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和塔

仪器信息网中和塔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中和塔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中和塔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中和塔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中和塔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中和塔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中和塔相关的解决方案。

中和塔相关的资讯

  • “油气土豪”卡塔尔举办首届“碳中和”世界杯
    11月18日,来自卡塔尔的“阿尔鲁瓦斯”号LNG运输船靠泊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1号泊位李达飞卡塔尔自2010年获得世界杯举办权以来,已为这一世界级的大型赛事投入超过2200亿美元,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世界杯。卡塔尔油气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排名世界第三。有数据显示,卡塔尔人均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然而,卡塔尔却做出了举办首届“碳中和”世界杯的承诺。20世纪初,卡塔尔的人口仅3万人。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推进,特别是全球最大规模海上天然气田的开采,卡塔尔已晋身为全球能源中心、世界最大的LNG出口国。拉斯拉凡工业城生产的LNG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为卡塔尔创造着巨大的财富。申办和筹办世界杯过程中,卡塔尔高举绿色环保大旗,明确提出要打造首届“碳中和”世界杯。所谓“碳中和”世界杯,就是指世界杯产生的碳排放会被相关减排措施抵消掉。为此,卡塔尔也确实开展了生态环保创新工作,并一直坚称将实现“碳中和”世界杯的目标。不过,有环保人士称,卡塔尔世界杯的碳排放统计数据可能存在“水分”,世界杯真实的碳足迹可能与公开情况不一致,认为“碳中和”世界杯实际上是一场“洗绿骗局”。为打造“碳中和”世界杯,卡塔尔做了很多努力:组建包括业内顶级专家在内的顾问团队制订减排计划;足球场建设采用回收利用的材料和可循环材料;努力减少世界杯新建设施的环境影响,其中一座场馆甚至能做到用后可拆;打造绿色环境,大规模植树造林;在首都多哈建设先进的轨道交通系统,减少市内出行碳足迹;投入近800辆电动巴士,实现绿色公交出行等。去年,在一家瑞士咨询机构参与下,卡塔尔方面发布了世界杯前温室气体排放审计报告。该报告称,建筑、球迷出行和其他所有世界杯相关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63万吨。然而,此前3届世界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在300万吨以下,卡塔尔世界杯成为碳排放量最高的一届。为抵消世界杯的碳排放,卡塔尔还承诺积极参与碳交易,世界杯相关活动造成的每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卡塔尔都会通过碳交易抵消一吨碳排放量。卡塔尔还投资了碳捕集和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针对卡塔尔上述举措,批评人士称这与卡方宣传的“碳中和”世界杯仍相去甚远,认为卡方报告中提出的卡塔尔世界杯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3万吨的估算远低于真实情况。有环保人士分析称,卡塔尔为世界杯建设的6座永久性场馆的真实碳足迹可能是卡方公开宣称的8倍,世界杯整体的碳足迹可能超过500万吨,创下有史以来任何体育赛事之最。此外,卡塔尔参与碳交易的做法也被认为诚意不足。有分析指出,卡塔尔投资的碳减排项目,包括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本来就在建设实施计划之内,即使卡方不投资,也会有其他投资方,因此这些项目的实施并不能算作卡塔尔的贡献。甚至还有批评人士指出,卡塔尔搞所谓“碳中和”世界杯,是为了提升其软实力,为继续大力发展油气产业作掩护。不过,尽管卡塔尔在“碳中和”世界杯问题上遭到大量批评和非议,但也有一些客观声音指出,西方在碳排放问题上揪住卡塔尔不放是“伪君子、假正经”。有分析指出,尽管卡塔尔人均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但历史数据显示,卡塔尔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还不到全球排放总量的1%,而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却占到20%。同样从历史经历看,美国也依靠化石燃料积累了巨额财富,美国从化石燃料中获利要远高于卡塔尔。此外,卡塔尔确实为实现“碳中和”世界杯想出了不少创新点子。由于卡塔尔国土面积小,可能难以接待海量球迷涌入,因此不少球迷会被安排在海湾邻国,卡方则为这些球迷准备了“看球航班”,方便他们从邻国到卡塔尔出行。有人批评增加航班数量是增加碳排放的罪魁祸首。可也有人指出,其实海湾邻国和卡塔尔之间的“看球航班”航程极短,此类航班造成的碳排放量不会很高;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26年世界杯将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共同主办,世界杯赛场将分散于广袤的北美洲大地,届时航班将造成大量的碳排放。也有分析人士比较中肯地指出,不管卡塔尔世界杯是否真正做到了“碳中和”,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通过举办世界杯,“碳中和”的理念、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在卡塔尔这个高度依赖化石燃料的国家成为一个民众普遍关心并热烈讨论的焦点问题,这在卡塔尔申办世界杯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 卡塔尔世界杯碳中和疑云,ESG实践何以服众?
    卡塔尔世界杯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主办方卡塔尔在ESG上的整体表现却遭受争议。身为财力阔绰的“石油大亨”,卡塔尔在本届世界杯基础设施上的投资超过2200亿美元。作为卡塔尔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本届世界既是其发展非油气产业的重要切入口,也是为世界展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名片。然而,在碳中和、劳工、禁酒等种种问题之中,卡塔尔世界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审视与挑战。卡塔尔如何实现ESG承诺?2020年1月,国际足联和卡塔尔最高委员会宣布将举办首届实现碳中和的世界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卡塔尔组委会公布了包括建设可持续建筑、规划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体育场馆回收、全球可持续发展评估系统(GSAS)认证、打造绿色空间和绿色交通等在内的十项减少碳足迹措施。2021年,国际足联对外发布了《卡塔尔世界杯温室气体核算报告》。报告显示,从2011年4月至2023年6月的筹备、赛事和赛后三个阶段,本届世界杯报告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估计为36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阶段二的间接排放(35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比98%),主要来自于卡塔尔的比赛参加者,包括普通公众、官员和工作人员的旅行。卡塔尔承诺向全球碳理事会(GCC)购买180万个碳抵消额度,每一个抵消额度代表一公吨二氧化碳。《卡塔尔世界杯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在体育场馆上,本届世界杯均按照可持续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其中,974体育场由974个集装箱构成,是世界杯历史上首座可完全拆卸球场,它将在世界杯结束后被拆除并再利用于其他场馆。清洁能源上,卡塔尔在阿尔卡萨修建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光伏电站,该光伏电站是该国首座非化石燃料发电站、首个全容量并网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也是世界上单体容量最大的光伏项目之一。水和固体废弃物方面,卡塔尔在沙漠中修建了15个全世界最大的饮用水水池,世界杯足球赛场地均安装了节水装置和灌溉系统,实施运营计划,通过提高效率和循环利用,尽量减少饮用水的使用。球场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预期超过90%的建筑垃圾通过再利用或回收而避免填埋。同时,卡塔尔还将确保球场和球迷餐饮区产生的所有垃圾都得到回收,并且将它们制成堆肥,或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不仅如此,在社会影响方面,卡塔尔世界杯也做出不少努力。一份由牛津商业集团 (OBG) 与 LuLu 集团发布的“卡塔尔的可持续经济转型”报告显示,由于本届世界杯新场馆的建设采用了模块式设计,某些设施在比赛结束后将被拆除,并捐赠给世界上其他需要体育基础设施的国家。比赛结束后,新的体育场馆将被重新配置,以适应当地社区,鼓励卡塔尔的体育发展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在体育和零售等领域提供新的经济机会,发展现代化的体育、休闲和商业设施。同时,作为申办世界杯承诺的一部分,卡塔尔自2010年起推出了"神奇一代 "计划。该计划旨在利用体育来解决弱势社区的社会需求和挑战,利用足球的变革力量,向卡塔尔和全世界的儿童传授重要的生活技能。ESG黄牌频现尽管拿出了详细的碳中和方案,但卡塔尔所披露的碳中和数据并未得到广泛承认。今年5月,碳市场观察(Carbon Market Watch)发布了《2022年FIFA世界杯碳中和声明的黄牌》报告,报告从温室气体核算、体育场碳足迹、临时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以及球场运营影响四个方面提出了质疑。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场建设的排放量上。本次主办方一共建造了七个新体育场,在核算碳足迹时,卡塔尔的组织者预计这些体育场馆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找到更多有意义的用途,因此只对其计算了一小部分碳排放量。然而,根据以往经验,俄罗斯、巴西和南非世界杯遗留下来的许多体育场馆都遭到了空置,该报告的主要执笔人吉勒斯杜法司勒表示,“如果没有世界杯,卡塔尔极不可能建造这些体育场馆,它们在未来 60 年内也不太可能得到有效利用。”碳市场观察估计,经过重新核算后,卡塔尔世界杯的体育场馆碳排放量增加约 140 万吨,涨幅近 40%,其总量大致相当于燃煤电厂在 16 个月内产生的排放量。除此之外,更备受抨击的是卡塔尔在劳工问题上的争议。2021年2月,《卫报》称,从卡塔尔赢得世界杯主办权开始至今,有6500名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的移民劳工在卡塔尔死亡,这个数字是基于各国驻卡塔尔使馆提供的资料。卡塔尔政府回应称,这个统计总数带有误导性,并非全部的死者都是在参与和世界杯有关的项目。该国政府官方数据表示,在2014至2020年间,在世界杯场馆建筑工地共有37宗劳工死亡事件,当中只有三宗是与工作相关。随后,联合国机构国际劳工组织对世界杯相关的事故做了自己的统计,收集的数据来自卡塔尔政府运营的医院和急救机构。该组织指,仅在2021年,就有50名外国劳工死亡,有超过500人严重受伤,另外还有37600人受轻伤。由于缺乏准确的数据,无法确定可归因于不安全工作条件、热应激或其他可预防原因的确切死亡人数,卡塔尔的劳工问题变成一场充满争议的罗生门。随着赛事的持续进行,国际足联禁止球队在卡塔尔世界杯配戴支持LGBTQ权利的彩虹臂章,卡塔尔世界杯官方大使公开称同性恋取向是“头脑受损”等一系列歧视性事件,进一步为本届世界杯的ESG实践蒙上了阴影。规则未明,ESG实践何以服众?事实上,对卡塔尔世界杯ESG实践提出批评的机构同样也承认,ESG行业中普遍存在评估标准不清晰的状况,对碳中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审查也很难量化。一家专注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咨询公司BSR,建议卡塔尔不要宣称本届世界杯完成了碳中和,因为“这确实很难证明”。碳管理公司 Greenly的首席执行官亚历克西斯诺曼德称,“在整个世界实现碳中和之前,没有人能实现碳中和,否则,我们就已经解决了气候变化问题。”而在社会方面的举措与争议,则越来越被引向文化、宗教,乃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之争。在本届世界杯ESG情况遭到抨击之后,卡塔尔学者阿卜杜哈桑认为,西方国家对卡塔尔世界杯的指责,反映出对阿拉伯和伊斯兰一切事物的傲慢态度和种族主义;而足球评论员、埃及球星阿布特里卡则公开宣称,阿拉伯世界不需要按照西方的价值观改变自身,反倒是西方“应该适应我们并尊重当地的法律。”根据英国咨询公司Maplecroft的评估数据,卡塔尔的整体 ESG 表现与前三界世界杯主办方相差不大,并优于上一届世界杯东道主俄罗斯,且在社会影响方面仅次于德国。图片来源:Maplecroft该公司表示,公众对卡塔尔世界杯 ESG 概况的审查程度比前几届东道主要严格得多,很大程度上因为该国的劳工问题引起舆论关注,但更广泛的 ESG 概念兴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Moderna:第三针疫苗提升Delta中和能力42倍 15个项目进入临床
    今日,Moderna公司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该公司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mRNA-1273已经获得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紧急(或有条件)授权,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在Delta等多种新冠变种流行的今天,这一疫苗保护效力的持久性和它对新冠变种的保护能力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在第二季度财报中公布的数据显示,mRNA-1273疫苗在接种后6个月,预防出现症状的COVID-19的效力仍然超过90%。此外,对接种者血清的研究显示,针对Delta等新冠变种,接种疫苗6-8个月后,中和抗体水平显著下降。不过在接种第三剂增强疫苗后,针对新冠变种的中和抗体水平提高30~40多倍,并且超过了接种完两剂疫苗后一个月时的水平。3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疫苗效力在6个月内得到维持Moderna公布了mRNA-1273疫苗在名为COVE的3期临床试验中的最新随访结果。试验数据显示,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6个月内,预防出现症状的COVID-19的效力一直维持在90%以上,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4-6个月中,疫苗效力为92.4%。▲mRNA-1273疫苗在接种后不同时间段的保护效力(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第三剂增强疫苗显著提高对新冠变种的中和能力目前多种新冠变种在世界各地流行,它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逃逸能力。Moderna公司认为,虽然目前疫苗表现出持久的保护能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激发的中和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最终影响到疫苗的效力。因此,该公司已经在进行2期临床试验,检验接种第三剂增强疫苗的效果。在财报的电话会议上,该公司也介绍了2期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6个月后,针对野生型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然而,针对Beta(B.1.351)、Gamma(P1)、和Delta(B.1.617.2)新冠变种的中和抗体水平显著降低。不过在接种一剂剂量为50 μg的mRNA-1273增强疫苗后,针对多种受到关注的主要新冠变种的中和抗体水平都显著提高。针对Beta的几何平均滴度(GMT)提高32倍,针对Gamma的GMT提高43.6倍,针对Delta的GMT提高42.3倍。▲接种第三剂增强疫苗显著提高对新冠变种的中和能力(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该公司认为,目前的临床数据支持使用剂量为50 μg的mRNA-1273作为增强疫苗,在未来几周,Moderna将获得剂量为100 μg的mRNA-1273作为增强疫苗的临床试验结果。然后,该公司将选择一个剂量递交监管申请,寻求授权接种第三剂增强疫苗。15款研发项目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在新冠疫苗之外,Moderna也在致力于开发mRNA技术的其它应用。在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开发的mRNA四价流感疫苗首次进入临床开发阶段。本周,表达IL-2变体的皮下注射mRNA疗法也已经完成首例志愿者给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癌症疫苗开发方面,该公司与默沙东(MSD)合作,正在进行一项随机2期临床试验,检验个体化癌症疫苗与抗PD-1抗体Keytruda联用,作为辅助疗法,治疗接受手术切除后的高风险黑色素瘤患者的效果。表达KRAS突变体的mRNA疫苗也在1期临床试验中作为单药或者与Keytruda联用,接受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估。▲Moderna的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参考资料:[1] KRAS vaccine (mRNA-5671). Retrieved August 5, 2021, from https://investors.modernatx.com/static-files/12f15d58-0a61-4ca4-a3e1-61d06ab28e0c[2] Moderna ReportsSecond Quarter Fiscal Year 2021 Financial Results and Provides Business Updates. Retrieved August 5, 2021, from https://investors.modernatx.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moderna-reports-second-quarter-fiscal-year-2021-financial[3] Business Updates Second Quarter 2021 Financial Results. Retrieved August 5, 2021, from https://investors.modernatx.com/static-files/c43de312-8273-4394-9a58-a7fc7d5ed098
  • 全球首个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立
    10月27日,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立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该联盟由东南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倡议发起,汇聚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及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俄罗斯国立南乌尔大学等国内外约30所高校,是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世界大学联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表示,碳中和已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涉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大规模运动,而大学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应对全球挑战、引领时代发展、助力全球社会实现“双碳”目标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倡导建立联盟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大学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快构建大学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深入推进世界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全面开展碳中和科技领域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研究,并主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张广军介绍,作为联盟秘书处中方高校,东南大学将以该校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为载体,汇聚全校资源,倾力为联盟建设做好服务、搭好桥梁,努力助推联盟高质量发展。
  • 省人大代表带头助力碳中和
    1月12日早上,在省人大代表住地江西前湖迎宾馆会场外,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不少代表纷纷拿起手机扫码,参与助力大会碳中和活动。  省人大代表、江西万年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艾育林用手机扫码,进入江西省碳中和平台,支付2.75元购买了吉安林业碳汇项目的减排量55公斤,用于抵消他在参会期间因交通、餐饮、住宿等产生的碳排放量,以实际行动助力碳中和。  艾育林说,会议通过这样的方式,向与会代表宣传低碳理念,让代表参与助力碳中和实践,很新颖也很有意义。作为一家半导体企业,江西万年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正在通过开发第三代半导体产品,积极践行低碳理念。艾育林表示,回到公司后,将尽可能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充分践行低碳理念,将这一理念传递给每一名员工。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江西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一步拓展江西省林业碳汇消纳途径,今年,江西省首次在省人代会部分会场开展碳中和主题宣传活动。连日来,已有数百人参与这项活动,参与者支付的费用将用于支持林农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等活动。
  • 中东土豪的承诺:“史上最贵世界杯”如何实现碳中和?
