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空柱管

仪器信息网空柱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空柱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空柱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空柱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空柱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空柱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空柱管相关的解决方案。

空柱管相关的资讯

  • 药物研发与时间赛跑,新冠病毒变异株恐让疫苗失效?
    “战疫”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较量,也是一场科研与时间的赛跑。新冠病毒出现至今,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1月26日7时,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亿例,达到100203700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14万例,达到2147411例(worldometer)。在疫苗研发与新冠病毒争分夺秒“赛跑”的过程中,病毒变异株的出现,更有雪上加霜之势。目前,在英国、南非、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几十个国家都相继发现了新冠病毒变异株所引发的感染。那么,新冠病毒变异株是否会影响病毒的传播?是否会导致感染后的病情加重?是否会影响疫苗的效力、导致阻碍抗疫进程?下面我们通过新冠病毒的进化历程、病毒变异株的研究情况及疫苗的防控情况来解答这些疑惑。1、新冠病毒的进化历程2020年2月,欧洲出现新的变异毒株(D614G)。7月,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究表明,这种第614位氨基酸发生点突变的新冠病毒突变株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新冠病毒毒株。2020年8月,非洲尼日利亚出现了新的变异毒株(B.1.1.207),研究表明,这种变异毒株和新冠原毒株比没有明显的变化。2020年10月,英国的病毒专家们对之前保存的一份新冠病毒样本进行检测后,惊讶地发现,这个样本的多处基因片段都发生了突变。研究表明,这种毒株就是后来12月份在英国蔓延传染开的“新冠英国变异毒株”(B.1.1.7)。同月,又一种新的的新冠变异毒株(501.V2)在南非被发现,2020年11月初起成为当地流行的主要毒株。2020年11月,丹麦的日德兰半岛上发现了变异毒株,代号为“Cluster 5”,专家们研究后认定,它是从养殖场的水貂传播到人类身上的。2021年1月,日本国家传染病机构(NIID)从巴西亚马逊州飞抵东京后被隔离的乘客身上,检测出了一种新的的新冠变异毒株(P.1)。研究认为,新冠病毒每月平均发生1-2次突变,这些新突变,可能使新毒株的危险系数直线上升。目前,主要在全球传染的变异毒株为欧洲D614G变异株、英国B.1.1.7变异株,南非501.V2变异株。2、病毒变异株的研究情况D614G变异株D614G突变指的是新冠病毒的第614氨基酸位点 D(天冬氨酸)到 G(甘氨酸)的突变,位于S蛋白。D614G突变的病毒株常伴有5' UTR中的C到T突变(相对于MN908947.3基因组的241位),3037位的C到T突变;在14408位的C到T突变。包含这4个遗传连锁突变的单倍型现已成为全球优势形式,根据GISAID数据库公布的新冠病毒测序结果,发现携带该突变的病毒株主要归类于G型、GR型和GH型。D614G变异株基因突变位点有研究结果表明,携带S蛋白D614G的SARS-CoV-2突变株已成为全球大流行中最普遍的形式,变异后的病毒被证明更具有传染性。D614G变异毒株感染细胞实验不过,目前许多疫苗和疗法重点针对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RBD),D614G并不位于RBD区域。同时,自然感染含有D614或G614的病毒产生的抗体可以交叉中和,因此,D614G突变不太可能对目前正在研制的疫苗疗效产生重大影响。B.1.1.7变异株B.1.1.7变异株在D614G突变毒株基础上又多了17个突变,包括14个氨基酸置换突变和3个框内缺失突变。B.1.1.7变异株有8个突变发生在刺突蛋白(S蛋白)上,其中两个值得高度关注。一个是N501Y突变,它会增强新冠病毒与人体细胞ACE2受体的亲和力。另一个则是69-70氨基酸删除突变,会导致两个氨基酸缺失,可能有助于病毒免疫逃逸。B.1.1.7变异株在S蛋白上的突变位点1月21日,《自然》杂志对从英国传播开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1.7进行了探讨。文章称,关于一种新变种的早期数据表明,与病毒的其他谱系相比,它对儿童的传染力相对更强。22日,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目前有证据表明,英国的变异病毒株比普通新冠病毒,至少增加了30%的致死率。BioNTech公布的研究显示,对模拟B.1.1.7毒株的“假病毒”进行测试,疫苗接种后的抗血清能够阻止病毒感染细胞,疫苗仍对其有效。501Y.V2变异株501.V2变异株的刺突蛋白上,出现了9个新突变,分为两组,一组突变在NTD区域((L18F, D80A, D215G, Δ242-244, R246I),另外一组在受体结合区(RBD)(K417N,E484K,N501Y)。受体结合区(RBD)是病毒刺突蛋白与人细胞表明的受体ACE2结合的关键部位,这3个关键位点在发生突变之后,可能导致病毒结合受体的能力增强,更容易侵入人体细胞。疫苗介导产生的多抗体在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域上的作用位点1月19日,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NICD)发表研究, 501Y.V2变异株不但让三类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失效,还能躲过新冠康复者血清中的中和抗体。也就是说,其可能会让血浆治疗失效,甚至会降低疫苗效力,接种疫苗可能会再次感染。3、疫苗的防控情况面对病毒不断进化的严峻局势,现有新冠疫苗对新的变异毒株能否起效,决定着全球疫情防控局势的走向。据公开资料显示,新冠病毒通过其表面的刺突蛋白(Spike蛋白,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进而入侵细胞。目前主要的mRNA疫苗能够诱导产生中和抗体,进而抑制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与人类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断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机理有明确数据表明,疫苗对各种变异株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灭活疫苗免疫以后,对包括英国突变的毒株和以往全球分离到的大概八九株的不同的变异株都有中和效果。因此,我国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广谱保护的,对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毒株都有很好的交叉中和。虽然南非毒株在核心位点E484K发生关键突变,导致mRNA疫苗产生的部分中和抗体效力大打折扣,但影响是有限的。因此,疫苗接种依然对于南非毒株有效果,扩大疫苗接种至关重要。关于人们最关注的疫苗升级问题,日前邵一鸣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如未来真的出现需升级疫苗应对病毒的逃逸,我国企业在拿到变异毒株后,只需要更换病毒发酵罐中的种子病毒即可,其他工序不需要做任何调整,预计2个月即可完成升级更新。所以,面对新冠病毒的不断进化,我们不必感到恐慌,国家研发机构在最早开始设计新冠疫苗,就已经为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做了充足的准备!
  • 管控再升级!2024年全球PFAS管控法规大盘点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有着极好的热稳定性和耐降解性,被广泛地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材料中,例如不粘锅凃层、日化用品、服装面料、食物包装等。然而,PFAS具有持久性、远距离迁移性、生物累积性、生物毒性等危害,能对环境生物及人体健康产生长期不良影响,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很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被称为“永久性化学物质”和“有毒定时炸弹”。2021年10月18日,美国环保署(EPA)发布应对PFAS污染的综合战略路线图,该路线图以三个指导策略为中心:增加针对PFAS的研究投资;采取行动限制PFAS化学品进入环境;加快PFAS污染的治理。未来,EPA将采取切实行动来管控PFAS物质。此路线图的发布再次将PFAS推至风口浪尖。目前,全球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已经对PFAS进行限制,PFAS相关管控要求概况如下:地区要求欧盟REACH 法规((EC)N1907/2006)高度关注物质候选清单(SVHC)中有多种 PFAS 物质,包括 PFOA,PFNA 及其钠盐和铵盐,PFDA 及其钠盐和铵盐,PFBS 及其盐等物质。2020年5月,丹麦在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中禁用 PFAS。2020年6月,欧盟 POPS法规((EU)2019/1021)及其修订法规(EU)2020/784 将 PFOS 及其衍生物,PFOA 及其盐和 PFOA 相关物质纳入附录I禁用物质清单。2021年7月,欧盟五国提议限制 PFAS 物质的生产和使用。2024年3月,修订后的欧盟f-gas法规生效,该法规规定到2025年完全淘汰氢氟碳化合物(HFC)消费。北美2020年1月,旧金山禁止在一次性餐具中使用 PFAS。2021年2月,TPCH正式在包装材料中限制 PFAS。纽约州从 2022 年 12 月起禁止在所有食品包装中有意添加 PFAS 物质。美国科罗拉多州、缅因州、肯塔基州、弗吉尼亚州、华盛顿州、明尼苏达州、康涅狄格州、夏威夷州等多州均已发布针对 PFAS 的管控要求。中国2019年3月11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禁止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林丹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公告》自2019年3月26日起,禁止 PFOS及其盐类和 PFOSF 除可接受用途外的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中国也针对PFAS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标准,规定了PFAS在水质、土壤和大气中的限值。2022 年 12 月 29 日,生态环境部公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 年版)》,自次年 3 月 1 日起实施, 其中主要包含了对 PFOS 和 PFOA 的相关规定。日本2021年4月,日本将PFOA 及其盐类认定为日本化审法(CSCL)中定义的I类物质,禁止其进口、生产和销售。且从2021年10月22日起,要求企业对含有 PFOA 及其盐类的产品进行标识。鉴于PFAS物质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全球针对PFAS的管控日趋严格,执法机构对于此类物质的执法力度也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PFAS化合物被纳入或即将纳入到法规的管控。2024年全球PFAS监管重要时间结点时间国家或地区内容2024年1月1日美国科罗拉多州、康涅狄格州、马里兰州、明尼苏达州和罗德岛州州政府对故意添加PFAS作为接触材料的限制开始生效2024年3月1日美国缅因州和明尼苏达州行业提交的PFAS当前不可避免使用议案咨询结束2024年3月11日欧盟修订后的欧盟f-gas法规生效,该法规规定到2025年完全淘汰氢氟碳化合物(HFC)消费2024年5月1日美国华盛顿州对食品包装中PFAS的限制生效2024年6月3日英国向健康与安全执行局提交消防泡沫中PFAS证据的截止日期2024年10月1日美国国防部发布停止使用含PFAS的水性成膜泡沫(AFFF)灭火器的截止日期2024年11月12日美国美国环保局根据有毒物质控制法案第8(a)(7)条PFAS报告规则启动了报告提交期,该规则要求制造商详细说明其自2011年以来使用的1460多种PFAS化合物2024年12月31日美国夏威夷州对食品包装中PFAS的限制生效  2024年全球PFAS相关WTO通报时间地区通报号内容2024年1月12日美国G/TBT/N/USA/1960/Add.1环境保护署将对有毒物质控制法案化学物质名录中指定为非活性物质的329种PFAS的重要新用途规则(SNUR)进行最终定稿2024年2月5日加拿大G/SPS/N/CAN/1545规定生物固体中的PFAS临时标准以全氟辛烷磺酸(PFOS)指标浓度为依据,该浓度在最终产品中每公斤干重不得超过50ppb(十亿分之一)2024年2月22日新西兰G/TBT/N/NZL/121/Add.1更新了PFAS的定义2024年5月13日美国G/TBT/N/USA/1915/Add.1环境保护署将两种PFAS——全氟辛酸(PFOA)和PFOS,包括其盐类和结构异构体——指定为危险物质2024年5月21日美国G/TBT/N/USA/2121环境保护署规定须报告有毒化学品排放情况的化学品清单,包含七种PFAS点击图片 免费参会
  • 新冠疫情防控新阶段:检测逐步从实验室迈向POCT
    p   5月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加快提升快速检测能力,尤其是推进检测时间短、且无需实验室的核酸快速检测设备生产扩能。 /p p   其实早在今年2月,在瑞士日内瓦闭幕的新型冠状病毒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就指出,目前的PCR检测方法对实验室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从紧迫性来看,用于基层社区更加简便易行的确诊工具十分必要。随着新冠疫情病例偶发、防控走向常态,检测逐步从实验室转向即时检测。 /p p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李克强指出:“我从许多渠道了解到,现在很多人愿意自己花钱尽快做一次核酸和抗体检测,希望‘落’个心里踏实。有了更多高效准确的检测仪器,就可以把它们广泛配备到医院、口岸等急需场所,扩大商业化应用。” /p p   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需要在生物安全等级二级实验室进行,优势是检测可以高通量进行,但对实验室的资质、环境和条件要求较高,并且需要有经验和获得相应资质的检验人员操作。即时检测(Point-of-CareTesting, POCT)是一种在采样现场进行的、 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结果的检测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快速、随地、对操作者要求低。 /p p   POCT初步可划分为三大类:固相POCT、液相POCT、分子POCT。 /p p    strong 固相POCT /strong /p p   固相POCT即侧向免疫层析检测(lateralflow immunoassays,LFIA),是在大孔径的微孔滤膜(如NC膜、硝酸纤维素膜)载体上进行的抗体抗原免疫反应。 /p p   根据被仪器检测的指示物质的功能完善程度,可以将固相POCT分为如下四代:第一代为胶体金技术、第二代为免疫荧光技术、第三代为上转发光和量子点荧光技术、第四代为磁定量技术。 /p p    strong 液相POCT /strong /p p   液相POCT技术主要指小型化学发光和微流控技术。 /p p   化学发光POCT就是将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应用于POCT检测场景,这种结合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胶体金技术、免疫荧光技术的检测结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对检测灵敏度、检测精密度的要求。 /p p   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尤其特指亚微米结构的技术,又称其为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或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 /p p    strong 分子POCT /strong /p p   分子诊断近年来发展迅速,通过与POCT结合,能够实现便捷的采样和及时的检测。目前分子POCT技术主要指小型核酸检测平台(基于 PCR 技术/非扩增检测)和微流控平台,结合当下精准医疗及基层医疗单位的发展,未来分子POCT类产品前景广阔。 /p p   根据调研机构的数据,我国POCT领域2018年市场规模约为80亿元(不包括血糖检测),并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率。随着对该领域的关注度的提升,未来几年内该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在现有基础上出现“爆红”的高增长。 /p
  • 土壤修复之风险管控篇,“风险管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措施?
