业基础设施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监测。应用案例谱育科技EXPEC 1890 对储罐区进行全天候在线监测,可见光下,未察觉出任何储罐存在异常。当开启气体增强模式后,发现其中一座原料储罐顶部出现明显的烟雾;当启动连续数字变倍、激光测距和GPS定位等一系列特色功能后,EXPEC 1890 快速、准确地掌握了泄漏储罐位置信息,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及时修复,有效地降低了企业损失和风险。谱育科技EXPEC 1890的气体增强模式具有强大的检漏能力,对于企业泄漏风险管控至关重要,红外模式同样如此。谱育科技EXPEC 1890对石化园区的储罐区进行在线监测,在红外模式下,发现部分储罐和管道出现温度相对较高的异常状况,现场人员立即排查这类安全隐患,降低了可能的存在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红外模式下,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大大提升。谱育科技EXPEC 1890可以成为泄漏监测的瞭望塔,泄漏修复的指挥棒,更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强心针。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推广,VOCs及更多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将从传统方法(如嗅探器)逐渐过渡到可视化泄漏监测。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包括减少排放、提高产能和工艺效率、确保安全的工作环境等各类复杂的工业应用需求,未来将在大气监测和其他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十分钟 近红外仪器照出红木真伪
    一款类似于可乐罐的仪器,底部发出细小红光,放在红木家具上定点扫射,就能立马辨别出红木的真伪。4月25日,在浙江紫檀博物馆举行的第六届&ldquo 论檀&rdquo 活动上,浙江农林大学研发的国内首款近红外光谱红木检测仪博取了众人的眼球。   市场乱象催生红木快速检测仪   材质是红木家具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红木资源的日渐枯竭,有不良红木家具厂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让消费者苦不堪言。   &ldquo 我虽然喜欢红木家具,对红木文化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最近不会下手。&rdquo 来自北京的陈瑞典正在浙江紫檀博物馆参观,对于目前红木家具市场的乱象,他选择谨慎出手。&ldquo 没有专业人士陪同,怕买到假货。&rdquo   传统红木的辨别一般采用&ldquo 望、闻、问、切&rdquo 的方法,类似于中国古代中医的诊疗方法。&ldquo 采用这种方法辨别红木一般不太准确,一般消费者没有一定的红木知识积累,根本辨别不了。&rdquo 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寿国忠说。因此,市场需要一种&ldquo 可靠&rdquo 、&ldquo 快速&rdquo 、&ldquo 便携&rdquo 、&ldquo 无损&rdquo 的鉴别方法,以维护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基于此,浙江农林大学耗时3年,研发了国内首款近红外光谱红木检测仪。   10分钟检测红木真伪   &ldquo 这款近红外光谱红木检测仪能快速检测红木的真伪。&rdquo 寿国忠说,只要将仪器放在红木家具上一照,通过电脑分析材质的分子光谱,就能辨别红木的真假,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对红木家具也无损害。   在浙江紫檀博物馆内,寿国忠和他的助手向现场观众展示了检测过程。用连着电脑的检测仪器在一款红木茶几上的桌面、桌腿上连续扫描几下,电脑上立马就显现出这几个点的分子光谱。   &ldquo 你看,这几个检测点的光谱都相差无几,说明是同一种木材。&rdquo 寿国忠说,每种红木材料内部的分子结构不同,其吸收光能的多少也不尽相同,根据每种红木材料特定的光谱图案,对照一下仪器里收录的红木材料光谱,就能准确地显示出是哪一款红木材料。   &ldquo 这款仪器里已收录了小叶紫檀、大叶紫檀、红酸枝、金丝楠木等近10种红木材料光谱,将来还会收录更多。&rdquo 寿国忠说,为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一般要在红木家具的各个部位连续检测几个点,通过多点得出的数据,才能最终确定是何种材质。   或解决红木家具电子商务发展难题   红木家具企业尽管属于传统制造业,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互联网转变成为红木家具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介,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已成为诸多红木家具企业的必要营销手段之一。   