    全球即将进入世界杯时间。北京时间11月21日零点,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转向卡塔尔霍尔市的阿尔拜特体育场。卡塔尔队和厄瓜多尔队的揭幕战将标志着2022年世界杯的开始。本届世界杯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一届世界杯,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东道主卡塔尔已为此豪掷了2290亿美元。229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个数字不仅接近上届俄罗斯世界杯116亿美元花费的20倍,更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到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443亿美元总花费的6倍还多。世界杯是重大的国际体育盛会之一,不仅给各路球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也给各国球迷带来了无尽的喜悦和欢乐。但是对于地球母亲来讲,却几乎没有益处。无论在哪里举行,世界杯通常都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无论是酒店、体育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更新,还是球员、球迷的交通旅行以及成千上万观众的观看,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早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组委会就通过在印度和南非支持清洁能源项目等措施对该项赛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抵消,成为首个做出中和努力的世界杯足球赛事。本届世界杯的主办国卡塔尔也在2020年1月承诺:让2022年的赛事成为首届“碳中和”世界杯。当年 9 月,组委会制定了应对挑战的详细路线图。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卡塔尔和赛事区域推进低碳解决方案,并抵消所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世界杯分为四个步骤:提高意识、测量排放、减少排放和抵消排放。”但现实中,环保主义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正在抨击赛事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这届将在波斯湾沙漠半岛上举办的世界杯甚至被认为是世界杯历史上最大的环境灾难之一。01 中东土豪和它的世界杯豪掷卡塔尔,这个坐落在波斯湾西南海岸的国家,毗邻沙特阿拉伯,北部和南部分别与巴林和阿联酋隔海相望,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其天然气储量为25.2万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三。依靠脚下大自然的馈赠,卡塔尔成为了中东最有钱的国家之一,其2021年GDP为1692亿美元,人均GDP则达到了6.18万美元。今年以来,由于俄乌战争加剧了全球能源危机,作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和第二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卡塔尔被欧洲多国视作缓解“气荒”的救命稻草。卡塔尔从这场能源危机中赚得盆满钵溢,国家财富有望进一步飙升,《环球金融》月刊预计,卡塔尔今年的人均GDP将超过10万美元,成为全球第四富有国家,也是中东最富有国家。据媒体报道,卡塔尔举办世界杯所花费的2290亿美元大部分用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城市、公共交通、酒店、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等。为准备世界杯,卡塔尔新建了七个并翻修了一个体育场,八个体育场都位于首都多哈或周边地区。其中七个新建体育场将在世界杯结束后部分拆除,缩小容量。这些场馆中最重要的是将举办揭幕战的阿尔拜特体育场以及将举办决赛的哈利法国际体育场。据官方数据显示,仅在基础设施总支出中,这些体育场的建设成本就达到了约70亿美元,仅这项支出就超过了南非2010年整个基础设施项目的总支出。在交通网络建设上,卡塔尔耗资360亿修建了无人驾驶的多哈地铁,第一阶段的三条线路于2019年正式运营。为接纳更多国际航班,卡塔尔在多哈东部沿岸新建了哈马德国际机场,机场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估计投资超过160亿美元。为了筹备世界杯,卡塔尔的最大手笔便是耗资450亿美元将距离多哈以北20公里的一座村庄卢赛尔建成了该国的第二大城市。世界杯的决赛场地,也是本届世界杯容量最大的体育场卢赛尔体育场便位于该市,其可容纳8万人共同观赛。除了体育场,这座城市的建设还包括22家豪华酒店、两个大型高尔夫球场、大型公园、娱乐中心、商业设施和体育设施,卢赛尔的所有设备预计可容纳20万以上的居民和游客。卡塔尔官方预计世界杯赛事将为国家经济吸引约170亿美元的收入,并有望在比赛结束后实现更长期的经济收入增长。国际足联则预计将获得70亿美元收入。02 世界杯的碳排放世界杯赛事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绝大部分来自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卡塔尔在2010年争夺主办权时,其主要论点是:在一个城市(多哈)中组织集中比赛,只开放一个机场,从而限制赛事相关的出行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卡塔尔世界杯组委会和国际足联将可持续发展始终置于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的核心,希望以本届世界杯为试点改变未来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方式,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卡塔尔 2030 年国家愿景做出贡献。在筹备工作中,组委会公布了包括建设可持续建筑、规划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体育场馆回收、全球可持续发展评估系统(GSAS)认证、打造绿色空间和绿色交通等在内的十项减少碳足迹措施。但事实上,正如著有《卡塔尔,富豪之地:从沙漠到世界杯》的历史学家乔纳森皮隆所说:“我们不能忘记卡塔尔的地理特征。在这个位于沙漠中心的国家,人类的每一种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都比其他地方更大。” 这个国家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许多材料都必须通过飞机进口,这带来了额外的化石燃料消耗。此外,无论国际足联如何努力,数百吨草籽都必须通过飞机从美国空运过来。卡塔尔水资源缺乏,所以草地必须使用淡化海水种植。这一过程消耗大量能源,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并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组委会还发布的2022世界杯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从2011年4月至2023年6月的筹备、赛事和赛后三个阶段,本届世界杯报告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估计为36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大部分(98%)是间接排放(范围3,35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主要来自于卡塔尔的比赛参加者,包括普通公众、官员和工作人员的旅行。据估计,总排放量的75%是在世界杯赛事阶段产生的,其中44%来自赛事阶段的与会者的国际航空旅行。其中,78.6%来自参加世界杯赛事的普通公众。第三大估计排放源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8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或24.6%),包括体育场馆、训练场地和临时设施的建设。这三个最大的类别占总排放量的96%以上,即52%用于旅行,20%用于住宿,24.6%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03 首届碳中和世界杯能否成真?虽然主办方计划使用大量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并采取碳抵消措施来最终实现世界杯碳中和。但环保主义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正在不断质疑本届世界杯关于碳中和的误导性宣传并抨击赛事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2022年5月碳市场观察(Carbon Market Watch)审查了卡塔尔世界杯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并发布了质疑报告《2022 年FIFA世界杯碳中和声明的黄牌》。该报告的主要执笔人吉勒斯杜法司勒(Gilles Dufrasne)表示:“碳中和的承诺绝不可信,这是一个公然‘漂绿’的行为。”与此同时,总部位于巴黎的碳管理初创公司Greenly的独立研究人员表示,组织者低估了本届世界杯的温室气体排放。Greenly的研究评估认为,本届赛事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600万吨,大约相当于75万个美国家庭一年的排放量。Greenly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Alexis Normand称2022年世界杯是 "有史以来排放量最大的一次"。正如碳市场观察在报告中所质疑的那样,卡塔尔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计算中最明显的缺陷是低估了与体育场馆建设有关的排放量。在核算碳足迹时,世界杯的组织者认为这些体育场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找到有意义的用途,因此只将与建造相关的排放量的一小部分分配给它们。这种核算方法将使与球场基建相关的碳排放数字足足低估8 倍(160 万吨vs 组织者估算的20 万吨)。而事实上,除了由974个海运集装箱制成的974号体育场,将在比赛结束后可完成拆除,其他体育场馆即使变身社区中心及商业设施,单靠本地联赛仍难以支撑需求。经过正确地核算,体育场馆建设相关的排放量将增加约140万吨,大约是一个燃煤电厂在16个月内产生的排放量。即使人们接受卡塔尔的体育场馆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其抵消剩余世界杯排放的计划也有很大的缺陷。按照一个信用额度对应一吨二氧化碳,即使按照主办方所披露的36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卡塔尔也必须购买 363万个信用额度,正如杜法司勒所说:“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仍困难重重”。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根据全球碳理事会(GCC)的披露,卡塔尔仅从土耳其和塞尔维亚的三个可再生能源项目中购买了碳信用额度,总计不到3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据碳市场观察报道,如果没有这笔资金,这两个风电场和一个水电站将仍会存在。"这些项目本身是有成本竞争力的。他们卖电并从中赚钱,"杜法司勒说,"所以购买这些项目的信用额度并不真正影响排放。虽然国际碳抵消组织已经存在,但世界杯决定创建自己的方案,这引发了一个关于透明度和可信度的问题。”绿色和平英国办公室政策顾问Doug Parr 形容:“空洞的碳中和与碳抵消承诺,很可能使我们误入歧途;真正的气候行动需要直接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同时积极从化石燃料过渡至100% 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碳补偿系统本身也有待商榷。皮隆认为:“为世界其他地方抵消碳排放提供资金并不能弥补我们造成的损失。再次强调,2022卡塔尔世界杯是一个典型的‘漂绿’案例。”也有专家总结道:“若单单聚焦四星期的决赛周,卡塔尔确实具备资源与意愿,完成一届“碳中和”世界杯,却难以反映实况──考虑到此前整整12 年筹备,其间却不见任何碳抵消或减低环境破坏的措施。”碳中和不是一蹴而就,真正实现碳中和,世界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附:2022年世界杯完整赛程表
  • 一省碳中和产业协会成立!