    p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此标准首次发布。而且雄安新区印发了《雄安新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2018-2022年)》。按照方案,到2022年,先行区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土壤环境质量得到初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智慧土壤”全面建成,“健康土壤”先行区初步建立。到2035年,先行区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土壤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健康土壤”先行区全面建立。今年6月份,上海市环境生态局印发了上海市建设用地地块土壤污染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指南(试行),进一步规范本市建设用地地块土壤污染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等活动。 /p p   纵观这一系列的政策标准,我们发现“风险管控”的概念正在逐步强化。如:日前发布的两项土壤新标准,分别从安全角度出发,对农用地、建设用地不同污染物提出风险值管控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审也明确提出,按照“污染担责”的原则,强化农用地风险管控责任。 /p p   风险管控,顾名思义,就是在污染产生之前进行预防。就像女孩子在夏天出门前,都喜欢涂抹防晒霜一样,将紫外线隔离、避免晒黑。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也是这个道理,不可能将污染全面消除,那就减少新的污染的产生。我们强调的是风险管控,要管控土壤污染风险,通过改变土地使用方式,而不是简单依靠巨大的资金投入,对污染的土壤要加强监测监控,不让污染继续发展。 /p p   事实上,预防与保护优先一直是我国土壤防治的总体思路。正如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玉锁所言,我们对土壤污染是实行的风险管控对策,而不是一味的对土壤进行治理与修复。 /p p   相对于土壤污染治理,土壤修复风险管控工程需要根据具体污染地块的性质来确定治理措施和技术路线,两者的重点、思路以及后期管理要求均不同。因为风险管控不单单是一次性的工程,需要相应的配套管理体系。届时,Soiltec China 2019(第四届中国国际土壤与地下水高峰论坛)将邀请生态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黄国鑫老师对土壤修复风险管控相关热点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相信能够让大家获益满满。欢迎各位业内人士,专家老师们积极交流报名参会。任何问题,请与我么取得联系。021-80319152,也可关注我们(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峰会),获取信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04191d1e-d1cd-4475-aeb4-c4746ad03057.jpg" title=" soiltec china.jpg" alt=" soiltec china.jpg" / /p
  • 月旭科技层析空柱四大天王亮明身份
    WelCot层析空柱有两种规格:12mL和60mL柱体选用高纯度医疗级的聚丙烯制成,筛板选用纯净的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而成,可耐受酸碱和一般的有机溶剂,具有广泛的生物兼容性。介质装填后可利用重力流纯化蛋白。技术参数PreCot层析空柱有两种规格:1mL和5mL柱体采用生物耐受性聚丙烯材料,上下两层滤膜是由多孔聚乙烯组成,该柱子采用1/16英寸接口,可和AKTA系统配套使用,也可配注射器上样接头和注射器、泵使用。技术参数TXK实验室系列层析空柱实验室型层析空柱均采用玻璃柱管,直径从1.6cm到5cm,长度从20cm到100cm,装填介质可以从3mL到2L。其特点是:1夹套可以维持一点的操作温度;2材质有很好的化学耐受性;3特定装柱器保证好的柱效;4快速锁定的适配器确保均一的流速。技术参数TXK生产系列层析空柱TXK系列手动层析柱,手动装填、操作简单,配套工具少,并能够为各种层析填料提供快速装填方法,节约时间,并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还能够获得准确而高重复性的装柱效果。其特点是:1层析柱柱体钢结构采用316L不锈钢;2柱体玻璃采用进口高精度医用玻璃;3上下筛网及筛板耐受多种酸碱溶液和有机溶剂;4O型圈密封性好,更耐用;5带可调节柱床高度的适配器。技术参数
  • Pilodist同心管精馏柱技术助力液蜡分离
    关于2024年液体石蜡行业中国报告大厅的《2024-2029年中国液体石蜡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高端液体石蜡需求释放,为顺应行业消费潮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食品级液体石蜡、医用级液体石蜡市场。这也意味着为了迎合市场趋势,企业需要引进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制造系统,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液体石蜡的性质概念及应用~关于液体石蜡正构烷烃的性质正构烷烃[1]是指没有碳支链的饱和烃,又称液体石蜡、液蜡。主要来源于生物体的脂肪酸、 蜡质及烃类物质;碳数小于20的短链正构烷烃大都来源于水生藻类和微生物,而碳数在20-32的高碳数正构烷烃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高碳数(21-33)奇碳优势正构烷烃来源于富含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的生油岩中,在C21-C33范围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 根据其馏分,可以分为轻质液体石蜡(简称轻蜡)和重质液体石蜡(简称重蜡),烷烃中碳原子数C9-C13者为轻蜡,C14-C16者为重蜡。正构烷烃的应用● 轻蜡(C9-C13)主要是制造直链烷基苯[2]的中间体单烯烃,也是增塑剂、氯化石蜡、石油蛋白的生产原料。还可用于生产月桂二酸、巴西二酸、长链二元酸或高级香料、尼龙塑料等。● 正构十三碳烷烃(C13)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有机溶剂。多用于油漆、 橡胶、乳胶生产等行业的溶剂类原料油,也是润滑油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添加剂。● 正构十四碳烷烃(C14)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有机溶剂。多用于兽药制剂、液体蚊香、大型冲压机的液压油、氯化石蜡、防腐涂料、粉末涂料,也可用作高档热熔胶。● 正构烷烃(C14-C16)主要用于脱蜡溶剂、放电器械加工油、特殊防锈油用基础油、金属加工基础油、金属清洗剂、灯用液蜡等。● C16以上正构烷烃国内研究较少,大多为特殊应用,多用于军工、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正构烷烃单体分离提纯的难点1相同碳数的烷烃,正异构数量较多,沸点接近,分离难度大,特别是高碳数的烷烃;2碳链越长,沸点越高,但都是热敏性物质,加热温度过高容易裂解;3碳数越高,烷烃的凝固点越高,容易堵塞装置的馏分管路,也容易污染其他馏分;4正构烷烃的比热容与碳数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例如,C16的比热容要高于C17;5相邻碳数的烷烃之间可能会存在共沸物,特别是高碳数的烷烃,分离难度更大。以上难点相信业内小伙伴们或多或少都有感触,今天德祥为您提供解决方案!德国PILODIST® 精密分馏装置PD105以上问题,德国PILODIST® 精密分馏装置PD105统统可以解决!得益于PILODIST® 独家的同心管精密分馏技术,该装置能满足以上应用,也受到客户广泛认可。装置优势1同心管精密分馏柱,60~90块理论塔板数,柱效高,分离效果好;2真空操作系统,模块化设计,操作压力低至1mbar;3从塔顶冷凝器到馏分接收管之间的管路均采用套管连接,可以使用循环恒温浴进行保温(乙二醇介质),而且与馏分接收管连接处配备红外加热装置,避免馏分凝固堵塞管路;4塔顶和蒸馏釜集成Pt-100温度传感器,控温准确,模块化设计,DCD 4001系统实时监控,可随时探测到馏头和釜内样品温度的波动;59位全自动馏分收集系统,模块化设计,实验效率高。关于同心管精密分馏柱同心管精密分馏柱由两根经精巧设计和精密校准的同心管玻璃柱融合而成,垂直上升的蒸气与同心环形间隙中的液体薄膜之间高效传质,使得精密分馏柱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从而保证PD105最高可达90块理论塔板。同心管的外圆内壁和内圆外壁均设计成为精密设计的螺旋刮痕形式,使得在冷凝器冷凝的液体通过刮痕可以顺流而下,并形成液膜加大热交换接触面积,直至蒸馏釜。同心管技术还具有如下的技术优势:● 压力降小● 滞留量小● 适用于热敏性物质● 高分离效率● 极少量蒸馏体积(低至1mL)● 极少工作流量对于工业的小试放大,一般选用传统填料塔式模拟实际的生产条件,而针对生产或研发中的原料、产物的高效高质量的提纯则可考虑同心管式。案例和方案案例分享PILODIST® 团队基于客户需求,可给出不同的配置方案。例如,某中石化客户的需求如下:表1:C16、C17、C18混合正构烷烃分离实验要求实验方案使用精密分馏装置PD105对样品进行分离提纯,实验压力维持在20mbar,加热后依次按照沸点进行分离提纯。表2:C16、C17、C18正构烷烃沸点实验结果图2:实验记录实时曲线C16、C17、C18原料的纯度(质量分数)均为98%左右,实验后,C16纯度97%以上,C17纯度95%以上,C18纯度93%以上,实验结果符合90%的要求,满足客户要求。但还有优化的余地,建议继续延长实验时长,特别是C17和C18馏分;而且切换相邻组分时,延长平衡时间,以避免收集时将下一个重组分带出,影响质量分数。如果你对上述产品或方案感兴趣,欢迎随时联系德祥科技咨询,可拨打热线400-006-9696参考文献:[1] 温国贤.C13-C16混合正构烷烃分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系.2019[2] 刘玉泉,徐国英.我国液蜡生产与市场[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2,3(5):35-38
  • 浙江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空编严重
    一边是大学生为找工作,四处奔波 一边岗位空缺,苦等人手干活。如此矛盾的现象出现在浙江省多地食品药品监管系统。   18日召开的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姒健敏表示,浙江各地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都新增了人员编制,但目前空编情况严重。   当日,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在作报告时表示,去年以来,浙江省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严厉打击视频安全违法犯罪,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加强监管体制机制建设,构建企业诚信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浙江省食品安全形势稳中趋好。   近年来,浙江省妥善处置了湖州病死甲鱼、上海水域漂浮死猪、农夫山泉&ldquo 标准门&rdquo 、苍南问题米面、温州&ldquo 乡巴佬&rdquo 卤味、&ldquo 美素丽儿&rdquo 奶粉等视频安全突发事件。   郑继伟认为,浙江省食品安全形式总体平稳,但与人民群众期望存较大差距。   姒健敏表示,当前浙江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面临新一轮改革,各地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都新增了人员编制,但目前空编情况严重。   他以嘉兴和台州两市为例,该市新增编制182人,实到105人,到编率仅为58% 台州市新增编制190人,实到98人,尚空编98人。&ldquo 监管力量的不足,严重制约工作的正常开展。&rdquo   郑继伟亦承认,浙江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比较薄弱,监管人手不足。   