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缓降打开仪

仪器信息网缓降打开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缓降打开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缓降打开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缓降打开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缓降打开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缓降打开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缓降打开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缓降打开仪相关的资讯

  • “打开Interscience微生物检测领域”——2013年五洲东方公司系列有奖
    2013年五洲东方公司系列有奖问答十二 &ldquo 打开Interscience微生物检测领域&rdquo 活动开始啦!全部回答正确者即可获得由五洲东方公司提供的精美奖品一份。熟悉实验方法的网友不要犹豫了,快来参加吧! 活动开始时间: 2013年11月。 活动奖励: 全部答全答对的网友将获得精美礼品一份。 答题规则如下: 我们会提供参考文章,您可以阅读完文章后答题。 本次试题共5题,1-5题都必须答全。 点击下载试题打开Interscience微生物检测领域问题.doc, 填写完整后,您可以: 1)将问卷邮件至g.y_liu@ostc.com.cn。 2)将问卷邮寄至北京五洲东方公司(&ldquo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5号中汽大厦7层&rdquo ,邮编:100083,刘广宇收)。 奖品发放: 收到问卷经审核后,将发放精美奖品。 为了保证奖品能顺利发送到您的手中,请将您的所有联系方式全部填写全面。 活动咨询电话:400-011-3699 活动详情:&ldquo 打开Interscience微生物检测领域&rdquo &mdash &mdash 2013年五洲东方公司系列有奖问答十二 请关注下期有奖问答活动: 2013年五洲东方公司系列有奖问答十二 所有活动信息请关注五洲东方官方网站www.ostc.com.cn首页公告栏。 感谢您的参与!
  • “打开专业植物培养箱”---五洲东方有奖知识问答
    五洲东方新一期有奖知识问答-&ldquo 打开专业植物培养箱&rdquo 活动开始啦!全部回答正确者即可获得由五洲东方公司提供的精美奖品一份。了解PERCIVAL培养箱的网友不要犹豫了,快来参加吧!   活动时间:2012年5月23日&mdash 2012年6月23日。   活动奖励:   所有参与者,答题准确并信息完整者均可获得精美奖品&mdash &mdash 麦当劳代金券。   答题规则如下:   1、我们会提供参考文章,您可以阅读完文章后答题。   2、本次试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0分,1-12题都要填全。   3、点击下载试题,填写完整后,您可以:   1)将问卷邮件至g.y_liu@ostc.com.cn。   2)将问卷邮寄至北京五洲东方公司(&ldquo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5号中汽大厦7层&rdquo ,邮编:100083,刘广宇收)。   3)将问卷发送至QQ:179260946。   奖品发放:   1、收到问卷经审核后,将发放精美奖品。   2、活动结束后第二天,将发放幸运奖品。   为了保证奖品能顺利邮寄到您的手中,请填写详细地址。   活动咨询电话:400-011-3699   活动详情:http://www.bioon.com.cn/campaign/campaign_show.php?id=43280   请关注下期有奖问答活动:   &ldquo 磁力加热搅拌器&rdquo ---五洲东方有奖知识问答   所有活动信息请关注五洲东方官方网站www.ostc.com.cn首页公告栏。   感谢您的参与!
  • 以“高通量”理念快速打开电镜市场:访“朱良漪奖”获得企业聚束科技
    2022年1月12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十届三次理事会及“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颁奖在京举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名誉理事长刘长宽主持颁奖典礼。 2021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经过10位专家的会评,最终评选出“创新成果奖”3项,“青年创新奖”4名。 2021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创新成果奖”颁奖仪式其中,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镜NavigatorSEM-100成功入选“创新成果奖”。该产品获奖评审意见为:“1)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这款高通量电子显微镜,通过对成像技术、运动平台、电路控制及智能算法的系统化创新设计,实现了高通量成像。成像速度可达到传统扫描电镜的十倍以上;2)在扫描电镜行业率先采用浸没摇摆电磁复合透镜设计。在1KV加速电压下,可达到1.5nm;3KV加速电压下,可达到1.2nm 的高分辨率水平。同时还能够保持很低的图像畸变,线性度高;3)该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申请的国内外专利也多”。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镜NavigatorSEM-100荣获“创新成果奖”为进一步了解此次荣获“创新成果奖”的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镜NavigatorSEM-100的创新技术与研发背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联合仪器信息网采访了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帅,请其分享了NavigatorSEM-100背后的创新故事。仪器信息网:首先恭喜贵单位获得2021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创新成果奖”,请介绍此次获奖的成果?该成果的研发背景和初衷是什么?李帅:获奖产品为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镜NavigatorSEM-100,是聚束科技自主研发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扫描电镜,且实现了90%以上国产化率的科学仪器,成像速度可达到传统电镜的数十倍以上。自上市以来,本产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相关领域和科技进步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2021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之“创新成果奖”获奖产品: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镜NavigatorSEM-100电镜行业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发展已较为成熟。聚束科技的创始团队之前一直专注于半导体工业在线专用电子显微设备的研究。2015年,他们依靠于半导体行业背景结合多年的技术积累,成立了聚束科技,开始研发中国创造的科学仪器。为了进入到电镜行业,自公司成立以来,所持有的最终目标就是研发出一款特色突出,稳定性好、智能化程度高、全自动化的扫描电镜。带着这样的目标,以及坚持自主创新的初心,凭借着多年的技术积累,潜心专研,使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镜最终成形。创新的“高通量”理念,也帮助聚束科技快速的打开了电镜市场。仪器信息网:成果经历了怎样的研制过程,取得了哪些里程碑式的进展,有哪些令您难忘的事件值得分享?李帅: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聚束科技扫描电镜的研发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好在最后都凭借着科研人员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及时解决。2017年聚束科技取得了一个里程碑的进展,聚束科技第一台样机顺利上市,同年中科院就采购了数台聚束科技的扫描电镜。这对聚束来说,可以说是被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这一刻的感觉,像是交卷后,被老师宣布成绩为“优秀”时内心的欣喜,更是证明了“高通量”这一理念的正确性。仪器信息网:成果实现了怎样的创新突破,解决了什么样的关键问题,面向的主要用户有哪些?李帅:举个例子可能会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脑科学经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研究,已经发展到对单个神经元或者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较深了解。作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国脑计划“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的全脑神经连接图谱是研究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借助高端扫描电镜进行高分辨快速成像。中科院某所在脑切片的显微观测和重构开展研究,因采集的数据量巨大,原计划采购十余台传统电镜进行脑神经成像,但成像时间也很难达到要求。经过试用后,他们最终采购了聚束科技的扫描电镜组成电镜机群替代了原来十余台传统电镜,极大的缩短了成像时间,这个案例证明了高通量扫描电镜在生命科学领域很强的适用性。不仅仅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在芯片、地质领域等领域也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我们与地矿行业石油分析机构深入交流,基于高通量性能,实现了岩心样品表面大视域跨尺度的信息采集,形成地图集式的全景数据图像,帮助用户更全面完整地研究岩石样品,最大扫描采集速度能够达到同等仪器的3-4倍。仪器信息网:成果当前的产业化情况如何,取得了怎样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未来的市场前景如何?李帅:前面也提到过,聚束科技一直以来秉持自主创新的初心,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关键核心技术均自主可控,实现了从产品研发到生产的全过程,完成了扫描电镜的工业化生产,助力解决国产扫描电镜突破“卡脖子”困境。目前来看,聚束科技可以说基本完成了这一目标。聚束现在与未来都会着力深耕国内电镜市场,且已经在和多个研究院所及公司开展合作并销售设备。此外,凭借着优秀的产品品质,聚束实现了海外市场的突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先后采购了2台我们的电镜,并均已通过验收,打响了国产电镜品牌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现在聚束还有几台电镜在用户处试用,反馈都还不错,所以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份信心正是来自于我们的产品。在“十四五”的规划下,采购政策向国产仪器倾斜,扫描电镜将迎来更广阔、开放的市场前景。仪器信息网:围绕成果及相关技术,贵单位后续还将开展哪些创新工作?李帅:聚束科技依旧会贯彻“高通量”理念,专注于产品性能的提升,同时我们会跳出原有格局,去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加大研发投入,双向扩展产品线,谋求市场领先,积极探索新的应用领域。今年我们的新机型NavigatorSEM-100+已经上市,其在硬件部分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配备了新型电子源,电子束落点能量范围可达30keV,可以涵盖绝大多数扫描电镜落点能量需求范围。仪器信息网: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在近年来呈现活跃发展趋势,聚束科技作为典型代表,请谈下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现状如何?结合聚束科技发展经验,对于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您有哪些发展建议/意见?(或有哪些发展困境、合作展望等)李帅:随着国家对基础科研和教育领域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许多科研机构及高院校所迫切需要增添大型实验设备,未来电镜的需求量也将随之增加。而对国产仪器而言,在政策上,国家大力推进采购国产仪器的使用,明确了政府采购应遵循国产优先原则,这都是一些好的措施,加大了对国产仪器的支持力度。例如,聚束出口海外的设备享受到了中国海关的国产设备出口退税,这都是国家政策对于国产设备公司的实实在在的支持。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电镜公司成长和发展势如破竹,相信不久的将来,国产电镜产业将达到世界领先的技术能力和产业规模。目前来看,国产电镜所占市场份额仍旧不多,产品竞争力不够。但也要注意到,很多国内的扫描电镜无论在性能还是性价比,都不输进口扫描电镜,且售后服务可以做的更好,遇到问题反馈更加及时。聚束科技的售后工程师一直是7X24小时待命,只要客户提出问题,我们必及时响应、及时解决。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当下小微企业“联合”,企业协同合作,共同发展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最后,我们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国内扫描电镜领域将持续快速的健康发展。附:关于“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朱良漪,原机械部国家仪表总局副局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名誉理事长,是仪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领域最早的开拓者,影响中国仪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行业发展的奠基人。为纪念朱良漪先生矢志不渝推动我国分析仪器事业发展的精神,以及激发企业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分析仪器的创新工作中,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承办执行“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共分为“创新成果奖”和“青年创新奖”两个奖项。“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的设立不只是对朱老的怀念与敬意,更是对分析仪器创新精神的坚守与传承。自2017年举办至今,“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已成功颁发五届,先后有15项分析仪器创新成果、18位青年创新科学家获奖。
  • 试剂盒是打开病毒“锁”的一把钥匙,带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试剂盒是打开病毒“锁”的一把钥匙,带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现在很多人每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先看一看当天新增的确诊人数,随着确诊人数的不断增加,不少人开始慌了,因为截至2月6号,全国确诊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812那么问题来了,不少人很想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如何确诊的,这就不得不提到试剂盒了。想必大家在最近的新闻里多多少少都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试剂盒检测病毒的原理是什么,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可能大家还不是很了解,下面就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试剂盒是打开“病毒锁”的一把“钥匙”试剂盒表面上看起来很不起眼,远看就像一个装感冒药的盒子,里面放着反应液、检测酸液等,平凡却很关键,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手段,也可以说是打开病毒锁的一把钥匙。大家可能都去过医院看病,只有医生明确了你患的疾病,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能有跟流感或者是普通感冒相似的症状,因此检验出它的传染源则至关重要。也就是说遇到新型病毒感染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病毒类型,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的非细胞生物,只含有一种核酸,对它的检测要比检测细菌难得多,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很难发现并追踪它,而试剂盒就起到这样一种作用。那试剂盒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简单来说,病毒无论是处在寄生状态还是游离状态,它都有自己的遗传物质,也就是它自己的RNA,然后这种遗传物质会通过反转录酶合成DNA,再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然后来扩大DNA片段,然后通过对里面加入的荧光基团产生的荧光值进行检测,能够精准判断病毒数量,而且灵敏度也比较高。这种检测方法是基于荧光定量检测技术的试剂盒。之前之所以确诊的人数比较少,跟试剂盒缺乏也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确诊人数有了大幅度增长,很多人内心慌张,其实这也说明了检测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类检测是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的,并不是一个普通人在家就能随随便便测,而且在检测的过程中,面对患者的痰液、粪便或者是血液,也需要在防控措施比较强的实验室中操作,所以,请给检测人员一点时间,毕竟他们也是用生命在捍卫更多人的生命。
  • 医药工业未来增长放缓,盈利水平下降