    2024年1月6日上午,安徽省碳中和产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合肥顺利召开。大会选举产生安徽省碳中和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和领导机构。第一届会长: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胡再生第一届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朱滨第一届副会长单位:10家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和阳光慧碳科技有限公司提名王斌、王琨、程鹏三位副秘书长。协会聘请了包信和院士、李建刚院士、尹同跃董事长和郭纪中董事长作为协会高级咨询委员。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先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院长李建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纪中,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胡再生,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安徽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振粤,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金弋波,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巡视员张令保,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原副主任、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会长刘江颍,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二级巡视员、安徽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徐和生,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安徽省零碳协会会长许建等领导以及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代表、各市发改委代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商协会代表和会员单位代表300余人参会。大会听取了安徽省碳中和产业协会筹备组工作报告,审议并表决通过《安徽省碳中和产业协会章程》、《安徽省碳中和产业协会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等事项。会上,胡再生作首届会长讲话,他表示,安徽省碳中和产业协会的成立,是我省利用产业协会平台,探索推广碳中和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服务“一企一策”节能降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实际行动。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围绕双碳战略目标,服务政府决策,服务会员需求;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要加强自身建没,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朱先发、包信和、李建刚、郭纪中、胡再生、汪振宇、张振粤、金弋波、朱滨共同为安徽省碳中和产业协会揭牌。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先发为大会致辞,他指出,安徽省碳中和产业协会的成立恰逢其时,对于我省践行双碳战略目标有着特殊意义。他强调,产业协会要聚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推动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开放合作、积极组织活动交流,为我省双碳工作出谋划策,为行业发展做好全方位服务。并希望协会能够团结奋斗,办成省内标杆、国内一流的社会组织。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在致辞中表示,安徽省碳中和产业协会的成立,是推进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举措。他强调,协会一要当好行业自律的领航者,二要当好会员单位的服务员,三要当好政府部门的智囊团;省发展改革委作为协会的牵头协调部门,将建立机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联合开展调研和课题研究,联合发布行业信息,并为争取中央投资、示范试点和推广先进技术做好服务。郭纪中作为协会发起单位代表发言,他表示,中国能建安徽省电力设计院将践行驻皖央企的使命与当担,发挥协会发起单位的带头作用,与成员单位一起努力打造政府和企业离不开、用得上、靠得住的“思想库”“智囊团”和“策源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协会高级咨询委员包信和在大会上作题为《面向“双碳”目标的能源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主题讲座,从安徽能源状况分析出发,深入浅出的剖析了我省目前情况和落实双碳战略的发展路径,并对碳中和产业有关技术方向进行了重点讲解。会上还举行了2023年度《安徽省十大低碳应用场景》发布和授牌仪式。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范志远主持发布活动,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为场景建设单位授牌。本次大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所有碳排放量经过核算并抵消,完成碳中和并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安徽省碳中和产业协会是在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支持下,安徽省民政厅批复成立的,协会旨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政企合作、招商引资、成果转化、资源共享、对外交流等,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促进更多绿色低碳技术在安徽转化应用,探索区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模式,为推进降碳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
  • 北化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成立
    北化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正式揭牌 北京化工大学供图7月22至24日,“中国工业碳中和(石家庄)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论坛期间,北京化工大学与北京市怀柔区政府、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筹建的北化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内部结构中,高耗能产业如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电力等所占比重过高。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力工业实现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雷涯邻指出,研究院旨在助力国家相关行业、企业和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点开展工业碳中和的技术攻关和政策研究,聚焦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生产管理过程数字化与智能化、低碳供应链与循环经济研究和低碳经济分析评价与路径规划等重点工作,推进先进适用低碳技术装备和先进节能技术应用,促进碳捕集、碳储存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优化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路径,助力石化产业产业和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据介绍,研究院集科学研究、高端智库、学术交流、传播中国智慧于一体的低碳技术与碳资源管理国际化平台。它致力于向政府提交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报告,为行业、企业和地方绿色转型、实现碳中和提供解决方案;向国际、国内推介中国能源、化工、冶炼等相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传播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声音,提升我国在碳减排、碳中和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据悉,此次“中国工业碳中和(石家庄)论坛”论坛由北京化工大学联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河北省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管委会共同举办,以“绿色发展新阶段,工业低碳新征程”为主题,就循环经济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实现方法与路径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论坛共设19个主旨报告,涉及经济、环境、资源、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的专家,致力于为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和实现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和为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解决方案起到重要的作用。论坛同时举办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为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学术舞台。
  • 以国际合作为共识,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近日,适逢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由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主办,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英国剑桥)协办,剑桥南京论坛2022——“碳中和带来的国际合作和创新机遇” 线上研讨会成功举行。来自中英两国的政府领导和高校专家学者们,围绕“双碳”战略的现实意义、技术路径和实践范例,共话跨国科研协作。不久前落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再次将脱碳行动的迫切性和协作性置于聚光灯下。由于碳排放增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关乎人类共同福祉,投身全球气候治理,亟需广泛地国际合作,早日实现“净零”目标,日益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碳中和是中英双方当前高度关注、具有高度共识的议题。”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捷表示, 中英双方在碳中和目标和战略上高度契合,以研讨会、联合研究项目和平台建设等方式推动中英科技合作,能为两国碳中和目标的加速实现做出贡献。英中科技合作长期具备良好基础,科技合作成果丰硕,其中气候变化是双方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作为英国科技政策在华负责人,Grace Carey参赞介绍到,英中两国具有共同的“净零”目标,脱碳政策存在相似之处,中方积极构建“双碳”1+N政策体系,英方在实施脱碳政策方面具备数十年经验,双方将通过联合研究项目等方式,围绕脱碳展开国际合作。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杨菁副详细介绍了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年来,作为科技和开放大省,江苏与英国在经贸、科技、教育、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情况,并重点分享了当前江苏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她表示,在科技创新领域,剑桥大学南京中心是江苏与英国科技合作标志性项目之一,依托剑桥大学深厚的创新基础和转化能力,中心结合本地需求广泛开展了多领域创新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致辞中谈到,“双碳”趋势下,世界经济和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和创新机遇,经济发展模式正从资源依赖型转向技术依赖型。然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全球约一半支撑碳中和的技术还处在实验室或示范阶段,在此背景下,高校的基础研究和交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英高校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清华与剑桥的合作更是由来已久。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增进中英学者在“双碳”领域的相互了解,达成更多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意向和后续成果,助力碳中和愿景早日实现。剑桥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学术主任及CEO初大平也期待,“以研讨会为起点,创造多边交流机会,联动国内产学研政资等资源,开放吸引更多英国大学加入,促进双方共寻跨国协同的可行‘双碳’路径。”本次研讨会上,中英嘉宾就如何以“国际科技合作”推进碳中和/净零愿景分享了各自的见解与实践。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社会事业处处长、研究员张贤和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中国办公室副主任杜羽菲(Sophie Durrans)分别作了《碳中和技术体系构建与展望》 《英-中科研创新合作对零碳至关重要》的报告。剑桥大学Cambridge Zero主任艾米丽沙克伯勒(Emily Shuckburgh)和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教授鲁玺分别对中英两所顶尖大学—剑桥大学和清华大学如何发挥科研骨干作用,推进碳中和创新性研究,作了案例分析。
  • 霍普斯 |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30· 60目标早日实现!
    霍普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早日实现!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正式提出,2021年 “双碳”目标被写入“十四五”规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入2021年重点任务,更要求各行各业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在此过程中,环境监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 南京霍普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霍普斯)作为一家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深耕在线监测与工业过程分析行业多年,自2010年起,曾多次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co₂监测分析解决方案! 2010年,在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脱碳工程项目中,针对电厂客户对吸收塔入口、出口(及碳捕集装置出口)、再生气出口的监测要求,深度考察客户工艺类型和工况组成,为客户定制化设计脱碳补给装置全流程co₂监测分析解决方案; 2013年,在宝钢气股份气化炉炉顶煤气成分分析项目中为客户量身定制co₂监测分析解决方案; 2014年,在武钢大型加热炉尾气排放项目中提供co2在线监测分析解决方案。助力碳达峰 碳中和,霍普斯在行动 霍普斯推出以下产品可应用于碳排放的在线监测: fgc-2000烟气排放监测系统,可实时在线监测so₂、nox、co、co₂、nh₂、hcl、h₂o、ch4 、粉尘、热工参数(含氧量、温度、压力、流量)等。系统采用“高温热湿法”,扩展性强,可根据需要增加测量组分,并配备温度和压力补偿,可提高测量精度和重复性,样品预处理和测量加热处理,可消除水分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pgcm-2001m烟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在线监测so₂、nox、co、co₂、粉尘、热工参数(含氧量、湿度、温度、压力、流量)等。系统采用“冷干法”,采样传输全程高温无冷凝,可有效控制so₂在冷凝中的损失。 霍普斯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霍普斯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和完整的产品体系,将持续推动产品研发升级,紧跟国家政策,不断完善碳排放的相关业务,不断优化设计与方案,为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精准数据和决策支撑!
  • 第二届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12月24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碳中和绿色转型与气候变化”教席(筹)共同承办,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协办的第二届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行。论坛以“迈向碳中和:行动与挑战”为主题,旨在探讨实现“双碳”目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来自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社会公众等参加此次论坛。线上论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供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在致辞中表示,在国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大背景下,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坚持依托能源,特别是油气研究优势,面向满足国家能源及相关领域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需求,结合中宣部和教育部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方面谋划布局,提出学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聚焦一个中心,关注六个方面”行动方案,力争办出具有鲜明中石大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朱潜艇发布了《迈向“双碳”》系列研究成果,包括以中国石油生产碳强度指数(2022)、中国天然气生产碳强度指数(2022)、石油公司低碳转型指数(2022)、双碳目标下中国天然气发展路径与对策为代表的“行业”研究类成果;以省域研发创新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中国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的温室气体排放回收期量化评估为代表的“综合”研究类成果。所有报告均可通过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ICED-CUPB)免费获取。在主旨报告阶段,来自中国工程院的三位院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部委员先后进行了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作了题为《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阐述了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三个基本判断和认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我国通过加快推动技术进步和发展转型,可以实现高质量碳达峰和如期碳中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智作了题为《“双碳”目标下天然气的战略地位与作用》的主旨报告。他表示,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与产量均处于快速增长期,需要超前布局开拓天然气发展领域(页岩油原位转化/煤炭地下气化等),有效增加自产天然气数量,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他建议国家通过组织陆相页岩油革命、富油煤热转化革命和煤地下气化天然气革命这“三驾马车”来保证天然气供应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作了题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安全与社会公平》的主旨报告。他提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特点是“转型速度快”,且最终所要转向的能源品种(可再生能源)是“不稳定的”。能源安全内涵已经从能源的供给安全扩展到能源的使用安全、转型安全、投资安全和治理安全。我国需要从转型前的系统布局,转型中的平稳过渡和转型后的稳定运行,开展全方位的战略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作了题为《能源转型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及协同机制》的主旨报告。他对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入地解读。碳达峰不是单峰,而是一个多峰突起波动下降的过程。碳中和是人为碳的排放和人为碳的移除达到一种平衡。为了实现“双碳”目标,他提出五条能源转型路径,分别是能源生产端革命性转型、能源消费端革命性转型、碳移除、化石能源有序退出和发展范式转型。在零碳导向的能源转型之路上,我国需要从技术的复制放大转向技术的原创以及从技术改进转向范式变革。此外,本次论坛还组织了“能源系统低碳化与数智化”、“促进低碳转型的管理优化与技术创新”和“双碳经济与碳金融的创新与发展”三个学术分论坛。
  • 以碳中和能力建设推动全球碳中和进程
    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100个国家、地区陆续宣布了碳中和目标,其中包括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设定碳中和目标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最大亮点之一。然而,全球气候治理知易行难,面临严重的行动赤字和能力赤字,特别是各国在落实碳中和目标上的能力不充分、不对称和不均衡性问题突出。碳中和是一场全球性的发展和治理范式的转型升级,加强碳中和能力建设是基础和关键。当前,全球气候谈判与治理更加注重行动和治理能力等务实性维度,能力建设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也是后《巴黎协定》时代全球气候治理转向行动背景下的新特征、新亮点和新走向。以碳中和能力建设推动全球碳中和进程的现实需求加强碳中和能力建设是当前全球气候治理的总体方向。总体上看,学术界和政策界长期聚焦全球气候治理的制度和规范建设、领导权与话语权、理念与方案等维度,对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气候危机的严峻性和紧迫性,碳中和目标正在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气候治理进程,然而碳中和目标与碳中和能力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鸿沟。各国碳中和目标的可信度、可行性与碳中和能力直接相关。随着全球气候治理议题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议题,治理能力也需要适应新形势、迈上新台阶。能力建设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变得更加务实、有效的现实要求,推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碳中和能力建设是实现全球气候治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支撑。因此,需要在宏观上对全球碳中和能力加强布局和投入,微观上要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碳中和能力提升的重点支持。强化碳中和能力建设是大国间气候合作的新兴议题。随着大国、主要经济体对碳中和能力的重视程度与日俱进,中美欧等大国、主要经济体的碳中和能力互动、比较、竞合越来越成为新常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期间,中美发布的《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提及,“认识到适应对于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包括进一步讨论全球适应目标并促进其有效实施,以及扩大对发展中国家适应行动的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推动大国协作、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碳中和能力建设支持,是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绿色、公平转型的重大措施,也是塑造更加公平合理、务实有效的全球气候秩序的要求。推动碳中和能力建设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求。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气候、碳中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足。碳中和能力日益成为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重点议题,如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治理和绿色发展能力建设支持也备受关注。发展中国家对气候治理、绿色发展等能力建设的需求紧迫,推动发展中国家碳中和能力建设将继续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气候治理合作、全球气候谈判的重点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需要加强低碳、零碳发展能力塑造,而且需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这也是南南气候合作、南北气候合作的着力点之一。加强碳中和能力建设,是切实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化解全球气候治理赤字的新探索。以碳中和能力建设推动全球碳中和进程的路径一是推进国家碳中和能力与全球气候治理总体能力相辅相成、相互贯通。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公域性问题,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从现实上看,各国应对气候治理的国家行动日益坚实、碳中和部署逐步兴起。在此背景下,提高全球碳中和能力主要在于将国家碳中和能力转换为全球碳中和能力。比如,我国将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布局,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以自身的示范性气候治理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以自身的碳中和能力提升促进全球碳中和能力发展。只有各国持续提升国家碳中和能力,才能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总体能力建设创造更好的基础。促进国家碳中和能力与全球气候治理总体能力相辅相成、相互贯通,是国际社会共商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相向而行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持续深化碳中和能力建设合作,充分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碳中和能力是大国气候国际领导权和地位的组成部分,大国在全球碳中和能力中占据主导地位和综合优势,正在引领碳中和能力建设。国家间碳中和能力的不对称和不均衡性依然突出,各国内部也面临诸多能力不足的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国家等对国际社会的气候支持和援助需求逐年上涨,能力建设成为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方式。为此,国际社会需要深化碳中和能力建设合作,积极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大国与小国在碳中和能力方面的鸿沟。发达国家应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通过技术、资金、人才、分享治理经验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碳中和能力。这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整体能力建设的实际要求。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协同、务实地解决人类面临的气候危机。三是促进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多重价值外溢并助力后发国家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在全球迈向碳中和愿景的进程下,以温室气体捕集和埋存技术、零碳或低碳新能源技术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外溢,是提升碳中和能力的突破口。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将逐步淘汰煤炭和化石燃料,这要求全球进行一场清洁能源技术革命,以碳中和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外溢是提升全球绿色合作可行性、降低绿色治理成本的关键布局。同时,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创新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气候安全、气候正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外溢效益。加强碳中和技术创新是落实《巴黎协定》和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之一,可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从根本上助力其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当前,国际社会正以更雄心勃勃、更迅速有效的全面行动推动实现全球碳中和。各个国家、国际组织等都应紧密合作,加强碳中和能力建设,推动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靠买碳汇实现碳中和?企业疑似“漂绿”引争议