以东阳红木家具市场去年打造的东作· 云家具体验馆为例,消费者在东作· 云家具体验馆内通过专用的软件,运用全景360度高清视频技术,可以看到红木家具市场里任意一款家具的整体效果和具体细节。   &ldquo 虽然红木家具网络销售平台有了,但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红木家具属于贵重物体,如何让消费者在网上放心购买。&rdquo 寿国忠说,这也是众多红木家具O2O电子商务平台遇到的一个难题,而这款近红外光谱红木检测仪的发明将会解决这个难题。寿国忠介绍,消费者在网络平台选购红木家具后,可以委托第三方平台快速检测红木家具的红木材料,消费者在收到检测结果之后,就可以确定是否要付款。&ldquo 这样,消费者就能放心地在网上购买红木家具,也就有效解决红木家具网络销售的难题了。&rdquo
  • 用于抗击新冠病毒(COVID-19)的 Infrared Thermoscan 红外测温仪
    自从冠状病毒爆发以来,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来遏制这种新型肺炎病毒。在机场、火车站或其他公共场所进行发热检查是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红外(IR)热成像系统是一种广泛用于此目的的工具。这种热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作为焦平面阵列 (FPA) 组装的小型红外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检测整个筛查区域的温度。许多其他要求更高的应用领域也会用到红外阵列探测器,如高速热感照相机、微米级产品质量控制、红外显微镜或临床前分析。红外探测器之所以在诸多高端领域应用广泛,是因为它具有极短的响应时间(ns)、高灵敏度、μm 级横向分辨率和在整个阵列平面上均匀分布等优点。要开发和表征这类高端红外探测器元件和阵列的特性, FT-IR 光谱是一种理想的表征技术。布鲁克凭借其丰富经验, 基于VERTEX(真空)FT-IR 研究级红外光谱仪为检测器材料和设备表征提供了专门的解决方案。在该方案的应用说明中,布鲁克为您展示了红外探测器阵列表征的关键技术:先进的步进扫描功能,以及为何出色的步进扫描技术是检测器表征关键点的说明。欢迎您联系我们获取资料。
  • 红外沼气分析仪应用新趋势——模块化红外气体传感器
    本文介绍了检测沼气成分的五种主要方法:奥氏气体分析法、热催化燃烧检测法、热导元件检测法、气相色谱GC检测法、红外气体分析法,分析了这五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沼气服务体系中的适应性,并总结了目前最适宜我国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气成分监测的分析方法是红外沼气成分分析技术。1、奥氏气体分析法 奥氏气体分析法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式手动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溶液吸收法来测定CO、CO2和O2浓度,CH4和H2浓度则在爆炸燃烧法后用吸收法测定,剩余气体为N2。目前传统的奥氏气体分析方法在沼气成分检测中应用较少。针对农村沼气服务体系的特定应用,通常采用检测管法,该方法操作更简便,常用的检测管有H2S、O2、CO2、CO等,但没有直接测量CH4浓度的检测管,CH4浓度是通过计算所得,即100%-[ CO2 ]-[空气]-[H2S]-[ CO ]等,因此存在一定误差。 奥氏气体分析仪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维修容易等优点,常用于CO2、O2、CO、H2、烃类等气体浓度的测定,在实验室里应用广泛。但该仪器长期运行成本高,仅每年购买试剂和玻璃器皿至少要1万多元,且必须对气体进行人工取样,才可在实验室内进行分析,其中分析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态度”对分析的精确度也有着较大影响。同时奥氏气体分析仪只能对单一成分逐个进行检测分析,不具备多重输入和信号处理功能,分析费时,操作繁琐,响应速度慢,效率低,难以实时在线地分析现场工况,现逐渐被全自动分析仪器替代。2、热催化燃烧检测方法 热催化燃烧检测方法是利用两只热催化(黑白)元件——补偿元件和桥臂电阻构成惠斯顿电桥加一恒定电压,将铂丝加热到500℃,当遇到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时,测量元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元件表面发生催化反应,使得温度升高,阻值增大,电桥输出不平衡,以此来测定甲烷浓度。该方法是检测甲烷泄漏最简单、经济的方法,在我国煤矿安全检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载体催化元件只能检测0~4%的甲烷浓度,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超过5%后,元件会发生“激活”现象,造成永久损坏。