    第十五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 China),暨第十届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P-MEC China)于近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国内外的2800余家企业同台展示其最新的产品及技术,上万名观众近距离的与参展企业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在此次展会的同期会议活动中,来自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医药处的王学恭就中国医药工业发展状况及展望与到场的嘉宾进行了交流。   目前中国医药工业市场良好,保持了较快增长。2014年国内医药市场上药品零售总额达到1.3万亿元,数据显示,现在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仅次于美国。&ldquo 十三五&rdquo 及今后一段时期,健康需求增长、医保医疗体系不断健全等医药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仍然持续,但受医保控费、药品降价及出口增速下降等因素影响,医药工业增长会放缓。化学原料药主导的出口结构难再支撑高增长,随着很多产品产能转移至中国,出口量增长和国际需求基本同步 。同时,原料药产能短时间难以削减,出口价格低还将持续,新的出口增长点培育仍需时日,医药出口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医药处 王学恭   王学恭指出,未来医药工业市场的盈利水平将下降,地方药品招标将加快开展,高值耗材集中采购,公立医院&ldquo 双信封&rdquo 招标和价格谈判,越来越多的二次议价,医药产品价格下行趋势明显。与此同时,过去数年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导致企业制造费用提高和财务费用增加,人工成本、融资成本提高。二、三级医院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降低医院收入&ldquo 药占比&rdquo ,取消药品加成的公立医院增多,医保支付标准实施,对用药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未来医药工业市场难以维持10%左右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同时,生物药将迎来投资高峰期,包括从事抗体药物、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新型疫苗开发的企业增多,一批新的生产场地正在或即将投入建设。医疗器械将进入黄金发展阶段,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水平提升,包括诊断、治疗产品和方法增多,移动医疗、远程诊断和远程监护发展。这个市场整体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此外,委托生产增加,将出现专业化的代工企业。CRO和中小研发公司发展,大公司研发投入很多将用于研发外包,购买产品和技术,研发模式在向发达国家靠近。   未来中国医药工业还将面临同质化竞争,企业将在竞争中分化,一些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面临退出市场,兼并重组增多,市场集中度将会提高。今后5~10年,中国可能出现国际化的专利药公司,向境外产品注册和投资并购将增多,有望在欧美国家出现中国制剂的生产企业,此外,与国外企业技术合作和购买技术许可增多。借助资本市场推动和新产品优势,一批中小企业将实现快速发展,现有市场竞争格局将会改变。同时,随着环保标准提高和环保监管力度加大,很多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企业面临停产。总体来说,医药工业整体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今后5~10年的发展仍是机遇大于挑战,但发展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医药工业必须加快自身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兼并重组和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 降碳增绿,共话未来|清洁能源科学与技术国际论坛盛大开幕
    2024 年 7 月 27日,清洁能源科学与技术国际论坛(IFCEST)在北京化工大学盛大开幕,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多位行业顶尖专家及青年科学家,旨在搭建一个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电、氢能、地热能、清洁原子能,以及清洁能源的转换储存、材料装备及安全、清洁能源开发及利用等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热点话题、创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为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本次会议采用了全程网络直播的形式,让无法亲临现场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也能同步观看精彩的报告。另外,论坛还提供了中英文实时翻译服务,打破语言障碍,使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更加流畅和深入。此次会议吸引了超5000名在线观众,与现场嘉宾共同体验了这场学术盛宴。会议现场大会主席/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杨卫民主持开幕式及大会报告大会主席/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范先锋主持大会报告在开幕式上,大会主席/北京化工大学的杨卫民教授介绍了到场的各位专家以及在线参会的学者,并向他们表示了最诚挚的欢迎。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致辞谭天伟校长在致辞中强调了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低碳绿色能源的发展对于全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他指出,此次论坛的召开,不仅为国内外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也为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造了宝贵机会。大会主席/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范先锋致辞范先锋教授在致辞中提到,作为清洁能源领域的研究者,肩负着推动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他强调了此次会议在促进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高度期待。新加坡春城出版集团副董事长王郁涛致辞王郁涛副董事长则从出版行业的角度出发,肯定了清洁能源科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王维民致辞王维民院长在致辞中提到,正值全球能源转型关键时期,他鼓励与会者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深入探讨清洁能源技术的最新进展,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四位嘉宾的致辞共同传递了一个信息: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时刻,清洁能源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中,能够为与会者在清洁能源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带来新的启示和方向。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日益严峻的挑战,加速发展清洁能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大会报告上,英国拉夫堡大学的Richard Blanchard教授分享了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他强调了通过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提高能效和实施碳捕捉技术,我们能够有效地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为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系统的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关键的温室气体,是推动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寻求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的征途上,CO2的转化技术成为了全球科研界关注的热点。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或燃料,从而实现碳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有效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助力全球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在本次会议上,大会主席/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范先锋教授带来了关于CO2光催化转化的前沿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光催化转化过程的反应机理。另外,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邵涛研究员也分享了利用高电压和等离子体技术进行CO2的转化和利用的研究成果。减碳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重要的一环便是加大对低碳能源的利用。核能发电,作为一种典型的低碳发电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的巨大热能来驱动发电机组,从而生产电能。大会主席/北京化工大学的杨卫民教授提出了一项创新性的核能发电技术设想:在发电系统的热端,可以采用“可控式鞭炮式”核聚变技术来替代传统的核裂变发电;在发电系统的冷端提出了革命性的“彩虹丝”辐射制冷技术。这些创新设想如能成功实现,不仅为核能发电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全球减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了宝贵的智慧。在推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积极开发和扩大清洁能源的规模,更要注重能源的高效利用,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 Marc Rosen教授通过深入分析放射本能,展示了提升能量效率的多种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效降低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印刷行业,厦门大学谢国华教授提出了一项创新的应用于有机半导体的转移印刷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有机半导体的转移印刷,还能显著降低制备成本。除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为了深入探讨清洁能源领域的不同方向,会议特设了五个专题分论坛,分别是绿色能源、能源系统多相流、储能与节能、燃料电池与建筑节能、生物质与能源催化。为了鼓励学术创新和优秀研究成果的分享,会议还将颁发优秀报告及优秀海报证书,以表彰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清洁能源研究在环境保护、确保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社会福祉等多个层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次会议通过国内外专家的深入探讨与交流,为清洁能源领域的研究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该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报告人:大会主席/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 范先锋报告题目:Photocatalytic CO2 Conversion and Synergy Mechanisms报告人:英国拉夫堡大学教授 Richard Blanchard报告题目:A renewable climate friendly future?报告人: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教授 Marc Rosen(线上报告)报告题目:Exergy Analysis for Effciency Improvemen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Mitigation报告人:大会主席/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杨卫民报告题目:强化传热与辐射制冷“鞭炮式”可控核聚变发电系统研究进展报告人:厦门大学教授 谢国华报告题目:转移印刷有机光电导探测器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究所研究员 邵涛报告题目:高电压与等离子体技术:CO2转化利用
  • 向公众打开食品国标制订的大门
    卫生部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表示:企业不会左右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卫生部鼓励行业参与标准的制订。同时,也希望媒体、公众,还有大专院校第三方的专家,积极地参与到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   食品安全事件有不少其实涉及的是标准之争,公众质疑的无外乎两个方面:有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低于国际标准,有些标准内外有别。比如说去年底,几大速冻食品均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而按照新国标,超标产品都变成合格。因为新国标规定,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将由不得检出变为限量检出。由此也引起了新国标是否低于国际标准的质疑 再如乳制品新国标,也因为“立足国情”降低蛋白质含量以及放宽菌落总数而受人非议。   在这些非议背后,传出了企业绑架食品安全标准的声音。尽管事后相关部门和专家都出面否认,但仍难消除公众心中疑惑。而要想让公众对食品安全标准制订和修订放心,必须让公众参与到标准制修订过程中,了解哪些标准需要重新修订,哪些标准为何低于国际标准。只有标准制修订过程公开、透明,公众积极参与,并将消费者的声音反映到标准之中,才能防止标准被企业所左右。   因而,卫生部希望媒体、公众以及科研院所第三方的专家,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很值得重视。毋庸置疑,任何标准的制订,都必须具备尽可能广泛的代表性,生产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理应被纳入其中。而且企业站在行业立场,就标准的制修订提出合理的意见,公众也可以接受,毕竟别人没理由剥夺他们的话事权。但如果任由企业说话,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他们大多不希望提高标准的门槛,从而加大自己的生产成本。如何平衡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中的权重?媒体、公众以及科研院所的专家显得不可或缺。   一方面,媒体、公众、科研院所第三方专家的参与,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需求能在标准的制修订中得到体现和保障 另一方面,他们的参与本身,也使得标准制修订过程更显公开、透明,更具有公信力。尽管他们提的意见或许不会全部被采纳,但有了这种利益不同方的博弈,有了程序上的公开透明,最终制订出来的标准就会更接近消费者的诉求,也更科学合理。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一个相对严苛的食品安全标准,不但不会阻碍食品生产企业的成长,反倒会激励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换言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不是要刻意降低门槛,去迎合竞争力差的企业的要求,而应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淘汰那些不达标者,激励技术创新者,从而生产出安全合格的食品。洋奶粉之所以在国内市场敢于几次三番地涨价,除了国产奶粉不时曝出安全问题外,与他们的标准要求相对较高也不无关系。   希望媒体、公众以及第三方专家参与到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中,卫生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如何让他们参与进来?公开征求意见只是其中之一,在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审评等环节都需要“打开大门”,广纳意见。
  • 开元仪器迎业绩向上拐点 外延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开元仪器传统检测仪器及智能化主业2016年有望迎来业绩向上拐点,公司在立足主业的同时积极进行战略布局,未来或将通过投资并购以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645/5491/6332万元,对应EPS分别为0.03/0.22/0.25元。公司为我国煤质检测细分行业龙头,考虑到公司燃料智能化项目订单落地及外延布局带来业绩向上弹性,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给予开元仪器80倍PE,目标价17.6元,“增持”评级。  煤质分析检测龙头,燃料智能化业务推动业绩拐点将至。开元为我国煤质检测行业龙头,经历前期行业需求调整期及智能化项目市场开拓期后,我们认为公司2016年将迎来业绩向上拐点,其一,燃料智能化工程项目进入订单确认期。预计前期智能化工程项目订单确认叠加2016年新增订单贡献将有效提升公司业绩 其二,传统煤质检测仪器设备需求下滑趋于平稳(由于煤质检测产品销售与煤价相关,而煤炭价格下跌已经趋于平稳)。  立足主业,或将通过投资并购以打开未来成长空间。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未来进行业务布局的看点可能在于两方面:(1)传统仪器及智能化主业:整合煤质检测行业及燃料智能化行业内资源,从完善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以及拓展销售渠道等角度进行投资收购 (2)主业外:积极在其他有发展潜力且市场空间大的新兴产业中寻找优质标的进行投资收购,包括但不限于环保、教育,信息安全等。  催化剂:公司外延式进行业务布局 获得燃料智能化项目订单等。
  • 聚焦精准医学:打开重症铁锁的“钥匙”