    “我计算过,按照中国的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对外公布的实现碳中和的体量,他们对碳汇的需求远远超过中国碳汇的实际拥有量。”一位生态环境部下属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当部分中国企业宣布设定或实现“碳中和”目标之时,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比掌声更早到来的还有质疑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来,国内超过10家互联网、金融、制造等领域的龙头公司纷纷披露其碳中和行动报告。其中,“运营碳中和”与“供应链碳中和”是较多出现的两个概念。前者的目标往往设定在2030年之前,甚至有多家企业宣布去年已经“首次”达成了“运营碳中和”目标,而后者的时间跨度则更久远。让这些企业陷入争议的正是他们所公布的报告。行业人士发现,这些企业能实现“运营碳中和”,并非以节能减排或者可再生能源替代为主要途径,而是大量购买碳汇进行碳抵消。具体到碳汇具体的抵消比例,有的企业未予以公开,有的企业接近半数及以上。对于这种现状,支持者认为,目前全社会仍处于培养减碳共识的初期阶段,上游能源电力行业尚未完成碳达峰,因此企业购买碳汇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即便购买碳汇也为减碳事业作出了贡献,应予以鼓励;反对者则认为,企业没有将减碳的重心放在节能和清洁能源替代上,而是花费寥寥购买碳汇以博得率先减碳的好名声,因此这些企业存在“漂绿”的嫌疑。如果这种行为扩大化,既损害了部分锐意减碳企业的信心,也极易让社会低估减碳的压力。但上述不同意见仍存共识,就是这种做法不可持续。“我计算过,按照中国的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对外公布的实现碳中和的体量,他们对碳汇的需求远远超过中国碳汇的实际拥有量。所以,未来这种方案一定是不可行的。”一位生态环境部下属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被质疑购买碳权过多近期因碳中和报告引发争议的案例不在少数。以某金融科技企业为例,其在报告中称,2022年通过节能减排、优化效率等绿色运营减排6326.86吨,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碳排放18764.27吨。在落实这些措施以后,该公司自身运营(范围一、二)碳排放量为21087.93吨,通过购买足量核证碳标准(VCS)的核证碳指标(VCU)抵消,实现运营排放碳中和。新经济学家智库研究员樊博曾研究过多个类似案例。他认为,购买碳权过多是其中一个典型问题。在上述案例中,该公司共减少碳排放25091.13吨,而购买的碳抵消就达到了21087.93吨,这表明其抵消了超过45%的碳排放。结合目前全国碳市场的成交价格约53元/吨,而国内的VCU价格通常低于该价格,这意味着其抵消碳排放付出的成本或不到200万元。当然,这个数字计算的仅是碳抵消部分,刨去了该公司已实现的减排绩效成本。樊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于企业通过购买碳权来抵消碳排放量,在国际和国内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促使企业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减少范围一、二、三的净排放,避免因大量依赖碳抵消而陷入“漂绿”争议。他举例称,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国际上也有类似的规定,例如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在2020年曾提出一个转型金融框架《为可信的绿色转型融资》白皮书,对于可信赖的转型金融活动界定了五个原则,其中的第三个原则是“不计入碳抵消”。当然,这些规定并不完全适用目前的案例。友绿智库创始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低碳健康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俊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生态环境部规定的CCER抵消比例不超过碳配额的5%,针对的是强制控排行业和企业。对于没有控排要求、企业自发减排的情况,并没有限制抵消比例。“现阶段我认为更应该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激励企业通过更优的方式实现碳中和。毕竟,现在能够真正把碳中和放在战略层面考虑的企业仍然是少数,要充分尊重这种率先垂范的精神,鼓励这种付出真金白银做事的态度。其次,相关单位应该先做好责任和界限的认定工作,明确隐含碳、运营碳等碳排放权责所属,给企业划定范围才好算账。”黄俊鹏称。以建设领域为例,黄俊鹏表示,隐含碳不同于运营碳,运营碳排放来自建筑建成后运营中的化石能源消耗,例如建筑物的加热、冷却、通风、照明和电源插头负载所需的电力和天然气等。运营碳排放可以随着建筑节能改造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而减少,而隐含碳伴随建筑的建造完成,就已经锁定了。目前,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应该由谁负责尚不清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责任主体仍有待明确。这也在客观上影响到了建设领域企业参与减碳的积极性。企业还能做什么除了购买碳汇抵消,节能减排优化效率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这两种减碳方式也经常出现在企业的碳中和报告中。但是,这两点也经常为业界诟病企业没有完全落实,而是寄希望采用相对低廉的购买碳汇的方式实现减碳。黄俊鹏对此并不认同。“企业通常不会优先考虑利用购买碳汇进行减碳。单纯从经济性的角度出发,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碳中和目标购买碳汇,反而是一件性价比不高的事情,因为在现阶段他们做这件事能得到的只有名誉,没有其他的物质激励或者效益提升。而且,每年为了碳中和都要重新购买,相当于一笔反复的额外支出。如果企业下定决心要实现碳中和,就会把这笔钱优先用于改造自身,如果剩余还有碳量无法减掉,那很可能说明它暂时已经没有可减的地方了,这时社会不应对企业(无奈购买碳汇的行为)吹毛求疵。”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会长、中诚信集团首席执行官马险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企业有条件通过新能源建设、优化生产、节能降耗以及负碳技术等方式来实现减碳降碳,这应该是首选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方式。“但是,如果企业目前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但愿意通过购买绿色电力以及外部的碳减排额度来抵消自身生产经营过程产生的碳排放,实现降低碳排放水平甚至碳中和,我认为这种主要利用经济手段实现降低碳排放水平甚至实现碳中和的做法,特别是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应该受到鼓励的。”马险峰表示,目前并非所有企业都具备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碳中和的能力。例如,对于一个办公面积不大的企业来说,即使想铺屋顶光伏都没有足够地方,有些企业想植树也不一定有荒山荒地。因此,对于率先提出领先咸碳降碳目标的企业而言,应该尽快制定落实双碳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时间图,要根据自身的优势,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掌握好减碳节奏,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如果操之过急,那么在落实减碳目标方面的成本可能会相对较高,对于全社会而言也不是最优解。但同时,如果行动不力、动作过缓,则有可能在这一历史性的、全球化的低碳绿色发展的全新赛道上,企业发展很有可能会错失良机、丧失竞争优势。也有人士提出了更多的期待。“类似互联网、金融、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它们恰恰是贯通很多产业上下游的连接点,涉及到很多消费部门、制造部分。他们能够作出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大的。而在减排方面,如果只是购买非常便宜的碳汇来减碳,也不需要这些高科技企业来做。我们认为,这些企业应该实实在在地为社会的低碳转型做好技术赋能、采取实质的行动,而不只是喊个口号做个秀。”上述研究人士称。
  •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碳中和外交”登场
    在加时一天一夜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于20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闭幕。作为一届强调“落实”的大会,最终通过了数十项决议,其中,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成为一大亮点,它将用于补偿气候脆弱国家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损害,但在协议文本中,一些关键细节悬而未决。这反映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复杂而重要的现状,它是全球各国、各地区就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的平台,也是各方利益交锋、博弈的舞台。为期两周的会期里,19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各界人士约4万人参与大会。  国家层面,中美等大国在会议开始前,发布各自的基本立场和主张。联合国秘书长、英国首相、巴西总统等亲临COP27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会后表示,“本次大会在发展中国家高度关切的适应、资金及损失与损害问题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大会通过的决议中,一号决议是大会的政治成果文件,重申坚持多边主义,强调气候危机紧迫性,体现了各方团结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意愿和行动安排。  在各国政府就气候变化问题探讨和协商的同时,企业界也展开积极行动。COP27会议上,“中国角企业日”如期而至,国内多家企业展现了自己的碳减排实践,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勃勃生机。  现场,阿里巴巴介绍了平台生态“范围3+”减碳目标,阐述了企业如何发挥自身特色促进更大范围的减碳创新;万科表示,计划到2025年至少在18个商场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能链智电(NASDAQ:NAAS)介绍,2022年上半年实现碳减排70.4万吨,已经达到去年去年碳减排的近8成。腾讯、隆基绿能等企业也分享了科技如何解决碳中和挑战,以及企业战略与双碳目标结合等纬度的看法、做法。  中国企业的行动和经验不仅有益于中国,也为全球绿色转型注入信心与动力。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首席利益相关伙伴官Mercedes Tallo女士、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政策与战略副行长艾德明爵士等,对现场发布的中国企业气候行动案例表示高度评价,认为案例集所代表的企业气候行动努力很有价值。  在COP27会场外,围绕碳中和的企业行动也不少。11月21日,中国石化宣布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400万吨LNG。  11月的上海进博会期间,中国石油与联益集团、哈里伯顿(中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斯伦贝谢等30家合作伙伴签署30份采购协议,合同总金额达到167.9亿美元。中国中化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日本、新加坡、阿联酋、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的50余家客户签订合作协议,采购总额超过110亿美元。  类似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气候变暖,环境危机,碳中和关系人类命运和生存家园,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全球最大的共识。随着,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碳中和正逐渐成为国际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激励着各国、各地区、各大企业展开内涵丰富、成果显著的务实合作。从COP27会场内到会场外,从国家到企业,从政府到民间,无处不在上演以碳中和为基础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与共生。  作为COP27大会的受邀者,能链连续两年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公司创始人、CEO戴震将此看作是“碳中和外交”。他表示,“当下,能源革命如火如荼,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数字化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在碳中和这个全球最大的共识下,世界多边力量链接在一起,必将更快地推动全球碳中和的早日实现。”
  • 2022中国碳达峰、碳中和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央企国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央企国企的应有之义。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伟大征程中,央企国企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认真抓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二是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是央企国企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碳达峰碳中和正在掀起以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央企国企只有主动调整发展战略、投融资方式和管理方式,才能抓住历史性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三是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离不开央企国企的积极行动。央企国企是工商业界的“老大哥”“引路人”,一方面,有实力践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有能力引导行业发展方向,带动中小企业乃至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详细解读了全国碳市场的建设目标,全面介绍了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数据核算体系。他强调,中央企业要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策执行力度;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推动低碳技术革新;充实人才队伍,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局长李军强调,中央企业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发展经营全过程之中,要积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机制,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提升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的有效控制能力;要加快转变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他希望,中国中检及其所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要发挥好“国字号”认证机构的专业技术支撑作用,持续为绿色低碳发展赋能,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撑。中国中检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增德在线上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中国中检及其所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结合机构职责使命和专业能力,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双碳”大局。一是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服务政府双碳工作。二是加强顶层宏观设计,统筹规划业务发展方向。三是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助力中央企业乃至各行各业走好绿色低碳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四是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全力打造“双碳”原创技术。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秘书长王昆为中央企业“一企一策”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了三点建议,中央企业应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带头开展数据披露,配合相关部门建设主要消费品数据平台;带头参与消费品低碳评价及标准体系建设。大会现场还举行了碳中和证书颁发仪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谢肇煦向中国绿发、中国银行、神州数码等企业颁发了碳中和认证证书。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或央企分享了双碳工作上的研究和实践案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建议和实践案例。
  • 青腾树下前沿对话,碳中和高端访谈在蓉举办
    7月29日,由腾讯青腾、腾讯研究院、腾讯新文创总部、SSV碳中和实验室联合主办的“青腾树下前沿对话碳中和专场”在成都高新区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基地青腾城市会客厅圆满举办。  本次对话以“数字驱动时代,‘双碳’目标下的产业机遇与投资”为主题,邀请了碳中和领域顶级专家、投资人、和近百位SaaS和碳中和创业者齐聚蓉城,围绕碳中和产业创新、投资、企业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活动旨在链接产学研各行业智慧,共论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在能源场景的应用,以及腾讯和新兴科技企业如何用科技的力量实现0碳排放。  这场活动也是自去年7月青腾(成都)城市会客厅正式落地腾讯新文创总部并举行青腾“数字化研究成果展”后,带来的第二场城市前沿对话。会上,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如果新能源CEO、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四期)校友李懿,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苏晨,腾讯集团战略发展部高级顾问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能源专家翟永平,腾讯云副总裁、能源和资源行业负责人石梅,腾讯青腾总经理王兰等专家及百余位企业家,共同进行了深入探讨。  腾讯集团战略发展部高级顾问、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能源专家,本次前沿对话发起人翟永平用了三个“一个都不能少”来形容碳中和。腾讯集团战略发展部高级顾问、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能源专家翟永平  首先,在技术上,水电、风电、光伏、生物、氢能、核能、CCUS等技术一个不能少 另外,在领域上,除了能源领域本身之外,建筑、交通、工业、农业、林业、牧业等一个不能少 第三,在企业里,各个业务的碳职责一个不能少,在腾讯内部,腾讯云智慧能源团队一直致力于低碳数字化转型,微信小程序助力消费者生活提高,腾讯SSV碳中和实验室持续支持和孵化新兴的低碳技术,以数据中心作为转型控排重点工作,并在探索碳中和路径中发力绿电交易布局的绿能组。  红杉资本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表示,当前能源低碳转型的解决路径有两个,一是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二是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他指出,“碳达峰碳中和”这件事情对全球范围内是发展转型问题,一定不要忘记它发展的属性。“碳中和是全球的事,是发展道路的选择。对中国来说要跟上世界,对全球来说要走低碳排放的发展道路,过程中,能源转型是关键。”红杉资本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  作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主力军,民营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新能源CEO、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校友李懿介绍了企业在海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回忆起在发展中遇到三个难题,李懿强调首先是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地区,服务复杂度变大 第二是从太阳能发电到配电,到后面的储能甚至到裂变器,能源复杂性变大 第三是从纯移网的应用到开始进入家庭并网的削峰填谷,方案复杂性变大。对此,如果新能源从用户端,产品端、供应链、服务端进行数字化变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果新能源CEO、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校友李懿  随着全球政策落地和各个国家间的协同加速,碳市场成为接下来几年非常重要的对接全球窗口。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苏晨认为,在能源领域,国内需求增长今年出现比较快速的增长。同时,未来几年全球能源变革还在继续,无论是光伏,还是电动车,中国产业链成本优势,以及产业聚集效应带来的优势不太会被追赶,所以后面更多是中国企业进行全球产能布局。主产业链集中度持续提升,不过在新能源终端应用领域,可能会有更多新进入者和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机会。从躬身入局到生态共建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双碳实践  在圆桌对话环节,多位产学研专家针对“双碳”目标下,各个领域对碳中和路线的探索,尤其是科技公司如何运用技术力量助力实现0碳排放进行交流。针对能源行业未来有哪些产业趋势和商业机会,腾讯云副总裁、能源和资源行业负责人石梅认为,当前能源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分布式”,这会带来商业模式上的变革,产业链之间需要更多的协同,不同主体也需要更多的C端触达 李俊峰认为,能源分布式带来非常重要的变化,新的理念发生变化,首先就地平衡、就近平衡,成为解决现在分布式能源一种思路。当前,互联网科技企业对于能源或双碳领域,有哪些真正推动产业进步的举措?石梅举例,腾讯云一方面利用技术创新来助力碳中和的发展,另一方面希望构建能源产业生态。