同时检测设备需要频繁标定,热催化元件的仪器使用寿命一般在1年内,精度较差(10%),而在高H2S条件下,易造成传感器中毒甚至报废,使用寿命大大缩短。3、热导元件检测方法 不同气体的导热系数存在差别,热导元件检测方法就是根据这一特性,来测定气体的体积浓度。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和CO2 ,被测沼气的导热系数由CH4和CO2共同决定。对于彼此之间无相互作用的多组分气体,其导热系数可近似地认为是各组分导热系数浓度的加权平均值。因此,根据沼气的导热系数与各组分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实现沼气多组分气体浓度的测定。 目前该检测方法已广泛应用在煤矿瓦斯抽排领域,也可用于沼气中甲烷浓度的测量。但该类型传感器使用寿命一般在2年左右,且该传感器对于低浓度测量,具有较大局限性,如无法测量浓度低于5%的甲烷浓度,如果用于甲烷的泄露报警将会造成较大误差。4、气相色谱GC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是利用气体物理吸附能力的差别,将采样的气体在色谱中分离然后,热导检测器通过热电阻与被测气体之间热交换和热平衡来实现其CH4、CO2、O2等气体浓度的检测,该检测方法分离效能高,对物理化学性能很接近的复杂混合物质都可以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灵敏度较高。气相色谱分析原理示意图 由于柱温与载气对分离结果的具有较大影响,其中柱温对分离结果的影响比载气的大,所以在检测过程中,除了要经常更换色谱柱外,还需要对色谱柱温和载气流速进行适度的调节,以免影响分离结果造成误差。同时色谱价格相对较贵,需要采样,不能实现在线分析。5、红外气体分析方法 当对应某一气体特征吸收波长的光波通过被测气体时,其强度将明显减弱,强度衰减程度与该气体浓度有关,两者之间的关系遵守朗伯一比尔定律,也就是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红外气体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气体分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十分普遍。由于该方法是采用物理原理,分析气体不与传感器发生反应,因此传感器使用寿命很长,该类型传感器不仅可以用于测量沼气泄露的低浓度报警,也可以用于高浓度的沼气成分测量。 由上表可知,红外气体分析技术相较于奥氏、热催化、热导元件、气相色谱气体分析技术,具有响应时间快、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仪器操作方便等优势。但对国内用户而言,红外气体分析技术普遍存在NDIR传感器价格昂贵、维护困难、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四方仪器对NDIR传感器进行了升级,将红外传感器进行模块化设计,一个传感器对应检测一个气体组分,拆卸维护方便,使得仪器在体积、性能、维护、价格上具有以往仪器无法比拟的优势。 如沼气分析仪(智能便携型)Gasboard-3200Plus,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化红外传感器,可实现CO、CO2、CH4等多组分气体浓度的快速测量。同时其H2S、O2浓度测量可拓展,流速、流量可采集,体积轻量化,APP终端智能化等创新设计,弥补了沼气成分、流量一台仪器不可同时测量,长距离、大规模沼气项目监测设备不易携带,监测数据获取流程复杂等的不足,可广泛用于生物沼气、污水处理废气和垃圾填埋气体等沼气成分的可靠准确且经济有效的监测。在满足行业标准应用的同时,仪器测量组分还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轻巧便携,实用性大大提高。模块化红外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6、结论 在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中,气体分析仪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选择配置时需要考虑仪器的使用寿命、功能、质量保障体系、实用性、性价比等因素。在奥氏吸收、热导元件、热催化、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的气体分析仪中,从寿命、功能、实用性等方面考虑,可优先选择红外方法的仪器;如果仅测量甲烷浓度或检测泄露,可以考虑基于热导和热催化原理的仪器;如果用于实验室定性与定量的精准测量,也可以考虑色谱分析方法。 但随着沼气生产和过程控制要求的逐渐提高,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升级的红外沼气分析仪将逐渐取代奥氏吸收、热导元件、热催化、气相色谱等气体成分检测技术,成为我国大中小型沼气工程沼气成分监测与工艺过程调控必不可少的气体成分监测设备。(来源:沼气圈)
  •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只需2英镑,5分钟即可检测新冠病毒?