    p   尽管精准医疗前期投入巨大,但从长远的角度,终将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和资源负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1d331baa-2fa6-49f2-b76e-4af389477ad4.jpg" title=" 201662153863860.jpg" / /p p   同一个病房里,住着五位乳腺癌患者,年龄相近,临床分析结果也一样。医生按照规范化治疗的原则,给出了差不多的处方和治疗方案。然而,这五位患者的治疗效果却有很大差异: 两位患者出院,在之后的三年随访、五年随访中都没有反复 一位患者肿瘤继续增长 其余两位患者一年后分别出现了复发和转移。 /p p   这是6月16日开幕的首届雁栖湖医学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医学部主任詹启敏所举的一个例子。 /p p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詹启敏解释,基因检测表明,五位患者的突变发生在不同的基因位点上。“每个人的肿瘤发病原因不同,疗效自然不一样。”他说,“可见,临床实践已一再提出要求,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治疗方法。” /p p    strong 精准医疗进行时 /strong /p p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精准医学与肿瘤治疗”。今年年初,精准医学正式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 /p p   所谓精准医学,就是根据患者的临床信息和人群队列信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结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的分类诊断和预防治疗。 /p p   “正当其时”,这是詹启敏对我国大力发展精准医学的局势判断。这不仅是因为生物学、医学和大数据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因为发展精准医学,是我国占领国际医学研究制高点的宝贵历史机遇。 /p p   面对建设医学强国的愿景,目前的我国,却只能算是一个疾病防治大国,处境相对被动。 /p p   在发达国家,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在50%以上,北欧国家能达到70%,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只有14.7%。我国的大部分肿瘤患者,在就诊时就已进入中晚期。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更高的癌症死亡率,也有医疗系统和医疗资源的巨大负担。 /p p   精准医学的意义便由此凸显。还是以肿瘤诊断治疗为例,如果能实现早期诊断,治疗成本将是中晚期患者的1/8,终末期病人的1/100。因为基因和蛋白的改变,远远发生在临床病理出现之前,因此以基因测序和分子病理学为抓手的精准医疗,将是提升肿瘤早期诊断的必由之路。 /p p   不仅如此,在一项新近开展的实验中,有20%的乳腺癌病人,仅用两种几百块钱的药物——环磷酰胺和表阿霉素,就能得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而对这两种药物敏感的患者,就可以通过精准医学的技术来筛选。 /p p   “我们倾向于认为,对大多数患者而言,都有适合他们个性和症状的廉价药物。”詹启敏说。精准医疗,正是为每一位患者寻找打开重症铁锁的“钥匙”。 /p p   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尽管精准医疗前期投入巨大,但从长远的角度,终将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和资源负担。 /p p    strong 得样本者得“天下” /strong /p p   在精准医学的时代,需要大规模的样本支撑。会上,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一要务。 /p p   詹启敏说:“谁拥有样本资源,谁就拥有医学研究的主动权,占据医学竞争的制高点。” /p p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对这一点感慨颇深。自2000年回国后,他便投入了北大肿瘤医院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工作。为适应研究需要,肿瘤样本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对肿瘤的类型、大小、成分、保存条件有要求,还要有完整真实的临床资料。 /p p   这些近乎苛刻的条条框框,对全世界的研究人员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p p   美国的重大科研项目——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计划便是一例。截至今年2月底,这项计划已经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33篇论文,涉及20多个肿瘤类型,其中多项研究的样本数超过了500例。即便如此,负责协调TCGA样本来源的生物库研究办公室主任卡罗琳· 康普顿也曾抱怨,在项目开展初期,他们只有4到6家合作单位,而样本的失败率则达到了惊人的99%。 /p p   除了样本这样的“硬件”外,临床资料是保证硬件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软件”。一句医生间流传的调侃,点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病历是一堆烂纸,那么样本就成了一堆烂肉。” /p p   季加孚格外强调临床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标准化。“在各种场合下,我常跟科室的管理者和年轻的医生朋友们讲,一定要留下真实的病例记录。这对精准医疗的发展乃至我国整体医学水平的提升,真的太重要了。”同时他也指出,我们国家地域广、医院多,规范化的实现无疑任重道远。 /p p   此外,医院之间的资源共享,包括生物标本和临床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也是诸多专家热议的命题。 /p p   “过去的合作,主要是以临床研究为基础。未来的合作,则会是以临床数据、生物数据为基础的大规模、可持续合作。”季加孚说,“我们国家能不能形成知识共享的联盟格局,关乎精准医学发展的成败。” /p p    strong 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strong /p p   精准医学,只是看上去很美吗?会上,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吴明远抛出了这个问题。 /p p   “从精准医学计划提出之时,我最头疼的,就是商业模式。”他坦言。精准医学的个性化治疗要求,使得整个产业的成本门槛提高了不止一倍。 /p p   要精准,必须有“个性化”的治疗手段,而要盈利、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规模化”的问题。 /p p   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是企业必须迎接的挑战。 /p p   据吴明远介绍,近五年来的资本推动,足足使十年间的精准医学技术全部孵化 而三年来的国内外政策,也推进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至少在目前,精准医学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我国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仍然明显。 /p p   以干细胞产业为例,吴明远剖析了国内外产业模式和发展状况的对比。“当前,国外已经有10种药物或产品获得批准。相比之下,我国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他介绍道。 /p p   在海外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当下,我国在干细胞领域的工作还集中在上游存储阶段,中游研发和下游应用则相对较少 相关承担机构主要是医院,基本没有纯技术研发公司,投资公司大多没有上市 而相关审批机制也尚不明确。 /p p   然而,大家都明白,要想把精准医学发展起来,“产学研政”,那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p p   吴明远对此提出了数点建议。他认为,产学研结合的结构一定要告别粗放、走向精准。“所谓粗放,就是我有一个课题,给你一笔钱,帮我孵化,孵化完再发几篇论文。但是这有什么意义呢?”他说,“精准的产学研结合,是提供一个平台,诞生新技术、形成新模式,这才是真正能让大家共赢,能够良性发展的道路。” /p p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外科医学专家赵继宗强调:“相关医药产业不进来是不行的。”有报道,国际上新药研究开发费用占处方药销售收入比重均在16%以上,其中默沙东高达27.64%。我国医药工业研发经费占营收最高达9.05%,多家药企研发费用投入占比不足1%。“这其中既有体制的问题,也有企业家视野的问题。”他说。 /p p   赵继宗建议,在科研体制上,建立囊括精准医学全过程、全链条的大型研究中心,为科研人员、临床医生、技术支持者和企业提供交叉合作的平台 而企业,也应当具备全球视野,把握精准医学快速发展的时机,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抢占国际市场。 /p p br/ /p
  • 新DNA测序法打开基因组“黑匣子”
    许多救命药物直接与DNA相互作用以治疗癌症等疾病,但科学家们一直很难理解它们如何以及为何起作用。近日,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DNA测序法,可检测小分子药物与基因组特定位置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方式对于创造更好、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剑桥大学优素福哈米德化学系余祖涛(音译)博士说,“但当一种治疗药物进入具有30亿个碱基的癌细胞基因组时,就像进入了一个黑匣子。”这种方法名为Chem-map,利用它,研究人员通过一种名为小分子定向转座酶Tn5标记的策略,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进行小分子—基因组相互作用的原位测绘。也就是说,研究人员能够检测小分子药物与DNA基因组上的目标相互作用的位置,从而打开了这个基因组的“黑匣子”。每年,数以百万计的癌症患者接受基因组靶向药物(例如阿霉素)的治疗。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Chem-map来确定广泛使用的抗癌药物阿霉素在人类白血病细胞中的直接结合部位。该技术表明,在暴露于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的细胞上使用阿霉素的联合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优势。这项技术还被用来绘制DNA G-四链体上某些分子的结合位置,即G4s。G4s是四链二级结构,与基因调控有关,可能成为未来抗癌治疗的靶点。研究人员表示,Chem-map可以精确地绘制出药物与基因组结合的位置,能为一些药物疗法如何与人类基因组相互作用提供大量新见解,并使开发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药物变得容易。
  • 海克斯康:打开智能检测装备发展新空间
    进一步挖掘工业数据价值是提升制造业质效的一大方向。在工业数据的众多来源中,检测是十分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一环。而要获得并有效利用检测数据,就离不开智能检测装备。不同于传统工业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与制造过程和制造知识高度融合,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之一。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深化,推动智能检测装备行业加速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引入AI大模型让设备能够“举一反三”、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降低产品使用门槛和成本……作为青岛智能检测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克斯康正在以一系列创新实践把握智能制造时代的产业新机遇,以此打开发展新空间。智能制造“守门人”走进智能工厂,很多产品或者零部件已经实现了对瑕疵的快速实时检测。只需几秒钟时间,机器就能敏锐地识别出不合格产品,中间无需工人介入。支撑这一制造场景的正是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检测装备不是传统的工业仪器仪表,它是一种以工业仪器仪表为基础的在线检测设备。”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传感与网络中心副主任赵艳领表示,传感器是智能检测装备的基础,同时结合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行业知识。赵艳领介绍,感知手段更加先进、具备自主分析和实时反馈能力是智能检测装备的重要特征。例如,原先实验室中的一些设备只能进行离线数据分析,并不能与生产过程联动,因此就不能称之为智能检测装备。事实上,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装备之一,智能检测装备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工业母机。如果说工业母机主要是解决“能不能造”的问题,那么智能检测装备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不能造好”,它能影响制造精度和产品质量,是不折不扣的生产制造“把关者”和“守门人”。智能检测设备与生产制造过程的结合日益紧密,也让智能检测装备行业的竞争逻辑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大家会买单一设备,但现在需求很明确,比如‘我要建一个检测的黑灯工厂’,只是孤零零的设备就不行了,必须是高度互联集成的解决方案。” 赵艳领说。在他看来,当前工业智能所需的工业数据很多时候并不准确,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智能检测装备的影响。相关装备缺失,就会导致数据质量差或者缺失。国家也已将智能检测装备产业纳入重点布局的产业领域。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我国将紧扣检测装备精准、可靠、智能、集成发展趋势,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增强高端供给、加快推广应用、壮大市场主体,打造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体系。从“教啥会啥”到“举一反三”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检测领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海克斯康建有全球最大的三坐标测量产品生产基地,拥有全球测量精度最高、测量范围最大、产品线最广的计量产品和解决方案,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29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C919国产大飞机、高速动车组等一系列国之重器的背后,都离不开海克斯康精密测量技术和产品提供的精度保障。海克斯康的教育行业三坐标测量机。持续将AI能力导入设备,是当前海克斯康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的重要发力方向。尽管在技术大爆炸的当下,多种先进技术都被广泛引入检测装备,但很难有一种技术能带来像人工智能一样的改变。“人工智能技术使解决复杂问题的模式由强调因果关系转变为强调关联关系,这令我们的智能检测方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鹏说。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的瑕疵检测方案能很好展示AI带来的产品能力提升。海克斯康智能制造研究院、前沿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陶程介绍,目前海克斯康正在探索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产品中,让软件对产品瑕疵的识别能力逐步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智能化工作能力。“过去,系统只能识别出前期学习过的瑕疵类型,教过啥它就会啥。应用了大模型之后,系统就相当于具备了‘联想’能力,能识别出与学习过的瑕疵近似或者具有相同特质的其他瑕疵。”他说。据介绍,海克斯康早在大概8年前便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产品和方案中,经过前期分产品的探索,海克斯康积累了丰富的计量、检测方面的人工智能经验。今年年初,海克斯康上线了通用AI引擎平台,平台嵌入了适用于各个场景的AI算法工具箱,不同的系统和产品可以在平台上快速调用所需算法。“平台的上线标志着海克斯康对AI的探索已经由起步探索步入到深化应用阶段,AI成为所有产品的一种通用能力,未来我们将紧跟AI发展的步伐,推动产品加速实现高度智能化。”陶程说。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智能制造加速推进,中小企业成为制造业改造提升的重点。但对当下的中小企业来说,对智能制造的需求是十分“纠结”的。一方面,它们期待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善生产制造能力,而另一方面,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它们对于大手笔地投入改造又抱有十分谨慎的态度。这对智能制造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是一个新的挑战。过去,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刚刚起步,有实力的大企业是应用产品的主力军。它们资金充裕、对智能制造有相对完善的规划和清晰的思路,对产品和方案提供商来说往往做好品质就能通行天下。但如今,面对中小企业的市场逻辑迥然不同。中小企业对成本敏感,且对智能制造的认知有限,讲求极致“性价比”。智能制造服务商必须不断调整策略,满足中小企业“既要又要”的需求。“海克斯康搭建了以基础工业软件和物联网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平台将企业共性需求沉淀出来打包形成解决方案,让中小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方式获得。”海克斯康商务运营事业群高级顾问孙智宏介绍。以工业软件为例,海克斯康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需求,打造了iiMake工业软件生态平台,将CAD、CAE、CAM等关键工业软件部署在云端,中小企业通过按需付费的方式,无需繁琐的软件安装和配置,线上即可轻松完成项目设计、生产等产品全周期的数字化管理。“过去大几十万的软件,企业按需付费后,应用成本最低可降至过去的十分之一。”孙智宏说。此外,海克斯康瞄准国产替代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目前,0.5微米以内超高精度测量系统技术仍被少数国外企业垄断。海克斯康联手高校,从软件到硬件、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系统性推进超高精度测量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打造一条完全自主可控的现代化的超高精度测量机生产线。项目已获批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完成后将推动国产化超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精度达0.5微米,实现在15-30℃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填补国内产业空白。
  • 思林杰:延伸检测领域打开空间 十三项核心技术构筑三大技术壁垒