她表示,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上,腾讯云携手广大的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好的方案,提供好的商业模式,腾讯云提供技术和平台的能力做好助力的工作。  翟永平以近年来腾讯在推动碳中和目标的众多举措和理念进行了系统分析。自国家“双碳”目标提出之后,2022年3月份,腾讯就发布了碳中和战略和路线图,计划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希望通过技术和连接能力,推动社会的低碳转型。  翟永平还分享了近年来,腾讯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发生的五个明显变化。第一在理念上,员工都乐于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碳中和工作里 第二个在组织上,腾讯不仅有全职做能源数字化的团队,也有投资、战略、实验室等辅助团队,所有的部门都在介入 第三个是从点到面,点就是具体项目,例如四川阿坝冰川保护,钢厂虚拟电厂等,同时也做面,做了两个平台:针对B端的MRV平台、面向低碳技术企业搭建的碳LIVE平台 第四,腾讯现在从圈外变成圈内了,成了碳圈的一部分,跟大家一起助力碳中和 第五,腾讯发挥了链接海外的作用,助力技术储备。  蓉汇各方智慧助力成都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  近年来,腾讯将成都作为全国战略布局的重要城市,在新文创与科技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同时不断引导腾讯核心资源在蓉布局,持续吸引、补全腾讯在成都业务生态,通过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2020年8月,首个功能型总部——腾讯新文创总部落地成都高新区。  基于腾讯与成都良好的合作基础,腾讯青腾在腾讯新文创总部的推动下在成都设立了国内首个城市线下空间—青腾(成都)城市会客厅。青腾(成都)城市会客厅将成为四川地区企业家共创数实融合解决方案的基地,也是青腾用数字化研究助力实体经济的首个城市站点。据腾讯青腾总经理王兰介绍,青腾(成都)城市会客厅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构建一个长效的对接平台和机制,助推成都数字经济与新文创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二是通过“城市会客厅”这一载体,立足成都,广泛连接西南地区数字经济产业企业家和实业家,为青腾校友提供行业研讨、学习分享的专属空间。  作为青腾(成都)城市会客厅成立后的第二场城市前沿对话,此次活动聚焦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话题,分享新能源基建、科技成果应用等先进经验,汇集各方智慧力量,积极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 河南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2月10日,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碳中和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化学化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河南省、开封市领导,国内相关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代表,河南大学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化学化工学院师生代表共60余人与会。部分专家学者和师生线上参加了大会。上午,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明伦校区小礼堂举行。校长张锁江院士致欢迎词,他表示,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是落实党中央、国家及河南省碳中和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河南大学在碳中和领域系统布局的新起点,是内部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对外开放合作汲取新动能的具体实践,必将对构建以卓越创新为引领的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一流大学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衷心希望各位领导、专家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碳中和研究院,对河南大学的建设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开封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湘豫,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省能源规划建设局局长刘文生,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莹,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总工程师高拓,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曹克舜,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何鸣元院士,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分别致辞,对研究院未来发展表达美好祝愿,并表示将从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校党委书记卢克平发表讲话,对与会专家和领导表达欢迎和感谢。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谭贞主持仪式。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刘文生、李湘豫、卢克平、张锁江共同为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揭牌。张锁江为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曹宏斌、副院长柏?颁发聘书,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会议还举行了河南大学与河南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签约仪式;曹宏斌介绍了研究院建设方案。揭牌仪式后,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明伦校区小礼堂召开。研究院聘请了包括14位院士、企业家代表等在内的25位专家组成高水平学术委员会。会上,与会人员围绕碳中和研究院成立后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干成什么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共谋未来发展。下午,河南大学碳中和高端论坛在金明校区计算机大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我校400余名师生参加论坛。校长张锁江院士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会上,韩布兴院士、贺克斌院士、张小曳院士、魏伟研究员、傅声雷教授、钟建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位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分享报告。他们紧密围绕碳中和提出的背景、意义、目标、面临的挑战和实施路径等方面交流观点,碰撞思想,为与会师生带来一场营养丰富的学术盛宴。据悉,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能源生产端、消费端、碳汇端进行系统部署,集成了河南大学化学化工、能源材料、生态环境等学科的优势力量,构建了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内的开放合作体系,努力将自身打造为碳中和学术交流平台、碳中和协同攻关的科技合作平台、碳中和一流人才汇聚大平台、碳中和战略咨询和高端智库平台、碳中和科普及传播的平台,致力于在未来5年产生一批重要理论成果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吸引和培养一批碳中和方面的领军人才,在碳中和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推进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作出重要贡献。
  • 河南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2月10日,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碳中和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化学化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河南省、开封市领导,国内相关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代表,河南大学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化学化工学院师生代表共60余人与会。部分专家学者和师生线上参加了大会。揭牌仪式现场上午,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明伦校区小礼堂举行。校长张锁江院士致欢迎词,他表示,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是落实党中央、国家及河南省碳中和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河南大学在碳中和领域系统布局的新起点,是内部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对外开放合作汲取新动能的具体实践,必将对构建以卓越创新为引领的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一流大学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衷心希望各位领导、专家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碳中和研究院,对河南大学的建设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开封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湘豫,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省能源规划建设局局长刘文生,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莹,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总工程师高拓,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曹克舜,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何鸣元院士,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分别致辞,对研究院未来发展表达美好祝愿,并表示将从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校党委书记卢克平发表讲话,对与会专家和领导表达欢迎和感谢。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谭贞主持仪式。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刘文生、李湘豫、卢克平、张锁江共同为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揭牌。张锁江为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曹宏斌、副院长柏?颁发聘书,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会议还举行了河南大学与河南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签约仪式;曹宏斌介绍了研究院建设方案。揭牌仪式后,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明伦校区小礼堂召开。研究院聘请了包括14位院士、企业家代表等在内的25位专家组成高水平学术委员会。会上,与会人员围绕碳中和研究院成立后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干成什么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共谋未来发展。下午,河南大学碳中和高端论坛在金明校区计算机大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我校400余名师生参加论坛。校长张锁江院士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会上,韩布兴院士、贺克斌院士、张小曳院士、魏伟研究员、傅声雷教授、钟建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位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分享报告。他们紧密围绕碳中和提出的背景、意义、目标、面临的挑战和实施路径等方面交流观点,碰撞思想,为与会师生带来一场营养丰富的学术盛宴。据悉,河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能源生产端、消费端、碳汇端进行系统部署,集成了河南大学化学化工、能源材料、生态环境等学科的优势力量,构建了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内的开放合作体系,努力将自身打造为碳中和学术交流平台、碳中和协同攻关的科技合作平台、碳中和一流人才汇聚大平台、碳中和战略咨询和高端智库平台、碳中和科普及传播的平台,致力于在未来5年产生一批重要理论成果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吸引和培养一批碳中和方面的领军人才,在碳中和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推进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作出重要贡献。
  • 湖北省成立碳中和监测评估分中心
    4月29日,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湖北分中心在湖北省气象局成立,这是我国第三个分中心。该中心成立后将开展对全省温室气体动态监测和碳综合的分析评估,向省委省政府碳达峰和碳中和来提供决策支撑。据了解,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湖北分中心的成立将围绕湖北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需求,联合相关部门、高校和企业,发挥气象部门在温室气体监测、数字同化和再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湖北省温室气体动态监测和碳中和分析评估。“它有5项任务,构建湖北温室气体一体化监测网络;建立湖北温室气体基础数据库;开展温室气体监测评估技术方法、碳收支的测量、报告、核查及城市碳收支减排效果评估研究;开展碳同化业务;开展温室气体时空变化分析,定期发布评估决策咨询产品。另外我们还要定期发布温室气体间监测报告,还有碳排放强度的评估报告,向省委省政府碳达峰和碳中和来提供决策支撑。”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介绍说。目前,湖北省已初步建立了地-空-天一体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地基监测面向大气本底、重点城市、不同生态系统,开展了温室气体浓度、通量高精度在线监测;天基监测基于碳卫星开展了温室气体遥感反演监测业务。这一网络自上而下地进行温室气体浓度和同量高精度的观测。刘敏介绍,不仅限于观测,中心还将致力于碳同化的研究,为全省碳达峰和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撑:“另外一个就是碳同化的研发,怎么来核准、核炼他的这种技术,我们也要做一些相关的研发,把我们的温室气体的这种网的资料把它用好。”从2009年到2020年,湖北省大气中二氧化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省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卫星监测和大气本底观测为近10年最高,但增速在波动中逐渐趋缓。近10年,卫星监测和大气本底观测,湖北省二氧化碳年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及全球。
  • 超105万人聚焦“科学与中国”碳中和技术院士论坛
    11月15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碳中和技术院士论坛于第24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开幕首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开讲。约200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企业的代表参加了线下活动,超105万人观看了线上直播。“此次院士论坛聚焦碳中和技术,希望通过探讨前沿焦点与创新发展,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表示,深圳先进院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成立了碳中和技术研究所,通过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与人才队伍优势、聚焦突破核心共性技术、以源头创新为产业赋能等,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论坛特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前校长、深圳大学讲席教授谢和平,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王海江作主题报告,分别就不同的碳中和技术领域进展作了精彩分享。张涛作了题为《科技创新支撑碳中和》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而在当下,碳中和已经成为后疫情时代全球最为关注的议题,我国也逐渐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引领者。张涛表示,我国实现碳中和,需要从生产端、消费端、固碳端“三端”发力,通过发展能源生产端的光伏、风电、储能以及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技术来构建多能融合的新型能源系统,并发展能源消费端的低碳流程再造、化工减碳等技术和固碳端的生态系统固碳、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等技术,进一步实现从控碳到减碳、低碳再到碳中和的“四步走”。谢和平作了题为《碳中和——应以技术突破作为核心变量》的主题报告。他表示,碳中和已经列入我国的国家重大战略,碳中和发展道路一定要以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第一要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方式为路径,以科技进步和技术突破为核心变量。具体来说,要实现碳中和,就应该发展新原理、新技术,比如CCUS技术(二氧化碳电化学捕集新技术、二氧化碳矿化发电颠覆性技术)、零碳排放能源技术(零碳排放的直接煤固体燃料电池发电新技术、海水直接制氢新技术、空气直接电解制氢原理与技术、中低温地热发电未来技术)、负碳碳汇技术(空气二氧化碳直接捕集负碳技术、复合基硬地绿化植被和负碳技术)。王海江作了题为《“双碳”目标下氢能应该如何发展》的主题报告。他认为,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改变当前的能源结构,而要改变能源结构,就要改变能源的使用工具与方式。基于能源使用正在逐渐朝电器化、电动化方向发展,且氢能在车辆电动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事实,与氢能所具备的长时间、大规模储能和氢—电高效转化等特点,他指出,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因此要大力发展氢能。王海江说,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须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即建立完整的产业链,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领、顶层设计,建立氢燃料基础设施,把握好技术发展路线,解决关键材料与关键技术问题,放眼未来,坚持技术重于数量,以及把握正确的盈利模式。据了解,院士论坛自2006年开始在高交会上举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16年,成为了高交会的特色品牌活动和我国论道前沿科技的高水平学术活动。论坛主题紧跟时代步伐,聚焦前沿科技,话题从科研到产业、从创新到创业、从智能技术到生命健康,累计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会士、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等超60人参与演讲或讨论。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筹)承办,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协办。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先进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成会明主持。
  • 136万亿!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或需投入大量资金
    7月24日,在北京举办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部长发言表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需要付出艰巨努力。据有关机构测算,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大体需136万亿人民币投入,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解振华从2007至2018年间,连续多年担任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多次率团参加国际气候大会,是中国气候变化领域对外谈判的“最高指挥官”,也被称作中国的“气候部长”。在发言中他表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零排放,欧盟大约需要60年左右时间,美国要45年,而中国要力争30年左右实现从达峰到中和,这个努力是相当巨大的,我们有信心100%落实对外宣布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指导意见。这是顶层设计,涉及到碳达峰、碳中和全国和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政策措施,其中“1+N政策”将很快发布。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一、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和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十四五期间,要严控煤炭消费的增长,十五五时期要逐步减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发展绿色氢能,其中已经公布2030年要建成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工业电动交通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遏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盲目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绿色制造体系。三、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设施。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净零能耗、低碳建筑,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绿色低碳理念,建设低碳智慧型城市和绿色乡村。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运输结构,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发展电动氢燃料电池等清洁零排放汽车。计划建设加氢站、换电站、充电站。现在中石化已经宣布要把加油站逐步增加到加气站、换电站、充电站,中国已经建了162万个充电桩。五、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污染排放脱钩,减缓气候变化的治本政策,加强相关领域的立法,坚持生产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完善让所有参与方都能够受益的方式。六、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究发展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储能、绿色氢能、电动和氢燃料汽车,碳普及利用和封存,资源循环利用链接技术等成本低、效益高、减排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前景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七、发展绿色金融。以扩大资金支持和投资,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八、出台配套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完善财政、税收、价格等鼓励性经济政策,引导资金、技术流向绿色、低碳领域,这些在1+N政策体系当中都会陆续出台政策。九、建立完善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上周电力行业已启动全国碳市场的上线交易。今后我们要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十、实施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既有助于增加碳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有助于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该领域行动与合作,大力植树造林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也与联合国有关国家继续推动相关领域国际合作的倡议。解振华说,据国家有关机构测算,如果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大体需要136万亿人民币投入,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企业要主动布局新产业创新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这些都离不开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当前很多开发银行、商业银行、投资公司、基金保险公司已经在积极行动,投入上百亿、上千亿资金。设计金融产品、在决策当中考虑气候风险,帮助企业设计实施融资方案,推动碳数据披露、参与碳市场交易,有利支撑中国和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创新。
  • 院士坐镇!“双一流”高校召开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研讨会!