    只需2英镑,5分钟即可检测新冠病毒?目前,英国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经济、快速和可靠的病毒测试方法。测试中的研究人员近日,来自国外的新闻:赫尔的一名医学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针对Covid-19的测试方法,可以在5分钟内就获得结果,而每次测试的成本却只需要2.5英镑。这种新的技术就是基于红外光谱ATR的方法,从患者口腔内取出的样本涂抹在ATR的晶体上实现测量。而前期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建立出一种算法,来区分健康和感染的样本,这种方法不仅速度快,而且相对便宜,最主要是非常快速。辛格教授说:“这是一种强大的新兴技术。”该实验使用的是小巧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它不需要特殊条件或化学药品,这非常适合于一线病毒快速检测使用。实验中使用的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ATR测试,这种新的快速、便携、无需使用其它试剂的诊断技术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好处。也有科学家表明,如果测试的样品是血液样本而不是唾液样品,或许可以用此来观察是否获得抗体来战胜Covid-19。在这种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的非常时期,这些研究对抗击疫情非常有借鉴意义。ATR-FTIR简单快速的检测,对于病毒诊断相比别的技术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也希望我们的疫情能够快点过去,全世界人民都恢复到健康平和的生活中去。使用红外光谱仪检测出的实验谱图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请点击填写产品需求表。文章摘自Hull Daily Mail
  • 近红外标准宣贯暨饲料行业应用交流会在青岛召开
    p   2015年6月18-19日,由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1),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分会及丹麦福斯(FOSS)分析仪器公司共同举办的“GB/T 29858-2013《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则》标准宣贯暨2015年度饲料行业用户近红外应用交流会”在青岛成功召开。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李红梅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长、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刘慧颖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农科院制标所国家饲料检测中心主任杨曙明研究员,丹麦福斯分析仪器公司曹勇总经理等出席本次会议。来自饲料行业59家企业的近百名近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255.html" 红外分 /a 析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71114440.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会现场 /p p   本次大会由福斯饲料部业务总监严祥浩先生主持,福斯公司总经理曹勇先生致欢迎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7111463.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丹麦福斯(FOSS)分析仪器公司总经理 曹勇 /p p   大会开始,李红梅秘书长发表讲话,向各位来宾介绍了GB/T 29858-2013《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则》标准的意义和愿景,寄语该标准的贯彻和大会的圆满成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71114643.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1)秘书长 李红梅 /p p   袁洪福教授做了国标《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则》宣贯。他从我国社会发展对分子光谱的重大需求角度,详细阐述该标准制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标准制定的法理依据,标准制定的详细过程。对该标准内容逐一进行了宣贯,并结合丰富的实际应用实例对建模的误差来源分析、样品集建立、多元分析方法、模型评价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讲解,同时也对近红外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解答。这是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1),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在饲料行业首次进行GB/T 29858-2013《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则》标准宣贯,将直接帮助与会用户提高多元校正模型建立与维护工作能力,对我国饲料工业技术进步将会产生深远的重要影响,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推广应用也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71114653.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3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分会理事长、北京化工大学 袁洪福教授 /p p   杨曙明主任详细解释了近红外技术在饲料行业标准GB/T18868的制定原则及理解,并以企业为出发点解释了饲料行业应用近红外的需求及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71114712.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农科院制标所国家饲料检测中心主任 杨曙明研究员 /p p   福斯公司技术总负责人赵武善介绍了在线近红外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在饲料行业的前景展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71114722.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丹麦福斯公司技术总监 赵武善 /p p   来自饲料行业的正大康地、嘉吉、蔚蓝生物、禾丰集团、中慧集团、赢创德固赛等企业代表在大会上分享了近红外技术在饲料行业的使用心得和行业经验,内容涵盖了近红外在饲料行业原料把控、动物营养研究、定标转移及集团网络化管理等企业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参会代表的进行了热烈讨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71115340.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6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饲料企业用户经验分享 /p p   与会代表就近红外技术应用所涉及的定标样品的选择,样品的前处理方式,样品模型的优化和维护,以及未知样品测定等方面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些问题也同样在GB/T 29858-2013中有详细体现。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内容丰富的专业培训会,也是一次行业内互相交流的机会,这次大会专业的技术讲座,不仅有来自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给与的关于近红外技术的原理和定标方案讲座,还有从饲料企业实际应用为出发点的经验交流和实际应用,促进了业内交流,极具代表性,也很及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71115556.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133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参会代表提问交流 /p p   本次会议表明,我国饲料工业原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80%左右,近红外分析技术实现质量卡边控制对饲料工业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目前,我国饲料行业用于生产质量控制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已达1000台左右,逐年还呈上升趋势,多元校正模型技术对于发挥近红外分析仪器的作用非常关键。会议组织单位之一是世界知名分析仪器供应商福斯公司,长期致力于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饲料、农业和食品等工业中的推广应用,在高品质近红外分析仪器供应和模型建立与维护等方面为用户提供了专业化技术服务,今后将继续为我国饲料工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p p   会议结束后,参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参观了位于青岛的蔚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p
  • 小菲课堂|选择合适的手持式红外热像仪,需要考虑这四大因素......