此前,记者随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赴嘉兴调研时,该市下面的一位食安办主任连连吐槽,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手紧张。   这位主任表示,该办公室能够用的专业人才仅5个人,但要面对全县2200多家餐饮店,监管难以得到保证。   当问及为何不招人时,他表示,现在是有编制但不能找人。据了解,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面临新一轮改革,只能等到改革完成后方能进行事业招聘。而这段真空期,因人手不够,难以确保食品安全监管。   对此,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建议,地方应该整合资源,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比如通过成立中介式的食品检测机构,从而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除了编制人员未到位,监管力量、技术支撑与监管任务不匹配也导致了监管力量薄弱。   据人大常委会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浙江已经建成11.4万个食品安全责任网格,但从村、社区聘任的食品安全协管员大多数身兼数职且几乎没有报酬。   以丽水市莲都社区为例,当地左渠门社区范围内有145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仅由1名身兼五职的干部担任食品安全协管员。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嘉兴,海盐城北社区共有70余家餐饮、小食品店,仅由一名大学生村官兼任食品安全协管员,平均一季度才能巡查一次。   数据显示,浙江省村级(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和食品安全信息员共计71036名,年发放报酬补助仅700余万元,人均每年报酬补助不足100元。   对此,姒健敏建议浙江省政府需要研究解决当前食安系统机构改革推进缓慢影响监管工作以及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还应研究解决基层监管队伍空编、缺编严重等问题。   据了解,浙江省政府将加快新一轮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整合加强基层监管力量,确保安全监管责任到位。
  • 互联网+质管时代到来 NeoLIMS打造全新管控模式!
    当下的经济环境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对生产制造业来说,若是在品质管理上没有做到严格把关,很有可能就在大浪淘沙的环境中被替代。谈起品质管理,每一个企业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板与高层苦恼于如何提高良品率,责任者苦恼于如何整理质量报告,检测人员苦恼于实验中的不确定性……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企业的发展。传统品质的管理之痛该如何解决?NeoLIMS给出了一个全新方向,在工业4.0时代,利用“互联网+”来打造快人一步的云端品质管理,助力生产制造业在质量管控上面面俱到,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NeoLIMS是上海赛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推出的一款产品,是目前市场上唯一针对生产制造品控实验室与质检实验室所推出的SAAS软件,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在传统品质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NeoLIMS通过互联网的云服务,实现不受办公场地限制的管理模式。NeoLIMS的开发,基于20年实验室信息化经验的积累,涵盖了生产制造业企业品控实验室管理的众多核心部分,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工作台、数据看板、检验单、报告单、库存管理、辅助管理、系统管理以及其他模块。通过NeoLIMS,企业的老板、高层、责任者、检测员、采购员等,都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产品实时数据,实现更加高效的质量把控。NeoLIMS的特色主要有SaaS云端服务、多维质量统计报表、规范的实验室管理、高效工作协同以及灵活轻便的用户体验。SaaS云端服务,让企业只需一个联网终端就能将数据安全储存在云端,而无需配备专业的IT人员与服务器。多维质量统计报表是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图表统计,让精益品质管理成为可能。通过NeoLIMS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企业可以更快速地实现人机料法环全面管理覆盖,更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高效工作协同以更加简洁丰富的个性化配置,助力企业每一层人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微信接口也让管理变得更加便捷。最重要的是,NeoLIMS的用户体验更加灵活而轻便,引导式的使用助手,有效缩短上手时间,助力企业在时间上快人一步。作为NeoLIMS的开发者,上海赛印一直致力于为更多的企业和机构提供优质服务,至今已经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复旦大学、上海市计量院、上海材料研究所、中铁检验认证中心等诸多企业与机构展开过合作,在业内拥有十分良好的口碑。而随着NeoLIMS的正式发布,赛印即将在未来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互联网+模式的质量管控,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支持。对于企业来说,NeoLIMS的云端储存技术更加安全可靠,只需拥有联网终端就能将进行管理,无疑是更加方便的选择。除此之外,NeoLIMS将针对不同的生产制造型实验室和质检机构,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个性功能模块,助力企业在质量管控上占领先机,轻松迈入工业4.0时代!
  • 十四种新污染物纳入重点管控清单
    3月1日起,《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以下简称《清单》)正式施行,包括抗生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等14种新污染物被列入重点管控范围,被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有关负责人说,我国是化学物质生产使用大国,加强新污染物管控工作,是深化环境污染防治、保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必然要求,对防范环境与健康风险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把“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作为“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予以部署。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清单》编制过程中,重点关注环境和健康危害大且在我国环境风险已经显现、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国际环境公约管控的新污染物。《清单》的实施,明确了目前新污染物“治什么、怎么治”。《清单》主要包括4类14种新污染物,编号1—9是《斯德哥尔摩公约》明确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POPs一旦进入环境不易降解,即使是极低浓度也可能造成较大的环境风险。编号10—11是已列入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或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需实施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编号12、13分别是壬基酚、抗生素,编号14是在我国已被淘汰的POPs。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说,“十四五”期间,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新污染物等问题逐渐凸显。目前,我国已在有毒有害新污染物监测分析、风险评估、排放源溯源、污染物有效去除技术研发与评价等方面开展工作,建立了“筛—评—控”逐级识别与分类管理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形成了《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框架性指南(试行)》等系列标准、技术规范,有效支撑了新污染物的治理工作。为支持《清单》施行,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和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启动了新污染物调查试点工作。作为试点参与单位,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主要负责长江流域重点区域的新污染物监测。“我们单位的技术力量、仪器设备完全可以支撑《清单》中新污染物的监测。”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二英监测室翟婉盈博士说,除《清单》的14种新污染物外,中心还对部分增塑剂、手性农药等进行监测。但新污染物治理还需要解决诸多问题,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就是一道急需克服的“难题”。“不同种类的新污染物,所需检测时间不同,比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检测只需要几小时。需要复杂前处理的全氟化合物、十溴二苯醚等,检测通常要耗时数天不等。”翟婉盈说。邹首民也表示,总体来说,新污染物治理的科技支撑基础相对薄弱,还应加强科技攻关。比如加强新污染物毒性测试、危害机理、计算毒理、暴露预测、环境归趋、追踪溯源、监测检测等基础研究;研发绿色替代品、替代技术、减排技术和治理修复技术,加快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技术推广等。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在抗生素快速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了地表水、地下水中45种抗生素大体积直接进样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可使检测时间由传统的几天缩短至几小时,极大提升了检测效率。翟婉盈说,团队还将探索其他高效的检测方法。为支持《清单》实施,目前,少数POP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已发布行业监测标准,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全氟化合物等部分新污染物的监测标准正在制定中。
  • 张作风教授解读: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的新冠注意事项