    为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要求,在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22日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一周年之际,西北大学召开“碳中和愿景下的高校使命:西北大学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系教授张国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科技处主办,地质学系、化工学院、化材学院、城环学院、生命学院、物理学院、数学学院、经管学院、公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等院系150余位师生参加。本次研讨会旨在整合校内资源,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在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政策管理等方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凝练科研攻关方向,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夯实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人才团队基础,打造西部地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更好地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服务国家、地方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为国家地方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张国伟院士在致辞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主动应对国际形势,多学科交叉凝聚力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他寄语西北大学广大师生要识大局、看长远、立实际,抓住国家双碳战略的历史机遇,找到科研主攻方向,力争在CCUS等碳中和技术领域形成高水平的综合团队,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发出西大声音,贡献西大智慧,提出西大方案。 常江作了题为“碳中和道路的西大实践”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科技实践是西北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契机;我们要以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为平台,探索打造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交叉创新学院的有效路径。他围绕双碳目标的提出及其国内外反响、西大应该怎么做、西大做了什么等三个方面介绍了西北大学服务应对气候变化战略需求的具体实践。梳理了学校从CCS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到CCUS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再到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和全国第一所培养碳中和领域复合型人才的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长达18年的奋斗历程。他强调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学校“十四五”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重要契机。要继续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紧密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为切入点,有组织地开展西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科学实践,努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智力支撑和创新保证。 在大会报告环节,国家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马晓迅作了题为“双碳战略目标下碳氢资源低碳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思考”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国内外化石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的排放现状、国内外碳中和目标、碳中和的技术、碳氢资源的来源及其清洁利用以及西北大学二氧化碳捕集/转化利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状况等。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劲风作了题为“碳达峰、碳中和对地球科学带来的巨大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报告,他从减排技术的方法出发,分析碳达峰、碳中和的现有技术路径,及国家正在构建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结合陕西的能源结构特点与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分析陕西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难题和建议的优化路径,以及西北大学各学科在陕西应该承担的角色。最后结合国际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地学类转型,给出西北大学地学领域碳中和创新行动建议。陕西省能源化工研究院院长陈曦作了题为“碳天平右端的科技创新和产业机遇”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如何用工程化的手段掌控和驾驭碳循环,通过多源、全频段出口的按需捕集,结合多路径、分浓度综合利用,实现封闭式碳循环,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提出将分布式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紧密结合起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努力争取碳中和的同时,以创新链驱动产业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赛道。在专题报告环节,30位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从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地热能开发、生物质利用、氢能、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温室气体核算、双碳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转型政策创新、碳中和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碳市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绿色智能制造等相关方向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数十年来,西北大学在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下一步学校将加快平台重组、团队整合和交叉融通进度,夯实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人才团队基础,力争打造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服务国家地方双碳达标的战略科技力量。西北大学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大事记2020年10月10日,西北大学在全国率先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与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长庆油田联合举办“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会议”,成立了由11位两院院士、4位业内资深专家构成的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委员会2021年1月22日,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财政厅发文认定西北大学“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21年4月15日-16日,西北大学联合亚洲开发银行、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共同举办“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高级培训班暨产业研讨会”,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学者和学员参会2021年5月3日,陕西省科技厅批准西北大学建设“陕西省碳中和技术重点实验室”2021年5月9日,西北大学与榆林市人民政府共建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签约仪式暨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揭牌仪式在榆林举行,同时一并为西北大学牵头成立的陕西省碳中和研究院揭牌。碳中和科创中心由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研究中心,秦创原(榆林)碳中和产业创新谷,气候变化和地球科学博物馆四部分构成,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带动和科学普及为一体的全域校地联动碳中和创新平台,其中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培养“碳中和”领域专门人才的新型研究型学院2021年5月12日,西北大学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共同承办由陕西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部和亚洲开发银行共同举办的“第一届碳中和(西安)国际论坛”。国内外各界代表600余人现场参加会议,20万人线上参会
  • 又一碳中和联合研究院揭牌!
    8月31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东营市政府在京举行共建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双方将在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合作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入合作,推进石油化工、清洁油品生产、新能源、新材料、储能储氢等领域技术研发,推动形成科技创新人才及资源共享与互动的良好局面,促进科技成果在东营落地,助力东营市经济转型升级和中石大高质量发展。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必昌,市政协副主席田青云以及市政府、教育局、驻京联络处、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中石大党委书记陈峰,校长吴小林,副校长金衍,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校长助理刘植昌,科学技术处以及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参加了活动。吴小林、陈必昌共同为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揭牌,金衍、田青云分别代表中石大、东营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陈峰对东营市长期以来给予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中石大与东营市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合作密切,合作空间巨大。东营是胜利油田的所在地,生态环境良好,工业基础坚实,民营经济活跃,产业特色鲜明,多年以来给予学校许多支持帮助,更是学校许多干部教师成才成长的起源地。当前,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中石大与东营共建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持续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对于推动东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实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双碳”目标的提出,给校地合作带来了新机遇新空间。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聚焦新领域新技术,与东营市深化交流、务实合作,扎实推进协议内容落地见效,努力打造产教融合示范样本。陈必昌介绍了东营市有关情况。他表示,东营是一座有魅力、有实力、有活力、有潜力的城市。近年来,东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发展风电、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特别是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加快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产业链加快向中高端提升。地校双方共建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必将有力提升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办学水平,为加快东营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东营市将全面落实协议达成的共识,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全力为研究院专家开展科研、教学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环境。
  • 《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发布:加速碳中和进展需要“行胜于言”
    《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日前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原司长李高,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许浩进行会议致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碳中和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中心主任王灿教授介绍了报告的亮点和主要发现。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实现《巴黎协定》下把全球温升控制在2℃甚至1.5℃以内的目标,各国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谋求零碳转型。截至2023年9月,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作出了碳中和承诺,覆盖全球8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GDP和人口。为识别目前全球碳中和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加速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实现公正转型,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环境学院在腾讯及众多专家的联合支持下,编写了《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报告系统评价了全球197个国家在碳中和承诺、低碳技术、气候投融资、国际气候合作等方面的进程,为推动各国深化碳中和转型、弥合全球碳中和进展与《巴黎协定》温升目标的差距提供了重要信息和参考。贺克斌在致辞中表示,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全球各国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应对。清华团队发布的《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对全球197个国家的碳中和进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估,评价了全球各国在承诺、技术、资金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实际进展。他指出,这份报告为推动各国加强碳中和行动、实现《巴黎协定》温升的控制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发布。发布方供图《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的领衔作者王灿介绍了该报告的亮点和主要发现。本报告旨在破除当前碳中和进展盘点中的“唯目标论”,以“目标-政策-行动-成效”的综合视角,对全球碳中和进展进行全面评估。该报告对169项指标进行追踪,覆盖了全球197个国家,探讨了各国在碳中和目标、技术、资金和国际合作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并独创性地生成了1500余种代表不同公平原则的碳排放空间分配方案,用以评估各国碳中和目标与各种分配方案间的匹配度。报告指出,各国纷纷出台碳中和承诺,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有千秋。当前行动距全球目标所需仍有差距,不同原则下各国弥合差距所需要的努力存在显著差异。报告强调了能源是碳中和进展最为显著的领域,但仍面临巨大挑战,当以碳排放强度为衡量碳中和成效的指标时,全球多数国家均需要加速脱碳进程。报告认为加速碳中和进展,需要“行胜于言”,各国应加强区域和行业层面的碳中和目标出台,并推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以便支撑全球和国家级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 重要科技前沿:助力碳中和,微藻产业蓬勃兴起
    微藻本期专题我们会分享微藻产业近期的蓬勃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2020 年9月,中国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力争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简单来说就是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净化达到平衡,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等效“零排放”,这对于构建良好健康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加速绿色生活方式和能源产业调整具有重大意义。事实上,虽然“碳中和”的概念是近些年才刚刚提出,但植树造林,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早已融入实践层面,但将其作为战略目标与庄严承诺提出,指导我们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这还是第一次。这一承诺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公众等提出了诸多要求,同时,碳中和战略目标所提出所带来的技术变革与发展侧重点转换也会为国内外科研人员和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碳中和的执行与实现需要多领域的配合才能实现,分为多种方式,除直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碳排放外,还可以大力发展碳捕捉产业链。而在碳捕捉产业中,微生物碳捕捉是效率最高、实施难度最小且价格最低的。微藻通常是指含有叶绿素a 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的总称,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丰富的有机物,释放氧气,属于原生生物的一种。碳中和利用的属于活性微藻,1×cfu/ml 的藻液,在光照 8000lux 情况下。每ml每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转化 1.37g 二氧化碳,在更高浓度环境下能达到 2g 左右。同时每年大量二氧化碳来自水体有机污染,而微藻水体中能持续降解有机污染,实现碳阻断。一个大型的微藻养殖基地一年就能吸收二氧化碳高达 1200万吨。而将微藻与禽畜养殖光伏发电结合,可以形成一个完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闭环零碳或负碳项目。微藻可直接作为禽畜的饲料使用,光伏可提供光热,禽畜的沼气沼液可作为微藻养殖的营养源。这类模式对土地和水的要求不高,是一种多方共赢的模式,全国有很多大型的养殖企业均可进行合作,而光伏企业的投资回报周期在 7-8 年则可以借助微藻可提高到 4-5 年时间。微藻干粉还可以替代鱼粉制成蛋白饲料,仅蛋白饲料替代市场就预计高达 850 亿美元。在如此巨大的市场和机遇面前,国内外众多科研院所和企业均已展开行动:2021年1月全球最大水务公司苏伊士环境集团(Suez)与法国Fermentalg 公司(法国著名微藻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开发微藻固碳光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固碳应用。2021年8月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迟占有教授团队在《生物技术趋势》(Trends in Biotechnology)发表了题为《基于碳酸氢盐微藻生产系统的进展》(Progress toward a bicarbonate-based microalgae production system)的文章,系统总结了经碳酸氢盐途径固定 CO₂ 生产微藻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未来研发方向,为利用微藻实现“碳中和”明确了关键路径。2021年11月提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学者之一、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 的 Bruce Rittmann 教授于 2019 年向美国能源部生物能源技术办公室提出一个项目:通过微藻做中间产物,利用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温室气体来生产电能、生物燃料,甚至是用来做冰淇淋。2021 年 11 月,该项目与梅萨城的西北再生污水厂展开合作,顺利进入了实地中试的阶段。2021年12月由华润集团开展的微藻固碳项目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竣工,该项目攻克了微藻减排燃煤电厂烟气 CO₂ 的前沿核心技术,实现了规模化高效低成本工程实施的微藻固碳工艺路线。2022年1月24日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院微藻肥料中试基地在哈尔滨揭牌,致力于通过藻类活性细胞复合生物肥,实现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产量、改善土壤品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据了解,这种微藻肥料在黑龙江等九个省市进行了多种作物的生产试验与示范,累计推广面积 1156 万亩,增产幅度可达 5%-15%,同时可减少化肥施用量 30%,大幅度改善土壤结构和品质;日前,微藻生物肥项目已被列入农业农村部“双百”主推技术名单。2022年1月15日化学工程领域的顶刊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发布了一篇文章Using aqueous solutions of ionic liquids as chlorophyll eluents in solid-phase extraction processes,研究人员们证明了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水溶液是从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洗脱并完全回收叶绿素的有效溶剂。AmberLite™ HPR900 OH 是一种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可以通过固相萃取过程有效快速地吸附微藻中的叶绿素,而将类胡萝卜素则保留在溶液中;而在此前没有任何溶剂可以成功地从该树脂中洗脱叶绿素。这项工作使得微藻领域的研究人员在前处理中更加快速高效地提取微藻中的叶绿素成为可能。☆仪器全频固液萃取仪 E-800在需要用到高效的固相萃取的研究过程中,瑞士步琦公司的全自动化六位一体固液萃取仪 E-800 是多任务处理的极佳的选择。E-800 功能强大,适合各种高要求的萃取任务,提供6个独立的萃取位置,可以实现单独过程控制,也可同时运行不同的萃取方法,实现快速、高效、可重现的萃取过程。分析物保护功能可始终保证烧杯中只剩下极少量的溶剂,从而实现最佳的分析物回收率。全频固液萃取仪 E-800 在所有流程步骤中防止热敏分析物的变质和降解,确保萃取物浓缩的安全性和可复现性。在全频固液萃取仪 E-800 中,所有接触样品和溶剂的组件均完全由惰性材料制成。我们的系统可消除浸出材料造成的样品污染和任何记忆效应风险。所有流程步骤(萃取、冲洗、干燥)中均可选择惰性气体供应,保护分析物免受氧化。一旦触发分析物保护传感器,会自动打开惰性气体。大型冷凝器可高效捕获蒸汽,确保最高的溶剂回收率 ( 90%),即使是蒸发性溶剂。消除任何蒸汽排放,并允许在通风橱外运行。 整个萃取过程完全可见。玻璃组件可轻松取放和拆卸,以便进行清洁和放入烘箱中去除污染物(在 +450°C 温度下烘烤)。巴基斯坦顶级农业学家和食品化学家 Muhammad Omer 曾赞誉 “E-800 是最通用功能最强大的萃取装置,能够处理所有的样品类型,因为它支持多种类型的萃取。”