    近年来,受益于5G商用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信息通信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快速发展。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理论上传统仪器仪表所覆盖的领域模块化检测仪器均可触及。随着软硬件及核心算法等各类技术的不断提升,模块化检测仪器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逐年增加,电子检测仪器模块化趋势日益明显。 广州思林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林杰”)专注于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等工业自动化检测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的终端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领域。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中亦未有以模块化检测仪器为主营业务的相关企业,其稀缺属性显露无疑。 深耕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十余载,思林杰凭借研发及技术优势成功推出了控制器模块搭配多种功能模块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在苹果产业链自动化检测领域中得到应用,获得下游检测设备厂商的一致肯定。相较于传统检测仪器,思林杰的产品具有诸多优势,其在国内该领域处于行业强势地位。目前,思林杰核心产品在模组检测环节取得突破,开始涉足更多检测环节和领域,发展空间逐步打开,未来发展值得期待。一、电子检测仪器模块化趋势日益明显,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思林杰主要从事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等工业自动化检测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终端应用领域主要为消费电子领域,归属于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中的模块化检测仪器。 近年来,受益于5G商用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信息通信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快速发展。 据观研天下数据,2017-2021年,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31.8亿美元、44.3亿美元、46.2亿美元、48.2亿美元、50.4亿美元,期间CAGR达到12.20%。随着计算机、总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增加仪器的功能和提升仪器的性能提供了可能,模块化集成仪器成为电子仪器测量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模块化检测仪器可以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理论上传统仪器仪表所覆盖的领域模块化检测仪器均可触及。相较于传统仪器仪表,模块化检测仪器具有三大优势。首先,大幅提高检测效率。基于模块化产品的结构设计,模块化检测仪器能够实现多功能、多通道的协同控制检测,由此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其次,大幅降低整体检测成本。模块化检测仪器大幅减少了仪器的整体体积和硬件成本,同时可对部分检测量程进行裁量以避免功能的浪费,亦会降低部分开发成本从而降低客户整体检测成本。最后,检测方案灵活。由于模块化检测仪器采取模块化设计且保持接口统一,可以通过单独替换对应功能模块的方式即可满足高频率变化的检测需求,大幅降低由于检测需求变化导致的更换成本。随着软硬件及核心算法等各类技术的不断提升,模块化检测仪器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近年来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除半导体和电子、通信、国防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外,模块化的检测仪器还可以作为核心检测模块嵌入到其它的行业专用仪器内,比如化学分析仪器、生物医疗仪器等。整体而言,现阶段模块化检测仪器的渗透率偏低,以苹果产业链为例,目前苹果产业链中检测仪器以传统仪器仪表为主。随着检测仪器仪表行业模块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模块化检测仪器行业市场空间广阔。目前,模块化检测仪器提供商主要以国外企业为主,其中美国国家仪器占据市场龙头地位。而国内从事模块化检测仪器行业的企业少,规模亦普遍偏小。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中亦未有以模块化检测仪器为主营业务的相关企业。而思林杰在模块化检测仪器领域深耕多年,能够实现各种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产品的定制化量产,在国内企业中已经走在行业前沿,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发展前景良好。二、产品核心技术指标国内领先,延伸检测环节及领域打开发展空间深耕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十余载,思林杰为终端客户提供定制化检测服务,形成了以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为核心的检测方案。经过多年积累,思林杰现有产品具备了与美国国家仪器(NI)、是德科技(Keysight)等国外优势企业同档次产品相竞争的性能指标,具备不俗的性价比。据招股书,思林杰的数字万用表模块、电源模块、电子负载模块、音频测试模块、电池仿真模块等功能模块产品在核心技术指标方面已经达到国内竞争对手最高水平。同时,思林杰始终坚持将产品质量把控放在首要位置,建立了覆盖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全面质量控制体系。思林杰所生产的产品品质和可靠性达到国外优势企业水平。据招股书及2022年年报,思林杰主营业务由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产品、机器视觉产品及其他等业务构成,其中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产品是思林杰的核心产品,主要包括控制器模块、功能模块、综合测试仪。2020-2021年,思林杰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9.01%、79.38%、85.48%。目前,思林杰主要通过控制器模块搭配各类功能模块销售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给客户,此方案设计相对灵活,被客户广泛接受。同时,近年来部分客户基于较为明确的检测需求,会直接采购思林杰的组合模块产品。历经多次产品迭代,思林杰现阶段第三代模块化架构已经相对成熟,统一的软硬件接口的功能模块型号已多达200多种并实现规模销售。同时,思林杰也在不断完善方案,并已经形成第四代和第五代产品的技术储备。随着思林杰对工业自动化检测产线的场景和需求的理解逐步加深,其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检测方案从原主要应用在PCBA功能检测环节拓展到模组检测环节。2022年,思林杰新产品综合测试仪(SG2336锂电池保护板测试仪)在模组检测环节实现规模销售,不仅为其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也标志着思林杰在模组检测、中高端检测方面取得突破。同时,思林杰也已经开始涉足整机产品功能检测、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检测等环节。针对PCBA在线检测(ICT)、分立电子元器件及PCB检测、射频检测等检测环节的应用需求,思林杰亦进行了相关技术研发和技术储备。此外,思林杰也探索实践模块化仪器作为关键测量模组的新应用场景。近年来思林杰探索出与专业的高端仪器设备厂商进行项目合作,为客户提供数据采集等关键测量模组。在深耕消费电子领域的同时,思林杰积极拓展核心产品向汽车电子领域、5G通信领域、IC测试领域延伸,丰富业务领域,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简言之,思林杰现有产品在核心技术指标方面已经达到国内竞争对手最高水平,产品品质和可靠性达到国外优势企业水平,性价比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同时,思林杰核心产品在模组检测环节取得突破,开始涉足更多检测环节和领域,发展空间逐步打开。三、背靠苹果产业链,取得国内外知名客户合格供应商资质从下游客户上来看,思林杰客户主要为苹果产业链企业,终端的检测需求来自苹果公司。2017年,在历经苹果公司对思林杰研发能力、质量控制能力、供应链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全面考察和认证后,思林杰取得苹果公司的供应商代码,正式成为苹果公司模块化仪器检测方案的供应商。从产品类型上看,思林杰相继研发的控制器系列、数字采样系列、数字万用表系列、电源系列、电子负载系列、音频测试系列等多达数十种系列模块产品已经通过苹果公司认证;从检测终端产品类型来看,自思林杰与苹果公司建立直接业务关系开始,其与苹果公司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的产品线从电脑、平板扩展至苹果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的全部类型。苹果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企业,对出厂产品的性能控制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相应对产品的检测指标要求亦处于很高水平。思林杰在苹果公司供应链中形成的技术优势和项目经验,成为了其核心竞争力。在思林杰产品得到苹果公司认证后,苹果产业链内的检测设备生产厂商会根据自身检测方案设计需求,自主选用具体的测试仪器模块并向思林杰采购具体产品。经过长期合作,思林杰的主要产品得到了下游检测设备厂商的一致肯定,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下游直接客户的良好反馈,又进一步促进了思林杰与苹果公司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直接合作。目前,思林杰已经完成了各种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产品的定制化量产,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TWS耳机、手表等多类型终端产品的检测,基本覆盖苹果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的全部类型,得到客户的普遍认可。随着思林杰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方案在苹果产业链内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采用,思林杰逐步开始拓展苹果产业链外的客户。近年来,思林杰也取得了诸如VIVO、脸书、东京电子、亚马逊等企业的合格供应商资质。思林杰能够为上述国内外知名客户供货,说明其在消费电子检测领域的行业地位。可见,思林杰与苹果公司及其产业链中的检测设备生产厂商保持着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是苹果产业链中重要的模块化检测仪器供应商。同时,思林杰也取得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格供应商资质,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四、研发投入占比超20%,十三项核心技术构筑三大技术壁垒作为研发驱动型企业,思林杰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创新,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研发团队建设持续加强。在研发投入方面,2020-2022年,思林杰研发投入分别为4,082.75万元、4,777.21万元、6,161.8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64%、21.50%、25.43%。在研发团队建设方面,思林杰培育了一支研发经验丰富、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截至2022年末,思林杰拥有研发人员207人,占员工总数的54.76%,核心技术团队稳定。在产学研方面,思林杰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如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保持长期的科研合作,思林杰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并与华南理工大学成立了联合实验室。由此,思林杰掌握了软硬件结合、多学科交叉的13项核心技术,主要涉及工业自动化软硬件集成、高集成度多元信号测试测量、产品在线机器视觉检测等领域。围绕上述核心技术,思林杰形成专利,完善以专利为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并在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产品微型化、模块化及集成过程中均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截止2022年12月31日,思林杰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8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91项。其中,思林杰2022年新增获得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以及软件著作权14项。在微型化方面,思林杰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硬件设计领域。思林杰嵌入式仪器模块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密度远高于传统仪器,在高密度设计情形下又不降低产品的功能指标,是微型化技术方面的核心壁垒。同时,思林杰在PCB设计阶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了微型化后散热、降噪等系列技术难点。在模块化方面,思林杰控制器模块的技术壁垒体现在利用有限的硬件逻辑资源,通过核心算法同时实现多功能检测并对大量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在部分检测量程方面思林杰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不俗的技术壁垒。在集成过程方面,思林杰自主研发了固件自动生成工具和测试代码开发调试工具两类功能软件。上述两套软件工具合计包含200余种嵌入式仪器模块驱动软件、100余种数据报表模板,可以支持80余种仪器设备的互联控制、30多个厂家不同系统的适配,同时在Windows、Mac OS、Linux和统信UOS跨平台运用。荣誉方面,思林杰以模块化检测技术为核心的“高集成度智能工业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等7项科技成果均被权威单位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鉴定为达到先进水平,并获得“广东省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学技术奖”等荣誉。2022年,经过评选思林杰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的来说,思林杰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掌握了13项核心技术。围绕上述核心技术,思林杰构建了微型化、模块化及集成过程三大技术壁垒。五、营业收入稳增资产负债率逐年走低,募投项目有序推进得益于高质量、高性能、高性价比的产品交付,以及优质的客户资源和先进的研发技术,思林杰已成为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优质的检测方案提供商。面对2022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地缘局势紧张、行业周期等多方面不利因素,思林杰营业收入仍然保持增长趋势。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0-2022年,思林杰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89亿元、2.22亿元、2.42亿元。同期,思林杰实现净利润分别为6,283.43万元、6,603.94万元、5,403.22万元。2022年,思林杰的净利润出现下滑主要系电子材料缺货、成本上涨影响。在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思林杰重视对股东的回报。思林杰于2022年3月1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并于2022年6月8号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0元(含税),分红总额3,000.15万元。2023年3月31日,思林杰发布关于2022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拟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000.15万元,占2022年净利润的比例为55.53%。支撑思林杰持续现金分红的底气是其逐年下降的资产负债率。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0-2022年,思林杰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8.06%、11.60%、4.41%。其中,2021年,思林杰资产负债率下降主要系应收账款保理到期终止确认短期借款减少、解除对赌协议相应冲回应付股权回购款6,500万元所致。2022年,思林杰成功踏上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净额为9.75亿元,使得其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目前,思林杰的募投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中。据招股书,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扩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运营资金”。其中,“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扩产建设项目”募集资金2.67亿元通过对生产车间、软硬件条件进行升级和扩建,进一步提高思林杰的产能和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满足客户对思林杰自动化检测产品持续增长的需求。需要指出的是,思林杰的嵌入式智能化仪器模块订单多为定制化产品,导致生产线需经常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思林杰仅有的一条生产线在调整产品时不仅占用大量生产时间,严重降低生产效率,也制约了其进一步拓展业务的可能。截至2022年12月31日,“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扩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271.91万元,项目进度8.52%,预计完成日期为2024年12月。据测算,该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82亿元,净利润7,312.71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1.61亿元,重点专注于针对自动化测试、高速数据总线测试、射频测试、IC测试四个领域,在提升研发及创新能力的同时,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提高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能力。截至2022年12月31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846.36万元,项目进度11.49%,预计完成日期为2024年12月。未来,思林杰将继续以研发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立足于工业自动化检测行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且兼具性价比的创新产品。思林杰将深耕下游消费电子领域,向更多的检测环节进行拓展,同时向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5G通信领域、IC检测领域延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 研发出多项质谱离子化技术/装置 陈焕文教授获奖