    作为一名红外热像师,挑选一款最合适的红外热像仪作为随身工具,首先要考虑的是热像仪的预期用途和计划使用频率。毕竟,用于住宅、商业和工业用途的FLIR红外热像仪的价格从数百到数万美元不等,不同价位产品的性能也有着显著的差异。性价比不错的的FLIR手持式红外热像仪,既可以提供用户所需的功能,价格也在用户的承受范围之内。由于热像仪的规格参数多达数十项,所以在比较FLIR旗下各个系列的热像仪时,了解哪些规格更有参考价值非常重要。今天,小菲为大家总结了四个重要因素:+分辨率一般来说,红外热像仪的价格越低,分辨率就越低。但即使分辨率较低的热像仪,也能在近距离内有效地检查容易接近的目标,但对于非常小或距离较远的目标,则无法提供足够的视觉细节,不足以为用户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对焦低端热像仪通常采用固定的焦距,需要用户移动热像仪来拍摄清晰的图像。如果工作需要精确测量,这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无论热像仪的真红外成像分辨率有多高,失焦的图像都意味着无法获取准确的温度测量值。+视场角(FOV)对于操作中的特写,广角(视场角45°或更高)的镜头将比主要用于远距离工作的长焦镜头(通常视场角为12°或6°)更有用。对于那些同时需要近距离和远距离检测能力的人来说,一台可换镜头的设备可能会更加实用。+电池电池待机时间、连续工作的使用时间,以及是否可以快速更换电池都是必要的考虑因素。对于那些数周内只需要快速使用一次热像仪的人群,电池方面的考虑因素是待机时间。相反,对于那些需要全天不停地使用热像仪的人群,可能会更看重较长的连续使用时间,以及快速更换电池的能力,这两项让他们能够不受干扰地执行工作。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小菲为您推荐三款手持式红外热像仪:FLIR E95、FLIR E8-XT和FLIR C5,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价格和功能优势,可以作为您确定最贴合自己需求的热像仪时的出发点。全面卓越的FLIR E95由于分辨率通常在给定的热像仪价位中起着作用,因此考虑所需的分辨率类型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热像仪的对焦能力,是否需要在近距离和远距离下检测目标关注点。FLIR E95是分辨率高的手持测温枪式热像仪,其分辨率为640×480像素,更高的像素意味着更多的细节,从而能够在检测各种不同目标时都能获得更加精确的温度测量值。为了充分利用其出色的分辨率,E95提供了一系列可更换镜头,并且具有自动校准和手动对焦的功能。凭借三款可选的FLIR AutoCalTM 镜头,从长焦(14°)到广角(42°),这款热像仪可提供从近到远的全面检测能力。此外,FLIR E95采用高容量的电池,但仍然采用可更换电池设计,在全天使用的情况下确保灵活性。近距离检测的FLIR E8-XT采用与E95相近的手持测温枪式设计,FLIR E8-XT价格相对来说低一点,但更低的价格也对应着更低的分辨率,它是320×240的真红外成像分辨率,并且无法调节焦距。固定的45°镜头提供适合近距离检查的视场角,但无法更换不同的镜头。然而,FLIR E8-XT同样采用可更换电池设计,可以进行座充,这是全天使用的必要条件,同时还提供了从-20℃到550℃的温度范围,适应各种高温检查场合。FLIR E8-XT的局限性使它适用于需要高质量、坚固耐用的手持式热像仪,但不需要进行远距离检查的人群,因为远距离检查需要更窄的长焦镜头以及调整焦距的能力。超高性价比的FLIR C5FLIR C5售价仅为6999元,远低于FLIR E8-XT和FLIR E95。它的真红外成像分辨率为160×120,采用小巧的即用即拍的设计,配备可戴手套操作的触摸屏,同时可轻松放入口袋。尽管体积小巧,但该设备仍然足够坚固,可抵御两米的高度跌落,并可以保护内部元件不受工作场所的灰尘和污垢的侵扰。对于目前使用FLIR ONE Pro的用户而言,FLIR C5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升级,因为其电池续航时间明显更长(每次充电可连续使用4小时),并且待机最长可达约30天,可在近距离快速、不规则地使用,而且外壳非常坚固,还可连接Wi-Fi网络。挑选适合的FLIR手持式红外热像仪之前你需要先考虑购买的用途和使用频率综合考虑分辨率、对焦、视场角、电池之后选择对自己而言性价比高的FLIR热像仪那么,想好自己的“心中所爱”了吗?