  • 《中国碳中和产业合作发展报告2022》发布,碳中和产业合作如何推进?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近日联合发布《中国碳中和产业合作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碳中和产业包括哪些内容?《报告》认为,碳中和产业是指对实现我国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重点产业,包括碳中和牵引产业和转型产业。碳中和牵引产业包括战略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等,如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风电、光伏发电、水电、核电、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绿氢制备与多元应用、新型电力系统、负碳产业(碳捕获封存及利用、生态固碳)。碳中和转型产业主要是指传统能源产业和高耗能产业,如传统能源(煤炭、电力、油气等)、工业(钢铁、水泥、化工、汽车制造等)、交通(汽车、地铁、船运、航空等)、城市建筑(建筑节能、电气化)等。碳中和产业合作就是运用新的技术、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帮助传统的能源及相关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带动社会各方面主体积极主动合作实现低碳发展这一共同目标;通过产业合作,开辟一种新的以低碳技术为主导的新型生产力,结合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模式,升级为新的未来产业业态。其本身也是一种新的服务方式,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主任黄少中表示,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加强产业内部协同及合作是产业良性发展和有序实现产业碳中和的基础和必然要求。而加强产业外部协同及合作往往能够突破产业自身的局限性,打破行业瓶颈。“四化”助力能源、产业双转型《报告》系统性地阐述了低碳产业化、产业低碳化、低碳价值化和低碳国际化—“四化”理论,以此作为实现能源和产业双转型的理论基础,其中既需要发挥政策顶层设计作用,又要发挥市场机制驱动作用,形成合力,帮助能源和产业双转型。低碳产业化主要是指通过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产品与装备,加快重点产业领域布局,打造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体系。其中涉及技术、装备、产品、产业布局等关键方面。产业低碳化是指基于“双碳”核算,制定不同产业面向“双碳”目标的战略,包括目标、路径、阶段性任务、企业社会责任等。从碳源分布来看,有效降低生产端碳排放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当务之急。低碳价值化主要体现在碳市场活动中,以价值标准和价值增值标准来衡量并引导经济活动。低碳价值化主要是以货币计量、利润导向,为碳交易、碳配额、碳税等围绕碳的市场活动开展奠定基础。低碳国际化以低碳经济革命为核心的世界低碳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低碳经济整体。碳中和产业合作有八种典型模式《报告》基于”四化”理论,结合四大领域(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的特征,提出能源合作、科技合作、数字合作、碳市场合作、消费合作、金融合作、供应链合作、国际合作的碳中和产业合作八大典型模式。能源合作是实现“双碳”发展的主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科技合作是推动“双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国碳排放基数大、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短,现有绿色低碳技术不足以支撑我国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方式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需加强碳中和产业链的前端、中端和后端的低碳科技创新与融合。数字合作是推动“双碳”发展的加速器。一是利用数字经济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此促进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减少;二是利用数字经济推进能源交易的市场化,通过提升能源的配置效率来减少碳排放。碳市场合作是推动“双碳”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一是激励功能,即激励新能源产业或非化石能源产业,以解决减排的正外部性问题;二是约束功能,即约束抑制化石能源产业,解决碳排放的负外部性问题,从而,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地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治理环境污染。消费合作是推动“双碳”发展的需求牵引力。以绿色消费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要在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深度融入绿色理念,而且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促进绿色消费,并以此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金融合作为推动“双碳”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构建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来支持国家的碳中和战略,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消费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出针对碳资产、排放权等相关权益的信贷创新产品,支持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相关项目的技术创新与推广。供应链合作是推动“双碳”发展的循环动力。为了更好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主体,企业在降低自身碳排放的同时,还要促进供应链成员共同实现碳减排。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下,供应链各主体碳减排管理的协同变得更加重要。国际合作是推动“双碳”发展的重要渠道。碳达峰碳中和国际合作体现在深度参与全球绿色低碳创新合作,构建与有关国家的双边和多边机制,组织实施碳中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支持建设区域性低碳国际组织和绿色低碳技术国际合作平台,深入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框架下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发与示范国际合作,适时启动相关领域国际大科学计划。
  • 丁仲礼院士:碳中和的战略逻辑和技术需求
    文 | 丁仲礼在中国宣布“双碳”目标后,中国科学院设立了一个大型咨询项目,组织百余位来自多个学部的院士和专家,着重就此问题做了“清单式”的研究。本文将以这个研究为依据,从碳中和的概念和逻辑入手,重点介绍完成碳中和的“技术需求清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几个公众比较关心的问题。碳中和的概念碳中和应从碳排放(碳源)和碳固定(碳汇)这两个侧面来理解。碳排放既可以由人为过程产生,又可以由自然过程产生。人为过程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形成二氧化碳(CO2)向大气圈释放,二是土地利用变化(最典型者是森林砍伐后土壤中的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自然界也有多种过程可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比如火山喷发、煤炭的地下自燃等。但应该指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自然界的碳排放比之于人为碳排放,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碳固定也有自然固定和人为固定两大类,并且以自然固定为主。最主要的自然固碳过程来自陆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的诸多类型中,又以森林生态系统占大头。所谓的人为固定二氧化碳,一种方式是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后,通过生物或化学过程,把它转化成其他化学品,另一种方式则是把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深处和海洋深处。过去几十年中,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大致有54%被自然过程所吸收固定,剩下的46%则留存于大气中。在自然吸收的54%中,23%由海洋完成,31%由陆地生态系统完成。比如最近几年,全球每年的碳排放量大约为40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的86%来自化石燃料燃烧,14%由土地利用变化造成。这400亿吨二氧化碳中的184亿吨(46%)加入到大气中,导致大约2ppmv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所谓碳中和,就是要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不再增加。我们可以这样设想:我们的经济社会运作体系,即使到有能力实现碳中和的阶段,一定会存在一部分“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对它们一方面还会有54%左右的自然固碳过程,余下的那部分,就得通过生态系统固碳、人为地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化工产品或封存到地下等方式来消除。只有当排放的量相等于固定的量之后,才算实现了碳中和。由此可见,碳中和同碳的零排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是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不再增加为标志。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及实现碳中和的基本逻辑 我国当前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大数在100亿吨左右,约为全球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这样较大数量的排放主要由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结构所决定。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者合起来占比接近85%,其他非碳能源的占比只有15%多一点。在煤、油、气三类化石能源中,碳排放因子最高的煤炭占比接近70%。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如此之高,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约100亿吨二氧化碳的年总排放中,发电和供热约占45亿吨,建筑物建成后的运行(主要是用煤和用气)约占5亿吨,交通排放约占10亿吨,工业排放约占39亿吨。工业排放的四大领域是建材、钢铁、化工和有色,而建材排放的大头是水泥生产(水泥以石灰石(CaCO3)为原料,煅烧成氧化钙(CaO)后,势必形成二氧化碳排放)。电力/热力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其“账”应该记到电力消费领域头上。根据进一步研究,发现这45亿吨二氧化碳中,约29亿吨最终也应记入工业领域排放,约12.6亿吨应记入建筑物建成后的运行排放。所以我们说,我国工业排放约占总排放量的68%,如此之高的占比在所有主要国家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是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出现压缩式发展等因素所决定的。根据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现状,我们就非常容易作出这样的推断:中国的碳中和需要构建一个“三端共同发力体系”:第一端是电力端,即电力/热力供应端的以煤为主应该改造发展为以风、光、水、核、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和非碳能源为主。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即建材、钢铁、化工、有色等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用能以绿电、绿氢等替代煤、油、气,水泥生产过程把石灰石作为原料的使用量降到最低,交通用能、建筑用能以绿电、绿氢、地热等替代煤、油、气。能源消费端要实现这样的替代,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全国绿电供应能力几乎处在“有求必应”的状态。第三端是固碳端,可以想见,不管前面两端如何发展,在技术上要达到零碳排放是不太可能的,比如煤、油、气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减碳”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如水泥生产过程中总会产生的那部分二氧化碳,还有电力生产本身,真正要做到“零碳电力”也只能寄希望于遥远的将来。因此,我们还得把“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用各种人为措施将其固定下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是生态建设,此外还有碳捕集之后的工业化利用,以及封存到地层和深海中。电力供应端的技术需求传统上,电力供应系统包括了发电、储能和输电三大部分,从现在业界经常谈到的“新型电力供应系统”的角度,还应把用户也统筹考虑在内。从实现碳中和的角度,我国未来的电力供应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六方面特点:一是电力装机容量要成倍扩大。我国 目前的发电装机容量在24亿千瓦左右,如果考虑以下因素: (1)未来要实现能源消费端对化石能源的绿电替代和绿氢替代; (2)从世界大部分先发国家走过的历程看,人均GDP从一万美元到三四万美元之间,人均能源消费量还会有比较明显的增长; (3)风、光等波动性能源的“出工能力”只有传统火 电的三分之一左右,那么我国2060年前的装机容量至少需要60亿到80亿千瓦。二是风、光资源将逐步成为主力发电和供能资源。其 中西部风、光资源和沿海大陆架风力资源是主体,各地分散式 (尤其是农村) 光热资源是补充。三是“稳定电源”将从目前的火电为主逐步转化为以核电、水电以及综合互补的非碳能源为主。四是必须利用能量的存储、转化、调节等技术,弥补风、光资源波动性大的天然缺陷。五是火电还得有,但主要作为应急电源和一部分调节电源之用。与此同时,火电应完成清洁、低碳化改造,有条件的情况下,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六是在现有基础上,成倍扩大输电基础设施,把西部充沛的电力输送到中东部消纳区。与此同时,加强配电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分布式能源的消纳能力。在这样的电力供应系统中,碳中和本身的目标要求未来电力的70%左右来自风、光发电,其他30%的稳定电源、调节电源和应急电源也要尽可能地减少火电的装机总量。正因为如此,未来需要促进发电技术、储能技术和输电技术这三方面的“革命性”进步。发电技术要为绿色低碳电力生产提供支撑。这里面需重点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要注重发展以下技术:(1)光伏发电技术虽已发展到可平价上网的程度,但这类技术在降成本、增效率上还有潜力可挖;(2)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对电网友好,既可保证稳定输出,也可用于调峰,但目前发电成本过高,未来应在材料、装置上寻求突破;(3)风力发电技术也基本具备平价上网的条件,未来要在大功率风机制造、更高空间风力的利用、更远的海上风电站建设上下功夫;(4)地热分布广、总量大,但能量密度太低,如要将地热用于发电,还得重点突破从干热岩中提取热能的技术;(5)生物质能也是可再生能源,目前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是成熟的,但其在总的电力供应上的占比较为有限;(6)海洋能和潮汐能的总量不小,但其利用技术有待进步;(7)传统的水电我国开发程度已经较高,未来在雅鲁藏布江、金沙江上游开发上还有较大潜力。除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外,社会公众还得接受这样的现实:要达到碳中和,核电还得较大程度地发展,因为核电应作为“稳定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火电还得在“稳定电源”“应急电源”“调节电源”方面发挥作用,正因为如此,“无碳电力”在很长时期内是难以实现的,除非我们把火电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再予以封存或利用。储能技术在未来的电力供应系统中将占有突出的位置,这是因为风、光发电具有天然波动性,用户端也有波动性,这就需要用储能技术作出调节。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环保、可靠并相对廉价的储能技术,碳中和目标就会落空。储能是最重要的电力灵活性调节方式,包括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三大类,而灵活性调节还有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车网互动、电转燃料、电转热等方式和技术。物理储能主要有四类:一是抽水蓄能电站,它是最成熟的技术,我国以东部山地为依托,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抽水蓄能电站总量很大,但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如何建抽水蓄能电站还得探索。二是压缩空气储能,主要是利用地下盐穴、矿井等空间,该类技术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三是重力储能,简单地说是利用悬崖、斜坡等地形,电力有余时把重物提起来,需要电力时把重物放下用势能做功,这类技术我国尚处在试验阶段。四是飞轮储能,这是成熟的技术,但其能量密度不高。化学储能就是利用各类电池,大家熟知的有锂电池、钠电池、铅酸(碳)电池、液流电池、液态金属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氢、甲烷)等。不同的电池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它们在未来的电力供应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今后会遇到电池回收、环保处理、资源供应等问题。电磁储能主要是超级电容器和超导材料储能,目前看,它的作用还有待观察。现有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是指使其“出工能力”具备灵活性,用电高峰时机组可以发挥100%发电能力,用电低谷时只“出工”20%或30%。这个技术一旦成熟,应该非常管用,尤其在实现“双碳”目标的早中期阶段,应将其作为主打技术。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简单地说,今后大量的电动汽车整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储能系统,如果在电网电力有余时,它们中的一部分集中充电,而电力不足时,它们中的一部分向电网输电,这样就起到了平滑峰谷的作用。这个想法很美好,也有点“浪漫”,但如何将理论上的可能性转化为实践中的可行性,估计还得创新商业模式。电转燃料就是把多余电力转化为氢气、甲烷等燃料,电力不足时再把燃料用于发电。电转热储能则是用水、油、陶瓷、熔盐等储热材料把多余的电转化为热储存,需要时再为用户放热。新型电力供应系统的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输电网络。从实现碳中和的逻辑分析,我国未来的电网将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远距离的输电规模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数倍,意味着要把西部的清洁电力输送到东部消纳区,输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巨大;(2)为了统筹、引导大空间尺度上的发电资源和用户需求,大电网应是基本形态;(3)贴近终端用户(如工业园区、小城镇等)的分布式微电网建设将受到重视,并将成为大电网的有效补充;(4)为解决波动性强的可再生能源占比高、电力电子装置比例高的特点,需要在电网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上实现质的飞跃。从上面的介绍可知,建立一个新型电力系统,其实是逐步“挤出”火电的过程,或者严格地说,是一个把火电装机量占比减到最小的过程,留下的火电也得作“清洁化”改造。我国具有充足的风能、太阳能,从理论上讲,资源绝对足够。但能不能把这些分布广、能量密度低的风、光资源利用起来,并保证电价相对便宜,研发出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储能技术是关键中的关键!能源消费端的技术需求能源消费端的减碳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替代,二是重建。