    由于含金量高,江西省科技奖中的重头戏对原始创新要求甚高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多年空缺。东华理工大学海归学者、化学生物与材料学院副院长陈焕文教授领衔的科研创新团队完成的重大科研课题,却一举摘得该项桂冠。   该项科研课题“原生态样品快速质谱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可以对水果的成熟度和品质,对牛奶、鸡蛋等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对玩具中酞酸酯,衣服、皮肤与毛发中痕量毒品或爆炸物,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和鉴定 看病时,病人只要对着一台仪器呼一口气,而不需像血液检测那样刺破皮肤,就能快速准确诊断疾病 纺织品行业广泛运用偶氮染料,会产生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24种芳香胺的一种或者多种,这时,这种技术又可以对纺织品中致癌性芳香胺进行快速、非破坏性检测……   这种快速质谱分析的理论模型与技术,可以广泛运用在化学、化工、材料、环境、地质、能源、医药、刑侦、生命科学、运动科学等各个领域。   “中国旋风”:颇受欧美权威同行由衷赞赏   所谓质谱,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和科学。2004年夏天,美国Purdue大学的 Cooks教授等在Science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电喷雾解吸电离(DESI)的文章,为复杂基体样品直接质谱分析方法打开了一个窗口,催生了质谱学的一场新的革命,在国际上迅速掀起了质谱分析的研究热潮。   几秒内就能够快速检测各种样品中的爆炸物和毒品,分析检测皮肤中污染物(如农药等)、衣服中致癌芳香胺这是陈焕文等在发明了国际上先进的“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ESI—MS)”技术之后,通过再创新,取得的又一突破。对于陈焕文的研究成果,著名化学家、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芬恩评价道:“这项技术将有广阔的用途,分析化学家们将对此项技术的诞生满怀感激。”   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陈焕文研发出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化技术和实验装置,对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限制意义重大。美国、瑞士、英国、德国的主流媒体纷纷报道陈焕文的成果,刮起了一阵不小的“中国旋风”。   自主创新:中国科学家的天赋与爱国情怀   所谓“EESI—MS”技术,MS是质谱的简称, EESI—MS技术是指现代质谱中的萃取电喷雾电离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在呼出气体中检测到携带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的生物分子,在国际上首次用现代质谱学方法证明传统中医闻诊技术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性,被国际质谱大师Graham Cooks教授认为开创了临床分析化学研究新领域。瑞士分析化学杰出人才中心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因此而授予陈焕文“杰出贡献奖”,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事实上,5年前陈焕文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时,导师就看出他在分析化学领域极有天赋,盛情邀请他留下。陈焕文为难了,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做的事,如果能够和祖国强盛、家乡崛起联系在一起,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为此,2005年年底,曾在东华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的陈焕文一接到母校的邀请,便毅然放弃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江西组建团队和有机质谱研究室。   回国5年来,陈焕文率领他的团队在国际质谱研究前沿和热点的领域进行系统研究,主攻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个个新的突破。至今,由他担纲已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欧洲Simon基金1项、科技部专项基金2项。   服务赣鄱:助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作为扎根于红土地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陈焕文博士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中,为江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焕文所在的江西省质谱科学与仪器重点实验室现有教师16人,博士后、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0余人,是个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学术机构。近年来,该实验室团队获得科研课题2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发明专利6项,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现代质谱实验室负责人,陈焕文不仅个人“自主”创新,而且带动师生团队创新,并成功入选了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虽然平时在国内外做研究很忙,但他从不放松对实验室师生的指导、协调和帮助。   “名师出高徒”,在陈焕文的指导下, 20出头的硕士胡斌,仅在校期间就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高水平SCI检索30篇,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做报告,并申请国家专利2项,获授权1项,是江西省“三好学生”。   当前,江西正处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关口,陈焕文说:“现代质谱技术迎来了欣欣向荣和大有作为的好时机,我们将投身于赣鄱的建设,最近新开了一项课题区域环境多维立体监测技术,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希望能用质谱分析技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推进江西高等教育复兴崛起添一把火。”
  • 天瑞仪器:质谱新产品稳步推进 价值新空间有望打开
    天瑞公司10月22日晚间发布了2015年三季报。(1)前三季度,收入2.22亿元、同比增1186.28万元、增幅5.65% 归母净利润4052.65万元、同比减253.87万元、减幅5.9%(扣非后同比增18.63%)。(2)归母净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手持式智能化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产业化项目”于2014年8月14日通过验收,专项引导资金转入营业外收入900万元,增加了当期的利润。(3)自2015年5月完成对天瑞环境(原问鼎环保)收购以来,天瑞环境实现营业收入3081.03万元(其中3季度1716.4万元)、税后净利润644.81万元(其中三季度301.83万元)。  传统主营需求仍处低迷,但运营效率有所提高。(1)若剔除天瑞环境并表影响,则2015年2、3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分别下滑4.24%和18.53%,前三季度累计主营收入下滑9.02%。(2)若剔除今年天瑞环境并表和去年科技成果转化900万元高基数的影响,则2015年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大致同比下滑3.77%。(3)主营收入持续下滑显示传统主营需求仍处低迷,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小于收入下滑幅度,显示运营效率有所提高。  质谱新产品稳步推进,价值新空间有望打开。(1)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目前已完成第二代样机试制开发,为小批量生产做准备。公司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签订了合作开发MALDI-TOF-MS微生物鉴定数据库协议,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签订了课题合作协议。MALDI-TOF-MS的机电模拟检测正在进行之中,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技术调整。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准备CFDA认证的相关材料。(2)MALDI-TOF应用于微生物检测具有简单、快速、经济等优点,在临床、疾控、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公司包含MALDI-TOF质谱在内的多款重点产品已申报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2015BCEIA金奖项目,而BCEIA2015将于2015年10月27-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结果值得期待。  长线好品种,且行且珍惜,维持买入评级。(1)外延扩张稳步前行,“大健康+互联网”战略布局蓝图初现 自主研发MALDI-TOF质谱在生命科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2015BCEIA金奖值得期待 首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和执行有利于一致各方利益,促进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2)在后续潜在的外延扩张陆续落地之前,我们暂维持在首次报告中的盈利预测,即预计公司2015-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4、4.93和6.50亿元,预计公司2015-201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4、0.82和1.12亿元,2015-201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7.06%、29.06%和35.96%,对应最新股本的EPS分别为0.28、0.36和0.48元。(3)目标价方面,考虑到三季报跟期初的净资产比较仅变化约0.2%,出于观点连续性的考量,我们仍维持上次报告中的目标价,即结合国内外可比公司估值情况,建议按照6倍左右的市净率来估算合理价值,对应目标价38.70元,公司上一交易日收盘价19.80元,对应PB水平3.07倍,维持买入评级。  主要不确定因素。二级市场系统性风险 传统业务复苏受制于宏观经济形势 并购标的业绩增长和新业务的拓展具备不确定性。
  • 打开家里龙头喝直饮水仍需时日
    打开家里龙头喝直饮水仍需时日   今年初,广西龙江、江苏镇江等地先后出现重大饮用水污染事件,饮水安全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记者从昨天闭幕的由GE中国研发中心和英国皇家化学会联合举办“水的再利用”国际研讨会上获悉,今年7月1日起,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就将开始强制执行,106项中国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标准必须全部达标。   专家表示,近年来,上海水务部门一直在对水源和饮用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进,上海居民用水达标不成问题。“但要像世博会期间一样喝上直饮水可能还有待时日。”   新水质国标指标过百   2006年12月29日,我国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就联合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部标准最迟到今年7月1日强制执行。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供排水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王如琦说:“新国标的检测指标中大幅增加了有机物、微生物、消毒副产物等指标,降低了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风险。”据悉,在新《标准》中,光有机污染物就从6个检测指标增加到近百个,每项有机污染物除了必须有各自检测指标外,根据其对人饮用的危害程度不同,还必须经过总体指示性指标。   51%用水只需普通处理   王如琦说,由于水环境污染,上海属于水质型缺水的城市。“要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除了要提升水厂出水水质,还要加大水源地保护。”   王如琦说,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已投入运行,供水量占了全市的51%,原水供应已从以黄浦江上游为主转为以长江为主。“青草沙原水比黄浦江原水好,只需普通处理就能供居民使用。”市水务局副局长朱石清说,上海是最早拥有排水系统的城市之一,到去年底,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3%以上。“这对水源的水质保护起到关键作用。”   直饮水投入成本太高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大规模推广了直饮水服务。王如琦说,虽然新的水质国标将全面执行,但我国居民要打开龙头就能喝上直饮水,还需时日。“直饮水要面临成本和管理两大难关。要喝上直饮水,不仅要保证出水厂时的水质安全,更要保证它在流经城市和家庭水管网时不受到二次污染。”   王如琦说,上海的管网已使用多年,要全部改造成适合直饮水的管道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十二五”期间,上海还将进一步规范饮用水的水质全过程管理,避免二次污染。
  • 高端设备自给率提升 半导体设备龙头以新工艺打开新格局
    近日,上交所举办科创板“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第十一期之半导体设备专场,邀请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中科飞测等4家半导体设备龙头,与多家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同研判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现状,探寻产业奋进赶超之路。  半导体设备自给率逐步提升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设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质的飞跃,我国半导体产业生态和制造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国内高端设备的自给率逐步提升。  作为我国“硬科技”企业的聚集地,科创板已形成了市值规模超万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已上市公司超过110家,占A股同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超六成。其中,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覆盖刻蚀、薄膜沉积、CMP、检测、清洗、涂胶显影等多个半导体制造的关键环节。会上,多位企业负责人结合所在细分领域,畅谈我国半导体设备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中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志尧介绍称,公司致力于成为涵盖刻蚀和薄膜等高端关键设备的平台型企业,目前刻蚀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海内外集成电路加工制造生产线,新开发的多款薄膜设备也快速进入市场。此外,中微公司还通过投资,布局集成电路及泛半导体整机设备,以及供应链上下游关键部件领域,形成良好的集群协同效应。  拓荆科技专注于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和混合键合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公司PECVD、SACVD、HDPCVD设备工艺种类已实现全面覆盖,可以支撑逻辑芯片、存储芯片中所需的全部介质薄膜材料、100多种工艺应用。公司新推出的晶圆对晶圆混合键合设备是我国首台应用于量产的混合键合设备。”公司董事长吕光泉表示。  华海清科则推出国内首台12英寸化学机械抛光(CMP)装备。公司总经理张国铭表示,公司在CMP的基础上,已向减薄装备、划切装备、湿法装备、晶圆再生、关键耗材与维保服务等领域拓展,初步实现了“装备+服务”的平台化战略布局。  中科飞测则聚焦于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领域,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鲁表示,公司已布局形成九大系列设备及三大系列智能软件的产品组合,能够满足国内主流客户的光学检测和量测需求。  理性看待现阶段发展优劣势  “目前,国内已有上百家半导体设备企业,相对成熟的有20余家,这背后是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高端研发人才积累以及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质生产关系作为支撑。”尹志尧表示。  吕光泉认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优势在于公司管理和技术团队更能贴近主要客户,能够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要加大力度持续创新,通过研发不断缩小与国外厂商的技术代差。  张国铭认为,国产设备在关键工艺的技术支持能力、产能和产品交期保证、生产成本具有一定优势,因此不应降低标准。“但同时,目前国内在验证条件、工艺数据积累上存在不足,部分设备出现同质化问题,内耗严重且竞争激烈。”他表示。  陈鲁表示,中科飞测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的竞争力强,但在企业规模、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与国外厂商仍有一定差距,需快速迭代并加紧赶超。  新工艺或将打开新格局  半导体行业素来有“一代设备、一代工艺、一代产品”的特征。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对未来半导体行业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新技术、新工艺是什么?  尹志尧前瞻性地提出了三维器件、AI应用、脑科学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他表示,中微公司将抓住产业升级的市场契机,更大程度发挥国内在刻蚀、薄膜沉积等设备环节的优势。  “随着‘后摩尔时代’的来临,半导体行业不再只依赖缩短工艺极限实现最优的芯片性能和复杂的芯片结构,而是转向通过新的芯片设计架构和芯片堆叠的方式来实现,并由此产生了新的设备需求,即混合键合设备。”吕光泉认为。  华海清科、中科飞测对Chiplet、HBM等先进封装技术表示关注。张国铭表示,云计算、AI算力、新能源方面的需求激增,催生了Chiplet和基于2.5D和3D封装技术的HBM等先进封装技术和工艺。华海清科主打的CMP装备、减薄装备均是芯片堆叠技术、先进封装技术的关键核心装备,将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AI应用为集成电路制造带来了许多工艺上的创新,包括应用在HBM的2.5D和3D封装,为检测和量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科飞测在相关领域已有产品应用和规划。”陈鲁介绍称。  谈及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国际化”成为共同话题。尹志尧表示,中微公司从建立之初就立志成为国际化的半导体设备企业,目前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有一定成效,未来还将多措并举持续推动国际化程度的提升。  吕光泉表示,拓荆科技在聚焦中国市场的同时,未来3年至5年,也会积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 【青岛众瑞】第四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盛大开幕,首日精彩岂能错过!