  • FLIR固定安装式红外热像仪,为食品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食品自动化生产随着自动化生产发展越来越完善,在食品行业中,对贯穿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的易腐食品,进行认真仔细地温控至关重要。因为这些自动化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监控工具,可以省时省力省钱!红外热像仪就是这样一款理想的监控工具。使用FLIR红外热像仪可以在多种食品加工应用中,实现自动化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智能传感器配置简化了与热像仪的集成工作,热像仪可以与标准工业协议和视频管理系统通信,包括HMI、SCADA和可选的ONVIF S兼容。FLIR热像仪的工作原理实时监控,操作简便在食品加工行业中进行非接触测温的主要元件是红外热像仪和相关软件。它们作为“智能型”非接触式传感器,执行100%的检测工作,在设备、冷藏产品和熟食退出烹饪流程时对其进行温度测量。红外热像仪便于操作,外观小巧,可以根据需要放置在任何地方。因此可用来检测包装密封性,提高其他食品加工操作的效率。FLIR红外热像仪带有固件和通信接口,可确保热像仪在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应用自如。第三方软件使其轻松集成到自动化机器视觉系统中,而无需大量的自定义控制代码。FLIR热像仪的选择FLIR Axxx系列智能传感器红外热像仪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主要可以用来检测烤箱烘焙的食品、微波煮熟的食物、烤箱的适当温度、冷冻餐食包装的适当灌装、微波餐玻璃纸的密封性、外包装纸盒的盒盖胶、监测冷藏间和冷冻间等。FLIR Axxx系列智能传感器热像仪可用于食品自动化生产、存储、运输等过程中的监控,其目前包含三种型号,分别为A400/500/700,它能提供多种镜头选择和电动调焦功能,拥有出色的图像质量,红外像素分辨率最高可达640×480 (307,200像素),测量精度高达±2°C,还配备精密自动调焦功能,可以看清食品各个过程中的细节。作为一个智能传感器,当你对FLIR Axxx系列热像仪进行功能配置后,便得以实现先进的红外热成像、边缘计算和工业物联网(IIoT)功能,将其快速融入到IIoT网络中,可大幅简化网络融合工作。拥有无与伦比网络连接性能的FLIR Axxx,可以满足复杂的远程监控、报警和分析需求。FLIR热像仪的实际应用FLIR监控用热像仪保障食品质量红外热像仪是首屈一指的质量保证(QA)工具。控制熟肉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是红外热成像技术卓越价值的真实体现。比如,安装一台FLIR固定式红外热像仪可记录酥炸鸡柳从连续式传送带烤箱中出炉时的温度。使用红外温度测量和热图像来定位未熟鸡肉,及时调整生产线,以便去除未熟嫩鸡肉目标是保证鸡柳足够熟,但是不至于焙烧过度或烘干。此外,红外热像仪还可用于检测微波预烹制生产线。除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还可增加总体生产能力,另一额外用途是降低能源成本。监控食品设备除检查熟食外,红外热像仪还能监测传送带烤箱。红外热像仪甚至可以作为反馈回路的一部分帮助控制烤箱温度。红外热像仪还能监测整个传送带烤箱,使烘烤带的温度一致。如果电烤箱内部的加热元件发生故障,或整个气体射流冲击让烤箱受热不均,产品流一侧的温度可能会降低,幸好使用FLIR红外热像仪可迅速发现这个问题。查看烤箱内的汉堡受热是否均匀诸如此类的质量监测,使用传统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检测出来要很困难。因此,红外热像仪有助于在大量产品报废前更正产品发生的变化,提升产品质量。食品包装检测配套软件可用于帮助红外热像仪定位图像中的目标物和模型。模型匹配可应用在冷冻食品生产中。热机器视觉可使用模型识别软件检测食品托盘隔间是否填装适当。间接影响产品安全的一个问题是包装纸箱的完整性,这些纸箱用来包装和保护食品容器。密封外包装纸箱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是在纸箱接缝处使用高温点状胶合法。以前,点胶合的完整性通过定期做样品破坏试验来决定,但这种方法既耗时又昂贵。由于凝胶被加热,所以红外热像仪能“看穿”硬纸板,从而检查胶合点的图形和大小。采集的数据用来决定每个包装箱是否合格,不合格的包装箱可即刻从生产线上清除。这些数据可自动载入QA系统进行趋势分析,如果不合格包装箱的数量超过一定值,就会发出报警。为了满足用户更加个性化的需求,FLIR Axxx系列智能传感器热像仪还提供高级模式,该模式支持改善目标区域定义,支持多边形分析,还可以根据温度源调整温度测量和报警选项,让你可以根据热信息立即做出决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动填充的饮料,瓶子为深色,外表看不出液体的高度,但是通过红外热像仪的扫描,可清晰辨别当然可用于食品自动化检测的FLIR热像仪还有FLIR A50/A70系列,他们也能帮助您构建更好的监控系统。