    ——01——为何会有对新冠肺炎的“乙类甲管”的法律?它是如何诞生的,为何又取消?2020年1月20日国务院宣布的对新冠肺炎的“乙类甲管”的法律,为2020年1月23日的武汉封城措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传染病法的甲类传染病管理法规也是近三年来的新冠疫情的封堵防控,包括城市、农村和相关社区的强制性的静态管理,社会面清零,新冠病例和接触者的强制隔离等防控措施的法律基础。很多专家学者包括我本人在今年3-4月份上海疫情初始期间,针对奥密克戎的特征提出了把新冠疫情“甲类管理”降级到“乙类或丙类管理”的建议。经过8个月来的普遍全国各地的严格反复的封控实践,在12月25日下午,全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疾控局报告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方案,将于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于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政策改变,有很多正面的转变,受到人们欢迎。但是从严格封控到全面放开的突然的飞跃,缺失了一个针对疫情政策改变做好“转变准备期”。——02——敞开大门面对世界的重大举措最受欢迎的重大措施之一是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这意味着中国会彻底改变三年来封国的现状,将向全世界全面打开大门。 这对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无疑是利多互赢,是挽救国家和世界经济低迷强劲的措施,对国际性科学技术交流也是有力 促进。 更重要是对在华工作的外借科技商务工作人员的复工复产、各国留学生的复学,科技教育交流的科技教育人员,外借人士的探亲、团聚会提供相应签证便利。对中国公民来说,这一决定会便利中国出国留学生回国探亲,并会逐渐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03——回归正常自由生活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和民众正常生活恢复的最主要新冠疫情措施的重大改变包括:不再实施静态管理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不再进行核酸全民普检 。城乡的严格封控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贸合作,以及民众的正常日常生活。改变为传染病乙级管理后,疫情防控对经济影响会大大下降,民众再也不会因为新冠感染或作为密切接触者而被强制隔离,城市农村社区也不会因此被封堵,核酸的全民普检也不会再回来,民众可以回归正常自由生活,这一点应该是非常值得庆幸的。——04——为何还要对感染者实施居家隔离?实施条例指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对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自我照护。作为疫情缓解的一项重要措施,建议让轻型新冠感染阳性者居家隔离,或者居家工作。无症状感染或轻型新冠阳性者,应该至少居家隔离五天以防传播给他人,这样可以减缓冲顶速度,向后推迟峰值时间。如果在很短时间内冲达感染高峰,会产生大量的重症患者,导致严重的医疗挤兑和病死率增高。以北京为例,如果新冠感染在4周内感染50%的市民(1100万人),平均每天会感染40万人。如果按照上海估计的0.5%重症率,平均每天重症病人可达2千人。我依据卫健委给出的ICU床位率预估,北京的ICU床位应该在1752到4380张之间。按照人均ICU 病房五天,北京每天可能会有350到876张ICU床位。但是如果北京每天的重症病人是2千人,可能会导致重症监护室挤兑,大量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从而导致死亡数大量升高。但是如果把感染率超过50%的时间改变为3-4个月,挤兑现象会大量减少,会挽回许多生命。所以说,保持感染者居家隔离,推迟峰值,拉平重症患者数,可以避免重症监护室挤兑,有效下降新冠病死率。——05——在实施新冠感染“乙类乙管”后,如何监测评估新冠疫情呢?很重要的是监测指标要有实际的参考价值,目前卫健委已经不再公布新冠感染的数据,会由中国疫控中心对新冠疫情继续报告,中国疫控中心的互联网传染病直报系统应该可以报出可信的发病感染数据。 虽然新感染数可能由于抗原测定阳性后不上报而大量减少,但是至少会有高危人群,一线工作人员监测性的核酸数据,加上主动监测(信息普查)的信息收集,应该还可以报告可信的感染人数,预估疫情发展趋势。在国外,也会应用对其它疾病的监测系统,比如流感监测系统来监测新冠疫情,应用医院数据系统来报告ICU床位占用数,应用死亡报告系统来报告新冠死亡数。 美国目前对新冠感染的报告,由于快速抗原测试也被大量低估,虽然美国目前的报告的新冠感染数是一亿,但是实际感染数是报出数据的1-2倍之多。虽然新冠感染的偏低报告数是存在,但是还是可能用于监测新冠疫情以评估社区感染的程度,为推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在继续公布感染数同时,建议引进新冠住院数、重症数、重症监护室人数和死亡数(死于新冠,死于其他病伴随新冠)这些硬指标。 对住院数、重症、死亡数,应该有医院报告系统的数据,因此会相对准确,这些指标准确性比较高,对疫情控制重心转移有重要指导意义。很重要的一点是疫情数据要充分公开透明,这样才能和世界的疫情数据有可比性,也可以让民众知情,并且让公共卫生专家对疫情走向进行准确的有效研判、综合分析和准确预测,以实行有效的社区感染防控措施。——06——建议对部分地区重新评估病毒亚型毒力实施条例明确指出,要追踪国内外病毒变异情况,评估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等特点变化,及时跟踪研判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目前在上海、新疆、海南、广东这些已经经历过奥密克戎流行的地区,前一段时间有可能存在人群中的隐形社区感染,为奥密克戎亚分型成为主流行株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考虑到前一阶段北京的防控比较严格,可能在放开前隐形感觉比例不高,而且北京当前的感染者存在症状重、伴肺部感染的情况。可以考虑根据实施方案,对病毒株进行抽样病毒排序检测,由此来寻找引起北京民众感染特点的主流行病毒亚分型株,并为进一步防控方法的优化提供科学指导。——07——大部分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在2021年,接种所获免疫力下降,需紧急接种加强针实施条例要求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是非常关键的,要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推动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目前中国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是世界上领先的。 即便是加强针也达到了50%,但由于大部分人群的疫苗接种在2021年,疫苗加强在今年四月份以前。而估计疫苗的保护作用在八个月或更长时间之后,接种所获得的对病毒的免疫力会大量下降,所以建议接种加强针,尤其是要用针对奥密克戎的二价疫苗来保护老年人和高危人群。虽然奥密克戎亚型的毒力相比以前病毒株较低,但是还会引起老年和高危人群死亡的。要减少老年人死亡,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疫苗接种和加强率。作者介绍本文作者 :张作风教授 (UCLA 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系主任 )张作风博士(KOL主页【点击查看】),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系主任,流行病学杰出教授,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环境基因中心主任, 癌症分子流行病学培训中心主任,曾经担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癌症流行病学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美国流行病学院资深会员和理事, 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疾病预防和控制顾问. 张教授早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并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获得流行病学博士学位。曾在世界卫生组织肿瘤研究中心接受博士后训练。在非典和新冠疫情期间,张教授从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角度,研究探索了新冠疫情防控策略。
  • 3种禁用2种受限,如何应对美国TSCA法规新管控?
    导读 近期,多批输美货物遇到了“入关难”的问题,企业被要求应对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简称TSCA)后方可入关。究其原因:2021年1月6日,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在联邦公报发布了TSCA中五种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Persistence, Bioaccumulation, and Toxicity,简称PBT)物质的最终规则40 CFR 751.401-751.413,最终规则对物质、混合物或物品中的十溴二苯醚、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六氯丁二烯、五氯苯硫酚、2,4,6-三叔丁基苯酚共五种PBT物质提出了管控要求,因为这些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环境中积累,可能对接触的人体产生潜在的危险。以上规则已于2021年2月5日正式生效,并于2021年3月8日逐步实施。 表1 五种PBT物质简要信息下面先随着小编来了解下美国TSCA法规相关内容吧! 美国TSCA法规介绍 • 管控目的美国TSCA法规, 由美国国会于1976年颁布,1977年生效,由美国环保署(EPA)负责具体政策的落实和执行。该法案旨在综合考虑美国境内流通的化学物质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预防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不合理风险”。 • 管控范畴TSCA法规适用于天然生成和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物质本身、混合物中的化学物质和物品中有意释放的化学物质。需要注意的是,TSCA法规定义的化学物质还包括了微生物。也就是说,TSCA法规并不是将管控对象分为“有毒物质”和“无毒物质”,而是把化学物质分为“现有化学物质”和“新化学物质”两大类,某些特定用途的化学品并不属于TSCA法规的管控范畴,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不属于TSCA法规管理的化学物质如表2所示,TSCA法规主要管理的是工业用化学物质,而烟草和烟草制品、核材料、军火等8大类化学物质由于其用途的特殊性,由特定法规负责管理,例如食品、食品添加剂、药品和化妆品统一由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规管理。 • 管控影响TSCA法案是美国有效管理商业用途化学物质的首要法规,该法规适用于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分公司,也适用于从中国进口化学品的美国公司。因此,TSCA合规是企业进行正常贸易的先决条件,为此,企业需要尽快了解法规的管控要求,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管控方案,通过测试或者供应链调查来确定产品的符合性。 1月份公布的TSCA中五种PBT物质规则,直接影响了众多输美企业出口的电子电器、纺织品等产品,根据TSCA法规及美国海关要求,相关货物入关时必须随货提供TSCA遵循或豁免声明。若企业违反该规定,将可能面临禁止入关、扣留货物、滞留费用、罚款、进口黑名单等后果。 岛津应对之道 美国EPA公布的5种PBT物质如何检测呢?烧脑!烧脑!… … 别紧张!岛津有完整的检测解决方案,为您排忧解难。 方案1. Py-GCMS快速筛查六氯丁二烯、五氯苯硫酚和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PS材质固体标准品色谱图(100 mg/kg)( 1. 六氯丁二烯、2. 五氯苯硫酚、3. 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 ) 岛津Py-Screener系统 岛津Py-Screener系统基于EGA/PY-3030D + GCMS-QP2020 NX,并提供包含样品制备工具、分析方法包、专用数据处理软件、软件操作向导、维护耗材、清晰文字指导和视频指导,是一套从样品制备、分析、数据处理到仪器维护保养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方案2. GCMS定量检测六氯丁二烯、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和十溴二苯醚标准溶液色谱图(浓度0.1 μg/mL)( 1. 六氯丁二烯、2. 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3. 十溴二苯醚) GCMS-QP2020 NX • 搭载全新大容量超高效真空系统• 超强抗干扰性能和超高灵敏度 更多应用敬请参考岛津公司推出的《美国TSCA法规中5种PBT物质检测解决方案》。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3种禁用2种受限,如何应对美国TSCA法规新管控?