    第四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2018.9.18-9.20昨天,一年一度环保行业的前沿科技领域盛会如期开幕!9月18-20日,“第4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精彩上演。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众瑞”)携多款高科技、高标准、高质量专业设备,再次亮相展会现场,参与现场演示讲解。本届展会汇集了来自全球500余家环保企业参展,1,200个展位、31,000平米的豪华展示空间将聚合环保各领域各环节前沿科技力量。全方位呈现企业核心产品和促进业务交流。开幕致辞环博会现场精品荟萃,百家争鸣。青岛众瑞携带二十余款核心产品和人气新品,凭借高精尖的技术、便捷的功能和完善的服务,赢得了此次展会众多行业客户及外国友商的驻足咨询和深切交流。众瑞展位,人气火爆!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经过11年的磨砺和创新,始终秉承“用心做好仪器“的态度和专业精神!9月19、20日,11.2展馆c370展位,欢迎您的到来!不见不散!ss
  • OxfordNanopore推出P2 Solo便携式高通量测序仪 欲打开基因组学市场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xford Nanopore”)推出PromethION 2(“P2”)Solo测序仪,这是全球可及性最高的高通量测序设备,有可能大大提高针对人类遗传学和其他更大数据集的准确、快速和负担得起的测序的可及性。P2 Solo是市场上唯一一款小型、高通量的测序仪,其大小相当于印刷版《指环王》三部曲中的一册。新设备让任何人可以突破基础的DNA分析,能够在一个平台上整合更全面的遗传变异、转录组和表观遗传分析,以推动科学发现并改善生活质量。在PromethION平台已经证实的价值的基础上,该新设备使用任何长度非扩增读长(从20bp到超过4M bp)的高精度纳米孔测序,并从单个测序芯片中捕获完整的生物学信息,包括SNPs、INDELs、结构变异和甲基化。该设备旨在通过为任何人在任何地点提供高通量的实时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来打开基因组市场:用户可通过全新的P2 Solo设备使用纳米孔测序技术,每年在自己的实验室对多达190-380个人类基因组进行全面测序。如使用 PromethION 48 (“P48”),每年测序的人类基因组数量可提高至约4600-9200个。每张测序芯片包括1-2个基因组。利用Oxford Nanopore提供的独特的“免费盒子”的模式,用户能够在自己的实验室中以不到1000美元的价格使用P2完成全面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或当使用P48设备以生产模式运行时,实现约300至600美元的基因组价格(每张测序芯片有1-2个人类基因组,简单的文库制备成本为每个基因组43美元起,设备、甲基化和任何长度片段均无需额外成本),并还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性。 P2 Solo的尺寸和功能与其卓越的准确度相匹配,将最新的R10.4.1测序芯片与最新的试剂盒14相结合,提供测序数据,实现99.6% (Q24)的模态原始读长单链准确度和99.92% (Q31)的单分子双链准确度,运行条件可调节,实现进一步优化并提高了灵活性。在一个小型测试“开发”团队的早期项目中,P2 Solo已经被用于分析癌症研究样本。纳米孔测序结合了可以生成涵盖复杂基因组区域的长测序读长(长达4 Mb)的设备,以及集成的碱基修饰检测(包括DNA/RNA甲基化)和实时结果。这为癌症样本的全面表征提供了一个完整、精简和快速的解决方案。 除了P2 Solod的全新上市,Oxford Nanopore还提供数据分析解决方案EPI2ME的全基因组工作流程。用户只需上传自己的文件,一键点击便可获取小型变异、结构变异和甲基化报告。PromethION 2是Oxford Nanopore的完全即插即用型台式纳米孔测序仪,与P2 Solo为同系列产品,搭载强大的GPU,可运行两个高通量的PromethION测序芯片。您可提前订购,几个月内即可发货。PromethION系列产品通过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和日常运营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Oxford Nanopore首席执行官Gordon Sanghera评论道:“我们总是设计产品来重新定义基因组学的可能性,并向更广泛的社区引入重要的科学。今天,我们很激动能够再次重塑未来。凭借世界上可及性最高的高通量测序设备,我们正在打开基因组学市场,让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准确度最高的人类规模的基因组数据。P2 Solo设备将进一步推动基因组学研究的民主化,并利用全面的纳米孔数据带来更多的科学发现。这提供了更广泛的基础,让这些发现在癌症、人类遗传学、传染病领域产生现实影响,并重塑我们与环境互动的方式。”
  • 长江陷“化工锁江”困局 石化走廊暗藏灾难性污染隐患
    长江被称作中国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年初,中央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对长江经济带的全域发展进行了重新谋划,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置于压倒性的战略地位。记者近期走访长江流域近10个省市发现,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各地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些生态指标出现了历史性的拐点。  然而,长江生态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干流近岸水域和部分支流污染严重,上游水土流失问题突出,中下游湿地湖泊生态功能加速退化,湖泊水库普遍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明显,长三角海水倒灌愈演愈烈̷̷同时,重重环境风险隐患也直接威胁经济增长和人居安全,进而影响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上述种种生态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工农业生产排污、水电站无序规划开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等现状尤为值得深思。作为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全局绿色新引擎的着力点,如何加强长江流域综合治理,更有效地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已成为摆在长江经济带面前的一道关键性课题。  40多万家化工企业,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干线港口危险化学品年吞吐量超过2亿吨̷̷记者近期跨多省市调研发现,长江两岸重化工企业星罗棋布、化工园区烟囱林立、化工“三废”偷排问题突出、化工溯江而上“梯度转移”趋势明显。华夏母亲河长江,正深陷“化工锁江”困局,水安全警钟时时敲响。  沿江很多干部和专家学者建议,当前亟待优化沿江化工产业布局,从严准入从严治理 建立负面清单,下决心淘汰高污染落后产能 鼓励产业升级、循环低碳发展 建立健全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和联防联控体系,确保一江清水延绵后世。  “石化走廊”暗藏灾难性污染隐患  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运输成本、取水、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化工企业多采取沿江、临海布局模式。久而久之,化工产业在长江流域星罗棋布,密集区还在不断向上游、支流拓展。  在重庆三峡库区,化工为第一大产业,长寿、涪陵和万州等3个区正在分别打造国家级天然气化工基地、全国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和西部基本化工原料及化工建材基地。四川泸州等地也在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业,并在长江边建成了泸天化、川天化和北方化工等3个化工园区,川渝沿江地区形成连片“化工带”。  贵州省正在长江支流乌江流域新建三大磷化工企业,达产后每年将累计产生约860万吨磷石膏。  环保专家认为,若不全面实施对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和标准渣场建设,环境污染将可能是灾难性的。  此外,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也兴建或承接了大量沿海转移而来的化工企业。  湖北某县前些年在临港地区新建了一个工业园区,引来的多是在宜昌、岳阳等地待不下去的小化工。  江苏省环保部门一位干部介绍,太湖蓝藻危机后,太湖流域先后关闭4400多家化工企业,这些企业一部分转移到了苏北,还有部分被安徽的县市奉为“座上客”。“污染源跑到我们上游去了,影响反而更大。”  目前,长江上游宜昌、长寿、万州、涪陵等化工园区相继建成,加之长江中下游南京、仪征、安庆、九江、武汉、岳阳等地是我国传统石化产业聚集区,长江成了“石化走廊”。  密布江滨的化工排污口,犹如伸进长江肌体的一颗颗“生态炸弹”,威胁着沿江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恶意偷排突发水污染风险很高  近年来,沿江地区加强环境治理,一批高污染重化工企业被关停,倒逼企业纷纷加大环保投入。一些企业积极履行主体责任,不断增加环保投入。不过,部分企业肆意偷排粗放发展、产业布局无序、现有重污染企业搬迁安置问题依然突出。  湖北楚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染料中间体及活性染料生产企业,每年为当地贡献5亿多元的税收和3800多个就业岗位。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介绍,目前这家企业因恶意偷排已被勒令停产整顿,多名相关责任人被刑拘,已下达行政处罚3000多万元,相关调查仍在深入。  记者了解到,2015年以来,湖北省共关闭重污染企业150家。“十二五”以来,江苏关闭了7000家化工企业。  湖南省改革办常务副主任秦国文则介绍,2008年以来的7年间,湖南省为了“一江清水入洞庭、进长江”,以建设两型社会为主线,先后启动“碧水湘江千里行动”、湘江治理“一号工程”、“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等措施,不仅关闭大批污染企业、停止审批水泥和钢铁新增项目,还投入资金350多亿元,实施重点整治项目1740多个,重点区域如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湘潭竹埠港等重化工污染威胁湘江问题得到遏制。  一些企业也积极履行主体责任,不断增加环保投入。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安全环保处处长刘学东介绍,“十二五”武汉石化光炼油部分的环保投入就超过5亿元。炼油能力从年加工量400万吨到800万吨,但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  然而,部分企业肆意偷排粗放发展、产业布局无序、现有重污染企业搬迁安置问题依然突出。  记者在长江下游一个滨江化工区看到,一家有色冶炼中外合资企业经过处理达标排放的废水十分清澈,但这家企业所在工业园区其他企业排放的废水,却呈赤黄色并夹杂着大量絮状物。看着排入长江的清流和浊流逐渐合二为一,这家合资企业负责人只能一声叹息。  在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环保部门发现有化工企业竟将暗管布设在环保部门的自动监测点位前方,再引干净的水往监测点位流过,恶意隐瞒偷排 还有的企业,将排污暗管从江底伸向江中,把污水“注射”进长江的肌体。  记者沿江采访还发现,长江干支流沿江城市大多将化工区布局在自己城市的下游,距下游城市取水口很近,“取水口、排污口犬牙交错”现象比比皆是,突发水污染风险很高。  转型要决心更要良策  在长江流域,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乃至绿色搬迁、关停,是一个从政府到民间认同度都很高的共识。但要做到这一点,面临资金、社会稳定、后续处置等多重困境,这是沿江省份普遍面临的难题。  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江之滨,原国家精细化工基地竹埠港28家化工企业已全部关停。但随之而来的,是当地经受转型带来产值下滑、搬迁成本高昂、污染治理难度大等“阵痛”。  湘潭市发改委副主任沈玉明说,竹埠港化工企业退出面临资金缺口较大、企业征收情况复杂等不稳定因素。  “一些化工企业关停比生产还危险,关停不光是要有决心,还要有应对措施和配套。”湘潭市岳塘区副区长黄建平说。  三峡大学校长何伟军等专家认为,从长江大开发到大保护,这个转变非常及时。化工是产业经济之基,也是污染大户,关键要在优化布局、综合治理、转型升级等上下功夫。  各方建议,要从如下层面将长江化工产业纳入绿色、低碳、循环、规范的轨道上来:  首先,应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布局。黄建平建议,国家对长江沿岸已布局的重化工产业进行排查,在加大生态和环境方面投入的同时,根据需求总量进行产能总量控制,根据功能区划合理布局,污染物排放既要达标又要进行总量控制,倒逼企业通过技术升级、转型发展实现污染减排。建立负面清单,坚决淘汰落后、高污染的小散乱化工企业,重点扶持技术创新、竞争能力强、环境友好的优质企业。  其次,要推进企业入园从严监管。曹广晶认为,企业在线监测必不可少,还需大力推进园区公共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统一入园统一排放。湖北兴发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晓清认为,化工产业可通过循环化改造健全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体系,实现污染物大幅减排。目前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区内固废、工业水、废热利用率均达到了95%以上。  此外,要健全体制机制,消除环境风险隐患。一些专家建议,国家层面应该建立长江流域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建立上下游环境信息沟通、共享、通报、会商制度和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控长江流域环境状况 重大开发、建设项目须征求下游省份意见 实施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联动处置,重大案件联动执法。
  • 财政部支持推进环境监测体制 市场将打开新空间
    过去几年,“生态”“环保”“绿色”等主题频繁出现在国家工作部署中。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提“美丽中国”到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环境保护合力不断集聚形成,环保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此次会议主要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环境保护成为代表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环保部新部长陈吉宁表示:环保执法不手软,治理成果要看的见。新任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12日在环保部上承诺,每年都抓出一批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治理成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可以变好、污染可以治理。针对社会上有关“环保部门执法手软”的说法,陈吉宁表示,“环保战线的同志更要拿出舍我其谁的担当勇气,敢于亮剑,出重拳用铁腕”,“依法严厉惩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做到零容忍、全覆盖,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两会预热阶段,有关环保板块的政策利好消息已经开始“暖场”,受“两会”行情带动,环保板块总体继续小幅走高。渤海证券分析师任宪功表示,“两会”前后,预计市场的弱反弹格局将延续。从环保行业增长情况看,已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的盈利状况,反映了行业2015年整体业绩增长低于预期,但其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速。随着环保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政策及监管持续加码,以及PPP等创新模式的大力推进,环保订单有望加快释放和落地,从而将带来行业的加速成长。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在近年来所起到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欧文汉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对雾霾治理的资金支持,利用市场手段促进污染减排,支持推进环境监测体制,继续配合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此外,还要支持推进环境监测体制改革。中央财政要支持加强中央在重要区域、跨界环境质量监测等方面的事权,建立中央、地方、企业责任边界清晰的环境监测体系。  资深市场人士建议,投资者可关注环保板整体反弹行情,其中环保十三五基本规划提出VOCs将纳入总量减排目标,而土壤修复政策预计将成为“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议关注VOCs与土壤修复板块。  其实为更好理顺我国环境监测任务与关系,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在2015年环保部已发布了多项政策对我国环境监测市场进行调整。  《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中提出环境保护部适度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监管重心下移。为配合监测事权上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市环保局实行以省环保厅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环保局作为市环保局的派出机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对我国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具体行为以及相应处罚进行了详细规定。另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等一系列措施也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我国的环境监测市场将逐步从由政策驱动变为政策与市场共同推动。  相信,环境监测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势必发挥更大的作用。环保日益被重视的背景下,监测将成为衡量企业减排价值的重要标尺,未来环境监测市场化加速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