  • 走进电子行业,FLIR红外热像仪助力揭示微电子设备的热特性
    在过去几十年中,微型化是微电子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更小型的设备运行速度更快且具有更紧凑的系统。纳米技术和薄膜处理领域的进步已延伸到各种技术领域,包括光伏电池、温差电材料和微机电系统(MEMS)。这些材料和设备的热属性对于这类工程系统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这些系统存在与热传导有关的各种问题。为了更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全面了解微型材料的热传导性质至关重要。今天小菲就给大家解说下,在阿林顿的得克萨斯大学,以微型热物理学实验室主任Ankur Jain博士为首的团队研究与微尺度热传导有关的各种话题。该实验室采用各种现代设备和仪器,其中就包括FLIR红外热像仪。三维集成电路中的散热Ankur Jain博士负责微型热物理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和他的学生进行关于微尺度热传导、能量转换系统、半导体热管理、生物传热等相关话题的研究。三维集成电路(IC)中的热耗散是一大技术挑战,尽管在过去的十几年或二十年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仍然受到阻碍。因此,微型热物理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展实验以测量三维集成电路的关键热特性,开发分析模型以了解三维集成电路中的热传导。测量温度场薄膜材料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微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为芯片提供多种功能。为了准确地了解薄膜的热性能,我们需要将热性能与沉积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研究诸如导电性、体积模量、厚度和界面热阻等属性。Ankur Jain博士称:“我们对微型器件上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尤其感兴趣,通过测量基质的热属性,我们尽力了解微尺度热传导的基本性质。”在电子元件中,热通常是主设备运行的不良副作用。因此,充分了解薄膜的瞬态热现象十分重要。Ankur Jain表示:“通过测量基质的热属性,我们尽力了解微尺度热传导的基本性质。”“通过了解热如何在微系统中流动,我们能够有效地将过热问题最小化。这有助于我们设计出微系统,并在材料选择方面作出更明智的决策。例如,我们已进行一项研究,旨在比较各种类型薄膜的热传导属性。”红外热像仪的应用为了测量微电子设备的温度,Ankur Jain博士的团队使用过各种技术,包括热电偶。这项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热电偶仅能测量单点温度值。为了获得温度场的更全面直观的图像,Jain博士决定使用FLIR红外热像仪。FLIR A6703sc红外热像仪专为电子元件检测、医疗热成像、生产监控、非破坏性测试等应用而设计,完美适用于高速热事件和快速移动目标。短曝光时间使用户能够定格运动,获得精确的温度测量值。热像仪的图像输出可以通过调节窗口,将帧频提高至480帧/秒,并精确描述高速热事件的特征,从而确保在测试过程中不会遗漏关键数据。Ankur Jain表示:“我们感兴趣的设备中的热现象转瞬即逝,我们需要整个温度场的信息,而不是单点测量值,FLIR A6703sc在实验期间大有助益,为我们呈现受测设备非常精细的细节。”FLIR ResearchIR助力科研研发此外,Ankur Jain博士的团队一直将FLIR ResearchIR分析软件用于科研研发应用领域。ResearchIR是一款强大且简单易用的热分析软件,可实现热像仪系统的命令和控制、高速数据记录、实时或回放分析以及报告等。Ankur Jain道:“经证实,FLIR的ResearchIR软件非常实用,尤其是,它能够保存我们的热记录然后在数台电脑之间共享以供进一步分析”。“ResearchIR极大地增进了我们团队内以及我们团队与其他团队的协作,非常感谢菲力尔产品的支持!”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