    导读 近期,多批输美货物遇到了“入关难”的问题,企业被要求应对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简称TSCA)后方可入关。究其原因:2021年1月6日,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在联邦公报发布了TSCA中五种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Persistence, Bioaccumulation, and Toxicity,简称PBT)物质的最终规则40 CFR 751.401-751.413,最终规则对物质、混合物或物品中的十溴二苯醚、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六氯丁二烯、五氯苯硫酚、2,4,6-三叔丁基苯酚共五种PBT物质提出了管控要求,因为这些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环境中积累,可能对接触的人体产生潜在的危险。以上规则已于2021年2月5日正式生效,并于2021年3月8日逐步实施。 表1 五种PBT物质简要信息下面先随着小编来了解下美国TSCA法规相关内容吧! 美国TSCA法规介绍 • 管控目的美国TSCA法规, 由美国国会于1976年颁布,1977年生效,由美国环保署(EPA)负责具体政策的落实和执行。该法案旨在综合考虑美国境内流通的化学物质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预防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不合理风险”。 • 管控范畴TSCA法规适用于天然生成和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物质本身、混合物中的化学物质和物品中有意释放的化学物质。需要注意的是,TSCA法规定义的化学物质还包括了微生物。也就是说,TSCA法规并不是将管控对象分为“有毒物质”和“无毒物质”,而是把化学物质分为“现有化学物质”和“新化学物质”两大类,某些特定用途的化学品并不属于TSCA法规的管控范畴,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不属于TSCA法规管理的化学物质 如表2所示,TSCA法规主要管理的是工业用化学物质,而烟草和烟草制品、核材料、军火等8大类化学物质由于其用途的特殊性,由特定法规负责管理,例如食品、食品添加剂、药品和化妆品统一由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规管理。 • 管控影响TSCA法案是美国有效管理商业用途化学物质的首要法规,该法规适用于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分公司,也适用于从中国进口化学品的美国公司。因此,TSCA合规是企业进行正常贸易的先决条件,为此,企业需要尽快了解法规的管控要求,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管控方案,通过测试或者供应链调查来确定产品的符合性。 1月份公布的TSCA中五种PBT物质规则,直接影响了众多输美企业出口的电子电器、纺织品等产品,根据TSCA法规及美国海关要求,相关货物入关时必须随货提供TSCA遵循或豁免声明。若企业违反该规定,将可能面临禁止入关、扣留货物、滞留费用、罚款、进口黑名单等后果。 岛津应对之道 美国EPA公布的5种PBT物质如何检测呢?烧脑!烧脑!… … 别紧张!岛津有完整的检测解决方案,为您排忧解难。 方案1. Py-GCMS快速筛查六氯丁二烯、五氯苯硫酚和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PS材质固体标准品色谱图(100 mg/kg)( 1. 六氯丁二烯、2. 五氯苯硫酚、3. 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 ) 岛津Py-Screener系统 岛津Py-Screener系统基于EGA/PY-3030D + GCMS-QP2020 NX,并提供包含样品制备工具、分析方法包、专用数据处理软件、软件操作向导、维护耗材、清晰文字指导和视频指导,是一套从样品制备、分析、数据处理到仪器维护保养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方案2. GCMS定量检测六氯丁二烯、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和十溴二苯醚标准溶液色谱图(浓度0.1 μg/mL)( 1. 六氯丁二烯、2. 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3. 十溴二苯醚) GCMS-QP2020 NX • 搭载全新大容量超高效真空系统• 超强抗干扰性能和超高灵敏度 更多应用敬请参考岛津公司推出的《美国TSCA法规中5种PBT物质检测解决方案》。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针对核酸检测机构监管、封控管理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人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落细落实防控措施、有效抓好疫情处置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封控管理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表示,当前,各地正在抓实抓细做好疫情防控。要根据检测、流调结果做好风险研判,精准判定风险区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要科学分类收治阳性感染者,妥善做好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的收治、照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及时回应和解决。国家卫健委:对出具虚假核酸检测报告等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对于核酸检测工作,我们历来严格检测资质的准入和质量控制,不断地优化技术规范,同时重点加强对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今年以来,像北京、安徽合肥、河北石家庄、河南许昌、内蒙古等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都对检测机构存在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了严肃的处罚,有的违法机构和个人,还被追究了刑事责任。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这样的一些严重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国家疾控局回应网友反映层层加码问题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当前,全国疫情总体呈较快发展态势,疫情波及面广。近期,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不是针对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简单化、层层加码、“一刀切”、忽视群众诉求等方面。当前,各地成立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每天都在进行调度,回应各地网民反映的各种问题,并转交有关地方予以推动解决。国家卫健委:持续加大对核酸检测机构监管力度国家卫健委回应部分地区尝试居民核酸自采:从各地处置的数百起聚集性疫情实践来看,核酸检测起到了早发现阳性的作用。目前,各地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核酸检测任务重,居民自采核酸是一种新的探索,但应注意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常规核酸检测,我们严格检测资质准入和质量控制,不断优化技术规范,重点加强检测机构的监管。
  • 创想仪器GLMY携直读光谱仪参加中铸协铸管会议
    2020年11月22日,创想分析仪器来到了河南安阳,参加在此地举办的“2020年度中国铸造协会铸管及管件业年会”。在本次会议上,创想仪器为大家带来的是台式直读光谱仪CX-9600T及移动式直读光谱仪CX-9900。2020年是《铸造行业“一三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铸管及管件行业深化改革,推进绿色、健康、安全、可持续平稳发展,加快行业建设,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的关键之年。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对于企业是一场大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为加强广大铸管及铸件业企业间的学习和交流,促进中国铸管及管件业良好发展,中国铸造协会以“智能,智慧,环境,安全”为主题,在很那安阳召开“2020年度中国铸造协会铸管及管件业年会”。会议邀请铸管及管件、井盖等城市铸件、泵阀、水表、胶圈及应急配件等管网配套件企业、上下游企业和与之相关的市政、建筑、五金矿业等协学会、设计与规划院和供水排水企业用户、分析仪器厂商和专家莅临会议,共同畅谈供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利工程全产业链在国家强化环境治理、安全管控的形势下,企业转型升级、夯实高质量、只能和协同发展基础的探索之举,着力分享提升创新能力、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作为。创想仪器作为一家专业的分析仪器制造厂商,在本次铸管会议上展示的是公司的台式直读光谱分析仪CX-9600T及移动式直读光谱分析仪CX-9900,台式自不用多介绍,移动式的CX-9900摆脱了实验室的限制,让检测不在局限于一个空间,可实现多方位,多现场测量,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好仪器。创想仪器GLMY将始终为广大铸造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来电咨询。文章来源:直读光谱仪厂家创想仪器
  • 人民日报 | “空天地水”多维度监测,助力河海排污口监管
    “天空地水”多维度监测助力河海排污口监管入河入海排污口(以下简称“排污口”)是流域、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流域、海域等生态环境的污染源头看似在水里,实际在岸上。入河入海排污口一头连着河流海洋,一头连着陆地污染源,是陆地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的最后一道“阀门”。“阀门”能否管控到位,关系着河流海洋的水生态环境质量与安全是否有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排污口整治和截污治污工作。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职责划转至生态环境部,为打通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奠定了基础。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3月发布《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22〕17号),围绕持续改善流域、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出排污口“查、测、溯、治、管”的改革举措,对有效管控入河入海污染物排放,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河、海的水质状况主要依托大量临水而建的水质监测站和实验室进行检测,所用方法多为化学法和电极法,存在检测频率低、建设和运维成本高、点位少盲区大、时空代表性不足、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局限性,虽然具有局部和典型的代表意义,但难以实现流域河、海水质精细化管理。谱视界简介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谱视界)是一家以原创的光谱传感技术及AI算法平台为核心竞争力,聚焦光谱感知设备小型化、易用性和面向行业应用拓展的高光谱科技公司,其核心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卓立汉光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顶尖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动态监测云平台谱视界以“为视觉添加彩虹色,为人类感知开拓谱视界”为愿景,致力于为全球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高光谱器件、模块及相机,以精准的数据和开放的平台,推动高光谱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发展。在河海水质监测、排污口监管等领域,谱视界基于多年的光谱设备研发经验及生态水环境应用技术积累,推出了针对河海水质监测和排污口监管的“空天地水”一体化动态监测云平台,用科技力量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该平台综合利用天基、空基、地基、浮标、手持等多类型设备,对较大空间范围和较长时间跨度的水环境进行全天候、多维度监测与数据分析,将数据分析结果通过4G/5G等网络上传至在线监测平台,同时展示在大数据看板中。大数据看板集水质监测、设备监控、数据分析、看板展示于一体,同时配备手机端,及时推送预警信息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图1 谱视界拥有一支朝气蓬勃、青春活力的优秀团队解决方案和产品阵容谱视界针对水环境监测领域的痛点问题倾力打造的“空天地水”一体化立体协同的解决方案和完整的产品阵容,打破了传统水质监测手段成本高、时效差、易污染等局限,可实现对水环境污染的“发现”、“溯源”、“监管”全流程管控,以多维度、立体化的呈现方式,让“治水”有据可依。图2 谱视界“空天地水”一体化立体协同方案早发现:利用谱视界自主研发的岸基高光谱水质监测仪、浮标式高光谱水质监测仪和快照式光谱成像实时指数分析仪作为水环境监测的“哨兵”,可对监控区域内各类水质参数(如总磷、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溶解氧、PH等,下同)的变化情况开展全天候秒级实时监测和异常报警,迅速响应水环境污染事件。快溯源: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周期性大范围水质监测,对重点区域(工业企业、生活 密集区),解译水体两侧疑似排污口信息;利用谱视界研发的大禹Specvision-W无人机载光谱成像指数分析仪,对河海口重点区域和人工排查较为困难的河道进行拉网式无人机快速排查。大禹Specvision-W无人机载光谱成像指数分析仪可在无人机飞临水体上空时,对十余种水质参数开展自动解译,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水质参数分布自动成像,同时实时获取和上传疑似排污口位置等关键信息,让污染溯源更加高效。强监管:谱视界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深瞳研究院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指导下,结合各方多年来在水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积累,共同打造了适用于人工现场巡查的便携式水质监测设备:手持式高光谱智水仪,配合专用的手机APP “智水”,可快速检测十余种常用水质参数。河长制和湖长制工作人员携带手持式高光谱智水仪沿河流沟渠、湖库岸边进行现场踏勘过程中,可即时测定水体的十余种水质参数,同时将河湖排口水质参数、经纬度信息、现场环境照片等信息自动上传水环境动态监测云平台。利用这些信息,可全面、准确反映全镇、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各条河流、湖泊的水质参数动态变化情况,为决策、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谱视界开发的水环境动态监测云平台,汇总空、天、地、水多源终端设备的动态监测数据,感知水环境发展态势,以整体视角进行统筹分析和污染预警,为污染源头的快速定位和及时处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秉持“持科技利刃,溯万物本源”的企业使命,谱视界将持续发挥自身优势,专注打造更加专业、高效的水环境监测产品和解决方案,用科技力量守卫祖国绿水青山。
  • 深化5类管控,持续推进声环境质量改善
    生态环境部等16个部门和单位近日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份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十四五”期间声环境质量改善,到2025年,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噪声污染越来越成为环境领域集中投诉的热点和焦点。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举报45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报的45%,居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2位。行动计划提出,深化5类管控,稳步提高噪声污染防治水平。一是严格噪声源头管理,完善相关规划要求,优化噪声敏感建筑物建设布局,紧抓产品质量监管,推广先进技术。二是深化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树立工业噪声治理标杆,加强工业园区管控,推进工业噪声实施排污许可和重点排污单位管理。三是强化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推广低噪声施工设备,落实建筑施工噪声管控责任,加严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要求。四是加大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严格机动车、船舶噪声监管治理,加强公路和城市道路养护,细化城市轨道、铁路噪声污染防治要求,深化民用机场周围噪声治理。五是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严格经营场所噪声管理,细化公共场所管理要求,文明开展娱乐、旅游活动,重点针对社区和邻里噪声完善管理举措,共同维护社会和谐。行动计划还强化了4个方面,以建立基本完善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包括夯实声环境管理基础,完善法规标准、加强科技教育支撑,加强监测、严格执法,紧抓责任落实、引导全民共治。这位负责人表示,行动计划强化了重点管控措施、细化了噪声法的规定要求、完善了社会共治理念,力求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和谐安宁环境需要。
  • 科技抗疫|助力西安摸排管控 天隆硬核迎战疫情
    自3月5日以来,陕西本轮疫情全省累计报告本土新冠确诊病例24例。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全面开展摸排管控,严防疫情外溢和传播,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疫情。分秒必争保障供应 助力赢得战“疫”先机陕西本轮疫情的首例病例于3月5日在西安的便民核酸采样亭采样,送至西安天博医学检验所检测发现。值得一提的是,该检测机构装备了天隆系列核酸提取及检测仪器,天隆产品成功检出了陕西省本轮疫情首例确诊病例,避免了病毒长时间的隐匿性传播,为疫情控制赢得时间窗口。疫情发生后,天隆科技争分夺秒,紧急协调,通过专车运送等方式,将大批仪器及试剂以最快的速度供应到西安各区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及三方医学检验所,助力疫情的快速控制。天隆方案再提速 “御兔号”王者归来为快速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满足摸排管控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在去年西安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天隆“御兔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再次启动,公司也派出数百名专业技术人员支援核酸检测。此次升级的“御兔号”实验室装备数百台天隆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样品后处理系统、全自动核酸工作站等自动化设备,配合天隆多种规格采样管及试剂,不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破解核酸检测提速能力限制,让核酸检测更加快捷高效,日检测能力高达25万管(即10合1混检250万人,20合1混检500万人),在本次疫情中贡献重要力量。加班加点,全力保障产品供应作为核酸检测产品的主力供应单位,为牢筑陕西本土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坚决阻断疫情传播,天隆科技组织数百名员工坚守岗位,夜以继日,三班轮值,24小时不停歇,全力保障包括国内及海外核酸检测产品供应。春节期间,天隆科技积极响应政府春节不停工、不停产的要求,产线全负荷运转,确保国内各地疫情监测、常态化防控及海外持续增长的核酸检测需求。作为陕西本土的分子诊断企业,天隆科技一定会竭尽全力守护家乡,在做好核酸检测仪器试剂供应的同时,以高新硬核科技优化核酸检测方案,持续助力陕西及各地核酸检测能力的提升,为早发现、早报告和疫情早控制贡献“天隆”力量。
  • 药品中有害物的需用什么来管控-气质联用仪
    药品中有害物的需用什么来管控-气质联用仪新闻摘要:长期使用农药残余高的食品和药品,将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而中药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受到国内的关注,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士对此也表示强烈的好感,如果一旦确认中药农药残余存在,那么势必使得中药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将有所下降!药品中有害物的需用什么来管控-气质联用仪长期使用农药残余高的食品和药品,将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而中药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受到国内的关注,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士对此也表示强烈的好感,如果一旦确认中药农药残余存在,那么势必使得中药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将有所下降!惠州华高仪器设备作为专业的环保仪器推广能够通过提供可用于农残检测的气质联用仪,帮助有关单位和企业顺利的解决这一问题。披露来自国内多家药店的部分常用中药材超七成被检测出农药残余。对此,有关人士表示,国内目前对于农药残余方面并没有十分严格的检测和管制,国内的法律法规对于这块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这就导致药材批发商在购入药材的时候缺少对农药残留的检测,从而让一些农药残余的药材流入市场。针对这一问题,惠州华高仪器设备相关人士根据十余年检测技术、仪器推广和使用经验来看,目前国内对于药材无论是检测机构还是药材商,都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原本可以准确检测农药残余的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等仪器,在市场上使用的机构和企业还不是很多。气质联用仪主要可用于重金属含量、农药残余等方面的检测,尤其是在农药残余检测方面,十分高的灵敏度,目前也被许多国家广泛使用。另外,随着国内不断的曝出食品药品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余等超标现象,国内的一些检测部门和检测机构也开始逐步的完善自身检测硬件设施,将气质联用仪等仪器使用到实际的生产和工作中去,一些产品中所含有的重金属也在威胁着人们的安全,根据市场的要求也推出一款先的重金属检测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7000,可有效对药品及食品中的重金属进行管控。惠州华高仪器设备凭借良好的销售业绩及超过十年的仪器行业服务经验,连续多年获日本岛津优秀代理商称号,并与多家国外知名厂商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是日本岛津、瑞士万通等在中国区的一级签约代理商、岛津EDX产品区域总代理,岛津中国区EDX产品租赁总代理,瑞士万通全线产品惠州总代理。
  • 美疾控中心统计报告:注射辉瑞等新冠疫苗已造成死亡653人,156起永久残疾