  • 【关注】内蒙古环投集团孙昊一行考察先河 打开合作之门
    11月24日,内蒙古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处长孙昊一行三人莅临先河考察合作,受到公司总裁陈荣强、总裁助理杜新平等领导热情接待,正阳公司总经理智现辉、内蒙古先河总经理郭千里等陪同考察。孙处长一行参观了公司展厅、运营质控中心、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以及大数据应用中心和实验舱,对先河的主导产品、技术及创新模式有了进一步了解。在展厅,当走至大气监测产品区时,孙处长对先河在环境监测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非常赞赏,并不住地手机拍照。他表示,先河的监测仪器研制的越来越小,越来越便携,真是了不起。公司领导回复道,先河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可分为四代,从最初研制的国内第一套空气质量连续监测系统,到小型化空气监测仪,再到移动式监测设备,最后升级到网格化微型监测仪,这是根据现阶段环境管控的特点,并依托20余年的技术积累做出的创新,适应了当下大气污染防治的最新需求。在运营质控监管中心,公司领导介绍了智慧运营管理平台的运行情况。该平台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不但能实时监控数据异常、参数改变与运维质控过程,还能监督运维人员对仪器维护保养的关键环节,如出现异常,系统将自动判别并报警,大大提高了运维效率和质量。孙处长对此非常感兴趣,并耐心询问工作人员刘丙青,如何保证数据有效性?刘丙青回复道,同一城市的数据有一定可比性,审核数据时会关注周边站点的数据情况;其次,因同一站点不同参数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审核数据会分析参数间的变化情况。第三,我们会同时根据相关监测项目的巡检工单、仪器状态、历史数据一级现场环境综合判断数据的有效性。孙处长听后非常满意。在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向来宾介绍了大气网格化系统,区域/流域水环境监管系统,VOC治理以及机动车尾气监测系统。孙处长表示,今天全程的参观考察亮点颇多,尤其是先河从生态环境设备制造商,向数据提供商、管理咨询服务商、综合治理运营商的转变,都非常成功,期待下一步有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陈总指出,希望接下来,双方能调集优势资源,围绕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应用、运营服务、VOCs综合治理等业务,进行多方面合作,共同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 新痛觉基因有望带来缓解疼痛新方法
    据广州优瓦美国CATO对照品供应中心的了解,最近,一个由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识别出一种新基因PRDM12,对痛觉神经的产生和形成至关重要,可作为药物标靶,有助于开发出缓解疼痛的新方法。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据报道,痛觉是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种预警机制,能警告生物环境中的危险和潜在的组织伤害。有很少数人天生不会感到疼痛,但他们时刻处在危险中,会积累大量身体损害而不自知,往往导致寿命变短。人们也不希望感受过度疼痛或慢性疼痛,现有的缓解疼痛措施并不理想。  研究小组利用详细的基因组地图,分析了亚洲和欧洲11个有先天性痛觉缺失(CIP)症状的家族的基因构成,找到了这种症状的原因是PRDM12基因变异。PRDM蛋白是一个表观遗传调节子家族,控制着神经分化和神经形成。该基因与染色质修改有关,其功能就像开关,能打开或关闭基因(称为表观遗传影响)。研究人员识别出CIP患者PRDM12基因10种不同的纯合变异,所有变异都阻碍了基因功能。受CIP影响的家族成员携带该基因变异的两套副本,如果他们只从父母那里遗传了一套副本,就不受CIP影响。  研究人员观察了CIP患者的神经组织,结果发现他们的痛觉神经缺失。从这种疾病的临床特征推测,CIP患者在胚胎发育期间,在形成痛觉神经元时出现了障碍。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小鼠和青蛙模型,并结合人体诱导产生干细胞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该研究共同负责人、剑桥大学医学研究所教授杰夫伍兹指出,对自我保护来说,感受疼痛的能力至关重要,而人们对痛觉缺失的了解还很少。他说:"在开发新的疼痛疗法上,这两方面同等重要--如果我们知道了痛觉背后的机制,就有可能控制并减少不必要的疼痛。"  迄今为止,PRDM12基因是人们发现的与痛觉缺失有关的第五个基因,以往发现的2个基因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止痛药,目前已进入临床测试阶段。PRDM12基因也可作为缓解疼痛的药物标靶。研究人员表示,希望新基因在药物开发中能成为优秀候选。  广州优瓦专注药物标准品,专业为制药行业提供优质的标准品对照品,供进行含量测定、鉴别和检测,我们提供的标准品都具有详细的分析报告,包括COA、HPLC或GC、MS、HNMR报告。除这些一般数据外,我们也能根据客户需求做UV、IR、HMBC、CNMR、旋光和三维核磁等。质量保证,价格优惠,详情请咨询:020-81215950!
  • 四川财政打开政策“工具箱” 绿色采购等措施支持碳达峰碳中和
    近日,财政厅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打开财政支持“双碳”工作的政策“工具箱”,构建有利于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实施意见》明确,重点支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节能降碳增效和资源节约利用、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生态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建设等8个方面。在支持方式上,政策“工具箱”将充分打开。《实施意见》提出综合运用财政资金引导、税收调节、多元化投入、政府绿色采购等政策措施做好财政保障工作。财政资金引导方面,统筹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投资基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聚焦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推动企业有效投资超过万亿元,着力培育30—50家重点企业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税收调节方面,全面落实好现行环境保护税、消费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法律法规政策中有利于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针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多元化投入方面,整合优化省级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设立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争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更多投资省内项目。对绿色信贷年度新增贷款额全省排名靠前的银行机构,以及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投资项目提供配套贷款的银行机构,省级财政将给予适当奖励。政府绿色采购方面,加大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力度,全省新增和更新的公务用车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特殊地区、特殊用途除外),优先采购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服务。
  • 显示玻璃:打开世界的“多彩视窗”
    0.12毫米,一张A4纸的厚度,这是玻璃吗?  1000多项技术瓶颈,逐一突破!2018年,这个厚度创造了世界最薄触控玻璃的纪录!  当这块玻璃被轻轻地弯曲成一道彩虹状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的演示,让周围人惊叹不已!  可别小看随处可见的玻璃,它已有6000多年历史。过去数百年中,玻璃支撑了显微镜、望远镜、试管的诞生,掀起世界光学和生物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科技进步。  进入21世纪,随着玻璃组分、制备工艺等的不断创新,玻璃成为广泛应用于信息显示、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新兴领域的关键功能材料。  今天,显示玻璃,更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神器”。当指尖在手机触摸屏上自由滑动,世界和远方,便在你眼前;这触碰,仿佛打开一扇“多彩视窗”。  触摸屏越薄,用户体验越炫酷。“这是我们运用浮法玻璃生产工艺,也就是熔融的玻璃液自由流淌到锡液上进行展薄、拉伸的成形方法。”彭寿介绍,在突破原料提纯、玻璃组分及配方、新型熔化、超薄成形等系列技术瓶颈后,我国拥有了这一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了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的世界最薄玻璃纪录。  既然超薄玻璃能卷曲,那么能否像A4纸一样近乎折叠呢?彭寿在思考、探索。  2020年,彭寿和他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发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再创一项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成果,形成了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  30微米,也就是0.03毫米,这是目前工业化最薄的可折叠玻璃!日夜不休的弯折测试,折叠100万次后没有一丝裂纹!  “这一成果解决了关键原材料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保障了信息显示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彭寿说,柔性可折叠玻璃,因其极薄、柔韧性强、耐用性高和出色的折痕控制等特点,成为折叠屏手机盖板玻璃的首选。还有液晶电脑、液晶电视、车载显示屏,玻璃同样在“大显身手”。  其实,每块显示屏背后,都有3种显示玻璃作为支撑并发挥不同作用——由上往下分别为高强盖板玻璃、超薄触控玻璃以及显示玻璃基板。其中,第三层显示玻璃基板是新型显示产业的核心材料,也是显示终端屏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玻璃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下一步,我们要把显示玻璃向大尺寸化、复合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我们希望研发出10微米的极薄玻璃,作为半导体、柔性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新型基底材料,其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彭寿团队开始攻克下一个目标。
  • 实力圈粉,天瑞仪器精彩亮相上海环博会
    4月19日,作为亚洲旗舰环保展的2023第24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阔别两年,环博会带着环保行业众多展商与观众的期待强势回归,为全行业呈现了一场大规模、高品质、聚集化的环保盛宴。 天瑞仪器携旗下子公司上海磐合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磐合科仪)带领众多新款产品亮相大会现场。展示天瑞仪器在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环境运维、第三方检测四大板块业务。尽显天瑞仪器的环保全产业链服务与一体化解决方案风采。天瑞仪器展台 展会首日,天瑞仪器展位上的人流络绎不绝,新老客户对本次展出的新款产品产生极大的兴趣,纷纷咨询了解。展会现场,观众探讨热情高涨 现场,天瑞仪器的工程师们通过专业的技术讲解、吸引众多参展观众驻足,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丰富的行业经验、高效的解决方案,赢得在场用户的一致好评。 本次展出产品与解决方案涉及土壤、水质、大气等多个领域,在大气污染检测监测方面,包括VOC-2000手持式VOC检测仪、VOC-5000便携式总烃检测仪、UAV-EAQM-100B型无人机多参数气体检测仪、EAD-100扬尘在线监测系统、NMS-100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VOC-9300便携式VOC气体捡漏红外热像仪、 VOCs-800P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分析仪等。UAV-EAQM-100B型无人机多参数气体检测仪展出产品 展会现场举行了“2023中国环博会百强企业榜单”颁奖典礼。此奖项历经近一个月的企业调研及网络投票,经中国环博会主办方、产业专家多维度综合评定,天瑞仪器以强大的企业实力从众多展商中脱颖而出,上榜“2023中国环博会百强企业榜单”,荣获本届百强企业殊荣。 此次天瑞仪器荣获百强企业殊荣,是业界对天瑞仪器企业环保实力的高度认可。未来,天瑞仪器将时刻紧跟国家生态环保政策,秉持技术驱动,立足自主研发,深耕环保领域不断创新,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己任,持续精耕于环保行业。
  • 风从海上来 潮涌黄浦江!直击连华科技2021上海环博会现场盛况
    风从海上来,潮涌黄浦江。2021年4月2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慕尼黑博览集团、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IE expo China 2021 第22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亚洲旗舰环保展,本届中国环博会使用新国际博览中心 15 个展览馆, 展示规模突破 180,000 平方米,汇集了全球 2,200 家知名环保企业参展,集中展示水与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场地修复、噪声控制、环境监测、环境综合治理等环境全产业链的前沿技术与优质解决方案。40年深耕水质检测行业领域,连华科技作为集研发、生产、销售、解决方案服务为一体的复合型企业,在本次盛会上展示了十余款原研新品及经典仪器,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多样化水质检测服务解决方案,彰显出老牌国产水质检测仪器商底蕴及实力。参展嘉宾纷纷驻足连华科技展台,咨询相关仪器参数及应用解决方案,现场圈粉无数。 前台咨询,人气火爆秉承工匠精神40载,连华科技始终坚持以技术为驱动,以产品为核心,已研发出多参数、COD、氨氮、BOD、总磷、总氮、重金属等水质分析仪二十余系列及丰富的专用配件、试剂,可测定百余项水质指标。在检测技术创新的同时,连华科技对仪器外观、操作界面、系统功能等方面也不断升级,参展仪器完善的系统架构,精美的交互界面,流畅的操作体验,给参展嘉宾留下深刻印象,好评如潮。 仪器特写,美感十足 技术介绍,认真详细 深入交流,商务洽谈连华科技是一家创新型实体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在国内16个地区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经过近40年的发展,积累了环保监测、科研院所、石油化工、食品酿造、医药卫生、纺织印染、电镀电力等不同行业的数据及模型,累计服务超20余万客户和机构,深得客户信赖。连华科技创立以来时刻践行“实事求是、尊重用户、坚守诚信”的服务理念,“产品优、服务好”一直是客户对连华科技最多的赞扬,欢迎大家莅临连华科技展位E5F17,现场体验我们的产品及服务,我们将为您展示水质检测前沿技术,量身定制产品采购、水质检测方案。 团队合影,共创佳绩本次展会将持续至4月22日,欢迎大家前来E5馆F17展位沟通交流,未于4月16日前预约参观的嘉宾,现场可使用连华科技专属邀请码534004ie21,获取免费入场胸卡,免30元门票费用。莅临连华科技展位后,扫码关注连华科技公众号,参与幸运大转盘活动,还可赢取我们精心准备的小礼品一份哦。
