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大气中氨气测量技术的现场对比
2008年夏末,在苏格兰南部一个农场,对11台基于8种不同测量方法的大气氨气(NH3)环境浓度测量仪器进行了比较。为了在广泛的浓度范围内对仪器进行测试,在试验中途,在现场施用尿素,使平均浓度从10 ppbv增加到100 ppbv。所部署的仪器包括三个湿化学系统,一个带有荧光分析(环形旋转分批剥蚀器,RBD)和两个带有在线分析(环形剥蚀器取样带有在线分析,Amanda;Airrmonia)。两个量子级联激光吸收光谱仪(一个大单元双系统;双QCLAS和一个紧凑系统;C-QCLAS)、两个光声光谱仪(wasul flux;nitrolux-100)、一个腔衰荡光谱仪(CRDS)、一个化学电离质谱仪(CIMS)。离子迁移率光谱仪(IM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OP-FTIR)。将这些仪器相互比较,并与所有仪器的平均浓度进行比较。仪器之间小时平均浓度的总体良好一致性(r20.84);在高达120 ppbv的区域观察到NH3浓度,斜率为0.67(双qclas)至1.13(airrmonia),截距为-0.74ppbv(rbd)至+2.69ppbv(cims)。低浓度(10ppbv)时,表现出更大的变异性。这里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是(a)入口设计,(b)入口过滤器的状态(如适用)和(c)气相标准的质量(如适用)。通过参考研究期间部署的快速(1Hz)仪器,可以表征较慢仪器的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