    据美国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2月,注射辉瑞等疫苗造成死亡病例高达653人,超过1.1万例不良反。其中,44岁以上占绝大多数。75岁以上的死亡人数达372,超过总人数的50%。这也提醒我们,40岁以上的人接种新冠疫苗比年轻人存在更大的风险。这些数据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其负责收集有关个人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事件的信息。在这些死亡病例中,53%的死亡者是男性,43%是女性,其余4%的死亡报告不包括死者的性别。其中,平均死亡年龄为77岁,报告死亡的最年轻者仅23岁。除了死亡这种严重后果之外,注射疫苗后还发生2443例急诊就诊,156例永久性残疾,1066例住院治疗病例。虽然VAERS数据库记录了653例死亡,但根据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数据,因接种冠状病毒疫苗而发生不良事件的实际人数可能会更多。
  • 95项!市场监管总局建成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库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第二批62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连同2024年5月首批印发的33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标志着市场监管总局已建成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全部业态、所有类别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库。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62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为贯彻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令第60号),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最小工作单元精准防控风险,市场监管总局在印发首批33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其余62项《品安全风管控清单》。现予印发,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防控提供参考和指南。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的通知》(市监食协发〔2024〕35号)要求,指导企业结合实际持续抓好风险排查和管控工作。附件: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目录   2.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2024年8月7日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目录序号名称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酱油生产)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醋生产)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味精生产)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酱类生产)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调味料生产)6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盐〔海盐〕生产)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盐〔井盐〕生产)8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盐〔湖盐〕生产)9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热加工熟肉制品生产)10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发酵肉制品生产)1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预制调理肉制品生产)1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腌腊肉制品生产)1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胶原蛋白肠衣生产)1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天然肠衣生产)1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乳粉生产)16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他乳制品生产)1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方便面生产)18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他方便食品生产)19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调味面制品生产)20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果蔬罐头、其他罐头生产)2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速冻面米制品生产)2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速冻调制食品生产)2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速冻其他食品生产)2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薯类和膨化食品生产)2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白酒生产)26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葡萄酒及果酒生产)2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啤酒生产)28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黄酒生产)29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他酒生产)30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用酒精生产)3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酱腌菜生产)3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蔬菜干制品生产)3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用菌制品生产)3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他蔬菜制品生产)3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蜜饯生产)36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水果制品生产)3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蛋制品生产)38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可可制品生产)39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焙炒咖啡生产)40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干制水产品生产)4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盐渍水产品生产)4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鱼糜制品生产)4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冷冻水产品生产)4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熟制水产品生产)4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生食水产品生产)46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他水产品生产)4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48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淀粉糖生产)49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豆制品生产)50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蜂蜜生产)5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蜂王浆生产)5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蜂花粉生产)5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蜂产品制品生产)5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保健食品生产)5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56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特殊膳食食品生产)5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他食品生产)58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品添加剂生产)59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品用香精生产)60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6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餐饮服务企业)6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6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小麦粉生产)6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大米生产)6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挂面生产)66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他粮食加工品生产)6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用植物油生产)68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用油脂制品生产)69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用动物油脂生产)70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液体乳生产)7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包装饮用水生产)7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碳酸饮料〔汽水〕生产)7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茶类饮料生产)7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生产)7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蛋白饮料生产)76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固体饮料生产)7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他饮料生产)78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饼干生产)79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畜禽水产罐头生产)80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冷冻饮品生产)8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糖果制品生产)8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生产)8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果冻生产)8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茶叶生产)8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茶制品生产)86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调味茶生产)8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代用茶生产)88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生产)89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糖生产)90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热加工糕点生产)9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冷加工糕点生产)9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品馅料生产)9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9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集中用餐单位食堂)9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品销售企业)33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docx62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zip95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分别明确了不同生产经营业态和食品类别的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环节、风险点、风险描述、管控措施、管控目标、管控频次、责任人员等内容,为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自身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在“最小工作单元”科学识别风险、精准防控风险提供了参考和指南,有利于全面提升食品行业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参考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结合经营业态、规模大小、食品类别等实际情况,全面开展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建立完善符合企业实际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并根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动态调整,真正把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要求融入企业现有管理制度、嵌入企业日常管理,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方案 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相关建议,请及时反馈机制综合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2022年12月26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妥有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有力有序有效应对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方案。一、制定背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全面加强对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了疫情防控的体制机制、策略原则、目标任务、工作要求,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我国的疫情防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各地区各部门密切协作、履职尽责,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14亿人民同心抗疫、坚韧奉献,有效应对全球先后五波疫情流行冲击,成功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有力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防控奇迹。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从病毒变异情况看,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病毒变异大方向是更低致病性、更趋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更短潜伏期,新冠病毒将在自然界长期存在,其致病力较早期明显下降,所致疾病将逐步演化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从疫情形势看,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流行优势毒株,虽然感染人数多,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占比超过90%,重症率和病亡率极低。从我国防控基础看,我国目前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亿剂次,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超过90%;国内外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研发取得进展,我国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疫情防控和处置经验,防治能力显著提升。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基础等因素,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二、总体要求(一)指导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完善应对准备,调整防控措施,统一规则、分类指导、防范风险,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二)工作目标。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三)进度安排。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 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三、主要措施(一)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我国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实践证明,我国的新冠病毒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动员力度,科学评估接种禁忌,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覆盖率,优先采取序贯加强免疫,努力做到“应接尽接”。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推动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二)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做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抗原检测试剂的准备。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三个月的日常使用量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服务人口数的15%-20%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人口稠密地区酌情增加;药品零售企业不再开展解热、止咳、抗生素和抗病毒4类药物销售监测。各地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切实担负起药品试剂准备的领导责任。(三)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重点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配足配齐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呼吸机、ECMO等重症救治设备,改善氧气供应条件。各地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的原则,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配备充足的医疗力量;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设置发热门诊或者诊室。定点医院重症床位和可转换重症床位达到总床位数的20%。二级综合医院应当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二级传染病、儿童专科医院应当设置重症监护病房。三级医院要强化重症医疗资源准备,合理配备重症医护力量,确保综合ICU监护单元可随时使用,通过建设可转换重症监护单元,确保需要时24小时内重症监护资源增加一倍。根据人口规模,将符合条件的方舱医院提标改造为亚(准)定点医院,其他方舱医院仍然保留。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配备和升级改造,尽快实现发热诊室(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各地要加大投入,按照填平补齐原则,确保完成建设改造。(四)调整人群检测策略。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医疗机构收治的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门急诊患者、具有重症高风险的住院患者、有症状的医务人员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疫情流行期间,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工作人员和被照护人员定期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对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的社区居民、3岁及以下婴幼儿,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及时指导开展抗原检测,或前往社区设置的便民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外来人员进入脆弱人群聚集场所等,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现场开展抗原检测。在社区保留足够的便民核酸检测点,保证居民“愿检尽检”需求。保障零售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抗原检测试剂充足供应。(五)分级分类救治患者。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自我照护;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在亚定点医院治疗;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以及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例,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在三级医院治疗。