所谓替代就是用绿电、绿氢、地热等非碳能源替代传统的煤、油、气,而重建则强调在替代过程中,一系列工艺过程需要重新建立。对此,我们可分九个领域,对能源消费端的低碳化所需研发的技术或替代方式分别作出简单介绍:1、建筑部门应在三个方面发力。首先是对建筑本身作出节能化改造;其次是针对城市的建筑用能,包括取暖/制冷和家庭炊事等,均应以绿电和地热为主;农村的家庭用能,则可采用屋顶光伏+浅层地热+生活沼气+太阳能集热器+外来绿电的综合互补方式。2、交通部门可着眼于五个方面。未来私家车以纯电动车为主;重卡、长途客运可以氢燃料电池为主;铁路运输以电气化改造为主,特殊地形和路段可采用氢燃料电池,同时发展磁悬浮高速列车;船舶运输行业中的内河航运可用蓄电池,远航宜用氢燃料电池或以二氧化碳排放相对较少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航空则可用生物航空煤油达到低碳目标。3、钢铁行业碳排放主要来自炼焦和焦炭炼铁,它可分两阶段实现低碳化。第一阶段是对炼焦炉、高炉等的余热、余能作充分利用,同时用钢化联产的方式把炼钢高炉中的副产品充分利用起来。第二阶段是逐步用新的低碳化工艺取代传统工艺,研发和完善富氧高炉炼钢工艺,炼钢过程中以绿氢作还原剂取代焦炭,对废钢重炼用短流程清洁炼钢技术等。4、我国建材行业的排放主要来自水泥、陶瓷、玻璃的生产,其中80%来自水泥。建材行业低碳化应从三方面研发技术,一是用电石渣、粉煤灰、钢渣、硅钙渣、各类矿渣代替石灰石作为煅烧水泥的原料,从原料利用上减少碳排放的可能性;二是煅烧水泥时,尽可能用绿电、绿氢、生物质替代煤炭;三是用绿电作能源生产陶瓷和玻璃。5、化工排放来自两大方面,一是生产过程用煤、天然气作能源,二是用煤、油、气作原材料生产化工产品时的“减碳”,比如用煤生产乙烯,需要加氢减碳,其中加的氢如果不是绿氢,就会有碳排放,减的碳一般会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化工行业的低碳化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蒸馏、焙烧等工艺过程用绿电、绿氢;二是对余热、余能作充分的利用;三是适当控制煤化工规模,条件许可时尽量用天然气作原料;四是对二氧化碳作捕集—利用处理。6、有色工业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选矿、冶炼两个过程,在整个冶金行业排放中,铝工业排放占比在80%以上,因为电解铝工艺用碳素作阳极,碳素在电解过程中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冶金工业的低碳化一是在选矿、冶炼过程中尽可能用绿电;二是研发绿色材料取代电解槽中的碳素阳极;三是对电解槽本身作出节能化改造;四是对铝废金属作回收再生利用。7、在其他工业领域中,食品加工业、造纸业、纤维制造业、纺织行业、医药行业等也有一定量的碳排放,其排放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用的煤、油、气,二是其废弃物产生的排放。这些行业的低碳化改造主要在于用绿电替代化石能源,同时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8、服务业是一个庞大的领域,但服务业以“间接排放”为主,即服务业用电一般被统计到电力系统碳排放中,运输过程中的用油一般被统计到交通排放中,建筑物中的用能(包括餐饮业的用气)则被统计到建筑排放中,似乎“直接排放”的量并不大。但这样说,并不是说服务业可以置身于低碳化之事外,恰恰相反,服务业亦有可以“主动作为”的地方,这一方面是大力做好节能工作,另一方面是尽可能用电能替代化石能源的使用。9、农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农业机械的使用,与此同时,农业中的畜牧养殖业以及种植业是甲烷(CH4)、氧化亚氮(N2O)的主要排放源,而这二者的温室效应能力是同当量二氧化碳的数十倍至数百倍。从这样的前提出发,农业的低碳化一是农业机械用绿电、绿氢替代柴油作动力;二是从田间管理的角度,挖掘能减少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但不影响作物产量的技术;三是研发出减少畜牧业碳排放的技术;四是尽可能增加农业土壤的碳含量。根据这九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能源消费端用绿电、绿氢等替代煤、油、气,从理论上讲是不难做到的,但工艺和设备的再造重建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样的替代和重建一定会增加最终消费品的成本。所以说,替代和重建需要时间。固碳端的技术需求提起固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自然过程,即通过海洋和陆地表面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固定。但这里必须指出,人类活动每年都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这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被自然过程所吸收,余下部分如不通过人为手段予以固定,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还会逐年增高。我们讲固碳,主要是指通过人为努力固定下的那部分,而地球自然固碳过程则属于“天帮忙”,很难归功于具体的国家或实体。“人努力”进行固碳一般可分两大途径,一是生态系统的保育与修复,二是把二氧化碳捕集起来后,或加工成工业产品,或封埋于地下或海底,这第二方面就是经常谈到的“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Storage)。公众对生态系统固碳都比较熟悉,它是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吸收的碳有一部分长久保存在植物本身之中(比如树干),也会有一部分凋落后(比如树叶)腐烂进入土壤中以有机碳的形式得到较为长期的保存,当然有机碳也会部分转化成无机碳并同地表系统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石灰石沉积。地表生态系统尽管类型多样,但真正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森林生态系统,这是因为森林中的各种树木都有很长的生长期,在树木适龄期内,固碳作用可持续进行;当树木进入成熟期,固碳能力就会减弱,但人们可以通过砍伐—再造林的方式继续保持正向固碳作用,而砍伐的木材可以做成家具等产品,不至于把多年来固定的碳快速返还给大气。因此,生态系统固碳的重点在于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一在于保育,二在于扩大面积。我国有大量适宜森林生长的山地,这些地区过去生态受到过较大程度的破坏,最近几十年来,一直处在恢复之中,而这些人工次生林或乔/灌混杂林都很“年轻”,有进一步发育、固碳的潜力。同时,我国又有不少非农用地可作造林之用,包括近海的滩涂种植红树林,城市乡村的绿化用地种植树木。所以说,生态系统建设在我国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为固碳的另一条途径是CCUS,它包括碳捕集技术、捕集后的工业化利用技术(分为生物利用和化工利用两大类)、地质利用和封存技术。对这些技术,国内外尚处在研发阶段,真正大面积的应用尚未见到。碳捕集技术分三大类:一是化学吸收法 ,它用化学吸收剂同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盐类,再加热或减压将二氧化碳释放并收集。二是吸附法 ,又细分为化学吸附法和物理吸附法。化学吸附法是用吸附材料同二氧化碳分子先作化学键合,再改变条件把二氧化碳分子解吸附并收集;物理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天然沸石、分子筛、硅胶等对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作选择性吸附后再解吸附回收。三是膜分离法 ,即利用膜对气体分子透过率的不同,达到分离、收集二氧化碳之目的。在具体操作上,碳捕集还可分为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化学链燃烧捕集、生物质能碳捕集、从空气中直接捕集等技术。碳捕集后的工业化生物利用技术目前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利用二氧化碳在反应器中生产微藻,这些微藻再用作生产燃料、肥料、饲料、化学品的原料。二是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注入温室中,用以增加温室中作物的光合作用,这个过程又可称为二氧化碳施肥。三是把二氧化碳同微生物发酵过程相结合,生成有机酸。四是把二氧化碳用于合成人工淀粉。碳捕集后的工业化化工利用又分两大类技术途径,一大类是把二氧化碳中的四价态碳还原后加甲烷、氢气等气体,再整合成甲醇、烯烃、成品油等产品。另一大类为非还原技术,有二氧化碳加氨气后制成尿素、加苯酚后合成水杨酸、加甲醇后合成有机酸酯等技术,也有合成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各类聚酯材料等技术。地质利用技术也有很多类型,这些技术有的已在工业化示范中,有的尚停留在实验室探索阶段。比如利用收集起来的二氧化碳驱油、驱煤层气、驱天然气、驱页岩气等,这属于油气开采领域的应用,这类技术的一个共性是通过生产性钻孔把超临界的二氧化碳压到地层中,利用它驱动孔隙、裂隙中的油、气流出开采性钻孔,达到油气增产或增加油气采收率的目的,与此同时,二氧化碳则滞留在孔隙、裂隙中得以长期封存。该类技术国内外已有工业应用示范。而另一些技术则在探索过程中,比如用于开采干热岩中的地热。干热岩埋深在数千米,其内部基本没有流体存在,温度在180℃以上,开采干热岩中的热能需要打生产井并用压裂手段使岩石增加裂隙,然后在生产井中注入工作介质,让其流动并采集热量,最后从开采井中收集热量。一些研究表明:用二氧化碳作为工作介质,既起到开采干热岩热量的作用,又可把部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地质封存技术则是把二氧化碳收集后直接通过钻孔注入地下深处或灌入深部海水中。这里要特别指出:深海对二氧化碳的溶解保存能力是巨大的。总之,固碳的技术有多种,但这些技术不可避免地需要额外能量加入,因此有可能把最终产品的成本提高一大块。至于地质封存,尽管理论和实践上可行,但它似有“空转”之嫌。从现阶段看,只有生态固态才可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碳中和的路线图规划实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有一个指导全局性工作的规划,并根据形势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能形成不断完善规划的工作机制。我国的目标是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显然在目前的认知水平下,要做一个能覆盖近40年时间长度的规划是不太现实的,但有一点我们是必须一开始就要做到心中有数的,那就是我国到时候还可以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或者说从目前约10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到多少才可以宣布完成了碳中和目标。这个问题不易确切回答,但寻找答案的思路是具备的,那就是“排放量=海洋吸收量+生态系统固碳量+人为固碳量+其他地表过程固碳量”这个公式。对此,我们可以逐项做出分析。一是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在世界上已是“一骑绝尘”,风力发电技术处在国际第一方阵,核电技术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建水电站的水平更是无出其右者。二是我国西部有大量的风、光资源,尤其是西部的荒漠、戈壁地区,是建设光伏电站的理想场所,光伏电站建设还可带来生态效益;东部我们有大面积平缓的大陆架,可以为海上风电建设提供大量场所。三是我国的森林大都处在幼年期,还有不少可造林面积,加之草地、湿地、农田土壤的碳大都处在不饱和状态,因此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非常大。四是我们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也是环境污染物排放大大减少的过程,这意味着我们将彻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其他污染物排放也将实质性降低。此外,碳中和也意味着我们将实现能源独立,国内自产的原油、天然气将能满足化工原料之需要,进口油气将大为减少,所谓的“马六甲困境”将不再是一个实质性威胁。能源独立从某种程度上还会为粮食安全提供助力。五是我国的举国体制优势将在碳中和历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因为碳中和涉及大量的国家规划、产业政策、金融税收政策等内容,需要真正下好全国一盘棋。这点我们从我国推动光伏产业的历程中就可以看出,并且诸如此类的经验未来还会不断被总结、深化。我们甚至可以预计,即使是坚持自由市场经济的那些国家,它们如想真正实现碳中和,也将在国家产业政策设计上获得助力。
  • 博鳌亚洲论坛热议“双碳”务实推动碳中和目标落地
    “在世界能源格局不断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平衡好与安全、发展的关系?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先立后破。”在3月29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分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中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不仅提出目标,而且采取了扎扎实实的行动。赵辰昕介绍,中国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入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采取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使供电煤耗大幅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目前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超过12亿千瓦,与美国全国发电总装机规模大致相当,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在建核电规模均为全球第一;三是不断夯实能源安全基础,经过探索、实践,在安全替代的情况下实现能源转型,包括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等。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均已确立碳中和目标,但在落实过程中面临不少挑战。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在推进减碳减排时,二氧化碳价格、税收、补贴、配额等价格工具和非价格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与目标相对应,要设计一个目标函数,寻求实现多个目标和多种工具的最优协调。此外,他表示,未来的碳市场和碳市场衍生产品的发展和监管是金融界非常擅长的领域,金融机构应该助力把碳市场建设好、运行好,推动形成这种最优协调。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转型金融可以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发展转型金融首先要明确概念、制定标准、完善配套措施。”宣昌能说,人民银行对转型金融进行了初步界定,其所支持的经济活动或企业有四个特征,即对减缓气候变化有显著贡献,对生态保护等环境目标无重大损害;符合“双碳”目标和《巴黎协定》减碳目标;能效要达到标杆和先进水平;对转型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要有预案。在此基础上,要积极推动转型金融标准尽快出台和落地,完善碳核算、环境信息披露等基础性安排,丰富完善转型金融工具。企业如何围绕实现碳中和设定好短期和长期目标,也是当天讨论的热点之一。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哈曼阿尔-法季认为,整个化工行业都要承担起减排责任,并做好循环再利用。“我们在十年前就开发了如何直接从化工厂捕获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技术,同时建立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捕获工具,每年可捕获50万吨左右的二氧化碳,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循环再利用,产生其他的化学产品,化工行业要继续发展类似的技术。”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认为,建筑行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比较容易通过简单现成的技术解决,关键在于提升各方的重视程度。“建筑行业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属于比较落后的材料,如果用钢结构或者不锈钢结构代替,不仅建筑的寿命能延长几倍,将来的废弃材料还可以循环利用,在建造方面减少60%至70%的碳排放是完全有可能的。”
  • 助推“双碳”战略实施 湖南首家碳中和创新技术中心成立
    6月19日,湖南首家碳中和创新技术中心在湘煤集团煤科院公司成立。推动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又见湖南国企作为。今天上午,湖南首家碳中和创新技术中心在湘煤集团旗下湖南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意味着湖南碳中和发展创新链及产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湘煤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文仕秋,湖南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学服,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红斌,战略合作方湖南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猛,中国企业(湖南区)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彭晖,北京中创碳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区总监周思佑等出席揭牌仪式。文仕秋认为,湖南作为一个工业产业相对发达的省份,企业在节能降碳和技术创新的绿色转型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作为湖南省能源保障主平台,湘煤集团应发挥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双碳”工作中来,要紧密结合湘煤集团自身的产业特点和技术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碳减排措施,开展好碳排放和碳资产的管理。接下来,在碳中和创新技术中心的支持下将加快研发和推广应用,为湖南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湘煤力量,展现国企担当。刘学服介绍,煤科院公司历经50年发展,现已成为集科研、设计施工、技术咨询、检验检测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新成立的湖南碳中和创新技术中心旨在为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解决双碳问题,同时为湖南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致力于成为全国知名的双碳技术服务平台。他表示,中心将充分依托集团公司在能源领域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强行业重点和难点的技术攻关,也将与国内外的先进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建设“绿色家园”。湖南碳中和创新技术中心负责人陈丽君表示,在未来两年内,中心的目标是管理碳资产总量达到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直接为企业创造更稳定的碳减排效益。碳中和创新技术中心成立后,将优先布局企业双碳培训与行业人才培训,通过充分发挥合作各方自然资源、技术成果、产业经验及社会影响等优势,在碳中和、碳达峰大背景下实行相关技术研究,解决湖南省的各行业企业绿色各类支线问题,为驻扎在本省的企业解决各类绿色转型无方向、转型难、转型无人可找的局面。此外,创新技术中心将为解决专业人才不足以及少量专业人才无对口就业机会等信息差问题提供帮助,也将为地方政府提供更专业的建议与咨询,为湖南的“双碳”目标实现做出更多贡献。
  • 重磅!新冠病毒广谱中和抗体研究最新成果!专家在线交流
    前不久,重庆医科大学金艾顺教授带领新冠病毒应急攻关团队发现了三个对新冠病毒多种突变株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超强抗体,这项最新成果发表在了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近两年来,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已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抗体的中和能力正在显著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现新的活性强的广谱新冠中和抗体,将对新冠病毒患者的治愈乃至最终战胜新冠疫情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新冠广谱中和活性抗体研究学术、技术交流,分享研究进展,展示创新技术,助力抗击新冠疫情,仪器信息网特别举办“新冠病毒广谱中和活性超强抗体的发现”专题讲座,诚邀生命科学、医学等各界科技工作者参与,为疫情早日结束贡献科技力量。扫码或点击报名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7a【会议日程】【演讲嘉宾】 金艾顺 教授(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系 主任 )金艾顺,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系主任、免疫教研室主任,肿瘤免疫基础与转化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曾留学日本,攻读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分子肿瘤学并获得博士学位。2006-2014年期间,在日本富山大学医学研究部免疫学研究室兼日本SC World. Inc生物制药公司研究员,及日本学术振兴会特聘研究员(JSPS)(2011-2013)。长期从事抗体药物和T细胞受体T细胞治疗等相关免疫学技术开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等系列高水平学术杂志上(2009,2013)。2017年被重庆市以高层次人才引进,聘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组建免疫学创新研究平台(2018年被市科技局认定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开展肿瘤免疫治疗转化应用研究。获得重庆市学科学术带头人、重庆市第一届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时期,带领科研团队投入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研发应急攻关项目。在短时间内攻克重重技术瓶颈,建立了高效快速筛选中和抗体技术平台,筛选得到多株新冠病毒及突变株的高效中和抗体。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Frontiers in immunology、Frontiers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Genes & Diseases等学术期刊共10余篇,相关成果申请15项专利,其中3项国际专利。张财辉先生 (赛多利斯 生物分析产品应用科学家)赛多利斯生物分析产品应用科学家,从事蛋白药物表达纯化以及结合活性分析工作近十年。有着丰富的分子互作和troubleshooting经验。曾协助国内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基于Octet平台的药物筛选和质量属性分析方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