  • 新年新气象-2019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8已成往事2019新年新气象 新的一年VWR中国祝大家新年快乐 !猪事顺利 ! 2019年伊始,VWR又要搞(song)事(fu)情(li)耗材促销活动再度来袭!对于实验猿而言那可真是不容错过的开年福利啊~ 众里寻TA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寻寻觅觅的实验耗材原来都在这里!此次促销品类涵盖生命科学、常规实验室耗材、玻璃品及安全防护等产品,这么多的促销产品,绝对让你high翻天!还等什么,一起来血拼鸭! 老规矩,先来了解下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2019.1.4-5.31促销对象:中国直接用户活动细则:①任意指定产品买三赠一(仅限相同货号)②此优惠不得与其他优惠同时享受③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VWR中国所有 促销内容生命科学- 透明/棕色15/50ml离心管 - 微量离心管- 螺口微量离心管 - 血清移液管- 滚瓶 - 细胞工厂- 瓶口过滤器 常规实验室耗材- 洗瓶 - 大桶- 冰盒 - 冻存盒玻璃品- 试剂瓶 - 量筒- 容量瓶 - 移液管- 低型厚壁烧杯安全防护- 9寸、12寸丁腈手套 更多详情,请点击VWR耗材促销清单 活动期间,我们还为你准备了更多惊喜!!!本次活动,凡单笔订单实付款满¥5000,即可免费获赠IPUDA蓝牙音箱或膳魔师保温杯一个~数量有限,送完即止(限前30名订购用户) 新年第一波血拼这才是新年的正确打开方式!!赶紧来参加吧~
  • 首个真彩超高分辨率显微镜 打开光谱信息新大门
    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开发了首个真彩(true-color)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为研究细胞结构和相关疾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该技术将光谱与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结合起来,在单分子成像时可以达到空前的光谱和空间分辨率。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在八月十七日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  “我们用这一技术检测每个分子在空间和光谱中的定位,根据其光谱判断分子的颜色,可以说这是首个真彩超高分辨率显微镜,”助理教授Ke Xu说,他将这一技术命名为SR-STORM(spectrally resolved 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  SR-STORM能够给出每个分子的光谱和空间信息,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该技术不仅能够在细胞中成像多个组分,还能检测局部的化学环境(比如pH变化)。更重要的是,SR-STORM是一种高通量技术,能在大约五分钟内获得大量单分子的空间和光谱信息。  SR-STORM是Xu博士基于自己之前的工作开发出来的,当时他在著名学者庄小威(Xiaowei Zhuang)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庄小威教授研发的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STORM与诺奖得主Eric Betzig的成果不相伯仲,却和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擦肩而过。  现有的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不能给出光谱信息,这样的信息对于理解分子行为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能够对多个靶标实现高质量的多色成像。Xu博士和同事们经过深入探索,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用发射波长相近的14种染料对样本进行染色。尽管这些染料的光谱彼此重叠,但SR-STORM能够很好的将其区分开。研究人员还用四种染料对线粒体、微管等四个不同的亚细胞结构进行标记。研究显示,SR-STORM能够根据分子的光谱轻松分辨不同的颜色,每个亚细胞结构都能鲜明的呈现出来。  “我们以大约10nm的高分辨率,成像了细胞内四个生物学组分的空间互作,”Xu说。“目前这一技术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和细胞生物学领域,我们希望日后也能将其用于医疗。研究者们可以在SR-STORM的帮助下观察细胞结构的建立,以及它们在疾病中发生的变化。”  “细胞骨架包括一系列相互作用的亚细胞结构和蛋白,这一技术可以通过空前的颜色通道和空间分辨率,揭示不同靶标之间的互作。”  Xu博士正在尝试进一步改良这一技术,使它能够用于常规显微系统。他也在开发合适的染料和探针,在纳米尺度上监控细胞内局部环境的变化,比如pH值。  原文链接:Ultrahigh-throughput single-molecule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ly resolved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
  • Cphi2015盛大开幕,2800家企业齐聚上海
    第十五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 China),暨第十届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P-MEC China)于今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展会设14大展馆,串联了来自医药产业链上下游9大板块,包括制药原料、合同外包、生物制药、天然提取物、制剂、制药与包装设备、包装材料、实验室仪器以及环保与洁净技术。来自国内外的2800余家企业同台展示其最新的产品及技术,上万名观众近距离的与参展企业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开幕式现场 出席此次展会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商务部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副特派员李习臻、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兼职副会长、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振恩、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潘广成、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海斌、亚洲博闻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爱新克、欧洲博闻展览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约翰.范德沃、俄罗斯工业与贸易部法规司司长娜杰日达.嘎勒洛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代表苏凯琳、国际卫生组织国际联络官员杰奎琳.索亚、韩国药品输出入协会会长金汉起、日本药业贸易协会会长角田秀雄、印尼制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肯德拉瑞迪.苏汉达等。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讲到,当前国际医药市场的格局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全球医药健康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正在酝酿着一场深刻的调整和变革。在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医药市场增长乏力的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因为生产和需求的旺盛充满了活力,成为全球医药产业发展新的推动力。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对于任何一个关注医药健康和生命话题的企业来说这无疑充满了诱惑。中国医药工业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西药制剂的产能居全球第一,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共享,为泛亚和欧亚区域的合作注入了政策的活力,为中国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机遇之窗,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健康产业最醒目的竞技场。 在此次展会的同期活动&mdash &mdash 第六届中国与世界医药企业家高峰会上公布了2014年原料药出口龙头企业,前十名分别为: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创诺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合全药业有限公司、石药集团、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扬州联博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国邦药业有限公司。 此外,在此次展会中还设立了实验室仪器展区,涉及到的产品包括生化仪器、分析仪器、实验室成套/配套设备、行业专用检测仪器等。 以下为实验室仪器展区的部分参展仪器厂商: 德国赛多利斯集团 梅特勒-托利多中国 诺华赛分离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美国康塔仪器公司 北京创新通恒科技有限公司 颇尔过滤器(北京)有限公司 德国新帕泰克有限公司 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奥地利安东帕(中国)有限公司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POPs防治履约十年 削减修复打开了千亿市场?
    2001年,国际社会通过《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公约于2004 年生效,目前有124 个成员国,其中包括中国。   2007年7月3日,国务院批准&ldquo 中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rdquo (以下简称《国家实施计划》),详细部署安排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简称POPs)防治相关工作。近年来,随着履约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的POPs治理相关市场也在逐渐打开。   44处POPs污染场地修复就需20亿元   随着新POPs种类的继续增加,相关污染防治市场或将达到千亿规模   2012年,环境保护部、工信部等12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全国主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明确了&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重点工程。   其中规定:&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我国重点行业二恶英单位产量(处理量)的排放强度削减率规划达到10%,已识别在用含PCBs(多氯联苯)电力装置的下线率达100%,已识别杀虫剂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已识别高风险杀虫剂类污染场地无害化管理率达85%以上。   在此目标下,我国将实施7大重点工程项目,包括454个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10个二恶英减排工程项目,22个二恶英技术示范工程项目,42个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废物处置项目,40个污染场地风险管理、治理和修复项目,两个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项目,6个法规标准体系完善及监测管理项目,以上总投资约为85亿元。   &ldquo 十二五&rdquo 之后,POPs的污染防治需求仍将扩大。由于其仍处于初级准备阶段,资金需求量仍无法准确计算。但是,我国曾依据《公约》第13 条和第14 条以及GEF(全球环境基金)资助原则,对实施《国家实施计划》的资金需求进行过估算。结果显示,为削减POPs污染,我国总投资需求约为339.2亿元(截至2015年)。这一数字并不包含已受POPs污染的场地治理费用,而且尚未考虑新增10种POPs污染物的防治费用。   据了解,我国已识别的POPs污染场地有44处,以目前动辄上千万、上亿元的修复费用估算,这44处POPs污染场地修复费用约需20亿元甚至更高。因此,可以大胆估算,已识别的12种POPs污染物防治费用约需370亿元(含尚未识别的污染场地),22种POPs污染物的防治费用总计约700亿元,而随着新POPs种类的继续增加,我国POPs污染防治市场或将达到千亿规模。   国内对POPs监测处于先进水平   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完善和需求的激增,将带动更多民营性第三方检测机构进入市场   POPs国际公约生效10年来,我国对POPs的研究持续深入。在新增和候选POPs物种中,全氟化合物(PFOS/PFOA等)、多溴二苯醚(PBDEs)及短链氯化石蜡(SCCPs)等阻燃剂、药品和个人护理品 (PPCPs)等新兴污染物的机理、检测方法、污染现状、环境行为、暴露风险、控制及消除技术已成为现今研究的重要内容。   与在水、大气、土壤中常规污染物的研究及控制技术的&ldquo 拿来主义&rdquo 不同,我国POPs等新兴污染物的研究与国际上差距不大,整体位列国际先进水平。   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POPs专业委员会主任余刚教授介绍,POPs的产业化将经历检测分析、风险评价、削减排放、废物处置、污染场地修复等阶段。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POPs检测分析产业。&ldquo 虽然检测仪器主要依赖于Waters、安捷伦、岛津等国外品牌,但由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的一批POPs检测实验室已经开始服务于市场。&rdquo 他说。   以二恶英检测为例,目前我国有近40家二恶英检测机构,多数为政府性质(如环境保护部、科研院所下属的实验室等),但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民营性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调查发现,虽然这种第三方检测机构占比很小,但随着市场化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未来需求的激增,必将带动一批企业进入POPs的环境调查分析领域。   重点省陆续开展治理和调查   《国家实施计划》更新工作仍面临一系列问题   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历史上我国至少有58家杀虫剂类POPs生产企业(含原药和制剂厂),包括14家现有企业(截至2003年)和44家历史企业。这58家杀虫剂类POPs生产企业中约有76%分布在江苏、浙江、河北、辽宁、福建、四川等省份,其中江苏、浙江和河北的数量最多 而现有14家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10家)、河北(3家)和云南(1家)3个省。   江苏省是农药生产大省,也是POPs生产企业中数量最多的。目前,江苏省已在苏州、无锡、常州、扬州、盐城、镇江、淮安等地调查出POPs污染场地14块,多处污染场地氯丹和灭蚁灵的浓度远超过人体健康风险水平。   2012年,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ldquo 十二五&rdquo 污染防治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显示,&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江苏省将重点围绕二恶英的削减控制、POPs废物无害化管理与处置、POPs污染场地治理和修复、基础能力建设等组织实施4大类共48个工程项目,总投资约8.11亿元(图1)。   资金来源方面,废物和污染场地清单调查、能力建设、监测能力建设、数据库建设、公众宣传、教育等费用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承担,省政府给予一定支持 二恶英类POPs排放企业的技改升级费用由企业负责,高风险POPs污染场地治理费用由原污染企业负责,原污染企业破产或倒闭的,则由所在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除此之外,浙江、广东、山西、河北、福建等地也陆续发布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防治&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虽然这些地区并未公开具体投入资金,但已经公开了POPs污染场地治理和修复工程。   专家表示,我国目前已识别了44 处POPs污染场地,并对其中4 处开展了现场化学和物理探测。然而,目前的调查对象仅是《公约》首次通过的12种POPs,而新增加的10种POPs污染情况还是空白。   因此,《国家实施计划》的更新工作也将面临一系列问题。第一,与已经控制的12种POPs不同,新增POPs的生产、应用、排放和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和控制法规缺失,造成有效管理的能力将严重不足。第二,国内研究机构缺乏对新增POPs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以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风险研究。第三,POPs类化学品生产及上游原料供应企业面临减产或者停产需求,将产生大量工人失业和产值损失问题。第四,POPs产品替代也将面临替代技术不足和代替成本高的问题。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