全面实行发热等患者基层首诊负责制,依托医联体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级诊疗,加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健康监测,对于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密切监测其健康状况,指导协助有重症风险的感染者转诊或直接到相应医院接受诊治。确保重症高风险人员及时发现、及时救治。统筹应急状态医疗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和人员调集,进一步完善医疗救治资源区域协同机制。动态监测定点医院、二级以上医院、亚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资源使用情况,以地市为单位,当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综合医院可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床位使用率达到80%时,医疗机构发出预警信息。对于医疗力量出现较大缺口、医疗服务体系受到较大冲击的地市,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视情通过省内协同方式调集医疗力量增援,必要时向国家申请采取跨地区统筹方式调派医疗力量增援,确保医疗服务平稳有序。(六)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摸清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根据患者基础疾病情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程度等进行分级,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提供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协助转诊等分类分级健康服务。社区(村)协助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居(村)民委员会配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围绕老年人及其他高风险人群,提供药品、抗原检测、联系上级医院等工作。(七)强化重点机构防控。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人群集中场所结合设施条件采取内部分区管理措施。疫情严重时,由当地党委政府或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经科学评估适时采取封闭管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及时发现、救治和管理感染者,建立完善感染者转运机制、与医疗机构救治绿色通道机制,对机构内感染人员第一时间转运和优先救治,控制场所内聚集性疫情。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和就诊患者个人防护指导,强化场所内日常消毒和通风,降低场所内病毒传播风险。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大型企业等人员聚集的重点机构,应做好人员健康监测,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措施,延缓疫情发展速度。疫情严重时,重点党政机关和重点行业应原则上要求工作人员“两点一线”,建立人员轮转机制。(八)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做好农村居民宣教引导。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作用,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加强医疗资源配置,配足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和制氧机等辅助治疗设备。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保障能力,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村-乡-县重症患者就医转介便捷渠道,统筹城乡医疗资源,按照分区包片的原则,建立健全城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与县级医院对口帮扶机制。畅通市县两级转诊机制,提升农村地区重症救治能力,为农村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提供就医保障。根据区域疫情形势和居民意愿,适当控制农村集市、庙会、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规模和频次。(九)强化疫情监测与应对。动态追踪国内外病毒变异情况,评估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等特点变化,及时跟踪研判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监测社区人群感染水平,监控重点机构暴发疫情情况,动态掌握疫情流行强度,研判疫情发展态势。综合评估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行情况等,依法动态采取适当的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措施压制疫情高峰。(十)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广泛宣传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在公共场所保持人际距离,及时完成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疫情严重时,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落实居家自我照护,减少与同住人接触,按照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健康监测,如病情加重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十一)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制定疫情信息报告和公布方案,逐步调整疫情发布频次和内容。全面客观宣传解读将“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目的和科学依据,充分宣传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分级分类诊疗等措施对于应对疫情的关键作用,筑牢群防群控的基础。(十二)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逐步恢复水路、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四、组织保障(一)强化组织领导。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领导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优化调整各工作组职责,建立健全有关工作专班,积极稳妥推进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二)强化责任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结合实际细化本地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力量统筹,周密组织实施,按照国家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向地方派出督查组,督促指导各地做好应对准备和措施调整工作。(三)强化培训指导。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协调相关工作组或专班,通过全国疫情防控视频会商会、调度会等方式,对疫苗接种、药物储备、医疗资源准备、分级分类诊疗、疫情监测、宣传引导等工作开展部署培训和政策解读,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要求,推动工作落实。各行业主管部门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加强督促指导,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新冠疫情防控
    据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介绍,“五一”期间人群聚集和流动性增强,客观上增加了病毒传播机会,但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救治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的冲击。同时监测数据显示,包括XBB系列在内正在流行的变异株与早期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基于疫情流行态势、病毒变异特征、人群免疫屏障和系统应对能力建设四个方面的考虑,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从当前疫情流行态势来看,全球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住院人数和重症住院人数、病亡人数都处于较低水平和持续下降状态。第二,虽然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有些变异株免疫逃避能力变强,但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致病力、病死率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第三,虽然全球疫情风险仍然较高,但人群通过自然感染和主动疫苗接种,已经建立比较良好的免疫屏障。第四,三年多来,各国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能力建设,包括人力资源、防护设备、疫苗药品等多方面能力都在加强,大多数国家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防控能力。但我们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坚持必要的防控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开展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和疫情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需要进一步健全监测网络,加强监测能力,合理布局监测哨点,做好预警和风险研判工作。二是继续加强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新冠疫苗对防重症、防死亡,乃至更有效地防控疫情传播,都是有价值的,需要坚持。三是继续强化临床管理和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的救治能力。四是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和物资储备等。五是加强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公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心态。
  • 土壤领域又出新标准 涉污染地块风险管控
    p   在土壤领域,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两类受到污染的土壤类型,对于建设用地,我国主要采用的是风险管控的思路,也就是土壤修复和风险评估相结合,在保证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修复工作量,充分利用土壤的自净能力。 /p p   为加强污染地块环境监督管理,生态环境部颁布了一系列标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a8e2c2a4-8141-4bcc-b49f-02985dec2d17.jpg" title=" QQ截图20190625182730.jpg" alt=" QQ截图20190625182730.jpg" / /p p   日前,生态环境部颁布了《HJ25.6-2019 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对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制定相关规范,其中对地下水修复工程的运行监测进行了详细规定。 /p p   运行监测包括修复监测井布设、风险管控监测井布设、监测指标、监测频次、趋势预测以及运行状况分析。 /p p   监测指标包括地下水水位和水质、注入药剂特征指标、工程性能指标、二次污染物等。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包括地下水水位、目标污染物浓度等 注入药剂特征指标包括药剂浓度以及因药剂注入导致地下水水质变化的参数,如pH、温度、电导率、总硬度、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等 工程性能指标取决于使用的工程控制措施的类型,如阻隔强技术可通过检测墙体地下水流向上游及下游的地下水水位、目标污染物浓度等判断工程控制运行状况 二次污染物包括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在地下水、土壤、地表水、环境空气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 /p p 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6/attachment/bbd716b8-e674-4a1a-828e-101d053a7cec.pdf" title=" HJ 25.6-2019 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pdf" style=" color: rgb(0, 102, 204) font-size: 16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HJ 25.6-2019 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pdf /span /a /p p br/ /p
  • 筑牢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防线,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化监管平台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3〕7号)(以下简称《解释》),其中,首次对承担温室气体排放检验检测、排放报告编制或者核查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实施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行为确定为违法犯罪,并对定罪量刑标准作出明确规定。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影响碳排放控制成效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全国碳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有序推进,较好地实现了以市场机制倒逼温室气体减排的目的。但由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不够规范,导致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领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违法成本偏低。目前,对于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造假行为的罚款最高不过几万元,相对于造假行为带来的巨大利益,企业存在弄虚作假的主观利益驱动。二是信息化建设滞后。目前,碳排放数据质量自动化监控水平较低,数据大多无法实现自动监测记录和存档,仅依靠现场手工记录,为篡改数据等行为创造了条件。三是检测与核查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各地市县两级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力量薄弱,多数未配备专职碳排放管理人员,难以把好质量关。同时,碳排放检测仍游离于环境检测监管体系之外,尚未实现现场采样、分析检测、报告上传等全过程监管,存在盲区。部分设区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不具备碳排放数据分析检测能力,无法对重点排放企业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造假行为形成有效监督。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各地应以《解释》颁布实施为契机,建立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体系,加大对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范健康运行,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水平。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专业人员和技术装备配置,聘请高层次专业团队对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快速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能力。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化监管平台。依托现有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建立碳排放自动监控体系,搭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模块,对纳入碳市场交易的重点排放企业进行关键参数在线监控,做到碳排放相关数据实时采集、实时监控、异常报警,减少企业对数据的干扰。加强重点排放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日常监管。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日常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建立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第三方检测和碳核查机构管理机制,将其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和“黑名单”范围,进一步规范检测和核查市场,营造公平有序的良好环境。
  • 涉及63种产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来了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指导督促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加强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聚焦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风险工业产品,制定20种工业品、30种消费品、13类材质食品相关产品,以及批发、零售、网售单位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指导督促生产销售单位精准防控风险隐患,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清单根据不同产品特点,找出关键环节和关键风险点,从原材料、生产工艺到成品出厂,从产品的标签标识、生产贮存环境到设施设备运行,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环节,制定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关键风险点及风险管控措施清单。清单为生产销售单位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发现风险隐患、市场监管部门探索“穿透式”精准监管提供“抓手”和突破口。《通知》要求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本地区市场监管部门,督促辖区重点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特别是高风险产品小微生产销售单位,参照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指导生产销售单位将制定的风险管控清单风险点和管控措施“上墙”,并纳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对多次反映同一问题或发现存在较大风险隐患问题的,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时进行现场核查和处置。制定实施清单有利于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源头治理,推动形成防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工作的闭环。
  • 聚焦五大重点行业,加强建设项目环评中甲烷的管控
    为进一步规范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甲烷评价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甲烷管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7月12日。2023年11月7日,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相关课题组按照相关要求对《指南》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甲烷管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根据《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聚焦煤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畜禽养殖、生活垃圾填埋以及污水处理厂等五大重点行业,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将甲烷管控要求落实到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各行业甲烷产生环节、产生方式和治理措施,煤炭开采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畜禽养殖业、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甲烷排放源强核算,分别参照《甲烷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1部分:煤矿生产企业》(GB/T 32151.11-2018)、《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4〕2920号)及《非常规油气开采企业温 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SY/T 7641-2021)、《畜禽养殖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NY/T 4243-2022)、《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1〕1041号)、《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评价技术规范》(T/CAEPI 49-2022)相关要求执行。目前,我部正在开展甲烷MRV体系建设,拟对甲烷排放核算标准进行集中修订,《通知》提出国家或地方颁布新的甲烷排放核算方法标准后,从其规定,与甲烷MRV体系的核算要求做好衔接。强化甲烷管控措施:(一)煤炭开采行业加强源头防控,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设项目应配套建设地面抽采系统,做到“先抽后采,抽采达标和区域防突”。建设项目甲烷排放、瓦斯综合利用和自行监测应符合《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暂行)》(GB 21522)要求。甲烷体积浓度大于等于8%的抽采瓦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应进行综合利用。鼓励对甲烷体积浓度在8%以下的抽采瓦斯以及乏风瓦斯开展综合利用或实施减排示范工程。地方有更严要求的,从其规定。(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开展建设项目全工艺流程甲烷排放与过程管控,鼓励开展回收利用。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平台及终端的挥发性有机物、甲烷排放及自行监测应符合《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39728)要求,地方排放标准有更严格要求的,从其规定。加强泄漏逃逸处置,落实油气采出、集输与处理全流程泄漏检测与修复计划。试油试气、油气层改造、油气集输处理排出气液尽量收集利用,减少直接排放,无回收利用条件的,应就地进行燃烧处置。减少火炬燃烧装置,确需设置的,应使用高效火炬燃烧。钻井作业应加强油气层井喷预防与控制,制定油气层井喷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三)畜禽养殖行业采用全株青贮等技术,合理使用基于植 物提取物、益生菌等饲料添加剂和多功能营养舔砖等,提高饲养技 术措施,改进畜禽饲养管理方式,实施精准饲喂,加强源头防控。 鼓励采取干清粪方式。采取水泡粪工艺的应尽量缩短泡粪时间,提 高清粪频次等方式强化过程控制。鼓励采取粪污密闭处理、气体收 集利用或处理等技术,提高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应采 取粪污(含污水)全量收集还田利用、污水肥料化利用、粪便垫料 回用、异位发酵床等模式处理利用畜禽粪污。应对粪污处置厌氧处 理单元产生的甲烷进行回收利用,避免或减少直接排放。(四)生活垃圾填埋建设项目甲烷排放和自行监测应符合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地方排放标准有 更严格要求的,从其规定。采用好氧填埋等减少甲烷排放的工艺, 设置填埋气体导排设施,根据填埋场规模、生活垃圾成分、产气速率、产气量和用途等确定填埋气体利用或处理措施,不具备填埋气 体利用条件的建设项目,采用火炬燃烧、生物覆盖、生物滤池等方 式处理填埋气。通过导气管道直接排放填埋气体时,导气管排放口 的甲烷的体积分数不大于5%。导排的填埋气体原则上不得直接排 放。导排和利用设施设置应符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 范》(GB 50869)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及利用工 程技术规范》(CJJ 133)要求。鼓励对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甲烷进行收集利用。(五)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甲烷排放及自行监测应满足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地方排放标准 有更严格要求的,从其规定。根据进水污染物种类及浓度选用合理 的污水处理工艺,减少甲烷产生,加强源头防控力度。采用污泥厌 氧消化工艺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并明确甲烷回收工艺和利用方 式,无法综合利用的沼气不得直接排放,需燃烧后排放。附:征求意见单位名单.pdf《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甲烷管控的通知》编制说明.pdf《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甲烷管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pdf
  • 优化检测要求,把好屠宰环节非洲猪瘟防控关 ——农业农村部答记者问
    为进一步做好屠宰环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降低非洲猪瘟病毒扩散风险,8月2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821号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近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公告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公告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2019年,我部发布第119号公告,要求生猪屠宰厂(场)全面开展非洲猪瘟检测、疫情排查和报告等工作。几年来,随着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持续有效落实,疫情风险下降。但由于屠宰环节生猪来源复杂、运猪车辆行驶路线复杂、易携带病毒等特点,其非洲猪瘟病毒污染风险相对较高,甚至可能向养殖环节传播病毒,有必要在进一步优化病毒检测要求基础上,强化清洗消毒要求,以减少病毒污染程度和扩散风险。基于以上考虑,我部启动了第119号公告修订工作,通过背景调研、组织专家修订、广泛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和生猪屠宰企业意见建议等方式形成初稿,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多次组织座谈研讨,并商请有关部门进行了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审查和合法性审查,形成了修订后的公告。 新公告适应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和需要,提升了屠宰环节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强化了生猪屠宰厂(场)环境和生猪运输车辆清洗消毒要求,并对消毒效果评价和抽检等作出配套要求,以降低生猪屠宰厂(场)污染风险和运输车辆出入的带毒传疫风险。另一方面,优化简化了屠宰环节非洲猪瘟病原检测要求,以增强可操作性。问:公告有哪些主要内容?答:修订后的公告共包括10条,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公告出台依据和目的意义。二是强调屠宰环节非洲猪瘟防控的总体要求。公告第一条强调了生猪屠宰厂(场)应严格做好非洲猪瘟排查、检测、疫情报告、清洗消毒、进场查验等要求。这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都有具体要求。三是明确屠宰环节清洗消毒要求。公告第二条至第四条明确要求,生猪屠宰厂(场)应建立并实施严格的清洗消毒制度、配备相应设施设备,严格落实生猪运输车辆、厂区、生产车间、设施设备清洗消毒以及消毒效果评价等工作。四是明确屠宰环节非洲猪瘟检测要求。公告第五至九条规定了生猪屠宰厂(场)非洲猪瘟检测及阳性处置、农业农村部门抽检等工作要求,明确各地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应建立生猪屠宰厂(场)和运输车辆清洗消毒效果抽检制度。五是关于公告执行时间及效力,明确该公告自2024年10月1日起执行,并废止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9号。问:与119号公告相比,821号公告主要做了哪些修订?答:本次修订主要增加了三方面内容,并对两方面内容做了调整。一是增加屠宰环节清洗消毒要求。生猪屠宰厂(场)应建立并实施严格的清洗消毒制度,配备适用的清洗消毒设施,使用合格有效的消毒剂,建立清洗消毒档案。二是增加屠宰环节生猪运输车辆清洗消毒效果评价要求。生猪屠宰厂(场)应至少每月开展一次生猪运输车辆和高风险区域环境样品检测工作。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三是增加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对屠宰环节清洗消毒效果抽检制度。各地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应建立生猪屠宰厂(场)和生猪运输车辆清洗消毒效果抽检制度,每月至少一次(冬季适当加大频次)采集生猪屠宰厂(场)环境样品和生猪运输车辆环境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四是调整屠宰环节生猪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要求。将生猪屠宰厂(场)按照不同来源批次开展生猪样品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的要求,调整为定期检测生猪屠宰厂(场)高风险区域环境样品,在环境样品检测中发现非洲猪瘟病原学阳性后,对相关联的生猪按批次开展检测。五是调整驻场官方兽医的工作要求。根据2021年修订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将驻场官方兽医的检疫、监督和核查工作调整为检疫和核查工作。 以上消息来源:农业农村部官网http://www.xmsyj.moa.gov.cn/zcjd/202409/t20240903_6461710.htm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对生猪产业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病毒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播迅速、致死率高,对养殖业和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方面,非洲猪瘟会导致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影响猪肉供应,进而推高猪肉价格,对消费者和养殖户均造成影响。如2019年,中国猪肉产量下降21.3%,生猪存栏量下降27.5%,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对CPI产生显著影响。另一方面,非洲猪瘟病毒虽然对人类无害,但对猪只具有极高的致死率。疫情的爆发可能导致猪肉供应链中断,影响市场供应,进而影响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非洲猪瘟的防控需要政府、企业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因此,政府会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为此,非洲猪瘟专用检测仪被开发出来,点击图片可进入链接:
  •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发布,首批33个!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的通知》,发布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33个,涵盖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集中用餐单位食堂等食品生产经营业态,以及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等重点食品类别,旨在督促指导食品企业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机制,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守稳筑牢食品安全底线。建立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有利于推动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促进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通知》明确了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的重点环节、风险点、管控措施及频次、责任人员等内容,通过指导企业精准识别风险,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清单,实现在“最小工作单元”精准防控风险,全面提升全产业链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为贯彻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令第60号),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在最小工作单元精准防控风险,总局研究制定了首批33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以下简称《清单》,见附件),现予印发供参考。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指导企业结合实际抓好风险排查和管控。一、统筹做好《清单》解读和宣贯培训等工作。坚持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专家解读与研讨提升相结合,加大宣贯培训力度,为企业精准识别风险、科学防控风险提供参考和指南。工作中要避免形式主义,不得层层加码,切实减轻基层单位和企业负担。二、指导企业参考《清单》建立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指导企业结合经营业态、规模大小、食品类别等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查找确认风险点、科学制定管控措施、合理确定管控频次并明确责任人员,建立完善符合实际的《清单》,并根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动态调整,真正把《清单》融入企业现有管理制度、嵌入企业日常管理,优化提升企业精准防控风险水平,防止出现另起炉灶、另搞一套等问题,坚决避免工作“一刀切”、执行“模板化”、落实“走过场”。三、指导企业对照《清单》常态化开展风险防控。重点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动态管理机制,对照企业风险管控清单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把企业建立实施《清单》及风险隐患整改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四、及时反馈《清单》建立实施相关情况。结合日常监管加强调查研究,收集汇总、综合分析企业建立实施《清单》工作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有关情况及时向总局相关业务司局反馈。总局将继续制定其余食品经营业态和食品类别的《清单》,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库。附件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目录.docx附件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docx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2024年5月22日《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目录序号名称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小麦粉生产)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大米生产)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挂面生产)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他粮食加工品生产)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用植物油生产)6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用油脂制品生产)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用动物油脂生产)8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液体乳生产)9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包装饮用水生产)10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碳酸饮料〔汽水〕生产)1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茶类饮料生产)1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生产)1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蛋白饮料生产)1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固体饮料生产)1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他饮料生产)16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饼干生产)1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畜禽水产罐头生产)18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冷冻饮品生产)19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糖果制品生产)20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生产)2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果冻生产)2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茶叶生产)2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茶制品生产)24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调味茶生产)25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代用茶生产)26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生产)2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糖生产)28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热加工糕点生产)29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冷加工糕点生产)30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品馅料生产)31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32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集中用餐单位食堂)33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品销售企业)
  •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迫切 甲烷管控成关键焦点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中国专家提出,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迫切,甲烷管控成为关键焦点。美国环保协会(EDF)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24甲烷论坛上发布《2023—2024甲烷控排全球进展报告》显示,甲烷造成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约30%的全球变暖。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在20年尺度下,化石燃料来源的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GWP)是二氧化碳的82.5倍;在100年尺度下,化石燃料来源的甲烷的GWP是二氧化碳的29.8倍。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说,有数据估算,甲烷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约占20%至30%。如果不大幅度削减甲烷排放,《巴黎协定》温控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正因为如此,有关国家、国际组织和能源行业采取积极行动减少甲烷排放。美国环保协会主席柯瑞华(Fred Krupp)表示,解决甲烷污染的问题对于缓解气候变化至关重要。过去一年中,在全球范围看到了巨大的甲烷控排行动势头,中、美、欧、日、韩等以及多家大型油气公司采取了积极行动。甲烷减排需要全球采取行动,今年3月,EDF发射了Methane SAT卫星,这也是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甲烷排放监测系统,EDF将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利用数据支持“甲烷控排工作”的实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说,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迫切,甲烷管控成为关键焦点。中国在甲烷控排方面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积极的努力,通过发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重新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并与美国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等,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合作的决心和行动。王金南认为,推动政策措施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构建一套健全的甲烷监测、报告和核查(MRV)体系,精准掌握甲烷排放动态及演变趋势,明确甲烷排放路径。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年全球甲烷追踪》,2023年全球能源部门的甲烷排放量接近1.3亿吨,占人为源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仅次于农业部门。化石能源行业在各个行业中,具有最大最快最经济的甲烷减排潜力。IEA首席能源经济学家蒂姆古尔德(Tim Gould)认为,从全球甲烷控排行动进展来看,2024年将成为透明度、政策行动以及减少排放的重要分水岭。《2023—2024甲烷控排全球进展报告》称,在今后十年内采取果断行动快速减少能源、农业和废弃物部门的甲烷排放,可以减缓短期内气候变化,这被认为是实现1.5℃温升控制目标的最有效策略,同时还具有改善公共卫生和农业生产力等协同效益。为更好推动甲烷控排工作,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朱庆锋建议,要加强政策约束、引导和支持,以充分调动甲烷控排的积极性,加强甲烷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工作,建立对重点排放源全覆盖的监测和统计核算网络,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甲烷协同治理与合作发展模式。“甲烷控排必须从源头进行管控,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表示,技术创新是推动甲烷控排工作的关键驱动力(2.840, 0.00, 0.00%),要加大甲烷控排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广泛应用,提高甲烷控排效率与效果。
  • 北京博赛德直播开讲——环境二噁英污染控制及监管
    抗击疫情迎来曙光,疫情之后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的健全与提高,必然成为迫在眉睫的目标。近日,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方案》的要求与政策方向,使得包含医疗废物处置和生活垃圾处理在内的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迎来发展新高。 截BCT2019年,全国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已超400座,预计2020年将有600座运行。但垃圾焚烧发电,必然躲不开 “邻避效应”。其中,垃圾焚烧产物中的“二噁英”类化合物备受关注,如何监测二噁英的排放,也成为环境监测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周,我们专门邀请了中国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国家环境保护二恶英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二恶英研究室主任刘爱民老师做客北京博赛德直播间,带来关于环境二恶英污染控制及监管的分享。感兴趣的老师、同行,可以前往北京博赛德官网,或者在此网站查找北京博赛德科技联系我们进群听直播~时间:4月01日10:00—11:00课程内容简介:1、新形势下的环境监管;2、生产和废物处置的二噁英问题;3、控制二噁英排放的管理法规;4、排放废气中二噁英监测和质量控制。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